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问题变化

仪器信息网问题变化专题为您整合问题变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问题变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问题变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问题变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问题变化话题讨论。

问题变化相关的资讯

  • 时评: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大国博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减缓碳排放。鉴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外部性及全球性,气候治理不局限于一国自身减排等行动,更多的是全球协同治理。这不可避免地引起大国之间关于气候治理的矛盾与博弈。气候变化问题也不再仅仅是有关环境和人类发展的问题,在很多场合已经演变成政治话语权的争夺。基于此,本文将从内涵、逻辑成因以及演进方向三个层面对大国气候博弈进行全面探讨。1、大国气候博弈的本质内涵气候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均采取相应的行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为了使各国在气候治理上达成一致,《京都议定书》等文件出台。但是,鉴于无法达成统一且各方都满意的减排方案,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政治问题,引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诸多矛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气候变化的治理需要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现如今大部分国家还处于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新型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减缓技术难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减排与经济发展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难以兼得,承担减排责任会抑制经济发展速度,这成为大部分国家不愿意履行减排承诺的主要原因。第二,气候变化治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发达的技术与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望而却步,很多发展中国家只能选择“搭便车”。发达国家并不愿意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这个公共产品来买单,这使得他们对现有气候治理机制存有不满。第三,气候变化治理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治理目标。发展中国家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治理贫困和工业发展等方面。碳排放等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博弈问题或将始终存在。谁在这场博弈中取得胜利,谁就有机会以更为有利于自己形态的发展模式发展经济、治理气候变化。因此,气候博弈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发展权的争夺。气候治理体制很大程度上决定各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国际秩序。首先,气候变化现如今成为各国制定经济与环境政策时考虑的重点问题。对气候变化的治理程度和态度,决定各国未来的经济形态与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其次,气候变化治理是各国的必然选择。全球气候治理的最核心问题是减少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一国的排放与产业和能源结构密切相关,与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消费相互制约。在这场“低碳革命”中占据先机,就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全球的领导者,掌握国际格局变化的权力。另外,气候治理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树立形象的作用。积极应对并治理全球气候变化,本质上讲,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全球低碳化转型的时代潮流,提升和增强自己的实力与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的公共品属性,治理的成果受益于全球各国,这在客观上为治理气候变化的国家提供有利于树立正面形象、提升国际地位、获得国际威望的机会。大国间的气候博弈在此背景下迅速展开。2、大国气候博弈的逻辑成因随着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深入,全球主导力可能越来越倾向于实现低碳化转型的国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成为撬动当前国际秩序转型的重要杠杆,走向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各国组织经济活动的必然选择。中国在减排承诺上,始终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中国将提高国际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的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减弱,阻碍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正在逐渐走向气候治理“舞台中心”。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东道主欧盟企图放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且在自身没有做出合适的减排承诺下,不断要求中国和美国制定更高的减排标准。欧盟认为,中国应当承担更大、更为明确的减排义务。欧盟还明确表示不会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的资金援助。但是欧盟在减排承诺上始终沿用着最低的减排标准与减排要求。欧盟在气候治理中奉行单边主义政策,采取碳关税等碳排放交易体系达到减排目的。2021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迈向与WTO兼容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计划在不晚于2023年1月1日启动碳关税机制。碳边境调整机制,直观来讲,便是欧盟提出的一种在境外推动降低碳排放的举措,对某些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欧盟制造商允许的排放量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一政策限制了发展中国家通过转移碳排放生产方式来达到局部减排的效果。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形成绿色壁垒,增加其减排压力。欧美气候博弈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治理的前期。在《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欧盟与美国既是潜在的对手关系,也是盟友关系,在治理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较为温和友好的减排策略,旨在促进全球一体化减排行动。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及其后的《巴黎协议》谈判进程中,新兴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欧盟和美国产生共同的诉求,两大发达经济体重新靠拢,通过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的许诺,将矛盾焦点转移到中国等排放规模较大、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身上。换言之,发达国家借着保护地球的名义,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随着2017年6月,特朗普悍然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全球气候变化遭遇严重冲击,标志着美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出现分歧。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国际影响力来看,美国和欧盟均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有能力也有希望成为领导全球气候治理与合作的国家。相对于美国,欧洲的优势在于其新能源发展处于前沿,因而更希望积极推动气候谈判。欧盟和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治理规则有明显差异,欧盟气候治理资金援助力度远超美国。在气候政策的执行上,美国几乎从未落实自己宣传的气候目标,欧盟则一直在积极履行自己的减排承诺,并做出了示范效应,通过发展援助、伙伴关系、自贸安排等政策与气候外交等措施,推动全球其他国家共同减排。3、大国气候博弈的演进方向大国气候博弈成为现如今国际社会气候谈判的主旋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未来气候博弈可能有以下三个方向。“碳中和”的牵制使气候博弈更为激烈。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已经有136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承诺。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在2021年4月牵头举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将较2005年减少50%—52%,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2019年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欧洲绿色协议》明确指出,2050年将建成全球首个碳中和的大洲;2020年3月《欧洲气候法》明确,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目标成为牵制美国、欧盟和中国的力量。碳边境调节机制成为美欧制约中国的重要手段。美国和欧盟都相继放出信号,表明将征收碳关税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他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碳关税的实行符合全球共同减排的愿景,可以使全球主要商品出口国将自身的出口商品碳强度降低,减少碳泄漏,帮助这些国家达到低碳发展目的。另外,碳关税政策实行还可以保护本国企业在贸易保护政策下,持续推动低碳发展策略,使之达到低碳减排的效果。2009年6月,美国发布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指出仅对“具有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目标并且这一目标不低于美国的国家、最不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份额低于0.5%的国家,或者占美国该行业进口份额不超过5%的国家”免收碳关税。中国显然不在美国免除碳关税国家的列表之中,这个措施很明显会对中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美国和欧盟的主要商品出口国,若碳关税加以实施,对中国社会、经济、外贸等将产生巨大影响。未来,气候博弈的演变方向更多的是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采用贸易制裁、增加关税、提高门槛等经济措施,以气候治理的声音,来制约中国的发展。中国则会采取相应的反制约措施。数字经济有可能成为中国在未来气候博弈中的破局点。数字经济广义上是指利用数字化的信息与知识作为主要生产要素,以信息网络为载体,提升效率以及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经济活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协同作用。发展数字经济可以打破现有的气候博弈僵局,主要考虑到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数字经济被认为是绿色发展模式。发展数字经济不仅可以快速提高国家经济,并且可以降低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成为国家气候博弈中有力的战略武器。尤其是对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矛头指向便是降低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污染,若能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以及相关产业,便能有力回击发达国家的指责。二是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产业布局。数字经济可以渗透至其他传统产业,改变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动能源优化与减排,从而降低碳排放,减少出口商品的碳足迹,在国际社会争取有利的声音。三是数字经济不仅局限在产业内部降低排放,提高效率,还应用于产业外部。例如,碳市场建立过程中应用数字经济,可大幅提升市场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发展中国家利用数字经济协助减排。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对华能源合作的战略考量与政策取向研究”(批准号:20VGQ003)阶段性成果作者:董秀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康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王建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
  • 皮秒/飞秒时间尺度的变化如何研究?超快光谱可以解决这些关键问题!
    相关报道显示,超快光谱测试技术在Nature、Science及子刊上频频出现。那什么是超快光谱(Ultrafast Spectroscopy)?超快光谱有多快?能解决哪些关键问题……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超快光谱成为了研究皮秒和飞秒时间尺度内的分子结构与超快动力学行为的强有力手段,它类似超快摄像机一样,一帧一帧的展现让人们能通过“慢动作”观察到处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原子与分子的转变状态。可以说,超快光谱的出现,给相关科学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医疗、能源及环境等众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在物理领域,超快光谱还可以应用于半导体磁性材料、超导体、绝缘体、复杂材料、量子结构、纳米和表面体系、太阳能电池等研究领域。2023年6月13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等协办的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3)将拉开帷幕。会议期间,多位超快光谱相关专家将在云端开讲,超快光谱相关仪器技术及前沿应用不容错过。立即报名》》》 部分精彩报告提前看:大连化物所 金盛烨研究员《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其在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6月13日上午开讲 点击报名)金盛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10年7月于美国EMORY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0−2013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和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3年12月加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超快时间分辨光谱和动力学研究组组长。201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超快(飞秒10-15秒) 时间分辨光谱技术(荧光光谱和pump-probe瞬态吸收光谱) 和时间分辨成像法研究光电转化材料中的界面电荷分离、迁移、能量转移动力学过程。【摘要】 光电转换材料中的载流子动力学过程是决定材料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效率的核心因素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光电材料领域的飞速发展,简单、宏观的动力学表征已不能满足材料的研发需求。发展多维度(时间和空间结合)、多尺度(从宏观到微观)的动力学研究新方法是当前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本次报告中,针对光电转换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围绕钙钛矿类国际前沿材料,报告人将着重介绍几种前沿的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和相关超载流子动力学、光电流等成像方法,及其在载流子动力学机理解析和调控等方面的应用。北京邮电大学 夏安东教授《复杂分子体系的溶剂化相关的激发态过程的探测和调控》(6月14日上午开讲 点击报名)夏安东,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固体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中科院感光化学所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93 - 2006年,先后在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日本理化所(RIKEN)、韩国国家标准科学研究院、耶鲁大学神经生物学系和日本东北大学从事博士后或访问研究。2001– 2020年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20年9月正式成为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教授。课题组主要围绕“凝聚相复杂材料体系非平衡态动力学前沿科学与应用”的主题,瞄准该领域国际重要前沿课题,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凝聚相复杂材料体系的激发态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实现激发态过程的调控。通过自行研制和发展各种稳态和瞬态时间分辨光谱的方法,研究凝聚相体系中有机共扼分子、生物大分子、纳米团簇和功能材料、离子液体、半导体量子点和二维材料等复杂体系的溶剂化、能量转移和电荷转移、以及材料结构变化相关的激发态动力学过程。研究成果在JACS、JPCL、JPC A/B/C和PCCP等专业期刊上发表激发态溶剂化相关论文100多篇。【摘要】 主要介绍课题组长期以来针对复杂分子激发态溶剂化动力学过程复杂且无法直接探测的相关技术和科学问题,发展的多种表征激发态溶剂化动力学的超快光谱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采用激发态受激调控(基于受激亏蚀原理)的策略实现了激发态关键中间态的溶剂化过程和关键中间“暗态”的直接探测和表征。实现了激发态溶剂化演化动力学过程中的速率常数和溶剂化相关的结构变化动力学的同时探测。南京大学 张春峰教授《快速光谱分析助力高精度超快光谱检测》(6月14日上午开讲 点击报名)张春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2002年和2007年分别获复旦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10年加入南京大学历任副教授和教授。曾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大学JILA研究所等从事博士后和访问研究。主要从事超快光谱相关技术开发,探究光电转换激发态动力学。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摘要】 瞬态吸收、二维光谱等超快光谱方法检测光激发引起的脉冲信号微弱改变。提高光谱分析的速率有助于利用高重频激光,在相同时间内大幅提升检测灵敏度。报告将介绍课题组自行开发的100kHz响应的光谱探测器,并针对超快光谱分析优化,实现高精度的超快光谱检测方法。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新风研究员《微区超快光谱与应用》(6月14日上午开讲 点击报名)刘新风,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1年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博士学位,2011-2105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通过中科院海外人才计划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21年获中组部人才计划支持。研究方向为微纳尺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物化性质性研究。近年来在Science, Nat. Mater., Sci. Adv., J. Am. Chem. Soc., Nano Lett.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总引用17000余次。合著英文专著5章。担任Nat. Nanotech., Sci. Adv., Nano Lett., Adv. Mater.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任Journal of Physics: Photonics编委会委员,Frontiers of Physics., InfoMat, Materials Today Physics, Materials Today Sustainability青年编委。【摘要】 超快光谱是研究材料中载流子性质的重要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等研究领域。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发展具有空间、时间和动量分辨能力的光谱测量系统,研究半导体体系中的载流子性质,为深入理解材料物性以及相关应用奠定重要基础。本次报告主要介绍利用微区超快光谱技术在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电-声耦合诱导自陷态发光,以及纳米边缘态诱导的光谱特性及载流子动力学特征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北京大学 郑俊荣教授《待定》(6月14日上午开讲 点击报名)郑俊荣教授,199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2000年在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系获得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先后于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化学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随后在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10月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做访问学者,2009年8月至2015年,在美国莱斯大学化学系担任助理教授一职。自2009 年起加入美国莱斯大学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后,主要从事飞秒激光光谱的研究,建立起了一支在激光技术和超快激光光谱研发、理论研究及应用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团队并组建了美国Uptek Solutions公司。2015年起回北大化学院任研究员。曾先后获得分析化学与光谱协会的汤马斯赫斯费尔德奖、诺曼赫克曼韦尔奇杰出青年奖、帕卡德科学与工程基金奖、美国空军研究院杰出青年奖、斯隆研究奖等。主持(PI)在研基金项目5项,已结题项目3项,共同主持(co-PI)基金项目1项。由仪器信息网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等协办由仪器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3)将于6月13-16日举办。iCS2023将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特别设立了超快/瞬态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进展、高光谱技术及应用新进展、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等专场。同时会议也会选择光谱技术在生命科学、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为国内外光谱科研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士提供一个全新、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以促进业内交流,提高光谱研究及应用水平。点击立即报名》》》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2023/
  • 国际视点:以更强有力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从高温热浪、暴雨洪灾到飓风山火、极端寒流,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持续增加。气象专家指出,气候变化是导致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的主要原因。国际社会应继续携手努力,完善极端天气预警机制,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新年伊始,多个国家气象部门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是这些国家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世界气象组织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指出,2022年,高温、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灾害对全球数百万人造成影响,带来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造成严重损失国际自然灾害常设观测网站2022年共记录全球891起极端天气灾害事件。这些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略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慕尼黑再保险集团表示,2022年是自然灾害损失赔付额最高的年份之一,气候变化正使极端天气变得更加频繁。法国气象局本月初发布公告指出,2022年法国平均气温达14.5摄氏度,是法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去年法国大部分月份平均气温都比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明显偏少,导致严重干旱。异常的高温和干旱让该国西南部吉伦特省等多地发生森林火灾,6.2万公顷森林被烧毁,是过去10年平均水平的6倍。欧盟下属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年初发布报告说,2022年是欧洲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年份。去年夏天异常高温天气波及众多欧洲国家。西班牙国家气象局表示,2022年是西班牙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年平均气温接近15.5摄氏度。英国气象局证实,2022年英国平均气温首次突破10摄氏度,成为该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去年夏天最高气温首次突破40摄氏度,一些地方甚至出现铁轨变形、机场跑道被晒化的情况。一些国家还遭遇暴雨洪灾等极端天气。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去年8月巴基斯坦由于季风降雨导致严重洪灾和山体滑坡。同一时间,乍得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洪灾,超过34万人受到影响。南非东部去年4月遭遇近60年来最强降水,人员伤亡惨重,超4万人无家可归。在北美地区,冬季风暴给美国、加拿大多地交通、供电等造成严重影响。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2022年美国共发生龙卷风、高温、飓风、洪水等灾害18次。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报告指出,2022年极端天气在美国累计造成至少1650亿美元经济损失及大量人员伤亡。采取更多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去年发布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造成了更频繁、更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将进一步增加。世界气象组织在《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中指出,2022年海平面高度再创新高,自2020年1月以来已上升近10毫米。美国《科学》期刊本月初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按照目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推算,到本世纪末全球近七成陆地冰川将完全消融。冰川加速融化对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克里斯托夫卡苏指出,极端天气频发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越多,灾害发生的频率就越高。塔拉斯表示,2022年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再次警示人们应对气候变化、提升抗风险能力的紧迫性,必须采取更多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对气候进行更好监测。为应对气候变化,迄今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部分国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或国家战略。其中,中国已宣布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超额完成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法国也承诺到2030年减排40%,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本国能源转型。加强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支持世界气象组织强调,构建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体系是更好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关键之一。然而研究显示,全球尚有一半国家没有预警系统,拥有监管框架并将预警与应急计划联动实施的国家更少,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仍然无法获得早期预警系统提供的预警信息。塔拉斯表示,2023年世界气象组织将聚焦早期预警系统的构建,增加对全球气候基础观测系统的投资和建设,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去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期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一项全民预警行动计划,将在2023年至2027年间投入31亿美元专项资金,实现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得到预警系统的保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2022年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只减少了0.5千兆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报告指出,要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到2030年的排放量必须比现行政策下的排放量减少45%。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表示,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绕不开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问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上,各方同意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向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基金形式、出资国家、分配方式、援助对象等关键问题则留到2023年继续谈判。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2023年全球风险报告》将气候变化视为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长期风险。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萨迪娅扎希迪表示,各国需要共同努力,以正确、有效的方式应对风险,“合作和团结至关重要”。卡苏表示:“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来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平等,对发达国家来说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国际社会团结的表现。”
  • “973”关注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
    近日,国家“973”计划“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关系及其适应性范式研究”项目在京启动。   “这是首个研究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关系的‘973’项目。”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史培军向《科学时报》阐述了该项目的两个核心:一是直接研究全球变化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问题,二是在考虑气候变化的同时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   据了解,该项目拟揭示全球变化对环境风险的影响机理及演变过程 构建整合渐变与突变环境风险为一体的定量综合评估模型和理论方法体系 评价我国及全球环境风险水平,拟定中国综合环境风险区划 提出我国及全球综合环境风险防御的适应性范式。   “开展这一研究,是我国制定应对综合环境风险对策的科学基础,也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史培军说。   该项目由北师大主持,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和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及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共同参与。
  • 气候变化助长“超级细菌”兴起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本周二发布的一项报告,气候变化助长了所谓“超级细菌”的兴起,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和污染物促进了细菌生长,增加了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传播。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微生物可自然产生抗生素耐药性,但人类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该过程加速。到目前为止,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过度使用抗生素,但专家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有专家表示,气候变化导致的严重洪灾可能导致居住环境过度拥挤、卫生条件恶化和污染加剧,水中的人类排泄物、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为细菌产生耐药性创造了有利条件。UNEP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导致环境退化的相同驱动因素正在加剧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这可能会破坏我们的健康和食品系统。”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专家斯科特罗伯茨博士说:“气候变化、污染、天气模式的变化、降雨增加、拥挤加剧、城市和城镇化地区人口更密集——所有这些都为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该报告呼吁加强监管以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并将环境因素更多地纳入国际社会应对抗生素耐药性行动计划的标准中。此外,政策决策者还应该制定更严格的水卫生标准。
  • 中科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在京揭牌
    7月6日,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CCRC)在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举行了揭牌仪式。该中心的学术交流会以及学术委员会会议也于当日举行。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范蔚茗、副局长常旭,大气物理所所长王会军,大气物理所的曾庆存院士、黄荣辉院士、李崇银院士、穆穆院士,中科院海洋所的胡敦欣院士,中国气象局的丁一汇院士,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副所长于贵瑞,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长王东晓,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所副所长王毅参加了以上活动。   揭牌仪式由大气物理所副所长朱江主持。范蔚茗宣读了有关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成立的文件,并简要介绍了该中心的定位、目标、主要研究方向以及中心机构和岗位等。范蔚茗指出,CCRC是一个跨所、跨学科、开放式的学术平台,希望学术委员会可以把握中心的学术方向,确实解决我国气候变化方面的实际问题,而管理委员会则解决CCRC作为一个非法人机构,中心如何运行以及相关的机制问题。   大气物理所所长、该中心主任王会军介绍了中心的目标任务和相关研究。随后,范蔚茗与王会军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常旭在讲话中指出,CCRC是围绕国家需求,联合相关学科和相关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中心。CCRC是非法人机构,这是中科院体制的一个创新,主要通过共同目的、共同主题把相关的领域的科学家联合起来。学术是牵动中心的一个最好的凝聚力,要注意营造一个很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舞台,中科院和资环局都会对气候变化的研究给予重点长期支持。   在当天的活动中,来自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气象局和中科院海洋所、青藏高原所、科技政策与管理所等单位的专家就气候变化相关方向上的问题作了学术报告,内容包括近千年大气涛动、青藏高原冰川变化、树轮记录的黄河源区气候水文变化、全球季风系统、中国区域大气成分变化的气候影响、区域气候模式在中国地区的应用、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和气候变化模拟、西太平洋-印度洋在东亚夏季风年际-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进展和新方向和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等。   与会者就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和CCRC未来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表示,中心应加强原创性的研究,同时应该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问题 在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研究应该和气候变化影响和人类适应领域的研究相协调。关于CCRC的运行和管理,与会者表示,CCRC为国内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CCRC可以联合相关的研究单位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加强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 新大气法还有哪些新变化?
    中国环境报记者文雯  经过历时8个月的3次审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获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从修订前的七章66条,扩展到现在的八章129条,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内容增加了近一倍,与之前相比,几乎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经过了修改。  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与现行法律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新变化?  ■强化政府责任,理顺防治思路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今年年初在媒体座谈会上指出,环保的事情从来不是环保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共同面临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守法是底线,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守法,这不是高要求,这是一个底线的要求。”陈吉宁表示,今后环保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负起责任”。  而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则从法律角度再次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共同面临的责任”。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并逐步改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特别是要求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编制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按照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尽管在2000年版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就有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规定。柴发合指出,限期达标并持续改善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要求的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的要求相一致,也充分体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标,即以空气质量达标为核心,以保护公众的健康为目的。  为实现目标,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确立了目标责任制、约谈制和考核评价制度。三大制度齐下,督促地方政府为当地的空气质量负责,并要求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之所以将政府责任写入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主任周珂认为,主要还是由于法律所面对的现状和背景有所不同。  和2000年修订相比,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大有不同,污染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污染物种类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扩展到挥发性有机物、氨等,点源污染已发展成区域污染,单纯的工业污染已发展成工业、生活、交通和农业污染相互叠加。区域性雾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规范企业达标排污的手段已经无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凭借顶层设计和政府部门使用综合性措施。而政府更应该肩负起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责任。这些问题都需要立法直面解决。  “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以治理为主。”周珂表示,新法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达标考核进行了规定,从法律角度明确了政府对于大气环境的目标责任。  由预防为主到治理为主,由企业职责扩展到政府责任,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思路作了明确,即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精细管理,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柴发合介绍说,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指明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方向,本着多源监管、全程控制的原则,规定“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以及其他大气污染源等所有污染源进行监管,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转变。  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提及“大气环境质量”达36次之多,接近全部条文的三分之一,还对政府如何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首先是要求各级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地方政府必须制订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或空气质量达标计划,采取措施,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在燃煤控制方面,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民用散煤的管理,禁止销售不符合民用散煤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居民燃用优质煤炭和洁净型煤,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  在机动车尾气治理方面,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阶段排放限值,允许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划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  新法还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并允许地方人民政府划定禁止露天烧烤食品和燃放烟花爆竹的时段及区域。  同时,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对秸秆还田、收集一体化农业机械的财政补贴力度,并且明确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立秸秆收集、贮存、运输和综合利用服务体系,采用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企业等开展秸秆收集、贮存、运输和综合利用服务。  关于重污染天气应对,新法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这些措施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治理手段比如排污许可证、排污权交易等也被写入其中。  “经过实践证明的可行经验,需要用法律固定下来,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就是把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周珂表示,这意味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模式将发生改变,由过去属地管理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由单打独斗向齐心协力、群策群力转变。  ■提高违法成本,督促企业承担责任  “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行政层面规定了政府应当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细化。”周珂认为,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针对不同主体,其严格程度也有所差异。  “在企业落实责任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周珂告诉记者。  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违法企事业单位的处罚做了比较细致的规定。针对违法企事业单位,新法制定了大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并配以相应的处罚。具体的处罚行为和种类接近90种。新法还取消了现行法律中对造成大气污染事故企业事业单位罚款“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封顶限额,增加了“按日计罚”的规定。  同时,新法还明确,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年度从本企业事业单位取得收入50%以下的罚款。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直接损失的1倍以上3倍以下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3倍以上5倍以下计罚。  “但是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法律责任中,没有对政府不作为的情形做出处理规定。”周珂对此表示遗憾。  ■完善法律衔接,上下达成统一  “《环保法》、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都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规定。”周珂强调,“《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落实,需要与这些法律法规进行对接匹配。”  公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新法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关键在于如何通过这样的一部法律,让之前制定的一些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措施有效落地。  以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为例,新《环保法》要求,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而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新《环保法》基础上,更加强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共有22处要求环境信息公开和公布,不但要求公开政府考核结果,而且明确要求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应当征求公众意见,标准要公布,供公众免费查询、下载;省级以上环保部门约谈地方政府的情况、重点排污单位名录、重点区域内的大气监测信息和源解析结果、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要向社会公开;环保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方便公众举报,并依法反馈举报处理结果。  这两则法律相互统一,有继承、有发展,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的合力。  ■措施相继出台,落实才是关键  令人欣慰的是,《大气污染防治法》与各项法律法规的对接正在逐步完善。在9月17日国新办就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高选民表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已于8月中旬公开发布。  《办法》划定了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责任红线,明确了追责对象、追责情形、追责办法,旨在督促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不能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越雷池一步”,是督促领导干部正确履职用权的一把“利剑”,也是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的一个重要保障。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能够认真地去落实80%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全社会都能依法保护大气环境,那么蓝天白云就会常驻我们的穹顶。  而对企业来说,此次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将给环保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排污企业也必将面临更大的治理减排压力。因为将来与之打交道的不再是“人”,而是威严的法律。  华能杨柳青热电厂生产管理部副主任刘宇向记者表示,为确保达标排放,企业每年投资1亿元以上,全面进行环保设备改造,2016年6月31日前,现役4台机组将全部达到超净排放标准。同时,电厂将进一步加强对环保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通过严把煤炭入口关、提高设备可靠性等方式,坚决杜绝超标准排放现象的发生。  专家观点  治霾大家说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  环境管理思维要将环境质量改善作为核心,实现总量和质量双管控,协同控制问题也要抓好。环境质量改善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共治,把环境质量改善任务交给地方政府之后,要发挥地方政府的自主性、能动性,污染防治要精细化。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贺克斌:  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不仅是浓度目标,而是浓度目标对应多少减排量目标,如何将减排量目标落实每一个工程项目上去。环保部门不能光是尾部控制,重点在于前端的能源结构,包括节能和相应控制技术等。环保的问题不是我们环保部门能够左右的,涉及的污染源那么多,一定数据掌握清楚以后,一定要明确在环保部门能掌控的范围,环保部门能做什么,剩下要交出去说清楚。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吕文艳:  目前,排污许可证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法律依据的问题。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没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没有明确规定。排污许可证制度需要法律制度支持,落实法律责任,更需要国家在立法、制度建设方面尽快进行完善。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孙佑海:  在环境法的体系内部,经常能感觉到已经有的这些环保法律,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冲突,即内耗的事情。随着近年来对各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领域法律的多次修改,像规划、标准、监测、评价、信息、许可、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法律碎片化的问题就比较突出。  地方实践  政协委员支招  中国环境报记者周迎久 通讯员翟恒伟石家庄报道 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协日前组织10余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就《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进行立法协商,与会委员、学者积极为石家庄大气污染治理建言献策。  科学修订好《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对于石家庄市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条例》修订开展立法协商,是今年石家庄市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  与会委员、专家从《条例》本身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到引导全民参与、部门协调联动共同防治大气污染,以及条款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石家庄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听取发言,不时与委员、专家互动交流,探讨有关问题,并表示将充分吸纳委员、专家的意见建议。 来源:中国环境报
  • 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是最高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抓好创造性落实、主动服务和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依法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积极作为。近期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立足司法职能抓好创造性落实、主动服务和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依法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积极作为。一、满足“双碳”目标提出的司法保障新需求回顾新时代十年,中国的环境司法专门化从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开始起步,逐步建立起了以绿色司法理念为引领、以专门化审判模式为基础、以专业化审判机制为支持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绿色司法体系。十年来,人民法院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标志性案件载入史册、影响世界,有力推动生态环境法治进程,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司法智慧和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要求,并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行了具体部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迫切需要将实现“双碳”目标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发挥司法能动作用,服务减排降碳,应对气候变化。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专题研究碳排放权交易纠纷司法规则,各级法院依法严格追究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等违法行为责任,一些地方法院也在进行积极探索。总体上看,我国涉碳诉讼起步较晚、个案裁判困难较多,过去已有司法政策虽已涉及“双碳”目标,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司法考量,难以有效应对涉碳案件的多样化与涉碳利益的多元化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迫切需要认真把握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需求的新使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绿色司法工作,将“双碳”目标融入司法理念、案件受理与裁判过程当中。在此意义上,《意见》系统谋划、未雨绸缪,吹响了护航绿色发展的集结号,发出了“双碳”司法的动员令。二、为“双碳”司法奠定系统性规范基础《意见》紧扣国家“双碳”目标系列文件构建的“1+N”政策体系,立足司法功能,既注重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又高度重视与相关方面的协同配合,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司法工作动能。一是统筹法治原则与司法职能。《意见》遵循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观念,综合考虑“1+N”政策体系确立的原则、制度,明确提出了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双碳”司法原则。同时,从我国的诉讼体制、司法制度出发,立足审判职能提出具体服务保障举措,为将“双碳”政策转化司法质效提供了理念、原则和方法指引。二是统筹法治统一与地方试点。《意见》高度重视当前地方法院在“双碳”司法方面的实践探索,在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规定涉碳案件的具体范围、审判模式与审判机制,既强化了司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又尊重和鼓励地方的有益实践探索。三是统筹污染防治与气候治理。《意见》顺应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同根同源、相互作用的科学规律,建立协同司法体系。加强以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资源利用以及能源开发等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规章为补充的“双碳”法律制度供给和执行,促进形成系统完备、统一适用的裁判体系。强化污染防治与气候治理中的行政与司法衔接机制建设,依法监督、支持行政机关采取协同控制措施,全面提升减污降碳综合效能。三、着力突破“双碳”司法的痛点难点《意见》针对涉碳诉讼起步较晚但案件类型多样化、司法经验积累有限但涉碳利益多元化、涉碳案件法律关系复杂但法律制度和专门司法规则供给不足的现实,以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为目标,着力解决“双碳”司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司法规则。一是抓住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难点。《意见》第二、三、四部分,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保障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助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完整梳理各部分所涉及重要诉讼类型和诉讼范围,系统规范相关诉讼要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发力。通过完善司法规则供给,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盯住完善碳市场交易机制这个痛点。《意见》第五部分针对中国碳市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违法现象,聚焦碳排放配额与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相关司法纠纷,厘清环境资源审判中的碳市场交易纠纷的受案范围,明确审理的重点案件类型,明确碳排放权交易纠纷审理的关键节点和裁判规则,为中国已经建成的全球覆盖碳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保驾护航。三是紧紧扭住环境司法专门化这个重点。《意见》第六部分立足环境司法专门化对于服务“双碳”目标的关键作用,强调积极拓展环境司法新领域,构建由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牵头、相关部门分工配合的涉碳案件审判机制,明确了重大疑难案件提级管辖规则,在依托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成熟体系并适度延拓的基础上,合理配置相关司法资源,形成整体合力,通过加强环境司法专门化、专业化能力建设,为世界贡献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司法方案。期待《意见》发布后能够得到全面准确贯彻,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认识“双碳”司法规律、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形成指导案例,为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贡献智慧和力量。(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 盘点2023 | 环保公益:在变化中寻找新机遇
    根据《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2022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报告》显示,面对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公益行业近年来整体呈现紧缩趋势,尤其2023年,环保公益领域的筹资从上游到一线普遍缩减与下滑,造成一线专业组织面临困境,工作范畴和工作手法处于转型和坚持的岔路口。与此同时,在减污降碳、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转变等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和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领域,环保公益组织展现出了机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力量,通过务实专业的行动,丰富多元的形式,贴近公众的表达,搭建沟通协调的平台,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为推动建立低碳清洁美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瞩目的焦点,助力环保公益组织在一些新兴议题领域实现快速增长,民间志愿力量仍在蓬勃生发。01 工作领域悄然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备受瞩目尽管并不明显,但环保公益组织的工作领域正随着环境议题的变迁悄然发生转换。根据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开展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发现,“生态保护与修复”“污染防治”“气候变化”作为中国环保公益组织三大主要生态环境议题的“地位”没变,但所占“比例”变了。与2022年报告数据对比来看,2023年,有20%的环保公益组织首选一级工作领域有变动。其中,以“污染防治”为首选工作领域的组织从 38 家下降为30 家,占比下滑3个百分点,从10%到7%;而以“气候变化”为首选工作领域的组织增加了8 家,略高于2022年。此外,以“生态环境法治”和“其他手法”类为一级工作领域的组织也略有减少,而“生态保护与修复”“公众宣传倡导”“行业建设与发展”类组织的数量略有上升。变化的背后,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的变迁有着紧密且深刻的联系。与2022年报告数据对比来看,2023年,有20%的环保公益组织首选一级工作领域有变动。其中,以“污染防治”为首选工作领域的组织从 38 家下降为30 家,占比下滑3个百分点,从10%到7%;而以“气候变化”为首选工作领域的组织增加了8 家,略高于2022年。此外,以“生态环境法治”和“其他手法”类为一级工作领域的组织也略有减少,而“生态保护与修复”“公众宣传倡导”“行业建设与发展”类组织的数量略有上升。变化的背后,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的变迁有着紧密且深刻的联系。近两年,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的紧迫挑战,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积极投身其中,开展多样化的气候行动和探索实践。其中,既有以气候变化应对为核心使命的机构,也有从NbS、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议题切入的生态环境保护或污染防治类环保组织,还有从教育、传播、社区工作等视角出发助力气候行动的组织。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物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环境资助投入持续升温,也显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渐加强的背景下,上述议题的受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02 工作手段丰富多元,专业引领务实深入如果说早期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以提升环境意识,普及科学理念为主要工作手段,那么,如今的环保公益组织,所用的工作手法早已扩展至方方面面,不仅丰富多元,而且专业深入,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一定的视野引领。比如政策法规研究、立法推动、环境诉讼等法治手段,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绿色信贷、企业ESG及环境责任落实等产业、金融手段,以及政府间合作促进、国际平台搭建、人才交流等国际合作手段。并且,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孵化等行业建设与发展方面也形成了规模,出现了品牌。环保公益组织专业化、组织化的提升与进步,让它们在各自关注领域,开展的行动更加专业、更加务实,更接地气,也更为深入。尤其是2023年,无论是生物物种保护,还是低碳能源转型,环保公益组织的工作成效和专业化水平提速实现同步增长态势。以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开展的长江大保护江豚协助巡护行动为例,从2017年开始,项目先后在长江中下流及鄱阳湖、洞庭湖的11个江豚重点分布水域,成立协助巡护示范点。通过开发“江豚管家”APP等科技手段,开展协助巡护员培训等培训赋能,项目不仅解决了渔民的转产专业问题,而且还建立了长江“十年禁渔”执法监管工作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在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连续10年开展绿色供应链评价,开发数字化核算平台,基于数据发布观察与研究报告等,成为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专业的加持,让环保公益组织的工作开展、资金筹集也更为持久、更有力量。《2023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度,收入实现增长的环保公益组织中,业务领域涉及“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国际合作”等专业化类型的组织,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可实现自身业务和组织发展的持续提升。03 行业资源紧缩下滑,志愿性组织展现韧性如果用季节来形容当前环保公益组织面临的外部挑战,寒冷的冬季无疑是很多环保公益人的共同感受。受疫情和筹资环境不利等影响,当前流向环境领域的公益资源呈现紧缩和下滑趋势。最新的《2022 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报告》显示,国内环境公益领域核心的13家CEGA成员基金会在 2022年共提供约2.84亿元环境资助,为2018 年CEGA成立以来最低,流向环境领域的公益资源显著下滑。尽管挑战严峻,但业界认为,中国的环保公益组织展现出“过冬”的韧性,尤其是志愿性组织,在长远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更快适应、更可持续地开展相应活动。一方面,这与小规模组织是国内环保公益组织的主流有关系。作为环保公益组织的长期关注者,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晋军观察到,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存在“310 现象”(意为机构全职3个人,年度筹资10万元),3个人和10万元是环保公益组织的中位数。也就是说,一半左右的环保组织在收入普遍微薄的情况下,仍有可能继续开展环保行动。连续两年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也显示,上一年度收入低于10万元的组织均占比超过40%,全职人员规模在0-5人的组织均占比在60%左右,整体与历年环保公益组织调查反映的情况持平。另一方面,这些环保组织开展活动的主要场域——县域,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22年年底发布的《县域社会组织互联网筹款模式研究报告》指出,县域公益“从基层公众开始,从志愿者队伍做起,形成了茁壮成长的草根公益组织……县域公益的兴起,代表了这一种更普遍的、更规模化的、更为毛细血管式的公益事业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生态振兴的开展,县域基层志愿服务力量,如志愿者协会、义工协会等,也越来越将生态环保议题作为其业务的聚焦点。县域志愿服务组织正逐渐成为基层环保公益的重要参与者。04 环保公益任重道远,能力支持缺一不可我国环保公益组织发展的三十年,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但从自身使命和当前现状而言,仍需继续努力。这既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有效激发公众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环保公益组织自身成长的现实需求。当前,从地区和地域层面来看,环保公益组织成长依然呈现不平衡的状态。西北、东北地区的环保公益组织,与东部沿海组织相比,明显存在短板。无论是环保公益组织存量,还是活跃度,依然有着明显差距。从普遍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来看,环保公益组织的工作手段还更多集中在“公众宣传倡导”方面,在行使监督者、行动者、赋能者以及创新解决方案提供者等角色方面的能力较弱,并且其面向公众开展宣传倡导的能力亦有待加强。如何才能发挥自身作用,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大力量?对于环保公益组织来说,也许只有积极应对新形势与新挑战,勇于拥抱未来,才能走向未来。这不仅需要环保公益组织的努力,也需要行业主管部门、资助方等相关方的大力支持。如行业主管部门围绕环保组织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开展行业化交流和能力建设,增强环保公益组织直面挑战能力;资助方基于行业定位,增加对环保公益组织人力成本的支持,靶向能力提升的支持,持续关注重点议题,促进国内外行业交流等。最关键的,还是环保公益组织自身。能否基于议题发展趋势(如气候变化),创新公众宣传倡导的价值?能否拓展环保场景,探索跨领域合作路径与空间?这不仅事关当下,更关乎未来。
  •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碳中和外交”登场
    在加时一天一夜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于20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闭幕。作为一届强调“落实”的大会,最终通过了数十项决议,其中,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成为一大亮点,它将用于补偿气候脆弱国家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损害,但在协议文本中,一些关键细节悬而未决。这反映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复杂而重要的现状,它是全球各国、各地区就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的平台,也是各方利益交锋、博弈的舞台。为期两周的会期里,19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各界人士约4万人参与大会。  国家层面,中美等大国在会议开始前,发布各自的基本立场和主张。联合国秘书长、英国首相、巴西总统等亲临COP27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会后表示,“本次大会在发展中国家高度关切的适应、资金及损失与损害问题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大会通过的决议中,一号决议是大会的政治成果文件,重申坚持多边主义,强调气候危机紧迫性,体现了各方团结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意愿和行动安排。  在各国政府就气候变化问题探讨和协商的同时,企业界也展开积极行动。COP27会议上,“中国角企业日”如期而至,国内多家企业展现了自己的碳减排实践,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勃勃生机。  现场,阿里巴巴介绍了平台生态“范围3+”减碳目标,阐述了企业如何发挥自身特色促进更大范围的减碳创新;万科表示,计划到2025年至少在18个商场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能链智电(NASDAQ:NAAS)介绍,2022年上半年实现碳减排70.4万吨,已经达到去年去年碳减排的近8成。腾讯、隆基绿能等企业也分享了科技如何解决碳中和挑战,以及企业战略与双碳目标结合等纬度的看法、做法。  中国企业的行动和经验不仅有益于中国,也为全球绿色转型注入信心与动力。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首席利益相关伙伴官Mercedes Tallo女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政策与战略副行长艾德明爵士等,对现场发布的中国企业气候行动案例表示高度评价,认为案例集所代表的企业气候行动努力很有价值。  在COP27会场外,围绕碳中和的企业行动也不少。11月21日,中国石化宣布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400万吨LNG。  11月的上海进博会期间,中国石油与联益集团、哈里伯顿(中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斯伦贝谢等30家合作伙伴签署30份采购协议,合同总金额达到167.9亿美元。中国中化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日本、新加坡、阿联酋、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的50余家客户签订合作协议,采购总额超过110亿美元。  类似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气候变暖,环境危机,碳中和关系人类命运和生存家园,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球最大的共识。随着,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碳中和正逐渐成为国际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激励着各国、各地区、各大企业展开内涵丰富、成果显著的务实合作。从COP27会场内到会场外,从国家到企业,从政府到民间,无处不在上演以碳中和为基础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与共生。  作为COP27大会的受邀者,能链连续两年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公司创始人、CEO戴震将此看作是“碳中和外交”。他表示,“当下,能源革命如火如荼,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数字化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在碳中和这个全球最大的共识下,世界多边力量链接在一起,必将更快地推动全球碳中和的早日实现。”
  • 解读:2015版《中国药典》七大变化清单
    近日,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张伟在&ldquo 2014年注射剂工业大会&rdquo 上表示,2015版《中国药典》(以下简称2015版药典)编制工作已进入后期阶段。按照编制大纲确定的目标和&ldquo 进度服从质量&rdquo 的原则,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从总体情况看,2015版药典收载品种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质量控制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基本实现了&ldquo 化学药、生物药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中药主导国际标准&rdquo 的总目标。   七大变化提升总体水平   张伟表示,2015版药典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收载品种增幅达到27.4%。2015版药典拟收载5800个品种,比2010版药典增加1200多个,修订品种751个。   二是通过药典凡例、通则、总论的全面增修订,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了对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完善了药典标准的技术规定,使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三是健全了药品标准体系。特别是药用辅料品种增加至260个,新增相关指导原则 在归纳、验证和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的协调统一。   四是2015版药典附录(通则)、辅料独立成卷,构成《中国药典》四部的主要内容。   五是药用辅料品种收载数量显著增加。拟新增128个,共计260个,增长率高达97%。   六是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   中药: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推进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等物质的检测限度标准 加强对重金属以及中药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等。   化学药:有关物质加强了杂质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实现对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的区别控制,优化抗生素聚合物测定方法,设定合理的控制限度,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有关物质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   生物制品:增加相关总论的要求,严格生物制品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同时增订&ldquo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辅材料质量控制通用性技术要求&rdquo ,加强源头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安全性风险等。   七是进一步加强有效性控制。中药材加强了专属性鉴别和含量测定项设定。化学药适当增加了控制制剂有效性的指标,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法。生物制品进一步提高效力测定检测方法的规范性,加强体外法替代体内法效力测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保证效力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药品标准形成机制待探索   药典修订是药品领域提升总体水平的关键基础,张伟指出,当前药典还需面对一些现实问题。首先是药品标准整体水平偏低。目前,我国部颁或局颁标准有13000多个,占到76%(药品的局颁标准、部颁标准、药典三者都属于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普遍存在着检测方法落后、专属性不强、不能准确测定有效成分、不能真实反应杂质含量等问题,标准老化问题较为突出。   其次,药品标准淘汰机制尚不健全。药品及其标准&ldquo 只生不死&rdquo ,迫切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药品及其标准淘汰机制。   第三,企业提高药品标准的能力和内在动力不足。   第四,我国未建立起统一、动态、高效的药品标准信息平台,因此难以准确统计我国药品标准数量,致使标准总体底数不清 难以对现有药品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致使标准整体水平不明 难以查询最新标准,致使执行容易出错。   最后,由于未建立统一的药品标准电子数据词典,信息共享没有基础。   张伟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继续推进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的实施,重点抓好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和医疗保险目录品种、注射剂、疫苗等高风险品种以及中药和民族药等产品的标准提高工作 二是要加快推进国家药品标准形成机制改革的进程,形成&ldquo 有进有出、有增有减&rdquo 的新格局 三是要加快建立国家药品标准信息化平台并将其纳入国家总局建设计划,统一规范国家药品标准信息,实现药品标准的查询、检索、发布、分析、研究、维护的自动化、网络化 四是要加快推进《中国药典》宣传贯彻和监督实施的进程,在药品注册审批、药品生产流通监管、药品上市后再评价、药品质量抽验等工作中,加强对《中国药典》执行的监督力度,确保《中国药典》的规定能够落到实处 五是要加快推进中国药品标准国际化战略的进程,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使《中国药典》和中国药品标准成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标准,真正跻身于国际先进标准之列。
  • 针对不断变化的RoHS指令,我们该怎么办?
    p & nbsp & nbsp 2003年2月13日欧盟议会及欧盟委员会在其《官方公报》上发布了《废旧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简称《WEEE指令》)和《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指令》)。截至今年,欧盟RoHS指令已多次修订,中国RoHS重要支撑标准SJ/T 11364-2014也将于2015年实施。 /p p & nbsp & nbsp & nbsp 为使广大用户深入了解RoHS指令(标准)的变化,仪器信息网于2015年3月11日举办“应对变化中RoHS指令技术策略”网络主题研讨会,为大家带来RoHS指令变更对仪器和检测技术的影响 。 /p p & nbsp & nbsp & nbsp 此次研讨会获得 strong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污染控制技术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strong 的大力支持。邢卫兵主任针对《应对变化中RoHS指令技术策略》做出精彩报告。邢主任在报告中不但为网友解答标准问题,也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生产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p p & nbsp & nbsp & nbsp 与此同时,本次研讨会还邀请了安捷伦科技陈艳凤老师、SGS邓义琴老师、威凯检测肖立老师。各位报告人分别从应对RoHS法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RoHS违规风险及企业应对措施、中国RoHS标准及检测等多个角度诠释变化中的RoHS指令。 /p p & nbsp & nbsp & nbsp 本次会议共160名来自生产企业、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网友报名,当日在线网友达100名。如果您错过了本次会议请关注网络讲堂,5个工作日后本次会议的视频将上传到网络讲堂,敬请期待。 /p p & nbsp & nbsp & nbsp 视频地址(5个工作日后上线): /p p & nbsp & nbsp & nbs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ubjectInsidePage/1356"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ubjectInsidePage/1356 /a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近期报名中网络主题研讨会: /strong /p p 2015年3月25日 14:00-17:00 /p p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与标准”网络主题研讨会 /p p 报名地址: /p 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ubjectInsidePage/1374" span style=" COLOR: #000080"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ubjectInsidePage/1374 /span /a /p p img style=" HEIGHT: 241px WIDTH: 600px"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3121515.png" / /p
  • 下行时代,安捷伦如何看待中国市场与竞争变化?
    2023,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整体呈下行之势。几家大外企时不时传出裁员消息;资本市场趋于保守,生物制药企业、上游创新工具公司融资热潮冷却;疫情结束,核酸检测工具市场回归常态,业务量几乎归零……足见行业整体日子都不好过。此外,俄乌战争、中美贸易争端等因素给企业长期经营带来不确定性。作为行业代表公司之一,安捷伦如何看待市场变化及不确定性?近日,仪器信息网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安捷伦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杨挺,以及多位安捷伦中国区高管。2023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期间,安捷伦发布了两款质谱新品揭幕嘉宾(从左至右)为:安捷伦大中华区液质联用及自动化产品全国产品经理 赵嘉胤,安捷伦大中华区液相液质自动化产品业务拓展团队经理 赖丛芳,安捷伦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 杨挺,安捷伦大中华区销售拓展团队总经理 朱颖新仪器信息网:据仪器信息网统计,2022年中国质谱市场发生了30起融资,其中上亿的融资事件数量占比超过50%,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安捷伦将如何看待和应对这样的竞争变化?杨挺:首先,当前的质谱市场非常大,我们看到很多新方法、新标准从原来的LC、GC转向LC/MS、GC/MS。考虑到对检测限、灵敏度的要求,以及全球法规的制定等,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方法、新标准会基于质谱平台开发和制定。因此,我觉得质谱市场还在扩大。另一方面,从国内的融资情况来看,不管是进口厂商还是国产厂商,都对LC/MS产品线投放了更多的关注,如英盛、谱育等在液质领域都有很多新的研发,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而安捷伦在LC/MS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积累,我们希望把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案带给中国市场。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竞争,我们会把用户按照领域和需求进行划分,从各方面参与竞争。我认为这些竞争都是良性的。仪器信息网:今年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整体呈下行趋势。安捷伦对营收预期做了哪些调整?郑欣:安捷伦Q2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6.8%,可以看出那时我们的营收还不错。但是Q3开始,我们从订货情况已经有了一些趋势,致使我们全球Q3和全年数字的下调。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短期的情况,据内部估计可能要一直持续到明年上半年都会有一些业绩压力。对于市场来说,像制药这样的高端制造业客户利润下滑之后,预计新一轮扩张的流程会比较长,所以业绩在短期内不能及时恢复。过去两年,中国仪器市场的增速很高,疫情期间除了2020年稍微弱一点,整个行业其实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但这是不正常的,我们现在的经济不太能支撑这样的增长率。安捷伦大中华区高级市场总监 郑欣仪器信息网:今年可谓是生物制药“寒冬”,安捷伦对此有何评论?赵嘉胤:从大方向来看,整个制药行业是逆周期性行业,我们看好整个制药行业的未来发展。虽然短期遇到了些问题,但是我们更关注客户的长期发展。不过,在进行新产品设计与发布时也会考虑短期市场带来的影响,比如在短时间内为了帮助客户“降本增效”,推出了组合方案以及智能化功能等。同时,从企业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客户“提质增收”,比如如何在科研阶段帮助用户提高盈利,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据和更好的研发流程等。所以,短期的“降本增效”和长期的“提质增收”都是我们要考虑的。我认为,无论是制药还是生物制药的寒冬一定会过去的,这只是时间问题,整个市场向上的趋势是不会变的。仪器信息网:当前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热度高涨,其中有哪些市场机会?赖丛芳:我认为对于全球来说,合成生物学这个赛道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上游的构建到中间的建模,再到现有的测试学习等各各阶段,都离不开分析仪器。我认为LC/MS、GC/MS等仪器都可以在很多环节被用到。因为合成生物学发展到现在还处于大量筛选的阶段,LC/MS的优势是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完成高通量的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工作,所以当前应用较为广泛。许多中国,美国和其他区域的用户都在使用我们的RapidFire及质谱联用仪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和高分辨质谱仪。郑欣:代谢监测也是合成生物学现在比较关注的一个领域,要想快速做出一个结果,这就要求仪器对反应釜进行实时监测,目前对GC/MS、LC/MS都有这样的需求。
  • 近十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演绎四大变化
    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学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全面回顾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并探讨了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及需要应对的问题。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部主任蔡天智作为做客专家,在3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分享了他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文撷取部分内容,供同行探讨。   作为一个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阳产业,医疗器械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我国医疗器械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为0.24% 2011年增加为0.29%———虽然比重不大,但一直呈上升态势。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产值可望突破1700亿元人民币。   变化一 技术和质量提升   近十年,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结构和产品质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病员监护产品、医学影像仪器设备、临床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微创介入治疗产品领域进展尤其明显。并且,我国出现了立体定位超声聚焦治疗系统、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体部旋转伽玛刀、睡眠监护系统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变化二 企业数量激增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逐年上升:2010年为14337家,其中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015家,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906家,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416家,国家及省级重点监管企业1863家。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至1.6万多家,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私有企业分别占3%、37%和60%。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00多家 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不足20家,且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占绝大多数。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构成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主体力量,其资产占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资产的43%。   变化三  区域优势突显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湾三大区域依靠本地区工业技术、科技人才、临床医学基础及政策优势,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三大聚集区。这三个区域医疗器械产值之和及医疗器械销售额之和均占全国医疗器械产值和总销售额的80%以上。   这三大区域的共同点是:具有比较雄厚的医疗器械支撑产业基础,电子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化工工业都比较强,便于开展技术协作和产品配套 海内外交通方便,都具有多个国际级别的海港码头,利于开展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 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知识、高技术人才相对集中,有较强的潜在人才资源和技术发展后劲 医学科研和医学临床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三级医院云集,新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研究和临床评估能力都很强 有强劲的融资渠道,包括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   三大区域又各具特点: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都是跨省大区域,其原有医疗器械制造业基础较好,调整重组后具有新老结合特点 长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达,江苏有较强的有机化工工业,一次性医疗用品产业发展突出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的一部分,虽然其原有医疗器械制造业较差,但是,其现代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国外资本的引进,加之家电及电气制造工业迅猛发展,因而成为医疗器械工业的后来居上者,虽然该地区在医疗器械产值上不及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但从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结构和主体产品技术附加值来看,珠江三角洲的深圳排在全国榜首,是全国医疗器械产业中的一颗明珠。   2011年,医疗器械销售收入排名前五位的地区依次是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北京,其销售收入合计占比达64.16%。其中,江苏、广东占比分别为23.16%、15.87%。销售利润排在前五名的地区依次是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和山东,其利润占比分别为23.51%、19.28%、11.91%、7.99%和7.70%,合计达70.39%。这表明,这五个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医疗器械行业分布区域,从规模和盈利上都占绝对优势。此外,北京、重庆、广东、浙江以及四川的产品技术水平、产品附加值明显高于其他省(市),因此其医疗器械销售利润率也较高。   变化四 并购重组加速   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而更专注某一细分领域或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是医疗器械行业的一大趋势。2010年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重组明显加速。这些并购重组遵循了三种格局:1.专注细分市场,成就细分龙头 2.通过并购扩张,成为综合巨头 3.借助科技优势,实现医电一体化。例如,深圳迈瑞、威高股份、鱼跃医疗、乐普医疗已经通过合资、并购走向多元化,成为整合的领跑者 微创医疗、康辉医疗、创生医疗、九安医疗、阳普医疗、新华医疗则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 气候变化对南极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原文以Biology Researchers Studying Climate Change' s Effect on Plants and Soil Microbes in Antarctica为标题发表于2019年1月22日的https://today.ttu.edu/上原文作者:Glenys Young翻译:毅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Texas Tech University)在南极的学术研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Alton Wade领导的地质研究组就在南极考察。当时他们试图回答:数百万年前,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然而,最近关于南极的研究并不着眼于我们这个星球的历史,这是它的未来。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生物科学系助理教授Natasja van Gestel正在研究气候变化如何影响那里的植物和微生物活动。 ? 确实,目前南极只有不到1%的土地是无冰的,但是,这个数字正在增长。van Gestel博士正在研究的区域在1960年前后还被冰川所覆盖,但是现在,冰川已经消退了大约500m。随着冰川退缩,植物开始在这一地区生长。?图1 van Gestel博士在这里安装了美国METER公司制造的EM50数据采集器和气象土壤测量传感器图2 美国METER制造的6通道数据采集器ZL6和一体式集成气象站ATMOS41首次安装在南极 “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时间序列,来研究植被覆盖与距离冰川远近的关系。”van Gestel说。“自1950年以来,南极洲的244个冰川中有近90%已经退缩,并且这一过程仍在持续。因此,时间顺序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其他区域(冰川未消退区)会如何应对气候变暖。” 图3 冰川消退进程记录(1963~2018) 与研究生Kelly McMillen一起,van Gestel正在研究冰川消退区的整个环境梯度:从裸地到完全被植被覆盖的区域。 “我们发现了大约有100种苔藓以及两种维管束植物,南极发草和珍珠草(Antarctic hairgrass and Pearlwort)。”van Gestel说,“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位于利奇菲尔德岛(Litchfield Island),这是一个需要特殊许可才能进入的保护区。生产力最低的区域距离冰川的边缘只有几米。虽然那里没有可见的植物,但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这些微生物是碳通量的重要贡献者。” 图4 生产力最高的利奇菲尔德岛(Litchfield Island)所在位置图5 冰川消退后岩石上开始着生地衣和苔藓? 碳通量测量是van Gestel博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助于了解植物生产力梯度格局以及植物和微生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图6 van Gestel博士使用美国LI-COR公司制造的LI-6800测量地表碳通量(1) “我们预计碳通量会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加。”van Gestel说,“而且,微生物的数量也会增多。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大,它们的代谢活动会更高。同时,我们预期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也会发生改变。” “相当多的微生物目前并不活跃,它们可能从其他地方被风吹来,处于休眠状态。但是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就会打破休眠。”图7 van Gestel博士使用美国LI-COR公司制造的LI-6800测量地表碳通量(2) 与此同时,van Gestel博士还开展了野外增温实验。这一实验用于确认微生物响应发生的速度。北亚利桑那大学的博士Alicia Purcell将使用一种称为定量稳定同位素探测(qSIP)的技术,这是由van Gestel的合作者——北亚利桑那大学Bruce Hungate发明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哪些微生物正在积极生长,以及生长的速度。 van Gestel和McMillen使用可以在阳光下捕获热量的敞口加热室(Open-Top Warming Chambers),加热小面积的土壤和植被。这种方法的优势是,除温度以外的其他变量可基本保持和自然环境一致。 图8 敞口加热室(Open-Top Warming Chambers)制作与效果评估 Van Gestel的研究团队沿生产力梯度,选取了四个研究站点,在每个站点上采集完整的土壤苔藓样本土核四个,然后向样本土核中添加水并放置在敞口加热室内。两个样品土核添加纯水,另外两个样品土核添加氧18重水。 图9 野外安置的敞口加热室(Open-Top Warming Chambers) “微生物活跃后将会吸收水,”van Gestel说,“那些重氧将被整合到他们的DNA中,从而使他们的DNA变得更重。我们可以根据DNA的重量变化来计算其生长速度。” 最终,这些研究将能回答: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南极洲的植物和微生物?这些改变又如何影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碳平衡。 “温暖的条件可能会使某些微生物受益,但不会使所有微生物受益。对植物来说也是如此。”van Gestel说。“我们预期微生物群落会发生改变。由于植物生长非常缓慢,因此短时间内较难确定植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为此,我们需要对植被覆盖进行长期定位监测。” “相对于对照地块,温暖地块的碳通量会更大。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和呼吸速率都会有所增加,但哪一个组分增加的更多呢?因为这最终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净碳通量对气候变暖的反馈。” ? “由于南极生态系统比地球上的其他生态系统更简单”,van Gestel说,“在这里的发现可以为生态系统的碳储存提供更多机制信息,进而对气候模型完善做出贡献。” “例如,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温度敏感性如何?微生物利用一部分碳构建生命体,其余部分则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那问题来了,温度变暖会使微生物更加浪费碳吗?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是气候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如果微生物的碳利用效率下降,那么更强的呼吸损失会导致更多的碳从土壤迁移到大气中,从而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 生态环境部:持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对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零容忍”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就近年来我国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举措作用以及下一步的计划安排做了相关介绍。他介绍道:一是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目标。2020年习近平主席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宣布了碳强度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森林蓄积量、风电光伏装机等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这是符合《巴黎协定》长期温控目标的有力度的气候承诺,也体现了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最大努力。二是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7.5%,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三是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我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非化石能源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底,风电、光伏装机超过7.5亿千瓦,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不断巩固提升。四是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目前年覆盖超过5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初步构建制度框架体系,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完成,第二个履约周期全面启动,碳排放数据质量持续提升。五是坚持适应和减缓并重。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和部署。印发《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指南》,指导和规范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工作。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推进青藏高原、黄河流域等敏感脆弱区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同时,他还指出,生态环境部一直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对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一是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积极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修订出台司法解释,将碳排放数据造假纳入刑事制裁范畴。修订出台核算核查指南,将碳排放报告核查涉及的公式从27个减少至12个。二是建立“国家-省-市”碳排放数据质量三级联审机制。按照以日保月、以月保年的管理思路,企业每月均将碳排放相关数据及其证明材料通过管理平台报送,由国家负责大数据筛查及定期抽查,省负责技术审核,地市负责现场抽查。三是强化监督执法。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2次碳市场排放报告质量监督帮扶,以问题线索为导向,指导企业规范排放核算报告行为,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对查实数据造假的控排企业,依法严肃处罚并核减其碳排放配额;曝光了一批违法违规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四是碳排放管理能力显著提升。组织建设了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平台并于今年上线运行,实现了名录管理、排放管理、数据质量监管、核查管理、配额管理智能化、数字化,利用大数据手段丰富了数据质量管理技术手段。发布会中,对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更名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构及职责作出调整,机构设置层级与职能配置更加科学、更加协调,更有利于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
  •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迫切 甲烷管控成关键焦点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中国专家提出,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迫切,甲烷管控成为关键焦点。美国环保协会(EDF)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24甲烷论坛上发布《2023—2024甲烷控排全球进展报告》显示,甲烷造成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约30%的全球变暖。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在20年尺度下,化石燃料来源的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GWP)是二氧化碳的82.5倍;在100年尺度下,化石燃料来源的甲烷的GWP是二氧化碳的29.8倍。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说,有数据估算,甲烷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约占20%至30%。如果不大幅度削减甲烷排放,《巴黎协定》温控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正因为如此,有关国家、国际组织和能源行业采取积极行动减少甲烷排放。美国环保协会主席柯瑞华(Fred Krupp)表示,解决甲烷污染的问题对于缓解气候变化至关重要。过去一年中,在全球范围看到了巨大的甲烷控排行动势头,中、美、欧、日、韩等以及多家大型油气公司采取了积极行动。甲烷减排需要全球采取行动,今年3月,EDF发射了Methane SAT卫星,这也是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甲烷排放监测系统,EDF将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利用数据支持“甲烷控排工作”的实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说,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迫切,甲烷管控成为关键焦点。中国在甲烷控排方面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努力,通过发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重新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并与美国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等,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合作的决心和行动。王金南认为,推动政策措施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健全的甲烷监测、报告和核查(MRV)体系,精准掌握甲烷排放动态及演变趋势,明确甲烷排放路径。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全球甲烷追踪》,2023年全球能源部门的甲烷排放量接近1.3亿吨,占人为源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仅次于农业部门。化石能源行业在各个行业中,具有最大最快最经济的甲烷减排潜力。IEA首席能源经济学家蒂姆古尔德(Tim Gould)认为,从全球甲烷控排行动进展来看,2024年将成为透明度、政策行动以及减少排放的重要分水岭。《2023—2024甲烷控排全球进展报告》称,在今后十年内采取果断行动快速减少能源、农业和废弃物部门的甲烷排放,可以减缓短期内气候变化,这被认为是实现1.5℃温升控制目标的最有效策略,同时还具有改善公共卫生和农业生产力等协同效益。为更好推动甲烷控排工作,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朱庆锋建议,要加强政策约束、引导和支持,以充分调动甲烷控排的积极性,加强甲烷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工作,建立对重点排放源全覆盖的监测和统计核算网络,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甲烷协同治理与合作发展模式。“甲烷控排必须从源头进行管控,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表示,技术创新是推动甲烷控排工作的关键驱动力(2.840, 0.00, 0.00%),要加大甲烷控排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广泛应用,提高甲烷控排效率与效果。
  • 欧盟镍释放限量标准变化需关注
    今年3月,欧盟出台最新规定,各成员国对纺织服装中金属配件和辅件的镍含量采用全新标准(EN 1811:2011)。据江苏南京检验检疫局介绍,新旧标准的一个重要差异在于对检测结果的校准处理不同,旧标准对最终检测结果先乘以校准系数0.1,校准后的结果再按照是否超过0.5μg/cm2/week进行评判 而新标准没有要求乘以校准系数,由此可见,新标准比旧标准严格近10倍。   新标准实施后,欧盟对进口服装产品实施严查,这对我国输欧服装贸易产生巨大影响。在纺织服装生产过程中,金属纽扣、拉链、装饰件等配件和辅助件均可释放出镍离子,对此,南京局专门走进企业宣传新规定,提醒外贸公司、生产厂家和相关机构:一是要求企业高度重视欧盟新标准的变化,严格控制自身产品质量 二是要把新规定出台前生产的样品按照新标准EN 1811:2011进行检测,对产品质量进行摸底 三是要求生产企业应调整工艺,使用不含镍材料的原料制品 四是按照新标准进行抽样检测和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做好质量控制,规避退货索赔风险。
  • 联合国气候大会继续关注气候变化危机,加快落实相关行动计划是关键
    热浪、干旱、山火、暴雨以及洪水……今年以来,种种极端天气灾害频发,温室气体排放形势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27届会议(以下简称“第2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致力于将各国重新团结起来,落实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为人类和地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据悉,第2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基于第26届大会的成果,就一系列关键问题采取行动,以应对气候紧急情况,包括紧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复原力、适应气候变化不可避免的影响、兑现为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提供资金的承诺等。气候变化危机依然严峻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绿色环保议题,而是关乎全人类生存以及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项。在第2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新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斯蒂尔表示,这次大会应使世界转向实施先前商定的行动计划,以应对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气候变化。与此同时,斯蒂尔强调了会议的三个关键行动方向:通过将谈判结果转化为具体行动,从而转变到实施;在围绕气候变化的缓解、适应、资金以及重要的损失和损害问题方面开始取得进展;在整个过程中加强透明和问责原则的落实。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采取行动,降低碳排放以及推动能源消费和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但从第2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前后多个国际机构已经发布的报告来看,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形势依然严峻,摆在人类面前的挑战有增无减,由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灾害给全人类的生存、健康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世界气象组织11月6日在第2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布的临时版《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提出,在东非,连续4个雨季的降雨量都低于平均水平,这是4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有迹象表明当前的雨季也可能是少雨的。由于持续的干旱和其他复合因素,在2022年6月之前,估计有1840万人至193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或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水平。另外,7月和8月破纪录的降雨导致巴基斯坦发生大范围洪水,至少有1700人死亡,3300万人受灾,790万人流离失所。在此之前,3月和4月极端热浪袭击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而在今年年初的两个月里,非洲南部地区遭受了一系列气旋的袭击,马达加斯加受灾最严重,遭受暴雨和毁灭性洪水的重创。9月,飓风伊恩在古巴和佛罗里达州西南部造成了广泛的破坏和生命损失。11月4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研究机构“气候影响实验室”共同发起了一个名为“人类气候视界”的数据平台,通过分析死亡率、劳动力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数据变化来体现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表示,数据显示,如果全球为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做出更大的努力,那么预计在2100年由极端高温造成的死亡率可以降低80%以上,数千万人的生命将得以拯救。以孟加拉国为例,数据显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保持高位,那么到2100年,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由气候变化造成的死亡率(每年每10万人中有132人死亡)将达到孟加拉国目前每年所有癌症死亡率的近两倍,是该国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的10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重道远2015年12月通过的《巴黎协定》提出,各方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威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而《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则提出,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热量不断累积,在其推动下,过去8年已步入有记录以来最暖8年的轨道。自1993年以来,海平面的升速已翻了一番,自2020年1月以来,已上升了近10毫米,今年达到了新高。自近30年前开始卫星测量以来,仅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内,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就占到了整体上升幅度的10%。“据当前的估计,2022年的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年至1900年工业化前平均温度高出约1.15摄氏度。罕见的‘三峰’降温型拉尼娜现象意味着2022年可能仅是第五或第六最暖年份。然而,这并不能扭转长期趋势。出现另一个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只是时间问题。事实上,变暖仍在继续。”《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提出。另外,在实现控温目标方面,全球企业层面的行动也至关重要,但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名晟公司(MSCI)最新发布的《净零追踪报告》提出,根据最新数据,以将气温升幅限制在1.5℃为目标,上市公司将在2026年12月之前耗尽它们的全球排放预算份额,这比此前在2022年第二季度《净零追踪报告》中预测的提前了两个月。具体而言,上市公司今年将向大气层直接排放109亿吨范围—温室气体,比2021年上升了1%,但比疫情发生前的高点下降了4.4%。按照目前的排放速度,到本世纪末,上市公司将使全球气温上升2.9℃,远远未达到《巴黎协定》的目标。根据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排放核算工具温室气体(GHG)核算体系,温室气体排放分为三类或三个范围。范围一用于核算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直接排放量。范围二用于核算企业外购电力、蒸汽、供热或制冷的生产而产生的间接排放量。范围三包含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量。《净零追踪报告》显示,只有超过三分之一(36%)的上市公司设定了脱碳目标,不到半数(46%)的上市公司公布了净零目标。由于企业自行设定的净零目标有所不同,情况变得更加复杂。MSCI分析显示,一些企业设定的目标旨在平衡碳排放和脱碳,其他公司则计划减少来自公司的供应商或客户以外的直接排放。此外,有些企业只是简单地打算提高公司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从2015版药典看微生物检验方面的变化
    p & nbsp & nbsp & nbsp 2015版《中国药典》即将公布,新修订的《中国药典》对药品微生物检验和检定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次修订是对《中国药典》多年来固有的微生物检查系统进行根本性的调整,着重解决药品微生物相关检查方法及微生物限度标准与欧美等药典的协调统一问题。 /p p strong 宏观变化一:全面与国际接轨 /strong /p p 以无菌检查法为例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f6cbc88e-05bc-42e7-876d-5d702708a436.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8ee6f906-fb60-4e87-9ea1-898aea37f4cc.jpg" style=" " title=" 2.png" / br/ & nbsp & nbsp & nbsp 从上述无菌检查法的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新药典参考EP7.0、USP35、JPXV标准,修订中国药典的微生物标准;参考欧美日药典标准修订菌数标准表达方式;以需氧菌总数替代细菌数、耐胆盐的格兰阴性菌替代大肠菌群等等,并增加新的概念:如含菌量较低的供试品细菌总数测定使用最大可能数法、分散均匀并非一定要溶解等等,同时新药典引入的偏差调查概念和内容更具体等等方面说明,微生物检验技术与国际标准要求接轨已成定势。 br/ /p p strong 微观变化二:实验环境的修订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2015年版药典中对无菌检查环境洁净度规定:无菌检查应在B 级背景下的A 级单向流洁净区域或D级背景下的隔离器中进行。限度检查要求在受控洁净环境下的局部不低于B级单向流空气区域进行。 /p p & nbsp & nbsp & nbsp 环境的提升,除了设备硬件的要求提高,还有验证和维持环境要求的提高。洁净或无菌室应配备独立的空气机组或空气净化系统,以满足相应的检验要求,包括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压力、照度和噪声等都应符合工作要求。空气过滤系统应定期维护和更换, 并保存相关记录。 /p p & nbsp & nbsp & nbsp 微生物实验室应划分成相应的洁净区域和活菌操作区域,同时应根据实验目的,在时间或空间上有效分隔不相容的实验活动,将交叉污染的风险降低到最低。活菌操作区应该配备生物安全柜,以避免危害性的生物因子对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造成的危害。 /p p & nbsp & nbsp & nbsp 实验室环境监测要求提高,增加人员进出表面微生物的监测,以降低人员操作时带来的风险。对微生物室使用的消毒剂和清洁剂进行验证,从而有效控制微生物,保证无菌环境达到要求。 /p p & nbsp & nbsp & nbsp 微生物实验室需要加强人员在环境监测时的操作规范,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实验人员应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保证自身安全,防止微生物在实验室内部污染。 /p p strong 微观变化三:培养系统的修订 /strong /p p 例如下表: /p p 计数用培养基的修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eafc298a-e738-4fe6-bda6-9f90e280f9fc.jpg" title=" 3.jpg" / /p p 控制菌所用培养基的修订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ca547307-9ac8-4dee-b1bc-6cbaec538f96.jpg" title=" 4.jpg" / /p p 微生物限度方法适用性试验中的修订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23ffdd3f-cee7-477d-a657-40ee4f247a2f.jpg" title=" 5.jp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从上述表格比较不难看出:培养基系统的修订提升了培养基的灵敏度及微生物的检出率,对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和人员的检验操作要求均提高。实验室应对培养基的适用性、灭菌方法、菌株纯度和活性(包括性能)、试剂的质量等进行监控。用于环境监控的培养基须特别防护,以防止外来的污染物带到环境中及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试验菌株的质量保证和基本操作技术均有待提高,包括菌悬液的配制、菌种的鉴定、表型描述、革兰染色、重要生化试验等。 /p p strong 微观变化四:药典整合后编制的新通则 /strong /p p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9201—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p p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p p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9205——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 /p p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9206——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 /p
  • 社科院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成立
    6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成立揭牌仪式在中国气象局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伟光、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为联合实验室揭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等领导出席,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主持了揭牌仪式。 王伟光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跨部门、跨学科联合建立实验室,站在国际学术前沿,实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合,在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了探索创新,以保护全球气候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把握争取并引导国际话语权,积极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国际合作。目前,发达国家对我国减排施压,在承担大国责任的同时,我们还要维护发展权益,保证发展空间。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研究为我们寻求这一两难问题的正确解决提供了重大的理论支持。 郑国光指出,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适应国家需求,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的一个重要举措。它将利用双方的资源和优势,进一步加强在气候变化与经济系统交互作用机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学方面以及气象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等领域的合作研究,进一步拓宽我国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领域,为我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以及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保障。 郑国光说,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加注重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分析,而我国在气候变化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因此,联合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我国在哥本哈根谈判中确定发达国家2012年后量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以及发展中国家国内实质性的适应和减缓行动等焦点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他希望,联合实验室要科学规划研究方向和重点,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建立“开放、协作、竞争”的运行机制。同时要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加强研究成果的应用,力争建成一个高水平、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的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实验室。 长期以来,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气候变化、IPCC国内外活动、气象经济学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合作,特别是在国际气候变化政策、全球温室气体人均历史累积排放等方面开展了很好的合作研究。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依托这个联合实验室平台,充分发挥中国气象局在气候变化观测、气候系统模式研发等方面的科研基础优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社会经济领域的研究优势,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创新性成果,将实验室建设成我国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实验室。 揭幕仪式后,还举行了“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学术报告会。
  • 2015-11:第二届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州召开
    2015年11月6-9日,第二届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进化生物学论坛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华侨大酒店召开。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即基因有限公司农业环境科学部)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展示了用于全球变化通量监测的GHG涡度协方差分析系统,以及用于土壤碳通量测量的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等多款仪器。本次会议由中国生态学会入侵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和种群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探讨了“全球变化趋势和诱因”、“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外来植物入侵机理、危害、防治和风险评估”、“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相互作用格局、机制和后果”等多个议题,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学者参与了会议讨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会专家对我公司LI-COR GHG涡度协方差分析系统在全球变化通量监测中的出色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LI-COR GHG涡度协方差分析系统是监测大气CO2、CH4、H2O通量变化的最佳工具,内置的SMARTFlux远程在线监测和管理模块和Fluxsuite软件更是让其如虎添翼,不但能实现单个台站的通量数据的在线计算和远程传输,还可以实现多个站点联网观测和分级管理。GHG涡度协方差分析系统输出的数据可直接用于文章发表,为野外通量观测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与会专家学者就GHG涡度协方差分析系统的观测参数、监测精度、安装架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咨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公司展台前展开了热烈讨论。我公司区域销售经理崔振才先生、赵晓琰女士就与会学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本次参会和参展得到了会议承办单位台州学院的大力支持,我公司在此表示感谢。
  • 世界气象组织:在气候变化上,我们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2022年9月13日(当地时间),世界气象组织(WMO)协调发布了一份名为《团结在科学之中》的多机构报告。该报告称,气候科学是明确的,我们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并且警告:如果不采取更加雄心勃勃的行动,气候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影响将越来越具破坏性。温室气体浓度:创纪录最高位《团结在科学之中》报告指出,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上升至创纪录高位。化石燃料的排放率在因COVID-19疫情封锁而暂时下降后,现已超过疫情前的水平。2030年减排的力度需要提高七倍,才能符合《巴黎协定》中1.5℃的目标。过去七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未来5年中,至少有一年的年平均温度暂时将比1850-1900年的平均温度高1.5°C,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为48%。随着全球变暖加剧,不能排除气候系统中会出现多个“临界点”。报告中可以提取出如下信息:大气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水平在继续上升。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CO2排放量暂时减少,但这对大气浓度(CO2被海洋和生物圈吸收后留在大气中的部分)增长的影响微乎其微。2020年因大范围的疫情封控,全球化石CO2排放量下降了5.4%,但之后于2021年又回到了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初步数据显示,在美国、印度和大多数欧洲等国排放量增长的推动下,2022年(1月至5月)的全球CO2排放量比2019年同期记录的水平高出了1.2%。尽管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里,全球排放量波动很大,但在疫情前的十年里(2010-2019年),23个国家(许多欧洲国家、日本、墨西哥和美国)的化石CO2排放量显著下降。土地利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有四分之一与国家间的粮食贸易有关,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来源都是包括放牧在内的农业用地开垦。极端天气:正在进入未知的破坏之境报告还列举了今年世界不同地区出现的极端天气的案例。人口达数十亿的城市地区要为70%的人为排放负责,这些城市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社会经济影响,此外,报告指出最脆弱人群将遭受最严重的影响。“洪水、干旱、热浪、极端风暴和野火等问题日趋恶化,以惊人的频率不断刷新记录。欧洲的热浪;巴基斯坦的特大洪水;中国、非洲之角和美国的长期严重干旱,这些灾难的规模又上新台阶,而且绝非自然,这是人类滥用化石燃料的代价,”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说。“今年的《团结在科学之中》报告显示,气候影响正在进入未知的破坏之境。然而,即使状况在急速恶化,我们对化石燃料难以自拔的依赖却每年都在加倍,”“由于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我们正在经历的许多极端天气事件正在趋向更可能发生并更加严重。今年这种情况已经反复出现,并造成了悲惨的后果。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扩大预警系统的规模、建立脆弱对当前和未来气候风险的复原力。为此,WMO正在牵头一项活动,以确保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全民预警”,”WMO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说。《团结在科学之中》概述了气候变化、影响及应对措施有关的最新科学报告。报告融合了WMO(及其全球大气监视网和世界天气研究计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全球碳项目、英国气象局和城市气候变化研究网络等机构提供的素材。报告中还纳入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相关声明。全球气候状况回顾:2018–2022年 最近的七年(即2015年至2021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七年。2018-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基于截至2022年5月或6月的数据)估计比1850-1900年平均温度高1.17±0.13°C。拉尼娜事件对2021/2022年的温度有轻微的降温影响,但这将是暂时的。 地球系统中大约90%的累积热量都储存在海洋中,在过去20年中,海洋变暖率呈现出特别强劲的增长。全球气候状况预测:2022–2026年据预测,在未来五年中,全球近地表年平均温度至少有一年暂时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C的可能性是48%,且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然而,五年平均值超过这个阈值的概率很小(10%)。《巴黎协定》规定的1.5°C水平是指长期变暖,但随着全球温度接近这一长期阈值,预计超过1.5°C的单个年份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倘若继续执行现行政策,估计21世纪内,全球将增温2.8°C(在2.3°C -3.3°C的范围内),如果充分落实新的或更新的承诺,则为2.5°C(在2.1°C -3.0°C的范围内)。 总体上,各国都没有达到其新的承诺或目前政策下更新的承诺。城市承载了全球55%的人口,是42亿人的家园,城市也是高达70%的人为排放的来源。同时,城市也非常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如强降水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突发和缓发沿海洪水和极端高温等主要风险的影响。这些影响加剧了社会经济挑战和不平等。在过去50年里,与天气、气候和水相关的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每天造成2.02亿美元的损失。由于有33至36亿人生活在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环境中,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不仅要减少排放,而且要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针对极端天气和复合事件,因为这可能导致长期的社会经济影响。
  • 【北京空气质量变好了,还是变差了?】数说PM2.5遭遇战与变化趋势
    北京空气质量变好了,还是变差了?这是问题吗?这当然是问题,尤其经过经济学家严谨的观察和数据分析,一切并非那么“显而易见”。  在本文中,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胡大源教授以详实的数据描绘了“PM2.5遭遇战”,并分析了PM2.5的变化趋势。  胡大源教授认为,既然目前北京空气污染物的清除主要靠“等风来”,那么对未来几年风速风向变化的不确定性就应当有充分的预期。一旦遇到2011年和2012年冬季那样的持续静稳天气,PM2.5年均浓度很可能还会出现反弹。  PM2.5遭遇战与信息公开  在北京市各项空气污染治理措施中,耗资巨大的“煤改气”作用最为显著,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二氧化硫持续改善。1994年为83每立方米微克,1998年曾上升到120微克,此后持续下降,平均每年降幅为11.5%,2015年北京年平均二氧化硫浓度仅每立方米15微克,低于我国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20微克的一级标准。  但对公众感受影响更大的是能见度的变化。然而,在环保部门发布的各项监测指标中,大多是气态污染物,并不直接影响能见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研究结果不断得到验证:悬浮在空气中更为细小的颗粒物(如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更大。  北京冬天通常的气候特征是干冷多风,然而2011年10月中旬至2012年2月中旬,北京却经历了一个多雪的冬天,先后下了10场中雪或雨夹雪。平均风速低于常年,空气相对湿度高,这些气象条件都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平均能见度只有往年的50%至60%。  2011年10月,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让PM2.5(细颗粒物)质量浓度走进了公众视野。“北京空气质量指数439,PM2.5细颗粒浓度408,空气有害̷”。  对此,我国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回应为:“PM2.5是老问题,不是新问题,更不是新发现”。2012年1月,“环保部门整理文献资料后得出的结论是,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已由2000年的每立方米100到110微克降至2010年的每立方米70到80微克”。  2012年2月,中国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与此同时,北京开始实验性的监测并实时发布每日PM2.5监测数据。在“2013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中首次公布了PM2.5质量浓度年日均值为每立方米90微克,美国大使馆监测的2013年北京PM2.5质量浓度年日均值为每立方米102微克。围绕北京PM2.5数据,“中美监测结果比较”在实时检测结果公布之初曾经引发媒体的热议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下图是我们收集到的、公开发表的有关北京年均PM2.5浓度的研究与监测结果,其中右侧2013至2015年PM2.5浓度监测数据是2014年以后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中正式发布的。如果我们将时间到推至2010年,不难看出“北京10年来PM2.5呈下降趋势”并不明显。无论是美国大使馆的每立方米102微克,还是1993年北京环境状况公报中的每立方米90微克,均明显高于 “2010年的每立方米70到80微克”的结论。  数据造假是公众深恶痛绝的弊端,也是造成政府有关部门失信于民的重要原因。美国大使馆的PM2.5年均浓度由于监测数据信息公开,便于核对,因而容易被公众认为可信。而北京环保部门并未公布PM2.5年均值的具体计算方法和监测数据,无法核对,因此被认为容易受行政干预而降低可信度。尽管有关部门正式发布了PM2.5的实时监测数据,但实时数据通常需要进行必要的审核及补充修正后生成正式记录,年均值应该是在正式记录的日均值基础上计算出来的。此外,北京35个监测点的记录如何平均?是否加权?均应该明确说明。可核对是公众监督的基础,不可核对又怎样保证数据的准确?更谈不上获得公众的信任。  对于这场由特殊天气条件引发的北京PM2.5遭遇战,尽管美国大使馆公布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PM2.5监测数据“不合法”、“空气有害”或许夸大其词,但却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信息公开,体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空气质量上存在的巨大差距。  北京PM2.5的变化趋势  与TSP和PM10相比,PM2.5(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对能见度影响最大。然而北京有关部门发布的PM2.5年均浓度监测数据只有短短的三年。因此,推断和探讨过去10余年间北京的PM2.5浓度状况,就成为分析判断北京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的关键。国内外研究成果均表明,PM2.5在PM10的占比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们收集了过去十余年年全国304个PM2.5和PM10的年均浓度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推算出北京在2000年之前PM2.5浓度约在125微克左右,与最近三年平均浓度86微克相比,总的来看,呈现出持续波动下降的趋势。  下图为北京PM10监测值与PM2.5模型推测值的变化趋势  事实上,北京的各项空气污染治理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收集了北京1999-2015期间140个PM2.5浓度月度数据,在控制主要天气因素(如风速)和季节变化等解释变量的基础上,分析能源结构调整和烟尘粉尘减排等治理措施与PM2.5浓度变化之间的关联关系。计量经济模型结果表明,北京市日均天然气消费每增加100万立方米,PM2.5浓度就平均下降1微克/立方米。2000年北京市日均天然气消费量为353万立方米,2015年涨到了3983万立方米,15年间增长了3600万立方米。从理论上看,在其它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煤改气”对北京PM2.5下降做出的贡献高达36微克/立方米。为此,北京居民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单就供暖一项来粗略估算,成本就增加了3倍左右。  与TSP相比,在北京对于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治理难度通常会更大一些,根据我们收集到的北京年均监测记录估算的PM10平均每年降幅约在每立方米4至5微克之间。根据监测记录建立模型估算的结果为:北京PM2.5浓度平均每年下降2至3微克。  从理论上讲,PM2.5的下降幅度不大可能超过PM10。这不仅由于PM2.5是PM10的组成部分,而且由于PM2.5组成成分更为复杂,治理过程不仅事关工业排放,还会涉及居民出行与日常生活习惯,因而持续下降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三年来北京PM2.5的持续下降既是人努力的结果,也有天帮忙的成分。既然目前北京空气污染物的清除主要靠“等风来”,那么对未来几年风速风向变化的不确定性就应当有充分的预期。一旦遇到2011年和2012年冬季那样的持续静稳天气,PM2.5年均浓度很可能还会出现反弹。  长期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环境治理只注意到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面,而忽视了涉及社会经济与传媒沟通方面的规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多年来环境信息不公开的一个后果就是导致判断评价事物时的参照系错位。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讲述前景理论时谈到:“评估与中性参照点(如现状)有关,高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所得,低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损失”。尽管北京十多年前的空气质量更糟糕,然而由于环境质量信息公开程度低,公众与传媒不了解实际情况,一遇突发情况,政府有关部门的回应又难以服众,致使媒体和公众在批判北京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时,单凭感觉和记忆,或以发达国家的现状作为参照系,代替了北京以往的空气质量变化实情,从而得出结论:北京的空气质量变差了。  这种参照系错位,不但不利于公众对已有成就的认同,而且增大了未来空气污染治理取得成效的难度。暂且不论北京PM2.5下降到每立方米60微克需要付出的何等代价及其不确定性,即便几年后达到了上述目标,仍与主要发达国家十几微克的现状相距甚远。
  • 材料科学基金项目布局及变化:资助金额我国正赶超美国
    国立科研资助机构资助的科研项目是国家科技研发工作的具体部署,体现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科学研究活动的重点与方向。  本文综合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信息分析技术,结合定性分析,试图对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材料科学的资助项目进行比较分析,从资助布局、资助规模、资助强度、资助重点、发展演变等角度开展比较研究,揭示美国科学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前瞻识别重要科学领域和重要科学问题,为优化我国科研资源配置、制定我国科研发展战略等提供借鉴。  2010年到2016年3月,美国NSF材料学部共资助了纯学术研究项目2410项,平均每年459项,资助项目数量与资助金额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年度立项数量与立项资助金额趋势可以明显看出,5年中NSF材料学部资助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资助金额却大幅下降。资助金额从2010、2011年的每年3亿元左右下降到了2012年近1.7亿元,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图1 美国NSF材料学部研究资助项目数量与资助总额的年度变化  NSF材料学部资助金额前15的材料重大项目,全部为Cooperative和Interagency Agreement类型项目,14个项目资助资金额超过1千万美金。资助金额最高的项目为NSF持续资助康奈尔大学的大型设备项目CHESS,两年的资助额超过1亿美金。此外多达11个资助项目为材料相关研究中心筹建,包括了6个卓越研发中心。2011年后NSF的大型项目逐渐减少。  通过文本聚类,把NSF材料科学项目归类为17个研究主题(表1)。可以看出,NSF经费投入最多的是仪器设备的建设和相关技术的研发,不论是资助金额还是平均资助金额仪器设备主题都远超其他主题,118个研究项目有92个承担机构,承担机构分布很均匀。通过判读主题关键词和项目题名,主题资助内容为X射线光源、激光光源、显微镜、核磁共振等相关材料表征设备建设与相关技术研发。该主题包括所有材料资助项目中3个资助金额最高的项目:康奈尔大学的持续两个 CHESS建设项目和Phase Ib Energy Recovery Linac直线加速器的研发,均为X射线相关设备。表1.主题资助数量与资助金额列表  此外从NSF资助项目的数量来看,NSF过去5年在薄膜材料、自组装材料与聚合物材料三个主题中资助了较多的研究项目,特别是薄膜材料不但资助数量多(226个项目),平均资助金额也达到47万美金。而光伏材料、材料的自旋轨道耦合和石墨烯材料3个研究主题虽然项目数量较少,但平均资助金额较高,分别为52万、47万、45万美金,其中光伏材料是除了仪器设备和材料综合外平均资助金额最高研究主题。  从2009到2013年中国NSFC共资助了研究项目6252项,平均每年资助1050项,远超NSF同期资助项目数量并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见图2)。同时,NSFC所资助项目金额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2012年和2013年,两年平均资助金额高达9.4亿元人民币,如果换算成美元,虽然还略低于 NSF在2012-2015年的每年1.6亿美金,但NSFC在材料领域的科研资助有强劲增长趋势,相信几年内NSFC在材料领域的资助金额可能超过美国 NSF。图2 中国NSFC材料领域资助项目数量与资助总额的年度变化  从NSFC材料学部项目获得资助金额最多的10个承担机构情况来看(表2),排名前10的承担机构中有3个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7个是国内知名高校。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以承担192个项目获得1.3亿元资助排名第一。清华大学次之,承担了182个项目获得超过1.2亿元资助。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和清华大学从资助项目数量、总项目经费、平均项目金额三个指标上都领先于其他承担机构。而中山大学只承担了66个研究项目,在排名前十的机构中是最少的,但平均项目金额却高达95.69万元,是所有机构中最高的。表2.承担机构获得资助金额前10列表  2009-2013年NSFC材料资助项目最多的类型是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分别为面上项目2604项13.7亿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70项 4.9亿元。而平均资助金额最高的类型是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特别是前两类,平均资助金额高达550万元和450万元。
  • “第四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举办 科技应对气候变化成热点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务院参事室当代绿色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西部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智库联合主办的第四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在兰州举办。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智库等50余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参加此次论坛活动。 br/ & nbsp & nbsp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常务副院长赖远明主持了开幕式。国务院参事、原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际商会执行董事张燕玲,甘肃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陈克恭,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部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智库理事长程国栋,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院长王涛,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冯永成等出席论坛。论坛紧扣“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发展”、“智库建设”三个主题,特邀知名学者专家作了16场精彩纷呈的报告。 br/ & nbsp & nbsp 科技应对气候变化成为论坛讨论的热点,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黄晶主任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手段”为题作了主旨发言,围绕气候变化科学探索、气候谈判国际博弈、气候治理战略展望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科学认识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国际谈判博弈中各国合作与竞争的本质以及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科技手段。黄晶主任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归根到底要靠科技,机理探索和模式开发的理论研究是基础,数据集成和战略研究的能力建设是支撑,减缓和适应技术的研发示范是关键。 br/ & nbsp & nbsp 在论坛“一带一路倡议下环境与发展可持续性路径”边会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的学者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充分交流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br/ & nbsp & nbsp 结合主办和参加“第四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之机,黄晶主任一行赴兰州大学开展了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科技工作调研,考察了半干旱气候变化、西部环境、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等重点实验室并与有关专家围绕领域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服务等主题进行座谈。调研组还深入了解了兰州大学在高寒草地生态环境修复、干旱半干旱区气候与环境变化影响、白龙江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科技需求。黄晶主任对研究人员坚守西部默默奉献以及获得的科研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并表示中心将进一步落实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提升专业化管理和创新服务能力。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87537061-c096-4dec-aa69-d2ef063427d9.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黄晶主任在第四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作主旨发言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72872962-0ca9-49bb-88aa-673205957f8e.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调研兰州大学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科研工作 /p p /p p /p p /p p br/ /p
  • 国内外食品污染物限量法规有哪些变化?
    食品中污染物是食品在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例如,有害元素(如铅、镉、汞、砷)和工业化学品污染(如多氯联苯),食品生产、加工和烹调过程中形成的有机污染物(如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和3-氯-1,2-丙二醇),食品包装材料带来的污染(如锡),自然界的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食品中污染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国际上通常将常见的食品污染物在各种食品中的限量要求,统一制定公布为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食品和饲料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标准》,涉及食品污染物、毒素和放射性核素限量规定;欧盟委员会、澳新食品标准局等都专门制定了食品中特定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天然毒素限量。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规定了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规定了除生物毒素和放射性物质以外的化学污染物限量要求。我国对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量另行制定相关要求。2022年7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2022年第3号公告,其中包括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该标准将于2023年6月30日正式实施。01、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可食用部分”定义的两个注释。  02、修改了应用原则  修改完善了“干制品中污染物限量折算”应用原则,以解决2017版标准在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  03、修改了部分食品中铅限量要求  修改了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食用菌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藻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肉及肉制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香辛料类除外)、饮料类、酒类、特殊膳食用食品、其他类的限量、食品类别描述等。  04、修改了部分食品中镉限量要求  修改了食用菌及其制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的镉限量。   05、修改了部分食品中汞限量要求  修改了水产动物及其制品、食用菌及其制品的汞限量。  06、修改了部分食品中砷限量要求  修订了谷物及其制品、食用菌及其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的砷限量;明确了调制乳粉的砷限量。  07、修改了表5中注释用词及标注的位置  注释从一级分类“食品(饮料类、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除外) ”移至表头“食品类别(名称)”。“薄板”修改为“薄钢板”。  08、修改了部分食品中苯并[a]芘限量要求  将“稻谷、糙米、大米、小麦、小麦粉、玉米、玉米面(渣、片)”类别名称修改为“稻谷、糙米、大米(粉)、小麦、小麦粉、玉米、玉米粉、玉米糁(渣) ”,并将其苯并[a]芘限量值由5.0μg/kg修改为2.0μg/kg。  增加了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的苯并[a]芘的限量要求,为10μg/kg。  09、修改了食品中多氯联苯限量要求  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中多氯联苯的限量值由0.5mg/kg修改为20μg/kg,增加了水产动物油脂中多氯联苯的限量要求为200μg/kg。  10、修改了包装饮用水中污染物限量引用的检验方法  将包装饮用水的污染物限量检测方法修改为GB 853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11、增加了液态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折算比例  液态婴儿配方食品要根据8:1的比例折算其限量,主要涉及铅和亚硝酸盐、硝酸盐限量。  12、修改了附录 A  附录A主要对个别食品类别、分类名称、类别归属、类别中亚类的划分或举例进行了调整,以使附录A中分类更加清晰明确。 2023年5月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法规(EU) 2023/915,制定新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法规,该法规取代了(EC) No 1881/2006,将于2023年5月25日生效。污染物限量法规(EC) No 1881/2006自2007年3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经过了多次修改,为了提高法规文本的可读性,避免使用大量脚注,同时考虑到某些食品的特殊情况,欧盟制定了新版的污染物限量法规。相比旧版法规,新版法规修订的污染物涉及镉、多环芳烃、二恶英、DL-多氯联苯等。(1)取消啤酒中镉的最大限量要求因为镉主要残留在谷物残渣中,啤酒中的镉含量很低,因此此次修订取消了啤酒中镉的最大限量要求。(2)明确污染物限量适用的甲壳类水产品具体部位此次修订将甲壳类水产品的污染物限量细化到了具体的部位的限量。例如,镉在甲壳类动物中的限量为0.5mg/kg,该限量为甲壳类动物腹部肌肉中镉的限量,不包括头胸部的限量。(3)修订多环芳烃在部分产品中的限量及适用的产品状态鉴于现有的分析数据和生产方法,速溶/可溶咖啡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取消速溶/可溶性咖啡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最大限量;另外,明确了婴幼儿配方奶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以及婴幼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多环芳烃最高限量水平适用的产品状态,即仅适用于即食状态下的产品。此次欧盟制定的新版污染物的限量法规,与以前的污染物限量法规相比变化不大,主要变化为取消啤酒中镉的最大限量要求、明确污染物限量适用的甲壳类水产品具体部位以及修订多环芳烃的部分内容。
  • 文献上新!PRI-8800助力土壤有机碳分解对温度变化响应的研究
    土壤有机碳是指土壤中各种正价态的含碳有机化合物,是土壤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地球碳循环有巨大的影响,既是温室气体“源”,也是其重要的“汇”。由于土壤有机碳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十分复杂,加之受到环境与测量技术的限制,目前对其分解特征和循环转化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 2018年,由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研发的PRI-8800全自动变温培养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泛关注。该系统在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Q10及其调控机制方面提供了一整套高效的解决方案,为科研人员提供室内变温培养模拟野外环境的条件,让科研可以更广、更深层次地开展,相关文章发表已达17篇。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文章是罗忠奎课题组关于揭示剖面土壤有机碳分解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其控制因子的研究。 在该项研究中,针对土壤培养和Q10估算,采用PRI-8800作为关键设备之一,该成果发表于《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Q10)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而深层土壤有机碳分解特征及其控制因子还未得到充分的认识,这将会明显增加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气候反馈的强度和方向预测的不确定性。 针对上述问题,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遥感所罗忠奎研究员课题组在中国西藏东南部,采集沿着海拔区间约2500米(约2100米至约4600米)的样带(从常绿阔叶林到高寒草甸)10个地点、5个连续土层深度(0-10、10-20、20-30、30-50和50-100 cm)土壤样品,结合13C-NMR和物理化学分组技术表征了有机碳的化学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稳定性,并对剖面土壤进行培养(128天),评估了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图1.不同海拔和土层间Q10值的分布,Q10-cum,基于128天累积培养呼吸计算;Q10-q,基于累积消耗碳组分0-0.1%、0.2-0.3%、0.4-0.5%计算;Q10-k基于模型模拟快库、慢库、惰库计算。表1.海拔和土层对不同Q10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化学稳定性都存在显著差异。高海拔地区(海拔3600米以上的冷杉林和高山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化学抗性高于低海拔地区。土壤有机碳分解的Q10受土壤深度和海拔高度的显著影响。而深度对Q10的影响远小于海拔梯度对Q10的影响。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高于低海拔地区。图2.随机森林模型明确气候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化学组分和物理保护对Q10-q的影响 土壤有机碳的化学性质在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变异中起主要解释作用,其中有机碳疏水性、累积矿化碳组分和烷基碳/氧烷基碳比率为重要性前三的土壤有机碳化学性质;土壤有机碳物理保护作用次之。图3.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化学组分和物理保护对Q10的影响 有机碳的化学组成及其对分解的物理化学保护对Q10值的解释方差贡献了80%。路径分析表明,气候通过调控土壤有机碳的化学组成及其物理化学稳定性间接影响Q10。基于数据约束的碳模型进一步揭示,快速、缓慢和被动碳库的Q10表现出显著差异,这是由于其分解过程中化学组成参与和物理化学保护的不同造成。 研究成果以“Climate-induced shifts in composition and protection regulat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carbon decomposition through soil profile”为题,于2022年6月2日在线发表于土壤学科领域著名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5年影响因子8.312)。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助理研究员毛霞丽为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郑金阳成为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环资与资源学院研究员罗忠奎为通讯作者。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0754、32171639),国家重点研发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21YFE0114500),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226-2022-00084)。相关论文信息:Mao X1, Zheng J1, Yu W, Guo X, Xu K, Zhao R, Xiao L, Wang M, Jiang Y, Zhang S, Luo L, Chang J, Shi Z, Luo Z* 2022. Climate-induced shifts in composition and protection regulat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carbon decomposition through soil profile.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72, 108743.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oilbio.2022.108743UPGRADED!为了更好地助力土壤研究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普瑞亿科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历时一年的研究与探索2022年全新升级的PRI-8800重磅上线升级后的系统有哪些亮点?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R)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温度敏感性参数(Q10)可以刻画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程度。Q10是指温度每升高10℃,R所增加的倍数;Q10值越大,表明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变化就越敏感。Q10不仅取决于有机质分子的固有动力学属性,也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Q10能抽象地描述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在不同生态类型系统、不同研究间架起了一个规范的和可比较的参数,因此其研究意义重大。 以往Q10研究通过选取较少的温度梯度(3-5个点)进行测量,从而导致不同土壤的呼吸对温度变化拟合相似度高的问题无法被克服。Robinson最近的研究(2017)指出,最低20个温度梯度拟合土壤呼吸对温度的响应曲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PRI-8800全自动变温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为Q10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能用于测量Q10对环境变量主控温度因子的响应,也能用于测量其对土壤含水量、酶促反应、有机底物、土壤生物及时空变异等的响应。PRI-8800为Q10对关联影响因子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快捷、高效、准确的整体解决方案。01 主要特点可进行恒温或变温培养设定;温度控制波动优于±0.05℃;平均升降温速率不小于1°C/min;150ml样品瓶适配25位样品盘;具有CO2预降低的双回路设计;一体化设计,内置CO2 H2O模块;可以外接浓度和同位素分析仪等。02 PRI-8800 实验设计1)温度依赖性的研究:既然温度的变化会极大影响土壤呼吸,基于温度变化的Q10研究成为科学家研究中重中之重。2017年Robinson提出的最低20个温度梯度拟合土壤呼吸对温度响应曲线的建议,将纠正以往研究人员只设置3-5个温度点(大约相隔5-10℃)进行呼吸测量的做法,该建议能解决传统方法因温度梯度少而导致的不同土壤的呼吸对温度变化拟合相似度高的问题,更能提升不同的理论模型或随后模型推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上述至少20个温度点的设置和对应的土壤呼吸测量,仅仅需要在PRI-8800程序中预设几个温度梯度即可完成多个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自动测量,这将极大提高科学家的工作效率。除了上述变温应用案例外,科学家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诸如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甚至年度温度变化的模拟培养,通过PRI-8800的“傻瓜式”操作测量,将极大减少科学家实验实施的周期和工作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PRI-8800全自动变温培养土壤CO2 H2O在线测量系统主要包含自动进样器、水槽、压缩机、CO2 H2O 分析仪、内部计算机、25位样品盘等,25个样品瓶。PRI-8800除了具有上述变温培养的特色,还可以进行恒温培养,抑或是恒温/变温交替培养,这些组合无疑拓展了系统在不同温度组合条件下的应用场景。2)水分依赖性的研究:多数研究表明,在温度恒定的情况下,Q10很容易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水分依赖特性。PRI-8800可以通过手动调整土壤含水量的做法,并在PRI-8800快速连续测量模式下,实现不同水分梯度条件下土壤呼吸的精准测量,而PRI-8800的逻辑设计,为短期、中期和长期湿度控制条件下的土壤呼吸的连续、高品质测量提供了可能。3)底物依赖性的研究:底物物质量与Q10密切相关,这里的底物包含不限于自然态的土壤,如含碳量,含氮量,易分解/难分解的碳比例、土壤粘粒含量、酸碱盐度等;也可能包含了某些外源底物,如外源的生物质碳、微生物种群、各种肥料、呼吸促进/抑制剂、同位素试剂等。通过PRI-8800快速在线变温培养测量,能加速某些研究进程并获得可靠结果,如生物质炭在土壤改良过程中的土壤呼吸研究、缓释肥缓释不同阶段对土壤呼吸的持续影响、盐碱土壤不同改良措施下的土壤呼吸的变化响应等等。4)生物依赖性的研究:土壤呼吸包含土壤微生物呼吸(90%)和土壤动物呼吸(1-10%),土壤微生物群落对Q10影响重大。通过温度响应了解培养前后的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变化以及对应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有重要意义。外源微生物种群的添加,或许帮助科学家找出更好的Q10对土壤生物依赖性的响应解析。03 PRI-8800相关文献信息1.Li, C., Xiao, C.W., Guenet, B., Li, M.X., Xu, L., He, N.P. 2022. Short-term effects of labile organic C addition on soil microbial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in a temperate steppe.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67, 108589. https://doi.org/10.1016/j.soilbio.2022.108589.2.Jiang ZX, Bian HF, Xu L, He NP. 2021. Pulse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spatial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soil carbon emissions.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9: 673310.3.Liu Y, Xu L, Zheng S, Chen Z, Cao YQ, Wen XF, He NP. 2021.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in soils with lower substrate availability is enhanced more by labile carbon input.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54: 108148.4.Bian HF, Zheng S, Liu Y, Xu L, Chen Z, He NP. 2020.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rate and its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along water table gradients in cold-temperate forestswamps. Catena, 194: 104684.5.Xu M, Wu SS, Jiang ZX, Xu L, Li MX, Bian HF, He NP. 2020. Effect of pulse precipitation on soil CO2 release in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101: 103250.6.Liu Y, He NP, Xu L, Tian J, Gao Y, Zheng S, Wang Q, Wen XF, Xu XL, Yakov K. 2019. A new incubation and measurement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temperature respons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138, 107596.7.Liu Y, He NP, Wen XF, Xu L, Sun XM, Yu GR, Liang LY, Schipper LA. 2018.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Patterns and control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21: 35-42.8.Liu Y, Wen XF, Zhang YH, Tian J, Gao Y, Ostle NJ, Niu SL, Chen SP, Sun XM, He NP. Widespread asymmetric response of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to warming and cooling. 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635: 423-431.9.Wang Q, He NP, Xu L, Zhou XH. 2018. Important interaction of chemicals, microbial biomass and dissolved substrates in the diel hysteresis loop of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Plant and Soil, 428: 279-290.17.Mao X1, Zheng J1, Yu W, Guo X, Xu K, Zhao R, Xiao L, Wang M, Jiang Y, Zhang S, Luo L, Chang J, Shi Z, Luo Z* 2022. Climate-induced shifts in composition and protection regulat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carbon decomposition through soil profile.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72, 108743.
  • 2015新版药典变化明显 创新欠缺
    酝酿5年之久的2015版中国药典终于面世,整体上看变化比较明显,但创新之处不多,其中辅料的相关规定令人关注。在新版药典之下,我国的制药水平和监管水平将会随之提升,当前及未来药品标准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一大利器。   有提升,少创新   2015版中国药典的出台,可谓是业界期盼已久的。作为体现我国制药水平的重要政策法规,新版药典的出台受到了广泛关注。   据了解,2015版中国药典是自1953年第一版药典以来,我国出台和执行的第十版药典,基本上五年修订和发布一次。&ldquo 结合过去的版本来看,新颁布的2015版药典明显看出在原有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的基础上大大提升和加强了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控制要求,要求更具体、操作性更强、可执行、可监督性更强。&rdquo 本报特约观察家、力托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医药企业管理顾问杨涛表示,新版药典最为直观的变化是由原来的三部变成了四部,将附录和辅料单独成为一部。   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大纲中的阐述,其最终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进一步完善中国药典结构,收载品种满足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用药的需要,药品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中药标准主导国际发展,化学药和生物制品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引导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新医改已经进入到深水区,各项政策陆续推进,整个医药产业处于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节点出台的2015版中国药典,对于产业的发展及推动,将会取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事实上,每一版中国药典的出台,都有着其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可以看到,2015版中国药典一方面与当前的医改紧密衔接,保障基药、医保等产品的质量安全,一方面与国际前沿接轨,实现药品标准的全面提升。最终,都指向建立完善和高水平的药品质量标准体系。   在杨涛看来,2015版药典,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与经验,并集合了我国自主的创新与经验,整体提升了药典标准水平,但是2015版药典的创新之处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谈不上的,只是把本该有的加了上去。   比如,中药材及饮片中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的限度标准,推进建立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素、农药残留等物质的检测限度标准,加强了对重金属以及中药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这些本来早就就应该控制,我国中药出口很主要的一个障碍就是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的物质超标 比如加强了对杂质的定性与定量测定的方法研究,这样对药品质量的稳定及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了保障,这些要求也不属于创新内容,因为做出口报批DMF文件时这是必须项。   &ldquo 从医药企业角度来说,如果国家监管力度能够持续加强,并有所作为,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企业现在的实际生产与药典标准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是检验结果与检验方法与药典规定的差距,而是在全体系全系统上是否有差距。&rdquo 杨涛进一步分析指出,中药企业一定要关注对二氧化硫、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检测的限度控制 化学药企必须关注杂质的定性与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这一课必须补。      辅料生变,标准之争   在2015版药典中,关于药用辅料的相关规定是其中的重要变化,包括辅料品种增加和辅料独立成卷,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药用辅料的重视。   杨涛表示,一直以来,我国药品辅料管理始终是监管的薄弱环节,但是药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吸收度等都与辅料密切相关,业界经常听说为什么企业与辉瑞等跨国药企用的是同一厂家供应的阿奇霉素原料,做出来的阿奇霉素片效果就是有差异,这里面辅料的原因一定是重要的一个。   其实,我国辅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ldquo 小、散、乱&rdquo ,这些企业没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支撑,技术弱、规模小,条件差,质量管理体系欠缺。而且,国家对辅料企业重视不够且监管不力,即使监管,由于缺乏国家完善的标准与措施,往往难以凑效。   &ldquo 由于我国在制剂监管时对于辅料的检查没有作为重点进行,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会钻空子,使用无资质企业生产的辅料来代替药用辅料。&rdquo 杨涛表示,中国药用辅料企业必须发愤图强,从研发、技术、质量各方面提升自己,清楚认识到药用辅料是药品的一部分,关系重大。   相比较辅料,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药品标准更值得关注。在每一次新的药典制定时,有些药企会成为某个药品质量标准的起草者或参与制定者,而成为标准的起草者或参与者,对于企业来说显然是有不少好处的。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定标准、定规则。企业参与制定标准这是没有坏处的,也是必须的,一个专利创新药研发出来,只有原研企业才有资格制定这个标准,其他人没有办法制定,当然对一些老药标准提升,各个企业都有权利做提升标准研究,就看企业有没有这个能力。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药品标准更值得关注   杨涛更直白地指出了这一点:企业参与制定药品标准,就如同参与制定游戏规则一样,其不仅对这一标准的理解更加深入与透彻,而且制定的标准都是依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标准制定后,其他企业要想达到这一标准,必定需要更多的努力,甚至要重新研究,费时费力,还要增加投资。   另外,目前有观点指出,在新版药典出台后,可能对于一些品种的市场走势会有影响。事实上,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药典的实施基本上对市场的影响面和深度不会太大。不过,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药典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药品监管中的最重要的一个政策文件,随着药典的更新,未来的作用会进一步体现。   &ldquo 希望在5年之后,国家出台的2020版中国药典,能够更全面、更具体、指导性与操作性更强。&rdquo 杨涛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我国制药水平和监管水平,进而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 可视化音速风洞气流变化,FLIR T1K高清热像仪监控飞机试验过程!
    如果让你想象未来的飞机长什么样?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肯定会有科幻电影中造型古怪的各种飞行器也许不久的将来这样的飞行器就会出现在天空中飞机的研发过程是一项严谨的工作今天小菲就来带大家瞧瞧FLIR热像仪是如何助力飞机研发过程!✦ 飞机研发中温控的重要性✦ 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飞机研究协会(ARA),致力于为世界主要商用飞机和国防制造商提供创新项目。它最近开始测试一种长期理论,随着各国迈向净零排放,该理论可能会使长途航班更有效率。ARA在测试过程中使用FLIR红外热像仪证明了其理论的正确性,这项研究将对提高未来飞机设计的飞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使用热像仪可视化气流✦ ARA希望测试其混合层流控制理论,该理论提出,在飞机机翼前部创建多孔部分将控制气流的过渡点,以减少湍流的影响并提高燃料消耗。ARA运营着一个大型跨音速风洞,本质上是一个高速风洞,速度高达1.4马赫(1000英里/小时),用于测试飞机模型。由于空气在如此高的速度下会产生湍流,气流的过渡点变化不到1℃,因此需要非常精确的热测量。此前,它使用的是热膜测量仪,然而这些测量仪只能测量到温度下降,却看不见温度状况,而且它们是通过粘合会干扰机翼表面。幸好,FLIR高清红外热像仪使ARA能够在不影响空气动力学的情况下清晰观察气流的变化,它确保了在测试和识别过渡点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为了实现这项技术并进行测试,ARA需要一个集成合作伙伴。它选择了Teledyne FLIR的英国集成商合作伙伴Thermal Vision Research,后者将FLIR T1K热像仪借给ARA进行研究。ARA已经在风洞中使用了两台FLIR A655C红外热像仪来测试温度变化,当有机会使用更先进的热像仪来开发测试,以查看结果有何不同时,这似乎是更完美的选择。ARA光学测量系统部的Neil Stokes说:“我们与Thermal Vision Research的Matthew Clavey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们一直在研究整个站点的热成像技术。我看过几家公司的演示,但很多都是基于经验和对特定分销商或供应商的信任。Matthew真的很乐于助人,所以他把热像仪借给我们尝试了一周。每当我们有问题时,他都会给出正确的技术答案”。✦ T1K热像仪:提升准确性✦ 在完成测试之前,ARA进行了试验,以确保将FLIR T1K热像仪安装在隧道中,可以远程控制。ARA团队需要在大约30米外控制热像仪,以便他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时检索图像,从而能够看到气流的变化。当隧道运行时,它会引起振动,可能导致热像仪失焦,因此能够实时查看图像意味着他们可以纠正任何类似的问题。使用FLIR T1K热像仪可在测试过程中提高精度,并提升识别过渡点的准确性。FLIR T1K高清红外热像仪FLIR T1K配有1024x768像素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其灵敏度是非制冷传感器行业标准的2倍,所生成的图像质量非常出众。搭配尖端技术——UltraMax高清图像增强技术和FLIR MSX® 多波段动态成像专利技术(专利号:201380073584.9),能生成最高达310万像素的明亮清晰的热图像。其配备的FLIR OSX红外镜头系统还具有连续自动对焦功能,即使从较远距离处也能获得良好的测量值,因此任何时候都能让您的检测更轻松、随心、便捷。FLIR T1K高清红外热像仪使ARA能够证明混合层流控制理论在安全和受控的环境中是正确的。它现在能够将安装在风洞中的T1K作为一个概念提供给客户,以改进机翼设计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FLIR T1K拥有专家为用户量身定制的创新功能与用户界面如此出色的高清红外热像仪在各行业的检修和研发过程中都能帮您精准看透其中的温度变化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