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海洋贝类

仪器信息网海洋贝类专题为您整合海洋贝类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海洋贝类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海洋贝类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海洋贝类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海洋贝类话题讨论。

海洋贝类相关的资讯

  • 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山东威海
    1月27日电(记者邓卫华)新年伊始,正在建设中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得一项重要的科技支撑。记者从山东省威海市科技局获悉,科技部日前正式批准依托寻山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也是全国海产贝类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据悉,此次组建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获得补助经费80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经费300万元,山东省配套经费500万元。经过三年的建设,中心将培育和改良养殖新品种(系)3个,开发5个以上贝类加工新产品,制订5项-10项贝类产业操作规范和产品标准,培养硕士以上工程技术人才60人,推广新品种(系)3个以上,新技术6项以上。   寻山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是以海洋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首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中心通过研发推广优质、高产和抗病性、抗逆性强的贝类苗种和繁育等技术,辐射带动整个贝类产业养殖加工技术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估算,年可间接增加产值126.33亿元,税收15.5亿元。   今年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 贝类毒素中毒?爱吃海鲜的小伙伴速看!
    导读海鲜一向以唇齿留香的滋味被人们视为珍馐。不管是生活在海边的居民,还是内陆的小伙伴们,对于海鲜总是有一番特别深厚的情感。然而,近年来随着海洋环境污染逐渐严重,海洋生物毒素对公共健康和海产品养殖业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尤其在沿海地区城市,如珠海、宁波、厦门、秦皇岛、唐山等,贝类毒素中毒事件屡见报端。贝类毒素按其化合物性质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中,脂溶性毒素最为常见。如今,包括脂溶性贝类毒素在内的海洋生物毒素对海产品污染已成为食品安全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那么,脂溶性贝类毒素如何检测呢?一起来看看吧。贝类毒素小知识贝类毒素按照中毒症状主要分为四类,即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和记忆缺失性贝毒,按其化合物性质则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中,脂溶性贝类毒素指在贝类脂肪组织富集而不易排出体外、具有热稳定性、易溶解于有机溶剂的一大类毒素,属于多环聚醚类的脂溶性化合物,主要包括大田软海绵酸毒素(OA)、鳍藻毒素(DTX)、蛤毒素(PTX)、虾夷扇贝类毒素(YTX)和原多甲藻毒素(AZAs)等。这些毒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富集在脂肪组织内不易代谢排出,导致慢性病的发生甚至会诱发肿瘤。下图为AZA的基本结构。美国对OA组和AZA组毒素的安全限量为160 μg/kg,欧盟在此基础上还设置了PTX组和YTX组的安全限量,分别为160 μg/kg(PTX)和3750 μg/kg (YTX)。原多甲藻酸毒素(AZA)结构图岛津解决方案● 分析利器: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岛津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本方案使用碱性流动相分析扇贝萃取液中的脂溶性贝毒。萃取和分析步骤依据欧盟LC-MS/MS Ver.5测定软体动物中亲脂性海洋生物毒素的统一操作流程。● 方案特色:自动进样器的预处理功能分析时可采用自动进样器的预处理功能,吸出5 μL扇贝基质溶液,之后再吸出等量的各浓度混合标准溶液后进样。对于实际样品分析,吸取甲醇溶液来替代混合标准溶液。使用该功能,在配制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时可大大节省制备空白基质的时间,并且软件的自动化功能使得结果具有更佳的重现性和线性。自动进样器的预处理功能示意图● 方法学结果下图为标准曲线最低点处各化合物的色谱图。水解可将自然界贝类中存在的OA和DTXs的酰化酯基团转化成游离形式,但水解处理后,PTX、AZA的毒素基团将被分解而无法检出,因此,AZA1、PTX2采用未水解的萃取液作为基质溶液,其它物质不论是否水解均可获得95~104%的良好回收率。表1. 定量结果和回收率注:N.D.表示未检出结 语贝类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大海馈赠给人类的礼物,只是人们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也要小心毒素的残留。通过在方法中设置自动进样器的预处理功能,可自动配制高精度的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扇贝中5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良好,加标回收率高。捍卫食品安全,岛津与您共筑食品安全防线!撰稿人:骆丹如需深入了解更多细节,欢迎联系津博士 sshqll@shimadzu.com.cn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中国计量院率先建立贝类毒素检测质控标准
    有媒体报道,今年5月,浙江宁波、舟山等地上百名消费者在食用淡菜(贻贝的俗称)后,出现了腹泻、呕吐等症状。后经检测发现,他们食用的来自福建省福清的淡菜受到了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污染。因受污染,淡菜不得不退市一个多月。6月,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采捕期淡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重点抽检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和大肠杆菌。   “有毒赤潮藻类产生的毒素经贝类或鱼类摄取后在其体内转化累积为贝类毒素,被人摄食后就会危及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物研究室傅博强博士介绍了水产品受有毒赤潮污染的情况。全世界每年由有毒鱼类、贝类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超过两万件,死亡率为1%。其中麻痹性贝毒(PSP)和腹泻性贝毒(DSP)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贝类毒素。   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2001)对水产品中的贝类毒素含量进行了规定:麻痹性贝毒限量≤80μg/100g,腹泻性贝毒限量≤60μg/100g。其实,贝类毒素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据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2004~2005年的研究,长江口水产品贝类毒素检出时段主要集中在5~6月和8~9月,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的检出率分别在5%和12%左右,敏感种类为养殖的紫贻贝。我国还是亚洲贝类产品出口第一大国,2010年我国贝类产品出口量26.07万吨,出口额11.58亿美元,在世界贝类产品出口总量中占14%。目前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贝类毒素限量要求。在我国贝类产品的出口贸易中,需要采用相关的标准方法对贝类毒素的含量进行检测,严格执行我国及贝类进口国关于贝类毒素的限量标准。不管是在我国水产品市场上还是在国际贸易中,准确检测贝类产品中贝类毒素的含量对保障食品安全、保障国际贸易的公平公正都显得格外重要。   傅博强介绍,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小鼠生物法”(Mouse Bioassay,MBA)作为测量贝类毒素的参考方法,我国有关国家标准也是采用的这种方法。所谓“小鼠生物法”,就是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给小鼠腹腔注射贝类毒素,观察贝类毒素对小鼠的致死剂量,来计算贝类毒素的整体毒力。“但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会受到小鼠的种属、性别、健康状况等个体影响,可能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而且小鼠生物法不能得出具体含有哪几种毒素及其质量含量。”傅博强表示,“小鼠生物法”存在的这些弊端让研究者开始着力研究新的测量方法。“小鼠生物法在应用时如果同时测定含贝类毒素的基体标准物质作为质控标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小鼠法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开发建立非生物依赖的仪器分析方法如质谱法进行贝类毒素含量的测定。”   中国计量院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由傅博强主要负责完成的“食品安全相关贝类毒素含量测量标准方法及标准物质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贝类毒素检测的质控标准,研究了可替代现行国家标准中小鼠生物法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检出限达10~11g数量级。同时,他们还研制了国内首批麻痹性贝类毒素基体标准物质和腹泻性贝类毒素基体标准物质,不确定度达到欧盟水平。   据介绍,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日常检测中得以应用。该项目研制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基体标准物质和腹泻性贝类毒素基体标准物质已被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作为日常贝类毒素检测的质控标准,保证了我国口岸进出口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检测结果的可靠和可比,保障了我国贝类产品的出口和进口贝类的食品安全,维护了国际贸易公平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 鱼贝类毒素之质谱分析
    导读春季是细菌病毒等滋生的活跃期,对于吃河鲜海鲜来说不是好季节,中毒事件往往会在每年的这段时间频发。那么如何避免吃到有毒海鲜?对吃了染毒的海鲜中毒的病人如何快速检测从而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呢?让我们从毒素本身说起。 对人类有毒害的鱼、虾及贝类食品一般是因有毒藻类污染产生的,海洋中的有毒藻类通过食物链传递给藻食性的鱼、虾及贝类等生物,并在其体内蓄积形成的有毒高分子化合物。由于这些毒素最早是从摄食有毒微藻的鱼类和贝类体内发现的,往往被大家习惯性地称为鱼类毒素或贝类毒素。对水体或鱼贝类进行有害物质的监测,或者发生群体性中毒事件后能迅速检测并协助临床进行救治是应对的关键。 鱼类毒素质谱分析 世界上可食用的鱼类约有3万种,其中约有600种鱼类体内含有毒素不可食用。鱼体内含有两大天然毒素,即雪卡毒素和河豚毒素。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鱼类过敏物质毒素—组胺,当人体摄入较多组胺时会产生组胺中毒。【1】 ①雪卡毒素雪卡毒素(Ciguatoxin,CTX,亦称西加毒素)是目前赤潮生物产生的主要毒素之一。属神经毒素,是已知的对哺乳动物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比河豚毒素强100倍。中国南海诸岛、台湾海峡和香港地区常有雪卡毒素中毒事件发生,【1】已成为影响渔业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的一大障碍。由于毒素在鱼体内含量低,而染毒鱼类在感官、嗅觉、味觉上均没有什么异常,用常规化学分析法很难检测出来,需要使用质谱仪器进行高灵敏度的分析。但是,由于对于雪卡毒素的检测尚缺少相应的检测标准,【2】以及很难购买标准品,有关检测还处于研究阶段。岛津使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进行了两种雪卡毒素的分析。【3】 仪器:LCMS-8050色谱柱:L-column 2 ODS (100 mmL. x 2.1 mmI.D., 3μm)流动相:A: 2 mmol/L Ammonium formate aqueous solution;B: Methanol containing 2 mmol/L ammonium formate洗脱梯度:B conc. 70%(0 min)→ 95%(10-20 min)→ 70%(20.01 - 25 min)离子源:ESI+接口电压:+1 kV雾化气流速:2.5 L/min加热气流速:15 L/min样品分析结果:CTX1B 43 ng/mL C60H86O19 单同位素质量 1110.57CTX3C 39 ng/mL C57H82O16 单同位素质量 1022.56 ②河豚毒素春季是河豚鱼产卵季节,此时河豚鱼的毒性最强,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危险期,因鱼体内毒素含量高且热稳定性好,不能通过加热烧煮解毒,中毒两三小时就会导致死亡,无快速治疗药物。【4】 仪器:LCMS-8050色谱柱:XBridge Amide column (2.1x100 mm, 1.7 μm)流动相:A-acetonitrile B-water containing 10 mM formic acid / 5 mM ammoniumformate in channel B. 0-5min: 85 %-60 % A 5-8 min: 60 % A 8-8.5 min: 60 %-85 % A离子源:ESI+加热气流量:10 L/min干燥气流量:10 L/min 河豚毒素实际样品检测结果鱼干24 μg/kg织纹螺 387μg/kg ③组胺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污染鱼体的细菌如组胺无色杆菌,产生脱羧酶,使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在某些罐装食品中也会含有少量的组胺。【5】 岛津开发了液质质的方法应对包含组胺在内的多种生物胺的同时分析技术。 仪器:LCMS-8045色谱柱:HILIC 2.1 mm I.D. × 100 mm L., 1.7 μm流动相:A相:乙酸铵水溶液;B相:乙腈离子源:APCI干燥气流速:5 L/min雾化气流速:3 L/min 实际样品中9个生物胺化合物检测结果,定量限值在2-10 μg/L之间。 贝类毒素质谱分析 每年的4-6月份我国经常发生群体性贝类中毒事件,这类食源性中毒事件大多是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贝类食品导致。 贝类毒素按中毒症状分为以下四类:• 麻痹性贝毒(PSP):石房蛤毒素STX、河豚毒素TTX等• 腹泻性贝毒(DSP):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DTXs等• 神经性贝毒(NSP):Brevetoxin A&B(BTX-A&B)• 失忆性贝毒(ASP):多莫酸(DA) 已发生了群体中毒事件,如何能快速对样本中的微量或痕量目标物进行检测以协助临床进行救治? 首先要保存好中毒样品,首选样本如剩余的鱼或者贝类食物、吃剩的残渣、汤汁,中毒后第一次抽的血和留尿等,同时注意保存治疗前后和治疗过程中的血尿样本,样本经前处理后进质谱分析。理化实验室通常使用在线SPE-LCMSMS系统,用于生物样本中微量或痕量目标物的检测。样本经前处理后大体积上样,通过在线固相萃取系统净化以祛除干扰物,从而获得比常规LCMSMS分析灵敏度更高的分析结果。以水溶性麻痹性贝类毒素(PSPs)分析举例。【6】【7】 在线SPE-LCMSMS系统 2mL样品通过样品环实现大体积进样,FCV阀切换使得目标物在SPE柱中捕集,再通过FCV 阀的切换实现SPE柱解析,解析后的样品经色谱柱分离,MS定性定量分析。【8】 仪器:LCMS-8050/60色谱柱:Amide column 2.1 × 100 mm, 1.7 μm或相当色谱柱流动相:A(含6 mmol/L甲酸铵,10 mmol/L甲酸的水溶液);B:乙腈离子源:ESI正负同时扫描方式 经在线SPE-LCMSMS分析的典型阳性样品结果见下图。阳性的是GTX2&3, GTX1&4, NEO和STX。 使用在线SPE-LCMSMS方法进行食品或者血尿样本检测时灵敏度更高,前处理快速,能迅速协助临床医生判断病因,从而进行有效的救治。 微囊藻毒素 水中的微囊藻毒素是鱼贝类毒素产生的罪魁祸首,如何检测水中的多种微囊藻毒素也非常重要。通常使用LCMSMS进行多种微囊藻毒素的分析,如使用岛津的LCMS-8045/50/60检测水中10种微囊藻毒素举例(参数略)。 更多分析数据请登录岛津官网或与岛津相关工作人员联系获取。 注:以上产品仅供科学研究,不用于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1】李春媛,周玉,张磊等。雪卡毒素的研究概况[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18【2】吕颂辉,李英。我国雪卡鱼毒流行现状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3】Analysis of Diarrhetic Shellfish ToxinUsing Triple Quadrupole LC/MS/MS (LCMS-8050). LAAN-A-LM-E075, ShimadzuApplication News.【4】Profile differences in tetrodotoxintransfer to skin and liver in the pufferfish Takifugu rubripes [J]. RyoheiTatsuno, Wei Gao, Kotaro Ibi, Tomoka Mine, Kogen Okita, Gregory Naoki Nishhara,Tomohiro Takatani, Osamu Arakawa. Toxicon. 2017【5】崔成祥,于夕娟,曹珊珊食用变质鲐鱼引起急性组胺中毒87例报告[J],预防医学论坛,2012, 18(10):781-782. 【6】Xiao-min Xu?, et al. Fast and quantitativedetermination of saxitoxin and neosaxitoxin in urine by ultra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based on the cleanupof solid phase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interaction mechanism.Journalof Chromatography B 1072 (2018) 267–272.【7】岛津脂溶性和水溶性贝类毒素测定标准操作程序【8】Screening of pesticides in water using SPEon line, PO-CON 1360E, Shimadzu Application News.岛津超快速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8050
  •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与泰坦科技(Titan)达成贝类毒素标准品战略合作
    2015年4月16日,泰坦科技副总裁周晓伟先生应邀出席上海市食品所关于贝类毒素标准品相关事宜的讨论会议,并参观食品所的样品分析实验室。作为食品所的科研物资总服务商,泰坦科技针对海洋食品安全中的贝类毒素的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并受到食品所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泰坦科技发布贝类毒素(甲藻毒素)标准品,填补国内空白 贝类毒素其实是甲藻毒素,因容易在以海藻为食的贝类海产品中富集而被称为贝类毒素。近年来,食用贝类毒素中毒事件频发: 1.从2010年5月15日起,粤港澳陆续发生逾60例“毒带子”中毒事件,最终鉴定为贝类毒素中毒;2012年11月7日 – 香港进口的一批来自澳洲生产的活紫贻贝,验出麻痹性贝类毒素。2.浙江紫贻贝毒倒宁德100多人:2011年5月25日至30日,福建宁德市发生食用紫贻贝中毒事件,共有168位疑似食用淡菜中毒者入院治疗,中毒症状主要是呕吐和腹泻, 疑似“腹泻性贝毒”中毒。 雪卡毒素中毒事件:1.2006年广东雪卡毒素中毒人数就达数百人,汕头、深圳等地均发生过大规模中毒事件。其罪魁祸首是广东人喜欢食用容易遭受雪卡毒素污染的深海热带鱼类,如老虎斑、东星斑、西星斑、杉斑、苏眉等石斑鱼和鲈鱼等。 2.2012年4月,香港出现进食海鱼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件。 赤潮毒素的源头是有毒甲藻,甲藻(Dinoflagellate)又称双鞭毛藻,个体通常约几十微米大小,为海洋低等单细胞藻类,起源于15-14亿年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为海洋第二大浮游植物。全世界已记录的约有130个属,代表种约有1200多种,是赤潮生物中最主要的门类,大部分种属分布于热带海洋。 赤潮(甲藻)毒素为非蛋白质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一般具有热稳定性, 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中毒。按中毒症状和毒素来源不同,甲藻毒素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全球范围内DSP的分布(摘自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网页) 目前已有13个国家或组织制定了贝类水产品中DSP的限量标准,范围从16~200(OA)μg/100g。(1)其中美国FDA、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朝鲜为20μg/100g (2)欧盟、德国、葡萄牙、爱尔兰、英国制定DSP(主要指OA)为16μg/100g (3)而日本规定了紫贻贝和扇贝中肠腺的标准分别为120μg/100g、200μg/100g (4)澳大利亚和德国规定贝类肝胰腺的标准为40μg/100g。我国也对海产品中贝类毒素进行了限量:(1)农业部2001-09-03发布2001-10-01实施的行业标准NY5073-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规定DSP不得检出(贝类);(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1年曾经发布了《无公害水产品的安全要求》,规定PSP含量 ? 80 pg/100g,DSP含量 ? 60 pg/100g ;(3)2002年国家海洋局发布海洋生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规定,DSP含量? 200mg/kg。但我国尚未制定水产品中DSP国家限量标准。 而作为检测DSP的关键试剂“大田软海绵酸标准品”,因技术原因,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海洋研究所垄断,非常昂贵,每毫克的价格要接近1.2万人民币。泰坦科技化学品产品团队联合国内海洋学,生物发酵学,化学分析学三个顶尖实验室,立项攻克难关,从Prorocentrum属甲藻中分离出Okadaic Acid并成功实现量产,填补了我国长期在该领域依赖进口标准品的技术空白,针对海洋食品安全中的贝类毒素检测提供标准品依据和相关技术服务,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添砖加瓦。Prorocentrum lima 的实验室规模培养 大田软海绵酸 (OA) 的1H-NMR图谱 软海绵酸 (OA) 分子式 最后,泰坦科技软海绵酸(OA)产品已经上市啦,【探索平台】(www.tansoole.com)有售哦!
  • “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项目通过验收评审
    日前,由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承担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能力验证项目通过了国家认监委专家组验收评审。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食物中毒发生频率最高、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类海洋生物毒素。目前贝类毒素标准品非常少,获得困难,而且价格相当昂贵,运输和储存条件也较苛刻。还有一些毒素受化学武器公约的限制而无法获得。该项目通过实物样品的能力验证盲样检测,对了解国内实验室在该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掌握实验室间差异,增进实验室间的有效比对具有促进作用,填补了国内外贝类毒素检测能力验证的空白点。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加强我国重点领域的实验室能力建设,促进水产品贸易发展和人类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食药总局发布贝类安全监督公告 强调加强毒素等项目检测
    p   6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发布慎食贝类海鲜的消费提示。6月14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贝类质量安全监管的紧急通知》(农办渔〔2017〕39号)。 /p p   为避免发生贝类食物中毒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加强贝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布公告。 /p p   公告中特别强调,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等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贝类毒素等项目的检测。 /p p   对在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中发现未按相关要求采购贝类产品的,要依法追究经营者责任 对发现贝类产品毒素含量超标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在及时查处的同时,将相关情况通报农业部门,并向社会发布检验和查处信息。 /p p   此外,公告中还要求,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要查验贝类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留存入场销售者的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并承担购买者食用后中毒赔偿等相应法律责任。贝类产品销售者、餐饮服务提供者要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贝类产品和供货商的相关信息,保存相关凭证。销售贝类时,应当在摊位(柜台)显著位置如实公布贝类产品名称、产地、供货商等信息。不得采购和销售来源不明以及禁止采捕和销售区域的贝类。出现因销售贝类产品中毒等问题,销售者、餐饮服务提供者要承担赔偿责任。 /p
  • 深圳出台报告:贝类水产品重金属超标严重
    日前,记者从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日前出台的报告获悉,深圳21类受监测的食品中,水产品中的贝类食品重金属超标严重,包括带子、扇贝、元贝等贝类水产品均有镉超标样品。   抽检的69份样品中,仅有22份镉含量检测合格,平均合格率为32%。包括带子、扇贝、元贝、毛蚶、生蚝、花甲、沙白、圣子、鲍鱼、文蛤等贝类水产品均有镉超标样品,唯有青口、象拔蚌、血蚶这3类抽检样品全部合格。其中以抽检的带子、扇贝和元贝镉超标最为严重,抽检的11份带子样品中仅有2份合格,合格率仅有18.2%,而扇贝和元贝的合格率也仅为33%左右。镉含量检测值最高的为21.4mg/kg,超出了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水产品中镉含量2.0mg/kg,超出国家安全标准10倍。   而根据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2012年对全市的超市、农贸市场等销售的7类初级食用农产品和14类加工食品及包装材料所含重金属进行检测,共检测样品3787份,其中铅含量超过国家安全标准的24份,检测合格率为99.4% 镉含量超过国家安全标准的64份,检测合格率为98.3%。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从监控来看深圳人摄入铅含量未超标。根据世卫组织制定的标准,每日平均膳食铅的暴露量应低于1.2&mu g/kg。而根据深圳市居民总膳食研究结果,深圳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数据,以2012年深圳市各类食品中铅的检测值,评估深圳市民食品中铅的暴露水平,得出2012年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铅的平均暴露量为0.78&mu g,为FAO/WHO推荐的PTDI值的65%,低于健康参考值。
  • AB Sciex:LC-MS/MS分析海洋及淡水中的藻类生物毒素
    AB Sciex 赵贵平工程师 海洋毒素的起源:海上漂浮的藻类曾经被诗人称为“自由自在美丽漂荡的精灵”,但近几年却成了可怕的“海怪” 它会因环境的影响而高速繁殖,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水面因之变色,形成赤潮。赤潮所含藻类几乎都有毒性,这类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毒的有机化合物,人食用了含有贝类毒素的贝类后可能引起中毒死亡。   海藻毒素按作用可分为:麻痹性海藻毒素(PSP)、腹泻性海藻毒素(DSP)、神经毒性海藻毒素(NSP)、失忆性海藻毒素(ASP)。   分析检测这类物质的挑战:需要建立通用的、综合的、灵敏的和准确的方法来分析各种毒素,同时分析宽范围的、类型繁多的各种毒素,每一类中还存在多种结构变化,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能够检测到和确定新毒素。   检测技术的演变:许多年来,用活体小鼠做生物实验是检测贝毒素的主要方法,现在有时还是“黄金”方法 用化学方法检测毒素变得日趋重要 希望有可检测多种(类)毒素的方法 现在LC/MS/MS方法已成为主要技术分析手段,主要困难是定量内标和参考物,大部分生物毒素可以由NRC来提供认证的参考物质(CRMs,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
  • 研究发现贝类癌症可传染
    p   一种类似白血病的疾病——散播性瘤样病变,可以在多种双壳类软体动物中发生种内传染,当中包括贻贝和蛤类等,而且也可能在不同的双壳类软体动物之间发生种间传染。这些日前发表在《自然》的研究结果显示,传染性癌症在海洋双壳类中非常广泛。 /p p   虽然大多数的癌症都会停留在它们最初发生的生物个体中,但在袋獾、狗和软体蛤当中已经记录了癌症细胞从一个生物个体传染到另一个生物个体的的孤立事件。 /p p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Stephen Goff研究团队收集了加拿大、西班牙多地的贻贝(油黑壳菜蛤)、蚶(食用鸟蛤)与一种拉丁学名为Polititapes aureus的蛤,并且检测了它们是否含有瘤样病变。通过对癌症组织和宿主组织的遗传分析,研究者发现有些双壳类软体动物体内的癌细胞并非来自宿主本体,而可能来自于一个单一的克隆起源。 /p p   具体而言,研究人员发现这3个物种体内的瘤样病变都来自于传染性的癌症谱系。然而,从Polititapes aureus这种蛤的癌细胞中提取的遗传物质和这个物种毫无遗传匹配,意味着这里的癌细胞起源自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皱纹浅蜊。 /p p   这些结果表明,一个物种个体之间的癌症传染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加普遍,这种传染甚至可以跨越物种间的边界,研究者指出,这些传染性癌症显示了肿瘤适应、生存和传播的非凡能力。 /p p   在一篇相关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英国剑桥大学Elizabeth Murchison评论道:“虽然癌症传染的机制尚不清楚,这些滤食性无脊椎动物静止的生活状态表明,癌细胞可能在海洋环境中漂浮着,通过受损的消化道或者呼吸道进入宿主。” /p
  • 欧盟拟采取新的海洋生物毒素检测方法
    欧盟已确认,从2010年夏季开始,目前的海洋生物毒素生物检测法将被一套更为可靠的化学方法取代,即使用化学检测法取代小鼠生物检测法(MBA)来检测双壳贝类(如蚌类、海扇、牡蛎或扇贝)是否存在腹泻性贝类海洋毒素。   新检测机制预计于2011年7月实施。该提案已得到了欧盟食品链和动物卫生常设委员会(SCoFCAH)成员国的认可。该检测方法已由欧盟参考实验室认定对海洋生物毒素测定有效,其保证了对消费者健康的充分保护,而没有生物测定的缺点。   欧委会去年对MBA检测法的有效性提出了担忧。欧洲食品安全局的一项调查结论认为,MBA无法检测出大大低于EU限值浓度的毒素,因此不能用以监测亲脂性生物毒素的商业加工效果。   作为新检测方法的一部分,欧盟已提出了一项标准操作程序(SOP)。其目的是详细制定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贝类毒素软海绵酸(OA)、蛤(扇贝)毒素(PTX)、氨代螺旋酸贝类毒(AZA)和虾夷扇贝毒素(YTX)族毒素的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活体、冷冻和经处理的“被感染(spiked)和/或天然污染”软体贝类中的亲脂性海洋生物毒素。
  • 深圳检测生蚝扇贝等204个贝类产品 34个镉超标
    今年头9个月,深圳检出34个贝类产品样本镉超标。   昨日,深圳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下称&ldquo 深圳市食安局&rdquo )通报该市贝类水产品检测情况,2013年1月~9月,该局日常监测中,共检测样品3988批次,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5.7%。其中,该局抽取204个双壳类水产品样品检测重金属镉和铅的含量,铅的项目全部合格,而镉的超标样品数有34个,合格率为83.3%。   深圳市食安局副局长陈建民介绍,本月,该局针对深圳湾的非法捕捞情况进行了连续3日的跟踪调查,发现从这一海域打捞的大量水产品流向深圳南山区集贸市场和市外。此次行动中,该局对集贸市场索证检查以及对5个样品进行抽检,发现1个批次的生蚝镉含量超标,目前已对涉事集贸市场的相关档位进行立案调查。   同时,该局对全市餐饮环节的扇贝、元贝、花甲、生蚝、带子、象拔蚌等18种常见贝类水产进行了抽检,检验项目包括无机砷、甲基汞、镉、铅等污染物。抽检的99批次产品中,合格92批次,不合格样品检出率为7.1%,其中7批次不合格产品分别为扇贝5批次,带子1批次,生蚝1批次,不合格项目全部为镉含量超标,未发现其他污染物超标的情况。   新快报记者发现,此次专项检查的不合格产品大多数来自烧烤店和海鲜小吃店,位于南山区的深圳市海辉东江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所售的散装带子不合格,同样位于南山区的隋记木屋烧烤店被查出售卖的扇贝不合格,此外,毗邻海边的餐饮店也有上榜,深圳市龙岗区南澳街道的鹏润海鲜店被检出扇贝不合格。   内脏镉含量更高 食用时应该去除   专家表示,因养殖和捕捞环境的恶化,水产品往往会受到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水产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有镉、铅、汞等。镉的蓄积性较强,主要是通过大气沉降和陆源污染物的排放等途径入海,一部分溶于海水,另一部分呈悬浮状态沉在海底,蓄积性也很强,而养殖贝类的栖息地一般位于水底污泥,最靠近陆源排污处,这两种状态的镉易能被贝类特别是牡砺、贻贝等所富集,其体内的镉含量可能比水体浓度高几十倍甚至上千倍,而且难以代谢排出。   镉能够取代骨中钙,使骨骼严重软化,骨头寸断,长期摄入微量镉容易引起骨痛病。1950年代在日本造成过轰动一时的&ldquo 痛痛病&rdquo 。长期摄入过量的镉,会造成肝肾损害、肺气肿、支气管炎、内分泌失调、食欲不振、失眠等问题。另外,镉也是一种致癌物质,可能诱发前列腺癌症。   根据参考文献记载,贝类的生物特性,镉、铅等重金属容易富集在内脏、鳃等部位。考虑到部分市民食用贝类时不去除内脏的习惯,深圳市食安局专门对部分贝类样品进行了内脏与贝肉镉含量比对测试,通过比对试验发现贝类水产品内脏的镉含量均比贝肉高,实验发现所检样品内脏的镉含量水平为贝肉镉含量的1.18倍至8.0倍不等。专家建议市民在食用贝类时应去除内脏,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摄入超量镉的风险。
  • 牡蛎基因组测序项目在中科院海洋所正式启动
    牡蛎基因组测序项目(OGP)日前在中科院海洋所正式启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介绍,开展牡蛎全基因组测序和组学研究,揭示牡蛎各种特异性状的基因组学基础,可以提升贝类和海洋基因组学研究水平,促进发展贝类养殖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牡蛎的故乡,分布有近20种牡蛎。牡蛎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为全球性分布种类。牡蛎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对海洋内湾和近海水域藻华的调控有重要作用,养殖的牡蛎每年可固化150余万吨的二氧化碳。牡蛎是海洋养殖年产量最大的类群,世界牡蛎年产量400多万吨,产值35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和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郭希明教授联合国际国内有关专家,组成一个牡蛎基因组国际研究团队,计划于2008年12月完成牡蛎基因组测序,2009年上半年完成牡蛎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
  • 十三项海洋行业标准发布 涉海洋仪器设备制造与检测
    2月22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载人潜水器潜航学员培训大纲》《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指南》《海水淡化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等13项海洋行业标准已经发布,自今年6月1日起实施。  国家海洋局科技司有关人员表示,上述13项海洋行业标准中,有3项为修订类,10项为制定类,涉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海洋仪器设备制造与检测、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极地考察、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领域。  据悉,《红树林植被恢复技术指南》和《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指南》为红树林生态恢复和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 《河豚毒素的检测方法》为贝类、鱼类(不含其制品)中河豚毒素含量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检测方法 《绿潮预报和警报发布》有利于规范绿潮预警报等级划分和发布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适应了资料浮标技术发展和作业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海洋预警报能力 《表层漂流浮标》适应了产品技术发展水平 《基于同轴缆的水下远程实时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和《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数据存储格式》有利于保障有关产品质量,提高海洋调查数据准确性 《海水淡化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有利于提升海水淡化水源的水质 《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能够适应当前产品要求和技术水平 《极地考察要素分类代码和图式图例》有利于规范极地考察数据成果的管理和使用 《载人潜水器潜航学员培训大纲》和《载人潜水器潜航学员选拔要求医学部分》能为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专业队伍建设与业务化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上述13项海洋行业标准,是2009年至2016年期间经国家海洋局批准立项,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等单位起草,并按海洋行业标准制修订相关规定广泛征求意见,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及国家海洋局相关部门审核、会签后发布的。
  • 全球海洋学家拟建国际海洋监测网追踪海洋酸化
    海洋酸化威胁全球,国际海洋检测网应运而生 全球海洋正在迅速酸化,其速率是过去3亿年来最快的,甚至快于5600万年前极热时期。   据《Nature》网站近日报道,全球海洋学家共同努力追踪海洋酸化状况的计划正在逐步成型,他们将于本周拟定搭建国际监测网络的具体方案,希望借助远程传感器等检测二氧化碳所致的海洋酸化对于水生生物的影响。   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酸碱度降低的现象。海洋表层水的pH值约为8.2,呈弱碱性。研究人员估计,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 来,海洋的酸度已经上升了30%。以此种酸化速度,2100年这一数字或将下降到7.8。海水酸性的增加,将改变海水化学的种种平衡,使依赖于化学环境稳 定性的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例如,越来越酸的海水能够破坏珊瑚和牡蛎贝壳中包含的碳酸钙,或是损坏某些海洋浮游生物的骨骼等。因此,科 研人员需要更清晰的数据来评估海洋酸化严重的地区,并利用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的理查德费利表示,科研人员经过数十年的巡航考察发现,大部分的海水酸化发生在少数的几个公海地点, 但这种监测方式十分昂贵。他说:“我们正在尝试建立大量具有自动化系泊设备的监测点,其可以通过卫星将数据传输给研究人员,使科学家基于相关数据验证海洋 的酸化模型。”费利等人期望,监测点的数量能够在未来10年从20个攀升至60个,形成追踪海洋酸化状况的全球监测网络,并使每个国家都能支持自己的酸化 监测,令酸化监测成为巡航舰载测量的例行部分。这一监测计划将由海洋酸化国际协调中心领导,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持。   费利坦言,目前沿海生态系统的监测功能最弱,然而这些区域却最需要对于海洋酸化程度的追踪。以太平洋西北地区为例,酸化程度可因上升流携带的大量溶解的二 氧化碳而增强,致使牡蛎培育的收益率在2005年至2008年间下降80%左右。而当地研究小组提供的有关上升流的监测设备,可使培育机构及时调整运营部 署,避开酸性海水的突袭。这一战略能在2011年为太平洋西北地区的牡蛎产业节省3500万美元,可谓是监察观测系统十分实用的一个方面。   《Science》杂志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海洋正在迅速酸化,且速率是过去3亿年来最快的,甚至快于5600万年前温室气体急剧增加的时期。   迅速被酸化的海水将腐蚀能给许多动物和植物提供栖息地的珊瑚礁,让贝类和牡蛎难以长出保护性的外壳,还可能损害鱼类的生长。尽管已有少量研究发现,一些浮 游生物会逐渐适应海洋酸化,例如一种叫做海洋球石藻的微小浮游生物,与未经进化的同类相比,其维持钙质外壳的能力要高出50%。但是研究人员依旧强调出对 海洋酸化的警惕不容质疑。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局长简.卢布琴科(Jane Lubchenco)在近期美国国会的一次有关海洋酸化的听证会上强调目前这种现象需要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研究者们对5600万年前一次长达5000年的温暖时期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那一时期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导致碳元素大规模泄漏到 大气中,那也是过去3亿年来与目前的状况最为相似的一段时间。当时大气中的碳元素含量翻了一倍,平均气温升高了6摄氏度。同时,在这5000年的时间里, 海洋的酸性PH值上升了0.4个单位。   这些数据十分惊人,可是本次调查报告的作者、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蒙—多尔蒂地球观测所的巴尔贝尔.霍恩斯基(Baerbel Hoenisch)认为,与大约150年前开始的工业革命时期排放到地球大气中的碳元素含量相比,当时造成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的碳元素含量就是小儿科了。   霍恩斯基说,这一时期被称为古新世到始新世极热时期,约在恐龙灭绝900万年后。在那段时间里,海洋的酸性PH值平均每个世纪约上升0.008个单位。当 时酸化的海水导致不少珊瑚种类灭绝,生活在海底的许多种单细胞有机体从此消失,这也使得居于食物链更高层的其它植物和动物渐渐走向灭亡。   这项研究还显示,20世纪以来,海洋的酸性PH值增加了0.1个单位。据预测,到2100年,这一数值还将增加到0.2或0.3个单位。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发布的预测,本世纪全球气温可能会上升1.8到4摄氏度。   霍恩斯基说:“在5600万年前的极热时期所发生的温度变化与今天相比小得多,但当时仍然因为温度上升而出现了生态系统的改变,这让我很担心我们的未来会发生些什么。”   有些质疑气候变化的人常将过去由自然事件引起的温暖时期作为证据,指认现在的变暖趋势也不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尽管霍恩斯基也注意到大规模的火山活动等自 然因素很有可能是造成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时期的首因,但是她认为当时气候变暖和海水酸化的速率与现在相比仍相当温和,因为那一时期长达5000年,而现在 才不过一个世纪。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海洋学家理查德.菲力(Richard Feely)并未参与这项研究,但他认为了解过去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这些研究能让你从时间上把控过去海洋的酸化,因为酸化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我 们在未来几十年中做出的决定可能在长远上来说会造成深刻的影响。”
  • 农业部贝类产品质检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9月20日,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承担建设的农业部贝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组织质检技术、仪器设备、项目管理、基建财务等方面的专家的验收。   验收会上,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做的总结报告,并进行了现场查看目,查阅了土建改造、仪器设备采购、财务等相关档案资料,核对了项目建设内容,认为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与批复一致。   项目完成后,东海水产研究所及时对项目进行初步验收,并按照农业部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和运行,目前运行情况良好。该中心2010年3月通过了国家认监委农业评审组的“2+1”评审,检测范围覆盖国内有关贝类产品、贝类生态环境等指标的检测、研究及生产过程的监控,检测工作满足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贝类产品及其环境的质量安全参数进行检测的需要,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
  • 农业部紧急通知:加强贝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近期,我国近海多个海域先后发生赤潮,贝类产品受到有毒藻类影响,累积生物毒素的风险增大,浙江等地已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引致的中毒事件。7月20日,卫生部发布《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3号),明令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为努力确保贝类产品质量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重点贝类产品毒素监测管理。结合本年度贝类产品卫生监测和养殖海域划型工作,对辖区内重点产品立即开展一次贝类产品专项应急抽检。对于贝类毒素超标的养殖区,要及时采取临时措施,严禁贝类产品起捕、上市,并在相关媒体上及时发布消费预警信息。强化水环境和贝类产品质量安全后续监测,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回落至安全区间后方可起捕产品和上市销售。   二、加强贝类安全消费知识宣传。要积极组织和邀请渔业、卫生、饮食等方面专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对贝类食用安全知识的宣传,科学引导消费,防止因不当的食用方式引发贝类中毒事件。要积极向生产者宣传采捕、销售有毒贝类产品的严重后果,从源头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三、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处理。如发生因食用贝类产品导致中毒事件,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在依照规定程序报告事件范围、发展情况、处置措施等相关信息的同时,还要保持与卫生、工商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按照其要求配合开展事件的追溯、调查工作。对于能够准确溯源的贝类养殖区,要及时采取临时关闭措施,并加强管理。   有关问题请与我部渔业局市场与加工处联系。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赖克强、郭云峰,(010)59192962、59192927,59192995(传真)   农业部办公厅   2012年8月3日
  • "小贝开讲" 之流式细胞仪在藻类海洋微生物中的应用
    在线讲座:“小贝开讲”之流式细胞仪在藻类海洋微生物中的应用时间:2016年5月5日 19:00 - 20:00内容简介:藻类(algae )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种类繁多,目前已知有3万种左右,在食品,农业,医学,环境等邻域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期课程给大家带来流式在藻类研究中的研究方法和应用。主讲人简介:Jilong Gou(苟继龙)Senior Product Specialist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目前就职贝克曼库尔特流式市场部高级产品专家,专注流式十年,对各类流式应用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关于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事业部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事业部一直致力于改善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为广大科研、商业实验室的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者们提供先进的仪器系统、试剂和技术服务与支持,不断促进生物学科研的新技术发展。作为离心机和流式细胞仪的行业领导者,贝克曼库尔特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是颗粒表征和实验室自动化的创新者,其产品主要用于最前沿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组学等。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贝克曼库尔特全球网站www.BeckmanCoulter.com和中文官方网站www.beckmancoulter.cn。更多详情,欢迎您联系: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总部地址:上海市福山路500号城建国际中心12层产品咨询热线:400 821 8899售后服务热线:400 885 5355 / 800 820 5355中文网址:www.beckmancoulter.cn联系邮箱:apls@beckman.com
  •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估
    7月4日至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局重点实验室评估团一行18人对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估,生物局处长刘杰主持会议。   4日召开的现场评估会上,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副局长苏荣辉首先致辞,并宣布了本次现场评估专家组名单。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孙松对评估专家组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海洋所及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现场评估专家组组长王贵海研究员就本次评估内容进行了说明,并主持了学术报告会。本次现场评估通过重点实验室工作报告、学术报告和实验室现场考察等形式,对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科研成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评估会现场   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宋林生研究员作实验室工作报告,从实验室历史、定位、方向和目标,研究重点和内容、学科特点和优势,过去五年主要承担任务和研究进展,实验室运行管理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的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工作报告,并对重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   张国范研究员、相建海研究员、王广策研究员和王斌贵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贝类的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虾贝抗病的遗传分子学基础研究”、“大型海藻繁殖发育的光合机制以及产业化”和“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新途径与新产品”的学术报告,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重点实验室过去5年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   5日上午,评估专家组对水族楼、标本馆、仪器室和实验室等进行了现场考察,对提供的评估材料的原始资料和档案进行了现场核查,并集中对实验室的总体定位和方向、承担课题和经费、代表性成果及水平、队伍结构和团队建设、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带头人、人才培养、公用平台、运行管理、开放合作、存在问题等进行认真讨论和评议。
  • “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9个项目通过验收
    8月23-24日,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一五”海洋生物类重点项目总结验收会,“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研究开发”等9个项目验收会通过专家组验收。   通过“海洋生物功能基因工程产品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的实施,建立了海葵强心肽、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低温脂肪酶等10余种海洋生物基因工程产品中试规模制备技术 基本完成了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等3个基因工程产品的临床前成药性评价研究。   通过“海洋微生物产品的中试研究”重点项目的实施,开展并完成了2个海洋微生物来源抗肿瘤候选药物、2个具有工业和医用价值的海洋微生物酶以及2个新颖海洋微生物来源农用制剂的中试和主要的临床前研究。   通过“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点项目的实施,开发了高效制备海藻寡糖、高活性壳聚糖等生产工艺技术,建成了千吨海洋生物农药生产线 以海藻多糖为主要原料研制成功了植物空心胶囊,并获得SFDA颁发的生产批文 以海洋功能性壳聚糖为原料研制获得3个医用止血产品。   通过“海洋滩涂耐盐植物开发及集成应用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的实施,筛选培育了适于黄河三角洲和苏北滩涂种植的耐盐能源植物、药用植物、蔬菜和饲用植物新品种(品系)21个 建立了30种耐盐植物栽培的技术规程,在黄河三角洲及苏北建立8300亩以上示范区。   通过“海洋水产品加工新技术与设备”重点项目的实施,研发了海洋水产品的低温/组合干燥、以低值鱼为原料生产高品质冷冻鱼糜、养殖大黄鱼生物脱脂、低值鱼蛋白酶组合深度水解、参贝类养殖海珍品即食产品的质构控制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产业化示范生产线11条。   通过“深远海极端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开发关键技术”重点项目的实施,初步具备了深海浮游微生物的富集采样能力 研发了实验室高压培养系统 获得了一批宝贵的极端酶和多糖资源 初步建立了一套深海未培养微生物环境基因组研究方法。   通过“抗肿瘤海洋药物研究开发”、“抗心脑血管系统海洋药物研究开发”、“抗神经系统疾病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三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完成了候选药物971的I期临床研究、D-聚甘酯注射液I期临床重复试验研究、916的Ⅱ期临床研究、注射用海参多糖Ⅲ期临床研究,以及YCP全部临床前研究、抗心律失常候选药物A1998和抗血栓药物GFP的主要临床前研究,已提交K001的III期临床试验计划,推动了我国海洋药物的研发,但由于海洋新药开发难度大、周期长、不可控因素多等原因,海洋药物研发进度和实验结果与预期仍有一定差距。   针对这些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管理经验,专家组成员建议“十二五”应进一步加强项目内各课题组间的交流合作,强化牵头单位和牵头人对项目实施的管理职责,在确保各课题研发任务完成的同时,提升项目层面的系统集成能力。
  •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持续深入推进海洋碳汇监测试点工作
    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海洋碳汇、提升海洋固碳增汇能力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江苏作为海洋大省,拥有滨海盐沼、藻类贝类养殖等丰富的碳汇资源,具有发展海洋碳汇的先天优势。   海洋碳汇监测作为江苏省纳入国家碳监测试点的工作任务,自启动以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不断加强海洋碳汇监测能力建设,全力实施近岸海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海藻养殖碳汇能力试点监测评估,积极开展海洋碳汇监测方法、核算标准以及蓝碳增汇技术研究,探索提升海洋固碳增汇效率,全方位构建适宜于江苏区域特点的海洋碳汇监测评估核算体系。   盛夏八月,骄阳似火,南通滨海湿地碳汇监测第二轮实地调查采样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南通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及南通市如东生态环境监测站和连云港、盐城环境监测中心共计18人组成联合监测队伍,头顶炎炎烈日,肩扛沉重装备,跋涉海岸滩涂,全面开展以地表植物植株、地下植物根茎和湿地土壤为重点的样品采集测量工作。本次监测任务历时10天,调查采样区域遍布南通海安至启东整片滨海湿地,共完成14个站位调查采样,累计采集样品324个。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组织做好本次采集样品实验室分析测定,及时汇总分析试点工作积累的各类监测数据,为全面厘清江苏省海洋固碳储碳现状及开发潜力,推动海洋碳汇交易实践,打造“蓝碳经济”的江苏样板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 华大基因研究院“挺进”智慧海洋 今年将引入多台更大规格测序仪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d8803bfa-4095-4c97-82fc-f89201e44a3f.jpg" title=" NewsDataAction-2.jpeg" / /strong /p p strong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挺进”智慧海洋 /strong /p p   马氏珠母贝、凡纳滨对虾、斑石鲷、中华白海豚、肺鱼、云纹石斑、双斑东方鲀??这一个个并不为人熟知的海洋生物,已经在中德生态园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攻关下成功完成基因测序。伴随着9台测序仪的日夜运转,一个个海洋生物奥秘被成功“解密”,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正全力向着智慧海洋“挺进”。 /p p strong   213种海洋生物列入基因测序计划 /strong /p p   “作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技术平台,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定位就是实现对全球重要海洋生物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并在未来海洋渔业种质资源育种、海洋药物研究开发、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技术支撑。”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心向记者表示。 /p p   在他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已经完成基因测序的34种海洋生物名单。这一系列成果来之不易,需要自动化样品处理系统、核酸提取仪、打断仪、封膜机、条码打印机、高速离心机、PCR仪等科研设备的协同努力。更为重要的贡献来自于这里超强的科研队伍,这支山东省最大的高水平基因组学研究团队,目前已经汇聚了198位科研及支撑人员,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工作人员超过71%,博士及以上学历超过30人。 /p p   2012至2016年间,华大在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排名中位列第十二位,在中国排名榜首。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科研能力同样“惊艳”。据统计,2017年青岛市科研机构在生命科学领域发表的影响因子超过20分的科研论文共计9篇,而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就占据了5篇之多。 /p p   眼下,这支科研队伍将目标投向了更深的海洋。刘心介绍,青岛研究院目前正在测序的海洋生物有38种,另有213种海洋生物已经列入基因测序计划。很显然,要完成这一超大基因测序任务,9台测序仪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今年年中,研究院将新引入5台更大规格测序仪,每台的测算能力相对于目前测序仪机型将有很大提升。” /p p   这些测序仪的测算能力究竟有多强?刘心打了一个比方说:“仅目前的这9台测序仪每年就能产出基因数据150Tb,数据量相当于15万部高清电影。” /p p strong   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基因库 /strong /p p   这一批批海洋生物基因数据,源源不断地汇入了位于中德生态园的国家海洋基因库。这个目前全球唯一在建的集海洋生物资源收集和海洋生命数字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基因库,已然发展成为全球海洋生物资源的超大型、公益性基础研究和支撑技术平台。该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奠定了青岛“国际海洋研究中心”的地位,并成为海洋生命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为“蓝色经济”国家战略在青岛落地做了最好注脚。 /p p   为了保证样本的存储,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研发了国内首套超低温自动化冷库。这一面积为60平方米的冷库,时刻保持着-80℃低温环境。水产养殖区是研究院活体库的核心部分,鱼类、贝类和藻类的养殖展示中心设置在办公楼的1至3层,面积达540平方米,可以养殖各种鱼类、贝类和中型藻类,配备着各类水产养殖监控监测设备,包括机械设备故障报警、水质参数监控报警、水位和压力报警。 /p p   2017年是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开局之年。在刘心看来,这一年最主要的成果包括基因测序稳步开展、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团队建设有声有色,以及应用成果在青岛实现了落地。全国首个具备200万份自动化、可溯源的超低温自动化冷库,可满足5PB的数据存储和7X24X365数据访问能力的海洋生命大数据库,以及山东省最大的基因组测序和DNA合成平台,这些都成为了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第一年打拼出的厚实“家底”。 /p p strong   基因测序的“神秘力量” /strong /p p   与那些珍贵又“高冷”的基因数据相比,基因测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受人关注。 /p p   2017年4月,华大基因与西海岸新区管委合作的“妇女和新生儿基因检测民生项目”启动,西海岸新区成为“全球首个百万级人口城区实现基因检测民生全覆盖”的地区。这一项目内容涵盖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检测、妇女宫颈癌预防(HPV基因)筛查等,通过提早预防、干预和治疗,节省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按照目前西海岸民生项目成果测算,该项目的公共卫生投入产出比超过1:10。据统计,已累计检测出数百个异常患儿和100多位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避免了数百个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悲剧发生。 /p p   “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希望能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西海岸新区的精准防病模式,降低已知、可干预的出生缺陷,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消灭宫颈癌,将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大幅提高。”刘心说。 /p p   与此同时,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在肿瘤疾病用药指导上也有了新突破。“以肺癌为例,针对肺癌的药品很多,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出哪些药物对该癌症患者能真正起作用,这一应用目前在包括青岛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已经推开。”刘心告诉记者。此外,病源检测也是应用成果之一,通过基因检测能够查明未知病源,从而为治疗提供精准方案。 /p p   国家海洋基因库、海洋产业孵化中心、海洋科研教育中心、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拥有着全球领先的技术平台和科研能力,在一组组海洋生物基因的保存、读取和分析中,在一项项基因测序成果的转化应用中,智慧海洋已经触手可及。 /p
  •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生物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中国科学家31日在青岛宣布,他们绘制完成了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这是中国首次发布海洋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也是世界上首张贝类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国范介绍说,根据绘制成功的牡蛎基因组序列图谱,发现牡蛎基因组由8亿个碱基对组成,大约包含2万个基因,基因组数据支持了海洋低等生物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的结论。   据张国范介绍,牡蛎全基因组序列的完成对牡蛎养殖和减少牡蛎所带来的海洋生物污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且也标志着基于短序列的高杂合基因组拼接和组装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牡蛎隶属软体动物门,共100余种,除极地地区的各大洲沿海均有分布,是目前人类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海水养殖品种,年产值达到35亿美元,中国牡蛎年产量超过海水养殖产量的四分之一。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乃胜说,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完成,使科研工作者可以在分子水平对生物的目标性状进行预先设计,有效解决常规育种方式中周期长和准确性低的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随着牡蛎基因组数据的深入挖掘,有可能改变牡蛎生活习性,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所利用。   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完成也为研制和生产新材料奠定了基础。科研人员介绍说,牡蛎附着在礁石或者船舶上时的粘度很大,可能是世界上粘度最大的胶体,在牡蛎基因组中找到相关基因后,就可制成粘度很强的新材料。   基因组测序项目科技合作伙伴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总监倪培相说,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完成也为高杂合物种的基因组测序奠定了基础。   张国范说,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的绘制完成还可解答一系列科学之谜。&ldquo 例如,为何牡蛎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但是绝大部分后代却都在出生后不久就死亡?这可从基因图中找到答案。&rdquo 他说。   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范和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郭希明于2008年5月发起,并成立了牡蛎基因组计划,历时两年,于今年7月底完成了绘制工作。   基因组是生物所携带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单倍体细胞核、细胞器或病毒粒子所包含的全部DNA分子或RNA分子。   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于2000年6月完成,发现人类基因由30亿个碱基对组成。从2000年至2009年,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物种从42个上升至1100个,每年平均增加118个。   目前,中国已完成了水稻、家蚕和家鸡等重要经济种类物种和大熊猫及藏羚羊等濒危物种的基因组测序。
  • 海鲜在吃镉!吃着扇贝的我眼泪流了下来
    我吃着扇贝,津津有味却发现我可怜的扇贝吃着镉也“津津有味”浙江大学刘广绪团队提出,研究人员曾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发表文章:《ocean acidification increases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marine bivalves: a potential threat to seafood safety》海洋酸化导致双壳类海产品中镉的积累增高!双壳类海产品:属软体动物门,也称作瓣鳃纲(bivalvia )或无头纲(acephala )。瓣鳃纲动物全部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约有2万种,分布很广。一般运动缓慢,有的潜居泥沙中,有的固着生活,也有的凿石或凿木而栖。该纲全部种类均可食用,如蚶、牡蛎、青蛤、河蚬、蛤仔等;有的只食其闭壳肌,如扇贝的闭壳肌干制品称干贝,多种可入药,部分种能产珍珠。不要小看双壳类海产品!你以为跟你没有关系?还有海鲜砂锅粥、黄金脆生蚝、白酒番茄煮蛤蜊、清蒸蛏子、文蛤干贝鲜虾粥、蛤蜊浓汤、酸桔汁腌扇贝、蒜蓉粉丝蒸扇贝......然而海洋酸化,也与我们有关。二氧化碳在世界范围的增加,使得更多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相信大家对这个公式都不陌生:别人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吃货是世界人民制造的二氧化碳,飘到海洋里也要吃完!浙江大学刘广绪团队在不同ph下,对三种不同种类双壳类海产品的三种组织中的铬含量进行了测量统计。(a) m. meretrix,文蛤 (b) t.granosa,血蛤(泥蚶) and (c) m. edulis贻贝在不同的贝类海产品的不同组织中都存在一个相同的趋势:随着海洋酸性的增强,贝类海产品组织中的镉含量也在以相当大的程度提高,这也意味着食品中铬含量的积累也在增长。随着二氧化碳在世界范围的增加,海洋酸化也成为一个严峻的现象。文章指出,海洋酸化对于双壳类海产品的食品安全影响被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双壳类海产品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蛋白质和必需元素,并且有丰富的人类必要的维生素,比如b6和b12。但是当双壳类海产品富集了太多的污染,将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tips : 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一般含量很低,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当环境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长期摄入含镉食品,可使肾脏发生慢性中毒,主要是损害肾小管和肾小球,导致蛋白尿、氨基酸尿和糖尿。同时,由于个镉离子取代了骨骼中的钙离子,从而妨碍钙在骨质上的正常沉积,也妨碍骨胶原的正常固化成熟,导致软骨病。也许你也很好奇,海洋酸化怎么就让我吃上了丰富的重金属?两个原因:1. 海洋酸化使得双壳类海产品增加对镉的摄取2. 海洋酸化使得双壳类海产品排泄镉的能力却被减弱这将导致镉在这些海产品中的富集。研究人员解释了镉在双壳类海洋生物钟的积累机制。请看下方大图片。(a) 酸化的海水有更高的镉浓度和cd2+/ca2+比率,这将使cd2+更易通过ca2+通道进入。(b) 上皮细胞被酸化的海水破坏,使得镉更容易穿透。(c) 酸化的海水抑制了基因pgp-5的表达,减弱了镉的排出。(d) 海洋酸化可能会给海洋生物带来压力,使用于排除镉的能量减少。我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海洋酸化现象,但是在生蚝等双壳类海洋产品的食用中我们却可以采取相当多的措施来保证自己的食品安全。比如看养殖海产品的人有没有使用赛莱默分析仪器(xylem analytics)中的ph测量监控仪器;比如选择正规渠道,正规品牌进行购买海产品;比如去食品监管好的饭店进行用餐;比如不吃。在水产养殖领域,ph的监控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给海洋生物带来更舒适的环境,还能使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少受伤害。赛莱默分析仪器的ph测量仪器分为台式,手持,在线多种。赛莱默分析仪器将用我们最多的心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水质分析仪器与多种解决方案。您可在赛莱默分析仪器官网了解产品详细参数。参考文献:1.《ocean acidification increases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marine bivalves: a potential threat to seafood safety》2. 百度百科
  • 关于举办2021世界海洋科技大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发展论坛分会的通知
    关于举办2021世界海洋科技大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发展论坛分会的通知各有关学会、研究所、高校和企业:为促进我国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工作者交流与合作,展示海洋生物医药最新科研成果,推进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应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2021世界海洋科技大会”,由青岛市分析测试学会承办“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发展论坛”分会,论坛定于2021年10月27日在山东青岛召开。本届会议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研究团队之间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高质量、高水平开发利用、交流与合作,合力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推动海洋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本次论坛,、共享资源、共谋发展!一、论坛主题围绕海洋生物药物发展现状及战略发展方向,海洋药物活性及构效关系,海洋生物基因开发及海洋药物品种创新研制等进行研讨,对海洋生物医药研发重点提出战略发展建议,并将专家研究成果与企业对接,以促进海洋生物医药成果转化,推动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助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二、时间和地点会议时间:2021 年10月27(周三)。 会议地点: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彰化路4号 青岛海滨花园大酒店海琴厅三、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山东省人民政府 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单位:青岛市分析测试学会协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美国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浩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大会主席:秦松顾问委员会:张学成,潘克厚、缪锦来、王斌、王克威、张士璀、刘建国、王琦、张忠锋、陈颢。学术委员会:秦松、于广利、牟海津、郑玉新、王斌贵、王晖、王鑫、陶家军、张全斌、张洪博、史大永、马翠萍、杨庆利、周顺、葛保胜、李福利、李宁、李义强、李兆新。四、会议日程议程时间内容会议主持08:00-09:00 会议签到一、开幕式09:00-09:10领导致辞青岛微藻产业学会李兆新09:10-09:20领导致辞二、学术报告会09:30-9:55中国海洋大学 于广利教授:《海洋功能糖与肠道微生物的互作关系研究》青岛微藻产业学会李福利09:55-10:20青岛大学 郑玉新教授:《海洋与公共卫生》10:20-10:4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王斌贵研究员:《深海生物资源药用潜力初探》10:45-11:10美国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王晖教授:《液质联用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11:10-11:35中国海洋大学 牟海津教授:《海藻精深加工与高值化产业技术发展》11:35-12:00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王鑫教授:《海洋糖类的成药特性和潜在分子作用机制》12:00-13:00 午餐三、学术报告会14:00-14:25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秦松研究员:《海岸带生物活性物质:从药源供应到精准应用》青岛市分析测试学会李宁14:25-14:50青岛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陶家军:《GBTS靶向测序技术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14:50-15:1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全斌研究员:《从海藻化学研究到海洋药物的开发》15:30-15:55山东大学 史大永教授:《卤代海洋候选药物的设计、合成与成药性评价》青岛市生物工程学会李义强15:55-16:2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李兆新研究员:《海洋贝类毒素检测及预警技术》16:20-16:45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张洪博研究员:《烟草功能成分代谢调控与生物合成》五、报名方式1. 本次论坛不收取注册费。2. 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注册报名,具体方式:进入“2021世界海洋科技大会”主页进行网上注册报名,网址:http://wmstc.svipmeeting.com/web/zh 报名截止日期:2021年10月25日六、注意事项1.代表往返交通、食宿费用自理。如需安排住宿,请提前与会务组联系。2. 因参会名额有限,凡报名取得参会资格的代表,务必确保如期参会。如因故无法参加,请于报名截止日期前联系会务组,主动取消参会资格。七、会务组 联系人:邢丽红,手机号:18053248327(微信手机同号) 李 宁,手机号:18661782090(微信手机同号) 李义强,手机号:13793207898葛保胜,手机号:13355329183李兆新,手机号:13953288175 青岛市分析测试学会 2021年9月30日
  • 海洋生物微塑料检测方法及污染现状研究进展
    来源:《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2 年 06 期作者:李娟1,季超2,张芹1,汪星宇1,伍志强1,解玉鑫1,李嘉晴1,张皓森1,臧桐宇1, 郑文杰1*单位:1.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摘要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是全球研究热点,现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无处不在,对海洋生态的威胁逐渐加重,伴随着海洋食品的兴起,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微塑料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本文通过对海洋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情况的概述,系统分析了微塑料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主要针对微塑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以及组分的鉴定方法展开综述,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指出在微塑料检测研究中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效果最佳。基于现阶段海洋微塑料的研究状况,从科学研究和管控方面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论与展望:微塑料已经成为全球海洋环境中的新兴污染物之一,获取海洋环境中微塑料丰度等信息的标准程序方案对于确定微塑料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潜在影响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对样品进行消解和分离的常用方法,认为对于海洋生物体内微塑料的提取分离而言,碱液(KOH、NaOH 等)提取相较于其他提取液的回收效果更好。针对微塑料的鉴定分析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显微观察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和热分析法,并讨论了多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用特点。目前而言,单一的分析方法很难对复杂的环境样品中的微塑料进行准确定性和定量研究,尤其对于尺寸小于1 mm 的微塑料,建议采用显微观察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对于截距小于10 μm 的微塑料,拉曼光谱是更好的选择。微塑料的来源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人类产生的塑料垃圾会通过排水系统、河流以及风的作用进入海洋生态系统,在其中产生累积效应,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微塑料可能是海洋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方面由于微塑料体积相对较小,易被海洋生物摄取并在其体内富集,对海洋生物的组织、循环系统造成有害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微塑料自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特殊,其表面易吸附污染物,成为污染物进入海洋生物体的载体,并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产生潜在危害,但其作为载体的具体机制和转移途径鲜见报道。未来,微塑料相关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目前塑料颗粒检测技术多样且发展迅速,但随着新产业新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材料会产生微米级、纳米级等更小的塑料颗粒,因此,针对这些新材料的检测需要探索新的检测方法来实现。(2)现阶段微塑料的检测方法良莠不齐,各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监测微塑料污染情况,应建立检测微塑料、评估微塑料污染风险的标准体系,标准化、规范化的微塑料检测流程,可保证微塑料污染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为维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撑。(3)人们普遍认为粒径小于100 μm 的微塑料对海洋生物和人体的影响最大,但是微塑料不同的形态、大小及聚合物类型对海洋生物的风险仍缺少具体的参考标准,故建立评估微塑料污染风险的标准体系非常必要。微塑料危害并不仅限于微塑料本身,其表面富集的各类污染物的风险更大。通过微塑料摄入将有毒化学物质转移到生物群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鲜少使用微塑料载体进行毒性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微塑料的物理性质和污染物的连锁效应,应加强对微塑料的吸附作用和污染物(如放射性重金属和抗生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4)目前全球不同区域的食品种类繁多,而大多数微塑料研究是针对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体内微塑料浓度、形态、大小和聚合物类型所开展,对加工食品中微塑料的研究不多,这使得人类通过食物摄入的微塑料总体数量很难估计。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加强对各类食品中微塑料提取鉴定方法以及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途径。
  • 热烈祝贺日本ATAGO(爱拓)中国入驻海洋渔业加工
    在水族店第一次见到海水观赏鱼的人,一定会为它绚丽迷人的色彩而叹为观止,流连忘返,也许从那时开始在您心灵的深处便时常会萌发一种想拥有这些神秘精灵的愿望可是由于听到的太多关于海水鱼难养的经验之谈,又不得不让您望而却步。海水鱼饲养可算是一项较大的投资,若因错误的操作而痛失鱼只,不仅承受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也成为您心灵中的伤痛。为此,ATAGO(爱拓)就海水鱼饲养过程中一系列操作环节作一概述,帮助您建立信心,养好海水养殖。 中国是世界上海水养殖发达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迅速,海带、紫菜、贻贝和对虾等主要经济品种的发展尤为突出,带动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成为沿海地区的一大产业。海带养殖无论从养殖面积还是产量,世界第一,紫菜世界第二(第一是日本)。按照国际统计标准计算,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海水养殖第一大国。海水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以及海参等其他经济动物。海水养殖是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盐份比重测试工具: MATER-S/Mill&alpha 盐度折射仪 (自动温度补偿&防水) 这款是专门测量海水浓度的折射仪,它适合使用于海洋调查/渔场调查/养殖产/水族馆的海水浓度测量以及冻鱼储藏用盐水的浓度测量。它还具有防水功能(IP65)及自动温度补偿功能 型号 MASTER-S/Mill&alpha 货号 2491 标度范围 盐度 0 至 100&permil 比重 1.000 至 1.070 (自动温度补偿型) 最小标度 盐度 1&permil 比重 0.001 测量准确度 盐度 1&permil 比重 ± 0.001 (10 至 30° C) 国际保护等级 IP65 (接眼部以外的部分) 无尘且对喷射水柱具防护作用 消耗品/零件 MASTER系列用采光板 : RE-2471-56M 尺寸重量 3.2× 3.4× 20.7公分, 110公克 PR-100SA 盐度计(自动温度补偿型) 本产品只需少量的样本与简单的程序,即能测量海水中每百万分之一( ° )的盐度。具有温度自动校正功能,所以在测量时不需要担心温度。PR-100SA被用在溶液培养工业,以测量海水及人造海水的盐度(每百万分之一( ° ))。 型号 PR-100SA 货号 3488 测量范围 盐浓度 0 至 100&permil 最小显示单位 1&permil 测量准确度 ± 2&permil 测量温度 5 至 40° C (自动温度补偿) 环境温度 5 至 40° C 电源 006P 蓄电池 ( 9V ) 国际保护等级 IP64 无尘且对泼溅的水具防护作用。 尺寸重量 17× 9× 4公分, 300公克 (不含零件的重量) 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海水盐度计,专门用来测定海水盐度的实验室仪器。盐度计用于快速测定含盐(氯化钠)溶液 重量百分比浓度或折射率。广泛应用于制盐、食品、饮料等工业部门及农业生产和科研中。 海水盐度计以每千分之一作为标度测量单位。藉由简单的操作,使用者可以快速地读取盐分浓度或海水比重。 可应用于海洋,渔场,养殖场使用的海水,水族馆使用的海水或人工海水, 储藏鱼使用的盐水等的浓度管理。 盐水折射仪、海水盐度计的作用﹕ 海水养殖,海水盐度计,鱼类储藏过程中,一些海鱼对海水盐度有特殊的要求,尤其在饲养高附加值高利润的进口鱼类品种时,对盐度的要求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特殊的海水盐度计来控制你的海水养殖厂的盐度。 访问日本ATAGO(爱拓)中文网站,您将获得更多信息 &hellip 查看详细仪器价格、技术资料并订购,请访问ATAGO(爱拓)中国官网或者致电联系们: http://www.atago-china.com
  • “海洋中的无声刺客”创伤弧菌如何高效检测?
    黄金周,海鲜季!作为这个季节大家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海鲜”登上主场,螃蟹、大虾、海蛎子那是万万不能少的。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谨防其携带的致病菌引发的风险,尤其是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sha手”的创伤弧菌。何为“创伤弧菌”?创伤弧菌又称海洋弧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刺客”,属致病性弧菌。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当温度低于13℃ 时,创伤弧菌会进入一种可存活但停止生长的状态。创伤弧菌感染的高峰期在每年的3~11月份,因为该时期的海水温度处在上升期,适宜创伤弧菌的增殖。常寄生于海产生物内部,如生蚝、海鱼、牡蛎、螃蟹等生物查查这些年创伤弧菌的“案底”1、在美国与海产品相关的死亡案例中,创伤弧菌感染占95%以上,并且创伤弧菌脓毒症的平均病死率超过 50%。(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援引《国会山报》当地时间9月5日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出警告,提醒医生需密切关注致命性食肉菌,这种细菌可能存在于美国墨西哥湾和东海岸水域。美疾控中心表示,由热浪、洪水和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引起的海面温度上升可能增加这种细菌的感染风险,并导致感染范围扩大。此前,美国纽约州、康涅狄格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均报告过与该细菌感染相关的致死案例。)2、我国大陆地区文献报道的创伤弧菌感染案例较少,卢中秋等报道的1995年至2008年间的34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中,有16例死亡,病死率为47.1% 。3、Chao等报道的1998年至2011年间的12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中,即使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和外科干预,病死率也高达28.9% 。创伤弧菌主要感染哪些食品?食用被创伤弧菌污染的水产品,如牡蛎、生蚝等贝类,或开放性伤口暴露于有创伤弧菌的海水中,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感染,包括急性胃肠炎、 脓毒症、坏死性筋膜炎等。如果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败血症,发病急、致死快,常在1~2天内患者就会死亡,死亡率高达60%以上。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污染杨舒然等对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污染状况分析,结果显示:1、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 14. 7%(437/2 980) ,污染水平>100 MPN/g 的样品比例为 2. 9%( 83/2 909) 创伤弧菌检出率为 3. 5%(104/2980) 。2、采样于批发市场的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污染水平>100 MPN/g 的样品比例和创伤弧菌检出率均高于餐饮店和零售店。3、第三季度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污染水平>100 MPN/g 的样品比例和创伤弧菌检出率最高。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原产地污染,储存不当及加工过程交叉污染。所以,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存在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污染,其健康风险应引起关注。欧盟于2003年要求从我国进口的鱼虾等海产品必须进行创伤弧菌检测。目前我国关于创伤弧菌检验标准的汇总GB 4789.44-20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创伤弧菌检验(PCR法已进入标准)SN/T 2754.13-201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13部分:创伤弧菌SN/T 5364.4-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 微滴式数字PCR法 第4部分:创伤弧菌;SN/T 5228.5-2019 出口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快速筛选方法 MALDI-TOF MS法 第5部分:创伤弧菌SN/T 5516.16-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6部分:创伤弧菌美正为弧菌检测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弧菌菌种鉴定试剂盒(PCR-探针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针对弧菌特异性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PCR扩增过程中,与模板结合的探针被Taq酶分解产生荧光信号,荧光定量PCR仪根据检测到的荧光信号绘制出实时扩增曲线,从而实现弧菌在核酸水平上的菌株鉴定。本产品可鉴定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等菌株;同时还可以鉴定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TDH、TRH1和TRH2),以及霍乱弧菌的血清型O1和O139。
  • 产值过亿 山东一海洋仪器研究所破解成果转化之困
    破解科研成果“转化之困”   大量宝贵的科技成果不能实现产业化,似乎已成为一道世纪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指出,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仅为25%,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有着霄壤之别。   在青岛,海洋科技优势极为明显。然而,青岛的海洋科技成果同样面临转化之困。   当前,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的蓝色经济战略,正在万众期待下全面展开,而从海洋高端技术迈向海洋高端产业,无异于从一座巍峨耸峙的高峰迈向另一座,假如没有强大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能力牵线搭桥,一切都将成为镜花水月。   青岛市打造 “中国蓝色硅谷”,正是要强力突破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瓶颈。   让产业化基地星火燎原   蓝天碧海之间,工厂式大棚鳞次栉比,一个个项目区井然有序,其中的中国海洋大学项目区正在进行中华鲟、半滑舌鳎等鱼类工厂化养殖 黄海水产研究所遗传育种中心项目区正在进行中国对虾健康种苗的选育和繁育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项目区正在进行大菱鲆、大西洋牙鲆、日本对虾、海参等苗种繁育与养殖生产 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青岛市一家企业合作建设的基地水产饲料车间,正在进行优质饲料的加工生产……这是记者在全国规模最大、建设档次一流的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看到的景象。   “在这里,各大科研院所在管华诗、雷霁霖、赵法箴、唐启升等院士的带领下,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海洋种质研究项目和国家海洋领域重点课题的研发,先后进行了大批海洋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截至目前,已引进开发新品种11个、新技术12项,累计培育鱼虾贝类优良苗种180亿单位,生产优质渔用饲料 23000吨,辐射区养殖面积达到80000余亩,带动育苗企业200余家,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全面促进了青岛乃至全国海水养殖和育苗的产业化进程。”即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经济师黄绪艳说。   在海水综合利用领域,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一所、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公司等20多家国家级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使该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果大批涌现。去年,全市海水综合利用产值达到34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三番。预计到2015年,青岛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40万立方米/日,海水淡化产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带动相关行业产值增加400亿元。   而随着“蓝色硅谷”战略的深入实施,像水产种苗、海水综合利用这样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将在青岛市成星火燎原之势。   市发改委副主任、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任振刚表示,青岛市在打造中国蓝色硅谷的过程中,将确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实施重大推进工程,加快海洋高科技研发、高技术人才、高科技产业和服务机构聚集,大幅提升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能力。“特别是要加快海洋技术成果孵化区和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区的建设,把青岛打造成为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据记者了解,在青岛市“蓝色硅谷”建设确立的“一区一园”总体布局中,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区是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功能区之一。   “作为蓝色硅谷的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培育中心,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区将重点规划建设崂山生物产业园、青岛国际创新园、国家通信产业园、青岛创业园、青岛新能源产业园等园区,利用现有基础,强化资源融合,集中布局科技成果孵化器及产业项目,提升全市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任振刚说。   搭建平台促进成果产业化   青岛不缺海洋科技高端人才,青岛也不缺海洋科技尖端成果,历年来斩获的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青岛市海洋科技成果 “墙内开花墙外香”,实现转化的海洋科技成果中,只有20%在本地,80%都跑到外地实现产业化。   在青岛市,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是国内海洋科学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科研机构,这些年来在海洋农业、海洋生态与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科技成果颇多建树,可是其中大部分成果却是拿到外地转化。据该所科研与开发管理处王子峰博士介绍,截至目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已与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共建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与天津海发珍品实业公司建立半滑舌鳎、石斑鱼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生产基地,与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公司共同实施白刺参规模化苗种繁育项目,与日照企业成立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青岛的海洋科技成果拿到外地转化,细究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地没有足够强大的海洋科技成果孵化与产业化平台,二是没有足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而当前蓝色硅谷战略的实施,将在平台建设与引进培育重点项目和企业上做足文章,会从根本上改变青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薄弱的现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说。   据了解,青岛市目前正围绕蓝色硅谷的打造,全力营建海洋科技成果的孵化与产业化平台,聚合海洋科技领域的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和高技能人才。同时,以这一平台为依托,在投融资模式、区域科技创新模式、开放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方面展开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引导相关科研机构与企业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全面推动海洋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所长刘孟德告诉记者,该所正在探索建立国际合作基地、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海洋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海洋仪器装备制造是建设蓝色硅谷的有力支撑,目前,我们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基地,已成功地将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的海洋仪器先进成果拿到青岛转化 与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20余家单位组成的创新联盟,则通过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模式合力发展海洋监测设备产业。如今,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的海洋监测设备年产值已超过1亿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借助蓝色硅谷战略,我们还将在青岛高新区规划建设占地200亩的产业化基地。”   在位于“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崂山科技城,青岛市一家企业研制的远洋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关键设备,在研发上取得了四项中国第一,突破了9项重大关键技术,目前已具备年产100套的能力。“去年,崂山区围绕这一项目顺势启动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新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今年一期项目建成后,年产能将达500套,在全球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崂山区发改局一位负责人说。   据悉,青岛市将按照“蓝色硅谷”战略规划,在海洋药物、海水淡化、海洋水产育种育苗、深海研发、海洋高端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建设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打造面向深海科技研发、深海资源调查、深海装备研制以及服务深海产业发展的开放式国家级平台,并以这些平台为基础,以重点科研基础项目和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为带动,推动全市海洋科技成果大规模迈向产业化。
  • 拿什么拯救海洋重金属污染
    3月18日,由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大学、鲁东大学三方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烟台海岸带所环境化学实验室秦伟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海水重金属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传感器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验收。   “海水重金属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传感器技术研究”是烟台海岸带所首个独立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课题。该课题组成员在秦伟研究员的带领下,经过三年的刻苦攻关,研制出了对重金属离子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响应的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同时研发出了集样品预处理和检测功能于一体的重金属检测系统样机,实现了对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   数字   宁波市近七成海域遭受严重污染   日前,《2010年宁波市海洋环境公报》《2010年象山港海洋环境公报》和《2010年宁波市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布,宁波市近七成海域遭受严重污染,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甬江口、北仑—大榭岛、象山港、三门湾等海域。其中,宁波市海洋环境公报显示,2010年,宁波市所辖近岸海域受长江、钱塘江、甬江等入海河流的影响,营养盐污染状况严重,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6625.76平方公里,占67.90% 中度污染海域面积1790.24平方公里,占18.35% 轻度污染海域面积861.06平方公里,占8.82% 较清洁海域面积480.94平方公里,占4.93%。与2009年相比,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有所增加,轻度污染海域面积和较清洁海域面积减少。全市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较2009年呈增加趋势,监测的陆源入海排污口的废水超标排放现象普遍存在,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差,海洋垃圾污染较2009年有所增加。   事件   多瑙河被污染 2000年1月30日,罗马尼亚境内一处金矿污水沉淀池,因积水暴涨发生温漫坝,10多万升含有大量氰化物、铜和铅等重金属的污水冲泄到多瑙河支流蒂萨河,并顺流南下,迅速汇入多瑙河向下游扩散,造成河鱼大量死亡,河水不能饮用。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遭受一定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多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并引发了国际诉讼。   淮河遭遇水污染 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生。下游一些地方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购矿泉水的场面,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件”。   莱茵河“死亡”20年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疑问   哪些重金属是海洋杀手?   海洋专家介绍,重金属是一种很危险的污染物,到目前也没有完整统一的定义,常指比重大于4.5g/cm3的金属。污染海洋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汞、镉、铅、锌、铬、铜等,其人为来源主要是工业污水、矿山废水的排放及重金属农药的流失,煤和石油在燃烧中释放出的重金属经大气的搬运而进入海洋。它们在水体中不能被降解,到处扩散,达到一定标准后造成海水污染。还有一些重金属可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富集,形成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形成甲基汞,导致水俣病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海洋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自哪里?   据《2009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称,2009年,我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14698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7.3%。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局部海域沉积物受到重金属和石油类污染,部分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依然较高。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较上年有较大增长。73.7%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海洋垃圾数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全年发现赤潮68次,累计面积约14100平方公里。由此可见废水的大量排放是导致海洋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怎么修复海洋重金属污染?   海洋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严重影响着儿童和成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海洋专家指出海洋重金属污染治理包括外源控制和内源控制两方面。外源控制主要是对采矿、电镀、金属熔炼、化工生产等排放的含重金属的废水、废渣进行处理,并限制其排放量 内源控制则是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使溶解性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或者难溶的金属化合物,从而将其从水中除去。另一类是在不改变重金属化学形态的情况下进行浓缩分离,例如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等。   但是鉴于海洋受重金属污染后治理困难,应以预防为主,控制污染源,同时改进生产工艺,防止重金属流失,回收三废中的重金属,切实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经常对海域进行监测和监视,这才是防止海域受污染的几项重要措施。   提醒   嗜吃深海鱼 让汞中毒的机会大增   美国旧金山一位著名的内科医师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接收到的信息是应该多多吃鱼,吃鱼能变聪明、脑筋灵活!而且鱼肉属于白肉,比起牛、猪等红肉,更是健康、低脂低卡。但吃鱼真的是多多益善吗?吃再多都没有问题吗?从求诊的病患发现,出现愈来愈多的人似乎是因为吃了过量的鱼,而造成汞中毒。   该医师说,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文献研究证明,吃太多鱼真的会让人汞中毒,但从一件又一件的求诊病患发现,有许多找不到原因的毛病,在追踪其饮食习惯后得知,他们多爱吃也常吃如旗鱼、鲔鱼、鲨鱼等远洋鱼类。再进行身体内汞含量检测,则出现指数过高的现象,经由医师建议,停止吃鱼后,所有症状都得以舒解。   为什么吃鱼造成汞中毒的事件,到今日才纷纷出现,之前却似乎都没有听说呢?医师说,这是因为现在喜欢吃鱼的人远远多过从前,而且过去常吃的都是近海鱼类,如乌鱼、比目鱼等,现在常吃的则是远洋大鱼,如鲔鱼、鲑鱼、旗鱼、智利海鲈鱼、大比目鱼。   海洋大学的萧泉源教授也证实,远洋鱼类因为体形较大,位于食物链的上方,所以如果下层生物体中不断累积汞,当然大鱼体内的汞含量更高了,人再吃下大鱼,就非常有可能汞中毒。通常汞中毒的人,常会出现记忆力衰退、无端的忧虑、失去方向感、易怒暴躁、头痛、身体不自主的颤抖、手脚容易麻痹没感觉或出现刺痛感、头发稀疏、容易掉发、关节疼痛等。   为了不剥夺你享受吃鱼的乐趣,并且让鱼类的OMEGA-3脂肪酸帮你维护心脏的健康,只要遵循下面3个吃鱼诀窍,就能吃得安全又健康:多吃体形较小的鱼 可改吃甲壳类的海产。如果你喜欢吃海鲜,不妨多吃如虾、蟹等甲壳类,通常这些海鲜的含汞量都不高 别独钟同一种鱼,多换换口味。其实,并不是只有汞才会污染鱼类,其他的有毒物质也可能入侵,且不只远洋,其余地区的鱼类,都有遭受污染的可能。所以让自己多换口味,常常吃不同的鱼,就可以降低因为偏爱某种鱼,而导致中毒危险大增的机会。   相关新闻   “十二五”重拳出击重金属   中国第一个“十二五”国家级别专项规划聚焦在一个相对较小但事关重大的领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日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宣布,《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下称《重金属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复,这也是中国出台的第一个“十二五”国家规划。   “重金属污染防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在日前举行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视频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对相关部委以及14个重点省份的负责人表示,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对重金属污染企业,特别是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铅酸蓄电池、铅冶炼等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要发现一个,解决一个,警示一片,把污染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出重拳、用重典,严厉惩治重金属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周生贤说。   根据《重金属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拳严惩重金属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到2015年,重点区域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减15%。今年将针对儿童血铅超标事件高发态势,着力打击铅蓄电池行业的违法企业和违法行为。   《重金属防治“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就“重金属”污染防治编制专项规划,其基本思路是“源头预防、过程阻断、清洁生产、末端治理”,以重点防控区、重点防控行业、重点污染源防治为主要内容。   国家环保部的调查显示,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的污染率高达80.1%。   2003年,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等十大流域的流域片重金属超标断面的污染程度均为超Ⅴ类 2004年太湖底泥中总铜、总铅、总镉含量均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城市河流35.11%的河段出现总汞超过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18.46%的河段面总镉超过Ⅲ类水体标准,25%的河段有总铅的超标样本出现。   调查显示,由长江、珠江、黄河等河流携带入海的重金属污染物总量约为3.4万吨,对海洋水体的污染危害巨大。全国近岸海域海水采样品中铅的超标率达62.9%,最大值超一类海水标准49.0倍。铜的超标率为25.9%,汞和镉的含量也有超标现象。   渤海湾是我国沿海接纳污染物最多的海域,占全国入海污染物总量的1/3。辽宁省的锦州湾是污染最严重的海域,年接纳污水1亿多吨,海湾底泥中汞和锌的含量超标100到2000多倍。由于渤海只有104公里的海峡与黄海进行水交换,致使大量有害有毒物质长期积累在内海里无法扩散。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