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治疗样品

仪器信息网生物治疗样品专题为您整合生物治疗样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物治疗样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物治疗样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物治疗样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物治疗样品话题讨论。

生物治疗样品相关的资讯

  • 岛津全自动样品前处理设备 助您轻松、安全完成新冠治疗药物监测
    共同战疫 迄今为止,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范围蔓延。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诸如发热、咳嗽、咽喉痛、乏力等症状,尤其是新冠引发的肺部炎症(简称COVID-19)及其并发症,会导致患者极高的死亡率。基于此,如何实现新冠患者血液样本的安全检测已成为医疗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01 病毒致病机理研究介绍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包膜病毒,通过刺突(S)蛋白与宿主细胞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从而进入宿主细胞。TMPRSS2蛋白酶可以协助病毒的入侵。进入细胞后,病毒基因释放,编码合成病毒复制酶和转录酶;随后通过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完成RNA复制和转录;进而合成结构蛋白,最终完成病毒颗粒的组装和释放。病毒生命周期的这些过程为药物治疗提供了靶点。有潜力的药物靶标包括非结构蛋白(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病毒入侵途径(氯喹/羟氯喹、阿比朵尔)以及免疫调节途径(靶向IL-6的药物)。 图片来源于:James M. Sanders, et al., (2020). Pharmacologic Treatments for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JAMA, DOI:10.1001/jama.2020.6019 02 抗病毒药物TDM监测意义 由于目前并无新冠治疗的特效药,上述授权和\或非授权药物在临床应用及评价时会遇到:①有报道的COVID-19治疗药物均属于超说明书使用,临床给药剂量、频率及患者在多器官功能受损情况下,药物的毒副作用、相互作用等信息不明晰;体内药物浓度监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积极的参考,因此需求迫切;②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体内药物浓度评价必然会接触到如咽拭子、血浆、血清、组织等患者样本,如果采样后还需要进行人工前处理如沉淀、萃取等净化步骤,相应医护人员的暴露和感染风险会进一步加剧。因此,尽可能的减少人工操作、减少样品分析次数、增加样品监测通量、增加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即一次进样分析涵盖尽可能多的目标待测物);成为当前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03 岛津全自动TDM监测方案介绍 岛津公司开发了一种采用岛津全自动在线前处理设备CLAM-2030和LC-MS/MS联用系统,内标法同时监测人血浆中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法匹拉韦及其代谢物、阿奇霉素、羟氯喹、去乙基氯喹、氯喹等9种治疗COVID-19药物浓度的方法。 监测药物名称及MRM参数 CLAM-2030是一款全自动前处理系统,只需简单放置采血管或其他样品管,系统就会自动完成对血样或其他样品的前处理,然后自动输送至LC-MS /MS进行分析,实现前处理与上机分析的无缝集成,并且能够精密控制分析结果的重现性。 采用CLAM-2030与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系统,考察了血浆基质中9种化合物的检测限、线性、重复性;结果如下所示: 04 结论 结果表明,血浆基质中,9种化合物的灵敏度、线性范围、重复性均完全满足临床监测需求,可以很好的实现全自动化、流程化、高通量监测,使得监测新冠治疗药物的过程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 CLAM-2030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分析人员接触生物样本机会,降低生物感染的风险。目前,全球已有众多研究者选择岛津全自动在线前处理设备CLAM-2030和LC-MS/MS联用系统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相信他们的选择,也是您的选择! 撰稿:杨乐
  • 创新性高通量SPR技术加速生物治疗药物发现
    治疗性抗体是目前市场上增速最快的一类药物,截止到2022年2月,已有109种抗体药物获得FDA批准使用,包括93款单抗,4款双抗以及12款ADC药物,同时处于临床阶段的抗体药超过了600种。连续8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2021年抗体药规模增长更是达到了16.5%。目前抗体药热门靶点主要集中于肿瘤如PD1/PD-L1,BCMA,CD38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TNFα,Th17通路等,补体通路如C5,C3,C1s等,以及各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等。如何在激烈的抗体药市场争得先机,提升相关靶点治疗性抗体的发现速度和效率,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Carterra Bio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盐湖城的创新技术公司,旨在加速和革新新型候选治疗药物的发现与开发。Carterra开发了用于单克隆抗体(mAb)表征的高通量LSA™ 仪器,仅需要传统平台1%的样品消耗量及10%的时间,可实现100倍的检测通量。LSA将专利的微流控技术与实时免标记分子互作检测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以及先进易用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软件结合,彻底革新了治疗性抗体的筛选和验证开发。LSATM平台为使用者提供了与最先进的高通量抗体表达平台的输出相匹配的抗体发现与表征的通量和功能,使得所有的抗体在发现过程的早期即可得到快速全面的筛选和表征,从而确定治疗性抗体独特的表位和发现潜在的新型候选治疗药物,极大提升了发现和开发的效率及生产力。2022年,Carterra-Bio与PerkinElmer达成协议,由PerkinElmer全面负责LSA平台在中国的技术和应用推广支持与售后及测试服务,并且借助PerkinElmer专业的实验室整合能力,将LSA平台整合进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及数据管理系统,打造专业的自动化治疗性抗体发现和表征平台及数据处理分析系统,通过创新性的高通量SPR技术加速实验室抗体发现与表位表征分析,实现低成本高通量的检测与筛选。图1 高通量SPR平台为治疗性抗体药物发现筛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允许在开发早期即可将筛选和表征在同一步骤中完成。更快速发现治疗性抗体及对功能性表位进行表征,做出决策。发现一个治疗性抗体抗体表位特异性属于抗体固有的属性,通常无法进行设计,所以一个具有适当特性的抗体主要通过经验性表达筛选得到。现代抗体表达技术可以产生大量的克隆,以满足发现管线及找到合适的抗体药物的可能性,该抗体既需要在治疗疾病方面有很好效果,还需要具有足够的差异性以确保知识产权,这些抗体的储备可以被视为制药公司的宝贵资产。筛选和分类大型抗体库,找到并确认具有治疗潜力的抗体,需要详细表征靶标和候选抗体之间的分子水平结合作用。这种抗体筛选越早在抗体库中进行越好,以确认其功能范围。评估抗体库的表位覆盖率也是至关重要的,结合其他方法的研究数据,(可以参考Carterra与PerkinElmer的联合讲座,可在默存学院中进行观看),还可以帮助研究确认相关抗体的作用机制(MOA)。抗体筛选的历史与现状常规使用的一些高通量检测方法(如ELISA和FACS)常用于初步的筛选,将一大堆候选抗体缩减到一些可很好管理的子集,然后在使用分子互作的金标准低通量高信息含量的SPR进行验证。这样的过程非常费时费力,并且步骤繁冗,也很难自动化。而且会忽略原始抗体库库的全部表位和动力学的多样性,从而漏掉具有潜力的抗体;此外可能会选择到大量次优的克隆而错过最佳潜在抗体或过早地从库中剔除掉这些抗体。而Carterra LSA平台则通过高通量SPR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使得早期即可在同一步骤中完成筛选和表征。通过将SPR的能力扩大到超过传统SPR平台的一个数量级或更多(图2),Carterra LSA可同时进行数百种不同抗体并行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的相互作用分析。使得SPR不仅仅是用于验证和表征,更可以在药物发现早期就大显身手,极大提升发现速度和效率,以往需要几个月时间的过程可缩短到三周内进行。图2 与传统SPR平台相比,Carterra LSA将SPR的能力扩大了一个数量级或更多。Carterra LSA可以同时测定384个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数据,而其他SPR平台则一次只能产生8个(蓝框)或32个(绿框)抗原、抗体结合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数据。LSA通过先进的微流控系统还提供了极小的样品消耗和高检测灵敏度的优势,并兼容多种样品类型(血清,细胞上清,裂解液等)使得LSA更适合于早期研究和发现以及后期的表征。通常研究早期需要检测大量的克隆,而单个克隆表达的抗体量比较有限,并且可能纯化不易或成本高昂。高通量SPR技术使得研究人员在早期即可评估抗体状况,对靶标抗原和大量候选抗体之间的结合相互作用进行详细研究分析比较,得到最好结论,作出决策并快速进入到下一步的研究中。结合动力学亲和力分析与表位聚类及作图通常均需要了解一个抗体如何结合抗原靶标,哪些因素会影响其作用机制、药效和药代动力学,SPR技术则是检测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结合动力学和亲和力数据的金标准的生物物理方法,但传统的方法是低通量的,常被用于验证或二次筛选。Carterra LSA则是一个颠覆性的高通量SPR平台,在抗体库初步筛选时即可发挥作用,得到动力学及亲和力数据。抗体的竞争性结合测定可用于将抗体组织成表位家族或分类,以帮助发现先导抗体以及更好的理解抗体作用机制。Carterra LSA平台改变了分组模式,可以在最小样品消耗条件下,快速对大量抗体进行全方位的表位分组分析。例如可同时对384种抗体以384x 384的检测模式进行表位分析,在一次运行中,每个抗体消耗不到10ug,检测完毕可产生超过14万个成对的相互作用的数据及可视化图表便于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结合相关参数,如动力学、亲和力和表位特异性,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勾画信息图,指导决定哪些抗体可以进入下一步研究,以迅速聚焦到具有最有潜力和价值的抗体上。由于目前许多制药公司均聚焦在同样的靶标上,因此越快速高效筛选得到相应的治疗抗体,越快速进入到临床,决定了商业前景和未来。多参数表位聚类分析及作用机制揭示(MOA)阐明任何新型药物(包括治疗性抗体)的作用机制(MOA)均非常重要,有以下一些原因:帮助研究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和决定,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影响;帮助预测病人对某一特定治疗具有反应的可能性;对药物组合做出更好的判断,以减少耐药性的风险、毒性/副作用的可能性和治疗失败的风险;突出重要的分子相互作用的目标,以便进一步开发其他药物识别具有潜在价值和商业潜力的新型作用机制(MOA)目前已采用高通量SPR技术的LSA平台的药物研发公司已受益于更快速高效的抗体筛选流程,并减少失败的风险,过去一年中许多不同亚型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快速发现和验证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期待下一个有机会发现新型高效抗体治疗药物的公司就是您的公司!期待能够诞生下一个抗体药王Humira的可能性!
  • 安捷伦科技公司发布最新的生物治疗药物分析产品
    安捷伦科技公司发布最新的生物治疗药物分析产品 不断扩充的 AdvanceBio 系列产品使科学家加快研究进度并降低成本 2015 年 6 月 23 日,北京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为 AdvanceBio 产品系列增加两款专为使生物制药行业的科学家快速获得重现性结果而设计的新产品。 安捷伦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国际研讨会 HPLC 2015 上隆重推出了 AdvanceBio 糖谱分析工作流程以及 AdvanceBio 寡核苷酸色谱柱这两款产品。 安捷伦副总裁兼化学品和备件部总经理 Helen Stimson 谈道:“这两款新产品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快速地实现更可靠的分离,同时还能降低每次分析的成本。与所有 AdvanceBio 解决方案一样,它们旨在提供易于重现的结果,从而使研究人员对准确度和完整性等生物制药开发的重要方面更具信心。” 公司推出的全新 AdvanceBio 糖谱分析工作流程是一套完整的消耗品工作流程,适用于去糖基化、2-AB 标记与通过质谱和荧光检测进行的 HILIC 糖基化分析。这套独特的工作流程采用 AdvanceBio 糖谱分析色谱柱、糖链标准品和 N-糖链样品前处理试剂盒,并附带研究人员所需的全部消耗品组件。 产品综合指南和标准方法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实现易于重现的糖链快速鉴定与定量所需的一切。 全新 AdvanceBio 寡核苷酸色谱柱是首款耐高 pH 并采用表面多孔填料的稳定液相色谱柱,适用于寡核苷酸分析。这款产品基于用于生物分子分离的安捷伦创新型表面多孔硅胶型填充色谱柱系列,该系列于 2001 年首次推出 Poroshell 300,其中包括 AdvanceBio 肽图分析、糖谱分析和 RP-mAb 色谱柱。 合适的填料设计使研究人员能够灵活运用高效或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灵活性的提升还能够让研究人员更高效地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从而降低成本。 AdvanceBio 寡核苷酸色谱柱与寡核苷酸标准品能够针对治疗性寡核苷酸分析改善结果的可靠性并降低成本。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是致力打造美好世界的顶级实验室合作伙伴。安捷伦与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进行合作,提供仪器、软件、服务和消耗品,产品可覆盖到整个实验室工作流程。在 2014 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为 40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约为 12000 人。今年是安捷伦进军分析仪器领域的 50 周年纪念。如需了解安捷伦科技公司的详细信息,请访问 www.agilent.com。 编者注:更多有关安捷伦科技公司的技术、企业社会责任和行政新闻,请访问安捷伦新闻网站:www.agilent.com.cn/go/news。
  • 从分子机制到临床治疗的生物大分子制药整体解决方案
    抗体药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分子生物制药市场(包括重组蛋白类药物)急速增长已突破千万亿美元。从2017年市场表现来看,全球10大最畅销药物中:除2个小分子药物以外,另外8个都是大分子药物,包括6个抗体药物和2个融合蛋白。其中药王“Humira”销售额高达184亿美元,上市16年来累计为Abbvie贡献了1120亿美元销售额。近年来新型肿瘤免疫调节抗体药物(如PD-1/PD-L1阻断剂)的兴起也带来了新的治疗突破,其中由BMS研发的第一个针对PD-1的治疗型抗体Opdivo,以近60亿美元上榜Top10。 在药物研发方向,生物大分子药物市场高度集中,巨头垄断地位“超然”,而同时生物制药市场也孕育着诸多新机会和变化,新靶点、新作用机制的抗体药层出不穷,研发企业在生物制药领域大有可为。针对生物大分子制药研发流程的每一个环节,PerkinElmer公司可提供覆盖分子-细胞-活体-组织的全方位检测技术、仪器平台、试剂耗材及相关服务。 针对生物大分子制药研发流程的每一个环节,PerkinElmer公司可提供覆盖分子-细胞-活体-组织的全方位检测技术、仪器平台、试剂耗材及相关服务。针对杂交瘤、噬菌体或人源B细胞等不同文库的抗体筛选,高通量多模式检测系统、多标试剂(如高灵敏度免洗Alpha技术)及细胞株、高内涵细胞显微成像系统、自动化样品处理工作站可以在分子及细胞水平提供最佳的高通量抗体筛选及优化方案。对于抗体药物的临床前/临床功能验证、安全评价及治疗效果,可借助生化检测及分子影像学平台,完成从分子机制、细胞信号通路、组织微环境及整体动物水平的系统评价。针对抗体工艺开发及生产质控过程中的抗体纯度、糖基化、片段化/聚合化、荷电异质性及宿主细胞残留等重要质控指标,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抗体分析系统和多模式检测及专业试剂盒可大大降低该环节的技术成本。另外,随着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PerkinElmer Signal数据挖掘分析系统,结合高质量显微成像技术和数字定量病理智能算法,为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转化进一步助力加速。该应用方案将涵盖: 体外抗体高通量筛选及优化体外抗体功能性评价及研究动物活体水平抗体治疗评价临床组织病理抗体诊断治疗详情请点击样本封面下载生物大分子制药整体解决方案样本:关于珀金埃尔默: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仪器和服务提供商,珀金埃尔默公司致力于为创建更为健康的世界而不懈努力。我们的业务涵盖医学诊断、科研和分析仪器等。我们在全球拥有11000名专业技术人员,时刻准备着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各项科学难题。我们在分析检测、医学成像、信息技术和售后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深入的市场洞察力,可协助客户为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不懈探索。2017年,珀金埃尔默年应收达23亿美元,为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公司的信息,请访问PerkinElmer官方网站www.perkinelmer.com.cn
  • 沃特世推出适用于蛋白类生物治疗药物分析的体积排阻色谱(SEC)柱
    新型分析柱采用杂化颗粒技术,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可提供良好的批次间一致性和可重现的分析结果 马萨诸塞州米尔福德——(美国商业资讯)——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今日隆重推出了全新的体积排阻色谱(SEC)柱,可用于蛋白的分析表征。XBridge Protein BEH SEC色谱柱可与Waters Alliance HPLC、Waters ACQUITY UPLC H-Class系统以及其它HPLC/UHPLC仪器联用,能够为按照尺寸大小进行的蛋白类生物治疗药物分离提供最大的样品通量和最高的分离度。沃特世全球各分公司现已开始供应此类色谱柱。 沃特世XBridge Protein BEH SEC色谱柱适用于蛋白类治疗药物的色谱分析。(图片:美国商业资讯) XBridge Protein BEH SEC色谱柱采用3.5μm颗粒填充,提供有200或450 埃孔径可选,可用于分析分子量在10,000至1,500,000 Da范围内的蛋白质和其它生物分子。与传统硅胶基质SEC色谱柱相比,此类色谱柱的设计可承受更高的流速和压力条件。这些性能优势均可提高样品通量,或将多个色谱柱串联使用,实现更高的组分分离度。 XBridge Protein BEH SEC色谱柱采用了沃特世的BEH(亚乙基桥杂化颗粒技术)二醇基键合颗粒,具有相当长的使用寿命,同时,沃特世的专利生产工艺可确保其具有无可比拟的批次间和柱间一致性,从而提供可重现的分析结果。这些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沃特世ACQUITY Protein BEH SEC色谱柱系列,现在,分析人员通过仅有粒径差异的色谱柱即可将分析方法从UPLC无缝转换至HPLC。每个批次的XBridge Protein BEH SEC 200 埃和450 埃,3.5μm填料都经过全面检测,从而确保了无可比拟的批次间一致性。每根色谱柱都随附有一瓶BEH200或BEH450 SEC蛋白质标准品混合物,可用于色谱柱和液相色谱系统的基准测试、方法开发或故障排除。这些标准品与XBridge Protein BEH SEC批次质量控制检测所使用的标准品相同,用户可在收到色谱柱后使用这些标准品验证色谱柱性能,以及监测色谱柱性能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更多信息:XBridge Protein BEH SEC色谱柱产品信息:www.waters.com/hplcsec 关于沃特世公司(www.waters.com)50多年来,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通过提供实用、可持续的创新,使医疗服务、环境管理、食品安全和全球水质监测领域有了显著进步,从而为实验室相关机构创造了业务优势。作为一系列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技术的开创者,沃特世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实验室解决方案为客户的成功创造了持久的平台。2013年沃特世拥有19亿美元的收入,它将继续带领全世界的客户探索科学并取得卓越成就。Waters、ACQUITY、ACQUITY UPLC、Alliance和XBridge是沃特世公司的商标。
  • 哈尔滨首家生物治疗中心落户哈市一院
    哈尔滨首家生物治疗中心落户哈市一院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丽云 实习生石依诺)哈尔滨市首家生物治疗中心近日落户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这一中心的落成给许多&ldquo 无药可治&rdquo 的肿瘤病患者带来了一线生机。   当前中国的肿瘤发病率居世界首位。鉴于现有癌症治疗方案的局限性,医学界已开始从强调利用人体免疫来调动人体自发抗癌,这就是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mdash &mdash 生物治疗。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孟庆刚在当天举行的讲座中说:&ldquo 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治疗的针对性更精确,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目前已将生物治疗运用到肿瘤、血液病、肝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rdquo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生物治疗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细胞治疗实验室和血细胞分离机、调整冷冻离心机、生物安全柜、培养箱等国际先进实验设备,是国内尖端的肿瘤治疗基地。同时汇聚了国内一流的医疗专家,包括肿瘤、细胞免疫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学术权威,中心工作人员九成以上拥有临床和急诊救护经验。
  • 上海大动作!研究加快合成生物、基因治疗产业发展
    8 月 16 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其中,会议原则同意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以及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关行动方案。该会议指出,要增强优势领域竞争力,强化顶层设计,突出重点靶向攻坚,攻关高精尖关键技术,打造产业发展 " 核爆点 "。▌市场:企业频频获融资上述会议还明确,要激发科研主体创新力,统筹科研资源,聚珠成链、拓链成群,大力引进综合性、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培育高增长科技企业,加强源头创新至产业落地的全链条衔接;要提升发展环境软实力,做好前瞻性政策研究,加速产品研发上市和产业化应用,同时完善监管制度规则,构建高质量规范体系。合成生物与基因治疗均属前沿技术领域,具有高度的产业发展潜力。合成生物即利用工程学思路,模块化改造或创造生物细胞,使其具备合成化合物的能力,其在医疗行业的主要应用包括 RNA 药物、基因编辑治疗、体外检测等方面。而基因治疗作为能够修饰或操纵基因表达的先进疗法,能被应用于遗传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难治疾病。值得一提的是,除医疗健康,合成生物还可应用于化工、农业、食品等场景,其可用于生产具有高附加值、通过传统方法化学生产成本较高、碳排放较大或难以大量获得的产品。根据 CB Insights 分析预测,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4 年将达 189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8.8%。而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调研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基因治疗产业市场规模为 37.8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将达 305.4 亿美元,2016 至 2025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4%。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初至 7 月底期间,国内有超过 60 家合成生物学企业完成融资进展,而于今年上半年获融的细胞和基因疗法领域相关企业,也有近 40 家。▌城市:除上海外,国内多个城市进行政策引导上海始终将合成生物学技术、基因治疗列为重点发展先导产业。在近期出台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 — 2025 年)》中,曾提出布局生物医药基因和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建设医企协同研究创新平台、产医融合创新基地。在今年 6 月举行的第 25 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开幕式上,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表示,上海去年出台了促进细胞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今年还将出台基因治疗的行动方案。除上海,近年国内个多城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对合成生物、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予以关注。比如:2023 年 2 月,由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其中表示将优先发展包括合成生物、未来医疗在内的 9 个产业。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 — 2027 年)》则指出,要支持引导石家庄、秦皇岛等相关地区聚焦、攻关基因组学新技术,加快推进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在关键工艺、上下游核心材料、产品开发等方面形成产业集聚和协同。去年 6 月,深圳市政府发布了 "20+8" 政策,计划打造 20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8 个未来产业的产业集群,合成生物就是 8 个未来产业之一。实际上,在国家发改委 2022 年印发的《" 十四五 "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生物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力,这也是中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也明确: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在境内开展境外已上市细胞和基因治疗药品临床试验,优化已上市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注册申请的申报程序。▌产业:研发 + 下游要打通据悉,《上海市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 年)》由上海经信委牵头起草。近日,上海市经委召开 2023 年度第 8 次主任办公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勇、弈柯莱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振华和上海智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 CEO 王晟等 3 位专家列席,参与审议该行动方案。王晟表示,行动方案整体脉络清晰,对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提出的对合成生物学平台建设工作,要突出解决行业所面临的选品难和放大难的问题,要在研发方向上提供更多的与下游产业交流的机会,在生产上提供更多的便利,帮助企业解决选品和生产的核心问题;要在产业政策上更多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对初创企业和团队加大扶持。弈柯莱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振华表示,关于方案中提到的对新增合成生物医学企业上市的支持,由于目前上市要求对企业的连续性和盈利指标都还有比较严格的标准,且评审周期比较长,建议在 2025 年支持 3至 5 家达标上市企业。弈柯莱是国内合成生物赛道龙头公司之一,其曾冲刺科创板 IPO,公司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对资本市场路径进行研判规划,将择机重新启动上市计划。公开资料显示,弈柯莱目前已建有包括转氨酶在内的 21 类工业常用酶的酶库,并建成了酶的高效设计平台,能够根据催化反应需求利用机器学习预测和筛选酶,通过高通量筛选与测试对酶进行快速人工进化,创造出更好的乃至全新的酶突变体。目前,合成生物学相关上市公司主要有:凯赛生物(688065.SH)、华恒生物(688639.SH)等;基因治疗相关上市公司有:和元生物(688238.SH)、药明巨诺(02126.HK)等。
  • 东曹生物将参展2017国际生物治疗大会暨展览会
    2017国际生物治疗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17年3月29日在北京万达嘉华酒店举办。大会主要内容有:精准医学与基因治疗、干细胞新技术与干细胞治疗、肿瘤免疫治疗、蛋白质和多肽药物治疗、RNAi治疗、抗体药物研发、疫苗、生物仿制药等近20场分论坛。第九届国际抗体大会,第九届世界疫苗大会也将同期举行,将有30个国家和地区1000人参加会议。 东曹(上海)生物科技将参加此次盛会,并带来精彩报告,期待与您相聚在北京! 东曹报告 时 间:3月30日(周四) Chinese Forum Ⅳ 8:30 - 12:10地 点:北京万达嘉华酒店五楼秦宫报告题目:最新TSKgel抗体药物分析用色谱柱介绍报告专家:张琳 博士,东曹(上海)生物科技 技术中心部长
  • Countstar亮相2017国际生物治疗大会
    此次会议于3月29-3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生物治疗领域的院士、行业领军企业高管等共赴盛会,围绕精准医学与基因治疗、干细胞新技术与干细胞治疗、肿瘤免疫治疗等八大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作为国内首家细胞分析系列产品供应商,Countstar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Countstar向大家展示了Countstar细胞计数仪、Countstar荧光细胞分析仪等产品,吸引了众多新老客户驻足参观。在过去的10年中,肿瘤免疫治疗技术有了重大的发展,并逐步运用到临床试验中。作为最终攻克肿瘤的希望之一,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Countstar® 自动细胞计数仪检测浓度在1×104—3×107/ml,直径范围5-180μm,肿瘤细胞都在最佳的检测范围内,是IC1000最易检测的样本之一,几乎无需设定特殊参数,仪器自带的标准参数即可满足检测要求。 而作为当今生物医学另一热点研究领域,干细胞在未来将可能会人类生存的重大疾病产生影响。我们的Countstar IC1000细胞计数仪同样适用于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精原干细胞(SSCs)等干细胞的分析研究,在国内众多的干细胞研究单位中有着众多的用户人群。Countstar® 全自动荧光细胞分析仪是一款基于图像法检测的新一代细胞分析利器,配合多荧光通道,通过采集图像中的细胞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的细胞分析仪器。它将荧光显微成像与统计学群体分析结合于一身,既能提供细胞群的统计数据,又可以获得单个细胞的图像,从而提供细胞形态学信息。独特的图像采集系统同时产生明场以及四张荧光图像,让实验结果更为直观。 明场分析外加4个荧光激发光,多至13种荧光分析,染料选择不再受限。细胞活率、凋亡、转染、周期等细胞图像和分析结果同时呈现在显示屏上。一体机设计,预置检测程序,FCS类流式软件分析(选配),从操作到分析带给您全新体验。“定焦”的专利设计,避免人为调焦带来的误差,荧光定量更加准确。
  • PerkinElmer发布用于提高蛋白类生物治疗药物工艺流程研发的自动化工作站
    中国上海 (2013年3月13日) &ndash 专注于提高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安全的全球领先企业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 )公司于2013年1月21-25日期间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泉举行的第12届蛋白科学年会(12th Annual Protein Science Week,PepTalk)上发布了一款名为JANUS® BioTx ProTM自动化工作站的新产品。这款新型工作站主要设计用于提升蛋白类生物治疗药物工艺流程研发效率。它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够兼容多种高通量小规模蛋白层析模式(层析柱、吸头以及批量化)的自动化工作站,从而在避免多次设备投入的基础上,达成更高效低耗的样品处理。 &ldquo 蛋白质表征分析前的样品制备是非常花时间而且繁琐的环节&rdquo ,Perkin Elmer公司生命科学与技术业务部门主席Kevin Hrusovsky表示,&ldquo 将这一过程自动化,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把相应的时间节省出来用于更有价值的研究工作,并且更快更早的获得蛋白研发流程中的关键性信息。这对支持上游及下游工艺研发阶段的质量设计实验(Quality by Design experimentation),改善产品质量,并缩短研发时间尤为重要&rdquo 。 JANUS BioTx Pro自动化工作站能够在一套系统上达成基于商品化的微孔板及单个层析柱的三种筛选工具&mdash &mdash GE的PreDictor&trade 微孔板、PhyNexus的PhyTip以及Atoll柱&mdash &mdash 的小量(微克至毫克级)蛋白纯化。其具体应用包括树脂结合研究以及纯化条件筛选等。而这原本需要三套分别为上述三种工具设计的工作站才能达成。 1月24日上午9时50分,Jeremy Lambert博士,PerkinElmer公司的产品线总监,将在PepTalk会议上就Perkin Elmer的自动化及微流控技术,包括the JANUS Biotx Pro工作站如何通过提升样品制备及蛋白表征鉴定的自动化程度以帮助研究者节省时间提高研发效率进行演讲。 PerkinElmer公司为生物治疗药物研发整个工作流程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从靶标确认、克隆、表达直至安全评估、生产质控,以帮助研究者获得高度一致的、可重现的数据,确保达成生物治疗研究及患者安全考虑的需求。除了新发布的JANUS Biotx Pro工作站之外,其解决方案还包括LabChip® GXIITM 桌面型微流控系统(用于高通量的蛋白表征分析鉴定)以及AlphaLISA® assays(一种无需洗涤步骤的ELISA替代技术,用于生物标记的鉴定、安全测试及毒性试验)。 需要了解更多PerkinElmer生物治疗解决方案,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biotherapeutics 关于珀金埃尔默 珀金埃尔默公司是致力于改善人类及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全球领先企业。2011年,该公司收入约为19亿美元,拥有约7,400名员工,服务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同时该公司还是标准普尔(S&P)500指数的成员。欲知详情,请致电1-877-PKI-NYSE或登录我们的网站:www.perkinelmer.com.cn。
  • PerkinElmer发布用于提高蛋白类生物治疗药物工艺流程研发的自动化工作站
    中国上海 (2013年3月13日) &ndash 专注于提高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安全的全球领先企业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 )公司于2013年1月21-25日期间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泉举行的第12届蛋白科学年会(12th Annual Protein Science Week,PepTalk)上发布了一款名为JANUS® BioTx ProTM自动化工作站的新产品。这款新型工作站主要设计用于提升蛋白类生物治疗药物工艺流程研发效率。它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够兼容多种高通量小规模蛋白层析模式(层析柱、吸头以及批量化)的自动化工作站,从而在避免多次设备投入的基础上,达成更高效低耗的样品处理。 &ldquo 蛋白质表征分析前的样品制备是非常花时间而且繁琐的环节&rdquo ,Perkin Elmer公司生命科学与技术业务部门主席Kevin Hrusovsky表示,&ldquo 将这一过程自动化,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把相应的时间节省出来用于更有价值的研究工作,并且更快更早的获得蛋白研发流程中的关键性信息。这对支持上游及下游工艺研发阶段的质量设计实验(Quality by Design experimentation),改善产品质量,并缩短研发时间尤为重要&rdquo 。 JANUS BioTx Pro自动化工作站能够在一套系统上达成基于商品化的微孔板及单个层析柱的三种筛选工具&mdash &mdash GE的PreDictor&trade 微孔板、PhyNexus的PhyTip以及Atoll柱&mdash &mdash 的小量(微克至毫克级)蛋白纯化。其具体应用包括树脂结合研究以及纯化条件筛选等。而这原本需要三套分别为上述三种工具设计的工作站才能达成。 1月24日上午9时50分,Jeremy Lambert博士,PerkinElmer公司的产品线总监,将在PepTalk会议上就Perkin Elmer的自动化及微流控技术,包括the JANUS Biotx Pro工作站如何通过提升样品制备及蛋白表征鉴定的自动化程度以帮助研究者节省时间提高研发效率进行演讲。 PerkinElmer公司为生物治疗药物研发整个工作流程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从靶标确认、克隆、表达直至安全评估、生产质控,以帮助研究者获得高度一致的、可重现的数据,确保达成生物治疗研究及患者安全考虑的需求。除了新发布的JANUS Biotx Pro工作站之外,其解决方案还包括LabChip® GXIITM 桌面型微流控系统(用于高通量的蛋白表征分析鉴定)以及AlphaLISA® assays(一种无需洗涤步骤的ELISA替代技术,用于生物标记的鉴定、安全测试及毒性试验)。 需要了解更多PerkinElmer生物治疗解决方案,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biotherapeutics 关于珀金埃尔默 珀金埃尔默公司是致力于改善人类及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全球领先企业。2011年,该公司收入约为19亿美元,拥有约7,400名员工,服务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同时该公司还是标准普尔(S&P)500指数的成员。欲知详情,请致电1-877-PKI-NYSE或登录我们的网站:www.perkinelmer.com.cn。
  • 东曹赞助“2016抗体生物治疗论坛”
    “The Antibody-Bio-therapeutics Forum 2016”(简称“抗体生物治疗论坛”)将于2016年7月13日-15日在上海锦江汤臣洲际酒店召开。该峰会是由迪易咨询主办,并获得了大费城美中医药协会(SAPA-GP)与台湾生物工业组织(Bio Taiwan)的支持,会议旨在为基于抗体的生物治疗技术研发、质量控制以及生物工艺策略提供一个科学交流平台。作为此次会议的赞助商,东曹(上海)有限公司将在9号展台展出,并以技术墙报的形式展示东曹在抗体药物分离纯化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欢迎各位学者、专家莅临我们的展位!大会网址:http://www.abbforum.com/index.asp 东曹技术墙报展墙报1:High-throughput quantification of immunoglobulin G using a new Protein A analytical HPLC column墙报2:Novel Protein L-based chromatography resin for affinity purification of antibodies and their fragments
  • 亿元级B轮融资|深研生物专注于基因治疗及细胞治疗自动化实验平台研发
    近日,深圳市深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了亿元级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斯道资本领投,玖菲特投资、钜科投资跟投,老股东某国际知名产业集团持续跟投,星汉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所筹资金将用于公司细胞治疗智能化生产装备平台的研发及海内外市场拓展,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病毒载体大规模生产技术的研发。公司资料显示,深研生物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基因治疗及细胞治疗领域中的核心技术与核心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的科技型企业。公司致力于通过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纳米材料、化学工程等多学科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技术创新,在生命科学领域发现革新途径,使生命科学技术向前快速演进,并逐步解决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生命科学与医药研发领域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在基因与细胞治疗核心技术领域,深研生物专注于开发核心技术。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自主研发的自动化实验平台,公司开发了一系列生物技术平台,助力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的发展。针对传统瞬时转染方式生产慢病毒载体的缺点,深研生物创新地研发出基于稳转细胞系的慢病毒载体生产系统,EuLV® ️系统。这一技术突破了慢病毒载体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大大提升了慢病毒载体的生产效率及产品一致性,并大幅降低了慢病毒载体的生产成本,为慢病毒载体的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根据智慧芽数据显示,深研生物及其关联公司目前共有30余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超过20件,公司专利布局主要聚焦于称重传感器、分离机等相关领域。
  • 全军首家“生物治疗技术医学转化研究中心”在京揭牌
    我军战役卫勤快速支援系统。   新华网北京2月22日电 全军首家“生物治疗技术医学转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22日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举行。   据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胡向军介绍,这个中心的揭牌运行,可满足生物治疗技术医学转化项目的创新开发实验研究,以及培养临床治疗用细胞的需求,将成为全国全军转化医学研究的高端平台。   近年来,生物治疗广泛应用于肿瘤、传染病、血液病、肝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治疗。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前沿生物技术的研究和转化应用,在新型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治疗性疫苗、基因治疗药物等前沿生物治疗技术研究领域,拥有雄厚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
  • 上海打造5000亿未来产业 重点方向: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等
    为了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印发了关于《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指出,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包括脑机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四个方向。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明确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统筹推进科技和产业融合、当前和长远结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立足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集中力量、滚动培育,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  ——建设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未来高地。依托各类社会主体,建设未来产业研究院,成立5家左右未来技术学院,培育15个左右未来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双向通道。  ——做强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未来引擎。打造5个未来产业集群,建设15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攻关100个左右核心部件,推出100件左右高端产品,形成100项左右中国标准,促进产业集聚引领发展。  ——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未来范式。推动10家左右领军企业向未来产业布局,发展20家左右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造100家左右企业技术中心,培育100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相互融合。  ——营造要素集聚、开放包容的未来生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引进一批高层次战略科学家和企业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形成50个左右综合性应用场景,形成产学研用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  到2035年,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二、布局未来产业,打造未来产业集群  (一)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  在浦东、宝山、闵行、金山、奉贤等区域,提升“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承载能力,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  1.脑机接口。加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脑机融合技术、类脑芯片技术、大脑计算神经模型等领域突破。加强脑工程学、脑神经信息学、人工神经网络等基础研究,推动类脑芯片、类脑微纳光电器件、类脑计算机、神经接口、智能假体等研发创新。探索脑机接口技术在肢体运动障碍、慢性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  2.生物安全。突破新型微生物、病原体快速鉴定和短期规模化检测、科学追踪溯源等关键技术。推动新型疫苗、抗体及分子、免疫诊断等共性技术研发转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传染病防治药物,构建生物安全产业体系。支持生产和储备一批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药物、检测试剂和设备。  3.合成生物。推动攻关DNA/RNA底层关键技术,发展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的DNA/RNA自动合成系统。聚焦生物体初级和次级代谢间的相互作用,发展代谢科学共性交叉技术。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创新药研发、医美产品研制、微生物菌株试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转化。  4.基因和细胞治疗。突破加速载体递送、基因编辑等技术,鼓励攻关临床级病毒载体、规模细胞培养工艺等关键技术。加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溶瘤病毒等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转化。支持关键原材料、重要设备耗材等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二)打造未来智能产业集群  在浦东、徐汇、杨浦、宝山、闵行、嘉定、青浦等区域,以场景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打造未来智能产业集群。  1.智能计算。推动超大模型智能计算突破,培育智能计算自主框架和算法平台,发展自主智能芯片。协同云边端算力,推动知识增强、跨模态统一建模、提示学习、持续学习等技术在超大模型创新应用。加快超大模型向机器视觉、智能语音语义、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等领域应用,推动AI普惠化。  2.通用AI。构建具有泛化知识、动态学习和自主规划的通用AI模型,深化模型在城市治理、生物安全预警等领域部署应用。布局AI+药物研发、AI+新材料等应用,推动AI与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深度融合发展,开发为科学服务的基础性工具。攻克柔性感知、自适应迁移、群体智能等关键技术,建设感知、决策、规划和控制一体化的机器智能体,推动在医疗、陪护、养老等场景的应用。  3.扩展现实(XR)。突破XR关键技术,推动近眼显示、感知交互技术、渲染计算技术、云内容制作分享技术等突破。加快XR终端产品和应用软件开发,推动新一代通信网络(NGN)+XR融合创新,发展软硬一体的智能交互设备产业链。构建XR科技应用场景,加快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工业制造、体育娱乐等行业应用。  4.量子科技。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积极培育量子科技产业。攻关量子材料与器件设计、多自由度量子传感、光电声量子器件等技术,在硅光子、光通讯器件、光子芯片等器件研发应用上取得突破。推动量子技术在金融、大数据计算、医疗健康、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5.6G技术。科学有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和规模化商用。突破空天海一体化、确定性网络等关键技术。聚焦6G智能终端、系统设备、通感算一体化网络以及融合应用等领域,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建立6G国家标准与技术推进中心,强化6G标准引领。  (三)打造未来能源产业集群  在浦东、闵行、嘉定等区域,打造未来能源产业集群。  1.先进核能。加快商业化先进核能技术攻关,开展新型小堆、超高温气冷堆装备研制以及新型核工程材料研发应用。攻关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及模块化智能装备,研发高温超导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开展新型核聚变能源系统技术预研,推进核能小型化技术验证,开展多能融合示范应用。  2.新型储能。推动开展战略性储能技术研发,推动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商业化,促进“光储充”新型储能站落地,加快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技术试验,推动固态电池电解质技术攻关。推动大功率长寿命氢燃料电池和碳纸、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关键材料创新,推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应用研究。  (四)打造未来空间产业集群  在浦东、杨浦、闵行、金山、松江、青浦、崇明等区域,打造未来空间产业集群。  1.深海探采。推动研发深远海和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重型破冰船、高冰级LNG船等极地装备,构建极地科考和资源开发装备体系。研制深远海运维保障、多功能救援等特种船舶,提高应急救援装备能力。研制深水大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等能源海工装备以及驻留浮式研究设施。研制深海采矿装备,加快海试验证及示范应用。  2.空天利用。突破倾转旋翼、复合翼、智能飞行等技术,研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聚焦智能机载、复合材料、新能源动力创新,研制超音速、翼身融合等新一代商用飞机,推动氢电池、氢涡扇等氢能飞机技术验证示范。研制低成本卫星和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加快宽带通信卫星发射组网及商业运营,积极利用空间频率和轨道资源,建设陆海空天领域全天候、全球性卫星互联网。  (五)打造未来材料产业集群  在浦东、宝山、金山等区域,提升产业转化承载能力,打造未来材料产业集群。  1.高端膜材料。提升膜材料基础结构设计和原料自主化能力,突破高端分离膜技术,研发攻克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及专用树脂、体外膜肺氧合器用中空纤维膜、5G/6G天线用液晶高分子聚合物膜、高导热石墨烯薄膜等原材料及成膜技术。持续推进高端锂电池用膜材料、新型显示用光学膜、集成电路离型膜等材料技术迭代和产业化。  2.高性能复合材料。做强高性能纤维产业链,布局极端环境纤维、生物医用纤维、人工智能纤维等方向。加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研发,支持粘胶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纤维等制备技术与工艺提升,攻关核心催化材料,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量产技术。研发能源转化及存储纤维、变色纤维、形状记忆纤维和致动纤维等应用技术。持续攻关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高端医用可降解合金等技术。  3.非硅基芯材料。推动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化合物发展,持续提升宽禁带半导体化合物晶体制备技术能级和量产规模,积极布局宽禁带半导体晶圆制造工艺技术,增强宽禁带半导体芯片产品设计能力,扩大产品应用领域。积极推动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碳基芯片材料,半导体二维材料等未来非硅基半导体材料技术研究和布局。  三、实施六大计划,竞逐未来赛道  (一)未来技术“筑基计划”  筹划组建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作用,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建设未来产业研究院。发展创新联合体,组建一批未来产业创新中心,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完善未来产业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国际创新协作,布局一批海外技术转移转化网络节点、国际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中心。  (二)未来布局“领跑计划”  谋划未来产业先导区,聚焦临港、张江、紫竹等,集聚创新要素,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未来产业加速园,遴选若干特色产业园区前瞻布局,发挥未来产业科技园作用,建设一批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的加速器。打造未来产业试验场,建设未来社区、未来工厂、未来医院、未来商业、未来农业等标杆示范场景。  (三)未来伙伴“携手计划”  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鼓励国有企业加强未来产业布局,加大企业创新开放力度,纳入企业年度创新考核。引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发布硬核科技百强榜单,形成一批在细分领域引领的“未来之星”。依托“浦江之星”计划,构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整合的项目挖掘与甄别机制。  (四)未来场景“开源计划”  发布早期验证场景,研究未来技术可行性,加速“0-1”的创新突破。发布融合试验场景,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中试基地和验证平台,实施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推动“1-100”产业加速孵化。发布综合推广场景,以大规模示范推动“100-100万”的爆发式增长,加速应用迭代与产业化。  (五)未来人才“雁阵计划”  推出一批面向全球的“揭榜挂帅”项目,充分赋予科学家自主权和决策权,营造自由探索的良好氛围。引进全球顶尖人才、科研团队和创新型企业,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利益风险分担机制,推动研发活动产业化。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功能,跟踪未来技术创新成果,培育未来产业创新人才,支持申报各类人才计划。  (六)未来生态“雨林计划”  探索设立市场化主导的未来产业引导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国际性行业组织落户,支持企业参与制定未来产业标准规范。建立未来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注重数据安全、产业安全和伦理制度建设。放大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溢出效应,搭建未来产业合作交流平台。联动“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举办未来产业大赛。  四、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推进  依托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市级层面未来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一体化部署,扩大产业规模,统筹协调未来产业发展。加强部市合作,争取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平台等落户上海。加强市、区联动,强化区域布局和要素保障。  (二)加强战略研究  依托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未来产业战略咨询专家组。编制未来产业发展白皮书,加快完善统计体系。组建未来产业促进平台,促进资源对接、成果转化,优化未来产业发展生态。  (三)加强政策支持  研究制订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专项的支持力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装备首台(套)、科技创新券、创新产品推广等政策,鼓励市场开展消费补贴,培育壮大市场需求。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和融资支持。各区可结合实际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四)加强改革创新  健全完善适应未来产业技术更迭和产业变革要求的制度规范。按照包容审慎原则,统筹监管和服务,适当放宽新兴领域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深化科研人才减负松绑的机制政策创新。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研究未来产业用地模式,推动数据开放和交易。  (五)加强氛围营造  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与创新文化。加强场景建设,加大试点应用、创新示范案例总结和经验推广的力度。深化科普教育,让更多未来科学种子孕育发芽,为未来产业持续发展筑牢基础。图解提供: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
  • 重磅!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治疗药物获批临床
    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为治疗用生物制品一类新药,是全球首款采用新冠灭活疫苗免疫后血浆制备的新冠肺炎特异性治疗药物,也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抗击新冠科研攻关团队在治疗领域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新冠特免是以经批准的中国生物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低温乙醇蛋白纯化分离法,并经病毒灭活及去除方法制备而成的含有高效价SARS-CoV-2中和抗体的静脉注射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  该药品主要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规格为5000U/瓶(1.25g, 25ml)、10000U/瓶(2.5g, 50ml)。  据悉,全球尚无同品种上市,全球也尚无其他厂家基于已上市新冠疫苗免疫后血浆开展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申报。临床仍缺乏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治疗手段或药物。  2020年1月30日,中国生物牵头承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与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9-nCoV感染恢复期患者特异血浆和特异免疫球蛋白制备“项目。2020年4月,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全球率先在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疗法的基础上,研发制备了治疗新冠特效药物——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以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经批准的中国生物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健康人血浆为原料制备而成,含有高效价SARS-CoV-2中和抗体。该治疗药物已经被纳入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制的新冠灭活疫苗于2020年12月30日获批附条件上市,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冠疫苗,并于2021年5月7日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认证;中国生物是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在新冠抗疫领域研制4款新冠疫苗、3款诊断试剂、2款治疗药物的生物制品企业。
  • 精彩回顾丨迈安纳参加2021生物治疗产业大会
    会议背景生物治疗在近30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是目前医药领域中最令人瞩目、最鼓舞人心的焦点,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细胞治疗领域,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CAR-T,TCR-T,CTL,TIL和DC)、干细胞技术及基因治疗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在非细胞治疗领域,以治疗性抗体、疫苗和重组蛋白药物为代表的生物治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各个疾病治疗领域。现场回顾关于迈安纳迈安纳(上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解决微纳米药物递送行业痛点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公司朝气蓬勃,目标远大,并且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包含芯片设计制造,机械自动化,软件,流体力学专家,应用专家,工程团队,以及GMP法规专家和覆盖全国的纯熟销售体系和售后团队。公司主要创始人均在制药行业拥有将近二十年的从业或服务经验。我们在上海设有总部和研发中心,并且在苏州建有小型生产基地和应用实验室。目前我们可以提供纳米载药和微球载药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生产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迈安纳已服务于几十家知名生物制药公司以及学术机构,并已成功助力多个客户药物进入临床阶段。上海迈安纳INano系列纳米药物制备平台INano™ 平台优势:丰富的核酸药物工艺实战经验,已为国内数十家用户提供服务(已有成功申报临床案例),涉及递送载体类型包括但不限于LNP, 聚合物,多肽,脂质体,PLGA等我们独有的Ultrafluidics平台技术,可以在真正意义上以最小的风险和物料成本线性放大至工业级根据您独特的递送载体特性量体裁衣,高度定制化设备以及优化工艺流程与监管充分沟通,坚持中国制造和本土化快速服务(3Q,FAT,SAT,CRO....)展会预告2021年8月4-6日,2021第五届生物药工艺发展峰会将在杭州洲际酒店举办。迈安纳展位号C45,期待您的莅临和关注!
  • 毕诺济生物完成逾亿元融资 加速细胞治疗技术研发
    8月15日,创新生物技术公司毕诺济生物(Bennu Biotherapeutics)宣布公司已完成逾亿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渶策资本领投,生命园创投及智诚资本等共同参与完成,筹集资金将用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细胞治疗技术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开发。据悉,毕诺济生物于2021年11月创立,专注于细胞治疗领域,主攻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全球创新细胞疗法。目前毕诺济的产品管线处于实体瘤治疗领域,正在进行首个产品BEN101的生产工艺开发与药理毒理实验,并已启动临床开发相关的准备工作。
  • 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中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导读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致死率以及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治疗脑卒中所消耗的人力财力巨大,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多重痛苦。 目前发现80%-85%的脑卒中为缺血型脑卒中,在发病前期有一个短暂的窗口期,有效地在窗口期诊断脑卒中可对后续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已发现一些药物能有效减轻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但机理尚不清楚。研究清楚脑卒中发病及药物作用机理,亦可帮助更有效的治疗。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缺氧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密切联系,而炎症反应多与脂质代谢相关联。通过比较健康人与患者体内脂质种类及浓度的差别,进而找到关键的“生物标志物”,既可帮助脑卒中的早期快速诊断,又有助于理解致病及治疗机理。广东医科大学蔡春教授团队及华南理工大学周婷老师团队利用岛津特色质谱仪,分别以靶向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手段开展了脑卒中相关研究,以下是相关成果简介。 蔡春教授团队使用岛津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LCMS-8045比较了122名健康志愿者和197名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浆中158种脂肪酸的浓度差异,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了模型。该模型找到了一组生物标志物(AA、DHA、13-HODE等),能准确区分脑卒中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另一组生物标志物(11-HETE和8-iso-15-keto-PGF2α)能区分初次发病患者和复发患者。这一研究发表在化学领域一区杂志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中,为脑卒中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且通过一组而不是一个生物标志物的检验,能大大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蔡春教授团队文章首页 岛津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LCMS-8045 正常组与患病组脂肪酸浓度水平比较 周婷老师团队利用岛津超临界流体色谱仪与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系统(SFC-IT-TOF)研究了异甜菊醇钠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首先,利用SFC-IT-TOF分析了正常大鼠、给药大鼠和脑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代谢物,通过PLS-DA、OPLS-DA等统计学手段找到组间差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再利用IT-TOF对代谢物质量数的精确测定,结合公共数据库,对差异性代谢物进行定性,最终筛选出20个生物标志物,其中溶血磷脂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平显著升高,说明了脑卒中的病理机制可能与PLA2以及炎症反应有关。 岛津超临界流体色谱仪Nexera UC系统正常组与给药组OPLS-DA得分图 利用岛津特色质谱仪及液相前端系统,两个科研团队从不同的角度推进了我们对脑卒中的理解,让我们在战胜脑卒中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Zhang L. et al., Integration of ultra-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with machine learning for identifying fatty acid metabolite biomarkers of ischemic stroke, Chem Comm, doi 10.1039/d0cc02329a Yang Y. etal., Lipidomics study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isosteviol sodium on stroke rats using ultra high-performance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coupling with ion-trap and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157 (2018) 145–155
  • 2009年-2018年全球上市生物药类型地域和治疗领域分析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从2009年到2018年10年间全球新上市生物药355种。全球在研的生物药超过2000种,其中1700多种进入临床试验。由美国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Pharma最新出具的预测报告显示,2018年最畅销与销售额增长最大的TOP10药品全部为生物药,其中有8种或是单抗药物。2017年重磅新药的12种中其中单抗3种,其他为酶抑制剂和CAR-T细胞治疗。2016年全球销售排名前十大药品中有8个生物药,其中6个是单抗。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球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同时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正处于生物医药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预计2020年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下面我们就从近10年上市的生物药地域,类型和治疗领域进行分析。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首先我们看近10年新上市生物药TOP地域分布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2a1ecc5a-7bb1-462e-8733-081247402db7.jpg" title=" 2.1.png" alt=" 2.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1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综合来看,美国遥遥领先领跑全球,欧盟紧随其后。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美国生物医药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生物医药总产值占到了GDP的17%左右,成为最具成长性产业之一。在全球销售市场的90%生物药品来自美国的著名企业,如辉瑞,默克、强生和罗氏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欧洲以德国为例其生物医药总产值占GDP的12%左右,政府的重视快速推动着产业的发展。在英国,剑桥生物技术园区是世界从事最尖端生物研发园区之一,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较为密集的地区形成,也为生物医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生物药市场增长速度超越全球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生物药的市场规模预计于2021年达到3269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为中国生物药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上市生物药数量不少,但是像单抗之王修美乐(阿达木单抗)的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的全球重磅产品拭目以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在20世纪日本生物医药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在21世纪的商业界的支持和日本政府出台重要政策来利用生物技术革命,日本的生物医药领域变得越来越富有竞争力和活力。& quot 生物产业立国& quot 战略,修订《药品事务法》加快生物药审批,修订《日本商业法》促进企业并购等一些政策使日本生物科技发展逐步居于全球前列。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其次,我们生物药类型TOP10领域的分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14ad2f79-cfd0-4463-88bc-95902a90d686.jpg" title=" 2.2.png" alt=" 2.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2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虽然近几年抗体药物研究和上市品种非常火热,但是纵观近10年全球还是疫苗制剂类生物药新上市数量最多。在中国新型疫苗也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领域之一,疫苗负面事件频发也对疫苗研发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外上市多年的宫颈癌疫苗终于在国内上市,但仍是国外进口药。急切盼望国产疫苗研发迅速加强,将来一定会打破进口垄断。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抗体药家族中主要为单克隆抗体,作为抗肿瘤的特异性药物,具有靶向性强、特异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的特点。抗体类药物虽然全球市场集中度很高,市场份额排名前四的罗氏、艾伯维、强生、安进合计占有了60.5%的市场份额。但是国产两款PD-1药物的上市,以及未来上市的多款PD-1/PDL-1药物给了国人很大的信心,低价优质的抗体药物也为更多的中国家庭带来希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近10年来,全球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细胞因子作为生物应答调节剂治疗肿瘤、造血障碍、感染等疾病有着不错的疗效。今年中国全球首创生物新药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 quot 乐复能& quot )上市,对于乙肝大国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最后,我们看一下治疗领域TOP10分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27e42c39-02c2-44d8-80a8-0efb36e4e25f.jpg" title=" 2.3.png" alt=" 2.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3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从图中可知近10年新药较集中在感染性疾病,肿瘤,内分泌代谢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感染性疾病药物领域主要由抗病毒药和疫苗组成。回顾我国病毒学家顾方舟1962年又牵头研制成功糖丸减毒活疫苗,1964年& quot 脊灰& quot 糖丸疫苗全国推广以来,& quot 脊灰& quot 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再次缅怀顾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肿瘤是这几年市场容量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很多制药企业纷纷布局。未来10年癌症治疗领域药或许将在榜首位置。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有很大罹患癌症的可能。化学药在肿瘤治疗的效果不尽人意,越来越精准和生物药迅速发展,得到医生和患者的极大认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近10年上市的生物药TOP10治疗领域没有发现心脑血管类药物是不是有点疑惑?为什么在这么大的领域里面没有看到生物药的影子?近10年在心脑血管邻域上市的化学药和生物药比例为5:1,这么多的悬殊原因是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 参考来源: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   1.www.fda.gov/Drugs/DevelopmentApprovalProcess/DrugInnovation/ucm592464.htm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   2.www.pmda.go.jp/pnavi-04.html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   3.www.emea.europa.eu /span /p
  • 覆盖iPS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清华大学丁胜教授创建多家生物技术公司一览
    2022年6月21日,清华大学药学院丁胜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发表了题为:Induction of mouse totipotent stem cells by a defined chemical cocktail 的研究论文。(点击查看:登上Nature!清华大学丁胜团队首次化学定向诱导干细胞)丁胜团队研究成果主要参与者合影清华大学药学院丁胜教授、刘康助理研究员、马天骅副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丁胜课题组胡妍妍、杨媛媛、谭彭丞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药学院张玉霞、韩孟夏、王丹、李寅青、余嘉伟、贾泽然、张鑫、胡泽平、姚珂、庞欢欢在不同实验中给予了重要帮助。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967-9开发全新化学诱导全能干细胞在这项研究中,丁胜团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药物组合——TTNPB、1-Azakenpaulllone、WS6,这三种小分子药物组合(TAW),可以将小鼠多能干细胞(PSCs)诱导成具备转变为完整有机体潜能的全能干细胞(TotiSCs),而且可以在实验室中保持这些诱导的细胞的全能型(胚内和胚外分化潜力)。这项研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化学药物组合,在体外定向诱导产生全能干细胞,从非生殖细胞中创造生命,这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生命创造研究领域。丁胜教授丁胜于199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学士学位,于2003年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在2003年至2011年间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系任职助理教授、副教授。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药物化学系任职冠名资深研究员及教授。2016年,清华大学成立药学院,丁胜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早在2008年,丁胜就率先开展了使用化学小分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他也是开发和应用全新化学手段研究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引领者,一直致力于发现和鉴定可以调控细胞命运和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创建多家生物技术公司——iPS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干细胞研究试剂值得一提的是,丁胜教授除了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做出许多重要贡献外,还作为共同创始人参与创建了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包括:1、 Fate Therapeutics(基于iPS的细胞治疗公司,已在纳斯达克上市)2、Tenaya Therapeutics(基因治疗公司,已在纳斯达克上市)3、Vivace Therapeutics(针对Hippo-YAP通路的癌症药物研发公司,累计完成超过7000万美元融资)4、Stemgent(生产和销售干细胞研究试剂)5、Retro Biosciences(抗衰老研究公司。该公司于2022年4月获得了1.8亿美元融资。)而在2022年,丁胜教授与 Joe Betts-LaCroix 和 Matt Buckley 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 Retro Biosciences 的抗衰老研究公司。该公司于2022年4月获得了1.8亿美元融资。Retro 公司在其官网写道:我们的使命是将人类健康寿命延长十年,这将是极具挑战性的,并且需要大量资源。我们很幸运获得了1.8亿美元的初始资金,这将帮助我们进行第一次概念验证,并确保公司在十年内的运营。Retro 公司的研究方向将在细胞重编程、自噬和血浆相关疗法这三个方面。通过研究衰老的细胞驱动因素,从而开发预防多种疾病的疗法。Retro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的第一个项目是靶向自噬的分子,将在明年进入临床试验。血浆相关疗法预计在两年内推出第一个开发候选者。对于细胞重编程,将在未来四年内努力实现临床概念验证。为了支持着三个项目,Retro 正在大力投资单细胞多组学、基于机器学习的计算生物学和实验室自动化。丁胜表示,这一系统非常重要,因为它将使许多关于生命起源的科学研究成为可能。科学家们可以使用该系统来操纵全能干细胞,以更好地了解生命开始时高度协调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篇论文迈出了探索生命起源的重要一步,为后续研究开辟了巨大的机遇。此外,对全能干细胞的更深入的了解,具有深远的意义,为再次创造个体生命,甚至是加速物种进化创造了可能。丁胜表示,这项研究带来的许多可能性都会引发争议,虽然这些可能性在遥远的未来才会发生,但很难预测将会带来什么社会伦理问题。在过去十年里,科学界并为放款对人类胚胎研究的限制,而在去年,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表示将放宽培养人类胚胎不能超过14天的限制,延长科学家培养人类胚胎的时间。最后,丁胜表示,自己的团队高度重视伦理,但作为科学家,自己会专注于推动科学发现,为后来的研究者奠定基础,让他们将来拥有做出决策的知识和工具。
  • 在线参会!生物成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会议通知
    随着信息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成像技术取得了革命性进展,大大突破传统成像的局限,生物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不仅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例如在重大疾病诊断、个性化治疗、药物开发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主要的成像方式有:荧光成像(FI)、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ECT)、拉曼成像(RI)、超声成像(USI)、光声成像(PAI)还有质谱成像技术(MSI)等。此外,生物成像技术在医学转化及制药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帮助相关领域的用户了解生物成像前沿技术及应用进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04月18日举办“生物成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本届网络研讨会为期1天,将邀请行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相关研究领域的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平台。参会指南1、点击会议页面链接报名;报名参会: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Us 2、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3、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4、会议交流群二维码会议交流群微信二维码
  • 2016年国内1类新药申请汇总(治疗用生物制品)
    1.康方生物  AK101注射液是一款IL-12/IL-23拮抗剂,拓展免疫性相关疾病,如银屑病、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克罗恩病等。  国外同款靶点上市有杨森的Stelara(Ustekinumab),2015年销售额近25亿美元。  2.津曼特生物  上海津曼特生物为恒康医疗子公司。于2012年成立于上海张江。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可能为狄诺塞曼(Denosumab)生物改良药(biobetter)。Denosumab适应症为:骨转移性实体瘤患者骨相关事件、骨质疏松等。  3.肿瘤免疫PD-1/PD-L1  (1)目前只有基石和康宁杰瑞提交了抗PD-L1项目申请,康宁杰瑞重组人源化PDL1单域抗体Fc融合蛋白注射液(代号KN-035)也在近日获得FDA批准,在美开展临床。  (2)嘉和生物的杰诺单抗注射液在2016年11月14日,获CFD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目前已经开展临床的PD-1国内企业有:君实、恒瑞、百济神州、信达。目前恒瑞已有适应症开启二期临床招募。  (3)2016年前9个月,Opdivo全球业绩达24.64亿美元,2015年为9.42亿元 2015年Keytruda业绩为5.66亿美元,2016年前9个月销售额为9.19亿美元 今年上市的Tecentriq至三季度业绩为7700万瑞士法郎。  4.双特异抗体  武汉友芝友生物-注射用重组抗HER2和CD3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以HER2/CD3为靶点,未来拓展适应症为 HER2阳性乳腺癌和胃癌,为 “十二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体内外药效研究中发现,该药在对不同的HER2高表达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优于临床常用单克隆抗体药物赫赛汀数百倍甚至数千倍 此外,针对HER2中低表达的肿瘤细胞和赫赛汀耐药细胞株也具有极佳的杀伤作用。  5.ADCs(抗体偶联药物)  浙江医药的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注射液,上海美雅珂生物注射用MRG003均在临床试验申请中。  6.PCSK9抑制剂  君实药业的重组人源化抗PCSK9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临床申请于2016年8月底递交到国家局。同靶点国内布局的厂家有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目前有两款2款 PCSK9抑制剂上市,安进的Repatha (Evolocumab)和赛诺菲/再生元公司的Praluent(Alirocumab),定价为1.5万美元/年左右。目前辉瑞已经终止PCSK9抑制剂- Bococizumab全球临床研发工作。  7.丽珠单抗  重组抗HER2结构域Ⅱ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在今年3月申报,11月就拿到了临床批件。  此前丽珠集团发布公告:该品种分子序列专利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该药物的规格为420mg/14mL(30mg/mL),治疗领域为:肿瘤 适应症:暂定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治疗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和高风险HER2阳性的早期乳腺癌(判断本品为帕妥珠单抗生物改良药)。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该药物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2,748.52万元人民币。
  • 赛默飞与锦斯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共建基因治疗联合基地推动行业发展
    2019年5月15日,上海——今日,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上海锦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斯生物)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此次协议,双方将在上海张江科学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共建基因治疗联合基地,依托赛默飞在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的产品、技术以及一体化服务的优势,共同推动基因治疗在中国的产业化及商业化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病毒载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不断提升、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崛起,基因治疗热度渐升。2017年,两款CAR-T产品的问世更是让基因治疗在全球迎来了新一轮的高潮。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基因治疗目前仍然面临从小规模实验室研发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挑战。此次战略合作,赛默飞将为锦斯生物提供全方位的病毒载体产业化技术产品支持,从实验室开发到大规模GMP生产,为锦斯生物GMP 生产基地配置赛默飞基因治疗集成式解决方案。通过配备赛默飞先进技术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和药物检测分析平台,到实验室设备仪器和配套试剂耗材,全面帮助锦斯生物在中国建立符合全球标准的病毒载体大规模制造和服务平台。此外,赛默飞还将为锦斯生物带来运营系统优化等一系列商业解决方案,帮助其打造精益运营体系,从而有效提升锦斯生物各个部门的流程效率和资产利用率、降低采购库存成本,实现产能优化以及物料补给优化。此次双方还将依托于共同建立的“基因治疗联合基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沟通渠道,积极促进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以及合作,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和国际法规的创新性生产工艺流程,进一步推动基因治疗的本土研发和创新,加速中国基因治疗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助于基因治疗这样的新兴医学技术真正普惠大众。” 赛默飞中国区总裁艾礼德(Tony Acciarito)先生表示:“从研发到生产,赛默飞专注于基因治疗的每一个环节。秉持着‘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发展战略,我们期待与锦斯生物的‘强强联手’,通过提供创新技术和集成式解决方案,推动基因治疗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助力建设‘健康中国’。”锦斯生物公共事务总监张华先生指出:“此次非常荣幸与赛默飞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领域有着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合作愿望。锦斯生物具有深厚的病毒载体研发和产业化能力的积累,借助赛默飞的生物制药工艺集成式解决方案,以及培养基优化和生物安全分析检测服务的经验,有助于共同应对病毒载体工艺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挑战,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国内基因治疗技术的产业化。”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4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约70,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加速药物上市进程、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领先结合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全方位服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超过35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为50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7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运营。我们在全国还设立了7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6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关于锦斯生物锦斯生物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溶瘤病毒和基因治疗产品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核心技术团队在相关领域拥有二十多年国际领先的专业经验,建设了符合BSL-2及GMP要求的溶瘤病毒和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研发生产平台,可同时进行多品种/多任务的病毒载体产品的中试工艺研发及生产,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产品,并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曾负责研发出世界第一个溶瘤病毒药物: 安柯瑞(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H101),并完成产业化生产。锦斯生物专注于包括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慢病毒等各种重组病毒载体的GMP中试生产及质量控制。可以为客户提供最为齐备的溶瘤病毒及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的工艺研发生产及质控的CDMO服务,旨在通过高性价比、高效率的服务帮助客户缩短新药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公司的使命是:为人类健康, 做最好的基因治疗产品。目前,已经有国内外的多家创新研发公司与锦斯生物合作,利用锦斯生物的技术平台研发生产用于临床试验的病毒载体产品。
  • 超10名!中国生物制备新冠特免血浆成功治疗危重患者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月13日消息,在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武汉血液中心、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紧密合作下,国药中国生物已完成对部分康复者血浆的采集工作,开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浆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备。经过严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检测,病毒灭活,抗病毒活性检测等,已成功制备出用于临床治疗的特免血浆,投入临床救治重症患者。首期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浆治疗,目前连同后续医院治疗的危重病人超过了10人。临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疗12至24小时后,实验室检测主要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血氧饱和度、病毒载量等重点指标全面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 /p p    strong 据中国生物介绍,这种新冠特免血浆制品,是由康复者捐献的含高效价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处理,并对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多重病原微生物检测后制备而成的,用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疗。 /strong /p p   业内专家指出,从临床病理发生过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杀灭和清除病毒。SARS爆发期间,就有将SARS患者康复后的血浆输注给重症SARS病人实现治愈的案例。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采用这种特免血浆制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p p   中国生物研发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冠病毒特免血浆的采集、制备和系列检测过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制备工艺成熟,所需时间短。目前,由中国生物承担的“2019-nCoV感染恢复期患者特异血浆和特异免疫球蛋白制备”项目,已获得国家科技部组织制定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立项,同时得到了湖北省科技厅和卫健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疫情发生后,中国生物高度重视,1月20日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专项科研攻关团队,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科技部“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担任总指挥,着重开展了新冠病毒相关诊断试剂、新冠病毒特免血浆制品、新冠病毒特免球蛋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新冠病毒重组基因工程疫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等科研攻关。其中,中生上海捷诺首家研制出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盒,并首批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 针对湖北武汉疫情重点地区,成立了抗击疫情前线指挥部,由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总经理段凯博士负责动员和协调一线资源,在湖北省科技厅的努力推动和积极协调下,争分夺秒推进新冠特免血浆制品、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单克隆抗体等项目的科研攻关。 /p p   中国生物高度重视治疗新冠病毒的相关研发攻关工作,先期紧急安排了4亿研发资金,利用中国生物已有的各种技术平台,与国家疾控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以及武汉各医院等有关单位紧密合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湖北省、武汉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p p   中国生物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全力推动预防、治疗产品等项目研发,确保攻关工作精准、有序、高效。 /p p br/ /p
  • 与T细胞结合的抗体衍生物靶向修复用于精准免疫治疗
    2019年11月26日,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研究报告指出,一种与T淋巴细胞结合的抗体衍生物,重新定向T淋巴细胞以溶解肿瘤细胞。T细胞的免疫疗法正在改变当前癌症治疗的前景。但是,缺乏合适的靶抗原,将这些策略限制在极少的肿瘤类型上。在这里,本文报道了一种T细胞结合抗体衍生物,该衍生物分为两个互补的半部分,并针对抗原组合而不是单个分子。现在,每半个部分都是半抗体,包含与抗CD3抗体的可变轻链(VL)或可变重链(VH)融合的抗原特异性单链可变片段(scFv)。当两个半抗体同时在单个细胞上结合各自的抗原时,它们会对齐并重组原始CD3结合位点以与T 细胞结合。本文表明,通过这种方法,T淋巴细胞可专门消除双重抗原阳性细胞,同时保留单个阳性癌旁细胞。这使不适合当前免疫疗法的精确靶向治疗成为可能。抗癌单克隆抗体代表了现代药物治疗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目前列出的数百种治疗性抗体和抗体衍生物中,有一些脱颖而出,其重点是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重新靶向恶性细胞。其中,最先进的是将嵌合抗原受体(CARs)转染到T细胞和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抗体(BiTE),两者均使用单特异性单链可变片段(scFv)作为靶向装置。总的来说,这些抗体衍生物所针对的靶分子是存在于恶性细胞及其未转化的对应物上的分化抗原,它们的结合常常引起严重的,甚至致命的不良事件。由于适用于基于抗体疗法的真正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很少见,因此本文在这里研究一种组合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由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或淋巴瘤,实体癌和其他来源的癌干细胞异常表达的抗原组合。此外,鉴于结合T细胞疗法的临床有效性,本文以双重抗原限制的方式重定向T淋巴细胞以裂解肿瘤细胞。半抗体消除体内已建立的肿瘤为了测试半抗体的潜在治疗适用性,对免疫缺陷的NOD/SCIDγ(NSG)小鼠进行了体内免疫接种。在第1天接种萤光素酶基因标记的THP-1肿瘤细胞。在第1、22和28天,尾静脉接种HLA-A2阴性的CD4和CD8供体T淋巴细胞。在第7天植入肿瘤细胞后,每天皮下分别注射:盐水、单个半抗体、两个半抗体的组合及这是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抗体(BiTE)对照。直到第39天。为了研究半抗体是否可以相互发现以实现靶标功能互补,将构建体彼此分开注射在较远的位置,一个在颈部,另一个在后肢上。尽管所有接受盐水或单个半抗体的小鼠疾病发展迅速,并在53天内达到了安乐死的标准,但用两个半抗体对或BiTE对照治疗的小鼠却排斥了已建立的肿瘤(下图a)。接受半抗体对或BiTE对照的小鼠的总生存期显著延长。上图:体内高精度靶向癌细胞a.通过IVIS Lumina XR实时生物发光成像,每周评估一次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THP-1肿瘤细胞的生长b.每天监测生存期,直到第110天半体技术的组合性质为特异性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它可能选择性消除不适合当前免疫疗法的人类癌症,并且与旨在增强对靶标亲和力的其他双重或三重抗原特异性策略大不相同。尚不清楚半抗体是否会诱导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这是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抗体(BiTEs)或针对抗原(例如CD19)的CAR-T细胞的主要缺陷。在这种情况下,甚至用半抗体处理单个靶分子也是合理的,以便将T细胞活化专门限制在肿瘤部位,同时减少血管内T细胞活化和全身细胞因子分泌。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半体技术将成为用于组合高精度免疫靶向以消除恶性细胞及其他恶性肿瘤的通用平台。
  • 文献解读丨生物活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研究背景 目前全球骨缺损手术每年约为2000万例,为保持原有骨骼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骨修复就必须依赖于移植材料,因而临床治疗中对于具有支撑作用的骨植入材料需求量巨大。植入材料的特性对于骨修复具有重要影响,是再生医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临床骨修复的核心要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骨水泥是临床上出现很早、使用非常广泛的骨水泥制品,其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过高的弹性模量、相对较低的生物活性都限制了它在临床使用上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始于骨祖细的增殖和迁移,最终分化为成熟骨细胞。虽然骨组织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但是当大段骨组织损伤造成大范围骨缺损时,为保持原有骨骼的结构和功能,骨的修复就必须依赖于移植材料。植入材料的特性对于骨修复具有重要影响,该过程的影响成为再生医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临床骨修复的核心要点。骨植入材料主要有自体骨、异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合成材料等。自体骨一直被认为是骨移植材料的金标准,但来源有限,取骨后容易出现穿孔、伤口感染、脓肿、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植入困难、创伤大等,也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骨不仅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而且往往具有新的研究不断赋予的生物相容性、成骨诱导性等特点,使得人工骨普遍应用于临床骨修复以及作为骨外科填充材料。 鉴于上述缺点,材料和医学科学家尝试了多种PMMA骨水泥改性策略,通过改变单体、添加生物活性材料或有机材料等策略来优化PMMA骨水泥的生物机械性能和生物学活性。 方法与结果 本研究以PMMA骨水泥作为支持材料,在其中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矿化胶原(MC)材料,通过基础实验研究复合骨水泥的材料学表征以及体内外活性,通过将该材料应用于临床,探究临床的实用性以及价值。采用兔骨质疏松模型对复合骨水泥材料MC-PMMA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性能进行评价。 采用岛津InspeXio SMX-225 CT FPD HR对骨水泥进行扫描重建,统计骨水泥的孔隙率。如图1所示,PMMA骨水泥的孔隙率与MC-PMMA骨水泥的孔隙率几乎相同(5.61±0.16%比7.22±0.53%)。与PMMA骨水泥相比,MC-PMMA具有较低的CT值(9.36±0.13对5.46±0.22)。图1 岛津micro-CT扫描材料结果 体内实验中,更重要的评价环节为影像学评价。在4周,8周,12周时处死兔子,选择有材料的椎体,在Micro-CT定位下确定材料的位置,并进行硬组织切片和染色。采用岛津InspeXio SMX-225 CT FPD HR扫描样品,扫描后经三维等值画图软件重建并进行成骨体积分析测定。通过X线透视及CT扫描影像评估样品植入前后的形状、骨密度,并通过成骨体积的测量进行定量分析。 术后各组在各个时间点的典型扫描三维重建结果如图2A所示,骨水泥材料牢固地结合到骨组织上,没有明显的间隙。通过显微CT进行的三维渲染显示了缺损和骨水泥的位置。在图2A中,骨水泥具有以红色和黄色显示的高CT值,而骨是黑色的。随着骨水泥被骨替代,颜色变为绿色,蓝色,最后变为黑色,表明CT值逐渐降低。在4周时,两组标本的骨水泥CT值和体积相似。在8周时,MC-PMMA组的CT值下降,但在PMMA组中几乎相同。在12周时,MC-PMMA组的CT值与以前相似的区域更多。然而,PMMA组的CT值保持不变。骨水泥的界面外观和CT值的差异表明MC-PMMA组中的材料吸收和骨再生比PMMA组更多。在手术后4,8和12周,MC-PMMA骨水泥组的椎体重建三维图像的定量显示比PMMA骨水泥组有更多的骨形成(图2B-E)。手术后4周,MC-PMMA组的骨量百分比和骨小梁厚度较高。然而,骨小梁厚度或骨小梁分离没有差异。手术后8周和12周,与PMMA组相比,MC-PMMA组的骨小梁厚度显着增加,骨量百分比增加,骨小梁数较高,骨小梁分离度较低,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MC-PMMA组的骨生长增加。图2 micro-CT三维重建结果和计算结果 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向广泛用于PVP和BKP的PMMA骨水泥品牌的粉末中添加矿化胶原来开发基于生物活性PMMA的骨水泥。与PMMA骨水泥相比,MC-PMMA骨水泥的压缩模量显着降低,而处理时间大致相同。MC-PMMA骨水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并加速骨质疏松兔模型中椎骨的修复和小规模临床试验中患者的OVCF。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MC-PMMA骨水泥有望用于临床转化。 微焦点X射线CT装置inspeXio SMX-225CT FPD HR Plus高分辨率,图像清晰擅长复合材料的拍摄操作简单、试验速度快 文献题目《Bioactive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bone ce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使用仪器岛津inspeXio SMX-225CT FPD HR Plus 第一作者诸进晋,杨淑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7150/thno.44276
  • 赛默飞世尔科技颁发2008年度生物治疗贡献奖
    2008年7月21日,法国圣埃尔布兰 ―― 服务科学,世界领先的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布了该公司设立的2008年度生物治疗贡献奖的得主。 全体评委一致通过将这一第11届生物治疗贡献奖授予Veronique Perrier女士。Perrier女士在法国蒙彼利埃的INSERM 710研究小组工作,她的研究课题是&ldquo 基因治疗:对朊病毒引发疾病晚期治疗的有效策略:慢病毒载体和犬腺病毒的比较。 评委们在5月13日召开评审会议。像每年一样,参选者的排名是基于一定的标准包括创新性、可行性和竞争力。另外项目的科学目的,技术合理性和获得的初步成果也占很大比重。 本届大奖授给了一个创新的和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是针对特别困难的治疗学领域的研究项目&mdash &mdash 由非常规因素诱发的神经退化疾病。该研究利用犬病毒的基因转移系统,这一系统被证明在神经元细胞中的转导效率特别高。评委们希望这一奖项能够真正帮助这位年轻的获奖者的未来科研事业。 授奖仪式于2008年6月16日在GIENS举办的第7届SFTCG年会上进行,Perrier女士接受了10,000欧元的优胜者奖励。 这一奖项的设立,表明了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致力于支持科学研究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承诺。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度营收达到100亿美元,拥有员工33,000多人,服务客户超过350,000家。这些客户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公司借助 Thermo Scientific 和 Fisher Scientific 这两大品牌,帮助客户解决从常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面临的各种分析方面的挑战。Thermo Scientific像客户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高端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软件、服务、耗材和试剂,以实现实验室工作流程综合解决方案。Fisher Scientific 为卫生保健、科学研究,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客户提供完整的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供应品和服务的组合。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研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进工艺技术,并提升客户价值,帮助股东提高收益,还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欲获取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hermo.com.cn
  • 第一届放射治疗及其生物学基础国际研讨会日程安排
    p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diation Therapeutics and Biology(isRTB-2017) /p p   第一届放射治疗及其生物学基础国际研讨会 /p p   第一届放射治疗及其生物学基础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diation Therapeutics and Biology, isRTB-2017)将于2017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深圳大学召开。放射治疗及其生物学基础国际研讨会是由深圳大学医学部、日本京都大学放射生物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圳肿瘤医院、罗格斯大学放射肿瘤系、深圳大学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和肿瘤干细胞免疫疗法创新团队(深圳市孔雀团队)共同主办,北京遍吉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天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推动肿瘤放射学及其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进展,为我国学者和国际主流研究机构提供交流平台。 /p p   ★ /p p   主办单位 /p p   深圳大学医学部 /p p   日本京都大学放射生物学中心 /p p   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圳肿瘤医院 /p p   罗格斯大学放射肿瘤系 /p p   深圳大学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 /p p   肿瘤干细胞免疫疗法创新团队(深圳市孔雀团队) /p p   承办单位 /p p   北京遍吉科技有限公司 /p p   上海天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 p   媒体支持 /p p   仪器信息网 中国生物器材网 中国生物技术网 来宝网 生物360 /p p   序说DNA Speaking 科学网 活动家 今日科学 /p p   艾会网 全球医学会展网 生物探索 生技网 /p p   样本库第一资讯 科学秀 /p p   ★大会共同主席 /p p   朱卫国:深圳大学医学部主任、医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p p   王绿化: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圳肿瘤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席。 /p p   Bruce Haffty:新泽西罗格斯肿瘤研究所放射肿瘤学系教授,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学会前任主席。 /p p   Dennis Carson: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组部顶尖千人,深圳大学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主任。 /p p   大会组织者 /p p   许兴智:深圳大学医学部特聘教授,深圳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p p   原田浩:京都大学放射线生物研究中心教授。 /p p   任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 /p p   Sharda Kohli:罗格斯大学罗伯特· 乌德· 约翰逊医学院放射肿瘤系行政主任。 /p p   主旨报告嘉宾 /p p   Bruce Haffty:医学博士,教授新泽西罗格斯肿瘤研究所放射肿瘤学系教授,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学会前任主席。 /p p   王绿化:医学博士,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圳肿瘤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席。 /p p   Thomas Kipps:医学博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穆尔斯癌症中心教授。 /p p   李晔雄:医学博士,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前任主席。 /p p   报告嘉宾 /p p   Tetsuo Akimoto (Japan) /p p   Edouard Azzam (USA) /p p   Shen Fu (China) /p p   Chandan Guha (USA) /p p   Hiroshi Harada (Japan) /p p   Jun Ma (China) /p p   Masahiko Miura (Japan) /p p   Kiyoshi Miyagawa (Japan) /p p   Rahul Parikh (USA) /p p   Atsushi Shibata (Japan) /p p   Minoru Takata (Japan) /p p   Ye Tian (China) /p p   Fen Xia (USA) /p p   Daxin Zhang (China) /p p   Shichuang Zhang (China) /p p   Hai-Qiang Mai (China) /p p   会议概况1、会议时间:2017年10月30日-2017年11月1日 /p p   报到时间:10月30日全天 /p p   2、会议地点:深圳大学科技楼报告厅 2 /p p   报到地点:深圳圣淘沙酒店-桃园店 /p p   地址:桃园路与南光路交汇处田厦国际中心金牛广场B座 /p p   电话:0755-26039888 /p p   http://ty.sentosahotel.cn/ /p p   墙报要求 /p p   主题: Intrinsic radiation sensitivity of cancer stem cells. Tumor-host interaction and immunological modulation of radiation therapy. Effects of high LET radiation and therapy. Radiation-induced DNA damage and repair. Tumor hypoxia and regrowth in radiation therapy. Molecularly targeted modulators of radiotherapy. /p p   本次会议采用英文投稿,将从提交的摘要中选出3篇做口头报告,会议期间将评选5篇给予奖励($200/篇)。 /p p   1. 注册并支付会议注册费后方可提交摘要, 每人仅限一篇,但可作为另一摘要的共同作者。 /p p   2. MS Word排版(A4, Times New Roman,页边距3cm,1.5倍行距),500字以内,包括标题,作者,单位和致谢(如果有的话),标题16号字、作者单位等10号字、摘要12号字。 /p p   3. 摘要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qiuwy1006@szu.edu.cn,1-2个工作日内回复确认,如超过3天仍未收到确认,请尽快联系该邮箱。 /p p   4. 挑选工作将在摘要提交后2-3周进行,届时将会以电子邮件通知是否被选中参加口头报告或墙报展示。 /p p   5. 注意:参与者需自行打印墙报。墙报尺寸A0。 /p p   墙报递交截止时间:2017年10月15日 /p p   会议费用 1. 会议注册费 /p p   (1)提前注册(2017年10月15日以前) /p p   学生和博士后代表:1000元 其他参会代表:1500元 /p p   (2)现场注册(2017年10月30日至31日08:30) /p p   学生和博士后代表:1200元 其他参会代表:1700元 /p p   (3)会议注册网址 /p p   http://med.szu.edu.cn/webform2.aspx?workcategoryid=2& amp customformid=105 /p p   2、住宿费 /p p   会务组将为9月30日之前注册的人员提供酒店预定服务,费用自理。 /p p   仅限深圳新桃园酒店(桃园店) /p p   地址:深圳南山区桃园东路10号 /p p   电话:0755-26493388 /p p   具体申请流程请参考会议网站: /p p   http://med.szu.edu.cn/Category_566/Index.aspx。 /p p   3、缴费方式 /p p   (1)银行汇款 /p p   账户名:上海天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 p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桂平路支行 /p p   账号:1001014809000009969 /p p   (2)线上支付(微信扫码支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noimg/f756b918-20a6-4e96-adc2-d5ead76d59e7.jpg" title=" 640.webp (1).jpg" / /p p   (3)现场缴费 /p p   (备注:付款时请注明“isRTB2017 +姓名”) /p p br/ /p
  • 安捷伦科技公司推出针对生物治疗药物开发的创新型色谱柱
    安捷伦科技公司推出针对生物治疗药物开发的创新型色谱柱 用于分离单克隆抗体的反相色谱柱 2014 年 11 月 11 日,北京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天推出一款用于分离单克隆抗体的AdvanceBio RP-mAb 反相色谱柱。AdvanceBio RP-mAb 色谱柱是 AdvanceBio 产品系列的最新成员,经安捷伦在研发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其生物色谱柱技术的准确度和分析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可完美适用于生物研究和药物开发工作。 单克隆抗体或 mAb 是研究人员在开发生物治疗药、生物仿制药和改良型生物相似药时需要研究的主要蛋白质。 “Agilent AdvanceBio RP-mAb 色谱柱是唯一一款专门针对 mAb 进行优化的反相色谱柱。”安捷伦化学部副总裁 Anne Jones 说,“它的孔径大小为 450 ?,有利于获得更高的分离度,众所周知 mAb 非常难以分析,因此分离度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参数。” 同所有行业领先的 Agilent AdvanceBio 产品一样,新款色谱柱完全由安捷伦亲自参与设计与制造,以确保实现优质的端对端质量控制。 AdvanceBio RP-mAb 色谱柱采用安捷伦 Poroshell 技术,使完整 mAb 的分析实现快速与高分离度。该款色谱柱使用表面多孔性微粒填充,粒径为 3.5 μm,孔径大小为 450 ?,可耐压至 600 bar。安捷伦还提供了 3 种填料,即 C8、C4 和独特的联苯固定相,可为研究人员提供多种改善分离度的选择。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学和应用化学市场的全球领导者,是致力打造美好世界的顶级实验室合作伙伴。安捷伦与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进行合作,提供仪器、软件、服务和消耗品,产品可覆盖到整个实验室工作流程。在 2013 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为 39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约为 11000 人。如需了解安捷伦科技公司的详细信息,请访问 www.agilent.com。 编者注:更多有关安捷伦科技公司的技术、企业社会责任和行政新闻,请访问安捷伦新闻网站:www.agilent.com.cn/go/news。

厂商最新资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