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聚焦颗粒

仪器信息网聚焦颗粒专题为您整合聚焦颗粒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聚焦颗粒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聚焦颗粒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聚焦颗粒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聚焦颗粒话题讨论。

聚焦颗粒相关的资讯

  • 生物颗粒专家莅临百特考察,聚焦制药颗粒测试技术提升
    8月13日,刚刚结束沈阳中国颗粒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生物颗粒专委会崔福德主任委员,孙永达、吕万良副主任委员等27位制药生物颗粒专家组成的颗粒测试考察团开启了丹东百特颗粒测试技术与仪器考察之旅。在沈阳中国颗粒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上,百特展出了新型激光粒度粒形分析系统、动态图像颗粒分析系统、纳米粒度分析系统等仪器,并在颗粒测试、颗粒制备和生物颗粒三个会场做了学术报告,引起了颗粒专家的广泛关注。二十多位全国知名的生物颗粒专家齐聚百特专题考察颗粒测试技术,在百特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公司总经理董青云、副总经理刘忠兰、销售总监丛丽华、技术总监李雪冰等早早就驻足公司大门口,热烈欢迎各位生物颗粒专家的到来。颗粒专家参观百特应用实验室时,详细了解百特各种粒度粒形分析仪器的性能与核心技术,观摩了粒度粒形分析的全过程。他们对百特仪器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一键操作等方面的优良性能给予很高评价,对Bettersize2600专门为制药领域研制的微量干法进样系统(最少样品量0.05克)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专家们也在软件界面、操作流程和样品制备方面提出来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百特展示厅,各位专家了解了百特历程、独特技术、企业文化和国内外市场等情况。他们看到百特取得48项专利技术和100多项专有技术;看到百特在国内外有9500多家用户、12000多台仪器在运行;看到百特“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和“百年特色”的企业文化,纷纷为百特点赞。在百特仪器制造车间,专家们详细考察了百特“静态流水线法”的仪器装配、检验、测试和老化过程,认为这是保证仪器可靠性、一致性的好方法,对百特脚踏实地通过精益质量管理来提升产品质量的措施给予称赞,同时也感受到国产仪器的提升步伐。 参观结束后,百特技术总监李雪冰博士以《百特粒度仪器的生物制药故事》为题向各位专家汇报了百特在仪器技术性能提升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一些制药领域的特殊和前沿问题进行了咨询和交流。参观考察结束了,各位专家对百特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中国颗粒测试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和信心。崔福德教授、孙永达教授等专家希望百特在制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为我国制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聚焦6月5日环境日!双碳、VOCs、细颗粒物、新污染物等环境热点全回顾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设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联合国鼓励全世界对环境问题加深认识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工具。近年来,世界环境日逐渐成为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的主要媒介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环境领域大力推广各项政策,坚持走在世界前列。“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推行最严土壤环境保护”等口号层见叠出,令人振奋。值此特殊的日子,仪器信息网特来回顾近期热点新闻,一观环境领域前沿动态。一、双碳双碳目标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重要承诺。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力度,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我国于2020年底做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这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减排承诺之一。从价值理念看,协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球气候危机下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创新路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存在科学与政策层面的耦合关系,二者的协同推进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观的应然结果,也是实现气候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现实需要(详情点击:协同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与“双碳”目标实现)。此外,有专家指出,在双碳这张“考卷”上,不仅要实现全行业减排,更要重视碳减排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所谓双碳“双考”(详情点击:双碳“双考”,建立监测评价机制迫在眉睫)。评价离不开数据,在碳核算方面,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门类及技术产品开展碳核算如何算准数据?推动节能降碳与清洁能源利用,如何计算排放的碳有多少、减的碳有多少?国家标准委等11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进一步细化了标准体系,明确了标准化的工作重点(详情点击:加快“双碳”标准体系建设,国家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城市也开始制定具体的双碳目标,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据悉。4月下旬,生态环境部对外公布,已于3月底召开了第一组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进展评估会。此次参与评估的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试点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及苏州市共计27个城市,占全部试点城市的三分之一(详情点击: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首次全面进展评估,“双碳”时代如何探索绿色转型?)。双碳领域,温室气体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点监测方向。技术方面,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 2023)上,仪器信息网进行了有关温室气体监测仪器的独家盘点,“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似乎是各仪器企业不约而同关注到的商机。据了解,目前各大厂商推出的相关产品大体可分为高精度、中精度、低精度。其中,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主要是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和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检测技术,尤其以前者为主(详情点击:环保展热门展品盘点——温室气体篇)。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VOCs)在VOCs的监测与治理方面,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相关政策。《“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中明确提出,聚焦机动车、挥发性有机物(VOCs)、扬尘等重点领域;并在O3超标和其他VOCs排放量较高城市开展VOCs组分、氮氧化物、紫外辐射强度等光化学监测。在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日前主办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提升改造VOCs治理设施不能‘一刀切’要求所有企业建设RTO、RCO,应当以适宜为第一位,建设适宜高效的治污设施。”(详情点击: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从何下手? 应以适宜为第一位,综合考虑选出最优治理方案)作为监测技术的发展,环保展上仪器信息网关注到,“走航监测”是环保展VOCs监测领域的热门方向之一。“走航监测”即在走航车上装载VOCs多组分走航监测仪等仪器,并在走航中摸清目标区域VOCs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相应的臭氧生成潜势等情况(详情点击:环保展热门VOCs监测系统盘点——“走航、便携”是热点!)。三、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监测“十二五”以来,我国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已从单纯的污染物浓度监测向化学成分监测、二次污染物监测和传输通道监测等方向过渡,做好PM2.5与O3协同控制十分关键。政策方面,2021年4月《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方案》印发,要求开展城市O3污染成因综合分析及O3主要前体物来源与管控对策研究;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方案》,要求“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强PM2.5与O3协同控制监测能力建设。各地方政策上,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网、非甲烷总烃和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监测网、交通污染专项监测网、工业园区污染专项监测网等建设同样在被各地方政府积极部署中。监测仪器方面,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技术正在被仪器企业所关注(详情点击:聚焦颗粒物来源解析,先河环保推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2022年,国家再次修订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之后,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的性能、质量被再次规范及提升,在线监测也是备受各个环境领域仪器企业关注的(详情点击:环保展热门展品盘点——细颗粒物监测篇,连续监测、溯源研究是热点)。四、新污染物2022年5月国务院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开始得到人们重视。该《行动方案》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线:即2022年发布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建立健全有关地方政策标准等;2023年年底前,完成首轮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和首批环境风险优先评估化学物质详细信息调查;2025年年底前,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各地方政策上,北京市日前印发《北京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落实国家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方案,研究制定本市调查监测工作方案(详情点击:《北京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印发);吉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吉林省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十四五”期间以“打基础、建体系”为重点,紧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素、抗生素、微塑料等开展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建立全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详情点击:吉林出台《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区也于近日正式启动新污染物调查评估工作,重点调查高关注、高产(用)量、高环境检出率、分散式用途的化学物质,旨在进一步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保障公众身体健康(详情点击:宁夏启动新污染物调查评估)。监测方面,据了解,随着重点新污染物关注度不断提升,潜在的新污染物的监测也在被国家逐渐关注。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污染调查评估研究室主任杜兵表示:“现在的难点在于如何将高暴露、高风险的潜在新污染物对应的化学物质,从数以万计的化学品中识别、筛选出来。”(详情点击:重点新污染物管起来,潜在的新污染物怎么办?)结语对于环境生态的关注不应仅仅停留在世界环境日,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提升全民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相信在未来,我国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携手各国共同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 首次修订!聚焦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技术与方法!
    2021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批准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3—2021)》,且该标准已于2022年6月1日实施。据悉,该标准是对《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 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3—2013)的首次修订,规定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将于12月1日召开“环境空气颗粒物分析与监测”网络会议,将邀请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专家进行标准解读。同时,将邀请若干位专家从采样、质控、在线分析、网格化建设实践等几方面进行精彩报告分享。免费参会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articulate20221201/部分专家阵容:专家——江苏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部陆维青副部长:江苏省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系统建设(拟定)目前,江苏省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系统是省级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网格,是江苏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工程,也是部省合作共建的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间,在72个国控城市站的基础上,2020年,江苏省撤销2个点位,新增25个点位,最终形成以95个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组成的“十四五”国控空气监测网。另外,江苏省陆续在省内建成了大气复合型污染超级监测站,监测范围覆盖沿江和苏北主要区域。2021年起,又根据各市实际情况增配了水溶性离子在线监测仪、碳组分分析仪、重金属分析仪、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颗粒物激光雷达等监测设备。这一系列组合拳下去,大气超级站网掌握了不同季节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各类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比例关系,从而实现对空气质量进行全方面、实时与在线精准“体检”。专家——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尹洧高级工程师:环境光学及其在大气监测中的作用环境光学监测基于物理光学的理论与实验方法,不使用任何化学试剂,相比基于化学原理的分析方法,在监测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21世纪国际环境监测界公认的最佳绿色分析方法。环境光学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技术、激光光谱技术、光散射技术、荧光光谱技术等。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系统在大气环境综合外场观测实验中的应用,能实现大气环境综合外场实验中污染物传输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危害的快速定量监测,为综合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加速我国环境监测现代化的进程。本报告介绍了环境光学的发展历程、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并以实例说明环境光学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专家——北京市计量院环能所张国城所长:颗粒物采样器采样物理效率的测定气溶胶粒径谱仪法8月28日,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委会颗粒分技术委员会2022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环能所申报的《颗粒物采样器采样物理效率的测定气溶胶粒径谱仪法》获委员会立项推荐。北京市计量院环能所在前期自主研发的静态箱法PM2.5/PM10切割器校准装置基础上,通过引入混合多粒径标准微球、多分散颗粒物等技术,建立了基于气溶胶粒径谱仪法的颗粒物采样器采样物理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将采样物理效率曲线的绘制由几十个小时缩短到分钟级,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且已为中国疾控、北大团队、国内多家生产企业等提供了检测服务。更多报告内容,报名后免费获取通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articulate20221201/如报名失败,可联系助教微信:13260310733
  • 聚焦颗粒物来源解析,先河环保推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
    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全国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218号),该方案强调:“十四五”期间将按照“国家负责统一规范和联网、地方负责建设和运维”的模式,进一步加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监测能力建设。同时,方案中特别提到,要“以交通、工业园区和排污单位为重点开展污染源专项监测,组建和完善全国协同控制监测网络,掌握PM2.5与O3的主要来源、浓度水平、生成机理、传输规律等,更好支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可以说,对颗粒物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监测溯源是后续精准治理必不可少的步骤。仪器信息网获悉,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河环保)推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有效支撑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本次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3)上,先河环保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亮相。展会期间,先河环保总裁助理、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本锋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的独家采访。先河环保总裁助理、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本锋仪器信息网:从2022年各地区陆续发布“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几乎都提到:要加强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针对该热点,先河环保在产品层面有的解决方案?潘本锋:目前,颗粒物和臭氧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也是目前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与难点。而国家提出的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具体来说,就是要落实“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要求,进而实现污染物的精准监测及溯源解析,为制定城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围绕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精准溯源、科学研判、依法治理,先河环保推出了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有效支撑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图解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仪器信息网:该产品(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与传统的空气监测类产品有何不同?在研发设计与技术创新上,有何亮点和突破?潘本锋: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是对颗粒物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颗粒物监测溯源。这套系统基于颗粒物监测数据,结合源解析算法,对颗粒物分粒径进行实时源解析、及时预警和精准溯源,实现数据的统一收集、统一展示和统一分析。也就是说,这套系统能够协助我们快速确定颗粒物的来源,比如颗粒物是来自于机动车?还是工地扬尘?或是来自于生活源或工业源?类似这样的粒径溯源会为我们下一步的治理提供信息,指导各地开展精细化管控,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国家提供可靠和技术与数据支撑。系统采取“一张网、一中心、四应用”的总体架构,布局科学合理,让人一目了然。其中,“一张网”统筹粒径监测、走航监测等各种基础数据;“一中心”集成各源各类大气环境数据资源,实现数据采集汇聚、数据计算研发、数据存储共享、数据资产管理,为数据应用提供服务;“四应用”囊括了实时监测、粒径分析、颗粒物来源解析以及粒径与空气质量关联分析四大模块,实现精准溯源,助力颗粒物污染高效、并持续地改善。目前,这套平台系统已取得软件著作权。仪器信息网:依托这套系统,先河环保能够为各地的颗粒物污染管控带来哪些具体的帮助?潘本锋:依托这一系统,可以为各地大气颗粒物污染管控提供三方面的帮助:一是帮助各地政府构建颗粒物粒径监测网。这套系统通过高精度粒径监测站与微型站的组合方式,以粒径移动监测作为固定站补充,帮助各地政府全面掌握各区域粒径分布与污染来源。粒径监测网可以覆盖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区域预警、道路、工业园区等,实现对区域颗粒物数据的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动态立体监测与评估,为环境颗粒物监管提供数据支撑。环保展上展出高精度粒径监测站与微型站二是协助建设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平台。通过建设智慧平台,可实时展示各监测设备状态及监测浓度,并对粒径段数据、粒径分布及变化趋势、粒径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这便于我们掌握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固定燃烧源、机动车和工艺过程源等对本地颗粒物污染的贡献,实现对PM10和PM2.5的实时源解析溯源。三是实现颗粒物粒径溯源分析研判服务。依托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平台,融合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及其他专业数据资源,我们提供的颗粒物粒径数据溯源分析研判服务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和科学、高效的管控建议,以实现颗粒物污染精准溯源。仪器信息网:目前该系统是否已经进入市场应用阶段,效果怎样?潘本锋:目前,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已经推向市场,特别是在扬尘精细化治理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管控效果。目前,先河环保已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区域安排了试点。比如在河北某试点,我们利用粒径谱监测仪、颗粒物粒径溯源解析车等对当地PM10进行来源解析,结果显示,这座城市的扬尘源(道路尘、施工尘)为第一大贡献源,且夜间4μm—10μm大粒径段颗粒物浓度显著高于白天。为此,先河环保专家组协助政府开展常态化、高标准的扬尘源针对性管控,同时狠抓重点时段,强化夜间粗颗粒管控,提出了许多管控建议。比如,进一步强化施工工地治理、采取道路清洗湿扫、严格重点运输车辆扬尘管控等措施。经过几天的综合整治,该试点扬尘污染控制效果明显,扬尘污染数据及大粒径段污染占比下降明显。仪器信息网:立足十四五,展望未来,先河环保将在哪些领域进一步加强布局?潘本锋:步入十四五以来,先河环保紧抓“高质量发展与技术创新”,并积极布局下一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规划。我们力争将科技创新有效转变为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驱动公司技术和高质量发展共同进步。当前,“双碳”是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先河环保围绕国家降碳、减污、扩绿等目标,持续推动生态环境和“双碳”全产业链业务,并将整合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和治理全产业链的创新资源,紧扣以生态大脑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的产业创新。我们将持续构建高效、精准、专业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业务的创新与深耕,协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区域经济协调绿色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生态环境产业做大做强。先河环保展台后记:本次,先河环保还带来了水生态、污水治理、交通污染监测、温室气体监测等众多明星产品,覆盖了多个领域。潘本锋特别介绍到,随着大家对“双碳”愈发加大关注,先河环保在未来还会在温室气体方面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并推出新的产品。比如本次带来的XHCRDS100P高精度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CO2,CO,H2O,CH4)进行精准实时监测。预知该系统详情,请持续关注仪器信息网有关环保展温室气体监测领域的后续报道。
  • 2017年北京质谱年会召开 聚焦颗粒物与雾霾分析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仪器信息网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2017年3月24日,由北京质谱学会主办、北京质谱中心协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协会承办的“2017年度北京质谱年会”在北京蟹岛会议中心召开,200余名来自科研院所、高校、政府实验室及仪器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为期两天(3月24日-25日),同往届惯例,本届会议除了大会报告外,还设有学术沙龙和培训讲座。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002060"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img title=" DSC00716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3aec542a-1ccb-45d9-b966-6bc3b9ef89c7.jpg" /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002060"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会议现场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北京质谱学会理事长张新荣为本届北京质谱年会致开幕辞。张新荣在致辞中介绍,本届北京质谱年会的主题是“颗粒物与雾霾分析”。大会报告、分领域的学术沙龙能够供质谱学者们畅所欲言,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另外,会议为年轻的学者们提供了技术培训,包括质谱仪器技术、谱图解析和应用方法。本届会议的宗旨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信息分享的交流平台,他希望大家能够借此机会碰撞出火花,激发更多灵感。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DSC00666_副本张老师致辞.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f7949678-9617-45f5-8119-54dafbd7e7c0.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002060"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北京质谱学会理事长张新荣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北京质谱中心副主任赵镇文在开幕式中向到会者介绍了北京质谱中心。目前,北京质谱中心有机、生物、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质谱技术研究和分析服务。他表示,希望与质谱界同仁在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展开合作。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DSC0067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bd84cb6c-ac00-4aa1-b021-b19f12eeea65.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002060"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北京质谱中心副主任赵镇文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002060"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img title=" DSC00682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80c015df-d2a5-44d4-8b00-247e8b416073.jpg" /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002060"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 报告题目 我国中长期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排放与观测研究的启示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贺克斌院士在报告中主要通过排放表征与观察分析讲解了我国雾霾污染控制情况和技术发展。1990-2010年,我国SO sub 2 /sub 、NOx、VOC等污染物排放呈增加趋势,且在某些区域非常集中,导致了我国空气质量的下降。2015年开始到现在,PM2.5、SO sub 2 /sub 的排放在逐年下降,但VOCs排放则一直在增长。观测发现二次颗粒物前体物质为PM2.5主要来源,相对湿度与空气污染程度之间存在很大联系,PM2.5大于500微克/m sup 3 /sup 几乎都发生在高湿条件下。具体的非均相反应机制尚不清楚,重污染期间硫酸盐生成的主导化学机制尚不明晰。通过观察重雾霾过程中主要组分及前体物浓度,发现硫酸盐生成与二氧化氮浓度及颗粒物结合水呈显著正相关。从相对重要性而言,重雾霾下,二氧化氮为硫酸盐生成的主要氧化剂。贺克斌院士表示,还有大量问号亟待去解决,需要依赖仪器和分析方法。质谱是化学成分分析的主力军,希望质谱学者们在国家号召下,用科学技术来攻克雾霾难题。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DSC0068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7f62f41b-7b67-4076-8f00-9606715d7b09.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聂宗秀 报告题目微纳尺度颗粒质谱与成像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聂宗秀在报告中讲到常规离子源、探测器对颗粒质谱的构建都具有技术困难。该研究团队针对ESI、MALDI使用电场和激光脱吸附困难的问题研发了空气动力学解析常压源,针对电子倍增器难于检测大颗粒的问题研发了易检测带多电荷大颗粒的法拉第盘检测器。并将这两项技术与离子阱分析器结合,构建了离子阱微米颗粒质谱装置。该装置能够进行高通量细胞分析,进行细胞和细菌的区分鉴定等工作。该研究组还将离子阱与显微镜结合构建了能够观测纳米尺度颗粒的质谱装置。另外,该研究团队建立了纳米材料颗粒面标记质谱成像方法获得看其在生物体内的追踪成像,还获得了质谱对纳米结构的自组装。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DSC00706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e0fc2d4b-15c6-4a22-8d7c-a436ba603794.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strong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史权 报告题目 质谱看雾霾:分子世界的蓝天白云 /strong /span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雾霾包括气溶胶、颗粒物、PM2.5、有机质、多环芳烃等成分。史权在报告中讲到,通过GC、GCMS及高分辨质谱的应用发现,用分辨率40万以上的高分辨质谱为手段才能得以了解PM2.5的有机质分子组成。研究组通过质谱分析了解了有机质化合物类型分布及有机硫酸酯的季节分布特征。在FT-ICRMS、Orbitrap Fusion、tims TOF三种质谱平台上分析了有机质的质量分布和分辨效果。除了雾霾成分分析,该研究组还通过高分辨质谱平台对石油样品、炼油厂废水、海水可溶有机质等小分子复杂体系进行了组成研究。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DSC00710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ba799d90-5675-4bf0-a57e-ddcf94915302.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strong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所长徐东群报告题目 重污染天气健康防护 /strong /span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徐东群从空气质量标准、重污染天气和防护要点等方面向到会者讲解了如何应对雾霾天气。除了污染天气下个人防护的几大要点外,徐东群还介绍了室内防护的“三要三不要”:要关闭门窗、室内保湿、尽量使用空气净化器 不要将食用油过度加热、不要在室内过量使用空气清洗剂和除臭剂、不要在室内吸烟。据介绍,在关闭门窗、没有启动净化器的情况下,室内PM2.5的浓度一般为室外的70-85%。报告中,徐东群还详细介绍了口罩的选择和佩戴注意事项、净化器的净化原理及选择注意事项等。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24日大会报告分别由钱小红研究员、汪福意研究员和张新荣教授主持。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DSC00700_主持人.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ea3ed6cc-13e0-46dc-9a30-5e3f7c0bf11b.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strong 大会报告主持人(钱小红研究员、汪福意研究员、张新荣教授) /strong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img title=" DSC00726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aae622f1-873c-45ab-adbf-171ee676488a.jpg" /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strong 暨南大学教授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振 报告题目:自主创新及PM2.5动态来源解析思路 /strong /span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周振在报告中介绍了禾信质谱产品分析PM2.5的来源解析思路。传统受体模型源解析需要多个仪器平台且需要几个月才能最终得到结果。基于单台质谱进行动态源解析,需要快速、灵敏和多组分同时检测。该团队根据社会需求建立了一套包括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软件和数据库在内的源解析系统,满足快速、灵敏等要求。团队还在不断深入继续研究,也与其他研究团队合作发展新技术。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DSC00747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c0750092-42b6-4320-8182-8a7cf5ee31ea.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strong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马鑫 报告题目 安捷伦最新 LCMS 的技术平台--- 全新应用方案的驱动力 /strong /span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安捷伦在今年3月发布了两款与质谱相关的新产品。马鑫在报告中介绍了这两款新产品在内的安捷伦液质平台。6545XT AdvanceBio LC/Q-TOF MS系统是安捷伦最新发布的生物制药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包含改进的QTOF技术、可灵活选择的液相系统、AssayMAP、耗材及Bioconfirm软件。另一款新品是研究级三重四极杆LCMS 6495B,该仪器是目前安捷伦最为高端的三重四极杆产品,除了硬件上的改进还配套有完善的方法包,适合应用在食品、环境、组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DSC0075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8bc0d4f8-56fd-4754-b290-81a7d972f3d9.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姜啸龙 报告题目:知您所想,为您解忧--ProFinder定制分析系统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姜啸龙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种无需标准品即可进行农残快速筛查和半定量的方法。岛津GC-MS/MS ProFinder根据不同应用方向可定制分析系统。其中农残方法针对中国法规开发出了完成的数据库,包括MRM参数、CAS号等。该方法只需要在实验中进一针正构烷烃就能够根据数据库中的保留指数计算出保留时间从而不适用标准品就建立起仪器方法。经全数据库筛查效果显示,在10ppb级的浓度下,54种农残全部检出。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DSC00762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e3e1c442-701f-4444-ad46-6e27bcdc10e3.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贾伟 报告题目:高分辨质谱在免疫研究中的应用简例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贾伟在报告中介绍了赛默飞Orbitrap在免疫研究中的应用实例。从抗原角度介绍了高分辨质谱在多发性骨髓瘤研究中的应用。在抗体中的应用,介绍了抗体药物的质量表征等应用。抗体药物的质量表征包括完整分子量分析、肽图分析、糖基化分析和二硫键分析。质谱技术主要负责反应过程的数据采集和蛋白质结构信息分析。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DSC00737_副本提问.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ffbc1d11-7824-4979-8816-4fcb55cdc61f.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现场讨论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img title=" DSC01530_副本展位.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4be2db50-b4ec-47c4-a47d-7b0302c66863.jpg"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厂商展位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本届会议设立了食品与环境、医药与生命科学、无机质谱技术及应用、质谱新方法与新技术四个分组学术沙龙,供参会者根据兴趣选择参与。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安捷伦、岛津、赛默飞、布鲁克、珀金埃尔默等质谱仪器制造商及相关仪器耗材企业在会议期间设有展位,提供质谱仪器及应用的相关信息。其中,安捷伦在会议期间举行了最新质谱产品的中国地区发布活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img title=" 661849444706882869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6ca67fc7-be66-4d4f-9208-ab23b1f0870a.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COLOR: #002060" 晚宴暨安捷伦质谱产品发布活动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4月25日将举办质谱技术及应用培训讲座,分有机质谱和无机质谱两大板块,由学术、应用专家为参会学员提供知识培训。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摄影:仝令坤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编辑:郭浩楠 /span /p
  • 聚焦颗粒和液滴测量技术——第12届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分会场侧记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5月15-16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暨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在吉林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共同承办。15日下午,5个不同主题的分会场同期举办,会期1天,吸引了相关领域与会者的热烈关注。颗粒和液滴测量技术分会场共设置4个特邀报告和26个主题报告,精彩纷呈;由8位分会场主席相继主持。以下为部分精彩报告摘要。颗粒和液滴测量技术分会场天津大学教授 谭超报告题目:《超声/电学双模态层析成像系统》多相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是一种复杂和时变的流体结构,被测参数多,测量人员难以在非扰动的条件下准确、可靠地获取关键过程参数,实现流动过程的可视化动态监测。其中,流态分布的多变性、流态转变的瞬态性以及流场与测量场的耦合性是制约多相流参数检测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报告详细介绍了谭超及其研究团队在过程层析成像方面的研究进展;团队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电阻层析成像、电容层析成像、超声层析成像多模态组合方式,可获得多相流电导率、介电常数、声阻抗、传播时间、多普勒频移等更丰富的信息。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 赵陆海波报告题目:《气液鼓泡体系多尺度气泡可视化实验及模拟研究》气液鼓泡体系反应器因其结构简单、传质传热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如费托合成、加氢反应、羰基化反应、CO2吸收转化、废水处理等过程,核心是对于气泡流动过程多尺度现象认识及流控、传质和反应过程强化的应用。赵陆海波与研究团队采用光场成像等可视化测量方法研究多尺度气泡尺寸时空分布,并结合群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 Model—PBM)建立可预测多尺度气泡鼓泡过程预测的CFD模型,通过电阻层析成像(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ERT)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初步建立了可应用于多相反应过程强化研究的可视化测量及数值模拟方法。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 董良报告题目:《数字孪生智能选矿中的多相流测试技术》全球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时代,选矿技术也应顺应国家战略规划需求,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孪生以数字化方式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模型,通过虚实交互反馈、数据融合分析、决策迭代优化等手段,可为选矿过程提供更加实时、高效、智能的运行或操作服务。报告重点阐述了智能选矿过程涉及的重介质分选过程智能化、浮选过程智能化、粗煤泥分选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并对颗粒粒度、密度、浓度等在线测试技术提出数字孪生智能选矿中的多相流智能感知需求,为智能选矿提供技术指导。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 于海涛报告题目:《基于高斯光束入射下彩虹散射的液滴测量研究 》雾化广泛应用在燃烧、医药、农业、消防、日常生活等领域,在雾化燃烧、雾化干燥、雾化冷却等众多过程中,测量液滴粒径大小及分布、速度、温度、蒸发速率等参数,对雾化过程中气液流动、传热机理的研究极为重要。在众多液滴测量技术中,彩虹测量技术是液滴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实现液滴粒径、折射率和温度的同步测量。于海涛及其研究团队专注于高斯光束入射下彩虹散射的液滴测量研究,报告基于德拜级数展开理论和广义洛伦兹-米理论研究液滴的彩虹散射特性,并根据彩虹散射计算液滴的折射率和粒径。现场精彩一览伴随着分论坛的结束,大会圆满闭幕。第13届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将由中国计量大学承办,2022年杭州再会!
  • 青岛众瑞技术交流,聚焦《江西省颗粒物组分手工监测、光化学监测方案》
    日前,《2019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正式出台,要求在下属地级市开展颗粒物组分手工试点监测和光化学试点监测工作,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为此制定了具体的监测方案。5月9日,青岛众瑞应邀参与主办了此次《江西省颗粒物组分手工监测、光化学监测技术交流会》,并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为来自江西省站、南昌市站以及下设十个地市的监测站的代表们进行相关技术和政策要求的培训、交流。上午九时,技术交流会正式开班。来自南开大学和江西省站大气室的专业人士分别对“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及应用”和“关于印发《江西省颗粒物组分手工试点监测、光化学试点监测方案》的通知(赣环监发〔2019〕10 号)”进行了专业的解读。随后青岛众瑞的研发骨干为大家细致讲解了“颗粒物组分手工监测、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要求”,对颗粒物采样和颗粒物组分分析要求进行了专业的梳理和指导。下午的vocs专场,来自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和江西省站的专业人士们对于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技术及相关政策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现场答疑环节,大家纷纷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将交流会推向了高潮。此次技术交流会收货满满,众瑞团队的认真和专业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青岛众瑞将始终秉持“客户至上,平台共享,诚信协作,奋斗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断提升自身技术硬实力和诚信服务软实力,用心做好仪器。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破解手机外壳闪耀的小秘密
    OLS51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越来越闪耀的手机外壳近年来,各大手机品牌厂商推出的新品,除了在产品的参数规格上不断提升,手机外壳的色彩也从原来的单色为主,逐渐在质感和选色上越来越新颖。单单黑色,就能衍生出有星夜黑、至黑、黑洞、夜海黑等等多种,其它颜色还有晨曦金、星云、星夜心语、闪银、绿洲… … 这些闪耀的色彩增加了玻璃外壳的高级感,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图片来自OPPO官网特殊工艺,光彩夺目因为外观漂亮且可塑性强还不会屏蔽信号,现在的手机普遍采用玻璃材质做后盖。如果再经过AG磨砂玻璃工艺处理,还可以在保留原有特性的基础上拥有磨砂的丝滑质感,同时还可以起到避免反射及划伤等作用。(*AG玻璃,又叫抗反射玻璃和防眩光玻璃,英文名为Anti-glare glass,是对玻璃表面进行特殊加工的一种玻璃。)化学蚀刻AG工艺观察化学蚀刻加工是玻璃深加工行业常用的 AG 工艺。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将玻璃表面由光滑面变成微米级颗粒表面,蚀刻之后的玻璃表面就会由原先的反光表面变成哑光漫反射表面。不同的反应物成分及浓度大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会形成不同的颗粒大小及形状,呈现出不同的AG效果。玻璃表面的微观世界左右滑动查看图片通过奥林巴斯OLS5100 3D测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我们还能对手机外壳上的颗粒大小以及粗糙度进行测量。粗糙度测试OLS51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配备的智能实验管理助手,还可以简化工作流程并提供高质量数据,让材料检测和加工的流程更快、更高效。405nm紫色激光和专用高数值孔径物镜提供120nm的横向分辨率,可以捕捉AG玻璃表面的精细纹理。MEMS扫描振镜能够实现具有较低扫描轨迹失真和较小光学像差的准确X-Y扫描。无论在视场中心还是边缘区域测量均可获得稳定一致的测量结果,确保AG玻璃表面的粗糙度测量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
  • 聚焦场流分离技术 解决低浓度细颗粒物分析表征难题 ——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谭志强研究员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污染物的微细化趋势明显,环境基质中细颗粒污染物的检测与控制成为当下环境管理的重大挑战。场流分离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具有分离范围广、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在解决环境基质中低浓度细颗粒物分析检测难题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谭志强研究员及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场流分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特别是应用场流分离技术在低浓度细颗粒物分离分析中做出了突出成果。近期,仪器信息网与谭志强就其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受访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谭志强研究员仪器信息网: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本人的研究经历以及您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谭志强:我本人的研究经历与金属元素密不可分。2005年我考入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第一次接触分析仪器研制这个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当时,为了解决野外现场痕量铜、铅、镉等重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问题,参与了便携式钨丝电热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研制和开发工作,为实现原子吸收光谱仪走出实验室做了一点工作。 200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继续从事重金属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基于金纳米探针的灵敏、快速、准确检测汞、铜、砷等离子的分析方法。 2011年博士毕业后,我继续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围绕解决纳米材料环境安全性研究中低浓度细颗粒物分析表征的难题,开始从事基于场流分离技术的金属细颗粒物分离分析新方法开发和仪器研制。我们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中空纤维流场流分离技术的研究,先后研制了四代基于中空纤维流场流分离技术的细颗粒分离纯化仪器(图1),这些仪器的分离性能逐渐优化,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从金属到碳质细颗粒),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为从纳米至微米不同尺寸细颗粒的分析表征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图1 自主研制细颗粒分离纯化仪器实物照片非常荣幸,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国内仪器研制专家的认可,我本人于2019年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之“青年创新奖”。最近,我们开始从事电场流分离技术的研究,为实现同尺寸、不同表面修饰剂细颗粒的分离提供了有效手段。仪器信息网:场流分离技术当前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如何?在细颗粒物分析中有怎样的应用前景?谭志强:场流分离技术最早由美国犹他大学Giddings教授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早期主要用于高分子聚合物、胶体矿物等的分离,现在已经拓展到生物大分子、纳米颗粒、病毒等领域。理论上,场流分离可分离尺寸从1nm~100 μm的细颗粒,所以可作为高效分离纯化细颗粒的有效手段。和色谱分离技术类似,场流分离技术也包括一系列分支技术,比如流场流分离、热场流分离、离心场流分离、电场流分离等。理论上,这些分支技术的分离性能都普遍高于尺寸排阻色谱。流场流分离是目前这些分支技术中理论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流场流分离又可细分为对称流场流分离、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以及中空纤维流场流分离等。其中,非对称流场流分离被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推荐为稳定可靠且应用前景广阔的纳米细颗粒分离方法。针对环境样品基质复杂、目标细颗粒物浓度低、高度动态等特点,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中空纤维流场流分离技术。与其他流场流分离系统相比,中空纤维流场流分离系统的分离能力更强,而且非常容易与高灵敏检测器(如ICPMS)直接联用,因此更适用于环境基质中低浓度细颗粒的分离分析。另外,所用中空纤维膜分离通道成本低,而且非常容易更换,这有助于该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除了分离范围宽和分离度高以外,场流分离仪器通道内没有固定相填料,而且常采用简单基质溶液(如纯水)作载流,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目标物的无损分离,因此可用于揭示真实环境中细颗粒的赋存状态。这个特点也使得场流分离技术在蛋白质、外泌体、病毒等生物细颗粒的分离分析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而且,这种载流也有利于将场流分离仪器直接与后续高灵敏检测器在线联用。离线收集的分离组分也非常容易用于其他检测方法的直接分析。另外,中空纤维流场流分离采用管壁上布满微孔的中空纤维膜作为分离通道,不仅可实现样品基质的在线净化,还可以实现共存离子组分的同时分析。比如为实现环境中痕量银纳米颗粒的形态分析,我们将研制的中空纤维流场流分离仪与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动态光散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线联用(HF5-UV-vis-DLS-ICPMS)(图2),实现了μg/L浓度水平的5种不同粒径(1.4 nm、10 nm、20 nm、40 nm和60 nm)银纳米颗粒以及2种不同形态(游离或弱结合态和强结合态)银离子的在线分离、识别、表征及定量分析,为实际水环境中不同形态银的浓度水平调查提供了准确、可靠、高灵敏的分析方法,也为深入研究环境相关浓度水平银纳米颗粒和银离子的环境行为和归趋奠定了基础。图2 HF5-UV-vis-DLS-ICPMS在线联用系统示意图及工作原理图[1]仪器信息网:您和团队开展场流分离技术相关研究的契机是什么?回顾您过去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经历,取得了哪些标志性的成果?谭志强:环境细颗粒的粒径范围涵盖纳米到微米级。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细颗粒的环境和生物安全性与其浓度水平和环境行为密切相关。由于环境中的细颗粒含量通常处于痕量或超痕量水平,且环境基质复杂,因此环境基质中低浓度细颗粒的分析表征极为困难,这严重制约了对环境相关浓度细颗粒的物理化学转化过程的研究,进而限制了人们对环境中细颗粒生成和转化规律的认识。因此,建立环境基质中低浓度细颗粒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既是当前环境化学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也是深入研究低浓度细颗粒环境和生物安全性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基于前面提到的HF5-UV-vis-DLS-ICPMS在线联用系统,我们系统研究了环境相关浓度(如10 μg/L)银纳米颗粒的典型物理化学转化过程。比如,在银纳米颗粒团聚行为研究中,直观表征到天然有机质在颗粒表面形成的冠结构,且发现低浓度银纳米颗粒比在高浓度下具有更长的稳定时间。另外, 我们发现在光照天然有机质还原银离子生成银纳米颗粒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光照环境相关浓度银离子仅生成大量小粒径(如2.3 nm)银纳米颗粒,而高浓度银离子下则同时生成大量小粒径和大粒径(如8.4 nm)银纳米颗粒。在银纳米颗粒和银离子的相互转化研究中,发现污水处理厂进水中银离子主要以巯基化合物形式存在,并未检测到以往在高浓度下研究报道的硫化银,而银纳米颗粒并未发生明显的化学变化(如硫化)。上述研究表明,环境相关浓度下银纳米颗粒和银离子的环境行为与高浓度情况下的研究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也突出了细颗粒环境行为研究应从环境相关浓度水平出发的必要性。最近,我们基于偏置循环电场流分离-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线联用系统(BCyElFFF-UV-vis -ICPMS),研究了水环境中银纳米颗粒环境冠形成及对其生物效应影响(如图3所示)。我们首次使用偏置循环电场流分离技术对相同尺寸、不同修饰剂的银纳米颗粒进行了分离。根据这两种不同修饰剂银纳米颗粒洗脱时间差异、分级组分的离线分析表征以及理论计算结果,阐明了不同修饰剂银纳米颗粒表面环境冠结构形成机理,揭示了环境冠结构对银纳米颗粒生物效应的影响机制。这项工作表明,循环电场流分离技术可为监测银纳米颗粒表面结构的微小变化以及高效分离纯化银纳米颗粒及其衍生物(如表面含环境冠、蛋白冠等结构)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图3 基于电场流分离系统的银纳米颗粒环境冠形成及其生物效应研究新方法[2]仪器信息网:在之前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您和您的团队还有哪些规划?接下来您团队的研究重点还有哪些?谭志强:基于目前已经建立的不同尺寸、不同表面性质细颗粒的分析表征方法,未来我们将从形貌、尺寸、形态变化多角度对细颗粒分析表征,开展真实环境中细颗粒的老化或风化过程、细颗粒与矿质颗粒物异质团聚行为、细菌或细胞对细颗粒摄入过程及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探索解决细颗粒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准确评估细颗粒物生态环境健康风险提供重要依据。除了在环境领域应用外,我们还将继续拓展场流分离技术在环境毒理、生物医学、纳米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近年来,我们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研究团队开展了广泛合作,并且取得了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仪器信息网:目前国内场流分离技术应用和研究相对较为小众,您认为这主要是受限于哪些因素,未来场流分离技术还有哪些应用和发展空间?谭志强: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与其他分离技术相比,比如色谱技术,这个技术的发明距今还不足60年,仍然是一种相对比较新的分离技术。我国学者对场流分离技术的关注和研究起步更晚。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高玉书研究员较早开始关注场流分离技术,后来高老师去美国继续开展场流分离技术研究工作。很长时间国内场流分离技术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非常高兴的是,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团队开始从事场流分离技术的相关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十余个科研团队在从事场流分离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工作,这已经引起了国际场流分离技术会议委员会的关注,多次邀请我们参加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其次,目前全球能够生产场流分离仪器的公司极少,国内市售场流分离仪器几乎全部来自国外进口。这些仪器的价格远高于其他常规分离仪器(如液相色谱)。由于国际贸易摩擦,近年来这些进口仪器的关税不断提高,这对进口仪器设备在价格上也有一定影响。另外,进口场流分离仪器国内维修工程师的短缺也影响了场流分离仪器的大量普及。因此,亟需我们加快国产场流分离仪器的研制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逐渐实现进口替代。这也是我们团队一直在努力的一个方向。另外,场流分离在国内的应用领域还是比较窄,场流分离的应用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场流分离技术在环境保护、生物医学、食品安全、材料制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需要各个学科领域学者的共同努力。比如,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 [2022] 15号)中,已经明确把微塑料已经正式被列入第四类新污染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今年也启动了“微塑料的环境化学行为与效应”专项项目。对这种新污染物的识别和定量是对其环境健康风险科学评估和精准施策的前提。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环境中还存在大量的纳塑料,它们的迁移能力更强,环境健康风险可能更大,治理起来也更加困难。目前应用较多的微塑料表征方法,如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对于小尺寸纳塑料的识别和定量存在一定挑战性。因此,场流分离技术在微/纳塑料污染调查、环境行为、生物效应、污染防治等研究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再次,目前国内学者更多关注的是流场流分离技术,市场上的场流分离仪器大多为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仪,而研究其他场流分离分支技术的团队极少。近三年来,我们也围绕电场流分离和磁场流分离也开展了一些工作,有效弥补了流场流分离技术在特定目标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短板。最后,我们对场流分离技术的科普宣传还有待加强。比如我们的很多仪器分析教科书上,很少会详细介绍场流分离技术。当然这需要我们每位从事场流分离技术研究的学者共同努力,积极为场流分离在国内的推广和普及做贡献。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场流分离仪器能够像色谱一样进入常规分析实验室,为细颗粒相关研究领域提供研究“利器”!插图出处:[1] Zhiqiang Tan, Jingfu Liu, Xiaoru Guo, Yongguang Yin, Seul Kee Byeon, Myeong Hee Moon, Guibin Jiang. Toward full spectrum speci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ionic silver by on-line coupling of hollow fiber flow field-flow fractionation and minicolumn concentration with multiple detectors. Anal. Chem., 2015, 87, 8441-8447.[2] Zhiqiang Tan, Weichen Zhao, Yongguang Yin, Ming Xu, Yanwanjing Liu, Qinghua Zhang, Bruce K. Gale, Yukui Rui, Jingfu Liu. Insight into the formation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corona on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water environment using biased cyclical electrical field-flow fractionation. Water Res., 2023, 228, 119355.附受访人简介:谭志强,男,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大理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低浓度细颗粒物分析表征新仪器研制及其在环境化学、纳米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先后在韩国延世大学、美国犹他大学以及马萨诸塞大学从事访学合作研究,在Sci. Adv.、Environ. Sci. Technol.、Anal. Chem.、Water Res.、TrAC-Trend Anal. Chem.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中文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973”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各1项;担任《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Atomic Spectroscopy》、《分析试验室》等杂志编委。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8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一等奖,2019年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之“青年创新奖”。
  • 焦作市生态环境局210.00万元采购颗粒物监测仪
    html, body { -webkit-user-select: text } * { padding: 0 margin: 0 } .web-box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wenshang { margin: 0 auto width: 8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20px 10px 0 10px } .wenshang h2 { display: block color: #900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bottom: 1px dashed #ccc font-size: 16px } .sit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ent-box { text-align: left margin: 0 auto width: 80% margin-top: 25px text-indent: 2em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biaoge { margin: 0 auto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25px } .table_content { border-top: 1px solid #e0e0e0 border-left: 1px solid #e0e0e0 font-family: Arial /* width: 643px */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margin-left: 15px } .table_content tr td { line-height: 29px } .table_content .bg { background-color: #f6f6f6 } .table_content tr td { border-right: 1px solid #e0e0e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e0e0e0 } .table-left {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20px } 详细信息 焦作市生态环境局车载大气质量监测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4-08-05 项目概况 焦作市生态环境局车载大气质量监测建设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会员系统;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08月27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焦财招标采购-2024-34 2、项目名称:焦作市生态环境局车载大气质量监测建设项目 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4、预算金额:2,100,000.00元 最高限价:2100000元 序号 包号 包名称 包预算(元) 包最高限价(元) 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 采购预留金额(元) 1 焦公资采购F2024-121号-1 焦作市生态环境局车载大气质量监测建设项目 2100000 2100000 是 2100000 ,其中小微企业采购金额: 5、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 本次采取以购买数据服务的方式,中标单位负责项目实施,提供32个出租车走航大气颗粒物监测数据服务,对焦作市主城区道路大气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控,实时监测道路颗粒物PM2.5、PM10污染情况,监测数据实时传送至云平台,并利用大数据处理绘制道路污染云图,精准定位扬尘污染严重路段空间分布,使得监测区域道路大气污染状况直观呈现。 6、合同履行期限:三年 7、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8、是否接受进口产品:否 9、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是 二、申请人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满足的资格要求: 本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和监狱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及环境标志产品优先采购、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3.1按照《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号)的要求,根据开标当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的信息,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拒绝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同时对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和证据进行打印存档。 3.2投标人没有受到过环保主管部门环境违法通报或行政处罚,并提供承诺书,虚假承诺者投标将被否决(格式自拟)。 备注:以上第3.1条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在开标当日提供查询结果。 三、获取招标文件 1.时间:2024年08月06日 至 2024年08月12日,每天上午08:00至12:00,下午12:00至23: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会员系统; 3.方式:本项目采用电子开评标(不见面开标),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登陆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进行网上下载招标文件; 4.售价:0元 四、投标截止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4年08月27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加密电子投标文件须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通过“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http://ggzy.jiaozuo.gov.cn/)”网站-交易平台加密上传。 五、开标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4年08月27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B座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一开标室3号机。 六、发布公告的媒介及招标公告期限 本次招标公告在《河南省政府采购网》《焦作市政府采购网》《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发布, 招标公告期限为五个工作日 。 七、其他补充事宜 1.《投标单位操作手册及视频》和新点投标文件制作软件请到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共服务”——“下载专区”栏目下载。 2.请各投标人提前办理CA数字证书,并学习电子投标文件制作。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须使用CA数字证书上传。为防止网络拥堵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上传,请各投标人提前上传,因未能及时上传导致投标失败的责任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3.按要求进行网上获取并下载招标文件,凡未在规定时间内获取招标文件者视为无效标。 4.平台统一技术服务电话为:400-998-0000,服务QQ:4008503300,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7:30(北京时间)。 5.获取招标文件后,请下载并安装最新版本投标文件制作工具,制作电子投标文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上传加密的投标文件。供应商未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完成上传的,视为逾期送达,焦作市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将拒绝接收。 6.本项目采用远程不见面交易的模式,开标当日,投标人无需到现场参加开标会议,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登录“不见面开标大厅系统”,在线准时参加开标活动并进行投标文件解密等。因投标人原因未能解密或解密失败的将被拒绝。详见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共服务-下载专区《投标单位操作手册及视频》。除电子投标文件外,投标时不再接受任何纸质文件、资料等。 八、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照以下方式联系 1. 采购人信息 名称:焦作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999号 联系人:岳先生 联系方式:0391-299062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如有) 名称:河南诚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焦作市山阳区解放东路11号 联系人:孙女士 联系方式:15539114615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岳先生 、 孙女士 联系方式:0391-2990622、15539114615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click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show() }) $('.closeModel').click(function () { $('.modelDiv').hide() })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颗粒物监测仪 开标时间:2024-08-27 09:00 预算金额:210.00万元 采购单位:焦作市生态环境局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河南诚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焦作市生态环境局车载大气质量监测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4-08-05 项目概况 焦作市生态环境局车载大气质量监测建设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会员系统;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08月27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焦财招标采购-2024-34 2、项目名称:焦作市生态环境局车载大气质量监测建设项目 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4、预算金额:2,100,000.00元 最高限价:2100000元 序号 包号 包名称 包预算(元) 包最高限价(元) 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 采购预留金额(元) 1 焦公资采购F2024-121号-1 焦作市生态环境局车载大气质量监测建设项目 2100000 2100000 是 2100000 ,其中小微企业采购金额: 5、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 本次采取以购买数据服务的方式,中标单位负责项目实施,提供32个出租车走航大气颗粒物监测数据服务,对焦作市主城区道路大气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控,实时监测道路颗粒物PM2.5、PM10污染情况,监测数据实时传送至云平台,并利用大数据处理绘制道路污染云图,精准定位扬尘污染严重路段空间分布,使得监测区域道路大气污染状况直观呈现。 6、合同履行期限:三年 7、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8、是否接受进口产品:否 9、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是 二、申请人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满足的资格要求: 本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和监狱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及环境标志产品优先采购、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3.1按照《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号)的要求,根据开标当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的信息,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拒绝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同时对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和证据进行打印存档。 3.2投标人没有受到过环保主管部门环境违法通报或行政处罚,并提供承诺书,虚假承诺者投标将被否决(格式自拟)。 备注:以上第3.1条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在开标当日提供查询结果。 三、获取招标文件 1.时间:2024年08月06日 至 2024年08月12日,每天上午08:00至12:00,下午12:00至23: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会员系统; 3.方式:本项目采用电子开评标(不见面开标),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登陆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进行网上下载招标文件; 4.售价:0元 四、投标截止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4年08月27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加密电子投标文件须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通过“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http://ggzy.jiaozuo.gov.cn/)”网站-交易平台加密上传。 五、开标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4年08月27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B座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一开标室3号机。 六、发布公告的媒介及招标公告期限 本次招标公告在《河南省政府采购网》《焦作市政府采购网》《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发布, 招标公告期限为五个工作日 。 七、其他补充事宜 1.《投标单位操作手册及视频》和新点投标文件制作软件请到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共服务”——“下载专区”栏目下载。 2.请各投标人提前办理CA数字证书,并学习电子投标文件制作。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须使用CA数字证书上传。为防止网络拥堵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上传,请各投标人提前上传,因未能及时上传导致投标失败的责任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3.按要求进行网上获取并下载招标文件,凡未在规定时间内获取招标文件者视为无效标。 4.平台统一技术服务电话为:400-998-0000,服务QQ:4008503300,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7:30(北京时间)。 5.获取招标文件后,请下载并安装最新版本投标文件制作工具,制作电子投标文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上传加密的投标文件。供应商未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完成上传的,视为逾期送达,焦作市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将拒绝接收。 6.本项目采用远程不见面交易的模式,开标当日,投标人无需到现场参加开标会议,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登录“不见面开标大厅系统”,在线准时参加开标活动并进行投标文件解密等。因投标人原因未能解密或解密失败的将被拒绝。详见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共服务-下载专区《投标单位操作手册及视频》。除电子投标文件外,投标时不再接受任何纸质文件、资料等。 八、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照以下方式联系 1. 采购人信息 名称:焦作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999号 联系人:岳先生 联系方式:0391-299062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如有) 名称:河南诚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焦作市山阳区解放东路11号 联系人:孙女士 联系方式:15539114615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岳先生 、 孙女士 联系方式:0391-2990622、15539114615
  • 蔡小舒教授:颗粒粒度及气溶胶在线测量的图像魔法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说起图像法,大家很自然会联想到相机。对,图像法就是用相机作为传感器测量颗粒粒度。其实,图像法并不是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这是一种已有很多年历史的测量方法。早期的相机采用胶片作为传感器,记录被测物体的影像,然后将影像投影到工具投影仪上,在投影仪上用标尺或后期发展的坐标传感器量出被测物体的大小。下图是一种显微投影仪的照片,显微物镜把胶片上的图像投影到屏幕上,在屏幕上量出物体图像的尺寸。对于颗粒样品,则可以直接在显微镜下进行观测测量。很显然,在用胶片作为传感器的时期,图像法是不可能用于在线测量的。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21f18409-d7be-4568-a7cb-255a0d29561b.jpg" title=" 图片1.jpg" alt=" 图片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显微投影仪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友情提示:移动端用户下方点击阅读全文,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再点击取消即可阅读全文,也欢迎下载APP体验阅读新感受)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图像法作为颗粒粒度测量,尤其是颗粒粒度在线测量的新方法再次出现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得益于CCD和CMOS的发明,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以及光学镜头、光源、计算机技术以及图像处理算法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的核心是CCD/CMOS传感器,尤其是近年来CMOS技术的发展使其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数字传感器。下图是CMOS传感器的照片。在CCD/CMOS传感器中,代替胶片中感光粒子的是按矩阵排列的像素。如果在每个像素前按规律设置红(R),绿(G)和蓝(B)三色滤色片,则可以得到彩色图像。这样CCD/CMOS就将图像自然分解成了成可以用计算机处理的离散信号。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c747ae3-b89b-426c-8014-114e41854faa.jpg" title=" 图像2.png" alt=" 图像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图像法在线测量装置主要包括:相机、镜头、光源、取样装置等。其中相机是最关键的设备。为得到清晰的被测颗粒的影像边缘,一般在在线测量中采用逆光(背光)照明方式,相机在测量区一侧,光源在测量区另一侧,如图所示。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由于光的穿透能力不强,因此图像法不能用于高浓度颗粒的直接在线测量(in-line)。对于高浓度颗粒,必须采用取样方式测量(on-line) /strong /span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c188c81-6aa1-4737-96b1-bf330735261e.jpg" title=" 图片3.jpg" alt=" 图片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图像法在线测量原理示意图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与图像法静态测量要求不同,在图像法在线测量中,被测颗粒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运动的,甚至运动速度很高。为得到清晰的颗粒图像,就要“冻结”运动颗粒的影像,这就要求图像的曝光时间要与被测颗粒的运动速度相匹配。对于高速运动的颗粒,要求的曝光时间要短,低速的可以稍长。 曝光时间还与拍摄图像时所用镜头的放大倍率有关,放大倍率大,要求的曝光时间就短,放大倍率小,曝光时间就可以长一些。& nbsp 曝光时间可以由相机的快门控制,也可以由光源的脉冲宽度控制。目前工业相机的电子快门时间最短可以到1微秒,而作为照明光源的脉冲激光的脉冲宽度可以达到几个纳秒。曝光时间越短,需要的光源强度就越大,这就给光源提出了高的要求。工业相机的电子快门分成滚动快门(rolling& nbsp shutter)和全局快门(global& nbsp shutter)2类。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为保证曝光时运动颗粒图像不发生畸变,在图像法在线测量中必须采用全局快门 /span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作为在线测量,图像法装置不能像显微镜那样通过更换不同放大倍率的显微物镜来适应不同大小颗粒的测量,这就希望像素尺寸尽量小,以得到高的图像分辨率。通常,滚动快门的CMOS的像素小于全局快门,目前滚动快门的CMOS的最小像素已达到1.5微米,而全局快门的最小的像素是3.8微米。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图像法测量中,相机镜头是关键的设备。图像法能进行在线颗粒测量,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远心镜头 /span /strong 的发明和发展。用相机拍摄物体,通常图像存在远小近大的现象。而在线测量不能控制被测颗粒一定会处于镜头的焦平面位置,这就会造成颗粒的影像大小与颗粒的真实尺寸不同。远心镜头的出现,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被测颗粒处于不同位置时,远心镜头获得的颗粒图像大小并不会随位置变化而变化。这就使得图像法可以用于颗粒的在线测量。远心镜头有定倍率和工作距离,以及可变放大倍率和工作距离2类,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中一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图像法在线测量中最大问题是被测颗粒不仅存在于测量区中,有些还处于离焦位置,颗粒图像是不清晰的。下图中就同时存在清晰颗粒、离焦程度不大和离焦尺度大的模糊颗粒影像。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对于离焦颗粒图像,可以有2种处理方法 /span /strong ,对于离焦程度大的模糊影像,直接剔除,不予处理。对于离焦程度不大的模糊图像,可以采用图像处理算法来恢复,得到颗粒的粒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图像法在线测量中,一般都需要用取样装置将被测粉体样品从生产工业管路中去出,在取样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颗粒样品发生团聚,如用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分散样品颗粒。下面3个图给出了在在线测量取样中没有对颗粒采取分散措施,分散不足和充分分散后的颗粒图像。可以明显看出充分分散的重要性。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9590f06-6860-4880-955a-367e24cc5746.jpg" title=" 图像4.png" alt=" 图像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图像法在线测量不仅可以给出被测颗粒的粒度,还可以得到被测颗粒的形貌参数,这是其它颗粒测量方法不能做到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图像法与RGB三波段消光法融合在线测量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受光学原理和硬件的限制,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图像法在线测量下限一般在2-3微米 /span /strong 。但在工业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亚微米颗粒中同时存在有少量较大颗粒,并都需要测量其粒度的情况。这时可以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将图像法与多波长消光法相结合,用图像法测量较大颗粒的粒度,而用多波长消光法测量亚微米颗粒的粒度 /span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彩色相机中的CMOS传感器可以认为是RGB三个波段光探测器件,当采用白光作为光源,对获得的图像可以分别用图像处理算法处理其中的大颗粒影像,用多波长消光法处理背景图像中的RGB信息来分别获得大颗粒和亚微米颗粒的粒度。如下图是用彩色相机获得的高速流动中的湿蒸汽两相流图像,其中高速流动的较大水滴的轨迹宽度对应其粒度,而长度对应其速度,背景是较高浓度的小水滴,无法用图像识别。此时,可以分别对如圆圈中的大水滴影像用图像处理算法处理,得到其粒度和速度,而对矩形框内的亚微米颗粒用RGB三波段消光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小水滴的粒度及分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009bf84a-9554-447d-945d-c6bdbe8cb4f2.jpg" title=" 图片5.jpg" alt=" 图片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同时存在大小颗粒的图像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图像法与后向光散射融合测量大气颗粒和排放烟尘浓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图像法不仅可以测量成像的颗粒的粒度,还可以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与光散射结合测量无法成像的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的浓度和排放烟尘的浓度 /span /strong 。气溶胶是空气中悬浮颗粒与大气构成的体系,悬浮颗粒包括固体颗粒,液体颗粒,生物颗粒等。由于气溶胶颗粒粒度很小,受气流和布朗运动的作用,会在大气中长时间扩散传播,PM2.5就属于气溶胶范畴。下图分别是室内和大空间悬浮的气溶胶颗粒在激光照射下的散射光。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该散射光强与悬浮颗粒的粒度、浓度和测量散射角度有关 /span /strong 。用相机作为传感器,将相机聚焦于激光照射的要测量区域,得到气溶胶后向散射强度后,用米散射理论和相关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到空间的气溶胶浓度。该方法可以用于烟囱排放烟尘浓度的远距离遥测。如果同时用多个波长的激光进行测量,还可能可以得到悬浮颗粒的平均粒度和分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2f6469fd-9884-41c8-9b57-af11b16bc8b0.jpg" title=" 图像6.png" alt=" 图像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float: left width: 125px height: 12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01e065bd-c5ef-4e1a-9570-1808f883e70a.jpg" title=" 蔡小舒_.jpg" alt=" 蔡小舒_.jpg" width=" 125" height=" 125" border=" 0" vspace=" 0"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作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者简介: /span /strong 曾任中国颗粒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上海颗粒学会等学术组织的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理事长等,是《Proceedings of IMechE Part A: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Particuology》、《KONA Powder and Particle Journal》、《Frontiers in Energy》等SCI刊物和一些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名誉主席,主席等。 /p
  • 聚焦“新质生产力”!厦门电视台到访睿科集团
    近日,厦门电视台莅临睿科集团,揭秘科技力量如何助力检验检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对睿科集团董事长林志杰先生进行”新质生产力”专题采访。勇立潮头,科技赋能随着AI、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生产一线,建设智慧实验室已成为提升实验室检验质量与效率,助力实验室管理和学术科研发展的重要的手段。睿科集团紧随时代浪潮,打造全流程智能化实验室。睿科集团智慧实验室,只需系统发送指令,就可自动实现取样、抖粉、称重、高温检测、理化检测和自动农药残留检测等自动化检验步骤。公司聚焦设备自动化、控制集中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智慧化四大模块,构建智慧实验室新路径。产业升级,前瞻布局睿科集团的集团的业务呈现从单机自动化到多功能平台自动化,再到智慧实验室的金字塔布局,公司可根据实验室对自动化程度的需求与客户应用场景和预算,提供不同形态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睿科集团已拥有60多个样品前处理技术储备,为自下而上打造智慧实验室奠定基础。而智慧实验室的运用,又使各个单机模块更好地发挥1+1>2的效果。通过“人、机、料、法、环”一体化,实验室质量管控进一步得到提升,既可以有效避免实验人员接触有毒试剂,又能够帮助实验室管理者更清晰地管理和控制实验进度,如样品处理进度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共建共创,共育共享我们重视、珍惜与客户的共建共创。独行快,众行远。在与客户的共创过程中,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用户的痛点、需求和对智慧实验室的美好期待,并从中获得许多灵感,这不仅让睿科智慧实验室更符合用户的需求,也让客户对品牌产生更多信任感。目前,我们在环境、药品和食品三大领域,均已打造标杆智慧实验室。未来,我们会加大智慧实验室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推动智慧实验室的健康发展与应用。正如中科院院士王大珩所言:“中国科学技术要像蛟龙一样腾飞,这条蛟龙的头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则是蛟龙的眼睛,要画龙点睛。”以科技、创新、协作,共助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相信中国科技崛起的大潮必将更加波澜壮阔。
  • 聚焦“新质生产力”!厦门电视台到访睿科集团
    近日,厦门电视台莅临睿科集团,揭秘科技力量如何助力检验检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对睿科集团董事长林志杰先生进行”新质生产力”专题采访。 勇立潮头,科技赋能 随着AI、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生产一线,建设智慧实验室已成为提升实验室检验质量与效率,助力实验室管理和学术科研发展的重要的手段。睿科集团紧随时代浪潮,打造全流程智能化实验室。 睿科集团智慧实验室,只需系统发送指令,就可自动实现取样、抖粉、称重、高温检测、理化检测和自动农药残留检测等自动化检验步骤。公司聚焦设备自动化、控制集中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智慧化四大模块,构建智慧实验室新路径。 产业升级,前瞻布局 睿科集团的集团的业务呈现从单机自动化到多功能平台自动化,再到智慧实验室的金字塔布局,公司可根据实验室对自动化程度的需求与客户应用场景和预算,提供不同形态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睿科集团已拥有60多个样品前处理技术储备,为自下而上打造智慧实验室奠定基础。而智慧实验室的运用,又使各个单机模块更好地发挥1+1>2的效果。通过“人、机、料、法、环”一体化,实验室质量管控进一步得到提升,既可以有效避免实验人员接触有毒试剂,又能够帮助实验室管理者更清晰地管理和控制实验进度,如样品处理进度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共建共创,共育共享 我们重视、珍惜与客户的共建共创。独行快,众行远。在与客户的共创过程中,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用户的痛点、需求和对智慧实验室的美好期待,并从中获得许多灵感,这不仅让睿科智慧实验室更符合用户的需求,也让客户对品牌产生更多信任感。目前,我们在环境、药品和食品三大领域,均已打造标杆智慧实验室。未来,我们会加大智慧实验室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推动智慧实验室的健康发展与应用。 正如中科院院士王大珩所言:“中国科学技术要像蛟龙一样腾飞,这条蛟龙的头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则是蛟龙的眼睛,要画龙点睛。”以科技、创新、协作,共助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相信中国科技崛起的大潮必将更加波澜壮阔。 睿科集团RayKolGroup Corp., Ltd. 睿科集团(厦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检验检测行业效能提升的自动化、智能化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核心业务覆盖环境检测、食品安全、药品分析、生命科学、新能源材料五个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秀的产品和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
  • 设备更新选型指南丨生物共聚焦拉曼技术推荐
    拉曼光谱因其无损、非接触性的快速检测特性,已引起广大科研人员的浓厚兴趣,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生命医学领域中,通过分析入射光对被测物的非弹性散射谱线,获得其分子组成与结构信息。细胞内所有代谢物的拉曼信号构成“单细胞拉曼表型组”,可作为细胞的“分子指纹”,用于微生物种属检测、功能性细胞识别、细胞生理过程监测、组织拉曼成像等,从而实现对细胞生理状态、对内外因素刺激的应答机制、干细胞分化方向等生理代谢过程及机制的原位研究,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极具应用价值。作为生物共聚焦拉曼的领航者,长光辰英在深入理解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基础上,提供高端的共聚焦拉曼产品,为功能微生物筛选,疾病机理,药物研发,细胞生长分化等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推荐产品 P300共聚焦拉曼光谱仪PRECI SCS 微生物单细胞分选仪 (qq.com) PRECI SCS-R300拉曼单细胞分选仪PRECI SCS-R300 拉曼单细胞分选仪 (qq.com) RAColony菌落原位多表型检测与挑取工作站RAcolony 菌落原位多表型检测与挑取工作站 (qq.com) SC-catcher单细胞光镊操纵与分选系统SC-catcher单细胞光镊操纵与分选系统 (qq.com) MicroRaman 颗粒物检测仪MicroRaman 颗粒物检测仪 (qq.com)推荐服务生物拉曼光谱检测技术方案(一)丨生物拉曼在细胞耐药性/活力检测中应用生物拉曼光谱检测技术方案(二)丨拉曼光谱技术在微塑料检测分析中的应用生物拉曼光谱检测技术方案(三)丨拉曼光谱在微生物代谢研究中应用生物拉曼光谱检测技术方案(四)丨拉曼光谱检测分析平台下的细胞/组织检测(病理快检)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感兴趣,请随时联系我们
  • 美素力奶粉中惊现黑色小颗粒 厂方称是焦糖
    孩子吃的奶粉里那些黑色小颗粒到底是什么?这两天,杭州市民杨先生一家一直在为这个问题纠结着。   虽然厂家已经明确表示,这些黑色小颗粒是高温烘培产生的焦糖颗粒,绝对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杨先生还是很不放心。于是,他向工商部门投诉了奶粉生产商。   奶粉中漂浮着黑色小颗粒   42岁的杨先生,中年得子,现在一家人都围着孩子转,唯恐有一点差池。今年1月,孩子出生后,杨先生一直给孩子吃美素力婴儿奶粉,之前并没发现什么问题。   3月17日早上,杨先生妻子和往常一样,给孩子冲了一瓶奶粉。因为当天刚好是在光线强烈的地方,她忽然看到了奶瓶中隐约有几个黑色的小点点在浮动。   这些黑点虽然不大,但明显不溶于水,这个发现,让一家人都乱了套,害怕这些黑点对孩子健康产生影响。   杨先生说,美素力奶粉产自荷兰,他们一家正是看中进口奶粉质量有保证才购买的。   当天晚上,他就给美素力公司的全国客服热线打了电话,但对方告诉他,黑色小颗粒是乳液高温烘培后形成的焦糖沉淀物,属于正常现象,不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影响。   虽然对方说得板上钉钉,可杨先生一家却始终放心不下。杨先生觉得,国家有相关规定,奶粉里是不能出现不相关的杂质的,那么这些小颗粒是不是属于这个范围呢?   就算这些小颗粒确实无害,那又是不是应该在罐体上向消费者注明呢?   厂家解释黑色颗粒是焦糖   带着杨先生的这些疑问,记者前天首先拨打了美素力全国客服热线。经过沟通后,202号话务员请技术人员给记者详细解释了小黑颗粒产生的原因。   技术人员说,黑色小颗粒确实是乳液中的乳糖在高温烘培后形成的焦糖颗粒。因为这批奶粉采用的是国外比较常见的高温烘培加工法,首先对新鲜的乳液进行高温烘培,在经历好几个循环后形成奶粉。在这个物理过程中,会有一些乳糖转化为黑色或咖啡色的焦糖颗粒,工厂会采用技术手段剔除一些较大的颗粒,但一些非常细微的颗粒确实会留下来。   厂方也承认,这些小颗粒不溶于水,也无法被正常吸收,但焦糖颗粒没有害处,而且会随着新陈代谢被自然排出体外。   至于这样的问题是否应该在罐体上标明,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有一些进口奶粉会在罐体上标明这个事情,但他们这个牌子的奶粉没有做到,他们也会把事情向上级反映。   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不仅是杭州地区,也不仅是美素力这个品牌,确实有不少使用烘焙制作的进口奶粉存在出现小颗粒的问题。   昨天下午,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杨先生已经向下城工商局长庆中队提交了相关的投诉单,而工商部门也立刻抽取了同个品牌批次的产品送鉴定部门化验,不过鉴定结果需要好几个工作日才能出来。   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双方各执一词,但等鉴定结果出来后一定会给出明确答复。如果产品有问题,那么不是说赔钱这么简单,肯定会对相关产品进行查处。但要是证明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他们也会和杨先生沟通,请他放心。
  • 单颗粒ICP-MS应用 | 通用池技术消除铁纳米颗粒质谱干扰
    随着纳米颗粒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采用单颗粒模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分析金属纳米颗粒成为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由于其高灵敏度、易用性和分析速度快等特点,ICP-MS是一种理想的技术,用于检测纳米颗粒的特性:无机成分、浓度、尺寸大小、粒度分布和聚集等。除了金和银纳米颗粒以外,零价铁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化学特性和相对大的比表面积,更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项目中,用于取出有机溶剂中氯、转化废料中有害化合物、降解杀虫剂和固定金属等。但不同于金和银纳米颗粒未受到基体干扰或常规质谱干扰问题,等离子体产生的信号ArO+对同样质量数(56)铁的最高丰度同位素(56Fe+丰度91.72%)形成严重干扰。消除这种干扰的最有效方式是采用氨气作为反应气的反应模式ICP-MS。已有的大多数SP-ICP-MS报道聚焦于无干扰的纳米颗粒,而这种反应模式SP-ICP-MS还未被广泛使用。本文将证明在反应模式SP-ICP-MS下,NexION通用池技术应用于测定纳米颗粒。实验所有分析采用NexION 350D型 ICP-MS (珀金埃尔默公司,谢尔顿,CT),操作条件见表1。用去离子水稀释金和铁纳米颗粒标准,分别在质量数197和56处测定。实验结果实验首先在标准模式下运行。接下来,为评价加入反应气对SP-ICP-MS分析的影响,相同溶液在反应模式下运行。图1显示了标准和反应模式SP-ICP-MS测定100nm金颗粒谱图。两个图相似结果表明,反应模式并未改善纳米颗粒测定能力,因为金可能与氨气不发生反应。图1.反应(a)和碰撞(b)模式下SP-ICP-MS测定100nm金粒子两种模式下实际金颗粒检测数量比较列于表2。该数据表明,两种模式下颗粒具有同样数量,表明使用反应模式对测量颗粒并不偏差。存在的高背景掩盖了铁纳米颗粒中56Fe+,标准模式下铁测量不能完成。反应模式下测定60nm氧化铁纳米颗粒溶液,结果列于图2。与图1a中反应模式下金谱图相比,二者相似。尽管碰撞模式同样具有去除干扰能力,但在不严重损失仪器灵敏度前提下,不能完全消除ArO+对56Fe+干扰,意味着纳米颗粒检测限将大大降低。碰撞模式下使用其它低丰度铁同位素是有可能的,但低丰度意味着纳米颗粒将不能被检测到。因此,高信噪比的氨气反应模式测定m/z56是铁纳米颗粒最佳选择。图2.SP-ICP-MS反应模式下测定60nm的铁氧化物颗粒谱图结论本工作证实了珀金埃尔默NexION系列ICP-MS反应模式具有测定铁纳米颗粒能力。因为,铁受到来源于等离子体的干扰,必须采用反应模式测定铁纳米颗粒,具有远超碰撞模式的优势。该工作可以扩展为其它受干扰的金属纳米颗粒,如钛、铬、锌或硅。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扫描二维码下载完整的应用报告。
  • 颗粒学者齐聚一堂!第十二届中国颗粒大会在海口顺利举办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颗粒学会主办,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海南大学承办,由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同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颗粒大会于2023年4月21-2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顺利举办。第十二届中国颗粒大会会议主题为“创新助力双碳,绿色赋能发展”,旨在促进颗粒与粉体相关领域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及助力人才成长。大会围绕颗粒学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产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等展开交流。仪器信息网本次作为大会的合作媒体以及参展商亮相第十二届中国颗粒大会。观众签到展商签到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大学教授彭峰主持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现场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庆山作开幕致辞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伟致辞开幕式上举行了2022年度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学奖颁奖典礼,先后颁发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中国颗粒学会技术发明奖、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中国颗粒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学位论文奖、中国颗粒学会第八届气溶胶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颗粒学会第四届气溶胶科技创新奖、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奖、2022年度百特-《颗粒学报》优秀论文奖等奖项。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学位论文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第八届气溶胶青年科学家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第四届气溶胶科技创新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奖二等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奖一等奖颁奖现场2022年度百特-《颗粒学报》优秀论文奖颁奖现场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李春忠主持大会报告颁发大会主席证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马光辉《生物颗粒的制备和应用:从人工颗粒到仿生和天然颗粒》生物颗粒(微球和微囊)变革了生物制药工程技术,传统的微球制备技术难以做到尺寸统一,导致蛋白质药物等分离精度降低以及靶向性变差。马光辉院士团队创新的微孔膜乳化法采用微孔膜为介质,建立了系统的均一微球制备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了均一颗粒的可控制造,还研制出了全自动系列膜乳化设备,推动了科学研究和新过程、新产品的转化成功。此外,马光辉院士团队提出了柔性仿生颗粒地底盘的新策略,并在新冠疫苗等领域取得了应用。马光辉院士表示,仿生和天然颗粒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利用生物学和化学法实现多功能设计,可以遵循体内固有过程,保留原特性,实现高效药物递送和免疫治疗。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郭烈锦《超临界流体中颗粒运动力学及化学反应动力学行为》郭烈锦院士团队开展了跨/超临界流体中颗粒运动力学行为研究,揭示了史蒂芬流对热质传递过程的影响规律、近壁区颗粒的热质传递行为以及颗粒间相互作用机制,为颗粒群行为的定向调控指明了方向;开展了超临界水颗粒气化反应动力学规律研究,揭示了超临界水-颗粒气化反应机理,建立了基于孔结构演变信息建立跨尺度模型,获得了反应受控步骤及破除机制,实现了颗粒气化反应的过程强化;针对反应条件下的复杂颗粒动力学特性,发展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颗粒解析直接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反应引发的边界层流动,反应热传递、组分变化及颗粒形态演化等界面现象对超准界水-颗粒相间的影响机制作用,填补了超临界流体-反应颗粒多相流热化学热质传递理论的空白;基于上述基础,开展了超临界水煤炭气化反应器的工程化设计、优化与放大,实现了煤炭在温和条件下高效气化,为我国构建完全符合碳中和目标的新型清洁、低碳(零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教授 余艾冰《计算颗粒技术及其工业应用》余艾冰院士表示,近几十年来中国流程工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总体生产制造效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下的创新水平亟待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水平不高、工业技术比较薄弱、高端产业的优势地位不明显等。《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过程智能化实现的主要途径是过程模拟与优化。过程工程装备一旦获得质的智能化飞跃,将为转型发展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通过建设智能工厂,全面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大幅度提升生产品质和安全水平,并展示了颗粒计算在冶金等代表性领域的应用。大会参展商梅特勒托利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昌华嘉科学仪器部、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安东帕中国、马尔文帕纳科、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苏州艾特森制药设备有限公司、德国新帕泰克有限公司、安徽科幂仪器有限公司、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TA仪器部门、晶格码(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珠海真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荷兰IVIUM艾维电化学(天津德尚科技)、HORIBA集团科学仪器事业部、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复纳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艾若泰克科技有限公司、帕剌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诺泽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海菲尔格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赛克玛环保仪器有限公司、南京九章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胤煌精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积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南京白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傲轩测量科技有限公司、提塞环科仪器贸易(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儒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普萃超临界(广东)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孚洛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晶智达科技有限公司、英国SMS仪器公司、合肥费舍罗热工装备有限公司、广州群翌能源有限公司、澳谱特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仪器公司均作为参展商出席了本届颗粒大会。仪器信息网展位此次颗粒大会除大会报告外,还设置了25个主题分会场,仪器信息网也将进一步跟踪报道。
  • 官方:未来海洋微塑料或翻50倍!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能否......
    导读:2月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发布的最 新报告预计:到2050年,世界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将增加四倍。该报告警告称:到本世纪末,海洋微塑料污染总体将增加50倍。届时,超过2.5个格林兰群岛面积的海域将遭受严重污染,微塑料浓度将超过生态危险阈值。该研究由德国的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Alfred Wegener Institute Helmholtz Centre for Polar and Marine Research)开展。期间,研究人员分析了2500多份关于塑料污染的研究报告,汇编了大量相关数据,并得出了惊人的海洋塑料污染估计值。什么是“微塑料”?微塑料是在较大的塑料碎片解体过程中所产生的微小颗粒。卡在海龟鼻孔里的塑料吸管、填满海洋动物胃里的塑料制品等,这是我们能够肉眼看到的塑料,但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塑料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加可怕。对于海洋环境来说,海洋沉积物被认为是微塑料聚集的“汇”,然而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检测方法缺乏统一标准。光谱学领域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以及拉曼光谱法被视为常用的无损分析手段,能够实现微塑料的分子内部结构表征。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于小于20μm的微粒不能发挥良好的检测效果,而拉曼光谱法可以实现小于10μm“微塑料”的检测应用。海洋沉积物样品应用实例1、海滩实际样品获取与处理图1.1 实际海洋沉积物样品分析流程(a)海洋沉积物样品经密度浮选法获得上清液(b)样品颗粒收集于滤膜(c)共聚焦显微拉曼分析取样、密度分离后省略样品消解与染色鉴定等步骤,将收集的上清液经真空抽滤于滤膜后进行共聚焦显微拉曼分析(图 1.1)。保留原貌的样品富集于滤膜后(图 1.1a,b),在共聚焦显微拉曼分析下获得显微形貌与拉曼图谱(图 1.1c)。红色颗粒由于具有颜色干扰,因此选用 785 nm 波长进行光谱分析,为避免样品烧蚀从 1mW 激发功率下缓慢增加激光功率,以获得高信噪比的样品光谱。通过改变测量参数,在积分时间为 10 秒,积分次数为 3 次,激光功率为 20 mW 下获得特征峰位清晰的拉曼光谱(图 1.1c)。根据拉曼图谱反映的分子结构信息,通过与建立的微塑料标准拉曼谱库进行比对,确认样品类型为聚苯乙烯(PS)。2、微米量级的微塑料样品特征分析图1.2 实际海洋沉积物中样品颗粒拉曼分析图:(a)颗粒 A、(b)颗粒 B、(c)颗粒 C 样品共聚焦显微图像(d)颗粒 A、B、C 拉曼光谱分析图如图 1.2 所示,选取实际海洋沉积物样品中 20 微米以下的特征颗粒 A、B、C进行共聚焦显微拉曼分析。颗粒 A、B、C 在省略消解与染色步骤的处理流程下,经密度浮选实现与海洋沉积物样品的分离,共聚焦显微图像表明,样品的原有形貌得以保留(图 1.2a-c),其中,颗粒 B,C 粒径小于 10 微米。颗粒 A,B 和 C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可确认为不同形状的聚丙烯颗粒,其中,处于 809 cm-1,981 cm- 1,1156 cm-1,1128 cm-1 位置处的特征峰可归属为C-C 键伸缩振动,1337 cm- 1,1367 cm-1 位置处特征峰归属为 C-H 键弯曲振动,2800 cm-1 至3000 cm- 1 拉曼频移区域归属于 C-H(-CH3)伸缩振动(图 1.2d)。共聚焦显微拉曼分析表明,对于海洋沉积物样品中小于 10 微米的颗粒,不仅能够表征微塑料颗粒的形貌特点,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光谱进行分子结构信息的判断。3、基于拉曼光谱的微塑料类型分析经拉曼光谱镜下测量近 200 个待测颗粒后,确定了 41 个粒径处于 5 微米至 500 微米之间的微塑料样品,其中微塑料类型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四氟乙烯(PTFE),聚酰胺(PA),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图1.3 海洋沉积物样品微粒共聚焦显微镜下图(a~f)其中,选取 PE,PS,PA,ABS,PET,PTFE 特征颗粒共聚焦显微拉曼图像如图 1.3 所示,分别标记为颗粒 D、E、F、 G、H、I,每一种微塑料样品均保留了原有的特征形貌。图1.4 海洋沉积物样品微粒拉曼光谱与标准拉曼参考库比对图(a~f)此外,每种颗粒对应的拉曼分析图如图 1.4 所示,颗粒物质分子内部的官能团信息从拉曼特征峰位得以表征,通过与建立的微塑料拉曼光谱库进行比对分析,确定每种颗粒物质的结构信息。图1.5 海洋沉积物样品微粒拉曼光谱与聚乙烯拉曼光谱比对图除上述样品特征光谱外,样品中有一个待测颗粒物质在进行拉曼分析时,除了具有聚乙烯的特征峰位,还在 880 cm-1,1655 cm-1 及 3010 cm-1 位置处表现有额外的拉曼特征峰(图 1.5)。其中,880 cm-1处的特征峰由 C-OH 键伸缩振动引起,可归属于羟基振动。1655 cm-1 及 3010 cm-1 位置处的特征峰可被归属为脂类物质。拉曼分析表明,由于聚合中添加的额外化合物或是由有机或无机物质带来的混合杂质,来源于海洋环境的微塑料光谱并不能总与标准光谱完全一致。因此,为了提高微塑料分析效率,将暴露在环境中的微塑料光谱也纳入到光谱库中至关重要。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不仅能够获得更小的样品检测限度,也能够获得清晰样品的原有形貌,真正实现“所见即所测”。这种能够同时进行样品观察与检测的分析手段,不仅能提供样品化学组分信息,还能够提供微小颗粒的形貌特征,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据此探究微塑料的来源与传播途径,以及对于生物体的可得性。文章数据转载于 刘靖《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在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检测中的探索应用》,文章版权、数据及观点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之处,请与我们联系,会第 一时间处理。
  • 岛津发布动态颗粒图像分析系统新品
    岛津动态颗粒图像分析系统 iSpect DIA-10采用微量池技术和先进的光学系统精确、高效地检测颗粒。如果使用普通镜头,颗粒的可检测尺寸会受到颗粒与镜头之间距离的影响。iSpect DIA-10使用远心镜头可保持恒定的图像放大倍率,这意味着无论颗粒 位于视野中的哪个位置,系统都可以准确地确定颗粒粒度。自动对焦功能提高了成像效率,从而确保能够精确 检测异物并获得重复性高的计数浓度。 粒子计数和图像测量可以用一台仪器来实现iSpect DIA-10提供了先进的粒子分析技术,将单个粒子的图像信息添加到精确的粒子计数中。采用宽聚焦区域的远心镜头与微流池技术相结合,可聚焦整个流路,大幅度减小了颗粒漏检,实现了精确的颗粒计数和可靠的颗粒检测。 可有效分析大量粒子准备样品时,用微量移液枪吸取分散在液体中的样品,将移液枪枪头固定在仪器上,然后在软件上完成数据测量。 检测能力强,几乎不会漏检iSpect DIA -10也可以检测到含有极少量的粒子,也可以检测大量粒子中的少量粗颗粒。通过检测每个粒子的检测结果和图像,可以对粒子的来源进行估计。 创新点:本产品整合了粒度和图像分析技术,在两分钟内完成颗粒成像、尺寸分析、异物检测、粒度分布同时可以得到准确的粒子计数浓度 ?超过90%的高效图像采集效率 与传统的池技术和镜头技术相比,微量池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颗粒图像,同时减少通过成像区域以外的颗粒数量,传统仪器图像采集效率小于10%,DIA-10采集效率超过90% ?± 5%以内的计数浓度重复性 由于颗粒图像采集效率高,几乎所有粒子都被捕捉到,因此可获得超高重复性 ?简单易用 具有无需样品即可实现自动对焦功能,只需放置样品、选择分析方法、点击测量三步即可完成测试查看结果 动态颗粒图像分析系统
  • 聚焦高端科学仪器 北京启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仪谷”
    p   近日,北京怀柔科学城启动建设“怀柔科仪谷”,聚焦高端科学仪器投资、研发、设计、制造、展示和交易,并为怀柔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等科学设施提供相关配套服务。 /p p   截至去年7月18日,国家布局的4个大科学装置以及北京市和中科院共建的5个交叉研究平台已经在怀柔科学城开工建设。 /p p   大科学装置,是指为提高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技变革的能力,由国家统筹布局的大型复杂的科学研究装置或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长期为高水平研究活动提供服务、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公共设施。大科学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改造升级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是对高端科学仪器不断需要的过程,更是科学仪器产业培育的过程。 /p p   其中, /p p strong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 /strong 可提供30万电子伏的高性能X射线,可用于研究各类材料 /p p    strong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strong 能大幅提高我国地球系统模拟的整体能力和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警、气候变化预估的研究能力 /p p    strong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strong 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合光、声、电、磁等成像范式,跨越十个空间与时间尺度,研究生命科学问题,将有助于研究生病的过程、疾病发生的原理等等 /p p    strong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strong 将成为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为一体的用户装置,极大提升我国在物质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综合实力; /p p    strong 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 /strong (即“子午工程二期”)监测的是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实现从太阳表面到地球大气的全链条监测。 /p p   截止目前,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建筑安装工程已经完成15%;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的建筑安装工程已经完成8%;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的建筑安装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科研设备的采购调试;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主体结构和二次结构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土建工程;子午工程二期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 /p p   “怀柔科仪谷”以怀柔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科教设施和交叉创新平台为核心,聚焦高端科学仪器、医工仪器、工业仪器等领域,通过引进世界仪器巨头、相关院所、高校等机构,开展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成果转化与交易。根据规划,“怀柔科仪谷”将于2025年基本建成,到2030年具备规模,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世界级的科学仪器研发基地和产业中心。 /p p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表示,目前中国科学仪器产业严重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启动建设“怀柔科仪谷”,专注于科学仪器自主研发、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意义重大。 /p p br/ /p
  • 聚焦可升级性!马尔文帕纳科推出新品纳米粒度电位仪家族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近日,马尔文帕纳科在经典的Zetasizer Nano系列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整合和升级,正式推出全新Zetasizer Advance系列纳米粒度电位仪。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Zetasizer Nano最早是马尔文帕纳科于2003年推出的纳米粒度电位仪,该系列产品针对不同的行业和应用需求,提供了多种型号,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Zetasizer Advance系列主要包括三个核心产品:Zetasizer Lab,Zetasizer Pro和Zetasizer Ultra,每种型号都有两种子型号:用于常规样品研究的蓝标版本和用于更具挑战性的样品研究的红标版本。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29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eb1b31d7-2374-41e9-9a0b-756766231a92.jpg" title=" 5470_637314578820891435KE.jpg.jpg" alt=" 5470_637314578820891435KE.jpg.jpg" width=" 400" height=" 29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Zetasizer Advance系列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据马尔文帕纳科中国区纳米材料产品专家王云鹏表示, Zetasizer Advance系列产品具有众多创新点:具有恒流模式的 M3-PALS 可在高导电介质中测量电泳迁移率和Zeta电位。“自适应相关”新算法,识别稳态与瞬态伪影数据,分析速度是以往的两倍以上。低容量粒度样品池,可实现极低容量(低至3 µ L)分析。Zetasizer Ultra还应用了独特的多角度动态光散射(MADLS)技术,可提供与角度无关的粒度结果,其中红标版本可进行创新的颗粒浓度测量,无需校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马尔文帕纳科纳米材料产品经理Darrell Bancarz表示,Zetasizer Advance系列产品针对客户的反馈而重新设计,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众多附加功能,适应各种需求。“Zetasizer Advance系列产品最令人瞩目的特点之一是可升级性。如果客户的需求临时发生变化,他们可以随时升级到更高规格的型号。这将让我们的用户充满信心,因为马尔文帕纳科的产品可以不断适应客户的新挑战和工作流程,为他们提供有力支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这一新系列产品的设计中,我们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其升级的便捷性。对于大多数需要升级的客户而言,可以在现场完成升级服务。在成熟的光散射类仪器市场上,这是独特的系列产品。” Bancarz总结道。 /p
  • 推动颗粒学科发展,走进未来前沿论坛!
    届未来颗粒前沿论坛将于2023年3月31日-4月2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宾馆(江苏省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首届论坛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和谐共生”为主题,围绕颗粒学领域最新进展、未来产业趋势和青年人才成长途径展开交流,拓宽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灵感、打造互动合作交流成长平台。亮点1:把握绿色理念,催化助力双碳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聚焦碳减排、碳零排和碳负排涉及的关键催化科学与技术问题,本届大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鸣元先生就绿色碳科学的理念和发展做特邀 大会报告,探讨如何利用绿色碳科学,解决有限的化石能源困境。还邀请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在库院士做特邀大会报告,他将介绍石油化工行业如何强化基础研究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催化变革性技术突破。本届论坛设置了低碳催化前沿论坛,诚挚邀请催化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催化剂精准制备及原位表征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机理及数据驱动的催化剂设计与性能调控”;“低碳催化新反应与新技术”;“从催化剂颗粒到反应器的跨尺度模拟及优化”等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亮点2:大咖分享经验,激活成长灵感针对人才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科研人生怎样从“而立”到“不惑”?是追逐热点还是坚持初心?是广泛播种还是精耕细作?本届大会请到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蒙纳士大学副校长余艾冰教授做特邀大会报告,讲述自己的颗粒人生。分享他从事颗粒学研究的科研成长过程,以及如何走好人生的各个阶段,怎样时刻为机遇的来临做好充分准备,年轻怎样本着“果、勇、忠、毅”的四字原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本届论坛设置了颗粒及多相流模拟与过程测量前沿论坛,针对领域关键和难点问题、模拟和测量的交互验证以及如何取长补短和有机结合等问题,广泛的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凝练颗粒及多相流系统的研究方向,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促生新的研究点的产生,并有效推动多方跨界合作,促进颗粒及多相流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分论坛还设计了实验与模拟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专题研讨会。实验与计算手段是颗粒学科研界和产业界永恒的追求,但都难以完整揭示颗粒系统的复杂性,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实验与模拟的取长补短和有机结合提供了广阔前景。这次专题研讨会旨在汇聚多方观点,促进交流互鉴,推动合作集成,催化颗粒实验与计算研究的融合发展。亮点3:打通产研天堑,启迪智慧互鉴青年科技人才既想攀登科学高峰,又想技术成果产业落地;既要前沿学术问题,又想扎根工程需求。那么,如何从科研到产业?怎样从传统化工到热点前沿?本届大会邀请到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做特邀大会报告,与您分享30多年来如何跨越跨科研与技术的鸿沟,怎样从学术顶天到技术落地。他将以煤化工过程中煤制丙烯、煤制芳烃以及近年来发展的二氧化碳加氢制芳烃为背景,分析了从产业需求、过程高效转化的微观、介观与宏观学术与工程问题,说明工程化过程中逆摩尔定律的问题。从产业形态的进步,分析了目前材料化工怎样与电化学储能结合,将前沿的学术研究与面向产业的工程需求的结合,发展新型纳米碳材料并与产业同步成长。最后讨论了传统化工老的学科方向怎样过渡到新的产业需求与学术发展。本届论坛设置了能源颗粒前沿论坛,围绕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对当前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交流,凝炼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的研究方向,推动颗粒与能源存储/转化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工业应用中的发展。亮点4:共探分离前沿,共谋长足发展反应是物质生产的基础,分离是物质制备的核心,颗粒分离是颗粒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颗粒分离领域不仅包括以颗粒为对象和以颗粒为基础的分离材料、技术和分离过程,还包含高附加值粉体产品提纯与回收、能源与环境领域颗粒分离过程以及颗粒分离过程控制与机理分析等。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邢卫红教授为您分享膜分离领域研究进展。她将介绍无机膜及膜反应器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外置式膜反应器中固体颗粒分离、膜分布中气泡粒径及膜乳化中的微乳滴等对反应过程和膜过程的影响,给出无机膜反应器的典型工程应用。本届论坛设置了颗粒分离前沿论坛,以颗粒分离和基于颗粒材料的分离为切入点,旨在广泛交流颗粒分离材料、技术、装备及应用前沿发展情况,重点讨论针对化工、能源与环保等领域颗粒物分离关键科学技术难题,着重深化颗粒分离过程机理机制研究,拓展颗粒分离在高端化学品制备、绿色能源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推进颗粒分离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亮点5:提升生物颗粒质量,永葆生活科研激情科研“青椒”压力山大,怎样在大浪淘沙中不忘初心,怎样永葆科研激情?又怎样把自己构建成“有活力”的生物个体?本届论坛邀请苏州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工程与技术科学院院士陈晓东教授做特邀大会报告,他将总结自己对“有活力”的生物材料的理解及其动力学条件制约因素,以及保持“有活力”的非常规工艺技术,从而了解其“生命逻辑”。他的想法与概念对未来活性颗粒产品的生产将有重要指导作用。本届论坛设置了生物医药颗粒前沿论坛,对当前生物医药颗粒处方设计与结构调控、生物医药颗粒先进制造及规模化放大、靶向药物颗粒制剂、疫苗颗粒制剂、吸入药物粉雾剂、缓控释药物颗粒制剂、疾病诊断用生物颗粒设计与制备等研究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交流,推动生物医药颗粒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应用中的发展。亮点6:会前培训智慧盛宴,大气颗粒火花飞溅本届论坛设置了大气颗粒物会前培训班,大气颗粒物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其不仅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在区域上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影响气候变化。本课程邀请到胡敏(北京大学)、帅石金(清华大学)陈建民(复旦大学)和廖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知名大气颗粒物专家学者,从典型排放源汽油发动机内生成颗粒物机制-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测定-大气颗粒物形成机制-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辐射影响-大气复合污染与气候相互作用全面的介绍目前大气颗粒物相关研究的科学理论、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课程内容聚焦科学研究前沿,同时系统全面、深入浅出,让听众掌握大气颗粒物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科学热点,同时为未来研究开拓视野和展望。本届论坛设置了大气气溶胶前沿论坛,主要围绕气溶胶污染与天气、地形和环境,气溶胶监测及污染控制技术,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及光学性质,气溶胶的健康效应及室内空气质量,有机和二次气溶胶,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及环境的影响等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对当前大气气溶胶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加深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污染状况的了解,推进我国大气污染的基础研究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应用,加强相关领域研究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本届论坛设置了燃烧源排放和二次转化生成颗粒物前沿论坛,主要围绕机动车排放、煤燃烧、生物质燃烧、餐饮排放等燃烧源的一次颗粒物排放以及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二次转化生成二次颗粒物,开展从源排放一次颗粒物的清单和理化特性-大气中二次转化机制和演变特征-燃烧源大气颗粒物环境效应-燃烧源控制对策等主题开展广泛和深入的交流,涵盖测量技术、实验室模拟技术、机制机理研究、模式研究和控制政策的全链条学术交流。本届论坛还设置了颗粒测量前沿论坛,不同颗粒个体的物理化学活性和功能往往呈现出差异性。深入理解导致颗粒个体之间性能差异的结构和动力学原因,是诸如能源、环境、化工、通信、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会场聚焦颗粒表征、测量及标准化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突破原有颗粒表征及测量领域的固有思维和研究惯性,拓宽颗粒物化性质表征测量范围(如几何性能、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化学反应特性等),凸显颗粒在线测量、颗粒标物制备和颗粒测量标准化等研究方向的重要性,挖掘颗粒表征、测量及标准化在交叉学科研究和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应用潜力,凝练共性关键科学问题,推动相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和新标准的发展。本届论坛还设置了发光颗粒前沿论坛,发光颗粒在照明、显示、探测成像、生物检测与治疗和防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当代与未来众多先进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石。发光颗粒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庞大,本论坛旨在汇聚半导体发光颗粒、稀土发光颗粒、碳及有机发光材料、团簇发光颗粒及发光光谱、发光器件等领域研究者的多方观点,搭建一个学术、高新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的平台,以有效推动我国发光颗粒领域的科技创新与高新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制造业升级。本届论坛还设置了环境功能材料前沿论坛,围绕水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处理技术、固体和危险废弃物处理功能材料及其处置技术、大气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防治技术、噪声污染控制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应用,以及电磁辐射、核辐射污染治理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进行交流。欢迎报名参会!现场走进未来论坛,走近颗粒前沿!会议联系人中国颗粒学会秘书处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100190)联系人:注册投稿 黄 巧010-82544962,13718757572,klxh_meeting@ipe.ac.cn财务发票 韩秀芝010-62647647,13269656065,xzhan@ipe.ac.cn赞助展览 李京红010-62647647,13801242411,lijinghong@ipe.ac.cn。注册参会电脑端:https://www.csp.org.cn/meeting/1stFPFF/↑扫码注册参会欢迎各位老师积极邀请朋友、带领学生报名参会!团队超过三人,每人直减二百元!
  • 我国发明功能胶体纳米颗粒分离的新方法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功能胶体纳米颗粒的分离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教育部支持下,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孙晓明 教授与美国Stanford大学的 戴宏杰 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功能胶体纳米颗粒的分离新方法:密度梯度超离心速率分离法。其利用胶体颗粒在离心场力作用下穿过密度梯度区的速率不同,通过控制离心参数,实现纳米颗粒按照尺寸、密度和团聚状态等差异进行分离。   不同尺寸及形貌纳米颗粒的获得是研究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等特性的基础。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依靠合成方法的改进来获得单分散纳米颗粒。但是由于温度场、浓度场的不均一性和苛刻的反应条件,有时会使得单分散纳米颗粒的获得比较困难。作为合成手段的有效补充, 孙晓明 教授等发展了一种新的分离方法来实现纳米颗粒按照颗粒尺寸、密度和团聚状态等不同进行分离。   这一原理以前仅限于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和疫苗的分离。其主要过程是将被分离物(如生物大分子)置于一定的密度梯度区上端,在超速离心条件下,被分离物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迁移。不同的被分离物由于尺寸和密度等不同会受到不同的浮力和粘滞阻力,从而在同样的密度梯度中表现出不同的定向运动行为,因此在一定时间之后被分离物依尺寸和密度等特征达到一定的空间分布。   孙晓明 教授等拓宽研究思路,依据胶体纳米颗粒与生物大分子在尺度和密度上的相似性,巧妙地将此原理移植至胶体纳米颗粒体系的分离。通过FeCo@C磁性纳米颗粒和Au纳米颗粒在碘克沙醇梯度溶液中的分离研究,发现调整密度梯度溶液的浓度、离心速度和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1.5~20nm颗粒的尺寸分离。研究同时指出,该方法也可用于分离密度不同的胶体颗粒,如FeCo@C纳米胶体颗粒溶液中的碳纳米管能够与该磁性颗粒颗粒实现较完全的分离。为了进一步验证分离的高效性,混合了5nm、10nm和20nm三种单分散Au胶体颗粒,试验表明仅需通过一次15分钟的离心即可恢复原来的单分散状态。研究工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939 –942)上。与传统的渗析、过滤、色谱和电泳等方法不同,这一方法在液相密度梯度中完成分离,避免了由于固—固相互作用造成的胶体颗粒损失和分离体系的失效,并可通过调整密度梯度的梯度差、温度和分离时间等参数达到不同的分离效果,具有通用、高效、省时、产品无损失和体系易重建等优点,展现出令人激动的分离效果和潜力。 Fig. 1 胶体颗粒通过密度梯度超离心进行速率分离的机理示意图。 Fig. 2 以Au 纳米颗粒的复原显示分离的效果:(A) 三种单分散Au颗粒和其混合物在离心后的照片。红色区域显示Au颗粒所在位置。(B-D) 起始的三种Au颗粒的TEM照片 (E-G) 复原后Au颗粒的TEM照片。
  • 冷冻共聚焦光电联用实现三维定位
    冷冻共聚焦显微镜及其在冷冻电子断层扫描中的价值 Cryo ET(电子断层扫描)是一种专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重建观察区域的三维体积。借助先进的冷冻EM(电子显微镜),图像分辨率可以提升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亚纳米等级。因此,可以在细胞内的原生环境中研究蛋白质以及其他生物分子,从而揭示尚未探明的分子机制。由于细胞和组织必须薄到能够透过电子,样品必须进行切片以获取足够薄的样品体积(薄层)。为对样品中的靶区进行精确的三维定位,冷冻共聚焦显微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以下部分,我们将描述冷冻电子断层扫描工作流程的主要步骤,以及如何通过冷冻共聚焦显微镜定位靶区并进行切片,以提高整个工作流程的可靠性。 在EM网格上培养细胞 通常,在涂有多孔碳膜(例如 QuantifoilR)或二氧化硅(SiO2)膜的金质或钛金网格上植入急性分离或培养的细胞(图1,Mahamid等人,2019)在后续步骤中,钛金属和二氧化硅似乎更加坚硬而且稳定,无需额外添加碳层(Toro-Nahuelpan 2019) 网格通过Poly-L-Lysin或纤连蛋白(Fibronectin)实现生物激活,胰蛋白酶解离细胞在前一晚植入,以便在后续步骤中附着在碳层表面(Mahamid等人,2019)。 图1:采用12纳米厚多孔二氧化硅膜(R 1.2/20,即孔径1.2微米,间距20微米)的3毫米EM金质(Au)网格的反射图像拼接图。HeLa细胞已经植入并玻璃化。实心箭头:定位用的中心标记;空心箭头:聚焦离子束进入的切片槽;虚线箭头:空的网格方格。一个网格方格的边长:90微米。 添加微型图案 为进入细胞样品以成功实现FIB切片并在冷冻TEM中开展后续分析,必须确保相关细胞位于网格方格的中心位置或其附近。但细胞喜欢在网格条上生长或者集簇生长,因此不适合进行FIB切片和电子透射分析。为了克服这一挑战,微型图案技术允许用户控制细胞在碳膜(图2)上的位置和分布,提高相关工作流程的可靠性。 网格表面涂有聚乙二醇(PEG),可防止生物材料附着。利用紫外激光移除该涂层,即可对细胞的黏附进行针对性控制,保证FIB切片以及TEM的可操作性(Toro-Nahuelpan 2019)。此外,可以创建特定图案,从而影响整个细胞结构并且有助于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研究生物力学现象。 图2:有/无微型图案的细胞分布情况左图:分布不均的细胞(小鼠A9成纤维细胞,使用Alexa Fluor 488 Phalloidin标记,以显示纤维状肌动蛋白)。右图:网格方格中心定位精确的细胞,可进行FIB(成纤维细胞黏附在纤维蛋白原微型图案表面;图片由Alvéole与德国汉堡CSSB中心教授Kay Grünewald博士共同提供。) 投入冷冻 为在固定用于电子显微镜检查的同时确保样品接近原生状态,细胞必须极速冷冻,以免产生破坏性的冰晶。这个过程称为玻璃化,因为冰片变成无结晶的玻璃状(玻璃体) 为让样品细胞达到这种效果,网格必须快速投浸到适当的冷冻剂(通常为乙烷,或者乙烷和丙烷)中。1981年,Jacques Dubochet发表了首个手动吸液和投入冷冻方法,该方法仍获广泛使用以获取出色的结果(Dubochet, J.以及McDowall, A. W.,1981)。 在投入冷冻之前,必须去除多余的液体。标准技术是使用滤纸实现受控吸液(图3,Dubochet, J等人,1982;Bellare等人,1988;Frederik, P. M.等人,1989)。 图3:在投入冷冻前,通过吸液处理对多余液体进行受控移除。使用镊子固定网格,并通过单独步骤将吸液纸移向网格。吸液传感器可以自动并反复执行该过程。 市面上有多种不同的吸液设备,例如用于自动吸液和投入冷冻的Leica EM GP2。根据不同样品类型的多种需求,可以使用多种涉及吸液步骤的样品制备方案(另见此处)。 冷冻状况下的存储、装载和转移 玻璃化之后,样品必须在整个工作流程期间处于冷冻状况下。因此,必须对从存储到转移至不同成像系统的所有步骤进行冷冻处理,以免样品析晶和/或污染这尤其困难,因为这种低温冷冻样品会像磁铁一样吸引附近的湿气和灰尘。研究人员和制造商付出巨大的努力来开发并提供解决方案,以便在工作流程的不同步骤中保证样品安全。 样品通常以四个为一组存储在网格盒内,而网格盒又保存在大型液氮(LN2)罐中的Falcon多孔试管中。还可以使用更为复杂的冰球系统。 转移并装载到样品架时,通常使用液态氮(LN2)。不幸的是,LN2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后,因为空气中的水分而产生结晶冰污染。在转移时,这些冰晶可能会附着到网格上,干扰随后的切片和成像过程。此外,LN2内部的能见度很低,因为它在不断移动,而且始终会有条纹。 因此,最好在LN2上部的气相部分装载并转移样品以保持冷冻条件,同时为装载步骤(图4)提供出色的可见性。 徕卡显微系统在提供GN2(气态氮)装载和转移设备方面拥有30多年的悠久历史。新的冷冻显微镜套件就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开发而成,同时融合众多客户的反馈意见打造出先进的转移舱和夹具系统。 图4:在冷冻显微镜套件转移舱的GN2(气态氮)环境中装载网格。转移舱的可见度在冷冻条件下不受干扰。 检查样品质量和靶分布 在冷冻工作流程中,一般而言,EM操作时间尤其宝贵,因此对样品进行早期质量检查至关重要。许多因素会关系到样品能否转移到下一个工作流程步骤,包括碳箔的结构完整性、玻璃化的质量(包括冰层的厚度及其分布)、目标细胞的存在、分布和可及性,以及目标结构的存在和定位。 所有这些参数均可通过基于相机的冷冻光学显微镜(例如THUNDER Imager EM Cryo-CLEM)或使用STELLARIS冷冻共聚焦显微镜上的相机模式来检查(图5)。 透射模式显示网格、箔膜和细胞质量,反射图像显示网格表面,尤其是呈现玻璃化质量和冰层厚度,而荧光图像可以提供有关不同靶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分布情况的信息。 图5:不同模式呈现出网格的完整性以及靶分布。A——网格表面的反射图像可以显示碳膜或二氧化硅层的缺陷以及冰层的厚度。B——绿色荧光(线粒体)。C——液滴分布以实现高精度关联D——通过Hoechst标记的细胞核E——所有模式的叠加图像细胞由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Mahamid Group的Ievgeniia Zagoriy友情提供。一个网格方格的边长:90微米。 在LAS X Coral Cryo软件工作流程中,用户可以在引导下,通过不同图像模式对整个网格自动创建清晰的合焦概览图像。 标记标志点、薄片点以及液滴中心 为了关联冷冻LM(光学显微镜)的3D图像以及后续的冷冻FIB-SEM/TEM图像,首先需要获取网格的概览图像以便大致对齐两种模式的图像(图6)。这里,反射图像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类似于SEM图像,但也可以使用透射图像。中心标记以及其他标志点(例如碳层中的缺陷)有助于快速定位并对齐概览图。 图6:以不同模式获取整个网格的合焦概览图像,用于识别网格缺陷、对齐标记和靶分布。中心标记用实心箭头表示,二氧化硅层中的主要缺陷用空心箭头突出显示。HeLa细胞由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Mahamid Group的Ievgeniia Zagoriy友情提供。蓝色 – Hoechst染料,细胞核;绿色 — 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线粒体;红色 - 深红色液滴和Bodipy荧光染料,脂滴。一个网格方格的边长:90微米。完整网格直径:3毫米。 其次,需要超分辨率的共聚焦3D图像。这些图像堆栈用于在潜在薄片位置的范围内执行高精度关联。完成概览图对齐后,可以找到3D共聚焦堆栈的正确位置以便后续进行高精度关联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提供图像相对于概览图以及相对于彼此的位置。这就是Coral Cryo软件工作流程之后的处理步骤(图7)。 图7:相机概览图像与共聚焦Z-堆栈相机和共聚焦图像的组合含有XY坐标位置,因此可以匹配。所有图像都包含在Coral Cryo软件工作流程期间创建的相关项目文件夹中。HeLa细胞由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Mahamid Group的Ievgeniia Zagoriy友情提供。蓝色 – Hoechst染料,细胞核;绿色 — 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线粒体;红色 - 深红色液滴和Bodipy荧光染料,脂滴。一个网格方格的边长:90微米。完整网格直径:3毫米。 必须组合相机概览图像和超分辨率3D图像以检索靶区位置并在FIB-SEM上定义切片位置。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在标准FIB-SEM中,无法看到荧光以及相应的靶区点位。 EM(电子显微镜)制造商近期研发出一种集成了FIB-SEM功能的荧光显微镜,可以作为在切片过程中通过检查荧光来提高工作流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一种绝佳选择。不过,这些系统并不具备必要的分辨率以及采集模式的灵活性,无法像单独的共聚焦系统那样实现精确的3D定位。 如何关联并检索薄片位置 作为常用的最低标准,研究人员使用LM图像的屏幕截图在EM上检索靶区的XY坐标。不幸的是,并排比较图像不仅费力耗时而且很容易出错,因此并不可靠。身为工作流程提供商,徕卡显微系统致力于通过THUNDER Imager EM Cryo-CLEM来改善这种情况。研究人员可以在图像上定位标志点和靶区标记,然后以开放EM格式的完整坐标集导出。首先,这个流程适用于2D图像,因此合乎逻辑的下一步骤就是提高分辨率并将坐标系扩展到3D坐标。 对于高精度关联和3D定位,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基于液滴的方法(Alegretti等人,2020;Klumpe等人,2021年;Bieber, A.,Capitanio, C等人,2021)液滴通常在玻璃化之前添加到细胞中,可在LM和EM中观察到,用于通过XYZ坐标对齐图像堆栈,作为图像数据相关性的基础,从而正确定位FIB切片窗口(图8)。 典型液滴的尺寸为1微米,完全呈球形,这使其中心坐标能够进行亚衍射拟合。通过SEM中的背散射电子,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含有金属的微滴,从而将它们与大小相似的冰晶区分开来。优先选择液滴,使其荧光发射不同于实际靶的荧光发射,以便能够更好地分辨。 图8:3D共聚焦图像(左)和俯视SEM图像(右)的最大投影。荧光液滴(1微米)在两种模式中均可以观察到,因此可以用于对齐数据。SEM图像细胞由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Mahamid Group的Herman K. H. Fung和Ievgeniia Zagoriy友情提供。一个网格方格的边长:90微米。 要使用来自冷冻LM和FIB-SEM的3D数据,在冷冻LM的引导下,进行薄片制备,可以使用一款开源软件(3D关联工具箱,简称3DCT,Jan Arnold等人,2016)。 将冷冻LM图像载入到在FIB-SEM上运行的该软件中。二维LM概览图和SEM图像之间的三点关联用于初步定位。之后,使用离子束获取相关视场,并手动点击LM堆栈和FIB图像中的相同液滴图10显示了一张LM图像和一张FIB图像,其中的靶区点位以及液滴可以在定位软件中重现其排列组合。 图9:在LM和FIB图像中关联标记。左图:点击观察结构周围的液滴,并在3D图像中执行质心定义(白圈中的绿点)计算得到的位置随后投影到FIB图像(右图)上根据液滴标记,计算目标结构的位置并标记到FIB图像中(红圈中的红点)。离子束图像由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Mahamid Group的Herman K. H. Fung友情提供。比例尺:20微米。 该软件通过对X、Y、Z信号进行高斯拟合,精准确定液滴的中心。近期的改进增加了半自动液滴检测功能以及其他功能,从而更加方便地执行冷冻FIB工作流程。(SerialFIB, Klumpes等人,2021)。 在网格条上选择围绕最终目标结构的几处液滴,作为切片处理的坐标系。基本计算方法是考虑缩放、旋转以及平移之后的线性仿射变换最后,在LM图像中选择目标结构并叠加到FIB图像上。 根据目标结构的位置,就可以定位切片窗口(图10)。 图10:定位切片窗口左:离子束细胞图像,含有标记液滴和目标结构根据目标结构的计算位置,在所用FIB-SEM的切片软件中,交互定位上下切片窗口的位置(细薄条纹上方和下方的红色方块)。图像由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Mahamid Group的Herman K. H. Fung友情提供。比例尺:20微米。 Coral Cryo工作流程具有哪些优势? Coral Cryo软件工作流程旨在为基于液滴的靶区定位工作流程提供支持。它可以提供创建合焦相机概览图像所需的成像作业(图6和图7)。所有必要的自动对焦功能均可以正确调整并分配,并且可以标记潜在薄片位置,同时能够在定义的位置执行超分辨率共聚焦Z-堆栈。 在定位管理器(图11)中,可以确定所有必要的坐标标记,并且以开放格式(*.xml)提供。此类图像会自动保存,其数据格式可以导入任何FIB-SEM软件。 图11:Coral Cryo软件模块标记点、薄片和液滴标记均可以在软件工作流程中定义。反射图像中细胞的顶部和底部坐标值可以作为在FIB SEM中正确计算靶区3D位置的额外参考。本文前述部分图像中的相同细胞经过突出显示,用于标记定义。 对齐标记用于使用相机概览图像对标记点进行初步的粗略对齐。薄片标记具有双重用途:作为进行超分辨率共聚焦3D扫描的位置标记,或者在图像采集后,作为靶结构的精确3D标记。亚像素插值确保该阶段可以在3D图像内进行高精度定位。最后,插值方法还用于标记液滴坐标,以便在FIB-SEM上进行后续液滴关联。 冷冻FIB切片 进行必要的关联并设置切片窗口,薄片位置通常会粗略切薄至大约1微米,随后进行最终的抛光步骤以达到电子透明(图12)。 图12:目标薄片的离子束图像以及SEM俯视图图像由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Mahamid Group的Herman K. H. Fung友情提供。比例尺:10微米。 采用两步方法的原因在于冰污染和/或切片材料可能会沉积在薄片上。为避免在最终薄片上发生冰污染,建议采用快速抛光工艺(Schaffer M.等人,2017)。还可以采用开源的商业软件,以自动方式进行切片。 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 进行冷冻FIB切片之后,含有薄片的网格转移至冷冻TEM,通过对网格(连同薄片)逐渐倾斜,采集一系列断层扫描图像。图像经过计算处理以重建所记录体积的3D断层扫描图像。通过对样品的多个图像取平均值,可以降低固有噪点,从而对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等颗粒获得更高分辨率的结构。这种处理方式称为亚断层图像平均(Wan和Briggs,2016;Zhang 2019)。从概念上说,这相当于通过单颗粒成像(SPA),在原位实现对大分子的亚纳米分辨率。 总 结 本文旨在表明冷冻共聚焦显微镜是冷冻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评估EM网格上玻璃化样品的质量和靶分布。在冷冻条件下记录的高分辨率共聚焦数据使科学家能够在3D荧光下识别目标结构。此外,3D体积可作为相关方法的参考,以便在FIB-SEM中检索靶结构进行切片,然后在冷冻TEM中进行电子断层扫描,以获得靶区的亚纳米分辨率图像。 Coral Cryo工作流程搭配新的共聚焦平台STELLARIS,再加上Coral Cryo软件,可以帮助新手用户创建网格概览图像、超分辨率3D图像以及精确的坐标标记,为后续的FIB切片和冷冻电子断层扫描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Allegretti M, Zimmerli CE, Rantos V, Wilfling F, Ronchi P, Fung HKH, Lee CW, Hagen W, Turoňová B, Karius K, Börmel M, Zhang X, Müller CW, Schwab Y, Mahamid J, Pfander B, Kosinski J, Beck M.: In-cell architecture of the nuclear pore and snapshots of its turnover. Nature. 2020 Oct 586(7831):796-800. doi: 10.1038/s41586-020-2670-5. Epub 2020 Sep 2. PMID: 32879490. 2.Arnold, J., Mahamid, J., Lucic, V., de Marco, A., Fernandez, J., Laugks, T., Mayer, T., Hyman, A. A., Baumeister, W., Plitzko, J. M., Biophysical Journal, Vol. 110, Feb. 2016, pp 860-869. 3.Bellare, J. R., Davis, H. T., Scriven, L. E. & Talmon, Y.: Controlled environment vitrification system: an improved sample preparation technique. J. Electron Microsc. Tech. 10, 87–111 (1988). 4.Bieber, A., Capitanio, C., Wilfling, F., Plitzko, J., Erdmann, P.S.: Sample Preparation by 3D-Correlative Focused Ion Beam Milling for High-Resolution Cryo--Electron Tomography. J. Vis.Exp. (176), e62886, doi:10.3791/62886 (2021). 5.Dubochet, J. & McDowall, A. W.: Vitrification of pure water for electron microscopy. J. Microsin cryo-electron tomography and subtomogram averaging and classification. Curr Opin Struct Biol. 2019 Oct 58:249-258. Doi: 10.1016/j.sbi.2019.05.021. 相关产品 UC Enuity 超薄切片机 徕卡显微咨询电话:400-630-7761 关于徕卡显微系统 徕卡显微系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作为德国著名的光学制造企业,徕卡显微成像系统拥有170余年显微镜生产历史,逐步发展成为显微成像系统行业的领先的厂商之一。徕卡显微成像系统一贯注重产品研发和最新技术应用,并保证产品质量一直走在显微镜制造行业的前列。
  • 颗粒群英聚沈阳 中国颗粒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盛大开幕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nbsp /strong 2018年8月10日,中国颗粒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盛大开幕,近800位来自颗粒学及粉体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出席会议。本届年会由中国颗粒学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清华大学、大同大学(台北)联合主办,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委会、东北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协办,会议同时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及7家业内知名名企的大力支持,仪器信息网作为合作媒体全程参与了会议报道。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a99dd2ab-f697-4e22-84cc-c4ffdd30413a.jpg" title=" IMG_056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旨在以社会对现代颗粒技术的需求为导向,结合颗粒学的前沿研究及热点,围绕颗粒学及其技术在开发人类需要产品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进行深度研讨。同时针对环境领域超微颗粒对人类健康、安全可能产生的危害、气溶胶对环境以及天气、气候的影响等重大民生问题等进行交流与讨论。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e802108b-5336-473b-a0eb-bbd84eb9e7af.jpg" title=" IMG_055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朱庆山理事长致辞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朱庆山登台致辞,他回顾了中国颗粒学会的发展历程,对各位专家、代表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开幕式后,会议主办方特邀8位知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报告,展示交流了当前颗粒学研究与技术的前沿研究与发展,会议现场学术气氛浓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除大会特邀报告外,本次会议还围绕颗粒的测试与表征技术、颗粒的制备与处理技术、超微颗粒及纳米技术、能源颗粒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生物颗粒制备技术、3D打印材料及技术、气溶胶研究及应用技术、流态化技术、颗粒标准化等主题,设置了16个分会场进行交流探讨。近400位科研工作者、企业代表带来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专题报告,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宴,彰显着中国颗粒学的蓬勃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本届年会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圣地,同时也是跨领域、跨学科、跨地域的专家沟通交流平台。参会代表来自化学、化工、建材、轻工、食品、医药、农业、环保、冶金、矿冶、机械、能源、信息等多个领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也来到现场,群贤毕至的“颗粒咖”共同交流颗粒学领域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动向,并通过交流促进颗粒学各学科在科学和技术上的渗透,促进颗粒学领域共性技术的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d4549ab9-b3e3-48b2-945f-45e321692d8c.jpg" title=" IMG_062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专家参观墙报成果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加强科研与产业的联系,促进颗粒学及粉体技术的产业化,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年会还特设仪器展区。美国麦克仪器、丹东百特、精微高博、马尔文帕纳科、珠海欧美克、安东帕、真理光学、济南微纳、仪思奇、塞克玛环保等14家业内名企集中参展,涉及的仪器包括激光粒度仪、纳米粒度仪、粉体流动性测试仪、物理/化学吸附仪、流变仪、PM2.5采样器等类别,会议间隙,与会专家和企业展商展开了热烈交流和深入的业务对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本次会议将深入探讨了颗粒学发展的前沿及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讨论并提出我国当前颗粒学研究及其应用技术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让中国颗粒学界对国内外颗粒学的最新进展、发展动态、趋势等有新的了解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加速颗粒学各学科在科学和技术上的渗透,研讨了共性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发现并吸引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对我国颗粒学研究及应用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悉,本届年会共为期3天,除学术研讨和仪器展览外,还设立了墙报展、学生报告等精彩环节,同时,为鼓励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积极创新并加强交流,本次大会后续还将颁发麦克仪器-Particuology优秀论文奖、赢创颗粒学创新奖、青年颗粒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另外,在12日的闭幕式上,大会还将带来6个特邀报告。 /p
  • Day2之颗粒测试技术多领域应用探讨——第十一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11月16日,为期两天的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17/233615.s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第十一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暨2017全国粉体测试技术应用研讨会” /strong /span /a 在广州如期召开。大会由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珠海真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承办,会议吸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院所、检测机构、仪器设备厂商等颗粒测试‘圈’内12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6820d2cb-3b42-4aaf-807d-a28bbce0c8a4.jpg" title=" 01.jpg" /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p p   会议第二天(17日),精彩报告继续上演,共13个学术报告依次进行,依次就颗粒测试技术多领域应用进行探讨,以下为摘录部分精彩内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b9bb6030-76dd-4bc4-a0df-cf0a94fe31b7.jpg" title=" IMG_949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张红霞(天津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 基于干涉成像技术的透明椭球粒子测量 /strong /p p   干涉粒子成像(IP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粒子测量领域,来自于透明球形粒子反射和折射的散射光,在聚焦像面上产生两点像,在离焦像面上产生干涉条纹图,通过测量两点像距离或者干涉条纹频率可以获得粒子的尺寸信息,但对透明椭球形粒子的测量还有待深入研究。张红霞等采用热拉伸法,以标准球形粒子为原料制作椭球粒子,搭建IPI实验系统,采用双CCD同时获取粒子在相互垂直的两种偏振态下的干涉图像,实现球形粒子与椭球形粒子的形态判别及转向判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847db6ee-f89e-4b75-9d6a-70e62b46d9be.jpg" title=" IMG_950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刘忍肖(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XRF检测石墨烯粉体材料中的主要杂质元素 /strong /p p   石墨烯粉体是我国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主要石墨烯材料类型,建立准确可靠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对实现其在多个工业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刘忍肖等发展了一种可对石墨烯粉体材料中所含杂质元素进行快速、无损分析的检测方法。技术内容是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XRF)技术对未处理或压片成型的石墨烯材料进行无损、快速检测,信誉ICP-OES、ICP-MS、SEM/EDS等通用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比对验证,有望成为对石墨烯粉体杂质元素快速、简单、经济、无损、通用的定性半定量分析测试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9a3cd28-4401-40c5-a79e-74ebbc99c5f3.jpg" title=" IMG_950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邱健(华南师范大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关于动态光散射技术三个问题的研究 /strong /p p   为提高颗粒测量性能及拓展应用领域,邱健就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与大家展开探讨:即探测区杂散光对相干因子的影响、表面效应对颗粒布朗运动的影响、颗粒的定向运动方向对测量的影响等。经过实验得出系列结论:相干因子随着相干或者非相干杂散光的比例增大而减小;相干因子要高,就一定要控制杂散光;在一维宽度受限区域内,颗粒粒径的测量值大于实际值;扩散系数变化与受限宽度有近似线性关系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2776d10d-de3e-42c3-a5bc-b672c730193e.jpg" title=" IMG_952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朱晓阳(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材料高度测量中的应用 /strong /p p   纳米尺度检测与表征是纳米科技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AFM作为表面分析设备,因其在高度测量中的准确性和高分辨率被广泛应用在纳米材料的研究中。朱晓阳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用AFM测量纳米片层结构和纳米颗粒高度时的测量过程、数据分析及处理过程和高度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办法。该方法可用于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纳米片层材料厚度及层数的测量,及纳米颗粒粒径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edd56e09-949e-4d72-8baf-ba78a6b085b4.jpg" title=" IMG_954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申晋(山东理工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多角度动态光散射测量的粒度分布加权反演 /strong /p p   申晋首先介绍了动态光散射与多角度测量的定义,接着通过自相关函数的加权反演、模拟及实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DLS测量受噪声和ACF数据的低信息量制约,优化DLS测量系统可降低噪声,MDLS可增加测量数据中的粒度信息;从含噪数据中有效提取粒度信息对MDLS PSD的准确测量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基于信息特征加权昂发进行MDLS数据反演能有效提高信息利用,降低噪声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192a00a-2d45-4c34-ba8f-706df26ddccf.jpg" title=" IMG_957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黄晓群(厦门理工学院)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散射光偏振分析的流动中球形粒子粒径与速度的同步测量 /strong /p p   根据米氏散射理论,单一球形粒子散射光偏振度取决于入射光波长,观测角,粒子直径以及相对折射率。当其他条件确定时,可建立起粒子直径和散射光偏振度的关系,从而通过反演计算得到粒径。黄晓群等采用此散射光偏振分析法对自由扩散于空气中的DEHS粒子进行粒径测量。同时,将实验光路与PIV相结合,基于粒子图像对散射光两线性偏振分量比例进行分析计算,达到同步测量颗粒粒度和速度的目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6ca6e9d1-4416-4dfc-9564-5cc682c7631c.jpg" title=" IMG_960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王瑞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多尺寸金纳米颗粒混合体系中蛋白质竞争吸附的同时监测 /strong /p p   报告中,王瑞敏介绍到,深入理解纳米颗粒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及其生物安全性的重要基础。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粒径及形状等因素都会影响其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发展可以同时分析多尺寸纳米颗粒对蛋白竞争吸附的方法非常重要。其课题组基于DCS技术,对此进行了研究,利用DCS颗粒分析的高分辨率,实现了溶液中六种粒径的金纳米颗粒与牛血清蛋白之间的竞争吸附行为的同时监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dc721eb1-7a5d-4cd6-b51d-ed2ea706a438.jpg" title=" IMG_96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徐捷(天津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颗粒光散射中偏振的研究及应用综述 /strong /p p   偏振是光波一个固有参量,在小颗粒光散射中有着重要应用。报告中,徐捷简介了偏振的定义及描述方法后,对各个领域的偏振散射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发现偏振多用于纳米级小颗粒粒径的测量,散射光的偏振与颗粒形状、均匀性、朝向和各向异性等具有很大关系。基于光散射的颗粒测量中,虽然各种方法有所侧重,但一般都是综合利用散射光的偏振、强度、相位等参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911374f0-51bc-484a-913c-5dcc4f80b315.jpg" title=" IMG_963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孙辉(上海理工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一阶彩虹区域高斯光散射的液滴测量研究 /strong /p p   雾化广泛应用于燃烧、医药、农业、消防、日常生活等领域,实现雾化过程液滴粒度大小及分布、速度、温度、蒸发速率等参数的测量,对雾化过程中气液流动、传热机理的研究极为重要。据孙辉介绍,光学测量法具有无需取样、非接触、快速等优点,而其中的彩虹技术既可以实现液滴颗粒的测量,也可以测量液滴的折射率和温度。采用高斯光束作为光源,既可以较好的定义测量区的大小,又可以得到较高的光能聚集区,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多个液滴同时出现在测量区的情况、减小颗粒之间复散射的影响,又可以提高信号强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222c7877-4557-482f-b897-1803b9995c46.jpg" title=" IMG_963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潘林超(天津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环形样品池的激光粒度测量方法 /strong /p p   潘林超等为了扩展散射角的接受范围,提高激光粒度仪对亚微米颗粒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环形样品池方法。该方法理论上可以连续无缝地接收0-180度散射光,且具有测量下限低的优势。同时,基于环形样品池测量方法,搭建了新型激光粒度仪测量装置,并对50/100/200/400nm的标准粒子样品及有它们组合而成的混合样品进行了测量,并与传统样品池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对于亚微米颗粒,环形样品池方法具有测量下限低、测量精度高、分辨率高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802155a1-0ed6-4107-b884-fa48270c9372.jpg" title=" IMG_967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李庆浩(东南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基于光场成像的气液两相流中气泡三维测量方法 /strong /p p   李庆浩在报告中提出一种基于光场成像的气液两相流中气泡三维测量方法,解决了传统成像仅能进行二位测量的问题。利用Paytrix光场相机记录气液两相流场的光场信息,结合光场计算成像技术获取两相流场内气泡的全聚焦图像和重聚焦图像序列。对全聚焦图像和重聚焦图像进行处理,可以获得气泡的三维空间分布、尺寸分布及体积含气率等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9fdac427-ffa1-493d-9621-7ec7159521ce.jpg" title=" IMG_968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胡华(天津大学,真理光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激光粒度仪测量上限研究 /strong /p p   基于米氏散射原理的激光粒度仪是颗粒测量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仪器,测量上限是仪器的重要指标之一。报告中,胡华等将奇异值分解方法引入到激光粒度仪光能系数矩阵的特性分析中,定义可以反映粒度变化相对相对的光能分布变化的灵敏度参数,给出了一组特定参数下的测量上限,进而推广得到仪器测量上限与仪器物理参数之间的解析表达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表达式的正确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515e57e-ebf1-4571-b8b4-3fbda8867c81.jpg" title=" IMG_968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人:潘志成(东南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气液两相流中气泡尺寸分布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研究 /strong /p p   鼓泡塔是一种常见的气液反应器,鼓泡塔中气泡的大小和浓度对于研究鼓泡塔中传质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潘志成等利用高速摄像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鼓泡塔中气泡尺寸分布的测量,分析了气泡尺寸分布规律。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获取水中气泡的尺寸分布情况,并且能够分离粘连气泡,在气液两相流中气泡参数在线测量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 nbsp & nbsp strong 附 /stron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none "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strong /span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17/233615.s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76, 240) " Day1之颗粒‘圈’群贤毕至,第十一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广州召开 /a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none " & nbsp & nbsp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none " & nbsp /span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pan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76, 240)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18/233737.s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图说,颗粒会精彩8环节速览——第十一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回看 /a /span /strong /span /p
  • 【安东不怕扰e直播】颗粒表征
    Litesizer 500 是用于表征分散型样品和溶液中纳米颗粒以及微颗粒的仪器。它可通过测量动态光散射 (DLS)、电泳光散射 (ELS) 和静态光散射 (SLS) 来测定颗粒尺寸、zeta 电位和分子量。此外,Litesizer™ 500 是唯一一款基于 DLS 的颗粒分析仪可以对样品的折光率进行简洁明了的测量。Litesizer 500 的一个亮点是其设计巧妙的简单软件。我们已创建了可将输入参数、结果和分析集中到单个页面上的一页式工作流程:您可以在数秒内完成试验设置,只需简单按键即可得出所需的分析结果和报告。可自动测量连续的透射比通过透光率,您可以立即获得样品反馈并自动优化测量参数(角度、聚焦位置和测量持续时间)。精确确定折光率虽然对于大部分颗粒分析仪而言,这些指数必须通过外部来源来确定,但 Litesizer 500 能够测量您的试验的精确波长和温度的折光率。这确保了在所有试验条件下,获得最高精确度的粒径和 zeta 电位值。Litesizer 500 确定的溶剂折光率的误差在 ±0.5 % 之内,符合 ISO 22412:2017 规定的 DLS 所需折光率精度。 颗粒尺寸测量: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固件采用了非常先进的算法,因此可以精确测量单一悬浮液中几种不同的颗粒尺寸。cmPALS – 新获专利的 zeta 电位技术凭借 cmPALS(欧洲专利 2 735 870)技术,在相当短的测量时间内以及更低的应用电场下即可进行测量,从而对极其敏感的样品进行可靠测量。独特的 Ω 形 zeta 电位毛细管由于zeta电位样品池具有独特的 Ω 形毛细管,因此测量结果更为稳定且更可再现。简单智能的软件 - Kalliope™ Kalliope™ 提供一页式工作流,输入参数、测量和分析唾手可得。Kalliope™ 完全符合 FDA 的 21 CFR Part 11 法规要求。
  • 广州市萝岗区气象局领导考察禾信“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2013年3月12日上午,广州市萝岗区气象局局长常越、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主任林蟒一行莅临禾信公司参观、交流,重点考察禾信&ldquo 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rdquo 及&ldquo 激光光腔衰荡气溶胶消光仪&rdquo 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SPAMS 0515   禾信公司负责人周振博士及技术团队热情接待了常越局长一行,双方就大气环境监测、预报和警报机制,区气象局配备的仪器现状,以及禾信公司核心技术,&ldquo 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rdquo 和&ldquo 激光光腔衰荡气溶胶消光仪&rdquo 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禾信公司的上述两款仪器都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可捕捉大气气溶胶的瞬时变化,其中&ldquo 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rdquo 可实现颗粒物粒径、成分及混合状态同步检测,两种仪器配合使用在气溶胶污染源解析、大气污染过程研究、不同污染天气的形成机理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观交流现场
  • 普洛帝发布液体消光颗粒光谱图谱集
    普洛帝,作为一家在流体颗粒监测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的创新型企业,近日正式发布了一套液体消光颗粒光谱图谱集。这套图谱集的诞生,不仅标志着普洛帝在光谱分析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更为相关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这套图谱集聚焦于液体消光颗粒的光谱特性,通过精密的实验与数据分析,将颗粒在不同波长下的消光特性以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图谱中,每一个数据点都凝聚着普洛帝科研团队的心血与智慧,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精细的光谱画卷,展现了液体消光颗粒的独特魅力。这套图谱集不仅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精确性,更在实用性上表现出色。它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深入地了解液体消光颗粒的光谱性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图谱集也为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普洛帝发布这套液体消光颗粒光谱图谱集,不仅展示了其在颗粒光谱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体现了其对推动行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未来,普洛帝将继续深耕光谱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相关行业的进步贡献更多力量。可以说,普洛帝发布的这套液体消光颗粒光谱图谱集,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对光谱技术领域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它必将为相关行业的研究和生产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 关于举办第十二届中国颗粒大会的通知(第二轮)
    各有关单位和科技工作者:为促进颗粒与粉体相关领域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及助力人才成长,由中国颗粒学会主办,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海南大学承办,由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颗粒大会将于2022年8月19-2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大会围绕颗粒学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产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等展开交流,面向广大颗粒学与粉体行业及其化工、能源、材料、医药和环境等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征集科技论文(摘要),大会还将评选青年报告奖及优秀墙报奖,欢迎投稿参会。中国颗粒大会是应我会发展需要、继承我会历届学术年会的全国性高层次的颗粒学领域大型综合性学术会议。大会同期将举办颗粒/粉体仪器、设备、产品和应用展,包括颗粒/粉体测试分析仪器、制备设备、产品及其在化工、能源、材料、医药和环境等中的应用等内容,欢迎相关单位积极报名参展。一、学术委员会(1)学术委员会主席:李静海(2)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朱庆山 陈运法 林鴻明*(3)学术委员会顾问:李 灿 孙世刚 马光辉 陈建峰 陈晓东 郭 雷 何鸣元 胡 英 李洪钟 李永旺 刘中民 彭 峰 王静康 谢在库 徐春明 余艾冰 袁 权 张锁江(4)学术委员会委员(按音序排列,*为台湾代表)安希忠 蔡 挺 蔡小舒 曹达鹏 曹军骥 曹少文 曹学武 常 津 陈 诚 陈建峰 陈建新 陈 岚 陈 鹏 陈前进 陈巧艳 陈胜利 陈晓东 陈学元陈永奇 陈 煜 陈运法 程国安 楚锡华 邓德会 邓茂华* 冯 春 冯立纲 冯 胜 付信涛 付 艳 傅晓伟 傅彦培* 高思田 高 峡 高 原 葛广路 宫厚军 龚湘君 谷海峰 顾卫国 顾兆林 桂 南 郭 雷 郭庆杰 郭少军 韩永生 韩 召 郝红勋 郝新友 何鸣元 何 勤 何羽薇 何玉荣 侯曙光 胡富强 胡 钧 胡小烨 胡晓林 胡 英 胡宇光* 胡子平 黄 挺 黄肇瑞* 季顺迎 季松涛 贾春满 江燕斌 姜晓斌 金一政 库晓珂 李 春 李朝升 李春忠 李 泓 李江涛 李 力 李 攀 李 旗 李顺诚 李铁军 李 霞 李星国 李亚伟 李映伟 李永旺 李增和 李兆军 梁海伟 廖永红 林中魁* 刘宝丹 刘道银 刘福胜 刘俊杰 刘潜峰 刘如熹* 刘 伟 刘亚男 刘 宇 刘岳峰 刘兆清 刘中民 刘钟馨 刘忠文 陆 杰 陆 明 罗 坤 吕且妮 吕万良 吕友军 马建民 毛世瑞 梅其良 倪木一 牛风雷 潘良明 彭 峰 彭 威 秦和义 秦明礼 邱郁菁* 任 飞 邵刚勤 沈少华 沈义俊 宋锡滨 宋兴福 蘇程裕* 苏 敏 苏明旭 孙世刚 孙学军 孙中宁 谈玲华 谭援强 陶东平 陶绪堂 田庆国 佟立丽 王德忠 王等明 王海龙 王 昊 王 辉 王静康 王利民 王 亮 王 伟 王孝平 王辛龙 王新明 王学重 王彦飞 王玉金 王远航 王 勇 王兆霖 王震宇 韦文诚* 魏 飞 魏严淞 魏永杰 吴传斌 吴汉平 吴立敏 吴 伟 伍志鲲 席广成 夏宝玉 向中华 解荣军 谢在库 谢志鹏 徐春明 徐 林 徐 强 徐维林 徐文杰 徐锡金 徐喜庆 许传龙 许人良 许文祥 薛 琨 杨 柏 杨 超 杨 芳 杨 军 杨世亮 杨为佑 杨 文 杨艳辉 杨 毅 杨正红杨志义 杨治华 尹大川 尹秋响 尹诗斌 于明州 于溯源 于新民 余 方 余 皓 元一单 袁 权 袁友珠 臧双全 曾海波 曾宇平 张炳森 张春桃 张国诚 张国军 张 洁 张立娟 张 强 张仁健 张铁锐 张伟儒 张现仁 张幸红 张亚培 张振杰 赵吉东 赵晓宁 赵永志 郑耿锋 郑宪清* 周 强 周 涛 周文刚 周已欣 周长灵 周志伟 朱庆山 朱晓阳 朱子新 邹晓新二、组织委员会(1)组织委员会主席:朱庆山 彭 峰(2)组织委员会执行主席:王体壮(3)组织委员会委员白红存 蔡 建 曹永海 陈常祝 陈 诚 陈 磊 陈鲁海 陈 琦 程新兵 褚良银 丁良鑫 邓培林 邓意达 杜 斌 冯广波 高 原 管小平 韩 召 洪长青 黄 玮 黄 欣 贾春满 康振烨 兰清泉 李 华 李嘉诚 李江涛 李 杰 李 静 李 攀 李晓明 李兆军 刘宝丹 刘丹彤 刘吉轩 刘俊杰 刘潜峰 刘瑞祥 刘晓雯 刘永卓 刘雨昊 刘兆清 刘钟馨 楼宏铭 卢思宇 罗俊明 吕页清 马晶晶 毛世瑞 穆华仑 聂保杰 欧阳婷 潘勤鹤 彭 峰 彭新文 朴洪宇 乔明曦 邵 奇 沈丹蕾 史晓磊 苏明旭 孙 臣 孙 婧 孙 伟 孙晓晖 唐 星 田红景 田庆国 田新龙 汪 伟 王 标 王春明 王东凯 王 辉 王利民 王林桂 王 娜 王 霆 王晓飞 王兴亚 魏严淞 武云飞 夏芸洁 夏志国 向茂乔 熊德华 徐 骥 徐锡金 许传龙 杨光星 杨 丽 杨 宁 杨增朝 叶 茂 尹俊连 余 皓 于明锐 于明州 喻 鹏 张 浩 张立娟 张 巧 张 宇 周 兰 周丽娜 周 玲 周素红 朱晓阳 三、学术分会场第1分会场:颗粒计算组织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分会主席:季顺迎、王利民、罗坤、安希忠、刘道银学术秘书:刘晓雯,华南理工大学,liuxw2021@scut.edu.cn会场简介:聚焦颗粒力学理论及模型、计算分析方法、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分会场为力学、化工、能源、冶金、海洋、岩土及土木工程等领域中从事颗粒计算方面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颗粒计算在基础理论、数值方法和工程应用中的发展。征文范围:(1)颗粒计算基本理论及数值方法;(2)颗粒计算软件开发及算例验证;(3)颗粒计算在化工、能源、冶金等领域的应用。第2分会场:氢能与燃料电池组织单位:海南大学分会主席:孙世刚学术秘书:田新龙,海南大学,tianxl@hainanu.edu.cn,康振烨,海南大学,zkang@hainanu.edu.cn会场简介:氢能和燃料电池是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和研究的重要方向,实现我国“碳减排”和“碳中和”的宏大目标,氢能和燃料电池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初,我国又把氢能技术列为国家未来六大产业之一,氢能和燃料电池都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本次会议将邀请协会(学会)领导、院士、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国家相关政策和技术发展、行业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总结国内外近期开发的氢能与燃料电池先进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指导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升级,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期待专家老师和技术人员踊跃参加。征文范围:电催化、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氢能制备及产业化装置等关键科学与技术。第3分会场:工业结晶与粒子过程组织单位: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分会主席:郝红勋学术秘书:黄欣,天津大学,022-27403200,x_huang@tju.edu.cn会场简介:分会场聚焦医药、食品、精细化工品、新材料等领域的工业结晶基础理论、结晶过程模型与模拟、结晶工艺开发与放大、工业结晶过程强化与连续化等方向最新研究进展,旨在完善我国工业结晶领域整体理论基础,提升相关方向原始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的合作创新,加速相关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分论坛拟邀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部门等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分会场主题从理论、方法、技术、产品等方面分享研究成果与经验。征文范围:(1)工业结晶基础理论;(2)晶体产品形态调控、多晶型预测、筛选与精准制备;(3)结晶工艺开发与放大;(4)工业结晶过程强化及连续化;(5)结晶过程计算流体力学及多相混合过程研究等。第4分会场:多相反应过程中的介科学组织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分会主席:杨宁、叶茂、褚良银学术秘书:管小平,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xpguan@ipe.ac.cn会场简介:介尺度行为是由大量单元组成的系统在全局与个体之间的尺度上形成的复杂时空结构。介科学是研究介于时空“微尺度”和“宏尺度”之间的介尺度非均匀结构演化规律的科学,在自然、工程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开辟新的科学研究范式,探索认识传统学科的共性规律,孕育新的科学前沿;有助于综合整体论和还原论,探索不同知识体系中的共性原理,变革科研范式,揭示科学问题复杂性的根源,解决一系列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国际期刊《科学》指出,介科学是科学上的无人区,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多相反应过程的介尺度主要表现在分子到颗粒(包括气泡、液滴等)间的材料表界面时空尺度、以及颗粒到反应器整体间的颗粒聚团时空尺度。征文范围:能源、材料、化工、生物等涉及多相反应过程中材料表界面和反应器/设备等不同层次上的介尺度问题。会议专刊:化工学报,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Current Opin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第5分会场:双碳背景下的流态化技术及应用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分会主席:葛蔚、王勤辉学术秘书:王军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jwwang@ipe.ac.cn;熊勤刚,华南理工大学,qingangxiong@scut.edu.cn会场简介:流态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循环流化床锅炉、煤化工、矿物加工等工业过程,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家“双碳”重大战略不但要求我国能源结构的重大调整,而且要求实现产业结构和工业过程的转型升级,这为流态化技术提供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重大挑战。本分会场将探讨“双碳”背景下流态化技术的新发展、新应用,为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同行提供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流态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征文范围:(1)流化床中的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2)计算机数值模拟与放大;(3)流化床过程强化技术;(4)流态化及相关技术的工业应用。第6分会场:颗粒助力“双碳”:CO2捕集与催化转化新途径组织单位:宁夏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分会主席:郭庆杰学术秘书:刘永卓,青岛科技大学,0532-84022506,yzliu@qust.edu.cn;马晶晶,宁夏大学,mjj_1022@163.com会场简介:“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变暖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而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最直接方式。作为二氧化碳最大排放源,煤炭等化石能源燃烧CO2捕集技术有燃烧前捕集、燃烧中捕集和燃烧后捕集,它们的应用前景主要受制于其捕集成本,化学链、CO2吸附、膜分离等技术具有潜在优势。捕集的二氧化碳主要有封存和利用两种形式,而催化转化制备大宗化学品更具有应用前景。本分会场聚焦面向烟气源、工业源、空气源等不同来源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催化转化技术,追踪CO2吸附颗粒、催化颗粒、载体颗粒等捕集和转化颗粒最新进展,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模式。征文范围:(1)CO2吸附材料;(2)化学链技术;(3)CO2其他分离方法;(4)CO2活化技术;(5)CO2-FT合成;(6)CO2捕集-转化耦合技术;(7)多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第7分会场:微纳气泡特性及其应用组织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同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南大学分会主席:胡钧、李兆军、李攀、张立娟学术秘书:张立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zhanglijuan@sari.ac.cn会议秘书:王兴亚,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wangxingya@zjlab.org.cn;周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01062521688,lzhou19@ipe.ac.cn会场简介:专委会于2018年10月18日在苏州成立,目前会员已经近300人。微纳米气泡基础研究和应用在近二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一新兴领域。在我国微纳米气泡技术已经在环境治理、农业生产、水产养殖、工业清洗、消毒杀菌、医学成像以及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独树一帜、效果出色。专委会的成立旨在加强微纳气泡基础研究和应用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深入交流和合作,推动相关技术的高效研发和推广。目前专委会已批准成立7个示范性基地,在国内汇集了一批兴趣浓厚、勇于钻研、乐于分享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为微纳米气泡事业更好的造福人类不懈奋斗!本次分会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企业界代表围绕分会场主题从理论、方法、技术、产品等方面分享研究成果与成功经验。征文范围:(1)微纳气泡基本性质;(2)微纳米气泡产生技术;(3)微纳气泡检测技术;(4)微纳气泡在各个领域的重要应用;(5)企业家论坛。第8分会场:生物气溶胶组织单位:北京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分会主席:要茂盛、安太成学术秘书:申芳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fxshen@buaa.edu.cn会场简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新冠病毒经气溶胶传播的作用在国内外已形成共识,对其进行持续有效的快速监测和控制对于当前疫情防控有重要意义。空气中除了可能有新冠病毒,还悬浮着大量的其他类型的微生物和生物来源的物质,统称为生物气溶胶,在室外和室内环境空气中无处不在,对人体和环境健康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关注。对生物气溶胶开展全面深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于改善室内外环境空气质量和保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征文范围:生物气溶胶(包括新冠病毒)采集、检测、灭活、分析及其在大气科学、室内环境和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第9分会场:绿色低碳过程中的气液固多相流科学及应用组织单位: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宁波诺丁汉大学、清华大学分会主席:刘明言、杨宁、杨晓钢、王铁峰学术秘书:马永丽,天津大学,022-27404614,mayl@tju.edu.cn会场简介:气-液、液-固和气-液-固流动系统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例如,气-液鼓泡塔、气-液(固)浆态床、液-固和气-液-固多相流反应装置系统等,可用作多相反应器;汽-液沸腾、汽-液冷凝、泥状颗粒污垢沉积和微纳材料功能表面等涉及到化工等过程工业;对于软物质颗粒,例如:乳状液、泡沫、液滴流等涉及食品、生物和医药等行业领域等。这些多相流的共同特征之一是都存在连续或离散的液相以及真实的相界面,从而形成了易变形、易聚并和易破碎的真实气泡和液滴等软物质颗粒流,使其在流动、混合、传递以及反应等方面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涉及的科学及应用问题可加以详细探讨。征文范围:包括以绿色低碳过程工业为目标的气液固多相流基础及应用内容。具体涉及:(1)气液鼓泡流及浆态床;(2)液固和气液固多相流;(3)池沸腾和流动沸腾;(4)蒸汽冷凝;(5)泥状颗粒污垢表面上的沉积及微纳功能表面抑制;(6)乳状液、泡沫、液滴流等软物质颗粒流;(7)其他含液多相颗粒流。第10分会场:药物制剂与粒子设计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药物制剂与粒子设计专业委员会分会主席:崔福德学术秘书:石凯,南开大学,pharmparticle@126.com会场简介:本会场交流主题以工业药剂学及高端制剂的研究为中心,广泛征集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技术工作者以及在校学生的学术论文,展示其研究成果及新进展、新动态和新成果等。非常欢迎粉体加工技术及设备、药用辅料、以及粉体表征仪器(晶形、粒子形状大小、流动性、压缩成形性等)方面的专家们及企业针对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行广泛交流,以期提高药物制剂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生产性。本次分会将是药物制剂领域与粉体技术沟通的盛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广泛交流的盛会,理论联系实际的盛会,中国工业药剂学产业化交流的盛会。征文范围:(1)粉体技术在固体药物制剂中的应用;(2)粉体性质的测试技术与研究进展;(3)药用辅料的粉体性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4)新型制剂设备的应用与研究进展;(5)制剂颗粒质量表征与控制;(6)在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粉体性质的在线测定与控制策略;(7)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过渡的难点与关键问题;(8)药物制剂的新剂型与新技术的产业化前景与难点;(9)基于功能性粒子设计的高端制剂。第11分会场:能源存储颗粒创造美好未来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分会主席:魏飞、张强学术秘书:程新兵,东南大学,chengxb@seu.edu.cn会场简介:能源存储颗粒分会场结合颗粒与能源存储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难点技术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对当前颗粒与能源存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交流,凝练颗粒与能源存储的前沿研究方向,确定相应的关键科学问题,推动颗粒与能源存储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工业应用中的发展。征文范围:(1)能源材料(如锂离子电池、电容器、锂硫电池、金属电池、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材料);(2)能源颗粒的表征技术;(3)能源颗粒的应用及产业化。第12分会场:面向未来的能源催化颗粒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分会主席:彭峰、余皓、刘兆清学术秘书:王浩帆,华南理工大学,whf@scut.edu.cn;杜磊,广州大学,lei.du@gzhu.edu.cn会场简介:面向未来的能源催化颗粒分会场聚焦双碳目标下的催化关键科学问题,围绕光、电、热催化的前沿理念和创新技术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凝练能源催化的前沿研究方向,推动基于颗粒材料的能源催化技术在能源高效利用、CO2催化转化、电化学合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通过学术思想的碰撞催生面向未来的能源催化新理念与新技术。征文范围:与能源转化、利用相关的:(1)光催化;(2)电催化;(3)热催化;(4)光电催化。第13分会场:发光颗粒照亮未来组织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海南大学分会主席:曾海波学术秘书:李晓明,南京理工大学,lixiaoming@njust.edu.cn会场简介:发光材料的应用在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从照明显示到医疗诊断再到防伪探测等等,可以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大规模应用的基础上,新型发光颗粒的开发与完善依然是国际研究领域及应用行业的前沿热点,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以钙钛矿量子点、碳纳米颗粒和荧光金属团簇为代表的纳米发光颗粒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稀土荧光粉在材料体系、波长范围、发光特性等的发展也有目共睹,此外,有机发光颗粒和无机金属卤化物及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也获得了较大的关注。经过两年的发展,相关领域更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本分会场将为这些领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促进交叉合作,为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征文范围:(1)半导体发光颗粒(镉基、铟基、钙钛矿等量子点,及其他微纳米发光材料);(2)稀土发光颗粒(照明、显示用稀土发光颗粒、长余辉发光颗粒、特种功能发光颗粒等);(3)碳及有机发光材料(碳荧光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有机发光材料等);(4)团簇发光颗粒;(5)发光光谱、发光器件、发光应用及产业化。第14分会场:超微颗粒材料及应用(能源、环保、生物医学等)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分会主席:费广涛、林鸿明(台湾)、艾德生学术秘书:刘潜峰,清华大学,liuqianfeng@tsinghua.edu.cn;徐锡金,济南大学,sps_xuxj@ujn.edu.cn会场简介:(2)氮化物陶瓷的制备、应用与评价;(3)氮化物涂层和薄膜的制备、应用与评价;(4)氮化物领域的其他研究和应用。第16分会场:核电厂气溶胶行为研究组织单位:清华大学、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分会主席:于溯源、周涛、牛风雷、魏严淞、王辉学术秘书:孙婧,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010-88022429,sunjing@cnpe.cc会场简介:在“碳中和”和“碳达峰”背景下,核电作为一种清洁、低碳、安全和高效的基础性现代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一般工业设施相比,核电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放射性。在核电厂事故期间,放射性物质以气体、蒸汽、气溶胶的形式释放,其中气溶胶是放射性物质的主要载体。为实现核电“安全与高效”发展,需要对核电厂事故状态下的气溶胶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核电厂气溶胶行为研究”分会场邀请相关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及监管审评部门的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就核电厂的气溶胶行为进行研讨交流,推动核安全研究,促进核电厂持续发展。征文范围:(1)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内气溶胶的生成、生长及输运的实验与理论研究;(2)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内气溶胶的再悬浮和再汽化的实验与理论研究;(3)安全壳内气溶胶生长、输运及沉积的实验与理论研究;(4)放射性气溶胶去除措施研究;(5)气溶胶与安全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6)核电厂气溶胶行为计算分析程序开发与验证;(7)核电厂气溶胶行为先进数值算法研究。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