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虫性蝙蝠

仪器信息网食虫性蝙蝠专题为您整合食虫性蝙蝠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食虫性蝙蝠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食虫性蝙蝠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食虫性蝙蝠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食虫性蝙蝠话题讨论。

食虫性蝙蝠相关的资讯

  • 基因测序证实:14年前的SARS主犯是蝙蝠
    p (原标题:追踪14年从结果到过程全搞明白了 武汉科学家确证SARS主犯是蝙蝠) /p p 6日,记者联系上有此发现的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与崔杰课题组。据介绍,他们在单一菊头蝠种群中已找到SARS的全部基因组组分。这意味着,背上嫌疑近14年的“菊头蝠”,卷宗终于完备,遭致全球8000余人感染和近800人死亡的罪名,终告成立。 /p p strong 2004年:武汉科学家就“盯”上了菊头蝠 /strong /p p 早在近14年前,武汉的女科学家石正丽就独树一帜地盯上了菊头蝠。2002年到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SARS。在武汉病毒所的整体部署下,石正丽联合中外科学家开展深入研究,将SARS病毒溯源集中在蝙蝠身上。 /p p 2004年初,广东省疾病防控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广州、深圳市售的果子狸等动物采集的样本中发现含有大量SARS样冠状病毒,认为果子狸为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此后,广东共扑杀果子狸、獾、貉等野生动物近万只,仅广州市就处理了2000多只果子狸。 /p p 可之后几个月,石正丽带领的研究小组就在菊头蝠属的4个种里发现SARS病毒抗体和基因。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吉朗的动物健康研究室同时对这些样本进行了SARS病毒抗体和基因的检测,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蝙蝠SARS样病毒与人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达92%。蝙蝠携带有类SARS的病毒——该结果发表在2005年的《科学》上。 /p p strong 2013年:认定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 /strong /p p 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领导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到一株与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通过遗传信息分析和对病毒进行功能测试,进一步证实了“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于2013年10月31日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p p 在这期间,石正丽以“研究蝙蝠”出名,课题组也曾研究蝙蝠在尼帕、埃博拉等病毒传播中的影响,SARS病毒一直是主线,石正丽仍惦记着许多未解之谜,她带着硕博士生去野外采集蝙蝠样本,和年轻人一起爬山、进山洞。 /p p strong 2017年:从结果到过程全搞明白了 /strong /p p 从最初认为“同源”,花了9年时间去证实是“源头”,又花了4年时间去溯源,有关SARS如何在蝙蝠中进化产生、从哪里的蝙蝠种群中出现的遗留之谜,在2017年年底全部解开。 /p p 本月初,石正丽团队宣布,在我国云南省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12月1日,Nature news对新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报道,指出该发现回答了关于SARS病毒起源遗留的问题。 /p p 石正丽说,包括蝙蝠在内的野生动物携带各种病毒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正常现象。包括菊头蝠在内的食虫蝙蝠是很多农林业害虫的重要天敌,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切不可对蝙蝠开杀戒。 /p p 相关科学家认为,人类须减少对蝙蝠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不管是果子狸还是菊头蝠,人类要杜绝野生动物市场交易,这对于防止新发传染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p p strong 武汉生物企业助力SARS揭秘 /strong /p p 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与崔杰课题组获悉,武汉科学家的世界级发现,借助了本土的生物力量。 /p p 石正丽和崔杰团队在我国云南省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病毒基因组扩增与序列鉴定,须依靠引物合成、基因测序等手段,在汉的武汉擎科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昆泰锐(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这一工作。 /p p 记者了解到,擎科已建立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个城市的本地化实验室,而武汉昆泰锐,是2005年创立于美国旧金山湾区的昆泰锐,在中国的分公司,2014年入驻东湖高新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原加州大学伯克利中国公派学者联合会主席谢洪学是现任昆泰锐(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p p 引物合成和基础测序,十年前还须到武汉之外的地方进行,而如今,仅光谷生物城就聚集了五十多家基因测序企业。据该团队研究人员介绍,SARS“追凶”14年,后程加速,得益于武汉生物产业链条的日益完善。以前引物需要在外地合成,测序也要把样本寄到外地测序企业,而近些年来在武汉本土就能做,“晚上送样,第二天早上就能出结果,马上能进行下一步科研,大大提高科研效率”。 /p
  • 砷超标!冬虫夏草高大上,长期食用不可取
    p   2016年2月4日,CFDA官网发布消费提示: /p p   近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 strong 砷含量为4.4~9.9 mg/kg /strong 。 /p p   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 strong 砷限量值为1.0 mg/kg /strong ,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p p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 em 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cc. /em 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而成。是一种产于青藏高原的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量少而价高的名贵中草药材,在其生长和加工等过程中可能受到砷的污染。 /p p   冬虫夏草作为中药材收载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22.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质量标准 /strong /span /a 中规定了性状、含量测定、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及贮藏条件,但并未见砷含量的测定或检测方法。参照2015年《中国药典》第四部“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可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中药中的砷进行测定。 /p p   冬虫夏草虽因价格、功效宣传等原因一直属于佳节送礼的热门选择,质量问题却很少引起消费者关注,国内也并未见针对其砷含量的质量标准。但无论作为保健品还是作为药品,冬虫夏草中砷含量都应有明确的限度,根据CFDA的检测结果,消费者对冬虫夏草类产品还应理性对待,以免长期食用导致砷蓄积中毒。 /p p br/ /p
  • 王立铭:如何正确理解 “空气变馒头” 的重要性?
    你好,我是王立铭。2021年10月8日,《巡山报告》又和你见面了。在刚刚过去的九月,有这么几件大事,我认为你值得关注。 1 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刚刚过去的九月,有一项研究肯定是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简单来说就是 “空气变馒头” 的技术。2021年9月24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实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途径 [1]。能用二氧化碳生产淀粉,既能帮助实现碳中和,又能帮助解决粮食生产问题,这项研究当然会引起人们热烈的关注和讨论。 在巡山报告里,我还是得先花点时间帮你理理这项研究的内容。我的看法是,这确实是一项非常漂亮的研究,但一些外行的关心和夸奖,却好像搞错了重点。 我们知道,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淀粉,这是绿色植物已经做了几亿年的工作,它还有个如雷贯耳的大名: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咱们在这里没法详细展开,但如果追踪碳原子的流向,它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用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分子,也就是二氧化碳,生产出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分子,比如3-磷酸甘油醛。然后,在用这些分子,去合成制造含有6个碳原子的葡萄糖。最后,在用葡萄糖分子生产含有大量碳原子的淀粉。 简单来说,光合作用就是三个步骤:碳1到碳3;碳3到碳6;碳6到碳无穷。 第一步从碳1到碳3可能是最难跨越的,也是光合作用当中最复杂的环节。因为这一步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植物依靠叶绿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用这个能量制造高能化学物质(比如ATP和NADPH),从而实现光能到化学能转换。之后,再用这些高能化学物质捕获空气中很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把它转换成碳3物质。到了后面这两个步骤,碳3到碳6,碳6到碳无穷,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生物化学反应。在几种酶的催化下,利用ATP分子提供的能量,就可以在常温下持续进行。整体而言,尽管已经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打磨,整个光能到化学能转换的效率也并不高,植物大约也就是5%上下。 有了这个背景铺垫,我们才好介绍这项新研究的具体内容。 研究者们想实现的也是碳1到3,3到6,6到无穷的合成步骤。但我们已经说了,第一步如果从二氧化碳出发难度太大,因此研究者们首先选用了一个比较现实的路径。他们希望从高能物质甲醇出发,这是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学物质,实现淀粉的合成。相当于把光合作用门槛最高的环节给规避过去。 但即便如此,这个合成路线是很困难的。分别独立看的话,碳1到碳3,碳3到碳6,碳6到碳无穷,科学家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素材,数据库里就能找到不少现成的路线可以直接用。但问题是这些反应之间并不总是能够融洽地相互配合的。举个具体例子,比如甲醇在甲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能够变成甲醛,而甲醛在几个酶的催化下可以变成刚刚我们提到的碳3物质,3-磷酸甘油醛。但问题是这两个反应如果放到一起就会互相干扰,不能顺利地从碳1到碳3。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前者的效率远低于后者,以至于整个化学反应无法持续进行。 因此研究者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先选出了不少候选的化学反应模块,再用它们在三个合成步骤之间反复地拼搭,最终才凑出了一个效率令人满意的合成路线,整条路线一共由10步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构成。在这之后,研究者们又继续在此路线上优化。他们找到了这条路线的限速步骤,也就是反应最慢、拖慢了整体合成效率的几个环节,然后人工改造了负责这些环节的三个酶分子,最终将整体淀粉合成效率又提高了7.6倍。单单考虑淀粉的生成速度的话,这个人工反应体系的效率已经和植物合成淀粉类似了。 这当然已经是巨大的技术进步。它证明了科学家们通过人工组装和修改反应路线图,能够在非生物条件下实现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但事情还没完。我们刚刚也提到,光合作用里门槛最高、最复杂、耗能也最多的步骤其实是捕获和固定空气中浓度很低的二氧化碳,把这种气态分子里的碳原子截留下来,用来合成碳3物质。而研究者们的合成路线起点是甲醇,等于是先战略性地绕过了最难的步骤。 那有没有办法把这一步补上呢?必须得说,人类已经做过很多尝试,但至今还没有哪个办法能够接近生物体利用光能捕获二氧化碳的水平。其中一个相对接近的思路是这样的:用太阳能发电,用电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然后把氢气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还需要氧化锌-氧化锆催化剂)混合,生产甲醇。整个步骤虽然长得不像光合作用,但实现的目标是类似的:就是把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甲醇内部。甲醇日后可以直接燃烧供能,也可以作为化工原料。这个方法是2017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的科学家们开发的 [2],也被他们形象地叫做 “液态阳光”,因为太阳能被储存到了液态的甲醇内部。 在我们这次介绍的工作中,研究者们就把两项研究拼接组合到了一起。用液态阳光技术生产甲醇,模拟了光合作用最难的第一步的一半工作;然后再用他们自己设计优化的合成路线,用甲醇制造淀粉,模拟了光合作用剩下的2.5步。这就是新闻标题 “用空气做馒头” 的来历。 但是在我看来,这项研究最核心的价值,是研究者们证明了人类可以在实验室里人工地筛选、组装、设计和优化各种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在更广阔的场景里,它既可以用来在实验室里模拟生物内部本来就有的某种能力——比如合成淀粉;当然也可以用来优化这种能力——比如根据实验室结果改造植物,更有效率地合成淀粉;甚至是创造生物体根本不具备的能力——开个脑洞的话,让植物生产塑料和橡胶也不是不行。因此,即便不考虑淀粉这个特别吸引眼球的因素,这项研究的价值仍然是很大的。 但说到 “用空气做馒头”,那这个可能就不是这项研究本身能解决的问题,甚至可能都不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方向。首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极低,人工地收集压缩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能量,要是单纯用来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或者用来制造价值更高的化学品,比如甲醇(既是很好的储能物质,也能用于合成制造很多有价值的化学品),也许是合适的;但如果用来生产本就成本低廉的淀粉,实在是有点南辕北辙。即便未来人类移民火星,那里的大气层几乎全部是二氧化碳构成,那大量合成甲醇以后,也完全可以用甲醇直接培养酵母等微生物,直接拿微生物当食物。毕竟到那个时候人类估计也不会天天啃面包大饼了。 如果未来真有一天我们需要创造不依赖植物的粮食生产途径,那更合适的手段可能是,把经过实验室验证和优化的合成路线重新放到微生物体内,让微生物帮助我们完成复杂物质的合成制造,效率可能还会进一步提高。类似的一个例子就是人类用细菌——而不是纯化学合成的方法——帮助我们生产胰岛素。毕竟,我们可以把细菌直接改造成一个酶工厂,总比要把每种酶单独提纯再组合起来有更好的效率。 2 围绕神经细胞转分化技术的争论 第二项研究初看起来是一项负面结果,但也有非同寻常的正面意义。 这项研究和神经细胞再生有关。我们知道,成年人的大脑中含有大约860亿个神经细胞,这是我们人类所有智慧、情感、行为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脑几乎不会产生新的神经细胞;相反,神经细胞的大量损失往往会导致严重疾病,比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等。针对这个麻烦,有一个探索方向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都非常重要:那就是通过遗传学手段,把大脑中围绕神经细胞、为神经细胞提供支持的所谓胶质细胞(含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小胶质细胞)“转分化” 成神经细胞,让它们紧急上岗,顶替损失掉的神经细胞发挥功能,延缓大脑病变。 在这个方向上有两个明星分子,一个是NeuroD1,一个是Ptbp1。我们第十七期巡山报告给大家介绍过后面这个分子,当时有两个实验前后脚报道如果在小鼠大脑中人为降低Ptbp1蛋白质的活动,就可以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成为神经细胞,也能因此改善帕金森氏症小鼠的运动机能。当然,我们当时巡山的重点是两个实验室之间关于想法和数据所有权的争议问题,这里放下不表。 前一个分子NeuroD1也很重要。它是引导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基因,决定了神经细胞的成熟,而在成年哺乳动物脑内仅在神经细胞中表达。人们发现,如果强行提高NeuroD1基因的表达,也能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成神经细胞。 目前围绕这两个 “明星分子”,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探索都在进行中。 但就在2021年9月27日,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在《细胞》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 [3] 声称,这两个明星分子都不能真正引起神经细胞再生,过去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很可能只是实验操作带来的假象! 这项研究有很多重要的技术细节,咱们这里就不展开得太详细了。简单来说,之前人们研究的主要手段是这样的:制造一个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者腺相关病毒AAV),把它注射到动物大脑的某个位置。这个病毒进入以后会入侵感染注射部位附近的很多细胞,也有神经细胞,也有胶质细胞。但这个病毒的基因序列经过了特殊设计,使得它只会在星形胶质细胞内部启动特定基因的表达,增强NeuroD1基因的功能,或者降低Ptbp1基因的功能。然后人们过段时间解剖小鼠的大脑,观察这些被病毒感染过的、基因被定向操纵过的星形胶质细胞,是不是能变成神经细胞。过去的观察发现确实如此。 但新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对这个现象本身提出了挑战,他们怀疑的起点是,如果这个从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细胞转化的过程确实存在,那么在小鼠大脑中应该会观察到不少正在转化过程中的 “中间状态” 细胞,但他们并未观察到这个结果。因此,他们转而猜测,也许转分化本身并不存在? 这当然是个很大胆的猜测。如果转分化过程根本没有发生,那么如何解释之前的研究中,病毒感染过的星形胶质细胞确实变成了神经细胞呢?研究者们的猜测是,也许这是因为用于操纵基因的病毒自己出了问题,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出现了 “泄露”,在不该活动的神经细胞内部活动了。这样一来,当人们观察到新生的神经细胞的时候,自然会认为它们是在病毒的影响下从星形胶质细胞变来的。但实际上,它们却可能本来就是神经细胞,只是被病毒错认为是星形胶质细胞而已。 这个解释可能有点复杂,我打个比方:我号称自己发明了一个神奇的药水,任何癌症患者一吃就药到病除。但是我做试验的时候阴差阳错,选来做实验的全部都是被误诊为癌症的健康人。那这些健康人吃了药之后,当然身体健康、活蹦乱跳。但这完全不说明我的药水管用,仅仅是因为我的药使用在了错误的对象上而已。 这当然是个很微妙的推测,技术上也很难得到严格证明。但研究者们用了两个新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猜测。 第一个方法是,他们利用转基因小鼠,预先对几乎所有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了荧光标记。然后,再用原来那一套病毒感染的方法实现神经细胞转分化。结果发现,预先被标记过的星形胶质细胞都没有转分化,而所谓成功转分化的细胞,本来就不是星形胶质细胞。 第二个方法更巧妙,他们把一种特殊病毒注射到小鼠的脊髓部位,这些病毒能够跨越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连接进入大脑。这样一来大脑中被荧光标记的细胞就只能是神经细胞了。然后他们再用原来那一套病毒感染的方法实现神经细胞转分化。结果发现,所谓成功转分化的细胞,都属于这些已经被预先标记过的细胞。也就是说,它们其实本来就是神经细胞。 这两个实验一正一反,说明NeuroD1这个明星分子,无法实现大脑中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细胞的转化。曾经人们的观察发现,其实只是因为,操纵NeuroD1基因所使用的病毒偷偷地在神经细胞、而非星形胶质细胞里启动了。与此同时,这些研究者们还测试了另一个明星分子Ptbp1,发现操纵它也无法实现神经细胞的转分化。 这些负面结果说明,整个神经细胞转分化领域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哪些为真哪些为假,哪些发现可能是假象,哪些成果还能推向临床,可能都需要严肃审视。 就拿这次介绍的几项研究为例,尽管我们上面讨论的研究提出了两条很直接的坚实证据,但领域内仍然存在不少各方数据还无法达成一致、或者现有数据无法合理解释的地方。比如,如果根本无法实现神经细胞的转分化,那之前为什么人们观察到了小鼠疾病状况的改善?还有,为什么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转分化就可以进行?还有,被质疑方也发表论文,声称类似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过高浓度的病毒感染影响了星形胶质细胞的状态所引起的,过高的病毒浓度可能确实会导致这种泄露表达,也可能会杀死新生的神经细胞。如果小心控制病毒浓度,那就仍然可以观察到NeuroD1基因的转分化效果 [4]。这又怎么理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有来自日本的研究发现,NeuroD1也将小胶质细胞(不同于星形胶质细胞的另外一种胶质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据小道消息,最近来自复旦大学的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前人所看到的小胶质细胞到神经元转分化也是源自于病毒载体泄露所引起的假象。这篇研究论文将于近期在《神经元》杂志发表。这两项近期研究也共同印证了病毒工具在神经细胞转分化研究中的潜在问题。 我想,这次巡山的目的,不是为了盖棺定论,而是为了提醒你,在研究生物体这个复杂系统的时候,在研究人类疾病甚至是试图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地反复求证。任何过于简单化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可能都会带来严重的结果。 当然,科学探索过程中出现争议、怀疑和反复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需要允许和鼓励各方反复驳难、正本清源。但这里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底线问题需要注意:科学探索没有禁区,但如果一项技术存在这些广泛的争论和质疑,那么至少,它需要首先理清这些争议,再考虑推向人体临床测试。 3 新冠溯源新进展 第三个需要跟你分享的科学进展,与新冠溯源有关。 自2019年末至今,新冠病毒已经在人类世界快速传播了接近两年时间。正式确诊的感染人数已经突破2亿,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更是数倍于此。在过去这2年时间里,围绕新冠病毒展开的科学研究也实实在在的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包括新冠病毒本身的发现、新冠病毒生物学特征的描述,人体被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的研究,临床治疗手段的规范化等等。特别是在疫苗领域,更是在短短1年时间内开发出了几种效果相当不错的疫苗、并且为全世界超过30亿人进行了接种。这种反应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但是在新冠研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却一直没有取得特别理想的进展——那就是对新冠病毒源头的寻觅工作。当然,这个问题至少部分的要归咎于新冠溯源问题被高度政治化了,被少数国家操弄变成了吐口水、打黑枪的武器。但无论如何,从科学角度说,为了从源头上理解并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也为未来类似的病毒入侵做好准备,我们仍然都需要努力厘清新冠传播链条上的重重迷雾。 在新冠流行之初,中国科学家在鉴定出新冠病毒、测定了它的基因组序列之后,第一时间就通过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发现了几个新冠病毒的 “近亲”,那是几种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其中序列最为接近的是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2013年采集并测定的蝙蝠病毒RaTG13,这是一种在云南省墨江通关镇的一个蝙蝠洞中发现的病毒,它和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相似程度超过了96%。至今它都是人类发现的序列最为接近新冠病毒的天然病毒 [5]。 这个发现本身的意义重大。蝙蝠是上千种病毒的天然宿主,其中很多病毒都具备入侵人类世界的潜在能力。21世纪以来,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疫情,2012年爆发的MERS病毒疫情,其天然源头应该都是蝙蝠。从序列的相似程度来看,新冠病毒的天然源头是蝙蝠,这个结论应该是非常可靠的 [6]。 但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RaTG13病毒的序列固然和新冠病毒高度相似,但在关键的刺突蛋白基因序列、特别是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相似程度却并不是很高。在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时,这个区域需要直接和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质结合,两者丝丝入扣,才能进入人体细胞。这个区域差别比较大的话,RaTG13病毒就不太可能直接感染人类了。 事实上中国科学家也证明了,RaTG13病毒和人体ACE2蛋白的结合能力很弱,也不太会感染实验室培养的人体细胞 [7]。这样一来,RaTG13病毒就不太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直接源头。当时人们提出的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猜测是,也许在蝙蝠病毒和新冠病毒之间,还存在一种中间宿主动物。蝙蝠病毒需要先感染这种中间宿主动物,在它们的体内传播、变异和进化,然后才获得了入侵人类世界的能力。这也符合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进化和传播规律。这两种病毒是分别以果子狸和骆驼这两种中间宿主为跳板进入人类世界的。 这样的话,找到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就非常关键了。因为只有找到这种动物,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病毒的进化规律和传播链条,并且彻底切断新冠病毒向人类世界的输入源头。但这项工作也没有取得明确的进展。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动物确实能被新冠病毒感染,比如猫、狗、仓鼠、雪貂、猪、兔子、鹿等等。但在这些案例里,更大的可能性是患病的人类把病毒传播给了这些动物,而不是相反。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群体天然携带新冠病毒,并且能够持续地感染人。 [8]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e/rs-871965/v1 [9]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427-021-1972-1
  • 通过突变特征分析发现新冠病毒的起源与自然过程相符
    目前,与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最相似是从菊头蝠分离得到的RaTG13,其与新冠病毒的进化分歧大约发生在50年前。此后,直到疫情暴发前,新冠病毒已经积累了500多个突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钱文峰研究组提出一种新的溯源策略——通过鉴定新冠病毒这500多个突变的频谱特征推测新冠病毒的历史宿主。作者首先确认了这一策略运用所需要满足的三个前提假设:第一,细胞环境在不同宿主之间存在差异,会在其携带的病毒基因组上产生宿主特异性的突变;第二,病毒基因组的新生突变主要是由宿主细胞内环境造成的;第三,病毒在进化中积累的突变特征主要是由新生突变决定的。  作者们在建立了该策略的理论基础后,构建了非典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新冠病毒以及与其相关的16种冠状病毒的进化树。这些病毒是前人从人、蝙蝠、骆驼、果子狸、穿山甲和刺猬等不同物种中分离得到并测序的。作者们鉴定了病毒进化历史上不同时期积累的突变,发现来源于不同宿主的病毒带有不同的突变特征。宿主物种的差异越小,病毒的突变特征越相似。这一结果进一步确认了根据突变特征推测历史宿主这一计算生物学策略的可行性。  为了推测新冠病毒的进化历史,作者们对新冠病毒在这段时间产生的突变特征开展了主成分分析,发现新冠病毒在疫情暴发前积累的突变特征与野生蝙蝠(尤其是菊头蝠)细胞环境高度相符,这为新冠病毒的自然起源提供了公开透明和实证性的数据支持。  上述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30日在线发表于The Innovation杂志(DOI:10.1016/j.xinn.2021.100159)。博士研究生单科家与魏昌硕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郇庆副研究员与钱文峰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 《冬虫夏草(鲜品)》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发布!
    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侵染寄主蝙蝠蛾(Hepiahus/ Thitarodes spp.)幼虫而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藏药资源,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冬虫夏草常被称作“冬虫草”或“虫草”,藏语称之为“雅扎衮布”,意为“冬天的虫,夏天的草”。近些年,随着保鲜技术、快递业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日新月异,使得消费者短时间内获得新鲜冬虫夏草成为可能,新鲜冬虫夏草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近年来青海省冬虫夏草(鲜品)的交易额已突破30 亿元,在冬虫夏草的交易比重中逐渐增大。然而,在逐渐增大的市场大背景下,对于新鲜冬虫夏草的除杂、包装、运输等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尤其是缺乏野生冬虫夏草(鲜品)的标准。冬虫夏草(鲜品)市场上出现人工冬虫夏草掺杂、以次充好、“水洗草”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冬虫夏草(鲜品)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因此,急需对冬虫夏草(鲜品)的除杂、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冬虫夏草(鲜品)的标准,为冬虫夏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由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归口,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起草的《冬虫夏草(鲜品)》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为了保证该团体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3年7月20之前以邮件(287560889@qq.com)方式反馈至协会,逾期未回复意见的按无异议处理。《冬虫夏草(鲜品)》团体标准(意见稿)规定了冬虫夏草(鲜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采集自青海省冬虫夏草产区内,海拔≥3500m,采集时间为4月上旬至6月下旬的冬虫夏草采挖季节内的野生冬虫夏草(鲜品)。  在“技术要求”方面,该标准规定了冬虫夏草的原料、虫草性状、感官、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特殊规定及净含量等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冬虫夏草需要满足不使用化学方式处理(如:使用硫磺熏制等);不添加防腐剂;不使用着色剂;不添加金属类物质(如:注入、裹杂金属或重金属类物质等);不添加可影响产品性能、影响产品重量或颜色的任何异物(如:在子座上裹杂水泥等)等特殊规定。 理化指标在检验方法中也对原料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水分、砷、铅、汞、二氧化硫残留量按照GB5009系列标准测定,腺苷按照附录B测定。检验规则中也对抽样有明确规定;从同一时间、同地点、同等级虫草成品中,随机抽取30 根,其中20 根用作检验,余样封存备查。在“标志、标签、贮存和保质期”方面,该标准规定冬虫夏草(鲜品)的标志、标签应符合符合GB7718的规定;贮存温度≤-20℃,相对湿度≤30%;成品在符合本标准条件下,保质期为30天。  其他详细内容可下载下文附件查看。《冬虫夏草(鲜品)》(征求意见稿).pdf意见反馈表.doc
  • “动物源病原体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致病性研究”重大项目结题 取得重要进展
    p   2018年1月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组织由中科院院士赵国屏研究员任组长的11位微生物学、病原学、感染病学及免疫学领域专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动物源病原体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致病性研究”(项目批准号:81290340)进行结题验收。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孙瑞娟副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p p   许多野生动物是重要人类传染病病原体的自然宿主,这些病原体一旦接触并感染人类,可能引起严重疾病,形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发现,人们熟知的艾滋病毒(HIV)来自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来自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也称“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据证都来自蝙蝠 寨卡病毒(Zika Virus)来自非洲伊蚊等蚊虫 来自禽类、猪、马等的流感病毒也可以导致人类罹患流感等等。对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情况进行基础性、前瞻性调查及相关研究,将会对人类传染病的预警及防控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于2012年正式立项重大项目,资助我国优秀的科学家团队对动物源性病原体进行了前沿研究。 /p p   重大项目验收会首先听取项目负责人徐建国院士及五个课题负责人石正丽、梁国栋、张永振、曹务春、徐建国研究员对项目及课题结题情况的汇报,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项目结题情况进行认真评价。专家组认为,项目组经过五年努力,在标本采集、微生物及病原体的发现与鉴定、微生物的进化与致病性等多个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形成一系列重要论文 研究过程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提升了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也支撑了我国相关的重要战略研究和科普宣传,已经并将进一步形成重要的社会影响。具体成果包括:(1)发现和鉴定了一批新的病原体,并在相关技术上取得创新突破。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和命名了4种新的病原体 在我国首次发现20种新的病原体 发现9种过去认为非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性 发现已知病原体的新基因型24个、新动物宿主4个,分离和命名了新的细菌10种,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发现1640余种新病毒。(2)通过研究病原体与动物宿主关系,提升了对潜在病原体野外宿主谱的认识。发现喜马拉雅旱獭携带已经存在千年的喜马拉雅型蜱传脑炎病毒和喜马拉雅旱獭甲肝病毒。首次揭示了我国蝙蝠、蜱、蚊、喜马拉雅旱獭、秃鹫、广西猕猴等野生动物的病毒谱或细菌谱。(3)前瞻性地提出我国存在潜在新发传染病的风险,主要包括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SARS样冠状病毒、山羊无形体、艾尔博特埃希菌等的感染。(4)在病原微生物学基础认识上,获得若干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创新。主要包括:①获得了SARS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的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②重新界定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可能会带来病毒分类学的重大变化 ③发现节肢动物可能是RNA病毒进化的“心脏” ④发现RNA病毒从单链进化为双链的新机制等。(5)大量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及核心期刊上,包括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柳叶刀?传染病》),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科学年鉴》),eLife(《e生命》),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PLOS Pathogens(《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等。(6)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研究成果已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部分成果已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重要媒体进行报道。 /p
  • 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突破性技术包括:“新冠口服药”“实用型聚变反应堆”“终结密码”“AI蛋白质折叠”“PoS权益证明”“长时电网储能电池”“AI数据生成”“疟疾疫苗”“除碳工厂”“新冠变异追踪”。每年评选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都具有很强的科技“策源”属性,今年的也不例外。例如“终结密码”可以使各大公司改变认证方式,不再是极其不安全的字母和数字;“长时电网储能电池”可以帮助分摊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压力,并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AI数据生成”有望填补数据资源丰富的领域的空白等。新冠口服药A pill for COVID重大意义:易于服用的治疗严重的 COVID-19 的药片也可能对下一次大流行病起作用。主要研究者:默克,辉瑞,Pardes Biosciences技术可实现性:已实现还记得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服用的治疗疟疾的羟氯喹,以及将人们送到毒物控制中心的马用驱虫剂伊维菌素(ivermectin)吗?这些药物对新冠肺炎 COVID-19 并不有效。但是,人们还是迫切地希望它们是有效的。吞下一粒药丸就能使病毒消失,这是一个朴素的愿望。现在,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通过使用截然不同的方法来设计药片以阻止新冠病毒。事实证明,新的方法确实有效。感染几天的病人服用辉瑞公司的一种抗病毒药物后,可将住院的几率减少 89%。美国政府已经订购了价值100亿美元的这种名为 Paxlovid 的新药。新的药片并不只是在黑暗中一次幸运的尝试。化学家们设计这种药物来扰乱病毒的自我复制能力,该药会锁定并阻断一种叫做蛋白酶的蛋白质,它是新冠病毒进行具有威胁性的复制的核心。其它类型的冠状病毒中也存在类似的蛋白酶,这意味着辉瑞公司的药物也有望抵御下一次大流行病。而且,科学家们确信,更多像 SARS-CoV-2 病毒(新冠病毒) 这样的病原体,正潜伏在蝙蝠居住的洞穴和工业化的养殖场中。新的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比病毒疫苗的设计、合成和测试时间更长(其中一种来自默克公司,这种药物主要针对病毒复制的不同机制)。但是,这些抗病毒药物仍然创造了记录。以前从未有一种全新的战胜疾病的分子能如此迅速地从化学家的实验室进入志愿者的口中,并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辉瑞公司的 CEO 艾伯特波拉(Albert Bourla)说,当他在2021年11月得到该药物有效的消息时,他激动得“泪流满面”。该药片将防止许多人死于 COVID-19,包括免疫系统较弱而疫苗对其无效的人。如果出现了能打败疫苗的新变种,抗病毒药物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手段。实用型聚变反应堆Practical fusion reactors重大意义:核聚变有望产生廉价的、无碳的、永远在线的能源,没有核反应堆堆芯熔毁的危险,也几乎没有放射性废物。主要研究者: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点火装置,Helion Energy,托卡马克能源公司(Tokamak Energy),通用聚变公司(General Fusion)技术可实现性:大约10年2021年9月,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的研究人员对一块10吨重的D型磁铁缓慢充电并提升场强,直到它超过20特斯拉(T)。这是同类磁铁的一个新记录。该公司的创始人说,这一壮举解决了开发一个紧凑、廉价的聚变反应堆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工程挑战。几十年来,核聚变发电一直是物理学家的梦想。在远高于1亿摄氏度的温度下,就像在太阳中一样,核子融合在一起,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如果研究人员能够在地球上以可控和持续的方式实现这些反应,那么它就可以利用几乎无限的燃料来源,提供廉价、持续、无碳的电力来源。在其中一种方法中,磁铁被用于将离子和电子的气体,即所谓的等离子体,限制在甜甜圈形状的反应器内。更强大的磁铁意味着更少的热量损失,从而使得更多的核聚变反应可以在一个更小、更便宜的设施内发生。这种改变不仅仅是一点点:磁场强度增加一倍,产生相同能量所需的等离子体的体积就会减少16倍。尽管过去数十年的研究已经耗费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但还没有人建造出一个产生能量比反应堆的消耗更多的核聚变工厂。但是,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及其支持者充满希望,其他聚变初创公司和研究工作也报告了最近的进展。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正在建设一个工厂,以大规模生产磁铁,并为原型反应堆奠定基础。如果一切如愿,这家初创公司计划在21世纪30年代初期向电网提供聚变能源。终结密码The end of passwords重大意义:各大公司终于改变了认证方式,不再使用极其不安全的字母和数字。
  • 美国在乌克兰生物实验室资料曝光,用这些仪器做了什么?
    近期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根据日前公开披露的消息,乌克兰境内数十座生物实验室是按照美国国防部命令运行的,美国对这些实验室活动投入已超过2亿美元。  俄方官员表示,俄在乌克兰境内发现了30多家隶属于美国的生物实验室,相关项目已被紧急销毁,但发现了鼠疫、炭疽等病原体痕迹。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乌克兰销毁存放于该国公共卫生实验室的高危病原体。  近日媒体还曝光了美国在乌克兰设立生物实验室的部分资料,其中一份名为《乌克兰和格鲁吉亚食虫蝙蝠新发感染的风险》资料显示,实验室在格鲁吉亚、乌克兰的蝙蝠中检测对人类和动物健康至关重要的新型病毒(冠状病毒、丝状病毒、副粘病毒、正粘病毒、lyssavirv病毒)细菌(布鲁氏菌、钩端螺旋体、耶尔森氏菌等);调查景观生物多样性变化如何影响蝙蝠种群中地方性病毒和细菌制剂的相对组成,并评估它们与人类和家畜疾病出现的生态进化联系;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协调监测网络,以便早期发现与蝙蝠种群相关的高后果因子,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特征描述。  这份提案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IECVM、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主要调查人员进行协调和整合。由来自美国、乌克兰、格鲁吉亚的60多名博士、硕士和/或本科学位,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科学家将参与,使用诊断、分子分型、Sanger测序、下一代测序、生物信息学、生态位建模、数据可视化等仪器设备和分析手段,实现对生态学、细菌性和病毒性传染病的进化、早期预警系统以及全球人类和动物健康等领域的探查。  该实验共分为三年,其中:  第一年:实施蝙蝠安全捕集器的标准操作程序,取样,准备确定、分类、测序和模拟壁龛 现场和实验室工作。  第二年:继续进行实地和实验室工作 开发比较基因组和生态模拟NIS的分析基础 保证和控制已实现算法的质量并解决问题。  第三年:可持续性评估和实施完成阶段,分析结果信息及其可视化,介绍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资金来源有:乌克兰-格鲁吉亚总计$16万/3年:$207- 39.8万/年IECVM, $178- 25.7万/年NCDC, $53万/年STCU。CDC总联盟$1,554,519/3年:$512K-527K/年。
  • “十四五”基金委生命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全文)
    2021年生命科学部共发布7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6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单个胚层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及其有序建立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细胞谱系的有序建立是发育生物学的核心问题,包括组织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空间位置的有序演变,以及在位置演变过程中细胞功能属性的有序变化即细胞分化。细胞谱系有序建立的某个环节出现异常往往使得功能细胞无法正常形成,导致器官功能异常、出生缺陷甚至胚胎死亡。在单细胞水平展示脊椎动物每个成熟功能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谱系有序建立过程、进而以单细胞分辨率构建所有细胞“时间—空间位置—功能属性”三维演变有序过程的谱系图谱,是发育生物学有待实现的最重要的科学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需经历的里程碑式事件,就是以单细胞分辨率完成单个胚层全细胞(即所有细胞全覆盖)谱系图谱的绘制。  突破现有谱系示踪技术的局限,建立活体单细胞精确标记及实时可视化谱系示踪新技术,以此为基础完成脊椎动物单个胚层乃至整个胚胎单细胞分辨率的全细胞谱系图谱,进而推动从单细胞水平对细胞谱系有序建立机制的深入理解,将从单细胞和细胞群水平大大提高对器官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认识,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沿。  一、科学目标  建立单细胞分辨率、长时间甚至永久性标记、体现细胞空间信息的活体实时可视化单细胞标记和谱系示踪技术,以脊椎动物胚胎原肠期形成的原始胚层为起点,明确原始胚层中每个前体细胞最终产生的功能细胞类型,完成单个胚层所有细胞全覆盖的单细胞分辨率谱系图谱的绘制,解析该胚层来源的重要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群或单个细胞“时间-空间位置-功能属性”三维演变的谱系有序建立过程,揭示这种有序演变过程的调控机制。  二、研究内容  (一)活体胚胎单细胞标记与可视化谱系示踪方法的建立。  (二)单个胚层单细胞分辨率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与解析。  (三)胚层来源的重要器官发育的细胞谱系有序建立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三个研究内容设置3个课题,紧密围绕“单个胚层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及其有序建立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单个胚层全细胞谱系图谱的绘制及其有序建立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12的下属代码。“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架构形成和功能动态解析”重大项目指南  躯体感觉系统使得人类具有了监测内外环境的能力。躯体感觉是一种混合性的感觉类别,包括痛觉、痒觉、温度觉、机械感觉等。痛觉刺激会导致即刻的逃避反应,而痒觉刺激则会诱发抓挠反应。外周感觉信息经背根节初级感觉神经元传递到脊髓投射神经元,再向上传递到丘脑、臂旁核等诸多核团,到达大脑皮层的功能区。躯体感觉下行通路的神经纤维投射到脊髓,从而调控感觉输入和控制运动反应。从躯体感觉神经节到大脑皮层,各类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神经环路和网络发挥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痛觉和痒觉在内的躯体感觉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中枢神经系统如何辨识不同性质的刺激,特别是痛觉和痒觉刺激,并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尚不清楚。  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是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细胞图谱、病毒工具、环路示踪等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系统性、高精度地解构躯体感觉神经网络并揭示其功能正成为研究发展趋势,从而揭示脊髓、臂旁核、丘脑、感觉/运动皮层等躯体感觉神经网络中重要核团和脑区神经元图谱,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分类的基础上解析从脊髓最终到感觉运动皮层的多级神经环路和网络,探索躯体感觉神经环路和网络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对痛觉、痒觉等感觉的调控作用,发现痛觉和痒觉在感觉运动皮层的信息编码方式和动态功能,研究痛觉和痒觉在大脑中信息处理加工模式的异同,从而理解大脑的感知原理,为开发镇痛医药和智能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一、科学目标  基于介导痛觉和痒觉传导通路的异同,针对关键脑区和核团,对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神经元组成、环路连接、信息编码方式、加工处理模式、病理改变及影响等进行研究。解析痛觉、痒觉等感知神经网络中重要脑区(脊髓、丘脑、感觉/运动皮层等)和重要核团的神经元组成和空间分布及其中影响痛觉或痒觉感知的关键分子 解析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精准示踪和解构脊髓、臂旁核、丘脑等核团中不同类型投射神经元的上下游神经环路连接,阐明其在痛觉、痒觉等感知中的作用异同,并揭示病理性痛或痒的环路机制 解析感觉运动皮层等重要核团和脑区在痛觉、痒觉等感知过程中的放电编码及时空特性、动态反应及功能联系,研究痛觉和痒觉在感觉运动皮层的信息编码方式和细胞分子基础,探索痛觉和痒觉信息在大脑中的加工处理模式,建立相应的感知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模型。  二、研究内容  (一)躯体感觉神经网络中重要脑区和核团的神经元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  (二)痛觉、痒觉神经环路的精准示踪和功能解析。  (三)病理条件下痛觉或痒觉的神经环路机制。  (四)痛觉、痒觉在大脑中的信息编码方式和加工模式。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模式系统,紧密围绕“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架构形成和功能动态解析”这一主题,开展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的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躯体感觉神经网络的架构形成和功能动态解析”,申请代码1请选择C09的下属代码。“蝙蝠适应性演化及其病原传播机制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新发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60%以上新发传染病都是源自动物的人兽共患病,其中大部分与野生动物相关。翼手目动物(蝙蝠)是最重要的病原自然宿主之一,其携带的冠状病毒和丝状病毒已造成多起高致病性传染病,是当之无愧的天然病毒库。  蝙蝠之所以成为如此重要的病毒自然宿主,可能与其作为哺乳动物类群中唯一真正飞翔的动物分不开。蝙蝠演化出四肢与翼膜特化支撑的动力飞行、回声定位等适应飞翔的特征,具有冬眠等极端环境适应性状、耐受病毒等特殊免疫机能 因此,其物种多样性高、分布范围广、栖息地多样化及强适应能力,为传播病原创造了有利条件。  蝙蝠在全球广泛分布,已发现1400多种 其中在中国分布的蝙蝠有140多种,是蝙蝠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对蝙蝠的生物学研究尚需深入,特别是蝙蝠系统发生与演化历史、特殊适应性性状演化的遗传发育机制、携带病毒却不发病的分子机制、与病原共演化的机制、病原传播的生态学机制等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亟须解决,支撑对人兽共患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科学目标  蝙蝠是携带多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的特殊哺乳动物类群。通过多学科交叉,全面系统研究蝙蝠的适应性演化、蝙蝠与病原适应共存及病原传播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蝙蝠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与演化历史,解析特殊适应性性状演化的遗传发育机制,进而理解蝙蝠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广泛性及栖息地多样化等特征 探讨蝙蝠携带病毒但不发病的分子机理及共演化机制,进而理解蝙蝠类群作为天然病毒库的形成机制 研究蝙蝠病原传播的生态学机制,阐明蝙蝠病原传播的生态过程与驱动因素,进而寻找预防和阻断病原传播的可能生态干预途径。  二、研究内容  (一)蝙蝠类群系统发生关系与演化历史。  (二)蝙蝠适应性性状演化的遗传发育机制。  (三)蝙蝠与病原共演化和适应共存机制。  (四)蝙蝠病原传播的生态学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 4 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紧密围绕“蝙蝠适应性演化及其病原传播机制研究”这一主题, 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的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蝙蝠适应性演化及其病原传播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请选择C04的下属代码。“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物量供给、多样性维持和减缓全球变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森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碳中和”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之首,在提供木材生产的同时,其碳汇功能与潜力已成为国际碳外交的重要筹码,更是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人工林生态系统存在的生产力低,可持续性差,碳汇功能不确定、不稳定,且地上生物生产力与地下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关系不明等问题已成为困扰林业生产实践的难题。因此,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理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也是满足国家对人工林生态系统木材战略储备与碳中和的国家重大需求。由于林木生长的长周期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野外试验的困难性,亟需加强和开展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功能维持机制的系统研究。  一、科学目标  以我国重要树种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明确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积累的现实生产力提升机制,揭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稳定与平衡的长期生产力维持与提升机制,阐明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形成与维持的地上-地下关联机制,协调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汇功能关系,确定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汇功能维持/提升途径与对策 为明确人工林生态系统在木材战略储备和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与地位、解决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难题、发展人工林生态学和实现人工林生态系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人工林生态系统现实生产力提升机制。  (二)人工林生态系统长期生产力维持与提升机制。  (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形成与维持机制。  (四)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汇功能关系。  (五)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调控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五个研究内容设置5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在器官-个体-林分-流域-区域的空间尺度上,紧密围绕“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研究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提升与碳汇维持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03的下属代码。“作物免疫受体网络解析及重构”重大项目指南  作物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利用免疫受体基因改良植物的抗性是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植物免疫系统高度复杂,特别是大田农作物经过长期驯化,其免疫系统更加复杂。如免疫受体的激活机制与信号网络等仍不清楚,严重制约了植物免疫理论与前沿技术在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我国作物抗病资源利用中存在抗性退化、广谱与持久抗性资源缺乏等严重问题。因此,挖掘新的作物免疫受体基因,深入解析免疫受体的激活和作用机制,精准设计具有广谱抗性的新型作物免疫受体,将有助于推动作物广谱持久抗病育种工作。也是农业科学急需发展的前沿领域。  一、科学目标  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以1-2种重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免疫受体泛基因组学研究,建立高效免疫受体挖掘体系,并获得大批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免疫受体基因,克服抗病育种工作中抗病基因挖掘的瓶颈问题。解析不同免疫受体的激活和信号传递网络,重绘植物免疫系统架构,实现植物免疫学领域重大理论创新。精准设计具有广谱抗性且不影响其他重要农艺性状的免疫受体,为集成不同类型免疫受体的抗病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作物免疫受体高通量鉴定与功能解析。  (二)作物免疫受体多层次信号调控网络。  (三)不同类型作物免疫受体的协同调控机制。  (四)广谱抗性的新型作物免疫受体的分子设计。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紧密围绕“作物免疫受体作用网络解析与重构”这一主题,以1-2种重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作物免疫受体网络解析及重构”,申请代码1请选择C14的下属代码。“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发生与跨种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重大突发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重创畜牧养殖业,严重影响经济安全与社会秩序。动物源性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变异迅速,不断发生跨种感染,通过呼吸道传播形成人间流行,对此类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病毒的前瞻性研究意义重大。家畜家禽是动物源性病毒感染人类的重要中间环节,是预警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的关键监测对象。因此,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深入解析畜禽中具有潜在流行风险人兽共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跨种传播机制,进行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发生的风险预警,开展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储备性研究,阻断病毒种间传播,为保障人民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一、科学目标  选择2-3种家畜家禽中流行、并具有引起人间潜在传播风险的人兽共患病毒,系统掌握病毒流行本底和生物学特性,解析病毒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影响跨种感染的分子基础,揭示病毒致病与跨种传播机制,阐明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机理,实现潜在流行性疫病干预与控制的理论突破。  二、研究内容  (一)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流行本底研究。  (二)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关键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  (三)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致病及跨种传播机制。  (四)潜在流行风险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种间传播的干预阻断技术。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模式系统,紧密围绕“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发生与跨种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具有潜在流行风险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发生与跨种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18的下属代码。“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我国拥有4亿公顷草原,约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草原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以及高寒等生态脆弱区,由于长期超载过牧,90%左右的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突出表现为草原生产力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草原生产力并调控其生态与生产功能协同是新时期的重大科技需求。  草原生产力提升及其与生态功能的协同涉及生态系统的多层次和多维度问题。草原优势植物的光合潜力、耐牧性及群落构建机制,植物-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互作机制,以及第一性生产力与第二性生产力和碳汇的权衡与协同机制是当前草原科学的研究前沿和核心科学问题,是提升草原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重要科学基础。  一、科学目标  选择中国北方草原的代表性类型与气候区3-5个,构建全国草地放牧系统研究网络,针对“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揭示草原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形成的生物调控网络及内在关系,阐明长期放牧和气候波动对草原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影响途径、协同和调控机制,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草原优势植物功能性状与群落生产力形成机制。  (二)过牧退化草原生产力提升的植物-土壤互作机制。  (三)草原生产力与稳定性长期维持的动物-植物互作机制。  (四)草原生产力和碳汇功能的协同与调控机制。  三、申请要求  (一)要求项目申请人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按四个研究内容设置4个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依托野外长期联网实验平台,结合室内模拟和分析,紧密围绕“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课题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合作及研究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草原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请选择C16的下属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8月4日印发
  • 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病毒狙击战
    疫情目前最新消息,今天(2月7日)凌晨,华南农业大学宣布: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等科研人员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瑞馥研究员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陈武高级兽医师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从穿山甲中分离病毒毒株与感染人的基因序列相似性99%以上研究成果是攻关团队分析了1000多份样品,锁定穿山甲为潜在中间宿主,通过病毒检测,并对病毒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分离的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But穿山甲可能不是唯一的中间宿主!以SARS为例,除了果子狸,其他小型食肉动物也可能对病毒扩大作用。蝙蝠直接感染人可能性极小穿山甲携带病毒跟人关系较近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之前的非典病毒(SARS)、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都属于冠状病毒。目前,已知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有 7 种,上述 3 种可以引起致命的呼吸系统疾病,剩下的 4 种则是人类感冒的常见病原体。SARS病毒源头是来自蝙蝠,但蝙蝠不会直接感染人,要通过果子狸感染人。所谓中间宿主就是果子狸这种对病毒进行放大的动物。新冠病毒源头目前认为也是蝙蝠。1月30日凌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两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论文。其中一篇作者为武桂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施文芳等人,该论文通过对9名受到新冠肺炎感染的武汉病患的遗传基因分析,首次具体得出“新型冠状病毒宿主源头与舟山蝙蝠最为接近” 这一结论。另外,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团队曾在未审议学术平台bioRxiv上发文称,从一种蝙蝠冠状病毒BatCoV RaTG13中发现了一个短的RdRp区域,这种病毒是在蝙蝠体内检测到的,该区域显示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序列同源性,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96.2%。武汉疫情爆发是从2019年12月下旬开始有陆续报道,当时武汉的大多数蝙蝠种类都在冬眠。其次,在华南海鲜市场上没有出售或发现蝙蝠,而许多非水生动物的遗传序列相似度不到90%,这意味着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第一宿主来源,在SARS和MERS中,蝙蝠都是源头,另一种动物(果子狸/单峰骆驼)是中间宿主,人类是终末宿主,这再次凸显了野生动物中隐藏的病毒库以及它们潜伏到哺乳动物(人)体内的潜力。弗尔德(上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时刻关注着疫情事件的进展,随时为各大病毒实验室以及疾控实验室做好设备供应和服务工作。作为Verder Group(弗尔德工业集团)的实验室设备领域的核心品牌,德国RETSCH(莱驰)是样品前处理、粉碎研磨及筛分设备领域内世界领先的仪器制造商,其能为病毒的研究提供强大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支持。动物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则是抗疫的第一步,通常取病死或扑杀的动物有明显病变脏器的病变部与健康部交界处组织,称取待检病料0.1g置组织研磨器中剪碎并研磨,加入1mL消化液继续研磨。然后取己研磨好的待检病料上清100ul加入1.5mL灭菌离心管中,再加入500ul消化液和10ul蛋白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过夜。参见《最全常见疫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常见PCR操作方法》。核酸提取制备方法关乎着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德国RETSCH可以为提高实验室效率和重复性,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而提供先进设备:设备一 :冷冻混合型球磨仪MM400MM400通过撞击力与摩擦力短时间内将样品研磨至几十微米,可用于干磨、湿磨及冷冻研磨,尤其适用于生物细胞破壁及DNA/RNA的提取。其能为病毒核酸的提取提供很大的便利,如病毒RNA提取步骤是:破碎组织→分离RNA→沉淀RNA→洗涤RNA→融解RNA→保存RNA;其中破碎组织这一步骤中,MM400能轻松实现组织的快速有效粉碎。 设备优势■ 细胞组织破壁或悬浊液细胞的破碎,使用适配器一次可处理5或20个样品■ 温和的低温研磨操作,可避免核酸的热裂解■ 保护罩四面透视窗设计,在研磨过程中可随时监控研磨情况■ 多组SOP操作程序,能为实验者提供极大的便利 设备二:全自动冷冻球磨仪Cryomill 其工作原理与MM400相同,是一款专为低温冷冻研磨设计的研磨仪。在样品研磨之前,先进的预冷却程序可持续自动地用液氮冷冻研磨罐,使样品变脆,并防止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和蛋白样品的变性。样品的研磨过程液氮的消耗和补充由程序自动完成,控制研磨环境始终处在-196℃低温下。这对病毒样品和生物样品的制备上有着很好的保护。设备优势:■ 利用高速撞击和摩擦达到冷冻粉碎的效果,最大频率30Hz■ 液氮的加入和补充完全由程序自动控制,密闭进行,增加了安全性■ 液氮消耗量低 ■ 清晰的用户界面操作简便,可储存9组SOP 精准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临床确诊和康复出院的重要依据,也是接触者解除隔离的判断依据,这对现阶段疫情控制有着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科学家们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德国RETSCH公司希望能为该科研工作提供完整的样品制备方案。告知广大客户:弗尔德(上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将于2月10日以在线远程办公的形式开启新一年的工作;鉴于疫情的不断发展,全国交通实现管控、为了有效避免病毒人际传播,我们暂时无法为您提供上门技术交流、安装调试和维修服务。如果您的设备已经到货并急需安调使用,我们将会为您提供详细的中文操作手册以及远程操作指导或者提供全面的安装视频指导;若您的设备需要维修,我们建议您选择寄送的方式将仪器送修,或提前与我们的售后工程师沟通后,获取专业的维修建议,可联系info@verder-group.cn。 结束语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科学论证,可凭专用标识出售和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作为药品经营和利用的,还应当遵守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它们应该在野外,而不是在碗里! 转载新闻信息,以官方公布信息为准。参考网页与资料(排列不分先后):最新发现!华农: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穿山甲传播最新!穿山甲可能非唯一中间宿主,蝙蝠直接感染人可能性极小中国疾控中心论文登上《柳叶刀》:新冠肺炎与舟山蝙蝠有关如果穿山甲都被吃了,就再也没人救爷爷了最全常见疫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常见PCR操作方法专家:核酸检测是确诊最关键手段
  • 新型荧光寿命成像技术用于癌症检测 成本仅100美元
    医生通常使用价值10万美元的设备来检测病人的癌症。这是否是一种金钱的浪费?看起来可能真是这样。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一种技术检测,一种被称为荧光寿命成像的技术,它只需花费100美元。  “现在,该设备的成本造价是10万美元,Ayush Bhandari”,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和其中一个系统的开发者,告诉波士顿商业杂志。“无论什么样的生物实验室,他们只会相互间共享资源,或分享研究成果,但实际上脱离市场的纯粹性研究只会适得其反,但如果实验室能展示出一些供出售的消费产品,促使用户产生购买意向,那不仅能加快研究进展,也加速癌症诊断速度,节省时间。”  所以100美元的产品显然降低了成本,而且实用的诊断技术将在发展中国家更快地普及。  该技术采用荧光寿命,即荧光发光时间技术,这些荧光能吸收光并在短时间内重新发出光。 通过与特定化学物质反应作用,荧光的吸收和发射之间的时间间隔能通过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干预改变。对于癌细胞,荧光物质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吸收和发射这些光,而利用目前的显微技术测量,其成本高昂。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如何利用更廉价的技术,实际上类似于微软Kinect,并结合特定的计算机算法来获得相同的荧光时间数据。  如波士顿商业杂志报道:  类似Kinect技术,飞行时间传感器“看到”图像的原理和蝙蝠飞行类似,蝙蝠是利用脉冲在空中导航飞行,脉冲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弹信号。但飞行时间传感器不会像蝙蝠一样使用声纳,它使用的技术是光的脉冲。虽然Kinect工具通常测量到物体间的距离,因为时间和距离是线性相关的,所以科学家们也能够测量时间。  问题的关键在于传感器不够灵敏,不能快速的测量时间。为此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能发射50种不同频率光波的方法。有了这些数据,计算机就能找到适合所有测量距离和时间的等式。  目前,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大的项目是改善飞行时间传感器的成像技术,甚至能利用摄像头观测到角落的图像,“我们正在探索拓展时间结果成像技术的使用范围,希望将其惠及所有成像相关检测,并且填补不足,将不可能变为可能。”Bhandari说。
  • 新技术:检测癌症成本缩减1000倍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一种技术检测,一种被称为荧光寿命成像的技术,它只需花费100美元。  “现在,该设备的成本造价是10万美元,Ayush Bhandari”,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和其中一个系统的开发者,告诉波士顿商业杂志。“无论什么样的生物实验室,他们只会相互间共享资源,或分享研究成果,但实际上脱离市场的纯粹性研究只会适得其反,但如果实验室能展示出一些供出售的消费产品,促使用户产生购买意向,那不仅能加快研究进展,也加速癌症诊断速度,节省时间。”  所以100美元的产品显然降低了成本,而且实用的诊断技术将在发展中国家更快地普及。  该技术采用荧光寿命,即荧光发光时间技术,这些荧光能吸收光并在短时间内重新发出光。 通过与特定化学物质反应作用,荧光的吸收和发射之间的时间间隔能通过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干预改变。对于癌细胞,荧光物质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吸收和发射这些光,而利用目前的显微技术测量,其成本高昂。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如何利用更廉价的技术,实际上类似于微软Kinect,并结合特定的计算机算法来获得相同的荧光时间数据。  如波士顿商业杂志报道:  类似Kinect技术,飞行时间传感器“看到”图像的原理和蝙蝠飞行类似,蝙蝠是利用脉冲在空中导航飞行,脉冲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弹信号。但飞行时间传感器不会像蝙蝠一样使用声纳,它使用的技术是光的脉冲。虽然Kinect工具通常测量到物体间的距离,因为时间和距离是线性相关的,所以科学家们也能够测量时间。  问题的关键在于传感器不够灵敏,不能快速的测量时间。为此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能发射50种不同频率光波的方法。有了这些数据,计算机就能找到适合所有测量距离和时间的等式。  目前,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大的项目是改善飞行时间传感器的成像技术,甚至能利用摄像头观测到角落的图像,“我们正在探索拓展时间结果成像技术的使用范围,希望将其惠及所有成像相关检测,并且填补不足,将不可能变为可能。”Bhandari说。
  • “特朗普欠我们一个道歉”,石正丽回答《科学》期刊新冠肺炎相关问题
    p   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让身处疫情最初爆发城市的武汉病毒学研究所(WIV)研究员石正丽受到了强烈的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宣称,新冠病毒是从她的实验室泄漏出来,才导致了此次疫情的大流行。 /p p   中国有力地驳斥了这种说法,但石正丽自己却很少公开发表言论。近日,石正丽通过邮件回答了《科学》期刊关于新冠肺炎相关问题。 /p p   石正丽表示冠状病毒跨物种感染的风险始终存在。而中国针对这一问题设置了专门的科研项目,建立了相关设施和设备,以及组建了专家团队。 /p p   石正丽表示其团队第一次接收到新冠病毒的临床样本是在2019年年底。那个时候,样本的名称还叫‘不明原因肺炎’。随后,团队立即与国内其他研究所一起对病毒展开研究,并且很快就确认了病原体。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收到中国分享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但在那之前,我们从未接触或研究过这一病毒,也不知道它的存在。” /p p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压倒性地得出结论: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而非实验室。特朗普声称病毒源自我们实验室的说法,完全与事实相悖。他的说法危害、影响了我们的学术工作和个人生活。他欠我们一个道歉。” /p p   对于新冠病毒的起源,石正丽认为很可能起源于蝙蝠。中间可能经过了一个或多个中间宿主,最终在人类之间传播开来。穿山甲冠状病毒因为与新冠病毒的祖先RaTG13蝙蝠冠状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比较接近,所以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但具体哪些动物是中间宿主,以及这种病毒如何传染给人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石正丽认为新冠病毒从蝙蝠到人类的跨物种传播并不发生在武汉或湖北。因为其团队在湖北省追踪蝙蝠病毒多年,并未在武汉以及湖北省内的蝙蝠中发现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冠状病毒。而对于科学期刊推测新冠病毒可能来源于云南墨江县通关镇的蝙蝠洞。石也进行了反驳,因为迄今为止,附近居民并未感染新冠病毒,所以所谓 “零号病人” 在矿区感染然后前往武汉的说法是错误的。 /p p   而对于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石正丽表示其团队在在该市场中的卷门把手、地面和污水等环境样品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但在冷冻动物样品及武汉周边养殖场动物和家畜中并未检测到。所以华南海鲜市场更可能只是因为人流量较大和比较拥挤才发现了许多早期的新冠患者。 /p p   对于有些人怀疑新冠病毒是之前存在于武汉病毒学研究所,之后感染工作人员导致的流行。石正丽表示研究所目前仅从蝙蝠身上分离出 3 种活的 SARS 相关冠状病毒菌株(SARSr-CoV),它们与新冠病毒的相似性不足 80%。相关成果也发表于多个科学期刊中。而研究所进行的研究和实验严格按照国际和中国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要求进行:例如,研究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的空气必须经过高效过滤才能排出 废水和固体废物必须在高温高压下消毒 整个实验过程由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视频监控 每年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必须由政府授权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只有通过测试后,实验室才能继续运行。截至目前,研究所未发生病原体泄漏或人员感染事故。在对武汉实验室所有员工和学生进行了血清检测后,没有人感染蝙蝠SARS-CoV-2& nbsp 或新冠病毒,迄今为止武汉病毒所的所有员工和学生都是“零感染”。 /p p   今年4月24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白宫的授意下决定取消对位于纽约市的生态健康联盟的拨款,其中包括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蝙蝠病毒研究。石正丽在采访中对此表示尤为失望。她说:“我们不理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为什么)终止了我们合作项目的资金支持,我们认为这绝对是荒谬的。”石正丽也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在新兴病毒起源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能够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寻找病毒起源,以防止再次出现会危害人类社会的类似疫情爆发。 /p p   美国乔治敦大学的疫情专家丹尼尔· 露西(Daniel Lucey)看到石正丽主任的问题回答后表示:“石正丽分享的信息是个巨大的贡献。有很多我此前从不知道的新事实,能直接从她那听到这些消息,我非常激动。” /p p   美国顶尖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进化生物学家克里斯蒂安· 安德森(Kristian Andersen)承认,“石正丽的回复内容合乎逻辑,真实,坚持科学,与人们对一名世界级科学家和一流冠状病毒研究专家的期望相符。” /p p   悉尼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爱德华· 霍姆斯(Edward Holmes)也认为,对于发生在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事,石正丽的回答是“一个清晰、全面和可信的解释。” /p p br/ /p p 附石正丽回复科学期刊文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7/attachment/d63c3645-4800-46b7-817d-51dbb6578438.pdf" title=" Shi Zhengli Q& amp A.pdf" Shi Zhengli Q& amp A.pdf /a /p
  • 2017年“搞笑诺贝尔奖”揭晓了!
    p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又有多位科学家凭借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不同奖项。 /p p   今年是第27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每年的颁奖典礼都是“第一届”。作为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搞笑诺贝尔奖由科学幽默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主办,于每年九月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举行颁奖仪式,授予“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的十项科学领域成就。 /p p   今年获奖情况如下: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物理学奖——一只猫能否同时处于固体和液体状态? /span /strong /p p   今年的物理学奖就颁给了法国研究人员马克-安托万 法尔丹2014年关于“一只猫可否同时处于固体状态和液体状态”的研究。据悉,其灵感来自互联网上猫咪们塞进玻璃杯、水桶和水槽中的照片。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和平奖——定期演奏迪吉里杜管可以帮助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及打鼾。 /strong /span /p p   对于那些与打鼾者共同生活的人来说,米洛· 普汉的搞笑诺贝尔奖成果可谓一大福音。这位瑞士科学家发现,演奏迪吉里杜管——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一种管状乐器——能够发出一种深沉的、富有节奏感的嗡嗡声,能够帮助缓解睡眠呼吸暂停。 /p p   米洛· 普汉是苏黎世大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与预防系的主任,他在观察了一位中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演奏迪吉里杜管之后确信,这种乐器能对病情缓解有所帮助。他招募了一些会演奏塑料迪吉里杜管——长度大约为130厘米——的志愿者,对此展开研究。“定期演奏迪吉里杜管能够减少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在白天的睡意,并缓解打鼾现象,同时改善他们伴侣的睡眠质量,”普汉在论文中总结道。 /p p   为什么这种方法能够奏效?普汉认为,演奏迪吉里杜管可以帮助人们学会有规律地呼吸(演奏技巧在于从嘴里吹气的同时通过鼻子吸气),并增强呼吸时所用咽喉肌肉的力量。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经济学奖——触摸活鳄鱼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赌博意愿? /strong /span /p p   本次搞笑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奖归属两位澳大利亚人,他们发现,如果你想要控制自己的赌博损失,那就不要在走进赌场之前与鳄鱼近距离接触。马修· 洛克罗夫(Matthew Rockloff)是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人口研究实验室的负责人,他和研究助理南希· 格里尔(Nancy Greer)用一条体长约为1米的湾鳄——嘴巴用胶带绑着——猛戳准备去赌博的人的手臂,然后观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p p   与危险爬行动物“亲密”接触所产生的兴奋感,会促使赌博者“赌上更多的赌注,而这又意味着更长的赌博时间,导致更大的损失,”洛克罗夫说道。与许多获得搞笑诺贝尔奖的研究一样,洛克罗夫的发现乍看之下有些愚蠢,但实际却有着充足的应用依据。 /p p   “这是第一个关于情绪刺激对赌博选择影响的研究,很显然,这将有助于解决一个非常严肃的行为和精神健康问题,”洛克罗夫说道。在得知获得搞笑诺贝尔奖之后,洛克罗夫感到非常幸运,他这样来描述自己的好运:“我必须努力克制自己,一定不能把这种运气用在一台老虎机上。”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解剖学奖——为什么老人的耳朵大? /strong /span /p p   “这是个奇怪的荣誉,但我感到非常激动,” 解剖学奖得主、英国医师詹姆斯· 希思科特说道。他的研究成果是关于耳朵的大小,于1995年发表在久负盛名的《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 /p p   该研究的灵感来自希思科特和其他几位全科医师的讨论。当希思科特提问道“老人的耳朵为什么那么大”时,同事中有半数同意他的观察,另一半则觉得非常可笑。在研究中,希思科特测量了超过200名患者的耳朵长度,发现老年男性不仅长着大耳朵,而且耳朵在30岁之后每十年就能生长大约2毫米。女性的耳朵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大,但她们的耳朵一开始较小,跟男性的耳朵比起来不那么显眼。而且,可能男性衰老时通常有头发变少的趋势,因而大耳朵更容易被人注意到。“耳朵的测量真的有些神奇,”希思科特说道。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生物学奖——在一种洞穴昆虫身上发现雌性长着雄性生殖器官,而雄性长着雌性生殖器官的现象。 /strong /span /p p   搞笑诺贝尔生物学奖授予Kazunori等四人。在一种洞穴昆虫身上,研究者发现雌性长丁丁雄性长妹妹的现象。研究者在洞穴中持续偷窥虫类性生活,惊奇地发现母虫子长着小弟弟。他们的这项研究可以说颠覆了常识,这个敬业的团队无法到场,于是在洞穴里录了获奖感言。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营养学奖——吸血蝙蝠食谱中的人血研究。 /strong /span /p p   搞笑诺贝尔营养学奖授予Enrico Bernard等三人。这个团队在毛腿吸血蝙蝠的粪便里发现了与人血有关的基因片段。主办方本打算在现场放两只蝙蝠助助兴,但是蝙蝠突然就失踪了了,因此他们大力呼吁捡到的观众要物归原主。获奖团队也通过视频表达了他们的喜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医学奖——通过脑部扫描技术评估人对某种芝士的厌恶程度。 /strong /span /p p   搞笑诺贝尔医学奖授予Jean-Pierre Royet等五人。这是第一项有关讨厌奶酪的脑部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脑部成像技术观察人们在闻到不同种类的奶酪时大脑的变化,发现基底神经节才是人们恨意的源泉。 /p p   除此之外,还包括流体力学奖——人手里拿着咖啡倒着走时,咖啡具有什么样的流体力学特性?认知学奖——许多同卵双胞胎其实分不清自己和自己的双胞胎兄弟或姐妹。产科学奖——发育中的人类胎儿对母亲阴道里播放的音乐更加敏感等有趣的研究! /p
  • 重大发现:新冠病毒神秘的“中间宿主”被找到了
    p strong /strong /p p & nbsp & nbsp 据华南农业大学官方今天(2月7日)刚刚报道,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瑞馥研究员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陈武高级兽医师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在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据了解,攻关团队通过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样品,锁定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继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揭示穿山甲中β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70%;进一步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颗粒结构;最后通过对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发现分离的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以上结果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研究结果对本次疫情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为野生动物管控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40e2a3a-4b37-4cbe-9f30-1aff57ad150c.jpg" title=" 0e641ab4c0a7dc057b28a7183cbe5129.jpg" alt=" 0e641ab4c0a7dc057b28a7183cbe512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穿山甲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事实上,此次疫情爆发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积极地探索新冠病毒的来龙去脉!& nbsp & nbsp & nbsp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早在1 月 23 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就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最可能来源于蝙蝠。蝙蝠可能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但传染过程中可能存在“中间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2020年1月30日,来自复旦大学等单位的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的几种关键蛋白基因和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表明,& nbsp 可能在首例患者被确诊时间& nbsp (& nbsp 2019年12月8& nbsp )& nbsp 之前的3到7月就发生了,且至少有两种不同的2019-nCoV病毒株参与了这次疫情,这些结果也提示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不一定是疫情的首要爆发地。 /p p & nbsp & nbsp 2020年2月4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同期刊登了2篇研究成果,其中一篇来自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另外一篇来自复旦大学的张永振教授团队。2篇研究成果都不约而同地都支持导致新型肺炎暴发的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并通过中间地野生动物宿主传给了人类,但是关于中间宿主仍然是未知的。& nbsp & nbsp & nbsp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那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究竟是谁呢? /strong /span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根据 2020 年 1 月 20 日晚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连线时表示,比较大的可能是野生动物,如竹鼠、獾等。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但 2020 年 1 月 26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认为目前尚不能确认这个传播的中间媒介。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直到今天(2020年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等科研人员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瑞馥研究员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陈武高级兽医师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这一最新发现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p 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 nbsp TIPs: /strong /span br/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什么是“天然宿主”? /span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这是指病毒或其他病原体较广泛存在于某些生物体,但该生物体却不会产生相应疾病或不产生相应的感染症状,这些生物体称为该病原体的天然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蝙蝠为什么不会被传染? /span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一般而言,病原体对天然宿主不致病,或者说即便致病,也不会引发相应的症状,而且这种疾病也是非致命的。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如同 2003 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感染中,中华菊头蝠可能是 SARS 病毒的天然宿主。 /p 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 nbsp “ strong 中间宿主”是何物呢? /strong /span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中间宿主,在寄生虫学中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某个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介绍中,借用了这个词,来表达病毒从天然宿主传播到人的这个“传播媒介”。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 SARS 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案例中,科学家的研究认为果子狸和骆驼是两种病毒最重要的传播媒介,病毒在这些动物中广泛传播、变异,最终入侵人体导致疾病,而果子狸和骆驼就是所谓的“中间宿主”。 /p
  • 玩转这5种缓冲液赋形剂让您的实验得心应手!
    话题介绍什么是赋形剂?对于寻找能够稳定早期开发生物制品的缓冲液的预配方研究人员来说,缓冲液的优化不能仅局限于缓冲液的pH值和盐浓度的变化。赋形剂作为缓冲液的添加剂,即使在缓冲液优化的早期预制剂阶段,赋形剂的添加对长期稳定候选生物制剂有很大帮助,因此是制剂评估的关键因素。但每一类赋形剂都以不同的方式协助稳定生物制剂——无论是单克隆抗体还是疫苗抗原。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些最重要的生物制剂辅料,以及它们如何提高制剂的稳定性。1. 辅助剂辅助剂能够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对疫苗尤其重要。他们通常是可以增强免疫反应的单独的小分子生物制剂。2.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有助于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使疏水分子更容易保持溶解状态。聚山梨醇酯80或聚山梨醇酯20是常见的表面活性剂。3. 氨基酸氨基酸是一种特殊的赋形剂,用于帮助稳定蛋白质分子上的自由电荷。它们是一种有助于降低带电分子之间跨蛋白质吸引力的方法,而不会使盐浓度过高。通常用于这项工作的氨基酸有精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和甘氨酸也有助于调节最终制剂的粘度。4. 糖类糖类作为是非常实用的构象稳定剂,对抗体尤其有效。它们为冻干产品提供冻干保护,并对生物分子的溶剂化具有有益的作用。蔗糖是添加到缓冲液中最常见的糖之一,但也会使用甘露醇、山梨醇和海藻糖。5. 多元醇多元醇与糖类似,是增强生物制品热稳定性的稳定分子。它们还充当“膨胀剂”以保持蛋白质的整体三维结构,这在冻干过程中尤为重要。甘油是用于增强稳定性的非常常见的多元醇,除此之外也会使用甘露醇和山梨醇。总结如何快速精准的筛选赋形剂? 如您所见,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赋形剂有助于提高生物制剂的长期稳定性,从而提高其进入临床的机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您构建的每种治疗药物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针对每种候选药物,进行多种赋形剂筛选以确定哪种赋形剂能够为您的治疗药物带来最大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精准且快速高效的完成海量的赋形剂筛选呢?作为实验室里必不可少的王牌仪器,拥有PR Panta蛋白稳定性分析仪无疑是非常有助于预配方领域的上游研究人员评估缓冲剂成分,以及研究如何提高其疗法稳定性的核心设备。它可以提供低检测限的多种稳定性参数、高分辨率数据均有助于加快缓冲液优化的过程。PR Panta蛋白稳定性分析仪(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如需了解PR Panta蛋白稳定性分析仪如何协助您的候选生物制剂获得成功,欢迎联系我们获得更多信息。
  • MERS会是全球性威胁吗
    文章信息来自果壳网;北京方程佰金转发(Paradoxian/译)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在中东外最大一次爆发引起了世界的持续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6月8日的数据,韩国现已有50人感染,其中4人已死亡。(编者注:6月9日,据中新网援引韩联社报道,韩国MERS确诊患者的增至95例,死亡病例增至7例。)几百所学校已停课。引发此轮爆发的冠状病毒MERS-CoV被认为是诸多潜在流行病威胁之一。然而,《自然》新闻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专家们并不认为此次全部与医院相关的MERS爆发会引发大流行,原因如下:MERS-CoV并不是人类病毒;MERS-CoV主要在医院中传播;韩国目前做得很好;MERS并不是“非典”;此次爆发规模并不大。MERS-CoV并非人类病毒一个病毒若要引发大流行病,必须得能在人类间轻易传播。但MERS-CoV却不行——这种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发现的病毒本来是动物病毒。该病毒被认为起源于蝙蝠,出于偶然通过中介动物——有可能是骆驼——才传播给了人类。正如在韩国正发生的那样,这个病毒偶尔能在人类间传播。但此类案例只在医院,或者在家中照料感染者(这种情况少得多)时有过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发生。此次爆发始于一位5月4日从中东四国旅游归来的68岁韩国人。在被确诊前,他将病毒传给了医护人员、家属,以及他接受过治疗的四家医疗机构里的病人。若要造成MERS大流行,MERS-CoV需要突变到能在人际更广更轻易地传播——但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此次在韩国的爆发并无异常。MERS主要在医院传播虽然MERS-CoV并不是人类病毒,但在一个地方——医院里,它有时表现得挺像人类病毒的。在医院,医护人员对未确诊病人所采取的医疗措施,比如呼吸辅助等,可能会从肺部产生气溶胶,污染那片区域并使附近的人员感染病毒。其它情况下,由于MERS-CoV通常感染在肺部深处,通常并不会被咳出。在这次爆发中,传染源在5月11日出现了咳嗽和流感样的症状,但他直到20号才被确诊。这造成了一个没有特殊防护措施的空窗期,这也解释了病毒是如何自他传开的。他在确诊前分别在4家医疗机构接受了治疗,这又给感染他人增加了更多风险。韩国做得很好因为MERS-CoV在人类间不容易传染,MERS疫情能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加以控制——韩国当局也在积极地开展这样的工作。韩国当局在追踪并监视感染者的接触者方面做得非常严密,凡接触者都会被监视14天——这是该疾病最长的潜伏时间。任何开始出现相关症状者都会被隔离。目前为止,所有新增病例都出现在已被记录在案的接触者中,这让人们更相信此次爆发正在受控。尽管每天都有新的案例报告出来,但它们并不意味着病毒有了新一轮扩散,因为这些人全都出现在韩国第一例MERS-CoV感染者在确诊前所接触过的1600人里。导致MERS的冠状病毒还没有演化至能在人类间轻易传播。图片来源:Scinceside/commons.wikimedia.orgMERS不是SARS在过去的一周里,有些人可能会联想到2003年扫荡全球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但就算猛烈如SARS,最终也被控制住了。况且,它和MERS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导致SARS的冠状病毒已经演化出在人际轻易传染的能力。相比之下,MERS-CoV则没有。它有没有可能演化出像SARS-CoV 般的能力,然后造成非典那样的爆发?病毒是不可预料的,所以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但这也并不是无法避免的。在这样的爆发中,人们会例行对病毒进行测序,检测任何遗传变化。不过,考虑到目前在韩国并没有出现传播模式的异常,我们还没有必要提到这种假想中的演化。当前爆发规模并不大此次MERS爆发可能是在中东之外最大一次,但在规模上并不特别。2014年春天,在沙特阿拉伯的吉达(Jeddah)发生的一次爆发致使255人被感染,而2013年位于沙特东部哈萨(Al-Hasa)一家医院的集体感染事件,则造成了23人确诊,11人疑似感染。沙特还发生过十几次发生在其他医院的爆发,这促使当地的卫生机构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感染防控。而此次韩国的爆发中,被感染的人数也可能有所虚高——当局对接触者进行了全面的病毒筛查,因此可能包括了一些以往医院爆发中没检查出来的温和案例。(编辑:Calo)文章题图:Scinceside/commons.wikimedia.org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动物源性食品中瓜尔胶的测定》等10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9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动物源性食品中瓜尔胶的测定》等10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9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名称和编号如下:动物源性食品中瓜尔胶的测定(BJS 202301)冰乙酸假冒食醋的鉴别方法 气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BJS 202302)食品中淫羊藿苷、金丝桃苷和补骨脂素的测定(BJS 202303)果汁中植物源性成分的测定(BJS 202304)麦卢卡蜂蜜中2-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苯乙酮、4-羟基苯基乳酸和3-苯基乳酸的测定(BJS 202305)粮食加工品中噻二唑、苯并噻二唑、噻菌灵及福美双的测定(BJS 202306)蜂蜜中二羟基丙酮、甘露糖和蜜二糖的测定(BJS 202307)食品中溴酸盐的测定(BJS 202308)鸭血中鸭鸡鹅源性成分的测定(BJS 202309)豆芽、豆制品、火锅及麻辣烫底料中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四环素类化合物的测定(BJS 202310)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1)动物肌肉组织中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2)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3)动物源性食品中红霉素、螺旋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4)豆芽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5)生鲜乳和畜肉中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6)蔬菜水果中丙环唑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7)乳及乳制品中玉米赤霉醇类物质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8)蔬菜水果中甲基异柳磷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 202309)以上方法文本可在市场监管总局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数据库(https://www.samr.gov.cn/spcjs/bcjyff/)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数据库(http://www.samr.gov.cn/spcjs/ksjcff/)中查询和下载。特此公告。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6月13日
  • 2021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袁国勇等四位科学家获“中国版诺奖”
    9月12日上午,2021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袁国勇、裴伟士获得“生命科学奖”;张杰获得“物质科学奖”;施敏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个奖项的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约650万元)。2021年“生命科学奖”获得者袁国勇(香港大学)、裴伟士(香港大学)袁国勇,1956年12月出生于香港。医学微生物学专家。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当选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并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是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研究领域集中在新发传染病的新型病原体,他带领团队发现了人类冠状病毒HKU1、蝙蝠类似SARS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HKU2-24和多种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曾作为“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裴伟士,1949年出生于斯里兰卡。临床及公共卫生病毒学家。2006年当选伦敦皇家学会院士,2015年当选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他是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病毒学讲座教授,香港大学世卫H5和新型冠状病毒参考实验室联席主任。他的研究涵盖了人类和动物流感病毒的发病机制、先天免疫反应、传播模式、生态学和流行病学,如:H5N1、H9N2和H7N9甲型禽流感,猪流感,以及引发SARS、中东呼吸综合症等的冠状病毒等。2021年获得盖尔德纳全球卫生奖。获奖评语:奖励他们发现了冠状病毒(SARS- COV-1)为导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原,以及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为人类应对 MERS和COVID-19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产生了重大影响。2021年“物质科学奖”获得者张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杰,1958年1月出生于山西太原。物理学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于2006年11月-2017年2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2017年-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是开发利用太瓦到拍瓦激光束有效生成受控、高强度快电子束(~100 keV 到 10 MeV)方法的先驱。利用这一技术,张杰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快电子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高效产生非热电子、用激光调节电子束能量、实现高定向电子发射,以及创时空分辨世界纪录的电子束成像。他们研发的可精确控制的高强度快电子束为一系列其他重要的科学探索提供了可能。曾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物理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奖、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等多项奖励。获奖评语:奖励他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所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2021年“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施敏(终身讲座讲授 阳明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暨电子研究所)施敏,1936年3月出生于南京。199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国际知名的微电子科学技术与半导体器件专家和教育家,是非挥发MOS场效应记忆晶体管(NVSM)的发明者,在金半接触、微波器件及次微米金属半场效应晶体技术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在电子元件领域做出了基础性及前瞻性贡献。他还撰写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研究专著《半导体器件物理学》。这是一本全球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研究人员“必学”之书,一直被研究生院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电子和光子行业的工程师使用和引用。 获奖评语:表影他对金属与半导体间载流子互传的理论认知做出的贡献,促成了过去50年中按“摩尔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集成电路中如何形成欧姆和肖特基接触的关键技术。什么是未来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是中国大陆首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所获奖工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产生巨大国际影响;(二)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三)主要在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完成。完成者的国籍不限。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2016年至今,共评选出24位获奖者,获得了科学和社会领域的广泛认可。未来科学大奖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人民币约650万元), 每项奖金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为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物质科学奖”捐赠人为邓锋、吴亚军、吴鹰、徐小平;“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为丁磊、江南春、马化腾、王强。
  • 华农公布穿山甲分离新冠病毒电镜图,穿山甲或潜在中间宿主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月7日上午11时,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研究攻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上,华南农业大学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关成果:在穿山甲身上发现的一种β冠状病毒与人类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相似度达99%,表明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6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40044ec-711c-4cbd-9681-507ea05f2cec.jpg" title=" 1.png" alt=" 1.png" width=" 600" height=" 46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从穿山甲中分离的新型冠状病毒电镜照片 /span & nbsp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悉,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成员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在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溯源上取得重大突破。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这一最新发现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05AAF833FCBF9676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5B1BAFA93D12E3DE& playertype=2"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上述攻关团队通过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样品,判定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继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揭示在所分析的为数有限的穿山甲中β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70%;进一步对在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颗粒结构;最后发现从宏基因组拼接的穿山甲病毒序列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以上结果表明穿山甲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研究结果对本次疫情的源头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野生动物管控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发布会上,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肖立华表示,“我们知道冠状病毒的最初来源一般是蝙蝠,但如何从蝙蝠传染到人?其中的中间宿主是什么?在本次疫情暴发的情况下我们是不知道的。”过去SARS暴发时中间宿主是经过果子狸,中东呼吸综合征是经过骆驼,本次疫情暴发的中间宿主是什么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对于该研究成果的意义?肖立华认为,团队的发现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研究结果有利于阻断病毒动物源,避免病原的长期传播,由此促进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防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媒体对话华南农业大学科学家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后南方日报对话了3位科学家:华农兽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沈永义,华农特聘教授肖立华,华农兽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耀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成果中提到的“宏基因组”是什么?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我们几位科学家都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成员,我的其中一个课题是“华南地区主要野生动物携带病毒谱调查研究”。我们花了4年多时间,逐步建立了一个野生动物的宏基因组库,目前收集了1000多个野生动物个体的宏基因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所谓宏基因组,就是某个生物个体身上带有的核酸片段集合,这些核酸片段可能来自野生动物本身,也可能来自野生动物身上带有的细菌、病毒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当初为什么要建这个数据库?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SARS时期,寻找中间宿主果子狸花了很长的时间,教训很深刻。我们因此建立了这个宏基因组数据库,便于病原的溯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个野生动物携带病毒谱的数据库是开放的,科学家们可以共享数据,也可以往里面填充数据,有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寻找病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正因为有这个数据库,我们才能这么快找到穿山甲这个潜在中间宿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科学家们是如何逐步“锁定”穿山甲的?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我们从国家发布的信息中获得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把序列拿到宏基因组库中比对,最终在穿山甲个体的宏基因组中比对出与新型冠状病毒高度相似的基因片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由此,我们把目光锁定在穿山甲身上,后面通过分子生物学检验手段进一步确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接受分子生物学检验的这批穿山甲样本,来自哪里?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我们要说明一点,这批穿山甲不是来自广东,也不是来自某个特定种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些穿山甲样本是我们从某些特定机构获取的,数量不多。我们对样本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有70%呈β冠状病毒阳性,但这个70%的数字只能起参考作用,不代表自然界中的穿山甲有七成带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实际上,在国内常见的中华穿山甲的宏基因组中,我们并没有检测出与病毒基因组高度匹配的序列,公众不必过分担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从穿山甲中发现的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有99%相似,意味着什么?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肖立华: /strong 从生物信息学的角度看,差异的1%可能不是十分重要,也可能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分析病毒的演化过程,继续寻找规律,推测这些病毒的来源,找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和关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此前有其他研究团队提出了水貂、蛇等其他可能的中间宿主,你们怎么看?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学界普遍认同,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宿主是蝙蝠,但中间宿主还未有公论。人是怎么接触这些中间宿主的,目前还未明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间宿主不一定只有一种。比如SARS的中间宿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果子狸以外,还包括好几种小型食肉动物,只是公众对果子狸认知度更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我们没有排除其他野生动物是中间宿主的可能性,接下来还要进行更多分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找到中间宿主,对疫情防控有何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沈永义: /strong 冠状病毒要通过中间宿主才能感染人。SARS的源头宿主是蝙蝠,但要通过中间宿主果子狸才能传染人;MERS的源头宿主也是蝙蝠,中间宿主是骆驼。中间宿主在病源和人类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在冬季,我们知道蝙蝠在冬季处于冬眠状态,集中在山洞里,直接感染人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中间宿主可能是病毒的传染源。如果传染源没有控制住,即便中间的隔离防护做得再好,疫情也很难被控制,容易出现反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检测出病毒序列的穿山甲,本身发病吗?会不会传染人类?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冯耀宇: /strong 这批穿山甲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有病症的。能否传染人,我们目前还不明确,需要相关部门的进一步研究验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br/ /p
  • 刺突糖蛋白结构揭示新冠病毒演化新线索,或助疫苗设计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施普林格· 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最新发表一篇病毒学研究论文称,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及其近缘蝙蝠病毒RaTG13的刺突糖蛋白 strong (刺突糖蛋白可以让病毒与细胞结合并进入细胞) /strong 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新冠病毒刺突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信息,这对疫苗设计或具借鉴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1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b316467b-3f03-46b6-b0df-d15b9cd8871f.jpg" title=" 111.png" alt=" 111.png" width=" 600" height=" 41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该论文指,研究人员认为蝙蝠冠状病毒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演化前体,此前研究发现蝙蝠病毒RaTG13与新冠病毒的亲缘关系是已知关系中最近的。不过,尚不清楚新冠病毒如何演化到可以感染人类,也不清楚它是通过某个中间宿主还是直接传播给了人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论文通讯作者、英国伦敦弗朗西斯· 克里克研究所病毒学研究专家Antoni Wrobel和Donald Benton及其同事,通过 strong 比较新冠病毒 /strong 和 strong RaTG13的刺突糖蛋白 /strong 发现, strong 两者虽然结构相似 /strong , strong 但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的形式更稳定,与人受体蛋白ACE2的亲和力要高出1000倍左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他们还发现新冠病毒刺突上的 strong 弗林蛋白酶切位点可能对病毒有利 /strong ,因为 strong 它可能会促进病毒与细胞上受体的结合。 /strong 基于这些观察结果, strong 论文作者认为与RaTG13相似的蝙蝠病毒不太可能感染人类细胞,这也支持了新冠病毒是不同冠状病毒基因组重组后演化而来的理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0em "   论文作者指出,他们进行研究的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分辨率高,几近完整,比之前报道的结构有更多的外部环(loop),这对于疫苗研发设计或许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关于刺突糖蛋白(spike glycoprotei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刺突即病毒包膜的糖蛋白。有些病毒除了具有包膜外,还有包膜突起。病毒包膜突起的化学本质多为糖蛋白,其功能各不相同。有的是病毒粒子的吸附蛋白,与病毒的吸附有关;有的是病毒的融合蛋白,可以促进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与病毒的侵入有关。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关于论文《SARS-CoV-2 and bat RaTG13 spike glycoproteinstructures inform on virus evolution andfurin-cleavage effects》,点击附件了解更多。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7/attachment/5b4a8287-977a-42ff-8b2d-858c8fe5345c.pdf" title=" SARS-CoV-2 and bat RaTG13 spike glycoprotein.pdf" SARS-CoV-2 and bat RaTG13 spike glycoprotein.pdf /a /p p br/ /p
  • 毒杯 防腐剂 橙汁肉虫 历数麦当劳食品安全事件
    编者按:最近有调查发现,洋快餐麦当劳的麦乐鸡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但麦当劳方面称无碍健康。并不只有麦乐鸡问题,麦当劳一直以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含毒玻璃杯、汉堡含防腐剂过多、炸薯条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被英国营养协会列入“黑名单”等等。食品安全是一道不容有任何疏漏的防线,像麦当劳这样的快餐业巨头,更有责任守护好这道防线。 资料图:麦当劳食品麦乐鸡。来源:网络  美“麦乐鸡”含橡胶化学成分 麦当劳称无碍健康  据南方网2010年7月5日报道 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南方网)  麦当劳在美召回1200万含毒玻璃杯  据39健康网2010年6月7日报道 美国快餐巨头麦当劳2010年6月4日宣布,因检查出含有致癌金属镉,召回大约1200万个印有“怪物史莱克4”图案的玻璃杯。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表示,检验人员在这批饮水杯的涂漆上发现了镉。该委员会发言人说,这批水杯所含的镉可渗出表面,对使用者特别是儿童有潜在危害。镉是一种已知致癌物,人体摄入后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骨质疏松和肾脏问题。(39健康网)  麦当劳汉堡一年不坏 被指含防腐剂过多  据《北京青年报》2010年3月21日报道,美国营养师布鲁索拿麦当劳“快乐儿童餐”做了个试验,结果发现2009年购买的汉堡和薯条在一年后仍然完好无损,并指责麦当劳食品防腐剂太多。记者向麦当劳中国公关部询问“这则消息是否属实”时,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向有关方面了解情况”。(北京青年报)  麦当劳曾承认有防腐剂但不超标  据《北京青年报》2010年3月21日报道,此前,台湾麦当劳汉堡被查出含有防腐剂丙酸盐,当时麦当劳方面坦然承认,但是强调丙酸盐是符合当地卫生部门标准的防腐剂,丙酸盐的含量少于规范的标准。当时麦当劳称,每一个要卖出去的汉堡面包坯里面都有丙酸盐。并表示暂不会更改添加丙酸盐的配方,在台湾代工的面包坯厂商也会继续这样做下去。(北京青年报)  麦当劳环保问题被控  据每日经济新闻2009年08月25日报道 当其他连锁快餐店已开始转用可再用餐具时,麦当劳使用即弃餐具的问题却毫无改善。近日,香港环保组织--环保触觉调查发现,在过去的3年里,麦当劳在午餐时段合共制造了约4亿件即弃餐具垃圾。该组织呼吁麦当劳逐步转用可再用餐具,并建议政府研究征收即弃餐具费用,每件餐具征收5毫。(每日经济新闻)  麦当劳炸薯条不利于身体健康成分含量新增三成  据《北京晨报》2009年7月15日报道 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8日宣布,依照其去年12月启用的新方法来测试,麦当劳所售炸薯条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比此前公布的数据增加了三成。  麦当劳此次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每大份薯条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从过去的6克增加到8克,脂肪酸总含量则从过去的25克增加到30克。麦当劳公司解释说,此次检测结果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多是因为采用了改进过的测试方法,这一方法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北京晨报)  东莞麦当劳橙汁现肉虫  据《东莞日报》2008年3月14日报道 3月8日下午,刘小姐和两位朋友在东城世博广场麦当劳店点了橙汁等食品,边聊边吃。半小时后,她玩弄橙汁纸杯,随意揭开盖子一看,惊讶地发现一条白色的东西在漂浮。用吸管拨弄一下,居然是一条长约2厘米的白色肉虫。刘小姐当即叫来餐厅许经理。许经理道歉并主动提出更换饮料。而刘小姐觉得这不仅仅是换饮料就能解决的问题,她想问清楚为什么橙汁里面会有虫子。她还提出:餐厅应该立即停止销售有虫的橙汁,以免其他人“中招”。(东莞日报)  麦当劳被评为营养最差快餐  据《京华时报》2005年11月2日消息 刚刚宣布将在全球启动营养标识计划的麦当劳再次上“黑名单”。记者昨天获悉,英国营养协会近日对英国最常见的包括麦当劳在内的8种快餐的营养成分做出评估,结果麦当劳被评为营养最差的快餐。(京华时报)  带有欺骗性安全无保障 消委会称麦当劳促销问题多  据《南方日报》2001年05月29日报道 广州麦当劳搞促销引发社会抢购潮和混乱事件,引起有关方面高度关注。昨天,本报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社会各界均批评麦当劳的所作所为。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李永强、投诉部主任叶冠勇一致对记者指出,麦当劳这次促销活动至少存在三大问题:  一、有搭售嫌疑。顾客连续买6次套餐,再加10元钱才可获得一个“史努比”卡通玩具,以致顾客到麦当劳不是冲着面包来的,而是为了麦当劳自制的玩具。这是明显的搭售行为。二、如果这种搭售嫌疑成立的话,作为纯食品加工企业,麦当劳公司搭售卡通玩具,属于超范围经营,工商部门一定要制止。三、麦当劳的促销行为引发混乱,造成消费者的人身伤害。像麦当劳的这种促销行为,六七百人一哄而上,无人维持治安,或者维持不力,顾客的人身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这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明目张胆的侵犯,违背了有关法律规定。第四,麦当劳的这种销售行为还带有潜在的欺骗性,玩具限量销售应该向消费者公示,否则蜂拥而至的顾客买了承诺套餐后,可能会得不到玩具。因此,麦当劳的这种促销行为可能还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商业动机,希望工商部门予以调查;也呼吁麦当劳企业应当就此问题向消费者作出明确解释。(南方网-南方日报)
  • 王宏伟、刘迎芳课题组合作揭示A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的三维冷冻电镜结构
    p   2015年1月22日,《Molecular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目为 “Cryo-EM Structure of Influenza Virus RNA Polymerase Complex at 4.3 Å Resolution”的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p p   流感病毒属负链RNA病毒,有A、B和C型三种类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是具有极强的致病性和传播能力的流感病毒种类,在过去有记录的人类历史上,曾经反复爆发,造成人类社会巨大灾难。由于流感病毒的快速变异特点,可以不断产生具有抗药性、高致病性的新毒株,从而对人类健康构成长期的重大威胁。流感病毒的复制和转录由其自身编码的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负责,揭示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的复制机制是控制流感病毒的关键所在,国际上对此项研究高度重视。流感病毒聚合酶包括PA,PB1和PB2三个亚基,总分子量约为250KD。对这一复合体的结构研究是揭示该复合体工作机制的关键条件之一。虽然对其结构研究的历史可追溯长达四十年,但是由于研究该复合体的难度,该复合体结构一直没有得到解析。由于其极端重要性,国际上众多国家的研究团队竞相对此开展了长期的研究,竞争十分激烈。 /p p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由生物物理所刘迎芳和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组等中外多方参与的实验室最终经过通力合作,通过使用最新的高分辨率单颗粒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解析了含有A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大部分成分的4.3埃分辨率的四聚体电镜结构。该复合体涵盖了流感病毒聚合酶催化活性的核心区域。四聚体的每个单体内部有一个空腔。从三维重构密度图中可以清晰识别出该空腔内PB1上的催化结构域以及结合的RNA复制起始链,推测是进行RNA合成反应的区域。其活性中心结构与正链RNA聚合酶具有相似性,由此提出推测了流感病毒合成新生RNA链的机制。在四聚体复合物中,四个单体以D2对称性排列构成一个近似正方形结构。进一步的生物化学与功能研究发现该RNA聚合酶的寡聚状态与其结合的不同RNA底物相关,并可以发生单体-二体-四体之间的四级结构转换,多聚体界面残基的突变可以大大降低流感病毒的活力。在此基础上该论文首次提出了流感病毒转录和复制的转换模型,即四聚体是该复合体复制状态,而单体很可能是转录状态。在该论文的审稿过程中,法国的一个研究组率先在Nature杂志同时发表了两篇文章,分别报道了B型和蝙蝠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验证了冷冻电镜解析的结构模型,但是与本工作揭示的A型流感不同,这些聚合酶仅以单体形式存在,因此无法提出复制的可能机制。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img alt=" " height=" 585" src=" http://life.tsinghua.edu.cn/userfiles/image/2015/0123_t.jpg" width=" 600" / /p p   该项目主要研究成员包括生物物理所常胜海、孙大鹏博士、梁欢欢博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博士研究生王家等十余名联合攻关团队成员。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还有:美国UCLA的程根宏教授研究组、瑞士Paul Scherrer Institute的Dr. Meitian Wang研究组、清华大学王佳伟研究组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感染性疾病协同创新中心的李兰娟教授研究组等。该工作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数据采集于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清华大学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1139.html" 冷冻电子显微镜 /a 平台,也获得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1139.html" 电镜 /a 中心的大力帮助。该项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先导B项目、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p
  • Science:自然界存在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
    英国《自然》杂志的预印本平台“研究广场”日前登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老挝北部某些洞穴中栖息的菊头蝠所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共同关键特征,这表明自然界存在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 在这项新研究中,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间在老挝北部石灰岩“岩溶地带”捕获了46种共计645只蝙蝠,并就这些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是否与新冠病毒相似展开采样研究。  研究者发现,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通过与人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来侵入人体。自然界存在的蝙蝠冠状病毒能否与人类细胞受体ACE2结合,该病毒有无与新冠病毒类似的RBD,是判断蝙蝠冠状病毒能否跨物种传播的重要依据。  论文显示,科研人员从栖息于老挝北部某些洞穴的上述菊头蝠身上采集了样本,并在这些样本中发现了3种与新冠病毒RBD高度相似的蝙蝠冠状病毒。研究人员指出,代号为BANAL-52、BANAL-103和BANAL-236的病毒是“迄今已知的与新冠病毒最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其中BANAL-236病毒具有与新冠病毒几乎相同的RBD。论文作者之一、巴斯德研究所病原体探索领域的负责人马克艾利奥特说,这3种蝙蝠冠状病毒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头,并可能构成直接传播给人类的实质风险。  此前曾有西方媒体称,RaTG13冠状病毒最接近新冠病毒。但新研究表明,与在云南发现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相比,上述菊头蝠所携带的这3种冠状病毒的RBD与新冠病毒更为接近。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病毒研究中心病毒基因组学负责人戴维罗伯逊教授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RaTG13冠状病毒最接近新冠病毒”这种说法容易误导人,因为自然界中有很多冠状病毒在传播,还有很多冠状病毒未被采样,在已知冠状病毒中这两者关系比较接近,其实它们之间有几十年的进化距离。  未参与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上述研究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病毒学研究人员爱德华霍姆斯指出,持续采集样本是了解病毒起源的唯一途径。这项研究强调自然界存在的蝙蝠冠状病毒极易感染人类,这是未来面临的明确风险。
  • 武汉病毒所全力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攻关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期,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举国关注。在国家卫健委、中国科学院的统一部署和湖北省武汉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加紧科研攻关,全力支持、全程参与相关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依托我所建设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病毒资源库的核心支撑作用,着力进行病原鉴定、病毒溯源、病原检测、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等研究,努力为一线防控治疗提供重要资源储备和科技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提供资源支撑,牵头联合攻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9年12月30日,在疫情爆发初期,武汉病毒所积极响应武汉市政府、湖北省卫健委和武汉市卫健委的防控联动机制,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收集和标准化入库工作。研究所于2020年1月2日确定了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称2019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于1月5日成功分离到了病毒毒株。1月9日该毒株资源已按标准完成国家病毒资源库入库,并进行了标准化保藏(保藏编号:IVCAS 6.7512),可依法依规提供给有关机构,将为当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科学研究、疫苗开发、生物医药筛选等提供重要资源支撑。1月11日,武汉病毒所作为国家卫健委的指定机构之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发布,实现全球共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1月23日,湖北省新型肺炎应急科研攻关专家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正式宣布成立由武汉病毒所牵头,石正丽研究员任组长,与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省中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等单位的13位专家共同组成科研攻关专家组,着重在快速检测技术产品研发、疾病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及临床诊治、抗病毒应急药物和抗体类药物等8个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协同全省优势科研力量,全力打好科技防控攻关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积极主动参与,助力检测诊断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当前,武汉市作为此次疫情的重点区域,疑似病例不断出现,病毒检验检测任务十分艰巨。1月26日,武汉市确定了省疾控中心等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济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以及武汉病毒所等2家专业机构开展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学检测。目前,武汉病毒所以疫情防控为中心,凭借自身的硬件条件和科技支撑队伍,已开展了部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临床样本检测,助力武汉市缓解防疫压力,并进一步提升新冠肺炎的检测及诊治能力。同时,由研究所开发的病毒检测试剂和方法,已应用于本次病原检测工作中,为后续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和推广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此外,武汉病毒所实现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抗原蛋白的原核和真核表达。通过与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IgG、IgM血清学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可作为除咽拭子病原核酸检测以外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突破科学难题,取得重要进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月23日,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上发表文章《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提出新型肺炎病毒或来源于蝙蝠。文章首次证实了该新型冠状病毒使用与SARS冠状病毒相同的细胞进入受体(ACE2),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的冠状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为后续病毒致病机理、病毒溯源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武汉病毒所正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动物模型建立、疫苗研发等工作。目前已筛选出了几种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筛选结果已向国家和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报告,供综合研判后指导医疗救治。在动物模型方面,已基本完成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疫情当前,使命在肩。早在2003年SARS爆发时期,国家从战略高度部署了武汉病毒所承担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任务。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实验室作为我国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综合性技术平台,一直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作为其核心责任。在本次疫情发生并完成病原鉴定后,实验室已获国家卫健委批复,可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活动。未来,武汉病毒所将进一步响应国家号召,依托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病毒资源库等关键科学设施,全面动员、加强科研攻关,继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科研攻关贡献力量。 /p
  • 科技部介绍抗疫5方面阶段进展 灭活、核酸及重组疫苗正并行研发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2月15日下午的联防联控发布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科技部会同国家卫建委等十二个部门组成了工作专班,成立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目前在五大主攻方面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30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99aadf05-c203-4186-8fd1-514d943fbeb4.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550" height=" 303" border=" 0" vspace=" 0" / /p ol class=" list-paddingleft-2" style=" list-style-type: decimal " li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在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学方面,初步排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与已知家禽家畜的关系,提出蝙蝠是最后可能携带新冠病毒的源头; /p /li li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在动物模型方面,已经成功构建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鼠、猴子等动物模型,为开展药物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条件; /p /li li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在检测诊断方面,在已有7个检测诊断产品获批上市的基础上,正在加快推进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p /li li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在药物研发和临床救治方面,部分药品筛选和治疗方案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正在推进临床试验。部分临床救治建议已经纳入诊疗方案; /p /li li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在疫苗研发方面,并行开展了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的研发。 /p /li /ol
  • 再添力证!管轶从多批被走私的穿山甲中发现新冠病毒
    p   1月20日,管轶教授在接受财新网的采访后,遭到大量责骂和攻击。但他和团队一直在汕头大学和香港大学联合病毒研究所中紧张工作,对新冠病毒及其引发的疾病进行系统研究,帮助当地医院筛查、检测,优化检测试剂盒与治疗方案,并参与对病毒的进化与溯源的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382e8c6e-8d49-4dc5-b85b-e213fb6118be.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101.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101.jpg" / /p p   刚刚,管轶教授和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 发表题为: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Identification of 2019-nCoV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in southern China /strong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rong 的最新研究论文。 /p p   研究团队对广西和广东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多个穿山甲样本进行检测, strong 并在穿山甲样本中发现了冠状病毒 /strong ,属于此次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一个受体结合域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34dbc9cc-e822-45ec-aba3-5a037b05997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558.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558.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此次发现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多个谱系及其与新冠病毒的相似性表明,穿山甲应被视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中间宿主,再次强调应禁止在菜市场等交易穿山甲等野生动物。 /strong /span /p p   这是继2月6日, strong 华南农业大学宣布发现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后 /strong 的又一力证。 /p p   管轶团队收集了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广西海关在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18个冷冻穿山甲的(肺,肠,血液)等43个组织样品。 /p p   令人惊讶的是,高通量测序显示在43个样本中的六个(两个肺,两个肠,一个肺肠混合物,一个血液)存在冠状病毒。 /p p   接下来,研究团队对2018年5月至7月之间收集的另一批穿山甲样品进行了进一步的qPCR检测。发现12只穿山甲的19个样本(九个肠组织,十个肺组织)中,三个肺组织样本呈冠状病毒阳性。 /p p   然后,管轶团队联系了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中心重新检测了他们在三月份的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五份存档的穿山甲样品,这些样本中同样发现了冠状病毒。 /p p   这些在穿山甲中发现的冠状病毒的基因组, strong 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组相似率在85.5%—92.4% /strong ,并在系统进化树中代表了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之一(GD/P1L和GD/P2S)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aed83a7-f337-40be-a198-27b30c10debb.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753.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753.jpg" / /p p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β冠状病毒属的Sarbecovirus亚属,先前已经注意到, strong Sarbecovirus亚属的冠状病毒成员经历了广泛的基因重组 /strong 。 /p p   管轶团队进一步进行了重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蝠冠状病毒ZC45和ZCS21包含多个SARS-CoV相关谱系(基因组区域2、5、7)和新冠病毒相关谱系(包括此次穿山甲中发现的病毒谱系)的基因组片段 (区域1、3、4、6、8)。 /p p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穿山甲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RaTG13和新冠病毒之间观察到了推测的重组信号,特别是新冠病毒与广东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域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7.4%。但蝙蝠冠状病毒RaTG与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域的氨基酸相似度仅为89.2%。 /p p   但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广东穿山甲冠状病毒并非新冠病毒的最接近亲缘关系。因此,研究团队推测,广东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之间的氨基酸相似性可能是由于趋同进化而不是重组引起的。 /p p   迄今为止,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穿山甲是除蝙蝠以外唯一被新冠病毒相关冠状病毒感染的哺乳动物 /span /strong 。 /p p   在这项研究中,管轶团队在穿山甲中发现了两个冠状病毒谱系,且它们都与新冠病毒(SARS-CoV-2)相关。这表明 strong 穿山甲极可能是这些冠状病毒的长期宿主 /strong 。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以上内容来源:BioWorld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新冠病毒来源及宿主研究进程一览 /strong /span /p p   1月22日,国家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国务院召开的首场武汉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来看, strong 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 /strong 。 /p p   2020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钟武研究员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轩研究员合作,研究发现武汉冠状病毒和SARS/类SARS冠状病毒的共同祖先都是和HKU9-1类似的病毒。并推测和SARS一样, strong 武汉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strong ,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847f56a1-838e-4f48-9a8c-d8ca2acb2f1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00.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00.jpg" / /p p   2020年1月22日,北京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联合攻关,该研究团队发现 strong 蛇是最有可能造成当前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野生动物 /strong 。 /p p   然而,仅仅一天之后的2020年1月23日,发现SARS病毒来源于中华菊头蝠的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认为 strong 蝙蝠才是最有可能的携带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野生动物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be2683fd-4cc9-41f1-a5fa-03cd7a02444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07.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0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石正丽团队成员,中间为石正丽教授 /p p   1月24日,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朱怀球团队最新研究预测表明,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两个潜在宿主 strong ,蝙蝠是它的最主要来源,中间宿主可能是水貂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8e867e0f-3e28-4f00-8e8a-7f2ce4218be0.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10.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220092810.jpg" / /p p   2月6日,华南农业大学宣布发现 strong 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 /strong strong 主 /strong 。 /p
  • 万圣节没有糖,给你个用户培训好不好?
    蝙蝠、鬼脸、小女巫;南瓜、苹果、糖果屋;没错,今天就是西方传统鬼节万圣节!每当万圣节来临,孩子们会装扮成鬼怪的模样,提着南瓜灯挨家挨户讨糖吃,不给糖就捣蛋!好怕被小伙伴们diss了,小编这没有糖,给你们一个用户培训够不够?11.22~11.24磐诺仪器第四季度用户培训就要开班啦~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攻城狮”们带各位深度剖析磐诺GC!还有神秘的贴心小惊喜,抓住本年度最后一次充电的机会,名额有限,再犹豫就要到明年咯!登陆磐诺仪器官网——服务与支持——客户培训点击网页底部——点击报名一键参与吧!
  • 现场直击:沃特世全球质谱新总部开业
    仪器信息网讯 英国时间2014年9月11日上午,沃特世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隆重的&ldquo 沃特世全球质谱总部新大楼的开幕典礼&rdquo ,来自沃特世全球各地的客户代表及媒体受邀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仪器信息网作为中国的行业媒体也应邀派出记者前往英国参加典礼。 庆典现场 新总部基地揭幕 沃特世总裁兼CEO Douglas A. Berthiaume致辞 沃特世质谱业务运营副总裁Brain Smith致辞 沃特世新质谱总部外观 沃特世新总部内部一览   该质谱总部基地于2012开工建设,历时两年时间建设完成。新质谱基地落成后,原沃特世分散在曼彻斯特4个独立的质谱工厂全部迁移至此,500名员工也将在此办公。新的总部基地作为一个世界级的质谱创新中心,其中容纳最先进的客户演示实验室、研发基地,并且新基地落成后也扩大质谱制造产能。   此外,沃特世新质谱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元素,包括雨水收集池、太阳能电池板和热回收系统。更不寻常的是,该基地还是一些伏翼属蝙蝠的家。在最初的现场勘查中发现了这些蝙蝠,现在它们享受新建成的蝙蝠屋,而这也是沃特世对当地可持续发展承诺的一部分。 沃特世质谱总部基地的蝙蝠屋 沃特世新总部制造一览   目前,沃特世有四条质谱产品线,分别是单四极杆质谱SQD 2与QDa、磁质谱AutoSpec、三重四极杆质谱(TQ)及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QTOF),其中TQ有ACQUITY TQD、Xevo TQD、Xevo TQ-S micro、Xevo TQ-S四款产品,QTOF有Xevo G2-S QTOF、Xevo G2-XS QTOF、Synapt G2-Si HDMS。(编撰:杨娟)
  • 点赞!华人学者同日再发5篇Nature
    p   近日,最新一期《自然》上刊登了两项来自华人学者的研究。同时,《自然》也在线刊登了另外3篇华人学者课题组的论文。在这篇报道中,我们将为各位读者介绍这五项最新发现。 /p p    strong 1刘如谦(David Liu)教授课题组 /strong /p p strong   Evolved Cas9 variants with broad PAM compatibility and high DNA specificity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5ae9ce9f-3528-4541-9b73-6e05cacbe3df.jpg" title="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By ServiceAT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p p   刘如谦教授是近年来涌现的一颗学术新星,在CRISPR-Cas9领域做出了诸多贡献。在这项研究中,他的团队直指这项颠覆性技术的一大瓶颈:为了成功对基因组进行编辑,CRISPR-Cas9系统要求目标位点处存在PAM序列,而一般的PAM序列均为NGG。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倘若不使用NGG序列,CRISPR-Cas9的编辑效率就会大跌,这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应用潜力。在这项研究中,刘如谦教授课题组使用一种叫做“噬菌体协助连续演化”(PACE)的技术,得到了一批全新的Cas9变体蛋白,它们可以识别包括NG、GAA、以及GAT在内的多种PAM。此类Cas9变体蛋白对DNA的特异性更佳,基因组范围内的脱靶效应也更低。这一研究对于CRISPR-Cas9系统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价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6e725c61-784a-4d58-b03e-7297a3047fb4.jpg" title=" 2.png" / /p p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6155 /p p    strong 2姜有星教授、白晓辰教授课题组 /strong /p p strong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voltage and phospholipid activation of the mammalian TPC1 channel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5122754a-6f8a-4ce6-9105-a7029bc03afa.jpg" title=" 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姜有星教授(左)与白晓辰教授(右) /p p   在细胞中,存在一种叫做双孔通道(TPC)的结构。哺乳动物的TPC1与TPC2位于溶酶体的膜表面,对这些小型细胞器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在这项研究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姜有星教授与白晓辰教授课题组使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出了小鼠TPC1处于 “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结合功能分析,这些发现揭示了TPC通道的选择性机理,也阐明了其门控机制。该研究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离子通道的调控中,磷酸肌醇作为配体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925947d3-8dc0-42fa-a28c-74f05c3d5bef.jpg" title=" 4.png" / /p p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6139 /p p    strong 3王林发教授、石正丽教授、童贻刚教授、马静云教授课题组 /strong /p p strong   Fatal swine acute diarrhoea syndrome caused by an HKU2-related coronavirus of bat origi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e1806d7e-d68a-4fd2-8477-330ce0bd8e3c.jpg" title=" 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王林发教授(左)、石正丽教授(中)、以及童贻刚教授(右)。我们没有在学校主页上找到低调的马静云教授的照片 /p p   野生动物一直是病毒滋生和潜伏的场所。这些病毒不但会影响到动物的健康,更有可能跨物种传染人类。在诸多野生动物中,蝙蝠又是病毒滋生的重灾区。包括SARS病毒在内的数种冠状病毒,都与蝙蝠有关。在这项最新研究中,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林发教授、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童贻刚教授、以及华南农业大学的马静云教授等研究人员从病毒学、流行病学、以及演化的角度,通过实验,发现一类会引起猪急性腹泻症的新型冠状病毒(SADS-CoV),其来源正是蝙蝠。这些病毒曾在广东省出现爆发,在4个农场造成将近25000只仔猪的死亡。有意思的是,SADS与SARS爆发的区域在地缘和经济等诸多层面有着高度相似,这表明对于蝙蝠体内寄宿的冠状病毒进行多样性和分布的分析在公共卫生上有着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6b50ff34-94ba-4db2-ba62-b7c3930127f8.jpg" title=" 6.png" / /p p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010-9 /p p    strong 4沈建仁教授课题组 /strong /p p strong   Structure of photosynthetic LH1–RC supercomplex at 1.9 Å resolutio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1eab9752-dd49-4582-9b35-f257d32ae580.jpg" title=" 7.png" / /p p   光捕获复合体1(LH1)与反应中心(RC)是紫细菌光合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一类膜蛋白超级复合体。如果能获取这一LH1-RC复合体的结构,无疑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蛋白亚基在复合体中的排列,从而提供功能上的洞见。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日本冈山大学的沈建仁教授获得了LH1-RC超级复合体在1.9?Å 分辨率下的高清结构。近原子级的分辨率让我们发现了多个关于蛋白亚基和辅助因子的组合特点,为细菌光合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af62ec01-eda6-45f5-b529-e6dbc8297c17.jpg" title=" 8.png" / /p p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002-9 /p p    strong 5张永振研究员课题组 /strong /p p stro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vertebrate RNA viruses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b2a7fcc8-6abe-424b-aa04-9a9d402f0ce5.jpg" title=" 9.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p p   我们对于脊椎动物RNA病毒的演化与多样性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发现的病毒。对于在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以及鱼类等脊椎动物的RNA病毒,我们了解得还并不充分。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张永振研究员与团队做了一项大规模的宏转录组分析,发现了在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以及鱼类中的214种病毒。基于这些新发现,研究人员们构建了RNA病毒的演化史,并揭示了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病毒和宿主之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联系。该研究也得到了《自然》杂志的专文评论,认为我们“发现了RNA病毒的基干”(《自然》评论标题:Backbone of RNA viruses uncovered)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aa46e56f-0847-4f2d-98bb-528219c43f4b.jpg" title=" 10.png" / /p p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012-7 /p p   我们再次向这些做出重要发现的华人学者们表示祝贺!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