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石油钻井

仪器信息网石油钻井专题为您整合石油钻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石油钻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石油钻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石油钻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石油钻井话题讨论。

石油钻井相关的资讯

  • 多项国内首台(套)成果,石化钻井自动化装备的“梦之队”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机自动化装备创新团队专门从事钻机自动化装备研究、设计、制造和技术服务,分为钻机自动化、钻井液在线监测、钻井液自动循环三个攻关小组,共有科研人员38人,专业涵盖机械、液压、自动化等,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25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人。团队在实验现场探讨动力猫道改进思路。马立柱 摄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钻机自动化装备创新团队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6年前。科研人员很早就认识到钻机自动化的重要性,解放劳动力、实现本质安全,打造人与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石油工程产业生态,所有的执着都发端于这样一个美好的梦想。以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创新平台,该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中国石化重大科技项目等各级课题24项,历时10余年攻坚“卡脖子”技术,成功研制胜利天工钻机管柱自动化处理系统、精细控压钻井装备、自动化配浆与循环系统及钻井液环保减量化装备等,屡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来到胜利石油工程70183钻井队作业现场,看到主副司钻配合,动动摇杆、点点按钮,即可完成管柱自动输送、立根自动排放等井口作业,赞叹在司钻室操控钻机就像飞行员在驾驶舱开飞机一样。此次作业应用的就是该团队研制的钻机管柱自动化处理系统。这一系统成套装备和关键设备动力猫道入选集团公司“内部互供优势产品”目录,近3年累计完成30部钻机配套应用、推广单元设备300余台(套),为中国石化“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涪陵页岩气田和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示范区等重点油区提供了高端装备支撑。近年来,该团队自动化成果如雨后春笋,研制的国内首台(套)全电驱精细控压钻井装备,压力控制精度达0.1兆帕,系统动态响应时间达43毫秒级,大幅减少了复杂地层压力体系钻井过程中的复杂时效,为保障复杂储层有效开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研发的国内首套钻井液性能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水基钻井液10项性能参数、油基钻井液12项性能参数的自动化实时连续测量,以及精细控压,累计现场应用250余口井,为国家页岩油及深井超深井的勘探开发保驾护航。聚焦“双碳”战略、绿色发展,他们开展钻井液自动化循环系统研究,研制出国内首台(套)钻井液自动混配装置,可实现自动卸料、罐式储存、快速加料、精准计量、高效除尘等功能,完全代替人工配浆作业;研发的钻井液固相控制与固液分离一体化技术及关键装备,实现钻井废弃物随钻减量50%。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高级专家蔡文军表示:“钻机自动化装备创新团队因梦想而聚首,为高质量发展而奋斗。未来道路上,我们将持续推进自动化钻井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攻关,努力缩小与国外领先技术的差距,实现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 Made in China!上海光谱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南海东南亚某国国家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完成第二台设备交付!
    南海,东南亚某国国家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上海光谱亚太代表处的工程师正在为客户安装调试Z-Xpress 6000型交直流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并为用户培训使用操作人员。 Z-Xpress 6000型交直流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上海光谱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Z”(塞曼)系列高端原子吸收光谱仪产品之一,是针对国际市场需求特点配置的产品。产品在茫茫南海上,承受着高盐,高湿,高温以及震动和噪音环境的考验,在上海光谱亚太代表处应用技术支持工程师给细心安装,精心调试和耐心传教下,仪器表现出优秀的性能和出色的可靠性,优良的仪器和热忱的服务受到了用户高度好评和信赖,并已经签订了购买第二台产品的合同。 经过近六年的市场开发,上海光谱的品牌逐渐为亚太区域各个国家用户的认知,认可,在与国际主流品牌的竞争中经常力排众议,脱颖而出。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图一:上海光谱亚太代表处应用技术支持工程师在钻井平台的实验室上工作。图二:用户在上海光谱工程师的指导下操作仪器。有阳光的地方,就有......
  • 全球首套深水钻井防台风核心装备海试成功!中海油破解台风障碍
    7月31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深水钻井防台风核心装备——隔水管悬挂系统海试成功,破解了我国海洋油气安全开发面临的“台风”这一关键障碍,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防台应急能力实现国际领跑。钻井隔水管是开发深水油气的关键工具,用于连接海面钻井平台与海底井口,将海水与钻完井使用的钻具隔离开,以保证水下作业安全。台风来临时,平台需停止所有作业,并将隔水管悬挂起来随平台一起撤离台风路径区域进行应急避台。用于悬挂隔水管的悬挂系统是深水钻井防台风的核心装备。早期,传统的悬挂避台措施面临隔水管顶部受力复杂和隔水管串升沉幅值过大等问题,存在整套隔水管断裂落海、隔水管底部总成碰撞海底的风险。之后,各公司均采取保守的避台策略,逐根取回全部隔水管撤离避台后再回接,仅单口深水油气井需耗费工期4天以上,增加费用约1400万元。为彻底破解台风对深水钻完井作业安全性和时效性的制约,中国海油成功研制深水钻井隔水管悬挂系统,并形成了基于该系统的平台防台应急和钻井井间移位新方案。“我们研发的这套装备弥补了传统悬挂方式的不足,可缓冲隔水管串随钻井平台在恶劣海况下的大幅升沉运动,显著改善隔水管串顶端的受力状态,并对悬挂隔水管避台实施‘提前预测-监测预警-远程控制-事后评估’。”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许亮斌说,项目研发团队克服了设计原理复杂、制造标准严苛、新冠肺炎疫情停工等挑战,先后攻克了“悬挂短节结构设计与锻造”“大型中空液缸制造与测试”等20余项技术难题,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深水钻井隔水管悬挂系统适用水深3000米,可满足全球大部分深水钻完井作业水深;轴向承载能力超过900吨,相当于可同时提挂600辆家用小汽车。使用该系统可将恶劣海况和紧急情况下的平台应急动复员时间压缩至8小时以内,将钻井平台悬挂隔水管的海况适应能力提高至百年一遇,极大提升了深水钻井平台防台应急的安全性与时效性。日前,该套装备在奋进号钻井平台开展了8天深水海试,完成了悬挂隔水管动载测试、航行测试等共计80余项测试作业,悬挂隔水管的逆流航速从常规0.3节提高到1.0节以上,全面验证了整套装备的适用性、安全性和功能可靠性。“深水钻井防台风核心装备的成功研制和海试,填补了国际上深水油气开发安全高效防台应急技术与装备的空白。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作出石油人的积极贡献。”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完井总工程师李中说。
  • MGD磁导向钻井技术,通过多种测量仪器实现地下“厘米级”导航
    太空对接不易,入地连通更难。工程技术研究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GD磁导向钻井技术,利用井下探管实时检测人工磁场或井下落鱼的磁场分布特征,将测量的微弱磁信号采集、处理,利用定位算法模型及工程解释软件,给出钻头与目标靶点的相对距离、相对方位和相对井斜。在明确相对位置关系后,调整井眼轨迹走向,最终实现井眼空间位置的“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向井技术是当今世界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最先进的钻井技术之一。它是应用特殊井下工具、测量仪器和工艺技术有效控制地下井眼轨迹,使钻头沿着特定方向钻达预定目标的常规钻井工艺技术。随着全球油气田开发的深入推进,通过复杂井型建立油气通道,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提高采收率、降低综合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尤其是在煤炭地下气化、超稠油开采、中低熟页岩油原位开发等需要精确定位邻井位置的情况下,最终以U型井、平行井、小井距水平井簇、立体井网等复杂井型完钻,解决其高精度“测、定、导”一体化关键技术难题。该技术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为了实现对井喷失控井进行压井作业而开发的一项技术,后又衍生出有源和无源两大类型多种型号的精确磁导向技术与配套工具。近年来,MGD磁导向钻井技术被规模化应用,源于该技术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优势。精准对接是建设U型“地下锅炉”的基础。U型井是由一口水平井与直井连通构成的井组,在煤层气开采中可实现水平井排水和直井采气;在煤炭地下气化中可实现可控后退式点火;在地热开发中可实现取热不取水。与压裂、射孔相比,井眼对接是最直接、有效的连通方式。精密平行是搭建水平井“地下炼厂”的关键。平行井是由2口以上相互平行的水平井构成的井组,在超稠油SAGD开发中,可降黏提采50%以上;在低熟页岩油原位转化中,有希望动用潜力巨大的页岩油资源;与常规水平井相比,水平段间距的精密度提高了99.7%(千米水平段井间误差由10米左右降至0.3米以内)。精确导钻是敷设非开挖“地下管网”的前提。非开挖是在入土和出土小面积开挖情况下,敷设、更换和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新技术,不会破坏绿地、植被、建筑物,不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与传统开挖施工相比,施工速度可提高60%,综合成本可降低40%,入土和出土点偏差±1米。老井精细处置是保障“地下粮仓”密封完整的核心。救援井是在发生井下复杂、通道丢失时通过伴行跟踪实现目标井重入的一种技术,尤其适用于解决精细处置储气库疑难老井封堵、老油田涌水冒油、井喷失控等问题,筑牢油气安全环保第二道防线。MGD磁导向钻井技术已在储气库、地热、稠油等六大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应用,累计推广了近500口井,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该技术解决了储气库复杂老井“封天窗”技术难题,使老井封堵作业成本下降90%,并为国内首座海上储气库冀东油田南堡1号储气库、辽河储气库群等重大工程提供了支撑利器。2023年,该技术支撑了中国石油深层U型地热井、国防管道铺设、重大塌陷救援等10余个重点项目,创造了2810米最深储层千米对接、2520米非开挖穿越等13项国内纪录。“十四五”期间,该技术有望在中低熟页岩油原位开发、煤炭地下气化、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干热岩开发等多个领域实现推广应用,助力构建“地下炼厂”“地下锅炉”等新能源开发新模式。面向未来,MGD磁导向钻井技术将接续研发,实现提档升级,推动磁导向技术与工具向着谱系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具备万米深井井喷救援能力,并积极开拓丛式井网防碰、疑难复杂老井一体化处置、大埋深定向钻等新领域新业务,为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干热岩采热储能耦合开采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提供关键核心技术支撑。(本文作者系工程技术研究院非常规油气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 863计划“石油井下录井技术与装备”项目通过技术验收
    p   2017年5月24日,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石油井下录井技术与装备”主题项目技术验收会。项目验收专家、21世纪中心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和项目组部分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p p   会上,“石油井下录井技术与装备”主题项目首席专家详细汇报了项目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科技成果。经过四年攻关研究,该项目形成了井下钻井液采集-气液分离-气体检测技术 建立了3种钻井液参数在线检测新方法,实现了钻井液9项参数的在线测量,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钻井液参数在线测量装备设计和制造技术,建立了基于井场多维实时数据分类模型的远程数据传输及油气层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技术,形成了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工程安全预警方法,探索了井下核磁共振油气检测技术。 /p p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首席专家的汇报,审阅了相关验收材料,并进行了质询。经讨论,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了项目总体目标,达到了规定的考核目标和技术指标,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验收。 /p
  • 渤海钻探:钻井液位智能监控仪覆盖率达85%以上
    “屏幕上的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3月4日,在渤海钻探库尔勒公司BHZ80001钻井队施工的博孜101-4井现场,一个个安装在钻井液循环罐上的直读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渤海钻探自主研发的钻井液位智能监控仪。直读屏上显示的数字是罐内钻井液体积,它不仅可以实时监测采集液量变化数据,而且能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发生井漏和溢流情况,实现声光报警功能。”BHZ80001钻井队泥浆工宋俊青解释。塔里木油区地层压力高、井控风险大。渤海钻探公司为库尔勒公司优先配备钻井液位智能监控仪,实现了由单一人工坐岗向“数字化+人工”坐岗方式的转变。截至目前,渤海钻探公司已在各施工现场推广应用钻井液位智能监控仪172套,应用覆盖率达85%以上。
  • 上海神开获得中石油井控装备“双甲”资质证书
    近日,神开公司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防喷器和防喷器控制装置井控装备生产企业资质认证审核,两类产品双双成功取得甲级资质证书。这是神开公司成立以来这两类产品首次取得中石油甲级资质,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钻井防喷器和防喷器控制装置同时取得中石油甲级资质的生产企业。中石油对于甲级资质审核有一整套非常严苛的审核流程,对于生产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市场销售业绩均有很高的标准和硬性的指标要求。神开长期致力于对大通径、高压力防喷器的研发、制造以及对内腔抗硫堆焊的特殊工艺、带压剪切、气密封实验能力等技术的研究。通过长期积累经验并不懈努力,大通径高压力防喷器(图1)各项指标均达到甲级资质要求,此防喷器集五大特点于一身:1. 通径大:闸板最大26 3/4",导流器最大30";2. 压力高:最高工作井压20000Psi;3. 耐高温:极限高温可达177℃;4. 高抗硫:特殊处理的内腔表面并结合其他技术手段能有效防止硫化氢应力腐蚀及流道的表面冲刷、侵害;5. 剪切能力强:在控制油压小于21MPa情况下:可剪断S-135级、V-150级、厚壁、高冲击功的PSL3钻杆,也可剪断外径7 5/8"、壁厚12.7mm的套管。其中F35-105防喷器组已经在中国西南某油田投入使用,其井深近9000米,近200天的连续钻井作业中,该套井控防喷器设备运行正常,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体现了该产品在极端恶劣工况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神开防喷器远程控制装置在本次中石油双甲资质评审中也达到甲级资质要求。防喷器远程控制装置的智能化、自动化设计,可以对井控数据和报警状态进行检测、记录及远传,对故障状态进行远传诊断并为远控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可实现一键关井、剪切旁通联动等功能,在应急响应时可有效解决多级操作、多人控制,造成控制慢、易误操作的问题,提高了防喷器开关控制的安全性和井喷应急处理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满足高温、严寒复杂恶劣工况环境下使用。拥有一键应急关井、剪切旁通联动等功能的FKDQ1440-14电控型防喷器远程控制装置(图2),已在西南某油田投入使用,使用情况良好,为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图2 防喷器远程控制装置神开钻井防喷器和防喷器控制装置这两大类产品“双甲”资质的取得,是中国石油行业顶级企业对这神开两大类产品的高度认可。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产品,是神开始终追求的品牌理念,同时也是将上海“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文化内涵融入产品的成功典范。此次“中石油双甲资质”的获得将有力地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对于进一步拓宽井控装备油气市场,特别是高端井控装备市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中国石油集团首套智能综合录井仪启用
    9月29日,由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研发的中国石油集团首套智能综合录井仪——德玛3.0智能综合录井仪正式启用。自此,一个集成现场作业大数据中心和共享平台的井场“智慧大脑”,接过传统录井接力棒,用智能录井实现“找油眼睛”到“勘探大脑”的转变。  德玛3.0智能综合录井仪是渤海钻探德玛品牌第三代智能产品,具有功能布局人性化、技术组合全面化、数据融合共享智能化等特点。该录井仪集成了多井对比、综合解释、井眼轨迹跟踪等15种工程应用模块,整合8种小型分析化验设备数据,覆盖钻井、泥浆、定向井、固井等多专业256道采集数据,推进工程地质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可实现无线化安装和数据采集,并可“一机多井”采集信号;快速色谱实现15秒的快速色谱分析和光谱10ppm的最小检测精度,有效解决薄层和快速钻进油气难发现、远程控制效果不突出、设备运维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诸多难题。  遵循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要求,渤海钻探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围绕工程地质一体化重点业务,强化井场多专业、多技术、多平台纵向集成,推动智能化综合录井仪研制,确保井场全要素、钻探全过程全面感知全面管控,实现生产协同优化、风险快速响应、决策精准高效,整体效益最大化。  “德玛3.0智能综合录井仪的成功研制,提升了录井行业数智化发展的水平,满足了超深井施工、快速钻井工艺、智能钻机应用等钻探技术的进步,以及页岩油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需求,提升了录井技术和录井行业在油气勘探开发环节中的核心竞争力。”项目负责人孙合辉说。  渤海钻探自2006年研制出首台德玛综合录井仪后,面向勘探开发、钻探现场和客户需求,推陈出新,先后自主研发德玛系列40余种产品,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 红外光谱仪助力中石油“智慧井场”建设
    2月27日,由中石油集团公司录井技术研发中心研发的“第四代综合录井仪+井场工程智能预警系统”,在辽河油田洼77-H5、洼77-H7平台井首试成功,实现了一机双井录井作业。第四代综合录井仪颠覆了传统的录井作业模式,以高频智能物联网传感器及分布式前置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搭建了井场多专业私有云服务,打造了多专业一体化井场信息决策系统,实现了录井硬件远程控制化、实时监控区域化、数据分析智能化、多方作业协同化。技术人员对高频智能物联网传感器、红外光谱仪气体采集、数据库入库等系统进行了反复试验,各方面指标均达到了要求。数据采集频率从1赫兹提升至150赫兹,大幅提高了数据采集质量,为工程风险的快速准确预警、低效事件的分析和优快钻井提供数据支撑,助力钻井提速增效;气体检测周期从30秒缩短至10秒内,对薄层油气识别显示发现率达到100%;多井智能预警系统异常发现及时率达100%,误报率下降20%;随钻智能解释评价实现了解释由定性到定量、由经验到模型的转变,解释符合率由80%提升至85%。今年,第四代综合录井仪将在辽河、长庆等油区规模化使用,为打造“智慧井场”奠定坚实基础。
  • 中石油、中石化投资大幅缩减 吉艾科技2015年净利降15.26%
    2月29日,吉艾科技(北京)股份公司发布2015年年度业绩快报。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950.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9%,主要系合并范围变化导致钻井业务收入增加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61.8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26%,主要系中石油及中石化投资大幅度缩减导致,同时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导致。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50,951.52万元,较期初增加76.69%,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收购安埔胜利股权所致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29,887.59万元,较期初减少0.43%,主要系其他综合收益中外币报表折算差异减少所致 公司股本43,454.80万元,较期初增加一倍,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2.99元,较期初减少50.21%,主要系本报告期内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所致。  附件:吉艾科技(北京)股份公司2015年年度业绩快报.pdf
  • 核磁共振测井仪:石油勘探开发的“导盲犬”
    3月12日,中油测井辽河分公司应用自主研发iMRT二维偏心核磁共振测井仪器顺利完成辽河油田奈30-36-30井资料采集,为精准识别油气“甜点”提供了可靠依据。中油测井辽河分公司在辽河油田外围通辽地区测井施工现场。测井除电、声、放射性三种基本方法外,核磁共振测井技术作为同时评价储层孔隙特征和流体识别的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识别油、气、水。但在测井过程中,居中型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在井下与地层之间间隙大,且在低电阻率钻井液中信号衰减严重,无法对地层中的微小孔隙结构准确评价。近年来,中油测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相继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公司自主研发iMRT偏心型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可根据不同泥浆、不同尺寸井眼选择偏心或居中探头两种方式测井。贴靠井壁的滑板设计不受高矿化度泥浆电阻率的影响,高精度的探测器可满足0.3毫秒的短回波间隔数据采集,如同测井仪器装上“显微镜”,大幅提升了微小孔隙的探测能力,能够满足复杂地层环境下高精度测量需求,为地质人员精准识别油气层提供了测井技术保障。该仪器在辽河油田应用以来,采集的高质量测井信息为射孔层段选取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助力3口井试油获工业油流、1口井获高产油流。
  • 国仪石油近钻头首秀告捷!打破两项历史记录
    近日,山西省阳城县某井完成施工作业,国仪石油提供的CatLiD-I 675型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首次投入使用,有力保障了钻井队地质导向施工,并打破了作业区块钻井机械钻速和储层钻遇率两项历史记录。 国仪石油CatLiD-I 675型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是石油钻井必需的地质导向工具。该仪器利用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测量钻头的姿态,利用高可靠性的伽马传感器分析不同方位地层的伽马本地辐射,采用低频电磁波向接收工具传输钻头处的实时测量数据。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解决了普通随钻测量系统测点距离钻头远、导向指导不及时的问题,在石油行业降本增效、智能提速过程中广泛应用,需求量快速增长。 CatLiD-I 675型近钻头16扇区伽马成像国仪石油自主研制的CatLiD-I 675型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基于自有的姿态、伽马精密测量技术能力以及电磁波发射接收、信号处理的技术积累,在产品性能指标方面全面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水平。在高温、高可靠性电子学方面的研究,保障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产品满足油气大深度开发中的高温性能要求。提高单井产量和经济效益,对钻井仪器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现更快的钻井速度和更高的储层钻遇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国仪石油CatLiD-I 675型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在水平井“首秀”中,直井段进尺722米(104米-826米),钻纯钻时间82.2小时,机械钻速8.78米/小时;水平段进尺856米(826米-1682米),钻纯钻时间76小时,机械钻速11.26米/小时;总平均机械钻速约9.98米/小时,打破作业区块进尺速度记录。同时,本井使用的近钻头方位伽马和MWD仪器服务效果明显,储层钻遇率达到100%,打破作业区块煤层钻遇率记录。 施工现场的国仪石油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 钻井工作人员正在使用国仪石油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作业期间,客户单位领导进行现场视察,肯定了国仪石油仪器产品、服务。“业务精湛、配合高效,为本井顺利完钻奠定了基础。”客户现场负责人表示,服务期间国仪石油公司组织高效,应急能力强,工具、仪器性能稳定,人员配合得当,有效提高了钻井效率,缩短了钻井周期,圆满完成钻井任务。关于国仪石油国仪石油是国仪量子全资子公司,是国仪量子在能源领域布局的重点业务方向。国仪石油以磁共振精密测量为核心技术,为能源行业提供核心关键器件、探测仪器装备、系统化解决方案等产品和服务。专注于页岩油气、煤层气、可燃冰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利用,布局了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近钻头测量系统、高速率脉冲器等仪器装备,开拓了井下量子感知、数字化岩心分析等应用场景,已经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及应用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国仪石油公司专注于能源领域的探测技术升级,致力于构建高端精密测量仪器产业化平台,打造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的能源技术公司。
  • 标准 | 加拿大艾伯塔省能源监管机构在指令050《钻井废弃物管理》中将 Microtox 测试技术作为生物毒性检测的标准方法
    Alberta Energy Regulator (AER)加拿大艾伯塔省能源监管机构 (Alberta Energy Regulator, AER) 指令 050:钻井废物管理 (Directive 050: Drilling Waste Management) 规定了艾伯塔省产生的钻井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要求。钻井废料是指油砂勘探、地热钻井及管道建设的定向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和岩屑。该指令旨在为钻井或管道的作业单位提供钻井废物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与当地环境保护和其他废物管理标准相协调,同时顾及到钻井废料场地的土壤恢复能力和当地的钻井废物管理的合规要求。在该指令中明确指出了生物毒性的检测要求,并在附录中指出使用发光细菌及 Microtox 生物毒性检测的方法对钻井废物进行毒性检测,同时对参考标准、评估方法等做出了详细说明和要求。该指令还指出钻井过程中一些添加剂和泥浆作业中的产物是有毒的,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对这类物质不能够准确的识别检测,也不能合理评估其对植被、微生物、水生物种、野生动物或人类的毒害程度,需使用 Microtox 生物毒性测试对钻井废物进行分析,生物毒性测试还可用于预测环境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钻井废物的短期和长期毒性水平。此外,对钻井废物的毒性测试应能够对有机物、金属离子、有机金属聚合物或气态成分产生毒性效应,而不是高度依赖主要营养物或离子浓度。此外,在该指令中之还引用了一些使用 Microtox 生物毒性测试方法进行毒性检测的国际及行业标准,并表示评估钻井废物的优先方法是加拿大标准委员会或加拿大协会认可的已获得或预期获得实验室认证的方法。常规水质参数,如溶氧、浊度、pH、氮、磷、COD等对水质安全的检测程度有限,无法给出一个生物性的综合指标;而实验室检测的常规方法,虽然可对规定项目进行精确监测,但是可能遗漏许多非常规毒性物质,无法确定对人体的毒性和综合效应;对于生物毒性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生物传感器监测受试水生生物的生物学指标变化,它的检测范围广,对大多数有机/无机有毒物质敏感,可反映水体的综合毒性变化,适合用于有毒物质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和预警。Modern Water 作为 Microtox® 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开发者和推广者,拥有丰富的生物毒性检测分析技术和经验,使用生物发光细菌作为生物传感器已有30多年的历史。Microtox® LX 分析仪内置了多达17种急性毒性分析模式,针对不同样品的毒性强弱提供高、中、低三档稀释模式和快筛功能,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测试未知样品EC50(半数效应浓度)时的检测时间和试剂消耗。同时,功能强大的Microtox® Omni 分析软件允许用户自定义各种测试参数,包括平行样数量、稀释倍数、反应时间等,以满足科研人员的实验需求。Microtox® 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简单,快速,经济,方便和可重复性,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认可的生物毒性测定法之一。Microtox® 可以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提供结果,可为全球的市政,工业和政府客户提供快速、准确、可靠的生物毒性检测/预警解决方案。,时长02:01
  • 线上分享互动|美国Brookfield博勒飞仪器在石油行业的应用
    Brookfield博勒飞中国技术服务中心一、石油行业中的几种流体及其性质 1、钻井液 2、压裂液 3、聚合物驱油 4、稠油的开采 6、原油储运 二、Brookfield 在石油流变学的测量方案 1、随着深井技术的发展,钻井深度不断增加,井内钻井液/压裂液 /原油乳液受的温度、压力越来越高,高温、高压对钻井液/压裂液/ 原油乳液的流变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2、聚合物溶液在实验室内进行粘度测试和配方调试三、国内的石油公司和研究单位概况 1、石油公司 目前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下属有几十个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大港 油田、江汉油田、辽河油田、吐哈油田和吉林油田等,还有一些海上油田,这些公司在 石油钻采和储运当中,都需要对一些钻井液/压裂液等一些流体的流变性质进行测量。 目前大庆、胜利、克拉玛依、常庆、大港、中原和吐哈等油田都采用了Brookfield的流 变学测量设备。 2、石油类高校和科研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等高等院校均有石油 开采储运的院系或者研究所,培养了大批科技人员,同时这些高校的科技人员也对石油 开采储运进行研究,需要比较先进的设备。还有一些科研院所也做了同类的工作,象石 油化工研究院、石勘院和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等。 3、油田化学剂生产企业等 在油田化学剂(聚合物)的生产企业中,也必需测量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和流变性。 聚丙烯酰胺的生产企业有山东昌九生化、大庆东昊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恒聚油田化学 剂有限公司等等。【诚邀您参与技术互动】会议主题会议时间:4月3日周五10:00-11:00主讲人:王巧云(特邀博勒飞应用工程师)---会议内容---1.石油行业的粘度计和流变仪应用分析 2.质构仪在石油领域的物性学分析
  • NEWS|MaipScan智能解决方案走进中石油
    近日,中石油录井新技术及钻井地质设计培训班在西安长庆油田培训中心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继进教授作为授课专家应邀出席,向参会培训的中石油录井专业技术工程师们,介绍了MaipScan智能矿物分析系统的原理及应用。MaipSCAN是由杨继进教授带领中科锐晨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高度集成化的全新一代数字智能矿物分析系统,主要由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灵敏电子信号探测器、X射线探测器及多功能高级测试分析软件组成。MaipSCAN以其强大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实现了储层岩石特征的快速测试,可以为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简便、精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MaipSCAN的应用场景多样,样品来源广泛,并且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结果。其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在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工程应用方面,都可以为一线技术人员带来精准的分析检测数据。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MaipSCAN智能矿物分析系统基于行业前沿需求而研发,利用智能化行业解决方案可以准确快速地厘清储层的矿物学特征、孔隙和裂隙结构以及弹性力学性质对于前期的资源评价、中期的钻井导向和后期的压裂改造投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 2024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中石化爆出多项黑科技
    2024年3月25日~27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圆满举办。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企业参展,中国石化多款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闪亮登场。▲中国石化装备展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院)聚焦“深地、深海”工程建设、页岩油勘探开发、示范井工程等油气和新能源等领域重大技术需求,携各种钻完井工具、测控仪器和油田化学剂等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隆重亮相。▲工程院大陆架公司展示自主研发的以封隔式分级注水泥器与平衡液缸尾管悬挂器为代表的深地工程利器本次展会,工程院大陆架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以封隔式分级注水泥器与平衡液缸尾管悬挂器为代表的深地工程利器。深地工程建设以来,工程院大陆架公司持续为中国石化顺北油气田、川渝天然气基地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提供包括各类尾管悬挂器、分级注水泥器、回接固井工具、插入固井全套井下工具与技术支撑,在跃进3-3XC井和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等深地工程建设方面大放异彩。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机械)主打“高端、智能、绿色”,在服务能源安全中展现了硬核实力。展区分为高端装备、高端钻完井工具、数智化服务和绿色能源4个模块。▲石化机械新能源自动化修井作业装备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4)金奖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资深专家评审,石化机械“新能源自动化修井作业装备”从2000家参展商近万种展品中脱颖而出,获“cippe展品创新金奖”。▲石化机械数智化服务展区展示的智能控制系统石化机械数智化服务展区配有装备控制系统、SOFElink数据平台、600型柱塞泵PCM控制箱。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石化油服)着力优化装备结构,大力推进装备电动化自动化发展,强化装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加快向油藏综合一体化服务、高端仪器仪表制造等延伸业务、新业务拓展。石化油服自主研发的系列装备产品先后为“深地工程”、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展示“胜利天工”自动化装备、钻完井工具、海洋工程装备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智能坐岗、智汇盒、装备MRO等数智化产品首次亮相石油装备展,现场展示的“胜利天工”自动化装备、钻完井工具、海洋工程装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石油石化行业技术人员前来交流。▲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展示的井下高温高压测试完井工具江汉石油工程公司本次展览工具十三支,包含SSC-JMR可回收式机械封隔器、SSC-SHLR可回收式液压封隔器等井下高温高压测试完井工具,最高指标达232摄氏度、105兆帕、V0等级,达到行业第一,国内领先水平,在中国石化“深地工程”跃进3-3XC井成功应用。▲经纬公司展示的经纬领航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经纬公司经纬领航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经纬视界超高温高压测井仪器、经纬刚毅大功率牵引器等仪器装备亮相展会,仪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自主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有力支撑勘探开发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石化将不断强化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投资1.5亿元 东营筹建石油装备产品质检中心
    山东省石油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日前在东营揭牌,正式进入筹建期。该质检中心计划投资1.5亿元,实验室面积20000平方米。中心建成投入运行后,将为省内乃至全国石油装备产业发展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同时为“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提供质检保障。   东营2010年规模以上石油装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个亿,产量占全国石油装备产业的三分之一。建成后的山东省石油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重点进行钻井设备、采油设备、石油管材等领域产品的质量检测研究,并面向社会企业提供检测、科研、标准制修订、技术评价、咨询、培训等服务,是集检测、科研、标准制修订为一体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同时承担石油装备产品研发、标准制修订等工作。
  • 特纳荧光仪正用于墨西哥湾石油污染监测
    4月20日,路易斯安那州沿海石油钻井平台“深海地平线”起火爆炸,由于污染面积进一步扩大,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等多个墨西哥湾沿岸州都受到了影响。美国政府已将此次钻井爆炸事件定义为“国家灾难”,它也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之一,其所造成的损失或接近百亿美元。   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发生后, Turner Designs公司C3三参数水下荧光仪由美国海岸警卫队投放到原油泄漏现场进行监测。Turner Designs的C3三参数水下荧光仪可对原油、精炼油、叶绿素、蓝绿藻、CDOM等参数进行实时自动监测。   更多信息请参考http://www.turnerdesigns.com/t2/instruments/C3.html   The C3 is being deployed by the U.S. Coast Guard in response to the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Mexico using the SMART Protocol. Watch the video aired on the Discovery Channel’s Daily Planet to learn more about how it is being used to monitor the effectiveness of oil dispersants   .
  • 偏振遥感:让石油污染监测更简约快捷
    在石油的开采、炼制、贮运、使用过程中,原油和各种石油制品进入环境而造成的污染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因此,建立探测系统,对油田区进行监测和管理,特别是对石油污染所发生的位置、溢油量和扩散趋势等的监测尤为重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的资助下,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盛连喜带领的课题组以偏振度作为偏振光遥感的定量指标,在近红外波段对不同含水量和含油量的土壤进行偏振光谱测量,为今后利用偏振光遥感监测土壤石油污染的应用打下基础。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2008年第23期上。   难以避免的石油土壤污染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表现为:破坏土壤的结构和透水性。石油污染物还会与土壤中有效的氮、磷、钾发生反应,破坏土壤的肥力。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在石油的生产、加工、运输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泄漏溢出事故,石油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难以避免。   “石油开采时可能产生的泄漏或溢油现象造成的落地油污染,可使土壤的环境容量逐年减少 在气田开发时,钻井过程中产生废弃泥浆,如果没有泥浆坑,废弃的钻井泥浆就会被排放到土壤中,造成污染。”盛连喜说。   盛连喜解释说,如果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发生井喷等事故,可能使大量石油烃类直接进入土壤。另外,石油管线和采油井的井口设备如果发生跑冒滴漏,也有一些石油泄漏到地面。石油及其产品在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的渗漏、溢油现象时有发生,会造成石油烃类直接进入土壤。而石油及其产品在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的渗漏、溢油现象同样会对土壤造成危害。   “当石油渗透进入土壤后,如果植物吸收了石油,会破坏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或阻断植物需要的水分和养料,从而使植物死亡,植被遭到破坏。而且被石油污染物污染的土壤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会丧失农耕和畜牧的功能。石油还可能通过进入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另外,油气会从地表挥发至大气,表现为油气挥发物,被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可能与其他有害气体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产生致癌物和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等。”盛连喜说。   既然污染难以杜绝,作为及时了解石油开采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体和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发现油气田生产中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环境监测就变得至关重要。   “尤其是对土壤污染的监测,关系到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盛连喜说。   大有可为的偏振遥感   目前,在石油开采区域最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是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监测,也有些地方开展了航空和遥感监测。   盛连喜指出,常规的土壤石油污染监测方法是从野外取样带回实验室分析,由于事前对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的了解有局限性,监测过程不仅费时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却往往不够全面准确,只能对采样点局部进行评价和估量。如何对土壤石油污染范围及程度进行定量定位的测量,有效节省工作时间和经费,提高环境污染监测的准确性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在苦苦寻找解决办法的时候,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特征——偏振,引起了盛连喜的关注。   偏振在微波谱段称为极化。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目标在反射、散射、透射及发射电磁辐射的过程中,会产生由它们自身性质决定的特征偏振,即偏振特性中蕴涵着目标的各种信息。   “偏振遥感正是利用这一特征为遥感目标提供新的、潜在的信息。”盛连喜说,“与其他遥感技术比较,偏振光的特性使其在遥感中能够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使用偏振信息不仅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土壤石油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并可反演相应地物目标的结构、化学成分、水分含量等多方面信息,甚至了解造成污染油井的年龄,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盛连喜课题组对污染土壤偏振光遥感的监测主要研究方向是在不同湿度条件下鉴别石油种类,并进一步确定湿度条件影响的曲线临界值。重点研究土壤中受到石油污染的范围和程度,为研究土壤的石油环境容量、控制石油污染提供依据。   该课题组以吉林省松原油田原油和当地典型表层土壤为实验原料,在实验室内对4个水平的含油量、3个水平的含水量土壤样品在近红外波段进行了多角度探测模拟实验。又在室外实地测量了各种条件下的石油污染土壤与清洁土壤的偏振度值。他们发现,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土壤表面反射光的偏振度会随土壤中石油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土壤表面反射光的偏振度会随土壤中石油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事实上,盛连喜所在的偏振实验室已经通过几年的工作,对黄土、黑土、红土等土壤类型的基础偏振反射特性进行了测量和研究,接下来的工作是通过多因素的模拟正交实验,为更广泛地应用偏振特性进行石油的土壤污染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盛连喜指出,不同土壤类型的临界值会因土壤有机质含量、机械组成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对偏振光的测量带来难度。这也是他们今后工作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 石油天然气标委会13个分会获批筹建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批准筹建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98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通知》(标委办综合[2009]110号),共决定批准了98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括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工作组),其中包含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13个分技术委员会,即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地质勘探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球物理勘探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钻井工程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测井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气田开发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采油采气工程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气储运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气计量及分析方法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专用管材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石油工程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环境保护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田化学剂分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气田节能节水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处将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和相关规定,尽快组织13个分技术委员会的的筹备工作。
  • 重磅!中国石油在这里发现超亿吨级整装大油田
    12月1日,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传来喜讯,历经两年的勘探攻艰,该油田在甘肃省环县洪德地区发现地质储量超亿吨级整装大油田,标志着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断层裂缝区域石油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开辟了盆地西部石油勘探开发新领域。图为洪德油田钻井施工现场。全江 摄洪德地区石油勘探快速突破,油田开发也加速跟进,目前原油日产水平达到504吨。已发现的石油储量,形成具备建设年产50万吨规模的原油生产能力,打开了盆地西部原油增储上产新动力,为中国第一大油气田持续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强力支撑。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油气资源的聚宝盆,历经50余年的开发建设,长庆油田已在这里建成了年产6500万吨世界级特大型油气田。洪德油田位于盆地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西部地区,由于地质断层、裂缝交错,历经十多年的勘探攻关仍未能实现突破。2021年6月以来,长庆油田借助三维地震技术大面积覆盖支撑引导,石油勘探再次部署洪德地区寻找构造性油藏,两年时间里,先后有23口探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其中3口井日产油超百吨。截至目前,长庆油田已在这一地区提交石油探明储量超5000万吨、预测石油储量5620万吨,一个超亿吨级大油田慢慢露出“庐山真面目”。
  • 中石油海洋工程公司流变仪完成安装调试
    近日,我司专业技术人员前往中石油海洋工程公司,对客户新采购的OFITE 1100型便携式高温高压流变仪进行了安装、测试及培训,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后将仪器成功交付客户并圆满完成验收。该仪器是一款简单易用但又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实验利器,可应用于钻井液、压裂液及水泥浆高低温及高压流变性测试及研究。主要具备如下特点:真正油田构造,符合API相关标准自带易用软件和携带箱,方便操作及搬运哈氏合金浸湿部件,耐腐蚀专利空气浴加热,更高效安全、精准便利一体式设计,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最高温度达260C,压力达17.2MPa;转速精度达0.001RPM
  • 国仪石油近钻头再创佳绩!彰显综合实力
    国仪石油CatLiD-I 675型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2021年12月,国仪石油提供的CatLiD-I 675型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在山西省煤层气施工井地质情况复杂、作业难度极大的情况下,顺利解决了客户的难题。施工井前期因为地质发育不理想,仪器层内数据测量不明显,对轨迹导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致使井眼轨迹复杂。并发生了提放遇阻、卡钻、仪器落井和回填等复杂情况。国仪石油参与前,施工井经历了3次回填,4次侧钻,报废进尺5次(3073米);国仪石油产品到达井场时正在进行第4次侧钻(此时为本井第4个井眼)。CatLiD-I 675型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动员前检查调试作业施工前,国仪石油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定导向工程师等提前进行产品的调试,确保最佳状态;并深入了解和分析施工井情况,与客户和相关第三方详细交底、沟通风险和控制措施;同时作业过程中,也配合现场施工井队等实时调整作业参数,进行风险把控。国仪石油产品施工期间,亦在多个位置发生了短期下遇阻的情况,但在国仪石油专家、井队和客户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准确的作业参数设定和专业谨慎的操作,顺利活动通过遇阻点,有惊无险;此处客户给予国仪石油现场施工团队高度的评价,能力过硬、配合到位、责任心强,“急客户之所急”。 施工井井眼轨迹示意图 CatLiD-I 675型近钻头16扇区层内伽马成像除了国仪石油专业团队之外,CatLiD-I 675型近钻头仪器在施工井也体现了突出的优势和价值: 16扇区方位伽马不仅在出入煤层时表现明显,层内变化的测量依旧显著,为导向提供了正确的参考,避免了井眼轨迹复杂的情况。2021年12月14日1506米着陆,12月17日2082米顺利完钻,水平段长度576米;在1703-1770米地层缺失的情况下,一次性顺利找到并进入后续层位,且整井储层钻遇率高达97.92%!同时,井斜、伽马等参数测量无误,数据上传正常,为持续有效作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总计进尺548m,纯钻时间35小时,综合机械钻速15.66米/小时。一趟钻完井水平段钻进,客户再次给予国仪石油CatLiD-I 675型近钻头仪器充分的肯定!钻井工作人员正在使用国仪石油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国仪石油从前期仪器准备、井况分析、技术交底至现场配合、施工作业、产品性能等各个方面均体现出了专业和精湛,为施工井顺利完钻奠定了基础。客户单位现场人员表示,服务期间国仪石油公司组织高效,应变能力强,服务队伍专业,工具、仪器性能稳定,有效解决了施工井的难题,圆满完成任务。关于国仪石油国仪石油是国仪量子全资子公司,是国仪量子在能源领域布局的重点业务方向。国仪石油以磁共振精密测量为核心技术,为能源行业提供核心关键器件、探测仪器装备、系统化解决方案等产品和服务。专注于页岩油气、煤层气、可燃冰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利用,布局了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近钻头测量系统、高速率脉冲器等仪器装备,开拓了井下量子感知、数字化岩心分析等应用场景,已经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及应用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国仪石油公司专注于能源领域的探测技术升级,致力于构建高端精密测量仪器产业化平台,打造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的能源技术公司。
  • 第七届上海国际石油石化天然气技术装备展在沪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9月28日,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浦东分会、上海浦东国际展览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石油石化天然气技术装备展览会(SIPPE2012)”于2012年9月2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本届展览会主要涉及产品包括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装备、物探、测井、钻井技术与设备、自动化技术装备、仪器仪表、油气管道建设工程技术和设备、电工电气设备、电线电缆产品、石油炼制工艺与技术、流体泵、阀与压缩机技术设备、石油石化科研及实验室技术设备等石油石化行业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下为部分仪器参展厂商:   深圳莱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清锐检测仪器贸易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仪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石油分析仪器厂商上海神开上市拟募资5亿
    拟募资5亿元周二开始路演   继桂林三金、万马电缆、家润多顺利上市后,中小板IPO再下一城。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神开”)在过会即将时满一年之际,正式获得了上市发行批文,成为中小板IPO开闸以来的第四位准入者。   昨日晚间,上海神开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初步询价及推介公告。根据上海神开的招股意向书,此次上海神开拟发行46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33%,主承销商为华欧国际证券有限公司。2009年7月28日起开始网上认购。   拟募资5亿   在去年的招股说明书中,上海神开拟发行46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33%,每股发行价1元,融资5亿元。上海神开董秘王先生在昨日晚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此次募资额和发行量都没有变,还和上次一样。   据资料显示,上海神开是一家集研究、开发、制造石油勘探、钻井、采油设备和石油分析仪器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前身是上海神开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7月15日。   公开资料显示,经过8次的股权转让和5次增资后,上海神开现已成为完全的民营企业,共48位发起自然人股东,合计110位自然人股东。   上海神开实际控制人为顾正、李芳英、袁建新和王祥伟,四人合计直接持有上海神开67.25%的股权,另通过其关联人持有合计3.76%的股权。   上海神开目前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原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领域,国内客户主要是各石油勘探管理局和油田公司。而这些客户的最终实际控制人绝大部分为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3家大型央企。   近日,油价显著回升,带动油股股价节节攀升。那么这对上海神开又会有什么影响?对此,董秘王先生笑言:油价上升对我们会有一个间接的影响,我们也会有更好的收益,但是不能说是完全受油价影响。   募投项目解决产能瓶颈   据资料显示,上海伸开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建设 “石油化工装备高科技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项目”,项目总投资为6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1,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00 万元。   而募集资金项目对上海神开的经营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上海神开在招股书表示:募投项目的实施首先有助于解决经营中的产能瓶颈。因为中国石油(601857,股吧)钻采设备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非常小,可发展空间大,公司却因设备陈旧、产能不足而发展受限。公司此次募集资金项目建成后,将能突破公司目前的产能瓶颈。   其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业正值产业升级的大好时机,公司如果不及时对产品进行升级,将丧失抢占高端市场的先机,并进而失去优势地位。最后,有助于增强客户开发和服务能力公司在此次募集资金项目中将丰富现有产品种类,增强综合配套能力,有助于公司新客户的开发和服务能力,促进销售增长。   根据上海神开本次发行的重要日期安排,本周二、周三和周四,其将和主承销商华欧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进行路演。 请查看 上海神开 在本网的展位: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45/
  • 应用 | 阿美特克流体分析事业部助力石油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
    2020年04月17日 ,商务部等10部门起草了《关于促进石油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 “意见稿” 。 《意见稿》部分内容《意见稿》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对成品油零售企业开展年度定期检查,审查情况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商务部备案;做好石油成品油流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对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反恐防范、消防气象、应急管理、水域监管、质量计量、市场监管等违法违规行为,应通报相关部门,提请其依照职责分工依法查处。为更好的贯彻《意见稿》,各成品油生产和销售公司将会加大对生产和销售的成品油质量的自查力度,确保证成品油产品的合格。同时各级市场监督部门也将会进一步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同时加油站作为成品油销售的窗口,监管部门也会不定期的对其销售的油品进行集中抽样检测,确保油品质量,充分保障成品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成品油市场常态监管机制,促进本地成品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奥地利格拉布纳MINISCAN IR Vision 中红外汽柴油分析仪保障高品质成品油市场流通MINISCAN IR Vision中红外汽柴油分析仪MINISCAN IR Vision 中红外汽柴油分析仪,能够满足成品油生产和销售公司对于成品油的日常质量控制。同时仪器满足GB/T33648对车用汽油中非法添加剂识别与测量。奥地利格拉布纳仪器公司(Grabner) 助力各企业及市场监管的高效,快捷,准确的成品油质量抽查和监管工作。对于汽油80多个指标:如辛烷值、乙醇、苯、MTBE、总芳烃、总烯烃,以及GB/T33648非法添加剂,密度等对柴油中的20多个指标:如十六烷值、闪点、脂肪酸甲酯、密度等对航空燃料的10多个指标:如闪点,密度等进行全自动、一键式测试一次仅需6ml样品一次测试仅需5min可得到80多个汽油指标或20多个柴油指标因其体积小,便携式设计以及独特适用于移动现场检测的技术设计,使其完全可以放置在我们的移动检测车上到加油站等销售现场对成品油进行现场的快速、准确测试。高效的工作方式和仪器设备,极大的解决了送检中带来的诸多不便,使一天内对区域里众多加油站及销售公司的油品全面质量抽查和监督成为了现实。 Infracal2水/土壤中油分析仪斯派超科技Infracal2水/土壤中油分析仪在中国销售近千台,可准确、快速地测量采出水、工业废水、钻井岩屑及土壤中的含油量,确保水或土壤中含油量低于规定限值。完全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检测时间仅需要3分钟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的人员每次清洗只需要0.2毫升试剂,节能环保便携式设计,重约1.5公斤锂电池供电,不仅适用于实验室检测,还可以在加油站、油库、钻井平台等进行现场检测斯派超科技Infracal2水及土壤中油分析仪助力油品市场绿色创新发展联系我们: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93/关于阿美特克流体分析部门美国斯派超科技(Spectro Scientific)和奥地利格拉布纳仪器(Grabner)同属于阿美特克集团,共同组成了阿美特克的流体分析部门,简称FAB(Fluid Analysis Business)。 Spectro Scientific是一家专业供应设备状态监测分析仪器和软件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和军用油液分析仪器供应商之一,行业客户包括石化、船舶、采矿和电力公司以及商业实验室。主要产品包括用于磨损金属分析的光谱仪、润滑油老化和污染分析仪、颗粒分析仪、润滑油或燃油分析实验室的全套解决方案以及TruVu 360企业级油液智能监测平台。Grabner是世界领先的石油石化产品检测仪器仪表制造厂商,总部位于美丽的音乐之城奥地利维也纳。主要产品有微量闭杯闪点测试仪、微量蒸气压测试仪、中红外汽油柴油分析仪和微量馏程测试仪,同时公司还提供了中红外润滑油润滑脂分析仪、润滑脂低温流动性测试仪和移动式燃料车载实验室解决方案。阿美特克是电子仪器和机电设备的全球领导者,年销售额约为50亿美金。为材料分析、超精密测量、过程分析、测试测量与通讯、电力系统与仪器、仪表与专用控制、精密运动控制、电子元器件与封装、特种金属产品等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全球共有18,000多名员工,150多家工厂,在美国及其它30多个国家设立了100多个销售及服务中心。
  • 美国一仪器公司向中石油用户行贿40万美元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12月10日发布公告称,美国华瑞集团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华瑞科力恒公司(北京)和华瑞抚顺煤矿安全仪器有限公司,在2004年至2008年间对中介机构和中国官员非法支付了40万美元资金,以获取价值300万美元的合同,从中获取利润110万美元。   昨天(12月14日),华瑞科力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市场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求证时表示,贿赂事件是在美国华瑞公司2004年~2008年收购整合华瑞科力恒公司期间发生的,现在涉嫌员工早已离职。   美证监会起诉书透露,2006年~2007年两年间,华瑞科力恒两次通过同一家“技术中介”公司,向与中石油大港油田有关联的一家国有企业员工支付了贿赂,以获取大港油田的合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中石油旗下的塔里木油田、抚顺石化、长庆钻井总公司等多家公司都是华瑞科力恒的重要客户。   目前,美国证监会对华瑞集团提出的指控包括违法了《反海外腐败法》中关于反贿赂、账簿和记录以及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定。   美证监会的起诉书还记载华瑞抚顺煤矿安全仪器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亦存在以上情况,该公司曾在2007年向中国政府官员赠送玉石、皮衣、厨房设施等奢侈品。截至记者发稿时,未能就此事联系上华瑞抚顺煤矿安全仪器有限公司。   美国华瑞集团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气体及化学物质检测设备和系统研发制造商。华瑞科力恒有关负责人称,2004年~2008年,公司在经营上存在不合规行为,监管也不到位。华瑞集团主动向美国证监会提出此事,现已达成和解,美国证监会决定不上诉。美国华瑞集团已同意向美国证监会支付125万美元罚金。   美国证监会在公告中表示,华瑞集团在2004年准备收购华瑞科力恒公司进行尽职调查时,就已经发现了贿赂嫌疑。当时科力恒的主要客户是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该公司销售人员一直从会计部门预支费用作行贿之用,然后用其他差旅或业务发票提交财务部门销账,财务部门在明知发票不准确的情况下仍然予以接受。   华瑞集团对中方人员进行了警告,但并未建立足够的内控机制。华瑞集团当时的财务总监在2005年去科力恒视察时发现,从2004年末到2005年5月,财务部门预支了50万美元却没有得到相应发票。该财务总监遂通过电子邮件向华瑞总部报告了情况。
  • 石油和化学工业2011年运行分析及2012年展望
    2011年,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平稳快速增长,效益进一步改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产品技术向高端领域延伸,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投资稳中加快,市场供需基本平稳,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的目标。   一、2011年运行总体情况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11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总产值11.28万亿元,同比增长(下同)31.5% 利润总额8070.1亿元,增长18.83% 主营业务收入10.8万亿元,增长30.44% 资产总计7.74万亿元,增长18.73% 从业人员669.53万人,增长8.59%。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43万亿元,增长23.4%。其中油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2720.35亿元,增长12.2%,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19% 石油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72亿元,增长14.7%,占行业的10.29% 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601.26亿元,增长28.1%,高于全行业平均增幅4.7个百分点,占比67.13%。   行业进出口总额6071.46亿美元,增长32.3%,贸易逆差2624.6亿美元,扩大38%。其中,油气开采业进出口总额2085.47亿美元,增长47.2%,占行业进出口总额的34.35% 石油加工业进出口总额623.45亿美元,增长32%,占行业的10.3% 化学工业进出口总额3239.96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占行业的53.4%。   (二)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2011年,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产量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烧碱、电石、甲醇、纯苯、农用化学品、石油钻井设备、化学试剂、轮胎等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全国原油产量2.04亿吨,增长0.3% 天然气产量1025.3亿立方米,增长6.9%,原油加工量4.48亿吨,增长4.9% 成品油产量2.67亿吨,增长5.9% 化肥总产量(折纯,下同)6027.2万吨,增长12.1% 农药原药产量(折100%)264.8万吨,增长21.4% 乙烯产量1527.5万吨,增长7.4% 甲醇产量2226.9万吨,增长36.3% 硫酸产量7416.8万吨,增长12.2% 烧碱产量2466.2万吨,增长15.2% 纯碱产量2303.2万吨,增长13.4% 合成树脂4798.3万吨,增长9.3% 轮胎外胎产量8.32亿条,增长8.5%。   (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有机化学原料不仅在经济规模上占据化学工业大半壁江山(产值占比56.3%),而且在行业效益的增长中举足轻重。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专用化学产品、合成材料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化学工业利润增长中的比重不断攀升,成为提高行业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动力。2011年,专用化学品利润占化学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约达31.5%,较上年上升约1.5个百分点 合成材料占比16%,较上年同期上升约1个百分点 有机化学原料占比13.5%,较上年上升约0.7个百分点。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有机化学原料三大领域在化学工业产值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9%。   (四)中西部地区石化化工产业发展提速   2011年,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同比分别达34%和24.1%,快于东部地区增速17.2和7.3个百分点,比2010年分别加快26.7个和16.3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投资占行业比重达51.8%,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在投资较快增长的同时,西部地区新开工项目增长也相对较快,增长5.13%,产业转移有所加快。   (五)科技成果显著   2011年石油和化学工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精密塑料注射成型装备实现国产化并跃居国际先进水平 千吨级芳纶产业化项目成功投产、并稳定运行 饲料级DL-蛋氨酸、高端聚氨酯原料(HDI)实现国产化。   (六)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大约2.5亿吨标煤,同比增长6% 化学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约1.4亿吨标煤,增长7%。全行业万元产值耗标煤0.48吨,同比下降17.1% 化学工业万元产值耗标煤0.50吨,同比下降1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前三季度石油和化工产业运行总体平稳,进入四季度后,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减缓、市场需求不旺,下行压力骤增。   一是10月份,全行业产值增幅首次回落至30%以下,为27.3%,11、12月份再创新低,只有22.4%,增幅比10月下滑近5个百分点。   二是效益下降更为明显。10月份,全行业利润总额出现罕见的下降,且降幅达10.8% 前期增长较快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化学工业均大幅放缓,其中化学工业利润增幅仅为4.9%。1~11月,全行业利润增幅回落至17.91%,比1~9月下降了12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利润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   三是市场波动加剧,价格大幅下挫,总水平涨幅回落至年初水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11月份化工行业价格全线大挫,总体涨幅只有5.7%,回落至2010年初涨幅水平。其中,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三大板块领跌化工行业,专用化学品当月价格涨幅甚至为-2.3%。此外,行业也存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炼油效益大幅下降、对外贸易形势复杂等问题。   三、2012年形势与任务展望   2012年经济运行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世界经济形势仍将十分严峻,复苏势头可能继续放缓。国内宏观经济面临结构性矛盾与周期性矛盾比较突出,上游原油、煤炭、电力价格上涨明显,行业生产成本增加。但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依然没有改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市场庞大,深具开发潜力,多年来打下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为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强大动力。   2012年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工业信息化会议要求,以及《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把稳定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石油和化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邓峰高工:“将喜欢的事情做到最好”——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邓峰高工:
    邓峰,博士,高级工程师,2014年博士毕业进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先后在该院的工程技术研究所和采油采气工程研究所工作,从事过钻井工艺、采油工艺及装备研究等工作,一直从事核磁共振检测方法研究及仪器仪表研制,参与了国内首套井下核磁共振流体分析仪样机研制工作,以及国家重大仪器研发项目“极端环境下的核磁共振装备研制”。2020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邓峰凭借他基于磁共振技术在油气井多相流在线计量及分析领域的应用等研究荣获2020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之“青年创新奖”。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邓峰高工,请他谈谈科研和获奖经历,以及他对分析仪器和石化行业的看法。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邓峰油气计量技术需求凸显,在线核磁解决“卡脖子”难题油气井及管道多相流在线流量计量及相含率检测是油气井管理、动态分析及优化的基础,具有重大生产需求。目前油气田现场广泛采用的多相流分离检测技术投资高、效率低、精度差、数字化程度低,尤其随着大平台集中采油技术的发展,低投资、高效、高精度、绿色、智能油气计量技术的需求日益凸显。石油领域的多相流在线计量是国际性难题,虽经多年研究,但一直未得到有效突破。磁共振(MR)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准确的油气检测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油气储层测井评价及室内岩石物理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MR技术可通过获取储层流体分子尺度的信息实现对流体的定性/定量评价,独特的测量原理及方式决定了其理论上同时具备测量多相流的流量和相含率的能力,即实现多相流在线检测的潜力巨大。但是,油气井和管道多相流,受到“流体运动状态”和“恶劣工作环境”的显著影响,使得现有实验室MR技术和仪器难以直接应用到油气井和管道多相流定量检测中。由于上述难点,国内外尚无哪家商业化机构实现了相关技术的突破并形成产品,均处于研究阶段。从事以上研究,需要在毫无可借鉴经验的前提下从零开始。但邓峰项目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性完成在线核磁共振检测新方法研究及新装置研制,满足实际检测应用要求,解决了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再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总能发光2016年7月,在邓峰参加工作满2年的时候,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为“研究院”)团委设立石油科技创新基金,向全院征集创新金点子,并给予立项支持。邓峰团队成功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满腔热血在大量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攻关世界难题,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多相流量计的项目申请,该申请最终在当年16个支持项目中榜上有名。喜欢的事,成为能做的事,是幸福,但接下来的创新之路却也并不顺利。创新项目开展之初,没人、没资源是肯定的,但不能等,所有这些需要自己去争取。国内核磁共振在线计量技术刚刚起步,小型化核磁共振谱仪研制技术较国外有较大差距,邓峰需要的是国际资源。邓峰项目组利用仅有的资金在短期内快速搭建了一个实验平台,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与世界顶级的磁共振研究机构(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磁共振研究组)联系,开展技术交流,并初步在谱仪研制方案方面开展联合研究。联合项目研究团队——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核磁共振技术组2017年11月,邓峰项目组提出了全套多相流磁共振流量计研制方案,在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他们申请并获得了研究院超前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面对来之不易的经费,邓峰项目组憋足劲儿,仅仅6个月,完成了首套样机。首套样机完成后,新西兰两任驻华科技参赞来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参观样机,并希望能与研究院展开正式国际合作,一个没有石油行业的国家的科技参赞,对研究院研发装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自认为我们做到了极致。我们并没有停下脚步,我们希望我们的装置不仅仅是流量计,而是一个便携可移动的流体分析‘实验室’,我们积极与在流体物性基础研究方面有很高造诣哈佛大学开展合作,相信下一步,我们能走的更精彩。再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总能发光。”邓峰说。受邀拜会新西兰前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AL Ross先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带队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邓峰项目组攻关研究,创新提出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多相流在线检测技术体系。该技术突破了多相流非分离检测,磁共振在线测量,井场复杂环境下的磁共振装备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形成新理论、新方法,并研制成功系列化样机。该技术为油气多相流的高效、准确、绿色原位、在线检测提出了全新的方法,同时将多相流量计的应用场景拓展至生产计量、流体性质检测、试油(气)流体检测、集输计量、商业交接计量等工业流程,这同时也标志着磁共振技术继石油测井之后在石油工业领域的又一个全新的应用方向。该研究首次将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油气井工程领域,以解决石油工程所面临的多相流难以准确计量这一痛点问题。目前,项目组已针对生产计量、试油试气计量、多相流原位化验等应用场景形成系列化样机,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新任新西兰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前往我处参观多相流核磁共振流量计样机系列化核磁共振多相流在线计量及分析系统石油工业普遍滞后,革新需求迫在眉睫石油工业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普遍滞后于日常生活领域,甚至滞后于其他工业领域。石油领域有句话叫做“上天容易下地难”,对数千米以下的未知世界探索依赖技术创新,但又要求技术具备较高的可靠度和成熟度,不然可能导致异常工况,造成投资增长,甚至是灾难性后果。目前,石油工业正面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的非常时期,革新低效老旧技术及设备,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的需求十分迫切。主要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人员需缩减,石油工业仍然存在依靠大量人力的工序及设备,人力成本极高,亟需发展物联网技术及自动化设备实现现场减员;②仪器仪表老旧,数据滞后、误差大、智能化程度低问题突出,严重制约智能化油气田发展,需要开发高集成、一体式、实时在线、无人值守仪器仪表;③对专家的个人经验依耐性强,现场故障及异常工况,往往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会诊”才能确定下一步实施措施,耽误工期造成额外经费投入,且个人经验依赖性太强,需结合大数据技术,开发具备边缘计算能力及决策能力的智能设备。邓峰在采访中还表示:大数据和AI飞速发展的今天,让很多人对传统实业研究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工业领域,很多人期望利用数字科技替代传统传感器,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但现实给人沉重一击,基于老旧历史数据的大数据建模,在面对未来数据预测时已崩盘,准确度太低、可靠度太差而无法使用。智能油田建设,或者说智能工业建设,不是替代提供基础数据的仪器仪表,而恰恰是对智能化、一体式、多功能仪器仪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石油工业上已将过去提出的“降本增效”口号更换为“提质增效”,大家已经意识到,虚实结合才是实现智能化的正确道路。所以,坚持所从事的仪器仪表研究工作,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向着智能化、一体式、多功能方向发展,将必有可为。多尝试,总有难以预料的机会此次获奖的“核磁共振多相流量计量及分析装置研制”是邓峰负责的在研项目之一,该项目最早由勘探院设立的石油创新基金孵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勘探院超前基础研究项目和国际合作重点攻关项目的支持。对于此次获奖的感受,邓峰说:“‘将喜欢的事情做到最好!’这是我的恩师肖立志教授教导我的话,我一直铭记于心。”他表示:深入自己从事的专业或工作,尝试将其变成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就能在不顺心时屏蔽掉大半的抱怨。保持信心和平和的心态,这对于顺利度过创新工作之初的黑暗时期十分重要。喜欢的事情,或在行的事情,将其往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去做,主动出击争取一切可能的资源(所里的、院里的、中石油的、甚至是国际上的),多尝试,总有难以预料的机会。“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之“青年创新奖”(邓峰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先生合影)“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之“青年创新奖”(奖杯、证书)谈到未来的规划,邓峰表示他会尽快实现核磁共振多相流在线检测装备的产业化,让这一技术抢占国际市场,使其成为真正有用的技术。后记:知己之长,寻领域痛点,研百家之书,提科学问题;明确目标,探专业融合,行上下求索,贵持之以恒。寻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挣扎过每一个没有出路的时刻,一同享受每一个小成功背后的喜悦,将喜欢的事情做到最好!这是邓峰在多年工作中的一些感悟。他还给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工作者提了一点建议:从事仪器仪表相关实业研究,往往在前期毫无成果,颠覆重来是常事儿,一定要耐住寂寞。关于邓峰邓峰,男,博士,高级工程师。2011年至2014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博士学位,导师肖立志教授,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014年博士毕业进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先后在该院的工程技术研究所和采油采气工程研究所工作,从事过钻井工艺、采油工艺及装备研究等工作,现任勘探院团委青年工作部委员,采油采气工程研究所青年工作站站长,机械采油室副主任;从博士阶段开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一直不间断从事核磁共振检测方法研究及仪器仪表研制,参与了国内首套井下核磁共振流体分析仪样机研制工作,以及国家重大仪器研发项目“极端环境下的核磁共振装备研制”,先后主持开展针对石油工业现场应用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研究及系统研发项目5项。2017年12月晋升高级工程师;2018年6月选拔成为国际石油学会(WPC)中国区学员团队长;2019年12月起任采油采气工程研究所机械采油室副主任;2020年11月起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研究成果先后获中国好设计奖1项,省部级1等奖3项,厅局级科技奖励4项,“铁人先锋号”集体荣誉1项,“朱良漪青年创新奖”、“集团公司直属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勘探院十大青年科技进展”、“勘探院先进工作者”等个人荣誉6项。累计发表SCI论文20余篇,核心论文6篇,授权专利12件。邓峰项目组的主要攻关研究方向为“工业化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在线核磁共振检测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现场极端环境下的高可靠核磁共振探头、高集成核磁共振谱仪、基于物联网的核磁共振现场检测设备等。
  • 石油石化污染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开始申报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一、实验室简介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国家科技部于2015年9月30日批准建设,依托单位为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实验室围绕石油石化行业污染减排的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开展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污水处理与回用、废气处理与温室气体控制、场地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环境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等五个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竞争前共性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通过引进、创新建成独具行业特色的实验平台,提升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引领行业环保技术进步。  二、开放课题设立原则  为提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水平,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设立开放基金,立项资助与本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机理、方法、模型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并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以促进学科发展。申请人请在申请之前认真阅读本指南。  三、拟资助领域和研究方向  根据国内外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沿,2016年度重点支持以下五个技术领域的相关研究:  1. 石油石化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1)聚磺钻井液废液及钻屑土壤化作用机理研究。  (2)含油浮渣水热法深度脱水干化机理研究。  (3)油基钻屑的化学除油机制研究。  2. 石油石化污水处理与回用:  (1)电化学氧化反应动力学及传质优化研究。  (2)厌氧氨氧化包埋菌种作用规律研究。  (3)环保型低成本水处理剂研究。  3. 石油石化废气处理与温室气体控制:  (1)二氧化碳流体-碳酸盐岩的水岩反应动力学模拟研究。  (2)非常规油气开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模型研究及优化。  4. 场地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  (1)石油烃污染土壤化学氧化修复中竞争反应规律研究。  (2)原油污染土壤中芳烃生物降解特性与刺激方法研究。  (3)产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及作用机制研究。  5. 环境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1)河道信息快速采集技术研究。  四、开放课题申报要求  1. 申请资格  申请人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申请人在相关领域有较好的研究积累,具有从事同类项目2年以上的科研经历,并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1篇及以上SCI论文)   (2)申请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请人,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博士毕业后从事所申请方向研究2年及以上科研经历   (3)申请人所在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欢迎博士后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研究。  2. 申请和审批程序  (1)每项课题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15万元 研究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研究工作开始时间为次年的1月1日。课题申请每年受理一次,受理周期一般为一个月。  (2)开放课题由实验室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进行初审,主要根据实验室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和现有条件,评估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审查的课题再由实验室主任审核后上报实验室依托单位批准。  (3)实验室办公室负责开放基金课题的申请受理工作,并组织项目的评审。获批项目由实验室主任签署审批意见,由实验室办公室下发立项批准书,通知申请者及所在单位。  (4)在申请书的基础上,根据批准通知,认真填写《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任务合同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报送。  (5)课题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预期研究成果为SCI检索论文或发明专利。在发表成果时,论文与发明专利的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应为“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英文名称“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Pollution Control, Beijing, 102206”,并在论文中注明“本研究由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课题编号:)”,英文书写为“This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Open Project Program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Pollution Control (Grant No. XXXX), CNP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6) 申请人应在第一年年底提交阶段总结、第二年年终提交结题总结,包括:学术论文或成果报告。  (7) 开放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属于实验室所有,申请人及所在单位要应用该成果,必须征得实验室同意。  (8)本次开放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25日。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薛明  邮编:1002206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黄河北街1号院1号楼612室  传真:010-80169534  电话:010-80169570  附件:  附件1.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书.doc  附件2.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汇总表.xls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