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危害性物质

仪器信息网危害性物质专题为您整合危害性物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危害性物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危害性物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危害性物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危害性物质话题讨论。

危害性物质相关的资讯

  • 教育部:充分发挥检测机构作用 入校产品需先经危害性测试
    教育部25日印发《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学校的科学实验和论证机制,经过危害性测试和教学适应性评价的技术与产品方可进入学校。  意见强调,采购装备时要将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写入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确保装备产品质量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充分发挥专业检测机构作用,对进入校园的产品进行质量抽查;建立装备质量内部通报制度,并及时向生产和市场监管部门报告情况;要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定期开展风险排查,确保安全使用。  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装备工作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目前还存在装备标准体系不健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还存在产品质量把关不严,重建设配备轻管理应用,不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适用性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装备与教育教学及课程的深度融合,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意见强调,各地要遵循装备和技术生命周期规律,实现装备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运动式”、机械达标性配备。同时,制订装备管理办法,规范装备管理基本流程。建设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以产品信息、采购信息、学校装备管理和使用信息为内容,提升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
  • 超八成人将过期药随意丢 有毒物质可危害环境
    家里有了废旧电池,大部分人都知道应该扔在专门的回收箱里,不能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否则其中的重金属渗漏,会严重污染环境。但家里有了过期药,不少人却想都不想地随手扔到垃圾箱里。其实,过期药对环境的危害,一点都不亚于废旧电池。由于污染性强,它已被明确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目录》,全球不少国家也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它对土壤及水源造成的巨大危害。但为什么国内对过期药的处理还没有完全重视?有了过期药,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生命时报》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采访。   过期药都流到了哪里   过期药除了家里有,药店、诊所、医院、药品生产企业都会产生。这些地方的过期药都流到了哪里?记者调查发现,企业和医院的过期药,国家都有明确的处理法规,大部分单位能按规定做到安全销毁,但为利益所驱使,为了节约成本违规处理的,也不是没有。而家庭、药店、诊所里的过期药,大部分都随意处置了。   在本报联合39健康网以及新浪网健康频道进行的一项“过期药,你怎么处理”的调查中,结果显示,高达97.14%的家庭中都有过期药,以感冒药、退烧药、胃药、消炎药为主。83.33%的人会把它们扔到生活用的垃圾箱里,2.78%的人倒进马桶冲掉,13.89%的人放在那里不管。对于过期药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八成人表示,他们完全不知道。在记者随访的几家药店和诊所里,过期药的处理同样没得到重视。大部分药店的售货员和诊所工作人员都表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过期药,通常是下架后直接装到大纸箱里,扔到垃圾站。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店人员告诉记者,国家有规定,药品到保质期前一个月,就不能再卖了,所以药店一般都会在这个日期前搞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能卖出多少算多少。实在卖不完的,还有药贩子定期来收。这些距离保质期只有一个月的药,会以1折的价格卖给他们,带到城郊或农村等偏远地方,卖给当地买不起药的老百姓。如果还有剩下的,就丢到垃圾箱里了。   至于医院的过期药怎么处理,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谭玲表示,总体来说,医院的过期药不多,主要是一些市场购买比较困难的、供急救和临床必需使用的药,有比较严格的“药品效期管理制度”,上交后由药库统一处理。一般分几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安全性较好的片剂、胶囊,比如感冒药、肠胃药,包括抗生素等,加点水泡溶破坏掉,以防有些人捡去再次使用,然后扔到普通垃圾里就可以了。第二种是问题较大的药,比如抗癌药、毒性药物等,一般和针管、针头等一起焚烧处理,属于较高级别的医疗垃圾。第三种是麻醉药品等,这个属于危险化学品,要报药监局,由专门的废物处理公司来处理。   药厂的过期药则必须进行无公害处理,国家对此有明确规定。葵花药业集团副总经理关壹告诉记者,一般是高温焚烧,经过层层过滤,最后产生的气体必须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然而,无公害处理的成本很高,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楚源说,一公斤的处理成本要几百块钱,如果以吨计算,动辄就要几十上百万元,有时比药本身还贵。正因如此,有些厂家为了省钱,将大量过期药品扔到了生活垃圾站。今年3月,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稽查大队就经举报发现,300多箱过期,甚至发霉的葡萄糖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清热解毒口服液等都堆在了废品回收站的门口。   埋了药的地方,附近的庄稼还能吃吗?   “随意抛弃过期药,肯定对人体、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关壹说,中药还好,像西药里的青霉素,严重过敏体质的人,哪怕闻到它的味儿都会过敏,这样的药怎么能乱扔呢?国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教授告诉记者,首先我们要知道,过期药大部分已经减效或无效 其次有些抗菌药和含有金属元素的药,放久了毒性会增加。而据记者了解,一些中成药,特别是冲剂、蜜丸等药品,放置时间长了更容易霉变,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其实,像家庭零散地扔掉过期药,对环境的危害还不是最大的。”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侯京林说,因为土壤通过水循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少量药物成分会在循环中自我分解。孙忠实也告诉记者,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刚刚发布了一个通知,建议将过期药弄碎从下水道冲走。“我推测主要是因为很多国家的下水道和大海连着,药品到大海里,会稀释几千万倍,毒性大大减少。”   但大量的过期药扔到生活垃圾站里,随土填埋,就会对土壤以及水源造成巨大危害。侯京林说,它们产生的毒性物质会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长久沉淀下来。雨水还会将药物溶化,随地下水流到其他地方。中药化学成分较少,但西药大部分都是提纯复合物,失效后经过填埋、发酵,有可能产生致癌物。这些物质会渗透到地下水中,这时,周边如果有居民点,他们的饮用水还能喝吗?如果种了庄稼,这样的庄稼你还敢吃吗?   其实,少量和大量只是相对而言,如果所有家庭都把过期药扔到垃圾箱或冲进下水道,对于美国这样人口较少、药物浪费现象不很严重的国家来说,可能不是个问题,但据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平均每个家庭就有过期药215粒,一年因过期造成的药品浪费达1.5万吨,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就不是少量的问题了。   过期药回收还应更受重视   “2007年,我第一次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应对家庭过期药进行回收’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对记者说。今年的两会,他再次和另一个代表共同提出了回收药要下社区的提案。2007年的提案,曾得到国家重视,现在,广东、湖北、甘肃、海南、重庆等省市的药监局都已下文件支持。“其实,那个提案,我是替别人代交的。”毛蕴诗口中的这个“别人”,就是李楚源。从2004年开始,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就开始在国内药店、社区诊所等设点,以“以旧换新”的方式回收家庭过期药,现在在全国已经有6000多家回收点。然而,6年过去了,在其他企业中,他的响应者寥寥无几。“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他告诉记者,一年光这些回收药的置换、处理等费用就几千万,6年里,他花了3个多亿。“曾经有企业也做过,但没法坚持下去。”   对于过期药的回收销毁,国家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政策、法案。孙忠实说,可能的原因是:“好药还关注不过来呢,更别说坏药了!”其实,政府应该建立一个过期药的长效回收机制。关壹说,这包括对消费者进行“过期药品最好回收”的宣传教育,系统化地在药店、社区门诊等地方建立免费回收点,让老百姓知道有了过期药该送到哪里去。至于整个的回收机制,应由企业、政府,包括社会公益团体共同建立。据记者了解,在英、德等欧洲国家,对过期药的回收销毁早就有了严格规定。过去英国人也大多把过期药扔到下水道中,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有些药物溶解后是无法被净化的,因此会在垃圾收集中专门将过期药分类处理。而德国各大药店都摆放着如何处理过期药品的宣传册,免费回收居民手中的过期药是它们的义务。环保部门还建议,为了便于药店识别其危害性,最好将药品说明书和包装同时交给药店。过期药回收后,会由垃圾回收部门做高温焚烧处理。   在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法规前,专家们建议,家庭中对于过期药的处理,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办法:   口服片剂、固体制剂、胶囊等,比如感冒药、抗感染药,可以用水溶解后冲到下水道或丢到垃圾桶里   液体药物,如眼药水、外用药水、口服液等,把里面的液体分别倒入下水道冲走,不要混杂   眼药膏等膏状药物,挤出来收集在信封内,封好后丢弃   喷雾剂药品在户外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避免接触明火,彻底排空丢掉   如果有抗癌药、治疗血液科疾病的药物,比较危险,最好送回医院,不要自己处理。   “溶解药片或砸开针剂的目的,都是为了避免扔掉后被其他人捡回去再用,甚至拿去卖钱。”孙忠实说,这也是处理过期药时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 专家称“低危害”卷烟是对消费者最大的欺骗
    近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减害’卷烟不安全”信息交流会。随着消费者对吸烟危害的关注,烟草业相应推出了“低害”、“低焦油”卷烟。但专家普遍认为,其实 “低危害”卷烟完全是一场科学骗局,是对消费者最大的欺骗。而本次会议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烟草业“减害降焦”策略对公众安全的影响,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希望消费者认清所谓“减害降焦”的真相。   协和全球控烟研究所中国分中心杨功焕教授指出,“‘低危害’卷烟是对消费者最大的欺骗,到目前为止,根本不存在“安全”的卷烟,也没有科学证据能证明“低焦油”卷烟是安全性的。”   杨功焕进一步表示,“减害降焦”研究尚处于理化成分和动物实验研究的初级阶段,未经人体试验,烟草业却得出了对人体危害的危害性指数,并迫不及待地宣称卷烟的危害性降低 烟草业自己也质疑低焦油卷烟的安全性。他们认为焦油作为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标受到了广泛的质疑,首先烟气焦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中有害成分仅占不足0.6%,焦油量的变化不能真实反映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变化 其次现行的吸烟机测试方法与吸烟者实际的卷烟抽吸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特别对于低焦油卷烟产品,吸烟者实际摄入的烟气焦油要明显高于吸烟机测试结果。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强调,烟草业应对卷烟消费者的安全负责,“减害降焦”不但不能减少消费者的危害,而且对消费者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因为所谓“减害降焦”的烟草制品存在以下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比如,往卷烟中加入的大量的生物添加剂、化学添加剂、中草药添加剂到底是什么?各种添加剂形成的物质有没有毒性?毒性级别是什么?等问题。   华联律师事务所王惠娟律师表示,烟草业没有告知消费者真实而全面的烟草危害信息 烟包警示效果微弱,不足以引起消费者对烟草危害的重视 利用 “低焦油”概念、醒目的低焦油水平的标签等广告宣传来消解人们对健康风险的警觉 上述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误导了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北京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黄金荣律师宣读法律申请书,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依据《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查处如下卷烟产品:(1)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生产的“帝豪”(风华)牌卷烟 (2)贵州中烟工业公司生产的“贵烟”(天高云淡)牌卷烟 (3)四川中烟烟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娇子”(阳光娇子)牌卷烟,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   法律申请书同时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依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查处如下卷烟产品:(1)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长白山”1毫克(高山流水)卷烟 (2)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长白山”5毫克(东方神韵)卷烟,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呼吁,消费者认清“减害降焦”策略的实质,不要再受“减害”促销的蒙蔽,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国家工商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局应强化职责,对充斥市场上,针对各类所谓的“低害卷烟制品”及其误导宣传用语进行清理,已避免误导公众 改变烟草制品包装标识,使用有效的图文警示,50%以上的图形警示上烟包,向朴素包过渡,应写入我国控烟规划。
  • 专家:PM2.5主要危害成分为有机物重金属等
    环保部7月31日公布的2013年全国74个城市上半年空气质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76&mu g/m3,北京地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仅38.9%,超标天数中,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天数达到42天,占23.3%。在8月13日举行的&ldquo 空气和健康&rdquo 科学沙龙活动上,专家表示&mdash &mdash 空气中有机物、放射性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PM2.5中所含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污染成分危害性更大。   空气中PM1.0、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北京,人们有60%以上的时间生活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日子里。对此,大气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认为,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放射性物质等多重因素。   王说,全球变暖基本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争论是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 而暖冬、干旱、洪涝、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近期持续性的高温、洪涝等气象灾害发生后的相关疾病疫情,也在直接危害着人体的健康。   &ldquo 从先前的TSP、PM10、PM2.5到现在研究的PM1.0,PM1.0对人体健康影响最严重,PM1.0包括PM2.5,PM2.5包括PM10。截至目前,PM1.0还没有纳入到环保部门日常业务监测中,科学研究表明PM1.0是真正的&ldquo 凶手&rdquo ,国家环保部门在PM1.0方面还没有日常观测,没发布这方面的资料。&rdquo 王庚辰说。   对于有机物造成的空气污染,王认为,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包括在大气中经过物理和化学作用转化成其他污染物以及细小的颗粒物。他举例说,一些企业排放的气体经过发生反应转化成PM2.5和PM1.0等二次污染物,排放有机物多,同样严重污染空气质量。   空气中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据环保部统计(2009)的重金属和类金属污染事件数据显示,全国发生12起金属污染事件,有4035人血铅超标,182人镉超标。   &ldquo 截至目前,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铅、砷、镉中毒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公众的关注,现在我们的关注点在PM2.5,大家都知道PM2.5。实际上我们看PM2.5的时候有两个问题,一是看它的浓度,我认为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PM2.5里含有什么组成成分,如果PM2.5里包含着有机物和重金属,那么,当PM2.5值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危害也会很高。&rdquo 王庚辰说。   在他看来,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报道后,公众对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以及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结果关注度还不够。&ldquo 放射性物质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不同于一般性事件污染 当事件发生后,其影响到整个事故周边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性的。&rdquo 王庚辰强调,重视放射性物质污染已不容忽视。   王庚辰最后指出,空气污染恶化生存环境,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重视空气污染,需要强化相关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研究。科研人员应该将研究数据的结果和看法更多地推广公开,让更多的人知道,尤其让政策决策部门领导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以及问题的所处阶段。
  • 专家称光化学污染与PM2.5一样危害大
    近日,南京空气持续污染,臭氧连连超标。据南京环保微博发布的信息,造成本次南京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臭氧,南京又一次出现了大范围的光化学污染。   据悉,2011年,南京就曾出现一次罕见的大范围光化学污染 2012年,广东省光化学污染严重,臭氧成为重要污染物。“光化学污染经常出现,北京、上海、广东、南京等大城市都曾出现过。”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刘红年说。   何为光化学污染?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陈强介绍,光化学烟雾主要是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二次污染物。   “所谓光化学污染,光是关键因素之一,阳光越强烈光化学反应越快速越充分,因此,夏季是光化学污染的高发期。但是不排除北半球有些地区冬春季臭氧高值是由于受大气环流影响,导致平流层臭氧向对流层输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扬解释说,产生光化学污染的主要一次污染物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尾气是城市里最主要的污染来源,其他的氮氧化物来自于工业燃烧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来自工业废气和化学有机溶剂、汽油挥发,餐饮排放等。   这并非一个陌生的概念,谈起光化学污染,人们不免恐慌,第一反应便是光化学烟雾污染。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造成了数百人的死亡。“光化学烟雾的成分非常复杂,有对流层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过氧乙酰基硝酸酯、醛类、酮类等污染物,其对人体带来的影响则是刺激眼睛、鼻粘膜等,造成各种器官病变,甚至导致死亡。”刘红年解释,光化学污染并非光化学烟雾污染,光化学烟雾是光化学污染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出现的可见烟雾。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的大多为光化学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较为罕见。“二者的严重程度、危害性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光化学烟雾污染更为严重、危害性更大。”刘红年说。   臭氧——光化学污染的重要指标   陈强介绍,臭氧是光化学污染的指示性物质,一旦臭氧浓度超标,即表明可能出现了光化学污染,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2012年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可见,在环境空气质量评估中,臭氧占有重要地位。   大气中臭氧层对地球生物的保护作用早已广为人知,它能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而臭氧浓度超标为何有害呢?   刘红年介绍,位于不同大气层的臭氧有不同的作用。平流层臭氧层能够吸收绝大部分的有害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天然的保护屏障。对流层臭氧属于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增温效应。另外,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显。臭氧同样是植物生长的大敌,它能抑制各种植物的生长,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臭氧也会对一部分颗粒物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降低大气能见度。   如何防治“光化学污染”   光化学污染与雾霾天气都能使大气能见度显著下降。孙扬说:“这两种污染确实有些共性,但又有各自的特点。易灰霾在白天夜间都会出现,光化学烟雾只在光照充分的白天出现。灰霾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和指示物是气体污染物臭氧,但除了主要污染物,灰霾天也存在很多气体污染物,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有机物等,而光化学烟雾发生时也存在很多颗粒污染物,如含氮有机颗粒物。”   今年以来,在我国许多大城市的观测数据表明,在晴天,天气比较稳定的时候,PM2.5和臭氧浓度都非常高,易形成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混合污染状态。“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灰霾和光化学烟雾可能同时叠加出现,也可能相互转化。”孙扬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兰州西固区出现了国内首次光化学烟雾污染,此后,京津唐、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均发生过光化学烟雾污染。近些年,光化学污染越发严重,发生次数越来越多。   对此,孙扬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他认为城市污染源的增加,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各种工厂数量的增加等等,都是光化学污染加重的关键因素。“GDP要增长,那么能源消耗就要增加,能源消耗增加就意味着排放增加,虽然排放标准也在提高,技术也在进步,但从目前效果来看,排放还是在持续增加,排放增加的结果就是各种污染的增加。”   陈强指出,在出现大范围光化学污染的紧急状况下,可以通过喷洒化学抑制剂,通过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暂时控制光化学污染的目的。但是,孙扬认为,减少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才是防治光化学污染的根本所在。   刘红年介绍,机动车尾气是造成光化学污染的“罪魁祸首”,所以严格遵守排放标准,提高油品质量,使用清洁燃油,改善机动车发动机工作状态、安装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等,是防治光化学污染的重要方法。同时,加强对工厂的废气排放管理,减排限排 设立监测站,经常监测光化学污染的状况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此外,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臭氧、放射线、氨、铅等有害物质有不同的吸收能力,大面积地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既能调解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又能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也是防治光化学污染的有效方法。(原标题:光化学污染:与PM2.5一样危害大)
  • “地沟油”出现变种 “鸭子油”危害大
    “地沟油”不能吃,这个大伙儿都知道 可从烤鸭炉中渗出的“烤鸭油”有怎样的危害,许多人恐怕就不知道了。记者调查发现,厦门的一些不良商贩就在做着“烤鸭油”的买卖,卖给一些餐饮店。   鸭子油是什么 鸭子油详细介绍   鸭子油,顾名思义就是烤完鸭子剩下的油。所谓鸭子油就是烤鸭摊点、酒店厨房烤鸭时,鸭子身上滴下来的油。危害除了卫生条件恶劣,来源不明,鸭子油的危害性还远远不止如此。据华中农业大学食品技术科学院王承明教授说,烤鸭油是废弃油脂,是国家(食品)安全法里面严格禁止再食用的。专家对鸭子油表示非常的担忧。除了和地沟油一样属于废弃油脂不能食用之外,专家提醒鸭子油在制作过程中卫生条件难以保证,而且烤鸭时温度高达200多度,油脂在高温中容易被氧化生成大量的脂肪酸致癌物。这种油是很容易致癌的废品油,不能再次使用的了。   鸭子油市场   据记者在武汉几家烤鸭店进行了暗访的调查,这种鸭子油的买卖已经存在了好几年,一斤鸭子油只要两块钱左右,只是市场上的食用油的价格的四分之一,因为便宜,生意越来越好做。在暗访过程中,价格一百九十块一百斤的鸭子油,每过几天就会有鸭子油卖出。据武汉烤鸭店的摊主说,鸭子油总比电视报纸报道的地沟油要干净得多,地沟油哪有鸭子油这么“香”。一位摊主甚至推销说,鸭子油本身就含有香料,稍微加点盐,炒出的菜就特别香,又由于鸭子油含有些许骚腥味,所以味重的菜才能用。调查发现仅一家烤鸭店就能供应十多家餐馆烧烤摊的用油。来买油的人打个电话就来了,不用讨价还价,来了就倒光,交了钱就走了,已经是长期合作了。按照这位摊主的说法,隔几天就有两桶,一个星期就能供应一百五十多斤左右的鸭子油。简单算来,一个月,从这家规模很小的烤鸭店就有一千斤的鸭子油流进市场。   相关报道:   致癌烤鸭油被回收使用 工商部门将严查   烤鸭很好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从烤鸭炉当中滴出来的烤鸭油是会致癌的。老板告诉记者,由于烤鸭里有多种调料,烤鸭油里也有一定的滋味,特别受到包子、烤串店的欢迎。而在北京南二环和西三环的一些农贸市场,烤鸭作坊无一例外地将烤鸭油出售给烧烤摊主和小饭馆。   烤鸭很好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从烤鸭炉当中滴出来的烤鸭油是会致癌的。今天央视报道称,这些烤鸭油每天都会被一些单位食堂、包子铺以及烧烤摊来使用。   对此,北京两大烤鸭销售集团今天上午均表示,门店的烤鸭油都有专门的回收商。工商部门也将在近期对食品安全进行清查。   记者暗访   小作坊卖鸭油 一月回收600公斤 多赚3600元   据央视报道,在北京一些小店,烤鸭滴下来的油成了商品。记者在一家小店看到,一台烤鸭炉旁摆着个大号塑料桶。柜台上摆放着烤熟的鸭子,从鸭身上溢出的油不断向下面的金属盘内流去。虽然这个油的味道当时闻起来很香,但是油却是黑色的,而且还漂着许多杂质。   据央视报道,这些烤鸭油都是抢手货,一般当天就会被买走。买家有烤羊肉串的摊贩、早点摊、小饭馆,甚至职工食堂。大部分被用来当成加工或制作麻辣烫、烧饼、油条等食品的原料。   老板告诉记者,由于烤鸭里有多种调料,烤鸭油里也有一定的滋味,特别受到包子、烤串店的欢迎。   一个烤鸭作坊一个月能回收600公斤的烤鸭油,每公斤售价6元。仅这一项,这个烤鸭作坊一个月就能多赚3600元。   而在北京南二环和西三环的一些农贸市场,烤鸭作坊无一例外地将烤鸭油出售给烧烤摊主和小饭馆。   企业说法   "烤鸭油由有资质回收商处理"   记者随后采访了全聚德、便宜坊两家北京最大的烤鸭销售集团。全聚德表示,该集团门店的烤鸭油都由有资质的回收商进行处理,不会流到市场上。   而便宜坊集团更为明确地表示,该集团有固定的化工厂家每天到店回收这些废油。不仅有接收的手续,每天的接收时间、接收量等都会一一注明。"他们回收主要是用来做肥皂。"便宜坊相关人士表示。   官方回应   工商将查"重灾区"剑指批发市场   记者了解到,烤鸭油是垃圾油的一种。和煎炸废油、"地沟油"一样,都属于废弃油脂,已经失去食用价值,并且含有致癌物质,这样的油是禁止出售和食用的。   根据国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废弃油脂只能销售给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和从事废弃物收购单位。从事加工废弃油脂活动的单位,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以后再作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销售,不得将未经处理的油脂排入周围环境。   今天上午,丰台区工商分局召集辖区内所有的市场、商场召开了食品安全会议。虽然没有直接涉及烤鸭油一事,但丰台工商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将对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一次清查。   据了解,此次清查的重点将是批发市场。而在央视的报道中,批发市场是烤鸭油销售的重灾区。   此外,海淀区工商分局也从今天开始展开了夏季市场食品安全检查。其也会对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进行清查。(法制晚报)  网友讨论:“鸭子油”再引轩然大波,食品安全机制何在?
  • 新品上市|食品接触材料危害因子有机标准物质上架
    食品安全不仅限于食物本身的安全,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已经成为食品安全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食品接触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数量呈与日剧增态势,各类新型食品接触材料不断涌现,在食品销售储存和运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追求更高的使用性能和更美观的使用效果,食品接触材料中会加入多种化学添加剂,这些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温度、环境或介质条件下将会溶出并迁移到食品中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给食用者带来严重的安全危害,如近年来轰动一时的保鲜膜事件和毒奶瓶事件等都是引发广泛担忧的因食品接触材料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全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均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以及由食品接触材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制定了严格的检测监测标准,尤其是在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及限定方面。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和《GB 968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等标准中均对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增塑剂、着色剂等物质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等做出了规定。阿尔塔科技作为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标准物质的优秀供应商,自主研发300多种食品接触材料危害因子有机标准物质,助力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有害物质的检测,为“餐桌上的安全”保驾护航。部分相关产品,更多产品请咨询销售人员:更多产品请详询400-860-5168转3034。
  • 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危害和处理方法!百欧博伟生物:本文说明了一般的动植物检疫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物对人类和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并参阅有关资料,整理和总结出一些对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并提出一些减少实验室废弃物的建议,使实验室人员能够认识并重视到废弃物的危害,在处理废弃物时可以借鉴和参考,从而减少实验室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生物安全。一、前言随着世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作为一般的动植物检疫实验室,所检测的商品将会更多,所用到与检疫实验有关的药品、试剂、一次性用具、实验器械等将会增多,因此所产生的废弃物也将会随之增加。近年来,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物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处理而直接排入外界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崭露头角,实验室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源,特别是生物性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物或检疫样,可能携带一些危害性生物,极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或某些有害生物的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二、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动植物检疫实验室的废弃物可以分为:⒈化学性废弃物:有氰化物、硝酸盐、邻苯二胺、砒霜等;⒉生物性废弃物:有作废的动植物标本、动植物检疫样品、微生物培养物、染色液等;⒊一般的废物:打碎的玻璃器皿、废纸、废纱布、橡胶以及塑料制品。三、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废弃物的危害⒈化学性废弃物⑴氰化物和硝酸盐:氰化钾和硝酸盐常用作微生物培养剂的制作。①氰化物属于剧毒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易产生氰化氢,氰化氢为剧毒气体,在实验现场的z高含量须≤0.3 mg/m3;在居民大气中z高含量须≤0.8mg/m3。CN—能与细胞色素酶牢固结合阻止Fe+3还原,是组织细胞缺氧而窒息,从而抑制多种酶的活性。②硝酸盐容易诱发糖尿病,易造成肾脏的损害,如果人们摄取了高浓度的硝酸盐,肾脏的负担加重,容易引起溶血性贫血。并且硝酸盐可以在酶和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轻者头昏、心悸、呕吐、口唇青紫,重者神志不清、抽搐、呼吸急促,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不仅如此,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外与仲胺类作用形成具有“三致” 作用的亚硝胺类,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⑵邻苯二胺:邻苯二胺是ELISA实验常用的化学药品,可经过吸入、食入和皮肤侵入,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以致微生物突变,遇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⑶砒霜(As2O3):为剧毒物质,砷化合物易和体内酶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去活性,阻碍细胞正常代谢,使细胞变性坏死,从而损害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慢性砷中毒可伴随“三致”的发生。⒉生物性废弃物⑴动植物标本:动植物标本一般都用福尔马林作为防腐剂,被浸泡过的标本废弃后,上面会有甲醛气体散出。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有严重的损害,还会刺激眼结膜、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引起过敏性皮炎、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损害视神经和视网膜,引起头痛、视力下降或失明,并且具有致癌、致畸作用。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已将其列为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癌、致畸物质和重要的环境污染物。风干的标本可能因为保存不当而孳生一些病原生物(如:虫子、虫卵或霉菌等)而成为一个传染源,若不进行熏蒸或再烘干处理,则有可能损害其它标本或物品。⑵检疫样品①植物性检疫样:棉花、棉短绒、废丝、水果、花卉、木材等上面可能携带一些杂草籽、霉菌、细菌、病毒以及一些害虫等,检疫实验室对于这些检疫样品一定要妥善保管和处理,若使有害生物进入到外界环境,就有可能在新的地方疯狂生长,从而形成“生物入侵” 。如19世纪美洲仙人掌传入澳大利亚,z初是用来做篱笆,圈养牛羊,但是它迅速生长,到了1925年已侵染牧场,使得其中很大部分不能放牧,土地不能耕种,并且还以惊人的速度扩散。还有就是发生在我国的,在上世纪90 年代初,我国在大量引进观赏植物巴西铁(Dracaena fragrans )时,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随之传入,并随巴西铁迅速扩散,现已分布于北京及南方各省,并且由南向北蔓延。经调查,蔗扁蛾目前在北京各花卉生产基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时,每年巴西铁因此虫的淘汰率达50%以上,现已成为北京温室花卉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diyi,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比如,原产于南美洲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河流、湖泊、水塘,疯长成灾,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并且阻塞河道。第二,外来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土著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第三,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灾害的频繁爆发,对农、林、渔业等造成严重损害,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近年来,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每年达150万公顷;稻水象甲、非洲大蜗牛、美洲斑潜蝇等农业入侵害虫每年超过140万公顷,据保守估计,全国主要外来物种造成的农林业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574亿元。第四,直接威胁到畜禽和人类的健康。如豚草、三裂叶豚草的花粉就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能使马匹和羊患上气喘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曾因紫茎泽兰入侵而在一年内减少了6万多头羊,畜牧业损失达2100多万元。由于紫茎泽兰对土壤肥力的吸收力强,能极大地耗尽土壤养分,对土壤可耕性的破坏也极为严重。②动物性检疫样:血液、呕吐物、分泌物、皮张、蚕茧、精液、胚胎、肉、奶、蛋等也可能携带一些我国没有而其它国家有的动物疾病,或者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一、二类传染病病原(有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这些疫病,一旦爆发或流行,将会对我国的畜牧业养殖造成巨大的危害。比如:血液中可能含有致病菌、病毒或者一些血液源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焦虫、边虫、锥虫等);皮张中极有可能含有炭疽;动物的呕吐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精液和蛋中可能含有一些垂直传播的疾病(如:精液可以携带猪瘟、PRRS、非洲出血热、口蹄疫等病原微生物;蛋中会携带沙门氏菌、禽白血病、EDS-76等病原微生物… … 这些传染病随时有可能传入我国,作为检验检疫机构,检疫是重中之重,并且检验检疫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早好自身的防护。⑶微生物培养物、染色液:微生物的培养、鉴定以及染色观察是实验室常用的用于微生物的观察、研究和判定,废弃后的培养基、染色液上会携带微生物,还有与微生物有过接触的废弃物,如一次性用品:手套、帽子、口罩、工作服、移液器的枪头以及玻璃仪器,均要做好管理和消毒灭菌处理,否则,会造成疾病的流行。例如:2003年非典流行过后,许多生物实验室加强对SARS病毒的研究,之后所报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研究时,由于没有做好自身的保护以及这些危险物的管理和处理工作而被感染的。⒊一般性废物:在实验室,许多打碎的玻璃器皿、废纸、废纱布、橡胶或者塑料制品被直接装进垃圾袋,扔进垃圾堆,z后再掩埋或焚烧。焚烧后,有的燃烧不彻底,又会产生新的固体废物和有害气体,造成二次污染;直接掩埋后,许多在环境中不易或不能降解,因此对土壤和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①由于这些物质的阻隔,土壤水分运动受阻,孔隙度、通透性降低,不利于土壤空气的循环及交换,致使土壤中CO2含量过高,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有些含有有害成分(如聚氯乙烯类塑料),接触种子或幼芽后,会抑制种子萌发,或会使芽、幼苗灼伤。②使土壤物理性能不良而导致作物扎根困难,吸肥、吸水性能降低而减产。③如果不回收利用或回收不彻底,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四、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动植物检疫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物因具有潜在的感染性、传播性以及危害性,若处理不当,将会严重的污染环境,危及人类、动物和自然的安全,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才能废弃,除了焚烧和深埋以外,还应该提倡回收和综合利用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⒈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一般原则为防止污物扩散、污染,应该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取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或深埋等方法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⒉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废弃物的具体处理措施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整理,z后作焚烧处理。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⑴生物性废弃物的处理①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烧毁或及时用消毒剂浸泡,彻底消毒后,统一上交,集中存放,重新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②植物检疫样,如没有发现病虫害,则可以利用;若发现有病虫害,可以装于密闭容器内,在60-120℃下烘干1-2 h后,做焚烧或深埋处理。③动物检疫样,肉、蛋、奶、精液、胚胎、蚕茧等在没用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加以利用,若有病变或异常,则应集中销毁,或焚烧或深埋。对于利用效 率不大或不能利用的检样(小块皮张等),高压灭菌后,应集中储存,妥善保管,z后统一作深埋或焚烧处理。如果量大,可以化制处理,生产一些有用的工业副产品,减少资源浪费,变废为宝、化害为利。④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或不能回收的染色液应高压灭菌30min,趁热倒掉废弃处理。尿、唾液、血液、分泌物等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化粪池或厕所或者进行焚烧处理。⑤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具如玻片、吸管、玻璃瓶等可以用1-3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后清洗灭菌后重新使用。⑥盛标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⑵化学性废弃物的处理①氰化物用NaOH调节PH10,加入KMnO4或者漂白粉,经充分搅拌,静置,使氰化物完全被氧化分解。②硝酸盐或者亚硝酸盐类可以,加入尿素,调为酸性条件,充分搅拌,使反应生成氮气。③邻苯二胺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高锰酸钾,使其氧化分解;也可以利用H-103树脂吸附处理,再用稀盐酸作为脱附剂回收或利用磷酸三丁脂萃取等。奇兵等人应用液膜处理高浓度的邻苯二胺废水,效果较好,主要过程包括制备乳液、液膜萃取、澄清分离等过程,用氯仿作为传质介质,将邻苯二胺以盐的形式回收,乳液可以重复利用或破乳后在制乳。④含砷废液: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静置,分离沉淀,上清液达标后可排放。⑶化学性废弃物的处理一般性废弃物如打碎的玻璃器皿、废纸、废纱布、橡胶或者塑料制品,应经消毒和灭菌后,分类装进垃圾袋,统一深埋或焚烧或做回收处理。五、减少生物性废弃物的措施⒈不要购买暂时不用的药品和试剂,不要购买过多的药品和试剂。⒉促进实验室人员的知识更新,加强技术培训,避免在实验工程中污染。⒊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责任心教育和废弃物的管理,做好回收利用工作。⒋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和处理的制度和措施,使其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⒌研究无毒害、无污染的替代品,减少剧毒物的利用。⒍采用微型实验,开发绿色实验室。六、小结实验室是实践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试验基地,检疫实验室除此作用外,在进出口贸易中还具有检测货物中的病虫害,发出预警通知,防止外来疫情或有害生物的侵入的作用。所以,检疫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更应该先处理,后废弃,切实做好国门卫士的角色。为避免检疫实验室的污染危害,实验室要更加完善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制度(保证生物性废弃物能够专库贮存,专人看管,分类存放,贮存废物的容器或垃圾袋必须贴上标签,标明废弃物种类、贮存时间等,贮存时间不能太长,贮存数量也不能太多,合理及时有效的处理生物性废弃物,z大限度地保护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我国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及山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以民为贵的优良作风。现今,我们对于废弃物的z终处理,最常用的是焚烧和深埋两种。我国还应该加强对废弃物处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寻求更彻底、更简便的方法,避免焚烧和深埋带来的二次污染,并且要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做到既不污染环境又不浪费资源。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z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z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 "齐二药"案主犯之一判无期 因犯危害公共安全等三重罪
    昨天(3日),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传出消息,“齐二药”假药案主犯之一王桂平,因犯有危害公共安全、销售伪劣产品、虚报注册资本等三重罪,5月23日被该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6年4月,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十多名病人死亡,从而引发了震惊全国的“齐二药”假药事件。泰兴籍犯罪嫌疑人王桂平,因涉嫌向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销售假冒的药用材料“丙二醇”被公安部通缉。 泰兴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很快将犯罪嫌疑人王桂平捉拿归案,并辗转广东、黑龙江、重庆、浙江、山东等10多个省(市、区)调查取证,最后查明王桂平伪造“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泰兴化工总厂”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注册证,用“二甘醇”冒充药用“丙二醇”销售给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致使该公司生产出来的“亮菌甲素”不合格,最终导致14名患者死亡。此外,王桂平还虚报注册资本,成立江苏美奇精细化工公司,以“二甘醇”假冒“乙二醇”销售给重庆市某化工有限公司,以“二甘醇”假冒“二聚丙二醇”销售给浙江省宁波市某日用品有限公司,累计销售金额30多万元。法院审理认为,王桂平的行为已触犯刑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予严惩,遂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9万余元。 “齐二药”重大责任事故案一审宣判 曝光 "齐二药"被告爆惊人内幕 法庭数度哗然 齐二药案主犯一审获刑7年续:被质疑量刑太轻
  • 未知成分及不明危害物质鉴定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在首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应用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主持,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实施的“食品安全未知成份鉴定平台构建及不明危害物质检定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在不明物质鉴定和应急评估关键技术、食品安全未知成分鉴定平台、数据库、检测方法和操作程序,以及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取得初步成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该项目建立了化学性、放射性、生物性不明物质鉴定和应急评估关键技术,构建了集快速鉴别、精准确证、科学评估于一体的国际领先的食品安全未知成分鉴定平台,以及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和大肠杆菌等10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数据库和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高分辨液质数据库;研发了适用于食品中不明添加物鉴定的8项前处理技术;鉴定了保健食品、乳制品中10类非法添加物,形成了100余种天然、人工放射性核素的食品同步检测方法及适用于MALDI-TOF MS鉴定的食源性致病菌增菌条件和前处理方法并形成相关标准操作程序;针对不同食品种类和来源、不同人群开展了风险评价;编撰完成了放射性污染高风险食品评估和食源性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剂量评估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项目成果已在国家和北京市9家食品安全实验室进行了验证与应用,提升了北京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基本实现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违法犯罪溯源及重大活动的保障的不明物质鉴定技术服务全覆盖,为突发事故的快速处置、重大活动提供了技术手段,为食品安全犯罪的源头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提升首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p
  • 被动吸烟的危害
    被动吸烟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人们,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物质。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为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研究发现,经常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妇女,其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工作场所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1.6~3.4倍。孕妇被动吸烟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学者分析了5000多名孕妇后发现,当丈夫每天吸烟10支以上时,其胎儿产前死亡率增加65%;吸烟越多,死亡率越高。吸烟家庭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ELISA试剂盒被动吸烟的危害: 一、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有相当确凿的证据。 1、环境烟草雾的化学成分 较之缺氧和热量裂化所形成的主流烟雾而言,它含有更多的燃烧产物。其中一氧化碳,侧流烟雾是主流烟雾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苯并芘是4倍,亚硝胺是50倍。 2、被动吸烟与肺癌 1992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关于被动吸烟与呼吸道健康的报告认同了1986年美国外科总署和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报告的观点,即从当时的证据看来被动吸烟是非吸烟者中肺癌发生的一个原因。 最近(1997年)由Hackshaw等对37个发表了的研究进行了Meta-analysis,结果显示,和吸烟者结婚的非吸烟者,其患肺癌的超额危险度为24%(95%C1=13%,36%),调整由饮食引起的潜在偏性和混杂后,此估计值不变。该Meta-analysis支持1998年英国科学委员会有关烟草的报告,认为被动吸烟是肺癌的一个原因。? 3、被动吸烟与冠心病?ELISA试剂盒 冠心病是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首位死因。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由冠心病引起的死亡增长很快,也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主动吸烟是冠心病最重要的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 1997年,加利福尼亚环境保护署认为,冠心病总的危险度的30%是由于暴露于被动吸烟引起的。1998年英国烟草与健康科学委员会也认为被动吸烟不仅能提高心脏病的发病危险,而且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主要的可预防的原因。 4、被动吸烟与儿童疾患? 由外科总署和美国国家研究院所评述的12个研究和美国环境保护署所评述的14个研究中,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在家里暴露于被动吸烟的儿童患急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危险性要比不暴露者高许多。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是相当大的。目前一般认为,危害主要有以下方面:(1)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2)在儿童期由于被动吸烟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哮喘,并可加重已有哮喘的严重性,(3)儿童被动吸烟暴露与中耳疾病有因果关系,(4)证据亦支持儿童被动吸烟与婴儿猝死综合征(AIDS)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出生前暴露还是出生后暴露于被动吸烟,都能够提高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病危险。 5、对健康的其他影响ELISA试剂盒 对健康的成人不吸烟者,被动吸烟还会引起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泌谈及降低肺功能等。 另外,除了直接的健康危害外,大部分的非吸烟者会由于暴露于被动吸烟而产生不适感。这主要是由于环境烟草烟雾会对个体的眼结膜、鼻腔、咽喉以及下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所致。 在烟雾弥漫的环境中用衣物捂住鼻子防止被动吸烟有点作用,但作用不是太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维生素C可能有助于预防被动吸烟引起的伤害,这为你不得不呆在烟雾缭绕环境中的不吸烟者提供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营养与癌症》杂志上。研究人员将67名不吸烟的人请进烟雾缭绕的环境中,结果显示,那些每天服用500毫克维生素C的人所受的伤害很小。有关专家介绍说,被动吸烟会对人体造成氧化损害,但这种损害能被维生素C中含有的抗氧化剂所抵消。 但他们同时指出,这项研究成果并不是鼓励人们吸烟,而是希望那些不得已呆在有烟环境中的人们通过服用维生素C来保护自己,尤其要注意多吃水果和蔬菜。
  • 威海辣椒中检出兽药金刚烷胺
    2 月6日,执法大队收到《威海检验检疫局关于在辣椒中检出金刚烷胺的报告》后,高度重视主动放弃假期休息日,组织执法人员对崖西镇车家庄蔬菜基地、海波生态农场、市区大型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上销售的尖椒、圆椒、干辣椒进行抽检,按照抽样标准随机抽取样品28个,样品已全部送至荣成市农副产品检测中心。   执法人员还向基地负责人讲解了金刚烷胺对人体的危害性,指导他们要使用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喷施农药以及使用农药要注意的事项等。同时,对威海市食安办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农药管理的通告》进行宣传,受到基地负责人的好评。   下一步,市执法大队将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基地的监管,确保广大市民买的放心、吃的安全。
  • 【技术知识】余氯的定义及危害
    余氯的定义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消毒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自来水一般存在3种形式的余氯:1、总余氯;包含了游离性余氯以及化合性余氯。2、游离性余氯;包含HOCl和OCl-等物质。3、化合性余氯;包含NH2Cl、NHCl2等物质。余氯的危害余氯是氯消毒的水质参数,水与所加的氯反应后水中剩余的有效氯总量,单位为毫克/升。处理生活饮用水时,常用氯气或某些氯化合物(如次氯酸盐、氯胺化合物)消毒。有时也用氯气氧化污染较严重的原水以改善水质。这时常测定余氯以控制处理过程。余氯过高将给水带来臭味,过低将使水失去保持杀菌的能力,降低供水的卫生性。余氯浓度过高的话,主要危害有: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伤害。易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氯仿、三氯甲烷等致癌物。作为生产原料的话,有可能起不良作用。随着氯的大量使用,氯及氯化副产物的致毒、致癌效应也日渐受到关注,全球氯排放标准日趋严格,而要对氯排放进行有效监管,就须对氯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同时,为实现加药,经济、有效地发挥氯的消毒杀菌作用,也同样需要开展水中余氯的分析测定工作。在此背景下,很多涉水行业都制定并实施了本行业的余氯测定标准,如环境、卫生、化工、电力、船舶和城市建设等行业都相继发布了余氯测定标准。相关仪器B1110台式余氯分析仪器可测量水中的余氯和总氯,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食品饮料、环境、医疗、化学、制药、热电、造纸、养殖、生物工程、发酵工艺、纺织印染、石油化工、水处理等领域的水质现场快速检测。
  • 中国一次性餐盒合格率不到一半 危害如吸毒
    一次性餐具存在安全隐患 一次性餐具存在安全隐患   当董金狮委托的律师前往法院立案时,法官看了诉状后吓了一跳,“我们每天都在用这样的饭盒吃饭,从来没想过会有问题,这案子一定要赶快给他立上。”   他们所说的饭盒,正是我们日常所熟悉的一次性白色塑料餐盒。2010年3月中旬,董金狮所在的民间环保机构在北京两家著名的饭店“老边饺子”和“东来顺涮羊肉”消费、打包之后,将餐盒送往一家专业的检验机构检测。   检测结果触目惊心:两家饭店使用的餐盒虽然生产厂家不同,但检测结果显示,它们的正己烷蒸发残渣均超过国家标准20倍,而乙酸蒸发残渣则超标了近150倍。这意味着,如果长时间用这种餐盒盛放含有油和醋的食物,人们将会“吃掉1/3的餐盒”。   “平常,人们总是会关注食品本身的安全状况,却很少留意食品的包装。”董金狮说。日前,他将这两家饭店告上了法庭。他在接受采访时还指出,不仅是一次性餐盒,我们平常使用的纸杯、塑料杯和矿泉水瓶都可能隐藏着致病风险。   这位食品包装与环保领域的专家,已经与这些“隐形毒药”斗争了10年。对于那些人们接触频繁的劣质食品包装,董金狮评价说,它们造成的危害不亚于吸毒。   被“吃掉”的隐形毒药   要了解“吃掉1/3的餐盒”有多可怕,首先要知道那些溶解在食物中被我们吃下去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科学检测能够帮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在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对餐盒进行的检测中,工作人员将餐盒的样品放入正己烷和乙酸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对溶液进行蒸发处理,并称取剩余残渣的重量,从而确定餐盒中有多少物质可能溶解在食物里。其中,正己烷模拟的是食用油,而乙酸模拟的则是醋,这都是日常打包食品中常常会出现的成分。   在理想的状态里,一次性餐盒应当由高纯度的聚丙烯塑料制成。这是一种像大米一样半透明的圆形颗粒,柔韧度高,能耐高温,浸泡在正己烷和乙酸溶液中,也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但在实际生产中,人们会在纯净的聚丙烯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碳酸钙和滑石粉,作为主料之外的“填充料”。   在自然界中,碳酸钙最常见的状态是“石头”,而在工厂生产的原料中,因为纯度变高,它的外形变成像小粉笔一样细细短短的白色固体。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加入,有些一次性餐盒的颜色由透明变成了白色。   按照国家规定,填充料在原料中所占的比例不能超过20%。但事实是,有的厂家原料中碳酸钙的比例超过一半,有的“甚至会超过80%”。   不过,只用这些像粉笔一样的粉末,无法造出柔韧防水的餐盒。因此,在原料中,工人们还需要加入石蜡和工业废塑料作为补充。其中,石蜡是白色像蜡烛一样的固体块,工业废塑料是咖啡色的小颗粒,稍微靠近,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这些工业废塑料的来源,可能是工厂生产的边角料、回收的旧塑料,甚至还有可能是医疗垃圾。它们被混合在一起,熔化后挤成长条,再被切成细小的颗粒。这原本是绝不允许用于食品行业的原料,最终被制成餐盒,盛满了饭菜并送到了我们的面前,甚至还被我们吃进了肚子里。   董金狮介绍说,根据检测结果,溶解在乙酸和正己烷溶液中的物质包括“工业碳酸钙和工业石蜡中的部分致癌成分”。这也就是我们所“吃掉”的饭盒的成分。   这些成分中,工业碳酸钙可能会影响人体的代谢系统,形成胆结石、肾结石,其中包含的重金属杂质还会威胁人体消化道、神经系统的健康。至于石蜡中所包含的多环芳香烃,会影响人体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还会蓄积毒性,并诱发癌症。   中国每年消耗一次性餐盒150亿个,“合格率还不到一半”  如今,想要避开这样的“黑心餐盒”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秘书长,董金狮表示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餐盒“合格率还不到一半”。   对于这一比例的计算过程,董金狮解释说,全国生产餐盒的厂家,获得工商和卫生许可证的只有一半左右。而他在平日的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在获得许可证后,还会重新开始违规生产不合格产品。   更重要的,是在实际销售中,不合格产品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样的市场现状又再一次影响了合格率的数据。   “利润是唯一的问题。”董金狮认为。他算了一笔账:如果生产优质餐盒,使用食品级的聚丙烯树脂原料,每吨原料的价格就要11000元。而工业废塑料的价格是一吨5000元,劣质的工业碳酸钙填充料更便宜,一吨只要2000元,折算下来,黑心饭盒的成本能够节约一半,也有了更大的盈利空间。   虽然从质量上来看,优质餐盒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聚丙烯的纯度高,这样的餐盒结实、不渗漏、对健康的危害低。董金狮甚至还编过顺口溜,讲解如何分辨劣质餐盒:“手摸软绵绵,轻撕就破裂,一闻刺鼻又呛眼,遇热变形还渗漏,剪碎了水里会下沉,一折会出白印……”   但对于那些购买餐盒的消费者——各个饭店而言,相比于质量和安全,价格往往是他们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于是,低价的劣质黑心餐盒就这样一次次地占了上风,挤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董金狮甚至忍不住抱怨,北京的市场“简直就要被烂餐盒垄断了”。   他在很多城市看过“黑心餐盒”的生产过程,在北京市通州区,一个烟雾腾腾的小厂房里,环境脏乱不堪,空气里充斥着刺鼻的怪味。“一个连许可证都没有拿到的企业,当然不会注意卫生条件了。”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餐盒有150亿个。如果按照董金狮估算的合格率,这意味着每年消耗的“黑心餐盒”超过75亿个。   食品包装不是食品,但生产标准也应等同食品   从2001年假冒环保饭盒开始泛滥的时候起,董金狮便投身于揭发食品包装的“隐形毒药”的事业,到如今,他已经坚持了10年。不过,像今年这样把质量问题诉诸法律,对他而言还是第一次。   “没办法,因为别的办法实在不管用。”董金狮说。   一开始,他还会向质监部门投诉,但对方总建议他先等一等,因为有“更重大的质量问题忙不过来”。后来,他开始找媒体,拉着记者一起暗访,再一起曝光。可等记者走了,这些厂子又会重新开工,之前又“白忙活了”。   董金狮发现,尽管要分辨质量低劣的“黑心包装”,并不是太困难的事,但相比于直接吃进嘴里的食物,人们对食品包装的安全总没有足够的重视。“食品包装不是食品,但它的生产标准应当等同食品来对待。”董金狮说。   他看过有的工厂,把废旧的光盘粉碎、用硫酸清洗、晾干,其间工人们还会光着脚丫,在正在晾晒塑料碎片的地面上踩来踩去,最后这些塑料碎片竟然被制成了婴儿奶瓶。甚至,他曾经在一家用回收纸浆制造一次性纸杯的工厂发现,纸浆池里竟然有卫生巾留下的血迹。   去年年底,卫生部等7部门发出了《关于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清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禁止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这曾经让董金狮兴奋地评价为“包装行业的地震”,现在他却发现,很多工厂以“没听说”为托词,仍然坚持生产“黑心包装”。甚至有些地区的工商、质监部门,也推脱自己“不知道”。   这个中科院环境化学专业的毕业生逐渐明白,这些非法工厂远比自己所学的环境知识复杂。有时候,前脚检查的人走了,后脚工厂就继续开工 有时候,因为有人“通风报信”,执法队会被挡在工厂紧闭的大门口,听得见里面生产的声音,但就是进不了门。   “要真正推动食品包装,不仅要完善法律,也要保证现有制度的执行。”董金狮说。按照他的设想,这需要国家进一步大力投入,也需要卫生、质检、工商几个部门的联合行动。   其实,身为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秘书长,董金狮的努力并非没有私心。他的会员企业常常抱怨,合格的餐具根本卖不出去,利润空间也太小。他反复举报黑心餐具的工厂,目的之一,也是想为这些会员企业找回被挤占的市场。   他也会努力通过媒体宣传,希望大家买那些质量获得认证的食品包装:“代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QS’标志,代表塑料类别的数字,以及一个代表可循环利用的三角符号。有这三个符号,才可能是合格产品。”   3月20日,在一次采访结束后,董金狮向咖啡厅的服务员要求打包。等到餐盒拿来,他习惯性地看了看餐盒底部的标志:没有QS认证,没有塑料品种标志,只有“WD”两个字母,董金狮说,这通常是生产企业的名称缩写。   “典型的伪劣产品。”董金狮仔细看了看,笑了,“我认识这家企业,他们曾经放话,说要我的一条腿。”   很快,他扭头叫服务员再拿几个餐盒过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收好刚拿到的“证据”。“等这次的官司判决了,我就再起诉这家饭店。多来几次,也许这个行业就好了。”
  • 华唯计量深入解读解读重金属汞的危害及治理
    1、引言汞是一种有毒性的金属,广泛分布在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之中,因此各种物质均有一定的汞含量,称为自然含汞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汞,这些汞进入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汞污染。城市区域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集中,物质和能量流动强度大,因此面临着汞污染带来的种种环境与生态问题。目前国内外有关环境汞污染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氯碱生产、金矿开采、燃煤电厂等汞污染源开展的,实际上,汞污染源类型很多,特别是一些潜在的汞污染源在我国还鲜为人知。而且汞污染尚未进入被充分认识和掌控的范畴,甚至完全处于大众视野之外。汞对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严重性危害已引起全球性的关注。我国汞污染研究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严重滞后于国际环境形势发展需要,今后除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还要对重要汞污染地区的污染状况、机制、环境效应开展研究,以全面掌握我国汞污染的来源、汞污染源分布以及环境汞污染现状。2、重金属汞的概述2.1重金属汞的元素特性汞是在正常大气压力的常温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 金属。熔点-38.87℃,沸点356.6℃,密度13.59g /cm 3 。银白色液体金属。内聚力很强,在空气中稳定。蒸气有剧毒。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但与稀硫酸、盐酸、碱都不起作用。能溶解许多金属。化合价为+1和+ 2。汞的7种同位素的混合物,具有强烈的亲硫性和亲铜性,即在常态下,很容易与硫和铜的单质化合并生成稳定化合物,因此在实验室通常会用硫单质去处理撒漏的水银。在自然界中汞常以辰砂的形式存在,有时候也以游离态存在。汞是一种毒性极强的污染元素,在诸多环境污染物指标中,被列为第一类污染物。2.2重金属汞的元素来源自然界中主要有辰砂矿(Hg S),也有少量的自然汞。常用辰沙矿加少许碳在空气中加热而制得。2.3重金属汞的元素用途常用于制造科学测量仪器(如气压计、温度计等) 、药物、催化剂、汞蒸气灯、电极、雷汞等。汞的用途较广,在总的用量中,金属汞占30%, 化合物状态的汞约占70%。冶金工业常用汞齐法( 汞能溶解其它金属形成汞齐)提取金、银和铊等金属。化学工业用汞作阴极以电解食盐溶液制取烧碱和氯气。汞是制造汞弧整流器、水银真空泵等的材料,它是由酒精、浓硝酸溶液混合加热制成的。汞的一些化合物在医药上有消毒、利尿和镇痛作用,汞银合金是良好的牙科材料。在中医学上,汞用作治疗恶疮、疥癣药物的原料。汞可用作精密铸造的铸模和原子反应堆的冷却剂以及镉基轴承合金的组元等。汞在自然界中分布量最小,被认为是稀有金属,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水银。天然的硫化汞又称为朱砂,由于具有鲜红的色泽,因而很早就被人们用作红色颜料。根据殷虚出土的甲骨文上涂有丹砂,可以证明我国在有史以前就使用了天然的硫化汞。汞的无机化合物如硝酸汞(Hg(NO3)2) 、升汞(HgCl2)、甘汞(HgCl)、溴化汞(HgBr2)、砷酸汞(HgAsO4)、硫化汞(HgS)、硫酸汞(HgSO4)、氧化汞(HgO)、氰化汞(Hg(CN)2) 等,用于汞化合物的合成,或作为催化剂、颜料、涂料等 有的还作为药物,口服、过量吸入其粉尘及皮肤涂布时均可引起中毒。此外,雷汞用于制造雷管等。3、汞污染来源环境本底含有一定浓度值,这对判断环境污染程度 很有意义。但它极少构成污染, 除了生态程度很有意义,除了生态环境改变引起迁移外,汞的污染主要是人 的污染所致。汞污染主要来自使用和产汞或汞的化合物的工厂排出的含汞废水、废气和废渣。氯碱工业、塑料工业、电子工业、混汞炼金和雷汞生产排放的废水是水体中汞的主要污染来源 施用含汞农药和含汞污泥肥料是土壤中汞污染的主要来源 含汞金属的冶炼废气是大气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此外,煤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也会排出含汞废气和颗粒态汞尘,这是很大的污染来源,这些来源随风飘移,不断落入大地,再经降雨径流,最终转移到水体。有关金属汞的生产很多,例如汞矿的开采与汞的冶炼,尤其是土法火式炼汞,空气、土壤、水质都有污染 制造、校验和维修汞温度计、血压计。流量仪、液面计、控制仪、气压表、汞整流器等,尤其用热汞法生产危害更大 制造荧光灯、紫外光灯、电影放映灯、X线球管等 化学工业中作为生产汞化合物的原料,或作为催化剂如食盐电解用汞阴极制造氯气、烧碱等 以汞齐方式提取金银等贵金属以及镀金、馏金等 口腔科以银汞齐填补龋 齿 钚反应堆的冷却剂等。4、汞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态各种各样。归结起来,主要分 为三大类:金属汞、无机化合态汞和有机化合态汞。4.1金属汞土壤中常常存在一部分元素汞,往往只占土壤总汞 的1%以下, 但是它对生物体是高度有效的。它不仅能被叶片吸收,植物根系也能直接吸收并且利用这种形态 的汞。可见,在正常的土壤和范围内,汞能以零价状态存在并且对植物高度有效性是土壤中汞的重要特点。4.2无机化合态汞土壤中存在的无机化合态汞有HgS、HgCl2、 HgCl42- 、HgCO3、HgHCO3-、HgNO3+、HgSO4、HgO、HgHPO4等, 它们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各有差异。在各种无机化合态汞中,并不是所有赋存形态对生物体都是 有效的。HgCl2和HgCl42-是植物容易吸收利用的两种汞化合物,而HgS则是一种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无机化合物。4.3有机化合态汞包括CH3HgS- 、CH3HgCN、CH3HgSO3-、 CH3Hg2S、CH3HgNH3+和腐殖质结合汞等,其中以腐殖质结合汞最为主要。一般来说,土壤中有机质结合态 汞通常约占总汞的2%。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有机化合态汞中,以甲基汞形式存在于土壤中的汞生物有效性较高,毒性也大,容易被植物吸收并且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对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而腐殖质结合汞的生物有效性较低,不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毒性也低。5、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5.1汞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汞的化合物(除Hg(NO3)2外)溶解度很小,这种性质直接影响它在环境中的赋存形态和迁移性及其迁移 转化规律。汞的天然来源为含汞原矿。在风化作用下,汞以固体微粒等形态进入环境中。进入土壤中的汞可以被植物吸收,也可以挥发进入大气,还可以被降水冲进入地面水和地下水中。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的汞随风飘散又可沉降到地面或水体中。水体中的汞主要存在于沉积物中,且水中汞主要被悬浮物吸附,影响吸附的主要环境因素是pH值及颗粒物含量。在河流底质中,汞主要是与有机质的迁移转化相联系,悬浮态汞是汞迁移的主要形式。底泥中的汞可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甲基汞(MeHg+ ) 。甲基汞可溶于水,因此又从底泥回到水中。环境中汞在大气、土壤、水之间就是这样不断迁移和转化的。5.2汞在陆生食物链中的迁移积累土壤汞的污染主要出现在耕作层,而耕作层又是植物根系密集分布的地方,在同级别的污染区域中,园林土壤的含汞量显著高于农业土壤。园林土壤的平均含汞量约为农业土壤的6倍。这是因为农业生态系统为全开放系统,植物对土壤的归还率很低,而园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归还率高,使土壤中有机质得以积累,相应对汞的富集作用也加强,在汞污染严重地区,可以通过园林植物将污染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植物对汞的富集能力不同。汞富集能力,依次为常绿阔叶树常绿针叶树灌木落叶阔叶树草本植物蔬菜。富集顺序表现了各类植物在空中暴露面积的大小和生长时期长短的积累效应。显然,园林植物的吸汞量比蔬菜高,因此,不适宜在点源附近种植蔬菜或农作物。尽管蔬菜生长季节短暂,但其可食部分的含汞量仍然超过食品卫生标准7倍多,对人畜健康将会产生 严重的危害。6、汞污染的危害20世纪50年代初, 日本九州水俣镇不断发现一些怪病人,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大喊大叫而死,同时,有些猫、狗发疯。这种中枢神经性疾患的公害病称“水俣病”。经多年研究发现,水俣镇上的一些化工厂将大量含汞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俣弯的水域中,致使水体被汞污染。无机氯化汞经过微生物作用逐渐转化为有机汞,并在鱼等水生物体中浓集。当地居民吃了受汞污染的鲜鱼和贝类等产品,汞随食物入人体,最终导致“水俣病”的产生。6.1汞对人体的危害微量的汞在人体内不致引起危害,可经尿、粪和汗液等途径排除体外,如数量过多,即可损害人体健康。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肾脏,此外对呼吸系统、皮肤、血液及眼睛也有一定影响。汞在人和生物体中多积蓄于肾、肝、脑中。烷基汞比可 溶性无机汞化合物毒性大10100倍,主要毒害神经系统,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经研究,人的病状与甲基汞积蓄量关系为:使人知觉异常(25mg)、步行障碍(55mg)、发音障碍(90mg)、死亡(200mg以上) 。根据动物实验,汞还具有致癌性。6.2汞的神经毒性汞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即使是低水平暴露也会损害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和行为障碍,能引起感觉异常、共济失调、智能发育迟缓、语言和听觉障碍等临床症状。6.3汞对植物的危害汞作为植物的有害元素,影响到种子的发芽和植物 的形态建成。汞含量较低时,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甚微,但超过一定浓度,植物的生长就会完全被抑制。汞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有抑制光合作用、根系生长 和养分吸收、酶的活性、根瘤菌的固氮作用等。6.4汞对动物的危害汞在鸟类体内的分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主要蓄积 于肝脏和肾脏。卵中的Hg含量超过1. 5~18mg/kg就足以导致卵重下降、 畸形、孵化率降低、生长率以及雏鸟成活率的降低。环颈雉肝脏中的汞达到3~13mg/kg时孵化率显著降低。甲基汞还会导致绿头鸭的雏鸟警戒反应减少。7、防治措施7.1工业汞污染的防治方法汞在工业上应用广泛, 造成污染较严重。因此,必须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首先从工艺改革入手,采取替代物质,减少汞的使用量,从源头控制汞污染的产生。其次,淘汰落后工艺,此外,由于汞比重 大,有流动性,在作用金属汞时,应尽量减少流散,万一 不慎将汞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在凡有可能遗留汞的地方都复盖上硫磺粉,使汞生成难溶的HgS。储藏汞必须密封,防止汞的挥发引起汞蒸气中毒。对于产生含汞废水的有色冶炼厂和化工厂,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车间排放口达标排放。从废水中去除无机汞的方法有:硫化物沉淀法、化学聚法、活性炭吸附法、金属还原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应视其工艺不同、排放浓度大小和废水酸碱性选用相应的经济技术可行的方法。7.2土壤汞污染的防治方法土壤汞污染治理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改变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由活化态转化为稳定态,其二是从土壤中去除汞以使土壤中的汞的浓度接近或达到土壤汞背景值浓度水平。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物 理、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法。7.2.1物理及物理化学的方法一般的做法有:热处理技术,动电修复技术,淋滤法和洗土法,施用调控剂等,但以往采用的这些方法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就是这些方法一般投资昂贵,使用设备复杂,不太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7.2.2生物修复(1 )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是一种很有效且廉价处理污染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展了大规模的试验,并证明有效。(2)微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对某些重金属的吸收、沉积、氧化和还原等作用,减少植物摄取。从而降低重金属的毒性。7.3政府汞污染的治理对策(1 )能源结构。我国城市的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燃煤汞污染是我国城市汞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调整能源结构,引进和发展清洁能源,将目前以原煤为主的污染型能源结构逐步转变为以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为主的清洁型能源结构,减少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占的比例,是减少汞排放量的主要措施。(2)提高能源效率。目前能源消费环节浪费仍然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燃煤锅炉热效率较低、建筑采暖热能浪费严重等。因此,加强高新技术在能源供应和消费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进一步减少汞的排放量。(3 )增加用煤洗选比例,降低燃煤中的汞含量。结合煤炭清洁燃烧工艺,开发燃煤脱汞技术。(4 )实行垃圾分类和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如果生活垃圾能分类收集、分别处理,对其中的含汞电池、荧光灯、体温计等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的防护措施。(5)制定完善的汞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全面的汞环境标准,包括排放标准和各种环境质量标准。(6 )加强汞污染危害的宣传教育和减少汞污染的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8、结语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不同于其它类型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转等特点。重金属可直接对环境中的大气、水和土壤造成污染,在土壤→植物→动物→人体之间的食物链中,不仅鸟类作为高级消费者会受到威胁,人类也会深受其害。防治重金属污染,应当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环保意识,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源 要坚决杜绝工业“三废”的直接排放,规划城市垃圾的堆放,严格控制含有重金属的化肥、农药的使用。我国汞污染研究还滞后于国际环境形势发展需要。今后除了要加强基础研究工作,还要对重要汞污染地区污染状况、机制、环境效应开展研究,以全面掌握我国汞污染的来源、汞污染源分布以及环境汞污染现状,安排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对重点地区优先实施汞污染治理。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汞污染地区得到有效治理。华唯计量专注XRF行业30年,致力于为用户解决重金属检测全面应用问题,除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外,更可针对用户行业特点及技术疑难开发专项产品。主营产品有RoHS检测仪、镀层测厚仪、合金分析仪、粮食重金属检测仪、大气重金属在线分析仪等。
  • 复旦大学研究认为PM0.5对人体危害更大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首次指认大气污染&ldquo 对人类致癌&rdquo ,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而一项新的研究发现,PM0.5对健康危害甚于PM2.5,粒径在0.25-0.50微米范围内的颗粒物数量浓度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尤其是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最为明显,且粒径越小,对健康危害越大。此外,还有研究发现,通过滤嘴出来的主流烟气中间颗粒物,直径全部都小于0.5微米。专家特别强调,吸烟对中国老百姓的危害毫无疑问比PM2.5要厉害得多。   华东地区最近查到了一名年仅8岁的肺癌患者,江苏省肿瘤医院医生冯冬杰表示,这名8岁女童患肺癌的原因是家住在马路边,由于长期吸入公路粉尘,才导致癌症的发生。而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0月17日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ldquo 对人类致癌&rdquo ,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   大气污染致癌已致全球22.3万人成为受害者   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大气污染。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数据,全球2010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22.3万人因大气污染患癌。 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报告中说,有充足证据显示,暴露于户外空气污染中会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风险会相应增加。报告指出,大气污染在致癌方面的危险度已与烟草、紫外线和石棉等致癌物处于同一等级。   而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呈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雾霾天气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提高了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世卫专家指出,量化到每个人,大气污染致癌几率虽不高,但危害在于几乎难以完全避免这种可能。   PM0.5对健康危害更大,卷烟烟气颗粒物大多都是PM0.5   目前公众关注的雾霾主要是由大气中直径为2.5微米以下的微小烟尘、粉尘及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物等颗粒物以及水滴叠加形成的。PM2.5会沉积在肺部引起炎症,从而引起一些恶性病变。而一项新的研究发现,PM0.5对健康危害甚于PM2.5,也就是说颗粒物粒径越小,越有可能吸附更多有害物质进入人体。   复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阚海东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的一项研究发现,粒径在0.25-0.50微米范围内的颗粒物数量浓度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尤其是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最为明显,且粒径越小,对健康危害越大。   该课题组在我国某城市测量了0.25~10微米(即PM0.25&mdash PM10)范围内的23组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数量浓度,分析和比较了它们与居民健康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粒径小于0.5微米的大气颗粒物(PM0.5)与居民健康危害关系最为显著。而PM2.5中粒径大于0.5微米的颗粒物数量浓度与居民健康风险则没有显著关联。   阚海东说,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下呼吸道的沉积就像是做&ldquo 折返跑&rdquo ,粒径较大的颗粒物&ldquo 跑起来&rdquo 相对困难,所以一般都在上呼吸道通过撞击沉积下来。而PM0.5就像是呼吸管道里灵活的&ldquo 老鼠&rdquo ,可以沿着气流一直扩散到肺泡。研究结果还发现,PM0.5进入肺泡之后,有可能越过人体的血气屏障,进入心血管系统引起疾病,甚至还可能干扰人体神经系统的平衡。阚海东说,PM0.5在PM2.5中的质量占比不高,但数量浓度比却接近90%。   台湾也曾有对PM10、PM2.5、PM1.0各种污染物的分析,发现粒径小的污染物中,苯并芘所占比例更多,这类物质更多是以气体方式存在,很容易吸附在粒径小的颗粒物上。而这些物质的来源,和PM2.5一样,主要是燃煤排烟以及汽车尾气等。   此外,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杨新曾做过抽烟的主流烟气颗粒物的粒径分析,发现通过滤嘴出来的主流烟气中间颗粒物,直径全部是小于0.5微米。专家特别强调,烟对中国老百姓的危害毫无疑问比PM2.5要厉害得多。   首都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实验室完成的二手烟雾检测实验发现,在35平方米的室内密闭环境中,在距离吸烟者3米的情况下,第二名吸烟者点燃卷烟时,PM2.5的数值将从第一支烟点燃后的400快速上升到800~1200,到第三名吸烟者加入时,该污染值会上升到2000及以上。因此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场所,长期暴露于二手烟雾中,会使不吸烟者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5%~30%。   &ldquo 洗肺菜&rdquo 、&ldquo 洗肺旅游&rdquo 只是心理安慰,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关键   为防范雾霾,许多人绞尽脑汁,继服用鱼油,多吃毛血旺之后,近一段时间以来,北方一些城市有商家推出&ldquo 洗肺菜&rdquo 、&ldquo 洗肺旅游&rdquo ,号称通过吃抗氧化食物、蔬果等,有助于排出吸入体内的颗粒物 通过去负氧离子高的山林呼吸新鲜空气,把肺&ldquo 洗洗干净&rdquo 。专家表示,&ldquo 洗肺菜&rdquo 、&ldquo 洗肺旅游&rdquo 并无科学依据,只能当做心理安慰剂。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学教授表示,颗粒物进入肺部后,只有通过加速纤毛运动帮助颗粒通过痰液排出体外,但这需要吃药。是药三分毒,一般人无缘无故吃药反而会造成副作用。   那旅游能减轻雾霾伤害吗?专家指出,对于一些呼吸道疾病患者,在环境好的地方长期生活可以减缓疾病的发展程度。比如尘肺是人长期处于特殊环境下造成肺纤维化,换个环境生活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去空气好的环境疗养,对呼吸道病人的康复有辅助作用,但不能取代治疗效果。都市人利用长假或一周时间去&ldquo 洗肺&rdquo 基本没什么作用,要在当地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才会见效。&ldquo 旅游让人心情舒畅,对疾病改善有作用。但如果长假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行程紧张,玩累了更容易造成气管炎、慢支发作。&rdquo 专家提醒。   阚海东教授还给出了大气污染时个体的健康防护方法。比如出门入室后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专家指出,要防范污染,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尽量减少污染严重时暴露在室外,空气不好时减少出门。   首都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实验室主任崔小波表示,室外大气的污染受气候影响,有些我们无能为力,只能采取尽量不外出活动等办法。但室内二手烟造成的污染则完全是身边的人造成的,不吸烟者可以理直气壮地去阻止他人吸烟。   有专家建议,按照中医的理论,人应该去适应环境,不可能让环境因人改变。因此与其去&ldquo 避霾&rdquo ,还不如提高自身&ldquo 正气&rdquo ,也就是用科学的保健方法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应对雾霾的根本之道。
  • 长江野生鱼含有害激素?专家:不足危害健康
    日前,某国际组织发布《“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报告称,在长江上、中、下游三城市重庆、武汉、南京及马鞍山河段的野生鱼类体内,抽检发现了环境激素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和生殖系统问题。   中科院水生所、武汉大学、华科等权威研究机构专家8月30日作出正面回应: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情况,但其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1、免疫学专家: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健康   该份报告显示:武汉的鲤鱼样本所含的壬基酚(NP)含量最高(85.0微克/千克)。到底多少激素含量对人体是有害的呢?8月30日下午,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免疫学专家谭锦泉教授说,“85.0微克/千克的含量,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危害,但长江水域鱼类体内发现‘环境激素’总不是好事,这证明长江水质状况确实在恶化。这个报告是提醒人们对水域污染保持足够重视。但声称对人体毒害巨大,有哗众取宠之嫌。”   2、湖北省环境监测网络: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为“优”   今年7月,湖北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长江和汉江及其主要支流39个断面等作了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根据pH值、石油类、挥发酚、汞、铅、等10个项目,对河流水质作了检测。   湖北省环境监测网络最新发布的质量报告显示,湖北境内长江干流和汉江干流的水质为“优”、长江支流水质为“良好”、汉江支流水质为“轻度污染”。   3、中科院水生所:饲料、催熟剂疑为激素来源   “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情况。”8月30日,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陈炜说,鱼类激素含量检测,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部门。他对这份报告并不惊奇,此前,中科院水生所曾到东湖检测野生鱼情况,“当时也检测出东湖里的鱼有激素含量。”   他分析,鱼类之所以含激素,一是因为部分鱼饲料含激素,另外也由于一些农作物使用激素催熟,激素随地表水流进湖泊、江河。   “按照一般水体标准,每升水含4000微克激素属正常范围,但鱼体的激素含量没有标准。”他解释说,因为鱼类吃了重金属后,因为代谢慢,会在体内慢慢累积。不过,研究员陈炜指出,这份报告取样仅代表一个样本,长江流域水域情况不一样,这份报告并不代表武汉所有江面鱼类含有激素。   4、湖北省水产局:武汉野生鱼仅占水产市场5%   湖北省水产局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去年全年,武汉市长江流域的鱼产量约为330万吨,且年年都在增长。   湖北省农业局水产部门介绍,每年武汉水产市场上的鱼,仅有约5%来自捕捞,其余绝大部分都来自人工养殖,包括鱼池、内湖养殖,也包括长江流域的养殖。   武汉市餐饮协会秘书长涂水前说,武汉餐饮行业都用养殖鱼,基本没有野生鱼,而且现在是禁渔期,野生鱼不会流入市场。此外,华南市场、白沙洲市场相关负责人也介绍,市场内的鱼全是养殖,说“野生鱼”的都是假的。   5、报告发布者:只想引起决策部门重视   8月30日,记者带着各界的质疑采访了报告发布者武毅秀。他表示,报告中未说明吃了含有环境激素的鱼类会对人体有立竿见影的危害。报告的依据是,国际上已确认壬基酚、辛基酚及全氟辛烷磺酸对人体有害。至于具体含量多少对人体有害,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有害物质量的不断积累势必会导致质变,只是早晚的问题。
  • 吸烟危害到底多大?实验室求证:烟霾胜于雾霾?
    禁烟范围扩大至&ldquo 吸烟室&rdquo &ldquo 吸烟区&rdquo   今年6月1号起,新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将正式生效。这次控烟条例主要的焦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ldquo 带顶&rdquo 的场所均不让吸烟,像电梯、走廊、楼梯间、卫生间等都在禁烟范围之内。在新规定之下,以前设立的&ldquo 吸烟室&rdquo 和&ldquo 吸烟区&rdquo 也将被禁止,成为历史。   不仅如此,此次即将实施的《条例》中还明确了处罚规定。如果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处以50-200元罚款 场所经营者、管理者违反相关规定,将被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此外,违规设立吸烟区的最高可以罚款3万元。   街头调查:支持&ldquo 最严禁烟令&rdquo 担忧实施难度大   那么对于这项即将实施的控烟新措施,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我们的记者在北京街头展开了一场微调查。   实验室求证:烟霾胜于雾霾?   这次禁烟令的最大一个改动,就是在室内全面禁烟。那么室内吸烟危害到底有多大呢?最近有一种说法,就是室内吸烟产生的空气污染要比雾霾天更严重,您相信吗?为此我们的记者也是找到了专业机构展开实验求证。   记者来到清华大学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在一个四十平米左右的会议室模拟有人抽烟的会议场景。   实验前,室内的PM2.5浓度是每立方米0.22毫克。随后测试人员开始吸烟,10分钟后平均PM2.5浓度达到200多,为点烟前的十倍。   同时,记者回调测试过程数据时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PM2.5的数值可以达到300-400,部分图表显示,数值甚至曾高达1.85,也就是PM2.5浓度达到1800以上,比通常我们认为的重污染天气还要高数倍。而这仅仅是在设置了一名抽烟者抽一根烟的实验条件下测到的数值。   实验室求证:吸烟有害物质可致癌?   这些吸烟中的有害物质就这样以烟霾的形式进入我们人体,那么对吸烟伤害健康的方式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之一就是吸烟致癌,对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也是经过长期试验,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请一位测试人员吸烟后,将烟吐在一张干净的湿纸巾上。即使是吸食这样有长过滤嘴的烟,仅仅吐了三口烟,湿纸巾上就留下了明显的暗黄色的污渍,这些物质不是被吸烟者吸入体内,就是呼出到空气中,形成我们之前实验中所说的&ldquo 烟霾&rdquo 。科学研究表明,烟草燃烧能形成的化合物高达5000多种,其中70余种是具有致癌作用的。那么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就能引发癌症么?   周光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吸烟引起癌症的机理研究,过去的几年中,他一直在寻找吸烟与癌症的关系。   周光飚领导的研究团队就在这样一个专业实验室,利用动物实验展开了对吸烟致癌原因的研究。   试验中选择了比较容易模拟肺癌形成机理的特殊小黑鼠,工作人员选取部分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小黑鼠进行了喂食。一段时间后,对比被喂食的的小黑鼠和健康鼠的肺部CT结果可以看到,小黑鼠的肺部产生癌症组织。   内窥镜告诉您一个真实的&ldquo 烟肺&rdquo   在刚刚的小实验当中,我们看到吸烟者吐出的烟让纸巾变脏。同样的道理,长期吸烟,肺部会变得很脏,那么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通过医生的内窥镜来告诉您一个真实地&ldquo 烟肺&rdquo 。在这里要提醒您一下,接下来的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   这组内窥镜下的肺部影像,是韩国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候纪录下来的。由于长期吸烟,肺部会有很多黑色的斑点。而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肺部的颜色,就可以马上判断出患者的烟龄。   通过高清摄像头,医生给出了不吸烟者、15年烟龄、30年烟龄的患者肺部对比图像。其中,非吸烟者的肺呈现鲜明的淡粉红色,看上去充满生气。 不吸烟者肺部   在15年烟龄患者的肺部影像图中,由于焦油等致癌物质长期沉积,肺部布满了大块黑色斑点。  15年烟龄患者的肺部   而30年烟龄患者的肺部影像图则更触目惊心,整个肺部就像被泼上了黑色的墨汁,就连内部组织也布满了致癌物质。医生表示,尽管患者目前还没有发病症状,可事实上他已经患上了肺癌。 30年烟龄患者的肺部   &ldquo 禁烟令&rdquo :为禁烟 更为健康   正如医生所说,肺部一旦因吸烟而受到损伤,便很难恢复原状。所以,要想保证肺部健康的唯一办法,就是戒烟。而禁烟令的实施,不仅为控烟,也为了大家的健康。   张建枢,北京控制吸烟协会会长,此次&ldquo 最严禁烟令&rdquo 的起草者之一,他表示,此次禁烟条例多项禁烟措施的升级,首要目的仍然是进一步保障非吸烟者的健康权益。   北京控制吸烟协会会长 张建枢:我们北京市调查结果显示,有400万烟民,吸烟率是22.8%,过去可能考虑到吸烟人的方便,有些地方给他留个吸烟室,但事实证明由于空调空气流动,它解决不了问题,还是会进入到整个大循环,给人造成伤害,而且妇女、儿童对吸二手烟的危害有很多数据都证明,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危害的。   因此,除了对公共的室内场所进行全面禁烟外,此次出台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所划定的禁烟范围,甚至包括一些室外的区域,尤其对于妇幼保健院等一些特殊的场所。这些更加严格的控烟措施,也是经过了多次调研和考量。   张建枢表示,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吸烟给健康带来的危害逐步深入,严格的控烟工作也得到了很多吸烟者的支持。   北京控制吸烟协会会长 张建枢:我们是一部倡导法,更主要是劝阻,处罚不是目的,我们就是要让大家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家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 卫生部官员:低危害烟草研究不应参评国家科技奖
    卫生部今日举行例行发布会。卫生部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司副司长傅卫就30多位院士联名抵制烟草技术参评科技奖指出,任何有关“低危害”烟草制品的研究,都不能降低或者减少烟草对人体带来的健康危害。所谓的“低危害”烟草制品研究的项目,不应该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选。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树立称,对于控烟问题,卫生部的态度是一贯明确的。2011年卫生部出台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今年两会期间,陈竺部长和黄洁夫副部长多次回答了记者提问,表明要避免烟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吸烟,而不是用其他方法降低危害。   卫生部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司副司长傅卫提出,关于控烟问题卫生部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国家从2003年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公约》从2006年1月正式生效。签署《公约》表明了我国政府在国际上已经郑重承诺,将切实履行《公约》要求。《公约》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减少烟草的使用和消费,避免接触烟草烟雾,保护公众的健康。这是公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   他说,任何促进烟草制品的使用和消费的行为跟《公约》的精神是不一致的。国内外众多科学研究证明,烟草使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任何有关“低危害”烟草制品的研究,都不能降低或者减少烟草对人体带来的健康危害。同时,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开展和应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一些科学技术研究。因此,我们认为所谓的“低危害”烟草制品研究的项目,不应该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选。这个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姜垣也指出,与国际上控烟相同,烟草发现时,就是焦油对人体很有害,焦油可以导致肺癌,当时70、80年代国际上很多烟草采取降焦解害措施,比如美国生产了一种薄荷烟,但是无论是降焦解害的烟还是薄荷烟实际上的危害都不低,可能只是焦油含量的降低。烟草里面有7000种物质,至少包括了69种致癌物,200多种有害物。虽然降低焦油,但是其他的物质没有降低。还有一点是代偿机制,尼古丁降低了、焦油降低了,但是吸的烟更多了,包括中国试验也证实了,吸低焦油烟的人,身体里的生物标记物,包括尿里面的癌质变物的水平跟吸高焦油是一样的。而且最重要的一条,是吸低焦油烟的这些人以为找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更不容易戒烟了。戒烟实际上很难,要自己下决心,所以这是一种误导。   她强调,框架公约明确要求缔约国在烟盒的包装上不能出现焦油的含量,包括今年澳大利亚的烟草公司生产的烟盒是墨绿颜色的,我们现在解释为“全面警示烟草危害”。中式卷烟加入了一些中草药或者其它东西来降低危害,实际上是误导,美国的薄荷烟已经完全证实了危害根本不能降低。国家科技奖应该鼓励保护老百姓的健康,不应该鼓励类似“低危害”烟草制品的研究。
  • 蓝绿藻的危害、监测手段及应对措施
    泽铭科技当夏季逐渐步入日常生活的主旋律时,在自然河流/湖泊等地游泳也成为了市民们防暑降温、健身娱乐的重要一环。而水质问题,也和游泳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在河流、湖泊等地域频发的蓝绿藻问题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删)泽铭科技1什么是蓝绿藻?蓝绿藻,也称为蓝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生物之一,出现时间大约在35至33亿年前。蓝绿藻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细胞核,而是含有核物质,这些物质虽然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它们含有叶绿素a和藻胆素等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不包含叶绿素b。蓝绿藻的细胞壁由多糖、蛋白质和脂质组成,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包括高温、冰冻、缺氧、干涸、高盐度和强辐射等极端条件。Clean The Environment With Technology泽铭科技2蓝绿藻的实际作用蓝绿藻的种类繁多,已知有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大多数(约75%)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或温泉中。某些蓝绿藻还能与其他生物共生,如菌、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甚至能够穿入钙质岩石或土壤深层中。蓝绿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助于维持水体的氧气平衡。此外,某些蓝绿藻能够固定大气中的氮,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在食品工业中,一些蓝绿藻如发菜和螺旋藻等被用作食用资源。然而,当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剩时,蓝绿藻可能也会大量繁殖,对水源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对蓝绿藻的双重性有清晰的认识,既要充分利用其有益的一面,也要积极防范其潜在的危害。Clean The Environment With Technology3蓝绿藻的危害1、水华现象:蓝绿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高营养盐浓度)会迅速繁殖,形成可见的水华。这些水华不仅影响水体的景观价值,还可能导致水体缺氧,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窒息死亡。 2、毒素产生:某些蓝绿藻种类能够产生毒素,如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和神经毒素(如BMAA)。这些毒素可以通过饮用水或食物链进入人体,对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甚至有致癌风险。 3、水质恶化:蓝绿藻的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同时它们的代谢产物也可能使水体发臭,影响水质和水的可用性。 4、生态系统破坏:蓝绿藻水华会改变水体的生态平衡,排挤其他有益的藻类和植物,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5、经济损失:蓝绿藻的爆发会影响渔业、旅游业和饮用水源,给当地经济带来重大损失。Clean The Environment With Technology4蓝绿藻的监测手段蓝绿藻在科学上的监测手段有许多种,这里列举一些常规的监测手法、原理及应用场景:1、显微镜观察法:通过采集水样,使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水样中的蓝绿藻细胞,可以获得关于细胞数量、形态和种类的直接信息。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效率较低。 2、光学密度测量法:利用蓝绿藻在不同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光密度变化来推算出水体中的蓝绿藻浓度。这种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3、分子生物学技术(DNA测量法):通过提取水体样品中的蓝绿藻DNA,利用PCR、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析和测量。这种方法适合高通量测量和研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但成本较高。4、流式细胞仪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水样中的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计数。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化和高通量检测,但设备昂贵,需要专业维护。 5、光学传感器监测法:利用光学传感器监测水体中叶绿素的含量,间接检测蓝绿藻的存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在线实时监测,通过光谱分析或压滤法测定叶绿素浓度,评估藻类生长状态。叶绿素是蓝绿藻的主要色素,其含量与藻类生物量密切相关。 6、水中营养盐测定:测试水样中的氮和磷浓度,了解蓝绿藻生长的潜在原因。氮和磷是蓝绿藻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其浓度过高可能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7、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传感器,通过测量水体反射光谱的变化,推断出水体中的蓝绿藻浓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水域的监测,但需要复杂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Clean The Environment With Technology5关于泽铭泽铭科技也有相关系列产品,可通过测定水中原位营养盐、氨氮、叶绿素等形式,以应用于应用于水源地、湖泊、水库、河流等水质在线自动监测。过去在太湖,阳澄湖等湖泊和海区得到大量地应用,为蓝绿藻预警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Clean The Environment With Technology赛莱默EXO2泽铭科技水质监测浮标泽铭科技HQ-FC 600浮船式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泽铭科技HQ-9000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泽铭科技泽铭科技泽铭科技帮助管理者建立实时监测网络,以便及时发现藻类生长趋势和水华爆发的风险,从而帮助水体管理者能有效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蓝绿藻对人类带来的危害,保护水资源和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参考资料:蓝绿藻的多样性和分布:出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世界海洋数据库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和调查报告。蓝绿藻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出处: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教科书、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报告以及食品工业领域的相关文献。蓝绿藻的潜在风险:出处:环境保护署(EP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关于水体富营养化和蓝绿藻毒素的研究报告,以及国际水生生物安全研讨会的会议论文。Clean The Environment With Technology
  • 漂白豆芽的检测与危害
    豆芽,也称芽苗菜,又名巧芽、豆芽菜、如意菜、掐菜、银芽、银针、银苗、芽心、大豆芽、清水豆芽,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称"活体蔬菜"。品种丰富,营养全面,是常见的蔬菜。由于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二氧化硫常被不法商贩用来作为豆芽等浅色食物的漂白剂,给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带来潜在危害。由于豆芽生产过程中,伴随着豆芽培育时间的增长, 不断淋洗豆芽,使得有害物质残留量相应减少,没有达到急性中毒的有效剂量,目前尚无直接致毒病例发生。但是长期食用违规生产的豆芽,潜在的慢性健康损害不容忽视。二氧化硫是*常见的硫氧化物。二氧化硫被人体吸入呼吸道后,因易溶于水,大部分滞留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一部分进而氧化为硫酸,使刺激作用增强。二氧化硫还可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性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对动物的慢性毒性试验显示,二氧化硫有全身性毒性作用,出现免疫反应受抑制的现象。故长期接触者可能会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加或感冒后不易痊愈,除由于二氧化硫的直接刺激作用外,尚可能与免疫反应受抑制有关。二氧化硫还具有促癌性:动物试验结果表明10mg/ m3 的二氧化硫可以加强苯并芘致癌作用,这种联合作用的结果,使癌症发病率高于单致癌因子的发病率。那么如何检测豆芽中的二氧化硫呢?以下是对应的几种检测方法:(1)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硫是一种经典的方法,即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由WEST提出。其主要原理如下:首先食品和药材等含有的二氧化硫经前处理把二氧化硫释放出来,然后用四氯汞钠吸收酸化,最后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在一定的波长下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测定用的试剂较多,操作较繁琐,但灵敏度高,并且分析数据可靠,已经成为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测定二氧化硫的标准方法。由于所用的四氯汞钠吸收剂是对环境污染严重,人们提出了许多非汞物质作吸收剂,如甲醛、乙醇胺、吗啉、三乙醇胺、瓜环等,都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深芬仪器CSY-SE8二氧化硫快速测定仪能够快速检测竹笋、蜜饯凉果、饼干、粉丝、白糖、淀粉、陈粮、米粉、烤鱼片、鱿鱼丝、蟹肉、鱼糜、鱼干、黄花菜、果脯、巧克力、葡萄酒、啤酒及麦芽饮料等中的二氧化硫含量。(2)化学发光法某些物质经过特定化学反应后会产生激发态物质,然后跃迁至低能态时会出现发光现象,化学发光法正是基于这种现象的一种分析方法。二氧化硫就具有这种性质,其发光反应机理是从中间体二氧化硫产生三线态二氧化硫能够出现发光现象。(3)碘量法碘量法是最早分析二氧化硫的技术之一,它是利用吸收液固定二氧化硫后,用碘标准溶液来滴定二氧化硫的含量。(4)物理判定法毒豆芽的相应物理特征都有哪些?芽身粗壮:自然培育的豆芽芽身挺直、稍细,芽脚不软、脆嫩、光泽白;而用激素、抗生素催生的豆芽,则芽身粗壮发水,色泽灰白。无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根须发育良好,无烂根、烂尖;毒豆芽一般根短、少根或无根。豆粒发蓝: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毒豆芽豆粒一般发蓝。断面出水:豆芽秆断面无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毒豆芽断面会有水分冒出。
  • 呕吐毒素的危害与检测
    呕吐毒素(vomitoxin),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化学名为3α, 7α, 15一三羟基草镰孢菌-9-烯-8-酮,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粉红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镰刀菌产生。另外,头孢菌属、漆班菌属、木霉属等的菌株都可产生该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共有150多种,是一类强有力免疫抑制剂,所引起典型症状是采食量降低,所以这类毒素又叫饲料拒食毒素。呕吐毒素是其中最重要一种毒素,主要来自镰刀菌属,尤其是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由于它可以引起猪的呕吐,故又名呕吐毒素。呕吐毒素被列为3类致癌物。它们具有很高的细胞毒素及免疫抑制性质,因此,对人类及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特别是对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影响。DON广泛存在于全球,主要污染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类作物,也污染粮食制品,当人摄入了被DON污染的食物后,会导致厌食、呕吐、腹泻、发烧、站立不稳、反应迟钝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损害造血系统造成死亡。由于中国传统饮食习惯中粮谷比例大大高于西方,使得呕吐毒素的危害更为突出。谷物及饲料中DON的含量有严格的限量标准。我国谷物中DON的限量标准为1.0 mg/kg。我国用于检测呕吐毒素的液相色谱法,常常会利用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免疫亲和柱,免疫亲和柱可选择性吸附样品液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从而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起到非常针对性的纯化作用。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抗体连接在柱体内,样品经过提取、过滤后,缓慢的通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酵免疫亲和层析柱,在免疫亲和柱内毒素与抗体结合,之后洗涤免疫亲和柱除去没有被结合的其他无关物质,再用甲醇洗脱,然后用于检测。过净化柱后可直接用于液相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检测,可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度,达到快速测定的目的。参考标准《GB 5009.11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测定》 ,月旭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免疫亲和柱完成符合标准要求。以面粉为样品,采用月旭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免疫亲和柱净化,然后进行检测。净化步骤回温:将免疫亲和柱从低温条件下取出后,恢复至室温,将柱内液体放出;上样:待净化液全部上样,弃去;淋洗:5mL磷酸盐缓冲液,5mL水,弃去,抽干柱子;洗脱:加入2mL甲醇洗脱,抽干柱子;浓缩:将洗脱液置于 50℃水浴中氮吹至干,用20%甲醇水定容至1mL,用0.22μm滤膜过滤,上机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月旭Ultimate® XB-C18 4.6×150mm,5μm;流动相:水:甲醇(80:20);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波长:218nm 。回收率结果如下图:图一:面粉样品空白图谱
  • 药材质量问题症结“分散” 危害甚于食品
    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中药材的流通、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医药届代表提及的重点。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就在海南省宣布“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是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之际,海南的“毒豇豆”事件爆发了。这次事件令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了“风暴眼”。   再联系到去年10月到今年1月份韩国和日本(两个我国中药材出口主要市场)陆续出台新的中药重金属农药残留标准,以这两个检测标准为依据对我国的中药材出口设置壁垒 2008年发生的800多吨含铅中药材在韩国口岸被销毁事件等,我们不得不反思,同样作为农业经济作物的原药材问题——“毒豇豆”事件离我们中药材行业还有多远?   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问题是否普遍存在?   从目前中药材生产流通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多项调查及科学研究反映的情况来看,现状不容乐观。   经济利益驱使,产区重产量轻质量   长期以来,药农(或种植基地)均有单纯追求亩产量的倾向。为此,很多种植户在药材生产中使用激素农药(如壮根灵等)来实现亩产量的增加。例如,麦冬单产本身只有300公斤左右,而使用壮根灵后,单产量可超过1000公斤 党参使用激素农药后,单产量也可增加一倍,且使用激素后生产出来的党参条大色亮,生长周期也大大缩短。类似情况还广泛存在于当归、黄芪等多个根茎类中药材生产过程中。因此,在评价体系误导的大环境下,道地、优质药材前景堪忧,生存空间屡屡被“劣币”所挤占。   农药污染现象严重   除了整体环境污染的外在因素外,人为的中药材农药污染现象也十分突出:(1)农药品种使用不当,如大量施用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该类农药在人体内会形成浓缩、累积及胚胎转移现象,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也较长 (2)滥用、误用农药问题突出,大多数中药材产于老、少、边、穷地区,生产零星分散,农民自行管理,自主经营,由于生产者缺乏有关的技术知识,滥用、误用农药问题严重。(3)采收时期不当,为了加快生产周期、赶行情,一些药材产区在施用农药后不久(农药的降解期未过,如一些内吸性农药)就开始采收。   分散式加工,药材质量稳定受影响   目前,我国中药材源头的采集加工仍以千家万户的分散式加工为主,采集时间、方法随意性很大。这种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在造成效率低下的同时,也造成了药材质量源头失控。如部分药材使用硫磺熏蒸或高温烘干,大大降低了药材的有效成分 落后的分拣、洁净过程以及不适的包装材料,也严重地影响药材质量的稳定性等。   对农村生活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农户可以将生活必需品的粮食放在囤子里防鼠防霉严加保管,而作为副产品的药材则找个角落随便一放,鸡拉狗刨司空见惯。等到有人收购时找个化肥袋子装一下就卖掉。如果行情不好,丢在院子里风刮日晒放两三年也是常事。而对于在具体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变质、污染,谁又有能力去监管?   运输及仓储质量隐忧大   原药材进入运输及仓储环节后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样严重。比较突出的有药货混装、仓储条件恶劣和多种药材混储等 其次是过期储存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存放十年以上的白芍、白芷仍可以在市场流通等。   流通环节过多,质量控制难上加难   药材行业经营门槛底、投入小,经营队伍较之上世纪末急剧扩大。但由于快捷信息流通形成的透明行情,以及企业与产地联系的不断加强,原来存在于多个流通环节中的药材利润被逐步压缩。为维持基本生存和微薄利润,原药材进入药材市场等流通环节后,各种不规范行为层出不穷,假冒伪劣愈演愈烈。部分药材经营户的利润基本就靠打水、掺杂使假、以次充优甚至坑蒙拐骗来实现。   这种现状并非政府部门不作为或者打击不力,而其根源在于中药材资源分布及参与者的广泛性。管理者在明处,被管理者在暗处且分散于各个角落和各个环节,行业难以统一管理和规范流通,从而给作奸犯科者以可乘之机。目前,市场上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熏磺、染色、打矾、非药用品代用等。特别是去年多种药材价格高涨时,这种违法现象更为猖獗,市场上几乎难以找到没被打过磺的当归、党参、金银花纯净货,甚至提取过的连翘、红花也再次进入市场销售。   中药材质量失控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质量失控牵连产业链   “先天不足,后天难补”,如同多米诺骨牌的坍塌,源头出了问题,后端花再大力气也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于事无补。如果内在品质出了问题则饮片切得再匀称、炮制再规范、包装再精细都无济于事 而采用提取物、中药材颗粒等手段期望达到终端质量控制是否符合中医药特点还有待商榷。毕竟中医药属于一个系统整体工程,外在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内在是以实际疗效作为评判标准。因此,中药行业应用科技手段时必须考虑到临床实际效果和民众的接受程度。原药材是整个中药产业链的最前端,目前也是问题最多的环节。因此科学研究中是否也应该投入一定资金和精力到广阔农田里关注一下源头问题?   药材质量失控危害甚于食品   首先是影响治疗,除了日常保健的补益药之外,更多中药是要用来治病救人,人命关天 二是被动接受,食品的变质变味,民众至少可以通过外观和经验来决定买不买或吃不吃,而药材的使用多数要靠医生的处方 三是辨别困难,外观看起来越漂亮的药材,可能内在质量越差,普通民众单凭肉眼难以判断 四是危害隐蔽,问题中药对人体的危害是潜在和逐步累积的,造成的损害也是长期和不可逆的,一旦爆发,其恶劣影响将有可能超过“毒奶粉”、“毒豇豆”。   源头失控致恶性循环   前面已提到源头失控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同时在这种危害影响下,整个产业链又将形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即:中药材质量失控→饮片及成药质量下降→中医基础破坏→中药消费市场萎缩→无法投入资金进行产业提升→质量失控加重,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最终将导致一个多方共输的局面。   所以,虽然中药产业是个充满希望的黄金产业,但如果在发展思路和流通体系上不彻底改变,这个黄金产业就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堕落。甚至有极端观点认为,中医最终将毁在中药身上。   问题根源在何处?   “毒豇豆”事件发生后,行业内外群情激愤,社会和新闻媒体纷纷本着亡羊补牢、规范行业的出发点来探究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提出应对措施。这些观点包括检测手段、农技推广、行业诚信甚至打破潜规则和利益链条等。与之不同的是,笔者认为农产品和中药材源头质量失控问题的根源主要出在以下两方面:   管理体系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提高,而相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特别是与基础产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必须与时俱进。现阶段大政府小社会、政府包办一切的管理架构已无法适应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于中药材行业,一方面“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的管理架构明显有悖于中医药文化“整体观”的精髓 另一方面即使有对应管理部门,但在行业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今天,单靠政府部门的力量也明显力不从心。往往是几个人要管几万甚至几十万行业参与者,而中药材生产流通源头涉及的参与者何止千万?就连作为国内中药材生产第一大省的四川,其拥有的药材病虫害防治科技人员尚不足3O人,何况其他省?所以在“毒豇豆”事件中一味指责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是有失偏颇的。   小农经济与现代产业的巨大落差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尖锐矛盾几乎成了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共性难题。分散的农户在信息、资金和市场把握能力方面往往是弱势群体。“王小二种庄稼,别人种啥咱种啥”,在缺乏有效组织和引导前提下,药农只能按照经验、小商小贩的需要和收购价格来决定种什么、如何种。至于说规范化种植、规范化加工、仓储和绿色无毒等大课题远不如壮根灵增加的那一倍产量更有吸引力。对中医药产业来说,中医药大厦上层建造得再辉煌,如果基础仍是靠着“6199”部队(指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和老人,也是目前多种原药材采集加工的主体)来支撑的话,无疑于“沙上建塔”。   其实所有问题的靶点最终可归结为两个字:“分散”!管理上的分散、生产加工中的分散、经营中的分散一直到仓储物流中的分散最终必然导致一盘散沙难以疏理。而要解决“分散”问题,单靠增加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或加大监管力度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建立上中下相结合的管理框架和产业体系 上层应针对中药材产业特点进行统筹管理,变环节控制为系统控制 基层应加快中药材生产和加工的集约化,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中间再辅以社会力量为主的第三方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检测、仓储物流和产销对接,引导农户与大市场对接。   资料链接   *据掌握的数据,中药材中约有30%重金属含量超过韩方的标准。另外,对韩国出口的中药材中80%为家种,一般都有农药残留。由于贸易商在贸易的过程中难于对中药材的上述残留实施有效的检测和监控,因而贸易风险加大。   *日本有关中药材重金属与农残等行业新标准早先由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于去年5月发布并于该年6月起在日本正式施行,并将原先人参等3个中药材的有关标准推广到14个品种。1月15日,日本厚生省通过日本驻华使馆向国家商务部就我方提出的中药农药残留标准制订质疑之事转交了一份正式回函。回函称,日本决定继续执行有关人参等5种中药材农残标准,同时计划对甘草、黄芪等15种中药材农药残留标准进行重新设定,并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项标准。
  • 高危害的镉超标“毒大米”如何实现快速检测?
    近日,一段公开销毁问题大米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据悉,4月21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销毁99.42吨问题大米。据镇雄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局在对米线的抽检中发现米线重金属超标情况,经过溯源,查到生产米线所用的一批大米重金属超标。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问题大米系厂家早前从湖南购入。同时也表示除该批次外,其余大米并无质量问题。 大米重金属超标现象仍存在镉元素仍是重点毒大米事件在当时引起一片哗然,随后多地加强大米监管力度,同时多方专家不断寻求解决镉超标办法。不过,大米镉超标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近年的食品抽检信息中仍有大米镉超标的通报,《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发现仅在一年内就有多地检出大米镉超标。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3月20日发布的食品不合格情况通告显示,海南春蕾南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黄花粘(大米),镉(以Cd计)检测值为0.38mg/k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2mg/kg,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市场监管局2019年12月公布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抽检结果显示,莲都区周建伟餐饮店所销售的大米镉含量达到0.43毫克/千克,根据相关标准,大米中镉的含量须小于0.2毫克/千克。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6月20号发布的《栖霞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南京市小学分校花港第一小学经营的大米(粳米),镉(以Cd计)检测值超标。镉慢性中毒—“痛痛病”元凶据专家介绍,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应用广泛,而大米中的镉主要来自环境污染。据悉,镉是一种能在人体和环境中长期蓄积的有毒重金属物质,通过食物进入人体是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如果长期大量摄入镉超标的大米,则表现为慢性镉中毒,主要危害是肾脏和骨骼,严重的可导致肾衰竭;对骨骼的影响则是骨软化和骨质疏松。数十年前震惊世界的日本“痛痛病”即是慢性镉中毒的典型事件,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骨痛等。如何选购大米担心大米镉超标,可以定期更换大米品牌。符合相关重金属标准的大米一般不会造成健康损害。通过食物摄入重金属而造成健康损害的情况,通常只有在长期摄入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选购大米时确保来源可靠再购买,并避免长期食用同一产地和品牌的大米。如何实现快速检测 听到这些“毒大米”的各种新闻报道,是不是非常震惊?是不是会看着碗中的米饭停下筷子?是不是因为担心镉大米会危害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而感到惊恐?是不是因为对不清楚如何检测分辨出镉大米而感到懊恼? 别担心,食安科技最新研发了一款重金属检测仪DY-6310,采用一次性接插式即用即抛型丝网印刷电极,无需维护打磨,性能稳定,操作简单、样品处理测试速度快,只需 20min即可显示、打印、上传检测结果,让你更快更简单就能检测出大米是否镉超标,让自己安心,让家人吃的开心。 同时它还可以辅助相关执法监管部门检测水、水产品和大米的铅、镉等重金属指标,大批量抽样排查检测,让含有重金属超标的食品无所遁形!
  • 硫化氢危害不容小觑,硫化氢检测仪至关重要
    硫化氢(H₂ S)是一种无色、剧毒且呈酸性的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气味。不过,当它的浓度极高时,反而会使嗅觉麻痹,导致人们无法察觉其存在。硫化氢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像火山喷气、天然气、温泉以及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还有含硫有机物的腐败分解等都会产生硫化氢。鉴于其高毒性和易燃性,硫化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硫化氢检测仪的使用变得至关重要。  一、硫化氢的危害  (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对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在低浓度接触时,会引发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当浓度升高时,全身作用会更为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而在极高浓度(>1000mg/m³ )的情况下,可在数秒内使人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导致闪电型死亡。  (二)对环境的污染  硫化氢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对植物和动物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三)对生产安全的威胁  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中,硫化氢的泄漏极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硫化氢检测仪的重要性  (一)实现实时监测  硫化氢检测仪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环境中硫化氢的浓度,一旦发现异常,会及时发出警报,避免人员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硫化氢环境中。  (二)预防中毒事故  通过及时检测和预警,能够有效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护。  (三)保障生产安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硫化氢检测仪的运用可以及时找出泄漏点,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有力地保障了生产安全。  (四)符合法规要求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关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限值的法规要求,而使用硫化氢检测仪正是满足这些法规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硫化氢的危害绝对不容小觑,而硫化氢检测仪作为预防和控制硫化氢危害的关键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可能产生硫化氢的场所,诸如化工、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以及下水道、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中,都应广泛配备和使用硫化氢检测仪,以切实确保人员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复制重新生成
  • 小颗大问题 PM2.5健康危害亟待开展基础研究
    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PM2.5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名词。尽管已经有大量证据表明空气污染将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但PM2.5影响健康的机制和程度等许多科学问题还尚未解决。   近日,包括大气化学、医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在内的各领域专家齐聚香山科学会议第441次学术讨论会,共商大气PM2.5细颗粒物健康效应的科学问题。   专家呼吁,在加快防治大气污染物的同时,还要对其健康效应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   没有一个城市不受影响   PM2.5是大气颗粒物的一种,其直径小于人类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也被称为“大气细颗粒物”。   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频繁出现灰霾天气,有人甚至描述为“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看不到蓝天”。   研究发现,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正是PM2.5。因此,PM2.5污染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话题。   此次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在调研中发现,全国各地受PM2.5污染相当严重,“没有一个城市没有受到PM2.5污染、不为此发愁”。   除了直观感受,监测数据也让人忧心忡忡。2010年6月,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研究人员唐克拉尔等人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卫星信息,采用计算机模型绘制了2001年到2006年间全球PM2.5分布图。分布图显示,我国华北、华东的颗粒物浓度全球最高。   2012年2月,我国修订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的日均和年均标准值。不过,由于缺乏我国PM2.5污染特征与健康危害关系的科学数据,新增标准值主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颁布指导值中最宽松的数值。与会专家认为,我国主要城市是否能在近期达到这一标准,还是未知数。   危害健康之谜未解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导致上千人过早死亡,使人们在历史上第一次意识到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严重性。   目前,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PM2.5污染与健康危害的关联。例如,1995年,哈佛大学和美国癌症学会的一项研究显示,排除天气、季节等其他因素后,美国六大城市居民肺癌死亡率随PM2.5浓度增加而上升。中国学者也发现,PM2.5与儿童呼吸系统和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   “但是,PM2.5污染究竟如何影响健康、从哪些方面影响、影响程度有多深,这些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会议执行主席、北京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教授朱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PM2.5包括直接排放进入大气的一次颗粒物和经过大气化学反应的二次污染物,包含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物等复杂成分。因此,朱彤认为,结合大气化学过程研究是揭示PM2.5健康效应的必要途径。他还指出:“目前的普遍认识是,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是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关键机制。”过渡态金属、醌类物质等大气细颗粒的关键组分进入呼吸系统后将诱发炎症,产生不良反应。   中国特色引关注   此次会议上,中国人对PM2.5污染的健康效应是否存在特异性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由于我国各区域工业和能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各地PM2.5不仅来源不尽相同,化学组分还存在季节性变化。   此外,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还指出了我国在大气污染物方面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一方面,我国大气污染物未来将更多来自于机动车尾气 另一方面,我国工业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具有独立于颗粒物健康危害的气态污染物。   对此,唐孝炎建议,应尽快建立我国居民的“时间—活动模式”,并以此开展我国居民受PM2.5影响的健康评估。   目前,我国大气细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正面临多种挑战,如系统环境观测数据的缺乏、已有数据的不确定性导致回溯性质研究难以开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当尽快建立我国大气PM2.5细颗粒物健康效应影响基础研究平台,并在大气化学、暴露科学、毒理学、临床医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工作。
  • 海洋微塑料危害不容忽视
    p   塑料的发明,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球塑料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5%。到2016年,全球塑料产量达3.35亿吨。我国是世界塑料生产和使用大国,且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十分巨大。 /p p   然而,塑料在使用后,一部分由于收集处理不及时而进入环境,发生破碎、降解,给地表水、土壤和海洋等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中,均在海洋中检测出微塑料。 /p p   海洋微塑料究竟是什么?其危害何在?该如何防范、治理? /p p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菊英长期从事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方面研究。她介绍,学术界和管理者普遍认同,微塑料是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在各种海洋介质中均有存在,包括生物体。 /p p   据自然资源部报道,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去年从大洋深处带回了海洋生物样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体内,竟检出了微塑料。今年初,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承君等人在南极鲍威尔海盆开展科学考察。他们通过船载泵取得500升表层海水样本,用显微镜观察时,也发现有小于0.3毫米的微塑料。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海域发现微塑料。 /p p   根据全球科研人员的实地调查发现,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海洋微塑料无处不在。 /p p   “不管是水体还是沉积物,从海表到海底,以及海洋沉积物中,都发现微塑料的存在。”王菊英表示,2017年他们实验室开展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约76%的鱼类肠道、消化道都检出有微塑料。 /p p   不过王菊英指出,微塑料是一个新型环境问题,当前研究仍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包括监测方法的标准化。目前,微塑料分析方法尚不统一,不同研究之间的可比性并不强。对此,学术界正在努力推出相应的标准化分析方法。目前,在大部分微塑料对生物体影响的实验室研究中,其浓度都高于实际环境浓度。而从非常高的实验室加标浓度外推实际的生物效应,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p p   与大型塑料一样,海洋微塑料对地球生态环境也有负面影响。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通过食用海产品可以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王菊英认为,关于微塑料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目前仍在研究中,但其潜在影响不容小视。因为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颗粒,还能继续分解为更细的颗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格外关注。 /p p   “它们本身含有增塑剂,并能从环境中吸附有毒有害物质。当被海鸟、鱼类、底栖动物等海洋生物摄食后,会损害海洋生物的消化道,或刺激其胃肠组织产生饱胀感而停止进食 其所携带的有毒有害物质也会对海洋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王菊英介绍。 /p p   微塑料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2016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将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问题等同于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相关国家和环境组织还出台了行动措施和法规。 /p p   中国是最早颁布限塑令的国家之一——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此外,国内相关海洋环保法律法规、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也要求加强塑料陆源入海污染防控,严控塑料垃圾入海。 /p p   王菊英表示,国内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方案有效减少了陆源和海源垃圾输入,固废特别是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也从源头上防止陆源垃圾入海。 /p p   就塑料回收利用率排名而言,欧盟30%,位居第一 中国25%,位居第二。而世界平均回收利用率是9%。“因此,中国在固废回收利用的相关措施上还是较为有力的。”王菊英说。 /p p   近期实施发布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地膜回收要求,旨在进一步从源头上防止陆源塑料垃圾入海的输入。科技部则启动了重点研发专项,专门针对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防治技术开展研究。相关部门也从2007年起实施业务化海洋垃圾监测,并于2016年开始监测海洋微塑料。此外,我国还积极提升公众意识,转变公众消费方式,降低一次性消费制品使用率。 /p p   王菊英表示,今后将从研究方案、加强监测、科学评估、社会参与、宣传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6方面开展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 并应加强海洋垃圾监测,掌握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分布规律,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更加科学地评估海洋垃圾的环境影响,特别是微塑料对海洋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另外,还要加大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的支持力度,加强塑料垃圾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推动公众参与,转变消费方式 参与应对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的国际进程,积极推进全球海洋垃圾治理。”王菊英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ea627375-85ce-4938-91db-0ff6719e1d10.jpg" title=" 绿· 仪社.jpg" alt=" 绿· 仪社.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扫二维码加“绿· 仪社”为好友 了解更多对科学仪器市场的分析评论! /span /p
  • ECHA就两种化学物质展开公众咨询
    2013年6月29日消息,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邀请有关方就羟甲基戊基环己烯缩醛(hydroxyisohexyl 3-cyclohexene carboxaldehyde)和农药乙嘧酚磺酸酯(bupirimate)的统一分类和标签(harmonised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CLH)的提议提交意见。公众意见征询期为期45天,将于2013年8月16日截止。   羟甲基戊基环己烯缩醛是广泛用于各种消费品制造的一种混合物质,如清洁产品、洗涤剂、化妆品、香味产品和室内空气清新剂。提交该议案的成员国瑞典,建议将其分类为皮肤致敏性。   乙嘧酚磺酸酯是由法规(EC)No1107/2009批准的作为植物保护产品在市场上配售的一种农药。由荷兰提交的CLH卷宗中建议将其分类为致癌性、皮肤致敏性和水生环境危害性。   以上两种物质都没有归类于CLP法规附件六的第3部分。   CLH报告和填写意见的专用表格可以在ECHA网站上获得。收到的意见将在这45天的意见征询期内在ECHA网站上定期发布。   表1 拟议的统一分类和标签以及物质用途举例 物质名称 EC号 CAS号码 拟议的统一分类和标签 用途举例 羟甲基戊基环己烯缩醛(INCI); 新铃兰醛和3-(4-羟基-4-甲基戊基)-3-环己烯-1-甲醛的反应混合物[1]; 或新铃兰醛[2]; 或3-(4-羟基-4-甲基戊基)-3-环己烯-1-甲醛[3] - [1] 250-863-4 [2] 257-187-9 [3] - [1] 31906-04-4 [2] 51414-25-6 [3] 皮肤致敏性 SCL = 0.01% 用于各种消费产品,如清洁产品和洗涤剂、化妆品、香味产品和室内空气清新剂 乙嘧酚磺酸酯 255-391-2 41483-43-6 致癌性、皮肤致敏性、水生环境危害性、对水生环境有未知因素的危害 在农业、园艺中作为一种杀真菌剂,保护作物
  • 加拿大卫生部拟严厉限制儿童珠宝中的致癌物质
    近年来,加拿大卫生部多次对其国内市场中销售的儿童珠宝展开监查,在测试中发现多种儿童珠宝含有有害化学品,有些几乎完全由镉制成。因此,2011年7月25日该国卫生部部长Leona Aglukkaq提议颁布指引,建议儿童珠宝中总镉的含量不超过总重量的130ppm (0.013%)。   2010年,在对91种抽查的儿童珠宝测试中发现,9种产品镉含量较高,含量为9%至93%。2009年,加拿大卫生部发现8种儿童珠宝镉含量较高,含量为18%至81%。尽管很多产品含有加拿大卫生部部长Aglukkaq称为“危害”水平的有毒金属,但只有三种产品被召回,   自从加拿大消费品安全法获得通过后,联邦政府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可以确保生产商遵守法规和指引的要求。如果某一产品中镉含量超过指引的限值,加拿大卫生部可以命令采取对该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评估认为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则卫生部可以命令召回或采取其它措施。   自提议指引日起到2011年10月10日期间,行业相关利益者可以提出各自的看法和意见,此后加拿大卫生部将确定指引的内容。   镉是低档进口珠宝中铅的廉价替代物,但是如果对珠宝进行吞咽,或长时间舔食或吮吸而将镉摄入体内的话,它的危害性可能比铅更大。镉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并且对肾也有损伤。   欲了解更多法规标准,请查看“我要测资讯中心”
  • 中国城市细颗粒物污染严重 长期危害甚于核辐射
    据环保部称,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较差,与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有一定差距。   还有专家称,已经有科学数据证明,PM2.5与肺癌、哮喘等疾病发生密切相关。而PM2.5正是形成灰霾天气的元凶。   大气污染最严重国家之一   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编制于1982年,后又分别在1996年和2000年进行了修订。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PM2.5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第一阶段的排放标准。   按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每天监测和发布的主要有三项空气污染物指标: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这些指标的指数在0~50时为优,51~100时为良,100以上为污染。标准规定监测的“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但不包括“个头更小”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简称“细颗粒物”,又称PM2.5)。在上述三项污染指标中,可吸入颗粒物在空气污染中的比率最大,而细颗粒物又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占70%~80%。   当大量细颗粒物浮游在空中,大气能见度就会变小,天空看起来灰蒙蒙的,气象学把这一现象叫做“灰霾天”。而造成这种灰霾天的罪魁祸首就是细颗粒物。   据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公布的一张世界空气质量地图显示,全球细颗粒物污染最高的地区是北非以及中国的华北、华东和华中全部,中国大部分地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接近80微克/立方米,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有关污染指标的8倍。   当前我国的空气污染防治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仍不尽如人意,以臭氧、灰霾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显现。   中国环境科学院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珠三角、长三江、京津冀、四川盆地和沈阳等地城市群,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日益严重。”还有资料称,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城市灰霾天数占到了全年天数的30%~50%。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国际通行的衡量空气污染的标准是测量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悬浮微细粒子,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20微克。但中国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40微克的标准以下,而有58%的城市居民生活在100微克标准以上的空气中。   灰霾带来的伤害有多大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当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相对湿度小于90%时,这样的天气情况为灰霾。   在环境空气质量(API指数)体系上,国际上的标准是监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粒子颗粒物(PM2.5、PM1)、能见度,而目前我国只是监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   在中国,可吸入颗粒物国家标准是年平均浓度每立方米空气100微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5倍。   医学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粒子颗粒物十分微小,可以穿透呼吸道的防护结构,深入到支气管和肺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诱发肺部硬化、哮喘和支气管炎,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   细粒子颗粒物吸附在肺泡上很难脱落。而且,细粒子颗粒物还能携带空气中的病毒、细菌、放射性尘埃和重金属等物质,对呼吸系统、心血管、免疫系统、生育能力、神经系统和遗传等都有影响。   有专家发出警告,“灰霾的形成将会对各种传染疾病的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大气环境中,人的机体抵抗力也会大为减弱。”   还有专家警告说,一些毒性物质能渗入肺泡里溶解,一些不能吸收的毒性物质则粘在肺细胞的表面,而那些被溶解的毒性物质又将随着人的血液对人的器官包括心脏造成损害。如果同一部位反复发炎,就会有癌变的可能性。   人体每天需要呼吸15立方米的空气,住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一个“吸尘器”和“过滤器”。长期下去,细粒子污染对身体的危害要比切尔诺贝利核辐射严重。   有研究表明,对整体人群的肺癌死亡率资料与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资料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肺癌死亡率与9年前总悬浮颗粒物的灰色关联度最大,这意味着总悬浮颗粒物致肺癌的潜伏期为8年左右。   影响最大的是人类生理年龄的两端孩子和老人,在美国完成的一项历时8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交通污染可显著阻碍儿童肺功能的发育。灰霾,对于体质较弱的老人来说,则意味着死亡。  在中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几亿人口面临着与空气中的隐形杀手的亲密接触。   有资料称,我国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总平均损失寿命为18年,重度污染出现后的第六天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达到最高,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则是滞后两天。   2004年,中国城市由于空气污染共造成近35.8万人死亡,约64万呼吸和循环系统病人住院,约25.6万新发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27.4亿元。   专家因此发出告诫,晨练的人们最好待在家里,灰霾天里锻炼和运动无疑是“挥刀自戕”,若要外出必须戴好口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