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输血科

仪器信息网输血科专题为您整合输血科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输血科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输血科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输血科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输血科话题讨论。

输血科相关的论坛

  • 500万!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检验试剂(含输血科)采购项目

    [font=inherit]一、项目基本情况[/font][font=inherit][size=18px]项目编号:ZKGSF(ZB)-20232320-1[/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项目名称: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检验试剂(含输血科)采购项目[/size][/font][size=18px]采购方式:公开招标[/size][font=inherit][size=18px]预算金额(元):5000000[/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最高限价(元):/,/[/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采购需求:[/size][/font]标项一 标项名称: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检验试剂(含输血科)采购项目标项一 数量:1 预算金额(元):25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采购一批采购检验试剂,详见招标文件。 备注:标项二 标项名称: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检验试剂(含输血科)采购项目标项二 数量:1 预算金额(元):250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采购一批采购检验试剂,详见招标文件。 备注:[font=inherit][size=18px]合同履约期限:标项 1、2,2年[/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本项目(否)接受联合体投标。[/size][/font][font=SimHei, sans-serif][size=18px]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标项1、2: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含中型、小型、微型企业)采购项目,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的规定,不再执行价格评审优惠的扶持政策,必须提供中小企业声明函。[/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标项1、2】所投产品属于药品(药字号)的提供《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药品生产许可证》;所投产品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的,需提供有效的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或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所投产品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的,需提供有效的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size][/font][font=inherit]三、获取招标文件[/font][font=inherit][size=18px][/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时间:2023年10月10日至2023年10月17日,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3:59(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地点: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方式:供应商登录政采云平台https://www.zcygov.cn/在线申请获取采购文件(进入“项目采购”应用,在获取采购文件菜单中选择项目,申请获取采购文件)[/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售价(元):0[/size][/font][font=inherit][font=inherit]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font][/font][font=inherit][size=18px][/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3年10月31日 11:00(北京时间)[/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投标地点:请登录政采云投标客户端投标[/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开标时间:2023年10月31日 11:00(北京时间)[/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开标地点:政采云平台(https://login.zcygov.cn/user-login/#/login)[/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font=inherit]五、公告期限[/font][/size][/font][font=FangSong][size=18px]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size][/font][font=inherit]六、其他补充事宜[/font][font=FangSong][size=18px]1.本项目采用全流程不见面电子开评标,投标供应商需要使用CA加密设备,供应商可通过新疆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官网(https://www.xjca.com.cn/)或下载“新疆政务通”APP自行进行申领。2.本项目实行网上投标,采用加密电子投标文件(供应商须使用CA加密设备通过政采云电子投标客户端制作投标文件)。若供应商参与投标,自行承担投标一切费用。3.各供应商在开标前应确保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采购网正式注册入库供应商(已在政采云平台其他省份入驻的供应商无需重复注册),并完成CA数字证书申领。因未注册入库、未办理CA数字证书等原因造成无法投标或投标失败等后果由供应商自行承担。4.供应商将政采云电子交易客户端下载、安装完成后,可通过账号密码或CA登录客户端进行投标文件制作。在使用政采云投标客户端时,建议使用WIN7+64位及以上操作系统。客户端请至新疆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xinjiang.gov.cn/)下载专区查看,如有问题可拨打政采云客户服务热线95763进行咨询。5.供应商在开标时须使用制作加密电子投标文件所使用的CA锁及电脑,电脑须提前配置好浏览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以便开标时解锁。6.供应商对不见面开评标系统的技术操作咨询,可通过https://edu.zcygov.cn/luban/xinjiang-e-biding自助查询,也可在政采云帮助中心常见问题解答和操作流程讲解视频中自助查询,网址为:https://service.zcygov.cn/#/help,“项目采购”—“操作流程-电子招投标”—“政府采购项目电子交易管理操作指南-供应商”版面获取操作指南。7.为了保证开评标顺利进行,政采云线上开标功能完全实现,供应商开标所使用的电脑设备须具有视频及语音功能。[/size][/font]特别提示:1、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2、超过20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3、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4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4、对于未预留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项目,以及预留份额项目中的非预留部分采购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对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报价给予10%~20%(工程项目为3%~5%)的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加评审。适用招标投标法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但未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价格分的,评标时应当在采用原报价进行评分的基础上增加其价格得分的3%~5%作为其价格分。5、接受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者允许大中型企业向一家或者多家小微企业分包的采购项目,对于联合协议或者分包意向协议约定小微企业的合同份额占到合同总金额30%以上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对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的报价给予4%~6%(工程项目为1%~2%)的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加评审。适用招标投标法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但未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价格分的,评标时应当在采用原报价进行评分的基础上增加其价格得分的1%~2%作为其价格分。[font=inherit][size=18px][font=inherit]七、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font][/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1.采购人信息[/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名 称: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地 址:水磨沟区七道湾南路1986号[/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联系方式:0991-4678349[/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名 称:中科高盛咨询集团有限公司[/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地 址:乌鲁木齐市绿地智海大厦2008室[/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联系方式:13999191325、18609923615[/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3.项目联系方式[/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项目联系人:付文、丁凯露[/size][/font][font=inherit][size=18px]电 话:13999191325、18609923615[/size][/font]

  • 【建设新闻】解放军总医院输血医学实验室首获国家认可

    日前,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输血医学实验室获得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认可证书,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国家认可的输血医学实验室。这标志着该科输血医学实验室具备了为广大患者和献血人员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医学检验服务的能力。

  • 【转帖】和杨振宁教授漫谈: 数学和物理的关系

    杨振宁是当代的大物理学家, 又是现代数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他的两项巨大成就: 杨–密尔斯规范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 成为80年代以来一系列数学研究的出发点, 其影响遍及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低维拓扑、辫结理论、量子群等重大数学学科。笔者曾在「杨振宁与当代数学」的访谈录中有过较为详细的介绍(此文的中文版在台湾「数学传播」1992年4月发表, 内容不全相同的英文版刊于「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Vol.15,NO。.4,1993。它的中译文已被收入杨振宁的新着「读书教学再十年」(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95), 这里记录的有关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 来自笔者在1995年末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 访问杨振宁先生时的一些谈话材料, 因为不是系统的谈话, 故称「漫谈」。

  • 【分享】医学中的数学模型

    [size=3][font=宋体]一、医学数学化的发展历史[/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数学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17 世纪。1615 年英国医生哈维(Farvey W)在研究心脏时应用流体力学知识和逻辑推理方法推断出血流循环系统的存在,18世纪欧拉利用积分方法计算了血流量问题,这些都是历史上应用数学研究生命科学的突出事例。但是,真正大范围地将数学应用于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则出现在20世纪中叶。1935年,Mottram对小白鼠皮肤癌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肿瘤细胞总数N随时间的变化速度与N成正比,并获得了瘤体在较短时间内符合指数生长规律的研究成果。1944 年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Schrodinger E)出版了《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一书,应用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知识描述了生命物质的重要特征。在薛定谔的影响下,沃森(Watson JD)和克里克(Crick FHC)利用当时对蛋白质和核酸所做的射线结晶学研究以及其他与DNA结构有关的研究,于1953年建立了DNA超螺旋结构分子模型,验证了薛定谔的设想。在书中,薛定谔还利用非平衡热力学从宏观的角度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从环境中取得“负熵”,以使生物系统内的熵始终处于低水平。20多年后,普律高津(Prigogine I)等人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将对生命系统的研究推广到薛定谔预言的领域,为此普律高津于1977年荣获了诺贝尔奖。作为医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背后的许多数学影像也许更能说明数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巨大潜力:英国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学家Hodgkin和Huxley建立了神经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变化的模型,揭示了神经电生理的内在机制,因而于1963年共享诺贝尔奖;基于二维雷当变换(Radon transform)创建CT成像理论的美国科学家Cormack AM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奖,丹麦科学家Jerne NK则应用数学原理研究免疫网络理论获得1984年的诺贝尔奖。这些奖项有力地表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离不开数学,数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重大,高层次的成果往往有赖于合理的数学模型的建立。[/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数学不仅推动了人们探索生命世界的步伐,事实上两者结合已经产生了多个十分活跃的学科。1901年Peanson 创建生物统计学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在医学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如目前常用的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最大似然模型、决策树概率分布、微生物检测等,都属于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数学模型及分析。1931年,Volterra在研究食物链的基础上,应用微分方程组研究生物动态平衡,完成了《生态竞争的数学原理》,开创了生物数学(biomathematics)这一新的分支。近年来,可视人及虚拟人的研究、计算医学(computational medicine/biology)、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生理组学(Physiome)等新的学科及领域的出现,使数学这一工具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生物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它具有调节机制复杂、多输入、多输出等特点,而且由于很多变量或参数很难在体测量及控制,仅仅通过实验研究来揭示其间的复杂关系,会非常困难且不易得到一致的结论。建立生物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利于获得生物系统的动态与定量变化,帮助阐明生物医学中有关作用机制等基础性问题,同时通过模型及仿真实验不仅可以得到正常状态,还可以获得异常或极端异常状态下的生理变化预测,以及代替一些技术复杂、代价高昂或难以控制和重现的实验,为临床或特定条件下的方案设计提供预测及指导。此外,从伦理学的角度,人们也希望医学研究中能够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减轻临床试验中人体试验对象不必要的痛苦,因此生理系统的仿真与建模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包括呼吸、血压、体温、各种调节系统等,都已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模拟实验。针对特定应用的模型,如细胞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模型、生物种群生长模型、神经网络、心血管模型、临床计量诊断模型等,也不断呈现并得到应用。在本节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以应用最为成功的模型之一,药物动力学模型为例,说明医用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二、医用数学模型实例:药物动力学模型[/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于1937年由Teorell开创,主要内容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体外实验数据以及人体生理学知识,结合数学模型,定量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运转规律,为药物的筛选提供指导。[/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众所周知,新药研发过程费用昂贵、时间冗长、淘汰率高,大约有90%的候选药物在临床期间被淘汰,主要原因有口服吸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过短等等。为提高新药研究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药物研发成本,药物动力学模型已为全球各大制药公司应用。传统的新药研发流程中,药物动力学的应用主要在药物研发的中后期,近年来,人们开始在药物研发的早期对其药物动力学特性进行模拟研究,以尽早淘汰药物动力学参数不理想的候选药物,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比如药物虚拟筛选(virtual screening)就是指在化合物合成前,先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其药动学相关特性,进行初步筛选。此外,药物动力学模型在研究药物处置及作用机制、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用药、新药开发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药物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包括房室模型、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药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统计矩模型等。下面以最常用的房室模型,结合前面所述的建模步骤,对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模过程进行分析描述。[/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一)背景和问题表述[/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药物进入机体后,在随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吸收、分布、代谢,最终被排出体外。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即单位体积血液中药物的含量,称为血药浓度。血药浓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因此,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时曲线,建模目的是建立能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并能反映给药方式、给药时间间隔、给药剂量等对分布的影响。[/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二)模型构建[/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上述问题属于人体与外界以及人体内部的物质交换问题,研究这类问题最常用的是房室模型。药物动力学的房室分析方法将人的机体看做由不同房室构成的系统,每个房室代表药物在其中分布大致均匀的组织或体腔。如血液及供血丰富的肝、心、肾在特定情况下可视为一个房室,而血供不足的组织如肌肉、皮肤等可视为另一个房室。为了进行严格数学描述,常对模型做如下假设:①房室具有固定容量,且药物在每个房室内的分布是均匀的;②各房室间可进行物质交换,且至少有一个房室可与外环境进行交换;③房室间的物质交换或药物转移服从质量守恒定律,即系统中物质总量的改变等于输入总量与输出总量之差;④线性假设:药物的转移速率与药物浓度成正比。[/font][/size]

  • 【分享】数学史上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研究成果大全

    数学史上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研究成果大全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在灿烂的文化瑰宝中数学在世界也同样具有许多耀眼的光环。中国古代算术的许多研究成果里面就早已孕育了后来西方数学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就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 【李氏恒等式】数学家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李氏恒等式”。 【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 【苏氏锥面】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苏氏锥面”。 【熊氏无穷级】数学家熊庆来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熊氏无穷级”。 【陈示性类】数学家陈省身关于示性类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陈示性类”。 【周氏坐标】数学家周炜良在代数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周氏坐标;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环”。【吴氏方法】数学家吴文俊关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吴氏方法”;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吴氏公式”。 【王氏悖论】数学家王浩关于数理逻辑的一个命题被国际上定为“王氏悖论”。 【柯氏定理】数学家柯召关于卡特兰问题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柯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孙琦在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柯—孙猜测”。【陈氏定理】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题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杨—张定理】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在函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 【陆氏猜想】数学家陆启铿关于常曲率流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陆氏猜想”。 【夏氏不等式】数学家夏道行在泛函积分和不变测度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夏氏不等式”。【姜氏空间】数学家姜伯驹关于尼尔森数计算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姜氏空间”;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姜氏子群”。【侯氏定理】数学家侯振挺关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侯氏定理”。【周氏猜测】数学家周海中关于梅森素数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测”。【王氏定理】数学家王戌堂关于点集拓扑学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王氏定理”。【袁氏引理】数学家袁亚湘在非线性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袁氏引理”。【景氏算子】数学家景乃桓在对称函数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景氏算子”。【陈氏文法】数学家陈永川在组合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陈氏文法”

  • 英研究发现氨甲环酸有助减少手术输血需求

    新华网伦敦5月21日电(记者黄堃)“血荒”有时会给医疗机构带来麻烦,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使用止血药——氨甲环酸可显著减少手术的输血需求,这或许有助缓解“血荒”现象。  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对氨甲环酸与输血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综合分析,并对比手术中使用这种药物与未使用该药的临床表现。结果显示,如果给需要手术的病人使用氨甲环酸,可使他们的输血需求平均降低约三分之一。  研究人员伊恩·罗伯茨说,输血虽有助拯救生命,但输血过程本身存在一些风险,避免或减少输血在有些时候对某些病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氨甲环酸是一种止血药,接受手术的病人如果摄入这种药,可减少失血量,从而降低输血需求。在安全性方面,这种药已获得很多国家监管机构的使用许可,研究人员迄今没有发现使用该药会增加健康风险。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临床医学等十学科优质论文数量最多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9月27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报告。报告显示,2003年至2013年(截至2013年9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14.30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709.88万次,居世界第5位;临床医学等10学科表现不俗论文数量最多;但我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仅6.92次,落后于世界均值10.69。报告从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发表于世界名刊的论文数量、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中国科技期刊等六方面展开论述,具体全文如下:一、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进入世界第五位,位次提升1位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论文的影响。2003年至2013年(截至2013年9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14.30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2年统计时增加了11.8%,位次保持不变;论文共被引用709.88万次,排在世界第5位,比上一年度统计时提升了1位,提前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所规定的到2015年“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增长的速度显著超过其他国家。我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6.92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6.51次提高了6.3%。世界平均值为10.69,我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虽与世界平均值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提升速度相对较快。我国有15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比上一年度统计时增加了1个,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数学、计算机科学等5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农业科学和物理学排在世界第3位,被引用次数排名进入世界前5位的还有地学和药学与毒物学。与2012年相比,有12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频次排位有所上升,其中跃升5位的是农业科学,另有3个学科领域上升了2位。若在每个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划一条线,则高于均线的论文为“表现不俗”的论文,即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2009年我们第一次公布了通过这一指标进行的统计结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统计,2012年,我国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16.47万篇,其中表现不俗的论文为4.35万篇,占论文总数的26.4%,较2011年数量增长了1.4%,占比下降了约3.4个百分点。按文献类型分,其中97%是原创论文,3%是述评类文章。其中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地学、数学、药学、计算技术、环境科学等10个学科表现不俗的论文数量最多。而按各学科产出的表现不俗的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排序,动力与电气、化学、安全科学、能源科学技术、化工、药学、水产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较多,达到30%以上。二、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4位,位次上升1位中国各学科论文在2003-2013年10年段的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9524篇,占世界份额的8.6%,数量比2012年统计时增加了20.3%,排在世界第4位,位次上升1位。美国排在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高达59970篇,占世界份额的54.1%,英国和德国的高被引论文数分别为14265和13226篇,位于第2位和第3位。2013年中国超过法国,法国排在第5位,高被引论文数8415篇。三、国际热点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4位,位次保持不变论文在发表之后2年间就得到大量引用的论文是热点论文,往往反映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动向,可以说是科学研究前沿的风向标。热点论文往往就是被引用次数排在各学科前1‰的论文,并且在未来的更长时间内会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截至2013年9月统计的中国热点论文数为349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14.3%,排在世界第4位,与2012年统计时相比位次不变,数量增长34.7%。美国热点论文数最多,为1344篇,占世界热点论文的54.9%,其次为英国和德国。四、发表于世界名刊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9位,位次提升1位Cell(《细胞》)、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学》)是国际公认的三个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科技期刊。发表在三大名刊上的论文,往往都是经过世界范围内知名专家层层解读、反复修改而成的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2012年以上三种期刊共刊登论文5983篇。其中中国论文为187篇,论文数增加了46篇,排在世界第9位,比2011年上升了1位。美国仍然排在首位,论文数为2654篇。英国和德国列第2位和第3位,加拿大、法国、瑞士、日报和荷兰排在中国之前。若仅统计Article和Review两种类型的论文,则中国有134篇,仍排在世界第9位。五、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2位,位次保持不变各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2012年176个学科领域中高影响力期刊共有150种,这些期刊上的论文总数为47651篇,其中中国发表的论文数位4020篇,占世界的8.4%,排在世界第2位,美国有17773篇,占37.3%。中国在这些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邮1336篇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占33.2%。发表在世界各学科高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较多的高校是:浙江大学(170篇)、清华大学(154篇)、北京大学(148篇)、中南大学(129篇)和上海交通大学(128篇)。六、中国科技期刊繁荣发展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2012年我国作者在国内1994种中国科技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2.77万篇,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0.4%。中国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指标上升趋势明显,2012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493,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率5.8%;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均值为1023次,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率12.6%。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2012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35种,较2011年增加了1种。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07种;Medline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04种;Scopus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504种。中国进入SCI的期刊中,2012年进入本学科领域总被引频次排名前1/3行列的期刊共有17种,进入影响因子本学科领域排名前1/3的期刊有15种。

  • 【分享】B数学诺奖得主——彼得

    【分享】B数学诺奖得主——彼得

    2005年数学诺奖得主——彼得[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3/200703191215_45545_1634962_3.jpg[/img]彼得拉克斯是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作为一名数学神童,他19岁时就参与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终于在79岁时,他获得了世界数学界的最高荣誉———阿贝尔奖。 获奖后,拉克斯坦言说,他不会把它们乱花掉,因为他并不是很富。不过这些钱中的大部分将会花在科学研究上面。 彼得拉克斯引人注意,除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外,还因为作为原子弹的创造者之一,他保持了自己作为学者的批判风格,坚信“二战后期在日本投下原子弹是正确的”。 数学界泰斗 二战结束后,拉克斯重新返回大学深造,1949年,拉克斯在纽约大学获博士学位,此后他又到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了一年。1951年,拉克斯在纽约大学获得教授职务,1963年任库兰特数学科学研究所计算及应用数学中心主任,1972年到1980年任库兰特研究所所长,其后任库兰特数学和计算实验室主任。 在此期间,拉克斯在纯数学及应用数学方面均做出巨大贡献,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堪称世界数学界泰斗级的人物。拉克斯曾先后担任过美国数学学会主席、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计算和应用数学中心主任,他还身兼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巴黎科学院及苏联科学院等外籍院士等荣誉称号。 1975年,拉克斯获得了美国数学会维纳应用数学奖,1983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应用数学奖,198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87年因“在分析许多领域和应用数学中做出突出贡献”而获沃尔夫奖,1993年获得斯蒂里奖的终身成就奖。 今年,在拉克斯的荣誉室里又添加了耀眼的阿贝尔奖。 5月24日,挪威首都奥斯陆,挪威王储哈肯亲王把2005年度的阿贝尔奖授予了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彼得拉克斯。众所周知,诺贝尔奖并没有在数学领域设立奖项,而挪威的阿贝尔奖是世界数学界公认的最高荣誉。这一奖项的奖金高达600万克郎(约78万欧元、98万美元)。 感言数学开始走出封闭 授奖典礼上,挪威科学与文学院指出了拉克斯获奖的原因———由于其“在偏微分方程的理论研究以及应用中起到的奠基性贡献,以及在计算该类方程结果时做出的不懈努力。”挪威科学与文学院还表示,“拉克斯教授在数学领域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他的研究贡献里,而且他的著作、他对教育事业付出的毕生心血,以及他在培养年轻一代数学家时体现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都在世界数学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接受阿贝尔奖后的致词中,拉克斯首先向挪威国王和挪威科学与文学学院表示了感谢,然后他高度赞扬了挪威人民创造了阿贝尔奖———“对普通人来说,数学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它只在自己的小圈子内生存,但阿贝尔奖为数学提供了一个窗口,可以让公众窥见它的力量和重要性。”坦言奖金不会“乱花”致词中,彼得拉克斯还着重提到了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在那里,我第一次加入到一个科学家团队中工作,也是第一次看到了数学的巨大威力。”拉克斯还提到了数学的无国界性,“全世界的数学家都像一家人一样,即使在冷战最黑暗的年代,美国和苏联的科学家也都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不知道该如何用这笔钱,”29日拉克斯在纽约曼哈顿的家中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不会把它们乱花掉,我并不是很富。不过这些钱中的大部分将会花在科学研究上面。”“厌烦”数学老师“无知”彼得拉克斯,1926年出生于匈牙利。还是少年时代的他,就因为数学方面表现出的天赋而被称为神童。15岁时,拉克斯跟随父母移民美国,很快他的数学天分就展现出来,并在美国小有名气,同时他自己开始深深爱上美国的新生活。1941年11月,拉克斯与父母以及哥哥离开布达佩斯,那时他15岁。因为他们是犹太人,他们不得不离开纳粹控制下的欧洲。由于拉克斯的父亲是物理学家,美国大使馆发给了他们去美国的签证。他们全家坐火车穿过欧洲大陆,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上船到达美国。在火车穿越德国时,车厢里的德国军官曾让他们紧张万分。在纽约,拉克斯和哥哥上了当地的中学。拉克斯后来回忆说:“我在中学时根本不学数学,因为我比老师知道的要多很多。我当时最喜欢的是英文和美国历史,很快我就爱上了美国这个国家。当时我的历史课本上还配有精美的卡通插图,这是我在匈牙利从未见过的。”

  • 【分享】O著名数学家 欧拉

    中文名称: 欧拉   外文名: Leonhard Euler   生卒年: 公元1707年~1783年   洲: 欧洲   国别: 瑞士   省: 巴塞尔   欧拉,瑞士数学家及自然科学家,1707年4月15日出生于瑞士巴塞尔(Basel)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受到父亲的教育。欧拉的父亲希望他学习神学,但他最感兴趣的是数学。13岁时入读巴塞尔大学,15岁大学毕业,在上大学时,他已受到约翰第一伯努利的特别指导,专心研究数学,16岁获得硕士学位,18岁时,他彻底的放弃了当牧师的想法而专攻数学,并开始发表文章。1727年,在丹尼尔伯努利的推荐下,欧拉到俄国的彼得堡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并在1731年接替丹尼尔第一伯努利,成为物理学教授。1733年,年仅26岁的欧拉担任了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在俄国的14年中,他努力不懈地投入研究工作,在分析学、数论及力学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现。此外,欧拉还应俄国政府的要求,解决了不少如地图学、造船业等的实际问题。1735年,欧拉解决了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慧星轨道),这个问题经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到解决,而欧拉却用自己发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不幸的是,他因工作过度导致右眼失明。在1741年,他受到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邀请到德国科学院担任物理数学所所长一职,长达25年。他在柏林期间的研究内容更加广泛,涉及行星运动、刚体运动、热力学、弹道学、人口学等等,这些工作与他的数学研究互相推动着。与此同时,他在微分方程、曲面微分几何及其他数学领域均有开创性的发现。1766年,他应俄国沙皇喀德林二世的礼聘重回彼得堡。在1771年,一场重病使他的左眼亦完全失明,但他以其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技巧继续从事科学创作。他通过与助手们的讨论以及直接口授等方式完成了大量的科学着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1783年9月18日欧拉在俄国的彼得堡去逝,终年76岁。研究领域:欧拉是18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为数学界作出贡献,更把数学推至几乎整个物理的领域。此外,他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写了大量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的课本。他著写的《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以及《积分学原理》都成为数学中的经典着作。欧拉最大的功绩是扩展了微积分的领域,为微分几何及分析学的一些重要分支,如无穷级数、微分方程等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欧拉把无穷级数由一般的运算工具转变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科目。他计算出了ξ函数在偶数点的值 ,他证明了a2k是有理数,而且可以伯努利数来表示。此外,他对调和级数亦有所研究,并相当精确的计算出欧拉常数γ的值。欧拉和其他数学家在解决物理方面的过程中,创立了微分方程这门学科。在常微分方程方面,欧拉完整地解决了 n阶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的问题;在非齐次方程,他提出了一种降低方程阶的解法;在偏微分方程方面,欧拉将二维物体振动的问题,归结出了一、二、三维波动方程的解法。欧拉所写的《方程的积分法研究》更是偏微分方程在纯数学研究中的第一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欧拉引入了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给出了空间曲线曲率半径的解析表达方式。1766年,欧拉出版了《关於曲面上曲线的研究》,这是欧拉对微分几何最重要的贡献,更是微分几何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他将曲面表为z=f(x,y),并引入一系列标准符号以表示 z对 x,y的偏导数,这些符号至今仍通用。此外,在《关於曲面上曲线的研究》这本书中,他还推导出了曲面在任意截面上截线的曲率公式。欧拉在分析学上的贡献不胜枚举,他引入了G函数和B函数的概念,从而证明了椭圆积分的加法定理。此外,他还最早引入二重积分等等。在代数学方面,他发现了每个实系数多项式必分解为一次或二次因子之积,即a+bi的形式。欧拉还给出了费马小定理的三个证明,并引入了数论中重要的欧拉函数φ(n),他研究数论的一系列成果使得数论成为数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欧拉又用解析方法讨论数论问题,发现了ξ函数所满足的函数方程,并引入欧拉乘积。而且还解决了着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创立了拓扑学。作品: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其中分析、代数、数论占40%,几何占18%,物理和力学占28%,天文学占11%,弹道学、航海学、建筑学等占3%,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此外,欧拉还创设了许多数学符号,例如π(1736年),i(1777年),e(1748年),sin和cos(1748年),tg(1753年),△x(1755年),Σ(1755年),f(x)(1734年)等。《无穷小分析引论》一书是欧拉划时代的代表作,当时数学家们称他为“分析学的化身”。《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方程的积分法研究》《关於曲面上曲线的研究》欧拉的研究成果包括: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四次方程的欧拉解法到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微分方程的欧拉方程,级数论的欧拉常数,变分学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等。相关奖项:1、1686年凭借一篇关于船桅的论文获巴黎科学院的奖金。

  • 【资料】数理科学和化学类期刊==数学

    序号http://61.164.36.250:8001/CSTJ/IMAGES/kanwu.gif 刊名ISSNCN核心期刊1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1000-081X32-1170/O1★2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1000-442433-1110/O★3计算数学0254-779111-2125/O1★4模糊系统与数学1001-740243-1179/O1★5数学年刊:A辑1000-831431-1328/O1★6数学学报0583-143111-2038/01★7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000-098411-2018/O1★8数学物理学报:A辑1003-399842-1226/O★9数学进展1000-091711-2312/O1★10数学杂志0255-779742-1163/O1★11数理统计与管理1002-156611-2242/O1★12运筹与管理1007-322134-1133/G3★13应用数学学报0254-307911-2040/O1★14应用数学1001-984742-1184/O1★15应用概率统计1001-426831-1256/O1★[tr

  •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转载)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转载)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讲授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倪育才 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建立数学模型也称为测量模型化,目的是要建立满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所要求的数学模型,即建立被测量Y和所有各影响量X间的函数关系,其一般形式可写为: Y=f(X1,X2,…,Xn) 可以说,建立数学模型是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最关键的第一步,也是许多初学者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在摘要介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时,首先就提到要建立数学模型,并说:“The function f should contain everyquantity, including all corrections and correction factors, that can contribute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uncertainty to the result of measurement. ”。其意是数学模型f中应包含所有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有影响的修正值和修正因子。也就是说,数学模型中应包含所有应该考虑的影响量,而每一个影响量将对测量结果贡献一个值得考虑的不确定度分量。因此一个好的数学模型,其中所包含的影响量和此后不确定度评定中所考虑的每一个不确定度分量应该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既能用来计算测量结果,又能用来全面地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要找出每一个影响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往往是很困难的,有时简直不可能得到两者关系的解析表达式。于是许多初学者往往将测量中用来获得被测量的计算公式作为数学模型而列出。例如在各种测量中,最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测量。将被测量值y和参考标准所提供的标准量值s相比较,通过测量两者之差Δ可以计算出被测量y。于是在已经发表的各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文章中,经常见到将y=x+Δ作为数学模型的情况。但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时,则又往往脱离数学模型而重新考虑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这样的数学模型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际上毫无帮助。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某些检测项目)将计算公式作为数学模型可能是允许的,但一般说来不要把数学模型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计算测量结果的公式,也不要理解为就是测量的基本原理公式。两者之间经常是有区别的。 从原则上说,似乎所有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输入量都应该在计算公式中出现,但实际情况却不然。有些输入量虽然对测量结果有影响,但由于信息量的缺乏,在具体测量时无法定量地计算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有些输入量由于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小而被忽略,故在测量结果的计算公式中也不出现,但它们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影响却可能是必须考虑的。因此如果仅从计算公式出发来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则上述这些不确定度分量就可能被遗漏。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所有其他不确定度贡献因素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时,数学模型也可能与计算公式相同。 对于不同的被测量和不同的测量方法,数学模型的具体形式可能差别很大,但实际上都可以用一种比较系统的方式来给出数学模型,或者说可以给出数学模型的通式。 根据测量误差的定义:误差=测量结果-真值。同时误差又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且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于是可以得到: 真值=测量结果-误差   =测量结果-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由于修正值等于负的误差,于是上面的关系式就成为: 真值=测量结果-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测量结果+系统误差的修正值+随机误差的修正值 实际上,真值就是想得到的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于是上式可写成 被测量=测量结果+系统误差的修正值+随机误差的修正值 例1:对于常见的量块比较测量,若ls为标准量块的长度,Δl为测得的两量块的长度差,于是被测量块长度lx的计算公式为: lx=ls+Δl 由于测量时量块的温度通常会偏离标准参考温度20℃,考虑到温度和线膨胀系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公式成为: lx=ls+Δl+lsδαθx+lsαsδθ 式中α和θ分别表示线膨胀系数和对标准参考温度20℃的偏差;脚标“s”、“x”分别表示标准量块和被测量块;以及δθ=θs-θx和δα=αs-αx。 考虑到量块测量点可能偏离量块测量面中心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数学模型成为: lx=ls+Δl+lsδαθx+lsαsδθ+δl 将此数学模型和上面给出的通式相比较就可以发现,等式右边的第一、二项ls+Δl即是由测量得到的未修正的测量结果。等式右边的第三、四项lsδαθx+lsαsδθ是对由温度偏差所引入的系统误差的修正值,在本例中这两项的数值十分小而可以忽略,但它们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等式右边的最后一项δl,是表示由于测量点可能偏离量块中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点的偏离对测量结果引入随机误差,因此最后一项实际上是对该随机误差的修正值。由下图可见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181455_471725_2771427_3.jpg 例2:砝码校准,将被测砝码的质量与具有相同标称值的标准砝码相比较。若被校准砝码和标准砝码的折算质量分别为mx和ms,测得两者的质量差为Δm,于是被校准砝码折算质量mx的计算公式为: mx=ms+Δm 考虑到标准砝码的质量自最近一次校准以来可能产生的漂移Δmd,质量比较仪的偏心度和磁效应的影响Δmc,以及空气浮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δB后,其数学模型成为: mx=ms+Δm+δmd+δmc+δB 模型中等式右边的第一、二项为未修正的测量结果。该测量不存在值得考虑的系统误差,也就是说,在数学模型中不存在对系统误差的修正值。等式右边的第三、四、五项为对三项随机误差分量的修正量。与数学模型通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181455_471726_2771427_3.jpg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未修正的测量结果和系统误差的修正值通常都能比较容易地得到解析形式的数学表达式。惟有随机误差的修正值无法得到其解析形式的表达式。因此只能在数学模型中简单地加上一项,表示对随机误差的修正值。根据随机误差的定义,无限多次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的平均值等于零,因此这些项的数学期望为零。也就是说,增加这些修正值后不会对被测量的数值有影响。需要知道的是这些修正值的可能取值范围,通常可以由测量者的经验或

  •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刚刚发布了数学科学家职位,坐标深圳市,敢不敢来试试?

    [b]职位名称:[/b]数学科学家[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需求:加入华测集团后提供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数据统计分析服务,同时为华测研究领域拓展提供开放式决策咨询。 工作内容要求参与相关产业的通用技术研发,实施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具体包括: 1)实验室数据的统计开发分析应用 2)国际组织ISO数学、统计学标准制定、修订 3)利用实验室数据发表统计学等方向的学术论文 招收条件:1.博士后申请者一般应为年龄35周岁以下、在国(境)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人员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提供科研条件及在站期间待遇:1.配备科研助手; 2.实验室仪器设备优先使用; 3.除市区两级补贴每年24万外,公司另有优厚补贴; 4.年终奖及双薪,五险一金,各种优厚福利; 5.免费办理入户,配偶及子女随迁; 6.协助申请政策性住房(公租房、人才房等)。[b]公司介绍:[/b]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Centre Testing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td.",简称"CTI")作为中国第三方检测与认证服务的开拓者和领先者,是一家集检测、校准、检验、认证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第三方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CTI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现有员工9000余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1%,硕士以及博士学历占...[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60656]查看全部[/url]

  • 【转帖】研究发现对大脑适度电击可显著提高数学能力

    研究发现对大脑适度电击可显著提高数学能力   据英国卫报报道,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对人体大脑进行“温和”地电流刺激,可显著提高人们的数学计算能力。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11/09/12753511_11n.jpg对人体大脑进行“温和”地电流刺激,可显著提高人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那些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学生将受益于大脑电流刺激,基于大学生测试的一项研究显示,温和式的电流刺激可提高人们学习和使用数字能力,这种数学能力的提高可持续很长时间。同时,这项最新研究也对缺乏数学能力的儿童和成年人带来一种新的治疗途径,尤其是那些由中风或者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的学习能力下降或者智力损伤人群。  英国牛津大学神经学家罗伊-科恩-卡杜什(Roi Cohen Kadosh)说:“我并不是鼓励人们去进行电击实验,毕竟这种方式比较危险,但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他指出,这项最新研究表明我们可以临时性地诱导刺激人们的数学能力,经过温和式的电击大脑,他们的数学计算和应用有了显著提高。电击实验并不能将你塑造成为爱因斯坦,但如果该实验成功的话,它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

  • 问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问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不知道发在这里合不合适,如果不合适请版主转移。问题是ln和lg之间怎么换算?数学基础知识都忘光了,就饭吃了,呵呵,真是惭愧!

  • 【讨论】今天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诞辰纪念日。(讨论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中国?)

    公元429年4月20日,我国南北朝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诞生。中国古代有很多学科都曾在世界范围内领先其他国家很久,其中就包括祖冲之的圆周率,简称祖率。祖冲之在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的计算结果上进一步精益钻研,去探求圆周率更精确的数值,证明圆周率应该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人。直到一千年后,这个记录才被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和法国数学家维叶特所打破。既然中国的自然科学发展既早,发展水平又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中国?而且中国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某些方面也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呢?对这个问题,我比较迷惑,思前想后也没有想明白都有那些原因,所以拿来和大家讨论一下,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比较合理的解释。谢谢大家!

  • 五周岁小孩学数学

    这个五周岁小孩学数学!赞[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1/202201251526311355_6124_1642069_3.png[/img]

  • 【求助】建立数学模型

    最近在一家公司面试,那家伙竟然要我建立数学模型,工厂做检测,需要这么复杂吗?不过抱着学习的态度,请教各位有何心得?

  • 大力倡导理论计算 它应与数学计算的信誉度同等

    什么叫算计?算计就是计算的意思,它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脚踏实地的累计过程,如果计算认真的话,其结果是非常准确的,算计分为理论算计和数学算计两种,人们只知道数学算计的可靠性,却不太了解理论算计的可靠性,其实这两者都是一样可靠的。我的“宇宙大爆炸”不是假说,而是理论计算(非数学计算)得出的结果。大力倡导理论计算。它应与数学计算的信誉度同等。其实数学计算的本身也是一种理论计算,只是有些宁肯相信尺子,却不肯相信自己脚的传统主义者,才那样死板的不信理论计算结果。不信理论计算也就是不信数字计算。

  • 【求助】小学数学题

    小学数学题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 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快卖给另外一个人, 问他赚了多少money?再增加一个大的问题:整个过程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多少?

  • 【分享】L著名数学家 罗罢切夫斯基

    中文名称: 罗罢切夫斯基   外文名: H.N.JIoqaheBCKNN   生卒年: 公元1792年-1856年   洲: 欧洲   国别: 俄国   省: 下诺伏哥罗德罗巴切夫斯基,1792年生于俄国下诺伏哥罗德(今高尔基城),1807年进入喀山大学,1811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罗巴切夫斯基毕业后留校任职,历任教授助理、1814年任副教授、1816年任教授、1820年到1825年任物理-数学系主任,1827年到1848年担任喀山大学校长。按照当时俄国大学委员会的条例,教授任职的最高斯限是30年,依照这个条例,1846年罗巴切夫斯基向人民教育部提出呈文,请求免去他在数学教研室的工作,并推荐让位给他的学生波波夫。1846年以后任喀山学区副督学,直至逝世。1856年2月12日,伟大的学者罗巴切夫斯基在苦闷和抑郁中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终年64岁。1893年,在喀山大学树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数学家雕塑的塑像。以纪念俄国的伟大学者、非欧几何的重要创始人——罗巴切夫期基。1895年喀山数学物理学会为纪念这位俄国著名的数学家、非欧几何创始人诞生100周年而设立罗巴切夫斯基奖(Lbachevsky Prize),奖励对数学(特别是几何)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数学家。1897年首次颁奖,1950年开始由苏联科学院授奖。研究领域:创立了一种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罗巴切夫斯基与波尔约(J.Bolyai)以及高斯等人彼此独立地创立了一种非欧几里得几何学,即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对几何学和整个数学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人们很早就尝试证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第五公设,但是直到19世纪以前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1816年,罗巴切夫斯基像前人一样尝试证明第五公设,但不久发现,所有的这种证明都无法逃脱循环论证的错误。他创造性地运用了处理复杂数学问题常用的一种逻辑方法——反证法。他做出这样的假定:在平面上,过直线外一点可以有多条直线不与原直线相交。这是一个与第五公设对立的命题,如果它被否定,那无异于证明了第五公设。但是,他发现不仅无法否定这个命题,而且将它与绝对几何即与平行公设无关的几何学中的定理一起展开推论,可以得到一系列前后一贯的命题,它们构成了一个逻辑合理,且与欧氏几何彼此独立的命题系统,他称之为“虚几何学”。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发现,它告诉人们数学允许同时成立两个对立的公理体系,而且这种对立体系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1826年2月23日罗巴切夫斯基以《几何学原理的扼要阐述,暨平行线定理的一个严格证明》为题,宣读了他的关于非欧几何的论文,但这篇革命性的论文没有被理解而未予通过。1829年他将这一卓越发现写进了《论几何学基础》,并在《喀山通报》上发表。以后又用法文发表了《虚几何学》(1837),用德文写了《平行线理论的几何研究》(1840),最后一本用俄、法两种文字写的《泛几何学》,在他逝世前一年(1855)发表。罗巴切夫斯基开创了数学的一个新领域,但他的创造性工作在生前始终没能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承认,直到他去世后12年(1868)意大利数学家E.贝尔特拉米证明了在欧氏空间的伪球面上有着片断罗巴切夫斯基平面的几何学,这样罗氏几何在欧氏空间的曲面上才得到解释,并在数学上得到确认。罗巴切夫斯基在数学分析和代数学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如区分了函数的可微性与连续性的概念,提出了数字系数高次方程近似解法等。作品:1、《几何学原理及平行线定理严格证明的摘要》(1826年)2、《几何学原理》(1829年)3、《平行线理论的几何研究》4、《论几何学》

  • 仪器仪表与靶式流量计已形成独立学科

    仪器仪表与靶式流量计已经发展形成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综观科学技术发展史,当一门新兴学科形成和不断发展时,教育体系,非凡是高等教育就会应运而生出现新的学科教育,培养新的学科人才。我国教育部多年来已经围绕着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学科设立了一级学科教育体系,现在定名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近250所高校设置了相应的专业,3万多名本科生和1万多名研究生在校学习。我国高校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和规范,已经为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领域培养了几十万学科技术人才;  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学科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这在下面还会具体谈到,因此,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学科不是在象牙塔内,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学科有一个全国性的国家一级的学术团体——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会在推动学科进展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着的业绩。

  • 典型数学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的讨论

    典型数学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的讨论

    典型数学模型莫过于如下图所示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4/201204041622_359055_1626275_3.jpg示值减真值除以真值。可是偏偏这典型数学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确人们犯的错特多,几乎还没有看到严谨的示例。例如灵敏度系数的求得有如下图所示的情况: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4/201204041630_359063_1626275_3.jpg很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作者置数学模型中分母真值于不顾,当成了求绝对误差的:误差=示值-真值。还有按理在该数学模型中各输入量是绝对量,其不确定度理应为绝对量,可在按下来的评定中给出各输入量的不确定度又是相对量。如下图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4/201204041641_359067_1626275_3.jpg这样按理是不对的。但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该典型数学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呢?希望版友上传正确的典型数学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 输入量的积和商形式怎么是线性数学模型呢?

    输入量的积和商形式怎么是线性数学模型呢?

    在《计量标准考核讲义》中看到如下叙述: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4/201204130611_361008_1626275_3.jpg和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4/201204130612_361009_1626275_3.jpg前一数学模型是线性数学模型,是没错的。但该讲义称后一数学模型为另一种形式的线性数学模型不对吧?输入量的积和商形式怎么是线性呢?

  • 【求助】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试验分析数学表达的水平

    [em0815]最近相当的不经典,想对自己的试验过程做一系列的数学表达,如不确定度,检测限的确定,8月初的时候开展了关于检测限的讨论,但在实际中问题多多。比如做橡胶塑料类的PAHS的测定,那基体千奇多变。当然自己数学水平太烂,(主要是大学上网太爽)希望有朋友指点迷津。不胜感谢中国心。希望自己每天领会一点。[em0810]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