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威胁物

仪器信息网威胁物专题为您整合威胁物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威胁物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威胁物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威胁物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威胁物话题讨论。

威胁物相关的资讯

  • 雅培“虫尸”续:厂方代理商威胁受害者
    厂家代表称系销售环节问题   在采访中,雅培奶粉的驻店代表毋亚妮向记者介绍了雅培奶粉的各种优点,并说该奶粉是2009年5月25日生产的,质量绝对没问题。对于宝商家美佳超市雅培奶粉包装上粘着虫子一事,毋亚妮认为,在新加坡的生产厂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虫子可能是在超市销售环节中钻进去的。毋亚妮表示愿意给消费者退货,并当场给杨女士退还了91.20元货款,拿回了有虫子的奶粉。   同时,厂家代表毋亚妮给杨女士打了个收条,收条上写着“2009年12月26日收到消费者杨女士雅培喜康宝婴儿配方奶粉一盒(奶粉盒内的塑料铝膜袋外面粘有类似蟑螂的东西)”。   消费者质疑是伪劣产品   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之前一直比较信任进口奶粉。没想到这次买的新加坡进口的雅培奶粉会有虫子尸体粘在包装袋上。杨女士质疑,是不是奶粉本身就是假冒伪劣产品。   就在记者发稿前,宝商家美佳超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超市目前已经将新加坡雅培奶粉全部下架封存,并将移交工商行政部门查处。   追踪:雅培奶粉已被超市下架   另据三秦都市报报道 昨日,记者来到了宝商家美佳超市的奶粉销售专柜时,却没有发现雅培奶粉的任何品种。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在接到消费者在雅培奶粉发现虫子的投诉后,超市领导高度重视,现将雅培品牌所有的奶粉均予以下架封存处理。该超市一位姓李的副店长告诉记者,虫子能爬到奶粉里有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产生,也有可能是运输过程中产生,但到底是怎么爬进去的,“现在不好说”。而对于超市采购奶粉时如何把关的问题,她称由于虫子粘在盒子里面,他们也发现不了。   销售商称虫子可能是蟑螂尸体   据杨女士介绍,该奶粉的宝鸡销售人员找到了她。销售人员仔细检查了奶粉后,承认奶粉内包装袋子上有一只虫尸,认为此虫尸不是蛆,而是类似蟑螂的尸体,随之给杨女士出具了一份收据,表明“奶粉内盒粘有类似蟑螂的东西”,后收回了粘有虫子的奶粉。   昨日下午,记者与雅培总部取得联系后,一位女工作人员称,这件事情她不是很清楚,但会很快派人和记者联系,说明原因。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未等到雅培总部的任何答复。   新闻观察:曝洋奶粉价格虚高 雅培奶粉价复原不成实施断供   另据齐鲁晚报报道:经过多轮谈判,28日,又一外资品牌洋奶粉明确不给婴贝儿供货了。   28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婴贝儿副总经理董辉。在电话里,他告诉记者,之前和雅培一直在谈,雅培要求把价格涨至原来的水平,并且已开始断供,不过婴贝儿没同意。“雅培现在断供的态度明确了。”不过董辉再次强调,婴贝儿坚持低价的策略绝不动摇。而在婴贝儿和平路店,记者发现其促销的广告依然在,和之前相比没有变动。   董辉告诉记者,事实上某品牌洋奶粉在断供之前,曾发出过“威胁”,将联合其他品牌奶粉抵制这种大幅度降价。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一“威胁”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雅培济南地区的负责人朱光宗告诉记者,和婴贝儿闹得不太愉快,主要是涉及价格的问题。“婴贝儿打出全市最低,低于所有卖场,其他经销商有反对的意见”,朱光宗说,大家都在做买卖,有商户认为我给婴贝儿低价了,其实这影响了市场秩序。“经过了无数次艰苦的谈判,底线都告诉他了,婴贝儿这样的做法纯属恶意。”朱光宗说。   对于洋奶粉价格虚高的问题,朱光宗给予了坚定的否认。“如果婴贝儿敢于明说是哪个品牌虚高,我会让我们的法律部门直接找他。”   记者了解到,在美赞臣和雅培相继断货后,婴贝儿采取了外地进货的方法来保持其低价策略。董辉说,要不是婴贝儿有目前的实力,他们也不敢贸然打起这场“战争”。据介绍,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母婴用品购物广场,在济南和泰安共有18家门店。在成立的2年多时间里先后3次大幅度调低全品项零售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济南整个母婴行业的盈利模式和盈利水平。   洋奶粉涨价之后借促销又降价 其它品牌暂未跟风   昨天南京市民黄女士来电称,前几日看到本报刊登的洋奶粉涨价消息后,她一直盘算着涨价后,一听奶粉要多花近二十块钱。昨天,她特地来到新街口沃尔玛超市看个究竟,她发现洋奶粉涨价后压力大,惠氏奶粉大搞促销,参加完促销活动后,价格并不比之前高。   洋奶粉纷纷涨价 国货尚未跟风仍在促销让利可观   昨天赶到南京沃尔玛超市的张女士失望了,因为她本想到沃尔玛买尚未涨价的惠氏奶粉,但去了以后才发现,沃尔玛也和家乐福等超市一样,上调了惠氏奶粉的价格。   乳产品进口备案 洋奶粉涨价“理直气壮”到何时   商务部昨日发布公告,宣布自2009年8月1日起,对鲜奶、奶粉和乳清产品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同时将上述品种纳入实行进口报告管理的大宗农产品目录。今后,商务部将每半个月一次(节假日顺延),在商务部政府网站“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发布专栏”发布有关进口信息。这一消息,对标榜“进口奶源”、近期频传涨价的“洋奶粉”品牌而言,滋味有点复杂。   新闻视点:乳业:婴贝儿降价遭断货 突显洋奶粉市场话语权 高端市场上洋奶粉占有率达到80%左右   另据中国经济网报道:09年12月以来,济南一家母婴连锁卖场婴贝儿全线大幅调低婴幼儿奶粉零售价格后,立即引发奶粉厂商、供货商的强烈反应,洋奶粉中的老大美赞臣在要求婴贝儿提高零售价格未果后,次日就切断了对婴贝儿的供货。随后,雅培也跟进加入到断货行列。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认为,婴贝儿全线大幅调低婴幼儿奶粉零售价格导致洋奶粉停止供货,一方面说明婴幼儿奶粉的价格虚高,属于乳品行业利润较高的产品 一方面说明洋奶粉已经在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形成了绝对的话语权,在定价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主导地位。从一个侧面来看,国内婴幼儿奶粉(尤其是高端)市场已经成为洋奶粉的优势地带。   相比乳品行业中的液态奶,奶粉的毛利率比较高,这也是三聚氰胺事件后众多乳品企业争相发力奶粉市场的主要原因,这尤其表现在高端奶粉市场。08年,高端奶粉的销量只有2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是销售额却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0%-60%左右。一些标价200-300元的婴幼儿奶粉,成本维持在100元以内,可以说,婴幼儿奶粉的价格存在虚高现象。   近年来,婴幼儿奶粉的价格越来越高,这在进口奶粉中尤为明显。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占据了国内奶粉市场的近半销售份额,在高端市场上,洋奶粉的占有率达到80%左右,成功的霸占了国内奶粉市场的话语权,09年以来,虽然原辅材料出现下降,但是一些洋奶粉还是出现涨价的行为。   目前,洋奶粉已经成为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主流产品,由于拥有强大的话语权,这导致洋奶粉在价格上形成了“联盟”,这不仅导致了婴幼儿奶粉价格的虚高,更是对国内乳品企业发展造成不利,目前,一些地方奶粉品牌在市场上都受到洋奶粉的挤压,生存空间遭到制约。   在洋奶粉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奶粉进口量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国家也采取了相关政策进行引导,比如,建立进口数量预警制度,以来调控市场需求、鼓励国内奶粉品牌做大做强。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奶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未来几年,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每年至少需要80万吨,产值在300亿元以上。
  • 消除隐形威胁,珀金埃尔默助力打好“微”环境污染保卫战!
    人类将新的化工发明应用于生活中,享受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为此付出代价。环境中被发现的新型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不易察觉的环境威胁。据世卫组织的估计:进入2000年以来,每年因生活或工作在不健康环境中而死亡的人数占全球死亡总数的近四分之一。随着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新征程,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对于新污染物的治理监测越来越得到关注:2020年11月“重视新污染物治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2月“逐步在有条件的流域和地区探索开展新型污染物监测评估工作”——生态环境部 《“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案(试行)》2021年1月“着手开展新污染物监测评估与治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021年4月“推进新污染物监测试点示范”——生态环境部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会… … 现阶段国际上主要关注的新污染物包括: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全氟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微塑料等四大类。“土壤微塑料污染监测研究”、“长江河口微塑料监测研究”、“重点港湾海洋微塑料监测”… … 作为最受关注的四大新污染物之一——微塑料,在近期接连进入环境监测系统常态化研究清单。消除隐形威胁,“微”环境污染保卫战已经打响!随着人类对于微米级、纳米级材料和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微观污染物微颗粒和纳米颗粒被释放到环境,最终进入到食物链中。这些微观污染物是什么?有多少?从哪里来?吸附了哪些有害物质?会对环境和生态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威胁?这一系列的问题有待科学家们去解答,而这一切的基础离不开对微观污染物的全面监测解析。隐形威胁 无处遁行PerkinElmer“微”环境污染物完整解决方案可靠、灵活、便利的颗粒识别颗粒物有机成份及形貌分析微塑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成像解决方案Spotlight 400 FT-IR/FT-NIR 红外化学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可达1.56微米阵列快速成像模式图像ATR附件,真正实现原位观测Spotlight 200i 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系统10-100um微塑料的成像与定性分析超快速扫描,单点成像模式全自动显微ATR附件智能颗粒物识别选择与全自动序列扫描滑动查看更多纳米颗粒定性定量纳米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也导致越来越多的纳米颗粒被排放至环境中,对人类健康形成潜在风险。常规表征手段很难准确定性定量,珀金埃尔默利用多项独有技术,使纳米污染物准确定性定量成为可能,为您打开又一扇科研之门。
  • 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第一威胁
    3.15日,农业部给河南与江苏农牧部门发出指令,令两地严查“瘦肉精”喂出的“健美猪”流入双汇发展。农业部当天成立专案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下午,双汇发展股票跌停。3月16日开始,双汇发展股票停牌,公司公告待相关事件核实清楚后复牌。   早在2002年,国家多个部委就联合发文,严禁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瘦肉精”。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最高人民法院甚至规定,对使用“瘦肉精”者追究刑事责任。安邦咨询认为,双汇发展爆出“瘦肉精”仅仅是食品安全的冰山一角,每年全国农药中毒者高达上百万人,农药残留才是中国食品安全最大的问题。   农药残留潜规则 年均百万人农药中毒   2008年, “三聚氰胺”中国乳业,威胁数千名婴儿生命。至今两三年间,“三聚氰胺”卷土重来,“激素门” 、“皮革奶”、大米石蜡、苏丹红、孔雀石绿等事件接二连三地冲击着消费者的信心。   近年大量显现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全部——它们只是由于事态严重而“被偶然曝光”的问题。迄今,中国政府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基本上都是“事件应对型”、“事后弥补型”,这样的处理模式使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已暴露的事件上,而忽略了潜藏的、非事件型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发现,中国食品安全中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上述这些冰山一角,而是被普遍忽视的农药残留问题!   2010年1月,根据武汉农业局的抽检,来自海南多个地区的豇豆样品均出现了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随着调查的深入,同样已被严令禁止的甲胺磷等高毒农药实际上一直都在市面销售。根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农药厂家超过4000家,获得农药登记证的产品3万多个,进入海南农药市场的品种也有上万个。   据了解,农药经销商在应付检查时,通常是两种方式,“迎接一个月4次左右的检查,买烟、买水每次需花两百多元 执法人员突击检查的时候,随便看看,没查出大问题,便象征性地罚500元。”掌管食品安全的政府执法部门如此轻率地工作,这无异于严重的渎职!   令人遗憾的是,农药市场乱象纷呈的局面不止发生在海南。2009年,绿色和平组织曾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采购日常蔬菜,送往青岛一家国家授权的、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化验。结果发现:在45个送检的蔬菜样品中,40 个检测出农药残留 农药种类高达50种,其中5种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高毒农药。北京一家沃尔玛超市一颗草莓上竟残留有13种农药。   而上述“潜规则”的长期存在,造成了中国的农药残留问题鲜明的处理特点。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食品的农药残留,正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据了解,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三致”危害。   农药在人体内不断积累,短时间内虽不会引起人体出现明显急性中毒症状,但可产生慢性危害。据估计,美国与农药有关的癌症患者数约占全国癌症患者总数的50%,中国更高。同样,农药对其它生物也会形成直接杀伤和慢性危害,植物中的农药可经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并不断蓄积,对人和动物构成潜在威胁,并影响生态系统。   如果时间倒推20-30年,中国不会大面积感受到农药带来的危害。因为那时,中国有能力生产的农药尚不足80种,还很难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逐渐由农药进口国变成出口国,近两年,农药进口量只相当于产量的2%-3%,出口量已是进口量的十几倍。   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前理事长介绍,目前中国农药大约40%左右的产量出口,出口量达到了50万吨以上的水平,如果按照制剂计算数量更多。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农药产量为190万吨,2010年为240万吨,产量和增幅均居世界首位。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数据为此说法提供了佐证:全世界每年使用的600余万吨农药,实际发挥效能的仅1%,其余99%都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中国大陆是最大的毒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球每年有400多万人农药中毒,其中30万人死亡 而中国每年农药中毒事故达近百万人次,死亡约10万多人。   四大环节层层失控 治理陷入“治乱循环”怪圈   一份食品,从田野走向餐桌,按中国现有的规定,要经历农业、卫生、质检、工商、进出口、药监等六部门的监管,为何还屡有问题蔬菜事件发生?擅用高毒、不达标的农药显然是违法的,为何中国对农药残留的治理长期陷入“治乱循环”的怪圈?   农药进入市场后大致经历以下流通环节:原药提供商-制药生产厂家-农药批发商-农药经销商-农户。而在农民买入农药之前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关规定来限制厂商的经营资格、收费标准和农药许可等。可以说,监管在所有环节中的把关不可或缺。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梳理的深入,农药从田间到饭碗隐藏了太多畅通无阻的绿灯。   第一, 源头监管“关口”若有若无。   中国的农药生产以中小企业为主,从产量来看,2000吨/年原药生产厂家不足200家,农药产量在5000吨以上的企业不足20家 从产值来看,中国农药排名前20的企业,其产值只占据行业约32%的份额 从销售来看,年销售量2000吨以下的企业占85%,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的企业只有7家。相比之下,一个拜耳公司的销售额可与中国整个行业相当。   而作为“田间地头”最典型单位的县级蔬果产地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几乎缺失。比如,早已列入黑名单的水胺硫磷等并未从此退出江湖,而由于价格便宜、工艺简单,每个县的农药厂都能生产,此类高毒农药一直潜伏于市场,所以才有了海南“毒豇豆事件”。   在2011年“两会”的分组讨论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居然发表“提高农药化肥价格,让农民用不起,自然会用畜禽粪便”的荒谬提议。如何能让消费者吃上健康、绿色、安全的食物,唯一的解决方案竟是倒逼农民“出去拾粪”?   第二, 农业生产环节出现了严重问题。   中国农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生命周期缩短至28-45天,猪缩短至2.5-4个月。这些严重违背生物学规律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大量泛滥,令各种农药、激素和添加剂充斥城乡食品中。   第三, 农药安全预防体系全面缺失。   2004年,中国取消了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农药经营门槛降低,经营单位数量猛增,农药市场秩序更加混乱。这意味着,农药流通环节中的企业、生产厂家,都有机会成为 “毒菜”事件的“策划者”。   一家广州农药经销商曾经“自爆家丑”:一些农药生产厂家在合法登记的农药产品中偷加高毒农药等“隐形成分”已经成为业内潜规则。而在这个链条上,零售商、经销商和农药厂家都难辞其咎。“许多山寨厂家一方面为了本身利益,另一方面也为迎合零售商的需求,把各种农药成分随意加减,然后冠以悦耳的商品名或者借以合法的标签,推出所谓的特效产品,给某些零售商独家经销。甚至直接把配置好的产品以大包装给某些零售商,任由零售商处置。”   “有毒豇豆”事件之后,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海南豇豆1亩喷一次药的用药成本是60-90元,平均3-5天用一次药,一季豇豆种植下来一亩地至少250元。与常规农药相比,水胺硫磷和甲胺磷等高毒禁用农药价格便宜,300毫升包装的每瓶7-8元,1瓶兑3-4桶水,可以喷1亩地。如果换成水胺硫磷,成本至少减掉三分之二以上,每亩用药成本不到100元。 倘若取消个体经营,又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呢?   广东农业县徐闻曾上演了一出管理者“借机敛财”的闹剧。在该县工商局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全县的药品进行了一次“紧急召回”:所有个体农药经营者的工商营业执照全部被收回,这次行动不是为了更换执照,而是要求个体经营者重新办理。一时间,徐闻个体农药经营者全部成了黑户。   而办理的程序是:农药店只要加盟供销社,每年上缴5000元管理费和5000元保证金,就可告别“个体户”,转为集体性质。与此同时,供销社根据农药店的经营规模制订了不同的收费价码:县城徐城镇的农药零售店需交管理费5000-8000元/年,保证金为5000-15000元不等。据农药店老板介绍,大的农药批发商则须交纳50000元的保证金。通过“收编”的方式获取巨额保证金,农药的经营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在这类事件中,寻租意识强烈的政府部门成为了问题的重要制造者。   第四,“最后一关”形同虚设。   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失效,也是导致农药残留问题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2009年湖北省工商局对武汉、荆州、黄冈、天门、潜江五个地区的农资市场进行的抽检中,共抽检农药样品78组,合格57组,有21组不合格,合格率仅为73.08%,比2008年同期下降22.25%。   农药产品的合格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这意味着,农药残留的把关令人担忧。农业部种植管理司司长叶贞琴曾表示,“在影响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质量安全诸多因素中,最突出的是农药残留超标,特别是禁限用高毒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对生鲜蔬菜进行检测效率是个现实的大问题。在蔬菜批发市场,检测和销售同时进行。如果检测速度过慢,蔬菜都卖完了,结果可能才会出来,那检测也就失去了意义,极易导致不合格蔬菜流入社会。正如济南农业监察支队工作人员所说,蔬菜批发市场的农药检测设备,都是属于“快速检测”设备。   快速检测的结果没有法律效力,即使查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也不能作出处罚。按照常规,市场检出蔬菜农药残留不合格的蔬菜后,一边让蔬菜商停售,一边上报市农业局,再由农业部门做精确检测 一旦确认蔬菜确实农药残留超标,农业部门就会出具检测报告,再由工商部门实施处罚。这个过程走下来,至少得两天的时间。   如何投入人力、技术、设备进行农药检测的把关,如何行之有效地设置流程、标准,将对农药残留物检测环节在农产品生产链条中向前设置,成为目前中国政府监管农药市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807项残留标准把关 四大弊病缠绕农药结构   与众多食品安全问题一样,农药残留问题之所以得不到很好解决,与政府的监管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2010年,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宋稳成博士公开中国食品农药残留标准,发现现有的标准仅有807项。而相比之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有3338项,欧盟14.5万项,美国1万多项,日本5万多项。差距之大,不可以道里计!   直到2010年4月,在第一届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对下一步农药残留标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3年内,中国的农药残留标准要从目前的807项达到7000项,探索建立由国家标准、临时标准、豁免物质名单和一律限量标准等组成的农药残留限量框架,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作为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国,中国的农药出口基本覆盖了全球农药市场,涉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每天上市的蔬菜水果分别达到上千万公斤,由于检测标准不同,中国人每年要多吃多少农药?想想都让人心惊肉跳。   以黄瓜为例,根据2010年《农药电子手册》统计,在黄瓜上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达到111种。但根据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黄瓜》公布的标准,只要检测中不含有敌敌畏、乐果、三唑酮等8种农药和铅、镉、亚硝酸盐等3种重金属或致癌物质,就可以达到“无公害”的标准。而剩余的上百种农药成份,均不被纳入检测的范围。 正是基于此,果蔬消费市场上“有机”、“绿色”等概念应运而生。据了解,有机蔬菜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初,首先由欧洲国家提出,2000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启动。在部分消费者心中,为了保证安全,往往愿意花上多好几倍的价钱去购买“有机”农产品,基于此,全球的有机食品市场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   但在中国,截止到2007年底,有机食品产值仅30亿元,其中出口2亿多美元,占当年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额的1% 中国境内有机食品仅占食品销售总额的0.02%,与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国内消费总额2%相比,相差达100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食品消费市场中,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有机”真的能等同于“放心”吗?“有机”又是如何验证的呢?   安邦研究人员发现,有众多认证咨询机构收取高额的认证费,“收了钱之后如果检测不合格,那就需要整改,肯定就会通过的,我们一定会帮你过关拿证。”实际上,关于“有机食品”是否更安全、更营养的争论,美国农业部一直公开申明,不对有机产品是否更有营养和更安全发表评论,也不允许宣传有机产品对常规产品的优势。他们的逻辑是:没有可靠的证据,不允许想当然地乱说。   据统计,自1995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者,食品和农药是其中涉及的重点行业。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预测,受欧盟REACH法规的影响,中国农药产品将部分退出欧盟市场,每年将减少出口额7000万美元以上,随着欧盟东扩,中国农药出口所受到的损失将超过8000万美元。   不久前,欧盟发布了新法规(EC)NO.901/2009用来代替(EC)NO.1213/2008法规,内容涉及到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动植物源性食品农药残留监控计划。该法规已于2010年1月1日开始生效。欧盟认为,农药的使用每3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每次欧盟都会制定一个3年的食品监控计划。   而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报告,中国农药结构存在巨大的弊端:   1.品种数量少。世界上已注册的农药化合物有2800多种,其中商业化应用的有1300多种,常用的有500多种,而中国能够生产的尚不足300个品种,且产量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十几个品种,大多还是老品种。   2.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比例不尽合理,高效、低毒、无公害的新品种短缺,而传统农药产品严重过剩。   3.部分高毒品种如灭多威、氧化乐果等还在大吨位生产,影响出口量。   4.农药制剂品种少,剂型不合理。发达国家农药制剂品种多达几千种,中国只能生产800多种,具体到1个原药品种,发达国家可制成30多种剂型,而中国只能做出5-6种。在剂型上,国外以无溶剂、水剂、固体化为主,而中国仍以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为主,其中乳油约占50%,大量的甲苯、二甲苯、纯苯以及溶剂造成环境污染。   监管的失控,跟中国本身的管理体系有关。美国管农药的只有三个部门,分工明确:环保局,主要管农药的注册登记、安全使用最大残限的标准制定,开发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 农业部,专门有一个部门,专门做国内的残留抽样 FDA,则做国际和州之间的进出口检测。三部门工作协调,分工明确。相比之下,中国的农药监管多头并出,但在农药使用方面几乎毫无控制和限制。   中国已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又强调以人为本。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这意味着食品安全标准应该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的压力将持续加重,对农药残留等问题的监管制度应该不断完善。然而,在此背景下,国内迄今对于农药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及生物等方面似乎仍未被列入系统防治的范畴。倘若中国仍然允许盲目使用农药化肥,对农药残留的监管继续放任,隐性的农药残留物问题,将继续悄悄地吞噬中国人的健康,这对整个中国将是个巨大的不幸!
  • 美国对同方威视下手 称其“威胁安全和企业运营”
    p   据《华尔街日报》28日援引文件和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美国正在将矛头对准中国同方威视公司,称该公司在欧洲的存在正在威胁西方国家的安全和企业运营。 /p p   该报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及多个美国机构正在游说欧洲国家政府不要与同方威视合作,转而选择美国公司的产品,相关工作自上月起开始加快推进。 /p p   据官网介绍,同方威视是全球知名的安检产品和安全检查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成立于1997年,源于清华大学,为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安检领域先进的创新技术、品质卓越的产品以及综合的安检解决方案和服务。 /p p   《华尔街日报》援引同方威视数据称,该公司在欧洲海运安检设备市场拥有70%的份额,在欧洲机场安检设备市场拥有10%的份额。 /p p   作为全球领先的安检产品的供应商,同方威视在科学仪器领域也有涉猎,曾以光谱检测技术为核心,推出应用于安检、食品、药品、毒品、医疗等诸多领域的物质识别方案。 /p p   2019年,同方威视旗下拉曼光谱部门独立为北京鉴知技术有限公司。鉴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大系列十多个型号的拉曼光谱产品,覆盖海关、安检、轨道交通、食药检测、实验室应用等多个领域,核心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专利累计申请数达140余件。 /p
  • MERS会是全球性威胁吗
    文章信息来自果壳网;北京方程佰金转发(Paradoxian/译)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在中东外最大一次爆发引起了世界的持续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6月8日的数据,韩国现已有50人感染,其中4人已死亡。(编者注:6月9日,据中新网援引韩联社报道,韩国MERS确诊患者的增至95例,死亡病例增至7例。)几百所学校已停课。引发此轮爆发的冠状病毒MERS-CoV被认为是诸多潜在流行病威胁之一。然而,《自然》新闻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专家们并不认为此次全部与医院相关的MERS爆发会引发大流行,原因如下:MERS-CoV并不是人类病毒;MERS-CoV主要在医院中传播;韩国目前做得很好;MERS并不是“非典”;此次爆发规模并不大。MERS-CoV并非人类病毒一个病毒若要引发大流行病,必须得能在人类间轻易传播。但MERS-CoV却不行——这种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发现的病毒本来是动物病毒。该病毒被认为起源于蝙蝠,出于偶然通过中介动物——有可能是骆驼——才传播给了人类。正如在韩国正发生的那样,这个病毒偶尔能在人类间传播。但此类案例只在医院,或者在家中照料感染者(这种情况少得多)时有过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发生。此次爆发始于一位5月4日从中东四国旅游归来的68岁韩国人。在被确诊前,他将病毒传给了医护人员、家属,以及他接受过治疗的四家医疗机构里的病人。若要造成MERS大流行,MERS-CoV需要突变到能在人际更广更轻易地传播——但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此次在韩国的爆发并无异常。MERS主要在医院传播虽然MERS-CoV并不是人类病毒,但在一个地方——医院里,它有时表现得挺像人类病毒的。在医院,医护人员对未确诊病人所采取的医疗措施,比如呼吸辅助等,可能会从肺部产生气溶胶,污染那片区域并使附近的人员感染病毒。其它情况下,由于MERS-CoV通常感染在肺部深处,通常并不会被咳出。在这次爆发中,传染源在5月11日出现了咳嗽和流感样的症状,但他直到20号才被确诊。这造成了一个没有特殊防护措施的空窗期,这也解释了病毒是如何自他传开的。他在确诊前分别在4家医疗机构接受了治疗,这又给感染他人增加了更多风险。韩国做得很好因为MERS-CoV在人类间不容易传染,MERS疫情能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加以控制——韩国当局也在积极地开展这样的工作。韩国当局在追踪并监视感染者的接触者方面做得非常严密,凡接触者都会被监视14天——这是该疾病最长的潜伏时间。任何开始出现相关症状者都会被隔离。目前为止,所有新增病例都出现在已被记录在案的接触者中,这让人们更相信此次爆发正在受控。尽管每天都有新的案例报告出来,但它们并不意味着病毒有了新一轮扩散,因为这些人全都出现在韩国第一例MERS-CoV感染者在确诊前所接触过的1600人里。导致MERS的冠状病毒还没有演化至能在人类间轻易传播。图片来源:Scinceside/commons.wikimedia.orgMERS不是SARS在过去的一周里,有些人可能会联想到2003年扫荡全球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但就算猛烈如SARS,最终也被控制住了。况且,它和MERS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导致SARS的冠状病毒已经演化出在人际轻易传染的能力。相比之下,MERS-CoV则没有。它有没有可能演化出像SARS-CoV 般的能力,然后造成非典那样的爆发?病毒是不可预料的,所以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但这也并不是无法避免的。在这样的爆发中,人们会例行对病毒进行测序,检测任何遗传变化。不过,考虑到目前在韩国并没有出现传播模式的异常,我们还没有必要提到这种假想中的演化。当前爆发规模并不大此次MERS爆发可能是在中东之外最大一次,但在规模上并不特别。2014年春天,在沙特阿拉伯的吉达(Jeddah)发生的一次爆发致使255人被感染,而2013年位于沙特东部哈萨(Al-Hasa)一家医院的集体感染事件,则造成了23人确诊,11人疑似感染。沙特还发生过十几次发生在其他医院的爆发,这促使当地的卫生机构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感染防控。而此次韩国的爆发中,被感染的人数也可能有所虚高——当局对接触者进行了全面的病毒筛查,因此可能包括了一些以往医院爆发中没检查出来的温和案例。(编辑:Calo)文章题图:Scinceside/commons.wikimedia.org
  • 陈同斌:我国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卫生品质
    土壤污染正在恶化,污染如隐形杀手,难以察觉却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重金属在蔬菜、粮食中的累积,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置于危险境地。   11月8日,《新民周刊》报道了环保组织对IT企业重金属污染的质疑,重金属不仅污染江河,也会污染土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从事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近年来多次呼吁重视土壤污染问题。陈同斌教授接受了记者专访,解答中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和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记者:有一种说法是,国内耕地五分之一受到污染。这个数据您是否认可?   陈同斌:这一数据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个别人的猜测和估计。但是,根据我们在全国部分省市的大规模调查,土壤污染问题确实不容忽视,对我国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耕地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等,但是我国的土壤污染以重金属污染为主。   环境保护部组织全国有关力量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壤污染调查,基本上可以从全国尺度摸清土壤污染的基本状况。这项巨大的工程已经完成了前期调查取样和分析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工作。   记者: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土壤污染这个名词,它究竟是什么意思?   陈同斌:有的公众认为,只要土壤中监测到有害物质就认定为土壤受到污染。其实,土壤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像重金属、多环芳烃之类的有害物质,只是在不同土壤中这些物质的浓度高低不同而已,不能笼统地将在土壤中监测到某些污染物就认定为存在土壤污染问题。   目前对土壤污染的定义仍未完全统一。通常的理解,土壤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累积,其含量超过土壤中的本底含量(背景值)时即认为存在土壤污染。   但是,目前世界上很少有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净土”,即使人迹罕至的南极、北极也存在污染现象。通常只有土壤污染物含量超过其自身的环境容量时,或者污染物通过农产品进入食物链、威胁人群的身心健康时,才叫做土壤污染。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来看,土壤中污染物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相关标准就视为土壤污染。   记者:为什么大家对重金属污染讨论得比较多?   陈同斌:我国矿山开采、冶炼和化工企业较多,重金属污染范围广,部分地区由于土壤和大气等环境介质受到重金属污染,导致农产品减产或者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由于重金属不会从环境中自然消失,治理难度大,而且已经发现许多比较严重的污染事件,因此公众也开始关注农田土壤污染问题。   记者:土壤污染是否已经威胁到粮食安全或者其他农业的安全?   陈同斌:我国农产品卫生品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部分地区由于土壤污染已经导致农产品减产或绝收,如广西某地,由于尾砂库坍塌,导致周边万亩良田绝收 湖南某地土壤砷污染严重,当地居民发样砷超标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   记者: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最关心的是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生产的蔬菜、粮食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有没有一个摄入的风险值?   陈同斌:由于土壤自身的缓冲容量以及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耐性,通常土壤重金属污染并不会立刻导致农产品污染,只有当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土壤自身容量或植物对重金属的选择性吸收时,重金属才会在蔬菜、粮食等植物体内大量累积。   当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过标准,对摄入人群的健康会产生影响,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下,会导致一些疾病,如癌症、突变、畸形之类的。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EPA关于暴露人群的摄入风险分别提出ADI值(最大可接受安全剂量)和RFD(参考剂量)值,规定了每天摄入各种污染物的风险值。   记者:土壤污染状况有没有常规的检测系统?比如一块农田,是否适合种植某种作物,种植者能得到土地污染方面的信息和指导吗?   陈同斌:目前我国还没有像水和空气环境质量那样,对于土壤污染进行常规监测。要了解某块农田是否受到污染,必须取样送专门的测试机构进行分析,但是这种方法很费事、费钱多不说,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单位的测定结果根本就不准。我们的研究所做过一些工作,基于对北京市土壤污染调查,提出了基于重金属污染风险控制的蔬菜种植区划方案,可以指导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最近几年,我们也一直在开发土壤重金属快速监测设备,但是投入应用还需一段时间。   记者:这些年土地污染的状况是否在恶化?   陈同斌:土壤污染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有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绝大部分污染物进入土壤后都会不断累积,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土壤就无法自净。从目前态势来看,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处于恶化趋势,尤其现阶段是环境事件的高发期。土壤污染由于其自身的隐蔽性,当时没有体现出来,现在才逐步暴露出问题。从物质守恒的角度分析,如果不对土壤进行修复,未来土壤重金属会不断累积,污染问题也就不会自动消失。   记者:你所了解的国内土壤污染总体情况是怎样的?   陈同斌:总体来讲,污染问题形不容乐观,比如南方矿业活动密集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地区的局部范围都存在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对全国多个矿业城市进行大规模的独立调查,发现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砷污染和毒害问题十分突出。   记者:中国的土壤污染有什么特征?污染原因更多的是“天灾”还是“人祸”?   陈同斌:总体来说,我国由于矿山采冶、三废排放、污灌、固废堆放等所导致的土壤污染,类型很多、量大面广,但是从污染物类型来看,主要以重金属污染为主。这些污染基本上属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结果,属于“人祸”。但是部分地区也确实存在因为地质背景导致重金属含量“超标”或产生不良健康的现象,这类问题属于自然因素所致,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太大关系,严格来说不属污染问题,属于“天灾”。   记者:你在业内,是否体会到政府、学界、公众对土壤污染这个话题关注度的变化?   陈同斌:其实土壤污染问题是一个早就存在的“老问题”,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但是,以前我国的重点治理目标集中在水、大气、固废污染问题上,加上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政府、学界、公众对它的关注很不够,在环保领域中至今也还属于一个不起眼的小行业。近年来伴随一些环境事件的爆发和研究的深入,大家才开始关注此问题。   记者:你在从事生物修复的科研工作,目前的效果如何,推广土壤修复的难度主要在技术上还是政策、投资方面?   陈同斌:我们的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在湖南、云南、广西等地推广应用,经过修复不仅能把原来荒芜的不毛之地变成良田,而且收获的农产品也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目前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仍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尤其是在资金投入和工程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少难题。目前的修复基本上依赖于政府的主导,缺乏市场机制,资金投入少,修复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工作还需要引入的新机制。   记者:都说土壤修复是非常昂贵的,甚至被形容为“天价”,有没有具体的数据说明到底有多贵?   陈同斌: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相比,土壤修复的代价非常昂贵,如化学淋洗技术处理污染土壤,每方土至少需要200美元,焚烧处理每方需要150美元以上。这部分费用仅仅是指直接处理成本,还不包括挖填土方和运输等前、后期的工程费用和财务费用。
  • 环境保护部长周生贤:我国水环境安全仍面临威胁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王茜)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4日说,我国水环境安全仍然面临威胁,全国七大水系中,劣V类水质的断面超过五分之一。   受国务院委托,周生贤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周生贤说,我国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2007年,全国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保持稳定,407个国家监控断面中,Ⅰ至Ⅲ类、Ⅳ至Ⅴ类、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9.9%、26.5%和23.6%,与2006年相比,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下降了2.4个百分点。全国294个省界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42.2%,比2006年提高3.5个百分点。浙闽、西南、西北诸河水质良好。三峡库区水质无明显变化,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干线水质有所好转。全国地下水水质状况变化不大。   他同时指出,水环境安全仍然面临威胁,全国七大水系中,劣V类水质的断面超过五分之一。国家重点监控的28个湖库中,部分湖库和河流水华频繁发生,甚至影响到周边群众的饮水安全。   此外,我国突发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2007年,全国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462起,其中水污染事件178起,占38.5%。 我国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459座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王茜)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08年10月,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459座。   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周生贤说,有关部门印发了《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也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各地按照“厂网并举、管网先行”的原则,加强了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中央财政设立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007年和2008年分别安排“以奖代补”资金65亿元和70亿元。截至2008年10月,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459座,日处理能力8553万吨(36个大城市共建成288座,日处理能力为3497万吨),分别比“十五”末期增加了60.5%和42.6%,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由2005年的52%增加到2007年的63%;在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1033个,设计日处理能力约3595万吨。   此外,有关部门建立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动态监管和评估制度,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明显提高。2008年1至10月份,全国已投入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达190亿吨,运行负荷率达到76%,同比分别增长了21%和约3个百分点。 今年我国立案查处1.5万家环境违法企业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王茜)我国水污染防治执法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有关部门对1.5万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挂牌督办典型环境违法案件3000余件。   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周生贤说,有关部门连续五年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08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万人次,检查企业70多万家次,对1.5万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挂牌督办典型环境违法案件3000余件;取缔、关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及违法建设项目845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超标排污的造纸企业621家;责成384家污水处理厂和500余家垃圾填埋场进行限期整改,对60余家超标排污、设施不运行、污泥未依法处置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严肃查处。全国人大连续多年开展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级人民政府不断加强环保工作。   周生贤同时指出,我国环境监管仍有待加强。水环境监管能力不能满足水环境管理需求,环境管理队伍人员不足、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环保执法权威尚未有效树立,执法难的问题较为严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 周生贤:主要污染物减排面临巨大压力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王茜)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4日表示,虽然我国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主要污染物减排面临巨大压力。   受国务院委托,周生贤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据周生贤介绍,《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机制已经建立,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每半年公布一次。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项措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2008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同比下降2.48%。   周生贤指出,虽然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出现了历史性转折,实现双下降,但是距离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05年减少10%的目标依然有较大差距;另外,污染治理设施和减排工程运行不足、部分企业偷排漏排等问题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减排效果。   周生贤表示,我国将继续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着力推进结构减排,督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大对造纸、酿造、印染、制革、医药、选矿以及化工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工程减排,进一步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力度,在36个大城市率先实现污水的全部收集和处理;大力推进管理减排,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引导循环经济有序发展。继续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考核制度,强化地方政府减排责任。 我国将严格扩大内需过程中的环保准入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王茜),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4日表示,我国将严格扩大内需过程中的环保准入。   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周生贤说,为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中央确定将拉动内需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近两年将有4万亿元的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医疗保障等工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也将采取相应措施。这对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极好的机遇,同时对环评审批、环保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说,在环评审批方面,对国家政策支持、符合扩大内需要求和环保法律规定的建设项目要加快环评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严把关,严禁审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项目。不能为了拉动内需而放松环保要求,不能因为要上项目而降低环保门槛。严格限制审批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有影响的项目。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型项目建设。 我国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保执法力度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王茜)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4日说,我国加大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保执法力度,2007年,共取缔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942个,停建二级水源保护区内可能造成污染的建设项目1294个,限期治理931个。   受国务院委托,周生贤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周生贤说,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得到加强。有关部门编制并实施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在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也将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作为重要内容予以安排。有关部门制订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修订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自2006年以来,中央累计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238亿元,解决全国1.09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周生贤同时指出,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依然面临威胁。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水源地存在污染物超标现象。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管理还仅限于主要污染物,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与管理在大多数地方还未纳入工作范围。   周生贤表示,我国将继续努力提高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大保障饮用水安全相关规划的实施力度;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强化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和人为活动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研究制定《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立并完善城乡饮用水水源污染应急预警体系,做好枯水期和汛期污染联防联治工作,防止发生危及群众饮水安全的重特大水污染事故。 中央投资5亿元支持首批近700村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王茜)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4日表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实施农村环境保护“以奖促治”政策,已安排中央投资5亿元,支持首批近700个村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受国务院委托,周生贤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周生贤说,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沼气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的支持力度,启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到2007年年底,农村户用沼气已达265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90多处,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6700处;2008年中央投资60亿元,可建设农村户用沼气680万户。   周生贤表示,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农村分散水源地的监测与管理,防止发生水源污染事故。因地制宜处理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加快人口集中和环境敏感地区乡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积极防治土壤环境污染,在深入做好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启动农村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还将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扩大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范围和规模,大力普及农村户用沼气;推广集成配套的节肥、节药、节水实用技术,从源头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合理确定畜禽养殖规模,鼓励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加强畜禽养殖粪便治理,建成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快制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规范化、法制化。强化防护林和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发挥其防污减污作用。 周生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进展缓慢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王茜)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4日表示,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规划实施总体进展缓慢。   受国务院委托,周生贤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据周生贤介绍,“十一五”期间,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等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共安排污染治理项目2712个,投资1600亿元。截至2008年9月,已经建成881个,在建960个,完成投资510亿元。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共安排2010年以前的项目878个,投资68.89亿元;截至2008年9月,已建成5项,在建146项,完成投资22亿元。江苏、山东两省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编制了实施方案,2008年共安排污染治理项目426个,投资152.79亿元;截至2008年9月,已建成359个,在建52个,完成投资82.18亿元。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2012年以前共安排10类治理工程,投资585.45亿元;目前,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实施方案正在报批,部分治理项目已经启动。辽宁省在辽河流域、山东省在南四湖流域、河北省在子牙河流域、云南省在滇池流域都明显加快了治污进程,取得了积极成效。   周生贤表示,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总体进展缓慢,时间过半,任务尚未过半,如期实现规划目标、完成规划任务的压力很大。36个大城市实现污水全部收集和处理目标任务艰巨,部分城市污水处理率仍较低。跨行政区域水质目标考核机制处在探索阶段,规划执行效果评估尚未与环境质量改善建立有机联系。
  • 湿地面临的威胁和退化:水污染严重
    湿地污染是湿地退化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湿地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使许多河湖(如巢湖、滇池、太湖等)湿地及沿海水域水质恶化,加速某些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和寄生虫的流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危害。   我国的主要湖泊中有52% 以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是CODMn、酚、氨氮等。同时湖泊普遍受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75%的天然和人工湖泊出现富营养化 其中10% 的湖泊达到严重的富营养化程度。   我国江河水质污染主要为耗氧有机物。1999 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01 亿吨。据对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松花江等水系监测,有63.1% 的河段水体遭到污染。长江接纳污水量最大,平均每日接纳废污水量达3569万吨。2005 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32%和27%。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低于Ⅳ类水质的水,由于水中有害物质含量已高出有关规定的指标,影响人体健康,不能作为饮用水,也不能作为渔业用水。   海岸带湿地水质和底质污染主要是由陆源污染物引起的。沿海1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排入海中污染物总量657 万吨。其中以有机污染物为主,占93.51%,其次是石油类、重金属、有机氯农药等。海岸带污染引起赤潮发生频繁、生物资源质量下降、局部滩涂成了死滩。
  • 微塑料污染进入人体 专家说是否威胁人类健康尚不明确
    p   短短60秒内,全球就能卖出100万个塑料瓶,200万个塑料袋。 /p p   人类平均每年制造800万吨塑料废物,然而,这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等不及降解,它们很快就会碎裂成被称为“微塑料”的微小碎片,无处不在:海平面以下四五公里,极圈的海冰里,瑞士的高山上,水龙头里,鱼类体内,甚至你桌上的啤酒和盐罐里?? /p p   现在,它还出现在了人体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40dd7986-7878-483a-944b-afebdd54e8fb.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科学家观察海水中的微塑料 图据纽约时报 /p p   据《纽约时报》报道,正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联合胃肠病学周10月22日的学会上发布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首次确认,人体内发现了多达9中不同种类的微塑料。 /p p   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对动物的危害已经说得不少,但它们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361c2bd5-6190-4800-930c-995d846a6c6c.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遭到塑料污染的海洋 图据每日邮报 /p p    strong 研究首次确认微塑料进入人体 /strong /p p   “塑料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以太多方式暴露在塑料中,但我个人根本没有想到每个样本都能检测出微塑料。”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维也纳医药大学胃肠病学家菲利普· 施沃布尔表示,“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p p   过去十多年来,微塑料——长度小于0.5毫米的碎片,已经成为环境研究学者的主要忧虑之一。海洋生物学家一直警告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危害,海洋生物体内已检测出高含量微塑料。不只是海洋,陆地水源也被严重污染。去年,全球83%的水龙头样本中检测到微塑料。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美国,94%的水龙头水样本都被污染。 /p p   研究人员早就怀疑,微塑料终会进入人体。 /p p   “这是第一个关于人体内微塑料的研究。”施沃布尔及其团队研究人员想确认人体内是否存在任何微塑料。他们从芬兰、意大利、日本、波兰、俄罗斯、英国、奥地利和荷兰8个国家分别选择了一名志愿者。这些年龄33到65岁的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饮食控制,最终提供粪便样本供研究。 /p p   结果,8个样本均发现了微塑料,而且多达9种不同种类的微塑料,大小从0.05~0.5毫米不等,比头发丝还小几倍。其中最常见的为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两者皆为塑料瓶和瓶盖的主要成分。 /p p   根据这个研究,施沃布尔估计,全球50%的人口体内都有微塑料,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做更大样本的研究进行确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facd36e5-4a7b-4e6f-8d8c-f0ba4f613dc0.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随处可见的塑料污染 图据美国新闻周刊 /p p    strong 微塑料对人体的危害暂未明确 微塑料进入人体,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strong /p p   海洋里,多达114种水生物种的体内发现了微塑料。研究表明,它们和塑料的遭遇结果往往是致命的。小至浮游生物,大到鲸鱼,都不可避免地吃进了各种塑料。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 /p p   但微塑料是否对人类造成健康威胁,到底造成什么程度的威胁目前尚不明确。 /p p   研究人员指出,肠道内的微塑料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免疫反应,或帮助有毒化学物和病原体的传播。但鉴于此次研究的样本量小,很难做太多结论。这次实验中发现的微塑料因为体积够大而不太可能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平均每10克粪便中含20个微塑料颗粒,这种污染浓度相对算低。 /p p   不过,据CNN报道,当微塑料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微粒后,很可能被人体循环系统吸收,进而进入人体器官。此外,这些塑料在制造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化学物。“当浓度足够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能伤害甚至杀死细胞。细胞可能会被成功替代,也可能不会,蛋白质及DNA都可能受到伤害。”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弗兰克· 凯里称。 /p p   伦敦国王学院环境健康科学家斯蒂芬妮· 怀特也指出,“这些大体积微塑料的更大威胁是,它们是否在人体内留下相关化学污染,并且在人体组织内逐渐累计起来。” /p p strong   微塑料污染的来源相当广泛 人体内的这些微塑料到底从哪来的? /strong /p p   人类每年平均制造800万吨塑料废物,这些废物从海岸地区进入海洋。在阳光和海浪的共同作用下,这些塑料废物变成小颗粒,污染海洋,进入海洋生物体内。陆地上,微塑料也无处不在。合成纤维衣服上的纤维,尤其是聚酯和丙烯酸,会通过洗衣机排水进入淡水系统。 /p p   “绝大多数实验参与者都喝瓶装水,鱼类和海产品的食用也比较普遍。”施沃布尔称,“很可能食物在加工和包装的各个步骤都受到了微塑料污染。” /p p   不管是食用已经受了污染的食物,或者无意识吃下食品包装上的微小塑料都可能造成人体内的微塑料污染。一份研究曾预测,经常吃贝类的人每年可吃进1.1万片微塑料。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a7bd0afb-8949-435a-acd1-de9ec53e5675.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微塑料被发现进入人体 图据Getty Images /p p   “在人体内发现那么多种不同的聚合物,这说明污染来源非常广泛。”伦敦国王学院环境健康科学家斯蒂芬妮· 怀特也表示。此次实验有两名参与者并没有吃海产品,依然检测出微塑料。 /p p   “如果人类不改变现状,塑料污染程度会进一步恶化。”施沃布尔强调,人类需要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提高回收再利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d73036b6-c761-4b9c-b207-8e85ee9e09e6.jpg" title=" 5.jpg" alt="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塑料污染问题严重 图据美国新闻周刊 /p p   关于塑料的危害强调已久,全球范围的禁塑行动已经在陆续开展,很多国家已经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美国很多城市计划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及其他一次性塑料制品。今年,欧洲议会还投票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微塑料。到2025年,欧盟国家一次性塑料瓶的回收率将达到90%。但这种程度的努力,被质疑为杯水车薪。 /p p br/ /p
  • 某半导体设备公司遭黑客勒索,威胁公开5TB数据资料
    据台媒报道,鸿海集团旗下半导体设备大厂京鼎遭黑客入侵,黑客集团更直接在网站上威胁京鼎客户与员工,如果京鼎置之不理,客户资料将会被公开,员工也将因此失去工作。据报道,黑客集团骇进上市柜公司窃取资料时有所闻,但这是台湾第一次传出有黑客集团在窃取数据之后,直接“挟持”上市柜公司网站,昭告天下该公司内部数据被窃。京鼎16日针对黑客事件发布讯息指出,初步评估对公司运作无重大影响,公司后续仍将持续提升网络与信息基础架构安全管控。据了解,京鼎已先电话联系台当局法务部门“调查局”,17日将赴“调查局”制作笔录,并提供保留数据,从网络迹证追查黑客来源与渗透进入点,台“调查局资安站”16日已立案调查,朝“妨害电脑使用”“恐吓取财”等罪侦办。报道称,京鼎这次被黑客入侵受外界高度关注的原因之一,在于黑客不仅窃取京鼎内部数据,竟还大剌剌地挟持京鼎网站、昭告天下。黑客挟持京鼎官方网站之后,在网站上留下英文讯息,宣称京鼎的讯息已被盗并加密,总资料量达5TB。黑客威胁京鼎若不支付赎金,这些资料将在暗网网站上公开。黑客宣称,一旦数据出现在外泄网站,竞争对手随时可购买,“不要犹豫太久,愈早支付赎金,公司就愈早平安”。据了解,京鼎是鸿海集团旗下子公司,主要经营半导体前段制程设备关键模块、半导体自动化设备研发。
  • 检测师遇各种歪门邪道 威胁讹诈互相拆台
    ●珠宝科普教育基地内,装有一个世界宝石产地分布图,只要参观者在按键板上按下某一样品宝石,其产地就在地图上显示,同时对该宝石进行讲解介绍。   ●GTC宝玉石鉴定证书样本,证书上面会标有珠宝玉石形状、颜色、质量、密度和吸收光谱等特征,并付有照片和鉴定结果。   74岁的王利群,从事珠宝检测已近20年,她如今是中国工商联珠宝检测中心广州办事处主任,FGA国际珠宝鉴定师,从退休到现在,一直还坚持在珠宝检测的岗位上。   王利群的办公室,位于康王中路华林国际广场4楼,从事珠宝检测近20年来,她直言,珠宝检测师也面临着来自不法商家、检测同行等各方面的&ldquo 压力&rdquo 。   检测师曾遭电话威胁   数据显示,珠宝店铺林立的广州华林商圈,商铺云集。很多批发商家都会主动委托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这也是各大珠宝检测中心的主要业务。不过,在这正常检测的背后,同样酝酿着各种&ldquo 歪门邪道&rdquo ,他们甚至把主意直接瞄准了珠宝检测师。   一般来说,珠宝检测报告能让顾客辨别真假,也是执法部门执法打假的主要依据。据王利群透露,一些不法珠宝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总是千方百计地阻挠检测机构揭露真相,有的不法分子甚至直接打电话来威胁检验师。   她称曾有不法商家找到她,希望出钱让其出具不符合事实的检验证书,&ldquo 曾有一名老板,找到我让在报告上把巴基斯坦玉(碳酸盐成分)写成&lsquo 俗称白玉&rsquo ,但这很容易与新疆和田玉(俗称白玉,青玉)混淆,我们是坚决不能写的,因为两种玉石硬度完全不同,价格也完全不一样。&rdquo   王利群说到,那些不甘心的不法商人甚至还反问她,&ldquo 为什么有的机构可以写,你们的就不能写?&rdquo 不过她强调检测机构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办事,&ldquo 也正因为坚持如此,我们的检测机构,失去了不少的客户&rdquo 。   一些同行可能会互相&ldquo 拆台&rdquo   除了面对不法商家的&ldquo 糖衣炮弹&rdquo ,还有来自检测同行的竞争,据王利群说,在整个华林珠宝市场,就云集了二十多家检测机构的办事处,在一个自由的市场里,珠宝市场有竞争,同样市场化运营的检测机构,竞争也在所难免。在珠宝市场上,部分消费者在买下一件珠宝玉器后,为求保险起见,往往会将珠宝送往不同的检测机构检测。王利群称她能够理解消费者的行为。&ldquo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顾客对同一件商品曾经送到别处检测过,特别是有熟悉的同行曾经参与过,我们就会觉得很为难。&rdquo   这个&ldquo 为难&rdquo 的意思,是怕万一前面的检测机构与卖家有利益勾结,后面的检测机构跟上去检出不一样的结果,就等于是砸了对方的饭碗。她说,不同的检测机构之间因为行业竞争的原因,难免就会有些矛盾。如果因为在个案上检测结论不一致,大家互相&ldquo 拆台&rdquo ,也会被认为是一种借机打击和排挤对手的不当竞争行为。   至于相同的宝石检出不同的结果,据王利群说,&ldquo 考虑到商业秘密,目前检测机构之间还没有很好的沟通渠道,只能是熟人之间私下的相互交流,但机构之间一般是不会说。&rdquo   检测机构也可能被不法商家讹诈   从事了20多年检测工作的王利群,认为珠宝市场的造假行为是&ldquo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rdquo ,层出不穷和不断升级的造假方法总是让检测师和检测机构防不胜防,所以检测不准确也是在所难免的事,王利群称,&ldquo 尽管现在出错的几率非常小,可能只有百分之一,但你这个百分之一的出错对于那名消费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rdquo   事实上,在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骗局,除了消费者会蒙受损失,作为检测机构,也可能成为不法商家讹诈的对象。   &ldquo 曾有珠宝老板提醒我,有不法商家拿一件珠宝,在甲检测机构出了A货证书,回去后再把该珠宝处理成B货,然后拿着B货到另一家机构检测,出具一张B货证书,最后就拿这B货证书来找到甲检测机构,以检测错误为由,会向甲机构索要赔偿费用。&rdquo 王利群向记者介绍道。   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有遇到这样的讹诈骗局。   链接   近年来,珠宝造假现象,欺骗收藏者及消费者,让人防不胜防,有业内专家归纳了部分造假方法。   1表面涂色法   将无色宝石或颜色较浅的宝石用有色溶液浸泡,使色素沉淀在宝石表面以改变宝石本身的颜色。这种处理方法塬来主要用在多孔多裂的玉石上,现在则主要应用在水晶造假上,即把无色或浅色的水晶用黄色或紫色溶液浸泡而倣黄晶、紫晶。另外市场上也有用紫红色笔在无色手镯表面涂色倣紫罗兰的现象,这种处理方法鉴别起来比较简单,只要留心就不会放过。   2鱼目混珠法   在一串珠链中混入其他较便宜的宝石如玻璃、合成宝石、处理宝石等。如黄晶中混玻璃,天然水晶中混入合成水晶,碧玺中混水晶,翡翠中混处理翡翠等。   3查罗石染色法   将传统的染色法应用在查罗石上。查罗石商业上又称「紫龙睛」,以紫为贵,但有些查罗石颜色不均、颜色较浅,因此市场上亦有用紫色溶液染色的查罗石出现,此种手法用丙酮擦拭及放大检查即可鉴别。   4拼合法   在广州珠宝市场上拼合法主要应用在风景水晶、西瓜碧玺及扩散处理星光蓝宝石上。检测方法主要还是寻找拼合线及拼合面的气泡。   5人造「夜光」材料倣「夜明珠」   用一种含锶的人造夜光材料倣夜明珠。这种人造夜光材料早期呈黄绿色,市场上最新産品呈暗绿色,在黑暗处发强黄绿色磷光,呈微细料状。X射线荧光分析可见锶、锌峰。
  • 降低针对终端客户的食品安全威胁——食品安全专题(一)
    随着日益提高的物质需求,满足日常所需食品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三聚氰胺奶粉、饺子事件等一系列的热门话题的出现让百姓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担忧。也再一次让食品安全成为本年度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梅特勒托利多产品检测部门与您一起,为了减少对终端客户的食品安全威胁为目的共同协作,这次我们将与您分享以下话题: -HACCP的含义 -HACCP的必要基础程序 -产品检测部门的产品 下载:食品安全专题(一)
  • 浙江淳安铅矿污水池泄漏 威胁千岛湖水质
    7月15日下午,浙江在线记者从杭州市淳安县相关部门了解到,淳安县梓桐镇三联村的一个铅锌矿场的污水处理池发生塌方性泄漏,导致部分污水流入千岛湖支流,威胁到千岛湖水质安全。   记者向淳安县人民政府核实获悉,7月14日起,淳安县梓桐镇受强降雨影响,全镇共有两幢房屋倒塌,一处发电用水渠受损,杭州千岛湖矿产品有限公司尾矿库矿受损最为严重。 浙江淳安铅矿污水池泄漏地与千岛湖地理位置关系(来源:浙江在线)   杭州千岛湖矿产品有限公司尾矿库地处梓桐镇三联村,从14日下午起,受强降雨影响,尾矿库所在地三联村发生引起山洪爆发,受强压力影响,该库的排水暗道受损发生小面积塌陷,矿渣冲冼到小溪中,造成水体污染。险情发生后,淳安县政府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并得到有效控制。   15日当地再次受强降雨影响,该破损处再次受强大压力影响发生冲冼,造成不断冲冼、塌方、堵塞、再冲冼的不断反复过程,使其面积不断扩大。   15日清早,淳安县委县政府领导亲临现场,查看排险情况,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诊,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制定排险方案,组织县环保局、安监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消防队等单位和梓桐镇干部群众组织抢险。   目前现场已有5只抽水机进行抽水排水。到目前为止,暗道的流水基本堵住,冲冼得到有效控制。县环保局同时组织生态环境监测组,对该流域的水域进行水质监测,目前已设置监测点4个,时刻关注水质,确保用水安全。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加强排水,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建设好临时排水沟进行排水,保证尾矿库不再受冲冼,减少水体污染。   相关职能部门已经与省市专家取得联系,组织有效措施全力抢险。县政府同时要求该矿区认真做好矿区治理,全县其他尾矿库也要举一反三,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受污染的小溪是千岛湖的支流。由于当地村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山沟水,因此对生活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 双11前的电商质检员:非官方 检测繁重 频遇商家威胁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2969ff6c-0716-4b46-ab5d-d4f31b0a7c6f.jpg" title=" 0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质检员王丽 /strong /p p   1个多月前,质检员王丽就开始进入疯狂的双11模式:每天打点完儿子,赶在上午9点前上班打卡 冲进办公室,等待她和同事的,是几百件衣服、上百双鞋子,有时候还包括一大堆的零食、生鲜等。 /p p   准确点说,王丽的办公室,更像是一间化学实验室,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质检仪器。前年,她从公家单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跳槽到了目前所在的某母婴电商,主要负责商家入驻前的样品检测,以及经过“神秘买家”购买的商品检测等。 /p p   王丽所在的质检部,是商家入驻该电商网站的最后一道门槛。也就是说,所有想入驻或参与今年双11的商家,在经过前面的资质审核后,最后必须通过她这一关。质检的内容,包括是否是正品,还有质量、包装、标识标志、商品描述、质检报告等。 /p p   一件童装样品进来,王丽需要查看它的吊牌标识是否完整,外观做工是否规范,以及其他诸多指标,比如色牢度、甲醛等。仅色牢度的检测,就有很多种,比如用白色衬布与衣服进行摩擦,如果色牢度不够,衬布上会留下痕迹。而在做耐水色牢度检测时,会先将衣服片样和白色衬布一起浸泡半小时,再在37℃左右的温度下一起烘干,这中间可能会花上好几个小时,最后取出白色的衬布和色卡进行对比。如果颜色超出色卡要求,衣服将因为色牢度问题被退回。 /p p   作为去年总交易量超过40亿元的电商,除了原有的商家,该电商也吸引着大量新商家抢在双11前完成认证和入驻。因此,从10月开始,王丽所在的质检部,工作量就比平时增加了两倍以上。“每天差不多要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完成全天的工作。”她说这种过饱和的工作量可能会持续到12月。“双11过后的检测任务同样很重,紧接着就是双12了”。 /p p   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中,王丽有时还会遭遇检测不合格商家的威胁。“有一次在抽检中,我们发现有一个商家的产品老是不合格,就按规定把他请出该电商网站。这个商家为了报复,拿着棍棒在公司楼下等我们,那次还是很害怕的”。 /p
  • 专家:PM2.5内生物气溶胶是活的 对人体威胁更大
    当我们在讨论PM2.5、PM10时,可能没有想到它们在空气中有一部分是活的,还会自我繁殖,这就是指生物气溶胶。专家表示,大气污染防治,除关注各种化学成分,混杂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也应成为重要研究对象。专家表示,生物气溶胶通常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0微米以内的含有微生物或来源于生物性物质的气溶胶,包括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真菌及化学毒素等,是PM2.5、PM10等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等化学成分的PM2.5、PM10相比,某些时候生物气溶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大,对其监测预警和防护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粒径不同,健康危害不同生物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土壤、植被、水体等排放,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医院、养殖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排放。不同来源、不同粒径的生物气溶胶颗粒由于毒性和在空气中悬浮时间不同, 对人们的健康危害也存在显著差别。如风媒植物花粉颗粒、真菌和细菌的典型粒径分别在15—58微米、1—30微米和0.25—8微米,而病毒的粒径则小于0.3微米。生物气溶胶呼吸暴露能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哮喘、过敏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1918年爆发的H1N1流感使得全球5000万人死亡,如今流感病毒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仍然是人类第四大杀手,每年近300万人因此丧生。“PM2.5更小,可直接进入肺泡、血液等,因而被认为危害更大。”专家指出,与化学物质最大的区别是,如果生物气溶胶被吸入人体,不但能进入得更深,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自我繁殖,因其这一特性,特定生物气溶胶的危害是没有阈值的。研究表明,空气中常见的青霉菌属、曲霉菌属、孢子菌属等真菌都可以分泌过敏原, 引发过敏性呼吸系统疾病;生物气溶胶暴露还能促进健康人的血压显著升高,导致不可逆的慢性肺功能减退。研究还发现,在雾霾天时,空气中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显著高于非霾天的浓度水平;污染严重的城市明显高于乡村。“也就是说,雾霾时空气中的这些生物成分进一步加重了健康风险。”生物气溶胶的实时监测预警尤为重要由于生物气溶胶的这些特性,使得对生物气溶胶监测预警尤为重要。过去几年中,蛙鸣技术研发团队一直在进行生物气溶胶监测预警的科技攻关,并自主研发了“蛙鸣生物气溶胶实时监测系统”,基于领先的光学技术,依托“大智云物移”技术,实现环境中粒子总数、荧光粒子数和生物粒子数实时在线监测,助力精细化管理,防范生物气溶胶引发危害。经过对荧光假单胞菌高低浓度测试以及大肠杆菌灭活前后监测对比,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设备一致性,得到了专家及客户的一致认可。蛙鸣生物气溶胶实时监测系统现已应用到疾控中心生物实验室和移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同时在船舶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填补了我国船舶领域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技术空白,为水上客货运输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经过“船舶防疫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1年,面对全球新冠疫情的现状,为了能够对生物气溶胶进行智能管控和环境科学消杀,蛙鸣又全新推出 “生物气溶胶无人巡检机器人”,解决了危险环境下人员暴露的问题,系统兼具监测、采样、消杀三大功能,通过首次巡检,自动生成场景地图,随时掌握热点区域,保证环境安全。大气污染防治本质上是为了最有效和最大限度地减小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蛙鸣一方面投身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空气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研究如何降低空气污染中活性生物气溶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同时,获得额外的健康效益。
  • 美政府停摆威胁食品安全 沙门氏菌致数百人患病
    10月11日电 据美国媒体10日报道,美国食品安全专家称,政府停摆已威胁到美国人吃的食物。由于肉类和禽类之外的所有国产食品的检查都已暂停,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 CDC)召回了停薪休假的雇员,以应对一场沙门氏菌疫情,该疫情已致18个州的数百人患病。   负责确保水果、蔬菜、奶制品以及无数种其他国产食品可安全食用的各个联邦政府部门都已停止运行。检查员、行政人员、实验室技术员、沟通专员以及其他支持性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被迫停职回家,与此同时,国会议员仍在为政府开支争论不休。   “这属于自己造成的伤害,将人们的健康至于危险境地,”长期倡导食品安全的康涅狄格州民主党众议员罗莎• L• 德劳罗(Rosa L. DeLauro)说道。   德劳罗表示,由于这些政府部门的预算在政府停摆之前就已遭到削减,“现在你正在为一场真正的公共卫生危机制造机会。”   同时,贸易商和农场主使用的几份重要农业报告也因政府停摆而取消,严重影响了他们针对种植和混乱商品市场的决策过程。因政府停摆而取消的最著名报告是《世界农业供需评估》(World Agriculture Supply and Demand Estimates),该报告提供从棉花到玉米等多种农作物全球产量的数据,还提供肉和糖等其他农产品的数据。   “这让大宗商品市场的现状变得不太明朗,”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纽约分支机构的分析师克里斯托弗• 纳拉扬(Christopher Narayan)表示。他还说,投资者将很难获取准确信息。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负责检查美国人吃的大部分食品,其目标已由每周检查约200种作物减为零,并且减少了对进口食品的检查。农业部有一条肉禽类热线,可供消费者征询食品安全信息或者举报问题,这条热线如今已经关闭。在CDC,约68%的工作人员遭到暂时停职,其中包括几名流行病学家,以及数十名监管食物传播疾病追踪数据库的雇员。   这些工作人员负责识别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潜在危险菌株等引起的征候群,他们的停职严重降低了CDC应对疫情的能力。   CDC女发言人芭芭拉• 雷诺兹(Barbara Reynolds)说,CDC已经召回大约30名暂时休假的工作人员来处理与生鸡肉有关的沙门氏菌疫情,人手却仍然不足。她说,“我们这里仍然只有最基本的人手。”   “每当出现疫情和这样的卫生警报,都必须把相关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华盛顿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食品安全主管卡 罗琳• 史密斯• 德瓦尔(Caroline Smith DeWaal)说。“CDC或许是召回了一些职员,但他们的沟通人员的工作能力正在降低,这是个问题。CDC发布信息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经农业部追踪调查,沙门氏菌疫情的爆发与加州的一个禽肉加工厂有关。农业部逃脱了经费削减和政府关门所带来的冲击。自厄普顿• 辛克莱(Upton Sinclair)1906年的经典小说《屠场》(The Jungle)曝光肉类加工厂的不卫生状况后,联邦法律就要求工作人员对肉类和禽类加工厂进行检查。   “我们在正常工作,”农业部食品安全与检查局(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的助理负责人戴维• 戈德曼(David Goldman)说。该局负责肉类和禽类加工厂的检查。“我们的检查员、实验室和实地调查人员仍在继续工作。”   FDA大约有45%的员工都已停薪休假。FDA的媒体事务助理专员史蒂文• 伊默古特(Steven Immergut)说,“FDA正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尽力保护公众健康。”   食品安全倡导人士称,即便政府不关门,预算也没有削减,FDA能做的事情仍然有限。正常情况下,它只会对大多数进口食品中的不到2%进行检查。(进口肉类和禽类由农业部负责检查)   FDA不愿透露目前有多大比例的进口食品会受到检查,只是说不到2%。官员称,FDA仍在继续安排工作人员前往美国各港口,对每天从海外进口的数百万磅食物进行抽检。   美国人食用的食物有大约20%是进口食品,其中85%为海产品,还有相当一部分农产品。但官员表示,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例行的单证检查。FDA称,他们将对食物
  • 中美科研合作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加剧,或威胁全球减排目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3月22日发布消息说,该所三极观测与大数据团队张臻研究员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宇航局及北京大学等科研人员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正在加剧,并可能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威胁全球碳排放控制目标。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团队领衔完成的这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利用陆面过程模型结合多个模拟实验,定量分析了2000-2021年全球湿地甲烷排放量的变化,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论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张臻介绍说,湿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6%,是地球上最大的甲烷天然来源之一。甲烷是全球气候变化中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强效温室气体。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湿地生态系统产生的甲烷微生物活动增加,释放出更多甲烷,这种现象被称为“湿地甲烷反馈效应”,是地球系统科学中重要的自然反馈过程,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联合团队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过去20年中,湿地甲烷排放量平均每年增加130万-140万吨。自2007年以来,大气中甲烷浓度开始快速增加,在2020和2021年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新高,分别增加了1400万-2600万吨和1300万-2300万吨。张臻指出,此次研究表明,湿地甲烷排放的增加趋势,大大高于此前在未来严峻气候变化情景下平均每年增加90万吨的估算。已有观测数据显示,全球大气中的甲烷碳13稳定同位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大气甲烷来源的成分中,湿地等自然排放源可能是主导因素。结合陆面过程模型模拟实验,研究团队认为,在20年尺度上,甲烷排放这种高增长仅有不足5%的概率发生,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在一些地区,如非洲南部一些湿地,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甲烷排放量异常增高。张臻表示,为更深入了解全球湿地甲烷上升的原因,联合研究团队这次还通过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和再分析数据,估算出全球各大洲的湿地甲烷排放量。实地调查数据显示,南美洲是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最大贡献者,而卫星数据表明,南亚和东南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团队研究认为,热带非洲湿地、亚马逊流域及周围湿地、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湿地及泥炭地可能成为贡献大气甲烷上升的重点地区。这些地区尚缺乏足够的观测资料,未来应利用卫星观测和多种观测方法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监测。针对这一全球湿地甲烷排放定量分析成果,《自然-气候变化》同期发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尤恩尼斯比特(Euan Nisbet)教授的评论文章称,该研究中模型模拟结果与卫星遥感观测结果一致,表明湿地甲烷加剧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 倡导团体向FDA提交请愿 家畜身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威胁人类的健康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及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等组织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请愿书, 要求在家畜身上限制使用某些抗生素。他们声称, 使用这些抗生素将出现抗生素耐药“臭虫”,这可能会威胁人类的健康。三年前,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推出了一个自愿性计划,“不建议”农民在家畜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这些抗生素能使家畜更快地增加体重。 但这项计划并未取得明显成效, 许多农民仍在使用这些FDA批准的抗生素。家畜家禽如果被喂食过量抗生素,将造成抗生素耐药菌的增加。这些倡导团体认为这项自愿计划的实施力度不够,因为自该计划推出后, 家畜身上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增加了5%。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200万美国人出现具有抗生素抗性的病菌感染症状,近2.5万人因此死亡。
  • 我不是药神,但我想活着 | 电影之外,谈谈比白血病还可怕的人类健康威胁——血吸虫病
    1.这个夏天的热风刚来,朋友圈里“世界杯”的热度还没散去,徐峥导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就点燃了全网。 一场关于国内进口药制度的弊端、药品研发及药品专利保护是否合理、病患与执权者之间的博弈、生死权力的较量的探讨,激起了大众的深度思考与激烈讨论。 相关的网络文章一篇篇飞来,围绕善恶选择、围绕生死之争、围绕活着的艰辛、围绕着我们无法战胜的死亡,给大众一个又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其中一篇名为《我不是药神 | 为什么有时活着比死更可怕》(1) 里有段话,读来颇为心酸:“在吕受益的身上,我看到人们很难逾越的一个困境 :有时,活着比死更可怕。” 对于被病痛折磨到想死的人而言,他们像是生活在没有希望的地狱里,他们期盼活着,却连活着的权力都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电影里,这些已经被疾病压垮的人,被许多利欲熏心者视作牟利的对象。病痛中的他们,戴着一层又一层的口罩,口罩之下绝望而痛苦的面孔,是被视而不见的人之尊严。 作者引用《未来简史》的观点说:数千年来,人类一直为对抗死亡、争夺活着的尊严而抗争。 其中,被天灾人害夺去的生命权终于被我们抢回手中——从饥荒、到瘟疫,再到战争——这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宿敌,在近几百年内,渐渐被扼杀在摇篮里。 2.在对抗死亡这场残酷的战役里, 许许多多像程勇那样心有怜悯与善勇的人,一直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譬如那些决心从事药物研发的年轻人:90后的小呆,医学博士毕业,选择回国创业。为了研发新药,每天二十四小时泡在实验室里,强度大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即使这样强体力和强脑力的劳动,也无法预测药物研发的结果是失败还是成功。 譬如那些研究癌症靶向药物治疗的医学研究者:在国家级血液研究实验室里,有一群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埋头于血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一款能治病的药从研发到售卖,中间要经过一期、二期、临床多个阶段,耗时几十年的时间。期间无数次的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再尝试,他们从一个个少年人熬到了两鬓发白,凭借的是对职业的尊重、生命的敬畏。 譬如那些奋战在传染病预防监测一线的疾控研究员:某省疾控预防中心的实验室,是我们奥豪斯仪器的客户,每年洪涝多发期,他们都要开始筹备血吸虫病疫情的检测。 实验过程中,他们使用奥豪斯FC5515微量高速离心机对提取出来的样品进行离心纯化,以检测钉螺——血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是否被血吸虫感染。这样的测验,在我国已经持续了五六十年。 与骇人听闻的癌症不同,血吸虫病名列全球十大传染病之中。其传播快、影响广、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人类与之抗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今天,奥豪斯就为各位科普一下曾被称为“瘟神”的血吸虫病的历史,以及我国防治血吸虫病的历史: 3. 一千年前,埃及的尼罗河边。 在水田里工作的努比亚人突然出疹、身体忽冷忽热,这样的症状在当地迅速蔓延。尔后他们只能坐在田边,望着日出复日落,却无法参与正常的劳作。不久之后,死亡如大军压境,患病之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愁云惨淡。 然而,这些绝望的努比亚人,至始至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遭遇了什么。 两千年前,汉代中国湘潭之地,马王堆里的尸体里,数不清的虫卵寄生在其直肠肠腔内。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名扬天下,让人闻风丧胆。 千年后,考古学家解剖研究后,发现了这些虫卵,解开了古尸的死因—— “血吸虫病”。同期,埃及考古学家也揭开了努比亚人死亡的谜团。 相隔千里的两个文明古国,竟然曾遭同一种疾病的肆虐。这种虫子,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能漂洋过海来恁死你? 世界卫生组织展开了对血吸虫病的研究与防治,谜底渐渐揭晓。原来埃及的血吸虫,和西汉的血吸虫是近亲。 据研究,迄今为止,全球能侵犯人体的血吸虫有19种,能威胁人类健康的血吸虫有6种。根据其入侵人体后寄居的组织不同,分为肠血吸虫病和尿路血吸虫病。(2)读完这张表,你就明白了。 种属地理分布肠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非洲、中东、加勒比、巴西、委内瑞拉和苏里南日本血吸虫中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湄公河血吸虫柬埔寨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一些区县几内亚线虫以及相关的间插血吸虫中部非洲的雨林地带尿路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非洲和中东 1.那么,何谓血吸虫病呢? 血吸虫病,顾名思义,即血吸虫寄生于最终宿主——人/畜的体内,造成最终宿主的身体病变,最后致其死亡的一种有高传染性寄生虫病。其感染性之强,与疟疾、黑死病等瘟疫性疾病,被一同列入发展中国家的重点传染病名单里。2.那么,血吸虫病的感染力到底为什么这么强?居然能让全球人民闻风丧胆!是因为种类多吗? 不,人家不拉帮结派,人家凭天赋的。 第一, 血吸虫有无人能敌的寄生能力,在中间宿主体内从虫卵发育成毛蚴,在最终宿主体内从毛蚴发育成成虫。第二, 血吸虫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在中间宿主内无性繁殖虫卵,在最终宿体内通过有性繁殖进行虫卵扩增。 但生存力再强,激不起千层浪也枉然。 3.那血吸虫病是怎么成为寄生虫病里的“网红”的呢? 一般,血吸虫是这样操作的: 一个血吸虫卵落入水中发育成毛蚴,等待中间宿主出现后迅速寄居其体内,耐心发育成尾蚴——这时候它们已经具备了穿刺最终宿主皮肤的能力。长成尾蚴的它们通过无性繁殖倍增出足够多的虫卵——这个过程,比孙悟空拔毛还要简单。 尾蚴们一边产卵,一边耐心的等待最终宿主——如人、牲畜出现。待目标出现后,锁定,在其不知不觉中,穿透其皮肤,进入其体内转变成童虫,随静脉血管进入其静脉分支,如肠系膜静脉(肠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或膀胱静脉(埃及血吸虫)。 得逞后的血吸虫童虫在最终宿主身体里寄生四五十天左右,变成成虫,就可以通过有性繁殖正常产卵,开始为非作歹了。 据研究,一对成虫日产卵可达1000个左右,这样的高生产力可持续三四十年,直到最终宿主死亡。 4.那这些虫卵去哪里了呢? 原来,从它们可以产卵开始,这些虫卵就悄悄随粪便排出体外,等候再一轮的传播。 如此,血吸虫成功的以一生万,以万生亿̷̷如此循环往复,一人或一畜患病,即可数倍的扩大感染。 5.感染血吸虫病的症状如何呢? 一般来说,待血吸虫病在宿主体内潜伏至成熟,患者才会有患病的症状发作:起先是咳嗽、发热或疼痛,随后出现肝脾肿大、肝腹水,严重可出现肝坏死症状,导致患者劳动力丧失,离世̷̷ 血吸虫病的裂变速度与杀伤力,在较差的医疗环境里,堪称无敌。 4.早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血吸虫病如“死亡收割机”一般,肆虐中国,它们寄生于覆盖面积达128亿平方米的钉螺之中,侵入13个行政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水域沿岸地区,造成一亿人口感染,被称作“瘟神”。 这场几乎肆虐全国的传染病,感染源来自日本血吸虫——这种血吸虫于1904年在日本首次发现,因此得名。直到今天,日本血吸虫病仍在中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地区流行。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血吸虫病大爆发后,我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血吸虫病防治征程。这漫长的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50-70年代的控制钉螺阶段;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到2004年的人畜化疗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05年开始的传播源控制阶段:包括钉螺调查、人及家畜的化疗、健康教育、有农业、林业、水利和土地等专家参与的全面控制。(3) 一直以来,钉螺调查作为血吸虫病常发区域疾控中心的必检项目。 在过去钉螺感染较严重的年代,原本采用传统的压碎法和逸蚴法检测现场钉螺的感染情况,就可以满足疫情的检查。但随着血吸虫病疾控逐渐步入传播源控制阶段,面对低感染率和低感染度的区域,则可以采用群体钉螺检测手段(4)。 当下许多血吸虫病疾控检测中,会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即DIGFA 法),检测疾控区域内的钉螺是否为血吸虫感染性钉螺。(5) 在湖北省某疾控中心的钉螺血吸虫检测中,根据DIGFA实验要求,采用奥豪斯的FC515微量高速离心机对样品进行高速离心纯化。最大容量44x1.5ml/44x2.0ml最大离心力21953g最大转速15200rpm匹配转子数7在高速离心纯化后,再按文献要求制作金标测定板,根据实验步骤加入实验液体,只需数分钟即可得出结果。 随后根据目测斑点的色泽,以判断被测样品为阴性还是阳性。(6)由于胶体金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能在相应配体区大量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反差性很强,结果容易判断,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非常适合血吸虫病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7) 截止到2016年,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每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使得血吸虫病的传播源监控依然是我国基层疾控工作中的重点。(8) 最近全国各地暴雨不断,涝灾频发,正是血吸虫病易传播的季节。各地疾控又将展开一系列防治工作。 他们和《我不是药神》中被背景化的药物研发团队一样,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奥豪斯一直与他们并肩作战,埋头于提供高品质的实验室仪器,并服务于国内的许多医院、疾控中心,为研发实验和检测实验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仪器。 在飞速发展的生命科学事业中,奥豪斯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其他同仁们一样,从不吝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为这份力量,一定会带来大大的希望。参考:1.阿浅.《我不是药神 | 为什么有时活着比死更可怕》.无花果听歌.(07/08/2018 23:43)2.血吸虫病基本知识与水利血防[].长江水利网.(06/29/2018)3.血吸虫病.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 [online]Available at4.陈军虎, 闻礼永, 张旭照,等. 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PCR方法的建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 24(3):204-207.5.陈军虎, 闻礼永. 免疫渗滤和层析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05, 32(2):85-88.6.陈军虎.生态环境改变后人群血吸虫抗体水平动态变化和感染性钉螺基因检测的研究[D].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006.7.陈军虎, 闻礼永, 张剑锋,等. DIGFA、ELISA与IHA平行检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清抗体的应用价值[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5, 21(9):776-778.8.张利娟, 徐志敏, 钱颖骏,等. 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6):669-677.9.百科知识.血吸虫病的千古之谜.百拇医药.( 07/15/2018) 如果您想了解奥豪斯离心机的详情,请联系奥豪斯, 我们的专业工程师将竭诚为您服务!
  • 专家称抗生素耐药性已成“全球威胁”
    今年夏季以来,一种“超级细菌”在多个国家传播,媒体曾将此归咎于医疗旅游。而加拿大医学专家约翰康利11月8日接受世界卫生组织采访时强调,是滥用和错用抗生素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催生了“超级细菌”,这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康利是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抗生素耐药性中心教授。他介绍说,这次在多个国家传播的是一种可以产生NDM-1酶的细菌。NDM-1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耐药性,而这是目前最强效的抗生素类别之一,因此这种细菌才被归为“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并非首次出现,但这次却有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康利说,首先与以往相比,这种新的耐药模式出现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菌中,而且这些能够产生NDM-1酶的菌株中至少有十分之一似乎具有广泛耐药性,即所有已知的抗生素都对其无效。其次,主导NDM-1耐药模式的基因很容易从一种细菌传到另一种细菌,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全球在抗生素新药研发方面没有显著进展。   康利说,可以产生NDM-1酶的“超级细菌”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人类将可能退回到没有抗生素可用的时代。   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滥用和错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康利认为,这种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关注对世卫组织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可以向公众普及抗生素使用常识,可以协调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让全球重视这一问题。   康利提醒说,在那些抗生素处方监管不力或是可以非处方购买抗生素的国家,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他介绍说,有不少国家在控制抗生素耐药性方面有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法国实施一项名为“抗生素不是自动的”国家规划,5年中使得抗生素用于流感类疾病的情况减少了26.5% 美国实施“擦亮慧眼”计划,宣传理智使用抗生素 加拿大的“需要为细菌用药吗”计划使社区一级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减少了近20%。
  • 武汉后湖10万人陷灰尘污染 受“黑肺”威胁(图)
    武汉后湖,现在并没有湖,但历史上有过。史料记载,从明代到清代中期,后湖一度是汉口著名的游览胜地。自清湖广总督张之洞为防水患主持修筑后湖堤(现张公堤)后,堤内的后湖逐渐淤积直至消失,这一带成为鱼塘和菜地。 后湖片区,到2020年,居住人员将达30万。 后湖10万居民陷“光灰之城”   本世纪初,这里被规划为居住区。东至汉黄路、解放大道,南抵京广线,西起姑嫂树路,北接施工中的三环线,规划用地面积23.6平方公里,这就是规划中的后湖。根据2006年出台的《后湖地区分区规划》,后湖被定义为“和谐生态居住新城”,位列武汉4大居住新城之一,到2020年规划居住人口30万。初步估计,到目前为止,后湖地区已建成20多个居住小区,入住人口已经超过10万。   记者昨日粗略数了一下,现在,后湖片区,位于金桥大道、后湖五路、后湖大道、幸福大道上,尚有5个在建工地,分别为高架桥、凯旋茗苑、盛世东方、江岸区检察院、同安家园。   这些工地外面都打了围,显得很干净,施工也比较规范。规范施工依然挡不住灰尘漫天飞舞,不管是哪个工地,进出的车辆都会捎出些许泥土,这些泥土经车辆碾压和太阳照射后,就成了灰源之一。   渣土车沿路撒泥扬尘   后湖的灰尘到底是如何来的?后湖居民众说纷纭。   家住世纪家园的刘先生认为,后湖灰大,渣土车为主因。   家住后湖华庭的孙先生说,后湖灰大,是多年累积而成。   记者连日在后湖五路和建设大道延长线铁路涵洞处守候,发现经这两条路进出的渣土车特别多。   6日晚11时30分左右,不到10分钟时间内,共有6辆渣土车经建设大道延长线铁路涵洞进出。路面不平,车厢也没加盖,车辆不时撒下渣土。渣土车开得很快,车辆经过后,卷起漫天灰尘。前日晚12时左右,后湖五路上一辆接一辆的混凝土搅拌车和渣土车呼啸而过,路灯灯光笼罩在尘雾中。   每天早上,环卫工人都在后湖大道和后湖五路上清扫。因为没有洒水,扬起的灰尘让早起上班的居民们掩鼻而行。百胜春天小区和同安家园小区中间的新春村公交车站,每天早上洒水车过后,都会留下一条近30厘米宽的泥水带,两名环卫工偶尔也会将泥水尽量扫走,但大多数时间,工人们都会置之不理。   在不远处的府河大桥下,有一个大型搅拌站,搅拌站附近的绿树早已变成了灰树。搅拌站的产品多供应后湖工地,这里是后湖灰源的又一个集散地。   来自武汉市环保局的一项调查表明,后湖道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搅拌站、施工材料运输和装卸过程。   居民有话说:除灰降尘招数多   对于后湖灰尘,居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   后湖黄土暴露处太多,应该加以硬化或者绿化。不解决暴露黄土问题,不管是清扫还是洒水,只能保证暂时干净,但灰尘永远都会在区内循环。   建议环卫工人弃用竹扫把,改用草扫把以扫尽泥土 每条街都用小型便携高压水枪冲洗。   后湖多处工地施工,车辆出入未能按照建筑工地施工车辆出入要求清洗车轮,大量泥土进入后湖大道。城管和环保部门应加强监管,希望加大洒水车的喷洒力度。   用塑胶封住渣土车的边缝,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渣土车规范管理,该封闭的要封闭,该限行的要限行。   “灰城”的考验   人们常说的灰尘,放到我国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中,只是其中一项,即可吸入颗粒物。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警告,许多大城市人口都面临“黑肺”问题,而让肺脏丧失自我净化能力的,恰恰就是极微细的灰尘颗粒。   这表明了一种隐蔽的可能性肉眼可见的灰尘尚且如此“壮观”,那些不可见的会不会更加严重?武汉的灰尘污染,并不限于后湖一地。如果任其蔓延,加上汽车尾气及工业排放,武汉的蓝天会又变成什么样?   治理灰尘,不能总跟在污染的屁股后面收拾残局。前日在市府召开的“十件实事”座谈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具体措施,把好建筑工地大门,不搞“运动式”检查。在采访中,也有后湖居民指出要增加绿化,对运渣车采取封闭、限行等方法减少尘土源头。如果这些举措真的一一落实,相信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人民日报》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曾说到: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发展总是为了人能活的更好。同理,如果一座城市的居民在发展过程中吃了几年的灰,日子过得不舒心,甚至埋下疾病隐患,发展的意义当然要打折扣。武汉各个城区的空气污染虽然程度有别,但带给每个人的都只是损害。必须在行动上重视、急迫起来,应对“灰城”考验。
  • 日本放射性污染威胁饮食安全 官方呼吁别抢购
    中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晚上,东京街头几乎所有的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的矿泉水在几个小时内被抢购一空,这与此前东京都在当地一家自来水净化厂检测到:每升水的放射性碘含量达到210贝克勒尔有着直接关系。   根据日本规定的婴儿可承受限定值,210贝克勒尔已经超过了约2倍,过高的放射性碘容易被婴儿吸收引发甲状腺癌症。得到消息的很多保育院、产妇医院加入了抢购大军,本来就显得紧缺的矿泉水一下子变得更加紧俏,《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于青,今天凌晨报道:   于青:东京都自来水检测出来的放射性物质,对于幼儿来说饮用超标。据东京都水道局的人说,1岁以上的孩子和大人饮用不会造成影响。官房长官枝野也解释了这个事情,希望大家一定要冷静,虽然是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但是只是对吃奶的孩子们造成一些影响,但是对大人和一般的孩子不会造成影响。市面上也出现了抢购瓶装水的风潮。那么官房长官同时也呼吁,市民不要抢购瓶装水,瓶装水现在是给灾区主要的物资之一。   现在蔬菜检测出来的放射性物质,出现的地区增加了。3天之前公布了限制上市的有4个县,现在的县又增加了,增加到7个县。不仅是地区扩大了,蔬菜的品种也增加了。现在蔬菜的品种扩大到11种到13种。超市里面,这些地区的菜,有的也上来了,但是市民都不敢买。对于生产者来说也是很悲哀。现在就全部都不能上市,经济损失就很大。   今天也是首次发表这样的数据,距离这个福岛第一核电站40公里的有一个村,叫饭馆村,它的检测土壤,出现了比正常的数值超过1600倍的放射性物质。在它周围的一些村和市,还没有这么高。在另外还有三个取样点,也说的是土壤了,超标十几倍到四十几倍。   饭馆村20号采集土样超标的情况,引起了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关注,但是日本目前没有制定土壤的放射性物质的国家限定标准。根据核专家对这一数值所作的评估,虽然数值偏高,但还远远没有到需要疏散居民的程度。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梁卓伟昨天表示,发现从日本进口的白萝卜和菠菜样本中“碘131”含量超标,特区政府已经决定禁止进口日本福岛县、枥木县、群马县、茨城县和千叶县自3月11日之后生产或收获的部分食物,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加强了对从日本进口的农产品的检测,其中美国、韩国已经停止了从日本进口部分食品。
  • 监测前沿交流 | 高风险的微污染物——多重人为胁迫增加了大型城市淡水生态系统的风险
    第一作者:陈苗通讯作者:金小伟、徐建通讯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图片摘要成果简介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金小伟教授级高工团队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徐建研究员团队合作在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Micropollutants but high risks: Human multiple stressors increase risks of freshwater ecosystems at the megacity-scale”的研究论文。该文研究了大型城市(北京市)淡水生态系统中包含农药、PPCPs、非法药物和工业化学品在内的133种微污染物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考查了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对生态风险的影响,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了多重胁迫对微污染物生态风险的效应,定量了人类活动和气候条件对微污染物风险效应的相对权重。该结果说明淡水生态系统中微污染物的生态风险不可忽略,气候、土地利用、水文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微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在进行水域管理时必须综合考虑多重胁迫因素。引言人类世以来,淡水生态系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气候变化、水文调节、土地利用和化学污染物是威胁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着土地利用和城市化的加剧,许多淡水生态系统正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功能改变。除土地利用外,水环境中的有机微污染物也因其普遍分布和潜在的生态风险而引起广泛关注,长期接触微污染物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重大风险。在流域尺度的自然环境中,多种复杂的胁迫因素相互作用,对淡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很难确定其主要驱动因素。已知有机污染物与城市、耕地等人类土地利用有关,然而,以前的研究侧重于定性探索,缺乏对土地利用与多种微污染物暴露模式或生态风险之间的定量研究。以往对流域微污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暴露、毒性和潜在生态风险。部分研究侧重于单一类别微污染物或某类污染物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定性关系,而忽略了土地利用的多尺度影响。先前的研究没有确定土地利用和气候条件对多类型微污染物风险效应的相对权重。本研究主要关注大型城市淡水系统中微污染物的分布模式、生态风险及其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效应,特别是土地利用的多尺度效应及多重胁迫的影响,以期为流域尺度水域治理和管控提供有效的保护策略。图文导读微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图1 北京市地表水中13类微污染物的浓度(a,*:P枯水期;c,e.平水期),不同字母表示显著差异(P有机磷酸酯(OPEs)抗病毒药(ANVIs),枯水期平均浓度分别为483、225和150 ngL−1。不同行政区域和河流中微污染物的分布和相对组成不同。南部区域的浓度明显高于北部区域,这与人类活动和污水处理厂分布显著相关。微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图2 不同类别微污染物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造成风险的比例(a.枯水期,b.平水期)。根据平均浓度(c)和最大浓度(d)确定的优控污染物(TUs1)在平水期,96.7%、100%和100%区域的藻类、无脊椎动物和鱼类受微污染物的慢性影响,这一比例高于枯水期(分别为41.7%、98.3%和100%)。在平水期,8.3%、33.3%和1.7%区域的藻类、无脊椎动物和鱼类处于高风险,而枯水期的比例分别为11.7%、3.3%和0%。有机磷农药(OPPs,杀虫剂)、三嗪类农药(TPs,除草剂)和OPEs占鱼类、藻类和无脊椎动物风险的最大比例,在枯水期分别占47.9%、46.6%和 56.5%。与平水期相比,不同的是拟除虫菊酯对鱼类风险的占比最大(图2a-2b)。这些结果表明,微污染物是威胁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根据微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对其生态风险进行排序(图2c-2d)。18种微污染物被确定为优控污染物,其中高风险和中风险分别有7种和11种。TU分别为445.9、300和182.4的λ-氯氟氰菊酯、六嗪酮和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TEHP)的风险最大,验证了农药和OPEs的潜在风险。此外,敌敌畏、吡虫啉、毒死蜱和三(1-氯-2-丙基)磷酸酯(TCPP)表现出较高的环境风险。该优控清单有助于管理和控制北京市甚至其他类似大型城市地表水中的微污染物。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对生态风险的影响图3 枯水期(a、b和c)和平水期(d、e和f)河岸带不同尺度(0.1~15km)内耕地、不透水表面和植被地与藻类、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生态风险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慢性风险的影响(图3)。当河岸带缓冲区分别超过5 km和2 km时,耕地对无脊椎动物和藻类的慢性风险有显著影响(p)(图3b和3c),平水期影响最大的是缓冲区范围分别为1 km、2 km和5 km(图3e)。对于植被地,所有尺度缓冲区的土地利用(宽度为0.1 km的缓冲区除外)对慢性风险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p和3f)。河岸带缓冲区中大于2 km的土地利用类型对三类水生生物的慢性风险有显著影响,表明太宽泛的河岸带缓冲区范围并不能解释当地的污染状况。在规划土地利用策略时,必须考虑最佳河岸带缓冲区,这有利于以较低成本获得理想的生态效益。图4 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的气候条件和人类土地利用对藻类、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慢性风险的直接和间接效应(a)及相应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系数(b)利用SEM确定了人类土地利用和气候条件对三种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生态风险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图4,χ2=14.784,df=17,CFI=1,RMSEA=0.000)。人类土地利用对水质参数(WQPs)和新污染物浓度有显著的正效应,尤其是对NH3-N(标准化路径系数β = 0.40, Pβ = 0.87, Pβ=0.91,PP种优控污染物,该清单可能有助于大型城市的微污染物管理和控制。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对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的慢性风险效应不同,其结果对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和流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多重胁迫因素,包括气候条件、污染排放,尤其是人类土地利用,影响着微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在控制流域内的微污染物时,有必要同时考虑这些多重因素。然而,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影响,它与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在短期内不明显。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微污染物与长期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淡水生态系统中多重压力源的相互作用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重视这些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 紧急禁令!美国环保局40年首次:除草剂敌草索DCPA因威胁胎儿发育被禁用
    据报道,2024年8月上旬,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对除草剂DCPA(Dacthal,也称为敌草索或氯酞酸甲酯)实施了紧急禁令。这是40年来EPA首次动用紧急禁令权力,主要原因是DCPA对胎儿健康构成严重风险。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全球关注,特别是在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DCPA的危害DCPA最初于1960年在市场推出,2000年美国先锋公司Amvac从GB生物科学公司(GB BioScience)收购了敌草索产品,并于同年获得美国市场标签。DCPA主要用于控制农业和非农业环境中的杂草,尤其在西兰花、抱子甘蓝、卷心菜和洋葱等作物上使用较多。然而,研究表明,孕妇接触DCPA的水平可能远超安全标准,其危害水平可能持续25天或更长时间。美国环保局指出,接触DCPA可能会改变胎儿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造成低出生体重、脑部发育受损、智商下降和运动技能受损等影响,甚至会面临不可逆转的终身健康问题。美国环境保护局的紧急行动美国环保局在确定DCPA对未出生婴儿构成迫在眉睫的危害后,其化学安全与污染预防办公室强调了立即将DCPA从市场撤除的必要性,并表示环保局有责任保护公众免受危险化学品的影响,最终实施紧急禁令,暂停该产品的所有登记。美国先锋公司AMVAC CHEMICAL是DCPA在美国的唯一登记证持有者。面对EPA的紧急禁令,AMVAC CHEMICAL在2024年4月自愿停止销售DCPA产品,并提交了所有联邦登记的自愿撤销请求。尽管公司对EPA的结论持有疑问,但为了公共健康和环境保护,选择了自愿撤销产品登记。中国也有敌草索生产与应用据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2013年10月,江苏维尤纳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获国内首个敌草索(氯酞酸甲酯)96%原药登记。报道称,该除草剂可芽前防除一年生禾本杂草某些阔叶杂草,广泛应用于洋葱、大蒜、韭菜、西红柿、生菜、葫芦、大豆、棉花、和景观植物等作物中,比在美国的应用范围广泛。检测敌草索的技术在检测敌草索方面,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是一种常用和重要的分析技术。GC-MS一般采用普通分流不分流进样方式、电子轰击电离(EI)实现多农药残留同时分析。然而,为了提高方法的灵敏度,采用大体积进样和负化学电离(NCI)气相色谱-质谱法是必要的。参考资料:江苏维尤纳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获国内首个敌草索原药登记,世界农化网中文站,2013年10月15日美国先锋公司响应EPA紧急禁令,自愿撤销DCPA敌草索登记,世界农化网中文站,2024年8月26日
  • 抗击疫情 | AMETEK Land发布高精度热成像系统,助力控制新冠肺炎威胁
    AMETEK Land近日发布了一款高精度人体发烧筛查热成像系统—vIRalert 2,该系统可以在帮助控制新冠肺炎的传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vIRalert 2固定式热成像系统提供精确和远程的体表温度测量,自动提醒操作员温度升高。这项成熟的技术使用黑体校准源实时校准热成像仪,精度±0.5℃,可以检测由发烧引起的微小温度变化。因此,vIRalert 2系统可在关键设施(如办公室、工厂、仓库、学校、政府大楼和任何容易传播传染病的地方)的入口处提供准确可靠的皮肤温度测量。AMETEK Land的产品和研发管理主管David Primhak解释说:“在一个全球旅行意味着传染病可以迅速在人群中传播的世界中,能够筛查出发烧人群是降低疾病传播风险的关键。vIRalert 2可以根据社交距离的要求,在入境时迅速和远程检测发热,避免操作者和公众之间传播感染的风险。这是最先进的技术,在保护现在和未来的人群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David补充说:“许多热像仪无法达到检测发烧所需的准确度,因此会给出假阳性读数和较低的检测百分比——这意味着在监测区域内传播感染的几率更高”。viralert 2提供准确的、可追踪的读数,有信心使关键任务操作正常和安全运行”。AMETEK Land的vIRalert系统包括:热成像仪、经过认证的黑体源(黑体校准至38°c)、连接电缆、灵活的安装选项、电脑软件、笔记本电脑(可选)。该系统的典型探测距离为2米,从热像仪可观察到140 x 110厘米的视野。AMETEK Land自194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研发高精度红外测温技术,并以拥有世界领先的红外认证校准实验室而闻名。关于AMETEK LandAMETEK Land (Land Instruments International)是领先的工业红外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燃烧效率和环境污染物排放监测和分析仪制造商。凭借可靠的技术,ametek land 能精确满足每个客户的工艺需求,具备丰富的应用知识,确保过程安全以及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AMETEK Land是阿美特克过程与分析部门成员,阿美特克是电子仪器和机电设备的全球领导者,年销售额约为50亿美金。为材料分析、超精密测量、过程分析、测试测量与通讯、电力系统与仪器、仪表与专用控制、精密运动控制、电子元器件与封装、特种金属产品等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全球共有17,000多名员工,150多家工厂,在美国及其它30多个国家设立了100多个销售及服务中心,更多内容请访问https://www.ametek.cn/。
  • 从四个维度理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发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于促进绿色转型的总揽全局、牵引各方这一重要作用,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深入理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实现减污和降碳等多目标的“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具体需要从环境、经济、社会、国际四个维度理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第一个维度是环境维度。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同根同源且相互作用,化石燃料燃烧不但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同时也产生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等大气污染物。这一维度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指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减少其他局域污染物排放(例如SO2,NOx,CO,VOC及PM等),或者是在控制局域的污染物排放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同时减少/吸收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状态或效果。推动“双碳”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就属于这个范畴。国际上与环境维度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类似的词为“协同效应”或“协同效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协同效益/协同效应的概念,即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非气候效益。第二个维度是经济维度。这意味着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不仅是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环境效益的协同,也包括经济层面的协同增效。这里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无论是减污对降碳产生的协同效益还是降碳对减污产生的协同效益,都是附属效益,不用支付额外的成本,或者说是为同时实现两个目标节约了总成本;二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技术和产品属于国家政策鼓励的绿色低碳产业,也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开展环境产品和服务贸易,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三是实现减污和降碳都要求能源和经济结构调整因而可以扩大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总之,减污降碳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降碳、减污,而且要扩绿、增长。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也指出,综合减少大气污染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单独的那些政策相比,可以提供大幅度削减成本的潜力。第三个维度是社会维度。由于可以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从人体健康的角度看,可以减少患者人数、减少病假天数、减少急性或者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增加预期寿命;从应对气候变化角度看,可以降低气候破坏风险,总之能降低社会支付和管理成本。我们所说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双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等,就包括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内涵。第四个维度是国际维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我国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面的工作和成就也是对全球的贡献,国际上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经验也可以为我国借鉴。我国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将直接减少全球的排放量;我国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帮助其他国家减污降碳,也会对全球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产生贡献;我国的减污降碳法律政策可以为减污降碳相关国际规则制定提供参考或发挥作用;国际环境公约之间的协同增效,例如《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间的协同增效,也对我国国际环境履约产生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环境、经济、社会、国际四个维度不是彼此分离的,是相互关联和递进的关系。其中,环境维度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基础也是目标,在实现减污降碳环境协同效益的基础上产生经济和社会维度的协同,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更高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国际维度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国际维度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反过来又会影响和促进环境维度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充分认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特点笔者认为,我国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正处于最好的机遇期,也是实现效果最好的时期。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国发展阶段使然。与发达国家先解决了国内污染问题再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发展阶段不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与此同时,近年来地球环境正面临气候变化威胁,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作为负责任大国,我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而且,应对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就决定了在这个阶段,我国既要减污,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又要降碳,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打好坚实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也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阶段,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对发展的倒逼和牵引力将越来越强,生态环保在发展全局中的位置将越来越突出,发展与保护将深度融合,碳减排将成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第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将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包含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成为国家意志,而且也有比较具体的国家行动。我国已按下降碳加速键,将有力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推动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此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还处于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地位。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就是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第三,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减污与降碳融为一体,同频同效同路径,同时同步同目标,将形成更大合力,倒逼总量减排、源头减排、结构减排,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农业结构加快调整,实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从注重末端治理向更加注重源头预防和源头治理有效传导,从而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 人类如何与微生物和谐共生?
    人类如何与微生物和谐共生?百欧博伟生物: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引发了人们对微生物相关领域的关注。由微生物引发的生物安全风险逐步升级,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并开始超越传统安全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安全风险之一。纵观历史,人类文明进步中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与微生物密不可分。后疫情时代下,人类如何与微生物和谐共生?一起来看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德胜刊发在《人民论坛》的最新文章。防控微生物威胁是维护生物安全的必要保证在国家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将生物安全界定为: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在现实中,引发生物安全危机的因素往往是多元的。在引发生物安全危机的内在因素中,极具代表性的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与扩散。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攻击人体、动物引发病患的微生物,包含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相对于其他引发生物安全危机的因素,微生物具有隐蔽性强、扩散速度快、破坏效果大等特点,极易对人类身体健康与生态系统环境造成持续的破坏。事实上,不论是历史还是当下,由病原微生物原因导致的生物安全危机从未曾远离过我们,国家主体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通过微生物病毒来赢得战争和掠夺资源的例子屡见不鲜。从15世纪末,欧洲人将带有天花病毒的毯子送给印第安人,致使瘟疫在印第安人中肆虐;到21世纪初美国五角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后的一年时间,美国民众长时间处于面临炭疽病毒袭击的威胁和恐慌中。微生物由于其自身具备的隐蔽性特征,极易被应用于生物武器的制造。微生物制造的生物武器由于其研制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取材简易且攻击范围广泛,经常为国际恐怖组织所利用,对国家的生物安全和公共安全会造成巨大威胁。在国际恐怖主义扩散加剧、传染性疾病肆虐、生物技术滥用误用等现实背景下,由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生物威胁亟需进行重新认识与深入评估。与此同时,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是与病原性微生物传播相对应的微生物安全威胁。微生物耐药,是指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产生抗体,致使抗微生物药物不能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控制。在微生物引发的病害中,耐药性病原微生物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威胁之一,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目前,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抗生素药物由于其攻击靶点的殊异可分为3类:(1)干扰细菌DNA的复制和损伤修复;(2)影响细菌关键蛋白的合成;(3)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生物合成。当下抗生素药物被大量应用于流行性疾病的治疗,致使微生物针对抗生素的攻击靶点形成了相对应的多种耐药性机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提高一方面增加了治愈疾病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耐药性的增强而不得不增加药量,使药品积累的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更大。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一旦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到一定程度,将对人体的病毒免疫力造成极大破坏,最终导致普通的抗生素药物无法对人体的一般性疾病形成治愈。新时代形势下,微生物安全问题与公共卫生、生态安全等领域相互交织,已成为我们亟需关注的生物安全新兴领域。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微生物安全以及相关的微生物科技、微生物经济利益作为新科技革命的一部分,已成为大国之间竞争博弈的重要筹码与战略新边疆。基于微生物的特定属性而言,微生物安全威胁具有突发性、隐蔽性、辐射性、多样性等特征。微生物安全事件的影响范围极易由危害民众健康演变为危及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在当前的历史时期,一般性的微生物安全威胁尚处于可控范围。但随着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污染破坏,新型传染性疾病的不断爆发,由微生物引发的安全风险亦会升级叠加。故而,全面管控微生物威胁对于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意义深远、至关重要。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类任性贪婪地掠夺大自然必然遭到报复,这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深刻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首要,便是把握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包含着人与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以及其他非人类生命和谐相处的意蕴。人与自然拥有平衡稳定的关系是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性条件,一旦人与自然的关系遭到威胁与破坏,必将造成原本稳态的失衡,进而引发难以想象的灾难。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与探究,亦不应囿于人类活动对基础自然环境的影响。作为非人类生命群体之一,微生物对人与自然的稳态关系的维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前提是人类要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在自然界中,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以及生态环境间存在多重复杂的相互关系。在生物圈中,微生物遍布一切生物群落,并在生物群落中作为分解者承担疏导物质循环的关键性作用。一旦生物群落中缺乏微生物对物质的分解处理,将致使有机质相互叠加堆积,进而直接抑制生物群落自身的生存发展。微生物具有强大的分解能力,一旦为之提供相对合适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即可降解一切有机物,表现出极强的去污能力。因此,人类持续探索通过培植相应的微生物,用以净化海洋、淡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可见,微生物在保护环境与净化被污染的生态系统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微生物技术在应用于生态治理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且无再生性污染的特点。合理发展微生物技术,使微生物资源得以妥善利用,将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目标提供助力。微生物对于人类社会生产与自然环境改善产生裨益的同时,亦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副效用。对于生态系统来说,许多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对区域生态平衡造成危害。例如,在我国淡水生态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是水体富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是氮、磷等物质在水体中导致藻类等生物大量繁殖。在藻类生物死亡后,水中的需氧微生物会将其逐渐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当水中氧气消耗殆尽后,厌氧微生物会继续对水生物进行分解,最终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导致水体恶化,对水体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可见,微生物对于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具有双刃剑的作用。欲使微生物资源朝向有益于社会的方向发挥作用,需要合理引导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如此,既可以避免微生物技术的滥用与误用,又可以使微生物资源充分发挥绿色效能,进而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保障。新发展阶段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趋向于绿色转型,如何统筹生态与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此情况下,唯有合理引导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将微生物技术发展与我国的生态治理有机结合,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此既能让微生物资源的有益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又能全面抑制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微生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促进性因素。微生物种群对实现生物保护十分重要长久以来,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今,生物多样性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外延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内的物种和它们所携带的遗传基因、所存在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通过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量生物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和破坏,有很多物种因此而濒临灭绝。微生物作为地球上出现最早、种类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生物种群,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为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保障,是实现生物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微生物的多样性可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人类、动植物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生态环境。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微生物对食物链与生态系统起到积极的维护作用。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越多,其创造性越强,对生物的影响范围亦愈加广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既能发挥生产营养物质,储存能量的效用,又能承担食物链中的分解者的任务。正因为微生物具有如此特性,微生物种群才能为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提供保障。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部分自养型微生物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能源与营养。绝大多数的微生物作为分解者,虽然不直接参与有机物的食物循环,但却能将食物循环中的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对食物链的稳态起到维护作用,使各类生物得以生存发展。在自然界中,微生物为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物质循环基础,一旦没有微生物起到的生产者与分解者的作用,自然生态环境势必陷入混乱,各类生物的生存亦将受到严重影响。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保护生物及生态系统。微生物种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环境适应能力强,功能性特征多样。微生物由于其自身的功能,可以适应高寒高压、极端酸碱度环境的考验。同时,以发酵微生物为代表的许多微生物种群具有降解与清洁的作用,可以对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生存环境起到调节作用。微生物物种资源是亟待深度开发的资源宝库,既是研究生物与生态之间作用关系的理想媒介,亦是修复生态、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微生物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积极改造,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奠定了重要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维护,必须加强对微生物种群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使微生物在未来的生物保护与生态治理等相关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效用。保护微生物种群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在把握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处理好微生物种群、生物保护以及生态治理间的关系始终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应该遵循的原则。如何妥善利用微生物资源?综观历史,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于长期以来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理性选择,是针对以往粗放式发展所造成的系列弊病的警惕与反思。可持续发展包括三重内涵,一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二为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能源的开采与使用皆需迎来新的转型。在此背景下,微生物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与文明的发展延续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微生物资源与人类文明发展始终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农业生产中,微生物资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微生物资源中包含病原体,其内在作用机理可以用于杀灭部分有害生物,故而微生物资源成为制造农业药剂的重要原料。相对于传统农业药剂,微生物药剂具有多种特殊效用。微生物药剂是未经化学合成、可消灭病原微生物的药剂,被广泛地应用于果蔬以及粮食作物的除病害。微生物药剂由于是非化学合成,即使大面积施用也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度污染。微生物药剂的作用机理是运用病原微生物的靶向攻击原理,故而其针对性较强,不会对靶向目标以外的人畜造成危害,安全性极强。同时,微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以对土壤以及农作物产生营养元素,既能提高土壤品质,又能调控农作物的生长。在此情况下,微生物资源成为制造农业肥料的优质资源。传统农业肥料的施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同时会对土壤产生负担,造成土壤板结、理化性差的状况。微生物肥料自身无毒无害,且生产成本低、消耗能源少,对于现代生产能源的节约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皆具有积极意义。20世纪以来,微生物资源为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医疗价值与社会效益。众所周知,疫苗是人类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最终武器,人们依靠接种疫苗来形成对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防御。经科学验证,在疫苗的生产中,需要多种微生物作为生产原料,通过高度工程化的微生物技术来完成微生物反应过程,达到抵御病毒攻击的目的。当前为杜绝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我国已研制出新冠疫苗,其第一批已投入使用。同时,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物亦需依靠微生物资源进行生产。微生物资源对于人类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至大,对人类生命健康的维护居功至伟。据统计,在20世纪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科学家是从事微生物领域研究的,可见微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人类文明延续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枯竭问题已成为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新发展形势下,开发生态绿色的清洁性能源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任务。在以往的发展中,人类过度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这些能源不仅难以再生,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此背景下,微生物在生产清洁能源的过程中开始逐渐发挥作用。在净化传统能源过程中,以嗜热菌、嗜酸菌为代表的微生物资源可以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有毒物质进行脱硫处理,极大地减轻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清洁能源的生产方面,部分微生物混合菌群可以利用秸秆、木渣等有机废料通过发酵生产乙醇等清洁能源。微生物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利用动植物油以及工业废油通过酯化反应生产出生物柴油来实现能源供给。与此同时,微生物资源在生产氢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过程中皆发挥重要作用。在现代生产中,微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了健康有序的物质交换与能量转化的关系。实质上,微生物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对微生物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与利用是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与可靠路径。后疫情时代下,国民对于生物安全与生态文明的需求愈加迫切。微生物与生物安全、生物保护、生态安全等领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不断完善,既对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积极影响,亦会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助力。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将微生物技术的发展置于突出的战略位置,是推进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和生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必然选择。欢迎访问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 抗病毒药物|打响健康保卫战
    病毒是什么?病毒是一种核酸分子RNA或者DNA或者蛋白质构成,或者仅由蛋白质构成的一个病原微生物。病毒遗传信息量非常小,但他们可以通过其他生命体进行自我复制。一粒小小的病毒进入细胞内,一天中可以产出上千个病毒。根据病毒进化论学说,病毒发展史要远超过人类进化史,人类对病毒的认识只是在近两百年间才有所发展,换而言之,人类对病毒知之甚少,但它于我们无处不在。人类抗病毒战役病毒感染疾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过数百种病毒的挑战。1977年,人类在与天花的消灭战中大获全胜,打出了一场漂亮的战役,这也是在人类医疗史上,第一次被人类完全消灭的病毒。2003年的SARS病毒感染和2020年的新冠病毒感染都属于人类历史上严重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除此之外,艾滋、流感、疱疹病毒、埃博拉病毒等也会给人们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感染的途径很多,如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释放或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等。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病毒复制周期的某个环节而实现的。在我们不断对抗病毒的过程中,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至关重要。因此,仪器信息网将于2021年5月14日举办“抗病毒药物筛选与评价”主题网络研讨会,将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旨在加强学术、技术交流,为广大从事生物制药研发工作的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点击下方图片,免费参会)
  • 同方威视董事长接受国际机场协会ACI杂志专访
    近期,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应邀接受了国际机场协会ACI旗下媒体Airport Business的独家专访,着重介绍了同方威视近年来在航空安全技术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及前沿探索。陈志强董事长指出,近年来同方威视在航空安全技术创新上成果丰硕。同方威视先进的CT型行包检查系统Kylin采用双能CT技术,能够提供最高级别的探测能力,已获得ECAC EDS CB C2认证,目前正在与欧洲、亚洲和中东的多个机场合作进行测试;毫米波人体扫描技术MW1000AA获得中国民航局最高级别的A类标准,连同已经获得的ECAC认证,为设备在国内和国外的销售奠定了坚实基础。运行在港珠澳大桥的同方威视Kylin设备陈志强董事长还提到,同方威视正在积极拥抱AI、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促进安检设备的智能化。为此,同方威视开发了WEKNOW智能盒子,为X光机提供威胁自动报警功能,大幅提升设备的准确度和效率。今后WEKNOW还将扩展包含预测性维护、系统诊断、远程查验等功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选择。最后,陈志强董事长介绍了同方威视最新推出的太赫兹远程探测系统TH1800,该设备为机场提供了无停留实时检查功能,并能自动在扫描图上标记威胁位置,将旅客体验和通过速度提升至新高度。Airport Business是国际机场协会ACI旗下全球机场领域的知名杂志,国际机场协会ACI的会员包括170多个国家的1700多个机场。杂志内容聚焦了行业重要议题以及机场、航空公司和监管部门的最新战略和运营概况,已成为全球机场运营决策人员获取行业最新信息以及开展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专访突出展示了同方威视在航空安全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提升了同方威视在行业中的品牌形象,为今后航空市场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延伸阅读欧洲ECAC认证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认证之一,以标准高、要求苛刻著称。同方威视研制的台式拉曼光谱设备RT1003EB于2016年通过了欧洲民航委员会(ECAC)的测试A类和B类标准3的认证(最高标准)。全球仅有两家拉曼厂商达到了这一标准,同方威视是其中之一,也是国内唯一一家。RT1003EB 液体安检仪RT1003EB ECAC认证证书了解更多:同方威视:十年铸剑 推动拉曼光谱技术的深入应用聚焦拉曼快检技术 共话国产仪器发展——仪器信息网专家委系列技术交流活动同方威视中标海关总署178台手持式监管物项识别仪采购项目
  • 新型污染物的治理令人头大?Detelogy为你出谋划策!
    新型污染物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新污染物是指的那些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现状部分新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环境/生物持久性、明显的生物富集性、可以进行长距离全球迁移等特性,能够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危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考核,而近日全国各省、市陆续开始落实新型污染物的治理方案。目前的新型污染物主要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抗生素类污染物抗生素不但被广泛用于人和动物的防病治病,还被添加于动物饲料中作为饲料添加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动物生长。近年来,随着禽畜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抗生素使用量大增,抗生素滥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进入动物体内的抗生素不能被完全吸收,部分会随着动物的排泄物排出体外,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危害抗生素用于人和动物治疗后,通过排泄进入到环境中,再通过污泥农用化、有机肥施用以及灌溉水的形式进入农田土壤系统,造成土壤中抗生素污染,导致蔬菜吸收积累抗生素,进而通过食物链形成恶性循环链,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建康。青霉素钠青霉素作为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而青霉素钠(钾)作为青霉素的一种,对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急性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等,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生物耐药性会使人们免疫力下降,重新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针对刻不容缓的新型污染物的治理。Detelogy马不停蹄,提供可行方案!实验室仪器分析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PDA检测器前处理仪器:iQSE-06智能快速溶剂萃取仪、电子天平、iSPE-864全自动智能固相萃取仪、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超纯水系统、Mul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实验流程提取:称取样品放入10ml萃取池中,置于iQSE-06智能快速溶剂萃取仪中按以下条件进行快速溶剂萃取 :萃取完成后,收集提取液 ,将HLB 型净化小柱固定于iSPE-864全自动智能固相萃取仪,按以下条件进行净化:收集洗脱液于FV32Plus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平行浓缩仪 40℃浓缩,用超纯水定容至2.0 mL,MultiVortex多样品涡旋混合器涡旋 10 min,过滤膜后进行 HPLC 检测。Detelogy推荐产品参考方法:马珊珊,刘燕,余冉,等.加速溶剂萃取( ASE) -固相萃取( SPE)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测定土壤中青霉素钠[J].环境化学,2014,33 ( 11) : 1978-1985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