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油气田

仪器信息网油气田专题为您整合油气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油气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油气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油气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油气田话题讨论。

油气田相关的资讯

  • 油气田监测微传感器及数字系统研制取得成果
    据科技部消息,针对油气田数字化建设需求,先进制造领域部署的国家863课题“油气田监测高性能微传感器及数字化系统”取得阶段性成果,已于近日顺利通过国家级中期检查。这个课题由长庆油田公司牵头,北京大学等5个单位共同参与,通过研究MEMS器件的设计、加工、封装和测试等关键技术,解决高性能MEMS压力传感器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高稳定性等问题,研制出满足油气井监测需要的高性能压力传感器及数字化系统,并实现规模应用,提高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的规模化制造水平。该系统通过微传感器实现油套压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远程传输,将油气井信息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分析,作出科学决策,指导油气井生产。这对于提高油气田生产管理效率和安全环保水平,减轻劳动强度,筑牢安全管理基础,形成生产动态管理闭环系统,精确指导处理生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西南油气田首次自主实施大口径管道漏磁内检测
    11月9日,西南油气田管道内检测技术团队在重庆长寿渡舟新站输气站圆满完成813毫米大口径管道漏磁内检测。这次检测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16家油气田企业中自主实施的最大口径管道内检测项目,标志着集团公司上游业务管道内检测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管道漏磁内检测是一种针对金属损失、焊缝异常等典型缺陷的检测技术,通过实施在线内检测,可量化和定位腐蚀、机械损伤、制造缺陷、应力集中及几何变形等,以便及时维修改造,减少事故发生。检测时在管道表面产生磁场,当管道内部存在缺陷时,漏磁信号会发生变化。油气管道内检测是多学科技术的集成。检测系统包括驱动系统、磁化系统、传感系统、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供电系统、里程系统、环向定位测量系统、速度控制系统和震动和冲击悬置系统等。影响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励磁强度、缺陷漏磁场、检测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技术。本次检测采用的813毫米漏磁检测器搭载82组三轴高清霍尔探头,在轴向、径向、周向3个维度上分别设置有328个信号采集通道,能高效、准确地识别所有金属损失深度在5%壁厚以上的缺陷,缺陷量化精度可满足行业最新标准要求。在提高管道缺陷定位精度方面,本次漏磁检测器搭载了惯性测量单元,能够对管道中心线轨迹和缺陷位置进行精准计算,确保定位偏差满足国标要求,控制在1米之内。西南油气田目前已具备对管径168毫米至813毫米系列规格管道开展内检测的能力,有力保障了管道安全。
  • 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Ⅰ期项目成功投产
    今天(14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Ⅰ期开发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深层复杂潜山油气藏开发迈入新阶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渤中19-6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区域平均水深约20米,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是我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的千亿方气田。项目计划投产开发井65口,高峰日产油气超5000吨油当量。中国海油首席执行官及总裁 周心怀: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渤中19-6气田的正式投产,将为渤海油田2025年实现上产4000万吨目标提供重要保障,也将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渤中19-6气田Ⅰ期开发项目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及生产运营,可实现超高压循环注气、油气综合处理、绿色岸电、中控远程操控等多项功能,多项技术突破将填补国内海上油气田开发技术空白。随着渤中19-6气田Ⅰ期项目提前实现投产,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目前的高峰日产天然气能力超100万立方米。(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
  • 我国首个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
    6月25日,我国自营勘探开发的首个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提升我国深海资源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深海一号”大气田距海南省三亚市150公里,于2014年勘探发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气田。气田投产后,每年可向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满足粤港澳大湾区1/4的民生用气需求,使南海天然气供应能力提升到每年130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海南省全年用气量的2.6倍。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表示,“深海一号”大气田的开发使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打开南海深海能源宝藏的“钥匙”,实现300米向1500米超深水挺进的历史性跨越。难在哪儿?下海和上天一样难。国际上一般将水深超过300米海域的油气资源定义为深水油气,1500米水深以上称为超深水。深水不只是“水深”,水深的量变带来了作业难度的质变。海面下水深每增加1米,压力、温度、涌流等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开发难度呈几何倍数增加。尽管我国浅水油气开采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深水油气田开发起步较晚,举步维艰。另从地质条件看,“深海一号”气田所处海域位于欧亚、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块交汇处,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凹陷结构多样、水深变化大,地质结构复杂,在钻井过程中要克服高温、高压、超深海水、极端天气等诸多难题。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油曾与外方在南海进行合作勘探,外方认定该区域没有勘探价值退出开发。中国海油自己设立深水课题研究组,展开科技攻关,开始自营勘探。作为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的深水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的设计建造存在太多首创和首次应用,后续建造、安装、调试每个环节都困难重重。比如,在平均作业水深的1500米的深海实施钻完井技术,几家国际石油巨头都失败而归。一面加快地质研究,一面做好装备、技术、人才储备。2014年,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该深水区钻获大型气田“深海一号”,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这是我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方,也是“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投用以来首次在深水领域获得的重要发现,证明了南海琼东南盆地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潜力,由此拉开了“深海一号”大气田开发的序幕。“深海一号”能源站有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以全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开发者们一边逐步缩小与国际顶尖技术的代差,一面探索建立自主知识体系。学习、模仿、跟跑… … 历经7年的持续攻关。3项世界级创新、13项国内首创技术、12项关键核心技术… … 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球,“深海一号”大气田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采用了十余项世界级和国内首创技术,让中国人在1500米的深海站稳了脚跟。为高效开发“深海一号”大气田,中国海油采取“半潜式生产平台+水下生产系统+海底管道”的全海式开发模式,并为其量身定制了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能源站由上部组块和船体两部分组成,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投影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总高度达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其船体工程焊缝总长度高达60万米,可以环绕北京六环3圈;使用电缆长度超800公里,可以环绕海南岛一周。据“深海一号”大气田开发项目总经理尤学刚介绍,能源站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标准设计,设计疲劳寿命达150年,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它的建造实现了世界首创立柱储油、世界最大跨度半潜平台桁架式组块技术、世界首次在陆地采用船坞内湿式半坐墩大合龙技术等三大世界技术突破,以及13项国内首创技术,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集大成之作,刷新了全球同类型平台建造速度之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我们不仅建立起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乃至在国际上立起深水开发“中国标准”。比如,水下采气树的设计、选型、生产等系列相关技术标准,为世界深水勘探开发贡献了中国智慧。“深海一号”能源站在3艘大马力拖轮的牵引下驶向南海陵水海域价值何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看海上,海上油气增储上产看深水。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仅南海油气资源总量就站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1/3。“深海一号”气田的勘探突破和成功开发,表明我国已具备自主勘探深海油气资源的能力。不仅打开了一扇通往南海深水油气“宝藏”的大门,更坚定了我国进军深水、在南海深水区找油找气的信心和决心。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依托“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建成投用可带动周边新的深水油气田开发,形成气田群。预计到2025年,我国南海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三个盆地天然气探明储量将达1万亿立方米,建成“南海万亿大气区”,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深海一号”项目不仅对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同时带动了我国造船、钢铁、机电等民族工业的发展。该项目总投资约236亿元,带动了国内造船业攻克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建造,还联合相关厂家开展了深水聚酯缆、钢悬链线立管等15项关键设备和系统的技术攻关。以“深海一号”为示范工程,中国海油正努力构建以国内产业链为主的深水工程技术体系,不断带动“全链条”能力提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更多石油化工相关信息,请关注仪器信息网6月29-30日“石油化工分析技术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点击免费报名~
  • 中科院声学所团队:给大地“做B超”,用声波找油气
    2011年至2021年,我国用10年时间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其间累计发现17个亿吨级大油田和21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新形成32处非油气矿产资源基地,主要矿产保有资源量普遍增长。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端牢能源的饭碗,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通过技术进步解决能源资源约束、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超声学实验室固体声学与深部钻测团队,数十年如一日不懈探索用井下声波来探测能源的核心技术,开发出性能更优越的井下声学探测仪器,对支撑我国深地勘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编者找到油气田,有哪些步骤?“望闻问切”定位置,测井仪器作“眼睛”油气勘探是一项复杂而又有高难度的工作,并且存在巨大风险。那么,要想找到油气田,需要经历哪些步骤?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超声学实验室主任陈德华说:“找油气田的过程,可以用传统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四字来概括。”首先,地质学家会进行区域概查,确定可能存在油气田的地区和范围。这一步相当于“望闻问切”中的“望”和“闻”;然后进行区域普查,利用人工地震方法推断地下岩石的结构,这一步相当于“问”,可以大体确定地下哪些位置存在油气储层;接下来,工程师会钻开潜在油气田的第一口井——探井,进行区域详查,相当于“切”。陈德华说:“如果想了解油气层的具体位置以及油气的开采价值,以上的‘望闻问切’还不够,还需要结合一些高科技手段,比如测井技术。”测井被称为“石油工业的眼睛”,因为在漆黑而又高温的地下,无法直接观察到地层岩石信息,必须通过测井仪器记录数据并传输到地面,这个过程就好比人的眼睛接收到光信号,并处理成图像以供辨别。“将先进的测井仪器放入钻孔内,我们就可以对地下几千米处的油气层进行精细探测,精度能达到厘米级甚至更高。通过测井,可以确定地层的性质,进一步对地层作出准确评价,从而确定地层是否含有油气、含油气量多少、油层厚度以及评估油气可采量。” 陈德华说,“这个过程就好比人们在医院体检时‘做B超’。”测井方法通常分为声法、电法、核物理法和核磁共振法四种。其中,向地层发射声波、接收处理反射或折射回来的声波从而获取地层信息的方法,被称为声波测井。“相比其它几种方法,声波测井不仅环保,成本相对还低,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许多至关重要的地层岩石力学参数。”陈德华说。国产高端声波测井装备,是如何研发出来的?“从零开始”解难题,反复试验终量产本世纪初,世界范围内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竞争不断升级。“当时,我们缺乏自主研发的偶极子声波测井换能器,也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偶极横波测井的先进技术。这不仅影响了我国高端声波测井装备的国产化,还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我国油气勘探、开采的进度。”陈德华回忆。面对棘手难题,中科院声学所的研究团队迎难而上。研究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团队成员们除了能看到市面上已有换能器嵌入仪器后的“长相”,了解它可以实现的一些基本功能外,其余相关材料、结构、参数等具体信息几乎一无所知。此后,经过近3年的反复摸索、试验,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失败后,团队终于研制出了换能器的第一批样品。陈德华说:“但是,这批换能器样品一旦放入高温环境中进行测试,要么整体开裂,要么压电陶瓷破碎,导致试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近4个月的时间里,团队成员反复研究材料选型,换了十几批材料,并不断改进粘接工艺,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克服了耐高温、高压声波测井换能器的制作难题,研制出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品。国产换能器交付后,随即投入实际应用,并进行了小规模的量产。如何克服测井技术的“一孔之见”?优化设计“探得远”,激发声源“听得清”常规声波测井的探测范围往往局限在井周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范围内。这就像两个人说话时,双方距离越远,越难以听清对方的话;而如果藏在密闭空间里说话,外面人听到的声音会更小。由于测井是在非常狭小的钻孔中进行的,常规测井技术的探测范围非常有限,因此测井技术常被人形容为“一孔之见”。如何既“探得远”又“听得清”?“对声波测井来说,这就需要不断优化设计激发声源,让声波不仅传得更远,还能‘戴上瞄准镜’,具有‘指哪打哪’的方向性。”陈德华介绍。我国超声学领域几代科技工作者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经过不懈努力,近年来,中科院超声学实验室不断发展低频横波远探测技术,将声波测井的探测范围拓展到了井周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偶极横波远探测的声源相较于普通声波测井的频率范围要低很多。低频声波衰减较小,故而能实现更远的横向探测距离。”陈德华说,“同时,偶极声源的信号存在方位差异性,采用多分量的声波发射和接收,通过信号处理可以确定声波反射体的方向,这就让声波具有了指向性。”2012年,中科院超声学实验室成功研发出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2013年,开始着手横波远探测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2021年底,第三代横波远探测成像测井仪在超深井中实现了清晰的井外地质成像及8340米深度的探测纪录,创下该类国产仪器深度探测纪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2023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
    一、全国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  2023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连续7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幅达1170万吨油当量,形成新的产量增长高峰期。  原油产量达2.08亿吨,同比增产300万吨以上,较2018年大幅增产近1900万吨,国内原油2亿吨长期稳产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海洋原油大幅上产成为关键增量,产量突破6200万吨,连续四年占全国石油增产量的60%以上。页岩油勘探开发稳步推进,新疆吉木萨尔、大庆古龙、胜利济阳3个国家级示范区及庆城页岩油田加快建设,苏北溱潼凹陷多井型试验取得商业突破,页岩油产量突破400万吨再创新高。陆上深层-超深层勘探开发持续获得重大发现,高效建成多个深层大油田,2023年产量1180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陆上6000米以深超深层油气领域引领者。  天然气产量达2300亿立方米,连续7年保持百亿立方米增产势头。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三大盆地是增产主阵地,2018年以来增产量占全国天然气总增产量的70%。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96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43%,成为天然气增储上产重要增长极。其中,致密气夯实鄂尔多斯、四川两大资源阵地,产量稳步增长,全年产量超600亿立方米;页岩气新区新领域获重要发现,中深层生产基地不断巩固,深层持续突破,全年产量250亿立方米;煤层气稳步推进中浅层滚动勘探开发,深层实现重大突破,全年生产煤层气超110亿立方米。二、塔里木盆地深地工程成功打造增储上产大场面  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持续发力,塔北西部寒武系取得系列重大油气发现,富满、顺北、博孜-大北等主力油气田快速上产,油气增储上产向地球深部进军步伐不断加快。  塔北西部寒武系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两口风险探井托探1、雄探1井分别在5700、6700米井段获得高产,取得库车南斜坡寒武系陆相油气勘探重要突破,迎来塔北西部上寒武统白云岩海相油气首次发现,落实亿吨级规模油气藏,证实了库车南斜坡多目的层系巨大的勘探潜力,开辟了塔里木盆地新的十亿吨级战略接替领域。托探1井 寒武系勘探获重大突破  富满、顺北超深层大油气田勘探开发持续推进。富满油田持续深化油藏富集规律认识,加快推进集中建产、规模上产,全年油气产量当量快速增长至400万吨,年均增长76万吨。顺北油气田锚定富油气区集中部署,高效落实了两条亿吨级油气富集主干条带,新增油气探明储量2564万吨、675亿立方米,全年油气产量127万吨、22亿立方米。其中,顺北84斜井刷新亚洲最深商业油气藏记录至垂深8937米,跃进3-3XC完钻井深达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两项纪录。富满油田快速建产现场  博孜-大北超深层大气田加快产建节奏,先后攻克清洁完井、井完整性、高压长距离混输等关键工程技术瓶颈,天然气百亿立方米上产踏点运行,克深气田“控-调-排”协同治水保稳产,库车地区超深层天然气产量达180亿立方米。三、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再获新突破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持续发力,通过创新成盆成凹机制、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在渤海海域、南海深水领域再获亿吨级油气勘探新发现,开辟深水、深层、隐蔽油气藏、盆缘凹陷等勘探新领域,支撑海洋强国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  渤海南部发现全球最大太古界变质岩渤中26-6油田,渤海湾负向潜山钻获最高日产油气325吨、33万立方米,累计探明和控制地质储量超2亿吨油当量。渤海浅层秦皇岛27-3油田明下段测试喜获高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南海东部深水获亿吨级油气发现,珠江口盆地开平南油田钻获日产超千吨高产油流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开平南油田勘探作业平台现场  渤海首个大型整装千亿立方米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开发项目顺利投产,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凝析油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及生产运营,海上深层潜山油气藏开发迈入新阶段。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6-1油田群全面投产,日产原油突破8000吨,当年贡献原油增量245万吨。近年来,渤南、陆丰、流花、恩平等油气田群成为海上油气产量增长点,我国海上已建成渤海3000万吨级、南海东部2000万吨级两个大型油气生产基地。渤中19-6凝析气田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6-1油田群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重要突破  页岩油气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新区新领域不断获得重要发现,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非常规油气产量持续增长,成为全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支撑。  (一)页岩油产量突破400万吨再创新高  新疆吉木萨尔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发展建立咸化湖盆页岩油富集模式,通过技术和管理双向发力,“黄金靶体”钻遇率从43.4%提升至83.6%,资源动用程度由50%提高至89%,钻井、压裂引入市场化竞争模式,单井综合投资降至4500万元。2023年页岩油产量63.5万吨,实现了效益建产。新疆吉木萨尔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胜利济阳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五个洼陷、三种岩相、两套层系、多种类型”的全面突破,博兴、渤南多类型页岩油取得重大突破,牛庄洼陷顺利投产,22口井累产油过万吨,3口井过3万吨,新增页岩油三级储量超9亿吨,年产量突破30万吨。胜利济阳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大庆古龙页岩油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以“精确甜点预测与靶层优选、立体开发井网设计与排采制度优化、水平井优快钻完井、缝控体积改造2.0”为核心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体系,单井初始产量提高46%,单井EUR提高17%,落实探明地质储量超2亿吨。大庆古龙页岩油产区  长庆庆城油田加大长7页岩油研究攻关力度,围绕新类型纹层型页岩油开展试验,5口水平井压裂试油均获成功。创新布井模式,形成了“短闷、强排、控采”全生命周期技术,开发效果稳步提升,储量动用程度由50%提升到85%。2023年页岩油产量207万吨,连续五年保持30万吨增长。  (二)页岩气发展向深层跨越,突破迈进新层系  页岩气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长宁-威远页岩气田精细划分开发单元,针对性制定调整措施,钻获威215、自208等一批评价井,展示外围区良好潜力,有力支撑长宁-威远区块全年稳产超95亿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立体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持续提升,焦石坝区块形成“中北区三层立体开发、南区中上部气层联合开发”模式,有利区采收率最高可达44.6%,实现储量效益动用,年产量超85亿立方米。  页岩气持续纵深发展,积极探索新区新层系。随着中国石化的金石103井、中国石油的资201、威页1井先后在寒武系筇竹寺组地层获高产工业气流,揭开寒武系超深层页岩气万亿级规模增储的新阵地。普光二叠系大隆组海相深层页岩气部署实施的雷页1HF井,完钻井深5880米,率先在四川盆地实现二叠系深层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评价落实资源量1727亿立方米。红星二叠系茅四段、吴二段千亿立方米规模增储阵地进一步落实,培育形成“两层楼”勘探新场面。川东北普光二叠系大隆组雷页1HF井  (三)煤层气突破深度禁区实现重要突破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突破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深度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大宁-吉县、神府、大牛地等区块均获重要进展,深层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非常规天然气重要突破点。  大宁-吉县地区深层煤层气先导试验年产量超10亿立方米。部署实施的风险探井纳林1H、佳煤2H井均获高产,纳林河-米脂北地区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254亿立方米,大吉-石楼地区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108亿立方米,落实了国内首个深层煤层气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大宁-吉县地区深层煤层气田  神府地区探明千亿立方米深层煤层气田。通过创新深煤层成藏机理认识、储层改造和差异化排采工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发现神府深层煤层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立方米,展示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藏勘探开发广阔前景。神府气田深深层煤层气现场  大牛地煤层气田落实千亿方资源潜力。部署实施的深层煤层气阳煤1HF井压裂试获日产10.4万立方米,实现2800米深层煤层气重大突破,新增预测储量1226亿立方米,进一步证实大牛地气田富集高产规律和深层煤层气资源潜力。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中石化阳煤1HF井五、老油区深挖潜再次刷新我国陆上原油产量里程碑  大庆、胜利等老油区深化精细勘探开发,强化大幅提高采收率技术攻关应用,开发态势持续向好,原油累计产量再次刷新记录,到达重要节点。  大庆油田狠抓新一轮精细油藏描述、水驱精准挖潜和三次采油提质提效,连续9年保持3000万吨稳产,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36%。通过创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助推三次采油产量累计突破3亿吨,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研发生产基地。得益于特高含水后期精准油藏描述、调整及化学驱技术的高效应用,油田开发形势持续向好,主力油田标定采收率持续攀升达到48.2%。  胜利油田打造海上、低渗、页岩油等产量增长点,连续7年稳产2340万吨以上,累计生产原油超13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19%。持续攻关低品位未动用储量效益建产模式,大力推广特高含水期精细注水调整技术,创新形成低渗油藏压驱注水开发技术,攻关突破海上、高温高盐、稠油油藏化学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其中海上埕岛老油田应用新型二元复合驱油技术,大幅提高采收率14.2%,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六、四川盆地天然气千亿方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四川盆地聚焦天然气战略突破和规模增储上产,针对川中古隆起海相多层系、老区气田、川南页岩气、陆相致密气等领域,推动勘探开发多点开花,天然气年产量突破660亿立方米,“天然气大庆”产能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四川盆地川中地区茅口组多层系天然气勘探获重要发现  常规天然气形成盆地震旦系潜力区、二三叠系新区、老气田三大常规气稳产上产新局面。德阳-安岳大兴场地区大探1井灯影组获高产工业气流,开辟了震旦系规模增储新阵地;合川-潼南地区、八角场-南充地区茅口组获多项重要发现,展现超3000亿立方米规模勘探大场面;首个特高含硫整装大气田铁山坡气田建成产能超13亿立方米,进一步掌握高含硫气藏安全清洁高效开发核心技术。  致密气在川西合兴场、巴中气田落实千亿立方米探明储量,高效规模建产。川西合兴场深层须家河组9口致密气井试获高产,探明地质储量1330亿立方米,年产气快速突破10亿立方米。四川盆地北部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巴中1HF井首次在凉高山组河道砂岩试获日产超百吨稳定油气流,评价落实超亿吨资源量。川北侏罗系巴中1HF井七、12000米钻机助力万米科探“双子星”鸣笛开钻  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是目前我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两大盆地,也是未来油气发现的重要潜力区域。经反复地质论证,伴随我国自主研发的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研制成功,两口万米科探井先后在塔里木、四川盆地鸣笛开钻,开启我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地下万米“长征”,助推我国油气资源探索发现迈入“中国深度”。  2023年5月,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开钻,设计井深11100米,面临特深、超高温、超高压、超重载荷、高应力等多因素地质挑战,预计钻井周期457天,该井立足科学探索与预探发现双重定位,寻找万米超深层战略接替领域。2023年7月,四川盆地第一口万米深井——深地川科1井开钻,设计井深10520米,7项工程难度指标位居世界第一,该井旨在揭示万米深部地层岩石和流体物理化学特征,验证工程技术装备适应性,探索川西北万米超深层灯影组含气性。深地塔科1井顺北油气田-亚洲陆上垂深最深千吨井——顺北84斜井  两口万米井均装备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进行作业,通过创新研发耐220摄氏度超高温工作液、五开井身结构等技术,在钻井技术、装备制造、工程材料等多领域实现突破,为我国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装备保障,成功打造油气领域国之重器。八、旋转导向高端钻井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作为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保障的核心利器,长期为国外垄断。经过多年自主攻关,目前我国已研发形成系列产品并成功应用于钻井作业,我国高端钻井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璇玑”系统实现海上规模化应用,累计作业超1600井次,进尺超150万米,一次入井成功率达95%。“璇玑”2.0运用最新一代井下控制算法,集成垂直钻井、防托压、稳斜等多项智能模式,采用双活塞独立液压模块,配合新一代液压驱动电路,系统功耗明显下降、导向力输出大幅提升,为国产自研设备高难度定向井作业应用开创新局面。“璇玑”系统  CG STEER-150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进一步提升,研制了高温高造斜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样机,形成了“导向模块结构设计与制造”等六项关键核心技术,各项指标迈入前列。在川渝、长庆等地区的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完成超230口井全井段导向作业,累计进尺36.6万米,自主生产率94.9%,实现了旋导工具国产化有效替代。  经纬旋转地质导向系统突破静态推靠模式下高造斜率、高可靠性、精准轨迹控制等9项核心技术,国产化率94.5%,累计应用百余口井、进尺近20万米,助力胜利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和川渝页岩气勘探发现。九、深水油气工程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取得重大突破  海洋油气工程装备瞄准发展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攻克自主设计、建造、海上安装等技术难题,推动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完成主体建造,相对传统船型,具有体积小、储油效率大幅提高、抵御恶劣海况能力强等优势。与国际上同等规模的圆筒型FPSO相比建设周期缩短一半,船体主尺寸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国内多项海洋工程行业技术空白,有效推动我国更多深水油田高效开发。“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建设完工。“海基二号”导管架总高338米,总重达3.7万吨,均刷新亚洲纪录,将与“海洋石油122”共同服役于我国首个深水油田流花11-1/4-1油田,标志我国海洋深水油气装备设计建造能力实现稳步提升。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地震勘探拖揽采集装备“海经”系统,顺利完成3000米以深超深水海域油气勘探作业,通过现场数据处理,成功完成首张由我国自主装备测绘的3000米深水三维地质勘探图,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全套海洋地震勘探拖缆采集装备的国家。海洋地震勘探拖揽采集装备“海经”系统  十、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立足统筹推进油气供应安全和绿色发展,油气开发企业在切实做好稳油增气、提升油气资源自主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步伐,在推动传统油气生产向综合能源开发利用和新材料制造基地转型发展,持续推动能源、生产供应结构转型升级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亮点成果。  胜利油田建成油气领域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系统。立足油田清洁用能需求,建立包含清洁供能体系、多源互联电网、柔性生产负荷、多元储能系统在内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已建430兆瓦光伏、4.2亿千瓦时自发绿电全量消纳,有效支撑胜利油田生产用电绿电占比突破17%,年节约标煤29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73万吨,开启了全产业链“控能、降本、增绿、减碳、提效”新实践。胜利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  吐哈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运。围绕油田绿电需求,依托油区太阳能资源,大力开展清洁替代,利用油田电网建成12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每年为油田提供清洁电能2.27亿千瓦时,全部自消纳,将油田总用能中新能源占比提高到21%,年节约标煤6.9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3.1万吨,探索构建油气光电储高度融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年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平台工作海域距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为我国风电开发从浅海走向深远海作出积极探索。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
  • 占据C位,扫描电镜在油气藏采收率技术提升中的主角光环
    2023年3月22日-24日,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采收率技术快速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顺利召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油田企业的专家骨干,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13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代表共计220余人参加会议。作为国产电镜的研发、生产代表性公司,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受邀出席会议,并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系列产品。大会现场从会议现场各位专家老师所做的报告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先进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与地质学、岩石物理学和油气田开发的深度融合,为能源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数据支撑。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充分挖掘了地下深部大量岩心岩屑样品信息,研究储层岩石样品的结构组分、跨尺度的孔隙形态及分布,助力快速形成油气田高效开发过程中的新理论、新技术,对于控制石油的开采成本起到重要作用。聚束科技展位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基于电子束检测手段,具备更高的分辨力、放大倍率和景深,能够从纳米尺度上清晰观察到矿物的表面形貌特征和成分差异,可为科研专家提供矿物的微观形貌、结构构造、元素分布等极为有用的丰富信息。聚束科技的NavigatorSEM系列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基于高通量性能,实现了岩心样品表面大视域跨尺度的信息采集,形成地图集式的全景数据图像,帮助用户更全面完整地研究岩石样品。聚束科技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镜拍摄页岩样品不同成分区域的微观形貌此外,聚束科技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镜以其纳米级高分辨率快速采集的技术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各大含油气盆地页岩储集层样品的实验研究中,实现了对样品全尺度的孔隙、裂缝各类信息精准快速采集,充分揭示了微-纳米级尺度上各类型油气储集空间的发育特征。图像与数据质量得到了越来越多领域内研究人士的认可,并逐渐在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正如此次大会的主题所表达的,油气藏采收率提升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深入驱动,聚束科技将继续加强科研创新,助力我国油气藏采收率技术的更快发展。【关于聚束】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专注于科研及工业等领域应用的高通量、全自动化电子显微镜解决方案。具备独立设计和生产高端场发射电子显微镜系统能力并拥有全部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根据用户及行业需求定制化设计、生产专业用途电镜系统,结合高速图像大数据采集能力和AI大数据分析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纳米成像检测效率。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研发,用更为尖端的显微技术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电镜产品,为所有用户、技术专家们探索微观世界提供有力工具。
  • “双碳”目标下油气行业的四大发展路径
    9月16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碳中和经济”全球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受邀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双碳”目标下能源低碳化转型将显著加快,油气行业发展路径渐趋清晰,加快打造绿色油气田、绿色炼化产业、绿色储运体系、绿色技术支撑将成为油气行业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温室气体减排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中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社会的重要共识。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在“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能源转型进程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40年非化石能源需求占一次能源比重将达到42%左右。而油气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双碳”目标新要求和能源转型大趋势推动下,面临的减排减碳、绿色发展压力增大。马永生说,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角度看,未来需要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不断提升油气供给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打造绿色油气田,加大控碳减碳降碳力度,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大力提升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水平,通过节能提效、降低能耗实现减碳;通过减少并最终避免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降碳;积极开发分布式风电、光伏和地热资源,以减少使用高碳化石燃料和高碳电力实现控碳。马永生指出,在推进碳中和过程中,我国炼化产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碳约束,需要打造绿色炼化产业,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核心竞争力。加快提升炼化行业集中度,推进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集约化产能建设,严格行业能耗和排放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资源梯次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建设智慧炼厂,实现智慧化管控和节能增效;加速炼化产业用能结构调整,推动“气代煤”、电动化,加强绿氢供应,推进减排降碳;加强石化产品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加大塑料等石化产品的回收利用。马永生强调,国内外大型油气储运企业针对天然气管输过程中甲烷逃逸,已普遍建立起有效的一体化管控体系,天然气管输损耗得以有效控制。随着我国“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打造绿色储运体系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积极优化油气储运设施布局、加强智慧管网建设、完善储运设施建设标准、推进储运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减少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甲烷逃逸。马永生表示,随着化石能源需求峰值点的前移,油气行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应大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打造绿色技术支撑,建立绿色低碳竞争力。加大节能技术研发;研究氢能制运储销全产业链技术,重点解决好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的成本问题,尽快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加强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发,推进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和高端材料的技术研发。据了解,面对“双碳”目标,中国石化将大力实施绿色洁净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坚定不移迈向净零排放,引领我国能源化工行业低碳转型进程。大力推进传统业务低碳转型升级,加快“油转化”“油转特”步伐;不断增强绿色能源供给能力,把新能源业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发展“四供两融”业务,规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混合站、5000座充换电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加快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深入推进碳减排与利用,持续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加快推动油气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重庆市政协委员贺羽:建议在涪陵建首个页岩油气试验基地,向全国开放
    图片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1月12日,重庆市政协第六届一次会议在市人民大礼堂隆重开幕。重庆市政协委员、国仪量子董事长贺羽围绕“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建议在涪陵建设首个页岩油气试验基地,推动场景创新加速落地,并面向全国开放。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和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亟需开发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面向“应用场景”建立页岩油气试验基地,促进国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提高我国油气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贺羽在提案中建议,基于重庆涪陵页岩气田,支持在涪陵建设国内首个页岩油气试验基地,为国内页岩油气仪器装备的研发提供验证平台,填补从研发实验室到实际勘探开发场景中间缺失的测试条件的空白。重庆市政协委员、国仪量子董事长贺羽贺羽建议:页岩油气试验基地应面向新技术、新装备的测试验证,直接建设在页岩油气田实际环境中。试验基地可以包括已钻的井眼和地面的实验室,已钻井眼提供页岩油气实际的地下环境,地面实验室提供页岩油气资源勘探的地面实验条件。试验基地可以支持行业常用井眼尺寸的钻井作业和模拟试验、实际钻进的钻井作业、井眼的多次重复测试作业以及多个仪器装备组合的同步试验。国仪石油是国仪量子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创新布局了能源领域的探测技术升级,为能源行业提供核心关键器件、探测仪器装备、系统化解决方案等产品和服务;聚焦页岩油气、煤层气、可燃冰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利用,开发了随钻核磁测井仪、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井下量子感知解决方案以及岩心数字化与智能化测试分析解决方案等多款能源勘探仪器装备与解决方案。
  • 德国元素参加2024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
    为了促进油气企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效开发,强化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中国石油学会定于2024年4月10日-12日在北京市联合召开“2024年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暨油气开发新成果及新技术展示会”。会议地点:石油科技交流中心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西沙屯桥西石油科技园石油科技交流中心A座大厅德国元素Elementar也将携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TOC总有机碳分析仪,有机元素分析仪及无机材料红外碳硫仪等解决方案参加此次盛会,期待大家莅临参观。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解决方案油气主要由有机质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来源有所不同,其稳定同位素比值也存在差异。因此,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研究油气的来源和演化过程,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明油气资源和评价油气田勘探开发前景。例如,碳同位素比值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烃类物质,如原油、煤、天然气等,从而判断油气的来源和成因。无机材料红外碳硫仪解决方案催化重整是炼油和石油化工工业中最重要的加工工艺之一, 也是催化作用在工业上最重要的应用之一,由于中间产物烯烃的聚合和环化生成的稠环化合物,会逐渐积累在催化剂表面,导致催化剂表面焦炭的生成,使催化剂失去活性。所以在重整催化剂的再生过程中,再生前后的碳含量是再生效果好坏以及再生手段选择的一个重要判据。inductar® CS cube 红外碳硫仪的产品特点:使用先进的高频感应炉,最高工作温度可达2000度以上无需使用动力气,节省做样成本最大限度减少灰尘和碎屑,无需繁琐的清洁步骤89位全自动进样器,实现24/7无人值守采用固态技术获得长寿命感应炉球夹管路连接设计确保轻松,免工具的维护直观和功能丰富的软件简化用户实验室生活有机元素分析解决方案碳氢比可以用来评估石油及其馏分的燃烧性能,较高的碳氢比意味着更多的氢原子,会导致更完全的燃烧和更高的燃烧热值,在炼制过程中,通过调整不同馏分的碳氢比,可以获得更高效的燃料。氮、硫元素分析解决方案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硫是造成金属设备腐蚀、催化剂中毒、发动机磨损的主要危害源之一。另一方面,石油中控制一定的硫含量或加入一定的硫化物,还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质,起到提高油品质量的作用。而氮化物是造成油品颜色变暗、产生大量沉渣、储存稳定性变差的主要原因。对油品中的硫、氮元素进行精准测定至关重要。
  • 超深 超大!塔里木盆地发现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
    中国石油今天(6月18日)宣布,经过6年的集中勘探,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里木河南部一万平方公里的富满地区,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又添新发现——10亿吨级超深大油气区。近日,塔里木盆地富满地区的重点探井满深2井在沙漠腹地获重大发现,钻井深度达8470米,测试油柱高度达550米,创造了塔里木盆地大沙漠区最深出油纪录和油柱高度最大纪录。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总经理 杨学文:我们摸清了油气藏的地质规律,在富满油田,我们已连续钻成56口百吨井,找到了一个10亿吨级新的石油规模储量区,成为近10年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最大的发现。富满油田主力产层埋深8000米左右,是全球迄今为止发现的埋藏最深、规模最大的碳酸盐岩挥发性油藏。富满油田开采难度位居世界前沿,塔里木油田攻克高品质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和超深复杂碳酸盐岩布井技术难题,使新井成功率从75%提升到目前的95%以上,推动大沙漠区超深油气高效益开发。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总地质师 王清华:今年,富满油田油气勘探捷报频传,目前完钻的11口井均获百吨以上高产,其中满深3井获日产油气超1600吨,推动了塔里木盆地“十四五”超深油气勘探高质量开局。目前已累计落实油气三级地质储量4亿吨,今年计划再落实油气三级储量超5亿吨。富满油田从发现到投入开发6年间,原油年产量从3万多吨增长到2020年的152万吨,今年预计生产原油200万吨。“十四五”期间将建成年产油气当量500万吨以上超深大油田,引领我国石油工业向超深复杂油气藏高效开发。 截至17日24时,塔里木油田已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其边缘开采油气突破2亿吨,相当于2020年我国原油总产量,大沙漠区油气开发实现历史性跨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沙漠腹地常年风沙弥漫,被称为“死亡之海”和“生命禁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新中国的石油工人就在这里找油找气。 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在沙漠腹地发现100多个油气藏,茫茫沙海之下从4000米到8000米地层都获得油气发现,探明油气储量当量16亿吨。30多年来,石油工人在沙漠腹地挑战超深层勘探开发极限,建成年产3000万吨的我国第三大油气田。 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0个北京市的面积,根据最新资源评价,沙漠之下蕴藏油气资源总量超过178亿吨,目前探明率23%左右,是我国增储上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更多石油化工内容请关注仪器信息网“石油化工分析技术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2021)
  • 油气、煤炭中碳、氮、硫元素分析解决方案 | 德国元素Elementar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硫是造成金属设备腐蚀、催化剂中毒、发动机磨损的主要危害源之一。另一方面,石油中控制一定的硫含量或加入一定的硫化物,还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质,起到提高油品质量的作用。而氮化物是造成油品颜色变暗、产生大量沉渣、储存稳定性变差的主要原因。石化及煤炭工业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废水的性质复杂多变,其中废水中的有机物特别高。监测废水中有机物的污染情况,除了环保的要求外,也可为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有力依据。有机元素分析解决方案碳氢比可以用来评估石油及其馏分的燃烧性能,较高的碳氢比意味着更多的氢原子,会导致更完全的燃烧和更高的燃烧热值,在炼制过程中,通过调整不同馏分的碳氢比,可以获得更高效的燃料。氮、硫元素分析解决方案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硫是造成金属设备腐蚀、催化剂中毒、发动机磨损的主要危害源之一。另一方面,石油中控制一定的硫含量或加入一定的硫化物,还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质,起到提高油品质量的作用。而氮化物是造成油品颜色变暗、产生大量沉渣、储存稳定性变差的主要原因。对油品中的硫、氮元素进行精准测定至关重要。氧元素分析解决方案在油品中氧含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控制指标,氧含量测定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油品的质量。德国元素专有的氧元素分析仪专为油品及溶剂中的氧含量测定而设计。无机材料红外碳硫仪解决方案催化重整是炼油和石油化工工业中最重要的加工工艺之一, 也是催化作用在工业上最重要的应用之一,由于中间产物烯烃的聚合和环化生成的稠环化合物,会逐渐积累在催化剂表面,导致催化剂表面焦炭的生成,使催化剂失去活性。所以在重整催化剂的再生过程中,再生前后的碳含量是再生效果好坏以及再生手段选择的一个重要判据。inductar® CS cube 红外碳硫仪的产品特点:使用先进的高频感应炉,最高工作温度可达2000度以上无需使用动力气,节省做样成本最大限度减少灰尘和碎屑,无需繁琐的清洁步骤89位全自动进样器,实现24/7无人值守采用固态技术获得长寿命感应炉球夹管路连接设计确保轻松,免工具的维护直观和功能丰富的软件简化用户实验室生活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解决方案油气主要由有机质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来源有所不同,其稳定同位素比值也存在差异。因此,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研究油气的来源和演化过程,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明油气资源和评价油气田勘探开发前景。例如,碳同位素比值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烃类物质,如原油、煤、天然气等,从而判断油气的来源和成因。
  • 邀请函:KRÜSS诚邀您参加2024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
    会议信息“十四五”期间,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指示精神,不断加大国内油气开发力度,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重,加快推动储量动用,提高老油气田采收率,加大新区产能建立力度;积极扩大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力度,多举措促进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了促进油气企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效开发,强化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勘探开发部定于2024年4月10日-12日在北京市联合召开“2024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暨油气开发新成果及新技术展示会”。KRÜ SS诚邀您参加2024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会议时间:2024.4.10 - 12会议地址:中石油科技交流中心典型应用三次采油(EOR)界面技术能用于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能够发现大量原油储备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同时伴有开采成本的不断增加。因此,提高现有原油储层产率的需求越来越大。储层内大部分油被截留在储层的多孔介质。为利用这些油,有必要采用三次采油的采收方法。我们的表界面科学仪器有助于提高这些方法的效率,从而降低成本。 化学驱法中的水油乳液形成 在化学驱法中,表面活性剂溶液被泵入储层,将油从层壁上洗掉,然后形成易被输送到表面的油-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为此,油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之间的界面张力应低于10-3 mN/m。测量界面张力精确到10-6 mN/m是我们旋转滴界面张力仪– SDT的强项。测量结果提供的信息有助于表面活性剂溶液改性,从而调整与每个特定油田内原油的界面张力。该仪器还监控界面张力的温度依赖性,鉴于石油储层和地球表面之间巨大温差,监控界面张力的温度依赖性是非常重要的。 表面活性剂表征 为了解三次采油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特性,可使用更常见的表面张力测量技术,如威廉板法,对临界胶束浓度(CMC)进行全自动测定可用于描述表面活性剂的效率。 在油储层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测量 为进一步研发石油开采技术,在储层热力和压力条件下研究储层表面及其润湿是一个先决条件。我们的高压设备能用悬滴法进行符合需要的界面张力测量。而用同一设备测量接触角可提供有关原油和岩石间润湿和粘合作用的信息。 由于输送起泡石油所需的液体在输送过程中大量减少,可使用高压泡沫分析支持上述三次采油的方法。水力压裂原油和天然气储量开采的界面化学支持对三次采油和天然气开采时采用水力压裂法,液体被高压压入储集岩,并产生裂缝。前提条件为是液体对岩石的润湿性良好。我们的测量仪器可以测定此润湿性,并表征用于此目的的表面活性剂。测定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表面活性剂能降低压裂液体的表面张力,进而大幅提高对岩石的润湿性。我们的张力仪采用经典表面张力测量法,如环法或板法。此外,对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全自动测量可提供有关表面活性剂使用效果的信息,测定CMC可避免过量使用表面活性剂。储层条件下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我们的光学高压测量系统结合悬滴法可测量储层调节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表面张力。在相同条件下的接触角测量是岩石润湿性的直接表征。
  • 低场核磁技术:油气专家手中的“听诊器”与“手术刀”
    低场核磁技术:油气专家手中的“听诊器”与“手术刀”[导读] 如何唤醒更多的油气资源?如何做好油气储层的增产改造与保护评价?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手段,在其中能发挥哪些作用?有研究显示,人的一生中仅衣食住行就要消耗8469千克石油。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非凡意义。经过长达百年的开采,油气资源的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勘探对象也逐渐从常规转向非常规、从陆地转向海洋、从浅层浅水转向深层深水,对相关技术及装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唤醒更多的油气资源?如何做好油气储层的增产改造与保护评价?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手段,在其中能发挥哪些作用?带着疑问,仪器信息网近日采访了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唐洪明教授,以及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郭建春教授团队的赖杰博士。基于低场核磁,对油气储层“望闻问切” 油气藏,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我们认知的石油天然气通常从这类圈闭中采集得出,因此油气藏又被称为储存油气的天然“仓库”。地壳中的油气藏可分为常规和非常规两大类型,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的不断发现和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建立在常规油气藏研究基础上的传统石油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油气勘探开发新形势的需要,众多学者将兴趣点放到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的研究中,而这也是唐洪明教授的研究方向之一。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教授唐洪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油气储层损害机理与保护技术、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开发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2000年以来唐洪明教授先后主持、主研国家自然基金等5项,国家油气重大专项3项、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其中《川南海相页岩气开发气藏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等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 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近20篇。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油气层保护技术是唐洪明教授主攻研究方向之一,该技术是个系统工程,从油气藏钻开到开发枯竭的各个环节需要实施储层保护。核心是利用各种技术,保持或者提高储层孔隙的渗流能力,实现油气藏高效持续、科学开发,降低成本,延长油气田开发寿命,提高油气采收率。据唐洪明教授介绍,原西南石油学院张绍槐院长、中国工程院罗平亚院士等专家是该技术的奠基人、开创者,经过一批专家学者的辛勤耕耘和传承,油气层保护已成为西南石油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处于领xian水平。受老一辈专家鼓舞和以及对研究方向的好奇,1989年西南石油学院本科毕业的他毅然选择了加入油气保护技术的研究大团队,从此开启了整整30年的研究生涯。30年来,唐洪明教授在钻井、注水、修井过程中储层保护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组建的研究团队能够将油气地质与石油工程有机结合,将储层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知识高度融合,解决石油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建立的储层保护与评价方法在中海油渤海、中石油新疆油田和塔里木油田等矿场得到了应用与推广,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唐洪明教授参观四川威远的中国页岩气第一井唐洪明教授的另一研究重点即开篇提到的非常规储层地质学研究,例如针对页岩气、致密油等,开展非常规优质储层控制因素研究,包括沉积、建模、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孔隙结构、可动流体饱和度等研究。随着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这一部分就需要引入核磁共振设备。唐洪明教授团队基于核磁共振的成果(节选)唐洪明教授回忆说:“早年读研究生时我就对核磁共振设备有所耳闻,但当时设备以进口为主,价格昂贵,我对核磁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记忆中。后来随着非常规油气逐渐成为油气行业主角,低场核磁技术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文献越来越多,拥有一台核磁共振仪器也成了我和团队的梦想。”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MacroMR12-150H-I“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资助地方高校进行配套设备采购,唐洪明教授通过多方了解,接触到了纽迈的低场核磁设备。经过多方论证,团队zui终购入纽迈的MacroMR12-150H-I的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利用T2谱分析测试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孔隙度、孔喉分布等参数,同时利用成像技术表征微观驱油、长期水驱孔隙结构、裂缝闭合规律等研究。相比其他分析方法,唐洪明教授认为低场核磁技术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它能够原位、定量表征储层驱替过程中的流体分布、孔隙结构等参数变化,同时对岩心没有破坏性,很多岩心可以重复使用,对研究成果的重现性奠定了基础。”与纽迈合作的过程中,公司经常在线指导、定期指派工程师上门维护也给唐洪明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够保证设备长期有效运行,我认为这是一个公司做大、做强的担当与责任”。唐洪明教授补充说:“从国内外文献报道看,核磁共振已经成为研究非常规油气储层,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手段。未来几年,在致密油、页岩气等非常储层地质特征研究、渗流机理、外流体与对岩石矿物反应机理、自吸与返排机理等方面有所突破,期待低场核磁技术在这些领域也能给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研发能力的不断进步,纽迈也开发了许多具有新功能的核磁共振设备,未来在经费和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唐洪明教授团队还有计划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基于低场核磁,为油气储层“活血通脉” 另一位受访者赖杰博士师从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郭建春教授。郭建春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主要从事油气储层增产改造技术研究,重点围绕岩石、工作液、支撑剂三者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开展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在深层非均质碳酸盐岩转向酸压技术、深层超高温储层压裂技术、水平井压裂缝网渗流与精细分段技术、支撑剂对流沉降规律与高效铺置技术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作为课题组的一员,赖杰博士主要关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工作液体系和工艺技术的研究。赖杰博士解释说:“碳酸盐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钙镁,所谓‘酸化’可以理解成是把空白盐酸、胶凝酸、转向酸等不同酸液体系注入到岩石内部孔隙空间,酸液溶蚀掉部分岩石,扩大孔隙空间,从而增强石油、天然气从地底流出的能力,提高油气开采效率的过程。”酸化是油气储层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碳酸盐岩中碳酸钙和碳酸钙镁的总含量通常超过90%,换句话说,大部分岩石组分都能被注入的酸液溶蚀,然而这并非研究者想要达到的zui佳状态。“我们希望酸液既能溶蚀部分岩石,扩大孔隙空间,足以让油气流到地面,又不至于产生过度溶蚀,导致岩石过于疏松而被压碎、垮塌,丧失流动通道。”酸岩反应前(左图)、后(右图)岩样端面图既要保证有序流动,又要维持岩石自身孔隙结构的完整性,就需要对酸岩反应前后岩石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要揭示岩石在微观尺度上的孔隙结构特征,除了高压压汞、气体吸附、场发射电镜、CT扫描等传统方法,还有现在常用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因储层岩样的孔隙较小、孔隙空间分布非均质性很强,相比之下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无损检测、在线实时观测、测试效率高等特点,更能直观、准确地把握岩样整体的孔隙结构特征。“高压压汞、场发射电镜等方法会对测试岩样造成破坏,而开展了核磁共振测试的岩样还可以重复利用,这就保证了不同实验结果间较高的对比度。随着加温加压等配套设备的补齐,核磁共振仪器能还原地下高温高压环境,便于研究人员依据室内实验结果指导现场作业。” 目前,国内外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系统开展酸化研究的团队屈指可数,借助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引进的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郭建春教授课题组正在这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但由于现有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研究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对仪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赖杰博士举例说:“酸液与碳酸盐岩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的钙离子、镁离子导电产生新磁场,会对原有磁场形成干扰。酸液对金属容器、管线等也会造成腐蚀,因此要求仪器整体必须具备耐酸腐蚀性能。”针对这些新问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正和纽迈分析仪器公司保持积极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开启了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新模式。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来源:仪器信息网]
  • 刷新亚洲纪录!“深地工程“向万米进军
    11月15日,中国石化部署在塔里木盆地的“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誉为“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200吨、天然气5万立方米,完钻井深达9432米,刷新亚洲陆上最深井纪录,完美实现了钻穿“地下珠峰“的目标。图为跃进3-3XC井全景(来源于中国石化报)。石立斌 摄该井于今年5月1日开钻,经过177天施工,于10月26日完钻,其成功钻探再次证明我国深地系列技术已跨入世界前列,为进军万米超深层提供了重要技术和装备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添利器。“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为何被誉为“深地一号”?2022年8月10日,中国石化命名顺北油气田为中国石化“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也是中国石化首次命名“深地工程”。在超深井找油,就相当于站在珠穆朗玛峰顶,将球投入山脚下的篮筐,难度可想而知。“深地一号”自建立以来,在钻探深度上不断获得新突破,8937米!9403米!9432米! 即将向万米进军!突破不仅体现在深度,还在油气产量!目前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钻探深度超8000米的油气井达108口,已落实4个亿吨级油气区。 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勘探潜力巨大。通过“大兵团”联合攻关,中国石化在深地油气富集理论、深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深地油气领域的主力军。
  • 上海科研团队原创“水中捞油”技术守护蓝色海疆
    专注海洋油气开采过程中生产水处理技术及装备的华东理工大学杨强教授团队,有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用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助力海洋油气行业绿色发展”。从2008年开始实验室技术研发,到2014年登上海上平台进行水质调研,再到2022年前往“深海一号”考察,团队自主研发绿色低碳生产水处理技术装备,用实际行动守护蓝色海疆。海洋石油开采过程是一个“水中捞油”的过程,海上油气田井下采出的是高温高压的油、水、气三相混合物,在开采过程中形成高乳化态油水气混合物,在平台经换热冷凝相变后,油水乳化程度还会进一步加剧。在油水两相分离不彻底时,会造成生产水油含量严重超标,持续排放或回注将对海洋生态及地层地质环境产生难以逆转的恶劣影响。但是,在崖城13-1平台附近,却常常能看到水清海蓝鱼儿成群结队的场景。这里的排海生产水中的油是怎么“捞”干净的呢?原来,这种让原本浑浊的含油污水,变得清澈透明可直接排海的“神奇”水处理技术,就是杨强团队领衔研发的亲疏水组合纤维绿色破乳除油新技术。该技术突破了当前主流化学破乳方法及“三段式”工艺模式,从源头上实现了绿色环保生产,处理后生产水中油含量这一关键指标优于国内、国际相关标准。含油污水中不仅携带有原油,还含有许多杂质、悬浮物和泥沙等污染物质,在含油污水处理的流程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乳化油”,它呈现出“水包油”“油包水”“水油互包”的状态,油滴和水相互包裹、相互交融,难以对其进行分离,严重影响水质。为了清除“乳化油”这块流程上最大的“绊脚石”,杨强团队成员查阅千余篇文献,利用油、水在不同材质上的受力差异进行分离的物理法分离模式,为流动的油、水分别搭建了“通行道”。与传统的化学法破乳模式相比,这种处理流程短、占地面积小,并且不会产生浮渣危废造成二次污染,在降低操作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处理效率。14年来,团队足迹遍布中国渤海、南海海域的30余个重点油气田平台,研究对象覆盖了稠重质油田、轻质油田、高乳化气田等不同水质条件的海洋油气田,深入解析各类污水中不同形态油类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聚并、分离机制,最终开发出“多形态油类污染物协同分离”的模块化紧凑物理分离方法,攻克了海上油气田生产水高乳化、高含悬、高腐蚀等苛刻工况下的水处理难题,打造了海上油气田生产水绿色低碳处理新模式。无论是初期调研、侧线试验、开工调试,还是效果标定,都离不开参数的调整和取样、测试。团队成员登上平台便要连续30多天从不同的位点取样。样品测试需要经过降温、萃取、沉降、过滤等复杂流程,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对40余个各种不同类型的水样进行测试。从陆地到海洋,从气田到油田,团队由最初的四五个人“勇闯天涯”,发展到如今,已有30多人深耕海疆。团队开发的含油污水紧凑绿色处理装备,实现了最大处理能力由720立方米/天到7000立方米/天,再到24000立方米/天的跨量级增长,与传统装备相比,在相同的处理能力下,占地面积却只需要传统装备的1/5。不仅如此,团队更是啃下了渤海某亿吨级大型稠油油田的生产污水处理这块“硬骨头”,在油品黏度高、密度大、综合含水率高、平台空间狭小的苛刻条件下,研发出了一套适合含有高悬浮物的稠油油田污水处理技术装备。新型高效、绿色环保,杨强团队自主研发的生产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在业界声誉逐渐响亮起来。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在海上平台关键参数的占地及处理量综合指标FA、吨水处理成本指标上均领先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团队的技术成果目前已推广应用于渤海、南海多个油气田平台生产水处理过程。投运以来,各项目运行稳定可靠,性能指标优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
  • 赛默飞世尔科技Orion水质分析仪海上石油平台首次试验成功
    2008年5月30日至6月3日, 赛默飞世尔科技与上海采油技术服务公司携手开发的现场水质分析仪在春晓油气田现场安装调试工作完成,正式应用成功。这套仪器能够现场快速检测K+、Na+ 、Ca2+、Mg2+、CO32- 、HCO3- 、SO42- 、Cl-、Br-、I-、Cu、总Fe和pH值等项目。 水质分析是海上油气田最重要的分析项目之一,主要包括注水水质分析、地层水质分析、生产流程水质分析三部分。目前海上油田一般采用《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以及分析方法》,水质全分析基本由滴定完成。一般由平台取水样,然后运输至陆地实验室完成,此方法并不适合海上油田,其滴定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操作繁琐,且在运输过程中CO32- 、HCO3-发生变化,存在较大偏差。 赛默飞世尔科技携手上海采油技术服务分公司,采用Orion离子计为基础测定方案完成水质分析。该仪器具有精确度高、测量操作简单的优点,而且现场测量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操作简单,易于在石油平台推广。 赛默飞世尔科技水质分析仪在春晓油气田试验成功获得了中海油上海分公司生产部和油藏部领导高度评价,并且表示马上可以向平湖油气田推广。此项成绩对于整个中海油建立健全地层水、注水检测以及腐蚀结垢检测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原美国热电公司)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干净、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超过90 亿美元,拥有员工约30,000 人,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超过350,000 家客户。 Thermo Scientific Orion作为全球水质分析仪器研发制造的先导者,Orion拥有40余年的历史,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已有25年之久。一直专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发明并生产世界上第一支离子电极&mdash &mdash 钙离子电极;拥有测量精度最高的专利ROSS电极;独创12个月不需校正的pH电极。全新的Thermo Scientific Orion Star系列电化学仪表配合技术领先、测量精确的各种离子和pH电极,适合于环境、制药、食品、石油化工及教育、科研领域的广泛应用。
  • 甲烷嗅探卫星 监测全球“漏点”
    谈及气候变化,二氧化碳通常是焦点,但未来几十年,削减甲烷排放可能对控制全球变暖产生更大的影响。据《自然》报道,在一颗即将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射的卫星的帮助下,政府部门和企业终于有了一个工具,能帮助它们精确定位地球上的甲烷热点并堵住泄漏。MethaneSAT概念图。图片来源:BAE Systems这颗名为MethaneSAT的卫星耗资约8800万美元,旨在为观测全球油气田、农业设施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的甲烷提供全新视角。卫星运营方将与美国谷歌公司合作,利用一个大气模型处理来自卫星的数据。该模型可以追踪空气中的甲烷及其地面来源。谷歌还计划使用人工智能算法绘制全球油气田基础设施地图,并确定污染来源。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领导了MethaneSAT的开发。“这将是我们第一次获得温室气体的此类信息。”该组织首席科学家Steven Hamburg表示,MethaneSAT将通过“彻底的透明度”实现政府和企业的问责制。MethaneSAT起源于大约10年前帮助揭示美国油气田污染程度的航空器运动。环境保护基金会随后与学术界和工业界合作,进行一系列研究,记录了美国各地的甲烷排放量,最终表明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的甲烷排放量比官方估计高60%。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它们组织了一个团队设计这颗卫星。2018年,环境保护基金会及美国哈佛大学的主要科学合作伙伴通过“大胆计划”获得了启动资金,用于开发甲烷卫星。MethaneSAT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高分辨率测量。如果成功,环境保护基金会将成为第一个开发出这种科学口径卫星的环保组织。“我们正在适应一个无人区。”哈佛大学大气科学家、MethaneSAT技术团队负责人Steve Wofsy说。MethaneSAT每天从大约30块面积为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向地球传输图像。这足以完成其监测全球油气田、农业设施的核心任务。对于运营方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卫星数据是否真的会推动相关部门采取行动,有所作为。环境保护基金会大气科学家Ilissa Ocko表示:“如果我们能够消除甲烷排放,那么在未来几十年里,基本上可以将全球变暖幅度减半。其中,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可以在几乎没有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减少大部分甲烷排放。”
  • 海默科技拟收购思坦仪器近30%股份 成第二大股东
    p   A股上市公司与新三板公司的“联姻”可谓此起彼伏。8月31日晚,海默科技公告披露重大事项,公司拟受让新三板公司思坦仪器不超过30%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成为思坦仪器第二大股东,双方将充分利用彼此在石油天然气细分领域的技术、资源及经营方面的优势,共同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p p   公告显示,为了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海默科技拟以现金形式协议受让思坦仪器包括大股东在内的现有股东不超过30%的股份,交易价格尚存在不确定性。本次受让完成后,公司将成为思坦仪器第二大股东。 /p p   思坦仪器注册资本10,783.24万元人民币,思坦仪器立足于石油与天然气开采行业,致力于成为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增产工程提供设备制造、技术服务与工程承包的生产型企业。思坦仪器主营业务为油气增产工程专用仪器的制造、销售,利用多年从事本行业积累的知识与经验,通过独立的研发与自主创新,为客户提供涵盖地面仪器、井下工具、井下仪器、监测仪器仪表、数据网络传输、应用软件开发等整个生产测井领域的专业仪器设备或服务。公司2014年、2015年及2016 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2.55亿元、1455.97万元,净利润2298.23万元、6164.22万元、-2010.18万元。思坦仪器于2015年7月挂牌新三板。 /p p   海默科技表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在油气田地面计量领域,其多相计量技术位于世界领先水平。思坦仪器在国内油气田生产测井、井下注水工具领域具有明显的技术和市场领先性。本次投资基于双方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彼此细分领域的技术、经营方面的优势,通过双方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升双方的综合竞争力及盈利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p
  • 国内首套千万方三甘醇脱水装置性能考核达标
    2月22日至2月27日,国内首套千万方三甘醇脱水装置——西南油气田公司相国寺储气库千万方三甘醇脱水装置分别以1000万立方米和1200万立方米日处理量运行72小时,各项运行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顺利通过性能考核。这套千万方三甘醇撬装脱水装置,是相国寺储气库扩压增量工程的关键设备。去年11月底,装置顺利投运,相国寺储气库日最大冲峰能力由原来的2800万立方米提升至3800万立方米,调峰能力再创新高。为保障装置考核期间安全平稳运行,自千万方三甘醇脱水装置投产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与设计、施工、调试单位及设备厂家高效合作,开展设备调试,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同时,组织相关技术人才开展技术研讨,结合装置特点和储气库生产运行条件,制定《相国寺集注站千万方脱水装置性能考核方案》,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和要求,并开展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掌握操作流程和考核参数要点,顺利推进考核工作。落实专人专岗负责全过程,完善人员组织、应急物资准备,切实加大巡检力度,细化巡检要求,明确吸收塔压差、闪蒸罐液位等关键点,密切监控各压力容器的压差、液位变化情况,全力保障设备运行安全平稳。严格检测考核指标,每日对干气水露点、贫富液浓度进行两次对比,确保产品气质量达标、装置溶液系统稳定。同时,按照装置性能考核方案要求,跟踪装置考核运行全过程,及时分析讨论异常数据,优化运行工况,针对循环泵发生喘振问题,立即联系相关单位整改,全力确保性能考核工作稳步推进。下步,西南油气田公司将在此次装置性能考核基础上总结经验,形成性能考核报告,为三甘醇优化运行和检修提供支撑。同时,进一步加强重点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做好后续技术改造,为三甘醇脱水装置高效、平稳、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 四方光电荣获中国石油与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主持,四方光电参与的“天然气中硫化物光谱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中国石油与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与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国科学社证字第0109号)设立的,主要评选在石油与化工自动化领域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是我国天然气相关标准的起草单位,其主持的“天然气中硫化物光谱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于2021年6月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天然气组成分析技术领域的空白,解决了以往天然气中硫化合物取样失真、信号浓度低等技术难题,研制了激光拉曼天然气在线分析仪及配套的气体标准物质,保障含量天然气安全平稳开发、净化处理、输送和高效环保利用,助力我国天然气工业高质量发展。四方光电依托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2012YQ160007)积极参与到该项目的研究中。同时,公司还参与了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主持的石油行业标准 SY/T 7433《天然气的组成分析 激光拉曼光谱法》 的起草工作。“天然气中硫化物光谱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是在拉曼光谱测量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基础上,对微量元素分析的进一步拓展。
  • 四方光电荣获中国石油与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主持,四方光电参与的“天然气中硫化物光谱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中国石油与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与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国科学社证字第0109号)设立的,主要评选在石油与化工自动化领域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是我国天然气相关标准的起草单位,其主持的“天然气中硫化物光谱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于2021年6月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天然气组成分析技术领域的空白,解决了以往天然气中硫化合物取样失真、信号浓度低等技术难题,研制了激光拉曼天然气在线分析仪及配套的气体标准物质,保障含量天然气安全平稳开发、净化处理、输送和高效环保利用,助力我国天然气工业高质量发展。四方光电依托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2012YQ160007)积极参与到该项目的研究中。同时,公司还参与了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主持的石油行业标准 SY/T 7433《天然气的组成分析 激光拉曼光谱法》 的起草工作。“天然气中硫化物光谱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是在拉曼光谱测量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基础上,对微量元素分析的进一步拓展。 (新闻来源:http://www.cnpci.org.cn/article/8464.html)
  • 中海油即将国内上市!
    2月24日,中国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2022年度第20次会议审核结果发布,中海油A股首发申请获通过。据披露,中海油公司拟公开发行人民币股份数量不超过26亿股,募资不超过350亿元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发展中海油公司主营业务,拟用于包括圭亚那Payara油田、流花11-1/4-1油田、陵水17-2气田等在内的国内外多个油气田开发项目。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纯上游公司 油气储量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中海油是专注于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的纯上游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世界最大的油气勘探开发公司之一。中海油港股上市20年,中海油油气净产量从2000年的88百万桶油当量增长至2020年的528百万桶油当量,营业收入从242亿元增至1554亿元;总资产从326亿元增至7213亿元。近两年,中海油国内原油增产量占全国原油总增量的80%,持续保持全国石油增量的领军地位。上市以来,中海油累计获得280余个商业发现,现有油气田240个,2020年,中海油净证实储量达到53.7亿桶油当量,为上市时的3.1倍。2022年1月11日,中海油发布2022年规划目标称,其2022年的净产量目标为6亿至6.1亿桶油当量,约比上年增长5.3%-7%。中海油2021年的净产量达约5.7亿桶油当量。针对勘探策略,中海油表示,将在增储上产资源基础上,努力在新区、新领域、新类型和新层系取得重大突破。国内仍将是中海油的勘探重点。中海油预计,2022年其国内油气产量占比约69%,海外占比约31%。中海油还参与众多世界级油气项目,资产遍布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期宣布提前投产的圭亚那Liza二期项目将为中海油产量增长提供强劲的驱动力。经营业绩屡创新高 高分红回馈投资者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中海油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77.1亿元、2331.99亿元、1553.73亿元、1102.33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526.75亿元、610.45亿元、249.56亿元、333.26亿元。除了2020年,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下跌,中海油盈利有所下降。2021年上半年,受国际油价回升的影响,中海油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上升47.84%,其中油气销售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51.69%,业绩逐渐回暖。2021年,中海油启动回A程序。2021年9月26日,中海油宣布启动人民币股份发行程序。2021年10月26日,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人民币股份发行相关议案;2021年10月28日,中海油向证监会进行申报。据披露,中海油坚持每年2次派息,上市20年累计分红逾3000亿元,居港股上市公司第四位,能源类上市公司第一位。中海油还承诺了未来三年的股息政策。在获股东大会批准的前提下,2022年至2024年,中海油计划,全年股息支付率将不低于40%,且全年股息绝对值不低于0.70港元/股(含税)。科技驱动发展 打造国之重器中海油秉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并取得积极进展。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强化技术成果转化利用,为增储上产和提质降本增效提供了技术保障。突出油气主业,着力建设勘探开发科研体系,聚焦深水深层、高温高压、稠油低渗等重点方向持续开展攻关,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2021年,中海油自主研发设计、建造了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勘探开发能力已经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开启了我国正式挺进深海油气开采的新征程。至此,中海油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不断精进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对海洋浅水、深水、超深水领域的全覆盖。能源站的建造实现了3项世界首创技术,以及13项国内首创技术,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在追求产量增长的同时,中海油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一是生产绿色产品,不断加大天然气供给能力,提升天然气产量占比。“深海一号”大气田成功投产,将带动南海万亿方大气区建设。到2025年,公司规划天然气产量占比将超过30%;二是建设绿色工厂,推动油气田开发全过程的节能减碳。加快岸电项目建设,首个海上油田岸电项目顺利投用;三是发展绿色产业,择优发展新能源业务,开展新能源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加快发展海上风电,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并择优发展陆上风光一体化项目。“十四五”期间,公司计划将资本开支5%-10%用于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2021年,中海油首个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与此同时,推进海上CCS和CCUS示范工程项目,中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已启动。中海油表示,将积极推进“油气增储上产、能源绿色转型、科技自主创新”三大工程,实施“提质增效升级”行动,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为股东带来更大的回报。关于本次中海油A股上市,中海油表示,希望通过A股上市引入境内资本,逐步改善股东结构,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更好地与境内投资者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扩大公司影响力,提升企业形象。
  • 采收率提高约10%,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海底注水树投用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底注水树6日在湛江海域投用,预计将为涠洲油田增产原油5万吨,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在助力老油田提质增效上迈出的新的一步。专家表示,随着时间推移,老油气田的采收率逐渐降低。特别是分布于浅海海域的在产油气田,因产层亏空,开采能量不足,需要依靠注水、注气等开采方式来提高采收率。随着油不断从海底地下开采出来,地下油层渗透性变差、地层压力不断降低,油往往无法自然流出,注水树就像是“注射器”,是连接地层深处的油层和平台水下注水管道装置,可以把能量注射到地层的“毛细血管”中,驱动油气向指定位置流动,增加油气采收率。注水树安装现场,作业人员做下入前设备调试(图片来源于科技日报)据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项目经理颜帮川介绍,此次投用的注水树创新设计了液压对接衬套,解决立式注水树与油管挂定向对接等难题,同时,配合研发大直径隔水高压立管,解决自升式平台安装水下井口“水土不服”的问题,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验证了该国产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比国外同类型产品,重量降低40%,成本降低60%,能够普遍适用于浅水海域。“以我国北部湾海域为例,目前北部湾原油采收率普遍在20%至30%,此次海底注水树的投用可以提高目标产油层约10%的采收率。”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副总工程师黄熠介绍说,在大面积推广后,可以促进海上老油田提质增效工作。
  • 速看!两项气相色谱检测国家标准正在公示
    2024年01月22日,国家标准计划《天然气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和计算相关不确定度 第7部分:用两根填充柱快速测定氦气含量》和《天然气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和计算相关不确定度 第8部分:用微型热导测定氢、氧、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1至C5和C6+的烃类》两项标准进行公示。(点击查看气相色谱专场)《天然气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和计算相关不确定度 第7部分:用两根填充柱快速测定氦气含量》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成化总厂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背景氦气是航空航天、原子能、低温超导等尖端科技发展不可替代的关键资源,也是我国“卡脖子”战略稀缺资源;氦气含量准确分析关系到氦气资源评价结果准确性,当前国内氦气检测技术参差不齐、分析结果差异大,现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天然气中氦气组分含量分析范围较窄、分析条件宽泛,缺少专门针对氦气含量的快速分析标准,给准确评价氦气资源潜力和工艺升级等带来挑战。因此,制定氦气含量快速分析标准,使不同部门间数据可以相互比对和共享,无论对氦气资源潜力评价还是对氦气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现行的天然气和稀有气体分析国家和石油行业标准中有氦气分析的条款,但因其分析范围小,不能满足高含量氦气如温泉气、地层流体脱附气、氦气富集过程中含量变化等的监测,分析条件限制较少,使各实验室之间的数据可比性较差。因此,制定能够满足任何含量范围、各实验室再现性好的氦气快速分析标准非常必要的,它将使更多单位具备快速、规范、准确的氦气定量分析技术,更好地服务国家核心技术攻关。适用范围适用于天然气或者其他各类气体样品中氦气的定量分析。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拟设置8个章节,包括: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 实验原理、设备和材料、 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分析报告。在设备与材料一章,较为详细说明了材料的规格和型号,规定了标准气体的制备。在样品分析一章,从样品的准备到仪器的连接和准备都有相对统一的指令,使实验室分析人员很容易上手操作。标准曲线的制作,规定了合格和置信区间以外数据的取舍,充分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质量要求是多个实验室比对分析结果的结晶,进一步保证了氦气的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分析报告规范了分析结果的表达形式和样品相关信息。《天然气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和计算相关不确定度 第8部分:用微型热导测定氢、氧、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1至C5和C6+的烃类》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管网集团联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西气东输分公司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榆济管道分公司 、成都思创睿智科技有限公司 、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 。背景热导气相色谱仪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组分分析,随着微机电加工工艺等技术发展,微型热导气相色谱仪逐渐走向市场,微型气相色谱继承了传统气相色谱的所有优点,同时还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能耗低,耗气量小,体积小可随身携带等诸多优势,目前利用微型热导气相色谱替代传统气相色谱进行常见气体的快速分析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领域也在稳步扩展,天然气管网中,具有微型化特性的色谱仪(AGILENT、ELSTER、ABB等)应用比例已超过半,小型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的色谱仪已逐渐成为主流。目前基于气相色谱法的天然气分析标准(GB/T 13610、 GB/T 27894系列、GB/T17281等)内容主要对应到传统气相色谱仪制定,微型气象色谱仪的分析原理和分析方法符合现有标准规定,但存在若干特殊性内容有必要进一步规范: 1、在传统分析标准中,色谱仪采用六通阀、十通阀等进行进样控制以及流程切换,而微型色谱仪采用微型阀控结构进行流程控制,分为独立的2~3个检测单元完成气质分析,针对这种新型阀控结构的分析流程有必要重新规范。2、应用微机电加工技术制作的微型色谱具有死体积小、耗气量少、灵敏度和线性度水平高,结构小型化等优点,有必要对产品关键参数进行广泛测试,明确相关指标。3、微型色谱进气量小,流量低,特别对于在线分析应用场景,有必要规范其旁通气路设置,以使分析结果具有实时代表性,避免分析样气与采样点间实际组分实际存在较大滞后。基于以上需求,有必要制定微型气象色谱仪的分析方法标准,明确其核心部件参数及控制方法,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对微型气象色谱仪应用给出具体指导。适用范围规定用微型热导气相色谱法在线测定天然气及类似气体混合物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分析气体范围包括C1~C6+、CO2、N2、H2、O2、CO、He。 主要技术内容 1、研究明确微型气象色谱仪进样模块、色谱柱、检测器及温控等核心组件技术要求,以及对灵敏度、线性度等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及确认; 2、微型气象色谱仪典型进样和分析流程技术要求及示例; 3、在线微型气象色谱仪满足取样代表性需满足的技术要求; 4、微型气象色谱仪适用分析方法选择及其不确定度评估。
  • 重磅!中国石油在这里发现超亿吨级整装大油田
    12月1日,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传来喜讯,历经两年的勘探攻艰,该油田在甘肃省环县洪德地区发现地质储量超亿吨级整装大油田,标志着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断层裂缝区域石油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开辟了盆地西部石油勘探开发新领域。图为洪德油田钻井施工现场。全江 摄洪德地区石油勘探快速突破,油田开发也加速跟进,目前原油日产水平达到504吨。已发现的石油储量,形成具备建设年产50万吨规模的原油生产能力,打开了盆地西部原油增储上产新动力,为中国第一大油气田持续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强力支撑。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油气资源的聚宝盆,历经50余年的开发建设,长庆油田已在这里建成了年产6500万吨世界级特大型油气田。洪德油田位于盆地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西部地区,由于地质断层、裂缝交错,历经十多年的勘探攻关仍未能实现突破。2021年6月以来,长庆油田借助三维地震技术大面积覆盖支撑引导,石油勘探再次部署洪德地区寻找构造性油藏,两年时间里,先后有23口探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其中3口井日产油超百吨。截至目前,长庆油田已在这一地区提交石油探明储量超5000万吨、预测石油储量5620万吨,一个超亿吨级大油田慢慢露出“庐山真面目”。
  • 低场核磁技术:油气专家手中的“听诊器”与“手术刀”——访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教授、赖杰博士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有研究显示,人的一生中仅衣食住行就要消耗8469千克石油。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非凡意义。经过长达百年的开采,油气资源的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勘探对象也逐渐从常规转向非常规、从陆地转向海洋、从浅层浅水转向深层深水,对相关技术及装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唤醒更多的油气资源?如何做好油气储层的增产改造与保护评价?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手段,在其中能发挥哪些作用?带着疑问,仪器信息网近日采访了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唐洪明教授,以及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郭建春教授团队的赖杰博士。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基于低场核磁,对油气储层“望闻问切” /strong /span /p p   油气藏,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我们认知的石油天然气通常从这类圈闭中采集得出,因此油气藏又被称为储存油气的天然“仓库”。地壳中的油气藏可分为常规和非常规两大类型,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的不断发现和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建立在常规油气藏研究基础上的传统石油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油气勘探开发新形势的需要,众多学者将兴趣点放到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的研究中,而这也是唐洪明教授的研究方向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f67c157a-d57e-49b6-b242-6a366b93e222.jpg" title=" 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教授_副本.jpg" alt=" 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教授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教授 /strong /p p   唐洪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油气储层损害机理与保护技术、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开发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2000年以来唐洪明教授先后主持、主研国家自然基金等5项,国家油气重大专项3项、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其中《川南海相页岩气开发气藏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等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 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近20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97f506a4-a949-4a3c-b08f-ce07cc85b32c.jpg" title="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_副本.jpg" alt="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strong /p p   油气层保护技术是唐洪明教授主攻研究方向之一,该技术是个系统工程,从油气藏钻开到开发枯竭的各个环节需要实施储层保护。核心是利用各种技术,保持或者提高储层孔隙的渗流能力,实现油气藏高效持续、科学开发,降低成本,延长油气田开发寿命,最大限度提高油气采收率。据唐洪明教授介绍,原西南石油学院张绍槐院长、中国工程院罗平亚院士等专家是该技术的奠基人、开创者,经过一批专家学者的辛勤耕耘和传承,油气层保护已成为西南石油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p p   受老一辈专家鼓舞和以及对研究方向的好奇,1989年西南石油学院本科毕业的他毅然选择了加入油气保护技术的研究大团队,从此开启了整整30年的研究生涯。30年来,唐洪明教授在钻井、注水、修井过程中储层保护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组建的研究团队能够将油气地质与石油工程有机结合,将储层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知识高度融合,解决石油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建立的储层保护与评价方法在中海油渤海、中石油新疆油田和塔里木油田等矿场得到了应用与推广,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399d492d-a1c2-47fb-87cc-29af29899c83.jpg" title=" 唐洪明教授参与勘探开发的位于四川威远的中国页岩气第一井:威201井_副本.jpg" alt=" 唐洪明教授参与勘探开发的位于四川威远的中国页岩气第一井:威201井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唐洪明教授参观四川威远的中国页岩气第一井 /strong /p p   唐洪明教授的另一研究重点即开篇提到的非常规储层地质学研究,例如针对页岩气、致密油等,开展非常规优质储层控制因素研究,包括沉积、建模、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孔隙结构、可动流体饱和度等研究。随着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这一部分就需要引入核磁共振设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baf27b44-6044-498d-9c10-f81eb99e3ae0.jpg" title=" 唐洪明教授团队基于核磁共振的成果(节选).png" alt=" 唐洪明教授团队基于核磁共振的成果(节选).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唐洪明教授团队基于核磁共振的成果(节选) /strong /p p   唐洪明教授回忆说:“早年读研究生时我就对核磁共振设备有所耳闻,但当时设备以进口为主,价格昂贵,我对核磁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记忆中。后来随着非常规油气逐渐成为油气行业主角,低场核磁技术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文献越来越多,拥有一台核磁共振仪器也成了我和团队的梦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22bf5cb5-2375-41ae-a27b-bd70409a8d65.jpg" title=" 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MacroMR12-150H-I_副本.jpg" alt=" 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MacroMR12-150H-I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MacroMR12-150H-I /strong /p p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资助地方高校进行配套设备采购,唐洪明教授通过多方了解,接触到了纽迈的低场核磁设备。经过多方论证,团队最终购入纽迈的MacroMR12-150H-I的大口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利用T2谱分析测试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孔隙度、孔喉分布等参数,同时利用成像技术表征微观驱油、长期水驱孔隙结构、裂缝闭合规律等研究。 /p p   相比其他分析方法,唐洪明教授认为低场核磁技术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它能够原位、定量表征储层驱替过程中的流体分布、孔隙结构等参数变化,同时对岩心没有破坏性,很多岩心可以重复使用,对研究成果的重现性奠定了基础。”与纽迈合作的过程中,公司经常在线指导、定期指派工程师上门维护也给唐洪明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够保证设备长期有效运行,我认为这是一个公司做大、做强的担当与责任”。 /p p   唐洪明教授补充说:“从国内外文献报道看,核磁共振已经成为研究非常规油气储层,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手段。未来几年,在致密油、页岩气等非常储层地质特征研究、渗流机理、外流体与对岩石矿物反应机理、自吸与返排机理等方面有所突破,期待低场核磁技术在这些领域也能给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研发能力的不断进步,纽迈也开发了许多具有新功能的核磁共振设备,未来在经费和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唐洪明教授团队还有计划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 strong   基于低场核磁,为油气储层“活血通脉” /strong /span /p p   另一位受访者赖杰博士师从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郭建春教授。郭建春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主要从事油气储层增产改造技术研究,重点围绕岩石、工作液、支撑剂三者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开展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在深层非均质碳酸盐岩转向酸压技术、深层超高温储层压裂技术、水平井压裂缝网渗流与精细分段技术、支撑剂对流沉降规律与高效铺置技术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p p   作为课题组的一员,赖杰博士主要关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工作液体系和工艺技术的研究。赖杰博士解释说:“碳酸盐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钙镁,所谓‘酸化’可以理解成是把空白盐酸、胶凝酸、转向酸等不同酸液体系注入到岩石内部孔隙空间,酸液溶蚀掉部分岩石,扩大孔隙空间,从而增强石油、天然气从地底流出的能力,提高油气开采效率的过程。” /p p   酸化是油气储层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碳酸盐岩中碳酸钙和碳酸钙镁的总含量通常超过90%,换句话说,大部分岩石组分都能被注入的酸液溶蚀,然而这并非研究者想要达到的最佳状态。“我们希望酸液既能溶蚀部分岩石,扩大孔隙空间,足以让油气流到地面,又不至于产生过度溶蚀,导致岩石过于疏松而被压碎、垮塌,丧失流动通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fcb0cc3b-e946-4a1f-a6b4-7ff4862466de.jpg" title=" 酸岩反应前(左图)、后(右图)岩样端面图.png" alt=" 酸岩反应前(左图)、后(右图)岩样端面图.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酸岩反应前(左图)、后(右图)岩样端面图 /strong /p p   既要保证有序流动,又要维持岩石自身孔隙结构的完整性,就需要对酸岩反应前后岩石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要揭示岩石在微观尺度上的孔隙结构特征,除了高压压汞、气体吸附、场发射电镜、CT扫描等传统方法,还有现在常用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因储层岩样的孔隙较小、孔隙空间分布非均质性很强,相比之下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无损检测、在线实时观测、测试效率高等特点,更能直观、准确地把握岩样整体的孔隙结构特征。“高压压汞、场发射电镜等方法会对测试岩样造成破坏,而开展了核磁共振测试的岩样还可以重复利用,这就保证了不同实验结果间较高的对比度。随着加温加压等配套设备的补齐,核磁共振仪器能还原地下高温高压环境,便于研究人员依据室内实验结果指导现场作业。” /p p   目前,国内外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系统开展酸化研究的团队屈指可数,借助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引进的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郭建春教授课题组正在这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 /p p   但由于现有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研究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对仪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赖杰博士举例说:“酸液与碳酸盐岩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的钙离子、镁离子导电产生新磁场,会对原有磁场形成干扰。酸液对金属容器、管线等也会造成腐蚀,因此要求仪器整体必须具备耐酸腐蚀性能。”针对这些新问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正和纽迈分析仪器公司保持积极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开启了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新模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12a6853b-d262-4293-8c03-97615e184db3.jpg" title="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_副本.jpg" alt="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MacroMR12-150HTHP-I高温高压渗流可视化分析与成像系统 /strong /p
  • 自控技术助力智慧环保——安控科技将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
    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ldquo 安控科技&rdquo )是专业从事工业级RTU(远程控制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系统集成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的开采、处理、管输、储配等各个环节,并已远销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拉克、伊朗、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基于RTU技术,安控科技在油气田、水质和烟气监测、水文水资源等领域开发出多款专业化产品,拥有完善的油气田自动化、环境在线监测分析和水文水资源测控专用产品。 2013年7月23日至26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CIEPEC 2013)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届时安控科技将携多款RTU专用产品和环境在线监测产品参加展览。拟参展的RTU产品有Super 32-L系列RTU、Super E50系列RTU、FlexE系列扩展I/O等,拟参展的环境在线监测产品有数据采集传输仪、COD(铬法)在线监测仪、氨氮在线监测仪、重金属在线监测仪、烟气连续监测系统(CEMS)等。 依托公司在自控技术上的强大实力,安控科技的环境在线监测产品线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已销往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并已打入国际市场。安控科技的展台位于1号馆A011,欢迎各界人士莅临指导!
  • 两项天然气检测国家标准发布,涉及光学法、电化学法
    1月12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获悉,西南油气田公司牵头起草的四项天然气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其中两项标准涉及微痕量物质检测。GB/T 43502.1-2023《天然气 颗粒物的测定 第1部分:用光学法测定粒径分布》提出了采用光学法测定颗粒物粒径的取样流程、仪器操作参数设置、数据重复性和复现性处理等规范性方法,适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中颗粒物样品的提取、制样和粒径的测定。促进GB/T 37124-2018《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气体质量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为天然气气质监控和管道流动保障工作提供有力支撑。GB/T 43503-2023《天然气 氧气含量的测定 电化学法》描述了采用电化学法测定天然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取样、测定步骤、数据处理、精密度及测定报告,适用于天然气中氧气含量的在线和离线测定,将为天然气产品质量的控制、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西南油气田公司将继续践行集团公司标准化战略,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标准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提升标准化质量和水平、优化完善天然气技术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天然气标准国际化进程,为集团公司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和高质量天然气工业体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2021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名单
    2021年中国材料大会于7月8日在厦门举办,期间公布了2021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2021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人员名单:低维半导体材料及其复合结构的电子性能调控获奖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奖人:何军、王振兴、詹雪莹、王枫海、王峰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性能调控及新型器件研究获奖单位:清华大学获奖人:尹斓、王秀梅、盛兴国产高品质聚乳酸及其纤维全产业链高值化开发与应用获奖单位:东华大学、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九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宽动态响应高耦合效率微通道板及其应用获奖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获奖人:刘辉、黄永刚、薄铁柱、张洋、蔡华、廉娇、史小玄、王辰、刘畅、谢仕永、王彩丽、孙勇、曹振博、王云、刘娟新型多元稀土掺杂高温热障防护涂层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获奖单位: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奖人:彭浩然、贾芳、原慷、张鑫、章德铭、沈婕、庞小肖、颜正、侯伟骜、卢晓亮、孟玲、胡晓蕾、李振铎、许贞元高效炭载钯系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精细化工的应用获奖单位: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获奖人:李岳锋、陈丹、张鹏、王昭文、闫江梅、牟博、张磊、翟康、张高鹏、张洁兰、颜攀敦、高武、林涛、张力、张之翔2021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人员名单:大晶格失配度下的非外延生长方法及其应用获奖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获奖人:张加涛、徐萌、刘佳、刘佳佳、戎宏盼低成本高性能电催化剂体系设计与应用获奖单位:佛山仙湖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获奖人:唐浩林、雷鸣、木士春、黄凯、孟子寒高含酸性介质油气藏耐蚀固井水泥浆体系研发与应用获奖单位: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获奖人:程小伟、于永金、范白涛、辜涛、幸雪松、武治强、刘开强、王福云、张华原位韧性固井水泥基材料研发与应用获奖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获奖人:高显束、郑友志、文寨军、程小伟、陈亚妮、靳建洲、王斌、于永金、余江航空发动机全钛部件用阻燃可磨耗多功能封严涂层获奖单位: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奖人:张鑫、刘通、彭浩然、刘建明、冀晓鹏、程旭莹、章德铭、郭丹、卢晓亮建筑室内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应用获奖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海南大学获奖人:张忠伦、王明铭、段玉平、郝万军、辛志军、李桂金、张月芳、郭鑫、韩琳空间基础设施用薄膜材料评价技术及国产化开发与应用获奖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东华大学、吉林大学获奖人:沈自才、齐振一、陈春海、向树红、李慧、赵晓刚、赵春晴、牟永强、武博涵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