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漩涡间相互作用

仪器信息网漩涡间相互作用专题为您整合漩涡间相互作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漩涡间相互作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漩涡间相互作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漩涡间相互作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漩涡间相互作用话题讨论。

漩涡间相互作用相关的资讯

  • 小编精选|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导购篇
    生物分子的活性功能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生命现象,从而阐明生命活动的机理,发现生命的本质。大分子相互作用仪作为分子互作的重要研究工具,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和药物筛选及相关药物动力学检测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技术的迭代与创新,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品牌型号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其技术原理主要包括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技术)、生物膜干涉技术(BLI技术)和微量热泳动技术(MST技术)等,那么如何挑选一款真正符合自己需要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成为了一道难题,接下来,小编根据检测技术进行分类,遴选推荐一些靠谱品牌型号,以飨读者。首先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技术研发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1.Biacore 8K/8K+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Biacore 8K/8K+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 点击查看 )Cytiva(思拓凡)公司推出的Biacore 8K/8K+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正是基于SPR技术研发的,该产品能够满足化药于生物新药的高通量筛选及表征,16组检测通道,8根进样针平行分析;高灵敏度,可用于小分子量样品、超低偶联和低浓度样品的分析检测;8K可实现60小时无人值守作业,8K+可实现72小时无人值守作业;4-40℃样品仓控温,支持96/384孔板。自1990年至今,Biacore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分子互作的“金标准”和基础科研及药物开发的工具。2.HORIBA OpenPlex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HORIBA OpenPlex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 点击查看 )法国HORIBA scientific公司将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成像技术和微阵列芯片技术进行结合,研发出一次能够获取百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的HORIBA OpenPlex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该产品采用阵列式检测,突破了传统通道式测量的局限,特别适用于快筛及实时成像的应用需求。此外可实时监测相互作用并获得动力学参数。 外置部件选择性灵活,可选附件包括蠕动泵、注入系统、自动脱气装置等。3.多参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 MP-SPR 220A▲多参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 MP-SPR 220A( 点击查看 )芬兰BioNavis公司的多参数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MP-SPR起源于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该技术技术突破了传统SPR技术的局限性,它不仅测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测高性能金属,石墨烯等材料。MP-SPR 220A可用于检测埃米至微米厚的薄层间相互作用和结构信息,并且具有附加波长的选项。4.BI-45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BI-45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 点击查看 )全新的BI-4500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PR)仪具有多通道流动模式,有助于对固定量低和分子量小(▲SPRm 200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镜( 点击查看 )美国Biosensing Instrument公司研发的细胞原位分子互作动态分析系统SPRm 200,巧妙地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和光学显微镜结合为一体。SPRm200无需对观察目标进行标记,可以实时定量的进行检测,并且可同时可视化观察细胞结构和局部结合活性。此外无需提取细胞膜蛋白,即可在正常活细胞状态下观察和测量药物和膜蛋白的实时相互作用。样本容量为384*2,具有5条通道,进样体积最低为1μL。6.便携式4通道SPR仪-P4SPR▲便携式 4通道SPR仪-P4SPR( 点击查看 )加拿大Affinité Instruments基于SPR技术开发出新一代非标记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P4SPR,仪器小巧,易于携带,可在用于各种户外环境中的现场检测。适用于小分子化合物、核酸、多肽、蛋白、脂类、多糖、纳米颗粒、病毒、微生物、细胞等各种样品,可4通道同时检测,实时扣除背景,自动做重复,获得可信数据。10分钟验证是否结合,并且获得亲和力和结合/解离速率,此外还可与其它仪器(HPLC,MS等)联合使用。7.Inter-Bio英柏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仪MI-S200▲Inter-Bio 英柏表面 等离子共振检测仪MI-S200( 点击查看 )北京英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于SPR技术研发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仪MI-S200,荣获2019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BCEIA金奖。MI-S200能够在各种条件下通过实时监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结合解离动力学的过程和相关的结合解离常数等重要数据。该产品具有高灵敏度的柱面一体式传感器,自主研发的中英文控制及数据分析软件,支持个性化定制实验流程。8.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SPR▲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 SPR( 点击查看 )KEI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设计并制造SPR 仪器和软件,并将其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表征 (ESPR) 相结合。KEI 公司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SPR采用变化频率为76Hz的扫描镜改变入射光角度的方法,使光线产生4000m°的变化范围,另外配备分辨率达0.05 m°的检测器,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结果。偏移角可以通过旋转手柄实现手动调节,以获得最广的动态角度范围。KEI SPR 采用开放式设计,可连接到任何其他恒电位仪/恒电流仪,同时采用进样针进样,对管道和样品无污染。其次是基于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 BLI)研发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仪器。9.赛多利斯Octet® R8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赛多利斯 Octet® R8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点击查看)赛多利斯基于BLI技术研发的Octet® R8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在基础研究、生物制药发现与开发、药物质量控制等应用中展现更高的灵活性,并实现更广的功能性。进行定量分析,使用浸入即读TM的生物传感器提供实时的结合常数ka、解离常数kd以及亲和力常数KD。亲和力检测范围更广,从mM(毫摩尔)至pM(皮摩尔),可实现从片段、小分子、核酸、蛋白,到病毒、细菌、细胞等各类生物分子亲和力的检测。没有液流系统,不存在堵塞风险,即可即用,无需对仪器进行清洗和复杂维护,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兼容粗提样本,无需进行样品预处理(如纯化、标记等)。近年来,基于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技术开发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也开始纷纷亮相。10.NanoTemper 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 Monolith▲NanoTemper 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 Monolith( 点击查看 )德国 NanoTemper 公司于2020年推出的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Monolith系列,提供更加简捷、快速并精准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新一代Monolith系列是基于MST技术研发的新平台,能够实现24个样品的同时检测,精确的温度控制(20-40 °C +/-0.5 °C),具备灵活的检测方式,根据样品随意切换检测灵敏度,仅微量样品,即可在溶液中直接测定,无需固定,速度快,10分钟之内即可获得亲和力数据。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涌现了一系列新技术,比如光栅耦合干涉(GCI)技术、组分-梯度多角度光散射(CG-MALLS)技术和微流控扩散测量(MDS)技术等。近年来,基于这些新技术原理开发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纷纷崭露头角,或能成为市场“黑马”。11. Creoptix分子相互作用仪 WAVE delta▲Creoptix 分子相互作用仪 WAVE delta( 点击查看 )Creoptix(瑞士)公司基于光栅耦合干涉技术(Grating-Coupled Interferometry , GCI)搭配微流体独特设计和Google公司研发的自动化软件研发出WAVE分子间相互检测系统,突破了SPR技术的局限性,Creoptix WAVE 系统产生的消逝波(evanescent field)仅在芯片表面与样品溶液接触,并且延长了其与样品相互作用的长度,以确保更低的信噪比(范围(流体动力学半径)0.7-20nm范围(分子量)0.5kDa-14MDa精度±10%准确度CV运行时间小分子量蛋白质和多肽-8分钟大分子蛋白质-14分钟适用缓冲液兼容纯缓冲液以及溶菌物原液试剂盒运行容量96尺寸40*40*43cm检测方式荧光适合标记物GFP,EITC,Alexa Fluor™ 488及同等产品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选型推荐相关内容,更多仪器,请点击进入“大分子相互作用仪”专场。 找靠谱仪器,就上仪器信息网【选仪器】栏目。它是科学仪器行业专业导购平台,旨在帮助仪器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仪器设备。栏目囊括了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生命科学仪器、物性测试仪器、光学仪器及设备等14大类仪器,1000余个仪器品类。
  • 对于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结构解析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Nat. Struct.上的文章,Towards a structurally resolved huma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Petras Kundrotas、Arne Elofsson和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Pedro Beltrao。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s)的表征对于理解形成功能单位的蛋白质组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表征是理解蛋白质的功能机制、研究突变的影响和研究细胞调控过程的关键步骤。最近,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已经被证明了准确预测单个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的能力;然而,其在大规模预测人类复杂结构中的应用尚未得到有效测试。在此,本文测试了应用AlphaFold2在预测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上的潜力和局限性,并通过实验提示了界面残基中潜在的调节机制。除此之外,本文还提供了使用预测的二元复合物来构建高阶组装的案例,以此拓展了对于人类细胞生物学的理解。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预测本文基于AlphaFold2的FoldDock管道对65484对来源于HuRI与hu.MAP V.2.0数据库中实验测定的PPIs的结构进行预测。文章合并了一个pDockQ分数,该分数可以根据置信度对模型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已知相互作用蛋白的pDockQ往往高于随机集;对于hu.MAP数据集显示出平均比HuRI数据集更高的可信度,这表明,高可信度模型集中在具有高亲和力和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区域。实验表明,AlphaFold2可以预测大型复合物中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对的结构(图1)。图1 | AlphaFold2复合物预测在大规模人类PPIs数据集上的应用影响预测置信度的特征如图1a所示,相较于HuRI和hu. MAP数据库中的蛋白质对,出现在蛋白质数据库(PDB)中的蛋白质对更加富集于高分模型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差异,本文首先研究了一个由大型(10链)异质蛋白复合物构建的额外数据集。通过实验,结果显示直接相互作用对与间接相互作用对之间pDockQ分数的差异是显著的,这表明与间接相互作用对相比,即使直接相互作用对是大型复合体的一部分,也往往能够被预测。除此之外,由于HuRI数据库中的许多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很可能是短暂的,而AlphaFold2无法可靠地预测这种相互作用(图2)。图2 | 影响预测置信度的蛋白质和相互作用特征:不同数据集的分析预测的复合物结构在化学交联上的验证化学交联结合质谱分析是一种识别蛋白质对中邻近的活性残基的方法,可以用来帮助确定可能的蛋白质界面。为了确定预测的复合物结构是否满足这种正交空间约束,本文获取了528对具有预测模型的蛋白质对的残基对的交联集合。在此章节中,文章提供了多个案例证明了化学交联验证的有效性(图3)。图3 | 对于预测复合物模型的化学交联支持复合物界面上与疾病相关的错义突变与人类疾病相关的错义突变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包括破坏蛋白质的稳定性、变构调节酶活性和改变PPIs。为了确定预测结构的有效性,本文汇编了一组位于界面残基上的突变,这些突变之前曾被实验测试过对于相应相互作用的影响。文章使用FoldX预测突变时结合亲和力的变化,并观察到破坏相互作用的突变强烈影响了结合的稳定性;另外,本文就在一系列生物学功能中具有界面疾病突变的蛋白质网络簇进行了举例说明(图4)。图4 | 蛋白质复合物界面残基的疾病突变蛋白质复合物界面的磷酸化调节蛋白质磷酸化可以通过改变修饰残基的大小和电荷来调节结合亲和力来调节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将磷酸化位点定位到蛋白质界面可以为它们在控制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功能作用产生机制假说。本文使用了最近对人类磷酸化蛋白质组26的鉴定,在高置信度模型中鉴定出了界面残基上的4,145个独特的磷酸化位点。实验表明,某些界面可能受到特定激酶和条件的协调调控。虽然不是所有界面上的磷酸位点都可能调节结合亲和力,但这一分析为特定扰动后的相互作用的潜在协调调控提供了假设(图5)。图5 | 界面残基上磷酸化位点的协同调控来自二元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高阶组装蛋白质既能够同时与多个伙伴相互作用组成更大的蛋白复合物,又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这也反映在文章的结构特征网络中,即蛋白质可以在群体中被发现,如蛋白质相互作用全局网络视图所示(图6)。由于使用AlphaFold2预测更大的复合物组装可能受到计算需求的限制,文章测试了蛋白质对的结构是否可以迭代结构上对齐。文章在上述网络中覆盖的一组小的复合物上测试了这一过程,并将一个实验确定的结构与预测的模型进行对齐,展示了该过程的潜力和局限性。受测试例子的鼓励,本文定义了一个自动化过程,通过迭代对齐生成更大的模型。总之,文章发现可以迭代地对齐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的结构来构建更大的组装,但同时也发现了目前限制这一过程的问题。图6 | 对高阶组装的蛋白质复合物的预测结论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评估了应用AlphaFold2预测已知人类PPIs的复杂结构的潜力与局限性。分析结果表明,由亲和纯化、共分馏和互补的方法组合支撑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能够产生更高置信度的模型。文章证明,可以使用模型指标(如pDockQ评分)对高置信度模型进行排序,为大规模PPIs和稳定复合物的详细研究提供支持;而来自交联质谱实验的数据为进一步验证这些预测提供了理想的资源。除此之外,本文用疾病突变和磷酸化数据证明了蛋白质界面的结构模型对于理解分子机制以及突变和翻译后修饰的影响至关重要;最后,文章提出了从预测的二元配合物出发构建更大的组件结构模型的想法。后续仍需要更多的工作来确定确切的化学计量学,设计方法和评分系统来构建如此更大的复杂组件,以及预测具有弱和瞬态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参考文献(1) Burke DF, Bryant P, Barrio-Hernandez I, et al. Towards a structurally resolved huma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Jan 23]. Nat Struct Mol Biol. 2023 10.1038/s41594-022-00910-8. doi:10.1038/s41594-022-00910-8
  • 前处理小能手-多管漩涡混合仪
    还在为样品前处理花费大量时间吗?在制药、材料科学、食品检测等化学研究领域都需要大量的样品前处理过程,非常耗时但却对实验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前处理的问题会影响到后续的一系列实验结果。传统的混合器往往只能处理一个试管样品,处理多个时需要轮流接替,并且还需要手扶,操作不便并且效率不高,大大影响实验进度。今天,为了解决前处理这块难题,我们为大家带来一款前处理小能手——多管漩涡混合仪。规格参数可选配试管架规格多管漩涡混合仪一次最多能混合处理50个样品,规格模块更换十分方便,只需替换当中的试管架,另外我们的试管架种类很多,能适应实验过程中大部分的试管规格。多管漩涡混合仪在操作上十分便捷,将样品瓶放入试管架内放平,下压上方压板,即可开始运行。LED屏显示调节转速以及运行时间,操作面板简洁,再说下操作按钮:点动混匀键按住,仪器会按最高转速运行,松开仪器则停止运行;运行/停止键通过短按进行开关程序;两侧的上下键则是对转速以及运行时间进行相应调解。另外建议将仪器放在较为平整的台面操作,通过仪器底部吸盘对桌面的吸取,起到仪器的固定作用。同时仪器的保护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提高使用寿命,也是降低仪器成本的方式。仪器在使用前,建议先将调速按钮调制最低,再打开电源开关,减小对仪器的损耗。为了保护仪器的安全,在不使用的时候,最好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气体的位置。特别要注意的是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防止试剂液流入机芯,避免破坏内部器件。多管漩涡混合仪能将效率大大提高,增加生产数量,当样品越多,越能体现这款仪器的高效性。大家是否有使用其他前处理仪器呢,如果您对自己现阶段的前处理仪器不太满意,可以了解我们这款B100250多管漩涡混合仪,相信会给您的实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技术流派解析:带你重新认识大分子相互作用仪
    生物分子的活性功能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生命现象,从而阐明生命活动的机理,发现生命的本质。大分子相互作用仪作为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工具,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环境检测和药物筛选等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层出不穷,然而每一种技术都存在应用价值和局限性。小编将主流的技术流派进行汇总,以飨读者。非标记技术在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顾名思义,非标记技术不需要通过标记荧光基团、抗体、探针等外在分子,而是通过检测物理性质(如质量、折光率、频率、分子尺寸、能量等)在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变化来定性定量地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因此,非标记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了荧光干扰、特异性等问题,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多肽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等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目前,主流的非标记技术主要包括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和生物膜干涉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提到非标记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技术,熟悉的人们首先会联想到SPR技术即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技术。它是一种光学物理传感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当一束P偏振光以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入射到棱镜端面,棱镜与金属薄膜(Au或Ag)的界面将产生表面等离子波。当入射光波的传播常数与表面等离子波的传播常数相匹配时,引起金属膜内自由电子产生共振,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首先在芯片表面固定一层生物分子识别膜,然后将待测样品流过芯片表面,若样品中有能够与芯片表面的生物分子识别膜相互作用的分子,会引起金膜表面折射率变化,最终导致SPR角变化,通过设备监测SPR的角度变化,获得被分析物的浓度、亲和力、动力学常数和特异性等重要参数。SPR技术具有免标记、实时检测、所需样本量少、无需对样本进行复杂处理等优势,已广泛用来研究蛋白质、核酸、多肽、小分子化合物等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1990年,瑞典Pharmacia公司与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发明了全球第一台基于SPR技术的Biacore仪器,使人类第一次利用仪器就能对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自动化检测。1996年,Biacore从Pharmacia公司剥离并独立运营,并于2006年被GE收购,成为GE医疗生命科学大家庭中的一员。2020年,丹纳赫集团正式完成对GE生命科学的收购,并更名为Cytiva(思拓凡)。自1990年至今,Biacore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分子互作的“金标准”和基础科研及药物开发的工具,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型号,从最初的Biacore 1000,到Biacore T系列,X系列以及最新的8K系列等。Biacore 8K/8K+生物分子互相作用分析系统 (点击查看)近年来,国内基于SPR技术研发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在研发和商业化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北京英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SPR原理自主研发的MI-S200仪器,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技术参数荣获2019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BCEIA金奖。Inter-Bio 英柏表面 等离子共振检测仪MI-S200 (点击查看) 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刘钢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等离子光学传感器芯片,该芯片不需要光学耦合器件配合激发且具有更高的共振模式品质,借助这种传感器芯片后仅用常规的普通设备如光学显微镜和酶标仪等就能完成病毒表面蛋白和抗体之间结合过程的定量分析测定。生物膜干涉技术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 BLI)又称生物层干涉,是一种通过检测干涉光谱的位移变化来检测传感器表面反应的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当一束可见光从光谱仪射出后,在传感器末端的光学膜层的两个界面会形成两束反射光谱,并形成一束干涉光谱。任何由分子结合或解离而形成的膜层厚度和密度变化,均能够通过干涉光谱的位移值而体现,并通过这个位移值做出实时的反应监测图谱。检测图谱示意图(图源赛多利斯官网)通过对分子结合过程的实时监测,系统会测定结合常数(ka)和解离常数(kd)以及起始结合速率,并通过拟合计算分析得到亲和力(KD)等重要数据。BLI技术具有实时分析、免标记、更高通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蛋白结构靶点分析、药物研发与筛选及天然产物分析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2020年底,BLI技术被正式收录于《美国2021版药典》1108章,这也表明BLI技术将作为药物检测标准规范,延展至更多的应用场景,推动科研和医疗健康行业的进步。ForteBio率先将BLI技术商业化, Octet分子互作分析系统凭借其高通量和简单易用的优点迅速获得了广大药物研发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后来,几经收购,目前Octet系列产品归属于赛多利斯公司,其最新产品Octet R系列,可提供2、4或8通道模式,满足不同科研需求,另外也可以升级成16或96通道,适用于工业应用。Octet R2分子互作分析系统 (点击查看)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基于上述两种技术原理又衍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比如光栅耦合干涉技术、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和新一代生物膜干涉检测技术等。近年来,基于这些新技术原理开发的仪器纷纷崭露头角,或能成为市场“黑马”。光栅耦合干涉技术光栅耦合干涉技术(Grating-Coupled Interferometry, GCI)由Creoptix AG(瑞士)开发。与传统的SPR技术相比,GCI技术巧妙的利用波导技术的原理,Creoptix WAVE产生的消逝波(evanescent field)仅在芯片表面与样品溶液接触,并且延长了其与样品相互作用的长度,以确保更低的信噪比(微量热泳动技术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是通过检测分子在微观温度梯度场中的运动来分析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将荧光检测的精准性与热泳动的灵活性及灵敏度结合起来,由红外激光建立微观温度梯度场,通过荧光染料标记、荧光融合蛋白、色氨酸自发荧光等信号追踪,分子在微观温度梯度场中的定向移动就可以被探测和量化,通过记录这个变化来计算出两个相互作用的分子之间的Kd值等重要参数。因为能够在液体环境中直接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MST技术成功避免了固定样品带来的使用上的局限。2010年底,德国NanoTemper公司创始人Dr. Stefan和 Dr. Philipp将MST测量生物溶液中蛋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随后NanoTemper公司基于MST技术开发的微量热泳动仪正式投入市场,并于2020年推出的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Monolith系列,提供更加简捷、快速并精准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NanoTemper 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 Monolith(点击查看) 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等温滴定量热(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ITC)是一种是用于量化研究各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它可直接测量生物分子结合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ITC检测方式与化学反应中的酸碱滴定法相似,可以测定结合配偶体在自然状态下的亲和力,无需通过荧光标记或固定化技术对结合配偶体进行修饰。ITC技术通过测量结合过程中的热传递,就能够准确地确定结合常数 (KD)、反应化学量 (n)、焓 (ΔH) 、熵 (ΔS)和动力学数据(如酶促反应的Km和kcat)等重要参数。ITC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样品用量小、对反应体系的要求不高(如对体系的透光度、浑浊度、粘滞度要求不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及医药等相关领域。商业化等温滴定量热仪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过去的近30年中, ITC技术成为研究分子相互作用的常用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温滴定量热仪将会更加灵敏、快速、易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基于主流技术流派开发出的一些新的分支流派,比如HORIBA scientific将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成像技术和微阵列芯片技术进行结合研发出的SPRi-OpenPlex灵活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系统,可以一次获取百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美国Biosensing Instrument将光学显微镜与SPR技术相结合开发的SPRm200系统,专为观察和测量细胞膜表面蛋白和其他目标分子结合亲和力及动力学常数,为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沿;荷兰KEI研发的扫描角SPR技术,采用变化频率为76Hz的扫描镜改变入射光角度的方法,使光线产生4000m°的变化范围,从而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结果;加拿大Affinité Instruments基于SPR原理开发出新一代非标记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P4SPR,具有极大的便携性,且可与其它仪器(HPLC,MS等)联合使用。看到最后,相信大家对当前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的技术流派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心中也难免产生一丝丝疑惑,在纷繁复杂的品牌型号中,如何挑选到自己满意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呢?敬请期待下篇——小编精选|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导购篇。(点击查看)
  • 中科大在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检验新相互作用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1月17日,中国科大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研究组和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Dmitry Budker教授合作,利用本团队近期发展的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实现了对一类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相互作用的超灵敏检验,实验界限比先前的国际最好水平提升至少2个数量级。相关研究成果以“Search for exotic spin-dependent interactions with a spin-based amplifier”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Sci. Adv. 7, eabi9535 (2021)]。研究粒子及其相互作用是基础科学的核心,而标准模型则是目前公认最成功的理论。在其框架内,电磁相互作用由光子传递,弱相互作用由W及Z玻色子传递。然而,标准模型依旧无法解释当前宇宙天文学的一些重要观测事实,譬如暗物质和暗能量。因此物理学家普遍认为存在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粒子,譬如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 WIMP)、轴子(axion)、暗光子(dark photon)等。这些新粒子可以作为传播子,传递标准模型粒子之间的新相互作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Wilczek在1984年提出轴子可以作为传播子诱导出新的自旋相互作用,并在2004年进一步提出自旋体系可以用来搜寻这种新自旋相互作用。随后,在2006年物理学家Dobrescu 和 Mocioiu 考虑传播子为一般玻色子的情形,引入15种新奇自旋相互作用,这为新粒子及其新相互作用的实验搜寻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思路。一旦这些新粒子及新相互作用被实验发现,必将是诺贝尔奖级别的工作。但因新自旋相互作用的效应十分微弱,目前实验搜寻极具挑战性,亟需探索新方法来提升实验灵敏度。图1 检验新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和相应的磁探测灵敏度。针对以上难题,彭新华研究组利用近期发展的量子自旋放大器技术[Nat. Phys. 2021],实现了对待测磁信号2个数量级的放大(如图1所示),并进一步用于一类速度依赖的新相互作用的实验检验。物理学家Dobrescu等人预测,存在一种超越标准模型的自旋为1的Z’玻色子,在运动的质量源与核自旋之间传递新相互作用,其作用强度正比于质量源的相对速度及质量大小。因此,本研究采用一块高密度BGO晶体,并将其高速转动,从而诱导出BGO晶体和自旋放大器中氙核自旋的相互作用。更近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新相互作用等效于在原子核上产生一个交流震荡磁场,因此可以将新相互作用的测量转化为磁场测量。量子自旋放大器技术能够以超低噪声水平放大待测磁场,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新相互作用的搜寻灵敏度。针对可能的技术噪声的干扰,研究人员巧妙地利用新相互作用速度依赖的特性,对震动和经典磁场等干扰信号进行的有效排除。本工作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搜寻范围未发现新粒子存在的证据,并由此给出一类新波色子与原子核耦合界限,其优于以前国际最佳界限至少2个数量级[如图2(a)和(b)所示]。图2 新奇相互作用实验界限(a)提升至少4个数量级。(b)提升至少2个数量级。审稿人对这一工作高度评价“I therefore recommend publication of this work for its scientific impact, application of a new experimental method in this field, and strong potential for future improvements.(考虑到这个工作在新奇相互作用探索领域应用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和未来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因此极力推荐发表工作)”。这一成果展示了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与基础物理检验的有机结合,说明利用核自旋量子放大器来研究各种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具有独特优势,有望激发宇宙天文学、粒子物理学和原子分子物理学等多个基础科学的广泛兴趣。彭新华研究组长期瞄准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来解决世界前沿科学问题。包括于2018年自主研发出超灵敏原子磁力计,并且利用该技术实现了无需磁场的新型核磁共振技术,“零磁场核磁共振” [Sci. Adv. 4(6), eaar6327 (2018)];于2019年至2020年发展新型原子磁力仪技术[Adv. Quantum Technol. 3, 2000078 (2020),Phys. Rev. Applied 11, 024005 (2019)],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磁场探测灵敏度;通过进一步研究,于2021年实现了新型的自旋微波激射器,在低频段创造了国际最佳的磁探测灵敏度[Sci. Adv. 7(8), eabe0719 (2021)]。之后,彭新华研究组将已发展的平台型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用于寻找新粒子,取得了一系列对推动学科领域发展有实质性贡献的研究成果。包括于2021年利用新型量子自旋放大器搜寻暗物质候选粒子,首次突破国际公认最强的宇宙天文学界限[Nat.Phys. (2021),DOI:10.1038/s41567-021-01392-z]。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苏昊文和王元泓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彭新华教授和江敏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安徽省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i9535量子自旋放大技术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7-021-01392-z
  • 新型纳米传感器实时监测单细胞间相互作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将纳米传感器“贴”在细胞膜表面,可实时监测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度远超以往。这项创新技术能让科学家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细胞生物学、监测移植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为疾病研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最新研究发表在7月17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研究中,科学家使用纳米技术将一个传感器“锚定”在单个细胞的细胞膜上,这使他们能准确实时地监测到细胞在微环境下的信号传导情况,以及移植细胞或组织的情况。之前的细胞信号传导传感器只能测量一组细胞的整体活动。进行这项研究的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布莱根妇女医院再生治疗中心主任杰弗瑞卡普表示,新技术让他们能以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时间清晰度来实时监测单个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更清楚地洞悉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细节以及细胞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所有这些对基础医学和药物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表示,这种方法可被进一步精炼成一种工具,用来定期研究药物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望用于未来的个性化医疗领域。卡普认为:“未来,医学专家在为病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法之前,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来测试某种药物对细胞和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让科学家们尤为感到兴奋的是,新技术可以实时追踪和监测移植细胞的“生活”环境,以前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哈佛医学院的免疫学家乌尔里奇艾德里安并没有参与该试验,但他表示:“最新研究朝着实时、高清晰度地侦察到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个目标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新药研发和诊断具有深远意义。”
  • 300万!生物岛实验室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采购
    项目概况生物岛实验室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http://www.o-science.com 招标在线频道获取招标文件,并于 2022年02月10日 09时30分 (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采购计划编号:440101-2022-01215项目编号:OITC-G220290032项目名称:生物岛实验室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采购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00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合同包预算金额:3,00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其他货物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3,000,000.003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的2个月内交货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投标供应商应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合同包1(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特定资格要求如下: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的,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信誉,具有履行合同能力和良好的履行合同的记录,具有良好资金、财务状况的法人实体;2)为本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参加本项目投标;3)投标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4)按本投标邀请的规定获取招标文件;5)投标人不得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6)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中标后不得分包、转包。注1:1)信用信息查询渠道:“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http://www.samr.gov.cn)网站等。2)信用信息查询截止时点:同投标截止期,即查询投标人截止到投标截止期的信用信息记录。3)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和证据留存的具体方式: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将以网站截图打印稿形式与其他采购文件一并保存。4)信用信息的使用规则:如投标人为“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或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的供应商,或为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中被财政部门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或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中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有重大违法记录(重大违法记录是指供应商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其中较大数额罚款是指该项行政罚款达到规定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的金额)的供应商,则其投标将被拒绝。 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01月20日 至 2022年01月27日 ,每天上午 09:00:00 至 12:00:00 ,下午 14:00:00 至 17:00:00 (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http://www.o-science.com 招标在线频道方式:在线获取售价: 600元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2022年02月10日 09时30分00秒 (北京时间)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67号楼14楼自编1401-1402(中科院创新大楼A座)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本项目开标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67号楼14楼自编1401-1402(中科院创新大楼A座)1、投标文件递交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67号楼14楼自编1401-1402(中科院创新大楼A座)2、招标文件采用网上电子发售购买方式:1)有兴趣的投标人可登陆“东方在线”(http://www.o-science.com 招标在线频道),完成投标人注册手续(免费),然后登录系统浏览该项目下的“项目需求”,已注册的投标人无需重新注册。招标文件售价:每包人民币600 元。如决定购买招标文件,请完成标书款缴费及标书下载手续。2)投标人可以电汇的形式支付标书款(应以公司名义汇款至下述指定账号)。开户名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开户行:招商银行北京西三环支行账 号:8620816577100013)投标人应在“东方在线”上填写开票信息。在投标人足额缴纳标书款后,标书款电子发票将发送至投标人在“东方在线”上登记的电子邮箱,投标人自行下载打印。3、以电汇方式购买招标文件的,须在电汇凭据附言栏中写明招标编号、包号及用途,例如:OITC-G220290032标书款(如未标明招标编号,有可能导致投标无效)。4、采购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1)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3)政府采购促进残疾人就业(4)政府采购鼓励采购节能环保产品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釆购人信息名 称:生物岛实验室地 址:广州国际生物岛星岛南路96号B2栋联系方式:020-627260682.釆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地 址:北京市市辖区海淀区西三环北路甲2号院科技园6号楼13层  联系方式:020-87001523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迟兆洋电 话:020-87001523
  • 国内科研市场调查:大分子相互作用仪100%进口
    高校及科研院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管理模式及制度,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等科学仪器设备不对外开放,大多养在“深闺”,大量科研资源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解决此问题并加速释放科技创新的动能,中央及各级政府在近几年来制订颁布了关于科学仪器、科研数据等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平台建设文件。2021年1月22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国科发基〔2020〕342号)》,全国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将各种科学仪器上传共享。仪器信息网对平台高校和科研院所上传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的品牌、型号、应用领域等进行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科研领域中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的市场现状。希望能帮助正在选购仪器的同学,或苦于寻找仪器共享平台的科研工作者,或对此类仪器市场感兴趣的工作人员。(注:本文搜集信息来源于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不完全统计分析仅供读者参考)。国产缺席,100%进口统计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全国仪器共享平台上传的数据,截止2021年6月3日,平台上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的总数量为173台,其中美国Cytiva、德国Sartorius和NanoTemper三家市场占有率超9成,其中,美国Cytiva独自占比58%;Sartorius占比26%,排名第二;NanoTemper占比7%,排名第三。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占据优势地位。除此之外,美国Plexera、Biosensing Instrument、Reichert、加拿大Nicoya、法国HORIBA scientific等品牌在市场上也占据少量份额。近年来,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市场参与品牌日益增多,技术路线多样,产品日趋多样化,市场迎来“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但本次调查中未出现国产品牌。全国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品牌分布全国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产地分布从全国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型号分布来看,最受高校和科研院所青睐的型号为美国Cytiva的Biacore T200、其次是德国Sartorius的Octet RED 96和美国Cytiva的Biacore X100,仪器共享数量分别为45台、32台和31台。热门型号top10中还包括Biacore 3000、Monolith NT.115、Octet K2、Biacore 8k、PlexArray、Octet QKe和Biacore T100,其中Monolith NT.115和PlexArray分别属于德国NanoTemper和美国Plexera。全国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热门型号top10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和科研院所用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被进口品牌垄断。一方面是出于科研需求,科研团队需要采用精度更高,技术更先进的高端仪器,而大部分国外高端科研仪器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导致了目前的垄断局面。另一方面,是国产仪器起步相对较晚,国内整体的制造技术水平较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一截。资源分布不均,北京独占鳌头统计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全国仪器共享平台上传的数据发现,平台上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所属学科领域的分布以生物学、药学、基础医学和化学为主,其中生物学独占鳌头,占比达61%。此外,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在临床医学、中医学和中药学和食品科学技术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学科领域分布全国共享平台上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涉及27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北京以38台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数量高居榜首,其次是山东、上海、江苏、辽宁、湖北和广东,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数量分别17台、14台、13台、12台、12台12台。从全国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分布图不难看出,仪器资源集中分布在高等教育强省,这一方面与各省份的高校数量和质量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国家科研经费的制约。共享平台的开放正是为了解决仪器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升科研设施与仪器服务能力。全国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单位分布此外,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的单位共涉及128所高校及研究院所,且985和211高校的仪器资源更强,其中,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数量超过2台的单位有10所,分别是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作为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最多的地区,涉及25所高校及研究院所,且科研院所的数量比高校多。全国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数量超2台的单位北京25所全国共享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单位更多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器信息,请点击:小编精选|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导购篇 or 技术流派解析:带你重新认识大分子相互作用仪
  • 350万 !鲁东大学多功能分子间相互作用仪等设备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SDGP370000000202202010567 项目名称:多功能分子间相互作用仪等设备采购项目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350.0万元 最高限价:350.0万元 采购需求:标的标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本包预算金额(单位:万元)A制备型液相色谱 1 供应商须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1)供应商必须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3)具有财务状况报告、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4)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5)无不良信用信息记录(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负责查询);(6)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与。 65.000000 B多功能分子间相互作用仪 1 供应商须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1)供应商必须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3)具有财务状况报告、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4)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5)无不良信用信息记录(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负责查询);(6)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与。 160.000000 C超速离心机 1 供应商须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1)供应商必须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3)具有财务状况报告、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4)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5)无不良信用信息记录(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负责查询);(6)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与。 125.000000 合同履行期限:详见竞争性磋商文件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200万!上海交通大学单细胞相互作用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0705-2240JDSMTXDK/04/招设2022A00214项目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单细胞相互作用仪预算金额:2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货物名称简要技术规格数量交货期1单细胞相互作用仪1)采用声场作用力,最大作用力高达1 nanoNewton(10 µm polystyrene beads);2)具备单细胞分辨率:实时记录单个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及位置的变化;3)其他技术要求详见第八章第二部分《技术规格》。1套签订合同后3个月内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后3个月内交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250万!复旦大学分子相互作用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0705-224002028262项目名称:复旦大学分子相互作用仪采购国际招标预算金额:25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4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招标条件项目概况:分子相互作用仪采购资金到位或资金来源落实情况: 本次招标所需的资金来源已经落实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的说明:已具备招标条件2、招标内容:招标项目编号:0705-224002028262招标项目名称:分子相互作用仪采购项目实施地点:中国上海市招标产品列表(主要设备):序号产品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规格备注1分子相互作用仪1套样品装载与注射:全自动预算金额:人民币250万元 最高限价:人民币245万元 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后4个月内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后4个月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Biametrics发布b-screen高通量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新品
    Biametrics公司介绍 位于德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专注于无标记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技术及仪器的研发和生产。基于专利的SCORE(Single Colour Reflectometry)技术,研发出真正适合于工业高通量无标记分子间相互作检测分析仪b-screen,及适合一般科研实验室的灵活桌面型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b-screen。b-screen:新一代高通量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b-screen高通量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基于专利的SCORE技术(利用反射光干涉原理),整合生物芯片高通量的优势,一次实验可检测20000+样品反应,在极大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将检测成本成倍降低,真正意义上满足高通量筛选实验室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分析和筛选。仪器参数技术原理:专利SCORE(Single Colour Reflectometry)技术,反射光干涉原理检测灵敏度:1 pg/mm2动力学:结合速率常数Ka :103-107 M-1S-1解离速率常数Kd :10-6-0.5 S-1样品类型:蛋白质,抗体、肽段、DNA/RNA、多糖、脂类、小分子、细胞、病毒和纳米颗粒样品基质:各种基质,如含DMSO缓冲液、细胞培养基、尿液,血浆,血清,全血等进样方式:自动化流动式进样检测通量:20000+ 样品点/次检测耗材:高通量生物芯片(>20000个样品点) 应用领域:1、蛋白/蛋白相互作用2、动力学3、免标定浓度分析4、基于细胞的分析5、诊断研究创新点:基于专利的SCORE技术(利用反射光干涉原理),整合生物芯片高通量的优势,一次实验可检测20000+样品反应,在极大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将检测成本成倍降低,真正意义上满足高通量筛选实验室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分析和筛选。 b-screen高通量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
  • Thmorgan漩涡振荡仪全面更新换代了!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thmorgan漩涡振荡仪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换代!漩涡振荡仪VM200漩涡振荡仪VM100 漩涡振荡仪vm100/vm200适用于样品组织、细胞、菌液、化学试剂等的振荡、混匀等工作。vm100漩涡振荡仪适用于点动工作模式,固定转速:2500rpm,采用增强型工程塑料成型技术。vm200漩涡振荡仪适合短时间(点动)或长时间连续工作,速度范围广,0-2500 rpm无级调速,硅制底座,超强防震,适合高速工作。thmorgan将不断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产品服务。欢迎您拨打thmorgan热线电话:4000-688-151.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市场部2017年9月27日
  • CDE指导原则4连发,涉及药物相互作用、中药药效学研究等
    2024年7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连续发布1个指导原则、2个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和1个ICH《M12:药物相互作用》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实施建议和中文版意见:《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ICH《M12:药物相互作用》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实施建议和中文版意见。01《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通知原文:为规范和指导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提供可参考的技术规范,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见附件)。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特此通告。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2024年7月16日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的药物研发,仅作为推荐性建议。应用本指导原则时,还应同时参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和其他境内外已发布的相关指导原则。附件: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pdf02 ICH《M12:药物相互作用》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实施建议和中文版意见通知原文:为推动新修订的ICH指导原则在国内的平稳落地实施,我中心拟定了《M12:药物相互作用》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实施建议,同时组织翻译了中文版。现对M12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实施建议和中文版公开征求意见,为期1个月。如有修改意见,请反馈至联系人电子邮箱:gkzhqyj@cde.org.cn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4年7月17日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重点关注代谢酶和转运体介导的相互作用。这些方面通常适用于化学小分子的开发。仅简要介绍了生物制品的DDI评价,重点是单克隆抗体和抗体-药物偶联物。本指南提供了体外和体内(本文中“体内”和“临床”可以互换)代谢酶或转运体介导的抑制或诱导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将研究结果转化为适当的治疗建议。本指导原则还包括如何评价代谢产物介导的相互作用的建议,同时也涵盖了采用基于模型方法的数据评价和DDI预测。其他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出现,如寡核苷酸、小干扰核糖核酸和肽,得到了认可。但这些内容超出了本指南的范围。 建议参考地区性指导原则。其他类型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例如对吸收的影响 (如,胃pH值变化、胃动力变化、形成螯合物或络合物等)、 食物影响或蛋白结合置换,不属于本文件的范围,建议参照 地区性指导原则。同样,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导致的DDI也不在本指导原则的范围内。附件:M12及问答实施建议.pdf M12指导原则中文版.pdf M12指导原则英文版.pdf M12问答文件中文版.pdf M12问答文件英文版.pdf03 《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通知原文:为更好地指导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和评价,促进新型佐剂以及创新佐剂疫苗的研发,经广泛调研和讨论,我中心组织起草了《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我们诚挚地欢迎社会各界对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后续完善。征求意见时限为自发布之日起1个月。请将您的反馈意见发到以下联系人的邮箱:联系人:吴爽、尹华静联系方式:wush@cde.org.cn、yinhj@cde.org.cn感谢您的参与和大力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4年7月17日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疫苗中的佐剂,旨在为其非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开展提供一般性技术建议,以促进新型佐剂以及创新佐剂疫苗的研发。本指导原则不适用于可对疫苗其他活性成分起佐剂效应的抗原或通过重组 DNA 技术使之成为抗原分子(如融合蛋白)或免疫原(如载体疫苗)的固有组成部分的免疫刺激分子,也不适用于半抗原或抗原的载体蛋白〔如用于结合多糖的 CRM197、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OMP)、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本指导原则中涉及的新佐剂是指尚未用于已上市疫苗的佐剂,包括以往未研究过的全新佐剂或含有以往未研究过的全新成分(注释 2)的佐剂/佐剂系统、已获得一定安全性数据(动物和/或人体数据)但尚未上市的佐剂或在已用于上市疫苗的佐剂基础上发生重大变更的佐剂附件:《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pdf 《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pdf 《疫苗佐剂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反馈表.docx04《中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通知原文: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遵循中医药研究规律,提高中药药效学试验的水平和质量,推动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发展,经广泛调研和讨论,我中心组织起草了《中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我们诚挚地欢迎社会各界对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后续完善。征求意见时限为自发布之日起1个月。您的反馈意见请发到以下联系人的邮箱:联系人:黄芳华,周植星联系方式:huangfh@cde.org.cn,zhouzhx@cde.org.cn感谢您的参与和大力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4年7月17日主要内容:本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中药药效学研究一般原则、中药新药药效学研究的阶段性、基本内容、结果分析与评价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介绍了指导原则的起草背景,明确了指导原则的适用范围。第二部分“中药药效学研究一般原则”阐述了中药药效学研究的研究目的和一般原则。第三部分“中药新药药效学研究的阶段性”阐述了中药研发过程中的中药药效学研究的分阶段要求。第四部分“基本内容” 阐述了受试物、主要药效学研究、次要药效学研究的关注点和相关要求。第五部分“结果分析与评价”阐述了对药效学研究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全面评价必要性和重要性。附件:《中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pdf 《中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pdf 征求意见反馈表.docx
  • 独辟蹊径!单分子与单细胞水平解锁生命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生物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然而对这个领域的认识目前仍有很多空白。LUMICKS 是总部位于荷兰的生命科学仪器供应商,研发和生产动态单分子和细胞亲合力分析仪器,让研发人员能够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建立结构和功能之间前所未有的桥梁。 LUMICKS 的产品在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施加和测量作用力,实现对分子和细胞的研究,从而能够对潜在的生物机制进行详细的实时分析。LUMICKS主要有两款产品,分别是C-Trap® 动态单分子显微镜和z-Movi® 细胞复合亲合力分析仪,目前众多世界顶尖大学研究所均为 LUMICKS的技术产品的用户,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清华大学等。2020 年, LUMICKS 在北京设立了亚太区办公室 (卢米科思贸易(北京)有限公司)以服务于亚洲的客户。单分子&动态 观察生物分子机制的全幅图景现代的生物研究通常涉及多种实验技术与方法手段,想了解一个生物分子机制的全幅图景,我们既需要能够分析单个分子,也需要了解分子的动态过程。为什么单分子如此重要?首先单分子观察是对一个分子最直观的分析,眼见为实,这也是许多科学技术一直追求观察更小的单元的原因。其次,单分子技术允许科学家了解单个分子的性质,并非是一个群体的结果。众多技术,例如凝胶电泳、表面等离子共振等,提供的都是万千分子的平均读数,常常不能体现分子的多态性能。为什么我们需要观察动态过程?生物过程本身是动态发展的,只有了解生物分子的行为,才能够理解它们的机制,也才能够为制药、治疗等目标提供指导。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能够精确到生物分子中的每个原子,然而每个结构都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因而目前很多结构生物学家们也在发展能够将静态结构与动态过程结合的方法。C- Trap 动态单分子显微镜填补了这一空白,既能够观察单分子尺度的生物分子,又可以实时观察DNA与蛋白互作、蛋白构象等动态过程。此外,C-Trap的光镊技术允许控制、操作单个 DNA、蛋白、细胞骨架等分子,在微米、纳米尺度下触摸、移动、控制生物分子,为研究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和结果。C-Trap动态单分子显微镜在动态单分子领域,LUMICKS的C-Trap 是行业首家商业化仪器。相较于其他解决方案,C-Trap 提供业内第一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真正实现对单分子过程的动态实时观察,高度集成易用的软件使得任何研究人员都可以操作,从样品制备到实验数据分析全流程支持帮助高效产出成果,以及来自全球工程师优质的售后服务。目前 C-Trap 仪器主要在高校的前沿研究中以及生物制药公司的研发中使用,相较于欧美,在中国的C-Trap 使用刚刚起步,未来将会逐步占领市场,成为生物实验室的必备仪器。C-Trap 动态单分子显微镜主要应用在DNA 结合蛋白、细胞骨架与分子马达活性、蛋白质折叠结构变化、细胞力学、生物相变与大分子相分离等领域。尤其在DNA的分子研究领域拥有非常多的应用:DNA 修复,基因编辑,DNA 转录,核小体结构功能等。客户发表在CNS杂志上的应用案例包括DNA 基因编辑过程中 cas9 蛋白与DNA 结合位点在靶、脱靶受哪些因素影响,DNA 损伤修复过程中 Rad 51 蛋白如何与其他蛋白协作,DNA 解旋酶在DNA 上的移动、解旋以及与其他蛋白的互动等等。由于 C-Trap 在生物领域广泛的应用,尤其适合多个研究室作为平台共享设备。免疫细胞治疗领域 复合亲合力测量正在受到瞩目过去的十几年里免疫细胞疗法极大地加速了临床肿瘤治疗的进展,但过继性细胞治疗的效果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尽管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成本,非常多CAR-T研发团队的临床试验都以失败告终: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中有很多对药物没有反应或者出现不良反应。这是由于免疫系统与癌细胞的动态环境本身非常复杂,因而众多体外检测方法并不能准确预测体内(临床)疗效。传统衡量免疫细胞效果的方法有很多种。分子水平上,如在研究TCR,CAR受体识别肿瘤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时,通常采用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或MHC四聚体(MHC Tetramer)等技术,优化筛选出与靶点亲和力(affinity)最佳的TCR/CAR设计。除此以外,也可以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如细胞杀伤或细胞因子分泌检测去评估免疫细胞的激活及特异性杀伤能力。然而,这些体外实验数据一致性较低,需要更好的生物参数或者assay去预测体内及最终临床结果。什么是细胞复合亲合力(cell avidity)?它阐明了细胞间总的结合强度,这包括了:共受体结合、T 细胞受体(TCR)聚集、细胞粘附蛋白,甚至是结合的方向和分子键的价态。它揭示了一个细胞与另一个细胞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蛋白受体与另一个蛋白抗体之间。因而细胞复合亲合力提供了更完整的、更具有生理学相关性的信息,反映了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更真实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免疫治疗期间的细胞响应和效果进行更准确的预测。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特别是CAR-T研发中,复合亲合力测量正在受到瞩目。2022年4月哈佛医学院发表在 《Nature》上的论文 “CAR T cell killing requires the IFNγR pathway in solid but not liquid tumours” 指出“亲合力逃逸” (avidity escape)是实体瘤用来避免 CAR T 细胞杀伤的一种抗性机制,因而对于细胞复合亲合力的测量能够预测 CAR T 对于实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z-Movi 细胞复合亲合力 (Cell avidity) 分析仪,是免疫治疗细胞复合亲合力领域排名第一也是唯一的产品。z-Movi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验解决方案,专注细胞治疗领域,简化免疫细胞筛选流程,一键测量细胞间的复合亲合力。从而帮助研究人员加速细胞治疗产品的筛选和药物开发,更准确高效地筛选出优秀的免疫细胞。z-Movi 细胞复合亲合力检测仪z-Movi 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CAR-T, TCR-T, NK/CAR-NK及Cell engager免疫疗法的研发。在CAR-T研发时,通过检测cell avidity,优化CAR的设计,可以降低脱靶效应等不良反应,提高T细胞功能。至于TCR-T,相比affinity,cell avidity与T细胞功能有更好的相关性,借助z-Movi评估不同突变TCR的功能。在NK/CAR-NK研发中,cell avidity也能够用来评估NK细胞的功能及CAR的设计,筛选合适的Donor NK。最后,通过检测不同双特异性抗体与效应细胞靶细胞的cell avidity,研发者能够更好地了解cell engager在细胞相互作用中的功效。未来,我们也将与更多科研院所合作,拓展z-Movi的应用,如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巨噬细胞(macrophage)等。基于独一无二的测量和优秀的产品设计,z-Movi 已在一众生物制药公司中大放异彩,将来,z-Movi 也必将成为细胞免疫治疗实验室与研发团队中的必备设备。本文作者:王磊博士,LUMICKS 亚太区产品应用专家于晨露博士,LUMICKS 亚太区市场负责人本文为LUMICKS供稿。如有技术干货、科研成果、仪器使用心得、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事件观点等内容,欢迎相关行业朋友投稿。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
  • 中国科大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搜寻宇称破缺的新相互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教授、江敏副研究员等在量子精密测量和检验超越标准模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利用自主研制的量子自旋放大技术实现了对一类超越标准模型的宇称破缺相互作用的超灵敏检验,实验结果提升国际纪录至少5个数量级,弥补了现有天文学观测的空白。相关研究成果于1月6日以“Search for exotic parity-violation interactions with quantum spin amplifiers”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Sci. Adv. 9, eade0353 (2023)]。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是20世纪物理学建立的最伟大的模型之一。然而,尽管标准模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许多物理现象如暗物质、暗能量、中微子振荡、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等无法被很好解释。为此,许多理论预言了可能存在超越标准模型的新轻玻色子,如轴子、暗光子、Z玻色子等,其可以作为暗物质的候选粒子,补充现有的标准模型理论。这些新粒子的能量可能跨度几十个量级的范围。对于低能区的新粒子 (远小于1eV),更加凸显出粒子的波动性,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甚至要比现在的大型对撞机还要大,因此不适于使用粒子对撞器与加速器等高能装置进行研究。量子传感器如原子磁力仪、原子钟弥补了高能装置对这类超轻暗物质候选粒子的探测空白,但因这些新粒子与标准模型内粒子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亟需一种高灵敏度的量子传感器对标准模型外的新物理进行研究。图1 检验新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和相应的磁探测灵敏度。  彭新华教授研究组利用近期发展的量子自旋放大器技术(图1A)[Nat. Phys. 17, 1402–1407 (2021)],实现了对待测磁信号2个数量级的放大(图1B),并将其应用于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粒子与新相互作用的搜寻,在国际上提出了“蓝宝石”研究计划,英文缩写SAHPPHIRE(SpinAmplifier for Particle PHysIcs REsearch)。该计划的首批实验约束了一种由Z玻色子诱导的自旋相互作用,如图1C所示,此类奇异相互作用是宇称不守恒的,其强度正比于自旋源内的电子自旋数量。因此本实验采用了两个原子气体室,一个利用惰性气体氙原子作为自旋传感器,一个利用碱金属铷原子作为自旋源。自旋源内的碱金属原子通过激光泵浦实现约1014的电子极化自旋数量,并由泵浦光间断极化,从而产生一个交流的震荡奇异场作用于量子自旋传感器上,并被进一步放大和探测。相较于其他应用于新物理搜寻的共振技术,量子自旋放大器中的铷原子充当嵌入式磁强计,实现了惰性气体氙原子的连续极化和原位测量。相比之下,原位测量提供的一个显著优势是由于大费米接触放大因子而增强核共振信号。此外,由于氙核自旋通过与极化铷原子的自旋交换碰撞而连续极化,自旋放大器可实现对奇异场的连续搜索。由于这些独特的优点,自旋放大器更适用于奇异相互作用的超灵敏连续波检测。正因如此,本实验对电子与中子之间的宇称破缺奇异相互作用的约束较国际前沿实验界限提高了5个数量级(如图2A),且对中子与质子之间的奇异相互作用进行了首次探索(如图2B)。不仅如此,SAPPHIRE计划仍有很大的性能提升空间,研究人员提出利用K-3He自旋放大器与固体自旋源,有望将对此类奇异相互作用的实验约束界限进一步提升8个量级。 图2 新奇相互作用实验界限。审稿人对这一工作有高度评价:“The result is a clearly a major improvement for the field”(该领域的一个重大提升),“What is particularly remarkable about these results is that they have established strong new constraints, which have improved prior bounds by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in a region of parameter space where there are little or no constraints from astrophysics ”(该实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个几乎没有天体物理学约束的参数空间区域建立了强有力的新约束,将先前的约束提高了多个数量级)。这一成果展示了SAPPHIRE计划下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与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有望激发宇宙天文学、粒子物理学和原子分子物理学等多个基础科学的广泛兴趣。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元泓和黄颖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彭新华教授和江敏副研究员为该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安徽省的资助。
  •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2011年12月23日,受科技部基础司委托,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对依托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和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验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专家组听取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建设情况报告,并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过认真研究讨论,专家组认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管理运行等方面圆满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一致同意其通过建设验收。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属于军民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军民共建科研体制的有益探索。该实验室以国家重大需求中的科学问题为导向,致力于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相关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 AWSensors发布AWS分子相互作用仪A20+新品
    AWS A20+ Research Platform测试系统基于声波传感原理,可精确测量石英传感器表面质量和结构变化,提供实时、高灵敏的表面相互作用检测,如吸附和脱附过程、分子相互作用、蛋白质构象变化等材料表征与生命科学研究。结合常规QCM芯片、高频QCM芯片与叉指传感器芯片,可精确检测声波在石英本体与表面的传播变化,提高测试的可靠性。AWS-HFF sensor高频QCM传感器芯片和常规QCM-AWS芯片相比品质因子更高,芯片更薄。在高频下操作,可提高2个数量级的测量灵敏度和分辨率。同时芯片面积更小,可节省样品的使用量。专有的支撑框架设计可提高芯片的稳定性和操作的方便性。主要特点基于专利的QCMD技术结合常规QCM芯片、高频QCM芯片与叉指传感器芯片微流控系统集成了样品、缓冲试剂与废液处理功能可对试剂和样品分别控温测试系统配置灵活,1-4个通道具有倍频操作模式,测试频率高达5-160MHz,灵敏度可达0.05ng/cm2应用领域l 薄膜厚度监控l 电极表面电化学化学反应l 生物技术 o DNA和RNA与互补链的相互作用 o通过固定的受体,免疫反应的特异性识别蛋白配体 o检测病毒衣壳,细菌,哺乳动物细胞 o细胞,脂质体和蛋白质的附着力 o表面的生物相容性 o 生物膜的形成l 功能化的表面 o 建立选择性表面 o脂质膜 o聚合物涂层 o 活性表面 o 免疫传感器创新点:1.结合常规QCM芯片、高频QCM芯片和叉指传感器芯片 2.微流控系统集成样品、缓冲试剂与废液处理功能,可对试剂和样品分别控温 3.比上一代产品A20增加了在线脱气装置 AWS分子相互作用仪A20+
  • 雷萌生物获加拿大Nicoyalife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总代
    热烈祝贺雷萌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取得加拿大Nicoyalife全线产品中国区总代理! 自2016年4月12日起,我公司成为加拿大Nicoyalife公司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国内总代理。Nicoyalife成立于2014年,是滑铁卢大学科技孵化器重点培养的纳米科技公司,并获得加拿大政府创新资金支持。Nicoyalife致力于纳米光子学基础上的传感器技术研究,并推出创新的ILSPR专利技术*(美国专利号: US8693003 B2),为基础研究,药物研发及医学诊断提供高灵敏的蛋白及分子互作分析仪器。2015年初,Nicoya公司正式推出高性能小型OpenSPR表面等离子分析系统,采用高新专利的ILSPR技术,提供高灵敏的蛋白,抗体,多肽,DNA,RNA及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仅开始一年,已有30台OpenSPR被销往北美地区。2016年初,新推出OpenSPR-XT将为科研及工业用户带来一款全自动,高通量的分子结合动力学SPR分析仪,大大加速用户的研发过程。OpenSPR突出的性能和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将彻底颠覆目前的全自动SPR市场 欢迎广大代理商朋友了解产品,咨询合作!
  • 270万!武汉大学无标记分子相互作用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THCX-HW-2022-2-029项目名称:武汉大学无标记分子相互作用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7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7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本次采购共分 \ 个项目包,具体需求如下。(1)项目包编号: THCX-HW-2022-2-029 (2)项目包名称: 武汉大学无标记分子相互作用仪采购项目 (3)类别(货物/工程/服务): 货物 (4)用途: 无标记分子相互作用仪采购项目 (5)数量(数量及单位):1台(6)简要技术要求:详见招标文件(7)采购预算: 270万元 (8)期限(交货期): 合同签订后90日内(9)质保期: 验收合格之日起2年,免费质量保证期从货物供货、安装、调试正常且经采购人确认验收合格之日起算。(10)其他: 本项目接受进口产品投标 合同履行期限:交货期:合同签订后90日内。质保期:验收合格之日起2年,免费质量保证期从货物供货、安装、调试正常且经采购人确认验收合格之日起算。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多维超快光谱有望用于研究分子相互作用
    p   超快光谱的出现,让人们能通过“慢动作”观察到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原子与分子的转变状态,给化学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而多维超快光谱被认为是研究生物、化学和功能纳米材料凝聚相动力学的主要工具之一。 /p p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人员汤姆· 奥利弗此次在《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上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这项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关键进步,并阐述了新的多维光谱探针获得的新成果。文章称,当多维超快光谱技术达到成熟时,可以探索的频域范围大大增加,实验技术能够将激发和发射频率涵盖太赫兹和紫外线波段。而最近的一些创新,还包括极端的交叉峰值光谱,将在探测分子相互作用动力学方面发挥作用。 /p
  • 600万!清华大学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仪购置项目
    项目编号:BIECC-22ZB1215/清设招第20221389号项目名称:清华大学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仪购置项目预算金额:6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6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能够用于基础科研的多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互作因子筛选与发现,亲和力与动力学等互作信息的综合性表征,结合关键结构域、关键氨基酸、关键核酸位点、关键碱基的发现与鉴定,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小分子化合物或抗原/抗体互作的筛选、鉴定、分级、分型、结构优化以及表位作图等,以及药物分子活性浓度、有效成分测定等。具体要求详见第四章。包号名称数量01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仪1套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90日内交付。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120万!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NK2022S006W项目名称: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2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2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采购内容: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仪1套的供货以及安装和售后服务。具体内容及要求详见采购文件。本项目允许进口产品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进口仪器交货时间:收到信用证后5个月内;国产仪器或非免税仪器交货时间:合同签订后5个月内;仪器设备原厂软硬件免费保修期不少于1年,质量保修期自仪器设备验收合格,双方签字确认之日起计算。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2011陆海相互作用开放科学大会,“海诚”绽放光芒
    2011年9月12日至15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举办2011陆海相互作用开放科学大会(LOICZ OSC),这是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国际计划办公室首次在中国烟台举办LOICZ 大会。此次大会由烟台海诚高科技有限公司独家赞助。 届时,海诚高科技有限公司将举办&ldquo 仲秋海岸,缘聚海诚&rdquo 主题联欢晚会,国内外精英与海诚人齐聚一堂,为海诚的发展献计献策,使海诚更好的与国内外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为海诚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烟台海诚高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环境监测行业的先行者,2010年投资2000万元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主要致力于智能化环境监测系列产品的研发,实现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产业化。公司以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提供世界领先的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解决方案,是国家大力扶持和发展的高科技新兴产业。
  • 新型量子表有望快速精确测量光—物质相互作用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款由激光和氦原子组成的量子秒表,能以“全新方式极其准确地测量时间”,而不必像其他时钟那样计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物理评论研究》杂志。最新研究负责人玛塔博霍尔茨解释称,他们的最新研究基于“泵—探针实验”,在实验中,一束“泵”激光脉冲被发送到原子云内,将其提升到更高能级,随后,另一束功率较小的“探测”脉冲被用于测量“泵”的效果。这些实验对于材料科学领域的诸多应用,尤其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开发至关重要,但很难测量“泵”和“探针”脉冲发出之间流经多少时间。现在,他们研制出的量子表解决了上述问题。研究人员首先向氦原子云发射激光束,使原子处于量子叠加状态,这意味着它们同时处于多个能级,这些能级相互作用并产生随时间变化的干涉图案。当研究人员只测量了持续时间为1.7万亿分之一秒的干涉模式时,他们可将其与干涉模拟进行比较,找到模式匹配的唯一时间段,准确地告诉他们氦原子在叠加状态持续了多长时间。鉴于干涉图案具有非重复性,因此,他们能毫无疑问地证明这种测量时间方法的准确性。博霍尔茨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测量时间的方法,好处是不需要精确测量原子何时处于叠加状态,“如果使用计数器,你必须定义零,在某个时刻开始计数。而新方法不必启动时钟,只要看看干涉结构。”
  • 北大研究者发布探索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征的新技术
    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遗传编码蛋白质光交联剂,其带有可转移的、质谱可识别的标签。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7月27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陈鹏(Peng R. Chen)研究员与王初(Chu Wang)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蛋白质以其自身结构和与其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发挥功能,因此,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抑制是生命科学的重要方向。  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传统方法,如酵母双杂交、亲和色谱和免疫共沉淀等有着各自的局限性。酵母双杂交可以揭示蛋白质间的直接相互作用,甚至通过大规模筛查发现未知的相互作用,但酵母细胞未必能为异源表达的其他物种蛋白提供合适的相互作用条件。亲和色谱技术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其通量比较低,背景结合蛋白质与特异性结合蛋白质有时难以区分,直接与间接相互作用也通常难以区分。另外,这三种方法对于瞬间、微弱的相互作用,比如信号转导过程中松散变化的蛋白质复合物,都很难获得有效信息。  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发现及描绘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征的技术,其中化学与光亲和交联策略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将生物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转变为共价交联,使得能够捕获到时常出现在自然界中微弱且短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光交联剂结合质谱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在活体系统中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有力的工具,但它仍然存在着高假阳性鉴别率及无法提供相互作用界面信息等缺点。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遗传编码光亲和非自然氨基酸,可在光交联及猎物蛋白-诱饵蛋白分离后将一个质谱可识别的标签(MS-label)导入到捕获的猎物蛋白中。这一叫做IMAPP的策略使得能够直接鉴别出采用传统的遗传编码光交联剂难以揭示的光捕获底物肽。利用这一MS-label,IMAPP策略显著提高了鉴别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可信度,使得能够同时鉴别捕获的肽和确切的交联位点,对于揭示靶蛋白及绘制活体系统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来自多伦多大学Lunenfeld-Tanenbaum Research Institute (LTRI)和Donnelly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将细胞内的DNA条形码拼接在一起,以同时搜寻数百万个蛋白质配对,用以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4月22日的《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杂志上(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技术)。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强大的新方法来寻找结合特定蛋白质的候选药物。发表在2016年6月Nature杂志上的这种新方法是一个重大的进展,它可以同时应用于大量的蛋白质,甚至直接应用于自然细胞环境中成千上万不同的蛋白质。一些小分子可以用来确定它们靶蛋白的功能,并可充当药物开发的起始复合物。TSRI的研究人员证实这一技术为许多过去认为无法很好结合这些小分子的蛋白质找到了“配体”(结合伴侣蛋白)(Nature发布突破性蛋白质新技术)。  蛋白质是自然界的机器。它们供给氧气为我们的肌肉提供动力,催化一些帮助我们从食物中提取能量的反应,抵御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数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方法设计可以满足某些医学、研究和工业特定用途的新蛋白质。现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方法,通过将已存在蛋白质的片段拼接在一起来生成新蛋白质。这一叫做SEWING的技术发表在2016年5月的Science杂志上(Science发布突破性蛋白质技术)。
  • ​PACTS辅助热蛋白质分析用于肽-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PACTS-Assisted 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 for Use in Identifying Peptide-Interacting Proteins。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北京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的贾辰熙和Chen Yali研究员。生物活性肽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通过与蛋白受体相互作用,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进程。研究肽-蛋白相互作用对于理解这些功能分子的调节机制至关重要。目前已开发多种方法用于表征肽-蛋白的相互作用,例如通过引入荧光探针在多肽上来监测蛋白-多肽的相互作用,或者将多肽固定在磁珠或其他载体材料上进行进一步的亲和沉淀。然而以上方法都需要对多肽进行修饰,导致多肽的结构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多肽-蛋白相互作用,产生假阳性结果。细胞热转移变分析(CETSA)和热蛋白质组分析(TPP)作为一种无修饰/无标签技术已被广泛用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研究。当配体与蛋白结合后,蛋白的热稳定性发生了改变,导致熔解曲线(Melting cure)发生位移。通过监测熔解温度的变化(∆Tm),实现对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的检测。CETSA以及TPP允许在天然环境下研究分子互作,从而保留了内源性蛋白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局部微环境等生物物理特性。除了改变蛋白质的热稳定性,肽配体与蛋白质受体相互作用还会导致蛋白构象、疏水性和溶剂可及性的改变,一些配体甚至起到生物助溶的作用。所有这些特性的改变会导致研究体系中靶蛋白丰度的变化。这种由肽段配体结合诱导蛋白的丰度改变现象称之为PACTS。而PACTS也可以被合理的利用用于识别与肽段配体结合的靶蛋白。基于此,本文将PACTS与TPP技术相结合用于肽-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PACTS可以辅助TPP分析,特别是在TPP分析过程中,由于配体-靶蛋白结合导致靶蛋白丰度降低至质谱检测限以下,无法绘制熔解曲线的情况下,PACTS可以作为另一个重要的监测手段。如图1所示,PACTS辅助TPP分析的实验流程大致如下:将蛋白提取液分成2份,分别与缓冲液(对照组)、肽配体(实验组)孵育,再将孵育后的每组样本等分成10份,在10个不同的温度下加热3 min。加热完成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利用SDS-PAGE将肽段与蛋白分离并进行胶内酶切。酶切后的肽段随即用TMT 10-plex标记,最后通过LC-MS/LS进行定量分析。将37 °C下对照组、实验组中同一蛋白的丰度变化作为PACTS的衡量指标(蓝框)。将在不同温度下蛋白的相对丰度变化转化为熔解曲线(黑框),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同一蛋白熔解曲线的位移(∆Tm)作为TPP的衡量指标。综合两种方法识别出的靶标蛋白,作为最终的筛选结果。图1. PACTS辅助TPP分析的实验流程图作者首先用标准肽段-蛋白互作对验证了PACTS辅助TPP分析的可行性。如图2所示,右侧为对照组/实验组中靶蛋白在不同温度下丰度变化(Western blot),中间及左侧则是基于Western blot数据生成PACTs以及熔解曲线。对于JIP1-JNK1互作对,PACTS显示没有明显的丰度变化,而熔解曲线则显示发生了位移(图2A)。与之相反的,对于HOXB-AS3-hnRNP A1互作对,PACTS显示出明显的丰度变化,而熔解曲线则由于靶蛋白丰度降至检测限以下而无法绘制(图2B)。以上两个例子都说很好地说明,PACTS和TPP是两种互补的检测手段,使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有利用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作者还考察了不同细胞环境对蛋白-配体互作的影响(图CD及图EF)。来源于293T细胞的OPRN1与Enkephalin配体互作产生的熔解温度变化为∆Tm= 0.5 °C(图E),而来源于Hippocampus的OPRN1与Enkephalin配体互作产生的熔解温度变化为∆Tm= -14.4 °C(图F)。这个差异可能是由于孵育时不同的微环境造成的。图2. PACTS辅助TPP分析标准肽段-蛋白互作对。随后,作者将PACTS辅助TPP分析应用到组学层面。Aβ肽是淀粉样斑的主要成分,而淀粉样斑块主要存在于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的大脑中。在Aβ肽中,Aβ1-42在介导神经毒性和氧化应激中起关键作用。THP-1细胞类似于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加速了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如AD。作者利用了PACTS辅助TPP分析研究了THP-1细胞中与Aβ1-42肽段相互作用的蛋白。如图3所示,图3A为PACTS结果,共发现37个蛋白在37 °C下有丰度变化。而TPP结果(图3B)则显示66个蛋白熔解曲线发生了位移。PACTS与TPP的结果具有较小的重合,说明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性。GO分析表明(图3C),大多数与Aβ1-42相互作用的蛋白存在于细胞外泌体、胞质溶胶和细胞膜中。外泌体在AD中充当双刃剑,一方面,外泌体传播有毒的Aβ肽和过度磷酸化的tau遍及整个大脑,并诱导神经元凋亡。另一方面,它们消除大脑中的Aβ肽并促进其降解。了解Aβ肽与外泌体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更好的开发AD治疗治疗药物。此外,作者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进一步确认识别出的靶标蛋白(图D-E)。最后,作者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进一步证明靶蛋白与Aβ1-42存在相互作用。图3. PACTS辅助TPP分析与Aβ1-42相互作用的蛋白总之,本文开发一种PACTS辅助TPP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大规模组学层面肽段-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该方法具有无标记、无修饰的优势,无需额外实验,即可在TPP分析的同时获得PACTS信息。该方法也有助于理解多肽-蛋白质复合物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进一步开发新型治疗药物。撰稿:刘蕊洁编辑:李惠琳原文:PACTS-Assisted 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 for Use in Identifying Peptide-Interacting Proteins 参考文献1.Zhao T, Tian J, Wang X, et al. PACTS-Assisted 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 for Use in Identifying Peptide-Interacting Proteins. Anal Chem. 2022 94(18): 6809-6818. doi:10.1021/acs.analchem.2c00581
  • 中科光电应邀参加“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会”
    2016年7月1-2日,由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和江苏省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来自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近20个单位的130余位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济济一堂,共同研讨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的科学问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江志红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首席专家张华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实验室主任银燕教授和朱彬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龚山陵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傅云飞教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吴小青教授、南京大学王体健教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韩志伟研究员、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pieternel教授和ronald教授等15位专家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 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气溶胶-云-辐射-气候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了解气候系统变化规律、提高气候模拟水平和预测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云的不确定性、气溶胶时空分布的不确定性及气溶胶理化特性的多变性,加上观测资料的限制,使得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尤其是气溶胶-云相互作用问题成为当今气候变化与模拟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难题。此次会议旨在追踪国际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总结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结果,加强科研成果的业务化应用,提升气候模拟准确度,加强部门间研究成果的交流。 会议主要围绕“气候模式中的云、气溶胶和辐射物理过程和卫星资料在气候中的应用”;“污染物对天气气候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污染物与亚洲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污染物-辐射-云相互作用及其对天气气候与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反馈”等四个主题展开交流。会议共收到投稿50余篇,22位代表在分会做口头报告,墙报展示30余幅,评比出7个优秀。 本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主办,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承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转自中国气象局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http://ncclcs.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newsid=3480)
  • 探索界面相互作用:大连化物所发布结构质谱实验手册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子结构表征新方法研究组研究员王方军团队发布了表征蛋白质-纳米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精细结构的赖氨酸反应性分析-质谱(LRP-MS)实验手册。  微/纳米材料在生命科学、医药健康、生物催化等领域广泛应用,探讨蛋白质与材料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分子机制对生物医用材料的安全性评价、纳米药物的毒性评估和理性设计、生物-无机功能杂合体的改性和催化活性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光谱学等方法只能表征材料引起的蛋白质结构整体变化情况,蛋白质-材料界面相互作用分子细节的探测面临挑战。  赖氨酸残基通常定位于亲水性蛋白质表面,其侧链伯氨基的化学标记反应性取决于其溶剂可及性和微环境非共价相互作用。当蛋白质表面与微/纳米材料结合时,结合界面上赖氨酸的溶剂可及性和反应性均随之降低。因此,王方军等提出了赖氨酸的反应性变化是探测蛋白质-微/纳米材料复合体中蛋白质定位方向、相互作用序列区域、关键结合位点、材料结合引起蛋白质结构变化的有效指标。该团队发展了在蛋白质—微/纳米材料复合体活性和变性条件下的两步同位素二甲基化标记的标准化策略,结合质谱定量分析实现蛋白质上赖氨酸反应性的全面分析,研究通过材料结合前后赖氨酸标记反应性的显著性差异确定蛋白质-材料的界面序列区域和关键位点。  王方军团队长期从事生物大分子结构质谱尖端仪器和创新方法研究,所发展的LRP-MS策略近年来已应用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小分子、蛋白质-微/纳米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分子机制解析,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rotein-Material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Using Lysine Reactivity Profiling-Mass Spectrometry为题,发表在《自然-实验手册》(Nature Protoco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等的支持。大连化物所发布蛋白质-纳米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的结构质谱表征实验手册
  • 165万!华南理工大学分子与细胞相互作用分析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GZZJ-ZFG-2023066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分子与细胞相互作用分析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6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6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组号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最高限价万元(人民币)11分子与细胞相互作用分析系统1套分子与细胞相互作用分析系统采用实时的非标记分析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细胞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而且测定各类生物分子亲和力和动力学,并能通过已知生物分子进行未知功能分子的垂钓和鉴定,能极大提高效率,降低试验成本并缩短时间。并广泛应用于蛋白、核酸、脂类、抗体/抗原、多肽、糖类、小分子化合物、天然产物提取物、纳米颗粒、病毒、细菌及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以及生物分子间的竞争、协同作用分析。并在分子水平上对功能机理进行揭示,研究信号通路,调控机理,蛋白质结构,药物筛选,或进行有特定靶标的生物功能分子的筛选。人民币165万元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同意,本项目允许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工业合同履行期限:国内供货:在合同签订后(30)天内完成供货、安装和调试并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境外货物:收到信用证后(60)天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联系方式:文老师020-87112962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右一马路18号泰恒大厦14楼1409室联系方式:陈小姐、庄小姐 020-87385151、020-37639369、020-87371812、020-87372296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陈小姐、庄小姐电话:020-87385151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