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铕配合物

仪器信息网铕配合物专题为您整合铕配合物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铕配合物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铕配合物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铕配合物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铕配合物话题讨论。

铕配合物相关的论坛

  • 【分享】有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特征

    [font=宋体]对农作物来讲,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器官。当太阳光照射到叶子表面时,就会被植物体内的色素所吸收,而能将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的叶绿素体中的色素有叶绿素α和叶绿素β,α-胡萝卜素、叶黄素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靠叶绿素来完成。从叶绿素α,β的吸收光谱来看,有两个峰区:(1)蓝光区(400-480nm),其中425nm为叶绿素α吸收峰,440-460nm为叶绿素β,叶黄素和α-胡萝卜素吸收峰;(2)红橙区(600-680nm),其中643nm为叶绿素β的吸收峰,660nm为叶绿素α的吸收峰。光生态学表明,400-480nm的蓝光区和600-680的红橙区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但太阳光经大气层到达地面的光线中,波长为290-400nm的紫外光部分对植物成长不利,而且对高聚物有较强的光氧化破坏作用。若能将其调节为对植物成长有利的蓝光和红光,不仅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而且有助于延长高聚物(如塑料)的使用寿命。目前,正在研制的稀土光转换剂可以说已经起到了这样的作用。稀土无机发光材料和稀土有机配合物之所以能作转换剂,主要是由于稀土离子(尤以Eu[sup]3+[/sup],Tb[sup]3+ [/sup],Sm[sup]3+[/sup]和Dy[sup]3+[/sup])的最低激发态和基态间的f-f跃迁能量频率落在可见区,呈现尖锐的线状谱带,且激发态具有相对长的寿命。如镨,铽和铕三种稀土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分别发射出435-480nm的蓝光,波长为500-560nm的绿光和波长为600-680nm的红光。各色荧光对农作物的成长影响不同,有选择地利用,可以实现充分利用光能的目的。[/font][font=宋体]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地Golodkova LN等人已经研制出了保温大棚膜的稀土光转换剂。它能吸收97% 的200-450nm的紫外光,并能将其转换为500-750nm的红橙光。近年来,稀土有机配合物由于具有发光强度高和稳定性较好的优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应用研究非常活跃。稀土配合物发光机理在于有机配位体将所吸收的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使其4f电子被激发产生f-f电子跃迁并发光,例如铕β-二酮配合物是发红光的荧光材料,主要产生[sup]5[/sup]D[sub]0[/sub]-[sup]7[/sup]F[sub]2[/sub]的跃迁。这种发光材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并转换为可见光,将其添加到塑料膜中能改善光质,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这种铕的配合物在365nm高压汞灯下观察有明亮的红色发光。从荧光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结果来看,配合物激发态处于长波紫外范围,这是配体的吸收,由于配合物是个大的共轭体系,所以π-π[b][sup]*[/sup][/b]吸收强度特别高,吸收的能量通过分子内能量传递,使中心离子Eu[sup]3+[/sup]发出强的红光。我国专利CN1122814A选用Eu, Tb制成稀土螯合物型光转换剂,其发光原理仍为吸收紫外光发出红橙光。但目前所研制的稀土光转换剂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光稳定性差、转光衰减快、随时间的延长透光率降低等问题。而且,还存在可转紫外光源少和转成的红光锐峰对光合作用的延长透光率降低等问题。另外,还存在可转紫外光源少和转成的红光锐峰对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谱成分不太吻合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成本较高,这给稀土光转换剂和光转换膜在农业上的广泛推广带来不利。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产品应用的关键。此外,荧光稀土配合物还能用于防伪制品如防伪油墨、防伪涂料等。为此我们选用在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体系和常见的方法作为实验内容,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思路和实验依据。[/font]

  • 氟化铕溶解

    哪位大神溶解过氧化铕,求助氟化铕溶解方法详细点,谢谢

  • 请教配合物的TG曲线

    各位,请帮帮我这个新手。我是做配合物的,我的TG用氦气保护,加热到700度,失重至0mg.配合物中含有金属离子,芳香羧酸,胺。仪器是PE公司的。为什么会一点东西都没有了。谢谢。

  • 【求助】配合物能测电导吗?

    想请问配合物如果测电导率的几个问题:1. 什么样的配合物一般测电导率有意义?也就是说那些特性的配合物一般用来测电导率?2. 测试的时候,样品要用量多少?纯度要求多高?用的是固体样品还是溶液样品?3. 测试的仪器叫什么名字?

  • 配合物的化学位移

    我最近做了一个配合物,配离子是Tb3+,氢的化学位移跑到了40ppm去了,不知道做过类似的配合物没有?tb3+的吸引电子的能力有这么强吗?

  • 含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核磁新手问:一般金属离子配合物做核磁需要什么特殊制样过程吗?如果金属离子有磁性,能做核磁吗?

  • 配合物的核磁

    如果又一个配合物,在溶液状态会慢慢氧化,氧化前金属是抗磁性的,而氧化后是顺磁性的,该怎么做核磁比较好

  • 配合物做质谱的问题

    [color=#444444]我要对所做的配合物进行表征做质谱,(貌似只能做电喷雾质谱)。一般都是水,甲醇,乙腈作为溶剂,但是我做的物质不溶于水,甲醇,乙腈。[/color][color=#444444]想问下,这种情况,如果要做质谱该怎么办?[/color][color=#444444]做质谱是不是非得完全溶解才行?[/color]

  • 关于含二茂铁化合物及含铬的配合物的核磁实验

    我前一段时间做了一些含二茂铁化合物及含铬的配合物的核磁实验,图谱很清晰,只是二茂铁化学位移值及含铬的配合物的苯环化学位移值往低场移动。请问各位,是否可以作这样的实验?做这些实验对机器有何不利影响?

  • 请教配合物中非相邻的P-C偶合

    今天在文献中见到,有人在含有Ni-C键和膦配体的Ni络合物的核磁鉴定中,观测到膦配体中的31P和Ni-C键中的13C之间的偶合,从而证明配合物的结构.请问配合物中配体的杂核与配合物其他与金属成键原子之间的偶合是否是通常的现象?能否作为结构的可靠证据?

  • 测定氧化钇铕中的稀土元素

    各位大侠好,小妹我最近想测定氧化钇铕中的稀土元素,发现标准加入法和标准曲线法测定的Lu元素结果相差较大,标准加入法测定结果很高。经查证钇铕对Lu没有干扰,还望有测定氧化钇铕经验的大侠有没有遇到相关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谢谢了!

  • 【求助】配合物在不同电极上电位差也会不同吗

    [em0804]文献铱配合物(铱有一价和三价)在铂盘电极上电位差是80MV,而我合成的类似的铱配合物,工作电极用的玻碳电极,而电位差却是160多MV,重复了七八遍,数据一直是这样。问题1、为什么会差这么多?同一物质会由于基体电极不同电位差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吗?2、是不是两电子转移过程啊,是的话,理论值应该在29mv啊,怎么文献是在80mv? 有做过配合物电化学的朋友吗,急盼高手指教!

  • 【求助】金属配合物的NMR测定有哪些注意事项?

    对于有机金属配合物的核磁表征比较感兴趣,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常遇到问题如:金属配合物较难溶解,有时只有用DMSO,DMF等强极性溶剂才能溶解,想问问在这类物质的核磁测量时需注意哪些问题呢?浓度有要求吗?

  • 请教配合物的1H-nmr

    我在做一金属配合物1H-nmr的时候,TMS和溶剂峰都很好,但样品峰分辨率非常的槽糕,没有遇到锁场、匀场方面的问题,化学位移变化也不大。请教各位在做金属配合物H谱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尤其是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分辨,谢谢!

  • 求教配合物配位比测定

    求教配合物配位比测定

    [color=#444444]紫外吸收光谱图中逐渐出现的双峰是代表生成了两种不同配比的配合物吗,如何测定配位比呢[/color][color=#444444][img=,674,9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7/201907251121543654_6682_1752342_3.jpg!w674x900.jpg[/img][/color]

  • 【转帖】金属配合物单晶的培养

    方法一:挥发用金属配合物的良溶剂将其溶解在小烧杯中,小烧杯的内表面越光滑单晶性越好,否则晶体形状不好缺陷多就会给后面的收单晶衍射数据带来麻烦,甚至会造成无法解晶体结构,那将是非常可惜的;烧杯用滤纸或塑料薄膜封口防止灰尘落入,同时减慢挥发速度,长出较好晶形的单晶,一般挥发性稍差的溶剂用滤纸,如,水等。静置至发现满意的晶体出现。方法二:扩散用金属配合物的良溶剂将其溶解在小烧杯或广口瓶中,塑料薄膜封口(用针戳3-5个小孔),放于盛有该金属配合物的挥发性不良溶剂(一般用乙醚)的大瓶子中。静置至发现满意的晶体出现。方法三:分层将金属的水溶液放于试管下层,配体的有机溶剂溶液放于试管上层,中间是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封口。操作要小心,最好是用滴管伸进试管靠近液面缓慢滴加。静置至发现满意的晶体出现。以上是我在培养配合物单晶常用的方法,一般是几种方法同时做,不是每种方法都能或总能培养出单晶,更多的是取决于配合物的结晶性好坏。总之就是多试:不同的温度、溶剂、混合溶剂的比例……1.制备结晶,要注意选择合宜的溶剂和应用适量的溶剂。合宜的溶剂,最好是在冷时对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度较小,而热时溶解度较大。溶剂的沸点亦不宜太高。一般常用甲醇、丙酮、氯仿、乙醇、乙酸乙醋等。但有些化合物在一般溶剂中不易形成结晶,而在某些溶剂中则易于形成结晶。2.制备结晶的溶液,需要成为过饱和的溶液。一般是应用适量的溶剂在加温的情况下,将化合物溶解再放置冷处。如果在室温中可以析出结晶,就不一定放置于冰箱中,以免伴随结晶析出更多的杂质。“新生态”的物质即新游离的物质或无定形的粉未状物质,远较晶体物质的溶解度大,易于形成过饱和溶液。一般经过精制的化合物,在蒸去溶剂抽松为无定形粉未时就是如此,有时只要加入少量溶剂,往往立即可以溶解,稍稍放置即能析出结晶。3.制备结晶溶液,除选用单一溶剂外,也常采用混合溶剂。一般是先将化合物溶于易溶的溶剂中,再在室温下滴加适量的难溶的溶剂,直至溶液微呈浑浊,并将此溶液微微加温,使溶液完全澄清后放置。4.结晶过程中,一般是溶液浓度高,降温诀,析出结晶的速度也快些。但是其结晶的颗粒较小,杂质也可能多些。有时自溶液中析出的速度太快,超过化合物晶核的形成劝分子定向排列的速度,往往只能得到无定形粉未。有时溶液太浓,粘度大反而不易结晶化。如果溶液浓度适当,温度慢慢降低,有可能析出结晶较大而纯度较高的结晶。有的化合物其结晶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5.制备结晶除应注意以上各点外,在放置过程中,最好先塞紧瓶塞,避免液面先出现结晶,而致结晶纯度较低。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后没有结晶析出,可以加入极微量的种晶,即同种化合物结晶的微小颗粒。加种晶是诱导晶核形成常用而有效的手段。一般地说,结晶化过程是有高度选择性的,当加入同种分子或离子,结晶多会立即长大。而且溶液中如果是光学异构体的混合物,还可依种晶性质优先析出其同种光学异构体。没有种晶时,可用玻璃棒蘸过饱和溶液一滴,在空气中任溶剂挥散,再用以磨擦容器内壁溶液边缘处,以诱导结晶的形成。如仍无结晶析出,可打开瓶塞任溶液逐步挥散,慢慢析晶。或另选适当溶剂处理,或再精制一次,尽可能除尽杂质后进行结晶操作。6.在制备结晶时,最好在形成一批结晶后,立即倾出上层溶液,然后再放置以得到第二批结晶。晶态物质可以用溶剂溶解再次结晶精制。这种方法称为重结晶法。结晶经重结晶后所得各部分母液,再经处理又可分别得到第二批、第三批结晶。这种方法则称为分步结晶法或分级结晶法。晶态物质在一再结晶过程中,结晶的析出总是越来越快,纯度也越来越高。分步结晶法各部分所得结晶,其纯度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但常可获得一种以上的结晶成分,在未加检查前不要贸然混在一起。7.化合物的结晶都有一定的结晶形状、色泽、熔点和熔距,一可以作为鉴定的初步依据。这是非结晶物质所没有的物理性质。化合物结晶的形状和熔点往往因所用溶剂不同而有差异。原托品碱在氯仿中形成棱往状结晶,熔点207℃;在丙酮中则形成半球状结晶,熔点203℃;在氯仿和丙酮混合溶剂中则形成以上两种晶形的结晶。所以文献中常在化合物的晶形、熔点之后注明所用溶剂。一般单体纯化合物结晶的熔距较窄,有时要求在0.5℃左右,如果熔距较长则表示化合物不纯。不知这些可否对各位朋友有些许帮助?单晶培养的具体操作方法:四条注意事项:1、结晶容器的选择(敞口烧杯,既不能用从未使用过的新烧杯,也不能用很旧的烧杯。可能原因为,烧杯太新,不利于晶核的形成,而太旧则形成晶核的部位太多,不利于单晶的生长。) 2、溶剂的选择(合适的溶剂将物质溶解,溶解性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差且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不能挥发太快也不能太慢)3、结晶速度(尽量慢的让溶剂挥发,一旦析出结晶,过滤,可能得到单晶也可能是混晶,千万别用母液洗晶体)4、环境的选择(放在一个平稳的地方,千万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震动,否则即使得到单晶也全完了)。

  • 【求助】配合物氢谱不出峰

    样品是一个Ir配合物,结构还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里面有含氢的配体。用CDCl3作溶剂,呈均一的黄色透明溶液,浓度肯定是够的,但是氢谱就是没有峰,麻烦大家指点一下,究竟是什么问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