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仪器信息网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研究报告专题为您整合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研究报告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研究报告话题讨论。

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相关的资讯

  • 欧洲汽车芯片商对华依赖加深:33%收入来自中国市场
    随着美国及其盟国的先进半导体公司撤出中国,芯片市场中一个不那么尖端的领域正更多地转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本季度的收益显示出,在库存过剩和西方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放缓导致销售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对汽车芯片制造业最大企业的重要性。过去两周,恩智浦(NXP)CEO Kurt Sievers将欧洲和美洲工业市场的疲软与今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惊人增长”进行了对比。英飞凌CEO Jochen Hanebeck表示,尽管电动汽车市场从低迷中全面复苏仍遥遥无期,但中国的韧性帮助其实现了盈利。对于德州仪器(TI)来说,其所有五个产品市场的中国业务增长高达20%。报道称,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蔓延至汽车领域,与中国的深化合作可能成为这些芯片制造商的一把双刃剑。欧盟和美国已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中美在技术方面的紧张关系促使中国努力实现技术自给自足,尤其是在汽车芯片领域。由于这些芯片不依赖于最新的制造工艺,而且基本不受美国出口管制的影响,因此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中国加快发展,并最终取代外国芯片制造商。研究人员John Lee和Jan-Peter Kleinhans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正如欧盟强大的汽车行业为英飞凌、恩智浦和意法半导体(ST)等欧洲汽车芯片领军企业提供支持一样,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在全球的领先扩张也推动了中国此类芯片供应商的发展。”他们表示,这有助于中国汽车制造商提高竞争力,“这可能会对欧洲企业和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汽车芯片市场的价值将达到1500亿美元,这是欧洲在半导体行业中表现突出的一个领域。汽车芯片的扩张得益于日益复杂的技术,这些技术正在将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变成车轮上的计算机,而信息娱乐、自动驾驶功能和安全功能现在完全依赖于微小的电子元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和市场,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报告称,7月份乘用车交付量创下340800辆的纪录,较去年同期增长31%。然而,中国制造商主要依赖外国公司提供现代高端汽车所需的多种芯片,包括传感器、电源芯片以及微控制器单元(MCU),后者实际上是用于制动等功能的小型计算机。中国电动汽车销量领先John Lee和Jan-Peter Kleinhans表示,中国汽车芯片制造商目前只能满足国内约10%的需求。这对英飞凌、恩智浦和意法半导体来说是个好消息,它们各自的收入均有约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另外,对于瑞萨电子和德州仪器来说,这一比例分别约为25%和20%。中国已要求比亚迪和蔚来等电动汽车公司增加对本土汽车芯片制造商的采购,而中国正在建设的大多数新芯片制造厂都用于汽车。据报道,欧盟委员会担心其芯片制造商有可能在中国失去大量市场份额。虽然季度业绩通常不按地区细分,但本季度向投资者所做的报告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对欧洲芯片制造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的困难时期:7月25日,总部位于东京的瑞萨电子因营业利润不尽如人意,股价出现15年来最大跌幅。英飞凌CEO Hanebeck在8月5日报告了令人失望的第三季度销售业绩,称西方市场的需求“不温不火”,同时指出中国是一个亮点,见证了“健康的消费需求,这对我们很有帮助,尤其是考虑到我们在中国的汽车市场第一大地位”。意法半导体在下调营收预期、导致其股价创四年来最大跌幅的同时,也强调了今年6月与中国吉利达成的一项长期协议的潜在好处,该协议将为吉利供应电动汽车用的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同时还将成立一个联合实验室,“以共享知识和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去年,大众汽车宣布与三安光电成立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碳化硅器件。与此同时,另一家汽车芯片制造商德国博世(Robert Bosch GmbH)在中国苏州签署了一份价值10亿美元、为期10年的合同,用于开发碳化硅功率模块。同样在去年,大众汽车宣布与中国自动驾驶芯片开发商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成立合资企业。由Reva Goujon领导的荣鼎集团研究人员在5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欧洲汽车芯片制造商似乎正在追随德国汽车制造商的脚步,选择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作为在中国市场的保险政策。”问题在于,欧盟和美国是否准备对中国生产自己的汽车芯片的能力采取行动。今年4月,欧盟-美国贸易与技术委员会对中国“非市场经济政策和做法”表示担忧,这些政策和做法可能会导致对传统芯片的过度依赖,并表示他们可能会制定“联合或合作措施”来解决扭曲效应。芯片制造商当然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但至少在公开场合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担忧。恩智浦CEO Sievers在7月23日表示:“我们都知道中国本土的竞争即将到来”,首先是“低端”MCU。他的解决方案是推动公司向更高性能处理器的发展。行业研究高级技术分析师Ken Hui表示,中国尝试实现芯片供应本地化“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外国芯片制造商仍然提供高质量和可靠的产品”,而这在汽车市场是尤为重要的资产。鉴于中国新增的芯片制造产能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赶上来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德州仪器CEO Haviv Ilan对中国的态度显然并不乐观。虽然他在7月24日表示“我们可以竞争,我们可以赢得业务”,但他承认竞争正在变得更加激烈。“我认为,如果我们认为这些人只是在做简单的部件,那就错了,”他说。“他们都是雄心勃勃、受过高等教育的竞争对手。”
  • 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电池质量决定优胜劣汰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压力的增大等众多因素影响,各国政府都陆续出台了对燃油车的相关限制,和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大力扶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57.8万辆,同比增长7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46.8万辆,同比增长82.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11.1万辆,同比增长39.4%。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看似一片光明,但对于车企来说,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难分。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胜劣汰。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辆的综合表现。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采用的电池种类各不相同,比如: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镍氢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提高续航里程、增加电池寿命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水分的高低对电池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电池水分测定的技术方法最常用的是加热失重法和卡尔费休法,由于锂电池行业所测样品含水量极低,加热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精度达不到,所以最准确的方法是采用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卡式加热炉来进行检测。 仪器与分析原理检测设备:AKF-BT2015C锂电池专用水分测定仪分析原理:样品用卡氏加热炉专用密封进样小瓶装载,用顶空瓶连接器密闭后进入加热槽中,样品中的水分(还可能有其他挥发性的溶剂)以蒸气的形式完全释放,通过干燥载气(如干燥的空气或者氮气)由顶空瓶经加热伴管路转移到KF滴定杯中,然后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进行检测并显示测量数据。
  • 二手车市场混乱:200余项“专业检测”测不出问题
    近日,重庆市一位雷先生花费20万元在二手车交易平台上购买了一辆二手汽车,该平台声称汽车经过了249项专业检查,然而在办理过户时,雷先生购买的汽车却被车管所交警检测为事故车,无法过户。记者调查发现,仅在最近几个月,就有多起二手车买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二手车交易平台问题频发,不仅给车主造成困扰,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事故车成“准新车”、里程表遭篡改看不出  据媒体报道,今年10月30日,雷先生在“人人车”上看中一辆二手车,根据该平台描述,这辆车车况很好且无事故记录,几乎是一辆“准新车”。在后续电话沟通中,他再次确认车况,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该平台还告诉雷先生,在交易前还有一个专业的复检,共有249项“专业检查”,在检查合格后,雷先生将车提回了家,但没过多久,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一幕。  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广东省消费者协会也曾通报一起二手车交易问题,消费者孙先生通过二手车交易平台“瓜子二手车”购买了一辆汽车,经该平台259项“专业检测”后显示里程数为9000公里,但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孙先生发现汽车频频出现故障,便将车开至4S店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车在孙先生购买前最后一次保养里程为54294公里,4S店工作人员提醒孙先生,车辆里程表可能被卖家篡改,之前的检测结果存在问题。  记者就所谓“专业检测”测不出汽车问题一事联系了某二手车平台销售人员,对于二手车检测方是否为第三方机构,对方表示都是由平台负责检测。面对记者对检测提出的疑问,对方还表示,如果仍不放心,购车前还会联系合作的4S店进行检测,记者随即询问是否为与汽车品牌对应的4S店,对方则表示:“车辆太多了,什么品牌都有,不可能每个品牌都找相应的4S店,我们有自己专门合作的4S店,所有车都由他们检测。”  “专业检测”如同走过场 消费者维权屡遭推诿  针对最近几起媒体曝光的二手车交易问题,不少网友表示质疑。网友“红星”留言:“那么严重的事故车,249项检查都查不出来真是太糊弄人了!”网友“金雷雨”评论:“为什么交警看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问题,这些平台自称专业的检测却看不出来”  对于所谓的上百道检测程序,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大多数检测都是“走过场”,形同虚设。二手车高级评估师高大鹏表示:“平台为了利益在检测过程中所设的标准较低,检测质量与4S店的专业检测相比差距很大,目前所有二手车电商理论上都存在质量风险。”  除了汽车质量问题之外,购车者在后续维权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记者采访了多位购买二手车遭遇质量问题的车主,大多数车主在维权过程中都遇到了平台与原车主之间的相互推诿,导致维权久拖不决。  一位维权车主告诉记者,自己一开始相信平台的检测质量,但不久汽车就遇到问题,之后再联系客服对方就说是原车主提供的汽车信息不实,建议联系原车主,而原车主又说车是通过平台卖出的,要退车就联系平台。“可当初这些平台都声称有严格的检测,而且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全额赔付,等到真的出问题了,才知道维权有多难。”这名车主说。  山东统河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林认为:“目前二手车交易市场良莠不齐,一些二手车商家存在消费欺诈行为,在没有具体监管规定出台之前,如需购买尽量选择正规的二手车交易公司,签订正规交易合同,明确各方责任,避免日后维权时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为维护自身权益留下有力凭证。”  各方呼吁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二手车交易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一份针对二手车电商行业的调查分析认为,当前缺乏对二手车网络买卖的政府及行业监管,缺乏管理措施是导致二手车电商鱼龙混杂的原因之一。消费者应该谨慎购买二手车,同时二手车平台也应加强自律。  有专家认为,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二手车交易是比较新颖的方式,但是很多平台的车都是自己检测自己卖,难以保证质量。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二手车市场因为检测标准不统一、诚信交易难保障等问题一直被外界诟病,也影响其市场规模化发展。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对二手车的车况进行客观认证,向消费者公示车况信息,并建立规范的二手车行业信息公开制度,最大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  不少网友也呼吁:“不能等事情放到网上,被大家关注之后才着手解决问题,如果能够建立起制度化的保障措施,例如对二手车交易市场出台相关的规范条例,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可能会得到更好更快速的处理结果。”  “消费者在选购二手车时一定要树立防范意识,谨慎购买。对于这类新兴市场,相关部门也应尽快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从质量检测、买卖交易、消费者权益保障等各个方面对二手车交易市场予以规范。”陈林说。
  • “两会”汽车领域提案:聚焦“碳中和”目标 发展新能源汽车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依然是今年热议的焦点之一。国内汽车市场开始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在新技术浪潮下,中国汽车产业也从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新阶段。汽车领域代表就新形势下行业如何发展提出诸多提案,其中,“碳中和”目标下的新能源汽车如何发展成为被重点关注的领域;同时,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亦成为高频词。一、新能源汽车吉利集团李书福:中汽数据测算,2019年我国交通行业碳排放在12亿吨左右,其中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我国汽车保有量的12%左右,却制造了道路交通碳排放的56%。根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数据,2019年全国货车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排放分别占汽车排放总量的83.5%、90.1%。汽车行业要实现碳排放达峰及排放污染物治理,货车的电动化势在必行。换电模式为货车电动化提供了可行的能量补给方式,国家也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货车的电动化及换电模式示范运行,但目前货车电动化仍面临车辆最大总质量、整车长度等法规方面的障碍。针对货车电动化级重卡换电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建议对原标准GB1589-2016《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中质量及长度限值作补充规定。上汽集团陈虹:氢能源作为脱碳和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已经成了当下很多国家关注的重点。但是,目前氢能产业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各个环节发展受制于当前法规政策的种种限制。为此,陈虹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尽快形成统一的中国氢能战略规划。二是在氢能管理政策法规层面有所突破。三是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减排项目范围和碳交易的试点范围,将工业副产氢提纯、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加氢站项目纳入减排项目范围,以进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高绿色制氢项目受益范围,引导社会对于绿色制氢项目的投资积极性。四是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对使用绿氢(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氢能)进行一定时期的专项补贴。长城汽车王凤英: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需发展车用氢能产业,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规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比例,以加快推进低碳减排。但我国氢能产业战略导向尚不明朗,支持政策尚不完善,加氢站管理缺位,车用氢能供给体系尚不健全,关键材料和零部件自主化能力还不足,整车制造及氢气价格过高导致产业化进程受阻。为支撑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我国亟需解决产业发展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此外,王凤英还建议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她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车企转型共识,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从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快全球化发展,有利于抢先占领全球化用户心智,改变汽车产业国际分工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二、车用芯片长安汽车朱华荣:由于汽车核心芯片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化、全球半导体原材料和产能日益紧张、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影响等,汽车芯片存在随时断供风险,且将成为阶段性和结构性问题长期存在,汽车芯片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主要‘卡脖子’环节。朱华荣表示,在保证产业链稳定供应基础上,建议国家出台积极政策来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维护汽车供应链安全。具体包括,设立汽车产业核心芯片及生产设备国产化重大专项;强化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支持主机厂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与国内汽车芯片商尽早开展汽车芯片定制化研发;加强行业标准制定等。广汽集团曾庆洪:中国汽车要强国应先“强芯”,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决芯片问题,加强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两个不动摇,分别解决长期和短期问题。奇瑞汽车尹同跃:突破车载芯片“卡脖子”技术,应强化产业生态融合。他建议,明确车载芯片国产化率发展目标,加大芯片产业链建设、重点扶持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标准、规范、人才、技术层面给予芯片行业、零部件行业与整车以支持;在产业链生态上给与政策鼓励以及资金支持,推动芯片生态与部件生态、整车生态融合发展。上汽集团陈虹:单靠市场一股力量很难推动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需要形成政府牵头,整车企业联合,针对头部芯片企业开展重点扶持的策略。他建议,在消费级芯片企业的扶持政策基础上,加大对车规级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愿意用、敢于用、主动用”。同时,制定车规级芯片“两步走”的顶层设计路线,实现车规级芯片企业从外部到内部的动力转换。三、智能网联汽车广汽集团曾庆洪:现行交通安全法规是基于完全由人驾驶的车辆而设立的,智能驾驶汽车实际应用仍面临许多合法性难题;同时,还存在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缺乏操作指引,各地测试牌照没有形成互认机制,测试时间和资金成本高;受制于道路基础设施限制和车与外部信息交互(V2X)设备的装配率低,智能网联汽车暂时只能着重发展“单车智能”的技术路线方向,网联化发展进程较慢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要走在前面。曾庆洪建议,要尽快完善现行交通安全法规,确认“机器驾驶人”的法律主体资格;加快自动驾驶相关技术标准的编制和发布;完善现行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相关政策法规等。长城汽车王凤英:在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中,产品管理、交通管理、责任界定、保险监管、网络安全管理、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部分规定,不能完全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存在一些制约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化落地的“矛盾点”和可能触发潜在风险的“空白点”。王凤英建议,加快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处理好科技进步与法律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奇瑞汽车尹同跃:近年我国C-V2X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各示范区场景、设备、方案的不同特点,作为主机厂端推进多场景应用会付出多重的准入及通讯协议匹配投入。因此,尹同跃建议,建立国家级测试示范区测试车辆上路准入结果互认机制;各国家级测试示范区使用统一的C-V2X通讯技术;国家层面推进车企上市新车具备嵌入式的蜂窝连接功能;建立芯片底层交互标准;鼓励地方建立C-V2X应用示范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此外,在促进L3级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方面,尹同跃认为,L3级别自动驾驶应在低速场景下积极探索、先行先试,通过低速场景行驶里程,积累自动驾驶工况,为高速自动驾驶做技术储备等。四、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分析与测试评价网络大会我国是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产业可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起中流砥柱作用,尤其是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大势所趋,对于节能减排有着积极意义。同时,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 (LCA)可以对汽车全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物耗、能耗与排放进行系统分析与科学评估。基于此,仪器信息网将于2021年3月16-17日组织召开第三届“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分析与测试评价技术”网络会议,特设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汽车新材料测试技术、新能源汽车测试技术、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4个分会场。本次会议为期2天,20余位报告人将于云端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汽车测试评价技术的行业盛会!目前,一汽、重汽、比亚迪、蔚来、广汽、上汽、东风、福特、福田、华晨等知名车企,首钢、包钢、本钢、武钢、东北特钢等各大钢厂已报名,剩余免费名额不足100席,报名从速!无需下载报名软件与付费,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报名链接即可免费报名。一键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car2021/
  • 李强总理: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促进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新时代 新汽车”为主题的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李强来到展馆,参观了东风、比亚迪、智己、极越、宝马、吉利、小米、赛力斯、小鹏等多家汽车品牌展区,察看参展车型和技术展示,与相关企业负责人交流,详细询问研发、生产、销售等情况。李强表示,看了车展感到很受鼓舞,我国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依托完备的产业体系、持续的创新投入,在市场竞争、开放合作中形成了领先优势,要继续努力,把这一优势保持住、发展好。他指出,当今的汽车产品与过去已大不一样,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各种技术综合运用的复合系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堪称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感知、视听、储能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大号终端”,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广大车企以创新为动力、以需求为导向、以品质为根本,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同时加强前瞻性技术研发布局,推动汽车产业不断提质升级,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贡献。李强强调,当前中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在持续增长,具有巨大的需求空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一定程度上也是全球产业合作的产物,未来发展更加需要各方发挥优势、深化分工协作。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一视同仁对待内外资企业,促进中外车企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开展更广泛交流合作,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李强指出,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要更好发挥汽车产业在扩投资、促消费方面的带动作用,让更多优质汽车产品进入居民生活。要落实好支持购买使用政策,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多措并举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热情,更大程度释放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潜力。
  • 瑞士万通中国:16年深耕电池市场 致力电化学研究
    最新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7万辆和49.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7%和45.4%。业内普遍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超70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发酵,新一轮动力电池之战也将愈演愈烈。 目前,锂电池技术在日渐成熟的同时,进步开始趋缓,技术验证领域的竞争也更为激烈。新电池技术的验证需要一定的时间,其研发、分析、测试也需要有更为专业的分析测试仪器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 瑞士万通是一家全方位涉足各类不同离子分析技术的公司,旗下拥有四个品牌:“Metrohm”、“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Applikon”及“NIRsystems”。瑞士万通集团在世界各地有四十多家子公司,早在六七十年代产品就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子公司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士万通中国)自2001年成立以来,业绩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火爆的电池市场为瑞士万通中国贡献了较大比例的业绩份额。目前,公司已在国内设有5个办事处、4个应用实验室、4个联合实验室、5个维修中心,销售服务网络完整覆盖国内所有省份。瑞士万通中国Autolab产品经理雷涛 在第5届锂电“达沃斯”论坛上,瑞士万通中国Autolab产品经理雷涛向中国电池网介绍,瑞士万通中国在新能源、电力领域的产品主要有卡尔费休水分仪、电化学工作站、离子色谱等,产品主要面向电池研发部门,为研究人员提供材料或成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其中,电化学工作站提供的循环伏安、计时方法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必不可少。 “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满足锂离子电池研究的常规应用外,还可用于电解质(固体或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电导率的自动测量、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不同嵌锂量下扩散系数的自动测量、电池soc、soh的预估与分析等。”雷涛表示,得益于Autolab强大的Nova软件,用户可在现有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编辑自己的测试方法,这大大扩展了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Nova软件提供的自动数据处理的功能使得研究人员可将整个测试完全自动化,实现真正的“一键式”操作。 为推动瑞士万通中国电化学技术发展,公司近期收购了Dropsens公司。雷涛称,Dropsens公司是著名的便携式恒电位仪和丝网印刷电极制造商,是微型电化学领域的标杆,其先进的便携式恒电位仪和丝网印刷电极技术将有助于瑞士万通中国在现场测试设备上有所建树。实际上,公司最新推出的946便携式 重金属快速分析仪正是采用了Dropsens这两方面的技术而研制成功的。未来,Metrohm Dropsens将在深耕微型电化学领域的同时,加强与其他产品线的技术融合,与Metrohm Autolab、Metrohm VA构成大的瑞士万通中国电化学(Metrohm electrochemistry)产品线。 雷涛特别强调,瑞士万通中国生产的每台仪器都保证100%原装进口,之所以在承受极大成本压力的情况下,仍坚持100%原装进口,为的是持续给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为保证生产的每台仪器都是精良之作,瑞士万通中国有一整套成熟先进的品质控制流程。”雷涛进一步解释说,为了让仪器能够被国内客户准确而轻松方便的使用,公司一直在产品设计上追求尽量减少客户的人为操作,尽可能“一键式”操作。凭借强大的产品功能和良好的品牌口碑,瑞士万通中国成功进入catl、比亚迪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新能源领域主流企业供应链。 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中低端产能过剩。随着动力电池工艺与设备企业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制造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企业目光纷纷投向电池新技术研究制造工艺,布局大规模智能制造的同时严防动力电池制造的“技术空心化”。 瑞士万通中国一直追求将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应用于电化学仪器的生产和研发,无论是采用何种制造技术,终极目的是为客户提供超高品质的产品和使用体验。 雷涛认为,智能化是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瑞士万通中国已经在仪器制造方面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将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等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方法应用于研发和生产调度,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在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同时,公司仍然保留部分电极的手工制造,原因是目前手工制造仍然是最高品质的保障。” 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趋势渐稳,跨国车企加足马力开发新能源车,电池制造商智能制造不断升级。不同电池技术研发、分析与测试领域地位日益凸显。雷涛透露,未来,瑞士万通中国将凭借在电化学领域深厚的研究基础和领先的检测技术,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产品和服务。
  • 瑞士万通中国:16年深耕电池市场 致力电化学研究
    最新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7万辆和49.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7%和45.4%。业内普遍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超70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发酵,新一轮动力电池之战也将愈演愈烈。 目前,锂电池技术在日渐成熟的同时,进步开始趋缓,技术验证领域的竞争也更为激烈。新电池技术的验证需要一定的时间,其研发、分析、测试也需要有更为专业的分析测试仪器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 瑞士万通是一家全方位涉足各类不同离子分析技术的公司,旗下拥有四个品牌:“Metrohm”、“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Applikon”及“NIRsystems”。瑞士万通集团在世界各地有四十多家子公司,早在六七十年代产品就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子公司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士万通中国)自2001年成立以来,业绩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火爆的电池市场为瑞士万通中国贡献了较大比例的业绩份额。目前,公司已在国内设有5个办事处、4个应用实验室、4个联合实验室、5个维修中心,销售服务网络完整覆盖国内所有省份。瑞士万通中国Autolab产品经理雷涛 在第5届锂电“达沃斯”论坛上,瑞士万通中国Autolab产品经理雷涛向中国电池网介绍,瑞士万通中国在新能源、电力领域的产品主要有卡尔费休水分仪、电化学工作站、离子色谱等,产品主要面向电池研发部门,为研究人员提供材料或成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其中,电化学工作站提供的循环伏安、计时方法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必不可少。 “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满足锂离子电池研究的常规应用外,还可用于电解质(固体或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电导率的自动测量、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不同嵌锂量下扩散系数的自动测量、电池soc、soh的预估与分析等。”雷涛表示,得益于Autolab强大的Nova软件,用户可在现有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编辑自己的测试方法,这大大扩展了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Nova软件提供的自动数据处理的功能使得研究人员可将整个测试完全自动化,实现真正的“一键式”操作。 为推动瑞士万通中国电化学技术发展,公司近期收购了Dropsens公司。雷涛称,Dropsens公司是著名的便携式恒电位仪和丝网印刷电极制造商,是微型电化学领域的标杆,其先进的便携式恒电位仪和丝网印刷电极技术将有助于瑞士万通中国在现场测试设备上有所建树。实际上,公司最新推出的946便携式 重金属快速分析仪正是采用了Dropsens这两方面的技术而研制成功的。未来,Metrohm Dropsens将在深耕微型电化学领域的同时,加强与其他产品线的技术融合,与Metrohm Autolab、Metrohm VA构成大的瑞士万通中国电化学(Metrohm electrochemistry)产品线。 雷涛特别强调,瑞士万通中国生产的每台仪器都保证100%原装进口,之所以在承受极大成本压力的情况下,仍坚持100%原装进口,为的是持续给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为保证生产的每台仪器都是精良之作,瑞士万通中国有一整套成熟先进的品质控制流程。”雷涛进一步解释说,为了让仪器能够被国内客户准确而轻松方便的使用,公司一直在产品设计上追求尽量减少客户的人为操作,尽可能“一键式”操作。凭借强大的产品功能和良好的品牌口碑,瑞士万通中国成功进入catl、比亚迪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新能源领域主流企业供应链。 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中低端产能过剩。随着动力电池工艺与设备企业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制造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企业目光纷纷投向电池新技术研究制造工艺,布局大规模智能制造的同时严防动力电池制造的“技术空心化”。 瑞士万通中国一直追求将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应用于电化学仪器的生产和研发,无论是采用何种制造技术,终极目的是为客户提供超高品质的产品和使用体验。 雷涛认为,智能化是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瑞士万通中国已经在仪器制造方面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将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等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方法应用于研发和生产调度,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在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同时,公司仍然保留部分电极的手工制造,原因是目前手工制造仍然是最高品质的保障。” 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趋势渐稳,跨国车企加足马力开发新能源车,电池制造商智能制造不断升级。不同电池技术研发、分析与测试领域地位日益凸显。雷涛透露,未来,瑞士万通中国将凭借在电化学领域深厚的研究基础和领先的检测技术,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产品和服务。
  • 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发掘新需求 发展“芯”动能
    如今,半导体市场的发展依旧强劲,需求旺盛,全球半导体市场保持了高速的增长。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收入达5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中国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地位,2021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3%。为发掘市场新机遇,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作为大会的亮点活动之一,由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同期举办。本次年会以“孕芯机,开芯局,共建融通新市场”为主题,破解行业难题,进一步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  智能汽车领域极具潜力  云计算、数据中心、无线通信、汽车、工业、消费类产品以及有线通信等几大领域支撑了全球半导体的发展,预计203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人工智能以及智能汽车对于整个半导体的发展贡献将越来越大。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国智指出,针对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领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IDC、Omdia的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将达3058万台,中国将达1300万台,而一辆新能源汽车的所有芯片加起来所需要的硅面积约等于一片12英寸晶圆,也就是需要3000万片12英寸晶圆的供应。所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芯片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市场极具潜力。  蔡国智认为,要坚持车用芯片战略,因为车用芯片所需的验证期长,爬坡期慢,所以战略定力很重要。  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欧阳剑认为,算力是智能汽车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汽车智能化的产业升级需要车、路、云三大板块共同创新才能够完成。对于车来说,智能汽车需要AI的全功能完成感知、定位、预测、规划和控制等以前需要人为操作的事情,这是产业升级对车的变革;对于路来说,路端提供的感知和支持,使得车在比较低的成本和算法依赖之下,能够实现非常好的智能驾驶;对于智能汽车来说,需要非常庞大的云端算力支持,包括数据自动化的标注、模型的训练以及仿真和各种评测,云端算力是智能化升级必不可少的条件。  欧阳剑预测,车端高性能芯片将会像云端的高算力芯片一样,在五年之后变成百亿元级的市场,通过场景和技术共同驱动,在短时间内,爆发出非常庞大且繁荣的市场。因此,各大厂商应该着重为自动驾驶芯片和车厂及相关企业提供算力服务,以及建立智能汽车领域专用的高性能数据中心。  智能传感器发展刻不容缓  传感器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深刻影响着产业链下游市场的发展,华东光电集成器件副总工程师张胜兵介绍,智能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它感受到外界被测量的信息,并且将这种信息转化成为可以被电路或者被处理的电信号或者其他形式的输出,如果说机械延伸了人类的体力,计算机延伸了人类的智力,那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就大大延伸了人类的感知力。  智能传感器被誉为人工智能的五官,有着传统传感器所不具备的功能,可以实现自补偿和计算,自校准、自诊断、自检查,信息的存储和传输,还可以实现不同的物理量和化学量之间的复合敏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给出判断和处理决策,而且传感器与相应的电路都集成到同一芯片上,减小体积,提高性能。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在智能制造、可穿戴、物联网、人工智能、传统工业测控、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最近几年,全球智能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增长率超过了10%,预计到2023年经济规模将增长487亿美元。而国内智能传感器市场2018—2026年预测的复合增长率为8%,预测到2026年经济规模达到239亿元,应用领域主要是汽车电子领域和工业控制领域这两大板块。  张胜兵建议,发展智能传感器,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创新,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战略引领,建立以MEMS传感器为核心的数字产业链链长制,同时探索明确专业定位。MEMS可以作为二级或者以上的学科列入到专业重点行业。加强基础研究,跟踪前沿,智能传感器最需要探索的是新原理和新工艺。还要对前沿技术进行布局,比如石墨烯、量子和柔性等。  二是整合国家级创新平台力量,加快推动技术更新突破。增加传感器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投入,整合国家级创新平台力量,引导国内传感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三是强化产业链建设,建立以晶圆制造为链核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协同升级。实现传感器产业链高端化现代化,推动MEMS技术和IC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传感器国家级产业集群,强化区域联动,同时要建立以芯片制造为链核的集群,推动8英寸以上的量产晶圆制造平台建设。  四是政策支持,保障人才资金供给。培养引进一批MEMS传感器领军人才队伍,设立传感器产业发展基金。  挖掘半导体市场新需求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及半导体市场的发展趋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小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对半导体行业尤为重要,要坚持创新引领,面向高性能计算、高端设计软件等半导体前沿技术,加强技术研究和原始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创新驱动半导体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挖掘市场新需求,推动融合发展。要围绕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目标,挖掘新能源汽车、新型数据中心、智能制造、元宇宙等新领域对半导体的新需求,加强半导体产业与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助力产业快速升级,不断释放我国半导体市场的潜力,带动全球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  三是要加快要素集聚,建设世界级的集群。充分发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半导体领域的既有优势,加快要素集聚,体系化构建半导体产业生态,加快建设世界级半导体产业集群。安徽是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重要成员,相信安徽将更加深度地参与到长三角地区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的体系建设中,走差异化路径,发挥后发优势,更好地在全国半导体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属性是不可改变的,无论集成电路产业如何调整变革,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协作,仍然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表示,开源模式是一种发展模式、创新模式,已经成为推动当代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开源生态化是指开源既能融合合作伙伴,又能融合应用伙伴,既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又能延展上下游的产业链。开源生态以开源项目为中心构建,形成软件硬件等开源项目,开源生态涉及开源贡献者、使用者、运营者、服务者、支持者等多种角色,企业和个人均可参与。这使得开源人才培养可以贯穿产业链发展的各个环节,可以满足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倪光南认为,开源平民化是指开源基本上没有创新门槛,没有资金壁垒、市场壁垒等,使大众都能参与创新,这对于我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还处在开源发展的跟跑阶段,从开发者数量上,中国位居全球第二,称得上开源大国,但还不是开源强国。倪光南建议,在高校系统地推进开源教育,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开源人才培养体系,针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产业需求进行针对性开源人才培养,以支持产业的发展需求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注重开源人才培养,打造围绕国家战略、产业需求,开展大学生的学习+实践+孵化+金融为一体的开源设计,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开发者参与到开源设计开发当中。
  • 日本电镜企业竞逐中国锂电池市场
    p   日本朋友来家里做客时,时常谈到中国汽车业的未来,特别是电动汽车近年来在中国的大发展。 br/ /p p   “中国人喜欢买‘特斯拉’吗?”日本朋友常常会问。于是我就带他们下楼站在北京五道口的街边数“特斯拉”,基本是过不了几分钟就会有一辆驶过。 /p p   日本朋友于是惊叹,北京的“特斯拉”拥有量一定超过东京了!当然,我还会告诉他们,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未来增长点,不仅在于美国生产的“特斯拉”,更在于许许多多蓬勃生长的本土品牌。 /p p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潜力,也被相关日本企业看在眼里。电动汽车里的一个关键部件,就是锂电池,而锂电池,正是日本企业的强项。锂电池技术在日本发展较早,日企因此在锂电池电解液和正负极等金属材料方面拥有多项专利,在观察检测锂电池纯度的电子显微镜和锂电池回收上,拥有丰富的经验。这让他们嗅到了在中国市场巨大的商机。 /p p   比如,锂电池对材料纯度要求极高,其中如果混入了金属碎屑,就有可能发生电池着火、爆炸的情况。而一旦发现异物,就需要立即停止生产,汽车电池的生产规模巨大,停产就意味着企业面临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因此,电动汽车企业需要用精度很高的电子显微镜进行严格检测,以防上述情况的发生。 /p p   以生产领先的电子显微镜知名的日立高新技术公司于是在今年3月直接斥资在上海开设了“日立高新技术科学园”,主打电子显微镜并配备多种相关分析仪器,未来瞄准中国市场的意图非常明确。 /p p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还会有大量的废弃锂电池需要回收,这里面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p p   日本三菱材料公司过去一直以生产铜、铅著称,目前也开始把重心转移到锂电池回收的研发上来。另外一家以生产相机知名的日本企业富士胶片,也具有电池回收的相关技术,正在积极寻找来中国合作的机会。 /p p   日本的日产汽车更在2018年2月宣布,计划在中国投资600亿元直接生产电动汽车。 /p p   日本企业都非常清楚,未来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一定在中国,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心也在这里。 /p p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中国事业集团先端分析装置部部长郑艺花说:“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论文发表量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这表明中国在很多研究领域已经是全球领先水平。所以我们的侧重点也在改变——原先中国只是一个为客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市场,未来中国会成为前沿产品的研发中心,引领技术变革。” /p p br/ /p
  • 认可委员会:中国已有近200家新能源汽车相关检测机构获认可
    23日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委员会,CNAS)获悉,截至目前,中国已有近200家新能源汽车相关检测机构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覆盖整车、驱动系统、车载储能系统和充电基础设施等检测能力。  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中有94家为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企业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服务,累计为400余家企业颁发认证证书500余张,近四年年均增长率41%,有力促进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维护、大数据处理、充电桩、电池设计等产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关数据显示,得益于国家前瞻性政策引导和企业集体跟进,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310万辆,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  CNAS相关负责人表示,认可是对合格评定机构具备特定能力的第三方证明活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检验检测技术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对认可工作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此外,在检测手段多样化发展形势下,认可评价方式也需多样化。  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认可需求和认可工作自身的变化特点,CNAS开展相关科研、调研、培训等工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增值服务,包括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技术能力评价,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报告得到国外采信,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搭建桥梁等。  据介绍,为实现中国认可工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CNAS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工作。下一步,CNAS将重点培养燃料电池、汽车风洞、软件信息技术、智能驾驶、网联测试等新兴领域的评审专家,为新的检测技术认可保驾护航。(完)
  • 哥本哈根喧嚣暂平静 中国汽车业遭遇暗算
    喧嚣的哥本哈根终于平静下来,但带给中国汽车市场的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中国汽车工业不仅要面临未来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还要面对各国高高筑起的二氧化碳减排法案出口壁垒。   一家自主品牌的技术研发人员刘克很担心:“未来几年,汽车业肯定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   2009年8月11日,国家环保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征求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轻型汽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的函。这份《意见稿》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首次列出了首个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意见稿》根据整车质量和类别、变速箱类别划分了16档共32个不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值。   《意见稿》规定整备质量在1430公斤和1540(含)公斤之间的车辆,手动挡车型的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控制在219克之内,自动挡车型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控制在233克之内。   尽管负责制定该标准的环保部科技标准司的工作人员一再强调,这只是一项优选标准,不会对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及销售环节造成影响,但在各方利益平衡下的方案却凸显了当前国内汽车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苍白”。   据欧盟议会通过的标准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从目前的140克/公里,到2012年要达120克/公里,2020年要达到95克/公里,并以此为标准设置不同的汽车碳税。   以2009年汽车市场为例,中国以超过40%的增长速度傲视全球,但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只有30辆,远远低于千人保有量600辆的美国。欧美日传统汽车强国已进入稳定增长期,再加之消费观念成熟,一些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欧盟通过的二氧化碳排放法案,与其说是在减排方面做了表率,倒不如说是给当前的中国汽车工业戴上了“紧箍”。   到2012年,欧盟将对碳超标的新车,按超标比例递增的原则实行惩罚措施。超过目标3克以内每1克罚5欧元,超2克罚20欧元,超3克罚45欧元,要是超标4克将罚140欧元 而从2015年开始,每超标1克,都将被罚95欧元。   “这样的标准,不要说中国车企,就连欧洲自己,实施都很困难。”刘克所在的企业正准备进入欧洲市场,但由于碳排放筑就的技术壁垒,让他们只能在短时期内放弃这个想法。   解决方案并不是没有。福特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10年,同车型的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与汽油发动机相比,可以分别减少26%、31%和33%的二氧化碳排放。   但迄今为止,国内对新能源车的补贴细化方案并未出台 而在企业层面,新能源车的技术储备尚无法满足阶段性的碳排放标准。已经在传统动力领域受制于人的中国汽车工业,在“碳时代”来临之际,将再次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小资料   欧盟:从2012 年开始将对CO2排放量超过130克/公里的M1类新车进行惩罚。   日本:3年期的政策,对低排放车型实施全免、减免75%和减免50%不等的优惠。   美国:到2016年将把小轿车和卡车的排放量减少30%,新车的平均燃油使用效率要从目前11km/升提高至15.44km/升。
  • 中国—东盟推动新能源汽车检测结果互认
    5月16日,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联盟(以下简称检测认证联盟)在广西南宁市揭牌成立。该联盟将充分发挥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属性,推动新能源汽车质量认证“中国方案”走向国际。5月16日,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联盟在广西南宁市揭牌成立。图为联盟揭牌仪式现场。中新社记者 林浩 摄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姚雷介绍,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极强的技术与成本优势,此次面向东盟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动成立检测认证联盟,旨在助力新能源汽车贸易便利化,促进区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谢肇煦表示,检测认证联盟成立后,将建立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认证技术专家委员会,针对智能驾驶、整车信息安全、智能交互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方向,开发认证项目,促进机动车行业创新发展,推动更多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产品,便捷走进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西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面向东盟制造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泽介绍,广西将以检测认证联盟成立为契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标准研制、测试评价、缺陷诊断改进等全价值服务,助推“广西智造”新能源汽车产品更好满足东盟市场需求。
  • 比亚迪携手ABB在中国建设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
    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公司携手ABB在中国建设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 ABB未来6年内在全国范围向DENZA腾势电动汽车提供直流快速充电桩 瑞士苏黎世,2014年2月12日——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今天宣布,将与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BDNT)开展战略合作,在未来6年内向其提供直流快速充电桩。中国将成为电动汽车快速充电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该壁挂式充电桩采用了一系列便于用户使用和安全可靠的创新设计,其中就包括一款手机应用程序,方便车主远程监控车辆的充电情况,并接收相关提示。首批产品将于2014年中开始交付,并将通过DENZA腾势经销商网络与电动汽车配套销售。电动汽车是中国大力提倡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ABB将与DENZA腾势携手合作,共同支持我国可持续城市交通的发展。 我国政府目前已出台了直流快充技术标准,鼓励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并提高市场接受能力。城市充电网络的建设对于电动汽车的推广至关重要,该标准的推出有助于国内消费者能在家中或公共场所方便地为汽车充电。我国面向公众的直流快充基础设施网络预计将很快推出。 ABB集团首席执行官史毕福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与BDNT合作,推动城市交通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通过为新车提供快速充电设备,DENZA腾势为解决潜在电动汽车消费者后顾之忧迈出了重要一步。凭借我们相关基础技术与公司在电力电子、软件以及配电等领域优势的结合,ABB的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扩展。”DENZA腾势电动汽车具有2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是中国市场最先诞生的高续航里程电动汽车之一。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希望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但同时期望较短的充电时间。DENZA腾势为客户提供了在家庭、办公场所以及其他兼容的公共场所进行便捷充电的多重选择。BDNT首席执行官廉玉波表示:“DENZA腾势电动汽车代表了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迈出意义重大的一步。选择合适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对这一创新概念的实现至关重要。ABB是我们理想的技术合作伙伴。”随着技术和市场创新的推进、国家标准的出台,以及相关激励政策的刺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实现快速发展。ABB与国内相关自主品牌和地方市政的试点项目从2010年就已开始。2013年起,ABB开始组建专门机构支持国内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物流和服务。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电动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与世界豪华车和商用车制造巨头德国戴姆勒公司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于2010年正式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发展环保节能、安全舒适、品质卓越的电动汽车,致力于成为中国最成功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进步。DENZA腾势首款纯电动汽车将于2014年北京车展进行全球首发。ABB是位居全球500强之列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企业。ABB致力于帮助电力、公共事业和工业客户提高业绩,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ABB集团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5万名员工。ABB在中国拥有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拥有约1.9万名员工、36家本地企业和遍布全国90个城市的销售与服务网络。欲进一步了解ABB,请访问http://new.abb.com/cn/,新浪微博:@ABB中国,官方微信:abb_in_china,官方微信二维码:
  • 市场监督总局:规范新能源汽车检测收费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 告2021年第32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新能源汽车检测收费的公告  党中央明确要求“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不断增长,检测服务需求日益旺盛,优化检测项目设计、规范车辆检测收费成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对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杭州市、济南市、武汉市、长沙市、成都市、昆明市、九江市等11个城市机动车检测收费情况进行了抽查,发现部分城市在纯电动汽车检测收费中不列明具体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将不应收取的“尾气检测费”打包进年检费一并收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规范新能源汽车检测收费,维护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秩序,减轻群众负担,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各机动车检测机构要严格按照《价格法》《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等有关规定,规范价格收费行为。对于可分解为多个项目和标准的服务,应当明确标示每一个项目和标准,禁止混合标价或者捆绑销售。对机动车检测不区分环保检测、安全检测等具体服务项目,采取打包收费、“一口价”等收费形式的,属于捆绑销售,违反明码标价相关规定。  二、各机动车检测机构要根据新能源汽车结构特点,设立真实合理的检测收费项目,列明服务内容,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不得就未真实提供的服务收取费用。  三、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机动车检测检验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四、行业协会要加大指导力度,发挥好政策宣传、沟通协作、指导引导作用,强化行业自律。  五、鼓励和支持群众积极监督价格违法行为,及时通过全国12315平台或者热线投诉举报。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8月23日
  • 南华仪器多股东减持 或因下游市场增涨乏力?
    p   继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1213/518919.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南华仪器某高管之妻减持 /a 股份之后,南华仪器公司多名股东陆续减持公司股份。根据南华仪器近日发布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自12月11日以来,公司董事长杨耀光先生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40000股,减持比例0.51% 监事会主席李源先生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396200股,减持比例0.5% 董事邓志溢先生多次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分别减持股份11200股、192100股、191700股,减持总比例为0.49% 董事杨伟光先生多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分别减持16400股、26200股、195300股股份,减持比例0.3% 叶淑娟女士多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13800股和144800股,减持比例为0.2%。 /p p   南华仪器公司股东自今年9月就已陆续开始减持股份,截止目前,上述股东已减持股份3957700股,累计减持比例已达到5%。减持后,上述股东合计持有南华仪器股份46042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8.17%。 /p p   南华仪器成立于1996年,目前主营产品包括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机动车环保检测系统、机动车安全检测仪器及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等汽车检测产品和环境监测产品。根据公司发布的2019年三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472.15%,净利润增长1935.82%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812/490956.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半年度营业总收入增长202.12%,净利润增长413.9%。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2019年5月开始实施的国家两项汽车排放新国标(GB18285-2018和GB3847-2018)。 /a 两项标准均要求机动车检测站必须增加或更换配置相关机动车排放气体检测仪器。 /p p   虽然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但下游中国汽车市场2019年表现并不完美: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数据,截止2019年11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03.8万辆和2311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和9.1%。更少的汽车产销量意味着需要检测的车辆减少,这对于机动车检测站配置相关仪器的积极性和仪器的更换频率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p p   而在12月初,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要求 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达到200万辆 到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则要达到25%。有券商估算对应新能源车销量为700万辆左右。这对于依靠国家针对汽油、柴油车出台的排放标准获得业绩增涨的南华仪器公司未来业绩可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p p   虽然国家政策利好新能源车市场发展,但自今年6月新能源车补贴退坡以后,新能源车市场就遭遇大幅下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数据,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9.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9%和43.7%),可以看出消费者对汽油、柴油车仍然有较高的选择黏性。这对于汽车企业和相关汽车检测仪器企业来说意味着依然有时间和机会抓住新国标实施红利期实现公司业绩增涨并适时调整产品方向,针对新能源车市场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在提升公司实力的同时为未来做好准备。 /p
  • 《中国电子显微镜市场研究报告(2021版)》发布
    电子显微学是近代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尤其是纳米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诸多重要材料、纳米材料、生命科学的科技突破,都离不开电子显微学的贡献。在各领域前沿科技的发展、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等多方终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背景下,电子显微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欧美高端科学仪器市场逐渐放缓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单一市场。2018年,仪器信息网(instrument.com.cn)曾发布《中国电子显微镜市场研究报告(2018版)》,三年来,全球电子显微镜进口市场经历了近六年的首次下滑,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电子显微镜市场风云变幻;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电镜及周边国产技术逐渐涌现,不断有国产品牌加入中国电子显微镜产业赛道。此背景下,仪器信息网进一步整理发布《中国电子显微镜市场研究报告(2021版)》,以期对中国电子显微镜市场最新动向全面梳理,对当下中国电子显微镜市场现状、用户需求、电镜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调研分析,为电镜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决策及资本市场投融资提供参考。《中国电子显微镜市场研究报告( 2021版)》内容包含了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概述,近20年全球电子显微镜及相关附件/零部件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2020-2021年中标分析、中国电镜用户调研分析、中国电镜配置分析、主流电镜企业分析等。《中国电子显微镜市场研究报告(2021版)》详细统计分析了近20年全球130余国家电镜相关贸易数据、中国近5年电镜相关贸易数据, 3000余电镜用户调研信息,近一年1000余项电镜招中标信息、4000余国内配置电镜信息等。报告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Report_Census.aspx?id=253欢迎感兴趣的网友联系购买报告事宜,电话:010-51654077转销售部报告目录1 研究报告概述 1.1 电子显微镜概述 1.2 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简史 1.3 报告分析数据说明 2 全球与中国电子显微镜市场规模分析 2.1全球电子显微镜市场规模分析 2.2近20年全球贸易数据看全球电子显微镜市场格局2.3近5年中国海关数据看中国电子显微镜市场格局 3 2021年中国电子显微镜保有市场及用户分析 3.1 2021年中国科研领域电子显微镜配置现状分析 3.2 2021年中国电子显微镜用户分析 4 2020-2021年中国电子显微镜采购分析 4.1 2020-2021年中国电子显微镜采购用户端分析 4.2 2020-2021年中国电子显微镜采购中标品牌分析 5 中国市场主流电子显微镜企业分析 5.1 主流进口品牌分析5.2 国产企业分析6 总结 6.1 关于全球电镜市场格局 6.2 关于中国市场6.3 关于国产品牌
  • 2014-2015年度《中国试剂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http://www.chinareagent.com.cn)发布的2014-2015年度《中国试剂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根据化学试剂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双年度行业数据,以多年行业的调研经验,对试剂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与审慎预测。是化学试剂行业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参考。也是业内对化学试剂行业国内外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有长期对化学试剂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数据,可以全面准确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2014-2015年度中国化学试剂行业发展环境 双年度中国化学试剂行业的发展状况和需求 推介对行业发展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十大新闻事件 分析对行业布局产生影响的十强企业,并对国内化学试剂行业的主要企业予以重点介绍 对国外主要试剂公司年报的相关经营数据和发展动态进行分析报道。报告从用户角度对化学试剂的品种门类的需求和试剂品牌的市场影响力等进行了数据分析,推出 “国内试剂使用情况问卷调查调研分析报告”。同时,佐以全行业近年来全面详实的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化学试剂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2014-2015年度《中国试剂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已于2016年出版,预订请登记。  关键词:化学试剂市场分析 创新发展思路 政策与策略 发展趋势  联系单位: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8号院6号楼2层107室,邮编100050 )  联系电话: 010-58321723 010-58321153  联系人:刘昉,何晖  邮箱:hh@chinareagent.com.cn  网址:http://www.chinareagent.com.cn附:2014-2015年度《中国试剂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目录.docx
  • 北科大与北汽、首钢共建低碳高性能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联合实验室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与北汽集团、首钢集团签署协议,共建低碳高性能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联合实验室,并举行实验室揭牌仪式。根据协议,联合实验室将协调三方研发资源,以高性能汽车用钢低碳、数字化制备与创新应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为重点,围绕钢铁流程低碳共性工艺技术研究、汽车用钢数字化研发与制造、低碳高性能汽车用钢的研发和创新应用展开合作研究。此外,三方还将在人才培养方面展开合作,定向培养汽车用钢铁材料开发与应用领域人才,互派、互聘技术人员开展技术交流、联合研究,推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此次合作融合了北汽、首钢的科技创新需求和北科大优势学科供给,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以联合实验室为载体,以项目为依托,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高效协同,努力打造全国知名、行业引领、特色鲜明的一体化科研创新及应用平台,更好服务北京市高精尖战略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汽车行业正在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转型。作为国内汽车产业产品齐全、产业链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先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北汽以此次与北科大、首钢联合成立实验室为契机,拓宽产学研合作,实现汽车碳排放在材料端和应用端的双重突破,打造国内一流的低碳材料开发应用能力,增强产业技术和产品性能的竞争力,促进产业化转型和升级,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变。一直以来,北汽集团十分重视与高校和研发机构的深度合作。2012年12月,北汽集团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定位于解决北汽技术攻关过程中的重大共性与关键技术难题,围绕轻量化和智能化发展战略,积极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方向引领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毛新平进站以来,联合学校及科研团队资源,在北汽自主车型开发项目、技术能力提升项目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北汽在车身精益化选材、材料认证能力提升、基础数据能力建设、新材料新工艺开发与验证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帮助,研发成果在EU5、BJ80等平台产品搭载验证。
  • 有望催生百亿检测设备市场,我国首个新能源汽车检测国标将落地
    2022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国家标准计划,要求制定《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项目周期12个月。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该标准正在审核;市场纷纷预期新标准有望年内出台。如按时批准发布,意味着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正式落地。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的核心差异在于“三电系统”,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对应燃油车的三大件为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2023年6月30日,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多家业内企业起草形成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重点提出对新能源车“三电系统”进行检测。据征求意见稿,开展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应在按 GB38900 规定开展通用项目检验的基础上,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驱动电机安全、电控系统安全、电气安全等运行安全性能进行补充检验。以上4项检验项目又分为可选项目和必检项目:对所有车辆来说,电气安全、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是必检项;而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放电)为可选项,其他车辆为必检项;所有车辆的驱动电机安全、电控系统安全均为可选项。被检车辆线上运行数据显示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分析结果异常时,对应的可选项目应进行检验。征求意见稿列出了开展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使用的检验设备配置清单,详见表2。对于动力蓄电池安全检验项目来说,需要使用充电安全检验设备、汽车底盘测功机、OBD读取设备;对于驱动电机安全、电控系统安全检验项目来说,需要使用汽车底盘测功机、OBD读取设备;对于电气安全检验项目来说,需要使用兆欧表、毫欧表设备。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与电气安全是必检项,充电安全检验设备与兆欧表、毫欧表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检测机构的必备设备。在国家“双碳”战略加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2022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起火、失控等事故频发,运行安全问题不断凸显,迫切需要强化对在用新能源汽车电安全、动力电池安全等运行安全性能的检验,但专门针对在用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的检验技术和检验装备还处于空白。《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的发布实施有望增加“三电系统”检测设备市场需求,相关检测设备供应商及新能源汽车检测机构将迎来新机遇,新能源汽车检测将成为拉动国内车辆检测的新增长点。据德邦证券分析,新能源汽车检测新标落地有望带来230亿以上设备市场,设备供应商有望受益。资料来源:安车检测公告、德邦证券研究所测算2022年12月,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检测站投用。该检测站新建的新能源汽车检测线,除车速检测、制动检测、灯光检测等传统检验设备外,最大的区别就是配备了充电检测、电安全检测、车载综合检测以及整车安全检测等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专用检验设备。后续若《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落地,随着更多新能源汽车检测站建成,有望带来配套检测设备需求放量。
  • 国常会: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
    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会议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全国一盘棋,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在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壮大优质企业群体,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会议指出,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而且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要引导企业下沉销售服务网络,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培养维保技术人员,满足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需求。要进一步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的政策,鼓励企业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同时加强安全监管,促进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 新能源发展需重视环境污染新问题
    据悉,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发展新能源对于实现碳中和非常关键,但也要防范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作为新能源的配套产业,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猛,极大提升了对锂资源的需求。江桂斌表示,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锂矿开采、冶炼、产品制造、废弃电池回收等环节容易发生锂污染风险。而目前我国有关锂的环境赋存数据十分缺乏,对环境浓度剂量下锂离子暴露和慢性效应缺乏深入研究,锂污染风险待破题。“根据我们对江西锂冶炼工业区的调研,锦江河水中锂浓度从上游背景值每升1微克急剧增加到下游每升100微克以上,表明我国区域性锂污染问题已经显现。”江桂斌说。他表示,近期相关研究发现,环境相关浓度的锂离子不仅会影响植物、浮游动物、无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过量锂暴露也可引起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紊乱,甚至可能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而目前主流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态锂离子的去除率低于20%,处理能力非常有限。一些特定区域,如锂工业区及周边人群可能面临较高的锂暴露风险。对此,江桂斌建议,开展专项研究工作,摸清全国重点区域锂污染的基本状况;加强相关基础研究,评估锂污染的生态环境风险;严格源头管控,加强关键污染源的锂排放控制。例如,制定相关管理规范和排放标准,加快建立废旧锂电池回收体系,减少关键污染源的无序排放。对采矿、冶炼和废旧锂电池处置等过程涉及的废水废渣排放进行监测监管,明确污染处置的责任主体,出台有关锂污染防治技术开发的扶持政策,做好废水废渣处理处置和自来水净化技术储备。江桂斌指出,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但随着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结构转型进入深水区,在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同时,要做好可再生能源用地规模和性质研究。从全生命周期分析,光伏发电并非零碳排放、零污染,存在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因此需合理有序开发,积极防范新能源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 第二期欧波同汽车清洁度分析应用培训班圆满结束
    2019年5月30日,第二期欧波同汽车清洁度分析应用培训班圆满结束,来浙江地区汽车行业的专家及技术人员,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共同学习探讨了清洁度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本次培训班以技术理论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技术报告主要内容为《清洁度分析方法》《光电联用在汽车清洁度上的应用》《清洁度样品萃取方法介绍》《显微分析在汽车零部件材料测试中的应用》。在下午的分组上机实践中,参加培训的学员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先后通过欧波同清洁度分析系统,对汽车零部件样品进行检测。随着人们对汽车质量理念、质量意识的变化,汽车市场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对其环保节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洁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产品质量指标,其重要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产品制造技术的发展、演化,不同的工艺方法也会给确保产品的清洁度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欧波同(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实验室解决方案服务商,一直以来持续关注技术发展趋势,致力于衔接客户应用需求。针对汽车行业客户开展“欧波同汽车清洁度分析应用培训班”,培训内容围绕样品前处理技术、清洁分析系统解决方案、光电联用技术的应用展开,帮助客户更好地解决产品清洁度相关问题。此系列培训班将持续举办,相关信息会通过欧波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有需求的用户请持续关注!
  •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由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综合报告部分)已经完成。该项目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系统谋划。   项目的综合报告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趋势、我国面向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工程科技未来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撑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领性的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和需要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实现。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摘要) 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框架示意图   前言   工程科技是对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科学技术,是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工程科技界以国家的发展强盛为己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使我国工程科技总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领域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011—2030年,我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和重要机遇期,将经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面对未来人口持续增加,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技术、市场竞争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对工程科技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仍显薄弱,众多领域尚未摆脱关键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集约、持续、和谐发展的能力仍有较大差距。   为做好全面应对挑战的准备,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建设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的战略构想和要求,中国工程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设立了“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基金,组织开展了“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系统谋划。   联合基金管委会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研究由工程院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题组两部分组成,工程院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任务是研究提出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建议实施的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基金项目专题组则以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引出的科学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主,形成了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研究团队。   工程院发展战略研究团队由工程院院士和中青年专家共同组成,包括8个领域课题组、4个跨领域专题组和1个综合组。8个领域课题组为机械与运载,信息与电子,化工、冶金与材料,能源与矿业,土木、水利与建筑,环境与轻纺,农业以及医药卫生课题组 4个跨领域专题组为“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程科技问题”“生物碳汇扩增战略”“我国载人探月工程发展战略研究”“我国公共安全相关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组。综合组由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各学部专家组组长及执笔人等组成,主要任务是参与项目的顶层设计、总体策划、过程控制、界面衔接和综合集成。基金项目专题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向全国招标选定,共有217个单位申报了648个项目,经工程院专家组评审选出50个项目给予资助。   2009年4月项目研究正式启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动员了工程院9个学部200多位院士和300多名专家参与研究,并在工程院全体院士中广泛征求意见。2009年6—7月,确定了项目组织和工作计划,研讨确定了项目研究纲要、领域课题研究大纲、基金项目指南等 2009年10月确定了50项联合基金资助项目。2010年6月院士大会期间对各学部的初步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审议,9月,各领域课题研究报告初稿进行了交流汇报,在对综合报告大纲进行研讨基础上,开始了综合报告编写工作。2011年3月,经过10多轮修改,项目组向工程院常务扩大会议汇报了项目综合报告以及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等,5月综合组会议对综合报告进行了审定并向主席团汇报 并于6月院士大会期间向全体院士征求意见,在院士建议基础上对研究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   本项目是对我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今后将持续进行深化研究。项目研究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趋势、分析我国面向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我国工程科技未来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撑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领性的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和需要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实现。项目研究成果简述如下。   一、世界工程科技发展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热点,对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以及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工程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世界工程科技呈现以下新特点:   一是高科技成果积累和交叉融合加速,集成创新成为工程科技突破的重要途径   二是信息等技术广泛渗透,并加速促进各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   三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创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交互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四是为应对全球性重大问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点   五是工程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互动,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六是各国加强部署新兴技术研发,并积极推动实体经济再创新。   总之,关注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成为工程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传统领域工程科技稳步发展、日渐成熟,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快速突破,工程科技各领域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如下:   (一) 未来能源体系向多元优化、绿色清洁、安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经济合理地实现新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二) 环境技术重点围绕绿色低碳、生物多样性、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向全过程防控和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三) 电子信息将在智能感知、大数据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上取得突破,并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发展   (四) 生物技术将继续在农业、医药、能源与环境等应用上取得重大进展,并有望成为新的现代工业技术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五) 材料技术向高性能、纳米化、复合化和绿色化发展 制造技术向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极限化发展   (六) 水资源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高效安全、循环替代及环境友好转变,地球深部和非常规勘探开发利用技术快速发展   (七) 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深化,将推动医学向预防医学、预测医学、个体化医学和参与医学相结合的模式发展   (八) 空间技术向综合化、网络化、天地一体化和深空探测发展,海洋技术向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立体观测发展,空间、海洋开发利用成为焦点。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战略需求   2011—203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期,到2030年我国将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城镇化基本完成,社会呈现老龄化特征,国民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基于对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景以及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现状的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战略需求概括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和产业升级,提升信息化水平,支撑城镇化,应对老龄化,推动绿色化,确保可持续,提高民生质量,保障公共安全,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通过科学谋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有效的科技支撑,更好、更快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降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代价和成本,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工程科技领域的历史使命,是工程科技发展的重要命题。   从现在到2030年,需要通过工程科技突破和全面应用,使得我国人口压力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保障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科学发展与民生和谐为宗旨,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突破产业的基础与共性技术、核心关键技术,全面增强民生保障工程科技能力,支撑有质量的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可概括为缓解瓶颈制约、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民生质量三方面、十八条需求。   具体是,在缓解瓶颈制约方面,包括:建立可持续的能源资源科学供给和合理消费的技术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建立现代水利和水资源利用技术体系,缓解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洪旱灾害、水环境恶化问题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体系,保障人类生存与环境友好型发展 建立气候与环境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科技体系,大幅度降低灾害风险。   在增强发展能力方面包括:突破电子信息核心技术,促进信息社会建设 突破新材料核心技术,支撑重大工程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突破基础与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奠定现代产业基石 突破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提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融合应用 提升消费品质量技术水平、加快产品创新,满足生活质量提升需求 提升服务业技术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成长和产业结构升级 大力发展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环保技术,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和蓝色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空间探测和应用技术,促进太空经济发展。   在提升民生质量方面包括:构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确保国家食物安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镇化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化、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构建先进的综合交通运输技术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协调高效发展 构建先进、普惠的医药卫生技术体系,保障和促进国民健康 构建高效公共安全技术体系,保障社会和民生安全。   三、我国工程科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2030年前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核心任务,以构建健康的生存发展环境为出发点,以建设工程科技强国为使命,实现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在此定位基础上,紧紧围绕工程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基于和谐工程观,项目研究提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要遵循“科学规划、超前部署、绿色优先、工程牵引、整体提升”的原则。“科学规划”就是要坚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系统认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进行整体谋划 “超前部署”就是要选择若干先导性高科技领域进行前瞻性部署,在一些重要、新兴和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工程科技领域抢占制高点 “绿色优先”就是要以合理控制总量、确保绿色发展为基调,提出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科技路线图 “工程牵引”就是要把握科技突破和工程集成创新特征,组织若干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促进工程科技的集群突破和重大跨越 “整体提升”就是要坚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举,增强自主设计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系统推进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   通过强化原始创新、聚焦集成创新,力争在多个重点领域使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进入世界前列,带动工程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支撑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推动中国从工程大国向工程科技强国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要求,立足国情,提出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目标。   (一)工程科技整体上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若干领域国际领先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工程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先进的技术基础设施能力,自主掌握主要行业关键技术及其集成优化技术,工程科技总体水平跃升,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影响的若干领域抢占制高点,到2030年争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能源、资源、环境技术有效突破并广泛应用,缓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初步建成合理高效、节能环保、多元互补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供需模式向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转变,能源清洁利用、节能和能效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太阳能发电、风电和生物质能等突破技术经济瓶颈、实现规模发展,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达到40%左右。深部资源勘探能力达到2000米,基本实现矿产资源的安全、经济、绿色生产及高效清洁利用,大宗消费矿产资源自给率提高10%至20%,矿产资源供给安全度提高。在水利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城市节水防污技术体系达到国际先进,单位GDP用水量降低50%以上。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大尺度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广泛应用,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生产与生活体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三)产业核心技术自给率大幅提升,形成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   信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城乡信息化服务普及,经济社会信息化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自主掌握关键材料与装备、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设备、250座级宽体飞机、新能源汽车等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建成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关键材料与装备能满足重大工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制造与服务普及,流程工业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循环经济取得全面进展。具备先进、独立的海洋开发能力,形成3000米水深油气田开发、7000米级深海作业能力,海洋综合利用工程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建成先进的空间工程技术体系,形成长期、稳定、可靠的空间应用服务体系,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研究能力大幅提升。   (四)民生保障科技体系基本实现全方位覆盖,有效支撑和谐社会建设   基本建立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农业科技体系,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动植物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体系,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和设备得到广泛应用,高产稳产粮田比例进一步提升,确保6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乡与区域科学规划技术、建筑领域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建筑单位面积运行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50%。基本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预防、预测、个体化和参与医学相结合的4P医学模式,大幅提升新药创制能力和关键药品自给率,形成现代医学体系与中医药学互为补充、基本满足全民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能力。建成较为完善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技术保障体系,实现公共安全向主动保障型、现代高科技型转变,全面提升国家抵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五、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   根据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目标,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三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构想和“两段三步”的发展路径建议。   (一)“三位一体”总体构架   工程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发展的要求,将“缓解瓶颈制约、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民生质量”的总体战略和科技要素紧密结合,以缓解瓶颈制约为紧迫任务,优先发展能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缓解人口总量与增长压力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 以增强发展能力为长期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以提升民生质量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农业、民生和公共安全保障的工程科技能力。   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包括12个重点领域(总体框架如图)。   缓解瓶颈制约,优先发展能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重点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合理持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以及全程防控环境保护技术。   增强发展能力,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及共性技术:重点发展泛在智能电子信息技术、关键新材料工程技术、高端绿色装备制造技术、绿色循环流程工业技术以及空间海洋能力拓展技术。   提升民生质量,全面提高现代农业、民生和公共安全保障的工程科技能力:重点发展现代高质农业技术、宜居节约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技术、普惠健康医药卫生技术以及公共安全高效保障技术。   通过12个领域工程科技的全面推进和部分领域的跨越,在未来20年内,改变中国产业发展面貌,全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有质量的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保障民生和谐。   (二)“两段三步”战略部署   到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任务可以按照“两段三步”进行重点部署,以重大工程为工程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以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带动整体工程科技水平提升,完成12个领域的重点发展任务,实现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两段三步”即:按照10年为一个阶段,可分2011—2020年、2021—2030年两个阶段进行工程科技任务的整体部署,实施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同时,根据工程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要求,将第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阶段前五年为第一步,重点是工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调整、路径谋划和先行部署,后五年为第二步,在系统谋划和重点突破的基础上,进一步缓解矛盾、拓展发展空间。由此,2011—2030年工程科技发展可以分为“突破”“拓展”“跨越”三步走,三步的发展重点分别为:以“突破”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拓展”支撑发展能力和民生质量提升,以“跨越”支撑工程科技强国建设。不同时期我国工程科技发展各有侧重,共同构成未来2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途径。   1.第一阶段(2011—2020年)   第一阶段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奠基期和关键突破期,这一时期工程科技的发展策略和支撑力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路径和成效。工程科技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积极寻求转型路径,优先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科技,部署、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基础,通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2011—2015年)“突破”:准确定位、系统规划、紧迫先行、重点突破   ◆基于科学发展观,把握科技发展规律,找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定位,系统谋划工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路径,明确各领域工程科技的重点发展方向,合理、有序地部署工程科技战略任务,优化配置工程科技战略资源。   ◆着力解决迫在眉睫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等工程科技问题,规划路线、制定政策、建立机制。抓紧基础能源战略调整,重点发展化石能源与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流程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灾害减轻技术、水环境保护技术、节水防污技术,构建源头减排全过程防控体系。   ◆集中力量有效解决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重视发展自主设计能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 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为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将民生保障作为首要出发点,全面策划、统筹部署民生保障的工程科技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食品安全、居住安全、城乡规划、防灾减灾等工程科技。   第二步(2016—2020年)“拓展”:缓解矛盾、掌握关键、促进升级、深化拓展   ◆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环保技术与装备,重点突破能源绿色化技术,攻克非水可再生能源技术瓶颈,着重提升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流程工业与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发展能力,广泛推进区域复合污染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建设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领域掌握一批世界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机遇及早部署,大幅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与高端装备制造若干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助力新型产业体系构建。   ◆开展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纺织领域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和集成技术创新,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制造和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海洋开发的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海洋立体观测网络和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空间应用技术,促进太空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森林碳汇、医药卫生、公共安全、城镇化建设与交通运输领域的基础与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现代服务业和民生领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加速构建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与技术应用体系,有效提高民生质量。   2.第二阶段(2021—2030年)   第二阶段是我国新型发展方式的全面发展和确立期。作为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的第三步,以“跨越”为特征,工程科技的主要任务是“局部领先、整体提高、支撑和谐、持续发展”。   第三步(2021—2030年)“跨越”:局部领先、整体提高、支撑和谐、持续发展   ◆先进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流程工业集成优化技术、生态工业与社会间循环经济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加速跃升并在更广的范围推广,全面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着重开展区域环境综合修复,全面促进绿色发展。   ◆重点促进新材料技术、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的新跨越、产业化发展和深度应用,全面突破轻工纺织领域生物质资源的高效清洁、功能性和高值化利用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级、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进一步完善空间基础设施,实现深空探测和载人探月突破,推进深远海资源勘查,使其开发利用技术逐步走向工程化、产业化。   ◆加大工程科技对民生领域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力度,大幅提升现代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产业撑地位 以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为平台促进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探索形成多种形式的工程科技人才发展渠道,加强创新梯队建设,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科技专家队伍。   (本报告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 第十四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召开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技术分会检测学组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暨第六届汽车发动机现代技术论坛在安徽召开。   出于对国内汽车市场前景的看好预期,会议吸引了大批设备厂商积极参与,设备和技术基本涵盖了汽车检测的各个领域。这当中有汽车及零部件几何测量设备和技术,如海克斯康通过具体案例为与会代表展现了汽车及零部件领域的现代检测技术,埃帝科带来了专门针对曲轴、凸轮轴的测量技术及设备,东京精密公司的汽车零部件精密测量与检测技术,温泽公司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检测与逆向工程中的应用,FARO公司的多功能便携式坐标测量技术,无锡迈日的动力总成制造中工序间和最终检测技术,桂林新百利可用于在线测量的柔性夹具及激光扫描技术,挪威迈卓诺为汽车测量定制的现场测量解决方案及大尺寸测量设备与技术,雷尼绍公司用于汽车各个检测环节的仪器及全新的测量产品PH20等。此外,本次年会也呈现了一些鲜明的亮点,如德国Zwick/Roell集团的代表带来的实现螺栓可靠装配的10个步骤,赛默飞世尔的雾化测定技术与标准,西门子PLM测量数据分析处理和报告系统,无锡福瑞德关于在汽车行业推行SPC及采用的检测技术,东方德菲仪器公司汽车零部件表面三维形貌检测技术,常数耐特专门用于汽车发动机加工的非标刀具以及大连德欣自主开发的电动螺栓拧紧机及检测设备。   由于专注于汽车检测专业领域,因此在年会论文集征集阶段吸引了大批汽车及零部件从业人士的踊跃投稿,既反映了汽车行业一线科技人员希望通过年会平台进行交流的强烈愿望,从论文质量上也代表了国内目前汽车及零部件领域内实际的检测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   会议还邀请了论文集中的部分作者参与了宣讲,对促进企业之间检测技术的交流、推动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科学仪器如何“乘势而上”?
    近年来,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潜行。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部、能源局六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速石化化工行业朝着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全面升级,协同能源低碳转型,积极利用氢能、光伏、锂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主要目标。仪器信息网邀请了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徐广通、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员分析表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薛慧峰以及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气相色谱和化工能源行业经理吴建涛,就“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展开讨论,看科学仪器如何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徐广通表示,石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涉及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的概念。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创新助力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在应对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快速扩大,而传统的汽柴油市场和炼化企业则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因此,油转化、油转特、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和化学品的研发,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关键。“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将基本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合理结构布局、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在自主创新方面,油品分子水平、催化剂研发等领域在科研创新中具有重要意义,超高分辨质谱技术、回旋共振质谱技术、原子分辨透射电镜、球差电镜等超高端分析仪器发挥了关键作用。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员分析表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薛慧峰补充道,我国自主创新不仅在科研实验室取得突破,还在生产装备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国产分析仪器逐渐配套炼化企业各工艺流程,快检/在线分析仪器在数字电厂、智能制造等领域需求旺盛。在节能减碳方面,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气相色谱和化工能源行业经理吴建涛从仪器生产企业角度阐述了科学仪器在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中的作用。科学仪器本身能耗较高,例如气相色谱的功率可达2000-3000W,但Agilent 8850气相色谱仪能够降低能耗30%,并通过自动载气切换系统实现氦气80%的节约。未来,智能实验室和关灯实验室的创新发展也将助力低碳高效发展。总结来说,石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从多个层面发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缺一不可。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仪器企业应紧抓发展机遇,在绿色低碳仪器、高端分析仪器、在线/快检仪器等领域加快布局,为行业自主创新、节能降碳提供了有力支撑。
  • 欧波同汽车清洁度分析应用培训班正式启动
    2019年3月29日,第一期欧波同汽车清洁度分析应用培训班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上海地区的汽车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共同学习探讨了清洁度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欧波同副总经理于小涛先生致辞  本次培训班以技术理论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技术报告主要内容为《OTS一键式清洁度分析方法》《光电联用在汽车清洁度上的应用》《清洁度样品萃取方法介绍》《显微分析在汽车零部件材料测试中的应用》。欧波同光镜技术部经理王守壮作技术报告  在下午的分组上机实践中,培训人员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先后使用了欧波同清洁度分析系统,对汽车零部件样品进行检测。  随着人们对汽车质量理念、质量意识的变化,汽车市场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对其环保节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洁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产品质量指标,其重要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产品制造技术的发展、演化,不同的工艺方法也会给确保产品的清洁度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培训人员合影留念  欧波同(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实验室解决方案服务商,一直以来持续关注技术发展趋势,致力于衔接客户应用需求。针对汽车行业客户开展“欧波同汽车清洁度分析应用培训班”,培训内容围绕样品前处理技术、清洁分析系统解决方案、光电联用技术的应用展开,帮助客户更好地解决产品清洁度相关问题。  此系列培训班将持续举办,相关信息会通过欧波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有需求的用户请持续关注!
  • 世界顶级汽车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南通
    2月16日,由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投资的研发中心爱信(南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开业典礼。   日本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是丰田集团的核心汽车部件厂商,在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列368位,并且在汽车业界著名权威杂志《Auto Motive》评选出的“2011全球汽车部件供应商”中列第4位。在美国、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近20个国家拥有生产据点,构筑了以各地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据点为中心的供应体系,生产和供给着传动系统、制动与底盘、车身和发动机等不同品种的产品。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在南通开发区独家出资设立继美国之后在海外设立的第二家汽车技术研发中心爱信(南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部件的研发、设计及性能测定、评价、技术服务等相关业务。该公司一期投资280万美元,先期租用开发区管委会服务外包大楼开展工作。同时,将于2012年3月扩大投资,启动其在南通开发区的中国汽车部件研发中心总部大厦的建设项目,并考虑增加相关投资项目。
  • 中国核仪器领域首份学科发展研究报告出炉
    记者15日从中国核学会了解到,《中国核技术仪器设备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日前正式发布,《报告》第一次较全面、概括地勾勒了中国核技术仪器领域60年来学科、产业和应用情况概貌,重点反映了国内核仪器设备与国外以及国内应用需求的差距。  核仪器仪表过去一直是核领域的“冷门”,中国过去从未定义过“核技术仪器仪表设备领域”,也没有相关的规划、手册、丛书。《报告》首次定义了其范围,即探测核辐射的仪器设备和发生核辐射的仪器设备,以及这两大类仪器设备的应用。  据了解,该报告分为十三章,第一章简述了中国核技术仪器设备学科和产业的发展历史和当前概况,而后分十章介绍了核技术仪器设备细分领域的制造技术和应用技术发展情况,最后两章介绍了中国核技术仪器设备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以及该领域的人才培养状况。  组织编写此报告的中国核学会核工业分会-核技术核仪器设备专业委员会于2014年5月成立,2014年7月专委会成立了《报告》编制组,着手《报告》的编写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表示,报告从无到有的编制,弥补了核仪器领域的空白,将唤起政府及有关方面对该领域的关注,同时也通过编制报告对业界同行形成凝聚,进而吸引外界对该产业的投资。
  • 《中国光学显微镜市场研究报告(2021版)》正式发布
    光学显微镜,早期也叫复合式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机械装置包括镜座、支架、载物台、调焦螺旋等部件,是显微镜的基本组成单位,主要是保证光学系统的准确配制和灵活调控,而光学系统由物镜、目镜、聚光器等组成,是显微镜的核心,直接影响显微镜的性能。历经三百多年发展,光学显微镜在光源、分辨率、成像倍数和成像软件等许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衍生出众多种类显微镜来满足不同观察需求,在科研、医疗、工业和教育等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长期以来,我国光学显微镜生产制造主要集中中低端市场,而高端显微镜则被蔡司、徕卡、奥林巴斯和尼康等传统光学企业所垄断。近年来,我国在高端光学显微镜领域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了系统地了解我国光学显微镜市场情况,仪器信息网特进行2021年光学显微镜市场调研,并形成《中国光学显微镜市场研究报告(2021版)》。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光学显微镜中标信息整理、与主流厂商、主要科研单位人员交流、文献调研等方式获取数据及信息。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光学显微镜概述、光学显微镜市场分析(中国市场规模、主流品牌、竞争格局)、高中低端显微镜市场分布、近一年中标数据分析、相关政策、趋势及展望等。报告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Report_Census.aspx?id=244如对本报告感兴趣,可通过以下邮箱survey@instrument.com.cn联系我司相关人员,咨询报告相关细节。目录:第一章 概 述1.1 光学显微镜概述1.2 光学显微镜历史1.3 光学显微镜分类第二章 光学显微镜市场分析2.1 概述2.2 主流光学显微镜品牌分析2.2.1 进口主流品牌2.2.2 国产主流品牌2.3 高端光学显微镜市场2.3.1 进口高端光学显微镜2.3.2 国产高端光学显微镜第三章 光学显微镜近一年中标数据分析3.1中标显微镜品牌3.2 中标显微镜价格区间3.3 招标采购单位性质3.4 采购单位地域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第七届中国(广州)汽车零部件论坛成功举办
    新能源对汽车安全性的影响   第七届中国(广州)汽车零部件论坛成功举办   2014年11月20日,由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广州)出口基地技术服务平台主办,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ldquo 第七届中国(广州)汽车零部件论坛&mdash Hi Tech 对汽车安全性的影响&rdquo 在广州拉开帷幕。广东省商务厅、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诸位领导、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陈伟升副总经理、薛守仁副总工程师、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谢浩江总经理、杨春荣副总经理,以及包括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广汽乘用车、广汽研究院、福迪汽车、广汽零部件、德赛西威、华为终端、马瑞利、铁将军、索哥波等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广州市汽车行业协会、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协会与高校共计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随着&ldquo 智能&rdquo 、&ldquo 互联&rdquo 、环保&rdquo 等概念的推出,高科技加快了植入汽车的脚步,这对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会上业内专家从&ldquo Hi Tech 对汽车安全性的影响&rdquo 的角度出发,与参会代表共同分享了汽车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与质量保证最新要求。丰富的主题和专家们高水平的阐释,引发了企业代表的深入讨论和热烈交流。   今年下半年将迎来汽车市场高峰期   据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罗兴安介绍,今年1-9月份,全省汽车生产156.49万辆,同比增长10.48%,出口持续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9月累计出口35051辆,同比下降4.99%。但罗秘书长同时表示,今年10月份到明年1月份是乘用车持续时间最长的市场高峰期,预计全年将完成汽车产销量230万,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方面,广东省已经建立起包括从整车到零部件,涵盖了所有电动汽车品种的完整产业链以及相应的充换电设施、重点实验室、检测试验机构以及标准化委员会,关键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中国汽车技术、汽车电商发展趋势   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是两大发展趋势。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会秘书长周荣先生判断,21世纪将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未来,汽车将通过智能交通系统(ITS)实现互联互通、综合管理,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使,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到最佳状态,借助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对道路、车辆的行踪掌握得一清二楚。   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汽车空调系统、电动系统以及转向系统三者之间独立运行与汽车在节能及安全性之间的矛盾是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也已被国家列入重点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华南理工大学李礼夫教授在会上提出电动汽车系统集成控制方法,通过集成控制三大耗电系统将有望实现汽车节能及提高汽车安全性的目标。   广汽集团一直走在汽车技术发展的前端,本届论坛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首席专业总师黄少堂先生在其发表的&ldquo 车联网 VS 智能驾驶和智能电商&rdquo 的主题演讲中首次提出汽车集成电商的概念,他认为汽车是一个个性化的产品,如果通过电商将汽车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汽车保险、汽车后市场全部链接起来,线上定制、线下跟进,整合全产业链的商家,从而实现合理采购、阳光报价、检测透明、售后便捷,给用户一个价值打包,将会是汽车电商未来的发展之路。   广东电动汽车质量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广东新能源汽车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广东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体系,截止2014年10月份,广东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10000辆。产业的发展推动着广东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广东省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益群博士在会上介绍,到目前为止,广东已经编制了41项电动汽车地方标准,其中17项已经颁布,24项已经完成报批工作,还有35项预计将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这些标准的制定和落实,将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产业技术的发展。   广东省已经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近期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今年在广东省发改委的支持下,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CVC威凯)建成了华南地区首个带运行工况的第三方整车EMC测试实验室。CVC威凯汽车事业部经理林青在会上指出,汽车零部件集成在一起,容易相互干扰,这个问题在新能源汽车上尤为凸显。国家标准GB14023 CISPR12已经强制要求整车必须进行EMC测试,以保证汽车的安全性能。本次整车EMC测试实验室的建成,将有利于解决了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尤其是广东及周边地区企业产品送检成本高的难题。   广东东风日产乘用车技术中心系统开发部部长陈文进同时表示,目前市场上各充电器对GB/T的满足程度表现不一,各车企为推广电动车,保障用户充电安全,在与各充电机厂家进行对接联调工作中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非车载交直流充电机产品进入强制性认证制度建设刻不容缓。他建议,未来可以由车厂和电网联合成立充电机产品强制性认证制度,从软件、硬件和管理三个层面上共同推动建设健康、良性、循环的新能源汽车局面。   作为广州国际汽车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广州)汽车零部件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已经发展成为华南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本届论坛,主办方除了继续保持往届&ldquo 汇多方力量,促广泛交流,切实提升汽车零部件质量水平&rdquo 的一贯原则外,还紧扣汽车及其零部件领域的趋势和热点,邀请高水平的嘉宾进行技术分享,通过思想的碰撞和头脑风暴,为与会代表和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将持续发挥作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广州)出口基地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和意义,继续为推动全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