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摄入情况

仪器信息网摄入情况专题为您整合摄入情况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摄入情况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摄入情况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摄入情况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摄入情况话题讨论。

摄入情况相关的资讯

  • 肥胖的人每天如何科学的摄入热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油、高脂肪、高能量食物比例不断的上升,肥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严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相关营养调查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 22.8%,成人肥胖率 7.1%, 儿童肥胖率 8.1%。,中国肥胖问题正以“令人担忧" 的速度增加。由于肥胖,诱发了高血压、心脑管疾病、 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合理膳食关键是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在保证生理功能的基础上, 减少热能的摄入。那么,肥胖的人每天热量摄入多少,才能起到减肥效果,同时减少肌肉流失?不同的人热量摄入是不同的。而体重基数越大的人,热量消耗值也会越大。科学的方法是:每天的热量摄入比平时降低20%为宜,也就是说如果你平时一天的热量摄入是3000大卡,减肥期间可以降低为2400大卡,如果你平时一天的热量摄入是2500大卡,减肥期间可以控制为2000大卡。热量究竟是什么?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热量相关的词汇——卡路里,焦耳,大卡,千卡,千焦 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经过氧化产生热量供身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运动。营养学中用“千卡"做为热量的单位。1kcal指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 便捷的食品热量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日本JWP食品热量成分检测仪(Calory Answer)便应运而生,全自动快速食品热量成分检测仪Calory Answer,也称为卡路里分析仪,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可以直接测量单一食品材料和混合类食物的热量,全自动高效检测,测量时间仅为5分钟。这项技术已经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取得了专利保护。 检测指标:热量/卡路里,同时检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酒精等 通过食品热量成分检测仪将食品的热量数字化,飞速提高了对热量摄入的控制效率,促进实现更为科学有效的饮食管理,进而在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营养均衡控制等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 甲醛鱿鱼现菜市场 长期摄入或致癌
    “我看到有商贩往鱿鱼里添一些东西,不知这对人体有没有害。”日前,义乌市民张先生致电新报新闻热线85252000反映。昨天,义乌市工商局稠城工商所执法人员对新马路菜市场销售的鱿鱼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批次鱿鱼全部不合格,原因是检出了甲醛成分。执法人员当场将“问题甲醛鱿鱼”进行销毁。新报提醒市民,为了你的身体健康,尽量少吃或不吃烧烤鱿鱼。   鱿鱼主要卖给烧烤贩   接到张先生的投诉后,记者前往新马路菜市场了解情况。到菜市场购买鱿鱼的市民并不多,鱿鱼主要销给做烧烤生意的流动摊贩。   一名烧烤贩子一买就是10公斤,他告诉记者:“夜市生意好,一晚上准能卖光。”   记者悄悄问他:“这些鱿鱼相比起来这么便宜,你不担心有问题吗?”   他笑了笑:“便宜才有钱赚。”至于便宜的原因,他笑而不答,只是一个劲地说:“吃不坏人就行。”卖鱿鱼的摊主说:“用碱水泡发鱿鱼很正常,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放甲醛为保鲜和增重   记者咨询了经营海鲜生意多年的温州人陈火林。他说:“所谓的碱水其实是福尔马林,用它浸泡鱿鱼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陈火林介绍,福尔马林是35%~40%浓度的甲醛水溶液,在医学上常用来浸泡标本。干鱿鱼在碱性溶液中会大幅度膨胀,以前人们大多使用水发剂(一种经过处理和提炼的碱类)进行浸泡。后来,人们发现甲醛泡发的鱿鱼卖相更好,增加重量更多,因此一些不法商贩就改用甲醛来泡发鱿鱼。“1公斤干鱿鱼泡发后能变成3公斤,摸起来肉感厚实,卖相比鲜鱿鱼还要好。”   摄入甲醛对人体有害   义乌市稠州医院内科赖医生表示,甲醛除了会引起刺激性皮炎,还会对人的呼吸器官黏膜产生强烈刺激作用,并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视觉器官有强烈伤害。人体长期微量摄入会影响生育,甚至致癌。   义乌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甲醛是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品添加剂,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该局将加大对义乌各个菜市场的抽检力度,杜绝食品中添加非食品添加剂的现象。
  • 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及风险评估公布
    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获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7月10日正式发布《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评估》显示,我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为0.16%,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   《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仅为0.16%,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也仅为0.3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的限值,也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   本次评估还发现加工食品是城市居民膳食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占总摄入量的71.2%,其余为天然来源。在加工食品中,植物油的贡献占49.8%,其他加工食品的贡献率较低,如糕点、饼干、面包等均不足5%。市面上多数品牌的咖啡伴侣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含量很低。   《评估》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总体较低,但调查发现约0.4%的城市居民摄入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消费量还会有所增加,烹调用植物油的消费量也在增加,因此业界、政府、科学界和消费者都应当给予适当关注。   两年来,在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了相关调查,并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小于1%的建议,开展了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的风险评估。
  • 专家:短时摄入镉不会损伤健康
    2012年1月15日,广西河池市辖区内的宜州市的龙江河拉浪水电站内群众用网箱养的鱼,突然出现不少死鱼现象。宜州市环保部门经过调查发现,死鱼是由于龙江河宜州拉浪段镉浓度严重超标引起,龙江水体已遭受严重镉污染。   镉是重金属中的一种,饮用镉超标的水会对人的肾脏造成不良影响。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专家、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昨天向记者介绍,镉长期累积才会造成镉损伤,短时间摄入镉,不会造成人体功能损伤。而且人体中是否摄入了过量的镉也要通过科学方法检测,如怀疑受到镉损伤,可检测尿中的镉含量,尿镉超标了,才说明体内有负荷增加,而负荷增加到损伤人体的过程要二三十年。他还说,此次龙江河的镉污染已经在科学控制中,而且影响时间不长,市民无需恐慌。   他还介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每升水中镉浓度要小于或等于0.005毫克,也就是一升水最多只能有5微克的镉,这个标准是按照一个人每天喝2.5升镉浓度小于或等于5毫克的水,连续喝70年,也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制订出来的。
  • 世卫组织确立三聚氰胺每日耐受摄入量标准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了一个由食品安全专家参加的会议,与会专家确定了“三聚氰胺0.2毫克/公斤体重”的每日耐受摄入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按上述数字标准计算,一个体重为5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的三聚氰胺可容忍摄入量不应超过10毫克,此标准比一些国家的食品安全部门设定的要低。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无味低毒,微溶于水,常用于制造日用器皿、装饰材料以及织物整理剂等,原则上是一种不应在食品中出现的污染物,但由于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及运输等环节有时会被三聚氰胺污染,食品中含有微量三聚氰胺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超过标准限制,将对人体产生危害。   世卫组织表示,该每日允许摄入量仅适用于三聚氰胺单独存在时。当三聚氰胺与氰尿酸共存时,毒性更大,但要计算出两者都存在时的健康相关指导值,尚缺乏足够数据。氰尿酸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仍为1.5毫克/公斤体重。   世卫组织指出,和三聚氰胺每日耐受摄入量标准相比,许多国家制定的三聚氰胺在婴儿奶粉中含量不得超过1ppm(ppm为百万分率)、在其他食品中不得超过2.5ppm的标准有足够的安全度。世卫组织的这一标准只是希望能更好地指导各国卫生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为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发生,以确保公众健康。
  • 卫生部:食盐加碘并未造成居民碘摄入过量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5月15日说,食盐加碘并未造成居民碘摄入过量 居民碘缺乏的健康风险大于碘过量的健康风险。因此,继续实施食盐加碘策略对于提高包括沿海地区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十分必要。   他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防治碘缺乏病工作媒体沟通会上称,这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今年对不同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潜在风险评估后得出的结论。   评估报告称,除高水碘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和安全水平,沿海地区也不例外。   毛群安透露,针对近年有学者对普及食盐加碘策略科学性和沿海地区居民食用碘盐是否存在碘摄入过多等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在辽宁、上海、浙江和福建4省、市开展了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和膳食碘摄入量调查。   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总体水平适宜,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孕妇碘营养不足 沿海地区居民从膳食中(包括碘盐)获得的碘量是安全的 沿海地区水产品不是膳食碘摄入的主要来源,食盐中的含碘量以及食盐的消费量对于膳食碘的摄入量贡献率约占80%,盐碘是膳食碘摄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沿海地区还应坚持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碘缺乏病策略。   他强调,目前中国内地还有8个省份未完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有130个县(区)的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多、土盐资源丰富,由于群众防病意识淡薄,采挖和购买廉价非碘盐问题比较普遍,碘盐覆盖率较低,以致新发克汀病仍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人口素质。其中新疆、西藏、青海、海南等四省、区问题最为突出。   中国曾是全球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大多数地区均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受威胁人口约7.2亿,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达3500万例,地方性克汀病患者25万例。1993年全面启动以普及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到2000年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适宜,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水平等指标均达到国际消除碘缺乏病的要求,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 香港4款食用油致癌物超标 摄入高影响健康
    人民网12月19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消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食用油调查结果,初步检测发现,屯门“北大荒”粮油供应商及葵涌永兴油行的4个样本,致癌物苯并(a)芘含量均超出欧盟标准,当中“北大荒”的样本最高超标逾7倍,同时亦超出国家标准。食安中心已要求供应商停止供应及全面回收,并正追查来源及分销情况。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会以风险为本方式,为市民把关。   上星期传媒报道有无牌食品加工场涉嫌出售有问题食用油,食环署即时采取行动到有关工场、供应该工场的粮油供应商及13间食肆巡查,抽取39个样本作致癌物苯并(a)芘测试。   初步测试结果显示,屯门粮油供应商“北大荒”的两个“金帝浓香花生油”样本的苯并(a)芘含量,分别为每公斤16及17微克,超出国家标准的每公斤10微克,及欧洲标准的每公斤2微克。葵涌永兴油行的两个样本苯并(a)芘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录得每公斤5.8及6.2微克,超出欧盟标准。其余35个样本没有检出或含量低于欧盟标准。   追查来源及分销情况   食安中心正追查这些油的来源及分销情况,发言人表示,目前食品法典委员会及香港法例并没有就食物中的苯并(a)芘含量制定法定限值,参考国家及欧盟标准及根据暴露限值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即使食用每公斤含苯并(a)芘17微克的植物油,对公众健康构成的风险应该不大。但为慎重起见,中心已要求供应商停止供应有关产品,并向客户全面回收。中心将进一步化验该四个样本是否含其他有害物质。   至于食用油样本是否掺有“地沟油”,发言人称,目前还没有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检测和监别“地沟油”,可通过化学测试的方法检测有害物质的含量。自去年一月至本年十月,中心透过恒常食物监察计划共抽取超过310个食用油样本作化学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芥酸、染色料、霉菌毒素、抗氧化剂及金属杂质等,全部测试结果满意。   为释除公众疑虑,食安中心将再次进行专项食品调查,从不同层面包括进口商、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食肆抽取食用油样本进行化验,以确保市面上的食用油符合香港法例规定和适宜供人食用。调查计划拟一、两月内完成,结果会尽快公布。   食卫局长高永文表示,当局主要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如果要知道是否掺有“地沟油”,须要其他方法配合侦查。当局在食物安全方面,以风险为本的方式为市民把关,防止任何对健康构成影响的物质,让市民食用。   摄入量高影响健康   食安中心发言人续称,食环署和食安中心会继续跟进和调查事件,采取适当行动。由于葵涌永兴油行卫生环境欠佳,食环署会根据相关法例向有关人士发出通知,要求改善。署方还会继续就该处所怀疑无牌经营食物业进行调查,如有足够证据显示有人违反法例,会提出检控。   苯并(a)芘是一种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在环境中无处不在。食物加工时的情况对产生多少苯并(a)芘有影响,烧烤、烟熏肉类或鱼类的含量通常较高。苯并(a)芘对人类基因有害,并会致癌,难以厘定苯并(a)芘的安全摄入量。专家委员会曾于05年发表意见,认为以人类摄入的估计分量,对健康影响问题不大。欧洲食物安全局08年评估後,认为摄入量高的人士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 业界呼吁立即出台反式脂肪酸摄入标准
    近日,一场针对氢化油中富含反式脂肪酸的讨论格外热烈,中国食品安全再次遭遇信任危机,面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巧克力、冰淇淋、奶油饼干、面包、蛋黄派、咖啡伴侣等美味食品,消费者不禁发出疑问,我们到底还能吃什么?   此次舆论关注的焦点剑指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由于反式脂肪酸在中国缺乏相关国家标准和检测机制,部分媒体和消费者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反式脂肪酸,于是谈之色变,加上部分专家的“灾难说”,烘焙食品行业正面临严峻考验。专家呼吁有关部门立即展开科学调查,出台适合中国的反式脂肪酸摄入标准,以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又称反式脂肪、逆态脂肪酸或转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上世纪初,由于担心动物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会威胁心脏健康,植物油遇高温不稳定且无法长时间储存等问题,科学家利用氢化过程,将液态植物油改变为固态,由此产生了反式脂肪酸。由于具备能带来宜人口感,并且易于长期保存等特点,反式脂肪酸受到现代食品工业的青睐,被大量运用于袋装食品或煎炸食品中。   根据相关部门对2005年到2009年国内市场上的52个食品品牌、167种加工食品进行测定,87%的样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包括所有的奶酪制品、95%的洋快餐,蛋糕、面包、炸薯条类小吃等 约90%的冰淇淋、80%的人造奶油以及71%的饼干中,均含有反式脂肪酸。实际上,反式脂肪酸也存在于很多动物性产品中,如牛肉、羊肉等肉类,动物奶油、黄油、芝士等。   过量摄入有害健康   著名营养学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营养学院营养学系博士生导师蒋卓勤教授指出,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将会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大。相对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副作用”更大。   从本质上讲,反式脂肪酸是营养问题而非安全问题。反式脂肪酸并非砒霜毒药,与三聚氰胺、苏丹红等有害添加剂有本质的不同,它不是添加剂,而是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普遍存在于各种食品之中,既无法避免也没必要完全避免。   各国立法限制反式脂肪酸   丹麦是最早开始关注食物反式脂肪酸问题的国家。早在1994年,丹麦营养委员会就指出膳食中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2003年,丹麦首先立法禁止销售反式脂肪含量超过2%的食材。   美国政府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广泛的征求意见,于2003年7月11日通过最终条例,要求从2006年1月起,食品营养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欧洲的荷兰、法国、瑞典、德国等也相继对反式脂肪酸进行立法,对反式脂肪食品进行限售或禁售,通常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在5%以下。各国标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区别,而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并非营养科学是否先进,而是各国饮食结构的差异。   植物奶油通过科学工艺远离反式脂肪酸   近期有些报道针对将植物奶油作为反式脂肪酸的代名词是有失偏颇的。国外资料显示,目前,在加工植物奶油过程中,许多生产线对降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专门采用了相应的新工艺,如低温高压法,改用新的催化剂等,可以大幅度减少植物奶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而更新的“完全氢化”工艺则可以根本不产生反式脂肪酸。发达国家纷纷立法限制或表明的,是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而不是植物奶油的含量。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植物奶油都是“健康杀手”,而要看这些植物奶油究竟是哪种工艺所生产的。   国家标准呼之欲出   有别于西方膳食结构,今天的中国居民每人每天的反式脂肪酸摄取量平均为1.44克,占摄取总能量的0.61%,而美国的这一比例达到5%-10%左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居民的总脂肪摄入量超过了《中国营养膳食指南》建议供能比30%上线。随着洋快餐的兴起,这一系列数字在不断攀升。对中国居民来说,现阶段过分强调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是不可取的,控制脂肪的摄入总量更为重要。   中国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中国食品工业发酵研究院副院长宋全厚此前在行业论坛中表示,我国在2006年通过了食品反式脂肪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课题,即将起草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国家标准。另外,食品标签上关于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标识问题也在进一步商讨中。   业界呼吁监管机构以本次关注热潮为契机,立即出台反式脂肪酸国家标准,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反式脂肪酸,增进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培养消费者选择反式脂肪酸含量较低食物的良好意识。同时,还能促使生产企业严把质量关,改进工艺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反式脂肪酸含量。
  • 您每天摄入的盐过量了吗?——OHAUS盐度测量解决方案
    2013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成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需低于5克”。世界卫生组织称,钠元素水平过高的人会面临高血压的风险,从而增加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 中国百姓日常饮食文化里,榨菜、酸腌制品是家庭必备的开胃和搭配佳品。特别是榨菜,其做工独特,配料讲究,在世界三大著名腌菜(中国榨菜、德国甜酸甘蓝、法国酸黄瓜)中,占据首位。 榨菜、酸菜腌制过程中,盐是很关键的原料,加入食盐的目的是使腌制品内有高的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腌制品氧化等。 然而随着大众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腌制品的一些危害也引起大众的诟病。其中盐分含量过高会引起慢性疾病、高血压等;维生素损失,营养偏低等。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试一下超市中能够购得的几款常见榨菜、酸菜的盐度含量。其中,实验器具为奥豪斯ST20S笔式盐度计,该测试笔操作简便、外壳坚硬、并且可防水防尘及反复使用。 通过实验的测量数据,这些榨菜、酸菜的盐度含量在75-100ppt左右,基本与产品包装上的值一致。根据世卫生组织的标准,若食用测试的几款榨菜、酸菜产品,我们需要将整包产品分15~20次食用完,不然摄入的盐量将会超过食盐摄入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危害身体健康。 *产品食用次数=(总重量克数*盐含量ppt值/1000) / 5克 除了上述提到的盐度测试笔外,奥豪斯水质测试笔家族,总共包括pH、ORP(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盐度、TDS(溶解性总固体)等测试笔。 ST系列测试笔是您日常做简单测量时最为经济的选择! OHAUS ST系列水质测试笔家族一览: 更多产品相关信息,请点击这里,也可关注奥豪斯中国官方微信或微博。
  • 每天的营养摄入,您达标了没?
    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食品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的一部分。强制标识营养标签也是为了更好的引导企业生产出更多符合营养要求的食品,通过营养标签,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营养需求挑选预包装食品。消费者通过营养成分表可以直观了解到,100 mL(g)产品大概能满足一个普通成年人一天所需营养成分的多少,利用营养成分表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也可以指导合理搭配膳食,因此企业要真实准确地对其进行标识。根据营养成分表可看出,蛋白质含量作为强制标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的准确测量关乎产品价值的体现、消费者进行营养摄入计算与膳食搭配。01质量管控中如何测定蛋白质含量?目前测定蛋白质的方法主要有凯式定氮法、杜马斯法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检测工作的环保、高效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杜马斯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越来越关注。02德国元素杜马斯定氮仪德国元素Elementar作为全球杜马斯定氮仪的创始者,在杜马斯快速定氮分析仪的研发脚步从未停歇。自1964年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杜马斯定氮仪后,公司响应食品、农产品、饲料等样品的分析需要更大样品量的需求,于1989年,进一步推出了全球首款克级样品量的杜马斯定氮仪。逐步推动了杜马斯定氮法在法规中的应用。如今,国际上(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已经将杜马斯定氮法应用在食品、饮料、宠物食品、饲料和肥料等领域。rapid N exceed-经济型杜马斯定氮仪rapid MAX N exceed-简便型杜马斯定氮仪03德国元素维护解决方案德国元素Elementar在创新道路上从未止步,除了专注仪器的升级、优化外,也非常关注用户体验与反馈。德国元素研发的超高性能预填充还原管(EAS REDUCROR)可处理高达2000次样品分析,解决用户频繁更换带来的停机及测试效率的影响问题,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今年,德国元素在技术领先的杜马斯燃烧法定氮仪的基础上,为用户带来创新升级选项:EAS COMBUSTOR 预填充次级燃烧管EAS COMBUSTOR预填充次级燃烧管可以极大的节省您更换次级燃烧管的工作量,使您的分析工作更加从容,精准。取代人工手动清空与充填,简化维护过程和操作时间。减少耗材的订购和库存准备。统一的预填充,带来更为可靠的数据分析质量。超长使用寿命,带来更多便利。04来自客户的反馈
  • 研究表面微塑料可在摄入两小时后进入大脑
    奥地利科学家发表在《纳米材料》杂志上的一项对小鼠的新研究表明,微塑料颗粒在被摄体内后,仅2小时即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这说明几乎无处不在的微小塑料可能比以前想象的更令人担忧。血脑屏障是一个由血管和组织组成的网络,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屏障,只允许水、氧气、二氧化碳以及全身麻醉剂进入大脑,同时有助于阻止毒素和有害物质进入大脑。研究人员在6只小鼠身上进行了研究,他们使用了3种尺寸的聚苯乙烯制成的微塑料,分别是9.5微米、1.14微米和293纳米,并根据大小对微小的颗粒进行了不同的荧光标记,在模拟消化液中对其进行了短时间的预处理。其中3只小鼠口服了这些微塑料颗粒,并在摄入后2—4个小时被实施安乐死。结果,摄入仅2小时后,研究小组就检测小鼠大脑中塑料的存在。这表明,一些微塑料颗粒能在较短时间内穿透肠道和血脑屏障。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卢卡斯肯纳表示,在大脑中,塑料颗粒可能会增加炎症、神经紊乱,甚至是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使用计算机模拟,该团队绘制了一种微塑料颗粒转运机制,即在膜表面胆固醇分子的帮助下进入大脑。他们希望新模型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微塑料颗粒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并用于未来的研究。此前,科学家在全球多地动物体内发现了微塑料和纳米塑料颗粒,甚至在人类胎盘中也发现了它们。这种颗粒可通过装在塑料瓶和食品包装中的饮用水进入人体。新研究为微塑料颗粒几乎无处不在添加了新证据。
  • 单细胞ICP-MS应用:评估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摄入
    铂类化疗药物是非常著名的一类化疗药物。目前铂类化疗药物已经研制了三代,分别是一代顺铂,二代卡铂、奈达铂;三代奥沙利铂、洛铂。卡铂的有效性是由于其可以与DNA 结合从而导致DNA- 铂(Pt)加合物的形成,但这也会造成DNA 的弯曲。因此在化疗后细胞必须修复DNA 损伤,否则DNA 复制受阻会导致细胞死亡。许多癌症患者最初对基于铂类的治疗比较敏感,但一段时间后,患者通常对顺铂治疗表现出耐药性,导致了癌症的复发。顺铂耐药性归因于三种主要的分子机制:DNA 修复的加速,胞浆失活的加速和细胞摄取药物能力的变化。其中,细胞摄取药物能力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细胞对顺铂的摄入能力降低或者顺铂转运的加速。分析单个细胞水平对顺铂的摄入和分布对于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方法是,将细胞群置于顺铂培养液中,然后使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或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技术测定细胞群内铂的总量,无法体现顺铂摄入在个体细胞之间的分布和差异。实际上,细胞对顺铂的摄入最有可能根据个体有很大差异,但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评估。本文使用全新的技术,可对金属在单一细胞水平上进行定量: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SC-ICP-MS)。01样品所有实验使用卵巢癌细胞为A2780 和A2780/CP70 细胞系。其中,A2780 是顺铂敏感细胞系, 而A2780/CP70 是顺铂耐药型。按照下图所示流程处理。02仪器NexION®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结合Syngistix™ 单细胞应用软件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NexION 2000 ICP-MS表1.ICP-MS仪器条件03实验结果细胞对顺铂的摄入可利用时间过程实验来研究,即分析顺铂在细胞群内的分布如何随时间变化。将两个细胞系置于30μM顺铂培养液中1,2,4 和8 小时。如图可见,与顺铂耐药细胞A2780/CP70 相比,A2780 随时间推移能摄入更多的顺铂。为了判断顺铂摄入的差异性分布是否归因于细胞周期的不同,还对细胞进行了血清饥饿实验。04结论SC-ICP-MS 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稳定测量铂的方法。本文利用卵巢癌细胞系A2780 和A2780/CP70 表征了随着时间增加顺铂的摄入有所增长。相比A2780 敏感细胞系,顺铂摄入在耐药性的A2780/CP70 细胞系上水平降低。顺铂摄入的细胞差异性不是由于细胞周期的不同,因为血清饥饿细胞并不改变顺铂的整体摄入。顺铂摄入的胞内差异性是由于其他尚未确定的因素造成的。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扫描二维码下载完整的应用报告。
  • 我国四成儿童铝摄入量超标 膨化食品是主要来源
    会引发智力发育障碍 膨化食品是主要来源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最近,专家通过近几年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数据和对加工食品中铝含量的专项监测,取得了11类食品6000多份的监测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四成儿童铝摄入量超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昨日在北京召开研讨会,针对食品安全中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展开讨论,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工程院院士陈君石透露了上述监测结果。   陈君石说,铝含量较高的食品,主要就是面粉及其制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每人每周铝的(安全)摄入量是每公斤体重2毫克,而监测发现全国人群中有30%多的个体超过了2毫克,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4-6岁的儿童。对儿童来讲,他们的面制品摄入量可能不是很大,但是按照公斤体重算,他们最主要的铝摄入量来自于膨化食品。   铝的过量摄入将会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有一定影响,此外,还会引起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而含铝添加剂在我国的食品加工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约有十几种。   陈君石说,数据显示,北方人膳食铝的平均摄入量是南方人的4.6倍,北方各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的平均摄入量均超标,其中4-6岁年龄组最高,为安全摄入量的2.6倍。卫生部已按专家建议发布公函,对调整13种含铝添加剂的使用向社会征求意见。
  • 世卫专家确立三聚氰胺每日耐受摄入量标准
    中新网联合国12月5日电据联合国网站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本周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了有关三聚氰胺与氰尿酸毒性的专家会议,与会专家共同确立了三聚氰胺每日耐受摄入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的标准。世卫组织希望这一标准能够为各国加强食品安全、维护公共健康提供指导。   世卫组织专家会议确定,三聚氰胺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为0.2毫克/公斤体重。这就意味着,一个体重为50公斤的人,对三聚氰胺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为10毫克。这一标准比一些国家的食品安全部门设定的要低。   世卫组织表示,氰尿酸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仍为1.5毫克/公斤体重。当三聚氰胺与氰尿酸共存时,毒性更大,但现有数据尚不足以计算出一个二者同时存在时的健康指导值。   世卫组织指出,和三聚氰胺每日耐受摄入量标准相比,许多国家制定的三聚氰胺在婴儿奶粉中含量不得超过1ppm(ppm为百万分率)、在其他食品中不得超过2.5ppm的标准提供了足够的安全度。
  • 葛利云教授团队:用餐/饮水是人类摄入大气沉积微塑料的途径之一
    微塑料(MPs)带来的人类健康风险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对人类接触途径和强度知之甚少。此前,人们发现这些塑料微颗粒只会积聚在废水、河流和海洋中。2020年6月12日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首席研究员、环境科学家贾尼斯布拉尼(Janice Brahney)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表明,这些塑料污染物遍布美国西部11个国家公园和野生保护地区,其中包括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落基山国家公园,而尤以落基山国家公园的数量最多,预计这种塑料微颗粒会在世界各地发现。这样表明塑料已经无处不在,它能进入大气循环、伴随降雨,遍布人迹罕至之地。大气中无处不在的微塑料以及随后在遥远的陆地和水生环境中的沉积,应当引起广泛的生态和社会关注。由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最近发表的来自温州医科大学葛利云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在用餐/饮水活动中会摄入大气沉积的MPs,并且饮食中大气沉积的MPs的摄取量大于直接来自食物来源的MPs。“有几项研究试图量化全球塑性循环,但没有意识到大气层的边缘。我们的数据显示,塑料循环最先发现在全球水循环,但也有着大气、海洋和陆地的生命周期。”葛利云说。该项研究主要成果为:吸入大气中的MPs(微塑料)是人类主要的MPs接触途径,而另一重要暴露途径是日常饮食的沉积物中吸入MPs 餐饮场所中MPs多达105种,其中90%小于100µm的碎片是非晶态碎片的大气沉积MPs 典型的工作生活场所每年约有1.9 ×105至1.3 ×106个微塑料,通过大气沉积在饮食上被摄入,沉积在饮食中的大气层MPs的接触强度在室内高于室外 饮食中摄入大气MPs比从食物来源摄入高2-3个数量级 覆盖和清洗餐具可减少饮食中大气沉积MPs的暴露。葛利云教授团队一直从事新型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Photochemical & Photobiological Sciences、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 and Biotechnolog等发表多项成果,为新污染物的降解处理技术、环境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行为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微塑料是尺寸为5~100 mm的塑料颗粒,其体积较小、毒性大,随着食物链的传递,影响生物体营养膳食、生长发育、繁殖生存。为了保护和修复水体环境,对水体中微塑料进行收集、检测和去除尤为重要。从水体样品中收集微塑料和准确鉴别种类,是分析和去除微塑料的基础。”葛利云说。2022 年8月,葛利云团队授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海洋微塑料检测取样装置(ZL2022 2 2262030.2)。该专利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微塑料样品测试结果准确性不足的问题,海洋微塑料检测取样装置包括外壳体和控制室,外壳体设有进水道,控制室内设有发电装置、锂电池、电机和控制器,控制器与发电装置、电机和锂电池电性连接。这种海洋微塑料检测取样装置可以获取多组样品,提高样品的准确性,还可以利用水流作用进行充电,提高在待测水域的使用时间,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海水取样工作。吃进去的微塑料对健康有害吗?面对处处存在的微塑料污染,很多人会困惑,吃进去的微塑料对健康有多少危害。作为温州市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葛利云教授在今年温州市两会中汇报道,“微塑料是否会产生危害,主要考虑两点,一是微塑料本身没有毒性,但它会携带环境毒素 二是微塑料的环境累积不可逆,它可能在某些局部产生超高浓度,并经由食物链富集,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同时也建议大家:“从风险规避的角度出发,建少吃大型食肉类海鱼,用岩盐替代海盐,不要重复使用纯度较低的塑料瓶(如饮料瓶)装油性食物,少吃塑料盒装的地沟油概率高的外卖。
  • ATAGO盐度计助你控制盐分摄入,保持营养健康
    最近一项消费者认知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对摄盐量和健康有很好的认知,他们知道每日摄盐量应少于6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他们会更多食用加工食品。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盐分摄入,保持营养健康生活,这为食品生产商提出了新的研发方向&mdash &mdash 开发低盐加工食品。 盐是加工食品中重要的配料之一,它不仅能提升对咸味的感知,还能增强食物风味,因此减盐方案并不是简单去除盐份,而是一套完整的调配方案。食品配方师会根据产品的口味特点、工艺特性及客户需求,定制出一套具有成本效益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些方案能使产品在拥有美味的同时拥有健康。 而在加工食品过程控制盐分浓度含量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ATAGO爱拓数字式盐度计,型号ES-421,采用漏斗型的感应部分(电导法),无需任何试剂,方便快捷,测量稳定,适合测量加工食品的盐分浓度从而有效控制盐分含量。 ATAGO数字式盐度计采用电导法代替实验室操作繁琐的滴定法进行测量,操作方法十分简单,其测量范围为0.00 至 10.0% ( 100公克 ) 的盐浓度;测量精确度为显示值 0.05% ( 用于盐浓度为 0.00 至 1.00% ) ,相关精确值 小于 5% ( 用于盐浓度 1.00 至 10.0% ),具有温度补偿功能,是一款实用性非常强的盐度计。 更多ATAGO盐度计产品应用咨询欢迎访问我们的官网http://www.atago-china.com/
  • 环保部发布《儿童土壤摄入量调查技术规范》标准 涉ICP/ICPMS等
    p   为评估环境污染对我国人群健康的影响,环境健康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在环保法、土十条等多项文件中被提起。然而我国具体的环境健康评估方法和标准确很少,为弥补这一空白,环保部下达了多项标准编制任务。 /p p   经过两个月的征求意见期,环保部终于正式发布《儿童土壤摄入量调查技术规范 示踪元素法》。本标准规定了儿童土壤摄入量调查的工作程序、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铝、铈、钪、钒和钇为示踪元素,采用示踪元素法对3~17岁人群开展的土壤摄入量调查。 /p p   此标准主要分析的样品包括土壤、食物、尿液和粪便,分析方法主要参考HJ/T166、HJ776、HJ700、GB5009.268等标准,涉及的仪器包括微波消解、ICP-AES和ICPMS等。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标准全文: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12/ueattachment/a74a8858-f88d-46a3-a7c2-f852ba742e65.pdf" HJ 876—2017 儿童土壤摄入量调查技术规范 示踪元素法.pdf /a /p p br/ /p
  • 吃顿外卖=千亿个塑料颗粒下肚!每人每周摄入的5g「微塑料」
    每人每周吃下5g微塑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 微塑料(Microplastic),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在塑料制品使用过程中释放,特别是食物用途的塑料制品。纳米塑料(Nanoplastics)则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微塑料,尺寸在1μm以下,体积小到可以穿过细胞膜。虽然不会有人直接吃塑料,但食物的包装——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等,则会将大量的微塑料直接送入人们的口中。微塑料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容易被忽视,但对健康的危害却是积年累月的。 去年4月20日,来自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化学家Christopher Zangmeister团队开展的一项新研究,以食品级尼龙袋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成分的产品作为样本,探究微塑料的来源及释放情况。事实上,以这两种成分为主的塑料用品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比如烘焙衬垫和一次性外带咖啡杯的内衬塑料薄膜。 结果显示,在普通的外带咖啡杯中放一杯100℃的水,静置20min后,研究者在每升水中能检测到万亿个塑料纳米颗粒。也就是说,当你享用喝一杯500ml的热咖啡或热奶茶时,将有5千亿个塑料纳米颗粒进入你的身体内! DOI: 10.1021/acs.est.1c06768 不仅如此,其实早在婴儿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摄入微塑料。据Nature Food上刊登的研究Microplastic release from the degradation of polypropylene feeding bottles during infant formula preparation估计,在使用聚丙烯塑料瓶制备的每升婴儿配方奶粉中,婴儿可能摄入多达1600万个微塑料颗粒。 该研究中,研究人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备婴儿配方奶粉的标准,将聚丙烯婴儿奶瓶消毒、风干,然后倒入加热到70℃的水。在摇晃瓶子一分钟后,他们过滤了液体并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发现了数以百万计的微塑料颗粒。仅装瓶1分钟就能检测到,证实了微塑料产生的即时性。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冲奶粉使用的水温会极大地影响释放的污染颗粒的数量。当水温从25℃上升到95℃,每升释放的微塑料颗粒从60万增加到5500万个。也就是说,水温越高,释放的量就会越多。 https://doi.org/10.1038/s43016-020-00171-y 由于人们不断地吃外卖、喝咖啡、吨瓶装饮料,微塑料自然也不停地被摄入进人体内。 加拿大的Kieran D. Cox教授和他的团队以美国人饮食为基础,根据食物消费种类以及不同种类食物所含有的微塑料数量,估算出每人每年会吃掉5万个微塑料颗粒,如果算上漂浮在空气中、被呼吸吸入的微塑料,那么每人每年吃掉的微塑料颗粒数量在7.4万-12.1万之间。按照重量计算的话,每人每周大约吃掉5g微塑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的重量。 还真是活到老,吃塑料到老呢。以每周5g塑料颗粒计算,人这一辈子估计要吃下一个乐高玩具,想想还有点小刺激(bushi)。 人类血液中首次发现微塑料的存在! 2019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健康志愿者的粪便样本中检测到了微塑料。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粪便样本都检测出微塑料呈阳性,每10克人类粪便中平均有20个微塑料颗粒。 如果光是“吃下去,拉出来”的简单关系,微塑料倒不值得担心。然而,实际并非如此。随着大量研究的开展,科学家们陆续在人类切除的结肠标本,甚至胎盘组织中发现微塑料的存在。 更令人担忧的是,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这表明微塑料可能随着血液流经全身,对各器官造成影响! DOI: 10.1016/j.envint.2022.107199 研究者在22名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中检测到了5种最常见的塑料成分,分别是PET、PS、PE、PMMA和PP。 5种最常见的塑料成分及其来源 在严格控制了采样、样品准备及分析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塑料污染后,研究者在近8成志愿者的血液里检测到了微塑料的存在(77%,17/22),平均下来,每个志愿者每毫升血样里有1.6ug的微塑料。 测出比例最高的为PET,在50%的志愿者血液中都检测到这种物质的存在,血液浓度最高为2.4ug/ml,提示大部分人体内都含有瓶装水释放的微塑料。 其次为:PS(36%)、PE(23%),最高血液浓度分别为4.8ug/ml及7.1ug/ml,这两类塑料主要应用在保鲜膜、一次性泡沫饭盒、塑料杯等,表明来自食物包装的微塑料也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并且进入的量不容小觑。 最后是PMMA,仅在5%的志愿者血液中发现,在所有志愿者血液中均未检测到PP的存在。 这项研究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的存在,考虑到血液循环在体内四通八达,为各器官供给氧气和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废物,不难想象微塑料也随着血流流经全身。“在血液样本中发现微塑料存在”的事实,也说明了人体清除微塑料的速度是低于从外界摄入的速度。 进入血液的微塑料可能通过肾脏过滤或胆汁排泄的方式排出体外,也可能通过有孔的毛细血管沉积在肝脏、脾脏等器官。换句话说,微塑料早已无孔不入,甚至遍布全身。 肠道疾病患者粪便中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是健康的1.5倍 微塑料究竟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这才是人们更为关心的话题。 此前,已有动物实验证明,微塑料可以扰乱内分泌系统,导致出生缺陷,减少精子的产生,引发胰岛素抵抗,并损害学习和记忆。此外,科学家们还观察到了由于微粒刺破和摩擦器官壁而引起的物理损伤迹象,例如炎症。 DOI: 10.1098/rstb.2008.0281 为了进一步探究微塑料对人类的影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家们还构建了模拟消化道的体外系统,探究微塑料颗粒是否会干扰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结果显示,微塑料的存在会对脂肪吸收带来健康上的负面影响,即当脂肪与微塑料颗粒一起摄入时,脂肪的生物利用度会随之增加,导致更多的脂肪进入血液(这可能就是外卖越吃越胖的原因之一)。此外,该研究中还显示微塑料会影响微量营养素吸收、增加小肠渗透性,以及促进某些细菌繁殖等。 现阶段,有关微塑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试验有限,但已初见端倪。2021年12月,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期刊上的一项学术研究显示,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粪便中的微塑料比健康对照组多,表明这些微塑料可能与疾病的发展过程存在相关性。 研究团队从不同地区的50名健康人和52名IBD患者中获取了粪便样本。分析结果表明,IBD 患者的粪便中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是健康受试者粪便的1.5倍。患者体内的微塑料含量越高,疾病相关的腹泻、直肠出血和腹部绞痛症状就越明显。 具体结果为: ①IBD患者和健康人粪便中微塑料的浓度分别为41.8和28.0个/g dm,IBD患者的粪便中每克的微塑料颗粒比健康人的多1.5倍左右。 ②该研究共检测到15种微塑料,以PET(用于瓶子和食品容器)和PA(聚酰胺;用于食品包装和纺织品)为主,主要形态分别为片状和纤维状。 ③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喝瓶装水、吃外卖食品、并且经常暴露在灰尘中的患者,其粪便中含有更多的微塑料。 该研究首次表明 IBD 患者粪便中微塑料(MPs)的浓度与健康人存在显著差异,且IBD患者粪便中微塑料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这一结果提醒人们,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可能不容小觑。 然而,“微塑料”是否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风险仍存在巨大未知,亟需更多相关学术领域的探究,以应对其未知风险。 众所周知,塑料降解速度很慢,通常会持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这也增加了微塑料被摄入并累积在许多生物体和组织中的可能性。为了避免人类的五脏六腑变成“塑料制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尽量在生活中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并及时治理塑料污染,别让地球被塑料“攻陷”之后再追悔莫及。
  • 三成国人铝摄入超标脆爽油炸食品须当心
    铝锅已经很少有家庭在用了,但人群中体内铝超标依然较严重。最新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全人群中有32.5%的个体膳食铝摄入量超过每人每周安全摄入量。那么,过量的铝到底是哪里来的?生活中该如何规避过量的铝呢?   专家表示,问题出在了面制品上,饼干、蛋糕、油条、蛋卷、酥点等面粉类食品对全人群膳食铝摄入的“贡献率”达44%。朝阳医院职业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郝凤桐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在加工面粉类食品时常用到含有明矾的膨发剂,明矾正是造成铝超标的祸首,儿童最主要的铝摄入量来自于膨化食品,也是因为其中添加了大量明矾。   铝是慢性中毒金属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只有积累到一定数量,一定时间后才出现症状。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铝的每人每周安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2毫克,过量摄入将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对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会有一定影响,还会引起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可以从一些细节入手减少铝的摄入。不吃或少吃油条、油饼、麻花、馓子、虾片等所有质地蓬松或脆爽的油炸食品。这些食物营养价值本来就很低,除了铝之外,其他安全风险也很多。   同时,选用自然发酵法或无铝膨松剂制作的馒头和糕点,不要太追求松软,因为纯酵母发酵和加明矾帮忙的产品相比,松软多孔的程度会差不少。此外,吃面条、面片等的时候,不要追求过分的韧性,粉条、凉粉、粉皮、凉皮、米皮之类不要追求口感太有弹性。
  • 全球首例饮料添加DEHP 过量摄入将致癌
    台湾首次发现不肖厂商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里,违法加入有害健康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导致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污染,并流入市面。   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指出,这应是全球首见DEHP污染饮料案例。相关单位仍持续追查农场、牧场与其他厂商生产的果汁、果酱,及水果粉、优格粉、乳酸菌咀嚼锭等,污染规模恐再扩大,为历年罕见,检调已收押昱伸公司负责人赖俊杰。   今年四月,中部卫生单位例行抽验食品,将康富公司制造的"净元益生菌"粉末送"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检验。检验员赫然发现,里面竟含有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   "食药局"和检调联手追查,先查出供货给康富的中盘批发商加川兴业,再往源头追,原来是昱伸香料公司供应的起云剂里含DEHP.昱伸供货的公司、农场和商行有近30家,可能制造数十种食品贩售。   起云剂是一种乳化剂,常使用于果汁、饮料、果冻和优格粉末,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DEHP是塑化剂,属环境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台湾已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   "食药局"已确认,悦氏、Taiwan yes等运动饮料,及SunKist粒粒柠檬果汁等,共16批饮料、冲泡饮品,都含DEHP.   另外,以昱伸公司起云剂制造的产品,包括近18吨果汁、果酱、浓缩果糖、水果粉和优格粉,以及近46万瓶运动、果汁饮料都已回收,并销毁13万余盒益生菌。   "食药局"指出,只要喝一瓶500CC受污染瓶装饮料,就可能超过60公斤成人每日容许摄取量,甚至超量一倍。   "食药局长"康照洲说,昱伸公司为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稳定性,恶意将DEHP添加在起云剂中,"令人愤怒!"   黑心货卖30年 老板无所谓:东南亚吃更毒   台湾首次发现厂商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里,违法添加有害塑化剂,制造商昱伸负责人赖俊杰检方声押获准 初步调查发现,赖销售不合规定起云剂长达30年,原料供应遍及全台,甚至还有大陆、越南厂商。   57岁赖俊杰是台湾最大起云剂供应商,检方表示,起云剂如用精制棕榈油调配后,可用于食品添加物,但精制棕榈油成本高,赖俊杰为降低成本,一直使用工业塑化剂添加在起云剂内,供应全台至少45家饮料、乳品制造商,甚至还包括健康食品的生物科技公司及药厂。   彰化县卫生局会同警方到协成化工的厂房内,封存含有塑化剂的起云剂。   办案人员透露,他们到昱伸搜索时,赖俊杰还说:"你们知道东南亚的人来台湾为什么不会水土不服吗?因为他们的东西比台湾更毒。"似乎不认为他使用塑化剂有多严重。   检方指出,赖俊杰位于新北市中和区昱伸香料公司,多年前开始,就向新北市汐止区一家生产塑化剂业者,长期大量订购塑化剂,添加在起云剂内违法销售。   直到台南卫生局无意中抽检发现保健食品疑掺有西药,意外发现塑化剂,彰化地检署20日会同"卫生署"到昱伸公司、彰化县员林镇协成化工公司搜索,共查扣疑似含有塑化剂的起云剂100多桶及相关帐册,才揭发整个黑幕。   协成化工是昱伸下游大盘商,进货后再转卖给金馔生化科技公司刘姓负责人,调制成食品添加粉(浆)后,转售给饮料厂商。办案人员发现,协成翁姓负责人为掌控盘商地位,不让下游业者直接向昱伸下单,订购桶装起云剂后更换标签。   目前检方和卫生单位查到的食品制造商产品名册,发现含有塑化剂的起云剂制成芭乐汁、苹果汁、红芭乐汁、番石榴汁、芒果布丁、蒟蒻水果冻、果汁粉、优酪乳粉等50五种以上饮品。   DEHP过量会致癌 停喝无大碍   "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追查确认,16批运动饮料和酵素饮品含塑化剂DEHP,其中,两批多达30ppm以上,以成人每日容许摄取量计算,喝一瓶500CC瓶装饮料,就超标一倍,大量摄取还会导致肝癌。   "食品药物管理局"追查16家起云剂供应商,2家检出DEHP.一家为昱伸公司,另一家为盛源公司,后者起云剂也是由昱伸供应。   经卫生单位追查,16批产品检出DEHP,浓度在2.4至34.1ppm之间。其中,名牌食品公司的动力运动饮品柠檬口味,高达34.1ppm,德康生物科技的通畅包酵素饮品,也含31.7ppm.   成功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李俊璋说,以60公斤成人每天容许摄取量1.2至8.4毫克来算,喝一瓶500CC柠檬口味动力运动饮品,就超标一倍。   李俊璋说,动物实验发现,摄取大量DEHP会导致肝癌,国际国家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公告其为二B致癌物 国际风险评估,育龄妇女、婴儿等高危险族群比较要担心摄取DEHP,可通过尿液检查释疑。   他表示,DEHP会造成男性精子数量降低、型态异常、游动慢,影响内分泌,导致女性性早熟,2到8岁就有月经。   台湾清大化学系教授凌永健说,动物实验显示,摄取DEHP24至48小时,绝大多数会随尿液及粪便排出体外 人体半衰期是12小时,只要停用,很快会降低,不继续喝就可阻断身体危害。   因塑胶类食品容器、包装可能溶出DEHP,曾有学者研究推估,国人每天接触塑胶包装食品与餐盒,每天摄取量为0.21毫克,以市售便当推估,民众每天摄取量为1.029毫克 日本人为0.52毫克,美国为0.25毫克。   李俊璋表示,台湾调查过,约75%民众不喝运动饮料,20%者偶尔喝、5%者常喝,如果不是每天持续地喝,不必过于紧张。   "卫生研究院主任"刘绍兴说,DEHP到处都有,每天都在吃,毒性并不强,有人不慎吃5克、10克,只感到肚子胀、拉肚子。   台北荣民总医院临床毒物科主治医师杨振昌说,以前也抽查过玩具含DEHP,现在较少见玩具含DEHP.   "鸡婆"检验员 追出饮料污染大毒案   台湾发现全球首见的饮料遭塑化剂DEHP污染事件,要归功于"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实验室一位尽职的检验员。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赞扬这位"食药局"的检验员,因为DEHP不在食品检验表列名单里,检验员通常不会检验,但是这位检验员却很细心,看到怀疑的物质就继续追查到底,才揭露这一起令食品管理及检调单位手忙脚乱的食品事件。
  • 生产商将滑石粉添加到糖果中 长期摄入会致癌
    12月1日电(记者吴小康)随着年底节日的增多,市场上对糖果的需求逐渐增大。在一些地方,有生产商将滑石粉添加到糖果中,试图蒙混过关。有医学专家指出,长期摄入加滑石粉的糖果致癌,在选购糖果时要小心谨慎。   记者采访得知,加入滑石粉的糖果除了正常的甜味外,还能感觉到咸味,入口后会有一些粉末状的物质附着在牙齿上。这些添加了滑石粉的糖果大多为价格低得有点离谱的糖果,不少销往农村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一位营养医师告诉记者,滑石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镁,具有致癌性,因此长期食用添加了滑石粉的糖果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患癌症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目前,我国对糖果生产中添加剂的使用有详细规定,滑石粉不允许被添加到糖果产品中。业内人士建议,在挑选糖果时,应选择有明确生产地址、厂名和商标的产品,尽量选购正规厂家的产品。
  • 成果|水烧开后过滤再喝可防止 90% 的微塑料摄入
    如何简单且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微塑料?来自广州医科大学和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煮沸并过滤硬水自来水可以帮助去除水中近 90% 的纳米和微塑料颗粒,论文 2 月 28 日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快报》(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  研究人员从广州采集了硬水自来水样本,并在其中添加了不同量的纳米和微塑料颗粒。将样品煮沸五分钟并冷却后,研究人员测量了样本中自由漂浮的微塑料含量。硬水自来水在煮沸后会自然形成水垢,即碳酸钙。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碳酸钙会形成结壳物或晶体结构,可封装微塑料颗粒。水质越硬(即碳酸钙含量越高),微塑料颗粒的包封效果更为明显,以每升水含有 300 毫克碳酸钙的硬水样品为例,沸腾后可以去除高达 90% 的微塑料颗粒 然而即使在软水的样品中(碳酸钙含量60mg/L),煮沸操作仍能去除约 25% 的微塑料颗粒。研究者表示,随着时间增加,这些结壳物会像典型的水垢一样堆积起来,此时去除这些结壳物就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塑料颗粒,而那些漂浮在水中的剩余结壳物则可以利用简单的过滤器(如咖啡过滤器)去除。  微塑料的“前世今生”  现在大家提到的微塑料,通常指的是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这些细小的塑料颗粒,来源于各种塑料制品。潘响亮表示,微塑料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个是原生的,人类为了各种目的,制造了大量毫米或微米级的塑料颗粒,例如,添加在牙膏里的塑料颗粒,可以增大摩擦,让牙齿刷得更干净。另外一大类微塑料是次生的,任何品种的塑料制品,都有可能在环境中老化,经过紫外线照射以及一些机械外力的破坏,碎裂成更细小的塑料碎片,变成微塑料。“所以,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工业应用还是农业生产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微塑料。”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塑料工业迅速发展,并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获得大规模应用。“虽然微塑料现在是环境研究的大热门,但是也曾经长期坐过科学研究的‘冷板凳’。”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人关注过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引起重视。直到2004年,《Science》上发表的“Lost at Sea: Where Is All the Plastic?”,才第一次正式提出微塑料这一概念。而在这篇文章发表近10年后,2013年国内外科学家才开始真正将目光聚焦在微塑料上,关于微塑料相关研究的文章数目开始直线上升。  2015年12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5无微珠水域法案》,禁止在美国生产和销售刻意添加了塑料微珠的清洁类化妆品,标志着微塑料问题在政府层面上受到关注,从科研领域走入人们的生活。  科学仪器在微塑料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科学仪器行业也在大力开发微塑料相关检测技术。其中,红外光谱分析,更具体而言是红外显微镜,成为检测和鉴别微塑料的主要分析技术 此外,受到关注的还有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红外显微成像技术可以做到对几微米颗粒物的检测 激光拉曼光谱法可以达到几百纳米。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操作方法限制,微塑料难以被找到等原因,目前环境中微塑料的监测研究还主要集中在10-20微米以上的微塑料。
  • 无容器材料实验柜等随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支持在轨实施科学研究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任务目标。空间站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也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航天综合实力,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极端物理条件下,物质的运动规律、物理化学过程、生命过程等都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重大科学突破的可能。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在舱内、舱外部署了众多重大科学设施,同时利用微重力和辐射环境、航天员较长在轨驻留、天地往返等优势,开启中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新时代。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目前在空间站天和、问天、梦天三个舱段舱内共安排了13个科学实验柜,每个实验柜都是一个高功能密度的太空实验室,可支持一个或多个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空间站舱外还安排了若干暴露实验平台,同时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飞行。这些重大设施可支持在轨实施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天文与天体物理等9个学科领域30余个研究主题的科学研究,空间站在轨运营10年以上时间,预计可滚动实施近千项实验项目。此次随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的重大科学设施主要包括无容器材料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等。无容器是利用外界物理场产生的作用力来抵消物体的重力,从而使物体处于一个无接触、无容器的状态。无容器避免了坩埚等实验容器的器壁对材料表面的接触和污染,能够抑制异质形核(依附于液态金属中某些杂质质点或者某些面形核),获得深过冷(在很大过冷度下仍维持为液态)。空间的无容器还能消除地面重力引起的熔体形变和熔体密度分层,利于亚稳态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制备,利于熔体材料参数测量。无容器技术对微重力环境下金属和非金属无容器深过冷凝固过程与机理研究、具有重大应用背景的新型功能材料制备研究、高温熔体的热物性精确测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无容器材料实验柜通过静电悬浮技术实现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温度可达3000℃,可进行金属、非金属等无容器加工研究,揭示地面重力环境难以获知的材料结晶、玻璃化、凝固、形核机理,获得先进材料的空间制备技术和生产工艺关键条件,指导地面材料加工工艺的改进与发展。在轨道上运行航天器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和离心力平衡,理想情况下航天器上安装的科学实验载荷感受不到重力,处于无重力状态。但实际上,由于太阳光压、大气阻力、重力梯度、潮汐等不平衡力导致准稳态加速度,航天器中活动部件的运动、储箱中推进剂的晃动以及柔性结构振动将激起微振动,瞬时变轨、调姿、航天员的运动产生瞬时加速度,这些因素将导致航天器偏离无重力状态,形成微重力环境。可见,影响航天器微重力环境的因素非常复杂,对微重力水平影响也有很大差别,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由此带来的微重力变化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空间科学实验。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首创采用双层悬浮隔离振动,可实现比空间站平台高2~3个数量级的高微重力水平,可开展相对论物理与引力物理、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材料制备机理等前沿科学研究。其核心工作模式有两种:在柜内开展磁悬浮实验时,内体与悬浮实验台外体无任何物理接触,独立飘浮在空中,外体通过无线传能技术对内体进行供电、通过电磁力对其进行六自由度控制、通过WiFi进行信息传输,内体可获得比平台微重力环境高2~3个数量级的微重力水平。开展柜外喷气悬浮微重力实验时,航天员将悬浮实验台从柜内取出,在舱内释放,悬浮实验台通过观察柜上靶标,获得自身位置和姿态,通过微推喷气进行六自由度保持控制。悬浮实验台外体通过微推喷气,精确跟随内体运动,隔离舱内空气流动等环境扰动对内体科学实验装置的影响,实现10-7g量级微重力水平。利用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提供的实验条件,将开展国际前沿的空间冷原子干涉实验,检验爱因斯坦等效原理,达到10-12精度水平。在核心舱任务中,空间应用系统还研制了应用信息与配电、应用流体回路、空间环境要素监测、大型载荷挂点对接装置等支持设备,建立应用任务在轨共用支持条件,为应用任务在轨运营提供支撑和保障;建设和运行天地支持系统,为应用项目的论证、研制、运营和持续产出高水平成果提供全寿命周期支持,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水平整体跨上新台阶。无容器材料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
  • 现代人陷入“铝的包围圈”
    在我们的生活中,面粉、油条、馒头等各种食品都可能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   “铝超标”最近又成为了热门词汇,而它中枪的原因在于在9月底的一次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讨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研究员称,最新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被监测人群中有32.5%的个体膳食铝摄入量超过每人每周安全摄入量(PTWI),其中以4岁~6岁年龄组的超值比例最高,而膨化食品被指是导致超值的“罪魁祸首”。   铝摄入超值的危害需具体分析   研讨会上,陈君石介绍说,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面粉对全人群膳食铝摄入的“贡献率”最高,由于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别,使得北方全人群膳食铝平均摄入量为南方的4.6倍,其中4岁~6岁年龄组最高,达到5.1毫克/公斤体重。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铝的PTWI为2毫克/公斤体重。   会后,有不少媒体以“膨化食品导致四成儿童铝超标”为标题进行了报道,对此,陈君石表示,这一提法并不准确,“每周每公斤体重2毫克的最高安全摄入量,是这个值,称为健康指导值,而不是标准,标准是法定的值,健康指导值是指要保护你的健康,最好不要超过这个值,如果不够这个值,说明风险低,超过这个值,就要引起重视。儿童由于体重比较轻,所以这个值就更高了,不仅是铝,其他化学的东西也是这样,所以对儿童要特别关注。”   对于铝摄入超值的危害,有研究表明,它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损害人体中枢神经,出现记忆衰退现象。不过,陈君石也指出,不是说铝摄入超值了就会发生中毒,而是发生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增加了,所以一般不建议超过,真正的危害,要看超过多少,超过多长时间。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对这一风险作出评估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膨化食品应严控摄入量   食物中铝的来源主要有含铝食品添加剂,以及来自水、食品原料、包装材料中铝的转移,根据风险评估资料,其中含铝食品添加剂对居民铝摄入的贡献在75%-80%,在我们的生活中,面粉、油条、馒头等各种食品都可能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   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允许使用的含铝食品添加剂共有13种,其中9种是作为脂溶性食用色素的铝色淀,另4种为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硅铝酸钠、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其中硫酸铝钾、硫酸铝铵即俗称的明矾,复合型膨松剂“泡打粉”的主要成分即是这两种物质,明矾和泡打粉在馒头、油条及各种膨化食品中应用广泛,起着快速发泡和起酥的作用。   风险估计中提到,7岁~14岁儿童膳食铝摄入的主要来源为膨化食品,这点尤其引人关注。记者联系了膨化食品行业国内某龙头企业,该企业品控部方经理告诉记者,2005年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曾报道过“真优味”等品牌的膨化食品中检出铝残留量严重超标,在消费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也给行业造成很大压力,从那以后,大企业都不再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含铝食品添加剂,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是作为膨松剂使用的,而现在都是无铝膨松剂。膨化食品的工艺包括油炸、非油炸和挤压三种方式,油炸和挤压都可以达到膨松的效果,并不需要再用膨松剂,从我们的产品来看,也只有很少的几种会用到膨松剂。”方经理称。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区欧尚、家乐福商场及一些小超市,观察了十余个品牌的主要膨化食品,配料表中确实没有发现含铝食品添加剂(配料表中一般标注有碳酸氢钠,即“小苏打”)。对此,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食品龙头企业一般都会采取无铝膨松剂,但因为成本原因,可能有些厂家还在使用明矾或泡打粉。由于明矾是允许使用的复合食品添加剂,在添加剂国标中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很难说会不会超量使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部分大企业的情况并不能让我们放松警惕,“可能大品牌确实不用含铝食品添加剂了,但郊区、广大农村地区的膨化食品呢,他们吃的也许是一些根本都没听过牌子的膨化食品,超标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是极有可能的。”   “膨化食品本来就不是他们所必需的,营养价值不高,为了吸引孩子,只能在口味上下工夫,一般就是多油多盐,甚至使用香精,所有这些都不会对孩子有好处,家长不应该纵容孩子吃这些东西。”范志红建议说,无论膨化食品是否使用了含铝食品添加剂,都应该严格控制摄入。   如何突破“铝的包围”?   关于含铝食品添加剂,陈君石认为,目前标准自身的问题以及超标使用都会对居民摄入值产生“贡献”。因此,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其中一项建议即是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它包括哪些添加剂可以不用了,而有些是否可以调整使用范围,减少允许使用的食品种类,调整最大使用量,目前正在对此征求行业意见 另外一项措施是要提醒质监、工商等监管部门,对市场上相关产品加强监管,杜绝超范围超量使用。   记者了解到,卫生部办公室曾以内部公告形式,发布了关于征求调整硫酸铝钾等1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意见函。农业部办公厅在回复意见函中指出,考虑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小麦制品主食,如油条、馒头等均未制定明矾等添加剂的限量标准,建议对小麦粉及其制品中的限量值进行细化。如果这一建议能够实行,则可能对我们日常食用的包子、馒头等早点制作产生一定影响。   当然,除了面食制品,日常中可能涉及含铝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还有不少,范志红认为,现代人很容易就陷入“铝的包围”中,而要突破包围,首先要关注自身的营养与健康,“不用考虑其他,事实上贡献大量铝的食品,其营养价值都是不高的,比如粉条、粉丝、凉粉等,除了淀粉,维生素、矿物质几乎都没有,你何必吃那么多呢,远离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大家必须引起重视。”
  • 风云二号08星携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成功发射入轨
    风云二号08星(G星)于2014年12月31日9:02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为该型号任务研制的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产品于北京时间2015年1月6日12:31开机运行。截至北京时间2015年1月8日14时,在轨连续工作2天2小时,目前已完成在轨初期探测数据分析工作,结果表明: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各单机工作正常,性能稳定良好,太阳X射线探测器探测到全部的C5级以上太阳耀斑 高能质子重离子探测器探测数据与太阳高能带电粒子活动状态一致,高能电子探测器探测通量合理、能谱结构清晰,在宁静时期与扰动时期的探测结果符合空间分布规律。   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包括太阳X射线探测器、高能质子重离子探测器和高能电子探测器三台单机,实时监测空间高能带电粒子通量、能谱的扰动,实时监测太阳耀斑爆发情况,用于预警太阳质子事件和卫星轨道高能电子通量变化,预报灾害性的空间天气事件,为卫星飞控管理、故障预防及异常情况分析提供服务。太阳X射线探测器可探测1.5~12.5keV (波长1~8Å )、3.1~24.8 keV (波长0.5~4Å )的太阳X射线,实现C5级以上太阳耀斑监测预警 高能质子重离子探测器可探测4~165MeV的高能质子和 4~20MeV/n 的He离子 高能电子探测器可探测0.2~4.0MeV的高能电子能谱分布及其通量变化。   探测结果如下:   太阳X射线探测器:开机以来共探测到1起M1级耀斑、5起C级耀斑,监测到全部的C5级以上太阳耀斑,符合产品设计要求,探测结果与同期GOES-15卫星观测结果一致,表明该单机工作正常。   高能质子重离子探测器:开机以来,太阳活动平静,无大级别太阳活动爆发,太阳高能带电粒子通量处于低水平状态,高能质子重离子探测器各探测通道数据保持低计数率状态,工程参数正常,表明单机工作正常。   高能电子探测器:地磁活动以平静为主,但地球同步轨道位于地球外辐射带的边缘,由于地球偶极场的削弱,太阳风影扰动影响使得该区域高能电子环境变化十分强烈和频繁。风云二号G星高能电子探测器在轨连续工作2天2小时,仪器状态稳定,探测数据反映了2昼夜、2次较大级别的地磁扰动期间高能电子通量的显著变化,各通道数据变化幅度最大达4个数量级,实时、灵敏地反映了地球静止轨道电子通量的扰动过程。通过与风云二号E星、美国GOES-15卫星同时期探测数据的比对和确认(见图4),风云二号G星高能电子探测器的探测结果正确,符合空间分布规律,单机工作正常。   综上所述,风云二号G星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在轨工作稳定、正常,获得了良好的探测数据。该分系统在轨工作状态确认后,空间中心将进一步作好在轨测试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确保空间环境探测数据有效应用,确保型号任务圆满成功。   图1 FY-2G卫星太阳X射线探测器耀斑探测结果   图2 GOES-15卫星太阳X射线探测器耀斑探测结果   图3 高能电子各能道通量时序分布(FY-2G高能电子探测器)   图4 高能电子通量时序分布(FY-2E空间粒子探测器)
  • 二恶英应纳入新版空气质量标准考量范围
    《法制日报》记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后毛达。   近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在参加市政协专题座谈会时,公布了北京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的成绩,并表示对外公布的数据是真实的,同时解释了市民感受与监测数据有所差别的原因。下一步,北京市要打一场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的攻坚战,要进一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宁可牺牲一些GDP和财政收入。   此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截止,PM2.5首次被纳入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七届中美空气质量研讨会上公开表示,单纯地强调PM2.5减排,并不能达到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预期效果,应该做好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工作。改善空气质量,还应该控制哪些污染物?对此,《法制日报》记者与对空气污染物二恶英有深入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后毛达展开了对话。   对话   记者:近段时间,公众对PM2.5的态度可谓闻之色变。但也有专家提出,在空气污染物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远不止PM2.5,还包括二恶英等污染物。   毛达:这段时间,我国大城市空气中高浓度的PM2.5让公众感到极度担忧。然而,有严重健康之忧的大气污染物并非只有细微颗粒物这一种,所以正在进行中的空气质量新国标制定应全面评估各种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健康风险,包括被世人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二恶英。   二恶英类化合物是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最强的有毒污染物之一。大量动物实验和人类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二恶英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已被确认为具有致癌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和致畸性、心血管毒性、免疫毒性,并能直接引发氯痤疮和肝脏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为确保人类健康,个体的二恶英日容许摄入量为1至4皮克(毒性当量)每公斤体重,而长远目标是降至1皮克(毒性当量)每公斤体重以下。   科学研究还表明,二恶英在环境中几乎无处不在,而且会积累和富集在各种生物体内,所以人可以通过呼吸、饮食和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摄入二恶英。尽管大多数二恶英都是经过饮食摄入和消化道被人体吸收的,但空气中的二恶英浓度过高也很有可能使人体的日摄入量超过世卫组织的建议值。   记者:据了解,广东省东莞市环保局局长袁绍东透露,今年将推进东莞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建设,并加快PM 2.5、二恶英、辐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态环境等检测实验室建设。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限制二恶英应该参照怎样的标准?   毛达:为保护公众健康,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制定了大气二恶英浓度限值标准,有过惨痛公害历史教训的日本更不例外。早在1999年,日本的《二恶英对策特别实施法》便设定了各种环境媒介,包括大气、土壤、水体和沉积物中的二恶英浓度最大允许值,其目的就是使日本国民的二恶英日摄入水平低于世卫组织的最大建议值,即4皮克(毒性当量)每公斤体重。根据该法律,日本国内的大气二恶英浓度不得超过0.6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   尽管日本的大气二恶英浓度限值并不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标准分别为0.1和0.023皮克每立方米),但该环境标准对我国目前的二恶英污染防治工作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3个部门曾于2008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在该通知的“技术要点”部分规定环评单位应参照日本二恶英大气浓度限值,评价和预测建设项目二恶英排放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这说明,我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大气二恶英浓度达到或超过0.6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这一数值或可看做目前大气二恶英浓度的最大容忍值。   记者:目前我国空气中二恶英含量大约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线?   毛达:如果以3部门2008年所规定的二恶英环境影响参照值,即日本的大气二恶英浓度限值作为评价空气质量的一个基本标准,我国目前从已知的科研成果看,北京、上海、广州这3座特大城市的空气二恶英浓度已经逼近或超出了安全线。   2008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多位研究者在国际学术杂志《大气环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北京市3个区的二恶英类化合物大气含量为0.018至0.644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平均值为0.268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这一结果说明,北京一些地区的大气二恶英平均浓度已经和0.6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这一最大容忍值处于同一数量级,且某些时候还高于该值。   同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上海大学的多位研究者在另一国际学术杂志《化学圈》(Chemospher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上海大气二恶英浓度水平的论文,指出嘉定、闸北、浦东和黄浦4个区的大气二恶英浓度毒性当量平均值分别为0.4971、0.289、0.1444和0.1432皮克每立方米。该结果同样表明,上海一些地区的大气二恶英平均浓度已经接近0.6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这一最大容忍值。   广州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07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余莉萍的博士论文显示,花都、荔湾、天河、黄埔4个区大气中的二恶英平均浓度分别达到了0.1046、0.4305、0.1637和0.7693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这一结果不仅说明广州在总体上面临着和北京和上海同等程度的大气二恶英污染,局部如黄埔这样的工业活动密集区甚至超过了0.6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这一最大容忍值。值得注意的是,余莉萍还通过暴露公式估算出天河区居民成人的日二恶英摄入量为1.1皮克(毒性当量)每公斤体重,某些季节儿童的日摄入量竟高达4.3皮克(毒性当量)每公斤体重,后者已超出世卫组织建议的安全标准。   记者:造成二恶英含量偏高的污染源有哪些?   毛达:事实上,上述发现不应令人惊奇,因为我国特大或大型城市早已存在着多种显著的二恶英排放源,包括钢铁行业、再生有色金属业、废弃物焚烧行业、造纸行业以及总量巨大的汽车尾气排放。如果这些排放源得不到有效控制,高浓度的二恶英仍会被继续排放,它在环境中的积累也会越来越严重,人体的健康风险也会随之增高。   此外,大城市并不是二恶英大气污染的唯一灾区。近期,一起发生在江苏海安县农村地区的二恶英污染诉讼揭露出当地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的二恶英污染。根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人员的实地采样检测,该焚烧厂在2008年运行期间,周边1.5公里内的大气二恶英平均浓度达到了0.716和0.622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最大值甚至达到了0.901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这一案例说明,农村地区也存在明显的二恶英污染源,其大气二恶英浓度也可能超过0.6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这一最大容忍值。   记者:既然3部门已经有了关于二恶英的环评技术要求,为什么还提出在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中纳入二恶英数值?   毛达:尽管我国的二恶英污染监测和研究工作总体而言还十分薄弱,但以上重要的科研结果或发现足以说明大气二恶英污染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其危险程度并不亚于颗粒物的污染。因此,目前由PM2.5引发的我国空气质量标准的再讨论和再制定必须将二恶英及其他被忽视但有同等危害的污染物纳入其考量范围。毕竟,3部门2008年所建议的与二恶英有关的环评技术要求并不是国家环境标准,其法律约束力不仅有限,而且仅适用于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足以成为全面控制大气二恶英污染的最基本的法律保障。   记者:那么,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应该如何限定二恶英?   毛达:至于新国标应该如何规定大气二恶英浓度的最大限值,有关部门应以最可靠的科研数据为基础,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同时参考国外经验,给出一个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环境与国民健康安全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从目前的情形看,一定不应比日本所设定0.6皮克(毒性当量)每立方米更宽松。因为只有更严格,才能确保普通民众,尤其是一些敏感人群,如孕妇和儿童的二恶英暴露程度应低于世卫组织的建议值。
  • 17省市40家药企涉铬超标 北陆等知名药企卷入
    12月30日,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称,在长治市三宝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生产的复方肝浸膏片(胶囊)中检出高含量铬,检出值在300-1200mg/kg,存在安全风险。其原料均来自重庆市全新祥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涉及17省市40家药企,其中包括北陆药业、汉森制药、康必得药业等多个知名药企。与以往的“毒胶囊”事件不同的是,此次惹祸的是胶囊里的药品原料。CFDA初步查明,重庆市全新祥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对所生产的枸橼酸铁铵所用原料铁的质量进行充分控制。经对枸橼酸铁铵成品及铁原料现场抽验,该企业生产的枸橼酸铁铵中检出高含量铬(检出值在643-1178mg/kg),其生产所用起始物料45号钢棒加工的铁屑中亦检出高含量铬(检出值在149-342mg/kg),存在较高风险。据悉,复方肝浸膏片(胶囊)属补血制剂,主要成分为铁元素,没有规定铬的限量标准。但根据CFDA此前发布的《营养素补充剂与审评规定(试行)》,三价铬用量仅为15-150μg/天。若人体长期大量摄入三价铬,会影响身体的抗氧化系统,若过量摄入六价铬,严重的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癌症。CFDA最新通告显示,重庆市全新祥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枸橼酸铁铵已销往17个省40家药品生产企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这40家药企中不乏有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身影。如北陆药业、汉森制药,刚成功借壳九九久的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金种子酒子公司“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双汇发展子公司“华懋双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生物化学制药厂”。此外,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重庆申高生化制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也赫然在列。CFDA表示,上述40家药品生产企业应立即停止使用重庆市全新祥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枸橼酸铁铵生产药品,并对使用该原料药用于药品生产的情况进行排查,查清所有有效期内药品的品种批次销售流向,召回市场销售的产品。相关情况应于2016年1月4日前向社会公布,并报CFDA。全新祥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枸橼酸铁铵的药品GMP证书也将被立即收回。同时,CFDA要求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立即收回重庆市全新祥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枸橼酸铁铵的药品GMP证书,监督企业进一步查清生产销售情况,召回已上市销售的有效期内的产品,并对该企业立案调查。企业应于2015年12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销售流向及召回信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相关企业了解,大多数企业对CFDA的这个公告并不知晓,如北陆药业方面表示,其确实有枸橼酸铁铵为原料的药品,但所占销售比例很小,如果收到相关通知,会按要求对药品进行处理。药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CFDA在2015年也加大了对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力度,如在新药方面,2015年7月22日以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分别于11月11日12月7日发布公告,对临床试验数据存在不真实不完整问题的22家企业24个注册申请,作出不予批准的处理。截至12月14日,申请人主动撤回药品注册申请合计727个。针对现有的药品生产等,CFDA于2015年9月1日实行《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该办法在处罚的力度上进一步明确从严,如其第二十五条规定:限期整改发告诫信约谈被检查单位召回产品收回或者撤销资格认证认定证书,以及暂停研制生产销售使用等风险控制措施。另外需要给予行政处罚或者移送司法机关的,应当分别依法处理。据了解,2015年全国共有140家药企144张GMP证书被收回。自2011年3月开始,我国正式实施的药品GMP参照国际标准,提高了对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特别是无菌制剂的生产要求。按照规定,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未通过药品GMP认证的,已于2014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未通过药品GMP认证的其他类别药品生产企业,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部停止生产。 铬是一种多价金属元素,自然界中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形式存在 铬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但是铬过量摄入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其毒性与存在的价态有关:三价铬对人体几乎不产生有害作用,而六价铬具有强氧化作用,导致一些慢性氧化性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高血压及肿瘤等。
  • 质谱成像与毒品:犯罪现场的一个指纹就能检测出A类毒品的使用情况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国家卓越质谱成像中心与萨里大学同Ionoptika有限公司(Ionoptika Ltd)合作,揭示了最新的发现,利用犯罪现场留下的一个单一指纹就可以确定某人是接触还是摄入了A类毒品。  研究团队发表在《皇家化学学会分析期刊(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s Analyst journal )》上的一篇论文揭示了他们是如何区分接触过可卡因的人和服用过毒品的人的指纹的——即使他们没有洗手。这一进步背后的科学是用于检测指纹中可卡因及其代谢物的质谱成像工具。  2020年,如果一个人在提供样本之前洗过手,研究人员就能够确定接触和摄入之间的区别。鉴于犯罪现场的嫌疑人在留下指纹之前不太可能洗手,这些新发现对犯罪取证来说是一个显著的优势。  团队会继续使用其世界领先的基于高分辨率质谱法的实验指纹毒品测试方法。使用这些技术,可卡因及其主要代谢物苯甲酰爱康宁可以在摄入或接触可卡因后产生的指纹中成像。通过分析指纹中可卡因及其代谢物的图像,并探索这些分子和指纹脊状线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区分一个摄入了毒品的人和一个只接触过毒品的人。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高级研究科学家Chelsea Nikula博士说:“这三种不同技术的新应用展示了质谱成像的能力,使新一代司法鉴定分析成为可能。很高兴看到我们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所做的工作,以及我们在国家质谱成像卓越中心所拥有的设施,帮助支持了这项研究。”  萨里大学司法鉴定与分析科学读者、EPSRC研究员Melanie Bailey博士说:“几十年来,指纹技术为司法鉴定提供了大量关于性别和药物的信息。现在,这些新发现将在确定使用A类毒品的使用时进一步为司法鉴定提供信息。  “在司法鉴定科学中,能够更多地了解在犯罪现场保存指纹的情况是很重要的。这使我们将来有机会从犯罪现场重建更详细的信息。这项新研究首次表明使用高分辨率质谱技术是可能的。”  Ionoptika的应用和营销经理Allen Bellew博士评论说:“要对这些通过皮肤排泄的代谢物进行成像,需要非常强大的分析工具,比如Ionoptika十多年来一直在开发的独特的水团源。很明显,这项新技术将在未来的司法鉴定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英国的一个小企业,看到我们J105 SIMS仪器在其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 新非侵入式检测方式 指纹识别能检测可卡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技术被应用于我们的日常领域。如手机的指纹解锁或指纹识别,马云在汉诺威CeBIT展会上演示的蚂蚁金服Smile to Pay扫脸技术,以及日前雅虎研究实验室公布的&ldquo Bodyprint&rdquo 的技术。如今,生物学技术被再次应用到科技领域。近日,英国苏黎世大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一种全新的非侵入式检测方式:指纹识别检测技术可探查体内是否含有可卡因。 新非侵入式检测方式 指纹识别能检测可卡因   可卡因在人体代谢后有两种常见产物benzoylecgonine(苯甲酰)和methylecgonine(甲基爱康宁),可在血液、尿液和汗液中,可通过电喷雾解吸电离(DESI)技术检测到。   由于代谢产物在汗液中的挥发速度要快于血液和尿液,因此将来有一天,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检测到被检测人是当天摄入可卡因,还是几天前摄入可卡因。   Melanie Bailey该项目的研发主管说:&ldquo 我们可以区分开被检测人是接触过还是摄入过可卡因。因为可卡因的代谢产物,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从身体中消除的,将来可以利用指纹和汗液来检测。&rdquo   该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整个项目组正在搜集相关数据,以便将来可以展开有效测试。该项目成员对这项技术的成功非常有信心,预计此项技术将在20年内被获批使用。
  • 金奇仕乳钙产品被检含钠 包装说明显示为零
    新浪财经讯 3月16日消息,杭州多名家长送检金奇仕产品报告结果今日出炉,报告显示金奇仕乳钙产品含钠,但该产品成分说明中却显示钠含量为零。专家表示,一岁以下婴幼儿能在正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钠,摄入过多钠会导致肾脏衰竭。   近日,声讨金奇仕产品致婴幼儿患佝偻病的家长们将相关产品送检至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的浙江公正检验中心。家长们今日取得了金奇仕产品送检报告,结果显示,金奇仕乳钙产品中含钠227mg/100g,但是,该产品包装的成分说明中却显示钠含量为零。   专家:摄入过多钠会导致幼儿肾脏衰竭   对于婴幼儿钠适宜摄取量,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对新浪财经解释称,刚出生到半岁的婴幼儿每天钠的适宜摄取量为200mg,半岁到一岁的婴幼儿每天钠的适宜摄取量为500mg,一岁到四岁的孩子每天的钠适宜摄取量则为650mg。   中国营养学会同时指出,在一岁以下的婴幼儿饮食中都不建议放盐,因为这样会导致钠摄入过量。婴幼儿如果摄取过多的钠,可能导致肾脏衰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中心主任邹小兵也持有相同看法。他对新浪财经表示,一岁以下的婴幼儿正常饮食中,如母乳、配方奶粉已经包含了每天所需要的钠,不需另外加盐。邹小兵说,在农村等相对贫瘠地区,对于每天喝稀饭的幼儿来说,才需要补充食盐。   具体到个人摄入量,邹小兵表示这要考虑儿童的体重以及钠的化学性质,“比如,对于10公斤的孩子来说,每天需要摄入钠580毫克左右。”   金奇仕:门店可能存在误导消费者   声讨金奇仕的家长们称,购买金奇仕时,促销员说宝宝食用后不需要再购买其他补钙产品。“(促销员)说不仅补钙,还能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家长们认为,金奇仕的夸大宣传延误了幼儿的正常补钙需求。   对此,金奇仕市场总监黄冬玲今日回应称,“作为金奇仕,企业本身主观没有误导消费者。可能存在管理不当,在门店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黄冬玲表示,金奇仕到底存不存在夸大、虚假宣传的行为,应该交由工商部门调查定性。不过,她也承认,目前没有相关部门在对公司进行此类调查。   此外,金奇仕委托国家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检测产品中的菌落、有害物质、金属残留以及成分等项目,预计3月20日出结果。(王茜 发自广州)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