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命起源

仪器信息网生命起源专题为您整合生命起源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命起源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命起源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命起源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命起源话题讨论。

生命起源相关的论坛

  • 【讨论】生命可能起源于深海“黑烟囱”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学系教授汪品先最近表示,近30年来随着深海生物科研的不断深入,科学界有看法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深海“黑烟囱”;而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达尔文自己也曾假设过,生命可能起源于“一小滩热水”。今年2月12日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发表至今也有150周年。在上海2月10日举行的“科普大讲坛”《进化论的昨天和今天》讲座中,汪品先作了上述表示。汪品先说,人类对深海生物的认识基本上都是在最近30多年里形成的。其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事情,就是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于1977年潜入南美洲西海岸加拉帕戈斯群岛2550米深的海底,在那里发现了超过200摄氏度的海底热液。海底热液带出大量硫化物,遇水冷却后形成巨大的“黑烟囱”。近30年来,科学家在世界各地的大洋海底相继发现海底热液和“黑烟囱”,并在“黑烟囱”旁发现很多生物,形成与人们常识迥异的生物群和食物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是3米长的管状蠕虫。这类蠕虫没有口腔和肛门,靠体内的硫细菌供给营养。巧合的是,科学家最早发现海底“黑烟囱”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在19世纪30年代环球考察时也曾停留过。他在那里观察燕雀,发现不同种群燕雀的喙尖形状不同。那段时间是达尔文形成进化论思想的关键时期。汪品先说,“黑烟囱”附近生物链的基础是细菌,细菌通过化学作用吸取地热带出来的能量,形成各级生物链的营养源。“黑烟囱”附近生物链的生存环境,与太古代生命起源时期类似。太古代时期没有绿色植物,没有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氧气。光合作用也可能起源于深海。科研人员在大西洋深海热液口发现,有一种虾的背上有感光区,能够感知蓝绿光线。另外,美国科学家在5000米深的海底曾关闭深潜器灯光5分钟,在热液口发现光线。“这种光显然被最早的某一种生物利用了,这个时候光合作用效率高的优越性就起来了,把生物的演化往前推进。”汪品先说,达尔文在1871年给一个人的信里面讲到,生命最早很可能在一个热的小的池子里面,也就是后人讲的“原始汤”。达尔文生活的年代对深海基本还是一无所知,这个想法经过很多年都没有证实。近30年来深海生物科研的重大突破则是对这种设想的佐证。汪品先表示,海底生物的丰富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根据估计,地球上活的生物量,有30%是在海底地下,原核生物(细菌)有55%到85%是生活在地底下。在近海地区,一立方厘米海水中就有1亿个微生物。陆地生物的活动范围基本在0米到30米高空之间,而海水的平均深度是3800米,海水地下生物的分布也有若干千米。

  • “生命种子”遍布银河系 外星人或起源于地球

    “生命种子”遍布银河系 外星人或起源于地球

    从目前天体生物学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角度看,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认为地球生命的诞生形式是由彗星或者小天体将生命的种子传播到地球上的观点存在虚构的成分,即“有生源说”。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172223_317476_1609805_3.jpg生命通过彗星或者陨石的形式在宇宙空间中传播

  • 【原创大赛】我的第一次原创参赛(读《物种起源》有感)

    前言对于仪器信息网论坛,我是慕名已久,但注册账号开始发贴跟贴还是今年才开始的,虽然有时事情很多,但总觉得经常到论坛里逛一逛还是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的。看到论坛的原创大赛集结号,我开始真不知如何动手写点东西支持大赛的举办,正好老师有了一个命题小文章,我也连续去了新华书店五天,看了一本叫《物种起源》的书,绞尽脑汁地写了一点读后感,便拿来参加原创大赛的每月一题活动了!写得好与不好,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在此一并提前向在本原创后面跟贴的各位致以谢意!!! 读《物种起源》有感世界万物的形成、人类生命的起源、生命之根等这些令人疑惑的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直到我读了《物种起源》这本书,我才知道为什么会有生命这种如此神奇的东西。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达尔文经过五年的环球航行考察,特别是在南美洲的大量考察和搜集标本之后又经过十五年的积淀之后的巨著。达尔文是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医生家庭,父亲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衣钵,于是让达尔文进了爱丁堡医学院。但由于达尔文对医学并不感兴趣,在退学后,父亲又让他进入剑桥学神学,想让他成为一名牧师。但仍因达尔文对此缺乏兴趣,所以也没能从课堂上学到什么,却在课余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博物学家,从他们那里接受了科学训练,他在博物学上的天赋也得到了这些博物学家的赏识。在1831年,当植物学家亨斯楼被要求推荐一名年轻的博物学家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航行时,亨斯楼推荐了忘年交达尔文,因而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后,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最终达尔文成为了一位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并且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作者利用古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形态学和分类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他在环球旅行和研究家养动植物时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论证了现存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由一个或几个原始类型逐渐进化而来的,揭示出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证明了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真正动因。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变异和遗传、生存竞争和选择等。变异是选择的原材料,在生存竞争中,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趋于绝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则被选择保留下来。有利变异在种内经过一代代选择的长期积累形成新的物种,生物就是这样通过自然选择逐渐进化的。此书毕竟不是文学作品,语言是平实的,用的是叙述性的口吻,论证举例性的口吻,如果说有时与文学语言很接近的段落,那也是作者在客观地叙述他在环球旅行和研究家培动物植时所观察到的事物,没有文学语言的那种夸张与华丽,更多的是自然科学所必备的精准与谨严。虽然达尔文在完成《物种起源》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并没有影响他要完成该书的决心。我想正是因为这些困难,才使得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该书中运用了大量资料。并最终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且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尽管进化论有许多的缺陷,但仍然不能掩盖住进化论所具有的巨大意义:第一,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他总结了前人在分类学、比较解剖学、地质古生物学和进化思想方面的成就,再加上自己亲身考察和对大量动植物变异做的系统研究,形成了生物进化的理论。第二,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以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为基础,有力地证明了造物主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学思想的各种唯心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飞跃。第三,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的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并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极大,他让我真正的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生命!

  • 地球生命可能源自彗星再添新证

    中国科技网讯 探讨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个古老的话题。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模拟太空条件下,创建出含有两个氨基酸分子的二肽,这是所有生物共享的重要基础组成分子。这一发现开启了生命基础分子能够搭乘彗星或者陨石来到地球的可能性之门,由此可形成生命所需要的蛋白(多肽)、酶和糖等更复杂的分子。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在线版上。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研究人员在一个超真空室模拟空间环境,形成一个冰冷的雪球。雪球中包括二氧化碳、氨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如甲烷、乙烷和丙烷等。研究人员采用高能量的电子模拟太空中的宇宙射线对雪球进行轰击,引发化学反应并形成了复杂的二肽这种对生命体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 而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理查德·马蒂斯和阿曼达·斯托克顿借助一台检测和鉴定太阳系有机小分子的火星有机物分析仪,对有机残留物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发现了复杂分子的存在,检测到具有9个不同的氨基酸和至少两个二肽。这些物质可在地球上促进生物进化。 科学家一直认为,复杂的生命化学过程起源于地球早期的海洋。新的实验模拟了深邃太空条件,表明在冰冷的星际尘埃上有可能创建新的复杂生命成分,并有可能运送到地球,从而启动生命。研究论文的合著者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马西斯说:“地球上生命的最基本生物化学组成部分可能起源于地球之外。哈雷彗星可以是复杂分子如二肽的温床。彗星撞击地球可能递送这些分子,并形成更复杂的蛋白质、糖等生命成分。” (华凌) 《科技日报》(2013-3-26 二版)

  • 地球生命源于陨石携带地外微生物

    地球生命源于陨石携带地外微生物http://i2.sinaimg.cn/IT/2012/0928/U2727P2DT20120928092912.jpg科学家认为,生命可能随起源于另一颗行星的岩石碎片来到地球http://i2.sinaimg.cn/IT/2012/0928/U2727P2DT20120928092930.jpg研究人员在分析起源于另一颗行星的生命到达地球的可能时间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8日消息,据《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表示,地外微生物可能随太空岩石在浩瀚无边的宇宙里穿行数百万年后,把生命带到了地球上。  计算结果显示,很久以前来自其他恒星系的岩石碎片坠落到地球上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一理论就是根据这项计算得出的。据专家说,其中一些太空岩石的内部可能隐藏着微生物,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该研究指出,尽管周围有很高水平的宇宙射线,但是这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很容易在穿越太空的长途旅行中幸存下来。科学家认为,与此类似,地球上的简单生命或许也随太空岩石登陆太阳系外的行星。这个被称之为陨石有生原说(lithopanspermia)的过程,意味着宇宙里充满了类地生命。

  • 【分享】地球上寻找外星生命9大热区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天文学研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拥有一架太空望远镜。研究过程中,天体生物学家借助的设备便不是太空望远镜,而是显微镜。天体生物学研究宇宙中生命的起源、进化、分布和未来。这一涉及多学科的研究领域目光聚焦于寻找太阳系的适居环境和系外适居行星,寻找火星及太阳系其他天体生命起源前的化学迹象和生命存在证据,对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早期进化进行实验室和实地研究,同时研究生命适应地球和太空环境的潜力。  很多天体生物学家经常要造访地球上一些最美丽的地方,寻找极端怪异的细菌、古代化石以及可能为了解外星生物以及生命如何在其他行星进化提供线索的其他生命迹象。最近,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一组照片,名为“从地球到太阳系”(以下简称FETTSS),展现一系列行星探索目的地,其中包括地球上一些能够上演天体生物学发现的地区。  受2009年国际天文年“从地球到宇宙”(以下简称FETTU)计划启发,包含90多幅照片的FETTSS系列通过一次展览与普通公众分享这些照片。感兴趣的组织和机构可递交申请,获取这些高解析度的照片,用于制作海报大小的图片,对外展出。  无论是中国的一家科学博物馆、亚利桑那州的一家机场、斯洛文尼亚的巴士还是葡萄牙的公共休息室,公众都能欣赏到FETTU照片系列的巨幅印刷版。最近,FETTSS组织者和提供照片的摄影师允许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与网民分享他们刊登在网上的照片。以下盘点的是地球上九大天体生物学研究热区,对这些地区进行研究能够帮助天体生物学家加深对太阳系生命的了解。

  • NASA称地球生命或源自外层空间 通过陨石带来

    NASA称地球生命或源自外层空间 通过陨石带来还在苦苦搜寻外星人的踪迹?不用再苦恼了,外星人其实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一项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支持的研究发现,地球的生命起源可能来自外层空间。英国媒体9日报道,科学家们分析数十亿年前、在坠落地球之前即已形成的陨石,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所需的组成物质,部分可能是通过陨石带来地球。  在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论文的研究人员说,这项发现有“无比深远的影响”。一项在学界激辩已久的学说认为,早期生命所需的组成物质,有些是通过陨石来到地球,这项研究为该学说增加了可信度。该项研究的主要领导人、马里兰州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迈克尔·卡拉汉博士说:“看来远古时期陨石和彗星撞击地球时,的确带来一些非常重要的物质。”  “发现这几种在地球生物化学体系中没有发现的核碱基物质强烈证明地球生命起源具有宇宙源特性,”论文撰写者之一的美国地球物理学实验室卡内基研究所学者吉姆·范克利夫说,“这表明,陨石带来了地球生命分子形成所需的工具包。”  之前的研究也发现,有些天外飞来的陨石里包含着两至三种生命的基本成分。这些氨基酸扮演“珠子”,“串联”成蛋白质, 并且形成细胞建构保护膜时所需要的化学物质。但那些核碱基在地球自然态中同样存在,因此无法充分证明地球生命的宇宙源起。

  • 冰酒的起源

    冰酒的起源冰酒的起源被人笑称为大自然里最甜蜜的意外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历史上的第一瓶冰酒产于1794年德国的法兰克尼亚的一个寒冷的小村庄。那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突如其来的寒流让所有葡萄意外地被冻在了葡萄藤上。绝望的葡萄种植者们原本已经决定让这些冰冻葡萄留给小动物们作为口粮,但仍有不死心的种植者将错就错压榨了冰冻的葡萄并按照传统的方法发酵酿酒。这种方法意外的让他们获得了一种残留糖分含量非常高的葡萄酒,这便是现在冰酒的始祖。到了十九世纪的时候,莱茵高(Rheingau)地区的酿酒师们便已开始有意识地酿造冰酒了。

  • 【讨论】针刺疗法的起源?

    【讨论】针刺疗法的起源?

    针刺疗法就是针灸里的“针”,并不包括用艾蒿灸的疗法的起源。提到针刺疗法的起源,我们总会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国粹,自然源自中国,到网上搜索,针灸源自“劳动人们的实践活动”,这个马克思式的哲学答案,等于没说。但英文世界里有着这样的解释。首先就是“中箭说”,说是古代什么时候,中国北方蒙古一代,两军交战,一位士兵腿上中箭,看大夫的时候,这位士兵说中箭后感觉很舒服,因为多年的肩膀疼痛消失了,于是这位大夫就学会了用针刺这位士兵中箭的特殊部位可以治疗肩膀疼,从此针刺疗法就诞生了。这个说法流传最广,但很多人质疑,因为中箭的创伤太大,即使偶然箭射到了某个穴位,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然后有人提出针刺疗法可能源自放血疗法,因为放血治病是人类愚昧的一种标志,很早的时候就有,从不同部位放血的效果不同,针刺疗法可能是源自这种放血的实践活动。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040844_292064_2185349_3.jpg

  • 光谱分析中发射线起源

    如上题,每个元素具有唯一的特征电子能量级别。被激发的原子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能级在不同级别跃迁,将以波长形式释放能量。那么光谱分析中发射线起源都有哪些?

  • 【分享】揭开地球早期大气氧气起源之谜

    揭开地球早期大气氧气起源之谜论文作者:Kurt Konhauser 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引起大气中氧含量增加的“大氧化事件”是地球大气层发生的最重大的一次改变,它使我们现在能够呼吸到赋予生命的氧气。现在加拿大科学家揭开了早期大气里的氧气为什么会突然增多之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 )杂志上。 如果没有氧气,地球上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已知的生命存在。它所提供的超级动力空气,促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迅速增加,使大到恐龙和小到最小的虾等体积各异的动物出现。空气中大约21%都是氧气。氧气是活有机体通过有氧呼吸,把食物转变成能量的最佳方式。然而,大气并非一直都含有丰富的氧气,而且好多代科学家一直都无法解释氧气产生的原因。 最近加拿大埃德蒙顿阿尔伯塔大学的库尔特康豪瑟尔领导的一个科研组通过研究,指出在27亿年前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的时候,早期大气里的氧气为什么会突然增多。他们认为那时“大氧化事件”已经开始,破坏氧气的微生物统统死光,这为产生氧气的微生物生存提供更大优势。被称作镍的一种微量金属数量下降,导致“大氧化事件”发生,这促使地球上的氧气迅速增多,生命慢慢形成。 镍在大气氧气积聚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个新发现。如果康豪瑟尔教授和他的同事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这项发现不仅能解释生命出现爆发式进化的原因,而且还能解释为什么地球是圆的,因为氧气的腐蚀作用对侵蚀岩石,形成河流和雕刻海岸线至关重要。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多米尼克帕皮诺说:“‘大氧化事件’彻底改变了地表环境,最终使高级生命诞生。这是地球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正在了解这种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氧是一种活性很强的分子,如果不是一直有氧生成,它很快就会从地球上消失。现在主要依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氧气才能在大气中不断积聚。光合作用把阳光转变成化学能和氧气。据悉,在25亿年前出现“大氧化事件”时,第一种光合微生物“蓝绿”藻或者称蓝细菌(Cyanobacteria) 大约已经进化了3亿年。但是它们生成的氧气很快就被数量更多的产甲烷细菌生成的甲烷破坏掉了。产甲烷细菌不需要氧气,它们可通过无氧呼吸继续生存下去。 产生甲烷细菌现在仍生活在多水、缺氧的沼泽和湿地等环境中,镍是确保它们继续生存下去的重要元素。如果缺少镍,对这些产甲烷细菌至关重要的酶就会遭到致命破坏。这些科学家发现,通过分析水成岩,可以检测到38亿年前早期地球上的海洋里的镍含量。他们发现,27亿年前到25亿年前,即“大氧化事件”开始的时候,镍的数量出现急剧下降。帕皮诺说:“两个时间段非常吻合。镍的下降为‘大氧化事件’打好了坚实基础。通过我们对产甲烷生物的了解可知,镍含量下降有效降低了甲烷生成。以前没有人考虑过地球上的氧气增多与镍之间的联系。但是我们的研究说明,这个联系可能对地球环境和生命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康豪瑟尔表示,这项研究支持了以下观点:产甲烷细菌在数亿年间,一直阻止氧气在早期地球大气里积聚。科学家认为,这个时期地壳降温导致镍水平下降,地壳降温意味着有更少镍通过火山爆发的形式进入海洋。康豪瑟尔说:“我们对层状铁矿地层里的岩石所含的镍进行研究,发现在大约25亿年前,这种物质的量仅为以前的一半。不过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镍水平降低会让产甲烷细菌出现什么反应。我们认为这些微生物都死光了。”虽然“大氧化事件”没像现在这样,使氧气水平突然上升,但是它确实使地球大气里的氧气显著增加,而且这种趋势一直在持续,从没被逆转过。

  • 【转帖】来自火星的生命痕迹----陨石坑:拉近人类与太空的距离

    为什么关注火星  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生命的起源跟演化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浩瀚宇宙中不应该仅有孤单的地球生命存在。带着开展不同生命和文明的比较学习、研究生命起源等渴望,科学家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地外生命,而火星就是那个最有可能发现它们的地方。  1976年,美国宇航局的“海盗1”号和“海盗2”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但却没有发现任何有机化合物和生命的迹象,这给期望找到“火星人”的科学家们泼了一瓢冷水,人类探索火星的热情顿时减弱不少。而其后近20年时间里,美国没有再发射新的火星探测器。直到1996年,NASA宣布在来自于火星的陨石“艾伦—希尔斯84001”中发现含有火星细菌化石的证据,火星生命才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兴趣。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甚至在一次演讲中说:“它(陨石)说明可能有火星生命的存在。如果这个发现最终被证明是真实的,这将会是人类对宇宙最辉煌的发现。”  尽管存在争议,这个唯一的地外生命痕迹仍激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科学家的目光也都汇集到了这个遥远的星球上。不过就人类目前的认识水平而言,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才能称之为生命。换句话说,鉴别火星生命只能通过类比地球生命的方式提出,因为这是我们知道的唯一的生命形式。而在人类目前探测能力范围内,也的确只有火星的条件与地球最为接近。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日公转。火星公转一周相当于地球的两年,自转一周和地球一昼夜差不多。火星和地球一样是硅酸盐星球,内部也有核、幔、壳的结构。火星两极被二氧化碳组成的白色冰帽覆盖。火星上还有大气圈,水圈和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尽管火星气压仅为地球的1%,大气也比地球的稀薄,且其中95.3%是二氧化碳,但其中还是有氮气和数量极少的氧和水汽的存在。  科学家们认为,早期的火星有着可供生命开始的条件和材料。即使到了今天,火星上有的地方仍是“可生存”的。根据登陆火星的探测器搜集到的资料,科学家们认为,火星在过去是富水的、温暖的和潮湿的,并有厚厚的大气圈,具有可能维持生命的环境。火星大气中还发现了氮气,这对生物的形成也有重要意义。关于火星峡谷的照片也表明曾有大量的水侵蚀火星表面。近年来科学家们甚至在火星上发现了固态的水。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是生命化学反应必备的一个要素,更是传送营养、排泄废料必要通道。有固态的水,就有可能找到液态水,进而就有希望找到适合于生命存在的环境。

  • 研究称“失败的木星”或为“超级地球”起源

    研究称“失败的木星”或为“超级地球”起源

    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我们对位于太阳系之外的恒星世界进行探索,以及越来越多的系外行星被发现,我们意识到,在距离地球遥远的宇宙空间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世界,这些世界就像是另类的“宇宙动物园”,大小不一,结构日益多样化。尽管这些“遥远的世界”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同点,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世界部分存在着一种类似的起源,也就是说,他们形成机制的途径可以说是相同的。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将其称为“小规模的潮汐效应”,这就是“超级地球”一种可能的形成方式。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181552_317556_1609805_3.jpg科学家所发现的“超级地球”被认为存在着一个不可思议的起源

  • 我国是葡萄主要起源地之一

    我国作为葡萄属植物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我国也是葡萄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野生葡萄种类约占世界葡萄属植物的60%。[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7/202407031125314971_7024_1642069_3.pn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7/202407031125329386_2102_1642069_3.png[/img]

  • 分析化学进入“生命研究”的时代

    分析化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炼金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分析化学发展到了“仪器分析”的阶段,并且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分析化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是什么”的阶段,而是追求更多更全面的信息,特别是社会发展到如今,生命研究向人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赋予了分析化学更高的“使命”。 当前,分析化学已经成为科学技术的眼睛,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那么,分析化学的发展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当前最“热”的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近期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采访的过程中林金明教授细数了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元素、分子、细胞,并且介绍了自己从事的科研工作。详情请点击: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0204/091531.shtml?ref=1.hp.9.0 您认为分析化学都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热”的研究领域在哪? 您目前从事的工作属于“热”的范畴吗?

  • 【分享】重温 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

    今天正值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发一下他的著作,大家重温一下! 在《物种起源》这本书里,达尔文主要记述了他在Galapagos群岛的观察研究。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上,属于南美洲的厄瓜多尔。一八三五年,达尔文随猎犬号(HMS Beagle)船,第一次来到这里。猎犬号船的本来目的是发现和测验海岸地图,并寻找有商业价值的矿物。但几年的考察使热爱自然的达尔文有幸看到未遭破坏的自然界:原始热带雨林,各种地层,火山,各种风俗的民族,各种各样的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每种生物与它们所处的环境完美地契合。特别是达尔文观察到一些鸟类(Darwin‘s finches)的生物性状随环境改变而改变,比如鸟嘴的形状受食物的影响 达尔文观察到的生物学现象主要有两类,即Galapagos群岛鸟类受环境影响 生的变异,以及人工育种的现象。根据这些现象,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叫做渐进(Gradualism),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进化论(Naturalistic Evolutionism),或者简单称为进化论。在这里,所谓“渐进”是指进化是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所谓“自然”是指自然而然,不借助外来的能力或智慧,也就是不需要神,或者外来智慧的设计,乃是借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32648]物种起源[/url]

  • 论文《两种测量理论之间概念分歧的起源和演变》中英版

    [align=center][font=宋体]两种测量理论之间概念分歧的起源和演变[/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摘要:几篇公开的文献提出了一些新的测量概念来重新解释测量理论,这就导致了一种新的测量理论的解释方法。通过直接比较新理论和传统理论之间的概念分歧,本文揭示了它们分歧的根源是由于对随机变量的数学概念的不同理解,并阐明了其他概念分歧的演变过程。同时,通过回顾数学概念,指出传统理论已误入歧途,误差分类概念实际上是误入歧途的产物,而新概念理论则应引起积极关注和研究。[/font][/align][font=宋体]关键词:测量;[/font][font=宋体]测量误差;[/font][font=宋体]随机变量;[/font][font=宋体]方差;[/font][font=宋体]不确定度。[/font]

  • 【转帖】线粒体:从细菌到生命的发动机

    [size=3]据《每日科学》8月17日报道, 美国莱斯大学研究发现:“夏娃”生活于20万年以前。  不要惊讶,该“夏娃”只不过是国外一些科学家提出的一个现代人类起源理论,被称为“夏娃”理论。上世纪8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发现:全人类的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异很少,而线粒体DNA又是严格的母系遗传。因此,他们推测,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他们还推测: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均来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先。  尽管“夏娃”理论在科学界仍曾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线粒体,这个微小的细胞器,正通过控制机体的能量来控制着生命的新陈代谢。但谁又知道,线粒体,原只不过是寄生于人体的细菌而已。  无论在形态、化学组成、物理性质,还是活动状态、遗传体系等方面,线粒体都长得很像细菌。因此,在科学界,有一种种被广泛接受的学说——内共生学说,学说认为:原先独立生活的细菌在真核生物的共同祖先中繁殖,形成今天的线粒体。在这个学说里,线粒体只不过是生命细胞曾经的奴隶。远古时期的某天,某个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了一个细菌,这个被吞噬的细菌,逐步进化,形成了今天的线粒体。而且在进化的过程中,这个细菌逐步丧失了独立性,经过许多代的奴役之后,最终变得完全寄人篱下。但在这一过程中,它也将大量遗传信息转移到了细胞里。 [/size]

  • 【分享】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以及中药学的产生、发展,和祖国医学一样,都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实践过程。 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会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植物,以致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等中毒现象;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的呕吐、昏迷、腹泻等症状得以缓解甚至消除。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的经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这就是早期植物药的发现。当进入氏族社会后,由于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使人们进入了狩猎和捕鱼为重要生活来源的渔猎时代,人们在吃到较多的动物的同时,也相应地发现了一些动物具有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至氏族社会后期,进入农业、畜牧业时代,由于种植、饲养业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药物,这样用药的知识也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淮南子·修务训》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尝百草"虽属传说,但客观上却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由渔猎时代过渡到农业、畜牧业时代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实践过程,也是药物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 一周一题:ICP-MS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仪器网与ICP-MS分析群(164924429)共同发起的一周一题,每周六开始,充分发挥群内朋友的优势,建立一个分享仪器相关知识的平台,本期以ICP-MS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为题,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首先要学习它的历史,了解它的发展历程,以后各期会系统提出讨论交流话题,并对讨论话题最终总结,以飨读者!各位朋友可提供资料,论文,仪器介绍等相关资料!本讨论均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或引用!

  • 【讨论】解释暗物质与可见物质起源有了统一模型

    据目前所知,宇宙能量中仅有约4.6%是由重子物质(正常原子)构成,23%由暗物质构成,剩下约72%由暗能量构成。而且,在可见宇宙中,几乎所有的重子物质都是物质(重子带正电荷)而不是反物质(重子带负电荷)。物理学家最近提出了一种新机制,能同时解释宇宙中的重子不对称和暗物质密度。   提出新机制的研究小组包括美国纽约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他们称这种新机制为“原质起源论”(hylogenesis)。

  • 【原创大赛】生命科学之切片显微镜图像(一)

    【原创大赛】生命科学之切片显微镜图像(一)

    生命科学之切片显微镜图像(一)(*^__^*) 嘻嘻……“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1.俺们大多数人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就是就是一些世纪性的难题如“智力从何而来?生物物质的化学本质是什么?这些化学物质在体内是如何相到转化并表现出生命特征的?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是怎样的?细胞是怎样工作的?形形色色的细胞怎样完成多种多样的功能?基因作为遗传物质是怎样起作用的?什么机制促使细胞复制?一个受精卵细胞怎样在发育成由许多极其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的高度分化的多细胞生物的奇异过程中使用其遗传信息?多种类型细胞是怎样结合起来形成器官和组织?物种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因素引起进化?人类现在仍在进化吗?在一特定的生态小生境中物种之间的关系怎样?何种因素支配着此一生境中每一物种的数量?动物行为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记忆是怎样形成的?记忆存贮在什么地方?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学习和记忆?除了在地球上,宇宙空间还有其它有智慧的生物吗?生命是怎样起源的?”等等。2.生命科学需要的分析仪器生命科学的研究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心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等等,不胜枚举。3.了解真正的生命图片现在,俺就让各位老师了解一下自己从来没有看过的人的生命中的一些显微镜照片,了解生命,真正从这里开始,因为生命重要,疾病也很重要了的,各个图片您能看懂吗?现在带您走进生命的世界,了解生命中的脆弱和病变.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301159_393846_235552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301200_393847_235552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301200_393848_235552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301200_393849_235552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301200_393850_235552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301200_393851_235552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301201_393852_235552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301201_393853_235552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301201_393854_235552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301201_393855_2355529_3.jpg4.总结不管您对生命的了解是什么了的,也不管您对生命科学如何了解了的,现在了解的就是科学仪器——显微镜下的人体生命中的一些病变图,让您在做分析的时候一眼就能从显微镜下看到是不是人体出现了病变,让您对生命的检测充满憧憬和向往,其实,生命科学,科学生命,一切了解都从未知到已知了的,从不会到会了的,借助生命科学的高科技仪器认识生命,顺其自然。申明:看到许多老师咨询这些照片,俺申明一下,这些照片都是俺们病理实验室标本高清照片,如果哪位老师从某学校某病理实验网站看到某些图片后,也不要随随便便说是拷贝和抄袭的了,因为标本和国标一样,可能每个病理实验室都有这些标本,所以照片也一样了的,俺在这里分门别类准备整理发表,目的让从事别的检测的老师也能正规了解一下咱们生命中的这些图片,如果因为看到某一网站或者实验室有了该图片就说拷贝和抄袭,请您们免开尊口,直接说明即可了的,俺也会停止后续的整理发表,谢谢!

  • 点击进入,找找你的姓氏起源。。。

    中 华 百 家 姓 一 览点击进入,找找你的姓氏起源http://www.greatchinese.net/surname/surname.htm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 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赠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因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 【资料】计量的起源

    3000 B.C.中东建立的第一个城市国家。Sumerians人将度量衡用在交易中。它们是基于古希伯来金币,大约是8.36 g (129谷或0.29盎司) 。2575 B.C.金字塔 (Cheops)2575 B.C.保存下来的有关长度的标准,Gudea塑像腿的长度就是英尺,他是4000年前Lagash城的行政长官。它被分成16部分,共26.45 cm长(10.41 英寸长)。  埃及的建筑工人只有简单的铅垂线、木制方尺和标尺,但他们的测量可精确到毫米。Gizeh金字塔的尺寸,是由上千的工人完成的,并自夸边缘的差别不超过平均长度的0.05% - 也就是在横跨755英尺的区间内,只有4.5英寸的偏差。  古代人发明了稳健而又精确的方法,对四种量进行测量: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或质量,这种情况他们并没有细分。  他们使用时间测量大的长度和面积。例如,耗费许多小时的旅程或月亮。一群牛一天耕地的数量称为一英亩,一犁沟的长度称为一浪。  许多古代的度量起源于身体各部位,或者是随处可得的材料。我们现在在测量长度时还谈到英尺和一手之宽。其他基于身体各部位的度量就不太明显了。英寸从前是基于大拇指最后一个关节的长度。英寻是在手臂张开后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码是从在右手臂张开后,从鼻尖到手指尖的距离。  用这些做为度量的问题每个人的身体在尺寸上都有差异。早先为克服这个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根据某些标准定义长度,例如,从国王的鼻尖到他张开手臂的手指尖距离。最早对长度所保存的标准是一个Gudea塑像腿的长度,大约4000年前他是Lagash的行政长官。2600 B.C.日规的初始形状出现在中国。2500 B.C.Moenjo-Daro,被认为是第一座"城市"位于在目前的巴基斯坦卡拉奇300公里以北的地方  从Moenjo-Daro挖掘出测量仪器证明了精密和精度的重要。重量,一般由黑硅石表达,就象硬的燧石状岩石,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切割。尽管标尺有些破碎,但其上精确地以.264英寸进行间隔。  石制鹅重量标准,发现于Mesopotamia。重量经常用产品来衡量,例如用谷物做为比较。因为这些重量可有所不同,重量的标准系统被发明。早期的重量标准具备令人惊异的精确性,并挖掘出石制的睡鹅形状的重量标准。1950 B.C.最早知道的测长的标准是一个重的铜条,挖掘自Euphrates河的Nippur。这个铜条被分成4个大的单元每个单元又分成16个小单元,很象英尺和英寸。448-432 B.C.巴台农神庙,雅典卫城214 B.C.中国开始修建长城80-72 B.C.修建罗马大剧场埃及人的测量手指 一个手指的宽度手掌 4个手指手 5个手指肘 肘到手指的长度28指宽,20.6 in)

  • 2011年十大科学进展:人类的起源之谜

    每年年底,Science杂志都会按惯例评选出十大科学进展。Science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11年度十大科学进展,其中名列第一位的是生物学方面的成果:HIV临床试验,其它生物学相关的包括:人类起源之谜,光合蛋白II,微生物组新发现,重要的疟疾疫苗,清除衰老细胞,生物类占据了十大科学突破的六成。人类寻找自身起源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自DNA遗传等方面的技术发展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更是蓬勃发展起来,2011年几项成果为我们更进一步探究人类起源带来了新信息,为解开进化之谜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思路。通过研究古代和现代人类的遗传编码,研究人员发现,许多人现在仍然携带着从远古人类――诸如亚洲神秘的丹尼索瓦人以及至今仍未发现的非洲的人类祖先――那里继承的DNA变异株。2011年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远古人类是如何塑造了我们现代人的免疫系统的,而一项对南非的源泉种南方古猿的化石分析显示,这些古代的人科动物兼具原始的和智人样的特质。远古人类在非洲的繁殖(Genetic evidence for archaic admixture in Africa)来自亚利桑那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非洲的古人属动物可能曾经杂交繁殖。这项研究在当代人类人群中发现了前者的基因。Michael Hammer及其同事从CEPH人类基因组多样性库中收集了DNA样本,然后对基因组的60多个中性区域进行了测序,他们把重点放在了3个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群上,这3个人群分别是Mandenka、Biaka和 San。研究人员寻找了表明古代杂交繁殖的不寻常的模式,诸如大块的趋异的DNA序列。由杂交繁殖造成的遗传物质的混合的信号在Biaka 和San人群中特别强烈。对一个趋异的单体型的更广泛调查显示,它在来自非洲中部以西的Pygmy人群中最明显。另一个趋异的单体型几乎仅限于非洲中部的Mbuti人群,在这个人群中它的频率是14.8%。这组作者说,考虑到Mbuti人与其他Pygmy人群以及邻近的非Pygmy人群相对隔绝,这些发现提示非洲中部可能是一种如今已经灭绝的与现代人杂交繁殖的人属物种的故乡。这些发现反驳了长久以来人们持有的一种看法,即古代人科动物没有与智人杂交繁殖就灭绝了。由于其他的研究也提供了非洲以外的现代人与古代人科动物(如尼安德特人)杂交繁殖的证据,研究人员提出今天的所有人可能都携带了来自如今已经灭绝的人属物种的基因。远古人类的免疫系统(The Shaping of Modern Human Immune Systems by Multiregional Admixture with Archaic Humans)看来某些现代的人类可能需要感谢--至少是部分感谢--他们远古的祖先: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因为这些祖先给了他们令人满意的强健的免疫系统。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早期现代人和这些先祖人类的某些基因混合可能第一次给现代人类的基因组中引进某种形式的HLA-B基因,HLA-B基因以其在免疫防御中所起的作用而著称。该基因接着在欧亚地区的这些基因混合人群的后裔中扩散开来。Laurent Abi-Rached及其同事进行了人群的遗传学研究以追踪这种HLA基因在早期人类的历史进程中的不同的组合途径。他们发现了源自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古老的HLA基因形式,这些基因最终进入到现代的欧亚人群和南太平洋人群的基因组中。研究人员提示,现代人在他们走出非洲的时候在西亚从丹尼索瓦人那里获得了一种特殊形式的HLA-B,而丹尼索瓦人的免疫系统可能在那个时候已经较好地适应了当地的病原体。这些发现揭示,远古人类的有限量的杂交繁殖加上自然选择可能对非洲之外的现代人群的HLA免疫防御系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说,如今,这些远古HLA基因的新的形式和组合可在超过一半的现代欧亚人的基因组中看见。尼安特人的基因交换(Strong reproductive isolation between humans and Neanderthals inferred from observed patterns of introgression)群体间基因交换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近期就有研究人员证实猪流感病毒已与甲流病毒发生基因交换,这种病毒基因交换导致基因从一个物种跃迁至另一个物种,并互相交换基因形成新病毒。物种间的基因交换将对于这些物种的进化具有巨大的影响。之前的研究曾显示非非洲人群基因组的2%到3%可能来自尼安德特人,这与传统的版本“走出非洲”的人类进化模型不同。为了能搞清楚其中的真相,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收集了现代法国人和中国人的DNA样本,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大多数情境中,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之间杂交繁殖的成功率很可能不到2%。也就是说尼安德特人和人类只有很罕见的杂交繁殖的情况,这或者是因为他们不常交配,或者因为他们的交配不常产生有繁殖力的后代。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计算机模型根据不同水平的杂交繁殖估计了可能在现代人身上存在的尼安德特人世系的数量。该模型模拟了从5万年前开始现代人从非洲东北部扩展开来之后尼安德特人和人类的可能的冲突。他们发现即便是稍微大一点的成功率也会导致尼安德特人和人类基因组发生高程度混合。不同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特征应该存在于欧洲人和亚洲人中间,这是由于在这些人群分离之后的两个独立的基因混合事件。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结果提示人类与尼安德特人杂交繁殖是有限的,这与此前线粒体DNA的研究结果相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