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药品儿童清热导滞丸

仪器信息网药品儿童清热导滞丸专题为您整合药品儿童清热导滞丸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药品儿童清热导滞丸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药品儿童清热导滞丸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药品儿童清热导滞丸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药品儿童清热导滞丸话题讨论。

药品儿童清热导滞丸相关的论坛

  • 【分享】专科药企猛攻儿童药品 儿童用药市场潜力巨大

    [center]专科药企猛攻儿童药品 儿童用药市场潜力巨大[/center] 随着医药产业细分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儿童药市场巨大的潜力正吸引众多的医药企业在此精耕细作。   近日,山东淄博新达制药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将专注于儿童药领域发展。该公司负责人透露,目前医药竞争日趋激烈,正面临新一轮洗牌,对于一些中小型制药企业而言,必须明确自己的优势领域。这是继唐山太阳石药业后,又一家表示专注于儿童药物领域的国内制药企业。目前,新达制药已经开发出新达罗颗粒、普菲特颗粒剂等系列儿童用药品牌。   凯文金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大昆分析认为,中国制药企业市场集中度日益提高,制药企业向规模化和专业化两大趋势发展明显。   据记者了解,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专科药企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比如在肝药领域精耕细作的正大天晴,在肿瘤药领域颇有建树的江苏恒瑞,在中枢神经领域有大作为的徐州恩华等,都是新一代药企崛起的标志性企业。   成新蓝海   据悉,近年来,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成年人常见病至今已从不少儿童身上被发现。感冒、发烧、食积、腹泻、盗汗等儿童常见多发病更是时时威胁儿童健康,就诊率也一直相对较高。再加上一些原本不易发生在儿童身上的疾病却快速进入人们视野,同时由于儿童免疫力低导致某些预防和治疗儿童传染病的药物,继续推动儿童用药市场向高速增长迈进。我国现有儿童3.6亿,可以预见,国内儿童用药市场潜力巨大。   新达制药市场部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抗感染药、感冒和胃肠道用药在儿童药市场增长非常迅速,该公司专门开发的儿童装新达罗颗粒剂销量已突破3亿袋,成为公司主力品种。   资料显示,在0~14岁儿童患病率中,呼吸系统、传染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居前3位,因此,全身抗感染类药物约占40%,而在儿童医院略高,约占50%。这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多和感染性疾病有关,也与传统用药习惯有关。此外,临床的需求特征也致使用药市场扩容。   侯大昆透露,儿童药的畅销品种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类药品和肠道用药,除了新达制药,山西亚宝、淅川制药等也销量不俗。   品种仍需开发   对于目前的儿童药市场,有专家指出,儿童药物与成人药相比剂量小,而且多为短期服用,利润自然偏低。专家还认为,由于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往往使得儿童药品的开发周期较长,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生产。其次,在临床研究上,对于儿童病症、相应的服药剂量等,没有针对性的、可供查询的资料,更是研发一大难题。   由于很多儿童用药被成人药品所替代,导致成人药品挤占儿童用药市场。儿童用药作为专科药物,仅局限于儿童,并且患病多集中于呼吸和消化系统等领域,这些药物都是按季节生产的,企业生产时经常要换品种。在生产淡季,容易造成生产能力放空,这也是导致企业不愿意生产儿童用药的主要原因。   去年12月初,WHO针对市场缺少儿童用药的情况,发起了名为“量身定制儿童药物”的倡议。国内有关专家也呼吁,医药科研、生产企业以及医疗单位,应从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出发,尽量减少儿童使用成人药品的做法,开发适合儿童剂量的片剂、针剂、胶囊、口服药等制剂药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注意到儿童器官稚嫩的特殊性,多推出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滴剂、散剂、膜剂、栓剂、喷雾剂等剂型。   不过,新达制药负责人则认为,相对于市场而言,上述现状对于专门生产儿童药的企业可能是一种机会。企业只要选好品种,开发出适合儿童使用的常用药,就能挤占成人药在儿童市场的份额。  侯大昆分析,企业在选择儿童药品种时应该考虑儿童用药特征,开发一些更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新达罗颗粒在儿童用抗生素市场近两年销量猛增,是由于头孢克洛颗粒这类抗生素对常见致病菌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其在儿科市场的处方量逐步扩大。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 【讨论】为什么儿童用药隐患更多?

    一种名为“尼美舒利”的解热镇痛药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儿童用药上。事实上,有关儿童安全用药的问题一直存在。日前,记者对儿童用药安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儿童用药仍有不少“雷区”,在用法、剂量、说明、配伍,以及产品类型等多方面都存在着隐患。 调查篇 九成药品无儿童剂型 2月16日上午,记者走访了京城多家药店,了解目前市场上儿童药品的现状。在金象大药房南湖东园店记者看到,与其他感冒、胃肠、妇科等药一样,儿童用药虽然独占一个橱窗,但药品种类多集中在治疗感冒、咳嗽、清热一类的药品上,其他药品很少。 为何会出现这种药品品种单一、类型不全的现象呢?业内人士认为,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儿童专用药太少。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周忠蜀指出,有资料统计国内大约有90%药品没有儿童剂型。目前最为缺乏的就是儿童专用的皮肤药、鼻腔用药以及眼药。临床儿科大夫也经常因此而遇到尴尬的事情。 以皮肤药为例,除了治疗儿童湿疹的药品外,治疗泌尿感染、外生殖器感染的药品几乎没有。医生只能被迫给小孩开大人使用的洁尔阴等外用药,为了防止不良反应发生,还得多嘱托家长“加水稀释”。眼药的情况则更加严重,周忠蜀说“外用药还可以稀释一下,眼药也不能稀释,用法完全和大人一样,根本没法控制剂量。” 协和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朱珠表示,医院的药房里虽然有几十种儿童专用药,但更多的药没有适合剂量,需要工作人员将药片分成几等份,或者在药液的外包装上标明2毫升、4毫升、6毫升这样的标示线。 资料显示,我国4696家医药企业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1500种,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近4000种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含中成药)。

  • 关注儿童用药问题

    全国政协19日上午举行“儿童用药问题”专题研讨会,目前我国儿童接近3亿人,但儿童药品紧缺。国内市场90%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部分特殊药品甚至供应短缺。建议政府对必要的儿童药品实行补贴政策,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机制。儿童专用药及其适宜的剂型和规格为什么比较缺乏?

  • 【焦点关注】儿童退烧药尼美舒利被指可致死

    关注焦点  “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数起死亡事件”,近日,一种化学名为“尼美舒利”的儿童退热药,被推上药品安全性疑虑的风口浪尖。  在包括北京的各地药店,家长们随手就能买到这种廉价的儿童退烧处方药。  国家药监局和相关专家认为,该药本身安全性目前暂无问题,但在销售和使用中,因缺乏监管、滥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和致死风险增大。  本报讯 近日,一则小儿退烧药“尼美舒利”存在巨大不良反应风险,有上千例不良反应并引起小儿致死的消息引起家长广泛关注,昨日国家药监局表示正在对该药的风险进行论证。药监局有专家表示该药的不良反应并非来自药物本身,而是使用不当。  尼美舒利仍是可用药物  据央视近日报道,在去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有专家引用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中心的数据,称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里,已经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甚至有数起死亡案例。  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新闻办向媒体表示:目前尼美舒利仍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允许用于儿童的退热药。对尼美舒利的安全性监测显示,该药使用的收益是大于风险的。  不良反应与同类药物相当  同时,国家药监局新闻办称,该局一直高度关注尼美舒利安全性问题,综合国内外有关尼美舒利安全性数据的监测和关注,2008年曾对尼美舒利说明书进行了修改,对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事项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比如,禁用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此外,用于儿童退热,疗程不得超过3天,每天用量要按具体患儿体重衡量,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0mg,1天2次。  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教授认为,数年前,国际医学界和药学界就有针对尼美舒利安全性的争论,但近几年,国内外已有的临床研究文献,包括一份40万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表明,尼美舒利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类药物相比,解热镇痛效果相当,不良反应也相当。  致死因用药过量时间过长  孙忠实表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绝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非药品质量问题,而是与药品的不当使用有关。几起儿童死亡事件,并未发现儿童死亡与“尼美舒利”本身有因果关系,主要原因是用药过量或长期用药。  尼美舒利是处方药,但目前一些药店随意销售处方药,家长过量、不合理用药。孙忠实说,如果遵循医嘱,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应该是安全的。  国家药监局新闻办昨日也表示,有关尼美舒利的风险问题,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正在组织进行进一步论证。  调查  低价处方药随手可买酿风险  尼美舒利在药店无需处方可买,便宜且销量大;医院儿科弃用  药店  买尼美舒利无需凭处方  目前在北京多个区域的药店均有售尼美舒利。昨日,记者在亦庄几家药店发现均有同一品牌(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销售,价格14元-25元不等,且不需处方。  亦庄一中泰安康药店工作人员称,尼美舒利的药效很强,退烧效果很好,一般都是孩子发烧38度以上,且老不退烧时家长会来指定购买。如果患儿发烧情况不严重,或者患儿没有使用过尼美舒利,药店也不会主动建议家长购买。“毕竟药效太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免疫力,但目前没听买过的人来反映问题。”  问及为何不用处方就能购买尼美舒利颗粒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无可奉告。  而一百姓平安药房工作人员称,尼美舒利对孩子没有什么大的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各药店工作人员均表示,没有接到药监局关于此事的通知。  医生  已不作为一线退热药物  昨日,北京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专家胡仪吉表示,尼美舒利在儿科属于处方药,医院对该药进行严格适应症管理,不作为一线退热药物,风湿免疫专业也只用做二线用药,用量很少。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周忠蜀表示,发烧时小儿最常见的急症,一些家长因为着急,在药店自行购买退热药后,过频过量给孩子使用,甚至把退热药、感冒药联合使用,希望孩子快点退热,反而造成婴幼儿出现晕厥、虚脱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周忠蜀建议,药品监管部门对小儿用药,应该有更严格的监管。但同时,周也坦言,目前,儿童看病难,从药店购药是一个方便、快捷的渠道,但儿科用药在销售时,家长亟待得到一些关于合理用药的详细指导。  医院  儿科已多年不再用该药  儿童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王晓玲指出,尼美舒利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适用于骨关节炎症等和各种疼痛的治疗。欧洲药管局批示尼美舒利说明书的适应症为急性疼痛、痛性骨关节炎的症状治疗、原发性痛经,并作为二线药物治疗,疗程限制在15天内,禁用于“儿科发热或流感样症状以及小于12岁儿童”等。国家药品评价中心组织过尼美舒利不良反应专家会议,专家建议不作为呼吸道感染的一线退热药物,2岁以下最好不用。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周忠蜀介绍,数年前,由于关注到国外对“尼美舒利”用药不良反应风险的报道,该院的儿科已不再使用该类退热药。目前,医院对高烧患儿多用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相对安全一些”的药品。  专家  是国产儿童退热药主力  昨天,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也表示,尼美舒利目前在国内有二三十家企业生产,是国产儿童退热药的主要成分,售价也比较便宜,颗粒剂零售十几元一盒,仅是国外同类儿童退热药的四分之一左右。导致尼美舒利在药店销售量较大,一些药店不看处方就卖药。  针对药店不看处方卖尼美舒利,北京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对药店的监管。  小贴士  儿童发烧不宜急于药物退烧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专家胡仪吉介绍,儿童发烧不宜急于用药物退烧。因为发烧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退烧药一般只能降低体温,而不能消灭造成发烧的根本原因。体温不超过38.5℃一般不要急于退热,特别是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一般来说,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最好是多喝开水,多休息,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但如果发热时间过长或发热温度过高(超过38.5℃),则必须使用退热药物进行必要的治疗。  胡仪吉强调,退热药的服用需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不宜频繁服用。如果发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  疑点  商业竞争引“夺命药”风波?  此番“尼美舒利”风波,源于去年11月26日在京举办的“北京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专家在会上对尼美舒利安全性的担忧近期被央视曝光。  而近日,“尼美舒利”在国内产销量最大的生产企业康芝药业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另一种儿童退热常用药“美林”的生产企业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诉至海南省工商局。  康芝药业指上海强生就是上述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的赞助方,并在自己的官网上,打出禁用尼美舒利的标示,而强生目前主打的儿童退热药“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  康芝药业还出具了强生产品网页在今年2月14日前后的截图,指强生是在自己起诉后才将“禁用”标示撤掉。  记者昨天未联系到上海强生公司相关负责人。但据媒体报道,强生公司中国区新闻发言人吕晶表示,不清楚此事,需核实。但其也承认官网上确实出现过禁用“尼美舒利”标示的图片。  康芝药业称,该事件是儿童退热药市场竞争激烈的一个映照。中国大部分制药企业生产的儿童退热药都是以尼美舒利为成分,而国际制药厂商的同类产品,主要是以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要成分。国内药品,也就是“尼美舒利”因价格合理,药效比较明显,目前占据着国内儿童退热药市场70%左右的份额,但由于此番不正当竞争事件引发的相关媒体炒作,已经导致尼美舒利在一些城市下架和医院禁开

  • 儿童化妆品新规本月实施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本月起正式施行的《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新规规定,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香精、防腐剂应少用或不用,美白、祛斑、去痘等功效成分不宜用。而记者昨日调查却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儿童化妆品中,部分成分和宣称的功效与新规都有相悖之处。  新规香精和防腐剂应少用或不用  记者注意到,新施行的《指南》中,主要就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的配方作出比较具体的规定。其中规定称: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所用原料的品种;选择香精、着色剂、防腐剂及表面活性剂时,应坚持有效基础上的少用、不用原则,同时关注其可能存在的潜在致敏性;儿童产品配方不宜使用诸如美白、祛斑、去痘、脱毛、止汗、除臭、育发、染发、健美、美乳等功效成分。  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该《指南》于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行。  市场不少在售商品都不符新规  昨天中午,记者走访多家超市以及部分孕婴用品专卖店,看到各家货架上在售儿童化妆品种类众多,例如洗面奶、保湿霜、润肤露、沐浴乳、唇膏等一应俱全。而在多款商品外包装上的成分表中记者发现,商品配方原料令人眼花缭乱,数量少则十几种,多则三四十种。其中,“香精”出现频率颇高,“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也暗藏于内。  某品牌一款注明“适宜0-3岁宝宝使用”的润肤霜中,成分表共列出21种成分,其中包含丁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记者当场询问销售人员这些物质分别是什么,有何功效时,一名销售人员的说法具有代表性:“应该就是滋润皮肤的成分,具体倒是没有深入了解。不过你放心,这些产品合格证和质量安全证都齐全的。”而据记者了解,聚二甲基硅氧烷其实就是一种防腐剂。  随后在鄞州区一家婴幼儿用品店里,记者看到一款注明6岁以上儿童使用的“迪士尼公主水凝儿童唇彩”售价10元,成分中标有“26#白油、聚异丁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三苯三酸十三酯、二氧化硅、蜂蜡、颜色、香精、羟苯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等,与成人唇彩成分几乎无异。  此外,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在售儿童化妆品当中多数宣称具有某种特殊功效,打出美白、保湿、止痒、杀菌等旗号。例如,在海曙区一家大型超市售卖的某品牌一款“适合0—3岁儿童使用”的润肤产品,号称涂抹脸部、手臂及全身后可以达到嫩白功效。  记者另外还发现多种成人化妆品也宣称儿童适用。其中一款维生素E霜宣称孕妇、儿童都能用,功效上注明“具有滋养、润泽、美白肌肤、增强皮肤抵抗力、防止皮肤干裂等作用,用于皮肤干燥、黄褐斑、雀斑等”。  专家儿童化妆品化学成分越少越好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家长对如何选购儿童化妆品感到茫然。“秋冬季节,孩子皮肤容易变得干燥、起皮显得粗糙,需要使用护肤产品,但是市场上产品功效实在太多,成分复杂而且看不懂。”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  对此,宁波市第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吴忠孝表示,由于儿童的皮脂腺尚未成熟,皮肤的抗菌、抗毒、免疫力等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若使用含有一些特殊功效且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很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皮肤健康,造成过敏、发炎、感染甚至激素依赖等情况。“儿童要少用、慎用化妆品。除了要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牌外,尽量选择成分简单、性质温和、保护皮肤水分平衡的产品,尽量减少对儿童皮肤的刺激。”吴忠孝说。

  • 专项整治,能否扭转儿童食品安全现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下发《关于开展儿童食品和校园机器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9月至10月为重点时段,以校园及其周边200米范围为重点区域,以主要面向学生经营食品的食品(杂)店、餐饮服务单位等儿童食品经营单位为重点场所,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集中部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如果仅仅是在9月和10为重点时段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能治理好儿童食品的安全现状吗?9月和10月整治完,11月是不是又会不安全的儿童食品满天飞?专项整治,到底能治的住吗?

  • 国家食药监局发布《儿童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

    2012年10月19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儿童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指南明确儿童化妆品系指供年龄在12岁以下含12岁儿童使用的化妆品。《指南》对配方原则做了明确要求: 一是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所用原料的种类; 二是选择香精、着色剂、防腐剂及表面活性剂时,应坚持有效基础上的少用、不用原则,同时应关注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三是儿童化妆品配方不宜使用具有诸如美白、祛斑、去痘、脱毛、止汗、除臭、育发、染发、烫发、健美、美乳等功效的成分; 四是应选用有一定安全使用历史的化妆品原料,不鼓励使用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制备的原料; 五是应了解配方所使用原料的来源、组成、杂质、理化性质、适用范围、安全用量、注意事项等有关信息并备查。 此外,指南指出,申报企业应对儿童化妆品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与评价,确保产品使用安全;适用于儿童的化妆品,应按《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规定的儿童化妆品要求申报。 原文地址:http://www.tbtmap.cn/portal/Contents/Channel_2218/2012/1023/174289/content_174289.jsp 药监局地址:http://www.sda.gov.cn/WS01/CL0050/75562.html

  • 【分享】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局就DEHP对来自台湾的食品展开调查

    近日,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接到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TECO)告知菲律宾政府台湾一是食品公司可能向菲律宾出口了含有食品添加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食品通知后,对该食品展开了调查。同时向消费者发布公告,已对来自台湾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展开了密切监控。目前,对该公司相关产品的追溯也正在进行中。菲律宾健康部门称,此次发现DEHP被用作乳化剂非法添加到食品材料中。低剂量的DEHP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是高剂量或长时间暴露会带来不良影响。儿童尤其容易受到高剂量DEHP的影响,如容易造成生殖问题,加重对肾脏的毒性等。据悉,台湾当局也已对化妆品和儿童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盐含量和标签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调查,并发布了一系列公众声明。

  • 儿童护肤品药物测试

    [font=&][size=16px][color=#333333]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38603.html[/url]服务背景[/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size=16px]现行有效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明确规定激素类、抗生素类、抗真菌类等药物为化妆品禁用成分,且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size][size=16px]卫生部印发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第三十条规定:消毒产品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激素等物料。2020年12月,国家市监总局和标准化委员会发布《GB 38456-2020 抗菌和抑菌洗剂卫生要求》,该标准将于2021年12月01日正式实施,标准中4 原料要求规定抗抑菌洗剂(液体制剂)产品不得添加药物、生物制剂、列入现行有效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碘除外)的禁用物质以及其他卫生健康部门规定的禁用物质。[/size][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内容[/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护肤乳液、润肤膏霜、抗(抑)菌膏霜等儿童护理产品相关法规标准,对产品使用的原料测试;筛查产品中的违禁成分,保障产品上市流通及营销的成功率。[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标准[/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table][tr][td]产品名称[/td][td]检测项目[/td][td]检测标准[/td][/tr][tr][td]护肤乳液、润肤膏霜、抗(抑)菌膏霜等儿童护理产品[/td][td]63种激素类成分、41种糖皮质激素、92种糖皮质激素、7种性激素、7种抗生素、9种抗真菌类物质、36种抗感染类药物[/td][td]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td][/tr][tr][td]护肤乳液、润肤膏霜、抗(抑)菌膏霜等儿童护理产品[/td][td]63种激素类成分、41种糖皮质激素、92种糖皮质激素、7种性激素、7种抗生素、9种抗真菌类物质、36种抗感染类药物[/td][td]GB 38456-2020 抗菌和抑菌洗剂卫生要求[/td][/tr][tr][td]护肤乳液、润肤膏霜、抗(抑)菌膏霜等儿童护理产品[/td][td]63种激素类成分、41种糖皮质激素、92种糖皮质激素、7种性激素、7种抗生素、9种抗真菌类物质、36种抗感染类药物[/td][td]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td][/tr][/table][font=&][size=16px][color=#333333]我们的优势[/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CTI每年出具约200万份具有公信力的检测认证报告。CTI已服务9万家客户,其中五百强客户近百家。CTI具有60多个分支机构及130多个不同专业领域实验室。CTI目前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0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300余项。CTI具有全球先进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每个服务环节的高效运转。

  • 同仁堂近40种药品被指含剧毒 小孩可用药3成含毒

    同仁堂被指含汞大户据业内人士透露,同仁堂集团现有的定心安神、清热解毒等常用药品中,接近40种药品含有一种叫朱砂的成分。在小孩可用药中,也有3成左右含有这种成分。这种大量存在的药物,因为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已经被证明含有剧毒,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是被禁止入药的。据了解,同仁堂集团朱砂含量最多的王氏保赤散和七珍丸,之后更改成分,已将朱砂排除在外。点击打开链接这是真的吗?

  • “儿童专用”食品只是玩概念?

    “儿童专用”食品虚有其表?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儿童专用”食品,且都售价不菲。营养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迷信所谓的“儿童专用”,一些所谓的儿童食品不过是宣传策略,消费者要慎重选择,避免盲目追求广告效果。

  • 2014年儿童食品抽检信息

    为切实加强儿童食品监管,严格规范儿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防范和消除儿童食品安全隐患,不断净化我省儿童食品市场,提升儿童食品质量安全水平,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儿童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并抽检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儿童食品1366批次,抽检显示:合格食品1350批次,合格率98.8%。  专项整治期间,抽检的儿童食品种类包括: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烘焙食品、乳制品、糖果制品、饮料、果冻、饼干等,既抽检了预包装食品,也抽检了散装食品和现场制售食品.一、抽检基本情况  抽检膨化食品121批次,检验项目为: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铅、铝、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经检验,合格114批次,合格率94.2%;其中3批次大肠菌群项目不合格,3批次铝残留量超标,1批次过氧化值项目不合格。  抽检油炸食品90批次,检验项目为:铝、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羟基甲苯、特丁基对苯二酚、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经检验,合格88批次,合格率97.8%。其中1批次大肠菌群项目不合格,1批次糖精钠项目不合格。

  • 香港内地药品差价万元 药企称主要因关税

    最近,因价格等因素,不少内地人开始到香港购买药品。香港西环一家大药房的老板告诉记者,一天销售额有10万港元,其中内地人约占一半。香港铜锣湾骆克道一家大药房,内地来的旅客郑先生想为朋友购买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品——赫赛汀。售货员报出的价格是23000港元(约合人民币18400元)。“同样规格的赫赛汀,内地卖25000元。”郑先生说。虽然比内地便宜6000多元,郑先生还是货比三家,发现西环德辅道一家药店报价只有18500港元(约合人民币14800元)。北京肿瘤医院一位药师告诉记者,440毫克的赫赛汀在北京价格为24500元人民币。据人民日报内地药价为何比香港贵?医院加价 + 给医生佣金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认为,香港药价便宜,得益于药厂到患者之间极其精简的销售链。政府管理的医院,由医管局采购药品,不能有佣金,公立医院用药费用由政府负担,药品都是原价销售。而内地的药店或医院普遍会有药品加价,以及有明里暗里给医生的佣金,这些最终都要折入药品售价。内地20%-30%高额关税据报道,赫赛汀生产企业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解释说,香港实行免税,药价差距主要原因是税率。目前内地药品的普通关税税率一般在20%-30%,香港则所有货物都是零关税。据悉,各国一般会对不同的商品设置不同的关税税率来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沈玮青)赴港买药风险售后服务难保障 内地人在香港买药之后,药店完全不知道客户的情况,也就无法跟进售后,即使药品要回收,也难以通知到病人。可能买到水货 水货是指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香港市场的药品,比如印度的药品,许多都比香港便宜。虽然水货药本身品质没有问题,但运送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污染。

  • 【讨论】美国政府要求食品公司限制儿童食品广告?

    近日,美国政府给当地食品企业施压要求其限制在电视,网络上播放儿童食品广告,减少向儿童销售不健康食品的数量。在这项自愿性指导方针的要求下,食品公司将只能给2到17岁儿童销售低脂肪,低糖,低钠以及含有健康营养物质的食品。该要求比企业给自己定的规定更严格。如果食品公司接受该要求,那么儿童将看到更少关于色彩鲜艳的卡通包装食品的广告,也不会受到广告影响而食用大量有害食品。如果食品公司不接受该要求,那么他们就要保证减少食品中不健康作料的含量。有关人士表示,政府的这次施压是否能有效控制有害儿童健康的食品销售还很难说。但是据了解,一些城市的大食品公司,包括麦当劳,通用面粉公司和卡夫食品公司都已经自发加入到美国商业改善局发起的一项限制向儿童销售有害食品的活动中。美国商业改善局的标准和美国政府的要求很相近,但是没有其严格。据悉,随着政府和公众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美国儿童食品行业也已成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 药监局再曝药品不良反应

    地沟油入药风波尚未平息,A股医药板块又再度出现药品安全问题,而此次被爆出的是“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的严重过敏反应”。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的第49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下称《通报》),提醒关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问题。华润双鹤(600062.SH)、国药股份(600511.SH)、康恩贝(600572.SH)、三精制药(600829.SH)、罗欣药业(08058.HK)、泰凌医药(01011.HK)、福和集团(00923.HK)、利君国际(02005.HK)等多家A股或港股上市公司均牵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药监局在《通报》中并未提出对上述药物的处置意见,仅提出“相关生产企业应加强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并积极开展质量方面的研究”。对此,一位医药行业研究员向本报记者坦言,“上述这些公司生产的量都比较小,即使是要召回,其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如果涉及到患者因为药物问题索赔,问题就可大可小了。”两药企自查无问题《通报》显示,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主要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早产儿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有关盐酸氨溴索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2973例,其中严重病例报告169例。严重病例中,79例为儿童病例(占46.75%)。一位券商医药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也注意到了该份《通报》,“目前来看,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的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严重过敏反应病例较多,那么此类药品未来的应用将会受到很大影响。”据介绍,目前我国已上市的盐酸氨溴索注射制剂包括: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等多个品种。记者在国家药监局数据库中查到,国内共有7家药企持有12个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生产批号。其中,康恩贝持有两个规格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批准文号,分别为“国药准字H20123225”和“国药准字H20103773”的产品。康恩贝董秘杨俊德对此告诉本报记者,药监局的公告已经看到,但对公司影响很小,“2011年公司销售的盐酸氨溴索注射剂190多万元,占整个销售总额的0.09%,连1%都不到。今年1月到8月份,该产品总销售额只有180多万元,影响十分微小,所以都够不上澄清公告的程度”。药品不良反应再现 涉多家A、H上市公司在公司的自查中,杨俊德表示尚没有发现一起过敏的案例,“也没有得到其他单位的反馈,说明出现问题的药品并非是康恩贝生产的,毕竟生产这种注射液的厂家很多。”国药股份子公司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持有一个规格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13358”。此外,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也持有该产品文号。对此,国药股份董事副总经理兼董秘吕致远告诉记者,这种注射液在去年仅销售了16万元,“今年上半年也仅销售了175万元,对公司整体销售影响很小,而且,我们自查中也没有发现一例过敏案例是使用了国药的产品”。另外,华润双鹤全资子公司安徽双鹤药业有限公司,和三精制药控股70%的哈尔滨三精艾富西药业有限公司,均持有2个批准文号,分别是“国药准字H20052685”和“国药准字H20050165”,以及“国药准字H20041856”和“国药准字H20041857”。而被“中止审查”IPO的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持有2个批准文号,分别是“国药准字H20041116”和“国药准字H20060449”。港股公司也“中枪”

  • 盘点2012年制售假劣药品典型案例

    201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打击制售假药违法犯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通知》,重点解决执法办案协作难题,继续深入组织开展药品安全整治。公安部深入推进“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打击生产销售假药犯罪破案会战,重点打击制售假劣抗肿瘤、抗生素、儿童用药、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群众急用、常用类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一年来,各级公安机关、药监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侦破生产销售假药案件1.4万余起,抓获涉案人员2万余人,打掉犯罪团伙7000余个,案值160余亿元,狠狠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近日,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布了十起典型案件。  铬超标胶囊系列案。2012年4月15日媒体曝光铬超标胶囊事件后,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部署案件查办工作。河北、浙江、江西、山东、安徽等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药监部门全力配合,成功侦破重大刑事案件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8名,查封胶囊生产企业、明胶生产企业28家,查明涉案胶囊5亿余粒,召回铬超标胶囊(剂)药品12.3亿余粒,查封涉案企业的生产线94条,查明胶囊产品和工业明胶产品销往各地的80余家药品及食品生产单位的事实。  福建厦门刘某某等跨境销售假药案。2012年6月,根据日常工作中排查发现的线索,在药监部门配合下,福建省厦门市公安机关侦破了刘某某特大跨境销售假药系列案,破获案件65起,案值2000余万元。经查,2010年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刘某某非法从台湾地区购入“王大夫一条根”、“张国周强胃散”、“金十字胃肠药”、“ 金牌一条根药膏”、“天根草典一条根”等假药,并在“淘宝网”上公开销售,销售范围涉及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销售记录达3万余笔。  安徽滁州“8.23” 利用电视台广告销售假药案。2012年8月23日,安徽省滁州市公安机关与药监部门密切配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组织全市统一行动,集中端掉假药销售窝点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现场收缴“谷德宝骨细胞修复液”、“仲景圣方”等各类假药5000余盒,案值近2000万元。经查,2011年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沈某等人通过互联网从北京、河南等地大量购买各类假药,通过在电视台投放广告和向消费者直接发放宣传彩页等方式进行宣传,虚构其成分和功效,在各大药店租赁柜台冒充药品进行销售,受害者多为辨别能力相对较弱的中老年人和农民。  江苏淮安张某等生产销售假降糖药案。2012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公安机关对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件立案侦查,在药监部门大力配合下,先后抓获张某等犯罪嫌疑人19名,成功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件,案值1500万元。经查,2009年初至案发,犯罪嫌疑人张某等在经营沈阳市博源堂生物有限公司期间,雇佣魏某等在河南濮阳生产“康糖平”、“蚁糖平”胶囊等6种降血糖假药,并销售至江苏、湖南、新疆等22个省(区、市)。  江西万安县方某等生产销售假冒儿童药品案。2012年4月,江西省万安县公安机关根据药监部门移送线索,破获方某等生产销售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5名,在江西、湖北、陕西捣毁生产假药“黑工厂”3个,在全国22个省(区、市)捣毁销售假药的窝点23个,查获丁桂儿脐贴、小儿腹泻贴、京都念慈堂枇杷膏、小儿生血源、冬虫夏草口服液等假药100余种2万余盒、大型假药生产设备12台、生产流水线3套,案值1500余万元。  山东济南“2.24”生产销售假抗癌药案。根据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办公室交办群众举报线索,2012年2月24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机关对高某等生产、销售假药案件立案侦查,在药监部门配合下,成功侦破一起重大生产、销售假药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打掉生产假药的地下“黑工厂”1个,储存、销售假药的窝点4个,现场查获假“御方回生巴布剂”、“易瑞沙”、“格列卫”等名贵癌症治疗药品1500余盒,查获假药生产设备8台,摧毁涉及全国14个省(区、市)的假药生产、销售网络,案值1100余万元。  甘肃白银罗某等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案。2012年7月,甘肃省白银市公安机关根据药监部门移送线索,对罗某等销售假药案立案侦查,在广东公安机关配合下,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案,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4名,捣毁假药包装、销售“黑窝点”2处,现场查获假劣药品170余万件。经查,2010年以来,罗某等人在广州市番禺区雇佣20余人通过QQ或400电话接受患者咨询并兜售假药,接到患者预订后即从上线购入假药,经重新包装后通过快递公司等渠道发往全国31个省(区、市),案值1000余万元。  天津塘沽“6.25”跨境利用互联网销售假抗癌药案。2012年6月25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天津公安机关、药监部门联合专案组在广州、武汉、沈阳等地集中收网,一举侦破了天津塘沽“6.25”跨境销售假劣抗癌药案,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案值1000余万元。经查,2010年以来,该团伙从印度、香港等地非法购入假劣抗癌药,利用“金牌企博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销售,通过“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平台收取药款。  广东陈某等特大生产销售假药案。2012年3月28日,广东省公安厅治安局与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密切配合,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组织珠海、深圳、惠州三市公安机关统一收网,成功打掉一个特大生产销售假药犯罪团伙,抓获陈某等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捣毁生产、储存、销售假药窝点13个,现场查扣痛风灵、止咳顺气丸等各类假药120余种6万余支(瓶),查获大量电动机、封口机、包装机、压力机等制假设备和工具以及包装贴膜、商标纸、瓶盖等原材料近10吨,案值3000余万元。  河南郑州“4.23”生产销售假药案。2012年4月23日,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机关联合药监部门开展统一行动,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生产、销售假劣药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捣毁生产、储存、销售假劣药品窝点3个,现场查获胶囊充填机、混合搅拌机、全自动栓剂灌装机、全自动栓剂灌封机等大型制假设备10台,查获宝宝一贴灵、宫颈炎康栓、速效晕车贴、骨痛康等30余种200余箱假劣药品,彻底摧毁了一个涉及30个省(区、市)550余个购药单位和个人的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网络,案值1000余万元。

  • 实验室:药匙使用;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的取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药匙 是用于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固体试剂的工具。大多数药匙只有一个勺,通常由金属、牛角或者塑料制成。有些药匙两头各有一个勺,一大一小,实验者可以根据用药量大小选择。注意事项:1.根据试剂用量不同,药匙应选用大小合适的。2.不能用药匙取用热药品,也不要接触酸、碱溶液。3.取用药品后,应及时用纸把药匙擦干净。4.药匙最好专匙专用,用玻璃棒制作的小玻璃勺子可长期存放于盛有固体试剂的小广口瓶中,无需每次洗涤。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取用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纸槽).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具体的操作是:先将试管倾斜,把盛药品的药匙(或者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起来。固体药品的取用原则: 1.“三不”原则,即“不闻、不摸、不尝”;具体说就是:不要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能尝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即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三不一要”原则,即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就是: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液体药品的取用原则⒈识记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⒉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⒊固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⒋液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液体药品的取用注意事项 :1、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直接倾倒a. 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b. 直接倾倒时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试管45度,并且缓缓地倒【防止药液损失】;c. 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防止药液洒出腐蚀标签】;d. 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防止药品潮解、变质】。2、 取用少量的液体—使用胶头滴管a. 应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容器壁【防止沾污试管或污染试剂】;b.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c. 用过的试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使用量筒a. 当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余下部分用胶头滴管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b.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 【分享】"问题疫苗"谣言导致印度数万名儿童错过接种

    [center]"问题疫苗"谣言导致印度数万名儿童错过接种[/center]印度NDTV电视台23日报道,由于近日班加罗尔市谣传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病倒,当地很多家长拒绝让卫生当局为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从而导致54000名儿童错过疫苗接种。 班加罗尔警方表示,当地一家电视台为提高收视率,不顾事实真相,对有关谣言传播推波助澜,扩大了恐慌情绪。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因接种疫苗患病。 警方表示,在谣言的渲染下,3000多名不明真相的民众21日晚聚集在一家政府医院外抗议。为了澄清真相,班加罗尔卫生当局22日出动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解释,但大多数市民继续拒绝让孩子接受疫苗接种。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被根除,但在印度仍属常见病。印度政府从十多年前开始为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但自2006年暴发脊髓灰质炎疫情后,民众对疫苗有效性的怀疑不断加深。此外,由于听信有关西方人企图借疫苗令他们子孙绝育的谣言,一些家长拒绝让孩子接受疫苗接种。信息来源:新华网

  • 【原创大赛】“儿童食品”,真的适合儿童吗?

    【原创大赛】“儿童食品”,真的适合儿童吗?

    文/李媛 华测检测当今社会,跟儿童扯上关系的问题,定是关注度最高的话题。随着我们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新生儿日益增多,各位家长朋友们对儿童食品的关注度也是逐年上升。作为二胎妈妈的我,经常带孩子在小区周边玩耍的时候,发现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食品时,通常会偏向选择包装上标有“儿童食品”或相似logo字样的产品,例如儿童牛奶、儿童酱油等。问其原由,都回复说个人感觉这些“儿童食品”应该会更安全,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更有保障。小区周边的母婴店内,摆放的零食层出不穷,这些都是各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购买的首选食品。 个人认为,大家之所以这么重视“儿童食品”的安全,主要是和儿童的生理特点及儿童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早已从最初只求温饱的时代,转变为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阶段。现如今,每个家庭对孩子的重视度也明显上升了一个台阶。孩子就是家长的掌中宝,父母乃至上一辈都愿意花费更多地金钱,为孩子选择更好地食品。一个宝宝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一直处于生长和发育状态。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摄取各种各样的食物来为自身提供营养需求,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儿童包装食品。但是由于儿童身体各方面机能发育还不完善,对有害物质的耐受性相比成人会低很多。在儿童的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食品的不安全因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的伤害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有些危害,比如说食品不安全(如细菌微生物超标),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其表现可能主要是腹泻、呕吐。但有些危害,例如之前众所周知的“大头娃娃”事件,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可谓是长久且深远的。孩子的健康,关乎到整个家庭的幸福。 那么,目前市面上声称的各类“儿童食品”,真的适合儿童吗?其实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均衡膳食是保证营养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许多“儿童食品”的营养成分与普通成人食品并没有太大区别,通常只是用五颜六色、或者更加精致,能够诱发孩子好奇心的小包装来代替大包装,或者在造型、颜色、包装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其实我国目前还没有“儿童食品”的明确概念以及相关食品标准,仅有的是针对0至36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辅食的食品安全标准。但是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问答中第二十九条对儿童的定义有进行解释,即已满36个月但不满15岁的个体。所以,我们也可以初步认为未满15岁的都属于儿童范畴。由于3岁前的婴幼儿生理机能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因此,其所食用的食品国家有出台严格管理规定和相应标准,主要可以参考这三个标准:《GB 1076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在《GB 1076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中,有指出婴儿是指0~12月龄的人,对婴儿配方食品的具体定义及要求有明确规定。在《GB1076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指出,较大婴儿是指6~12月龄的人;幼儿是12~36月龄的人。某些知名品牌,根据婴幼儿成长的阶段,将其销售的产品分为扶坐阶段(6个月)、独坐阶段(6个月以上)、爬行阶段(8个月以上)及站立阶段(10个月以上)。目前市面上可获取的婴幼儿食品,包括米粉、奶粉及果泥等,通常会有适用月份的标注(0~36个月)。但国家标准对3岁后的儿童食品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只有婴幼儿食品是与成人食品有所区别的单独一类食品。 选择一款适合儿童的食品,食品包装上是否为“儿童专用”并不重要,更不能将包装食品作为营养主要来源。最好的营养素来源应该是来自多种、天然的食物,尽量避免购买某些不健康的“儿童饮料”、“儿童零食”。在给儿童购买包装食品时,家长应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作为选择包装食品的依据。同时应了解均衡营养的知识,通过合理膳食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健康。作为家长也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尽量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食品,食物种类的丰富不仅可以使营养摄入更全面,而且可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下面,就带着各位家长朋友们来学习下,如何透过配料表,来判断这个食品是否适合儿童吧。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食品,其包装袋上信息,国家都相应的规定。主要是《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及《GB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两个标准。食品包装袋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含量最高的原料,按照排位的顺序,含量依次递减。家长在选购时,应尽量选择前几位是天然原材料的食品,而不是加工食品。要警惕配料表特别长的产品,产品配料表的内容越复杂,越要仔细看看。食品添加剂也是各位家长朋友们在选购时,需要格外关注的一项内容。《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食品中所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必须注明在配料表中。通常我们会看到“‘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添加剂()’”的字样,冒号或者括号里面的内容,就是该食品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给儿童选择包装食品时,应避免选择食品添加剂特别多的食品。有很多食品为了更具有吸引力,会在文字描述、外包装、图案、造型等各方面下功夫,这时候,家长朋友们可就要擦亮眼睛,看看其包装袋上的配料表了。[img=,690,28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8/201908211624518958_6121_3051334_3.jpg!w690x281.jpg[/img] 此外,家长朋友们还要学会看营养标签和营养成分表。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营养成分表是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预包装食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应以每 100 克(g)和(或)每 100 毫升(mL)和(或)每份食品可食部中的具体数值来标示。当用份标示时,应标明每份食品的量。份的大小可根据食品的特点或推荐量规定。 营养成分表中包括至少5个基本营养数据:食品中所含的能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钠的含量,以及这些含量占一日营养供应参考值的比例。能量:人体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适当的能量可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能量摄入过高、缺少运动与超重和肥胖有关。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并提供多种氨基酸;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需的重要物质,有助于组织的形成和生长。蛋白质有助于构成或修复人体组织;有助于组织的形成和生长。蛋白质是组织形成和生长的主要营养素。脂肪可为人体提供高能量。每日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不宜超过总能量的 30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肪可辅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和能量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血糖生成的主要来源。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能量的 60 %左右。钠能调节机体水分,维持酸碱平衡。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 6g 。钠摄入过高有害健康。[img=,690,19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8/201908211625166888_1917_3051334_3.jpg!w690x193.jpg[/img] 因而家长朋友们在选择食品时,应优先选择低能量、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低钠含量的食品。因为现在的营养成分表中没有专门标明添加糖含量,都统一包含在碳水化合物中,因而尽量选择碳水化合物数值低的食品。同时,对于低幼龄的儿童而言,钠含量越低越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 10770—2010)中规定,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中总钠含量最大值为200mg/100g。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知名品牌的婴幼儿辅食都标榜不添加食盐的原因。还有很多食物营养标签上声称“不含反式脂肪”,食品营养成分表中通常会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为“0”,但不代表没有,因为含量小于0.3%,是可以标注为“0”的。在产品保质期内,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也是有一个允许误差范围。[img=,690,25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8/201908211625290238_634_3051334_3.jpg!w690x255.jpg[/img] 如何更好地守护儿童的食品安全健康,从政府部门出发,国家有关标准制定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标准,明确不同年龄段儿童食品的要求。国家应该引导和鼓励国内食品龙头行业生产和研发更多适合儿童食用的安全、营养均衡的食品,通过这些企业的示范作用,带领更多地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符合儿童食用的食品。这些食品可以按照儿童的营养需求进行设计和生产,使用的添加剂种类越少越合适,允许添加的限量应该更低。同时要求在真正适合儿童消费的食品或饮料上张贴醒目标识,以帮助家长们做出正确选择。国家层面,也应加大对此类食品安全的抽查力度,及时发现,及时整顿。此外,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多组织类似食品安全知识科普讲座等专场培训,深入到居民区,让更多地群众能够学习到食品相关的科学知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提前防范。 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杜绝一切存在隐患的事情发生,在食品的领域里面也是一样。作为消费者的父母们,应该以防治为原则,用科学的知识来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父母应尽的责任。

  • [转帖]警惕儿童铅中毒

    董学清 吴静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今年第九号消费警示说,人们接触铅污染的机会日益增多,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含铅产品对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儿童造成铅中毒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这份消费警示提出,根据专家近十年来对不同城市和区域儿童铅水平的动态研究推测,我国城市儿童约30%到40%血铅水平超标,部分工业污染区的儿童铅水平超标高达90%以上。即使没有明显工业污染的普通市区,亦有约10%到30%的儿童血铅水平超标。 儿童铅中毒的因素主要有:汽车尾气污染。由于汽车尾气铅尘多积聚在地面以上1米的范围,这正好是儿童的活动与呼吸带,它所引起的污染已成为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居装饰品铅污染。目前有些家具、装饰品中含铅较高,儿童若经常使用这些产品则容易中毒;劣质产品、某些学习用品铅污染。儿童在一天中有相当多的时间接触而且在情绪变化时容易啃咬手指及所持的学习用品,在此过程中其中所含的可溶液性铅易被人体吸收而造成铅中毒;饮食类产品引起的铅中毒。某些地区饮用水、食物、蔬菜中铅含量较高,其他元素的含量受到很大影响,增加了铅在身体组织中的滞留,造成铅中毒。 据专家分析,儿童之所以容易引起铅中毒,是因为铅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与胃肠道被吸收,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对铅的吸收率远远高于成人。而其排泄铅的能力较成人低,仅有66.7%的铅可被排出体外,仍有1/3滞留体内。因此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 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儿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山东省消协特提醒广大消费者: 定期清洁儿童玩具和学习用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啃咬玩具和学习用品;目前含铅的橱具、食物容器、油漆、颜料、化妆品、釉彩陶器、铅质管道、含铅汽油以及某些传统工艺加工的含铅食品、药品仍在广泛应用,因此应大力提倡使用不含铅产品;调整膳食结构,以抵御铅的毒性危害。平时应多饮牛奶、豆浆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多吃水果、蔬菜,少吃传统工艺制作的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铅量高的食品。 山东省消协还呼吁有关部门和生产企业要增强环保意识,采取措施来有效控制造成儿童铅中毒的因素。同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法规,针对我国环境铅污染状况,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措施。从而保护我们的儿童远离铅中毒的危害。

  • 【分享】专家又称我国药品生产不存在滥用塑化剂!

    中国台湾塑化剂风暴继续发酵,制药业已难独善其身。    6月8日,葛兰素史克产品安灭菌(Augmentin)糖浆用粉剂被传在台湾检出塑化剂DIDP,台湾数家大医院均表示将暂时不予使用,用其他抗生素取代。    此前5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也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暂停生产销售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两种保健食品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市场上在销产品立即下架。6月1日,卫生部公布的第六批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中,清一色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卫生部已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组织各地省级疾控中心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开展应急监测,并将扩大范围收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6月5日,上述内容出现在卫生部就“台湾地区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问答”(下称《问答》)中。    始于食品非法添加    据卫生部信息,台湾方面的调查结果是,不法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在起云剂中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代替起云剂中的棕榈油,使得采用不法厂商生产的起云剂作为原料生产的食物、饮料等产品受到污染。    塑化剂在我国大陆地区称为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在制药工业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是2010版药典中规定的药用辅料之一。根据国际药用辅料网的信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主要在片剂、小丸、颗粒等薄膜包衣中用作增塑剂,使用浓度为重量的10%~30%。    作为辅料时,一般认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无毒、无刺激性,而大量食用时,可产生麻醉作用并使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一些动物试验表明,高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可能致畸,其他研究没发现不良作用。该品种收载于FDA《非活性组分指南》(口服胶囊和片剂);在英国,准许用于非注射制剂。同类物质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但这两者同样出现在6月1日卫生部公布的食品添加剂黑名单中。    由于食品的摄入量大,其安全性标准要比药品更加严格。卫生部在《问答》中指出,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体重60kg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和欧盟分别认为,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mg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摄入9.0mg,也是安全的。    药品中不存在滥用    DEP作为药用辅料,是全球范围内被认可使用的一种塑化剂。据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科大学涂家生教授介绍,我国药典中收载的邻苯二甲酸酯类辅料仅DEP一种,其他国家药典中还收载了DBP、DMP等。美国药典将其视作安全物质可以作为药品辅料使用。    据一家药企研发主管介绍,如果片剂包衣材料的成膜性能不好,通常加入适量塑化剂,改善其弹性、附着力等指标。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博士王月丹认为,“塑化剂最被滥用的应该是药品生产企业。”包括钙片、某些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我国没有其使用剂量及安全性方面的限制或提示,一些药厂也没注明该成分,对使用者会造成一定的风险。    王月丹因此呼吁,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涉及儿童、孕妇以及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要严格禁止使用。有些只需要短期使用的药物,比如抗生素、感冒药,使用的企业应该公布其含量和使用的品种,并有安全警示。    但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科大学涂家生教授认为,我国药品生产并不存在滥用塑化剂的情况。在药物制剂中,以片剂为例,按照常规的使用量,每片含量以微克计,在允许的安全范围内。据悉,美国药典的规定是摄入量不超过8mg/天。此次GSK药品中被检测到的DIDP,欧盟制定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50微克。    他向记者透露,在讨论新版药典是否收载DEP的时候,专家组也有些“纠结”,但是在国外药典都普遍收载的情况下,中国药典不收载,会有许多新的问题产生。总体来说,国内使用并不普遍。在有关药典的培训中,他已经提示国内的制药企业,考虑到潜在风险,应该慎重使用DEP,尤其是儿童用药,并建议用枸橼酸三乙酯替代。哎,1.强烈的宣传了塑化剂和起云剂的不同;2.打死不敢调查国内相关企业的产品是否违规使用塑化剂。台湾那边已经公布了有大量的塑化剂销售到内陆,但是国家质监局居然一点都没查出来!之前日本核辐射的时候又抽筋去检查蔬菜的元素含量,并且“专门”公布出来的结果是,有!但对身体没影响!该报道强烈的打击了农民,大量的农民把地荒掉外出去打工!现在这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却一点都不积极,还要打掩护!究其原因,可以看出很严重的问题:1.农民没后台,为了地方蔬菜价格的炒作,所以灭你没商量;而饮料厂都有关系有后台,所以不敢报道,还要掩饰过去;2.有关的工作人员从来不喝饮料,关他啥事;3.外国的阴谋,把我们中国人全泡在有毒的环境中,间接的击溃中国!希望广大的百姓彻彻底底了解真相,不要被蒙在鼓里啊,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我们首先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建设祖国啊!

  • 安全奶粉是给儿童最好的节日礼物

    今天是国际儿童节,先祝曾经的和现在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5.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2.gif 国际儿童节是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而建立的节日。 小时候孩子不听话,家长会说:再不听话,妖怪就来了...... 而今食品安全事故的接连发生,却让祖国的未来 真的陷入了"妖怪们"的魔爪里。 阜阳奶粉 三鹿事件 塑化剂 皮革蛋白 OMP事件 美素丽儿,这些事件一次次刷新了百度百科。国内各地曝出的各种乳品质量风波层出不穷,不单涉及国产奶粉,甚至也有不少受到追捧的“洋奶粉”。据统计在中国每年有近12.5万的新生儿死去。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安全乳粉提出的几项措施1.无论是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采用电子监管码等可追溯手段严格婴幼儿奶粉监管2.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采用电子监管码等手段,做到全程可追溯。加快制定网上销售婴幼儿奶粉的监管制度。加强进口婴幼儿奶粉质量监管3.开展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建立有国际水平的产品标准体系4.贯穿奶粉的标准建设、生产、市场流通的全过程。个人认为:出台相关制度是好事,但总感觉是在“打哪指哪”,每次的专治行动都不彻底。且行动的出 发点过于倾向经济建设。 大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呢?

  • 【简讯 】美国将种植含人类基因水稻 有助于治疗儿童腹泻

    【简讯 】美国将种植含人类基因水稻 有助于治疗儿童腹泻

    据俄罗斯有关媒体3月6日报道,美国农业部计划允许大规模生产转基因水稻。据The Daily Mail报道称,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文特利亚生物科学公司”(Ventria Bioscience)已经获取1200多公顷农业用地以种植一种特殊的转基因水稻,其中所含的蛋白质将类似于人体唾液和乳汁中所含的某些蛋白质。  根据计划,这种转基因水稻将用来加工成能医治腹泻的药物。众所周知,腹泻是导致第三世界国家哺乳期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200多万儿童死于这种疾病。[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3/200703181526_45481_1603372_3.jpg[/img]美公司计划种植带人类基因的水稻

  • 【转帖】俄明年起将实施限制措施限制儿童食品饮料广告

    俄明年起将实施限制措施限制儿童食品饮料广告来源:食品伙伴网 从2010年1月起,俄罗斯将对那些把消费群体定位在12岁以下儿童的食品与饮料广告实施限制措施。 俄联邦广告管理部门19日对媒体说:“被禁止的广告主要是那些将目标消费群体定为12岁以下儿童、产品不符合科学指标与国际标准的儿童食品与饮料。” 目前,在俄市场上,已有9家大型食品与饮料公司用俄语发行的广告被叫停,不符合俄儿童食品健康标准的产品也将下架。 据了解,2006年,美国开始实施对儿童食品与饮料广告的限制措施。2007年,加拿大、欧盟、泰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巴西等相继开始实施类似措施。预计到今年年底,墨西哥、智利和土耳其等也将加入这一行列

  • 39.2 HPLC法测定清热化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张雅贤(辽宁东方人药业有限公司, 辽宁 本溪, 117000)摘要: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文采用HPLC0法.以黄芩苷为对照品,测定其制剂中黄芩苷含量.目的 建立清热化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iamonsil C18色谱柱,检测波长为315 nm.其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0.93%.结论 本方法测定清热化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结果稳定,可用于控制该丸剂的质量.谱图:无

  • 【分享】严重误导消费者 岐黄药业首乌丸等药品被叫停

    多次违规利用专家、患者为产品疗效“现身说法”,严重欺骗误导消费者。记者从甘肃省市食品药监部门获悉,兰州一药厂生产的“定眩丸”等三种药品在甘肃省被暂停销售。 今年6月至9月,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监测发现,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定眩丸”、甘肃天水岐黄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销售的“首乌丸”及江西大自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固本延龄丸”药品,其广告多次利用专家、患者为产品疗效作证明,擅自扩大药品功能主治和适应症范围,并含有不科学地表示药品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行为,严重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虽经多次公告但其仍拒不改正,对此群众反映强烈,投诉举报不断。为此省食品药监部门决定,对这三种药品采取暂停在我省行政区域内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 药监部门责令药品经营企业将所涉药品下架,暂停销售。对怀疑有质量问题的药品进行抽检。对违反决定,继续销售该药品的,予以查封、扣押。 另据悉,因之前违规发布广告被叫停的湖北创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消癌平片”,在刊登了更正启事后近日被“解禁”,已经允许在我省辖区内重新销售。

  • 9个必知的儿童食品安全常识

    甲亢。霍教授还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洋快餐的影响会更加明显,若儿童长期食用洋快餐,久而久之还会对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在洋快餐的"老家",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吃快餐,因此37%的美国人超重。现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肯德基等快餐食品视为垃圾食品。就是因为其营养结构单一,常吃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不光光是洋快餐,很多食品都是儿童健康的"杀手",家长需要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常识。

  • 【分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关注细辛脑注射剂的严重过敏反应

    日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第38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细辛脑注射剂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问题。  细辛脑注射剂的主要成分是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提取物α-细辛脑,剂型包括细辛脑注射液、注射用细辛脑、细辛脑氯化钠注射液三种。  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以下内容称“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细辛脑注射剂的病例报告数共计5631例。严重病例报告共计710例,主要不良反应/事件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喉水肿、紫绀、心悸等。  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细辛脑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中14岁以下的儿童患者达466例,占严重病例的65.64%,尤其是6岁以下儿童严重病例较多, 共387例,占全部儿童严重病例的83.05%。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等。  根据病例报告数据库信息分析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  1.医生在处方细辛脑注射剂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本品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岁以下儿童慎用。  2.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避免超剂量使用,尽量单独用药,在给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早期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或给予适当的救治措施。  3.生产企业应完善产品说明书,增加相关安全性信息;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并开展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