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用植物油与地沟油

仪器信息网食用植物油与地沟油专题为您整合食用植物油与地沟油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食用植物油与地沟油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食用植物油与地沟油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食用植物油与地沟油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食用植物油与地沟油话题讨论。

食用植物油与地沟油相关的资讯

  • 祝贺矽感科技集团: 《食用植物油真实性检测鉴别方法及应用》 和《地沟油检测鉴别方法及应用》项目鉴定会圆满完成
    由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矽感)、武汉轻工大学、国家粮食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食用油真实性检测鉴别方法及应用”,于2014年6月16日正式通过鉴定。同时,由武汉矽感和武汉轻工大学合作完成的“地沟油检测鉴别方法及应用”项目鉴定也圆满完成。这次鉴定会是由湖北省科技厅组织这次鉴定,并由中国粮油学会的王瑞元教授、湖北工业大学李冬生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潘思轶教授等9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鉴定专家委员会。在武汉矽感科技园区完成了“食用油真实性检测鉴别技术及应用和地沟油检测鉴别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鉴定。经过现场检测、资料审查、质疑答辩等环节,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这项研究提供了食用植物油真实性鉴别的快速方法,利用武汉矽感开发研制且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MS设备,并运用离子迁移谱技术对油脂真实性进行检测鉴别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此技术采用的是目前最有效的数据分析方式,形成成熟的检测方法。具有创造性、先进性、检测时间只需要20秒,10分钟左右就可以获得检测结果。 与此同时此检测技术还有检测成本低,清洁环保,检测技术与识别软件相融合,对油脂的来源也无任何条件限制等特点。能较好解决食用油生产与流通环节的检测和规范问题,为执法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增加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速食用油市场的规范化经营,具有极强的应用前景。在“地沟油检测鉴别技术及应用”签定方面,经过鉴定专家们的现场检测和会审等环节 ,也同样受到了一致的肯定并通过鉴定。 “地沟油检测鉴别技术及应用”这项科技成果,采用了离子迁移谱技术对问题油脂进行快速检测分析,在国内是矽感科技首创,极具推广意义,将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可以解决近年来一直困扰老百姓的食用油食用的安全问题,能为执法部门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增加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和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义举。
  • 卫生计生委:调和油将纳入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在16日-17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办的"2013年全球油脂油料产业峰会"上,卫计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二部邵懿表示,调和油将被纳入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添加标识要求,但设置安全指标解决地沟油问题不太现实,可能性不大。   邵懿指出,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修订整合工作已启动,目前地沟油和调和油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标准的修订将充分考虑社会热点问题。但是通过设置安全指标解决地沟油问题,不太现实,可能性不大。   至于调和油,邵懿透露,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修订,其中重要的修改就是要将调和油纳入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增加相关数据定义和安全指标,并添加标识要求,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调和油种类繁多,如花生调和油、橄榄调和油、天然谷物调和油、葵花籽调和油、茶籽橄榄调和油、坚果调和油等。各品牌调和油均有在外包装标示成分,成分少则三四种,多则十来种。业内人士透露,生产企业在标注各类成分时,一般会根据加入量大小依次排列,但大多只标成分不标配比,为消费者的选择带来障碍。业内人士爆料,由于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不少厂家会以价格昂贵但实际占比不高的油料来命名调和油,误导消费者。如有些产品,花生油占比不足10%,却叫"花生调和油",实际上成分最多的却是营养价值很低的棕榈油。   据悉,早在2005年,相关部门就已启动《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制定工作 2008年,征求意见稿完成。然而,正式标准至今仍未出炉。对此,粮油质量检测工作人员表示,食用调和油配料比例并无国家标准,只有企业标准,检测缺乏依据。   贴士:如何选择 专家教你   在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出台之前,消费者如何正确选择调和油?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刘丹提出建议--   第一步:挑牌子。一般而言,大品牌的产品,质量相对有保障。   第二步:看各种脂肪酸的比例。食用调和油营养价值高低,主要看各种脂肪酸的比例是否接近人体需求。质量好的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正规厂家一般会在食用油的外包装上标示这三种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消费者在购买时可留意。   第三步:要特别注意外包装上的原料排序,不要被产品的名称所迷惑。   第四步:看加工工艺。调和油主要有压榨、浸出和预榨浸出等3种工艺。首选压榨,因压榨无化学物残留,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最大程度保存了油里的营养素 浸出,有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但出油率高、成本低 预榨浸出,即先压榨再浸出,如有些花生油就是先压榨,再把残渣浸出。   第五步:选择原材料为非转基因的调和油。
  • 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食用植物油专罐专运应尽快成为强制性标准
    7月2日,据新京报报道,新京报在5月的调查中发现,作为罐车运输行业里公开的秘密,类似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已成为罐车司机的日常操作。有些食用油厂家也没有严格把关。可能导致食用油受到化工液体的污染。7月8日,央视网评公众号发表评论文章称“这就不是一般的食品事故,形同投毒”。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在实名认证的微信公众号“罗翔说刑法”中发文表示:“如果此事属实,那么法律应该如何应对呢?国家对食品安全历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刑法》第144条规定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即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144条这个罪名,不仅惩罚自然人,也惩罚单位。有人会说,运输食物油和生产、销售扯不上关系吧?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21年12月《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在食品生产、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可见,如果食品运输环节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那生产销售的食品也会掺入有毒、有害物质,运输是生产、销售的重要一环。这也是为什么央视网评论说此事类似投毒,其性质甚至比生产销售地沟油还要恶劣。相信大家还记得多年前的地沟油事件,1998年《南方都市报》发布独家暗访,调查记者邓世祥以令人动容的新闻勇气和敬业精神,先后数次探访地下油作坊,推出系列调查报道。2011年3月1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围剿地沟油》,在新闻从业者的不懈努力下,地沟油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规定:对于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的,或者明知是利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而予以销售的,依照《刑法》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罐车运完有害物质未加清洗又运输食品的现象早就有过媒体报道,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014年6月实施的《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中提到:运输食用植物油应使用专用容器,不得使用非食用植物油罐车和容器运输。不过,该规范只是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第二十五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装过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罐车,其实很难彻底清洗。因此,食用植物油专罐专运应尽快成为强制性标准。"同时,他认为“食品容器和非食品容器应该分开,装过有害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不能再装食品”是一个基本常识。作为一位喜读经典的文科教授,他引经据典并提出灵魂之问:“为何这类恶性的食品卫生案件总是屡见不鲜?也许,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人的不尊重。”“《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只是冷漠地看待芸芸众生,它并没有道德观念,天地何曾不仁?不仁不义的只有人类,人心从来都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在人类历史中,只要忽视了对人的尊重,类似的现象总是此起彼伏。民以食为天,但很多人认为,利比天大,权在利上。错误的观念,导致错误的乱象。‘食’字与人的良心有关,只是很多人真诚地信奉'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将人类社会等同于动物世界,不再相信人应该有良知。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如果人没有一点良心,那就只剩下了禽兽般的狠心。总之,离开了对人的尊重,一切罪恶都是有可能的,而且都在意料之中。希望相关当事人,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能受到法律的严惩;不仅要维护法律的尊重,更重要是捍卫人的尊严。"资料来源:离开了对人的尊重,一切罪恶都是有可能的.罗翔说刑法,2024年7月10日罗翔教授简介:1977年出生,湖南耒阳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法治的细节》《圆圈正义》《刑法罗盘》《刑法学讲义》《刑法的历史》。
  • Flavourspec气相离子迁移谱用于食用植物油质量控制
    Flavourspec气相离子迁移谱用于食用植物油质量控制图1 Flavourspecc气相离子迁移谱仪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地沟油”这个名称已经成为了对人们生活中带来身体伤害的各类劣质油的代名词。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破坏人们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对人体的危害极大。Flavourspec气相离子迁移谱结合了气相色谱的高分离度和离子迁移谱的高灵敏度的特点,通过顶空法对食用油气味相关的挥发物的分析快速准确的鉴定食用油品质,可以更好的监控食用油的品质,防止以次充好,杜绝煎炸老油或地沟油在市场上的流通。Flavourspec气相离子迁移谱结合了气相色谱的高分离度和离子迁移谱的高灵敏度的特点,通过顶空法对食用油气味相关的挥发物的分析快速准确的鉴定食用油品质,可以更好的监控食用油的品质,防止以次充好,杜绝煎炸老油或地沟油在市场上的流通。 目前通过气相离子迁移谱已经建立了多种食用油的离子迁移指纹谱库,包括包含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芝麻油、大豆油、亚麻籽油、葡萄籽油、核桃油、棉籽油、紫苏籽油、橄榄油等,图2为葡萄籽油的3维图谱。图2 葡萄籽油的三维图谱根据以上多种食用植物油的标准离子迁移谱图,对每一种食用植物油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图3为五种常用植物油的PCA成分分析图,图中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种类型的油,可见不同类型的油有不同的聚集趋势。根据PCA分析建立起特定的筛选比对模型,可以快速检测出未知样品食用油的类型。 图3 五种食用油:葡萄籽油,亚麻籽油,菜籽油,芝麻油,大豆油的PCA成分分析图 为了检验该筛选模型筛选的正确率,分别对一批包含15个葡萄籽油样品、18个亚麻籽油样品、30个菜籽油样品、28个芝麻油样品、17个大豆油样品的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预测正确率为100%(表1)。利用该模型对掺伪食用油的正确识别率达90%以上。 表1 五种食用油分析预测表 Flavourspec气相离子迁移谱不仅可以快速比对筛选样品进行质量控制,还可以对其中的易挥发性组分(VOC)进行鉴定,表2中是对某橄榄油中部分VOC成分的鉴定结果。表2 橄榄油中部分VOC成分的鉴定 依据相同的原理,建立了煎炸老油的模型图库,其识别正确率达98.8%。Flavourspec气相离子迁移谱对样品的处理要求极为简单,仅需将定量样品装进样品瓶,放入样品盘即可,设备配有自动顶空装置,根据实验目的或样品需求可自行设置孵化温度,孵化时间等条件,获得的样品的顶空气体首先通过气象色谱柱进行预分离,然后进入离子漂移管进行二次分离,测试结果可通过配套软件进行多种功能的分析如3D伪色图分析,整体分析比对报告,特定组分比对,主成分分析分类,样品匹配度测试等最终实现快速准确的植物食用油的质鉴定。参考文献[1]帅茜,基于离子迁移谱的食用油快速掺伪鉴别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 学位论文[2] Multi-capillary column-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a potential screening system to differentiate virgin olive oils Anal Bioanal Chem (2012) 402:489–498.
  • GPC凝胶净化鉴别地沟油与植物油中胆固醇含量
    据近日报道,公安部指挥破获了浙鲁豫等地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特大案件。 今年6月以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多次组织多家有关单位的专家,对地沟油鉴定技术开展评估。在将近3个月时间中,检测人员综合运用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理化分析及基因鉴定技术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地沟油鉴定开展了技术攻关,先后对80余个技术指标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确定了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等四大类、20余项有重要鉴别意义的项目,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   其中,胆固醇是一项重要鉴别项目。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胆固醇或含量极低。根据地沟油中可能含有动物源性成分,可以推断如果检出胆固醇并超过一定范围,可怀疑该油脂为地沟油。 通过我们的相关实验表明,作为油脂性样品净化的**技术之一,凝胶色谱净化(GPC净化)可以发挥非常好的作用,在鉴别地沟油这项艰巨任务中,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请看相关应用报告。 点击下载:凝胶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的胆固醇
  • “鲁花”“马金元”等品牌食用植物油抽查不合格
    2010年2季度,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流通环节的食用植物油进行抽样检验,发现一批次假冒产品。   监测中还发现,5批次食用植物油食品标签不合格,涉及标称安徽省含山县褒禅山油厂生产的“褒禅山” 小磨纯麻油、标称宁波市江北区甬江天天香麻油厂生产的“新厨子” 小车麻油、标称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生产的“鲁花” 特级初榨橄榄油、标称含山县万香麻油有限公司生产的“玉春” 芝麻香油、标称和县欣欣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马金元” 纯香麻油。   抽样检验不合格食品名单 样品名称 标称商标 规格等级 生产日期或批号 标称生产单位 受检企业 检验结果 不符合项目 品种 备注 小磨纯麻油 褒禅山 225mL/瓶 20100103 安徽省含山县褒禅山油厂 浙江凯虹集团有限公司华之友超市沈家门店 不合格 食品标签 食用植物油   小车麻油 新厨子 350mL/瓶,二级 20091008 宁波市江北区甬江天天香麻油厂 舟山市定海区恒泰副食品有限公司东港浦超市 不合格 食品标签 食用植物油   芝麻油 鼎鼎牌 500mL/瓶,一级,压榨 20090805 湖州荣德粮油有限公司 舟山市定海区恒泰副食品有限公司东港浦超市 不合格 亚油酸、硬脂酸、油酸、棕榈酸 食用植物油 系假冒 特级初榨橄榄油 鲁花 258mL/瓶,特级,压榨(冷榨) 20090715 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 浙江三江购物有限公司舟山临城分公司 不合格 食品标签 食用植物油   芝麻香油 玉春 375mL/瓶 20100123 含山县万香麻油有限公司 富阳物美商业有限公司 不合格 食品标签 食用植物油   纯香麻油 马金元 220mL/瓶,一级 20090805 和县欣欣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温州好又多百货有限公司 不合格 食品标签 食用植物油
  • 地沟油检测法遇尴尬 食用标准检测全合格
    从地沟回流餐桌,谁来守住地沟油链条的最后一道防线?   地沟油的检测一直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由于地沟油成分复杂,众多科研单位经过艰苦研究,依然难以寻找到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   去年12月,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第二次向全国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近日卫生部透露,已初步圈定了7种检测方法,正对这7种检测方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考核,但目前仍未公布。   地沟油检测方法仍未揭开神秘面纱。为什么地沟油检测这么难?真的能找到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真的能守住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最后一道防线吗?   本期科技能见度为您解开地沟油检测之谜。   身披隐形衣   地沟油来源复杂,混入成分不一,且经水洗、蒸馏、脱色等加工处理,或与食用植物油掺兑,很难通过感官分析和一些理化指标进行区分,常规性检测指标基本无效   2011年,公安部破获一起横跨多省的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警方在浙江宁海查获了大量地沟油,但送检的10个样品中,居然只有两个样品被检出不合格。   2011年底,重庆警方侦破西南首例制售地沟油大案。然而,该案中已经被警方确认为是用餐厨垃圾炼成的地沟油,按照我国食用油检测的主要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却几乎全部合格。   这就是我国的地沟油检测方法目前正遭遇的尴尬。   由于地沟油来源复杂,混入的成分不一致,且经水洗、蒸馏、脱色等加工处理后,或与食用植物油掺兑后,已很难通过感官分析和一些理化指标进行区分。   根据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37-2003),这些检测主要是对地沟油的感官、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碘值等进行测定。   2011年5月《职业与健康》的一篇论文里,江苏省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程师刘波指出,地沟油经碱炼、脱水、脱色和脱臭精炼工艺,可以使酸价、水分、感官等指标符合国家食用油卫生标准。而对于过氧化值的指标,因为过氧化物易遇热分解,油脂加热后过氧化值比加热前反而更低,因此常规性检测指标只能判定油脂优劣,无法判定是否为地沟油。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王竹天也指出,现在的地沟油精炼的程度已经很高,想象中存在某些污染的地沟油已经跟现在高度精炼出的地沟油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如说一些污染物,它完全能通过精炼去掉,所以根本不可能再测出来,也就是为什么按照我们现在的一些检测方法,比如卫生指标、质量指标,以及可能污染物指标统统都检不出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化学污染监控室主任吴永宁甚至表示,一旦政府公布了检测指标,对手很可能迅速地把这一指标从地沟油里悄无声息地抹掉,从而导致检测无效。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刘志洪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沟油最大的问题是致癌的黄曲霉素。“虽然目前的技术能够检测出黄曲霉素,但并不是每一种地沟油里黄曲霉素都超标。”   这也是目前每一个检测方案所遭遇的困境。   2011年9月18日,卫生部发布消息,全力组织科研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但征集到的7家技术机构研制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均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专家论证发现这些方法特异性不强”。   这其中就包括了之前被寄予厚望的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做出的“北京方案”。入选这个方案的地沟油特异性指标包括“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四大类。其中,致癌物多环芳烃被认为是目前地沟油中已被证实的最大危害成分。   这是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检测人员花了将近3个月时间,综合运用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理化分析及基因鉴定技术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先后对80余个技术指标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才确定的。   但经卫生部组织的专家组论证后,仍然未获通过。在实际测试中,专家们发现,以检测多环芳烃为侧重点的“北京方案”,居然对某些地沟油样本束手无策,原因是“经过人为特殊处理后,并不是所有地沟油都含有多环芳烃”。   面对科研人员的全力围剿,狡猾的地沟油却如同披了一件隐身衣。   难觅特异性   现有350多种检测方法,可以称为“所有的方法都有效,但所有的方法都不适合用于所有的地沟油”,都难以达到“既不错怪好油,又不放过坏油”的理想效果   在新一轮的方法征集里,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提出了地沟油检测方法的3条筛选原则:首先正常植物油样品不应被误判 其次地沟油样品的正确检出率高 再次,能够将勾兑的地沟油样品从高到低依梯度顺序检出。   针对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其实国内早就有了不少的研究,通过实验,提出了很多地沟油的特异性指标。   “北京方案”里“胆固醇、电导率”等两项指标,其实也早就被众多研究者所讨论过,被认为是鉴别地沟油的重要有效依据。   地沟油与食盐,味精、地下金属管道、废旧铁桶等接触,金属离子严重超标,尤其是钠、铁离子超标显著。此外,餐饮业废油脂在酸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小分子极性物质,与各种金属离子一起影响油脂的导电性。   有研究结果显示,合格食用植物油电导率较低,而地沟油电导率较大,是菜籽毛油的3倍,是大豆色拉油的11 倍,猪油的28倍。研究者据此认为,可以通过导电性来对地沟油与食用油进行检测。   地沟油成分复杂,在回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动物油脂。动物脂肪中普遍含有大量胆固醇,而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胆固醇。有研究显示,大豆油、菜籽油中胆固醇的含量均为0.031 mg/g,而纯地沟油中胆固醇含量为0.429mg/g。   但这些指标其实都可能对地沟油“网开一面”。科学松鼠会成员、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指出,如果一批地沟油只是炸过薯条或者油条的,那么它也完全可能不含电解质,电导率也很低。   对于胆固醇的测定,同样如此:成分主要是植物油的地沟油也完全可以过关。再加上与合格食用油进行勾兑,可以进一步稀释地沟油内胆固醇的含量。   研究者们还寻找了其他的突破口。氯化钠、谷氨酸钠是食品烹调时最常用调味成分,可随食物残渣残留于煎炸废油、潲水油等废弃油脂内,使普通油与废弃油中氯化钠和谷氨酸钠含量有显著差异。在《现代科学仪器》2010年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在地沟油中检出平均钠离子含量远远高于合格食用油。   还有研究者研究得出,合格食用油不含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而地沟油是从餐饮业餐具洗涤系统中收集,且与地下生活污水接触,含有大量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   有研究者测定地沟油中挥发性成分,发现样品油中含有16种挥发性有害成分,其中15种为脂肪烃,1种为己醛。而己醛是油脂氧化变质二级产物,可以当作判别地沟油一个重要依据。   有的研究者通过薄层色谱法研究发现,潲水油和煎炸老油的薄层色谱有明显的拖尾斑,而食用植物油则没有。经柱色谱分离并进行红外分析拖尾斑成分,发现潲水油、煎炸老油的拖尾成分是合格食用油所不含的醛、酮类化合物。   还有研究指出,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每种食用油都有其特征脂肪酸图谱,脂肪酸相对含量一定。地沟油是一个混合油体系,含有多种动植物油脂。对掺伪地沟油的食用油体系来说,此种食用油的脂肪酸相对组成被打乱,通过与其正常的脂肪酸图谱对比,可判断是否掺伪。   但刘志洪分析认为,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达到“既不错怪好油,又不放过坏油”的理想效果。什么成分都有的地沟油让人摸不着头脑。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研究员潘炜坦言,现有的350多种检测方法,可以称为“所有的方法都有效,但所有的方法都不适合用于所有的地沟油”。   科学争议:地沟油检测真的无解?   目前,卫生部还未公布所选定的7种检测方法,但包括刘志洪、杜斌和李里特在内的多位专家均对此持谨慎态度。   “地沟油是分析检测上特别复杂的样本。”分析化学专业教授刘志洪感叹,目前确实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法来检测地沟油。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杜斌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也断言,“检测地沟油目前基本没什么好方法。”   科学松鼠会成员、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解释,检测必须是针对一种确定的物质。按照目前的分析技术,只要能够列举出来的成分,基本上就可以检测出来。但是,能够检测一个指标,跟用它来进行判定,完全是两回事。   “云无心”表示,要可靠地检测一种东西,就需要这种东西有相对明确一致的组成与性质。地沟油并非如此。作为一种废料,其组成千差万别。此外,把地沟油掺杂到正常油中,更可以控制任何一个指标的数值,使之符合“检测标准”。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国家食品与营养咨询委副主任李里特表示,地沟油的定义不清晰是导致检测“地沟油”难的原因之一。   “‘地沟油’一词所涵盖的内容太多了。从下水道里收集来的油被称为地沟油,厨房里面用过的油也被称为地沟油,动物内脏炼制的油还被称为地沟油。”   他指出,这样定义不清晰的后果就是检测变得难上加难,因为检测很难包罗万象。刘志洪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地沟油难以检测,是由于“来源太复杂”了。   刘志洪表示,卫生部初步确定的7种方法肯定也是对里面存在的多种指标进行检测,比如黄曲霉素,多环芳烃、重金属,胆固醇等指标。“这些东西如果单独拿出来看,每一种都有检测方法,但把它合在一起装在不同的地沟油里,有的含这些指标,有的又不含,有的有这个超标,有的是那个超标。”   对地沟油检测方法已经潜心研究两年的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所长曹文明甚至表示,地沟油所共有且特有的特征指标可能并不存在。也就是说,至少短期内无法找到一种定性地沟油的方法。   “用一个单独的方法想把它鉴别出来,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刘志洪明确表示,如果想要检出地沟油,必须先把地沟油的成分搞清楚,再针对这些成分提出检测方法,而且一定要综合多种指标多种检测方法联用组合。  “监管部门不要执着于地沟油的检测。”李里特教授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强调,从技术上进行地沟油检测不但不可行,而且也并非是杜绝地沟油的有效方法。   刘志洪则明确表示,地沟油根本就不是靠科学家来解决的问题,“地沟油问题并不是科技上的问题。食品安全本身也不是科学上的问题。”   刘志洪说,地沟油其实有很多其他的用途,可以做成燃料等其他产品,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将其变废为宝的制度。
  • 重磅!《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强标制定计划通知下达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37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现将《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计划下达给你单位,请做好标准的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工作。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请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广泛听取意见,保证标准质量和水平,严格控制制定周期,按时完成标准制定任务。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年9月3日本次标准的起草单位有河南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关注本标准的后续最新动态仪器信息网也将在第一时间发布,敬请关注!
  • 我国正制定地沟油检验方法(图)
    9月16日,昆明安宁市公安局郎家庄派出所民警发现一涉嫌制造“地沟油”的黑工厂。   图为用机器压榨出来的肉渣饼。   记者从卫生部获悉,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卫生部正全力组织科研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   7个部门合力攻关   按照国务院食安办的统一部署,卫生部组织科技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以及中国疾控中心等有关方面共同研究制定了“地沟油”检验方法论证方案,并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在内的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对相关技术机构研发的检验方法进行科学论证。   据了解,“地沟油”检验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国内外尚未建立科学可行的“地沟油”检验方法,检验方法论证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现行国标漏洞很大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在对“地沟油”的监管方面存在漏洞,让“地沟油”很容易蒙混过关。以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为例,按照国标,食用油检验通常都是检验酸价、苯并芘、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而如果仅检验这9项,“地沟油”也可能合格。比如,警方日前在浙江宁海查获了大量“地沟油”并送检,按照现行的国标检验,送检的10个样品中,只有两个样品不合格。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研发室主任黄华介绍,“‘地沟油’生产者会根据《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火碱之类的东西,消除‘地沟油’的酸价,把不合格的指标掩盖住”。   已摸索出指标体系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在筛查了“地沟油”可能涉及的80多个技术检验项目后,已经找到了包括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和特定基因组成等4类能够排查“地沟油”的有效指标,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验的指标体系。   上文中提到的用国家标准“检验合格”的“地沟油”样品,根据这4类指标检验,竟然查出10多种致癌物质。
  • 深圳疾控中心:用PCR技术检测地沟油
    日前,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冬燕、杨永存、李浩等发表论文,旨在以动物源性的同源异形盒家族 HOXC6基因为靶标建立地沟油鉴定方法。研究指出,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采用针对多个动物物种特异性基因的PCR鉴定方法相比,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在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同时,不但避免了先后扩增多个基因片段的繁琐,同时降低了PCR污染的风险,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文发表在2013年07期《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上。   通过基因数据库的筛查、比对及特异性验证,筛选确定以动物源性的同源异形盒家族HOXC6基因为靶标,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正常植物油和地沟油进行鉴定。   6个已知来源的地沟油样品全部被鉴定为地沟油,而8个正常食用植物油全部被鉴定为非地沟油。
  • 《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 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经研究,决定对《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2日。请登录国家标准委网站的计划公示网页http://std.samr.gov.cn/gb/gbSuggestionPlan?bId=10001982,查询项目信息和反馈意见建议。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 2024年8月27日
  • 多家正规油企参与制售地沟油
    2010年3月24日晚,游走在安徽合肥街头收泔水的三轮车。合肥市一城中村内,发现有人用泔水炼制“地沟油” 公安部统一部署打掉60个制售“地沟油”黑色网络,涉及28省份,涉案“黑工厂”关停 本报讯 (记者刘刚) 近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在公安机关“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中,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打击“地沟油”犯罪破案会战。 3个多月来,各地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00余名,查实涉案油品6万余吨;打掉集掏捞、批发、销售等多环节于一体的制售“地沟油”犯罪网络60个,涉及全国28个省份。 会战期间,经公安部协调,各地共投入警力9万人次,排查油脂企业10万余家,摸排线索1.1万余条。大批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不法分子落网;在一些油脂加工较为集中的地区,涉嫌以生产生物柴油等为幌子,从事制售“地沟油”的“黑工厂”“黑作坊”关停。 重庆警方介绍,在打击“地沟油”行动中发现,在粗加工、精加工和销售3个环节,当地正规食用油生产企业参与其中。 此外,批发商将“地沟油”与正品油勾兑,规避风险牟取暴利。“这增强了犯罪的隐蔽性,导致打击难度增大。”重庆警方相关负责人说。 ■ 典型案例 九起制售“地沟油”案件 1.江西南昌环宇生物柴油公司 今年6月以来,该公司大量收购餐厨废弃油脂生产“饲料混合油”,销往广东省东莞市胜辉饲料制品经营部。胜辉饲料制品经营部经深加工后,假冒食用油销给东莞市中天食品公司、粮油批发市场经营户。 现已查明,该案共制售“地沟油”1600余吨,案值1300余万元。 2.河南惠康油脂有限公司 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间,河南惠康油脂有限公司从山东济南格林生物有限公司购进“地沟油”,经与正品食用植物油按一定比例勾兑后销售。 现已查明,该案共制售“地沟油”近8000吨,案值6400余万元。 3.四川眉山永健畜禽食品有限公司 2010年4月以来,该公司大量购进用餐厨废弃油脂加工成的“饲料混合油”,按一定比例将正品食用油掺入到“饲料混合油”中,销售给餐饮企业、食品加工摊点。 现已查明,该案共制售“地沟油”2000余吨,案值1700余万元。 4.辽宁郭志芹犯罪团伙 今年5月以来,郭志芹犯罪团伙从山东人肖某处,购进以回锅油等餐厨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的“地沟油”,转手卖给粮油经销商金丽萍等人,并传授其勾兑方式,销售给当地粮油批发市场、餐馆等。 现已查明,该案共制售“地沟油”2000余吨,案值1700余万元。5.山东济南发达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2009年以来,该公司建立两条生产线,大量购进餐厨废弃油脂等原料,以生产饲料油、油酸、硬脂酸等产品的名义生产“地沟油”,主要销往省内外一些粮油经销企业。 现已查明,该案共制售“地沟油”1500余吨,案值1300余万元。 6.湖南株洲邓佑秋、陈建华等人 今年4月以来,邓佑秋等人注册成立环宇再生油脂收购站生产“地沟油”,销往山东省东明县兴隆油脂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其加工为成品桶装食用油后进行销售。 陈建华等另成立建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和再生油脂收购站,大量收购劣质动物油渣,加工后销售给湖南鑫龙油脂公司等食用油加工企业。 现已查明,该案共制售“地沟油”1000余吨,案值近900万元。 7.江苏淮安裕丰饲料油脂有限公司 2008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卞军等投资建立淮安市裕丰饲料油脂有限公司,购买相关设备并招聘相关技术人员及生产工人,大量购进餐厨废弃油脂生产“地沟油”销往粮油市场。 现已查明,该案共制售“地沟油”1000余吨,案值近900万元。 8.吉林长春超越饲料油脂厂 2010年7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周松岭等大量收购火锅油等餐厨废弃油脂生产“地沟油”,销往粮油市场。 现已查明,该案共制售“地沟油”180余吨,案值150余万元。 9.山西侯马添仓有限公司 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临汾添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花等人,先后40余次从山东平阴某油脂公司购进“地沟油”,掺入棉籽油等正规食用油后,以桶装、壶装等形式销往粮油市场。 现已查明,该案共销售“地沟油”400余吨,案值320余万元。 ■ 调查 养猪场潲水窝点牵出“地沟油”产业链 重庆警方破获西南地区最大规模“地沟油”案,批发商用“地沟油”勾兑正品油销售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灯塔村1组,一个叫“马厂”的角落,有一处废弃的养猪场。 今年3月,几个陌生男子频繁出入,搬来锅炉、砌起灶台,每天烧煮从村外拉回的潲水。 4月20日,走马镇派出所民警获悉后,在养猪场内将老曹等6人抓获。 经重庆警方调查,发现老曹从潲水里烧煮提取的“地沟油”,辗转重庆、四川等正规食用油生产企业,流入油脂批发市场,按不同比例掺进正品食用油,最后上到餐桌。 公安部将此案列为“420”专案挂牌督办,警方顺藤摸瓜,揭开当地“地沟油”的黑色产业链,侦破西南地区最大规模制售“地沟油”案。目前,已查实涉案“地沟油”2000余吨,案值1700余万元,抓获涉案人员84人。 源头 用餐厨垃圾提炼“毛油” 重庆沙坪坝大学城食堂和周边餐馆的餐厨垃圾,是潲水的主要来源。 老曹今年60岁,养猪10多年,有2辆车,雇了5个工人,每天开车到大学城收潲水,运回灯塔村的养猪场,猪场内有锅炉、分离池、储油池。 取油的工序很简单。老曹介绍,工人将潲水倒入加工池,潲水煮沸后,舀出浮在上面的油层,转至水池沉淀。 沉淀池内的油被称作“毛油”,一个月能提1000斤左右的“毛油”。老曹说,重庆璧山县的“徐科”专门收购“毛油”,每公斤3.2元。 重庆警方查明,今年以来,老曹还在沙坪坝区等地,以同样方法将潲水生产成油脂销售,获利上万元。 粗加工 收购“毛油”转卖炼油厂 25岁的徐科专门收购老曹的“毛油”,他被视为“地沟油”制售环节的“中转站”。 徐科“子承父业”,租住在璧山县一民房,院子里堆放着装满“毛油”的铁桶。每次交易,炼油厂会派车来拉原货。 在重庆璧山县,大量饲料加工厂聚集其中,很多人像徐科一样,做中转生意,通过散发广告,从老曹等人手里收购“毛油”,贮存一定量,再批量转卖给炼油厂。 据警方统计,徐科每吨按3200元-4600元不等的价格批量销售。 通过徐科的银行账号,警方发现徐科主要将货发给重庆永川的“冠南烽烁油脂厂”和四川隆昌的“嘉吉豪饲料油脂厂”。 警方到四川隆昌“嘉吉豪饲料油脂厂”调查发现,“地沟油”在这里完成粗加工,进行简单脱色、去臭工序,“地沟油”部分流向该厂的油脂经营部;其他则流回重庆的食用油企业。 经查,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该厂又将大量的饲料混合油以每吨750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给“重庆永亨油脂有限公司”。 精加工 正规食用油企业加工 重庆永亨油脂有限公司,是一家正规的食用油生产企业,经营范围包括:“食用动物油、食用植物油生产销售。” 根据银行交易进行比对,警方核实,重庆永亨油脂有限公司加工“精油”的原料,来自于隆昌嘉吉豪饲料油脂厂生产的饲料油,这些油以餐厨垃圾为原料。 从“嘉吉豪饲料油脂厂”进货的,除了“永亨油脂公司”,还有“冠南烽烁油脂厂”,该厂位于重庆永川区大安镇,同样是一家正规企业。 销售 勾兑正品油批发零售 重庆彭水县林波粮油公司曾从“冠南烽烁油脂厂”购进“地沟油”30余吨,直销给县城的饭馆及农贸市场。 警察在彭水办案时,一名叫“杨平”的“大鱼”进入警方视野。“杨平”是重庆益顺油脂有限公司的老板,此人在重庆油脂界“很有名气”,他的销售网点和仓库分布市内多个区。 9月16日,重庆警方通过益顺油脂有限公司的3本原始账目发现,益顺公司销售食用油时,曾将“地沟油”掺进正规植物油中,大多流向当地和四川,进入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警方调查,益顺油脂的货卖到四川泸州一家粮油公司。零售商范围涉及四川、云南等地的粮油经营部。
  • 实验显示精炼地沟油多数符合食用油标准
    一组3个样本,从左至右分别为地沟油原始油、脱色处理后的油、脱臭处理后的油,图中包含了煎炸老油、泔水油、阴沟油等各个种类组别。从感官上看,不少样本的地沟油经过脱色脱臭精炼处理后,几近正规食用油。   东方网记者吴颖10月20日报道:浑浊发臭的地沟油经过精炼,竟然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一段时间以来,公众把视角聚焦地沟油检测标准。东方网记者了解到,上海科研机构已经初步建立一种快速筛查法,能够在1-2分钟内对地沟油进行简单筛选,专家同时预计“近期要形成百分之百科学准确的、具备执法依据的检测标准还非常困难”。   地沟油“变身”麻油可能性大   业内人士告诉东方网记者,地沟油返回餐桌要经过收集、运输、初炼、流通、精炼、再流通等多个环节,目前收购一吨原始地沟油的花费在4000、5000元左右,而从事地沟油精炼的地下工厂出厂价8000元左右,加之炼耗部分,精炼工厂每吨油利润空间在千元上下。   对于地沟油重返餐桌的去向,据透露其“变身”麻油的可能性很大。“一吨食用大豆油价格万元,一吨麻油可以卖到27000元左右,更重要的是麻油颜色深重,又有气味掩盖。”   东方网记者采访发现,不合理的烹饪习惯和合法企业违法勾当也直接助推了地沟油重返餐桌。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普通家庭对食用油倍加珍惜,煎炒烹炸常常反复用油。据悉,如今即便在五星级大酒店也依然保留了使用老油的习惯,“如果老油颜色深了,饭店都会自己过滤,或者用于红烧等重色味的菜,最后还可以用来炸辣椒油。”酒店饭店的初衷,除了节约成本,还因为老油香气足,尤为符合国人的餐饮需求。   此外,相关部门执法过程中发现,一些具有正规经营资质的厂家或公司在“环保、科技”合法外衣的掩护下,干起了违法勾当。此前,上海就曾查处多起相关案件,不法分子以提炼柴油等各种名目掩饰非法收购倒卖地沟油。据了解,在外省市某些地区,一些合法生产企业也涉足地沟油勾当。“饲料油厂正常业务就会接触地沟油,大型油罐车进出厂区十分正常,厂里经过精炼和脱脂的油基本达到合格食用油标准,转手下家就有可能重返餐桌,厂方还可以以不了解客户购买后的产品去向来推卸责任。”   精炼地沟油多数符合食用油标准   地沟油横行市场,科学检测就素手无策了吗?   学界对地沟油定义尚无定论,广义的概念为一切废弃食用油,具体主要包括来自餐厨废油脂的泔水油(或称潲水油)、煎炸老油、阴沟油三大类。在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实验室,东方网记者看到了9种一组分类放置的地沟油,分别为泔水油、煎炸老油、阴沟油的原油及经过脱色、脱臭处理的精炼油。从感官判断,经过脱色、脱臭处理的精炼地沟油清澈透亮,几乎和正规食用油没有区别。   研究人员介绍,从2010年7月开始,上海市科委正式立项研究“地沟油”检测方法,建立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地沟油样品库。截至目前,课题组收集样品逾千个,其中既有原始地沟油,也有在上百个市场流通的疑似精炼地沟油,尤其对上海及周边江浙地区基本达到全覆盖。   “绝大多数的地沟油经过过滤、脱色、脱臭精炼处理后,都能够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实验显示,对照现行的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精炼地沟油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非常接近或完全达到国家标准。而现有的各种地沟油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或特征指标专一性不强,或检测灵敏度不高,或检测准确性不高,无一能成为地沟油掺伪检测的有效监管工具。   2分钟快速筛查法初步形成   油脂氧化程度可以反映油脂质量劣变和新鲜度,何种指标能够对地沟油进行差异化鉴别?据介绍,地沟油加工过程能够去除游离脂肪酸,降解或转换氢过氧化物,传统检测油脂劣化的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难以发挥作用。为此,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在国内率先提出、基本论证了地沟油特征指标——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并建立了检测方法。实验表明,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在地沟油精炼过程中“只增不减”,特别是据此对精炼煎炸老油与精炼阴沟油检测准确率几近100%。   不过,研究人员坦言,这种方法对泔水油的检测还没有完全的把握,特别是对氧化程度不高的泔水油,加之不法商贩往往将精炼地沟油与好油掺混,在检测过程中可能误判。   在研究高等级检测方法的同时,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还锁定快速筛选法的研究。目前,一种2分钟快速筛查地沟油的方法初步形成。科研人员采用低场核磁技术,检测了上百个样品的老油和阴沟油,准确率几乎100%,对泔水油的准确率在70%左右。配合正在研制中的快速检测仪器,这种方法对日后一线执法工作帮助较大。   “未来地沟油的检测可能采取多种指标组合。”专家判断,“真正要形成具备执法依据的检测技术还需时日”,“在有科学准确的仲裁检测方法作为支撑之前,快速筛选法也难以单独发挥大作用”。
  • 学界普遍认为地沟油检测尚无有效检测指标
    卫生部初步确定7种检测方法,学界普遍认为尚无有效检测指标   从地沟回流餐桌,谁来守住地沟油链条的最后一道防线?   地沟油的检测一直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由于地沟油成分复杂,众多科研单位经过艰苦研究,依然难以寻找到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   去年12月,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第二次向全国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近日卫生部透露,已初步圈定了7种检测方法,正对这7种检测方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考核,但目前仍未公布。   地沟油检测方法仍未揭开神秘面纱。为什么地沟油检测这么难?真的能找到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真的能守住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最后一道防线吗?   本期科技能见度为您解开地沟油检测之谜。   ◎身披隐形衣   地沟油来源复杂,混入成分不一,且经水洗、蒸馏、脱色等加工处理,或与食用植物油掺兑,很难通过感官分析和一些理化指标进行区分,常规性检测指标基本无效   2011年,公安部破获一起横跨多省的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警方在浙江宁海查获了大量地沟油,但送检的10个样品中,居然只有两个样品被检出不合格。   2011年底,重庆警方侦破西南首例制售地沟油大案。然而,该案中已经被警方确认为是用餐厨垃圾炼成的地沟油,按照我国食用油检测的主要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却几乎全部合格。   这就是我国的地沟油检测方法目前正遭遇的尴尬。   由于地沟油来源复杂,混入的成分不一致,且经水洗、蒸馏、脱色等加工处理后,或与食用植物油掺兑后,已很难通过感官分析和一些理化指标进行区分。   根据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37-2003),这些检测主要是对地沟油的感官、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碘值等进行测定。   2011年5月《职业与健康》的一篇论文里,江苏省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程师刘波指出,地沟油经碱炼、脱水、脱色和脱臭精炼工艺,可以使酸价、水分、感官等指标符合国家食用油卫生标准。而对于过氧化值的指标,因为过氧化物易遇热分解,油脂加热后过氧化值比加热前反而更低,因此常规性检测指标只能判定油脂优劣,无法判定是否为地沟油。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王竹天也指出,现在的地沟油精炼的程度已经很高,想象中存在某些污染的地沟油已经跟现在高度精炼出的地沟油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如说一些污染物,它完全能通过精炼去掉,所以根本不可能再测出来,也就是为什么按照我们现在的一些检测方法,比如卫生指标、质量指标,以及可能污染物指标统统都检不出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化学污染监控室主任吴永宁甚至表示,一旦政府公布了检测指标,对手很可能迅速地把这一指标从地沟油里悄无声息地抹掉,从而导致检测无效。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刘志洪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沟油最大的问题是致癌的黄曲霉素。“虽然目前的技术能够检测出黄曲霉素,但并不是每一种地沟油里黄曲霉素都超标。”   这也是目前每一个检测方案所遭遇的困境。   2011年9月18日,卫生部发布消息,全力组织科研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但征集到的7家技术机构研制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均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专家论证发现这些方法特异性不强”。   这其中就包括了之前被寄予厚望的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做出的“北京方案”。入选这个方案的地沟油特异性指标包括“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四大类。其中,致癌物多环芳烃被认为是目前地沟油中已被证实的最大危害成分。   这是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检测人员花了将近3个月时间,综合运用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理化分析及基因鉴定技术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先后对80余个技术指标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才确定的。   但经卫生部组织的专家组论证后,仍然未获通过。在实际测试中,专家们发现,以检测多环芳烃为侧重点的“北京方案”,居然对某些地沟油样本束手无策,原因是“经过人为特殊处理后,并不是所有地沟油都含有多环芳烃”。   面对科研人员的全力围剿,狡猾的地沟油却如同披了一件隐身衣。   ◎难觅特异性   现有350多种检测方法,可以称为“所有的方法都有效,但所有的方法都不适合用于所有的地沟油”,都难以达到“既不错怪好油,又不放过坏油”的理想效果   在新一轮的方法征集里,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提出了地沟油检测方法的3条筛选原则:首先正常植物油样品不应被误判 其次地沟油样品的正确检出率高 再次,能够将勾兑的地沟油样品从高到低依梯度顺序检出。   针对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其实国内早就有了不少的研究,通过实验,提出了很多地沟油的特异性指标。   “北京方案”里“胆固醇、电导率”等两项指标,其实也早就被众多研究者所讨论过,被认为是鉴别地沟油的重要有效依据。   地沟油与食盐,味精、地下金属管道、废旧铁桶等接触,金属离子严重超标,尤其是钠、铁离子超标显著。此外,餐饮业废油脂在酸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小分子极性物质,与各种金属离子一起影响油脂的导电性。   有研究结果显示,合格食用植物油电导率较低,而地沟油电导率较大,是菜籽毛油的3倍,是大豆色拉油的11 倍,猪油的28倍。研究者据此认为,可以通过导电性来对地沟油与食用油进行检测。   地沟油成分复杂,在回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动物油脂。动物脂肪中普遍含有大量胆固醇,而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胆固醇。有研究显示,大豆油、菜籽油中胆固醇的含量均为0.031 mg/g,而纯地沟油中胆固醇含量为0.429mg/g。   但这些指标其实都可能对地沟油“网开一面”。科学松鼠会成员、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指出,如果一批地沟油只是炸过薯条或者油条的,那么它也完全可能不含电解质,电导率也很低。   对于胆固醇的测定,同样如此:成分主要是植物油的地沟油也完全可以过关。再加上与合格食用油进行勾兑,可以进一步稀释地沟油内胆固醇的含量。   研究者们还寻找了其他的突破口。氯化钠、谷氨酸钠是食品烹调时最常用调味成分,可随食物残渣残留于煎炸废油、潲水油等废弃油脂内,使普通油与废弃油中氯化钠和谷氨酸钠含量有显著差异。在《现代科学仪器》2010年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在地沟油中检出平均钠离子含量远远高于合格食用油。   还有研究者研究得出,合格食用油不含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而地沟油是从餐饮业餐具洗涤系统中收集,且与地下生活污水接触,含有大量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   有研究者测定地沟油中挥发性成分,发现样品油中含有16种挥发性有害成分,其中15种为脂肪烃,1种为己醛。而己醛是油脂氧化变质二级产物,可以当作判别地沟油一个重要依据。   有的研究者通过薄层色谱法研究发现,潲水油和煎炸老油的薄层色谱有明显的拖尾斑,而食用植物油则没有。经柱色谱分离并进行红外分析拖尾斑成分,发现潲水油、煎炸老油的拖尾成分是合格食用油所不含的醛、酮类化合物。   还有研究指出,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每种食用油都有其特征脂肪酸图谱,脂肪酸相对含量一定。地沟油是一个混合油体系,含有多种动植物油脂。对掺伪地沟油的食用油体系来说,此种食用油的脂肪酸相对组成被打乱,通过与其正常的脂肪酸图谱对比,可判断是否掺伪。   但刘志洪分析认为,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达到“既不错怪好油,又不放过坏油”的理想效果。什么成分都有的地沟油让人摸不着头脑。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研究员潘炜坦言,现有的350多种检测方法,可以称为“所有的方法都有效,但所有的方法都不适合用于所有的地沟油”。   科学争议   地沟油检测真的无解?   目前,卫生部还未公布所选定的7种检测方法,但包括刘志洪、杜斌和李里特在内的多位专家均对此持谨慎态度。   “地沟油是分析检测上特别复杂的样本。”分析化学专业教授刘志洪感叹,目前确实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法来检测地沟油。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杜斌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也断言,“检测地沟油目前基本没什么好方法。”   科学松鼠会成员、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解释,检测必须是针对一种确定的物质。按照目前的分析技术,只要能够列举出来的成分,基本上就可以检测出来。但是,能够检测一个指标,跟用它来进行判定,完全是两回事。   “云无心”表示,要可靠地检测一种东西,就需要这种东西有相对明确一致的组成与性质。地沟油并非如此。作为一种废料,其组成千差万别。此外,把地沟油掺杂到正常油中,更可以控制任何一个指标的数值,使之符合“检测标准”。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国家食品与营养咨询委副主任李里特表示,地沟油的定义不清晰是导致检测“地沟油”难的原因之一。   “‘地沟油’一词所涵盖的内容太多了。从下水道里收集来的油被称为地沟油,厨房里面用过的油也被称为地沟油,动物内脏炼制的油还被称为地沟油。”   他指出,这样定义不清晰的后果就是检测变得难上加难,因为检测很难包罗万象。刘志洪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地沟油难以检测,是由于“来源太复杂”了。   刘志洪表示,卫生部初步确定的7种方法肯定也是对里面存在的多种指标进行检测,比如黄曲霉素,多环芳烃、重金属,胆固醇等指标。“这些东西如果单独拿出来看,每一种都有检测方法,但把它合在一起装在不同的地沟油里,有的含这些指标,有的又不含,有的有这个超标,有的是那个超标。”   对地沟油检测方法已经潜心研究两年的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所长曹文明甚至表示,地沟油所共有且特有的特征指标可能并不存在。也就是说,至少短期内无法找到一种定性地沟油的方法。   “用一个单独的方法想把它鉴别出来,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刘志洪明确表示,如果想要检出地沟油,必须先把地沟油的成分搞清楚,再针对这些成分提出检测方法,而且一定要综合多种指标多种检测方法联用组合。   “监管部门不要执着于地沟油的检测。”李里特教授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强调,从技术上进行地沟油检测不但不可行,而且也并非是杜绝地沟油的有效方法。   刘志洪则明确表示,地沟油根本就不是靠科学家来解决的问题,“地沟油问题并不是科技上的问题。食品安全本身也不是科学上的问题。”   刘志洪说,地沟油其实有很多其他的用途,可以做成燃料等其他产品,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将其变废为宝的制度。
  • 青岛将建国内首家地沟油检测实验室
    岛城将建首家地沟油检测实验室,从源头上保证市民食用油的安全,这是记者从11月11日举行的中国青岛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上获得的消息。   本次会议推出了一系列的合作项目和推广成果,包括光电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 。当天 ,青岛市企业与中科院所和大学共签订35项科技项目合作协议,合作领域涉及海洋、能源、材料、生态环境等方向。   在众多合作项目中,一项名为“餐厨废弃油脂掺伪食用植物油的鉴别方法研究”的项目尤为引人关注。记者注意到,项目合作的其中一方就是今年3月武汉“地沟油”事件的主角——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何东平,不过由于工作原因,何东平教授没有前来青岛签约,而是委托了另一位教授前来。“地沟油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时,我们一直在做大量工作,主要是想知道怎么才能够在普通的食用植物油里检测出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教授陈涛告诉记者,由该校和青岛美中生物公司在青岛合建的实验室目前正处于建设中,预计2011年年底将形成一套完整的检测程序 ,到时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市民食用油的安全。   另外,在当天签约的35项合作协议中,记者注意到不少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项目,例如中科院声学所的中文信息检索技术、数字化家庭项目等,都可以直接为市民使用。而该所为防恐而研制的声像仪,既可以利用声压驱赶一公里内的人群,还可以检测周围环境中的噪音,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 地沟油4大指标攻克 助公安部破案
    9月13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经过约3个月的全力奋战,全面筛查了地沟油可能涉及的80多个技术检测项目,终于找到了查出地沟油的4类有效指标,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而在公安部指挥破获的浙鲁豫等地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特大案件中,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基于前期的研究,对本案中发现的地沟油起到了检测定性作用,为确定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等起到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   3个月初步建立检测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地沟油的检测标准。”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主任路勇告诉记者,检测食用油脂是否合格、安全,依据的是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但这一标准通常用来确定企业正常生产的食用油是否合格,并没有预先将“地沟油”这一极端恶劣的“生产”方法考虑进去,因此,现有国标无法用来测定油脂是否属于地沟油。   地沟油是各种废弃食用油脂的统称。国家明确规定,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后再作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销售。但出于利益驱使,个别不法企业或个人将废弃油脂经加工处理后,通过“地下渠道”流向市场,对消费者的餐桌安全造成威胁。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鉴定地沟油检测技术规范,为监管部门甄别市场是否存在地沟油带来了困难。   今年6月以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多次组织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地沟油鉴定技术开展评估。在将近3个月时间中,检测人员综合运用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理化分析及基因鉴定技术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地沟油鉴定开展了技术攻关,先后对80余个技术指标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确定了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等四大类、20余项有重要鉴别意义的项目,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   核心揭秘:4类指标让地沟油现出原形   第一项指标:多环芳烃(PAHs)。多环芳烃是食用油加热如炒、烤、炸、煎等后产生的含多个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绝大多数PAHs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致癌物。   第二项指标:胆固醇。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胆固醇或含量极低。技术人员根据地沟油中可能含有动物源性成分,推断如果检出胆固醇并超过一定范围,可怀疑该油脂为地沟油。   第三项指标:电导率。正常油脂几乎是不导电的,但油脂酸败后产生的各种极性物质可使油脂产生导电性。地沟油由于掺杂了大量金属离子而产生导电性,电导率较高。   第四项指标:特定基因组成。地沟油是多种不同来源的废弃油脂混合而成,往往含有动物油脂,检测人员根据分子生物学基因鉴定方法,鉴定油脂中的动物基因,来判定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心的赵琳娜博士告诉记者:“从油中提取非常微量的动物DNA片段,也就是动物的基因序列,是极其困难的,在国际上都是一个技术性障碍。我们试验了很多方法才找到提取动物基因的办法。”   模拟试验发现地沟油存在暴利   没有地沟油样本,怎么进行试验?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外支起了炒菜锅,进行模拟实验。油条、薯条、鸡腿、肥肉……各种材料被投入了油锅,研究人员将花生油、大豆油等经过反复煎炸后,又放置了一个多星期,直到油品产生酸臭的味道。这样,模拟真实版的“地沟油”就产生了。   技术人员又利用吸附剂来去除杂质,再经过一番除味、提炼,发现“地沟油”经过几番处理后,依据现有食用油国标进行检测,指标上确实是“合格品”。更为关键的是,技术人员发现,由于吸附剂等材料比较便宜,提炼“地沟油”背后,确实存在暴利。据计算,每吨“地沟油”还原成“合格品”成本只有约3500元,而食用油市场价每吨约8000元,如果不法分子采取更简单的方法,成本还能降得更低。
  • 迪马科技率先推出地沟油检测解决方案
    近日,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地沟油是各种废弃食用油脂的统称。虽然国家明令禁止将废弃油脂再加工进行使用或者销售,但出于利益驱使,个别不法企业或个人仍冒天下之大不违,造成每年几百万吨地沟油流向餐桌,给民众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地沟油的检测标准,可喜的是近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经过3个月的技术攻关,找到了查出地沟油的4类有效指标,确定了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等四大类、20余项有重要鉴别意义的项目,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 胆固醇是动物源性食物中常见成分,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或含量极低,因此一旦检出胆固醇并超过一定范围,便可怀疑该油脂为地沟油。目前国内关于不同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色法、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前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皂化法。但是上述方法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存在所需试剂多、净化效果不理想、成本高、回收率及重现性差等缺陷。而植物油基质中的胆固醇的检测文献更是少有提及。 迪马科技一直致力于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最专业、全面的服务,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地沟油事件,迪马科技应用实验室积极响应,迅速建立了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对植物油样品进行前处理净化,气相色谱测定胆固醇的方法。该方法为迪马科技独创方法,相比较于国标及同类文献中胆固醇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法快速,净化效果优异,回收率稳定等优点,可作为鉴别地沟油的指标之一。 欲了解详细检测方案,欢迎拨打咨询热线:400-608-7719或 E-mail至csr_wu@lab-partner.net免费索取。 4类指标让地沟油现出原形 第一项指标:多环芳烃(PAHs)。多环芳烃是食用油加热如炒、烤、炸、煎等后产生的含多个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绝大多数PAHs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致癌物。 第二项指标:胆固醇。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胆固醇或含量极低。而地沟油中可能含有动物源性成分,如果检出胆固醇并超过一定范围,可怀疑该油脂为地沟油。 第三项指标:电导率。正常油脂几乎是不导电的,但油脂酸败后产生的各种极性物质可使油脂产生导电性。地沟油由于掺杂了大量金属离子而产生导电性,电导率较高。 第四项指标:特定基因组成。地沟油是多种不同来源的废弃油脂混合而成,往往含有动物油脂,根据分子生物学基因鉴定方法,鉴定油脂中的动物基因,来判定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引自《食品伙伴网》) 关于迪马 迪马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制造科学、高效的化学分析产品,提供完善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的知名色谱消耗品制造商,在色谱填料研发,色谱柱制造和相关分离产品等多个技术领域始终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核心技术产品包括:液相色谱柱、气相色谱柱、固相萃取柱、色谱溶剂和化学标准品。
  • "精加工"的地沟油缘何难以检测 监管难题待破解
    地沟油产业不仅没有消失,如今甚至还从小作坊走向了工业化和精炼化,而从加工窝点抽取的样油送到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后,结果显示符合食用植物油和食用动物油的一般指标要求。请关注——   早前,有关媒体通过暗访发现京津冀一些地沟油加工窝点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且生产能力惊人,仅暗访的几家窝点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这些地沟油加工窝点将泔水炼成地沟油过滤后成为清澈的色拉油,并通过“地下渠道”不断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小包装形式进入超市。而从加工窝点抽取的样油送到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后,其结果显示这些样油符合食用植物油和食用动物油的一般指标要求。   实际上,自地沟油事件被披露以来,卫生部以及各地方政府多次出台食品卫生的整顿方案,但地沟油产业不仅没有消失,如今甚至还从小作坊走向了工业化和精炼化,地沟油也堂而皇之地继续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之上。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地沟油加工屡禁不止?在走向“精加工”之后,如何才能鉴别地沟油呢?   地沟油今非昔比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王世平教授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地沟油产业的暴利是其十余年来不断发展的原因。   日前,经济学家郎咸平发表评论指出市场上食用油的价格是1吨6000块,而地沟油的成本,大概也就是300块钱,整个地沟油行业一年的总利润要达到15亿到20亿元,超过整个广东省制造业的利润总和。而据有关媒体报道,每加工一桶(约180公斤)毛油再加上精炼成所谓的食用油,成本才100多元,而售价可以达到五六百元,每公斤的售价为3元左右。按此计算,每生产一吨地沟油,可以获利2000至2500元。   据王世平介绍,地沟油的主要处理过程是撇油、脱色、过滤以及提纯,这些工艺简单有效,普通家庭小作坊即可完成。针对地沟油因处理酸度而成本过高的说法,他表示,降低地沟油中的酸度,小作坊都有自己的土办法,比如直接加碳酸氢钙中和酸,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解决酸度问题。“广阔的利润空间、简单的加工工艺,这就构成了地沟油地下加工的基本条件”。   对于精炼化会不会增加地沟油的生产成本,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刘清珺说道:“现在地沟油的加工工艺体现的并不是一种高技术,也没有太复杂的工艺和很高的成本,大部分都和正常的油脂生产加工工艺差不多,只不过可能对工艺的要求更高。比如说在去味的环节,正常的油脂可能要经过2—3个小时的处理,而地沟油就经过更长时间的处理,去味就能比较彻底。其实,关键还是在于生产原料的差别,我们平时吃的油是从大豆等原料榨出来的,而地沟油的原料则是从餐馆里流出来的。”   检测技术仍需继续探索   曾有专家宣称鉴别地沟油的难度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刘清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地沟油的检测技术并没有新的进展。“从加工工艺看,地沟油在精加工过程中脱水比较彻底,去离子化程度也比较高,酸价平衡也处理了,并且还用230摄氏度低真空的技术将不同凝固点的或不同汽化点的物质去掉了。因此,地沟油的精加工实际上把我们已知的一些指标性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都已经去掉了。面对按照严格的精炼程序生产出来的地沟油,电导率、凝固点等检测方法就会失效。当然地沟油加工程度也并不一样,粗加工的话,一些检测方法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王世平也表示传统的检测方法只能抓住地沟油中的某个特性,单靠一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判定是有误判风险的,到目前还没有通过单一地检测标准能有效检测不同来源的地沟油以及掺入地沟油的比例。而最常见的通过酸度检测地沟油的方法,也因为碳酸氢钙等碱性物质的加入而失效。   “地沟油检测技术并不是短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刘清珺说,“我们也承担过相关的课题,我们研究的红外鉴别方法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是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很强的准入机制,每一个准入的油都要建立一个红外谱库,实施起来可能难度会比较高。”   如何监管众说纷纭   据悉,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再次联合下发通知,正式将包括地沟油等废弃动物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纳入免征消费税的适用范围。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协作组专家宁守检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出台这个措施是为了防止地沟油流入食品行业,鼓励企业将这些废弃动植物油转化为工业用油。但刘清珺指出这个措施“不太现实,因为地沟油最终的利润要比生物柴油的利润高一半左右。”   而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曾建议,“必须要管好餐饮业的出口,让餐饮垃圾强制统一规范收购处理,统一供给生物燃油加工企业。当然政府部门应该给餐饮企业一定的补助费用,最少要高过地沟油生产者,让地沟油生产者拿不到餐饮垃圾。”   针对目前提出的各种对策,刘清珺则表示要想通过国家补贴、国家标准或其他国家行为来控制地沟油的流向比较难找到抓力点,加强对加工厂商的直接监管可能比在其他环节入手更为有效。“监管者的责任其实落在更基层、更末端的部门,但基层部门往往由于人力、财力或者技术手段等各种原因在监管能力上也更欠缺。”
  • 地沟油识别法网络疯传 专家:关键在识别指标缺失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公安部近期破获了一起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被摧毁。关于"地沟油"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正当卫生部全力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的时候,一则《中学生发明简易识别地沟油》的消息在网上疯传的同时也引来广泛争议,一个中学生发明的简易装置真能识别地沟油吗?这种方法有多少科技含量?   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就有媒体报道了这条消息:“最近上海的高中生通过半导体制冷片让地沟油立即分层现出原形。”“汪益乐表示,地沟油是动物油与植物油的混合物,二者冰点不同,采用物理方式快速降温,地沟油就会分层显形。”   这则旧闻因为最近公安部侦破的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引发公众对食用油的恐慌而再次被拉出水面。网络用它惯有的语气和字眼轻易夺得了大家的眼球。   "地沟油生生把孩子逼成了发明家,上海中学生发明地沟油鉴别方法:地沟油因反复使用,其中动物油含量高,相比植物油,其黏度冰点不同。普通植物油要零摄氏度,而地沟油在8摄氏度即凝结。将自家购买的食用油放进摄氏8度左右的冰箱,如凝结,即为地沟油。请相互转告吧!"一时间,帖子被网友疯狂转载。但也不乏冷静的声音,知名科普网站果壳网"谣言粉碎机"发表文章称,作为一个"检测方法",它是否靠谱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其一,有没有正常的食用油在8℃下凝固?如果有,这样的正常油就会被"冤枉" 其二,有没有地沟油在8℃下依然不凝固?如果有,就会导致这样的油"漏网"。有网友就质疑说,"为什么我家的花生油在8℃情况下也会凝固呢?" "这样的方法到底科学不科学?"对此,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化学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陈会明认为单靠这种方法鉴别是否地沟油并不太科学。   陈会明:从这个方法它本身上它可以做一个定性,不能做一个非常准确的方法,就是从物理上来讲的话跟他溶液里头所拥有无机盐的量,和它有机物整体的量、它的溶度是有关系的,而且这个方法要成为一个相对来说定性判定的方法我觉得还需要做一个仔细的论证吧。   目前我国正开展严厉打击地沟油行动,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检验方法。而事实上,"地沟油"检验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国内外尚未建立科学可行的"地沟油"检验方法。根据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我国食用油全部应检的理化指标一共有9项。居民日常购买量最大的花生油、大豆油等,只需检测其中的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总砷、铅、黄曲霉毒素、苯等6至7项。而按这些检测标准,地沟油甚至是"合格"的。所以陈会明认为,导致目前我国地沟油流向餐桌的关键问题不是是否有检测方法而是没有标准。   陈会明:关于这种油判定的标准现在有一些问题,没有一个具体规范指标的标准,这也是个最大的问题。工业用的话要保证它绝对是个工业用途或者是这样一个用途的渠道,这个渠道也没有很好的建立,所以说我觉得问题在这里,就是没有一个指标的标准,另外一个就是这个渠道不是很好。   陈会明认为,如果不给地沟油寻找更多合理的用途,即使检测方法再简单也无法真正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当年的三聚氰胺就是前车之鉴。   记者:所以你觉得它不是检测方法有没有的问题?   陈会明:不是检测方法的问题我觉得是我们对于地沟油现在其实还没有一个严格的指标标准,然后我们对食用油的标准,只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一些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对地沟油进行简单加工以后就能满足你这个指标,理论上它就可以按照你国家的规定按照你的标准就可以作为食用油,它不违法。
  • 食药总局发布基于LC-MS/MS的《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测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
    p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测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公告指出,按照《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上述“检验方法”已获得食药监总局批准,予以发布。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芝麻油、芝麻调和油、菜籽油等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确证及测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br/ 2017年8月17日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strong /span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8/ueattachment/e678d828-bd11-460c-ae5a-394015688f17.doc"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2017年第97号公告附件.doc.doc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br/ /p
  • 赛默飞推出基于拉曼光谱的地沟油快速筛查方法
    &ldquo 地沟油&rdquo 三个字总能触动消费者的敏感神经,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讨论的话题之一。地沟油学名&ldquo 废弃物回收油脂&rdquo ,种类繁多,有老油,甚至有从下水道淘出的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要识别这些油的特质。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ldquo 地沟油&rdquo 成分复杂,差异性大,给检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2011年12月,卫生部组织向社会广泛公开征集&ldquo 地沟油&rdquo 检测方法。于2012年5月经专家和相关机构进行科学论证,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据介绍,4个仪器法包括3个质谱法和1个核磁共振法,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包括1个试剂盒法和2个紫外光谱法。不过,这些检测方法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为适应打击和遏制食用植物油中掺杂地沟油的行为,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筛查检测地沟油方法。日前,赛默飞联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邓平建,利用赛默飞DXR拉曼光谱仪结合独特的专利分析技术,基于油品光谱整体形态的差异,建立了地沟油的判别分析方法:拉曼光谱-判别分析法快速筛查植物油中废弃物回收油脂。   研究发现地沟油筛查标志物是一组由高温加热、烹用、煎炸及废弃等劣变过程所产生的特定劣变产物。该标志物的指纹图谱与植物油拉曼图谱在整体形态上有显著差异。经过采集植物油烹用前和烹用后的拉曼光谱图,显示两者的拉曼谱图呈现完全不同的形态,说明烹用后植物油产生大量的劣变产物产生了特征指纹信号,而且这些裂变产物经过精炼处理并不能除去,反而会在精炼过程中随着油脂的纯化而得到富集和浓缩,所以地沟油的特征光谱形态不会因为地沟油的精炼程度加大而改变消失,这为建立快速筛查方法提供了有力依据。   该方法从植物油中筛查地沟油,准确度高,检测速度快,测试和分析一份样品过程仅耗时5min左右,样品测量时无需制备样品及消耗化学试剂。   DXRxi显微拉曼成像光谱仪是于2014年初登陆中国市场的,详细情况请见:&ldquo 赛默飞发布显微拉曼新品速度提升为亮点&rdquo   详细解决方案请见:拉曼光谱-判别分析法快速筛查植物油中废弃物回收油脂 撰稿:刘丰秋
  • 【安捷伦】地沟油无有效检测方法?辣椒素来终结!
    地沟油,源于城市下水道的隔油池,在利益熏心下,被不法商贩重新推至大众的餐桌上。长期食用此类劣质油,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早在 2011 年 9 月13日,中国警方就破获了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案。但面对屡禁不止的“地沟油”制售违法行为,行业却急缺有效的检测技术、判断手段。终结地沟油检测无标准历史2012 年 8 月,由大连化物所和重庆公安局起草的《食用植物油中辣椒碱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及其在“地沟油”识别中的应用》[1] 为质谱鉴别地沟油开创了先河。其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将《食用油脂中辣椒素的测定 BJS 201801》[2] 作为了食用油检测过程中的补充检验方法。这两项标准均以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作为鉴别地沟油的特征指标,自此彻底终结了地沟油检测无标准的历史。通过测定辣椒素鉴别地沟油的原理辣椒是餐饮业中用量较大的调料,使用范围遍布全国各地。通常情况下,正常的食用油基本不含辣椒碱,而接触过辣椒的餐厨废弃油脂中难以避免地含有这类成分,而目前的地沟油加工工艺很难完全去除脂溶性强的辣椒碱物质。因此可将含量较高的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结构式如图 1 所示)作为鉴别餐饮废弃油脂的特征指标。安捷伦食用油中的辣椒素分析解决方案安捷伦采用 Agilent 1290 Infinity Ⅱ 液相色谱和 6470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成功开发出了食用油中 3 种辣椒素类成分的测定方法。该方法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颁布的 BJS 201801《食用油脂中辣椒素的测定》保持一致,并对样品前处理过程进行了优化,简化了操作步骤。UHPLC 色谱分析只需 6 分钟,灵敏度是 BJS 201801《食用油脂中辣椒素的测定》补充检验标准方法的 10–20 倍。图 1. 3 种辣椒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图 2. 样品前处理流程图 表 1. 色谱条件分离效果:本方法可在 6 分钟内完成 3 种辣椒素类化合物的 LC-MS/MS 分析。天然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的结构类似,极性相似,出峰时间一致。图 3. 3 种辣椒素类化合物的 MRM 色谱图 (1 ng/mL)检测限:使用 Agilent 6470 三重四极杆系统可以对 3 种辣椒素类化合物进行超低浓度的检测,该方法仅为 BJS 201801《食用油脂中辣椒素的测定》补充检验标准检测限的 1/20–1/10。表 2. 3 种辣椒素类化合物的检测限和定量限线性范围:3 种辣椒素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 5 pg/mL–100 ng/mL(每个级别下重复进样 3 次),涵盖四个数量级,完全满足原标准中 0.1–100 ng/mL 的要求。加标回收率:在空白样品中加入 1 ng/mL 和10 ng/mL 混标溶液,经过前处理后计算其回收率。图 4. 3 种辣椒素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实际样品检测:检测样品均为餐饮调和油,购于成都市食品批发市场,包含 8 个批次不同品牌的样品。由实验结果可知,8 个品牌样品中有 2 个未检出任何信号,6 个品牌样品中含有少量辣椒素类成分。但根据 BJS 201801《食用油脂中辣椒素的测定》补充检验标准的规定,所测定的样品中辣椒素(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总含量大于或等于1.0 μg/kg 时,才表明该油脂样品可能有异常,存在使用餐厨回收油脂的可能。这里所有样品中辣椒素的总含量均低于 1.0 μg/kg,因此它们均符合标准要求。参考文献: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地沟油”筛查方法的函(卫办监督函 [2012] 878号)第 2 部分. 食用植物油中辣椒碱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及其在“地沟油”识别中的应用2. 重庆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 食用油脂中辣椒素的测定 BJS 201801原文链接:https://www.agilent.com/zh-cn/digouyou-ht-cn-19推荐阅读:1. 液相色谱智能模拟技术(ISET),让你的仪器变身任何一台液相 https://www.agilent.com/zh-cn/iset 2. 液相色谱Blend Assist溶剂混合助手,专治流动相“众口难调” https://www.agilent.com/zh-cn/liudongxiang 关注“安捷伦视界”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打击地沟油犯罪陷三难困境
    鉴定标准滞后 检测费用过高 取证过程困难   打击地沟油犯罪三道坎   用地沟油生产出的食品,两家机构却作出截然相反的鉴定结论:一个说符合国家标准,一个说不符合。更令办案机关困惑的是,用地沟油加工食品的犯罪分子被依法惩处,其上线生产地沟油的犯罪分子却因证据难以查实,不能作出处理。   黑作坊用地沟油加工食品   几张复合板晾晒台上沾着黏糊糊的花生残渣,脏兮兮的扫帚、铁锹、畚箕等操作工具摆在一旁,厂房一角堆放着10余桶加工产品用的油、添加剂,一些已经发霉的花生堆放在角落里……这是2011年9月14日,徐州市公安机关查获一家地下食品加工场所时的场景。公安机关当场扣押了这个食品加工场所老板邱宏革用于生产“酒鬼花生”、“酒鬼瓜子”等小包装食品的机器和面粉、花生、油等原料,以及已经生产出尚未销售的成品“酒鬼花生”1100箱,货品价值3.74万元。   邱宏革,安徽和县人。2010年到徐州一蛋糕房打工,后从一个福建人手中接手了一套加工小食品的设备,租了个仓库,就开始生产“酒鬼花生”、“酒鬼瓜子”,生产所用的油品则是从当地市场购买的散装地沟油。   随后,公安机关顺藤摸瓜找到油品提供者石某。石某交代,2010年5月至10月,他曾数次到山东等地收购用鸡、鸭、鹅屁股和猪花油等动物废弃物提炼的油脂40余吨,用于贩卖。   2011年9月,邱宏革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公安机关移送云龙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办案机关查明,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间,在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不符合食品卫生条件的情况下,邱宏革以发霉花生为原料,利用地沟油生产“酒鬼花生”等小包装食品,销售金额达180余万元。经徐州市云龙区检察院提起公诉,邱宏革近日被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虽然邱宏革受到了应有的惩处,但石某制售地沟油一案则因取证问题,目前仍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两份截然不同的鉴定结论   承办邱宏革案的检察官王广宾介绍,生产“酒鬼花生”采用的油是否为地沟油的鉴定结论,是该案的关键证据之一。   2011年10月,公安机关将查获的“酒鬼花生”送往徐州市一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该机构依据《油炸小食品卫生标准》(GB16565-2003)等标准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送检的“酒鬼花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要求。   用不合格的材料竟然生产出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这样的鉴定结果让办案人员大吃一惊:“难道邱宏革使用的不是地沟油?”   带着这样的疑问,公安机关立即将扣押油品送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疾控中心”)再行检测。经疾控中心检验,邱宏革用于生产小包装食品的食用油中,含有的苯并(a)芘(高致癌)不符合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10)的要求。   笔者在仔细查看上述徐州市这家鉴定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后发现,作出鉴定结论所依据的《油炸小食品卫生标准》(GB16565-2003)中19项检测项目中并不包含苯并(a)芘。即:《油炸小食品卫生标准》对油品的检验标准滞后于《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这就像检查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只抽取没腐烂的部分检验,肯定会得出是个好苹果的结论。用一个滞后的标准来检验地沟油,检测不出也就不足为奇。”王广宾分析说。   鉴定费高、取证难阻碍办案   王广宾说,让办案机关困惑的另一个原因是,疾控中心虽然检测出样品不符合国标要求,但其出具的薄薄两页纸的鉴定结论,检测费用却高达2.8万元,大大增加了办案的成本。“公安机关办案经费有限,从长远来说,办案高成本不利于打击此类犯罪。”   让公安机关非常头疼的是此类犯罪的侦查工作是“难上加难”。据侦查该案的民警孟洪君介绍,地沟油的生产销售环节都比较隐蔽。由于提炼地沟油时异味大,黑窝点一般都选在偏远地点,不易被发现。生产设备也相当简单,往往一口大锅加一些添加剂就是全部家当,即使被发现也很容易“另起炉灶”。本案中邱宏革生产“酒鬼花生”的厂房位于一个郊区村庄的仓库里,平时大门紧锁,附近的村民只能听到里面生产时机器发出的响声。   在销售环节,地沟油生产者往往用一个油罐车把成品油拉到销售集散地,零售商每人几桶把油买走后双方各自离开。如果没有相关账目登记,油品消耗或灭失后很难追查。这也是对邱宏革的上线石某生产地沟油一案侦查一直陷于僵局的原因,办案人员也感到很无奈,这也正是地沟油案件办理的难点所在。   “之所以比较顺利地办理邱宏革一案,是因为在他的厂子里发现了油品采购记录。”孟洪君说,“如果没有相关记录,依靠我们基层派出所的力量,此类案件的取证难度将会非常困难。”   应加强地沟油源头管理   对于目前打击地沟油犯罪的困难局面,基层司法机关呼吁,应加强对地沟油的源头管理和控制。   “地沟油问题突出,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不法商贩见利忘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监管不到位,废弃油脂回收处理制度不健全等社会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建立废弃油品的统一回收处理机制,避免再次流向餐桌。”王广宾说。   王广宾分析认为,制售地沟油涉及废油收集、提炼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治理地沟油并非单个部门所能完成的,必须有公安、工商、质检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要通过立法明确环保、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对屠宰场、餐馆废油的管理,彻底捣毁制售地沟油的生产源头。他建议相关部门及时完善油炸小食品的卫生标准,以免再次出现“烂苹果变成好苹果”的尴尬 建立专门的餐饮行业废弃用油统一回收制度 增加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及刑罚处罚力度,震慑该类犯罪。   孟洪君建议,给食用油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的经销信息制作条形码,对运输的油罐车备案登记,以便于发现问题后追溯。   司法机关还呼吁出台一个检测地沟油确实可靠、成本较低的鉴定方法,以便于打击地沟油制售犯罪。
  • 赛默飞拉曼光谱快速筛查地沟油方法引关注
    2007年地沟油事件爆发,自此&ldquo 地沟油&rdquo 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之一。地沟油学名&ldquo 废弃物回收油脂&rdquo ,种类繁多,有老油,甚至有从下水道淘出的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要识别这些油的特质。但是由于&ldquo 地沟油&rdquo 成分复杂、差异性大,给检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为适应打击和遏制食用植物油中掺杂地沟油的行为,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筛查检测地沟油方法。   在2015年6月11日召开的&ldquo 2015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rdquo 上,赛默飞中国区化学分析业务高级商务总监胡翔宇先生透露,经过全国5家权威机构的协同验证实验,赛默飞拉曼光谱技术快速筛查地沟油方法验证结果通过率达到100%。 赛默飞中国区化学分析业务高级商务总监胡翔宇先生   说起赛默飞的拉曼光谱快速筛查地沟油方法研究过程以及所具有的优势,胡翔宇先生介绍到,赛默飞在2012年时就地沟油检测方法开发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开展了合作。期间发现植物油烹用前和烹用后的拉曼光谱图呈现完全不同的形态,基于此,历经3年多的时间,利用赛默飞DXR拉曼光谱仪,检测了超过10万个参数和信息,建立了地沟油判别的专利分析方法。   据介绍,该方法建立了植物油分类判别分析模型,以及多种油类样品地沟油筛查判别分析模型,可以对食用成品植物油(&ldquo 好油&rdquo )、5%/10%/20%掺杂(地沟油)植物油、掺入植物油的废弃物回收油脂样品都做到了100%检出。该地沟油筛查方法的准确性高,且具有便捷性,样品测量时无需制备样品及消耗化学试剂,测试和分析一份样品过程仅耗时5min左右。 赛默飞应用工程师现场进行了演示   对于拉曼光谱技术快速筛查地沟油方法的应用前景,胡翔宇先生说到,目前该方法正在几家实验室进行试用,一些相关用户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兴趣。该方法适用于粮油生产企业、使用食用油的快速食品生产企业,以及疾控中心、监督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   面对一些热点、突发事件,赛默飞都能及时推出解决方案,赛默飞的反应机制是怎样的?对此,胡翔宇先生介绍到,赛默飞公司内部有一个&ldquo 行业小组&rdquo 专门跟踪行业热点,当一个热点事件爆发,该小组会召集赛默飞各产品线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各种方法的试验。由于赛默飞产品线跨度非常广,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直接解决。不过,鉴于行业内专家、政府监管部门等对于一些热点比较有发言权,赛默飞也积极与这些专家和机构展开合作。除了最新推出的这个拉曼光谱技术快速筛查地沟油方法,赛默飞还与贵州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经过了5年时间开发出了一套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在线判别设备,可以检测茶叶的营养成分等参数。未来,还将扩展到拉曼光谱等技术方面。 赛默飞展台及食品安全移动检测车   在此次展会上,赛默飞还重点推介了快检技术产品,现场展示了食品安全移动检测车,以及一些手持式分析仪器。胡翔宇先生认为,快检技术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分别是快速多样化、单一专业化,二者就其最终目标都是降低检测成本。之前,由于快检技术的准确度、重复性等还存在一定的局限,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但是自从新食品发推出后,以及快检技术的精准度等也得到了大幅提高,目前可以看到政府以及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快检技术的应用。 撰稿:刘丰秋
  • 武汉教授研发鉴别仪器 地沟油现形仅需10分钟
    到底什么样的油算是地沟油?还真没有人说得清。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武汉有专家研发了一种地沟油鉴别方法,6月刚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来自中国粮油学会等专家鉴定称该方法&ldquo 检测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单&rdquo ,&ldquo 对合格食用植物油识别正确率达95.2%,地沟油的正确率达到80.5%&rdquo ,&ldquo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dquo 。   该项目由武汉轻工大学和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项目第一完成人、武汉轻工大学何东平教授,长期担任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技术工作组组长,也是卫生部地沟油检测方法专家组成员。   据介绍,他们使用的鉴别仪器是利用&ldquo 离子迁移谱仪&rdquo 法,我国最早引进该仪器用于农产品中瘦肉精、膨大剂等的检测,经使用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他们尝试用该仪器来测油。   &ldquo 地沟油尽管炼制过程让人作呕,但经过过滤、加热、沉淀、分离,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就能变身为清亮的&lsquo 食用油&rsquo ,所含脂肪酸组成都在合格率内,用常规的检测手法很难&lsquo 揪&rsquo 出它们,地沟油穿的&lsquo 马甲&rsquo 是高仿的,真假难辨,我们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去撕下它的马甲&rdquo 。   该方法准不准?据介绍,研究人员对2000多个油脂样本,做了盲样测试,经测试,对合格食用植物油识别正确率达95.2%,地沟油的正确率达到80.5%。在国内,这还是首创。据了解,检测时间只需要20秒,10分钟左右就可以获得检测结果。   整台检测仪器约洗衣机大小,&ldquo 考虑进行微型化,甚至可以手持&rdquo ,何东平表示,正与有关部门积极接洽,在不久将来,监测部门有望用上这些设备。
  • 上海月旭为您提供地沟油检测方案
    地沟油,又称潲水油、垃圾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一般只作为工业用油。但一些不法之徒受利益驱动,将地沟油提炼后,冒充普通的植物油销售。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将地沟油与正常食用植物油区分出来,可为地沟油的管理与监测提供有效的手段。 要减少不法投机者将地沟油用在食品中,除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和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外,还需要建立一套快速鉴别地沟油的检测系统,为执法者执法时提供技术支持。 日前,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通过全面筛查&ldquo 地沟油&rdquo 可能涉及的80多个技术检测项目,找到了查出&ldquo 地沟油&rdquo 的4类有效指标(包括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和特定基因组成),初步建立起&ldquo 地沟油&rdquo 检测指标体系。针对四大核心指标,上海月旭第一时间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就部分指标开展了应用开发,现整理如下,供参考: 1.多环芳烃检测方法及耗材 色谱柱:Ultimate® PAH,4.6× 250mm,5&mu m(上海月旭提供) 检测波长:220nm 流动相:A相:水 B相:乙腈 梯度程序:1-20min 40-100% B 20-33min 100% B 33-34min 100-40% B 柱温:25℃ 流速:1.5mL/min 进样量:10&mu L 附:测试谱图 2.胆固醇检测方法及耗材 2.1 GC/MS方法 色谱柱:WM-5MS 30m× 0.25mm× 0.25&mu m(上海月旭提供) 载气:氦气 载气流速:2,4 ml/min 进样体积:2&mu l 进样口温度:280℃ 柱温箱:70℃ 等温 20℃/min升至230℃,15° C/min升至290℃,保持15min 扫描离子: Cholesterol: 275, 301, 368, 386 5-&alpha -Cholestan: 388, 389, 373 测试谱图: 2.2 LC 方法 色谱条件: 色谱柱:Ultimate® C18 4.6mm*250mm ,5&mu m (上海月旭提供) 流动相:甲醇/水=75:25(V/V) 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205nm UV 柱温:30℃ 参考方法:GB/T 22220-2008 附:测试谱图
  • 探访扬大检测中心 追踪地沟油真相
    近日,厦门口岸发现台湾&ldquo 地沟油&rdquo 食品,味全、珍味、85度等多家知名品牌被曝使用当地一家工厂提供的地沟油当原料超过1年,上海、厦门等地已经发现并下架大量问题产品。事件公布后引发市民广泛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地沟油,地沟油能否检测?针对这些问题,昨日记者采访了扬州大学测试中心专家张明主任。   1 到底什么是地沟油?泛指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   什么是地沟油?对于老百姓来说,地沟油似乎就是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经过简单加工以后提炼出来的油。   张明认为,地沟油泛指的是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以及油炸食品的油使用后又再次回到了餐桌。   地沟油的来源极其复杂,&ldquo 有的是来自屠宰场的动物废弃物,有的甚至是被人遗弃后不能使用的各类变质的肉制品,有的是用于工业原料的猪皮等物,甚至还有饭店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rdquo   地沟油之所以如&ldquo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rdquo ,张明认为,一是因为地沟油来源复杂,重新进入餐桌后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会产生&ldquo 恶心&rdquo 的感觉 另一方面,商家将这些不值钱、相当于垃圾的原材料,用于赚钱谋取暴利,这是一种不法的手段 更关键的是,地沟油的确会产生诱发癌症的物质。   在检测专家张明看来,理论上的地沟油由于存在二次提炼,通过反复加热和高温过程加工,将会产生一种不良物质&mdash 多环芳烃,这是一个容易诱发癌症的有害物。   然而,是不是有了多环芳烃的食用油就是地沟油,或者说没有多环芳烃的食用油就不是地沟油,对此,张明表示,&ldquo 问题不是这样简单。&rdquo   2 地沟油能不能检测?精加工后能躲过常规检测   &ldquo 现在经过精加工后的地沟油很难辨别。&rdquo 张明表示,虽然目前来说,很多人都在从事地沟油检测的研究,但是部分精加工后的地沟油,有些几乎可以用&ldquo 以假乱真&rdquo 来形容,即使用仪器也很难检测出来部分指标。   那么这些精加工的地沟油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张明告诉记者,地沟油精加工的过程中,都会将油脂等加温融化,用水洗掉皮毛等大块杂物,去水去杂质后,还会对油品进行精馏,通过这一方式,其含有的可诱发癌症的多环芳烃等沸点低的有害物质经过汽化、沉淀、去杂质,就无法检测出来。   至于网上流传的&ldquo 看颜色、闻气味、听响声&rdquo 等方法来辨别地沟油,张明告诉记者,餐厅将重复使用的油用滤纸进行过滤,再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后,从外表上看,这些地沟油几乎与普通食用油无异,但当中溶解进入油内的多环芳烃其实都被人食用了。   记者查询资料后发现,一些企业通过反复熬制的方法除了让地沟油没有异味以外,还让地沟油的酸价降下来。这样做出来的地沟油不但从外观、气味上能&ldquo 以假乱真&rdquo ,甚至能通过这一方法逃过相关部门的常规检测。   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酸价越低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对此,张明说,&ldquo 酸价低,又怎么能区别是地沟油,还是真正的好油?&rdquo   3 地沟油为何难检测?至今尚未有国家统一标准出台   地沟油检测为何如此之难呢?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几年前,卫生部就开始向社会公开征集&ldquo 地沟油&rdquo 检测方法,并且于2012年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但是目前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   张明表示,根据现行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关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检测包括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和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但这其中并不包括多环芳烃。&ldquo 针对上述指标,即使是地沟油炼出来的油也都可能是合格的,根本无法针对地沟油进行辨别性的检测。&rdquo   &ldquo 就目前而言,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仅凭肉眼或味觉难以分辨,就连技术部门也需要通过多种测量与综合分析才能鉴别得出。为了规避相关检测,地沟油生产商可能会提升技术加工工艺,来规避对地沟油部分成分的检查。&rdquo   为什么台湾能够查出地沟油?相关的事件,在大陆也有所报道。对此,张明指出,这些案件的曝光,基本都是从源头查出的。查清了供货源头,地沟油事件也就水落石出。   4 国标为何迟迟不出台?地沟油由于来源不同,难界定   张明认为,地沟油检测标准迟迟未能出台,与地沟油的标准界定较难也有很大的关系。   &ldquo 毕竟这不是像检测细菌超标、重金属超标那么容易。&rdquo 他补充说,地沟油由于来源不同,如何确定检测标准是一大难题。   &ldquo 如地沟油经过人为特殊处理后,检测发现并不是所有地沟油样品都含有多环芳烃。&rdquo 张明表示,此外用基因检测的方法,可以检测出植物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油脂,但是基因检测的方法成本相当的高,而且更加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对于厨房内的产品,就存在检测难的问题。   多环芳烃生活中很容易产生   对于反复加热生产地沟油,容易产生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张明解释,其实在生活中这一物质也很容易产生。   &ldquo 有机物燃点一般在400摄氏度左右,当温度超过200摄氏度以上,但是尚未达到400摄氏度时,就会产生多环芳烃一类物质。&rdquo 张明解释,平时在使用锅具做菜时,油烧到冒烟了就很容易产生多环芳烃,抽烟、烧秸秆、汽车的尾气,包括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都有可能产生多环芳烃类物质。
  • 地沟油检测法之争:7种方法并非完全准确
    民以食为天。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引发了无数“吃货”追捧。而在狂咽口水之余,近几年日益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让这个崇尚“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国度的民众感到失落和惶恐。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而食品标准则是食品安全的底线。食品从农田、工厂到餐桌的全过程中,生产、检测、监管到处罚,每个环节都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来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半个月来,早报记者回访甲醛白菜、瘦肉精、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肉宝王”添加剂等广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地,试图沿着上述事件的脉络,还原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流程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现有国家标准“打架”、更新滞后、执行乏力是现有标准体系面临的主要软肋,而权威专家更是指出,《食品安全法》实施近3年来,其规定的“分段管理”方式已显现出四大弊端。   目前卫生部已初步圈定了7种检测方法,其中包括4个仪器法(3个质谱法和1个核磁共振法),以及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1个试剂盒法和2个紫外光谱法)。相对而言,仪器法比快速法的识别率高。但是,快速法具有现场快速识别的优势,二者可以互为补充。“地沟油”成分复杂,差异性大,给检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4月19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公安分局民警对查获的地沟油进行检查封存。   历时两轮八个月的公开征集,卫生部上周公布了初步圈定地沟油的7种检测方法,这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甚至有媒体将其称为解决地沟油问题的转折点。但是,由于“地沟油”成分复杂,差异性大,检测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位从事地沟油研究的高校教授告诉早报记者,“地沟油检测的确是很大的难题,但目前大部分机构过分注重对检测方法的研究,很少钻研地沟油的基础问题,如分析地沟油的构成、找出其共性等,显得有些本末倒置。如果能在尽量多的样本中找到共性,离解决地沟油检测问题就不远了。”   去年以来,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浙江警方全环节侦破两起跨省制售地沟油特大案件——相对于“问题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案件中主管部门的检测起到主导作用,地沟油案有些特殊,因检测无标准可依,其破获基本靠警方“环环相扣”的侦查。   办案缺少“检测”协助   浙江宁海县的江苏姜堰人茆玉华,其谋生之道颇为隐秘。   夜幕降临后,他就带上舀子、塑料桶,蹬着三轮车穿街过巷,在与餐馆厨房相连的下水道中掏捞漂浮的油花,并向餐厅、宾馆收购泔水。随后,在隔水洋村一处小树林中粗炼地沟油。每天,茆玉华能炼制50斤左右地沟油,以4200元/吨的价格卖给自称“拿去做生物柴油”的人。   在离宁海100多公里的金华婺城区白龙桥镇下杨村,60多岁的杨贵根也在粗炼地沟油,但其原料与茆玉华不同。每天9点,杨贵根骑着电动三轮车前往一个生猪定点屠宰场——他到来前,这里的清洁工会把猪的废弃物整理成堆。杨贵根将这些废弃物拿回家熬油,以4000元/吨卖给自称“拿去化工厂做肥皂”的老板。   茆玉华与杨贵根分别是“柳立国案”、“李卫坚案”中底端的炼油者,这两起地沟油大案时隔不到半年,均发端于浙江。   去年3月,浙江宁海县警方接到“有人向饭店收集餐厨废弃油脂”的举报,随后抓获收购以餐厨废弃油脂为原料粗炼地沟油的黄长水等6人。根据交代,警方又抓获了将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销售的山东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和负责人柳立国。警方发现,柳立国把油卖给河南等多省的粮油批发商,这些人将这些油按一定比例与食用油勾兑后出售。   去年8月,浙江乐清市警方了解到“有人私自炼油”的信息,办案人员侦查发现,这些通过动物废弃物熬制的地沟油被卖给金华的李卫坚,李卫坚转卖给重庆、安徽、江苏、上海等地一些正规油脂公司。油脂公司在精加工后,将地沟油作为“牛油”、“食用油”等出售。   “我们发现,地沟油案往往存在犯罪网络结构严密、多数单线联系、跨省作案等特点。同时,因为没有专门针对地沟油的检测标准,工商、质检等部门无法通过检测手段对案件查处提供帮助,我们只能查实一个证据,固定一个证据,再追查。”一名参与这两起案件侦破的浙江警方人士介绍。   警方调查发现,无论是柳立国还是李卫坚,都已从事地沟油生产多年。柳立国交代,他2005年开始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是受身边人的诱导”。李卫坚案发前已有四、五年从业经历,起初是自己炼地沟油,后来生意越大,就鼓动侄子、哥哥等加入。   因为是见不得人的行当,从生产到销售,柳立国都做了精心伪装与严格保密。除了注册生物柴油公司、买来提炼设备,还规定所有人员进厂区须经批准,员工禁止带外来人员(包括家属)入厂、禁止和陌生人交谈。公司内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严格划分,各部门不得随意串门、打探。每次油罐车出城,都派车在后护送,确定无人跟踪,油罐车才驶上高速公路。警方调查此案时曾跟踪该公司的油罐车,护送车为掩护油罐车甚至不惜制造交通事故。   “李卫坚案”中,李卫坚在存放地沟油的房子周边装上摄像头,监控异样情况。向杨贵根等收购地沟油是不定期上门,不留任何联系方法。正规的油脂企业为掩盖向李卫坚等购买地沟油的痕迹,资金往来不会出现向李付款的记录,而通过第三方进行。如上海金山某油脂公司向李拿货,但货款记录却显示与安徽一家油脂厂结算,由安徽的油脂厂将钱打给李。   “洗白”逃过日常检测   当然,光不被人注意还不行,最关键的是要逃得过检查,这也是地沟油“洗白”过程中最具技术含量的环节——精加工。   据悉,各油脂公司精加工的方法基本类似。先将油脂加热融化,洗去大块杂质,之后加“白土”(以黏土为原料,经无机酸化处理等制成的吸附剂,外观为乳白色粉末,能吸附有色物质、有机物质),沉淀细小杂质并吸附异味——即使如此,油脂还会发臭,颜色也不清澈,还需经多次高温处理。   “这样反复熬制,除了让地沟油没有异味,更重要的是让‘酸价’降下来。这样,不但外观、气味能以假乱真,甚至能逃过相关部门的常规检测。”知情人士介绍,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数值越低,说明油脂质量、新鲜度、精炼度越好。一般食用油的酸价在3以下,而这些地沟油往往超过20,但经上述方法层层加工后可降到3以下,甚至达到1。   精加工后的大部分地沟油,经过与食用油按一定比例勾兑,就能骗过日常食用油检测。柳立国案中,浙江警方从查获的地沟油中随机抽取10个样本,按现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送检。结果,在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棉酚、总砷、铅、黄曲霉素B1、苯并芘、农药残留9项指标中,8个样本全部合格,有些甚至达到“优质”标准。而“李卫坚案”中,一家涉案油脂企业精加工的地沟油在当地质监部门年检抽检中也被检测合格。   “现行的食用油检测标准,是2005年制定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制定时是用来区分通过正常途径加工的食用油的优劣程度,不是区分地沟油和正常食用油的”,国内油脂领域某专家告诉早报记者,因加工过程、工艺等方面的问题,或存放时间过长,也会使正常途径加工的食用油的主要指标产生变化,导致质量变差甚至不能食用。   上述专家介绍,地沟油已出现10多年,在《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出台起初一段时间,由于用地沟油加工的食用油往往酸价、总砷、铅等指标过高,无法进入流通领域,只能偷偷零卖给小餐馆。但这几年,地沟油犯罪网络对《标准》指标进行针对性研究,用地沟油制成的食用油往往能符合限值,通过检测。   “只重检测有些本末倒置”   5月上旬,上海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地沟油”检测究竟有多难》的论坛。让组织者始料未及的是,定位为研究者内部交流的论坛吸引了100余名各级卫生、质监等部门的官员旁听。   事实上,政府对这一领域关注已久。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透露,国内10多年前就开始进行地沟油检测技术的研究,近10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团队项目”、“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中都有涉及地沟油检测技术的专项。但地沟油是极不标准的研究对象,无固定组成、无典型样品,因此,无法找到一个特征指标。由于检测技术欠缺,检测标准迟迟未能出炉。   浙江省公安厅专案组在对“柳立国案”的调查中,曾将检测委托给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随后,该中心筛查了地沟油可能涉及的80多个技术检验项目,找到包括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组成这4类排查有效指标,并称初步建立地沟油检测指标体系。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地沟油是经人为特殊处理的,并不是所有地沟油样品都含多环芳烃,该方法不适用所有的地沟油。”  去年9月,卫生部从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征集到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并由卫生部、科技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以及中国疾控中心等共同研究制定地沟油检验方法论证方案,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化学分析等领域专家、机构的论证专家组。论证后,5种方法均被发现特异性不强。   “专家组采用双盲实验,将征集的方法用于食用油及不同浓度的地沟油,看哪一种能把它们有效区分开。近30个盲样的检测,结果不理想,没有一种能完全区分,出现‘假阴性’(将正常食用油误判为地沟油)或‘假阳性’(将地沟油漏检为正常食用油)。对掺入低比例地沟油的食用油,灵敏度、准确度更低。”一位参与论证的专家表示。   随后,去年12月13日卫生部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并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开展征集及论证工作。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共收到社会各界762个“地沟油”检测方法建议,经筛选,确定30家单位的检测方法参加考核。   据介绍,这些检测方法经过正常植物油样品不应被误判,“地沟油”样品的正确检出率高,能够将勾兑的“地沟油”样品从高到低依梯度顺序检出等原则进行考核。同时,为保证考核样品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考核所使用的正常植物油样品均从食用油厂家直接获取。“地沟油”样品由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工作人员赴山东、重庆、深圳、广州及贵州等地采集而来,均为经公安部门确认的“地沟油”。然后这些“地沟油”被配制成考核样品,对以上检测方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予以验证。   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卫生部已初步圈定了7种检测方法,其中包括4个仪器法(3个质谱法和1个核磁共振法),以及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1个试剂盒法和2个紫外光谱法)。相对而言,仪器法比快速法的识别率高。但是,快速法具有现场快速识别的优势,二者可以互为补充。“地沟油”成分复杂,差异性大,给检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地沟油检测的确是很大的难题,但目前大部分机构过分注重对检测方法的研究,很少钻研地沟油的基础问题,如分析众多地沟油的构成、找出其共性等,显得有些本末倒置。如果能在尽量多的样本中找到共性,离解决地沟油检测问题就不远了。”从事地沟油研究的某高校教授说。   据了解,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已着手建立全国惟一的地沟油样本库,目前已收集到1000多种样本,有从五星级饭店里收的“老油”(多次煎炸食物的食用油),还有地沟油掏捞者一起取来的泔水油,以及在生物柴油厂收集的混合油等。这些样本将为研究地沟油及其检测方法提供支撑。一位研究者表示,他们的一项检测方法已在上海市粮食研究所的样本库中对近300种地沟油进行了检测,有效率在75%左右,接下去想做完1000多个样本,看综合有效率是多少,并根据类别,明确该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从已检测情况看,我的方法对70多个煎炸老油样本、几十个阴沟油样本的检测完全正确,对泔水油则有70%的准确率。”   10年前就已出台规定   2010年初,媒体报道不法分子加工“地沟油”后,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出《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要求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使用食用油脂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农业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对餐厨废弃物建立完善的回收运输、集中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专项部署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整治与管理。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试图从源头监管地沟油。   “类似文件10年前就出台过,关键是严格执行、落到实处。从目前的情况看,10年前的文件上很多条款没有真正被严格执行。”一位地沟油研究专家坦言。   2002年4月15日,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建设部联合发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规定》明确, 只能销售给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和从事废弃物收购的单位 从事收集、加工废弃油脂活动的,应对收集、购销情况建立台账制度,记录每批油脂收集、销售的时间、数量、单位、联系人姓名、电话、地址并长期保存 从事加工废弃油脂活动的单位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后作为食用油脂使用、销售。   “从技术上进行地沟油检测不但不可行,而且也并非杜绝地沟油的有效方法。在我看来,地沟油可以做成生物柴油、工业油脂、肥料等,它并不是魔鬼,只是不法分子把它用到了不该出现的地方。在堵截地沟油流入食品领域的同时,要学会疏导,制定扶持政策,让地沟油物尽其用。”该专家建议。   据了解,今年4月,云南省出台《做好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工作的指导意见》,是目前全国唯一关于地沟油利用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地沟油收集、清运、提取加工和销售实行特许经营制度,要求中石油、中石化等配合做好生物柴油销售,让地沟油制生物柴油进入主渠道,解决销售和原料来源问题。
  • 普立泰科推出地沟油检测仪器解决方法
    地沟油,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有淘者对其进行加工,摇身变成餐桌上的“食用油”。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正如我们所知,一旦食用“地沟油”,会破坏人们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的严重后果。所以“地沟油”是严禁用于食用油领域的。近期,地沟油事件越闹越凶,各个检测单位都开始开展了地沟油的检测,由于基质复杂,方法指标众多,更成为了检测的难题。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地沟油的检测标准,直到近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宣称找到了查出地沟油的4类有效指标。确定了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等四大类、20余项有重要鉴别意义的项目,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 普立泰科(绿绵巨贸)有限公司代理的美国J2的凝胶渗透色谱是有效去除大分子杂质的仪器处理手段,使用凝胶渗透色谱,可以将脂肪类和色素类的杂质去除,从而提高检测PAHs的检出限,而自动化的仪器将大大的节省实验室人员的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适合多个样品的自动化处理。美国J2的固相萃取仪可以多个小柱进行萃取,可以适用于胆固醇的检测,胆固醇是动物源性食物中常见成分,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或含量极低,因此一旦检出胆固醇并超过一定范围,便可怀疑该油脂为地沟油。目前前处理方法有皂化和固相萃取法,其中固相萃取法操作更加简单,净化效果好,回收率稳定等优点,更加有益于分析。有了这两种净化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检测出地沟油的指标,更快更好的提供鉴别地沟油的手段。
  • 五方法被否 卫生部再征地沟油检测方法
    央视报道:卫生部再征地沟油检测法,此前5法均不奏效   2011年10月13日, 距离9月中旬公安部公布破获跨省地沟油大案已有一个月的时间,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昨日透露,目前征集到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特异性不强,有关部门将再向社会公开征集方法。 资料显示,从各国情况看,目前,地沟油并无特效的检测技术。   5种方法均分不出地沟油   9月18日,卫生部曾发布消息,正全力组织科研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但是,记者昨日了解到,目前,已经征集到7家技术机构研制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但在专家论证后,发现这些方法特异性不强。   “特异性不强是指没有很好地分辨出哪些是地沟油,哪些是食用油。”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征集到的方法,尚不能作为地沟油的有效判断手段。   据悉,此次地沟油检验方法论证方案由卫生部组织科技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以及中国疾控中心等方面共同制定。邓海华说,除上述机构外,还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13名专家组成了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对相关技术机构研发的检验方法进行科学论证。   将继续向社会征集攻关   记者了解到,多部门还研究制定了地沟油检测方法公开征集技术和讨论方案,在5种方法被专家组认为特异性不强后,目前,有关部门还在继续研究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集,协同攻关。   邓海华表示,卫生部将继续组织部门专家,并准备向社会继续征集,找到地沟油的检测方法。他还希望群众积极举报涉地沟油的违法行为。   征集时间将于12月31日结束   卫生部网站12月13日发出通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正组织开展“地沟油”检测方法研究与论证工作,并向社会征集检测方法。 下面为联系人、联系电话和邮箱。   联系 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刘卿 苗虹 联系电话:010-67776790 电子邮箱:liuqingscn@163.com   据了解,征集时间将于12月31日结束。在征集完成后,计划首先召集业内权威专家进行初筛,将一些明显无效的方法剔除出去,剩余的方法再进行试验。   ■ 背景:地沟油无检测标准   目前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2716—2005)中,关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检测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酚(棉籽油)、总砷、铅、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农药残留共9项指标,分别对植物原油和植物食用油进行不同的标准检测。   但是植物原油、植物食用油均不是地沟油。而专家称,标准里这9项基本的食用油检测指标,即使是地沟油炼出来的油也都可能合格,根本无法针对地沟油去进行辨别性检测。   ■ 分析:“北京的检测方法也行不通”   专家称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检测指标难识别地沟油。   昨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透露,此次对地沟油检测方法的认定,专家们采用了专业化的“双盲”实验。“双盲”实验经常被用在新药的效果实验中。中国疾控中心有关人士向记者解释,在此次验证过程中,一组是食用油,另一组是不同浓度的地沟油,专家们在不知道具体分组的情况下,利用征集到的方法,对油进行逐一检查,看哪一方法能把两种油有效地区分开,但遗憾的是“结果并不好”。   拿了地沟油就是测不出   此前,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发布,检验地沟油最关键是展开四大类核心指标检测,分别是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和特定基因组成。其中,致癌物多环芳烃被认为是目前地沟油安全风险中已被证实的最大危害成分。   但是,此次被否定的方法中,也参考了北京提出的指标。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目前寻找的地沟油的检测方法要具有可靠性和特异性。但是,目前实验的方法都是不行的。“明明拿了地沟油检测,但是检测不出来。”   以北京的检测方法为例,地沟油经过人为特殊处理后,检测发现并不是所有地沟油样品都含有多环芳烃。所以,北京的指标在鉴别地沟油里也是不行的。   检测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在之前公安部披露的横跨多省的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中,警方在浙江宁海查获了大量地沟油,但送检的10个样品中,只有两个样品不合格。   地沟油检测为什么这么难?上述中国疾控专家并未明确解释,但他说:“目前造假者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采访中,多位食品专家曾向记者表示,地沟油不管危害有多大,它都是有违食品安全法的,必须予以坚决查处,尤其是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的监管。“而检验方法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上述中国疾控专家也认为,如果检验机构确定了地沟油的检验指标,造假者和违法分子就会想尽办法来掩盖要检测的这项标准。“这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加强食品安全的过程监管。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