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新型多肽药物

仪器信息网新型多肽药物专题为您整合新型多肽药物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新型多肽药物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新型多肽药物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新型多肽药物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新型多肽药物话题讨论。

新型多肽药物相关的资讯

  • 多肽药物有望阻断非典
    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正在尝试用阻断SARS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非典。据称,这一利用病毒&ldquo 竞争抑制&rdquo 原理开发的多肽药物已被证实对多种类似SARS病毒的囊膜病毒有效,有望阻断非典肆虐。 &ldquo SARS病毒也是一种囊膜病毒,都是通过囊膜融合蛋白和细胞膜的受体结合而侵入细胞。利用竞争抑制病毒的原理,我们可以抢先占据SARS病毒囊膜融合蛋白的融合位点,使之失去和人体细胞的融合位置。&rdquo 负责该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田波说。 SARS病毒全基因序列公布后,田波领导的科研小组很快从中查到了两段与其它囊膜病毒融合蛋白类似的氨基酸序列。如同其它囊膜病毒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这两段氨基酸序列也有&ldquo 保守&rdquo 的特点,不同的变种差异也不会太大。&ldquo SARS病毒目前已有6个变种,由于我们是通过合成这两段氨基酸序列制成多肽药物,因此影响不会太大,而研制相应的疫苗则困难得多。&rdquo 田波说。 此前,田波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研究了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8种囊膜病毒,证实多肽药物可以抢先结合病毒融合蛋白本身融合位点,从而阻断病毒的感染途径。据悉,国外科学家已将这种竞争抑制原理用于第二代艾滋病治疗药物T20的开发上,此次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将它用于冠状病毒及其变种SARS病毒的药物开发。 &ldquo 我们研究的多肽药物就是要把病毒阻止在细胞之外,而不是等病毒感染了正常细胞之后再去治疗。&rdquo 田波表示,多肽药物对已感染SARS病毒的患者仍有治疗效果,可以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 &ldquo 我们目前正在实验室制备SARS病毒融合蛋白的这两段氨基酸序列,估计需要2至3周的时间,然后进行多肽细胞融合实验,全部过程需要1至2个月。&rdquo 田波说,&ldquo 很快就知道有没有效果。&rdquo 据悉,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还有另外5支研究小组和田波一样夜以继日地在和时间赛跑。 摘自《中国科学网络》 Liberty 全自动流动微波多肽合成系统 培安公司将于2012年7月3日至5日在辽宁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酒店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并设展位(展位号 10号),欢迎广大客户到我公司展位参观莅临指导。 更多详情,请联系培安公司: 电话:北京:010-65528800 上海:021-51086600 成都:028-85127107 广州:020-89609288 Email: sales@pynnco.com 网站:www.pynnco.com
  • 多肽药物/生物制剂表征会场预告:含双抗/多肽偶联物,拉曼光谱/光散射技术应用等内容
    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3月29日-2023年3月31日举办第四届“生物制药研发及质量控制” 网络大会,内容覆盖抗体/蛋白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多肽药物、核酸药物/mRNA疫苗,涉及生物药开发、质量控制、制剂的分析表征以及自动化等创新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多肽药物是现代医药研究的前沿方向,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由于多肽属于蛋白质结构的组成部分,作为药物,其质量控制则更需要注意。本次生物制药大会特别设置多肽药物会场,4位嘉宾将从多肽药物发现、多肽二硫键的结构确证、多肽偶联物研究进展及拉曼光谱技术相关应用等角度进行讲解。点击图片免费报名报告嘉宾详情如下:多肽药物会场王珠银 董事长 深圳肽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报告:突破多肽创新药发现的瓶颈:多肽创新药发现平台报名占位王珠银教授博士学士和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于美国Rutgers大学,博士后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做研究,现为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合成生物学,多肽和蛋白质生物医药,高通量药物筛选等。过去多年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美国和中国专利50多项,其中已获得11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7项中国专利授权,1项欧盟专利授权,1项澳大利亚专利授权。王教授成功研发了多肽信息压缩技术,并基于此技术构建了大型多肽全库,加速多肽新药研发。梁远军 总经理 北京普诺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报告:化学合成多肽二硫键的结构确证报名占位梁远军,博士,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从事活性多肽研究工作近20年,负责多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新药创制多肽关键技术、863等课题,申请40多项新化合物专利。2017年任北京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聘为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多肽分会专家理事,2022年评为大兴“新国门”领军人才。2016年创立北京普诺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多肽药物研发,公司逐步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中关村“金种子”企业、瞪羚企业等称号。王颖 副研究员 中国药科大学报告:多肽偶联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报名占位中国药科大学副研究员,海洋药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多肽新药的一线研发工作,获得新药临床批件2件。致力于探讨非编码RNA及其来源的新型微肽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机制,发现人体内源性微肽并对其进行优化提高成药性,开发成FIC多肽药物,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曾在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IF:38.104)、J Am Chem Soc(IF:15.419)、Acta Pharm Sin B(14.903)、Cell Death Dis(IF:6.304)、Oncogene(IF:7.519)和Mol Ther Nucleic Acids(IF:7.032)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第一作者累计影响因子为105分,参与文章影响因子120分以上;申请发明专利两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江苏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两件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件号2013L01914,2018L02321)。王睿 产品经理 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报告:拉曼光谱技术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报名占位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拉曼产品线产品经理,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分子光谱技术的产品开发,仪器销售和应用推广工作十余年。在农业,食品,化工,高分子等行业有丰富的产品应用开发和实测经验。从2014年入职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负责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产品的推广工作至今。生物制药分析表征会场生物药物结构上的细微差别可以显著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此类药物的准确表征就需要精密的分析表征手段。本次生物制药大会特别设置生物制剂表征会场,邀请到杭州奕安济世、上海晟国医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的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生物制剂的表征内容进行阐述。高原 高级工程师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报告:生物制剂检测中的关键表征技术 报名占位现任中国颗粒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粉体技术协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粉体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方法及应用。主持及参与了与纳微米粉体表征技术相关的省部级项目4项。目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粒度分析工作组和孔径分析工作组成员人。同时作为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微泡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制修订并颁布实施粉体物理性能相关国家标准9项,团体标准1项,合作研制国际实物标准1项、主持研制国家二级标准物质3项。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一等奖,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杨泗兴 总监 上海晟国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报告:双抗制剂表征 报名占位杨泗兴 博士,上海晟国医药CDMO业务制剂开发和生产负责人。杨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制剂技术研究及CMC工艺、质量等相关工作超过15年,成功申报过20个以上生物药IND及BLA,覆盖重组蛋白、单抗/双抗/ADC、融合蛋白、酶、疫苗等。在生物药缓控释微球/微针等制剂技术、抗体高浓度注射液、双抗制剂、冻干制剂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胡裕迪 制剂工艺开发/高级主管研究员 杭州奕安济世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报告:商业化生产和BLA申报中的生物药制剂工艺表征和验证的研究 报名占位 硕士毕业于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的药剂专业;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拥有超过5年的生物制剂开发经验,以制剂或CMC负责人参与“高浓度抗体、双抗、ADC冻干、siRNA、后期工艺表征”等研发项目超过15个,获得“制备一种抗Claudine18.2抗体制剂的方法”等5篇专利。目前专注于抗体药物的理化表征,成药性,制剂处方和工艺开发,制剂工艺表征,工艺转移等多个领域研究。宁辉 产品总监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报告:光散射技术在生物制剂中的应用报名占位 宁辉博士,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分析仪器》第十一届编委会委员,现任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兼任研发中心副主任。 2004年至2007年从事胶体物理领域研究,并于2007年取得荷兰屯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关注胶体的热扩散行为及其表征手段。 宁辉工作和研究经历过程中,在Langmuir, J. Chem. Phys.等等期刊发表超过10篇学术论文。 宁辉于2008年入职于国外某知名粒度仪生产商,担任产品经理,并于2019年离开工作11年的外企,于2020年加入中国著名的粒度表征设备制造商,辽宁省A级高新技术企业,丹东百特仪器公司。在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的工作过程中,宁辉先后参与了多项与光散射相关的设备的研发和产品推广工作。点击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biopharma2023/扫码进入会议交流群
  • 沃特世支持“多肽及蛋白药物研发与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
    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rdquo 多肽及蛋白质药物研发与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rdquo ,于2011年10月29日-31日,在北京新悦宏大酒店成功召开。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与多肽实验室任梁伟副主任、北京医科大学彭师奇教授、吉林大学朱迅教授等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做了专题报告。 蛋白质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候选药物,分为多肽和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重组疫苗。与以往的小分子药物相比,具有高活性、特异性强、低毒性、生物功能明确、有利于临床应用的特点。生物技术在国家&ldquo 十二五发展规划&rdquo 中被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同时国际原研生物药专利即将到期以及慢性病和并发症等因素增加了市场对生物药的需求,国内生物制药行业面临着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 然而,同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制药门槛高,生产过程复杂,工艺过程的微小变化将导致目标蛋白药物的变异。因此,在研发早期获得原研生物药的结构信息(包括序列、糖基化等修饰和高级结构),得到生物仿制药与专利药的结构信息对比数据,可帮助企业加快药物开发进程,抢占市场先机。由于生物药天生的结构&ldquo 非均一性&rdquo ,先进的LC/MS分析方案对获取生物分子的结构信息至关重要。目前,LC/MS已经成为常规工具用于获取蛋白质药物的结构信息,进行生物仿制药研发、稳定性研究以及质量控制等。 沃特世(Waters® )深刻了解生物制药行业的分析需求,紧跟美国FDA以及EMEA对生物大分子药学研究的最新要求和发展趋势来完善我们的LC/MS方案。ACQUITY UPLC® /MS联用和BiopharmaLynxTM已经成为蛋白质结构分析的常规手段,广泛应用于抗体、重组蛋白、长效蛋白药物、疫苗、肽、寡聚核苷酸和肝素多糖等的结构分析。在大会期间,沃特世公司生物制药和生命科学部市场经理宋兰坤女士,做了题为&ldquo LC/MS技术在蛋白质和多肽药物分析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rdquo 的精彩报告,介绍了LC/MS分析技术在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结构解析、比较性研究以及杂质分析方面的应用,并通过仿制Trastuzumab单抗药物与专利药物药学研究的具体实例阐释了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凸显了LC/MS分析技术对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研发的重要性;沃特世提供符合常规分析要求的LC/MS生物药结构解析方案,从仪器系统、色谱柱、BiopharmaLynx软件和经过充分验证的方法学能够帮助众多生物药物研究单位获得可靠的数据结果,并最终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 &ldquo LC/MS技术在蛋白质和多肽药物分析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rdquo
  • 安捷伦公司参与并支持“多肽及蛋白药物研发与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
    安捷伦公司参与并支持&ldquo 多肽及蛋白药物研发与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rdquo 蛋白质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候选药物,分为多肽和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重组疫苗。与以往的小分子药物相比,具有高活性、特异性强、低毒性、生物功能明确、有利于临床应用的特点,因此成为医药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10月29-30日,&ldquo 多肽及蛋白质药物研发与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rdquo 在北京新悦宏大酒店成功召开。 会议的主旨为:大力发展以蛋白质药物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提高多肽及蛋白质药物研发创新和技术发展水平,交流探讨多肽及蛋白质药物研究领域学术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技术合作,展现多肽及蛋白质药物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新药发现,促进国内蛋白质药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作为世界领先的生物医药行业分析解决方案供应商,安捷伦致力于帮助生物医药领域用户开发专业、安全、高质、高效的药物治疗产品,并且帮助用户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将产品推向市场,经过近年来的先进技术及行业经验的不断积累,安捷伦目前可为广大生物医药领域用户提供广泛的完整应用方案,包括: 生理化学性质表征 完整新生物成分(NBE)分析 糖基化与磷酸化蛋白分析 氨基酸分析 肽谱分析 产物相关的杂质分析 工艺流程相关的污染物检测 蛋白和抗体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稳定性和剂型测试 蛋白治疗药物的生产工艺优化等 10月29日上午的大会报告中,安捷伦液质联用系统应用工程师陶定银博士进行了题为&ldquo 利用安捷伦HPLC、 Chip-cube HPLC 及Q-TOF等仪器针对抗体药物的表征策略&rdquo 的精彩报告。单克隆抗体药物与抗原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且具有高特异性,目前在科研以及各种疾病治疗中备受关注。抗体药物在应用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表征,比如抗体药物的氨基酸序列、完整蛋白质、甲硫氨酸氧化、二硫键、以及糖基化等翻译后修饰。本次报告介绍了采用安捷伦的HPLC、 Chip-cube HPLC 及Q-TOF等仪器实现抗体药物的一系列表征。安捷伦开发的糖分析芯片,可以快速高效的分析抗体药物的糖基化修饰,结果与LC-FLD方法相当,同时具备传统方法不能实现的优点,如数十倍分析速度与分析通量的提高,高度集成化系统带来的自动化、简便的分析流程,以及最佳的结果重复性。此外,安捷伦Bioconfirm蛋白药物分析软件以及糖分析数据库等强大的软件及数据处理工具能够进一步帮助用户有效进行蛋白药物相关研究。 更多安捷伦生物制药解决方案,请参考: http://www.chem.agilent.com/zh-cn/solutions/biopharma/pages/default.aspx 更多安捷伦生物制药分析解决方案在线讲座视频及应用材料,敬请联系我们:yunxia_shi3@non.agilent.com 订阅Access Agilent电子刊物,请登录: www.agilent.com/chem/accessagilent:cn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同时也是通信、电子、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 18500 名员工为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在 2010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 54 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多肽药物生物分析方法您所需要的都在这里!
    多肽一般是由100个以内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通常具有二级结构。自上世纪20年代胰岛素疗法问世以来,多肽药物一直在医药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小分子药物,多肽药物在生物活性和特异性方面比较高,同时稳定性方面比蛋白质药物较好。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多肽药物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因适应证广、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多肽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糖尿病、艾滋病、细菌真菌感染、免疫、心血管、泌尿等方面。▲糖尿病药物利拉鲁肽的氨基酸序列图和药物产品图早在2017年FDA发布的”Impact Story”栏目中的一篇文章就提到,目前全球将近有100种上市的多肽药物,全球销售额约在150-200亿美元。研发新的多肽药物以及多肽类仿制药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FDA收到的关于多肽药物新的适用症申请正在快速增加,同时仿制药的出现也正加速多肽药物的发展。然而为了确保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开发稳定的多肽药物分析和表征方法变得尤为重要。FDA的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CDER)的专家们认为质谱(MS)技术是分析多肽药物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结合液相的色谱分离和质谱的检测,LCMS方法因其良好的专属性、高灵敏度、更宽的动态范围、以及更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现已广泛用于多肽药物的分析方法开发中,尤其是含有生物基质的分析方法开发。同样LCMS方法也适用于多肽药物临床使用阶段的药物监测。▲岛津三重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巅峰之作但是相比于其他小分子药物,多肽因其具有吸附性以及分子量较大的特点,因此在样品的储存、预处理以及色谱柱的选择、仪器方法的开发等方面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尤其像多肽容易吸附到固体表面,最终可能导致浓度测量的偏差,通常推荐低吸附的材质产品来保存多肽药物。在多肽药物的生物分析方法开发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就是内标(IS)的选择。内标在保证LCMS方法的准确度和方法稳健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稳定同位素内标用于LCMS生物分析方法也逐渐成为“金标准”。考虑多肽药物生物分析方法的复杂性,选择稳定同位素内标时更是优先推荐选择含13C标记及标记数量更多的内标!岛津在药物生物分析领域除了提供仪器和消耗品外,还开发了高品质稳定同位素内标产品。下表介绍了常见的多肽药物对应的稳定同位素内标产品。多肽药物(适用证)稳定同位素内标货号特立帕肽(骨质疏松)Stable Isotope Labeled TeriparatideSVSEIQ{Leu(13C6,15N)}MHNLGKH{Leu(13C6,15N)}NSMERVEW{Leu(13C6,15N)}RKK{Leu(13C6,15N)}QDVHNFSC1208-1丙氨瑞林(子宫肌瘤)Stable Isotope Labeled Alarelin{pGLU}{His}{Trp}{Ser}{Tyr}{D-Ala}{Leu(13C6,15N)}{Arg}{Pro}-NHEtSC1208-2艾塞那肽(2型糖尿病)Stable Isotope Labeled ExenatideHGEGTFTSDLSKQMEEEA{Val(13C5,15N)}R{Leu(13C5,15N)}FIEW{Leu(13C5,15N)}KNGGPSSGAPPPSSC1208-3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肥胖症)Stable Isotope Labeled LiraglutideHAEGTFTSDVSSYLEGQAA{Lys(gamma-Glu-palmitoyl)}EFIAW {Leu(13C6,15N)}{Val(13C5,15N)}RGRGSC1208-5亮丙瑞林(前列腺癌)Stable Isotope Labeled Leuprorelin{pGLU}{His}{Trp}{Ser}{Tyr}{D-Leu}{Leu(13C6,15N)}{Arg}{Pro}-NHEtSC1208-6奥曲肽(肢端肥大症)[2H8]-Octreotide acetateC4840加压素(尿崩症)[2H7]-Vasopressin acetateC5126去氨加压素(尿崩症)[2H5]-DesmopressinC5013万古霉素(抗菌)[2H12]-Vancomycin TFA saltC3831卡泊芬净(抗真菌)[2H4]-Caspofungin diformateC6237达托霉素(抗菌)[2H5]-Daptomycin trifluoroacetic acid saltC3801米卡芬净(抗真菌)[13C6]-Micafungin sodium saltC5771可比司他(HIV感染)[13C4,2H3]-CobicistatC5634环孢菌素(免疫抑制)[2H12]-Cyclosporin AC1273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2H8]-BortezomibC3667卡非佐米(多发性骨髓瘤)[2H8]-CarfilzomibC3944除了以上产品,岛津还提供多肽药物定制合成稳定同位素内标产品。所有内标均提供HPLC、LCMS、NMR详细检测数据。号外号外,优惠活动来了!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凡购买多肽稳定同位素内标产品,即可申请一套低吸附样品瓶!下期预告:抗体药物生物分析试剂盒
  • 多肽药物开发研修班第二轮通知
    看点一:聚焦学术前沿  精彩学术内容1:多肽偶联药物研发  近日,Oncopeptides公司开发的多肽偶联药物(peptide drug conjugate,PDC)melflufen在美国获批上市,引发了一波PDC的关注热潮。而本次研修班有幸邀请到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陆荣健博士,针对PDC药物关键技术分享及临床研究结合案例现场分享。  精彩学术内容2:多肽芯片技术  多肽芯片,是将一系列多肽片段固定到载体上,用来检测相配对的未知蛋白的一种检测技术。多肽芯片在诸多的领域,如药物研发、临床检测、以及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么多肽芯片技术如何助力新药研发,未来前景又如何?碳云智能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俊博士将带您一探究竟。  精彩学术内容3:多肽药物成药性评价  与任何其他生物技术一样,多肽的开发和安全性评估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挑战。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合成多肽药物发现与评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徐寒梅博士针对多肽药物成药性优化、多肽药物评价的关键技术方法、临床前药学研究三个方面助力您更好完成多肽药物的开发。  精彩学术内容4:多肽药物注册法规研讨  药品注册作为药品上市前的重要环节 本次研修班有幸邀请到拥有十多年国内外法规注册工作经验,现任雅赛利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大中华区法规事务负责人、江苏省药包材药用辅料协会副秘书长的胡嘉伟老师对多肽药物国内外注册法规解读、多肽仿制药注册申报重点难点解析结合案例分享。  看点二:权威专家阵容 徐寒梅 博士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合成多肽药物发现与评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科学与技术大使 主持国自然、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国家“十一五”-十三五”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共多项。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医药科技奖一等奖。  徐博士主要从事多肽类药物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42篇(SCI收录61篇),包括发表在JACS、CCR及Cell、Nature子刊的文章等 此外,获得2个一类多肽新药临床批件,申请国际专利53件、国内专利15件。陆荣健 博士  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技术官,南开大学有机化学博士,东北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弗雷德里克癌症研发中心高级博士后。历任Tibotec Inc.科学家 Trimeris Inc.研究调查员、高级科学家 Sequoia Pharmaceuticals Inc.首席研究调查员、化学部负责人,参与和领导了包括T-20(Fuseon)和Darunavir、艾可宁在内的多个抗艾滋病新药的成功开发上市。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8篇,PCT专利5项。省双创人才,J. Med. Chem. JACS, JOC, Organic Letters BMC, BMCL 等国际一流杂志常邀评委,科技部、卫计委重大专家评委。中国药科大学产业教授。王俊 博士  碳云智能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毕业于北京大学,人工智能方向学士学位、生物信息学方向博士学位。1999年博士期间参与创建华大基因,主持包括千人基因组、肠道微生物、复杂疾病研究、肿瘤基因组学计划、千种动植物基因组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课题。发表国际一流水平论文四百多篇。主要方向为组学研究和大数据分析处理,开发了多套国际知名组学数据分析流程,并实现了众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申请国家、国际发明专利约300项,已授权三十多项。  他被评为国家杰出青年,973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劳动模范,《自然》杂志2012年度全球科学界年度十大人物,《财富》杂志全球40位40岁以下精英,CNBC2014年全球100名“下一个25年最具影响力人物”。获得奖项包括: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谈家桢奖生命科学创新奖等。胡嘉伟  雅赛利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大中华区法规事务负责人、江苏省药包材药用辅料协会副秘书长 拥有十多年国内外法规注册工作经验,分别在阿斯利康,百特,默克等公司负责中国以及欧美法规注册事务,化学,生产和控制(CMC)工作以及进口药品技术转移地产化工作。熟悉中国,欧洲以及美国药品注册流程和技术要求以及ICH相关指导原则。  在法规注册方面,带领中国市场法规注团队,集中于新产品全球同步开发和注册上市策略,以及中国市场已上市产品的法规注册维护工作。同时还参与并且制定亚太区各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法规注册工作,涉及地区及国家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泰国以及越南等。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胡嘉伟作为科睿唯安公司欧洲团队外部高级顾问,负责维护梅琳达.比尔盖茨基金会亚太区各个国家和地区CMC法规以及市场准入法规数据库。  会议地点  江苏 南京 维景国际大酒店(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19号)  签到时间  7月9日 14:00-20:00  报名费用  6月4日前早鸟票:¥1280元/位(报3送1)  7月2日前优惠票:¥1680元/位(报3送1)  7月2日后及现场注册:¥1980元/人  注:报名费含会议期间资料、茶歇、午餐。  赞助机会  本次研修班可为企业、机构提供演讲、卫星会、会场展位、会场广告等多形式的宣传展示,详情请联系会务组  咨询及报名扫码立即报名  【会务组联系人】  Lisa老师 18061918555
  • 多肽药物研发与分析检测技术会议日程公布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随着生物技术与多肽合成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多肽药物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因适应症广、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多肽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在多肽药物研发过程中,从药物筛选,到药效评价,再到质量研究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分析检测技术。为加强相关先进技术和创新方法的交流,从而推动中国多肽药物产业发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20年3月12日举办“多肽药物研发与分析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本届网络研讨会为期1天,将邀请9位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从事生物制药研发工作的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eptide/" target=" _blank" img width=" 400" height=" 148" title=" ss.png" style=" width: 413px height: 156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ss.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dc58b3bc-4274-4899-ad29-70fcd21e3e30.jpg" border=" 0" vspace=" 0"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 strong 点击图片免费报名参会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会议日程: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80" height=" 436" title=" 会议日程.png" style=" width: 580px height: 436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会议日程.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1744e35a-9592-46b4-b6f1-63f096316d5b.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专家简介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152" title=" 王珠银教授.pn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152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王珠银教授.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1b7ffddd-2df0-471a-9412-c884abdb9c6e.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王珠银教授博士学士和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于美国Rutgers大学,博士后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做研究,现为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合成生物学,多肽和蛋白质生物医药,高通量药物筛选等。过去多年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美国和中国专利50多项,其中已获得11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7项中国专利授权,1项欧盟专利授权,1项澳大利亚专利授权。王教授成功研发了多肽信息压缩技术,并基于此技术构建了大型多肽全库,加速多肽新药研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152" title=" 胡.pn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152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胡.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54b9b3ea-5bd3-48c9-8cc1-6ce4fd51cfff.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胡宏岗,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药学学士学位;2007年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留学1年,师从国际知名糖化学家郭忠武教授;2008年获第二军医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2013年赴清华大学化学系刘磊教授课题组从事访问研究1年,2018年从第二军医大学转业进入上海大学工作。目前主要从事新型多肽药物及多肽生物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相关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军委科技委重大项目2项,军委科技委创新培育项目2项,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人才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资助2项;经费800余万元;研究成果在包括Angew. Chem. Int. & nbsp Ed., Advanced Science, Small, Hepatology, Chem. Sci., J. Med. Chem.等权威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共计70余篇,总计被引980余次(Google Scholar)。编写教材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151" title=" 许.pn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151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许.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bfe83e99-676b-417b-9512-160b7de22a9b.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许家喜,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系教授1987年和1992年分别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士和博士学位。1992-1994在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2007年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其中1995.8-1996.2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访问副研究员,2000.3-2002.1年赴美进修,2007年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系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方法学及其反应机理、不对称催化与合成、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生物活性氨基酸和多肽的合成研究。迄今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论文SCI他引5000余次。2011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3和2017分别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3项,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154" title=" 梁.pn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154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梁.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b200fcec-3bb8-4016-b554-a7845220b445.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博士,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从事多肽药物研发20余年。负责和参与申请新化合物专利40余项;负责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肽化学修饰与工业化规模制备关键技术”;承担科技部863重点课题分题1项;负责多项军队、北京市专项课题;十二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课题;完成了2个肽类新药项目的申报并获得新药证书。总政治部颁发的军队人才津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肽类药物研发平台构建及应用)。2016年成立北京普诺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核心团队来自于军事医学科学院,专业从事多肽创新药和仿制药技术研发。公司分别于2017、2018年认定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nbsp & nbsp 2017年,北京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中国生化制药协会专家;2019年,多肽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153" title=" 李建.pn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153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李建.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2b1787c7-fb58-4080-bc1c-6a8ddb0531d3.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李建明,博士,工商管理硕士,海南双成药业总经理。1983年去美国攻读生物化学博士。1989年至2003年他先后在耶鲁大学和美国NIH癌症中心工作,研究癌症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机理;之后在美国FDA任NDA和BLA的审评科学家,在美国辉瑞担任法规事务药学副总监和高级主要科学家, 领导化药和生物药研发的法规事务和国际注册,2013年回国加盟双成药业之前。李建明在美国高校、政府机构(NIH和FDA)和药企工作的3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药品研发、国际注册和GMP经验,曾帮助中国多家药企通过美国GMP检查和获得药品批文。在他的领导下,双成药业在多肽药品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多次通过美国FDA和欧盟EMA的GMP检查,获得药品批文,使双成药业成为中国多肽药企国际化的领先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152" title=" ge.pn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152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ge.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4f902d2f-2e10-4dbc-96be-4fa55369da3e.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毕业于北京大学药学院,现任GE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分子互作资深产品专家。一直从事分子互作技术支持、应用开发、市场推广等工作,拥有7年的分子互作技术开发经验,参与完成了多个应用手册和操作指南编写,对抗体、多肽、小分子等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152" title=" q.pn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152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q.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6ea20269-8776-43e9-b454-7c42a9e559c6.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赛默飞世尔科技高分辨质谱团队应用工程师,毕业于复旦大学,在生物制药质谱表征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主要负责LCMS产品应用方法开发及售前售后支持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152" title=" z.pn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152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z.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a1d814e1-cde3-4278-b7bd-0f41a24425cf.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艾杰尔-飞诺美业务经理(生物分子分离),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多年分析仪器行业市场推广与技术支持经验,对生物制药的市场有较系统的认识,熟悉生物制药相关应用,现支持艾杰尔-飞诺美中国区生物药物行业业务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width=" 550" height=" 152" title=" su.pn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152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su.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6fd48162-ca11-4b65-91a4-bdb1774cb393.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孙超,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2017年加入Waters,任职消耗品部门应用及市场开发。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临床、生物样本分析等方向方法开发和技术支持工作。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br/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strong 加入“多肽药物交流群”随时关注会议动向及多肽药物相关内容交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300" height=" 389" title=" 群二维码.jp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389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群二维码.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6b84c06c-01cf-408a-8e00-a91800bc4e2a.jpg" border=" 0" vspace=" 0" / /p
  • 千呼万唤始出来!多肽药物会议回放视频集锦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月12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多肽药物研发与分析检测技术网络研讨会圆满召开。会议为期1天,共邀请到9位来自高校及企业的科研专家及来自仪器公司的技术专家做了精彩分享,共吸引近700位来自科研院所、药企、政府单位、检测机构的人员前来参会,听众反响十分热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后,网友们纷纷询问回放视频何时能出,今天,多肽药物会议的报告视频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剪辑出炉,小编特此整理汇总,点击报告名称即可观看视频回放。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王珠银教授(兰州大学):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011.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多肽全库构建和PD-1/PD-L1抑制剂筛选》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基于多肽信息压缩技术构建了大型多肽全库,该多肽库包含大约75000个单独纯化独立包装的环80肽,覆盖所有8000种3肽序列,16万种4肽序列和320万种5肽序列,以及数百万种6肽到80肽序列。并从该库中筛选出来了超过50个可以抑制PD-1和 PD-L1结合的环肽,这些环肽抑制PD-1和 PD-L1结合的IC50低于100 nM。这些环肽有望通过序列优化而成为癌症的靶向治疗多肽药物。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许家喜教授(北京化工大学):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007.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取代牛磺酸和磺酰肽的合成》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牛磺酸于1827发现于牛胆中,其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可以解毒,稳定膜,调节细胞的钙吸收水平等。大量由于婴儿配方奶粉、眼药水中,此外,其对心血管疾病、阿尔海默症、肝病、囊肿性纤维化等都有作用。而磺酰肽可以作为酶抑制剂。本报告介绍牛磺酸和取代牛磺酸的天然来源、活性和合成,特别是取代牛磺酸和磺酰肽的合成方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梁远军博士(北京普诺旺康):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008.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化学合成多肽药物研发质控环节及技术探讨》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报告主要是根据多肽药物研发的主要环节,和朋友们共同探讨化学合成多肽药物质控关键点以及相应的技术环节。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胡宏岗教授(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nbsp :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003.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新型订书肽合成策略及其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传统的药物靶点包括酶或者受体,这类靶点易受小分子药物的调节;而另外一类,则涉及蛋白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类靶点的特点是,蛋白中往往没有小分子的活性腔,由于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即为多肽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通过多肽分子成为蛋白与蛋白的作用非常理想的调节剂。以蛋白截取修饰后的多肽为基础进行开发可获得活性的多肽药物分子,这样的药物具有活性高、毒性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不稳定、亲水性强难以投过细胞膜等缺点。通过订书肽技术,可提高多肽药物的成药性。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李建明博士(海南双成药业):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006.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多肽药企国际化经验分享》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通过分享双成药业的实践经验,本报告将讨论药企国际化的概念与特征、动力和要素、挑战和风险及将来的展望。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孙超(Waters):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010.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多肽类药物生物样本分析的工作流程及故障排查》 /strong /span /a /p ol class=" list-paddingleft-2" style=" list-style-type: decimal " li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多肽类生物样本分析工作流程 /p /li li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优化样品前处理,非特异性吸附和LC-MS方法 3. 疑难肽的故障排除和优化 /p /li /ol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张睿(GE):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005.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Biacore分子互作技术在多肽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Biacore分子互作技术可以实时、无标记、定量地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已经为超过4万篇文献发表和上百种大小分子药物上市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并被中美日三国药典收录。Biacore在药物筛选、结合活性分析、药理研究、药效药代等药物开发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讲座将围绕多肽药物,为大家分享Biacore分子互作技术的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 nbsp 漆倩(赛默飞):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009.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赛默飞在多肽药物开发中的新方法& nbsp 》 /strong /span /a strong br/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赛默飞高分辨质谱在多肽药物研究领域的方案: orbitrap质量分析器原理及特点介绍 orbitrap在多肽药物定性及定量方面的应用:包括分子量检测、序列表征、有关杂质分析、药物代谢分析等拓展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张灵芝(艾杰尔-飞诺美):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2004.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Phenomenex在合成多肽杂质应用分享》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报告讲解了从多肽色谱分析的挑战,并结合实际案例分享合成多肽分析方法开发方法。 strong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Video/Collection/10485" target=" _blank" img width=" 600" height=" 131" title=" 多肽.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131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多肽.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1db61d86-d4a1-4943-ae86-ed4b71fe8514.jpg" border=" 0" vspace=" 0"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点击查看视频集锦列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trong /p
  • 多肽药物测量能力获得国际互认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国际计量局近期在国际计量权威期刊Metrologia联合发文,报道了双方联合主导的多肽药物缩宫素测量的国际比对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9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0509efa-819b-4dc1-8b63-2012a79000f8.jpg" title=" 22.png" alt=" 22.png" width=" 550" height=" 19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缩宫素(oxytocin)又称催产素,其氨基酸序列为CYIQNCPLG(SS:C1-C6),C端转化为一级酰胺。缩宫素是下丘脑产生的一种神经肽,由垂体分泌。它在性生活、分娩和哺乳期间释放,以促进生物繁衍;另外,缩宫素发挥着多种心理作用,影响人的情绪和社会行为。作为治疗药物,缩宫素被广泛用于增强分娩时宫缩,及减少产后出血;在终止妊娠或治疗流产也起着关键作用。此外,缩宫素药物有缓解焦虑的效果,对自闭症有治疗作用。在缩宫素药物生产过程,对杂质和含量测定等方面存在行业需求和监管挑战。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开展多肽药物专著的撰写、现行官方专著的修订等活动。美国药典委员会和欧盟药典委员会提供了缩宫素标准物质,以支持其专著;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NIBSC)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了缩宫素标准物质;各国计量机构也正在研制缩宫素标准物质。为实现缩宫素测量结果的溯源性、准确性、一致性,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国际计量局化学部开展了缩宫素测量技术的合作研究,并联合主导了缩宫素测量技术的国际比对,即CCQM-K115.& nbsp b/P55.2.& nbsp b。通过参加该比对,各国显著提高了多肽药物中杂质测量和主成分含量的测量能力,对优化多肽药物生产工艺进而提升药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主导并参加该国际比对,我国多肽药物测量能力获得国际互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right " (文稿:李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2020年11月10-12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国际计量局拟联合举办第三届 “药物及诊断试剂研发与质控——测量与标准,质量与安全(TD-MSQS 2020)” 国际研讨会,以期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发展,提升企业的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本次会议将在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本次会议可通过官方网站http://tdmsqs.ncrm.org.cn注册或扫描二维码注册,注册成功后请填写参会回执发送至会议邮箱pptd@nim.ac.cn。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fbfe4f5-bf8d-44dc-9923-be8177f44ec6.jpg" title=" 11.jpg" alt=" 11.jpg"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欢迎各位专家、同仁报名参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更多信息请关注会议官方网站:http://tdmsqs.ncrm.org.c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 nbsp /p
  • 南京| 多肽药物开发与创新专题研修班,火热报名中!
    为了帮助国内从事多肽类药物企业,探究研发难点问题,解决工艺和质控难点,在构建多肽相关的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产业化生产及临床应用等集产学研一体化的交流和发展平台,为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搭建合作互助的桥梁,与行业同仁一起推动中国多肽的创新和发展。  我单位计划于2021年7月10日于南京召开“多肽药物开发与创新专题研修班” 本次会议邀请多肽药物领域大咖出席,将围绕多肽药物的研发创新、临床发展、注册申报等主题展开模块化、精细化、专题化培训,聚焦国内外多肽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享前沿技术及知识理念,共同探讨全球多肽药物发展新趋势。指导单位江苏省合成多肽药物发现与评价工程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  南京安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虚位以待...  承办单位  理绎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E药学苑、肽研社、仪器信息网  会议日程  2021年7月10日(周六)全天  演讲嘉宾:徐寒梅 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  江苏省合成多肽药物发现与评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8:40-10:10 多肽药物成药性评价1、 多肽药物成药性优化2、多肽药物评价的关键技术方法3、多肽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4、案例分享  10:10-10:30 茶歇与交流  演讲嘉宾:徐寒梅 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  江苏省合成多肽药物发现与评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0:30-12:00 多肽药物注册法规研讨  1、多肽药物国内外注册法规解读  2、多肽仿制药注册申报重点难点解析  3、多肽药物国际化挑战和实践  4、案例分享  12:00-13:00 午餐及卫星会  演讲嘉宾:王俊 博士  碳云智能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CEO  13:00-14:30 多肽芯片技术  1、多肽芯片平台助力新药研发  2、多肽芯片技术应用及前景展望  3、案例分享  14:30-14:50 茶歇与交流  演讲嘉宾:陆荣健 教授 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技术官  14:50-16:20 多肽偶联药物(PDC)研发  1、PDC药物优势及全球研发进展  2、PDC药物关键技术分享  3、PDC药物临床研究  4、案例分享  16:20-17:00 圆桌讨论  17:00-17:10 全员合影  嘉宾介绍   徐寒梅 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合成多肽药物发现与评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科学与技术大使 主持国自然、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国家“十一五”-十三五”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共多项。徐博士主要从事多肽类药物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42篇(SCI收录61篇),包括发表在JACS、CCR及Cell、Nature子刊的文章等 此外,已获2个一类多肽新药临床研究许可、申请国际专利53件、国内专利15件。陆荣健 教授  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技术官,南开大学有机化学博士,东北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弗雷德里克癌症研发中心高级博士后。历任Tibotec Inc.科学家 Trimeris Inc.研究调查员、高级科学家 Sequoia Pharmaceuticals Inc.首席研究调查员、化学部负责人,参与和领导了包括T-20(Fuseon)和Darunavir、艾可宁在内的多个抗艾滋病新药的成功开发上市。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8篇,PCT专利5项。国家特聘专家,省双创人才,J. Med. Chem. JACS,JOC, Organic Letters BMC, BMCL 等国际一流杂志常邀评委,科技部、卫计委重大专家评委。中国药科大学产业教授。   王俊 博士  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毕业于北京大学,人工智能方向学士学位、生物信息学方向博士学位。1999年博士期间参与创建华大基因,主持包括千人基因组、肠道微生物、复杂疾病研究、肿瘤基因组学计划、千种动植物基因组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课题。发表国际一流水平论文四百多篇。主要方向为组学研究和大数据分析处理,开发了多套国际知名组学数据分析流程,并实现了众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申请国家、国际发明专利约300项,已授权三十多项。  他被评为国家杰出青年,973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劳动模范,《自然》杂志2012年度全球科学界年度十大人物,《财富》杂志全球40位40岁以下精英,CNBC2014年全球100名“下一个25年最具影响力人物”。获得奖项包括: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谈家桢奖生命科学创新奖等。  培训对象  1.从事多肽药物研发,生产与注册的制药企业、研发公司、科研院所等相关人员 2.从事多肽药物研发管理与技术人员,生产操作及生产管理人员 3.从事多肽药物注册申报人员、研发项目管理人员 4.从事多肽药物法规教育及药品研究机构的相关人员   学员获益  系统化、模块化学习多肽药物前沿技术,提升从业者自身技术水平,帮助企业/研发机构解决相应瓶颈问题。扩充行业人脉圈,与授课老师面对面深入交流,论证项目难点,探讨解决方案及相关项目合作具体事宜。咨询及报名会议地点  签到时间:7月9日 14:00-20:00  报名费用:  6月4日前早鸟票:¥1280元/位(报3送1)  7月2日前优惠票:¥1680元/位(报3送1)  7月2日后及现场注册:¥1980元/人  注:报名费含会议期间资料、茶歇、午餐。  赞助机会  本次研修班可为企业、机构提供演讲、卫星会、会场展位、会场广告等多形式的宣传展示,详情请联系会务组咨询及报名扫码立即报名【会务组联系人】 Lisa老师 18061918555
  • 【会议回顾】2024中国多肽药物创新大会
    由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多肽分会承办的“2024中国多肽药物创新大会”于2024年4月19-20日在成都顺利举办。大会打造以产业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交流合作模式,为我国多肽创新药物的发展出谋划策。上海汉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为中国的生物制药/食品/化工实验室行业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受邀参加本次大会,携带多样的液相色谱耗材,如YMC色谱柱,埃赛力达(原“贺利氏特种光源“)氘灯、空心阴极灯等特种光源,色谱先生鬼峰捕集小柱,DWK试剂瓶,管线接头组件,单向阀及汉尧其他配件和耗材等一系列产品亮相此次盛会。展品介绍Advion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Interchim成立于1970年,总部位于法国蒙吕松。2019年,合并成立Advion Interchim Scientific。AIS致力于分离鉴定、纯化制备技术的开发应用,Interchim puriFlash® 纯化制备系统实现智能纯化,多种检测方式可供选择,色谱柱齐全,性能优越。Advion expression® CMS有机质谱系统拥有独特的专利技术,兼顾灵活性、易用性、可靠性,可快速准确提供高质量数据。白小白实验室清洗机采用低压高循环喷淋方式对实验室的各类玻璃、塑料或橡胶材质器皿进行全流程的自动化清洗,可针对不同清洗需求,优化六大清洗要素,通过定制化的精准清洗流程实现器皿的ppb分析级洁净度,集清洗、消毒、烘干、检测、存放功能于一体,解放双手,便捷高效。ELGA拥有80多年研发纯水系统方面的经验,是水纯化系统工程、服务和支持方面的专家。致力于研究、产品和解决方案创新设计,并与先进实验室仪器公司密切合作,针对具体应用定制和开发水纯化系统。UPLC / HPLC 配件及耗材全覆盖
  • 药审中心发布多肽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列明多种仪器方法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化学合成多肽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内容包括原料药制备工艺、结构确证、制剂处方工艺、质量研究与控制、稳定性研究,每个环节都列出了相应的仪器和方法,如生产工艺过程汇总的液相色谱法,结构确证过程中的核磁共振波谱、多级质谱联用法等。如部分内容:三、结构确证多肽分子由多种氨基酸组成,通常分子量较大,通过小分子化学药物结构研究常用的一些方法(例如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来解析多肽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困难。可采用适当的方法确证多肽药物一级结构(即氨基酸序列及其修饰情况),并酌情采用其他方法确证其高级结构。多肽原料药的一级结构确证中,应明确各氨基酸的连接顺序。对于具有氨基酸侧链修饰的多肽以及存在两个以上分子内环(如二硫键、酰胺键等)的环肽,应明确具体修饰位点、修饰物结构以及每个内环键的具体连接位点。氨基酸序列分析可采用多级质谱联用(MS-MS)、Edman降解等方法。多肽药物的高级结构一般包括二级结构(如螺旋、折叠、转角等)和三级结构,且与肽链所处的溶液环境密切相关。可先通过文献资料等论述说明是否存在高级结构,如存在,应结合药物制剂进行综合考察。对于具有一定高级结构才能发挥其生物活性或缓释作用的多肽创新药物,应分析其高级结构对体内生物活性的影响。对于多肽仿制制剂,应具有与参比制剂一致的高级结构。具体的研究方法例如:圆二色谱(C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波谱(NMR)、晶体X-射线衍射(XRD)、分析超速离心(AUC)、场流分离(FFF)、荧光光谱等。同时,可结合多肽药物的体内/体外生物活性研究结果,佐证其高级结构。更多内容详见附件。附件:化学合成多肽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pdf
  • 专家呼吁:不要再失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发展良机
    p   中国率先合成牛结晶胰岛素,但美国公司第一个上市相关药物,专家呼吁: /p p   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合成牛结晶胰岛素,但是第一个上市的药物却是美国公司,目前胰岛素在我国每年销售接近于200亿,国内企业所占份额寥寥无几。 /p p   说起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发展,专家们五味杂陈。 /p p   7月5日,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中国药科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暨第五届亚太国际多肽学术会议在南京市举行。多位专家借此呼吁,应重视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研发,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不能再次错失发展良机。 /p p   多肽药物与蛋白质药物相近,都是由氨基酸构成,区别在于氨基酸数量和空间结构。它们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活性和安全性高、特异性强、成药性好。 /p p   化学药物由化合物分子构成,大部分非靶向化学药物进入人体后就像撒胡椒面,杀死病毒和病变细胞的同时,也容易误伤健康的器官。 /p p   “而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由氨基酸组成,药物代谢产物也是氨基酸,而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中国药科大学徐寒梅教授介绍说,“因此多肽药物的毒性小,安全性高。” /p p   同时,多肽和蛋白质药物靶向性(特异性)强,不会伤及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因此,这类药针对癌症、心血管疾病、免疫相关疾病、代谢类疾病、传染性疾病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p p   近年来,化学药物靶点的发现越来越困难,导致研发时间和成本居高不下,而多肽药物则受益于人工合成技术的进步,成本优势逐渐体现。 /p p   目前,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已超过200亿美元,各类多肽药品种达80余个。慢病治疗领域是多肽药物的核心市场,占全球多肽药物市场的75%以上,其中罕见病、肿瘤和糖尿病是拉动多肽药物市场的“三驾马车”。 /p p   专家告诉记者,虽然其整体规模不大,但保持长期高速增长。尤其是在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全民医疗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优势愈加突出。 /p p   其中,中国药科大学开发的抗肿瘤新药安替安吉肽、南京前沿生物自主研发抗艾滋病新药艾博卫泰等多个多肽药物,均已在临床实验中显示出较好的效果,艾博卫泰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长效抗艾新药。 /p p   但是,我国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开发总体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据记者了解,相关项目仅占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5%。 /p p   中国药科大学徐寒梅教授告诉记者,在生物制药领域,绝大多数药企还是偏重于开发抗体、疫苗类药物,而成药性更强、研发周期相对较短的多肽类药物反而被忽视。目前,我国药企生产销售的三十余多肽药物中,基本是仿制药和原料药,且以天然物提取的活性成分为主,污染大、附加值低、质量不稳定。 /p p   据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龙亚秋研究员介绍,近年来,国际主流的多肽药物均为人工合成或结构修饰而来,不仅成分均一、质量稳定,而且生产过程中污染少、效率高。但是,人工合成技术也对药企提出了较高要求,需求达到质量控制严格、合成及分离纯化工艺稳定,容易放大生产等必备条件。 /p p   正因为有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教训,专家们借此次会议强烈呼吁,我国的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发展不能错失良机。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建议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在申报指南中设立多肽和蛋白质药物专项,在恶性肿瘤、糖尿病、类风湿等重大疾病领域扶持若干创新药物品种及关键技术平台建设 另一方面,专家也呼吁企业重视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开发,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大力合作,提升我国创新多肽药物研发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多肽行业的快速发展。 /p p /p
  • 前沿应用∣岛津高分辨质谱助力合成多肽药物杂质结构鉴定
    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76个多肽类药物被批准上市,7000多个活性多肽被发现,约150个多肽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在过去20多年中,平均每年被批准的多肽药物约3个。微球、脂质体、聚乙二醇(PEG)修饰等方法的深入应用解决了多肽药物稳定性差、体内易降解、半衰期短等成药性差的问题,促进了多肽药物的开发利用。多肽药物药效广泛,临床上以慢性病治疗为主,例如罕见病、肿瘤、糖尿病、胃肠道、骨科、免疫、心血管疾病等。国内外药典将合成多肽类药物列入化药的范畴进行杂质的控制。欧洲药典规定合成多肽含量在0.5%以上的相关杂质需进行定性分析,对含量在1%以上的相关杂质进行定量分析并考察其毒副作用。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合成多肽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指出合成多肽原料药中工艺杂质的来源和一般化学药物有所不同,其可能的工艺杂质如:缺失肽、断裂肽、去酰胺多肽、氨基酸侧链的不完全脱保护所形成的副产物、氧化肽、二硫键交换的产物、非对映异构的多肽、低聚物和/或聚合物及合成中所用的毒性试剂和溶剂等。 多肽含有二硫键、裸露的氨基和羧基,容易因分子间二硫键或氨基羧基间脱水形成共价聚合物。共价键形成的聚合物杂质可能存在较大免疫原性风险,在多肽类药物制剂质量研究和新药申报中应予以重点关注。质谱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测定是合成多肽药物及杂质结构确证最常用的技术手段。 岛津解决方案 ● 分析仪器岛津液相系统Nexera LC-40 +高分辨质谱仪LCMS-9030 ● 分析条件流动相为水:乙腈:TFA=60:40:0.2流速:0.5 mL/min等度洗脱柱温:25℃质谱:离子源:ESI(+)扫描范围:m/z 100 ~5000 多肽药物应用案例一STN聚合物杂质结构鉴定图1. 注射用STN破坏样品HPLC色谱图(UV 210 nm)图2. STN聚合物杂质可能的聚合方式 通过STN聚合物杂质精确质量数预测其分子式,结合多肽的质谱峰归属对STN聚合物杂质进行结构推测(如图2)。STN结构中含有一对二硫键,综合判断其聚合位点为分子间二硫键。 多肽药物应用案例二TJN聚合物杂质结构鉴定图3. 注射用TJN破坏样品HPLC色谱图(UV 214 nm) 图4. TJN聚合物杂质MS2质谱图 使用岛津精确分子式预测工具Formula Predictor对TJN聚合物杂质进行分子式预测,其分子式预测结果恰好相当于两分子TJN脱水,因此推测其聚合位点为两分子TJN的氨基端和羧基端缩合生成肽键。TJN为20肽,其游离氨基端为苯丙氨酸,游离羧基端为亮氨酸。结合TJN二聚体的推定氨基酸序列进行二级质谱碎片归属,TJN聚合物MS2质谱图中识别出多种特征碎片。特别是y19和b21碎片的存在证明聚合位点为亮氨酸(L)和苯丙氨酸(F)缩合而成的肽键。 结论随着我国成为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成员国,药品的技术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同时随着我国药品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合成多肽药物杂质结构鉴定将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岛津公司采用尺寸排阻色谱法建立合成多肽药物的聚合物分析方法,并通过高分辨质谱LCMS-9030测定聚合物的准确质量数推测其分子式,同时结合MS/MS特征碎片推测聚合物杂质的结构。本文展示LCMS-9030在多肽药物的两种主要聚合方式(二硫键和肽键)鉴定中的应用。岛津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MS-9030具有高质量准确度,高分辨率的性能优势,是合成多肽药物杂质一级结构鉴定的强有力工具。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视频回放|多肽药物研发与分析检测技术网络会议干货尽享!
    仪器信息网讯 4月8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多肽药物研发与分析检测”网络会议成功召开。为期1天的会议,共吸引800余位医药行业从业人员报名参会,会议现场问题不断,互动氛围热烈。经报告专家准许,现将本次会议的部分报告视频发布,以飨相关领域用户。点击报告名称即可观看视频。报告名称报告嘉宾嘉宾单位多肽药物研发前沿和PDC王珠银兰州大学岛津多肽药物研发与分析全流程解决方案程汉兴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糖蛋白IL-17A的化学合成及糖链功能研究董甦伟北京大学药学院从研发到生产:多肽类药物的质量控制和杂质研究张曼玉安捷伦多肽药物长效化及口服制剂设计策略钱海中国药科大学基于质谱技术对多肽中结构类似物杂质分析李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多肽药物及其质量研究冯军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多米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氨基酸构型分析新方法宋洋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基于核磁共振的多肽结构分析及多肽与靶标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田长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分析与质控中的应用杨福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多肽药物在LCMS平台上的生物分析马克军科正源(北京)药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同位素标记及肽酶辅助的多肽序列分析方法单亦初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Obitrap超高分辨质谱平台:多肽药物特立帕肽的定量分析
    多肽药物是介于大分子蛋白/抗体类药物和小分子药物之间的一 类重要的药物分子,因其生物活性高、靶向专一性高、选择性 高、毒副作用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领域[1]。Ther mo Obitrap因其超高的分辨率,质量轴稳定性,已经广泛应用 在了多肽药物结构表征中。Obitrap 作为高分辩还具有极高灵敏 度和线性范围,因此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药物的定量研究中。  PTH 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由8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 激素,其对于维持钙磷代谢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立帕肽(SVSEIQLMHNLGKHLNSMERVEWLRKKLQDV HNF,4117.7 Da)是一种人工重组合成的人PTH 1-34多 肽,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合成药物。 Thermo Scientifific Q Exactive Focus 四极杆 Orbitrap 组合型质 谱仪专为常规分析应用而设计,最高分辨率为7万,最大分辨 率12Hz,可以在同一系统中同时实现准确可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Obitrap Fusion Lumos是赛默飞世尔科技在2015年推出的三合 一的静电场轨道阱超高分辨质谱仪。Lumos搭载的分段式四级 杆技术(Advanced Quadrupole Technology,AQT)使离子传 输效率至少提高了 2 倍,超高场的Obitrap拥有50万分辨率和 20Hz的超快扫描速度,使Lumos在具有极佳的灵敏度同时,还 拥有稳定性和动态范围。  本实验将基于两款Obitrap高分辩质谱Q Exactive Focus和Obit rap Fusion Lumos建立多肽药物特立帕肽的定量分析方法,考 察高分辩质谱Obitrap的定量能力。  实验结果  1、特立帕肽标准品在Focus,Lumos上的线性与准确度。  用稀释剂(含0.1ug/μL BSA,1% FA,5% ACN)的稀释剂逐级 稀释特立帕肽标准品,配置成一系列浓度标准品,上样分析。 结果表明,Focus对特立帕肽的定量下限为50 pg/mL, 上样5μL,上柱约60 amol,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2=0.997,标 准曲线各点回算的浓度在理论值的15%以内。  特立帕肽的LOQ点在Focus和Lumos上的提峰图如图,峰型良 好,信噪比S/N10,重复5针的RSD10%,表现出了 良好的稳定性。图 Focus,Lumos上LOQ的峰图  2、特立帕肽血浆样品在Lumos上的线性与准确度。   同时在Lumos上考察了特例帕肽血浆样品的定量下限。取150 μL的空白人血浆,加入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特立帕肽标准品,配 置成血浆标曲,用1:6体积的75% 乙腈沉淀后,离心去上清, 挥干,复溶后进样。 结果显示,Lumos对于基质复杂的血浆样品仍表现出良好的线 性,精密度,稳定性。特立帕肽最低定量下限为50 pg/mL,线 性范围50 pg/mL-50 ng/mL,1000倍的线性范围,上柱 量约60 amol,标曲各点Diff值 10%。  结论 本文分别在Obitrap Focus,Lumos上建立了大分子多肽类药物 特例帕肽的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高分辩Obitrap对特立 帕肽表现出良好的定量能力,定量下限可以分别达到上柱60 amol,24 amol。同时,对于基质更为复杂的血浆样品,Lumos 上可以达到定量下限上柱60 amol,灵敏度满足临床上对特立帕 肽的检测要求。Obitrap作为高分辨质谱,在拥有超高分辨率的 同时,兼具出色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可以应用大分子多肽类药 物的定量分析与检测。
  • 多肽药物质控丨当混合多肽遇见蛋白质测序仪
    在多肽类药物的生产质控中,氨基酸序列的测定是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对于常规组成单一的合成多肽药物来说,氨基酸序列的分析较为简单,可通过Edman降解法或质谱法进行测定,其中Edman降解法被认为更加直接可靠。但对于组成复杂的混合多肽药物来说,比如,醋酸格拉替雷(Glatiramer acetate,简写为GA),由于多肽组成形式复杂多变,可能具有超过一万亿个不同序列的独特多肽,如果对每种多肽成分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精确测定,似乎既不可能,其实也无必要,我们需要考虑新的方法对混合多肽进行整体表征。 n 快速了解醋酸格拉替雷醋酸格拉替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多肽类制剂,由Glu(谷氨酸)、Ala(丙氨酸)、Tyr(酪氨酸)和Lys(赖氨酸)四种氨基酸随机聚合而成,原研药由以色列药厂TEVA研发制造(商品名Copaxone),于1996年获美国FDA核准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其2020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3.37亿美元,2021年7月,TEVA的“醋酸格拉替雷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常见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视物模糊,感觉、运动异常,智能、情感等高级功能障碍,在中青年人群中多发,且有较高致残率。醋酸格拉替雷被认为是通过改变造成MS发病机制的免疫过程而起作用的,其疗效与耐受性在临床上获得了十足的肯定。 醋酸格拉替雷是一种由Tyr、Lys、Glu、Ala随机聚合而成的多肽混合物(CAS号:147245-92-9) 醋酸格拉替雷的第一个仿制药Glatopa (由Sandoz 公司和 Momenta公司共同开发)于2015年上市,由于原研药的专利到期,未来将有更多的仿制药上市。 n 醋酸格拉替雷的合成与质量评估在醋酸格拉替雷的生产过程中,通过聚合及解聚反应,可以将其分子量控制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平均分子量4700~11000 Da)。生产工艺的改变以及所用试剂的变化都有可能使药物的组分比例发生变化。利用Edman降解法,通过监测N端每一个循环的4种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以及变化趋势,可以对药品质量进行评估。 岛津解决方案 l 蛋白质测序仪对醋酸格拉替雷进行质量评价的原理Edman降解法是进行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的经典方法,岛津以其为原理设计的全自动蛋白质测序仪(以下简称PPSQ),由液相系统和可执行自动化Edman降解反应的主机组成,将氨基酸从多肽链的N端依次切割下来,通过色谱的保留时间判定氨基酸种类,结果直接可靠。PPSQ除了对N端氨基酸序列进行定性分析外,利用液相色谱稳定的定量能力,还可以对多肽特定循环氨基酸的摩尔生成量及组成比例进行定量分析。 岛津在售蛋白质测序仪PPSQ-51/53A Edman降解反应图解 l 样品前处理取适量稀释后的样品加入经聚凝胺处理的玻璃纤维膜上,干燥后安装到PPSQ反应器上进行分析。实验仅作示例,共测试了3个批次的原研药Copaxone以及4个批次的某在研仿制药,每个批次测试N端前6个循环。 反应器构造图 l 实验结果 1)N端氨基酸组成定性分析醋酸格拉替雷原研药每个循环均检测到Glu、Ala、Tyr、Lys等4种氨基酸,这与药品由Glu、Ala、Tyr、Lys等4种氨基酸随机聚合而来,结果一致。 醋酸格拉替雷原研药Copaxone与某在研仿制药N端氨基酸分析色谱图示例(1-6循环)(黑色:原研药Copaxone;红色:某在研仿制药;DTT、DMPTU、DPTU为试剂峰) 2)各循环中每种氨基酸的相对摩尔含量的分析根据仪器自动生成的氨基酸生成量,计算每种氨基酸的摩尔含量,例如,Glu的相对摩尔含量为: 根据氨基酸的相对摩尔含量,绘制各循环中各氨基酸生成量的趋势图,如下。 醋酸格拉替雷Copaxone 与某在研仿制药N端前6个循环相对氨基酸水平分析(纵坐标:相对摩尔含量;横坐标:循环数) 3)原研药与某在研仿制药的比较从趋势图来看,仿制药各循环氨基酸生成量趋势,与原研药整体相似,但GA仿制药-批次1的Glu的相对含量略低,GA仿制药-批次4的各循环Tyr的相对含量略高,批次1中Glu的偏低与批次4中Tyr的偏高是否正常,需要对原研药进行多批次实验,以判断是否超出正常范围。GA仿制药-批次2及GA仿制药-批次3的Tyr生成量趋势与其他样品有明显不同,提示仿制药生产工艺可能存在与原研不同的地方。 结 语通过醋酸格拉替雷N端各氨基酸生成量的趋势变化的分析比较,可为仿制药的开发及生产质控提供参考,醋酸格拉替雷N端相对氨基酸水平分析亦可作为醋酸格拉替雷仿制药与原研药一致性评价的依据。这也为我们今后分析类似混合蛋白或多肽药物提供了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J. Andersona, C. Bell, et al., Demonstration of equivalence of a generic glatiramer acetate (Glatopa™ ),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359 (2015) 24–34 撰稿人:顿俊玲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小身材大智慧丨检测器级MS助力寡核苷酸和多肽药物分子量测定
    导读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药陆续上市,如治疗慢性疾病的寡核苷酸药物Leqvio,“一年只需注射两针”就可以长效持久的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以及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多肽类药物Mounjaro。在寡核苷酸和多肽药物的质量控制中,分子量测定是定性表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单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是测定分子量的利器。但与小分子药物相比,多肽和寡核苷酸药物极性和分子量均较大,在LCMS中带多电荷,所以分子量测定时可能会存在分子量测定范围窄、灵敏度低等问题。小身材大智慧 LCMS-2050岛津最新款单四极杆质谱仪LCMS-2050兼顾小型化和高性能,其离子源为加热型ESI/APCI(DUIS)源,使得寡核苷酸和多肽药物等分子量较大的极性化合物更容易电离,所以LCMS-2050具有分析灵敏度高,分子量测定范围广的特点。此外,岛津LabSolutions软件自带分子量解卷积功能,可以快速对多电荷质谱图进行解卷积,获得分子量相关信息。分子量测定案例分享寡核苷酸药物本方案中寡核苷酸药物为小干扰核苷酸(siRNA),是一类双链RNA分子(正义链和反义链),长度为20-25个碱基对。通过流动相的调整和质谱参数的优化,LCMS-2050(负模式)检测得到了siRNA多电荷质谱图,质荷比为600~1700。此时质谱图中无其他加和离子干扰,且高质荷比也有明显响应。通过岛津LabSolutions软件自带的多电荷解卷积功能,计算得到siRNA正义链电荷数量为4~11,分子量为6631.64 Da,反义链电荷数量为4~10,分子量为6637.66 Da,与理论值的偏差均小于0.4 Da。siRNA色谱图正义链质谱图正义链分子量解卷积结果反义链质谱图反义链分子量解卷积结果多肽药物此多肽药物为一种生长抑素,其理论分子量为1637. 72 Da。LCMS-2050(正模式)检测得到质荷比为546.76~1638.47,通过LabSolutions解卷积功能计算得到分子量为1637.45 Da,与理论值偏差为0.27 Da。多肽药物色谱图多肽药物质谱图多肽药物分子量解卷积结果结语岛津最新款单四极杆质谱仪LCMS-2050兼顾小型化与高性能,适用于多肽、寡核苷酸等化合物分子量测定,具有灵敏度高、分子量测定范围广的优势。了解更多详情,敬请下载《LCMS测定小干扰核苷酸siRNA分子量》《LCMS-2050在多肽分子量定性分析检测中的应用》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纳微科技参加“2017年第三届全国多肽药物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前沿技术学术交流会”
    展会现场 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应组委会邀请参加由海南省药学会和海南建邦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2017年第三届全国多肽药物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前沿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于2017年11月08在海口召开,10日闭幕。 参会人数达到180人,参会嘉宾来自国内一线多肽生产、研发的专家、学者。在此次会议中纳微科技有限公司的黄骏雄博士(业界前辈)应邀做了“高效置换色谱原理及其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报告,为大家带来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与大家分享。黄俊雄老师演讲,展会现场座无虚席黄俊雄老师与参会人员热情互动 会议期间纳微科技市场部人员在展台为来宾介绍纳微科技领先世界的单分散硅胶产品和聚合物介质及其在多肽和胰岛素的应用。会议期间,众多纳微新老客户莅临我司展位参观、洽谈、交流,大家对多肽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也希望纳微科技能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共同促进多肽产业的发展壮大。学术交流会合影
  • 130万!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计划采购高通量自动平行多肽合成仪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STC22A126项目名称:高通量自动平行多肽合成仪预算金额:13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产品名称数量主要技术参数交货时间交货地点01高通量自动平行多肽合成仪1套加热模块:RT-55°C(详见招标文件第二部分“用户需求书”)收到免表60天内用户指定地点 合格的投标人应对所有采购货物和服务进行报价,不允许只对部分货物和服务投标报价;本项目预算金额:人民币130万元,报价超预算做废标处理。本项目不允许提交备选方案;合同履行期限:收到免表60天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本次招标落实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相关规定;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境外供应商投标不适用);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2、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无不良信用记录的相关证明(相应网页截图)。不良信用记录指:投标人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或在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被列入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境外供应商投标不适用)3、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4、已购买招标文件。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2年05月30日 至 2022年06月07日,每天上午9:30至11:00,下午13:3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上海市共和新路1301号C座110室,上海中招招标有限公司。方式:本项目采用邮件报名。投标人可在报名时间内,将营业执照的扫描件、加盖公章的经办人被授权相关证明原件扫描件、以及加盖公章的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扫描件,发送至ssy_111@126.com、crystal_wxjing@163.com、zhuchangliv@sina.cn 邮箱。将标书款汇至招标公司账上并提供汇款证明。本招标文件售价为人民币600元,售后不退。售价:¥6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2年06月20日 15点00分(北京时间)开标时间:2022年06月20日 15点00分(北京时间)地点:上海市共和新路1301号C座111会议室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本次招标的投标报名及购买招标文件时间:2022年5月30日至2022年6月7日(6月3日至6月5日除外)每天9:30~11:00,13:30~16:00。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浦东张江祖冲之路555号        联系方式:崔老师 021-50806600-1106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上海中招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上海市共和新路1301号C座110室            联系方式:沈思远 吴小晶 朱昌丽 021-26065279、5294、5280 ssy_111@126.com crystal_wxjing@163.com zhuchangliv@sina.cn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沈思远、吴小晶、朱昌丽电 话:  021-26065279、021-26065294、021-26065280
  • 上海汉尧携手日本YMC参加‘多肽药物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前沿技术学术交流会’
    深秋11月,祖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大幅降温,而大陆架的最南端海南省三亚市仍仿若盛夏。一年一度的‘多肽药物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前沿技术学术交流会’在海风的轻拂下盛大召开了。 之前四届研讨会的成功经验,为第五届会议主办方海南建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为参会的专家教授、赞助企业和行业专家们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希望从交流会上获得行业前沿技术动态和相关解决方案的供应。 这已是上海汉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携手日本YMC株式会社连续第五次参展,也是YMC收购连续流色谱工艺公司后的第一次盛大展示。虽然专家们对YMC色谱柱更为熟悉,但当他们了解到YMC具有从色谱柱、色谱填料、反向高压制备系统、低压层析制备系统到连续流制备系统都能成套提供解决方案时,无不表达了对YMC技术储备丰富并引领技术进步的赞叹。尤其是YMC连续流制备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胰岛素类似物(尤其是利拉鲁肽和索马鲁肽)后杂对纯化工艺干扰的技术方案,使行业专家们纷纷表达了合作的意愿。 同时,上海汉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代理的相关配套设备,如蠕动泵和冻干机,能够帮助客户一站式采购解决方案,更有效的帮助用户节省了采购成本。 本次研讨会共吸引了多达300位多肽行业专家参与,这是一届成功盛大的会议,我们衷心祝愿研讨会越办越好。
  •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优化新型药物载体材料
    p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稳领衔中法合作团队发明了一种快速、温和的方法,显著改善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CD-MOFs)在水中的稳定性,克服了CD-MOFs在水中稳定性差的缺点,拓展了CD-MOFs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于7月26日发表于《化学通讯》(ChemComm)上。 br/ /p p   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新的“明星”材料,迅速成为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以环糊精为有机配体、钾离子为无机金属中心形成的CD-MOFs,是安全性高的新型药物载体,其微粒尺寸可控、功能多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输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CD-MOFs遇水迅速崩解,限制了它的应用。现有的增加CD-MOFs在水中稳定性的策略反应耗时长,并降低CD-MOFs的载药能力。因此,合成稳定的多孔性CD-MOFs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p p   由上海药物所、法国Paris-sud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组成的合作团队采用简单高效的方法将胆固醇分子嫁接到CD-MOFs上,在CD-MOFs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疏水性外壳,显著提高了CD-MOFs在水中的稳定性,即胆固醇修饰的CD-MOFs (CD-MOF-CHS)。胆固醇修饰的CD-MOFs(CD-MOFs-CHS)与水接触24 小时后仍能保持其内部结晶性结构和外部完整的形态。CD-MOF-CHS纳米粒可显著提高阿霉素在HeLa细胞的摄取,有效地递送药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CD-MOF-CHS载阿霉素纳米粒的生物半衰期和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提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noimg/a61a375b-37cb-4865-ad02-a63b672a4fd7.jpg" title=" 1.jpg" width=" 564" height=" 130" style=" width: 564px height: 13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胆固醇表面修饰CD-MOF可显著提高其在水中的稳定性 /p p br/ /p
  • 新型纳米传感器芯片让药物开发提速
    据每日科学网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芯片,可以大大加快药物开发过程。这种由高度敏感的纳米传感器构成的微芯片,可以分析蛋白质如何相互结合,在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及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这种新型生物传感器只需要一厘米大小的纳米传感器阵列,就能以高于现有任何传感器数千倍的能力持续不断地监测蛋白质的结合活动。新的传感器可以同时监测成千上万种反应,而且比目前的“金标准”方法敏感性更强,并能更快地提供检测结果。   该纳米传感器阵列有两大重大进步。首先是将磁性纳米标记附着在被研究的蛋白质上,大大地提高了监测的灵敏度。其次,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分析模型,以监测数据为依据,只要几分钟就能准确地预测结果。而目前其他的技术只能同时监测四种反应,需要长达数小时的时间才能获得结果。   研究人员在数年前就开发出了磁性纳米传感器技术,在检测小鼠血液中癌症相关蛋白的生物标志物时发现,其敏感性远高于其他技术,检测浓度为其他技术检测浓度的千分之一。   研究人员将磁性纳米标记附着在特定的蛋白质上,当其与另一个连接到纳米传感器的蛋白相结合时,磁性纳米标记改变纳米传感器周围的磁场。为了确定蛋白与药物之间的结合强度,研究人员将乳腺癌的蛋白放入纳米传感器阵列,同时将从肝脏、肺、肾脏及其他组织获得的蛋白也放入纳米传感器阵列,然后测量附着了磁性纳米标记的药物与各种蛋白的结合强度。这样可以不通过临床实验,就可以初步断定该药物的副作用。虽然目前的芯片每平方厘米只有1000个传感器,但研究人员表示,同样大小的芯片传感器可以增加到数万个之多。   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利用这种新型生物传感器微芯片来研究正在开发的药物,研究人员确信这将极大地加快药物开发的进程。
  • 新型生物芯片技术助力药物研发
    新药的上市,真的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从使用体内模型进行的临床前研究,再经过漫长的三期临床试验,药物开发的成本成倍增加。除了增加经济负担外,在三期临床试验阶段,由于体外实验的不可预测性,导致药物吸收、排泄等问题,因此淘汰了许多具有潜在疗效的化合物,实在是可惜。为了提高临床前体外试验的可预测性,目前制药公司实施复杂的3D生物学系统,例如多细胞球体和类器官技术,模仿人类病理、生理学,以尽早剔除不合适的药物,缩短药物研发的周期,减少成本。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维也纳科技大学的Mario Rothbauer和PeterErtl课题组研究人员在《Advanced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Microfluidic Multisize Spheroid Array for Multiparametric Screening ofAnticancer Drugs and Blood–Brain Barrier Transport Propertie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建立一种微流体平台可用于生产和测量复杂的多尺寸球体,加速先进的体外模型的优化和筛选方案,并最终提高基础和临床前生物医学研究的预测准确性的兼容性、可用性和通量。  为了评估特定的几何特征是否能精确控制可重复、大小一致的单个多细胞球体的形成,研究人员确定了多种尺寸,对各种孔状和几何形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基于“微透镜”的光学特征,透明的半球形微孔设计非常适合在微流体球体阵列中形成特定的大小、几何特征以及相似位置的球体。  研究人员利用微流体多尺寸球体阵列的自动倾斜运动,通过重力诱导的双向流体循环来实现细胞培养基的供应和连续灌注。这种无泵流动策略的优点是:1)可通过改变倾斜角度和速度来调整流量曲线 2)可减少气泡的形成 3)可模拟血液循环的特性。由于重力驱动的灌注可导致微通道内的流速分布快速变化,研究人员在每个介质容器下方还嵌入了限流器,以增加微流体通道的水力阻力,从而被动地控制流速。无泵重力驱动的流动能够调整空腔和椭球内部的流速,这最佳细胞培养条件所必需的。  由于组织类型和生长的差异可能导致多个球状细胞系培养物之间的评估不一致,因此密度对于描述球状体大小和细胞生长至关重要。结果显示,通过改变初始细胞接种密度,可以准确地形成多种球体尺寸,使用微流控多尺寸球体阵列可以轻松评估细胞系特异的生长差异。并且,微流体球体阵列系统能对关键的球体参数(如形态、代谢活性和低氧)进行多参数预筛选,从而最终揭示出细胞类型、球体大小和特定时间的差异。  随后,研究人员发现球体的尺寸与药物组织扩散和抗癌性相关。并且,BBB球体芯片模型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培养工具。  简而言之,该研究建立的微流体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芯片技术,可用于生产和测量复杂的球体,加速体外模型的优化和筛选方案,并最终提高基础和临床前生物医学研究的预测准确性的兼容性、可用性和通量。该系统非常适合用于药物研究,研究人员表示已经在申请专利,并且与多家制药公司进行洽谈。
  • 上海药物所等开发新型复合荧光探针
    p   过氧亚硝酸盐(Peroxynitrite,ONOO-)是由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形成的具有高活性的活性氮物种,是许多体内循环途径的信号传导分子。同时,该分子具有强氧化性,可引起自由基介导的硝化反应,从而会影响生物体内多种生物过程,对脂质、蛋白、DNA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研究表明,过氧亚硝酸盐被认为是包括炎症、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许多疾病的关键致病因子与生物标志物。所以,灵敏、特异性地检测过氧亚硝酸盐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p p   荧光探针有荧光素类探针、无机离子荧光探针、荧光量子点、分子信标等。荧光探针除应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外,在核酸染色、DNA电泳、核酸分子杂交、定量PCR技术以及DNA测序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荧光探针最常用于荧光免疫法中标记抗原或抗体,亦可用于微环境,如表面活性剂胶束、双分子膜、蛋白质活性位点等处微观特性的探测。通常要求探针的摩尔吸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高 荧光发射波长处于长波且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 用于免疫分析时,与抗原或抗体的结合不应影响它们的活性。也可用于标记待定的核苷酸片断,用与特异性地、定量地检测核酸的量。 /p p   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良好的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胞内生物分析物成像等领域备受化学生物学家的青睐。但开发的小分子荧光检测探针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溶解性大大限制了其在体内环境中的应用。 /p p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综合期刊《化学科学》(Chemical Science)在线报道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臧奕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贺晓鹏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蛋白质杂交策略,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荧光探针HSA/Pinkment-OAc。首先,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荧光光谱、SAXS、ITC、分子对接等)验证了复合探针的成功构建,随后,在体外溶液以及细胞实验中验证了该体系对过氧亚硝酸盐的快速、灵敏检测。值得一提的是,该探针进一步被应用于小鼠急性炎症模型中过氧亚硝酸盐异常表达时的检测,与单独荧光探针相比,复合探针的检测性能得到大大提升。研究人员希望该方法可作为一种通用策略,用于改善疾病相关不溶性小分子试剂的溶解性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3fe3a9b5-05cf-45ea-9c7c-c8aa5065b7ce.jpg" title=" W020200326393492078327.png" alt=" W020200326393492078327.png" / strong HSA/Pinkment-OAc的构建策略、表征手段(SAXS、Molecular Docking)以及体内成像 /strong /p p   该研究工作主要在双方导师的指导下,由上海药物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韩海浩与合作单位Adam C. Sedgwick博士、博士研究生尚莹等协作完成,并得到中科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Jonathan Sessler以及英国巴斯大学教授Tony D. James的指导与支持。相关同步辐射测试与分子对接测试分别得到上海光源BL19U2线站博士李娜与上海药物所研究员于坤千的大力支持。 /p
  • 美国ALN-VSP新型药物有望“包治百病”
    核磁共振扫描显示,使用ALN-VSP疗法后肝脏肿瘤中的血流量明显减少   据美国媒体8月24日报道,美国阿尔尼拉姆生物技术公司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够治愈所有癌症的新型药物,首批接受临床试验的19名晚期肝癌患者病情都有较大好转。不仅如此,该公司称,假以时日,这种药物甚至有可能治愈一切疾病。   首批患者反应良好   2010年4月,19名接受化疗但没有好转的肝癌病人开始服用这种名为ALN-VSP的新型药物。服用第一剂后的数周内,药物就已经很明显地开始阻止肿瘤产生自身生长需要的蛋白质。   到2010年6月,阿尔尼拉姆公司称,通过“唤醒”人体自身的一种很少使用的免疫防御系统,ALN-VSP成功切断肝癌患者体内肿瘤62%的血流量。在治疗肝癌时,传统药物一般使用消除致病蛋白质的方法,而ALN-VSP则通过核糖核酸干扰(RNAi)疗法直接阻止细胞生成致病蛋白质。   唤醒人体自身防御机制   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之间一个奇妙的联系―――如果说DNA对蛋白质来说是一张图纸,那么RNA就是能够下达指令的建筑商。RNA把DNA上的基因复制成单链的信使RNA,再由它向细胞传递信息继而产生蛋白质。   1998年,科学家发现了核糖核酸干扰(RNAi)机制,原始生物就利用这个系统来甄别和摧毁病毒双链RNA和病毒信使RNA。研究人员发现,将一小段双链RNA引入细胞即能触发这一埋藏在人体内的古老机制,使RNAi再次发挥停止生产特定蛋白质的功效。   从这一角度看,可以说RNAi具有治愈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的能力,这些疾病的特点一般都是由病变细胞产生过量的常见蛋白质所致。从理论上说,操控RNAi来杀死蛋白质并不难。比方说,ALN-VSP内就含有合成的双链RNA,它与肝脏肿瘤用于编码两种蛋白质的信使RNA相匹配,那两种蛋白质分别是促进肿瘤血管生长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加速肿瘤细胞快速分裂的纺锤体驱动蛋白(KSP)。   合成的双链RNA进入肝细胞后,人体内的RNAi机制便会摧毁合成的RNA和任何与之匹配的、与肿瘤生长相关的信使RNA,阻止蛋白质的继续产生,从而使肿瘤停止生长。   有望“包治百病”   除了在癌症领域的应用,这项能攻击单个基因的技术还在其它医学领域掀起一阵RNAi疗法旋风。目前,阿尔尼拉姆公司已经将这种疗法用于亨廷顿氏舞蹈症、视网膜黄斑变性、肌肉萎缩和艾滋病等疾病的研究。   加利福尼亚州知名分子遗传学家约翰・ 罗西称,RNAi疗法有望在两年内成熟。由于首批试验效果相当好,ALN-VSP有望成为首批基于RNAi理论而推向市场的药物。罗西表示:“我认为RNAi疗法对所有的病都有效。”
  • 投资2亿 石药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启用
    11月17日,“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暨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在石家庄高新区正式启用。   石药“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耗资2亿元建成,使用面积41000平方米,除设有制剂技术研究所、合成技术研究所、综合技术研究所、天然药物与营养品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酶工程研究所与药理中心外,还配套建有符合国际认证标准的合成中试、制剂多功能中试研发平台。该实验室全部采用高端研发设备,在新型制剂研究、分析检测、药理研究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是国内一流的新型药物孵化基地。   近年来,石药集团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大研发的硬件建设和软件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实力。目前有150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其中硕士、博士、海归等高端人才达400余人,正在研发的新药项目有170项。石药集团将充分利用“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启用的契机,进一步加快新型药物研发,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 石药“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启用
    11月17日,“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暨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启用仪式在石药集团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卫生部副部长刘谦以及河北省和石家庄市相关领导专家共300余人参加了启用仪式。“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暨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投资2亿元建设而成,使用面积达41000平方米,包括制剂技术研究所、合成技术研究所、综合技术研究所、天然药物与营养品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酶工程研究所、药理中心,并配套建有符合国际认证标准的合成中试、制剂多功能中试研发平台。   又讯 11月16日上午,由“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办,石药集团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与综合性大平台项目对接与成果交流会第一次会议在石家庄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企业创新主题作用,为建设医药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 独家专访|顾景凯教授畅谈小分子药物与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发展与挑战
    2002年SCIEX发布4000 QTRAP®系统产品时,首次将QTRAP®质谱推向市场,该质谱技术是一种将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与线性离子阱质谱高度结合的复合技术,可同时高灵敏地进行有机物的定量定性分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应用于蛋白、多肽的分析,是药物定性定量的分析利器。  2022年是SCIEX QTRAP®质谱进入中国的第20个年头,吉林大学顾景凯教授是QTRAP®质谱在中国的首批用户之一。作为药物研发领域的资深专家,顾教授不仅见证了“中国创新药物”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感受到QTRAP®质谱分析技术助力药物研发时的强劲推力。  药物分析贯穿药物从研发到上市乃至整个药物的生命周期,为药物研发和应用的全链条提供关键的技术和方法。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纳米药物在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纳米药物相关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各种分离分析技术得以开发应用,那么当前纳米药物成分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高分子药用辅料体内分析又面临哪些难题与挑战?未来纳米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吉林大学顾景凯教授,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吉林大学 顾景凯教授  相辅相成:仪器技术革命加速药物分析发展  2021年生物学界公布了一项重要研究进展,人工智能(AI)技术已能精准预测上万对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其工作量及效率远超多年来该领域科学研究者人力工作的总和。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全球关注,该进展也随之被顶级期刊Science、Nature评选为年度技术之一。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人类科学研究的革命、科学探索的迭代升级,都离不开科学技术/仪器技术的精进。  20世纪70年代,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和毛细管电泳分析等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逐渐被用于药物及其制剂的常规杂质检查和定量分析。进入80年代后,为了适应新药研发,满足生物样品分析量少、药物浓度低等要求,各种微量和超微量分离分析技术得以开发应用。其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免疫测定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及各种联用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90年代我们使用气相色谱法开展小分子药物分析,当时离子源技术不过关,联用质谱技术发展还不成熟,对现在来说司空见惯的肽、蛋白质、糖、核苷酸等化合物分析,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我最早是在1995年用热喷雾液相色谱-单四极杆质谱(LC-MS)开展药物分析研究,当时的仪器只能做全扫描和SIM(选择离子检测模式)。由于当时质谱技术分析化合物时的灵敏度与选择性不够高,致使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工作进展非常有限。1997年以后,我开始全面接触基于大气压离子源(API,包括ESI与APCI)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那时候全国医药口的LC-MS/MS还仅是个位数,当时我就察觉到,如果能利用结合了强大液相色谱分离能力及质谱的高选择性、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LC-MS技术替代传统方法去开展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也许一周就能完成当时传统分析方法三年的工作量。而且,LC-MS/MS技术从通量、灵敏度、定性和定量等各方面可以把研究结果提高几个数量级,所以我真切感受到技术革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研究者可以利用技术创新完成原来做不到的事情。近三十年间,我见证着质谱仪器相关技术的更新发展,我的研究内容也随之不断拓展和延伸,从最初的小分子药物向如今非常火热的大分子、高分子以及纳米药物逐步扩展”,顾景凯说道。  近几十年,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也从体外到体内,从小样本到高通量,从人工到自动化,由单一技术到联用技术。随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药物分析科学也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及优势,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质谱技术、超微量分析手段,被广泛用于新药研发、药品生产和临床应用的每个环节。  高分子药用辅料及其PEG化药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的创新突破  纳米药物的核心是药物的纳米化技术,包括药物的直接纳米化和纳米载药系统。纳米给药系统是对药物进行靶向递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新手段。随着聚合物纳米载体在设计、合成方面不断取得进展,聚合物纳米材料在纳米给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 PEG)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无毒、无害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常用作与亲水端来修饰药物和纳米制剂。聚乙二醇化(PEG化)是一种将聚乙二醇聚合物以共价方式连接到治疗药物上的技术,具有增加药物水溶性、降低毒性、延长药物循环半衰期以及减少酶降解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优点。但对于PEG这类分子量不唯一,且呈多分散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常用的质谱定量分析方法要实现精准定量还存在多方面的挑战。顾景凯团队近期在国际上率先公开发表了关于PEG、单价与多价态PEG化前体药物及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的文章,是高分子聚合物全轮廓定量与定性分析领域的一大突破,目前该方法已成功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相比于单一直链型PEG,多价PEG化小分子药物可以大大提高载药量。然而,其体内动态释药规律及药代动力学过程也要比单一直链型PEG化药物要复杂的多。多价PEG化小分子药物除了围绕PEG化药物、PEG及游离药物等部分外还要同时考察不同价态PEG化药物的体内变化规律。随之而来对分析检测方法的考验更加严峻,基于此顾景凯团队利用SCIEX的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采用TripleTOF质谱的全谱分析模式(TOF-MS与MSAll),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将样本中的多价PEG化药及其体内不同形态代谢产物的混合物进行分组分离,使同一组内的同分异构体或同系衍生物具有相同的液相保留行为,再通过质谱选取共有特征性碎片实现各组分的绝对定量,意即在全扫描模式下,所有待测物在Q1中全通过,在Q2过程中经适宜的碰撞能(CE)将待测物打碎,TOF质量分析器扫描通过的全部子离子,获得所有碎片的精确质量信息,然后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正如上文介绍的,顾景凯团队提出创新性分析方法,突破了串联质谱所无法全轮廓定量分析高分子药用辅料或PEG化药物的技术难题,使高分子聚合物或药物的全轮廓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过去被普遍认为是无活性的聚合物纳米材料可能具有某些活性或毒性。因此,建立针对聚合物纳米材料的体内定量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聚合物纳米材料的体内命运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理学与毒理学意义。  直面高灵敏度定量定性分析挑战: SCIEX QTRAP®质谱大显身手  药代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 并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与时间关系的科学。由于药代动力学的硬性要求,其对仪器的灵敏度、选择性以及分析通量等方面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曲普瑞林是由十个氨基酸组成的合成肽,用于治疗激素反应性癌症,比如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当前该药物已在市场上广泛应用。对于多肽类药物分析来说,由于其与内源性肽和蛋白质的质荷比相近的非常多,背景化学干扰非常强,所以对这类药物分析存在两大挑战,即灵敏度和选择性。通常使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进行常规分析时,尽管利用了前端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及MRM(多重反应监测技术)母离子选择性极高的分析手段,我们仍然发现有很强的背景干扰,并且信噪比达不到药代动力学的准确定量要求。由于QTRAP® 质谱是将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与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高度结合的复合技术,所以我们引进了QTRAP® 质谱技术,在四极杆选择、打碎的基础上,利用线性离子阱再次裂解即可获得选择性很高的孙离子。由于离子阱同时具有很强的离子富集功能,这时利用孙离子进行定量分析,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灵敏度,我印象中提高了十几倍,因此成功地满足了药代动力学的定量要求。我们利用 QTRAP® 6500系统成功建立了多肽药物曲普瑞林的分析方法,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顾景凯介绍道。  顾教授与研究生同SCIEX QTRAP质谱合影照片  推进超低浓度、超强干扰药物分析与纳米药代动力学:串联质谱与差分离子淌度大有可为  “不仅如此,我们还曾开发了一种选择性好、灵敏度和分析通量高的利马前列素分析方法。利马前列素临床使用剂量极低,用于后天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给药剂量为5μg,达峰浓度(Cmax )仅为1.2 pg/mL,这要求利马前列素的定量下限至少达到0 .1~0 .2 pg/mL。同时,体内存在数十倍于利马前列素达峰浓度的内源性化学背景干扰,可以说该药物体内分析面临着以上“瓶颈”问题。  “基于此,我们的分析方法是通过液相色谱、SelexION™差分离子淌度(DMS)和SCIEX QTRAP® 6500系统三维度分离分析相结合的策略,可降低对液相色谱分离度的要求,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分析通量,有效避免基质中内源物干扰,减少必需萃取次数,缩短了样品处理时间,在国内率先成功地完成了利马前列腺素片的人体BE评价研究工作。“顾景凯介绍说。  ”这是国际上首次采用DMS-MS/MS实现了如此低药物浓度的准确定量分析,并且我们依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相关技术指南的要求,前后共完成了7500个生物样品的分析,这也是差分离子淌度技术首次用于如此多的生物样品分析评价工作。“顾景凯补充道。  顾景凯也坦言,当前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国内已处于国际前沿,并且个别领域是国际领先。纳米药物载体的设计属于纳米药物产业上游,发展非常迅速,但针对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国内外相对来说,是严重滞后纳米药物的设计与制备的,当前药物分析技术的能力远远达不到对纳米给药系统体内命运精准评价所提出的要求,目前主要还是主要依靠下游的药效或毒性评价来间接反映其体内命运,这严重制约了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成功率。下一步需要通过新型的分离与分析手段,进一步推进纳米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程。  对于下一步的研究计划,顾景凯表示,当前团队研究方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多糖类药物的分析 二是mRNA、LNP疫苗不同形态的体内准确分析 三是高分子药用辅料准确定量和定性分析。此外其团队也在开展基于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前体药物设计合成,目前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的前体药物已经上市,同时还有两个作为负责单位的前体药物处于IND研究阶段。
  •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新型靶向性药物 彻底根治癌症不是梦!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新型靶向性药物 彻底根治癌症不是梦!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ACS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癌症研究者和药物制造商们往往或许会迅速忽略掉一系列对靶向特殊细胞蛋白的调查研究;机体中的每个细胞都会促死亡蛋白和抗死亡蛋白,二者之间能够相互作用,从而抵消彼此的功能,这两种蛋白之间健康的平衡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比如损伤的细胞会产生较多的促死亡蛋白,从而导致疾病细胞被自然消除,该过程称之为细胞凋亡,因此这两种蛋白被分别命名为促凋亡和抗凋亡蛋白。在癌细胞中,遗传改变会导致抗凋亡蛋白的过量产生,最终使得癌细胞能够不断生长并且对当前疗法产生一定的耐受性。因此这种抗凋亡蛋白就能够作为新型抗癌药物的靶点,Bcl-2就是6种抗细胞凋亡蛋白的其中一种,同时其也是被研究的最多的一种蛋白,2016年FDA批准的药物Venetoclax就以Bcl-2为作用靶点。但如果癌细胞对该药物产生耐受性该怎么办?是不是该药物仅以Bcl-2为作用靶点呢?基于此前利用小鼠机体蛋白进行的研究,研究人员和制药公司就将目光锁定到新一代的抗凋亡蛋白Mcl-1上了。当癌细胞暴露于化疗、放疗,甚至是免疫疗法之中时,促凋亡信号,比如毒素NOXA就会产生从而诱发癌细胞死亡,两种抗细胞凋亡蛋白Mcl-1和Bfl-1能够抵消NOXA的效应,因此这两种抗凋亡蛋白的抑制剂或许就能够互补药物Venetoclax来恢复癌细胞的细胞凋亡,目前很多研究都仅仅关注Mcl-1,因为利用小鼠蛋白进行的大量研究都表明,NOXA能够同Mcl-1发生紧密地相互作用并且对其进行隔离。研究者表示,我们也应当需要关注另外一个不同的抗凋亡蛋白:Bfl-1,当研究者发现,小鼠机体中NOXA、Mcl-1和Bfl-1能够被纠正时,他们意识到这或许并不能够完全适用于人类机体蛋白,这或许是因为,人类机体中NOXA和Bfl-1同小鼠机体并不相同,而且研究者还发现,当他们发现NOXA能够有效抵御人类机体的抗凋亡蛋白时,或许Bfl-1具有更高的亲和性,这就是其能够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靶点来帮助开发新型药物。研究者Pellecchia的实验室此前发现,NOXA能够通过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来同Bfl-1作用,而这种化学键在其它5种抗凋亡蛋白中并不存在。研究者Pellecchia表示,理解NOXA与Bfl-1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或能帮助我们在实验室中设计出替代NOXA样的分子来紧密结合并且抑制Bfl-1的功能,研究者对来自耐受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机体的细胞进行概念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能够利用创新性的抑制剂阻断Bfl-1,那么细胞就能够对疗法产生反应并且死亡。为此研究者强烈认为Bfl-1能够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靶点,目前研究人员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来寻找Mcl-1的拮抗剂,而这些制剂往往能够用于某些特定疾病之中,而相关的疾病也会因为Mcl-1的过量产生而恶化,因此研究者表示,我们可以转向对Bfl-1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就揭示了癌症对化疗产生耐药性的新机制,同时也证实了Bfl-1的确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药物的靶点,未来研究者有望利用该靶点开发出更多治疗疾病的新型药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