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油料污染场地

仪器信息网油料污染场地专题为您整合油料污染场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油料污染场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油料污染场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油料污染场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油料污染场地话题讨论。

油料污染场地相关的资讯

  • 首届“污染场地修复”国际研讨会召开
    11月22-24日“第一届污染场地修复:政策、技术与融资机制”国际研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科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大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和西图国际工程公司承办,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协办。参加本次盛会的国内外代表有200多人,分别来自国内外政府机构、环境咨询公司、环境工程公司、检测机构、律师事务所和科学院、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教育部系统的科研院所和大学等单位,其中来自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境外代表有40余人。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南京土壤所研究员陈梦舫主持,大会主席、中科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骆永明研究员,南京土壤所所长沈仁芳研究员,中科院资环局牛栋副处长,国家环保污染防治司钟斌处长,荷兰TAUW咨询公司总监、欧洲工业污染场地网络NICOLE副主席Laurent Bakker等先后致辞。   大会分别就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的法律法规、棕地开发融资机制、污染场地检测与风险评估、污染场地生物修复技术、污染场地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与修复产业发展等几个专题安排了40余个大会报告,并重点讨论了法律法规与融资机制、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以及修复技术与产业发展。会上有19家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咨询、监测服务、修复设备与监测仪器的展览。本次大会还宣布成立了中国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网络,以加强与国际国内相关机构的广泛合作,推动我国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研究与相关产业发展。会议期间,南京电视台,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中国修复修复网和中美科技交流论坛等媒体对本次大会作了采访和专题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有利于服务我国“十二五”土壤环境保护规划的战略需求,提升我国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界的影响,推动我国基于风险的污染场地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国家可持续环境修复的工程应用能力。
  • 污染场地系列环保标准发布 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支撑
    环境保护部近日批准发布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和《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等5项污染场地系列环保标准(以下简称五项标准),旨在为各地开展场地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污染场地又称污染地块,指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经调查和风险评估可以确认其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场地(地块)。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各地化工、农药、冶炼、电镀等工业企业和加油站、化学品储罐、固体废物处理等设施数量大、分布广,不少企业设施生产时间长、产品种类多、生产工艺复杂、环境管理措施不到位,所在场地积累了多种污染物,包括各类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等毒性强、危害重的污染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ldquo 退二进三&rdquo 、土地整理等政策的逐步实施,大批工业企业新建、停产、关闭或搬迁。在农业、工业、居住等用地类型变更过程中,要有效预防新污染、整治老污染、控制环境风险,就必须科学、严谨地开展场地环境状况调查、监测、评价工作。鉴于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适用范围小、项目指标少,而《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 25-1999)的适用范围窄、暴露途径少、技术路线旧,对具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管理支撑作用不足,环境保护部于2006年启动了场地环境管理配套标准制定工作。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管理具有上位法不健全、地域差异大、环境影响因素多、作用机理复杂等特点,其环保标准的作用定位、制定原理与大气、地表水环保标准有重大区别,是环保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难点领域。经过多年探索、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五项标准充分借鉴国外相关法规标准,结合近年来我国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修复工作实践,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场地环境管理技术原则、模型和路线图,规定了开展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场地环境监测、健康风险评估、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程序、工作内容、技术要求,规范了相关术语定义,初步形成涵盖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主要环节的国家环保标准体系。自五项标准实施之日起,《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废止。   这位负责人同时告诉记者,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护或污染防治目标的确定,首先应执行其环境质量标准。对于环境质量标准未规定的项目指标,可以根据五项标准确定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控制值,作为具体场地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管理的目标参考值。鉴于相关法律尚不健全,五项标准以技术性规定为主,未规定相关管理要求 其监督、实施应依据《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相关原则和《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7号)、《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等规范性文件进行,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进一步明确后依法进行。   这位负责人强调,除法律保障外,当前实施五项标准还面临3方面制约:一是专业人才缺乏,拥有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治理知识以及经验的从业人员少 二是基础资料缺乏,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关键参数的取值本土化还不够充分,场地环境档案和历史资料少,已有的档案资料往往也不规范 三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污染场地监测、评价、治理、修复技术装备缺乏,相关专业设备受国外制约。   针对上述问题,环境保护部将积极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土壤、水环保行动计划,完善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同时加大环保科研项目支持力度,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相关管理措施、制度,为有序推进土壤、地下水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实施效果夯实基础。
  • LNAPL污染场地的调查、管理和修复培训会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LNAPL污染场地的调查、管理和修复培训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北京 · 6月12日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综合办公楼226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主办单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美国博瑞希集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协办单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支持单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美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美国州际环境技术和规则委员会(ITRC)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美中环境教育基金(UCEEF)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郑州 · 6月17-18日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二楼学术中心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主办单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美国博瑞希集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协办单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河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河南省地球化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支持单位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美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美国州际环境技术和规则委员会(ITRC)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河南省生态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美中环境教育基金(UCEEF)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培训会介绍 /span /p p   美国州际环境技术和规则委员会(Interstate Technology and Regulatory Council) /p p   ITRC是美国州环境管理者理事会(The Environmental Council of States, 又名美国州环保厅长理事会)的技术分支机构。ITRC通过起草,认证发布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规范及适用技术文件,来提高环境管理的决策的速度与实施的质量。 /p p    strong 什么是轻质非水相流体(LNAPL)? /strong /p p   轻质非水相流体(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简称LNAPL ),是浮于水上的石油碳氢液体,如汽油、柴油、煤油和二甲苯等。LNAPL的污染主要来自泄漏,存在于石化产品制造、储存和处理设施(如化工厂、加油站、炼油厂、散货码头、机场和军事基地)中。LNAPL污染不仅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对人群有致癌的风险。 /p p   LNAPL进入地下后,在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气、油三相相互作用下,共同构成多相流体系统。确定LNAPL污染物的管理级别以及选择最合适的修复技术,是处理这类污染物的难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环保署建立了地下储油罐的法规,对石油泄漏进行清理。针对LNAPL污染,ITRC起草了全套指导文件,并提供LNAPL污染场地调查与修复技术解决方案。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和治理,美国对LNAPL污染的治理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 /p p   培训主办方此次邀请到ITRC的科罗拉多州、弗吉尼亚州及密歇根州的3位美国州环保厅技术官员将对LNAPL场地调查、管理、修复方案决策及修复技术等内容进行全方位深入讲解。通过培训,参会者将了解到美国治理LNAPL污染的修复措施和流程,对国内在解决土壤和地下水轻油污染问题上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导师简介 /strong /p p   Randy Chapman /p p   弗吉尼亚州政府环境质量部(DEQ)项目经理ITRC顾问委员会联络组长 /p p   Randy Chapman作为地质学家和石油修复专家有超过25年的从业经验。2012年,他作为石油蒸汽入侵团队成员加入ITRC,负责管理和协调美国北方区域环境修复方案的相关工作,包括项目监督、污染分布确定和修复技术选择。2016年,Randy Chapman先生成为LNAPL更新团队的联合组长,并继续担任LNAPL培训导师,负责LNAPL相关指导课程的线上和线下培训。 /p p   Tom Fox /p p   科罗拉多州政府劳工就业部以及石油和公共安全部(OPS)环境保护专家 /p p   Tom Fox先生2007年加入OPS,负责对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措施的设计审核与落实,分析指导相关项目的实施和可行性。2007以前,Tom Fox先生曾在ARCO担任石油地质师,并在多家公司担任石油项目的环境顾问长达20多年,撰写了大量相关技术评估,并担任论文审核编辑。自2015年以来,Tom Fox先生一直积极参与ITRC LNAPL团队运作,协助进行课堂和网络培训。 /p p   Sara Pearson /p p   密歇根州政府环境质量部(MDEQ)高级地质学家/密歇根州土壤中挥发性气体入侵问题主要联络人 /p p   Sara Pearson女士在密歇根州的环境修复和再开发领域有超过25年的工作经验,曾担任大型石油公司和工业污染场地的顾问,负责场地调查、风险品评估和清理工作。同时,Sara Pearson女士是密歇根州分部年度环境风险管理研讨会的创始人和联合主席,致力于组织学习相关技术课题,促进监管机构、专业顾问和受污染场地业主之间的合作并建立伙伴关系,以找到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安排& amp 主题 /span /p p   8:30 strong 签到 /strong /p p   9:00 strong 欢迎致辞 /strong /p p   9:15 strong LNAPL类污染物的概述 /strong /p p   轻质非水相流体(LNAPL)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密度低于水,在水中不混溶,通常以石油类污染物为主。ITRC培训师将以2018年ITRC石油烃污染场地背景为基础,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调查、评估、管理和修复受石油污染的场地。 /p p   10:30 strong 茶歇 /strong /p p   10:45 strong 污染场地概念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strong /p p   LNAPL在环境特征中的九项原则是开发污染场地概念模型(Conceptual Site Model)的基础。污染场地概念模型详细解释了LNAPL的来源、潜在迁移途径和分布,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 /p p   12:00 strong 午餐 /strong /p p   13:00 strong 污染场地修复目标与技术选择 /strong /p p   通过对污染场地的调查来确定修复主要目标,根据修复目标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和修复技术来消除污染问题。在这个专项里,我们为每项技术设立实际的修复目标,并讨论和监测目标进展的战略。在实际场地中可能需要同时或按一定顺序使用多种修复技术,以达到修复目的。 /p p   15:00 strong 茶歇 /strong /p p   15:15 strong 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实施案例 /strong /p p   将以实际案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把我们的污染场地调查、污染场地模型建立、污染场地管理及污染场地修复全过程展示给听众。 /p p    strong 技术案例讲座(郑州)- 第二天 /strong /p p strong   结业 & amp 颁发证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报名方式 /span /p p   01 /p p   微信报名:长按二维码报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d45a48a2-bcbb-475c-b6b8-e2d3b0dceeca.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6111845.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6111845.jpg" / /p p   02 /p p   网站报名 /p p   https://www.envguide.com/2019-itrc-application-form/ /p p   03 /p p   邮箱报名 /p p   填写报名表, 发送至:envguide.info@uceef.org /p p   报名表下载: /p p   https://www.envguide.com/wp-content/uploads/2019/04/2019-ITRC-Training-Application-Form-1.docx /p p   欢迎来电咨询 : /p p   1、主办方:010-82886748 13521197787 王艺 /p p   2、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国际部:010-51555021 郑甜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培训费用 /span /p p   2019年5月17日之前报名缴纳1500元 /p p   2019年5月18日之后报名缴纳1800元 /p p   特别优惠:在校学生:1000元 (凭有效学生证) /p p   费用包含: /p p   培训费、资料费、同声传译费、当日午餐 /p p   备注:费用请采用银行转账的方式缴纳,转账时请备注单位名称及会议名称。本次会议均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在会议期间领取。 /p p   账户信息如下: /p p   收款单位:北京博瑞希环保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p p   税号:91110105599652223A /p p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北三环支行 /p p   账号:318159597823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特别活动|预热讲座 /p p   我们将与导师协作提供免费的线上预热讲座,为培训会做预热!参与此次讲座活动,将有机会获得培训会免费入场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参加线上讲座,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讲座小助手拉您入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备注:姓名 + 单位/学校+LNAPL讲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d1e56df7-7979-4617-818e-444a9a9bce9b.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90506111821.jpg" alt=" 微信图片_20190506111821.jpg" / /p p   本次培训是“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19)”和”2019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及”第三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CSER2019)”活动之一,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官网www.caepi.org.cn,展会官网www.chinaenvironment.org,展会微信号ciepec。 /p p br/ /p
  • 5亿元!“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公示
    p   3月26日,科技部公示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名单。 /p p   这次公示的是“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共有22个项目,总经费近5亿元。 /p p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 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 发〔2014〕64 号)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制定了国 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实施 方案。本专项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和任务,紧紧 围绕国家场地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支持场地土壤 污染形成机制、监测预警、风险管控、治理修复、安全利用等技 术、材料和装备创新研发与典型示范,形成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 系统解决技术方案与产业化模式,在典型区域开展规模化示范应 用,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p p   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 3~4 年。2019年拟安排 22 个研究方向,国拨经费总概算约 5 亿元。 /p p   从实际立项情况看,包括定向项目在内共有21项进入公示名单,总经费预计达到近5亿元。11个项目由高校牵头,其中北京大学共牵头2项,河海大学、天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大学等各牵头1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e2677fa9-0c7e-49d2-bac5-c4bda61935c2.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5ed8f7fa-7acb-4fb0-bafd-4a55ac2e8ff7.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3f1afe29-5d1f-4ee0-af53-d8eb1f799e73.jpg" title=" 3.jpg" / /p
  • 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等3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
    p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关于组织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等20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资便字〔2017〕267号)等文件要求,现将“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等3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见附件)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时间为2018年1月22日至2018年2月5日。 /p p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的凝练布局和任务部署已经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咨询评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本次征求意见重点针对各专项指南方向提出的目标指标和相关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认真研究收到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相关重点专项的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将不再反馈和回复。 /p p   附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8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征求意见稿) /p p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国家场地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支持场地土壤污染形成机制、监测预警、风险管控、治理修复、安全利用等技术、材料和装备创新研发与典型示范,形成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系统解决技术方案与产业化模式,在典型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p p   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 4-5 年。2018 年拟安排不超过 35 个项目,约占专项总任务的 30%左右。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以及场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集成示范类项目,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组织协调作用,形成产学研用研发团队。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 1:1。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 6 个,项目申报团队单位总数不超过 10 个。 /p p   应用示范类项目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区域开展。 /p p   本专项 2018 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p p   1.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源解析理论与方法 /p p   1.1 我国污染场地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 /p p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污染场地区域分布及其与产业行业的关系,明确有毒有害物质名录及污染场地时空分布规律 运用大数据及遥感等技术,探明我国不同区域重点行业污染场地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 研发场地污染数据挖掘方法 阐明污染场地形成机制,发展污染场地时空分布预测模型,建立数据库和可视化管理平台。 /p p   考核指标:建立全国污染场地名录及动态数据库 1 套 明确我国污染场地区域分布与产业行业关系,提出污染场地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及主控因子 建立我国场地污染数据挖掘方法、时空分布图集与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业务化应用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10 项,发表高质量论文 25 篇,出版专著 2 部。 /p p   1.2 基于大数据的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识别、预测和管控策略 /p p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识别方法、预测模型及管控策略 开发我国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大数据互联网体系,完善数据开放及共享体系 研发基于大数据的场地污染智能识别模式,明确区域尺度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特征污染物的源-汇关系 创建我国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状况评估与预警的软件系统,基于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制定污染场地中长期风险管控对策。 /p p   考核指标:构建我国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状况大数据互联网共享和评估技术体系,实现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趋势的定时预测与发布 开发出基于大数据的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与风险识别方法 1 套,建立区域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预测预警体系,形成我国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策略 成果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 10 项,发表高质量论文 25 篇,出版专著 2 部。 /p p   1.3 经济快速发展区场地土壤污染源识别与源-汇关系 /p p   研究内容:研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等不同区域的场地特性、污染特征、污染源与排放强度 筛选不同区域场地土壤优先管控污染物,建立优先控制污染物排放清研究不同区域场地土壤污染物溯源方法,阐明优先管控污染物源-汇关系 识别污染源主控因子和优先管控污染源,评估土壤优先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度,明确污染源的防控要素 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提供基础信息和方法学。 /p p   考核指标:建立不同区域的场地土壤污染源-汇关系,形成污染源识别技术与方法体系 1 套 建立区域场地土壤污染物排放强度评估方法,提出优先控制污染物排放清单 1 套 编制场地土壤优先管控污染源识别与排放强度评估技术规范 4 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 10 项,发表高质量论文 30 篇,出版专著 2 部。 /p p   1.4 重点行业场地污染形成机制与源解析 /p p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金属采选/冶炼和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与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特征及发生规律,解析典型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形成机制,建立优控污染物排放清单 揭示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相分布特征和源-汇关系,研究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解析方法,提出重点污染源的环境风险防控要素与防治途径 为我国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源监管和排放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p p   考核指标:阐明金属采选/冶炼和化工行业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形成机制,建立特征污染物清单 1 套 形成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源解析方法体系,提出污染源-汇机制和风险防控途径 制定场地土壤污染源解析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 2套,并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项,发表高质量论文 30 篇,出版专著 2 部。 /p p   1.5 场地土壤重金属积累、转化与生态环境效应 /p p   研究内容:研究场地土壤重金属赋存特性与积累规律,解析重金属形态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建立调控重金属形态转化的技术原理 阐明不同区域及行业场地土壤污染物形态转化条件、潜力其生物效应,揭示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主控因子 开发重金属污染生物效应评价方法,精准评估污染场地的生态环境风险,形成风险防控、预警与安全利用方法方案。 /p p   考核指标:确定不同区域和行业场地土壤重金属积累规律和生物地球化学机制,提出场地土壤中重金属积累与有效性的主控因子,开发出重金属污染生物效应评价方法,形成风险防控、预警与安全利用方法体系,制定出调控场地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系统方案,选择典型重金属污染场地进行验证和应用。发表高质量论文 40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10 项,出版专著 2 部。 /p p   1.6 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迁移扩散与预测 /p p   研究内容:选择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株潭等重点区域,研究不同区域场地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迁移扩散规律,揭示不同类型重金属在不同场地介质中多相分配、空间分布及其与介质组成结构的关系 研究不同场地条件下土壤-地下水重金属的迁移、扩散动态及通量,阐明迁移扩散过程与机制 探明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迁移扩散主控因素,为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转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p p   考核指标:明确不同区域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重金属迁移规律、扩散通量及主控机制,阐明重金属迁移驱动机制,建立非均质多相介质重金属运移扩散模型 1 套,提出不同区域场地土壤-地下水金属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并选择不同区域污染场地开展试验性应用。发表高质量论文 40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10 项,出版专著 2 部。 /p p   1.7 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机制 /p p   研究内容:研究场地土壤与地下水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表征多介质、多界面、多过程复合的环境行为,阐明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学耦合过程,揭示基于化学质量平衡及区域多介质间的传质机制 研究场地工程管控和修复过程中污染物多界面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发展多组分可分辨的高灵敏表征技术 开发土壤-地下水系统重金属界面原位表征方法,创建多介质界面污染过程调控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形成多介质界面污染过程调控方法体系。 /p p   考核指标:明确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作用机制和界面传质过程,建立场地土壤污染物界面机制与刻画模型 1 套 开发出土壤-地下水系统重金属界面通量计算方法 1 套,形成界面反应原位表征新技术 1 套 发表高质量论文 40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10 项,出版相关专著不少于 2 部。 /p p   2. 场地土壤污染调查监测与风险监管技术与设备 /p p   2.1 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原位采样新技术与新设备 /p p   研究内容:开发适用于我国场地土壤弱扰动原位采样的高频声波钻进设备、全液压直推式钻进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低扰动土壤采样、地下水快速建井采样技术与装备 研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膜界面探测器等原位检测工具,开发地下水分层快速取样新技术与设备,制定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原位采样技术规范,提出产业化发展模式。 /p p   考核指标:研制场地土壤原位采样的高频声波钻进和全液压直推式钻进设备各 1 套,最大采样深度不少于 30m,其他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整机部件国产化率不低于 80%,生产成本低于国际同类产品 30%以上 研制出原位VOC 膜界面探测器等场地检测工具 3 套,开发出地下水分层快速取样技术与设备 1 套 开展不少于 20 个案例场地验证与示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 20 项 编制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原位采样技术规范 1 套,编写技术应用案例 10 套。 /p p   有关说明:建议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p p   2.2 场地污染实时响应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 /p p   研究内容:研发冶炼、焦化、化工、油气开采等重点行业场地污染新型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 研究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源泄露无损监测技术,开发场地污染物监测筛选技术,开发污染场地多要素、全过程综合在线监测体系 建立集成污染场地一体化模拟系统,研发场地污染的智能预测技术,实现污染物分布、迁移的可视化模拟 研究建立场地污染监测与预警平台 研究产业化发展模式 选择不同类型污染场地进行验证。 /p p   考核指标:研制出有机和无机多组分在线监测数据采集与传感成套仪器各 1 套 建立污染场地监测筛选技术体系,开发出场地重点污染风险源泄露实时响应的无损监测技术,实现泄漏点精准定位,最小响应泄露量低于 0.1m3,漏点定位精度达到米级,漏点检率不低于 90% 形成智慧型、可视化场地环境污染预警技术体系,建立典型重点行业企业多维度、多组分场地监测-模拟-预警综合平台 2 套 选择重点行业场地开展验证性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 15 项。 /p p   2.3 场地土壤污染物形态和有效性测定方法与标准化 /p p   研究内容:研究主要污染行业场地土壤中各类典型污染物形态的原位表征技术 开发基于生物、化学、生态学等耦合手段的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测试方法,形成适用我国场地土壤主要重金属类和有机类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测定的标准技术体系 采用标准化技术研究污染物形态和有效性的时空变异特征及主控因子,构建基于主控因子的污染物有效性预测模型 选择不同类型污染场地进行验证。 /p p   考核指标:研发场地污染物形态原位表征方法不少于 2 种 创建场地土壤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测定的国际标准技术体系 1 套,形成不少于 15 种的有机和重金属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测定技术指南,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 提出基于主控因子的污染物有效性预测模型 2 个 开展不少于 20 个案例的场地应用验证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5 项以上。 /p p   2.4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基准 /p p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中的污染物形态归趋、生物有效性等问题,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本土化的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体系 基于污染物的有效剂量-形态-效应关系,研究建立涵盖多污染物的我国场地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体系 针对场地特征及再利用方式,研究建立我国场地土壤环境安全利用指标和阈值体系 选择典型污染场地进行验证。 /p p   考核指标:形成我国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体系 1 套,编写分别针对人体健康风险、生态风险和保护地下水安全的场地土壤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各 1 套 建立我国场地土壤环境基准体系 1 套,建立基于不同开发用途的我国场地土壤环境安全利用阈值体系 1 套,包含污染物不少于 80 种 所研发的指南、基准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 开展不少于 20 个案例场地的风险评估应用验证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5 项以上。 /p p   2.5 场地土壤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和标准 /p p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的污染物性质鉴定标准与技术方法,建立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基线确定与污染损害调查技术方法,构建基于场地污染物迁移与归趋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损害因果关系多证据判定技术 研究场地污染损害实物量化和价值评估技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费用核算标准体系,形成不同区域和行业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体系 研究制定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 选择典型污染场地开展损害评估技术验证。 /p p   考核指标:形成基于生物毒性的环境污染物有毒有害特性评估方法与危险特性鉴别技术,建立场地生态环境损害基线确定与损害调查技术方法体系 提出基于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损害的因果关系判定与责任分配原则与技术方法体系,开发出场地土壤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技术快速筛选与损害量化工具,编制场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10 套,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 开展不少于 20 个案例的场地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应用示范与验证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以上。 /p p   2.6 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体系与方法 /p p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管理框架、评价指标和技术方法,提出与国际接轨的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发展战略 研究适合国情的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选择典型污染场地开展实际案例研究,分类构建我国污染场地全过程可持续管理方法和标准规范 选择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构建区域尺度污染场地治理修复与再开发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形成我国污染场地再开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p p   考核指标:提出中国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管理框架体系和发展战略,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 形成典型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1 套 编制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不少于 7 套,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 开发场地修复绿色可持续评估软件工具、区域尺度场地风险管控与安全利用可持续性评估软件工具各 1 套 开展不少于 20 个案例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应用示范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以上。 /p p   2.7 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与场地安全利用监管技术和标准 /p p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利用过程不关联的问题,以及修复后土壤安全处置研究滞后的状况,研究不同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及利用处置技术,建立不同区域、行业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场地修复后土壤安全利用处置技术体系 研究修复后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控制技术体系、长期监管技术与评判标准,提出修复后不同用地功能场地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方案 选择典型污染场地开展示范。 /p p   考核指标:编制不同应用情景的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3 套 制定不同区域、行业和土地利用方式场地修复后土壤安全利用等级划分标准 建立修复后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控制技术体系,编制技术指南 5 套,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 建立修复后场地安全利用技术体系,开展不少于20 个案例的场地应用示范验证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以上。 /p p   2.8 重点行业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场景与定量估算方法 /p p   研究内容:选择制药、印染、涂料生产与使用等重点行业,研究有毒有害物质环境排放特征,筛选重点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清单,构建典型行业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场景,阐明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环境转归机制,发展多介质环境暴露估算方法,评估潜在土壤环境风险,研发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定量估算软件,为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提供技术方法。 /p p   考核指标:形成重点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清单,建立多介质环境暴露估算方法,研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预测模型 1 套,形成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与暴露模拟软件 5 套,制定有毒有害物质环境暴露参数手册 1 套,上述清单、模型需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8 项以上,发表论文 15 篇以上。 /p p   2.9 长江经济带高关注化学品风险管控关键技术 /p p   研究内容:针对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集聚、化学品种类繁多、风险高的特点,研究长江经济带高关注化学品污染特征和分布规律,识别沿江地区化学品重点风险源 研究建立土壤及环境生物中高关注化学品的分析方法,评估高关注化学品环境和健康风险 选择典型化工园区开展应用示范,确定长江经济带优先控制化学品目录,并提出风险控制综合管理对策。 /p p   考核指标:完善和建立 300 种高关注化学品的环境分析方法,研发化学品危害信息流转识别软件系统 1 套,完成优先级别最高的 20 种高关注化学品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提出长江经济带优先控制化学品目录和空间分布图谱,完成 1 个省域和 2个不同类型化工园区化学品风险管控的应用示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10 项。 /p p   3. 矿区和油田场地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与治理技术 /p p   3.1 重金属尾矿库污染高效固化/稳定化材料、技术与装备 /p p   研究内容:研究典型矿种尾矿重金属释放特点与污染规律 研发重金属尾矿污染长效固化剂/稳定剂等环境功能材料 研发重金属尾矿库表面高效生物/物化覆盖材料,以及重金属尾矿库污染土壤稳定层构建与快速中间覆盖技术与装备 开发重金属尾矿库深层尾砂高压旋喷注浆等固化/稳定化技术与装备 形成重金属尾矿侵蚀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与修复技术体系,并进行现场技术应用验证,建立工程技术规范。 /p p   考核指标:创制重金属尾矿污染长效固化剂/稳定化剂、高效生物/物化覆盖材料等环境友好的修复功能材料 6 种 研发重金属尾矿库固化/稳定化装备 4 套,建设功能材料及装备生产线1 条 生产和应用成本明显低于国际同类产品 选择西南金属采选区,开展不少于 10 个案例场地应用示范验证,实现重金属稳定化率达到 85%以上 编制重金属尾矿库源头控制与修复技术规范 2 项,形成重金属尾矿库固化/稳定化、生物/物化覆盖技术方案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以上。 /p p   有关说明:建议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p p   3.2 浸矿场地残留浸矿剂高效淋洗材料、技术与装备 /p p   研究内容:研究稀土、金矿等堆浸场和原地浸矿场残留浸矿剂释放特征,以及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关联的源-汇关系 研发堆浸场和原地浸矿场残留浸矿剂绿色淋洗剂等修复材料和快速淋洗工艺及技术,开发浸矿场地淋洗液可移动处理利用设备 研究建立堆浸场和原地浸矿场污染源头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验证。 /p p   考核指标:研制稀土、金矿等典型浸矿场残留浸矿剂的绿色淋洗剂 6 种以上,形成残留浸矿剂快速淋洗工艺与技术不少于 5 项 研发浸矿场淋洗液处理和利用技术装备 4 套 开展不少于 6 个案例场地示范应用验证,浸矿场最终淋洗液达到国家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要求,不产生二次污染提出堆浸场和原地浸矿场污染源头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 制定浸矿场治理技术规范 3 套,被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 项以上。 /p p   3.3 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绿色清洗-脱附集成技术与智能化装备 /p p   研究内容:研究油气开采场地高浓度石油污染时空特点与规律 研发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环境友好型淋洗剂和增溶剂等修复材料 研制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模块化、自动化、低能耗、智能型的能规模化运行的热解修复技术与装备 研发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绿色清洗-高效热脱附联合修复技术与装备 构建油气开采场地高浓度石油污染源头控制与修复技术体系,并进行技术示范验证。 /p p   考核指标:开发友好型淋洗剂和增溶剂等修复材料不少于 6种,创制先进的热解和绿色清洗-高效热脱附技术与装备各 1 套,生产和应用成本明显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建设修复材料及装备生产线 2 条,提出油气开采场地高浓度石油污染源头控制与修复技术体系,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 开展不少于 6 个案例场地示范应用验证,修复后土壤石油烃含量达到修复目标和实现土壤安全利用 制定石油开采场地修复技术规范 2 套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5 项以上。 /p p   4. 城市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管控与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 /p p   4.1 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土壤高效化学氧化/还原技术 /p p   研究内容:针对农药、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场地污染问题,创制高传质性并具有亲水亲脂双重特性的还原材料及强化辅助材料,形成氯代烃和苯系物污染场地原位高效还原修复技术 创制高传质性缓释氧化材料、增溶脱附及强化辅助材料,评估材料用于土壤污染物脱附和氧化效果,突破场地土壤中多环芳烃和农药污染物高效氧化技术 研发低渗透性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物原位物理强化/高效化学氧化/还原技术与装备,建立高效原位氧化/还原修复技术与装备体系 开展规模化集成与试验示范,创建可推广应用的产业化模式。 /p p   考核指标:研制高传质、高效氧化/还原功能材料不少于 3种,增溶和辅助材料不少于 3 种,材料成本比国际同类降低 30%以上,修复后氯代烃和苯系物去除率达 90%以上。研发低渗透场地原位氧化还原修复技术和装备 2 套,实现低渗透地层的渗透性能提高 1~2 数量级 形成高效氧化还原修复技术规范 3 套 申请发明专利 10 项以上。开展不少于 3 个案例场地示范验证,形成产业化模式。 /p p   4.2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热脱附成套技术与装备 /p p   研究内容:针对焦化、石油化工等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研究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物在高温条件下理化性质变化,创新具备热回用单元的低能耗、智能化、集约化、可快速移动及组装的成套热脱附技术与装备,研发配套的安全、高效、集成化的水气抽提及处理系统,开展热脱附后的尾气二次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并进行规模化集成与试验示范,提升异位热脱附成套技术与装备的修复能力与能效水平。 /p p   考核指标:创新适用于城市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的热脱附技术与装备 2 套,直接热脱附设备单台套处理规模不低于 30t/h,加热单元的容积利用率不低于 60% 间接热脱附设备单台套处理规模不低于 3t/h 热脱附成套技术与装备国产化水平达到80%,与同类国际装备相比,半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含水率20%)直接和间接热脱附能耗分别不高于 3500MJ/t 和 2500MJ/t,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97%,尾气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行业标准,二噁英不超过 0.1ngTEQ/m3 开展不少于 5 个案例场地示范验证,形成产业化模式。编制相关技术规范、操作指南 3 套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15 项以上。 /p p   有关说明:建议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p p   4.3 制革类及铬化工类场地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 /p p   研究内容:研究制革类及铬化工类场地铬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探明场地环境风险构成,建立风险管控技术体系 研制绿色高效修复材料和生产制备先进技术,评估材料安全性、便利性、长效性和修复适用性 开发场地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与装备体系,进行集成示范和适用性评估 研究建立制革类及铬化工类污染场地风险协同管控与修复技术体系。 /p p   考核指标:建立制革类及铬化工类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与管控方法体系 研制绿色高效修复药剂和材料 2 种以上,材料生产成本比国际上同类材料降低 30%以上,修复后土壤六价铬浓度降到 2mg/kg 以下 开展不少于 5 个案例场地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形成产业化模式。编制相关技术规范、操作指南 5 套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10 项以上。 /p p   4.4 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净化技术 /p p   研究内容:研究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特征污染物快速精准识别监测方法与深层检测技术 开发填埋堆体固体废物开采、分质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耐久性、抗侵蚀的新型阻隔防渗屏障材料,研发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垂直多层抗侵蚀屏障防污染技术、渗漏点微创修补技术 研发土壤和地下水高效协同修复技术,在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 /p p   考核指标:建立固体废物填埋场渗漏快速精准监测与检测技术 形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长效阻控技术体系,阻隔能力提升 100 倍以上 形成的填埋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净化技术,有机物去除率 90%以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 70%以上,较常规原位修复技术节省修复成本 60% 开展不少于 3 个案例场地示范验证,形成填埋场源控与污染协同治理技术方案 编制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 3 套 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 20 项以上。 /p p   4.5 地下水原位修复功能材料定向注入与强化传输技术 /p p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修复功能材料投放工艺粗糙、在含水介质中难扩散的问题,研发修复功能材料定向注入、分层注入等精准注入方式,开发功能材料强化传输技术,突破钻进与注入耦合的一体化智能化装备,形成地下水污染强化原位注入创新技术体系。 /p p   考核指标:研发修复功能材料定向精准注入及强化传输技术和装备,突破钻进与注入耦合的一体化智能化装备,最大钻进与注入深度不低于 30m,低渗透地层注入材料扩散半径不低于 3m,装备国产化水平达到 60% 研发技术装备在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 编制原位修复功能材料注入技术规范 2 套。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 /p p   有关说明:建议由企业牵头,产学研申报。 /p p   4.6 场地地下水卤代溶剂污染高效修复技术 /p p   研究内容:针对低渗透场地地下水有机溶剂污染物脱附效率瓶颈问题,研发高增溶表面活性材料,开发低能耗、能量高效利用的原位热强化驱动与氧化修复技术 耦合原位、异位有机溶剂分离净化技术,创建基于增溶与热驱动的原位高效脱附-氧化集成技术体系与成套装备,形成场地地下水卤代溶剂污染高效修复创新技术体系。 /p p   考核指标:开发高增溶表面活性材料 3-5 种,增溶效果与清水相比提高 2 个数量级,生产成本降低 30% 研发原位热驱动-强化氧化修复装备 1 套,实现驱动扩散与氧化修复耦合,装备国产化水平达到 60% 形成低渗透场地原位强化增溶、驱动和氧化修复技术体系,研发的技术、材料和装备实现工程化示范应用 编制高效修复技术规范 2 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 /p p   5. 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再开发利用技术综合集成示范 /p p   5.1 西南金属采选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防控与治理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p p   研究内容:针对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西南地区大型多金属矿采选及周边土壤中多种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污染迁移和源-汇关系,研发矿区尾矿库等场地原位固化-防渗-阻隔-覆盖防控技术,发展生物/物化覆盖材料与稳定层构建技术,建设尾矿库、矿坑等场地与周边土壤的工程化阻断体系 集成矿区场地及周边复合污染土壤强化原位修复,建设金属矿区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全过程控制和分级治理体系 形成金属采选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和修复技术模式,进行土壤污染防控与治理技术集成示范。 /p p   考核指标:研发形成适合西南金属矿区场地污染综合治理模式 3 套,筛选生态修复新材料 10 种,材料性能指标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生产成本降低 30% 建立金属采选场地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 3 个以上,实现重金属扩散率下降 80%,矿区周边地表和地下水符合当地水体功能要求。制定污染防控与治理修复技术规范 4 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5 项 形成技术应用与推广模式。 /p p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 产学研联合申报。 /p p   5.2 中南有色金属冶炼场地综合防控及再开发安全利用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p p   研究内容:针对湖南、湖北以及江西、安徽等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问题,研究典型冶炼场地与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迁移和源-汇关系 开发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长效绿色固化/稳定剂,创制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原位和异位固化/稳定化、分离修复技术及装备 研究冶炼场地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综合防控和再开发安全利用技术 集成冶炼场地土壤污染分级治理技术、修复技术和资源化安全利用技术体系 开展典型金属冶炼区综合防控及再开发安全利用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p p   考核指标:研发冶炼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固化稳定化剂等修复功能材料 15 种,重金属原位和异位固化稳定化与分离装备4 套,材料与装备性能指标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生产成本降低 30%,装备国产化水平达到 60% 建立金属冶炼区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技术模式,建设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工程,实现重金属稳定化率达到 90%以上 制定场地修复技术规范 2套和技术方案 1 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5 项。 /p p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 产学研联合申报。 /p p   5.3 华南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协同修复技术装备与综合治理示范 /p p   研究内容:研究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处置场地土壤重金属和毒害有机物复合污染特征 研制物化固定剂、吸附阻隔剂、生物修复剂等风险管控和修复材料 研发物化固定、阻隔和常温分解、强化生物降解等协同修复技术和智能化装备 集成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协同修复技术、产品和装备,开展典型污染区综合治理修复工程示范,构建华南地区电子废物拆解场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 /p p   考核指标:研制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绿色高效修复材料 4种,建立修复材料生产线 1 条 研发物化固定、阻隔和常温分解、强化生物降解等协同修复技术和智能化装备 3 套,设备国产化水平达到 80%,生产和应用成本低于国内外同类设备 研发技术及装备在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处理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达 95%以上,重金属活性降低 85%以上或达到修复目标,修复后土壤实现安全利用,治理成本明显低于国内外同类场地。编制技术规范 3 套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项。 /p p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 产学研联合申报。 /p p   5.4 西北特殊生境有色金属污染场地土壤原位物化和生态修复技术及集成示范 /p p   研究内容:针对新疆、甘肃、宁夏及内蒙等西北干旱、高盐碱和高风蚀区的特殊气候和生境特征,研发铅锌矿、铜矿、金矿等典型有色金属尾矿渣污染固化控制技术与装备,开发矿尘和尾矿土的胶结抗风蚀技术和矿区重污染土壤原位生物矿化钝化技术 研发有色金属矿区-绿洲交错带中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阻断材料与技术,开发干旱区有色金属矿区盐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位生物稳定化技术 集成原位物化、生物修复工程技术与成套装备,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区域进行规模化工程示范。 /p p   考核指标:形成适用于西北干旱区有色金属矿区土壤污染原位防控与修复成套技术与装备体系。研制修复材料产品不少于 8 种,建设生产制备线 1~2 条 尾矿渣和土壤原位生物钝化修复技术装备 1 套,固化后能抗 30m/s 以上风力,重金属淋滤率削减 95%以上 建立干旱区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场地防控与修复示范区不少于 3 个,达到满足国家风险管控或修复要求修复后土壤实现安全利用。编制相关技术规范 2 套,形成“集成示范”阶段后的技术推广体制与机制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5项以上。 /p p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 产学研联合申报。 /p p   5.5 京津冀及周边焦化场地污染治理与再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p p   研究内容:研究土壤污染过程、生物多样性变化与环境容量承载力,形成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安全再开发指标体系 研发焦化场地复杂环境下复合污染土壤固化/稳化-降解新材料和新技术,建立多相抽提-热处理-生化一体化高效原位修复技术及风险管控技术集成体系,在山西、河北等地区进行集成工程示范 创建可持续场地污染治理修复与安全再开发利用新模式 研究形成集成示范和技术推广的体制与机制。 /p p   考核指标:建设典型行业场地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与安全再利用工程 3 个,实现示范区场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和能源消耗明显降低,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可控,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或回用率达到 80%以上,污染场地安全利用率达 95% 形成适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场地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方案与风险监管模式 4 套 形成“集成示范”阶段后的技术推广体制与机制。编制技术规范与标准 5 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以上。 /p p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 产学研联合申报。 /p p   5.6 长江三角洲农药污染场地修复及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p p   研究内容:针对长三角农药污染场地条件与污染物源-汇关系,研制径流阻断和垂直阻隔的风险阻控、高效氧化和生物修复系列技术,开发绿色修复与安全利用为一体的集成技术体系 开发高效长效原位氧化和生物修复药剂,建立基于原位控制、强化治理和长期监控为一体的修复技术体系,结合城市或区域空间发展规划进行集成工程示范,研究农药污染场地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方案。 /p p   考核指标:开发出高效氧化和生物修复材料不少于 4 种,农药降解率不低于 80%,生产和应用成本低于国外同类材料30%以上 形成风险阻控、高效氧化和生物修复技术体系,建立集成示范区不少于 3 个,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或回用率达到 80%以上,污染场地安全利用率达 95% 编制农药污染场地修复治理技术指南或规范 2 套,形成技术应用和推广机制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以上。 /p p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 产学研联合申报。 /p p   5.7 油田开采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技术集成示范 /p p   研究内容:针对油气开采区土壤石油烃污染源头控制问题,研究典型油气开采区场地及周边土壤石油烃污染迁移特征和源汇关系 研发废弃泥浆和钻井污水固液分离处理技术与装备,泥浆回收再利用技术与撬装设备 集成油田开采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技术,建立典型油田开采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技术集成示范工程,形成油气开采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技术体系。 /p p   考核指标:建立典型油气开采区土壤石油烃污染源解析模型 1 套,形成油气开采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与修复技术体系和模式 形成油气开采区固液分离处理、泥浆回收再利用关键技术 建立示范区不少于 3 个,达到修复目标 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或回用率达到 80%以上,污染场地安全利用率达 95% 编制油气开采土壤修复行业技术规范 4 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 /p p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 产学研联合申报。 /p p   5.8 长江经济带石化类场地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p p   研究内容:针对长江经济带等地区炼化企业、油库、加油站类石化有机污染场地,研究建立场地土壤环境风险管理的大数据平台 集成形成石化场地污染源控制-过程阻断-原位修复相耦合的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与装备体系 通过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技术应用示范,形成石化类有机污染场地污染治理修复与安全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建立监测预警-风险管控的管理平台,创建绿色可持续石化类场地污染治理修复集成技术方案与管控模式。 /p p   考核指标:建立长江经济带石化企业场地污染在线监测与环境风险管理的预警系统,形成数据采集和智能控制平台 集成石化场地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和装备体系,提出修复系统技术集成模式 建立长江经济带石化类场地监测预警-风险管控技术示范区不少于 3 个,达到修复目标,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或回用率达到 80%以上,污染场地安全利用率达 95%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 15 项。 /p p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 产学研联合申报。 /p p br/ /p
  • 泽权仪器2016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技术交流会风采
    上海泽权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参加在广东举办的2016有机污染场地交叉评估与修复技术交流会,在本次交流会上,我公司向广大参会者展示和介绍了我公司代理的奥林巴斯手持式土壤重金属分析仪。 我公司孙海龙总经理在接受广东电视台采访时具体演示和介绍了奥林巴斯最新款手持分析仪Vanta的操作方法和应用。https://v.qq.com/x/page/a03525mkuyj.html 上海泽权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进口无损检测设备的供应商。公司目前是美国Innov-X伊诺斯手持X荧光光谱仪环保行业、特检行业的独家代理,以色列Xenemetrix台式X荧光光谱仪、德国Belec直读光谱仪的授权代理。近年来,Innov-X手持XRF仪器以其优异的测试性能,在市场上广受好评,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合金领域,能够帮助客户快速识别合金材质牌号。
  • 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钻测一体化装备操作指南》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相关单位、专家: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印发《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和《中华环保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归口,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钻测一体化装备操作指南》团体标准,经多次调研、内部讨论、召开专家技术审查会等多项工作,数易其稿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现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间,请各有关单位及专家认真审阅标准文本,对本标准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并于2023年7月15日前以邮件的形式将《团体标准意见反馈表》反馈至编制组秘书处,逾期未回复按无意见处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已登载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www.ttbz.org.cn)和中华环保联合会官网(www.acef.com.cn)。 联 系 人:尹 健 13521172483电子邮箱:bgs@acef-chs.cn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14区青年沟东路华表大厦五层501室 附件:1、《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钻测一体化装备操作指南(征求意见稿)》2、《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钻测一体化装备操作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3、中华环保联合会团体标准意见反馈表 中华环保联合会2023年6月19日 有机污染场地土层剖面钻进探测一体化装备操作指南征求意见稿.pdf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钻测一体化装备操作指南编制说明.pdf附件3.中华环保联合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doc中华环保联合会关于《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钻测一体化装备操作指南》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函.pdf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关于开展《场地土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现场快速前处理及检测技术指南》和《场地土壤石油烃现场快速预处理及检测技术指南》两项团体标准立项通知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及相关专家技术审核,现对《场地土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现场快速前处理及检测技术指南》项目计划编号为CI2023103和《场地土壤石油烃现场快速预处理及检测技术指南》项目计划编号为CI2023104,两项团体标准进行立项,特此公告。请标准起草单位对标准质量严格把关,广泛听取意见,按计划递交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使该立项标准的制订更加科学合理,欢迎与立项标准有关的科研、使用、管理单位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该项标准的编制工作。如有单位或者个人对该标准项目存在异议,请在公告之日起15日内将意见反馈至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9号恒兴大厦13层F联系人:郑华林 86-10-62652520或13910851718Email :ci@ciapst.org传 真:86-10-62652068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2023年4月20日
  • 自动酸值测定仪对油料酸度值的测定有何意义呢
    通过自动酸值测定仪对油料酸度值的测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判断油料中酸性物质含量  酸度越高,油料中所含的酸性物质就越多。通过自动酸值测定仪的检测可看出油料中酸性物质的含量,随原油性质和油料精制的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2)判断油料对金属的腐蚀性  油料中有机酸含量少,在无水分和低温时,对金属不会有腐蚀作用,但其含量增多及存有水分时,就会腐蚀金属。有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酸性越大,腐蚀能力也越强。  (3)油料的使用性能  油料中酸度过高,不仅影响色度,而且油料燃烧后生成有害气体,腐蚀零部件和污染环境。柴油的酸度对发动机工况影响很大,酸度大的柴油会使发动机内积碳增加,造成活塞磨损,使喷嘴结焦,影响雾化性能和燃烧型。  (4)判断使用中润滑油变质程度  润滑油在石油一段时间后,由于油料受热和氧的作用而氧化变质,使酸性物质增加,不仅腐蚀设备,而且影响润滑油的使用性能。通过自动酸值测定仪的检测,当酸值超过一定限度时,应更换新油。
  • 何以洞察“毒地”?禾信仪器GC-MS助力土壤污染问题场地调查
    近日,一则关于某地区“毒地”的新闻持续发酵,引发公众关注。据相关报道,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因土壤污染问题,将某地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告上法庭,涉案金额达百亿元。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涉案项目多处地块土壤中苯并芘、萘严重超标,不符合用地标准。目前法院已立案受理,尚未开庭审理。 受污染的土壤样品有基质复杂、含量高、组分多等分析难点。禾信仪器GC-MS 1000凭借设计精良的高温惰性陶瓷离子源、非共轴双预杆,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密度、抗污染强的能力,十分适用于测量环境污染物中苯并芘和萘的含量。01.什么是苯并芘、萘?苯并芘和萘都属于带有苯环结构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均表现了生物毒性、致畸性、致癌性,其中苯并芘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可以引发肺癌等多种癌症。 大型重工业企业生产过程通常涉及碳黑、钢铁、炼油、炼焦和橡胶等材料,这些过程可能导致苯并芘和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这种污染可能对周边的大气、水体和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威胁附近居民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考虑这类物质产生来源广、毒性高,二者在《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均列为基础项目(必测)。GB 36600-2018 表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基本项目)02.禾信仪器应对多环芳烃解决方案按照GB 36600-2018表3指定的分析标准,使用禾信仪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1000验证了以下2个常用质谱法的检出限、精密度、正确度,方法验证结果表明禾信仪器GC-MS 1000性能和稳定性完全满足标准要求。方法一:《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05-2016)土壤中多环芳烃总离子流图结果分析18种多环芳烃线性相关系数R² 均大于0.99;检出限:苯并芘0.02mg/kg(标准要求0.17mg/kg)、萘0.02mg/kg(标准要求0.09mg/kg);精密度RSD为1.6%-9.0%;土壤基质加标回收率为84.2%-123%。以上方法验证结果均满足分析标准的要求。方法二《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34-2017)土壤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总离子流图结果分析 55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线性相关系数R² 均大于 0.99;检出限:苯并芘0.009mg/kg(标准要求0.1mg/kg)、萘0.02mg/kg(标准要求0.09mg/kg);精密度RSD为1.9%-24.2%,土壤基质加标回收率为48.2%-128%。以上方法验证结果均满足分析标准的要求。 综上,禾信仪器GC-MS 1000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完全满足土壤和沉积物中苯并芘、萘等多环芳烃的测试。
  • 安徽省质检院在油脂和油料农药残留检测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近日,安徽省质检院食品安全团队提出一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油脂和油料中多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技术。据悉,我国是世界油料作物生产、贸易大国,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泛,主要包括大豆、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等作物。在油料作物生产过程中,为提高杀灭病虫害的效果,会混合使用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农残混合污染主要源头之一。安徽省质检院食品安全团队选取13种油脂和10种油料基质进行加标实验,比对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合理优化提取溶剂、质谱、色谱分析条件,通过精密度、回收率、基质标准曲线的分析试验,最终确定改良的QuEChERS方法作为最优前处理方式,并建立最佳的仪器分析条件。所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特点,为油脂油料中多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 开局小目标,做油料光谱仪领域隐形冠军——“创新100”访广东中科谛听科技有限公司
    为助力国产科学仪器发展,筛选和扶持一批优秀的科学仪器产品和企业,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由仪器信息网主办、我要测网协办的“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于2013年9月5日正式启动。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借助报道、走访、调研等方式,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本期“创新100”访谈,仪器信息网走进广东中科谛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谛听”),带大家了解这家初创型成果转化企业。广东中科谛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国浪仪器信息网:请介绍一下中科谛听,公司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中科谛听:中科谛听是经广东省科学院批准,由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研发及管理团队、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成果转化企业,致力于打造精密仪器成果转化大平台,服务全院乃至全省相关科研团队。发展历程如下:60年代,国内第一代光谱仪器专家在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开展原子光谱仪器研发工作;2000年以来,逐步取得了若干项基于旋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仪(油料光谱仪)的关键专利;2014年,油料光谱仪经科技部评审被列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拟立项项目;2015年,广东省财政厅设立专项研发项目;2018年,油料光谱仪样机通过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及中国赛宝实验室(工信部电子五所)第三方测试;2020年,广东省科学院批准成立成果转化企业——广东中科谛听科技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请重点介绍一下贵公司的研发团队?中科谛听:公司的研发团队起源于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从上世纪60年代便从事光谱仪器的研发工作。目前,公司已配备一批长期专业从事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人才,具有深厚的客户问题解决能力,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为己任,努力创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2022年,公司创始人、科学家钟金钢教授因在相关领域的杰出贡献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当前主推的产品及型号是什么,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中科谛听:新一代OA800油料光谱仪。该仪器满足美国标准ASTM D6595《所用磨损金属和污染物的测定 旋转盘式润滑油或用过的液压油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美国标准ASTM D6728《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燃气轮机和柴油发动机燃料中污染物的标准测试方法》、国家能源局标准NB/SH/T 0865《在用润滑油中磨损金属和污染物元素测定 旋转圆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国内进出口行业标准SN/T 1652《进出口燃气轮机和柴油发动机燃料油中污染物检测方法 旋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等。适用于润滑油、液压油、机油、汽轮机燃油等油料中磨损金属、污染物、冷却液及添加剂等各种金属元素的多元素同时测定。标配同时测定24种元素(Ag、Al、Ba、Ca、Cd、Cr、Cu、Fe、K、Li、Mg、Mn、Mo、Na、Ni、P、Pb、Sb、Si、Sn、Ti、V、Zn、Bi),根据不同需求可灵活增加检测通道(B、As、In、Co、Zr、W、Sr、Ce),添加元素无需硬件改变。新一代OA800油料光谱仪仪器信息网:请问贵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有哪些,增长点在哪里?中科谛听:中科谛听主要从事以光谱技术为核心的科学仪器产业化工作,主营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仪等光谱仪器及专业技术服务,是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其中,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仪采用双向激发高重复率火花光源等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测定大型装备的油液(润滑油、液压油、燃料油)中所含金属磨损颗粒的成分与含量信息。该产品的研发有效打破了相关油液检测技术在国内市场的垄断,更是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以往用户主要购买进口的油料光谱仪,未来或替换为中科谛听研发的油料光谱仪产品。仪器信息网:贵公司下一步在市场和产品方面有何计划?中科谛听:目前,中科谛听正稳步推进市场,得到各行业用户的认可和肯定。打破国外“卡脖子”进口垄断,为中国军队产业集群提供所有的油料光谱仪,是公司的发展目标;成为“油料光谱仪领域冠军企业”,是公司的发展愿景。下一步,中科谛听将继续集中力量发展油料光谱仪在军队产业集群中的应用,同时关注新能源产业集群、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电力产业集群、铁路产业集群、高端装备产业集群相关领域的需求来扩展产品。
  • 场地调查技术和仪器“大荟萃”——CIEPEC2017之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论坛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6月14-15日,CIEPEC2017同期活动之“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在北京凯宾斯基酒店举办,此活动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在15日的分论坛上,大会特设“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专题”,邀请国内外多名专家共同商讨我国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作为专业媒体参加了此次大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531897a-4bca-41d9-a7a8-952379bdaa97.jpg" title=" DSC0337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br/ /p p    strong 风险评估 模型选择和场地实际情况是关键 /strong /p p   此分论坛共有四位专家的报告以风险评估为主题,目前存在多种风险评估模型且风险评估的目的各不相同,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时机、风险评估模型,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参数,是发挥风险评估作用的关键因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6679247-a22b-4922-b353-1da710d46074.jpg" title=" DSC03089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环保署处长容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美国污染场地清理的风险评估简介及政策制定 /strong /p p   容跃处长介绍了美国在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包括风险评估常用模型、VOCs室内入侵风险评估用于指定污染场地清理标准、加利福尼亚州的原位修复许可制度以及多个规范性文件。并根据对我国风险评估的了解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场地修复需要清理土壤和地下水,而我国土壤和地下水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模式给此项工作无疑带来了很多不便。二是土壤气体采样在场地修复中是必要的,主要是因为气体挥发是很重要的一个暴露途径,其暴露危害是很重要的一个修复标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fe15baa4-0e9a-476c-a656-54e94df67e69.jpg" title=" DSC0311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友亚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北京市《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2011)回顾性评价 /strong /p p   周研究员从文献调研、模型参数等确定及筛选值计算、重金属以及无机物的修订、筛选值修订等过程详细介绍了《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2011)的制定过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修订目标。周研究员特别强调,筛选值是是否开展场地风险评估的依据,而只有根据场地的污染情况、利用情况,选用适宜的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作为污染场地目标修复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a198b410-00e6-4277-a3e6-270f84d71c20.jpg" title=" DSC03137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钟茂生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风险评估在场地修复对策制定中的案例应用及启示 /strong /p p   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流程为“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场地修复、修复验收、净地挂牌上市、开发商摘牌、开发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然而此流程在某些情况下会加大修复工程量。钟老师以北京某小区的开发为例进行了介绍,某污染场地拟开发成住宅区,进行风险评估后发现有污染物超标需要大面积修复。但开发方案制定完成之后发现,污染地区主要用于地下车库建设,受体特征应按商业居住,且换气率以及建筑底板厚度均有变化,再次风险评估后发现仅需移除深度为12-15米的污染土层即可。故钟老师建议场地修复与场地开发应联合考虑,避免大规模过度修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2a87a8cc-432e-4331-925a-69a4eb2ce39d.jpg" title=" DSC03307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工程系副教授 马杰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石油污染场地蒸汽入侵风险评估 /strong /p p   马老师主要介绍了蒸汽入侵的过程以及风险评估模型,得出如下结论:蒸汽入侵是一条重要甚至最重要的污染物暴露途径 蒸汽入侵过程非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 可靠的蒸汽入侵风险评估和风险确证需要Mutiple lines of evidence 的手段,尤其是现场监测手段 如果是用于场地筛查,推荐使用衰减因子法或者1D解析模型(J& amp E+Biovapor) 如果想得出更确切的结论,即使是最复杂的3D数值模型也不够用,必须靠现场监测数据。 /p p    strong 场地调查 方法、经验、人才都需要积累 /strong /p p   我国场地调查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调查方法和技术、调查经验还是调查人才都不完善,此次分论坛的几位专家介绍了各自在场地调查方面积累的技术和经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43d697bb-e7d0-4d15-a74b-ffda4b0efaf6.jpg" title=" DSC0316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宋静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中重金属地质高背景案例分析 /strong /p p   宋老师以某分散性染料工厂旧址进行的两次场地调查为例,介绍了场地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初次调查主要考虑了工厂生产污染,结果显示,厂区内镍超标且越深层越严重,明显不符合厂区的污染特征。宋老师团队进行了补充调查,收集了场地周边的水文地质资料,并选用了钻探能力更强的取样设备,结合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现场XRF检测 /span 和实验室分析,最终确定当地为局部地区的火山岩浆喷溢形成的火山台地,属于高背景地区,与工厂污染无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afffc429-c177-4375-92d6-f6832e19f91c.jpg" title=" DSC0318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 李喜青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受监控的自然衰减—原理和现场实验 /strong /p p   对于某些移除污染源并且周边暂时不开发利用的场地,可以通过监测场地的自然衰减过程和水文地质情况,保证其不对周边环境和人群造成危害即可,李老师重点为我们介绍了目前可用的用来监测自然衰减的技术。如通过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监测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CO2通量 /span 来监控LANPL的自然衰减 通过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单体同位素(氢、碳等)分析 /span 来了解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 通过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PCR、微生物芯片 /span 等分子生物技术来测定微生物活性从而评估衰减发生情况、通过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测定电子受体(硝酸盐、硫酸盐、二价铁等) /span 来确认自然衰减与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69388f6f-72c8-4a91-801e-60eb9fbfbd73.jpg" title=" DSC0322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轻工业环境科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魏文侠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研究及应用 /strong /p p   魏老师先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污染场地评估流程,包括传统场地调查评估流程、美国环保署快速场址评估流程、ASTM场地快速评估流程和三元法,并根据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介绍了目前场地调查常用的现场筛选技术,如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地电阻、地质雷达、电磁波探测法、直接贯入技术、薄膜界面钻杆、测爆器、PID/FID、便携式XRF、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比色法、免疫学检验法和浊度法 /span 。但目前我国现场辅助调查设备在场地调查中尚未普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3d186621-b6b1-4098-af16-a9590b559d7e.jpg" title=" DSC0325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总工程师/副所长 张建荣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场地污染调查的经验和体会(重点关注场地水文地质调查) /strong /p p   张老师介绍了自己从事场地调查多年积累的经验,尤其强调了水文地质调查在场地调查中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水质地质调查的步骤。污染源固然重要,但是只有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才能更加精准的预判污染扩散情况,从而减少无目的的采样的分析费用。采样时不仅要记录好采样过程,精准的三维坐标位置记录才能方便日后修复和验收时的点位确认。污染物修复目标值不仅要考虑人体健康风险,还要考虑异味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7d5c8920-9567-4308-b019-0b33cfcc6275.jpg" title=" DSC0329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王坚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污染场地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和含氧多环芳烃 /strong /p p   王老师介绍了其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和含氧多环芳烃的研究成果。多环芳烃是场地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 多环芳烃来源包括石油源和热源(热解或焚烧),二者的多环芳烃组成显著不同 城市场地土壤多环芳烃多来自热解或燃烧源,高环多环芳烃是主要关注污染物,苯并芘可作为指示污染物 含氧多环芳烃在城市场地土壤中可被检出,大部分是多环芳烃的10%以内 化学氧化、热脱附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多环芳烃、含氧多环芳烃含量,但化学氧化后土壤多环芳烃浸出浓度显著升高。 /p p   多位厂商专家也介绍了自己公司的经验。美国壳牌公司Malthew Lahvis博士的报告题目为“Recent Science to Support 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LNAPL)Remediation Decision Making at Petroleum UST Sites”, 西图集团(美国) 首席修复专家Terry Feng的报告题目为“美国地下水污染的概念模型和实例”,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宋登慧的报告题目为“DNALP污染场地高精度调查策略及工具选择”, 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张峰的报告题目为“污染场地原位热修复过程土壤地下水热采样技术及案例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7d6202b3-9e06-425e-9357-0a309615f4ba.jpg" title=" DSC03369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座谈现场 /strong br/ /p p   最后,各位报告专家以“我理解的可持续修复技术”为主题进行座谈,讨论了我国场地调查和场地修复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p
  • 斯派超科技发布升级版SpectrOil M油料光谱仪
    作为一家全球性润滑油、燃油和过程水分析仪器及软件供应商,斯派超科技公司发布了升级版SpectrOil M油料分析光谱仪。SpectrOil M油料分析光谱仪是美国国防部(JOAP)批准和认可的元素分析仪,是SpectrOil系列油料光谱仪中的军用版本。作为2017年8月与美国海军签订的960万美元合同的一部分,斯派超科技公司已经对SpectrOil M进行了升级,重新设计了分析仪的机械和电气系统,以满足苛刻的环境和强度要求。升级后的SpectrOil M光谱仪通过了一系列综合的军事标准或规范测试,包括抗振、抗冲击、抗电磁干扰和对极端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海军版的光谱仪通过了船上抗震规范。此外,新的海军版光谱仪扩展到了30种元素。其他方面的改进包括增加了触摸屏控制器和Windows® 10操作系统,增强了数据处理能力、易用性和现场适用性。软件升级提高了仪器的安全性能,改善了数据合并和导出功能。SpectrOil M系列分析仪采用旋转圆盘电极(RDE)技术检测天然和合成润滑油产品中的痕量溶解和悬浮颗粒。检测过程不需要样品制备,只需30秒即可完成。台式的分析仪易于运输,简单易用,操作人员无需特殊培训。斯派超科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rian Mitchell说:“斯派超科技公司已与武装部门合作了30多年。我们与国防部和JOAP密切合作,开发并提供可增强战备和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工具。对SpectrOil M的升级促进了我们的继续合作,并帮助我们改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关于斯派超斯派超科技专业从事设备状态监测的分析仪器和软件开发,是一家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工业和军队油液分析仪器供应商之一。工业客户包括石油化工、采矿、运输、海洋和发电公司以及商业测试实验室。斯派超科技的产品包括用于磨损金属分析的光谱仪、油液老化和污染分析仪、颗粒计数器分析仪和成套的实验室油液分析系统,所有这些设备都可通过TruVu 360™ 油液智能监测平台进行管理。
  • 蓝天 碧水 净土 三大保卫战——石化环境污染物分析及溯源技术进展
    石化产业是能源及化工原料的提供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因其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相关污染防治工作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炼油化工生产过程,部分物料具有易燃易爆和毒害性质,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污染,其中就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自201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新《环境保护法》、“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及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排放新标准等法律法规,环保政策导向由污染物总量控制转为环境质量改善,对炼化企业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乱排、废不乱放、声不扰民”,“清洁、低碳”既是对石化产品的要求,也是对生产过程所提出的要求。炼化企业环境监测对时空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验室检测、在线监测及现场快速监测技术都在各石化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有条件的石化、化工类工业园区已开展走航监测、网格化监测以及溯源分析等工作。石化行业的相关排放标准有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4330-2017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5085.7-2019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 ,以及更加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如DB 31/387-2018《上海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废气污染物监测技术及进展炼化企业废气污染物包括SOx、NOx、粉尘、烃类气体、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VOCs)、恶臭气体等有毒有害气体。目前,SOx、NOx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和在线监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包括滴定法、电化学方法及分光光度法等,而VOCs和恶臭气体的检测以气相色谱法(简称GC)、气相色谱质谱法(简称GC-MS)和高相液相色谱法为主,分析技术比较成熟,相关标准比较齐全。气相色谱法是应用最早、最普遍的技术,最初的分析模式为大体积采样和填充柱分析,在后续解决了采样预浓缩(低温)及热解析等预处理技术后,结合不同极性毛细管色谱柱组合的强大分离技术,形成了吸附管采样-热解析-毛细柱分离-GC/MS监测和苏玛罐采样-低温预浓缩-热解析-毛细管分离-GC/MS监测两种分析模式,实现了117种VOCs的准确测定。但该技术具有采样复杂、分析周期长、数据滞后的缺点,较难反映统一监测点位的浓度变化趋势。为了解决目前VOCs传统监测方法获取数据时空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在线监测、便携式监测技术已经成为石化行业VOCs现场监测的发展趋势。目前,可用于气体在线监测的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光谱技术、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等多种类型,具体的应用模式包括分析小屋和走航监测等。便携式分析仪主要用于应急检测、污染源追踪监测、环保部门执法抽查检测、泄露和敞开面VOCs检测等方面。目前,国内许多检测部门、企业已经逐步配备便携式VOCs分析仪。VOCs的异常排放及精准溯源更是目前炼厂VOCs排放的研究热点之一。水质分析及循环水漏油溯源技术进展石化行业的水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重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离子色谱、电化学法、气相色谱法、高校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色法、生物监测法等。其中钙硬度、碱度、氯化物、硫酸盐和电导率等可以反映水质的腐蚀性和结垢性,铁离子、铜离子可以反映阻垢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浊度和游离氯可以反映循环水系统的物料泄露情况和微生物控制情况等。目前,炼厂水质的常规监测及在线监测技术均比较成熟。那么,当监测指标发生异常时,对异常点位的及时准确溯源就成为了炼厂最为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循环水系统的油料泄漏问题在国内石化行业非常普遍,有泄漏现象的装置达到85%以上。一旦发生油料泄露,会在设备表面形成油膜,不仅大大增加了装置的能耗,也会给炼油装置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如果能及时找到漏油的源头,即精准溯源,将会极大的节约成本。现有的溯源方法并不完善,如下图所示: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基于烃指纹技术开发了智慧循环水溯源专家系统,通过将自行开发的水中油高效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烃指纹分析技术(基于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相结合,利用智慧循环水溯源软件,可以对循环水中的泄漏物料与炼厂的典型油品烃组成数据库进行匹配,并根据智能算法等技术,自动完成循环水泄露的智能监测和溯源,减少人为主观判断,提高循环水物料泄露源查找方法的自动化水平。该溯源方法具有高灵敏、高智能化的特点,在循环水系统发生泄露早期,即可快速给出泄露位置,避免造成更大的污染和浪费。石化企业循环水油料泄露溯源专家系统固废危废分析技术及进展在目前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的国家大政策下,部分城市和炼厂已率先提出固体废物零排放的年度计划,这就要求对现有企业的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属性、环境属性的全面表征,并对固废进行炼厂正常工况条件的协同处置时,有可能产生的腐蚀和安全风险开发快速的过程控制分析技术。石科院目前已经开发了对含油污泥、石油焦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属性及部分环境属性的表征技术,如油泥适度预处理耦合造气技术,可实现油泥梯级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油泥梯级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油泥梯级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附: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平台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具有的CNAS/CMA认证资质:标准号标准名称 CNAS/CMA认证1HJ639-2012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2HJ605-2011 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3HJ741-2015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4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5HJ 803-2016 土壤和沉积物 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6HJ 832-2017土壤和沉积物 金属元素总量的消解 微波消解法√7HJ 501-2009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 √40GB/T 14424-2008 工业循环水中余氯的测定√作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钱钦
  • 湖南率先出台土壤污染修复新标 填补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空白
    p   国务院日前下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为全国各地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指明了方向。 /p p   而在此前,湖南省率先出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湖南省地方性标准《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DB43T1125-2016)(以下简称《标准》)是由省环保厅、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这一标准的发布将填补湖南省在执行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时的标准空白。 a title=" 湖南发布土壤修复标准 与土壤新标对接" target=" _self"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513/191026.shtml" 【标准详情】 /a /p p    strong 新标准有何内容? /strong /p p   “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土壤背景值比较高,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因此,湖南省结合地方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实际情况,推出《标准》。”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陈灿表示。 /p p   “《标准》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了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指标、限值和监测方法。其中,《标准》还明确提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居住、商业、工业)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的pH值标准、总量标准值、浸出浓度标准值。” /p p   《标准》指出,在修复目标场地边界半径2000m范围内存在饮用水源地、集中地下水开采区、涉水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水环境敏感点,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浸出浓度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Ⅲ类标准,除此之外执行Ⅳ类标准。 /p p   《标准》还明确指出了总铅、总砷、总镉、总汞、总铬、六价铬、总钒、总锰、总铜、总锌、总锑等重金属因子的总量标准。 /p p   “这个《标准》突出了湖南省地域特性,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湖南省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陈灿说。 /p p   陈灿介绍,《标准》在着重调查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特征、土壤重金属背景及目前重金属污染场地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广泛征求了国内土壤修复知名企业、地方市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意见,经过召开多次专家咨询会,最终形成了《标准》。 /p p    strong 新标准“新”在哪? /strong /p p   结合近日发布的“土十条”,记者发现,“土十条”中,有4处明确提及湖南。从全面落实严格管控中提及“继续在湖南长株潭地区开展重金属各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到建设综合防治先行区中提出“要求在2016年底前,在湖南常德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p p   从“土十条”中可以看出,湖南连续几次被列入全国土壤修复试点的省份之一,足以看出国家对湖南的重视。而作为土壤修复重点省份的湖南,也将以新的土壤修复标准保障试点的有效运行。 /p p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文涛表示,新标准是湖南省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出的地方标准,虽在“土十条”之前推出,但与“土十条”诸多理念和思想相符,比如:“土十条”提出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各地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新标准基于保护人群健康和地下水,提出的土壤重金属治理分层控制的理念,也刚好契合“土十条”提出的“防范人居环境风险”的要求。 /p p   那么,新标准究竟新在哪儿呢?“一是提出了明确的修复标准限值,二是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土壤重金属治理分层控制目标参考限值的理念,三是目标具有针对性。”陈灿说,新标准突出了湖南重金属污染的地域特性,明确提出地区内典型重金属污染物的修复标准。 /p p   strong  新标准有何意义? /strong /p p   湖南省 “涉重”企业较多,随着“四化两型”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批污染重的涉重企业被关停、淘汰,临近城市区域的工业企业搬迁、转产,场地出让再开发利用的进程加速,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需求日趋紧迫。 /p p   目前,国内污染场地管理条例和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依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来计算土壤的风险值和修复值,由于风险评估过程的复杂性和结果的非唯一性,导致《技术导则》在一些地方难以操作。污染场地修复工作难以有序规范推进,也难以确保土壤修复工程效果。湖南省作为环境保护部确定的污染场地修复管理试点省份之一,制定出台《标准》,用于指导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为推进湖南土壤污染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p p   2013年,湖南省就开始着手新标准立项研究,经过3年的广泛深入调查和研究,专家多次论证,才在今年3月公布,5月底施行。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同类标准,因此,湖南标准的制定对全国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p p   “新标准提出的分层控制目标参考限值在修复目标考核和工程验收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强化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涛表示。 /p p   他还表示,新标准的出台,对于“土十条”中提出的“推动治理和修复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p
  • 照生公司推出现场/野战油料质量鉴定解决方案
    美国RTA公司的便携式拉曼油品分析仪是专门设计用于严酷的环境下进行油品鉴定与质量分析的符合军用标准的野战装备。可以使用于石化炼油厂,战争地带,港口,以及停机坪的现场油料快速质量鉴定。该系统符合MIL STD 810F标准,抗振动,抗冲击,防化学生物污染及核污染,可在较宽的温度环境下安全运行。     燃油鉴定与分析   汽油,柴油及喷气燃油代表了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馏分,每种馏分所包含的芳香类、杂环类、饱和与不饱和类、支链和直链类等烷烃都在相同温度下被蒸馏。RTA的便携式拉曼油品分析仪所提供的丰富的化学信息可以鉴定燃油型号以及化学组分,如汽油中的芳香烃化合物甲苯,会生成几个尖锐的拉曼峰,能轻松实现该物质的定量化分析。   然而,表征化燃油的性能指标也非常重要,如汽油的辛烷值指示了汽油燃烧过程中的抗爆性能,柴油的十六烷值则表示其在寒冷季节点火延迟和发动机启动状况的性能。喷气燃油的粘度表示其雾化和燃烧特性。在过去的几年里,RTA公司测量分析了来自全球的800多个燃油样品的拉曼光谱数据,并开发了拉曼光谱与燃油特性的关联。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未知的燃油,2分钟内,便携式拉曼油品分析仪可完成对其进行完全的表征分析。便携式拉曼油品分析仪可以提供油品的下列分析和表征: 汽油 喷气燃油 柴油 密度/API比重 辛烷值 (RON, MON, Road) 馏分 Reid 蒸气压 总芳烃,烯烃,氧化剂,饱和烃,硫,水 添加剂 (MTBE, ETBE, TAME, 乙醇, 甲醇 BTEX- 苯,乙苯- 甲苯,二甲苯 十六烷值 浊点 密度/API 比重 馏分 闪点 总芳烃,烯烃,氧化剂,饱和烃,硫,水 十六烷值 密度/API比重 馏分 凝固点 闪点 燃烧热值 倾注点 粘度 总芳烃,烯烃,氧化剂,饱和烃,硫,水 生物柴油百分比   以上数据皆由SWRI通过ASTM方法验证。   美国RTA公司是全球唯一的实现了将傅立叶拉曼光谱仪坚固化以及可便携设计的公司,由于傅立叶光谱仪在下列方面的优势,该仪器已经作为最新装备服役于欧美先进国家:   Fellgett advantage(费尔盖特效益): 一次扫描就可以取得全光谱范围的谱图,而不影响光谱分辨率。   Jacquinot advantage(贾奎诺效益): 色散型光谱仪为了提高分辨率,需要限制入射狭缝的宽度,从而降低光通量 而傅立叶光谱仪通光本领原理上只与反光镜面积大小有关,所以一般傅立叶光谱仪的通光本领比色散型光谱仪要高几百倍。   Connes Advantage(孔内斯效益):内置参比激光,自动进行波长校正。所以傅立叶光谱仪不需要用户进行波长的校正,保证很好的X轴稳定性。   信噪比:傅立叶光谱仪的噪声信号不受直流信号的影响,很容易消除和抑制。杂散光的影响可低于0.05%。   采用1064nm波长激光作为激发光源,该仪器可以克服被称为拉曼光谱仪的“阿基琉斯之踵的荧光”的干扰。由于荧光信号大大超过拉曼散射信号,以及荧光干扰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是无法正确校正的。   1064nm波长激光的安全性也大大高于785nm波长等可见激光。785nm等可见波长激光直接成像于视网膜,如下图所示,如果意外照射眼睛,会导致不可恢复的永久性失明。而1064nm波长近红外光,不会直接成像于视网膜,一部分还可以被眼睛内保护性水分所吸收,对眼部的危害程度会大大降低,1064nm激光属于1级安全激光。
  • 中国如何面对“毒地”这一新污染问题?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垃圾场旁边,但你可能正居住在比垃圾更具危害的毒地之上,因为你对所住社区的用地历史数据几乎一无所知。   所谓毒地,是指曾从事生产、贮存、堆放过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因其迁移、突发事故等,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并产生人体健康、生态风险或危害的地块。   近年来,中国有大量毒地被开发为住宅用地,甚至成为昂贵的地王。北京广渠门15号地块原来就是一家化工厂,入市拍卖成为2009年的北京地王,经修复后建起豪宅。   毒地开发的背景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退二进三”计划。在工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之中,占据市区优越位置的一些劣势工业企业,纷纷通过易地、搬迁改造,退出繁华地段(二环路),进入城市边缘(三环路) 或者退出第二产业,兴办第三产业,这一计划使产生于50多年前“大跃进”时期的众多高污染工业企业关闭、搬迁,大量毒地亦随之被暴露于城市的阳光之下。由于其地理位置往往优越便利,几乎所有的地块都被开发。其中,有不少毒地未经治理,就被“正常使用”。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指出,各类不同性质的全国污染场地应以万计,仅是农药厂污染的场地就占据相当高的比例,但处理和正在处理的屈指可数。   自2004年以来,毒地开发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陆续被曝光。2004年4月,北京市宋家庄地铁工程建筑工地,三名工人在地下作业时中毒,症状最重的一人接受了高压氧舱治疗。出事地点原是北京一家农药厂。   2006年7月,位于苏州南环路附近郭巷的一家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20亩毒地,导致六名筑路工人挖土时昏迷。   2007年春节前,武汉赫山地块施工中,有工人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获救。该地原属武汉市农药厂。   然而,见光的毒地属极少数,更多毒地在政府和居民毫不知情之下,仍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毒地对人体的危害,往往需要十年、数十年才会显现。美国原为工业废弃物垃圾场的拉夫运河,在1953年被填埋覆盖后开发成大量的住宅和一所学校。24年后的1977年,当地居民频频发生孕妇流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癫痫、直肠出血等病症,经调查后才真相大白。   中国面对毒地这一新污染问题,目前既缺乏搬迁前强制性的污染评估程序,又缺乏事发后谁污染谁负责的处理机制,大体呈现“哪里出事、治理哪里”的被动应对状态。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毒地的潜在风险也大大加剧,因此,对全国已存并新增的毒地的真实状况,包括面积、污染程度、治理情况、开发再利用情况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立法、经济和环境治理等手段解决隐忧,已然刻不容缓。   ——编者   污染土地密集出现,毒性释放可达上百年,尚不包括地下水的污染。没有修复的土壤的影响与危害很可能长达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致使环境污染,人体致病。而修复越往后拖延,投入的修复资金就越高,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毒地凶猛   进入5月,北京东五环外朝阳区管庄乡,康泉新城二期工程工地上,挖掘机轰鸣作响,尘土飞扬。   现场一个被挖开的大坑足有20米深,负责土方挖掘储运的一位工程人士称,“还要再深挖7米,预计两个月后,土方挖掘工程完工。”从深坑中挖出的土,一度被直接堆放在工地上,散发出难闻气味。受到侵害的邻近施工人员与康泉新城二期施工方协商后,后者才将土方运走。   这块场地为铁道部所属防腐枕木厂原址,七八年前该厂迁走,之后这块土地闲置。按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2010年247号文件《关于调配朝阳区建国路八里桥南1号部分土地用于中央国家机关职工住宅建设的函》,2011年1月,该地块从市政用地调整为经济适用房居住用地,由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住宅建设服务中心(下称国家公务员住宅中心)承接,为各部委公务员建设保障性住房,总建筑面积26.19万平方米。   枕木防腐厂在此生产30余年,其间需大量使用防腐蚀、抗老化的化学品,多种有机污染物经年不息地慢慢渗入地表土、深层土、地下水,直至更深、更远处。   对此,多个工程队仅知道,在建的是一个高层住宅楼小区,下设四层地库。除了少数相关人士,鲜有人知晓这个埋藏在土地深处的秘密。   两个版本的调查报告   国家机关公务员住宅中心承接此地块后,一些专家曾受邀对该场地进行前期调查。2011年5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下称中国环科院)出具了一份公开环评报告,评价了该场地的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大气污染物排放、废水排放和噪声排放的现状。在水文地质方面,报告仅称,该区域地下水属重碳酸钙、碳酸镁型水,污染较为严重。   但这份环评报告只字未提该地块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历史用地和原址环境也未着一字。其后公示的版本亦是如此。   然而,《财经》记者获得的另一份同样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所做的《康泉新城二期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初步调查报告》(下称《初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环科院在2011年3月21日、23日、24日分别对该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采集取样分析,结果发现土壤中的污染物超标严重,主要为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这种碳氢化合物种类繁多,大部分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初步调查报告》显示,从康泉新城二期场地土壤样本中,共检出超过“北京市场地风险评价筛选值”的污染物种类19种。其中,主要污染物为多环芳烃,包括苯并[a]芘、苯并[a]蒽、菲(PHE)等,最大超标倍数甚至超过千倍。其他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最大超标倍数也在三、四百倍。   多环芳烃多具有致癌毒性,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其中,苯并[α]芘更被视为高致癌物。   此外,该地块由于土壤与地下水的相互渗透与系统循环,地下水的污染也较为严重。   《初步调查报告》还指出,此地块需要修复的总土方量为12万立方米。一位参与该项目修复的专家对此表示怀疑,“需要修复的土方量怎么可能就10多万方?那片场地面积的修复,远不止这个数字。”   《初步调查报告》称,这一场地0-7米深度为最严重污染,到达12米深度时,污染物还有超标,按其公布的修复面积1.32万平方米粗略计算,修复土方量应超过15万立方米。   据这位专家称,目前该地块污染土壤的处理几近结束,而地下水修复工程尚未完成。   城市毒地涌现   康泉新城二期污染的土方量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惊人,比其面积更大、修复更难的地块不胜枚举。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北京南三环有一片化工厂、农药厂聚集地,这片场地有多少做过调查,做过土壤修复?而今这片土地早已纳入住宅或商业开发了。”北京一位参与多起修复项目的专家称。   2001年,中国城市“退二进三”的政策,随着国办发〔2001〕98号文发布而逐渐增加力度,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大批污染型企业外迁。尤其是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要求各地采取鼓励转产、关闭、搬迁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淘汰高污染化工企业,企业搬迁风生水起,污染场地大面积暴露。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骆永明的研究表明,仅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江苏、辽宁、广州、重庆等地污染企业搬迁数千家,置换约2万余公顷工业用地。   重庆,2004年至2012年,集中搬迁了137家污染企业,而这些企业原址基本都位于黄金地段 江苏,连续三年时间内陆续搬迁4000余家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留下了大量污染情状不明的场地。   这些地块因地理位置优越,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状况下面临着巨大的开发动力。这些被遗留的场地污染到底有多大面积?严重程度如何?究竟有多少在未经治理的情况下被投入使用?目前没有权威统计数据发布。   但从一份北京市环保局在2005年至2006年的调查数据中可见一斑。在北京市环保局突击调查的18家已停产或即将停产的化工企业中,有7块场地土壤污染,部分场地污染深达15米,必须经过严格的修复,才能满足规划用途的环境要求。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指出,各类不同性质的全国污染场地应以万计,其中农药厂污染的场地占据相当高的比例,但处理和正在处理的屈指可数。   以北京为例,2001年-2005年间,北京搬迁了142家工厂,置换出878万平方米可供重新利用的土地。而据北京市环保局污染场地管理科科长李敬东介绍,自2004年至今,北京市已知的污染场地仅有十几块,已经修复的只有8块。   由于国有老厂的环保设施和意识缺乏,对于污染物的处理相当简易。当年的农药厂对农药残渣等有害化学残留物的处理方式,基本是就地排放掩埋,有的离地面仅五六米,因此,不少经过处理的毒地依然污染物浓度很高,甚至超过有关监管标准的成百上千倍,有的污染物深达地下十几米,有些污染物迁移至地下水,并扩散,导致更大规模的污染。   目前,“中国已经发现的污染场地还不到100块。”北京市环境科学院副院长姜林介绍,然而,美国的污染场地大概在四五十万块,欧洲也有几十万块的数量。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梦舫指出,国内不少毒地未经任何处理修复,就直接用于开发,一旦出事,就不只是环境问题,而是影响地价、房价的经济问题,更是危害健康、人身权利的严重社会民生问题。   因此,对全国已存并新增的毒地的真实状况,包括面积、污染程度、治理与否、开发再利用情况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摸底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治理,已然刻不容缓。   被遮蔽的真相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全国发生过多起由于场地污染而致急性中毒事件,随着土地开发建设加速,类似事件呈上升趋势。   2004年4月28日,位于北京市南三环的宋家庄地铁建设工地,三名工人在地下作业时中毒,被送至医院,其中症状最重的一人接受了高压氧舱治疗。出事地点是一家农药厂的原址,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该厂被北京红狮涂料厂合并。   2006年7月,位于江苏苏州市南环路附近郭巷的一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了20亩污染土地,六名筑路工人挖土翻起有毒土壤时昏迷。   2007年春节前,武汉黄金地块——赫山地块施工现场,随着深层土壤被挖出,刺鼻的味道越来越浓,有工人陆续出现头晕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由于不知实情,继续作业,最后,数名中毒工人被送往医院紧急救治。该地原属武汉市农药厂。   曾参与北京化工二厂地块调查采样的一位污染修复行业人员描述,毒气从直径50毫米的采样管不断外冒,用打火机即可将其点燃,足见污染物浓度之高。在此种环境中作业,会危害人体,造成恶性中毒事件。   “中毒事件属于急性事件,这表明场地污染已达到很严重的级别,而更多长期居住在污染土地的居民将可能是慢性中毒,病情可能在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会显现。”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说,根据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同,有些会有较长潜伏期。   重金属、电子废弃物、石化有机污染物和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是毒地污染物的四大类别。   被污染后的土壤,对人体带来的危害有直接与间接两种途径。间接途径是通过地下水、地表水以及空气影响到人体健康,直接途径则是通过扬尘,或者儿童玩耍时不注意将污染土入口等方式。   美国和日本已有在重污染区域开发商品房后居民健康受损的案例,美国著名的拉夫运河小区案即是一例。上世纪70年代末,该小区不断出现妇女流产、死胎和新生儿缺陷等现象,成年人体内也长出各种肿瘤。而这一小区正是建设在一个化学废料大填埋场上,场地未经修复处理。残酷事实的揭露令小区居民震惊不已。他们走上大街游行示威,要求政府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查,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和相应的措施。   这一事件最终迫使当时的卡特总统颁布了紧急令,允许联邦政府和纽约州政府为尼亚加拉瀑布区的拉夫运河小区近700户人家实行暂时性的搬迁。随后,卡特颁布了划时代的法令,创立了“超级备用金”。这是有史以来联邦资金第一次被用于清理泄漏的化学物质和有毒垃圾场。   科学界的诸多研究也证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区,人群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   一些毒地虽已浮现,但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仅供专家内部研讨和政府闭门决策。一位参与多起土壤修复项目的专家介绍,如广州某处楼盘曾是一家重点化肥厂原址,重金属与石油类污染物超标并存。广州亚运村曾选定该位置,在调查后才发现场地污染问题,最终亚运村改选落户番禺区。但该楼盘居民始终不知真情。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向《财经》记者透露,深圳某块工业用地,曾是大批电子企业的原址,企业搬迁后,场地电子固废污染较重,现在这片场地上办公的企业并不知情,甚至当地政府部门对此地块的污染情况也不完全掌握。   《财经》记者获悉,去年下半年在北京某家中央国家机关系统的特级宾馆内,举行了康泉新城二期工地污染修复的评标会,为期两天。自2011年底至今年初,康泉新城二期工地的污土已着手处理。大部分采取异位修复方法,即将污染土壤移到他处做处理。   但该地块的污染土壤究竟运到何处,又如何处理?施工方以及参与修复的专家都未提供答案。一位自称北京中后机械施工公司的现场土方施工负责人称,污染土被运到北京东郊,处理方法为:“深挖几十米,然后将好土覆盖上面。这是按照要求做的,环保部门多次检查通过。”   将污染土运至异地填埋后,填埋地还必须进行防渗工程,以免污染地下水。一位了解康泉新城二期项目的人士透露,“被挖出的污土,运走后做了分类处理,分别设计了热解、焚烧、还有堆肥处理等几种修复方案,但最后处理过程中可能有不规范的地方。”   但这两种说法都没有得到中央公务员住宅中心的正面确认。   另有知情人士还透露,在康泉新城二期的评标会上,有评标组专家宣称,只在竞标单位资质和价格上衡量,不对初定的修复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负责。“在会上甚至有人玩笑般说,工程竣工后,可以让环保部、国土部和住建部先后搬进去住,如果没有问题了其他部委可以入住,毕竟这几个部委在知识水平方面要好于其他部委”。
  • 产品消息:北京得利特引进意大利**油料光谱分析仪
    近年来,在“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政策的支持下,科研仪器的国产化取得了较大进展,中低端仪器产品已经有部分接近或者达到国际水平,高端仪器也开始打破**仪器的垄断。但是相对于令人振奋的研发成就,国产仪器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依然尴尬。  如果说中低端产品国产仪器凭借价格优势可以与**仪器竞争甚至占据大部分市场,高端仪器却始终难以得到用户认可。一方面国产仪器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与**产品确实仍有一定差距,很多用户不愿意也不敢用国产仪器;另一方面,当国产仪器在某一领域出现突破,相关的**产品价格马上就会下降,使国产仪器失去价格优势,这也让使得国产仪器的处境愈加艰难。GNR ROTROIL油料光谱分析仪符合ASTM D6595-00标准,用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油液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可用于状态监测以及失效预防。应用领域包括任何需要对润滑油,变速箱油,燃料,液压油和润滑脂就磨损金属,污染物,添加剂和腐蚀性杂质进行元素分析以开展预防性维护并降低成本的领域。仪器特点:1、元素分析范围:Fe、Al、Cr、Ag、Cu、Ni、Pb、Sn、Ca、Mg、Si、Ti、Na、Sb、V、B、Ba、Mo、Zn、P、Cd、Mn、K、Li等24种元素含量,zui多可扩充至32中元素。2、元素测量范围:锌、磷、钡、硅元素0-6000ppm,其他元素0-1000ppm。3、重复性和准确度: 仪器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符合ASTMD6595标准。4、分析时间:在30秒时间内完成所有元素定量分析,生成数据报告并可打印出分析结果。5、样品制备: 无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取样后直接上机分析。6、在Windows操作界面下工作的控制软件,全自动完成实验过程7、根据同一参考标准,分析软件自动进行重新标定8、30秒内自动同步读出结果9、该仪器是基于MIL-S-83129A标准设计建造的;结果符合ASTM6595标准及DoD美军联合用油分析计划(Joint Oil Analysis Program, JOAP)10、软件功能强大,可在简明人机方式下进行完整的系统设置和标定。存储和提取样品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并打印分析结果。
  • 治理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新技术助推土地修复
    一座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的住宅小区近日成了各大媒体和百姓关注的焦点。它的出名并不源于它如画的风景,而是经环评发现,该小区建在了一个旧化工厂的土地上。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来自土壤的危险,其实离每个人都很近。截止到2008年,北京市东南郊化工区和四环路内276家污染企业全部完成调整搬迁后,腾退出800万平方米的土地。但经过调查发现,这些搬迁厂房下的土壤中,或多或少都留下了污染物。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院士赵其国表示,冶金企业往往有重金属污染,化工企业则是有机污染物的比重比较大。经过常年的生产,污染物早已渗透进工厂的土壤里。它们虽然看不见,但却很可怕,经过很多年后,有些化学物质会在土壤里渗透得更深,甚至隔了30年仍然存在。   被污染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能够通过人体“直接接触”等多种途径,对健康产生危害。而且一些有害的有机污染物,还能产生挥发气体侵入室内。人长期生活在这些能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污染物周围,不仅可能导致中毒、诱发癌症等多种疾病,还可能导致遗传疾病,如畸形儿的出现。   赵其国院士说,用做农田也行不通,土壤里的化学物质将全部进入食物链,最终吃到人们的肚子里。在苏州的一个地方,就是因为之前地上建筑是化工企业,搬迁好几年后,他们再去调查,发现这些污染物已经渗透进土壤几米深了,一点都没减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廖晓勇告诉《北京科技报》,国内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修复工业污染场地的方法。国外虽然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是价格昂贵,并且由于地域的差异,比如土壤条件、水文地质环境等的不同,这些技术也无法照搬进我国。   因此,治理好北京这些被污染的土壤,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在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北京市搬迁企业污染场地再利用管理与典型场地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中设立了“北京市典型场地污染原位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作为该课题的负责人,廖晓勇说,经过几年的努力,课题组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土壤气相抽提以及微生物修复等3套高效治理技术,并研制了配套的修复设备。   “污染土地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做‘异位修复’,是将污染物挖出后进行处理。另一种叫‘原位修复’,它是在原地对土壤进行治理的方法。”廖晓勇告诉记者,但即便是‘异位修复’,那些被挖到异地的土壤,还是面临着“消毒”的问题,而且搬运土壤的费用也不菲。所以在这个项目中,“原位修复”技术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下的土壤对于人们来说就像是一个“黑箱”,要想清除其中的污染物,就必须摸清黑箱中的情况。利用钻探机,可以取得地表以下不同深度的土壤,通过在实验室对这些土壤进行分析和化验,就能掌握地下土壤中污染物的组成和含量等信息。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模拟,将这块被污染土地中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信息立体地呈现出来,然后再结合场地的水文地质特征等因素来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污染土地修复课题组研发的化学氧化修复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焦化工业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和苯系物等污染物。由于它们都属于有机污染物,利用有机物可以被氧化的化学原理,课题组自主研发了专用的强氧化剂,按照污染程度和成分进行配比后,这种透明的强氧化剂将注入到地下十几米左右的位置,药剂扩散到污染区域后会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起化学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二者全都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对于土壤中那些以气体形式存在,易于挥发的污染物,如苯系物。强氧化剂的作用就不那么具有优势了。但对付它们,课题组也有自己的“独门武器”。   在治理气体形态污染物的时候,课题组研制了“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廖晓勇告诉记者,它的原理和真空泵非常相似。课题组利用自主研发的抽提设备,将埋藏于地下的有毒气体抽出,使其进入到一个专门的密闭容器中。这些抽提出来的气态污染物,如果浓度不高,就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而如果浓度很高,则需要用催化燃烧的方法进行焚烧处理,直到达到安全的排放标准。   此外,如果是治理污染程度不严重的地表,课题组还研发出“微生物修复”技术。廖晓勇告诉记者,在土壤中,生活着成千上万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各式各样的有机物作为食物来源,因此污染物作为有机物,自然也在它们的“食谱”之内。经过微生物的消化吸收,一些有毒的物质就能代谢为无毒的物质,比如水和二氧化碳等。   但是不同的微生物,“食谱”也不尽相同,所以找到以特定污染物为食的微生物就成了课题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廖晓勇说,课题组首先从污染场地的上千种土壤微生物中,用了近半年的时间,筛选出了6种以污染物为食的微生物菌种。   但是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极高,如果一下子就让微生物接触高浓度的污染物,微生物也会出现“不适”,失去活性。所以为了提高微生物的耐受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修复能力,找到这些微生物后,还要对它们进行“强化训练”。   廖晓勇表示,为了使微生物分解污染物的能力增强。在“训练”它们的过程中,要逐步增加污染物的剂量,使微生物的耐受能力逐步增强。经过这样的过程,普通的微生物,就逐渐训练成为专门对付污染物的“特种兵”。   利用这些研究成果,一块污染的土地,花费大概两年的时间就能重新变得“清洁”起来。目前,污染土地修复课题组已经在原北京焦化厂粗苯生产车间建立了我国首个城市工业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示范工程。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污染土地修复课题组已申请了相关国家发明专利6项,并培养了一支由中国青年科技奖、北京青年科技奖、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获得者等人才组成的污染场地修复科技创新团队。明年,团队将把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山西、广东等地的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工作中去。
  • 污染地块检测相关技术标准再添新成员
    p   我国地域辽阔,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这就决定着不可能同一时间管控所有土地类型污染情况,目前国家主要管控的土地类型包括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而其中建设用地因涉及主体复杂,污染情况复杂,因此其涉及的技术也比较复杂。 /p p   建设用地根据其使用和污染情况不同,也称为场地、污染场地、污染地块等等。生态环境部为加强污染地块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其技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包括《HJ 25.1-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2-2014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3-2014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4-201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p p   近日,生态环境部又发布新标准《HJ 25.5-2018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1b67876a-a4b8-4265-8611-d36269375e22.jpg" title=" 标准.jpg" alt=" 标准.jpg" / /p p   此标准主要规定了 strong 污染地块经过管控或者修复之后,如何进行效果评估 /strong ,详细规定了布点方案、采样计划、检测指标和实验室分析方法以及效果评估等内容。 /p p   详细标准: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1/attachment/3493a9cc-7678-4407-9bbe-6f797beecabb.pdf" title=" HJ 25.5-2018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pdf" style=" color: rgb(0, 102, 204) font-size: 16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font-size: 16px " HJ 25.5-2018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pdf /span /a /p p br/ /p
  • 拨开土壤污染迷雾:重金属污染耕地或达1/6
    拨开土壤污染迷雾:大冶矿区、长株潭工业区耕地镉铅超标   两年之前,73岁的崔静珍在自家门前开辟出一小块空地,改造成一个小菜园。每天早晨,他和老伴儿都要来地里认真打理,“现在市场上的蔬菜水果有大量的农药残留,我们想自家种的东西不加任何农药化肥,吃着放心。”   然而,就是这块她认为毫无食品安全隐患的城市“自留地”,却离太原化工集团只有几步之遥。“化工厂以前退下来的老同志现在很多都住在这个小区,他们告诉我,这里离工厂太近,土壤里面含有有害物质,虽然现在工厂基本停产了,但土壤中有什么就难说了,在这儿种菜更危险。”看着自己辛苦打理的菜地,崔静珍很无奈。   2011年,崔静珍把这片菜园改成了花园,又开始了每天早晨去菜市场买菜的生活。   事实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城市中的工矿企业搬迁改建后,遗留下来大量的受污染土地,这些地块往往通过住宅开发进行再利用。随着大片的工业用地改造成城市用地,暴露的污染土地也离我们越来越近。   通常,土壤污染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其他污染形式可以通过污水横流、黑烟滚滚、臭气熏天等外在表现形式向人们敲响警钟,而土壤污染却因很难发现而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那么,中国的“毒地”究竟有多少?目前并未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一个广为流传的数据来自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2011年10月25日,周生贤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的正式报告中表示,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   “这一数据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数据,早已过时了,并不是最新的数据。”一位接近环保部的专家对本报记者透露。   本报获悉,环保部与国土部早已于2010年完成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范围达450万平方公里,但目前调查的结果并未对外公布。近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透露,近期环保部将向国务院常务会议汇报调查结果情况,经国务院批准后会适时公布调查结果。   而一位地方环保厅官员则认为,今年是换届之年,年内这一结果公开的可能性不大,即便将来要公开,公开的程度也不会很高。“之前做的限于面上的污染调查,目前环保部正在组织对全国重点区域(包括耕地和蔬菜基地以及矿山周边地区)的土壤污染做进一步调查。”   本报独家获悉,财政部与农业部两部委联合印发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财政部向农业部拨款8.27亿,由农业部在未来五年的时间内对全国农产品产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   6年“摸底”结果尚未公布   对土壤污染的现状,官方口径高度一致:“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但“不容乐观”究竟是什么概念?不容乐观到什么程度?   资料显示,早在2006年,为了调查中国土地污染现状,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启动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预算资金达10亿元,计划2010年完成。   在2006年启动调查工作的视频会议上,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周生贤曾公布过当时土壤污染的状况:到2006年,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到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这一数据是上个世纪90年代估算的数据,已经非常老了,现在的数据肯定要比上述数据严重得多。”前述接近环保部的专家指出。   而2010年调查范围包括除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的全部陆地国土,调查的重点区域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   然而调查工作已结束近两年,我国土壤污染的“家底”却迟迟未公布。不过,在环保部2011年6月公布的《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简单披露了调查过程。   《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采集土壤、农产品等各类样品213754个,获得有效调查数据495万个,点位环境信息数据218万个、照片21万张,制作图件近11000件。建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库和样品库 组织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报告和专题报告 针对重金属类、石油类、多氯联苯类、化工类污染场地和污灌区农田土壤等开展试点研究,完成12项试点工程、18份研究报告和7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指南草案。   近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透露,近期环保部将向国务院常务会议汇报调查结果情况,经国务院批准后会适时公布调查结果。   农田重金属污染初步清晰   前述农业部系统的环保专家同时透露,根据近日下发的《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财政部已向农业部拨款8.27亿,由农业部用五年的时间对全国农产品产地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   此前,农业部已经对耕地中的部分重金属污染做了初步的调查。根据本报记者独家掌握的一份资料显示,就重金属镉污染而言,已处于警戒级的土壤分布在北京、天津、重庆、成都、广州、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郊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工矿企业区的耕地,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山东、河南等污水灌区。   而重金属镉超标的土壤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广州、重庆等大中城市郊区和郊县的污水灌区,以及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甘肃白银等地区工矿企业区。就后者而言,典型的区域包括湖北大冶矿区、湖南的长株潭工业区、四川攀西工矿企业区以及贵州的贵阳、六盘山工矿企业区的耕地等。   上述资料也显示,就重金属铅污染而言,已处于警戒级的土壤分布在黑龙江的佳木斯、鸡西等市郊区,北京、山东、浙江、广东等大中城市郊区,以及四川、重庆、广西、陕西、甘肃、内蒙、湖北大冶矿区、湖南长株潭工业区等地的耕地 已经明确土壤中的铅超标的区域包括湖北大冶矿区,湖南长株潭工业区,重庆郊区,四川工矿企业区的耕地以及广西刁江流域,以及甘肃、河北、内蒙等地区。   同时,农田中重金属砷的污染状况也已初步明晰。目前已经进入警戒区的包括宁夏银川城市郊区、山西产煤矿区、四川成都、广元等工矿区及湖南的长株潭工业区等区域,以及河北、山东等地污水灌区,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的工矿企业区、污水灌区和广东、浙江的某些大中城市郊区。   和警戒区相比,砷超标的区域相对较小,主要包括湖南的长株潭工业区、四川成都、广元等城市郊区和工矿区、辽宁的沈抚灌区,以及江西、浙江、内蒙、河北、甘肃、陕西以及广西的某些大中城市郊区。   “上述调查只是一个初步的调查,《实施方案》则要求我们更进一步,对全国18亿亩耕地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与监测预警,对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与修复。”前述农业部系统的环保专家则指出。   1/5工业搬迁地已被重污染   尽管环保、国土和农业部门并未公布土地污染的详细数据,但科研机构对土壤污染的现状已经描绘了大致的轮廓。   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薛南冬介绍,整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土壤污染状况尤其严重,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渝平原、渭河平原以及主要矿产资源型城市污染相对严重。   就土地污染的面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罗锡文曾公开指出,有调查显示,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换算成亩为3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其中,受矿区污染的土地200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50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约5万公顷,“工业三废”污染耕地近1000万公顷,污染农田面积达330多万公顷。   多位土壤污染专家对本报记者坦承,耕地毕竟是有18亿亩的红线,所用的农药、杀虫剂相对固定,因此在污染状况的调查和测算上也相对容易,相比之下,城镇土地的污染状况则复杂得多。   “现在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关于耕地污染的,城市用地的土壤污染问题几乎没有公开的研究结果。”中国环境修复网主编高胜达告诉记者。   但是早在1990年代,我国较发达城市就开始了大规模工业企业搬迁。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骆永明教授研究发现,截至2008年,北京、江苏、辽宁、广东、重庆、浙江等地的污染企业搬迁达数千家,已置换2万余公顷工业用地,这相当于约2800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   而这些土地中就存在大量污染土地。世界银行2010年发布的《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分析》称,近年,有关专家在北京、深圳和重庆等城市的调查显示,最近几年工业企业搬迁遗留的场地中有将近1/5存在较严重污染。
  • 中央预算5640万治理古田化工区土壤污染
    记者昨从武汉市发改委获悉,原武汉染料厂生产场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工程,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5640万元,这是国家发改委在全国启动的第一个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随着这一工程的开工,古田化工区土壤污染治理也宣告启动。   原武汉染料厂生产场地地处硚口区古田化工区,2009年已停产。待化工区企业全部腾退土地,原地块将作为武汉中央商务区土地储备。而该区域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是土地重新开发的重中之重。
  • 土壤污染日益严重 修复治理刻不容缓
    近年来,作为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的耕地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多的污染,以至于一些地方的农产品质量频频告急。“镉大米”、“重金属蔬菜”、“癌症村”等事件,更是让人们直接遭受了土壤污染之“痛”。    土壤污染触目惊心    不久前全国首次披露了全国土壤普查数据,从点位监测看,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达到16.1%,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耕地点位超标率(土壤超标点位的数量占调查点位总数量的比例)高达19.4%。此外,重金属镉污染加重,全国土地镉含量增幅最多超过50%。    一直以来,面对可信度越来越低的食品安全现状,人们对所谓的天然蔬菜和粮食寄托厚望。不少人甚至认为,亲自动手种植蔬菜和粮食才更可靠。如果大家知道现在可供耕种的土壤也未必安全,会作何感想呢?    重金属能通过人的呼吸及饮食进入血液,再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器官组织内,在人体中积蓄达到一定程度,会对人体造成失明、不孕不育、流产、心肌梗死、中风、儿童智力低下、老年痴呆、各种癌症等严重后果。    国家政策助力土壤治理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环保部部长周贤生提出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这是国务院确定的本届政府环境保护三项重点工作,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环保工作的大局。    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发布前一个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率先出炉。在此前,环保部已经制定并先后发布《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术语》等5项污染场地系列环保标准。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土壤治理与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提升到同一高度,也表明国家未来在环保治理上的重心也将往土壤治理上偏移。”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表示,土壤治理相比大气、水污染的防治复杂,企业盲目跟风介入可能将产生一定的产业风险。    据了解,《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依法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坚决切断各类土壤污染源等多项目标,计划重点是要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开展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建设6个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示范区。    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即将推出的《水污染防止行动计划》相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正式发布只是宣告打响土壤修复的第一枪。“我们的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已经走了将近40年的历程,但是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几乎还没有动。”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曾坦言。    土壤修复面临严峻考验    根据早前发布的《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拨款300亿元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有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土壤修复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业内为此算了一本账:据环保部估算全国中度、重度污染土地约5000万亩,如按照50%的受污面积处理,即2500万亩地,按照挖3米深的标准,每立方米1.9吨,如每吨土修复需1000元左右,则治理需要超过万亿,所需资金远超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计划。    实际上,土壤修复的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和繁重。目前的土壤修复工作需要多管齐下,截污和复土必须并重。    近年来,多个环保企业纷纷投入土壤治理。其中天瑞仪器和华测检测主攻土壤检测领域,东江环保、永清环保、维尔利企业主营土壤修复技术及工程,而东方园林、铁汉生态则提供园林绿化和生态修复服务。
  • 上海土壤环境保护法规今年出台 谁污染谁治理
    有媒体率先报道上海市将建全国唯一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后,引起社会关注。记者昨天从环保部门获悉,上海市今年有望出台土壤环境保护专门法规,今后企业搬迁前,必须要检测评估其对土壤有无造成污染,并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由于工业发展历史悠久、面大量广,上海很早就意识到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早在“七五”期间,本市就开展了全市性的土壤环境背景调查,之后又组织开展了“菜篮子”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筹建过程中,实施了上海世博会污染土壤风险评估与场地修复项目,研究制定的《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应用于污染场地质量评价的标准,也是我国场地土壤污染控制和修复的典型成功案例。据透露,2005年成立上海土壤修复中心以来,本市共成功修复工程场地项目30多个。   近期,国家环保部接连出台《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等,要求——   ■ 研究起草土壤环境保护专门法规,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制(修)订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土壤风险评估、被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主要土壤污染物分析测试、土壤样品、肥料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等标准   ■ 制订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和等级划分、被污染地块环境风险评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技术规范   ■ 研究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和考核技术规程。据透露,目前本市已经制定了针对土壤的调查、监测、风险评估、修复4个技术规范   国家环保部的法规一出,技术规范就将配套实施。   环保部门表示,上海市今年将出台土壤环境保护专门法规,其中要求企业在搬迁前检测土壤,如有污染应进行修复,而修复内容和标准,则根据该土地的再使用性质而决定。根据要求,将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制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负责修复和治理。
  • 我国构建POPs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为纪念中国签署《斯德哥尔摩公约》10周年,11月11日,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召开纪念大会,提出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监管,构建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立POPs生产、流通、使用、排放、处置全过程管理制度 健全数据上报机制,实施POPs监测制度,将POPs污染防治纳入日常环境监管体系 开展国家重点监管排放源的监督性监测,加强POPs污染防治机构建设和能力建设。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POPs污染防治和履约工作,200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成了由相关部委组成的国家履约工作协调组,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履行国家实施计划》,明确了我国履约总体目标和具体行动。过去几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POPs调查,基本掌握了17个二噁英排放主要行业的情况,摸清了全国电力行业和8个省份非电力行业含多氯联苯电力设施在用及其废物数量和存放情况 查明了11个主要省份杀虫剂类POPs废物种类、数量和存放情况,以及44家曾经生产杀虫剂类企业POPs污染场地状况,对两个典型的污染场地进行了污染探测分析,从而明确了POPs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监管对象。   此外,中国还颁布了30多项与POPs污染防治和履约相关的管理政策、标准和技术导则,初步构建了POPs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POPs削减及替代技术,促进相关行业技术升级。   中国POPs污染防治和履约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特别是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POPs排放重点行业监督管理。此外,在资金保障方面,要加快制定相关环境经济政策,充分运用税费改革、绿色信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手段,给予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开展POPs减排 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国际资金、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中国质量报》
  • 中国环博会第六届国际场地修复论坛通知
    p   为展示国际国内场地修复领域的先进技术与产品,交流国际场地修复领域科技创新成果,推进我国场地修复行业健康发展,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生态修复网、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上海污染场地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IE-EXPO 中国环博会-国际场地修复论坛”将于2017年5月4日至5日在上海博雅酒店举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989" height=" 1398" title=" 11.jpg" style=" width: 580px height: 87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9f572ab3-2f36-46ee-a984-f26c9fead82b.jpg" / /p p   中国环博会第六届国际场地修复论坛 /p p   概况: /p p   时间:5月4-5日 /p p   地点:上海博雅酒店 /p p   规模:300+ /p p   主办单位: /p p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p p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p p   联合主办: /p p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p p   上海污染场地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p p   展品范围: /p p   土壤修复工程调查与评估 /p p   土壤修复健康风险评估 /p p   土壤修复技术研发 /p p   土壤修复新型材料 /p p   土壤检测、分析仪器与设备 /p p   土壤修复工程运营与管理 /p p   土壤修复过程监测和服务 /p p   土壤第三方检测与分析 /p p   往届邀请发言嘉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ea051bb9-67d4-4a20-afcf-4ee417b22227.jpg" / /p p   庞大的赞助支持及知名展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a3095556-fecb-42a1-83b9-332156536ab8.jpg" / /p p   往届吸引建工环境、中节能大地、高能时代、鼎实环境、傲江生态、盖亚环境、博天环境、威立雅环境、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环境监测站、苏州环境监测站、天瑞、哈希、Olympus、日立分析、PE、博医康、赛默飞、磐合仪器、瑞士万通、赛莱默、岛津、大地益源、中禾环保、格林曼环境、澳实检测、必维检测、英格尔检测、中检集团、实朴检测、华测检测、中检南方、宇驰检测、中检联、天得一、安康检测、造品科技等环境修复领域企业共享参与。 /p p   上届参会调查反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8262a00c-2b95-4983-931d-9b0786063718.jpg" / /p p   观众来源和行业分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851" height=" 401" title=" 15.jpg" style=" width: 574px height: 30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noimg/210d4531-ff69-4254-91cb-e572656373d0.jpg" / /p p   部分参会企业名单: /p p   1.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p p   2. 澳实分析检测(上海)有限公司 /p p   3. 江苏东恒环境控股有限公司 /p p   4.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p p   5. 重庆环投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p p   6. 启迪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p p   7. 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p p   8. 上海傲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9. 北京西山环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p p   10.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p p   11. 上海实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p p   12.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p p   13. 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p p   14. 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p p   15. 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p p   16. 上海化工研究院 /p p   17. 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p p   18. 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p p   19. 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p p   20. 上海泽权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p p   21. 上海市地矿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p p   22. 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 p   23. 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p p   24. 南京贻润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p p   25. 四川省天晟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p p   26. 中科绿洲(北京)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p p   27. 中节能中咨环投有限公司 /p p   28. 中国诚通集团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p p   29.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 p   30. 北京本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p p   31. 甘肃建筑科学研究院 /p p   32. 爱土工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33. 上海速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34. 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35. 上海康恒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p p   36. 天津市城市环境污染诊断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p p   37. 吉林省油田管理局农工商企业总公司 /p p   38. 鑫源石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39. 中海油安全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p p   40. 霍尼韦尔 /p p   41. 中石化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p p   42.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p p   43. 重庆理工大学 /p p   44. 成都理工大学 /p p   45. 桂林理工大学 /p p   46. 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公司 /p p   47.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 /p p   48.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p p   4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p p   50.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科所 /p p   5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p p   5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p p   53.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科所 /p p   5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p p   5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p p   56. 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土壤处 /p p   5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p p   58. 上海环境监测站 /p p   59. 上海市环保局 /p p   60. 苏州环境监测站 /p p   61. 云南环境科学研究院 /p p   62. 博天环境股份 /p p   63. 盈峰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p p   64. 徐州徐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p p   65. 中联重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p p   赞助方式 /p p   l 论坛发言赞助15分钟 /p p   l 论坛手提袋中摆放企业宣传册 /p p   l 论坛大背板上体现企业 logo /p p   l 参会代表胸牌 LOGO 印刷 /p p   l 场地论坛会刊内彩页 /p p   l 独家论坛手提袋(印制企业LOGO 公司名称,联系信息)赞助 /p p   l 论坛现场设置展位 /p p   参会收费:3000元/人 /p p   在校学生:2000元/人 提供有效学生证 /p p   (包含2天会议期间的资料、茶歇、午餐) /p p   合作咨询会务组: /p p   联系人:孙战 先生 /p p   电话:15201888915 /p p   021-23521126 /p p   邮箱:oliver.sun@mm-zm.com /p p /p
  • 环保部印发《2011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关于印发《2011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2011年全国“两会”精神,努力完成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研究制定了《2011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附件: 2011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作为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污染防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抓手,是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主阵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   “十二五”时期,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坚持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努力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坚持预防优先、防治并重,逐步建立起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和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 坚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信息公开等措施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努力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社会发展。   为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的艰巨任务,污染防治工作要重点围绕水、空气和土壤三大环境要素,突出重金属、化学品和危险废物三类污染物,在流域区域和污染源两个层面,充分运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两个抓手,努力全面改善环境质量,逐步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满意度。   2011年要努力完成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出重拳、用重典,确保《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一)全面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各省(区、市)环保部门应按要求编制完成地方规划并报政府批准,于2011年6月底前报环境保护部备案。做好年度实施计划编制工作,各省(区、市)要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年度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和重点项目,2011年度的实施计划应于2011年10月1日前报送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部将制定并出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责任追究。   (二)加强对重金属排放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管理。各地应将铅锌冶炼、再生铅和铅酸蓄电池行业作为重点,全面摸排辖区内生产企业,建立管理台账,纳入重点源监管范畴,我部将适时公布全部企业名单。整治和规范废铅蓄电池的收集和处置工作。   二、夯实工作基础,保障饮用水环境安全   (三)推进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落实《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开展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逐步向地级以下城市推进。建立健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评估工作机制。   (四)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规范。组织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研究编制《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三、编制重点流域海域污染防治规划,促进江河湖海休养生息   (五)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实施考核。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各省级人民政府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年实施情况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国务院,并向全社会公布。   (六)制定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巢湖、滇池8个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实施。推进建立重点湖库流域生态安全评估技术和管理体系。   (七)推动海洋污染防治。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系统防控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和生态破坏。编制《“十二五”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继续开展九部委海洋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加强陆源污染的环境监管。推进重点海域环境容量研究。   四、建立健全区域联防新机制,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八)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组织召开全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会议。编制“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全面落实联防联控工作措施和重点项目,推动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   (九)开展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研究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和分级管理的相关规定。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应制定达标方案,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重点治理工程项目,按期实现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十)加大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防治力度。在重点污染源推广使用袋式除尘等高效除尘技术。强化施工扬尘环境监管。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推进喷漆、石化、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开展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   五、强化危险废物管理,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十一)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全面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察考核工作。制定《“十二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编制《“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十二)贯彻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各省级环保部门编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规划,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资格审查和许可工作。建设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网上申报。依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补贴审核指南》,严格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拆解处理补贴的审核工作。推进危险废物经营情况备案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发布工作。   (十三)加强进口废物和污泥污染防治。规范进口废物管理,加大进口废物的后期监管力度。加强与海关、质检的部门间合作以及国际合作,加大预防和打击废物非法进口力度。落实《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强化污水处理厂主体责任,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监管。   (十四)探索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制定《“十二五”污染场地环境管理规划》,指导全国开展“十二五”污染场地污染防治工作。以关停、搬迁或拟搬迁污染工业企业为重点,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排查和识别污染场地。   六、突出环境安全风险防控,构建化学品环境管理新体系   (十五)加快化学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印发关于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编制《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编制《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管理办法》。开展化学物质测试机构检查。   (十六)开展持久性有机物和汞污染防治。编制《全国主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推动建立并组织实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源环境统计制度。开展全国汞污染排放源调查,对典型区域和重点行业汞污染源进行监测评估。组织开展燃煤电厂大气汞污染控制试点。   (十七)加强有毒化学品进出口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严格执行并完善有毒化学品进出口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行政审批工作,规范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的前期预审和后期监管,做好新化学物质登记后的监督管理工作。   七、严格环境准入,构建工业污染防治新体系   (十八)开展重点行业环保核查和环境准入。开展稀土企业环保核查工作,发布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公告,对于未列入公告名单的企业,采取最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从严处罚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钢铁、皮革、柠檬酸、味精等重污染行业环保核查并发布公告。配合有关部门研究产业政策,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两高一资”行业结构调整。将环境保护作为前提条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铅锌、含铅蓄电池、多晶硅等重污染行业的准入。   (十九)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与评估验收。继续发布清洁生产公告和清洁生产年度工作情况通报。研究制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技术细则》和《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绩效核算细则》。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质量,切实提高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效益。各省应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辖区内五个重金属重点防控行业的“双超双有”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估验收。各地应依据《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大对拒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双超双有”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将受处罚企业信息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   (二十)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与监管。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加大对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全面推进上市环保核查信息公开,我部将公开向环境保护部提交上市环保核查申请的公司名单,同时公开通过环境保护部和各省级环保部门上市环保核查的公司清单。各省级环保部门应及时公开正在核查和已通过核查公司的信息,核查公示期间应全文公开上市环保核查技术咨询报告。推进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建立重点行业上市公司环境报告书发布制度。对涉铅等重金属排放行业的上市公司开展后督查,发布后督查情况通报。加大对上市环保核查技术咨询单位的监督管理。   八、深化城市环境管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二十一)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启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数据报送系统,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数据会审,强化数据真实性审核与现场核实。发布2010年度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深入分析“十一五”期间城市环境变化情况,同时加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曝光力度。制定“十二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和城考工作管理办法。   (二十二)稳步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要求进行考核验收,重点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工作,优先复核已通过验收但尚未命名的城市。制定发布《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编制大纲》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年度实施方案》编制指南。研究制定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技术评估、考核验收现场评分细则。   (二十三)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完善机动车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机动车环境监管体系。继续提高机动车排放水平,2011年7月1日起实施轻型汽油车国四排放标准。开展环保检测机构专项整治,研究出台机动车环保检验管理规定。加快“黄标车”淘汰步伐,大力消减NOX等污染物排放量。推进机动车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协调解决低硫车用燃油供应问题。   (二十四)进一步推进噪声污染防治。深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加强人员培训,组织开展重点噪声源确定和环境功能区的划定和调整工作,加大重点领域噪声污染防治力度,切实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九、完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二十五)修订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继续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工作,细化各项规定,并做好配套政策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起草报批工作。   (二十六)研究探索污染防治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库,探索完善“以奖促治”等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企业污染损害赔偿、跨界水质断面污染赔付和饮用水源上下游环境补偿机制。   (二十七)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组织做好《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和《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履约工作,并纳入日常环境管理,加强执法监督。   (二十八)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工作。根据中央纪委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要求,组织对各地开展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 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完成两年未公布结果
    千呼万唤不公开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被质疑不科学。   “不能说,不能说,不能说”。为何六年前启动,两年前已结束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千呼万唤不公开?如今它面临更严重的质疑:布点不密,难堪重任。   中东部地区、矿山开采冶炼区的土壤负荷已达极限,约70%的土地受到污染。保守估计,各类风险较大的污染场地,在全国城市及其郊区约有1万-2万个。   六年前,一场官方宣称耗资十亿元的土壤污染摸底战役在全国悄然拉开。   三年前,环境保护部一名副部长公开承诺:一旦结果出来,“将第一时间向新闻媒体公布”。   两年前,这场被称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最全面的土壤污染调查终于完成,各界翘首期盼。   2012年的今天,纵然媒体和公众不断呼吁和追寻,官方调查结果仍未公布,甚至连调查过程也“犹抱琵琶半遮面”了。   更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学界及业界不少学者开始认为这项全国普查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难堪摸清土壤家底的重任。   这六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土壤污染调查?结果秘而不宣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苦衷?而中国真实的土壤污染状况,又究竟怎样了?   秘而不宣   三千多个采样点,一千多个日夜,150名科研人员像经过严格培训过的“特种部队”,将所辖土地分成网格化的点,采集土壤样本,拍摄照片,再进行样本分析统计,最终建立数据库和样品库。   这是6年前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中广东一地的情形。浙江省湖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陈江也经历了这一幕,他记忆犹新:“以前没有,我们很少做土壤调查。”   正是2006年夏天,《全国土壤环境状况调查总体方案》层层传达到各地环境监测站,要求监测人员利用GPS指引,严格按照4×4平方公里的网格化方式采样。   这场历时三年半的土壤污染调查,范围覆盖了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全部陆地。   依照预期,各地的调查结果将绘成一张巨幅的中国土壤污染图谱。其意义不言而喻:土壤污染调查数据是所有后续治理工作的基础。   业已取得的成果,从数字上说,也可称丰富,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采集土壤、农产品等各类样品二十一万多个,获得有效调查数据495万个,点位环境信息数据218万个,建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库和样品库,组织完成全国总报告和专题报告,完成12项试点工程、18份研究报告和7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指南草案。   但接下来的事让人意外。这份调查的最终结论却秘而不宣,图谱含糊不清。南方周末记者翻阅了六年间各省市组织调查工作的公文、汇报、阶段性总结,毫无所获。环保局、土壤所、高校、监测站……几乎所有和土壤污染调查有关的人员都避而不谈。   某些场合,探询调查结论甚至成为禁忌。2012年11月21日,南方周末记者参加北京召开的一次有关土壤调查结论的研讨会,会议却因为临时获悉有记者在场,而不得不草草结束,会场上关于结论片言难寻。   “不能说,不能说,不能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指导组专家、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万洪富自1994年开始关注土壤污染问题,他曾不止一次呼吁开展全国性的土壤污染调查和信息公开。因签署了保密协议,这位专家婉拒了对于调查结果的提问,仅仅透露,“结果其实没有那么恐怖,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公开”。   “这场调查原本仅仅是作为一个科研项目,根本没有想到后来会引起社会那么大的关注。”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回忆道。   受访专家对是否公开和原因都莫衷一是。   “不公布的主要原因还是环境数据的敏感性。最终结果肯定是要公布的,但不知道是全部公开还是只是在系统内公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宋静分析道。   多名受访专家表示理解保密的苦衷,在没有切实的处理办法和法规出台前,全国污染土壤状况一旦公布,将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担忧和经济损失。   “土壤的问题不仅是土壤,涉及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在这些问题都没想好之前,怎么公布?”高胜达也不赞成将这次调查结果公布。   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潘响亮则担心,这是一种数据壁垒。“全国性土壤调查工作量极大,得到的数据也非常可贵。不同部门在数据共享上是存在壁垒的,环保系统和科研系统并不是一条线的。”   采样不足,难堪重任   另一个更意外的情况是,公众翘首以待的调查报告,业内专家却普遍认为它的科学性存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中规定,采样密度为耕地8×8(单位km,同下),林地(原始林除外)、草地16×16,未利用地40×40。其中东部沿海省区耕地密度是4×4。   “采样的密度远远不够,国家规定是4×4,即16平方公里采一个样。这么大面积,能说明什么问题?”万洪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调研密度和取样数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结论。因担心采样代表性不够,广东省在执行时曾把范围缩小为2×2,而四川省也对灾后重建区进行了加密采样。   资金不足也导致采样密度“做减法”。据一名专家透露,整项调查的资金并未到达公布的10亿元。该专家表示,10亿元设计由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各出资5亿元,但国土部门并未给足资金,“拖拖拉拉好多年(资金)都没下来”。这直接导致了原计划完成时间一再被拖延,一些省份迟迟不能开展调查。   一个佐证是,参与调查的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自动室主任郭庆荣回忆,广东省土壤调查预算原先是四千多万元,后因经费不足,减少为两千多万元,预计的4800个采样点也变为了3000个。   不仅如此,还有专家透露,一些省份因为地处偏远地带,地形复杂,采样难度大,基层监测站会更改采样地点,甚至报送往年的旧数据。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数据准确性。   四川省环保局一名负责协调土壤污染调查工作的官员接到南方周末记者电话后,更是直言“调查没有真实地反映情况”。   “单个样品根本说明不了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一位专家解释道,像这种大规模、粗比例尺的土壤调查是不能反映农产品产地污染状况的。严谨的土壤调查对样品取样和检查都有一套详细的技术规定,这次土壤调查出于生态环境标准的考量,而并不能代表土壤里蔬菜、粮食的污染情况。对农田而言,土壤重金属超标并不一定导致蔬菜、稻米的重金属超标,不同种类的植物对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吸收量并不相同。“我们应该考虑重金属在土壤里起作用的部分。而不是只看数据。”上述农科院专家强调。   “摆上桌”的土壤污染   质疑声甚至延宕到既有数据上。早在6年前,一个被官方公布的污染数据——全国受污染耕地约1.5亿亩,也屡遭拷问。不断有专家提醒,真实数字可能远超于此。这位农科院专家不愿置评:“我们连污染评估的标准都没有,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无论最终调查数据如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已是不容忽视。2012年10月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曾透露这次历时六年的普查的整体结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桌上的。”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总工宋云说。   没有最终数据,部门专家们只能用碎片拼接大致图谱,他们一致认可的是,南方比北方严重,重金属污染是土壤的头号杀手,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重金属污染越严重。从我国西部(成都平原)向中部(江汉平原),至南部(珠江三角洲)地区,重金属污染呈逐渐加强的趋势,表现为分布面积增大,含量强度增高、元素种类增多。   “中东部地区、矿山开采冶炼区的土壤负荷已经到达极限了,约70%的土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云南、贵州、广西局部地区很严重,化工、电镀厂里被污染面积有30%-40%,农药厂更是高达80%-90%。”宋云表示担忧。   潘响亮在西北地区做过大量的土壤修复工作。他回忆起调查过的某个废弃铜矿,土壤中的铜含量达1万多个PPM(浓度单位),而正常应该是几十个PPM,“我国的矿山重金属污染并没有真正治理”。   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国从1980年代初已陆续开展了土壤污染调查工作,但仅局限于区域性,且调查污染元素又是单一的,主要以重金属为主。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物已不仅是有害重金属,更增加了有机污染物、农药、塑料增塑剂等,呈加重趋势。   不惟偏远矿区,城市亦非净地。在搬迁的污染企业中,100个地块就有二三十个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保守估计,各类风险较大的污染场地,在全国城市及其郊区约有1万-2万个。”宋云说, “我们正朝着麻烦前进。”半个世纪之前,美国环境学家总结的化学污染物给人类带来的困境,如今依然适用。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陈玉成教授等人收集了1995年-2011年间,国内43个大中城市3688个城区土壤重金属数据,初步确定了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格局。结果表明,“太原、南京、开封等城市已达到强度并接近极度污染水平。长江以南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比长江以北城市严重,中小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低于特大城市。而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单个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镉、汞、铅。”这与官方相关资料显示一致。   再度调查,如何公开   面对这些指摘,南方周末记者多方求证获悉,国家即将进行新一轮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或者可以称为2006版调查的补充,新调查将针对密度不足的问题,加密调查区域。   新调查将集中在全国重点区域(包括耕地、蔬菜基地以及矿山周边地区)开展,最终各地的污染情况,粮食和蔬菜是否污染,污染物、污染程度都会用充分的数据表示。“现在还没有最终批复。但是等加密调查的结果出来,家底就基本上摸清了。”万洪富说。   据专家透露,广东、四川、浙江等地将率先启动新的加密调查。“环保部现在委托了全国几个比较大的大学研究单位做加密调查,以前是委托各地监测站。”郭庆荣说,“布点将会达到0.5×0.5,这就非常密了。   学者们更赞同将2006年的调查比作土壤的“人口普查”,而并非“摸清家底”。普查只能了解概况,它更大意义可能在于,“给国家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2011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土壤污染问题被列入四项“突出环境问题”之中。宋云在“规划”不到五百字的表述中,找到了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深化土壤环境调查,对粮食、蔬菜基地等敏感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区进行重点调查’,这应该是国家根据土壤调查结果的总结。”   “环保部的数据也给农业部的普查做了基础。”前述农科院专家说。2012年6月,财政部与农业部两部委联合印发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财政部向农业部拨款8.27亿,由农业部在未来五年内对全国农产品产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   但无论新旧调查,信息公开始终是不可回避的公众话题。   据宋云介绍,美国的污染场地的大致数量和修复治理清单都进行了公布,甚至“一块污染场地修复的环境保护规划中,包括了这地块的风险评价结果、修复目标、修复进度和环境监控信息等公众感兴趣的信息”。   据统计,美国大大小小的污染地块有29万-40万处,通过实行《超级基金法》和《国家优先控制名录》,对污染场地进行风险等级评估以及等级划分,确定优先解决顺序。美国列入“超级基金清单”的污染场地有1664块。   “我国连法律都没有。就只有环评,其他都没有要公示。”宋云说。我国尚无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而作为污染土壤唯一标准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颁布于1995年,制定者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所前所长夏家淇早在6年前已着手修订标准,但却因基础研究不够,数据不足而步履蹒跚。(原标题:“不能说”的土壤普查秘密 是结论太恐怖,还是过程不科学?)
  • 《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评估报告》发布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5月17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简称“POPs论坛2011”)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开幕。“POPs论坛2011”由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办公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及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国际机构、国内相关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的代表,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越南等国专家共三百余人出席本届论坛。 “POPs论坛2011”现场   大会报告环节中,德哥尔摩公约新POPs审查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胡建信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评估报告》的精彩演讲。 北京大学胡建信教授   胡建信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评估报告》(下简称《评估报告》)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编写目的、评估地区、评估方法、评估过程、评估内容和目标POPs等。   《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评估报告》的编写是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为依托,组织多位专家对我国POPs现状进行了评估。   编写目的:为各级机构、研究单位、大学、企业以及公众提供一个报告——为未来我国开展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领域的研究和开展防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指出方向;向国际社会和公众进一步表明我国高度重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   评估地区:主要包括中国大陆地区;评估以2010年为基线年;《斯德哥尔摩公约》管制的21种化学品(污染物)为评估对象。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评估POPs来源、环境水平、人体暴露和风险分析;对POPs的监测和管理、减排和污染防治。评估立足于现状,预测未来,进行风险分析以及探讨存在的问题等。   评估目标POPs:主要包括杀虫剂类、工业合成化学品类。   杀虫剂类POPs评估结果 中国总体DDT排放和污染在控制水平,HCH没有发现新增排放源   2010年,中国已经停止生产各种杀虫剂类POPs。DDT/HCH作为历史上农业领域大量使用的杀虫剂类POPs在1980年代当时的主要用途停止使用。在环境介质和食品中:大气中,均处于数百pg/m3;土壤中,DDT基本低于100ng/gdw,HCH低于DDT水平;食品中如玉米、大米、茶叶均可以检测到DDT;中国总体DDT排放和污染水平在控制水平,HCH没有发现新增排放源。   目前杀虫剂类POPs相关的热点问题为三氯杀螨醇的残留DDT问题及废弃污染场地的治理问题。   工业合成化学品类POPs评估结果 PFOS已经被证实广泛存在于我国人群中   工业合成化学品类POPs评估以PFOS和PBDE为代表。中国生产和使用PFOS。环境介质来源分布:北京、大同、苏州、平顶山、天津和沈阳地区的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及污泥中均有检出,但平均浓度略低于国外水平;中国河流和湖泊主体中PFOS含量在1—10ng/l之间;自来水样品中,多数城市的自来水杨品中都含有低浓度的PFOS,个别城市的自来水样品中PFOS浓度超过10ng/l;国外大气样品多数低于50pg/m3;而在沉积物中PFOS多被检出。   PFOS是一种广泛且高浓度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甚至在青藏高原的鱼类体内,也发现了PFOS的存在。PFOS已经被证实广泛存在于我国人群中,对于我国居民中PFOS的浓度报道,主要集中在成人的血液和母乳中,成人血液中PFOS的浓度含量平均为16.5ng/ml;非成人血液中PFOS浓度大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对于成人来说,鱼和海鲜为PFOS主要暴露途径,其次为肉和肉产品、饮用水。中国电镀行业、消防行业是当前PFOS最大的消费行业,也是潜在的排放来源,同时PFOS生产企业、废弃物、污染场地等也是热点问题。   中国多年没有PBDE(十溴代联苯醚除外)的生产和直接使用。大气中,其含量大多数在100pg/m3以内;水体中PBDE的污染处于较低水平,沉积物中PBDE的污染水平与美国相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土壤中PBDE的污染也处于较低水平;生物体中PBDE的浓度低于美国和巴西。   除了介绍环境、人体存在和人体暴露PBDE情况外,胡建信教授还指出中国没有使用低溴代PBDE的历史,但其环境浓度却并不低,其来源值得关注。   我国POPs监测能力已经大大提高 已建设20多个二噁英实验室   关于POPs监测,胡建信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我国POPs监测能力已经大大提高,目前,全国已经建设了20多个二噁英实验室;相关的POPs标准也相继出台,包括国家质量标准、控制标准、监测的标准方法等。我国也制定了多个针对POPs管理的法律规章。   “十二五”POPs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启动编制   针对“十二五”,我国各省均制定了POPs污染防治规划;与此同时,启动编制中国“十二五”POPs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将其纳入中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这些行动将使POPs污染防治在中国国内全面展开,不仅将为履行国际公约提供充分的政策和组织保障,而且将极大提高中国国内的POPs环境污染及风险控制水平,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   《评估报告》初步总结:杀虫剂类POPs,由于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介质预期将逐步下降;PFOS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主要来源于电镀、消防领域,未来几年环境浓度预计变化不大;PBDE来源不够清晰,未来几年环境浓度较难判断;监测和管理能力得到发展,并正在完善之中。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