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细胞内相互作用

仪器信息网细胞内相互作用专题为您整合细胞内相互作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细胞内相互作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细胞内相互作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细胞内相互作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细胞内相互作用话题讨论。

细胞内相互作用相关的资讯

  • 拉曼光谱解密细胞内结冰如何影响细胞活性
    冷冻保存技术是将细胞长期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从而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据1970年代以来的研究显示,多种类型细胞冷冻保存后的存活率会随着冷冻速率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种类细胞的存活率与冷冻速率呈倒U形关系:即当超过最佳冷却速率后,细胞存活率随冷冻速率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当低于最佳冷却速率时,细胞存活率随冷冻速率的降低而迅速下降。在快速冷冻速率下,细胞内的冰晶形成(Intracellular ice formation,IIF)会对细胞造成损害,并随着冷冻速率的增加导致细胞活性丧失。然而,IIF的机制仍无定论,目前业内存在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假设:(1)Mazur假设称细胞外冰晶可以穿过膜孔生长进而诱导细胞内冰晶形成;(2)Asahina则认为冷冻直接破坏细胞膜是导致IIF的原因;(3)Toner等人则提出表面催化形成晶核是造成IIF的原因。  传统低温光学显微镜技术是有限的,高速图像采集和双光子显微镜可以提高观察细胞冷冻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虽然可以在低温下观察细胞反应,却不能与每个细胞的活性相关联。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可对细胞进行无标记检测,并可用于细胞内水的热力学状态(即液态水与冰)等化学属性进行识别,因此可作为探究细胞冷冻反应的有力工具。此外,显微拉曼光谱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可区分细胞膜、线粒体等亚细胞结构的能力意味着该工具可用于进一步探究IIF及其成因,并通过拉曼光谱能够直接表征IIF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进而判别冷冻细胞后的活性。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团队在Biophysical Journal发表题为“CharacterizingIntracellular Ice Formation of Lymphoblasts Using Low-Temperature RamanSpectroscopy”的研究成果(图1)[1]。研究结果表明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可用于研究细胞在不同冷冻速率和冷冻液成分下的冷冻反应。通过拉曼光谱发现胞内冰晶形成并不一定会导致细胞死亡,但细胞内冰晶的数量及大小会影响细胞活性。另外研究还发现,细胞内冰晶形成靠近于细胞膜并靠近于细胞外冰晶,而通过增加细胞膜和细胞外冰晶间的距离可以减少IIF;实验使用细胞松弛素D破坏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以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来增加胞内冰晶形成量,当存在胞内冰晶时,可以显著的观察到细胞内渗透梯度,这些观察结果揭示了细胞膜与胞外冰晶的相互作用是导致IIF的原因。图1 研究成果(图源:[1])  此项研究选用Jurkat细胞作为淋巴细胞的模型细胞,采用的共聚焦显微拉曼系统Alpha 300R配备:UHTS300光谱仪、600 l/mm光栅以及DV401 CCD检测器。激发光源波长为532 nm,100×物镜(NA=0.9),聚焦在被测物上的光功率为10mW,显微分辨率约为296 nm。将细胞冷冻至-50℃,并在成像前保持20分钟。每幅图像有60×60个像素,每个像素点采集的积分时间为0.2秒,因此,对整个细胞进行成像总共需要12分钟。分别在第20、80和140分钟时对相同细胞进行拉曼光谱成像采集,以排除来自激光照射带来的光损伤/光漂白的热量影响。  单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分布被作为冷冻状态下细胞活性的衡量标准,其拉曼成像结果与台盼蓝染色结果高度一致。细胞色素c的空间分布使用 Moran' s I量化,并被用作细胞活性的标记。Moran' s I是一种基于信号位置和强度的进行空间相关性度量的方法,其值为-1时表示信号完全分散,+1时表示信号完全相关,0时表示信号随机分布。细胞色素c在750、1127、1314和1585 cm-1处具有强烈的拉曼信号,本实验以1127 cm-1作为标记峰用于生成细胞色素c的拉曼成像,并通过吖啶橙/碘化丙啶(Acridine orange/Propidium iodide,AO/PI)染色验证解冻后细胞的活性。根据常见的细胞内、外物质的特征峰位置(表1,图2),整合每个像素的光谱来组合拉曼成像,表征冰晶的大小、冷冻保护剂的细胞内浓度以及外部冰与细胞膜的接近程度。表1 拉曼光谱的波数分布数据来源:[1]∣制表:生物探索编辑团队图2 不同物质的拉曼光谱(图源:[1])  注:1)海藻糖;2)葡聚糖;3)DMSO;4)=细胞色素c;5)冰;6)冷冻保存在10% DMSO中的Jurkat细胞。根据左边的特定信号渲染出右边图像,并以光学显微镜图像为参考。  结果发现:1  细胞色素c的拉曼光谱可表征细胞复温后活性  解冻后细胞复苏率与冷冻速率的之间的函数绘制曲线呈倒U形,可知“最佳”冷冻速率为1-3℃/min,当冷冻速率高于该曲线时认为是过快的,并会与IIF相关(图3A)。在冷冻细胞的不同焦平面上获得的拉曼成像显示,细胞中间(中心)的细胞色素c图像提供了最强的信号(图3B)。台盼蓝染色阴性细胞(活细胞)的细胞色素c局部拉曼信号强且最低Moran' s I值为0.65,而台盼蓝染色阳性细胞(死细胞)没有可区分的细胞色素c拉曼峰(图3C)。因此,可使用0.65的Moran' s I值作为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的阈值水平。图3 Jurkat细胞活性的拉曼检测(图源:[1])  注:(A)在10% DMSO中冷冻Jurkat细胞后的复苏率与冷冻速率的函数曲线图。(B)冷冻细胞在三个不同深度焦平面上细胞色素c的拉曼成像。(C)通过拉曼光谱检测冷冻后Jurkat细胞的活性并使用台盼蓝进行验证,对应的细胞色素c的拉曼特征、拉曼成像和计算的Moran' s I值。2  拉曼光谱可分析细胞内冰晶的形成  拉曼光谱测定了细胞在1、10和50℃/min冷冻速率下的细胞活性:以1℃/min冷冻保存后的细胞中有80%是活的,以10℃/min冷冻保存后的有60%的细胞是活的,而以50℃/min冷冻保存后的只有20%的细胞是活的(图4A)。每个细胞内冰的相对量可以根据冰的横截面积与细胞的横截面积的比值(Aic)来估计。Aic与不同冷冻速率相关性函数(图4B),Aic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加。统计Aic与Moran' s I值的函数曲线图,结果表明活细胞中的冰晶比死细胞少,但存在群体上的差异(图4C)。图4 不同冷却速率下细胞内细胞色素C和冰晶的分布(图源:[1])3  基于拉曼图像可计算IIF的冰晶尺寸及位置  在不同冷冻速率下,大多数细胞仅存在小冰晶。图5 细胞内冰晶的拉曼成像(图源:[1])4  拉曼图像可表征冰晶、细胞膜和IIF的相互作用  分别将细胞以10℃/min的冷冻速率在10% DMSO或10% DMSO+10%葡聚糖中进行冷冻保存。通过拉曼成像分析IIF和Aic,细胞通常存在于相邻冰晶之间的未冷冻溶液中(图6A)。实验观察指定了两个不同的区域:1)细胞外冰晶靠近细胞膜的区域;2)相邻冰晶之间的区域,其中细胞膜远离细胞外冰晶(图6B)。通过测量细胞和细胞外冰晶之间的未冷冻溶液的厚度来表示细胞膜与细胞外冰晶的接近度(图6C)。图6 在10% DMSO或10% DMSO+10%葡聚糖中冰和Aic的拉曼图像(图源:[1])5  拉曼验证破坏细胞骨架增加了细胞内冰晶的形成量  质膜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与细胞中的其他结构相互作用,特别是细胞骨架。为了确定破坏膜结构对IIF的影响,将Jurkat细胞放置于50以及250μM细胞松弛素D(Cytochalasin D,CD)中培养30分钟,然后在10% DMSO中以10℃/分钟的速率进行冷冻。对于存在CD的实验,在10个细胞中有2个中观察到大块冰晶(图7A)。约83%的细胞靠近细胞膜存在比例很高的细胞外冰晶,其中带有大块冰晶的细胞确认死亡,而带有小冰晶的细胞部分死亡部分存活。细胞内冰晶与细胞膜的空间定位确证在细胞外冰晶附近(图7B)。在所有实验条件下,IIF的细胞比例相同(100%),但结果显示Aic会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图7C)。图7 细胞松弛素破坏细胞骨架对IF的影响(图源:[1])此项研究证实了拉曼光谱技术可用于研究细胞在不同冷冻速率、不同冷冻保护剂下的冷冻反应。此外研究还表明了IIF靠近于细胞膜,特别是与细胞外冰晶相邻的位置。随着靠近细胞膜且与胞外冰晶相邻的比例增加,IIF比例也会增加,并且随着细胞膜和胞外冰晶之间的距离减小,IIF比例也会随之增加,这些结果表明细胞膜和细胞外冰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造成IIF的原因。该研究还进一步了解了冷冻保护剂的潜在作用机制,但是,研究中无法通过拉曼技术将细胞骨架与细胞内其他蛋白质成分区分开来,因此也无法明确IIF是否会损害细胞骨架。
  • Nature | 我国科学家开发融合蛋白质图像和相互作用的细胞多尺度结构模型
    细胞是跨越了至少四个数量级的、复杂而精妙的模块化系统【1】。对细胞内模块化系统的刻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蛋白质荧光成像,一是蛋白质生物物理特性,这两种方面的技术可以产生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两种方式所产生的数据库具有不同的质量和分辨率,通常需要分别进行处理。那如何将两种方式的优点进行同时整合呢?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Trey Ideker研究组(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秦越)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以及斯坦福大学Emma Lundberg研究组合作发文题为A multi-scale map of cell structure fusing protein images and interactions,将来自于人类蛋白质图谱(Human Protein Atlas)【2】的免疫荧光图像与BioPlex数据库【3】中亲和纯化结果进行整合,构建了多维度细胞整合图谱MuSIC1.0(Multi-scale integrated cell),对人类细胞中的结构层次进行了统一化的分析,从而解析出69个亚细胞系统,为整合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数据来创建全蛋白细胞模型铺平了道路。真核细胞由多种大的组分组成,比如细胞器、凝聚体或者蛋白质复合体,从而形成一个多维度的结构。人类蛋白图谱系统性地对人类细胞中蛋白质在亚细胞结构中定位进行了全面解析,与此同时质谱与亲和纯化(Mass spectrometry combined with affinity purification, AP-MS)技术将临近标记引入蛋白质组学探究之中,从而能够快速检测蛋白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如果能将蛋白质成像与生物物理之间的关联结合起来,便可以对细胞结果进行更进一步地解析。为此,作者们构建了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将蛋白质成像与生物物理特性进行关联和集成,从而构建一个亚细胞结构组成组分的统一图谱。图1 蛋白质成像与AP-MS数据库整合策略首先,作者们使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对蛋白质图像与相互作用数据进行整合,确定每个平台中蛋白质的坐标,对蛋白质之间的距离进行校准和组合,从而确认在不同维度下蛋白质复合体的组装方式(图1)。这两个全方位的数据库均来自HEK293细胞。作者们对蛋白质配对之间的相互作用距离进行检测,举例来说,来自蛋白质复合体中的蛋白之间相互作用距离少于20nm,而细胞器中的蛋白质之间距离可能会超过1μm。作者们分析了661个蛋白质之间的所有距离,以识别相互接近的蛋白质组分。随着距离的变化,能够产生一个蛋白质多维度结构层次图谱(图2)。由此,作者们发现所构建的MuSIC系统能够以很广的范围对生物系统内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测量和捕捉。图2 结构层次图谱建立和检测的流程在建立起该整合图谱后,作者们希望对MuSIC系统进行一个全局性的评估。MuSIC图谱中有370个蛋白以前未在AP-MS实验中用于亲和标记进行相互作用因子的钓取。因此,作者们对134个猎物蛋白进行标记进行AP-MS实验,从而检测到339个相互作用配对,进而对该整合图谱的准确性进行了全面的验证。在MuSIC发现的全新的亚细胞系统中,有一个由七个蛋白质复合体组成的直径估计为81nm的系统,作者们将此系统命名为前体核糖体RNA加工组装复合体(Pre-ribosomal RNA processing assembly,PRRPA)。为了对PRRPA复合体在前体rRNA加工中的作用进行确认,作者们使用siRNA对每个蛋白进行了敲降,发现所有的敲降都会一定程度上破坏核糖体RNA的成熟。另外,作者们使用RNA免疫共沉淀定量qPCR对这些蛋白结合45S前体rRNA的能力进行检测,再次证明了这些蛋白质在前体rRNA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作者们发现所建立的MuSIC系统也可以对一些蛋白质的功能进行更为全面的认识,包括发现已知蛋白的全新功能和未知蛋白的潜在功能。总的来说,该工作通过汲取蛋白质荧光成像与蛋白质生物物理特性两方面之长构建了多尺度细胞整合图谱MuSIC 1.0,进一步地提高了现有蛋白质荧光图像中信息的分辨率,也为蛋白质相互作用提供了空间维度的信息,为人类细胞中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115-9
  • 200万!上海交通大学单细胞相互作用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0705-2240JDSMTXDK/04/招设2022A00214项目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单细胞相互作用仪预算金额:2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货物名称简要技术规格数量交货期1单细胞相互作用仪1)采用声场作用力,最大作用力高达1 nanoNewton(10 µm polystyrene beads);2)具备单细胞分辨率:实时记录单个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及位置的变化;3)其他技术要求详见第八章第二部分《技术规格》。1套签订合同后3个月内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后3个月内交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独辟蹊径!单分子与单细胞水平解锁生命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生物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然而对这个领域的认识目前仍有很多空白。LUMICKS 是总部位于荷兰的生命科学仪器供应商,研发和生产动态单分子和细胞亲合力分析仪器,让研发人员能够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建立结构和功能之间前所未有的桥梁。 LUMICKS 的产品在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施加和测量作用力,实现对分子和细胞的研究,从而能够对潜在的生物机制进行详细的实时分析。LUMICKS主要有两款产品,分别是C-Trap 动态单分子显微镜和z-Movi 细胞复合亲合力分析仪,目前众多世界顶尖大学研究所均为 LUMICKS的技术产品的用户,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清华大学等。2020 年, LUMICKS 在北京设立了亚太区办公室 (卢米科思贸易(北京)有限公司)以服务于亚洲的客户。单分子&动态 观察生物分子机制的全幅图景现代的生物研究通常涉及多种实验技术与方法手段,想了解一个生物分子机制的全幅图景,我们既需要能够分析单个分子,也需要了解分子的动态过程。为什么单分子如此重要?首先单分子观察是对一个分子最直观的分析,眼见为实,这也是许多科学技术一直追求观察更小的单元的原因。其次,单分子技术允许科学家了解单个分子的性质,并非是一个群体的结果。众多技术,例如凝胶电泳、表面等离子共振等,提供的都是万千分子的平均读数,常常不能体现分子的多态性能。为什么我们需要观察动态过程?生物过程本身是动态发展的,只有了解生物分子的行为,才能够理解它们的机制,也才能够为制药、治疗等目标提供指导。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能够精确到生物分子中的每个原子,然而每个结构都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因而目前很多结构生物学家们也在发展能够将静态结构与动态过程结合的方法。C- Trap 动态单分子显微镜填补了这一空白,既能够观察单分子尺度的生物分子,又可以实时观察DNA与蛋白互作、蛋白构象等动态过程。此外,C-Trap的光镊技术允许控制、操作单个 DNA、蛋白、细胞骨架等分子,在微米、纳米尺度下触摸、移动、控制生物分子,为研究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和结果。C-Trap动态单分子显微镜在动态单分子领域,LUMICKS的C-Trap 是行业首家商业化仪器。相较于其他解决方案,C-Trap 提供业内第一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真正实现对单分子过程的动态实时观察,高度集成易用的软件使得任何研究人员都可以操作,从样品制备到实验数据分析全流程支持帮助高效产出成果,以及来自全球工程师优质的售后服务。目前 C-Trap 仪器主要在高校的前沿研究中以及生物制药公司的研发中使用,相较于欧美,在中国的C-Trap 使用刚刚起步,未来将会逐步占领市场,成为生物实验室的必备仪器。C-Trap 动态单分子显微镜主要应用在DNA 结合蛋白、细胞骨架与分子马达活性、蛋白质折叠结构变化、细胞力学、生物相变与大分子相分离等领域。尤其在DNA的分子研究领域拥有非常多的应用:DNA 修复,基因编辑,DNA 转录,核小体结构功能等。客户发表在CNS杂志上的应用案例包括DNA 基因编辑过程中 cas9 蛋白与DNA 结合位点在靶、脱靶受哪些因素影响,DNA 损伤修复过程中 Rad 51 蛋白如何与其他蛋白协作,DNA 解旋酶在DNA 上的移动、解旋以及与其他蛋白的互动等等。由于 C-Trap 在生物领域广泛的应用,尤其适合多个研究室作为平台共享设备。免疫细胞治疗领域 复合亲合力测量正在受到瞩目过去的十几年里免疫细胞疗法极大地加速了临床肿瘤治疗的进展,但过继性细胞治疗的效果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尽管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成本,非常多CAR-T研发团队的临床试验都以失败告终: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中有很多对药物没有反应或者出现不良反应。这是由于免疫系统与癌细胞的动态环境本身非常复杂,因而众多体外检测方法并不能准确预测体内(临床)疗效。传统衡量免疫细胞效果的方法有很多种。分子水平上,如在研究TCR,CAR受体识别肿瘤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时,通常采用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或MHC四聚体(MHC Tetramer)等技术,优化筛选出与靶点亲和力(affinity)最佳的TCR/CAR设计。除此以外,也可以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如细胞杀伤或细胞因子分泌检测去评估免疫细胞的激活及特异性杀伤能力。然而,这些体外实验数据一致性较低,需要更好的生物参数或者assay去预测体内及最终临床结果。什么是细胞复合亲合力(cell avidity)?它阐明了细胞间总的结合强度,这包括了:共受体结合、T 细胞受体(TCR)聚集、细胞粘附蛋白,甚至是结合的方向和分子键的价态。它揭示了一个细胞与另一个细胞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蛋白受体与另一个蛋白抗体之间。因而细胞复合亲合力提供了更完整的、更具有生理学相关性的信息,反映了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更真实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免疫治疗期间的细胞响应和效果进行更准确的预测。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特别是CAR-T研发中,复合亲合力测量正在受到瞩目。2022年4月哈佛医学院发表在 《Nature》上的论文 “CAR T cell killing requires the IFNγR pathway in solid but not liquid tumours” 指出“亲合力逃逸” (avidity escape)是实体瘤用来避免 CAR T 细胞杀伤的一种抗性机制,因而对于细胞复合亲合力的测量能够预测 CAR T 对于实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z-Movi 细胞复合亲合力 (Cell avidity) 分析仪,是免疫治疗细胞复合亲合力领域排名第一也是唯一的产品。z-Movi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验解决方案,专注细胞治疗领域,简化免疫细胞筛选流程,一键测量细胞间的复合亲合力。从而帮助研究人员加速细胞治疗产品的筛选和药物开发,更准确高效地筛选出优秀的免疫细胞。z-Movi 细胞复合亲合力检测仪z-Movi 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CAR-T, TCR-T, NK/CAR-NK及Cell engager免疫疗法的研发。在CAR-T研发时,通过检测cell avidity,优化CAR的设计,可以降低脱靶效应等不良反应,提高T细胞功能。至于TCR-T,相比affinity,cell avidity与T细胞功能有更好的相关性,借助z-Movi评估不同突变TCR的功能。在NK/CAR-NK研发中,cell avidity也能够用来评估NK细胞的功能及CAR的设计,筛选合适的Donor NK。最后,通过检测不同双特异性抗体与效应细胞靶细胞的cell avidity,研发者能够更好地了解cell engager在细胞相互作用中的功效。未来,我们也将与更多科研院所合作,拓展z-Movi的应用,如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巨噬细胞(macrophage)等。基于独一无二的测量和优秀的产品设计,z-Movi 已在一众生物制药公司中大放异彩,将来,z-Movi 也必将成为细胞免疫治疗实验室与研发团队中的必备设备。本文作者:王磊博士,LUMICKS 亚太区产品应用专家于晨露博士,LUMICKS 亚太区市场负责人本文为LUMICKS供稿。如有技术干货、科研成果、仪器使用心得、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事件观点等内容,欢迎相关行业朋友投稿。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
  • 新型纳米传感器实时监测单细胞间相互作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将纳米传感器“贴”在细胞膜表面,可实时监测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度远超以往。这项创新技术能让科学家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细胞生物学、监测移植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为疾病研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最新研究发表在7月17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研究中,科学家使用纳米技术将一个传感器“锚定”在单个细胞的细胞膜上,这使他们能准确实时地监测到细胞在微环境下的信号传导情况,以及移植细胞或组织的情况。之前的细胞信号传导传感器只能测量一组细胞的整体活动。进行这项研究的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布莱根妇女医院再生治疗中心主任杰弗瑞卡普表示,新技术让他们能以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时间清晰度来实时监测单个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更清楚地洞悉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细节以及细胞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所有这些对基础医学和药物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表示,这种方法可被进一步精炼成一种工具,用来定期研究药物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望用于未来的个性化医疗领域。卡普认为:“未来,医学专家在为病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法之前,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来测试某种药物对细胞和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让科学家们尤为感到兴奋的是,新技术可以实时追踪和监测移植细胞的“生活”环境,以前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哈佛医学院的免疫学家乌尔里奇艾德里安并没有参与该试验,但他表示:“最新研究朝着实时、高清晰度地侦察到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个目标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新药研发和诊断具有深远意义。”
  • 珀金埃尔默告诉你,细胞内的金属都去哪了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纳米颗粒物具备的一些独特性能,使之在纺织、化妆品、工业等领域得到应用;这些颗粒物的特性如何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会产生什么影响?目前,一些环境科学和风险研究中心等机构正在对监测单细胞对于金属离子和纳米颗粒(NPs)的摄入进行研究。/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02a73723-d2d1-43e9-b31d-0e208a34dd6d.jpg" title="珀金埃尔默.jpg" alt="珀金埃尔默.jp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常规测定方法是:/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通过离心或过滤将细胞从其天然培养介质中分离出来,再用新鲜介质进行清洗,然后用酸消解后上机检测。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细胞中金属的总量,但无法获得单个细胞的相关数据,单个细胞内金属的含量只能通过假定所有细胞内含有的金属颗粒或离子浓度相同,通过计算获得。而通过辅助表征手段证明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单细胞数据并不准确。/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那么,如何精确地对单个细胞中金属离子或纳米颗粒进行定量?/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看珀金埃尔默如何帮助客户解决难题!/span/pp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F5E1BAD9E07BE2909C33DC5901307461&siteid=D9180EE599D5BD46&autoStart=false&width=600&height=490&playerid=2BE2CA2D6C183770&playertype=1"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br//p
  • 2012 蛋白质-配体弱相互作用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国际研讨会
    2012 年 10 月30日 (中国, 上海)--专注于提高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安全的全球领先企业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 )公司10月参加了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和美国生物物理学会于14-18 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的2012 蛋白质-配体弱相互作用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国际研讨会。PerkinElmer公司的Tim Cloutier 博士于15日做大会发言,与来自国内外的与会者一起分享PerkinElmer Enspire 多模式微孔板检测系统与无标记检测方案。Tim Cloutier 博士说:&ldquo PerkinElmer EnSpire((CorningEpic).)是世界上第一个多模式多孔板检测仪器。它可用于96和384微孔板,以非介入检测技术在活细胞中识别和表征多个G蛋白偶联型受体(GPCR)通路活性。此外,EnSpire第一次提出了无标记和标记技术在基于细胞和生化分析的正交校验检测方案。在活细胞中,成功地动态监测的细胞内的的质量重分布(DMR),我们无标记检测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的工具,能够生成的生理相关的表型数据为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此外,还可以检测配体依赖性反应的蛋白质:蛋白质和蛋白质的小分子,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非常类似于低通量的SPR技术。 EnSpire无标记,从而提供了一个快速KD亲和力的高通量检测方案,可以是在先于BiaCore检测之前,提供了高通量的预筛方案。&rdquo 我们先进的无标记检测产品,为您解决GPCR的问题,为您的研究带来划时代的飞跃。欲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www.perkinelmer.com/EnSpireLabelfree产品样本下载 PerkinElmer生命科学与技术部
  • ibiPore可视化的Transwell:可实时观察流动、剪切力作用下细胞迁移、侵袭、细胞间相互作用
    德国ibidi的ibiPore可以实时观察流动、剪切情况下的细胞侵袭、迁移、细胞相互作用等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统计时,不需要将膜取下,也不需要将另一边的细胞擦掉(经常将膜擦破,导致实验失败),可直接将μ-Slide放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细胞可以通过两种方式,选择贴壁于氮化硅膜的上下两侧。可以把细胞种植在膜下边,避免自由落体的说法,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21世纪注定是一个生命科学的世纪,科研工作者们如果想在这个世纪去决胜,能做到一点,不仅要好的idea,领先的技术,更需要得心应手的好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为大家介绍德国ibidi的μ-Slide ibipore SiN (图1), 一款具有多孔氮化硅膜的μ-Slide载玻片,可用于实时观察流动、剪切力条件下的细胞侵袭、迁移以及细胞相互作用的可视化的“ transwell ”,更多应用请参阅文中(Intended Use的相关内容)。图1. ibipore及ibipore SiN氮化硅膜培养细胞的染色结果。图片背景为在ibipore氮化硅膜上培养细胞的荧光染色结果,规则排布的白色圆点为氮化硅膜的孔隙ibipore有上下两个独立的通道(见图2),两个通道 overlap 的区域由一个孔径大小均一的氮化硅膜隔离开(见图3)。两个通道可以分别培养细胞,通过两种方式,细胞可以贴壁于氮化硅膜的上下两侧。在细胞侵袭实验中,普通的transwell只能将细胞培养在上侧,这样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并不能明确的说明是由于重力作用还是侵袭能力本身造成的。而ibipore考虑到这一因素,建议实验者在氮化硅膜的下侧进行细胞培养,检测细胞向上侧通道进行迁移的能力,进而巧妙的排除了重力作用对侵袭实验的影响。配合ibidi流体剪切力系统以及加热孵育系统,可以在流动、剪切力条件下实时的观察细胞的侵袭以及迁移等实验。德国ibidi公司为满足不同实验的需求设计了不同孔径的氮化硅膜(见图4)。ibipore与传统的transwell实验最大区别有三点:①. ibipore可以在上下两个通道中培养细胞,这样可以观察细胞向上的侵袭情况,排除以往实验中重力作用的影响;②. ibipore中间的氮化硅膜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可以实时成像观察侵袭情况,也可以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③. ibipore可以配合ibidi流体剪切力系统,观察淋巴细胞等在流动状态下的侵袭情况。ibipore产品介绍ibipore产品特点:* 透过薄而多孔的薄膜获得卓越的光学性能* 有着广泛的应用,细胞可完全粘附到顶部-基底* 对于不同细胞类型有多种孔径大小可以选择应用:1.流动状态下跨内皮细胞迁移2.2D或3D凝胶内细胞层的共培养和传输分析3.顶部-基底细胞极性分析4.顶部-基底梯度的细胞屏障模型分析5.细胞迁移分析(例如,用于研究肿瘤侵袭或转移)在μ-Slide ibiPore IV型胶原涂层3μm孔径中人类内皮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相位对比度、DAPI(蓝色)、VE钙粘蛋白(绿色)和F肌动蛋白(红色)的叠加图像。技术特点:1.SiMPore的微孔氮化硅膜2.中间具有多孔光学膜的跨通道结构3.优异的光学性能,堪比盖玻片4.孔径大小0.5μm,3μm,5μm,8μm供选择5.中间膜0.4µ m(400 nm)6.使用工作距离0.5mm的物镜7.与ibidi泵系统(流体剪切力系统)完全兼容8.下部通道中明确的剪切力和剪切速率范围µ -Slide ibiPore SiN工作原理µ -Slide ibiPore SiN由插入两个通道之间的水平多孔膜组成。上部通道是膜上方的静态储液池。下部通道是灌注通道,用于对附着在膜上的细胞施加限定的剪切应力。上部通道和下部通道仅通过隔膜彼此连通。图2. ibipore组成示意图多孔膜由氮化硅(SiN)制成,这种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化学和机械稳健性。400nm厚的氮化硅膜非常适合成像和显微镜观察,没有任何自发荧光或透明度问题(如玻璃)。SiN材料可以直接用于贴壁细胞培养,也可以选择用ECM蛋白包被。应用建议:孔径 & 孔密度什么是孔密度孔密度是指膜的空隙体积分数。是孔隙的体积除以膜的总体积。下面的图形为采用相同的放大倍数。图3. 不同孔径的氮化硅膜不同应用的建议孔径:不同的细胞大小和直径不同,根据具体实验请选择不同孔径图 4. 为不同应用推荐的不同孔径的氮化硅膜Intended Use经证实的应用这些应用已由ibidi研发团队或者我们的用户进行过试验。Endothelial Barrier Assays内皮屏障分析在膜一侧培养单层细胞。细胞可以在静止或者流动剪切力条件下培养。Co-Culture and Cell Barrier Assay共培养和细胞屏障分析在膜的两侧分别培养单层细胞。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进行信号传递、共培养以及迁移实验(例如,分析药物通过上皮或内皮屏障的传递)。Apical-Basal Cell Polarity Assays顶端-?基底端细胞极性分析3D凝胶基质中的化学因子可以导向在膜另一侧培养的单层细胞的极性发生。Potential Use潜在应用以下示例将讲述该产品进一步的潜在应用。ibidi仍需在内部测试这些应用,因此我们无法提供特定的实验方案。但是,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些应用应该是可行的。Trans-Membrane Migration in 2D/2D跨膜迁移在膜的一侧培养单层细胞。可以观察悬浮的白细胞在流动状态下的滚动、粘附以及侵袭情况。Cell Transport in a 3D Gel Matrix细胞在3D凝胶基质中的传递3D凝胶基质中的细胞迁移:在流动状态下,观察白细胞的滚动、粘附以及向3D凝胶基质中肿瘤细胞方向的迁移情况。Application Examples 应用实例MDCK和NIH-3T3细胞的相差显微镜观察Madin-Darby犬肾(MDCK,左)和NIH-3T3(右)细胞在μ-Slide ibiPore SiN,孔径0.5μm的玻片中,无蛋白质包被。接种后,将细胞在静态条件下在培养箱中保持20小时。相差显微镜,4倍物镜。请注意,这张图像中的中心多孔区域看起来更暗,因为0.5μm的孔隙无法用低分辨率物镜分辨。流动条件下HUVECS的相差显微观察人脐静脉上皮细胞(HUVEC)在μ-Slide ibiPore SiN中,孔径3μm的玻片中,有纤连蛋白包被。将细胞接种并在具有ibidi泵系统/流体剪切力系统的流动条件(10达因/cm2)下在培养箱中保持12小时。固定后的相位对比显微镜,10倍物镜。流动下HUVECs F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荧光显微镜观察人脐静脉上皮细胞(HUVEC)在μ-Slide ibiPore SiN,孔径5μm玻片中的免疫荧光染色,有纤连蛋白包被。将细胞接种并在具有ibidi泵系统/流体剪切力系统的流动条件(10达因/cm2)下在培养箱中保持12小时。绿色:肌动蛋白(鬼笔肽),蓝色:细胞核(DAPI)。荧光显微镜,20倍物镜。选择指南:ibidi跨膜分析实验解决方案参考文献:Salvermoser, Melanie, et al. "Myosin 1f is specifically required for neutrophil migration in 3D environments during acute inflammation." Blood,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131.17 (2018): 1887-1898. 10.1182/blood-2017-10-811851Rohwedder, Ina, et al. "Src family kinase-mediated vesicle trafficking is critical for neutrophil basement membrane penetration." Haematologica (2019). 10.3324/haematol.2019.225722Non-Recommended Applications不建议的应用因技术原因,本产品不适用于以下应用,应避免使用.本产品不适用于:1.上通道灌流2.两个通道的灌流3.跨膜流动4.筛选应用订购信息
  • 165万!华南理工大学分子与细胞相互作用分析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GZZJ-ZFG-2023066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分子与细胞相互作用分析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6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6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组号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最高限价万元(人民币)11分子与细胞相互作用分析系统1套分子与细胞相互作用分析系统采用实时的非标记分析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细胞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而且测定各类生物分子亲和力和动力学,并能通过已知生物分子进行未知功能分子的垂钓和鉴定,能极大提高效率,降低试验成本并缩短时间。并广泛应用于蛋白、核酸、脂类、抗体/抗原、多肽、糖类、小分子化合物、天然产物提取物、纳米颗粒、病毒、细菌及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以及生物分子间的竞争、协同作用分析。并在分子水平上对功能机理进行揭示,研究信号通路,调控机理,蛋白质结构,药物筛选,或进行有特定靶标的生物功能分子的筛选。人民币165万元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同意,本项目允许采购本国产品或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具体详见采购需求。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为:工业合同履行期限:国内供货:在合同签订后(30)天内完成供货、安装和调试并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境外货物:收到信用证后(60)天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联系方式:文老师020-87112962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广州中经招标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右一马路18号泰恒大厦14楼1409室联系方式:陈小姐、庄小姐 020-87385151、020-37639369、020-87371812、020-87372296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陈小姐、庄小姐电话:020-87385151
  • Cancer Research | 中山大学彭穗/邝栋明教授团队发现骨髓细胞和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
    肿瘤微环境(TME)在肿瘤的所有阶段中都起着关键作用,从早期发起到转移性疾病。由于对TME的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免疫疗法,特别是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已经显著改变了抗癌治疗的格局。然而,由于肝脏是一个高度免疫耐受的器官,肝癌的免疫治疗受到阻碍。2023年6月2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彭穗/邝栋明教授团队在Cancer Research上在线发表题为“Crosstalk between myeloid and B cells shapes the distinct microenvironment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liver cancer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从单细胞角度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中的免疫微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不同类型的浆细胞与髓系细胞相互作用介导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相关机制。证明了B细胞是肝细胞癌( HCC )和结直肠癌肝转移( CRLM )微环境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这篇文章详细探讨了骨髓细胞和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塑造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的不同微环境。研究发现,在肝细胞癌(HCC)和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中,B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发育轨迹。单细胞分析揭示,IgG+浆细胞在HCC中优先积累,而IgA+浆细胞则在CRLM中更为丰富。实验部分本文使用TissueGnostics公司TissueFAXS Spectra全景多光谱组织扫描定量分析系统g肝脏组织样本进行多色荧光图像采集。并且使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通过AI Classifier技术获得大量组织形态学信息,还结合了Tissue Cytometry技术中精准的单细胞识别技术。通过多种细胞的组织原位信息,证实了cxcr3 + B细胞和TAMs通过CXCR3-CXCL10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在体内阻断CXCR3可以显著地减弱B细胞向肿瘤的迁移,证明了TAMs在HCC中募集CXCR3 + IgG浆细胞的重要作用。Figure 1 TAMs 通过 CXCR3-CXCL10 轴招募肝细胞癌中的 IgG 浆细胞D mIHC染色验证CXCR3þ B细胞和巨噬细胞在HCC中的相互作用。E mIHC 染色三级淋巴结构以确定 HCC 中 CXCR3þ B 细胞的位置I,J 对照组和抗 CXCR3 小鼠肝脏病变中 CD19 IHC 染色的图像和定量分析(使用StrataQuest软件对抗CXCR3小鼠肝脏病变中 CD19进行定量分析)Figure 2 CRLM 中的 IgA 浆细胞通过 CCR10-CCL28 轴被肿瘤细胞招募F mIHC 染色验证 CRLM 中 CCL28 和 CCR10 的相互作用H,I 对照组和抗CCL28小鼠肝脏病变中IgA的IHC染色图像和定量分析(使用StrataQuest软件对抗CCL28小鼠肝脏病变中IgA进行定量分析)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肿瘤浸润B细胞的免疫调节模式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中是不同的,浆细胞介导的重要生理过程推动了癌症的进展。这为理解肝癌的免疫微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可能对肝癌的免疫治疗策略产生影响。借助于TissueFAXS Cytometry技术,结合多色免疫荧光染色,不但可以对肿瘤组织进行精准识别 ,还可以实现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与其他细胞类型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高通量、高精度的原位定量分析。
  • 北大研究者发布探索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征的新技术
    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遗传编码蛋白质光交联剂,其带有可转移的、质谱可识别的标签。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7月27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陈鹏(Peng R. Chen)研究员与王初(Chu Wang)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蛋白质以其自身结构和与其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发挥功能,因此,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抑制是生命科学的重要方向。  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传统方法,如酵母双杂交、亲和色谱和免疫共沉淀等有着各自的局限性。酵母双杂交可以揭示蛋白质间的直接相互作用,甚至通过大规模筛查发现未知的相互作用,但酵母细胞未必能为异源表达的其他物种蛋白提供合适的相互作用条件。亲和色谱技术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其通量比较低,背景结合蛋白质与特异性结合蛋白质有时难以区分,直接与间接相互作用也通常难以区分。另外,这三种方法对于瞬间、微弱的相互作用,比如信号转导过程中松散变化的蛋白质复合物,都很难获得有效信息。  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发现及描绘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征的技术,其中化学与光亲和交联策略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将生物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转变为共价交联,使得能够捕获到时常出现在自然界中微弱且短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光交联剂结合质谱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在活体系统中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有力的工具,但它仍然存在着高假阳性鉴别率及无法提供相互作用界面信息等缺点。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遗传编码光亲和非自然氨基酸,可在光交联及猎物蛋白-诱饵蛋白分离后将一个质谱可识别的标签(MS-label)导入到捕获的猎物蛋白中。这一叫做IMAPP的策略使得能够直接鉴别出采用传统的遗传编码光交联剂难以揭示的光捕获底物肽。利用这一MS-label,IMAPP策略显著提高了鉴别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可信度,使得能够同时鉴别捕获的肽和确切的交联位点,对于揭示靶蛋白及绘制活体系统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来自多伦多大学Lunenfeld-Tanenbaum Research Institute (LTRI)和Donnelly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将细胞内的DNA条形码拼接在一起,以同时搜寻数百万个蛋白质配对,用以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4月22日的《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杂志上(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技术)。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强大的新方法来寻找结合特定蛋白质的候选药物。发表在2016年6月Nature杂志上的这种新方法是一个重大的进展,它可以同时应用于大量的蛋白质,甚至直接应用于自然细胞环境中成千上万不同的蛋白质。一些小分子可以用来确定它们靶蛋白的功能,并可充当药物开发的起始复合物。TSRI的研究人员证实这一技术为许多过去认为无法很好结合这些小分子的蛋白质找到了“配体”(结合伴侣蛋白)(Nature发布突破性蛋白质新技术)。  蛋白质是自然界的机器。它们供给氧气为我们的肌肉提供动力,催化一些帮助我们从食物中提取能量的反应,抵御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数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方法设计可以满足某些医学、研究和工业特定用途的新蛋白质。现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方法,通过将已存在蛋白质的片段拼接在一起来生成新蛋白质。这一叫做SEWING的技术发表在2016年5月的Science杂志上(Science发布突破性蛋白质技术)。
  • 适用于单细胞内单分子动态观测的层状光超高分辨率扫描荧光显微系统的研究
    成果名称适用于单细胞内单分子动态观测的层状光超高分辨率扫描荧光显微系统的研究单位名称北京大学联系人马靖联系邮箱mj@labpku.com成果成熟度□研发阶段 &radic 原理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成果简介:超分辨技术是利用随机光学重构等方法,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一种新型显微技术,它使得我们有机会在单分子水平上观察亚细胞结构。但是传统意义的超分辨技术是基于全内反射照明的,这就使得我们可观测的样品厚度远小于细胞厚度,从而无法对细胞深处,如细胞核内的分子进行实时观测。层状光扫描技术是利用高斯光束的性质,通过光线的单方向汇聚产生亚微米级的层状光,从而可以对组织样品进行3D扫描。层状光荧光扫描显微系统有着成像速度快,光致漂白与光毒性效应小等优势,非常适合于组织及真核细胞的观测,但它的分辨率会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生命科学学院孙育杰课题组将这两种技术进行了优势互补,发展了新型集成芯片技术,研发出了一种适用于单细胞内单分子动态观测的新型显微系统。在基金的资助下,通过相关设备的购置和材料的加工,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组相关工作的开展,其主要工作包括:(1)层状光-荧光扫描系统的实现;(2)适用于单细胞层状光成像的新型细胞芯片技术的研究;(3)单分子超高分辨率荧光技术的实现;(4)超高分辨率一层状光荧光扫描复合光路的实现。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单分子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系统的样机搭建已经完成,顺利通过了第四期项目的验收。这项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的后续支持,项目名称为&ldquo 细胞中活性分子实时动态变化与相互作用的荧光探针研究&rdquo 。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在细胞生物学,特别是干细胞定向分化、胚胎早期发育、胞内运输等生物过程的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 上海药物所光致变色荧光糖探针光控识别细胞内靶物质研究获进展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A{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style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A{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stylep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研究,以“光致变色荧光糖探针光控识别细胞内靶物质”为题的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该研究为细胞的靶向、精准功能标记研究提供了新的光可控化学探针工具。/pp  可靶向、精准探测不同细胞生命和疾病过程的荧光探针技术,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荧光探针易受生物背景光干扰,且通常只能通过被动扩散进入细胞产生待测物识别信号,造成了探测的低精确性。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将螺吡喃光致变色分子、1,8–萘酰亚胺荧光团与具备膜受体主动靶向功能的半乳糖分子共价连接,创制了可通过远程光控实现细胞精准定位及靶标识别的光致变色荧光探针。初步研究发现,通过紫外/可见光的循环照射可实现对探针螺吡喃/部花青结构的可逆调控,进而实现探针萘酰亚胺荧光发射的循环“开/关”控制。此外,探针的螺吡喃态与细胞内广泛存在的硫化物不发生相互作用,而当远程光激活其部花青态时,探针可迅速与亚硫酸根阴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阻断探针的光致变色活性,使荧光处于恒定的“开启”状态。/pp  基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研究人员进一步应用所构建探针实现了细胞精准荧光标记及光控靶标识别:首先,探针可在水相中形成双亲性胶束,从而通过糖簇与一种膜受体的高亲和力识别实现主动细胞定位。随后,通过紫外/可见光的循环调控,探针可在细胞内执行多次可重复的“荧光闪烁”现象,从而提升了荧光探针在复杂细胞内环境中的定位精准度。最终,探针可通过远程光激活策略(即螺吡喃向部花青结构的光调变)实现细胞内源性亚硫酸根阴离子的灵敏探测与定量。/pp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的资助。/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 "img alt="" oldsrc="W020171107525632911367.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uepic/74f6b9bf-6e50-4459-9c17-bdff754781c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光致变色荧光SP-Gal的分子设计及其在溶液和细胞内的作用机制/p
  • 前沿进展 | 吉非替尼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EGFR和α 5β 1整合素共内吞作用
    “ 内吞作用是EGFR功能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在胶质瘤细胞中经常发生失调,并与治疗耐药性有关。然而,在GBM细胞中从未检测过TKIs对EGFR内吞作用的影响。超分辨率dSTORM成像显示,在吉非替尼处理的细胞内膜室中,β1整合素和EGFR非常接近,表明它们潜在的相互作用。有趣的是,整合素的消耗延迟了吉非替尼介导的EGFR内吞作用。EGFR和β1整合素的共内吞作用可能会改变胶质瘤细胞对吉非替尼的反应。利用球状体胶质瘤细胞扩散的体外模型,我们发现α5整合素缺失的细胞比表达α5的细胞对TKIs更敏感。这项工作首次为EGFR TKIs可以触发大量EGFR和α5β1整合素共内吞作用提供了证据,这可能在治疗过程中调节胶质瘤细胞的侵袭性。”01—研究结果1、吉非替尼可引起EGFR的内吞作用胶质母细胞瘤(GBM)是融合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一个亚群,是最常和比较具有侵袭性的脑肿瘤。GBM的特征是肿瘤间和肿瘤内的异质性和高度侵袭性的表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1、ErbB1)的过表达或突变是GBM中反复发生的分子改变,与不良预后相关。EGFR是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属于ERBB家族,负责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存活、侵袭性和干性调节。尽管EGFR在GBM中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但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靶向治疗未能改善患者的护理。EGFR的过表达驱动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的侵袭,但这些肿瘤仍然对EGFR靶向治疗,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产生耐药性。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吉非替尼和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诱导EGFR在早期核内体中积累,从而导致内吞作用增加。此外,TKIs触发另一种膜受体的早期核内蛋白受体重新定位,即纤维连接蛋白受体-β1整合素,这是GBM中一个很有前途的治疗靶点,调节癌细胞的生理EGFR内吞和再循环。EGFR阻断调节失调参与了GBM的进展和侵袭性。然而,TKIs在EGFR迁移中的意义和作用尚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用吉非替尼处理U87GBM细胞,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了EGFR的定位,考虑到胶质母细胞瘤的异质性,作者分析了吉非替尼在其他3个具有不同水平EGFR表达的细胞系中对EGFR分布的影响。发现吉非替尼增加了T98G和LN443细胞中EEA1/EGFR的共定位,以及LN443、T98和LNZ308细胞中EGF的内吞作用。这些实验表明,吉非替尼在体外导致GBM细胞大量EGFR内吞。图1. 吉非替尼诱导U87细胞的EGFR内吞作用。用DMSO(对照细胞)或吉非替尼(20µM)处理4小时后,免疫检测肌动蛋白(绿)、EGFR(红)和内吞体标记物EEA1(青)。2、整合素和EGFR通过吉非替尼治疗而被共同招募到早期核内体中作者之前的实验清楚地表明,吉非替尼显著增加了EGFR的内吞率。整合素α5β1促进EGFR循环,全基因组基因筛选发现α5β1整合素是EGFR内吞作用的强启动子。因此,作者假设α5β1整合素,作为GBM中潜在的治疗靶点,可能会影响吉非替尼介导的EGFR内吞作用。作者接下来研究了EGFR和整合素是否被运输到相同的核内体。在未处理的细胞中,α5β1整合素和EGFR在质膜上或作为点状细胞内染色,令人惊讶的是,在短期吉非替尼治疗后,α5β1整合素明显被重新分配到大的EGFR阳性核内体中。吉非替尼治疗增加了核周区域整合素/EGFR的共定位,表明这两种受体在同一核内体中募集。图2. 吉非替尼引起EGFR和α5β1整合素的共内吞作用。用载体(对照)或吉非替尼处理的U87细胞的共聚焦图像。EGFR和β1的免疫检测接下来,作者对瞬时表达α5-GFP或Rab5-YFP的U87细胞进行了免疫标记和共聚焦分析。在吉非替尼治疗后,整合素β1和EGFR均定位于rab5阳性的早期核内体同样,EGFR和α5-GFP均在eea1阳性的早期核内体中被发现图3. 表达Rab5-YFP或α5-eGFP的U87细胞经吉非替尼处理后的共聚焦图像。在核周区域的插入物的高倍放大图像。箭头突出了标记有EGFR、整合素和早期核内体标记的囊泡接下来,作者使用2色dSTORM超分辨率显微镜来整合早期核内体中整合素和EGFR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在吉非替尼处理的细胞中,显示EGFR和整合素β1标记在核内体样结构中存在强覆盖,但不是在细胞外周处,这表明这两种受体更可能在核内体中相互作用,而不是在质膜上相互作用。此外,作者也在另外三个GBM细胞系中观察到内吞体整合素/EGFR共标记。图4. 吉非替尼处理的细胞的双色dSTORM图像显示细胞外周和核内体上的EGFR/β1整合素复合体02—研究总结 综上所述,这些数据表明EGFRTKIs增加了GBM细胞早期内吞体中EGFR的内吞作用和α5β1整合素的共积累。EGFR/α5β1整合素内吞作用和膜破坏。由于这些受体在癌细胞的侵袭和传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未来的挑战将评估TKIs对整合素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及整合素/EGFR如何改变TKIs处理的细胞的内吞作用可能有助于GBM细胞逃避。并且,最近的一份报告强调了靶向治疗的靶标细胞毒性被低估的重要性。这项工作强调了需要更好地了解药物机制,以确定适当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药物的疗效。因此,描述吉非替尼等药物对内体转运的影响并揭示参与这些机制的分子将是很重要的。这可能为新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并改进脑肿瘤的精确医学方法。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借助STORM技术在更深一层次了解整合素之间的位置关系。这项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发现已在国内实现产业化。宁波力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INVIEW)现已发布超高分辨率显微系统iSTORM,采用3D随机光学重构技术、高精度细胞实时锁定技术、多通道同时成像技术等,以纳米级观测精度、高稳定性、广泛环境适用、快速成像、简易操作等优异特性,获得了超过50家科研小组和100多位科研人员的高度认可。参考文献:1. Blandin, Anne-Florence, et al. "Gefitinib induces EGFR and α5β1 integrin co-endocytosis in glioblastoma cell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78.6 (2021): 2949-2962.
  • 单细胞分析的丝滑IMAX体验: icpTOF 以多元素指纹量化海藻细胞与纳米颗粒间相互作用为例
    Hendriks L., Skjolding L. M., Robert T., 确定细胞中金属元素的生物利用率的传统方法一般需对细胞进行酸消解,然后利用溶液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后续分析。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细胞,并且只能为给定的细胞群体提供平均值1。众所周知,千人千面,不同群体以及同群体细胞的特异性在文献中也多有报道2。基于这个大前提,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群或同群细胞进行逐序单个分析,获取与单个细胞特异性有关的大数据就尤其重要(见图1)。本文中介绍的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c-ICP-MS)与之前介绍过的单颗粒ICP-MS(sp-ICP-MS)基本类似(微信公共号:粒粒皆信息:什么是单颗粒物ICP-MS质谱分析法?)。事实上,上述两种技术都依赖于相同的基本原理和icpTOF瞬时事件全谱多元素测量能力,从而可以获得由单一个体产生的微秒时间区间内的瞬时信号,例如单个纳米颗粒(NPs)或单个细胞。(译者注:这等同在拍一段有很多快速武术对打的电影场景,需要使用高速摄像机来捕捉每一个武打动作细节和变化,同时也不漏过颜色,声音等关键信息,这样才能最终呈现出高清120Hz的作品。) 单颗粒ICP-MS方法的基础概念和硬件构架3源于2003年Degueldre等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通过进样系统,数据采集硬件和数据处理专用软件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化,不断增加的科研文献见证了该技术领域的迅速成熟。在单颗粒ICP-MS上投入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同样的也使单细胞ICP-MS分析受益。 在单细胞ICP-MS中,细胞悬浮液经超声波雾化后形成的液滴被带入ICP-MS等离子体中。细胞在等离子体中依次被汽化、原子化和最终离子化。每个细胞产生一个含有多种元素的离子云,在仪器上被检测为高于背景的时长几百微秒的单个信号峰。与单颗粒ICP-MS类似,记录到的尖峰频率与细胞数量浓度成正比,这些尖峰的强度则与细胞中该元素质量有关。这种技术已经成功的应用在测定海藻中的镁元素含量4,并进一步用于纳米颗粒物毒理学研究中评估细胞对纳米颗粒物的摄取情况5,6,7。 虽然单细胞ICP-MS的测量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要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实施起来需要注重的细节很多。除了需要额外注意来自培养基的可能高背景信号和细胞在样品导入系统中的潜在破损,在单细胞研究中反复报道的一个主要瓶颈是细胞进样装置的低运输效率,这是因为与纳米颗粒物相比,细胞的尺寸更大,在传输过程中也更容易损失。事实上,传统的系统通常包括一个旋风式雾化室,是专为引入较小的溶液液滴而设计的,导致细胞传输效率低于10%。而用于单细胞导入的定制系统,包括改进的雾化器或全消耗喷雾室8,9,以及其他创新设计10,11,经过多年反复测试,已被验证可以高效传输单细胞进入ICP-MS。 另一个瓶颈在于质谱仪器质量分析器的性能:传统的ICP-MS仪器具有单四极杆或扇形场质量分析器,在进行单细胞分析时最多只能同时检测一到两种元素信息(只能拍黑白影片)。而在常见的单颗粒分析场景中,比如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在试图量化纳米颗粒物(特征金属元素)和细胞(蛋白固有元素)的关联时,需要同时获得单细胞事件内多种元素浓度信息。为了获得微秒级事件信息全貌,快速且广谱分析的质量分析器,如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等高精尖‘摄影器材’是必不可少的(译者注:例如,等同于可提供高清彩色120Hz影片给观众更加真实的IMAX观影体验)。图1:a)在对细胞进行酸消解后,通过传统的雾化法将溶液样品引入ICP-MS,并记录仪器获得的稳态信号。这种整体分析法对初始样品中所包含的数千个细胞获得一个平均值。然而这种实验是基于细胞是均匀的假设,而忽略了细胞具有多样性的事实。因此,少数细胞群(用绿色和紫色表示),在元素组成上虽与主类细胞有差异,却没有被体现在结果中,这完美的诠释了辛普森悖论。b)在单细胞ICP-MS方法中,将细胞悬浮液稀释后,在单位时间内仅有一个细胞个体被引入ICP-MS等离子体。每个细胞产生一个独立的离子云,作为信号峰被ICP-MS仪器记录。这种方法允许检测每一个单独的细胞,从而保证了细胞特异性信息的无损获取和保存。简单来说,在单细胞ICP-MS中,细胞是以个为单位进行分析的,可以根据它们不同的分析物含量识别出不同的群体,而不是仅仅产生一个平均值。icpTOF飞行时间质谱法 在飞行时间质谱法(TOF-MS)中,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离子到达检测器前通过固定长度的飞行管的飞行时间来精确分辨离子。离子束在脉冲加速电压后具有相同的动能,但轻的离子会比重的离子获得更高的速率,进而更早到达检测器。测量所有离子的陆续到达时间可以得到一个连续时间谱,经过简单的校准和换算后可以得到一张全质谱谱图(一般6-280 Th)。TOF质量分析仪的主要优点是:对分析的元素及同位素的数量没有限制,而且全谱数据采集速度快(通常几十微秒就可以获得一张全元素谱图)。这样的快速全谱数据采集能力在处理单一实体(如单细胞)检测时尤其重要,因为单细胞产生的瞬时事件长度很短,一般在200-500微秒区间。 飞行时间技术在单细胞分析领域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最初是由Bandura在2009年提出的,其原型机12用于单个细胞的时间分辨分析13,从而为众所周知的 "质谱流式 "领域打开了大门。这项应用使用稳定的稀土金属同位素来标记细胞,从而允许通过其金属标记物来检测相应细胞14。除了展现了生物研究和药物筛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质谱流式也被用于检测细菌细胞中的银纳米颗粒15。然而,由于质量检测范围有限(80 Da)和涉及染色的样品制备程序,质谱流式细胞技术无法检测许多固有元素。 与质谱流式不同的,如图2a) 所示的ICP-TOF (TOFWERK AG, 瑞士) 可以测量从质荷比6到280的全谱图16,从而可以覆盖轻质元素,如Na, Mg, P, S, K, Ca, Mn, Fe, Cu, Zn等。这些元素是活细胞的固有元素,它们的分布(也被称为细胞离子组17)可以作为细胞发育状态的指标18。例如,磷存在于核酸(DNA和RNA)中,也是ATP、CTP、GTP和UTP等能量化合物的重要成分。钠和钾在电信号的传输中起作用,而锌被不同的生物过程中的多种酶用作催化剂。由于ICP-TOF-MS的同时多元素检测能力,可以在多种元素的相关分析基础上进行指纹识别19。如图2b) 所示,镁、磷、锰、铁、铜和锌被鉴定为被分析藻类的本征指纹元素。不需要标记或染色,即可依据细胞的 "天然 "元素指纹来进行单细胞分析20,21。通过测量特定细胞类型的金属微量元素,则可以获得更细致的指纹信息。例如,海藻细胞富含镁等金属微量元素,镁是叶绿素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光合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金属微量元素的组成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指纹来明确识别不同的细胞种类。通过测量单细胞的金属元素组分,可更好地了解由金属蛋白和金属酶调节的基本生物过程,从而解密细胞生命周期不同状态22。尽管细胞的生物化学并不完全反映在其离子组上,但通过监测其金属含量的变化,可以确定地获得对细胞状况和生物过程的更深入了解。 通过使用TOF质量分析仪作为检测器,可以动态系统地获得完整的质谱数据,从而可以对发现特定实体本身及其所处环境进行连续或高通量表征。因此在纳米毒理学背景下,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纳米颗粒物是否与细胞相关联。图2:a) icpTOF仪器(TOFWERK AG, Thun, Switzerland)的示意图:在iCAP Q(Thermo Scientific, Bremen, Germany)的框架上搭配一套高分辨率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因此,ICP-TOF受益于与iCAP Q相同的ICP离子源、离子光学、碰撞/反应池技术和样品引入设备。b) 用48 µ s时间分辩率采集的淡水藻类细胞raphidocelis subcapitata的瞬时信号速率。c) 藻类细胞通常用于毒理学风险评估研究,这里在暴露于金纳米颗粒一段时间后进行分析,以调查其摄取情况。在ICP-TOF的全质量数范围内,可以根据检测细胞的本征元素指纹对细胞进行追踪,并能直接定量测量纳米颗粒物-细胞的关联。icpTOF单细胞分析应用实例 单一实体分析,与批量样品测量相比,能产生信号的质量相对有限,这对仪器灵敏度要求更高。下面的应用案例研究展示了icpTOF S2仪器(TOFWERK AG,瑞士)的性能指标:具有与单四极杆ICP-MS类似的高灵敏度,又可同时快速检测全谱信号,特别适合分析单一实体,如单细胞或纳米颗粒(NPs)等。随着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纳米颗粒物的广泛使用,纳米安全和纳米毒理学在过去20年一直是深入研究的课题。纳米颗粒物的安全评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其在细胞摄取的分析和量化。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它们经常被用于细胞内纳米颗粒物的分析23,24。尽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像能力,基于电子显微镜方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对样品制备的繁琐要求。此外,由于没有额外的元素定量或自动图像分析,获得的图像是定性的且结果较难被解读25,26。如前所述,单细胞ICP-MS也可用于量化细胞对纳米颗粒物的摄取,根据观察到的信号峰的强度大小,提供与细胞相‘关联’的纳米颗粒数量的信息5,6。这类实验通常有以下三个明显的观察结果: 只检测到纳米颗粒物中的特征元素,表明溶液中存在纳米颗粒物 只检测到细胞固有元素而没有任何纳米颗粒物中的元素,表明细胞并没有与纳米颗粒物相关联 同时检测到细胞固有元素和纳米颗粒物中的元素,意味着两者有关联 根据观察到的相关联的纳米颗粒/细胞峰的频率和幅度,可以确定摄取了纳米颗粒物的细胞的百分比以及与每个藻类细胞相关的纳米颗粒数量的估计值。在理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浓度和暴露时间动态地对海藻细胞和纳米颗粒数量的相关性的进行评估。 在本案例研究中,将海藻细胞暴露在BaSO4(NM-220)溶液中72小时,接着按照Merrifield等人提出的程序进行清洗5,去除未与细胞结合的纳米颗粒。在暴露后并在ISO8692藻类培养基中进行冲洗后27,样品中预计只包含与藻类细胞相关联的纳米颗粒物。随后,样品被储存在15毫升的试剂管中,用锡纸包裹,等待分析。 在使用四极杆ICP-MS进行单细胞的初始研究中,我们发现清洗后的细胞悬浮液中仍存在BaSO4纳米颗粒,如图3a所示。有学者认为未关联的纳米颗粒已经去除,而这些检测到的纳米颗粒是与海藻细胞相关联的。然而由于只测量了一种元素138Ba,并不能完全证实这一猜想。 我们使用单细胞ICP-TOF-MS(见图2a)重复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从图2b中我们可以知道被分析的藻类细胞的本征元素指纹,即只有同时检测到Mg、P、Mn和Fe等元素时才被认为检测到了藻类细胞。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暴露72小时后,BaSO4 纳米颗粒与水藻细胞的指纹信号没有显著关联(图3b)。可以看到,Ba仅与Mg和Fe的信号同时被检测到,而没有水藻的其他指纹信号同时出现。虽然缺失的元素信号强度有可能是低于仪器检测极限,但至少这说明检测到的元素与藻类细胞的本征元素指纹不一致。然而在检测到藻类细胞的指纹信号中,没有观测到Ba元素信号。综上所述,如果没有icpTOF瞬时多元素检测能力,在清洗后细胞悬浮液中检测到的纳米颗粒的Ba信号很容易被误解为是与藻类细胞相关联的颗粒物。图3:a)实验流程图。在样品暴露于纳米颗粒物72小时后,细胞被清洗以去除上清液中游离态的纳米颗粒物。b) 通过使用飞行时间质谱仪重复单细胞测量,可以跟踪细胞的元素指纹,以验证纳米颗粒物信号和细胞信号的是否同时出现。结果显示虽然纳米颗粒物和细胞没有直接关联,但Ba信号与Mg和Fe信号是一起出现的。 这些结果导致了对可能引发该现象的机制的讨论。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海藻细胞通过释放胞外聚合物物质(EPS)来清除粘附在细胞表面的纳米颗粒物。EPS被认为是影响藻类细胞对纳米颗粒的生物利用率的关键因素28,29。EPS产量的增加可使藻类细胞主动脱落纳米颗粒,从而减轻摄取或吸附到细胞外部,而纳米颗粒仍然以被包含在EPS中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虽然缺乏关于这种行为的定量数据,但足以解释BaSO4纳米颗粒信号与Mg和Fe信号的契合。当然Fe与Ba信号的同时出现还可以被解释为溶解的Ba与ISO 8692培养基中的EDTA络合在了一起,而EDTA被添加在溶液中以保持Fe的生物可利用率。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使用TEM观察到EPS聚集体中包裹有纳米颗粒(图4)。由于TEM局限于定性分析,再加上EPS结构微妙,这种包裹的确切机制和发生频率很难被量化。然而单细胞ICP-TOF-MS则可以直接对这一现象进行定量分析,而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制备,同时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更多的藻类细胞及EPS聚集体,提供更可靠的统计数据。此外,单细胞ICP-TOF-MS可以动态地从藻类悬浮液中不间断取样,评估这种清除行为的发生频率与样品浓度和时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藻类细胞和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利用ICP-TOF研究动态摄取和清除行为的研究思路不仅限于藻类细胞,还可以扩展到纳米医学或纳米生物技术的其他类型细胞,如哺乳动物细胞或细菌。图4:一个藻类细胞(Raphidocelis subcapitata)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该细胞之前暴露在银纳米颗粒物中,脱落的细胞外聚合物物质(EPS)含有银纳米颗粒。(由Louise H. S. Jensen和Sara N. Sø rensen提供)。 正如本研究强调的那样,尽管传统的四极杆质谱(sc-ICP-Q-MS)可以测量单细胞,但它最多只能同时测量一种或两种元素或同位素,所以即使检测到纳米颗粒信号也不能100%确定其与细胞直接关联。另外还需要TEM来确定颗粒物是否被藻类吸收在内部或简单附着在细胞外部。然而使用ICP-TOF-MS可以将被暴露在纳米颗粒物中藻类的离子组与对照藻类的离子组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它们的状况。这些信息对于从机理上理解海藻细胞与纳米颗粒物的相互作用非常有价值,并可以进一步促进开发以生理学为基础的纳米颗粒物风险评估工具。icpTOF结论与展望 单细胞ICP-TOF-MS是一个新兴的、令人兴奋且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虽然尚需数年时间才能达到质谱流式技术在单细胞多参数分析方面的水平,但ICP-TOF-MS得益于灵敏度的提高和同时全谱检测能力,能够基于元素指纹检测未被标记的细胞,从而为新的实验设计创意提供可能性。例如,除了测量纳米颗粒物和细胞的相关性外,ICP-TOF-MS记录的多元素数据可用于评估细胞在纳米颗粒介导毒性影响下的不同状态。 除了液体样品引入方法之外,也可以使用激光剥蚀(LA)-ICP-TOF-MS进行单细胞分析30,31。通过将制备有细胞的载玻片放在样品台上并使用激光扫描,可以产生单个完整细胞层面上的元素分布二维图像,其中每个像素包含一个完整的全元素谱图。LA-ICP-TOF-MS成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对纳米毒理学研究特别有意义,因为它可以观察和定位纳米颗粒物在亚细胞结构中的聚集,以进一步了解和解释各种现象(如摄取、积累和释放纳米颗粒)。 此外,所生成的大量数据可以通过降维技术进行处理,如主成分分析(PCA)或机器学习工具,并提取与细胞状态和类型有关的信息,从而使细胞的分类变得更容易。这在质谱流式工作流程中是常见的处理方法。这项技术不仅限于纳米毒理学研究,还可以扩展到金属组学和细胞生物学中。无论如何,我们将继续努力改进飞行时间质谱ICP-TOF-MS技术,使其在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发挥作用。icpTOF致谢作者感谢Olga Meili和Aiga Mackevica校对本文并提供反馈。Lars M. Skjolding得到了PATROLS – Advanced Tools for NanoSafety Testing项目资助(760813)。感谢Louise Helene Sø gaard Jensen和Sara Nø rgaard Sø rensen允许使用图4中的TEM图像。最后特别感谢Robert Thomas邀请在Spectroscopy杂志中的 "原子视角专栏 "刊登此文。原文链接:Hendriks L., Skjolding L. M., Robert T., Single-Cell Analysi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o Quantify Algal Cell Interaction with Nanoparticles by Their Elemental Fingerprint, Spectroscopy, 2020, Volume 35, Issue 10, Pages 9–16https://www.spectroscopyonline.com/view/single-cell-analysis-by-inductively-coupled-plasma-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to-quantify-algal-cell-interaction-with-nanoparticles-by-their-elemental-fingerprint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跳转)本文由TOFWERK中国-南京拓服工坊科技编译,结论以英文原文为准。参考文献1 S. J. Altschuler and L. F. Wu, Cell, 2010, 141, 559–563.2 W. M. Elsasser,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84, 81, 5126–5129.3 C. Degueldre and P. Y. Favarger, Colloids Surfaces A Physicochem. Eng. Asp., 2003, 217, 137–142.4 K. S. Ho and W. T. Chan, J. Anal. At. Spectrom., 2010, 25, 1114–1122.5 R. C. Merrifield, C. Stephan and J. R. Lead, Environ. Sci. Technol., 2018, 52, 2271–2277.6 F. Abdolahpur Monikh, B. Fryer, D. Arenas-Lago, M. G. Vijver, G. Krishna Darbha, E. Valsami-Jones and W. J. G. M. Peijnenburg, Environ. Sci. Technol. Lett., 2019, 6, 732–738.7 I. L. Hsiao, F. S. Bierkandt, P. Reichardt, A. Luch, Y. J. Huang, N. Jakubowski, J. Tentschert and A. Haase, J. Nanobiotechnology, 2016, 14, 1–13.8 A. S. Groombridge, S. I. Miyashita, S. I. Fujii, K. Nagasawa, T. Okahashi, M. Ohata, T. Umemura, A. Takatsu, K. Inagaki and K. Chiba, Anal. Sci., 2013, 29, 597–603.9 M. Corte-Rodríguez, R. Á lvarez-Fernández García, P. García-Cancela, M. Montes-Bayón, J. Bettmer and D. . Kutscher, Curr. Trends Mass Spectrom., 2020, 18, 6–10.10 K. Shigeta, H. Traub, U. Panne, A. Okino, L. Rottmann and N. Jakubowski, J. Anal. At. Spectrom., 2013, 28, 646–656.11 P. E. Verboket, O. Borovinskaya, N. Meyer, D. Günther and P. S. Dittrich, Anal. Chem., 2014, 86, 6012–6018.12 D. R. Bandura, V. I. Baranov, O. I. Ornatsky, A. Antonov, R. Kinach, X. Lou, S. Pavlov, S. Vorobiev, J. E. Dick and S. D. Tanner, Anal. Chem., 2009, 81, 6813–6822.13 K. R. Atkuri, J. C. Stevens and H. Neubert, Drug Metab. Dispos., 2015, 43, 227–233.14 S. D. Tanner, V. I. Baranov, O. I. Ornatsky, D. R. Bandura and T. C. George,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13.15 Y. Guo, S. Baumgart, H. J. Stä rk, H. Harms and S. Müller, Front. Microbiol., 2017, 8, 1–9.16 L. Hendriks, A. Gundlach-Graham, B. Hattendorf and D. Günther, J. Anal. At. Spectrom., , DOI:10.1039/c6ja00400h.17 M. Malinouski, N. M. Hasan, Y. Zhang, J. Seravalli, J. Lin, A. Avanesov, S. Lutsenko and V. N. Gladyshev, Nat. Commun., , DOI:10.1038/ncomms4301.18 D. E. Salt, I. Baxter and B. Lahner, Annu. Rev. Plant Biol., 2008, 59, 709–733.19 A. Praetorius, A. Gundlach-Graham, E. Goldberg, W. Fabienke, J. Navratilova, A. Gondikas, R. Kaegi, D. Günther, T. Hofmann and F. Von Der Kammer, Environ. Sci. Nano, 2017, 4, 307–314.20 O. Borovinskaya, S. Aulakh and R. Markus, Tofw. appilcation note, 2019, 1–3.21 M. von der Au, O. Borovinskaya, L. Flamigni, K. Kuhlmeier, C. Büchel and B. Meermann, Algal Res., 2020, 49, 101964.22 L. Mueller, H. Traub, N. Jakubowski, D. Drescher, V. I. Baranov and J. Kneipp, Anal. Bioanal. Chem., 2014, 406, 6963–6977.23 F. Piccapietra, C. G. Allue, L. Sigg and R. Behra,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7390–7397.24 F. Perreault, A. Oukarroum, S. P. Melegari, W. G. Matias and R. Popovic, Chemosphere, 2012, 87, 1388–1394.25 L. H. S. Jensen, L. M. Skjolding, A. Thit, S. N. Sø rensen, C. Kø bler, K. Mø lhave and A. Baun, Environ. Toxicol. Chem., , DOI:10.1002/etc.3697.26 C. Brandenberger, M. J. D. Clift, D. Vanhecke, C. Mühlfeld, V. Stone, P. Gehr and B. Rothen-Rutishauser, Part. Fibre Toxicol., , DOI:10.1186/1743-8977-7-15.27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ization. ISO 8692. Water quality - Fresh water algal growth inhibition test with unicellular green algae., 2012.28 J. Zhao, X. Cao, X. Liu, Z. Wang, C. Zhang, J. C. White and B. Xing, Nanotoxicology, , DOI:10.1080/17435390.2016.1206149.29 F. Chen, Z. Xiao, L. Yue, J. Wang, Y. Feng, X. Zhu, Z. Wang and B. Xing, Environ. Sci. Nano, 2019, 6, 1026–1042.30 S. Theiner, A. Schoeberl, S. Neumayer and G. Koellensperger, J. Anal. At. Spectrom., 2019, 34, 1272–1278.31 S. Theiner, A. Schweikert, C. Haberler, A. Peyrl and G. Koellensperger, Metallomics, , DOI:10.1039/d0mt00080a.
  • 细胞内NMR光谱方法在活细胞中应用
    在活细胞中以原子分辨率确定蛋白的三维结构,对结构生物学家来说是一大挑战。本期Nature报告的两项进展,应能拓宽这一领域中一项很有希望的方法——细胞内NMR光谱的应用范围。以前,光谱方法较低的灵敏度及样本的短寿命,使得人们难以获得足够的结构信息来用这种方法确定蛋白结构。为NMR实验收集数据一般需要一到两天时间,这对活细胞来说太长了。Sakakibara等人通过在2至3个小时内收集到足够数据而克服了这一局限。他们报告了完全根据在活大肠杆菌中获得的信息确定的第一个三维蛋白结构。  该原理证明研究中所用模型蛋白,是来自嗜热菌的假设的重金属结合蛋白TTHA1718。此前,活细胞的细胞内NMR光谱仅限于细菌和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对活真核细胞的广泛应用受到向这些细胞中输送同位素标记蛋白效率相对较低的限制。现在,Inomata等人发现,通过细胞穿透肽由吡啶酸调控的作用,有可能将合适标记的蛋白输送到人细胞的细胞液中,所用细胞穿透肽通过共价键与目标蛋白相结合。当输入的蛋白被内生酶活性或自体还原裂解作用释放时,研究人员便能够获得活的人细胞内蛋白质的高分辨率二维异核NMR光谱。这一方法有可能成为以细胞内蛋白为作用目标的药物的设计及筛选工作的一个强大工具。
  • 北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静博士:分子相互作用技术平台发展与使用心得分享
    分子相互作用技术是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化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贯穿药物开发的全过程。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子相互作用技术平台有13台大型仪器,包括表面等离子共振仪、生物膜干涉分析仪、等温滴定量热仪、微量热泳动仪、石英晶体微天平、蛋白纯化系统、动静态光散射和差示扫描荧光等。现就分子相互作用技术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实践进行分享。分子相互作用技术平台发展1.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SPR技术是法规与药典推荐的药物活性评价方法,可实时、原位检测各种生物分子如蛋白、核酸、多糖、多肽、脂类、病毒、纳米药物、小分子、离子之间的结合与解离过程,提供亲和力、动力学、特异性、活性浓度、作用机制研究(竞争/别构/表位)等信息。SPR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药物靶点发现与确认、天然产物活性组分发现、药-靶亲和力和动力学检测、高通量药物筛选、杂交瘤筛选与定量、抗体生物活性分析、仿药一致性评价、免疫原性检测、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质控等。2.生物膜干涉(BLI)技术BLI技术也是药典里药物结合活性检测的推荐方法,主要用于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亲和力、动力学性质以及蛋白浓度测定。近两年,基于BLI开发的垂钓方法也可以实现中药活性组分发现与验证以及靶标垂钓。BLI通过浸入即读的方式提高了检测速度,具有实时分析、高通量、样品适用性广、操作简便灵活、耗材成本低、样品可回收等优点。3.等温滴定量热(ITC)技术ITC技术是基于热量检测的通用技术。通过检测分子结合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得到亲和力KD、化学计量比N以及全套热力学参数(焓值∆ H、熵值∆ S 和吉布斯自由能∆ G)。其中,∆H反映了氢键和范德华力等特异性相互作用的贡献,∆S反映了疏水效应的贡献以及构象改变、位阻的影响,因此能为分子间相互作用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作用信息。4.微量热泳动(MST)技术MST技术是基于分子热泳动现象。在MST实验中需要给其中一个分子标记荧光。MST的优势在于样品无需固定,能保持样品天然状态,并且样品消耗量低,检测速度快,不受缓冲液限制。对于难表达纯化或不稳定的蛋白,可以通过基因转染方法给细胞内目的蛋白标记his tag或GFP,然后无需纯化、直接使用细胞裂解液进行相互作用检测。此外,有些样品的相互作用需要提前孵育一段时间,这样的样品也适合用MST进行检测。分子相互作用实验使用心得1. 样品质量高质量的样品对于获取高质量的分子相互作用数据至关重要。对于蛋白样品,实验前可以通过圆二色谱、动静态光散射、差示扫描荧光或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对蛋白进行分析,以确保蛋白结构和活性没问题。对于核酸样品,实验前可采用加热变性和缓慢冷却复性来保证其空间结构。对于难溶性小分子样品,需保证小分子在最高浓度下完全溶解,不能出现沉淀或析出。2. 缓冲液选择缓冲液常用PBS、Hepes或Tris体系。为了保持样品活性,有时需要额外调整缓冲液成分,包括pH、盐离子、盐浓度、去垢剂、还原剂、表面活性剂等。3. 分子互作技术和实验方法选择通常根据样品具体情况(类型、数量、多少、标签、纯度等)选择合适的分子互作技术和实验方法。分子相互作用实验,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边做边摸索和优化条件。多种分子互作技术可以优势互补,相互验证。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静 博士王静,副主任技师,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6年8月起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工作,负责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技术平台的建设管理、测试服务和新方法新体系开发。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仪(SPR)、生物膜干涉分析仪(BLI)、等温滴定量热仪(ITC)、微量热泳动仪(MST)、差示扫描荧光(nanoDSF)等技术建立了靶标垂钓、中药活性成分发现、药物筛选与验证、竞争抑制研究、表位分析、分子相互作用的亲和力检测等一系列新方法新体系。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Theranostics, Anal.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3篇,其他作者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如有技术干货、科研成果、仪器使用心得、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事件观点等内容,欢迎相关行业朋友投稿。投稿邮箱:zhaoyw@instrument.com.cn
  • 小编精选|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导购篇
    生物分子的活性功能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生命现象,从而阐明生命活动的机理,发现生命的本质。大分子相互作用仪作为分子互作的重要研究工具,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和药物筛选及相关药物动力学检测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技术的迭代与创新,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品牌型号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其技术原理主要包括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技术)、生物膜干涉技术(BLI技术)和微量热泳动技术(MST技术)等,那么如何挑选一款真正符合自己需要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成为了一道难题,接下来,小编根据检测技术进行分类,遴选推荐一些靠谱品牌型号,以飨读者。首先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技术研发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1.Biacore 8K/8K+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Biacore 8K/8K+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 点击查看 )Cytiva(思拓凡)公司推出的Biacore 8K/8K+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正是基于SPR技术研发的,该产品能够满足化药于生物新药的高通量筛选及表征,16组检测通道,8根进样针平行分析;高灵敏度,可用于小分子量样品、超低偶联和低浓度样品的分析检测;8K可实现60小时无人值守作业,8K+可实现72小时无人值守作业;4-40℃样品仓控温,支持96/384孔板。自1990年至今,Biacore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分子互作的“金标准”和基础科研及药物开发的工具。2.HORIBA OpenPlex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HORIBA OpenPlex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 点击查看 )法国HORIBA scientific公司将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成像技术和微阵列芯片技术进行结合,研发出一次能够获取百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的HORIBA OpenPlex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仪。该产品采用阵列式检测,突破了传统通道式测量的局限,特别适用于快筛及实时成像的应用需求。此外可实时监测相互作用并获得动力学参数。 外置部件选择性灵活,可选附件包括蠕动泵、注入系统、自动脱气装置等。3.多参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 MP-SPR 220A▲多参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 MP-SPR 220A( 点击查看 )芬兰BioNavis公司的多参数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MP-SPR起源于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该技术技术突破了传统SPR技术的局限性,它不仅测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测高性能金属,石墨烯等材料。MP-SPR 220A可用于检测埃米至微米厚的薄层间相互作用和结构信息,并且具有附加波长的选项。4.BI-45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BI-45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 点击查看 )全新的BI-4500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PR)仪具有多通道流动模式,有助于对固定量低和分子量小(100 Da)的分析物的精准检测。BI-4500配备了BI-DirectFlowTM (BI-直流技术) 后,将精确的进样和几近零扩散的传质过程结合起来用于快速动力学的研究并有效地消除各种表面现象的干扰。用户可机动灵活地选择多种巧具匠心的分析模块从事诸如生命科学、电化学、气相或液相传感等研究。5.SPRm 200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镜▲SPRm 200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镜( 点击查看 )美国Biosensing Instrument公司研发的细胞原位分子互作动态分析系统SPRm 200,巧妙地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和光学显微镜结合为一体。SPRm200无需对观察目标进行标记,可以实时定量的进行检测,并且可同时可视化观察细胞结构和局部结合活性。此外无需提取细胞膜蛋白,即可在正常活细胞状态下观察和测量药物和膜蛋白的实时相互作用。样本容量为384*2,具有5条通道,进样体积最低为1μL。6.便携式4通道SPR仪-P4SPR▲便携式 4通道SPR仪-P4SPR( 点击查看 )加拿大Affinité Instruments基于SPR技术开发出新一代非标记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P4SPR,仪器小巧,易于携带,可在用于各种户外环境中的现场检测。适用于小分子化合物、核酸、多肽、蛋白、脂类、多糖、纳米颗粒、病毒、微生物、细胞等各种样品,可4通道同时检测,实时扣除背景,自动做重复,获得可信数据。10分钟验证是否结合,并且获得亲和力和结合/解离速率,此外还可与其它仪器(HPLC,MS等)联合使用。7.Inter-Bio英柏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仪MI-S200▲Inter-Bio 英柏表面 等离子共振检测仪MI-S200( 点击查看 )北京英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于SPR技术研发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仪MI-S200,荣获2019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BCEIA金奖。MI-S200能够在各种条件下通过实时监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结合解离动力学的过程和相关的结合解离常数等重要数据。该产品具有高灵敏度的柱面一体式传感器,自主研发的中英文控制及数据分析软件,支持个性化定制实验流程。8.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SPR▲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 SPR( 点击查看 )KEI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设计并制造SPR 仪器和软件,并将其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表征 (ESPR) 相结合。KEI 公司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SPR采用变化频率为76Hz的扫描镜改变入射光角度的方法,使光线产生4000m°的变化范围,另外配备分辨率达0.05 m°的检测器,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结果。偏移角可以通过旋转手柄实现手动调节,以获得最广的动态角度范围。KEI SPR 采用开放式设计,可连接到任何其他恒电位仪/恒电流仪,同时采用进样针进样,对管道和样品无污染。其次是基于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 BLI)研发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仪器。9.赛多利斯OctetR8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赛多利斯 OctetR8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点击查看)赛多利斯基于BLI技术研发的OctetR8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在基础研究、生物制药发现与开发、药物质量控制等应用中展现更高的灵活性,并实现更广的功能性。进行定量分析,使用浸入即读TM的生物传感器提供实时的结合常数ka、解离常数kd以及亲和力常数KD。亲和力检测范围更广,从mM(毫摩尔)至pM(皮摩尔),可实现从片段、小分子、核酸、蛋白,到病毒、细菌、细胞等各类生物分子亲和力的检测。没有液流系统,不存在堵塞风险,即可即用,无需对仪器进行清洗和复杂维护,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兼容粗提样本,无需进行样品预处理(如纯化、标记等)。近年来,基于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技术开发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也开始纷纷亮相。10.NanoTemper 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 Monolith▲NanoTemper 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 Monolith( 点击查看 )德国 NanoTemper 公司于2020年推出的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Monolith系列,提供更加简捷、快速并精准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新一代Monolith系列是基于MST技术研发的新平台,能够实现24个样品的同时检测,精确的温度控制(20-40 °C +/-0.5 °C),具备灵活的检测方式,根据样品随意切换检测灵敏度,仅微量样品,即可在溶液中直接测定,无需固定,速度快,10分钟之内即可获得亲和力数据。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涌现了一系列新技术,比如光栅耦合干涉(GCI)技术、组分-梯度多角度光散射(CG-MALLS)技术和微流控扩散测量(MDS)技术等。近年来,基于这些新技术原理开发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纷纷崭露头角,或能成为市场“黑马”。11. Creoptix分子相互作用仪 WAVE delta▲Creoptix 分子相互作用仪 WAVE delta( 点击查看 )Creoptix(瑞士)公司基于光栅耦合干涉技术(Grating-Coupled Interferometry , GCI)搭配微流体独特设计和Google公司研发的自动化软件研发出WAVE分子间相互检测系统,突破了SPR技术的局限性,Creoptix WAVE 系统产生的消逝波(evanescent field)仅在芯片表面与样品溶液接触,并且延长了其与样品相互作用的长度,以确保更低的信噪比(0.015pg/mm2)。凭借WAVE的低检测限,可轻松获取无标记互作分子高精度的动力学速率,亲和常数及浓度数据。即使检测丰度较低的样品,仍可确保数据不失真。兼容48,96,384板任意组合,120h无人值守运行。12.Calypso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Calypso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 点击查看 )美国Calypso是一个以组分-梯度多角度光散射(CG-MALLS)为基础的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系统,可以快速、自动、无损、定量的表征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复性高、灵敏度高及无需样品修饰等诸多优点。Calypso分析系统无需对样品进行修饰(荧光标记、固定化等),且在溶液环境中测量,因此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样品的天然状态,得到最真实的结果,样品方便回收。该产品不仅具备智能化配样,消除了手动配样时的误差问题,而且具有快速的测定时间,半小时即可测得实验结果。13. fluidity one-W微流控扩散测量仪▲fluidity one-W 微流控扩 散测量仪( 点击查看 )Fluidity One-W是Fluidic Analytics公司开发的第二款产品,于2019年11月18日发布。基于微流控扩散测量(MDS)技术开发的全新技术平台,能够在溶液中、在天然状态下分析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不需要通过结合表面、基质或电离。Fluidity One-W测量的流体动力学半径可用于分析蛋白质复合物的结合比例,能够为疾病诊断、治疗开发和个人健康领域的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技术参数:测量范围(流体动力学半径)0.7-20nm范围(分子量)0.5kDa-14MDa精度±10%准确度CV10%灵敏度1nM Alexa Fluor™ 488运行参数上样量5μL运行时间小分子量蛋白质和多肽-8分钟大分子蛋白质-14分钟适用缓冲液兼容纯缓冲液以及溶菌物原液试剂盒运行容量96尺寸40*40*43cm检测方式荧光适合标记物GFP,EITC,Alexa Fluor™ 488及同等产品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选型推荐相关内容,更多仪器,请点击进入“大分子相互作用仪”专场。 找靠谱仪器,就上仪器信息网【选仪器】栏目。它是科学仪器行业专业导购平台,旨在帮助仪器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仪器设备。栏目囊括了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生命科学仪器、物性测试仪器、光学仪器及设备等14大类仪器,1000余个仪器品类。
  • 技术流派解析:带你重新认识大分子相互作用仪
    生物分子的活性功能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生命现象,从而阐明生命活动的机理,发现生命的本质。大分子相互作用仪作为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工具,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环境检测和药物筛选等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层出不穷,然而每一种技术都存在应用价值和局限性。小编将主流的技术流派进行汇总,以飨读者。非标记技术在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顾名思义,非标记技术不需要通过标记荧光基团、抗体、探针等外在分子,而是通过检测物理性质(如质量、折光率、频率、分子尺寸、能量等)在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变化来定性定量地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因此,非标记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了荧光干扰、特异性等问题,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多肽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等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目前,主流的非标记技术主要包括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和生物膜干涉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提到非标记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技术,熟悉的人们首先会联想到SPR技术即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技术。它是一种光学物理传感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当一束P偏振光以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入射到棱镜端面,棱镜与金属薄膜(Au或Ag)的界面将产生表面等离子波。当入射光波的传播常数与表面等离子波的传播常数相匹配时,引起金属膜内自由电子产生共振,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首先在芯片表面固定一层生物分子识别膜,然后将待测样品流过芯片表面,若样品中有能够与芯片表面的生物分子识别膜相互作用的分子,会引起金膜表面折射率变化,最终导致SPR角变化,通过设备监测SPR的角度变化,获得被分析物的浓度、亲和力、动力学常数和特异性等重要参数。SPR技术具有免标记、实时检测、所需样本量少、无需对样本进行复杂处理等优势,已广泛用来研究蛋白质、核酸、多肽、小分子化合物等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1990年,瑞典Pharmacia公司与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发明了全球第一台基于SPR技术的Biacore仪器,使人类第一次利用仪器就能对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自动化检测。1996年,Biacore从Pharmacia公司剥离并独立运营,并于2006年被GE收购,成为GE医疗生命科学大家庭中的一员。2020年,丹纳赫集团正式完成对GE生命科学的收购,并更名为Cytiva(思拓凡)。自1990年至今,Biacore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分子互作的“金标准”和基础科研及药物开发的工具,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型号,从最初的Biacore 1000,到Biacore T系列,X系列以及最新的8K系列等。Biacore 8K/8K+生物分子互相作用分析系统 (点击查看)近年来,国内基于SPR技术研发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在研发和商业化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北京英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SPR原理自主研发的MI-S200仪器,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技术参数荣获2019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BCEIA金奖。Inter-Bio 英柏表面 等离子共振检测仪MI-S200 (点击查看) 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刘钢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等离子光学传感器芯片,该芯片不需要光学耦合器件配合激发且具有更高的共振模式品质,借助这种传感器芯片后仅用常规的普通设备如光学显微镜和酶标仪等就能完成病毒表面蛋白和抗体之间结合过程的定量分析测定。生物膜干涉技术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 BLI)又称生物层干涉,是一种通过检测干涉光谱的位移变化来检测传感器表面反应的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当一束可见光从光谱仪射出后,在传感器末端的光学膜层的两个界面会形成两束反射光谱,并形成一束干涉光谱。任何由分子结合或解离而形成的膜层厚度和密度变化,均能够通过干涉光谱的位移值而体现,并通过这个位移值做出实时的反应监测图谱。检测图谱示意图(图源赛多利斯官网)通过对分子结合过程的实时监测,系统会测定结合常数(ka)和解离常数(kd)以及起始结合速率,并通过拟合计算分析得到亲和力(KD)等重要数据。BLI技术具有实时分析、免标记、更高通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蛋白结构靶点分析、药物研发与筛选及天然产物分析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2020年底,BLI技术被正式收录于《美国2021版药典》1108章,这也表明BLI技术将作为药物检测标准规范,延展至更多的应用场景,推动科研和医疗健康行业的进步。ForteBio率先将BLI技术商业化, Octet分子互作分析系统凭借其高通量和简单易用的优点迅速获得了广大药物研发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后来,几经收购,目前Octet系列产品归属于赛多利斯公司,其最新产品Octet R系列,可提供2、4或8通道模式,满足不同科研需求,另外也可以升级成16或96通道,适用于工业应用。Octet R2分子互作分析系统 (点击查看)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基于上述两种技术原理又衍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比如光栅耦合干涉技术、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和新一代生物膜干涉检测技术等。近年来,基于这些新技术原理开发的仪器纷纷崭露头角,或能成为市场“黑马”。光栅耦合干涉技术光栅耦合干涉技术(Grating-Coupled Interferometry, GCI)由Creoptix AG(瑞士)开发。与传统的SPR技术相比,GCI技术巧妙的利用波导技术的原理,Creoptix WAVE产生的消逝波(evanescent field)仅在芯片表面与样品溶液接触,并且延长了其与样品相互作用的长度,以确保更低的信噪比(0.015pg/mm2)。凭借WAVE的低检测限,可轻松获取无标记互作分子高精度的动力学速率,亲和常数及浓度数据。即使检测丰度较低的样品,仍可确保数据不失真。Creoptix WAVE 分子相互作用仪(点击查看)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是以纳米金颗粒为检测基质的新一代SPR技术。区别于传统的SPR基于折射率的SPR角度的改变,LSPR技术检测的是纳米金颗粒表面分子层厚度的变化产生的光吸收峰的位移,当入射光子频率与金属纳米颗粒传导电子的整体震动频率相匹配时,纳米颗粒会对光子能量产生很强的吸收作用,发生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由于光波长的变化受环境影响小,对体积、温度、缓冲液折射率等变化干扰不敏感,因此LSPR技术具有不受温度及缓冲液折射率的变化影响,且可忽略的“bulk”效应,无需专用参照通道,检测更稳定和灵敏等优势。薄膜干涉技术薄膜干涉技术(Thin Film Interferometry, TFI)是通过采集、分析光学探针表面反射干涉光谱的信号变化来检测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薄膜干涉本质上是反射干涉光谱,最早由德国科学家发现。Gator Bio公司在第一代BLI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技术迭代,推出新一代BLI技术,大幅提升了检测灵敏度,并在2019年推出了首款仪器GatorPrime非标记生物分子分析仪。除了非标记技术,微量热泳动技术和等温滴定技术在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中应用越来越多。微量热泳动技术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是通过检测分子在微观温度梯度场中的运动来分析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将荧光检测的精准性与热泳动的灵活性及灵敏度结合起来,由红外激光建立微观温度梯度场,通过荧光染料标记、荧光融合蛋白、色氨酸自发荧光等信号追踪,分子在微观温度梯度场中的定向移动就可以被探测和量化,通过记录这个变化来计算出两个相互作用的分子之间的Kd值等重要参数。因为能够在液体环境中直接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MST技术成功避免了固定样品带来的使用上的局限。2010年底,德国NanoTemper公司创始人Dr. Stefan和 Dr. Philipp将MST测量生物溶液中蛋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随后NanoTemper公司基于MST技术开发的微量热泳动仪正式投入市场,并于2020年推出的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Monolith系列,提供更加简捷、快速并精准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NanoTemper 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 Monolith(点击查看) 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等温滴定量热(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ITC)是一种是用于量化研究各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它可直接测量生物分子结合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ITC检测方式与化学反应中的酸碱滴定法相似,可以测定结合配偶体在自然状态下的亲和力,无需通过荧光标记或固定化技术对结合配偶体进行修饰。ITC技术通过测量结合过程中的热传递,就能够准确地确定结合常数 (KD)、反应化学量 (n)、焓 (ΔH) 、熵 (ΔS)和动力学数据(如酶促反应的Km和kcat)等重要参数。ITC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样品用量小、对反应体系的要求不高(如对体系的透光度、浑浊度、粘滞度要求不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及医药等相关领域。商业化等温滴定量热仪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过去的近30年中, ITC技术成为研究分子相互作用的常用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温滴定量热仪将会更加灵敏、快速、易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基于主流技术流派开发出的一些新的分支流派,比如HORIBA scientific将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成像技术和微阵列芯片技术进行结合研发出的SPRi-OpenPlex灵活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系统,可以一次获取百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美国Biosensing Instrument将光学显微镜与SPR技术相结合开发的SPRm200系统,专为观察和测量细胞膜表面蛋白和其他目标分子结合亲和力及动力学常数,为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沿;荷兰KEI研发的扫描角SPR技术,采用变化频率为76Hz的扫描镜改变入射光角度的方法,使光线产生4000m°的变化范围,从而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结果;加拿大Affinité Instruments基于SPR原理开发出新一代非标记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P4SPR,具有极大的便携性,且可与其它仪器(HPLC,MS等)联合使用。看到最后,相信大家对当前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的技术流派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心中也难免产生一丝丝疑惑,在纷繁复杂的品牌型号中,如何挑选到自己满意的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呢?敬请期待下篇——小编精选|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导购篇。(点击查看)
  • 对于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结构解析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Nat. Struct.上的文章,Towards a structurally resolved huma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Petras Kundrotas、Arne Elofsson和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Pedro Beltrao。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s)的表征对于理解形成功能单位的蛋白质组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表征是理解蛋白质的功能机制、研究突变的影响和研究细胞调控过程的关键步骤。最近,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已经被证明了准确预测单个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的能力;然而,其在大规模预测人类复杂结构中的应用尚未得到有效测试。在此,本文测试了应用AlphaFold2在预测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上的潜力和局限性,并通过实验提示了界面残基中潜在的调节机制。除此之外,本文还提供了使用预测的二元复合物来构建高阶组装的案例,以此拓展了对于人类细胞生物学的理解。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预测本文基于AlphaFold2的FoldDock管道对65484对来源于HuRI与hu.MAP V.2.0数据库中实验测定的PPIs的结构进行预测。文章合并了一个pDockQ分数,该分数可以根据置信度对模型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已知相互作用蛋白的pDockQ往往高于随机集;对于hu.MAP数据集显示出平均比HuRI数据集更高的可信度,这表明,高可信度模型集中在具有高亲和力和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区域。实验表明,AlphaFold2可以预测大型复合物中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对的结构(图1)。图1 | AlphaFold2复合物预测在大规模人类PPIs数据集上的应用影响预测置信度的特征如图1a所示,相较于HuRI和hu. MAP数据库中的蛋白质对,出现在蛋白质数据库(PDB)中的蛋白质对更加富集于高分模型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差异,本文首先研究了一个由大型(10链)异质蛋白复合物构建的额外数据集。通过实验,结果显示直接相互作用对与间接相互作用对之间pDockQ分数的差异是显著的,这表明与间接相互作用对相比,即使直接相互作用对是大型复合体的一部分,也往往能够被预测。除此之外,由于HuRI数据库中的许多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很可能是短暂的,而AlphaFold2无法可靠地预测这种相互作用(图2)。图2 | 影响预测置信度的蛋白质和相互作用特征:不同数据集的分析预测的复合物结构在化学交联上的验证化学交联结合质谱分析是一种识别蛋白质对中邻近的活性残基的方法,可以用来帮助确定可能的蛋白质界面。为了确定预测的复合物结构是否满足这种正交空间约束,本文获取了528对具有预测模型的蛋白质对的残基对的交联集合。在此章节中,文章提供了多个案例证明了化学交联验证的有效性(图3)。图3 | 对于预测复合物模型的化学交联支持复合物界面上与疾病相关的错义突变与人类疾病相关的错义突变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包括破坏蛋白质的稳定性、变构调节酶活性和改变PPIs。为了确定预测结构的有效性,本文汇编了一组位于界面残基上的突变,这些突变之前曾被实验测试过对于相应相互作用的影响。文章使用FoldX预测突变时结合亲和力的变化,并观察到破坏相互作用的突变强烈影响了结合的稳定性;另外,本文就在一系列生物学功能中具有界面疾病突变的蛋白质网络簇进行了举例说明(图4)。图4 | 蛋白质复合物界面残基的疾病突变蛋白质复合物界面的磷酸化调节蛋白质磷酸化可以通过改变修饰残基的大小和电荷来调节结合亲和力来调节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将磷酸化位点定位到蛋白质界面可以为它们在控制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功能作用产生机制假说。本文使用了最近对人类磷酸化蛋白质组26的鉴定,在高置信度模型中鉴定出了界面残基上的4,145个独特的磷酸化位点。实验表明,某些界面可能受到特定激酶和条件的协调调控。虽然不是所有界面上的磷酸位点都可能调节结合亲和力,但这一分析为特定扰动后的相互作用的潜在协调调控提供了假设(图5)。图5 | 界面残基上磷酸化位点的协同调控来自二元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高阶组装蛋白质既能够同时与多个伙伴相互作用组成更大的蛋白复合物,又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这也反映在文章的结构特征网络中,即蛋白质可以在群体中被发现,如蛋白质相互作用全局网络视图所示(图6)。由于使用AlphaFold2预测更大的复合物组装可能受到计算需求的限制,文章测试了蛋白质对的结构是否可以迭代结构上对齐。文章在上述网络中覆盖的一组小的复合物上测试了这一过程,并将一个实验确定的结构与预测的模型进行对齐,展示了该过程的潜力和局限性。受测试例子的鼓励,本文定义了一个自动化过程,通过迭代对齐生成更大的模型。总之,文章发现可以迭代地对齐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的结构来构建更大的组装,但同时也发现了目前限制这一过程的问题。图6 | 对高阶组装的蛋白质复合物的预测结论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评估了应用AlphaFold2预测已知人类PPIs的复杂结构的潜力与局限性。分析结果表明,由亲和纯化、共分馏和互补的方法组合支撑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能够产生更高置信度的模型。文章证明,可以使用模型指标(如pDockQ评分)对高置信度模型进行排序,为大规模PPIs和稳定复合物的详细研究提供支持;而来自交联质谱实验的数据为进一步验证这些预测提供了理想的资源。除此之外,本文用疾病突变和磷酸化数据证明了蛋白质界面的结构模型对于理解分子机制以及突变和翻译后修饰的影响至关重要;最后,文章提出了从预测的二元配合物出发构建更大的组件结构模型的想法。后续仍需要更多的工作来确定确切的化学计量学,设计方法和评分系统来构建如此更大的复杂组件,以及预测具有弱和瞬态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参考文献(1) Burke DF, Bryant P, Barrio-Hernandez I, et al. Towards a structurally resolved huma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Jan 23]. Nat Struct Mol Biol. 2023 10.1038/s41594-022-00910-8. doi:10.1038/s41594-022-00910-8
  • 清华魏飞团队最新Nature:利用单分子成像技术探测分子筛孔道内范德华相互作用
    利用分子指针来探测主客体相互作用是一种研究复杂环境中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分子筛骨架中,主客体相互作用对于分子吸附、传递、反应和相变有着重要意义,深刻影响着其在气体分离、异相催化和储能等领域的应用。虽然单分子的构象可以帮助我们从分子水平理解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但是想要超高分辨率下准确表征单分子构象并不容易。近几年来,球差校正电镜和多种低电子剂量成像模式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在实空间观察单分子的可能。图1 识别不同孔道内PX分子的不同取向FLOTU魏飞教授团队利用积分差分相位衬度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iDPC-STEM)实现了对单个对二甲苯(PX)分子在二维ZSM-5分子筛内的直接成像。这里,PX分子可以作为指针分子来探测每一个孔道内的范德华相互作用。PX分子中的两个甲基使得苯环在孔道中立起来,苯环平面就形成了一个可以旋转且有明确取向的单分子指针。类比罗盘的指针,PX单分子指针的取向能够给出反映出孔道内部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基于对分子取向的成像和对二维ZSM-5的原子级解析,可以揭示小分子是如何被限域在亚纳米尺寸的孔道中。在不同孔道中,成像得到的PX分子的取向是明显不同的,并且通过计算和模拟可以发现PX分子取向与孔道的几何形状直接相关 (如图1所示)。因此分子取向的成像是能够反映孔道几何形状到的变化和孔道内范德华相互作用的变化。同时,在连续的图像拍摄中,分子取向随时间的变化也可以被实时观察到,其变化规律仍然与孔道几何形状密切相关(如图2所示)。这项工作不仅提供了一种直观、灵敏的手段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多孔材料中的主客体范德华相互作用,并且推动了电子显微镜学在单分子成像上的进一步应用。图像不仅能够给出主客体范德华相互作用的在不同孔道中的分布,同时可以给出单孔道内相互作用的实时变化。单个小分子成像一直是纳米技术和分子科学的一个里程碑,特别地,将有机小分子的成像分辨率推进到埃级精度是对电镜技术的巨大挑战。iDPC-STEM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对其他小分子和多孔材料体系的直接成像和结构分析,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复杂主客体相互作用,例如酸碱和配位相互作用。可以期待,这种成像技术的进步将促进对客体分子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进一步研究,并为多种单分子行为带来全新的理解。图2 实时探测PX方向随孔道几何形状的变化相关工作以“A single-molecule van der Waals compass”为题发表在4月21日的《Nature》期刊上。文章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申博渊博士,文章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陈晓博士和魏飞教授。参与此项研究还有王挥遒、熊昊、E. G. T. Bosch、I.Lazić、蔡达理博士、骞伟中教授、金士锋研究员、刘教授和韩宇教授。此外,魏飞教授团队首次以实验形式测试了厘米级长度单根超长碳纳米管的耐疲劳性,相关成果以《超耐久性的超长碳纳米管》Super-durable Ultralong Carbon Nanotubes为题,于2020年8月28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上。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429-y
  • ​PACTS辅助热蛋白质分析用于肽-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PACTS-Assisted 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 for Use in Identifying Peptide-Interacting Proteins。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北京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的贾辰熙和Chen Yali研究员。生物活性肽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通过与蛋白受体相互作用,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进程。研究肽-蛋白相互作用对于理解这些功能分子的调节机制至关重要。目前已开发多种方法用于表征肽-蛋白的相互作用,例如通过引入荧光探针在多肽上来监测蛋白-多肽的相互作用,或者将多肽固定在磁珠或其他载体材料上进行进一步的亲和沉淀。然而以上方法都需要对多肽进行修饰,导致多肽的结构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多肽-蛋白相互作用,产生假阳性结果。细胞热转移变分析(CETSA)和热蛋白质组分析(TPP)作为一种无修饰/无标签技术已被广泛用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研究。当配体与蛋白结合后,蛋白的热稳定性发生了改变,导致熔解曲线(Melting cure)发生位移。通过监测熔解温度的变化(∆Tm),实现对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的检测。CETSA以及TPP允许在天然环境下研究分子互作,从而保留了内源性蛋白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局部微环境等生物物理特性。除了改变蛋白质的热稳定性,肽配体与蛋白质受体相互作用还会导致蛋白构象、疏水性和溶剂可及性的改变,一些配体甚至起到生物助溶的作用。所有这些特性的改变会导致研究体系中靶蛋白丰度的变化。这种由肽段配体结合诱导蛋白的丰度改变现象称之为PACTS。而PACTS也可以被合理的利用用于识别与肽段配体结合的靶蛋白。基于此,本文将PACTS与TPP技术相结合用于肽-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PACTS可以辅助TPP分析,特别是在TPP分析过程中,由于配体-靶蛋白结合导致靶蛋白丰度降低至质谱检测限以下,无法绘制熔解曲线的情况下,PACTS可以作为另一个重要的监测手段。如图1所示,PACTS辅助TPP分析的实验流程大致如下:将蛋白提取液分成2份,分别与缓冲液(对照组)、肽配体(实验组)孵育,再将孵育后的每组样本等分成10份,在10个不同的温度下加热3 min。加热完成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利用SDS-PAGE将肽段与蛋白分离并进行胶内酶切。酶切后的肽段随即用TMT 10-plex标记,最后通过LC-MS/LS进行定量分析。将37 °C下对照组、实验组中同一蛋白的丰度变化作为PACTS的衡量指标(蓝框)。将在不同温度下蛋白的相对丰度变化转化为熔解曲线(黑框),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同一蛋白熔解曲线的位移(∆Tm)作为TPP的衡量指标。综合两种方法识别出的靶标蛋白,作为最终的筛选结果。图1. PACTS辅助TPP分析的实验流程图作者首先用标准肽段-蛋白互作对验证了PACTS辅助TPP分析的可行性。如图2所示,右侧为对照组/实验组中靶蛋白在不同温度下丰度变化(Western blot),中间及左侧则是基于Western blot数据生成PACTs以及熔解曲线。对于JIP1-JNK1互作对,PACTS显示没有明显的丰度变化,而熔解曲线则显示发生了位移(图2A)。与之相反的,对于HOXB-AS3-hnRNP A1互作对,PACTS显示出明显的丰度变化,而熔解曲线则由于靶蛋白丰度降至检测限以下而无法绘制(图2B)。以上两个例子都说很好地说明,PACTS和TPP是两种互补的检测手段,使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有利用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作者还考察了不同细胞环境对蛋白-配体互作的影响(图CD及图EF)。来源于293T细胞的OPRN1与Enkephalin配体互作产生的熔解温度变化为∆Tm= 0.5 °C(图E),而来源于Hippocampus的OPRN1与Enkephalin配体互作产生的熔解温度变化为∆Tm= -14.4 °C(图F)。这个差异可能是由于孵育时不同的微环境造成的。图2. PACTS辅助TPP分析标准肽段-蛋白互作对。随后,作者将PACTS辅助TPP分析应用到组学层面。Aβ肽是淀粉样斑的主要成分,而淀粉样斑块主要存在于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的大脑中。在Aβ肽中,Aβ1-42在介导神经毒性和氧化应激中起关键作用。THP-1细胞类似于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加速了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如AD。作者利用了PACTS辅助TPP分析研究了THP-1细胞中与Aβ1-42肽段相互作用的蛋白。如图3所示,图3A为PACTS结果,共发现37个蛋白在37 °C下有丰度变化。而TPP结果(图3B)则显示66个蛋白熔解曲线发生了位移。PACTS与TPP的结果具有较小的重合,说明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性。GO分析表明(图3C),大多数与Aβ1-42相互作用的蛋白存在于细胞外泌体、胞质溶胶和细胞膜中。外泌体在AD中充当双刃剑,一方面,外泌体传播有毒的Aβ肽和过度磷酸化的tau遍及整个大脑,并诱导神经元凋亡。另一方面,它们消除大脑中的Aβ肽并促进其降解。了解Aβ肽与外泌体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更好的开发AD治疗治疗药物。此外,作者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进一步确认识别出的靶标蛋白(图D-E)。最后,作者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进一步证明靶蛋白与Aβ1-42存在相互作用。图3. PACTS辅助TPP分析与Aβ1-42相互作用的蛋白总之,本文开发一种PACTS辅助TPP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大规模组学层面肽段-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该方法具有无标记、无修饰的优势,无需额外实验,即可在TPP分析的同时获得PACTS信息。该方法也有助于理解多肽-蛋白质复合物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进一步开发新型治疗药物。撰稿:刘蕊洁编辑:李惠琳原文:PACTS-Assisted 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 for Use in Identifying Peptide-Interacting Proteins 参考文献1.Zhao T, Tian J, Wang X, et al. PACTS-Assisted 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 for Use in Identifying Peptide-Interacting Proteins. Anal Chem. 2022 94(18): 6809-6818. doi:10.1021/acs.analchem.2c00581
  • 新技术让研究进入单细胞内RNA的世界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25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布罗德学院开发出一种高分辨率新技术,提供了多个窗口研究核糖核酸(RNA)的世界,让科学家能深入到单个细胞内部,观察RNA“机器”运转的各个步骤,并在其发生故障时检查问题出在哪里。研究论文发表在4月24日的《自然生物技术》网站上。  RNA在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至关重要,其从出生、成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也是造成疾病的关键。对生物来讲,RNA生命周期对细胞的影响,比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一个国家人口的影响还要大。  细胞能调控RNA的数量水平,在一个细胞的生命周期中,RNA数量水平呈动态变化。新技术可以瞄准一个特定细胞,研究所有RNA的变化过程。通过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给RNA拍摄快照,并将这些照片连在一起,不仅能显示出RNA的数量变化,还能看到其生命周期中短暂的中间过程。研究小组将这种追踪新生RNA生命周期的技术与一种新的测序技术结合,就能计算出mRNA(信使RNA,携带遗传信息,在蛋白质合成时充当模板)的数量。  运用该技术分析RNA分子产生、分解和组装等不同步骤中细胞内活性RNA分子的数量,研究人员就可将RNA生命周期分成不同阶段,然后研究不同阶段如何影响RNA的最终表达结果。这种将广泛与特定结合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实时观察RNA变化的系统化视角。  论文合著者伊多艾米特说:“如果我们想观察大脑中某个特定的神经元,或者位于肺部不同细胞之间的某个特定细胞,这种技术能让我们把视野收缩到10亿个细胞中一个细胞内的一次分子过程。许多疾病的产生,正是由于某一类特殊细胞出现了短路。新技术将成为发现病因的强大工具。”  新技术的一个关键应用是跟踪如癌症或其他影响到RNA生命周期的疾病中的基因突变。过去人们只知道发生了突变,而要看到细胞里分子过程中所发生的突变结果却非常困难。新技术能让研究人员深入透视到细胞内部,看到基因突变如何扰乱了RNA的数量水平,反过来又合成了哪种蛋白质。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利用“缓冲”策略开发光稳定荧光探针揭示活细胞内脂滴动态过程
    近日,大连化物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利用“缓冲”策略,发展了细胞内脂滴动态识别荧光探针LD-FG,该探针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可在空间超分辨成像的基础上实现高时间分辨率和长时间稳定成像,从而发现了多种新的脂滴动态过程。  脂滴是维持脂质和能量稳态的关键细胞器,由中性脂组成的内核及包裹其外的单层磷脂组成。脂滴表面分布着多种蛋白,以调控脂类的储存、代谢及脂滴运动。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脂滴具有更多的生理功能,例如抗菌免疫能力、促进药物积累和激活能力、内核膜代谢能力、与其他细胞器相互作用以交换营养分子、作为癌症和衰老大脑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标志物等。尽管对脂滴功能的机制缺乏研究,但已证实这些功能与脂滴生命周期的动态密切相关。揭示脂滴的动态有助于研究脂滴的功能机制和发现新的功能。然而,脂滴的数量、位置、大小和组成在细胞之间甚至在同一细胞内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脂滴的生命周期、时间和位置上也通常不可预测且难以观察。此外,这些事件在脂滴生命周期中的发生率仍然未知。这种细胞异质性和不可预测性要求用于探测脂滴动态的成像技术不仅具有对脂滴的识别能力,更需要具有较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长时间的的稳定成像能力。  超分辨荧光成像可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最高可达单分子的空间分辨,但荧光团易光漂白而迅速淬灭的问题使得超分辨荧光成像一直面临着时间分辨率低和成像时间长的挑战。因此提高荧光团的光稳定性是超分辨荧光成像面临的前沿问题。  本工作中,徐兆超团队提出了“缓冲荧光探针”(buffering fluorogenic probe,BFP)的策略来解决脂滴动态成像中光稳定性的问题。“缓冲”策略(buffer strategy)是指在成像过程中,脂滴内部光漂白的荧光探针被外部周围新的和完整的荧光探针有效取代,即荧光探针交换速率大于漂白速率时,即可确保脂滴成像的光稳定性。该策略要求探针在脂滴外部时处于荧光淬灭的状态,并且在脂滴外具有较高的浓度以保证足够的缓冲能力。LD-FG有适中的脂溶性保证了既有足够的分子对脂滴进行荧光染色,同时又有足够比例的分子在脂滴外作为缓冲池。缓冲池不仅可以快速补充脂滴中的光漂白探针,保证了长时间荧光成像的光稳定性,还可以及时染色细胞中的新生脂滴,并接收脂滴减小或消亡中释放到外部的探针。  基于LD-FG优异的光稳定性,团队借助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对脂滴的多种动态过程进行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像,首次发现了两种新的脂滴融合模式,包括多个脂滴的同时融合和线粒体介导的融合;揭示了细胞不同区域和不同细胞之间的异质性;提出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成熟的新模型,即首先进行快速脂滴融合,接着是缓慢成熟步骤;首次在细胞中观察到融合过程中的哑铃形中间形态,证明聚结(coalescence)并不像以前知道的那样罕见,而是在细胞中无处不在的。  作为最小的生命单元,细胞是含有细胞器、分子复合物和功能单分子的多体系、跨尺度的复杂系统,不同尺度单元又根据其位置、结构、运动、浓度以及与其他功能单元的动态相互作用,精确、有序和协调地执行复杂多样的细胞功能,这使得细胞具有个体与系统性相统一、异质性、高度动态、不确定性等多种特征。团队期望“缓冲荧光探针(BFP)”的策略可以在未来用于开发针对更多不同细胞内生物靶点的光稳定探针,最终实现细胞内生物分子全景超时空分辨动态成像。  相关成果以“Stable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of Lipid Droplet Dynamics through a Buffer Strategy with a Hydrogen-bond Sensitive Fluorogenic Probe”为题,于近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大连化物所1818组博士研究生陈婕和博士后王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单分子追踪技术助力一篇Nature子刊!实现整合素相互作用蛋白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  FERM结构域的蛋白家族中,黏着斑蛋白(kindlin)和踝蛋白(talin) 是进化上高度保守并且在FERM结构域中表现出高度同源性。kindlin家族在整合素(integrin)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integrin的双向信号传导,对整合素受体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迁移、胚胎发育、损伤修复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kindlin的异常还可以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同时kindlin家族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使用Abbelight 3D单分子超分辨成像系统SAFe 360的超分辨-单分子追踪技术(SPT-PALM)研究了kindlin和talin等蛋白在细胞质膜中的扩散机制。  研究内容:  焦点黏着斑蛋白(FAs)家族广泛参与整合素依赖型细胞粘附、极性和迁移等过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结合在细胞外基质(ECM)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之间,并与具有不同结构、信号或支架功能的蛋白建立物理联系。然而FAs蛋白如何被引导到特定的纳米层以促进与特定靶点的相互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探究其机制,Grégory Giannone等将kindlin的蛋白分子行为和3D纳米级定位与其在FAs内integrin激活中的功能联系起来,通过单蛋白追踪、超分辨成像以及功能分析kindlin在上膜的定位和扩散对integrin激活、细胞扩散和FAs形成过程,并通过研究发现kindlin通过与talin不同的途径来达到和激活integrin,为integrin激活期间的互补性提供了可能的分子基础。  首先,作者通过追踪integrin在细胞中不同区域的单分子运动轨迹,计算单个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分子的扩散系数,并比较integrin在FA内和FA外的扩散系数,发现integrin在FA中有自由扩散(绿色轨迹),被束缚的区域扩散(黄色轨迹)和固定不动三种不同模式。不同的细胞中,integrin在FA外普遍表现出更快的扩散速度,更多倾向于纯自由扩散。同时Mn2+的处理会让更多的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也即参与同kindlin和或talin相互作用。经过计算kindlin突变体和talin突变体中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的扩散系数并比较,发现对于这两个突变体,Mn2+处理结果略有不同,kindlin突变体中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的比例相对于talin突变体较低一些。integrin,kindlin和talin在细胞中的扩散的轨迹分布于扩散系数分布  为了进一步分析kindlin和talin与integrin相互作用的机制,观测比较kindlin和talin单分子扩散轨迹可发现integrin和kindlin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独立进入焦点黏着斑(FAs),而talin和paxillin通过胞浆自由扩散到达FAs。在FAs中integrin展现自由扩散和被束缚的扩散两种扩散模式,两种模式都是通过kindlin和talin的结合触发。自由扩散时integrin,kindlin和talin同时以正确的取向结合的概率非常低,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研究显示三者更倾向于如上图所示的模型,也即在质膜上自由扩散的integrin和kindlin会先形成不可移动的integrin-kindlin复合物(i);这种复合物可以限制整合素β端的方向,并有利于talin与近端NPxY基序的结合,从而形成短暂integrin-kindlin-talin的三元复合物(ii);kindlin可以间歇性地解离(iii)并再次(ii)与寿命更长的integrin-talin复合物重新结合。这种瞬态的integrin-kindlin-talin三元复合物的相互作用会大大延长integrin和talin的相互作用的持续时间。talin和kindlin脱附后integrin会继续恢复自由扩散的模式,直至再次和kindlin结合。kindlin和talin激活整合素的示意图模型  实验设备简介:  本实验中实用的单分子示踪系统是abbelight公司研发的3D单分子定位显微系统—SAFe 360,利用其特有的DAISY技术将xyz方向的定位精度提高至15 nm,可以精确观测蛋白颗粒的定位分布及其运动轨迹。除此之外,该设备还具备大视场和一键式操作,能够大幅度降低单分子定位操作技术的门槛,帮助研究者从事分子机制的研究。  典型采集实例:神经元超分辨成像大肠杆菌线粒体三维结构外泌体成像  参考文献:  [1] Orré, Thomas, et al. "Molecular motion and tridimensional nanoscale localization of kindlin control integrin activation in focal adhes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12.1 (2021): 1-17.
  • 单分子追踪技术助力一篇Nature子刊!实现整合素相互作用蛋白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FERM结构域的蛋白家族中,黏着斑蛋白(kindlin)和踝蛋白(talin) 是进化上高度保守并且在FERM结构域中表现出高度同源性。kindlin家族在整合素(integrin)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integrin的双向信号传导,对整合素受体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黏附、细胞迁移、胚胎发育、损伤修复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kindlin的异常还可以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同时kindlin家族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的新研究成果,该团队使用Abbelight 3D单分子超分辨成像系统SAFe 360的超分辨-单分子追踪技术(SPT-PALM)研究了kindlin和talin等蛋白在细胞质膜中的扩散机制。 研究内容:焦点黏着斑蛋白(FAs)家族广泛参与整合素依赖型细胞粘附、性和迁移等过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结合在细胞外基质(ECM)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之间,并与具有不同结构、信号或支架功能的蛋白建立物理联系。然而FAs蛋白如何被引导到特定的纳米层以促进与特定靶点的相互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探究其机制,Grégory Giannone等将kindlin的蛋白分子行为和3D纳米定位与其在FAs内integrin激活中的功能联系起来,通过单蛋白追踪、超分辨成像以及功能分析kindlin在上膜的定位和扩散对integrin激活、细胞扩散和FAs形成过程,并通过研究发现kindlin通过与talin不同的途径来达到和激活integrin,为integrin激活期间的互补性提供了可能的分子基础。先,作者通过追踪integrin在细胞中不同区域的单分子运动轨迹,计算单个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分子的扩散系数,并比较integrin在FA内和FA外的扩散系数,发现integrin在FA中有自由扩散(绿色轨迹),被束缚的区域扩散(黄色轨迹)和固定不动三种不同模式。不同的细胞中,integrin在FA外普遍表现出更快的扩散速度,更多倾向于纯自由扩散。同时Mn2+的处理会让更多的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也即参与同kindlin和或talin相互作用。经过计算kindlin突变体和talin突变体中β1-integrin或者β3-integrin的扩散系数并比较,发现对于这两个突变体,Mn2+处理结果略有不同,kindlin突变体中integrin分子倾向于固定不动的比例相对于talin突变体较低一些。integrin,kindlin和talin在细胞中的扩散的轨迹分布于扩散系数分布为了进一步分析kindlin和talin与integrin相互作用的机制,观测比较kindlin和talin单分子扩散轨迹可发现integrin和kindlin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立进入焦点黏着斑(FAs),而talin和paxillin通过胞浆自由扩散到达FAs。在FAs中integrin展现自由扩散和被束缚的扩散两种扩散模式,两种模式都是通过kindlin和talin的结合触发。自由扩散时integrin,kindlin和talin同时以正确的取向结合的概率非常低,Grégory Giannone等学者研究显示三者更倾向于如上图所示的模型,也即在质膜上自由扩散的integrin和kindlin会先形成不可移动的integrin-kindlin复合物(i);这种复合物可以限制整合素β端的方向,并有利于talin与近端NPxY基序的结合,从而形成短暂integrin-kindlin-talin的三元复合物(ii);kindlin可以间歇性地解离(iii)并再次(ii)与寿命更长的integrin-talin复合物重新结合。这种瞬态的integrin-kindlin-talin三元复合物的相互作用会大大延长integrin和talin的相互作用的持续时间。talin和kindlin脱附后integrin会继续恢复自由扩散的模式,直至再次和kindlin结合。kindlin和talin激活整合素的示意图模型 实验设备简介:本实验中实用的单分子示踪系统是abbelight公司研发的3D单分子定位显微系统—SAFe 360,利用其特有的DAISY技术将xyz方向的定位精度提高至15 nm,可以观测蛋白颗粒的定位分布及其运动轨迹。除此之外,该设备还具备大视场和一键式操作,能够大幅度降低单分子定位操作技术的门槛,帮助研究者从事分子机制的研究。 典型采集实例:神经元超分辨成像大肠杆菌线粒体三维结构外泌体成像 参考文献:[1] Orré, Thomas, et al. "Molecular motion and tridimensional nanoscale localization of kindlin control integrin activation in focal adhes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1 (2021): 1-17.
  • 新型显微镜“看到”活细胞内超微小结构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利用新开发的显微镜,首次在世界上观测到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等非常微小的器官。  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和奈良女子大学研究人员说,他们联合开发出的新型显微镜称为“激光等离子体软X线显微镜”,它利用了波长比紫外线短但是比X射线长的电磁波“软X线”,无需使用荧光物质,就能观测到90纳米(1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的微小结构。  原理上,光学显微镜的清晰度最多只能达到数百纳米,无法观察到制造细胞活动所需能量的线粒体,电子显微镜虽然清晰度高,但只能观察脱水干燥的死细胞。“软X线”具有难以被水吸收的特征,可以观察带水分的活细胞。  研究人员向金箔表面发射高强度激光产生等离子体,制造出“软X线”。然后将“软X线”照射感光材料上培养的细胞0.6纳秒(一纳秒是十亿分之一秒),就拍摄下了线粒体。  新研究成果将于8月21日在美国举行的一个国际研讨会上正式发表。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员加道雅孝说,这是一款能够看到细胞内部变化的“梦幻显微镜”,有望应用于癌症研究等领域。
  • AWSensors发布AWS分子相互作用仪A20+新品
    AWS A20+ Research Platform测试系统基于声波传感原理,可精确测量石英传感器表面质量和结构变化,提供实时、高灵敏的表面相互作用检测,如吸附和脱附过程、分子相互作用、蛋白质构象变化等材料表征与生命科学研究。结合常规QCM芯片、高频QCM芯片与叉指传感器芯片,可精确检测声波在石英本体与表面的传播变化,提高测试的可靠性。AWS-HFF sensor高频QCM传感器芯片和常规QCM-AWS芯片相比品质因子更高,芯片更薄。在高频下操作,可提高2个数量级的测量灵敏度和分辨率。同时芯片面积更小,可节省样品的使用量。专有的支撑框架设计可提高芯片的稳定性和操作的方便性。主要特点基于专利的QCMD技术结合常规QCM芯片、高频QCM芯片与叉指传感器芯片微流控系统集成了样品、缓冲试剂与废液处理功能可对试剂和样品分别控温测试系统配置灵活,1-4个通道具有倍频操作模式,测试频率高达5-160MHz,灵敏度可达0.05ng/cm2应用领域l 薄膜厚度监控l 电极表面电化学化学反应l 生物技术 o DNA和RNA与互补链的相互作用 o通过固定的受体,免疫反应的特异性识别蛋白配体 o检测病毒衣壳,细菌,哺乳动物细胞 o细胞,脂质体和蛋白质的附着力 o表面的生物相容性 o 生物膜的形成l 功能化的表面 o 建立选择性表面 o脂质膜 o聚合物涂层 o 活性表面 o 免疫传感器创新点:1.结合常规QCM芯片、高频QCM芯片和叉指传感器芯片2.微流控系统集成样品、缓冲试剂与废液处理功能,可对试剂和样品分别控温3.比上一代产品A20增加了在线脱气装置AWS分子相互作用仪A20+
  • Biametrics发布b-screen高通量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新品
    Biametrics公司介绍 位于德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专注于无标记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技术及仪器的研发和生产。基于专利的SCORE(Single Colour Reflectometry)技术,研发出真正适合于工业高通量无标记分子间相互作检测分析仪b-screen,及适合一般科研实验室的灵活桌面型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b-screen。b-screen:新一代高通量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b-screen高通量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基于专利的SCORE技术(利用反射光干涉原理),整合生物芯片高通量的优势,一次实验可检测20000+样品反应,在极大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将检测成本成倍降低,真正意义上满足高通量筛选实验室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分析和筛选。仪器参数技术原理:专利SCORE(Single Colour Reflectometry)技术,反射光干涉原理检测灵敏度:1 pg/mm2动力学:结合速率常数Ka :103-107 M-1S-1解离速率常数Kd :10-6-0.5 S-1样品类型:蛋白质,抗体、肽段、DNA/RNA、多糖、脂类、小分子、细胞、病毒和纳米颗粒样品基质:各种基质,如含DMSO缓冲液、细胞培养基、尿液,血浆,血清,全血等进样方式:自动化流动式进样检测通量:20000+ 样品点/次检测耗材:高通量生物芯片(>20000个样品点) 应用领域:1、蛋白/蛋白相互作用2、动力学3、免标定浓度分析4、基于细胞的分析5、诊断研究创新点:基于专利的SCORE技术(利用反射光干涉原理),整合生物芯片高通量的优势,一次实验可检测20000+样品反应,在极大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将检测成本成倍降低,真正意义上满足高通量筛选实验室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分析和筛选。b-screen高通量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仪
  • 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进展与应用——限制性蛋白水解-质谱分析技术
    阐明小分子(包括内源性代谢物和外源性化合物)如何发挥调控作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小分子的靶标发现和验证,即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模式既有较稳定的共价结合,也有瞬时的弱相互作用。如何灵敏、高效地捕获并解析多种类型的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是分析难点。目前,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分析策略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靶向相互作用研究,以蛋白质(或小分子)为中心,发现并验证与之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或蛋白质);二是非靶向相互作用研究,全面识别多种蛋白质-小分子的相互作用轮廓。应用的具有分析技术包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氢氘交换质谱分析技术(hydrogen deuterium exchange mass spectrometry,HDX MS)、限制性蛋白水解-质谱分析技术(limited proteolysis-mass spectrometry,LiP-MS)、蛋白质热迁移分析技术(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STA)和药物亲和反应靶标稳定性分析技术(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等。本期介绍限制性蛋白水解-质谱分析技术(LiP-MS)的原理、技术流程和其在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1. 原理LiP-MS技术最初由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Paola Picotti课题组建立 [1] :利用小分子结合蛋白后相较于原蛋白产生蛋白质空间构象和位阻的变化,经蛋白酶切后形成差异肽段,液质联用分析识别和鉴定差异肽段,基于差异肽段推测蛋白质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位点。2. 技术流程在非变性条件下提取蛋白,以保留蛋白活性和空间结构。先使用低浓度(1:100, w/w)蛋白酶K在较低温度(25℃)下短时间内(5 min)对蛋白-小分子复合物进行有限的蛋白酶切。蛋白与小分子结合后,相互作用位点存在空间位阻,从而避免被蛋白酶K切割,由此产生差异肽段。随后进行蛋白变性和胰酶酶切,蛋白质组分析识别和鉴定差异肽段,基于差异肽段所处位置预测蛋白质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位点(图1)。图1 限制性蛋白水解-质谱分析(LiP-MS)技术流程 [2]3. 试验试剂和分析仪器3.1 蛋白抽提:可依据实际目的和细胞类型选择不同的细胞/组织裂解液,如RIPA、N-PER、M-PER等,进行细胞/组织蛋白抽提,获得的细胞/组织全蛋白提取物可直接与目标小分子共孵育。3.2 蛋白酶切:关键的蛋白酶切试剂,例如蛋白酶K、胰酶等均有市售。3.3 分析仪器:目前多种类型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均可用于蛋白质组学分析,已应用于LiP-MS的高分辨质谱仪包括,布鲁克、赛默飞、沃特世和SCIEX等品牌的飞行时间质谱、轨道阱质谱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等。4. 应用实例研究人员基于LiP-MS技术在大肠杆菌中探索多种内源性代谢物和蛋白的相互作用模式 [1],先采用凝胶过滤法除去大肠杆菌全蛋白提取物中的内源性代谢物,获得大肠杆菌全蛋白;随后将大肠杆菌蛋白与20个中心碳代谢相关的关键内源性代谢物(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磷酸葡萄糖、果糖-1,6-二磷酸、丙酮酸、谷氨酰胺、甲硫氨酸等,见图2A)分别共孵育。基于LiP-MS流程发现,上述20个内源性代谢物可与大肠杆菌中1678个蛋白发生潜在相互作用,其中1447个相互作用是首次发现的(图2B)。作者将所发现的相互作用与在线数据库BRENDA对比(主要涉及酶的功能和代谢通路等信息),证明LiP-MS技术能够准确地识别已报道的蛋白-内源性代谢物相互作用,假阳性率低于6 %。图2 20个与中心碳代谢相关的关键内源性代谢物(图A)及其在大肠杆菌中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数量(图B)[1]参考文献:[1] Piazza, I., Kochanowski, K., Cappelletti, V., Fuhrer, T., Noor, E., Sauer, U., Picotti, P. A map of protein-metabolite interactions reveals principles of chemical communication. Cell, 2018, 172(1-2), 358-372.[2] Pepelnjak M, Souza N D, Picotti P. Detecting Protein–Small Molecule Interactions Using Limited Proteolysis–Mass Spectrometry (LiP-MS).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2020, 45(10), 919-920.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