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纳米静电纺丝

仪器信息网纳米静电纺丝专题为您整合纳米静电纺丝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纳米静电纺丝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纳米静电纺丝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纳米静电纺丝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纳米静电纺丝话题讨论。

纳米静电纺丝相关的资讯

  • 飞纳电镜与您相约第六届全国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学术会议
    第六届全国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学术会议将于2018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南昌)召开。会议时间:2018年11月30日 - 12月2日会议地点:江西师范大学会议日程安排2018 年 11 月 30 日:会议报到注册2018 年 12 月 1 日:上午开幕式及大会报告;下午大会报告 (含分会场报告)2018 年 12 月 2 日:上午大会报告 (含分会场报告);下午颁奖,闭幕式,会后交流会议主题静电纺丝新理论、新技术、新装置;静电纺有机高分子材料纳米纤维;静电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纳米纤维;静电纺无机材料纳米纤维;静电纺技术在军民两用技术方面的应用,如:生物医学、纳米纺织、功能服装、催化、气/液过滤、能源存储与过滤、柔性器件、3D打印、记忆材料、声波吸收与电磁波屏蔽的应用;产学研论坛(国际贸易、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企业推介、技术合作/转让等)。静电纺丝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为止获取纳米纤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因而可广泛应用于高效过滤材料、生物材料、高精密仪器、防护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 。影响静电纺丝纤维的因素有很多。纺丝液自身的性质例如聚合物种类、浓度、导电性、添加剂等都会影响纺丝结果。而纺丝参数设置例如,包括外加电压、喷丝头与接收板之间 的距离、纺丝速度、甚至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等等因素都会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为了摸清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获取纺丝样品的形貌照片则显得极为重要。飞纳电镜助力静电纺丝研究飞纳电镜高效的特性特别适合检测静电纺丝此类需要“摸条件”的实验。飞纳电镜抽真空时间只需要 15 秒钟,从装样到得到照片不超过 30 秒。并且,飞纳电镜操作简单,学生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自己上手操作。飞纳电镜尺寸迷你,可以放置在任意实验桌甚至办公桌上,且采用高亮度 CeB6 灯丝或肖特基场发射电子源,使得飞纳电镜具有 “小身材,大能量” 的特点。飞纳电镜下的静电纺丝飞纳电镜-纤维统计分析测量系统飞纳电镜的纤维统计分析测量系统(FiberMetric)可以自动测量从纳米到亚微米量级的纤维,数秒之内采集数百纤维的直径信息,同时会对纤维相交产生的孔做出统计。每个数据点均经过 50 次测量取平均值。根据统计信息自动生成纤维直径分布柱状图,并导出数据文件。相对于手动测量,纤维系统软件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单,它让统计和分析大量不同直径的纤维样品成为可能。纤维系统测量界面 纤维测量图 扫描电镜原图纤维统计图飞纳电镜团队将出席本次会议,期待与参会人员进行扫描电镜在静电纺丝和纳米纤维检测方面的技术沟通。
  • 飞纳电镜展会邀请|第八届全国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学术会议
    第八届全国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学术会议将于 2021 年 5 月 28 - 30 日在天津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飞纳电镜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共同推动静电纺丝科技事业创新发展。会议时间:2021 年 5 月28 日 - 30 日会议地点:天津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 飞纳电镜展位号 20 号 飞纳台式场发射扫描电镜 Phenom Pharos 台式扫描电镜表征静电纺丝 应用 静电纺丝与碳化静电纺丝 静电纺丝 碳化静电纺丝 应用 用过的滤网的 EDS 分析 应用 轻松观察纤维截面 纤维测量 + AIM 由于传统扫描电镜只能给出图片,导致研究人员只能测量少量的数据,或者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判断纤维的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飞纳电镜推出了全自动纤维测量系统,将 SEM 的“图片”转化为“数据”,自动导出纤维直径的柱状分布图,并导出数据文件。 VSParticle - 纤维纳米负载仪 在纤维表面负载纳米粒子是获得功能性纤维材料的重要途径,而对于静电纺丝一类的材料,原位合成负载纳米粒子方式会有很大的工艺局限性。而 VSParticle 推出的纤维纳米负载仪采用先进的火花烧蚀技术产生纳米气溶胶,利用类似“口罩”过滤的原理将纳米粒子沉积在纤维表面与内部孔隙中,同时避免其它方法造成的纤维热或机械损伤。该方法可以实现多种材料的在线式负载,实现静电纺丝的功能化,已在包括环境水处理,催化,导电织物,抗菌等领域得到验证,是一种全新的纳米纤维改性技术。 静电纺丝负载 Au 纳米粒子 VSParticle 的纤维负载仪只需要你做三件事便可以获得均匀负载的样品:1. 放入目标纳米粒子对应的靶材2. 放入纤维基底3. 按下开关 三步一键,纳米粒子轻松负载 对纤维基底的要求:标准 47mm 直径,可透气可以沉积的样品种类:超过 60 中元素的金属单质、氧化物、合金以及碳材料,部分半导体材料也是可行的方法的独特优势:1. 温和沉积,不会破坏纤维基底表面2. 普世性强,尤其是合金类材料的混合3. 不需要真空环境,在常温常压下运行4. 无化学前驱体5. 气溶胶沉积技术,保障了负载的均匀性
  • 静电纺丝-微流控芯片提高艾滋病毒检测效率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蒋兴宇课题组在纳米技术与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先进材料》杂志上。  早期准确快速的诊断是发现并控制重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禽流感、乙型肝炎等)的必要条件。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疫苗,抗病毒治疗也不能有效的将病毒从体内清除,并且现有的HIV确认试剂盒诊断所需的时间较长,价格昂贵。因此,开发有效的、高灵敏度快速准确地诊断HIV感染者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继续传播。  现在对于HIV的检测其技术原理主要是基于蛋白质(抗原或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制备简单、试剂用量少、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蒋兴宇和其博士生仰大勇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的马丽英、邵一鸣合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薄膜,应用于微流控芯片,检测HIV。与商业薄膜相比,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薄膜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对于被检测物的吸附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从而使得检测的灵敏度有很大提高,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完成检测工作,使用的试剂为常规用量的几十分之一。  这是一项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疾病诊断领域的成功例子,该工作开辟了静电纺丝应用的一个新领域,同时这种结合微流控技术和静电纺丝的新芯片系统具有廉价、操作方便、便携、灵敏度高的特点,将推动重大流行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和产品开发。  上述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的支持。
  • 电纺纳米纤维在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1.Mater. Lett.:负载磺胺嘧啶银的聚羟基丁酸-明胶纳米纤维基质的制备及其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 设计一种替代的伤口敷料是非常必要的,以克服诸如接触时间短、住院时间延长和防止继发感染等难题。➣ 研究者报告了负载磺胺嘧啶银(SSD)(0.2%w/v)的聚羟基丁酸(PHB)-明胶(70:30)纳米纤维基质的静电纺丝,以作为载体防止二度烧伤创面感染。➣ 纳米纤维基质具有良好的抗渗出物吸收和透氧性能。SSD的受控传输会降低敷料更换的频率。利用NIH3T3成纤维细胞评估了其生物相容性和细胞粘附。➣ 从第18天开始,体内烧伤创面支持增强的再上皮化和MMP-9的产生,显示出快速的伤口愈合趋势。➣ 作为一种替代的伤口敷料,纳米纤维支架通过降低敷料的更换频率和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来治疗烧伤创面。DOI:10.1016/j.matlet.2020.128541 2. ACS Biomater. Sci. Eng.:具有不同双重药物释放的多功能壳聚糖/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可用于伤口愈合 ➣ 第三军医大学张波设计并制备了具有多种功能的盐酸利多卡因(LID)和莫匹罗星负载壳聚糖/聚己内酯(CSLD-PCLM)支架,可用作伤口敷料。➣ 通过双喷头静电纺丝技术,支架获得了纳米纤维结构,这增强了支架与血细胞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并显示出良好的凝血能力。➣ 负载LID和莫匹罗星的支架表现出LID的快速释放和莫匹罗星的持续释放。含有莫匹罗星的CSLD-PCLM支架具有出色的抗菌活性。此外,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中,该支架显著促进了伤口愈合过程,并伴随完全重新上皮化以及胶原蛋白沉积。➣ CSLD-PCLM纳米纤维支架可以很好地满足伤口愈合过程的各种要求,是未来临床应用中很有前景的创面敷料。DOI:10.1021/acsbiomaterials.0c00674 3. Adv. Sci.:微流控3D打印技术制备立体超顺滑织物用于创面引流 ➣ 南京大学医学院赵远锦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受猪笼草超滑结构启发的,基于微流控3D打印技术的立体超顺滑织物。该织物实现了液体在三维空间、复杂维度内无损快速的运输,为提高创面引流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人员利用微流控技术连续制备了SLIPS聚氨酯微纤维,通过电镜表征可以看出微纤维的表面具有较为均匀的孔洞且内部孔洞相互连通。➣ 由于液体石蜡的润滑性能,渗出物和血液可以快速无残留地通过超滑表面,织物因此可以不被杂质污染,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此外,超顺滑织物隔离了海绵与创面,减少了海绵对组织的二次损伤,有效提升了创面修复的效果。DOI: 10.1002/advs.202000789 4. J. Photochem. Photobiol. A Chem.:具有有效光动力抗菌活性的金属-有机骨架/聚(ε-己内酯)杂化电纺纳米纤维膜 ➣ 中科院应化所栾世方通过可生物降解的PCL基质和光敏金属有机骨架(MOF)纳米晶体的共静电纺丝制备抗菌电纺垫的可行方法。➣ 将玫瑰孟加拉红(RB)一步封装到沸石咪唑酸酯骨架8(ZIF-8)中以获得光动力抗菌性RB@ZIF-8纳米粒子,然后与PCL基质共混,通过共静电纺丝制备复合聚合物纳米纤维。➣ 通过调节PCL中RB@ZIF-8的含量,在纳米纤维表面存在足够的MOF颗粒。得益于纳米纤维膜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活性氧(ROS),从而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coli)进行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灭活。➣ 细菌感染的伤口愈合实验表明,纳米纤维膜具有更好的修复细菌伤口感染和加速创面愈合的能力。DOI: 10.1016/j.jphotochem.2020.112626 5. Biomater. Sci.:含硫酸软骨素的镁矿化抗菌纳米纤维敷料的伤口愈合特性—共混和核-壳纳米纤维的比较 ➣ 研究了硫酸软骨素对含矿化镁的聚多巴胺交联电纺明胶纳米纤维的形态、机械性能、润湿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为了延长敷料的耐用性,研究者制备了以聚己内酯(PCL)和明胶为共混物或核-壳纳米纤维的复合敷料。➣ 在猪皮肤烧伤模型中,与未经治疗的烧伤相比,混合和核-壳纳米纤维敷料均显示出更好的再上皮化、伤口闭合和临床结果。➣ 活检组织的组织学研究表明,与未处理的烧伤相比,用核-壳纳米结构处理的烧伤具有平滑的再生和胶原组织。这项研究比较了复合纳米纤维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该纤维能够加速烧伤创面愈合并具有抗菌特性,突出了它们作为伤口敷料和皮肤替代品的潜力。DOI:10.1039/D0BM00530D 6. Carbohydr. Polym.:含蜂蜜和荆芥的壳聚糖/聚乙烯醇生物纳米纤维创面愈合性能的体内评价 ➣ 构建生物支架以改善皮肤组织再生仍然是医疗保健方面的一项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报告了负载蜂蜜和荆芥属植物的电纺聚乙烯醇和壳聚糖(PVA/Chit)纳米纤维垫的制备和表征,以加快伤口愈合。➣ 通过SEM和TEM检查了纳米纤维垫的形态。利用FT-IR和TGA/DTA对纳米纤维进行了物理化学和热稳定性表征,揭示了纳米纤维中蜂蜜和所需植物的存在。➣ 研究了PVA/Chit@Nep/Hon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药物在伤口愈合治疗中的作用。对大鼠进行了为期21天的体内伤口愈合研究,发现蜂蜜和植物掺入纳米纤维垫后,三周内伤口愈合更快,因此这种纳米纤维垫在急慢性伤口愈合应用中显示出巨大潜力。DOI:10.1016/j.carbpol.2020.116315
  • 苏州纳米所在电纺纤维复合凝胶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张珽团队在《纳微快报》(Nano-Micro Letter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策略,通过将电纺纤维网络嵌入水凝胶中,从而实现同时具有超薄结构和优异力学性能的复合水凝胶薄膜( 5 μm)的构建。纤维复合水凝胶提供了广泛的可调模量(从~ 5 kPa 到几十MPa),这与大多数生物组织和器官的模量相匹配。超薄的结构和超柔软特性使电纺纤维复合水凝胶能够无缝附着在各种粗糙表面上,是构建贴附型生物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 纤维复合水凝胶薄膜基于静电纺丝、旋涂和冻融联合技术构建(图1)。通过调控静电纺丝时间、旋涂时间和冻融次数,实现对纤维复合水凝胶薄膜理化性质的调控(厚度5微米到毫米;模量几千帕到几十兆帕)。例如,增加纺丝时间可显著提高纤维复合水凝胶薄膜的力学性能;提高旋涂速率,有利于降低纤维复合水凝胶薄膜的厚度;增加冻融次数,可提高水凝胶自身的模量。纤维复合水凝胶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一片厚度仅为7微米水凝胶薄膜可轻松托起20g重量的物体。此外,包埋的纤维网络可有效抑制应力集中导致的裂纹扩增,赋予纤维复合水凝胶薄膜优异的抗撕裂性能(图2)。图1 纤维复合水凝胶设计和制备      图2 纤维复合水凝胶薄膜力学性能     常规的水凝胶材料具有容易失水的缺点,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时,由于体系水分的蒸发从而使水凝胶体系失效。该研究通过在纤维复合水凝胶体系中掺入甘油作为保水剂,使复合水凝胶体系具有优异的抗失水性能。暴露于空气中七天后,仍具备优异的柔性。此外,为了改善纤维复合水凝胶的导电性,甘油/NaCl体系使纤维复合水凝胶在空气中维持长期的高导电性能(图3)。      图3 纤维复合水凝胶薄膜抗失水性能 得益于纤维复合水凝胶薄膜超软和超薄的特性,其可实现对各种不同粗糙表面的无缝贴附,其广泛可调的力学性能几乎可实现对所有生物软组织(如脑、肝脏、心脏、肺和皮肤)模量的完美匹配,可伴随组织产生形变而不损伤组织,是构建柔性生物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图4)。 图4 纤维复合水凝胶薄膜的柔性和贴附性能      基于甘油/NaCl体系的纤维复合水凝胶构建的贴附型生物电极具有比商业凝胶电极更加优异的信噪比和长期使用性能。商用凝胶电极长期(48h)暴露于空气中会由于失水从而丧失性能,甘油/NaCl体系的纤维复合水凝胶电极在7天后仍旧保持良好信噪比,可实现对人体肌电信号的采集。甘油/NaCl体系的纤维复合水凝胶电极用于检测人体肌电信号,可实现对不同运动姿势和不同运动强度肌肉电信号的监测(图5)。     图5 纤维复合水凝胶电极用于人体肌电信号监测 研究人员通过将电纺纤维网络包埋于水凝胶,开发了一种制备超软、超薄、力学增强复合水凝胶的新策略。该工作为超薄柔性生物电子提供了新颖的设计和构建思路。
  • iCAM 2017新材料网络会议Day2:纳米材料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7年11月1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首届“新材料技术专题网络研讨会(iCAM 2017)暨仪器信息网材料周”正式开幕。会议为期三天(11月1日-3日),目前报名人数已突破1000人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09ac264a-07cc-4927-8703-8c33a2271197.jpg" title="01.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ef851138-16e5-441c-ab52-ec92b1efce79.jpg" title="02.png"//pp  iCAM 2017的首日,a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76, 240) " title="" target="_self"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01/232520.shtml"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新能与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会场/strong/span/a已成功进行完毕。11月2日,会议的Day2,纳米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会场如期拉开帷幕,8位纳米材料技术研发、应用专家及厂商技术专家分享了纳米材料在新技术与应用方面的精彩报告。以下为报告内容简要及报告专家解答的部分在线网友提问问题,以飨读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strong纳米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会场/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fea9f79d-ab1b-4dda-9d62-1eb27badf287.jpg" title="03.png"//pp  近来,纳米载药体系、纳米药物的研究受到研究人员的日益关注。纳米材料的体内代谢研究是其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医学应用的前提。基于核技术的研究方法在纳米材料的体内分布、代谢研究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张智勇首先简介了基于核技术的纳米材料分析检测方法,包含分子级检测的SRCD、XAFS、CS、AFM等,细胞级检测的CLSM、TEM、STXM、μ-XRF等,宏观级的ICP-MS/NAA、MRI、HE等。接着分别以氧化物纳米材料、金属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的检测为例,详细介绍了核及相关技术在纳米材料体内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表明,多种检测手段结合,相互补充验证,有助于获得纳米材料体内分布与代谢的全面信息。/pp  strong以下为在线网友提问的部分问题:/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80cdfbb4-ba99-4d70-abf9-cb98c5e0934c.jpg" title="0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cb6a9d25-1744-4dfb-a1c6-4eeb0a9ffcd8.jpg" title="05.png"//pp  据介绍,TESCAN拉曼光谱一体化电镜RISE集拉曼成像、SEM、EDS、EBSD等于一体,应用领域包括碳材料、有机物试样、无机综合分析、二维材料、农生医药、半导体等。张芳通过具体案例分别介绍了RISE在这些领域的分析能力,如利用不同碳材料的典型拉曼特征光谱,分别对类金刚石、纳米碳管、石墨、石墨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等进行碳结构表征 对岩浆岩等无机物进行相鉴定、结晶度、应力表征 对二维材料表征等。表明,RISE在传统电镜高分辨图像能力的基础上,大大增强了分析能力。/pp  strong以下为部分网友提问问题:/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86d8fa6b-1000-4abd-930d-25244c161294.jpg" title="0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3f56efd-80cc-4fee-890d-267e51573f5a.jpg" title="07.png"//pp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橡胶工业总产值达10600亿人民币,占我国GDP的1.67%。橡胶制品不仅伴随着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武器装备、载人航天等科技中也是关键材料之一。卢咏来在报告中系统回顾了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近20年来在橡胶材料纳米增强理论、橡胶纳米材料制备新技术以及在高性能轮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低成本大规模制备技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增强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成果支撑了我国最高水平的绿色节油轮胎的研发和生产,并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有力的促进了我国橡胶工业从大国向强国的迈进。/pp  strong部分网友在线提问问题如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636a8aaa-0673-45b8-8f0c-5f6020af5e14.jpg" title="0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ac744990-5f61-4e77-9a16-607bb939a6af.jpg" title="09.png"//pp  静电纺丝具有成本低、耗能少、原料范围广等优点,其应用也十分广泛,如2D静电纺丝纤维常用在过滤、电池隔膜、传感器、隔热涂层、药物传输、伤口处理的方向,3D静电纺丝纤维常用在细胞培养和组织支撑等生物医学方面、电池电极等方向。蔡云屾在报告中介绍了静电纺丝的加工工艺、控制方法及静电纺丝微纳米纤维结构。表明,虽然静电纺丝具有复杂的物理过程,但其生产的微纳米纤维直径可控。静电纺丝能应用在很多领域,主要是因为各种功能性材料能加工成微纳米纤维、极高的表面积比、高多孔性、小孔径等。/pp  strong以下为部分网友在线提问问题:/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d7d82991-b2ed-44e0-b084-af1dac689eb3.jpg" title="01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6c155c2c-6718-4e17-8496-9a836ed5e423.jpg" title="011.png"//pp  纳米药物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研究领域,但受纳米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制约,临床转化很少。但随着相关研发的大量投入,纳米药物已经开始走入市场。早期诊断、实时监测和可视化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治愈率的关键。因此,诊疗一体化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理念迅速发展起来,陈春英在报告中重点综述了构建双功能多模态的纳米载体,实现诊疗一体化以及成像介导的肿瘤治疗,例如同时实现光学成像、CT增强成像与光热治疗,或者磁共振成像与化疗及磁热治疗等联合方式。/pp  strong以下为部分在线网友提问问题:/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8a22e896-bd9d-4db3-b406-ed4ec508657d.jpg" title="01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3ae63ba-7455-4015-a014-5c31b87888c8.jpg" title="013.png"//pp  材料的性能对其微观结构非常敏感,而透射电镜作为一种先进的微结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加深刻的认识材料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2000年前后的球差校正技术将空间分辨率提升到了亚埃水平,并进入球差电镜时代。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可以实现原子尺度的结构观察和化学成分与价态分析,对深入理解材料制备-微结构-性能三者之间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材料科学研究的有力武器。黄荣在报告中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锂离子的直接观察、新型热电材料中一种纳米尺度网格状有序-无序混合结构对其晶格热导率的影响为例,介绍了HAADF、ABF、EELS和原子分辨EDS技术在研究这类纳米能源材料微结构方面的具体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58b2591-88aa-417a-bd3c-a18a0c125d22.jpg" title="014.png"//pp  纳米材料由于其自身在熔点、磁性、光学、导热、导电等方面所表现的特性,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污水处理、催化剂、抗菌剂、添加剂、照明等。纳米材料的表征也显得尤为重要,其表征项目包括化学组成、粒径和粒径分布、形状、表面积、电荷、聚集状态等。贠照军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安捷伦sp-ICP-MS在纳米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实例和解决方案,表明,安捷伦ICP-MS纳米颗粒分析解决方案具有快速(1min分析得到粒径、粒径范围、成分、质量浓度、质量浓度等信息) 灵敏(可分析小于10nm至微米级颗粒) 灵活(可与HPLC、CE、FFF等系统联用进行纳米颗粒表征)等优点。/pp  strong以下为部分网友在线提问问题:/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43fb8330-5504-4577-a5a8-f3c49d757e6c.jpg" title="015.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a4510745-9dab-42ef-be0a-9dda9f91e57a.jpg" title="016.png"//pp  润湿性是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能力。特殊润湿性指液体在其表面极易铺展或极不易铺展的性质,称为“超亲”或“超疏”特性。特殊润湿性在节能环保、防雾防冰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王波在报告中讲到表面化学状态和表面微观结构是润湿性的两个决定因素。通过表面化学修饰与表面微纳米尺度结构的组合,可以实现表面特殊润湿调控。最后分享了浸润科学在21世纪的最新进展,包括微纳结构的作用、电致浸润变换、力致浸润变换、光致浸润变换、低温自清洁、非对称各向异性微结构等。/pp  strong以下为在线网友部分提问问题:/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9373099e-98ca-4746-98b6-d26fbf0e6ad2.jpg" title="01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iCAM 2017网络会议strongDay1/strong:a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target="_self"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01/232520.shtml"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strong新能源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会场/strong/span/a/pp  明天(11月3日)将继续进行strong新材料在多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分会场/strong报告,请继续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报名参加/strong/spaniCAM 2017或了解更多专家在线解答请strong点击/strongiCAM 2017直播网站:/pp  a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target="_self"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AM2017/"strong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AM2017//strong/a/p
  • 沈阳科晶参加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国际会议由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主办,郑州大学、微纳成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承办,机电动态控制重点实验室协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共同支持。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微纳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沈阳科晶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有幸应邀参加此次会议,并作为此次会议的展商和赞助商。本次会议沈阳科晶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参展的设备有SYJ-150低速金刚石切割机、STX-202A小型金刚石线切割机、GPC-80A精确磨抛控制仪、UNIPOL-802精密研磨抛光机、PTL-MM02程控提拉涂膜机、VTC-100PA真空旋转涂膜机、VTC-600-2HD双靶磁控溅射仪、MSK-NFES-3C台式静电纺丝机、PCE-6小型等离子清洗机。为让广大参会的科学家、专家、老师及材料研究人员更深入的了解沈阳科晶,了解沈阳科晶的设备,我公司派出专业技术团队参加此次会议。会议一开始沈阳科晶的设备展位就异常火爆,各位专家和老师对沈阳科晶的切割机、纳米薄膜材料制备设备、研磨抛光等设备都十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都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并详细介绍了我公司设备的性能、功能、适用范围、操作要领等。对于带样品过来参会的老师,我公司技术人员在现场为老师制备试样,老师们对我们的设备制样能力表示惊叹,同时为我国制样设备的飞速发展表示欣喜。大家看过我公司的设备后也认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真聆听大家的意见,努力对我们的设备做出更多的改进,从而满足广大材料研究人员的要求。我国的材料行业一直在不断飞速发展,沈阳科晶一直坚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让我们的材料制备、处理、分析设备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不断适应各种新型材料的要求。作为沈阳科晶的员工,我们也一直坚持脚踏实地做事,踏踏实实努力,在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使我们的产品打出自己响亮的品牌,享誉国内,享誉世界,这也是我们一直的奋斗目标!
  • 【会议精彩回顾】锘海生命科学于第三届国际纳米药物会议闪耀亮相!
    第三届国际纳米药物大会将于 2018年 10月 15日至 17日在上海富悦饭店举办。会议的主题为“纳米药物创新与变革”。来自国内外的学术、临床和产业界的领军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将围绕会议的主题开展多学科讨论和深度交流。 锘海生命科学作为行业领先整体服务商和大会赞助商,为参会人员提供了纳米药物制备和分析,以及小动物活体成像的完整解决方案。锘海带来的行业领先科技和产品吸引众多科研和企业行业人士,展位人气爆棚!参展产品 加拿大 Precision Nanosystems 纳米药物载体制造系统通过微流控芯片技术制造纳米颗粒包裹体,可包裹药物,mRNA、siRNA,CRISPR,DNA,蛋白等,从低通量至高通量均可覆盖,适合于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并可在纳米颗粒表面添加marker制造靶向药物。 美国 Spectradyne 全自动纳米微米颗粒分析仪测量纳米粒时应用电学性质识别混悬介质中的粒子,而无需依赖其光学参数。该仪器可测量单个粒子并快速整合粒子尺寸、定量浓度以及Zeta电荷的统计数据。这一特殊性能将nCS1与市面上其他纳米分析仪区分开来。 西班牙Bionicia 静电纺丝及静电喷雾设备通过电流体动力学制备纳米/微纤维和颗粒流程(EHDA)俗称静电纺丝(纤维)或电喷雾(颗粒)。并且提供与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CRO\CMO) 法国 VILBER NEWTON 7.0 小动物荧光/生物发光成像系统采用7通道 LED双光源激发,双磁控溅射镀膜的滤光片技术,可进行高效的光谱分离,检测光谱范围可以从400nm至900nm,可同时实现GFP, YFP, Dyelight 680, Cy5.5, Cy7等多种染料标记的小动物荧光/生物发光成像。 美国 Photosound 小动物3D光声/荧光成像系统(PAFT)可同时实现近红外一区&近红外二区3D光声成像 具有100 um等向分辨率、高通量 (256个电子通道)、灵敏度高(60 nM ICG )、桌面式设计,方便使用、成像速度快 (完成一次3D扫描只需30秒)的特点。 比利时 Molecubes 临床前成像PET/SPECT/CTPET/SPECT/CT能够实现小鼠(4只)和大鼠高灵敏度全身3D成像。PET具备出色的分辨率和灵敏度;SPET系统拥有高分辨探测器和专利准直器;CT系统能够以超低放射剂量获取很高的图像对比度。 希腊 Betsolutions小动物平面型PET/SPECT成像系统“β-eye”(PET) 是一款适用于生物分子、纳米粒子分子成像的符合探测摄像机。γ-eye”(SPECT)是一款适用于放射性药物、放射性生物分子和纳米粒子的体内分子闪烁成像的γ摄像系统,特别适用于小鼠全身长时间动态或静态成像的台式系统。 法国RX Solutions 离体CT成像系统DeskTomTM产品是占用空间最小的显微CT成像设备,有效视野大(25cm),具备超高的立体分辨率和高精度的重复工作性能,为客户提供高端的小动物离体CT成像服务。 关于锘海锘海生物科学仪器(上海)股份有限公司(Nuohai Life Science)致力于提供先进的实验/研究与生产仪器、相关试剂耗材, 并提供专业的应用和技术服务支持。不断促进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发展,及时引进国外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同时,锘海生命科学为科研及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CRO/CMO 服务,满足产业中的研发和生产需求。锘海生命科学在不断引进世界先进产品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专业的销售、技术和售后服务团队,本着客户至上的原则,为每一位生命科学工作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并提供持续而良好的售后服务,因此获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与认可。锘海生命科学成立于2004年,总部设在上海,并陆续在北京,广州,成都等地设立了8个办事处。保证了更快速有效的为全国客户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
  • 科研成果 | 谱育科技ICP-OES助力纳米纤维方向高水平科研论文
    近日,嘉兴大学张彩丹与德州学院张赛、青岛大学吴韶华合作,在期刊《Materials and Design》(IF=8.4)上发表了题为《原位合成纳米银/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水凝胶敷料在全皮层缺损伤口愈合中的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atdes.2024.112818研究团队将硝酸银(AgNO3)与聚琥珀酰亚胺(PSI)的混合溶液经过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膜,通过交联和水合肼开环反应,将银离子原位还原为纳米银(AgNPs),同时聚琥珀酰亚胺开环生成聚天冬酰肼(PAHy),制备得到载有纳米银的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水凝胶敷料。所得敷料兼具纳米纤维独特的微观结构和水凝胶性能,同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并能够显著促进伤口部位的再上皮化和胶原沉积,从而加速伤口愈合过程,在感染伤口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ICP-OES 助力测定AgNPs释放量负载纳米银的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水凝胶敷料中银的释放行为对其抗菌性能和细胞毒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研究团队采用谱育科技EXPEC 65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了银的释放量。为银释放行为对水凝胶敷料的抗菌性和细胞毒性影响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采用ICP-OES测定AgNPs释放量The release behavior of silver from the three different PAHy/AgNPs nanofiber hydrogel mats. (A) The silver release concentration(B) The cumulative silver release rateEXPEC 65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是谱育科技推出的一款高灵敏型全谱直读ICP-OES产品。此次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进一步验证了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研究团队所用EXPEC 6500 ICP-OES
  • 飞纳电镜 Phenom Pro 在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应用
    2017 年 10 月 31 日,飞纳电镜顺利通过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的验收。深圳大学高等研究研究方向包含自组装超分子的结构和形态的表征;功能高分子,有机小分子单晶的结构和形态表征;先进材料表面和界面科学;高分子能源材料、仿生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等。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客户主要从事跨学科研究。研究方向较多,许多研究都需要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形貌,且样品种类繁多,包括高分子纳米线,纤维膜和无机材料等。 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可以对许多种样品进行观察,低电压模式不仅可以清晰地观察高分子材料,而且不会对高分子材料表面造成损伤。对于导电性很差的材料,借助飞纳台式电镜特有的降低荷电效应技术,即使不喷金也可以直接观察样品表面,大大简化样品制样过程。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客户认真学习使用电镜客户合成的纺锤形无机材料颗粒培训期间有大量学生和老师积极参加飞纳台式扫描电镜 Phenom Pro 的学习。由于飞纳电镜设计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样品制备好后,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使用户更加快速地学习和使用机器。
  • 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再次震撼客户!
    今天,最新款的飞纳台式扫描电镜 ProX+SED 和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师生们正式见面。这款小巧玲珑的电镜凭借着其高颜值和全面身手在课题组全体师生的见证下顺利通过验收! 飞纳台式扫描电镜 ProX+SED 型号,同时具有 BSD 和 SED 两种成像探头,可以同时观测样品的成分信息以及形貌信息! 两种探头可以自由切换,高度集成,操作更加简单安全。培训现场,客户对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的防震性能、成像快速、操作简洁等特点予以了很高的认可,迫不及待地想要上手操作。 客户的样品多为静电纺丝出来的纤维,客户需要观察纤维的均匀性以及细节。同时,客户的课题组学生较多,每个人的研究方向都有区别,因此每个学生都希望通过学习飞纳电镜的用法,这样自己就可以上机操作,去实时观测自己的样品。毕竟,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样品,才可以准确地捕捉所需要的SEM照片。飞纳电镜就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通过一天的培训,学生可以完全的掌握操作要领,上手迅速,大家迫不及待地要上机操作啦!静电纺丝形貌(学生拍摄) 静电纺丝细节(学生拍摄)认真学习顺利通过考核
  • AsiaNANO 2018大会报告Day2——纳米科学6院士专家成果经验精彩分享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8年10月19日,“第九届亚洲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会议”(AsiaNANO 2018)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pan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1020/473398.shtml" target="_self"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点击大会开幕报道链接/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pan/a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pan在青岛红树林国际会议会展中心隆重召开。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1020/473398.shtml" target="_self"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abf5a535-b056-4a77-9787-567a914ca09b.jpg" title="" alt="" width="450" height="401"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401px "//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8b9ab277-1f41-4b3b-96b7-31e3cada8060.jpg" title="" alt="" width="45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大会现场/span/pp  20日上午,大会第二天大会报告继续由6位学者专家分别带来精彩的大会学术报告,分享他们的科研经验和成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8c7c0c49-a0a0-4e7f-bf95-3b22c652af5f.jpg" title="" alt="" width="45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 谭蔚泓/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DNA-Based Biomaterials and Functional Molecular Networks/span/pp  功能材料对经济增长和人类健康、对科学的持续创新等至关重要。精确的材料合成可以显着丰富及改善其特性,为开发具有高性能的创新材料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持。由于可编程设计和特定分子识别的独特性质,DNA分子可以作为在分子水平上实现材料结构和功能的精确控制的理想构建块之一,从而为构建各种功能材料提供无限可能,包括生物和临床有用的材料。同时,通过精确合成DNA和DNA逻辑电路的智能设计,可以构建基于DNA的多功能分子网络。这些分子网络可能潜在地用于模拟一些基本的生物学功能。谭蔚泓在报告中展示了一些使用DNA作为精确制造高级材料的最佳构建模块的实例,以及其团队在构建基于DNA的生物材料和功能分子网络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a942138c-a8b0-41bd-ad12-71a1f353b814.jpg" title="" alt="" width="45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人:德国两院院士、明斯特大学教授Harald Fuchs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From Chemical Bonds to Self-Assembled Multilevel Functional Systems/span/pp  表面呈现二维空间限制,允许化学反应方案所需的独特区域选择性和动力学控制,否则不能在液相或气相化学中进行反应。此外,表面可以起催化作用,并且通过重建或表面处理,限制后可以呈现一维或零维特征。先进的LT-UHV扫描探针技术(LT-STM,nc-AFM)允许对反应途径(包括中间体)进行详细的亚分子拆分分析,而互补的PES技术(XPS / UPS)可以确定相互作用分子系统的化学状态。/pp  Harald Fuchs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nc-AFM,该技术可以实现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单个化学键甚至它们的键合顺序进行定量成像。利用纳米技术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从下而上进行功能单元的构建。例如,自组装的预先图案化的界面层允许以良好控制的方式生长OFET结构中的有源层分子,从而使载流子迁移率显著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而无需修改构成OFET通道结构的化学系统。同样,可以产生具有超高探测率的柔性有机光响应系统。同时报告中也介绍了近年来表面化学、高分辨率nc-AFM最新发展情况以及利用自底向上策略制备有机器件的一些实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5926532a-e382-4ef4-8127-d336eb947489.jpg" title="" alt="" width="45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人:东京工业大学教授Masahiko Hara/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Nano-Spectroscopic Approaches to Chemical Origins of Life/span/pp  生命的起源虽然仍然是一个谜,但据说起源是在哈迪恩时期地球上矿物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尽管有关该主题的许多提议和初步实验,但由于缺乏纳米级研究,尚未报道确切的起源。在此,Masahiko Hara团队提出了对最初材料的表面观察,以在分子水平解释生命起源。观察过程使用了新的技术组合,特别是拉曼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已知黄铁矿(FeS2)是最常见的矿物质之一,可以为化学进化提供冷凝和反应表面。然而,这种矿物主要是从结晶学观点或在整体系统中进行的研究,并且这种研究不能完全解释在该矿物上发生的特定相互作用的确切机制。此外,没有关于黄铁矿在用作反应表面时在纳米级引发化学演化的直接实验证据。在这项研究中,使用AFM进行定量力分析,其中单个氨基酸的残基安装在AFM尖端上,使我们能够定位反应位点并研究氨基酸和黄铁矿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我们的拉曼光谱和AFM结合研究的结果首次揭示了具有分子组成FeS2-x的缺陷区域增加了黄铁矿表面化学反应中氨基酸残基的吸附概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e110a5c1-6153-4d6b-be7b-1bc0be0cdd14.jpg" title="" alt="" width="45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人:新加坡国立大学纳米纤维与纳米技术中心教授Seeram Ramakrishna/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Nanotechnology and Nanofibers/span/pp  纳米技术以及制造创新技术与材料创新密切相关,它们共同促进了人类更好的生活——清洁的空气,水和能源,健康和福祉,智能生活和交通,安全和保障以及循环经济。功能性纳米材料和材料信息学是材料创新的新兴领域。静电纺丝已被开发为用于生产一系列纳米纤维和聚合物、金属、陶瓷、碳及其组合的纳米颗粒的可行制造方法。同时也发展成3D打印或增材制造方法。功能性纳米材料可实现空气过滤,水净化,清洁能源生成和储存,受控药物输送,组织工程,再生医学,食品包装,高性能服装,电子皮肤,可穿戴设备以及轻便、耐损坏的运输材料,电力传输,建筑和施工等,同时还能够实现自清洁,超亲水,超疏水和抗微生物表面。报告中,Seeram Ramakrishna团队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信息学的纳米材料信息挖掘方法。并针对高方法进行了概述,对新兴的应用拓展进行了分析讨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25e81a60-a7d7-4970-86e3-6361e95af045.jpg" title="" alt="" width="45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人:浦项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Kilwon Cho/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Surface-directed Assembly of Conjugated Molecules in Organic Electronics/span/pp  在近三十年里,在有机电子领域,如有机电子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光伏器件(OPV)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TFT)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因为它们在机械上灵活、重量轻、在化学设计和合成方面用途广泛,而且很容易加工。在这种有机电子器件中,有机半导体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界面性能是影响器件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控制底层底物的表面特性可以控制聚集在其上的有机分子的中尺度和/或纳米级排列,从而从整体上显著影响有机电子器件性能。报告中,Kilwon Cho主要讨论了表面定向分子组装方法的本质,以控制有机半导体分子在栅介质和电极上的增长,实现高性能的OFETs和OPVs。/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942fe576-9e7f-4886-800c-6dce54f23ce1.jpg" title="" alt="" width="45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江雷/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Smart Interfacial Materials from Super-Wettability to Binary Cooperative Complementary Systems/span/pp  报告中,江雷讲到,从自然中学习,以荷叶和鱼鳞为基础,其团队开发了超润湿性系统:超疏水,超疏油,超亲水,超亲水表面在空气和超疏油,超疏油,超亲水,水下超嗜水表面。此外,还开发了具有智能可切换超润湿性的人造材料,即由纳米尺度具有完全相反的理化性质的两种成分组成的二元协同互补纳米材料(BCCNM),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构建概念。智能超润湿系统在各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自清洁玻璃,水/油分离,防生物污染界面和集水系统等。BCCNM的概念进一步扩展到一维系统,已经建立出基于人工离子通道的能量转换系统。此外,团队还发现了蜘蛛丝和仙人掌的惊人的水收集和运输能力,并基于这些自然系统,人工水收集纤维和油/水分离系统已成功设计。从自然中学习,构建的智能多尺度界面材料系统不仅具有新的应用,而且还提出了新的知识:基于超润湿性的化学,包括基础化学反应、结晶、纳米加工阵列(如小分子、聚合物、纳米粒子等)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d3a87570-33aa-49f7-87d8-be848da816b3.jpg" title="" alt="" width="450" height="617"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617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为大会报告嘉宾颁发证书/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c1e9fb9d-b474-40a6-a7f7-258373f356c0.jpg" title="" alt="" width="450" height="450"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450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pan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墙报一角/span/p
  • 实时SEM折叠观察 百万次折叠测试!同济大学吴庆生/吴彤《Matter》:仿生导电超级可折叠材料
    随着柔性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对便携性、耐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去,因此折叠特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这些产品的可折叠性取决于它们的旋转轴而不是电子材料,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折叠方向和任意尺寸变化。为了满足未来柔性电子产品的各种折叠需求,能够实现任意重复真实折叠的导电材料是必要的,但很难获得。要实现上述折叠特性,首先要明确折叠(真折叠和伪折叠)的相关概念。真折是指压下折痕,使弯曲的两部分完全贴合。而伪折叠通常在折痕处打开。真折叠的最大应力可能比伪折叠大几个数量级。近年来,尽管研究人员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来研究各种导电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和MXene等)的组装和灵活性,但目前所有组装的导电材料仍然无法承受多次真实折叠而且折叠次数也通常以结构损坏为代价。鉴于此,同济大学吴庆生教授、吴彤研究员和上海师范大学万颖教授首次使用改进的静电纺丝/碳化技术成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超级可折叠导电碳材料(SFCM)。它可显着承受1,000,000次重复真折叠而无结构损坏和导电性波动。通过实时SEM折叠观察和机械模拟揭示了这种性能突破的根源。其具有适当孔隙、非交联连接、可滑动纳米纤维、可分离层和可压缩网络的结构可以协同作用在真折叠下的折痕处产生ε状折叠结构,通过凸起的层、分散的弧线完全分散应力,以及ε中的可滑动凹槽。因此,当整个材料真正折叠时,每根纳米纤维都避免直接面对180°折叠。这项工作体现了结构创新、性能突破和机制揭示,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相关工作以“A biomimetic conductive super-foldable material”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Matter》上。SFCMs的制备和表征作者采用仿生定向场控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生茧状聚合物结构,同时协同控制静电纺丝的参数。原位梯度-温度反应-保持技术与卷取过程一样,通过控制多级聚合物热解同时完成造孔、解结和层膨化,从而成功制备了SFCMs(图1)。SFCM的SEM图像显示其结构是由碳纳米纤维编织的多层网络。纳米纤维是直的、光滑的、多孔的,直径为200 nm,长度为毫米级,纵横比超过10,000。纳米纤维是逐层堆叠的但彼此之间没有粘连(图2)。非交联的编织层网络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应力传递和分散系统。这些微观结构特征与超柔韧的切茧高度相似。此外,SFCMs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1~ 0 V范围内具有稳定的电化学窗口,这对于超级可折叠的储能设备很有希望。图1 SFCMs的仿生合成图2 SFCM的结构表征超级折叠属性和机制作者设计并安装了一个设备对各种材料进行了大量折叠测试(图3)。平行实验表明,在整个折叠周期从1到1,000,000次,SFCMs的纳米纤维都完好无损,电导率没有明显波动,内侧只出现两个微槽,这是由于纳米纤维滑动造成的。外侧几乎没有结构变化。此外,进行不同形式的折叠,所有 SFCM 都可以保持结构完整性,甚至在展开后自动迅速反弹,这为超级可折叠性提供进一步支持。当 SFCM 完全折叠时会形成光滑的ε状结构。局部结构的放大观察表明所有纳米纤维都是无损伤的,这可能与它们在折叠过程中的上述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当SFCMs的厚度达到100 mm时,它们仍然可以通过形成ε折叠结构来保持超折叠性能。图3 SFCM 的超折叠特性以及与典型对照样品的比较除了弯曲(折叠),柔性指标还包括滚动、扭曲、拉伸和压缩,它们可能对超折叠性起到辅助作用(图4)。扭转和滚动测试表明SFCM没有纳米纤维损坏。在拉伸性能方面,SFCMs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显着特征。在压缩测试中,SFCM 厚度的99.3%恢复可以在将压力逐渐增加到10 MPa后保持,结果反映了它们的高强度和弹性,这也有助于柔韧性。这些力学性能为并为超级可折叠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图4 SFCM 折叠以外的灵活性特征SFCM的超折叠机制源于折痕处的ε折叠结构,其中包含三个典型区域:(1) 由层间分离和纳米纤维滑动引起的凸起层可以减少沿层的应力。(2) 由折痕正中层的凸起和凸起两侧的层的压缩所带来的两条分散弧,避免形成应力集中的0内角。(3) 由纳米纤维滑动引起的两个折叠微槽,垂直对应于两个分散弧的内部,可以分散厚度方向的应力。这三种协同的微观结构变化有效地分散了各个层次和方向的应力,实现了超折叠性(图5)。此外,对一些微观结构不满足超折叠性的要求的材料(如rGO膜、碳布以及织物等)折叠特性的研究间接支持了该原理。图5 折叠与相关材料对比小结:作者通过改进的静电纺丝/碳化技术制备了具有层状纳米纤维网络结构的超级可折叠导电碳材料。在折叠机上多次真实折叠过程中观察它们的结构变化和电导率波动来研究它们的超级折叠特性,并通过实时SEM折叠观察和机械模拟揭示了超级折叠机制。更重要的是,还根据这些结果总结了超折叠材料的构建原理,对制备其他超折叠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590238521003921
  • 日立场发射扫描电镜摄影大赛初选作品公示
    自从9月末发布“日立场发射扫描电镜图片大赛”通知以来,来自各高校、院所使用日立电镜的老师踊跃参与,积极投稿。挑战电镜拍摄极限的样品,发挥电镜优势的样品,金属氧化物,无机非金属,高分子,生物材料等等形貌各异的样品令我们目不暇接。天美公司电镜应用专家及日立电镜部门历经长时间的层层挑选,激烈讨论,艰难取舍,最终选择20余幅优秀图片作为入围作品,现在此进行公示,以期与广大电镜使用爱好者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并将在11月22日举办的“日立场发射扫描电镜最新技术研讨会”上由与会嘉宾全体投票,决选最终大奖。样品1名称:镍铁氧体简要说明:该样品为未磁化的磁性样品,八面体结晶形态。颗粒较小因此倍率做到80万。采用较大的工作距离以避免磁性材料被物镜漏磁磁化 。推荐理由: 磁性样品,难以拍摄,大工作距离高倍率很难得。 样品2名称:ZnO推荐理由:栉比如林。 样品3名称:硫化铋 推荐理由:图片景深好,形如花。 样品4名称:细胞组织附着在钛片纳米管上。推荐理由:体现了细胞组织在氧化钛纳米管上的附着形态。 样品5名称:生物胶束推荐理由:制样困难,拍摄倍率高。 样品6名称:分子筛推荐理由:减速模式下的高分辨。 样品7名称:集成电路静电击穿点,硅片上的氧化硅推荐理由:使用高加速电压穿过表面不导电钝化层,图片无荷电,且信噪比好,S-4300拍摄。样品8名称:TiO2表面推荐理由:初学SEM者拍摄,水平提高迅速。样品9名称:ZnO推荐理由:艺术感强,图片漂亮。 样品10名称:石墨稀推荐理由:难拍样品,大工作距离下的高分辨。 样品11名称:硫化钼推荐理由:景深好,视角选择恰当,体现球中球的结构。 样品12名称:聚苯乙烯球推荐理由:极易受电子束损伤的样品,利用极低加速电压拍摄。 样品13名称:多孔二氧化硅推荐理由:介孔材料表面细节清晰,减速模式下的高分辨。 样品14名称:分子筛/静电纺丝推荐理由:较难做的样品,减速模式下的高分辨。样品15名称:自组装的纳米金八面体推荐理由:图片细节清楚,艺术感强。样品16名称:氧化钛多孔膜表面推荐理由:不导电样品,未喷涂,高倍率。样品17名称: SnO2 /ZnO推荐理由:构思巧妙,艺术性强。样品18名称:分子筛/内核为Fe3O4的SiO2纳米球负载了Ce2O3纳米颗粒样品说明:内核为Fe3O4的SiO2纳米球(直径100nm左右)负载了Ce2O3纳米颗粒。 SiO2与Ce2O3导电性差,尽量分散粉体减少团聚、使用4号光镧减少入射电流,同时LA5混合少量BSE信号等方法,可有效减少荷电现象推荐理由:体现减速模式下高分辨优势;样品表面细节清楚,掺入BSE, 突显成分差异。 样品19名称:花粉推荐理由:大工作距离下的大景深,上下探头混合立体效果好。样品20名称:金属删刻蚀推荐理由:低加速电压高角度BSE,体现微细结构的成分衬度。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支持与参与,感谢各位老师分享他们的做样技巧及拍摄成果!声明:1、所有以上所有图片未经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批准不得转载。2、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所有。
  • 2018第十二届药物制剂大会落下帷幕---锘海生命科学助力药物制剂研发
    为获取全球最前沿的药物制剂研发技术信息,把握药物制剂研究领域发展的国内外新动态,促进药物制剂行业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药剂学研究水平,推动我国药剂学科的快速发展,中国药学会于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药物制剂大会。锘海生命科学作为行业内供应商和服务商,为科研和企业药物研发人员提供纳米药物制造、生产、分析及药物体内外评价整体解决方案。 锘海带来的行业科技和产品吸引众多科研和企业行业人士,展位人气爆棚! 展出产品◆ 药物制造和表征分析 ◆加拿大 Precision Nanosystems 纳米药物载体制造系统世界TOP25大药企的选择!通过微流控芯片技术制造纳米颗粒包裹体,可包裹药物,mRNA、siRNA,CRISPR,DNA,蛋白等,从低通量至高通量均可覆盖,适合于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并可在纳米颗粒表面添加marker制造靶向药物。西班牙Bionicia静电纺丝及静电喷雾设备通过电流体动力学制备纳米/微纤维和颗粒流程(EHDA)俗称静电纺丝(纤维)或电喷雾(颗粒)。并且提供与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CRO\CMO)。美国 Spectradyne 高分辨纳米微米颗粒分析仪Astra Zeneca的选择!测量纳米颗粒时应用电学性质识别混悬介质中的粒子,而无需依赖其光学参数。该仪器可测量单个粒子并快速整合粒子尺寸、定量浓度以及Zeta电荷的统计数据。这一特殊性能将nCS1与市面上其他纳米分析仪区分开来。◆ 药物体外筛选 ◆瑞士regenHU3D 生物打印机Novartis的选择!高性价比的3D生物打印平台,3D Discovery系列为高端医用活性细胞组织材料打印制造系统,可以按需制造出符合个体需求的单个器官或组织,真正实现医学的个性化需求。美国etaluma全自动活细胞成像系统FDA、Amgen、Merck的选择!Lumascope?720 三色激发光源全自动荧光显微镜具有更自动化的产品性能与更高端的三色荧光成像系统,精确的X-Y载物台控制系统,可进行自动对焦,还可置于培养箱中。高内涵筛选选择! ◆ 药物体内筛选 ◆法国 VILBERNEWTON 7.0 小动物荧光/生物发光成像系统Novartis、Pfizer、Roche、Boehringer Ingelheim的选择!采用7通道 LED双光源激发,双磁控溅射镀膜的滤光片技术,可进行高效的光谱分离,检测光谱范围可以从400nm至900nm,可同时实现GFP,YFP, Dyelight 680, Cy5.5, Cy7等多种染料标记的小动物荧光/生物发光成像。美国 Photosound小动物3D光声/荧光成像系统(PAFT)可同时实现近红外一区&近红外二区3D光声成像 具有100 um等向分辨率、高通量 (256个电子通道)、灵敏度高(60nM ICG )、桌面式设计,方便使用、成像速度快 (完成一次3D扫描只需30秒)的特点。比利时 Molecubes临床前成像PET/SPECT/CTPET/SPECT/CT能够实现小鼠(4只)和大鼠高灵敏度全身3D成像。PET具备出色的分辨率和灵敏度;SPET系统拥有高分辨探测器和专利准直器;CT系统能够以超低放射剂量获取很高的图像对比度。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关于锘海锘海生物科学仪器(上海)股份有限公司(Nuohai Life Science)成立于2004年,总部设在上海,并陆续在北京,广州,成都等地设立了8个办事处。锘海致力于提供先进的实验/研究与生产仪器、相关试剂耗材, 并提供专业的应用和技术服务支持。不断促进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发展,及时引进国外新的技术和产品。同时,锘海生命科学为科研及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CRO/CMO 服务,满足产业中的研发和生产需求。
  • 宁波材料所李润伟团队在超稳定可拉伸电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智能可穿戴电子领域,稳定耐用的柔性可拉伸导体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人体表皮生理信号的收集过程中,稳定的可拉伸电极可以实现长时间精准的信号收集。目前无论是表面结构设计型、导电材料复合型还是本真可拉伸型电极,均难以实现在动态变形下稳定的电性能。所以,制备具有高稳定电性能的电极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李润伟研究员的带领下,受到人工渔网启发,模仿“水膜-鱼网”结构设计了具有柔性自适应导电界面的超稳定可拉伸电极,提出利用静电纺丝法构建液态金属聚氨酯(TPU)二维“仿水膜-鱼网”结构薄膜,实现了极低初始方阻(52mΩ sq-1),解决了弹性电极中导电率和拉伸率不可兼容、循环变形下电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应变下通过网孔束缚液态金属对外扩展和液态金属在网孔内自适应流动,实现低电阻高稳定可拉伸电极,该电极的动态自适应导电网络使其具备极强的动态循环稳定性,经过33万次100%拉伸应变循环,电阻仅变化5%,同时电极面对冷热、酸碱、浸水等服役环境变化,依旧表现出稳定的电性能。该电极可应用于全天候人体表皮生理信号监测、智能人机交互界面及人体热疗等方面,有望助力基于万物互联的可穿戴健康监护系统及电子皮肤人机交互界面的持续发展。该工作以题为“Ultra-robust stretchable electrode for e-skin: In situ assembly using a nanofiber scaffold and liquid metal to mimic water-to-net interaction”的论文发表在InfoMat上(DOI:10.1002/inf2.12302),并被选为封面文章(如图1)。图1 液态金属基超稳定可拉伸电极及应用InfoMat封面该团队通过TPU静电纺丝与液态金属微纳颗粒静电喷涂的原位复合,以及随后进行的机械激活,制备出了仿“水膜-渔网”的可拉伸电极。该电极的超稳定电性能,主要得益于其仿“水膜-渔网”结构,也可称之为液态金属动态自适应网络,由于液态金属薄膜与聚氨酯纺丝网的交互作用,在小应变下(<100%的应变),SEM原位观察到液态金属可以实现自适应流动,卸去局部应力,保持导电薄膜连续;在大应变下(300%-500%的应变),尽管液态金属薄膜会破裂,但聚氨酯纺丝网会阻碍其断裂,并使其包裹在纤维丝上,保持整体导电网络的稳定性(图2a)。作者还透彻分析了液态金属微米纳米球如何通过尺寸效应和微观捆绑结构实现与纳米纤维丝网络的复合。图2 超稳定电极机理及应用同时,通过局部激活和激光切割,可以将聚氨酯液态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成多层多功能人机交互系统。上层电容传感阵列连接在集成电路和蓝牙模块上,能够实现无线信号传输,在拉伸和弯曲状态下均可以对计算机输入无线指令,可应用在智能可穿戴游戏控制等方面。下层蛇形加热器展现出良好的电热稳定性,可以实现45℃-90℃稳定加热,并展现出优异的加热循环性能,可用于人体加热治疗。局部激活的电路对机械破坏展现出很好的抵抗性,该电极可以实现即时导电通路重建,使电极在破坏、拉伸状态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图2b)。该电极展在100%应变拉伸循环试验中,在第一次拉伸电阻发生了轻微升高,后续的33万次循环中,其电阻仅上升了5%,该特性要远远优于其他已报道的可拉伸电极(图2c)。该电极可以实现人体表皮全天候心电信号检测。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证明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极低毒性,可以用在人体表皮进行心电监测,其展现出与商用凝胶电极类似的阻抗性能。其次,该工作根据人的活动场景,为电极设计了静态、运动、水冲三个工作场景,超稳定电极展现出优异的心电信号收集能力,信噪比达到0.43,尤其是在水冲环境中,该电极依然能够收集到稳定、清晰的心电信号,可用于全天候心电诊断(图3)。图3 超稳定电极的生物相容性探究及其在全天候心电监测方面的应用综上所述,该工作设计并实现了超耐用可拉伸电极,基于液态金属和聚氨酯纺丝网络构成的自适应导电网络,实现了在机械变形、长时间氧化、循环浸没、加热、酸碱浸泡等各种环境刺激下的稳定电性能,尤其实现了33万次拉伸循环下极小的电阻变化。该电极可以应用在全天候心电监测、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等方面,在长时间体表电子皮肤、体内生物相容性器件等方面展现出很大的潜力。该工作由曹晋玮、梁飞、李华阳等在李润伟研究员与宁波诺丁汉大学朱光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25103、51701231、51931011),宁波市3315人才计划,宁波科技创新2025项目(2018B10057),浙江省自然基金(LR19F010001),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6YFA0202703)中国科学院王宽诚教育基金(GJTD-2020-11)的支持。
  • 高灵敏快速比色-荧光双模检测典型氧化剂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爆炸物传感检测团队在高灵敏快速比色-荧光双模检测典型氧化剂的研究获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   高锰酸钾(KMnO4)、次氯酸钠(NaClO)等典型氧化剂是代表性非制式爆炸物原料,而过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开展氧化剂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现场快速检测和分析对维护国家公共安全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光学探针因具有结构可调、官能团多样、发光效率高、反应快、识别位点特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典型氧化剂检测。目前,相关研究集中在调控探针结构增强单个目标物检测性能方面,如何通过探针设计实现对不同氧化剂的同时区分检测颇具挑战。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爆炸物传感检测团队基于KMnO4和NaClO皆可氧化双键,以及氧化能力和反应机制不同的特征,提出了基于D-π-A(电子给体-π共轭桥-电子受体)结构的“一箭双雕”探针分子设计策略,实现了对KMnO4和NaClO的比色-荧光双模区分识别。   研究基于多氰基呋喃(TCF)中甲基易与醛基进行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双键的特点,以自身含有碳碳双键的TCF为拉电子基,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推电子基,设计制备了TCF基D-π-A型比色-荧光探针分子(DMA-CN)。由于KMnO4可以同时打断TCF和π共轭桥中的碳碳双键,而NaClO仅可以打断π共轭桥中的碳碳双键,进而生成具有不同光学性质的产物,从而产生不同的比色和荧光信号。   研究发现,DMA-CN对KMnO4的荧光-比色检测限分别达60 nM和 91 nM,而对NaClO的荧光-比色检测限达13 nM和214 nM,响应时间均1 s,并对10余种干扰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已报道的荧光探针检测方案相比较,该成果在检测限、响应速度与选择性方面均具有优势。   此外,研究还通过将设计的荧光探针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制备了纳米纤维素纸基传感器,并用于实际环境中痕量KMnO4和NaClO的准确、快速、可视化识别。该研究为环境监测、工业产品风险管控和爆炸物检测等领域荧光传感原理探针分子的高效设计及应用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的支持。新疆大学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 飞纳电镜2018年第一场用户培训会,圆满结束!
    为加强飞纳电镜的操作交流,使用户轻松获取高分辨率的电镜照片,2018年4月19日至20日,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中兴和泰酒店举行了为期两天的用户培训会。本次2018年的第一场用户培训会,共聚集了22家用户单位参与,汇聚了半导体,锂电池和制药等热门领域的研究人员。培训会取得了良好效果,圆满成功。 用户培训会的内容主要围绕 五个方面 进行培训:如何规范地使用电镜电镜高级操作技巧讲解,一对一上机操作客户操作经验交流,应用案例分享和分组讨论有效预防和解决常见问题了解飞纳电镜系列产品及其选配件用户认真听讲在电镜高级操作技巧讲解中,工程师以“飞纳电镜成像”为主题,从 六个常见问题 入手,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如何优化分辨率象散调节加速电压、束流选择灯丝居中调节亮度对比度调节景深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详细讲解,客户对飞纳电镜的操作方式有了进一步了解。5kV, 穿透浅,表面聚合物充电10kV, 电子束进入半导体层(物体为两层,表面绝缘体,内部半导体)在应用案例分析部分,飞纳电镜的工程师分析了生物样品,锂电池,静电纺丝,粉末冶金 和 刑侦 等行业领域的案例。并且,还邀请在座的用户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应用操作,相互学习,多方面积累飞纳电镜操作经验,提高了用户在培训会中的参与度。 此外,培训会还组织了趣味问答环节,通过展示电镜图片检测用户的电镜水平,在增加用户培训会乐趣的同时,还检验了用户对应用领域的熟悉度。用户踊跃参与问答环节趣味问答电镜图通过现场体验,用户对飞纳电镜的优越性能、便捷操作给予了肯定,现场为每一位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核,并颁发了操作合格证书。公司亦会举办更多的培训会议,旨在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操作水平,解决用户在日常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用户更好的使用电镜。用户近距离观察飞纳电镜操作用户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 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应邀参加 2016 年第七届国际高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高分子科学界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促进我国高分子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于 2016 年 09 月 07-10 日在长春召开第七届国际高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 (pc 2016)。主办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是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的用户单位之一,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受主办方的邀请,将携飞纳台式扫描电镜能谱一体机 phenom prox 出席参加此次会议。飞纳台式扫描电镜能谱一体机 phenom prox说起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在高分子领域的应用。不得不提到飞纳台式扫描电镜所采用的长寿命,强信号 ceb6 灯丝,灯丝的信号强度显著影响扫描电镜的成像质量,ceb6 灯丝的信号是钨灯丝的 10 倍,场发射扫描电镜的灯丝信号是 ceb6 灯丝的 5 倍,这是钨灯丝扫描电镜,ceb6 灯丝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成像质量差异的关键因素,灯丝信号越强,图像更明亮,细节更加丰富。此外,灯丝的信号强度结合样品仓低真空设计,可以实现不喷金直接观察导电性不好的高分子样品,直接观察到导电性不好的高分子样品表面最真实的形貌。灯丝的信号越强,不喷金观察的效果越佳。20000x 电池膜 背散射电子40000x 静电纺丝 背散射电子50000x 纤维 背散射电子纤维未喷金-6850x国际高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lymer chemistry) 是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每两年举办的系列国际会议,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长春:pc 2004;大连:pc 2006;合肥:pc 2008;苏州:pc 2010;长春:pc 2012;上海:pc 2014)。在国内外同仁的大力支持下,pc 会议已经成为国内外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pc 2016 将集欧、美、亚和我国著名高分子科学家及青年学者于一堂,报道国际高分子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热点难点及科学问题,共同研讨高分子科学领域最新学术思想和学术进展。飞纳台式扫描电镜诚挚地邀请国内高分子科学领域研究人员踊跃参加。会议联络联系人:乔文强,张璐地 址:长春市人民大街 5625 号 单 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邮 编:130022 电话:0431-85262530 85262351 传 真:0431-85262901 85262351e-mail: pc2016@ciac.ac.cn会议网站: http://pc2016.csp.escience.cn
  • 国家纳米中心3200万仪器采购大单揭晓
    2012年12月11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2年仪器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告。此次采购包括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55套仪器,采购金额高达3200万元人民币。  具体公告详情如下:  采购人名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采购代理机构全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采购项目名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2年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招标编号:OITC-G12026470  定标日期:2012年12月11日  招标公告日期:2012年11月21日包号品目号货物名称数量11-1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11-2生物材料制备系统11-3细胞培养系统11-4分子生物学研究系统11-5低温系统11-6正置光学显微镜11-7倒置光学显微镜11-8金相显微镜122-1原子力显微镜12-2多靶磁控溅射镀膜系统12-3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镀膜仪12-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系统12-5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12-6He-Cd 激光器12-7He-Ne 激光器12-8探针台22-9电化学工作站12-10移动式光谱仪133-1计算模拟硬件系统13-2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13-3激光光源13-4真空镀膜仓13-5环境控制电纺丝系统13-6高温生长设备13-7超高真空热蒸发镀膜仪13-8紫外曝光系统13-9反应离子束刻蚀系统13-10等离子(Plasma)清洗系统13-11快速热处理系统13-12原子层沉积系统13-13电学测量仪13-14实时力测量系统13-15高精度直流电源及交流电源23-16多通道电信号测量设备23-17锂离子电池测试系统和手套箱13-18太阳能测试系统光源13-19光电转化效率(IPCE)测试系统13-20线性马达53-21精密电测量系统10  中标结果:包号中标供应商名称中标金额1北京中原合聚经贸有限公司欧元34080+美元850016.96+人民币4581392上海颐合贸易有限公司美元1078293+欧元7673483上海颐合贸易有限公司人民币3671846+美元1040022+欧元338852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胡达平、李振声、张连清、纪威、陆敏  本项目联系人:徐薇薇  联系电话:68729913  感谢各投标人对本项目的积极参与,并请未获中标的供应商于即日起5个工作日内来我公司办理保证金退回事宜(来前请先电话联系)。  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12月11日
  •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分会场报告摘录二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10月23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湖南长沙市芙蓉华天大酒店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盛况超前,学术报告及参会人员都超过预期。本次会议最后统计共包括了11个大会报告,42个分会邀请报告,58个口头报告,以及100多篇论文报展。  2011年10月23日下午,第二分会场,湘园厅。 会议现场朱俊杰教授(南京大学)报告题目:量子点功能化与电化学生物传感  朱俊杰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课题组近期在量子点的组装、功能化和电化学生物传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构建了核壳型结构的CdSeTe/ZnS量子点,表现出很强的电致化学发光(ECL)行为;制备了石墨烯-CdSe复合材料并构建ECL生物传感器,主要应用于人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发展了石墨烯-金点ECL生物传感器并将其用于过氧化氢的检测;构建了同时检测两种心脏标志物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cTnI和CRP的测定;制备核壳结构的SiO2@ CdTe量子点纳米复合物,构建了新型的凝集素功能化的纳米探针等。蒋兴宇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报告题目:基于微纳尺度技术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蒋兴宇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微纳尺度材料和技术的应用研究。将功能化的纳米材料与微流控技术相结合,可降低检出限,缩短反应时间。主要研究内容:基于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螺吡喃分子用于水相中铜离子的检测;正电荷修饰的金纳米颗粒高灵敏度的检测水相中的汞离子等。蒋教授在报告中还提到,希望将这类基于颜色变化的离子检测方法与芯片技术结合,实现芯片上的分析。许丹科教授(南京大学)报告题目:生物微阵列芯片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许丹科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课题组在生物微阵列芯片检测新方法的特点,并介绍了课题组相关工作。许教授课题组建立了基于纳米银的电化学阵列芯片检测新方法,并开展了四种病毒DNA片段的同时电化学检测方法。在蛋白质微阵列检测方法的研究中,制备了金属荧光增强机制的新型生物探针,降低了检测限。此外该课题组还将纳米银生物检测探针成功应用于可视化蛋白芯片的检测方法中,建立了一种基于蛋白质微阵列的药物多靶点筛选方法。由天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报告题目:电纺碳纳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由天艳研究员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热处理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电纺碳纳米纤维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电纺Pd纳米粒子/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在电分析中的应用;电纺Ni纳米粒子/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在无酶传感器中的应用。刘清君副教授(浙江大学)报告题目:中华蜜蜂化学感受蛋白阻抗传感器的研究  刘清君副教授主要介绍了中华蜜蜂CSP3阻抗传感器的原理及特点。可以利用此传感器测量环境中的微量配体物质,并可用来检测不同昆虫的化学感受蛋白与不同物质间的反应,便于对化学感受蛋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对于阐明昆虫与环境化学信息联系规律及昆虫行为本质原因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此外,来自南京大学的夏兴华教授等也在本会场做了精彩的报告。
  • 第一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召开
    第一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召开  分子印迹技术成为复杂体系样品制备技术的热点  2013年8月3-5日,第一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于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样品制备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卢佩章院士、湖南大学姚守拙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出席并作精彩报告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杨学明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协会名誉理事长阎成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刘长宽一并与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近150位代表参加报告会。  会议主席关亚风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卢佩章院士、杨学明院士分别作会议致辞,祝贺第一届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顺利召开。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会议主席 关亚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卢佩章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杨学明院士  姚守拙院士做&ldquo 微纳尺度样品制备新型功能材料的构筑及其应用&rdquo 。介绍基于碳纳米管、纳米粒子等印迹聚合物技术的高选择性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药材等样品制备中的应用 基于表面功能化磁性微球的固相微萃取技术解决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富集和萃取难点 基于L-Phe分子印迹杂化硅胶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型硅胶杂化整体材料在在线分离与富集中的应用。湖南大学 姚守拙院士  会议名誉主席张玉奎院士做&ldquo 新型蛋白质组样品预处理技术&rdquo 。针对人血清样品,采用M13噬菌体单链可变区片段展示文库修饰于磁性颗粒表面的蛋白质均衡技术,有效去除高丰度蛋白质,实现低丰度蛋白的富集 并着重介绍几种选择性样品预处理技术:基于分子印迹的高丰度蛋白质去除技术、基于核酸适配体的低丰度蛋白质富集技术、磷酸化肽段富集技术、糖基化肽段富集技术、N-糖蛋白质组相对定量标记,展示在蛋白质研究领域新的样品制备技术和应用情况。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院士  江桂斌院士介绍碳纳米管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进展,纳米管固相萃取柱具有富集能力强、耐酸碱、易洗脱的优点 介绍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石墨烯SPE填充柱具有很好的溶剂兼容能力,具有比碳纳米管更好的萃取效果,发展前景较好。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此外,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虎威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李攻科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高志贤研究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王静教授等做了38场学术报告,报告内容精彩纷呈。样品处理制备已经成为复杂体系样品分析瓶颈,针对众多的复杂体系样品:生物样品、环境样品、天然产物样品、食品样品的提取和富集,纳米粒子、碳纳米管、石墨烯、分子印迹技术在样品制备中的应用成为本届报告会的热点内容,共有13场报告涉及相关内容,例如:纳米生物化学光学探针,分子印迹材料的微流控芯片,电增强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磁性纳米粒子合成分子印迹、基于分子印迹敏感芯片SPR传感器等。报告中还介绍多磷酸化肽检测技术、2-4 N-糖蛋白质组相对定量标记技术、核壳结构的电纺丝材料在原位活体前处理方法、液液微萃取、固相微萃取、亚临界水萃取、微波辅助前处理及在线前处理等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这些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生物样品处理、蛋白质组学研究应用成果。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刘虎威教授《SnO2-ZnSn(OH)6双金属纳米材料用作磷酸化多肽的选择性提取和富集》武汉大学化学系 冯钰锜教授《静电纺丝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多肽吸附中的应用》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李攻科教授《复杂样品微萃取在线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王静教授《基于新型材料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及其进展》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高志贤研究员《激素类污染物快速筛查的仿生光子晶体新材料制备》浙江大学 朱岩教授《亲水性碳纳米管离子色谱柱及在极化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大会同期举办小型仪器、技术展览会,共有包括岛津公司、安捷伦公司、GE医疗为代表的20余家公司参会。据悉,一些样品制备新技术在商业化领域也取得一定进展,不少专利申请已经获得批准: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李攻科教授的微波索氏萃取专利技术,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的毛细管电泳仪等。延边大学李浩东教授的气流式顶空液相微萃取技术商品化产品也已经面世。李东浩教授研发的气流式顶空液相微萃取  样品前处理已经成为现代分析的瓶颈,分析过程中,61%的时间用于样品前处理制备,30%的分析误差来源于样品前处理制备。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的召开,适逢其时。为期两天的会议,荟萃国内样品制备技术最新研究、应用成果 学术报告会成为沟通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传达了科研、应用领域前沿需求,呈现仪器厂商最新产品和技术应用方案,有力地促进样品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达到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的目的。
  • 荷兰飞纳发布台式场发射(FEG)电镜能谱一体机 Phenom LE:分辨率提升至2.5nm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8 年7月24日,荷兰飞纳Phenom 在仪器信息网a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target="_self"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18/"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第四届电镜网络会议(iCEM 2018)/span/a首日重磅推出其颠覆性创新产品——全球首创台式场发射(FEG)扫描电镜能谱一体机Phenom LE:采用肖特基场发射电子枪,集背散射电子成像,二次电子成像和能谱分析于一体,分辨率优于 2.5nm@15kV,放大倍数 500,000x。只需一张承重200kg以上的桌子就可以安装飞纳台式场发射(FEG)电镜,无需装修改造实验室,无需安装防震台、磁屏蔽。可谓是扫描电镜行业的一个里程碑式创新产品,从参会千名电子显微学工作者的现场反应以及100多个产品咨询问题,侧面看到了广大电镜用户对该产品的极大兴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66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81d19d2-6236-4f8b-854f-66d64ccad0d5.jpg" title="1.png" height="366"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45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飞纳台式场发射(FEG)扫描电镜 Phenom LE/span/pp  “飞纳台式场发射——复杂设计给飞纳,极致体验给用户”,有着十多年电镜工作经验的飞纳应用顾问李淑波这样描述新产品,“该产品从立项到最后上市,耗时 6 年时间,发布多项专利,凝聚着上百名(直接、间接)研发人员的心血:为了早日让用户体验产品,研发人员 24 小时不停歇,晚上下班后将监测设备搬回自家调试,如今,这款设备终于通过了荷兰飞纳苛刻的质量保证体系,远渡重洋为忠实,勤劳,高品质要求的中国用户服务”。/pp  据介绍,飞纳台式场发射(FEG)电镜能谱一体机Phenom LE 将为用户节省 40% 左右的购买成本(相较于购买传统落地式场发射电镜和能谱),同时可为用户节省 20-60 万的实验室改造费用(安装防震台,磁屏蔽,装修实验室等),飞纳台式场发射只需要一张桌子(千元左右),维护也相对简单,省钱更省心。/pp  strong从台式电镜到场发射(FEG)电镜能谱一体机,从 CeB6 灯丝到场发射灯丝/strong——2006 年,飞纳发布全球首台使用高亮度 CeB6 灯丝的台式扫描电镜(Phenom Desktop SEM),放大倍数为 10000 倍。2012 年 3 月,飞纳研发出首台电镜能谱一体机,开创电镜能谱设计新理念,两年销量达到 790 台。/pp  strong台式电镜分辨率从 30nm 提升至 2.5nm/strong——飞纳台式场发射(FEG)电镜Phenom LE 在 15kV 条件下,分辨率已提升至优于2.5nm,放大倍数为500000x。且低电压成像优异,可以获得更丰富表面细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ecf347ca-8ab9-46ba-82a9-ba0cc0c16575.jpg" title="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分辨率提升对比图/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左,飞纳台式电镜(CeB6 灯丝);右,飞纳台式场发射(FEG)电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9ed611c-d324-40a2-8630-7462abce450b.jpg" title="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飞纳台式场发射(FEG)电镜高分辨性能/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左,锂电池隔膜;右,纳米氧化铁颗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8b5d6f5-b574-49e8-9104-700bb4199852.jpg" title="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飞纳台式场发射(FEG)电镜低电压成像/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左,太阳能电池板 2kV;中,药物微球 3kV;右,静电纺丝纳米蛛网 5kV)/pp  strong场发射电镜能谱一体机之能谱/strong——能谱探头由原厂集成,延续飞纳电镜能谱一体机的设计理念,腔室内部采用特殊设计结构,以保证能谱探头最佳探测角度和探测距离,提高 X 射线收集效率。同时,此次升级的肖特基场发射电子源束流大,进一步激发样品产生充足的 X 射线。配置超薄“窗口”(Si3N4),元素探测范围:Boron(5)-Americium(95)。/pp  strong高效,简易操作、安装/strong——高效率体现在15秒抽真空、全程样品导航、全自动马达样/pp  品台等功能。整体操作简化为三步:装样品,自动聚焦和对比度亮度调节,一键取图成像。人性化的简约操作界面帮助操作者快速学会所有操作。飞纳台式场发射(FEG)电镜不仅具有操作便捷的优势,还可以适应高楼层等大多数环境的安装,且可免去磁屏蔽系统及防震台。/pp  strong关于选配软件/strong——Phenom LE 配置了多功能选配应用软件,如颗粒系统、孔径系统、纤维系统等,使得一些统计分析的应用可以一键完成。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个性化软件,帮助客户自动完成样品图像的拍摄,分析。/p
  • 3.67亿元!238台!天津工业大学高端分析测试平台设备更新项目批复(附设备清单)
    7月4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天津工业大学高端分析测试平台设备更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经委托天津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专家评审,原则同意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主体为天津工业大学,项目代码:2405-120000-89-03-406182。该项目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天津工业大学现址内。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购置设备238台(套),主要为基于USRP的大规模MIMO试验系统平台、低温强磁场扫描探针显微镜、纤维纳米红外光谱仪等设备;替换原有老旧设备132台(套),主要为低压透射电镜、真彩色共聚焦显微镜、冷场发射扫描电镜等设备(购置设备清单详见附件)。总投资金额为36675万元,通过申请中央资金和学校自筹等多种渠道解决。附件天津工业大学高端分析测试平台设备更新项目设备清单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数量(台/套)1热电性能测试系统12光纤光栅解调仪13全息微观透视成像分析系统14全波段光学材料表征系统15多功能湿法纺丝制备及评价系统16阻抗分析仪17多物理场摩擦、磨损原位测试系统18人体步态体态分析系统19穿戴式身体姿态评估系统110便携式代谢测试系统111肌电与多通道生理信号测试系统112纳米级气溶胶粒子分选计数测试台113多通道薄膜压力测量及手持式自定位三维白光扫描系统114动态水蒸汽吸附分析仪115纺织材料界面风速流场测量仪116织物表面多功能电信号测量仪117多功能高分子材料成型仪118液相色谱仪119气相色谱仪120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121可生物降解测试系统122流阻结构参数测试系统123纺丝-熔喷一体化试验机124霍尔效应测试仪125单向透湿膜材料制备及评价系统126耐高温、高精过滤材料评价系统127滤料测试及仿真模拟平台128热激励去极化电流测量系统129锥形量热仪130能源采集及测试系统131材料高频电磁参数测试系统132Materials Studio 模拟计算系统133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微孔分析仪134高温燃料电池测试平台135纤维电学力学综合性能测试仪136功能材料电学综合测试系统137高温快速导热仪138头模压力及腕戴产品测试系统139红外运动分析测试系统140智能穿戴人因实体实时采集及综合分析系统141柔性电子原位测试系统142服装内热流场动态测量仪143功能纺织品润湿性评价系统144热界面材料分析仪145纺织元宇宙互动同步实训教学装置1 46纺织知识图谱与教学系统1 47柔性织物微带天线测试系统1 48纤维纳米红外光谱仪1 49基于运动学多参数生物力学采集和分析系统1 50双波长显微拉曼光谱仪1 51产业用纺织品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1 52应力动态分布可视化与裂纹预警测量系统153高性能纤维材料制备与理化环保性能测试系统15464通道无线脑电采集系统155多导睡眠/脑电监测系统156电脑测色及颜色信息管理系统157织物舒适性评价体系实验教学套装158功能纺织面料制备与性能分析实验教学套装159纤维着色与染料分散状态分析测试实验教学设备160机油滤清器流量阻力试验台161滤清器高低温脉冲试验台162滤清器效率和寿命试验台163数字化小样新型纺纱与纱线质量评定虚拟仿真系统164新型浆纱织造生产与质量检测设备系统165气囊式接触压力测试仪166纺织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测试系统167热电性能分析系统168织物风格测试实验套装系统169转矩流变仪170旋转流变仪171原位X射线衍射仪172织物型水电解隔膜测试系统173纳米静电纺制备与测试系统174电极材料应力原位检测系统175落锤冲击试验机176动态和疲劳试验系统177无损检测仪器178飞秒瞬态吸收光谱系统179高低温万能材料试验机180VTC-600-3HD三靶磁控溅射仪181电动固体表面分析仪182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183低温强磁场扫描探针显微镜184差分式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185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186双组份高速纺丝试验机187原位变温相位调制型光学性能分析仪188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189光场耦合低温磁电输运测量仪190紫外光刻联用光学显微镜系统191高温真空磁场退火炉192激光测振仪193接触式振动试验台194纺织数据分析平台195自旋转移力矩-铁磁共振测量仪器196频谱分析仪197矢量网络分析系统198四探针测试仪199缺陷测试仪1100光谱椭偏仪1101键合丝推拉力测试机1102基于USRP的大规模MIMO试验系统平台1103高速误码率分析扫频仪1104高性能频谱仪1105故障电机系统测试台架1106电机定子测量仪1107高速电机测试平台1108电机系统振动检测设备1109电机系统局部放电检测设备1110高速高精度传感平台1111高性能多分踪录波平台1112先进电力电子器件动静态测试系统1113多通道高精度功率分析仪1114X射线CT层析仪1115功率磁件性能与损耗测试设备1116高电压局部放电测试系统1117高温栅极偏压测试系统1118高温高湿反偏测试系统1119多芯片智能贴装定位机1120器件封装强度测试仪1121热阻抗网络特性与老化测试机1122纤维面料扫描仪1123电工电子训练全过程智能检测及行为识别系统1124工业智能检测实验平台1125纺织智能制造用纱量检测及自动上纱系统1126彩色3D数据采集系统1127法学智能数据模拟分析平台1128虚实多人云协同测绘系统1129无人船载水域物理及水质分析系统1130水下三维建模系统1131空天地大尺度环境污染监测系统1132高光谱成像系统1133智慧城市实景三维测绘建模系统1134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系统1135河湖快速三维建模系统1136耕地质量野外快速监测系统1137环境专业综合训练系统1138纺织行业资源循环与污染控排分析系统1139快速金属元素分析系统1140总有机碳分析仪1141流式细胞仪1142全功能近红外光谱分析仪1143核磁共振变温分析仪1144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1145CGS-MTD智能材料光电气湿多场传感特性动态检测系统1146多靶位超高真空磁控溅射仪1147新型光电传感特性分析仪1148示波器1149中红外超短脉冲测量仪1150短波显微拉曼/荧光光谱仪1151柔性电子制备检测平台1152近红外超短脉冲测量仪1153脑电采集设备及运算服务器3154大规模图像数据处理设备4155极端环境医疗器械可靠性测试与评价平台1156脑电信号采集与调控平台1157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平台1158三色多通道活体光纤记录系统平台1159脑重症无创快速成像系统平台1160生理教学显微成像平台1161分子束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1162发动机部件非线性振动测试系统1163叶片性能分析试验系统1164极端高压物性测试系统1165大数据智能分析实验平台1166眼动分析系统1167面部表情分析系统1168机器视觉图像处理实验平台1169小动物成像仪1170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1171单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172化学生物学专业实验室建设1173基础化学实验创新平台1174基础化学实验虚拟仿真系统1175高效液相色谱仪1176蛋白质纯化仪1177流式细胞仪1178全自动高通量高性能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1179超高速落地离心机1180高气密性自动在线光催化分析系统1181物理化学测试系统1182模块化智能高级流变仪1183综合化学实验创新平台1184细胞代谢呼吸动态分析仪1185生物分子成像仪1186在线原位光谱检测系统1187在线高通量气体吸脱附系统1188圆二色发光仪器1189手性气-质联用仪1190在线圆二色显微成像仪1191超分辨转盘共聚焦显微镜1192圆二色发光仪器1193药物在线原位分析系统1194药物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1195小角X射线散射仪1196低压透射电镜1197真彩色共聚焦显微镜1198冷场发射扫描电镜1199全自动气体吸附仪1200自动进样器的差示扫描量热仪2201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1202X射线衍射仪1203综合热分析120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205电子背散射衍射仪1206激光导热仪1207原子分辨率球差校正透射电镜120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1209单晶X射线衍射仪1210全自动元素分析仪1211凝胶渗透色谱仪1212与热裂解联用的气相质谱仪1213热电双倾原位透射电镜样品杆1214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1215透射电镜旋进电子衍射及纳米晶体分析系统1216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仪1217电子万能试验机1218复合材料内部缺陷检测系统12194D显微原位CT系统1220高温RTM试验系统1221复合材料振动测试系统1222四自由度缠绕试验系统1223圆二色光谱仪(Circular Dichroism)1224台式吸收精细结构谱仪 (XAFS)1225微区电化学振幅测试系统1226比表面分析仪1227气质联用仪1228多晶合金制备系统1229蛋白质液相分析仪1230全自动耗散型压电界面分析仪1231多功能酶标仪1232高温偏光荧光显微镜1233原子力显微镜控制器及附件1合计238
  • 【瑞士步琦】固体分散体技术和喷雾干燥在难溶性药物中的应用
    固体分散体技术和喷雾干燥在难溶性药物中的应用近年报道的新药种类近 90% 都是属于水难溶性药物;由于其溶解度偏低,需要的给药剂量比其他药物大得多,这就使得难溶性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低于预期。水溶性较差的药物化合物,由于其固有的低水溶性和在相关吸收窗口期内无法溶解于胃肠道介质,因此口服制剂的制备极具挑战性。业界研究者认为活性药物溶出限制其速率,为了获得足够的生物利用率,了解如何提高溶解速率非常重要。常用提高溶出度或溶解速率的方法有:固体分散体,药物颗粒微纳米化和优化脂质剂型配方等。固体分散体作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一直被广泛关注,它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改善难溶于水的药物化合物的性质,提高药物溶出速率,并且生物利用率也有明显改善。通过搭配水溶性聚合物,固体分散体主要应用于速释型药物系统,同时近期有研究发现其在缓释系统的表现也同样优异。固体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基于溶剂的雾化蒸发技术产生微粒和对所得固体分散体进行微粒化的熔融技术。其中溶剂蒸发法包括喷雾干燥,冷冻干燥,超临界流体技术,静电喷雾和静电纺丝等方法。喷雾干燥是最常用于制备固体分散剂的技术,由于喷雾干燥可以生成细小的液滴,具有高比表面积,所以是一类非常快速的干燥过程。市面中喷雾干燥有不同类型的装置,尽管雾化装置和雾化能力各不相同,但其中大多数元配件都有一定相通性。近年来,研究者对喷雾干燥颗粒形成机理的探索也逐年增加;已经提出相关模型用于解释喷雾干燥颗粒形成的过程,特别是溶媒蒸发阶段,这也是液滴固化形成干燥颗粒的关键阶段。自从 1872 年首台喷雾干燥设备发明制造以来,在工艺及硬件方面已取得很大进步,同时也完全扩展到工业应用场景中。喷雾干燥可以通过简单的一步制造法产生小颗粒,并可以一定程度控制颗粒的特性以达到改善其药物传递性能的目的,这就非常适合肠道部位短的吸收窗口期,保证药物在相对短的距离内扩散。此外,喷雾干燥固体分散体微粒溶解速度快,可以获得良好的溶解曲线,还可以用于控制固体分散体的质量属性,防止药物与载体相分离,以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利用喷雾干燥制得的固体分散体具有粗糙表面和多空内部结构,有效增加颗粒总表面积;对研究微观结构及微观结构对配方性能的影响来讲,是当前研究优化所用配方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可以调整一系列参数用以控制干燥过程和最终的颗粒特性。喷干过程中重要参数包括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雾化气体流速,料液流速,料液粘度和液体中物料的性质。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是物料功能性过程监控解决方案的重要参数,有相关研究表明入口和出口温度之间的比率会影响形成颗粒的特性以及回收率;干燥气流对颗粒特性似乎没有任何直接影响,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是建议使用最大流速,因为它会影响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
  • Nature:丝纤蛋白电调控构象转变及光刻应用的纳米红外研究
    蚕和蜘蛛生产的丝蛋白纤维以其无与伦比的机械强度和其源于天然结构中丰富的β折叠晶体所产生的可扩展性而为著名。受到传统的成像技术低化学敏感和低空间分辨的限制,在纳米尺度对丝蛋白纤维中的β折叠构象转变的研究具有大的挑战。近期,中科院微系统所陶虎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neaspec公司的近场光学显微镜(neaSNOM)高化学敏感和10 nm空间分辨的优势,在纳米尺度近分子水平研究了电调控下丝蛋白中的多形态转变。该工作发表在高水平的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上。该研究小组通过neaspec公司的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配合1495cm-1和1790cm-1可调谐中红外QCL激光器(图1d),采用的伪外差近场成像技术,对硅基底上尺寸约为10–350 nm的含高密度β折叠丝蛋白聚集体(图1e形貌),进行了纳米尺度的红外成像研究。从近场相成像图(图1f)中可以看出,在1631cm-1激光下,富含β折叠结构的丝蛋白与硅基底具有很强的对比。该对比主要源于β折叠结构中的二结构amide I在1631cm-1激光下的强烈吸收。然而,在1710cm-1激光下,近场相图(图1g)对比消失,显示该波长下丝蛋白结构小的红外吸收。同时通过不同波长下,对富含β折叠结构的透明丝蛋白的近场相信号变化研究,绘制出了波长与近场相信号变化的曲线(图1h),从曲线中可以明显看出1631cm-1激光下的丝蛋白的强烈吸收信号,与早期其他研究结果一致。图1 电调控下丝蛋白中纳米尺度下的多形态转变该研究在纳米尺度实现了蛋白质结构转换的探测,结合纳米精度的电子束光刻技术能为我们在二维及三维尺度实现丝蛋白的结构控制提供有力的方法;同时该工作为开启纳米尺度的蛋白质结构研究和探究蛋白质电诱导构象变化的临界条件铺平了道路;为未来设计基于蛋白质的纳米结构提了供新的规则。在取得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研究团队再次利用neaspec公司的近场光学显微镜(neaSNOM)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丝蛋白不同曝光时间的红外吸收响应,并成功实现了基于蛋白生物材料的光刻蚀平板印刷技术。该研究成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研究人员利用s-SNOM的直接成像和化学识别功能,突破了传统FTIR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在纳米尺度下探索了UV曝光下薄层蛋白局域化学结构的变化。在1635cm-1波长下,获得了不同曝光时间样品UV–Silk30, UV–Silk90,UV–SilkHTP和UV–LC的相应近场相成像(图2d)。结果显示相对比度(丝蛋白和硅)随着曝光时间增加而减弱表明交联度的不断增加。另外,不同蛋白微米图案中吸收信号和曝光时间的关系曲线(图1e)显示,不同蛋白与曝光时间表现出随交联度变化的不同行为。例如:UV–Silk30的吸收强度线性随曝光时间增加而减小,表明交联度随曝光时间而持续增加。图2 UV-silk和UV-LC的FTIR和s-SNOM表征 截止今年11月17日,以neaspec稳定的产品性能和服务为支撑,通过neaspec国内用户的不断努力,近两年的时间已发表了关于近场光学成像和光谱的文章近30篇,其中超过半数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 、Advance Materials、ACS Nano、ACS Photonics和 ACS Sensor 及Nature子刊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 等高水平期刊。伴随更多的研究者信赖和选择neaspec近场和光谱相关产品, neaspec国内用户的持续增加,坚信neaspec国内用户将在2018年取得更加丰厚的研究成果。人物介绍陶虎研究员于2016年荣获由《科学中国人》颁发的“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奖项, 同时已在国际知名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5年ISI总引用达1000多次,多项创新前沿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和评价。他曾多次受邀在哈佛大学、杜克大学、麻省理工林肯实验室、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等国际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作特邀学术报告,其研究成果被Science、Nature、Nature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多次专题报道。 参考文献 1. Nanoscale probing of electron regulated structural transitions in silk proteins by near field IR imaging and nano-spectroscopy, Nature Comm. 7:130792. Precise Protein Photolithography (P3): High Performance Biopatterning Using Silk Fibroin Light Chain as the Resist, Adv. Sci. 2017, 1700191. 相关产品及链接 1、超高分辨散射式近场光学显微镜: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70040.htm2、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仪: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94218.htm3、太赫兹近场光学显微镜: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270098.htm
  • 可重复使用抗疫口罩将登场 盘点新冠中闪耀的五大防护新援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口罩成为了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最重要防护物品之一。除了加大产能保证口罩供应,如何让一次性的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等有效的防护口罩延长使用寿命,也是解决当前口罩供不应求现状的另一个方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日,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李勃研究员团队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伍晖副教授团队紧急启动了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用于口罩中间过滤层材料的纳米纤维膜的二次开发研究,研发可重复消毒使用的口罩/span/strong。该项研究是机遇两个团队近年对纳米纤维类材料的合作开发。由其研发的纳米纤维膜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基于气纺纳米纤维超细的直径和高的的纤维密度,可以实现非静电方式的物理过滤,具有高的过滤效率和低的气阻,可以满足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与此同时,该材料还有可重复消毒使用的特性。常规医用防护口罩片一般是无纺布材料,具体到口罩片的材质上,一般都是SMS多层结构,采用的是带荷电PP熔喷滤纤维材料。这样的材料在蒸煮消毒之后容易因静电被消除导致防护作用劣化,无法实现重复使用。而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的纳米纤维膜材料,在重复蒸气消毒后仍能维持高的过滤效率和低的气阻,可以满足民众在口罩短缺情况下的应急重复使用需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目前,相关材料已经加快第三方检测工作,争取作为口罩原材料上市,可消毒重复使用的口罩也指日可俟。/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ba32440d-a496-483b-beef-fbecbcc68a3b.jpg" title="可重复使用抗疫口罩将登场 盘点新冠中闪耀的五大防护新援.jpg" alt="可重复使用抗疫口罩将登场 盘点新冠中闪耀的五大防护新援.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88dfd04-8516-4ec5-a684-ce01a3af1e8f.jpg" title="可重复使用抗疫口罩将登场 盘点新冠中闪耀的五大防护新援2.jpg" alt="可重复使用抗疫口罩将登场 盘点新冠中闪耀的五大防护新援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团队开发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微观相貌/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除了可重复使用外,如何让口罩对新冠病毒有更好的防护效果,防护得更有针对性也成为国内外相关产学研界的重点研究方向。除了上文提到的清华大学可重复消毒使用口罩之余,仪器信息网发现就在最近,还有四类新型口罩在这场抗疫战中揭竿而起,走入人们的视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超高效灭细菌、病毒口罩/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日,苏州乐天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研发了具有灭细菌和病毒性能的新型口罩,通过美国MICROCHEM实验室的检测,该种口罩对人冠状病毒的消灭效果达到90%以上,对甲型H1N1流感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达到99%以上。新型口罩也经国内中科院相关病毒研究所检测,对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等均有90%以上的抑制效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石墨烯抗疫口罩/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日,在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立涛教授团队,研发了石墨烯基KN95口罩,并通过其合作单位常州碳星科技公司将40万只“石墨烯基口罩”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发往武汉。据介绍,这款口罩将石墨烯复合物溶液喷涂于过滤网上,能够有效去除(干、湿)空气中的粉尘及PM2.5。这种口罩对PM2.5的去除率高达97.1%。因为此次肺炎疫情中的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或在空气中形成气凝胶传播,与通常的雾霾颗粒类似,所以石墨烯基口罩的防病毒功能很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半小时消灭新冠相似病毒口罩/strong/pp style="text-align:center"strong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e9101750-6177-4222-8aba-e5ad5c47267a.jpg" title="可重复使用抗疫口罩将登场 盘点新冠中闪耀的五大防护新援3.jpg" alt="可重复使用抗疫口罩将登场 盘点新冠中闪耀的五大防护新援3.jp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的Hyo-Jick Choi教授正在研究一种能够能够杀死冠状病毒的口罩。团队将盐涂层涂覆在口罩表面,据Narcity获取的一份新闻稿显示,测试表明,这种涂层能有效杀死三种不同类型的类新冠病° 形状病毒。被污染口罩表面的病毒在5分钟内失去活性,在30分钟内完全被消灭。该口罩预计将在12个月-18个月之间投入市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过滤效率远高N95口罩/strong/pp style="text-align:center"strong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0c87f90c-a3b9-47b2-b8ff-cc2077267ae0.jpg" title="可重复使用抗疫口罩将登场 盘点新冠中闪耀的五大防护新援4.jpg" alt="可重复使用抗疫口罩将登场 盘点新冠中闪耀的五大防护新援4.jp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日,中原工学院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何建新教授团队在高效病毒防护用纳米纤维空气滤材与口罩关键技术及装备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自主研发的线性电极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直径50-150 nm的纳米纤维,以此类超细纤维为原料可加工出过滤精度100nm的超薄非织造滤材,能够高效拦截呼吸道飞沫、PM2.5、病毒、油性颗粒等病原体传播介质。据悉,该口罩对0.3μm的标准颗粒物过滤效率在99.5%以上,远远大于N95口罩。此外,该技术还利用病毒杀灭剂改性纺丝原液,在纳米纤维中掺杂了具有抗病毒效果的中草药植物提取物,从物理拦截和生物杀灭两个方面做到对病毒的安全彻底防护。/p
  • 【综述】红外隐身材料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隐身材料的开发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红外隐身效果受温度和红外发射率的共同影响,但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因素上,从而限制了红外隐身产品的有效性。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西安工程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印染》期刊上网络发表了以“红外隐身材料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为主题的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为陈海通,通讯作者为王进美教授。本文介绍了各类红外隐身材料的优势和局限性、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包括基于不同的材料在红外隐身领域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红外隐身原理在了解红外隐身机理之前,深入研究其探测原理有利于更好地规避和反制。隐身技术与探测技术双方是相互抵制的关系,二者都是围绕目标和背景两个对象进行展开,探测是通过不断放大目标与背景的差异,从而识别出目标,隐身则是缩小两者的差异。例如,在飞机上,不同的探测器通过六个相应的特征——声学、视觉、烟雾、雷达、红外和轨迹特征来探索它们存在的迹象。红外探测主要基于热成像原理,加之物体本身就是红外光源。红外波可以覆盖0.76~1000μm的范围,可细分为五个部分(如图1所示):近红外波(NIR,0.76~1.5μm),短红外波(SWIR,1.5~ 3μm)、中红外波(MWIR,3~8μm)、长红外波(LWIR,8~15μm)和远红外波(FIR,15~1000μm)。由于地球大气层吸收了大部分红外线,仅对3~ 5μm和8~14μm范围内的电磁波相对透明。因此,在两个大气窗口中隐藏目标的自发辐射是击败红外探测器的有效措施。图1 各种波段的比较及相应的隐身应用除此以外,材料性质、表面粗糙度和厚度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红外发射率。考虑到材料的自身特性,其红外发射率与原子核和外核电子的相对位移(正负电荷中心不一致产生的电偶极矩)密切相关,带负电的外核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会受到外电场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体现在复介电常数、电导率和晶格振动对材料红外发射率的影响上。红外发射率的复介电常数实部依赖性主要受材料的极化度控制,与本征极化偶极矩数、离子半径、晶格常数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表面粗糙度对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可归纳如下:一方面,入射辐射在物体不平整表面的漫反射增加了物体表面吸收红外辐射的机会,导致吸收率增强;另一方面,凹凸不平的表面提高了辐射体的相对辐射面积,从而增加了辐射能量和相应的发射率。此外,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红外发射率也会增加。金属材料的热辐射特性发生在几微米的表层,可以认为表面特性和发射率与厚度无关。对于大多数非金属介电材料,辐射都有一定的穿透深度。因此,非金属电介质和半透明材料的发射率不仅取决于它们的表面状态,还取决于样品厚度。红外隐身方法点源探测和成像探测是两种主流的红外探测方法。点源探测主要与探测距离有关,可检测到的最大距离R。为了最小化目标检测距离,红外辐射特征J越小越好。成像检测主要是利用背景与目标间的热辐射能量之差进行测试。一般来说,发射率高,物体很容易暴露在红外探测器下。为了实现红外隐身伪装,背景和目标物体之间的红外发射强度差异应该足够接近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降低辐射能E对于红外隐身是必不可少的。控制目标表面温度和降低目标表面发射率ε是获得良好红外隐身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到目前为止,控制表面温度的主要方法是热隔离和热通量控制。理想的绝缘材料是空心玻璃微球(HGM)、气凝胶、热毯、纳米纤维膜、微/纳米多孔泡沫、软木和皮革等隔热材料。其中,HGM和气凝胶在红外隐身领域应用较多。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同样明显,因为环境等限制条件,有时物体的表面温度很难改变,所以当物体的T难以改变时,具有低ε的产品具有出色的红外隐身能力。根据Hagen-Rubens定律,电导率与低ε正相关。例如Cu、Ni和Al等金属,以及一些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PANI)是低ε材料。但是金属在可见范围内具有高反射率,这会降低视觉伪装效果。因此,金属材料一般被用作填料。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对金属填料进行改性来实现低发射率与低光泽度的兼容。综上所述,实现红外隐身的最佳途径是削弱和调整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特性,同时使其尽可能接近背景。因此,将“目标+背景”的组合识别为“与背景相似的物体+背景”的组合,这样更有利于欺骗检测器。红外隐身材料隔热材料中空微珠作为隔热材料具有超微小孔隙结构、空心结构或多层结构等特点,因而具有很低的导热系数和吸水率。将其作为填料可以显著降低目标热量的传导,从而有效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2018年,焦钰钰团队开发了一种由纯无机矿物组成的玻璃微珠,该微珠会与基体表面形成一个中空气体层从而阻断热传导,因其蜂窝中空结构故,而它的导热系数很低,涂层具有非常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同时,中空玻璃微珠可以将太阳85%以上的热量反射阻隔在基体表面。PAKDELl团队在2020年将空心微珠颗粒与TiO₂纳米粒子共混,制备了织物用隔热涂料,涂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降低了织物的可燃性,另外空心微珠颗粒的存在及其浓度也会直接影响织物的近红外反射率。该团队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证明空心玻璃微珠防止涂层织物快速散热,此功能可以应用于保暖织物,还可以减少从室内空间到建筑物外的热量损失,进而有效提升红外隐身性能。凝胶系列中的气凝胶具有极低的密度、低导热性和高比表面积,是一种具有3D互穿网络的高度多孔材料。空气层分裂成小块,可以抑制热量的相对流动。此外,气凝胶骨架赋予固体热传导路径复杂而漫长,从而增强散热能力。2020年,ZHANG的团队开发了双向各向异性聚酰亚胺/细菌纤维素(b-PI/BC)气凝胶,它们具有良好的各向异性成型性、质量轻和出色的隔热性能(图2)。与单一的PI气凝胶和其他商业绝缘材料(聚氨酯和聚苯乙烯泡沫)相比,b-PI/BC气凝胶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有效地阻止了传热,并具有稳定的隔热性能(图3)。图2 b-PI/BC气凝胶的合成流程图3 与其他商业绝缘材料相比,bPI/BC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此外,WU的团队在2022年通过改变CuS的添加量和热还原策略设计了rGO/CuS复合气凝胶。CuS的添加有效地调节了红外发射率和隔热性能。加热30 min后,由于其多孔结构,它会保持原始温度。因此,层压多孔结构和多组分赋予复合气凝胶隔热和红外隐身多功能性。该团队还通过简便的溶剂热法和随后的冷冻干燥制备了rGO/CuS@PCM气凝胶(图4)。它们在8 ~ 14 μm的红外发射率从0.82调节到0.59。虽然气凝胶是当前密度最小、隔热性能最好的固态材料,但其存在强度低、易碎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图4 rGO/CuS@PCM气凝胶制备过程示意图相变材料相变材料(PCM)由于其卓越的热管理能力在红外隐身功能材料领域受到特别关注。目前,许多研究人员将相变材料微胶囊化再应用于红外隐身涂层中。相变微胶囊(MPCPs)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相变储能材料,其原理是通过相变材料的放热和吸热过程来调节温度。GU Jie团队在2021年采用二十烷作为相变材料(PCM),三聚氰胺、尿素和甲醛(MUF)作为壳材料形成微胶囊。然后,将聚苯胺(PANI)沉积在这些微胶囊的表面以形成了具有温度控制和低红外发射率的双壳微胶囊(DSM)。经测试,具有1.354 mm厚涂层的红外隐形织物可冷却高达11.2 ℃,并且控温过程持续27 min,红外发射率达到0.794。该面料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显著的红外隐形效果和良好的耐用性(图5)。图5 红外隐形织物的红外图像然而传统的PCM通常表现为具有固定转变温度的刚性固态或流动液态,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特别是在多波段隐身和多场景中。因此,很多团队在这方面进行了改良,例如2023年DENG团队首次设计并构建了一种用于同步视觉/红外隐身的本征柔性自愈合相变薄膜。该相变膜具有固-固相变行为,转变温度(从38.8 ℃到51.1℃)和热函(从79.7 J/g 到116.7 J/g)可调,该相变薄膜可定制不同颜色和多种配置,在多场景下展现极佳的视觉隐身功能。此外,该相变薄膜具有热管理能力,并在各种温度下对目标物表现出红外隐身性能,且具有长期循环稳定性(500次循环)和出色的柔性。此外,PCM与气凝胶结合的复合材料也可以达到优秀的红外隐身效果,在2019 年,LYU的团队首先制备了Kevlar纳米纤维气凝胶(KNA)薄膜,然后与PCM结合以获得KNA/PCM薄膜,发现具有热管理功能的KNA/PCM复合薄膜在太阳光照的室外环境中表现出优秀的红外隐身性能。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还提出了一种由隔热层(KNA薄膜)和红外吸收表面层(KNA/PCM)组合的结构,以隐藏红外检测中的热目标。与其他红外隐身材料相比,KNA−KNA/PCM组合结构涂层靶材由于优异的隔热性和超低红外透过率,红外隐身性能更优秀。这样的结构在未来军事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为红外隐身技术提供了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纳米结构材料纳米结构材料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表现出均匀的吸波特性。因此,它在红外和雷达波隐身材料的应用较多。由于红外光的波长远大于纳米颗粒的尺寸,导致纳米材料对红外光具有高透过率,使红外探测器接收到的反射信号变得很微弱,从而实现红外隐身效果。为了促进材料的多通道相容性,由两种或多种组分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显著增强目标的红外隐身性能。研究发现,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核和壳组分的相互修饰来调节。由于壳成分存在于核壳结构的外表面上,所以表面功能的操纵可以有效地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近年来,由结构核和功能壳组成的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在低发射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WANG团队通过在SiO₂颗粒表面上层层组装剥离的LDH(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和DNA生物分子,成功制备了SiO₂@DNA-LDH(图6)纳米复合材料,并测试了样品在8~14 μm波长下的红外发射率值,发现SiO₂@DNA和SiO₂@LDH的红外发射率值分别降至0.732和0.658。以DNA插层LDH为功能壳构建SiO₂@DNA-LDH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由于DNA和LDH纳米片之间的氢键或静电相互作用,以及DNA-LDH壳层形成加强的物理限制,红外发射率值进一步降低至0.458。图6 (a)SiO₂和(b)SiO₂@DNA-LDH纳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c)原始SiO₂(d)、(e)和(f)SiO₂@DNALDH纳米复合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此外,纳米金属材料在隐身材料中的应用同样备受关注。ZnSe因其在红外区域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性能,Co在红外区的良好吸收特性,为过渡金属的掺杂提供了选择。但一种材料的微观结构会影响其光学特性,例如吸收、反射和透射。尽管ZnSe和Co具有良好的红外特性,但其电子空间分布仍然较差,不利于材料的吸收和光传导。Ga表现出高电子浓度和结构保护特性。因此,将Ga元素引入到材料中,不仅可以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还可以改善材料的空间电子态分布。2021年PAN等人通过PLD(脉冲激光沉积)在不同的Ar气体下制备了一种适用于抗近红外探测的纳米CoGaZnSe多层薄膜。通过XRD(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模拟研究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发现通过控制生长压力来改变晶体特性、键合和电子的空间分布。在不同压力下获得的薄膜具有不同的透射率。根据这一特性,将具有不同透光率的薄膜与多层薄膜相结合,可以减少红外反射。该团队将多层薄膜涂在普通衣服的表面,然后使用红外探测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oGaZnSe多层薄膜的抗近红外检测率最高可达86%,大大降低红外探测的量子效率。碳基复合材料碳材料以其质量轻、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和良好的导电性等的特性,彻底改变了隐身技术领域。炭黑、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的使用为合成轻质、多功能和智能红外隐形材料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可以使用低发射率材料改性的碳纳米管用于屏蔽目标的红外辐射;可以通过石墨烯的添加巧妙地实现温度的动态调节,从而改善静态微/纳米结构只能改变热发射率,固定的热管理材料不能根据需求和环境调节温度的缺点。因此,碳基复合材料为红外隐身领域的设计和性能控制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图7)。图7 碳材料在红外隐身方面的优势零维材料炭黑作为全球生产最丰富的碳形式之一炭黑(CB),是碳基材料最早使用的原材料。但是单独添加炭黑会增强红外波段吸收,这对红外隐身不利。涂料的三个部分分别为添加剂、填料和黏合剂。其中实现红外隐身的关键在于各种填充物。金属填充物可以显着降低红外发射率,例如铝。但是金属对可见光的强烈反射与视觉隐身相冲突。2019年,LI和他的团队将直径为30~45 nm的炭黑纳米粒子直接喷涂到纳米多孔硅渐变折射薄膜上的5μm厚可转移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上。经实验测试,该薄膜在2.5~15.3 μm范围内平均吸光度为97.5%,远高于纳米多孔硅和AAO模板。此外,带有炭黑的AAO模板可以很容易地转移到其他结构上,可以更好地隐藏不同物体的热特性,从而进一步隐身。其本质是光通过AAO模板在内部多次反射,而随机的炭黑颗粒充当散射中心。通过炭黑和纳米多孔硅对光的进一步吸收和捕获,使复合结构能够实现非常低的反射率。因此,炭黑需要与具有较低红外发射率的材料结合使用,才能实现良好的隐身性能。一维材料碳纳米管兼具轻质、可控、高导电、形貌可调和优异机械性能的碳纳米管成为红外隐身复合材料的中流砥柱。许多文献表明,碳纳米管的强度是钢的100倍,密度是钢的六分之一。此外,碳纳米管具有约6 000 W/mK的高导热率,且导电率远高于铜。这些优势将成为多壁和单壁碳纳米管在红外隐身领域应用的关键。低红外发射率材料能以涂层和复合材料的形式制备。2016年,CHU团队成功开发了银颗粒改性碳纳米管纸(SMCNP),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超低红外发射率的SMCNP/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复合材料用于红外隐身,以解决飞行器中金属添加剂和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复合材料难以形成整体的问题。此外,静电纺丝是生产薄膜的独特方法。静电纺丝可以生产2纳米到几微米的纤维。2018年,FNAG等人通过静电纺丝制备聚偏二氟乙烯(PVDF)纤维膜和单壁碳纳米管(SWNT)改性PVDF(命名为SWNT/PVDF)(图6)。壳聚糖处理后,将金纳米粒子浸入金溶胶中并搅拌以修饰薄膜。在静电力的作用下,Au纳米粒子牢固且非常均匀地固定在两种纤维的表面。研究发现,PVDF和Au-PVDF纤维膜的红外发射率值分别为0.82和0.76,而SWNT/PVDF和Au-SWNT/PVDF薄膜的值分别低至0.77和0.68,说明单壁碳纳米管与金颗粒结合后性能更好。二维材料石墨烯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从而赋予其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高表面积、良好的导热性和优异的导电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电池、生物医药等领域。然而,石墨烯在传统红外隐身领域,如降低涂层发射率、隔热、吸收热辐射等,既没有表现出突出的性能,也不具备足够的潜力与其强大的性能相匹配,这是因为蜂窝结构对波的散射有强烈的影响。此外,基于热辐射产生原理,由于石墨烯的能隙为零,所以石墨烯本身不发射热辐射。因此,石墨烯很难以传统的方式直接制造具有极低发射率的材料。但石墨烯可以通过石墨烯层中的离子液体嵌入和外部电压调制,将红外发射率控制在0.3~0.7的范围内。2021年,SHI的团队通过组合石墨烯纳米片和Fe₃O₄纳米粒子,显着增强微波吸收且提供轻巧而坚固的支撑。该团队将其进一步集成到具有隔热性能的PI气凝胶中,并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相变材料,获得了一种新型的兼容电磁和红外的双隐形薄膜。PI/石墨烯/Fe₃O₄杂化气凝胶薄膜具有多孔结构,导热系数低,可以抑制红外热辐射,使其具有红外隐身性。为防止温度随外界不断发生变化,上部采用PI/石墨烯/Fe₃O₄气凝胶/PEG薄膜,既能提供低温显热吸收,又能提供高温潜热吸收,最终实现双重热缓冲,从而更好地协调热力学与红外隐身的关系。图8 (a) (S1) PI/石墨烯/Fe₃O₄混合气凝胶薄膜、(S2) PI气凝胶/PEG复合薄膜和(S3) PI/石墨烯/Fe₃O₄气凝胶/PEG复合薄膜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记录的红外热成像图像。根据红外热像分析格式确定的(b)加热和(c)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光子晶体光子晶体是一种新型结构材料,由于其光子带隙和光子局域化两个特性使得控制物体的自发辐射成为可能。通过调节光子晶体的结构,可以使光子带隙处于特定红外电磁波段,最终在红外波段具备高反射率与低发射特性。利用光子晶体禁带的高反射、低辐射等特点,可以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以干扰探测器的捕获光谱,使其无法被红外线侦察装置侦测到,从而实现红外隐身。目前,光子晶体在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维光子晶体材料和三维光子晶体材料,这两种材料由不同折射率的介电层堆叠而成。由于一维光子晶体易于设计和制造,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DONG Qi等人开发了基于ZnS/Ge的一维光子晶体(1DPCs),在波长3~5 μm处测量反射光谱,得到了95.1%的平均反射率;使用ET-10红外发射仪测得平均发射率低至0.054,完全满足红外隐身需求。三维光子晶体的制造方法有微机械加工法、半导体工艺法、激光全息干涉法等。由于三维光子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存在很好的对称性,因此利用上述制造方式能够成功得到具有禁带的光子晶体结构,例如层叠的硅棒排列制备三维光子晶体可以有效减少红外波段带隙内目标的红外辐射,并增强带隙外的红外辐射。此外,以钨为代表的三维金属叠层结构具有更宽的禁带,可以选择性地控制辐射。这两种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利于大规模应用。而胶体基元自组装法因方法简便、容易操作、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势,成为一种相对普遍的实验室制备光子晶体方法。LI团队使用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和高温稳定性好的聚苯乙烯胶体微球采用逐层法制备了红外吸收波长为3.30 μm和3.42 μm的三维光子晶体材料,并通过气液界面自组装制备单层聚苯乙烯光子晶体膜。该材料实现了3~5 μm可探测波段红外辐射特性的调制,满足红外隐身要求。总结与展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对红外隐身材料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整发射率和温度控制进行热管理这两个方面,而对其机理研究不够深入。随着电子技术和先进探测器的不断发展,单波段隐身材料已难以适应现代军事环境。因此,隐身材料的研究需要向多波段兼容隐身方向发展。其中,突破的关键是弄清楚各个电磁频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对于红外-可见隐身,光谱和背景光谱特性应尽可能一致(0.38 ~ 0.76 μm),需要一个合适的ε来减小目标与背景之间的红外辐射差异(8 ~ 14 μm、3 ~ 5 μm和1 ~ 2.5 μm)。而对于雷达红外兼容隐身,雷达吸波材料需要高吸收率和低反射率,而红外隐身材料需要高反射率和低ε,这就要求综合考虑隐身机理、制备工艺、材料稳定性和兼容性等问题。目前,实验室制备的样品量很少。如何让合成和设计的材料可以大规模生产,并具有其他优良特性,以确保它们可以在实际环境中使用,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中,可调整、简便的合成路线备受关注。如何设计具有综合特性的产品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例如,耐高温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受保护设备(如飞机)的外表面热平衡温度,飞行时高度很高,普通涂层无法提供隐身性。此外,飞机、舰船等军事装备通常在浓烟、潮湿、气候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容易产生腐蚀缺陷。因此,耐蚀性对于提高军事装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环境变化,开发智能隐身材料势在必行。传统的伪装防护技术是静态的,缺乏环境适应性。智能隐身材料具有感知、信息处理、自主指挥和对环境信号作出最佳反应的功能。因此,如何设计能够主动适应环境的智能隐身材料是伪装隐身技术进一步提高军事目标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生存和突防能力的重要发展趋势。
  • 前沿合作丨CT助力清华大学王教授团队周围神经修复研究
    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会导致严重的感觉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受损,使患者终身残疾。因此周围神经修复是神经外科面临的巨大挑战。近日,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秀梅教授课题组通过静电纺丝和分子自组装构建了一种纤维蛋白/功能化自组装多肽(AFG/fSAP)互穿纳米纤维水凝胶,AFG/fSAP可以同时向受损的神经组织提供物理支撑、定向引导、神经营养和血管生成等多种调控信号。将AFG/fSAP原位移植于大鼠的坐骨神经损伤区域后,其可以通过调控损伤部位内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的行为,最终促进组织再生和运动功能重建。该研究进展发表在材料类国际知名刊物《Bioactive Materials》上。岛津分析中心应用工程师黄军飞参与材料性能表征,采用岛津SMX-225CT FPD HR完成了AFG/fSAP纤维蛋白取向分布的表征工作。 Bioactive Materials 8(2022)529-544 纤维蛋白取向分布 图1显示了micro-CT表征AFG和AFG/fSAP纤维取向。A1和B1显示了使用不同颜色表征纤维蛋白取向;A2和B2显示了使用箭头表征纤维蛋白取向;A3和B3显示了使用箭头和不同颜色同时表征纤维蛋白取向。CT结果显示AFG的纤维分布在- 10°~ 10°之间,而AFG/fSAP的纤维分布在- 15°~ 15°之间,这表明添加fSAP对初级纤维蛋白纳米纤维的排列没有太大影响,因此论证了AFG/fSAP中的纤维蛋白取向良好。 图1 CT表征AFG和AFG/fSAP纤维取向 岛津CT,科研好帮手 inspeXio SMX-225CT FPD HR Plus是一款高性能微焦点X射线CT系统,是采用岛津自行研制的微焦点X射线发生器和大型高分辨率平板检出器制造的仪器。 1采用大型高分辨率数字平板检测器,输入相当于最多1400万像素,实现大视野、高分辨率拍摄。 2改进了岛津自主研发的微焦点X射线发生器,大幅度提高了射线线量。与平板检出器的闪烁体的最佳组合可获得高输出和高对比度两者兼顾的图像,最高可使用CT分辨出4微米的JIMA线对。 3系统增加的新功能使得无论是谁都能够轻松地通过优化系统拍摄CT图像,检出器分辨率的提高配合超高速演算处理系统HPCinspeXio,使演算速度得以进一步提升。 无论是科研院校的材料及生物研究,还是工业正在研发的复合材料(GFRP、CFRTP)和大型铝合金压铸件产品,这款仪器能够完成用于多种样品所需要的研究、开发和检查的实验。 图2 SMX-225CT FPD HR Plus微焦点X射线CT系统 图3 AFG/fSAP纤维取向动画 专家心声 杨淑慧博士 文章第一作者杨淑慧博士表示:水凝胶材料性质独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其形貌分析需要可靠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岛津inspeXio SMX-225CT FPD HR Plus对定向纤维水凝胶的取向性进行表征并三维重建。该技术实现了对生物样品形貌的直观观察和分析,弥补了其他方法的不足,是先进材料表征手段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撰稿人:黄军飞
  • 共46人!2023年两院外籍院士增选名单公布
    继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后,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3年外籍院士增选名单,共46人当选。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202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3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共30人,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序)序号姓名国籍学科领域1迈克巴蒂Michael Batty英国地学领域2彼得布鲁斯 Peter G.Bruce英国技术科学领域3安德鲁库伯Andrew I.Cooper英国化学领域4唐纳德布鲁斯丁威尔 Donald Bruce Dingwell德国、加拿大地学领域5让皮埃尔加图索Jean-Piere Gattuso法国地学领域6约翰哈迪 John Hardy英国、美国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7切纳帕蒂贾格迪什 Chennupati Jagadish澳大利亚技术科学领域8穆罕默德卡西姆简 Mohammad Qasim .lan巴基斯坦地学领域9伯纳德麦利森 Bernard Malissen法国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10奇利齐马瓦拉 Tshilidzi Marwala南非信息技术科学领域11古姆麦克唐纳 Jim McDonald英国信息技术科学领域12克劳斯缪伦 Klaus Müllen德国化学领域13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Konstantin S. Novoselov英国、俄罗斯化学领域14安德烈奥昆科夫Andrei Okounkov俄罗斯、美国数学物理领域15黄铭钧 Beng Chin Ooi马来西亚信息技术科学领域16斯万特帕博 Svante Pääbo瑞典地学领域17米歇尔帕里内洛 Michele Parrinello瑞士、意大利数学物理领域18马丁波利亚科夫Martyn Poliakoff英国化学领域19安吉卢比奥 Angel Rubio西班牙数学物理领域20菲利普¥约翰罗素Philip St.John Russell爱尔兰、英国数学物理领域21乐思伊瓦装姆尔森 Lars Ivar Samuelson瑞典数学物理领域22戴尔桑德斯 Dale Sanders英国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23乔纳森塞斯乐 Jonathan L.Sessler美国化学领域24凯伦司徒 Karen C.Scto美国地学领域25索鲁习索鲁习安 Soroosh Sorooshian美国、伊朗地学领域26尼尔斯克里斯蒂安斯坦塞斯 Nils Cristian Stenseth挪威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27盖博约瑟夫施德潘 Gabor Jozsef Stepan匈牙利技术科学领域28锁志刚 Zhigang Suo美国技术科学领域29劳埃德尼古拉斯特雷弗森 Lloyd Nicholas Trefethen美国、英国数学物理领域30袁钧瑛 Junying Yuan美国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国工程院2023年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16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单(共16人,按学部排序)序号姓名国籍研究方向1张建伟德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2常瑞华美国信息光电子3KiNam Kim(金奇南)韩国电子工程4王江舟英国信息与通信工程5S. Ravi Pradip Silva(拉维席尔瓦)英国材料科学6Sang Yup Lee(李相燁)韩国合成生物学7张久俊加拿大电化学能源8Abbas Firoozabadi(阿巴斯费若扎巴迪)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工程9Derek Elsworth(德里克埃尔斯沃斯)美国非常规岩石力学10Ranjith Pathegama Gamage(兰吉特帕伽玛加米奇)澳大利亚矿业工程11王仰华英国应用地球物理12郝洪澳大利亚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13康健英国建筑声学14Seeram Ramakrishna(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新加坡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15Eric Daniel Jacques Gilson(埃里克丹尼尔雅克吉尔森)法国分子生物学、老年医学与衰老科学16Norbert Claude Gorin(高汉)法国血液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