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破伤风抗毒素

仪器信息网破伤风抗毒素专题为您整合破伤风抗毒素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破伤风抗毒素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破伤风抗毒素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破伤风抗毒素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破伤风抗毒素话题讨论。

破伤风抗毒素相关的论坛

  • “纳米海绵疫苗”能吸收成孔毒素成为抗毒素疫苗

    原标题:“纳米海绵疫苗”能“扣留”成孔毒素 可避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恶化 科技日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纳米工程师开发出一种“纳米海绵疫苗”,经小鼠实验证明,其能大量吸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的成孔毒素——无论在血管还是在皮肤,因此能预防MRSA放出的alpha-溶血素造成的影响恶化,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抗毒素疫苗。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自然·纳米技术》上。 纳米海绵是在“类毒素疫苗”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来,是一种生物兼容粒子。其内核是高分子聚合物,外面包裹着红血细胞膜,直径约85纳米,1000个疫苗才有一根头发粗细。在注射后2周左右,就能从体内排清。 每个红血细胞膜都能“抓住”并“扣留”金黄色葡萄球菌放出的alpha-溶血素,不需要通过热处理或化学反应破坏毒素结构。嵌入毒素颗粒后,纳米海绵能作为疫苗,引发小鼠免疫系统的抗体与毒素中和,使注射了致死剂量毒素的小鼠免于死亡。 类毒素疫苗对抗的是毒素或毒素组,而不是产生该毒素的细菌。细菌变异会使抗生素抗性下降,而类毒素疫苗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方法,不会对抗生素产生依赖。论文高级作者、该校雅各布工程学院纳米工程教授张良方(音译)说:“直接瞄准alpha-溶血素还有另一个好处,因为这些毒素生成了有毒环境作为防御机制,让免疫系统在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时更加困难。” 除了MRSA和其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外,纳米海绵疫苗的方法还能用于生产抗多种毒素的疫苗,包括大肠杆菌(E.coli)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而且,纳米海绵疫苗比由热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制成的类毒素疫苗更加安全高效。经一次注射后,使用热处理类毒素疫苗的小鼠仅10%生存下来,而用纳米海绵疫苗的小鼠生存率达50%;经两次加强注射,纳米海绵疫苗小鼠的生存率达到100%,热处理类毒素疫苗小鼠为90%。 本研究是研究小组今年初提出的“吸收体内多种成孔毒素的纳米海绵——从细菌蛋白质到蛇毒”项目的连接。成孔毒素会在细胞膜上造孔,使细胞泄露而死亡。它们非常强大,能杀死免疫细胞,因此大部分候选疫苗只能用加热或经过化学处理的毒素,破坏它的某些蛋白以削弱其毒性,但这也会削弱对抗毒素的免疫反应。 “加热越多,蛋白结构受到的破坏也越多,因为免疫细胞识别的正是这种结构,并制造抗体来对抗它。”张良方解释说,纳米海绵类毒素疫苗避免了这一问题,它的方法是“扣留”而不改变,就像给一个危险的罪犯带上了手铐,而当毒素攻击包裹着红细胞膜的纳米粒子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它们只是把毒素锁定在那里。”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常丽君 2013年12月27日

  • 微生物习题讨论(跟帖有奖)

    一位患者,伤口窄而深,且有泥土污染,未接种过内毒素,应首先考虑注射: A.丙种球蛋白 B.类毒素和抗毒素 C.白百破三联疫苗 D.破伤风类毒素 E.TAT和抗生素

  • 化学试剂——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 是用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充次体)、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毒素)以及动物和人血浆等制成的制品,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用于防治传染病的生物制品可分为人工自动免疫制品(如疫苗和类毒素等)和人工被动免疫制品(如丙种球蛋白、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机毒素等)常用的生物制剂有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其主要特点为: 1、生物活性功能多,均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活性。 2、作用范围广,在体外这些生物制剂几乎对所有肿瘤细胞都有抑制效应。 3、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调节增强作用。

  • 辐射灭菌在制剂中的应用范围

    辐射灭菌是诸多灭菌方法中的一种,但那些药物适合用辐射法灭菌?那些药物不适合用辐射法灭菌呢?现简要总结,供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参考。一、可用辐射法灭菌的药物包括:1、抗菌素类:青霉素钾、普卡因青霉素水混悬液、普鲁卡因青霉素油剂、苯基青霉素钠、苯甲氧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金霉素、土霉素、万古霉素、硫酸新霉素、制菌霉素、利福平、两性霉素B等 2、激素类:丙酸睾丸素粉液及其油溶液、雌二醇、己烯雌酚、醋酸孕烯炔醇酮、孕甾醇、醋酸皮质素、可的松、强的松龙 3、巴比妥类:苯巴比、苯巴比妥、戊巴比妥、戊巴比妥4、菌苗抗毒素类 :斑疹伤寒疫苗、白喉抗毒素 5其他类:生理盐水、注射用水、盐酸普鲁卡因及其溶液、10%葡萄糖酸钙 二、不适宜用辐射法灭菌的药物包括:1、生物碱类: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麻黄碱注射液等、苹果酸麦角新碱注射液、0.5%盐酸利多卡因等。2、生物制品类:脑垂体后叶激、胰岛素注射液、果青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肝素及其注射液、果青制破伤风抗毒素、三磷酸腺苷注射液、冻干人血浆 等。3、强心苷类:毛花强心苷注射液、洋地黄毒甙注射液等 4、维生素类:维生素B6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等 5、酶类:玻璃酸酶、粘脘酸 等

  • 【分享】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存在部位 由活菌分泌到菌外,少数是细菌崩解后释出 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60~80℃,30分钟被破坏160℃,2~4小时才被破坏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  由活菌分泌到菌外,少数是细菌崩解后释出  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60~80℃,30分钟被破坏  160℃,2~4小时才被破坏  作用方式  与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  刺激宿主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 【转帖】《中国兽药典》2000年版

    《中国兽药典》2000年版 生物制品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气肿疽灭活疫苗仔猪红痢灭活疫苗伪狂犬病灭活疫苗羊埃希氏大肠杆菌病灭活疫苗羊梭菌病多联灭活疫苗肉毒梭菌(C型)灭活疫苗鸡新城疫灭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猪丹毒灭活疫苗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II号炭疽芽孢苗山羊痘活疫苗马传染性贫血活疫苗无荚膜炭疽芽孢苗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活疫苗(I)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活疫苗(II)牛环形泰勒虫病活疫苗牛瘟活疫苗布鲁氏菌病活疫苗(I)布鲁氏菌病活疫苗(II)仔猪副伤寒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疮疹病毒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鸡痘活疫苗鸡新城疫活疫苗(低毒力类)鸭瘟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猪瘟活疫苗绵羊痘活疫苗抗气肿疽血清抗炭疽血清抗猪、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血清抗猪瘟血清破伤风抗毒素口蹄疫病毒感染相关抗原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抗原布鲁氏菌病补体结合试验抗原与阳性血清

  • 破伤风分析方法

    有没有做破伤风的大佬哇,可以分享一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检测方法么???我现在用的是0.01mPBS,ph=6.8,进样量100,柱温35,色谱柱是TSK G5000PWXL,检测波长:280,这个方法做出来的回收率特别差,有没有大佬,可以分享一下检测方法或者改进一下我的。

  • 详解——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生物制品不同于一般医用药品,它是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质(如抗体)才发挥其功效,在人体内出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细胞介导免疫。生物制品   biological products   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及微生态制剂等。起源与发展  在10世纪时,中国发明了种痘术,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这是人工自动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创始。种痘不仅减轻了病情,还减少了死亡。17世纪时,俄国人来中国学习种痘,随后传到土耳其、英国、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后又传入美洲、非洲。1796年英国人E.詹纳发明接种牛痘苗方法预防天花,他用弱毒病毒(牛痘)给人接种,预防强毒病毒(天花)感染,使人不得天花。   此法安全有效,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牛痘苗可算作第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制品。微生物学和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制作。19世纪中期,“免疫”概念已基本形成。1885年法国人L.巴斯德发明狂犬病疫苗,用人工方法减弱病毒的致病毒力,做成疫苗,被狂犬咬伤的人及时注射疫苗后,可避免发生狂犬病。巴斯德用同样方法制成鸡霍乱活疫苗、炭疽活疫苗,将过去以毒攻毒的办法改为以弱制强。D.E.沙门、H.O.史密斯等人研究加热灭活疫苗,先后研制成功伤寒、霍乱等灭活疫苗。19世纪末日本人北里柴三郎和德国人贝林,E.(A.)用化学法处理白喉和破伤风毒素,使其在处理后失去了致病力,接种动物后的血清中和相应的毒素,这种血清称为抗毒素,这种脱毒的毒素称为类毒素。R.科赫制成结核菌素,用来检查人体是否有结核菌感染。抗原—抗体反应概念的出现,有助于临床诊断。这些为微生物和免疫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继续发展出各种生物制品,在预防疾病方面越发显得重要,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

  • 【原创大赛】土壤污染给你带来的疾病----你了解多少

    【原创大赛】土壤污染给你带来的疾病----你了解多少

    土壤污染给你带来的疾病----你了解多少 如果一个中国人和欧洲人对决,中国人只要一口唾沫,欧洲人就会落荒而逃,中国人大有一种独立荒野,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寂寞高手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据美国《移民与难民研究》的一份报告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血液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含量高于来自其它地区的移民,铅比其他亚洲移民高44%。只要沾染中国人的唾沫,就是沾染重金属污染,所以欧洲人躲之唯恐不及。一、土壤污染的严重危害 据科学家们介绍,土壤污染是比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更严峻、更长期的问题,对食品生产和人体健康会造成潜在的严重后果。我国已经出现200多个癌症村,见下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181050_465145_2593886_3.jpg 随着“镉大米”事件越来越多,土壤重金属污染,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国土资源部曾经公开说,我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这些粮食每年能养活4000万人。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由于废弃物中重金属在土壤中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土壤污染。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镉、铅、铬和类金属砷等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镍等元素。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如汞主要来自含汞废水,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废气沉降,砷则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化工污染越来越厉害,苯、酚、磷等的有机污染和砷、镉、铅、汞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在对水体、空气造成污染的同时,也对土壤污染严重。重金属无论是污染大气还是污染水体,最终都会回归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土地和食物链也受到来自工厂和农民过度施用农药和化肥带来的铅和其他重金属的威胁。这些危险慢慢地开始为公众所知。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9/201309181053_465147_2593886_3.jpg 中国的污染不像欧洲,欧洲的污染原因主要是持续的有机污染物造成的,但中国最严重的土壤污染来自砷,砷是从铜、黄金和其他矿物开采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全世界大约70%的砷在中国被发现,它会造成可怕的后果。污染泄漏造成了大量鱼类死亡,媒体通常把它归咎于镉,但这是错误的,砷是罪魁祸首,它是最危险的化学品。 从污染面积上讲,国内专家认为镉污染最严重,从健康风险评估角度看,砷污染最厉害,因为砷的致命剂量非常小。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 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是水污染,现在在治理当中。将来,土壤污染是当务之急,因为那更难处理。土壤修复是不断增长的巨大挑战。据英国《卫报》报道,全世界没有一个任何地方比中国恢复被污染退化的土地更重要、更复杂、代价更高昂了。在中国,矿山和工厂排放出来的砷和重金属污染了广大的土壤。 空气和水体被污染后,能自我修复,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很难。以上世纪70年代日本富山县修复土壤为例,一共12945亩农田,投入3.4亿美元,花费了33年时间才修复完成,平均每亩土地的修复费用近18万元。二、土壤细菌的危害 土壤中有破伤风杆菌,单纯破伤风杆菌芽胞侵入伤口并不足以引起本病,必须要有其他细菌,或有异物如木头、玻璃等的碎片同时存在。破伤风是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10~40%左右。凡开放性伤口均需进行早期彻底的清创;伤后应及早肌肉注射1500U破伤风抗毒素。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引起食物中毒的土壤中细菌主要有:1. 沙门氏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较为多见;2. 大肠杆菌;3. 变形杆菌;4. 产气荚膜杆菌。我们的很多蔬菜、粮食都接触过土壤,都可能携带病菌,这些病菌大部分都不耐热,所以饭菜一定熟透,尽量少吃生食。

  • 【资料】认识甲硝唑吗?

    【资料】认识甲硝唑吗?

    [color=#DC143C]甲硝唑[/color]  【别名】  灭滴灵、甲硝哒唑、甲硝基羟乙唑、灭滴唑  【性状】  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微臭,味苦而略咸。在乙醇中略溶,在水或氯仿中微溶,在乙醚中极微溶解。熔点为159℃一163℃。  【化学名】  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   【英文化学名】   2-METHYL-5-NITROIMIDAZOLE-1-ETHANOL   【英文名】   Flagyl, Meronidal  【CAS号】  443-48-1  【结构式 分子式】  C6H9N3O3 分子量 171.16 [color=#00008B]  【作用与用途】[/color]  1.具广谱抗厌氧菌和抗原虫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消化道、腹腔及盆脓感染,皮肤软组织、骨和骨关节等部位的感染以及脆弱拟杆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败血症及脑膜炎等,此外还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  2.本品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而显示抗厌氧菌作用,对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则无效。对下列厌氧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①拟杆菌属,包括脆弱拟杆菌;②梭形杆菌属;②梭状芽胞杆菌属,包括破伤风杆菌;④ 部分真杆菌;⑤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  3.口服吸收良好(>80%),250mg或 500mg口服,1~2小时血清药物浓度达蜂,分别为6μg/ml和12μg/ml。静滴本品15mg/kg,以后每6小时滴注7.5mg/kg,血浆药物浓度达稳态时峰浓度为25μg/ml,谷浓度可达18μg/ml。  4.本品在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唾液、乳汁、肝脓疡的脓液中,也可进入脑脊液(正常人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血液的50%)。在体内,经侧链氧化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代谢,有20%药物则不经代谢。其代谢物也有一定活性。甲硝唑及其代谢物大量由尿排泄(占总量的60%一80%),少量由粪排出(6%一15%)。t1/2约为8小时。  5.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上述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如腹腔、消化道、女性生殖系、下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骨和关节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对败血症、心内膜炎、 脑膜感染以及使用抗生素引起的结肠炎也有效。治疗破伤风常与破伤风抗毒素(TAT)联用。还可用于口腔厌氧菌感染。  6.抗原虫 阿米巴病 滴虫性阴道炎 蓝氏贾第鞭毛虫 等其他寄生于腔道中的毛滴虫和鞭毛虫。  7.1987年,WHO将其列入抗感染的基本药物。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应用,发现其有不少新用途,现简述如下。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1/200911182246_185288_1610969_3.jpg[/img]

  • 每日一题(113)(有奖问答)

    哪 种 物 质 不 是 细 菌 产 生 的 代 谢 产 物A :细菌素 B :抗毒素 C :抗生素 D :侵袭性酶 E :内毒素正确答案:B答案公布后请勿再作回答,谢谢合作!

  • 【资料】细菌内毒素的概念

    细菌内毒素的概念   细菌内毒素,英文称作Endotoxin,是G-菌细胞壁个层上的特有结构,内毒素为外源性致热原,它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等,使之释放出一种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内毒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多糖中的类脂A 细菌内毒素这个概念在1890年的时候就已被提了出来,它是在研究发热物质过程所引成的,1933年Boivin最先由小鼠伤寒杆菌提取出来,进行化学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到1940年时候,Morgan使用志贺氏痢疾菌阐明了细菌内毒素是由多糖脂质及蛋白质三部分所组成的复合体,到了1950年以后,随着生物学,物理化学,免疫学以及遗传学等的进步发展,细菌内毒素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其化学结构组成及各种生物活性间的关系也更加明确起来。 细菌英文叫Bacteria:为原核生物中的一类单细胞微生物由二分裂法繁殖。若按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两大类。这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存在很大差异。唯有肽聚糖为其共同成分,但其含量的多少和肽链的性质有所不同,见下表:细胞壁结构革蓝氏阳性菌革蓝氏阴性菌厚度厚,15—50薄,10—15肽聚糖含量多,占胞壁干重50—80%少,占胞壁干重10%左右脂类含量少,约1—4%多,约11—22%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脂蛋白无有脂多糖无有 细胞壁较薄,厚约10-15nm,结构也较复杂。肽聚糖含量低,仅占细胞干生10%左右,层薄又较疏松,因肽聚糖之间仅四肽侧链直接联结,缺乏五肽桥;肽聚糖居于细胞最内层,外面由内向外还有脂蛋白,外膜和脂多糖的三层聚合物。 (1)脂蛋白(lipoprotein) 由类脂和蛋白质构成,联结在外膜与肽聚糖层之间,类脂一端经非共价键联结到外膜的磷脂上,另一端由共价键联结到肽聚糖肽链中的二氧基庚二酸 残基上,使外膜和肽聚糖层构成一个整体。 (2)外膜(outer membrane) 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重要结构,位于肽聚糖的外侧,其结构类似细胞膜,为液态的磷脂双层,其中镶嵌一些特异蛋白质,穿透外膜的内外双层,呈液态镶嵌体。外膜中间有微小孔道,容许水溶性的小分子通过,以进行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和交换。除此之外,外膜还能防止胰蛋白酶和溶菌酶等进入,起到保护性屏障作用。(3)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由多糖O抗原、核心多糖和类脂A(lipid A)组成(图1-8),位于最外层。多糖O抗原向外,由若干个低聚糖的重复单位组成的多糖链,即革兰氏阴性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有特异性。核心多糖由庚糖、半乳糖、2-酮基-3-脱氧辛酸(2-keto-3-deoxyoctonic acid, KDO)等组成,所有革兰氏阴性细菌都有此结构。类脂A是以脂化的葡萄胺二糖为单位,通过焦磷酸酯键组成的一种独特的糖脂化合物,具有致热作用,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内毒素的毒性成分。 细菌内毒素即:许多病原性细菌所产生的毒素。 一般细菌毒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外毒素(Exotoxin);它是一种毒性蛋白质,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另一类为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外壁层上的特有结构。细菌在生活状态时不释放出来,只有当细菌死亡自溶或粘附在其它细胞时,才表现其毒性,内毒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多糖中的类脂A成分。

  • 微生物习题讨论

    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 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抗毒素 E.抗生素

  • 微生物习题讨论

    为治疗菌群失调症,应使用:A.维生素 B.纤维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E.微生态制剂

  • 微生物习题讨论(跟帖有奖)

    关于白喉毒素,错误的是:A.只有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原性白喉棒状杆菌才能产生白喉毒素B.完整的白喉毒素分子无酶活性C.A片段具有酶活性 ,作用于延伸因子2 ,最终使细胞蛋白合成受阻D.B片段在具有酶活性的同时,协助A片段进入细胞 E.B片段是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的主要部位

  • 世界级7大剧毒:金正男死于哪一个?

    2月13日,在大马吉隆坡国际机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同父异母的兄长金正男遭遇不明毒物袭击身亡。消息一出,举世震惊,也引发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最初的消息称,金正男死于毒针袭击。而进一步的消息却证实金正男被人用湿巾“捂死”的。其实普通湿巾是很难“捂死”人,况且报道显示两名刺客很可能是女性,力量上根本不占优势。因此无论是是毒针还是湿巾,应该都和毒有关。对于金正男所中的毒是什么,各界是众说纷纭,但在极短时间内令人死亡,应该是剧毒中的剧毒。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其所中剧毒可能是哪些,中毒后应该怎么解救。http://www.whchip.com/upload/201702/1487753380730507.jpg1. 氰化物电影中常见的毒物,可经口或呼吸道吸入中毒,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组织不能进行细胞内呼吸,人体中毒后会在几秒内死亡(闪电式死亡)。氰化物中毒后,应立刻(重点是立即)使用解毒剂 --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如立即肌内注射抗氰急救针(10% 4-DMAP,4- 二甲氨基苯酚)一支,再静脉注射 25% 硫代硫酸钠 20 mL,2.5~5 mL/min 输注速度。必要时 1 小时后重复注射半量或全量。口服者应用 0.2% 高锰酸钾或 5% 硫代硫酸钠洗胃,其他对症处理。2. 毒鼠强化学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强神经毒性,人口服半数致死量 0.1 mg/kg。中毒后半小时内发作,中毒者全身惊厥发作,呈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甚至呼吸和(或)心脏停搏。不明原因呈现中毒且突发惊厥发作患者,应该考虑毒鼠强中毒。惊厥控制后数天内出现躁动、恐惧、被害妄想,容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一旦发现毒鼠强中毒,需马上对中毒者进行胃肠道去污,并行血液灌流排毒,同时予以脱水利尿以减轻中毒和缺氧所导致的脑水肿。对出现惊厥者予以地西泮 0.2~0.5 mg/kg/ 次静注止惊。用二巯丙磺酸钠 5 mg/kg,依病情 2.5 mg 肌注,每 6~8 小时 1 次,连续 3~4 天。惊厥、抽搐严重者加地西泮 0.5 mg/kg。惊厥大发作控制后,建议继续二巯丙磺酸钠联合丙酸酸钠或苯巴比妥钠等 AEDs 促进康复。3. 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存在于河豚的卵巢、肝脏和血液等部位中,其毒性为氰化钾的 1250 倍,0.48 mg 即可致死。中毒后表现为全身麻木,四肢瘫痪,呼吸麻痹,心律失常等。河豚毒素为非蛋白神经毒素,用亚铁酸钠煮食或 120℃ 加热 30 分钟可以破坏其毒性。河豚毒素中毒后应及时对胃肠道去污,补液排毒,目前无特效解毒剂,有报道可早期用半胱氨酸类药物解毒,如 L- 半胱氨酸盐酸盐注射液静滴,也可用相应药物拮抗毒素的神经麻痹作用,如新斯的明 1 mg 1 次 / 天肌注。近来有报道应用莨菪碱类对抗毒素的神经毒性,参考剂量是阿托品每次 1~2 mg,静脉给药,每次间隔 15~30 min,以「化量」为度,实际剂量可参照病情而定,好转后减量维持 1~2 日。其他可行对症治疗,如人工呼吸支持,血压下降者可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升压。4. 蓖麻毒素存在于蓖麻的成熟种子,毒素极强,为氰化物的 6000 倍,1 g 可杀死数万人,70~100 μg 就足以致命。蓖麻毒素对所有哺乳动物的有核细胞都有毒害作用,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诱导细胞因子损伤和脂质过氧化以及诱导细胞调往。中毒后的主要表现有浮肿、出血、坏死等,严重者会因呼吸、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但其潜伏期较长 4~8 h。迄今为止蓖麻毒素尚无特效解毒药,临床一般根据病因立即进行洗胃及导泻, 使体内残留的毒素尽快排出。同时补液利尿,用血液灌流或 血浆置换清除体内已吸收的毒素。予以保肝、护肾,预防 心衰。定期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补充血液成分及 凝血因子等治疗。5. 相思子毒素相思子即相思豆,又名红豆,如果内服,2-3 枚致死。相思子毒素是毒性最强的植物毒素,毒性是蓖麻毒素的 70 多倍,成人致死量为 5~7 μg/kg。中毒后可使得红细胞发生凝集、血栓形成,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心肌肌原纤维退化,胃肠道形成溃疡(内脏溃烂),对皮肤和黏膜都有刺激作用。在治疗上应及时胃肠道去污,静脉补液,注射相思子毒蛋白抗毒素。为防止血红蛋白及产物在肾中沉积,可日服小苏打 5~15 g,针对溶血可加用氢化可的松,溶血严重并有窒息现象可呼吸支持、小量输血及使用中枢兴奋剂,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6. VX 神经毒剂是神经毒剂维类中最主要一种,比基类的沙林毒性强 10 倍,释放状态为气态和雾态,可通过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500 mL 的 VX 可杀死几万人。VX 可抑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导致全身震颤、瞳孔缩小、急性肺水肿、呼吸中枢抑制、循环衰竭。中毒后需及时胃肠道、皮肤黏膜去污,轻度中毒可用阿托品、碘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等解毒剂;中度或重度中毒需阿托品与解毒药合用,推荐使用双复磷。抗惊厥可用地西泮,巴比妥类及其他存在呼吸中枢抑制的药物如吗啡需要慎用。其他对症治疗和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可适当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另外,保证热量和维生素供给。7. 肉毒杆菌素毒王之王,世间最毒的天然毒物,有食物型、婴儿型和伤口型中毒,引起人类中毒的血清型为 A、B、E3 种,成人致死量为 10-9 mg/kg,0.5 kg 可杀死全人类。毒性作用为阻滞外周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得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全身骨骼肌持续发生软瘫状态,呼吸衰竭。对其治疗,早期 24 h 内使用抗毒素是特效疗法,对已存在的神经损害不能逆转,但是可以延缓病情恶化,需使用前行过敏试验,阴性后可用多价抗毒素(A、B、E 型)5 万~10 万 U 静脉缓注或肌注,必要时于 6 小时后再同量重复 1 次。已知具体中毒血清型可用单价抗毒素治疗。国外曾报道使用盐酸胍每日口服 15~30 mg/kg 分两次口服,改善中毒者神经肌肉阻滞。国内有报道使用川楝子水煎剂缓解神经肌肉阻滞的报道。其他为对症支持治疗,注意谨慎使用氨基糖苷类、镇静剂以免加重神经肌肉阻滞。

  • 微生物习题讨论

    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 A.注射抗毒素 B.注射类毒素 C.注射细胞因子 D.注射胎盘球蛋白 E.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说说原因被!

  • 微生物习题讨论

    血清,抗毒素等可用下列哪种方法除菌: A.加热56℃30min B.紫外线照射 C.滤菌器过滤 D.高压蒸汽灭菌 E.巴氏消毒法

  • 微生物习题讨论(跟帖有奖)

    关于白喉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为抗毒素中和外毒素的作用 B.人出生时,可从母体获得免疫力 C.隐性感染后可无免疫力 D.接种DPT后可获得免疫力 E.可用锡克试验测定

  • 微生物习题讨论(跟帖有奖)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是: A.破伤风梭菌通过血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大量增殖致病B.破伤风梭菌释放内毒素引起休克C.破伤风溶血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D.破伤风痉挛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E.破伤风梭菌引起败血症

  • 什么是预防性生物制品

    预防用生物制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菌苗、疫苗、类毒素等人用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预防性生物制品是生物制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天然的或者人工改造的微生物、细胞以及动物和各种人源的组织、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的生物制品。目前我国人用预防性生物制品主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性疫苗、抗毒素、免疫血清及其他活性制剂。

  • 试论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试论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专供相应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之用。从狭义上讲,可将用于畜禽疾病的诊断、检疫、治疗和免疫预防的诊断液、疫苗和抗血清统称为兽用生物制品。 一、生物制品简史 自11世纪起,我国就有峨嵋山人用天花病人的痂皮接种儿童鼻内或皮肤划痕以预防天花的记载,以后又相继传到日本和欧洲,这种种痘术被视为生物制品创制及主动免疫的雏型。1976年英国医生詹纳根据种痘术的启示,用牛痘浆或痘痂给人接种预防天花,发明了牛痘疫苗,在英语中也由牛痘(Vaccinia)而延伸为疫苗(Vaccine)。其后,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在1881年及其之后的工作中,用理化方法以及生物学方法,减低病原微生物毒力,相继研制成了用减毒株制成的炭疽芽孢苗、连续通过兔体获得的减毒狂犬病疫苗以及减毒禽霍乱和猪丹毒,为免疫学和生物制品学奠定了基础。1889年耶森等从白喉杆菌培养物滤液中分离到白喉菌素,免疫小鼠和家兔后在血清中发现有中和白喉菌素的物质,从而创制了抗毒素血清,用于治疗感染,使之获得被动免疫,这一血清学的发现为以后制备各种被动免疫血清提供了科学依据。贝菲福和科勒在1898年提出制造灭活苗的方法。罗曼在1923年用加热或福尔马林溶液使一些细菌的蛋白毒素(如破伤风毒素)失去毒性,但免疫原性不变,并命名为类毒素,用以免疫动物获得保护。此后,又相继研制出了明矾、氢氧化铝和矿物油等作佐剂,为提高生物制品的免疫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活德菲等人在本世纪30年代用鸡胚增殖鸡痘病毒获得成功,首次成功地在实验室大量增殖病毒,为病毒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冈德氏1949年又用鸡胚组织培养技术,为生物制品的研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1975年科勒和密尔斯坦又创造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从而使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得到蓬勃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基因工程技术迅速发展,获得了大量基因重组疫苗和遗传工程疫苗新制品,把生物制品的研制推向了现代高新技术领域。生物制品生产工艺中应用生物发酵法大量培养细菌、细胞培养法大量增殖病毒、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生产活疫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生物制品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 我国从1918年起便研制出了鼻疽菌素、牛瘟血清等,开创了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新时代。1930年上海商检局设立了兽医生物制品研究机构,生产出了牛瘟、炭疽、猪瘟及禽霍乱等高免血清及牛痘、狂犬病组织苗等。继后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畜牧兽医系、广西家畜保育科、四川家畜保育所、兰州西北防疫处、江西农学院、中央畜牧实验所以及在全国先后建立的以生产抗血清和组织苗为主的血清厂,生产为数不多的抗血清和几种疫苗。到1950年,全国共有9个兽医生物药品厂,年生产生物制品3500余万毫升,1952年组建了国家兽医生物制品监察所,制定出了我国第一部《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及检验规程》,及至80年代末,全国已有29个兽医生物制品厂,年产量达90亿毫升以上,从业人员超过万名,截止1993年国家批准的兽医生物制品标准已达138种。

  • 【讨论】"龙虾门"新推论:兽用抗生素与洗虾粉产生毒素

    “龙虾门”发病原因又添新推论   南京餐饮商会昨发布称,可能是龙虾体内的兽用抗生素与洗虾粉螯合产生新的毒素  今年7月下旬至8月底,南京出现了23例因食用龙虾而引发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龙虾门”成为全国关注的事件。9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确定23个疑似小龙虾致病病例初步确定为哈夫(Haff)病,与食用小龙虾有关。但食用多年为何独独今年发病?全国食客众多,患者为何集中在南京?发病为何集中在七八月份?“龙虾门”事件也留下了几个“未解之谜”。  昨天,在对23名病例发生的场所、时间、地域、背景和食用方式进行了追踪分析后,南京餐饮商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龙虾门”最新推论,提出南京“龙虾门”是一系列偶然因素的集合,有可能是大雨后流入市场的南京周边家禽池塘龙虾,经过强力化学品洗涤后,龙虾脏器内的药物残留(一次污染)和洗虾粉(二次污染)产生螯合反应,由此产生的螯合物引起了横纹肌溶解症。  龙虾门新推论  大雨后“泛塘”  龙虾游至易捕河中  被捕捞后  用强力化学品清洗  兽用抗生素与化学品产生新毒素  高温烹饪后  毒素发挥作用  食用引发哈夫病  “龙虾门”新说  致病毒素可能是两次化学污染的螯合物  9月份,小龙虾致使肌肉溶解被确定与国际上的哈夫病类似,但致病物质是生物毒素还是化学毒素仍旧不确定。  对于这个结论,南京餐饮商会副会长、龙虾专业委会员主任刘振海提出了另外一种推论。刘振海说,在事件发生后,他带着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一些专家到龙虾产地的源头进行了暗访,并在多位专家的帮助下,撰写了一份名为《龙虾的化学污染与横纹肌溶解症》的调查报告,历时一个月。他认为,小龙虾本身存在毒素的说法难以站得住脚。  23例中有15例在8个家庭里发生,8例在4家小饭店,而家庭和小饭店消耗龙虾量仅占市场的10%左右,绝大多数都是品牌饭店消耗的。如果是龙虾本身存在生物毒素,那么品牌饭店的发病几率要远远高于家庭和小饭店。这反映了龙虾来源的问题。品牌饭店弃之不用的小规格和大规格的残空龙虾,以及不残不空的经化学品清洗过的黑体或黑头的大中规格龙虾,基本上流向了小饭店和农贸市场。从患者自述的情况来看,购买的其实就是被清洗过的黑体或黑头龙虾。  “我认为问题并不像专家推测的那么复杂。”刘振海说,本次龙虾门事件,可能是南京周边地区的家禽池塘龙虾,在大雨之后流入市场,被俗称吊白块之类的强力化学品清洗后,由残留在龙虾脏器内的兽用抗生素和吊白块螯合产生新的毒素,消费者选择不恰当的食用方法后,引发横纹肌溶解症。

  • 微生物习题讨论(跟帖有奖)

    关于TAT的特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 B.只对游离的痉挛毒素有阻断作用 C.注射前必须先做皮试 D.免疫马而制备的免疫球蛋白 E.破伤风病后可产生大量TAT

  • 各种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现已查明自然界存在的真菌毒素在200种以上,按真菌毒素的重要性及危害依次排列为: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A)、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真菌毒素具有两种毒性,一是致DNA损伤,有者可致癌;二是细胞毒性,有破坏质膜和细胞酶的作用。 1、黄曲霉毒素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代谢产生—类结构相似含多环不饱和香豆素的化合物,已分离出17种,其中4种(B1,B2,G1,G2)已完全弄清其特性并从毒物学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以AFB1毒性最大(大于氰化钾)。 黄曲霉毒素可存在于多种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出产的食品内。最常发现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是花生。其他食品还有玉米、无花果、果仁及多类谷物中感染黄曲霉毒素都较常见。黄曲霉菌肉眼看来往往是绿色的,而黄曲霉毒素却无臭、无味、无色。 化学上而言,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呈稳定状态,能抵受一般的烹调过程,不易分解。黄曲霉毒素一旦出现,便难以消除。在现今社会里,人类因摄取到黄曲霉毒素而引起急性中毒的个案是很罕见。中毒病征可能包括发烧、呕吐及黄疸病,也可能引致急性肝脏受损,情况严重的会致命。长期摄取黄曲霉毒素与罹患肝癌有关。动物研究结果显示老鼠、仓鼠及猴子等动物经长期口服黄曲霉毒素后,可引致肝部长出肿瘤。

  • 【讨论】毒素也有转基因的?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已出现新的疑虑,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指出转基因作物广泛应用的Bt毒素,在人体血液中第一次被发现。 转基因作物含有从细菌中提取,使它们抵抗虫害的基因。 这些基因使作物对害虫曾毒性,但声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不构成危险。转基因茄子,其商业版本在一年前已经停止运作,它里面转入了一种称为苏云金杆菌(Bt)的土壤细菌毒素。 截至目前为止,推销转基因作物的科学家和跨国公司认为,Bt毒素对人类健康不会构成危险,它的蛋白质会在人体肠道中被分解。但是,人体血液中存在这种毒素推翻了这一说法。

  • 真菌毒素无处不在

    真菌毒素无处不在 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1 生物鉴定法生物鉴定法利用真菌毒素能够影响微生物、家禽、水生生物等的细胞代谢过程来鉴定真菌毒素的存在,根据对生物体产生的病变、异常或死亡等判定真菌毒素的危害,该方法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低,该方法主要用于定性分析,专一性较差,灵敏度较低,一般只是作为其他分析方法的佐证。2 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检测真菌毒素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提取、脱脂、净化、分离和鉴定。早期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薄层层析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和柱层层析法(ColumnChromatography,CC)。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将TLC作为食品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标准测定方法(GB/T8381-1987),将样品经提取、净化和浓缩处理后,在薄层层析板上分离后,利用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照射下可发荧光的特性进行检测。张华报道的薄层层析法检测检测霉菌毒素的灵敏度为5μg/kg,方法的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为 85%-100%。用薄层层析方法己分离出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青霉酸和构巢曲霉素等。柱层层析在真菌毒素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柱层层折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活性炭、硅胶、镁等,将吸附剂填充到管中形成固定相,将样品提取液上柱,用流动相洗脱,利用样品中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实现样品中不同物质的分离,进而进行检测。利用亲和力不同的溶剂和不同固定相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分离能力的层析柱。基于吸附剂进行前处理的柱层析分离技术对靶标物的选择性不强,近年来,基于免疫亲和层析技术的样品前处理在真菌毒素提取中应用逐渐广泛。免疫亲和柱是将真菌毒素特异性抗体通过一定方式偶联固定在载体基质上,装柱形成微柱,用于样品前处理。其工作原理是样品溶液中的真菌毒素在流经亲和柱时,载体基质上的抗体特异性的捕获样品溶液中的真菌毒素,使真菌毒素得到净化和富集,待上样完成后用高浓度的甲醇、乙腈等溶液洗脱,将真菌毒素释放出来,得到的洗脱液用于检测。3 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方法是对样品进行一定的提取、净化处理后,借助检测仪器设备对待测靶标物进定性、定量分析的技术。在真菌毒素的检测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HPLC,U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质谱联用方法(HPLC-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毛细管电泳方法等。HPLC 方法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气相色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液体为流动相的新型谱技术,在真菌毒素的检测中常采用反向色谱法。近年来,在 HPLC 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UHPLC 和 HPLC-MS/MS 方法比 HPLC 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通量。基于HPLC 的方法广泛的被国内外实验室和检测机构作为真菌毒素确证性检测方法。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541337-2010 中规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作为乳和乳制品中 AFM1测定方法。HPLC 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特异性好的特点,基于免疫亲和柱前处理的HPLC方法与化学分析方法和生物鉴定法相比,检测时间缩短,对复杂样品的处理能力更强。但是仪器分析方法也有其缺陷,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依赖大型精密仪器,检测成本高,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不能满足现场快速筛查的需求。4 免疫分析方法免疫分析方法起始于20世纪50 年代,继 60 年代竞争分析原理提出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生物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免疫分析方法从本质上说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试剂分析法,将抗体作为核心分析试剂,基于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对待测靶标物,包括小分子化合物、大分子的酶、蛋白质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抗体和抗原反应的典型特点是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发生结合反应,这种反应是可逆的,抗体与抗原的专一性比一般分析试剂间专一性强。免疫分析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分析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污染检测领域。免疫分析技术最早出现的是放射免疫分析,由 Berson和 Yallow首次使用,该方法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分析过程引入放射性核素,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4.1 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在免疫酶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免疫分析方法,于 1972 年由 Engvall 首次用碱性磷酸酯酶标记免疫球蛋白用于 IgG 的测定。现已广泛的应用于分析检测领域,检测对象包括疾病诊断中的大分子检测,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小分子污染物检测。ELISA 方法的原理是将抗原或抗体与酶标记后形成酶标抗原或酶标抗体,既保持抗原、抗体的免疫活性,又具有酶活性,将待测物与酶标记抗原或抗体按不同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体或抗原反应,洗涤去除未反应结合的物质,最后根据固相载体上酶的量与待测靶标物的对应比例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根据反应模式的不同可分为夹心 ELISA 方法和竞争ELISA 方法,夹心 ELISA 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大分子化合物,竞争 ELISA 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真菌毒素属于小分子物质,由于只有一个抗体结合位点,因此在真菌毒素的ELISA检测中常采用竞争分析模式。Wang等人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检测AFM1的ELISA快速分析方法,对AFM1和 AFB1的检测灵敏度(IC50值)为分别为 0.014 和 0.02 ng/mL。Zhang等人研制了针对 OTA 的单克隆抗体,并用该抗体建立了间接竞争ELISA 方法测定谷物中的 OTA,方法的检出限为 0.15 ng/mL,灵敏度为 1.7ng/mL,检测范围为 0.55-6.75 ng/mL。Burmistrova 等人建立的基于单克隆抗体的 ELISA 方法在 ZEA 的检测中,检出限为 0.1 ng/mL,灵敏度为。4.2 免疫亲和方法免疫亲和方法主要用于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中,主要利用抗体对待测物的专一识别特性,对待测物进行净化和浓缩,能够有效的去除样品基质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基于免疫亲和柱的色谱分离方法被我国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定为真菌毒素检测的标准方法。免疫亲和柱常与其他检测方法联用,Li 等建立了基于免疫亲和柱的 ELISA 方法检测农产品复杂基质中的 OTA,结果表明在 OTA 添加样品检测中,经过免疫亲和柱处理后的 ELISA 检测回收率明显较未经亲和柱处理的方法回收率高。免疫亲和柱不仅可以用于样品前处理,还可直接在亲和柱上进一步反应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Yu 等人基于免疫竞争反应原理建立了在免疫亲和柱上进行可视化检测 AFM1的方法,在样品上样完成后,再从亲和柱底端加入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的 AFM1,洗脱后加入酶底物,进行显色,显色深浅与样品中 AFM1浓度成反比,根据显色深浅判别 AFM1的含量,该方法对 AFM1的灵敏度为 40 ng/L。Yuan等人基于免疫竞争原理,在凝胶上固定抗体后,制成免疫亲和柱,使其竞争性结合氯霉素和 HRP 标记的氯霉素,加入底物后显色,最终实现了对氯霉素的快速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 1 ng/mL。4.3 [color=#0751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