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细菌病

仪器信息网细菌病专题为您整合细菌病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细菌病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细菌病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细菌病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细菌病话题讨论。

细菌病相关的资讯

  • 用基因技术定位食品中的致病细菌和产地
    一个新的,用于编目在食品中发现的约100,000种细菌的基因的公开数据库,大大的提高了它的数据量,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它来追踪各种食品传染病的病因。 这个免费数据库被被设置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戴维斯分校,不但能够让科学家精确查找到食品中导致疾病暴发的病菌,比如,寿司中未经加工的金枪鱼,也能够找到它来自哪个国家。以前在疾病发生后做出这种反应通常需要几周时间,新的数据库预计可将时间缩短到几天。 “从科学角度来讲有着重大意义”,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官员斯蒂芬M马瑟,上周四宣布了数据库的计划。 基因序列是全新的。迄今为止科学家鉴别了多达3000种序列,只有1000种与食物有关。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食品安全与营养应用中心主任马瑟博士说,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拥有最大的数据库,但基因图谱并不完整,不足以确定是何种食品引发了疾病,或者食品的地理来源。 基因编码需要很长的时间,仅仅沙门氏菌就有大约2700种不同的菌株,这已经是数据库已经编入的视频传染病菌序列的三倍。 但是,指导这项工程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微生物学教授巴特C维摩表示,数据库在疾病中心和安捷伦公司的帮助下,将在5年内映射100,000种序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基因组工程。他还表示,近年来这项工作的成本已经急剧下降,主要问题在于是否有足够经过培训的人员来整理数据。 维摩博士说,最初的排序工作是在三月开始的,但不久之后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家在相同的时间做着类似的事情,于是决定进行合作。“要在公共卫生领域造成影响,你需要大量的资料,这会提高准确性和快速处理事情的能力。”维摩博士如是说。
  • FDA批准质谱仪系统VITEK MS用于鉴定193种不同致病细菌和真菌
    2013.8.21,FDA批准美国第一个质谱仪检测系统用于自动识别已知能导致人体严重疾病的细菌和酵母的上市。该质谱仪系统VITEK MS能鉴定出193不同微生物,可在一系列自动化测试过程中进行192种不同的测试,而且每个测试只需要大约一分钟。   谱仪系统VITEK MS可以鉴别诸如念珠菌、隐球菌和马拉色氏霉菌属组的酵母茵和葡萄球菌科、链球菌科、肠杆菌科、假单胞菌科和类杆属组的细菌,这些酵母茵和细菌跟皮肤感染、肺炎、脑膜炎和血液感染有关。HIV或AIDS、癌症治疗或器官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损害或削弱免疫系统的患者特别容易受到这些细菌感染。   VITEK MS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该技术利用激光打破酵母和细菌标本成小颗粒,形成一个独特的微生物模型。VITEK MS在检测系统数据库自动将这些微生物模型与193种已知的酵母和细菌进行比对,从而鉴别微生物。   此与其他要求大量微生物繁殖来检测的鉴别方法相比,质谱分析方法只需要少量的酵母或细菌繁殖,所以只要微生物生长到可视程度后就可以马上开始检测,通常在在18到24小时内。传统的方法需要五天才能得出相同的鉴别结果。   FDA通过新型分类程序审查了VITEK MS,这是对一些新型低中度风险且不完全等同于已知合法市售的医疗设备的调控途径。   VITEK MS再临床上用于鉴别由人体标本培养得到的微生物,它与联合其它临床和实验室发现相互结合,从而辅助诊断细菌和真菌感染。   VITEK MS的制造商为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的生物梅里埃公司。
  • 荷兰27人感染超级细菌死亡 近2000人疑似染病
    中新网7月28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28日报道,荷兰鹿特丹的马斯城医院前(26)日宣布,在近两个月内,一种不明疫情已在荷兰造成27人死亡,所有死亡病例均感染一种超级细菌,但目前尚无法确认死亡病例是否都由该病菌直接导致。   马斯城医院一名医生说,目前已确认这种超级细菌属于克雷伯氏菌。马斯城医院于上月1日首次发布消息称,有2名患者在感染这种病菌后死亡。该院前日公布最新统计数据,目前仍有78人确诊感染这种病菌,1967人疑似感染,预计确诊病例将继续增加,但疫情仍受控制,因最近一周没再发现确诊患者。这种超级细菌此前曾在法国、以色列和印度等国家引发疫情。   德大肠杆菌疫情结束   至于早前肆虐欧洲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症,德国负责传染病监督及预防的罗伯特-考赫学院前日宣布,最后一位感染病人出现在3周前,计算病情潜伏期、诊断期及病源调查所需时间后,可肯定地认为该病菌已不再具备传染性,表明这场在德国持续一个多月的疫情已结束。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症今年5月中旬首先在德国北部地区爆发,仅汉堡医院就有3496名病人确诊,其中852人发展为血溶性尿毒症,肾脏受损。   疫情最终在德国导致50人死亡,在德国以外的欧洲地区也有76名患者。医学专家认为,由于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加强监察,未来还会发现一些个别病例,但不会重新大规模爆发。
  • 感染病科专家解析超级细菌:中国买抗生素太随便
    叶晓光教授在小谷围论坛上为读者揭秘超级细菌   南方都市报10月18日报道 超级细菌的出现并不是人类的末日,但人类对抗生素这种抵御细菌感染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却加速了超级细菌出现的速度,增加了致病细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昨日,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叶晓光教授,出席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的第三十二期“小谷围科学讲坛”。在讲座中,叶晓光表示,超级细菌也不是无药可救的“终极杀手”。对它的防控,一做好个人卫生护理,二在全国规范对抗生素的使用。   超级细菌早就有了   尽管“超级细菌”NDM-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在近两个月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但超级细菌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叶晓光介绍,即使是NDM-1,香港卫生署早在去年10月就在一名66岁的印度裔男病人的尿液样本中发现了含有NDM-1的大肠杆菌,所幸的是该病人痊愈了。   叶晓光说,所谓“超级细菌”其实并不是一个细菌,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一类的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很强大的耐药性,也就是说,这一类的细菌对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都有强劲的抵抗力,即专业上面的泛耐药。   超级细菌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早在1987年,英国研究人员就分离出了第一个超级细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随后传播至全球,迄今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而第一个为全世界公认的超级细菌是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它和VRE都可引起肺部感染导致死亡。   更严重的是,VRE本身还在进化,VRSA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是衍生于V R E的新的超级细菌。MRSA还剩下万古霉素类抗生素可以对付,而V RSA,万古霉素也无可奈何。叶晓光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名单会越来越长。人类与超级细菌之间的“战争”,也许刚刚开始。   超级细菌感染在医院   目前,大多数超级细菌都是在医院治疗中发现的,超级细菌也成为医院的“常客”之一。以MRSA为例,据叶晓光介绍,在部分医院,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已达80%以上,“非常高的比例,一旦感染,很难治疗”。而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果表明,MRSA导致肺部感染的死亡率达40%左右。   叶晓光说,超级细菌易感人群多是危重病人、长期住院患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和接受侵袭性操作治疗的患者。因此,在医院发生超级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高。   超级细菌感染也有向社区扩散的趋势。比如,一个被超级细菌感染的肺炎患者,在诸如电影院、商场、课堂等地方,打了个喷嚏,而刚好在他1m—1.5m范围内有一个免疫力较低的人,这个人就有可能被感染。尽管社区感染目前不是超级细菌的主要感染途径,但这个趋势值得注意。“目前全球报告170例N D M -1感染病例,但按流行病学专家的统计,总数在这个基础上可能要乘5-10倍”。   新药赶不上细菌耐药性进化   从事医疗工作近20年的叶晓光,对细菌耐药性的感触非常深刻。“刚刚从事医疗工作时,80万单位的青霉素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而现在要1000万单位青霉素才行”。更为严重的是,细菌耐药性的进化速度非常快,叶晓光说,不少新的抗菌特效药使用不到2年就失去特效,而研制新的抗生素大约要10年,新药研发速度明显跟不上细菌耐药性的进化。   叶晓光说,“抗生素可以杀灭的细菌被淘汰,而存活下来的,则产生了耐药性”。因此,对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谨慎,滥用或者乱用,会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乃至出现超级细菌。   遗憾的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滥用抗生素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的抗菌药物的用量是美国的600倍左右,“在美国买枪容易,买抗生素难 在我国,抗生素几乎随处可买”。叶晓光介绍,在西方国家,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使用率是30%不到,比如美国是20%。虽然我国规定是50%以下,但实际上,据媒体统计,一级的医院使用率达90%,三级医院也有70%的使用率。   除医院以外,其他行业也滥用抗生素。“我国生产约700吨喹诺酮类,一半以上被养殖业用掉”。  叶晓光说建议能尽快出台有关抗生素使用的法规,限制市民随意使用,也规范医院和其他行业对抗生素的使用。   超级细菌仍可以防控   尽管多种原因导致超级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但超级细菌仍是可以防控的。叶晓光说,不少细菌都是通过接触传染的,因此,到医院探病后及时更换衣服和洗手都是防止感染的有效措施。   同时,细菌感染也与个人体质相关,医院治疗除了使用仍然有效的少数抗生素外,还可以通过改善病人免疫系统,调解病人体内有益细菌的微生态环境,治疗合并症等方面着手。同时,要规范医疗操作,避免滥用万古霉素等抗生素。   叶晓光说,由于超级细菌感染发病的主要是抵抗力低的人群,对普通人群不会产生大的危害。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不用谈菌色变”。   “在美国买枪容易,买抗生素难 在我国,抗生素几乎随处可买”。   “不少新的抗菌特效药,使用不到2年就失去了特效,而研制新抗生素的时间大约要10年,新药研发速度明显跟不上细菌耐药性的进化。”   “由于超级细菌感染发病的主要是抵抗力低的人群,对普通人群不会产生大的危害。
  • 疾控中心传染病预控所所长:超级细菌并非无药可治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8月以来,印度、巴基斯坦、英国等地陆续发现NDM-1耐药基因细菌感染病例,俗称“超级细菌”,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中国疾控中心昨天(26日)通报我国也发现三例感染病例。其中两例是两名宁夏的新生儿,一例是福建的一位83岁的癌症患者。   目前,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已经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经治愈的出院患者仍可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由于这类耐药菌多为条件致病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它们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各国通常不建议对这类已出院的“健康”带菌者进行“积极的”抗菌治疗,防止应用高级别抗生素引起病例体内菌群失调,甚至由于高级别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演变出耐药性更强的菌株。对这类带菌者,主要是在治愈原有疾病基础上,提高机体抵抗力。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后,使该种耐药菌自然在机体内消亡。同时,对携带者开展随访、检测,定期采集病例标本检测该菌。   由于该泛耐药菌主要是通过医院环境和医疗活动传播,因此,医疗机构在其住院患者中一旦检出该耐药菌,应启动主动监测,采取隔离防护和消毒的强化措施,遏制或减少传播的机会。同时,开展环境监测,定期采集样品,评估消毒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很多专家认为这和人类滥用抗生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专家提醒公众要慎用抗生素,不要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一旦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有效浓度。而面对这些耐药细菌,我们也不必恐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其实超级细菌还是有药物可以应对的。   徐建国:并不是没药可治。我们通过回顾性的调查,这个小孩3月份就住院了,然后按照他原来怀疑腹泻病的治疗方法,就治愈出院了。我们8月底才开展这个工作,9月份才发现这个细菌有耐药性。换句话说,医生当时治疗患者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耐药的现象,还是治好了。(所以)并不是得了这个细菌以后就不可治疗了。药品试验里(这种)耐药性是被放大了。因为一般是机体比较弱的、免疫比较低下的或者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材比较严重)。从国外报道的大部分病例来说,存活的并不是很少。换句话说,死亡的程度可能和本身的状况有关系。
  • 低价孜然被曝掺疑似鸡饲料 或含致病细菌(图)
    低价孜然被曝掺疑似“鸡饲料”   近日,有读者向本报报料,称在顺义区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商铺出售疑被染色的孜然。记者调查发现,该店还出售另一种被掺入其他物质的孜然,比正常市场价格便宜一半。业内人士称,该种孜然里可能被掺入了俗称“料子”的人工合成物,其成分与鸡饲料极为接近。   疑被染色的孜然(左)  正常孜然(右)     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一商铺内,执法人员正在包装疑似被染色的孜然,准备送检。   27日下午,北京顺义区工商局对该店出售的孜然进行查封,并将样品送往相关部门检验。   商户   加该种孜然的肉串牙碜   经营烤羊肉串生意的刘先生回忆,6月21日,他以每斤15元的价格,在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一店铺购买了6斤孜然。但回到店里,发现烤出来的羊肉串味道不对。   “我烤了三年羊肉串,味道不对能吃出来。”刘先生说,他发觉烤出来的羊肉串“吃了牙碜”。   刘先生表示,他觉得可能是新买的孜然出了问题,便决定用水洗一下。“一洗就出事了。”刘先生称,洗过孜然的水变成了浑浊的绿色,并出现白色的粉末状沉淀物。为此,他怀疑这种孜然经过了染色和加工。   业内人士   添加成分接近鸡饲料   随后,记者来到这家店铺,发现除了刘先生所买的那种15元一斤的孜然外,该店还出售另一种孜然,每斤只需7.5元,购买需提前预约。用肉眼仔细看这种孜然,可见里面掺有其他物质。该物质呈圆柱状,两头不像普通孜然那样尖,大小与正常孜然相仿,颜色略深。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正规的孜然不会出现泡水变绿和白色沉淀物现象。至于另一种孜然,可能是被掺入了人工合成物。这种合成物业内俗称“料子”,由玉米、麸皮、豆粕等合成,其成分与鸡饲料极为接近。   工商   泡水出现绿色肯定异常   27日下午,接到记者举报后,顺义区工商局食品科负责人与当地仁和工商所执法人员一起,对该店铺进行了现场检查,对店内孜然全部封存,并将样品送往相关部门检验。   现场一位执法负责人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是什么物质导致水变绿,“但孜然泡到水里,出现这种绿色肯定是异常的,具体要等有关部门的检测结果,而另一种劣质孜然,里面的掺杂物肉眼可辨,明显涉嫌掺假。”   劣质、正常孜然浸泡对比   A 疑被染色的孜然   大部分沉在水底,水变成浑浊的绿色,已不透明,刚才略带绿色的孜然完全变成了枯黄色。   B 正常孜然   大部分漂在水面上。水只是变成淡黄色,仍然透明。   ■ 记者调查   6月23日,记者来到顺义区“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调查。   一进市场内的调料大厅,便能看到过道两侧集中着数十家卖调料的商铺,每一家均有孜然出售,售价均为2元一两,买一斤15元。   【劣质孜然一】 浸泡1小时 瓶底现沉淀   在刘先生举报的该家商铺内,孜然颗粒同样是2元一两,但与市场其他店铺的孜然相比,该店的孜然颜色更绿,棱角不分明,用手指搓一下,明显感觉到有粉末粘手。   记者将在该店购买的孜然(下称A),与其他店内销售的孜然(下称B)进行浸泡对比实验。  取出相同分量的孜然,泡入同样大小的清水瓶中,此时,A大部分沉在了水底,B则大部分漂在水面上。略加搅拌,十秒钟后,浸泡了A的水变成了浑浊的绿色,已不透明,刚才略带绿色的孜然完全变成了枯黄色 而浸泡了B的水只是变成了淡黄色,仍然透明。   静置约1小时后,A的水依旧是绿色,并且底部出现一层乳白色的粉末状沉淀物。   【劣质孜然二】 掺入小颗粒 手捏成粉末   在调查中,该店老板史女士提到,店内还销售一种价格更低的孜然,“里面掺了东西,只要7块5一斤,但放在库里,需要提前一天订货,这种货不敢摆到店里面卖。”   前天,记者联系该店,要求购买5斤“便宜孜然”,店老板表示可以第二天来店内取货。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该店,老板从店门口堆放的调料角落里拎出来一个塑料袋,“已经称好了,7块5一斤,5斤算你37块钱。”   打开塑料袋,记者发现,这种孜然中掺入了一种肉眼可辨的圆柱状细小颗粒物,大小和颜色均与孜然相似,闻起来也有一种略淡的孜然香气,但用手一捏便成为粉末。放入嘴中咀嚼,没有任何味道。   “我们也不知道掺入的是什么东西,单独卖估计不好卖,你可以把这些东西掺杂在好孜然里面卖就行了。”店老板说,她保证这种东西对人没有危害。   市场内多家店铺经营者表示,的确可以进到价格便宜的劣质孜然,“但现在查得太紧,不敢卖。”   【发帖售假者】 “料子”由玉米麸皮制成   在百度贴吧的“孜然吧”里,有多人专门发帖贩卖造假孜然,并称自己是“专业掺孜然的”。记者谎称要买掺假孜然,根据帖子上留下的电话联系到其中一人。   电话中,该人自称姓王,山东人。王先生说,他们当地管掺入孜然的东西叫“料子”,成分由玉米、麸皮、面团等物制成,做成孜然大小的圆柱形,并染成孜然的颜色。“其实就跟鸡饲料原料差不多,人吃不出味儿来,但是也没有害处。”   “料子一块五一斤,多买可以优惠到一块钱,你买了回去自己掺,掺多掺少自己定。”王先生说。   他同时表示,曾听说有地方对孜然进行二次加工,使劣质孜然看起来品质更好,但他觉得“比较麻烦,懒得学”。   ■ 业内说法   正常孜然收购最低一斤11元   孜然,一种调味品,在我国的主要产地为新疆和甘肃部分地区。   在新疆喀什地区种植了21年孜然的依拉木介绍,孜然的品质分为三种,顶级的孜然为淡绿色,气味浓郁 品质稍次一些的略黄,颗粒较小 而品质最一般的就是普通的土黄色,味道不正,价格也相对便宜,这种孜然在甘肃种得比较多。   “但无论哪一种孜然,泡到水里水都不会变绿,更不会有白色的沉淀物。”依拉木表示,每年7月孜然成熟时,会有人上门收购,“我们卖给这些收购者的孜然都是100%的纯孜然。”   甘肃省民勤县的奥鑫商贸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孜然的采购与销售工作。该公司聂经理说,由于今年国内孜然种植者减少,导致价格大幅上涨。“现在,新疆孜然收购价约27元一公斤,甘肃孜然收购价约22元一公斤。”   “泡水之后水变绿的孜然,肯定被二次加工过,染点绿色是为了以次充好,掺入白色粉末和人工合成物都是为了增加重量。”聂经理说。   ■ 专家说法   “人工孜然”或含致病细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孜然泡水水变成绿色,并且水还不褪色,的确不正常,但具体是什么成分还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   范教授同时表示,对于由玉米、麸皮、面团等物制成的“人工孜然”,仅从成分上看,人吃了肯定没有害处。   “但这种类似鸡饲料的东西,在制作中是否经过消毒以及含有多少细菌便不知道了。鸡的肠胃跟人不同,许多细菌鸡吃了没事,但能够使人致病,所以这种东西还是能不吃就别吃。”范教授说。   【采购孜然小贴士】   看 有无明显掺杂,颜色、大小是否一致。   闻 味道是否香醇。   搓 手上是否有粉末残留。   泡 搅拌后,观察水的颜色和浑浊程度。
  • 超级细菌的中国现实
    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监测中,发现了3株NDM-1基因阳性细菌(即超级细菌)。   自从8月国外报道有患者感染携带NDM-1基因细菌以来,中国有没有“超级细菌”(Superbug)的问题就是公众的关注焦点,直到此次公布之前一星期,中国的官方说法还是,中国没有发现“超级细菌”。   在国外广泛报道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之后,中国的卫生部组织了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NDM-1耐药基因检测,检出3株NDM-1基因阳性细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的2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来自今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2名新生儿的粪便标本,是有NDM-1耐药基因的屎肠球菌。对该2名幼儿再次进行的NDM-1耐药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另一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自福建省一名患肺癌的老年病例分离得出,该患者已死亡,其主要死亡原因为晚期肺癌。鲍曼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感染。其在该患者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监测网络滞后   此次发现的携带NDM-1基因细菌来自相距很远的宁夏和福建 且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细菌 (一种是革兰氏阳性菌,一种是革兰氏阴性菌),差别很大,不可能来自同一感染源 住院时间分别是3月和5月。因此,几乎可以完全排除境外传入的可能,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早已存在于中国,只是未被监测到而已。这就暴露了中国监测体系的滞后。   8月份,国外出现了“超级细菌”的报道。中国开始加强印度等国外进入中国的旅客检疫。与此同时,卫生部与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平台,就开展了NDM-1耐药基因细菌的检测。   “两名新生儿是3月份患病,住院时间是10天左右。当时还没出现‘超级细菌’。按此推断,当时医院肯定不是按‘超级细菌’治疗的,应该是按腹泻、肠道感染治疗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说。后来有专家调查过一次,由于治疗档案没提取到,无法得知治疗方式。据了解,两名新生儿是在一个县级医院治疗。按卫生政策有关要求,进入医院的患者都要留存档案。但有关专家表示,“县级医院,可能管理松散”。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的实验室,从福建省一个医院报送的200多株菌株中检出1株NDM-1基因阳性鲍曼不动杆菌,经过表型鉴定、基因分析和测序,最后经过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室的平行检测,证实这株菌带有NDM-1基因。   根据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介绍,从这三名患者分离得到菌株来自“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中的医院。   在2005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决定建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初级监测网,第二部分为中心监测网。   到2010年,监测网已覆盖全国17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其中,中心网包括全国不同地区20家医院,已开展3届中心网监测工作。基础网主要为各省市的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已覆盖全国一百多家医院,每年分四个季度将临床分离菌株药敏结果上报。   但从监测网建立之始就参与其中的肖永红介绍,现有的监测是被动监测,主要是获得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等方面的信息,是对现在已经发生的耐药做一个常规的监测。这样的监测网络时间上会滞后,不适于监测新发的耐药现象,或者一些耐药率比较低的情况。   “其次,现在的监测网络只覆盖到了省会城市和三甲医院,其广度和深度都有限 而且是年度监测,一年一个报告,时效性差,”肖永红说,“监测的发展方向,在深度、广度和时效性方面都应该提高,获得技术,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研究。”   药高一尺,菌高一丈   抗生素与细菌之间的战争始于1929年弗莱明 (Fleming)的伟大发现——青霉素。抗生素首战大胜。   1943年,发现了链霉素,并在1947年投入了市场。人类战胜了结核病。抗生素再下一城。   抗生素日益发展,建立了庞大的抗菌素制药工业。在1971年至1975年达至巅峰,5年间共有52种新抗生素问世。   但形势随之逆转,从1980年代开始,每年新上市的抗生素逐年递减。一方面的原因是开发新抗生素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则是细菌快速形成的耐药性。   细菌对抗生素形成耐药性,实际上只是一种“被选择”。在数量惊人庞大的细菌群体中,细菌个体并不完全相同,彼此之间总是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突变。突变在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一直就存在,只是偶然,一些突变改变了细菌的基因,使之获得了耐药性。   在抗生素出现之前,这些产生耐药性的突变会在细菌群体中逐渐消失。但抗生素出现后,这些突变有了新的意义。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没有耐药性的细菌被杀灭了,而有耐药性的基因生存了下来,菌群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非耐药菌越来越少,耐药菌越来越多。   耐药性对于抗生素如影相随,只要使用抗生素就会形成耐药性,使用抗生素越多,形成耐药性也就越快。   此次的“超级细菌”实际上就是对几乎全部已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泛耐药菌(pan-resistantbacteria)”在9月28日,卫生部下发的《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中,“超级细菌”的正式名称也是泛耐药菌。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中心顾问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的张永信教授告诉本报记者,感染了泛耐药菌并不是不可治愈,采用多粘菌素或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方式可以治疗泛耐药菌感染。   国外的资料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经治愈的出院患者仍可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由于这类耐药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在中国检出的两类细菌都是条件致病菌。   在卫生部的《诊疗指南》中写道,“超级细菌”的“传播方式尚无研究报道,但根据患者感染情况以及细菌本身特点,可能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如污染的手和物品等方式感染。”易感人群为:“疾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机械通气等。”   张永信认为,一般公众不会轻易感染“超级细菌”,因为这些细菌是还局限在医院的特定环境中。“医生和护士天天与之打交道”,应该注意的是具有危险因素的人,如“开了大刀的人、老人、新生儿、进行化疗免疫功能下降的肿瘤病人等”。   但这次欧美国家发现的病例已经表明,“超级细菌”可以通过接受医疗服务的人体进行洲际传播。“健康人一般不会感染‘超级细菌’。即便在医院等地有接触到,回到社区一段时间后,就消失了。目前的感染还局限在特殊人群,但值得关注的是,一旦耐药性基因传到了致病性强的细菌中,情况就会变得严重。”肖永红说。   抗生素使用大国   弗莱明自微生物之间的 “抗生现象”中发现了青霉素之后,人类已经开发了超过130种抗生素,是人类医疗健康无与伦比的福音。但因为放肆随意地使用抗生素,耐药菌越来越多,耐药性的形成也越来越快。在对细菌的战斗中,人类正在失去最重要的,几乎是唯一的依靠。   在中国,抗生素不合理、不规范的使用一直普遍存在。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   抗生素在养殖业中也大量使用。这些药物一是用于预防动物生病 二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动物生长,这已是养殖业内通行的做法。这类做法的后果就是抗生素弥漫到整个环境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体内蓄积。   不惜用抗生素后果严重。中国耐药菌的分离率远高于抗生素使用受到严格控制的国家,耐药菌的形成速度也远远快于这些国家。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为例,“在印度和中国,MRSA在菌群中已经占到50%-70%,而在瑞典、丹麦、芬兰等北欧国家,还不到5%,”肖永红告诉记者,“而且2000年之后,增加的速度非常快。细菌产生突变速度相同,是抗生素泛滥的环境加快了耐药菌的形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菌,可引起皮肤、肺部、血液、关节感染。最开始,青霉素对之有效,但很快失效。后来采用了甲氧西林(半合成青霉素),仅两年就出现了耐药菌,形成了难以杀灭的MRSA。   在2004年,卫生部等部门颁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生素的使用作出了详尽的规定,随后又有2008年的48号文和2009年的38号文强化抗生素药物的使用规范。力度不可谓不大。   然而,情况虽有所改善,但执行仍旧不力。“不是每一所医院和每一位医生都能做到。”肖永红叹道。参与了《指导原则》制定的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永佩也表示,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是耐药菌急剧形成的原因之一。对于在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至今仍无明确的法规。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其实只是中国医疗体系中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一个层面。影响药物合理使用的所有因素也都影响到了抗生素的使用。例如,因“医患关系”和“举证责任倒置”产生的“保护性医疗”反映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就是多用抗生素,用好抗生素。“以药养医”的困境投射到抗生素使用上,也大大增加了其用量。
  • 广西已具"超级细菌"检测能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我国发现3例超级细菌携带者。10月27日,记者从自治区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广西尚未发现此种细菌,同时,广西已具备检测超级细菌的能力,疾控部门将立即开展搜集病人样本、实验室检测等一系列工作。卫生部门也要求全区医疗机构切实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院内感染。   疾控部门:试剂、人员均已到位   自治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林玫介绍,超级细菌具有超强抗药性,源于它带有一个强悍的基因,检测耐药菌是否带有这种特殊的基因,就能识别出它的“超级”身份。   近日,自治区疾控中心已从国家疾控中心领回了检测所需的试剂,人员技术也已到位,将马上开展相关的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将保留临床诊疗中发现的耐多药病人标本,交由疾控部门做进一步检测。疾控部门也将对既往收集保存的样本进行筛查。   据介绍,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药物已经广泛耐药。易感人群包括疾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机械通气等患者。   医疗机构:严格落实无菌操作   记者从自治区卫生厅医政处了解到,卫生部印发的超级细菌诊疗指南——《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已经发放到全区的医疗机构,并要求各医疗机构做好可能出现的感染患者的诊疗工作。   根据卫生部的指导,广西的医疗机构将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扩大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范围,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根据临床特征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由于超级细菌主要侵犯的是住院病人,因此,自治区卫生厅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几率。   药学专家:多数感冒无需抗生素   超级细菌是如何产生的?公众滥用抗生素的坏毛病难辞其咎。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危华玲说,其实在超级细菌出现以前,医院就碰到过不少泛耐药的病例。   泛耐药是指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都耐药,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细菌的耐药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就出现了超级细菌。危华玲说,当老的抗生素不起作用时,要对付这些难缠的细菌,就越来越依靠新研制出来的抗生素。可是,新药研制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细菌耐药的速度,新药也就变得越来越“短命”。   如何远离超级细菌的威胁?危华玲给公众提了四点建议:   1.使用抗生素必须诊断明确,只有细菌感染的情况才适宜使用   2.不要一感冒就用抗生素。感冒初期多数是病毒感染,只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时候,如咽喉发炎等,才应考虑用抗生素。服用抗生素来预防感冒更不可取,因为抗生素根本起不到预防作用   3.抗生素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尤其是新生儿、老人、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切忌不要自行服药。   4.如果必须吃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要自己随便停药,这样很容易使身体产生耐药性。
  • 探访山西“超级细菌”检测实验室
    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实验结果   10月26日上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国内已发现3例超级细菌(NDM-1耐药基因细菌)病例。29日,记者从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我省还未发现超级细菌病例,但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以及我省一些条件较好的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都具备了监测“超级细菌”的条件。11月1日,本报记者走进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独家探访“超级细菌”检测实地。   出了省疾控中心主楼6层的电梯向左一拐,便可以通过透明玻璃看到一个长廊,玻璃上写着“生物安全实验室,授权后方可进入”几个字,检测“超级细菌”的实验室就在里面。判定超级细菌并非难事   “嘟!”随着疾病检验科科长张凡非将门禁卡一刷,中心实验室的门应声而开。穿上隔离衣,戴上鞋套,记者跟随张凡非进入。走廊两侧有各种实验室,还有工作人员专用的更衣室、准备室、洗涤室等。几个实验室门口还贴着“生物危害”的标志。“我是全单位唯一持实验室门禁卡及密码的人,因为实验室安全性要求极高。我是第一责任人。”张凡非说。   穿过长廊,来到最里面的一间实验室。“这里就可以检测超级细菌了。”张凡非说。实验室里,两名工作人员正在一台“生物安全柜”前工作,戴着口罩、手套,全副武装。他们正在做肠道病菌试验。如果是做超级细菌的实验,专业上称“药敏试验”,第一步,也需要在生物安全柜里将病菌分纯。   “大家可以放心的是,判定超级细菌并非难事。”张凡非介绍。耐药性强的细菌并不是首次发现,而是一直存在,并且数量很多,比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而这次超级细菌引起的问题,主要是发现肠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了,产生了很强的泛耐药性,而之前这种细菌并没发现耐药性。所以说,省疾控中心实验室及我省一些条件较好的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一直就具备检测及监测这种超级细菌的条件。2—3天就可确认试验结果   药敏试验通俗的解释,就是做某一种细菌对指定的药物敏感试验。如果不敏感了,也就说明耐药了。张凡非介绍。   检测是否是超级细菌需要经过4道程序。首先要从临床上取患者感染部位的标本,比如取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然后放在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培养时间一般需要48小时。   培养出细菌后,就要进行耐药反应。耐药反应所选抗生素,是严格按照国家的监测要求进行的。目前,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所用抗生素有十几种,都是临床常用抗生素,针对不同的病菌,将不同的抗生素涂抹在药敏试纸上。之后,观察其结果。   结果有3种:敏感、中度敏感及耐药。涂抹过抗生素的药敏试纸上,都会出现直径、大小不同的药敏环儿。如果药敏环儿周围,细菌被抑制不滋生了,说明细菌对抗生素是敏感的 如果药敏环儿周围的细菌抑制情况不太明显,说明结果属于中度敏感 若药敏环儿周围的细菌依旧滋生,没有一点抑制效果,说明细菌产生了耐药性。   发现疑似耐药性反应,实验室就会将其送到中国CDC“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做基因分析,如果确认其含有耐药基因,那就可以确认这个细菌是超级细菌了。最快两三天就可以确认是否是超级细菌。一旦发现疑似耐药性反应,那么细菌的“主人”,就应第一时间被“隔离”。   整个监测过程并不复杂,但条件要求很严格。“比如菌株的存放就要求放置于-80℃的超低温环境内,”张凡非指着房间内的一个大冰柜,“那就是存放菌株的地方。”超级细菌不是传染病   “超级细菌是感染病,而非传染病。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感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并不是接触性传染病。”张凡非说。“感染性疾病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打个比方,有人吃了西瓜会拉肚子,但有人就不会。细菌感染也一样,同样的细菌,由于不同的个体免疫力不同会有不同的反应,由于细菌感染而致病的还是少数。因此,大众没必要恐慌。”   张凡非还表示,真正的问题根源是超级细菌背后反映的抗生素滥用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超级细菌才会真正无敌。”
  • 超级细菌如何检测? 需过“四道关”
    记者探访超级细菌监测室   超级细菌,最快两三天可确认   超级细菌进入大众视野,引起部分人的恐慌。我们能否建立—道抵御细菌侵袭的监测网络?超级细菌能否被及时监测?监测过程又是什么样的?今年9月底,卫生部在国内设立了19个超级细菌监测哨点医院,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齐鲁医院位列其中。10月28日,记者走进济南市中心医院门诊楼5楼的中心实验室,带您—探这个监测超级细菌的神秘场所。   工作人员正在打开生物安全柜。   耐药性强的细菌—直存在,且数量很多   “嘟”,随着工作人员门禁卡的晃动,济南市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的门应声而开。穿上隔离衣,戴上鞋套,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走进实验室,眼前是一个长长的走廊。走廊两侧有各种实验室,实验室门口都挂着“生物危害”的标志。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裴凤艳说,人体内有大量微生物存在,大多数对人体有益,比如肠道内的一些细菌,会维持肠道良好的消化环境。   穿过长廊,来到最里面的一间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这就是卫生部9月份确立的山东省两个超级细菌监测哨所之一。   该实验室工作人员纪明宇介绍,所谓的超级细菌,其实就是泛耐药细菌,这种耐药性强的细菌一直存在,并且数量很多,比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这次超级细菌引起恐慌,主要是发现肠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了,产生了很强的泛耐药性,而之前这种细菌并没发现耐药性。”   发现疑似超级细菌,“主人”立即隔离   实验室里,一位工作人员正在一台“生物安全柜”前工作,她戴着口罩、手套,全副武装。   纪明宇介绍,该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菌株培养,“我们平时都会对临床送来的各种病人标本进行监测,监测各种细菌的耐药性,并且每三个月或六个月公布一次各种细菌的耐药率。”   “大家可以放心的是,以我国目前的监测技术,判定超级细菌并非难事。”纪明宇说,针对上报的疑似菌株,可以先进行实验,确定有可疑性后,再接着做基因测试,“最快两三天就可以确认是否是超级细菌,但至今为止还没发现感染病例。”   纪明宇拿出一份卫生部9月29日下发的监测方案,监测方案要求,全国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如果发现疑似超级细菌的耐药情况,如不具备实验室监测条件,须立即将菌株送至最近的19家哨点医院。同时,须在12小时内上报至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网。   一旦发现疑似超级细菌,那么将在进行确认检验的同时,立即对其“主人”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细菌进一步扩散。“这样的监测网络一定程度上会抗拒潜在的疫情威胁。”该实验室主任汪运山说。   检测需经四道关,菌株存放双人双锁   在实验室中央的一张桌子上放着许多红色的圆盒,这是培养细菌的容器。   “检测是否是超级细菌需要经过四道程序。”裴凤艳说,首先要从临床上取患者感染部位的标本,比如取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然后放在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就像种花需要土壤一样,这种培养基也是提供细菌繁殖的土壤。”   她说,培养出细菌后,就要进行耐药反应,如果发现疑似耐药性反应,就会将其送到“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做基因分析,如果确认其含有耐药基因,那就可以确认这个细菌是超级细菌了。   整个监测过程并不复杂,但条件要求很严格。“比如单纯菌株的存放就要求放置于-80℃的超低温环境内,”纪明宇指着一间房间内的两个大冰柜,“那就是存放菌株的地方,双人双锁,必须两个人同时签字才能打开柜子取菌株。”   细菌耐药性与致病性并不成正比   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哨点医院对免疫力低下、危重症、急诊患者、南亚次大陆来我国就医的人员开展监测工作。   纪明宇说,超级细菌是感染病,而非传染病,“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之前我们国家对传染病宣传得比较多,尤其是SARS和甲流之后,而对于感染病老百姓却知之不多,其实感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并不是接触性传染病。”   “耐药性与致病性并不成正比,并且感染性疾病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汪运山打了个比喻,有人吃了西瓜会拉肚子,但有人就不会。   “细菌感染也一样,同样的细菌,由于不同的个体免疫力不同会有不同的反应,由于细菌感染而致病的还是少数。”汪运山说,“比如医院内进行侵入性手术,或者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的病人,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一般来说,通过接触或者空气传播从而感染疾病的可能很小。因此,大众没必要恐慌。”   他同时表示,超级细菌更让人可怕的是它背后反映的抗生素滥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超级细菌才会真正无敌。”   当记者走出实验室时,“控制医院内感染,从正确洗手开始”的大标语映入眼帘。裴凤艳说,“手卫生是很重要的防护措施,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是抵御任何细菌感染的良药。”   耐药监测网还需再完善   据《光明日报》报道,“耐药基因就像细菌的一件衣服,所以不是细菌耐药,而是基因耐药。”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的所长黄留玉解释说,超级细菌规范称呼应该是NDM-1耐药基因细菌。   “微生物要生存,会和人类永远处在博弈中,耐药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新耐药细菌监测对控制耐药方面,包括对抗菌药合理使用方面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永红认为,现在我国的监测网,达到了对已经发现的耐药细菌做一个常规监测的水平。   据肖永红介绍,现有的监测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目前监测已覆盖到17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而我国仅三级医院就有七八百家。   “实际上,我国上万家二级医院至今还没有被纳入到国家的监测网里。”肖永红介绍,把二级医院纳入进来是非常必要的。   滥用抗菌药严重可致命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 李亚红)北京市卫生局负责人28日称,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一旦被滥用,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伤害。因此,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引发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增强。   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毛羽说,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都属于抗菌药物滥用。滥用抗菌药物首先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据国家权威医疗部门统计,我国每年都有部分患者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致病住院,也有部分患者因滥用抗菌药物导致死亡。
  • 气候变化助长“超级细菌”兴起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本周二发布的一项报告,气候变化助长了所谓“超级细菌”的兴起,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和污染物促进了细菌生长,增加了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传播。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微生物可自然产生抗生素耐药性,但人类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该过程加速。到目前为止,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过度使用抗生素,但专家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有专家表示,气候变化导致的严重洪灾可能导致居住环境过度拥挤、卫生条件恶化和污染加剧,水中的人类排泄物、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为细菌产生耐药性创造了有利条件。UNEP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导致环境退化的相同驱动因素正在加剧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这可能会破坏我们的健康和食品系统。”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专家斯科特罗伯茨博士说:“气候变化、污染、天气模式的变化、降雨增加、拥挤加剧、城市和城镇化地区人口更密集——所有这些都为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该报告呼吁加强监管以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并将环境因素更多地纳入国际社会应对抗生素耐药性行动计划的标准中。此外,政策决策者还应该制定更严格的水卫生标准。
  • 北美新增5例超级细菌感染病例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3日报道,3名美国人和2名加拿大人被发现感染了携带NDM-1基因的细菌,他们都于近期在印度接受过医疗护理。英国一家医学杂志上个月也曾发表文章指出,在英国也有多起这样的病例,跨国医疗会带来很大风险。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建议,医院发现病例后要实施隔离措施,检查曾与病人接触过的人,以防发生传染,并在医院查寻是否有更多感染。   美国卫生部官员表示,NDM-1基因能将多种细菌变成超级细菌,能抵抗几乎所有的抗生素。迄今为止,这种基因大多在导致肠道或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中被发现。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实验室主任布兰迪利姆巴戈说,实验室给3名美国病人使用了多种治疗抗药性感染的药物,包括最新型的抗生素,但他们所携带的细菌并没被杀死。目前,医生正在将几种抗生素联合起来使用,希望能比单一抗生素更有效。两名加拿大病人目前也在使用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超级细菌并非某一种细菌,而是一种能在细菌之间传播的基因,因为最早在印度发现,被命名为NDM-1基因。一旦普通细菌获得了这种基因,就具备了抵抗几乎所有药物的能力。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传染病学主任林赛格雷森博士说,由于细菌抗药性与日俱增,而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却鲜有突破。目前科学家最担忧的是,这种基因会通过空中旅行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专家还建议,由于携带超级基因的细菌能通过手—口途径传播,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而且在医生认为不必要时,患者不要勉强医生提供抗生素。
  • 中兽药在解决“超级细菌”问题上的应用前景
    近日,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在英、美、印度、日本等国家小规模暴发,随着多种对各类抗生素有广泛抵抗力的“超级细菌”不断扩散,美国政府开始考虑,今后将禁止养猪场利用抗生素来“促进生猪上膘”的做法。面对“超级细菌”的威胁,中国的养殖业该如何应对?找什么来替代已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呢?   日前在长沙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兽药论坛上,众多专家都提到了中兽药在替代抗生素,解决“超级细菌”问题上的应用前景。   中兽药不易产生耐药性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副院长唐兆新教授指出,在养殖业中,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规模化猪场中细菌耐药性普遍,猪场长期使用低剂量的抗生素,使猪场中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而盲目地使用新抗生素和广谱抗生素,也在人为地培育致病菌的多重抗药性。   唐兆新教授认为,细菌耐药性的形成远远快于新药的研制速度。   而中草药往往通过调节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达到抑制和消除动物体内有害因子,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使用中草药后,可使动物对某些传染病的抗感染率大幅提高。   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技术经理赵文恒指出,在家禽养殖中,中兽药安全少药残且不易产生耐药性,解决了出口肉鸡出栏前停药期防病治病无药可用的大难题。抗生素治疗疾病虽然很直接,但其毒副作用对机体容易造成二次伤害。通过实践论证,中药使用一段时间后,不仅很好地治疗了疾病,还能用中药调理平衡,提高鸡群的免疫水平。   中兽药也可促生长   除了治病防病外,养殖业中,抗生素还有促生长的作用。   唐兆新指出,用麦饭石等中草药配制的猪饲料添加剂基本无毒。长期使用不但可防病,还可改善畜禽产品质量,如增加肉色和肉味。   据温氏集团的相关实验结果,使用1%中草药添加剂后,生长育肥猪在胴体重、屠宰率、瘦肉率、脂肪率背膘厚等多项重要指标上都有显著改善。同时在肌肉品味鉴定评分中,外观、嫩度、滋味、汤味等各项指标都全面超出一般猪肉。   赵文恒也认为中兽药可有效发挥肉鸡生产性能,在肉鸡生产中中药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保持快速生长,减少猝死,增强机体特异及非特异性免疫,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能够达到增料、增重的效果,同时能有效降低料肉比。   中兽药广泛应用仍须谨慎对于中兽药能否广泛替代抗生素,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陈杖榴教授就认为,中兽药对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的直接作用尽管有,但这种作用是不强的,最强的也只能达到mg/ml级的水平。   中兽药主要是通过机体起作用,因此作用特异性不强,应用应以预防作用为主。同时中兽药目前大多为粉散剂。而不同动物机体结构功能有很大差别,需要开发不同的剂型、制剂来保证中兽药作用的发挥。   陈杖榴教授还指出,尽管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已经人人皆知,但滥用中兽药也不见得就没有问题。陈杖榴教授认为,中兽药无毒、无残留、无耐药性的说法缺乏科学根据。   陈杖榴教授介绍,曾有研究指出,52种植物有致癌作用,有些动植物毒素的毒性比氰化钾还要强上许多倍。   中兽药在动物体内如何代谢、产生什么代谢产物、哪些产物有可能在可食性组织中残留等等,目前也知之甚少。中兽药是否也有残留问题,中兽药是否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据报道,美国一些养猪大户表示,美国政府的做法“缺少科学依据”,因为现在尚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猪吃抗生素和影响人类健康的超级细菌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不过,医学专家则认为,上述风险是真实存在的。2006年,欧盟已经禁止农场主让健康的生猪服用抗生素。
  • 宁夏两“超级细菌”婴儿疑在医院内感染
    宁夏两名新生儿被感染“超级细菌”的原因一直不明,10月27日,中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说,事隔数月后发现该耐药菌,现在再想查明病因已经很难。他认为,孩子感染NDM-1耐药基因细菌应该是院内感染。   课题样本现超级细菌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通报,宁夏两名患儿分别在3月8日与3月11日,在宁夏某县级医院出生,为低体重儿。   两名婴儿都在出生后2至3日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症状,目前已经治愈出院。在今年8月底到9月份开展的回顾性检查中,发现婴儿样本中有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   昨日,宁夏区疾控中心细菌学检验科科长郝琼称,发现超级细菌非常偶然。当时中心是在做腹泻的研究课题,所以搜集了很多样本,在做样本耐药菌检测时发现耐药基因,后又经中国疾控实验室专业检测证实。   “整个事情很偶然,并不是这两名婴儿出现了什么特异性的症状,才搜集的样本。”郝琼表示。   出生时未携带“超级细菌”   徐建国认为,现在想查清患儿的病因很难。事情已过多月,详细数据已查不出。   不过徐建国说,发现耐药菌后,回访结果显示孩子身上已经没有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已经治愈。他认为,NDM-1耐药基因不可能是婴儿生来就有的,感染很可能与院内环境有关。   据了解,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中,特别是机体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调的病人等。   “健康”带菌者难院外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发文认为,研究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治愈的出院患者仍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这类耐药菌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传播。   各国通常不建议对这类已出院的“健康”带菌者进行“积极的”抗菌治疗,防止应用高级别抗生素演变出耐药性更强的菌株。
  • 国产首个细菌检验质谱仪进入临床应用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 张克 通讯员 陈捷)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飞行时间质谱仪(Clin-ToF)通过北京协和医院的论证,已正式进入该医院检验科开始临床使用。根据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的实验对比,这款国产质谱仪在革兰阴性菌方面的检测与国际领先的布鲁克质谱系统鉴定效能相当。对此,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表示,这说明在一些特定的细菌检测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质谱仪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了解,这款可对细菌蛋白质组、基因组进行全方位研究的先进质谱仪由毅新博创公司研发,于2012年通过了欧盟CEIVD认证,2014年通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它能够快速检测识别革兰氏阴性菌,而这类细菌是常见的引发人体腹泻、肺炎、伤口感染等病症的病原微生物。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大夫表示,呼吸科、皮肤科、消化科、骨科、妇科等诸多科室有超过40%的疾病与细菌有关,而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由于其接收病人的特殊性,也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而快速准确检测细菌可以正确指导医生用药,避免使用无效抗生素引发的药物滥用问题,同时也能提高救治因细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的患者的效率。据协和医院检验科专家介绍说,北京协和医院本次使用这款国产质谱仪评估了该院1999年—2000年、2014年—2016年间所保存的1025株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同时利用国外先进的布鲁克质谱系统进行对比。检测结果显示,这款国产质谱仪(Clin-ToF)鉴定的准确率达98.05%,在革兰氏阴性菌方面的鉴定能力和效率方面,与国际领先技术相当。根据该评估实验所撰写的论文已于近日发表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上。据介绍,革兰氏阴性菌是多种细菌的统称,包括痢疾杆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等致病细菌,而运用质谱仪来检验细菌是检验医学领域的新技术。这种检测设备能够准确、快速地鉴定患者体内致病细菌的耐药性。通过对质谱分析,可以判断对细菌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准确判断出其对哪一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从而帮助医生拟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避免不能准确判断时,可能要尝试多种抗生素才能找到有效药物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并遏制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滥用。然而,此前很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都面临着标本检测周期过长的问题,运用质谱检测技术则可缩短至少1天的鉴定时间,而有研究证实,在重症监护室(ICU)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如果晚一小时准确治疗,病人存活率下降8%。因此,这种技术也被认为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革命,而我国此前在该领域尚无自主产品。此次检测可以说是国产医学检验质谱仪的一大突破,北京协和医院已将该仪器应用于临床检测。实际上, 除了在医疗领域之外,微生物检测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毅新博创公司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的支持下,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机构合作,已经建立了包含2200种微生物蛋白指纹图谱的数据库,可以实现以蛋白指纹图谱对微生物进行管理。据介绍,蛋白指纹图谱是每种微生物的标志物,类似于人类的指纹一样,建立这个数据库就如同给细菌一个身份证,据此可以准确辨别它们,从而为防止微生物危害人体健康筑好屏障。
  • 88%的空调散热片细菌总数超标
    新京报讯 炎热的夏天,最舒服的事情,莫过于躲在家中,开启空调纳凉。然而,有多少人在享受空调时,想到要定期对它进行清洗消毒?否则,空调将吹出看不见的细菌、真菌,甚至可以在72小时内,吹霉一碗白米饭。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对上海、北京、深圳进行实地家用空调入户调研发现:88%的空调散热片细菌总数超标,84%的空调散热片霉菌总数超标 空调散热片中检出细菌超标最高可达1000倍以上。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主任委员张流波介绍,空调除了吸附大量的灰尘外,还有螨虫、细菌、真菌等致病菌。运转时,空调内部,特别是散热片的细菌、真菌随出风口喷出,随呼吸道进入人体,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患上感冒、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因此,很多空调病不只是冷热交替造成的,空调里的污染也是祸源。   家用空调里究竟暗藏多少污染源?日前,记者随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专家和家安实验室工作人员,一起走进普通住户家,现场观测、取样,并送入实验室培养,实验结果令人瞠目。   【实验1】   空调72小时吹霉一碗米饭   实验目的:测试空调是否会产生污染。   实验过程:取两碗等量的白米饭,置于壁挂式空调下的桌子上,其中一碗盖好。关闭门窗,打开空调。72小时后,盖好的米饭只是略有变色,但敞露于空调下的那碗米饭,已经长毛,出现大片霉斑。   市民疑问:6月份开空调前,刚把过滤网用洗洁精和水刷干净了,为什么还会这样?   专家释疑: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主任委员张流波介绍,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外罩、过滤网表面就有沉积的灰尘和污垢,很容易清洗。但空调细菌最多聚集的部位——散热片却常常被忽视。   作为空调冷热交换的核心部件,散热片除积聚污垢灰尘外,还会在冷凝水作用下滋生大量病菌。加上开空调时,通常会紧闭门窗,空气不流通,特别是夏天闷热潮湿,病菌更易滋生。   【实验2】   空调散热片藏匿大量细菌   实验目的:通过肉眼,观察空调散热片上藏着多少污垢。   实验过程:选一台使用了3年多,今年尚未清洗过的家用壁挂式空调。打开空调盖,露出的过滤网上,可看到一层厚厚的灰尘,用棉签和纸巾取样。卸下过滤网,可看到青黑色的空调散热片,乍看起来灰尘不多,但用棉签在散热片上清刮,可刮出黑灰色的絮泥状物。用白色纸巾取样,可看到散热片上附着大量污垢。   市民疑问:黑色絮泥状的污垢有没有致病菌?   专家释疑:张流波介绍,专业卫生机构检测发现,家用空调散热片上藏匿着大量细菌和真菌,平均的菌落总数每平方厘米高达4765个。其中致病菌主要包括霉菌、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大量病菌。空调运转时,散热片上的致病菌随出风口喷出,进入人体,易致头晕乏力,甚至患上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实验3】   散热片污染远高于过滤网   实验目的:比较空调散热片和过滤网的污染程度。   实验过程:将实验2中收集好的样本放入培养皿,带入实验室,对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计数。72小时后,实验结果出来了。空调过滤网上的霉菌总数为每平方厘米650个,细菌总数为每平方厘米270个 散热片上的霉菌总数每平方厘米为1110个,细菌总数为3100个。   市民疑问:清洗空调,不能只洗过滤网吗?   专家释疑:家安家居环境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张世新介绍,空调污染尤其是空调散热片污染——作为夏季室内最重要的污染源的认知仍存在很大的缺口,正成为影响家人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误以为只要把空调的过滤网罩清洗一下,就算空调清洁了。实际上,空调散热片上藏匿的污染远高于过滤网。   【实验4】   清洗剂喷洒可有效杀菌   实验目的:对比空调清洗前后的污染程度。   实验过程:关闭电源,卸下过滤网,用清水洗净 对散热片表面污垢取样。从超市购买专用的空调清洗剂,均匀喷洒在散热片上。静置10至15分钟,安装好空调,打开电源。此时,可以看到排污管排出黑色污水。40分钟后,关闭空调,重新对散热片取样。   72小时后,可看到散热片清洗前的样本,霉菌培养皿中已经长出大片霉斑,霉菌含量每平方厘米2163.04个 细菌培养皿中,可看到底部呈浆糊状,其中布满淡黄色细小颗粒,细菌含量每平方厘米2599个。清洗后的霉菌和细菌培养皿基本是透明的,霉菌含量每平方厘米为9个,细菌含量每平方厘米40个。   专家释疑:张流波介绍,因为散热片无法拆下来清洗,而且由于散热片结构的特殊性,简单擦拭也无法真正清洁。建议使用空调消毒清洗剂进行清洁消毒。   ■ 建议   夏季空调应一月一清洗   张流波表示,在关闭电源、通风的环境下,对准散热片均匀喷洒,就可以解决散热片污染问题。清洗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是为了让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   为确保消毒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空调清洗消毒剂使用具备卫生许可批件的“卫消字×××××号”产品。清洗剂的味道经过通风,很快可以散去,正规消毒产品的味道对人体无害。   至于空调散热片清洗的频度,张流波说,春夏换季时,需要开启空调前,应该彻底清洗消毒一次 夏季,空调使用频繁,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每月清洗一次空调,可避免空调污染。   此外,张流波介绍,室外有的污染都会进入室内。家中尘埃,散热片上面都会有污染物,一般的空调不会去除PM2.5,除了定期清洁空调,关键还要靠居室良好的通风。
  • 延禧攻略:高贵妃究竟死于哪种细菌感染?
    有没有人在追《延禧攻略》?该古装剧一改往日女主纯良无辜小白兔的人设,一路打怪升级,战斗力爆表。成了这段时间大家热议的头号大剧!在剧中,高贵妃就是嚣张跋扈的代名词,明明只是一个贵妃,却演出了皇太后的气势,屡屡将毒手伸向皇子......比如,泥萌最爱的“五阿哥”~战斗女主终于按捺不住,在某次高贵妃在与皇上观看打铁花表演时,借着“万紫千红”的戏用铁水烫伤了高贵妃的后背,更惨的是铁水被有心之人混进了金汁,使得高贵妃的病情日渐恶化,最后自杀领盒饭走人......看到这里,很多人要问:金汁为何物?为什么这么厉害?金汁名字看似很高大上,实质却是最原始污秽,它是最肮脏的粪便和尿液熬成的金色浓稠汤汁。那么,问题来了,粪便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吗?铁的熔点有1535℃,虽然粪便中含有大量细菌,但高温不是能灭菌吗?按照铁水的高温,往铁水里加入粪水,那些细菌命再硬也早就被杀死了,还有什么能力害人? 对,实际上,金汁的作用很纯粹,就是想恶心你,心理上膈应你。高贵妃真正死因是烫伤创面细菌感染,和有没有混入金汁关系不大。人一但被烧伤,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创面渗出的体液及坏死组织会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很容易造成感染,在那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这都是分分钟要命的。也有网友感叹了,高贵妃要是活在现代,就不会被感染了,一定能活到全剧终。那么,一定是这样吗? 像高贵妃被超高温度的铁水大面积烫伤,往往导致全层皮肤的深度烧伤(医学上称为Ⅲ度烧伤),非常严重,救治难度很高。就算高贵妃活在现代,医院各种有创检查和治疗(如气管切开、留置导尿、动静脉置管等)、血液制品的输入、和抗菌素长时间全身应用都是会可引发或导致感染,如果不幸的再感染“超级细菌”,再加上像高贵妃这样“不配合”的病人,高贵妃还是有可能会全身感染而亡! 那么被烫伤的高贵妃最可能感染的病菌有哪些呢? 1.铜绿假单胞菌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本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 本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该菌有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如绿脓素(pyocynin)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素(pyoverdin)等,在血平板上会有透明溶血环。铜绿假单胞菌能产生多种致病物质,主要是内毒素、外毒素、蛋白分解酶和杀白组胞素等。其致病特点是引起继发感染,多发生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大面积烧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临床上常见的有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中耳炎、脑膜炎、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败血症等。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能天然抵抗多种抗生素,对抗生素耐药有多种耐药机制,如产生的多种β内酰胺酶、产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细菌细胞外膜蛋白改变使抗菌药进入菌体的量减少、细菌细胞膜上存在多种外排泵以及细菌旋转酶或拓扑异构酶发生改变等,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过程中,一方面充分考虑其耐药机制,选用耐药率低的药物,避免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抗菌药物广泛耐药。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各种抗生素治疗,分离菌株可能发生耐药性的改变,因此,初次分离的敏感菌株在治疗3~4 d 后应重新培养做药敏试验。 2.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直径约1μm,排列成葡萄串状,无芽胞,无鞭毛,不能运动。大多数无荚膜。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0.5~1.0mm。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常引起皮肤组织化脓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多种外毒素也可引起败血症及脓毒血症,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滥用,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始出现并逐年增多,现已遍及全球,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也称超级细菌。除甲氧西林外,MRSA对其他所有与甲氧西林结构相似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及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等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使得抗感染的难度大大增加。 3.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生鞭毛,能运动,无芽孢。目前,大肠埃希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之一,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人体各部位内源性感染。比如大面积烧伤的人,大肠杆菌侵入血流,会引起败血症。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日益增多,特别是许多广谱抗生素及新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多重耐药的肠杆科细菌对全球健康的威胁与日俱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碳青霉烯酶是菌株耐药的常见原因。 4.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阴性球杆菌,单个或成双排列,有时呈丝状或链状。无芽胞,无鞭毛,革兰染色不易脱色。在血琼脂平板上35C 培养18~24 h ,形成直径2~3 mm 、圆形、灰白色、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部分菌落呈黠液状。在麦康凯琼脂等平板上35℃培养18~24 h ,形成粉红色菌落, 48 h后菌落呈深红色,部分菌株呈黠液型菌落。鲍曼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该菌对湿热紫外线及化学消毒剂有较强抵抗力,常规消毒只能抑制其生长而不能杀灭,因此,在医院,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各种侵入性操作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一些不动杆菌伺机而动,趁机占领“阵地”且产生了耐药性,逐步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败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等,对危重患者威胁很大。特别是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发展迅猛,甚至出现“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已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 抗生素的出现如奇迹一样帮人类解决了无数的问题,使人类在与众多疾病的战斗中能够占主导地位。但近几年,抗生素的错误及过度使用,病毒和病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对人类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即便是活在现代,高贵妃依然难逃厄运。
  • 河北省正在大力筛查超级细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日通报发现三例超级细菌病例。10也27日,记者从河北省卫生厅了解到,河北省目前按照国家要求已经加强了对NDM-1耐药基因细菌的监测,并要求医疗机构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河北医大二院正在筛查超级细菌   “我们现在正在对原来留存下来的病人样本进行NDM-1耐药基因细菌筛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赵建宏说,目前在筛查过的样本中还未发现有NDM-1细菌。   “前一段时间,卫生部要求在细菌耐药监测网内的医院,如果保留有原来从患者身上分离出的细菌样本,可以进行初步筛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冯忠军说,内地检出的三例NDM-1细菌,应该就是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检测时检测出的。   河北省卫生厅要求重视医院感染的防控   据了解,按照卫生部下发的“超级细菌”诊疗指南,省卫生厅要求各医院要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重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加强医务人员用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减少院内感染发生概率。并加强NDM-1细菌的监测,发现后及时加以确认,并反馈相关科室,指导治疗与感染控制,同时按规定报告。   “NDM-1细菌的监测并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一般二级以上医院实验室都能检测出来。”冯忠军说,医生怀疑病人可能感染了NDM-1,可通过取病人的痰液、尿液等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后,就可以初步将“超级细菌”筛查出来,最终的确定需要由中国疾控中心进行。
  • 广州地铁检出超级致命性细菌
    广州地铁系统检出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由于包括甲氧西林在内的多种青霉素都难以杀死这种细菌,因此,它引发的感染可能导致死亡。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姚振江带领的研究团队完成了这一研究。他们在广州地铁的7条线路(1,2,3,4,5,8号线和APM)上采集了320个样本,取样点涉及32个地铁车站,包括地铁中经常被乘客触碰的位置,例如扶手、座椅、售票机、自动扶梯等。研究人员发现,60.31%(193个)的取样点含有耐药的葡萄球菌,其中8个含有超级细菌,检出率2.5%。姚振江表示,一般而言,人群中携带超级细菌的比例约为1%-5%,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等问题,这一比例有升高的趋势。广州地铁上超级细菌的检出率与此前日本一列火车上的检出率持平。姚振江提醒,感染超级细菌虽然比较危险,但不用恐慌。正常人如果手上没有伤口,而且勤洗手,不用担心感染。超级细菌对免疫力较差的人威胁比较大,从传染病防控角度来看,地铁是可能是超级细菌和其他耐药菌的传染源之一,应该进行更严格感染控制和监控措施,比如加强消毒,乘客也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护。人博卡病毒IgM(BocavirusIgM)ELISA检测试剂盒
  • 台摄影师遭枪击后染“超级细菌” 带菌者已出院
    台湾卫生部门负责人杨志良   目前,在国际间引起高度重视、被视为“超级细菌”的 NDM-1 抗药性细菌,近日在台湾地区也被发现。   台当局卫生署日前证实,感染者是曾在印度意外遭受枪伤的TVBS《食尚玩家》节目外景小组的柯姓摄影师。据悉,他在当地就医时确定感染了带有抗药性基因的超级细菌(NDM-1),所幸他并未发病,属于肠道无症状带菌者,因此被认定不属于法定传染病病例,目前已出院回家。   带菌者已经出院回家   台湾出现首例确诊的“超级细菌”带原者,使得全台顿时笼罩在疫病风暴中,台湾“卫生署” 署长杨志良成为新闻焦点人物。由于柯姓摄影师伤口复原情形与健康状况良好,医生并不建议对无症状的带菌者进行积极治疗或隔离措施,台“疾管局”已同意他先行出院,只需定期追踪即可。不过,部分医界及专家认为此举不妥,担心“超级细菌”的疫情会因此扩大。对此,杨志良用乌纱帽担保,请民众不要担心。   杨志良5日上午在台湾“立法院”外接受媒体询问时说:“由于是第4 级传染病,所以依法不能隔离,只能让带原者返家 而且当事人是一个健康的带原者,经过与专家讨论认为,若带病原者留在医院内,反而容易造成院内感染。”杨志良表示,这个健康的带原者,回到社区反而是比较安全的。   不过,面对立委质问“超级细菌”在台湾的防范措施,杨志良也指出,“我们一定是挡不住的”,因为“超级细菌”有健康的带原者,又有潜伏期,就像登革热一样。不可能因此停止一切经济活动,不让人进出,“这是做不到的”。   杨志良认为,目前最重要是提升医院感控能力,“我要先讲明白,它是挡不住的”,但也不是随便接触或吐痰、咳嗽就能感染,它绝对不会像甲型H1N1 流感一样迅速蔓延。因为传染途径不同,“超级细菌”要经由伤口传播,就像乙型肝炎一样,并不是那么容易传染。   过度担心没必要   面对各方质疑,杨志良不惜再度赌上乌纱帽来回应。杨志良说,“它(超级细菌)是一个问题,但绝对不是马上会变成一个全台湾性公共卫生的大危机”,卫生单位也会持续追踪。他认为台湾的防疫与世界任一地区相比都不会差,如果未来“超级细菌”的疫情真的在台湾扩散,欢迎立委把他炒鱿鱼换掉,他 “乐于下台”。   NDM-1 抗药性细菌又被称为“超级细菌”,是一种抗药性基因。病患主要以腹膜炎等腹腔内感染为主,被认为源自于印度、巴基斯坦,目前已在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此次在台湾是首度检出。   台湾有关部门也提醒台湾民众,前往印度经商或旅游时,如需接受当地医疗服务,应当特别注意防疫。台湾感染科医师还呼吁民众一定要养成随时洗手的习惯,疑似感染者上完洗手间,也应盖上马桶盖并彻底冲干净,避免超级细菌在社区蔓延,再通过饮食进入体内造成感染。
  • 告诉你个秘密:细菌是可以闻出来的
    p   科学家想要知道水中是否存在细菌,通常有两种办法。第一,将样本带回实验室培养,通过计算细菌数量来确定细菌浓度 第二,通过气相色谱仪或质谱仪来分析样品,但这种方法成本较高。现在,韩国首尔大学开发出了一种“电子生物鼻”,它对细菌的嗅觉比上述技术更加敏感。 /p p   当水中细菌达到一定浓度时,我们一般能够通过气味发现它们。即使水中存在的这些微生物不能对人体产生足够危害,但人们还是难以接受饮用水的异常气味。研究人员利用实验室培养人类的嗅觉受体,结合碳纳米晶体管研制而成的电子生物鼻,其工作形式类似于人类鼻子,可实时检测气味分子的存在。 /p p   研究人员表示,两种特殊的受体能被选用,是由于它们能检测出两种常见的嗅味物质:土臭嗅和2-甲基异冰片。与人类的鼻子不同,电子生物鼻能在混合了多种其他气味的条件下,依旧准确地检测出它们,甚至在水中浓度低至10纳克/升也可测出。 /p p   研究人员表示,人类鼻子有大约400个不同的嗅觉受体,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所有的嗅觉受体全部开发出来,那么电子生物鼻就能将我们闻到的所有气味,在低浓度的条件下都检测出来。 /p p   一旦将其细化与完善,这项技术不仅能检测出细菌,而且能检测出某些疾病和非法药品。它还有可能被用在其他产品的发展上,如:香水、酒和咖啡等,甚至在将来建立一个气味数据库,包括所有常见的“气味代码”。 /p p br/ /p
  • 中国三例超级细菌病例仍未查出传播途径
    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三起感染超级耐药致病细菌病例,但截至目前为止,超级细菌的传播途径仍无法定性。   据专家介绍,该种细菌的背后,与滥用抗生素有着直接的关系,直到目前,未找到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还是接触性传播无法定性。唯一可以暂时定性的一点是该细菌是一种“医院内的相关性感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表示,目前看,该耐药性细菌的感染方式是医院相关性感染,国外报告的病例都是医院的病例,而中国目前发现的三例,也都是在医院。而超级细菌事实上只是表现出一种耐药性,还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细菌,不会传染,只是感染。也不会引起其他疾病。   徐建国称,有关资料显示,两名新生儿属于正常分娩,但体重比较低,低于正常新生儿的体重。低体重儿一般营养跟不上,也许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刚生下来4天就出现拉肚子。   “两名新生儿是3月份患病,住院时间是10多天左右。当时还没关于超级细菌的报道。按此推断,当时医院肯定不是按超级细菌治疗的,应该是按腹泻、肠道感染治疗的。”徐建国介绍,专家们调查过一次,由于治疗档案没提取到,治疗方式无法预知。   据了解,两名新生儿是在一个县级医院治疗。按卫生政策有关要求,进入医院的患者都要留存档案。但有关专家表示,县级医院,可能管理比较松散。
  • 质谱追“凶” | 夏日清凉,谨防细菌感染!
    炎炎夏日,舒适又健康的运动莫过于游泳,然而游泳之后有人会出现眼部、耳朵或者皮肤的一些不适症状,这些有可能是泳池水中的微生物所导致的感染。目前,国内对外开放的正规游泳池池水都会用氯进行消毒处理,因为氯溶于水中时能分解成次氯酸和次氯酸盐这两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会破解微生物的保护层。有些微生物是能够在氯的威力下被杀灭的,如容易引发淋病的淋病奈瑟菌、容易引发梅毒的梅毒螺旋体、容易引发腹泻的志贺氏杆菌、容易引发肺炎的军团杆菌,以及大肠杆菌、艾滋病毒,都是不能在消毒环境中存活的。但是,有些微生物是不能被消毒剂杀灭的,例如绿脓杆菌,又称铜绿假单胞菌(学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它会引发炎症和脓肿。绿脓杆菌,1882年首先由Gersard从伤口脓液中分离到,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好氧、呈长棒形的细菌,只有单向的运动性。它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细菌,且对植物亦是机会性感染的,感染后因脓汁和渗出液等病料呈绿色,故得名。绿脓杆菌的分离培养及电镜照片(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绿脓杆菌感染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和组织,严重时会引起心内膜炎、胃肠炎、脓胸甚至败血症。所以,当游泳后出现炎症和脓肿就医时,临床能否更快、更准确地鉴定是否为绿脓杆菌感染、或是其它微生物感染,就变得更加的重要了。精准医疗源于精准诊断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是广州禾信康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信康源”)在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和先进制造工艺下,历时5年,完全自主、正向开发的一款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法(MALDI)的质谱检测系统,主要应用于微生物菌株鉴定、病毒核酸检测、蛋白多肽分析等方面,具有检测通量大、准确可靠、经济快速、样品耗费量少与操作简单等优势。质谱技术应用于细菌等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分析,是利用标准菌株绘制微生物的蛋白质指纹图谱存储形成数据库。再将待检微生物的质谱数据图与数据库中的标准蛋白指纹图谱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实现细菌、真菌、分枝杆菌、厌氧菌等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分型,相比于表型鉴定、生理生化法、化学发光法等传统的微生物鉴定技术,质谱技术在鉴定速度、结果准确率、技术成本、质量控制、操作便捷等各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是微生物检验技术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革新。Figure 1禾信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实测铜绿假单胞菌硬件系统一体化免清洗离子源,集成独创的微小角度激光入射,有效提高灵敏度;智能化、高抽速真空泵系统,进靶即可采样,无需等待;超高频、长寿命固体激光器,信号采集及寿命均优于传统氮气激光器,使得样品分析速度更快,终身免维护;高稳定性信号采集系统,极大提升了仪器的重复性;模块化设计,内置前级泵,整机结构更加紧凑,维护简单。软件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控制采集软件,全过程智能化监控仪器状态,可自由切换多个数据库;提供专业的菌种中文名称,无需另外翻译,国内客户使用更便捷;多台云服务器同时执行鉴定,全面提升鉴定效率,可及时完成软件升级与数据库更新。数据库源于中国疾控中心(CDC)多年研究积累,品质保证,包含3500余种、60000余株菌种谱图,满足多应用领域的检测需求;数据库存于云服务器,可随时更新,客户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建立自己的专属数据库。小贴士:如何找干净的泳池呢?1、看池水;要看水面有无颗粒漂浮,池底有无沉淀,池水的泡沫能否在15秒内消散。以8道泳池为例,站到泳池侧面穿过水面看第四、五泳道线,如果看不到说明水质不好。2、看证件;看看卫生许可证,员工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等信息是否公示在游泳池旁,是否公示了当日水质情况,包括水温、PH值、余氯浓度、投放消毒药情况、循环水次数或新注入水量等。3、看池底;看看泳池底部,或泳池旁边的出水口,看是否有水源源不断进出的现象。如果有,则说明其水循环消毒装置在正常运作,可放心戏水游泳。4、看设施;正规的游泳池更衣后必须通过强制性淋浴和含有较高余氯的浸脚消毒池可以进入游泳池。
  • 专家:预防“超级细菌”的关键是抵制滥用抗生素
    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出现的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的超级病菌在我国出现了。10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报告称我国检出3例超级细菌病例。3个病例来自宁夏和福建,其中一例因肺癌死亡。“超级细菌”的露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怎样一个病菌?为什么耐药?什么人容易感染?老百姓如何应对、预防“超级细菌”?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疾控、医疗专家。   超级细菌能自由复制移动   广西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周向阳称,这次,人们将在印度首先发现耐药病菌称为“超级细菌”,主要是因为此类细菌对绝大多数现有的抗菌药物耐药,并根据发现地命名为(NDM-1)新型超级病菌。   面对这种超级病菌,我国卫生部门高度重视,专门组织专家制定了相关诊疗指南。据指南介绍,此类细菌能够产生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广泛耐药。   实际上60%—70%的细菌都有耐药性,但不会对全部的抗菌药物耐药,而超级病菌则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而细菌虽小,但很聪明,耐药的方式有多种机制。周向阳说,有的细菌耐药是能分解抗生素,使药物失效 有的细菌则是采用抽水的方式,将到来的抗生素泵出细胞,从而不受危害。超级病菌的这种耐药性是以DNA 的结构出现的,带有耐药基因的质粒在细菌细胞里,它可以在细菌中自由复制和移动,从而使这种病菌有传播变异的惊人潜能。   滥用抗生素催生超级细菌   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据介绍,所有的“超级细菌”都是由普通细菌变异而成的。也正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超级细菌”。   除了人在治病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外,养殖鸡、鸭、鱼等农产品时,养殖户也使用抗生素给鸡、鸭、鱼等防病治病。这种情况下,自然环境中的一些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死亡,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细菌会生存下来,从而产生耐药细菌。不知不觉的循环,变异细菌越来越多,人类费大力气研制出的新药,寿命越来越短。这些都会威胁到人的健康。   住院病人易感染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的传播途径和普通细菌一样。   “由于医院的病人集中,经常进行手术、器械操作,也就成了超级病菌传播的高危地带。”周向阳说,易感人群包括疾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机械通气等患者。感染超级病菌后,并不会马上发病,当人的免疫力降低时才会发病,发病后才会发现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   据卫生部制定的诊疗指南介绍,超级病菌的传播方式尚无研究报道,但根据患者感染情况以及细菌本身特点,可能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如污染的手和物品等方式感染。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等。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无效,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治疗无效,需要考虑产NDM-1细菌感染可能,及时采集临床样本进行细菌检测。   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超级细菌   今年9月底,国家卫生部召集各省有关人员,专门就超级病菌的出现,举办了一个培训会。会上介绍了超级病菌的最新情况,及预防和控制。   参加培训的周向阳告诉记者,超级病菌的传播途径和普通细菌一样,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开放的腔道、溃烂的伤口都易粘染细菌。因此预防超级病菌,首先是医院,在易感染病菌的环节做好消毒。如公共场所中的门把手。医务人员和去过医院的人,要勤洗手。尤其是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用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普通人如何预防超级病菌呢?专家呼吁,预防更多的细菌突变成超级细菌,关键是整个社会要在各个环节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普通人要做到勤洗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自身免疫力是对付超级细菌的最好武器。   区医院临床药学中心危华玲主任医师告诉记者,90%以上的初期感冒是病毒引起,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更没有必要服用抗菌药物来防病。抗菌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要自行购买。本来你的病只需要使用二代青霉素就可治愈的,你使用了最新的青霉素治病,病好了,但下次生病时,病菌会对所有青霉素耐药。作为不知道专业知识的普通人,平时小病,能不用抗菌药物就不用 只在有病症的情况下,经医生指导服用抗菌药物,同时不要自行去药店买抗菌药物。出入医疗场所,一定要记得消毒、洗手,做好最基本的个人卫生防护,以免细菌持续扩散。
  • 气候变暖使致命细菌感染增加
    气候持续变暖影响的不只是动植物,还有肉眼难见的细菌。不过对后者来说,气候变暖带来的不是毁灭而是生长的温床。近日,一项发表于《科学报告》的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导致美国部分海岸创伤弧菌引发的致命感染和传播增加。30年来,美国东海岸创伤弧菌感染人数从每年10人上升到了每年80人,成为此类感染的全球热点区域。该研究利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988年~2018年的创伤弧菌感染数据,首次模拟绘制了创伤弧菌病例在美国东海岸线的位置变化。这是第一项探索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未来疾病传播的研究。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浅海岸。当人们的伤口、昆虫叮咬的部位接触海水时,就可能被创伤弧菌感染。这种感染通常在夏天达到高峰,传播迅速,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创伤弧菌又有“食肉细菌”之称,感染死亡概率为1/5,许多幸存下来的人也都不得不截肢。该研究发现,创伤弧菌感染在美国正向北蔓延。20世纪80年代末,墨西哥湾和大西洋南部海岸发现了创伤弧菌感染病例,而乔治亚北部这种感染还很少见。但是现在,就连更北部的费城也出现了这种细菌感染。研究人员预测,2041年~2060年,创伤弧菌感染可能会蔓延到纽约周围的人口中心区域,加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易被感染,每年病例数可能会翻一番。而到2081年~2100年,在中高排放和全球变暖背景下,美国东部都可能出现这种感染。“预计感染人数的增加凸显了在受影响地区提高个人和公共卫生意识的必要性。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在出现症状时及时采取行动是防止重大健康威胁发生的必要条件。”该研究主要作者、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EA)环境科学学院的Elizabeth Archer说。Archer指出,气候变化对世界海岸线的影响可能特别大,因为海岸线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之间的主要边界之一,也是人类疾病的重要来源。“我们的研究表明,到21世纪末,创伤弧菌感染将进一步向北延伸,其延伸程度则取决于变暖程度,也取决于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研究小组建议,可以通过海洋或特定弧菌预警系统,实时报告个人和卫生当局危险环境条件,加强高危群体对感染的认识,并在感染高峰期的热点沿海区域设立警告标识。研究合著者、UEA 教授Iain Lake表示:“观察到创伤弧菌病例沿美国东海岸向北扩展,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健康和海岸线产生了影响。了解未来可能发生的病例将有助于卫生部门早做打算。”
  • 卫生部提名6类药物治疗“抗击”超级细菌
    国际上“叫嚣”了3个月的“超级细菌”终于在中国内地现身。   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目前该中心已检出三株DNM-1基因阳性细菌。这也是中国内地首次公布发现了“超级细菌”的感染病例。此前,我国香港地区曾公布发现相关感染病例。据了解,2010年,我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已覆盖17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   而据记者获悉,卫生部最近下发了《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推荐了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磷霉素等6类药物。相关行业研究员分析,这将利好于一些和抗生素相关的药企,如安科生物、海王生物、莱美药业等。   两名患儿没出国记录   自今年8月起,带有NDM-1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在英、美、加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传播,造成数百人感染。   10月2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发布消息称,近期该中心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实验室,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DNM-1耐药基因检测中,共检出三株DNM-1基因阳性细菌。其中,2株细菌为屎肠球菌由宁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菌株分离自该区某医院的两名新生儿粪便标本。   这两个病例分别为3月8日与3月11日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县级医院出生的婴儿,均为低体重儿。两名患儿均于出生后2~3日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一名患儿还伴有缺氧表现,分别在住院治疗9天和14天后痊愈出院,目前两患儿健康状况良好。中国疾控中心指出,这两名患者并没有出国记录。   此外,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还检出了一例鲍曼不动杆菌,由福建省某医院送检,菌株分离自该医院的一名83岁的住院老年患者标本。该患者已经于6月11日死于肺癌晚期,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该患者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不会在普通人群中传播   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周黎明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超级细菌”主要在住院病人中引起感染,不会在社区的普通人群中广泛传播,无需恐慌。她同时表示,“细菌耐药性并不是新问题,在我国医院中,以往也曾发生过类似的现象,相关的防控工作,其实医院的传染科一直在做。”   据新华社的报道,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肖永红介绍,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经治愈的出院患者仍可携带DNM-1耐药基因细菌,但由于这类耐药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它们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   目前,各国通常不建议对这类已出院的“健康”带菌者进行“积极的”抗菌治疗,防止应用高级别抗生素引起病例体内菌群失调,甚至由于高级别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演变出耐药性更强的菌株。   专家表示,对这类带菌者,主要是在治愈原有疾病基础上,提高机体抵抗力。   官方推荐6类药物   为了防控耐药细菌,卫生部在全国建立耐药细菌监控网络,要求各地发现“超级细菌”要在12小时内报告。   此外,在近日下发的《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中,卫生部还推荐了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磷霉素这6类药物。   具体推荐的治疗方案包括:对于轻、中度感染,敏感药物单用即可,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磷霉素等,也可以联合用药,无效患者可以选用替加环素、多粘菌素 对于重度感染,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敏感或相对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   周黎明表示,卫生部推荐的药,是对细菌耐药性相对较低的药物,但对每一个病例来说,还需要医院根据个体差异来决定用药。   在分析“超级细菌”现身国内这一事件对国内企业的影响时,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将利好于一些和抗生素相关的药企,如安科生物、海王生物、莱美药业等。   “另外,受到利好影响的公司还包括双鹭药业及华神集团等基因抗体药物公司,科华生物、达安基因等基因检测服务公司,新华医疗等消毒医疗器械公司,以及海正药业及华海药业等原料药公司。”郭凡礼指出。   中国攻关“超级细菌”   国家卫生部在近日发布的 “专家解读耐药细菌知识”中称,抗菌药物替代产品,如抗菌多肽、噬菌体等,大多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离临床应用还很遥远。   “之所以称其‘超级’,正是因为在临床应用上暂时还没有特效药。”周黎明说。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办公室徐小姐指出,上海药物研究所已经成立了“抗NDM-1药物研究联合攻关小组”,重点开展“超级细菌靶标确证及感染机制研究”、“抗超级细菌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抗超级细菌化合物的设计与筛选”和“大规模化合物样品的合成”的研究。   徐小姐告诉记者“但是这个研究也刚刚启动不久,具体什么时候会有成果尚不清楚。”
  • 深圳未发现“超级细菌” 三类人群易受攻击
    10月27日,深圳市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马汉武表示,深圳的流感、感染性腹泻等多个传染病监测网络都在进行耐药性监测,尚未发现超级细菌。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年老体弱者、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的人、创伤性介入治疗者(手术病人、气管插管病人)更容易受到超级细菌攻击。   马汉武说,根据卫生部关于超级细菌的诊疗文件,超级细菌可能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感染,感染后患者临床表现与敏感细菌无差别,但采用一般抗菌治疗无效。因此,超级细菌不同于SA R S病毒和甲流病毒,普通人并不容易被感染。   市民如何预防远离这种细菌呢?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治科副主任朱子犁认为,首先是个人体质的锻炼,其次是洗手等卫生习惯的坚持。马汉武提醒,市民不要随意到药店采购或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果确实因为生病需要使用,那么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执行,因为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往往容易给耐药菌提供了“温床”。   马汉武表示,市民也不要恐慌超级细菌,和甲流病毒比,它的人际间传播能力不强,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此外,细菌的致病能力相对较弱,报告的死亡病例原因也是肺癌晚期,超级细菌在整个病症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确。
  • 世卫组织释疑“超级细菌” 元凶为抗生素滥用
    8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称,目前席卷全球并引发热议的“超级细菌”可以确定是一种“多重耐药菌”,抗生素的滥用是其产生的罪魁祸首。   8月11日,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刊载的一份研究报告最先披露了这一类携带“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NDM-1)基因的超级耐药细菌,称其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极强的抗药性。论文还警告称,“NDM-1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可能性极高”。   媒体报道则称,自今年6月第一个死亡病例以来,全球至少已有170人被感染,5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目前掌握的相关病例报告绝大多数仍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另外,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瑞典也出现了受感染者。“超级细菌可能向更多国家蔓延。”   在经历了H1N1和SARS的全球肆虐之后,“超级细菌”的扩散立刻触动了民众敏感的神经,引起全球恐慌。   18日,中国卫生部为此专门召开研讨会。与会专家解释说,“超级细菌”是一种感染,不是传染病,公众无需恐慌。世卫发言人也称,“超级细菌”其实是一种新型“多重耐药菌”,它的最大危险在于“会影响对感染疾病的治疗”。   该发言人指出,“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并非前所未有,也不是意料之外”,“在医院、社区甚至是农场中,频繁或过量地使用抗生素都有可能产生多重耐药菌”,“逃过药物存活下来,也是细菌自身的生存机制”。   世卫组织早在今年5月就曾对合理用药发出警告指出,全球有50%以上的药物售卖和使用是错误甚至非法的。同时,有近一半病患无法得到合理用药。在美国和欧洲,由于耐药性细菌所导致的病情拖延甚至不治每年耗费40至50亿美元和90亿欧元。   世卫组织提醒,多重耐药菌的产生警示公共卫生领域必须及时跟踪和检测其传播方式和流行病学特征。各国要做好应对准备,加强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控和监测,并且加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监管,以减少这类耐药细菌的产生。
  • 研究称“毒奶粉”的毒性与肠道细菌有关
    原标题:“毒奶粉”的毒性与肠道细菌有关   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北卡来罗纳大学格林波洛分校的研究人员对近年来毒奶粉事件中的主角——“三聚氰胺”在哺乳动物体内的毒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子刊《科学—转化医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贾伟(Wei Jia)教授(贾伟科学网博客)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赵爱华(Aihua Zhao)副教授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于制造塑料、涂料、化肥等化工产品的工业原料。由于其含氮量高达66.6%,近年来该化合物被一些不法厂家添加进牛奶用以增加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2007年美国发生猫、狗等动物中毒死亡的事件,经查这些中毒的动物曾经食用了被添加三聚氰胺的宠物食品。在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件中,中国多个省份数万名婴儿因食用被添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后出现肾结石和肾功能衰竭。   由于三聚氰胺被认为在人体中不吸收,难以单独形成结石,迄今其临床毒性机制一直不甚明了。这项研究工作首次发现了2008年中国毒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引发的婴幼儿肾衰竭是和肠道细菌的代谢有着密切关系。一些肠道细菌,尤其是Klebisella属的细菌,具有代谢含氮化合物的活性,能够在肠道中代谢三聚氰胺,转化为三聚氰酸并逐步将其降解。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本身毒性极低,但极易互相结合形成晶体,这两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肾小管中与尿酸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类的结石,堵塞肾小管,导致肾毒性。   研究人员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由三聚氰胺单一化合物导致的肾毒性大鼠模型的肾脏中有结石形成,同时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也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他们提出了三聚氰胺的毒性和肠道细菌代谢存在相关性的假说,并在实验中发现三聚氰胺的肾毒性在大鼠肠道细菌通过广谱抗生素抑制时出现显著的下降。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三聚氰胺可以被实验动物的粪便中培养出的肠道细菌所降解,这些肠道菌利用三聚氰胺作为氮源进行生物降解,通过连续脱氨基作用逐步形成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研究者在种类繁多的肠道细菌中发现Klebsiella属的细菌并验证了其对三聚氰胺转化能力,他们将Klebsiella属细菌定植于大鼠的肠道中,发现三聚氰胺的毒性显著增加,肾脏中的结石数目增多。由此明确肠道细菌尤其是Klebsiella属能转化三聚氰胺生成三聚氰酸,进而产生结晶而具有肾毒性。研究者最后通过肾脏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尿酸的比例,以及体外重结晶实验,推断出三聚氰胺在肾脏中形成结石的动态过程,即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首先结合形成晶核,继而形成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尿酸的共结晶,结石堵塞肾小管导致肾脏中毒。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饮食、药物的代谢能力和生物反应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而这些代谢和毒性反应上的个体差异很大程度上可能来自于肠道微生物的差异。相关研究发现,不到1%的婴幼儿在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后出现三聚氰胺所致的肾毒性和泌尿系统疾病,这样的结果提示这一部分婴幼儿之所以发生中毒现象,是由于他们的肠道含有较高丰度的能够代谢三聚氰胺的细菌如Klebsiella菌的缘故。
  • 美发现“超级细菌”变种 对几乎所有抗生素耐药
    据美国媒体9月13日报道,美方近日在国内三个州发现感染了新型“超级细菌”的患者,其体内变异了的“超级细菌”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刀枪不入”。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科学家介绍,患者们分别来自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州和伊利诺伊州。除美国本土外,加拿大也发现了两例“超级细菌”感染者。所有感染者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在近期入住过印度的医院,在那里接受过治疗。   科学家表示,“超级细菌”实际上是一种抗药基因,学名为“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简称NDM-1)。NDM-1基因具有强大的抗药性,能够分解绝大多数的抗生素。由于该基因还可能潜入其它种类的细菌并互相传递蔓延,因此被称为“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是去年被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学者蒂莫西发现、确认的,他在一名曾于印度住院治疗的瑞典病人身上的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中找到了这种基因。   日前在治疗美国的几位患者时,医生发现一般的抗生素根本无法杀死他们体内的细菌,包括那些“医生在最后时刻不得已才会开出的具有强大功效的抗生素”也对这些人体内的细菌束手无策。最终,医生发现原来他们体内的细菌都被“超级细菌”所“感染”了,才会变得如此强大。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医学家林赛?格雷森称,细菌的抗药能力一直在增强,而人类在发现更强抗生素方面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超级细菌”大范围传播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愈演愈烈的“超级细菌”危机,医学界目前还没有研究出根本性的治疗方法,只能提醒民众勤洗手、勤搞卫生,同时也提醒医生和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根据病情需要给出合适剂量和种类的抗生素,不要滥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