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工艺问题

仪器信息网工艺问题专题为您整合工艺问题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工艺问题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工艺问题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工艺问题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工艺问题话题讨论。

工艺问题相关的论坛

  • 【讨论】中药制药工艺问题

    对于制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欢迎各位探讨:1.说出制药工艺中存在哪些不足2.中药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刺手问题3.中药新药开发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欢迎各位版友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共同为中药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 化妆品原料+配方+工艺技术的问题

    1,我想问在护肤品中原料、配方、工艺技术这三个哪个是最重要的?哪一个在护肤品的功效上起较大一点的作用? 我个人对护肤品时比较讲究的,安全第一,功效第二。但是凭着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想法去做,发现有机的、纯天然的、在配方中没有梅县有害成分的护肤品往脸上抹,好像有很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一直感觉是不是研发时的工艺和技术问题?就说大牌兰蔻、雅思兰黛、海蓝之谜。我发现这些牌子中含有大量的安全的成分,我也一直没有敢用这些牌子。买的人特别多,有钱没钱的都在买,当然广告宣传也是一方面。我相信大家都不是傻子,广告再出色,没效果,肯定不会有那么多人买。再说我相信在我用过的护肤品成分的安全度和华丽度远远超过兰蔻、雅思兰黛这些品牌。这些大牌添加一点胜肽、维生素、矿素质、植物提取都是点到为止,而且排名都比较靠后。给我的感觉肯定没什么效果,但是口碑特别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所以,我想求助护肤品研发的专业人士,在护肤品中原料、配方、工艺技术哪个是最重要的?谢谢

  • 原料药制备工艺变更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原料药制备工艺在药品生产和研发的地位以及与药品其他方面研究的关系二、原料药制备工艺变更的目的 三、原料药工艺的变更研究需要考虑的方面1.基本思路 2.原料药制备工艺变更的几种情况3.对工艺变更研究和评价的主要方面四、变更研究中需注意以下问题总结普通会员消耗1分,认证会员消耗0分下载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34760.shtml

  • 原料药制备工艺变更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原料药制备工艺变更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一、原料药制备工艺在药品生产和研发的地位以及与药品其他方面研究的关系 (1)地位 原料药是药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原料药的制备是药品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药品研究和生产的基础。 原料药的制备工艺可以给药物的质量研究提供信息。制备工艺可以给质量研究提供杂质信息,质量研究必须基于制备工艺进行,根据制备工艺引入的杂质情况,进行方法专属性的研究,这样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检出杂质,质量标准也必须根据工艺中可能引入的杂质情况,制订相应的控制项目和限度,质量标准才能有效的控制产品的质量。 原料药的制备工艺反映了药物研发水平。有实力、科研水平高的企业,会采用先进技术或试剂,不断的提高工艺水平,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收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反之,采用落后工艺的生产企业会逐步的被市场淘汰,因此,原料药制备工艺水平反映了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 (2)关联关系 由于原料药的制备工艺与药品研究的基础,原料药的工艺变更不仅仅是简单的变化,和药物研究的其他方面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当原料药的制备工艺发生变更必须考虑其他方面的情况。 结构研究 制备工艺的不同或变更可能引起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会引起异构体的异构化或比例的变化,也会引起原料药的结晶溶剂(种类、数量)发生变化。 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 不同的工艺可以使产品的杂质水平发生变化,或产生新的杂质、或使产品的杂质增加,这些方面的变化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也可以使杂质检查的方法发生变化。质量标准也需要调整考察的项目和限度,质量标准也会发生变化。 稳定性研究 由于不同的工艺会产生不同的杂质,或使产品的晶型、结晶水或结晶溶剂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引起药物稳定性的变化。 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由于制备工艺的变化使得产品的杂质含量增加,或产生了新的杂质,可能会使产品产生新的毒副作用,或使药效降低,因此当质量降低时应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问题。 所以说,原料药的制备在药品的生产和研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基础,如果原料药的制备工艺发生变化,也就是基础发生变化,那么药品的其他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变化,以适应这种变更。 二、原料药制备工艺变更的目的 一个药物特别是原料药批准生产后并非一成不变的,出于各种目的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产品的有效期和包装材料等均有可能发生变化,就原料药的制备工艺来说基于以下的目的和原因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 (1)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 产品工业化生产后,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或提高产品的质量,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以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2)工业化的需要 原料药批准生产后,由于扩大生产的需要,所用有机溶剂、试剂的规格会发生变化,所用的设备需要根据生产的需要进行调整,对于苛刻的工艺条件需要调整,工艺会发生变更。 (3)利润的需要 一个产品批准生产后,随着竞争产品的增加,需要降低成本,提高收率,增加利润,增强产品竞争力,因此需要变更生产工艺,采用价廉的试剂或溶剂,或缩短工艺路线等手段,但是这些变化是在不降低产品的质量基础上进行的。 (4)环保和劳保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劳动者健康要求的体高,需要避免使用有毒、污染环境的溶剂或试剂,避免使用危险的操作,减少污染环境的排放物,也需要变更生产工艺。 (5)专利保护的需要 一方面要避免专利侵权,另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新技术、新试剂的应用,也需要变更工艺,提高收率、降低成本,同时也需要申报专利保护自己的创新路线,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所以说,对于原料药出于各种目的其制备工艺会发生变更,由于原料药制备工艺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方面的重要关系决定了如果工艺发生了变更,可能会引起产品的质量问题,从而会因起产品的安全性或有效性方面的担忧,因此需要对药物研究其他方面进行考虑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变更研究。

  • 在中药生产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应用到哪些生产工艺中?这些工艺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font=宋体]中药生产中最为常用的工艺包括:[/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提取工艺、浓缩工艺、[/font][/font][font=宋体]柱层析[/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工艺、醇沉工艺、逆流萃取工艺等[/font][/font][font=宋体],均有相关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应用报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可对以上工艺中的指标[/font][/font][font=宋体]成分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变化进行在线检测,准确把握工艺终点,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保证产品质量。[/font][/font][font=宋体]目前中药生产中最为常用的工艺为提取工艺和浓缩工艺,目前这两种工艺均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提[/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取是中药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方法、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备配置都将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临床效果。中药蒸发浓缩的基本过程就是不断地加热以使溶剂气化和不断地排除所产生的蒸汽。蒸发浓缩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蒸发时液体必须从周围吸收热量,为提高蒸发效率,生产上蒸发浓缩多采用沸腾蒸发。传统提取浓缩生产工艺都是以固定的时间进行判断,没有考虑中药材产地[/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产区、年份等的影响,不能充分[/font][/font][font=宋体]提取[/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物料内部有效成分或者过度消耗能源,造成浪费。[/font][/font][font=宋体]上述问题也说明了在中药的提取、浓缩工艺中进行在线监测的必要性。[/font]

  • 【资料】关于活性污泥法工艺参数控制方面问题

    关于活性污泥法工艺参数控制方面问题有不少网友问过我关于活性污泥工艺参考数控制方面的问题,虽然这方面专业书上都有介绍,但大多是局限于理论上的,所以对工艺运行参数有一个实践应用中的理解问题,如回流污泥量和回流比,如果按专业书介绍的方法来控制将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据我所知,不少处理装置都存在不少问题。以下根据回复网友在关于这方面的提问,以问答形式说明关于回流污泥量和回流比的问题,供各位参考。问:污泥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进水量之比,相关专业书认为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泥回流比应该相对稳定,如果这样的话,回流污泥量就要根据进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实际运行中是否应该这样控制?答:不能这样做,在运行管理中,污泥回流比只能起参考作用,我们说的回流污泥量也不含有浓度的概念,实际上回流污泥量是不可任意调节的,它受限于污泥性质和二沉池运行状态等因素。问:为什么你说回流污泥量不含浓度的概念? 答:这就要说到二沉池的作用,二沉池的作用主要是泥水分离和回流污泥浓缩,如要增加回流污泥量,必须增加二沉池的出泥量,这样二沉池的污泥层会下降,使污泥在二沉池的浓缩时间减少,此时,进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虽增加,但回流污泥的浓度却下降,回流至曝气池的污泥绝对量并不会增加。 问:按你这样说,如果进水水量增加了,为了使污泥负荷相对稳定,又如何来增加曝气池污泥浓度呢?答:增加曝气池污泥浓度的办法就是停止剩余污泥排放或少排泥。问:不少专业书上都介绍了回流污泥量的估算式,如:用污泥沉降体积、污泥指数等方法来估算回流污泥量,按你前面所说的,难道这些估算方法都不对吗? 答:也不能这样说,书上的这些估算式中不可能都考虑到污泥性质和二沉池的运行状况等诸多因素的,是纯理论性的,它可使我们了解主要参数的相互间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错,如果在日常运行中完全按估算式来控制,那就错了,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后果。问:能解释一下“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后果”这话的意思吗? 答:由于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是在曝气池和二沉池之间循环流动的,按前面的计算法,污泥沉降性能差是就要增加污泥回流比,这样的话,由于回流量增加,废水在曝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相对减少,而进二沉池混合液量又增加,使二沉池进水水能增大,严重影响泥水分离,更易造成漂泥,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问:以你之见,在日常运行中回流污泥量应该如何控制呢?答:尽可能稳定回流污泥量,污泥回流比可以变化,当然回流污泥量的稳定也是相对而言的,可根据二沉池污泥层的高度来小范围调节,而不是有些专业书说的根据进水量来调节。 如前所述,二沉池的作用主要是泥水分离和回流污泥浓缩。故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不影响泥水分离的前提下,二沉池的污泥层应该适当高一些,这样回流污泥量虽然减少,但其浓度会提高,进入曝气的污泥量并不会减少。问:你说回流比可以有较大的变化,难道运行中就不用控制了答:没错!要控制的是回流污泥量,我认为回流比是设计参数而不是工艺运行参数,在设计上有用,如污泥污泥管的通量和回流污泥泵的配制等。上篇关于回流污泥量控制原则中说到“在不影响泥水分离的前提下,二沉池污泥层应适当控制高一些”,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或异议,并担心产生其他负面影响,如沉淀池污泥易缺氧,在有硝酸氮存在时易发生反硝化而导致部分污泥上浮。 要说明的是:我只是说污泥层“适当”控制高一些,我上篇中提出回流污泥量要相对稳定,并没说不能调节,但只能是小范围内波动;沉淀池污泥层高易引起污泥缺氧而发生反硝化与污泥层高有关系,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关键是要在曝气池缺氧区尽可能去除硝酸氮,没有反硝化功能的系统,也可在好氧区控制同步硝化-反硝化条件来降低硝酸氮,此外,曝气池DO控制高一些也可减少或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也就是说对类似的问题要有正确的综合分析思路。

  • 直插式氧化锆在负压及高粉尘工艺中的应用问题

    直插式氧化锆在负压及高粉尘工艺中的应用问题

    最近碰到个改造的项目要测量氧气,工艺状况比较差,含尘量比较高,而且负压比较大,具体多少没法测量,我用一个一斤左右的铁板放在法兰口可以将其吸住,工艺的温度在300-400℃之间,氧气正常浓度在2%左右。原来是用探头把样气抽出来测,但是这样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含尘量大,采样探头经常堵,需要频繁的维护,这也是改造的原因。现在我想用直插式的氧化锆来测量,但是不知道氧化锆的探头能不能在这种工况下使用,负压跟含尘有什么影响没?有没有同行有这种工况下测氧的经历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0/201510120909_569719_2412719_3.jpg

  • 【讨论】GMP关于工艺验证的要求

    工艺验证中,比如做了三批来进行工艺验证,在样品检验的时候,三批用不同厂家不用型号的仪器检验是否可行,原因是什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 【“仪”起享奥运】再验证和持续工艺验证有什么区别?企业该如何做持续工艺验证?

    问题:关于持续工艺验证问题:再验证和持续工艺验证有什么区别?企业该如何做持续工艺验证?回答:持续工艺验证考察的批次特别多,在生产过程中要长期多批次的后续考察,和产品质量回顾有相似之处又不完全一样。再验证是经过一段的生产周期,人员可能发生变化,生产设备可能发生一定的磨损,所以通过一段时间,再进行看看用这个设备、现有的操作人员,验证现在的生产工艺是否有偏差。

  • 【资料】工艺变更指导意见2008(工艺核查要点〈08年工艺核查指导〉)

    工艺变更指导意见2008(工艺核查要点〈08年工艺核查指导〉)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制剂、原料药生产工艺变更。一、概述工艺变更必须符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任何工艺变更,我们都必须评估变更对产品的影响,并作出评估报告。本指导意见提供了工艺变更研究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性技术要求,阐述了研究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和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企业可参照本指导意见的基本思路,参考国内外有关技术指导原则,对各种具体变更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二、基本原则企业应在变更前后样品质量、稳定性、生物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验证的基础上,还需注意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论证变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即变更前后产品质量是否等同,临床治疗是否等效。研究工作一般应考虑进行以下方面:1、评估变更对药品的影响产品发生变更后,需通过一定的研究工作考察和评估变更对产品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包括对产品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利用度及稳定性方面任何改变进行的评估。研究工作宜根据变更的具体情况和变更的类别、原料药或制剂的性质,及变更对产品影响程度等综合考虑确定。例如,对于变更前后产品杂质变化的考察,宜首先选择或建立合理的色谱方法,对变更前后杂质情况(杂质个数、杂质量)进行比较性分析。如果变更后检出新的杂质或降解产物,或原有杂质水平超出标准中限度的规定,则需要考虑进行相应的毒理学研究工作。除本指导意见中各类变更项下建议进行的研究工作外,企业还需结合变更的特点及具体变更情况,选择其他重要项目进行研究。如片剂某些生产工艺变更,除溶出/释放行为比较外,还需要考察某些重要的物理参数如脆碎度等是否发生改变。2、评估变更前后产品的等同或等效性在对上述产品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利用度及稳定性方面进行研究验证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变更对药品质量、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影响。一般可通过对变更前后考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来判定变更前后结果是否等同。这些比较性研究既包括溶出度、释放度等项目的比较,也包括对药品稳定性等某一方面性质的全面比较分析。对于溶出度、释放度、生物利用度等具体项目,可选择适宜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严格意义上,变更前后产品并不是保持完全一致,而需保持等同、等效,即产品质量等同,临床治疗等效。某些情况下,产品变更前后并不能保持等同或等效,即变更对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企业希望实施这种变更,则需要通过药学、生物学等系列研究工作,证明实施这种变更不会对产品品质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研究发现某生产工艺变更引发新的降解产物,但进一步研究结果证实,该降解产物并不会引发安全性方面的担忧等。3、关于研究用样品的考虑企业进行工艺水平变更研究验证的样品一般应为生产规模样品,或至少在GMP车间生产的样品。变更前后产品质量比较研究(如溶出度、释放度比较实验)一般采用变更前三批生产规模样品和变更后至少一批生产规模样品或GMP车间生产的样品进行。变更后产品稳定性实验一般采用1-3批生产规模样品或GMP车间生产的样品进行3-6个月加速实验和长期留样考察,并与变更前三批生产规模样品稳定性情况进行比较。稳定性实验产品具体批次和考察时间需根据变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程度、产品的稳定性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对于较大变更,或结果提示产品稳定性差的,应选择较多的样品批次并延长考察时间。[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21869]工艺变更指导意见2008(工艺核查要点〈08年工艺核查指导〉)[/url]

  • 天然橡胶工业制胶工艺与实验室制胶工艺对比分析

    实验室制胶法和工业制胶法差异显著,造成的成胶品质也有所不同。工业制胶工艺工序较为复杂,最大程度上摒除了可能影响胶质的物质因素。[color=black]实验室制胶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以去除水分为主要目的,对胶乳及成型的胶片的机械应力小,非胶组分流失也较少。具体来说,二者工艺的差异主要表现为[/color][color=black]工序的复杂程度、保存剂的剂量、保存时间、凝固方式等方面。其中值得重点注意的是凝固方式,实验室中凝固胶乳的方式较为单一,多采用加酸的方法,而实际上工业上使胶乳凝固的方法种类很多,[/color]按照凝固剂的种类大概可以分为胶乳的自然凝固、酸凝固工艺、[color=black]无机盐凝固工艺、生物凝固工艺及如加盐、加脱水剂、加热、冷冻、强制机械搅拌等其他凝固工艺[/color]五类。此外,还有其他引起品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color=black]胶乳加氨量、胶乳放置时间等。其中,氨对胶质的影响尤为重要,[/color]氨保存过程由于氨呈碱性,中和用酸量是氨的3.53倍,而且氨多影响干燥,胶色发深,容易引起热老化和发粘等问题,含氨量过高会使橡胶的塑性保持指数降低,颜色加深,加氨越早保存效果越好,用氨水对胶乳进行保存,将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量,高氨对于快速凝固具有明显的阻滞效果。

  • 【讨论】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想请教三个问题,第一:对于一个生产啤酒麦芽的厂,废水处理能力是2100立方米每天,CODcr约为2000mg/L,BOD5约为1000mg/L的废水,究竟采用什么工艺设计方案呢?第二:很多人推荐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可我觉得它的可生化性很好,有必要用水解酸化池代替初沉池吗?第三:就是UASB工艺是水解酸化池的一种吗?

  • 化妆品从样品到大生产中工艺放大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说来,牛顿型流体化妆品(如水—醇香水、漱口水、养肤水和大多数单相香波等)由小试扩大至生产规模,是可行的。例如在1-000kg规模生产的古龙水可能与在烧杯制得1kg实验室样品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这类产品制造工艺过程放大是较容易的,在进行正式生产以前可以不做小规模试验。 当产品是非牛顿型乳液,或悬浮液时(如体用乳液、面膜或粉底霜),情况就不是这样。通常在工厂车间第一次生产的1000kg产品的黏度和稳定性,与实验室试制lkg样品或为了进行消费者测试而生产400kg产品的性能可能会有显著不同。因而,在解决工艺过程放大问题和减少每批次产品质量的变化时,了解流变学原理和影响流变特性的因素可能是很有用的。 如果产品特性与剪切应力和时间有关,同时剪切后复原需要时间,工艺过程各种设备 (如混合器、泵和均质器等)施加机械功(即剪切作用)的强度和经历时间的任何改变都会引起最终产品黏度明显改变。此外,过程温度的变化亦可能影响乳液的流变特性。因为工厂使用的设备与在实验室中制备试样的实验室设备差别是很大的,所以在大规模生产反应罐中制得的最终产品可能在外观和使用感觉方面与实验室试制样品很不相同。在放大乳液生产过程时,小规模试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来,小规模试验的量不应小于工厂每次生产量的l/10,否则所做小规模试验研究可能是没有意义,或会产生误导。其原因是,当每次生产量改变很大时,要保持重要过程参数(包括与机械功相关的变量、时间和温度等)恒定是很困难的。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使工艺过程放大复杂化。重要的是,即使应用相似的生产设备,也要认识到每次量的不同可能引起过程参数的明显改变。 即使设定两个混合容器体系桨叶的转动速度(角速度)恒定,由于混合器桨叶直径不同,较大桨叶末端的速度(线速度)较小桨叶大,并产生较大剪切应力,所以两种情况的剪切应力将会是不同的。由于较小反应罐的单位体积热传输表面比大反应罐大,所以两种情况的冷却速度将会是不同的,小反应罐将冷却快一点。若要补偿这类差别,必须作一些调节。 由于化妆品生产每批次体积较小(一般为1000kg),只有大规模工厂每批次可达7000kg,大多数化妆品生产是间歇式的,而不是连续性生产。在每批次生产中,保持对过程参数的准确控制是不容易的,一种新产品5个批次生产产品可能产生5个不同的黏度读数。在决定这些变化的原因时,必须记住,多数非牛顿型产品的物理性质不仅与添加于配方中每个组分的质和量有关,而且亦强烈地受过程变量影响,包括添加手续、使用混合设备、乳化温度和每批生产量等。 此外,多数非牛顿产品是乳液和悬浮液,它们是由不混溶相组成,例如水、油和固态颜料掺合在一起,呈非平衡状态。过程变量可能强烈地影响平衡状态,引起流变特性改变,必须考虑各阶段的温度:乳化前两相的温度,在结合时的温度,冷却介质的温度,由反应罐泵出时的温度,储存和灌装时的温度。机械功是在混合、均质或磨时,液体通过管道、阀门、 泵桨叶和灌装嘴等各阶段的另一参数。对于非牛顿流体产品,如果不注意这些参数,往往会导致不良后果。 这些过程变数通常不是独立的,常常是相互作用,使问题更复杂。例如,触变性乳液有十分低的复原速度,在生产过程中应降低机械功,防止过度剪切变稀。降低剪切自然的方法是减慢混合速度。然而,这样做也可能导致冷却效率变差,以至需要较长混合时间使产品冷却至所希望的温度。长时间混合可能会降低剪切变稀产品的黏度,这样可能最终会产生不良的结果。这说明一个变量会影响到其他变量,只考虑单一的因素可能会导致不可预见的结果。

  • 特种气体工艺系统的一般性要求

    [b]特种气体工艺系统一般性要求 [color=#00b0f0] [/color][/b]一般工艺气体都是储存在钢瓶中,钢瓶作为气源相对方便使用。过去无论是在半导体生产车间,抑或是科研单位的实验室,钢瓶总是出现在需要的地方,而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布置。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其配套项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在集中供气系统中一般要有专用装置储存钢瓶,在过去十多年中,盖斯帕克没有发明集中供气之前,特种气体供应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钢瓶凌乱,管理混乱,不相容气体混放等问题比较严重,极大的影响到用气安全。彼时,随着半导体、微电子行业的发展壮大,特气系统的工艺要求也越来越规范,本文从宏观方面探讨整个系统设计初期需要注意的问题。特种气体工艺系统的硬件需求:储存、供气的气瓶柜、气瓶架、集装格。气体分配用阀门箱、阀门盘。辅助氮气吹扫系统。尾气处理装置。工艺气体的储存方式比较多样,有槽车、鱼雷管拖挂车、集装格、杜瓦罐、各类储罐等。实验室、科研单位、一般半导体生产厂用的特气多用钢瓶存储。特种气体工艺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对特气工艺的参数、污染控制、使用安全的要求。不相容的特种气体的排气管道不应该接入同一排气系统。不相容的特种气体的排风管道不应接入同一排风系统。

  • PU革的生产工艺

    在日常测试中, 经常会遇到PU之类样品。 做过PU检测的朋友可能知道, 一般情况PU表层会有颜色, 中间大部分是白色泡棉, 底下会有一层纺织品基布。 有些PU样品甚至超过3层结构。 本人对PU革存在以下问题, 希望能有这方面专业人士给予解答。 1. 是否有版友对PU的生产工艺较了解的, 具体PU是如何生产的? 2. 常规的化学测试, 比如AZO Dyes, Lead Content...... 对于PU样品是如何分组取样的?欢迎大家分享经验!谢谢!

  • 【求助】阿司匹林的工艺流程

    1.请教有朋友有阿司匹林工艺流程的资料么?麻烦给发一下!谢谢!2.对于检验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方法,谁有资料或者好的方法给下!3.上两个问题是女朋友公司用,麻烦快点!一点小分,谢谢大家!拉拉[em0909][em0902]

  • 【转帖】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进展

    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进展中药提取液的浓缩是中药制药的重要工序之一。目前存在着浓缩温度高,浓缩时间长,有效成分及挥发性成分有损失,一步浓缩难以实现高相对密度的质量要求,设备易结垢,废液排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一系列先进的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主要包括:悬浮冷冻浓缩、渐进冷冻浓缩、自然外循环两相流浓缩、在线防挂壁三相流浓缩、反渗透、膜蒸馏、渗透蒸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浓缩等。因为中药提取液体系非常复杂,有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等 提取液除含有效成分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鞣质、蛋白、胶类、糖类和树脂等杂质,所以需要对这些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各自的特点、适应性、工艺和技术成熟度等加以了解,从而选择保持中医药特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不存在各种浓缩问题,技术成熟度高的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并提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以期为中药制药企业等选择合适的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中药 提取液 浓缩 进展 冷冻浓缩 蒸发浓缩 膜浓缩 树脂吸附   [中图分类号] R 2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5302 (2006) 0320184204    中药制药一般包括提取、浓缩、纯化、干燥和制剂等。其中,提取液的浓缩是现代中药制药的关键单元操作之一。 为了提高浓缩效果和药品质量,近年来开发了许多有价值的中药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合理引进这些先进实用的共性技术和装置,可以提升中药制药业的科技含量和整体制造水平。对主要的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分析和述评,以供选择参考。涉及的浓缩新方法有蒸发浓缩、冷冻浓缩、膜浓缩和吸附树脂分离浓缩等。

  • 【资料】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制造工艺性

    工艺性是指全方位的工艺性, 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制造工艺、安装工艺、维修工艺和使用工艺。它是指全方位的工艺性, 既有与制造有关的工艺问题, 又有与使用有关的工艺问题。本节将重点具体讨论与用户有关的工艺性问题。  1. 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产品质量的保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光学、机械学、电子学、计算机四合一体的、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品, 制造工艺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个制造厂的厂房狭小、设备简陋, 没有成熟的制造工艺, 就不可能生产优质的仪器。因此, 使用者在挑选仪器时, 应该对生产厂进行考察。特别是对厂房、设备、制造工艺和人员更要认真考察。往往有些小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制造厂人员较少, 由于资金严重缺乏, 没有合适的厂房, 没有好的加工设备, 也没有成熟的加工工艺、调试工艺, 完全是小作坊式的生产, 不可能搞铸塑件, 仪器的外壳全都是用手工敲打出来的。因此, 要保证产品质量是很困难的。特别是整机调试时, 调试环境和测试设备很差, 不可能调试出高质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 安装工艺  安装工艺指的是安装工作要保证安全、简单, 保证不会出现损坏仪器的问题。特别是仪器安装时, 要绝对保证不会因为仪器设计等原因引起仪器以外的其他问题, 如火灾、人身安全等问题。一般从国外发达国家进口的仪器, 安装时不大会出问题。在安装调试时, 仪器的各种插头和插座之间, 不存在插头插错的问题; 一般如果插进去了, 就是对的, 不会因为插头插错而烧坏仪器或引起火灾。目前, 在国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也有类似国外的仪器, 安装也是比较方便的。但有些国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许多插头、插座的形状和大小基本相同, 上面标虽有编号。稍不注意, 就可能插错, 轻者仪器不能正常运转, 重者会发生烧坏仪器的事故, 甚至引起火灾。特别是有些仪器的输入输出插头从外形上看完全一样, 而实际上, 输入是220V 交流电, 输出是2V 以下的直流信号。如果插错, 后果非常严重。安装工作要求简单。最好是仪器的各个部分以部件形式出现( 或者叫积木式形式出现) , 以便于安装。如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的零部件全部以分立形式出现, 就会给安装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且, 许多部件最好尽量在制造厂就装好, 整机运到用户那里后, 需要重新安装的部件越少越好。  3. 维修工艺  任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不管高档或低档, 都不可能不出故障, 问题是一旦出现故障, 要便于维修。因此, 仪器的维修工艺很重要。有些仪器维修时拆卸很不方便、寻找故障非常困难, 有些仪器要打开后盖取出变压器, 非常麻烦。如果要换氘灯( 易损件) , 则还要调试光路, 因为这些仪器的氘灯不带插头, 只带有三根引线。而一般从事分析工作的科技人员, 大多是学分析化学的, 不会调光路, 这给使用者造成很大的不便。许多国外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在印刷电路板上, 都给出测试点, 特别是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一些关键电压数值的地方, 都给出测试柱。使用者在维修仪器时, 测试起来非常方便。而国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都很少给出测试柱, 使用者维修时检测各处电压很不方便。特别是有的仪器,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很不合理, 使用者很难测试有关测试点的电压。因此, 在评价或挑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 要看仪器的维修是否方便。  4. 使用工艺  这里所讲的使用工艺, 是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要简单方便、计算机界面要“ 友好”。有些进口仪器, 操作较为简单、带有中文菜单, 简单明了。国外生产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在仪器的软件设计上很具有“ 人性化”, 从自动化控制、计算、数据处理等, 到操作界面、键盘等, 各个方面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如美国P-E 公司的Lambda900、Varian 公司的Cary6000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是如此。但是, 有些国产仪器, 软件设计不合理, 操作很麻烦。特别是有的低档国产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 将计算机界面设计成英文, 无意中给有些使用者带来麻烦。更有不少国产仪器不带计算机, 如我国的75 系列中好多仪器没有计算机, 如752、75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使用都不方便。

  • 寻找水处理工艺方面的盟友

    我是一位废水处理工艺工程师,有同行的话大家有问题可以互相交流阿,欢迎大家加入讨论存在的问题啊[em07] [em61]

  • 【原创】招聘工艺工程师

    岗位职责:1. 结合业务需求,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 2. 为销售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及培训 3. 参与招投标活动,制作投标文件4. 编制公司标准化技术方案5. 参与公司新产品研发,专利申请等6. 项目询价、成本核算及报价7. 完成总经理及技术部经理临时指派的其他任务,如:翻译、外宾接待、制作相关文档等8. 负责工程项目的安装、调试及客户设备的维护;9. 为销售人员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10.编制工艺文件,改进和规范工艺流程;11.编制公司标准化技术方案;12.参与公司新产品的研发,专利申请等;13.解决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14.工作资料及时整理汇总定期归档;15.服从主管领导的调配与安排。任职资格:大学本科毕业,2年以上本行业工作经验,了解净水工艺设计流程,对RO、UF、MB、EDI等水处理设备有一定认知,熟练掌握CAD及计算机办公软件,身体健康,品行端正。薪资待遇:根据个人能力面谈(3000-6000)招聘单位:北京海德能水处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有意者发简历到haiyun.xue@haideneng.com

  • 【求助】SPECTRO GENESIS 分析硫酸镍工艺中杂质金属离子的问题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一名刚走出校门的分析化学本科生,初到单位工作,老大便将新购的一台SRECTRO公司生产的SPECTRO GENESIS ICP-OES全权交给我来做方法,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谱线的选定,背景校正等具体方案的确定。所学实在有限制,在闭门造车一月之后,毫无成果。年轻气盛,在老大面前立下军令状,言三月内必出结果云云……希望各位老师施以援手,挽救下自负的年轻人。具体情况如下:仪器:德国SPECTRO生产的SPECTRO GENESIS EOP ICP-OES检测项目:1、硫酸镍工艺中溶液成分: 样品A:Ni基体15-40g/l Na基体30g/l左右 要求检测:Ca、Mg、Fe、Cu、Mn、Zn、Cd、Co、Cr、Pb、Al、Sn。杂质中Cu含量可能会有1-5g/l,Zn含量可能有10-30g/l,其他含量均属于微量(0.0001-0.01g/l)。 样品B:基本和A相同,Zn含量降低到0.001g/l以下。 样品C:Ni基体80g/l以上 Na基体10g/l左右 要求检测:同A,杂质含量属微量。 样品D:Ni基体1-2g/l Fe基体 5-10g/l Na基体 20g/l左右 Zn大于30g/l 要求检测:除基体以外的A项目元素 样品E(成品):Ni基体大于100g/l 要求检测:同A。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ICP-OES的相关说明。但所得资料大多是关于美国热电公司,德国SPECTRO的相关论文很少。而且面对如此实际问题,明知道基体干扰和背景干扰,却完全不知道如何校正。更糟糕的是,对与标准的配制还大有疑问:自己配的标准在输入方法之后再返测,居然连标准都测不准。这一头的包,已经困扰着我无法如眠。我把我的相关问题向各位老师罗列,希望您能不吝赐教。1、现在的标准,是将以上要测的13元素混配在一起,统一硝酸介质,空白用5%的硝酸。浓度分别为0、0.1、1.0、10.0mg/l。这样的配法到底对不对?2、关于仪器的参数设定,老大反复关照说1300W的RF功率是出厂设定的,不可更改;冷却气14l/min、辅助气1l/min、载气1l/min是否对以上所有检测都有统一参数?3、谱线选定:Ni 231.604 Ca 393.366 Cd 214.438 Co 360.537 Cr 267.716 Cu 324.754 Fe 259.373 Mg 279.553 Mn 257.611 Pb 405.778 Zn 271.249 Sn 189.991 Al 308.214这样的选定对不对?是否有相互干扰?4、Ni干扰。我用纯度99.99%的泡沫金属镍溶样,以上面的标准做检测。发现Ni对Zn和Co的影响极大。居然能凭空测出25mg/l、50mg/l跟Ni基体浓度成倍数关系的干扰浓度。其他元素也有干扰,但没Zn、Co这么明显。我尝试用系数校正,很可惜,失败了。请问消除Ni基体干扰最好用什么办法?5、Na干扰。工艺生产中引入了大量的Na离子,使溶液中Na含量很高。我询问过我大学里的老师,她表示一定要稀释Na离子。可是稀释之后,其他微量元素就……请问:有没有摆脱Na离子干扰的办法?6、背景干扰的仪器校正。SPECTRO GENESIS ICP-OES具有自动背景校正功能(说明书上说的)。但具体扣背景的操作,因仪器而异。苦于找不到扣背景的根据,现在标准的背景一概没有扣除。有没有和我用同一仪器的老师来指导下,在它的软件环境下如何扣除背景?以上问题请各位老师知无不言,学生万分感谢!

  • 密闭采样器采样工艺

    密闭采样器可以应用于液体、气体、液化气体的取样过程。有液体取样器、液化气体取样器和气体取样器。密闭采样设备提供两种取样容器:玻璃瓶和不锈钢钢瓶。  玻璃取样的时候样品从工艺中被取出,利用气压装入有瓶盖和垫片的玻璃瓶里。在采样的时候把玻璃瓶伸进护罩里,瓶盖上面的垫片会被针刺破,采样的样品进到瓶内,瓶子里的气体会从排气针排出。当样品的要求量被取出后,操作员停止样品流入瓶内,然后将玻璃瓶从护罩内取出,此时瓶盖的垫片会自动封住,达到密闭采样的效果。  不锈钢钢瓶取样时样品从制程中被取出,在工艺压力下装入容器里。容器的组成包括有一个钢瓶,钢瓶两端各有一针阀和快速接头。当钢瓶与取样位置连接起来时即成为一套取样器。取样时样品会流经钢瓶,当样品是液化气体时,有定量的液体会流入定容缓冲瓶内,以确定钢瓶内被部份填满后,操作员关闭钢瓶的针阀,然后将快速接头内残留的气体进行卸压,让气体从排气端排出,此时再将钢瓶与取样器分开,完成取样。  密闭采样器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对管道内工艺状况下的各种介质,尤其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害的高中低压气液介质的无泄漏取样。密闭采样器由箱体、采样钢瓶、快速接头、压力表、阀门、密封件及法兰组成。样品真实性强、准确性高、无残夜、残气排放,有效的防止有毒、有害介质对操作者的伤害,同时不会污染环境,避免了易燃易爆介质在采样时可能造成的危险事故,符合国家对环保和防火、防爆安全规范的要求,已在国内石油化工多套装置应用,该取样器非常适合炼化装置的使用,安装方便,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取样系统是密闭的,较好的解决了环保方面的问题,符合清洁工艺生产的需要。在炼化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讨论】工艺用水电导率测定

    日常工艺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监测电导率么?在线检测还是另测呢?周期多久?限值多少?我先说,大家讨论讨论![em61] 我们的电导率都是在线检测的,除了有问题时需要取样另测,生产时每2小时测定一次,纯化水要求2us/cm,注射用水要求1us/cm.[em44]

  • 要实现"自来水直饮" ,供水企业的生产工艺能否配套?

    从小就受到家长教育,自来水生水不能喝,必须要喝开水。诚然,较之于"旧国标"的35项检测项目,"新国标"规定的106项指标的水质要求确实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106项指标全部达标的自来水直接饮用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这也对各地的水源地水质、供水企业的生产工艺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新国标"全面实施后,各地市供水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是否已经完成了更新和配套?是否已经胜任了"新国标"106指标的达标要求?这是社会公众希望知道的第一个问题。

  • 【转帖】颗粒表征确保碾压工艺的稳定性

    在碾压过程中,颗粒分布是影响下游工艺性能和最终片剂产品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参数之一。在碾压过程中使用颗粒表征,可将工艺控制参数与产品质量直接关联在一起。 使用 FBRM 颗粒表征优化碾压工艺在碾压过程中,颗粒分布是影响下游工艺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参数之一。颗粒分布会影响下列操作单元: (图) 利用碾压工艺获得稳定的后处理压片,从而保证溶出度均一和含量均匀。一个成功的工艺能生产出粒度、密度和孔隙度控制均匀的颗粒。但是,在制粒放大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的变化或工艺的动态变化将导致不均匀性。与 Patheon 的合作证明了 FBRM® 在线具有了解设计空间和优化一系列碾压运行单元的能力,同时具有不同的垂直/水平进料速度、碾压力和粉碎速度。确定颗粒分布特征可使用户能够直接将工艺控制参数与产品质量关联在一起。通过设计稳定可靠的工艺,即能实现从干法制粒到压片一系列稳定的工艺处理。实验设计进行了 19 批次的实验设计以了解工艺参数对下游产品质量的影响。使用 FBRM® 技术来测量和控制颗粒粒数和粒度变化。将 FBRM® 探头在线3插入 Comil 下游收集漏斗,当粉末流过探针尖端时,由于压缩颗粒系统中的内嵌4 或在线5测量,可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样品量的增加会提高细小颗粒高灵敏度。在此情况下更需要使用在线测量方法6。在下游取 10 克粉末样品,并分散于 100 克矿物油中。由于浓缩了取样量,测量具有代表性。中位数(第 50 个百分位)统计中的样品重复率小于 1%。 结果碾压和粉碎后,预混分布比分布具有更少的粗颗粒(图 1)。试验 10、12、13 和 19 具有最高数量的细颗粒、高孔隙度和密度。它们也具有 4000 磅/英寸的碾压力和 1000 rpm 的粉碎速度。细粉总数是下游流动特性和可能的溶出度不均一的早期指征。试验 6 和 11 具有最高数量的粗颗粒、低孔隙度和密度。它们亦具有 8000 磅/英寸的碾压力和 2000 rpm 的粉碎速度。 统计结果对上游碾压力和粉碎速度参数的压缩孔隙度和变化而言,颗粒分布平均值、每秒钟的细颗粒 (0-50μm) 计数和粗颗粒 (200-2000μm) 数量是高灵敏度的早期指征。平均粒度和每秒钟计数的细颗粒、粗颗粒数量亦是下游流程和溶解度或崩解时限的早期指征。通常,碾压力显著影响到粉碎密度、孔隙度挤压和粉碎挤压粒径。 平均值与孔隙度相关性的关系通过实时测量颗粒粒径,可以将碾压工艺条件控制在特定的平均粒径的目标上。由于平均粒径与颗粒孔隙度相关,实时控制就能确保均匀性。 结论碾压是一种复杂工艺,存在粉碎和聚集相互竞争的机制。采用 FBRM®,可以量化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变化并将此与粉碎参数关联在一起。通过确定这些影响,可使用工具 (FBRM®) 来减少放大时间,充分减少扰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该研究中,高碾压力和粉碎速度能获得低孔隙率、低密度的粗颗粒,而低碾压力和粉碎速度导致出现高孔隙率、高密度和高数量的细颗粒。在线颗粒表征亦用于确定过筛问题、硬件故障,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参考文献1. Sheffield Products2. Peter Greven3. Arp, Z. et al.AAPS, Atlanta, GA, 10 November 20084. Wiesweg, S. et al.Tablet Tech Seminar, Brussels; Belgium; 25 October 20075. Hu, X. et 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347 (2008) 54–616. Michaels J. N. et al.Powder Technology Volume 189, Issue 2, 31 January 2009, 295-303 鸣谢Arasu Kondappan(Patheon)对碾压粉碎物物理特性的检测。Diane Lillibridge(Patheon)提供统计设计方面的指导并执行统计分析。Russ Neldham(梅特勒-托利多)进行 FBRM® 测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