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优化设计

仪器信息网优化设计专题为您整合优化设计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优化设计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优化设计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优化设计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优化设计话题讨论。

优化设计相关的论坛

  • 《圆环孔型冷轧管机孔型优化设计》

    【序号】:1【作者】:毛岳山【题名】:《圆环孔型冷轧管机孔型优化设计》【期刊】:1999年度江西省金属学会压加年会【年、卷、期、起止页码】:1999年度江西省金属学会压加年会论文集【全文链接】:???跪求:先谢了!

  • 创盈门窗设计优化管理系统?

    创盈门窗设计优化管理系统 V 2014 一、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新窗型绘制添加工具尤为重要,窗型图库+下料公式,是门窗软件的核心基础。不管软件内置多少窗型,用户总需要添加软件里面没有的窗型。 如果图库不能添加或者添加的种类少,用户早晚会受限制。铝合金 推拉:双边封、反插板、转角框的,考虑双锁,扇与固定梃冲齐,创盈门窗软件自由添加,自动识别平开:带普通中梃、加强中梃、Z梃,扇转接框、固定转接框,创盈门窗软件自由添加,自动识别塑钢 推拉:焊式一体框、王字框、考虑双锁、扇与固定梃冲齐,创盈门窗软件自由添加,自动识别 平开:带Z梃,十字焊梃,梃螺接焊接,加强中梃,创盈门窗软件自由添加,自动识别二、断桥铝、普通铝、铝木复合、铝塑铝、铝塑、塑钢等公式自动准确生成软件内置的窗型就不提了,有可能是开发商自己手工编辑好的公式。新加的窗型能自动、准确生成各类公式,这才是最重要。如果新加的窗型,需要用户自己手工编辑公式,工作量可想而知。对于十分特殊的窗型,创盈门窗软件还允许用户对生成的公式,进行查看编辑和修改,充分考虑各种可能,预留了足够空间。三、内置各类厂家370多家,包括塑钢,包括铝合金软件内置的型材厂家370余家,这370多家型材的内置系列公式都已经准备完毕,投入即可使用。同时允许用户任意修改现有的厂家,添加自己新的厂家数据。新加的厂家数据,输入截面参数,公式同样自动准确生成。一句话,新窗型+新厂家数据,自动准确生成公式。四、建立工程,方便快捷,允许从一个工程复制到另一个工程单窗:相同窗型,不同尺寸,可以一并输入组合窗:同样允许相同窗型,不同尺寸,一起输入;并且可以把组合窗保存为模版,以后调用整个工程的用料统一修改:包括型材厂家系列、包括选用的配件厂家、包括选用的玻璃种类工程合并,不同的工程合并为一个工程优化处理; 工程分批,一个工程分为几个小的批次优化处理五、清楚直观、种类众多的类Excel报表,直接导出Excel、PDF门窗软件,最终的体现都是报表。报表也有好坏之分,创盈门窗软件各类统计报表多达50多种。仅仅以最常规的门窗下料表为例,一个窗一张纸6种,然后汇总的,一张纸4个、5个、6个、7个窗型,甚至全部汇总,其他玻璃尺寸的统计、报价预算的、单窗成本分析、工程样图等都有好几种。一句话,创盈门窗软件的报表比任何一个同行都多。 这是创盈门窗软件用户量大的体现,更是创盈门窗软件重视客户建议的体现。相同的报表,用户也要求其他同行门窗软件添加过,最终,是创盈添加了客户的报表,是创盈在竞争中胜出。六、细说型材优化,玻璃优化窗型+公式是门窗软件的基础,两个优化是门窗软件的灵魂。优化率的重要性不必说,用户能注意到,也是创盈门窗软件的着力点和出发点。我们要说的是被用户忽略了的细节,细节体现价值。零料:剩余长零料,能否自动统计入库,下次优化优先使用这些零料。必须亲自测试,避免忽悠。切割方案:不能简单笼统的长度*数量,要能带窗号、带切割角度,否则无法确定哪个窗的料,两端怎么切。定尺优化:不单单能一个范围内,如4000-6500,也能几种长度,如4800,5600,6500,更重要的范围情况下,可以限制这个范围内几种长度,否则一个型材要定尺5,6种长度,型材厂可能无法接受。创盈门窗限制这个范围内几种长度,否则一个型材要定尺5,6种长度,型材厂可能无法接受。创盈门窗软件可以范围选1种,2种,3种最合适的长度。 七、贴心的采购、库存、销售出库管理采用主流的进销存软件的模式,每个单据,分日期管理,方便查询和查看。实时库存,双击可以查看具体料的详细出入明细。工程出库:可以按照工程的用料情况出库,软件把工程用料呈现出来,用户可以核对无误后,可以添加删除修改,整体出库八、风压强度和热工节能计算:专业简单风压强度而言,最头疼的莫过受力杆件分析,创盈门窗软件的自动分析受力杆件,彻底终结了这个局面依据最新的国标GB50009-2012,绘制精确的风压受力分析图,详细计算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杆件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计算,玻璃应力和最大许用面积校核,连接件的抗剪强度和承压能力计算;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达20多页风压报告计算书.(注:绝大多数软件仅考虑均布荷载,不考虑集中荷载的计算)热工节能计算:窗框传热系数、玻璃传热系数、整窗的综合传热系数、太阳能透射比、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结露、计算等;计算过程和计算公式详尽,计算报告通常情况下可达20多页(A4纸张,与具体的玻璃数据多少以及窗框数据的多少有关) 依据热工计算规程国家标准JGJT151-2012九、精确的框扇玻璃标签打印可以打印每个工程的下料标签,包括框的标签、扇的标签以及玻璃的标签等,并且备有多种格式可供用户选择,真正做到物料的标签化管理,为以后的查找物料提供诸多方便。标签而言,麻烦莫过于设置打印参数,打印的时候严丝合缝,不偏不斜,创盈门客服可以耐心的帮您设置。十、其他诸多细节:玻璃钢化、输入窗型尺寸引导、国家规范、标书合同企业资料、V口等玻璃钢化,不单单是面积大于1.5平米,国标上很多情况都要钢化,其中就有窗台高度的情况窗型尺寸输入:复杂的窗型,用户头疼的是不知道哪个参数代表哪个距离,创盈红线引导输入塑钢V口:创盈自动生成框梃的V口下料公式、绘制V口图形报表;铝推拉固上滑固下滑的标注位置;组合窗外围配件的处等。

  • 均匀设计软件工具--试验优化

    一、前言该技术背景来源是为中国航空航天运载火箭及研制导弹而创立,属于通用型技术,是处理多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的首选方法,可用较少的试验次数,完成复杂的科研课题开发和研究,目前世界首创。均匀设计和参数优化技术可使试验次数大幅度下降,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对新产品的研制和老产品的技术改进卓有成效,这项技术属于通用型技术,各行业都能用,是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好方法。二、均匀设计概述“均匀设计”法是一种将试验点均匀地散布在试验范围内的科学试验方法尤其是对那些试验范围较大、因素的水平数较多的复杂试验,这一方法会发挥出其独特的威力。数学家创造“均匀设计”法的起因,来源于高科技难题。70年代未,我国航天三院及协作单位的科技人员在研讨某项尖端工程的数学模型时,曾试用国外方法,长时间得不到理想结果。对于他们提出5因素31水平试验,可能的试验有2800多万次之多,而要求的试验总次数则限定在50次以内,对这个难题,已有正交设计表无法满足要求。航天科技人员求助于中科院数学所,多年从事数理统计颇有成效的方开泰在苦思中想到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一书的作者华罗庚和王元,并主动与王元商议把数论方法应用于试验设计。他们经过三个多月的深入探索,一位数理统计专家和一位数论专家合作共同创造出“均匀设计”法这个全新的试验设计方法。依此方法,5因素31个水平的试验,仅做31次试验,其效果便接近于2800多万次的试验,成功地解决了难题。70年代以来,在我国广为普及的优选法和正交设计都是科学的试验方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和千变万化的,在许多课题中,需考察的因素变化较多,而且每个因素的变化范围较大,因而要求每个因素有较多的水平,这类难题若用现在流行的试验设计方法(包括优选法和正交设计),则需要做大量的试验,常令人望而生畏,难以实施,而“均匀设计”法则能为这类试验提供可行有效的方法,使做试验的次数大大减少,且为表格化的形式,使用起来颇简便。在国际上,“均匀设计”法这个中国科学家创造的试验设计方法己得到承认,并日益受到重视和应用,由方开泰和王元合著的《统计中的数论方法》一书,作者在与英国恰普曼出版社签约之前,曾将内容提供给国际最权威的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英、德两国出版社将内容转送国际数学权威评审以后,都表示了迫切渴望出版的愿望。英国出版社捷足先登,认为此书的出版会使该出版社正在编辑的统计和应用概率专著系列从书“增加分量”。德国出版社更表示愿以高稿酬来争得此书出版。目前,有关机构和部门将更充分地组织推广“均匀设计”法的应用,使其尽快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陕西鸿盛科技有限公司电话:+86-029-82530009   传真: +86-029-82350009 地址:西安市电子城电子3路3号    邮编:710065网址:http://software.xinwen365.net/http://www.sxhongsheng.com/邮箱:hongsheng@800.cn开户行:西安市商业银行雁塔南路支行814011580000053950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0760]鸿盛均匀设计模拟分析系统[/url]

  • 有关物质自动计算与判断的Excel表格优化设计案例

    有关物质自动计算与判断的Excel表格优化设计案例

    几乎所有药厂实验室都会用到Excel来进行检测结果计算。这些用于检测结果计算的Excel表格大多是将公式固化(锁定)下来作为模板使用的,比如含量、溶出度、含量均匀度等的计算模板。而另外一些表格,比如用于有关物质或者溶残计算的,由于杂质或残留溶剂并不像含量那样稳定出峰,在很多实验室并未被固化为模板使用。这种情况下,计算不同批次有关物质或溶残检验结果时,分析人员往往需要修改计算公式或者进行人工判断。 使用这种计算公式不固定的,依据不同批次具体情况临时修改公式的计算表格,显然是有合规风险的,既为验证增加了麻烦,也为表格的复核带来了不便,需要复核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核对。FDA有多封警告信涉及这一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优化设计,做到有关物质计算模板的固化,避免临时修改公式的情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 下边我们通过某药企一款产品的有关物质计算表格优化前后的对比进行具体讲解。[b]优化前效果:[/b][img=,835,38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3/201903151438081584_2479_3419387_3.png!w835x389.jpg[/img] 我们看到杂质出峰并不稳定,如杂质1只在第2个样品里检出,杂质6只在第3个样品里检出。点击“公式”选项卡-显示公式,杂质平均值的计算公式更是五花八门,完全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人员是结合了实验的实际情况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公式编辑。[img=,900,31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3/201903151438289107_4535_3419387_3.png!w900x313.jpg[/img] 造成这种需要临时修改杂质平均值计算公式的原因是该产品有关物质检测时有如下需求:• 在进行样品中有关物质检验时,需进3针平行样品,计算每针不同杂质的相对保留时间,以及3针样品的每个杂质相对保留时间平均值、杂质百分值大小的平均值以及总杂;• 单个杂质:如果三个平行样品结果均不小于0.05%,则报告三针结果的平均值;• 如果三个平行样品结果均小于0.05%,则报告结果为小于0.05%;• 如果其中一个样品小于0.05%,其它两个样品均不小于0.05%,则报告这两针结果的平均值;• 如果其中两个样品均小于0.05%,其它一个样品不小于0.05%,则报告最大的这针结果;• 总杂质:仅计算含量大于等于0.05%(报告限)的杂质。[b]表格设计难点分析:[/b] 由此可见,三针样品杂质平均值的计算公式,根据每针样品中该杂质与0.05%(报告限)的大小不同而不同。可能是一针结果的最大值,也可能是两针或三针结果的平均值,所以单纯的平均值公式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无法简单固化。这里可以结合IF条件判断函数来进行杂质平均值公式的设计优化。[b]优化后效果:[/b] 我们首先用绿色背景填充数据输入单元格区域,用蓝色背景填充计算处理单元格区域。此外给每针样品预留8个杂质峰的输入栏,以便容纳未来随着稳定性考察时间的增长,可能检测到的更多杂质峰。每个杂质的百分值大小依然通过面积归一化法由色谱系统自动算出,如果杂质检出就输入相应的保留时间和大小,如果杂质未检出就输入ND。[img=,900,77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3/201903151439402176_5236_3419387_3.png!w900x777.jpg[/img] 下面以H12单元格杂质1平均值计算公式为例进行具体讲解,其它杂质平均值计算单元格公式依次填充并修改相应的筛选条件即可。 由于公式比较复杂,我们采取“公式:解释”的写法进行表述。 IF(AND(N(E3)=0.05,N(E12)=0.05,N(E21)=0.05),AVERAGE(E3,E12,E21),…:如果3针平行样E3、E12、E21大小(%)均大于等于0.05,则杂质1平均值(%)为这3针的平均值; SUMIFS(E$3:E$29,C$3:C$29,"杂质1",E$3:E$29,"=0.05")/COUNTIFS(C$3:C$29,"杂质1",E$3:E$29,"=0.05"))):如果3针平行样E3、E12、E21大小(%)既有大于等于0.05又有小于0.05,则杂质1平均值(%)为通过条件求和函数SUMIFS(只计E3、E12、E21中大于等于0.05的值之和)除以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S(只计E3、E12、E21中大于等于0.05的单元格数)间接得到的满足大于等于0.05条件的平均值或最大值。这样就可以覆盖到所有不同的情形,而不再需要嵌套更多的IF函数来满足每种可能的情形。 还应值得注意的是N()函数的运用,它是Excel中最短的函数之一,其作用是将非数值形式的值转化为数字,即数值型数据依然不变,而将日期转换成序列值,TRUE转换成1,其它的文本型数据转换成0。上述公式中若杂质未检出需输入ND,而如果直接将文本型的值ND与数字型的值0.05比大小,实际结果会出乎大家的意料,那就是ND会比0.05大。所以配上N()函数后,ND会转换为0,这样它就比0.05要小了,IF函数才会按照需求进行正确的逻辑判断。 我们最后再将所有计算单元格进行锁定,防止公式被任意的更改,辅以数据验证、条件格式、打开密码等,并进行系统化的计算模板验证,就可以投入使用了。一劳便可永逸![b]结语:[/b] 小编此番讲解希望对制药同仁们有所启示与帮助,毕竟Excel电子表格的设计与计算是受到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 用好Excel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投入成本低,适应性强。实验室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可以从Excel开始。eInfotree软件能弥补Excel在GxP领域合规性上的差距,实现Excel的用户访问控制,审计追踪,电子签名,完全符合CFR21 Part11的要求,让制药企业无顾虑地享用电子表格带来的便利。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实验室信息化与自动化

  • 复合材料固化工艺路线设计与优化训练营,内含福利!!

    复合材料固化工艺路线设计与优化训练营,内含福利!!

    [align=center][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kms][img=,550,31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211017399775_4336_3295121_3.jpeg!w550x310.jpg[/img][/url][/align][font=宋体]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工艺设计中,首要的就是温度程序。那么,假设我们面对一种全新的树脂体系,如何设计出适当的固化温度程序?[/font][font=宋体]本次报告将以此为线索,将多种的热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介绍如何从零开始设计并优化固化温度程序。大致的技术线路包括:测量材料固化行为,初步建立固化温度程序,固化过程的建模与模拟,最后根据实际产品的固化情况调整并优化固化工艺。[/font][b][font=宋体]目录:[/font][/b]1. [font=宋体]前言[/font]2. [font=宋体]材料固化相关特性的测量[/font]3. [font=宋体]材料固化工艺设计[/font]4. [font=宋体]在线固化监测[/font]5. [font=宋体]固化工艺的验证与优化[/font]6. [font=宋体]质量控制[/font][align=center][font=宋体][/font][font=宋体]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kms][img=,277,27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211017512379_5760_3295121_3.png!w277x271.jpg[/img][/url] [/font][/align][align=center][b][font=宋体]长按二维码加入学习[/font][/b][/align][size=24px][/size][align=center][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kms]点击链接加入学习[/url][/align][b][size=17px]讲师介绍[/size][/b][align=center][img=,364,37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211018245924_5737_3295121_3.png!w364x372.jpg[/img][/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曾智强 [/font][font=宋体]市场与应用副总经理[/font][/align][font=宋体]曾智强博士[/font]1998[font=宋体]年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此后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font] Surry [font=宋体]大学任研究员,从事陶瓷基复合薄膜研发与应用研究,发表二十多篇论文并获得[/font]3[font=宋体]项发明专利。[/font]2003[font=宋体]年加入耐驰,致力于拓展热分析、热物性测量方法在材料分析、研发、制造等领域的应用,现任耐驰科学仪器(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市场与应用副总经理,并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热分析仪器专家组成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高温测试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font][align=center][b][color=#ffffff]名企出品[img=,260,11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211018547510_1403_3295121_3.png!w260x111.jpg[/img][/color][/b][/align][font=宋体]德国耐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font]NETZSCH-Ger?tebau GmbH[font=宋体])总部位于德国塞尔布,是欧洲最早设计、制造热分析仪器的厂商,也是世界顶尖的热分析仪器专业生产厂商之一,以技术先进、质量优异著称,得到业界广泛认同,产品屡次获得[/font]“[font=宋体]发明界的奥斯卡[/font]”--R&D100[font=宋体]大奖。[/font][font=宋体]德国耐驰仪器在导热分析仪领域同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针对不同应用提供了一系列的导热测试仪,包括激光法、热流法、热板法、保护热流法与热线法等。近年来德国耐驰将产品线拓展到流变仪,燃烧分析仪等领域。德国耐驰以其雄厚的实力和可靠的品质,愿与您共创美好的前程。[/font] [align=center][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kms][size=24px][color=#3366ff]点击链接加入学习[/color][/size][/url][/align][b][font=宋体][color=red]温馨提示:[/color][/font][/b][font=Wingdings][color=red]?[font=&]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本次训练营时间:[/color][/font][color=red]8[/color][font=宋体][color=red]月[/color][/font][color=red]14[/color][font=宋体][color=red]日[/color][/font][color=red]-10[/color][font=宋体][color=red]月[/color][/font][color=red]9[/color][font=宋体][color=red]日,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参加。[/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red]?[font=&]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学习且考试分数[/color][/font][color=red]100[/color][font=宋体][color=red]分可获得大文件夹奖品[/color][/font][color=red]1[/color][font=宋体][color=red]个[/color][/font][align=center][font=宋体][/font][font=宋体] [img=,277,27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211019084334_9174_3295121_3.png!w277x271.jpg[/img] [/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长按二维码加入学习 [/font][/align][align=center][img=,220,21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211019171782_6880_3295121_3.png!w220x218.jpg[/img][/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扫码加助教weixin[/font][/align][font=宋体]注:德国耐驰是仪器信息网的仪会通会员,仪会通旨在打造科学仪器行业[/font]SaaS[font=宋体]会议平台,厂商可通过仪会通办自助会议和上传会后视频来获得平台精准流量,诚邀各仪器厂商加入仪会通。[/font]

  • 【已应助】LC滤波器设计的优化解析公式 谢谢大家

    【序号】: 11【作者】: [url=http://s.wanfangdata.com.cn/paper.aspx?f=detail&q=%e4%bd%9c%e8%80%85%3a%22%e8%bd%a9%e7%a7%80%e5%b7%8d%22++DBID%3aWF_QK]轩秀巍[/url] [url=http://s.wanfangdata.com.cn/paper.aspx?f=detail&q=%e4%bd%9c%e8%80%85%3a%22%e8%91%a3%e5%81%a5%22++DBID%3aWF_QK]董健[/url] [url=http://s.wanfangdata.com.cn/paper.aspx?f=detail&q=%e4%bd%9c%e8%80%85%3a%22%e6%bb%95%e5%bb%ba%e8%be%85%22++DBID%3aWF_QK]滕建辅[/url] 【题名】:LC滤波器设计的优化解析公式【期刊】: [url=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njxxgcdxxb.aspx]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url] 【年、卷、期、起止页码】: [url=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njxxgcdxxb/2009-2.aspx]2009 1(2)[/url] 【全文链接】: [url]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njxxgcdxxb200902006.aspx[/url][url=http://www.scientific.net/MSF.579.1][color=#0365bf][/color][/url]

  • 【求助】液相色谱图的优化

    液相色谱图的优化 我刚刚开始用液相色谱,用的是lc1200 怎样进行报告的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校正表的设计、谱图优化,先谢谢各位前辈了!!!

  • 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摘 要: 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密切相关,而在一个高度非线性、非结构化的复杂系统中要获得最佳工艺,试验优化技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均匀设计、响应面设计、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等优化技术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微生物; 优化方法; 正交试验; 响应面设计; 均匀设计; 遗传算法; 培养基优化微生物发酵是指微生物利用一些原料养分在合适的发酵条件下经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变成所需产物的一类复杂的生物过程,涉及到许多相互影响的因素,产物生物合成水平除受微生物内部代谢机理、调控机制等影响外,还有外界环境(培养基组成与配比、发酵温度 、发酵pH、溶氧等)的影响 。因此,最大限度地合成目的产物并非易事,并且对于一个高度非线性、非结构化的复杂发酵系统而言,要建立一个准确、满意的合成模型则更为困难,而试验优化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元方程拟合技术(响应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传统的优化技术(如单因素法)虽然方法简单、易行,结果较直观,但在考察多个因素时会浪费大量时间,且有可能导致不可靠的甚至错误的结论,因此,常常仅作为过程优化的初步试验。在考察多个因素时,为了减少试验次数,节省时间,通常采用统计优化技术,这是因为统计优化技术无论从试验设计到数据分析以及模型的建立与统计学密切相关,它能够以较少的试验次数获得极为丰富的统计信息。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培养基配方的优化中,以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从而实现高产、优质、低消耗等经济目标,本文对常用的优化试验方法进行了综述。

  • 关于培养基的优化试验套路

    正交试验和均匀设计方法进行培养基优化已取得诸多成功的例子。 正交试验适合因子较多而因子水平不多的试验设计,从试验次数上看,是至少为因子数的平方。 均匀设计适合于因子少,而水平多的试验,从试验次数看,至少是因子数的两倍。 两种方法虽然多从拉丁方设计衍生而来,不过效率却更高。 现如今,大多流行响应曲面设计来优化培养基。 首先,我们要从众多培养基成分及影响的环境因素中筛选出具有主效应的因子。这时,通常采用筛选试验。主要有全因子因析设计和Plackett-Burman设计。两种筛选试验,各有千秋,但都能以最少的试验次数筛选出主效应因子。其中全因子设计能够表现出因子的三级以上交互作用,而Plackett-Burman设计由于是两水平设计,所以交互作用只在二级交互作用。另外还有部分因子因析设计。 筛选到了主效应因子,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下一步优化试验。此时,主要有中心复合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 中心组合设计是一种国际上较为常用的响应面法,是一种5水平的实验设计法。采用该法能够在有限的实验次数下,对影响生物过程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进行评价,而且还能对各因子进行优化,以获得影响过程的最佳条件。 Box- Behnken设计是另一种国际上较为常用的响应面法,是一种3水平的实验设计法。同样具有响应面法的优点。近年来利用该法进行生物过程优化的文献比用中心组合设计法的明显地少。通常以上说的响应曲面设计和数据分析,都可以通过一些统计软件来运行,十分简便。常用的实验设计软件:最通俗也最容易上手的,画图也好看的:Design-expert其他:"Minitab" "SAS JMP" "STATISTICA 6.0"国产软件: DPS 有中文版的外国软件 “Minitab 15” “SAS JMP 6.0”

  • 【讨论】微波条件参数的优化

    各位大虾 关于样品微波条件的设定 你们是直接用国标的参数 还是自己一个一个找出来啊 因为现在有的国标大大滞后 所以近段时间我们单位再做一些参数优化试验 希望大家多提点建设性的意见 怎么样来设计这个实验 谢谢

  • 【求助】微波消解优化方案???

    微波消解优化方案???请问有没有类似正交试验的优化微波消解条件的方法微波消解因素太多,样品量、温度、时间、酸用量及比例。其中温度时间还涉及程序升温,不知道应该怎样优化实验方案,请教各位是怎么优化微波消解试验的???

  • 【原创大赛】煤化工实验室设计及实验配置优化思考

    [align=center][/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3px]在[/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煤化工[/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化验室[/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设计[/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建设中,[/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作为建设单位应[/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以满足生产化验需求为前提,寻求最佳优化以降低分析化验成本。因而在[/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对常规分析中,建议[/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分析仪器的选购[/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应尽可能以[/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国产仪器为主,[/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例如[/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在气体分析岗位,[/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对[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的选择上,可以考虑国产仪器,国产[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能够满足气体成分分析需要。[/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在检测器的选择上,[/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可以一[/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机选2~3个检测器,以做到仪器之间的互备。[/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3px]在进行粗煤气半分析时,分析样太多,特别是在进行开车分析时,要进行连续分析。[/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建议[/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在气岗设专职采样工,配合分析员完成气体的分析任务。不论多么先进的分析化验仪器在进行分析化验时,都相对滞后于工艺控制。建议在气化生产控制中增加粗煤气在线控制系统,以利于生产控制,从而使生产平稳运行。[/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3px]进行开车气体连续分析时,[/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可以[/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在现场设立分析室,用球胆采样,用奥氏气体分析仪进行分析,方法简单,准确快速。因粗煤气较脏,在分析时要注意对气体的净化。[/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3px]对净化气体中硫分的测定时,选用国产硫质分析仪,效果较好[/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进行水质分析时,选取方法以国标或行标的仲裁法为主。但在进行中间控制分析时,为节约分析时间,大多采用国标或行标中第二、三法,多以仪器分析为主。例如:在进行COD中控分析时,选取消解法进行仪器分析。在进行水中氨氮分析时选用奈氏试剂分光光度法。[/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calibri'][size=13px]分析化验成本的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在分析方法的选取上,在保证分析精度准确度的前提下,选取分析成本比较低的分析方法。[/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二是,[/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在进行工艺中非控制指标的分析化验时,以单样进行分析。因而从长远考虑,在对分析化验方法选取时,应考虑分析成本,为以后分析化验[/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成本管控[/size][/font][font='calibri'][size=13px]打下基础。[/size][/fon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

  • 【原创大赛】均匀设计实验优化茵陈多糖的提取工艺

    【原创大赛】均匀设计实验优化茵陈多糖的提取工艺

    [align=center]均匀设计实验优化茵陈多糖的提取工艺[/align][align=center]摘 要[/align][align=center] [/align][b]目的:[/b]探索提取温度、液固比和提取时间对茵陈多糖产率的影响,得到提取茵陈多糖最优工艺条件。[b]方法:[/b]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茵陈多糖的提取工艺,用苯酚硫酸法测出每次实验所得多糖的纯度,再求得每次实验纯多糖的得率,然后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实验得出的数据,以纯多糖的得率为指标,对提取温度、液固比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b]结果:[/b]实验得出茵陈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液固比55:1。[b]结论:[/b]验证实验平均得率为1.96%,预测值是2.00%,二者很接近,说明我们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可靠的。关键词:茵陈多糖;提取工艺;均匀设计Optimize the ExtractionProcess of Herba artemisiae polysaccharide by Uniform Design ExperimentsABSTRACT[b]Objective: [/b]Study the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liquid-solidratio and extr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of Herba artemisiae polysaccharide, andthen get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of extraction. [b]Methods:[/b]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Herba artemisiae polysaccharideby uniform design experiments, measure the purity of polysaccharide obtained ineach experiment by the phenol-sulfuric acid method, and calculate the yield of purepolysaccharide in each experiment, then use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analyze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yield of pure polysaccharides as the indicators, getthe conclusion and verify it.[b] Result: [/b]thebest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Herba artemisiae polysaccharide is: 100℃ as 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80 min asthe extraction time and 55:1 as the extraction liquid-solid ratio.[b]Conclusion: [/b]the result of verification test is 1.96%, and the predictedvalues is 2.00%.They are very close. So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isreliable.[b]Key words:[/b]Herba artemisiae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process Uniform design[color=windowtext][/color][align=center]1 前言[/align]多糖,又称为多聚糖,是由十个以上的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sup][/sup]。多项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抗病毒等功能[sup][/sup]。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多糖被称为“生物应答效应物”或活性多糖[sup][/sup],事实上大多数多糖为活性多糖,主要存在于菌类、藻类、根茎类药材中[sup][/sup],本实验所探究的多糖为茵陈多糖,茵陈属于全草类药材。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i]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i]或茵陈蒿[i]Artemisia capillariesThumb.[/i]的干燥地上部分[sup][/sup]。应在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花初开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sup][/sup],采摘的季节不同,茵陈可分为绵茵陈和花茵陈两种,春季采摘的名为绵茵陈,秋季采摘的名为花茵陈[sup] [/sup]。茵陈生产地在我国分布广泛,不同生产地生产的茵陈质量不同,优良的茵陈性状应为多卷曲成松散的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气清香,味微苦[sup][/sup]。味苦、辛、微寒、无毒,归脾、胃、肝、胆经[sup][/sup]。结合古时和现代医学研究,茵陈多糖具有利胆、护肝、调脂降压、抗菌、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清热解毒等功效[sup][/sup]。多糖的提取方法很多,大体上包括溶剂浸提法、酶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sup]。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对茵陈多糖进行提取,虽然该方法提取工艺中要求要控制温度、时间、加水量等,但该方法工艺简单,适合在实验室操作。本实验采用的方法为均匀设计法,在条件范围变化大而需要进行多水平实验的情况下,它能够极大的减少实验的次数,只需要与因素水平数相等次数的q,本实验即可获得正交设计的至少做q[sup]2[/sup]组实验所能获得的实验结果。[align=center]2 实验部分[/align]2.1 实验仪器和试剂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恒平科学仪器公司)CPJ1003型电子天平(上海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HH-1型恒温水浴锅(金坛市晶玻实验仪器厂)80-2离心机(上海荣泰生化工程有限公司)RE-52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GZX-9070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ZKXF-1型真空干燥箱(郑州南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HD-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保定市新区阳光科教仪器厂)20目,100目标准筛(浙江上虞市华丰五金仪器有限公司)[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上海佳安分析仪器厂)茵陈(河北省安国药材市场,经本考研室徐红欣老师鉴定)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蒸馏水(实验室自制)葡萄糖(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苯酚(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浓硫酸(分析纯,北京化工厂)2.2 茵陈粗多糖提取1、将茵陈在70℃真空干燥3h,然后用粉碎机粉碎,取20目~100目的粉末,置于干燥器中,备用。[img=,72,4]https://bbs.instrument.com.cn/xheditor/xheditor_skin/blank.gif[/img]2、精密称取2.5g的茵陈,加入规定液固比的蒸馏水,在设定温度下水浴加热回流t小时。3、先用脱脂棉过滤,再用布氏漏斗抽滤,滤液旋转蒸发直至滤液浓缩至约10mL。4、将浓缩的滤液置具塞锥形瓶中,再加30mL的无水乙醇,放入冰箱中,4℃放置24小时。5、将溶液转移至离心管内,并在3000rpm下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取沉淀。6、50℃真空干燥3.5h后,过夜,取出,放凉,称重,计算产率。其中,液固比、提取时间t根据实验过程中考察因素的改变,作相应的更改,其他条件保持一致。2.3 均匀设计实验 本实验依据之前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了温度、液固比和提取时间这三个因素的取值范围,在这个基础上,用茵陈的粗多糖的提取率作为指标,初步确定茵陈多糖的提取条件,再以纯糖的最终收率确定茵陈多糖最优提取条件。首先在茵陈质量一定的前提下,分别设定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探索它们对茵陈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提取完粗多糖,得到茵陈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而再以苯酚-硫酸法测定每组实验的纯糖含量,计算纯糖的收率,并以其作为标准得到茵陈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最后对最优条件进行验证。2.3.1 设计实验方案依据之前单因素实验结果,我们确定了温度、液固比和提取时间这3个因素的取值范围:提取温度X[sub]1[/sub] :55℃~100℃;液固比X[sub]2[/sub]:30:1~75:1提取时间X[sub]3[/sub]:50min~140min。设计实验方案。每小组均先称量2.5克茵陈,按照设计好的条件对茵陈进行粗多糖的提取,并测定多糖纯度,求得纯多糖产率,方案及结果见表1。[color=red] [/color][align=center]表1 均匀设计实验方案及结果[/align] [table][tr][td] [table][tr][td] [table=100%][tr][td] 条件 编号[/td][/tr][/table] [/td][/tr][/table][img=,98,65]https://bbs.instrument.com.cn/xheditor/xheditor_skin/blank.gif[/img][img=,84,52]https://bbs.instrument.com.cn/xheditor/xheditor_skin/blank.gif[/img][/td][td] [align=center]温度(℃)[/align] [/td][td] [align=center]液固比[/align] [align=center](g/mL)[/align] [/td][td] [align=center]时间(min)[/align] [/td][td] [align=center]粗多糖产率(%)[/align] [/td][td] [align=center]纯多糖产率(%)[/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1[/align] [/td][td] [align=center]55[/align] [/td][td] [align=center]50:1[/align] [/td][td] [align=center]110[/align] [/td][td] [align=center]12.12[/align] [/td][td] [align=center]1.13[/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2[/align] [/td][td] [align=center]60[/align] [/td][td] [align=center]75:1[/align] [/td][td] [align=center]70[/align] [/td][td] [align=center]11.72[/align] [/td][td] [align=center]1.03[/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3[/align] [/td][td] [align=center]65[/align] [/td][td] [align=center]45:1[/align] [/td][td] [align=center]140[/align] [/td][td] [align=center]13.57[/align] [/td][td] [align=center]1.14[/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4[/align] [/td][td] [align=center]70[/align] [/td][td] [align=center]70:1[/align] [/td][td] [align=center]100[/align] [/td][td] [align=center]14.93[/align] [/td][td] [align=center]1.35[/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5[/align] [/td][td] [align=center]75[/align] [/td][td] [align=center]40:1[/align] [/td][td] [align=center]60[/align] [/td][td] [align=center]14.39[/align] [/td][td] [align=center]1.29[/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6[/align] [/td][td] [align=center]80[/align] [/td][td] [align=center]65:1[/align] [/td][td] [align=center]130[/align] [/td][td] [align=center]13.22[/align] [/td][td] [align=center]1.54[/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7[/align] [/td][td] [align=center]85[/align] [/td][td] [align=center]35:1[/align] [/td][td] [align=center]90[/align] [/td][td] [align=center]13.64[/align] [/td][td] [align=center]1.74[/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8[/align] [/td][td] [align=center]90[/align] [/td][td] [align=center]60:1[/align] [/td][td] [align=center]50[/align] [/td][td] [align=center]13.24[/align] [/td][td] [align=center]1.28[/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9[/align] [/td][td] [align=center]95[/align] [/td][td] [align=center]30:1[/align] [/td][td] [align=center]120[/align] [/td][td] [align=center]16.32[/align] [/td][td] [align=center]2.36[/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10[/align] [/td][td] [align=center]100[/align] [/td][td] [align=center]55:1[/align] [/td][td] [align=center]80[/align] [/td][td] [align=center]21.59[/align] [/td][td] [align=center]2.42[/align] [/td][/tr][/table]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储备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葡萄糖0.1246g,加蒸馏水溶解,转移于100mL容量瓶中,再加蒸馏水至刻度,最后摇匀得124.6mg/L的储备液,备用。标准液的制备:准备5个25mL容量瓶,分别标注1.0mL、0.8mL、0.6mL、0.4 mL、0.2 mL,再分别精密量取储备液1.0 mL、0.8 mL、0.6 mL、0.4 mL、0.2 mL,相应置于25 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则得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液,备用。5%苯酚溶液的制备:称取苯酚1.2512g于烧杯中,用约50℃的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备用。标准曲线的绘制:准备6个具塞试管,分别标注1、2、3、4、5、6,先用蒸馏水润洗过的2mL移液管移取2mL蒸馏水于1号具塞试管,然后用相对应的标准溶液润洗过的2 mL移液管分别取2 mL标准溶液于具塞试管中(0.2 mL的标准液对应2号管,0.4 mL的标准液对应3号管,以此类推)。接着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移取1 mL 5%的苯酚溶液,快速加入上述具塞试管中,充分混匀,再用5 mL移液管移取5 mL浓硫酸快速加入上述试管中,充分摇匀,盖好试管塞(6个试管之间加硫酸间隔5min)。沸水浴15min,冷水浴10min,室温放置5min,最后分别在490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以葡萄糖标准溶液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图1)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0072×10[sup]-4[/sup]mg/mL ~ 0.50360×10[sup]-4[/sup]mg/mL曲线方程:A=0.0146C+0.074,相关系数:r[sup]2[/sup]=0.9992[align=center][img=,475,28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8/201908261745237707_581_3237657_3.png!w475x288.jpg[/img][/align]图1 标准曲线[align=center] [/align]2.3.3 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1、分别取上述实验所得粗多糖约0.0600g于小烧杯中,加少量60℃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2、分别用布氏漏斗抽滤,取部分滤液,然后用该滤液润洗2mL移液管,移取2mL上述溶液于具塞试管中。3、再分别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移取1mL 5%的苯酚溶液,快速加入上述具塞试管中,充分混匀。4、接着用5mL移液管取5mL浓硫酸快速加入上述试管中,充分摇匀,盖好试管塞(两管加入浓硫酸时间间隔为5min)。紧接着放入沸水浴15min,冷水浴10min,室温放置5min。5、在49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备注:每次测多糖的吸光度需配制空白对照用来校正可见分光光度计。)将测得的吸光度带入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所配溶液的多糖浓度,进而得到纯多糖的质量,再除以所称茵陈样品的质量,即为纯多糖得率,结果见表1。2.4 最优提取条件的确定用SPSS 19.0统计软件,以纯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对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优度通过复相关系数和方差分析来判定。结果如表2。表2 回归方程 [table=638][tr][td] [align=center] [/align] [/td][td] [align=center]回归方程式[/align] [/td][td] [align=center]R[/align] [/td][td] [align=center]P[/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回归方程1[/align] [/td][td] [align=center]Y=0.023X[sub]1[/sub]-0.008X[sub]2[/sub]+0.002X[sub]3[/sub][/align] [/td][td] [align=center]0.990[/align] [/td][td] [align=center]0.000[/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回归方程2[/align] [/td][td] [align=center]Y=0.020X[sub]1[/sub][/align] [/td][td] [align=center]0.985[/align] [/td][td] [align=center]0.000[/align] [/td][/tr][/table]表2中,Y为纯多糖得率,X1为提取温度,X2为液固比,X3为提取时间。方程1,R[sup]2[/sup]= 0.971,P值为0.000,回归非常显著, X1项P值为0.000小于0.01,回归非常显著,有统计意义,而X2,X3均回归不显著,方程1多糖产率预测值为2.17%;方程2为将各项及其交叉乘积项全部纳入进行逐步回归的结果,我们发现,最后的方程中只保留了X1项,方程2的 R[sup]2[/sup]= 0.976,X1项P值为0.000,小于0.01,回归亦非常显著有效,其预测值为2.00%。 综合上述两方程的回归结果,及均匀设计和单项实验的结果,我们采取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为80 min、提取液固比为55:1,即第10组的条件为最佳条件。2.5 最优提取条件的验证均匀设计实验优选出了茵陈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即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80 min、提取液固比为55:1。按照上述茵陈多糖的提取及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测定的实验流程,对最优条件进行3次重复实验,粗多糖及纯多糖的产率均列于表3中。[align=center]表3 最优提取条件测得的多糖含量[/align] [table][tr][td] [align=center]实验编号[/align] [/td][td] [align=center]粗多糖得率(%)[/align] [/td][td] [align=center]纯多糖得率(%)[/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1[/align] [/td][td] [align=center]22.61[/align] [/td][td] [align=center]1.95[/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2[/align] [/td][td] [align=center]21.24[/align] [/td][td] [align=center]2.04[/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3[/align] [/td][td] [align=center]18.55[/align] [/td][td] [align=center]1.88[/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平均值[/align] [/td][td] [align=center]20.80[/align] [/td][td] [align=center]1.96[/align] [/td][/tr][/table][align=center]3 结果与讨论[/align]3.1 实验结果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对茵陈多糖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通过对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3个可控条件进行均匀设计实验,结合实验结果得出来的数据,确定了茵陈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并利用该最优条件测定了茵陈多糖的含量,计算出了纯多糖的得率。结果如下:[align=center]表4 茵陈多糖提取最优条件及多糖含量[/align] [table][tr][td=4,1] [align=center]最优提取条件[/align] [/td][td=1,2] [align=center]粗多糖得率[/align] [align=center](%)[/align] [/td][td=1,2] [align=center]纯多糖得率[/align] [align=center](%)[/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提取温度[/align] [/td][td] [align=center]提取液固比[/align] [/td][td] [align=center]提取时间[/align] [/td][td] [align=center]提取次数[/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100℃[/align] [/td][td] [align=center]55:1[/align] [/td][td] [align=center]80 min[/align] [/td][td] [align=center]1次[/align] [/td][td] [align=center]20.80[/align] [/td][td] [align=center]1.96[/align] [/td][/tr][/table]3.2 讨论(1)本实验采取的是水提醇沉法,所以在提取粗多糖时,除被考察因素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按要求改变外,其他条件均应保持一致,如旋蒸时的温度、水浴水位高度、干燥时的真空度,离心时的转速和时间等。若条件不一致,可能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2)粗多糖在真空干燥时,温度不宜过高,应在50~60℃之间,过低的温度不能将粗多糖干燥彻底,过高的温度则容易使粗多糖碳化,造成误差。(3)在旋转蒸发时,除要保证水位大致一样时,旋转时还要注意避免溶液爆沸,导致溶液进入,造成实验误差。(4)在绘制标准曲线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时,一定得精确至刻度,并且摇匀。2、在移液时要准确迅速,用同一移液管,并且在转移之前要用相对应的溶液润洗。3、再加苯酚和浓硫酸后,要迅速充分摇匀,加浓硫酸的间隔时间个人建议为5分钟,因为间隔时间过短容易手忙脚乱导致误差。参考文献 娜日苏.天然植物多糖及复合多糖的研究进展.赤峰学院学报,2009,25(1):68~68 王超,康立源.中药多糖的药理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3):82~82 刘占峰,孙汉文.多糖的化学修饰研究进展 .河北大学学报,2005,25(1):104~104 韩伟,黄兮,张玲玲,等.中药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工程工艺与设备,2012,332(14):19 王茜.茵陈的药理作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1(4):88~88 孙涛,陈炜.茵陈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药与临床,2010,1(3):59~59 姜波,焦文霞.茵陈的古今临床应用.中国名族民间医药,2011,21(3):36~36 温俊达,张水寒,凌翔,等.道地药材绵茵陈的生药学鉴别.时针国医国药,2007,18(3):555~556 温建炫,沈歆,孙晓泽,等.应用“动-定序贯八法”理论对茵陈药性再认识.时珍国医国药,2013,23(1):224~224 孙涛,陈炜.茵陈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药与临床,2010,1(3):59~59 尹艳,高文宏,于淑娟.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食品工业科技,2007,28(2):248~250

  • 【原创】均匀设计软件(Ver3.00)介绍

    向大家介绍通用的试验设计及参数优化软件-均匀试验设计软件,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软件功能:  通用的试验设计与参数优化软件, 可进行2~7个因素、每个因素为5~31、37个水平的均等水平或混合水平的试验设计及无约束配方均匀设计, 可进行2因素或3因素的有约束配方均匀设计, 具备建立试验方案、数据建模分析、试验条件优化、试验结果预报、图形图像功能、表的查询功能以及获取均匀设计网站信息、均匀设计软件版本检查和下载升级程序等功能。特性概述:  根据试验数和水平数自动选择均匀设计表, 建立的试验方案可在磁盘上保存及读出, 也可直接打印用于试验参照 可支持9个指标的数据建模分析, 回归分析方法包括单对多回归分析和多对多回归分析, 单对多回归分析采用的方法有: 全回归法、后退法、逐步回归法, 多对多回归分析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法, 可方便地设置二次多项式模型、三次多项式模型, 通过复杂模型设置操作, 可方便地建立更为复杂的回归模型以满足回归建模需求, 用单纯形法快速跟踪模型在试验范围内可预报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可以迅速反映出回归模型是否恰当合理 根据有效的回归模型进行最优试验条件的搜索, 试验优化方案分为单指标优化和多指标优化, 应用运筹学的优化方法, 可对指标-指标、因素-因素、指标-因素赋以不同权值, 可以做到指标利益和因素代价同时考虑的优化分析, 给用户以最大的自由支配空间, 数值计算方法有易用的网格尝试法和快速精确的单纯形法 在建立了有效的回归模型后, 通过试验结果预报功能可以实现试验范围内任意条件组合的指标结果值预报, 使用户不必进行试验而只需输入条件就能知道试验的结果 图形图像功能将枯燥抽象的数据转变为直观生动易于理解的图像, 用户还可借助散点图和函数图像图辅助建模, 回归系数、标准回归系数、偏回归平方和、偏相关系数图使用户对模型中因素的作用和重要性地位有直观的理解, 三维立体图像以及二维曲线图(三种)可使用户更进一步加深对模型和试验的理解, 所有图形图像均可以保存也可以打印及进行内存复制, 绘图数据可由用户定制, 数据信息可随时显示 程序带有用好格子点法(good lattice point)产生的众多均匀设计表及使用表(包括混合水平的均匀设计表在内, 总计 284个), 可以满足各种试验设计要求 显著性水平为0.01、0.05、0.10、0.15、0.20、0.25六个水平的检验临界值表、检验临界值表和相关系数临界值表是统计分析的通用参考数据。程序内部逻辑功能完善, 具备丰富的在线帮助信息, 数据输入采用表格形式, 条目清晰, 数据输出采用科学格式, 简明合理, 具备数据(包括图像数据)的磁盘保存、读取、打印以及内存复制功能, 有很强的数据保密能力, 可以对试验设计的数据和结果加密保存。  更详细的介绍请访问: http://www.advancedtechnic.com/ud/ 或 http://cnc.advancedtechnic.com/ud/。  网站地址: http://www.advancedtechnic.com 或 http://cnc.advancedtechnic.com。

  • 工业生物技术:趋向过程集成优化

    和其他工业产品将来自工业生物技术。那颇具前景的工业生物技术发展方向和研发重点究竟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谭天伟教授指出,过程强化和集成以及系统优化将是降低工业生物技术成本和减少排污的重要途径,基于多产物联产目标的全局调控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  谭天伟介绍,我国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工业生物技术上游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小,但在工业生物技术的过程科学基础研究方面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过程放大原理和方法。  “工业生物过程强化和集成以及系统优化已经成为降低成本和减少排污的重要发展方向。”谭天伟说,工业生物技术的成本与分离过程有关。将传统化工分离技术与生物产品分离技术有机结合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分离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在氨基酸生产中,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取代传统的沉淀方法,可使产品收率由原来的不足70%提高到90%以上,而且产品质量也得到提高。  谭天伟认为,工业生物过程的结果不但取决于各个单元的效率,还取决于系统内各单元的相互作用,因此过程集成和优化是非常关键的技术。采用过程集成将多步过程集成在一步中进行可大大降低能耗,提高收率。如美国杰能科(Genencor)公司用玉米淀粉生产乙醇的工艺,将传统的两步法淀粉糖化工艺集成在一步中,能耗降低30%以上,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  谭天伟表示,相同的工业生物过程,操作条件不同,基本相同的投料量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产量,有时会相差几十个百分点甚至数十倍,即工业生物过程存在系统优化问题。如美国ADM公司对玉米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系统优化,除生产玉米淀粉外,还生产玉米油、胚芽蛋白和饲料,基本做到了将原料吃干榨尽。又如,国际著名的生物化学品公司DSM对原料的生物转化和分离及废物排放进行了系统优化,发现采用清液发酵生产大宗化学品最为合适。由于清液原料糖转化率高,而且后处理工艺简单,能耗可降低30%以上,废物产生量降低50%以上。  另外,基于多产物联产目标的全局调控也是未来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的一大方向。谭天伟认为,传统的工业生物过程一方面能耗和物耗较高,各单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利用往往不能高效匹配;另一方面,微生物细胞自身的代谢和生理需求又决定了生物转化体系副产物多、原料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相对严重。随着微生物基因组学、细胞生理学、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和过程工程科学的快速发展及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对整个工业生物过程进行全局设计与调控将成为可能。  因此,谭天伟认为,工业生物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将是对菌株的生产能力和环境耐受性进行调控,对高附加值的副产物进行多目标强化联产,实现生物炼制工艺,对各个反应/分离以及分离/分离单元进行单元内和单元间的设计、集成与全局优化,从细胞群、操作单元乃至生产过程上对工业生物技术进行全面突破与创新,最终实现工业生物过程的环境污染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生产效益最大化的总体目标。

  • 【原创】均匀设计软件(Ver3.00)

    软件功能:  通用的试验设计与参数优化软件, 可进行2~7个因素、每个因素为5~31、37个水平的均等水平或混合水平的试验设计及无约束配方均匀设计, 可进行2因素或3因素的有约束配方均匀设计, 具备建立试验方案、数据建模分析、试验条件优化、试验结果预报、图形图像功能、表的查询功能以及获取均匀设计网站信息、均匀设计软件版本检查和下载升级程序等功能。特性概述:  根据试验数和水平数自动选择均匀设计表, 建立的试验方案可在磁盘上保存及读出, 也可直接打印用于试验参照 可支持9个指标的数据建模分析, 回归分析方法包括单对多回归分析和多对多回归分析, 单对多回归分析采用的方法有: 全回归法、后退法、逐步回归法, 多对多回归分析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法, 可方便地设置二次多项式模型、三次多项式模型, 通过复杂模型设置操作, 可方便地建立更为复杂的回归模型以满足回归建模需求, 用单纯形法快速跟踪模型在试验范围内可预报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可以迅速反映出回归模型是否恰当合理 根据有效的回归模型进行最优试验条件的搜索, 试验优化方案分为单指标优化和多指标优化, 应用运筹学的优化方法, 可对指标-指标、因素-因素、指标-因素赋以不同权值, 可以做到指标利益和因素代价同时考虑的优化分析, 给用户以最大的自由支配空间, 数值计算方法有易用的网格尝试法和快速精确的单纯形法 在建立了有效的回归模型后, 通过试验结果预报功能可以实现试验范围内任意条件组合的指标结果值预报, 使用户不必进行试验而只需输入条件就能知道试验的结果 图形图像功能将枯燥抽象的数据转变为直观生动易于理解的图像, 用户还可借助散点图和函数图像图辅助建模, 回归系数、标准回归系数、偏回归平方和、偏相关系数图使用户对模型中因素的作用和重要性地位有直观的理解, 三维立体图像以及二维曲线图(三种)可使用户更进一步加深对模型和试验的理解, 所有图形图像均可以保存也可以打印及进行内存复制, 绘图数据可由用户定制, 数据信息可随时显示 程序带有用好格子点法(good lattice point)产生的众多均匀设计表及使用表(包括混合水平的均匀设计表在内, 总计 284个), 可以满足各种试验设计要求 显著性水平为0.01、0.05、0.10、0.15、0.20、0.25六个水平的检验临界值表、检验临界值表和相关系数临界值表是统计分析的通用参考数据。程序内部逻辑功能完善, 具备丰富的在线帮助信息, 数据输入采用表格形式, 条目清晰, 数据输出采用科学格式, 简明合理, 具备数据(包括图像数据)的磁盘保存、读取、打印以及内存复制功能, 有很强的数据保密能力, 可以对试验设计的数据和结果加密保存。  更详细的介绍请访问: http://www.advancedtechnic.com/ud/ 或 http://cnc.advancedtechnic.com/ud/。网站地址:http://www.advancedtechnic.com 或 http://cnc.advancedtechnic.com。

  • 分光测色仪的光学设计

    光学系统是分光测色仪的核心部分,有人以光谱仪基本原理和光学设计理论为基础,以便携化、低成本、且满足设计要求的光谱范围和分辨率为具体设计目标,用光学软件对该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得出研究结:设计的系统光谱范围为360nm~740nm,光谱分辨率为10nm、F数为5.25、光谱展开为44.1mm、系统体积约80mm×69mm×62mm,满足精度高、体积小及成本低等设计要求。光学系统结构是便携式测色仪中的核心部分,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url=http://www.xrite.cn/categories/][color=#000000]测色仪[/color][/url]的整体性能,其中光谱分辨率是衡量该系统质量好坏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