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工业用

仪器信息网工业用专题为您整合工业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工业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工业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工业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工业用话题讨论。

工业用相关的资讯

  •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工业用乙二胺四乙酸》等586项行业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工业用乙二胺四乙酸》等586项行业标准(见附件1)。其中,化工行业32项、石化行业13项、黑色冶金行业9项、有色金属行业51项、机械行业71项、汽车行业43项、船舶行业8项、轻工行业141项、纺织行业35项、包装行业2项、电子行业16项、通信行业165项。批准《水处理剂混凝性能的评价方法》等53项行业标准外文版(见附件2)。其中,化工行业16项、有色金属行业4项、稀土行业3项、建材行业8项、机械行业7项、轻工行业2项、纺织行业3项、通信行业10项。现予公布。以上化工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石化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黑色冶金行业标准、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含外文版)及稀土行业标准外文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外文版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及包装行业标准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织出版,轻工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纺织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通信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附件:1.586项行业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doc   2.53项行业标准外文版名称及主要内容等一览表.doc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年4月21日
  • 国际食用香料工业组织拟将28种调味物质列入禁用名单
    2011年7月7日。国际食用香料工业组织(IOFI)公布了28种拟禁用的调味物质名单,IOFI将不支持这些物质列入欧盟许可调味物质名单。IOFI文件称,将在禁用名单确定后给予行业18个月过渡期,之后这些物质将不允许在欧盟地区使用。这28种物质的名单见:
  • Leica推出两款半导体及工业用显微镜
    Leica推出半导体及工业用显微镜Leica DM8000M和leica DM12000M。 Leica 不仅是在光学解析有良好的表现, 在半导体晶圆与材料检视应用的效能上, 更是首屈一指的典范. 经过全球十大半导体厂与十大电子厂的现场测试, 所有参与的科技界工程师, 一致给予最高的评价. 作为徕卡集团在江苏的总代理,西努光学将秉承徕卡优质产品的专业化服务和理念,系列化的产品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诚实为您服务,专业为您服务。
  • 工业用盐制面条 身体健康危害大
    据水母网报道3日上午,烟台市盐务局直属分局联合芝罘公安分局食药环侦大队、芝罘区食卫监及边防派出所对市区红利农贸市场进行检查,执法人员发现市场内一面食批发加工点用工业盐加工面条、饺子皮和馄饨皮。执法人员还在现场找到了没有用完的工业盐和包装袋。工业盐的危害 使用工业用盐制作食盐有时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盐,那么便很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威胁人们的健康。 亚硝酸钠,广泛用于建筑施工,制造染料、药物和用作防锈剂,并大量用于印染、漂白等方面。进入人体后会引发中毒。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后能使体内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一遇到氧,就牢固地结合起来,不易分离。这样,人体的全身组织就会缺氧。当人体摄入0.3~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急性中毒,3克即可置人于死地。 一旦中毒会引发头晕、头胀、耳鸣,全身无力,手脚麻手,并会有恶心呕吐、腹泻、紫绀,心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如抢救不及时,或摄入量过多,就会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何保障用盐安全 不论是家中选购盐,或者购买其他食品如面制品、腌制品等等,我们都应该学会避免买到工业盐制作的食物。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们又应该如何保障自身所购买食盐的质量呢?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多年致力于保障食品安全,公司自主研发的亚硝酸盐检测试纸和食盐含碘量速测试纸便能帮您鉴别出食盐的品质,从而有效地保障您的饮食安全。亚硝酸盐检测试纸
  • 天津检出一批不合格工业用碘化钾 过量服用可致中毒
    p   近日,天津空港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对辖区内一家电子企业进口的工业用碘化钾进行检验时,发现商品外包装未印明“仅用于工业用途”相关字样,并且企业无法提供标明该商品实际用途的证明,不符合相关法规规定。 /p p   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第70号公告)明确规定对申报仅用于工业用途,不用于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添加剂及原料的产品,企业须提交贸易合同及非用于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添加剂及原料产品用途的证明。对此,该局第一时间通知企业保持货物和包装原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和销售。 /p p   碘化钾是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的124种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添加剂及原料产品之一,允许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强化和食用盐中碘的使用。食品用添加剂有效物质含量高,有害物质含量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人体不构成危害 工业用添加剂有效物质含量低,杂质(包括有害杂质)多,不可用于饲料、食品、化妆品等。工业用途的碘化钾对人体有害,可引起皮肤红斑、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长期服用可出现口腔、咽喉部烧灼感等碘中毒症状,过量碘化物对胎儿及孕妇也有毒副作用。工业用添加剂流入食品环节,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会引起社会恐慌。 /p p   检验检疫人员提醒广大进出口企业:要及时了解国家对工业用和食品用添加剂的相关政策,针对工业用添加剂,企业在报检时要提供贸易合同及非用于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添加剂及原料产品用途的证明,并要求发货方在商品外包装印明“仅用于工业用途”字样,避免因不合格情况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p p br/ /p
  • 食品厂用什么方法除湿最好?食品厂用工业除湿机
    食品厂用什么方法除湿最好?食品厂用工业除湿机【新闻导读】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家都应该知道在潮湿的环境中大部分食品是很容易吸湿受潮发生霉变的!在食品厂的整个生产流程中,其生产车间,储存环境的湿度与生产效率,食品的品质和安全都是息息相关的; 在这些食品的生产,储存以及流通等每一个环节中,如果环境湿度控制不当导致出现超标的情况,就会使其受潮而发生霉变,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一旦流入市场就有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因此,在食品厂进行合理的湿度控制是确保食品生产储存安全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据相关实验表明,食品厂车间,仓库等环境的的相对湿度以控制在≤50%RH为宜,在这样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储存可有效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因此,现在已经有不少的食品厂在车间,仓库等对湿度有较高要求的场所,都配置了相应的正岛ZD-8168C食品厂除湿机及ZD系列工业除湿机来实现对湿度的严格控制! 正岛ZD-8168C食品厂除湿机适用面积130-180平方米左右,除湿量为168公斤/天(7公斤/小时),广泛的适用于精密电子、光学仪器、生物工程、医药、包装、食品、氯化锂电池、印刷业、地下工程及国防等所有场所。 正岛ZD-8168C食品厂除湿机及ZD系列工业除湿机采用先进高效能压缩机、高效亲水铝箔换热器、大风量低噪音外转子风机,使除湿能力更能满足产品和环境低湿要求。 点击此处查看食品厂除湿机全部新闻图片 电话:0571- 8673 1596 139 5811 5553 欢迎您来电咨询食品厂用什么方法除湿最好?食品厂用工业除湿机的详细信息!食品厂除湿机型号和种类有很多,不同品牌和型号的食品厂除湿机价格及应用范围也会有细微的差别,而我们将会为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全方位的售后服务。 正岛ZD-8168C食品厂除湿机技术参数: 型 号ZD-8168C控制方式湿度智能设定除 湿 量168升/天排水方式塑胶软管 连续排水适用面积130 ~ 180智能保护三分钟延时 压缩机启动电 源380V~50Hz活性碳滤网标 配运转噪音52dB自动检测有无故障 一目了然输入功率2800w适用温度5~38℃体积(宽深高)605X410X1650mm设备重量126 kg 查看更多食品厂用什么方法除湿最好?食品厂用工业除湿机的详细信息尽在:正岛电器 正岛ZD-8168C食品厂除湿机及ZD系列工业除湿机产品六大核心配置优势: 优势一:【整机内结构精 巧】 优势二:【高效节能压缩机】 优势三:【配套内螺纹铜管】 优势四:【大风量高效风机】 优势五:【微电脑自动控制】 优势六:【配多重安全保护】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1. 工业抽湿机(ZD-8138C)2. 工业干燥机(ZD-8166C)3.车间除湿机(ZD-890C)4. 仓库抽湿机(ZD-8168C)5. 仓库除湿机(ZD-8240C)工业除湿机厂家记者核心提示:正岛ZD-8168C食品厂除湿机及ZD系列工业除湿机可以实现对整个食品加工,储存等环节中的湿度控制,使食品能够在一个完全可控的湿度环境中进行生产储存,这对提升食品厂车间的生产效率,食品的品质和安全都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是食品加工厂或企业车间湿度控制,仓库防潮除湿所采用的最佳措施和设备! 在食品加工厂或企业的生产车间,储存仓库等环境采用正岛ZD-8168C食品厂除湿机及ZD系列工业除湿机,对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防止食品吸湿受潮,这是一种最为简捷,效果显著的方法; 只不过,先期投入成本可能相对较高,但从长远的经济利益来看,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有效的确保了食品的品质和安全,这一点我想比什么都重要吧!以上关于食品厂用什么方法除湿最好?食品厂用工业除湿机 的最新相关新闻资讯是正岛电器为大家提供的!
  • 2020-2025年全球汽车工业用复合材料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11.5%
    根据美国Research And Markets 1月25日发布的最新全球汽车工业用复合材料市场分析报告,全球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54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3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之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为11.5%。对轻量化和节能汽车的需求以及电动汽车的新兴发展是推动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提高OEM厂商对严格的政府排放控制法规的认识则是汽车复合材料市场增长的机会。但是,COVID-19疫情对汽车复合材料的负面影响对汽车行业市场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就增强纤维类型而言: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仍然是汽车工业复合材料最大的细分市场。玻璃纤维具有强度、耐久性、柔韧性、稳定性、重量轻、耐热、耐温、防潮等优点,是汽车工业复合材料生产厂家的首选材料。例如,在汽车中,玻璃纤维可用于不同的应用,如车身底部系统、前端模块、甲板盖、保险杠横梁、发动机罩仪表板和风道,以及其他车身部件。但是在2020年至2025年预测期内,预计碳纤维复合材料价值和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最高。就应用结构件类型而言:车身结构是汽车工业复合材料的最大应用。放置在整体式车身外表面上的车身复合材料被称为车身外部零件。外部零件包括主要部件如保险杠、挡泥板、前端模块、门板和引擎盖等。在汽车工业中使用复合材料是一个新兴趋势,因为这些复合材料有助于实现高性能性能,如高刚度、轻量化和高强度重量比。使用复合材料制造的外部零件具有刚性,因此在发生事故时提供最小的损坏风险。复合材料也有助于减轻外部部件的重量,从而使整个车身的重量减轻,并使其更省油。外部零件位于车身外表面,由于暴露在恶劣环境和极端天气下,更容易磨损。在外部部件中使用复合材料,如挡泥板、发动机罩、保险杠横梁、行李厢盖和其他部件,增加了汽车的耐久性,确保了较长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维护成本。就轻量化汽车的类型而言:非电动汽车仍然是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应用最大的车型,包括宝马、奥迪、雷诺、保时捷、大众、菲亚特克莱斯勒等众多车企,均在在其高端非电动汽车中使用复合材料。例如,保时捷GT3 Cup II车型制造了CFRP组装支架,而宝马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则在其轻型仪表盘支架以及阿尔法罗密欧4C跑车的整个底盘中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德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发出Rodeo概念车,这是一款基于经典保时捷911 safari拉力赛车的全轮驱动碳纤维越野车。全球OEM采取的这些举措一直在推动汽车复合材料在非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就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区域而言:欧洲是领先的汽车复合材料市场。欧洲汽车复合材料市场的增长是由该地区汽车行业中老牌汽车制造商的存在、工业扩张以及该地区汽车工业引进的工业4.0技术推动的。汽车工业是欧洲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比其他任何地区都高。欧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该行业是研发领域最大的私人投资者,每年约投资574亿欧元,欧盟汽车工业的营业额占GDP的7%。
  • 工业纯钛样品制备,用这两种金相抛光布,效果很稳定!
    工业纯钛是非常软的易延展的金属,金相样品制备非常困难,在样品研磨和抛光过程中,容易生成机械孪晶,塑性变形、研磨颗粒嵌入、划痕去除不完全等缺陷。使用手动研磨抛光方法制备时,更容易出现样品表面不平整,导致无法呈现真实微观组织。因此,欲快速方便制备组织清晰、无划痕、无变形、无嵌入的钛金相样品,不仅需要成熟的技术,也需要选择好每一步制备所使用的耗材。我们实验室,在抛光步骤中所选用的两种金相抛光布,配合金刚石抛光液使用,对工业纯钛样品抛光,效果一直都非常稳定,现分享给朋友们,愿能给做金相的朋友一些帮助。当然,我们使用的是自动磨抛机研磨抛光样品,通常采用四步法来制备,分别选用了美国QMAXIS(可脉)的SatinCloth 金相抛光布和MicroMet 金相抛光布。► SatinCloth 金相抛光布配合3µm 金刚石悬浮液,采用抛光冷却润滑液冷却► MicroMet 金相抛光布配合1µm 金刚石悬浮液,采用抛光冷却润滑液冷却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切割:精密切割机/砂轮切割机,QMAXIS 切割有色金属的金刚石切割片和砂轮切割片镶嵌:热压镶嵌机METPRESS A,PhenoPowder 酚醛树脂磨抛:自动研磨抛光机METPOL-A,P240和P1200金刚石磨盘,3μm和1μm金刚石悬浮液,SatinCloth和MicroMet 金相抛光布。小贴士:因工业纯钛研磨抛光的速率较低,在精细抛光步骤中应添加侵蚀抛光剂,以获得理想的抛光效果。如果对样品制备的要求较高时,可在精细抛光时使用振动抛光,以去除样品表面浅表层的内应力。 经验证明工业纯钛样品制备,用QMAXIS的这两种金相抛光布,效果很稳定!关于所选用的SatinCloth 金相抛光布和MicroMet 金相抛光布的详细信息和其他方面的应用,可联系可脉检测的应用工程师咨询,这里不做介绍了,他们更专业。
  • 中国纺织品工业协会提出家用纺织品强制标准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家用纺织品行业发展飞快,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家用纺织品的品种和质量逐年递增。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规范市场,中国纺织品工业协会提出家用纺织品强制标准。    标准名称:家用纺织品 毛巾中水萃取物限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洗浴用的毛巾类产品,如:浴巾、面巾、方巾等。    要求: 毛巾中水萃取物限定 项目 单位 限量 五氯苯酚(CAS No.87-86-5) mg/kg ≤5.0 萃取液 液沾色 级 ≥3 透明度*1 mm ≥200 注:如产品标志注明需洗涤后使用,则萃取液制取用洗涤后的样品。   备注:   *1. 透明度: 液体的澄清程度,与液体中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多少有关。   标准名称:家用纺织品 可挥发性有机物限量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含大面积涂层、塑胶、粘合剂的家用纺织品*1。   要求: 家用纺织品可挥发性有机物限量 项目 单位 限量甲醛释放*2≤ mg/kg 300 总挥发性有机物*3≤ mg/kg 50 注:总挥发性有机物主要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等。   备注:   *1.家用纺织品:室内使用、非正式传统服装的各类纺织品,如:床上用品,毛巾类产品、布艺装饰类产品、厨浴卫生类用品、静电植绒类产品、公共用纺织品等。   *2.释放甲醛含量的检测按GB/T 2912.2执行。   *3.总挥发性有机物:用气相色谱非极性柱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并包括它们在内的已知和未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以上信息来源于报批稿,仅供参考,请以国家最终审批文件为准。
  • 中国化工学会关于《工业用2-氯-6-三氯甲基吡啶》等 4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由中国化工学会组织制定的《工业用2-氯-6-三氯甲基吡啶》等4项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3年4 月21日之前将征求意见表(见附件5)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至中国化工学会。联系人:张颖 电话:010-64455951邮箱:zhangy@ciesc.cn附 件1.《工业用2-氯-6-三氯甲基吡啶》征求意见稿2.《电子级丙二醇甲醚》征求意见稿3.《电子级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征求意见稿4.《啶氧菌酯原药》征求意见稿5. 征求意见表 中国化工学会2023年3月21日附件3《电子级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征求意见稿.pdf附件1《工业用2-氯-6-三氯甲基吡啶》征求意见稿.pdf附件2《电子级丙二醇甲醚》征求意见稿.pdf附件5 征求意见表.doc《工业用2-氯-6-三氯甲基吡啶》等4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通知.pdf附件4《啶氧菌酯原药》征求意见稿.pdf
  • 半导体所携IS-3000CB工业用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亮相国家“十一五”成就展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3月7日至14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携IS-3000CB工业用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亮相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 IS-3000CB工业用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   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是应用于现代工业加工的新一代激光光源。与传统的气体激光器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我国自主研制的全固态激光器,功率高达6kw,功率不稳定度优于±0.77%,关键部件全部国产化,可广泛用于汽车焊接、铁路轮轨及风电轴承的表面淬火和熔覆等工业加工中,对提升我国工业加工装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是1956年按照“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四项紧急措施”开始着手筹建的,是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其系统集成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60年。目前,该所是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及其应用研究于一体的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所。为了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经过学科调整和目标凝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光电子及其集成技术 体材料、薄膜材料、微结构半导体材料科学技术 低维量子体系和量子工程、量子器件的基础研究 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特种微电子技术。
  • 质量源于设计 设计因“用”而动——访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XRF产品总经理Jeff Jefferson先生
    随着国内金属行业的蓬勃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行业内分析测试人员的交流,自2012年7月开始,牛津仪器在全国举办金属分析系列论坛,邀请业内专家为广大用户带来精彩的报告,同用户分享更多的有关金属分析仪器、金属分析方法、金属标准物质、实验室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由此为从事金属分析测试的人员搭建一个同专家、同行,以及厂商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的平台。   2012年8月,牛津仪器金属分析论坛北京站举行,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XRF产品总经理Jeff Jefferson先生亲临现场,与广大中国用户进行交流。活动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Jeff Jefferson先生,请他介绍了牛津仪器XRF产品的设计理念、产品研发,以及应用前景。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亚太区销售经理诸炜先生、牛津仪器市场部经理袁志强先生陪同接受采访。 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XRF产品总经理Jeff Jefferson先生 简单易用 工业分析领域用户最核心的需求   Instrument:首先,请您谈谈牛津仪器XRF产品的架构及产品设计理念?   Jeff Jefferson先生:牛津仪器公司于1959年创建于英国牛津,其核心理念是“科技产业化”,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生产采用领先技术的高科技产品。牛津仪器的X射线荧光光谱(XRF)产品目前也拥有超过30年的发展历史,根据牛津仪器的业务划分,XRF产品现在属于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牛津仪器当前拥有台式XRF、手持式XRF、X射线荧光测厚仪等产品。   由于牛津仪器的XRF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分析,工业应用和高校院所的应用需求不同,将仪器做到简单易用,对于工业分析领域的用户来说是最核心的需求,而且他们更注重仪器操作的耐用性、可靠性,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在产品研发当中,我们追求的是硬件能够做的更小、更轻、更耐用,软件能够做的更加智能化,同时要保证组成仪器的各个硬件部分能够通过设计很好的整合在一起。由于牛津仪器自身就能够进行XRF的两个核心部件X光管和探测器的研制和生产,因此我们在设计中进行整合就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我们的探测器不仅应用在自己的设备当中,还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产品当中 我们的X光管还供应给其他主流X射线荧光光谱仪生产商 同时我们还和学术机构密切合作,保证了我们能够时时站在技术的前沿。   最后,我们评价产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就是用户体验,仪器是否简单易用、是否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的目标就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的应用优势,而不是简单的追求采用先进技术。如果一台仪器采用了非常好的技术,但是不能通过合理的设计融合到简单易用的产品当中,不能为用户解决应用难题,那就是一个失败的产品。所以产品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的产品离不开出色的产品设计。 聆听用户的声音 产品研发因“用”而动   Instrument:请谈谈牛津仪器XRF产品的研发实力及研发新产品、新方法的主要依据?   Jeff Jefferson先生:牛津仪器XRF的研发团队主要在芬兰,这个团队是10年前我们收购世界上第一家研究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的厂家后,以该公司的研发中心为基础,发展成立的具备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以及进行学术研究等的综合研究中心。   聆听用户的声音是我们整个产品研发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牛津仪器非常重视的一个研发理念。牛津仪器高层经常以身作则深入生产现场,和一线客户交流,倾听用户的需求。我们也会通过系统的收集销售、经销商、售后服务人员等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当中得到的反馈信息,然后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   Instrument:请您举例谈谈牛津仪器通过倾听用户的声音研发的新方法和新产品?   Jeff Jefferson先生:通过倾听用户的声音,我们不断改进和推出了许多新方法和产品。如在中国,中石化油库普遍安装了牛津仪器的台式荧光光谱仪Lab-X3500,用于硫含量的检测,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各个油库油品中的氯含量不一致,导致了在X荧光光谱分析中,对硫含量的检测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为中石化专门设计仪器校准曲线来消除氯的干扰,从而得到准确的硫含量检测结果。   另外,2012年牛津仪器最新研发的触摸屏激发枪(UV TOUCH)正是我们倾听用户声音的体现。触摸屏激发枪采用了触摸屏式设计,枪头屏幕直接显示结果,这样用户无需返回主机查看数据,也可通过激发枪屏幕对主机进行远程控制,而且采用触摸屏进行点、按等操作非常方便,即使戴手套也能完成,其工作线缆可达到10米。这样在一些不方便携带检测仪器进行检测的场合,如锅炉检测、石油管道架设等,用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激发枪上的屏幕获知检测结果。目前,只有牛津仪器拥有这种类型的仪器。 拓展XRF在金属产业链的应用 随市场变化开拓新方法   Instrument:请您谈谈牛津仪器XRF产品的优势应用领域?   Jeff Jefferson先生:当前,牛津仪器XRF产品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其中一些领域牛津仪器XRF产品独具优势:如油品中S含量的分析,这一领域中石油中石化体系基本全部使用了牛津仪器的台式荧光光谱仪 另外,如检测即时贴硅脂中的硅含量,这一领域我们几乎达到100%的市场占有率 在石化、电力、锅检、特检行业的金属材料可靠性鉴定(PMI)方面,我们的也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此外,在印刷线路板行业、PCB镀层测厚等领域我们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Instrument:未来牛津仪器重点关注和拓展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Jeff Jefferson先生:未来金属行业还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毕竟金属制造加工、矿物勘探,是一个国家核心的工业领域,所以我们认为金属行业是一个拥有持续发展潜力的行业。但是我们会进一步拓展XRF产品在整个金属材料产业链的应用,之前我们的产品在废旧金属回收领域用的比较多,现在我们的产品能够应用于矿物勘探、金属冶炼、成品检测,一直到现场使用中材料可靠性的鉴别,整个金属产业链我们的产品都在扩展。另外,我们认为环保也是一个XRF产品能够广泛应用的领域,包括土壤监测、水质监测等。   此外,随着时代的变化,XRF的应用领域也在变化之中,例如以前XRF一个很重要的应用领域是木材中的防腐剂的检测,防腐剂中含有铜、铬、砷等金属元素。但随着技术的改进,现在的防腐剂当中已经不含砷了,所以这个应用市场就没有了。但是我们随之又开发出新的市场,废旧物品回收。因为对于这些企业,它们需要检测废旧木料中是否含有砷,以保证含有砷的木料不能简单地通过垃圾填埋的方式来处理,从而防止有害金属进入土壤当中。对于我们来说,要使XRF能够持续的保持活力,必须专注于应用领域的变化和技术方法的开发,保证我们的XRF能够帮助客户去解决他们的实际应用问题。 从产品导向转为市场导向 2011销售额同比增长40%   Instrument:请谈谈贵公司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以及应用情况如何?   Jeff Jefferson先生:1997年,牛津仪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立北京办事处 2004年,牛津仪器在上海成立制造工厂,我们开始在中国本土组装部分仪器,X射线荧光镀层测厚产品同年就形成了本土化组装,该工厂现已成为牛津仪器在亚洲地区的技术研发及生产制造和服务中心。2005年,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在上海成立亚洲区客户支持中心及备件仓库 2008年成立了中国应用中心 2010年成立了中国客户培训中心,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应用、维修及技术培训课程。   这些年我们逐渐认识到中国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工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很大,而且中国用户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质量,要求有越来越多新的产品和技术来满足工业生产质量控制的要求。进入中国市场后,我们不断收集中国用户在仪器使用中的技术需求,不断改进改善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客户满意度。而且目前我们在满足中国用户应用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世界上其他地区客户的应用需求,因为中国客户的应用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同时,我们的发展战略从“以产品为导向转化为以市场为导向”,从而更好的关注特定市场的用户需求,来做好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实现快速响应。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将亚太地区的销售架构调整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块,而不再是以产品分类。而且事实证明我们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在做了调整后,牛津仪器在中国2011年的销售收入比2010年增长了40%。   Instrument:最后,请谈谈牛津仪器XRF产品在亚太区及中国市场布局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划?   Jeff Jefferson先生:牛津仪器将继续强化产品研发团队,完善销售体系,从而能够更好的专注于市场需求。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加强在人力资源和研发资源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在亚洲和中国,这是我们将来重点投资的区域。我们期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实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期望牛津仪器的XRF产品能够帮助用户解决更多工业分析应用的问题。采访现场   采访编辑:秦丽娟   附录1:Jeff Jefferson先生个人简历   Jeff JEFFERSON先生毕业于英国亨利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Jeff JEFFERSON先生于1978年加入牛津仪器,曾经担任分析产品销售和市场经理、新产品导入经理及运营总监,之后担任核磁共振产品总经理,现任X射线荧光产品总经理。   附录2:牛津仪器:   http://www.oichina.cn/   http://oxford.instrument.com.cn/   附录3:牛津仪器金属分析论坛: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subject/201003/?SubjectID=193
  • 【行业应用】赛默飞发布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异戊烯中含氧化合物解决方案
    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近日发布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异戊烯中含氧化合物的解决方案。高纯度异戊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频哪酮、异戊二烯和叔戊醇,也可作为合成橡胶、树脂的中间体等。采取醚化法生产的异戊烯产品中通常含有甲醇、二甲醚、TAME等含氧化合物杂质,这类杂质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控制它们的含量。本实验采用Trace 1310气相色谱仪,配合AS 1310自动进样器,参考石油化工行业标准送审稿《工业用异戊烯中含氧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异戊烯中浓度不低于0.001%(质量分数)的甲醇、甲基叔戊基醚、叔戊醇等含氧化合物,以外标法计算各组分的含量。Thermo Scientific的Trace 1310色谱仪配合Thermo AS 1310液体自动进样器,在测定异戊烯中含氧化合物分析时,方法可靠、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更多产品信息,请查看:气相色谱(trace1310)https://www.thermofisher.com/order/catalog/product/14800302#/legacy=thermoscientific.cn?CID=search-PR 应用方法下载,请查看:https://www.thermofisher.com/content/dam/tfs/Country%20Specific%20Assets/zh-ch/CMD/Chrom/petrochemical/documents/Industrial%20Isopentenyl%20oxygenates%20Measurements%20using%20Gas%20Chromatography.pdf?CID=search-PR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约50,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 司,员工人数约38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 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 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请扫码关注: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官方微信
  •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工业用导电和抗静电橡胶板》等412项行业标准、2项行业标准修改单、11项行业标准外文版、122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工业用导电和抗静电橡胶板》等412项行业标准(见附件1)。其中,化工行业55项、黑色冶金行业18项、有色金属行业1项、建材行业3项、机械行业38项、轻工行业68项、纺织行业7项、兵工民品3项、电子行业53项、通信行业166项。批准《肥料级磷酸二氢钾》等2项行业标准修改单(见附件2)。其中,石化行业1项、黑色冶金行业1项。批准《海藻酸类肥料》等11项行业标准外文版(见附件3)。其中,化工行业9项、轻工行业1项、纺织行业1项。批准《甲醇气体检测报警器校准规范》等122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见附件4)。其中,石化行业25项、有色金属行业5项、建材行业14项、机械行业24项、轻工行业7项、纺织行业9项、兵工民品行业10项、电子行业18项、通信行业10项。现予公布。行业标准修改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上化工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黑色冶金行业标准及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有色金属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轻工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纺织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兵工民品行业标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以上石化行业、纺织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质检出版社出版,有色金属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轻工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兵工民品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出版,电子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出版。附件:1.412项行业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2.2项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3.11项行业标准外文版名称及主要内容等一览表4.122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7月28日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日用香精中十三种限用香料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计划《日用香精中十三种限用香料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由 TC257(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57SC1(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香料香精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要起草单位 上海香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福州海关技术中心 。附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用科技“守护”绿色与安全—贺首届工业园区智慧化监测网络会议圆满举办!
    2023年,3月22日,仪器信息网3i讲堂主办的首届“工业园区智慧化监测”网络会议圆满落幕,来自环境/石油/化工/材料/制药/食品等行业的近700位专业听众参加了本届会议。直播会场,11位专家代表作精彩分享。上海大学的高松老师,作为本届会议的特邀主持嘉宾,进行了全程主持,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借力科技新力,守护一方水气安全2020年,是国家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化工大国,化工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化工园区是危险化学品产业的重要载体,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676家化工园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化工园区的发展速度让人拭目以待,与此同时,这对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监测,绿色发展等也提出新的挑战。工业园区的风险和污染监测,尤其是化工园区,可以从风险源监管、园区风险智慧化管控、环境质量、园区企业污染源、污染预警预测等多个维度进行监测,结合近几年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工业园特征污染物的环境监测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本届大会直播期间,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马从越处长,就我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与减污降碳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享,基于委员会2022年底的调研工作展开了精彩报告。随后,来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技术骨干——朱敬聪老师,围绕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展开了报告内容,全面介绍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智能管控平台系统。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研究员——谢品华老师拥有丰富的工业园区经验,围绕工业园区突发大气污染事故预警监测技术研究,展开报告,并将会议推向高潮。在下午的日程中,来自甘肃省生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副主任——曹兴老师带来精彩分享,曹主任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关于对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的思考,让我们系统了解了各地化工园区安全建设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智慧化“引领园区监测,仪器技术各领风骚 在大气污染监测层面,来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环境空气产品技术应用主管赵汉松老师,集中分享了赛默飞的核心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介绍了赛默飞在工业园区环境在线监测方面的系列成果,包括VOC排放污染源系统、园区VOC整体监测解决方案等。北京科尔康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高工——杨乔老师,在大会上分享了工业园区环境空气智慧监测与预警解决方案,全面介绍了企业在恶臭气体监测、预警与溯源,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及VOCs气体智慧监测预警与溯源等内容。赛莱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应用工程师——纪宗媛老师,聚焦到工业园区废污水监测,分享了在线COD监测技术在工业园区的应用,赛莱默的特色监测技术,得到主持嘉宾高松老师的认可。赋能污染溯源,谋破局“监管“新思路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针对污染源监测改革及“垂改”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支撑编制《关于进一步加强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的通知》。针对污染源头监测,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王军霞老师,就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及应用进行精彩分享,回顾了近几年国家在污染源监管方面的政策新变化,并对污染源监管工作的历程与进展简单回顾。污染溯源,一直是污染源监管工作的“头号”难题。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水研究中心主任——周珉老师,基于丰富的工作经验,围绕工业园区废水排放在线监测与溯源展开,重点介绍了研究中心在生物毒性在线监测技术的新进展和新发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程澄老师,致力于溶解性有机物表征、水体中荧光有机物的识别以及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的水污染溯源技术,本次会议就水质荧光指纹溯源技术在工业园区污染源智慧监管中的应用,进行了技术分享。在大气污染溯源方面,来自上海环境监测中心的车祥老师进行了干货分享,围绕 VOCs源谱监测技术及在园区溯源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报告内容充实且详尽,为本届会议画上圆满句号。策划组:本届会议筹备过程中,要特别鸣谢高松老师的专业指导。更多会议回放,请联系微信号:13260310733预告:走进工业园区系列主题会议,正在筹备中,届时,欢迎各地智慧化工业园区与我们联系,进行深入实地走访与技术交流。
  •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印发2023年第二批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用对照品 N,N-二甲基甲酰胺》等14项团体标准项目
    各有关单位: 按照《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2021 年修订版)》(中试协字〔2021〕 63 号)的要求,现予批准印发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 2023 年第二批团体标准《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用对照品 N,N-二甲基甲酰胺》等 14 项团体标准。请起草单位抓紧落实和实施项目计划,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广泛听取意见,保证标准质量和水平,按时完成团体标准制定任务。标准项目计划执行过程中有关问题,请及时与中试协团标委办公室联系。联系方式:联系人:朱传俊电话:18526778029中试协团标办公室邮箱:hxsjtbw@163.com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2023年8月16日文件66 2023年印发第二批14项团体标准制定计划通知.pdf
  •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立项《核工业用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碳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等19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经过形式审查、现状检索分析、专家评审,现决定对《核工业用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碳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等19项拟立项团体标准(详见附件1)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进行书面反馈,将填写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立项项目异议书》(附件2)的盖章扫描版或发送至电子邮箱:standard@org-cnea.cn,或邮寄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21号六层邮编:100032收件人: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10-56971742联系人:张加军特此。 附件:1.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立项项目公示表2.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立项项目异议书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4年1月25日关于《核工业用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碳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等19项拟立项团体标准的公示.pdf
  •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果糖基转移酶获批 7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
    p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期发布公告称,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和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等7种扩大使用范围的品种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 /p p    strong 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 /strong /p p   米曲霉来源的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p p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用于生产低聚果糖。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2016)。 /p p    strong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strong /p p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表A.3所列食品类别除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需要限定。 /p p   该物质用于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食品类别04.01.01.02)和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菜(食品类别 04.02.01.02),发挥被膜剂作用。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GB 1886.65-2015)。 /p p    strong dl—酒石酸 /strong /p p   dl-酒石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面糊、裹粉、煎炸粉、油炸面制品、固体复合调味料、果蔬汁(浆)类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碳酸饮料、风味饮料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糖果(食品类别05.0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食品。 /p p   该物质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糖果(食品类别05.02),调节产品的口味。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dl-酒石酸》(GB 1886.42-2015)。 /p p    strong 可溶性大豆多糖 /strong /p p   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脂肪类甜品、冷冻饮品、大米制品、小麦粉制品、淀粉制品、方便米面制品、冷冻米面制品、焙烤食品、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 /p p   该物质作为增稠剂、乳化剂用于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调节产品的口感。其质量规格应执行《可溶性大豆多糖》(LS/T 3301-2005)。 /p p    strong 亮蓝 /strong /p p   亮蓝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风味发酵乳、调制炼乳、果酱、凉果类、加工坚果与籽类、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调味糖浆、饮料类、配制酒、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6mg/kg bw。 /p p   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调节产品的色泽。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亮蓝》(GB 1886.217-2016)。 /p p    strong 磷酸 /strong /p p   磷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乳及乳制品、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冷冻饮品、小麦粉及其制品、杂粮粉、食用淀粉、焙烤食品、预制肉制品、水产品罐头、调味糖浆、固体复合调味料、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饮料类、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食品类别13.01.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最大容许摄入量为70 mg/kg bw。 /p p   该物质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食品类别13.01.03),调节产品的口味。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磷酸》(GB 1886.15-2015)。 /p p    strong 柠檬黄 /strong /p p   柠檬黄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风味发酵乳、调制炼乳、冷冻饮品、果酱、凉果类、加工坚果与籽类、饮料类、配制酒、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0 mg/kg bw。 /p p   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调节产品的色泽。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GB 4481.1-2010)。 /p p    strong 乳酸链球菌素 /strong /p p   乳酸链球菌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乳及乳制品、杂粮罐头、预制肉制品、熟肉制品、熟制水产品、蛋制品、醋、酱油、酱及酱制品、复合调味料、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腌渍的蔬菜(食品类别04.02.02.03)、加工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面包(食品类别07.01)、糕点(食品类别07.02)。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防腐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2mg/kg bw。 /p p   该物质作为防腐剂用于腌渍的蔬菜(食品类别04.02.02.03)、加工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面包(食品类别07.01)、糕点(食品类别07.02),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GB 1886.231-2016)。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日期:2018-03-19 /p
  • 用“服务”抓住中国制造的科学仪器市场——访牛津仪器工业分析全球市场总监Frederique Gerard
    仪器信息网讯 近年,中国在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采取了去产能措施,以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 反映到科学仪器行业,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相关的科学仪器销售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中国制造2025”在2014年的提出,在中国的各个制造领域对科学仪器的需求也将被激发。5月1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走近牛津仪器,与牛津仪器公司工业分析全球市场总监Frederique Gerard进行了深入交流。  牛津仪器公司工业分析全球市场总监Frederique Gerard  在这样一个机遇和危机并存的阶段,牛津仪器工业分析产品在中国的业务的发展将面临诸多挑战。Frederique Gerard介绍了牛津仪器的一些应对举措:一方面,发布技术更领先的新产品,如手持式XRF光谱仪X-MET8000系列、火花直读光谱仪FOUNDRY-MASTER Smart等 另一方面,开发新的应用解决方案,帮助提高客户工作效率 此外,通过持续完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同时,牛津仪器始终关注于 “冶炼、铸造、制造、回收” 的金属全生命周期,并提供对应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提高产品质量的需求。  火花直读光谱仪FOUNDRY-MASTER Xpert  中国是制造大国,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不断成长,对外贸易量也保持持续增长。Frederique Gerard谈到,牛津仪器新推出的X-MET8000系列产品测试更加快速,使用更为方便,配合新推出的应用解决方案,满足了更多用户需求。同时,测厚仪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也为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中国版RoHS即将实施,这对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的在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牛津仪器也开始与中国的本土仪器企业展开合作,为其提供手持式XRF产品的OEM服务。Frederique Gerard认为牛津仪器与其有着不同的优势,例如市场和渠道,并且面对不同的客户 为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这次合作目标是通过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应用和服务,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扩大了牛津仪器的市场份额。  为应对中国、世界的经济新常态,Frederique Gerard表示,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从产品改进、应用开发等方面采取措施,持续致力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全方位满足客户服务要求。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车用天然气发动机二氧化碳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九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及行业专家: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试行版)》的有关规定,《车用天然气发动机二氧化碳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九项团体标准的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附件1-1~附件9-2)已完成,现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行业专家积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于2023年11月30日前将所提意见和建议分别填入《意见征集表》(附件10),并发送至协会联系人处。 联系人:黄兴联系方式:bzfg@caam.org.cn、010-63979900-5048 2023年10月31日附件1-1:车用天然气发动机二氧化碳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征求意见稿).pdf附件1-2:车用天然气发动机二氧化碳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编制说明).pdf附件2-1:车用天然气发动机耐久试验规范(征求意见稿).pdf附件2-2:车用天然气发动机耐久试验规范(编制说明).pdf附件3-1:车用天然气发动机台架试验设计(DOE)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附件3-2:车用天然气发动机台架试验设计(DOE)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附件4-1:汽车用35MPa压缩天然气(CNG)加气口(征求意见稿).pdf附件4-2:汽车用35MPa压缩天然气(CNG)加气口(编制说明).pdf附件5-1:汽车用35MPa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枪(征求意见稿).pdf附件5-2:汽车用35MPa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枪(编制说明).pdf附件6-1:车载激光雷达用激光发射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pdf附件6-2:车载激光雷达用激光发射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编制说明).pdf附件7-1:车载闪光式固态激光雷达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pdf附件7-2:车载闪光式固态激光雷达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pdf附件8-1:车辆救援电动绞盘规范(征求意见稿).pdf附件8-2:车辆救援电动绞盘规范(编制说明).pdf附件9-1:车辆救援液压绞盘规范(征求意见稿).pdf附件9-2:车辆救援液压绞盘规范(编制说明).pdf附件10:意见征集表.doc
  • 三部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该方案提出六大重点任务: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进节能降碳;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主动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转型。两个重大行动: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全文如下: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结合相关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重点行业达峰为突破,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二)工作原则。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坚持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满足合理消费需求的同时,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工业生产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各项任务,统筹推动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效率优先,源头把控。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提升利用效率,优化用能和原料结构,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加强产业间耦合链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攻关,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坚持双轮驱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低碳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二、重点任务(四)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1. 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贯彻落实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落实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科学确定东中西部产业定位,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引导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鼓励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低碳转型效果明显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严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准入关,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严格项目审批、备案和核准。全面排查在建项目,对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对产能已饱和的行业要按照“减量替代”原则压减产能,对产能尚未饱和的行业要按照国家布局和审批备案等要求对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标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优化重点行业产能规模。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严格落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加强重点行业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完善以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为主的综合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持续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动产业低碳协同示范。强化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纺织、造纸等行业耦合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实施钢化联产、炼化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加强产业链跨地区协同布局,减少中间产品物流量。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行业间企业开展协同降碳行动,构建企业首尾相连、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产业链。建设一批“产业协同”、“以化固碳”示范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深入推进节能降碳。把节能提效作为满足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优先来源,大幅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重点产品能效水平,推进用能低碳化、智慧化、系统化。1. 调整优化用能结构。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有序推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煤炭减量替代,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促进煤炭分质分级高效清洁利用。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增长。推进氢能制储输运销用全链条发展。鼓励企业、园区就近利用清洁能源,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综合考虑电力供需形势,拓宽电能替代领域,在铸造、玻璃、陶瓷等重点行业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重点对工业生产过程1000℃以下中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和园区创建,示范推广应用相关技术产品,提升消纳绿色电力比例,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促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因地制宜推广园区集中供热、能源供应中枢等新业态。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实施工业节能改造工程。聚焦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鼓励企业对标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加快节能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主要产品工艺升级与节能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工业产品能效水平。在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实施变压器、电机等能效提升计划,推动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风机、泵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升级。重点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特大功率高压变频变压器、三角形立体卷铁芯结构变压器、可控热管式节能热处理炉、变频无极变速风机、磁悬浮离心风机等新型节能设备。(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6. 强化节能监督管理。持续开展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制定节能监察工作计划,聚焦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加强节能法律法规、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用能行为,跟踪督促、整改落实。健全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开展跨区域交叉执法、跨级联动执法。全面实施节能诊断和能源审计,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实施改造。发挥重点领域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带头开展节能自愿承诺。(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生产模式绿色转型。1. 建设绿色低碳工厂。培育绿色工厂,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实施绿色工厂动态化管理,强化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完善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年度发展报告。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支持汽车、机械、电子、纺织、通信等行业龙头企业,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加快推进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鼓励“一链一策”制定低碳发展方案,发布核心供应商碳减排成效报告。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加快铁路专用线和管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优化大宗货物运输方式和厂内物流运输结构。(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通过“横向耦合、纵向延伸”,构建园区内绿色低碳产业链条,促进园区内企业采用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模式,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资源化利用,实施园区“绿电倍增”工程。到2025年,通过已创建的绿色工业园区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碳达峰优秀典型经验和案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中小企业资源配置和生产模式,探索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评价,引导中小企业提升碳减排能力。实施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促进工程,开展中小企业节能诊断服务,在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创新等领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创新低碳服务模式,面向中小企业打造普惠集成的低碳环保服务平台,助推企业增强绿色制造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推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印染、造纸、化学原料药、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企业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作为差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充分发挥节约资源和降碳的协同作用,通过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1. 推动低碳原料替代。在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推广高固废掺量的低碳水泥生产技术,引导水泥企业通过磷石膏、钛石膏、氟石膏、矿渣、电石渣、钢渣、镁渣、粉煤灰等非碳酸盐原料制水泥。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衍生可燃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优化煤化工、合成氨、甲醇等原料结构。支持发展生物质化工,推动石化原料多元化。鼓励依法依规进口再生原料。(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铜、铝、铅、锌、镍、钴、锂、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研究退役光伏组件、废弃风电叶片等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围绕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推进机电产品再制造。围绕航空发动机、盾构机、工业机器人、服务器等高值关键件再制造,打造再制造创新载体。加快增材制造、柔性成型、特种材料、无损检测等关键再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面向交通、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机电设备维护升级需要,培育50家再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实施智能升级改造。加强再制造产品认定,建立自愿认证和自我声明结合的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利用评价。支持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加快全固废胶凝材料、全固废绿色混凝土等技术研发推广。深入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探索形成基于区域产业特色和固废特点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路径。到2025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62%。(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突破和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工业减碳去碳。1.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部署工业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实施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工程,研究实施氢冶金行动计划。布局“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作、上下游协同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力度。发布工业重大低碳技术目录,组织制定技术推广方案和供需对接指南,促进先进适用的工业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以水泥、钢铁、石化化工、电解铝等行业为重点,聚焦低碳原料替代、短流程制造等关键技术,推进生产制造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减少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鼓励各地区、各行业探索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新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开展重点行业升级改造示范。围绕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机械、轻工、纺织等行业,实施生产工艺深度脱碳、工业流程再造、电气化改造、二氧化碳回收循环利用等技术示范工程。鼓励中央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引领作用,加大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上的投资力度,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经验和行业方案。以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为依托,聚焦绿色低碳编制升级改造导向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主动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赋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企业需求和信息服务供给对接,加快数字化低碳解决方案应用推广。1.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对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加强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开展绿色用能监测评价,持续加大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力度。在汽车、机械、电子、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打造数字化协同的绿色供应链。在家电、纺织、食品等行业发挥信息技术在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产品溯源等方面优势,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绿色低碳技术软件化封装。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等领域的开发部署。推动重点用能设备上云上平台,形成感知、监测、预警、应急等能力,提升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促进企业构建碳排放数据计量、监测、分析体系。打造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础数据库。加强对重点产品产能产量监测预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推进“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鼓励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和工业企业加强合作,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统筹共享低碳信息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给等提供数据支撑。聚焦能源管理、节能降碳等典型场景,培育推广标准化的“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和工业APP,助力行业和区域绿色化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重大行动(十)重点行业达峰行动。聚焦重点行业,制定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消费品、装备制造、电子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分业施策、持续推进,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碳排放量。1. 钢铁。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审查等相关规定,切实控制钢铁产能。强化产业协同,构建清洁能源与钢铁产业共同体。鼓励适度稳步提高钢铁先进电炉短流程发展。推进低碳炼铁技术示范推广。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强高韧、耐蚀耐候、节材节能等低碳产品应用比例。到2025年,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1.8亿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15%以上。到2030年,富氢碳循环高炉冶炼、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取得突破应用,短流程炼钢占比达20%以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建材。严格执行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置换政策,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全氧、富氧、电熔等工业窑炉节能降耗技术应用,推广水泥高效篦冷机、高效节能粉磨、低阻旋风预热器、浮法玻璃一窑多线、陶瓷干法制粉等节能降碳装备。到2025年,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下降3%以上。到2030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突破玻璃熔窑窑外预热、窑炉氢能煅烧等低碳技术,在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改造建设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低碳生产线,实现窑炉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产业化示范。(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石化化工。增强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原料供应能力,提高低碳原料比重。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推广应用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新一代离子膜电解槽等技术装备。开发可再生能源制取高值化学品技术。到2025年,“减油增化”取得积极进展,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成品油产量占原油加工量比例降至40%以下,加快部署大规模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化示范项目。到2030年,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乙醇等短流程合成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有色金属。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研究差异化电解铝减量置换政策,防范铜、铅、锌、氧化铝等冶炼产能盲目扩张,新建及改扩建冶炼项目须符合行业规范条件,且达到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实施铝用高质量阳极示范、铜锍连续吹炼、大直径竖罐双蓄热底出渣炼镁等技改工程。突破冶炼余热回收、氨法炼锌、海绵钛颠覆性制备等技术。依法依规管理电解铝出口,鼓励增加高品质再生金属原料进口。到2025年,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再生铜、再生铝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24%以上。到2030年,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至30%以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消费品。造纸行业建立农林生物质剩余物回收储运体系,研发利用生物质替代化石能源技术,推广低能耗蒸煮、氧脱木素、宽压区压榨、污泥余热干燥等低碳技术装备。到2025年,产业集中度前30位企业达75%,采用热电联产占比达85%;到2030年,热电联产占比达90%以上。纺织行业发展化学纤维智能化高效柔性制备技术,推广低能耗印染装备,应用低温印染、小浴比染色、针织物连续印染等先进工艺。加快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到2025年,差别化高品质绿色纤维产量和比重大幅提升,低温、短流程印染低能耗技术应用比例达50%,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占比达70%。到2030年,印染低能耗技术占比达60%。(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6. 装备制造。围绕电力装备、石化通用装备、重型机械、汽车、船舶、航空等领域绿色低碳需求,聚焦重点工序,加强先进铸造、锻压、焊接与热处理等基础制造工艺与新技术融合发展,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推广抗疲劳制造、轻量化制造等节能节材工艺。研究制定电力装备及技术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到2025年,一体化压铸成形、无模铸造、超高强钢热成形、精密冷锻、异质材料焊接、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激光热处理等先进近净成形工艺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到2030年,创新研发一批先进绿色制造技术,大幅降低生产能耗。(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7. 电子。强化行业集聚和低碳发展,进一步降低非电能源的应用比例。以电子材料、元器件、典型电子整机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单晶硅、电极箔、磁性材料、锂电材料、电子陶瓷、电子玻璃、光纤及光纤预制棒等生产工艺的改进。加快推广多晶硅闭环制造工艺、先进拉晶技术、节能光纤预制及拉丝技术、印制电路板清洁生产技术等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到2025年,连续拉晶技术应用范围95%以上,锂电材料、光纤行业非电能源占比分别在7%、2%以下。到2030年,电子材料、电子整机产品制造能耗显著下降。(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一)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行动。发挥绿色低碳产品装备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完善设计开发推广机制,为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提供高质量产品装备,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助力全社会达峰。1. 构建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机制。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聚焦消费者关注度高的工业产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鼓励企业采用自我声明或自愿性认证方式,发布绿色低碳产品名单。推行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到2025年,创建一批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制修订300项左右绿色低碳产品评价相关标准,开发推广万种绿色低碳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大能源生产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加强能源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统筹规划,推动光伏、新型储能、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协同创新。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设备升级。推进先进太阳能电池及部件智能制造,提高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支持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优化实施光伏、锂电等行业规范条件、综合标准体系。持续推动陆上风电机组稳步发展,加快大功率固定式海上风电机组和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研制,开展高空风电机组预研。重点攻克变流器、主轴承、联轴器、电控系统及核心元器件,完善风电装备产业链。(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大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车、邮政快递、环卫、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开展电动重卡、氢燃料汽车研发及示范应用。加快充电桩建设及换电模式创新,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对标国际领先标准,制修订汽车节能减排标准。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大力发展绿色智能船舶,加强船用混合动力、LNG动力、电池动力、氨燃料、氢燃料等低碳清洁能源装备研发,推动内河、沿海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加快新一代绿色智能船舶研制及示范应用。推动下一代国产民机绿色化发展,积极发展电动飞机等新能源航空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邮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加大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将水泥、玻璃、陶瓷、石灰、墙体材料等产品碳排放指标纳入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开展绿色建材试点城市创建和绿色建材下乡行动,推广节能玻璃、高性能门窗、新型保温材料、建筑用热轧型钢和耐候钢、新型墙体材料,推动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标识的产品,促进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推广高效节能的空调、照明器具、电梯等用能设备,扩大太阳能热水器、分布式光伏、空气热泵等清洁能源设备在建筑领域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政策保障(十二)健全法律法规。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统筹推动制修订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工业节能监察管理办法、机电产品再制造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完善工业领域碳达峰相关配套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三)构建标准计量体系。加快制修订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提升重点产品能效能耗要求,扩大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工业领域碳达峰标准体系,重点制定基础通用、碳排放核算、低碳工艺技术等领域标准。强化标准实施,推进标准实施效果评价。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依法制定更严格地方标准。积极培育先进团体标准,完善标准采信机制。鼓励行业协会、企业、标准化机构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开展工业领域关键计量测试和技术研究,逐步建立健全碳计量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四)完善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落实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发挥税收对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落实可再生能源有关政策。统筹发挥现有资金渠道促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材料应用。优化关税结构。(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税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五)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套制度,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统筹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研究重点行业排放基准,科学制定工业企业碳排放配额。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推动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市场价格机制等方面体现优先地位。打通绿电认购、交易、使用绿色通道。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强化绿色低碳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六)发展绿色金融。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将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支持金融资源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完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绿色信贷投放。建立工业绿色发展指导目录和项目库。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利用绿色信贷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改造,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轻工、纺织、机械、汽车、船舶、电子等行业支持一批低碳技改项目。审慎稳妥推动在绿色工业园区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引导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加强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的金融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七)开展国际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度参与全球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深化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贸易等方面交流合作。落实《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完善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支持政策,务实推进绿色低碳项目合作。利用现有双多边机制,加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交流,聚焦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开展多层面对接,充分挖掘新合作契合点。鼓励绿色低碳相关企业服务和产品“走出去”,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组织实施(十八)加强统筹协调。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碳达峰相关工作的整体部署,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大政策。做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市场监管、金融、能源等部门间协同,形成政策合力。加强对地方指导,及时调度各地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进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九)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区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结合本地区工业发展实际,按照本方案编制本地区相关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达峰路径,加大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力度,切实做好本地区工业碳达峰工作,有关落实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方案,落实任务举措,开展重大技术示范,发挥引领作用。中小企业要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碳减排信息公开,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各地区相关部门、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深化宣传交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标准化组织、各类媒体、产业联盟等机构的作用,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六五环境日,开展多形式宣传教育。加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低碳相关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组织碳减排相关公众开放日活动,引导建立绿色生产消费模式,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 工业遗产寻访:济南试验机厂留下成片工业厂房
    济南试验机厂,曾经是省会济南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一家企业,是我国生产试验机的重要基地。该厂生产的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电子式拉力试验机、非金属材料试验机等40多个品种规格的试验机,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畅销全国并出口到几十个国家。主打产品WE-60型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曾连续两次荣获国家银质奖。由于产品质量过硬,该厂在业内广受赞誉。该厂后更名为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现又变身为北京时代集团旗下的济南时代试金试验机有限公司,成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整体搬迁到长清新厂区。如今,位于槐荫区南辛庄西路138号(原南辛西路40号)的济南试验机厂老厂区,大部分工业厂房完整保留下来,成为济南市区一处难得的连片工业遗产,引来许多文创、体育、实训公司等商家入驻,让一座座沉寂的老厂房重新焕发生机。“四不”制度曾在全省机械行业推广济南试验机厂起源于1952年5月,距今已有70年历史。担任过济南试验机厂副厂长的李广杰先生曾在回忆文章里记述,济南试验机厂的前身是齐鲁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1952年由凤记铁工厂、宏信铁工厂、福兴铁工厂、利农铁工厂、庆丰铁工厂、正丰机器厂、齐鲁针厂等七家私营小厂组合而成。因宏信铁工厂、齐鲁针厂、凤记铁工厂都位于周公祠街或附近东流水街,组合后的企业厂址便设在了周公祠街,厂区占地14亩,职工224人。组合前,各小厂只有少量车床、钻床等设备,主要是维修染织机械、柴油机、人力织布机,制造一些简单的纺织机械零件、手工缝纫针和小型皮带车床,并能仿制一些染织机器及老式工作母机、摇纱机等简单机器。每个小厂少的十几个工人,多的也不到百人。组合后,不但企业人员壮大了,还加强了管理,建立健全了考勤、领用料、质量检查、成本核算等制度,健全了工务、技术、财务、供销、总务等职能部门,聘请了技术人员,重视了新产品和技术的研究,改装了设备,从而使企业生产有了很大转机。先后试制出了一些新产品,并接受国家加工订货单,结束了以前只修修配配的局面,改变了无定型产品的历史。除为染织、面粉等行业修配机器外,企业还生产25毫米钻床和500毫米牛头刨床,成为当时济南市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强的机械制造企业。1955年6月,企业改称公私合营齐鲁机器厂。1956年初,又有复东铁工厂、连发炉工厂两家私营工厂并入齐鲁机器厂。这期间,自行设计试制成功的B650型牛头刨床成为工厂的主导产品,还试制生产了50毫米、100毫米摇臂钻床和10立方米/分空压机。为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制定了不合格的原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工序不下转,不合格的零件不配装,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的“四不”制度。这一“四不”制度,当时得到上级的重视和肯定,在全省机械行业推广这一经验,就算放到现在,“四不”制度也不过时。1959年11月到1960年初,为进一步扩大生产,企业由周公祠街的狭小厂区迁至南辛庄西路138号开辟新厂区。新厂区占地90亩,是原址面积的14倍。1960年4月,企业改称济南第三机床厂,这时济南台秤厂并入,产品仍以B650牛头刨床为主。1962年4月,台秤厂又分出。根据一机部的统筹安排,企业由生产机床转产试验机,随之改称济南材料试验机厂。转产后的当年就试制成功30吨、60吨两种型号的试验机,随后又试制出了木材、弹簧、摩擦磨损、动静万能等型号的试验机。技术水平由转产初期的仿制、测绘发展到自行设计。在生产试验机的同时,还承担军工产品和省内短线产品镗床的生产任务。1966年11月,该厂由公私合营改为地方国营。“十年动乱”期间,企业生产受到一定干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企业恢复和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逐步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同年,企业改名为济南试验机厂,产品产量、质量和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开始逐年提高。到1985年,与公私合营初期的1955年相比,职工人数增加4倍,固定资产增加64倍,工业总产值提高10倍。全厂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2.3万平方米。拥有各种设备347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193台,锻压设备14台,铸造设备13台,精大稀设备33台,计量理化检测仪器125台。1997年,济南试验机厂改制成立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8月28日,北京时代集团与济南试金集团成功进行战略性重组,成立济南时代试金试验机有限公司。2010年,在位于长清的济南经济开发区建设现代化新厂区,试验机生产线整体移入。2019年公司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企业为扩大生产搬迁到琵琶山厂区85岁的赵长征老人,是1956年进入济南试验机厂的老职工,在企业工作了三十几年,于1998年退休。他开始在车间负责管理技术档案,后来到企业研究所工作,再后来,济南试验机厂成立综合档案室,他任综合档案室主任,主要负责管理企业的产品、财务、行政、人事、设备等档案资料。赵长征回忆起济南试验机厂的变迁感慨万千。他在1956年9月进厂的时候,那时工厂叫齐鲁机器厂,厂址还在天桥区的周公祠街。周公祠是个祠堂,机加工车间就在祠堂的一间破屋里,钳工车间、安装车间在草棚里,只垒一半儿墙,很是简陋。当时厂里还有一个制针车间。这个制针车间后来迁出,和济南铁工厂的制针车间合并,成立了济南针钉厂。当时,齐鲁机器厂主要生产牛头刨床。1958年大跃进时,还生产过水车,支援农村兴修水利。1957年12月,赵长征从厂里参军入伍。五年后的1963年,他退伍后又回到这个厂。这时,企业为扩大生产已经搬到南辛庄西路138号琵琶山下这个厂区了,企业的名称已经改为济南材料试验机厂。产品由原来主要生产牛头刨床、镗床、摇臂钻、水车等,改为主要生产试验机了。赵长征老人回忆说,他在部队服役期间回济南探亲时,就曾经到过南辛庄西路138号厂区来看过,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当时南辛庄西路138号琵琶山这个厂区,是济南铁路局准备建设的一个水泥厂,本想利用附近刘长山的石头生产水泥,后来发现这个石头的石质不适合做水泥,济南市就把这个地方给了试验机厂。这时水泥厂还没有建成,只拉出来一个框架,建造的车间很简陋。工厂刚搬过去时,厂区很偏僻,职工住的房子都是土坯平房,锻工车间搭的是席棚,四周用苇子圈起来。那时,从济南机床二厂往南只有一条很窄的小道,交通很不方便。1970年后,济南试验机厂的现代化厂房慢慢都建设起来了。全厂陆续建设了机加工车间、安装车间、喷漆车间、锻工车间、大件加工车间、中小件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铸造车间、大型设备车间、维修车间等生产车间。这些车间厂房现在大部分都完整保留下来了。1978年左右,企业名称由济南材料试验机厂改为济南试验机厂。这个时候企业开始进入发展的旺盛期,生产的产品质量广受好评。机械工业部仪表总局也给与了大力扶持,支持了一些生产设备。1980年代,在厂区陆续建设了综合楼和研究所办公楼。研究所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还有电器方面的研究设计工作。用户已经使用30年的试验机还在用济南试验机厂当时主要生产液压万能、摩擦磨损、脉动疲劳以及木材、橡胶、弹簧等系列的试验机,具有品种多、批量小、周期性轮番上场的生产特点。主要产品达到或接近当时国际水平。主导产品WE-60型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1980年和1983年连续两次获国家银质奖,是济南市机械系统第一个获国家银质奖的产品。50吨脉动疲劳试验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四球试验机获一机部设计科研奖,环块试验机获一机部科学大会奖。该厂一跃成为全国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研究生产中心。赵长征老人说,济南试验机厂曾经发展的相当好,就连文革期间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生产一直没停。1984年前后,企业利用置换来的济南重型机械厂在经七路的铸造车间土地,为职工建设了宿舍楼,他也分得一套住房,这在当年是很不错的企业福利了。大约20世纪九十年代初,济南试验机厂被评为国家大型二级企业。还有一件事,让赵长征老人至今说起来仍充满自豪。1994年,他到上海浦东开发区出发,上门向用户调查产品使用情况。有一家单位居然还用着1964年济南试验机厂生产的60吨试验机。对方真诚地给他介绍说:“我们还用着你们30年前的产品呢!”78岁的济南试验机厂孙元山老人,是1961年入厂的老职工。他在厂内先后做过车工、生产调度和房管科管理人员。说起自己的“老东家”——济南试验机厂,他依旧充满感情。他说,济南试验机厂一直挺好,最红火的那些年,每年都有几种产品上市,在全国50多家试验机厂里面是效益最好的一个,产品是业内名牌!218车间曾为部队生产高射炮主部件现在的济南南辛庄西路138号济南试验机厂老厂区,基本保持原样,面朝西的大门口处“济南试验机厂”、“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的竖长牌匾依旧挂在墙壁上。不了解情况的人路过这里,还会以为里面的车间仍旧生产试验机呢。进入大门,南北两侧分别是综合楼和研究所办公楼。再往里面走,厂区的格局还是原来的样子,不同年代的老车间依次排列,已经外租给各种文创、体育、培训、食品、仓储等机构。稍有变化的是,大部分车间厂房上面多了一些广告宣传牌。其中,1960年代建设的原工具辅料平房车间,全部由红砖垒砌,两侧百米长墙壁上一个个立柱直达屋顶,还有硕大的长方形竖窗,很有时代特征。1970年代建设的原钣金车间(液压压力试验机制作部连体车间)高大气派,内部的行车和梁架结构保持原样,甚至以前的设备操作规程还挂在墙壁上。斑驳宏大的金属架构透着一种工业文明的特有气息,租用者从上面挂了几条长长的红布带垂落下来,黑色金属构架和红色软布带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此外,还有原来的中小件车间(机加工车间)、喷漆车间、锻工车间、配件库等厂房,以及企业大礼堂,都基本保持原来的模样。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依旧保存完好的218车间。这是一座以军工代号命名的军工车间,车间的外墙壁爬满了绿植。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济南试验机厂在这座车间里为部队配套生产高射炮和气步枪主部件。据赵长征老人介绍,当年有军代表长期驻厂,这个车间是厂里保密和保卫工作要求最严格的一个车间。这个老厂区还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需要介绍一下,那就是位于厂区琵琶山下的琵琶山万人坑遗址。在琵琶山上,有济南试验机厂全体职工在1990年12月19日立的“琵琶山万人坑纪念碑”。碑文记载了1940年到1945年秋,盘踞在济南的侵华日军北支那方面军所辖第十二军及继驻四十三军,在济南琵琶山下,营造杀人魔窟——万人坑,我数以千百计的抗日军民先后被日军残害虐杀在这里的历史事实。这是济南市现存记载日本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看着一座座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车间厂房等工业遗存,再看看“琵琶山万人坑纪念碑”,让人感慨万千。必须坚信,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就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能有效抵御外来侵略。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工业强国之路。参考文献:济南市机械工业志编纂委员会编《当代济南机械工业》、济南市工商业联合会、济南总商会编印《济南工商文史资料》(第二辑)
  • 我国公布首批非食用物质及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名单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周婷玉)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中国食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日前下发通知,公布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17种非食用物质包括: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硫氰酸钠、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磺、工业染料、罂粟壳。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行为包括:在渍菜(泡菜等)中超量使用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或超范围使用诱惑红、日落黄等;水果冻、蛋白冻类食品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防腐剂,超量使用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腌菜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面点月饼馅中超量使用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面条、饺子皮的面粉超量使用面粉处理剂;糕点中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或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及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馒头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油条过量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超量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小麦粉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等。 通知指出,判定一种物质是否属于非法添加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可以参考以下原则: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未列入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其他中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序号 名称 主要成分 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 可能的主要作用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次硫酸钠甲醛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 2 苏丹红 苏丹红I 辣椒粉 着色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块黄 碱性橙II 腐皮 着色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虚高蛋白含量 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增筋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保鲜 7 玫瑰红B 罗丹明B 调味品 着色 8 美术绿 铅铬绿 茶叶 着色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着色 10 酸性橙 卤制熟食 着色 11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2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13 一氧化碳 水产品 改善色泽 14 硫化钠 味精 15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 防腐 20080820 16 工业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着色 17 罂粟壳 火锅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序号 食品类别 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或行为 检测方法 1 渍菜(泡菜等) 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 超量或超范围(诱惑红、日落黄等)使用。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2 水果冻、蛋白冻类 着色剂、防腐剂的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的超量使用。 3 腌菜 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超量或超范围使用。 4 面点、月饼 馅中乳化剂的超量使用(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违规使用着色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超量 6 糕点 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7 馒头 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 8 油条 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过量,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 9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 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易出现超过使用量和成品中的残留量超过标准问题 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10 小麦粉 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
  • 从传统工业到智慧工业,20年 聚光科技做了什么?
    工业过程气体分析领域是聚光科技2002年成立后首个进入的领域,20年深耕,从传统工业过程分析到智能工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聚光科技都做了什么?面对传统工业过程监测环境复杂、产能低、提效慢、控制难等问题,聚光科技敏捷感知用户痛点和难点,推出LGA系列激光气体分析仪、OMA系列在线紫外/可见/近红外光纤光谱分析仪、工业在线色谱/质谱分析仪等多种产品及解决方案。聚焦智慧工业领域代表产品:LGA系列激光气体分析仪2004年产品上市自主研发填补国内高端仪器装备市场空白牵头起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随着钢铁冶金、石化化工等行业对在线过程气体测量仪表的要求不断提高,聚光科技推出新一代LGA系列激光气体分析仪,产品引入智能化技术,结合云端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故障诊断和失效预警。LGA系列激光气体分析仪能够在高温、高粉尘、高腐蚀等恶劣的环境下对气体浓度进行实时在线分析,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安全等级高、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维护方便等特点。01钢铁冶金行业全流程过程气体管控解决方案依托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聚光科技聚焦钢铁冶金行业全过程管控,推出冶金行业全过程气体分析综合解决方案。针对焦炉煤气中焦油含量高、电捕焦油器含氧量超标、易引发爆炸等情况,LGA激光气体分析仪能做到测量精准、响应快速、联锁控制,确保安全生产;针对喷煤中烟煤的易挥发性、强爆炸性,LGA激光气体分析仪可在线实时监测高炉炉气中的多气体组分,指导高炉安全生产,优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针对炼钢厂中环境复杂检测难情况,LGA激光气体分析仪适应多种生产环境,快速测量氧气、一氧化碳浓度,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煤气回收量和质量。02石化化工行业代表产品:OMA系列光谱分析仪2006年产品上市自主研发填补国内高端仪器装备市场空白牵头起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应用和优化,公司先后推出OMA-3000在线紫外光纤光谱分析仪、OMA-3010微量CI2分析仪、OMA-3220紫外微量硫化氢分析仪、OMA-3510硫磺比值仪等产品。OMA-3510硫磺比值仪,采用模块化、全固化紫外过程分光光谱测量技术、采样/测量一体化探头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可有效解决硫回收测量中所遇到的测量难点。目前产品稳定性和复杂工况适应性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累计销量超过100余套。03智能智造行业2018年,在国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发展背景下,聚光科技工业板块从传统工业过程分析业务迈向新工业智能工厂创新业务。2019年,聚光科技提出“工业云脑”战略,引入云计算技术,提高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工业云脑”不仅具有计算、存储功能,更具备诊断、排查、智能运维指导等功能,实现在指挥中心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生产无人化管理。目前,聚光科技以机器学习、3D虚拟AR/VR、信息物理融合为核心技术,形成包括无人行车业务、机器人业务、机器视觉业务在内的一系列智能工厂应用解决方案。(点击划线文字了解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详情)聚光科技始终敏捷感知客户需求与痛点,提供专业引领的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今后聚光科技智慧工业业务将继续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拥抱新时代新发展,与时代共呼吸。聚光,让工业更绿色 更智能请至“视频中心”查看更多产品及解决方案视频
  • 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
    制造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强国之本,是基础产业,是凝聚一种情感和追求的行业。和房地产业、金融业等相比,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需要勇气和实力,更需要一种对民族工业的情结。 美国表面上制造业在衰退,但主要都是利润下降,即使转移出去也动摇不了其根本。此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制造业的巅峰之后,美国经济经历了几个大的变化,特别是逐步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变,以2000年左右的网络经济为代表,使得美国的虚拟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实际上是把非实体经济的结果和弊端突出和放大了。在真正决定国本的信息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美国目前依然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国,华尔街垮台了,美国会受到重创,但不会没落。可是如果这些领域完蛋,美国必定成为二流国家。 再看看日德两国,长期稳居世界第二、三经济大国,从来都是以制造业为本,在汽车、机械、造船、制药和化工等领域牢牢占据着高端。另两个老牌强国英法,看似没落,但在制造业上丝毫没有放松。例如法国,不过数千万人口,但能独立自制世界一流的战斗机、航母、运载火箭、大型客机、导弹和核电设备,巴黎中央理工学院(É cole centrale Paris)更是世界闻名。其他欧洲富国,也多以制造业闻名,如瑞士,几乎把机械、钟表发展成艺术。瑞典不过是一个不到千万人口的撮尔小国,却在通信、军工和汽车行业表现极为杰出。 中国的问题是,80年代改革开放,把大量的金钱投放到引进外来技术,搞基础设施建设上了,对自己的技术不自信,像50-70年代自力更生搞自主成套技术开发的很少,以为靠引进搞市场换技术就能得到一切,这在80-90年代被忽悠吃了太多的亏。典型的例子包括&ldquo 中美和平典范计划&rdquo 、&ldquo 运十飞机下马&rdquo 等。当然靠出卖廉价劳动力也获得一些好处,攒了一些钱。 直到1999年被美国炸弹炸醒,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最终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的,GDP再高,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要挨打。从那时起,中国开始醒悟,知道自有技术标准,自有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了,国家也开始投入巨资搞一些大项目。当然,最初是以学习甚至逆向国外已有技术为主,解决一个有没有的问题,自主创新还谈不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重大创新成果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以清华大学为例:近些年来,该校负责研制成功的一系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重要技术装备,包括10兆瓦高温气冷堆(另在山东荣成兴建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清华机械系颜永年教授主持设计成功世界上第一个8万吨重型模锻液压机、第一个3.6万吨垂直挤压机;热能系在R0110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研究取得最新进展;精仪系和各个机床厂合作设计成功一系列高性能数控车床;化工系在煤化工核心技术获重大突破,实现部分替代石油;化学系在OLED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电机系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取得世界级研究成果。 我们首先要承认,中国的工业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无须妄自菲薄。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0.8个百分点,在外贸总量和增量中的占比分别提高到57.6%和62.4%,机电产品已连续18年保持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通讯 设备、汽车、机车、飞机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主体。几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同时,中国目前也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装备制造业在总体上还处于一个中下游水平。换句话说,中国现在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如果能挤上去,把各产业高端的部分吃掉,中国就能进入一流强国的行列,否则即使把房地产、金融炒得再热,也不过是华尔街的提款机。这个时候中国如果过早的染上富贵病,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房地产和金融,忽略了制造业,那么很可能就正中某些西方国家的下怀。 后记:科学仪器行业一向被誉为制造工业的&ldquo 眼睛&rdquo ,而作为这个领域的专业媒体网站,仪器信息网愿意为振兴中国的制造工业而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许我们的声音很微弱,但&ldquo 位卑未敢忘忧国&rdquo ,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我们的路。(主编当班)
  • 关于召开难处理工业废水“零排放”及工业节水技术论坛的通知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环协〔2017〕72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关于召开难处理工业废水“零排放”及工业节水技术论坛的通知 /p p   各有关单位: /p p   为了提升工业企业节水减排能力,推广先进适用环保技术和产品,交流生产实践中工业过程节水减排、污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方面的工程经验和第三方运营模式等相关实际问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定于2017年6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17)期间,在北京召开2017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分论坛——难处理工业废水“零排放”及工业节水技术论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一、论坛组织 /p p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p p   承办单位:深圳能源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p p   河南大数据环保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p p   二、论坛时间: /p p   2017年6月13日,9:00-16:00 /p p   三、论坛地点 /p p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号馆二层二号会议厅 /p p   四、论坛内容 /p p   1、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分质再生新技术及应用 /p p   2、高浓度有机废水、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及工程化应用 /p p   3、大数据工业云在工业节水减排中的应用探索 /p p   4、高盐废水解决方案和“零”排放工艺 /p p   5、高难度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和产品化 /p p   6、大型膜处理系统在工业废水回用中实践与思考 /p p   五、论坛费用 /p p   论坛采取注册方式,不收取会议费,食宿和交通自理。因名额有限,将按报名先后顺序安排并通知相关人员参加论坛。 /p p   六、论坛报名 /p p   为便于做好论坛会议准备工作,请于6月2日前将参会回执(附件)盖章扫描发送至河南大数据环保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邮箱:cloudwto@126.com。 /p p   参加论坛人员于论坛当日携带纸质会议通知进馆报到。 /p p   七、论坛联系 /p p   河南大数据环保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p p   联系人:周春艳 王濛 /p p   电 话:0371-89917700-8039、8040 /p p   邮 箱:cloudwto@126.com /p p   附件:参会回执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5月12日 /p
  • J.T.Baker药用胶囊Cr测定用高纯酸
    J.T.Baker药用胶囊Cr测定用高纯酸 近期,部分不法厂家将不合标准的工业明胶用于生产药用胶囊中,其中Cr含量的测定成为辨别药用胶囊是否使用工业明胶的重要手段。根据2010年中国药典规定,测定胶囊及明胶Cr含量的方法为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其最高含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即2ppm. J.T.Baker经过与国内权威检测部门广泛合作,高纯度酸产品以其多年来的高质量、良好的一致性和创新性,满足此次药用胶囊Cr检测。从20世纪70年代我们创立ULTREX&trade 产品系列起,就开始了向全世界推出纯度最高的酸。如今,ULTREX.II产品系列已经成为最高纯度的代表。 我们的酸系列产品包括: BAKER ANALYZED® ACS高纯酸试剂 B9761硝酸, 技术参数中Cr100ppb, 实测值10ppb(批号K52T05); 超纯痕量背景,超实惠性价比,让您样品中的Cr束手就擒 BAKER ULTREX II高纯酸试剂 B6901硝酸, 技术参数中Cr20ppt, 实测值1ppt(批号G44433); 满足您最严格的实验要求,让您样品中的Cr无处可逃 详细参数等信息,请参看: http://jtbaker.instrument.com.cn/down_205455.htm 关于Avantor :   艾万拓化工产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APMs)于2009年正式成立,是美国Avantor&trade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全资子公司。Avantor&trade Performance Materials拥有的J.T.Baker和Macron&trade 两大品牌有140多年的历史,其化学品领域的高品质产品,最优化的应用方案和功能性检测可以满足客户的高端应用需求,并确保高精度和高重现性的结果。 http://www.avantormaterials.com/
  • 《青海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总体部署,扎实推进青海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围绕产业“四地”建设重大要求,把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作为落实全省工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任务。以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推行绿色制造,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工业体系。(二)基本原则——总体部署、统筹推进。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于工业生产全过程,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工业经济增长和低碳转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关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各项任务,统筹推动全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优先、转型提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注重资源深度开发与高效利用相统一、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推进能源资源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坚持科技创新第一驱动力地位,推进节能低碳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应用,完善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壮大工业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以信息技术驱动工业低碳转型。——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中的作用,健全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调动企业积极主动性,激发市场主体低碳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全省工业产业结构、用能结构优化取得显著成效,低碳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化工、有色金属、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能效水平全部达到行业基准水平,产业“四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2.5%,力争下降14.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全省工业产业结构、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四地”建设迈入新阶段,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取得新突破,基本建立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现代工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力争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峰,鼓励有条件的重点行业率先达峰。二、重点任务(四)深度调整产业结构1.做大做强绿色工业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实施重点产业引领、招大引强突破、重大项目促进、企业梯度培育、园区提档升级、技术创新提升“六大工程”,带动全省工业经济转型提质。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大力推进工作体系完善行动、重点项目促进行动、平台载体提升行动、招商方式创新行动、招商能力强基行动、营商环境优化行动等招商引资“六大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构建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3+3+4+10”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有色、能源化工、特色轻工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生态经济和数字经济。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错位发展,发挥各地优势积极推进产业“四地”建设,支持西宁市发展光伏、锂电、复合纤维材料等产业,海西州发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有色冶金、新能源等产业,海南州发展大数据、新能源等产业。2.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以烧碱、纯碱、电石、水泥熟料、铁合金、电解铝、铜铅锌冶炼等行业为重点,建立在建、拟建和存量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台账,对“两高一低”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新上高耗能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能效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强化“两高”项目对本地区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完成影响评估和用能指标来源审查。全面梳理排查在建项目,对能效水平低于本行业能耗限额准入值的,按照有关规定停工整改,推动提升能效水平,力争达到标杆水平。深入挖潜存量项目,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运行能效。提高高耗电项目的绿电使用比例,依据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要求,实施“两高一低”项目能效认定。加强节能环保监管工作,巩固常态化工作机制。3.优化重点行业产能规模严控有色金属、化工、钢铁、水泥、玻璃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提高增量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有关标准、政策规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严防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开展重点用能单位深度节能诊断,加强节能形势分析预警,对高预警地区加强工作指导。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关停、退出、淘汰的项目应制定相应工作计划,稳妥实施。加大闲置产能、僵尸产能处置力度。4.推动产业低碳协同示范发挥全省资源优势,推进产业链跨区域合理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效模式,减少中间产品物流量。强化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耦合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促进资源、产品循环利用和产业融合。聚焦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重大项目,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行业间企业开展协同降碳行动,构建企业首尾相连、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产业链。(五)深入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1.调整优化工业用能结构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对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鼓励黑色金属行业降低铁钢比率、提高精细加工产品比例,减少高炉和炼焦用煤。推动各行业各领域优先使用清洁能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园区依法依规开展“光伏+储能”建设,鼓励负荷侧电化学新型储能设施建设,对新建用电容量5万千伏安以上负荷项目,按照用电负荷5%-10%配套储能设施,推进钢铁、铁合金、铝冶炼、化工、水泥等既有产业清洁用能替代工程。加快氢能多元利用,积极布局绿氢产业化应用示范,推进氢能制储输运销用全链条发展。2.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加快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在铸造、玻璃等行业因地制宜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等电能替代设备,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重点对工业生产过程1000℃以下中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和园区创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工业领域用能效率和需求响应能力。到2025年,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34%。3.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全面落实《青海省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5年)》,建立全省重点节能项目库。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原则,重点推动有色金属、化工、黑色金属、玻璃、水泥、煤电等行业的存量产能在符合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要求的基础上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完善差别电价、峰谷电价、惩罚性电价和阶梯电价机制,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对标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加快节能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全面推动变压器、电机、泵、压缩机、风机、锅炉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加强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公辅设施节能改造,系统提升能效水平。4.强化用能监督管理加大节能监察工作力度,制定年度节能监察计划,聚焦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强化能源利用情况监测和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统筹推进企业合理用能。健全省、市(州)、县三级节能监察机构,开展节能、生态环境、安全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区域间交叉检查,实现重点用能行业企业、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全覆盖。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组织开展工业用能预算化管理,强化监测预警。全面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加强节能诊断及成果运用,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实施改造。发挥重点领域省属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带头开展节能自愿承诺。(六)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1.夯实绿色低碳制造基础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遴选发布省级绿色制造名单,争创一批绿色示范标杆,全面提升绿色发展基础能力。培育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分享绿色发展经验。以甘河工业园、格尔木工业园等园区为重点,打造具备布局集约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等特点的绿色工业园区。突出全省清洁能源优势,依托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项目布局零碳产业园区,在河湟新区率先打造国家级零碳技术集聚区和先行示范区。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构建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全过程的绿色供应链。加大绿色低碳产品开发,加强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创建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引导中小企业主动适应低碳发展要求,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企业文化,提升资源节约意识,自觉履行绿色低碳发展义务。探索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挖掘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潜力,开展中小企业节能诊断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应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动实施绿色化改造。实施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促进工程,在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创新等领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3.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依法依规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深入推进有色冶金、盐湖化工、建材、纺织、生物加工等行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改造,鼓励其他行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采取自我声明或自愿认证的方式,实施产品绿色设计、材料优化管理及生产全过程控制,持续推动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实施工业园区绿色工艺技术改造工程,推动重点行业完成限制类产能装备的升级改造。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新工艺、新技术。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培训,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意识。(七)实施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1.强化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以青海省盐湖资源优势为依托,在稳定钾和铝双轮驱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探索形成循环经济新模式。加强钾资源可持续性保障,合理有序开发系列产品,提高资源转化率和生产回收率,建设世界级钾产业基地。发展镁系资源下游产业,拓宽镁系材料应用范围,建设世界级镁产业基地。提高锂资源生产工艺水平,释放锂资源产能,打造世界级锂电新能源与轻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发展金属钠下游轻金属合金及精细无机盐化工产品,实现钠资源深度开发,建设世界级钠产业基地。发展硼回收利用技术,适度扩大硼酸产能,拓展下游精细化学品、新材料,打造硼产业基地。开展盐湖卤水提铷研究,开发溴、铷、铯为主的稀散元素提取和深加工,不断提升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盐湖产业与煤化工、油气化工相互融合,解决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伴生的氯平衡关键问题。2.推进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发挥全省清洁能源优势,完善“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产—绿电输送—消纳”循环产业链条。坚持区域资源整体开发、产业协同联动发展,着力打造资源综合开发、深度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循环型产业链,推动构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各产业间纵向延伸、横向融合,资源、产品多层联动发展循环型产业新格局。鼓励盐湖资源开发企业优先使用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提升盐湖产业绿色发展水平。鼓励电解铝、晶硅、锂、钢铁、铁合金等行业加强负荷调节能力,提高清洁用能占比,加大储能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形成以新能源为驱动的多元循环经济体系。3.开展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建设和引进关键项目,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综合利用,优化煤化工、石化化工、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切实提高能源资源产出率。积极推动余热余压、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提升能源利用率。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加快园区废水资源化和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污水集中处置系统,推动中水回用。加快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南川工业园、大通北川工业园、乐都工业园、海东河湟新区、民和工业园、互助绿色产业园、海北州生物园区、热水煤炭产业园区9个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进度。到2025年,符合条件的省级及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4.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组织开展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处置供需对接,推动产品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与规范化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支持发展废旧产品设备回收、运输、拆解、利用一体化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鼓励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设专栏、开辟绿色通道,畅通废旧产品设备资产交易。强化再生资源先进加工利用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支持现有加工利用项目提质改造,提高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强回收网点、分拣加工中心、集散交易市场“三级网络”体系建设。支持废钢铁、废旧动力电池、废旧电子电器、报废汽车、废塑料、废纸、废旧轮胎等废旧物资规模化、清洁化利用。研究退役光伏组件、废弃风电叶片等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进一步拓宽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渠道,扩大在生态修复、冶金、建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利用规模。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八)加强节能降碳领域科技创新1.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部署工业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实施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工程,研究实施氢冶金行动计划。布局“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作、上下游协同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2.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开展工业节能低碳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材料推广,鼓励各地区、各领域多种形式开展推介对接活动,加快企业节能低碳装备革新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支持企业加强节能降碳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加大技术攻关集成和成果转化示范。积极跟进节能降碳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进展,鼓励企业适时采用氢还原、惰性阳极、碳捕捉等工艺技术实施改造。鼓励组建第三方能效评估机构,研究节能技术和产品认证服务机制。3.探索氢能工业领域应用场景依托海东市氢装上阵(海东)碳中和物联产业园项目、海西州、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加速可再生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建设。在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海南州推动四大绿氢生产示范区建设,实施一批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重点推广化工领域氢能应用、有序推进工业领域氢能应用。依托我省化工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盐湖等优势资源,重点推动海东市氢装上阵(海东)碳中和物联产业园项目,推进“光电氢储用”,以可再生能源绿氢动力带动氢能产业链集群,实施氢能科技,绿色物流,推动产业向清洁化、无碳化发展。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氢能产业基地、示范应用特色区域和氢能输出基地,推进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推动海西州德令哈、格尔木工业园绿氢化工产业发展,推进一批合成氨、甲醇乙二醇、碳酸二甲酯(DMC)及下游终端化工产品示范项目落地。探索氢能在冶金、建材、晶硅行业的应用,降低碳排放。(九)数字经济赋能工业低碳转型1.大力推进工业数字转型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活动,支持新建工业企业采用过程控制(PC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ME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软件,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自动化水平。支持绿色清洁能源、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大型企业开展制造生产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低成本、模块数字化设备和系统的部署应用,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建设。支持两化融合基础好、数字基础设施完备的工业园区率先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试点示范。2. 推进“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鼓励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和工业企业加强合作,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统筹共享低碳信息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给等提供数据支撑。优先鼓励绿色清洁能源龙头企业搭建行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企业数据管理、应用、共享水平,加快工业软件普及应用,推动工业应用程序(工业APP)的研发应用,实现现场生产过程完善、低碳运营管理决策提升、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推动传统工业实现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3.推动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提升节能降碳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程度,充分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依托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平台,建立以数据为支撑,联接重点用能单位的全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动建成涵盖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双碳)大数据中心,分阶段、分行业有序扩展覆盖范围,掌握重点用能单位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能源利用效率,能耗异常预警。强化企业能耗—碳排数据监测、数据质量管理、“能碳”双控辅助服务、碳排放峰值预测和碳中和路径规划等支撑功能,构建青海碳交易辅助服务体系,支撑政府碳交易管理,提升重点用能单位参与碳市场能力。鼓励企业建设能碳管理中心,开展重点企业碳资产管理,构建覆盖从能源生产、传输、转化、消费全环节的青海省“能碳”数字支撑体系,实现全过程、全覆盖、预算式闭环管理。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十)石化行业优化石化产业结构,鼓励石化行业企业升级优化现有技术装备,加强炼化副产物高效利用。推进石化行业高效催化、过程强化、高效精馏等工艺技术改造,以及废盐焚烧精制、废硫酸高温裂解、高级氧化、微反应、煤气化等装备改造,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碳排放。鼓励以电力、天然气作为煤炭替代燃料,增强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原料供应能力,提高低碳原料比重。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力争到2030年,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乙醇等短流程合成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单位产品能耗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十一)化工行业依托青海省盐湖化工产业基础和丰富的新能源资源,重点发展高端镁化合物系列优质耐火材料、高端无卤阻燃材料、绿色环保型镁建材、熔盐相变储能材料、聚苯硫醚纤维和氯化聚氯乙烯耗氯工程塑料材料等新能源和盐湖化工衍生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所占比重。加快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着力突破碳纤维低成本制备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提升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等成熟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在航天、电子、化工、医药、日用消费品等领域不断拓展应用,在传统有机硅产品的基础上向特种有机硅方向迈进。积极开展化工行业制酸领域低温热回收、精馏分离系统节能优化,利用低温精馏原理,采用以系统能量耦合为核心的工艺包、高效的精馏塔和换热器系统、高效的分子筛脱除和加热系统、高效传动设备等,实现空分设备的低能耗、安全稳定运行,联碱工业煅烧余热回收应用于结晶冷却高效节能技术及装置。以纯碱、烧碱企业、电石企业为重点,通过淘汰能耗高的机泵等通用设备,在满足工艺装备要求及不增加额外能耗的前提下推广余热余压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全过程能源精细化管控,强化现有工艺和设备运行维护。优化原料结构,加大流程工艺系统、控制系统、循环系统开发应用等措施实施技术改造。改造升级后上述化工行业企业能效全部达到行业基准水平,30%的企业达到标杆水平。(十二)有色行业依托青海省有色金属资源禀赋,优化产业供能结构,推进有色金属深加工及衍生高性能新产品深度开发。提高加工过程硫平衡能力,推进有色冶金产业与盐湖化工、氟化工融合发展,实现副产硫酸的高值化利用。升级改造电解铝工艺,提升青海省电解铝及铝锭、铝板带箔等领域的清洁生产水平。推动钛、钠等金属资源深加工,拓宽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低碳发展。加快有色金属再生产业发展,完善废弃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和加工网络。以铅锌铜冶炼、电解铝企业为重点,通过淘汰能耗高的机泵等通用设备,研发应用铜冶炼多金属回收及能源高效利用、铅冶炼能源系统优化、锌湿法冶金多金属回收、冶炼渣资源化利用、石墨化阴极、阳极开槽技术等节能新技术,开展铜阳极纯氧燃烧、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高效湿法锌冶炼、锌精矿大型化焙烧、多孔介质燃烧、还原熔炼粉煤浸没喷吹、高质量阳极、电解槽综合能源优化、短流程冶炼等技术改造,建立企业能源系统优化控制中心。改造升级后全省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企业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30%的电解铝企业、50%的铜铅锌冶炼企业达到标杆水平。(十三)钢铁行业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西宁特钢搬迁与技术升级改造工作,在搬迁新建过程中,注重清洁能源替代,加强超低排放改造和节能技术改造,深挖节能降碳潜力。重视冶炼尾渣、高炉煤气等副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鼓励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能源管控、低品位余能深度利用、转炉烟气热回收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基于热泵技术的低温余废热综合利用技术、高炉热风炉燃烧控制模型适用于高炉热风炉燃烧系统优化、流程型智能制造节能减排支撑平台技术、循环氨水余热回收系统、球形蒸汽蓄能器等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开展铁合金行业自动化系统技术升级,促进钢铁行业清洁能源替代,深入开展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探索氢气替代焦炭作为还原剂的技术路径,支持重点钢铁企业发展氢钢产业,建设绿色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提升钢铁、铁合金行业整体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强度。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强高韧、耐蚀耐候、节材节能等低碳产品应用比例。支持重点钢铁企业发展氢钢产业,建设绿色精品钢材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特、精、高”钢。强化产业协同,构建清洁能源与钢铁产业共同体,推动钢铁及下游行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以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铁合金企业为重点,淘汰能耗高的机泵等通用设备,鼓励采用炉料预处理、原料精料入炉、无功补偿、电压优化、变频调速等先进适用技术,持续开展余热余能技术改造、推动炉窑富氧低氮燃烧等节能技术和燃气、蒸汽综合利用增建高温高压双超锅炉及配套的高效发电机项目等。配套建设余热余压利用设施。建立企业能源系统优化控制中心等措施实施技术改造,以网络数字化逐步替代人工采集、统计、分析和管理。改造升级后全省钢铁企业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30%的企业达到标杆水平。(十四)建材行业加强绿色低碳建材生产技术、工艺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支持企业打造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发挥有关专项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建设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基地和绿色建材应用试点示范,提升绿色建材产品质量,扩大绿色建材产品供给,促进我省建材工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协同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广应用工作,逐步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严格落实新增水泥、玻璃项目产能置换要求,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
  • “工业盐”成为食品安全挥之不去的阴影
    “工业盐”一旦侵入食盐市场,对下游众多食品行业都会造成威胁,然而,现实中,对于“工业盐”监管,与“工业盐”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严重不相匹配。   近日,广东江门市查处一涉嫌使用工业盐生产咸蛋的窝点,查获鲜鸭蛋5.25万只,咸鸭蛋成品10.22万只,以及用于加工咸蛋的工业盐2吨。据悉,该窝点一晚生产3000多个咸蛋,批发到当地多个市场。(6月2日新华社)   高明威极公司的“工业盐酱油”的风波尚未平息,“工业盐咸蛋”再次横空出世,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近些年工业盐勾兑酱油。工业盐生产泡菜等新闻屡屡被曝出,工业盐似乎成为了食品安全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么,“工业盐”怎么就管不住?盐是食品生产的基础原料,“工业盐”一旦侵入食盐市场,对下游众多食品行业都会造成威胁,然而,现实中,对于“工业盐”监管,与“工业盐”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严重不相匹配。   例如,我们目前的食用盐标准,以是否加入碘作为认定假盐的标准,并没有规定,假盐中含有哪些成分可能严重影响公众健康,这就给工业盐的查处带来很大难度。正因如此,捣毁一个“工业盐咸蛋”生产点其实很容易,但要想从零售市场上查出“工业盐咸蛋”,实在是非常之难。   还有,目前,对于工业盐的生产和销售,打击力度远未足够。一般而言,只要工业盐没有导致人员死伤或是大范围的恶劣影响,往往只对责任人行政处罚了事,造假贩假者很容易重新开张。如此低的违法成本,难以起到警示作用。   而在监管之外,工业盐更暴露出食盐专营体制之弊。无良商家之所以青睐工业盐,原因就在于,相对于食用盐,工业盐实在太便宜,数千元一吨与几百元一吨,最高价差近十倍。如此高的原料价差,对于酱油、腌制品等高耗盐的产业,诱惑力实在太大,有人便会铤而走险。   其实,食盐生产成本很低,与一般的工业盐成本无明显区别,基本都在一吨几百元左右,然而由于食盐专营,食盐售价却长期处于很高的水平,如果专营制度放开引进竞争机制,食盐价格将大为下降,与工业盐之间的价差将缩小,如此工业盐的诱惑力自然大大降低。   可见,要想管住“工业盐”,我们需要完善食用盐标准,强化对高耗盐的食品业的监管,严格对工业盐生产销售的刑事追究,同时食盐专营体制改革也应尽早提上日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