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新型精神药物

仪器信息网新型精神药物专题为您整合新型精神药物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新型精神药物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新型精神药物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新型精神药物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新型精神药物话题讨论。

新型精神药物相关的资讯

  • 红牛等饮料被指含二类精神药物
    近日,有媒体对市场上的9款功能性饮料进行送检,其中包含了红牛、启力、日加满、力保健、乐虎、东鹏特饮、能立方7个品牌,对其安全性和品质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红牛和东鹏饮料的配方中,有可能会生成微量国家二类精神药品安钠咖。   两企业称产品配方符合国家标准   对此,新京报记者联系上述两企业,其客服人员均回复称,产品配方符合国家标准。公开资料显示,安钠咖属中枢兴奋药。学名苯甲酸钠咖啡因,属我国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安钠咖作为兴奋型的精神药品,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抑制以及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等症。少数人服后可出现耐受。   红牛公司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该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并无安钠咖这一成分,产品中任何成分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添加。记者拨打东鹏特饮官方网站公布的总部电话,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产品配方经过国家卫生部批准,是已经销售多年、经过市场认可的成熟产品,请消费者放心饮用。   据其介绍:中国卫生部批准的维生素功能饮料只有2种,一种是大家所熟知的红牛(源于泰国),第二种是东鹏特饮(中国)。人在生理性疲劳之时,体内能量物质缺乏,能量代谢不足或存在障碍,饮用维生素功能饮料,提神醒脑补充能量,可以快速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
  • 安捷伦 Resolve 手持拉曼助力毒品及精神类药物快速筛查,莫让“最美”凋零
    p   作为一名热心的“吃瓜”群众,最近“贵圈”的槽点有点多。某知名“最美”艺人,因吸毒、并非法持有毒品被行政拘留。在近期举行的“习特会”中,美国白宫办公室的一则声明中称:“中国以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姿态,同意将芬太尼指定为一种受控物质”。一时间,“芬太尼”这一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的词汇见诸各大网络平台及报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99" height=" 400" title=" 微信图片_20181206122744.jpg" style=" width: 518px height: 321px " alt=" 微信图片_20181206122744.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aff11760-f68b-4a6a-bf25-de96afb45a1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6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芬太尼是什么呢?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98" height=" 337" title=" 微信图片_20181206122749.jpg" style=" width: 487px height: 265px " alt=" 微信图片_20181206122749.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4016599-aa96-45aa-9181-86e5cea3b4d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芬太尼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精神活性物质(NPS)的一种,在其基础上衍生出大量的变种,被称为“实验室毒品”,是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芬太尼及其变体药物的效力比海洛因强10-1000倍,致死量只相当于数粒砂糖大小。 /p p   类似的,部分 NPS 的活性剂量为数微克。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数起报道称公务人员意外暴露于芬太尼或精神类药物下,从而引起严重医学后果的案例。由于这些药物效力很强,即使分散成大量的街头药物和产品仍然具备危害。这就意味着在没有适当或不能穿戴全套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始终存在着发生危险性意外暴露的风险。 /p p    strong 如何实现芬太尼的快速筛查? /strong /p p   安捷伦 Resolve 手持式拉曼采用专利的空间位移拉曼光谱( SORS )技术,能够快速无损检定密封在单个及多个包装内的危险物质、爆炸物和麻醉剂等,与传统拉曼仅能穿透透明包装不同,Resolve 手持式拉曼可穿透有色和不透明的塑料、玻璃、纸盒、卡套、包装盒及编织袋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1206122753.jpg" alt=" 微信图片_20181206122753.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8b90e063-b7fc-4d8e-8d99-355f9d1b9814.jpg" / /p p   该系统采用 830nm 激光光源,可减少荧光干扰,同时配置不断更新的新型精神药物( NPS )的谱库,是一款检测和检定管制药物的强大工具。可检测的物质包括:芬太尼、卡芬太尼及衍生物、新型精神药物、安非他命、可卡因、海洛因、管制前体。 /p p   图为检测密封在典型国际邮递包裹中的芬太尼变体药物 /p p   Resolve 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因其穿透包装无损检测样品的特性,非常适用于帮助执法人员及海关人员进行疑似样品筛查,在尽可能保护测试人员的前提下,获得最准确的测试效果。 /p p   远离毒品,人人有责 ! /p
  • 仅利用质谱,机器学习可预测未上市新型人造毒品
    英国《自然机器智能》杂志15日发表一项计算生物学突破,包括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自动化、生成式的机器学习方法,可以仅利用质谱就确定未知的新型精神药物(又称人造毒品)的化学结构,了解这些结构能帮助法医实验室更快识别出疑似的人造毒品。  每年有大量新型精神药物出现在非法市场上,这些药物会造成与已知非法药物相近的精神效果,但其合成方式使其在化学上与已知非法药物有所不同,这些药物规避了现有的毒品法规,甚至难以被侦测。法医实验室使用质谱分析法在查封药片或粉末中识别已知人造毒品。但是,要弄清一种全新人造毒品的结构,通常需要化学专家工作数周或数月,并且需要用到多种实验技术。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迈克尔斯金奈德及其同事,此次使用全球各地法医实验室众包的保密数据,训练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他们所使用的算法也被称为深度神经网络,其灵感来自于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机器学习产生了结构和性质都类似于近期人造毒品的分子。该模型随后产生了一个数据库,包含十亿种潜在新型精神药物的结构。用模型训练结束后新收集的数据测试该模型,发现这一方法可以仅用质谱就确定未知人造毒品。在准确结构难以精准确定的实例中,该模型建议的结构,与未知人造毒品非常相似。  研究人员发现,该模型还可帮助人们了解到哪些分子更有可能出现在市场上,哪些不太可能。研究人员总结说,用其他数据集训练的类似的生成方法,也可以帮助识别其他特定领域未知分子的结构,例如识别新型兴奋剂或者环境污染物。  研究资深作者、阿尔伯塔大学计算科学教授戴维维斯哈特表示,这一模型意义有点类似2002年的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其可以对即将发生的犯罪活动有所预知,从而帮助显著减少犯罪,“从本质上讲,这一新成果为执法机构和公共卫生计划提供了一个所谓‘先机’,让他们知道需注意什么。”  斯金奈德表示,该模型仅仅通过精确的质谱测量就阐明整个化学结构,而将数十亿个结构的列表缩小到10个候选结构,大大加快了化学家识别新药物的速度。
  • 岛津祝贺精神与心理疾病检验医师专委会成立
    3月10-11日,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精神与心理疾病检验医师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基于精准医疗下的检验医师在精神科领域的专业拓展”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举办,上海及全国各省市精神卫生专家约50余人参会。岛津公司对精神与心理疾病检验医师专委会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会上,湖南德米特公司王峰经理作“精神药物前沿测定技术与个体化诊治”大会报告,重点介绍了精神药物检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岛津德米特FLC系统的技术应对,并在会场进行了仪器现场操作。与会代表十分关注FLC的现场演示实验,多次驻足观看,表示该系统对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和帮助。 王峰经理作“精神药物前沿测定技术与个体化诊治”大会报告 与会代表在FLC展台前交流 岛津德米特专注个性化给药的尖端色谱技术,开发FLC系列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满足100多种药物监测要求,涉及血药浓度测定(精神类、癫痫类、抗生素类、免疫抑制类、肿瘤类、心血管类)、PK/PD/PM、公安刑侦毒物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水质环境检测、原料药杂质测定、复杂多组份分析检测等领域。FLC系统正在现场进行实际样品的分析演示 采用FLC技术,样品无需进行前处理,简单去蛋白离心即可上样,全自动分析,较常规HPLC提升效率400%;色谱柱无需清洗,流动相自动净化,结果稳定可靠,具有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清治疗药物检测室间质评证书;完全可抛弃设计,从样品接收到测定完成,无需清洗任何耗材,成本可控。 目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使用5年)、西安精神卫生中心、阴江公共卫生中心、豫南精神卫生中心、长沙精神卫生中心、南京鼓楼医院、北京航天总医院、郑大附一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使用FLC系列产品,已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岛津微信平台
  • 助力精准医疗I岛津临床质谱一针实现25种精神安定药物监测
    导读精神安定类药物是具有舒缓焦虑、安眠、肌肉松弛、癫痫或痉挛的辅助治疗等作用的药物。此类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在药物剂量几乎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个体的体内稳态药物浓度可以相差20倍以上,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在共患疾病、年龄、合并用药和遗传特性方面的不同导致的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的差异[1]。 依照中国药理学会发布的《治疗药物监测工作规范专家共识》及AGNP发布的《精神科治疗药物监测共识指南》,需使用TDM(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治疗药物监测)指导精神安定类药物治疗。岛津应对方案利用岛津临床质谱,可建立血浆样品中25种精神安定类药物的快速准确定量分析。岛津临床质谱 11.0 min内即可完成25种精神安定类药物分析 血浆样品使用试剂进行蛋白沉淀后即可移取上清液,进样分析。采用内标法定量。基质样本定量下限色谱图 色谱条件质谱条件方法学结果 线性关系、精密度依据各级别基质标准品浓度,采用内标法制作校准曲线。所有待测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按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条件对低浓度点质控品连续分析6次,以考察仪器精密度。保留时间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07 ~ 0.16%和0.77 ~ 6.84%之间,结果表明仪器稳定性良好。 表1. 方法学结果表 质控样品检测结果按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条件对低、高两个浓度的质控品进行分析,质控品的准确度结果如下表。低、高两个浓度水平的质控测定值均在靶值范围之内,满足要求。 表2. 质控样品检测结果 结语使用岛津临床质谱建立了一针进样同时分析血浆中25种精神安定类药物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特点,可为临床精神安定类药物的浓度监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AGNP精神科治疗药物监测共识指南:2011[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6, 19(10):26.*文中推荐技术方法方案仅用于医学专业人士技术交流,不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撰稿人:徐明
  • FDA批准艾尔建新精神分裂症药物cariprazine
    如果说什么事情让医药开发者最为烦心,那莫过于药物经过临床I、II、III期的过关斩将后仍无法得到相关医药管理部门的“欢心”了。事实上,每年众多新药的审批过程中,总有不少药物在花费了巨额的研发经费后,被FDA以各种理由拒之门外。尽管大部分生物医药公司都会选择继续补充数据,但是一些药物由于延迟上市时间过长,可能会失去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期,从而使得新药价值大打折扣。最近,制药巨头艾尔建和Richter公司就面临着这一喜忧参半的情形。FDA最近宣布批准了两家公司联合开发的抗精神病新药cariprazine。这种药物主要被设计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2013年,cariprazine首次被提交FDA审核批准时,管理人员要求公司提供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以确定药物的最佳用量。为此,在过去的两年中艾尔建公司和Richter公司为此又进行了一项临床三期研究证明其确实能够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次数。结合此前公司在27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躁郁症患者体内的研究数据,艾尔建公司和Richter公司终于俘获了FDA的“芳心”。Cariprazine将以Vraylar的商品名上市。不过,尽管这一消息值得庆贺,但艾尔建和Richter公司或许很难高兴起来。曾经cariprazine被寄予厚望,公司预计这种药物上市后的峰值将达到20亿美元之多。然而随着该药物审批之路的坎坷不断,分析人士和市场对其的热情也不断削减,此次上市消息传出后一些分析人士已经将其年销售额峰值下调到了2亿美元,缩水了10倍之多。不过,cariprazine获批仍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Richter公司的管理人员表示目前在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领域仍缺乏足够优秀的疗法,这一药物的上市能够缓解患者对此类药物的迫切需求。而艾尔建公司与这一药物的结缘可谓曲折。2004年Richter公司与Forest Laboratories公司就该药物的研发达成合作协议,2014年Actavis以250亿美元的价格入主Forest Laboratories公司后获得了对这一药物的权利,今年早些时候在Actavis公司与艾尔建公司的合并才最终使得艾尔建公司将这一药物收入囊中。
  • 重磅!CFDA发布2016年《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IH2PV8980YSM5Q6F7BRZU7C.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2ded7f5-58df-4d36-9db1-4bec7e251fbc.jpg" / /p p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2016年)》。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药物滥用监测数据呈现七大特点,药物滥用形势总体可控,青少年、低学历人群为高危人群。 /p p   年度报告对2016年我国药物滥用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描述了海洛因、合成毒品、医疗用药品以及新发生药物滥用情况,并通过比较近五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了我国药物滥用现状、特征以及流行趋势。2016年,全国共采集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27.6万份,监测数据报告单位包括强制隔离戒毒机构、禁毒执法机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自愿戒毒机构、社区戒毒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 /p p    strong 2016年我国药物滥用监测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strong /p p    strong 一是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药物滥用形势总体可控。 /strong 全国收集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比2015年增加10.7%,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占比(10.6%)比2015年降低0.8个百分点,总体上升趋势变缓。 /p p    strong 二是合成毒品滥用程度远大于传统毒品,“冰毒”流行强度持续增强。 /strong 含甲基苯丙胺的毒品(“冰毒”、“麻谷丸”)(占比55.1%)是我国流行滥用的主要合成毒品,且呈增长趋势。“冰毒”滥用者占合成毒品滥用人群的87.4%,五年累计上升13.5个百分点,流行强度持续增强。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中,合成毒品占比(86.8%)较2015年下降2.5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高位 传统毒品占比(10.2%)保持在近五年的相对低位。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中,“冰毒”滥用比例是海洛因的8.4倍。 /p p    strong 三是海洛因滥用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需要关注较高的复发率。 /strong 海洛因滥用者占比(45.0%)与2015年相比下降3.6个百分点,近五年呈持续下降趋势。海洛因滥用人群复发率高,有复发经历者占63.1%,其中戒毒3次及以上者占复发人群的23.0%,提示海洛因滥用人群的戒毒康复、防复发仍是禁吸戒毒工作的重要内容。 /p p    strong 四是医疗用药品滥用/使用形势稳定,吗啡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应持续监测。 /strong 医疗用药品滥用/使用者11,132例,占全部监测数据的4.0%,稳定在较低水平。滥用/使用数量前5位医疗用药品为美沙酮口服液/片(3,313例)、吗啡(含吗啡控/缓释片)(2,518例)、地西泮(1,749例)、曲马多(1,711例)和复方地芬诺酯片(524例),重点关注的复方甘草片和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分别为298例和814例。吗啡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滥用/使用占比,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0.5和0.1个百分点,应引起关注并持续监测。 /p p    strong 五是青少年、低学历人群为高危人群,应加强针对性预防宣传教育。 /strong 男性、35岁以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无业者是药物滥用的高危人群,其中初中及以下低学历者占全部监测数据的81.5%,占新发生滥用人群的79.4%,应进一步加强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少年的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p p    strong 六是药物滥用人群多药滥用情况严重。 /strong 海洛因滥用监测人群中多药问题比较严重,除海洛因外,滥用/使用的其他物质为44种,呈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交互滥用、中枢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物质交互滥用的多药滥用现象和滥用模式。合成毒品滥用者中滥用物质47种,使用两种以上者占10.9%,随着合成毒品滥用人群基数及滥用年限的增长,多药滥用情况日益严重。 /p p    strong 七是新精神活性物质值得关注,部分品种滥用趋势增强。 /strong 近年来,“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NPS)滥用问题倍受关注,作为一个全球现象,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001年,我国将氯胺酮列入管制。2010年至2013年,将4-甲基甲卡西酮等13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列入管制。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非药品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一次性列管116种。2017年3月1日,将卡芬太尼等4种物质列入管制。2017年7月1日,将U-47700等4种物质列入管制。目前,我国已将13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列入管制。药物滥用监测数据表明,2016年甲卡西酮滥用数量(707例)达到2015年数量(246例)的2.9倍,其滥用者主要来自山西(693例,占98.0%),提示当前甲卡西酮的滥用有明显的地域集中性。氯胺酮是“K粉”的主要成分。数据表明,“K粉”滥用数量和占总数的比例2016年(6,844例,占2.5%)比2015年(5,694例,占2.3%)继续增加。 /p p   2017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药物滥用监测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完善药物滥用监测系统,拓宽医疗机构报告途径,扩大监测系统的覆盖人群,开展专项调查与研究评价,逐步建立药物滥用风险评估、预警和通报机制,为打赢禁毒工作人民战争,严格管控药品风险提供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2016年) /strong /p p   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监测工作体制机制,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日常监测和专项调查并重,推动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取得新进展。 /p p   拓宽监测网络,提高数据科学性。全年31个省(区、市)上报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27.6万份,较2015年增长10.7%。报告单位共1,794家,比2015年增加236家,主要监测对象为强制隔离戒毒机构、禁毒执法机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自愿戒毒机构。结合近年来我国禁毒工作形势和药物滥用流行趋势,2016年加大了社区戒毒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监测力度。 /p p   突出制度建设,提升监测水平。研究起草了药物滥用报告与监测的管理办法,为药物滥用监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打下了基础。调整、改善、优化药物滥用监测系统,提升监测数据应用能力和水平。开展了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全国药物滥用监测机构的业务能力。 /p p   注重预防教育,强化风险意识。组织开展了以“合理用药,拒绝滥用”为主题的“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安全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拒绝毒品的意识。 /p p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专项研究。组织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用盐酸美沙酮口服溶液滥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医疗用药品滥用监测专项研究,主动评价我国医疗用药品滥用形势和面临的风险,为防治毒品滥用和进一步制定禁毒策略、规范医疗用药品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p p   strong  小贴士 /strong /p p strong   1.什么是药物滥用(drug abuse)? /strong /p p   药物滥用(物质滥用)指非医疗目的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 (或物质),使用者对此类药物产生依赖 (瘾癖),强迫和无止境地追求药物的特殊精神效应,由此带来严重的个人健康与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p p    strong 2.什么是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具有依赖性特性的药物有几类? /strong /p p   药物依赖性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的连续或定期的用药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药物耐药性。同一人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p p   按照国际公约(《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可以将具有依赖性的药物(或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麻醉药品,如海洛因、大麻和大麻脂、阿片和吗啡制剂、可待因等 另一类是精神药物,如各种致幻剂和四氢大麻酚、中枢兴奋剂、巴比妥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等。此外,还有一些物质如烟草、酒精、挥发性有机溶剂等,也具有依赖性特性,但未列入国际公约管制。 /p p   strong  3.什么是药物滥用监测?开展药物滥用监测的意义? /strong /p p   药物滥用监测作为疾病监测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其它公共卫生监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特点是对人群中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和滥用情况进行长期连续、系统地观察、调查并收集资料,及时发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流弊和滥用问题,及时掌握药物滥用现状、动态分布、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种类、滥用方式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分析、确定各地区乃至全国药物滥用基本情况,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科学管理和禁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p p   同一般意义上的疾病监测比较,药物滥用监测在观察对象、调查和收集资料方式方面具有其自身特点。药物滥用监测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研究范围,它涉及医学、药品管理、社会和法律等多领域。从药物滥用监测性质看,它对禁毒工作、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以及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p p   从组织形式看,药物滥用监测分为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两种形式。前者指各级监测网站按上级单位要求和规定收集资料,定期汇总上报 后者是根据某特定问题,由上级部门部署或计划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调查或系统收集资料。主动监测在降低漏报率方面明显优于被动监测,所调查掌握的数据更接近于药物滥用实际发生情况。从监测所针对的对象看,可分为以普通人群为基础的一般人群监测,以戒毒康复机构为基础的药物滥用人员监测和以青少年等人群为基础的高危人群监测。 /p p strong   药物滥用监测情况 /strong /p p strong   (一)监测数据总体情况 /strong /p p strong   1.监测数据报告单位及有效报表 /strong /p p   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1,794家单位上报有效《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276,980份,来自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司法行政部门强制隔离戒毒机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自愿戒毒机构、禁毒执法机构、社区戒毒机构以及医院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5ad83282-0a6e-48ce-b461-3fa03c7c5ff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1 填报《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机构及有效报表构成比 /strong /p p strong   2.药物滥用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 /strong /p p   药物滥用人群中,男性占85.9%,女性占14.1% 35岁及以下年龄青少年占51.7%,其中25岁及以下人群占15.5%;初中及以下文化占81.5% 无业人员占61.6%。值得注意的是涉及一些敏感职业和人员,其中包括448名公务员、348名在校学生和212名演艺业人员。 /p p    strong 3.滥用物质(药物)种类 /strong /p p   按“过去12个月曾经滥用药物”统计,滥用物质(药物)前五位为“冰毒”(占47.9%)、海洛因(占45.0%)、“麻谷丸”(占7.2%)、“K粉”(占2.5%)和美沙酮口服液/片(占1.2%)。“冰毒”和“麻谷丸”的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二者合计占比为55.1%,比2015年度增加3.2个百分点。甲卡西酮滥用例数和比例有所增加,2016年(707例)是2015年(246例)的2.9倍。 /p p strong   4.药物滥用人群地区分布 /strong /p p   药物滥用者现居住地前5位的省份是广东(12.6%)、湖南(8.8%)、四川(8.0%)、云南(6.3%)、上海(6.2%)。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0fa3b423-f2f0-43a5-9443-3f403d4b169c.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2 药物滥用人群的现居住省份分布图 /strong /p p strong   5.总体情况分析 /strong /p p   2016年,来自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执法机构、自愿戒毒机构、社区戒毒机构、医疗机构和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等1,794家单位上报有效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276,980份。在继续开展对查处管控人员药物滥用调查的基础上,药物滥用监测范围不断拓展,医疗机构和社区戒毒机构的监测单位进一步增加,监测数据的代表性进一步增强。 /p p   全年监测数据涵盖了目前主要流行滥用物质(药物)及其滥用人群,反映出不同地区药物滥用流行差异。同时,监测数据还反映了药物滥用人群药物滥用史、人员异地流动等基本特征。总体来看,药物滥用人群仍以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无业人员为主,但应注意涉及一些敏感职业和人员。 /p p   2016年度滥用各类滥用物质(药物)达87种,“冰毒”、海洛因、“麻谷丸”、“K粉”和美沙酮口服液/片是主要滥用的前5种物质(药物);含甲基苯丙胺的毒品(“冰毒”、“麻谷丸”)滥用所占比例55.1%,同比2015年度增加3.2个百分点,是我国流行滥用的主要合成毒品,反映了我国2016年药物滥用的基本趋势。甲卡西酮滥用例数和比例有所增加,2016年(707例)是2015年(246例)的2.9倍,占比增加0.2个百分点,需要密切关注和连续观察。 /p p   氯胺酮作为国际尚未列管而我国列管的品种,是“K粉”的主要成分。数据表明,“K粉”滥用数量和占总数的比例2016年(6,844例,占2.5%)比2015年(5,694例,占2.3%)继续增加。 /p p   strong  (二)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监测情况 /strong /p p strong   2016年,全国共收集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29,316例(份),占总数的10.6%。 /strong /p p strong   1.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 /strong /p p   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中,男性占85.3%,女性占14.7%;女性25岁及以下者占37.1 %,男性25岁及以下者占27.4%;文盲占2.6%,小学占13.6%,初中占63.2%;无配偶者(未婚、已婚分居、离婚和丧偶)是有配偶者(已婚、未婚同居)的近1.4倍;无业人员占62.0%,有职业或学业人员占38.0%。外企/合资单位人员60人,离/退休人员47人,公务员27人,演艺人员20人。 /p p    strong 2.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药物滥用基本情况 /strong /p p   过去12个月曾经滥用药物种类: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过去12个月曾经滥用药物种类共58种。合成毒品是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的主要滥用种类,滥用人群占86.8%,与传统毒品滥用人群比例由2012年的3:1上升为2016年的8:1 滥用“冰毒”的人员比例(79.1%)是滥用海洛因人员比例(9.4%)的8.4倍 医疗用药品的滥用比例均较低(≤1.3%)。 /p p   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及医疗用药品滥用变化特征:传统毒品滥用人员比例2012年至2015年持续下降,但2016年(10.2%)较2015年(8.8%)有所回升。合成毒品的滥用者比例由往年持续上升的趋势,变为五年内首次下降,但2016年(86.8%)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医疗用药品滥用比例为3.7%,略有抬头倾向,既往五年医疗用药品滥用比例处于1.3%~3.7%区间变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fceca4f-0c1f-4ad4-a054-aeedb1c7fef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3 2012年—2016年新发生人群各类滥用药物所占比例变化趋势 /strong /p p   多药滥用/使用情况:新发生滥用传统毒品的2,978例人群中,同时曾经滥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群占1.7%(50例),滥用其他处方药及非处方药的人群占0.2%(7例),滥用合成毒品的人群占4.7%(139例)。新发生滥用合成毒品的25,442例人群中,同时曾经滥用吗啡(含吗啡控/缓释片)的人群占0.1%(33例),滥用处方药及非处方药的人群占0.05%(13例),滥用传统毒品海洛因的人群占0.4%(106例)。 /p p   获得滥用药物的途径: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获得滥用药物的途径主要是“同伴”(65.0%)、“黑市”(15.0%)以及“娱乐场所”(11.7%),由“药品销售机构”(指医院、零售药店、个体诊所和药品代理商)获得的占1.1%。 /p p    strong 3.新发生药物滥用人员比例及变化趋势 /strong /p p   新发生人群占监测报表总体的10.6%,与2012年相比增加2.5个百分点。在连续四年持续上升的情况下,2016年比2015年有所降低。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99b3ba1-ac4d-489f-b5eb-3116ffb35bf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4 2012年—2016年药物滥用监测人群中新发生人员所占比例 /strong /p p   合成毒品滥用者中新发生人员所占比例为16.8%,同比2015年有所下降 传统毒品滥用者中新发生人员所占比例为2.4%,同比2015年有所增加;医疗用药品滥用人群中新发生人员所占比例为13.0%,同比2015年有所增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c111dd13-a72e-48a5-9de2-b9c96d7ad72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5 2012年—2016年各类药物滥用人群中新发生人员所占比例 /strong /p p    strong 4.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地区分布 /strong /p p   各地区新发生人群所占比例呈现地区差异,东北地区新发生人群所占比例高达40.4%,西北地区新发生人群所占比例最低,为3.7%。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0914f13-7886-4424-acc7-4d326189df1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6 2016年各地区新发生人员占药物滥用监测人群的比例 /strong /p p   新发生人群滥用物质种类也表现出地区差异,西北地区主要滥用药物是传统毒品(64.7%),但较2015年(65.5%)有所降低;其他地区主要滥用合成毒品,其中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滥用比例在90%以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5abadf9-f53a-489d-adda-ff86ebec9a5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7 2016年各地区新发生人群主要滥用各类药物比例 /strong /p p   主要滥用药物为甲卡西酮的滥用者76例,其中西北地区75例 滥用“底料+黄皮”的报告在华北地区比例逐渐减少。 /p p    strong 5.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监测报表来源 /strong /p p   新发生药物滥用报表主要填报机构为禁毒执法部门和公安强戒所,本年度医院报表中,新发生人员比例为8.5%。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cbfd63dd-0109-4f4e-a91a-f8830627ef7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8 各类机构报告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所占比例 /strong /p p    strong 6.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HIV/AIDS感染情况 /strong /p p   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中,已明确进行HIV检查的9,896例,HIV阳性率为2.9%,提示新发生人群中的HIV感染状况应予关注。 /p p    strong 7.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总体情况分析 /strong /p p   2016年度药物滥用监测人群中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以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无配偶、无业人员为主,女性低龄化(25岁及以下年龄)问题比男性突出。新发生药物滥用者的从业状况看,外企/合资单位人员、离/退休人员、公务员、演艺人员等人群占比虽然只有0.6%,但值得注意。 /p p   在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中,合成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人群比例由2012年的3:1上升为2016年的8:1;滥用“冰毒”的人员比例是滥用海洛因人员比例的8.4倍。传统毒品滥用人员比例在2012年至2015年持续下降,但2016年较2015年有所回升,原因值得进一步关注研究。医疗用药品滥用比例为3.7%,略有抬头倾向,既往五年(2012年—2016年)滥用比例处于1.3%~3.7%区间变化。 /p p   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获得滥用药物的途径主要是“同伴& quot (65.0%)、“黑市”(15.0%)以及“娱乐场所”(11.7%)。 /p p   新发生人群所占比例呈现地区差异,东北地区新发生人群所占比例高达40.4%。新发生人群滥用物质种类也表现出地区差异,西北地区主要滥用药物依旧是传统毒品,其他地区主要滥用合成毒品,其中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滥用比例在90%以上。主要滥用药物为甲卡西酮的滥用者76例,其中西北地区75例;滥用“底料+黄皮”的报告在华北地区比例逐渐减少。 /p p   新发生人群占监测报表总体的10.6%,与2012年相比增加2.5个百分点。在连续四年持续上升的情况下,2016年比2015年有所降低。合成毒品滥用者中新发生人员所占比例同比2015年有所下降;传统毒品滥用者和医疗用药品滥用人群中新发生人员所占比例同比2015年有所增加。 /p p   新发生药物滥用报表主要填报机构为禁毒执法部门和公安强戒所,医院报表中新发生人员比例为8.5%。 /p p   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中,已明确进行HIV检查的9,896例,HIV阳性率为2.9%,提示新发生人群中的HIV感染状况应予关注。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p & nbsp /p
  • 利用质谱即可检测未知新型人造毒品!已投入实战
    据公安部新闻中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禁毒民警是公安队伍里最危险、牺牲最多的警种之一,2017 年以来全国有 30 余名禁毒民警牺牲、60 余名禁毒民警负伤。与毒贩交锋中,受伤、流血是家常便饭,这些伤痕,成为一道道无法抹去的‘勋章’。”如果能快速识别疑似人造毒品,无疑会给禁毒警察的工作带来帮助。近日,正在国外读博的南京青年汪飞,联合团队成员研发出一款新方法,只需利用质谱,即可获得未知新型精神药物即人造毒品的化学结构。图 | 汪飞(来源:Linkedin)11 月 15 日,相关论文以《一个深入的生成模型可以自动阐明新的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A deep generative model enables automated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novel psychoactive substances)为题发表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上。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这是一种自动化、生成式的机器学习方法,了解人造毒品的化学结构后,即可帮助相关人员更快识别出疑似人造毒品。此前需要数周到数月,才可明确一款全新人造毒品的结构据悉,全球每年有大量新型精神药物在非法市场上冒出来,它们往往会带来和已知非法药物相似的精神效果。但是,鉴于这些物质的合成方式不同,因此其化学表现也有所不同。正因此,它们多数不在现有毒品法规的管辖范围之内,从而导致很难被侦测。通常,人造毒品的检测由相关法医实验室完成,检测时一般是从被查封药片或粉末中采样,并使用质谱分析法进行识别。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想弄清楚一款全新人造毒品的结构,化学专家们往往需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的埋头工作,并且还得借助其他类型的实验技术。(来源: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研究中,汪飞和团队,从世界各地的法医实验室众包的保密数据中,训练出这款机器学习模型,它能从结构和性质上生成和近期人造毒品相似的分子。该研究主要针对一类叫做 NPS(novel psychoactive substances)的药品,也就是新型精神药品。这类新型精神药品通常由“街头化学家”所创造,它们和大麻、海洛因等毒品一样,都具有致幻效果。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新型精神药品的化学结构通常不为人所知。当前,执法部门和医疗部门存在的痛点,是如何去检测它们。比如执法部门在机场截获一批粉末,需要知道这是什么,或者医疗部门今天有一个服用过量的病人,那就需要知道病人到底服用了什么。(来源: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该问题的难点在于,首先要知道它可能是什么?以及它可能的结构是什么。目前,要想获取结构比较常见的实验室手段有 2 个:一个是通过核磁共振(NMR);另外是通过质谱(MS)。也就是当获取样本之后,要先得到它的核磁共振图谱或者质谱图,拿到图谱之后去一个数据库里做对比。如果数据库里有现成数据,即可知道需要检测的样本是什么。但是在大家从未见过该物质的结构的情况下,很难确认它是什么。而该研究主要是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研究检测新型精神药品。(来源: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生成大约 900 万个可能存在的致幻剂的分子结构研究中该团队用大约 1700 多个新型致幻剂的结构训练了化学语言模型模型(DarkNPS)。这个模型使用SMILES(multiple simplified molecular-input line-entry system)文本来表示分子结构。从概念上来看,这模型非常类似 OpenAI 的 GPT-3,只不过 GPT-3 的输入是人类语言文本,而该模型的输入是一个分子的文本表达。这个模型可以生成大量的分子表达文本。通过改模型他们获得了大约 10 亿个不同的输出。由于分子的 SMILES 可以是重复的。即同样的分子结构可有不同的文本表达,再去除了不合格的表达式之后,最终得出 890 万个的潜在新型精神药品的分子结构。接下来,该团队使用了一个现有的质谱预测模型(CFM-ID,给每一个分子结构计算了 MS / MS 质谱。在测试种该系统实现 68 % 的 Top-3 检测准确率。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系统的检测能力,该团队和欧洲的检测机构进行了合作,后者提供了一些今年刚刚收集到的样本。在这些样本里面,他们检测到了一个之前尚未被发现的新型毒品(DMXE)。(来源: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已经正式投入应用汪飞表示,毒品检测的功能是该成果目前的主要可行应用,它已经被包括美国缉毒局、德国联邦警察还有欧洲的一些执法机构使用。此外,将人工智能的分子生成结构的模型和质谱生成的模型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方法它会对于小分子识别,尤其生物检测样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另外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应用前景可能包括检测兴奋剂,相同的方法也可用在医疗相关的一些检测项目上面。而对于生成模型本身,它可以用在药物研发、以及检测环境污染物上。(来源: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汪飞回忆自己的研究方侧重于为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提供更适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在他就读的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他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年开始去选择导师做课题。开始他其实对强化学习更感兴趣的,但在当时该方向的竞争比较激烈,很多厉害的导师都没有名额。有一天他遇到了现在的导师,然后他问导师:“您这有什么有意思的项目吗?”他导师看着他并问了一句:“你觉得去把分子炸掉这件事情你喜不喜欢?”他非常强调的是把它给爆破掉这么一个动作,汪飞当时觉得非常有意思,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认为,至少把分子炸成碎片,听起来比做其他研究好玩很多。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本次研究中,他和团队其实是先把分子用一个一个原子给它拼装了起来,之后再把它给炸掉(质谱)。图 | 汪飞的导师之一尼罗素 格林(Russell Greiner)(来源:资料图)本科时,汪飞在在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一个学校读本科,当时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学校非常的小,但是它的机会非常多,本科时他就使用人工机器学习做数学公式的识别。汪飞回忆称,那会大家还在使用支撑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深度学习在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流行。本科毕业之后,他去做了几年电子游戏的开发。但是游戏开发本身是一个挺枯燥的过程,因为总是在重复做一样的事情。所以,后来他决定继续深造,目前,他已经拿到了硕士学位,现在在开展博士课题的研究,并打算在该成果的基础之上继续做研究。
  • 抗击疫情 | 新型冠状病毒候选药物筛选分析方案
    这个春节,疫情不期而至。当我们还沉浸在与家人的团聚时刻,并许下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已经打响!面对疫情的突发,中国科学院与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组成联合应急攻关团队,并迅速展开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药物研究。2020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一份题为《上海药物所和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发现一批可能对新型肺炎有治疗作用的老药和中药》的报告,该联合小组快速表达了2019-nCoV水解酶(Mpro)并获得了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组综合利用虚拟筛选和酶学测试相结合的策略,重点针对已上市药物以及自建的“高成药性化合物数据库”和“药用植物来源化合物成分数据库”进行了药物筛选,迅速发现了30种可能对2019-nCoV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和中药,建议在2019-nCoV感染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予以考虑和关注。研究团队后续将继续深入开展针对性的抗2019-nCoV活性测试,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加直接的指导。*候选药物包括蛋白酶抑制剂Indinavir(茚地那韦)、Saquinavir(沙奎那韦)、Lopinavir(洛匹那韦)、Carfilzomib(卡非佐米)、Ritonavir(利托那韦)等12种抗HIV药物,2种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1种抗人巨噬病毒药物,1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1种免疫抑制剂以及2种其他类药物。*众志成城1月27日,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Can an anti-HIV combinationor other existing drugs outwit the new coronavirus?”的报道,并提出了Remdesivir(瑞德西韦)的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的组合很可能是2019-nCoV的理想疗法。而在1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美国的第一例2019-nCoV病人,住院第七天开始使用药物Remdesivir(瑞德西韦,Gilead在研抗Ebola和MERS药物)次日退烧,症状减轻!*2月2日,中日友好医院(简称“中日医院”)官网发布消息称,中日医院在武汉疫区牵头开展Remdesivir(瑞德西韦)治疗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研究,为抗击疫情献力。瑞德西韦(Remdesivir)作为美国硅谷吉利德(Gilead)公司的一种在研药物,早在研究治疗埃博拉(Ebola)病毒时就已被列入原研药临床研究,并使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 2.6μm 100? 100×4.6mm2色谱柱进行Remdesivir(瑞德西韦)原研药早期纯度检测。详见发表在Medical Chemistry 题为“Discovery and Synthesis of a Phosphoramidate Prodrug of a Pyrrolo[2,1?f ][triazin-4-amino] Adenine C?Nucleoside (GS-5734) for the Treatment of Ebola and Emerging Viruses”的文章*图为:Discovery and Synthesis of a Phosphoramidate Prodrug of a Pyrrolo[2,1?f ][triazin-4-amino] Adenine C?Nucleoside (GS-5734) for the Treatment of Ebola and Emerging Viruses”论文部分截图而另一篇发表在Nature期刊题为“TBroad-spectrum antiviral GS-5734 inhibits both epidemic and zoonotic coronaviruses”*论文中,将瑞德西韦(Remdesivir, GS-5734)用于动物模型中的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并使用了Phenomenex Synergi Hydro-RP 30?色谱柱(75×2.0mm, 4.0μm)进行药物筛分。图为: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he Small Molecule GS-5734against Ebola Virus in Rhesus Monkeys期刊部分截图作为分离科学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艾杰尔-飞诺美迅速做出响应,针对上述药物研究进展整理出实验分离方案,为现阶段正在进行药物研究工作的实验工作者提供一臂之力,为抗击疫情时刻准备着!左右滑动,查看《对2019-nCoV 可能有治疗作用的化学药物或中药活性成分》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如果您正在从事实验分离技术研究工作,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留下您关于实验分析工作的任何问题,我们会为您开启快速的技术支持服务通道,攻坚克难,我们在一起!疫情期间,艾杰尔-飞诺美会持续推送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分析方案系列报道,请持续关注。参考资料中国科学院 http://www.cas.cn/print/index.shtml?docurl=//www.cas.cn/syky/202001/t20200125_4732909.shtmlCan an anti-HIV combinationor other existing drugs outwit the new coronavirus?(来源:Science)Discovery and Synthesis of a Phosphoramidate Prodrug of a Pyrrolo[2,1?f ][triazin-4-amino] Adenine C?Nucleoside (GS-5734) for the Treatment of Ebola and Emerging Viruses DOI: 10.1021/acs.jmedchem.6b01594 J. Med. Chem. 2017, 60, 1648?1661Broad-spectrum antiviral GS-5734 inhibits both epidemic and zoonotic coronavirusesPublished in final edited form as:Sci Transl Med. 2017 June 28 9(396): . DOI:10.1126/scitranslmed.aal3653.Whatever comes next, we make sure life comes first. 生命至上 -- 丹纳赫始终践行我们的共同目的,对员工、对客户、对社会的承诺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作为丹纳赫集团生命科学平台旗下品牌,艾杰尔-飞诺美不断追求严苛的实验室分离科学技术,在您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进行源头把控,保障人类健康发展,致敬生命,为爱前行!在这个疫情关键期,每一位员工的付出都是为了确保更早地诊断病情,更快地控制疫情,更好地保护身边每个人。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共克时艰,我们定能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优化新型药物载体材料
    p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稳领衔中法合作团队发明了一种快速、温和的方法,显著改善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CD-MOFs)在水中的稳定性,克服了CD-MOFs在水中稳定性差的缺点,拓展了CD-MOFs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于7月26日发表于《化学通讯》(ChemComm)上。 br/ /p p   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新的“明星”材料,迅速成为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以环糊精为有机配体、钾离子为无机金属中心形成的CD-MOFs,是安全性高的新型药物载体,其微粒尺寸可控、功能多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输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CD-MOFs遇水迅速崩解,限制了它的应用。现有的增加CD-MOFs在水中稳定性的策略反应耗时长,并降低CD-MOFs的载药能力。因此,合成稳定的多孔性CD-MOFs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p p   由上海药物所、法国Paris-sud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组成的合作团队采用简单高效的方法将胆固醇分子嫁接到CD-MOFs上,在CD-MOFs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疏水性外壳,显著提高了CD-MOFs在水中的稳定性,即胆固醇修饰的CD-MOFs (CD-MOF-CHS)。胆固醇修饰的CD-MOFs(CD-MOFs-CHS)与水接触24 小时后仍能保持其内部结晶性结构和外部完整的形态。CD-MOF-CHS纳米粒可显著提高阿霉素在HeLa细胞的摄取,有效地递送药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CD-MOF-CHS载阿霉素纳米粒的生物半衰期和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提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noimg/a61a375b-37cb-4865-ad02-a63b672a4fd7.jpg" title=" 1.jpg" width=" 564" height=" 130" style=" width: 564px height: 13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胆固醇表面修饰CD-MOF可显著提高其在水中的稳定性 /p p br/ /p
  • 新型纳米传感器芯片让药物开发提速
    据每日科学网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芯片,可以大大加快药物开发过程。这种由高度敏感的纳米传感器构成的微芯片,可以分析蛋白质如何相互结合,在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及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这种新型生物传感器只需要一厘米大小的纳米传感器阵列,就能以高于现有任何传感器数千倍的能力持续不断地监测蛋白质的结合活动。新的传感器可以同时监测成千上万种反应,而且比目前的“金标准”方法敏感性更强,并能更快地提供检测结果。   该纳米传感器阵列有两大重大进步。首先是将磁性纳米标记附着在被研究的蛋白质上,大大地提高了监测的灵敏度。其次,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分析模型,以监测数据为依据,只要几分钟就能准确地预测结果。而目前其他的技术只能同时监测四种反应,需要长达数小时的时间才能获得结果。   研究人员在数年前就开发出了磁性纳米传感器技术,在检测小鼠血液中癌症相关蛋白的生物标志物时发现,其敏感性远高于其他技术,检测浓度为其他技术检测浓度的千分之一。   研究人员将磁性纳米标记附着在特定的蛋白质上,当其与另一个连接到纳米传感器的蛋白相结合时,磁性纳米标记改变纳米传感器周围的磁场。为了确定蛋白与药物之间的结合强度,研究人员将乳腺癌的蛋白放入纳米传感器阵列,同时将从肝脏、肺、肾脏及其他组织获得的蛋白也放入纳米传感器阵列,然后测量附着了磁性纳米标记的药物与各种蛋白的结合强度。这样可以不通过临床实验,就可以初步断定该药物的副作用。虽然目前的芯片每平方厘米只有1000个传感器,但研究人员表示,同样大小的芯片传感器可以增加到数万个之多。   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利用这种新型生物传感器微芯片来研究正在开发的药物,研究人员确信这将极大地加快药物开发的进程。
  • 新型生物芯片技术助力药物研发
    新药的上市,真的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从使用体内模型进行的临床前研究,再经过漫长的三期临床试验,药物开发的成本成倍增加。除了增加经济负担外,在三期临床试验阶段,由于体外实验的不可预测性,导致药物吸收、排泄等问题,因此淘汰了许多具有潜在疗效的化合物,实在是可惜。为了提高临床前体外试验的可预测性,目前制药公司实施复杂的3D生物学系统,例如多细胞球体和类器官技术,模仿人类病理、生理学,以尽早剔除不合适的药物,缩短药物研发的周期,减少成本。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维也纳科技大学的Mario Rothbauer和PeterErtl课题组研究人员在《Advanced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Microfluidic Multisize Spheroid Array for Multiparametric Screening ofAnticancer Drugs and Blood–Brain Barrier Transport Propertie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建立一种微流体平台可用于生产和测量复杂的多尺寸球体,加速先进的体外模型的优化和筛选方案,并最终提高基础和临床前生物医学研究的预测准确性的兼容性、可用性和通量。  为了评估特定的几何特征是否能精确控制可重复、大小一致的单个多细胞球体的形成,研究人员确定了多种尺寸,对各种孔状和几何形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基于“微透镜”的光学特征,透明的半球形微孔设计非常适合在微流体球体阵列中形成特定的大小、几何特征以及相似位置的球体。  研究人员利用微流体多尺寸球体阵列的自动倾斜运动,通过重力诱导的双向流体循环来实现细胞培养基的供应和连续灌注。这种无泵流动策略的优点是:1)可通过改变倾斜角度和速度来调整流量曲线 2)可减少气泡的形成 3)可模拟血液循环的特性。由于重力驱动的灌注可导致微通道内的流速分布快速变化,研究人员在每个介质容器下方还嵌入了限流器,以增加微流体通道的水力阻力,从而被动地控制流速。无泵重力驱动的流动能够调整空腔和椭球内部的流速,这最佳细胞培养条件所必需的。  由于组织类型和生长的差异可能导致多个球状细胞系培养物之间的评估不一致,因此密度对于描述球状体大小和细胞生长至关重要。结果显示,通过改变初始细胞接种密度,可以准确地形成多种球体尺寸,使用微流控多尺寸球体阵列可以轻松评估细胞系特异的生长差异。并且,微流体球体阵列系统能对关键的球体参数(如形态、代谢活性和低氧)进行多参数预筛选,从而最终揭示出细胞类型、球体大小和特定时间的差异。  随后,研究人员发现球体的尺寸与药物组织扩散和抗癌性相关。并且,BBB球体芯片模型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培养工具。  简而言之,该研究建立的微流体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芯片技术,可用于生产和测量复杂的球体,加速体外模型的优化和筛选方案,并最终提高基础和临床前生物医学研究的预测准确性的兼容性、可用性和通量。该系统非常适合用于药物研究,研究人员表示已经在申请专利,并且与多家制药公司进行洽谈。
  • 上海药物所等开发新型复合荧光探针
    p   过氧亚硝酸盐(Peroxynitrite,ONOO-)是由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形成的具有高活性的活性氮物种,是许多体内循环途径的信号传导分子。同时,该分子具有强氧化性,可引起自由基介导的硝化反应,从而会影响生物体内多种生物过程,对脂质、蛋白、DNA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研究表明,过氧亚硝酸盐被认为是包括炎症、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许多疾病的关键致病因子与生物标志物。所以,灵敏、特异性地检测过氧亚硝酸盐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p p   荧光探针有荧光素类探针、无机离子荧光探针、荧光量子点、分子信标等。荧光探针除应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外,在核酸染色、DNA电泳、核酸分子杂交、定量PCR技术以及DNA测序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荧光探针最常用于荧光免疫法中标记抗原或抗体,亦可用于微环境,如表面活性剂胶束、双分子膜、蛋白质活性位点等处微观特性的探测。通常要求探针的摩尔吸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高 荧光发射波长处于长波且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 用于免疫分析时,与抗原或抗体的结合不应影响它们的活性。也可用于标记待定的核苷酸片断,用与特异性地、定量地检测核酸的量。 /p p   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良好的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胞内生物分析物成像等领域备受化学生物学家的青睐。但开发的小分子荧光检测探针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溶解性大大限制了其在体内环境中的应用。 /p p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综合期刊《化学科学》(Chemical Science)在线报道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臧奕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贺晓鹏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蛋白质杂交策略,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荧光探针HSA/Pinkment-OAc。首先,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荧光光谱、SAXS、ITC、分子对接等)验证了复合探针的成功构建,随后,在体外溶液以及细胞实验中验证了该体系对过氧亚硝酸盐的快速、灵敏检测。值得一提的是,该探针进一步被应用于小鼠急性炎症模型中过氧亚硝酸盐异常表达时的检测,与单独荧光探针相比,复合探针的检测性能得到大大提升。研究人员希望该方法可作为一种通用策略,用于改善疾病相关不溶性小分子试剂的溶解性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3fe3a9b5-05cf-45ea-9c7c-c8aa5065b7ce.jpg" title=" W020200326393492078327.png" alt=" W020200326393492078327.png" / strong HSA/Pinkment-OAc的构建策略、表征手段(SAXS、Molecular Docking)以及体内成像 /strong /p p   该研究工作主要在双方导师的指导下,由上海药物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韩海浩与合作单位Adam C. Sedgwick博士、博士研究生尚莹等协作完成,并得到中科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Jonathan Sessler以及英国巴斯大学教授Tony D. James的指导与支持。相关同步辐射测试与分子对接测试分别得到上海光源BL19U2线站博士李娜与上海药物所研究员于坤千的大力支持。 /p
  • 美国ALN-VSP新型药物有望“包治百病”
    核磁共振扫描显示,使用ALN-VSP疗法后肝脏肿瘤中的血流量明显减少   据美国媒体8月24日报道,美国阿尔尼拉姆生物技术公司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够治愈所有癌症的新型药物,首批接受临床试验的19名晚期肝癌患者病情都有较大好转。不仅如此,该公司称,假以时日,这种药物甚至有可能治愈一切疾病。   首批患者反应良好   2010年4月,19名接受化疗但没有好转的肝癌病人开始服用这种名为ALN-VSP的新型药物。服用第一剂后的数周内,药物就已经很明显地开始阻止肿瘤产生自身生长需要的蛋白质。   到2010年6月,阿尔尼拉姆公司称,通过“唤醒”人体自身的一种很少使用的免疫防御系统,ALN-VSP成功切断肝癌患者体内肿瘤62%的血流量。在治疗肝癌时,传统药物一般使用消除致病蛋白质的方法,而ALN-VSP则通过核糖核酸干扰(RNAi)疗法直接阻止细胞生成致病蛋白质。   唤醒人体自身防御机制   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之间一个奇妙的联系―――如果说DNA对蛋白质来说是一张图纸,那么RNA就是能够下达指令的建筑商。RNA把DNA上的基因复制成单链的信使RNA,再由它向细胞传递信息继而产生蛋白质。   1998年,科学家发现了核糖核酸干扰(RNAi)机制,原始生物就利用这个系统来甄别和摧毁病毒双链RNA和病毒信使RNA。研究人员发现,将一小段双链RNA引入细胞即能触发这一埋藏在人体内的古老机制,使RNAi再次发挥停止生产特定蛋白质的功效。   从这一角度看,可以说RNAi具有治愈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的能力,这些疾病的特点一般都是由病变细胞产生过量的常见蛋白质所致。从理论上说,操控RNAi来杀死蛋白质并不难。比方说,ALN-VSP内就含有合成的双链RNA,它与肝脏肿瘤用于编码两种蛋白质的信使RNA相匹配,那两种蛋白质分别是促进肿瘤血管生长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加速肿瘤细胞快速分裂的纺锤体驱动蛋白(KSP)。   合成的双链RNA进入肝细胞后,人体内的RNAi机制便会摧毁合成的RNA和任何与之匹配的、与肿瘤生长相关的信使RNA,阻止蛋白质的继续产生,从而使肿瘤停止生长。   有望“包治百病”   除了在癌症领域的应用,这项能攻击单个基因的技术还在其它医学领域掀起一阵RNAi疗法旋风。目前,阿尔尼拉姆公司已经将这种疗法用于亨廷顿氏舞蹈症、视网膜黄斑变性、肌肉萎缩和艾滋病等疾病的研究。   加利福尼亚州知名分子遗传学家约翰・ 罗西称,RNAi疗法有望在两年内成熟。由于首批试验效果相当好,ALN-VSP有望成为首批基于RNAi理论而推向市场的药物。罗西表示:“我认为RNAi疗法对所有的病都有效。”
  • 投资2亿 石药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启用
    11月17日,“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暨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在石家庄高新区正式启用。   石药“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耗资2亿元建成,使用面积41000平方米,除设有制剂技术研究所、合成技术研究所、综合技术研究所、天然药物与营养品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酶工程研究所与药理中心外,还配套建有符合国际认证标准的合成中试、制剂多功能中试研发平台。该实验室全部采用高端研发设备,在新型制剂研究、分析检测、药理研究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是国内一流的新型药物孵化基地。   近年来,石药集团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大研发的硬件建设和软件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实力。目前有150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其中硕士、博士、海归等高端人才达400余人,正在研发的新药项目有170项。石药集团将充分利用“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启用的契机,进一步加快新型药物研发,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 石药“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启用
    11月17日,“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暨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启用仪式在石药集团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卫生部副部长刘谦以及河北省和石家庄市相关领导专家共300余人参加了启用仪式。“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暨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投资2亿元建设而成,使用面积达41000平方米,包括制剂技术研究所、合成技术研究所、综合技术研究所、天然药物与营养品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酶工程研究所、药理中心,并配套建有符合国际认证标准的合成中试、制剂多功能中试研发平台。   又讯 11月16日上午,由“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办,石药集团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与综合性大平台项目对接与成果交流会第一次会议在石家庄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企业创新主题作用,为建设医药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 聚焦新型毒品快检技术——毒品毒物、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现场查缉及实验室快速分析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毒品毒物不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严重损耗社会财富,其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更严重阻碍了社会健康发展 strong 。新精神活性物质(NPS),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已成为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 /strong 由于新精神活性物质品种层出不穷,因此生物样品中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分析面临很大挑战。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为了促进全国从事毒物与毒品监管及检测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交流,了解国内外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业发展趋势及最新进展,2019年5月25日,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主办的“毒品毒物、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现场查缉及实验室快速分析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顺利召开。研讨会得到了公安部禁毒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杭州海关缉私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会议共邀请了公安、海关等执法机关及相关研究所、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的8位专家分享精彩报告。两百余位从事毒物与毒品监管及检验的相关工作者报名参会并与报告专家展开热烈的现场交流互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全场.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全场.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40c39449-48a0-4c8b-b4e1-baeb43918ee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研讨会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会上,国家毒品实验室花镇东博士、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张云峰、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主任张玉荣、上海爱博才思分析仪器贸易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程海燕、安捷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液质产品工程师黄婕、杭州海关缉毒司吴伟民、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质谱中心研究员郭寅龙、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欧阳证教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致辞.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致辞.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93ca9fc2-aef8-46ab-85fb-9b22f772d1f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生物医学中心杨松成教授致辞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title=" 花.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花.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10bf82e2-f9b0-4837-971f-8c576869f2a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normal " strong 报告题目:近期新精神活性物质发展趋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normal " strong 报告人:国家毒品实验室 花镇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花镇东教授主要从事新精神活性物质检验鉴定与监测预警及新型合成毒品的研究。会上他介绍了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背景及我国管制情况、新精神活性物质近期贩制和滥用趋势,并讲解了国家毒品实验室对该类毒品的相关监测项目。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云峰.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云峰.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ebc04ff4-1e18-470a-b1a3-a7210cdf52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normal " strong 报告题目:生物样品中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normal " strong 报告人: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张云峰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张云峰介绍,对于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生物采样,目前首选生物液体的尿液和血液。此外,干血斑、唾液、头发、指甲等由于侵入性低、掺假可能性更小也被优先作为生物样品。张云峰提到,目前对于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免疫检测和串联质谱分析。常见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筛选分为目标物筛选、疑似筛选和完全未知筛选,主要使用低分辨和高分辨质谱,且在完全未知目标物筛选中高分辨质谱优势明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玉容.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玉容.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fe518e79-5b50-432c-8c44-2ddeb202a9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毒品标准品实体库建设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 张玉荣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张玉荣在对国内毒品形势和禁毒部门面临的困境做了简要介绍后,对芬太尼类物质及其新的衍生物进行了讲解。随后,张玉容详细介绍了“法庭科学特种化学品联合实验室”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研发平台,指出目前该平台已完成200余种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标准品的克级合成,并通过红外、紫外、核磁、质谱、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产物分子结构,其团队研制的盐酸芬太尼二级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空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417" title=" 交流.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17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交流.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fb6d07c3-7a57-45ca-8c13-84efca860f90.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现场交流互动 /strong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SEC.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SEC.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0586ffd1-9fc1-4156-9ea2-da03aa0e20f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SCIEX在芬太尼等新精神活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上海爱博才思分析仪器贸易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程海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 nbsp 程海燕在报告提到,芬太尼及其类似物检测的难点有两方面:一是新型结构衍生物“不计其数”;二是新型结构衍生物缺乏标准品。针对这样的挑战,SCIEX公司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采用QTRAP仪器检测,它是一台仪器两种质谱,通过MRM-IDA-EPI和PI/NL-IDA-EPI复合扫描模式可实现目标物的定性定量和非目标物的发现和定性;另一种X500R SWATH技术,具有很快的扫描速度且有很高的灵敏度,能一针实现目标物筛查定性、非目标未知物筛查定性、定量分析和数据溯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安.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安.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bd07ccd9-4b04-413e-926f-1d475c0b9db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小型化质谱Ultivo在快速检测以及移动检测中的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黄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器能够在毒品毒物检测实验室虽能满足常规的高效分析,但基于毒品监察现场快速分析检测的需求,小型化质谱仪器应运而生。黄婕在报告中介绍到,安捷伦推出的小型化车载质谱,由Ultivo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和热解吸-电喷雾离子源组成,其装置简单但集成了多项专利技术。该设备在分析检测中无需前处理且操作简单,在性能上适用于毒品检测。目前,该设备体积小、灵敏度高的特点更是扩展了它移动的功能,基于农残检测的现场检测需求较大,该快检车在食品农残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吴伟民.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吴伟民.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928d94da-f586-4f09-932e-882c8f287a6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毒品走私形式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杭州海关缉私局 吴伟民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郭.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郭.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f6a3bda8-faec-48bf-8a4e-d3b0d28a852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新型离子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质谱中心研究员 郭寅龙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会上,郭寅龙教授介绍了三种新型离子化技术:1、溶剂辅助双喷雾质谱离子源(SAESI),该离子源由于能保留样品原始性、可加入添加剂促进离子化且能跟HPLC、GPC联用等诸多优点,主要应用于检测溶于非极性溶剂中脂肪酸、对二氯甲烷溶剂中进行的金催化环化反应监测、与GPC联用检测聚苯乙烯等;2、常压常温碳纤维离子源(CFI),其有独特的离子化机理,与其他离子化方法相比优势明显,主要用于与SFC、NPLC的联用,呼气检测,生物体液或平面上的药物分子,在线衍生化反应;3、常压火焰离子源(AFI),该离子源成本低、无需维修、装置简单,相当便携,其中的氢火焰解吸离子化质谱技术能实现样品快速、直接分析,应用在单细胞代谢物定量分析上,首次实现了植物细胞中代谢物直接定量,并为单细胞水平上代谢物直接定量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欧阳.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欧阳.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ccde0506-7ad7-48f3-a6be-d249e0b595d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芬太尼及其他新型精神活性物质的小质谱现场快检技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 欧阳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新精神活性物质不仅“新”,而且相比传统毒品,其传播的范围更广,危害也大。因此欧阳证也表示,对于新型精神活性物质的管控可以说是一场分析化学家和有机化学家的对决。因此,对新型毒品毒物管控中的现场快速检测需求增加,欧阳证介绍到清谱科技推出的小型质谱分析系统,该质谱分析系统的离子源部分采用PCS原位电离试剂盒,可分析固体/液体样品,采用纸喷雾的电离方式,并简化前处理可做到直接采样及离子化;其检测器部分采用线性离子阱多级串联质谱与非连续性进样技术(DAPI),可实现高动态范围、高灵敏度的分析,并能第一时间识别多种新型毒品。针对检测结果,该系统采用了质谱云分析网络,联通警务通智能终端,可实现毒品实时化管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会议.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会议.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0227d45b-bfff-45b6-9c4a-8a07902456a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合影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415" title=" 展台部分.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15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展台部分.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f16bcaae-e2e5-4577-aa0b-e37bc00e1dde.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展览交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p
  • “新型毒品”依托咪酯10月1日起被列管,检测方法抢先知
    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文,将依托咪酯(在中国境内批准上市的含依托咪酯的药品制剂除外)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10月1日正式生效。这意味着,10月1日开始,非法吸食、持有依托咪酯、贩卖依托咪酯烟粉、电子烟等将按涉毒处理。  什么是依托咪酯?  依托咪酯为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分子式C14H16N2O2),是麻醉诱导常用的药物之一,在临床应用已有30年的历史。一般为静脉用药,作用迅速但短暂,入睡快,苏醒也快,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依托咪酯既不是国家规定管制的麻精药品,也不是危险化学品,仅是一种普通的化工产品。该产品的用途是用于医疗麻醉。基于药品严格管理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企生产、销售的依托咪酯原料药很难流入毒品流通渠道。能进入毒品流通渠道,并最终被吸毒人员掺入烟油、烟丝中的依托咪酯,往往是化工企业生产、销售的。事实上,无论是依托咪酯原料药,还是普通的依托咪酯化工产品,一旦脱离合法流通渠道进入非法流通渠道,就很难区分它们。  依托咪酯的危害  初吸依托咪酯会出现头晕、站立不稳东倒西歪等类似醉酒后的状态。大剂量吸食会出现脾气暴躁,引起呼吸暂停等状况,长期大剂量使用极易导致死亡。  截至目前,中国已列管456种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和芬太尼、合成大麻素两个整类物质,是世界上列管物质最多、管制最严的国家之一。  依托咪酯被列管检测方法抢鲜看  疑似吸食者样品需检测依托咪酯原型及代谢物,推荐采用LC-MS/MS方法来进行检测。  依托咪酯烟粉、电子烟主要添加依托咪酯原型,可采用GC-MS方法来进行检测,结合NIST谱库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兼顾定量分析。
  •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新型靶向性药物 彻底根治癌症不是梦!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新型靶向性药物 彻底根治癌症不是梦!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ACS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癌症研究者和药物制造商们往往或许会迅速忽略掉一系列对靶向特殊细胞蛋白的调查研究;机体中的每个细胞都会促死亡蛋白和抗死亡蛋白,二者之间能够相互作用,从而抵消彼此的功能,这两种蛋白之间健康的平衡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比如损伤的细胞会产生较多的促死亡蛋白,从而导致疾病细胞被自然消除,该过程称之为细胞凋亡,因此这两种蛋白被分别命名为促凋亡和抗凋亡蛋白。在癌细胞中,遗传改变会导致抗凋亡蛋白的过量产生,最终使得癌细胞能够不断生长并且对当前疗法产生一定的耐受性。因此这种抗凋亡蛋白就能够作为新型抗癌药物的靶点,Bcl-2就是6种抗细胞凋亡蛋白的其中一种,同时其也是被研究的最多的一种蛋白,2016年FDA批准的药物Venetoclax就以Bcl-2为作用靶点。但如果癌细胞对该药物产生耐受性该怎么办?是不是该药物仅以Bcl-2为作用靶点呢?基于此前利用小鼠机体蛋白进行的研究,研究人员和制药公司就将目光锁定到新一代的抗凋亡蛋白Mcl-1上了。当癌细胞暴露于化疗、放疗,甚至是免疫疗法之中时,促凋亡信号,比如毒素NOXA就会产生从而诱发癌细胞死亡,两种抗细胞凋亡蛋白Mcl-1和Bfl-1能够抵消NOXA的效应,因此这两种抗凋亡蛋白的抑制剂或许就能够互补药物Venetoclax来恢复癌细胞的细胞凋亡,目前很多研究都仅仅关注Mcl-1,因为利用小鼠蛋白进行的大量研究都表明,NOXA能够同Mcl-1发生紧密地相互作用并且对其进行隔离。研究者表示,我们也应当需要关注另外一个不同的抗凋亡蛋白:Bfl-1,当研究者发现,小鼠机体中NOXA、Mcl-1和Bfl-1能够被纠正时,他们意识到这或许并不能够完全适用于人类机体蛋白,这或许是因为,人类机体中NOXA和Bfl-1同小鼠机体并不相同,而且研究者还发现,当他们发现NOXA能够有效抵御人类机体的抗凋亡蛋白时,或许Bfl-1具有更高的亲和性,这就是其能够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靶点来帮助开发新型药物。研究者Pellecchia的实验室此前发现,NOXA能够通过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来同Bfl-1作用,而这种化学键在其它5种抗凋亡蛋白中并不存在。研究者Pellecchia表示,理解NOXA与Bfl-1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或能帮助我们在实验室中设计出替代NOXA样的分子来紧密结合并且抑制Bfl-1的功能,研究者对来自耐受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机体的细胞进行概念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能够利用创新性的抑制剂阻断Bfl-1,那么细胞就能够对疗法产生反应并且死亡。为此研究者强烈认为Bfl-1能够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靶点,目前研究人员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来寻找Mcl-1的拮抗剂,而这些制剂往往能够用于某些特定疾病之中,而相关的疾病也会因为Mcl-1的过量产生而恶化,因此研究者表示,我们可以转向对Bfl-1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就揭示了癌症对化疗产生耐药性的新机制,同时也证实了Bfl-1的确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药物的靶点,未来研究者有望利用该靶点开发出更多治疗疾病的新型药物。
  • 新型毒饮料伪装上市,“合法”“非法”仅在“氨基”“羟基”一字之差
    这两天,一条关于某种“新毒品”在各大酒吧流行的“预警”信息,在记者朋友圈掀起了一阵转发热潮。相关信息称,这种“新毒品”是一款含有“γ-氨基丁酸”成分的饮料——咔哇,多地有人喝了这个东西可以连续嗨三个晚上,据说之前吸k粉的人很多都嗨这种东西了。 据了解,咔哇是生长在南太平洋岛国、海拔500-1000英尺地区的一种植物,系胡椒科多年生灌木。当地民间医生广泛应用咔哇改善睡眠、缓解焦虑、战胜抑郁、松弛肌肉、消除疲劳。咔哇可榨制一种饮料,即咔哇酒。2015年,国内一旅途探秘综艺真人秀节目中,节目嘉宾率领的旅行达人,曾在瓦努阿图制作饮用所谓“最幸福的饮料”——咔哇酒,从而引起国内关注,并在年轻人、时尚人士中流行。 但是仔细阅读配料表后我们发现,我国出现的这种含有“γ-氨基丁酸”成分的饮料,并非来自太平洋岛国的“最幸福的饮料——咔哇”。在太平洋岛国流行的咔哇饮料,是由卡瓦胡椒制成的,卡瓦胡椒当中含有的卡瓦内脂和二氢醉椒素,是“γ-氨基丁酸”的激动剂,能够调节人体内“γ-氨基丁酸”的传输,所以能够起到安神、镇定的作用。 饮料中标示的“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 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功能性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如豆属、参属、中草药等的种子、根茎和组织液中都含有,2009年9月27日由卫生部批准使用γ-氨基丁酸为新食品原料,并不是毒品。参见卫生部网站http://www.moh.gov.cn/mohbgt/s9513/200910/43090.shtml 这批咔哇饮料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经公安机关毒品实验室对其进行检验和分析,发现其中含该饮料含有 γ-羟基丁酸(我国一类精神药品)和 γ-丁内酯( γ-羟基丁酸的前体),并不是商品介绍的γ-氨基丁酸,这两种物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γ-羟基丁酸(gamma hydroxybutyrate, ghb),是属于中枢神经抑制剂,它曾被用来当做全身麻醉剂,后由于有报导其可导致癫痫发作或昏迷使得使用率降低。滥用“γ-羟基丁酸”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恶心、呕吐、头痛、反射作用丧失,甚至很快失去意识、昏迷及死亡,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在过去的十几年,美国、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港台地区γ-羟基丁酸的滥用呈快速增长趋势,ghb及其相关物质γ-丁内酯(gamma-butyrolactone, gbl)和1,4-丁二醇(1,4-butanediol, 1,4-bd)常被用作迷奸药,因此,2005年我国就将“γ-羟基丁酸”列入二类精神药物予以管制,并于2007年变更为一类。 据了解,目前夜场各种打着咔哇旗号的所谓潮饮数不胜数,不排除部分饮料“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合法成分的旗号使用违禁药物。文中提到的“毒饮料”已被勒令全面下架,但是我们仍要保持警惕,尤其在酒吧、ktv这样的地方,建议青少年朋友不要因为好奇去尝试一些“小众”“特色”的饮品。相关检测标准品
  • 科技部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
    5月16日,科技部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应急项目2022年度申报指南。项目要求聚焦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药物研发的应急需求,采取采取“揭榜挂帅”项目组织模式。项目研究涉及人体研究的,应按照规定通过伦理审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此外产生的科学数据应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项目申报方式为网上填报,时间为2022年5月19日08:00至2022年6月6日16:00。以下为申报指南全文: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科技部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要求,遴选项目择优支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要求1. 项目应聚焦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药物研发的应急需求,具有成熟临床前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基础,产业化转化成功率高,能快速进入或推进临床研究。2. 采取“揭榜挂帅”项目组织模式。突出最终用户作用,实施签订“军令状”“里程碑”考核等管理方式。对揭榜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对揭榜团队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明确榜单任务资助额度,简化预算编制,经费管理探索实行“负面清单”。3. 项目研究涉及人体研究的,应按照规定通过伦理审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等,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应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4. 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应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对项目各个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二、申报要求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覆盖相应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下不设课题。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2.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3.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项目参与单位以及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4. 项目负责人应为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 对项目负责人无限项要求,只要有能力、有决心为疫情防控和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贡献力量,均可参与申报。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5.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得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三、申报方式1. 网上填报。请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将项目申报书进行网上填报,提交项目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确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提供的,请上传依托单位出具的说明材料扫描件,专业机构可根据情况通知补交。从指南发布日到项目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20天。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2年5月19日08:00至2022年6月6日16:00。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中继线)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istic.ac.cn2. 业务咨询电话:010-88225047请登录系统,在“公开公示-申报指南(2022)”菜单栏中查看申报指南材料。科技部2022年5月16日
  •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筛出能较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药物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已筛选出几种能在细胞层面较好抑制这一病毒的药物,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这是记者29日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获得的消息。据该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筛选结果已向国家和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报告,供综合研判后指导医疗救治。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依托该所建设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病毒资源库的核心支撑作用,着力进行病原鉴定、病毒溯源、病原检测、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等研究,努力为一线防控治疗提供重要资源储备和科技支撑。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该所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抗原蛋白的原核和真核表达。通过与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IgG、IgM血清学诊断试剂盒,可作为除咽拭子病原核酸检测以外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方面,该所已基本完成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关键支撑。同时,该所正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工作。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据悉,在本次疫情发生并完成病原鉴定后,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已获国家卫健委批复,可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活动。 /p
  • 新型芯片复制神经肌肉接头有助于为神经肌病测试药物
    新型芯片复制神经肌肉接头有助于为神经肌病测试药物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程师们开发出一种复制神经肌肉接头(神经和肌肉之间至关重要的连接)的微流控设备(microfluidic device)。该设备约有25美分硬币大小,包含单个肌条和一小组运动神经元。研究人员能够在逼真(现实)的三维基质中影响和观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对该设备中的神经元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对光照做出反应。通过将光照之间投射到(这些)神经元上,他们能够精确刺激这些细胞,发送信号激发肌肉纤维。研究人员还测量了设备内肌肉在被激发后抽搐或收缩的力量。该研究结果2016年8月3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可能帮助科学家们理解并识别药物以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即卢伽雷氏症)和其他神经肌肉相关疾病。“神经肌肉接头涉及许多失能性疾病,其中有些是残酷而致命的,还有很多尚未被发现”领导该研究的MIT机械工程系研究生Sebastien Uzel说,“我们希望能够在体外形成神经肌肉接头,从而帮助我们理解某些疾病活动”。Sebastien Uzel现在是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博士后。自19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了大量方法在实验室中模拟神经肌肉接头。大部分这些实验涉及在培养皿或小玻璃基板上生长肌肉和神经细胞。但这样的环境与(动物)体内状态相去甚远,在动物体内,肌肉和神经细胞存活于复杂的三维环境中,并且通常距离较远。“想想长颈鹿”Uzel说,“脊髓神经元所发出的轴突需要跨越非常大的距离才能与腿部肌肉连接。”为了在体外重建更逼真的神经肌肉接头,Uzel和同事们构造了一种微流控设备,该设备具有两个重要特性:1. 三维环境;2. 隔离肌肉和神经的隔间,从而模拟两者在人体内的自然分离状态。研究人员将肌肉和神经元细胞悬浮于隔间中,然后充满凝胶以模拟三维环境。为了生长肌肉纤维,研究团队使用了获得自小鼠的肌肉前体细胞,随后将其分化成肌肉细胞。他们将细胞注入微流控隔间,细胞会在隔间内生长并融合形成单个肌条。同样的,他们从干细胞分化出运动神经元,然后将所获得的神经细胞聚合体放置在第二个隔间中。在分化两种细胞之前,研究人员使用光遗传学(optogenetics)技术对神经细胞进行了基因改造。该研究共同作者、MIT机械和生物工程Cecil and Ida Green特聘教授Roger Kamm说:光“能够让你精确控制你想要激活的细胞”。在这样的狭小空间里,电极无法实现这一点。最后,研究人员为该设备添加了另一个特性:力传感。为了测量肌肉收缩,他们在肌肉细胞隔间内构造了两个微小的弹性支柱,位于肌肉纤维周围并能够被生长的肌肉纤维所包裹。随着肌肉收缩,支柱会被挤压在一起,形成位移,研究人员能够测量这些位移并转换为机械力。在测试该设备的实验中,Uzel和同事们首次观察到神经元在三维区域内向肌肉纤维伸展轴突。在观察到轴突建立连接时,他们用微小的蓝光激射刺激神经元,并立即观察到肌肉收缩。“发射闪光,就能观察到抽搐”Kamm说道。根据这些实验,Kamm说,这种微流控设备可能作为神经肌病药物测试卓有成效的试验场,甚至可以根据个体患者进行定制。“你可能从ALS患者获得多能细胞,将它们分化成肌肉和神经细胞,并且为特定患者制造整个系统”Kamm说,“然后你能够根据需要多次复制,同时测试不同的药物或疗法的组合,查看哪种疗法能够最有效地改善神经和肌肉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他说,该设备在“建模操作协议(modeling exercise protocols)”中可能是有用的。例如,通过以不同的频率刺激肌肉纤维,科学家们能够研究重复压力如何影响肌肉的性能。“现在,随着所有这些新型微流控方法的开发,你能够开始建立神经元和肌肉的更复杂的模型”Kamm说,“神经肌肉接头是另一个现在可以被纳入测试模式的单位”。
  • 赛多利斯与沃特世合作,共同探索质谱方法在新型治疗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赛多利斯集团(德国DAX指数代码:SRT:GR)和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近日共同宣布,双方将携手为生物工艺科学家打造能直接获取高质量质谱(MS)数据的工具,推动加快生物制药工艺开发并提高其准确性。通过此次合作,沃特世BioAccord LC-MS系统将作为新型生物工艺分析仪与赛多利斯Ambr多并行生物反应器系统实现数据联通,提供有关原料药、相关分析物和细胞培养基的质谱信息。该组合可以在提高准确性的同时大幅提升从克隆筛选到生物工艺优化等各项任务的完成速度。图. Waters BioAccord LC-MS系统 (左)、Sartorius Ambr 15系统(右)据Evaluate Pharma的报告显示,2020到2025年生物制药市场的年复合均增长率(CAGR)约为10%,已成为整个制药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推动这种快速增长的是各种高度复杂的新型生物制剂正以远远快于以往的速度争相上市。因此,为了开发出更加质高价优的创新药物,生物制药生产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充足的上游分析数据来监控药品属性和生物工艺效率。 沃特世公司制药和生物医学研究业务高级总监Davy Petit先生表示:“沃特世和赛多利斯都致力于用出众的流程和分析工具帮助生物制药行业的客户解决各种问题。通过At-line分析获取通用质谱数据,这将对克隆筛选和工艺开发大有助益,这些数据有助于生物工艺工程师加快工作流程,大幅增强其在制定关键决策时的信心。在生物工艺科学家手中,我们的技术得以结合运用,加之Sartorius Ambr生物反应器系统已有的可观用户群,这能大幅缩短开发各种药物和疫苗所需的时间。”赛多利斯集团细胞培养技术产品管理负责人Mario Becker先生表示:“Ambr系统与简单易用的Waters BioAccord LC-MS At-line分析系统相结合,能够为生物工艺科学家节省大量时间,加速克隆筛选和上游工艺开发。在细胞系、培养基和工艺开发过程中的任何点上,至关重要的MS数据越紧密地被送达至所需之处,Ambr产生的样品越多地被进行质量属性检测,我们为生物工艺科学家描绘出的药物产品质量特征就越完整。这样的工艺控制、监测和产品质量检测手段最终有望全面整合到生产环境中。”高效易用,协助非质谱专家快速获取质谱数据 生物制剂由活细胞生成,而活细胞需要使用诸如Sartorius Ambr的高通量生物反应器系统进行培养。细胞培养工序结束时,需要从细胞残留物中分离出蛋白质,将采样送至中心实验室,再由分析科学家使用专业的液相色谱-质谱(LC-MS)仪器进行检测。取决于中心分析实验室的工作量、可用设备、任务优先级和人员配备情况,这个过程往往需耗时2到4周甚至更长时间。沃特世与赛多利斯联手推出的这款技术整合产品,旨在将这一耗时长达一个多月的过程缩短至两天甚至更短,同时将更多掌控权交到生物工艺科学家手中,协助他们获取有关原料药和细胞培养基样品的可靠质谱数据。赛多利斯的Ambr系列多并行生物反应器在业内表现出色,从细胞筛选到工艺优化,在上游工艺中的各个早期环节都能助科学家们一臂之力。Waters BioAccord系统是一款占空间非常小的LC-MS仪器,易于操作,可作为供At-line分析使用的台式生物工艺分析仪。它带有预置分析方法、采用引导式工作流程,还具备自动校准和自动调谐功能,即便完全没有质谱使用经验的人也能在数分钟内采集到高质量质谱数据。产品供应情况感兴趣的客户请咨询沃特世公司John_Gebler@waters.co赛多利斯集团Ian.Ransome@Sartorius.com 其他参考资源- 详细了解赛多利斯-沃特世达成合作的相关信息- 详细了解配备ACQUITY Premier的Waters BioAccord系统- 详细了解Sartorius Ambr多并行生物反应器系统
  • 小分子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
    国科发资〔2021〕259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小分子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科技部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要求,遴选项目择优支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要求1. 项目应聚焦小分子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的应急需求,突出结果导向,明确研究目标和时间节点,集中力量攻关。2. 项目研究涉及人体研究的,应按照规定通过伦理审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等,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应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3. 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应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对项目各个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二、申报要求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覆盖相应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下不设课题。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2.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3.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项目参与单位以及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4. 项目(课题)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 对项目负责人无限项要求,无年龄等要求,只要有能力、有决心为疫情防控和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贡献力量,均可参与申报。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5.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得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三、申报方式1. 网上填报。请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将项目申报书进行网上填报,提交项目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确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提供的,请上传依托单位出具的说明材料扫描件,专业机构可根据情况通知补交。从指南发布日到项目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10天。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1年9月4日08:00至2021年9月13日16:00。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中继线)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istic.ac.cn2. 业务咨询电话:010-88225047科 技 部2021年9月3日
  • 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2011年)发布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2011年)》。2011年度全国药物滥用监测系统共收集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15.8万份,主要监测对象为强制戒毒机构、自愿戒毒机构、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机构等收治/收戒的药物滥用者。通过对药物滥用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药物滥用的特征和流行趋势,为药品监管和禁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参考。   《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2011年)》分析了2011年我国药物滥用监测总体情况,描述了2011年度我国药物滥用的状况,并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提示我国药物滥用的变化特征,预测药物滥用的流行趋势。   报告包括2011年监测数据总体情况、新发生药物滥用者监测情况、海洛因滥用监测情况、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监测情况以及医疗用药品使用及滥用情况五方面内容。   年度报告监测数据中,海洛因和“冰毒”仍是主要滥用物质。报告显示,2011年药物滥用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海洛因为代表的传统毒品滥用趋势相对减弱,以“冰毒”为代表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呈增长态势 二是监测人群中,四成左右为新发生、新发现的药物滥用者,其中,传统毒品与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数的比例为1:2.2 三是药品在药物滥用者中的使用/滥用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四是在药物滥用人群中“多药滥用”问题较为突出。报告表明,我国药物滥用形势依然严峻,并提示存在一些未列管的物质和药品的滥用情况。   监测数据显示,药物滥用者中使用/滥用药品的比例持续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使用/滥用医疗用麻醉药品的较2010年同比下降0.3%,医疗用精神药品同比下降3.7%,其他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同比下降0.9%,其中,使用/滥用含磷酸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的比例为0.3%,同比下降0.5%。
  • 安捷伦科技公司推出针对生物治疗药物开发的创新型色谱柱
    安捷伦科技公司推出针对生物治疗药物开发的创新型色谱柱 用于分离单克隆抗体的反相色谱柱 2014 年 11 月 11 日,北京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天推出一款用于分离单克隆抗体的AdvanceBio RP-mAb 反相色谱柱。AdvanceBio RP-mAb 色谱柱是 AdvanceBio 产品系列的最新成员,经安捷伦在研发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其生物色谱柱技术的准确度和分析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可完美适用于生物研究和药物开发工作。 单克隆抗体或 mAb 是研究人员在开发生物治疗药、生物仿制药和改良型生物相似药时需要研究的主要蛋白质。 “Agilent AdvanceBio RP-mAb 色谱柱是唯一一款专门针对 mAb 进行优化的反相色谱柱。”安捷伦化学部副总裁 Anne Jones 说,“它的孔径大小为 450 ?,有利于获得更高的分离度,众所周知 mAb 非常难以分析,因此分离度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参数。” 同所有行业领先的 Agilent AdvanceBio 产品一样,新款色谱柱完全由安捷伦亲自参与设计与制造,以确保实现优质的端对端质量控制。 AdvanceBio RP-mAb 色谱柱采用安捷伦 Poroshell 技术,使完整 mAb 的分析实现快速与高分离度。该款色谱柱使用表面多孔性微粒填充,粒径为 3.5 μm,孔径大小为 450 ?,可耐压至 600 bar。安捷伦还提供了 3 种填料,即 C8、C4 和独特的联苯固定相,可为研究人员提供多种改善分离度的选择。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学和应用化学市场的全球领导者,是致力打造美好世界的顶级实验室合作伙伴。安捷伦与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进行合作,提供仪器、软件、服务和消耗品,产品可覆盖到整个实验室工作流程。在 2013 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为 39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约为 11000 人。如需了解安捷伦科技公司的详细信息,请访问 www.agilent.com。 编者注:更多有关安捷伦科技公司的技术、企业社会责任和行政新闻,请访问安捷伦新闻网站:www.agilent.com.cn/go/news。
  • 仪器表征,科学家开发新型纳米药物,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科学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动脉斑块逐渐沉积为特征的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动脉血栓事件。因此,抗炎策略在临床治疗中显现出巨大的潜力。近来,Canakinumab抗炎血栓结果研究(CANTOS)临床试验对约10,000名心肌梗死后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使用Canakinumab(一种中和促炎性IL-1β细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的治疗显著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这一疗法也增加了致命感染的风险,主要是因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宿主防御能力受到削弱。另一个临床试验,心血管炎症减少试验(CIRT),则表明低剂量甲氨蝶呤的系统治疗未能有效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或心血管事件。这些结果提示,若能将治疗药物有效地递送至动脉壁病变区域,将可能显著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此外,病灶巨噬细胞中过量的活性氧(ROS)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ROS过量产生会增加氧化应激,导致细胞凋亡并激活炎症反应。由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引起ROS的过量生成,因此尽管具有挑战性,但同时解决炎症和抑制病灶ROS生成的治疗策略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一些纳米治疗剂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双重治疗功能,但其在疾病部位的低积累、复杂的合成路线和潜在的毒性问题仍然是临床转化的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合成具有抗氧化和抗炎功能并且能在疾病部位高效积累的生物相容性纳米材料。为此,科学家们将研究目光投向了二维(2D)黑磷纳米片(BPNSs)。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BPNSs在纳米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最近的一项临床前研究表明,BPNSs可以有效清除过量的ROS,改善急性肾损伤。基于这一发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相容课题组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陶伟、Wei Chen合作开发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高病灶巨噬细胞积累能力的靶向BPNS纳米治疗剂。与传统的纳米载体递送药物策略不同,作者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纳米药物递送药物”方法,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体而言,作者利用BPNSs的药物携带能力,将解决炎症的脂质介质Resolvin D1(RvD1)加载其中。RvD1负载的BPNSs不仅能够清除周围的ROS,且在病灶巨噬细胞中选择性地释放RvD1,从而在载脂蛋白E缺乏(Apoe&minus /&minus )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增强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科学亮点】(1)实验首次开发了靶向肽修饰的黑磷纳米治疗剂(BPNSs@PEG-S2P/R),旨在解决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挑战。(2)实验通过将2D PEGylated BPNSs结合S2P靶向肽和抗炎药物RvD1,成功实现了以下几点结果:&bull BPNSs@PEG-S2P/R能有效积聚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灶巨噬细胞,并在S2P肽的协助下渗透斑块。&bull 药物RvD1在ROS响应性释放的方式下,被有效递送至病灶巨噬细胞,展现出显著的抗炎效果。&bull BPNSs@PEG-S2P/R不仅能同时清除ROS,还能抑制病灶巨噬细胞中ROS诱导的炎症反应。&bull 在Apoe&minus /&minus 小鼠模型中,BPNSs@PEG-S2P/R显著减少了斑块面积,并提高了斑块的稳定性。&bull 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BPNSs@PEG-S2P/R能有效抑制巨噬细胞负担、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bull 长期治疗后,BPNSs@PEG-S2P/R未引起小鼠免疫或毒性不良反应。【科学图文】图1:BPNSs@PEG-S2P/R的合成策略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示意图。图2:BPNSs@PEG-S2P/R的表征及RvD1负载和释放研究。图3:BPNSs@PEG-S2P/R处理后细胞摄取、ROS清除能力、抗炎效果、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摄取和泡沫细胞形成的体外分析。图4:BPNSs@PEG-S2P/R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布。图5:通过量化病变面积和评估斑块稳定性特征,评估BPNSs@PEG-S2P/R在Apoe&minus /&minus 小鼠中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图6:单细胞转录组学揭示了BPNSs@PEG-S2P/R治疗调控主动脉病灶巨噬细胞的基因和关键分子通路。【科学结论】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复杂病理机制,突出了慢性炎症和ROS过量生成在疾病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利用二维黑磷纳米片(BPNSs)的独特特性,如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强大的ROS清除能力,本文创新性地设计了靶向肽修饰的纳米治疗剂,实现了双重治疗功能:有效清除ROS并解决斑块中的炎症。这一“纳米药物递送药物”的策略不仅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还显著减少了对机体的不良影响。研究结果不仅在动物模型中验证了其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而且通过单细胞水平的分析揭示了治疗机制的深层次调控,为未来开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新型纳米药物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这些成果不仅有望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还为纳米技术在个体化医疗和精准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为解决复杂疾病治疗中的关键挑战开辟了新的道路。原文详情:He, Z., Chen, W., Hu, K. et al. Resolvin D1 delivery to lesional macrophages using antioxidative black phosphorus nanosheets for atherosclerosis treatment. Nat. Nanotechno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4-01687-1
  • 国家药监局公布72个重点实验室名单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第二批共72个重点实验室名单。该批重点实验室聚焦药品监管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引导药品监管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重点集中在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医药创新研发、重点产品监管、应急能力提升等领域。据了解,本次重点实验室遴选重点向民族区域中药倾斜,评定了14家中药重点实验室,涵盖蒙、藏、维药等民族药。鼓励创新依然是本次实验室评选的重要方向。本次遴选新认定了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依托单位的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等多个以药物创新为研究目的的实验室。在评选中,提升药品监管部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药械审评保障能力成为综合评审的重要考量。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为依托单位的体外诊断试剂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等被纳入综合审评并获得认定。此前,国家药监局2019年7月公布了首批45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监局第二批重点实验室名单.doc聚焦监管前沿急需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近年来国家药监局的重点工作。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中药守正创新,加强民族地区药品监管技术力量,切实鼓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本次重点实验室遴选重点向民族区域中药倾斜,评定了14家中药重点实验室,涵盖蒙、藏、维药等民族药。比如,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依托单位的中医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依托单位的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以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为依托单位的中药(藏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为依托单位的中药(维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以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为依托单位的中药(藏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等,旨在为推动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和产品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对加强特殊药品、高风险药品管理和药物警戒制度建设等提出新要求。为贯彻落实新法律要求,以北京大学为依托单位的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依托单位的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以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为依托的药物警戒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等获得认定。鼓励创新依然是本次实验室评选的重要方向。本次遴选新认定了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依托单位的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以山东大学为依托单位的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依托单位的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等多个以药物创新为研究目的的实验室。细胞和基因药物、智能化医疗器械、创新生物材料、化妆品人体评价等当前产业研发前沿热词同样成为本次获评重点实验室名称热词。瞄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敲响警钟。在这次评选中,提升药品监管部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药械审评保障能力成为综合评审的重要考量。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为依托单位的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为依托单位的体外诊断试剂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单位的体外快速诊断试剂技术转化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等被纳入综合审评并获得认定。这些重点实验室将为药品监管部门加强疫情防控用药械检验技术研究提供有力支撑。疫苗作为用于健康人体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产品,其质量安全与维护公众健康密切相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评选中,以中山大学为依托单位的疫苗及生物制品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获得认定,这是允许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疫苗质量检验与评价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可为进一步丰富专业技术评价资源、强化重点产品质量监管、满足生产生活检验检测需求提供能力支撑,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重点实验室统筹推进2019年7月,国家药监局公布首批45家重点实验室。加上本次新获批的72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已达到117家。以产品类型划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创新型多领域方面分别占总数的55%、25%、8%和12%。就区域布局来看,这些重点实验室分布在27个省(市、区),覆盖比例达到87%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产业集中区域均有重点实验室布局。与此同时,重点实验室的遴选也关注其他地区的医药产业发展,力争做到全面统筹、有序推进。这些实验室将为促进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创新及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推进我国药品监管的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 保健品多暗含药物 “睡美宁”为何被叫停
    “求购睡美宁”、“09新品买2送1”……在网上,赚足了失眠者人气的“睡美宁TM”近日在全国各地市场被叫停。   这种自称“治疗失眠、抑郁疗效显著”的胶囊在宣传中称,“轻度失眠者,晚饭后只需一粒,入睡快,做梦少,一觉到天亮” “严重失眠者,睡眠少于3小时,晚饭后4粒,即可入睡” “服2~3疗程因失眠引起的眼花耳鸣、烦躁、萎靡不振、面色无光、记忆力差等症状消失”。不仅如此,该产品“安全无副作用,无依赖性,不含激素及安定成分”。   然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标示为陕西华纳兄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得健牌乐宁胶囊(商品名:睡美宁TM,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20060594)”检测发现,样品中含有二类精神药品氯硝西泮和抗抑郁药品盐酸多赛平等成分。   “氯硝西泮和盐酸多赛平是全世界广泛使用的精神类药物,都是处方药。早在10多年前,我国的一些药剂学专家就针对这两种药,进行过相应的动物实验,发现如果长时间服用,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中国药理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药理学系教授张永鹤说。   目前,我国成人中单纯性失眠发生率在30%以上,如果加上其他睡眠障碍,其发病率更是高达50%以上,并且这一比率还在逐年增加。用于治疗失眠的临床药物,主要有安定类、巴比妥类以及新型的催眠药。   氯硝西泮与安定就同属一类结构的化合物 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于治疗癫痫和惊厥。长期服用,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损害,使患者出现行为、思维障碍,以及精神错乱等严重症状。作为抗抑郁药品的盐酸多赛平,主要被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性神经症。如果用药过量,会致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也可以产生显著的呼吸抑制。   正因为如此,这两种药物不能被随便加入其他药品中,更不允许加入到保健品中。按照我国对保健品的相关管理规定,所有在保健品中添加西药成分的行为,也都属于非法行为。   一位曾供职于陕西华纳兄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华纳药业”)的人士李先生透露,在保健品中加入一些药物成分,是为了使自己的保健品具有某种特效,而被消费者迅速认可。去年3月,该公司就因为生产假冒伪劣保健品被查处过。   记者了解到,当时,有群众向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分局举报,陕西华纳药业在临建厂房内,生产3种标识为国药准字的药品。稽查人员检查发现,除了3种涉嫌假药外,那里还有涉嫌假冒或造假的10余种批号为国食健字、陕卫消证字、陕卫新食准字、卫食健字的食品或保健食品。此事一度引起了当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但没过多久,新厂又在西安市的一个角落建起了。‘睡美宁TM’就是这个新厂的产品。”李先生说。   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性,“睡美宁TM”还声称其为中国睡眠障碍预防控制中心的推荐产品。   不过,记者通过网络检索,发现并没有“中国睡眠障碍预防控制中心”这一研究机构存在。记者随后询问了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机构的睡眠专家,他们也均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一机构。   “虽然目前‘睡美宁TM’已经被查处,但要警惕它改头换面后,以其他的名目出现。” 一位业内人士流露出了担忧。因为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很多保健品,都是经销商自己搞好了配方,找药企照样子生产,药企往往只是充当加工者的角色。对一些不法经销商来说,在产品被查后,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会在“风头”过后将保健品改头换面,另寻药企继续牟利。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这样的担心非常必要。他说,目前,国内保健品中添加药品的现象十分普遍。药监部门很少主动地对某一种保健品进行检查,大多依靠公众、媒体提供的线索。等事态平息了,他们甚至换个地方“另起炉灶”。“对消费者来说,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些违规添加的药品成分在服用后很可能掩盖了真实病情的发展。”   张永鹤提醒失眠人士,绝对不要购买网上或电视、报纸广告上吹嘘得很悬乎、很诱人的安眠类保健品。一定要找医生诊断病因,凭处方正规购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