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液态食品

仪器信息网液态食品专题为您整合液态食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液态食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液态食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液态食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液态食品话题讨论。

液态食品相关的资讯

  • 亚太最大液态食品盛会将与analytica China同期举行
    备受业界瞩目的2016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暨第八届中国国际分析、生化技术、诊断和实验室技术博览会的举办时间与地点近日正式公布。下届展会将于2016年10月10 - 1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与此同时, 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和中国联合装备集团在北京联合宣布,由双方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酒、饮料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China Brew and China Beverage简称CBB)将于2016年从北京移师上海,并于10月11-14日在上海与analytica China同期举办,两展合计规模将达14万平米。  China Brew and China Beverage是亚太区最大的酒、饮料、乳品等液态食品行业盛会,涵盖液态食品的原辅料、酿造、杀菌、吹瓶、灌装,包装等各个环节。2014年的展会面积超过80,000平米,吸引了超过710家国内外参展企业以及52,063名行业买家。而食品行业同样是analytica China重点覆盖的应用领域。据大会统计,2014年有超过10%的观众来自食品相关行业。两个展会的携手举办将不仅使得双方实现观众共享,同时也将大大增强各自在食品行业的影响力,从而为各自参展企业以及观众带来更大的价值。  “上海是辐射全国以及亚太泛食品行业的最佳地点,相信通过与合作伙伴中国联合装备集团的通力合作,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各自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我们也将大大加强在食品行业的宣传以及客户邀请力度。非常期待在2016年为参展企业以及食品行业的用户献上一场 “十全十美”的超级盛宴!”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项目组总监路王斌先生表示。  analytica China与CBB都是两年一届的展会,CBB更是首次在上海举行,为了不错过这场盛会,已有不少企业积极咨询2016年的参展事宜。奥地利安东帕(中国)有限公司已确认同时参展analytica China 2016和CBB 2016,其市场部经理张加明先生表示:“这两个展会对安东帕来说都非常重要。CBB是啤酒、饮料行业最重要的展会,我们肯定是要参加的 analytica China是仪器行业最重要的展会,并且是安东帕的归属行业,我们肯定也是不能错过的。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在这2个展会上的进行宣传定位,包括展台如何设计、人员如何分配等。可以预见的是,CBB和analytica China同期举办对安东帕肯定是大有帮助的,我们将展出更多、更全面的产品,而不止是一条产品线,这对我们公司的整体宣传非常有帮助。”  “双展”联盟,共襄盛举  analytica China是世界分析、实验室技术和生化技术领域的顶级盛会analytica在华子展,专门面向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自2002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analytica China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分析、实验室技术和生化技术领域的专业博览会。同时,展会同期举办的analytica China国际研讨会也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其聚焦整个行业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和行业技术相互传递的理想平台。今年9月底胜利闭幕的analytica China 2014云集了695家国内外参展企业,展示面积达30,000平米,接待了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18,775名专业观众。展会同期举办的analytica China国际研讨会聚焦多个行业热点话题,吸引了2,360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专业用户前来参会。  CBB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液态食品领域最新技术和装备成果的品牌展会。自1995年以来,已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十届展会。CBB 2014的展示面积达到创纪录的80,000平方米,共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8家企业参展,为期四天的展会共接待了52,063名专业观众前来参观及采购。展会同期举办了31场展商技术交流会,内容涉及啤酒、饮料制造前沿技术及方案,更有啤酒饮料行业原辅料添加剂、液态食品工业清洁专题演讲!
  • 珀金埃尔默推出新型FT-IR平台, 用于检测酒类、乳品和液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用于酒类检测的LQA300 TM 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用于液态乳品检测的LactoScope 300TM FT-IR系统,配备云技术软件和简化版工作流程,可在45秒内给出结果;产品包装材料采用100%可回收原料,助力可持续发展。珀金埃尔默日前推出新型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液态食品检测平台,包括仪器、软件和简化版工作流程。作为平台的一部分, 针对葡萄酒检测的LQA300系统采用了珀金埃尔默领先的FT-IR光谱技术,可在酿酒工艺的各个环节(从葡萄收获到成品装瓶)快速测定关键的品质参数,包括酒精、糖、酸度、pH和密度等。同时,LQA300系统还可自主增加新液体样品检测功能,可用于其他类型的液态食品样品,包括但不限于白酒、啤酒、烈酒、食用油、软饮等。LactoScope 300系统是珀金埃尔默FT-IR乳品检测产品系列的新成员,可检测乳品中的多个参数,例如牛奶、奶油和乳清中的脂肪、蛋白质和乳糖水平。此外,还可检测生乳和加工乳中的掺杂物,包括尿素、硫酸铵、麦芽糊精、蔗糖和水。分步式的前处理工作流程以及直观的触摸屏和软件界面,可大幅简化用户操作:只需将液态样品放入仪器,按动一个按钮,仪器的12英寸触摸屏在45秒内就会显示结果;仪器每小时可检测60个样品。这种简单的操作方法,即便是新手用户也可以快速掌握,充满自信地开展重要的分析任务。作为珀金埃尔默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仪器的包装材料均为100%可回收材料。珀金埃尔默副总裁兼食品业务总经理Greg Sears表示:“乳品、酒和其他液态食品是全世界餐桌上的主要食品。获取这些重要检测数据的方法应该简便易行,以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LQA300和LactoScope 300 FT-IR系统所提供的分析检测解决方案兼具直观强大的功能性和经济性,可使客户做出明智的实时决策,采取措施提高质量、减少浪费,同时满足监管要求和消费者需求。”新型FT-IR平台是珀金埃尔默公司丰富的食品分析产品组合的一部分,可用于对包括乳品、饮料、谷物、海鲜、肉类、农产品、食用油、香料和大麻等产品的检测流程。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是全球领先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更好地开展疾病诊断、发现新的个性化药物、监测食品的安全与质量,并推进卓越的环境及应用分析。85年来,珀金埃尔默秉承为打造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的使命,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全球,我们拥有超过16,000名专业人员,与商业、政府、学术及医疗健康领域的客户保持密切合作,为之提供涵盖试剂、检测方法、仪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战略服务的全面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加快工作流程,并带给其切实可行的洞见以作出更好的决策。珀金埃尔默也在通过极具活力的ESG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积极践行企业公民责任。2021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约50亿美元,服务于190个国家和地区,为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一员。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食品安全法》迎来修订,婴幼儿配方液态奶纳入注册管理!
    婴幼儿配方液态奶是以水、生乳、脱盐乳清(粉)、植物油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或其他原料,经高温灭菌后达到商业无菌的液态产品。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实施注册管理。由于液态婴配是新产品类型,当时并未涵盖液态婴配乳粉产品。在2017年左右,包括美赞臣、合生元、惠氏、圣元等在内的奶粉品牌在中国市场推出婴幼儿配方液奶产品。这一年,《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婴幼儿奶粉实行配方注册制,且一个工厂最多只能申请注册3个系列、9个配方,5年有效期届满后需重新申请注册,而配方液奶仅需实行备案制。据此次征集意见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安全性论证认为,液态婴配具有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的产品特点,微生物控制、稳定性、产品包装等生产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要求较婴配乳粉更高,为尽可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婴幼儿健康安全,需要采取至少与婴配乳粉同样或更严格的管理模式,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实施注册管理。鉴于婴幼儿配方液态奶(以下称液态婴配)较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控制要求更高,为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保障液态婴配质量安全,市场监管总局拟将液态婴配纳入注册管理,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修改意见,并于2024年2月19日前反馈市场监管总局。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一、通过登录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samr.gov.cn),在首页“互动”栏目中的“征集调查”提出意见。二、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tsspsypzcc@samr.gov.cn,邮件主题请注明“《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三、通过信函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邮政编码:100088),并在信封上注明“《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字样。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2.关于《(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1月19日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为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鉴于婴幼儿配方液态奶(以下称液态婴配)较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控制要求更高,经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拟将液态婴配纳入注册管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称《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第一百二十四条中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修改为“婴幼儿配方乳粉(液态奶)”,具体修改如下:《食品安全法》规定修正后第八十一条第四款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第五款 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第八十一条第四款 婴幼儿配方乳粉(液态奶)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第五款 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液态奶),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液态奶)。第八十二条 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注册人或者备案人应当对其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注册或者备案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目录,并对注册或者备案中获知的企业商业秘密予以保密。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第八十二条 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液态奶)的注册人或者备案人应当对其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注册或者备案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液态奶)目录,并对注册或者备案中获知的企业商业秘密予以保密。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液态奶)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第一百二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六)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七)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业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第一百二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六)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液态奶),或者未按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七)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液态奶),或者同一企业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液态奶);附件2 关于《(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鉴于婴幼儿配方液态奶(以下称液态婴配)较婴配乳粉质量安全控制要求更高,为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保障液态婴配质量安全,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一、基本情况液态婴配是以水、生乳、脱盐乳清(粉)、植物油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或其他原料,经高温灭菌后达到商业无菌的液态产品,一般常温储运,保质期不超过12个月。液态婴配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在美国、德国、芬兰、韩国、日本等多国生产销售,与婴配乳粉相比,具有无需冲调、开盖即饮、喂食方便等便利性。目前我国尚无液态婴配生产,受保质期短、价格偏高、国人饮食习惯等影响,国内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市售产品均来自进口。二、修正说明由于液态婴配是新产品类型,2015年食品安全法修订时,未将其纳入修法视野,仅规定婴配乳粉实行注册管理。为保障液态婴配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多次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和地方监管部门对液态婴配进行安全性论证和相应监管措施研究。安全性论证认为,液态婴配具有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的产品特点,微生物控制、稳定性、产品包装等生产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要求较婴配乳粉更高,为尽可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婴幼儿健康安全,需要采取至少与婴配乳粉同样或更严格的管理模式,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实施注册管理。鉴于包括液态婴配在内的婴幼儿配方食品直接关系最敏感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要求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明确规定婴配乳粉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液态婴配纳入注册管理符合相关法律立法精神和国务院有关规定要求。且市场监管总局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实施注册管理已有8年,形成了完整的工作程序、完善的制度规范和完备的运行管理体系,为液态婴配纳入注册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实践上是安全可行的。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第一百二十四条中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修改为“婴幼儿配方乳粉(液态奶)”。
  • 新品上市 | 液态发酵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色谱检测预处理方法包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作为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在各类食品中,其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一直是国家食品安全检测抽查的重点项目,并且MP和EP在酱油和醋中的zui大添加限量(以对羟基苯甲酸计)均为250mg/kg。月旭科技之前已推出了酿造酱油和固态发酵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色谱检测预处理方法包,此次针对液态发酵食醋,新研发推出了液态发酵食醋(如白醋、米醋等液态发酵工艺的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色谱检测样品预处理方法包,其操作步骤相较前两种食品的方法包更为简单,但净化效果依旧很好,可实现从食醋样品中同时提取、分离、净化这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以用于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技术对这些防腐剂的检测。样品稀释液:将食醋样品溶解稀释以备上样;净化专用SPE柱:吸附食醋中的杂质;SPE淋洗液:将被SPE柱吸附的杂质淋洗出来;SPE洗脱液:将被SPE柱吸附的目标物洗脱下来;洗脱净化管:进一步吸附残留杂质并除水;萃取液:将洗脱收集液中的目标物萃取出来。1)食醋样品称量:准确称取5g食醋样品;2)稀释溶解:使用“样品稀释液”,稀释溶解食醋样品;3)净化:使用“净化专用SPE柱”,用“SPE淋洗液”和“SPE洗脱液”进行SPE操作,洗脱液收集在“洗脱净化管”内,然后氮吹浓缩;4)萃取:使用“萃取液”,类似于QuEChERS的操作,上清液收集后旋蒸蒸干;5)残留样品用溶剂复溶,过滤后上色谱检测。1) 气相色谱柱分析柱:WM-5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32mm,膜厚0.25μm,月旭科技(货号:03902-32001);2)进样口:温度260℃,分流比1:10,进样量1μL;3)升温程序:4)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280℃;5)载气:氮气,纯度≥99.999%,流速2.0mL/min;6)检测色谱图:1) 液相色谱柱分析柱: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月旭科技(货号:00201-31043);保护柱:Ultimate® XB-C18,4.6mm×10mm,5μm,月旭科技(货号:00808-04001)(配不锈钢保护柱柱套,月旭科技,货号:00808-01101);2)流动相:A相:含1%乙酸的40%乙腈水溶液;B相:含1%乙酸的乙腈;3)梯度洗脱程序:4) 流速:1.0mL/min;5) 检测波长:260nm;6) 柱温:35℃;7) 进样体积:1~20μL(视目标物浓度而定)。8) 检测色谱图:
  • 市场销售新生产的主要品种液态奶均符合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第十一批液态奶)
    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市场供应的液态奶进行了第十一次三聚氰胺抽样检测。样品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太原、济南、青岛、南京、杭州、福州、南昌、合肥、武汉、郑州、长沙、广州、深圳、西安、佛山等23个城市抽取。抽检到57个品牌550批次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液态奶,均符合液态奶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 截至目前,质检总局从34个城市市场上抽取了9月14日以后生产的132个品牌5253批次液态奶样品,均符合液态奶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详细名单可登陆质检总局网站查阅。 各大商场、超市要张贴检查合格企业及产品名单,设置放心乳品柜台,保障市场充足供应优质安全乳品。 第十一批液态奶.xls
  • 专家:用奶粉冲兑液态奶乳企成本并不低
    近日一位乳业专家爆出“国内液态奶60%用奶粉冲兑”的消息,在乳制品市场再次引发轩然大波。   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规定,鲜牛奶和纯牛奶不允许使用奶粉为原料进行冲兑,也不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用奶粉作原料的液态奶必须在包装上标明“复原乳”,如不标明属于违法,消费者可拨打12331举报。   针对此问题,蒙牛公司公共事务系统负责人接受采访表示,蒙牛产品中的纯牛奶和调制乳全部使用鲜牛奶(生牛乳),部分产品,如乳品饮料,如需使用奶粉,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使用奶粉的产品,在产品标签上标志出奶粉的使用。伊利相关负责人表示没必要对没有根据的说法做出回应。   60%比例夸张,按去年进口量算不到1%   “国内市场上,60%液态奶用奶粉冲兑”的消息,是西部乳业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畜牧系教研室主任魏荣禄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说的。   对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表示,乳业行业内确实存在一些用奶粉冲兑非法纯牛奶、也未对外明示标注的现象,但量不会特别大,说60%的液态奶都用奶粉冲兑,有些偏颇和夸张。根据去年的进口量估算,占比不到1%。   宋亮介绍,去年我国进口的奶粉,60%用来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近20万吨用来生产乳酸菌饮料、调制乳产品、烘焙食品等,合法复原乳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剩下的几万吨奶粉如果被非法冲兑成液态奶,按照奶粉和牛奶1∶8以及后来规定1∶8.5冲兑的比例,可以生产几十万吨液态奶,而国内全年液态奶的产量在2000多万吨,占比很小。   用奶粉冲兑企业成本也很高   报道称,魏荣禄指出,由于国外奶粉很便宜,每吨存在高达6000元以上的差价,使得大量中小企业以及大企业纷纷采购国外奶粉,包括进口大量低质低价的奶粉冲兑。   对此,宋亮介绍,买进口奶粉专门为冲兑液态奶,其经济效率不会很高,因为用奶粉冲兑,涉及改生产工艺,成本费用也很高。在2009年之前,进口奶粉每吨价格2.2万元到2.5万元,兑换1公斤奶,成本要3元钱,而国内原奶不超过3元,还原奶并不是一个“经济”的举措,而且企业总是用奶粉,会丧失大量奶源,得不偿失。   复原乳营养肯定不如鲜奶   宋亮表示,奶粉冲兑的复原乳在营养上肯定是不如鲜奶的,因为还原奶要经过两次高温处理,先从原奶生产成奶粉,然后又从奶粉还原成奶,经过这些过程,奶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损失较大,而纯鲜牛奶的营养成分基本能保存下来。
  • 2010年液态奶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公布
    8月17日,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公布2010年液态奶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测评结果显示,不断曝出的质量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国内消费者对液态奶的消费信心,液态奶行业的消费者满意度只有72.49分,低于去年的76.2分。不仅三大奶业巨头均未进入前十名,去年还排名第二位的圣元品牌今年掉到了第13位,北京三元品牌名列第9位。   本次液态奶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共选取了27个品牌。区域性品牌得益、辉山、长富3个品牌位列消费者满意度前三位。调查区域包括北京、上海等22个大中城市。记者发现,这3个品牌均是地方液态奶品牌,一些消费者基本没有听说过。而在大多数消费者熟悉的大品牌中,完达山排名最靠前,也只排到第6位 三元排名第9 达能排倒数第4。三大奶业巨头排名也均不理想:光明第15位,伊利第17位,蒙牛第19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2009年的液态奶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圣元品牌位居消费者满意度排名第二位,消费者满意度分数为84分。今年的排名中,圣元位居第13名,满意度分数为73.77分,直降10.23分。外界揣测,圣元品牌排名直降,也许是受到了前一段媒体爆出的“激素”事件影响。此事也说明,食品质量无小事。   和2009年满意度调查相比,本次调查把区域品牌与全国品牌放在了一起进行综合排名,这样做是否公平合理?中国质量协会用户满意度测评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调查,区域性品牌的样本数为80个,调查的3家全国性品牌样本数为200个左右,在撰写行业报告时他们对此进行了区分,但因涉及的全国性品牌较少,只有3家全国性品牌,所以综合排名时就没有再单独列出。这位负责人说:“如果从市场竞争角度看,这个排名应该区分,但这次调查主旨是围绕消费者的满意度,也就是个人喜好。实际上,消费者对全国性品牌的认可度不一定比地方品牌高,这是现实情况。满意度不高还是说明企业的产品不是那么受欢迎。”   本次测评结果显示,从行业角度看,消费者对品牌质量和形象的感知程度对测评的满意度影响较大,而感知价值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弱,表明消费者对液态奶的质量和品牌最为看重,而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消费者对滥用增稠剂、香料、防腐剂等添加剂,纯度低,标志、保质期、产地、厂址等标志不清晰,生产日期更改,价格波动太快,袋装奶包装袋不够卫生、易破损、塑料有味、掉色等问题表示不满意。   调查显示,目前,消费者对液态奶消费信心较低,只有68.27分。主要表现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消费者对液态奶的消费信心较低,只有68.27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提振消费信心,扩大市场的有效需求,应成为政府和行业高度关注的问题。   第二,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消费者对液态奶生产中使用添加剂持完全否定态度的占35.3%,持一般否定态度的占22.1%,持肯定态度的占36%,另有6.6%的被访者表。   第三,消费者对不同杀菌方法的认知有极大误区。调查显示,采用高温灭菌法生产的液态奶似乎更被消费者所认可,达36.0%的被访者表示高温灭菌法更好,相比之下,仅有28.3%的被访者认为巴氏灭菌法更好,另外分别有26.6%和9.0%的被访者回答两种方法“说不好”或“差不多、没区别”。事实上,高温灭菌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部分的破坏了乳质,降低了营养价值,而巴氏杀菌既杀掉了对人体有害的菌群,也保留了对人体有益的菌类,特别是较完全的保留了乳类的营养成分。对此,有必要加以大力宣传,让消费者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中国质量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查表明,在下一个阶段工作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提振消费信心、扩大市场的有效需求,应成为政府和行业高度关注的问题。
  • 德国新成立液态金属研究联盟
    由赫姆霍茨德累斯顿研究中心牵头的液态金属研究联盟近日在德国成立。液态金属可用于很多工业领域,比如钢与轻金属铸造,并因可用于新型液态金属电池储能、零排放氢生产、或是制造太阳能电池而被纳入未来技术的行列。这些新用途皆与其属性有关,即能大容量储能或是高效导热。其导热系数是水的50-100倍,并可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液态。液态金属由此适宜用来为高能量工艺程序降温,也可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因为温度越高,热力过程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该联盟的两个子项目也因此致力于液态金属在太阳能发电厂的应用。 近年来,液态金属技术的操作安全性有显著提高,这要归功于可完整监控流量的新型测量方法。对新测量方法作进一步开发也是该联盟的工作目标。另一个任务在于继续提高液态金属技术的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在金属铸造、贵重金属与渣熔体分离或是在太阳能硅的生产过程中。 参与者该联盟的有多个赫姆霍茨研究中心、德国卡尔斯鲁尔理工学院及多所国内外大学。联盟拥有2000万欧元经费,用于研究液态金属技术的广泛应用。赫姆霍茨德累斯顿研究中心的领队认为,德国在这个技术领域里的研究处于地位。 以上信息由HASUC整理摘录,HASUC主营:真空干燥箱、烘箱、电子防潮箱、鼓风干燥箱、培养箱、生化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干燥柜、电炉、马弗炉、电阻炉、二氧化碳培养箱、霉菌培养箱、隔水式培养箱、低温培养箱、BOD培养箱、恒温恒湿培养箱、光照培养箱、恒温恒湿培养箱、人工气候箱、 恒温干燥箱、防潮箱、高温烤箱、低温培养箱、恒温培养箱、高低温箱、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交变试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恒温恒湿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培养箱、氮气柜、干燥箱、恒温箱、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盐雾腐蚀试验箱、药品稳定性试验箱、两三厢冷热冲击试验箱、精密曲线编程旋转烘箱、远红外线干燥箱、防爆干燥箱、精密烘箱、真空测漏箱、人工气候箱、光照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干培两用箱、超净工作台、真空脱泡箱等。
  • 进口液态奶有风险——《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首次发布
    p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发布2015年度《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进口液态奶UHT灭菌奶(俗称常温奶)的糠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国产UHT灭菌奶,存在过度加热、添加复原乳风险。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专家建议加强对进口液态奶质量的风险评估研究,消费者需理性消费。 /p p    strong 进口常温奶中糠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国产品牌 /strong /p p   糠氨酸是牛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副产物,热加工程度越强,糠氨酸含量越高。在国际上,把糠氨酸含量作为反映牛奶热加工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糠氨酸含量过高,表明牛奶中乳球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损失严重,消费者喝到的不是优质牛奶。 /p p   据国内外文献数据显示,生鲜乳中糠氨酸(Furosine)含量微乎其微,约为每100克蛋白质2~5 毫克,且含量不受奶牛品种和饲养环境变化影响。经过热加工后奶制品里糠氨酸含量增幅很大,原因是在热处理条件下,乳蛋白质的氨基与乳糖的羰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糠氨酸。 /p p   《报告》汇集了2015年我国南北方23个城市的巴氏杀菌奶、常温奶和部分调制奶等液态奶的调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12批次国产常温奶中糠氨酸的平均值为每100克蛋白质196.1毫克,46批次进口UHT灭菌奶中糠氨酸的平均值为每100克蛋白质227.0毫克,显著高于国产品牌(p& lt 0.05)。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473px height: 280px " title=" QQ图片2016031116355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22d05716-c011-4652-957f-513b09e5aa67.jpg" width=" 528" height=" 346"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UHT灭菌奶中糠氨酸的含量(mg/100g蛋白质) /p p   根据风险评估的研究结果判断,46批次进口UHT灭菌奶样品中,81.8%属于正常UHT灭菌奶,18.2%属于过热加工UHT灭菌奶。4个批次进口品牌巴氏杀菌奶中,2批次为正常巴氏杀菌奶,1批次添加了复原乳,1个品牌批次为非巴氏杀菌奶却使用了巴氏杀菌奶的外包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tu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cf570224-953c-4174-861c-9f47dfdeb7ad.jpg" width=" 520" height=" 372"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进口品牌巴氏杀菌奶中乳果糖与糠氨酸含量 /p p    strong 国际奶业竞争日趋激烈 /strong /p p   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我国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的质量安全信心下降,热衷购买进口奶制品。近几年,除了奶粉外,国外液态奶也大量涌入我国市场。 /p p   据国际乳品联合会(IDF)预测,2016年全球奶类产量将持续增长,国际生鲜乳及奶制品低价竞争仍将比较激烈。我国生鲜乳生产和奶制品加工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p p   《报告》显示,在2014年进口的193.39万吨奶制品中,有32.89万吨液态奶(含酸奶)、92.34万吨大包奶粉(包括全脂、脱脂)、12.14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0.92万吨炼乳、6.60万吨奶酪、8.04万吨黄油和40.47万吨乳清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tu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4c5c0dce-a3d5-478f-a51b-78b63f3839ff.jpg" width=" 452" height=" 323"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4年我国进口奶制品类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数据来源:中国奶业统计摘要(2015) /p p   就液态奶而言,有25.19万吨从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进口,占进口总量的78.7%。其中,从德国进口12.57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9.2% 从新西兰进口4.5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4.1% 从澳大利亚进口4.25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3.3% 从法国进口3.85万吨,占进口量总的12.0%。 /p p   就大包奶粉而言,有82.89万吨进口于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占进口总量的89.8%。其中,从新西兰进口72.8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78.9% 从美国进口4.9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4% 从澳大利亚进口3.3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6% 从法国进口1.8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9%。 /p p    strong 2015年奶制品合格率99.5% /strong /p p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03.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奶制品质量安全 /strong /span /a 事关公众健康、国计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合格食品166769批次,不合格食品5541批次,合格率96.8%,不合格率3.2%。奶制品中合格产品9306批次,不合格产品44批次,合格率99.5%,不合格率0.5%。奶制品不合格比例远低于整个食品的不合格比例,是名副其实的安全食品。 /p p   欧盟官方的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2013年年度报告中,食品不合格通报3137起,其中奶产品相关43起,占1.4% 2014年年度报告中,食品不合格通报3097起,其中奶产品相关66起,占2.1%。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报告显示,我国不合格食品5541批次,其中不合格奶产品44批次,不合格奶产品仅占不合格食品的0.8%。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tu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b086b06b-7978-4907-a4ad-753a02dd447d.jpg" width=" 534" height=" 354"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数据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RASFF) /p p   资料显示,农业部连续7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保持在100%,规模牧场生鲜乳的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均大幅高于国家标准。近年来,我国多个乳品企业的多款产品在国际奶制品质量评比中获奖,或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这些充分说明,我们乳制品生产企业完全有能力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奶制品。 /p p   《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5年,奶制品加工量和消费量年均递增率均在6.0%以上,远高于生鲜乳产量年均递增0.8%的速度,主要原因为奶制品进口量增加,为加工业提供了额外的原料。 /p p   据统计,2015年奶制品加工量2761.1万吨(预计数),比前一年2651.8万吨增长4.1% 奶制品净消费量2919.6万吨(预计数),比2014年2829.1万吨增长3.2%。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tu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0e027916-11ea-4c1d-a33f-5cd83b7d8d5c.jpg" width=" 558" height=" 34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08~2015年我国奶制品加工量和净消费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5年数据为预计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内奶制品净消费量=国内奶制品产量+奶制品进口量-奶制品出口量) /p
  • 饲料及液态奶中蛋白及非蛋白氮检测技术研讨会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参加 &ldquo 饲料及液态奶中蛋白及非蛋白氮检测技术研讨会&rdquo 2008 年11月20日至21日,&ldquo 饲料及液态奶中蛋白及非蛋白氮检测技术研讨会&rdquo 在西安时代大酒店召开。此次会议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主办,由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西安)协办,共有全国各地的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大型饲料企业的110多位专家和检验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秦玉昌副所长主持,国家及陕西省畜牧饲料主管单位多位领导出席。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及日立高新技术公司积极支持并参与了此次盛会,天美公司副总裁夏奕生先生在会议开幕式主席台就坐。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饲料质量监督工作一线的多位技术人员就&ldquo 蛋白及非蛋白氮分析&rdquo 这一话题,做了多场技术交流和专题讲座。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技师井上阳子女士、我公司色谱产品经理姜振喜先生、产品专家石欲容女士也结合我们的氨基酸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做了关于氨基酸、三聚氰胺分析的专题报告,题目分别为《饲料中氨基酸分析》、《液相色谱法分析饲料中三聚氰胺&ldquo 假阳性&rdquo 结果判断》、《几种不同的色谱柱分析三聚氰胺的结果比较》,获得了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同时,我们还邀请国内知名食品分析专家撰写文章,结合我们一些日常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为参加会议的代表编写了一本《饲料及液态奶中蛋白及非蛋白氮分析技术文集汇编》的小册子,使大家感觉获益匪浅。 会议期间,天美公司及日立公司技术人员与广大新老用户共同交流、解决疑难问题,给大家留下了良好印象。大会主办方还邀请参会人员参观了西安饲料所的L-8800氨基酸分析仪。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一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与各方专家合作,研究更好更科学的检测方法,为食品安全事业积极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着我公司的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公司在为用户的服务方面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不断努力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应用方案和更好的服务。
  • 复原乳相关检测标准缺失 两三成液态奶没有标示
    卫生部重申《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但业界指出复原乳相关检测标准缺失   新国标难治复原乳“用而不标”   7月13日下午,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有关情况,再次重申我国已批准公布的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与国际标准的要求完全一致。其中卫生部官方网站挂出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问答》再次重申,巴氏杀菌乳不允许使用复原乳,而其他使用了复原乳的液体乳需要在标签上明确标识。不过日前有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复原乳相关检测标准缺失,近一两年政府抽检乳品并没有涉及该指标。目前市面上可能仍有两到三成的液态乳使用了复原乳但是又没有明确标示出来。   政策-卫生部明确“用了复原乳要标示”   记者在《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问答》的第七点“液体乳安全标准有何特点”看到,液体乳标准明确了复原乳的使用,并要求在标签中予以标识。其第十七点则明确:按照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巴氏杀菌乳不允许使用复原乳。为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其他使用了复原乳的液体乳,需要在标签上明确标识。   其实,国家监管部门重申规范复原乳的标示的必要性此次并非首次。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24号)以及2007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农业部联合发步《关于加强液态奶标识标注管理的通知》以及检总局去年公布的《乳制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规定》都重申了该项规定。当初出台这些规定的初衷就是用奶粉加工还原成液态奶出售已经存在多年。   市场-或有两三成液态奶“用而不标”   据一资深的业内人士透露,生产厂家使用复原乳制作鲜奶,一方面是由于奶源稀缺与市场需求大之间有矛盾。另一方面则是利益的驱动。如果用还原奶来做酸牛奶,奶粉细菌总数监控容易,可以一批次地来检,而用鲜牛奶来做,则每天收购的鲜牛奶都要检。此外,以奶粉来还原,奶粉便于储藏,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生产,但是鲜牛奶无论市场需求如何必须得天天清理。此外,用奶粉还原,奶价比鲜奶便宜。   而一乳制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国产奶粉的价格约在3万元/吨左右,以一吨奶粉可还原8.5吨液态奶来算,每吨复原乳的价格也就3500多元。但是广东目前的鲜奶价格高达4200元/吨。如果用复原乳生产液态奶利润空间巨大。”   7月14日,记者在市面上走访乳制品市场时发现,目前在包装上明确标明使用了复原乳的仅有旺仔牛奶以及娃哈哈的营养快线,而明确标注了复原乳使用含量的仅有旺仔牛奶。而在酸奶方面,光明畅优两款原味酸奶和e+100酸奶的配料表上也有标注复原乳。其他众多酸奶产品的配料表均表示用鲜牛奶制作。这是否说明市面上大部分乳制品、包括液态奶均很少使用复原乳为原料,而且标注得相当规范呢?实际上并非如此,面对记者的这个疑问,上述资深乳业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市面上可能有两三成的液态奶有使用还原乳,但是就没有在包装中如实标示出来的。   而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乳业人士也透露,酸奶是比较容易使用复原乳的品类之一,因为酸牛奶用还原奶发酵可以增加产品的凝固度。而受酸奶发酵工艺的影响,企业在酸奶中添加复原乳,即便是加入比例高达50%,一般的消费者也吃不出与用鲜牛奶为原料的酸奶做出来的口感有何区别,而且用复原乳做出来的酸奶香味往往更浓,这或许更受消费者欢迎。   由于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2008年曾出现过一波杀牛热,促使2009年全国牛的存栏比2008年减少了9%,今年牛奶市场已经恢复,奶源的缺口开始显现。上游奶源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这也是企业用奶粉还原的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目前这种隐瞒标注使用了复原乳的行为,众多乳业人士都认为,国家有规定乳企可以生产用奶粉勾兑的复原乳,但必须在外包装上注明“复原乳”字样。   业界-复原乳统一检测标准有待制定   据了解,针对液态奶中是否有用到复原乳,我国曾经探讨过一套鉴别标准,即根据糠氨酸和乳果糖两种物质在液态乳中的含量判定。不过据透露,目前这种检测手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有误差,因为糠铵酸含量的高低不仅仅受是否加入了复原乳的影响,液态奶在加工过程中加热时间过长、过高都有可能影响其数值。   据上述资深乳业人士透露,近一两年政府对企业的抽检并没有检还原奶项目。如果没有检验的标准,新国标此项规定等于形同虚设。   而一乳制品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新标准要求巴氏杀菌乳不允许使用复原乳,其他使用了复原乳的液体乳需要在标签上明确标识,这个规定是对的。但问题是现在缺乏相关实施细则的指引,比如还原奶的检测标准、检测的范围、哪个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实施、是否应该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地抽检此项目等问题都需要有明细的说明。   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其实要检测企业是否有将复原乳用于液态奶中而不标注出来,只要对企业收购鲜奶的数量、使用鲜奶的情况等数据进行备案就能知道企业收购鲜奶数量与最终产品的数量是否匹配。也可通过给企业发放鲜奶标示来监控。台湾地区的做法是行业协会和政府联手给乳制品企业发放鲜奶标示,收购多少鲜奶生产多少鲜奶,发放多少标示。   链接-什么叫复原乳?   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以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水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   按照我国现行标准,以鲜奶和复原乳为原料制成的液态奶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确是一样的,但这并不等于其营养价值是一样的。一资深乳业人士告诉记者,由液态奶制成奶粉的过程需要经过两三次的提温脱水、而由奶粉制成复原乳还得再消毒、加温,数次的提温必定会造成其维生素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流失。
  • 全国多中心肿瘤液态活检项目启动
    2月28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北京科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癌症基金会科迅专项基金成立大会暨全国多中心肿瘤液态活检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顺利举行。大会汇集了中国癌症基金会多位领导,全国各中心肿瘤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科迅生物该项目的主要参与成员,共百余人。  本次大会分为科迅专项基金成立大会和全国多中心肿瘤液态活检项目启动会两部分。科迅专项基金成立大会首先举行,会上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致辞、谈到癌症诊疗领域的诸多现状,认为肿瘤的医治格外需要科研的支持,而基金会致力将临床科研与社会支持结合,为中国肿瘤防控事业的不断提升提供帮助。  中国癌症基金会秘书长赵全年宣读关于成立中国癌症基金会科迅专项基金的决定,赵平理事长代表中国癌症基金会,与科迅生物董事长马劲枫共同签署了关于成立中国癌症基金会科迅专项基金的协议书。    签约仪式过后,由赵全年院长宣布科迅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名单,由赵平理事长为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科迅CEO周晔博士作为专家委员会委员,代表科迅生物发表了讲话,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科迅生物的科技研发水平,以及投身肿瘤诊疗领域,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决心。  会议交流议题围绕科迅专项基金资助的第一个研究项目“全国多中心肿瘤液态活检项目”进行。本研究项目Ⅰ期选择不少于15家医疗机构作为合作单位,由北京科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检测方,计划在1年内完成不少于1000例实体瘤患者(主要针对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三个患者群体)的血液和肿瘤组织的基因检测,指导临床进行个性化治疗,并根据血液中循环肿瘤DNA的变异情况对肿瘤负荷、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进行评估。  科迅生物研发总监刘倩博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本次多中心研究所涉及的ctDNA液态活检技术,并首次对外发布由科迅生物独立研发的应用于ctDNA检测的ESRiT(Error-suppressed Randam-index Technology),该技术集高效稳定适用性广泛的ctDNA提取技术,先进的微量样本建库和目标区域捕获方案,对低频突变充分检测的高深度NGS测序平台,以及可矫正实验流程中可能引入的随机错误保证灵敏度与特异性的独特接头设计和信息分析方法于一身,拥有相关知识产权证书8项。为ctDNA检测技术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科迅研发总监刘倩博士介绍ESRiT技术随后本次研究的主研究中心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蔡建强院长(项目PI)团队的焦宇辰研究员介绍了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方案公布后的讨论环节中,各研究中心专家分享各自经验与观点,讨论气氛非常热烈,为项目启动后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大会特邀美国希望之城(City of Hope)国家医疗中心癌症生物部教授,科迅首席科学顾问Jeremy Jones就液态活检在美国肿瘤精准医疗中的应用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现有的肿瘤诊断或检测灵敏度仍然有待提高,这仍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领域。  科迅首席科学顾问Jeremy Jones进行专题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主任介绍了ctDNA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他特别提到此前国内外ctDNA研究报道的样本数量均较少,此次的多中心液态活检研究项目针对中国人群,超大规模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大会的最后,医科院肿瘤医院GCP中心李树婷主任结合本研究项目,介绍了多中心试验研究的质量控制,她强调,本研究对治疗是非干预性的,只是治疗方案的参考,所有方案都是NCCN指导范围内的,实验结果对正常的临床治疗没有影响 而这个实验也是干预性的,因为我们会将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使入组的患者能够真正受益于本项目。  据了解,科迅生物作为国内基因行业的一支新锐,拥有领先的基因检测技术体系,特别是在肿瘤精准医疗方面居于前列,与美国希望之城癌症中心等国际顶级机构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目前少有的同时拥有CTCs与ctDNA两项顶尖技术并具备规模化临床服务能力的专业单位。  此次科迅专项基金对液态活检项目的支持,就是希望能够在肿瘤液态活检的基础上,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全面推动我国精准医疗发展,打牢基础、突破瓶颈、整合资源、打通流程、升级服务、孵化产业,使国家规划布局尽快落地、尽快展开、尽快见效。此外,希望基金项目成功在精准医疗临床科研价值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通过基因检测数据建立中国人群肿瘤的基因突变数据库,以为今后中国人群的肿瘤个性化治疗和复发检测提供更加明确的临床基因检测数据支持,并据以研发出适合中国人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 原位电子显微学技术揭示固态金属类液态行为
    在科幻大片《终结者》系列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阿诺德施瓦辛格掏出霰弹枪朝液体机器人射击,巨响过后,身体和脑袋被打穿了数个大窟窿的液体机器人又慢慢恢复了原形。真是打不死的&ldquo 小强&rdquo ! 《终结者》的&ldquo 小强&rdquo 被打了几个大窟窿,就是不死   这真的是遥远的明日科技吗?还是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实?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立涛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张泽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和匹兹堡大学毛星源教授的团队通力合作后发现,在极小的纳米尺度下(小于10纳米),普通的固态金属在常温下受到挤压、拉伸等外力作用后,会像揉面团那样柔软,甚至像液态那样任意变形 更为奇特的是,外力撤除后,还可以恢复原形。10月12日,这项研究的论文以&ldquo Liquid-like pseudoelasticity of sub-10-nm crystalline silver particles&rdquo 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材料》上,并被评为封面文章。   据查询,目前《自然材料》官网上公布的封面只到10月份,尚不含上文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页上可以发现,中国科学家这一新技能被安排在了11月号的杂志封面上 (着急想看的可以直接拖到页末)。 从外面看,金属银颗粒像液体水滴,会摇晃并随时改变形状,而它们内部则是超级稳定的晶体结构   且慢,真的是普通的金属就可以吗?这不合乎直觉。   对,你没有看错,普通金属在室温下,就可能有这种神奇的特性,但是前提是要在纳米尺度下。   38岁的孙立涛教授带领团队发展了一种原位电子显微学技术,并基于此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10纳米以下固态金属银颗粒在室温下的类液态行为。据凤凰科技报道,这些纯银粒子的直径不超过10纳米&mdash &mdash 宽度不超过人类头发的1/1000。   科研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宏观的金属材料的变形机制通常遵从经典的位错滑移和孪晶变形理论。然而,到了极小的纳米尺度,金属表面原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变形机制越来越受表层原子的运动影响。我们都知道,表层原子是很活跃的,纳米金属就仿佛穿了一层水膜一样的外衣,一旦受到任何外力,&ldquo 水膜&rdquo 一样的外层原子就会呼啦啦先运动起来。这时候,纳米金属就兼具了固体和液体的特性,在挤压后,表层原子迅速移动,形成了新的表面层。   这种变形机制会带来一个特别的后果,那就是当撤除挤压时,这层活跃的&ldquo 水膜&rdquo 分子又会呼啦啦往上跑,以降低表面能,直到把金属颗粒恢复原形。这样,就出现了实验中观察到的那神奇一幕,不论怎么挤压,金属颗粒最终都会恢复原形。   科研人员把这种可以恢复原形的塑性行为,叫做赝弹性。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页的图片显示,室温下,银纳米颗粒受挤压时表现出了液态行为   这种奇特的纳米颗粒塑性形变,超越了传统的金属物理中位错等缺陷导致的塑性形变理论,在变形的整个过程中颗粒内部始终保持着完好的晶态结构。这一发现暗示,随着金属颗粒尺寸减小,经典的Hall-Petch规律中&ldquo 越小越强&rdquo 不再适用,会逐渐过渡到&ldquo 越小越弱&rdquo (观察者网注:目前对大部分材料的关系的理解已经很成熟,即材料的机械强度会随着体积的减少而增加。)。   这种神奇的赝弹性,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神奇的结果。例如,可以制造出无论怎么变形都可以复原的金属关节,具有记忆功能的存储器件,打不穿的金属防弹衣,甚至还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终结者》液体金属机器人。   同时,这项工作对于如何维持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中的互连线和电极的稳定性,以及如何实现超小尺寸的纳米加工工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随着现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中金属互连线以及电极的特征尺寸正在向10纳米逼近。在这样小的尺度下,作为基础框架的金属形态是否还能像块体材料那样稳定,科学家以前并不清楚。现在新的问题是,证实了纳米金属颗粒塑性形变的现象后,如何保障在如此小尺度下电子器件物理性能的稳定性?这一问题向现代集成电路产业提出了新理论和技术的挑战。   据悉,这项工作是东南大学传统电子学科与新兴纳米领域的交叉与融合的结果,得益于学校长期对基础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支持与重视。孙立涛教授课题组近年来依托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技术,已经在微纳米器件、新型二维材料、纳米金属变形机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观察者网综合科技日报、浙江大学网站、中新网消息。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页展示的《自然材料》11月封面
  • 液相色谱法测定液态油脂中四种合成抗氧化剂 ——样品预处理专用方法包
    食品合成抗氧化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相关的样品预处理技术成为了合成抗氧化剂检测的关键。油脂的主要成分——甘油三酯对C18高效液相色谱柱有极强的吸附堵塞作用,同时对气相色谱的进样口也有一定的污染和堵塞,所以如何高效、可靠和方便地从油脂样品中将各种油溶性的合成抗氧化剂分离提取,并尽可能的降低共萃取的油脂成分,就成为其检测成败的关键因素。月旭科技自主研发的食品中合成抗氧化剂样品预处理专用方法包,不仅操作简便,且能得到很好地回收率。今天主要介绍一下适用于液相色谱检测液态油脂的方法包AL-1。‍AL-1方法包技术优势操作简便:主要操作类似于QuEChERS,无需多次液液萃取等繁琐操作;成本低:无需昂贵的仪器和耗材,仅需多管涡旋振荡器和离心机;效率高:单次操作仅需25-30min,且可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预处理;安全环保:每个样品所需有机溶剂不到15mL;回收率好:回收率在80-100%;稳定性好:一般PG、TBHQ、BHA和BHT各自回收率的重复性RSD<5%;净化效果好:能去除99.5%以上的油脂,可有效防止污染和堵塞液相色谱柱。操作步骤产品组成‍油脂溶解液‍提取吸附管抗氧化剂提取液净化吸附管注意事项● 仅用于液相色谱检测;● 仅限于液态油脂(常温)的检测;● 若油脂试样的含水量较高(≥0.2%),须先脱水;● 若油脂试样中有不溶性固体杂质,须先除杂;● 不适用于乳化体系油脂试样;● 抗氧化剂提取液不可进行任何的浓缩操作;● 10℃-25℃的避光、干燥、通风环境中,按照有机试剂的要求密闭储存,并防止受潮;● 产品在密封时,保质期9个月;● 使用完毕后,废液需统一收集、合规处置。
  • 浙江福立公司提供奶粉及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摘要:本文采用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FL2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建立了奶粉中三聚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最小检测浓度达0.004mg/L,回收率在91.2%~100.5%之间,峰面积的RSD为0.421% ,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的特点。 三聚氰胺,简称三胺,分子式C3N6H6,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由于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大量氮元素,而普通的全氮测定法测奶粉和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时不能排除这类伪蛋白氮的干扰,因而一些厂商为了能低成本而添加这种化工原料,以提高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近期的&ldquo 三鹿奶粉&rdquo 事件,就是因为不法分子掺卖混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许多婴儿肾结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本文采用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FL2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奶粉中三聚氰胺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用FL2200液相色谱仪检测奶粉中的三聚氰胺 用FL2200液相色谱仪检测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
  • Science:火星冰川下液态水的雷达证据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极地冰盖底部存在液态水的假说于30多年前首次提出,之后的争论一直没有决定性的结果。无线电回声探测(radio echo sounding,RES)是很适合用来解决这一争论的技术,因为低频率雷达被广泛用于探测陆地极地冰盖底部的液态水,效果也很成功。冰与水之间,或冰与水饱和沉积物之间的界面,能够产生明亮的雷达发射。火星快车号(Mars Express)探测器上的火星亚表面和电离层探测高新雷达(Mars Advanced Radar for Subsurface and Ionosphere Sounding,MARSIS)正是用于进行RES实验的设备。MARSIS已经在火星亚表面进行了超过12年的调查,搜寻液态水的证据。有报道显示,在靠近南极层状沉积(South Polar Layered Deposits,SPLD),即火星南极冰盖最厚部分的区域具有强烈的基底回波。这些特征被解释为,由于雷达信号通过非常冷的纯水冰层传播,因而衰减可以忽略不计。在南极层状沉积的其他区域因此也探测到反常的明亮反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e5efc18-11dc-4cf6-9b1b-26bf19a199e2.jpg" title=" sinaa.png" / & nbsp MARSIS采集的雷达数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在地球上,对极地冰盖上收集的雷达数据的解释通常基于定性(基岩形态)和定量(反射雷达的峰值功率)分析的结合。MARSIS的设计,尤其是其非常大的足迹范围(约3到5千米),无法提供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极大限制了它通过基底地形识别冰下是否存在水体的能力。因此,对极地沉积底部液态水的精确探测要求定量估算基底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以下称为介电常数),该数值决定了雷达回波的强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在2012年5月29日至2015年12月27日间,MARSIS调查了火星南极高原一处宽200千米的区域,中心位于193° E, 81° S,与之前一项研究的区域基本对应。无论是从火星轨道激光测高仪(Mars Orbiter Laser Altimeter,MOLA)的地形数据,还是在现有的轨道图像中,这片区域都没有展现出任何异常的特征。这里地形平坦,由水冰和含量10%到20%的尘埃组成,并且季节性地覆盖一层厚度不超过1米的干冰。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上的浅地层雷达对该区域进行了更高频率的雷达观测,揭示了SPLD中几乎没有任何内部分层,并且未检测到任何基底回波,与北极层状沉积和SPLD其他区域的观测结果形成鲜明对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f3e2987-e9bc-448a-954b-b5b3fef73243.jpg" title=" sinab.png"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基底地形和反射回波功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通过发射以3和4MHz或4和5MHz为中心的紧密间隔无线电脉冲,利用机载未处理数据模式获得了总共29个雷达剖面图。观测是在探测器位于火星夜面时进行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号的电离层散射。图2A显示了在该区域收集的一张MARSIS雷达图,图中尖锐的表面反射之后,是由SPLD内层间界面产生的若干次反射。这些回波中最后一个代表了富含冰的SPLD与底层物质(以下称为基底物质)之间的反射。在大多数调查区域,基底反射微弱且分散,但在某些位置,基底反射却非常锐利,并且具有比周围区域和表面更大的强度(明亮的反射)(图2B)。在多个轨道的观测重叠的情况下,以相同频率采集的表面和亚表面回波功率具有一致的数值。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表面和基底回波之间的双向脉冲传播时间可用于估计亚表面反射体的深度,并绘制基底地形图。假设SPLD内的平均信号速度为170m/μs,接近在水冰中的传播速度,那基底反射体的深度就大约是表面以下1.5千米。MARSIS大范围的足迹和基底回波在明亮反射体外部扩散的属性阻止了基底地形的细节重建,但是可以识别出一条从西向东的区域斜坡(图3A)。明亮反射体集中的亚表面区域在地形上是平,而且被较高的地面包围,除了在其东侧存在一个凹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介电常数可以提供对基底物质组成的约束,原则上可以从SPLD底部反射信号的功率中获取。遗憾的是,我们并不知道MARSIS天线的辐射功率,因为它无法在地面上校准(这得归咎于仪器的大尺寸),因此反射回波的强度只能根据相对量来衡量。通常是将亚表面的回波强度归一化为表面值,也就是计算基底和表面回波功率的比率。这种方法的优点还在于补偿信号的电离层衰减。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将亚表面回波功率归一化为沿各个轨道计算的地面功率的中值;我们发现,在给定频率下,所有归一化剖面产生了一致的基底回波功率值(图S3)。图3B显示了归一化后基底回波功率的区域图;在所有交叉轨道上,明亮反射体都位于193° E, 81° S附近,勾画出了一个定义明确、宽20千米的亚表面异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c0feb22-cc22-4162-8613-2c33e2b82141.jpg" title=" sinac.png"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介电常数模拟和获取结果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为了计算基底的介电常数,我们还需要有关SPLD介电特性——取决于沉积物的组成和温度——的信息。由于水冰和尘埃的确切比例未知,又由于表面和SPLD底部之间的热梯度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我们探索了这些参数的可能取值范围,并计算了相应的介电常数范围。我们做出了以下通用假设:1)SPLD由水冰和尘埃(含量从2%到20%不等)混合组成;2)SPLD内部的温度剖面是线性的,从表面的固定温度(160K)开始,上升到SPLD底部的可变温度(170K到270K)。通过考虑平面波与一个三层结构的正常撞击来计算各种电磁场景,三层结构分别是:具有自由空间介电常数的半无限层;代表SPLD的均匀层;以及代表SPLD下方物质,具有可变介电常数值的另一个半无限层。该计算输出的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曲线的包络,这些曲线将归一化的基底回波功率与基底物质的介电常数联系起来(图4A)。这一包络通过对每个允许的介电常数值与归一化基底回波功率值的概率分布值进行加权,从而确定基底介电常数(包括明亮区域的内外)的分布(图4B)。该过程产生了两个基底介电常数的独特分布,估计位于明亮反射区域的内部和外部(图4C和图S4),其在3、4和5MHz的中值分别是30 ± 3、33 ± 1和22 ± 1,以及9.9 ± 0.5、7.5± 0.1和6.7 ± 0.1。明亮区域外部的基底介电常数在4到15之间,是典型的干燥陆地火山岩。这也与SPLD基底物质之前的预估值(7.5到8.5),以及火星中纬度表面致密干燥火成岩的雷达表面回波功率值一致。与此相反的是,此前在火星上并没有观察到像明亮区域内这么高的介电常数值。在地球上,大于15的介电常数值很少与干燥物质联系在一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采集于南极和格陵兰的RES数据显示,大于15的介电常数值可以用来指示极地沉积下方存在液态水。基于地球和火星在物理现象上的明显类比,我们可以推断,从SPLD下方明亮区域中获得的高介电常数值(部分)是水饱和物质和/或液态水层造成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我们分析了SPLD下方明亮区域的其他可能解释。例如位于SPLD顶部或底部的干冰层,或者整个SPLD中水冰的极低温度,与表面反射相比,这些都可能增强基底回波功率。我们否定了这些解释,有的因为需要非常具体且不大可能的物理条件,有的则是因为它们不足以导致强烈的基底反射(图S5和S6)。尽管SPLD底部的压力和温度与液态二氧化碳的存在可以相容,但它的相对介电常数(约为1.6)要比液态水(约为80)低很多,因此不能产生明亮的反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此前有研究利用凤凰号着陆器的湿化学实验室(Wet Chemistry Lab)发现,火星北部平原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镁、钙和高氯酸盐,支持了极地沉积底部液态水的存在。高氯酸盐可以通过不同的物理和/或化学机制形成,并且已经在火星的不同区域被发现。因此,可以合理地假设它们也存在于SPLD的底部。由于极地沉积底部的温度估计约为205K,又由于高氯酸盐能强烈抑制水的冰点(镁和钙的高氯酸盐能使水的冰点分别降至204K和198K),因此我们认为,在极地沉积底部有可能存在一层高氯酸盐水。这层盐水可以和基底土壤混合,形成污泥,或者位于基底物质上方,形成局部盐水池。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此前在火星冰川下方的雷达探测中,液态水证据的缺乏已经被用来支持这样的假说,即火星极地冰盖对基底融化而言太薄了,一些作者声称液态水可能位于比以往认为的更深的位置。MARSIS的数据显示,在相对较浅的深度(约1.5千米),液态水也可能稳定地存在于SPLD下方,从而约束了火星水圈的模型。SPLD的原始数据覆盖范围十分有限(只占南极高原面积的几个百分点),加上融水区域的面积需要足够大(直径数千米,厚度几十厘米)才能被MARSIS探测到,从而限制了识别小型液态水体及其之间是否存在液态连接的可能性。因此,没有理由认定火星亚表面水体的存在只局限于某一区域。 /p p br/ /p
  • 市场销售新生产的主要品种液态奶均符合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第十批)
    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市场供应的液态奶进行了第十次三聚氰胺抽样检测。样品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太原、晋中、济南、青岛、南京、杭州、福州、南昌、合肥、武汉、郑州、长沙、广州、深圳、西安等23个城市抽取。抽检到60个品牌490批次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液态奶,均符合液态奶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 截至目前,质检总局从34个城市市场上抽取了9月14日以后生产的131个品牌4703批次液态奶样品,均符合液态奶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详细名单附后)。 各大商场、超市要张贴检查合格企业及产品名单,设置放心乳品柜台,保障市场充足供应优质安全乳品。 9月14日以后生产符合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液态奶汇总表.doc
  • 液态金属驱动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
    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副教授张世武研究团队、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教授李卫华研究团队和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中心副教授李相鹏研究团队组成的联合研究组,设计了基于镓基室温液态金属的新型机器人驱动器,首次实现了液态金属驱动的功能性轮式移动机器人。近日,该成果以A Wheeled Robot Driven by a Liquid‐Metal Droplet 为题,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Adv. Mater. 2018, 201805039)。 /p p   电影《终结者》中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开启了液态金属在机器人领域应用的梦想之门。镓基室温液态金属具独特的表面性质及理化特性,可以通过电场、磁场以及浓度梯度场等多种能量场或者表面改性等方式,实现变形、移动、分离以及融合等多种形态学变化,在MEMS、微流体、生物医学以及机器人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然而,液态金属在机器人领域应用研究目前仅局限于以液态金属液滴为机器人本体,尚无基于液态金属的功能性机器人的研究报道。 /p p   液态金属镓基室温液态金属拥有巨大的表面张力,可以在极低的电场功耗下,展示出高效的运动能力。联合研究组巧妙地将高效液态金属驱动和变重心机构相结合,开发出结构简单紧凑、驱动性能好的新型液态金属机器人。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具有超疏水表面的极轻半封闭轮式结构,将液态金属液滴限制在狭长的轮体内部 通过巧妙设计的随动微型电极支架施加外部电场驱动轮体内液态金属运动,进而持续改变轮式机器人的重心,驱动轮式机器人滚动。同时,研究人员对所提出的新型液态金属机器人做了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并通过实验探索了电解液浓度、施加电压、液态金属体积、轮体结构等参数对机器人运动性能的影响,获得驱动运动的最佳参数匹配。进一步,通过集成电池系统,研究人员成功设计了新型液态金属自驱动轮式移动机器人。这一创新研究有望启发一种新型驱动方式,弥补传统的机器人驱动方式(电机、液压及气动等)结构复杂、体积大以及驱动能效低等不足,促进未来微小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系统的发展。 /p p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大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硕士生伍健。中国科大张世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博士唐诗杨、苏州大学李相鹏为共同通讯作者。该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p p   近年来,由中国科大、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和苏州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组开始研究液态金属的驱动特性及其在机器人上的应用,取得了系列进展。联合研究团队设计了以液态金属液滴作为柔性轮承载及驱动的微型小车,集成电源、控制电路、传感器以及液态金属驱动机构于一体,实现了2D平面内的自主运动,该小车无任何机械传动,具有运动平滑柔顺、无噪声、低振动、成本低廉、易于制造等特点,有望在自动生产线以及实验室自动化中大展身手。该成果近日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上。此外,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液态金属在外磁场作用下的非常规运动现象,并揭示了其内在机理。该研究实现了通过外部磁场对不经过任何改性的纯液态金属的运动控制,丰富了液态金属的驱动方法,有利于推动液态金属驱动装置的大规模应用。该成果也于近日发表在Soft Matter上。 /p p   文章链接: a title=" A Wheeled Robot Driven by a Liquid-Metal Droplet" href="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1805039" target=" _self" A Wheeled Robot Driven by a Liquid-Metal Droplet /a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a title=" A Controllable Untethered Vehicle Driven by Electrically Actuated Liquid Metal Droplets" href="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466896" target=" _self" A Controllable Untethered Vehicle Driven by Electrically Actuated Liquid Metal Droplets /a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a title=" Unconventional locomotion of liquid metal droplets driven by magnetic fields" href="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sm/c8sm01281d#!divAbstract" target=" _self" Unconventional locomotion of liquid metal droplets driven by magnetic fields /a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995d7c22-ede2-4791-a8a1-b809e19b4a8e.jpg" alt=" 995d7c22-ede2-4791-a8a1-b809e19b4a8e.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9f9752e1-c64d-4c52-aa80-4eb7d605117c.jp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液态金属驱动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 /p p /p p /p /p /p
  • 肿瘤“液态活检”可能是基因测序市场的下一个爆发点
    肿瘤基因“液态活检”:癌症精准医疗的“瞄准镜”  无创产检是基因测序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它以对胎儿唐氏综合征(又称“胎儿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愚型)的筛查闻名。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国共有20万孕妇接受产前基因检测。2015年1月16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第一批无创基因检测108家试点医疗机构的名单,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无创产检将创造出100亿左右的市场。那么,基因测序市场的下一个爆发点在哪里呢?我国已宣布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基因检测被视为精确打击肿瘤的重要手段,那么肿瘤基因的液态活检技术,必将成为下一个巨大市场机会。在今年2月8日白宫官网发布的相关细节中,肿瘤治疗计划的四大举措之一就是:美国将使用“液态活检”血浆开发新方法来评估治疗反应以及抵抗可能的耐药性。那么,“液态活检”是什么技术?为何它受到如此重视?  肿瘤基因的液态活检,即是在人体的循环血液中检测ctDNA (死亡肿瘤细胞上脱落释放的小片段肿瘤基因)的技术。它通过体外无创抽血即可对全身的肿瘤信息进行检测,非常适合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精准医疗。传统的肿瘤检测方式存在许多局限:例如组织活检,需要手术从肿瘤上取样切片,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也不能频繁进行。它只能对单一器官进行检测,局限性也非常大,不适合在常规体检时使用。而液态活检使医生能频繁监测肿瘤的发展,只需通过抽血,就能快速确定一项治疗方案是否适合患者。如果治疗方案无效,可以立即放弃,避免患者遭受副作用之苦,也可以让医生尽早尝试替代方案。  精准医疗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门定制医疗模式。精准医疗要做到个性、高效及预防的关键在于筛查和诊断,因此基因测序等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是关键。如奥巴马所说:“我们将我们的遗传密码与癌症进行‘配型’,并成为切实可行的标准,我们决定药物的剂量,将如同测量我们的体温一样方便——这就是精准医疗给我们带来的希望。”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等,都是当今医学界更精准治疗癌症的方式,它们为人类攻克癌症提供全新的炮弹,但所有炮弹在精确命中目标前都需要一个瞄准镜分析个人肿瘤基因变异情况,否则就无法精确选择药物。“液态活检”就是癌症“精准医疗”的瞄准镜和雷达。这就是奥巴马的“精准医疗”计划如此重视它的原因。  “精准医疗”:中国肿瘤市场的庞大需求  癌症是全球人口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得益于DNA测序和癌症基因组图谱项目的突破,人们对引发癌症的分子变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对致癌基因组信息的新理解已影响到了药物和抗体设计过程中。国际医药巨头和风险投资者早已瞄准了这一炙手可热的领域。根据Illumina 公司数据,全球NGS(二代基因测序)的应用市场规模预计为200 亿美元,药品研发和临床应用是增速最快的领域,增速超过15%,肿瘤诊断和个性化用药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市场规模120亿美元。  同样,这在我国也是一个需求巨大的市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每年新发生各种肿瘤病例约350万例 以平均寿命80岁为例,中国人一生罹患肿瘤的风险高达22% 80%的肿瘤都是50岁以后发生的。这几组数据说明,肿瘤疾病在我国是一种高发病,且中老年人是肿瘤疾病的高发人群。这不得不引起每一个人的重视。癌症给许多患者带来痛苦,其治疗过程也往往有毒、对身体有损害,它让许多家庭因病致贫,难熬的治疗过程也加重了患者与家属的恐惧感,这都让癌症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基因测序公司的检测技术在应用性方面还不够完备,相关的基因检测产品和服务都非常有限。肿瘤体检早期筛查和指导肿瘤病患精确用药(尤其是靶向药)是当前市场最迫切的两大需求,但现有的产品和服务都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两大需求,这是一个存在巨大需求并且尚未得到满足的市场。
  • 香港城市大学在液态金属力学超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图1 液态金属基微点阵力学超材料(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070252)1991年上映的科幻电影《终结者2》描绘了一个能够随意变形,可自我修复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展现了液态金属应用的无限可能。电影中液态金属机器人是邪恶的化身,在实际应用中,液态金属却大有裨益,特别是在小尺度一些精密的应用上,如神经纤维修复和微型机器人。然而直接暴露的液态金属不易操作,且容易腐蚀其他金属,应用不当会带来不良后果,有鉴于此,香港城市大学“纳米制造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正在尝试在微观尺度上“驾驭”液态金属,使得其为未来精密应用,特别是金属力学超材料带来更多新的可能。目前的金属微点阵力学超材料具有超轻、高比强度等特性,在无人机机翼、小微型电子器械等器件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这类力学超材料的韧性较差,且在服役过程中容易脆断失效。为了提高韧性,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系陆洋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液态金属-聚合物微点阵力学超材料。该材料不仅有良好的韧性,而且充分利用低温度范围下液态金属的特性,实现了类似科幻电影中复杂形态液态金属的自我修复功能。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Small》(https://doi.org/10.1002/smll.202004190)。该团队基于摩方精密(BMF)超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机nanoArch S140打印出中空的聚合物外框,壁厚100-300 μm。采用真空液体填充技术在聚合物薄壳中注入液态金属镓(Ga),首次制备了液态金属-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微点阵力学超材料。该材料具有以下特点:良好的断裂韧性图2液态金属-高分子点阵力学超材料良好的断裂韧性良好的断裂韧性。相比于实心或空心高分子点阵结构,液态金属-高分子点阵力学超材料避免了受压过程中的脆断失效现象。这是由于Ga的存在,阻碍了裂纹在高分子外壳中的扩展,使得该结构在裂纹出现后依然可以承受载荷。形状记忆效应图3 液态金属-高分子点阵力学超材料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效应。得益于Ga较低的固液转变温度(29.7℃),当Ga为固态时,能够完美的保持变形后形状;Ga融化后,该结构又能完美的恢复至原始形貌,表现出形状记忆效应。当采用合理的拓扑结构,该材料被大幅压缩20%后,依然能够完美的恢复。优异的断裂恢复性 图4 液态金属-高分子力学超材料优异的断裂恢复能力 优异的断裂恢复性。即使部分断裂后的液态金属基微点阵结构超材料依然能够基本恢复原始形状,并且能够保持一定的承载性能(≥50%初始强度)。部分断裂的高分子外壳在Ga融化后恢复至原始状态,驱动整体结构恢复至原始形状。综上所述,被3D打印包裹“驾驭”的液态金属核心表现出良好的韧性、形状记忆效应及优异的断裂恢复能力。这种新型的液态金属基微点阵力学超材料有望在生物医疗器械、微电子器件及微型机器人等应用获得巨大的潜力,甚至实现一些以往在《终结者》或者《变形金刚》等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前沿应用场景。
  • 香港城市大学在液态金属力学超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图1 液态金属基微点阵力学超材料(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070252)1991年上映的科幻电影《终结者2》描绘了一个能够随意变形,可自我修复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展现了液态金属应用的无限可能。电影中液态金属机器人是邪恶的化身,在实际应用中,液态金属却大有裨益,特别是在小尺度一些精密的应用上,如神经纤维修复和微型机器人。然而直接暴露的液态金属不易操作,且容易腐蚀其他金属,应用不当会带来不良后果,有鉴于此,香港城市大学“纳米制造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正在尝试在微观尺度上“驾驭”液态金属,使得其为未来精密应用,特别是金属力学超材料带来更多新的可能。目前的金属微点阵力学超材料具有超轻、高比强度等特性,在无人机机翼、小微型电子器械等器件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这类力学超材料的韧性较差,且在服役过程中容易脆断失效。为了提高韧性,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系陆洋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液态金属-聚合物微点阵力学超材料。该材料不仅有良好的韧性,而且充分利用低温度范围下液态金属的特性,实现了类似科幻电影中复杂形态液态金属的自我修复功能。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Small》(https://doi.org/10.1002/smll.202004190)。该团队基于摩方精密(BMF)超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机nanoArch S140打印出中空的聚合物外框,壁厚100-300 μm。采用真空液体填充技术在聚合物薄壳中注入液态金属镓(Ga),首次制备了液态金属-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微点阵力学超材料。该材料具有以下特点:良好的断裂韧性图2 液态金属-高分子点阵力学超材料良好的断裂韧性良好的断裂韧性。相比于实心或空心高分子点阵结构,液态金属-高分子点阵力学超材料避免了受压过程中的脆断失效现象。这是由于Ga的存在,阻碍了裂纹在高分子外壳中的扩展,使得该结构在裂纹出现后依然可以承受载荷。形状记忆效应图3 液态金属-高分子点阵力学超材料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效应。得益于Ga较低的固液转变温度(29.7℃),当Ga为固态时,能够完美的保持变形后形状;Ga融化后,该结构又能完美的恢复至原始形貌,表现出形状记忆效应。当采用合理的拓扑结构,该材料被大幅压缩20%后,依然能够完美的恢复。优异的断裂恢复性 图4 液态金属-高分子力学超材料优异的断裂恢复能力优异的断裂恢复性。即使部分断裂后的液态金属基微点阵结构超材料依然能够基本恢复原始形状,并且能够保持一定的承载性能(≥50%初始强度)。部分断裂的高分子外壳在Ga融化后恢复至原始状态,驱动整体结构恢复至原始形状。综上所述,被3D打印包裹“驾驭”的液态金属核心表现出良好的韧性、形状记忆效应及优异的断裂恢复能力。这种新型的液态金属基微点阵力学超材料有望在生物医疗器械、微电子器件及微型机器人等应用获得巨大的潜力,甚至实现一些以往在《终结者》或者《变形金刚》等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前沿应用场景。
  • 液态金属靶光源—安东帕SAXSpoint进入欧洲生物医学技术中心
    这期谈到生物医学,利用安东帕小角X射线散射仪(SAXS)或原子力显微镜 (AFM) 可获得复合结构表征,也可用于药物释放控制体系的聚合物薄膜结构和形貌特性等。近期,捷克查尔斯大学生物科学与生物医学科学中心近期购买了一台安东帕的SAXSpoint 2.0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仪,配备液态金属靶,Eiger 1M探测器及自动进样器;同时,安东帕根据BIOCEV需求研发原位SAXS-UV/VIS测试模块,可实现原位测试小角和紫外/可见光光谱,仪器已安装并通过验收。BIOCEV是捷克六所科研院所的联合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欧洲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卓越中心,SAXSpoint 2.0将在核心的项目上使用。From Website:http://www.biocev.eu液态金属靶光源具有独有的液态金属射流,以镓合金的液态束为阳极材料产生高亮度光束,具有高稳定性,是目前通量最高的实验室光源。此外,针对生物医学领域安东帕研发的自动进样器可实现192位样品自动测试,该自动进样器可实现4°C控温,可用于测试生物大分子等液体样品。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中,精密度和可追溯性最为重要。安东帕高端分析设备可用来进行材料特性分析、样品制备、合成等应用。
  • 液态金属催化剂或撼动百年化工工艺
    据科技日报(记者张梦然)报道,液态金属可能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绿色化工”的解决方案。科学家们测试的一项新技术,有望取代自20世纪初成为主流的能源密集型化学工程工艺。9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的一项创新研究,摆脱了由固体材料制成的旧式能源密集型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在不参与反应的情况下使化学反应更快、更容易发生的物质。固体催化剂,通常是固体金属或固体金属化合物,通常用于化学工业中制造塑料、化肥、燃料和原料。然而,使用固体工艺的化学生产是能源密集型的,需要高达1000℃的高温。 新工艺改为使用液态金属,在这种情况下溶解锡和镍,这赋予它们独特的流动性,使它们能够迁移到液态金属的表面并与输入分子,例如菜籽油发生反应,这导致菜籽油分子旋转、破碎和重新组装成更小的有机链,包括对许多行业至关重要的高能燃料丙烯。液态金属中的原子比固体中的原子排列更加随机,并且具有更大的运动自由度。这使得它们很容易接触并参与化学反应。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将高熔点镍和锡溶解在熔点仅为30℃的镓基液态金属中。通过将镍溶解在液态镓中,研究人员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获得了液态镍,并将之充当“超级催化剂”。相比之下,固体镍的熔点为1455℃。液态镓中的锡金属也会受到相同的影响,但程度较轻。金属以原子水平分散在液态金属溶剂中,单原子具有最高的催化表面积,这就为化学工业提供了显著的优势。这一方法还可用于其他化学反应。研究人员表示,其为化学工业降低能耗和绿色化学反应提供了可能性。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往往扮演着“四两拨千斤”的角色。对化学工业而言,它更是对生产流程是否绿色、节能、高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催化剂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相关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上述研究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 Excillum发布液态金属靶X射线源新品
    液态金属靶X射线源产品简介 Excillum公司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超高亮度微焦斑X射线光源的公司。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与改进,Excillum掌握了先进的液态金属射流(MetalJet) X射线光源技术,这项新技术能够带来10倍于普通固体阳极X射线光源所发射的X射线通量(在相同焦斑面积上)。正因为液态金属射流能够承受更高功率电子束的轰击,因而可以得到更高的X射线通量,传统微焦斑X射线发生器中的固体金属阳极正在被液态金属射流所取代! 主要应用 成像 散射/衍射光谱学/荧光特性 产品特点 • 极微聚焦源• 可选的快门• 卓越的焦斑品质• 可选的双端口模式• 最低的和可预见的维护成本• 用户可调的焦斑尺寸和长宽比• LaB6长寿命阴极• 非常稳定的X射线发射和光斑位置• 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 低的总消耗功率• 集成防辐射屏• 可调的出射角• 无需额外冷却水• 可以使用电脑进行远程操作主要参数靶材1镓或铟贵金属合金最小焦斑尺寸~ 5 μm靶类型液体射流发射稳定性3功率20-250 W最小焦物距418 mm最大电流4.3 mA光束角513°/30°技术介绍 1、 液态金属射流(MetalJet) X射线光源比常规固体金属阳极光源能得到更高的X射线通量 常规固体金属阳极液态金属阳极 2、功率负载能力 功率负载能力所有电子轰击型X射线发生器的X射线强度都受限于阳极材料的热量承载能力。在传统固体阳极技术中,为了避免阳极损坏,其表面的工作温度必须远低于靶材的熔点,因此靶材的各种物理性质,如熔点、导热系数等极大地限制了电子束功率的范围。液态金属阳极则大为不同,因为那些防止靶材熔化的措施都不须要了,这得益于靶材本身已处于熔化的状态以及其不断自再生的特点。完好如初的液态靶材以接近100m/s的速度在腔体内循环。由于阳极不断地自再生,电子束对靶材的损坏将微乎其微。极高的亮度某种程度上,微焦斑X射线发生器的功率承载能力大致与焦斑的直径而不是面积成比例。因此,光源的亮度反比于焦斑的直径。 通过将极高的功率承载能力以及极小的电子束焦斑相结合,液态金属射流光源能够在微米级的焦斑上实现空前的高亮度。 3、液态金属的X射线光谱 为了得到不同的X射线发射谱线,我们使用了不同的金属合金。对于第一代的MetalJet光源,其特点在于靶材在室温附近就已经熔化。但为了得到多样的特征谱线以代替现有的常规固体阳极,在将来我们还将开发更多种类的合金材料,即使它们的熔点会更高。镓(Ga)合金 目前可选的有富含镓(Ga)的合金。其Kα发射谱线能量为9.2keV, 对应波长约为1.35埃米, 类似于铜靶的Kα波长。铟(In)合金 同样可选的还有富含铟(In)的合金。其Kα发射谱线能量为24.2keV,对应波长约为0.51埃米,类似于银靶的Kα波长。 4、焦斑质量和尺寸 焦斑质量 归功于先进的电磁聚焦、光路校正技术以及高亮度LaB6阴极,高质量的电子束焦斑得以实现,将其与连续再生的光滑液态靶材表面相结合,整个光源便能产生超高质量的X射线焦斑。可调的尺寸 焦斑的尺寸与高宽比均可被自由调整5、光源的稳定性 光源有着相当高的空间稳定性。图为附加在光源上的针孔相机所拍摄的焦点位置分布图,如其所示焦斑在24小时内距中心的标准偏差在0.1μm以下。部分应用案例 1、 散射/衍射▆ 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金属材料和胶体 斯洛伐克科学院和斯洛伐克理工大学纳米诊断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种应变仪上进行原位测试,由SAXS监控,其中液态金属射流的高亮度允许进行非常快的数据收集,具有10秒的时间分辨率。 ▆ 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生物学 研究人员利用配备了SAXS的MetalJet仪器,研究了Bcl- xL蛋白。蛋白质在使用温和的洗涤剂处理后研究了由螺旋α6-α8两单体之间的三维区域交换产生的二聚体的形成。 2、X射线光谱学/荧光学▆ 基于液态金属射流源(MetalJet)的HAXPES-Lab(a) 用于晶体管和二极管制造的单氧化物结构 (b-f) 用HAXPES-Lab仪器测量核心层。3、X射线成像▆ 相位对比成像 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通过物体的相移如何扰动波前。波前不能直接测量,但在这里转换成一段距离的强度变化。对比度来自吸收和相位。相移带来的边缘增强在所有轮廓上都很明显。 国内部分用户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香港大学、中山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创新点:1、采用先进的先进的液态金属射流(MetalJet) X射线光源技术; 2、在相同焦斑面积上,可产生10倍于普通固体阳极X射线光源所发射的X射线通量; 3、可以更容易地测量和研究非常弱的衍射效应,如固有的不公度,漫散射样品,准晶体和高压样品等。 液态金属靶X射线源
  • “液态活检”行业深度分析报告:国内市场200亿
    p    strong 报告摘要 /strong /p p    strong 液体活检临床意义大,市场空间广阔 /strong /p p   检测血液中的CTC和ctDNA对患者肿瘤进行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1-1-1.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诊断与监测 /span /a 的方法称为液体活检。该技术能够解决临床取样的难点,满足对患者高频监测的需求,并具有相比于穿刺活检成本低的优点。因此研发进展迅速。未来有望应用在肿瘤早期筛查、肿瘤患者动态监测、以及个性化用药指导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p p    strong 液体活检海外进展迅速 /strong /p p   液体活检CTC技术相对成熟。一代CTC技术在2004年获得FDA批准用于临床,是行业的金标准。为了解决一代CTC技术灵敏度不高且无法对肿瘤细胞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等缺点,二代CTC及ctDNA技术在海外蓬勃发展。目前二代液体活检技术还有有待成熟且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认为获得CLIA Lab认证的公司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快速成长。 /p p    strong 液体活检市场潜力大 /strong /p p   JP摩根和高盛预测液体活检在全球及美国的市场潜力将分别达到230亿美元和140亿美元,该市场需要5-15年才能完全成熟。我们认为液体活检针对存量肿瘤患者检测将早于肿瘤早筛落地。为此,在同时考虑我国肿瘤发病率、液体活检适应症、未来市场渗透率、未来检测单价、以及患者年平均检测次数等因素后,我们预测液体活检5-10年内在我国市场潜力约为200亿元。 /p p    strong 具有技术及先发优势的企业值得关注,推荐丽珠集团与益善生物 /strong /p p   液体活检符合临床技术发展趋势,市场潜力大,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蓝海。技术相对成熟的公司有望凭借先发优势与国内大型二三级医院和肿瘤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并获取患者数据,从而走向强者恒强。在此,我们看好参股CYNVENIO获得海外最新液体活检技术的丽珠集团(000513)以及国内拥有液态活检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企业益善生物(430620)。 /p p    strong 催化剂及风险提示 /strong /p p   催化剂为液体活检技术逐渐成熟,被海内外监管机构认可或者医保覆盖 风险在于研发进展不达预期。 /p p    strong 液体活检介绍及临床意义 /strong /p p   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少量循环肿瘤细胞以及由坏死癌细胞释放的少量循环肿瘤DNA。通过检测血液中的CTC和ctDNA对患者肿瘤进行诊断与监测的方法被称为液体活检。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肿瘤患者组织样本只有手术活检和穿刺活检两种。相比于传统的活检方法,液体活检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单、能重复取样等有点。美国著名的肿瘤中心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主任医师兼首席医疗官约瑟?巴塞戈(Jose Baselga)称:“这(液体活检)可能永久改变活检方式,包括对治疗方案的响应、抗药性的出现,将来甚至还能用于早期诊断。”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将”液体活检“列为2015年度十大突破技术。美国《临床癌症进展(Clinical Cancer Advance)》报告中也认为液体活检技术在今后十年有望得到广泛应用。我们提示投资者关注该领域的进展,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38" title=" 1.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3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1a8ee130-a034-4d55-986e-1805715876c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rong 循环肿瘤细胞与循环肿瘤DNA /strong /p p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是指自发或因诊疗操作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 是恶性肿瘤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通过监测CTC类型和数量变化可以实时评估肿瘤动态与治疗效果,有望实现个体化精准用药。 /p p   循环肿瘤DNA(ctDNA,Circulating Tumor DNA)是人体血液系统中带有的来自肿瘤基因组的DNA片段。主要来源为坏死的肿瘤细胞、凋亡的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排体。这些肿瘤DNA往往含有肿瘤基因组所特有的基因突变,因此也可以被用对患者肿瘤动态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有助于医生制订精准医疗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26" title=" 2.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2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29c39d39-743a-4431-8989-61aee2f478ca.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38" title=" 3.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3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88a73d5c-805a-4fec-87f4-11a6ec06cc82.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rong   液体活检技术迅速崛起 /strong /p p   基础科研领域,CTC及ctDNA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临床研究领域,CTC与ctDNA也是一大热点。目前全球与CTC和ctDNA相关的临床实验已经分别达到747和162例。综合以上数据,液体活检技术正在迅速崛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51" title=" 4.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5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52d459af-7059-421e-9ca9-b95faf723bfe.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41" title=" 5.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4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53410dd4-c3f1-4252-9b75-ac12e7f13e8e.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65" title=" 6.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6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c696162b-e463-4d58-a8ba-364ab5d52b49.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69" title=" 7.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6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f82e8b7e-f834-4b47-a141-f6207b185333.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rong 液体活检的临床意义 /strong /p p    strong 液体活检可以解决临床取样的难点 /strong /p p   对肿瘤组织取样并进行基因分析是精准治疗的基础。临床上获取患者肿瘤组织样本只有手术活检及穿刺活检两种方法。转移期肿瘤患者体内可能有多个肿瘤病灶,具体到从哪个病灶获取肿瘤组织样本是一大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57" title=" 8.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5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e6e282f0-60f8-4198-b470-a28f70c12588.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临床研究表明,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呈现很强的异质性,即肿瘤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肿瘤细胞,不同肿瘤细胞的基因型不同,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临床诊断上,获取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综合信息是精准医疗的基础。以上图为例,假设肾癌患者体内有3个肿瘤病灶(1为原发位点,2、3为肺转移位点),不同位点之间的肿瘤细胞基因型是不同的。无论穿刺活检获得哪个病灶的肿瘤组织,所得到的信息都是片面的。但是每个病灶的肿瘤细胞或者肿瘤DNA都可能进入血液循环,通过液体活检收集CTC或者ctDNA能够获得患者体内肿瘤基因或者蛋白表达的全面信息,能够更加精准的指导个性化用药。 /p p    strong 液体活检可以实现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高频监测 /strong /p p   肿瘤细胞在药物作用下会自我进化从而产生抗药性。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化是导致抗药性的根本原因,临床上需要对患者体内肿瘤基因变化进行高频监测才能做到及时准确用药。手术和穿刺活检一年内最多只能做2-3次,尤其是重症患者往往还不能进行手术或者穿刺。因此现有的临床采样技术不能满足高频检测的需求。但CTC和ctDNA通过简单的静脉抽血即可获得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及DNA的信息,可以有效的满足高频监测的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09" title=" 9.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0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f5f8462b-da51-455b-9bd3-bb139ada9d5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上图表示的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疗流程。在标准诊疗流程中,医生会在手术及药物治疗前通过穿刺活检对患者肿瘤诊断与分型,在药物治疗之间依靠CT、MRI等影像学检测来判断患者是否应答。但是穿刺活检在检测频次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影像学检测判断药物有效性有较强的滞后性。液体活检有望改变未来的诊疗流程,通过不断的高频监测随时发现患者体内肿瘤的变化,提高医生用药的精准度。 /p p    strong 液体活检可以减低医疗成本 /strong /p p   根据美国Medicare对肺癌穿刺活检开支分析,普通穿刺的开支为$8,869。约20%的穿刺活检会导致并发症,穿刺活检与并发症治疗的开支将达到$37,745。对医疗保险来说,平均每次穿刺活检的成本为$14,634。但一代CTC技术Medicare报销额度为$369。二代CTC与ctDNA技术开支约在$800-1000。由于是抽血检测,一般不会产生并发症。从成本的角度,医疗保险有较大的动力推动液体活检的CTC与ctDNA技术对穿刺活检技术的替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61" title=" 10.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6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15e527cf-f646-4825-9af7-a7238e11ce7b.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rong 液态活检海外的发展现状 /strong /p p   液态活检包含了CTC与ctDNA技术,其中CTC相对于ctDNA研究更深入,临床产品更成熟。 /p p    strong CTC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strong /p p   在1896年,澳大利亚学者Ashworth在一例转移性肿瘤患者血液中首次观察到从实体肿瘤中脱离并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并率先提出了CTCs的概念。不过长时间以来CTCs的检测并未在肿瘤病人的防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就是检测技术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上世纪末以来CTCs检测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随之带来的是CTCs检测在临床的应用。 /p p    strong 第一代CTC技术:CellSearch的发展历程 /strong /p p   第一代CTC技术采用的是磁珠捕获法。能够捕获CTC的磁珠早在1983被Immunicon公司发明。其后Immunicon不断完善该技术并发展出了特定CTC染色技术。公司在1993-2003年完成一系列的临床实验后,其CTC检测系统Cellsearch于200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临床检测。强生(Johnson& amp Johnson)下属子公司Veridex在2008年收购了Immunicon的CTC业务,并将其发展至今。CellSearch系统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临床用的CTC检测系统。该系统于2012年获得我国CFDA进口器械注册,从而成为国内唯一用于临床的CTC检测系统。由于其在临床使用的唯一性,Cellsearch系统是目前CTC检测的金标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14" title=" 11.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1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f0e334b5-016f-4321-98e5-b8d2adc0d359.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rong CellSearch系统简介及基本性能 /strong /p p   Cellsearch系统是由特制具有细胞保存功能的真空采血管(Proprietary CellSave Preservative Tubes)、CTC检测试剂盒(CELLSEARCH& amp #174 Circulating Tumor Cell Kit)、自动样品处理系统(Automated CELLTRACKS& amp #174 AUTOPREP& amp #174 System)、数据读取分析系统(CELLTRACKS ANALYZER II& amp #174 System)组成。其中样品处理系统与CTC检测试剂盒必须联用,属于封闭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90" title=" 12.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9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22fb193d-870d-4700-98cf-c36f7d52d47c.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在临床检测中,标准操作是抽取患者7.5mL血液,通过Cellsearch系统检测其中含有的CTC数量。临床数据表明,正常人和良性疾病患者CTC含量极少,而转移期患者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在血液中分布含有不同数量的CTC。通过检测CTC的数量能够帮助医院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为此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92" title=" 13.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9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07de92bb-0527-4a34-8b6f-608148515b1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rong CTC临床应用 /strong /p p   CTC是一个良好的肿瘤预后标志物。肿瘤预后标志物是指能够帮助医生揭示患者未来复发风险或者死亡风险的检测指标。以FDA批准的CellSearch检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例,临床实验数据表明7.5mL血中CTC数量大于等于5(阳性)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大幅低于CTC数量小于5(阴性)的患者。医生一般对阳性患者采用更加激进的治疗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84" title=" 14.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8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a2bc9c32-8df5-4ac9-86cd-99b79981614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92" title=" 15.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9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0a64db88-cd3d-439b-9710-dd3dc7d1b78b.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此外,CTC还是一个良好的药物敏感性标志物。若CTC阳性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转为阴性,则证明该药物对患者有效,不然医生则考虑采用其他的治疗方案。反之,若CTC阴性患者在治疗过程转为阳性,则证明患者肿瘤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医生需要及时的更换药物,以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 /p p   虽然CellSearch系统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被美国国家医保Medicare所认可。但该系统只是属于第一代的CTC技术,其缺点在于:1. 检测的灵敏度不够高。部分癌症转移期患者,由于其血液中CTC含量过低,或者其CTC本身发生变化而不能被CellSearch系统所捕获,因此该检测存在假阴性率较高的问题。2. 无法对CTC深入分析。CellSearch系统只能对捕获并标志CTC的数量,而不能对CTC进行包括基因测序、蛋白表达、药物敏感性检测等更细致的分析。针对以上缺点,新一代的液体活检技术在美国不断的发展。 /p p    strong 第二代CTC检测技术前沿 /strong /p p   为了提高CTC检测的灵敏度和发展对捕获CTC细胞进行后续分析的能力,在研的二代CTC检测采用了多种技术路线。由于这个领域尚处于新兴阶段,新的技术和新的公司层出不穷,下表进行了简要的概括。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93" title=" 16.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9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90468056-d391-4a9b-ba75-2eabcab3fefe.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00" title=" 17.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c152ea97-b93f-4bb1-8d28-9de4bf7660f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与一代技术不同的是,二代CTC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方面均处于早期阶段。技术方面尚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公司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实现对CTC的捕获。目前还很难判断哪一种技术路线将成为行业标准。我们认为获得CLIA Laboratory认证的公司技术相对成熟。CLIA认证使得公司能够更早切入临床诊断市场对教育医生并积累患者数据,这类公司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快速成长。 /p p    strong ctDNA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strong /p p   1948年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存在ctDNA。癌症患者的ctDNA则发现于1977年。1994年发现肿瘤患者的ctDNA与其体内肿瘤细胞基因突变类似。直到2000年以后,分子生物学与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ctDNA的突变检测技术不断成熟,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33" title=" 18.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3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f520e791-5d2a-4dc8-a084-0aa5bd17e49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ctDNA相比于CTC是一项更加早期的技术,暂时还没有FDA认证的成熟产品。大部分研究还处于科研领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13" title=" 19.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1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7ca364e2-6d0c-4769-b38d-546a5948abd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从当前研究角度将,ctDNA在临床应用潜力非常广泛,主要涉及到肿瘤早期筛查、肿瘤动态监测、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评估肿瘤异质性及复发风险等作用。从已有的临床实验来看,ctDNA的检测平台一般为二代基因测序与数字化PCR,适应症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皮肤癌等常见肿瘤。 /p p   若比较CTC与ctDNA技术,我们认为他们都属于“液体活检”的范畴,其共同点为灵敏度高、可高频次监测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突变、成本低、适用于大多数肿瘤等。不同点为CTC检测的是肿瘤细胞,而ctDNA检测是肿瘤DNA的片段。细胞能提供比DNA片段更多的信息,例如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染色体变异水平,肿瘤基因突变等,而ctDNA只能提供肿瘤基因变异的信息。CTC与ctDNA的发生机理可能不同,CTC为转移的肿瘤细胞,其基因型可能与肿瘤转移组织更类似。ctDNA同时来自于原发肿瘤细胞与转移肿瘤细胞的衰亡,其基因型可能介于两者之间。从临床角度,同时检测CTC和ctDNA所得到的信息可能是互补的。从技术角度,CTC从患者血样的Buffycoat中提取,ctDNA从血浆中提取,同时检测CTC与ctDNA技术上不存在难度。两种液态活检技术共存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55" title=" 20.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5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b87b454c-7813-47ad-80d8-262f1196b2a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rong 液体活检市场容量分析 /strong /p p strong   海外市场规模预测 /strong /p p   海外对液体活检的市场前景较为看好。J.P摩根将液体活检分为早期筛查、诊断分型、药物伴随检测、患者病情检测4个细分领域,全球市场潜力预计为230亿美元。高盛也将液体活检应用分为4个领域,预计其在美国的市场潜力达到140亿美元。从时点上,我们与海外机构一致,认为该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技术成熟到最终实现其市场潜力还需要5-15年时间。其中针对存量患者的肿瘤诊断分型、药物伴随检测以及病情监测相对成熟,技术有望在5-10年内大规模推广 针对健康人群的肿瘤早期筛查技术还有待完善,该市场可能在10-15年后成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51" title=" 21.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5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2b19b87b-c03e-4c1a-a299-47be8abc3542.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58" title=" 22.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5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49a57a2b-785f-4dc1-b2a4-1a50e24c4937.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rong 国内市场规模预测 /strong /p p   我们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来估算液体活检在国内的市场容量: /p p   1.由于针对存量患者的液体活检技术相对成熟,我们暂时只考虑该技术对存量肿瘤患者的应用。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5年内诊断为癌症且仍存活的病例数约为749万。 /p p   2.液体活检临床实验的适应症广泛,如前所述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等常见肿瘤均可用液体活检技术进行诊断与监测。在我国存量肿瘤患者中,适合使用液体活检技术的肿瘤病人至少为542万人,占比达到72%。我们保守预计液体活检的目标患者人数为500万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13" title=" 23.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1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46adf200-6f88-4641-b052-591dc90ae69c.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3.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区域间的医疗水平差异很大。而且医保经费紧张,短期内是不太可能覆盖这种新的检测技术。因此,我们保守预计该技术在未来5-10年的市场渗透率为50%。 /p p   4.目前一代CTC系统CellSearch在医院终端每个CTC检测价格为4000-5000元。随着未来越来越多二代CTC与ctDNA技术的介入,检测的终端价格有望降为2000元。 /p p   5.CTC与ctDNA不仅仅是诊断与预后检测,同时也能对肿瘤变化及耐药突变进行动态监测。我们假设每个患者一年平均进行4次检测。 /p p   综上,我们预计我国液态活检的市场容量为500万(目标患者)*50%(渗透率)*2000(终端价格)*4(年检测次数)= 200 亿元。 /p p    strong 液体活检市场的催化剂及潜在风险 /strong /p p strong   监管机构与医保的认可是股价的催化剂 /strong /p p   液体活检技术在海外迅速发展。一方面,直接参与的新兴小公司众多。显示出创业者及背后的风险资本对该领域的看好。其中技术领先的公司如Cynvenio、Biocept、Adaptive Biotechnologies等已经获得了美国FDA第三方诊断实验室的认可,显示出监管机构对液体活检技术临床价值的认可。另一方面,基因测序龙头公司如Illumina、Life Tech、Foundation Medicine等纷纷通过战略合作或者自主研发等方式进入液态活检技术领域。海外公司的市场行为显示液态活检将是较为明确的技术发展趋势。掌握了高效CTC及ctDNA技术的公司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55" title=" 24.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5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029384da-902d-4d47-a7b1-79f052403ab3.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189" title=" 25.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18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448a2281-6f1b-4195-94bb-71a2dac6158f.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29" title=" 26.pn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2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349ddaae-9707-407b-9b02-ab3d93ed5b5d.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众多VC资本与产业资本进入液体活检将促使技术与市场的成熟。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是监管机构的认可和医保的覆盖。这将快速提升液体活检的市场渗透率及投资者的关注程度,从而成为股价上行的催化剂。 /p p    strong 风险来自于研发进度不达预期 /strong /p p   从风险角度,液态活检短期内还是一个技术推动的领域。技术进展或者研发不达预期是主要的市场风险。但考虑液态活检是未来肿瘤样本捕获的技术发展方向,该领域的长期风险是可控的。 /p
  • 微流芯片将液态物质分析时间缩至几秒
    近日,在最新一期《芯片实验室》杂志的封面上,刊登了化学方面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德国莱比锡大学分析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运用微流芯片技术,使液态化学物质分离与质谱检测得以同时进行,从而将整个分析过程缩短到几秒钟。   莱比锡大学分析化学研究所德特勒夫贝尔德教授领导的工作团队完成了这项研究,他们专门研究微缩成芯片大小的化学分析系统,用微电子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过程。贝尔代教授说:“当化学过程发生在这样的微管中,而不是在大试管和烧杯中时,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品的用量,还可以将这一过程的时间从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缩短到几秒钟。”   这项新的世界纪录仅在一个小玻璃芯片上就得以实现,其上有着非常细的、人头发丝大小的沟槽。分析芯片里有微量的液体(微流),莱比锡的研究人员将一个纳米喷针与之集成在一起。这个极细的纳米喷针尖端只有人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是该研究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这项成果成功将芯片技术和质谱分析直接耦合在一起。   通过高速电泳分离与快速质谱结合,研究人员首次成功使物质在一秒钟内彼此分离,然后几乎同时就进行质谱分析鉴定。这个集成了纳米喷针的微流玻璃芯片以100赫兹的工作频率采集数据。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对于制药业特别有吸引力,因为该行业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物质库中大量潜在药物进行高通量筛选测试。而用质谱法来进行化学物质的鉴定早已在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理化所在仿生液态金属机电一体化器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感知机械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生物电信号以完成信息感知、传递和计算,是自然界动物生存和进化的基本生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演化出各种各样的用以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智能行为,如信息处理、学习、判断、反馈等。在哺乳动物体内,机械刺激感知的离子通道蛋白在不同组织器官的机械感觉和转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离子通道、细胞膜受体和细胞内信号通路,将机械刺激转化为生物信号,并被细胞识别感知。   模拟上述的生物智能行为是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功能集成系统的重要发展目标,也是未来柔性机电系统设计的重要方向。然而,目前的柔性机电智能系统的设计基本上是依赖于分布式功能单元的集成,系统的功能性集成是通过组装不同单一功能器件来实现的,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和协调不匹配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系统空间内高度集成供能、传感、信号转化和信号处理等多种功能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系统开发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刘静、饶伟团队从生物压电离子通道蛋白功能机制中获得灵感,设计了一种面向柔性人工智能领域的仿生液态金属机电一体化器件(LMMD)。在生物体内,机械刺激将引起压电离子通道蛋白的开关,从而触发细胞膜内外产生离子梯度;类似地,基于液态金属的机电耦合效应,机械刺激将引起液态金属液柱的双模态切换,从而触发电极间产生电荷梯度,形成自供能的输出状态切换行为(图1)。LMMD的机电性能遵循生物神经系统的响应机制,符合全或无定律,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可达40 dB(图2)。   基于LMMD的输出状态切换行为特性,可以构建出不同的信号运算功能,其中包括信号逻辑运算、三进制线性运算(加、减法运算)(图3),以及信号模拟运算(信号放大和信号滤波)(图4)。另外,研究进一步证实了LMMD在智能识别、信息编码、通信和控制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图5和图6)。这项工作将为推动新一代柔性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开辟新思路。相关成果以 Biomimetic Liquid Metal Mechatronic Devices为题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在柔性电子领域,团队近期还针对液态金属微纳电路制造的普适性难题开展了流体动力学分析,从仿生学角度提出了差动毛细效应诱导的自组装方法。相关成果以Bio-Inspired Differential Capillary Migration of Aqueous Liquid Metal Ink for Rapid Fabrication of High-Precision Monolayer and Multilayer Circuits为题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图1 LMMD的仿生设计。a. i)压电蛋白的压敏行为。ii) LMMDs的仿生的状态切换行为。b. LMMDs的集成功能及其在柔性人工智能系统中的应用。图2 LMMD的机电特性。a. LMMD的响应过程。i) LMMD的管道式拓扑结构。ii) 激活阶段;iii) 恢复阶段。b.液态金属液柱与电极间距的影响。c.溶液浓度的影响。d. 溶液种类的影响。e. 器件串联的输出响应。f. 输出信号的时序控制,包括信号超前、信号同步、信号滞后。g. LMMD的各组成部分的柔性评估。图3 LMMD的逻辑运算功能。a. 构建的逻辑门的结构原理图。b. 逻辑门的真值表和输出电位信号。c. 三进制加、减运算器的结构原理图。d. 加法运算的输出电位信号。e. 减法运算的输出电位信号。图4 LMMD的模拟运算功能。a. 第一种器件结构示意图。b. 第二种器件结构示意图。c. 信号放大。d. 信号滤波。e. 对于第一种器件结构,输入占空比与输出占空比的关系。f. 对于第二种器件结构,输入占空比与输出占空比的关系。g. 对于第一种器件结构,波长与输出占空比的关系。h. 对于第二种器件结构,波长与输出占空比的关系。图5 LMMD的机电交互功能。a. 算法分析辅助的信息识别功能的原理示意图。b. 基于不同的按压习惯的输出信号。c. 输出信号特征的对比五星图。d. 信息通信和加密过程示意图。e. 在手动输入模式下,利用输出电位信号表示位置信息“TIPC”。f. 在自动输入模式下,利用输出电位信号表示情感信息“LOVE”。g. 在自动输入模式下,利用输出电位信号表示遇险求救信号“SOS”。图6 LMMD的机电控制功能。a. i) 蜘蛛对脚的阵列控制。ii) LMMD的阵列控制原理示意图。b. 四个碳纤维致动器同步控制。c. 四个碳纤维致动器的批量控制。d) 四个碳纤维致动器顺序控制。
  • 500万!华南理工大学液态铅铋测试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0612-2340D0111385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液态铅铋测试系统预算金额:5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5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最高限价/万元(人民币)1液态铅铋测试系统1套★加载头最低加载应变速率:1x10-7/s▲加载频率:(0.1-1)Hz▲试验温度:(-50~100)℃★最大工作压力:35Mpa500合同履行期限:在合同签订后(150)天内完成供货、安装和调试并交付用户单位使用。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联系方式:文老师020-87112962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环市中路316号金鹰大厦10楼1030室联系方式:谷小姐、彭先生、刘先生 020-83544332、020-83544117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谷小姐、彭先生、刘先生电话:020-83544332、020-83544117
  • 哈工大(深圳): 基于可调塑性的凝固态液态金属的3D柔性电子
    镓基液态金属(LM)由于其优异的金属导电性以及室温流动性特点,被认为在柔性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镓基LM材料,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各类柔性电子器件,如可穿戴传感器、柔性电容器、柔性电感器以及柔性变阻器等。LM柔性器件的集成性和可靠性一直以来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3D柔性电子被普遍认为是提高集成性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然而,液态金属的流动性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为LM柔性器件提供了优异的可变形性,但同时给3D结构柔性电路的制备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报道的3D打印、冷冻打印、通道填充等方法在复杂3D结构电路的制备、工艺成本以及功能性芯片的集成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近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星教授联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志远研究员,提出了一种通过将镓基液态金属转变为固态并通过塑性变形制备复杂3D结构柔性导体的方法。作者基于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及相关理论,着重考量材料的相变温度、机械强度和塑性加工性能,筛选出Ga-10In作为3D柔性电子制备的基础材料。固体Ga-10In的高塑性特点允许通过机械弯曲、缠绕等方式制备复杂3D结构导体,在熔点以下温度将3D导体与功能芯片连接并使用硅胶封装后,熔点以上温度加热(22.7 °C)便可使Ga-10In熔化并恢复其流动性。此外由于过冷效应,Ga-10In导体可以在低于熔点的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液态,保证了柔性电子器件的服役温度区间。为证明该方案的实用性,作者设计了具有超高灵敏度的3D应变传感器、由3D跳线导体构成的二极管 (LED) 阵列以及由3D螺旋结构的可穿戴传感器和多层柔性电路板组成的手指动作监测装置。相关工作以“Three-dimensional flexible electronics using solidified liquid metal with regulated plasticity”为题发表于电子领域权威期刊《Nature Electronics》,2019级博士生李国强同学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在本项研究中,由摩方精密25 μm精度的nanoArch P150设备3D打印的高精度模具,为制备2D应变传感电路和3D拱形跳线提供了精密支持。图1:基于可调塑性的凝固态液态金属的3D柔性电子简介说明。(a) 液态的Ga-10In转变为固态的片状和棒状示意图;(b) 塑性变形能力对比;(c) Ga-10In低温拉伸性能;(d) Ga-10In相变性能测试;(e) 基于该方案制备的3D柔性电子。图2:Ga-In合金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a) 凝固态Ga-10In显微组织;(b) Ga-In合金中A6相体积分数于In元素含量的关系;(c) Ga-10In和Ga-15In显微组织表征;(d) Ga-10In拉伸样断口附近显微组织表征;(e) Ga-In合金力学性能测试;(f) 图(e)对应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g) Ga-In合金相变测试;(h) Ga-In合金熔点与In元素含量的关系。图3:2D应变传感器的电力性能测试及3D高灵敏度应变传感器设计。(a) 2D应变传感器电阻-应变关系;(b) 2D应变传感器平均GF值与应变的关系;(c) 2D应变传感器横向及纵向拉伸性能测试;(d) 3D应变传感器照片及其性能;(e) 3D应变传感器挤压位置的CT微观表征;(f) 与已报道LM应变传感器的灵敏度对比。 图4:Ga-10In 3D拱形导体及其LED柔性阵列应用。(a) 熔化前后拱形Ga-10In导体图像;(b) LED阵列示意图;(c) LED阵列电流-电压性能测试;(d) 控制装置和LED阵列电路图;(e) 控制系统和LED柔性阵列照片;(f) LED阵列动态弯曲图像。图5:3D结构的可穿戴手指动作监测柔性装置。(a) 装置示意图;(b) 3D柔性传感器及其变形性能;(c) 3D柔性传感器的手指动作传感测试;(d) 3D传感器疲劳性能测试;(e) 3D柔性电路板俯视图像;(f, g) 3D垂直电路图像;(h) 该柔性装置的手指动作测试。通过凝固态Ga-10In液态金属的塑性变形制备复杂结构3D柔性导体具有显著优势,但作者表示,该3D柔性电子制备方案目前在导电线径、柔性器件制备效率、以及自动化制造设备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928-022-00914-8
  • 科学岛团队在多功能液态金属水凝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研究部田兴友和张献研究员团队联合郑州大学杨艳宇副教授等,利用镓铟合金( EGaIn)引发聚合,并作为柔性填料,构建了一种可用于人机交互和红外伪装的超拉伸、自愈合的 LM/PVA/P(AAm-co-SMA)双网络水凝胶。相关结果发表在 Materials Horizons 上。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软材料,通过引入离子、导电聚合物和导电填料,可获得导电水凝胶。但是,由于导电聚合物共轭结构的固有刚性、导电填料与水凝胶基体的不相容性,以及盐析效应,目前大多数导电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较差,如韧性低、抗拉强度低、自恢复和自愈合性能不理想,大大限制了水凝胶的应用领域。   镓铟合金(EGaIn)作为一种熔点接近或低于室温的液态金属(LM),可以通过超声波分散制备成EGaIn微球,用作纳米填料。与其他刚性纳米填料不同,它们可以适应聚合物基体的变形,从而有效地增韧聚合物。此外,EGaIn中的镓(Ga)可以引发乙烯基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Ga3+能够与羧基、羟基进行配位,形成动态牺牲键,用于耗散能量。因此,镓基液态金属具有改善聚合物基体机械性能的潜力。   鉴于此,研究人员利用镓铟合金( EGaIn)引发聚合,同时作为柔性填料,构建了一种超拉伸和自愈合的 LM/PVA/P(AAm-co-SMA)双网络水凝胶。刚性的 PVA微晶网络和韧性的 P(AAm-co-SMA)疏水网络的协同作用,以及聚合物网络之间的离子配位和氢键(多重物理交联),赋予了 LM水凝胶优异的超拉伸性( 2000%)、韧性( 3.00 MJ/ m3)、抗缺口性和自愈性(室温 24 h愈合效率大于 99%)。 LM水凝胶表现出敏感的应变感应行为,可用于人机互动以实现运动识别和健康监测。另外由于 EGaIn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和低红外发射率, LM水凝胶在红外伪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合肥物质院张献研究员和郑州大学杨艳宇副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生李宵飞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肥物质院院长基金的支持。图 1. 液态金属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表征。图 2. (a)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 (b, c) 在压力传感器上写 "CAS " 和 "USTC " 时的电阻变化; (d) 人机交互系统的示意图; (e) 戴着人机交互手套的志愿者打开他的手指, LED 屏幕显示数字 "5" ; (f) LM 水凝胶制备的人机交互手套根据志愿者手指的弯曲情况显示数字。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