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人体身体部位

仪器信息网人体身体部位专题为您整合人体身体部位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人体身体部位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人体身体部位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人体身体部位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人体身体部位话题讨论。

人体身体部位相关的资讯

  • 日本机场或将使用身体扫描仪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国土交通省8日宣布一项决定称,为防止飞机遭受恐怖袭击,如果航空公司等要求安装利用电磁波透视乘客服装进行安全检查的“身体扫描仪”,那么就将以保护乘客隐私为前提予以批准。日本航空公司及全日空航空公司表示近期没有引进该仪器的计划。   日本国交省称,该仪器将只用于通过金属检测门后有必要进行复检的乘客。乘客可选择由该仪器进行检测,或由机场人员亲手检测。   此外,国土省推荐了对人体照射电磁波后能清晰显示人体线条的扫描仪,认为只有该扫描仪才具备“充分的检测力”,而对于把人体显示为模型轮廓和利用人体发出的电磁波进行扫描的仪器则表示,“现阶段还不具备充分的检测能力”。   据悉,该仪器每台售价约2000万至3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0万至240万元),如果安装在日本中央政府管理的机场,政府将补助一半设备费和人工费。
  • 【朗铎科普】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辐射大吗?对人体有伤害吗?
    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通过内部高压发生器产生X射线激发被测物体表面电子,电子在跃迁时发生能量释放从而获得各种元素的特征谱线。在设计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时,优先考虑的就是使用安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辐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操作得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尽管如此,我们在使用仪器时依然要注意安全,这样才能保证操作者和其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数据显示,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各种辐射中。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西弗,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毫西弗,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毫西弗,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毫西弗,食入为0.3毫西弗。人每年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西弗。戴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一年有0.5至1毫西弗;一次X光检查0.02毫西弗。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辐射安全常识在设计上,赛默飞世尔尼通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不进入测试界面测试时,不会发出任何电离辐射(即X射线)。对于一个给定的辐射源,三个因素决定了人体所接受的辐射剂量:1受照射时间受照射的时间越长,人体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也就越大。辐射量与受照射时间成正比。2与辐射源的距离离辐射源越近,所受的辐射剂量就越大。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与辐射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如,距离辐射源1英尺所接受到的辐射量是距离辐射源3英尺所接受到的辐射量的9倍。因此,当仪器快门打开时,应保证手和身体的各个部位远离仪器的前端,以使所受的辐射量减至最小。3辐射屏蔽屏蔽指的是任何介于操作者和辐射源之间的材料。屏蔽材料越多,材质密度越大,所受到的辐射就越少。可选购测试架作为测试样品过程中一种附加的屏蔽装置,反向散射屏蔽附件也十分有效,对于某些应用特别适合。孕妇使用时应该注意:错误操作与使用会导致辐射暴露。操作人员对设备安全需负责:使用时,设备应该始终由受过正规培训的操作人员负责。不使用时,应放到安全地方存放。测量时,不要将手部接近设备头部。当检测窗口被物体覆盖时,安全指示灯亮。如果探测器未检测到物体时,不会产生出X射线。关于X射线设备仪器的辐射安全标准对人体伤害可以参照关于X射线设备仪器的辐射安全标准。在我国国家标准GB 15208。GB15208:1-2005《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中,对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提出的辐射安全指标是:设备的单次检查剂量不应大于5μGy;在距设备外表面5cm的任意处(包括设备的入口、出口处),X射线泄漏剂量率应小于5μGy/h。Gy(戈瑞):吸收剂量,指人体受到电离辐射后吸收了多少能量。1千克被照射物吸收电离辐射的能量为1J(焦耳)时称为1Gy。即:1Gy=1J/kg。Sv(毫西弗):有效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电离辐射量。它不仅与吸收剂量有关,而且与射线种类、能量有关。(1Sv=1J/kg,1mSv=10-3 Sv)首先设备本身应带有射线的屏蔽装置,比如说防护铅板和铅玻璃。其次,管头有光闸或者防护罩,主要照射面应该是密不透风的。至于漏散的部分,计量相对于要照射面更小,且波长变长,对人体的危害可以认为就更小了。X射线是直线不会拐弯。综上所述,只要正确操作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用户们可以放心地使用。操作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注意事项扣动扳机之前请注意X射线穿越方位。检测过程中不要将身体任何部分接近检测区域,尤其是眼睛和手部。不要手拿样品至检测窗口进行测量分析,而是要将设备测试窗口抵住样品来进行测量。在检测小且薄的样品或低密度材料,例如:塑料,木材,纸或陶瓷时,请使用配选件安全遮挡或台式样品架进行检测。操作设备时,如果有需要,可以配备有正规机构认证的剂量计。
  • 我国拟立法规范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相关研究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去年11月底,“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爆网络,各专家与普通群众舆论出现一边倒,认为基因编辑婴儿人类胚胎对人类的伦理和安全方面存在着不可逆转的巨大隐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开展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学研究,可能带来人体生命健康安全和伦理道德方面的风险,必须有严格的法律规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eb439206-f5a2-4575-801d-d19d4e071f3a.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3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月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作出规定。草案在第二章“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中增加一条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 strong 这是我国首次在民事立法中作出基础性规定规范此类问题。 /strong /p
  • 有了这款丝绸传感器,穿衣服就能监控身体状况?
    p   从智能袜子、运动衣服计算消耗已经成为可穿戴人体传感器最新的必备技术,研究人员正在采用用世界上最理想的织物丝绸,开发出一种更灵活、灵敏的新一代多功能设备可以实时监控许多身体功能。 /p p   这项技术在美国化学协会(ACS)创办全国会议及博览会上展示,美国化学协会是全球最大的科学协会,此次展会是越过9400演示大范围的科学主题活动。 /p p   人体传感器由半导体组成,在人体健康监测领域有巨大潜力。但它还有一些挑战性难题。例如在应变传感器力测量变化时,敏感度不足、可伸缩性不强等。 /p p   丝绸是天然材料,比钢灵活比尼龙更强大,可以克服这些问题,且纤维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轻量化特点。然而,丝绸不能导电。为解决这一障碍,研究员通过找到一种方法来增加丝绸的电导率,有效地应用于体感设备。 /p p   研究人员计划尝试两种不同的策略。在一个方法中,他们把丝绸置于温度在1112° F到5432° F的惰性气体环境中,在此温度丝绸成为充满氮和碳的石墨颗粒,这种状态下是导电的。使用这种方法,这个团队开发了压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和一个可以同时测量温度和压力的双模传感器。 /p p   另一种方法中,团队对家蚕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通过蚕把这些纳米粒子添加到丝绸。到目前为止,这种技术还没有产生导电纤维,但研究人员继续试验这种方法,并相信它们能使其发挥作用。 /p p   研究者热衷于探索如何开发一套由纳米发电机运行组成的基于丝绸的传感器,研究员还建议丝绸传感器用来构造更实用的机器人,可以感知温度、触觉或湿度,甚至可以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p
  • 用先进科学仪器对冰川全面“体检” 进行高海拔身体缺氧实验
    已持续5年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今年开启了“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为何如此重视对青藏高原和珠穆朗玛峰的保护和研究?相关研究打破了哪些世界纪录?发现距今1500万年植物化石这次“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已经取得了多项发现,来自中科院的古植物科考队就在珠峰地区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的植物化石。15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叶子长什么样呢?这些1500万年前的叶子,是科考团队在珠峰附近海拔5800米的区域发现的,分别为高山栎叶片和木贼地下块茎化石,而现今这些植物不可能分布在那样的高海拔地区,这对于认识珠峰地区的抬升历史和植物多样性演化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苏涛介绍,此次科考继续关注珠峰地区新生代的植物多样性演化与环境变化历史,科考队员们实地勘测了珠峰五条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剖面,并采集到大量植物化石、孢粉和岩石样品。2亿多年前,喜马拉雅山脉还被特提斯海覆盖,由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地壳上升,海底变成了如今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这些化石正是喜马拉雅山脉剧烈地壳运动的见证。在“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动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考队,还深入到日喀则市的亚东沟、陈塘沟、樟木沟以及吉隆沟等地,考察了现代植物多样性垂直梯度分布,采集到海拔1650米至5500米的表土孢粉样品和现生植物标本,将为珠峰地区地质时期的植物多样性和环境提供参照依据。科考使命A完成污染物、绒布冰川和冰湖变化监测5月1日,冰川与污染物科考分队挺进东绒布冰川,携带先进科学仪器对冰川进行全面“体检”。冰川与污染物科考分队将覆盖珠峰大本营至东绒布冰川的高海拔区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科考工作,主要完成污染物监测、绒布冰川和冰湖变化监测、河流湖泊温室气体通量监测等科考工作。科考队员们要登上海拔5800米到6700米的高度进行钻取冰芯、冰雷达测厚、采集雪样等科考工作。从海拔5800米向上的东绒布冰川冰塔林之路,是极高海拔科考团队必须共同经历的路途。这一路上是东绒布冰川冰塔林分布最密集的地方。科考组成员、青藏高原研究所冰芯组教授李真介绍,冰川,就是河流的意思,冰川也是流动的,在流动的过程中,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温度突然升高,下面流动速度快,冰就断开了,拉开了,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截面。B采集高海拔PM2.5颗粒物此次珠峰科考有一项任务,就是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采集大气氮氧化合物和PM2.5颗粒物,这项任务5月5日完成。样本会送进实验室,进行同位素分析,能够从中发现珠峰大气超强自我净化能力的来源和奥秘。本次珠峰科考,为什么要采集这些大气成分?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附近,放着两个黄色小帐篷和再远一些的金属箱,就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考队员,采集二氧化氮和PM2.5颗粒物的“利器”。每天早晨8点、下午2点和晚上9点,在这3个固定的时间,科考队员风雪无阻,要收走仪器采集的样本,并更换新的采集容器。收集氮氧化合物样本,科考队员要在仅容一人的小帐篷内,全过程蜷缩着完成,极高海拔的缺氧环境,常常让他们感到晕眩窒息。而回收采集PM2.5颗粒物的滤膜,则要求科考队员动作越快越好,通常控制在1分钟以内,因为光照会分解掉样本中最关键的硝酸根等成分。据介绍,采集的氮氧化合物和PM2.5颗粒物等样本进入实验室,预计最快可在半个月内完成分析。C亲测极高海拔对人体影响5月1日,为探寻高原反应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并获取一手数据,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和部分科研人员,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实验对象,佩戴测量血氧、心电监测的传感器,在珠峰登山大本营和绒布冰川之间来回徒步穿梭。科考队员要收集自身血样、尿样、唾液、粪便等样本,还要测量血压、监测脉搏波传导速度,为后续研究提供样本支撑。为了获取更多数据,科考分队将追踪在海拔5200米、5800米、6350米、8848米这4个高度活动的人群,开展高海拔缺氧的人体健康效应等科学问题研究。这也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巅峰使命——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项目之一。珠峰科考百科为何如此重视珠峰科考?“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现场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介绍,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新中国对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们国家还很困难的时候,就启动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2003年12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成立,专门从事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的使命,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让青藏高原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第一次主要是“摸家底”,第二次则要“看变化”。我们要努力取得重大科研突破,为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为何锁定珠穆朗玛峰?“揭秘气候变暖背景下珠峰环境变化规律”今年科考任务目标为何锁定珠穆朗玛峰?姚檀栋介绍,珠峰是青藏高原的标志,从科学角度来讲,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变化对世界其他地区而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世界上很多重要江河都从这里发源,从而造福人类。第二,从生态角度看。从珠峰往南走,下面就是恒河平原,海拔接近零米。也就是说,直线距离仅两三百公里,海拔落差就超过八千米。这里的动植物分布、生态系统变化就相当于一个微缩的地球景观,这也是珠峰最大的魅力之一。第三,从气候角度看。青藏高原是季风和西风的巨型调节器,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科研地位如何?“某些研究领域已处于国际第一方阵”围绕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备受世界关注,我国科学家的相关科研在国际上是否处于领先地位?姚檀栋介绍,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在青藏高原进行了多次专项和综合科考,中科院在青藏高原建立了多个观测台站,包括西藏的珠峰站、纳木错站、藏东南站、阿里站等等,持续开展相关科学研究。青藏高原研究范围很广泛,包括地球物理、地质构造、生态、环境等等。我国科学家的研究,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在国家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某些领域已经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方阵,例如,包括冰川变化等气候变化领域,以及生态领域等。随着研究的推进,相信我们会在国际上展示更多新发现和新进展,将在相关科研领域拥有更多国际话语权。背景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超过6次的珠峰科考活动。此次“巅峰使命”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并完成珠峰峰顶的综合科学考察任务,是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启动以来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的仪器设备最先进的一次综合性科考,是人类在珠峰地区开展极高海拔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一次壮举。
  • 37℃就是在发低烧!人体温度为什么越来越“凉”?
    我们通常认为,人体正常内部温度(体温)为37℃。但你会发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出入一些室内机构需要登记体温时,一张写满陌生人体温的记录表上,基本都是36℃左右。如今,体温达到37℃已经算是低烧了。那么这个37℃是怎么来的呢?1851年,德国医生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从25000名受试者中进行了数百万次的体温测量,并基于这些数据撰写了一篇影响深远的文章,设定了这个奉行一个多世纪的体温标准,即人体正常体温是37 ℃。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 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我们的“正常”生理似乎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有几项研究对Wunderlich的测量提出了质疑,呼吁将标准体温再降低一些。去年,发表在《eLif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内战后联邦陆军退伍军人的医疗记录,以查看大约一个世纪前的人体体温。然后,将这些数据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国家健康调查的和代表21世纪初的斯坦福临床数据平台的记录进行比较。总体而言,该团队通过分析超过50万份个体温度测量的详细信息,发现在本世纪初出生的男性体温比大约200年前出生的男性体温平均低0.59摄氏度。另一方面,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的体温下降了0.32摄氏度。当时,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疾病引起的炎症有关,而炎症又与体温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医学的兴起,慢性感染已经下降,作者认为,这或许导致人体体温下降的原因。近期,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玻利维亚一个相对偏远的土著部落中也发现了人体体温降低的现象。尽管那里已经发生了一些现代变化,但感染仍然很普遍,医疗护理水平也很低。因此,体温下降的原因显然不仅仅是卫生条件改善、饮用水清洁或医疗保健改善。那还有什么原因呢?近日,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给出了另一种解释:身体活动大幅减少。肌肉是人体内最大的发热器官。当一个人经常锻炼时,肌肉量的增加往往伴随着基础代谢水平的增加,这反过来会使其体温升高持续数小时甚至一天。这表明,身体活动减少,体温就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此外,由于空调的问世,人类长期居住在不受温度刺激的环境里,导致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逐渐失去了接收刺激的反馈,使体温调节的需求减少。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口身体活动水平下降了多少是未知的。因为,测量身体活动水平的加速度计和双标记水法都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发出来的。为了比较现代人和200年前人口的身体活动水平。研究人员使用了历史静息体温数据作为人口水平的“温度计”。他们认为,如果能对身体活动、代谢率和体温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理论上就可以反向开展研究,即倒推。这个想法始于研究人员最初的估算。虽说是估算,但它仍然基于一系列假设。随后,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模型表明,历史体温每升高1°C,静息代谢率就会发生大约10%的变化。考虑到自19世纪20年代以来男性体温的下降程度,他们的代谢率在同一时间内应该下降了6%。根据计算结果,这相当于每天大约半小时的身体活动。更准确地说,对于体重75公斤重的男性来说,快走或慢跑27分钟。研究通讯作者、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系骨骼生物学家Andrew Yegian解释说:“这是对获取生理数据并尝试量化人口身体活动减少的初步估算。下一步将尝试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其他人群。”由于这些初步估算使用体温作为代谢率的指标,并使用代谢率作为身体活动的指标,因此这些结果不太可能完美地反映现实。一个人的热量代谢率不仅仅取决于身体活动,如今,由于汽车、电视和沙发的出现,以及工作环境的变革,现代人的平均运动量比50年前要少很多。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对我们代谢率和体温的影响还不太清楚。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可能还存在差异。此外,脂肪也起到了绝缘体的作用,影响身体散热,同时也增加了身体活动的成本。这个初步的估算方法并没有矫正脂肪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现代环境中体温调节需求的减少也可能影响我们的代谢率,健康和营养的改善也是如此。该团队承认,他们的模型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他们希望这个近似值可以成为理解工业时代身体活动减少如何影响健康和发病率的一个基准。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ub.2021.09.014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49555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c6599
  • 即插即用可定制 多器官芯片演绎人体原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系和医学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多器官芯片形式的人体生理模型,该芯片由经过工程改造的人体心脏、骨骼、肝脏和皮肤组成,通过循环免疫细胞的血管流动,以重现相互依赖的器官功能。研究人员创造的这种即插即用的多器官芯片,大小与显微镜载玻片相当,可为患者定制。由于疾病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因人而异,因此这种芯片最终将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这项研究刊载于4月27日出版的《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灵感来自人体工程组织已成为疾病建模和在人体环境中测试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组成部分。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使用多种可进行生理交流的工程组织来模拟身体功能和全身性疾病,就像它们在体内所做的那样。然而,必须为每个工程组织提供自己的环境,以便特定的组织表型可维持数周至数月,符合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要求。使挑战变得更为复杂的是,必须将组织模块连接在一起以促进它们的生理交流,这是对涉及多个器官系统的建模所必需的。从人体的工作原理中汲取灵感,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人体组织芯片系统,在该系统中,他们通过循环血管流动将成熟的心脏、肝脏、骨骼和皮肤组织模块连接起来,让相互依赖的器官能够像在人类的身体里。研究人员之所以选择这些组织,是因为它们具有明显不同的胚胎起源、结构和功能特性,并且受到癌症治疗药物的影响。“在保持其个体表型的同时提供组织之间的交流一直是一项重大挑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实验室副研究科学家凯西罗纳德森-博查得说,“因为我们专注于使用源自患者的组织模型,我们必须单独使每个组织成熟,以便它以模仿患者身上的反应方式发挥作用,我们不想在连接多个组织时牺牲这种先进的功能。在体内,每个器官都维持着自己的环境,同时通过携带循环细胞和生物活性因子的血管流动,与其他器官相互作用。因此,我们选择通过血管循环连接组织,同时保留维持其生物保真度所必需的每个单独的组织生态位,模仿我们的器官在体内连接的方式。”组织模块可维持一个月以上研究团队创建了组织模块,每个模块都在优化的环境中,并通过选择性渗透的内皮屏障将它们与常见的血管流分开。个体组织环境能够跨越内皮屏障并通过血管循环进行交流。研究人员还将产生巨噬细胞的单核细胞引入血管循环,因为它们在指导组织对损伤、疾病疗效的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有组织均来自同一系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从少量血液样本中获得,以证明个体化、患者特异性研究的能力。而且,为了证明该模型可用于长期研究,该团队将已经生长和成熟4到6周的组织在通过血管灌注连接后又维持了4周。研究人员还证明了该模型如何用于研究人类环境中的重要疾病,并检查抗癌药物的副作用。他们研究了多柔比星(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癌药物)对心脏、肝脏、骨骼、皮肤和脉管系统的影响。他们表明,测试效果概括了使用相同药物进行癌症治疗的临床研究报告的效果。使用该模型研究抗癌药物该团队同时开发了一种新的多器官芯片计算模型,用于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分泌进行数学模拟。该模型正确地预测了阿霉素代谢成阿霉素醇并扩散到芯片中。在未来其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中,多器官芯片与计算方法的结合为临床前到临床外推提供了改进的基础,同时改进了药物开发流程。研究人员称,新技术能识别出一些心脏毒性的早期分子标志物,这是限制药物广泛使用的主要因素。最值得注意的是,多器官芯片准确地预测了心脏毒性和心肌病,这通常需要临床医生减少阿霉素的治疗剂量,甚至停止治疗。研究小组目前正在使用这种芯片的变体进行研究,所有这些都在个体化的患者特定环境中进行。如乳腺癌转移、前列腺癌转移、白血病、辐射对人体组织的影响、新冠病毒对多器官的影响、缺血对心脏和大脑的影响,以及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团队还在为学术和临床实验室开发一种用户友好的标准化芯片,以帮助充分利用其推进生物和医学研究的潜力。研究人员说:“我们对这种方法的潜力感到兴奋。它专为研究与损伤或疾病相关的全身性疾病而设计,将使我们能够保持工程人体组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交流。一次一个病人,从炎症到癌症。”
  • 过量的太阳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
    阳光是地球上生命的最基本的源泉。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为280nm~3000nm,其中最具有生物活性作用的是波长为280nm~400nm之间的紫外光(UV)部分,特别是波长在280nm~315nm之间的紫外B(UVB)部分。  少量的紫外辐射(290nm~400nm)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但大量的紫外辐射,特别是波长较短的紫外B部分(  具体来说,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为280nm~3000nm中,紫外辐射(UVR)占6%,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UVC)。紫外辐射对人体皮肤的作用不但取决于紫外线的种类而且与肤色有关 UVC基本上可以被外表皮和真皮组织完全吸收,UVB透射能力比UVA差,只有UVA可以透射到真皮组织下面,加速皮肤的老化。  各波长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作用如下表所示:    UVB辐射(280一315nm)能导致晒斑(红斑)的出现,因为其阻碍了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被认为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原因。  UVC辐射(100一280nm)通常在地球外部臭氧层中被吸收。臭氧是大气中最主要的吸收紫外线的气体,然而,地球表层上的臭氧含量仅有Zppm,臭氧层的厚度至多为30km左右。众所周知,氟里昂的释放破坏了臭氧层,导致了极地地区臭氧层空洞的出现,这已经成为一个环境问题。较高能量的UVC辐射会伤害皮肤细胞,但是通常仅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在焊接时。  资料来源:http://www.kzwxcsy.com/jishulist/list-8-1.html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 组图:电子显微镜带你开启人体微观之旅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电镜)是利用电子与物质作用所产生之讯号来监定微区域晶体结构,微细组织,化学成份,化学键结和电子分布情况的电子光学装置,常用的有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在实验室中,SEM是一款很常见的仪器。平常,我们经常用它来观察材料、生物物质等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常常会有一些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景观。但是你想过我们的人体在电子显微镜下会是什么样子吗?   据悉,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微观结构,可以分辨1-5纳米(1纳米相当于10亿分之一米)直径的细节,让人一睹难得一见的身体细节。   日前,腾讯科技发布了一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人体微观图,借助SEM的力量将让你开启人体的发现之旅,在这里你将看到从未见到过的景象。   这里几乎所有的这些照片都来自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借助SEM的力量将让你开启人体的发现之旅,在这里你将看到从未见到过的景象。上图是许多精子试图为卵子授精的近距离照片。   这张照片中的物体看起来就像肉桂糖果,但它们事实上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血细胞&mdash &mdash 红血球。这些两面凹的细胞承担着将氧气送往身体各处的任务。   定期修剪和良好的护理应当不会让你的头发末端出现照片中的这种难看状态。   在你大脑的千亿神经元中,普肯野神经元是其中最大的。这些细胞是小脑皮层中的运动协调大师。酒精和锂等有毒物、自体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基因突变都能够对人类的普肯神经元产生消极影响。   这是人耳内毛细胞静纤毛的近视图。这些静纤毛能够探测机械运动对声音振动做出反应。   在这张照片中,着色的视网膜血管从黑色的视神经盘背景中凸显出来。   这张色彩强化的照片显示的是舌头上的味蕾。人类舌头上大约有1万个味蕾用于探测酸甜苦辣等味道。   经常刷牙吧,因为不刷牙在牙齿表面就会形成玉米状斑块。   这是当那些相同的红血细胞紧密集合成血凝块时的样子。   这张色彩强化照片展现的是肺内表面的样子。那些空腔就是肺泡,也就是与血液交换气体的地方。   这张照片中反常的肺癌细胞与之前健康的肺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肠内的绒毛增加了肠道的表面积,这就帮助肠道进行食物吸收。近距离观察,你可以看到一些食物粘附在缝隙当中。   这张是人类卵细胞的色彩强化照片,卵细胞的表面附着着透明带状物&mdash &mdash 糖蛋白,糖蛋白不仅能保护卵细胞,还能够帮助它捕获精子。   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战场,但是它事实上是受精5天后的一颗卵子。这张荧光照片是借助一台共焦显微镜拍摄的。   生命循环的再一次开始:这是6天大的胚胎开始进入子宫内膜的情景。
  • 不盲目膜拜智能穿戴 人体才是最精密“仪器”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大家都开始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于是便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健身及运动。为了让自己运动得更“专业”,除了高价聘用私教之外,功能各异的高科技智能服饰也逐渐获得人们青睐。无可否认,这是一个“拼技术”的年代,科技的日新月异能够令智能产品的功能变得更完善及专业。此外,高科技除了会改变人们原有的生活和运动模式之外,是否存在一定“弊端”,也是人们所顾及的方面之一。  智能服饰  让运动事半功倍  现有许多可穿戴设备都能做到在运动时收集相关数据,此外还能不断地根据你锻炼的类型和强度,调整对肌肉的刺激力度,模拟大脑给出的信号以锻炼肌肉。为了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研究者们脑洞大开,纷纷依据各种不同科学原理设计出“高智商”的运动服饰。  比如最近由德国研制的“高效”智能运动服,特别之处在于内置电极,据称可以通过刺激肌肉以增强锻炼效果——只要穿上这款运动服,20分钟的锻炼效果就可媲美穿平常的运动服锻炼3小时。缩短运动时间却能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对于懒虫而言无疑是福音。除了能够“刺激肌肉”,智能运动服还能“追踪肌肉”。由加拿大所研制的智能运动服,内置EMG运动传感器,能够感应和追踪到肌肉纤维内部的活动,并通过应用程序告诉用户各个部分肌肉的运动状态。另一方面,可提供教练般的反馈,是智能服饰存在的意义之一。近日印度研制的一款智能运动服,由压缩上衣和裤子组成。研究人员将119轴加速度计、心率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全部连接至一个动力组件,并嵌入至运动服内。贴心的是,应用程序会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及时反馈,这意味着如果运动者的生物动力学、形式或姿势不正确,它会在第一时间发出通知,这点非常适合瑜伽爱好者的需求。除此之外,这款智能运动服还能在训练过程中帮助你保持最佳的心脏速率,或者在身体处于过热危险时提醒你停下来休息,十足“教练”般认真负责。  无论是可以检测各种体能数据的智能T恤衫、能够精确测算步数的智能袜子,还是能够检测到潜在危及生命情形(比如缺氧)的智能头部装备,不难发现,大多智能服饰都配置了可以捕捉身体动作的传感器——能够及时提供反馈,告诉你如何才能运动得更加专业。智能服饰设计者的目标,就是为了让你不需要进入虚拟世界,也可以像你最爱的运动员那样运动。  健康咨询:  不盲目膜拜 “适度使用”是关键  科技发展对于人类而言,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存在的健康隐患却不容易被发现。比如说,高科技的智能穿戴设备,大多会利用传感器技术在运动时收集相关数据,因此会涉及数据的传送和接收。科技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是否发过来也存在一定“危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刘军教授告诉记者,脑电图主要利用仪器检测脑部自发的生物电位,一般容易受到被检查者情绪、睡眠觉醒状态、外界磁场等干扰。如果超过一定限度的外界信号,会给人体甚至大脑产生一定影响,然而轻微的干扰(如正常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超过人体的承受范围,人体通过精密的自我调节应该不会受到不良影响。“自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于1973年面世以来,不过数十年时间,普及的时间则更短,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何,仍需更长时间的观察、随访研究。”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福利也带来弊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会努力让福利更大化,弊端最小化。对于如今的手机、WiFi等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很多,我们既不能顶礼膜拜,也不能谈虎色变、杯弓蛇影,更理智的做法是适度使用,趋利避害。  如今高科技产品日新月异,许多以前只出现在电影中的智能服装也成为现实。“人体是目前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任何人工产品都无法与之媲美,通过传感器、智能服装自动调节人体的生物学功能,还为时尚早。”在黄翰教授看来,日常生活中已经充斥着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运动时如果能够返璞归真、亲近自然,才能充分感受机体的美妙,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  专家声音  技术剖析:  智能穿戴科技:  由航天领域逐步渗入民用  智能服装属于一种身体内外部信息的采集和反馈系统,同时具有感知和反应双重功能的服装。它不仅能感知身体外部环境或内部状态的变化,而且通过反馈机制,能实时地对这种变化作出反应,从而使服装变得有了智能的“感觉”。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智能算法与智能软件实验室主任黄翰教授告诉记者,最初,“智能服饰”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等特殊领域,随着传感器、无线通讯网络和微型芯片等技术的进步,智能穿戴技术渗入民用,逐步演变为目前的“智能服饰”。就黄翰教授认为,智能服饰的目的在于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这些服装可以简化我们与数字世界的联接,又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流,智能服装可以让人更多地与外界沟通,而不是盯着手机屏幕。”他说。  黄翰教授告诉记者,未来智能服饰的发展方向将由功能单一向多功能转换。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服装逐渐趋于多功能化。“例如,同时具备生理数据采集、环境数据采集、卫星定位及交友娱乐等功能,并使用多样化的传感器和运行器件集成,提高精确度和稳定性,在不影响穿衣舒适度的前提下使其与服装融为一体。”他说,“其次要确保对人体无害,且具有抗辐射和防雷防电的功能。”而传感器和电子元件应的柔软性,以及面料本身的可水洗性,同样也成为智能服饰能否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  “传感器技术”还有待提升  关于智能服饰,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功能性相对比较成熟的“传感器技术”。面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大部分都不支持添置传感器。但模块化设计可穿戴设备是其发展的趋势。  “运动装备是目前可穿戴设备产品比较集中的领域,智能手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估算用户走的步数,智能跑鞋中通常采用压力传感器采集用户双脚落地的压力数据,由此分析用户的跑步数据。”黄翰表示,“相对于传统传感器的工业应用,智能服饰更需要新型符合服饰舒适美观要求的传感器。”  就目前而言,传感网络仍面临着通信能力有限、电源能量有限、计算能力有限等诸多挑战,传感器网络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因此必须具有可重构和自调整性。“因其感知数据采集环境复杂,数据实时性强、数据量大,我们需要研究稳定高效的数据流采集、管理、查询、分析和挖掘方法。”  据介绍,传感器在智能穿戴设备中仅仅担任数据采集的角色,最终设备是否能准确输出我们关心的信息,这中间还涉及复杂的信号处理过程,由于可穿戴设备有限的计算能力,限制了许多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因此其准确性还有待提升。“例如,运动手环很可能将手的摆动误认为一定是走路或者跑步。”黄翰这样说道。
  • 人工甜味剂可能影响人体糖代谢
    科研人员通报,人工甜味剂或许会干扰人体控制血糖的能力,导致可视为糖尿病前兆的代谢变化。在讨论这一发现的新闻发布会上,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免疫学家埃兰伊莱纳夫博士(Eran Elinav)表示,这“恰好是我们”用甜味剂代替糖时“通常希望避免的那种情况”。科学家们在以小鼠为主的实验对象身上进行了大量实验,以支持他们的结论:甜味剂会改变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菌群。研究人员指出,不同的菌群构成会改变葡萄糖的代谢,导致餐后血糖浓度升得更高、回落的速度也更慢。伊莱纳夫的以色列合作者中,包括魏茨曼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数学教授埃兰赛加尔(Eran Segal)。他们的这项发现发表在周三出版的《自然》杂志(Nature)上。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病理学教授凯瑟琳R纳格勒(Cathryn R. Nagler)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不过在《自然》杂志上进行了相关评论,称他们的研究结果“非常有说服力”。她指出,包括肥胖症和糖尿病在内的许多症状已被认为与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有关。“本研究表明,我们应该退后一步,重新评估我们对人工甜味剂的广泛使用,”她说。此前对人工甜味剂的健康影响进行的多项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令人困惑的结论。一些研究认为,甜味剂与减重有关;另一些则正好相反,发现饮用健怡汽水的人实际更重。还有一些研究的结论是,人工甜味剂与糖尿病正相关。不过这些结论并不完全可信:那些放弃糖,而消费甜味剂产品的人可能本已超重,易于罹患糖尿病。尽管承认得出广泛结论或决定性的结论还为时尚早,但伊莱纳夫表示,他已经对自身行为做出了改变。“我喝很多很多的咖啡,大量使用甜味剂,和很多人一样,以为它们起码不会伤害我的身体,说不定还有好处,”他说。“基于我们的研究得出的意外结果,我个人选择不再使用甜味剂。”“我并不认为,我们提出的证据足以修改目前的饮食建议,”他接着说。“但我希望,这将引发一场良好的讨论。”在初步实验中,科学家们把糖精(粉色包装的纤而乐[Sweet’N Low]的甜味剂)、三氯蔗糖(黄色包装的善品糖[Splenda]的甜味剂)或阿斯巴甜(蓝色包装的怡口[Equal]的甜味剂)添加到饮用水中,让10周大的小鼠摄入。其他小鼠则喝白水,或者添加了葡萄糖或普通食糖的水。一周之后,饮用白水或糖水的小鼠变化不大,但摄入人工甜味剂的那组小鼠明显出现了葡萄糖耐受不良。葡萄糖耐受不良表明身体处理大量糖分的能力降低,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比如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当研究人员对小鼠使用抗生素,杀死其消化系统中的很多细菌之后,它们的葡萄糖耐受不良问题就消失了。目前,科学家尚无法解释甜味剂是如何影响这些细菌的,以及为什么在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糖精、阿斯巴甜和三氯蔗糖这三种不同的分子导致了类似的变化。科学家们假设葡萄糖代谢中的变化是由细菌的变化引起的,为了进一步检验这个假设,他们开展了另外一系列只针对糖精的实验。科学家们从摄入了糖精水的小鼠身上取出肠道细菌,注入到从未接触过任何糖精的小鼠体内。随后这些小鼠也出现了葡萄糖耐受不良。DNA测序表明,在摄入糖精的小鼠的肠道中,糖精明显改变了细菌种类的组合。接下来,研究人员开始追踪营养和肠道细菌对人体长期健康的影响。这项研究有381例非糖尿病患者参加,研究人员发现,任何一种人工甜味剂的摄入,都和葡萄糖耐受不良体征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此外,有没有摄入人工甜味,肠道细菌会不一样。最后,研究人员招募了七名通常不使用人工甜味剂的志愿者,并在六天时间中,让他们摄入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建议的糖精最大摄入量。结果七人中有四人的血糖值出现了与小鼠类似的变化。此外,当他们把人类受试者的细菌注入到小鼠的肠道中后,小鼠再次出现了葡萄糖耐受不良,这表明该效应在小鼠和人类中是相同的。“我认为这个实验很令人信服,”纳格勒博士说。有趣的是——“让我们觉得既震惊又有趣”,西格尔博士说——出现了这种效应的人,其肠道细菌不同于没有经受它的人。这表明,人工甜味剂的任何效应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也表明,益生菌——含有活细菌的药品——可用于改变肠道细菌群,以逆转葡萄糖耐受不良。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的营养和免疫学教授弗兰克?胡(Frank Hu)博士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称该研究很有趣,但还远远不能就此做出结论,因为受试者人数不足,他说,“我认为这项人体研究的正确性存在问题。”研究人员表示,未来的项目会对阿斯巴甜、三氯蔗,以及甜叶菊等其他甜味剂进行详细研究。
  • 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存在一种能消灭癌细胞的抗体
    癌症一直是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最严重的疾病,科学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治疗癌症的有效药物。据广州优瓦标准品网的了解,近日日本冈山大学医院宣布,其研究人员在人体血液中发现了一种能遏制癌细胞增殖并消灭癌细胞的抗体,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副作用较小的化疗药物。  在健康人的体内,每天都会出现数千个癌细胞,不过都被各种抗体和免疫细胞清理掉了,但是科学家还不清楚其中的机制。该院研究人员注意到,在癌细胞中,核糖体蛋白L29得以高度表达,而人体血液中就存在核糖体蛋白L29的抗体。研究人员将每毫升中含有5微克(1微克是百万分之一克)抗体的溶液滴到人类肝癌细胞上,再调查癌细胞的增殖状况。结果发现,癌细胞的增殖减少40%。  研究还发现,这种抗体能够遏制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癌细胞增殖。研究人员指出,血液中的抗体与核糖体蛋白L29结合后,能够遏制后者的功能,使癌细胞难以分裂,从而凋亡,因此这种抗体应该就是构成人体内肿瘤免疫系统的物质之一。  这项发现是近期来对癌症治疗研究的最新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出对治疗癌症更有效的化疗药物,给身患癌症的患者带来福音。对于目前治疗癌症的相关药物,广州优瓦能够为癌症科研实验提供各类标准品,如需要,敬请拨打我司服务专线咨询详情:020-81215950!
  • 无形“探针”,“洞见”人体
    更精准地实现人体器官和病灶部位无损害可视化,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5月10日,在复旦大学庆祝建校118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中,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上海市生物医学检测试剂工程中心主任张凡以《透视人体健康的新技术——近红外光化学探针用于生物医学诊断》为题,分享了自己深耕多年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研究,结合近红外光学成像仪器,该技术可隔着皮肤和肌肉监测体内活动,有望为疾病诊断提供新路径。  发光“探针”为手术精准导航  人们很早就有“洞见”自己的需求,梦想能发明一种无创技术,实现对人体健康的可视化监控。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开创医学影像技术的先河,目前我们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如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就与此有关。然而,如何实现无辐射、实时动态的活体成像技术一直存在巨大挑战。  研究人员逐渐发现,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相较于已有的CT、MRI(磁共振成像)、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等,具有无辐射、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特异性等检测优势,能够为精准手术导航技术领域提供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对医学检测方法的优化探索中,张凡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就像打开一扇观察人体内部的窗口——只需静脉注射会发光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即可自动定位到某个器官、肿瘤或是血管,再通过对人体没有伤害的光学成像仪器,就能隔着皮肤和肌肉组织直观清晰观察到肠道的蠕动、肿瘤的边缘、细胞的游走等  “而且,我们看到的不是静态‘照片’,是动态的‘视频’。”张凡说。  从自然中寻找答案  “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张凡说,“荧光虽然没有辐射,可以很快实施动态监测,但是其组织穿透深度较浅一直以来都是限制其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  此前,光学成像多使用可见光区(400纳米至700纳米)和近红外一区(700纳米至900 纳米)的荧光,但由于这一波段在生物组织中具有较高的吸收和散射,其在活体深组织检测中的应用大大受限。张凡团队专注于在近红外二区窗口(1000纳米至1700 纳米)内探索活体深组织成像窗口,并且根据获得的最优窗口开发对应的长波荧光探针和成像仪器。  到目前为止,张凡团队累计开发了30余种系列近红外二区有机小分子探针,相关荧光成像设备和探针试剂已实现应用转化,在多家科研机构和医院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已经成功获取了生物体内部多个待测物的动态监测。  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荧光成像往往是利用外部激发光源实时激发荧光探针来获取信号,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生物组织背景荧光,从而影响成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如何寻找优化之法?在张凡看来,最好的答案就在自然里。自然界能自主发光的生物很多,比如鱿鱼、水母、萤火虫等。  “与其受背景荧光干扰,不如尝试将其本身的荧光运用起来。前面提到的‘探针’对人体来说都是‘外来的’,注射到体内后容易被代谢,而如果可以实现近红外生物发光成像就可以更好的实现无激发的高信噪比原位成像追踪。”张凡说。  创新在学科交叉处  思路的转变拓展了张凡的研究视野。他发现除生物医学,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还能做很多事儿,比如监测微塑料污染。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微米的塑料。张凡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分析方法的限制,人类大大低估了微塑料暴露的影响,并且对于微塑料在人体内体液和组织的影响的研究仍然非常粗浅。事实上,直径小于2微米的小尺寸微塑料,就可以穿越细胞膜,并在脏器和脑部富集,极有可能引起氧化应激、炎症以及DNA损伤,是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  人们认为微塑料的影响只是通过由海洋到人类的食物链传播,其实不然。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微塑料会随着大气远程传播,并在淡水环境及陆地上沉积,比如美国西部地区每年就会有120吨微塑料会由大气沉积到陆地。  “微塑料比人们想象中更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甚至存在于婴儿的奶瓶里。”张凡希望,未来能运用好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技术,对微塑料进行活体实时动态追踪,为保卫人类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张凡一直鼓励学生勇于跨界、主动交叉、全面发展。经过多年积累,他带领的团队已成长为一个典型的学科交叉团队,一批批优秀学子毕业后继续从事相关科研工作。  “创新的机会,就在学科交叉之处。”谈及科研的心得,张凡总结说。
  • 美国最新研制针尖粗细内窥镜可勘测人体细胞
    据国外媒体报道,内窥镜从根本上改变了医学治疗,医生能够使用一个微型相机附在线绳粗细的连线末端,无需做大手术便能窥探患者身体内脏器官。目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最新研制一款新型内窥镜,是迄今世界上直径最细的内窥镜,甚至能够探测到患者体内的单个细胞。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世界最纤细内窥镜相机,可观测拍摄人体单个细胞结构   针头粗细的内窥镜将潜在拍摄到单个癌细胞和病变器官,这将避免使用较大直径内窥镜进入人体带来的伤害,例如:大脑组织。同时,这个超级纤细内窥镜将比腹腔镜形成更小的伤疤。   常规内窥镜都是采用多重光导纤维制成,它们能够照亮人体病变区域,并记录图像返回到观测者。内窥镜中纤维数量越多,图像的清晰度就更高,但是较多的纤维束将使内窥镜变得更粗。   斯坦福大学卡恩带领的一支研究小组使用一个多模光纤建造了内窥镜,多模光纤能够沿着多种不同路线携带光线,研究小组的观点是使用单个纤维照亮物体并实现传输数据,这项技术存在的挑战是信息干扰,因为光线将沿着不同路径传输。   为了实现这一点,卡恩带领研究小组建造了一种装置——空间光线调制器,该调制器能够以随机路径持续发送激光束至光纤上,由于采用随机路径,一旦光线离开光纤,将形成散斑图像,一些光线则反馈至光纤。   研究小组设计的一个计算机程序能够分析反馈至光纤的散斑图像,并使用它们形成一个图像。这项技术将提高图像的分辨率,甚至远超出之前的预期,能够观测到单个细胞大小的物体。   卡恩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他已发现内窥镜在成像方面的诸多应用,当他们在人体内进行手术时能够研究细胞的详细状况。(悠悠/编译)
  • 超声波和其他无损检测到底对人体有害吗?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进行超声无损检测的时候,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到底有没有辐射呢?对人体的伤害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在无损检测行业内至今也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也许有的人会关注这个问题,而更多的人则没有去在意这个问题。 br/ & nbsp & nbsp span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span span style=" line-height: 1.75em background-color: rgb(229, 185, 183) " strong 从实际出发,我们需要知道长时间使用超声波探伤仪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吗?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超声波探伤仪从工作原理来分,有共振法、干涉法及脉冲反射法等几种,虽然看似没有大的伤害,但是人长期受到超声的影响,会引起人体组织轻微的发热;当频率更高时,发热就会越发厉害,使人体内水分子被烧灼,周围的组织遭到破坏,长时间如此就有危险。因此大功率高强度的超声波持续作用于人体是有害的。 br/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29, 185, 183) " strong 那么,其他的无损检测方法是否有害呢? /strong /span br/ & nbsp & nbsp & nbsp 如果是放射源探伤仪,0.5米以内的范围就很危险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受辐射程度除了和距离、受照射时间有关外,和放射源的密封情况也有关系,密封不好,受辐射程度就严重一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a537196e-8e96-40b3-8f82-06cf1621af1a.jpg"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辐射防护服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29, 185, 183) " strong 如何来防护? /strong /span br/ & nbsp & nbsp & nbsp 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 br/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首先, /strong 在劳动生产安全方面,应当为磁粉、超声、射线探伤工作人员配备防电磁辐射的服装(内含有金属成分,可以对电磁辐射有一定阻挡作用)、电磁辐射防护眼镜等以有效防止电磁辐射。其中建议可以佩戴辐射剂量仪,这也是环保部门强制要求辐射工作人员需要佩戴的,定期检测工作人员受辐射剂量,是一项很好的保护措施。 br/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其次, /strong 应当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同样能量的辐射,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抵抗力强的人其人体自我恢复能力要比抵抗力弱的人大很多。 br/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最后, /strong 经常使用无损检测仪器的人要多食用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机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c1cea74e-8734-48c2-bc4a-cce90ffebcae.jpg"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辐射剂量率测试仪 /p
  • 水杨酸己酯安全性:从光安全性到人体研究
    光安全性评估是一个综合过程,涉及光化学特性、非临床研究数据以及对人体安全性的评估。这一评估的目的在于确定是否有必要采取风险最小化措施来预防人类的不良事件。光毒性(光刺激)是指光反应性化学物质引起的急性光诱导组织反应;光过敏是指由光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光产物(如蛋白质加合物)引起的对化学物质的免疫介导反应。《ICH协调指南 药品的光安全性评价S10》根据人用药品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ICH)发布的《ICH协调指南 药品的光安全性评价S10》(ICH HARMONISED TRIPARTITE GUIDELINE, PHOTOSAFETY EVALU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S10),如果一个化合物需要阐明其光毒性,则应具备以下关键特征:① 吸收光为自然光线(波长范围为290-700 nm);② 吸收紫外/可见光后产生反应物质;③ 在光暴露组织(如皮肤、眼睛等)有足够的分布。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化合物通常不会产生直接的光毒性。《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皮肤光毒性试验评价化妆品原料和/或风险物质引起皮肤光毒性的可能性;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可评估重复接触化妆品原料和/或风险物质,并在紫外线照射下引起皮肤光变态反应的可能性。《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申请注册或进行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原则上应当提供以下毒理学试验项目资料,可以根据申报注册或进行备案新原料的用途、理化特性、定量构效关系、毒理学资料、临床研究、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类似化合物的毒性等情况,增加或减免相应的毒理学试验项目,其中包含:④ 皮肤光毒性试验(原料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需做该项试验);⑤ 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除情形6外,原料具有紫外吸收特性时需提交该项试验资料)。◆ 光安全性评价流程 ◆图1 光安全性评价流程图表1 光安全性评价检测方法汇总《化妆品安全评估资料提交指南》指出,根据原料的化学结构特点,对原料进行充分分析或测试能够证明其不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的,可豁免对皮肤光毒性的评估。例如,在290nm-700nm波长范围内的摩尔消光系数(Molar Extinction Coefficient, MEC)小于1000L/mol/cm,则该物质的光反应性较低,不足以引起皮肤光毒性。◆ 以水杨酸己酯为例 ◆2024年7月29日,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发布了《关于水杨酸己酯的科学意见附录SCCS/1658/23 - 0-3岁儿童接触》,开放征求意见截止日期至2024年9月23日。图片源自SCCS官网文件中根据紫外/可见(UV/Vis)光谱、体外数据和体内数据评估了光刺激/光致敏性终点。相关实验与结论如下:①紫外光谱分析(RIFM (Sears),2014)紫外/可见光谱(OECD TG 101)显示,水杨酸己酯在290-700 nm之间有显著的吸收峰,吸光度峰值在305 nm处,并在330 nm时返回基线。290 ~ 700 nm波长的摩尔吸收系数高于光刺激效应的关注基准(1000 Lmol-1cm-1)。② 体外3T3细胞(RIFM (Harbell),2002)在3T3中性红摄取(NRU)光刺激试验中测试了水杨酸己酯。通过比较有UVA照射和没有UVA照射的IC50值来计算光刺激因子。结果表明,水杨酸己酯不具有光刺激性。未观察到光刺激反应。③ 小鼠研究(RIFM (Urbach),1975)将未稀释的水杨酸己酯(20 ul)涂于无毛突变小鼠背部区域,暴露在长弧氙灯和荧光黑光灯下。分别在4、24、48、72和96小时评估反应。在照射阳性对照部位观察到光毒性反应。无反应辐照或未辐照的试验材料处理部位均观察到水杨酸己酯无光毒性。④ 小型猪研究(RIFM (Urbach),1975年)根据上述小鼠试验的相同程序,用未稀释的水杨酸己酯(20 ul)对两只小型猪进行试验,也未观察到光毒性。⑤豚鼠(RIFM (Learn),2003) 在两组远交白化无毛豚鼠中评价水杨酸己酯的光刺激作用。将0.3 ml水杨酸己酯按0%、5%、10%、50%和100%的比例溶于二乙基苯甲酸乙酯(DEP):乙基苯甲酸乙酯(EtOH)=3:1的溶液中进行试验。受试物给药和紫外线照射后立即、1/4小时,1/2/3天进行临床观察。水杨酸己酯不会引起光刺激引起的皮肤变化。⑥豚鼠(RIFM (Learn) 2003) 两组远交系白化无毛豚鼠暴露于水杨酸己酯(50%和100%)中未观察到光过敏。将0.3 ml用DEP:EtOHl=3:1配制的水杨酸己酯施用于颈部,动物颈部暴露于紫外线辐射约2.25小时。在给药和/或UVR暴露4小时后对这些位点进行评分。根据研究结果,水杨酸己酯不被认为是光过敏原。⑦人体研究(RIFM(Potrebka),2004)对56名受试者(41名女性和15名男性)进行光刺激潜能研究,水杨酸己酯(0.3%、3%和30%溶于DEP:ethanol=3:1的溶液中)施用于每个受试者的背部,然后用UVA和UVB照射,未辐照部位作为对照,评估受试物的刺激潜力。在UVA和UVB照射1、24、48和72小时后评估反应。未观察到任何反应。 根据现有的体外、体内和人体数据,最终可得出结论↓水杨酸己酯不具有光毒性或光致敏性。
  • TSI协助BTV测试油烟对人体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做饭时产生的油烟是否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2013年6月25日, 北京电视台(BTV)生活频道播出了一期关于油烟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专题节目。在节目中,美国TSI公司的产品经理降凡和建研爱康公司的测试工程师聂宏旭使用TSI 8532粉尘检测仪进行了现场的实际操作和测试;分别在炒菜前,炒菜后,抽油烟机清洗后,使用无烟锅等不同的测试条件下,记录了现场可吸入颗粒物的数据。 通过对测试数据比较,得出的结论为:在炒菜时产生的油烟中所含的可吸入 颗粒物是炒菜前的数倍,最高达到十倍;在油温较高的情况下炒菜所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测试数据要比低油温的条件下高很多;及时清洗抽油烟机可有效的防止人体吸入过多的颗粒物;使用无烟锅可减少颗粒物的产生。长期吸入油烟中的颗粒物,可造成人体健康危害,导致喉癌、肺癌的患病风险。具体内容请观看节目相关视频。 该节目的视频可在以下链接观看:http://space.btv.com.cn/video/VIDE1372220194089585请注意,因节目较长,TSI 产品专家降凡和建研爱康公司测试工程师聂宏旭参与测试的相关内容在第26分52秒至43分之间。另外,也可通过 &ldquo 美国TSI公司&rdquo 的优酷专用空间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2MDkyOTcy.html直接观看。 关于TSI公司 TSI公司研究、确定和解决各种测量问题,为全球市场服务。作为精密仪器设计和生产的行业领导者,TSI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客户合作,确立与气溶胶科学、气流、健康和安全、室内空气质量、流体力学及生物危害检测有关的测量标准。TSI总部位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设有代表处,在其服务的全球各个市场建立了机构。每天,我们专业的员工都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
  • 助力人体健康监测,岛津“全谱维生素检测方案”来了!
    导读维生素作为一类人体必须的微量营养素,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都需要维生素的合理摄入来促进和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无论是病人、亚健康人群,还是健康群体,也都需要维生素的合理摄入来改善和保障身体的健康状态。尽管“维生素”这个词耳熟能详,但您真的了解它吗?维生素是什么?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除了水、糖类、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外,人体的一种必须营养素。对于多数维生素来说,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需从食物获取。全谱维生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全谱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bull A,D(D2,D3),E,K(K1,MK-4,MK-7)溶于脂肪而不溶于水;人体摄入后,需经胆汁的乳化,而后被小肠吸收易在体内储存,摄入过多会造成“中毒”现象&bull 水溶性维生素 &bull B1,B2,B3,B5,B6,B7,B9,B12,C溶于水而不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在人体中不需消化,直接由肠道吸收在体内储存量较少,多余的会随尿液排出,易出现缺乏症状表1. 全谱维生素的生理作用维生素监测方法有哪些?常规的维生素检测方法有免疫法、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微生物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且通量小,难以实现多种维生素的同时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克服了以上方法的诸多缺点,逐渐成为维生素检测的“金标准”。岛津全谱维生素检测方案岛津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具有高灵敏度、强抗干扰能力和超快扫描速度等性能优势,分别建立了一针法测定7种脂溶性维生素和一针法测定9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方法,检测时间分别仅需8 min和6 min,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和检测通量。岛津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bull 简便快捷的前处理操作,为高效率检测提供基础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前处理方法液液萃取法蛋白沉淀法方案优势稳定性好,可有效去除基质成分,避免对待测化合物产生基质干扰成本低廉、流程简单,去除蛋白效率高,同时可最大程度保证水溶性维生素在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bull 丰富多样的仪器配置,为高灵敏度检测提供保障岛津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不仅可以搭载常规ESI离子源和APCI离子源,也可使用DUIS离子源同时进行ESI和APCI两种离子化过程,丰富多样的配置可实现全谱维生素的高灵敏度检测。七种脂溶性维生素质量色谱图九种水溶性维生素质量色谱图&bull 可靠耐用的色谱柱,为高通量检测提供支撑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色谱柱型号Shim-pack GIST C18Shim-pack GIST C18-AQ色谱柱规格50 mm×2.1 mm I.D., 2 μm100 mm×2.1 mm I.D.,1.9 μmP/N227-30001-02227-30807-02特点pH耐受范围1-10;通用性强;高惰性硅胶提高分析精度和重现性;可用于分离离子型化合物pH耐受范围1-10;键合距离优化技术,提升极性化合物保留,改善分离;高惰性硅胶提升耐久性;纯水条件下具有更高耐受性和稳定性&bull 优良的方法学性能,为样品的定量检测保驾护航采用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16种维生素的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在0.995以上,校准点的准确度在86.4%~110.4%之间,线性拟合度良好。通过测定质控品,考察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高低两水平的质控品测定准确度在90%~105%以内,精密度RSD(n=6)在1.0%~5.3%以内,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表2. 岛津全谱维生素检测方案方法学性能案例分享对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3. 某样品检测结果ng/mL结语维生素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精准检测血液中维生素含量对于营养状况的评估、疾病的辅助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岛津全谱维生素检测方案从仪器配置,到样品前处理流程和样品分析检测,均提供了稳定、可靠、高效的方法。精准检测,合理补充,方能保证维生素在体内正常发挥生理作用。呼吁大家多样化饮食,营养均衡,增加户外运动,迎接大健康时代!注:文中推荐技术方法方案仅用于相关专业人士技术交流,不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撰稿人:郭磊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以色列科学家打造可在人体内游动的检测仪
    在经典科幻影片《神奇旅程》中,拉寇儿-薇芝率领的一支团队乘坐的潜艇缩小后进入一名受伤的外交官血管,设法挽救他的生命。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可以在人体内“游动”的微型胶囊式照相机  胶囊式照相机的铜“尾巴”由核磁共振扫描仪产生的磁场控制,允许科学家在体外操控照相机的体内移动 特拉维夫大学研制的胶囊式照相机仍旧较大,无法进入血管,但可以利用磁场控制的铜“尾巴”在患者消化系统内“游动”   北京时间12月22日消息,在科幻影片《神奇旅程》中,一群医生乘坐缩小的潜艇进入一名垂死的患者体内,拯救他的生命。现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距离打造这种迷你潜艇又向前迈进一步。他们研制出可以在人体内“游动”的微型胶囊式照相机。据悉,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在人体内“游动”的无线远程遥控照相机,通过体外的核磁共振成像信号进行磁控制。   在1966年的经典影片《神奇旅程》中,科学家缩小了一艘潜艇及其艇员,让他们得以进入一名患者体内,拯救他的生命。当然,这种潜艇只是一个科学幻想,还无法成为现实。特拉维夫大学研制的微型照相机可以寻找伤口和肿瘤,同时不会像内窥镜那样让患者产生不适。   特拉维夫大学的加博尔-科萨尔在接受《生物医学微型设备》杂志采访时表示,这种微型照相机同样能够将药物送入患者体内。他说:“核磁共振成像仪能够产生一个巨大的恒定磁场。胶囊式照相机依照这个磁场在体内移动,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一样。”   胶囊式照相机的移动更像是在“游泳”。它长有一条“尾巴”,由铜线圈和柔软可弯曲的聚合物构成。磁场让尾巴内发生振动,允许照相机在体内“游动”,囊内的电子元件和微型传感器允许操作人员操控磁场,控制照相机的移动。科萨尔指出使用非铁质磁材料铜是一个关键。绝大多数磁铁都会干扰核磁共振成像仪,让最后的图像模糊不清,铜产生的干扰很小,能够获取清晰的图像。   内窥镜是一种目测检查身体通道或者结肠、膀胱、胃等中空器官内部情况的仪器,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患者在检查后需要时间恢复,同时需要服用镇静剂。特拉维夫大学研制的微型照相机主要用于检查进出较为容易的消化系统。
  • 疾病防治专栏 | 人体体液中钙、镁、氟、磷离子的检测
    疾控防治专栏人体体液中钙、镁、氟、磷离子的检测引言人体内的液体由水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一起构成,统称体液。水是体液中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体液广泛分布于机体细胞内外,细胞内液是物质代谢的主要部位,细胞外液则是机体各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保持体液容量、分布和组成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细胞正常代谢、维持各种器官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体液中主要的电解质有 Na+、K+、Ca2+、Mg2+、Cl-、HCO3-、HPO42-和 SO42-,以及一些有机酸和蛋白质等。监控人体体液中电解质对疾控防治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及复发率高,其中以磷酸钙、磷酸铵镁和草酸钙结石为主。尿液内磷酸盐、草酸盐等浓度增大时,晶体物质即可析出沉淀形成尿路结石。有研究指出,尿氟水平可作为反映人体氟摄入情况的重要指标,以及作为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判定和防治效果评价。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离子色谱检测人体体液中氟、磷酸盐、镁、钙的方法。皖仪科技应用方案 仪器设备 ---------------------------------------------------离子色谱仪,配有电导检测器淋洗液发生器:氢氧根型、甲磺酸型自动进样器样品前处理---------------------------------------------将样品稀释一定倍数后,经超滤后进样分析。色谱条件-----------------------------------------------1.阴离子测试色谱条件2.阳离子测试色谱条件测试结果----------------------------------------------- 阴离子标曲测试谱图 1.线性校准曲线2.样品测试谱图 阳离子标曲测试谱图 1.线性校准曲线2.样品测试谱图阳离子的测试中,Na+、NH4+的分离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合适的色谱柱、合适的色谱条件对测试结果至关重要,下面看看咱们本次测试的分离度信息,所有离子的分离度都完全满足测试需求的哦。 进样信息 总结以上就是小编对人体体液中离子的测试结果了,可以看出,所有离子的线性均大于0.995,线性良好,氟离子在0.0025mg/L时峰形明显,完全满足检出限需求,阳离子的测试也是表现优异,选择离子色谱仪进行人体体液中阴阳离子的测定,方法简单,一次进样可做多种组分分析。皖仪科技 中国高端色谱标杆品牌
  • 最新质谱研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在太空防御全开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1d5b8edb-bcc7-4a5d-a7a9-a82c4fa3a4c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为了弄清太空环境对于人体的影响,最近科学家开展了一项研究,对18名曾经在国际空间站上长期执行任务的俄罗斯宇航员血液样本中的蛋白质成分进行了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325967a0-c448-4c74-84e5-995fbbcdc02f.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此前的研究早已发现太空环境会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热调节,心脏节律,肌肉紧张度,呼吸系统以及其他生理指标产生影响,只是在微观分子层面上的机制尚不能明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f0d1525b-ae5e-4daf-89c1-e1fcd7ffe9c4.jpg"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美国的凯利兄弟是同卵双胞胎,且都是宇航员,为了观察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其中一位飞往太空并停留340天,返回后与他的兄弟做对比,观察太空环境对人类身体的改变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长期太空旅行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这一点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但这种影响究竟在分子层面上的机制是如何的?这一点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明确,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的答案,最近科学家开展了一项研究,对18名曾经在国际空间站上长期执行任务的俄罗斯宇航员血液样本中的蛋白质成分进行了分析。 /p p   结果显示,长期的太空环境让人体的免疫系统在面临不熟悉威胁时“开启了所有可能的防御机制”,这导致了整个人体诸多方面的改变,从器官到组织一直到细胞。 /p p   20世纪中叶开始的研究早已发现太空环境会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热调节,心脏节律,肌肉紧张度,呼吸系统以及其他生理指标产生影响,只是在微观分子层面上的机制尚不能明确,因此,来自俄罗斯和加拿大两国的研究人员决定对宇航员血液样本内的蛋白质成分进行分析,因为蛋白质在人体环境适应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p p   借助质谱仪的帮助,研究组采集了18位俄罗斯航天员血液样本内125种蛋白质的浓度,血样采集方式分别是在他们升空之前30天采一次血,返回地球之后立即采一次血,在地球上修整7天之后最后再采一次血。 /p p   这样的做法让他们能够观察在此期间航天员们血液内蛋白质成分含量的波动,并观察人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重新将各项指标调整回原先的水平。 /p p   在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科技学院和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任职的叶夫根尼· 尼古拉耶夫(Evgeny Nikolaev)教授表示:“为了这项研究,我们采集了一系列蛋白质-非感染性疾病生物标记物。分析结果显示,在失重环境下,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类似人体遭受感染后的反应,这是因为人体并不清楚该如何面对这种不熟悉的环境,因此便开启了全部可能的防御系统。” /p p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类型的蛋白质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稳定水平,另外一些蛋白质水平则出现了变化,但也很快恢复正常,但也有一部分蛋白质的浓度水平恢复过程较慢。 /p p   目前世界上各大航天机构都在积极谋划更加长期的深空载人飞行计划,此时此刻加深对于长期太空旅行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这项研究结果显示人体似乎并不具备应对太空飞行的相应机制,因此必须竭尽全力尝试适应。 /p p   接下来,研究组打算继续深入分析,并针对更多特定的蛋白质进行研究,以便了解其背后的深层次机制。尼古拉耶夫教授指出:“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定量蛋白质组学来对航天员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因此我们不仅能够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它们的浓度也都能测定。”他说:“我们未来将用这种方法针对更多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观察它们与人体适应太空环境之间的对应联系。而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未来还计划让航天员们在太空执行任务期间进行血液采样分析。” /p p /p
  • 细胞激光器标记人体所有细胞
    激光拥有许多普通光不同的特征,使激光在许多领域被作为工具使用。但一般激光都需要复杂的技术和设备制造,让细胞发射出激光的想法似乎比较疯狂。科学家有时候看起来就是这么疯狂,最近有科学家真的制造出能发射激光的活细胞。这一新技术成为《自然》网站的最近头条新闻。科学家将含有荧光染料的油滴注射到单细胞内,用短脉冲光线激发细胞内染料产生激光。  这一新技术发表在7月27日《自然光子》杂志上,该技术不仅能开发为医学诊断的方法,也具有形成治疗疾病新技术的可能。  这一技术的设计者是Seok Hyun Yun和Matja? Humar,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这两位光物理学家,利用油滴反射和放大光线使单细胞产生激光。Yun在2011年曾经报道过一种能产生激光的细胞,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细胞表达荧光蛋白,然后将表达荧光蛋白的细胞放置于一对镜子中间,或者是细胞借助镜子的反射制造激光。最新这一技术更进一步,是让细胞自己独立产生激光。  在未来,这种“生物激光器”将能被进一步开发,植入活的动物体内,这能将大大提高显微镜扫描的精确度。将这种激光细胞植入身体内,可以制造出体内激光光源,帮助科学家观察组织结构和诊断疾病。  生物技术常用的荧光探针包括荧光染料和荧光蛋白,这些荧光的特点是发射比较宽的波长。这一特点导致荧光探针无法同时使用许多类型。例如我们可以选择绿色、红色和蓝色的荧光,其实同样是红色,其波长有非常多的类型。因为每个探针都是多种波长组成的混合光线,因此我们只能选择很少几类荧光作为工具。例如我们比较常用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你一次用三种颜色标记三种不同蛋白就非常不错了。  激光能解决这个尴尬的问题,因为激光的特点就是非常窄的波长,这样理论上,我们可以同时追踪非常大量不同的目标分子。而且也能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生物工程学家Jeffrey Karp对该技术大加赞赏,认为是解决了用一种技术同时示踪数千种目标分子的伟大发明。  最新报道的这一技术核心是将含有荧光的聚苯乙烯滴注射到细胞内,可通过改变聚苯乙烯滴直径获得不同发射波长的激光。理论上组合不同的聚苯乙烯滴和不同波长的染料,能用不同波长光线标记人体所有的细胞。
  • X射线透过人体时 给你带来了什么?
    X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及危害*节辐射损伤的概述 辐射损伤是一定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受照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急性放射损伤是由于一次或短时间内受大剂量照射所致,主要发生于事故性照射。在慢性小剂量连续照射的情况下,值得重视的是慢性放射损伤,主要由于X线职业人员平日不注意防护,较长时间接受超允许剂量所引起的。 电离辐射不仅能引起全身性急慢性放射损伤,而且也能引起局部的皮肤损害。在发现X线后第二年,X线管的制造者格鲁贝的手就发生了特异性皮炎。1899年史蒂文斯首先报道了X线对皮肤的伤害。 人类的经验已证明,X线的应用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如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等),但是在应用中如果不注意防护或使用不当。也可造成一定的危害(如个体受到损伤或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增高等)。因此,本章从辐射防护的需要出发,介绍辐射损伤的有关基本知识,以便深入理解辐射防护标准的制定依据和搞好防护的必要性。一、辐射损伤机理 X线照射生物体时,与机体细胞、组织、体液等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因而可以直接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如使蛋白分子链断裂、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的断裂、破坏一些对物质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等,甚至可直接损伤细胞结构。另外射线可以通过电离机体内广泛存在的水分子,形成一些自由基,通过这些自由基的间接作用来损伤机体。 辐射损伤的发病机理和其它疾病一样,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之后,除引起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的变化以外,还可产生一系列的继发作用,zui终导致器官水平的障碍乃至整体水平的变化,在临床上便可出现放射损伤的体征和症状。对人体细胞的损伤,只限于个体本身,引起躯体效应。而对生殖细胞的损伤,则影响受照个体的后代而产生遗传效应。单个或小量细胞受到辐射损伤(主要是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可出现随机性效应。辐射使大量细胞或受到破坏即可导致非随机性效应。在辐射损伤的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应答反应则进一步起着主要作用,首先取决于神经系统的作用,特别是神经活动,其次是取决于体液的调节作用。由此可知,高等动物的疾病不能仅仅归结于那些简单的或孤立的细胞中所产生的过程,它包含着十分复杂的过程。二、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 射线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生物效应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射线的性质和强度;个人特性,如敏感性、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和健康状况,工作环境等。(一)辐射性质 辐射性质包括射线的种类和能量。不同质的射线在介质中的传能线密度(LET)不同,所产生的电离密度不同,因而相对生物效应有异。X线和射线的生物效应基本一样。而中子的LET大得多,1—10兆电子伏的快中子产生的生物效应比x线、r射线大10倍。同一类型的射线,由于射线能量不同产生的生物效应也不同。例如,低能x线造成皮肤红斑所需照射量小于高能X线。这是因为低能x线主要被皮肤所吸收,而高能x线照射时,能量可达深层组织,这不仅对放射治疗有价值,而且在射线防护中很有意义。(二)X线剂量 射线作用于机体后,所引起的机体损伤直接与X线剂量有关。以不同剂量照射动物,可以发现当剂量达到一定量时才开始出现急性放射病征象,继续增加剂量时,则可出现死亡,剂量越大,死亡率越高,当增加到一定大的剂量时,则100%的动物发生死亡。(三)剂量率 剂量率即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一般说来,总剂量相同时,剂量率越高,生物效应越大。但当剂量率达到一定值时,生物效应与剂量率之间失去比例关系。在极小的剂量率条件下,当机体损伤与其修复相平衡时,机体可长期接受照射而不出现损伤。小剂量长期照射,当累积剂量很大时,便可产生慢性放射损伤。(四)照射方式 总剂量相同,单方向照射和多方向照射产生的效应不同。一次照射和多次照射,以及多次照射之间的时间隔不同,所产生的效应也有差别。(五)照射部位和范围 机体各部位对于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不同,所谓辐射敏感性是指机体由电离辐射的抵抗能力,即辐射的反应强弱程度或时间快慢,辐射敏感性高的组织容易受损伤。细胞对辐射的一般规律是,处于正常分裂状态的细胞对辐射是敏感的,而正常不分裂的细胞则是抗辐射的。
  • 基因编辑发力!猪肾脏首次成功用于人体移植
    据外媒报道,近日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完成了一例意义重大的异种移植手术。他们成功将基因编辑后的猪肾脏移植到一位脑死亡志愿者体内,移植后的肾脏工作了54小时,志愿者的尿液和肌酐水平正常,并且移植后的两天内未见排斥反应。这一重大进步将有助于缓解用于移植的人体器官严重短缺这一世界难题,同时也为异种器官移植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器官移植现场,图片源自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  异种器官移植,难在哪里?  众所周知,人类来源的器官供应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因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器官捐献率在主要大国中更是出了名的低,使得移植器官短缺的问题雪上加霜,并进一步导致了器官黑市买卖等各种社会问题。就目前的医疗现状,器官移植依然是很多恶性疾病的最终解决方案。  异种器官移植,通俗来说就是科学家们在动物身体上培育出可供使用的器官,并将其移植到其他动物或人类体内。  1905年,法国临床人员进行了世界首例异种器官移植手术,将兔肾植入肾功能衰竭儿童体内,尽管当时手术非常成功,但是在16天后患者却由于排异反应死于肺部感染。在这之后,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逐步加入到异种移植器官研究之中。  囿于伦理及可及性等因素,猪的器官一直是异种器官移植的主要研究对象,在结构、大小和生理功能上与人体器官相近。然而,猪器官移植最大难题是超级性排斥反应,因为猪细胞内存在一种α-1,3-半乳糖抗原,若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造成移植器官的衰败。另外,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丹尼尔沙罗门等人曾于2000年在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公布了一项发现,指出猪体内普遍存在的“猪内生逆转录酶病毒”能感染人体细胞。  理论上,只要人体不排斥这些外来器官,并且这些器官对人体不够成威胁,那么动物将能够源源不断地为患病人群提供移植器官,解决当前供体器官短缺的现状。问题在于,如何确保这些外来器官是“安全的”,可被免疫系统“接纳”的呢?基因编辑技术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基因编辑令“空中楼阁”落地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能够较为有效地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一经诞生就被人们视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生物发现之一。2020年,发现基因编辑技术的两位女性科学家Jennifer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足见这一技术的影响力之大。  2015年,顶级期刊《科学》报道了基因编辑领域先驱、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George Church通过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抑制了猪体内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的基因的事件。在CRISPR/Cas9技术对具体基因的广泛精确打击下,在猪基因库内复制有大量备份的病毒基因终于被全面清剿干净,几乎不再具有传染能力。这令猪来源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进程大大推进。  图片源自诺奖官网  2018年,《自然》发布的一篇报告指出,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心脏移植到狒狒体内后正常存活195天。这项试验始于2015年,历时3年时间,德国科学家选取了14只幼年猪,将它们的心脏取出进行人源化的基因修饰,最终在器官移植前血压降至与猪一致的5只狒狒手术成功,并且移植心脏生长速度比原有心脏还快,这意味着人类或许也可以接受这样的移植手术。  2020年12月,异种器官移植迎来了新的篇章,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了首个可以同时用于人类食物消费和作为潜在疗法来源的转基因猪上市。这是由United Therapeutics公司旗下Revivicor公司的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家猪——GalSafe猪,其细胞表面表达的α-半乳糖已被消除。当然,FDA也表示,任何机构或研究所在将“GalSafe”猪用于新药、移植或人体植入之前,都必须寻求FDA的进一步批准。  GalSafe猪,图片源自Revivicor公司  此次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用于器官移植的猪,便是来自Revivicor公司。纽约大学朗格尼移植研究所所长Robert Montgomery博士主持了这项移植手术,研究人员将猪肾脏与一名已经脑死亡、以呼吸机维持的志愿者通过大腿血管相连,最终手术效果超出预期。Montgomery博士说,“可以看到,移植后的器官功能是绝对正常的,并没有像我们所担忧的那样立刻出现排斥反应”。  国内外企业竞相逐鹿蓝海市场  根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2015-2018)》,2015年至2018年4年里,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累计完成18294例。前卫生部部长、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更指出,目前每年因终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有30万人,每年器官移植数量却仅有约2万例。  从器官移植费用来看,每位患者的手术费用约为30万元至40万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未被满足的市场,异种器官移植拥有广阔的舞台,目前一些本土企业已经率先入局了这一蓝海领域。  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通过基因编辑与克隆技术培育了十余种基因修饰的人源化猪,用于异种移植研发,解决临床移植器官短缺问题。今年9月,该公司已完成4500 万元 A 轮融资,目前正在筹建超洁净级猪设施(DPF)医用级异种移植医用供体基地,为临床试验做准备。  2020年9月,由基因编辑领域先驱George Church教授和杨璐菡博士共同创立的杭州启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3.0”,不仅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并且完全消除了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  国外市场方面,除Revivicor公司以外,致力于使用猪器官进行人体异种移植的Miromatrix Medical公司今年6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首个上市的异种器官移植公司。预计2022 年底,该公司将开始对其生物工程肝脏进行有外部肝脏辅助系统支持下的人体临床试验。  2021年3月,启函生物姊妹公司eGenesis宣布完成1.25亿美元的C轮融资。该公司正在创造三种猪的模型,并且也在对基因工程器官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测试,预计2022年将开始进行临床试验。  经过数十年研究,具有极大医疗潜力的异种器官移植正一步步从理想变为现实,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从中获益。当然,如何在遵循科学与伦理的条件下,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异种移植器官,仍然需要科学家们不断探索。
  • 太空飞行对人体蛋白质组的影响|对话Seer公司Daniel Hornburg博士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日益深入。在太空环境中,宇航员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为了更好地监测和保护宇航员的健康,利用前沿的生命科学技术来研究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在一个有机体中执行所有的基本功能。在太空生物学研究中,蛋白质组学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Seer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蛋白质组学分析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拥有独特的纳米粒子技术,能够实现深度、快速、大规模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其提供的产品组合包试剂、耗材、自动化仪器和数据分析软件。Seer也陆续与高分辨质谱仪器供应商如赛默飞、布鲁克等达成合作,允许seer提供赛默飞Orbitrap和布鲁克timsTOF质谱系统作为整体工作流程的一部分,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本文摘录整理了Seer公司首席科学家Daniel Hornburg博士在the Medicine Maker的采访内容。文中与Hornburg博士就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太空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讨论,重点关注其对于监测宇航员生理状态、找出生物响应机制等方面的意义。Seer公司正在对宇航员的蛋白质组学开展研究,希望这些发现能让科学家更多地了解蛋白质在太空环境下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应对疾病。Daniel Hornburg博士在蛋白质组学和生物标志物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他也是HUPO 2022蛋白质组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其在纳米-生物相互作用方面的跨学科研究奠定了Seer Proteograph产品的基本原理,并推动了跨学科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进展。Daniel Hornburg博士问:你(和Seer公司)是如何对太空产生兴趣的?我一直被对理解世界运转机制的渴望所驱动。当我还小的时候,我想成为一名宇航员或科学家。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仍然对太空旅行和天文学充满着好奇,但我已经研究生物分子超过15年了,这些分子涵盖从肽到蛋白质再到脂质和代谢产物等生命的组成成分。在Seer,我的团队通过开发和使用新的技术来更快、更深入和更精确地检测成千上万种生物分子,推动跨学科研究。Seer正在构建定量探索蛋白质组的平台技术,我们认为这是生物学的下一个前沿。与基因组相比,蛋白质是动态调节的,生化复杂,并且更接近表型 因此,分析蛋白质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以更详细、更直接的方式来理解人类健康和疾病。样本如血浆中的蛋白质,其丰度分布在多个数量级中。事实上,只有22种蛋白质构成了99%的血浆蛋白质质量。蛋白质丰度的有挑战性的动态范围使得无论是检测通量还是对低丰度部分蛋白质组的覆盖深度的扩展在技术上都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相信,大规模深入定量血浆蛋白质组将使科学界能够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提供受试者健康状态的信息,并与基因组信息一起扩展我们对疾病的机制理解。问:太空环境如何影响宇航员的蛋白质?迄今约有600人进入太空,这些宇航员科学家本身通常都会成为每次新任务的实验对象。宇航员数据集非常独特,包含详细的生理学信息。实验方法和技术每年都在发展,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利用当前一些较新的数据定量工具,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进一步研究人类蛋白质组。蛋白质是所有细胞的功能性构建块,并介导几乎所有的生物过程。与所有的生理反应一样,疾病中也都涉及到蛋白质的作用。例如,如果宇航员由于微重力而出现肌肉萎缩,那么很可能就涉及到降解其他蛋白质复合物的蛋白质。当压力导致炎症水平升高时,这一过程就会受到循环血液中的细胞因子等信号蛋白质的调节。即使是一个被打乱的昼夜节律也会与蛋白质组的改变有关。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诸如太空等环境是如何重编程我们的蛋白质组的。航天医学研究转换学院(TRISH)是一个由贝勒医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组成的学术联盟。TRISH与NASA紧密合作,开发和资助创新型健康研究和技术开发,具有两个目标:i)帮助宇航员保持健康 ii)将太空健康研究的知识和投资应用于惠及地球上的所有人。迄今,只有有限数量的记录在案的研究调查了太空飞行对人体蛋白质组的影响。由于技术限制,记录在案的少量人体研究所依赖的分析工具并未提供足够深入的洞察力。研究蛋白质组的子集确实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我们对极端环境如何影响人体生理学的系统级理解还存在一个空白。利用当前一些较新的数据定量工具,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进一步研究人类蛋白质组。问:关于Seer与NASA、康奈尔医学院和SpaceX的合作,您能透露什么信息?Seer于2021年开始与SpaceX和TRISH合作,以了解人类在太空旅行期间会发生什么变化。Seer贡献的是利用我们开发的新型纳米颗粒工作流进行的深层血浆蛋白质组学探索,同时利用非标记质谱法进行检测。其他合作伙伴正在探索人类健康的不同分子层面 例如,康奈尔医学院正在研究宇航员的微生物组。最终,研究人员将结合分子层面得到一个更完整的图片,了解太空的力量如何影响人类。2021年9月,SpaceX发射了其激励4号任务,在近地轨道上度过了三天时间。我们的合作伙伴从四人乘员(两男两女)中采取了发射前和返回后样本。Seer目前正在分析这些样本,确定飞行如何改变了血液的分子组成。我们的纳米颗粒技术可以压缩并捕获血浆中极大的(及通常无法进入的)分子信息量所形成的所谓蛋白层,使其对下游检测器如质谱仪更易检测。 然后,我们使用机器学习来解释这些信号,这些信号告诉我们每个样本的分子组成,并揭示宇航员的生物分子状态。 然后,我们可以在四名宇航员之间比较飞行后分子信息,也可以与他们的飞行前分子信息进行比较。这告诉我们低重力、更高水平的辐射和太空的其他方面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影响人体,这反过来又可以帮助我们为未来的太空任务做准备。问:理解生物学如何对极端环境做出反应,将如何有益于生物医学研究?生命很复杂,研究人体如何对太空的压力做出反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为未来的任务做准备,而且还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生物分子的生理和病理作用。例如,与RNA分子或基因组相比,由于蛋白质与表型的联系更近,我们预期蛋白质将动态响应扰动,提供身体状态的快照及其如何适应变化环境。重要的是,以规范化和统一的方式向公开访问数据库贡献数据,为所有医学研究者设置了一个很好的先例,无论他们是研究太空适应还是正常人体生理学问:你们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我们的技术可以定量成千上万种蛋白质。一个关键挑战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研究了少数几个受试者,而且他们的人口统计学信息非常狭窄,且我们只在飞行前后采样了几个时间点。 有限的多样性和样本数量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提出了挑战。 一些变化将是微妙的,需要在任务期间进行更频繁的采样以及从更多的生物重复(宇航员)中才能变得明显。尽管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去太空的绝佳理由,但当前的研究将产生我们可以在地球上进行后续实验以验证的假设。 最终,我们会增加在太空进行的多组学研究的数据点和“多样性”,以便准确地从个体推广到人群,但我们必须从某个地方开始学习和进步。
  • 专家:标准线内辐照食品不影响人体健康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41分报道,河南开封杞县放射性物质钴60事件,一个多月来成为新闻热点,同时也把"辐照技术"这个陌生的专业字眼带到了公众面前。辐照--辐射的辐,照亮的照。这两个字的结合本属于核辐射的范围,可是如今,辐照这个词已经和我们吃的食品联系在了一起,于是产生了一个更新的名词:辐照食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吃的食品哪些可能就是被辐照过的? 辐照技术主要用于灭菌   辐照食品,是指用一种辐射加工技术,运用γ-射线的照射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在强大的理化和生物效应下,对食品进行杀虫、灭菌、保持营养品质和延长保质期的特殊食物。   生活中究竟哪些食品是辐照食品?从干果果脯到水果蔬菜、从大蒜到辣椒粉、还有饭桌上的熟肉,冰箱里的冻虾仁,方便面里的调料,甚至是调理身体的中药丸,他们都有可能是辐照食品。   由于辐照食品要达到的灭菌效果,需要有放射源,所以当很多人知道自己吃下的中药丸、辣椒粉、甚至大蒜都是这种食品时,表现出的惊讶和后怕可想而知。于是不禁有人要问,为什么一定要用放射性物质进行食品的灭菌,甚至像中药丸这样的药品也要加入其中。一位长期从事中药生产管理的业内人士介绍了其中的缘由:“其实外人很陌生,干这个工作的人并不陌生。中药材本身从地下挖出来通过人的加工,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有很多的细菌在里面,包括大肠杆菌和很多的杂菌。这些东西通过粉粹通过清洗晾干烘干,打成粉。打成粉以后装上袋子,送到农科所进行钴60灭菌。这在过去是不存在的,过去用硫磺熏,这样去一些虫子,不让他发霉变质。这个粉子钴60灭完以后回到工厂再加工成蜜丸,蜜丸(中药丸)蜡封以后装上盒,再重新装箱以后整箱的再去一次钴60,往往这样出来的产品没有菌了,到现在还是用这种方法。”   各国的辐照食品标准不一   世界上第一家商业食品辐照工厂1991年就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注册。截至目前,世界上42个国家正式批准了240多种辐照食品的标准。有些国家则严格禁止辐照食品。   在我国,目前大约有近百种辐照食品通过了鉴定,已经有28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50多个辐照装置,专业的大型辐照工厂也已经达到了80-100家左右。2005年我国全年辐照食品产量就已达到世界辐照食品总量的三分之一,堪称辐照食品产量大国。   专家:标准线内的辐照食品安全   但是,河南钴60事件让辐照技术的应用范围浮出水面,也让人们的心提了起来。放射性物质辐照过的东西,人吃了到底安全不安全?下面我们就来连线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罗雪云教授:   主持人:从您的研究来看,我们想知道,辐照食品到底对我们身体健康有没有危害呢?   罗雪云:实际上这个辐照食品,世界各国对它的安全性都非常的关注。刚刚是提到了美国,从1955年就开始研究它的安全性,做一般的要求,辐照食品要求进行两种动物经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包括它的疾病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致多变性,还有它的生长实验,一共要做4代甚至7到8代的动物实验,所以从动物实验上来讲是这样的,我们国家从5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辐照食品的毒性研究,70年代在国家科委组织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比如说北京、上海、天津、四川、河南、山东、广东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要提出来的就是我们卫生部组织先后在刚刚我们提到的那些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大量的人体实验,事实实验,就是吃辐照食品,一共做了将近450个人,试用时间从7周到15周。就是吃了一个50天到三个半月,吃的辐照食品的品种一共有35种,辐照食品占膳食食品的19%到70%,在做实验的期间,大米可以吃到一斤每天,就是辐照过的大米,所以那么进行了包括血液生化、还有染色体分析、肝肾的扫描进行了全项目的检验,都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所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所以他们认为,得到的结论是10个kGy以下的产品,不需要再做毒理学的安全性评价,我们国家定的辐照的剂量,辐照食品的标准都在10个kGy以下,比如说肉、熟肉都是在8个kGy。   主持人:就是说在标准线以下的都是属于安全的?   罗雪云:对。   主持人:去商场,到超市,我们究竟怎样才能辨别出哪些食品是经过了辐照?   主持人:由于经过了辐照的食物口味基本不会改变,感观上也与一般食品没什么两样,仅凭肉眼您可能无法分清辐照食品与非辐照食品。所以,国家强制规定,经电离照射后的食品,必须在包装上加贴标识和中文解释。但现实是有令不行,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辐照食品并没有加贴标识明示。所以,我们在提示大家购物时关注包装上辐照标志的同时,也要提醒广大商家别忘了在您的产品上亮出"辐照食品"的身份!
  • 世界首例 中国科学家完成基因编辑人体临床试验
    p   北京时间11月1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中国科学家再次走在了世界前列。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团队成功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植入了人体,中国也成了世界上首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外媒认为,这一重大突破将引发中美两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新一轮竞争。 /p p   这种新型疗法将成为病毒性肺癌患者的救星,在化疗、放疗等方式不再起效时,该疗法将成为病人最后的救命稻草。 /p p   美国的技术团队今年6月也开始了类似的研究,它们还拿到了2.5亿美元的研究经费,不过由于FDA动作缓慢,该团队的临床试验还未正式开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uepic/352f8c09-2a66-4e51-b45e-65370f49e5b2.jpg" title=" 38a73905dfb2289.jpg_600x600.jpg"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uepic/1851df4d-c1d6-48a7-a5be-699dac5c451c.jpg" title=" 38a73905dfb2289.jpg_600x600.jpg" / /p p   基因编辑技术并非什么新名词,因为此前就有专家利用该技术治疗艾滋病,其效果非常明显。不过,新的CRISPR技术更为方便,科学家将从患者血液中采集T细胞(一种免疫细胞),然后使用CRISPR-Cas9技术来敲除细胞中的一个基因。 /p p   CRISPR-Cas9技术会将一种能够识别染色体上特定基因序列的分子模板,以及一种能将该染色体特定序列位置剪掉的酶结合起来。敲除的这个基因为一种名叫PD-1的蛋白质编码,这种蛋白质通常是细胞免疫反应的一个检查点,可以防止免疫细胞攻击健康的细胞。经过基因编辑的细胞会在实验室进行培养增殖,然后回输到患者的血液中。改造后的细胞将在患者体内巡视。 /p p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有可能会在错误的位置编辑基因组,从而造成患者身体上的伤害,有时还会引发新的癌症。中国科学家表示,他们会对细胞进行验证,在将细胞回输给患者前确认敲除的是正确的基因。 /p p   中国科学家也表示:“截至目前,这的确是全球第一个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p
  • 《Science》保护人体免受有害辐射的肠道细菌
    UNC Lineberger综合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和同事们于2020年10月30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如果小鼠的肠道中有特定类型的细菌,暴露在可能致命的全身辐射水平下也可以免受辐射损伤。在临床环境中或意外暴露时吸收的辐射会对组织造成损害。在这项研究中,细菌减轻了辐射暴露,提高了血细胞生产的恢复和胃肠道(GI)的修复。研究人员指出,一组“精英”小鼠的肠道中有两种细菌,即毛螺菌(Lachnospiraceae)和肠球菌(Enterococcaceae),如果它们肠道中有大量的这两种细菌,就能够强烈地抵抗强辐射的影响。对人类来说,这两种细菌在接受放疗的有轻度胃肠道症状的白血病患者中大量存在。研究表明,这两种细菌的存在导致丙酸盐和色氨酸小分子的产量增加。这些代谢物提供了长期的辐射防护,减少了对骨髓干细胞生产的损害,减轻了严重胃肠道问题的发展,并减少了对DNA的损伤。在一些国家,这两种代谢物都可以作为健康补充剂购买,但之前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补充剂对暴露在强辐射下的人有什么帮助。“这些有益的细菌引起了肠道代谢物的深刻变化,”通讯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以及Lineberger免疫学项目的共同负责人Jenny P.Y. Ting博士说。高水平辐射对身体器官的损害,无论是意外照射、癌症放疗、靶向辐射攻击等,都可能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体内的血细胞和胃肠道的组织更新很快,因此特别容易受到辐射损伤。然而,在保护方面,胃肠道拥有超过10万亿微生物,它们在限制辐射引起的损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一作Hao Guo博士说:“很多机构已经做出了大量努力来缓解急性辐射症状,然而,这仍然是一个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工作产生了一个细菌和代谢物的综合数据集,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资源,在未来的微生物研究中确定可行的治疗目标。”由于广泛用于癌症治疗的放射疗法通常会导致胃肠道副作用,研究人员希望了解他们在小鼠身上的实验如何能转化为人类。他们研究了21名白血病患者的粪便样本,这些患者将接受以干细胞移植为前提的放射治疗。科学家们发现,腹泻时间较短的患者比腹泻时间较长的患者具有更丰富的毛螺菌和肠球菌。这些发现与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的发现密切相关,尽管Ting警告说,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论。重要的是,对于人类的潜在用途是补充了毛螺菌的小鼠的癌症放疗益处并没有减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唯一一种被FDA批准作为高剂量辐射暴露的有效对策的药物,但它价格昂贵,而且有潜在的副作用,”Ting说。“然而,我们可以培养的细菌,特别是相对便宜的代谢物,以及我们所吃食物中已经含有的元素,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研究人员希望能很快在人群中开展一项临床试验,以测试将这些代谢物提供给接受辐射的患者的益处。预祝项目在人体验证环节取得成功,一旦补充微生物成为处方,不仅是癌症患者的福音,也拯救了从事放射治疗的医护人员。
  • 基因扩增仪 —— 小小身体,大大本领
    基因扩增仪 —— 小小身体,大大本领 别看它的样子小,其实本领真不少,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选择拼“才华”,这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体的成员就是我们的pc-96p梯度pcr仪。pc-96p 基因扩增仪是新一代快速实用的热循环仪,采用新一代半导体芯片技术,控温性能好,循环次数可达 100 万次以上,将定性 pcr产品的功能优化,强大的功能将满足更高要求的实验需求。便捷的软件操作ü 1024 x 768 像素高清8寸彩屏,程序显示、设置,一目了然,可轻松编辑、运行、保存程序ü 用户管理界面,可以注册独立账号,设置密码保护,方便保存实验程序ü 梯度计算器,为梯度pcr提供温度计算功能,省时省力ü block模式显示金属模块的温度变化,tube模式能模拟试管内试剂的温度变化ü 升级功能,软件扩展性强,可免费升级,满足未来实验技术发展需求 精确的温度控制ü 先进的半导体制冷技术和独特的 pid 温控技术,控温精度高、升降温速率快,温度均匀性更佳,减少样品台边缘效应ü 新一代半导体芯片技术,最快变温速率可达 5℃ /secü 6 个温区设计,精度优于传统梯度ü 拥有30℃的宽限梯度功能,满足苛刻的实验需求 三种运行功能ü 温度递增/递减范围设置为-9.9℃ ~ 9.9℃,满足touchdown实验需求ü 时间递增/递减范围设置为-599 s ~ 599 s,满足long pcr实验需求ü 梯度温度设置范围为 30℃~99.9℃,梯度可设置到30℃,满足梯度pcr实验 贴心的操作系统ü 热盖升温过程中,模块可保持在低温,提高扩增特异性ü 自动断电保护,恢复供电后自动执行未完成循环,保证扩增全过程安全运行ü 设定的程序支持机器内存和usb外存,也可通过usb导入程序 性能参数
  • BINDER培养箱个性化解决方案 成功繁殖人体皮肤细胞
    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中,再生技术属于最具创新性、最有希望的未来领域。再生医学的治疗方法,在于重建、替换有功能障碍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例如借助经过培育的组织及刺激身体本身的再生和修复过程。洛桑大学医院细胞组织部专门从事实验室环境中的人体皮肤培植工作。培养细胞组织时,首先要从患者身上提取皮肤,放入实验室繁殖,然后再植入患者体内。对于遭受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而言,这项新的治疗模式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因为传统的移植过程会形成严重的疤痕,给患者留下终身的印记。  然而迄今为止,人体皮肤的生产成本很高,还必须满足最为严苛的安全要求。皮肤培植过程必须在安全等级最高的 A 级无尘室内进行。只有经过隔离室,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培养箱所在的无尘室,还必须事先经过长达 30 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清洁程序。在无尘室内的实际停留时间最长为四个小时,否则可能使试样受到污染。这项程序所花费的不仅是时间,还有高额的成本。  由于人造皮肤的需求量极高,在瑞士一家大学附属医院的提议下,于2009年启动了一个大型项目,旨在大幅提升人体皮肤培植过程的效率。这个想法的基础,在于把无尘室环境限制在隔离装置(手套箱)内,并将培养箱的孵化室作为独立单元集成于隔离装置中。这带来了极大的优势,因为隔离装置的环境只需达到 4 级无尘室标准即可,工作人员不必再经过繁杂的清洁过程。实验室工作人员可以在无尘室中停留八个小时,远高于以往的四个小时,不仅使得这一过程更为高效,而且成本更低。于是就建立了一处人体皮肤培植中心,其中配置有五个隔离装置和五个培养箱。  这一规模宏大建设项目由希森美康公司设计和实施。该公司负责项目的组织工作,协调和掌控所有十家项目合作方的各种任务。BINDER的任务是针对该项目调整 CB 160 培养箱。整个设计阶段的工作极为复杂:采用带有热消毒传感器的 BIN-DER CB 160 气体培养箱作为核心部件。培养箱的不锈钢腔也作为无尘室的组成部分集成里面。实验员将试样从 D级无尘室实验室送入隔离区域(隔离室)。净化隔离室内的空气:抽排空气颗粒,使该区域从 D级升至 A 级。然后,放置试样的滑座将再穿过一个隔离室,进入模块中固定安装有培养箱的 A级无尘室中。通过无尘室外的操作面板,可对该设备进行控制。借助手套接入孔,实验员可将试样放入培养箱内。  任务设置 ● 集成培养箱的隔离装置 ● 安全而高效地培育细胞组织 ● 节省时间和费用 ● 可靠的消毒措施 ● 均匀的温度分布 ● 简便的操作  BINDER 解决方案 ● 根据要求调整 CB 160 培养箱 ● 热消毒传感器 ● 气密型培养箱 ● 带操纵杆的推拉门 ● 可拉出的带不锈钢钩子的托盘 ● 特别开发的托架 ● 一目了然的操作面板 ● APT.Line 空气护罩系统 ● 180° C 热风消毒 带集成培养箱的隔离装置模块  废料容器也集成在无尘室内。由于可能造成污染,当培养箱打开时,绝不能打开废料容器。所以培养箱上配有传感器,可识别废料容器是否打开。此外,集成培养箱的无尘室必须完全密封。“将在无尘室内进行超压测试,检测其密封性, ”BINDER有限责任公司的 Bernd Hofmann 表示。“压力下降的情况必须出现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迄今为止,整个欧洲都采用这项安全方案。”经过调整的 CB 160 培养箱  传感器具有冗余功能。每台培养箱配有两个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二氧化碳和氧气,在紧急情况下会发出警报。即便如此,还是对 CB 160进行了重大调整。为避免污染,培养箱完全密闭。为节约无尘室内的空间,将以往的平开门改为了推拉门,还专门为此开发了操纵杆。操纵杆可以转动,以避免妨碍实验员使用手套进行工作。  培养箱还配有三个可以拉出的托盘。滚珠轴承不适合无尘室,因而采用了不锈钢钩子固定托盘的特殊设计。从而保证试样不滑落,并为托盘提供稳固支撑。由于存在露水凝结的危险,也撤除了培养箱的玻璃门。培养箱位于专门开发的台架上,安装于隔离装置中,高度可调。为简化操作,全套电气装备被布置于设备下方。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