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舒适性基础性能

仪器信息网舒适性基础性能专题为您整合舒适性基础性能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舒适性基础性能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舒适性基础性能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舒适性基础性能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舒适性基础性能话题讨论。

舒适性基础性能相关的资讯

  • 织物热湿舒适性测试现状
    水分测试仪︱MMT水分测试仪︱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询价电话:136718439661、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研究概述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是指织物在人与环境的热湿传递之间维持人体体温恒定,为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提供创造良好条件,从而使人体保持舒适的感觉。人体的舒适感觉取决于人体本身产生热量和周围环境散失热量之间能量交换的平衡。热湿性作为服装舒适性最为重要的指标,在近十几年来颇受纺织服装界研究重视。 目前,世界范围内,纺织品和服装的热湿舒适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纺织品和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及其对舒适性的影响;织物动态湿传递性能的研究;运动衣、内衣用舒适织物的研究开发;新的试验方法和装置的研究。现将就现阶段织物热湿舒适性的测试方法和运动衣、内衣用舒适性织物的研究开发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以大体展现织物热湿舒适性的现状。2、测试方法 现阶段,通过许多学者的研究,已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评价体系和测试指标,其中一类是分项单纯测热和测湿的,测热的主要有圆筒法、平板法、暖体假人法、热脉冲法等,测湿的主要有透湿杯法、湿度梯度法、敏感器件法等,另一类是测定热湿综合传递性能的。单纯性热湿传递或湿传递研究方法仅考虑了织物两侧形成的温差或水汽浓度差,而织物两侧的温差是同时存在的,在织物中热流和质流是同时传递着的并且相互作用。为了更好的模拟实际穿着情形,尤其是像夏季服装人体出汗更是不能忽略,应当采用热湿同时传递的方法,这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这方面的仪器有纺织品微气候仪(包括一些带有模拟皮肤的热湿传递性能测定装置)和出汗暖体假人。常用的评价织物热湿舒适性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学的、生理学的和心理学的方法。 影响人体感知衣物是否舒适的三个主要参数是:热湿舒适度、手感舒适度和压力舒适度。其中,热湿舒适度占整体感觉的50%,所以衣物的液态水分管理能力显著影响人们对衣物舒适度的感知。 热湿舒适性是人体对服装舒适程度主观判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体的一个重要的散热作用是靠分泌汗液及其蒸发来进行的,水蒸气将身体或是面料表面的热量通过蒸发带走。经研究发现,在服装的微气候环境下,服装的吸汗性、面料对汗液的传递性及其在面料上蒸发的地点都与穿着的舒适度有关系。目前,具备良好的液态水分管理能力的功能性面料被广泛地应用于运动及户外服装、高级休闲服和制服。这些面料所具备的性能如:速干性,优良的透湿性能以及排汗性(能迅速地导出皮肤上的汗液,保持皮肤的干爽)。一些传统的标准和测试方法可以被用到对这些功能面料的检测,如吸水扩散性、芯吸高度、滴水穿透时间、透湿率和干燥速率等。然而,这些测试方法并不能测量出液态水在面料上的三维传递状况。 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具有液态水分管理性能的纺织品逐渐受到生产厂家的青睐。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美国Under Armour公司的领导下,众多的公司开始大力宣传舒适性产品,并以此作为卖点。舒适性服装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就是出色的液态水分管理性能。然而,人们却很难比较不同产品之间的液态水分管理性能。因为当时的测试仅仅局限于毛效测试或水滴测试,即测试织物转移液体的能力。测试时,将织物垂直放入水槽中或将水滴在织物上,然后测试水浸入织物的程度。这些测试方法的不足在于,只能测量在织物的一侧水滴一次。3. 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水分测试仪)织物的液态管理特性取决于它们的阻水性、拒水性、水吸收能力,以及纤维与纱的毛细效应、几何状态和内部构造。虽然目前有些测试方法可以简单测量织物的吸水性、穿透性与渗透时间,但无法测量面料中水分的动态转移特性。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可提供一种新的测试纺织产品的水分管理能力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评估和开发吸湿排汗速干服装产品。2009年6月,《GB/T 21655.2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二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顺利通过了国标委的审批,并将于2010年2月1日生效。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纺织化学家和印染家协会AATCC也通过了《AATCC 195织物液态水分管理特性》。这标志着MMT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最终获得了中美两国主要标准的认可。尽管在标准通过前,MMT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就已经被美国棉花公司、NIKE、Adidas、迪卡侬、WL Gore、Polar Tec、安踏Anta、P&G、ITS、东华大学、广东溢达、山东鲁泰等六十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和研究机构采用,但新标准的通过仍然会对该测试技术的普及起到推动的作用。3.1 测试原理织物试样水平放置,液态水与其浸水面(通常是指与皮肤接触层)接触后,会发生液态水沿织物的浸水面扩散,从织物的浸水面向渗透面(通常是指服装的外层)传递,同时在织物的渗透面扩散。此水含量的变化过程是时间的函数。当试样浸水面被注入测试液后,利用与试样紧密接触的上下传感器,测定测试液在织物中的动态传递状况,用一系列指标如浸湿时间、吸水速率、最大浸湿半径、液态水扩散速度、单向传递指数、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综合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排汗等性能。3.2 试验方法将试样放入仪器中,接触皮肤的一面向上,将一定量的量的生理盐水倒在织物接触皮肤一侧的中心位置,模拟人体排出汗液的过程。试样两面的传感器分别测量它们在各个环形内(直径分别为5mm,10mm,15mm,20mm,25mm及30mm)的导水性能。在测试进行2分钟的循环后,织物的润湿度及导水性增加。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测试者可以得到接触皮肤侧织物的润湿时间、吸水速率、浸湿半径及扩散速度等的精确读数,以及累积单向传递能力与织物的整体液态水分管理能力(OMMC)。3.3 测试仪器仪器设计的原理基于当水分在面料上进行转移时,面料的接触电阻会发生改变,此电阻值的变化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水分的组成成分和面料的含水量。当我们确定了水分的组成或分所带来的影响后,电阻的测试就与面料上的含水量具有直接相关性。3.4 测试指标(1) 浸湿时间(wetting time)从液体接触到织物表面,到织物开始吸收水分所需的时间。织物开始吸收水分所需的时间定义为在织物表面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上出现斜率大于或等于tan15°时的第一时间值。包括浸水面浸湿时间WTr和渗透面浸湿时间WTB。(2) 吸水速率(absorption rate)在注水时间内,织物表面含水率变化曲线斜率变化的平均值。表示织物单位时间含水量变化率。包括浸水面平均吸水速率ARr和渗透面平均吸水速率ARB。(3) 最大浸湿半径(maximum wetting radius)织物开始浸湿到规定时间结束时润湿区域最大半径。在含水率曲线中,从曲线的斜率第一次出现大于或等于tan15°。到测试时间结束时润湿区域的最大半径。包括浸水面最大浸湿半径MWRT和渗透面最大浸湿半径MWRB。(4) 液态水扩散速度(spreading speed)织物表面浸湿后扩散到最大浸湿半径时沿半径方向液态水的累积传递速度。包括浸水面液态水扩散速度ST和渗透面液态水扩散速度SB。(5) 单向传递指数(Accumulative one-way transport capacity)(R)液态水从织物浸水面传递到渗透面的能力。以织物两面吸水量的差值与测试时间之比表示。(6) 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overall moisture management capability)(OMMC)是指液态水在织物中动态传递综合性能的表征。以织物的渗透面的吸水速率ARB,织物的单向传递指数R和渗透面的液态水扩散速度SSB的加权值表示。3.5 测试评级(1) 测试性能指标分级(2) 吸湿排汗速干性能技术要求(参考GB/T 21655.2)(3) 织物评级分类研究表明,使用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测试得到的这些数据,用户可将织物分为7个级别:防水织物拒水织物慢速吸收且慢速干燥的织物快速吸收且慢速干燥的织物快速吸收且快速干燥的织物高渗水织物液态水分管理织物 根据织物的最终应用将织物进行分类后,用户可以通过由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测得的指数对不同的织物进行比较,然后得出哪种织物是最终使用环境要求的最佳织物的结果。4、结语 MMT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试纺织品的水分管理能力的全新的测试方法及仪器。通过这台新的仪器,我们可以快速地测量液态水在纺织品内三个方向的动态水传递性能。通过对不同面料所进行的实验室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的面料间的测量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 更多测试技术关注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http://www.standard-groups.com/
  • 遮阳装置对室内热舒适性影响检测方案
    现代的建筑物,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来改善室内环境,往往会使用大面积的窗户甚至是玻璃幕墙。美国研究人员分别对通过墙体与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通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是墙体的30倍以上。而如果采取一定的遮阳措施,热量通过将明显减少,可见适当的遮阳设计对减少太阳辐射是十分有效的。同时遮阳板可以避免阳光直射,产生眩光和房间局部过热,改善室内光环境质量。针对目前一些建筑物建筑能耗居高,推广应用新的节能技术,建筑隔热保温是重要的内容,它代表着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而遮阳技术就是建筑隔热保温通风技术的代表。 环保和节能是各个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不仅是一个国家能否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目前,针对此有JGJ/T 151《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GB/T 2680-94《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以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已经执行,还有正在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行业工业标准《建筑遮阳对室内环境热舒适与视觉舒适性能的影响及其检测方法》。 岛津公司使用岛津UV-3600、积分球附件和日射透射率测定软件建立了测定建筑遮阳装置的反射率和透射率的方案。利用该方案可以根据正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计算建筑遮阳装置的遮阳系数,以评价该遮阳装置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使用岛津UV-3600和积分球附件可以方便地测定建筑玻璃和遮阳布的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透过及反射光谱,并使用日射透射率测定软件计算其日光和可见光的透射比和反射比,根据国标中公式和常数可以得到玻璃构件对太阳辐射的遮蔽系数,对于评价建筑玻璃的性能有很好的意义。 欲知详情请点击&mdash &mdash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积分球附件和日射透射率测定软件评价遮阳装置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泰克公司: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四大测试分析是关键
    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四大测试分析是关键   中国汽车产量已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未来5-10年还将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0年汽车产量增速在10%左右,有望达到1500万辆。中国目前已涌现不少知名的企业,包括汽车制造商、模块化系统供应商和元器件供应商、电子设备商等,特别是一汽、二汽、比亚迪、奇瑞、吉利、航盛、长安等本土厂商在自主开发和创新上取得的长足进步带动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汽车设计需求,特别是要推出中高端和商用的新能源汽车之时,自主创新和开发之路并非坦途。泰克科技的专家曾在不久前举办的一场汽车电子技术论坛上以拥有“100多个ECU、软件代码已经达到700万行”的丰田Lexus460汽车为例,强调了电子部件在汽车特别是高端汽车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如图1,汽车电子关乎目前汽车设计的三大市场挑战,即如何满足生态(环境保护)、更舒适方便和增强安全性的要求,而围绕解决这些挑战的系统和子系统正是目前汽车电子设计的热点和难点。”他指出。“而局域网、动力系统、电子控制单元和数字RFID的应用在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图1:汽车设计的三大市场挑战引发更多设计热点。   四大测试分析,一个也不能少   泰克的专家在演讲中强调,无论对于需要改善燃油效率或采用新能源的动力传动系统,还是有助于提升驾车和娱乐舒适性的车身及影音娱乐系统,抑或制动、转向等安全驾驶系统,局域网(LAN)的使用量正不断提高,以实现传动控制、车身控制或各种线控操作(X-by-wire control) 由于需要提高汽车的能耗效率,因此汽车的引擎控制单元和电源系统变得更加复杂,而混合动力和清洁燃料柴油机技术要求高级电子控制系统,以保证安全及环保 利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基本汽车系统和非基本汽车系统正成为新的行业标准,这些ECU基于数字技术(MCU、FPGA等器件),要求更深入地了解复杂的定时和信号完整性问题 汽车安全系统采用胎压监测(TPMS)和RFID系统,需要开发和测量实时RF系统,要能够高效监测汽车操作和状态。   (一)局域网测试分析   泰克的专家在演讲中阐述到,汽车设计中正集成各种串行数据技术和应用来实现LAN,如CAN、LIN、MOST和FlexRay。串行通信可改善电路板设计,因为串行接口集成到处理器、ASIC、FPGA等器件中,使得连接数量减少、元件总成本下降。最终汽车设计通常包含多个串行标准、混合信号、混合数据速率、单端信号和差分信号,这就需要一种集大成且易用的高品质测试分析解决方案,以完成信号之间定时、信号完整性测试分析和调试。   对于汽车中常用的CAN、LIN这类低速串行总线的调试,泰克的DPO/MSO4000系列示波器提供了简单、易用、完整、高品质的触发、捕获和解码解决方案。如图2,该示波器系列提供了搜索和标记功能,可在事件表显示解码后的带有时间标记的CAN消息帧,这一功能是其他竞争性产品所不具备的。 图2:泰克的DPO/MSO4000系列示波器CAN解决方案。   对于方兴未艾的高速差分串行总线FlexRay,DPO/MSO4000系列也提供调试解决方案。泰克公司的FlexRay物理层分析软件DPO4AUTOMAX还全面支持物理层分析,提供完整的一套工具评估物理层性能,包括眼图分析、同步测量、定时测量、时间间隔误差 (TIE),并可通过USB或以太网与外部计算机一起运行   (二)动力系统测试分析   动力系统无疑是汽车的心脏,而与动力系统相关的电子电路的高质量稳定运行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整车的性能表现,其中既包括通过ECU实现的电子控制部分,还包括汽车电源电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   汽车ECU根据放在汽车各处的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实时计算信息,确定最佳的引擎控制参数值。由于ECU内置到汽车引擎室中,噪声环境更加恶劣,同时由于对更高频率的分析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对微秒级、毫秒级以及甚至纳秒级瞬态信号或尖峰的抗扰能力,对传统示波器和探头分析纳秒级的高频噪声提出了挑战。泰克专家建议降低测量系统的电气负荷,包括使用低输入电容的差分探头。泰克专家还针对部分工程师希望利用信号源进行动力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现场仿真测试提供了基于信号源的测试方法,例如利用AFG3000系列函数信号发生器仿真各种汽车传感器信号, 如压力、温度、速度、旋转和角度位置,对汽车应用中的引擎控制单元进行功能测试和优化。 图3:利用AFG302xB和AFG3011测量和优化引擎控制单元。   汽车电源电路的测试与其他电子系统上的电源测试类似,需要进行包括开关损耗、传导损耗、平均功率损耗以及安全工作区(SOA)在内的主要性能测试。目前,业界已经具有完整、方便易用的电源测试解决方案,例如泰克公司就提供了业内最完整的集成电源分析解决方案DPO4PWR和DPO3PWR电源分析应用模块,可实现开关损耗测量、安全工作区、谐波、波纹、调制、转换速率等全面的测试,并能实现自动测量功能,可极大地简化汽车电源应用的功率分析工作。   针对汽车电子测试中完全浮地测试的特点,泰克的专家建议工程师在测试中采用相对价格较高但同时性能更高的差分探头来确保消除共模部分的影响。“有时候我们进行单板测试很顺利,但是在系统中运行时就出现问题,很多时候都可能是测试时未能考虑到共模部分的影响造成。”他指出。他进一步与工程师分享了泰克在探头上的领先技术:“例如,TDP探头就特别适合进行浮动电压测量,其输入电容小于1pF,而且具有业内独有的探头可编程控制特性,适合于自动测试系统的实现。”   (三)数字器件分析   在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单元、信息娱乐系统和安全子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使用MCU、FPGA等数字IC,形成了各种嵌入式系统。泰克的专家分析指出,与需要用逻辑分析仪进行多条通道、复杂触发、条件存储、反汇编、源代码级软件调试的CPU不同,对于MCU和FPGA的调试,一台性能优良、功能配置齐全的混合信号示波器(MSO)就足够了。   以下是嵌入式系统中两种常见的定时测量:事件时间相隔很远——要求在长时间内以高定时分辨率(高采样率)采集多条通道(长记录长度) 数字状态跳变——要求在短时间内捕获信号,但定时分辨率要非常高。实时MSO,如采用MagniVu应用模块的MSO4000,就特别适合监测随时间变化情况。另外,MSO4000的16个数字通道可以分别设置电平,可以在一个设计中使用不同的逻辑类型,并可在多条通道中触发建立时间/保持时间违规。   对于FPGA的调试挑战,泰克专家列举了以下几点:1.设计规格和复杂程度日益提高、接入内部信号受限 2、上市时间压力迫使产品开发和调试周期日益缩短 3、在FPGA中增加调试电路会影响设计性能和占用宝贵的芯片空间等等。 图4:经济高效的FPGA实时逻辑调试解决方案。   泰克公司提供了经济高效的FPGA实时逻辑调试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些挑战:MSO4000混合信号示波器或TLA系列逻辑分析仪 (v4.3)+ FS2 FPGAView控制软件,配套FPGA厂商的复用器和JTAG电缆,可4步轻松完成:创建接口模块à为调试环境配置FPGAViewà将FPGA引脚映射到MSO4000或TLA系列逻辑分析仪à进行测量。   另外,泰克公司还提供了DPOxAudio音频分析模块,可对车载娱乐系统音频总线I2S进行译码分析。   (四) 数字RF测试   一些新的安全和监测系统技术将RFID广泛地应用于在汽车电子系统中,如胎压监测(TPMS)、防盗器、无键输入系统、倒车雷达元件和系统。RFID的应用日益增多,部分在过去高级轿车中应用的技术将成为未来大部分汽车的标配,例如今年轮胎气压监测系统强制性标准立项的呼声日益高涨,监测泰克专家也指出,在倒车雷达应用中,过去国内汽车厂多采用直接购买模块进行应用,而现在很多自己开始设计,将必然促进在更多汽车中的广泛应用。   如前文所述,近年来汽车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化、更多具有较强EMI特性的开关电源进入汽车电子系统中,这些对RF的测试带来了挑战,使用传统的频谱分析工具来对这些瞬态信号进行测试。泰克专家对于汽车RF测试给出了一些建议供工程师参考:可采用泰克公司的双通道信号发生器AFG3022B进行,以生成4位RFID码型信号和同步触发信号,实现对134.2kHz的RFID接收机IC进行功能测试 利用任意波形和函数发生器来产生汽车内的复杂信号环境,例如对于倒车雷达脉冲式噪声系数测量,可采用简便易用的双通道AFG3252来生成两个同步脉冲信号,为RF放大器供电,在频谱分析仪上触发噪声系数测量。   小结   近年来,中国汽车电子设计领域日益活跃,与以前整车厂商主要直接使用国外成熟的模块产品相比,很多厂商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本土汽车电子设计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与整车企业合作。   然而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表明,目前在中国大陆活跃的汽车电子设计企业整体实力仍然偏弱,在市场排名中前十位仅有一家本土企业。作为后来者,本土汽车电子设计企业必须加强与领先技术提供商的合作,以加强产品开发能力。,目前泰克已与国际和国内领先汽车电子设计商建立了广泛的技术合作。作为领先的测试测量技术提供商,泰克的仪器仪表将帮助广大的工程师克服汽车电子的设计挑战,满足生态(环境保护)、更舒适方便和增强安全性的市场需求。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项目开始申报
    教育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林业局、中科院、海洋局、测绘局、中医药局科技司(局),总后勤部卫生部科训局:   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部署,科技部将在2012年继续组织实施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现将201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你们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采取网络申报和文本申报相结合的方式。项目申请需要进行网络申报(网络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9月下旬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另行通知),并寄送纸质项目申请书。   2. 纸质申请材料一式15份,须加盖牵头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章并进行无线胶订。请于2011年10月10日前寄送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逾期不予受理。   3. 请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查询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申报指南、申报要求和项目申请书(格式)。   网址:http://program.most.gov.cn   4. 联 系 人:张鹏、卢凡、陈文君   联系电话:010-58881462,58881460,58881556   传 真:010-58881109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申报指南.doc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报要求.doc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请书(格式).doc   科学技术部   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项目开始申报
    科技部关于组织申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年度项目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2】748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科训局:   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部署,科技部将在2013年继续组织实施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现将201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附件1)予以公布,请你们根据有关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采取网络申报和文本申报相结合的方式,项目申请需要进行网络申报并寄送纸质项目申请书。具体网络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6月底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http://program.most.gov.cn)另行通知。   2. 请各部门按照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定位和2013年度指南方向认真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具体项目申报要求见附件2。   3. 中国科学院报送不超过15项,教育部、农业部分别不超过10项,其他部门分别不超过5项。所有项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统一报送科技部,不受理个人申报。   4. 要科学合理地做好项目经费预算工作,各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核和把关。严格按照项目实际经费需求如实编制预算,且申报经费不得超过项目支持额度 按照预算科目逐一编制详细的预算说明,测算依据和标准要科学合理、详实充分,符合相关规定。   科技部将组织财务专家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专项评审,对预算经费额度不符合实际需求、测算标准不合理或预算说明不详细导致无法进行经费评审的项目将不予以资助。   5. 纸质申请材料一式15份,须加盖牵头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章并进行无线胶订。请于2012年7月20日前寄送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同时以光盘形式报送电子版),逾期不予受理。   6. 联 系 人:张鹏,张军,陈文君   联系电话:010-58881462,58881556,58881517   传 真:010-58881109。   附件: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方向 2.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报要求 3.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请书(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年度项目开始申报
    2013年5月9日,科技部发布关于组织申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年度项目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部署,科技部将在2014年继续组织实施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现将201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方向(附件1)印发你们,请根据有关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请按照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定位和2014年度指南方向认真组织项目申报工作。项目申报要求见附件2。   2. 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报送分别不超过15项,农业部不超过5项,其他部门分别不超过3项。所有项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统一报送科技部,不受理个人申报。   3. 要科学合理地做好项目经费预算工作,各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核和把关。严格按照项目实际经费需求如实编制预算,且申报经费不得超过各类项目的最高资助额度 按照预算科目逐一编制详细的预算说明,测算依据和标准要科学合理、详实充分,符合相关规定。   科技部将组织财务专家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专项评审,预算经费额度不符合实际需求、测算标准不合理或预算说明不详细导致无法进行经费评审的项目将不予以资助。   4.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采取网络申报和文本申报相结合的方式,项目申请需要进行网络申报并寄送纸质项目申请书。具体网络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5月中旬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http://program.most.gov.cn)另行通知。   5. 纸质申请材料一式15份,须加盖项目牵头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章并进行无线胶订。请于2013年6月10日前寄送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同时以光盘形式报送电子版),逾期不予受理。   6. 联 系 人:张鹏,杨旭东,陈文君   联系电话:010-58881462,58881541   传 真:010-58881109。   附件: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方向     2.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报要求     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请书(格式)   科 技 部   2013年5月9日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项目启动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做好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项目启动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科训局: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项目立项和任务书签订工作已顺利完成。为做好项目的启动工作和组织实施,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 认真做好项目启动和管理工作。   各主管部门和承担单位要充分认识科技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对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要按照有关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对项目的工作进度、重大事项调整变更、经费使用、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保障项目的规范化实施。   同时,要督促2012年度新立项目尽快启动实施。各项目组要按照相关规定成立专家组,并及时组织召开项目启动会暨专家组会议,按照工作进度安排抓紧实施。   2. 实行项目专家组制度。   重点项目须按照要求(附件1)成立专家组。各承担单位和项目组要高度重视专家组的学术咨询指导作用,充分听取同行专家对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有关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调整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组会议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   3. 实行项目年度汇报和中期检查制度。   为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督促并掌握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各项目要在每年1月底前向科技部和主管部门提交项目上年度的工作进展总结报告。   同时,我司将对实施周期为5年的重点项目采取3+2的资助和管理模式,在项目执行的第3年开展中期检查工作,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执行任务、中止执行或者调整任务。各承担单位和项目组要认真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中规定的总体目标和年度计划如期开展工作。   4. 项目任务重大事项调整要依程序报批。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出现项目计划任务调整、项目负责人或参与人员变更调整、项目承担单位变更、项目延期验收等重大事项,项目承担单位会同项目负责人须在征求专家组及相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报主管部门同意,并由主管部门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批准。未经批准自行调整的,须在事项发生后的一个月内按程序如实汇报并报批。在项目执行期结束后,不再受理上述重大事项调整的申请,项目负责人自行承担有关责任。   5. 严格控制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各承担单位和项目组要严格按照《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财字〔2000〕176号)(见附件2)等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并参照《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的要求,严肃财经纪律,加强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做到专款专用。   在项目实施中,要严格按照项目预算书确定的经费支出预算执行。确需调整的,应当严格依据434号文件中规定的预算调整程序,在发生调整事项时,及时办理预算调整申请 项目执行期结束后,不再受理有关申请。严禁未经批准擅自调整项目经费支出预算,特别是违规增加不得调增的科目支出或违规向非项目合作单位(以项目预算书中“承担单位研究经费支出预算明细表”中明确的合作单位为准)拨付项目经费。对于违反财经纪律、财务制度等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6. 加强宣传和科普工作。   各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成果的宣传和科普工作,认真总结项目阶段性成果并进行广泛宣传,扩大项目影响,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请各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以及所有新立项项目、在研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项目执行和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监督,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联 系 人:张 军 陈文君   联系电话:010-58881556   附件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成立专家组有关要求  2: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基础研究司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项目立项结果公布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立项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重大需求以及专家评审结果,经研究,决定批准“我国优势产区落叶果树农家品种资源调查与收集”等40个项目立项(项目清单见附件)。   请有关单位按照《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财字〔2000〕176号)以及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和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组织实施的相关工作。   附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年度立项项目清单
  • 科技部对48个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进行验收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关于开展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项目承担单位:   根据工作计划安排,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将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年度重点项目、2008年度所有项目、2009年度一般项目进行验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验收范围   包括2007年立项的11个重点项目、2008年立项的27个项目、2009年立项的10个一般项目,共计48个项目(项目清单见附件1)。   二、有关要求   (一)项目验收程序   项目验收工作包括:财务审计、财务验收、科学数据汇交、项目结题验收四个环节。须先进行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同步进行项目科学数据汇交工作。上述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项目结题验收。   (二)项目财务审计   1. 一般项目的财务审计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开展,应在科技部认定的会计师事务所范围内选择一家进行结题财务审计。受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独立项目审计报告,并及时反馈项目承担单位,同时将审计报告上传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审计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须将审计报告、整改报告(如果有)、财务验收申请报告等相关材料(10份)报项目依托部门进行财务验收。   2. 重点项目的财务审计工作由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组织开展。请各项目依托部门于6月20日之前将财务验收申请函(1份)、财务验收申请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10份)报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具体财务审计要求及格式请参照附件2。   (三)项目财务验收   1. 一般项目的财务验收工作由项目依托部门组织开展,可与结题验收合并进行。合并验收的应指定财务专家(不少于2人)参加项目验收专家组,研究提出独立的财务验收意见 独立验收的财务验收专家组由5-7人组成,应包括财务专家、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由财务专家担任验收组组长,形成独立财务验收意见。   2. 重点项目的财务验收工作由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组织开展。   3. 请于7月底前完成项目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工作。一般项目的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材料(2份)报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备案。具体财务验收要求及格式请参照附件2。   (四)项目科学数据汇交   1. 项目数据汇交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开展。汇交内容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表和元数据表(格式见附件4)、《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科学数据汇交方案》(格式见附件5)、具体的科学数据及其辅助的数据说明文档、软件工具等(详见附件3)。   2.请登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网络在线汇交,系统将于6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   3. 涉密数据不进行汇交,由项目承担单位按照国家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妥善保管。不得以此为理由拒绝汇交非涉密数据。   4. 请于7月底前完成所有数据汇交工作。对于不汇交的样本、样品、标准物质等实物,具备保存条件的单位请妥善保管,基础研究司将随时进行抽查 不具备保存条件的单位,请向基础研究司提出保存申请,基础研究司将协调有关单位予以保存。   (五)项目结题验收   1. 一般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由项目依托部门组织开展 重点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开展。   2. 请各项目承担单位提前做好验收材料的准备和审核工作,登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进行在线填报,并在线打印申请表1份、结题报告及相关附件15份,加盖公章后于8月20日前统一报送项目结题验收组织部门(项目依托部门或科技部)。   3. 验收工作须在2014年11月底前完成。对逾期不能验收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执行期内提出延期验收的理由,并提出明确的调整验收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经项目依托部门同意后,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审批。   4. 各项目依托部门及项目承担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验收工作,按要求准备验收材料,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验收时要注重对样本、标本、样品的现场考察与核查,数据库的测试等验收,避免走形式、走过场。   5. 项目结题验收材料(2份)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备案。具体结题验收要求及格式参照附件6。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 项目结题验收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祝学衍,陈文君(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综合计划处)   电 话:010-58881556,58881559(Fax)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5号   邮 编:100862。   2. 项目财务审计及财务验收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杨 娟(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   电 话:010-88301007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院二层   邮 编:100044。   3. 科技部网络技术支持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88659000(中继线)   咨询邮箱:program@most.cn   附件:   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财务验收规范.doc   2.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基本信息和元数据表(格式).doc   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结题验收规范.doc   4.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科学数据汇交方案(格式).doc   5.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科学数据汇交管理办法(试行).doc   6.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验收清单.doc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2014年5月
  • 教育部征集2015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需求
    科技基础性工作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国家科学研究和宏观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根据《科技部基础司关于征集2015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需求的函》(国科基函〔2014〕3号)要求,为做好直属高校2015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需求征集推荐工作,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征集2015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需求的通知。   通知内容如下:   1.符合定位。所推荐的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需求要紧密结合和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符合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定位和特点,不与具体单位挂钩。   2.落实规划。请根据《国家基础研究发展&ldquo 十二五&rdquo 专项规划》和《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ldquo 十二五&rdquo 专项规划》总体要求和任务部署,结合已立项资助情况,重点推荐对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与规划部署任务相关的重大需求。   3.主要内容。重大需求主要包括科学考察与调查、科技资料整编与科学典籍志书图集编研、标准物质与科学规范研制,以及对公益性行业部门重要工作、有关重点领域和学科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科技基础性工作。已经立项支持的和已有其他支持渠道的工作不在此次征集之列。   4.具体要求。每个需求方向须包括现状分析(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拟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经费需求和预期成果等。其中对拟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需进行高度凝炼。   5.限项推荐。此次需求征集工作仍采用部门限项推荐模式,教育部推荐名额为15项。请各校结合本校科技基础性工作的优势和基础,认真做好需求策划、队伍整合等组织遴选工作,择优推荐符合基础性专项定位、条件成熟的重大需求建议,减少各方无谓劳动。每校限推1项。   请于2014年2月16日前将重大需求建议正式报送到我司基础处,同时提交电子版。我司将在各校推荐基础上按名额择优予以推荐。   联系人:王人可,邰忠智   联系电话:66096301,66096532   电子邮件:kjsjcc@moe.edu.cn ,zhongzhi@moe.edu.cn   教育部科技司   2014年1月27日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大需求建议书   需求名称:(20字以内)   需求类别:□科学考察与调查   □科技资料整编与科学典籍志书图集编研   □标准物质与科学规范研制   □对公益性行业部门重要工作、有关重点领域和学科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科技基础性工作   经费需求:       万元   推荐部门:教育部   申报单位:   负责人:   联系电话(手机):   电子邮箱:
  • “加强分析测试基础性研究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
    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承办的“加强分析测试基础性研究战略研讨会”于2008年6月17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此次会议就分析测试中心开展基础性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测试中心如何发挥大型仪器平台的优势和人才优势,适应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需要,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研讨。   陈洪渊(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吴波尔(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科技部条财司巡视员)、张渝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秘书长,科技部平台中心副主任)、庄乾坤(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任)、方向(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国家标准委员会总工程师)以及来自全国二十几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和活跃在分析化学学科的各单位主要学术带头人共6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学术交流部主任邓玉林教授(北京理工大学)主持。   在上午的报告中,陈洪渊院士就科学仪器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基础性研究中的作用作了重要报告。陈院士强调了科学仪器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国内外科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明确指出了分析仪器和装置的研究是分析测试基础研究的重要方面,是今后应该大力推进的研究重点。张渝英副主任作了关于“与时俱进,推动中国分析测试事业发展”的报告。报告结合国内外科技发展动向,以及在汶川大地震中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挥的作用、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临危受命在10天内就完成了生物胺检测国家标准方法的制定等成就,强调了分析测试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思路,展望了分析测试发展的前景。吴波尔巡视员结合汶川大地中的经验,重点强调了在国家重大事件中,要充分重视科学家和分析测试技术储备的重要作用。方向总工介绍了标准化的概念和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同时,强调了标准化与科学仪器的结合开展分析测试工作。庄乾坤教授介绍了国际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科学家在重大科学发展和应急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了80年代全国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之初分析化学专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历程。   在下午的自由发言和讨论中,与会代表就加强分析测试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分析测试中心如何加强分析测试基础性研究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过认真分析和讨论,与会专家对于加强分析测试基础性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新时期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战略达成如下共识:   1、 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将会带动分析测试水平的提高   2、 分析测试中心不能仅满足于提供测试服务,一定要加强分析测试基础性研究工作   3、 加强科学仪器和装置的基础性研究是分析测试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战略内容。   此次会议是我国分析测试行业的一次高层次会议,是对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的一次科学总结、讨论与展望,将对分析测试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 2013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经费预算开始编报
    关于编报2013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经费预算的通知 国科财便字【2012】152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财政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结合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工作整体部署,现将2013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经费预算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组织预算编报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精神。   根据“十二五”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精神,参照《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改革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例如按照新的比例核定间接费用,包括绩效支出 科学合理编制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各科目支出,不得简单按比例编列 鼓励共享、试制、租赁专用仪器设备以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等。   (二)高度重视,做好预算编报的准备工作。项目承担单位是编制项目预算的责任主体,对项目经费预算的真实性负责。项目负责人应该会同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项目经费预算。   在编制经费预算前,应完成以下两方面工作:首先明确项目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研究周期、参加单位、参加人员及任务分解等内容 其次认真阅读了解相关国家有关政策、制度的要求与规定。   (三)确保预算编报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客观性。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是科技部审批项目经费的重要依据,应当根据项目研究的合理需要,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认真编制项目经费预算。   预算编制过程中应注意:有多个单位共同参与承担一个项目的,应当同时编列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 各项支出预算应紧密围绕项目目标、任务及技术路线等内容进行测算 各项支出标准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 各项支出内容应该根据本研究领域的规律和项目研究的特点实事求是地编报 在预算说明中应该详细说明每一项支出预算的依据,尤其是因研究任务的特殊需要而预算强度较大的支出,必须进行重点说明。   二、编报程序及要求   (一)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认真填报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根据要求签章并装订,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核签章后,按一式7份正式报送科技部。   (二)报送时间:2012年10月12日前报送。   (三)报送地址及联系方式:   报送地址: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院二层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 邮 编:100044   申报咨询: 李天一/宋俊(风险中心) 010-88301007   附件:   1.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   2.项目预算申报书编写说明   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2012年9月19日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年度项目初评专家名单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年度项目初评专家名单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年度项目初评会将于2014年8月21日在北京召开,现将评审专家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2014年8月18日   附件: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年度项目初评专家名单 序号 姓 名 职称 单 位 备注 1 陈宜瑜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顾问组成员 2 许志琴 研究员 中国地质科学院 顾问组成员 3 蒋有绪 研究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保护研究所 顾问组成员 4 王 浩 研究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顾问组成员 5 孙九林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顾问组成员 6 尹 岭 研究员 解放军总医院 顾问组成员 7 黄大卫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顾问组成员 8 孙 松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顾问组成员 9 宫辉力 教 授首都师范大学 顾问组成员 10 黄铁青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顾问组成员 11 薛建辉 教 授 南京林业大学 12 孙 航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3 王英典 教 授 北京师范大学 14 王纪华 研究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15 白林泉 教 授 上海交通大学 16 程远平 教 授 中国矿业大学 17 琚宜文 教 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18 张奠湘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9 张英鸽 研究员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20 刘金华 教 授 中国农业大学 21 张 建 教 授 山东大学 22 曹务春 研究员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23 李 勇 教 授 北京大学 24 金征宇 教 授 江南大学 25 李 忠 教 授 华东理工大学 26 袁增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7 蒋跃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8 杨桂山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9 范欣生 教 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 30 王新宴 研究员 空军总医院 31 蔡庆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32 柴团耀 教 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33 李跃华 主任医师 西苑医院 34 黎 健 研究员 北京医院 35 万必文 研究员 人民教育出版社 36 李增元 研究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37 罗志福 研究员级高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38 过常宝 教 授 北京师范大学 39 毕少兰 教 授 北京师范大学 40 付碧宏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41 肖 杭 教 授 南京医科大学 42 张 勤 教 授 长安大学 43 江大勇 教 授 北京大学
  • 国家核电、中国商飞成立基础性研究机构
    为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和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门成立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商飞公司日前分别成立国核科技研究院和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旨在加强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领军优秀人才培养。   11月2日揭牌的国核科技研究院总体定位是,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机构,打造核电技术领域基础性、前沿性的研究平台和领军优秀人才培养平台。国家核电所属的国核研发中心、国核软件中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程旭工作室等研究机构将陆续纳入研究院,在先进压水堆安全技术、严重事故缓解技术、核电设计软件、燃料与材料、技术标准、技术经济、先进核能系统等领域展开研究。按照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构想,国核科技研究院将按照国际通行的企业科研管理模式去运作,用“大师”、“大家”管科研、管人才。被聘为首任院长的程旭教授即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11月18日揭牌的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商飞公司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引领中国民机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中编办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是首批落户北京“未来科技城”的15家高新技术科研机构之一。揭牌当日,北研中心101号科研办公楼也宣告正式落成。自组建以来,中国商飞北研中心边规划、边建设、边引才、边科研,确定发展战略、推进能力建设、创新体制机制、聚集一流人才、打造科技平台、开展科研项目,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下一步,北研中心将着力提升民机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论证研究能力,攻克一批重要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先进技术储备,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努力满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科研需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努力打造群贤毕至、才智涌动、活力迸发的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 教育部征集2012年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需求
    关于征集2012年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需求的通知   教技司便[2011]155号   各有关直属高校:   为做好2012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培育与组织工作,按照科技部《关于征集2012年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需求的函》(国科基函[2011]14号)要求,现向各有关高校征集2012年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战略需求。具体要求如下:   1.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需求主要集中在科学考察调查、科技文献典籍的编研、标准物质和科学规范研究等三个方面   2.每个需求方向须包括现状分析(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科技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拟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经费需求和预期成果等(不超过1500字)   3.已经立项支持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已有支持渠道的工作不在此次征集之列。   请你校认真做好遴选和组织工作,结合本校科技基础性工作的优势和基础提出重大需求建议,每校限报1项。请于2011年7月10日前将需求建议电子版发送至jcc413@126.com。   联系人:赵倩 邹晖   电 话:010-66096301   教育部科技司   2011年6月24日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规划发布
    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我国科技基础性工作,科技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 科技部公布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专家顾问组名单
    2013年7月30日,科技部网站上发布了&ldquo 科技部关于成立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第一届专家顾问组的通知&rdquo ,详情如下: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总后勤部卫生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专家的学术指导作用,经研究,科技部决定成立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第一届专家顾问组。   专家顾问组由18位专家组成(详见附件1),由陈宜瑜同志担任组长,孙九林同志、刘旭同志任副组长。专家顾问组职责及工作机制见附件2。   请有关单位积极支持专家顾问组工作,为专家顾问组的相关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特此通知。   附件: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第一届专家顾问组名单   组 长:陈宜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   副组长:孙九林,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刘 旭,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成 员:许志琴,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陈焕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蒋有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 浩,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方精云,北京大学,教授   孟 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孙 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高思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黄鼎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尹 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   黄大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胡志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   刘碧松,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   宫辉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黄铁青,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2.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专家顾问组职责及工作机制
  • 张希良:碳市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基础性政策工具
    “最近生态环境部正在公开征集CCER交易产品方法学,表明我国自愿碳市场重启已经开始。”近日,在平安银行联合平安证券举办的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研讨暨发布会上,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围绕“双碳”实现路径以及碳市场顶层设计发表讲话时表示。张希良表示,在碳中和情景下,我国能源排放将逐步下降,可再生能源2060年占比将达65%,未来随着实施越来越严格的总量控制,碳减排的边际成本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从政策干预的视角看,要求有不断升高的碳价促进能源经济低碳转型。通过碳市场总量设定碳市场可以直接控制国家碳排放总量走势,碳市场形成的碳价在经济体内传播具有溢出效应,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提供有效的激励。今后,我国将夯实碳市场运行和监管的法律基础和数据质量基础,分步骤扩大行业覆盖和市场交易主体,优化配额分配方法和交易产品创新,构建全球样板碳市场。碳定价应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性政策我国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张希良表示,能源经济转型要依靠两类政策。一是指出转型方向的大政策,比如《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也包括我国对外承诺、五年规划中的碳减排目标、碳达峰1+N政策体系等。二是和企业、消费者紧密关联,具有直接激励作用的政策工具,既包括能效标准这样命令控制性政策工具,也包括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补贴电价、税收等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在张希良看来,碳市场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性政策。“将来国家要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进行控制,控制需要什么样的抓手?我觉得碳市场就是很好的抓手。”他认为,碳市场不仅会有效控制排放量总量,所形成的碳价可以在经济体里传播,改变广大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要有大量的低碳、零碳、负碳的技术,这些技术要创新,要投资,需要有明确的碳价格加以引导。”张希良说。现阶段全国碳市场市是基于强度的,未来向总量控制型转变“中国碳市场建设一定要与自身国情相结合。”张希良表示,在覆盖范围整合、总量设定和配置分配等顶层设计方面,中国借鉴欧美等地区市场同时,更要结合排放集中行业、自身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化程度等条件,才能设计出有效公平的碳市场,让电力供应侧和消费侧都承担减排责任。张希良提到,总量设定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实现基于总量的减少,即绝对下降。但是这目前在中国很难做到,因为我国碳排放总量还未达峰。另一种是基于强度,允许总量增长,但要通过排放强度来控制总量。因此,目前来看,后者更加适合中国。“排放总量设定也要灵活。总量是和企业、行业的增长,和未来是相挂钩的。这样既可以避免对企业、行业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又会起到鼓励先进,惩戒落后的作用。”张希良表示。据张希良介绍,中国碳市场建设更注重实践。虽然在设计中也充分借鉴了欧盟、加州的一些经验,但最后主要还是来源于碳市场试点的探索。他还提到了制定中国碳市场行业碳排放基准的“二十四字方针”,“奖励先进,惩戒落后;循序渐进,先宽后严;目标导向,综合平衡”。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启动上线交易。张希良认为,作为起步运行阶段,碳价水平、排放履约率等市场运行表现都超出了预期。分阶段建设全国碳市场张希良对全国碳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他认为近期碳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夯实碳市场运行和监管相关的法律机制,其中《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已经广泛征求意见并经过多次修改,应该尽快出台。二是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的覆盖范围,包括电解铝、水泥、钢铁等行业。三是积极探索增加碳市场交易主要类型,扩大市场参与度。“非常重要的一块是重启自愿减排市场。最近生态环境部正在公开征集方法学,也表明自愿减排市场重启已经开始。”张希良说。四是探索碳市场与绿电市场协作。“我国碳市场将来既有直接排放也有间接排放,与绿电交易协作也是重要课题。”张希良认为全国碳市场发展到中期,将会对重点控排行业进行全部覆盖;有一定比例的配额分配会采用有偿分配方式。其次,也有望引入配额的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从长远看,“中国碳市场目前主要是基于强度,远期会基于总量型转变,以后会和欧美等地区碳市场更加兼容。未来中国碳市场和其他国家碳市场将会有更多合作机会,为全球碳交易机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张希良表示。
  • 王江平: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
    2021年12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主持召开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新材料产业发展近年来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研究进一步完善新材料创新发展生态体系的工作思路。王江平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事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局。加快壮大新材料产业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加快壮大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王江平强调,要进一步正视问题,清醒认识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一是机制政策统筹协调仍显不够;二是面临材料先行、成果转化、产用衔接“三难”;三是高端人才及团队供给不足;四是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有待提升。要坚持问题导向,抓紧工作,争取早日突破。王江平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切实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一是加强资源要素汇聚,更好落实新材料创新发展各项举措。二是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加大统筹组织协调。三是发挥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校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四是发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重要作用,加大决策的咨询论证把关。会上,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代表,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等7家材料生产和用户企业,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赛迪研究院等单位聚焦会议主题作了发言,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汇报了有关工作情况。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有关司局负责人参加会议。
  • 国家投1.5亿元在渝建实验室测乘车舒适感
    “体重”达25吨的重型车,在时速达到120公里时,坐在车里的感觉如何?若车辆发生事故,在侧滚、翻滚时,不同座位上乘客的损伤情况又是怎样?市科委昨日发布消息称,投资达1.5亿元的首个国家级汽车NVH及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正式通过科技部专家评审,在渝开建。   NVH即噪音(Noise)、振动(Vibration)、平稳性(Harshness)三项标准,通俗称为乘坐车辆的“舒适感”。而我市开建的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对我市现有的市级车辆NVH工程研究中心和车辆/生物碰撞安全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充分整合,以建成国内最先进的车辆舒适性检测研究基地,填补国内汽车行业在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   昨日下午,记者在建设中的一间实验室里看到,一辆“遍体鳞伤”的小轿车,被放置在一条近百米长的无缝轨道边,上面一个高1.75米、重78公斤的“男子”坐在驾驶室里。   “‘他’采用符合人体特征的高分子材料制造,全身安装了上百个传感器,当车辆在进行翻滚、正面撞击等实验时,我们能够采集到人的头颈、胸及四肢等部位在瞬间的受伤情况。”有关负责人说,实验测试的最高车速可达到每小时120公里,为进行安全实验的车辆,给出最全面、准确的分析数据。   对此,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我市现有基础上,该实验室已拥有噪声半消声室、模态试验室等,能完整地进行汽车加速噪声试验、车内噪声试验、声品质试验等分析。此外,除了小轿车以外,实验室还能对重达25吨的重型商务车完成实验,同时将逐步拓展纯电动、CNG等新能源汽车的测试内容。   据悉,该实验室将依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建设,总投资将达到1.5亿元,预计3—5年时间建成。
  • 科华生物创始人唐伟国先生因新冠伴发基础性疾病逝世
    12月25日,体外诊断上市公司科华生物通过官网发布讣告:公司创始人、原董事长,原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唐伟国,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伴发基础性疾病,于2022年12月25日在上海不幸逝世,享年66岁。讣告原文:我国首批体外诊断上市公司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原董事长,原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唐伟国先生,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伴发基础性疾病,于2022年12月25日在上海不幸逝世,享年66岁!唐伟国先生,是我国体外诊断国产化的开拓者和践行者,他带领科华生物自创立之初以创新技术为基石,开创了国产酶免试剂和生化试剂产品的先河,带领许许多多科华人共同铸就了中国体外诊断的行业龙头,也引领行业发展几十年。中国体外诊断的发展离不开唐先生的付出,唐先生为中国医疗行业体外诊断领域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也将永远被铭记唐伟国先生向来为人处事谦和低调,其家人亦秉承唐先生的遗愿,一切从简,不准备过甚操办,我们尊重唐先生及家人的意愿,默默在心里缅怀唐先生,不打扰唐先生家庭的正常生活。我们对唐伟国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唐先生家属致以诚垫慰问!老唐总,一路走好!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2月25日
  • 罗中科技参加全国纺织品标委会第四届基础标准分会成立大会!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基础标准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会议于 2017 年 3 月 23 日~24 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罗中科技参加会议,国家标准委工业二部领导易祥榕出席会议并讲话。成立大会由中纺标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第四届基础标准分会副主任委员马咏梅主持。 会议首先由第三届基础标准分会秘书长郑宇英代表第三届基础标准分会从标准制修订和宣贯、国际标准化以及标准体系研究等几方面做了总结报告,并对换届工作进行了说明。国家标准委领导易祥榕宣读了国家标准委关于基础标准分会换届方案的复函,向委员颁发了证书。易祥榕强调了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并提出纺织标准化工作作为消费品标准规划重点领域之一,应紧跟国家标准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为纺织产品质量提升提供基础支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第四届基础标准分会主任委员孙锡敏代表新一届标委会讲话,孙主任首先强调了标准化改革的必要性,并从适应强标改革、加快国际标准转化、建立新型标准体系等方面对新一届标委会的工作做了重要部署。中纺标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第四届基础标准分会副主任委员马咏梅代表秘书处承担单位讲话,对国标委、中纺联等上级主管部门的信任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全力支持秘书处的工作,为全体委员搭建一个优质的标准化工作服务平台。成立大会结束后,第四届基础标准分会主任委员孙锡敏和秘书长徐路共同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审查和修改了《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章程》(草案)、《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秘书处工作细则》(草案)和《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工作计划》(草案)。会议一致同意通过修改后的章程、工作细则和工作计划。会议还审定通过了以下国家标准:《纺织品 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 第2部分:定负荷法》《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5部分:透气性的测定》《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 第6部分:马鞍法》《纺织品 热传递性能试验方法》《纺织品 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蒸发热板法)》会议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 疫情之下的启发——手部防护的重要性
    2月19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什么是接触传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表示: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从传染源直接传播至易感者合适的侵入门户,间接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大家外出频率增加,做好个人防护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首要步骤。目前的个人防护宣传更多重点在佩戴口罩,但一些实验表明,其实手部防护更为重要,因为“接触”在我们生活中才是防不胜防的。2003年SARS疫情时,在当时的防护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小汤山医院使用的仅为纱布口罩,但仍能做到0医护人员感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手部防护做得非常到位。 皮肤是人体的首道防线,进行合理的个人防护、做好皮肤清洁与消毒对于切断接触传播至关重要。本次疫情之下,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张姗王钧程也撰文指出:复工后的个人防护清洁我们尤其需做到手部清洁防护。 目前虽然CDC未建议大家日常佩戴手套出行,但是在高危区域,如医院、新冠病毒检验中心、科研中心等场所,普通的清洁手部已经不足够保护好我们的手部了。除了医院的医护人员,奋战在疫情背后的科学家和研究工作者们,佩戴手套也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保护手段。 Cole-Parmer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服务商,针对日常科学实验的手部防护我们可以为您提供: Cole-Parmer® ThinTouchPROtect™ 丁腈手套 如果您在日常实验中会接触到一些细胞毒性化学物质、微生物和病毒,那么这款丁腈手套因独特的配方制造,可以在带给您极舒适保护的同时,给予更高级别全面防护,并且帮您安心抵御各类伤害。 这些手套均经过全方面测试,以确保它们成为优质的应用领域(如生物制药等)防护手套。ThinTouchPROtect同样适用于肿瘤学生产及研究。其抗静电性能成为溶剂接触操作工艺应用(如实验器皿清洗等)、电子生产制造等过程中的专业手套。 此外,在防护等级需求没有那么高的一些科研使用场景,以下另外几款产品也可以成为您们的选择: Cole-Parmer® Ultra-Durable 丁腈手套 这款手套能在您进行一些化学浓度高的实验操作时,给您安心防护。它运用了创新的配方,拥有产品出色的物理和化学防护性能在保证拉伸力和防护性的同时,兼顾佩戴的舒适性和灵巧性。且重量轻薄,安全耐用。表面采用防滑纹路设计,让您在工作时能掌控自如。卷边袖口设计既可以为您提供保护,又便于穿戴。同时,它也是防静电环境的理想选择。 Cole-Parmer® ThinTouch™ LX 实验室乳胶手套 Cole-Parmer® ThinTouch™ LX 实验室乳胶手套则适合一般的实验室基础性防护。对偏好乳胶质感的老师来说是高性价比选择。操作一些浓度低的溶剂,或者进行实验室清洁时,这款实验室乳胶手套足够提供安全防护!手套的全麻设计可有效提高防护能力以减少交叉污染及伤害,并且其强大的抓握力不会影响手部舒适的使用感受,帮助实验运转更加高效。 如果各位老师您对我们的手套产品感兴趣,疫情期间欢迎在微信平台或者网站端联系我们,或者直接联系您当地的销售或经销商。
  • 绝味超标行业缺标 专家呼吁规范散装熟食卫生数据
    因卤制散装熟食店面极多,消费者甚众, 9 月 7 日某电视台栏目一则“久久丫、绝味鸭脖等品牌散装熟食大肠菌群超标甚至爆表”的报道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众多媒体和消费者关注。该行业的情况究竟怎样?   专家解说大肠菌群   记者日前也在知名科普网站“果壳网上”看到,资料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食品安全博士“ CFSA_ 钟凯”就是此事从专业的角度作出了分析。   “ CFSA_ 钟凯”在博文中表示:“大肠菌群作为重要的卫生学指示菌,表明食物的生产加工过程存在隐患,操作可能不规范,但大肠菌群本身未必致病,没有人能回答,有多少大肠菌群可能吃出毛病。人体肠道中有大量的大肠菌群,我们也活的好好的,甚至人体需要的一些维生素(比如 Vb )还是由这些微生物产生的呢。但大肠杆菌里也可能有坏分子(致病性大肠杆菌),比如导致德国数十人死亡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更重要的是大肠菌群污染意味着食物被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增加,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等。所以大肠菌群不是‘致病菌’而是‘指示菌’”。   而对于所谓“超标 160 倍”的说法,“ CFSA_ 钟凯”更是认为:超出标准适用范围进行这样的比较毫无意义,而且具有强烈的误导性,是为了找新闻爆点的“莫须有”罪名。预包装熟食的标准之所以定的比较严格,主要是这些食品很可能有储存过程,细菌容易生长繁殖。   尚无国家标准,成卤制散装熟食行业难题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门负责食品标准的丁绍辉女士在采访中表示,卤味熟食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深得广大民众喜爱,原来一直都是农贸市场、零售摊贩等零散售卖,从食品卫生学角度,厂家集中加工和专卖店销售的方式,对产品的安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加工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分为致病菌污染、非致病菌污染和相对致病菌污染。对于致病菌污染和相对致病菌污染,我国正在制订中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有严格的规定。而大肠杆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场所的细菌,属于卫生指示菌,主要用于评价食品生产操作环境的卫生状况 , 加工、贮存和销售过程中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细菌污染的程度,与食品安全不直接相关。不久前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4881 - 2013 )中的附录 A “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 针对食品生产过程中较难控制的微生物污染因素,向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指导性较强的监控程序建立指南,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同时,我国以往制订的卫生标准还兼顾了生产操作环境卫生状况监控的职能,过多地强化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作用 同时,在标准制订过程中也过多地依赖了产品的出厂检验数据而没有客观地看待和考虑货架期问题,个别指标限值设置过低。因此,虽然检测结果超标,但食品很可能并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大可不必谈大肠杆菌而色变,尤其是食用前还需要再进行餐厨加工的食品,加热更是能够杀灭绝大多数细菌。   另一方面,目前卤制熟食中的大肠菌群指标是参考 GB2726-2005 熟肉制品卫生标准中对酱卤肉相关产品的规定,即小于等于 150MPN 每 100 克。但这个标准主要针对预包装食品,现制现售的食品由于没有包装作为食品与外界的阻隔,是难以达到的 而工业化的产品,由于指标设置值过低,虽然生产环境控制较为严格,甚至在无菌环境中生产,并且通过全程冷链运输,但终端门店销售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即有可能造成超标的后果,很多业内人士也反映因为这个业态的特殊性,在这个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如绝味、周黑鸭、煌上煌、久久鸭等都面临标准缺失给企业带来困扰的问题。   企业希望积极规范卤制散装熟食卫生标准数据   事实上,与我国饮食文化同源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区都有该行业的卫生标准。按这些地区的标准来看,菌落总数 10 万以内是满意的, 100 万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丁绍辉女士同时表示,目前已经有绝味鸭脖等企业希望由中国食协牵头,制订卤制熟食行业的国家标准,并且已经进行了部分基础性工作、积累了一些数据。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业内人士关注、参与,能够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我们不对企业护短,但我们也希望企业有一个规范、不受损害的发展环境。”   而据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相关人士介绍,该项标准的地方标准制定已经立项,今年年底可望提交卫生部门审定。   全程冷链,今年将加强门店管理   而处于本次事件中心的绝味鸭脖则表示,作为鸭脖连锁行业领导品牌,公司有一整套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已采用了全程冷链等确保产品在送到门店之时是完全合格的,而从本次事件来看,问题也是出在销售终端,但不论问题在哪,毕竟是公司的产品。
  • 西安交通大学:高渗透性、黏附和长时间耐用性的仿树蛙脚蹼的可穿戴柔性电极
    近年来,随着生理电信号在辅助医疗、科学训练及神经科学研究等的领域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应用,可穿戴柔性电极成为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非侵入式柔性电极能够将人体内部的离子电信号转换为电子元器件可读取的电子信号,成为了连接这两者的桥梁。然而如何实现高质量信号的采集、实现不同皮肤状态下的长时间稳定粘附及提高长时间穿戴舒适性,是阻碍柔性电极应用的研究难点。尽管已有研究团队提出了许多能提高粘附力与增加透气性的结构,但仍旧难以实现稳定粘附性、低界面阻抗和高透气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开发一款兼具高透水透气性和粘附稳定性的柔性电极十分必要。近期,西安交通大学邵金友、田洪淼团队提出了一种仿树蛙脚蹼的非侵入式柔性可穿戴电极,用于生理电信号的长时间连续监测。该柔性电极是使用摩方精密nanoArch S130(精度:2μm)高精度3D打印设备加工模具后使用导电复合材料翻模制备而成。相关研究成果以“Treefrog-Inspired Flexible Electrode with High Permeability, Stable Adhesion, and Robust Durability”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西安交通大学兰天翔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学邵金友教授和田洪淼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图1 设计灵感来源及结构展示。 (A)仿生灵感来源,(B)电极结构示意,(C)相较于普通平膜的优势。该柔性电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红蹼树蛙脚蹼表面的分散六边形柱状结构及深层的粘液腺。六边形分散柱状结构可以将大液桥分散为多个小液桥,从而大幅提高树蛙脚蹼与各种表面之间的粘附力;分布于六边形柱状结构间隙的粘液腺,则可使得粘液在树蛙脚蹼间均匀分散,这两种结构共同实现了树蛙在多种表面的稳定黏附。结合此两种结构,本文设计了一种兼具高透水透气性、稳定粘附性及长时间耐用性的柔性可穿戴电极。该电极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分散柱状结构,有利于实现高效而稳定的电极-皮肤界面接触(接触面积/总面积相较于平膜提升了近一倍)、低界面阻抗(面积标准化阻抗与商用Ag/AgCl凝胶电极相近)及稳定附着(在干/湿条件下的粘附力相较于无结构电极提升了2.79/13.16倍);上层为参照鸟喙和粘液腺设计的改进锥孔结构,有利于实现人体皮肤表面排泄物定向搬运,从而提高了该电极的透水透气性(正向透气性相较于棉纺织物提升近12倍,透水性相较于3M医用敷料提升了40倍以上)。该仿生电极在粘附稳定性、透水透气性和耐用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研究团队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计算的方式得到了锥孔结构设计的最优参数区间,并将该结构的设计与电极底面分散柱状结构的设计解耦,大幅降低了分散柱状结构设计的复杂度。底面离散化结构除了能实现高效而稳定的界面接触之外,还能有效降低汗腺的被堵塞率,从而避免排泄物的局部堆积导致的粘附效果降低。为此,研究团队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及离散优化设计方法,量化计算了全部三种可单一平面密铺正多边形柱状结构在不同尺寸参数下的最大汗腺堵塞率(最大堵塞率越小代表该电极在湿润条件下的粘附越可靠)及理论有效面积(该值会影响接触阻抗进而影响采集的信号质量),并在综合考虑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后,制造了优化设计的柔性可穿戴电极。图2 结构优化设计。 (A)锥孔优化设计,(B)分散柱状机构可大幅降低汗腺的被堵塞率,(C)分散柱状结构尺寸参数,(D) 六边形柱状结构的最大汗腺堵塞率(E)不同形状及尺寸的分散柱状结构的未堵塞率和理论接触面积。在设计完成电极的微观结构之后,研究团队采用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技术加工了具有良好一致性的树脂模具,并通过模塑工艺制造出了仿生电极和只含有锥孔的电极(对比组)。仿生电极相较于对比组的干/湿粘附力提升了2.79/13.16倍,实现了在干/湿环境下的稳定附着。图3 微观形貌表征。 (A)锥孔模板,(B)只含锥孔的电极,(C)分散柱状结构模板,(D) 仿树蛙脚蹼电极(E)仿树蛙脚蹼电极截面轮廓,(F)粘附力表征。之后,研究团队还测试了该仿生电极的正向和逆向水蒸气透过率,该电极的正向/逆向水蒸气透过率相较于棉织物提升了近12/6倍,实现了较好的透气性能。图4 单向输水性及水蒸气透过率表征。 (A)各种结构的表面接触角变化,(B)各种结构表面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关系,(C)水蒸气透过率测试,(D) 仿生电极与多种常见织物的水蒸气透过率对比。最后,研究团队采集了多种生理电信号,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该仿生电极采集出的生理电信号质量可与商用Ag/AgCl凝胶电极相媲美,并且长时间使用下安全性和稳定性性均优于商用Ag/AgCl凝胶电极。相较于已报道文献,本文所提出的仿生电极在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及电极性能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均衡性能。图5 多种生理电信号的测试与性能对比。 (A)长时间心电信号的测量及信号分析,(B)睁眼及闭眼时脑电信号的采集与分析,(C)肌电信号的采集与分析,(D) 仿生电极与多种电极的综合性能对比。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树蛙脚蹼的仿生电极可以实现在干/湿皮肤表面的稳定粘附,且兼具高透水透气性、长时间穿戴舒适性及稳定的低接触阻抗等优点,有望促进生理电信号长时间持续检测的广泛应用。
  • 我国化学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建议丨战略性基础研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原子、分子、纳米等跨尺度、多层次上研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互作过程和演变规律。化学对整个科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与健康、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均需要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当今很多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的“卡脖子”问题的本质是化学问题,如微纳加工技术、芯片加工技术的光刻胶、特高纯化学试剂等。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同时注重化学科学的基础研究与重大应用任务相结合,产生了诸如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青蒿素的提取等重大成果,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化学人才队伍和论文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仍然没有改变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局面。未来,仍需要加强化学的基础研究,加速与化学密切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的研究,加大化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产出与应用,促进我国化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为此,本文在分析化学科学基本特征和领域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我国化学科学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结合优势与短板,提出我国化学科学的新研究架构,并提出适应新架构的对策与建议。1化学科学的基本特征1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化学不仅是一门理解化学现象、发现化学过程的独立科学,更是一门连接物质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其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之间,以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都需要以化学为中间媒介。例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科学,需要通过化学作为中介,才能更好地开展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信息工程也需要将化学的基础性知识与信息传输、转换、存储等材料加工工艺、制造过程等相结合,才能实施高水平建设。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并不是指化学在所有学科中最重要,而是说明化学在社会和科学系统中的多边关系和地位,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2化学是一门既传统又不断发展的基础科学,新的化学交叉分支不断涌现化学是创造新物质、新材料的基础科学,同时也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发展。例如,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科学问题研究一直是当代科学中一个极其重要和备受关注的领域。合成生物学、仿生化学、生物化学、酶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化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又如,纳米科学与技术在纳米尺度研究和精准控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互作过程和演变规律,是当今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几乎渗透到物质研究的各个方面。3化学是一门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实用科学化学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和提高的几乎所有方面,无论是高新尖端技术,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支柱性和支撑性产业,或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休闲、医疗保健,无不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化学塑造了世界,在能源、材料、微电子、环境、化工、医疗等各行业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愈发显著。根据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 2019 年发布的《全球化学工业:催化增长并解决我们的全球可持续性挑战》显示,化学工业几乎涉及所有生产行业,通过直接、间接和诱发影响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作出了 7% 的贡献,是全球第 5 大制造业。2主要国家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当前,世界大国正在把构建引领未来的能力,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科技和创新,已经成为大国之间争霸的主要领域,全球正面临发展格局的新演变阶段。过去 70 多年,科学及其所服务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安全、气候等全球性问题凸显。化学作为渗透到各个领域的中心科学,尤其备受关注;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大投入,且积极研究化学科研资助形式是否适应当今的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趋势,更新完善化学科学发展政策,不断升级化学科学研究规划。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使得德国化学率先占据领先地位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发轫于 18 世纪的欧洲,英国和法国先后成为化学的学术中心;从 19 世纪 30—40 年代开始,德国逐渐成为化学的学术中心,直到二战之前德国化学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1901—1939 年的共 40 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德国学者有 17 位,远超同期英国和法国诺贝尔化学奖学者的数量。德国化学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长达 1 个世纪之久,除了其先进的教育制度、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优越宽松的科研环境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国非常重视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的结合。以染料工业为例,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于 1877 年成立了德国国立化工研究所;该研究所以有机结构理论为指导,进行煤焦油的综合利用,使德国的染料工业及制药、香料工业迅速赶超英国。产业化应用实践及其带来的经济收益使得化学基础研究的课题源源不断,基础研究成果又迅速转化应用,形成正向循环。自 2006 年起,德国政府陆续出台了“高技术战略”(High-tech Strategy),包括“纳米行动计划”“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国家创新计划”“能源战略 2050”等,聚焦尖端技术发展领域,体现了较强的国家需求导向。在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德国采用分类分级管理的方式,对不同的科技计划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德国对化学的支持嵌入在各类科技计划中,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的中心地位和领域交叉的特征;其分类分级管理方式增加了项目管理的灵活性,有利于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更多主体纳入管理中来,更好地促进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长期稳定支持造就了美国成为全球的化学研究中心二战之前,美国一直以应用研究为主,而基础研究主要依靠欧洲。二战以后,美国逐渐认识到,依靠他国输入新知识在科技领域不可能长期发展。以 1945年《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为发端,美国政府一直在有计划、持续、高强度地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由此,美国化学的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和稳固的地位,逐渐成为全球的化学研究中心。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采用合同制、科研资助制等方式来确定研究方向,从而影响和引导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化学研究的内容,以此来体现国家意志,达到用经济手段控制和指导国家科技发展的目的[8]。美国政府以重大科学项目为依托,遴选最优秀的科研骨干,开展高水平的持续攻关,有效推动了化学的快速崛起。例如,在“曼哈顿计划”的牵引下,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化学团队在著名化学家 Glenn Theodore Seaborg 带领下,为制备超铀、分离钚、诱导铀核裂变等提供了决定性的技术支持。过去 80 年,美国及其培养的化学家获得了约 2/3 的诺贝尔化学奖,彰显了美国成为世界化学创新源头的地位。进入 21 世纪前后,美国又密集部署了多项战略性研究计划,如 “国家纳米计划”“材料基因组计划”等,有些通过立法保证稳定支持。例如,2000 年美国开始实施“国家纳米科技行动(NNI)计划”;到 2020 年,美国政府先后 6 次发布“国家纳米科技研究战略”,仅联邦政府就累计投入 280 亿美元。持续的投资反映了美国对创新战略的优先支持,并大力促进了美国化学研究率先进入学科交叉领域并引领全球的发展方向。美国体制决定了其科技计划制定具有如下特点:有效的分权与制衡。各联邦部门以国家目标和优先领域为指导,在白宫的协调下,编制本部门的研发计划。2.科技计划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跨部门研发计划通常具有较长的时间周期,从而确保了联邦研发计划的总体稳定。
  • 国家系统布局未来2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等8部门编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简称《规划》),目前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其中,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中国南极天文台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建设重点。据悉,该《规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部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据介绍,我国设施建设总体处于由局部突破迈向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已迈上新台阶,为下一步全面推进设施建设储备了丰厚的人才、技术基础和建设经验。但同时尚存在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学科布局系统性不够,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等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今天就《规划》答记者问时指出,在兼顾传统大科学装置领域与学科交叉及新兴学科发展需求、国际发展趋势与国内基础、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上,《规划》明确,未来20年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工程技术科学领域7个科学领域重大科技设施发展的主要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显现的领域中,将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领域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 生命领域包括转化医学研究设施、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 地球系统与环境领域包括海底科学观测网、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 材料领域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包括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空间和天文领域包括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中国南极天文台 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大型低速风洞等。   该负责人介绍说,“十二五”时期的16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在提升我国重大科技设施总体水平、提高我国科技前沿研发能力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促使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其中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将跃居国际领先水平。如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上相同能区稳定核束流脉冲流强最高、脉冲功率最高、短寿命原子核质量测量精度最高的实验装置。二是将为我国空间、海洋等领域的部分前沿技术方向开展国际顶尖水平研究提供支持。如大型低速风洞将使流场品质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实验模型能够准确模拟飞机实物,综合性能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这些设施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将催生和衍生出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如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在建造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高性能集成电路、量子通信、云计算等大量新兴技术的集成,将有力地促进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历程看,其从概念提出到付诸建设再到投入运行,往往需要历经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美国每4年左右对科学装置规划进行修订,欧盟每两年对设施路线图进行一次更新。该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当前科技和产业发展正孕育着新的突破,未来发展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我国今后拟以5年为期对《规划》进行修订。   通知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   国发〔201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3年2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2—2030年)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按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对于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保障科技长远发展、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十一五”时期,启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项,验收设施10项,目前在建和运行设施总量达到32项。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为科学前沿探索和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我国粒子物理、核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部分前沿方向的科研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依托设施解决了一批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在载人航天、资源勘探、防灾减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施建设带动了大型超导、精密制造和测控、超高真空等一批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技术水平提高 凝聚和培养了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研究团队,以及高水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此外,设施还在深化科技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学科布局系统性、前瞻性不够,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工程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等。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正孕育着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建设规模和覆盖领域,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   (一)科学前沿的革命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现代科学研究在微观、宏观、复杂性等方面不断深入,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加快,科学研究目标日益综合。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活动需要大型研究设施的支撑,要求不断提高科技基础设施的单体规模和技术性能,强化相互协作,形成大型综合性设施群。进一步加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有所作为。   (二)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越来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强大动力。当前,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相互依托、协同突破的趋势日益明显,技术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越来越注重科学探索和技术变革的融合,可以衍生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加快高新技术的孕育、转化和应用。我国在若干重要领域超前部署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性科学难题,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际科技竞争合作越来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牵引和依托。近年来,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科技领域,主要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增多,在事关人类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科技领域,由于建造设施资金投入、技术难度等超出单个国家的能力,联合共建与合作研究越来越成为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加快提升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水平,适时在重要优势领域发起合作建设计划,有利于在国际科技竞争合作中赢得主动,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必须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出设施建设在我国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加强与相关规划、计划的衔接,强化支撑服务功能 优化设施布局,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以健全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机制为保障,布局新建与整合提升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国际合作相结合、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为我国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   一是着眼长远、服务大局。突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既要瞄准探索未知世界和发现自然规律的科技发展前沿方向,又要结合国情,聚焦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难题,衔接好科技重大专项等相关规划和计划,强化设施建设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   二是科学谋划、系统布局。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有机衔接现有科技资源,统筹考虑学科领域布局,加强国际合作,全面系统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形成“探索一批、预研一批、建设一批、运行一批”的发展格局。   三是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分清轻重缓急,优先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科技发展急需或科技突破先兆已经显现的科学前沿和学科交叉领域,选准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四是创新机制、持续发展。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公益性特征,建立完善高效的投入机制、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科学协调的管理制度,提高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科技效益,形成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目标。   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传统大科学领域设施得到完善和提升,新兴领域设施建设布局较为完整,能够全面支撑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 设施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一大批设施的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 设施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进入世界前列 设施科技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取得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催生一批具有变革性、能带动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 基本形成若干布局合理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设施整体国际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末要实现以下目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基本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撑科技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凝聚一批世界优秀科研人才,部分前沿方向能开展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领域初步具备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能力。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50个,薄弱领域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优势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初步建成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初具轮廓。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符合设施自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设施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总体部署   未来20年,瞄准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基础,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在可能发生革命性突破的方向,前瞻开展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探索预研工作,夯实设施建设的技术基础 在2016—2030年期间适时启动建设一批科研意义重大、条件基本成熟的设施,强化未来科技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我国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领域,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科研急需、条件成熟的设施,强化科技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对已经启动但尚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在建设施,加大工程管理和技术攻关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对已经投入运行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最大程度发挥其科学效益。   (一)能源科学领域。   以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利用能源的科学问题为目标,面向我国中长期核能源开发与安全运行、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等方向,以核能和高效化石能源研究设施建设为重点,注重新能源、新材料、网络技术相结合,逐步完善相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为能源科学的新突破和节能减排技术变革提供支撑。   核能源方面。完善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性能,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保持我国在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先进地位 建设长寿命高放核废料嬗变安全处置实验装置,攻克核裂变能安全洁净发展的技术瓶颈 适时启动高效安全聚变堆研究设施建设,加快聚变能走向实际应用进程。   化石能源方面。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支撑相关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解决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换关键科技问题 探索预研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研究设施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   可再生能源方面。针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能量密度低、随机波动等问题,探索预研能量捕获、储能、转换、并网研究设施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   (二)生命科学领域。   以探索生命奥秘和解决人类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面向综合解析复杂生命系统运动规律、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现代化育种等方向,重点建设以大型装置为核心、多种仪器设备集成的综合研究设施,完善规模数据资源为主的公益性服务设施,支撑生命科学向复杂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并实现有机统一,突破生命健康、普惠医疗和生物育种中的重大科技瓶颈。   现代医学方面。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从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等方面系统认识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促进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诊疗技术。   农业科学方面。建成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支撑农业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农业毁灭性高致害变异性生物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创新性理论、方法与防控新技术研究 建设模式动物研究设施,支撑表型及基因型关系、遗传信息高通量获取与工程转化、细胞和动物模型开发与应用等研究 适时启动农作物种质表型和基因、动物疫病、农业微生物研究设施建设,支撑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命科学前沿方面。建成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支撑高通量、高精度、规模化的蛋白质制取与纯化、结构分析、功能研究 探索预研系统生物学研究设施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设施建设,满足从复杂系统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行为和控制机理的需要,综合解析生物系统运动规律,破解改造和设计生命的科学问题。   生命科学研究基础支撑方面。适时启动大型成像和精密高效分析研究设施建设,满足生物学实时、原位研究和多维检测、分析、合成技术开发的需求 探索预研生物信息中心建设,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数据、种质资源、实验样本和材料等基础支撑。   (三)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领域。   以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面向地球结构演化与变化过程、地壳物质组成和精细结构、地球系统各圈层间复杂作用及其耦合过程、太阳及其活动控制下各圈层的响应与耦合、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过程和机理等方向,重点建设海底观测、数值模拟和基准研究设施,逐步形成观测、探测和模拟相互补充的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研究体系。   现场探测与观测方面。建成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满足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需求 建成航空遥感系统,提高我国遥感信息技术与装备研发实验能力,为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供快速、实时、精确的遥感数据 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为国家海洋安全、资源与能源开发、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预报等研究提供支撑 适时启动地球系统科学航天航空遥感等技术监测、深海探测与调查、固体地球深部探测与动态监测、陆海地球环境观测等研究设施建设,实现多时空尺度全面长期连续监测与数据积累,逐步形成对地球系统的立体、动态监测分析能力。   基准系统建设方面。建设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地球质量变化基础数据,支撑固体地球演化、海洋与气候变化动力学、水资源分布和地质灾害规律等研究,满足国家安全、资源勘探和防灾减灾的战略需求。适时启动包括地基基准、环境基准、深空基准等方面的基准系统建设。   数值和实验模拟方面。建设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支撑气候变化、地球系统及各层圈过程模拟研究,认识地球环境过程基本规律,提高预测环境变化和重大灾害的能力。适时启动环境污染机理与变化研究模拟实验装置建设,支撑空气污染、流域水污染预测模型开发和气候变化模式研究,提高空气质量、流域水污染等预报预警能力。   (四)材料科学领域。   适应材料科学研究从经验摸索阶段到人工设计调控阶段转变的趋势,面向量子物质演生现象、纳米尺度量子结构、极端条件下材料物性与物质演变、重要工程材料服役性能等方向,以材料表征与调控、工程材料实验等为研究重点,布局和完善相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材料科学技术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微型化及与环境相协调方向发展。   材料表征与调控方面。完善提升已有同步辐射光源,建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 探索预研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设,适时启动高性能低能量同步辐射光源建设,满足以纳米空间分辨率、皮秒至飞秒时间分辨率、极高能量动量分辨率对材料多层次结构分析研究的需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国家光源体系。建成散裂中子源和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极低温、超快、超高压极端条件研究设施,形成与大型同步辐射光源结合的格局,满足研究和发现新物态、新现象、新规律和创造新材料的需求。   工程材料实验方面。建成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支撑不同尺度及跨尺度的结构性能研究 探索预研超快光谱界面反应检测装置、极端和工业特殊服役环境模拟装置建设,支撑材料服役行为和规律研究 结合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适时启动综合工程环境在线装置建设,支撑真实环境下工程材料实时、原位研究。   (五)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领域。   以揭示物质最小单元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为目标,面向超越标准模型新粒子和新物理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探测、中低能核物理与核天体物理研究等方向,建设相关大型研究设施,提高微观世界探索能力和自然界基本规律认知水平。   粒子物理方面。建设高能宇宙线研究设施,探索高能空间粒子起源和相关新物理前沿 适时启动用于中微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物理研究的非加速器实验设施建设,探索预研新型加速器实验设施建设。   核物理方面。建设高性能重离子束研究装置,使我国核物理基础研究在原子核层次上的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探索预研强流放射性束实验设施建设。   (六)空间和天文科学领域。   以揭示宇宙奥秘和解释物质运动规律为目标,面向宇宙天体起源及演化、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等方向,按宇宙、星系、太阳系等不同空间尺度布局设施建设,提升我国天文观测研究能力、空间天气和灾害应对能力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基础能力。   宇宙和天体物理方面。建成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为宇宙大尺度结构及物理规律研究提供支撑 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支撑暗物质、暗能量、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等前沿研究 探索预研先进多波段天文观测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天文观测及数据应用系统。   太阳及日地空间观测方面。建成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揭示近地空间环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并逐步形成覆盖更多重要区域的空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适时启动大型太阳观测研究设施建设,支撑太阳、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变化过程和规律研究,深化太阳变化及其对地球和人类影响的认识。   空间环境物质研究方面。建设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模拟装置,支撑近地空间环境与材料、元器件、结构、系统及生物体作用规律研究 探索预研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设施、南极气球站和引力波研究设施的建设,揭示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运动规律,提升我国深空探测、空间基础物理、空间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七)工程技术科学领域。   瞄准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沿、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及地质灾害过程等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产生变革性技术为主要目标,以信息技术、岩土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为研究重点,探索和逐步推进相关设施建设,为保障国家重点任务的实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信息技术方面。建设未来网络研究设施,解决未来网络和信息系统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为未来网络技术发展提供试验验证支撑 适时启动新一代授时系统建设,支撑超精密时间频率技术开发,逐步形成高精度卫星授时系统和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共同发展的格局。   岩土工程方面。适时启动超重力模拟研究设施建设,揭示复杂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 探索预研大型地震模拟研究设施建设,开展地震动输入和工程地震灾害模拟研究 探索预研深部岩土工程研究设施建设,揭示深部岩体的力学特征。   空气动力学方面。建成多功能结冰风洞,支撑不同冰型和冰积累过程对飞行器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等研究 建设大型低速风洞,支撑气动噪声、流动分离与涡旋运动、流动控制、流固耦合、电磁空气动力学等研究 适时启动大型跨声速风洞、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先进航空发动机研究设施建设,为我国航空航天、高速铁路建设等提供必要的研究试验手段。   四、“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   “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显现的领域中,综合考虑科学目标、技术基础、科研需求和人才队伍等因素,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一)海底科学观测网。   海洋科学研究正经历着由海面短暂考察到内部长期观测的革命性变化,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围绕实现全天候、综合性、长期连续实时观测海洋内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目标,建设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主要包括:基于光电缆的陆架
  • 应用 | 医用口罩用新型石墨烯无纺布性能测试与评价
    研究背景自疫情爆发以来,个人防护进入常态化,消费者对口罩的要求从最开始的单一防护功能向舒适化、可复用、时尚化等多功能性转变。市场对多功能化医用口罩的迫切需求,不断推动着现代医用口罩非织造布在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有研究表明,将传统非织造织物材料与石墨烯相结合,可开发高效、低阻的新型复合材料。同时,利用石墨烯独特的网状结构和极高的比表面积,吸附和过滤颗粒、细菌和病毒,能有效阻隔冠状病毒,大大地拓宽了石墨烯的应用领域。2020年12月25日,在深圳举行的第22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种新型石墨烯无纺布一经面世就获得优秀产品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新型石墨烯无纺布是将传统原料聚丙烯替换为石墨烯/聚丙烯复合母粒,采用纺粘无纺布制造工艺制备获得。本文通过对这种新型石墨烯无纺布微观组织形貌及热性能、表面亲疏水(油) 性、防水性能、透气性、压力差、 配戴时效性及是否有异味等进行测试和评价,分析研究这种新型石墨烯无纺布在医用口罩方面的应用前景,开发石墨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口罩生产企业的产品升级、转型提供数据支撑。图1. 石墨烯无纺布和医用无纺布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实验方法与仪器本文采用KRÜ SS DSA25B接触角测量仪对石墨烯无纺布进行接触角测试。DSA25B接触角测试仪实验开始前,将石墨烯无纺布用蒸馏水超声清洗,并在50°C的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实验时, 样品平铺在载玻片上,水滴(油滴)体积约为2μL。高速相机捕捉水滴(油滴)照片,采用座滴法测量接触角,即在液滴轮廓和表面投影(基线)之间的交叉点上(三相接触点)使用座滴图像量取接触角,每张照片测量10组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结果与讨论图2. 石墨烯无纺布表面亲疏水(油)性测试结果(注:a.水(油)滴光学照片;a.水(油)接触角)在室温条件下,分别测试了石墨烯无纺布正反面水和油的静态接触角。图2a所示为测试过程中捕捉的水(油)滴光学照片,通过座滴图像法量取的接触角如图2b所示。可知,石墨烯无纺布正面水接触角为132.6°,反面水接触角为138.8°,正面油接触角为142.8°,反面油接触角为129.9°。这种新型石墨烯无纺布纤维表面张力低于水、油的表面张力,使得水滴以及油污无法在织物表面铺展,因此证明这种新型石墨烯无纺布具有拒水、拒油的特性。同时,防水性能评价测试结果显示试样表面没有润湿,存有少量水珠,依照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评价标准,沾水等级达到4~5 级,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沾水性能。总结可看出减少银浆层的空洞是提高芯片键合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合适的粘合促进剂可以帮助增加银浆在基材表面的浸润并减少界面银浆层里的空洞。新型石墨烯无纺布在医用口罩的应用中体现出了组织结构稳定、拒水、拒油、抗沾水、低阻透气、口罩无异味的特性,符合当下人们对口罩的舒适性、防护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的要求,有助于口罩生产企业对产品的升级、转型。随着石墨烯无纺布生产技术和表面改性技术不断完善成熟,新型石墨烯无纺布在医用口罩、医用缝合线、医用辅料等医疗器械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从而实现石墨烯在功能无纺布应用中的商业化与规模化,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功能各异的石墨烯无纺布产品陆续出现在市场上。参考文献:[1]陈大雷,陈凡红,元瑛,梁峰,杨晓辉,贺军权.医用口罩用新型石墨烯无纺布性能测试与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3):17-20+73.DOI:10.15971/j.cnki.cmdi.2022.23.038.
  • 不断走出舒适圈,挑战拉曼光谱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多种可能——访上海交通大学叶坚教授
    近年来,快速、高灵敏并具有分子指纹识别特性的拉曼光谱技术受到包括生物、医学、材料和分析科学等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青睐,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掀起了研究热潮。近年来,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引人瞩目,成为当今生物医学交叉的前沿热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底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生物医学拉曼光谱学术会议中,拉曼光谱与生物医学的融合碰撞展现了这个前沿交叉领域极具诱惑的应用前景。相对与目前市面上其他分析仪器,拉曼光谱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优势有哪些?可以解决哪些其他分析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未来的应用前景怎么样?基于以上问题,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采访到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叶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叶坚教授国内外生物拉曼技术/应用的发展“齐头并进”近年来,拉曼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不少研究正在走向临床应用。对于拉曼光谱的这种应用走向,叶坚教授谈到,拉曼光谱技术因其分子指纹光谱的高特异性、不易受水的干扰、便携性等特点,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巨大潜力。此外,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具有单分子级别的检测灵敏度,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优势。这些特点使得拉曼光谱技术在解决其他技术难以应对的问题上具有独特优势。另外,叶坚教授还提到,与人工智能的高度融合是生物医学拉曼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将为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机会或更深远的方向。谈到当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叶坚教授表示,拉曼光谱技术这几年都在保持快速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不仅有很多醒目的研究成果,而且已有企业正在准备进入或已经进入临床实验的阶段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的初创企业也正在把相关技术推向临床,给这个市场带来更多的新鲜活力。而对于国外内的研究进程,叶坚教授认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临床应用,我认为国内已经达到和国际上相同水平,应该说是齐头并进的,甚至在某些方向上,我们还处于领先地位。”采访中,叶坚教授还给大家分享了国内很多课题组的亮眼研究成果,比如多个团队的TERS、SERS探针、SERS+AI、SRS、临床无创血糖检测等等亮眼的工作。习惯“交叉”,全球首创成果登上顶刊《Nature》叶坚教授一直致力于拉曼光谱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引人瞩目的科研成果。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叶坚教授上学的时候是学高分子和化学的,似乎距离现在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距离。对于过往略显“复杂”的经历,叶坚教授笑称自己就是非常“交叉”的。据介绍,他在国内、欧洲、美国都学习过一点时间,在企业和高校也有工作的经验,从事过有关材料、化学、光学等方向的研究。也许正是因为他自身的科研背景如此“跨界”,也让他更习惯,也更擅长在交叉学科背景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课题。叶坚教授说,“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先从事了有关等离激元纳米材料的研究,然后基于这些材料的研究基础,才开始了有关拉曼和SERS的研究,并在不断研究中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交叉的研究领域。而后,因为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所以我选择了把拉曼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而选择将拉曼光谱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对叶坚教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其过往学习和工作经历给当前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生物医学的学科跨界也让其工作充满了很多未知的困难,比如学科背景、资源、团队等。叶坚教授说,“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敢于踏出舒适圈,随时接受各种挑战。尽管前期在摸索方向上比较痛苦,却也让我在不断跨越和交叉中更加聚焦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在采访中,叶坚教授用了“习惯”这个词来描述自己的工作日常,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个交叉的状态,习惯了不断的面对新的领域、新的问题。不仅如此,虽然他们做拉曼光谱的研究,他同时还鼓励学生去拥抱人工智能、质谱等相关的技术。叶坚老师表示,他们不断的在交叉的学科中探索,吸引交叉的人才,同时也在跟很多临床的医生进行合作,这些资源都是非常珍贵的,也是他非常看重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叶坚教授的团队也吸引了专门做人工智能研究的陈舟老师,并在不断的学科交叉中实现了很多的跨越。近一两年,叶坚教授课题组的工作实现了多个“突破”。SERS信号的重复性问题一直是困扰拉曼领域几十年的难题,现有的技术路线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叶坚教授团队近期发明了数字胶体增强拉曼光谱(dCERS),成果于2024年4月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刊登。通过将光谱根据是否存在目标分子拉曼特征峰进行0/1数字化,对溶液中的阳性光谱进行计数,避免了依赖信号强度进行定量的问题。通过该单分子计数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多种分子的定量检测,定量检测限可以达到1 fM以下;其中,dCERS技术所采用的胶体颗粒的合成步骤简单,易于放大生产,在应用中,可以方便建立标准曲线从而实现可靠地定量检测。另外一项技术突破是深穿透拉曼光谱和深层病灶的无创检测。据悉,课题组在2023年的成果报道中有一项全新的世界纪录,在光照安全剂量的条件下达到14厘米猪肉组织的光学穿透。此成果也成功解决了超亮探针的制备、穿透深度的大幅度提升、激光的安全性问题和深度的精准预测四大挑战。除此之外,叶坚教授团队一直从事拉曼光谱在术中检测和成像的医学应用。针对SERS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问题,叶坚教授另辟蹊径从场景入手,发现在前哨淋巴结场景下的术中应用是比较有机会突破的。拉曼探针作为前哨淋巴结显影剂的应用也是课题组近几年一直在做的方向,目前也正积极将此研究向临床推进。最近叶坚教授课题组把拉曼探针应用在猴子的前哨淋巴结术中应用。叶坚教授和团队成员展示前哨淋巴结显影剂拉曼溶胶纳米材料拉曼光谱距临床应用正处于“临门一脚”阶段在谈到拉曼光谱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时,叶坚教授表示非常期待,“我认为在未来的3-5年内会有较大的突破,目前有一批企业正处在‘临门一脚’的阶段。当然这些不仅仅是学术界要努力的,还需要拉曼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内外仪器厂商的合作、国内的产业链上下游的成熟、国内投资理念的成熟等等。同时,叶坚老师也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拉曼光谱仪器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现状。其介绍说,目前大部分的拉曼仪器其实是一个常规标准的仪器,它更多的是为材料领域做表征服务的,在生物医学领域往往需要更多定制化的设备去满足特殊的需求和场景;另一方面,在生物医学的应用领域中,大家也应关注拉曼光谱使用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包括激光安全和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问题等。特别是在推进该技术走向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大家需要对这些潜在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研究,确保其在发挥高效作用的同时也能保障使用的安全性;此外,生物拉曼数据库的建设和共享的机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后续人工智能与拉曼结合的基础。叶坚教授表示,“我认为这其中有很多和厂商合作的机会,如果有厂商愿意与老师们携手合作,我们完全有可能取得非常深入的成果。”据介绍,叶坚教授实验室不仅成果突出,在仪器方面也做了一系列的探索,比如最近搭建了深穿透拉曼的系统、内窥拉曼与手术机器人结合的肿瘤术中光活检系统等。不仅如此,其课题组还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可实时进行信号降噪的算法,有望搭载在现有的拉曼仪器上直接使用,能提升现有的一些仪器的性能和应用。叶坚教授还透露,后续的研究会聚焦在代谢组学的检测。对于课题组一系列的成果,叶坚教授表示,很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终可以产业化并进入临床应用,这也是团队未来努力的方向。采访的最后,叶坚老师表示,拉曼光谱的产业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助力。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SERS的重复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拉曼光谱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希望针对这个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能真正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叶坚教授也提到,从科研,到产业化项目推进,以及人才培养等,拉曼光谱的产业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去经营,希望全国更多的专家和厂商可以一起加入和交流。后记:我国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问题,并将其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举措对培养创新工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需要教材创新。当前,拉曼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正处于临门一脚的关键时间点,相关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和产业化阶段。但是,我国仍缺乏聚焦“拉曼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教材。因此,自2022年起,叶坚教授开始倡导并提议编写一本《拉曼光谱的生物医学应用》教材,联合厦门大学任斌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杨海峰教授共同组建教材编写核心团队。截止目前,教材编委会有30余名来自各大院校的拉曼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加入。在第三届全国生物医学拉曼光谱学术会议期间,编委们围绕着《拉曼光谱的生物医学应用》教材展开一场小型研讨会。敬请期待《拉曼光谱的生物医学应用》教材: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40412/713530.shtml为了展现最新的光谱仪器技术及相关的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7月16-19日举办“第十三届光谱网络会议, 简称(iCS2024)”。第十三届光谱网络会议将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同时也会选择光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食品/制药、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次会议中,叶坚教授也会现场分享最新的成果,「点击此处报名」。
  • 牛津仪器中国区总经理张鹏离任:再次跳出舒适圈,只为看到不同的风景
    近日,仪器信息网听闻牛津仪器中国区总经理张鹏先生即将离任。在征得张鹏先生本人同意后,仪器信息网特别刊登他这篇名为《再次跳出舒适圈,只为看到不同的风景》的文章,以飨读者。  有一种选择,既不是为了追求幸福,也不是为了逃离痛苦,而是追求另一种人生境界。  ------张鹏  在两家跨国公司工作了20年之后,我又一次提出了辞职。就像8年前我第一次提出离职一样,我这样做并非因为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痛苦,或者没有给我带来足够的幸福。正好相反,经过这么多年的“系统建设”和“持续优化”,我的工作不但钱多、事少、环境好,并且我管理的中国区和印度区的业务都能平稳、高速增长,即使面对全球性的新冠病毒肆虐,我们的业绩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再一次出现了强劲的增幅。  那么,我能取得上述所谓“成就”,是什么原因?我总结为两条:第一,我能建立流程与系统,这就弥补我在勤奋方面的不足;第二,我能汇集优秀的人才,这又弥补了我在智力上的缺陷。你看,我就是一个利用“借力”与“借脑”来获得利益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吗?  这样一来,我的人生再一次掉进了舒适圈。每次进入舒适圈,我就感觉到不舒服。就像一个酷爱登山的人一样,我不会因为爬上了一个山顶,就心满意足地认为人生达到了目标。我的目标并不是已经到达的山顶,而是那些永远还没有到达的山顶。  当然,这就意味着我得从现在的山顶走下来,重新从山脚下艰难地向另一座山峰进发。我希望登上另一座山峰去欣赏从没有见过的风景。但我也知道,这是一个有风险、有艰辛的过程。然而,新的风景对我的吸引力让我无法阻挡。所以,我又开始折腾了。  这次,我选择的不是我工作了20年的外企,而是一家中国企业。这家企业收购了一家以色列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包括在以色列的工厂以及全球的销售网络。我将管理这家公司,目标是将它做大做强。我的绝大部分员工是外国人,包括犹太人、美国人、欧洲人、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我要经常在世界各地出差,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人打交道。这与我现在主要负责中国与印度的业务不同,所以完全是另一种挑战,这无疑是我人生的另一种经历。  我要攀登的是另一座不同的山峰,我看到的肯定是不同的风景。  当然,我也知道,这样做就意味着我以前的一切“成功”现在都将归零。我又回到了山脚下,面对另一座未知的雪山。我不知道前路将会如何,也不知道会有哪些不测的风险。但我非常清楚,自己的选择完全符合我的人生追求,就是将“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将“无序”变成“有序”,也可以说是追求“熵减”。  这个选择,正是再一次践行我对人生意义的诠释:看到更多的风景,获得更丰富、精彩、细腻的人生感受。  我发现,有许多人在结束一份时间长的工作时,都喜欢发表下列两种“离职感言”。我觉得这两种论调都让我感到肉麻。  第一,奉献论:我为公司(学校、机关)奉献了多少年的青春。似乎他(或她)是无私地奉献了自己。我记得有一个离开本公司的前员工说过:“我进来时还是健康帅气,而离开时却是老态龙钟。我将一切献给了公司,包括我的青春”。似乎是公司让他失去了青春和美貌,所以公司亏欠他太多。我当时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早离开这里而去一家能留住你的青春和美貌的公司?”我觉得,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社会,一个理性的人应该选择这样的结局:相互成全对方,双方并不相欠。  第二,恩人论:就是觉得自己是他人的恩人,成全了别人的幸福和成功。记得在多年前,我在上海见到了我们公司的创始人、一对英国的夫妇时。我对他们说:“是你们在50多年前的创业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有机会加入这个公司,获得了人生的精彩。”没想到,对方的回答是:“也许,如果你没有进入我的公司而选择了另一条路,你的人生会更精彩”。同样,我也对进入我创立的中国分部的员工说:也许你们当时选择了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可能你比现在的财富多一百倍了。当然,这也不能怪我,因为我们是双向自由的选择。  这就是人生: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放弃。但我无怨无悔,即使我的选择不是最佳的,但至少我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