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羊奶粉

仪器信息网羊奶粉专题为您整合羊奶粉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羊奶粉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羊奶粉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羊奶粉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羊奶粉话题讨论。

羊奶粉相关的资讯

  • 17家乳粉企业上食品安全“黑榜” 羊奶粉成重灾区
    p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昨天,去年抽检出现不合格产品的奶粉企业中,17家企业经过国家食药监总局审计后仍然存在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其中,作为首家羊奶粉上市公司,去年曾数次上黑榜的陕西红星美羚再次被通报批评,其出厂的产品未做相关检测,完全违背了国家要求批批检测才能出厂的要求。 /p p   据了解,在去年年底,国家食药监总局是组织食品安全审计工作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等技术规范,以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的规定,对国内的一些乳粉企业的生产许可条件保持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国家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的追诉、召回、处置情况进行了食品安全审计。审计结果显示,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白城龙丹乳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杨凌圣妃乳业有限公司和黑龙江农垦多元乳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在食品安全环节上存在诸多问题。 /p p   其实在去年的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03.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食品安全检测 /strong /span /a 之中,这17家企业的相关产品都被公告有问题,其中有9家是羊奶粉的企业。作为新兴的一种奶粉品种,羊奶粉近年来逐渐受到市场追捧,但是由于企业规模、设备等普遍存在问题,管理不到位,羊奶粉就成为了不合格奶粉的一个重灾区。这次9家羊奶粉企业除了美可高特羊乳有限公司的地址在天津之外,其他的8家都集中在陕西,包括陕西圣堂秦龙乳业等等。统计发现,以陕西的圣堂秦龙为例,生产的羊奶粉在去年曾16次上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黑榜,另外号称全国最大的羊奶粉企业,陕西红星美羚去年也登陆了新三板。但是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它在去年也是数次上了黑名单。 /p p   据了解,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审计工作已经将这次的食品安全审计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了各省的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局,要求各地食药监管理局对这次被审计企业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开展调查,依法处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17家企业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并在今年3月15号前要将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布。 /p
  • 国家质检总局14个月检出34批次270吨问题洋奶粉
    据《法制晚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最新公布的一批入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中,新西兰“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共26吨因碘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被退货。   国家质检总局每月都会公布入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记者统计了14个月以来的通报名单,发现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四分之三为婴幼儿奶粉。   34批次中,超过一半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有不合格洋奶粉中,除了亨氏、德国涉及的两个品牌、澳大利亚的个别品牌外,其余均不出名。   专家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洋奶粉大量进入中国,有的品牌找当地企业代工,专供中国市场。   34批次问题洋奶粉   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多   据记者统计,14个月共有34批次奶粉在入境口岸被检验检疫时发现存在问题,不合格进口奶粉的总重量超过270吨。其中,界面(厦门)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从美国进口的一款脱脂奶粉重量达100吨,因亚硝酸盐超标被退货。   在通报公布的不合格进口奶粉批次中,26批次为婴幼儿奶粉,占总批次的76.47%。   除从德国进口的牛兰德较大婴儿配方奶粉未公布重量以外,其余25批次不合格进口婴幼儿奶粉的总重量为71.135吨。   统计发现,34批次不合格奶粉分别进口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美国等8个国家/地区的20家制造商。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最多,接近所有批次的六成,分别有10批次。   广州安世乳业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一款速溶全脂奶粉,分别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大豆磷脂、标签不合格,在今年年初被质监部门两次退货。   据了解,已公布的不合格批次进口奶粉是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存在问题的,质监部门已依法做退货、销毁处理 这些不合格批次的奶粉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除亨氏等个别品牌外   大多公司不知名   北京东方艾格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也告诉记者,这些洋奶粉中,除了知名的亨氏和德国涉及的两个品牌(为有近80年历史的老企业)外,澳大利亚贝拉米有机控股有限公司和达能旗下的candia也算是小有名气。其余品牌的背景并不显赫,其中大多公司并不知名。   对于进口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不合格奶粉品牌,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贝拉米、巴兰坦在当地不是著名的品牌。   留学澳大利亚、曾经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工作的周励女士说,她几年前留学澳大利亚期间没听说过澳大利亚有那么多婴幼儿品牌奶粉 ,反倒是三鹿奶粉出事后,冒出来那么多“被著名”的奶粉。   而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规定所有美国生产的奶粉营养价值要一样,不过制造商拥有独特的配方。其中,美赞臣、雅培、雀巢三大品牌占据美国奶粉市场的90%。   美国界面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的两批奶粉被检出亚硝酸盐和菌落总数超标,记者登录其官方网站,发现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   “我有三个孩子,从来没有喝过界面蛋白质公司的奶粉,都没听说过。”当问到美国界面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的脱脂奶粉时,波士顿一名母亲Tim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美国孩子们通常喝鲜奶,偶尔吃奶粉也是偏向于惠氏等知名品牌。   波士顿大学的一些学生也告诉记者说,从未听说过这家公司。在美国比较畅销的奶粉还是雅培、惠氏、美赞臣等等。   三聚氰胺事件后   洋奶粉品牌骤增   不少是贴牌生产,专供中国市场   “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太乱了,上百个品牌。” 北京东方艾格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也就几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而在中国包括网购在内,洋品牌就有上百个。“这在国外简直不可思议。”他说。   目前,惠氏、美赞臣、雅培、雀巢、多美滋等5大洋奶粉在国内奶粉市场份额约为50.1%。而让洋奶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就是2008年。   资料显示,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半壁江山迅速下降到20%~30%,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猛增至70%~80%,销售五强(多美滋、伊利、美赞臣、贝因美(21.34,0.62,2.99%)和惠氏)中,洋品牌占三席。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只有约五六家国内企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注册奶粉品牌并进行贴牌生产,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这个数字上升到20多个。“据了解,还有7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商标注册。”乳品专家王丁棉表示,这些企业的背后多数是中国人在操控。   “三四年前新西兰的奶粉品牌只有五六家,而目前新西兰的奶粉品牌猛增至20余家,新注册的奶粉品牌大多找当地企业代工,专供中国市场。”王丁棉告诉记者。   部分洋奶粉入境前被检出不合格   新西兰10批次(奶粉名称后为生产商)   ●好健康婴幼童牛初乳奶粉,   Good Health Products Limited,标签不合格   ●羊奶粉(6个月以下婴儿配方奶粉) ,   Dairy Goat Co-operativ(N.Z.) Ltd,标签不合格   ●Newturn Growing up配方奶粉,   新西兰南太平洋(5.97,0.04,0.67%)国际生物和化学公司,检出阪崎肠杆菌   ●可益多幼儿/婴儿/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   Carrickmore Limited,标签均不合格   ●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1/2/3阶段   SUTTON GROUP LTD,硒、碘、乳糖含量/硒含量/硒含量不符合要求   ●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1段、2段、3段、1段(200克)   新西兰善腾有限公司,碘含量不符合要求   澳大利亚10批次   ●贝拉米有机婴儿奶粉(阶段一/三)   Bellamy’s Organic Pty LTD,硒含量不符合要求   ●速溶全脂/脱脂奶粉   LIAN AGRI-FOODS IMPORT&CO PTY LTD,   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大豆磷脂/标签不合格   ●酸奶粉   LIAN AGRI-FOODS IMPORT&CO PTY LTD,   未能提供官方许可文件   ●脱脂奶粉   BURRA FOODS PTY LTD,蛋白质不符合要求   ●幼儿配方奶粉(第三阶段)/较大婴儿配方奶粉(第二阶段)   MILK POWER SOLUTIONS PTY LTD,标签不合格   ●婴儿配方奶粉   MILK POWER SOLUTIONS PTY LTD,泛酸含量不符合要求   ●亨氏婴儿配方奶粉   H.J.Heinz company Australia Ltd,维生素B2超标泛酸未达标准   德国6批次   ●泓乐较大婴儿配方羊奶粉/泓乐婴儿配方奶粉1段/2段/3段   (其中三段两批)   HOLLE BABAY FOOD GMBH,5批次均为标签不合格   ●牛兰德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TOPFER GMBH,蛋白质含量不符合要求   法国2批次   肯迪雅婴儿、较大婴儿配方奶粉,CANDIA,乳糖、维生素D、硒含量不符合要求/蛋白质、硒含量不符合要求   新加坡2批次   优萌配方奶粉一/二阶段OMNI NUTRITION PTE LTD,钠、钾超标/蛋白质含量不符合要求   美国2批次   脱脂奶粉,美国界面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亚硝酸盐超标/菌落总数超标
  • 【行业资讯】被罚699.51万元!知名奶粉检出里面含有香兰精,食品安全BePure来助力!
    近日,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信息显示,某知名品牌奶粉的婴儿配方羊奶粉中检出香兰素,被该局罚没699.51万元,并没收涉事产品36767罐。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抽样人员对一家母婴生活馆经营的某知名品牌奶粉的婴儿配方羊奶粉(0-6月龄,1段)进行监督抽检时,发现样品香兰素项目不符合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彼时,该品牌中国总代理公司已将上述批次产品全部销售给了当事人。来源:湖南日报香兰精有什么危害呢?香兰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对于0-6个月的小婴儿来说,如果适量的饮用含有香兰精的奶粉可能会导致头晕、头疼、恶心、呕吐。如果过量地喝了含有香兰精的奶粉,甚至会对于孩子的肾脏也会产生危害。而对于6-12个月之间的孩子,饮用含有过量香兰精的奶粉,可能会导致孩子对香兰素的依赖性。BePure香兰素 - 标准物质、质控样BePure曼哈格一直为食品安全护航,我们整理了对香兰精的标准物质、质控样,为您提供高效专业的解决方案,助力食品安全检测!BePure标准物质:订货号产品名称规格CASBePure-26474-D3香兰素-D310mg 74495-74-2BePure-26476-D3甲基香兰素-D3 25mg143318-06-3BePure-26478-D5乙基香兰素-D510mg1335401-74-5 BQC质控样:订货号产品名称规格BQC1011126478B大米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 质控样 空白30gBQC1011126478大米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 质控样 中浓度30g了解更多产品,欢迎咨询我们
  • 南山婴儿奶粉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
    南山婴儿奶粉检出强致癌物   信息时报讯 南山奶粉5批次含强致癌物!前日深夜,广州市工商局在官网公布了近期对市面上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的抽检结果。本次共抽取样品1231批次,实物质量合格1204批次,合格率为97.81%。值得注意的是,知名品牌光明奶油、南山奶粉及本土沙湾姜汁撞奶均在不合格之列,爱馨多羊奶粉更是两月三登“黑榜”。   南山奶粉5批次含强致癌物   本次抽检中,问题最为严重的当属南山奶粉。工商部门表示,共抽检该品牌奶粉5个批次,结果全部含有强致癌性物质黄曲霉毒素M1。问题奶粉由湖南长沙亚华乳业有限公司生产,分别是倍慧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400g/盒,2011-08-23)、金装倍慧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400g/盒,2011-08-04)、倍慧幼儿配方奶粉(3段)(900g/罐,2011-08-08)、倍慧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700g/包,2011-07-09)、金装倍慧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400g/盒,2011-12-17)。   该厂一位客服人员表示,公司并没有收到广东方面通知,昨日有客户打电话来询问时,才得知上了“黑榜”。该客服还表示,每个批次产品出厂前都会抽样送到第三方质检机构检测,合格才能够上市销售,都有检测报告可以提供。如有进一步的情况,将会与记者联系。   光明奶油菌落总数超标   6月底,光明乳业在上海陷入“烧碱门”,光明随即回应称系因管道清洗不慎致食品级碱水渗入,并声明“确保此后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问题”。此风波还未平息,广州市工商局抽检结果显示,由上海光明奶酪黄油有限公司梵古易乳制品分公司生产的50%减脂芝士片(200g/包,2012-02-23)及奥德华乳品(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光明牌奶油(125g/盒,2012-04-23)均检出菌落总数超标。目前问题产品已下架。   昨日,光明回应称,工商部门检测的840片50%减脂芝士片仅2片菌落总数超标。10块黄油,有1块菌落总数超标。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是由于长途运输过程中挤压受损,加上销售环境的温度不稳定所致。   沙湾姜汁撞奶霉菌超标   作为特色小吃,沙湾姜汁撞奶在广州地区可谓无人不知。但检测结果显示,由番禺区沙湾牛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姜汁撞奶(150g/盒,2012-04-10)霉菌超标。另一“广东产”品牌皇氏则有一批次风味发酵乳(原味)酵母不合格。目前问题产品已下架。   沙湾牛奶负责人苏福荣昨日表示,企业偶尔犯错在所难免,应该“被允许”,“我们做了十几年了,不可能100%没事,哪有常胜将军?”   专家质疑光明回应偷换概念   针对光明发布的声明,有知情专家质疑其错误解读,有偷换概念之嫌。该专家认为,按照检测流程,工商部门抽取了72包共800多片芝士片作为检测基数。在这个基数之上,再抽取11包作为抽检样本,其中9包供检测,2包备份。在9包当中,有5包做微生物检测,一共进行了5次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如有2次菌落值在100~1000之间,或者有一次菌落值在1000以上,则为不合格。   本次检测中,有两次超标,且一次超标严重,应属不合格。而光明的声明以合格和不合格的芝士片数量之间的巨大差异作简单解释,意图“大事化小”,属错误解读。   事件处理   南山将遭严惩   工商部门表示,黄曲霉毒素M1具有剧毒性和强致癌性,目前问题批次产品已下架,由于南山奶粉检测结果问题严重,工商部门将采取严厉处罚措施。记者昨日在好又多客村店发现,多款涉事奶粉(非问题批次)仍在正常销售,专区售货员告诉记者,对抽检结果并不知情。而正在为1岁的儿子选购奶粉的市民陈先生则表示,“国内国外的奶粉都有问题,不知道选什么好。”   “黑榜常客”或全城退市   本次抽检中,由陕西红旗乳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爱馨多婴儿配方羊奶粉1段(900g/罐,2012-02-13)检出菌落总数超标。而就在6月初,该品牌就已经被检出同样问题,到了6月底,又被检出含“夺命菌”阪崎肠杆菌。此外,“冠峰”和“皇氏”两个品牌也是近期“二次登榜”。   针对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的“累犯”,广州市工商局食品处负责人昨日表示,本次抽检过后,已经约谈爱馨多,并声明如果再检出问题,将采取全城退市措施,该类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停止销售,以后每一批次产品如想上市,必须向工商部门提供检测合格报告。   南山奶粉涉嫌含“强致癌物” 湖南紧急现场彻查   新华网长沙7月22日电 湖南出产的名牌南山婴幼儿奶粉在广州被通报发现“含强致癌物”后,22日,湖南省长沙市组织食品安全、工商、质监等部门紧急行动,立即在“南山奶粉”生产现场开展彻查。   22日,有通报称广州市工商局在对市面上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检中发现,“南山奶粉”被抽检的5个批次“倍慧”婴幼儿奶粉,全部含有强致癌性物质黄曲霉毒素M1。这批产品,生产时间在2011年7月至12月区间,分别涉及盒装和罐装。   长沙市食安委闻讯后,22日当天就采取紧急查处措施。据通报,食安委协调质监、工商等部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和食品专家对“南山奶粉”生产厂家湖南长沙亚华乳业有限公司开展现场调查。湖南长沙亚华乳业有限公司一方面展开自查,一方面对监管机构就原料、生产工艺、相关技术标准和检验等开展的调查,给予积极配合。   长沙市食安委表示,对“南山奶粉”质量调查将会认真彻底。查明情况后将尽快向社会如实通报,同时会依法依规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处置。
  • 质检总局:进口新西兰婴儿奶粉检出化学物质
    "统一"泡面超过保质期,"强生"爽身粉、润肤油、婴儿润肤霜货证不符,新西兰育婴宝初生婴儿奶粉违规使用化学物质&hellip &hellip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昨日公布"10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多款知名企业及品牌产品上榜。这些不合格批次产品已退货或销毁,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新西兰3批次育婴宝初生婴儿、较大婴儿、幼儿婴儿配方奶粉,被发现违规使用化学物质5' 单磷酸肌苷和5' 单磷酸鸟苷。澳大利亚的贝拉米有机较大婴儿奶粉(阶段二)、贝拉米有机幼儿奶粉(阶段三)共9855千克,违规使用化学物质L-胱氨酸。韩国乐天食品(株)帕斯特工厂生产的韩羊婴儿配方山羊奶粉、美恩智婴儿配方奶粉,共计8001千克,检出"能量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此外,还有一批次1970千克的荷兰瑞贝恩婴儿米粉,检出钙、水分和维生素B1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检测发现,台湾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米粉、统一泡面,共8批次,全部超过保质期。维力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张君雅小妹妹捏碎面,未获检疫准入。   韩国希杰狮王(株)多特洁丽康牙膏,细菌总数超标。从美国进口的自然牙医牌儿童用防龋齿啫喱牙膏-浆果味,PH值超标。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从新加坡进口的爽身粉、婴儿润肤霜、润肤油,货证不符。丝芙兰(上海)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从意大利歌丽诗化妆品有限公司进口的2351千克歌丽诗海盐塑身霜,铅超标。   新西兰政府公布"恒天然"调查报告   针对今年8月曝出的恒天然集团浓缩乳清蛋白受污染事件,昨天,新西兰政府公布了第一阶段的政府调查报告,对乳品等食品监管体系提出29项改进建议。新西兰官员当天表示,将向新兴出口市场增派贸易专员,其中将额外派遣4名贸易专员常驻中国。   报告承认,新西兰各级监管部门缺乏具有乳品加工和监管专长的人才,并在包括乳品业在内的食品安全研究方面投入不足。报告建议政府提升对乳品业产品和原料追溯的能力 推行更加标准化的召回制度 修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法规。
  • 驼奶粉新规来袭!2025年2月8日起实施!
    近年来,骆驼奶粉市场乱象频发,低成本乳清粉、豆浆粉充量,冒充“纯正”骆驼乳粉降低成本等问题层出不穷。更有甚者,产品主打营养驼奶粉,实则配料表中骆驼乳粉量只能排到第五位,甚至排在麦芽糊精后面!特色奶畜乳粉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标准缺失埋下的隐患。为顺应乳制品行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国家修订出台了GB 19644-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和调制乳粉》(以下简称“新标”GB19644-2024.pdf),首次将牦牛、骆驼、驴、马等特色奶畜乳粉产品纳入国家标准监管。《新标》是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GB 19644-2010)的修订。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乳品行业生产经营情况,标准纳入了牦牛、骆驼、驴、马等特色乳畜的乳粉及其基本要求;明确调制乳粉是以单一品种生乳和(或)其全乳(或脱脂及部分脱脂)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原料(不包括其他品种的全乳、脱脂及部分脱脂乳)、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经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其中来自主要原料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对于添加了活性菌种的产品提出了最低活菌数要求;增加了产品规范标识的基本要求;同步更新了标准中的检测方法以及引用的相关标准等。修订后的标准适用于乳粉(全脂、脱脂、部分脱脂)乳粉和调制乳粉两大类产品。标准范围覆盖了牛乳、羊乳、牦牛乳、骆驼乳、驴乳、马乳等多类乳畜来源的乳粉和调制乳粉产品,规定了不同种类乳粉和调制乳粉的原料、感官及蛋白质、脂肪、复原乳酸度等理化指标要求和微生物限量要求,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致病菌限量要求及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要求引用了通用标准,明确了标签标识要求。本次修订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乳粉产品市场尤其是小众乳粉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新标六大亮点1、特色奶畜乳粉纳入新标2024版乳粉和调制乳粉国家标准将旧版乳粉和调制乳粉定义中的“生牛(羊)乳”修改为“生乳”,范围覆盖了牛乳、羊乳、牦牛乳、骆驼乳、驴乳、马乳等多类乳畜来源的产品,并相应地对新增特色奶畜乳粉和调制乳粉的指标做出了细致规定,小众品类产品也将有标可依。(注:红色标注为旧标删除内容;绿色标注为新标增加内容。)2、进一步明确乳粉及调制乳粉的原料无论乳粉还是调制乳粉,新标明确规定产品原料用生乳必须为“单一品种”,强调了乳原料的单一性。此外,调制乳粉不得另外添加其他品类原料,且规定乳固体含量下限针对产品的“主要原料”,进一步规范了主要原料的纯度。新标施行后,骆驼乳粉等调制乳粉厂家通过掺杂其他乳清粉来降低成本的市场乱象将得到有力管控。3、修订乳粉部分感官要求新标施行后,乳粉的色泽、滋气味要求将从旧版的“呈均匀一致的乳黄色,具有纯正的乳香味”变更为“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乳黄色,具有固有的乳滋味、气味”,充分考量乳粉受乳脂加工等因素影响下的色泽变化。(注:红色标注为旧标删除内容;绿色标注为新标增加内容。)4、增设活性菌种产品的活菌数下限新标首次提出对于添加活性菌种的乳粉产品,其活菌数应至少达到106CFU/g,确保产品品质和功能宣称的真实性。CTT提醒企业注意添加活性菌种产品的活菌数达标情况,确保产品货架期内符合新标规定。(注:红色标注为旧标删除内容;绿色标注为新标增加内容。)5、新标表述、索引规范化新标更新了脂肪、复原乳酸度的检测方法,致病菌限量要求由单独规定转为直接索引(GB 299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增强了标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严谨性。6、新增产品标识要求为明确乳粉真实属性,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新标新增了乳粉和调制乳粉产品的标识要求,强调标明奶畜品种的信息,以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具体要求为:牛乳粉可标识为“乳粉”或“奶粉”,其他奶畜来源的乳粉应标识奶畜品种,如“羊乳粉”或“羊奶粉”,调制乳粉亦作同样要求。新标的施行将进一步规范乳粉和调制乳粉的产品配方,有利于小众特色奶畜乳粉行业的健康发展,该类型进口产品的监管也将有标可依。乳粉质量检测高风险项目
  • 广州检出5批次乳制品不合格 高培奶粉上黑榜
    “毒奶粉”事件尚未平息,进口奶粉“高培”又上“黑名单”。昨日,记者从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了解到,全市第一季度流通环节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的抽检结果,5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3批次为婴幼儿配方乳粉。   据介绍,本次检测针对广州流通环节销售的乳制品及含乳食品,共抽取样品1801批次,经检验,实物质量合格1796批次,合格率为99.72%。在5批次不合格产品名单中,3批次为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中标称进口商为海南国健高科技乳业有限公司(原产地:新西兰)的“高培GOLDmax360°婴儿配方奶粉(800克/罐,2011.10.20)”检出碘含量低于国标的低限要求。   相关专家介绍,婴幼儿奶粉缺碘会影响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   市工商部门表示,目前已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采取了下架、封存、立案查处等措施,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不合格乳制品产自外地   市工商局介绍,该局于今年1季度委托检验机构对广州流通环节销售的乳制品及含乳食品进行了抽检,共抽取样品1801批次,经检验,实物质量合格1796批次,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9.72%。   此次抽查有5批次产品不合格,有3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菌落总数、碘不合格,有1批次固体饮料水分及霉菌不合格,有1批次麦片大肠菌群不合格。   从标称生产企业看,不合格的产品有1批次为进口产品,2批次产地为广西,2批次产地为陕西,这些不合格产品均产自外地,广州企业没有上黑榜。   市工商局称,婴幼儿配方乳粉是根据婴幼儿不同生长期发育所需营养特点设计的产品。营养素成分含量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其中,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甲状腺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垂体的生理功能,促进胎儿和青少年的发育和成长,尤其对神经系统及智力正常发育的影响更为重要。   因此,人体如果碘元素缺乏,会使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异常,尤其是会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而碘过量会导致碘致甲状腺肿和高碘性甲亢,影响智力发育等。   好又好红桃补血早餐奶霉菌严重超标   市工商局介绍,这批产品中还有4个样品微生物指标超标。微生物指标是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安全标准的关键指标,它直接反映了该类产品的卫生状况。造成微生物超标的原因很多,生产工艺、生产环境、人员卫生等都可能引起细菌污染导致微生物超标。食用微生物超标的食品容易引起腹泻等肠道疾病。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婴幼儿成长所需能量主要来源,其质量更为严格。相对应的,同样都是微生物超标的食品,婴幼儿食用后所产生的后果远比成年人食用后产生的后果严重得多。   其中,陕西红旗乳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爱馨多牌较大婴儿配方羊奶粉2段菌落总数5次平行检测值分别为:2600cfu/g、2600cfu/g、2100cfu/g、2300cfu/g和1900cfu/g,标准中规定5次平行检测,有2次超1000 cfu/g就不合格。该产品高出标准规定要求2.3倍,属严重超标。   另外,桂林冠峰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冠峰牌冠峰好又好红桃补血早餐奶检出霉菌超标严重,标准要求50cfu/g,而检出值则高达190cfu/g。(记者/成希)
  • 最严奶粉配方注册制细则出炉 设立高“门槛”
    2016年8月12日下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舆论俗称的“最严奶粉配方注册制细则”。根据新规定,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洋奶粉”,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  有关文件属于征求意见阶段,分别包括:《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首先,我们先粗略过一下那个申请材料的文件。  根据这份草拟中的规定,奶粉企业要对奶粉配方进行注册,需要提交多达10个申请材料项目的文件,它们分别是: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书   申请人主体资质证明文件   原辅料的质量安全标准   产品配方   产品配方研发报告   生产工艺说明   产品检验报告   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的证明材料   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   标签和说明书样稿及其声称的说明、证明材料。  按照新规定的要求,奶粉产品名称由商品名称和通用名称组成,每个产品只能有一个产品名称,申请注册的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可以同时标注英文名称,英文名称应与中文名称有对应关系。  同时,上述文件重申,同一系列不同适用月龄的产品,其商品名称应相同。根据产品的适用月龄,通用名称应为婴儿配方乳(奶)粉(0-6月龄,1段)、较大婴儿配方乳(奶)粉(6-12月龄,2段)或者幼儿配方乳(奶)粉(12-36月龄,3段)。  此外,“洋奶粉”还需要额外提交3个证明材料,才能让旗下的进口产品获得中国的配方注册资格,包括获得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的证明材料 由境外申请人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提交《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 境外申请人委托境内代理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提交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其中文译本,以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在产品配方的规定上,新规拟规定,产品名称中有动物性来源的,应当在配方组成中标明使用的生乳、乳粉、乳清(蛋白)粉等乳制品原料的动物性来源。同一乳制品原料有两种以上动物性来源的,应当标明各种动物性来源原料所占比例。  此前,关于标称是羊奶粉的产品中加入牛奶乳清的讨论喋喋不休,有关新规似乎能堵住这个“漏洞”。  最值得注意的是,是要求寻求注册配方的奶粉商提交“产品配方研发报告”,这个门槛很有可能把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挡在门外。我们来看看新规打算怎么“玩”。  首先,这个报告要求阐述产品配方特点、配方原理、研发目的、筛选过程、研发情况等,以及母乳研究情况和市场调查研究情况。看到这里,应该可以明白为什么近年来这么多大型奶粉企业会高调做母乳研究了吧。  第二,需要奶粉商证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充足依据。新规定给出了7类资料可以作为依据的,它们分别是:试验资料、相关国内外法规标准、营养指南或专著、营养数据资料、其他相关研究文献及长期上市食用历史资料。  具体来说,试验资料为婴幼儿喂养试验资料或针对性动物试验资料 相关国内外法规标准包括与申报配方相关的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研究资料 营养指南或专著应为国内外权威医学、营养学机构或学会、协会等所发布的营养指南或专著 营养数据资料应具有代表性 研究文献应权威、充分并且直接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涉及的受试人群应与配方设计的目标人群一致,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支持喂养效果 长期上市食用历史资料应为5年以上跟踪评价资料,并且未出现过群体性不适反应。  这还没有完,最后企业被要去拿出研发与论证报告,说明所选用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在配方中的作用以及种类和用量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相符合的情况等,以及产品上市后,营养、安全方面的跟踪评价方案。目测,这些都是非常专业和细致的工作,需要严谨应对。  对于那些希望能“物尽其用”、让旗下企业悉数拿下3个注册配方名额的雄心勃勃的奶粉商来说,以下是它们需要关心的部分——申请人申请注册2个以上同年龄段产品配方时,阐述申请注册配方与申请人同年龄段其他配方相比具有的特点及明显差异。  今天,食药监总局列出了3个配方差异性需要遵循的原则,以避免企业在演绎时“天马行空”,这包括:  产品配方及其差异性的基础为母乳研究情况   产品配方主要原料所提供的宏量营养素,如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组分具有明显差异   可选择性成分营养特性的选择具有明显差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奶粉商要对产品配方延续注册申请时,其中一个要求是递交产品营养、安全方面的跟踪评价情况,包括五年内产品生产(或进口)、销售、监管部门和企业抽验情况总结,对产品不合格情况的说明,以及五年内产品不良反应情况总结等。这意味着,如果奶粉频繁登上不抽检的合格榜单,那么̷̷  说完申请材料要求后,下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现场核查的要求。之前,小食代报道过,在中国奶粉配方注册制拿到WTO审议的时候,国外代表关注最多的问题是这个注册制和生产注册会不会重复,包括现场核查是不是又得再来一遍,从而要企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今天揭晓的奶粉配方注册制下的现场核查要求。  根据今天披露的文件,对于已受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的生产企业试制样品要现场进行核查工作。现场核查项目分为以下这些:  生产能力(包括生产车间和生产布局)  质量控制情况(包括组织结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不符合情况处理、生产过程控制、工艺文件、关键控制点、采购制度、采购文件)  检验能力(包括组织机构、检验制度、实验室布局、检验设施、仪器和设备)  研发能力(包括研发机构、研发制度、研发人员基本情况)  样品试制情况(包括参与试制的人员、研发情况、试制设备、检验设备、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试制过程与申请材料的一致性、试制记录)  其它需要核查的内容  根据上述草拟中的规定,当全部项目的核查结论均为符合的,核查单位做出通过现场核查的决定 当任何一个至四个项目核查结论为基本符合的,申请人应对基本符合项进行整改,整改应在10日内完成,申请人认为整改到位的,由当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核查确认并签字,核查单位做出通过现场核查的决定 当任何一个项目的核查结论为不符合或者五个以上项目为基本符合、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核查单位做出不予通过现场核查的决定。  食药监总局今天表示,对于这两个配套文件有什么意见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在9月10日前向它提出修改意见。根据早前公布的安排,10月1日是企业的品牌和配方开始注册的时间。  根据业内人士的普遍预计,新政的出台将让目前中国2500-3000多个奶粉配方大幅减少80%。 以下为公布原文: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开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文件的意见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6月6日发布,为做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起草了相关配套文件,包括《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在2016年9月10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修改意见:  一、通过信函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邮编10053),并在信封上注明“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配套文件征求意见”字样。  二、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longjie@cfda.gov.cn。  三、通过传真将意见传至:010-63600357。  附件:1.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doc  2.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docx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  2016年8月9日
  • 史上最严 乳业新政倒计时 陕西省150余羊乳品牌将消失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仅剩不到百日。在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新政即将到来之时,生产企业该怎样调整布局?7月12日,一场“乳业新政下羊乳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奶山羊存栏218万只全国第一  陕西省乳品安全生产协会秘书长王伟民介绍,陕西是乳业大省,也是奶山羊主产区,目前饲养奶牛45.5万头,年产牛奶141.2万吨 奶山羊存栏218万只,羊奶产量52万吨。奶山羊存栏与羊奶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羊乳制品消费快速增长,推动了农民脱贫增收与畜牧业转型升级。但同时,陕西乳品企业品牌较多,乳业新政对陕西羊奶产业影响较大。  知名乳业分析师宋亮最近调研了部分企业案例,他发现,配方注册制扭转了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让真正具备研发、品牌雄厚的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品牌有效管理和推广,让消费者建立忠诚度从而为恢复信心。企业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品牌,更加注重质量,消费者购买的乳制品也会更安全放心。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乳业新政也是为鼓励优势品牌做大做强。  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取得较大实效。然而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一是行业内产品同质化、经营规模相似的企业重组操作难度较大,企业重组意愿不强。不可预期的市场前景制约了兼并重组步伐。二是实施兼并重组的部分企业享受不到相关政策支持。  在御宝羊奶总经理杨立新看来,按照“奶粉新政”,第一,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产品配方,通过限制企业配方数,减少恶意竞争,树立优质国产品牌,让消费者看得清楚,买得明白,真正得实惠。第二,规范标签标识等。作为乳业大省,陕西有不少企业和从业者,不能等政策,应该主动想办法,从销售和市场角度探索怎样积极应对“注册制”。  洗牌不可避免 淘汰将成常态  企业该怎样应对?兼并重组,员工如何分流、遣散,怎样处置债权债务?  “既然洗牌不可避免,建议相关企业提前做好债权债务处置安排,特别是人员变动、分流、遣散安排。”陕西睿翔晓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刘娜认为,最严乳业新政下,注册制实施将导致很多品牌整合或消失,这些品牌涉及的公司也将面临清算甚至注销、停止经营,因此而导致裁员、分流、遣散等。  照目前形势,陕西羊奶产业品牌将剩下多少?王伟民分析,目前全省有200多个羊奶粉品牌,大约18家工厂,按照新政规定不得超过3个系列,按一个厂子3家算,保留50多个品牌,也就是说150多个品牌将消失。  “最严政策下,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出局,”宋亮分析,随着注册制实施,预计60%以上现有品牌将出局,配方、品牌乱象得到改善,极大提升市场集中度。陕西乳品企业也将面临成功注册、兼并重组、转型、退出行业等几条道路。目前二孩政策效果不理想,但预计不久后会出台鼓励二胎生育的配套措施,乳业市场前景看好。  “乳业新政对陕西乳品企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机遇,”王伟民分析,陕西乳企不妨利用这次婴粉配方注册制的机遇,携手联合、形成合力。比如组建乳业集团,打造集团式研发中心,整合现有营销团队,确立新品牌,是下一步陕西乳企的迫切任务。在这次乳业新政实施过程中,如果陕西乳业顺应潮流,完全可能上一个台阶,进入婴粉生产大省的行列,有望入列前三位。否则相当数量的乳企将被市场淘汰,淘汰将成为常态。
  • 欧盟修订2006/141/EC号指令中婴儿配方奶粉和较大婴儿配方奶粉的蛋白质要求
    2013年8月28日,欧盟发布2013/46/EU号委员会指令,修订2006/141/EC号指令。批准羊奶蛋白质作为婴儿配方奶粉和较大婴儿配方奶粉的蛋白质来源。最终产品在面市之前应符合2006/141/EC号委员会指令下的营养要求。欧盟各成员国应于2014年2月28日之前生效新规。   根据2006/141/EC号委员会指令,婴儿配方奶粉和较大婴儿配方奶粉的基本配方必须满足婴儿健康的营养需求,并有可接受的科学数据来证明。蛋白质是该要求主要关注的部分。单独的牛奶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或其混合物允许在婴儿配方奶粉和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中使用,而水解蛋白只准许在婴儿配方奶粉中使用。   近几年,羊奶被考虑作为牛奶的天然替代品,由于这两者有相似的口味以及矿物、维生素、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架构(除了羊奶比牛奶的α-S1酪蛋白含量低一些)。2012年,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为支持羊奶蛋白质与牛奶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采取同样的方式用作婴儿配方奶粉的蛋白质来源提供了科学意见。该意见引导了在已经投放市场的羊奶蛋白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产品的开发。然而,还没有针对羊奶蛋白质在婴儿产品中应用的法规。   因此欧盟修订了2006/141/EC号委员会指令,取代之的是2013/46/EU号委员会指令。新规中涉及羊奶蛋白质的规定在以下章节:   1)第7条中的第1段(第二小节)   2)第12条   3)附件1中的2.1、2.3、10.1和10.2   4)附件2中的2.1、2.3、8.1和8.2   此外,在第7条第2段的小节中添加了更多的信息,并且附件3和附件6中脚注/题注被替代。文本中的建议为牛奶或羊奶产品的营养的适用性必须通过适当的研究证明。研究必须参照通用标准并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 食药监通告2016年11月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情况
    2016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28批次,抽样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227批次,因标签印刷错误导致不合格样品1批次,其余样品均合格。本次检测项目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59个指标。  标签印刷错误产品情况如下:深圳市罗湖区爱婴淘儿童百货商店销售的标称美可高特羊乳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倍优幼儿配方羊奶粉3段产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中碘的单位印刷错误,将单位“μ g/100kJ”错误印刷为“mg/100kJ”。检验机构为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对上述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检验报告后,已责令企业对存在标签瑕疵的产品实施召回,查明、整改了企业制罐印刷过程中的问题,并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等规定进行了相应处理。  小贴士:本次检验项目  本次抽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主要包括乳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豆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和乳基婴儿配方食品、豆基婴儿配方食品。  一、抽检依据  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告2011年第10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  抽检项目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比、亚油酸、α 检亚麻酸、亚油酸与α 麻亚麻酸比值、终产品脂肪中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十四烷酸)总量、芥酸与总脂肪酸比值、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叶酸、泛酸、维生素C、生物素、钠、钾、铜、镁、铁、锌、锰、钙、磷、钙磷比值、碘、氯、硒、胆碱、肌醇、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总脂肪酸比、二十碳四烯酸与总脂肪酸比、水分、灰分、杂质度、铅(以Pb计)、硝酸盐(以NaNO3计)、亚硝酸盐(以NaNO2计)、黄曲霉毒素M1或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左旋肉碱、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三聚氰胺、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与二十碳四烯酸(20:4n-6)的比、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20:5n-3)的量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量的比、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等59个指标。
  • 中国乳业的下一个10年
    p   在过去近20年里,是什么推动了中国乳品行业的发展?为什么说光明乳业错过了两个最佳的增长机遇?2012年起,乳品增速显著放缓,是哪些新品类仍取得了高速的增长,为何? /p p   在未来10年中,谁将推动中国乳品行业的前进?为什么说低温时代已经来临?除了品类的机遇,中国企业更广阔的疆场在哪里? /p p   本文从品类的角度分析过去推动中国乳品行业发展的因素,并预测未来即将上升的品类。同时,结合《品牌的起源》与《商战》理论分析过去企业起伏的原因,为企业更好的把握未来提出策略建议。 /p p   在中国市场,我们发现了什么? /p p   在今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三次年会上公布的2016 年销售收入15强的乳品企业名单中,我们发现外资企业仅有雀巢与美赞臣,两者分别以65.2亿元及53.2亿元的业绩占15强6.37%的份额。15强的市场集中度达到59.46%,因此,可以说中国本土乳品企业在中国整体乳品行业中占据着数量与体量的绝对优势。 /p p   这个数据对于行外人来说,颇感意外。或许,最直接的原因是奶粉品类的高曝光度是大众产生错觉,误以为中国企业在外资企业与进口产品夹击下,处境艰难。通过我们汇总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乳品行业主流品类中,除了奶粉品类外资占据近60%的份额以外,其他大品类都由本土企业主导。 /p p   此外,中国乳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自2008年的1375.95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6年的3503.9亿,增长超过2.5倍的。伊利、蒙牛、光明三大乳企在此期间也取得了几乎相同倍数的增长。并且,三巨头2016年的业绩总额是1346.07亿,占乳品行业收入的38.42%。伊利与蒙牛在2016年更是双双入围全球乳业十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ea2fdc94-4065-48d9-8173-1216b96f5c6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营业收入及增长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p p   自2012年起,中国经济增速由之前超过10%,降到2012年的7.7%。随着整体经济进入较低位增长的阶段,乳品行业也在放缓,2012年至2016年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8.80%。 /p p   我们同样的发现,尽管在经济与行业低迷期间,部分品类仍然能取得超高额的年平均增长。相比而言,伊利、蒙牛、光明在过去近10年中几乎与整体行业持平,他们显然,并未持续取得超高额增长。 /p p   一、 在过去,是什么推动了中国乳品行业的发展? /p p   “创新”似乎是一个被过多提及,同样被过多神话的概念,而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创新是品类的创新——基于品类创新的产品才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可口可乐开创并主导可乐品类 雀巢开创并主导速溶咖啡 红牛开创并主导能量饮料。过往的数据不断应验了里斯关于品类的理论:“企业只有一个职能,那就是开创并主导一个新品类”。 /p p   商业发展的动力是分化,分化诞生新品类,新品类的不断崛起才是推动乳品行业不断增长的源动力。我们根据不同品类的高速增长阶段,画出下图,可以看出不同阶段始终有不同的品类在主导乳品行业的增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2.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9d0c660a-1b09-46b2-b792-f0877aa06a2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中国乳品市场部分品类高增长阶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说明:乳饮料、乳酸菌饮料也有过高额增长,但本文未作分析。 /p p   1. 常温奶的崛起与回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3.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fd668062-ea49-45af-940f-279911b1697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3:伊利利乐包纯牛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飞牛网 /p p   基本上在每一个版本利乐的故事中,常温奶(指常温纯牛奶)崛起的经典案例都被反复提及。 /p p   在90年代及以前,中国乳品企业大多以生产低温鲜奶为主。而采用低温杀菌技术,不易长期保存,因此,销售半径有限,企业难以扩大。利乐先后帮助伊利与蒙牛实现长时间储存牛奶,利乐包装的常温奶拥有便于携带、容易储存、亦适合长途运输、价格更低等优势,彼时,正迎合了中国人均液态奶消耗量的爆发式增长趋势 ,蒙牛与伊利开启了中国乳品行业最辉煌的增长年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4.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d447240c-163c-4116-9aa0-7b98dda8e9a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4:中国人均液态奶年消耗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三钱二两,虎嗅网 /p p   “液体乳的结构自1995年以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年,超高温灭菌乳与巴氏杀菌乳占液体乳的比例分别为21.1%和59.9%,到2004年已变成66.7%和18.1%。当年,低温奶与常温奶较量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今日欧美“乳品与植物蛋白”的较量。我们都知道了结果,当初坚持在低温阵营的光明乳业、三元,新希望,燕塘如今的业绩远远低于伊利与蒙牛。 /p p   伊利与蒙牛的业绩分别在2003年与2004年超过光明乳业,并且在2009年时业绩均超过光明乳业的3倍。2009年,蒙牛与伊利在常温奶领域占据的份额超过70%。而在蒙牛、伊利依托常温奶快速向全国发展时,光明乳业坚持以低温巴氏奶为主,并且以华东为主战场。2008年6月,光明时任总裁郭本恒改革为常温奶、低温奶并重的策略并取得显著成果,然而,乳品行业的格局已经逐渐稳固并持续至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5.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18201a83-6bfc-4052-ab63-5ae75393d12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5:三巨头在2000年-2009年期间的业绩变化 /p p   伊利的业绩在2000年至2009年期间平均增长率达到36.89%,蒙牛更是高达126.36%。在常温奶领域,基本上应验了二元法则,只有老大、老二,没有老三。 /p p   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常温奶的增速也开始回落,同时分化出了“高端白奶”品类。基础白奶的增速自2008年起已显著放缓,甚至在2016年出现下滑。 /p p   品类战略分析 /p p   1. 常温奶是低温奶的对立面,蒙牛是伊利的对立面 /p p   对立定理:任何品类,除非有一个敌人,否则无法成功。任何新品牌除非有一个敌人,否则也无法成功。常温奶确立为低温奶的对立面 蒙牛确立为伊利的对立面。蒙牛在初期就将“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作为口号。结果,常温奶胜出了,蒙牛不仅成了内蒙古的第二,更成为中国的第二。 /p p   2. 在无人竞争的地区展开 /p p   侧翼战原则:在无人竞争的地区展开。常温奶在2000年初是一片无人的战场。并且,伊利与蒙牛非常幸运,当时乳品行业的区域巨头如光明、新希望等坚持低温,反而为伊利与蒙牛留出了机会,等光明回头,已8年过去。 /p p   3. 光明应该怎么做? /p p   在错过常温奶机遇后,光明应当坚持做常温奶的对立面。 /p p   光明乳业在2008年放弃了坚持低温奶的策略,改为常温奶与低温奶并重,这条战略违背了对立面原则和“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按照兵力法则(集中优势兵力,胜利通常属于更强大的一方),光明应该坚持做低温奶,并且将奶源与渠道扩展到全国,等待低温奶大潮的来临。而不是在蒙牛与伊利建立起全国的优势时,用自己的弱项对抗竞争对手的强项,并分散自己的兵力。 /p p   在最近几年的常温酸奶商战中,伊利的安慕希与蒙牛纯甄同样利用有着强大的低线渠道优势(兵力优势)超越了光明乳业的莫斯利安。 /p p   2. 儿童的短暂辉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7.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4de31c93-44ef-4eb1-bc7e-635eb155749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6:旺仔牛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旺旺京东自营旗舰店 /p p   实际上,目前为止,儿童奶没有国家的统一标准。并且,各企业对儿童奶定义混乱。儿童奶在各调研机构的划分中也不统一,既可能包含儿童乳饮料,也包含儿童牛奶。 /p p   尼尔森以常温乳制品划分出儿童奶的类别,包含着儿童白奶、儿童常温酸奶、儿童乳酸饮和儿童风味奶。 /p p   通常的说法是,儿童奶的崛起于2008年,过往描述市场的需求表述是:“孩子的普遍偏食也使‘全面营养’成为家长最大的未满足需求,亟待专为儿童研制的专属牛奶填补这些空白”[7],蒙牛未来星首开战场,随后,伊利QQ星、光明、旺旺等也加入。在2009年,常温奶总体增长缓慢,儿童奶却取得了53.2%的增长率。” 目前,该品类以旺仔牛奶为主体,销售额占比达59.4%,其次分别是伊利的QQ星(23.3%)和蒙牛未来星(12.3%)。 /p p   不过,从目前尼尔森的数据来看,在2016年、2017年,儿童白奶、儿童乳酸饮、儿童风味奶平均下滑均接近2位数。唯儿童常温酸奶于2017年6月滚动年度增长率高达107%。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8.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c027e35d-17cd-4b46-8495-f910d188839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7:旺仔牛奶2010年-2016年销售额 /p p   说明:旺仔牛奶的业绩原始数据多为美元,表格中为换算成人民币。2010年业绩9.31亿美元,按照2010年12月31日汇率6.6227换算 2011年业绩12.396亿美元,按照2011年12月30日汇率6.3009换算 2012年业绩15.29亿美元,按照2012年 12月31日汇率6.9343换算 2013年业绩18亿美元,按照2013年12月31日汇率6.0969换算。 /p p   2007年至2011年均是旺仔牛奶的高速增长期,据报道,此间年复合增长率为33%[9]。根据FBIF搜集的公开数据,旺仔牛奶在2012年仍高速增长,但从2015年就快速回落。相比蒙牛未来星,旺仔牛奶诞生的更早,它于1996年创立,连续增长了17年,直至2014年首次下降0.8%[10],此后迅速下滑。 /p p   品类战略分析 /p p   1. 儿童奶不是一个品类 /p p   在查询儿童奶的信息的时候,作者充满着困惑,究竟如何定义?极其纷繁复杂。作为消费者而言,一旦想起儿童奶,可能的联想是什么?换个角度,当提到旺仔牛奶、QQ星的时候,他们代表着什么品类?恐怕,很多业内人也回答不清楚。因此,品类的角度,当消费者从品类的角度思考的时候,无法快速联想起品牌。 /p p   儿童奶本身是一个非常弱的品类名称。 /p p   2. 旺仔牛奶没有对手 /p p   旺仔牛奶没有对手,旺旺内部的伙伴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旺仔牛奶这么多年一枝独秀,但似乎不可持续。尼尔森数据显示2017年年初至6月,旺旺的儿童风味奶市场占有率高达94%。据了解,旺仔牛奶单品占旺旺的儿童风味奶的比重在95%左右,因此,几乎是以一个单品垄断了整个儿童风味奶的品类。 /p p   二元法则看着挺玄乎,但是至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伊利与蒙牛、费德勒与纳达尔。伟大品牌,伟大的人物,需要伟大的对手! /p p   作者尝试作为消费者的角度去回想,我们为什么快忘记了旺仔牛奶、营养快线、花生牛奶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产品。原因不仅仅是品类本身的衰落,也多因缺乏对手,没有对抗,就没有关注,容易被人遗忘。 /p p   3. 儿童牛奶与儿童饮品糖份高糖、配料丰富与消费趋势相违背 /p p   当前的消费潮流是追求更天然的产品、更简单的产品。因此,高糖与较丰富配料的产品将逐渐淡出消费者的选择。这个趋势同样解释了包括娃哈哈营养快线在内的乳饮料下滑的原因。 /p p   3. 高端白奶顺应时代的潮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9.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c5259afe-702c-4fbe-9cf5-6512b1f540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8: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网酒网 /p p   白奶:尼尔森定义为100克牛奶蛋白质不小于2.9克的牛奶(主要是纯牛奶)。 /p p   2005年蒙牛“特仑苏”横空出世,就此拉开了中国高端奶的战争。“从2005年上市至今,特仑苏十多年来始终保持双位数增长”。 /p p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这句广告语家喻户晓,更实现了与普通牛奶的强烈区隔。紧跟着蒙牛,伊利于2006年推出高端品牌金典与之抗衡。目前在高端白奶领域,也主要是由特仑苏与金典主导。 /p p   按照尼尔森2017年1月到5月份的数据,高端白奶品类特仑苏销售额市占率48.2%,金典37.4%。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0.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cc8421d7-f18d-4e74-93cf-4b7c4060d34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9:特仑苏2012年-2016年业绩,其中2015年业绩为根据媒体报道预估 /p p   特仑苏为常温奶开拓了全新的市场,随着高端白奶的竞争加剧,为实现与特仑苏的差异化,金典推出了“有机奶”,又将高端领域的竞争拔到新的高度,如今在有机奶领域,虽有特仑苏、圣牧参与竞争,但中国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p p   中国有机奶年增速在 20%以上,2016 年中国有机奶预估达到 115 亿元,并且,从2015年到2020年还将保持16.2%的复合增长率。 /p p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的数据同样显示2007 - 2017 期间全球有机奶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7%,中国更达116.3%。 /p p   《2016全球有机农业研究报告》:2014年,全球有机食品市场销售总额为626亿欧元,而中国有机食品销售总额仅为37亿欧元,占比仅为6%,中国的有机奶有着广阔的增长空间。 /p p   品类战略分析 /p p   1. 特仑苏开创高端奶新品类:蒙牛自己向自己发起的进攻 /p p   2005年,蒙牛成立才7年,业绩就与伊利缩小到13.75亿,在2006年进一步缩小到1.8亿,更是在2007年时实现超越。高端奶的出现是在蒙牛与伊利双双超越了光明,在常温奶竞争白热化的阶段。 /p p   常温白奶在经历了数年高速发展后,整体增速相对回落,2005年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消费升级需求强劲,因此,高端奶是有效的品类升级和差异化竞争策略。高端奶虽然可能抢占了蒙牛自身的基础白奶份额,但商战的策略是,与其让别人抢走自己的市场,不如让自己抢走自己的。 /p p   2. 真正的品牌是某一品类的代表 /p p   特仑苏的推出淡化与蒙牛的联系,以独立的品牌名推出全新的品类,“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让特仑苏高端的形象牢牢占据消费者的心智。但特仑苏后续推出有机奶、酸奶,这点违背了品类的战略:一个品牌只能代表一个品类。消费者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当消费者想起有机奶和酸奶时,第一个联想都不会是特仑苏,尽管特仑苏代表着高端。但不意味着在有机奶与酸奶领域做得最好。 /p p   3. 强化“有机奶”是漂亮的侧翼战 /p p   提起有机奶,相信,有不少的消费者可以脱口而出:圣牧有机奶、金典有机奶。这说明不管是圣牧还是金典,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伊利金典采用进入有机奶的方式避开与特仑苏的正面竞争。侧翼战原则:在无人竞争的地区展开。 /p p   而新兴企业圣牧,要想与大企业竞争,更需要回避领先企业的优势阵地,有机奶对于牧场奶源有着极高要求。因此,能有效的建立起壁垒。符合游击战原则:找一个足以守得住的细分市场。 /p p   4. 酸奶:低温酸奶快速增长,常温酸奶起飞 /p p   酸奶分为低温酸奶与常温酸奶,低温酸奶在中国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常温酸奶仅起步于2009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1.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bac07ef2-e80f-4c34-8b1f-2d98d3789f0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0:2011-2017年低温酸奶销售额与增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来源:东方食品饮料 /p p   随着消费升级、冷链的发展,低温酸奶在中国持续增长,2011年-2016年期间增速稳定在10%以上。然而,在中国市场,当前最耀眼的明星是“常温酸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2.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2718c540-15a8-4147-a6c1-c34093b84ad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1:常温酸奶的业绩与历年增长 /p p   在2010年到2017年期间,常温酸奶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3.21%。进入2017年虽有回落,但在2017年 1-5 月同比增长仍然高达32%。 /p p   常温酸奶的商战颇为经典,常温酸奶在光明莫斯利安率先推出后迅速起飞。低温酸奶的发展在中国的低线城市严重受限于冷链,正如在90年代低温奶无法扩展到全国的背景一样。常温酸奶却避开了冷链的问题,得以在全国市场大规模铺开。 /p p   原本,作为品类开创者的光明有着巨大的先发优势,业绩同样给予了光明回报,莫斯利安的销售额从2010的1.6亿飙升到2016年的67.23亿。 /p p   或许令光明措手不及的是,眼见莫斯利安(保加利亚酸奶)的迅速崛起,伊利与蒙牛迅速采取防御措施,蒙牛于2013年推出纯甄(丹麦酸奶),伊利于2013年年底推出安慕希(希腊酸奶),凭着渠道的纵深优势,安慕希与纯甄相继于2016年与2017年上半年反超莫斯利安。 /p p   安慕希2016年销售额预计在80亿[25],2017年上半年伊利安慕希在常温酸奶中市占率位居第一,约 43%,纯甄市场份额为25.8%,莫斯利安仅为21.7%。 /p p   随着常温酸奶的大热,也带动了常温酸奶品类的大规模创新,也有个别取得不俗的成绩。 《财经啸侃》报道,2016年君乐宝的开菲尔常温酸奶(俄罗斯酸奶)的销售额可达15亿左右。 /p p   现在全中国几乎都要被世界各国的酸奶占领了:希腊酸奶、冰岛酸奶、俄罗斯酸奶、瑞士酸奶,都是欧洲的,北美现在开始盛行澳大利亚酸奶,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中国酸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3.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1bc809ba-4e9b-40b6-a376-2510bf33201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2:安慕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双喜商城 /p p   品类战略分析 /p p   1. 商业发展的动力是分化 /p p   常温酸奶商战的经典程度几乎可以比拟于常温奶在中国的崛起。当全球都在酣战于低温酸奶时,中国的常温酸奶悄然崛起。 /p p   然而,常温酸奶的机会正是在于中国酸奶需求的迅猛上升,同时中国冷链体系的不完善的阶段形成了巨大市场空缺(这是常温奶故事的翻版)。 /p p   可以说常温奶的成功,是中国企业寻找到的一个新的无人战场。 /p p   2. 渠道劣势让光明失去了第二次崛起的机会 /p p   在常温酸奶领域,光明被伊利与蒙牛超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光明的主战场始终在华南与华东,而全国范围的纵深渠道是蒙牛与伊利的优势。通过尼尔森2015年-2017年的数据我们也发现,常温酸奶在重点城市增长放缓,但在低线城市与县乡镇迅猛增长。与此同时,在华西、华北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华东和华南。因此,伊利与蒙牛在渠道上避开了与品类开创者光明的正面竞争,通过低线城市、乡镇的渠道实现弯道超车。 /p p   渠道优势就是“领先者的兵力优势”,《商战》的兵力原则:没有任何原则能像兵力原则这样处于根本地位。这是一种自然法则:大鱼吃小鱼,大公司击垮小公司。 /p p   可口可乐是全球领先的可乐品牌,那么,他在全球几乎所有的地方都会成为领先品牌。 /p p   光明乳业失去这次机会的原因也在于蒙牛与伊利的快速防御。相对较小的企业要胜出,需要在大企业暂时没有兴趣、无暇、无力顾及的战场,或者,要在大公司有反应之前快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否则,只能指望着大公司太笨。 /p p   5. 奶粉:稳定持续增长,却是中国最艰难的战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4.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4647c1f8-4ba2-43c4-b85d-90200a2b89b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3: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各品牌份额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中信食品】奶粉行业深度报告 /p p   中国奶粉市场,目前海外品牌与国产品牌比例约为6:4。排名前10的奶粉企业,外资占据6家,并且前4均为外企。 /p p   另外,根据星图数据发布的《2017年H1线上乳制品及非酒精即饮饮料市场大数据白皮书》显示,在线上,外资品牌的集中度更高,Top 10的前7家均为外资,更占据了68.1%的份额,如果了解了君乐宝从废墟上崛起的故事,就足以理解中国奶粉企业想要翻盘的艰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5.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0e3437b3-644d-4c92-8a85-80521898b77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4:中国婴幼儿奶粉始终维持较高增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来源:易观智库 /p p   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仍然维持高增长。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一方面是诱人的市场,同时配方奶粉注册制的实施,将使用中小品牌的退出将给市场留下一定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国内品牌肩负着赢回国民信任的使命。 /p p   中国企业并非没有机会,飞鹤乳业就凭借定位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不仅帮助自己,也帮助国产奶粉扳回一局。 /p p   飞鹤近年业绩增长迅速,2016年业绩68亿元,较2015年增长8%,业绩排名国内乳企第5名,其高端奶粉业务2016年增长80%。2017年一季度,在高端奶粉的带动下,飞鹤乳业整体实现同比增长34%。 /p p   另一家值得一提的是澳优乳业,凭羊奶粉的定位,独辟蹊径,在2012年-2016年期间实现了高达38.68%的年均增长率。2016年,其佳贝艾特婴幼儿配方羊奶销售额为7.99亿元,国内市场6.64亿元,同比增长43.9%,海外市场1.35亿元,同比增长71.6%。 /p p   澳优乳业2017上半年销售17亿同比增长36%,2017年一季度,澳优乳业自有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在中国地区销售额大幅增长72.7%。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6ae0bd4c-071e-4847-a739-8d9a78f121c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5:澳优乳业营业额维持较高增 /p p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目前儿童奶粉仅占到奶粉700亿大盘的6%-10%,加之近几年,羊奶粉不上火、吸收好等极高营养价值日益被高端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市场或迎井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84d10bca-6c28-4629-9ce9-05fd995b9cc8.jpg" / /p p   品类战略分析 /p p   1. 寻找领先者的弱势 /p p   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在演讲中说飞鹤的定位就是研究外资品牌的优势和弱点,进行差异进行品牌定位,寻求突破。 /p p   “洋奶粉的优势正是洋奶粉的劣势:进口奶粉的核心强势,就在于其全球品牌、全球品质与配方。与此强势所伴生的弱点,是进口奶粉很难去强调它们的奶粉更适合中国宝宝营养需求。” /p p   君智咨询董事长谢伟山说国产奶粉去强调品质,是错误的战略定位。从消费者心智角度分析,尽管国产奶粉品质达标,但消费者为什么要去冒风险尝试? /p p   2. 开创新品类 /p p   不管是羊奶粉,还是特配奶粉、有机奶粉等等,都属于高端奶粉,并且它们分别开创了新品类。而高端奶粉 随着消费者升级,需求不断扩大,因此,它有着更大的增长空间。 /p p   澳优乳业虽然不是国内羊奶粉的开创者,也并非羊奶粉的领导者,但在品类未得到大众广泛认可之前(多少消费者知道排名第一的羊奶粉?),其国际化品牌的形象让澳优吸引了更高的曝光度,因此,我们预测,澳优更有优势在未来成为羊奶粉的主导企业。 /p p   3. 君乐宝不是靠品质获胜 /p p   回顾君乐宝崛起的案例,实际上,君乐宝无法通过一己之力,以品质来改变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的信心。事实上是,君乐宝是通过学习小米通过电商卖手机,把奶粉的战场转移到电商,并且以低价策略获得成功。在当时,电商对于奶粉品类而言,就是一个狭窄的战线。而低价,就避开了洋奶粉的正面竞争。 /p p   二、 在未来,谁将推动中国乳品行业的前进? /p p   是什么驱动中国的品类变化? /p p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化加快,人均消费能力大幅度提升,千禧一代更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这些都是驱动中国品类变化的最根本的因素。 /p p   与此同时,当前中国特色的有: /p p   1.消费升级并不是同时进行:中国有发达的市场,也有发展中市场 /p p   2.冷链主要是在一线城市,但冷链体系在逐渐完善 /p p   3.中国乳糖不耐受的比例占90%以上 /p p   4.中国经济放缓意味着增长空间受限,大中型企业有国际化的动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4.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5047ab8c-a3e1-400a-91fc-4d04b4e4a22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7:中国乳品行业的未来趋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说明:灰色代表已经在减少或将减少,蓝色代表正在上升或未来会上升 /p p   基于以上的消费市场的变化,我们预测中国未来的主战场: /p p   未来的战场 /p p   1. 低温时代来临 /p p   围绕低温与常温争论的话题有无数个。但是,在全球超过90%的国家以低温巴氏奶为主,而低温巴氏奶占据了超过70%的全球当消费份额[28]。除了极少部分国家以常温奶为主,包括法国、比利时等国,但毫无疑问,低温巴氏奶注定成为全球主流。 /p p   商战就是为了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在消费者心智中,“鲜”永远是更好的,品牌不要指望赢得跟消费者的辩论。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饮料界NFC与HPP果汁可以快速增长的原因,因为更“鲜”。低温奶随着冷链的完善,在未来会大规模的增长,并且将取代常温奶成为主流。 /p p   图18:巴氏奶的历年数据,基本上维持较高增长 /p p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集团与尼尔森 /p p   尼尔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巴氏奶规模约345亿,其中低温酸奶占据绝大多数,同时也是增速最快的,达232.5亿,同比增长9%。中国市场2011年-2016年期间,低温奶的增长基本上超过了常温奶的2倍。 /p p   未来至少三个低温的细分品类有着较大增长机会:低温酸奶、低温乳酸菌饮料与冷藏白奶。 /p p   a) 低温酸奶引人注目,低温乳酸菌饮料与冷藏白奶迎来机会 /p p   低温酸奶: /p p   目前,国内常温酸奶的高额增长,实际上预示着低温酸奶的增长潜力。 /p p   低温酸奶的竞争趋势,美国市场已经基本上帮助中国写好。Chobani为代表的希腊酸奶大量分食了达能和优诺为代表的传统酸奶。而在2014年,Chobani却面临下滑,希腊酸奶面临最大的挑战不是来源于传统酸奶的反击,而是“消费者正在快速切换早餐场景的产品选择”,同时,Chobani还陆续面临包括Stonyfiled为代表的有机酸奶,Siggi’s为代表的冰岛酸奶,Noosa为代表的澳大利亚酸奶等等新兴细分品类的挑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6.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0ea4046b-e345-4a1b-bea2-bc9e4c93487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9:从2010到2016美国酸奶市场份额的变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来源:General Mills Loses the Yogurt Wars | Fortune.com /p p   当然了,Chobani聪明的采用重塑食用场景与开发新品类,包括开发饮用型酸奶“Dink Chobani”在内的策略进行防御(自我进攻)。 /p p   根据英敏特的数据,饮用型酸奶在过去5年中(2011-2016年)增长了62%,并且将在2021年达到100亿美元的体量,与此对应的是2016年勺用型酸奶的体量是82亿美元[30]。Chobani的CMO Peter McGuinness也信心满满的表示,饮用型酸奶最终会占据30-40%的酸奶市场份额[29]。 /p p   在北美,预计冰岛酸奶,澳大利亚酸奶等等小众品类会分食市场,但估计难以撼动希腊酸奶的地位。因为,消费者已经无法分清楚各种类型的酸奶到底有怎样的区别。但饮用型酸奶更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而强大的品类,并与勺用型酸奶形成竞争。因为,按照里斯品类的理论来分析,只有饮用型酸奶是勺用型酸奶的更显著的对立面,消费者非常容易记住和区分。 /p p   在中国市场,常温酸奶格局基本已定。低温酸奶领域仍未有全国性的领导品牌,高端品类里目前有乐纯为代表的希腊酸奶,但还较小众。 /p p   有着美国市场Chobani的示范效应,同时安慕希成为中国市场常温酸奶的代表,两者都是希腊酸奶,预计未来在中国市场低温领域希腊酸奶更有机会胜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7.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8430987b-3547-4418-afa0-da6b6c102fe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0:乐纯酸奶 /p p   低温乳酸菌饮料与冷藏白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9.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73ed953d-a84e-484b-a1b0-8c1f3360231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1:2016 年与 2017 年 1-5 月不同品类销售额增速对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食品饮料大消费黄付生 /p p   根据尼尔森与太平洋研究院的数据,2017 年 1-5 月常温酸奶和常温乳酸菌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约 32% 和 31%,属于乳品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子品类。 /p p   冷藏白奶目前增长并不明显,根据尼尔森数据,今年截止2017年6月,冷藏白奶仅增长了6%。光明的鲜奶品牌优倍业绩总体上升,但不平坦,2014年优倍鲜奶实现销售额11.6亿元,同比增长29%[31],但是在2015年却下降2.33%[32],2016年再上升10%,并且,其业绩主要来自于华东地区的销售[33]。 /p p   本文对于低温乳酸菌、冷藏白奶增长潜力的观点都相同,包括常温酸奶,常温奶的发展都得益于过去冷链系统的不完善。当冷链更加成熟,低温乳酸菌饮料、冷藏白奶都会赢来新一轮爆发。 /p p   b) 区域乳企高速成长,并购加剧,最大的翻盘机会来临 /p p   “由于保质期短、对冷链运输设备要求高,低温巴氏奶的原料奶必须就近而取,且需要全程冷链运输,销售半径也只有三五百公里。”[34]这些因素导致了当前中国低温巴氏奶是一个高度分散的产业,市场集中度低。 /p p   这意味着,地方乳企,更有机会守住当地市场,进而向全国进攻,甚至有机会凭借低温奶实现对乳业巨头的弯道超车。 /p p   过去,低温奶是以光明、新希望以及三元为代表的区域性企业为主。但面对常温奶的放缓,低温奶市场高速增长,蒙牛与伊利早早就开始行动,并已经位列第一阵营。伊利2016年报显示:低温液态奶零售额市占份额为16.2%,比上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而蒙牛截止2015年6月底,合资公司旗下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4.1%,位居中国低温乳制品行业首位。 /p p   在2017年3月份,蒙牛增持中国最大的原料奶生产商现代牧业的股份至61.3%,进一步扩大其在低温奶领域的控制能力。 /p p   目前,区域乳业也不甘偏安一隅,新希望乳业、福建长富、重庆天友、北京三元、辉山乳业、科迪乳业正快速成长,低温奶前景的一片看好,甚至还引来了统一跨界加入,新一轮奶业大战、收购战即将上演,未来谁掌握了最大量的奶源,谁可能就主导了中国未来低温的战场 /p p   2. 高端化 /p p   前述的低温酸奶、鲜奶都是属于高端的品类。高端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日益庞大之下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p p   除了酸奶与鲜奶,目前有更多的品类可以归于高端一类,包括前文提及的羊奶粉,有机奶,特配奶粉。此外,模拟母乳奶粉、奶酪、无乳糖或低乳糖等品类也有巨大的潜力。 /p p   a) 模拟母乳奶粉 /p p   “对宝宝来说,母乳是最好的成长食粮”,这是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轻易认同的观念,从品类的角度来看,这是目前任何奶粉都无法取代的。因此,近年也兴起母乳喂养的潮流。对于乳品企业而言,奶粉的机会在于,告诉妈妈们,我的奶粉成份可以跟母乳一样。因此,雅培与雀巢先后推出了模拟母乳的新配方——HMOs(人乳低聚糖)配方。在国内,包括合生元与量子高科在内的企业也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推动该品类的发展。如果技术得到进一步的突破,将开创一个全新的市场。但目前该品类只有少数研发实力强大的企业能做。 /p p   b) 奶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13.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b7d423ed-7481-4864-9fff-054d3efeca0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2:酪艺海鱼芝士小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天猫酪艺旗舰店 /p p   奶酪被称为是“乳制品金字塔高端的产品”。 /p p   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2007-2017年间,奶酪在中国增长了841.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到25.1%。目前中国市场较为分散,以外资为主,Savencia(百吉福品牌的母公司)25.9%,恒天然占据9%。随着中国人收入的上升,只在《猫和老鼠》或者《谁动了我的奶酪》听过奶酪的中国人,早就迫不及待的想尝下鲜。 /p p   当然,中国的乳品企业也早已跃跃欲试,光明乳业较早就推出包括小小光明在内的奶酪品牌,伊利也迅速行动,推出了“酪艺”零食。此外,光明食品集团在2015年完成以色列最大食品企业特鲁瓦(Tnuva)的收购时就有计划将其旗下的奶酪业务引入中国市场。 /p p   c) 无乳糖或低乳糖乳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14.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f4dc051a-3dd7-4227-b90f-a32e7384133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3:无乳糖高端乳品品牌Fairlife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 a href=" http://www.packagingstrategies.com" www.packagingstrategies.com /a /p p   中国乳糖不耐受的比例占90%以上,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植物蛋白饮料市场的原因,随着消费者意识的觉醒,无乳糖或低乳糖概念的牛奶将大有前景。 /p p   东亚人种的乳糖不耐受比例全球最高,欧美的比例普遍低于20%,但无乳糖概念更早在欧美兴起。欧睿咨询的数据估计,全球无乳糖乳制品2015-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平均为7%左右,至2020年,市场规模将占整体零乳糖食品(销售额约88亿美元)的80%。主打无乳糖概念的产品销售大热。 /p p   芬兰人的乳糖不耐受比例在欧洲相对较高,达到17%,似乎也因此,无乳糖产品也更早的流行。2000年,维利奥发明了去除乳糖同时保留牛奶的新鲜天然风味的无乳糖生产技术,实现了将牛奶中乳糖降低至0.01%[35]。2001年,维利奥无乳糖液态奶产品在芬兰上市后就大卖。2012年,无乳糖牛奶产品净销售额达1亿5000万欧元。有意思的是,那些没有乳糖不耐受的消费者,也纷纷选择无乳糖产品,因为“更健康、更安全”。 /p p   可口可乐品牌Fairlife同样是一款无乳糖高端乳品,2015 年上市销售额就达到了 9000 万美元,2016年增长了79%。 /p p   目前,国内也有众多企业推出无乳糖品牌,包括伊利舒化奶,但目前绝大多数品牌都显得非常低调(未占领消费者心智),更未有领导性品牌出现。或许和消费者意识淡泊有关,但对于企业而言,却是一个机会。 /p p   对于乳品企业来说,无乳糖或低乳糖产品或许不是唯一选择:羊奶粉、植物蛋白饮料同样可以起到替代的作用。当然,乳业巨头早就行动 ,在植物蛋白领域,2014年蒙牛与WhiteWave白波食品合作推出了植朴磨坊、伊利推出核桃乳。当然,目前在高端领域,仍未为全国性领导品牌,这又是一个机会。 /p p   3. 全球化 /p p   全球化是中国企业当前必然的选择,已有华为、联想、小米等企业获得了相对成功,这给中国企业带来鼓舞,而在乳品行业里目前包括伊利、蒙牛、光明、澳优在的企业也在积极扩张。 /p p   全球化不仅仅是获得业绩增长的途径,更意味着可以利用全球的资源进行创新,而获得更持久竞争力,全球化已经不是一个讨论要不要进行的话题,而是中国企业必须采取的行动。 /p p   在FBIF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中,我们曾分析过,全球主流的食品饮料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全球化企业。雀巢就是高度全球化的企业,在全球191个国家销售产品,雀巢瑞士本土的业绩竟只有1.65%,大中华区的业绩达到人民币450亿,但也仅占7.3%。百威英博2016年业绩为455.17亿美元,北美仅占34.49%。百事在全球服务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00多个,2016海外业绩占42%。 /p p   全球化的本质是“渠道的扩张”,蒙牛与伊利在中国取得成功,同时能够持续维持双寡头局面,重要甚至根本的因素在于渠道的掌控,两家是乳品企业里渠道最广、最深的企业。 /p p   但全球化仍然脱离不开“品类战略”。当一个品类在一个市场成熟后,获得增长可以采取的策略是在原有的市场上进行品类的创新升级,或者是将现有的即将衰退的品类扩张到低端的市场,可以反复如此进行或者同步进行。这就是为什么可口可乐(仅指可乐品类)在美国低增长甚至下滑时仍能在全球获得相当长久的增长:全球化的力量。 /p p   全球化的“品类战略”的规律是是什么?高端攻占低端。 /p p   a) 中国乳品企业的国际化还在起步的阶段 /p p   整体而言,中国乳品企业的国际化还在起步的阶段,并且以扩张奶源为主,海外收入占比非常小,但部分企业已稍有起色。 /p p   光明乳业: /p p   2017年上半年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09.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6%,其中海外收入(指“新西兰新莱特”,代工生产营养品和特殊乳品原料)实现营业收入20.03亿元,同比增长39%,为光明乳业贡献了近1/4的利润,海外业绩占比达到18.34%。相比于2016年,海外占整体收入的14.35%,比重在大幅度提升。 /p p   2017年5月30日,新莱特乳业宣布完成对新西兰乳业公司100%股份的收购,进一步扩大其产品。可以预见,未来光明乳业的海外收入会进一步上升。 /p p   从光明集团的频繁海外布局,包括收购以色列最大的综合食品企业(也是以色列乳制品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均可以看出光明欲通过国际化来弥补乳品版块与伊利与蒙牛差距。此举,已收到了一定效果。 /p p   伊利集团: /p p   伊利的国际化这几年占据了较高的曝光度,但目前更多是在扩大奶源上或创建研发中心上,但海外业绩仍未有体现。 /p p   但通过伊利此前欲并购美国的全球最大的有机酸奶生产商Stonyfield与近日竞购全球第二大乳制品供应商迈高公司也可以看到伊利的战略意图。 /p p   倘若收购Stonyfield成功,高端的有机酸奶是伊利进入欧美高端市场的极佳切入品类,但最后因达能将其卖给Lactalis,憾未能成。 /p p   迈高公司为世界乳制品市场第二大供应商,目前其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出口量占全球乳品贸易的8%。若收购成功,不仅为伊利提供更丰富的全球奶源,更将大幅度提升伊利整体的业绩。 /p p   澳优: /p p   澳优乳业海外收入仅次于光明乳业,但其海外业绩占比较高。根据澳优乳业2016年报,澳优乳业集团年收入为27.40亿元,海外销售额为9.2亿元,占比33.6%,通过“澳优的业务版图及销售网络”,我们可以发现,业务涉及的国家超过30个。 /p p   澳优乳业凭借羊奶粉不仅可以进入中国市场,羊奶粉的高端品类同样具有扩展全球的优势。 /p p   此外,蒙牛乳业、新希望乳业、飞鹤等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 /p p   b) 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p p   不管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还是当前中国企业扩张全球奶源,或是并购高端品类全球扩张,都离不开一个品类战略:高端攻占低端! /p p   全球奶源:其实解决的就是消费者心智中洋奶比中国奶好的问题 /p p   达能收购白波获得业绩增长,就是通过并购的手段推进达能的品类升级 /p p   伊利欲竞购Stonyfield就是欲图通过高端品类进入高端市场(欧美) /p p   澳优羊奶粉可以在全球获得高增长,同样是高端攻占低端。 /p p   总之,中国乳品企业走出去,针对两种市场不同的可行策略: /p p   - 新兴市场:寻找新兴市场的缺口,进行渠道延伸(相当于中国本土更加深入低线市场) /p p   - 发达市场:并购高端的品类,进入发达市场,并进行全球扩张。 /p p   新兴市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15.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f182429a-f3f0-429e-bb96-e3ac8a97680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4:麦肯锡于预测的全球各地的乳品市场缺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Got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U.S. Dairy industry /p p   麦肯锡于2016年1月发布的美国乳品行业的一份策略的报告《Got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U.S. Dairy industry》,针对美国乳品市场的低迷,其敦促美国企业尽快向新兴市场扩张。 /p p   “全球各地的乳品市场缺口”的附图就显示了各国的乳品缺口,实际上在亚洲,印度是除了中国以外缺口最大的市场。但相比于非洲、俄罗斯、拉美、中东,中国的市场显然已经不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当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听麦肯锡的建议,紧接着数据出来了,2016年美国乳制品出口市场低迷,库存过剩[37]。 /p p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当前也是面临的与美国当年相似的境遇,乳品增长整体放缓,那么,完全可以放眼全球。碰巧的是,乳品最大的缺口市场,大多都落在了“一带一路”延线上。全球市场的缺口对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美企业是机会,对于中国企业同样也是。因此,中国企业“全球奶源,中国市场”的战略,完全可以改为“全球奶源,全球市场”。 /p p   中国企业的正确做法是,选择一个市场,寻找中国相对优势的品类,攻占市场。目前看来,中国的“常温酸奶”在新兴市场就有着强大品类的优势,因为,印度、非常、拉美、中东市场的冷链体系估计还不如中国完善。 /p p   发达市场: /p p   欧美乳品发展相对成熟,过去一直是欧美兴起的潮流,逐渐转移到中国。欧美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机会也在于高端的品类,如羊奶粉、有机奶、无乳糖等等。那么中国企业近期最佳的策略在于并购有优势品类的标的,再试图进入。否则,中国本土的品类在欧美市场不占优势。 /p p   光明在收购以色列食品公司Tnuva时,战略也很明确,推动Tnuva的高端乳制品(奶酪)拓展到欧美市场。伊利此前欲收购Stoneyfield也有着相似的战略。 /p p   总结 /p p   品类战略,决定的不是今年或者明年企业的业绩,而是决定着未来3年、5年甚至10年的业绩。品类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企业高瞻远瞩,还有要破釜沉舟的实施决心。 /p p   历史上,波音公司面临二战结束后军用飞机订单将锐减,破釜沉舟,将“5年平均年度税后纯利的3倍”投入研发民航客机,波音707就这样诞生了,从此世界进入了喷气式时代。波音的案例属于历史上经典品类升级与自我进攻的案例 GE新任CEO杰夫?伊梅尔特着力精简GE业务,聚焦在核心工业业务,而剥离增长缓慢、技术含量低的非工业业务。都体现了企业的高瞻远瞩与破釜沉舟,他说“我的决定将在未来数十年内显现出成效,但在创造长期价值上,我们从不会畏首畏尾。” /p p   企业欲获得最高并且持久回报,始终应当选择高增长品类,在资源上重度投入(研发、渠道、营销等各方面)。在当前中国市场,任何一个新兴品类,只要没有代表的品牌,或者品牌没有成为品类的代表,都有机会重塑格局。 /p p   20年前,10年前的乳品行业竞争的赛道只有几个,如今,更多的企业成长为全国性企业,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同时更多的中国企业将走向全球,竞争的战场可能演变为几十个,上百个。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领域不是品牌与品牌的竞争,而是品类与品类之间的战争。 /p p   商战,变化无穷,对于大企业而言,拥有的只是优势 而对小企业而言,永远不缺机会。& nbsp /p
  • 乳品企业需要分析仪器行业不断技术革新——访圣元国际集团检测技术总监宋晓丹先生
    p    strong 仪 /strong strong 器信息网讯 /strong 近日《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注册管理办法》)出台,人们的目光又聚焦到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国家对乳制品行业如何布局?今后的乳制品行业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对检测仪器有哪些更高的需求?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采访了圣元国际集团检测技术总监宋晓丹先生。Waters公司食品和环境高级市场经理黄春陪同参加本次采访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8456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insimg/28e4e5eb-3fe0-4f60-b893-66f85796109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8458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insimg/c6d07cfb-9f30-4a4e-99ad-fff175f86c2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366092" 圣元国际集团检测技术总监宋晓丹先生 /span /strong /p p    strong 国家布局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营养成分的检测 /strong /p p   谈到目前国内乳制品行业现状,宋晓丹说道,“今天可以负责任讲,中国的婴儿奶粉监管是全世界最严的,中国婴儿奶粉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是全世界最强的。我们所有的婴儿奶粉企业,包括乳品企业,食品安全检验项目是全世界最多的。”,“即便现在我们在食药总局网站上还能看到有一些企业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合格”,但“没有一个是食品安全风险,它只是一个标签的标识错误,营养素的含量是不是完全达标,但都没有安全风险,这个就是我们的进步。证明中国政府和企业对乳品的质量管理是极其严格的,我们消费者都应该放心饮用中国的乳制品。” /p p   安全已经不是中国乳制品最大的问题,那么乳制品的营养呢?宋晓丹介绍道:“70-80年代中国的奶粉只有全脂奶粉和全脂甜奶粉。牛奶直接干燥就是全脂奶粉,但是这种奶粉有个缺点就是不易溶。在其中加入蔗糖帮助乳粉溶解,就是全脂甜奶粉。后来国际交流多了,发现我们的孩子,尤其是没有母乳吃全脂甜奶粉的孩子体质不如别人。我们寻找原因,添加各种营养成分研发了自己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p p   参照母乳在原料奶中添加各种营养元素生产的奶粉,也就是现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尤其是婴幼儿乳粉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即将出台《注册管理办法》中规定企业要将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使用的所有原辅料及其使用量,以及产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均需登记在册。 /p p   国家开始布局,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营养成分的全面监测。 /p p    strong 乳清蛋白成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营养成分检测热点 /strong /p p   在婴幼儿配方乳粉营养成分中,乳清蛋白含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乳清蛋白十分易于婴幼儿吸收,改善婴幼儿体质。但是牛乳中乳清蛋白要远远低于母乳,国家为了保证婴幼儿奶粉质量,提供足够的营养,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之比为6:4。乳企需要大批采购乳清蛋白以提高产品乳清蛋白含量。 /p p   然而乳清粉造价很高,乳清蛋白检测却是一个难题。 /p p   国家在1997年出台了采用电泳的方法检测乳清蛋白含量。宋晓丹评价道,这个方法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实证性要求高,做成功的人不多,真正能精确定量的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供应商用低含量乳清蛋白原料代替高含量乳清蛋白,给乳企的质量管控带来巨大的挑战。无独有偶,近年来羊奶粉已经逐渐成为婴儿奶粉市场上新利润增长点。而羊乳清蛋白原料价格远远高于牛乳清蛋白原料,差价更是达到4倍之巨。为了防止企业减少生产成本,使用牛乳清蛋白加羊酪蛋白的方式生产所谓的羊奶粉产品,国家在即将出台的《注册管理办法》中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原料为羊乳(粉)的,产品名称可标注为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并应当在配料表中标明每100g产品中羊乳(粉)所占比例,以及乳清蛋白来源。就是为了严格防止乳制品中乳清蛋白含量造假问题。 /p p    strong 乳清蛋白检测技术革新将掀起仪器采购热潮 /strong /p p   近期国内科学家成功寻找到乳清蛋白特异性肽段,应用液质联用仪建立了乳清蛋白的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方法,据此制定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乳清蛋白测定的新国标也已发布了征求意见稿。 /p p   宋晓丹高度评价这种乳清蛋白检测方法,他说,这个检测方法是中国人的独创,革命性创新的检测方法,具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知识产权。曾有位院士对这个方法的评价说,这个创新代表着中国最高水平的检验技术的创新,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到我们日常的食品营养检测,开创了中国食品组学的一个先例,把几十年困扰我们的检验技术问题解决掉了。 /p p   宋晓丹说:“圣元作为这个方法的支持者,一直在跟进,很早就开始用这种方法做乳清蛋白的检测。圣元用这个方法挽回了不少损失,有些供应商用低含量乳清蛋白粉代替高含量乳清蛋白粉,我们在原料入厂检测中就把它抓住了。这个方法还没有成为国标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引进到实验室里。这要感谢科学家的创新技术,同时也要感谢Waters公司有这么好的色谱柱分离,同时有这么好的质谱检测器把它检测出来。” /p p    strong 乳制品企业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仪器企业技术的革新 /strong /p p   如何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宋晓丹说,就是认真、坚持。目前圣元每天做100多个样品,在这么高强度任务下,需要检测仪器一直保持数据的稳定和精准。同时仪器厂商开发的新技术,能否提升我的检验能力和检验效率也是合作的前提。他举例说,在2004年的时候,Waters在全世界推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我们公司在07年采购了这套分析仪器。当时Waters一位工程师做了一个维生素A的检测试验。维生素A和维生素D在食品营养成分中是比较难做的项目。当时做出结果来只花了2分钟,而传统的检测时间要20到30分钟才出结果,效率大幅提高,我们当时就选择了与Waters合作。到后来采购的合相色谱、进样管理器等,这些对我们企业检测来说,都有很好的帮助。而且仪器非常的耐用,我们在使用过程中24小时不停机,它依然能保持数据的精准和稳定。 /p p   对检测仪器的选择,宋晓丹概括说,“圣元采购仪器,我的原则就是买东西要值。他的产品技术是否对我的工作推动有帮助。我会根据不同仪器公司的特点,选择最优的仪器,他的产品和技术帮助我提升了我的检验能力和检验效率,这个是我跟仪器公司合作的前提。” /p p    strong 仪器公司为乳品企业保驾护航 /strong /p p   沃特世公司食品和环境高级市场经理黄春补充道:“从宋总的介绍中,我们看到圣元这类大型的国内乳品企业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管理体系和成功的经验,但是,在检验方法和能力上还有挑战。面对越来越高这些食品企业要求,我们期望不断推出新产品、新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圣元这类用户,应对这些挑战。例如在企业日常质量监测中,我们开发出了简单、灵敏、遵从法规的四极杆质谱农药、兽药筛查库 在食品营养、风味研究方面,我们提供了从前处理到检测、实验室数据处理一整套方案。宋总刚提到的牛、羊奶鉴别、品牌保护等这些问题,Waters一方面和专家们进行方法研究上的合作,还将方法转化成圣元这类乳品企业实用的工具。 Waters公司一直以来信奉的宗旨就是:保证客户的成功。我们期望通过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提供真正实用的解决方案,最终让所有的消费者受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8460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insimg/f289086d-17dd-4be3-b552-f5946c036b6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366092" 合影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 COLOR: #000000" strong 撰稿:孙立桐 /strong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366092" /span /strong /p p    strong 关于圣元国际: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圣元国际集团(Synutra International Inc.,以下简称“圣元”)于1998成立于青岛。2002年在青岛投资兴建成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第一个符合GMP药厂标准的现代化生产厂,2005年又是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主板成功上市的中国婴幼儿食品企业。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圣元公司专注于奶粉、婴幼儿辅食等营养食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全系列服务。经过十七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中国母婴营养食品领域的重要品牌之一。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圣元拥有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儿科、营养及食品加工等专业的团队,与中国顶级专家合作开展了中国母乳脂肪酸成分研究项目,持续不断地为中国的妈妈和宝宝研发生产最好的配方和营养食品。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目前,圣元(中国)工厂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查,责任可追究”,从原材料到消费者、从消费者到原料的全程双向追溯。正在建设中的圣元(法国)工厂,质量管控会按照中国婴幼儿奶粉建厂标准和欧盟国家生产药品的双重高级别要求进行严格要求,工厂追溯系统将会更系统、更完善,数据采集更信息化,实现在线数据采集自动上传,工厂的信息平台与奶源供应商的信息平台直接对接,实现对牧场奶源信息的溯源。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专业关注婴幼儿的营养健康,为中国妈妈宝宝提供全方位服务始终是我们的理想追求。圣元——为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持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span /p p & nbsp /p
  • 多款进口婴幼儿产品质检不合格 强生、乐天“上榜”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2013年10月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其中有多款婴幼儿食品、婴幼儿洗护用品被通报不合格,强生、乐天等在中国妈妈中认知度较高的品牌也赫然名列其中。中经亲子提醒广大家长,给孩子选购商品时勿盲目迷信“进口”、“洋品牌”。   4品牌进口奶粉质检不合格   根据质检总局通报信息,今年10月,约19吨自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进口的奶粉抽检不合格。   澳大利亚BELLMAY'S ORGANIC PTY LTD生产的2款“贝拉米”有机奶粉,被检验出违规使用化学物质L-胱氨酸。具体为:3915千克的“贝拉米有机较大婴儿奶粉(阶段二)”和5940千克的“贝拉米有机幼儿奶粉(阶段三)”,进口商为南京茂生源科技有限公司。   新西兰NEW ZEALAND FOOD PACKING LIMITED生产的3款“育婴宝”奶粉,被检验出违规使用化学物单磷酸鸟苷。具体为:25.2千克的“育婴宝初生婴儿配方奶粉”、27千克的“育婴宝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和27千克的“育婴宝幼儿婴儿配方奶粉”,进口商为上海东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韩国乐天食品(株)帕斯特工厂生产的“韩羊”、“美恩智”两品牌奶粉,被检验出能量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体为:2727千克的“韩羊婴儿配方山羊奶粉”、5274千克的“美恩智婴儿配方奶粉”,进口商为威海市民史乳业有限公司。   强生3款进口护肤品“上榜”   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从新加坡进口的一款爽身粉、一款润肤油和一款婴儿润肤霜,在进境口岸检验不合格,实施销毁处理。问题产品的制造商为SYMRISE ASIAPACIFIC PTELTS。   质检总局对于不合格原因的描述是:货证不符。   我国对进口产品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报检单证上要标明产品的品类、数量、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信息,实际进口货物须与单证资料一致。如发现货证稍有不符,按规定就视为不合格。   问题产品未进入国内市场   此次公示不合格的进口产品中,与婴幼儿相关的产品还有:美国“自然牙医”牌儿童用防龋齿啫喱牙膏-浆果味,不合格原因为PH超标 荷兰Joannusmolen B.V.生产的3款“瑞贝恩”米粉,钙、水分和维生素B1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台湾“鲜大王”昆布儿童酱油,氨基酸态氮不合格。   质检总局表示,问题产品是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妆品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 农兽药残留成食品安全最大风险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儿童时期抗生素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的研究引起社会关注。在国新办昨日举行的食品药品安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回应称,农兽药是否导致儿童肥胖有待论证,但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风险就是农兽药残留。  “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叫化学性风险,确实不是消费者能够看得见、能够用感官来识别的,消费过程中也很难清除得掉,所以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一直是我们食药监管部门监管的重点问题。”毕井泉表示。  2015年,食药监总局共抽检农兽药残留相关食品4万多批次,在所有的食品抽检中占了1/4,发布农兽药残留不合格产品有225批次。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任何生产者在采购食品原料的过程中要进行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的检验。动物源性的食品,包括猪牛羊肉、禽肉、鸡蛋、水产品,生产者、加工企业进货时要检验,出厂时也要检验。商品的经营者在进货时要进行检验,在销售时也要对里面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  日前,食药监总局通告了陕西金牛乳业、红星美羚乳业、红旗乳业等17家问题乳企“黑名单”,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食药监总局表示,总体上看,婴幼儿配方乳品的质量是可靠的,使用也是安全的,现在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有103家,检出问题比较多的主要是一些小企业,特别是羊奶粉的生产企业。  据悉,今年食药监总局将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品的监管、抽样检验,从去年每个季度抽样检验公布一次改成“月月抽检、月月公开”,还要继续加大生产体系的检查力度,严格控制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的数量和品牌,禁止利用配方进行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儿童用药短缺一直受到社会和家长的普遍关注。对此,毕井泉表示,目前我们国家批准的药品,基本上可以满足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需要。当前突出的问题是适合儿童使用的剂型和规格比较少。针对国内缺乏且临床急需的儿童用药,食药监总局设立了申报审评的专门通道,加快审评审批。  2015年食药监总局共抽检了17万批次的食品,比2014年增加了21%,比2013年增加了2倍多,2015年的抽检食品合格率是96.8%,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
  • 食品安全形势趋好,CFDA公布2015年抽检结果
    p   据2016年2月2日CFDA官网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年,CFDA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抽检了172310批次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22.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食品样品 /strong /span /a ,其中检验不合格样品5541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6.8%,比2014年升高2.1%。 /p p   在抽检的25类食品(包括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中,粮、油、肉、蛋、乳等大宗日常消费品合格率均接近或高于平均水平。 /p p & nbsp & nbsp 具体结果为: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201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汇总表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无标题_meitu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962d5383-eb92-4b96-8c77-036874ef47a6.jpg" / /p p br/ /p p br/ /p p   监督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检出非食用物质、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品质指标不达标及其他指标不合格。 /p p & nbsp & nbsp 具体情况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饼图.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fcdc0773-880f-4381-b34d-8c9beb8b6762.jpg" / /p p   抽检发现:水产品和饮料不合格率偏高,饮料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率较高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不合格率较高 网购、小杂食店、小吃店等部分场所不合格率偏高 极少数企业抽检多次不合格。 /p p   2016年,CFDA将安排抽样129.3万批次,抽样品种覆盖33个食品大类,129个食品品种、200个食品细类,包括30类加工食品、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抽样对象基本覆盖获证生产企业。抽检将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明确分工,按企业规模、业态形式、检验项目等确定抽检对象和内容,突出重点加强安全性指标检验、高风险品种检验频次和对市场占有率高企业的抽检。 /p p br/ /p p br/ /p
  • 福斯羊乳检测方案全球应用分享-荷兰最大羊乳生产企业Ausnutria(澳优乳业)
    澳优(Ausnutria)乳业是荷兰历史悠久的乳品生产企业,也是荷兰最大的羊乳制品生产商,是以山羊奶为基础的婴儿配方奶粉的市场领导者。2013年,欧盟正式许可羊奶作为婴儿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来源。研究表明,与牛奶相比,羊奶的消化率更接近人类母乳的消化水平,这为那些牛奶不耐受的婴幼儿提供了一项新的选择,也为羊乳制品打开了更大的消费市场。同时,对羊乳制品规模化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牛奶检测已在全球的乳品生产行业应用多年,现在,所有这些重要的生产分析参数通过福斯MilkoScan™ FT3乳品分析仪,羊奶也同样可以获得。福斯MilkoScan™ FT3 乳品分析仪成为澳优羊乳生产检测的标准分析方案。澳优与荷兰三方实验室共同合作羊奶成分检测分析项目,该实验项目全部使用福斯MilkoScan™ FT3 乳品分析仪,从整个生产过程中收集大量的检测数据,完成定标模型的调整和验证。"我们使用 MilkoScan™ FT3 对鲜羊奶进行快速检测,了解原料质量及制定最佳使用方案。我们使用 MilkoScan™ FT3 对羊奶制品生产的关键节点进行快速检测,从而对生产进行监控和调整,优化生产。"-澳优生产经理BenjaminsMilkoScan™ FT3 乳品分析仪为乳制品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方法,适用于液体及半固体乳品分析检测,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FTIR),45秒内即可同时检测羊奶中的蛋白质、脂肪、乳糖、总固、总酸等多项参数,还可对掺假物进行筛查。"分析技术很复杂,但仪器却非常易于使用。"-澳优生产经理Benjamins在生产环境中,MilkoScan™ FT3 无需繁琐的样品制备工作,奶样直接上机一键启动检测,这对操作人员来说非常简单易用,直观优化操作界面不仅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大大减少人工失误对生产造成损失。
  • 洋奶粉再曝缺硒少碘 25吨佳顿可儿奶粉上质检黑榜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3批次总量约25吨的进口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检出硒、碘、乳糖含量不达标,已作退货处理。硒、碘是重要营养物质,婴儿缺硒、缺碘都可能导致发育受损。今年以来,不断有进口婴幼儿奶粉被曝硒、碘含量不合格,为热衷购买洋奶粉的家长敲响警钟。   佳顿可儿1-3段金装婴幼儿奶粉均检出营养成分不达标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7月份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其中,3款原产地为新西兰的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合格遭退货,分别是: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1阶段,不合格原因是硒、碘、乳糖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2阶段,不合格原因是硒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3阶段,不合格原因是硒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婴儿奶粉硒、碘、乳糖含量不达标有何危害?   据了解,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定期补充适量的硒能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但过多和过低摄食硒都会影响人体健康。国家标准GB 10765-2010要求婴儿配方食品硒含量范围为0.48-1.90μg/100kJ。有机硒能消除体内自由基,消除体内毒素、抗氧化、有效的克制过氧化脂质的发生,防止血凝块,扫除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硒和维生素E同是抗过氧化物质,它对缺少蛋白质引起的营养不良的儿童有治疗作用。婴儿缺硒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厌食、发育迟缓、爱出汗等症状。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业的生产工艺不过关,投配料控制不到位而造成终端产品硒含量偏低。   碘是一种用来制造甲状腺激素的必需营养素。在正常生长、骨骼形成、大脑发育和能量代谢都需要甲状腺激素。在引进辅助食品前(引进固体食物的过渡期通常大约在6月龄),母乳是纯母乳喂哺婴儿膳食碘的唯一食物来源。如果已选择以婴儿配方奶粉代替部分或全部母乳,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碘含量就会影响婴儿的膳食碘摄入量。   乳糖对婴儿很重要,它不仅对神经功能的形成,对皮肤、肌腱、骨骼、软骨的发育都有好处,而且有助于钙的吸收,有利于氨基酸和氮的吸收和存留。   四个月内五品牌洋奶粉微量元素被曝不达标   今年6月以来,已有多个进口奶粉品牌被通报微量元素不达标。6月24日,与佳顿可儿一样原产自新西兰的高培360°婴儿配方奶粉被广州工商局抽检出硒含量不合格。   而日本大牌奶粉更是在“缺碘门”中集体沦陷。根据8月8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网站上公布的食物警报,日本和光堂及森永初生婴儿奶粉碘含量少于世卫组织建议的三分之一。长期食用可能会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甚至影响脑部发育。该中心8月10日再次公布了四款检测出碘含量较低的日本婴儿奶粉。
  • 专家提醒勿盲目购洋奶粉:中国标准生产的奶粉更适合中国孩子成长
    洋奶粉的代购热潮,不断引发舆论热议。三元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认为,好奶粉不是由国籍决定的,国人不应盲目购买洋奶粉。他说,由于人种差异等原因,中外奶粉配方上有差异,用中国标准生产的奶粉更适合中国孩子成长。  为了解中国奶业发展状况,近日记者跟随集体采访团,走进了三元河北工业园。婴幼儿乳粉在此已实现全程追溯,以生产高品质的“放心奶”。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北京市牛奶总站,产品以奶业为主,涵盖包装鲜奶、酸奶、奶粉、干酪等百余品种。几十年来,为全国两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乳品特供。  “用中国标准生产的奶粉,更适合中国孩子”  “国外代购的奶粉,与中国婴幼儿成长需求是有一定差异的。”吴松航说,中外奶粉在配方上有差异,用外国标准生产的奶粉不一定适合中国孩子。  他举例说,奶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是蛋白,中国要求奶粉中乳清蛋白比例大于等于60%,酪蛋白小于等于40%,是因为中国孩子体质更易吸收乳清蛋白。而因为人种的差异,美国、澳洲等国对乳清与酪蛋白的比例,没有要求。  中外奶粉在“钙磷比”上同样存在不同。吴松航介绍,中国的饮食习惯,造成国人钙磷吸收比例约为2:10。这意味着,中国人日常过量摄取了磷,而磷代谢带来钙的流失,导致中国人更容易缺钙。所以中国不少奶粉对钙磷比有特殊要求,以补充钙摄入。  但同样由于人种、饮食习惯差异,造成世界各国对钙磷比标准不同,一些发达国家没有过量摄入磷的日常习惯,对奶粉中钙磷比的要求反而不高,所以盲目购买一些外国奶,可能容易造成孩子缺钙。  此外,对于一些标注“进口奶源”的产品,吴松航介绍,实则不少是在中国生产的,采用的是“干法”技术。他解释,奶粉的制作工艺分“湿法”和“干法” “湿法”工艺,必须用当天生产的鲜奶,新鲜度、营养均衡度高 而“干法”制造出的奶粉营养均衡度较低。  “用干法工艺,从生产安全上说是符合规范的,但从营养价值上来讲,比湿法工艺要差很多。”  他说,国人目前对外国奶粉有一些盲目购买的心态,不少国外奶粉在本国“风波不断”,反而出口到中国得到了认可。  吴松航认为,消费者要更理性地进行选择,用中国标准生产的奶粉其实更适合中国孩子。  “好奶不是靠国籍决定的”  深究中国奶“遇冷”的原因,吴松航称“信不过,是消费者大量代购外国奶的原因。”  据他介绍,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后,中国奶业整体进入了低谷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外资奶粉占有率一度高达98%。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三元并未有奶粉产品。自三鹿倒闭之后,三元将其收购,重新优化工艺产业,严格把控奶源,开始生产奶粉。  近日记者走进三元婴幼儿乳粉的生产车间:全中央控制、自动出入库̷̷每罐乳粉的原料产地、采购信息、检测报告等,均实现了全程追溯。  “好奶粉不是靠国籍决定的,而是靠奶源、生产工艺、标准决定的。”他介绍,三元奶粉的生产,从原料奶收购、乳制品加工、检测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率先实现奶源“无抗”和体细胞的检测与控制,坚持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和玉米油,确保无香精。  科技投入,更是保障国产奶质量的关键。2014年,在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三元食品筹建了“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母乳及婴幼儿营养健康基础研究、婴幼儿配方乳粉临床应用评价等,实现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自主开发与产业化。  三元食品总经理陈历俊透露,近三年正对1200余例样本,进行人乳喂养与三元婴幼儿乳粉喂养效果的对比临床试验,以探索更适合中国婴幼儿的奶粉配方。分析报告将于近期发布。  “京津冀三地乳品市场将共同发展”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化,北京奶企正积极“走出去”,以带动三地的乳品市场共同发展。  今年5月,三元河北工业园正式投产启动,这是首农集团三元食品在河北新乐投建的项目,是首批启动的振兴民族婴幼儿乳粉的重大项目之一。该工业园占地600亩,总投资18亿元,可年产婴幼儿配方乳粉4万吨、液态奶25万吨,集乳品研发、加工、物流为一体。  为何北京奶企选择落户河北?首农集团副总经理、三元食品董事长常毅介绍,河北物流、劳动力成本更低,能辐射北京物流市场的配送,也解决了当地就业等,有利于带动周边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河北生态农业的发展。  “希望用首农的品牌、技术和管理,带动京津冀三地的乳品市场发展”,常毅说。  陈历俊则认为,河北与北京的市场是互补型和互动的,两地一个小时车程、一小时物流圈,便捷来往。如目前三元“轻能”等产品已在河北生产,但会出售到北京去。  据首农集团企业文化部部长傅鹏介绍,目前首农已在京冀两地投入超过80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总投入500亿元 将和河北共同打造11个批发市场,建立环华北的物流圈。
  • 洋奶粉频陷"生虫门" 有厂家怀疑人为策划
    乳业专家称并非不可能,但98%为“恶意投诉” 有厂家怀疑人为策划   羊城晚报讯记者陆志霖报道:继美素、多美滋等洋奶粉品牌被消费者投诉发现奶粉中有虫之后,近日又有一家洋奶粉陷入“生虫门”。洋奶粉频遭投诉,究竟是质量不过关还是另有隐情?对此,乳业专家表示,奶粉开封前生虫的概率并非绝对为零,但小至十万分之一,大部分投诉属于“恶意投诉”。   三家洋奶粉被投诉“生虫”   4日,有媒体报道称,西安市高新区的黄女士近日在当地一家大型超市购买了三罐雅培幼儿喜康力奶粉,但在喂给孩子过程中发现一只死虫。   这已经是近一个月来,第三家洋奶粉品牌被消费者投诉“生虫”。在上月底,株洲一位消费者投诉称,自己购买的多美滋幼儿配方奶粉,在开封18天后,发现在泡开的奶粉里有疑似黑蚂蚁的虫子。而在11月初,青岛消费者王先生在一家专卖店为孩子选购了一桶荷兰原装进口美素奶粉,开封后在奶粉罐里发现了一条活虫。按照虫子的排泄物来看,虫子的确在开罐前就在奶粉里。   厂家称产品不可能“生虫”   雅培有关负责人4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生产工艺,奶粉中不应该含有虫等异物。婴儿配方奶粉生产需要经过过滤、高温灭菌、喷雾干燥等程序,超高温度环境和细筛程度确保把所有微生物杀死,而在包装时会采取充氮密闭包装,将空气抽除,再灌入适量氮气,避免奶粉的氧化作用,在无氧的环境下,生物更不可能存活。   该负责人表示,为了避免因运输而可能出现的产品问题,雅培更规定经销商不能上架有凹罐的产品。同时也不排除开罐后因保存不当而出现问题,“但这不是厂家产品质量问题”。   专家称98%为“恶意投诉”   洋奶粉频频陷入“生虫门”,究竟是质量不过关还是另有隐情?   乳业专家王丁棉4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厂家通常用生产工艺来否决掉‘生虫’一说,99.9999%是对的,但也并不是绝对的,只要生物源、蛋白源、氧气等环境条件具备了,‘生虫’还是有可能的,只是这个概率很小,可能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概率。”   王丁棉表示,洋奶粉虽然在出厂时候是合格的,但是由于洋奶粉往往是进口的,从运输、入境、检测、仓储、市场上架,整个过程需要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中,如果有需要长时间高温才能被杀死的细菌没有被成功杀死,如果外包装有十万分之一大的细孔让氧气漏进去,那么奶粉在未开封之前就“生虫”还是有可能的。   “生虫”概率小,但关于洋奶粉“有虫”的投诉却频频发生,到底为何?王丁棉认为,在这些投诉当中,一百宗投诉可能只有一两宗是真的,大部分是人为的,有的甚至是人为把虫放进去,属于“恶意投诉”,目的是为了向厂家索赔。   但也有洋奶粉企业认为,“生虫门”的背后不排除有人为策划的可能。
  • 质检总局:逾23吨洋奶粉被禁止入境
    质检总局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69批化妆品7批   多批洋奶粉质量不过关   咔哇熊婴儿配方奶粉1阶段,胆碱不符合标准 每日牌牛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冠军牌全脂奶粉,亚硝酸钠超标……国家质检总局昨天公布新一批进口不合格食品信息,多批次洋奶粉、洋牛奶上黑榜,洋乳品的质量再次受到信任挑战。   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此次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169批、化妆品7批。不合格食品涉及14类产品,主要是乳制品类、糕点饼干类和饮料类 微生物、品质和食品添加剂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质检总局提醒消费者放心,这些不合格批次食品、化妆品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逾23吨洋奶粉被禁止入境   很多家长都愿意选择从国外买奶粉,然而洋奶粉并不都代表质量过硬。在本轮抽检中,有超过23吨的洋奶粉被禁止入境。其中,来自法国的5批次茉蒂雅克婴儿配方奶粉,来自德国的NEOLATTE1阶段、2阶段配方奶粉,均发现标签不合格。   迈高乳业(青岛)有限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的19.8144吨金装婴儿配方奶粉,泛酸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来自新西兰的2.9538吨金装贝婴嘉初生婴儿配方奶粉(900g),碘含量不符合国家标注要求,均被退货。北京澳纽之窗商贸有限公司从新西兰进口的0.01吨咔哇熊婴儿配方奶粉1阶段,胆碱不符合标准,被销毁。   洋牛奶的质量同样让人不够放心。上海百吉食品有限公司从德国进口的2升牧牌低乳糖全脂牛奶,包装破损 同时进口的3批菲仕利风味酸乳超过保质期,均已被销毁。来自韩国的970.5吨每日牌牛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来自德国的22.2吨优佳纯牛奶,包装不合格 来自马来西亚的冠军牌全脂奶粉6.3吨,亚硝酸钠超标 此外,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1.635吨桂格成长麦粉-五种谷类BIO益多配方,检出阪崎肠杆菌。这些产品均已被退货。   不合格食品不乏“大牌”   不合格食品名单中不乏国内消费者熟悉的“大牌”。来自英国的一批可口可乐健怡可乐,被发现超过保质期 大湖(天津)新鲜食品果汁有限公司从菲律宾进口的31.68吨芒果原浆,被发现霉菌超标 北京仙奇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新西兰进口的唛奴卡蜂蜜黄油曲奇过氧化值超标。这些食品均已被销毁。   另外,来自家乐氏韩国农心厂的2.48吨葡萄麦维(营养谷类早餐)霉菌超标,被退货。从美国进口的0.204吨卡夫无糖巧克力烘培块铜超标,被销毁。来自新加坡的两批伯爵早餐茶、伯爵茶稀土元素超标,被退货。上海宜家家居有限公司从瑞典进口的3.395吨肉桂面包(餐厅),菌落总数超标,被销毁。   喜欢台湾食品的消费者恐怕要失望了。来自台湾的义美巧克力小泡芙、3.boy榴莲酥、明奇蜂蜜沙琪玛、乖乖公司的孔雀饼干、明奇葡萄芝麻沙琪玛、黑糖口袋饼等多批次小食品,被发现菌落总数超标或大肠菌群超标。   “思妍丽”修复霜上黑榜   此次不合格化妆品涉及肤用化妆品和香水类化妆品,来自3个国家或地区。   上海思妍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法国进口的思妍丽温泉舒缓修复霜(500ml),部分产品有漏液现象,被销毁。来自法国丽蕾克公司的丽蕾克眼部黯沉调理霜,因货证不符被销毁。从韩国进口的4批奥利丝男士修护露、男士护肤水、保湿润肤露、保湿润肤水等共9.516吨产品,因标签不合格,被退货。
  • “最严”新规给洋奶粉入境戴上“紧箍咒”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即将于今年10月1日实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相关配套细则正在征求意见。意见稿显示,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须对奶粉配方进行注册,并提交10个申请材料项目的文件,包括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书、产品配方、产品配方研发报告、生产工艺说明、产品检验报告等。   在业内看来,新规将给“海淘”奶粉戴上“紧箍咒”,更多不符合中国标准的洋奶粉将被阻止入境。被称为“最严”监管的注册管理办法,将进一步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今年6月,《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已正式发布,规定自10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开始实施注册。  “目前,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共有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过多、过滥,配方制定随意、更换频繁等问题,存在一定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也让缺乏专业经验的消费者无从选择。  随着配套细则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记者看到,如要顺利获得注册,乳粉企业除了提交多项申请材料,还需接受相关部门到生产现场的核查检验。现场核查的项目包括生产能力、质量控制情况、检验能力、研发能力、样品试制情况等,对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检验设施仪器及设备等均作出严格规定。  食药监总局表示,《办法》的出台将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品牌集中度。国内乳业资深专家宋亮认为,意见稿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企业有研发能力,这对大企业而言有利,而创新能力差、缺乏研发实力的小品牌、小厂家则可能被淘汰。  洋奶粉也需严格注册  不少消费者青睐“海淘”奶粉。不过,由于很多跨境电商采取小批量货物或快递直邮等方式将国外奶粉带进中国,这部分是无法检验检疫的,很容易造成不符合国标的婴幼儿奶粉进入中国市场。  此次新规将中外婴幼儿奶粉配方均纳入严格监管范围。意见稿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产品配方均须经注册批准。 “洋奶粉”进行注册时,除须准备以上文件外,还需额外提交3个证明材料,包括获得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的证明材料等。  业内普遍认为,实施婴幼儿奶粉注册制后,跨境的海外奶粉进入渠道将面临更严格的调控。将国内奶粉与国外奶粉放于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国内外奶粉公平竞争,理顺市场秩序,维持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此外,根据新规,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洋奶粉,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这是为了限制企业配方数,减少企业恶意竞争,树立优质国产品牌,让群众看得清楚,买得明白,真正得到实惠。”食药监总局表示。  “益智”字样不许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稿明确指出,奶粉企业申请注册时需一并提交标签和说明书样稿及其声称的说明、证明材料。  也就是说,对产品中声称生乳、原料乳粉等原料来源的,要求如实标明具体来源地或者来源国,不允许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 “进口原料”等模糊信息 不允许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明示或者暗示“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字样 不允许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样,强调未使用或不含有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不应当在产品配方中含有或使用的物质等。  食药监总局表示,标签本身是为了给消费者用来选择产品或者是介绍产品的一个简要说明,涉及产品配方的声称应当与获得注册产品配方的内容一致。  据悉,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在9月10日前,通过信函、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提出修改意见。
  • 国内贴牌洋奶粉乱象:交5100元可贴新西兰商标
    央视调查贴牌洋奶粉乱象 5100元即可变出洋奶粉   针对目前国内贴牌洋奶粉乱象,昨天,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了记者关于贴牌洋奶粉的调查。调查中,记者只需交5100元就可贴新西兰奶粉商标,只需花一万多元,就可拥有一个原产地新西兰的品牌。   暗访   原产新西兰只需1万元   记者在搜索引擎输入“新西兰商标注册”,立即出现了近300万的搜索结果。按照其中的一个电话,记者联系到了一个在北京市西三环某小区的商标代理公司,其工作人员王先生表示,只要交5100元就可以贴新西兰的商标。   王先生说:“一般情况下(奶粉品牌)做新西兰、澳大利亚的,还有丹麦、瑞士这样的品牌,一是环境优美,二是品牌口碑好。实际上是中国人在运作。”记者了解到,现在申请新西兰的商标有三种包装方式:一,直接以中国公司的名义申请一个新西兰商标,但产地不能写新西兰 二,就是在新西兰成立一家公司,以该公司名义申请商标,那么这个产品就是源自新西兰的新西兰品牌,这也是多数贴牌奶粉的选择 三,在当地建工厂,在当地生产,但是成本过大,很少有人选择。   根据王先生的报价,注册一个新西兰商标的费用是5100元,“但不能写源自新西兰” 在当地成立一家公司的做法总计一万多元,“聪明人或者文化素养高的人会看产地是不是正宗、正源。所以高级一点的包装就是在那个地方成立一个新西兰的公司。这个有可能只是个皮包公司,但是你在新西兰是能查到的,包括记者也查不出来。这种高级包装在后期可谓滴水不漏”。王先生称,这种在国外成立皮包公司的包装方式较快,全办下来大概一个月时间。   当记者问及当地的公司会不会受新西兰政府监管时,王先生说:“你不在那卖,政府管不着你。”   解读   代工奶粉有极大安全隐患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专家组专家丁宗一说:“婴幼儿配方粉的安全属于国家安全的层级。代加工可以在一个操作过程中达到订货人的需求,但并不负责安全问题。有些人钻了中国市场这种巨大需求的空子。”   上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就制定了婴幼儿配方粉的国际标准。其中不仅对奶制品含量统一要求,还对整个奶粉的生产过程严格规范。“第一是生产准入 第二才是质量控制 第三是产品出来以后市场准入 第四是标签和召回。国外很遵守、也懂这个规矩。”丁宗一说。   丁宗一认为,把婴儿食品当做普通日用品代工生产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国外,企业注册虽然准入门槛低,但一旦出现问题惩罚相当严苛。而这种国外代工,进口回国销售的做法无疑是在打擦边球。一方面利用消费者对国外情况不了解牟利 另一方面逃避国外监管,很容易出问题。
  • 质检总局:洋奶粉仍是问题产品重灾区
    国际知名的伯爵红茶检出稀土元素超标,统一胡麻油酸价超标、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硒、碘、乳糖含量不达标……记者昨天从国家质检总局最新一期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中获悉,7月份进口的食品、化妆品产品中有300批次不合格,其中洋乳制品仍是问题产品的重灾区。   记者从上述公开的信息表中看到,多批次洋乳制品检出问题,其中由新西兰SUTTON GROUP LTD公司生产的24.76吨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1阶段、2阶段和3阶段共计3个批次产品检出硒、碘、乳糖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现问题产品已被退货和销毁 来自美国的2批次葵花牛美式成长奶酪,则检出防腐剂山梨酸超标,也被上海检验检疫部门作出销毁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发现来自法国的总统牌超高温消毒奶油,是黑榜中的“常客”,6月份时该品牌乳制品有2个批次被检出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问题产品重量达1.378吨。此次,该品牌产品有一批次共0.68904吨同样检出违规使用化学物质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   记者昨天发现,今年以来在洋乳制品进口量持续攀升的同时,问题乳制品的进口量也在同步大幅上升。据国家质检局最新公布的7月份黑名单中,就有近25吨来自新西兰的奶粉不合格,而此前1-6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信息统计,约有380吨洋乳制品不合格。   此外,在进口的问题乳制品中,除了固体的洋奶粉,液态奶的增长也十分抢眼,如在7月份的进口问题产品中,其中包括有来自法国的14批次、共0.445吨的优诺牌酸奶被发现超过保质期,被上海检验检疫部门作出销毁处理。   据悉,近年来随着中国乳品消费高速增长,再加上国内乳品企业频频发生不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对洋乳制品有强烈需求,外资乳品企业在占据中国婴幼儿奶粉绝对市场份额后,目前新一轮的乳业抢攻大战正在发起,而此次目标直指液态奶市场。   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能源分析师宋亮指出,当前外资新进入产品多以淘宝等网络、专(兼)营进口食品超市及专业食品店为主。
  • 深度剖析:洋奶粉污染之罪恶源泉
    p   3月23日,搅乱奶粉市场的“荷兰毒奶粉”事件终于有了官方定锤: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最新通报,Rearing Baby(中文名称翻译为“润贝”)、Rontamil、Fabimilk等共计3个品牌5批次婴儿配方奶粉存在阪崎肠杆菌污染风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b13f2d63-1d25-4928-888c-8fdbc9caeada.jpg" title=" 640-7.jpeg" / /p p br/ /p p    strong 水落石出,阴霾犹在 /strong /p p & nbsp   本月21日,有消息指出,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发布预警与信息,一批次由荷兰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遭到致病菌阪崎肠杆菌的污染,且被污染的奶粉已被销往中国、沙特阿拉伯、瑞士、英国和越南。 /p p   根据23日国家质检总局的情况通报,此次疑受污染的产品批次目前仍在口岸监管仓库,尚未进入流通领域——这多少平息了民众此番的恐慌心里,早前购入了荷兰奶粉的宝爸宝妈也总算松了口气,不必忧虑自家宝贝“口粮存毒”。 /p p   然而“疑似污染”的措辞并不能遮掩“致病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尚未进入流通领域”更不可成为国内消费者打消戒心,继续盲目海淘的崇洋依据。 /p p    strong 似曾相识,毒讯归来 /strong /p p   此次的荷兰奶粉疑似污染事件,不禁使人联想到去年12月的法国毒奶粉事件,毕竟二者的事发间隔,不过三月余。 /p p   2017年12月2日,法国卫生部发布公告称,由法国兰特黎斯集团生产的共12批一段婴幼儿配方乳粉因疑似导致沙门氏菌感染,被紧急召回。此次涉及到的问题奶粉召回事件已影响83个国家,超过1200万罐奶粉。此前官方表示召回事件并不涉及中国市场,但随着该集团扩大召回范围,有37批次产品波及中国。 /p p   该集团在2005年也发生过沙门氏菌污染奶粉事故,造成141起病例。据其官方发言,这十年来,集团下属克朗工厂的沙门氏菌污染奶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污染致病菌一直残存于涉事工厂之中。 /p p    strong 疑毒流窜,岂止法荷 /strong /p p   因其波及范围之广,蔓延时日之长,法国兰特黎斯集团奶粉污染事件可谓近年来“毒奶粉之霸”。 /p p   且慢,这顶桂冠颁发给兰特黎斯,恐怕许多国外乳企便会叫板不服了: /p p   2017年,我们制造的生产安全事故也不少哇。 /p p   确实不少,这里有数据为证 /p p   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信息,2017年1~10月份,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入境货物到达口岸监管环节,共检测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奶粉产品62批次,涉及美欧澳洲10国23个品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bafbdd3d-2533-4b64-a6d0-c7541ee69030.jpg" title=" 640-8.jpeg" / /p p br/ /p p   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信息来看,未准入境的不合格奶粉不仅包括波兰等发展中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韩国等国人偏爱的奶制品出口国同样纷纷上榜,且澳大利亚、韩国和台湾地区批次占比最多。而未准入境的原由,则涉及超过保质期、所含菌群或营养物质不符合我国标准等多层因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3bf88eb6-cf4e-41b6-8761-dfe2c8ea6291.jpg" title=" 640-9.jpeg" / /p p br/ /p p    strong 毒粉之殇,原罪在我? /strong /p p   标榜拥有世界上最严格食品安全制度的欧盟,为何食品安全危机不断?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对此早有论断:多国乳品安全事故频发,反应其安全监管已经严重滞后于产能扩张的步伐。从以往的食品安全危机中可以看出,欧盟国家原有的食品安全制度过于关注终端上市产品,严重忽视了产品的原料安全、动物防疫安全和生产过程安全。 /p p   有许多中国消费者恐怕倍感委屈,买了病菌污染的洋奶粉,我是受害者,始作俑者这个锅我才不背呢! /p p   然而,多国乳企产能扩张、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追本溯源,其实与国人这种崇尚洋货、盲目海淘的固化心理脱不开干系。 /p p   诚如宋亮所言,“这些年由于中国等国家的乳品消费需求剧增,他们的生产超负荷,资本管理已经跟不上生产产能扩张的步伐。” /p p   欧盟国家自给自足的生产规律被蜂拥而至的中国消费者骤然搅乱,利益驱动的扩张欲求与相对滞后的监管进程“愈行愈脱轨”,质量安全的链条终究难以承载产量剧增的负荷,不堪其重,戛然断裂。 /p p   2017年1-1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432批次,合格2425批次,合格率99.72%,不合格7个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标签标识方面。而随后的12月、2018年1月,参与抽检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全部合格,至此国产婴配粉已连续达标的8个月。 /p
  • 洋奶粉:检测方称“失误” 建议多方复检
    三大洋品牌婴儿奶粉被指“添香”的事件,昨天出现戏剧性一幕。昨天,作为此次事件的关键人——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发布声明称,宣称“该中心对三大洋奶粉的检测报告存在失误,本批次委托检测样品的结果均无效。”同时,该检测中心对相关企业表示道歉。不过,对于该检测中心的“误判”之说,不少人士均表示质疑,呼吁权威部门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明白。据悉,广州市质监局已介入进一步调查。   检测方称“检测失误”未检出香兰素   昨天,包括美赞臣、雅培、惠氏三大洋品牌奶粉中一阶产品,含有国家规定不得添加“香兰素”事件,出现新情况。   在此次事件中出示检测报告的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发表“失误声明”。据该检测中心称,7月9日网络上公布了该中心出具的检测结果,相关企业发出了官方声明,该中心高度重视。该中心迅速组织省内质检专家对检测过程和分析结果重新研判,得出结论为:本次送检样品未检出香兰素。该声明解释,造成“误判”的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员疏忽,误判了色谱分析图谱。因此,该检测中心宣布,“本批次委托检测样品的结果均无效。”   最后,上述检测中心并表示,对失误造成对消费者和企业的负面影响道歉。   专业人士质疑“失误”说建议样品再送检   不过,针对“失误”说,国内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就提出两个疑点,一是为何上述检测中心在昨晚临急临忙“改口”,在10日新闻传出后,广受舆论关注,该中心有关负责人应该早知此事,也有很多媒体找他们,但为何到晚上10:00就改口了?二是,一个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并不是一个人、一个环节就可决定的,中间要经过多人、多个环节审核,而且该报告针对几大国际品牌的产品,该检测中心应该会更重视、反复复查后才出具,为何会“失误”?   “一个有资质有认证的检测中心,犯如此错误,我觉得可能性小。”昨天,一位不愿具名的质检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检测“香兰素”成分并不复杂,不需要很尖端和高深技术,在技术上不存在障碍,很多检测中心、实验室均能够做出来。   有部分人士质疑,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突然“改口”,可能被企业公关,也可能因某种压力所致。有专家建议,在如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有忧虑的情况下,企业应将同一批次产品,送往多家权威机构复检,采取封闭式检测方法,才可还原事实真相。   据悉,广州市质监局目前已第一时间介入调查,预计调查结果将于两三日后公布。据媒体报道,长沙工商部门也正在进一步调查。据长沙市工商局局长陈跃文表示,如果查明相关奶粉确实含有违规添加剂,工商部门将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行动。   部分涉事企业称送检第三方并保留追究权利   昨天,三大涉事洋奶粉企业第一时间已获悉检测报告“失误”事宜,他们均表示欢迎。   “我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一觉醒来,才知道发生这么多事。”昨天,美赞臣中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因“添香”事件发生,目前该公司正忙于应对打电话前来咨询的消费者,尚没有功夫处理是否追责等事宜。据其介绍,7月10日事件刚冒出来时,该公司曾考虑过立即送往第三方检测,但现在事情有新变化,因此该公司将视事态发展再考虑是否送检。   该人士还向记者证实,7月10日广州市质监局已派出人员到该公司工厂检查,看生产纪录,检查是否有违规添加行为。   惠氏中国公司昨天告诉记者,为了证清白,惠氏中国公司在7月10日已将相关样品送往国外权威检测机构做第三方检测,其中检测项目主要是针对“香兰素”。对于此次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惠氏方面表示,该公司将保留追究的权利。   另一家涉事企业雅培中国公司方面,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回应是否重新送检、是否追责等问题。
  • 国家质检总局:洋奶粉进口将实施更严监管
    洋奶粉近期再次卷入“质量门”。《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士处获悉,进口奶粉一直是监管的重点产品,《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将于近日发布实施,该办法将对现行管理要求进行整合,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洋奶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品牌数量达到100多个,出现良莠不齐的乱象。特别是部分海外进行贴牌生产的洋奶粉经营者,注重市场而忽视了品质把控,导致一些进口奶粉不符合国家标准。   问题   不合格产品密集检出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的风险预警信息显示,从新西兰和新加坡进口的两款婴幼儿配方奶粉被检出不合格。另据统计,在国家质检总局14个月以来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中,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3/4为婴幼儿奶粉。   事实上,近年来“洋奶粉”受到国内消费者追捧,但也不断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一些知名婴幼儿奶粉品牌同样牵涉其中,比如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美赞臣奶粉金属污染、雅培召回事件等。   作为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和监管的行政管理部门,国家质检总局的一位官员透露,目前《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下称“进出口乳品监管办法”)已经制定完成,并完成了对WT O的通报程序,将于近日发布实施。   早在2010年,国务院法制办已发布进出口乳品监管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对于进口乳品的准入、审批、标准、检验检疫和风险预警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上述国家质检总局官员说,进出口乳品监管办法对于乳制品提出了准入评估的要求,只有经过风险评估并符合要求的国家才被允许向中国出口,对于出口商和代理商则实行备案制度。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而主要的乳制品出口国本身产能有限,在扩大产能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存在监管上的漏洞,不排除奶粉会出现变质、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据了解,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欧盟是中国主要的乳制品进口来源地,其中从新西兰和美国进口的乳品分别占到进口总量的46%和18%。2011年,中国进口乳制品91万吨,包括45万吨的奶粉,其中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占到80%。   洋奶粉的问题同样引起了出口国的重视,比如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与新西兰海关日前发表声明称,将联合开展行动打击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的行为。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和印度区总裁K elvin Wickham介绍说,新西兰担心非法出口的奶粉没有得到正式许可而通过其他途径出口到中国,采取相关措施不仅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更是为了加强监管,促进高品质奶粉的出口。   宋亮认为,要建立进口奶粉的安全追溯体系,对于企业产品进行严格的分类管理,奶粉的原料地、生产地、销售地都要标明。比如日本对于奶粉中的碘和锌不做要求,如果在日本本土销售的产品直接进入中国,碘和锌的含量就会不足。   监管   贴牌生产标准执行不严   国家质检总局的官员介绍说,进口奶粉的质检中基本上没有发现安全卫生项目上的不合格,主要是营养素和微量元素不符合中国标准。   据了解,出口到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需要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标准中对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都有明确规定。而标准执行不严,与目前大量“洋奶粉”贴牌生产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乳业进入门槛低,原料价格便宜,很多中国企业在当地注册一个品牌,就可以找个代工企业‘挂牌’进行生产。”宋亮说,有的企业自己开个小作坊,通过网络代购的方式进入中国,这也给监管增加了难度。   目前,在中国从事乳制品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商有数百家,不少贸易商宣称自己的婴幼儿奶粉是“100%原装进口”,实际上产品并不在国外销售,这种品牌被形容为“假洋鬼子”。   近年来,“洋奶粉”成为资本和企业追逐的一块肥肉,由此涌现大量贴牌产品。比如有一家新西兰奶粉生产企业,代工的品牌有15、16个,其中80%的产品是销售到了中国。一位贸易商说,现在大家都在新西兰扎堆,他只好选择代理其他国家的奶粉品牌。   记者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了解到,目前商会正在对奶粉行业做进一步的调查,了解贴牌(O E M )生产的奶粉到底占多大的比重。   新西兰乳业集团董事长谢维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很多“洋奶粉”的经销商更注重“牌子”和利润,而不注重品质,没有很好地进行品质把控,在进口到中国前对于奶粉的奶源来自哪里、营养成分是否符合销售国标准等并没有深入了解。   宋亮说,生产国和中国的标准不一样,贴牌生产如果没有吃透中国的标准,在营养素和微量元素添加上就会出现差异。   谢维新认为,婴幼儿奶粉是要为孩子的健康负责,不能只是盲目地做市场和品牌,而要管控好上游环节,从配方、生产、检验全过程都要符合中国的标准,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于经销商的审核。  影响   洋奶粉市场面临洗牌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配方奶粉市场,而“洋奶粉”在这个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不仅美赞臣、雅培、美素等国际品牌以及在国外贴牌生产的奶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光明、贝因美、娃哈哈等本土企业也在海外找寻奶源,打出“进口牌”。   宋亮说,今年婴儿出生率高,奶粉需求旺盛,很多进口奶粉卖得很好,有的地方甚至脱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进口品牌,洋奶粉将获得婴幼儿奶粉市场更多的增长空间。2010年至2011年,洋奶粉开始大举进入中国的态势非常明显,现在大约有120个至150个品牌   “洋奶粉”特别是几大国际品牌,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拥有很大的话语权,产品销售价格不断提高,而国产品牌一般只能处于利润率较低的中低端市场。   宋亮介绍说,一罐婴幼儿奶粉,低端产品的价格为80至100多元,毛利润为15%至20%,而中高端产品一般在200元以上,毛利率最高可以超过60%。   国内部分企业通过进口奶源、升级配方等方式推出高端奶粉,利润率也能达到40%左右,但消费者对国产高端奶粉的认可度并不高。   在分析人士看来,“洋奶粉”频繁提价和出现问题,而仍然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这正反映出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产奶粉面临的“信任危机”。   今年以来,伊利旗下部分全优系列婴幼儿奶粉被发现“汞含量有异常”,南山婴幼儿奶粉5个批次被检出强致癌物,这些安全事件再度打击着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显示,连续发生的乳制品质量问题,让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不足,并由此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再加上洋品牌加快进军我国乳制品市场步伐,国内乳制品行业企业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对于未来“洋奶粉”的市场格局,宋亮认为,高利润率吸引着很多人进入奶粉市场,但品牌良莠不齐,未来竞争将不断加剧,最终包括国际四大奶粉品牌、国内的伊利和贝因美等在内的大品牌将主导市场,而很多小品牌将退出市场。
  • 美赞臣惠氏等洋奶粉违禁添加合成香精
    [提要] 香兰素是一种合成香精,通常分为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具有香荚兰香气及浓郁的奶香,乙基香兰素香气较甲基香兰素更浓。但据欧盟专家委员会2000年2月24日报导,大剂量可导致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损伤肝、肾。因此,我国禁止在0-6月的1阶段婴儿配方奶粉中添加。     美赞臣1阶段婴儿配方奶粉被检出违禁“添香”。     惠氏1阶段婴儿配方奶粉也被检出香兰素。   东方网7月10日消息:国产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让不少消费者转而购买进口洋奶粉。然而,洋奶粉真的就那么可靠吗?妈妈们是不是有过这样的困惑,自己的宝宝对一种奶粉特别依赖,很难更换其他品牌的奶粉呢?近日,湖南省信用促进会委托湖南省品牌信誉调查中心对几种洋品牌婴儿配方奶粉(1阶段)进行送检,结果却发现一些1阶段的洋品牌婴儿配方奶粉中居然添加了国家禁止的香兰素,大剂量食用这种香精会给婴儿肝肾造成损伤。婴儿对一种奶粉产生依赖与添加此类香精无不关系。   洋品牌婴儿奶粉违禁“添香”   湖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在近期的食品行业声誉监测工作中监测到一条有关美赞臣等洋品牌婴儿配方奶粉添加香兰素的信息。之后,该会委托湖南省品牌信誉调查中心进行调查并在长沙市精彩生活、大润发、家乐福等超市随机购买了美赞臣、雅培、惠氏等洋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1阶段)送到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进行检验。   经检测,标注“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生产日期为“20111022B2”、批号为“0028887CH1KNW5B”盒装婴儿配方奶粉(1阶段)和生产日期为“20120418”、批号为“0057427CH2DJN5C”灌装婴儿配方奶粉(1阶段)两种型号的产品因含有香兰素被判不合格。雅培、惠氏等洋品牌的1阶段婴儿配方奶粉均检测出香兰素,被判不合格。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GB27602011要求,凡使用范围涵盖0至6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   大剂量食用危害婴儿健康   香兰素是一种合成香精,通常分为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具有香荚兰香气及浓郁的奶香,乙基香兰素香气较甲基香兰素更浓。但据欧盟专家委员会2000年2月24日报导,大剂量可导致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损伤肝、肾。因此,我国禁止在0-6月的1阶段婴儿配方奶粉中添加。   加入香精被称为“添香”。有关育婴培训机构的专家建议,婴幼儿不宜长期吃“添香”奶粉,容易形成味觉依赖,长期下去,还会造成偏食,奶粉也并不是越香越好,越浓越好。   据有关媒体报道,国内营养专家、中山大学营养学教授蒋卓勤指出,所有婴幼儿食品中都不应该添加香精香料等各类食品添加剂,因为婴幼儿的身体器官未发育成熟,代谢排毒能力比较差,吃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会加重他们日常代谢的负担。如果吃的添加剂量超过了身体的解毒能力,还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毒性。   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知情   而对于这一状况,多数妈妈表示不知情。在大润发芙蓉店,一位何女士拿起刚购买的惠氏婴儿奶粉说:“这上面的配料表我根本看不懂,也不知道这里面哪些成分是有害的。我只凭着对洋奶粉的一分信任才购买的。”而几乎所有洋品牌1阶段的婴儿奶粉都没有标注添加了香兰素等香精。   不但普通消费者不知情,一些商场的售货员也表示对于1段婴儿配方奶粉不能添加香精不太清楚。   提醒:不要盲目崇拜洋奶粉   湖南省品牌信誉调查中心副主任符秋祖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盲目崇拜洋品牌奶粉,购买婴儿配方奶粉时更要谨慎。他表示,他们将继续加强湖南省食品行业声誉监测和调查力度,将涉嫌问题的婴儿配方奶粉企业的有关信息上报给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协助监管部门维护正常的奶粉市场秩序,以确保食品安全。
  • 质检总局披露劣质洋奶粉名单 称已“挡在国门外”
    在国内对进口奶粉需求强劲的背景下,洋奶粉今年大量涌进国内市场,量价齐增。然而随着洋奶粉汹涌而至,问题洋奶粉、问题洋乳制品的批次和重量也在激增。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公开信息显示,截至本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共发布了6次进境食品和化妆品不合格名单,其中最新一次发布的信息是今年6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共有14批次的乳制品不合格。其中包括25.25吨新西兰公司出品的全脂奶粉、149.875吨新加坡全脂奶粉检出阪崎肠杆菌,1吨来自美国的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资料显示,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进口的有机婴幼儿奶粉也有问题。在最新公布的信息中,记者发现有二批次来自澳大利亚的有机婴幼儿奶粉共53吨检出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磷 另有171.775吨来自澳大利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检出锌超标。据资料显示,过量摄入锌可导致铜缺乏综合征,引起缺铁性贫血。而过量的锌很难被排出体外。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开发布的进境不合格信息,今年上半年进口不合格乳制品重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3.25吨,同比增幅为15.55% 今年上半年进口不合格乳制品重量占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重量的11.2%,约等于去年同期的6倍。   质检总局每次在例行公布信息之后均表示,公布的进境不合格产品,是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目前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但这一事实也从侧面说明,在国内消费市场对洋奶粉需求倍增的同时,部分劣质、有问题的洋奶粉也欲伺机倾销到国内。
  • 洋奶粉再上黑榜 盐糖超标致重口味婴儿
    洋奶粉近日再爆质量门,据悉,英国“儿童食品运动”组织的“婴儿垃圾食品”调查,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的,历时两个多月,有关人员一共对英国超市在售的107种婴幼儿食品进行了取样,5月初公布的结果显示,只有一半产品的饱和脂肪含量、盐分和糖分较低,合符标准,剩下的107种奶粉,则普遍盐分、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较高。这其中不乏“亨氏”、“恩贝儿”等国际知名品牌。   检测的结果令人担忧,年轻的妈妈们要注意了,据检测结果显示,美国亨氏公司旗下品牌仅有四分之一婴幼儿产品的饱和脂肪含量、盐分和糖分合格,比如,亨氏旗下Farley原味甜饼干的糖分含量甚至比黑巧克力的糖分还高,而亨氏的芝士口味迷你饼干每百克中饱和脂肪含量高于同样重量的麦当劳大芝士汉堡的脂肪含量。而英国著名的恩贝儿牌(港译牛栏牌)婴幼儿食品中九分之一含糖量偏高。这样的高糖分、高脂肪的辅食对嗷嗷待哺的婴儿来说是很危险的。   实际上年轻的妈妈并不用过于担心自己宝宝的营养吸收问题,一岁以内的孩子奶粉和母乳中所含的脂肪、钠已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的生长需要了。此时如果再让孩子摄入高糖分和高脂肪的辅食,对孩子反而是一种伤害,当然年轻的妈妈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一味的想到孩子想吃什么,就给他吃什么,也相信小孩子只有吃的多,还能长得快。   比如,生活中,成年人在吃饭的时候,看到自己孩子“渴望”的眼神和流出的口水,当妈妈的就忍不住要给孩子“来两口”。但很少意识到,成年人吃的食品,糖分和脂肪对小孩的来说是严重超标的。受此影响一些宝宝便不愿再吃没太多味道的母乳和奶粉,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宝宝的食欲。   据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部副主任医师朱晓华介绍,由于婴儿器官发育还存在初步阶段,如果饮食中盐分过高,一方面会加重孩子的肾脏负担,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另一方面过咸的口味延续到成年,还会引起高血压等疾病。如果饮食中脂肪含量过高的话,除了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影响钙质吸收,成年以后会对心血管健康不利。因此婴幼儿的饮食应当低脂、低盐、低糖。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