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通量靶向筛查

仪器信息网高通量靶向筛查专题为您整合高通量靶向筛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高通量靶向筛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高通量靶向筛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高通量靶向筛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高通量靶向筛查话题讨论。

高通量靶向筛查相关的资讯

  • 医生必看: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
    2015年1月15日,卫计委妇幼司发布第一批产前诊断试点单位,同时发布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与卫计委医政司发布的第一批试点相比,本次妇幼司发布的《通知》更为详细。这份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规定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及临床质量控制。另外,还给出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知情同意书、临床申请单及临床报告单的参考模板,为试点单位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临床应用工作,制定本规范。该规范主要包括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第一部分 适用范围   一、适用目标疾病   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水平,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产前筛查与诊断领域适用的目标疾病为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   二、适用时间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时间应当为12+0-26+6周,最佳检测时间应当为12+0-26+6周。   三、适用人群   (一)血清学筛查、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临界风险(即 1/1000&le 唐氏综合征风险值100 千克)孕妇。   (四)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下简称 IVF-ET)方式受孕的孕妇。   (五)双胎妊娠的孕妇。   (六)合并恶性肿瘤的孕妇。   五、不适用人群   (一)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夫妇一方有明确染色体异常的孕妇。   (二)孕妇 1 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细胞治疗或接受过免疫治疗等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结果将造成干扰的。   (三)胎儿影像学检查怀疑胎儿有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或其他染色体异常可能的。   (四)各种基因病的高风险人群。   六、其他   (一)对未接受中孕期血清学筛查而直接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孕妇,应当在孕 15 周至 20+6周期间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评估。   (二)严禁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用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第二部分 临床服务流程   一、临床技术程序   (一)凡符合适用人群标准并自愿进行此项检测的孕妇,或符合慎用人群标准但强烈要求进行此项检测的孕妇,医师应当对孕妇本人及其家属详细告知该检测的目标病种、目的、意义、准确率、风险和局限性,以及检测的种类、费用和技术流程。   (二)在孕妇充分了解以上事项后,产前诊断机构负责收集孕妇病史、签署知情同意书、采集外周血,根据检测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胎儿是否有相应非整倍体综合征高风险。   (三)医师应当对孕妇提供检测后临床咨询及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处理,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并负责随访妊娠结局。   二、知情同意书签署   (一)产前诊断机构只对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该检测的孕妇进行检测。   (二)医师在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应当告知当事人以下要点(知情同意书模板见附图 1):   1. 对存在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建议其优先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   2. 告知该检测能检出的目标疾病种类。   3. 告知该检测能够达到的检出率、假阳性率,强调该检测结果不能视为产前诊断,高风险结果必须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 以及低风险结果具有假阴性的可能性。   4. 告知该检测有失败的风险,可能会要求重新采血。   5.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该检测的局限性。   6.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影响该检测的因素。   7. 医生对病例个案认为应该说明的相关问题。   三、检测申请单填写   (一)医师应当询问孕产史、孕周、胎数和已进行的其他产前检测、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的结果,以及询问是否进行过细胞治疗、异体输血或是否为肿瘤患者等情况(申请单参考格式见附图 2)。   (二)医师应当协助孕妇准确填写检测申请单上的内容,包括:孕妇姓名、出生日期、采血时体重、孕妇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末次月经日期、筛查孕周、早孕或中孕期血清学筛查结果等。   四、临床标本的采集   (一)采用唯一编号对采血管进行编号。建议采血管采用条形码作为编号标示,该编号应当与知情同意书和送检单上的编号一致。   (二)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取孕妇静脉血 样本处理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三)标本的贮存和运输。   1.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运输:在 4-8℃冷藏条件,冷链运输,运输时间不得超过 4 小时 在 0 摄氏度以下的冷冻运输不应超过 72 小时。   2.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长期保存应在-70℃,保存过程中避免反复冻融。   五、检测报告的审核发放   (一)自抽取孕妇外周血至出具检测报告的周期不应当超过 15 个工作日,其中发出因检测失败须再次采样的通知不应当长于 10 个工作日。   (二)检测报告须经由 1 名具备产前诊断临床资质的副高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审核并签发(报告参考格式见附图 3)。   (三)检测报告应当以书面报告形式告知受检者,医务人员应当通知受检者或其家属获取该报告的地点和时间。   (四)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信息:   1. 孕妇的姓名、年龄、孕周、末次月经时间。   2. 样本编号、样本状态、采样日期和报告日期。   3.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4. 每一种目标疾病的检测值,正常参考范围。   5. 以目标疾病的低风险或高风险作为结果报告。   6. 检测者、审核者。   7. 其他相关提示。   (五)对高风险结果的孕妇,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尽快通过电话或短信息等方式专门通知,建议该孕妇进行后续产前诊断,并做好追踪随访。   六、检测后的临床咨询及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处理   (一)对结果为低风险的孕妇,应当提示此检测并非最终诊断,不排除漏检的可能,且不能排除其他染色体疾病。   (二)对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应当建议其进行后续介入性产前诊断 不应当仅根据本检测高风险的结果做终止妊娠的建议和处理。   (三)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负责高风险病例的后续临床咨询和产前诊断,临床咨询率应达 100%,产前诊断率应达 95%以上。   (四)如果存在胎儿影像学检查异常,无论该检测结果是低风险还是高风险,都应当对其进行专业的遗传咨询及后续相应诊断服务。   七、检测后妊娠结局的追踪随访   (一)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对所有检测高风险对象进行妊娠结局(包括后期流产、引产、早产或足月分娩等)的追踪随访,随访率应达 100%,失访率宜小于 10%。   (二)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对于检测低风险对象妊娠结局的随访率应大于 90%,随访时限应为胎儿出生后 12 周内(建议有条件的试点产前诊断机构随访至产后 1 年)。   (三)随访内容包括:妊娠结局、胎儿或新生儿是否为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患儿以及其他临床诊断和/或遗传学诊断(建议有条件的产前诊断机构对后期自发流产、死胎、致死性的早产胎儿开展遗传学诊断,作为妊娠结局随访的一部分内容)。   八、资料与标本的保存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相关资料,包括检测送检单、知情同意书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均应当在产前诊断机构保存 3 年以上,剩余血浆样本应保存至产后 2 年以上。 第三部分 临床质量控制   一、21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9%,18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7%,13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0% 复合假阳性率应不高于 0.5% 复合阳性预测值应不低于 50%。   二、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按季度报送临床应用试点工作量及筛查结果,包括筛查检出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和检出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病例数、发生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数等数据信息。具体报表见附图 4。   附图:1.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知情同意书(参考模板)   2.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申请单(参考模板)   3.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报告单(参考模板)   4.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 工作情况报表
  • 许国旺团队新成果:食品中兽药及其代谢物非靶向筛查新方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1808组)许国旺研究员团队在食品中风险物质非靶向筛查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系统研究兽药及其相应代谢物的质谱碎裂特征,构建了复杂食品基质中兽药及其代谢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可为食品中风险物的发现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不断出现的未知/新型风险物质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挑战。针对未知风险物识别的难题,该研究团队在前期工作中先后建立了两种非靶向筛查策略,可实现对有空白样本(Anal Chem.,2016)和无空白样本(Anal Chem.,2018)的食品中潜在风险物质的筛查。考虑到风险物质在体内会被代谢并以多种形式存在于食品中,团队于近期构建了包含3710种兽药及其相应代谢物的质谱数据库,研究、归纳了共有或独有的质谱碎裂特征,并基于质谱碎裂特征及智能检索程序,开发了一种针对复杂食品基质中已知/未知兽药及其代谢物的非靶向筛查方法。团队利用该方法在蛋类样本中进行了示范性应用,证明了其在食品安全风险物筛查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关研究成果以“Nontargeted Screening Method for Veterinary Drugs and Their Metabolites Based on Frag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为题,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1808组博士研究生梁雯莹。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梁雯莹)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1.130928
  • GCxGC-HRTOF-MS靶向筛查PCBs和PCNs及污染物非靶向筛查
    摘要《斯德哥尔摩公约》将多氯联苯(PCBs)和多氯萘(PCNs)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它们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共馏出,因此通常采用不同的GC-HRMS方法并分别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同位素稀释-(GC×GC-HRTOF-MS同时定量分析了6种指示性PCBs、12种类二噁英PCBs和16种PCNs。通过条件优化实现了所有目标分析物与基质的完全分离。本方法成功地应用于3种鱼类中18种PCBs和16种PCNs的测定。GC×GC-HRTOF-MS同时分析的结果与GC-HRMS分别分析的结果一致。GC×GC-HRTOF-MS方法是一种灵敏、准确,同时分析PCBs和PCNs的方法。该方法利用GC×GC的良好色谱分离和HRTOF-MS的精确的质量测量,还可以用于鱼类样品中的非目标污染物筛查,包括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是污染物非靶向筛查的最佳选择。引言PCBs和PCNs是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许多明显的同源性。这两类化学物质都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持久性、毒性和生物蓄积性高的特点,对生物种群和人体健康具有不利影响。PCBs和PCNs都被列在《斯德哥尔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中。在209种PCBs和75种PCNs的同系物中,12种类二噁英PCBs和16种PCNs以其可能的类二噁英毒性最为引人关注。因此,能够将这些特定的PCBs和PCNs从其他同系物和污染物中分离出来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开发的必要性:PCBs和PCNs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PCNs与一些共面PCBs具有类似的色谱保留行为,使其很难从色谱上完全分离。没有一种色谱方法可以同时将12种类二噁英PCBs、6种指示性PCBs和16种PCBs从其他PCBs和PCNs中分离出来。因此,PCBs和PCNs通常在SIM下,采用GC-HRMS进行分离分析,使用13C同位素稀释法对两次进样的PCBs和PCNs进行定量分析。操作繁琐耗时。全二维色谱(GCxGC)是将分离机理不同却又相互独立的2跟色谱柱串联,样品经第一跟色谱柱分离后,通过调制器以脉冲的方式进入第二根色谱柱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利用极性和温度的不同实现正交分离。全二维具有更大的峰容量和分离能力,结合TOF-MS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分离化合物,消除基体干扰,大大提高选择性,能对复杂基质中的未知污染物进行更好的定性鉴别。GCxGC-TOF-MS 在复杂环境基质里未知化合物筛查或定性分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GC×GC-HRTOF-MS法同时测定PCBs和PCNs的方法。同时,利用GC×GC-HRTOF-MS对鱼类样品中的非目标污染物进行了识别和筛选。仪器设备GC×GC-HRTOF-MS:7890A GC(Agilent),ZX-2全二维调制器及GC-Image全二维数据处理软件(ZOEX),HRTOF-MS(Tofwerk)ZOEX GC×GC全二维气相色谱结果与讨论GC×GC分离条件优化通过对GC×GC分离条件优化,使得12种类二噁英PCBs、6种指示性PCBs和16种PCNs在一次进样中得到了很好的分离。Fig.1. 1668C天然标准溶液(包含27种PCBs)和16种PCNs采用DB-XLB和BPX-70色谱柱的GC×GC-HRTOF-MS总离子流图同位素稀释GC×GC定量方法开发1.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检测限与EPA测定PCBs的方法1668C相似,采用同位素稀释GC×GC定量法,利用这些目标物和内标物特征离子响应比以及浓度比构建校准曲线。大多数化合物得到了很好的相关系数(5-500 pg mL-1,R2=0.992~0.999) (表1)。通过三次进样50pg mL-1的标准溶液计算PCBs和PCNs的RSD分别为0.7-15%和0.8-和17%(表1)。以三倍的信噪比计算仪器的检测限,PCBs在0.03~0.3 pg mL-1范围内,PCNs在0.09~0.6 pg mL-1范围内。这些值与EPA 1668C中GC-HRMS方法指定的值类似。方法通过对鱼类提取物最低浓度点(5 pg mL-1)加标后进行5次重复分析,计算方法检出限PCBs为0.6~3.5 pg g-1, PCNs为0.8~4.6 pg g-1。在3种不同的鱼样品分别加入1ng13C12标记的PCBs (1668C-LCS)和13C10标记的PCNs内标液(ECN-5102),提取后,用GC×GC-HRTOF-MS分析评价方法的回收率。PCBs的平均回收率为53% - 114%,PCNs的平均回收率为47%-121%。回收率符合EPA 1668C中PCBs的测定标准。Table 1 6种指示性PCBs、12种类二噁英PCBs和16种PCNs定量质量,并对优化后的GC×GC-HRTOF-MS方法的性能分析2. 方法准确性评估按照2.2节中描述的提取和净化规程对WMF-01鱼组织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处理,然后用同位素稀释GC×GC-HRTOF-MS法进行分析。将所有类二噁英PCBs的分析结果与认证值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GC×GC-HRTOF-MS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鱼类样品中PCBs和PCNs的GC×GC-HRTOF-MS和GC-HRMS分析比较GC×GC-HRTOF-MS与GC-HRMS对3种鱼样的34种物质分析结果比较见表2,总的来说,GC×GC-HRTOF-MS得到的值与GC-HRMS得到的低、高浓度PCBs和PCNs的值一致。因此,GC×GC-HRTOF-MS是一种单次运行同时分析多类化合物的高选择性方法。与GC-HRMS分别进样分析不同类的化合物相比,GC×GC-HRTOF-MS单次进样大大节省了分析时间。因此,GC×GC-HRTOF-MS可替代GC-HRMS用于各种环境基质中的PCBs和PCNs分析。Table 2 用GC×GC-HRTOF-MS和GC- HRMS对3种鱼类中18种PCBs和16种PCNs进行定量分析三种鱼中的非目标类化合物筛查除了对PCBs和PCNs进行准确的定量外,GC×GC-HRTOF-MS还可用于其他污染物的筛查。例如,刺鱼样品(图2B)和比目鱼样品(图3)的色谱图同时包含目标分析物和许多其他化合物。在所有研究的鱼样品中发现了两个高浓度的滴滴涕代谢物p, p '-DDMU和p, p-DDE,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在鱼中可能有很高的积累性。此外,在刺鱼样品中还识别出一系列有机氯农药化合物(OCPs),包括氯丹、p、p'- DDMU、o,p'- DDT、p、p'-DDE、七氯和壬氯(图3)。同样,对其他多环芳烃组的存在情况也进行了同样的调查。在比目鱼样本中也检测到了甲基化和羟基化的多芳烃(表3)。Fig.2. 利用GC×GC-HRTOF-MS对刺背样品进行二维TIC分析。(A)刺鱼样品中PCBs和PCNs的测定。(B)刺鱼样本中有机氯农药化合物(OCPs)的初步鉴定。(a:氯丹 b: p,p’-DDMU c: o,p’-DDT d:七氯 e:壬草胺,f: p,p’-DDE)。Fig.3. 采用GC×GC-HRTOF-MS对比目鱼样品进行二维TIC分析。这些折线(aeg)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化合物 对这些化合物的初步鉴定见表3。Table 3 采用GC×GC-HRTOF-MS在比目鱼样品鉴定出的其它类化合物结论本文首次建立了同时定量分析多氯联苯和多氯联苯的GC×GC-HRTOF-MS方法。通过一次进样实现了3种鱼类中34种化合物包括12种类二噁英PCBs、6种指示性PCBs和16种PCNs对的定量分析。GC×GC的高分离度与HRTOF-MS的精确质量测量相结合,可以准确分析复杂基质中的目标化合物。本方法在实际样品中的测定结果与GC-HRMS测定结果吻合较好。此外,GC×GC-HRTOF-MS还可用于鱼类中非目标化合物的筛查。本实验初步鉴定的非目标化合物为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GC×GC-HRTOF-MS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同时分析各类化合物的方法,与GC-HRMS方法相比,它提高了分析效率。GC×GC-HRTOF-MS可作为各种环境基质中痕量环境污染物日常分析的一种可行方法。本文引自夏丹老师发表的文章:《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and 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 by isotope dilution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high-resolu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扫码阅读原文各大区经理联系方式:【东北&西北&北京部分】 马景东 18610561062【华北区&北京部分】 黄鑫辰 18811723055【华南&西南&北京部分】王总超 17600833558【华东区】 张驰华 13764255160END
  • 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发布第一批高通量测序产前筛查临床试点名单
    2015年1月15日,卫计委妇幼司发布第一批产前诊断试点单位,全国31个省市地区共有109家机构入选。同时发布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与卫计委医政司发布的第一批试点相比,本次妇幼司发布的《通知》更为详细。这份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规定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及临床质量控制,为试点单位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目前产前诊断和筛查方法包括有创性和无创性两大类。有创性产前诊断,包括绒毛活检、羊水穿刺和脐血穿刺,是目前进行产前诊断的&ldquo 金标准&rdquo 。但是由于需要侵入性操作,根据文献报道流产风险达0.5-1%,并可能会引起宫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水平,NIPT的目标疾病为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该检测技术仅需抽取孕妇外周静脉血(5ml),提取血浆中游离的DNA,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评估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风险率,其准确率高,且完全避免了有创产前诊断带来的流产风险。NIPT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为广大孕妇产提供一种更为高效、安全、可靠的产前筛查选择。   此次卫计委妇幼司所发布的第一批产前诊断试点单位均是医疗机构,对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进行产前筛查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附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临床应用工作,制定本规范。该规范主要包括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第一部分 适用范围   一、适用目标疾病   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水平,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产前筛查与诊断领域适用的目标疾病为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   二、适用时间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时间应当为12+0-26+6周,最佳检测时间应当为12+0-26+6周。   三、适用人群   (一)血清学筛查、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临界风险(即 1/1000&le 唐氏综合征风险值100 千克)孕妇。   (四)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下简称 IVF-ET)方式受孕的孕妇。   (五)双胎妊娠的孕妇。   (六)合并恶性肿瘤的孕妇。   五、不适用人群   (一)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夫妇一方有明确染色体异常的孕妇。   (二)孕妇 1 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细胞治疗或接受过免疫治疗等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结果将造成干扰的。   (三)胎儿影像学检查怀疑胎儿有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或其他染色体异常可能的。   (四)各种基因病的高风险人群。   六、其他   (一)对未接受中孕期血清学筛查而直接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孕妇,应当在孕 15 周至 20+6周期间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评估。   (二)严禁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用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第二部分 临床服务流程   一、临床技术程序   (一)凡符合适用人群标准并自愿进行此项检测的孕妇,或符合慎用人群标准但强烈要求进行此项检测的孕妇,医师应当对孕妇本人及其家属详细告知该检测的目标病种、目的、意义、准确率、风险和局限性,以及检测的种类、费用和技术流程。   (二)在孕妇充分了解以上事项后,产前诊断机构负责收集孕妇病史、签署知情同意书、采集外周血,根据检测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胎儿是否有相应非整倍体综合征高风险。   (三)医师应当对孕妇提供检测后临床咨询及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处理,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并负责随访妊娠结局。   二、知情同意书签署   (一)产前诊断机构只对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该检测的孕妇进行检测。   (二)医师在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应当告知当事人以下要点   1. 对存在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建议其优先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   2. 告知该检测能检出的目标疾病种类。   3. 告知该检测能够达到的检出率、假阳性率,强调该检测结果不能视为产前诊断,高风险结果必须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 以及低风险结果具有假阴性的可能性。   4. 告知该检测有失败的风险,可能会要求重新采血。   5.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该检测的局限性。   6.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影响该检测的因素。   7. 医生对病例个案认为应该说明的相关问题。   三、检测申请单填写   (一)医师应当询问孕产史、孕周、胎数和已进行的其他产前检测、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的结果,以及询问是否进行过细胞治疗、异体输血或是否为肿瘤患者等情况   (二)医师应当协助孕妇准确填写检测申请单上的内容,包括:孕妇姓名、出生日期、采血时体重、孕妇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末次月经日期、筛查孕周、早孕或中孕期血清学筛查结果等。   四、临床标本的采集   (一)采用唯一编号对采血管进行编号。建议采血管采用条形码作为编号标示,该编号应当与知情同意书和送检单上的编号一致。   (二)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取孕妇静脉血 样本处理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三)标本的贮存和运输。   1.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运输:在 4-8℃冷藏条件,冷链运输,运输时间不得超过 4 小时 在 0 摄氏度以下的冷冻运输不应超过 72 小时。   2.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长期保存应在-70℃,保存过程中避免反复冻融。   五、检测报告的审核发放   (一)自抽取孕妇外周血至出具检测报告的周期不应当超过 15 个工作日,其中发出因检测失败须再次采样的通知不应当长于 10 个工作日。   (二)检测报告须经由 1 名具备产前诊断临床资质的副高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审核并签发   (三)检测报告应当以书面报告形式告知受检者,医务人员应当通知受检者或其家属获取该报告的地点和时间。   (四)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信息:   1. 孕妇的姓名、年龄、孕周、末次月经时间。   2. 样本编号、样本状态、采样日期和报告日期。   3.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4. 每一种目标疾病的检测值,正常参考范围。   5. 以目标疾病的低风险或高风险作为结果报告。   6. 检测者、审核者。   7. 其他相关提示。   (五)对高风险结果的孕妇,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尽快通过电话或短信息等方式专门通知,建议该孕妇进行后续产前诊断,并做好追踪随访。   六、检测后的临床咨询及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处理   (一)对结果为低风险的孕妇,应当提示此检测并非最终诊断,不排除漏检的可能,且不能排除其他染色体疾病。   (二)对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应当建议其进行后续介入性产前诊断 不应当仅根据本检测高风险的结果做终止妊娠的建议和处理。   (三)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负责高风险病例的后续临床咨询和产前诊断,临床咨询率应达 100%,产前诊断率应达 95%以上。   (四)如果存在胎儿影像学检查异常,无论该检测结果是低风险还是高风险,都应当对其进行专业的遗传咨询及后续相应诊断服务。   七、检测后妊娠结局的追踪随访   (一)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对所有检测高风险对象进行妊娠结局(包括后期流产、引产、早产或足月分娩等)的追踪随访,随访率应达 100%,失访率宜小于 10%。   (二)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对于检测低风险对象妊娠结局的随访率应大于 90%,随访时限应为胎儿出生后 12 周内(建议有条件的试点产前诊断机构随访至产后 1 年)。   (三)随访内容包括:妊娠结局、胎儿或新生儿是否为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患儿以及其他临床诊断和/或遗传学诊断(建议有条件的产前诊断机构对后期自发流产、死胎、致死性的早产胎儿开展遗传学诊断,作为妊娠结局随访的一部分内容)。   八、资料与标本的保存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相关资料,包括检测送检单、知情同意书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均应当在产前诊断机构保存 3 年以上,剩余血浆样本应保存至产后 2 年以上。   第三部分 临床质量控制   一、21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9%,18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7%,13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0% 复合假阳性率应不高于 0.5% 复合阳性预测值应不低于 50%。   二、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按季度报送临床应用试点工作量及筛查结果,包括筛查检出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和检出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病例数、发生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数等数据信息。 小科普:唐氏筛查与 NIPT比较   唐氏筛查(简称唐筛)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手段,其原理是利用孕早期或孕中期血清生化标志物的数值,同时结合年龄、体重等影响因素计算胎儿患21-三体、18-三体和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值。在我国,唐筛大约可检出60%的唐氏综合征患儿,对于显示唐筛高风险的孕妇,经过羊水穿刺确诊后,仅有5%-10%显示为真阳性,也就是说另有90%-95%的唐筛高风险孕妇是没有问题的,但也要承担心理和经济的双重负担。   与唐氏筛查相比,无创性产前筛查具有如下优势:   (1)筛查准确率更高:对于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NIPT准确率据报道可达90%以上,大大降低了唐筛假阳性结果带来的后续创伤性产前诊断的风险及心理和经济负担   (2)无创产前筛查可筛查出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三种疾病,对于其他染色体异常也可提示,而唐氏筛查只检出21-三体和18-三体两种染色体非整倍疾病。   (3)筛查孕周范围更广:早孕期唐筛适合孕周为11-13周,中孕期唐筛为15-20周,而无创产前基因诊断适合孕周为12+0-26+6周,最佳检测孕周为12+0-22+6。
  • 中源协和:持续推进核酸质谱肺癌、结直肠癌靶向药筛查试剂盒临床报批工作
    有投资者向中源协和(600645)提问, 请问中源维康试剂盒临床试验,截止目前进展如何?  公司回答表示,投资者,您好。北京中源维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续推进核酸质谱肺癌、结直肠癌靶向药筛查试剂盒临床报批工作。目前人循环肿瘤DNA多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于2020年通过注册检验后,完成入组样本近70%,进展顺利,该试剂盒核心技术于2021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人6基因突变组织样本试剂盒于2021年4月19日取得注册检验合格报告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牵头、北京市胸科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4个临床中心均获得委员会批准和临床协议签署,并已获得人类遗传办公室审批,现已启动临床试验。  中源协和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精准预防”领域的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 “精准诊断”领域的体外诊断原料、体外诊断试剂和器械的研产销,生物基因、蛋白、抗体等科研试剂产品,以及基因检测服务 “精准治疗”领域的干细胞、免疫细胞临床应用的研发等 形成“精准医疗”产业链。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1)细胞检测制备和存储服务:包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胎盘亚全能干细胞、免疫细胞、脂肪干细胞及牙源干细胞的检测、制备与存储服务。(2)体外诊断业务:包括单克隆抗体及多克隆抗体产品等的体外诊断原料 以及Ⅰ类、Ⅱ类、 Ⅲ类体外诊断试剂和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覆盖了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POCT 等。(3)生物基因、蛋白、抗体,医药中间体、实验用综合剂的研发、生产、销售。(4)基因检测服务:包括针对孕期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针对儿童及成人的安全用药指导基因检测、疾病遗传基因检测、疾病易感基因检测等。  精准诊断板块,公司继续加大抗体和蛋白产品的研发,推出新产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美国科研市场抗体产品和蛋白产品增长较快,病理诊断方面,继续推动全自动免疫染色系统 UltraPATH 装机,报告期内新装机 47 台,促进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分子诊断方面,北京中源维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续推进核酸质谱肺癌、结直肠癌靶向药筛查试剂盒临床报批工作。目前人循环肿瘤 DNA 多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于 2020 年通过注册检验后,完成入组样本近 70%,进展顺利,该试剂盒核心技术于 2021 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人 6 基因突变组织样本试剂盒于 2021 年 4 月 19 日取得注册检验合格报告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牵头、北京市胸科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 4 个临床中心均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和临床协议签署,并已完成人类遗传办公室审批,现已启动临床试验。
  • 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公开征求《食品及农产品高通量快速筛查技术通用要求》等6项团体标准意见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设施设备降碳能力测试技术规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一体化测评技术规范》、《食品及农产品高通量快速筛查技术通用要求》、《食品安全和营养检测项目分类指南》、《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和《农产品生产全链条农药残留风险防控通用要求》6项团体标准经多次修改后,已形成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各有关单位及专家学者对本标准提出宝贵意见,填写《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表》(见附件)并加盖公章,于2024年9月8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等方式反馈至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以确保本项目正常进行。如您希望进一步了解上述标准,我们将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提供相应资料及信息。联 系 人:戴其全联系电话:13321109648 010-52887966电子邮箱:cnIS@bjgjb.org.cn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40号院11号中国检验检测学会2024年8月9日
  • 高通量筛选技术加速新药研发
    对分子目标的高通量筛选虽早已成为生物制药产业早期药物发现的首选模式,但近年来才被用于抗寄生虫病新药的筛选。随着越来越多的寄生虫基因序列的破译,研究人员使用高通量筛选和化合物库的机会增多,预计这一方法将更显其重要性。  典型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可在成百上千大量化合物的筛查中确定分子目标,尤其是在以寄生虫为目标的筛查中。寄生虫整体性分析筛查的数量只有原生动物的十分之一,因此确定和验证寄生虫分子目标,对防治寄生虫病新药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疟原虫基因组包含约5000个基因,其中适合作为药物靶点的基因编码估计约有200个(占4%),利用计算算法确定能够催化“阻塞点”反应的酶(即消耗特定基质或产生某种物质的酶),这些酶中大约有30种与任何人类体内的酶都没有显著相似之处。根据一些标准,人类基因组中3万个基因中不到1500个基因(占5%)可作为合适的药物靶点。  在基因组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新的抗菌药物的经验也表明,虽然这一方法令人兴奋,但也要建立在正视现实局限性的基础上。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的18种新抗菌药物,没有一例是通过基因组学项目计划发现的。许多潜在的靶点目标已确定并进行探研,但开发新抗菌药物的限制因素显然不是对新靶点反应活跃化合物的特性,而是能够转化为药物候选者的化合物。不仅在活性上,同时在制药和物化特性上都必须是最优化的,这些才是真正的限制因素。  理想的情况下,筛选目标应在基因上和/或化学上得到验证,具有某些生物化学和结构上的特征,不会让疟原虫产生抗药性,并适合于大量化合物筛选技术。寄生虫与在实验中通常用于验证和寻找线索的人类体内的病原体不同,需要考虑不同的寄生物种的相应靶点目标。  另外,寄生虫对新化学药物可能会产生的抗药性在药物开发初期就应该考虑到,影响靶向目标适宜性的动态因素也要考虑到。例如,针对锥虫鸟氨酸脱羧酶的抑制剂有可能成功,是因为这种寄生虫的酶产生的速率不够快,无法在抑制剂的作用下生存下来。这个例子强调了在靶向目标选择中对寄生生物化学知识深入了解的重要性。【原标题:新技术加速新药发现】
  • 沃特世推出高通量、快速筛查检测系统
    POSI±IVE System™ 高通量、快速筛查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对于目标化合物的定量检测,国内外的食品法规均是采用三重四极串联质谱。三重四极串联质谱不仅具有多样性的功能和先进的定量分析能力,而且在灵敏度和选择性方面也非常出色,但是它只能检测设定的目标化合物,对非目标化合物的检测和未知物的定性分析则不能完全胜任,并且无法对样品进行筛查检测存档。此外,随着法规的日益严格,要求检测的食品污染物数量越来越多,通过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的传统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高通量筛查的要求,如要求通过一次同时检测1000种以上农药时,三重四极串联质谱则无能为力。对于三重四极串联质谱的这些不足,飞行时间四极杆串联质谱(QTof)完全可以弥补。QTof主要应用于全化合物的筛查检测和未知物定性分析,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致力于液相色谱、质谱开发的公司,沃特世(Waters)公司2009年1月推出灵敏度最高和操作最简便的Xevo QTof™ 硬件系统,之后将其与ACQUITY UPLC® 以及ChromaLynx™ XS、TargetLynx™ 两款应用管理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推出了一套独特的高通量快速筛查检测系统——POSI±IVE System。      沃特世公司的POSI±IVE System   POSI±IVE System   原理:凭借Xevo QTof高灵敏的全扫描检测能力以及与ACQUITY UPLC完美的兼容性对样品全质量范围内数据进行采集,之后利用ChromaLynx应用管理器的去卷积算法对复杂混合物中的洗脱成分进行定位、峰检测并提取清晰的质谱图,然后自动与筛查列表中的化合物进行检索与匹配,再通过精确分子量、保留时间、特征碎片一种或几种的匹配模式筛选确认出阳性、疑似和阴性化合物成分,然后自动创建TargetLynx定量方法,实现阳性和疑似化合物的Tof定量。对于关系合规性的阳性样品,可采用Xevo TQ MS四极串联质谱进行进一步的定量确证。   应用:用于食品安全或其他相关领域中实现高通量农药残留筛查、兽药残留筛查、污染物筛查、未知物筛查等分析。   亮点:通过自动化的软件,一次分析即可完成污染物的筛查、定性确证、Tof定量,突破了当前其他筛查方案需要分析2-3次样品,并需要大量手动工作的技术瓶颈。   Xevo QTof   主要性能:(1)精确质量误差范围:2 ppm RMS。(2)高分辨率:超过 10,000 半峰宽(FWHM)。(3)高灵敏度:行业领先的灵敏度,包括增强占空比功能(EDC),在特定质荷比范围内获得最大占空比。(4)动态范围:线性范围超过四个数量级。(5)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兼容的采集速率:每秒钟20张谱图。   主要技术   1. IntelliStartTM Technology   IntelliStartTM Technology(智能启动技术)是一套可连续监测流体学、电子学和软件集成性能的智能系统,通过一系列的诊断检查,质谱检测器可以报告何时即可使用,出现的任何错误将触发一个红灯系统状态,警告在样品分析之前需采取的措施。IntelliStartTM Technology可以将系统进行自动化设置,实现自动调谐和校准系统,优化分析 报告液相色谱/质谱LC/MS 系统性能 解决系统警告 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保证每次都生成高质量、高重现性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UPLC® /MS/MS 数据。   2. UPLC/MSE   质谱采集模式除了 MS和MS/MS,还有UPLC/MSE。Xevo QTof采用了沃特世公司独特的UPLC/MSE 操作模式,可以从一次进样中获得最大量的数据信息。UPLC/MSE 克服从混合样品中丢失信息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使用常规的方法,无需了解样品的详细信息。(2)在UPLC分离的所有时间内,从所有离子中采集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数据,克服了常规DDA方法的不足。(3)得到的数据文件是样品数的子记录,可以重新分析数据,而不是重新分析样品。(4)可以对大量批次样品进行定量比对。   3. 最新的大气压电离(API)源技术   Xevo QTof质谱仪配备了一系列大气压电离源,采用多种离子化技术,可分析最宽范围的化合物。不同离子源可快速简便的互换,从而为实验方法的选择提供极佳的简易性和灵活性。新的离子源是一系列创新的成果,包括优化的气流动力学和脱溶剂加热器设计,极大的提高了离子化效率,并且无需利用工具操作使仪器的设定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   电喷雾离子源 为使HPLC和UPLC完全兼容,电喷雾离子源可以在2 毫升/分钟的流速内优化LC流动相操作,无论何种溶剂组成。   耐用的双正交大气压离子源(ZSprayTM) 可最大限度的延长离子源寿命,针对污染样品的保护性,并允许在不破坏真空的条件下简便更换清洗离子源部件。   多重离子源 包括电喷雾离子源ES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电喷雾离子源和大气压化学电离源的复合源ESCi® ,大气压光致电离源APP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3 纳升电喷雾离子源NanoFlow ESI。   大气压固相分析探头ASAP源 ASAP通过API探针所释放热的脱溶剂气体使样品蒸发,可以对固体、液体、组织或聚合物样品等物质进行快速分析。该技术成本较低并且是其他方法很难分析的非极性化合物的理想选择。   沃特世大气压气相色谱(APGC)源 能够实现实验室用相同的QTof或串联四极杆质谱仪从LC/MS/MS到GC/MS/MS的转换。利用它的灵活性,可以分析中低极性的挥发或半挥发性化合物(通常使用GC/MS 进行分析)。从LC/MS/MS模式的电喷雾离子源转换到GC/MS/MS的大气压气相色谱源只需要短短5分钟。一旦转换成功,大气压气相色谱源将和标准的毛细气相色谱仪对接,从而传递准确的、高灵敏度的GC/MS/MS数据。   ChromaLynx应用管理器   可自动处理LC/MS、GC/MS、LC/MS/MS 或GC/MS/MS 数据,快速检测、辨别并半定量检测复杂混合物中的所有成分。具体功能包括:(1)检测并定位样本中成分的最大值。(2)鉴定样本中成分的最大值。(3)检测成分浓度。(4)将样本与对照进行比较,以鉴定常规和独特成分。   TargetLynx应用管理器   可自动获得样本数据、处理并报告定量结果,它包含了一系列确认检查从而辨别落在用户定义或调整的阈值外的样本。在样本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TargetLynx™ 皆可进行快速辨别和标示。(1)检测物高于预定的最大报告水平(MRL)。(2)检测物确认离子比超限。(3)一种或多种检测物信噪比低于预定值。(4)一种检测物保留时间或相对保留时间超限   (5)检测物浓度低于设定的LOD和LOQ阈值。(6)QC标准中的反应标准误超过预定值   (7)空白反应过高。(8)校准曲线的决定系数(r2)超过预定值。
  • 院企共建创新靶向药物联合实验室
    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往往相当痛苦,一些抗癌药物&ldquo 威力巨大&rdquo ,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使大量正常细胞受损,有没有什么药物能只攻击&ldquo 坏细胞&rdquo ,绕过&ldquo 好细胞&rdquo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药物学研究团队和我市一家医药科技企业共建创新靶向药物联合实验室,重点研发靶向抗癌药物,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药物对人体的伤害。   什么叫靶向药物?靶向药物指被赋予了靶向能力的药物或其制剂,其目的是使药物或其载体能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靶向制剂可以使药物在目标局部形成相对较高的浓度,从而在提高药效的同时抑制毒副作用,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   对于普通药物而言,通常在进入体内后仅有极少一部分真正作用于病变部位,这是制约药物疗效,并导致药物毒副作用的根本原因。获取具有像导弹一样精准靶向能力的药物是人类的梦想,也是药物开发的终极目标。   据了解,2012年以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药物学研究团队以生命健康为出发点,以肿瘤精准治疗为目标,以转化医学为实施手段,成功建设了以高通量为特色的蛋白层次核磁筛选系统、计算机高通量虚拟筛选系统和常规细胞层次高通量、高内涵筛选系统的药物开发和测试硬件体系。快速开发了研究肿瘤精准治疗所需的单基因依赖性的全细胞筛选库软件体系,建立了不同组织来源和基因背景的癌症细胞系库,构建了包含商业小分子药物和自行设计合成的新型小分子药物库。   据研究团队负责人刘青松研究员介绍,目前,他们已经针对B细胞淋巴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急性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等研发出一批抗癌抑制剂,有望实现对这些肿瘤的精准靶向治疗。
  • 创新靶向药物联合实验室成立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合肥合源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靶向药物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这标志双方合作走向实质深入。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带领的药物学研究团队和合肥合源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推动精准靶向药物的研究,提升药物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双方确定携手合作,共同成立&ldquo 创新靶向药物联合实验室&rdquo 。   目标明确、合作共赢   从2012年实验室成立以来,随着刘青松带领的科研团队快速的进展,目前已经在B细胞淋巴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急性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等领域有一批抑制剂相继问世,一批临床上迫切需要的科研成果有转移转化的需求,迫切需要可以提供产业化开发研究的合作伙伴。   在此背景下,刘青松团队于2015年与合肥合源药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中成立联合实验室的立项原则明确规定&ldquo 联合实验室研究课题鼓励应用创新性、技术原创性研究&rdquo 、&ldquo 联合实验室将致力于科学研究、服务于生命健康&rdquo 。联合实验室将以靶向抗癌药物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为工作重点,双方初期主要致力于创新靶向药物的发现研究,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分工合作,以血液癌症和肺癌等疾病为目标,打通药物研发过程中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的通道,加快一系列&ldquo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rdquo 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后再根据双方需要扩展到其他领域。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强磁场科学中心青年千人刘青松研究团队以生命健康为出发点,以肿瘤精准治疗为目标,以转化医学为实施手段,建设成功了以高通量为特色的蛋白层次核磁筛选系统、计算机高通量虚拟筛选系统和常规细胞层次高通量/高内涵筛选系统的药物开发和测试硬件体系 近几年来,快速开发了研究肿瘤精准治疗所需的单基因依赖性的全细胞筛选库软件体系 建立了不同组织来源和基因背景的癌症细胞系库 构建了包含商业小分子药物和自行设计合成的新型小分子药物库。   合肥合源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新药研究技术集成化开发服务平台,有着丰富的药物研发经验,可从事合成工艺研究,制剂研究、安全性评价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研究等多个领域,贯穿新药研发全过程,可以面向全球制药公司提供&ldquo 一站式&rdquo 的系统解决方案,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经济有效地加速新药研发进程。合源技术服务获批上市品种包括阿奇霉素分散片、利巴韦林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113个,自主研发获批上市品种包括泛硫乙胺片4个。其合作伙伴包括哈药集团、华素制药等公司。   双方秉承&ldquo 协同创新、合作共赢&rdquo ,共同为生命健康事业服务。合作目标是在研究院所和药企间建立共赢机制,通过联合研究和合作项目进行共同创新,促进药学研究的发展。
  • "硬核"高通量装置提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日筛样本2万份
    p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对筛查检测样本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目前来看,不仅仅是研发力度、生产配置上的加码,更要思考的问题是更高的检测效率,更快的检测速度。于是,高通量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p p   日前,成都高新区瀚辰光翼科技研发团队的高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装置吸引业界关注。据悉,该装置专用于针对新冠病毒的高通量核酸检测,每2个半小时即可完成一批次3800余份样本检测,每天可筛查超2万个样本,目前已经完成研发改造并投入使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4a9dab10-2a74-4e80-b9d5-1c08f89be8c0.jpg" title=" 1000.jpg" alt=" 1000.jpg" width=" 450" height=" 33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据瀚辰光翼科技研发团队负责人张晗介绍,目前实验室的PCR仪一批次一般仅能检测90多个样本,最多的也才380多个,这样低的检测速度对各地疾控中心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新冠病毒检测通量造成极大挑战。再加上检测人员缺口大,核验科专业实验室场地紧张、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研发针对新冠病毒的高通量核酸检测设备刻不容缓。 /p p   据了解,瀚辰光翼科技团队研发的高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由全自动液体工作站、高通量水浴热循环仪、高速荧光扫描仪3台设备组成,再加上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分别负责核酸检测的各个环节。当样本进入装置后,第一步就是在全自动液体工作站与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按检测试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匀在一起合在一起,并在封装后用PCR扩增仪扩增放大,一次性实现3840多个样本的同时扩增,最后再进行荧光扫描、数据判读与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8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6f6089f3-93b9-4657-8e55-02663f49f19e.jpg" title=" 0824ab18972bd407b74a6555db65a2570db309ff.jpeg" alt=" 0824ab18972bd407b74a6555db65a2570db309ff.jpeg" width=" 450" height=" 28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瀚辰光翼原本的自主研发设备就是运用PCR检测技术进行基因序列检测,而且原本的核心技术优势也是大通量。本次疫情面前,研发团队利用前后两周的时间对设备进行了改造攻关。比起原本分装农业或大健康领域检测样本的PCR孔板,如今新改造的PCR孔更大,容积扩大成40微升。每个PCR孔板上有384个孔,相当于可以分装384个样本。设备一次可同时检测10个PCR板的样本,相当于3840个样本,一次耗时约2.5小时。那么,若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除去更换及启动时间,一套设备一天可实现20000个左右的样本检测。 /p p   “装置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它的全自动和高通量,既填补了检测人员缺口,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也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通量。”张晗说,以前的实验室检测可能需要好几个甚至十多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的分子生物研究员操作,而这套设备类似于工业机器人,最多需要两个人就能轻松“一键”操作,软件就可以自动化运行。 /p p   据相关媒体报道,2月17日,一套经过了多次性能测试的高通量检测装置从企业装机完毕,运往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待投用前的进一步测试。 /p
  • 【国产高端质谱】“农药残留快速筛查质谱仪” 为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9月27日,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622)于北京(BCEIA 2021)以“立足高端质谱,打造质谱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主题,隆重发布多款新品。来自全国各地累计300+业内专家、客户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与了发布会,并对禾信此次发布的新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期望!新品上市 开启无限未来TAPI-TOF 1000是由禾信仪器独立研制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首台基于原位电离离子化技术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仪器,专用于食品及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其融合了全自动进样系统、热辅助等离子体电离系统、飞行时间质谱仪等多项关键技术,并建有专业的农药残留数据库。与传统快检方法相比,TAPI-TOF 1000检测速度更快、农药覆盖范围更广、定性更准,且可连续高通量自动进样检测,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和企业提供食品安全快速非靶向筛查解决方案,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特点优势(1)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和预分离,可直接分析液态样品;(2)离子化效率高,检测范围广,不受溶剂 和高盐的影响;(3)具有广谱性筛查,一次检测可实现上百种农药检测;(4)快速筛查,批量处理条件下单个样品不超过1min完成检测。满足连续自动高通量进样检测;(5)整机电控系统高度集成化,维护方便,体积缩小,稳定性提高。小试锋芒某企业赣南脐橙检测在对广州某企业送检的橙子果肉、果皮分别进行农残快筛检测过程中,TAPI-TOF 1000在该批次送检的橙子果肉中检出克百威、吡唑醚菌酯、啶虫脒、久效磷等4种农药,果皮中疑似检出克百威、吡唑醚菌酯、啶虫脒、久效磷和嘧菌酯等5种农药。(1)橙子试剂空白及实测质谱完整图(2)样品实测质谱图(3)果肉中农药筛查定性结果(4)果皮中农药筛查定性结果采用标准加入法,对果皮中检出的克百威进一步定量分析,果皮中克百威含量约为2.61 mg/kg,远超出GB2763限量值:0.02mg/kg,被判为不合格。此次合作中,客户非常认可农药残留筛查的结果,并希望未来能进一步针对橙子大通量无损快速筛查的需要进行定制开发。基于快速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农残检测分析方法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用TAPI-TOF 1000建立了128种农药的数据库,并检测了市购的381批不同类型的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建立了一种基于快速飞行时间质谱仪的高通量农残检测分析方法。在381批次的水果和蔬菜的检测中,TAPI-TOF/MS和UPLC-Q-TOF/MS的农药残留检出率分别为37.11%(检出118批次)和40.68%(检出155批次);TAPI-TOF/MS在线性范围2~100μg/L下具有较强的相关系数(R2)0.99,此外,其LODs在0.9~5μg/L,其回收率在70%-120%,对应的RSDs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禾信将以科技赋能助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高通量测序的十年:从科研进入临床
    高通量测序的推出背景:   2004年全球多个国家共计预算30亿美金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以后,发现单单完成一个人的基因组序列还远远不足以理解人类自身及疾病的机理。由于有了已经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当做参考基因组,采用廉价、快速的方法对多个样本、群体、病种基因组的比对测序就能提供大量有价值的科研和临床信息。这就要求测序价格足够低、速度足够快,然而对测序结果是否易于拼接、组装基因组则没有明确需求。于是,美国国家基因组研究院(NHGRI)提出了把全基因组测序降至1000美金的研究规划,从而引领科学界、企业界大力发展测序技术。   高通量测序的十年:   2005年,454公司首先推出了二代测序仪 2006年,Solexa推出了Genome Analyzer,2007年年初Illumina收购了Solexa公司,在随后的几年陆续推出了Hiseq2000、MiSeq、Hiseq2500、MiseqDx、NextSeq 500测序仪,占据了高通量测序的大部分市场。ABI也在2007年推出的是SOLiD测序平台,随后收购了454测序仪发明者创立的Ion Torrent,转而大力推广PGM和Ion Proton平台。2014年,也就是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的第十年,illumina公司的Hiseq X平台已经实现了1000美金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目标。虽然这个价格的实现,需要在保证未来数年充足机时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但也比十年前的30亿美金降低了300万倍。除此以外,还有好多公司开发了第三代测序仪,比如Pacific Biosciences的PacBio RS测序仪,DNA模板无需二代测序常用的PCR扩增的方法,就可以实现长读长、实时的测序 Oxford Nanopore MinION测序仪只有USB存储器那么大等等。   2013年9月,illumina公司的MiseqDx平台,首次通过了美国FDA的技术认证,作为开放平台和囊纤维化的试剂产品准许进入临床,标志着经过10年的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已从纯科学研究的平台进入临床诊断领域。   各代测序的应用范围:   一代测序(Sanger)适合单一片段,长度小于800bp的精准测序 二代适合快速、低价测量海量数据,每次测序能产生数百、数千万条序列,但读长不超过500bp 而以PacBio为代表的三代测序更适合单分子测序,最长可以到几十K的读长,但测序质量略低。所以目前还没有哪一代测序技术可以完全取代同类技术,并不能简单的通过名字来判断技术先进性,重要的还是各个平台都有各自最适合的应用领域。   高通量测序应用范围:   无需BAC文库构建就可以进行全基因组鸟枪法冲测序 数以千万计的序列同时测序 测序结果无需通过毛细管电泳获得等等特点决定了高通量测序仪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基因组从头测序、基因组重测序、目标片段测序、数字化基因表达谱、小RNA测序、甲基化测序、蛋白质DNA相互作用测序等等。本文主要就高通量测序的几个应用在临床诊断领域的开展做一个简单介绍。   高通量测序的临床应用:   1.染色体疾病检测   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和斯坦福的Stephen Quake先后发表文章提出通过检测母体外周血中的游离DNA,可以准确的判断该孕妇胎儿的染色体非整倍体,该技术无需常规的羊膜腔穿刺、绒毛膜穿刺等创伤性染色体疾病检测技术,故常被简称为无创产前检测。   无创染色体检测的技术核心为拷贝数变异的原理。测序所得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算法,把所有序列比对到人类参考基因组。通过计数每一个染色体的唯一对应的序列条数来获取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情况。如果其中有一个染色体增加一条或缺少一条,则该染色体的拷贝数会显著增加或减少。  在当前常见的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主要针对T21、T18、T13这三个染色体三体综合征。从国内外各家公司公布的数字来看,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都可以达到99%。相对血清唐氏筛查技术,无创技术大大提高了准确率,降低了假阳性率。从而推动产前检测技术极大的发展,也帮助高通量测序真正的进入了临床转化应用阶段。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性染色体异常(XXX、XO、XXY)等也颇为常见,由于X染色体(155mb)相对Y染色体(60mb)要大很多,血浆游离DNA中母体的DNA含量占50~90%,从而造成无创检测性染色体异常 具有一定的难度,准确率基本在90%左右。   除了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外,染色体病还有微缺失微重复,是指染色体上有局部片段缺失或出现重复片段。常见的表现为染色体上的部分三体、部分单体,比如猫叫综合征、迪格奥尔格综合征(Digeorge) 、Wolf-Hirschhorn syndrome、Prader-Willi syndrome等等。自从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测,业界也开始使用该技术来检测微缺失微重复。由于微缺失微重复染色体改变相对较小,需要较深的测序深度,才能较准确的判断染色体变异情况。   以上提到的都是无创的方式去检测染色体非整倍及微缺失微重复。对于诊断筛查成年人、婴幼儿、流产组织等染色体变异情况,利用高通量测序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相对于传统的Array CGH,高通量测序技术更准确、速度更快、检测分辨率更高,需要的起始样本量更低,只要几纳克。   产前检测领域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每一个结果都会影响一个还未出生的小生命,对于检测的准确率相对其他检测技术要求要高很多。不管是假阴性还是假阳性,都要求尽可能的低,否则会引起很多临床纠纷。而且由于要给后续的产前诊断技术正确尽可能多的时间,所以就要求检测周期尽可能短。无创染色体检测需要每一个样本有一定的测序量,但并不是简单的说测序越深结果就一定越好,需要保证每批测序的稳定性,就对实验室流程控制、试剂盒本身的质量控制、数据分析的校正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哪怕一台测序仪就跑一个样本,几十倍于常规的测序通量,也不一定就能准确判断结果阴阳性。   2.基因突变检测   不同于一代测序针对单一片段的测序检测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往往可以针对一个基因多个位点、多个基因或全外显子突变的快速检测。在这类检测中,首先通过PCR或者探针捕获的方式富集待检区域的DNA,然后通过高通量测序仪进行测序。高通量测序的准确率不如一代测序,所以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每一个碱基位置都需要至少100条以上的序列结果。由于一个或多个基因位点组合、哪怕是全基因组外显子组合,也就70mb左右的DNA区域,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实现100X以上的测序深度,往往都可以达到1000X以上。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为当前最常用的单基因突变检测,检测结果可用于辅助临床医生筛选可受益于易瑞沙、特罗凯和凯美纳等靶向药物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常用的方法为荧光定量技术,需要做多个反应。根据Ensembl的数据库,EGFR最长的编码形式有28个外显子,编码区共有9821个碱基,不管是一代测序还是荧光定量都很难一次把EGFR全部位点都检测到。而针对10K的区域,对于高通量测序来说只需完成10mb测序量(1000X)就可以精确检测所有位点的信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高通量测序仪一次测序都可以完成10G~1.8T,也就说可以一次开机至少可以完成1000个以上病人的样本。   对于单基因的检测,除非这个基因很长,或者具有大片段的缺失、重复,否则用高通量测序来做单基因检测有点大材小用,现实临床检验工作中要短时间聚齐1000个病人的样本也颇有难度,样本太少的话单个样本的平摊成本就会剧增。因此对于基因突变检测,高通量测序技术更适合多基因组合、甚至全外显子捕获等测序方式。   3.微生物、病毒、细菌鉴定   采用PCR方式来鉴定微生物、病毒、细菌非常快捷、廉价,但是需要利用已知物种的DNA序列设计PCR引物探针,对于未知物种则一筹莫展 一代测序的方法是可以鉴定未知物种,但是样本要求是经过分离培养,DNA背景单一,混合多个物种的DNA样本,一代测序会产生大量杂峰而无法正常得出测序结果。而高通量测序无需做任何培养、分离、也无需事先知晓物种,只要把待测样本的基因组DNA构建测序文库,测序产生数十万~数千万条不同的DNA序列,即可以轻易知道待测样本中有何种微生物、病毒、细菌、每一个物种的比例、碱基是否有突变、是否为新物种。   2009年H1N1病毒爆发感染时,有一名病人死于呼吸系统引起的多器官衰竭,然而并不知道具体的死因。科学家把病人的肺部穿刺组织的DNA拿来做高通量测序。最终在950万条序列中,含有0.85%的序列来自于H1N1病毒基因组,从而帮助科学家发现了该病人的真正死因。在这样高人类基因组干扰的背景下,目前其他技术都难以快速发现致病病毒序列、以及分子分型。   结核杆菌感染现在越来越严重,由于结核杆菌生长缓慢,发现结核杆菌感染及分子分型往往需要数月的时间。而结核杆菌的基因组只有4.4mb,利用高通量测序仪可以非常早期发现结核杆菌感染,同时还可轻易测得结核杆菌基因组的大部分区域,便于选择合适的敏感药物,以及确定是否为全新分子分型。   肠道微生态为目前热门的研究领域,在肠道内微生物种类众多,各菌群的种类和比例会影响人体的建库、代谢情况。高通量测序仪也是该领域的唯一选择。   4.肿瘤相关检测   除了前述的肿瘤基因突变检测以外,在血浆中寻找肿瘤组织脱落的DNA片段,对早期发现肿瘤、监控术后复发等领域被寄予厚望。血浆中大部分为正常组织的脱落细胞DNA,如果有肿瘤发生,异常增生的细胞脱落外周血循环,降解成低丰度DNA片段,由于含量低、碎片化DNA,基因芯片和PCR都不能正常检测。在无创产前检测的技术流程上做分析优化,高通量测序技术可精确检测游离DNA的每一个碱基,从而发现是否有肿瘤突变基因存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也曾提出,首先对手术肿瘤组织进行全基因组深度测序,发现个体化的肿瘤基因组融合片段,随后在外周血中利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该个体化基因组融合片段的丰度,如果丰度提高则提示肿瘤有转移、复发的可能。   总结   十年来,高通量测序慢慢从实验室进入了临床检验,展现了蓬勃的生机及想象空间,未来肯定还有很多新的检测项目有待开发。10年来,高通量测序的单碱基成本已经降低了数百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新生儿都会有自己的基因组序列。海量数据的产生,也会反过来帮助近几年遭遇瓶颈的药物研发机构,研发更多的个体化药物。   高通量测序本身还有很多局限性,一次测序需要多个样本混合、成本还是相对昂贵、数据分析具有挑战性、操作环节多。企业界、科学界都在解决测序仪的稳定性、样本处理的便捷性、一体化数据分析等等问题。就像二代测序技术无法取代一代测序一样,高通量测序技术也无法取代PCR、FISH等其他类型的分子诊断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会成为未来分子诊断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推动技术前进。
  • 更高效——微液滴数字PCR在靶向测序建库中的应用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二代测序技术,也称为高通量测序技术,一次可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靶向捕获测序技术是二代测序技术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只对感兴趣的目标基因进行扩增测序,能够更高效经济地测定DNA序列。靶向捕获建库是测序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是罗氏Nimblegen序列捕获芯片、安捷伦Sureselect基于液相靶向捕获系统和基于多重PCR扩增的基因捕获系统。 /p p   目前常用的靶向文库制备方法多样,但在捕获均一性、中靶效率、操作流程、检测成本等方面需要改进。基于PCR扩增引物设计的灵活性及简单的操作流程,多家公司开发了多重PCR扩增的捕获体系。多重PCR扩增体系通过多对引物对基因组进行扩增捕获,但随着引物增加时,扩增引物之间或引物与微量扩增模板之间的相互作用会降低扩增效率。微液滴数字PCR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通过数以万计的微液滴将扩增模板分散到不同微液滴中,降低引物对模板的竞争作用,实现对微量模板如循环肿瘤DNA等有效扩增,获得更高的捕获效率(如下图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bcef21ce-bed4-40fb-8419-d1eaccc0b6f0.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Tewhey最早将微液滴数字PCR平台应用于靶向捕获测序中,该研究先制备包含不同扩增引物和打断基因组DNA的微液滴库,然后将两种不同液滴按照1:1比例融合,PCR扩增后完成捕获(如下图所示)。该方法通过微液滴将不同引物进行分隔,避免了引物之间的竞争作用,提高了目标序列捕获的特异性和均一性。研究结果表明微液滴数字PCR技术适用于高通量测序的文库构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501f40e0-1a28-4973-a941-ed9813c483cf.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Taylor建立了Digital Deletion Detection(3D)检测方法,通过微液滴数字PCR技术最低可对10-8频率的线粒体DNA突变进行检测。该方法在PCR扩增后将微液滴打破进行测序分析。数字PCR使目标模板在微液滴中进行均一的扩增,提高了对稀有分子的捕获效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eedc0e0-6d46-4404-a3c0-94b7104c6145.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微液滴数字PCR技术在遗传病检测、肿瘤液态活检等领域中已经成为极具竞争优势的检测方法。数字PCR技术的下一个爆发点是应用于靶向测序领域,如测序文库的精准定量、靶向捕获扩增等,展示出令人兴奋的结果。微液滴数字PCR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完美融合,将更好地推进精准医疗的进步。 /p
  • 诺禾致源引进Illumina最新高通量测序仪HiSeq X Ten
    诺禾致源(Novogene)引进Illumina 最新发布的高通量测序仪HiSeq X Ten,成为该系统的全球首批用户,这也将是国内测序通量最高、效率最高和成本最低的平台。引进最新的测序技术将进一步加速癌症和遗传疾病研究,推动基因检测和个体化医学进入新时代。     HiSeq X Ten由10台HiSeq X测序仪组成,是定位为&ldquo 测序工厂&rdquo 模式的系统,适合运行于大型基因组测序中心,为各类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海量、高效率的测序服务。该测序仪每次运行仅需要3天时间,即可产出高达1.8Tb的数据,数据产出效率为现主流测序仪HiSeq 2000的12倍。整套系统每年可完成18,000 人全基因组测序(以30倍测序重复度计)。   诺禾致源同期将引进NextSeq 500测序平台,该平台可在11~30小时内产出20~120 Gb数据。这些新仪器与诺禾致源原有的6台HiSeq2500/2000 和4台MiSeq 测序仪搭配,可提供多种测序读长、通量和时间周期选择,将满足各类科研及应用对成本和速度的差异化需求。   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测序等技术已成为发现致病基因、探究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重要工具。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的解析需要对大量样本进行高深度测序,而成本和通量仍然是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HiSeq X Ten完成一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所需试剂成本约为$1,000,首次让&ldquo 1000美元基因组&rdquo 成为现实,将加速科学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在临床诊疗方向,基因组测序可应用于患癌风险评估、个体化靶向用药指导、遗传疾病筛查等,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及精准治疗。在健康管理方向,个人基因组测序可提供全面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对疾病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对易感基因携带者进行预防,将极大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减少甚至避免医疗投入,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新技术也带来了新挑战,HiSeq X Ten的超快数据产出和超大数据规模对高性能计算资源、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管理系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需要新开发各类应用软件和配套相应资源。诺禾致源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解决方案提供者,努力开拓基因组学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团队汇聚了众多在基因组学研究和生物信息开发领域具有多年研究经验的多学科交叉人才。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提供高质量的测序数据和专业的生物信息分析服务,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方法,与国内外数百家科研机构及医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多项科研合作成果发表于顶尖学术期刊。诺禾致源期望与国内外科研及医疗机构深入合作,抓住革命性技术突破带来的新机遇,共同开创个人基因组新时代。
  • Digital Western Blot在领先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公司研发中应用
    靶向蛋白质降解 蛋白表达和功能异常调控可极大地改变细胞生理学并导致许多病理生理状况如癌症、炎症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内源性蛋白质的稳态表达由从头合成和降解速率的平衡来控制。靶向蛋白质降解(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TPD)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通过蛋白酶体对致病靶蛋白进行降解。从目前药物研发进展来看,靶向蛋白降解的概念提供了革命性的药物开发机会,预计将带来现代小分子药物研发的转变。 在靶向蛋白降解领域,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是观察细胞中浓度依赖性蛋白质降解的经典方法。然而,传统的蛋白质印迹非常耗费资源,需要多个洗涤步骤和长孵育时间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印迹,导致技术操作复杂、通量低、定量不准和重复性差等劣势,难以推动选择性诱导、快速和可持续性的蛋白质降解疗法的快速发展。 根据药物研发需求,工业界迫切需要建立高效、灵敏、可量化和可重现的蛋白质降解技术平台,满足不同通量和不同研发阶段需求。目前全球领先的靶向蛋白质降解药物研发公司基本建立了高低通量结合、筛选和验证一体化的研发平台。下面文章一窥行业领先的药物公司平台建设思路。SLAS Discovery:C4 Tx团队总结加速靶向蛋白降解疗法开发和优化的高通量技术 本文总结了靶向蛋白降解领域最常采用的从低通量到高通量的几种不同方法。详细说明了传统Western blot、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Digital Western Blot(ProteinSimple)、高通量流式细胞术(HTFC)、AlphaLISA SureFire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TR-FRET)技术和Nano-Glo HiBiT技术。01 Digital Western Blot技术 Digital WB技术是传统WB实验系统的高效替代方案。使用该技术,可在同一根毛细管中完成样品分离、捕获、固定、免疫检测和定量分析,从而实现传统WB的所有实验步骤(包括蛋白质上样、分离、免疫印迹、洗涤、检测以及数据分析)自动化,有效提高蛋白质表达定量结果的精确性和重复性。全自动Digital WB技术显著地缩短了样本检测时间到3小时,直接采集化学发光或荧光信号值,利用数字化信号峰面积来表征蛋白含量,短时间内实现了目的蛋白的可视化精准定量分析。ProteinSimple旗下具有系列的Digital WB系统,从25到96个样本通量,可满足靶向蛋白降解药物研发过程中对中低通量检测需求。 本技术可相对和绝对定量检测目的蛋白丰度,适用于内源性的或未修饰靶蛋白分析,如果抗体表位不受干扰,也可检测修饰的标记过的蛋白质。与传统WB相比,Digital WB可实现高分子量蛋白质可靠捕获和定量分析如BRD4案例。同时,需要样本量少,只需要3 μL上样量,特别适用于细胞或降解剂有限的条件下,96孔板中收集处理过的细胞可满足检测需求。除了自动化和标准化之外,批次数据差异CV值较低,重复性好。软件符合21 CFR Part11,数据全程可记录。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工业领域蛋白表达检测平台的标准配置。02高通量流式细胞术(HTFC)和In-Cell Western (ICW) 流式细胞技术可分析细胞表面和细胞内蛋白质表达水平,技术进步已使流式可作为中高通量筛选方法来辅助药物发现。紧凑型流式细胞仪可检测96孔板中细胞配体或蛋白质的不同荧光强度。本质上,高通量流式细胞术一次检测单个细胞,提供单个细胞信号。而ICW对孔内所有细胞进行批量读取。两种方法使用比率荧光读数来提高重现性和降低标准偏差,进而提高整体数据质量。与传统流式比,这两种技术方案需要更少的样本体积和检测抗体可有效降低成本。但无法根据蛋白质分子量参数来区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信号。03AlphaLISA SureFire技术 AlphaScreen是一种多功能的基于微珠相互靠近实验技术,基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可测定各种分析物包括标记的或内源性蛋白。本技术提高了检测灵活性,微珠种类被设计识别各种不同的工程化蛋白质标签,或AlphaLISA每个微珠能包被针对目标蛋白不同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当与同一蛋白质结合时,Alpha供体和受体微珠会靠近,采用680nm近红外光激发,供体微珠导致单线态氧分子释放。单线态氧的产生本身不足以产生信号,但当受体微珠靠近时,会引发能量转移反应,进而产生放大的荧光信号。AlphaLISA SureFire技术采用改进光谱特性的微珠,只能进行终点分析,需要细胞裂解来观察感兴趣蛋白质信号。对于时效性降解曲线,可通过多个高通量筛选细胞培养板在不同时间点裂解来实现。该技术优势是有助于更快地优化、自动化和小型化,适用于化合物常规和高通量筛选。可减少实际操作时间和信号读取需要的总时间,加速药物发现。具有飞克级灵敏度和 4-5 log 宽动态范围,使其适合于细胞内、分泌或膜结合蛋白检测。 对于靶向蛋白质降解的细胞学实验,384孔板可显著缩短实验时间。使用合适的抗体,通过使用针对靶蛋白翻译后修饰的抗体来区分靶标蛋白。例如使用特异性识别磷酸化蛋白的抗体直接评估具有自磷酸化活性激酶的化合物BiDAC抑制和降解影响,可与总蛋白(磷酸化和未磷酸化)测量值进行比较。获得这两个数据可能会提高降解剂与抑制剂前体区分机制的理解,进一步了解目标蛋白调节对表型影响。 尽管有这些优点,该技术有一些局限性。Alpha 微珠价格昂贵且对环境光高度敏感,需要在暗室环境添加实验试剂,上机前孵育期间尽可能避免在光线下长时间暴露。此外,读板机温度会影响单线态氧的生成和扩散速率,每摄氏度可高达10%。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批次间差异,实验微孔板和读板机应保持在温度良好可控环境中。最后需要注意过渡金属可导致单线态氧猝灭效应。04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TR-FRET)实验 TR-FRET实验可用于检测细胞内蛋白质水平变化,有助于高效快速的靶向蛋白质降解领域的药物发现。与AlphaLISA SureFire 技术类似,TR-FRET 是一种直接的均质混合和读取夹心免疫分析方法,信号检测前不需多次洗涤步骤。通过量化两种荧光团标记的抗体之间的比率信号来确定蛋白降解水平,这些抗体结合同一蛋白质上的两个不同表位,采用供体和受体荧光团标记。 TR-FRET是终点实验,需要细胞裂解来观察检测感兴趣蛋白质的信号。如蛋白降解动力学曲线,必须使用多个高通量筛选细胞板并行设计TR-FRET实验,以便裂解细胞并在每个时间点后添加检测抗体。将这些数据叠加可提供DC50、Emax偏移以及时效曲线。对于生物标志物分析,重要的是两种抗体使用不同表位与同一蛋白质结合,以启用 FRET 信号,同时将背景信号降至最低。与Alpha 技术一样,该方法可用于测量目标蛋白质翻译后的抑制,从而可对通路抑制以及总蛋白质水平进行定量。也可区别癌症样本突变体和正常组织中相同蛋白质野生型具有选择性的降解剂。本技术需要购买高质量特异性抗体,长期药物发现工作时,TR-FRET 分析每个数据点成本可能是该技术的最大缺点,尽管成本可通过批量定制标记抗体降低。TR-FRET实验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转移性具有优势。一旦针对某个细胞系靶蛋白的 HTRF方法建立,通常很容易转移到表达相同蛋白质的其他细胞系中。HTRF技术具有宽动态范围和信号稳定,而无需担心环境光的猝灭效应。05Nano-Glo HiBiT技术 Nano-Glo HiBiT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靶向蛋白质降解药物筛选系统。本技术基于分成两部分互补NanoLuc荧光素酶系统,11个氨基酸的HiBiT标签和 17.6 kD LgBiT多肽。采用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11个氨基酸的 HiBiT标签引入到编码目标蛋白基因内,或设计为可通过质粒转染或慢病毒感染的重组DNA表达载体,两种方式都可实现将标签与感兴趣目的蛋白相连。加入特有的裂解检测试剂,HiBiT会自发的与检测试剂中与HiBiT互补的多肽LgBiT结合,二者结合后可形成有催化功能的NanoLuc 荧光素酶,可催化底物产生明亮的发光信号。该信号强度与细胞裂解物中的 HiBiT 标记蛋白含量成正比。 本技术检测蛋白质浓度线性范围有几个数量级,产生的发光信号可稳定数小时,因此适用于蛋白质降解剂药物发现阶段的高通量筛选。将HiBiT标签基因编辑敲入到感兴趣的蛋白质序列中,并生成稳定表达 HiBiT 标签目的蛋白的细胞系,整个实验开发时间至少需要3-4周。如需要挑取高表达HiBiT信号的单细胞克隆,则这个系统开发时间额外增加2-3周。与不需要基因编辑开发表达HiBiT细胞系技术相比,开发时间长是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然而,一旦产生稳定表达的具有足够信号的细胞克隆或细胞群,操作只需加样、直接均匀混合和读取检测,比较简单。 HiBiT 技术也可进行实时动力学蛋白降解检测。LgBiT蛋白通过慢病毒转染到已经表达HiBiT标记的目标蛋白细胞中,同时表达HiBiT和LgBiT标签,整个实验过程中重组发光NanoBiT酶都存在,通过与特定底物作用来检测信号随时间变化值。作为单一的非裂解试剂添加步骤,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到几天时间内实时测量目的蛋白质降解,所以这种方法检测板和HiBiT试剂成本方面更具成本效益,但长时间实验需要配置自动化系统。靶向蛋白质降解平台建设策略 纵观目前市面上几种不同通量的靶向蛋白质检测技术,每种技术都各自优势和相关局限性。如何构建高效的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平台来推动药物发现计划,需要注意整体策略选择,综合考虑成本、时间和可行性等多种因素。根据具体研发目标,选择最可能受益技术方案。针对某些靶标蛋白可能需要采用分层筛选漏斗原理,根据C4团队的经验,这种分层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收集效率,以推动BiDAC降解剂早期发现和优化工作。各种策略前提是针对目标蛋白的抗体,及所有检测方法和试剂都必须在化合物筛选前完整验证。如有Nano-Glo HiBiT技术平台,可作为快速优化降解剂效力的高通量筛选的首选方法,它适用于终点法和连续读取方法,以与TR-FRET相当的成本,但提供更多的数据类型和检测灵活性。如有针对目的靶标高度特异性且经过验证的抗体,同时有相关即用型试剂盒,TR-FRET是一种合适的高通量药物发现工作的替代方案。TR-FRET可为表达相同目标蛋白的不同细胞系后续筛选提供有吸引力的选择。具体那种方案作为高通量筛选阶段优先选择,取决于研发阶段和目标。 本团队建议高通量筛选平台需与其他技术平台配合使用,才能更充分表征异双功能蛋白降解剂。如采用Digital WB确认内源性蛋白质降解,以确保与初步筛选实验中利用HiBiT高通量技术获得一致性实验结果,防止初级筛选试验中数据结果被错误解读。不管首选策略是什么,随着未来几年靶向蛋白降解领域的研究不断加强,利用更高通量技术和更自动化平台来加速药物发现是一项有价值的投资。SLAS Discovery:C4 Tx团队开发一种小分子诱导泛素化动力学检测方法 目前大多数靶向蛋白降解化合物借助最常见的E3泛素连接酶,主要是Cullin环连接酶CRBN或VHL。化合物在E3连接酶和靶蛋白之间形成三元复合物,并促进E3连接酶催化靶蛋白泛素化,多泛素化靶蛋白随后被细胞蛋白酶体降解。BiDACs以催化方式驱动靶蛋白泛素化,时间依赖性的诱导靶蛋白持续降解。作为新兴的治疗策略,理解蛋白质降解的催化基础对于靶向蛋白质降解表征和效用至关重要。 依赖CRBN双功能蛋白降解化合物(BiDAC)的催化速率是药物发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C4基于毛细管的全自动数字化WB技术,开发了一种无细胞裂解物泛素化的体外系统来检测BRD4溴结构域1(BD1)泛素化的动力学。采用全自动Digital WB来进行BD1和BRD4泛素化水平,研究发现 BiDAC 在泛素化速率、亲和力和协同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并遵循快速平衡模式。此外,量化发现不同化合物之间泛素化模式有所不同。本研究提供一个框架来优化BiDAC,进而提高三元复合物形成亲和力和泛素化率。只有在形成稳定的靶蛋白-BiDAC-E3泛素连接酶三元复合物时才能高效特异性泛素化靶蛋白,但三元复合物形成不一定决定泛素化率。通过检测无细胞裂解物中BD1结构域泛素化初始速率,来了解相同化学系列BiDAC是否在催化效率方面和热力学参数方面差异。 下图A中 3个化合物CFT-0251,CFT-0743和CFT-0660在不同浓度下,90min时BD1泛素化免疫印迹条带。下图B中用 DMSO或300nM CFT-0251处理样品,不同时间点的BD1和 BD1_Ub代表性化学发光定量峰图。通过Digital Western检测在4个时间点,根据每个时间点获得的曲线下峰面积AUC测量BD1转化为泛素化偶联BD1的量。90分钟时间内DMSO对照显示很低背景泛素化水平。相比之下,CFT-0251在300nM浓度时泛素化水平最高,BD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发生明显的泛素化,进而导致蛋白降解。 BiDAC诱导的BD1泛素化水平在不同泛素化位点可变的。下面A图 BD1泛素化模式量化10个化合物对BD1结构域无赖氨酸泛素数量。随着时间变化,最大活性浓度下测试各种BiDAC,只有CFT-0743结果双泛素化比单泛素化更多。 了解泛素化率有助于深入了解BiDAC系列化学过程,可优化E3连接酶降解目标蛋白质过程。特别是对于挑战性的目标蛋白,其中泛素化率可能被证明是需要优化的关键参数。需要开发定量描述热力学和降解动力学的方法工具,来全面了解BiDAC诱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以及循环的每一步对整体降解速率的影响。
  • 汇健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构建高通量临床质谱应用生态链
    2021年6月,杭州汇健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汇健科技)完成了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隆门资本及天汇资本联合领投,荷塘创投和暨阳人才基金跟投,老股东雷雨资本继续加码。WinX Capital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完成后,公司将进一步夯实基于“3T”的多组学精准诊断平台,重点推进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及多组学精准诊断产品的开发,布局更多未满足需求的临床应用场景,构建高通量临床质谱应用生态链,并加速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及服务的产业化及市场化进程。汇健科技基于“3T”的多组学精准诊断平台由MT(Materials Technology 材料学技术)、BT(Biotechnology 生物学技术)及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学技术)组成创新诊断方法学体系,已成功开发处于国际前沿水平的高通量临床质谱平台及人工嗅觉系统平台,并构建了适用多样本类型、多组学检测及多元化临床场景的产品开发及应用体系。公司产品线布局丰富,在高通量临床质谱领域,公司可提供适用于基因组、多肽组及代谢组等多组学检测的纳米质谱芯片及耗材、Bio-pSiTM质谱分析试剂盒、Clin-MS Plat® 高通量质谱仪及汇健智云® AI诊断软件等系统化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在人工嗅觉系统领域,公司产品涵盖了BreTraceTM纳米气体传感器组件、基于呼气代谢组的XBreathTM健康检测仪器及iAOS® 精准诊断软件等,满足临床无创诊断及居家慢病管理领域的重大潜在需求。截止目前,公司已经布局了几十项国内及国际知识产权,多款国内首台套产品进入转产及大样本临床开发阶段,专注唾液代谢组学的LungScrTM肺部健康筛查项目及CanFinder® 多癌种筛查项目已积累数千例多中心临床样本数据。汇健科技总经理任亮表示:创新科技公司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力,公司成立以来已完成三轮机构化募资,并获得包括本轮投资人在内的多家知名基金的投资与青睐。本轮融资将推动公司在first-in-class创新诊断领域的工程化、产品化及注册报证工作。汇健科技创始人邬建敏教授表示:感谢公司新老股东及本轮融资合作伙伴凯乘资本的大力支持,汇健科技聚焦普惠化精准医疗,在肿瘤筛查、辅助诊断、用药指导、疗效监测及慢病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隆门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海宁先生表示:肿瘤的精准诊断及早筛是近几年医药行业最热点的方向之一,临床需求非常大,也很难突破。汇健科技基于MALDI-TOF质谱平台,通过对肿瘤肽谱的特征分析,构建了一套新的方法学体系。并通过独有的纳米芯片及深度学习算法,大大提升了肽谱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准确度。推动了MALDI-TOF技术在肿瘤精准诊断及筛查领域的普惠化应用,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和商业价值。天汇资本董事长袁安根先生表示:汇健科技拥有在材料学、质谱应用、医学及生物信息学、IVD产业化等方面富有经验和创新力的核心团队,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芯片解决了多肽谱学产业化应用的捕获和富集等瓶颈问题,建立了基于质谱分析的蛋白质与多肽组学科研和临床应用转化平台。基因组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基因组数据,其产业化条件已较为成熟,为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与多肽组学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我们选择了与汇健科技合作,助力汇健科技蛋白质与多肽组学在医药研发、临床诊断和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开发,我们期待汇健科技开发的产品和应用早日完成临床验证,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荷塘创投合伙人刘慧琴女士表示:荷塘创投作为一支专注于国内创新医疗器械投资的基金,我们一直关注分子诊断、多组学精准诊断等领域内具有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汇健科技非常难得的,邬教授带领着团队在纳米材料及芯片技术上、以及纳米气体传感器技术方面建立了自己扎实、专有的技术积累,同时基于该底层技术,通过高通量临床质谱平台,在疾病的多肽组学检测方面已经积累了上万例的科研样本检测数据。汇健科技目前正要推进到临床的基于多肽组学的肠癌检测试剂盒,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基于多肽组学的结肠癌筛查检测产品,极大改变目前肠癌检测成本高、病人体验差依从性差的情况。汇健科技目前开发炎症呼吸传感检测产品,有望进一步走到肿瘤等多病种呼吸检测。我们看到国际资本市场对这两种技术都给了极高溢价和估值的肯定,我们相信汇健科技会代表中国企业在这一高技术领域崭露头角。暨阳人才基金郑明明先生表示:肿瘤早筛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并无完美解决方案。质谱技术作为一种正从科研向临床转化的前沿技术,一直是如山资本关注的重点方向。汇健科技将独创的纳米材料应用于MALDI-TOF质谱,具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检测通量、低成本”等突出优势,在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癌种均积累了大量临床数据,具有较高投资价值。我们很荣幸参与汇健科技本轮融资。雷雨资本董事长蔡玮先生表示:作为专注于投资医疗天使的雷雨资本,致力于寻找具有平台潜质的创新医疗公司。临床质谱检测有望成为IVD领域的下一个爆发点,汇健科技基于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平台,融合了纳米材料、质谱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形成了仪器+试剂+软件+算法模型的完整非靶向质谱检测系统。所构筑的高技术壁垒质谱平台,为肿瘤早筛及精准诊断提供创新的综合解决方案。我们本轮A+继续加注,持续看好汇健的团队和技术!凯乘资本创始合伙人邹国文先生表示:凯乘资本很荣幸帮助汇健科技进行本轮融资。汇健科技拥有超高配置的创业团队,是国内IVD领域稀有的掌握底层技术创新能力的优质公司,技术平台可延展性、产品爆发性兼具。其创新的方法学体系在精准性、易用性、成本控制等多个角度均实现了革命性进步。我们相信在更多强大股东的助力下,汇健科技将成长为引领多组学精准诊断时代的黑马。华大奇迹之光管理合伙人赵炜文先生表示:汇健是国内最早一批用多组学方法开展癌症早筛的企业,奇迹之光有幸成为汇健第一个机构投资者,一路相伴也共同成长。最大的感受是汇健的团队自上而下始终保持着踏实肯干、低调务实的作风,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健。如今早筛领域已今非昔比,汇健凭借过硬的产品获得了不少关注和认可;希望汇健能更加“高调”,让更多志同道合者知道汇健的目标和理想,共同参与进来。前方,是星辰大海。国投创业执行总经理万津女士表示:质谱临床检测行业是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的重点方向。汇健科技具有国际领先的MALDI靶材和肿瘤肽谱生物标志物发现体系,产品性能优越,解决了业内低丰度蛋白难富集和易降解的难题,产品在肠癌早筛上已展现出优异的临床数据。国投创业从天使轮持续多轮投资汇健科技,看好邬建敏教授领导的汇健团队在质谱临床检测行业的长期积累和广阔发展空间,支持汇健投入研发,拓展业务线。华睿资本投资总监吴玉鼎先生表示:包括肿瘤在内的疾病早筛和辅助诊断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疾病诊治向前推的时代即将到来。汇健科技创造性地将纳米技术应用于质谱代谢与肽组学分析、液体与组织活检、气体传感和人工嗅觉、唾液代谢组分析等领域,相关灵敏度、分辨率等指标全球领先,且取得了众多实质性成果。我们期待汇健科技在邬教授带领下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独特贡献。岩木草资本投资总监刘小龙先生表示:与汇健陪伴至今,伊始6人的团队到如今多部门的协同,每一个时间表每一步计划,无论多大的压力与困难都能顺利的完成。艺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祝汇健科技在未来的征程一帆风顺,期待带给我们一个更美好健康的世界。关于隆门资本:隆门资本是医药行业的专业创投机构,专注在创新医药生物的研究和早期投资。团队成员均为医学或生物学背景,并有多年行业经验。自2017年成立以来,隆门资本已投资了30多家医药创新企业,管理规模超过20亿元。关于天汇资本:天汇资本(即天汇红优&天汇苏民投)是深耕医健产业的价值投资者与助航者。公司核心团队从事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管理20年,采用“专业化、早期化、平台化、国际化”的“四化”投资策略,聚焦精准医疗、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和新型治疗技术等重点领域。天汇资本系统构建基于“1+1+N”的“3+3”及“百日助航”等独特的投后管理体系,通过专业的投后增值服务,加快推动国内医健产业及参股企业的创新转型与跨越发展。关于荷塘创投:荷塘创投是清华大学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创业投资管理平台机构,长期以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为目标,重点投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高成长企业,重点关注生命科学领域,已投资一批杰出优质的医疗器械企业。关于暨阳人才基金:暨阳高层次人才基金是如山资本管理的专业化区域基金,主要投资符合诸暨市产业发展规划的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如山资本(CRESTVALUE)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科技、成长性企业股权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专注于大安全、大智能、大健康、新汽车等新兴领域投资。公司先后被选为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创业投资协会副会长单位,“融资中国2019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0”,“2019中国年度创投机构“并连续十年被评为“浙江十强创投机构”。关于雷雨资本雷雨资本是一家新锐的早期投资机构,聚焦于医疗领域,首创“TOP A”投人哲学,主要投资生命科学家和医生创业者。公司深耕于医疗行业,利用公司专业能力以及丰富的资源、人脉和渠道,为被投企业在后续融资、战略规划、合作伙伴、资源对接、高端人才引进、先进企业制度建设及并购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关于WinX Capital 凯乘资本:WinX Capital 凯乘资本是中国领先的大健康领域投资银行。创始团队有5位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金融博士,一线团队有平均10+年管理及投资并购经验,累计投资并购金额超过300亿元。总部位于北京及上海,覆盖3000余家活跃投资机构及产业集团。2020年被36氪评为“WISE 2020中国最具成长力新型投行Top 5”,企名科技&新声创服“2020年度医疗健康领域最佳财务顾问机构 Top 4”。
  • 倒计时2周!产/医/研领袖齐聚9月P4,热议肿瘤biomarker/单细胞测序/MRD检测/免疫&靶向药物/伴随诊断等前瞻技术!
    9月2-3日,北京,P4 China 2022第六届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大会特设4大专场7大细分专题,60余位院士/监管/临床医生/科研权威专家与精准药企/诊断企业KOL领衔出席,与1000余位精准医疗领域行业精英代表齐聚现场,围绕肿瘤早筛早检、预后/耐药监测/病理、免疫/靶向药物等行业热点技术与话题,分享前瞻性研究新进展,探索肿瘤精准医疗技术开发与转化新方向!点击查看官网: https://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22 限时团购特惠!8月28日(周日)前注册报名,享8人5折(可自由组团),医护群体免费参会!详情欢迎联系组委:19102197578(同微信)扫码添加会议助手,获取优惠链接!P4 2022全议程重磅揭秘!【主论坛:监管动向/政策解读/行业前沿】9月2日上午(Day 1)►09:00-09:30 肿瘤精准医疗现状与最新精准药物开发策略(拟)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09:30-10:00 最新肺癌早筛早诊与未来精准医学策略李为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10:00-10:30 肿瘤精准医疗LDTs的规范化李金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兼临床分子与免疫室主任►10:30-11:00 茶歇&交流►11:00-11:30 肿瘤精准基因检测及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价指南与数据质量标准中检院专家(确认中)►11:30-12:15 高端圆桌讨论:激流勇进,肿瘤精准生态圈升级之路• 产、学、研、医如何合作推进精准医疗• 申报注册痛点分析与LDT模式探索• 原料/仪器/底层技术的国产替代• 疫情下供应链建设与维护策略• 基因大数据考量与挑战• 投资视角【分论坛 A:肿瘤早筛/早检(9月2日下午-9月3日)】9月2日下午(Day 1)☑全/泛/多癌种普筛/筛查►13:30-14:00 线粒体功能异常与肿瘤防治研究邢金良,空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4:00-14:30 全癌标志物的发现,应用与合作于文强,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高级PI,奕谱生物首席科学家►14:30-15:00 茶歇&交流IDT 埃德特►15:00-15:30 茶歇&交流►15:30-16:00 话题确认中臻和►16:00-16:30 基于MERCURY多组学液体活检技术泛癌种早筛研究进展汪笑男,世和基因集团创始人,首席技术官►16:30-17:00 多癌种早诊早筛探索之路张之宏,燃石医学CTO►17:00-17:30 泛癌种AI、溯源及早筛高敏感性/特异性突破与前瞻性研究严令华,桐树基因创始人CEO►17:30-18:00 游离DNA片段化模式以及在泛癌种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孙坤,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9月3日(Day 2)☑单癌种早筛/早检►08:30-09:00 肿瘤早筛技术的进展及临床实践姜艳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基因诊断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秘书长►09:00-09:30 NGS液体活检在肺癌精准诊疗中的进展于津浦,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主任►09:30-10:00 基因诊断在甲状腺癌精准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姜傥,迪安诊断高级副总裁、董事►10:00-10:30 话题确认中肖飞,北京医院临床生物样本管理中心主任,兼卫健委老年医学研究所细胞室主任►10:30-11:00 茶歇&交流 ►11:00-11:30 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在肿瘤精准医疗中的应用施冬青,纳昂达生物科技市场总监►11:30-12:15 圆桌讨论:肿瘤前瞻性筛查技术开发与落地探讨• 泛癌种/多癌种VS 单癌种、小癌种• 多癌种筛查难点“器官溯源”• 更优甲基化策略• 早筛产品性能/合规性等难点突破姜艳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基因诊断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秘书长于晓天,诺辉健康CMO►12:15-13:30 午餐&休息►13:30-14:00 人体正常组织体细胞突变和克隆扩增白凡,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14:00-14:30 单细胞原位多组学检测技术的开发及运用曹罡,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医学中心副主任►14:30-15:00 肠癌粪便DNA检测与我国医学检验实践结合的策略探讨张良禄,艾米森创始人►15:00-15:30 茶歇&交流►15:30-16:00 糖链外泌体在肿瘤早筛中的应用林长青,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6:00-16:30 多组学尿液液体活检技术在泌尿系统肿瘤早筛中的临床应用楼峰,北京橡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TO►16:30-17:00 甲基化检测技术在妇科肿瘤检测的研究进展及临床价值刘禹利,北京起源聚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MO【分论坛 B:肿瘤预后/耐药监测/病理(9月2日下午-9月3日)】9月2日下午(Day 1)☑MRD检测/耐药/预后►13:30-14:10 结直肠癌精准防诊治的策略与前景王锡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结直肠外科主任►14:10-14:50 更灵敏血液瘤MRD监测突破与临床应用评估与建议(拟)陈文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14:50-15:20 MRD动态监测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探索张宪,世和基因集团首席医学官►15:20-15:50 茶歇&交流►15:50-16:20 话题确认中元码基因►16:20-17:00 基于tumor-informed定制化panel的MRD监测与肠癌精准诊疗临床意见(拟)顾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9月3日(Day 2)☑预后/耐药/病理诊断/分子分型/精准治疗►08:30-09:10 精准诊断/医疗的临床落地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姚树坤,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09:10-09:50 肺癌靶向融合基因规范检测及应用林冬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09:50-10:20 话题确认中焦磊,佰诺全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10:20-10:50 茶歇&交流►10:50-11:30 MSI肿瘤病理规范化检测张波,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第三医院病理科教授/主任医师►11:30-12:15 圆桌讨论:肿瘤精准诊疗/用药临床落地挑战与突破• 精准检测与药物开发/用药• 标志物研究/伴随诊断与临床建议 ►12:15-13:30 午餐&休息☑ 肿瘤精准筛查/鉴别/病理诊断/分子分型►13:30-14:10 肝胆肿瘤靶向与免疫治疗中的伴随诊断赵景民,解放军总院第五医学中心病理科主任►14:10-14:50 新型病理检查方法开发及临床转化——肿瘤精准分子病理及其智能分析钟定荣,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主任►14:50-15:30 茶歇&交流►15:30-16:00 肝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最新进展与临床模型及应用嘉宾确认中►16:00-16:30 液体活检和AI在肿瘤筛查和监测中的技术进展和问题探究陈实富,海普洛斯创始人/首席技术官►16:30-17:00 基于多组学的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技术平台钟晟,深圳泰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分论坛 C:肿瘤免疫/靶向药物(9月2日下午-9月3日)】9月2日下午(Day 1)☑新兴免疫疗法/ICIs等免疫药物与Biomarker研究/伴随探索► 13:30-14:00 淋巴瘤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研发方向与策略的建议宋玉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副主任,副院长►14:00-14:30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对于肿瘤药物开发的影响与人遗管理新趋势嘉宾确认中►14:30-15:00 流式细胞术在ADC药物研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杨成茂,碧迪医疗产品应用专家►15:00-15:30 茶歇&交流 ►15:30-16:00 微肿瘤PTC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和探索尹申意,基石生命首席技术官►16:00-16:30 LAG-3/TIGIT抗体药物开发与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拟)BMS专家(确认中)►16:30-17:00 Keytruda TMB-H泛癌生物标志物研究及伴随诊断开发刘小桥,默沙东中国研发生物信息和生物标志物研究副总监►17:00-17:30 生物标志物及转化医学在肿瘤药物的早期临床开发中应用和考量朱爱思,和铂医药转化医学总监►17:30-18:15 圆桌讨论:如何进一步加速差异化肿瘤精准药物的开发?• Biomarker发现及转化• 转化医学研究• 伴随诊断策略• 新兴疗法与精准开发曾革非,默沙东中国研发生物信息和生物标志物研究负责人郭宝红,康宁杰瑞执行医学总监沈志荣,百济神州副总裁,转化研究与转化医学负责人李福根,海和药物转化医学高级副总裁李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 9月3日(Day 2)☑ 新兴免疫疗法/创新靶向药物与Biomarker研究/伴随探索►08:30-09:00 新型溶瘤病毒M1的伴随诊断双标志体系颜光美,中山大学教授,广州威溶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09:00-09:30 NTRK抑制剂-拉罗替尼中国研发王玉坤,拜耳中国研发中心/拜耳中国肿瘤转化医学负责人►09:30-10:00 EGFR/MET双抗精准治疗肺癌中的biomarker探索嘉宾确认中►10:00-10:30 话题确认中阅微基因►10:30-11:00 茶歇&交流►11:00-11:30 话题确认中百奥智汇►11:30-12:00 基因治疗推进精准医疗韩轶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 (Online)►12:00-13:30 午餐&休息►13:30-14:00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in Multiple Myeloma Progression from Transcriptome Profiling李文锦,罗氏中国生物标志物研发部血液肿瘤负责人 ►14:00-14:30 潜在最优ROS1抑制剂精准开发与生物标志物和伴随诊断探索任以中, 葆元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医学总监►14:30-15:00 类器官在肿瘤精准药物非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嘉宾确认中►15:00-15:30 茶歇&交流 ►15:30-16:00 KRAS-G12C靶向药物精准临床开发最新案例李静,再鼎医药转化医学及生物标志物执行总监►16:00-16:30 DS8201-ADC药物中转化医学与biomarker研究与开发季秦梅,第一三共转化医学负责人►16:30-17:00 药物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早期开发及临床设计思考张聪聪,瑛派药业生物标志物部门负责人*以上更新截止至8月9日,最终议程以现场为准!实时嘉宾阵容与议程信息欢迎联系组委:191 0219 7578(同微信)【P4 招展/论坛组织工作全面启动!】1、对话科研及企业专家,共促精准医疗行业高效新发展!论坛开放特装展位,主题演讲、卫星会、晚宴赞助,插页广告,吊绳&名卡、手提袋、瓶装水、椅套广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供您展示肿瘤精准“诊+疗”产品与技术!详情欢迎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2、肿瘤界超强阵容集结令!P4演讲嘉宾火热征集中!演讲摘要/论文投稿,经组委评估并确认的嘉宾将享受以下福利:获得一张免费全程参会证;会议期间午餐券、嘉宾招待晚宴;在会议期间专享演讲嘉宾休息室;组委会官方宣传与推广。投稿邮箱:p 4china @bmapglobal.com 限时团购特惠!8月28日(周日)前注册报名,享8人5折(可自由组团),医护群体免费参会!详情欢迎联系组委:19102197578(同微信)扫码添加会议助手,获取优惠链接!扫码即可咨询赞助/参会报名/演讲/往届报告/媒体合作等事宜。赞助/演讲/媒体合作详情欢迎联系组委会:电话:19102197578(同微信)邮箱:p4china@bmapglobal.com网站:www.bmapglobal.com/p4china2022媒体合作联系: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赵俊雯| Jane ZhaoTel:+86 136 6556 4971官网: www.bmapglobal.com
  • Illumina MiSeqDx系统成首个FDA许可的高通量DNA测序仪
    Illumina的MiSeqDx&trade 连同两种囊性纤维化分析和开放用途的通用试剂盒获得FDA售前许可 新一代测序系统首次获得上市前许可   2013年11月19日,来自美国圣地亚哥的消息&mdash &mdash I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代码:ILMN)今天宣布,其MiSeqDx系统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上市前许可(premarket clearance),这是首个获得FDA许可的高通量DNA测序仪。Illumina还宣布,MiSeqDx Cystic Fibrosis 139-Variant Assay、MiSeqDx Cystic Fibrosis Clinical Sequencing Assay和MiSeqDx Universal Kit也获得FDA的上市前许可。   MiSeqDx桌面式测序仪让用户能够在单一、易用的系统上开展诊断或科研应用。专为临床市场而设计和验证,MiSeqDx及FDA批准的体外诊断试剂盒及分析组合凭借Illumina的边合成边测序(SBS)技术,带来高度可信的结果。   MiSeqDx Cystic Fibrosis 139-Variant Assay旨在同时检测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基因中的139个临床相关的致病突变及变异。该分析包含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以及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在筛查携带者时建议的所有囊性纤维化致病变异。   MiSeqDx Cystic Fibrosis Clinical Sequencing Assay凭借Illumina的靶向重测序技术,为CFTR基因的蛋白编码区域和内含子/外显子边界提供高度准确的数据。   MiSeqDx Universal Kit让临床实验室能够开发他们自己的诊断检测。该试剂盒包括实验室在体外诊断平台上开发扩增子分析所需的文库制备试剂、样品索引引物以及测序消耗品。   Illumina诊断部门的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Greg Heath表示:&ldquo Illumina很自豪能成为第一家高通量DNA测序仪及新一代测序分析获得FDA批准的公司。随着MiSeqDx被FDA批准,Illumina正向医生和临床实验室提供工具,它们是从DNA测序仪中获得全面而可靠的结果所必需的,这也让医生和临床实验室能够创建和采用基于NGS的分子诊断检测,用于囊性纤维化及其他广泛的应用。&rdquo   MiSeqDx、MiSeqDx Cystic Fibrosis 139-Variant Assay、MiSeqDx Cystic Fibrosis Clinical Sequencing Assay以及MiSeqDx Universal Kit现已接受美国和欧洲的订单,并在2013年年底之前发货。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llumina.com/FirstNGSIVD。   关于Illumina   Illumina公司(www.illumina.com)是分析遗传变异和功能的生命科学工具及完整系统的领先开发商、制造商和营销商。我们提供了创新的测序和阵列型解决方案,用于基因分型、拷贝数变异分析、甲基化研究、基因表达图谱分析以及DNA、RNA和蛋白的低-多重分析。我们还提供了工具和服务,它们能激发消费者基因组学和诊断学的进步。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加速了遗传分析研究及其应用,为分子医学及最终转化成医疗保健铺平了道路。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中可能包含前瞻性陈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前瞻性陈述有重大差异的重要因素已在我们提交给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详细说明,包括我们最近填写的10-K和10-Q表格,或在公开电话会议上披露的信息,其日期和时间已于之前发布。在本新闻发布日期之后我们无意对这些前瞻性陈述进行更新。   来源:Illumina公司
  • 安捷伦科技针对台式测序仪推出靶向序列捕获平台
    安捷伦科技针对台式测序仪推出靶向序列捕获平台 2012 年 2 月 14 日,佛罗里达州马科岛(基因组生物学和技术,AGBT)-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推出SureSelect 靶向序列捕获系统,支持台式测序仪的HaloPlex 靶向序列捕获系统。该产品将于明日在基因组生物学技术进展年会上正式亮相。 独特的HaloPlex 技术完美融合了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的速度和特异性以及基于液相杂交体系的可扩展性和捕获片段大小的灵活性。该实验方案无需文库构建,利用单管操作,从而解决了多重 PCR 由于存在交叉杂交问题而使靶向序列数量受限的问题。该方案使样品制备时间缩短到不到一天,适用于 Illumina MiSeq 台式测序仪以及 HiSeq 和 GAIIx 测序仪。 &ldquo 虽然新一代测序技术使全基因组分析成为可能,但是当我们想要在数量庞大的个体中测定少部分基因时,我们通常会遇到如何富集的问题。&rdquo Hubrecht 研究所基因组生物学首席研究员 Edwin Cuppen 说,&ldquo 对于几个到几十个范围的目标基因捕获,当前的杂交捕获技术有其局限性。HaloPlex 技术很好地填补了这个空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了在单次反应中捕获 2 至 20 个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而且其在目标序列片段的的测序效率超过 90 %。 &ldquo HaloPlex 富集技术与 Ion Torrent 半导体测序技术联用,这种灵活高效的组合非常适用于高通量的小片段靶向基因重测序。&rdquo Cuppen 博士参与了安捷伦针对Ion Torrent 平台推出的 HaloPlex 技术的早期测试项目。 &ldquo HaloPlex只是我们为进一步巩固 SureSelect市场 领先地位而制定雄心勃勃的产品开发项目的一个例子。&rdquo Olle Ericsson 说道。他是 Halo Genomics 创始人,目前在安捷伦担任 DNA 测序市场总监一职。&ldquo 面世后的短短两年时间内,SureSelect 就已被超过200 篇的重要学术论文引用,在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台式测序和靶向序列捕获技术通往临床研究的道路中,HaloPlex 这一创新技术使安捷伦成为领跑者。 HaloPlex 是一款定制产品,用户使用免费的在线设计向导(Web Design Wizard),在不到 10 分钟时间内就可完成设计,富集数以千计的目标基因组序列。 安捷伦于 2011 年 12 月收购了位于瑞典乌普萨拉的 Halo Genomics,从而获得了该产品。HaloPlex 技术完美补充了 Agilent SureSelect 靶向序列捕获系统。这项新产品如今也受益于安捷伦强大的研发、生产和分销资源。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agilent.com/genomics/ngs。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 18,700 名员工为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在 2011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 66 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首个基于国产高通量测序仪的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批 国产测序仪迎来突破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大生物科技 (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生物科技”)于 2019 年4月1日向国家药 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提交 EGFR/KRAS/ALK 基因突变联 合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的注册申请并获得受理。近日,武汉生物科技的上述试剂盒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本次获批的试剂盒产品用于定性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FFPE 病理组织样本 中 EGFR/KRAS/ALK 基因突变,可用于吉非替尼、盐酸埃克替尼、克唑替尼药物的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伴随诊断检测。该试剂盒基于国产高通量测序平台,搭载自动化建库和报告解读系统,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多测序平台通量配置灵活的特点,可满足临床用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据悉,这是中国首个基于国产高通量测序仪的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或将打破进口测序仪在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领域的垄断局面,这是国产高通量测序仪在肿瘤临床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华大基因在其公司公告中表示,该试剂盒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取得,丰富了公司肿瘤防控业务产 品线,有助于公司构建肿瘤“预、筛、诊、治、监”闭环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 了公司在肿瘤靶向用药基因突变检测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同时也意味着肿瘤临床基因检测领域,国产高通量测序仪已完全具备和进口测序仪相当的竞争力。 /p
  • 高通量检测的优化-网络讲座
    IDEX Health & Science 很高兴为您带来网络讲座有关: (时间:2010年7月1日 北京时间凌晨02:00 时长:60分钟 演讲语言:英语) 高通量检测的优化 主题:花费更少、效率更高的分析检测技术 名额有限,请立即注册! 该网络讲座将讨论: &bull 在改善和优化检测方法时,如何在初期投资和日常的操作成本间寻求平衡来满足高通量的检测需求 &bull 当前通用的移液技术介绍以及针对高通量应用实现快速、非接触式分液对仪器性能的要求 &bull AstraZeneca(阿斯利康公司)如何达到和解决检测优化的挑战 演讲者: Kevin Barrett, IDEX Health & Science精密分配系统的业务发展总监。在加入IDEX Health & Science之前,Barrett先生是Innovadyne Technologies的总裁,Innovadyne Technologies生产和销售非接触式,纳升到微升级的移液设备,为全球各大领先的药物开发公司提供服务。当Innovadyne 在2009年被IDEX Corporation 收购之后,Barrett先生被任命为现在这个职位,并负责开发IDEX Health & Science的精密分配系统的业务,包括Innovadyne的产品线。Barrett先生有着25年在研发仪器设备公司的工作经验,涉及药物开发以及生物技术市场。 Jonathan Wingfield 博士, 1990年毕业于威尔士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他在加入英国牛津大学的Yamanouchi研究机构前曾在美国辛辛那提的儿童医院完成了博士后的研究。他建立了全自动系统用于建立和测试高通量筛选。到了2003年,在高通量筛选中达到全自动设置的价值才被认识到,并且Wingfield博士作为先行者,被任命领导一个团队致力于完成全自动方案的研究和开发。在Jonathan的领导 下,该团队在2005年创建了集中式生化筛查平台。该团队如今在AstraZeneca负责建立癌症项目的所有二期生化筛查数据。Wingfiled博士如今则领导着一个团队在Alderley Park的癌症部门负责现有筛选技术的技术支持以及创建未来的技术策略。 请点击,进行注册
  • 安捷伦科技推出新一代测序产品,完善靶向序列捕获系统
    安捷伦科技推出新一代测序样品制备、靶向富集和自动化方案,完善靶向序列捕获系统 2010 年 11 月 3 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发布新一代测序产品的新成员——安捷伦 SureSelect XT 靶向序列捕获系统,继续保持快速的新产品推出步伐。SureSelect XT 在成熟可靠的 SureSelect 靶向序列捕获系统的基础上,整合了测序文库制备系统和基因组 DNA 制备试剂。将该系统与安捷伦自动化产品搭配使用,即可畅享高性能靶向富集方案带来的超高效率和前所未有的便捷操作。 安捷伦SureSelect XT 靶向序列捕获系统 “安捷伦一直致力于帮助科学家简化样品制备流程,”安捷伦 SureSelect 平台业务经理 Fred P. Ernani 说道,“SureSelect XT 系统配备完全整合并经过验证的试剂,使工作流程效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套系统使研究人员有理由相信,他们的样品和资源必能产生高质量的数据。” 靶向富集使研究人员可以仅对目标基因组区域(而非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从而简化了工作流程。结合先进的新一代测序系统不断提升的性能,SureSelect XT 平台的多样本检测能力使基因学家可以在一次实验中相比以前探索更多样品的基因组。文库制备和靶向富集步骤一直是限制此类实验速度的瓶颈之一。为了实现高通量样品处理,安捷伦现已发布综合式工作站,用于SureSelect XT 文库制备和靶向富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我们将安捷伦的自动化液体处理平台与 SureSelect XT 工作流程相结合,创造出了充分优化且成熟可靠的解决方案,从而使科学家能够平行处理多个操作步骤,最大程度地实现无人干预的自动化,”安捷伦全球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部营销经理 Todd P. Christian 说道,“这套系统的通量高于以往,每个工作站每周可处理 192 个样品,并可快速生成数据,显著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其强大的性能有目共睹。” 安捷伦的自动化液体处理平台与 SureSelect XT 工作流程相结合 SureSelect XT 发布后,安捷伦 SureSelect 试剂盒的种类升至 32 种(第一种试剂盒于 2009 年 2 月发布)。本年内就有 17 篇文献引用了该系统,涉及多种遗传性疾病研究。与此同时,安捷伦“通过指定元素降低序列复杂性的方法”的专利申请获得美国专利局通过,专利号为 10/927809,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靶向富集知识产权的范围。该专利包括了一种制备指定核酸混合物的方法。在某些实例中,该方法使用与固相载体相连的寡核苷酸探针作为序列特异性亲和物,来分离指定核酸片段混合物并促使其扩增。多年以来,安捷伦不遗余力地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进行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获得该项专利授权实至名归。 安捷伦 SureSelectXT 靶向序列捕获系统提供目前市场上最全面的靶向富集产品以及针对多种不同测序方法和平台的最优化方案。SureSelect XT 产品实现在单管中富集从 200 Kb 到超过 50 Mb 的靶向序列。本方案除了可以支持Illumina单末端测序、双末端测序和索引方案外,还支持SOLiD系统上的片段文库格式、双末端测序和条形码方案。 SureSelect XT 还为客户提供高度灵活的定制化产品。用户使用安捷伦eArray xD桌面设计工具,可以轻松设计出在单管中捕获任意目标基因组的定制产品,从而提高研究效率。安捷伦还提供eArray在线设计工具,用户使用该工具可定制和安捷伦目录SureSelect试剂盒类似的产品,例如 SureSelect 人全外显子系列产品。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 18500 名员工在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服务。2009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 45 亿美元。要了解更多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Nature案例分享 | Monolith助力靶向RNA降解剂研究
    前言人类基因组中仅有1%是负责蛋白质编码的基因,其中疾病相关的蛋白大约有 3000个,只有不到700种被目前获批的药物作为靶点,绝大多数疾病相关的蛋白被认为是不可靶向的。针对疾病相关的非编码RNA以及不可成药的蛋白靶点,使用小分子靶向RNA的结构是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策略。但是小分子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产生生物活性,有些小分子可能结合在RNA的非功能位点,或者小分子的结合强度不足以影响RNA的生物功能。高分文献解读2023年5月24日,Scripps研究所的Matthew D. Disney教授及其合作者在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Programming inactive RNA-binding small molecules into bioactive degraders”的研究论文,利用核糖核酸酶靶向嵌合体技术将非活性小分子重编程为靶向RNA降解剂,成功降解miR-155和癌症靶标MYC、JUN的RNA。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091-8IF: 69.504 Q1研究人员基于二维组合筛选进行RNA和小分子高通量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发现了一些可以与pre-miRNA-155结合的小分子。接下来使用Monolith分子互作仪完成了大量RNA小分子结合表征。研究人员验证了C1仅结合于5′GAU/3′C_A motif,其他RNA凸起或者点突变RNA在相同检测浓度范围内看不到明显的结合信号。在使用Monolith检测时无需固定RNA,仅需带有CY5标记即可直接在溶液中精确表征Kd,检测一对样品仅需10min。图1:pre-miR-155-binder C1结合曲线构建靶向嵌合体小分子结合于pre-miRNA-155的非活性位点,并不会对细胞内的miRNA-155表达水平产生影响。接下来研究人员构建了双功能小分子核糖核酸酶靶向嵌合体,一端与目标RNA结合,另一端招募并激活RNA酶,从而靶向降解目标RNA。改造后的嵌合体成功在细胞内降低miRNA-155的表达水平,并且在细胞和小鼠模型中抑制了三阴乳腺癌。图2:将结合pre-miR-155的惰性结合物转化为活性RIBOTAC降解剂为了测试该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人员又构建了靶向MYC和JUN的核糖核酸酶靶向嵌合体。这两种蛋白都是重要的癌症靶点,但都是无序蛋白,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改造后的核糖核酸酶靶向嵌合体获得了生物活性并在细胞内精准地靶向降解各自的靶向RNA,使这些癌蛋白驱动的转录和蛋白组学进程失效。这项研究表明对于由这些常见但具有挑战性的致癌基因驱动的癌症,重编程非活性小分子为靶向RNA降解剂可能会带来新的变革。图3. JUN-RIBOTAC选择性降解JUN mRNA抑制胰腺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检测仪在此项研究中,NanoTemper的Monolith分子互作检测仪在RNA小分子结合表征的检测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RNA分子量小,体外容易降解,而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仪对分子量无限制,同时10分钟的快速检测可以最大程度避免RNA的降解。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仪覆盖几乎任何分子类型、缓冲液成分或亲和力强弱的检测项目,并且检测不依赖于分子量,能够轻松应对不同类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难题,助力靶向RNA降解剂研究。NanoTemper微量热泳动分子互作检测仪Monolith-实用应用手册_诺坦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nstrument.com.cn)
  • 嘉宾公布|看高通量筛选技术如何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药物筛选是新药研发的关键步骤,而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组合化学等学科的发展,药物分子库在不断扩大,药物作用靶点也越来越多,这使得药物发现的范围逐渐扩大,药物筛选的工作量急剧增加。因此,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HTS)技术应运而生。为帮助用户及时了解高通量药物筛选创新技术以及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6月21日举办“第二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主题研讨会,特邀10位专家围绕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建立、候选药物发现,以及FRET、AlphaScreen、高内涵成像、全自动膜片钳、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creen)等创新技术分享和前沿应用展开探讨交流,欢迎大家踊跃报名!报名链接: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XXo (点击报名)点击图片报名 会议日程 “第二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主题研讨会日程(更新中)2024年6月21日报告时间报告主题专家单位09:30-10:00高通量靶向药物筛选及“以药寻靶”空间转录组技术的应用梁重阳吉林大学药学院 教授10:00-10:30安捷伦自动化高通量质谱平台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孙秀红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液质产品工程师10:30-11:00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陈云雨皖南医学院 副教授11:00-11:30YAP出入核调控因子及靶向小分子的高通量筛选汤扬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员11:30-12:00降尿酸药物筛选方法进展与候选药物的发现展鹏山东大学药学院 教授12:00-13:30午休时间13:30-14:00高通量全自动膜片钳技术在离子通道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胡吉英深圳湾实验室 药物发现平台主管/工程师14:00-14:30离子通道研究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段桂芳北京大学药学院 助理研究员14:30-15:00基于AI辅助高内涵筛选的心肌保护天然化合物发现及机制研究赵璐浙江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15:00-15:30高内涵3D成像技术对类器官的分析及应用王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高级技术主管/高级工程师15:30-16:00待定李翔山东大学 副教授报告嘉宾报告人:梁重阳 吉林大学教授报告题目:《高通量靶向药物筛选及“以药寻靶”空间转录组技术的应用》 个人简介:1.工作经历及兼职:吉林大学 药学院 | 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科学顾问2.研发领域:&bull 抗感染、抗肿瘤药研发、肿瘤诊断技术及试剂的研究研发生物一类创新药制剂——吉芝元注射液,完成向美国FDA和中国NMPA的Pre-IND和IND申报,并获批中美临床试验;致力于将电化学、SERS等生物芯片细胞生物学研究和POCT伴随诊断的应用,已完成可用于淋巴瘤单碱基突变诊断的CRISPR-PAA芯片,已受到国内外多家企业关注,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bull 光谱学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致力于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尤其是药物高通量筛选领域。近年来利用SERS研究细胞器功能、分析细胞表面糖链和检测肿瘤标志物等,同时应用SERS技术对PARP1抑制剂、KRAS 4B抑制剂等进行药物活性筛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支持,并完成成果转化。&bull 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新技术平台的研究致力于超微量打印和图案印刷技术在空间转录组技术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工作目前已获得国内单细胞测序龙头企业和自然基金的支持。报告人:陈云雨 皖南医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个人简介:陈云雨,皖南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获得者、皖南医学院第四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5年7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系,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抗病毒药物药理学研究。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研究团队针对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剂高效筛选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首次建立了以荧光偏振高通量筛选模型为核心的系统性筛选与评价方法,并发现了若干天然产物来源的新型先导化合物。以通信作者在PNAS、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Cell & Bioscience、Phytotherapy Research、STAR Protocols和Virology等杂志发表40余篇研究论文,已指导4位硕士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现任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青年委员和《中国现代应用药学》第九届编委会青年编委。报告人:汤扬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研究员报告题目:《YAP出入核调控因子及靶向小分子的高通量筛选》个人简介:汤扬,同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201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后加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现为同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胃肠道癌症发生机制及精准靶向治疗策略研发,聚焦胃肠道肿瘤发生及Hippo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长期基于Hippo信号通路发现新的胃癌诊疗靶标,主要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间通讯角度揭示胃肠道癌症发生的病理机制,发现新靶点,针对性研发胃肠道癌症靶向干预策略,设计、评估并优化靶向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前期在Cancer Cell、EMBO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Cell Discovery等国际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18篇,获批药物发明专利3项;主持包括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面上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共计7项,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受邀参与编写《高通量筛选技术实验手册》。报告人:展鹏 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报告题目:《降尿酸药物筛选方法进展与候选药物的发现》个人简介:展鹏,山东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东省杰青、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骨干;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NSFC面上项目、国际(地区)合作、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10余项课题。长期从事抗痛风及抗病毒药物研发,共同研发的四类候选药物已转化(两项获临床试验批件)。成果在Chem Soc Rev、J Med Chem、J Med Virol、Elife、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Acta Pharm Sin B等重要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多篇为ESI高被引或封面论文,H指数为49;授权专利20余项;主编中英文专著2部,参编专著及教材8部。担任药物化学国际顶尖期刊J Med Chem编委,Acta Pharm Sin B等10余个期刊的(青年)编委;客座主持专刊10余次。获中国药学会青年药物化学奖。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及“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入选全国药学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报告人:胡吉英 深圳湾实验室药物发现平台主管/工程师报告题目:《高通量全自动膜片钳技术在离子通道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个人简介:胡吉英,博士,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医学实验技术中心药物发现平台主管,负责受体靶向药物筛选、高通量筛选、亲和力筛选等技术体系建设和实验方案开发,为相关科研与转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报告人:段桂芳 北京大学药学院助理研究员报告题目:《离子通道研究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个人简介:段桂芳,博士,2019年于南京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2019年8月起在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药理学平台工作。目前主要负责药理学平台的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和新方法新应用开发。擅长利用膜片钳技术、钙成像技术、离子流技术、高内涵成像分析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进行药物的高通量筛选、药效评价及机制研究。利用上述经验,为校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辅助课题组发表多篇论文在Nat. Commun. 、J. Med. Chem. 等国际一流期刊上。近五年内以第一/共一作者在Nat. Commun.、J. Biol.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文章多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国重技术类攻关开放课题1项。报告人:赵璐 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基于AI辅助高内涵筛选的心肌保护天然化合物发现及机制研究》个人简介:赵璐博士,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信息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博士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现为浙江大学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模式生物平台负责人,研究方向为使用斑马鱼、细胞等疾病模型进行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获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 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PNAS, Engineering等学术论文21篇,被Nature、Lancet等期刊引用1300 余次。报告人:王娅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级技术主管/高级工程师报告题目:《高内涵3D成像技术对类器官的分析及应用》个人简介:本人自200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后,一直从事高通量筛选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支持工作,在科研支撑和测试服务方面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作为结构与功能分析技术实验室的高级技术主管,主要负责两个方向的技术支撑服务:(1) 高通量蛋白晶体筛选,包括2台蛋白结晶点样工作站(Mosquito)、1台全自动晶体培养及观察系统(Rock Imager 1000)和1台紫外荧光晶体成像分析系统(UVEX);(2)高通量高内涵成像与分析平台的技术支撑和测试服务,包括1台高内涵激光共聚焦成像分析系统(Opera Phenix)、2台微孔板多功能光谱检测仪(VF和EnVision)、1台液体处理工作站(Fxp)以及化合物库、siRNA文库两个库的日常管理。科研用户们基于本人负责的设备的支撑服务取得了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并给予致谢,这些成果发表在: Nature Cell Biology、Cell Research、PNAS、Cell Calcium、Immunity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其中SCI收录文章3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0。获2021年度生物物理研究所风采女性岗位“四季花开”;获中国科学院2022年院所两级公共技术服务优秀个人荣誉称号;2019-2022连续四年年获得生物物理研究所优秀党员称号。获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2023年度突出贡献个人奖。报告人:李翔 山东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报告题目:《待定》个人简介:待定报告人:孙秀红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液质产品工程师报告题目:《安捷伦自动化高通量质谱平台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个人简介:孙秀红,安捷伦质谱产品工程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熟悉液质联用技术在组学、药物研发、中药分析等领域的分析应用。会议赞助会议内容及报告赞助:仪器信息网 赵编辑:13331136682,zhaoyw@instrument.com.cn 扫码加入HTS技术交流群(发送备注姓名+单位+职位)扫码直达报名页面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附上届会议页面:2023年“第一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主题研讨会(点击查看)
  • 安捷伦指定华大基因为中国首家认证的靶向富集服务提供商
    2011年4月4日, 安捷伦公司宣布,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华大基因(BGI)已经正式成为安捷伦认证的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服务提供商(CSP)。安捷伦CSP计划是一项针对希望提供更高水平数据质量的服务供应商合作计划。   位于深圳的华大基因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研究机构,是中国第一家获得安捷伦认证的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服务提供商。该机构获得了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协议所涵盖的所有认证,包括人类所有外显子、SureSelect索引、DNA捕集、RNA捕集、kinome RNA和客户定制包。   安捷伦SureSelect XT 靶向序列捕获系统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成为安捷伦的CSP,”华大基因基因测序业务主管Li Jingxiang说。 “安捷伦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是一个很出色的,并且是国际上知名的产品,利用此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最好的目标测序服务。”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这个重要的测序中心可以通过更广泛的基因组学实验,从安捷伦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中获利。”安捷伦SureSelect平台及基因组学市场营销总监Fred P. Ernani博士说到。   该平台自2009年成立,目前安捷伦可以提供35 种SureSelect靶向富集包。它已被超过45个同行评审的出版物所引用,包括在遗传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和发现工作。   SureSelect XT使靶向富集流程简化,使研究人员可以仅对目标基因组区域(而非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结合先进的新一代测序系统不断提升的性能,SureSelect XT 平台的多样本检测能力使基因学家可以在一次实验中相比以前探索更多样品的基因组。直到现在,文库制备和靶向富集步骤一直是限制此类实验速度的瓶颈之一。为了实现高通量样品处理,安捷伦现已发布综合式工作站,用于SureSelect XT 文库制备和靶向富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SureSelect XT 还为客户提供高度灵活的定制化产品。用户使用安捷伦eArray xD桌面设计工具,可以轻松设计出在单管中捕获任意目标基因组的定制产品,从而提高研究效率。安捷伦还提供eArray在线设计工具,用户使用该工具可定制和安捷伦目录SureSelect试剂盒类似的产品,例如 SureSelect 人全外显子系列产品。   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已经被科学杂志12月17期的两项2010年10大突破所引用,这两项突破为:“Reading the Neandertal Genome”和“Homing In on Errant Genes”。
  • “第二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6月21日,仪器信息网成功举办“第二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特邀吉林大学梁重阳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汤扬研究员、山东大学展鹏教授、浙江大学赵璐副教授、山东大学李翔副教授、皖南医学院陈云雨副教授、深圳湾实验室胡吉英工程师、北京大学段桂芳助理研究员、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孙秀红液质产品工程师9位专家围绕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建立、候选药物发现以及创新技术方法分享等主题方向展开探讨交流。汤扬研究员在《YAP出入核调控因子及靶向小分子的高通量筛选》报告中主要介绍通过靶向磷酸酶文库的siRNA筛选研究进展,研究人员发现PP2A磷酸酶的调节亚基STRN3的缺失可导致MST1/2激酶活性显著升高以及YAP入核活化显著降低,暗示以STRN3为调节亚基的PP2A磷酸酶可能通过抑制MST1/2激酶的活性而增强YAP活性;随后研究人员阐释了胃癌中MST1/2激酶活性丧失的分子与结构机制;最后通过AlphaScreen体系筛选特异性靶向小分子抑制胃癌生长。传统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筛选法具有筛选成本高、稳定性差和假阳性率高等缺点,积极开发稳定、经济、灵敏的新冠病毒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 Mpro)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皖南医学院陈云雨副教授分享了以新冠病毒Mpro为靶标,基于二聚化红色荧光蛋白生物传感器建立Mpro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为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高效筛选与评价奠定了基础。吉林大学梁重阳教授在《高通量靶向药物筛选及“以药寻靶”空间转录组技术的应用》报告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放大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新型高通量、均相靶向药物筛选方法,称为“SERScreen”,用于PPI抑制剂的发现。并且建立了一个PD-1/PD-L1药物筛选验证技术模型,通过SERScreen的分子垂钓成功鉴定了两个新的候选抑制剂。敬请期待,2025年“第三届创新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网络研讨会,会议内容及报告赞助请联系赵编辑 zhaoyw@instrument.com.cn 相关推荐:1.高内涵成像技术专题(点击查看)2.多功能酶标仪专题(点击查看)
  • 国产生物芯片新突破 引领桌面式高通量NanoSPR分子互作系统
    近年来,生物药的市场需求逐年扩容,其中抗体药物因其靶向性好,治疗效果显著,在生物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已经进入了抗体药物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抗体药的需求越来越大,抗体筛选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分子互作系统作为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在药物筛选及相关药物动力学检测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深入理解动力学信息,并为早期治疗提供宝贵的建议。目前,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包括生物层干涉法(BLI),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等,尽管它们都可以实现无标记、实时和高通量分子互作分析,这些方法仍具有局限性,例如样本需要纯化、仪器成本高、设备体积大等。这些限制了它们在个人、小型制药公司和其他资源有限的环境的广泛使用。因此,开发出一种快速、高通量、低成本的实时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对药物筛选或临床早期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2022年9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刘钢教授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以“An Nanoplasmonic Portable Molecular Interaction Platform for High-Throughput Drug Screening”为题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开发了一种便携式的桌面 NanoSPR 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平台,该研究成果目前已成功完成多种药筛产品转化。纳米等离子共振(NanoSPR)技术是无需荧光或染料标记生物分子、病毒和细胞的一种光学分析测试技术。NanoSPR芯片表面对电介质的折射率变化非常灵敏,无需标记,就可以实现快速、实时、原位、无损、动态检测分子的相互作用或溶液中目标物浓度的测定。刘钢教授团队利用其拥有的国际最新NanoSPR光学芯片专利技术,首次将NanoSPR传感芯片与标准微孔板(NanoSPR CP)和便携式八联微孔柱(NanoSPR CEP)集成并用于高通量实时检测分子之间结合与解离过程的互作平台,同时也构建了多种类型的即用型生物芯片筛选技术已成功用于抗体定量、抗体亚型鉴定、亲和力检测、抗体人源化改造、抗原表位分析,靶点筛选、抗体对筛选等,可助力基因治疗、基因疫苗研究、抗原表位研究、药物筛选与设计、细胞信号传导研究等领域的研发生产效率。纳米杯阵列增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NanoSPR)芯片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分子间相互作用示意图。该研究首先通过纳米压印光刻、电子束蒸发和接合技术设计并制造了晶圆级纳米杯状阵列增强的NanoSPR传感芯片,并将NanoSPR芯片集成至标准的96孔板或简单的八联微孔柱装置形成分子互作平台,开发设计的两种便携式NanoSPR分子互作分析平台,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采用自制便携式透射光强度检测系统,就能进行高灵敏度、快速、高通量、无标记实时动态分析分子间的结合与解离过程。便携式NanoSPR分子互作分析平台(点击查看 )NanoSPR分子互作分析平台可对各种不同的分子相互作用提供深入的无标记的结合动力学检测和分析。选择包括新冠病毒蛋白与抗体系列在内的各种分子对分别与行业标准Biacore或Octet系统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在不同的比对数据中均获得了NanoSPR分子互作平台与Biacore仪器和Octet仪器对同一组分子对相似的动力学和亲和力值,有力的支持了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NanoSPR分子互作平台可准确高效且经济地进行分子间结合相互作用的检测和研究。研究表明NanoSPR技术有望成为一种革命性新技术用于高灵敏度、快速、高通量、无标记、低成本和实时检测分子相互作用的分析,应用于药物筛选、临床早期诊断和表位鉴定等领域,给研究人员提供可在自己的实验室中完成深入的无标记结合动力学分析检测技术。(a) SARS-CoV-2 Nucleocapsid Protein (Np)检测示意图。(b)固定SARS-CoV-2 Np抗体的传感器检测104 nM SARS-CoV-2 Np的结合与解离实时曲线图。SARS-CoV-2 Np抗体与不同浓度SARS-CoV-2Np(0-208nM)之间的结合动态拟合曲线(c),解离动态拟合曲线(d)和结合解离动力学曲线(e)。华中科技大学 刘钢教授刘钢教授团队近年来致力于超灵敏度微纳米新型生物传感器以及移动传感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并在基于NanoSPR生物传感芯片在生物检测,药物筛选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Biosensors&Bioelectronics(2018, 2021, 2022)、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2021)、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 Materials Today Bio(2022)、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2)等期刊,部分研究成果已完成转化。量准公司在上海,杭州和武汉均有研发和生产基地。量准专注于利用其独特传感器芯片设计和制造专利技术开发创新型生物检测芯片及相应的检测设备产品,并将其作为生命科学工具仪器应用于生物医药研发以及作为检测试剂和设备应用于临床医学体外诊断中。量准自主研发生产的晶圆级高性能纳米等离子共振NanoSPR芯片产品实现了对传统药物筛选芯片及分子互作检测设备的技术路线突破和超越,并且借助其产品在性价比上的明显优势打破进口检测产品垄断并涵盖到更加广泛的生物医药研发应用领域, 助力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03635
  • 培训通知 | 分子互作与高通量药筛技术急需紧缺人才培训班(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训项目)
    各相关单位: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3年度高级研修项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项目)计划的通知》(沪人社专〔2023〕130号)要求以及《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文件精神,鉴于生物医药领域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实验人员紧缺的现状,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运用程度和高通量筛选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将面向社会举办“分子互作与高通量药筛技术急需紧缺人才培训班”。本次培训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01 培训目的1.让参与培训人员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技术以及高通量筛选技术,掌握相关技术的原理及实际应用,积累实验操作经验。2.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完善培训人员对相关仪器的认识及其在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以及转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02 培训对象面向全市招收学员,学员为具有生物与医药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开班总人数100人(含上机培训50人)。03 培训时间与地点培训时间:2023年9月19日-2023年9月21日培训地点1(专家授课):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20号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地铁7号、9号线肇嘉浜路地铁站2号出口)生化楼3楼312报告厅培训地点2(仪器实操):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20号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生化楼2楼214室/207室 化学生物学技术平台/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04 培训内容2023年9月19日2023年9月20日2023年9月21日05 授课专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分子互作技术领域以及高通量药物筛选领域内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资深研究员及积累多年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现已邀请:06 培训费用免费(含讲课费,场地费,资料费,实训设备费)。此培训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额资助。住宿费与交通等其它费用个人自理。07 报名方式1.请于2023年9月10日17:00之前,扫描以下二维码报名“分子互作与高通量药筛技术急需紧缺人才培训班”。因名额有限,举办方将根据学员报名情况进行遴选。请等待和确认报名成功的邮件、电话、短信等通知,报名未录取者请等待后续办班通知,感谢您的支持与信任。2.若二维码报名有问题,烦请填写以下回执至sjlan@sibcb.ac.cn3.回复报名表前,请在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上完成注册(www.sacee.org.cn )。08 会议联系方式兰姝珏:021-54921637 sjlan@sibcb.ac.cn吴 萌:021-54921257 wumeng@sibcb.ac.cn姜颖文:021-54921079 jiangyingwen@sibcb.ac.cn钱 岑:021-54061080 cqian@sgst.cn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二〇二三年八月十日
  • 《Small》:微流控混合器件实现一步式构建靶向脂质体
    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分子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的球状泡囊体。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低免疫原性,能够保护药物不被降解,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药物递送载体。近年来,脂质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多模态分子影像等领域。相比于常规的脂质体,靶向脂质体能够有效地改善药物的细胞摄取以及靶向富集能力,能够显著地提升药物递送效率。但是,常用的制备靶向脂质体的方法正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操作复杂、耗时久、批次差异性大等问题。近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等研究团队在《Small》(IF=15.153)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 “ One-Step Formation of Targeted Liposomes in a Versatile Microfluidic Mixing Device ” 的原创性论著。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混合器件的靶向脂质体的一步式合成方法,成功实现了多种靶向脂质体的高通量、高可控性制备。使用微流控混合器件制备的靶向脂质体,在光声成像、小动物活体成像、光热治疗等研究中都表现出了优异的靶向性能。据悉,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均为中南大学。20级博士研究生单晗和20级硕士研究生孙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陈翔教授、赵爽副研究员和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陈泽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首先,作者基于靶向脂质体的制备流程筛选了微流控混合器的组合方案,提出了微流控混合器件实现靶向脂质体的一步式合成策略。然后,作者使用高精度3D打印技术(nanoArch S140,摩方精密)制作了微流控混合器件(MMD)。 图1 微流控混合器件(MMD)制备靶向脂质体策略图2 微流控混合器件(MMD)制造随后,作者对脂质体的组分、反应机理进行了设计,选择了吲哚菁绿(ICG)作为模型药物以及靶向PD-L1的适配体作为靶向基团,在MMD内发生混合后,巯基修饰的适配体和功能辅料DSPE-PEG-Mal发生共价结合,最终将适配体修饰到脂质体的表面(Apt-ICG@Lip)。 图3 一步式合成靶向脂质体Apt-ICG@Lip反应机理接下来,作者对靶向脂质体Apt-ICG@Lip的性质进行了测试,包括脂质体的粒径分布、重复性、稳定性、包封率、形貌、细胞毒性、适配体结合效率等。结果显示,使用微流控混合器件(MMD)制备的靶向脂质体Apt-ICG@Lip具有粒径小、批次重复性好、稳定性好、包封率高、低细胞毒性、适配体结合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生物医学应用。图4 靶向脂质体Apt-ICG@Lip性质测试接着,为了验证靶向脂质体Apt-ICG@Lip的靶向性能,作者进行了光声成像(PACT)和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研究。作者将高表达PD-L1的LLC肿瘤模型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注射靶向脂质体Apt-ICG@Lip,对照组注射常规脂质体ICG@Lip。结果显示,靶向脂质体Apt-ICG@Lip具有更明显的肿瘤摄取和药物富集能力。 图5 靶向脂质体Apt-ICG@Lip光声成像和小动物活体成像研究接着,作者进一步进行了光热治疗研究。作者将LLC肿瘤模型小鼠分为PBS、ICG@Lip、Apt-ICG@Lip三组,在注射药物后分别使用808 nm激光进行照射,观测肿瘤的体积变化,并使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评估了肿瘤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Apt-ICG@Lip由于具备主动靶向能力,具有更好的光热治疗效果,也进一步验证了MMD构建的靶向脂质体的性能。 图6 靶向脂质体Apt-ICG@Lip光热治疗研究最后,作者为了验证MMD构建靶向脂质体的通用性,进一步制备了多种不同用途的靶向脂质体。除了吲哚菁绿(ICG)外,作者还选择了FITC、NHWD-870和亚甲基蓝(MB)作为模型药物,并使用MMD制备了一种anti-Her2抗体修饰的靶向脂质体。作者使用Apt-FITC@Lip进行了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高表达PD-L1的细胞和Apt-FITC@Lip具有更明显的结合效果。 图7 靶向脂质体Apt-FITC@Lip细胞实验该工作提出的微流控混合器件(MMD)一步式构建靶向脂质体的方法,适用于多种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分子成像、肿瘤治疗等)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