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雷诺数湍流

仪器信息网高雷诺数湍流专题为您整合高雷诺数湍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高雷诺数湍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高雷诺数湍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高雷诺数湍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高雷诺数湍流话题讨论。

高雷诺数湍流相关的资讯

  • 雷诺运动F1车队和珀金埃尔默公司宣布将长期延续双方的技术合作
    2018年3月21日,雷诺运动F1车队和珀金埃尔默公司宣布将长期延续双方的技术合作,珀金埃尔默将继续为雷诺运动F1车队提供创新的检测技术、信息科学和服务技能,确保赛车零部件的优异性能。 珀金埃尔默在车队的恩斯顿基地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科学实验室,采用最新的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成像技术进行主动监测、问题预防,以期提高车队F1赛车(即雷诺R.S.18)的性能。 雷诺运动F1车队的首席技术官鲍勃贝尔(Bob Bell)表示: “在赛车零部件经常接近结构极限的赛车运动中,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多年来,车队的材料实验室一直受益于与珀金埃尔默的技术合作。继续这一合作将加深我们对所用材料的了解,同时对赛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性能带来积极影响。” 珀金埃尔默发现和分析解决方案全球销售和服务总监兼副总裁卡尔雷蒙(Carl Raimond)表示:“珀金埃尔默很高兴能够继续与雷诺运动F1车队开展这一技术合作。这一合作关系的核心源自于与车队一起追求性能、质量和安全性的强烈愿望。我们期待双方相互支持,成为这一创新旅程上的行动伴侣,助力雷诺运动F1车队进入顶尖车队行列。” 关于珀金埃尔默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仪器和服务提供商,珀金埃尔默公司致力于为创建更为健康的世界而不懈努力。我们的业务涵盖医学诊断、科研和分析仪器等。我们在全球拥有9000名专业技术人员,时刻准备着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各项科学难题。我们在分析检测、医学成像、信息技术和售后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深入的市场洞察力,可协助客户为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不懈探索。2016年,珀金埃尔默年应收达21亿美元,为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公司的信息,请访问PerkinElmer官方网站。
  • 利用等比例扩大管道尺寸实现用于核酸药物递送的脂质纳米颗粒的可扩展化合成
    基于脂质纳米粒子(LNPs)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已经被证明在基因编辑、癌症治疗、传染病预防、慢性病治疗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微流控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可调合成平台,可以在LNPs的合成过程中精确控制流动参数,包括流量比、总流量以及脂质浓度等,从而实现不同尺寸的粒子合成。这对于实现不同器官的精准靶向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关键焦点。然而,将LNPs从实验室研发成功转化为临床应用仍然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稳健地实现制备规模的放大。目前,规模化合成LNPs的方法主要分为并行化合成策略和通道尺寸扩大策略两种。虽然并行化合成策略原理简单,但需要建立复杂的系统以确保流量分配的稳定性,因此尚未在LNPs的工业制造中广泛应用。通道尺寸扩大策略则采用更大尺寸的单一芯片,提高了最大容许流量,并通过高流速下的湍流混合来确保极限尺寸纳米粒子的合成,例如受限撞击射流混合器和T型混合器。然而,尽管后者能够实现稳定的大规模生产,但在不同流速下难以维持一致的粒径和尺寸分布。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创新性的方法,既能保证可扩展的合成,又能维持LNPs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为此,中科大工程学院褚家如教授团队的李保庆副教授与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田长麟教授团队深入研究后,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脂质纳米粒子合成策略,即“等比例缩放通道尺寸实现LNPs的可扩展合成”。这一策略通过在三个维度上等比例缩放惯性微流体混合器,并且通过控制混合时间保持一致来确保一致粒径分布的LNPs的合成。这一策略为LNPs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实际可行的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Nano Research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读博士生马泽森和童海洋为共同第一作者。合作团队首先研制了一种高效的惯性流混合器,该混合器充分利用了流体的惯性效应,包括迪恩涡、分离涡以及分离重组效应,以显著提高混合效率。与其他惯性流混合器相比,这种混合器在更低的雷诺数下也能实现充分混合。利用这一混合器,合作团队研究了两种LNPs配方在不同混合时间下的粒径分布,发现混合时间和粒径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合作团队推测,通过在不同混合器中控制混合时间的一致性,可以实现具有相同粒径分布的LNPs的合成。基于这一构想,合作团队等比例缩放了该惯性流体微混合器,并使用高精度3D打印和激光加工制备了具有不同通道尺寸的芯片。这些芯片用于实现不同通量条件下的LNP筛选和规模化制备的一致性。对于管道尺寸小于100μm的芯片,选择了摩方精密nanoArch S130设备进行打印和加工,以确保尺寸得到精确控制,从而实现了小于1mL/min流量下均匀的LNPs的合成。此外,合作团队还基于流体力学的相似性理论进行了研究,通过量纲分析和实验标定,总结出了不同管道尺寸混合器实现相同混合时间的流量关系。经过实验验证,在相同的混合时间下合成的LNPs具有一致的粒径、分散性以及包封率。此外,合作团队还验证了具有相同粒径的LNPs在核酸递送方面的能力,成功合成了包封siRNA的LNPs,并证明了它们具有相同的基因沉默效力。总体而言,合作团队提出的“等比例缩放通道尺寸实现可扩展化合成”的策略为核酸药物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且稳定的途径。这一方法有望极大地加速LNPs药物从早期开发阶段迈向临床应用,推动核酸药物研发进入崭新的领域,为人类健康做出重要贡献。利用摩方精密nanoArch S130设备打印加工的管道尺寸分别为50μm和100μm的微流控芯片模具。其中XY方向上的精度为2μm,Z方向上的精度为5μm,样件尺寸为30mm×40mm。图1 惯性流混合器的结构以及原理示意图。(a)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b)利用混合器合成脂质纳米粒子的原理示意图。(c)混合器混合机理示意图。三种惯性流效应共同促进了混合,包括迪恩涡、分离涡以及分离重组效应。图2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不同管道尺寸混合器的流型相似性。(a)前两个混合单元混合流型的顶部视图。(b)三种管道尺寸混合器在不同雷诺数下的流型相似性。图3 通道尺寸为100、250和500μm的混合器的前两个混合元件的流态俯视图。流动状态包括层流(Re=25和132)、瞬态流(Re=264)和湍流(Re=396)。图像经过数字处理以增强对比度。将溶解有黑色染料(0.025g/mL)作为示踪剂的去离子水和乙醇以3:1的FRR泵入混合器中。流动方向是从左到右。其中100μm的芯片是通过摩方精密nanoArch S130设备打印进行加工。图4 在相同混合时间下,不同通道尺寸的混合器合成具有一致粒径和尺寸分布的LNPs。(a)等比例缩放微混合器用于可扩展化合成LNPs。(b-c)在相同的混合时间下测量了两种LNPs配方的粒径分布。图5 一步对相同粒径LNPs核酸药物递送的性能评估。合成了包封因子VII siRNA后进行静脉注射,两天后测定因子VII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组别之间呈现一致的体内沉默效率。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3-6031-1
  • 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21个重大项目指南
    关于发布&ldquo 十二五&rdquo 第四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 国科金发计〔2014〕45号   重大项目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科学问题,汇集创新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导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重大项目采取统一规划、分批立项的方式,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发展领域,在深入研讨和广泛征求科学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重大项目立项领域。侧重支持在科学基金长期资助基础上产生的&ldquo 生长点&rdquo ,期望通过较高强度的支持,在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公布&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第四批21个重大项目指南(见附件)。   一、申请条件   重大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均不得作为申请人(即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规定   1.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或者参与申请本批重大项目与处于评审阶段(申请和参与申请的项目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2. 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项目资助的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本年度不得再申请重大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一)项目申请接收与受理。   1. 本次公布的21个重大项目申请报送日期为2014年8月25日至29日16时。由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申请书(联系电话:010-6232859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   邮  编:100085   联系电话:010-62328591   2. 重大项目的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ldquo 2015年1月-2019年12月&rdquo 。   3.&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重大项目只受理整体申请,要分别撰写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不受理针对某个项目指南的部分研究内容或一个课题的申请。   每个项目课题设置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一般由1个单位承担,最多不超过2个,项目承担单位数合计不超过5个(部分重大项目的课题设置和承担单位数有具体要求,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 项目主持人必须是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二)申请人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本通告和项目指南,不符合通告和项目指南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 重大项目的项目申请人须先在系统中填写&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并给该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赋予课题申请权限,未经赋权的课题申请人将无法提交申请。   3. 申请书的资助类别选择&ldquo 重大项目&rdquo ,亚类说明选择&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或&ldquo 课题申请书&rdquo ,附注说明选择相关的重大项目名称,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4. 申请书的报告正文应当按照重大项目正文提纲撰写。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所申请重大项目相关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ldquo 研究基础&rdquo 部分说明本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中的&ldquo 主要参与者&rdquo 只填写各课题&ldquo 申请人&rdquo 相关信息 &ldquo 签字和盖章页&rdquo (可根据需求增加)中&ldquo 依托单位公章&rdquo 须加盖&ldquo 项目申请人&rdquo 所属依托单位公章,&ldquo 合作研究单位公章&rdquo 须加盖&ldquo 课题申请人&rdquo 所属依托单位公章。   &ldquo 课题申请书&rdquo 中的&ldquo 主要参与者&rdquo 包括课题所有主要成员相关信息。&ldquo 签字和盖章页&rdquo 中&ldquo 依托单位公章&rdquo :须加盖&ldquo 课题申请人&rdquo 所属依托单位公章 &ldquo 签字和盖章页&rdquo 中&ldquo 合作研究单位公章&rdquo :已经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单位注册公章,没有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该法人单位公章。   &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和&ldquo 课题申请书&rdquo 应当通过各自的依托单位提交。   5.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   6. 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三)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具体要求如下:   1. 依托单位应在自然科学基金委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8月29日16时)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并统一报送经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1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   2. 依托单位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还应包括本单位公函和申请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3. 依托单位提交电子申请书时,应通过ISIS系统逐项确认。   4. 依托单位可将纸质申请书直接送达或邮寄至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ldquo 重大项目申请材料&rdquo 。请勿使用包裹,以免延误申请。   附件:1.&ldquo 风沙环境下高雷诺数壁湍流结构及其演化机理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2.&ldquo 基于锦屏深地实验室的核天体物理关键科学问题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3.&ldquo 基于三键化学的高分子合成&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4.&ldquo 基于限域传质机制的分离膜精密构筑与高效过程&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5.&ldquo 神经元形态发生和功能成熟的分子细胞机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6.&ldquo 畜禽重要病原的致病机理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7.&ldquo 喜马拉雅山构造结碰撞变形过程&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8.&ldquo 地球内部水的分布和效应&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9.&ldquo 月球早期(45-30亿年)的地质演化&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0.&ldquo 黑潮及延伸体海域海气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气候效应&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1.&ldquo 页岩油气高效开发基础理论&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2.&ldquo 功能形面精确设计与性能保障的科学基础&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3.&ldquo 大容量电力电子混杂系统多时间尺度动力学表征与运行机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4.&ldquo 大型深海结构水动力学理论与流固耦合分析方法&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5.&ldquo 雷达极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6.&ldquo 高速列车信息控制系统实时故障诊断与应用验证&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7.&ldquo 光学旋涡光场调控基础科学问题及应用技术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8.&ldquo 大数据环境下的商务管理&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9.&ldquo 应对老龄社会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20.&ldquo 母胎相互作用与妊娠相关疾病&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21.&ldquo 长非编码RNA调控网络在恶性肿瘤中的功能与机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4年6月19日
  • 十二五第四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发布
    重大项目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科学问题,汇集创新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导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重大项目采取统一规划、分批立项的方式,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发展领域,在深入研讨和广泛征求科学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重大项目立项领域。侧重支持在科学基金长期资助基础上产生的&ldquo 生长点&rdquo ,期望通过较高强度的支持,在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公布&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第四批21个重大项目指南(见附件)。   一、申请条件   重大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均不得作为申请人(即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规定   1.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或者参与申请本批重大项目与处于评审阶段(申请和参与申请的项目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2. 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项目资助的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本年度不得再申请重大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一)项目申请接收与受理。   1. 本次公布的21个重大项目申请报送日期为2014年8月25日至29日16时。由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申请书(联系电话:010-6232859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   邮  编:100085   联系电话:010-62328591   2. 重大项目的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ldquo 2015年1月-2019年12月&rdquo 。   3.&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重大项目只受理整体申请,要分别撰写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不受理针对某个项目指南的部分研究内容或一个课题的申请。   每个项目课题设置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一般由1个单位承担,最多不超过2个,项目承担单位数合计不超过5个(部分重大项目的课题设置和承担单位数有具体要求,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 项目主持人必须是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二)申请人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本通告和项目指南,不符合通告和项目指南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 重大项目的项目申请人须先在系统中填写&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并给该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赋予课题申请权限,未经赋权的课题申请人将无法提交申请。   3. 申请书的资助类别选择&ldquo 重大项目&rdquo ,亚类说明选择&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或&ldquo 课题申请书&rdquo ,附注说明选择相关的重大项目名称,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4. 申请书的报告正文应当按照重大项目正文提纲撰写。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所申请重大项目相关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ldquo 研究基础&rdquo 部分说明本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中的&ldquo 主要参与者&rdquo 只填写各课题&ldquo 申请人&rdquo 相关信息 &ldquo 签字和盖章页&rdquo (可根据需求增加)中&ldquo 依托单位公章&rdquo 须加盖&ldquo 项目申请人&rdquo 所属依托单位公章,&ldquo 合作研究单位公章&rdquo 须加盖&ldquo 课题申请人&rdquo 所属依托单位公章。   &ldquo 课题申请书&rdquo 中的&ldquo 主要参与者&rdquo 包括课题所有主要成员相关信息。&ldquo 签字和盖章页&rdquo 中&ldquo 依托单位公章&rdquo :须加盖&ldquo 课题申请人&rdquo 所属依托单位公章 &ldquo 签字和盖章页&rdquo 中&ldquo 合作研究单位公章&rdquo :已经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单位注册公章,没有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该法人单位公章。   &ldquo 项目申请书&rdquo 和&ldquo 课题申请书&rdquo 应当通过各自的依托单位提交。   5.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   6. 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三)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具体要求如下:   1. 依托单位应在自然科学基金委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8月29日16时)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并统一报送经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1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   2. 依托单位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还应包括本单位公函和申请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3. 依托单位提交电子申请书时,应通过ISIS系统逐项确认。   4. 依托单位可将纸质申请书直接送达或邮寄至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ldquo 重大项目申请材料&rdquo 。请勿使用包裹,以免延误申请。   附件:   1.&ldquo 风沙环境下高雷诺数壁湍流结构及其演化机理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2.&ldquo 基于锦屏深地实验室的核天体物理关键科学问题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3.&ldquo 基于三键化学的高分子合成&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4.&ldquo 基于限域传质机制的分离膜精密构筑与高效过程&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5.&ldquo 神经元形态发生和功能成熟的分子细胞机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6.&ldquo 畜禽重要病原的致病机理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7.&ldquo 喜马拉雅山构造结碰撞变形过程&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8.&ldquo 地球内部水的分布和效应&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9.&ldquo 月球早期(45-30亿年)的地质演化&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0.&ldquo 黑潮及延伸体海域海气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气候效应&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1.&ldquo 页岩油气高效开发基础理论&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2.&ldquo 功能形面精确设计与性能保障的科学基础&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3.&ldquo 大容量电力电子混杂系统多时间尺度动力学表征与运行机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4.&ldquo 大型深海结构水动力学理论与流固耦合分析方法&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5.&ldquo 雷达极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6.&ldquo 高速列车信息控制系统实时故障诊断与应用验证&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7.&ldquo 光学旋涡光场调控基础科学问题及应用技术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8.&ldquo 大数据环境下的商务管理&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19.&ldquo 应对老龄社会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20.&ldquo 母胎相互作用与妊娠相关疾病&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21.&ldquo 长非编码RNA调控网络在恶性肿瘤中的功能与机制&rdquo 重大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4年6月19日
  • 陈十一、谢晓亮获2017年度“求是奖杰出科学家”
    p   9月16日晚,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施一公等知名科学家云集在复旦大学举办的“2017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研究湍流的流体力学家陈十一和应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使几百名新生儿免除遗传疾病困扰的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p p   “2017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复旦大学承办。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先生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施一公,复旦大学校领导、求是奖评委、往届求是奖获得者以及复旦大学师生代表等约400人参加了典礼。颁奖典礼由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教授和查懋声主席致辞开始,至基金会顾问杨振宁先生演讲落幕,揭晓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和“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花落谁家。 /p p   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授予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教授和哈佛大学及北京大学谢晓亮教授,分别由孙家栋教授、施一公教授上台颁奖,并介绍两位获奖人在其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杰出贡献。 /p p   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教授作为流体力学家,在湍流研究上做出了一系列贡献。90年代初打破了直接数值模拟中雷诺数的世界记录,相关研究成果被国际湍流界广泛引用 首次精确计算出湍流的标度指数和对流扩散过程的标度指数 提出了湍流中的映射封闭理论,成为燃烧和湍流扩散的重要理论与数值计算基础 提出了自然界中大尺度旋涡形成机理,解释了能量反积蓄 提出了湍流中的约束大涡模拟模型,得到了阻力和分离流的精准计算结果。陈十一教授亦是国际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和其合作者在1992发表的文章奠定了本领域的基础,此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问题中,包括能源与环境工程,传热传质,燃烧与多相流动,地下渗流与电磁场模拟等。陈十一教授和他的团队利用多尺度混合算法精确计算了有奇异性的流动现象,此项研究在微纳米流体流动、燃料电池、生物流动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p p   另一位获奖人谢晓亮教授作为生物物理化学家,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在相关新兴交叉学科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不仅是生物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领军人物,近年来亦大力推动了无标记光学成像技术和新兴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谢晓亮团队的工作已使得几百个新生儿成功地避免了他们父母的单基因遗传疾病,其课题组目前在研究方向包含理论科学研究领域、技术研究领域、医学研究领域三个领域。 /p p   2017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由韩启德教授为其颁奖。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韩斌课题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课题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组建,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其团队始终瞄准水稻生物学最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经过近二十年的密切合作,综合运用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育种学等方法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水稻资源发掘利用、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作物分子育种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引领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研究实现了对世界先进水平从跟踪到赶超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多项世界领先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该研究集体还十分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率先提出并实践“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理念,切实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水稻育种实践中,开拓性地建立了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示范性育成一系列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 /p p   2017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分别授予北京大学刘毅、林一瀚、杨玉超,清华大学单芃,复旦大学王熠华、包文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林峰、赵纯,华中科技大学甘泉,中国医学科学院李平平等十位青年学者。 /p p   1995至2001年间,基金会设立了“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为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安心科研、迅速成长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为支持国内高校与海外机构竞争吸引最顶尖的人才,以及扶持刚开展独立科研事业之优秀青年学者,求是科技基金会于2013年启动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项目,致力为中国未来20年的科技事业发展培养领袖之才。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聚焦于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展现巨大潜力的青年学者,结合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的配套支持条件。在评奖机制上,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也引进了与国际水平一致的做法。 /p p   自2013年开始,一年一度的求是颁奖典礼不仅是一场科学的盛会,同时也是求是之家成员聚会的重要时刻。基金会希望一是通过对杰出科学家的颁奖,向社会特别是青年学生倡导科学精神 二是通过颁奖活动加强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并有效地将这种思想交流传播到社会。 /p p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1994年由著名实业家査济民先生创立,秉持“雪中送炭”的宗旨,积极坚持和倡导“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核心理念。1994至2017年,共有310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及工程信息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基金会奖励。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1位,“杰出科学家奖”28位、“杰出青年学者奖”169位、以及 “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112位(涉及13个重大科研项目,如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塔里木盆地沙漠治理、铁基超导等)。 /p
  • 基于小球藻细胞的磁性复合多聚体微机器人用于高效靶向给药
    微纳机器人在低雷诺数流体中可将能量转化为有效运动,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磁性微纳机器人作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靶向给药平台而受到了特别的关注。科研工作者设计了不同的磁性微纳机器人用于高效递送抗癌药物至靶向肿瘤部位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发现,作为体内给药的平台或载体,一方面,微纳机器人的生物相容性是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微纳机器人的重构对于其在复杂变化环境中高度灵活地完成给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来说,微纳机器人的研究在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上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天然生物模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精致结构的固有优势,有望为磁性微纳机器人的制备提供新的机遇。小球藻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单细胞微藻。它们具有均匀的球状结构,直径约为3-5μm。这些特性使它们具有作为理想天然生物材料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优越性。然而,由于扇贝定理的限制,在低雷诺数流体中采用动态磁场有效地驱动具有简单对称球体形状的单一微球是不可行的,这限制了微藻细胞在微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潜力。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蔡军课题组制备了一种基于小球藻细胞的磁性复合多聚体微机器人,实现了高效的靶向给药。研究者将小球藻(Chlorella,Ch.)细胞作为一种生物模板,依次进行Fe3O4沉积、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装载,实现磁性复合微机器人单元的制备。利用磁偶极作用,微机器人单元通过诱导自组装作用重构成链状的复合多聚体微机器人(BMMs),如微小的二聚体、三聚体等。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技术设计了哑铃形的微流控通道,用于进行BMMs的体外靶向给药试验(图1)。图1,BMMs的制备和靶向给药示意图。图2,自组装BMMs的驱动性能。图3,BMMs的生物相容性和化疗性能。图4,BMMs的体外靶向给药试验。BMMs具有两种不同的运动模式,包括动态磁场下的旋转和垂直旋转磁场下的翻滚;运动速度的测量以及精确定位的实现表明BMMs具有优异的驱动能力(图2)。BMMs还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效的DOX装载能力、pH触发释药能力以及显著的化疗效果(图3)。另外,采用PμSL(nanoArch S140, 摩方精密)技术结合PDMS倒模技术制备了哑铃形微流控通道,在该通道内,利用磁场驱动实现了BMMs对HeLa癌细胞的靶向给药。结果表明BMMs可以实现精准靶向给药,并对抗肿瘤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此研究在靶向抗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该研究成果,以“Magnetic Biohybrid Microrobot Multimers Based on Chlorella Cells for Enhanced Targeted Drug Delivery”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 陈军、朱美芳等7名中国科学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p   近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新增选院士名单。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致力于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一般从发展中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外籍院士从发达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302人,分布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工程科学、社会和经济学等十大领域。此次共有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37位科学家入围,其中有7位来自中国大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1474a772-04ec-4064-8303-3ab24cb66bf0.jpg" title=" 朱永官.jpg" alt=" 朱永官.jpg" / /p p   朱永官,1967年8月出生于浙江桐乡,生态环境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永官于1989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 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 1998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2年回国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至2012年担任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唯一的科学顾问 2009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长期从事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物学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4c68d1ba-d1dd-44d2-a281-ae7cd85d6cb1.jpg" title=" 陈军.jpg" alt=" 陈军.jpg" /    /p p   陈军,1967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宿松县,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军于1985年考入南开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 1992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 1999年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日本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2002年回国后,担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5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0年担任国家973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4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7年至2019年担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破格提拔为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主要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的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a55e66a6-7217-4d19-a9b1-cb09afd284a8.jpg" title=" 郭烈锦.jpg" alt=" 郭烈锦.jpg" /    /p p   郭烈锦,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79年郭烈锦考入西安交通大学锅炉专业,1989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博士学位后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多相流与传热研究室任教,历任助教、讲师、教授。1992年进入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历任分室副主任、副主任、主任。2003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2003年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2010年筹备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2012年担任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主要研究内容为高效洁净能源-动力系统及热-功转换过程内部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规律 油气开采及混输过程中多相流热物理理论与关键技术 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优质转化与氢能规模制备与利用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6a2d9a5e-7e10-4d02-8685-9ccb68e01c97.jpg" title=" 朱美芳.jpg" alt=" 朱美芳.jpg" /    /p p   朱美芳,女,1965年8月出生于江苏如皋,纤维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朱美芳考入中国纺织大学化纤系,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学位 1989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纺织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助教、讲师、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5年至1999年由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与东华大学联合培养,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8年至2005年先后担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 2004年至2006年兼任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年至2009年担任东华大学副校长 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舒适化和智能化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27a1ba11-b64f-4fbc-91fa-5f5bbe7c27e5.jpg" title=" 赵国春.jpg" alt=" 赵国春.jpg" /    /p p   赵国春,1961年8月生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讲座教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赵国春1985年从原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获得长春地质学院硕士学位 2000年获得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2年起,历任香港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2014年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 2017年受聘为西北大学的讲座教授 2018年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地球科学奖 2019年7月晋升为香港大学讲座教授 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春主要从事变质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和超大陆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5009ac17-fc9f-4455-a835-8dcb36628f55.jpg" title=" 杨彤.jpg" alt=" 杨彤.jpg" / /p p   杨彤,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讲席教授。杨彤教授长期从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特别是在双曲守恒律方程组和动理学理论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的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双曲守恒律,他与刘太平教授合作引入了新的广义熵泛函—后被称为“刘-杨泛函”,并建立了一个圆满的适定性理论,这一新的思路已被同行应用及推广到其他的数学领域。他的学术贡献还包括动理学理论的流体力学现象、边界层理论和高雷诺数极限等。 杨彤教授共发表超过170篇期刊论文,担任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的合作主编(2013-2017),是 Kinetic and Related Models 在2008年的创刊主编之一,目前还是其他三个学术期刊的编委。杨彤教授获得的奖励和荣誉主要包括:2018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获裘槎(Croucher)优秀科研者奖,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与港澳青年学者合作基金,1998年获华人数学家大会晨星银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ada8272a-2ee4-4914-9fd2-cda020447757.jpg" title=" 蔡荣根.jpg" alt=" 蔡荣根.jpg" / /p p   蔡荣根,1964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蔡荣根1985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95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的研究领域是引力理论和宇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黑洞物理,引力的基本性质,超弦理论和宇宙学等,在国际高水平的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主要从事引力理论和宇宙学研究。 /p
  • 香港中文大学张立教授课题组《Advanced Materials》:软体机器人平台用于复杂生物运动的解耦和重编程
    由于自然界中生命的演变,生物往往表现出对复杂环境的高度适应性,例如超快运动、伪装和群体合作。生物运动的研究对仿生机器人以及医疗设备构建等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基于此,人们致力于开发新的仿真工具、物理模型和实验平台来模拟和研究这些自然运动模式。然而,许多不同尺度的生物表现出非常复杂的运动步态,例如多种基本运动的耦合。这些步态难以用现有的软体机器人平台模拟,而且这些平台通常缺乏解耦复杂生物行为的策略,使得理解生物运动的机制具有挑战性。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张立教授课题组联合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丁阳教授课题组以及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armel Majidi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磁性软体机器人平台用于重建和解耦复杂生物运动。该磁性软体机器人可以通过模板法或者3D打印工艺制造。该工作中使用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nanoArch S130, 摩方精密)打印一种节肢型的水凝胶磁性机器人,机器人身体由磁性段(由掺杂磁性颗粒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制成)和非磁性段(由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制成)组成。机器人的尺寸为长度5 mm、长宽比11:1。采用时变磁场来诱导软体机器人的敏捷运动。通过该软体机器人平台以及可编程的磁场输入,该研究团队可以重建出摇蚊的幼虫所启发的运动步态并对这类型的生物运动步态进行系统的解耦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Decoupling and reprogramming the wiggling motion of midge larvae using a soft robotic platform” 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通过构建的磁性软体机器人系统,该研究团队揭示了机器人身体卷曲和旋转的相互耦合在其推进中起着关键作用,以这种仿生推进方式游动可以诱导与自然生物一致的流场结构,并在中等雷诺数状态下实现优异的运动性能。此外,磁性软体机器人能够在流动的环境中逆流而行,通过切换其运动模式来适应三维环境,以及实现其他功能,包括越障能力和在狭窄空间中的运动能力。与通过磁场梯度直接将机器人驱动到指定位置的磁力控制策略相比,软体机器人可以灵巧地控制其变形和运动模式。 总结而言,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磁性软体机器人平台,使其能够对无脊椎动物的复杂运动进行解耦和重新编程,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机制。这也为设计具有复杂耦合步态的游动软机器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图1. 软体机器人的磁场控制和运动分析。(A)机器人的模板辅助磁化方式;(B)沿着机器人中心线的磁通密度分布;(C)软体机器人在不同静态磁场下的变形和转向;(D)用于控制软体机器人的动态磁场;(E)软体机器人在一个周期内的运动序列。 图2. 软体机器人的流场动力学模拟和流场可视化分析。(A)在一个周期内软体机器人的瞬时速度;(B)软体机器人质心轨迹的实验和模拟结果;(C)在一个运动周期内施加到机器人身体上的净流体力;(D)流场结构的可视化。图3. 软体机器人平台用于解耦复杂生物运动。(A)机器人身体卷曲和旋转之间的相位差对运动性能的影响;(B)机器人身体的转动角度对运动性能的影响;(C)磁场强度对机器人运动性能的影响;(D)磁场频率f2/f1 对机器人运动性能和前进速度的影响;(E)磁场频率feq对机器人运动性能的影响。(F)机器人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角的关系。图4. 软体机器人的多模态运动。(A)机器人沿着五角星轨迹的可控运动;(B)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的运动;(C)机器人的三维游动和避障行为;(D)机器人在狭窄空间内运动;(E)机器人通过多种模式运动探索三维空间。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109126
  •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俞昌旋院士逝世
    p & nbsp & nbsp & nbsp 我国著名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及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昌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23日4时5分在合肥逝世,享年76岁。 /p p   俞昌旋,福建福清人,生于1941年7月7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安褥埠,1948年随父母归国。1959年毕业于厦门集美中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晋升为讲师,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1980至1983年、1989至1991年、2000至2001年,先后三次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访问研究近六年。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理事、安徽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磁约束聚变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专题专家组成员及顾问、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安徽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务委员等职。 /p p   俞昌旋是我国等离子体物理与受控热核聚变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开创了我国等离子体湍流实验研究、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实验研究等学科方向,在磁约束等离子体湍流和反常输运、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等离子体诊断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他首次实验证实了湍流雷诺胁强是触发约束模式转换的主要机制,首次观察到了带状流完整的三维特征,实验发现线性欧姆约束等离子体中湍流色散关系与理论预言一致。他最先观察到了无外驱动等离子体向混沌态过渡的三条途径,首次利用小扰动方法实现了对无外驱动等离子体混沌的控制。他在国内率先研制了激光相干散射等系列诊断系统,发展了电子速度超高斯分布的汤姆逊散射理论以及考虑波阻尼效应的极小角散射理论。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项重要科技奖项。 /p p & nbsp /p p & nbsp /p
  •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
    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了解到,我国科研人员依托上海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神光Ⅱ”装置,首次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物理过程,并通过标度变换用于解释太阳耀斑爆发现象,实验证实湍流过程对耀斑快速触发以及加速高能带电粒子的重要性。相关论文于北京时间1月17日刊发在《自然物理》期刊上。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一次典型耀斑爆发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十亿枚氢弹的爆炸。耀斑能产生多波段辐射,剧烈的耀斑会严重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和人类生活。因此,认识和了解耀斑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的理论认为磁重联导致了耀斑触发。磁重联是等离子体中方向相反的磁力线因互相靠近而发生的重新联结的过程,重联会将磁能快速转化为等离子体热能和动能。在天体物理中,磁重联模型还被广泛应用于恒星形成、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的耦合、吸积盘物理以及伽马暴研究。湍流磁重联是等离子磁流体中磁场能量耗散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然而其尚未在实验室得到直接证实和系统研究。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仲佳勇教授领导的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团队,长期专注于利用强激光近距离、主动可控地模拟各类天体等离子体物理过程。早在2010年,仲佳勇与合作者就成功模拟了太阳耀斑中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仲佳勇介绍,利用高能量激光系统,科学家能在实验室中获得极端物理实验条件,模拟多种高能量密度天体物理现象。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来验证天文观测理论模型,还可为发现新物理过程提供新途径。团队此次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神光Ⅱ”四路激光多点烧蚀金属靶,设计具有微扰特征且磁性相反的等离子体磁环来增大磁场相互作用区,进而实现湍流磁重联的实验构想。仲佳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此次在实验上首次利用激光等离子体的方式驱动湍流磁重联,激光等离子体更加容易标度变换到太阳耀斑等离子体,从而可对太阳耀斑进行更加细致和系统的定量研究。该研究还发现,实验湍流磁重联中高能电子的加速主要来源于重联电场,而费米加速过程可以忽略,这对传统高能电子加速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印发
    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其中规划中指出:   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传统大科学领域设施得到完善和提升,新兴领域设施建设布局较为完整,能够全面支撑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 设施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一大批设施的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 设施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进入世界前列 设施科技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取得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催生一批具有变革性、能带动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 基本形成若干布局合理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设施整体国际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末要实现以下目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基本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撑科技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凝聚一批世界优秀科研人才,部分前沿方向能开展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领域初步具备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能力。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50个,薄弱领域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优势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初步建成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初具轮廓。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符合设施自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设施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具体详情如下: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 国发〔201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3年2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2—2030年)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按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对于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保障科技长远发展、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十一五”时期,启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项,验收设施10项,目前在建和运行设施总量达到32项。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为科学前沿探索和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我国粒子物理、核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部分前沿方向的科研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依托设施解决了一批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在载人航天、资源勘探、防灾减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施建设带动了大型超导、精密制造和测控、超高真空等一批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技术水平提高 凝聚和培养了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研究团队,以及高水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此外,设施还在深化科技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学科布局系统性、前瞻性不够,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工程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等。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正孕育着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建设规模和覆盖领域,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   (一)科学前沿的革命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现代科学研究在微观、宏观、复杂性等方面不断深入,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加快,科学研究目标日益综合。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活动需要大型研究设施的支撑,要求不断提高科技基础设施的单体规模和技术性能,强化相互协作,形成大型综合性设施群。进一步加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有所作为。   (二)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越来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强大动力。当前,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相互依托、协同突破的趋势日益明显,技术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越来越注重科学探索和技术变革的融合,可以衍生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加快高新技术的孕育、转化和应用。我国在若干重要领域超前部署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性科学难题,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际科技竞争合作越来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牵引和依托。近年来,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科技领域,主要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增多,在事关人类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科技领域,由于建造设施资金投入、技术难度等超出单个国家的能力,联合共建与合作研究越来越成为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加快提升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水平,适时在重要优势领域发起合作建设计划,有利于在国际科技竞争合作中赢得主动,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必须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出设施建设在我国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加强与相关规划、计划的衔接,强化支撑服务功能 优化设施布局,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以健全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机制为保障,布局新建与整合提升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国际合作相结合、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为我国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   一是着眼长远、服务大局。突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既要瞄准探索未知世界和发现自然规律的科技发展前沿方向,又要结合国情,聚焦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难题,衔接好科技重大专项等相关规划和计划,强化设施建设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   二是科学谋划、系统布局。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有机衔接现有科技资源,统筹考虑学科领域布局,加强国际合作,全面系统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形成“探索一批、预研一批、建设一批、运行一批”的发展格局。   三是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分清轻重缓急,优先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科技发展急需或科技突破先兆已经显现的科学前沿和学科交叉领域,选准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四是创新机制、持续发展。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公益性特征,建立完善高效的投入机制、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科学协调的管理制度,提高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科技效益,形成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目标。   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传统大科学领域设施得到完善和提升,新兴领域设施建设布局较为完整,能够全面支撑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 设施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一大批设施的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 设施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进入世界前列 设施科技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取得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催生一批具有变革性、能带动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 基本形成若干布局合理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设施整体国际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末要实现以下目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基本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撑科技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凝聚一批世界优秀科研人才,部分前沿方向能开展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领域初步具备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能力。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50个,薄弱领域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优势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初步建成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初具轮廓。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符合设施自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设施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总体部署   未来20年,瞄准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基础,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在可能发生革命性突破的方向,前瞻开展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探索预研工作,夯实设施建设的技术基础 在2016—2030年期间适时启动建设一批科研意义重大、条件基本成熟的设施,强化未来科技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我国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领域,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科研急需、条件成熟的设施,强化科技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对已经启动但尚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在建设施,加大工程管理和技术攻关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对已经投入运行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最大程度发挥其科学效益。   (一)能源科学领域。   以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利用能源的科学问题为目标,面向我国中长期核能源开发与安全运行、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等方向,以核能和高效化石能源研究设施建设为重点,注重新能源、新材料、网络技术相结合,逐步完善相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为能源科学的新突破和节能减排技术变革提供支撑。   核能源方面。完善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性能,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保持我国在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先进地位 建设长寿命高放核废料嬗变安全处置实验装置,攻克核裂变能安全洁净发展的技术瓶颈 适时启动高效安全聚变堆研究设施建设,加快聚变能走向实际应用进程。   化石能源方面。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支撑相关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解决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换关键科技问题 探索预研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研究设施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   可再生能源方面。针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能量密度低、随机波动等问题,探索预研能量捕获、储能、转换、并网研究设施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   (二)生命科学领域。   以探索生命奥秘和解决人类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面向综合解析复杂生命系统运动规律、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现代化育种等方向,重点建设以大型装置为核心、多种仪器设备集成的综合研究设施,完善规模数据资源为主的公益性服务设施,支撑生命科学向复杂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并实现有机统一,突破生命健康、普惠医疗和生物育种中的重大科技瓶颈。   现代医学方面。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从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等方面系统认识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促进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诊疗技术。   农业科学方面。建成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支撑农业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农业毁灭性高致害变异性生物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创新性理论、方法与防控新技术研究 建设模式动物研究设施,支撑表型及基因型关系、遗传信息高通量获取与工程转化、细胞和动物模型开发与应用等研究 适时启动农作物种质表型和基因、动物疫病、农业微生物研究设施建设,支撑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命科学前沿方面。建成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支撑高通量、高精度、规模化的蛋白质制取与纯化、结构分析、功能研究 探索预研系统生物学研究设施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设施建设,满足从复杂系统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行为和控制机理的需要,综合解析生物系统运动规律,破解改造和设计生命的科学问题。   生命科学研究基础支撑方面。适时启动大型成像和精密高效分析研究设施建设,满足生物学实时、原位研究和多维检测、分析、合成技术开发的需求 探索预研生物信息中心建设,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数据、种质资源、实验样本和材料等基础支撑。   (三)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领域。   以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面向地球结构演化与变化过程、地壳物质组成和精细结构、地球系统各圈层间复杂作用及其耦合过程、太阳及其活动控制下各圈层的响应与耦合、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过程和机理等方向,重点建设海底观测、数值模拟和基准研究设施,逐步形成观测、探测和模拟相互补充的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研究体系。   现场探测与观测方面。建成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满足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需求 建成航空遥感系统,提高我国遥感信息技术与装备研发实验能力,为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供快速、实时、精确的遥感数据 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为国家海洋安全、资源与能源开发、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预报等研究提供支撑 适时启动地球系统科学航天航空遥感等技术监测、深海探测与调查、固体地球深部探测与动态监测、陆海地球环境观测等研究设施建设,实现多时空尺度全面长期连续监测与数据积累,逐步形成对地球系统的立体、动态监测分析能力。   基准系统建设方面。建设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地球质量变化基础数据,支撑固体地球演化、海洋与气候变化动力学、水资源分布和地质灾害规律等研究,满足国家安全、资源勘探和防灾减灾的战略需求。适时启动包括地基基准、环境基准、深空基准等方面的基准系统建设。   数值和实验模拟方面。建设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支撑气候变化、地球系统及各层圈过程模拟研究,认识地球环境过程基本规律,提高预测环境变化和重大灾害的能力。适时启动环境污染机理与变化研究模拟实验装置建设,支撑空气污染、流域水污染预测模型开发和气候变化模式研究,提高空气质量、流域水污染等预报预警能力。   (四)材料科学领域。   适应材料科学研究从经验摸索阶段到人工设计调控阶段转变的趋势,面向量子物质演生现象、纳米尺度量子结构、极端条件下材料物性与物质演变、重要工程材料服役性能等方向,以材料表征与调控、工程材料实验等为研究重点,布局和完善相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材料科学技术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微型化及与环境相协调方向发展。   材料表征与调控方面。完善提升已有同步辐射光源,建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 探索预研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设,适时启动高性能低能量同步辐射光源建设,满足以纳米空间分辨率、皮秒至飞秒时间分辨率、极高能量动量分辨率对材料多层次结构分析研究的需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国家光源体系。建成散裂中子源和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极低温、超快、超高压极端条件研究设施,形成与大型同步辐射光源结合的格局,满足研究和发现新物态、新现象、新规律和创造新材料的需求。   工程材料实验方面。建成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支撑不同尺度及跨尺度的结构性能研究 探索预研超快光谱界面反应检测装置、极端和工业特殊服役环境模拟装置建设,支撑材料服役行为和规律研究 结合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适时启动综合工程环境在线装置建设,支撑真实环境下工程材料实时、原位研究。   (五)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领域。   以揭示物质最小单元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为目标,面向超越标准模型新粒子和新物理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探测、中低能核物理与核天体物理研究等方向,建设相关大型研究设施,提高微观世界探索能力和自然界基本规律认知水平。   粒子物理方面。建设高能宇宙线研究设施,探索高能空间粒子起源和相关新物理前沿 适时启动用于中微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物理研究的非加速器实验设施建设,探索预研新型加速器实验设施建设。   核物理方面。建设高性能重离子束研究装置,使我国核物理基础研究在原子核层次上的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探索预研强流放射性束实验设施建设。   (六)空间和天文科学领域。   以揭示宇宙奥秘和解释物质运动规律为目标,面向宇宙天体起源及演化、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等方向,按宇宙、星系、太阳系等不同空间尺度布局设施建设,提升我国天文观测研究能力、空间天气和灾害应对能力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基础能力。   宇宙和天体物理方面。建成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为宇宙大尺度结构及物理规律研究提供支撑 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支撑暗物质、暗能量、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等前沿研究 探索预研先进多波段天文观测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天文观测及数据应用系统。   太阳及日地空间观测方面。建成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揭示近地空间环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并逐步形成覆盖更多重要区域的空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适时启动大型太阳观测研究设施建设,支撑太阳、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变化过程和规律研究,深化太阳变化及其对地球和人类影响的认识。   空间环境物质研究方面。建设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模拟装置,支撑近地空间环境与材料、元器件、结构、系统及生物体作用规律研究 探索预研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设施、南极气球站和引力波研究设施的建设,揭示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运动规律,提升我国深空探测、空间基础物理、空间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七)工程技术科学领域。   瞄准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沿、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及地质灾害过程等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产生变革性技术为主要目标,以信息技术、岩土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为研究重点,探索和逐步推进相关设施建设,为保障国家重点任务的实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信息技术方面。建设未来网络研究设施,解决未来网络和信息系统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为未来网络技术发展提供试验验证支撑 适时启动新一代授时系统建设,支撑超精密时间频率技术开发,逐步形成高精度卫星授时系统和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共同发展的格局。   岩土工程方面。适时启动超重力模拟研究设施建设,揭示复杂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 探索预研大型地震模拟研究设施建设,开展地震动输入和工程地震灾害模拟研究 探索预研深部岩土工程研究设施建设,揭示深部岩体的力学特征。   空气动力学方面。建成多功能结冰风洞,支撑不同冰型和冰积累过程对飞行器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等研究 建设大型低速风洞,支撑气动噪声、流动分离与涡旋运动、流动控制、流固耦合、电磁空气动力学等研究 适时启动大型跨声速风洞、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先进航空发动机研究设施建设,为我国航空航天、高速铁路建设等提供必要的研究试验手段。   四、“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   “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显现的领域中,综合考虑科学目标、技术基础、科研需求和人才队伍等因素,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一)海底科学观测网。   海洋科学研究正经历着由海面短暂考察到内部长期观测的革命性变化,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围绕实现全天候、综合性、长期连续实时观测海洋内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目标,建设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主要包括:基于光电缆的陆架和深海观测系统,基于无线传输的海底观测网拓展系统,基于固定平台的海底观测网综合节点系统,岸基站、支撑系统和管理中心等。该设施建成后,将为国家海洋安全、深海能源与资源开发、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等研究提供支撑。   (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前沿基础科学、工程物理和工程材料等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世界同步辐射光源领域竞争的制高点。以具备建设全球最高亮度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能力为目标,建设相关验证装置,主要包括:高能量加速器、光束线、实验站等方面的工程性预研和关键部件的工程样机试制,高精度特种磁铁系统、高精度束流位置测控系统、高性能插入件、纳米级硬X射线聚焦系统、超高分辨X射线单色器、纳米定位与扫描装置的试制。该设施建成后,将为我国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   长寿命核废料的安全处理处置是影响核电持续发展的瓶颈。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系统利用散裂中子嬗变核废料,大幅降低核废料放射性寿命,具有安全性高和嬗变能力强等特点,是安全处理核废料的最佳手段之一。为深入研究核废料嬗变过程中的科学问题,突破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建设核废料嬗变原理实验研究装置,主要包括: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高功率中子散裂靶、液态金属冷却次临界反应堆三大子系统。该设施建成后,将满足我国长寿命高放核反应堆废料安全、妥善处理处置的研究需求,为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极端物理条件是拓展物质科学研究空间,发现和研究新物态、新现象、新规律必不可少的手段。针对当前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前沿研究所需的极端条件向综合化、集成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围绕为量子物质、功能材料和物态变化动力学过程等研究提供科学手段的目标,建设综合性的物质科学研究极端条件用户装置,主要包括:达到亚毫才,造就一批科研、工程和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与设施特点相适应的人员分类评价、考核、激励政策,凝聚和稳定设施建设和运行专业人员队伍。   (六)促进国际合作。适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日益国际化的趋势,结合我国科技发展实际需求,积极参与享有知识产权和使用权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合作项目。积极探索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吸引国外资源参与我国发起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科学研究。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 国家系统布局未来2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等8部门编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简称《规划》),目前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其中,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中国南极天文台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建设重点。据悉,该《规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部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据介绍,我国设施建设总体处于由局部突破迈向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已迈上新台阶,为下一步全面推进设施建设储备了丰厚的人才、技术基础和建设经验。但同时尚存在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学科布局系统性不够,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等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今天就《规划》答记者问时指出,在兼顾传统大科学装置领域与学科交叉及新兴学科发展需求、国际发展趋势与国内基础、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上,《规划》明确,未来20年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工程技术科学领域7个科学领域重大科技设施发展的主要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显现的领域中,将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领域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 生命领域包括转化医学研究设施、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 地球系统与环境领域包括海底科学观测网、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 材料领域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包括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空间和天文领域包括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中国南极天文台 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大型低速风洞等。   该负责人介绍说,“十二五”时期的16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在提升我国重大科技设施总体水平、提高我国科技前沿研发能力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促使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其中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将跃居国际领先水平。如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上相同能区稳定核束流脉冲流强最高、脉冲功率最高、短寿命原子核质量测量精度最高的实验装置。二是将为我国空间、海洋等领域的部分前沿技术方向开展国际顶尖水平研究提供支持。如大型低速风洞将使流场品质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实验模型能够准确模拟飞机实物,综合性能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这些设施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将催生和衍生出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如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在建造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高性能集成电路、量子通信、云计算等大量新兴技术的集成,将有力地促进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历程看,其从概念提出到付诸建设再到投入运行,往往需要历经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美国每4年左右对科学装置规划进行修订,欧盟每两年对设施路线图进行一次更新。该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当前科技和产业发展正孕育着新的突破,未来发展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我国今后拟以5年为期对《规划》进行修订。   通知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   国发〔201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3年2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2—2030年)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按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对于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保障科技长远发展、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十一五”时期,启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项,验收设施10项,目前在建和运行设施总量达到32项。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为科学前沿探索和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我国粒子物理、核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部分前沿方向的科研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依托设施解决了一批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在载人航天、资源勘探、防灾减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施建设带动了大型超导、精密制造和测控、超高真空等一批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技术水平提高 凝聚和培养了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研究团队,以及高水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此外,设施还在深化科技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学科布局系统性、前瞻性不够,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工程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等。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正孕育着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建设规模和覆盖领域,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   (一)科学前沿的革命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现代科学研究在微观、宏观、复杂性等方面不断深入,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加快,科学研究目标日益综合。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活动需要大型研究设施的支撑,要求不断提高科技基础设施的单体规模和技术性能,强化相互协作,形成大型综合性设施群。进一步加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有所作为。   (二)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越来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强大动力。当前,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相互依托、协同突破的趋势日益明显,技术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越来越注重科学探索和技术变革的融合,可以衍生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加快高新技术的孕育、转化和应用。我国在若干重要领域超前部署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性科学难题,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际科技竞争合作越来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牵引和依托。近年来,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科技领域,主要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增多,在事关人类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科技领域,由于建造设施资金投入、技术难度等超出单个国家的能力,联合共建与合作研究越来越成为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加快提升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水平,适时在重要优势领域发起合作建设计划,有利于在国际科技竞争合作中赢得主动,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必须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出设施建设在我国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加强与相关规划、计划的衔接,强化支撑服务功能 优化设施布局,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以健全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机制为保障,布局新建与整合提升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国际合作相结合、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为我国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   一是着眼长远、服务大局。突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既要瞄准探索未知世界和发现自然规律的科技发展前沿方向,又要结合国情,聚焦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难题,衔接好科技重大专项等相关规划和计划,强化设施建设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   二是科学谋划、系统布局。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有机衔接现有科技资源,统筹考虑学科领域布局,加强国际合作,全面系统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形成“探索一批、预研一批、建设一批、运行一批”的发展格局。   三是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分清轻重缓急,优先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科技发展急需或科技突破先兆已经显现的科学前沿和学科交叉领域,选准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四是创新机制、持续发展。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公益性特征,建立完善高效的投入机制、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科学协调的管理制度,提高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科技效益,形成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建设目标。   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传统大科学领域设施得到完善和提升,新兴领域设施建设布局较为完整,能够全面支撑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 设施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一大批设施的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 设施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进入世界前列 设施科技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取得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催生一批具有变革性、能带动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 基本形成若干布局合理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设施整体国际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末要实现以下目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体技术水平基本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物质科学、核聚变、天文等领域的部分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撑科技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凝聚一批世界优秀科研人才,部分前沿方向能开展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领域初步具备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能力。投入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接近50个,薄弱领域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优势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初步建成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初具轮廓。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符合设施自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设施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总体部署   未来20年,瞄准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基础,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在可能发生革命性突破的方向,前瞻开展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探索预研工作,夯实设施建设的技术基础 在2016—2030年期间适时启动建设一批科研意义重大、条件基本成熟的设施,强化未来科技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我国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领域,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科研急需、条件成熟的设施,强化科技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对已经启动但尚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在建设施,加大工程管理和技术攻关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对已经投入运行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最大程度发挥其科学效益。   (一)能源科学领域。   以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利用能源的科学问题为目标,面向我国中长期核能源开发与安全运行、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等方向,以核能和高效化石能源研究设施建设为重点,注重新能源、新材料、网络技术相结合,逐步完善相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为能源科学的新突破和节能减排技术变革提供支撑。   核能源方面。完善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性能,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保持我国在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先进地位 建设长寿命高放核废料嬗变安全处置实验装置,攻克核裂变能安全洁净发展的技术瓶颈 适时启动高效安全聚变堆研究设施建设,加快聚变能走向实际应用进程。   化石能源方面。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支撑相关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解决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换关键科技问题 探索预研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研究设施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   可再生能源方面。针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能量密度低、随机波动等问题,探索预研能量捕获、储能、转换、并网研究设施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   (二)生命科学领域。   以探索生命奥秘和解决人类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面向综合解析复杂生命系统运动规律、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现代化育种等方向,重点建设以大型装置为核心、多种仪器设备集成的综合研究设施,完善规模数据资源为主的公益性服务设施,支撑生命科学向复杂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并实现有机统一,突破生命健康、普惠医疗和生物育种中的重大科技瓶颈。   现代医学方面。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从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等方面系统认识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促进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诊疗技术。   农业科学方面。建成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支撑农业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农业毁灭性高致害变异性生物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创新性理论、方法与防控新技术研究 建设模式动物研究设施,支撑表型及基因型关系、遗传信息高通量获取与工程转化、细胞和动物模型开发与应用等研究 适时启动农作物种质表型和基因、动物疫病、农业微生物研究设施建设,支撑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命科学前沿方面。建成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支撑高通量、高精度、规模化的蛋白质制取与纯化、结构分析、功能研究 探索预研系统生物学研究设施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设施建设,满足从复杂系统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行为和控制机理的需要,综合解析生物系统运动规律,破解改造和设计生命的科学问题。   生命科学研究基础支撑方面。适时启动大型成像和精密高效分析研究设施建设,满足生物学实时、原位研究和多维检测、分析、合成技术开发的需求 探索预研生物信息中心建设,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数据、种质资源、实验样本和材料等基础支撑。   (三)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领域。   以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面向地球结构演化与变化过程、地壳物质组成和精细结构、地球系统各圈层间复杂作用及其耦合过程、太阳及其活动控制下各圈层的响应与耦合、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过程和机理等方向,重点建设海底观测、数值模拟和基准研究设施,逐步形成观测、探测和模拟相互补充的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研究体系。   现场探测与观测方面。建成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满足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需求 建成航空遥感系统,提高我国遥感信息技术与装备研发实验能力,为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供快速、实时、精确的遥感数据 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为国家海洋安全、资源与能源开发、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预报等研究提供支撑 适时启动地球系统科学航天航空遥感等技术监测、深海探测与调查、固体地球深部探测与动态监测、陆海地球环境观测等研究设施建设,实现多时空尺度全面长期连续监测与数据积累,逐步形成对地球系统的立体、动态监测分析能力。   基准系统建设方面。建设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地球质量变化基础数据,支撑固体地球演化、海洋与气候变化动力学、水资源分布和地质灾害规律等研究,满足国家安全、资源勘探和防灾减灾的战略需求。适时启动包括地基基准、环境基准、深空基准等方面的基准系统建设。   数值和实验模拟方面。建设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支撑气候变化、地球系统及各层圈过程模拟研究,认识地球环境过程基本规律,提高预测环境变化和重大灾害的能力。适时启动环境污染机理与变化研究模拟实验装置建设,支撑空气污染、流域水污染预测模型开发和气候变化模式研究,提高空气质量、流域水污染等预报预警能力。   (四)材料科学领域。   适应材料科学研究从经验摸索阶段到人工设计调控阶段转变的趋势,面向量子物质演生现象、纳米尺度量子结构、极端条件下材料物性与物质演变、重要工程材料服役性能等方向,以材料表征与调控、工程材料实验等为研究重点,布局和完善相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材料科学技术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微型化及与环境相协调方向发展。   材料表征与调控方面。完善提升已有同步辐射光源,建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 探索预研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设,适时启动高性能低能量同步辐射光源建设,满足以纳米空间分辨率、皮秒至飞秒时间分辨率、极高能量动量分辨率对材料多层次结构分析研究的需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国家光源体系。建成散裂中子源和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极低温、超快、超高压极端条件研究设施,形成与大型同步辐射光源结合的格局,满足研究和发现新物态、新现象、新规律和创造新材料的需求。   工程材料实验方面。建成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支撑不同尺度及跨尺度的结构性能研究 探索预研超快光谱界面反应检测装置、极端和工业特殊服役环境模拟装置建设,支撑材料服役行为和规律研究 结合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适时启动综合工程环境在线装置建设,支撑真实环境下工程材料实时、原位研究。   (五)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领域。   以揭示物质最小单元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为目标,面向超越标准模型新粒子和新物理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探测、中低能核物理与核天体物理研究等方向,建设相关大型研究设施,提高微观世界探索能力和自然界基本规律认知水平。   粒子物理方面。建设高能宇宙线研究设施,探索高能空间粒子起源和相关新物理前沿 适时启动用于中微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物理研究的非加速器实验设施建设,探索预研新型加速器实验设施建设。   核物理方面。建设高性能重离子束研究装置,使我国核物理基础研究在原子核层次上的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探索预研强流放射性束实验设施建设。   (六)空间和天文科学领域。   以揭示宇宙奥秘和解释物质运动规律为目标,面向宇宙天体起源及演化、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等方向,按宇宙、星系、太阳系等不同空间尺度布局设施建设,提升我国天文观测研究能力、空间天气和灾害应对能力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基础能力。   宇宙和天体物理方面。建成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为宇宙大尺度结构及物理规律研究提供支撑 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支撑暗物质、暗能量、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等前沿研究 探索预研先进多波段天文观测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天文观测及数据应用系统。   太阳及日地空间观测方面。建成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揭示近地空间环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并逐步形成覆盖更多重要区域的空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适时启动大型太阳观测研究设施建设,支撑太阳、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变化过程和规律研究,深化太阳变化及其对地球和人类影响的认识。   空间环境物质研究方面。建设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模拟装置,支撑近地空间环境与材料、元器件、结构、系统及生物体作用规律研究 探索预研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设施、南极气球站和引力波研究设施的建设,揭示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运动规律,提升我国深空探测、空间基础物理、空间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七)工程技术科学领域。   瞄准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沿、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及地质灾害过程等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产生变革性技术为主要目标,以信息技术、岩土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为研究重点,探索和逐步推进相关设施建设,为保障国家重点任务的实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信息技术方面。建设未来网络研究设施,解决未来网络和信息系统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为未来网络技术发展提供试验验证支撑 适时启动新一代授时系统建设,支撑超精密时间频率技术开发,逐步形成高精度卫星授时系统和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共同发展的格局。   岩土工程方面。适时启动超重力模拟研究设施建设,揭示复杂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 探索预研大型地震模拟研究设施建设,开展地震动输入和工程地震灾害模拟研究 探索预研深部岩土工程研究设施建设,揭示深部岩体的力学特征。   空气动力学方面。建成多功能结冰风洞,支撑不同冰型和冰积累过程对飞行器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等研究 建设大型低速风洞,支撑气动噪声、流动分离与涡旋运动、流动控制、流固耦合、电磁空气动力学等研究 适时启动大型跨声速风洞、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先进航空发动机研究设施建设,为我国航空航天、高速铁路建设等提供必要的研究试验手段。   四、“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   “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显现的领域中,综合考虑科学目标、技术基础、科研需求和人才队伍等因素,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一)海底科学观测网。   海洋科学研究正经历着由海面短暂考察到内部长期观测的革命性变化,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围绕实现全天候、综合性、长期连续实时观测海洋内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目标,建设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主要包括:基于光电缆的陆架
  • 工信部发布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2年)
    为加快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的技术方向,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2年),引导企业加强深海资源开发所需装备的研制,加快提升设计建造能力。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2年).doc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2年)  为加快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规[2012]145号),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规[2011]597号,以下简称《海工规划》),引导企业加强深海资源开发所需装备的研制,形成我国开发深海资源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围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储存运输和服务四大环节的需求,选择《海工规划》明确的部分急需海洋工程装备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按照海洋资源勘探、开采、作业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基础共性技术和标准等三个领域,形成了2012年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的重点方向。  一、海洋资源勘探、开采、作业装备  (一)深海半潜式生产平台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1) 掌握深海半潜式生产平台的设计理念,突破平台总体设计关键技术   (2) 紧密结合我国南海海域的自然环境条件,研究开发出一型深海半潜式生产平台设计方案,其功能满足我国南海海域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需求   (3) 完成基本设计并通过国内外相关船级社的审查。  2、主要研究内容  (1) 总体方案设计技术研究   (2) 平台设计环境条件及总体性能研究   (3) 平台结构设计技术研究   (4) 超深海定位系统设计与海上安装技术研究   (5) 平台模型试验技术研究   (6) 平台立管系统设计技术研究   (7) 平台上部采油、生产作业流程设计研究   (8) 平台系统集成及集成控制设计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基本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相应的专利   (4) 半潜生产平台设计指导性文件   (5) 与上述平台配套的生产立管研制技术要求   (6) 半潜生产平台设计技术标准名录。  (二)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1) 跟踪国外LNG-FPSO的技术发展趋势,重点开展船型关键技术和关键系统研究,突破LNG-FPSO的总体设计关键技术   (2) 紧密结合我国南海海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开发出一型用于深海大型气田的大型LNG-FPSO设计方案,该型LNG-FPSO的年产量约为300万吨,舱容约30万立方米   (3) 完成基本设计并通过国内外相关船级社的审查。  2、主要研究内容  (1) 总体方案优化技术研究   (2) 水动力性能分析与模型试验技术研究   (3) 全船结构分析及设计技术研究   (4) 系泊分析及系统设计技术研究   (5) 工艺处理模块及方案设计研究   (6) 液化处理系统设计研究   (7) LNG-FPSO基本设计方案。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基本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相应的专利   (4) LNG-FPSO设计指导性文件   (5) 提出与上述LNG-FPSO配套的离岸液化装置及工艺处理装置研制技术要求   (6) LNG-FPSO设计技术标准名录。  (三)深海半潜式支持平台研发  1、研究目标  (1) 掌握深海半潜式支持平台的设计理念,突破深海半潜式支持平台总体设计关键技术   (2) 结合当前国内外深海油气资源开发需要,开发出一型集钻井支持、海上安装、供应、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半潜式支持平台的设计方案   (3) 完成基本设计并通过国内外相关船级社的审查,具备承接工程项目的条件。  2、主要研究内容  (1) 平台总体方案论证研究   (2) 深海耦合多点系泊系统设计及栈桥技术研究   (3) 钻机模块自安装技术研究   (4) 钻井作业材料输送技术及流程研究   (5) 动力供应及接口技术研究   (6) 人员居住安全及环保技术研究   (7) 平台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研究   (8) 平台建造方案及关键设备安装调试技术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基本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相应的专利   (4) 半潜式支持平台设计指导性文件   (5) 半潜式支持平台设计与建造技术标准名录。  (四)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及再气化装置(LNG-FSRU)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1) 掌握LNG-FSRU的设计理念,突破LNG-FPSO的总体设计关键技术   (2) 结合国内外市场需要,开发一型舱容在20万立方米以上、年气化能力约为200万吨的LNG-FSRU的设计方案   (3) 完成基本设计并通过国内外相关船级社的审查,具备承接工程项目的条件。  2、主要研究内容  (1) LNG-FSRU船型及海况分析研究   (2) 船体运动性能及液货晃荡分析技术研究   (3) 液货舱结构强度及疲劳分析技术研究   (4) 系泊分析及系统研究   (5) 货物输送系统研究   (6) 液货存储系统选型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基本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相应的专利   (4) LNG-FSRU设计指导性文件   (5) LNG-FSRU设计技术标准名录。  (五)海上油田环保作业船研发  1、研究目标  (1) 掌握海上油田环保作业船的设计理念,突破此类船舶的核心技术   (2) 以大功率、大收油舱容、具备高海况作业能力和应急能力为主要目标,开发一型经济、收油效果好及综合作业能力强的海上油田环保作业船的设计方案   (3) 完成基本设计并通过国内外相关船级社的审查,具备承接工程项目的条件。  2、主要研究内容  (1) 大船、收油艇与内置式收油机联合操作技术   (2) 节能减排技术   (3) 溢油回收设备分析、选型技术   (4) 船舶推进装置技术   (5) 空调通风系统技术   (6) 浮油回收舱布置技术   (7) 区域及设备防爆处理技术   (8) 总体建造方案及关键设备安装调试技术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基本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相应的专利   (4) 海上油田环保作业船设计指导性文件   (5) 海上油田环保作业船设计与建造技术标准名录。  二、关键系统和设备  (六)海洋钻井平台用深海隔水管系统研究及关键部件研制  1、研究目标  (1) 开展钻井隔水管及相关配套设备的技术研究,掌握钻井隔水管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2) 开发一套适合我国南海2000m水深作业要求的钻井隔水管系统及关键设备配套方案   (3) 完成钻井隔水管提升装置、卡盘、200K钢丝绳式隔水管张紧装置、灌注阀、隔水管主体单根的样机研制,并完成样机的API认证。  (4) 完成钻井隔水管伸缩装置原理样机的研制   (5) 完成万向节、隔水管伸缩装置、隔水管终端接头的图纸设计并经相关机构或单位认可,符合API相关规定。  2、主要研究内容  (1) 系统配套技术研究   (2) 万向节技术研究   (3) 隔水管终端接头技术研究   (4) 隔水管伸缩装置技术研究   (5) 隔水管提升装置研制   (6) 卡盘研制   (7) 200K钢丝绳式隔水管张紧装置研制   (8) 灌注阀研制   (9) 隔水管主体单根研制   (10) 隔水管主体及关键设备功能试验技术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钻井隔水管系统及关键设备配套样机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相应的专利   (4) 钻井隔水管系统及关键设备配套方案设计指导性文件   (5) 钻井隔水管系统及关键设备技术标准名录。  (七)深海轻型J型海底管道铺设系统研制  1、研究目标  (1) 以满足深海油气田井口间短距离小管径管道铺设需求和水下设施安装需求为主要目标,开展轻型J型铺设系统设计方案和关键设备的研究   (2) 开发一套作业水深300-1000米,满足6-12寸海管铺设, 200吨以内水下设施安装,适用我国海洋油气开发铺管船的轻型J型海底管道铺设系统设计方案   (3) 完成轻型J型铺设系统工程样机的制造并在实船安装和测试。  2、主要研究内容  (1) 国外轻重型深海J型铺设系统分析研究  (2) 深海J型铺设管道预处理与输送技术研究  (3) 深海J型铺设系统水下安装与监测技术研究  (4) 轻型J型铺设系统总体方案研究  (5) 轻型J型铺设系统设备集成设计技术研究  (6) 轻型J型铺设系统工程样机研制  (7) 轻型J型铺设系统实船适应性升级技术研究  (8) 轻型J型铺设系统海上风险分析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轻型J型铺设系统工程样机及样机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相应的专利   (4) 铺管船用轻型J型铺设系统设计指导性文件   (5) J型铺设系统及关键设备技术标准名录。  (八)水下连接系统及关键设备研制  1、研究目标  (1) 以突破适用于1500米深海环境下水下生产系统连接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安装关键技术为目标,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   (2) 完成深海水下连接系统设计方案   (3) 完成一套卡箍式连接系统工程样机,设计水深1500米,连接器连接管径6英寸,实现海试及示范应用   (4) 完成一套螺栓法兰连接系统工程样机,设计水深1500米,连接器连接管径24英寸,实现海试   2、主要研究内容  (1) 水下连接系统材料选择及材料工艺特性研究   (2) 水下连接系统与ROV接口技术研究   (3) 水下连接系统密封技术研究   (4) 水下连接系统模拟仿真技术研究   (5) 卡箍式连接系统工程样机研制及示范应用研究   (6) 卡箍式连接系统安装与测试技术研究   (7) 螺栓法兰式连接系统工程样机研制   (8) 螺栓法兰式连接系统安装与测试技术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卡箍式连接系统工程样机和螺栓法兰式连接系统工程样机及相应的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相应的专利   (4) 深海水下连接系统设计指导性文件   (5) 水下连接系统及关键设备技术标准名录。  (九)FPSO原油外输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及关键设备研制  1、研究目标  (1)以满足30万吨级及以下FPSO配套需求为主要目标,开展FPSO原油外输系统集成设计技术研究和关键设备研制   (2)完成一型外输能力为每小时3000-5000 立方米的FPSO原油外输系统集成设计,完成系统样机及快速应急拉断阀(ESD阀)、快速拉断接头等关键部件研制和试验验证,获得相关船级社的认可。  2、主要研究内容  (1) 大流量安全输送、快速应急等原油外输系统安全保护及集成技术研究   (2) 原油外输系统ESD阀、快速拉断接头等关键部件研制   (3) 原油外输系统试验验证技术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类技术研究报告   (2) 30万吨级FPSO配套的原油外输系统集成设计方案(设计文件与图纸)   (3) 相应的专利   (4) FPSO原油外输系统设计指导性文件和试验验证规范   (5) FPSO原油外输系统技术标准名录。  (十)悬链式单点系泊装置研制  1、研究目标  (1) 攻克海洋浮式结构物悬链式单点系泊装置的核心设计和建造技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悬链式单点系泊装置,形成装置总包能力   (2) 完成一台具备系泊30万吨级以下大型油轮、设计传输能力每小时5000立方米、设计寿命25年的悬链式单点系泊装置的研制,完成主轴承及立管的研制。  2、主要研究内容  (1) 悬链式单点系泊装置功能分析、类型选择和设计参数论证   (2) 锚链-浮筒-船舶耦合水动力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   (3) 海洋环境动载荷作用下海底桩锚定位设计与分析   (4) 悬链式单点系泊装置结构设计和多种接卸管路系统设计与分析   (5) 悬链式单点系泊装置建造、安装、调试技术研究   (6) 主轴承及立管等主要配件研制及试验验证技术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主轴承及立管等样机及样机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相应的专利   (4) 悬链式单点系泊装置设计指导性文件   (5) 悬链式单点系泊装置相关技术标准。  (十一)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开发及液体旋转接头研制  1、研究目标  (1)对FPSO单点系泊系统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开发一套适应我国南海100米工作水深FPSO需要的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的设计方案   (2)完成基本设计,完成液体旋转接头、电滑环等关键设备样机的研制,通过船级社认可。  2、主要研究内容  (1) 国外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功能(多种接卸管路系统能力)分析   (2) 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研究   (3) 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与FPSO船体的匹配设计研究   (4) 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水动力性能分析与模型试验   (5) 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海上安装方案研究   (6) 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核心部件——液体旋转接头及电滑环研制   (7) 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及关键部件功能验证试验技术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液体旋转接头、电滑环样机及样机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相应的专利   (4) 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设计指导性文件   (5) 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设计及关键部件的技术标准。  (十二)海洋平台及FPSO用大容量发电模块设计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1) 以满足海洋平台及FPSO用大容量电站系统中发电模块工作需要为目标,通过开展海洋平台及FPSO用大容量发电模块设计技术研究,突破电站系统中发电模块匹配仿真、试验验证等关键技术,掌握海洋平台及FPSO用大容量电站系统中发电模块设计技术和集成方法。  (2) 完成一套大容量电站系统中发电模块的设计,其技术指标:1)电压11kV,2)单机功率≥5000—10000KW,3)电站模块匹配仿真软件仿真精度≥90%,4)电站结构噪声隔振量≮15dB(A),5)中压系统THD4%,400V系统THD5%,6)排放满足Tier Ⅲ要求。  2、主要研究内容  (1) 大容量电站系统中发电模块集成设计技术研究   (2) 大容量电站系统中发电模块匹配仿真技术研究   (3) 大容量电站系统中发电模块试验验证技术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仿真软件理论文本、使用说明、源代码文件、目标文件、测试报告,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3) 机组样机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4) 相应的专利   (5) 海洋工程用大容量发电模块技术标准。  (十三)LNG-FSRU再气化模块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设备研制  1、研究目标  (1) 以形成LNG-FSRU再气化模块总包能力为主要目标,开展再气化模块总体设计技术研究和相关设备的研制工作,具备设计建造LNG-FSRU再气化模块的能力,完成相应的工程样机。  (2) 工程样机的目标输出压力为10MPa,日产气量最大为3.75亿立方英尺,设计寿命大于20年。  2、主要研究内容  (1) ORV、SCV、IFV/STV、AAP等工艺在LNG-FSRU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2) 再气化模块总体布置方案研究   (3) 再气化模块关键流程工艺研究   (4) 再气化模块关键建造工艺研究   (5) LNG增压泵、中间介质泵、加热蒸发器等再气化模块关键设备的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   (6) LNG吸入罐和中间介质罐研制   (7) 再气化模块主结构材料和舾装件研制   (8) 再气化模块建造用特殊焊接材料研制   (9) 再气化模块样机研制及测试。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一套LNG-FSRU再气化模块样机及样机设计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相应的专利   (4) LNG-FSRU再气化模块的技术标准名录。  (十四)深海作业起重机主动升沉补偿系统研制  1、研究目标  (1)以满足深海作业起重机配套需要为目标,开展主动升沉补偿系统共性技术研究,突破深海作业起重机主动升沉补偿系统设计及研制技术   (2)完成一型满足500米至3000米深海作业环境工作要求、能够为200吨及以下的海洋起重机配套的主动升沉补偿系统样机及试验系统,获得船级社的认可。  2、主要研究内容  (1) 深海作业起重机主动升沉补偿系统环境适应性、检测及控制等共性技术研究   (2) 深海作业起重机主动升沉补偿系统设计及研制   (3) 深海作业起重机主动升沉补偿系统试验验证技术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配套200吨深海作业起重机的主动升沉补偿系统设计技术文件及工程样机图纸、计算书、试验报告   (3) 配套200吨及以下的深海作业起重机的主动升沉补偿系统试验系统   (4) 相应的专利   (5) 深海作业起重机主动升沉补偿系统设计指导性文件和试验验证规范   (6) 深海作业起重机主动升沉补偿系统技术标准名录。  三、基础共性技术和标准  (十五)岛礁中型(总长300米级)浮式结构物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针对南海岛礁经济发展、渔业资源开发与政府管辖的需求,开展深远海多种结构型式中型浮式结构物(岛礁后勤支持平台)总体性能、结构特性、运动性能控制、水池模型试验、总体设计、海上安装、系泊定位、防波等关键技术与相应技术标准的研究,掌握南海典型岛礁环境下大型浮式结构物概念设计技术。完成一型总长300米级、水深大于200米、可抗百年一遇海况的深远海大型浮式结构物及防波设施的概念设计方案,具备人员居住、船舶停靠、物资储存、能源补给、淡水制造、医疗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信息枢纽等多种功能,并通过水池模型试验验证。  2、主要研究内容  (1) 南海典型(目标)岛礁自然环境(风、浪、流、海床结构、台风、高温等)测量技术研究   (2) 南海典型(目标)岛礁的使用特征与技术指标优化论证   (3) 不同功能的浮式结构物符合舒适性、使用性、维护性要求的总布置研究   (4) 浮式结构物总体性能分析技术研究   (5) 浮式结构物系泊定位技术研究   (6) 浮式结构物防波技术研究   (7) 浮式结构物、防波设施水池模型试验技术研究   (8) 浮式结构物运输与安装技术研究   (9) 新型材料在南海浮式结构物设计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10) 浮式结构物、防波设施在高温自然环境下防腐技术研究   (11) 环境测量装置研制和典型(目标)岛礁环境测量技术研究   (12) 浮式结构物、防波设施安全标准研究。  3、成果形式  (1) 各类研究报告   (2) 完成的概念设计图纸通过中国船级社审核   (3) 浮式结构物、防波设施水池模型试验研究报告   (4) 浮式结构物、防波设施设计与安全分析指导性文件   (5) 环境测量装置样机   (6) 相关技术标准名录   (7) 相关专利。  (十六)海洋工程涡激振动(VIV)和与涡激运动(VIM)专用工程计算软件开发  1、研究目标  从求解N-S方程出发,建立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和Spar平台涡激运动的CFD计算方法,开发海洋立管涡激振动(VIV)和Spar平台涡激运动(VIM)的CFD软件,解决海洋立管VIV和VIM引起的疲劳强度预报问题,为海洋工程立管和平台的设计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分析工具。  2、主要研究内容  (1) 南海海流和内波测量和建模研究   (2) 基于任意物体高雷诺数(Re104~106)绕流的CFD方法研究和软件开发   (3) 挠性结构(如深海立管)的动力学计算方法研究和软件开发   (4) 流体结构耦合计算方法研究和软件开发   (5) 软件包前处理和后处理功能开发   (6) 软件功能及计算精度多种验证方法研究(实际结构、模型试验、国外声誉良好的同类工程计算软件比较)。  3、成果形式  (1) 相应的各类研究报告   (2) VIV、VIM计算软件理论文本、使用说明、源代码文件、目标文件、测试报告、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3) 软件计算功能与精度的深水池模型验证、实际结构验证与工程应用、国外同类软件比较等报告。  (十七)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1) 以实现系列化、批量化建造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国内海工企业为示范典型,在研究总结国内外自升式钻井平台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与国际海工项目相适应的管理体系,采用现代软件开发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自升式钻井平台项目数据流和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实现项目设计、制造、管理信息及异构专业软件平台的有效集成,全面提高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建造效率,为提升项目总承包能力奠定基础。  (2) 该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及可配置性,对海工企业设计建造自升式平台的管理具有适用性,对平台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物资采购及配套管理、机械完工和调试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覆盖面达90%以上,在典型企业中得到示范应用。  2、主要研究内容  (1) 项目管理模式和体系研究   (2) 项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3) 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体系架构研究   (4) 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模块研究   (5) 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技术研究   (6) 项目管理数据集成技术研究   (7)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信息化管理示范应用。  3、成果形式  (1) 各种相关技术研究报告   (2) 海洋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理论文本、使用说明、源代码文件、目标文件、测试报告   (3)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及论文   (4) 相关技术标准名录。  (十八)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标准体系顶层研究  1、研究目标  以国际主流海洋工程装备及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在对国外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规范、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全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我国典型海洋工程装备的科研生产需求,开展标准应用研究及需求分析,深化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专业标准体系研究,提出急需制定的海洋工程装备标准项目并明确标准主要内容及要求,为进一步开展海洋工程装备标准制定,建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标准体系,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水平奠定基础。  2、主要研究内容  (1) 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设计建造规范研究(包括ISO/IEC国际标准、API标准、NORSOK标准、DNV海工规范等)   (2) 国内典型海洋工程装备应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分析研究(重点围绕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钻井船及重要配套系统设备等典型产品)   (3) 我国相关行业标准在海洋工程装备科研生产中的适用性研究(包括船舶工业标准、石油工业标准等)   (4)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标准体系深化研究及急需制定标准分析。  3、成果形式  (1) 《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设计建造规范研究》报告   (2) 《国内典型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应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研究》报告   (3) 《我国相关行业标准在海洋工程装备科研生产中的适用性研究》报告   (4) 《海洋工程装备标准体系深化研究》报告   (5) 国内急需制定的海洋工程标准项目、主要内容及要求。
  • 总经费23亿!四川省面向国内外发布300项技术需求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发布300项技术需求,拟投入总经费近23亿元,诚邀国内外创新团队和科研人员前来“揭榜”。300项技术需求涵盖装备制造(72项)、先进材料(71项)、电子信息(41项)、现代农业(39项)、生物医药(18项)、能源化工(12项)、航空航天(10项)、节能环保(10项)、绿色低碳(9项)、食品加工(7项)、人工智能(6项)、核技术应用(2项)、高端制造(1项)、其他(2项)等十余个产业领域。其中,装备制造领域涉及燃烧室温度场二维分布探测仪、手持式超声波测量仪、智能终端自动化测试系统道地药材专用检测仪器、受精和无精种蛋鉴别专用仪器、模压硅橡胶制品在线无损检测系统、视觉检测技术、饲料用超微粉碎设备关键技术、低速永磁直驱伺服电机技术等多项仪器及检测技术。300项技术需求目录如下:一、装备制造1. 磨床主轴及铸造件热变形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2. 高寒高海拔地区预制式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3. 全国产化分布式工业控制系统(DCS)4. 钛合金精密铸造研究 5. 全地形车(ATV)用无级自动变速器6. 视觉检测技术研究7. 2.0 升高效增程器研发8. 酒类智能酿造生产执行管理系统及智能决策系统9. 光纤配线机器人全容量交叉防缠绕关键技术研究10. 冷轧薄钛带轧制工艺攻关及配套设备完善11. 基于功率单元多电平结构的级联型高压变频技术12. 滚子包络超精密减速器关键技术研究13. 饲料用超微粉碎设备关键技术研究14. 低速永磁直驱伺服电机技术研究15. 高空长航时飞机进气系统/航空发动机低雷诺数匹配试验测试技术16. 燃烧室温度场二维分布探测仪17. 高温(1230℃)红釉取代低温(820℃)红釉铅镉超标关键技术18. 一种基于磁场预极化小功率高效制氢技术研究19. 基于双碳目标的火电厂循环水泵节能降耗优化研究20. 粗磷酸精制膜技术中试项目21. 斜齿齿轮泵技术及低噪音齿轮泵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22. 推力矢量系统研发23. 多功能集成式超薄智能电子控制面板三维模内电子成型工艺(3D IME) 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4. 抓料机关键结构件(Q235钢板)焊接技术25. 真空泵转子应力消除技术26. 真空设备用插板阀技术27. 基于砂石骨料生产系统的振动筛、脱水筛的强度及结构研究28. 大型高速电动机磁悬浮轴承技术研究29. 手持式超声波测量仪研制30. 风电机组关键构件材料疲劳性能评价及疲劳寿命预测研究31. 中深层地热用于集中供热的换热技术研究及应用32. 重型燃气轮机高温部件精密加工用高性能整体硬质合金预制品研制 68 33.智能终端自动化测试系统 34. 刀具延寿处理工艺研究35. 一种全金属静密封超高真空阀门的研发36. 多轴联动数控精加工技术研究37. 高性能丝锥用高速钢材料成型过程中的组织性能控制技术38. 基于电子束辐射固化材料研发39. 1 吨大坛注浆成型技术40. 多色丝网套印设备精准定位系统与监测自动化改造41. 在机检测系统在模具零件加工中的质量控制研发与应用42. 小型燃机用高转速发电系统研发43. 加工高温合金棒料的研发44. 非接触式光纤在线扭转45. 不锈钢零部件直径3mm、4mm深孔加工技术46. 新型高性能智能边缘计算终端及高可靠性雷达测风系统研制47. 8吨级线缆盘具专用 AGV(自动引导车)的设计及其自动转运系统解决 方案研发及应用 48. 机车车体结构疲劳寿命综合评估及设计改进技术研究49. 道地药材专用检测仪器、受精和无精种蛋鉴别专用仪器50. 风电机组数据融合模态识别诊断及智能感知自适应极端工况预测系统研制51. 热轧板带高效及均匀化电磁感应补温关键技术研究52. 航空发动机动密封装置测试平台研制53. 精密继电器电磁仿真分析54. 研究用于3C电子芯片外壳高速电镀生产线55. 耐磨性旋转阀的关键技术研究56. 差速器壳体铸件关键技术研究57. 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管材承口成型设备及工艺技术开发与产业化58. 电子雷管自动化精准装配工艺技术研究开发59. 华龙一号主管道用X2 CrNiMo18.12(CN)奥氏体不锈钢组织性能演化规律研究60. 基于模具寿命提升的材料及表面处理研究61. 永磁铁氧体湿压成型注、吸料系统金属颗粒料浆62. 曲轴的动平衡技术研究63. 高性能超薄硬组织切片机64. 提升减速机齿轮强度的可靠性65. 骨科医疗器械质量控制及外科临床培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仿骨材料研制66. 模压硅橡胶制品在线无损检测系统67. 基于再结晶演化数值仿真的超高强钢热锻工艺优化研究68. 药液提取、纯化设备自动化监测和控制技术69. 草地无人机遥感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70. 竹片自动平铺喂料机71. 铸铁铸造仿真过程参数研究72. 竹片纤维平铺喂料机二、先进材料73. 高成形性钒钛微合金化超高强汽车板开发及应用74. 燃料电池汽车用质子交换膜国产化技术研究75. 高炉渣提钛产业化第五代低温氯化炉装备研发76. 高炉渣提钛产业化第二代高温碳化炉装备研发77. 人造石墨负极材碳化坩埚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78. 火焰喷吹法高性能超细玻璃纤维棉自动化生产技术79. 玻璃晶化控制技术80. 6G高速通信M8基板用碳氢树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81. 高稳定性MHz级高功率密度软磁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82. 碱锰电池关键原材料技术研发83. 特种功能靶材制备关键技术84. 高镍正极材料关键性应用基础研究85. 大尺寸复杂构型电工绝缘阻燃材料及构件产业化关键技术86. 超级添加剂技术研发87. 钛白粉生产尾渣-钛石膏的综合利用技术攻关88. 新型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管道先进材料89. 单组份湿法固化聚氨酯耐黄变粘合剂及固化剂90. 高温度稳定性的铁镍合金材料制备91. 共用天线高隔离功率合成用磁性材料92. 太阳能N型硅异质结电池93. 航空发动机用高温高性能TiAlNb基材料制备技术研究94. 高效提升电池过充安全性关键技术95. 柔性覆铜板用液晶聚酯薄膜关键技术研究96. 基于工业互联网皮革化学品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97. 大尺寸复杂构型电工绝缘阻燃材料及构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98. 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99. 超长异形树脂基纤维增强绝缘件100. 双向拉伸聚苯硫醚薄膜技术研究101. 玄纤复合硅晶防火板关键技术研究102. 大规格钛/钢爆炸-轧制复合板关键技术研发103. 含能钛锆系固溶体合金设计和研制104. 水果保鲜关键技术研究105. 全PE高阻隔性可回收膜材料的技术开发106.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牙科用生物材料制造107. 铁镍合金磁粉心材料替代关键技术研究108. 热模对接高粘结性硫化橡胶密封材料研发109. 热缩式刀柄用材料工程化技术研发及应用110. 含钛镍基激光熔覆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111. 紫铜与钢复合板补焊工艺研究112. 700℃超超临界锅炉用焊材ERNiCrCoMo-1研制113. 深层页岩气压裂液有机金属交联剂的研制114. 无稀土元素高性能锶铁氧体制备关键技术突破115. 非贵金属VOCs催化燃烧催化剂关键技术研究116. 无机硅酸盐裂缝修复注浆料开发117.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界面改性研究118. 乙醇胺系列中间体中阳离子脱除材料及工艺研究119. 碳氧化的催化剂选择的技术120. 硫酸法钛白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研究121. 高铝硅玻璃技术研究122. 液流电池领域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123. 沸腾氯化钛白粉氯化尾渣提钒、提钪技术研究与示范124. 基于深度学习的危重症早期诊断与严重度智能预警125. 竹纤维用于非织造类卫生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126. GH4169 合金锻件组织均匀及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127. 粘胶纤维核心装备修复再制造技术研究128. 新型混凝土材料的研发与检测129. 钛锆复合微合金化高强钢组织性能精细化调控技术研究130. 端粒酶的体内成像检测技术131. 油气输送管道自增强聚乙烯管成型工艺及复合层粘合特性研究132. 多元钒合金在高强韧钛合金飞机结构件中的应用开发133. 高品质低氧含量钛金属粉末134. 轻质耐高温TiAl合金制备技术研究135. 重度脊柱矫形固定手术用相关医用钛合金产品研制136. 起落架用超高强钢环境断裂机理研究137. 大型倾翻电炉冶炼钒铁长寿化技术研究138. 三相交流电炉使用中空电极冶炼钛渣模拟研究139. 电子束冷床炉熔炼大规格钛及钛合金扁锭的冶金缺陷控制机制140. 重组竹基材户外防霉防变色技术研究141. 铅冷快堆用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影响服役性能的相关机理研究142. 铁水间接氧化提钒新技术研究143. 高钛马氏体时效高强不锈钢腐蚀疲劳性能预测模型与优化研究三、电子信息144. 低成本UHF RFID电子标签145. 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46. 全色 8K 激光显示关键技术研究147. 高频微波探针关键核心技术研究148. 微间距小焊球植球机国产化研究149. LED模拟自然光技术开发150. 8-20GHz低相噪YIG振荡器研究151. SENSOR制程中ITO导电膜材达因值关键技术的研究152. 水导激光切割关键技术研究153. 光伏类产品AEP96F材料关键技术研究154. 数字化铝电解槽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155. 数字孪生机场仿真计算引擎关键技术研究156. XR虚拟演播室搭建技术157. 米波低频高功率铁氧体环行158. 智能化指控系统159.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160. 高纯锗探测技术161. 新一代5G天线材料LCP树脂的改性研究162. 新一代通用计算机结构体系---成都结构体系工程设计和关键器件技术研究 163. 新一代QFN封装芯片用载板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164. 电路板加工刀头的关键改性技术研究165. 高可靠大功率抗雷击芯片Photo Glass(光阻)工艺的研发及应用166. 新能源电站全寿命周期仿真技术研究167. AR光波导模组研究168. 摄像头应用算法169. 基于微波的低功耗均匀群焊技术研究170. 基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的焊锡质量三维立体检测系统研发171. 工业数字孪生技术研究172. IGBT载流子分级分控关键技术研究173. 第四代快速钠核反应堆的温度探测传感器技术174. 气流系测量系统175. 瓶盖缺陷高速智能识别系统176. 面向橡塑产业的研发、生产管理一体化智慧平台的研究与开发177. 微流道型反应器应力、密封及服役衰退计算软件研发178. 穿戴设备适老智能识别技术179. 高控制精度直流无刷电机及控制器研究180. 高压重载启动无位置伺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181. 电力设备可视化声学成像技术研究182. 超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技术研究183. 工具及服务组件系统技术研究184. 牦牛管理信息平台集成四、现代农业185. 传统古法酿造酱油工业化生产技术提升186. 泸州特早茶园标准化建设与精茶加工关键技术187. 自由果托式柑橘品质检测分级生产线188. 优质黄茶育苗关键技术研究189. 秦巴山区特色高山茶高值化梯次加工关键技术研究190. 全龄智能分批循环养蚕技术191. 微生物肥料生产造粒关键技术研究192. 无人机淹水直播技术193. 红肉猕猴桃适宜性优异砧木和雄株品种选育研究194. 猕猴桃毁灭性病害防控技术195. 生物饲料发酵参数的优化研究196. 现代农业智能节水灌溉技术197. 有机肥腐熟工艺研究198. 丹参种源高效繁育技术与生态栽培技术攻关199. 坤沙酱香白酒双型酿造工艺研发及应用200. 智能控制型多用途果蔬烘干机201. 鲜叶杀青、动态脱水202. 无尘精制茶叶关堆技术203. 高端水产饲料真空喷涂技术与设备研究204. 油菜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5. 川渝地区特色葡萄品种发酵关键技术研究 206. 紫苏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及产品开发207. 柑桔新品种引进与绿色生产新技术推广的研究208. 林木虱病虫害防治技术209. 养蚕机器人智能给桑技术研究210. 桑椹果花青素提取技术与应用211. 复合种植区智能巡检机器人212. 茶叶智能采摘机器人213. 花椒智能采摘无人机214. 青花椒种植技术215. 有机玫瑰细胞原液提取关键技术研究216. 小金高山酿酒葡萄高质量成熟田园管理技术研究217. 滇黄精育苗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218. 九龙牦牛品种选育219. 树莓果实用于保健品、化妆品、树莓酒精深加工技术220. 草莓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221. 辣椒高原越冬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222. 九龙牦牛品系研究223. 林下中藏药材种植技术应用五、生物医药224. 抗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mRNA疫苗的研发技术攻关225. 抗心衰重大新药的临床研究226. 靶向EBV相关肿瘤的mRNA药物研发技术攻关227. 医药中间体噻二唑和医药中间体M、医药中间体DM生产工艺研究与应用228. 上市产品新增适应症研究229.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临床研究230. 人类重大疾病3D类器官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231. ADC药物中的抗体-Linker偶联技术232. 蚕茸柱天胶囊对改善女性生育障碍的作用机理研究233. 慢病毒载体所需稳转细胞株技术开发234. 1-Boc-3-吡咯烷酮稳定晶型及其合成工艺研究235. 深脑电刺激神经调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36. 清热解毒口服液提取工艺改进和质量稳定性研究237. 川产道地药材枳壳全产业链管理规范与质量标准提升238. 冲泡型复合中药饮片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239. 鱼油脂肪酸乙酯高附加值深度开发240. 蚕蛹功能性蛋白肽酶法提取关键技术研究241.锥形束CBCT三维重建算法及图像处理六、能源化工242. 基于煤粉加氧气的钒钛磁铁矿预还原炉还原熔分连续一体化工艺243. 宣汉地区深部富锂钾卤水髙效开釆技术研究244. H2-ICE氢能发动机研发245. 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246. 高品质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储能器件应用中的关键 技术研究 247. 醋酸纤维素原液蒸馏循环利用248. 3.0升甲醇发动机研发249. 工业副产磷酸二氢亚铁废液制备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250. 用于变压吸附制取高纯氢气的分子筛快速吸脱附解决方案251. 生物基十三碳二元酸合成与纯化研究252. 高端氯化法钛白粉产品技术研究253. 复杂氯化物熔盐体系的物性及结构研究七、航空航天254. 真实工作环境下涡轮叶片冷效试验技术研究255. 航空发动机叶轮机低雷诺数试验关键技术研究256. 变循环 CDFS 与高压压气机试验测试与性能评估技术研究257. 察打一体长航时无人机研制258. 航空发动机燃烧流场光谱测试技术259. 航空发动机燃烧不稳定诊断与分析评定技术260. 针对高温高压空气介质的截止阀产品研制261.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组件微小变形一体化检测设备262. 航空发动机主轴石墨密封波簧失效机理研究263. 高辛烷值无铅航空汽油适航验证八、节能环保264. 钒钛氧化球团稳质提产降耗工艺技术研究265. 氟碳铈矿稀土冶炼分离废水近零排放关键技术研究266. 竹浆产业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减污降碳应用研究267. 液化天然气(LNG)重烃组分脱除技术研究与应用268. 太阳能电站功率管理电路的设计269. 电池级无水氯化锂清洁化制备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270. 高倍率快充锂电池新型导电剂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271. 基于数字孪生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全参数在线监测系统272. 有机堆肥中微塑料、抗性基因降解技术273. 流场对前驱体反应过程的影响特性及对应最优流场所需反应器结构 的设计与优化应用 九、绿色低碳 274. 钠离子电池产品及其关键材料技术的研究275. 一种低碳节能生产工业硅的先进技术及装备276. 高压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开发及关键技术的研究277. 汽修行业喷烤漆房VOCs排放的治理与监测技术研究278. 基于不同用能场景的综合能源规划技术279. 新型储能BMS系统主动均衡技术研究280. VB5生产的酶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研究281. 提高水合肼水解效率技术研究282. 直燃型热泵一体式全预混水冷表面燃烧关键技术研究十、食品加工283.魔芋吸吸冻复配魔芋胶关键技术研究284.大豆蛋白制品的研究与应用285.米花糖生产自动化技术集成286.纯种牦牛奶的低成本快速检测方法287.石榴酒的发酵和过滤技术研究288.食醋生产过程中的固液分离技术研究289.天须米发酵白酒关键技术研究十一、人工智能290. 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服务291. 临床服药智能管理机器人系统292. AI超高清智能终端研发293. 基于AI人工智能的中医诊疗思维算法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294. 区域植保AI全流程平台295. 养蚕环境全程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十二、核技术应用296. 碲锌镉/碲化镉探测器模组297. 涉核微压测量传感器研究十三、高端制造298. 高性能移动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关键技术研究十四、其他299. 大英县阆仙诗苑贾岛文化的研究和挖掘300. 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控能力提升附件:第十届中国(绵阳)科博会四川省技术需求汇编.pdf
  • AVL Tippelmann 使用LaVision公司的滚流/湍流软件进行发动机缸内流场分析
    发动机研发中的流场微分研究视频演示的实验结果是北京欧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代理的德国LaVision公司和奥地利AVL Tippelmann公司合作完成的(AVL Tippelmann 和 LaVision) 在一个研究型光学发动机上进行了滚流和湍流(或扭转流)现象的观测研究。透明的光学气缸安装在一个真实发动机气缸顶上。空气被抽走。测量的目标对象是气缸顶(像一个流动的盒子)安装在透明光学气缸体的顶部。其直径和发动机的缸内径相同。流动的PIV测试系统由LaVision公司提供.LaVision提供了一个附加的软件模块通过累计扭矩,刚性体的旋转等来计算滚流和湍流数.同时软件还具有生成体积流和滚流角的功能。对于滚流/湍流数计算所需要的像发动机缸径和发动机冲程等参数可以从一个遥控计算机输入,也可以手动输入。LaVision的全套系统都可以通过一个遥控计算机来完成全部的控制和分析操作。执行从启动实验记录,到速度场矢量计算直至生成滚流和湍流数。
  • 预算17.9亿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公布2024年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前身系吴仲华先生1956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60多年来,研究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工程热物理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致力于能源、动力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集成,不断夯实“能源科学技术”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基础,打造能源、动力领域国际知名的一流研究所,共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0余项,为我国能源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所面向能源领域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和动力领域自主可控、快速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先进动力装备、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储能、高碳能源低碳燃烧利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技术及应用等领域布局4个主攻方向,围绕氢能转化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热-功转换、高适应性热功能新材料与器件、智能网络巡飞系统、空间系统及微重力燃烧等领域布局5个新兴前沿方向和未来技术,支撑国家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和动力装备跨越发展。共设有12个研究单元,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ensp 研究所争取科研经费不断突破新高,重大重点项目稳步推进。2023年,研究所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项目300余项,全年到位经费17.51亿元。近日,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围绕大科学装置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进行梳理,统计出28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7.9亿元,涉及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进气加温调节系统及排气引射系统、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可调喷管及高空舱系统、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进气加温调节系统、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可调喷管系统、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4年4月-9月。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24年4月-9月仪器设备采购意向汇总表序号采购项目需求概况预算金额采购时间1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进气加温调节系统及排气引射系统采购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进气加温调节系统及排气引射系统,包括减压器、空气调节系统、酒精调节系统、液氧调节系统、加温器、掺混器、氮气调节系统、气氧调节系统、收集器、扩压器、引射器、蒸发器、酒精调节系统、液氧调节系统、软化水调节系统、开孔扩压器、冷却水系统、测控系统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安装、子系统调试和全系统联合调试。22000万元2024年6月2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可调喷管及高空舱系统采购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可调喷管和高空舱系统,包括转接段、变马赫数喷管、联合调试喷管、冷却水系统、冷却气系统、高空舱、推力台架、攻角机构、偏航机构、消防系统、流场校测系统、测控系统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安装、子系统调试和全系统联合调试。18000万元2024年7月3高保真建模及仿真计算系统1. GPU 计算节点不少于1台,配置不少于 4 块 GPU 卡; 2. 每块GPU卡提供CUDA核心不少于14592; 3. 显存不低于80000MiB190万元2024年5月4大规模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1. 存储裸容量不少于1056TB;利用率不低于80%; 2. 整体I/O聚合带宽不低于8GBytes/s130万元2024年5月5便携式轻型航空发动机仿真试车系统1. 能够实现不少于2种类型轻型航机总体性能仿真试车与建模分析; 2. 系统尺寸不大于18英寸,净重不大于5kg; 3. 存储容量不小于4T108万元2024年5月6多通道高速滑环信号传输系统1. 可用转速:不低于20000rpm; 2. 线数:不低于100线(50通道); 3. 转向:双向均可160万元2024年5月7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公用系统(江苏)-3004燃料系统(二期)安装三台燃料气压缩机、两台缓冲罐、十台燃料气高压储罐及配套的管道、阀门、仪表、自控、电气的安装、调试、验收,除压缩机、缓冲罐、高压储罐和部分主材为甲供外,其余均为乙供。设备基础等也在采购范围内。2200万元2024年6月8高速叶轮结构力学测试系统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高速叶轮结构力学测试300万元2024年5月9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进气加温调节系统采购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进气加温调节系统,包括减压器、空气调节系统、酒精调节系统、液氧调节系统、加温器、掺混器、冷却水系统、氮气调节系统、气氧调节系统、测控系统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安装和子系统调试。10000万元2024年6月10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可调喷管系统采购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可调喷管系统,包括转接段、变马赫数喷管、联合调试喷管、冷却水系统、冷却气系统、测控系统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安装和子系统调试。14000万元2024年7月11高空舱系统采购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高空舱系统,包括高空舱、推力台架、攻角机构、偏航机构、冷却水系统、消防系统、流场校测系统、测控系统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安装和子系统调试。5000万元2024年6月12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排气引射系统采购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排气引射系统,包括收集器、扩压器、引射器、蒸发器、酒精调节系统、液氧调节系统、软化水调节系统、氮气调节系统、开孔扩压器、冷却水系统、测控系统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安装和子系统调试。11000万元2024年6月13动态复杂调控系统及就地测控系统项目采购一套动态复杂调控系统及就地测控系统,包括动态复杂调控系统中的集中测控系统、数据处理与专家系统、辅助系统,实现集中管理、集中控制;就地测控系统由气源与公用系统、各舱室系统就地采集、控制部分组成,实现就地采集、就地控制。项目涵盖所有的软硬件采购、安装调试及施工服务等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合格。11050万元2024年8月14计量校准系统项目采购一套计量校准系统,包括系统力学校准、热学校准、电学校准、光学校准等计量设备,涵盖所有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施工服务等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合格。800万元2024年8月15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采购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包含进气加温调节系统、高空舱系统、可调喷管系统、排气引射系统、总控系统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安装和全系统联合调试。40000万元2024年6月16所输变电系统10kV出线电缆项目采购一套 10kV 出线电缆,包括电缆、桥架及附件等材料,涵盖所有的采购、安装及施工服务等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合格。2176万元2024年8月17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聚焦纹影和大口径纹影系统采购用于建设大口径纹影和聚焦纹影系统所需的光学和机械设备。270万元2024年9月18输变电系统10kV出线电缆项目采购一套10kV出线电缆,包括电缆、桥架及附件等材料,涵盖所有的采购、安装及施工服务等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合格。1979万元2024年8月19试验舱系统高低压配电(三期)项目采购一套高超声速变姿态进发匹配试验舱高低压配电,包括系统内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直流屏等配电设备,电缆、桥架及附件等材料,涵盖所有的采购、安装及施工服务等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合格。989万元2024年8月20试验舱系统高低压配电(一期)项目采购一套高空低雷诺数压缩匹配试验舱及气源干燥制冷系统高低压配电,包括系统内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直流屏等配电设备,电缆、桥架及附件等材料,涵盖所有的采购、安装及施工服务等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合格。1063万元2024年8月21试验舱系统高低压配电(二期)项目采购一套宽域燃烧室与涡轮气热耦合试验舱及宽域吸气式发动机空气系统试验舱高低压配电,包括系统内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直流屏等配电设备,电缆、桥架及附件等材料,涵盖所有的采购、安装及施工服务等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合格。983万元2024年8月22气源及公用配套管网系统采购气源及公用配套系统内空气、循环冷却水、燃油管网。16000万元2024年4月23气源抽气系统高低压配电项目采购一套气源抽气系统高低压配电,包括系统内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直流屏等配电设备,电缆、桥架及附件等材料,涵盖所有的采购、安装及施工服务等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合格。3478万元2024年8月24气源供气系统高低压配电项目采购一套 气源供气系统高低压配电,包括系统内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直流屏等配电设备,电缆、桥架及附件等材料,涵盖所有的采购、安装及施工服务等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合格。2387万元2024年8月25循环冷却水系统及燃料供应系统高低压配电项目采购一套循环冷却水系统及燃料供应系统高低压配电,包括系统内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直流屏等配电设备,电缆、桥架及附件等材料,涵盖所有的采购、安装及施工服务等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合格。1092万元2024年8月26宽域吸气式发动机空气系统试验舱设备集成、调试宽域吸气式发动机空气系统试验舱设备集成、调试,包括空气系统试验舱详细设计,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冷水系统、燃滑油系统、测试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台架及平台系统、吞水结冰试验系统、钢平台及钢楼梯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安装和分系统调试,试验舱地面和高空联合调试。9000万元2024年5月27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高效新型循环试验台压气机-燃烧室-透平通流匹配系统用于高效新型循环试验台的压气机-燃烧室-透平通流匹配试验,包括进气及其转接、排气及其转接、支撑台架、润滑油系统、控制系统、发电系统等4500万元2024年5月28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公用系统-计量校准分系统-流动参数校准系统-音速喷嘴法基标准装置流动参数校准系统中音速喷嘴法基标准装置,用于音速喷嘴法比对装置中音速喷嘴的溯源。包括气体源系统、校验段、测量与控制系统及成套软件、管路及集成支撑结构等。800万元2024年5月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基于超高帧频激光诊断的高温高压湍流燃烧研究装置”进行现场考察
    2022年8月26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院士带队,化学科学部组织专家对拟资助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制项目(部门推荐)“基于超高帧频激光诊断的高温高压湍流燃烧研究装置”进行了现场考察,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齐飞教授牵头负责。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和计划与政策局相关工作人员,项目推荐部门教育部、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及合作单位相关领导和项目组成员出席。 谢心澄副主任指出,专家组要对项目全面考察、严格把关,推动项目按期完成,项目依托单位和合作单位要为项目实施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期待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切实提升我国先进发动机燃烧研究的综合水平和国际地位。 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杨俊林指出,原创仪器研制是产出创新科技成果的重要基础,科学仪器研制需要面向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以解决基础科学问题为目标,全面支撑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和工具。同时,他强调了项目实施质量、建设条件保障和科技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院士代表依托单位感谢自然科学基金委对该项目的支持,强调上海交通大学将落实好依托单位责任,在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和保障该项目的实施。 齐飞教授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的科学目标、研制方案、保障条件和研制基础,现场回复了专家组质询。随后,专家组实地考察了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燃烧诊断实验室和拟建设的装置场地,并根据项目申请材料、负责人汇报和现场考察情况,提出了考察意见和项目实施建议,形成了考察报告,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
  • 解决方案丨猪肉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量的测定
    猪肉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量的测定四环素类药物 (TCs)、磺胺类药物 (SAs)和喹诺酮类药物 (QNs)是畜牧养殖中常用到的三类药物,常用来治疗或预防鸡的细菌、支原体和球虫感染,但若使用不当会导致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超标, 影响人类健康, 并且会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强。2022年2月1日,GB 31658.17-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多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正式实施,本文参考上述标准,试样中残留的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用Mcllvaine-Na2EDTA缓冲液提取,使用HLB柱经睿科Fotector Plus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净化,洗脱液经睿科 EVA 80全自动氮吹仪浓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1仪器和耗材● 仪器Fotector Plus全自动固相萃取仪EVA 80 高通量全自动平行浓缩仪Agilent 1290Ⅱ/6470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Fotector Plus全自动固相萃取仪EVA 80 高通量全自动平行浓缩仪● 耗材HLB固相萃取柱(RayCure,200 mg/6 mL)● 试剂甲醇(优级纯)乙腈(优级纯)正己烷(优级纯)超纯水0.05 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取磷酸二氢钠7.8 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0.05 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取磷酸氢二钠17.9 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磷酸盐缓冲液:取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190 mL,用0.05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稀释至1000 mL。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氢氧化钠4 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0.03 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1 mol/L氢氧化钠溶液3 mL,用水稀释至100 mL。Mcllvaine-Na2EDTA缓冲液:取柠檬酸12.9 g、磷酸氢二钠10.9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9.2 g,加水900 mL,用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5.0±0.2,用水稀释至1000 mL。洗脱液:取甲醇150 mL,加乙酸乙酯150 mL、浓氨水6 mL,混匀。复溶液:取水40 mL,加甲醇5 mL、乙腈5 mL、甲酸0.05 mL,混匀。2样品制备取试样1 g(准确至±0.01 g)于50 mL离心管,加入Mcllvaine-Na2EDTA缓冲液8 mL,涡旋1 min,超声20 min,高速冷冻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下层残渣中加磷酸盐缓冲液8 mL,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提取液,混匀,备用。● 净化将HLB固相萃取柱安装在Fotector Plus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上,依次用甲醇5 mL、水5 mL活化,取备用液过柱,依次用5 mL水和20%甲醇水溶液5 mL淋洗,吹干,用洗脱液1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于EVA-80全自动平行浓缩仪中45 ℃水浴氮气吹干。加入复溶液1.0 mL,涡旋1 min溶解残余物,微孔滤膜过滤,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具体的固相萃取方法见图3。●固相萃取净化条件Fotector Plus固相萃取方法3液质检测条件● 液相条件● 液相梯度洗脱条件● 质朴仪器参数● MRM参数● 色谱图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标准溶液总离子流图(20μg/L)4结果与讨论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回收率,本实验在空白猪肉样品中加入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标准品进行加标回收验证(n=3),并采用基质标准曲线定量,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加标回收率在62.4%~105.6%之间,RSD值控制在15%以内,满足标准要求,说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多残留量的检测。表-2.猪肉样品加标回收率及RSD值5总结● 在超声提取步骤时使用冰水浴来进行20 min的超声,可减少由于长时间超声引起的温度升高,而造成目标物的损失。● 应避免样品在浓缩过程中长时间氮吹、过分浓缩干燥,否则可能会造成回收率损失。● 本方法使用睿科Fotector Plus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可实现净化过程的自动化,从活化到上样、洗脱一步到位;最多一天能够处理180个样品,高效便捷地完成固相萃取过程。同时搭配睿科Auto EVA 80高通量全自动平行浓缩仪进行浓缩,二者的样品架可兼容使用,无需进行样品转移,操作连贯简便,避免样品的损失。
  • 李政道: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政道,江苏苏州人,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曾就读于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   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毛遂自荐,找到当时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大猷。   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   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   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   李政道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所得奖项   1957 诺贝尔物理奖   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   1969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7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9 伽利略奖章   1986 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   1994 和平科学奖   1995 中国国际合作奖   1997 命名3443小行星为李政道星   1997 纽约市科学奖   1999 教皇保罗奖章   1999 意大利政府内政部奖章   2000 纽约科学院奖   2007 日本旭日重光章
  • 陈家镛院士:化工“牵手”冶金
    陈家镛,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和冶金学家。他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主修化学工程,1956年回国后加入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开拓了我国湿法冶金研究的新领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开展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主编《溶剂萃取手册》《湿法冶金手册》等专业工具书,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5项,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毛在砂 刘伟   作为著名化工专家,他辛勤耕耘,为推动我国化学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我国湿法冶金的开拓者之一,他坚持不懈,使我国的湿法冶金在很多方面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作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作为连续五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ldquo 我从上小学五年级开始,面对日本的军事侵略和工业品倾销就立志要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奋斗,人生的每一步都在实践自己的诺言!&rdquo   心怀科技报国梦想   陈家镛192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金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陈松谱早年曾开办私塾,祖上还留有一些薄田,足够维持一家人日常生活。陈家镛排行第四,是家中的长子,父母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1925年为了躲避战乱,陈松谱举家搬至成都市区青龙街的祖屋居住,陈家镛在离家不远的成都县立高等小学和成都县立中学校(现成都七中)度过了十二载光阴。能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入读成都当时最好的学校,陈家镛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学习勤奋刻苦,待人热情诚恳,在学业和操行方面都出类拔萃。他后来曾回忆说,&ldquo 我从上小学五年级开始,面对日本的军事侵略和工业品倾销就立志要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奋斗,人生的每一步都在实践自己的诺言!&rdquo   1939年中学毕业后,心怀科学与工业报国理想的陈家镛如愿考取了名师荟萃、专业拔尖的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他在重庆遇到了杜长明、高济宇、李景晟、时钧等国内学界一流的老师。凭借学业上的过人天赋和勤奋刻苦,陈家镛赢得了老师们的称赞,毕业后得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   任化学系助教期间,在恩师高济宇的指导下,陈家镛试制成功了被国外垄断的农药滴滴涕(DDT)。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虫剂,DDT当时在中国被外国商人渲染成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陈家镛虽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他在科研工作上敢于质疑、大胆探索,终于破除了外国的技术垄断,扯掉了其&ldquo 神秘面纱&rdquo ,他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被系里师生刮目相看。   在高济宇、李景晟等教授的推荐下,陈家镛于1947年申请到了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留学深造的机会。他还经过层层选拔,通过了国民政府组织的公派留学考试。时任该校化学化工系主任的罗杰· 亚当斯教授(Prof. Roger Adams)非常喜欢这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认为他聪明好学、功底扎实、勤奋上进,让他先后师从斯万(Sherlock Swann)和约翰斯通(H.F. Johnston)教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伊利诺伊大学的学术氛围很好,尊重学生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原始创新,陈家镛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志愿,开展了碳(石墨)与空气及水的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科研装备大都由自己亲手设计制作,仪器仪表都要自己安全调试,既动手又动脑,他也因此掌握了车、钻、焊等方面的技术。陈家镛在绘图方面的特长得到了教授们的青睐,当时建设的五层东化学楼的设计图就是出自他之手,该楼目前保存完好仍在使用。   1952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后,陈家镛受聘去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主要从事C+CO2 &rarr 2CO 反应动力学研究。一年半以后,约翰斯通教授申请到了&ldquo 用纤维层过滤气溶胶&rdquo 的研究课题,邀请陈家镛回校做研究副手,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部分研究结果发表在1955年美国《化学评论》杂志上,引起了学术界重视,曾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认为是那个时期气溶胶过滤领域工作的总结,文中提出的计算公式一直沿用至今。   博士后出站,陈家镛不想留校任教,而打算去企业工作,想更好地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毕竟科研教学与工业生产是两回事,最重要的是他考虑将来回国要面对的实践问题比较多,因此他受聘到位于美国布法罗的杜邦公司薄膜部约克斯研究所任工程师,参加了对苯二甲酸二乙基聚酯的连续聚合过程的研究。他根据化学反应工程学概念对该聚合反应速度的控制因素提出的新看法,得到了同事的实验证明,改变了对该聚合过程的强化方法,使得生产流程得以优化改进,企业获益颇丰。陈家镛曾表示,&ldquo 那时并不是因为我的技术水平比别人高多少,而是得益于胆子够大,敢想敢做,所以才取得了一点点成绩。&rdquo 从谦逊的话语中能够体会到他心中对科研的那份执著与从容。   开拓湿法冶金新领域   1956年,中美两国政府达成相关协议,中国留学生的归国之路重新开启,与此同时,周恩来总理又代表党中央发出了希望海外学者归国的号召。   陈家镛夫妇决定带着两个女儿回国报效。就在他们起程前的一个傍晚,一位自称联邦调查局&ldquo 调查员&rdquo 的不速之客用带有挑衅性的话语对他们进行了盘问,他们处之泰然,完全没有被其恐吓所震慑。   回国前,陈家镛还收到了享誉世界的著名冶金学家叶渚沛先生的来信,邀请他到正在筹建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以下简称化工冶金所,2001年更名为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陈家镛在上大学时早已久闻叶先生大名,于是回国后便欣然接受其邀请,加入了化工冶金所,担任湿法冶金研究室主任,带领同事们开发湿法冶金技术处理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多种有色金属矿。在云南东川、墨江,四川攀枝花,上海,天津等地的企业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与汗水。   &ldquo 火法冶金&rdquo 又称高温冶炼,这种传统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对于复杂、难选、低品位矿石基本&ldquo 束手无策&rdquo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二战时&ldquo 湿法冶金&rdquo 提铀曾&ldquo 大显身手&rdquo ,它通过浸取将金属浸入溶液然后用萃取方法分离金属,该方法特别适合处理此类矿物,而且耗能低、污染少,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技术。   陈家镛学化工出身,转投冶金领域对他来说可谓一项&ldquo 挑战&rdquo 。刚入所的两年间他的压力非常大,那时曾感叹道:&ldquo 不懂火法冶金,根本无法开展湿法冶金。&rdquo 于是他从了解国家矿产资源分布入手,通读了《矿物通论》,对岩石组成、矿物鉴定、选矿技术等进行了悉心研究。   在钻研&ldquo 火法冶金&rdquo 时,他凭借原先的知识积累,在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家镛与同事们开始对含铜约为0.44%的云南东川尾矿回收铜进行技术攻关,在中关村进行了小型实验和中间试验,打通了氨浸流程。其间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蒸汽锅炉供气不足只能晚上试验,在噪音大的车间里协同试验喊哑嗓子,氨水呛人热浆喷溅仍坚守岗位保证试验等等。   1960年,陈家镛在昆明向中科院数理化学部主任严济慈汇报了东川尾矿氨浸的试验结果,得到了好评,冶金部随后决定在东川建立了日处理量为10吨的氨浸扩试车间。次年待厂房建好后,湿法冶金室先后派杨守志、尤彩真、安震涛、范正、夏光祥等同志去东川工作,组织各系统工程设备的安装调试。1962年下半年正式进行了全系统的中间试验,这是我国第一次利用加压氨浸技术回收铜。   当时全国处于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粮食供应不足只能吃土豆,土豆吃多了脑袋疼,现场的同志们在试验之余就挖野菜、刨土豆。陈家镛经常来东川指导并参与试验,一待就是几个月,他将东川矿务局向上级申请特批的一点点白面、猪肉、香烟也都贡献出来,让大家的生活能够得到稍许改善。   就是在这样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化工冶金所与其他单位的同志们一起完成了日处理10吨矿石的中间试验,撰写了《东川汤丹尾矿连续浸取报告》和《东川汤丹原矿氨浸取报告》等研究报告,1964年底通过了云南省冶金局的鉴定。日后又建立了日处理量为100吨矿石的中试车间,并一直生产到1976年。   云南东川生产的大量铜矿一直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陈家镛与同事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东川矿务局的许多老同志仍清晰记得与化工冶金所同仁们一起在东川技术攻坚度过的日日夜夜。   与此同时,针对我国甘肃金川、四川攀枝花等共生矿中有色金属难于分离的特点,湿法冶金室加强了分离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例如,陈家镛和同事们发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某些矿点有难于分离的钒、铬共生的特点,他们尝试用胺类萃取剂进行有效分离并取得突破,推动了系列经常伴生的金属如钒和铬、钨和钼、铜和铼等之间的分离,以及砷、磷、硅与钨、钼分离的新工艺。他们还将&ldquo 相转移&rdquo 原理引入萃取领域,解决了磷酸酯萃取剂中负载的铁难于反萃的问题,为实现磷酸酯萃取除铁在工业中的应用开辟了切实可行的方向,终获重大突破。   湿法冶金在回收金、银、铜、镍、钴等有色金属方面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这项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技术也成为中国援助第三世界兄弟国家的一份&ldquo 厚礼&rdquo 。由化工冶金所承担的&ldquo 阿尔巴尼亚红土矿综合利用&rdquo 是&ldquo 文化大革命&rdquo 期间国家的重要援外项目,方毅副总理曾多次来所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郭慕孙和陈家镛共同领导科研人员联合攻关,采用流态化还原焙烧&mdash 氨浸镍钴&mdash Fe3O4磁选&mdash 炼钢的路线,在上海进行了每日100吨规模的扩大试验,取得满意结果,后成功在阿建厂生产,为中阿两国的友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现化工技术新飞跃   虽&ldquo 转攻&rdquo 湿法冶金研究,但陈家镛始终没有放松对化学工程的探索与创新,深知化学工程作为学科基础的重要性。他倡导将化学反应工程学与湿法冶金结合起来,开展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及非均相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延续至今已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成为研究所开展化学工程学研究的基础。   陈家镛用化学反应工程停留时间分布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环流反应器(Pachuca tank)的流体力学性质,为设计、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湿法冶金室在1980年前后成功开发了作为中试设备的多层气提式环流反应器(5级,总高16.6米,直径800 毫米),在东川汤丹铜矿日处理量达100吨铜矿的中试生产中长期应用 同时亦用于四川攀枝花含钒钢渣的钠化提钒浸取半工业装置(5级,总高7.93米,直径420毫米)。该设备空气搅拌的利用效率高、级内混合好、级间返混弱,占地面积也小,是国内湿法冶金行业中首次成功应用。   1981年陈家镛首次提出环流反应器的分区模型,把环流反应器的模型从简单的理想全混流模型推进到更真实的分区模型(上升区、下降区、上部气液分离区),并用于分析、关联环流反应器中的气液传质速率,证实了分区分析的有效性。随后,与国际化工界将计算流体力学推进到多相反应工程的模型化研究趋势同步,陈家镛指导学生将分区模型向机理化的方向推进,对环流反应器整体建立了二维两流体模型,首次用稳态算法的自编程序求解,全面地解析了环流反应器中的两相流体力学行为,研究处于当时化学工程前沿,这也为其他多相化学反应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世纪90年代,陈家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新的思路和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滴流床气液固三相反应器中的非线性滞后现象、流动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滴流床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大大推动了多相反应器模型化的研究工作。   陈家镛还敏锐地意识到,认识多相化工体系中颗粒(包括液滴、气泡和固体颗粒)在宏观流场和浓度场中的行为,是建立反应和分离设备的整体数学模型的重要基础,他带领学生率先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溶剂萃取体系中的可变形、中等雷诺数单个液滴和液滴群的运动和相间传质,以及固体颗粒群运动和传质的数值模拟。这些化学工程基础研究成果也是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ldquo 多相体系的化学反应工程和反应器的基础研究及应用&rdquo 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陈家镛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决定开展抗生素新萃取体系和生物产品分离强化方面的研究,在青霉素、林可霉素、去甲基金霉素等抗生素的提取分离方面发现若干卓有成效的混合溶剂体系,在生物医药产品的提取分离方面已经取得可观的进展。   结合我国&ldquo 过程工业&rdquo 的发展现状,坚持应用基础研究与工业实践相结合,坚持&ldquo 理论&mdash 工艺&mdash 工程&rdquo 相结合,开展萃取分离过程与技术中带有共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和形成机理开展研究,研究了反胶团萃取、预分散溶剂萃取及液膜萃取等一系列的微乳相萃取过程,利用微乳相结构的特性形成的&ldquo 微反应器&rdquo 来制备超细功能材料。   这些工作大大促进了萃取分离技术的新发展,集成各类分离技术的特点,创造一批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理论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此外,陈家镛在材料学方面也颇有建树。&ldquo 文革&rdquo 时期,考虑到化工冶金所的学科基础及学科发展,陈家镛等制定了&ldquo 涂层复合粉末&mdash 超细粉末&mdash 陶瓷粉末&rdquo 的制备和应用的研发技术路线。经过湿法冶金室多年的协同攻坚,镍包铝粉、钴包碳化钨、镍包石墨粉、铝包空心玻璃球等复合粉末材料和镍粉、钴粉、铜粉、氧化物等超细粉末均研制成功,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   陈家镛先后培养了50余名研究生,对学生他悉心指导、因材施教、鼓励创新、全力支持,始终坚信&ldquo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dquo ,现在这些学生都已经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1980年,受方毅副总理委托,陈家镛代表化工冶金所与美国李氏基金会达成协议,自1982年起每年选派一名冶金或材料专业青年研究人员到美国做进修培训,期限一至二年,学成后回国服务。目前已有近20名青年才俊得到项目资助,他们中许多人学成后回所工作,现已成为研究所发展的中坚力量。   陈家镛经常教育青年要&ldquo 学然后知不足&rdquo &ldquo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rdquo &ldquo 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不要心存侥幸&rdquo 。他谦虚谨慎、严格求实的作风是留给后辈学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者毛在砂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伟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退休及院士专家服务办公室业务主管)      ①1955年,陈家镛夫妇与两个女儿在美国照相馆留影      ②1962年,陈家镛(中)在东川与中试车间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③1993年,陈家镛夫妇与来访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友会成员合影 深入矿山为人民 &mdash &mdash 记陈家镛先生的云南情   ■杨守志   1959年秋,为了祖国的冶金事业迅速发展壮大,化工冶金所一行四人,在陈家镛先生的带领下前往昆明,参加有色金属学术会议,并到云南主要几个有色金属矿山考察。陈先生放弃乘飞机,与大家同乘火车和长途车,经长途跋涉抵达云南昆明,屈指算来用了五天时间,在当时来说已经是&ldquo 大跃进&rdquo 的速度了。   首次有色金属学术会议由冶金部云南有色局承办,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主任严济慈先生主持。我们就云南东川铜矿的加压湿法冶金提取铜、湖北大冶铜矿的流态化焙烧提取铜这两个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作了汇报,得到与会领导的肯定。   会后,我随同陈先生到云南三个矿山调研,这段往事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第一站是锡都个旧。前往个旧的小火车是法国入侵中国时修建的,称作&ldquo 米轨&rdquo ,与如今标准铁轨列车差别不大,就是速度有点慢。抵达目的地的次日,陈先生带我到云南锡业公司的研究所、选矿厂、冶炼厂等参观座谈,所作的报告深受当地技术人员的欢迎。   从个旧返回昆明还未及休息,陈先生又带我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二站东川。此行赴东川的目的在于亲临矿山考察资源状况,并与矿务局领导及技术骨干讨论研究方案,交换信息。经过协商,矿务局对化工冶金所的研究方向及初步结果给予充分肯定,决定在东川建立一个中间试验厂,以验证其用于生产的可行性。该建议经冶金部批准后,第二年即建成试验投产,并取得预期成效,1964年通过技术鉴定。在此期间,陈先生每年都要亲赴现场和大家一起工作。有一次在昆明来东川的公路上遭遇车祸,所幸并无大碍。   此行的第三站是墨江镍矿。当时得知,在云南红河州墨江县发现了氧化镍矿,镍是重要的战略金属,陈先生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决定前往考察。但是该地交通极为不便,经与云南冶金局沟通,正好有一辆大货车空车返回墨江,驾驶室较大,陈先生毫不犹豫地决定搭车前往。同行的除我外,还有昆明冶金所的一位同志,这比搭乘长途汽车要宽敞些,行车速度也快些。当时的云南,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汽车,而且无柏油路面,全是凹凸不平的土路,一路穿山越岭,路旁的悬崖峭壁、峡谷深涧令人生畏,行至平坦路面提着的心才能稍微放松。途中在元江县住宿,旅社极为简陋,房间狭小,灯光昏暗,老鼠跑来跑去,被褥略带酸味,只能和衣而卧。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司机们都习惯早起,便于赶路。那天真也凑巧,刚出城翻过一个山坳,忽见路旁山坡上一只大灰狼虎视眈眈向下瞭望,我们赶紧关闭车窗疾驰而过,那只灰狼虽紧跟几步但也未继续追赶,听说山头的狼常追赶卡车觅食,遇到车上有可食之物便会跳上车猎食,还好我们是辆空车。   当天下午平安抵达墨江矿务局,墨江镍矿尚未投产,条件有限。次日我们走访矿区后,陈先生与矿领导对研究方案进行讨论与交流,会后矿务局决定向化工冶金所提供矿样,以便在北京开展研究。墨江镍矿中的镍以硅酸镍形态存在,选矿冶炼都很困难。陈先生决定借鉴国外经验,采用氢气或水煤气在高温下进行还原焙烧,冷却后再用氨水通空气氧化进行浸取,即可使镍溶于氨水中而得以回收。同时伴生的钴亦可一并回收,从而打通了墨江镍矿的技术路线。墨江镍矿矿样运抵北京后,我们随即投入紧张的试验。   从墨江回到昆明,陈先生此次在云南奔波一月有余,途中舟车劳顿,所到之处条件艰苦,但陈先生为了人民的事业深入矿山,亲赴第一线实地考察,充分了解了当地的矿藏情况和技术需要,为日后开展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 新晋诺奖得主弗雷泽:在中国有个“天大”计划
    10月5日,2016年诺贝尔奖化学奖揭晓的消息迅速传至国内。正在天津大学药学院做实验的博士生王真真惊讶地发现,三位获奖者之一的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正是她导师的导师,而就在今年3月,弗雷泽还来给她所在的课题组开组会,并给他们作了专题报告;7月她还跟着自己的导师马克奥森一起去韩国开国际学术会议,听了他的大会报告。这不禁让她感慨,“原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离我这么近”。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天大药学院的院长杰伊西格尔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他第一时间向这位老朋友发出了祝贺的邮件,同时也表达了感谢:正是在弗雷泽的帮助下,天大能够在国际上招募优秀的青年学者,而弗雷泽还在天大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人才基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并帮助在全球延揽优秀博士后和青年教师。整个天大药学院都在为弗雷泽能获得诺贝尔奖感到喜悦。这不仅仅因为弗雷泽是天大教授、国家外专千人短期计划入选者,更是因为弗雷泽和他在天大建立起的科研团队正在有序运转。“天大”的缘分三年前,弗雷泽决定接受邀请来天大工作,这是一个简短但愉快的过程。天大药学院党委书记冯翠玲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2013年3月22日,弗雷泽应好友西格尔的邀请第一次来到天大,而西格尔刚刚在两个月前接受了天大药学院院长的聘书。西格尔和弗雷泽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西格尔在普林斯顿师从教授库尔特攻读研究生,弗雷泽的研究在那个时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两人第一次相遇并在此后保持联系30多年。在上世纪90年代,两人在加州大学成为同事,弗雷泽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西格尔则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他们保持着积极的科研伙伴和个人友谊关系。弗雷泽来到天大访问时,时任校长李家俊(现为天大党委书记)和他以及西格尔等人进行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交流。李家俊和弗雷泽用英文畅谈了未来学科发展以及弗雷泽的科研发展规划、科研项目产业化等问题。李家俊告诉弗雷泽,如果他有很好的成果不妨拿到天大、天津来实现技术转化,他可以为弗雷泽提供很好的帮助。显然,这次谈话让弗雷泽非常开心。“会谈结束,他走出会议楼的时候,兴高采烈的。”冯翠玲记得,在弗雷泽启程回国的时候飞机还没起飞,西格尔就接到了他从机场打来的电话,同意接受邀请来天大工作,并询问是否可以帮助他的几位学生申请国家“千人计划”。就这样,弗雷泽不仅通过国家外专千人短期计划成为天大教授,而且还将自己的三位得力助手一起带到天大来,组建科研团队。“天大”的平台弗雷泽之所以能接受天大的邀请,在冯翠玲看来,是因为天津这座城市有更积极的发展环境,而天大药学院也更开放,对人才有更渴望的心情,她相信弗雷泽是切实感受到了这一点。就在弗雷泽到访天大药学院后不久,2014年天大药学院成功获批国家首批“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学院,成为“人才特区”。2014年7月,弗雷泽受聘成为天大药学院教授;2015年,其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马克奥森、苏纪豪、罗家严也都通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项目进入天大全职工作。其中,罗家严在化工学院,马克奥森、苏纪豪在药学院继续跟随弗雷泽从事“超分子机器”相关研究。马克奥森在来天大之前,是美国得州农工大学的一名助理教授。谈到之所以被弗雷泽说服来到遥远的天津工作,他坦率地说,在美国高校作研究让他感觉生活每天都在重复,而且科研经费非常难申请。但在中国不一样,中国有非常好的科研支持环境,天津是一个发展很快的城市。他和弗雷泽一样,觉得来中国工作是一件冒险但有趣的事情。而且天大药学院是国际化试点学院,在这里,他的团队和美国的得州农工、圣地亚哥的学校以及中国的浙大、南开等都有着非常好的合作。更让马克奥森感到舒适的是,在药学院,他没有外来感,因为在这里工作的教师超过一半都和他一样是“老外”,即便行政管理人员发送的通知邮件也都是用英文。他用英文讲课、听学术报告,和同事、学生交流,都没有障碍。如今,团队的实验室已经投入运转一年多。团队中,除了弗雷泽、马克奥森和苏纪豪之外,还有2名博士后、1名博士生和6名硕士生以及一些本科生。目前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探究如何在水溶液中实现超分子的自组装。一年来,他们已经在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以及主客体组装后形成的凝胶变色材料的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相关的研究论文也在投稿中。马克奥森表示,弗雷泽经常说一个人单独做科研是不会成功的,而天大药学院恰恰是这样一个平台——吸引了很好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有国际化的实验室,有国际化的教师团队,这一切都是有吸引力的。除了导师弗雷泽,马克奥森还有一个“榜样”,那就是西格尔,“他在中国的工作非常成功,我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如今,弗雷泽加入了药学院的国际顾问委员会,还成为西格尔领衔的“973”计划大科研攻关团队的重要成员。马克奥森和他的伙伴也都申请到了中国的科研基金。“天大”的计划尽管已经建立起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但弗雷泽在中国的雄心并不止于教书、科研、带年轻人。他曾经在2015年提出过一个在天大工作的五年计划。在这份计划中,他和他的团队将关注点投入到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希望通过“由外层配位作用促进的贵金属环境友好型浸提工艺”的研究和产业化,改变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贵金属提取方面使用氰化钠和汞作为主要试剂的工艺方法,从而使得人类、动物和水生自然环境更加安全。弗雷泽和他的团队希望借此研究项目研发出用于提取黄金的绿色技术,这在他看来,代表了在未来的120 年中出现的第一个生态友好型工艺技术。除此之外,弗雷泽和西格尔还在酝酿一个更宏伟的计划:在天大建设一个生命健康大平台。两位科学家约定的时间是到2020年底。科研计划之外,弗雷泽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优秀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学家投入到和分子机器相关的研究中来。就在今年3月3日,他把获得的“安家费”50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设立了“斯托达特发展基金”,希望延揽更多的人才来天大从事合成分子研究工作。弗雷泽在捐赠仪式上的一段话,感动和启发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说:“人的一生充满各种收获和给予,自己在过去很幸运地收获了很多,也乐于有机会给予。”而在西格尔看来,他和弗雷泽最一致的观念是,学生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 端午节迎来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
    p & nbsp & nbsp & nbsp 今年端午节迎来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而人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因素。这个节日的设立,是对中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的关心与致敬。 /p p   科技创新与科研人员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与此对应的是,中国迎来新一轮科研成果的“井喷”:天舟一号上太空送货加油、“蛟龙”号下探马里亚纳海沟、C919大型客机首飞、量子计算机问世、可燃冰试采成功??去年“科技三会”以来,我国一系列重大科研突破的集中亮相不仅极大提振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令全世界投来注视的目光。 /p p   对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热列兹尼亚科夫评价说,这是中国航天向建设轨道空间站迈出的“巨大一步”,这在国际航天界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我们见证了另一位重要选手的崛起”。 /p p   对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至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六千米处,世界第一个下潜到地球最低点的美国海洋学家沃尔什表示,中国的深海探索正在推进人类对海洋、对地球的认知,这让人印象深刻。他还特别称赞了由中国上海海洋大学等机构打造的万米级“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项目。 /p p   沃尔什说:“他们的工作相当脚踏实地,先设计建造最有利于现阶段科研的着陆器和无人潜水器,然后才是万米级载人潜水器。我希望他们的探索工作富有成效,并预祝他们未来取得更大成功。” /p p   对于中国大客机C919首飞成功,美国研究航空市场的国际预测公司航空专家道格拉斯· 罗伊斯说:“中国希望在商用飞机领域追赶欧洲、美国,这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一步。”他还指出,如果C919能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欧盟航空安全局的适航认证,将是该项目的“巨大胜利”,也表明“中国的民航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p p   对于中国对南海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稳定产气,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南海蕴藏的可燃冰被认为对未来全球能源供应非常关键,而中国这一突破是漫长旅程迈出的第一步。墨西哥经济研究和教育中心能源问题专家胡安· 卡洛斯· 莫雷诺—布里德则认为,中国对可燃冰试采成功是在能源领域迈出的重大一步,这一突破显示出中国在科技进步领域的巨大投入。 /p p   随着走到世界前端的科技成果越来越多,中国在全球科技舞台日益令人瞩目。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始终怀着包容开放的心态,将国际合作与竞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方式将上述科研成果辐射至更多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p p   根据本月2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增刊“2017中国自然指数”,中国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总量在不断增加,由中国与国际学者合著的论文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到2016年,自然指数追踪的中国论文中,超过50%是由中国学者与国际同行合作完成的。 /p p   德新社在题为《巨大跨越:中国发射首艘货运飞船》的报道中援引澳大利亚航天专家莫里斯· 琼斯的话说,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进步为与中国展开空间合作的欧洲国家带来了新机会。他形容中德在空间领域的合作是“强劲和富有成效的”,并相信这种合作在未来还会加强。 /p p   在能源方面,面对世界环境恶化和部分新能源开发成本高昂等情况,莫雷诺—布里德指出,可燃冰开采未来或将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新的清洁能源选择,为一些受环境问题困扰的国家带去福音。对拉美国家和地区来说,这次试采成功在创新能源开发和打破技术壁垒等方面可能预示着良好前景。 /p
  • 泽天春来助力同济大学团队荣获“华为杯”一等奖
    近日,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总决赛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该项赛事以促进物联网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目标,鼓励参赛者利用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完整物联网系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此竞赛已成功举办十届,参赛师生超过万人,竞赛已经成为国内物联网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赛事。此次赛事共吸引了来自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643所高校、1992支参赛队。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多名专业学生组成的雷诺队,在电信学院与环境学院老师们的联合指导下,《城乡静脉——基于时间序列控制的IOT污水处理系统》成功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雷诺队通过答辩、作品现场演示和评审专家质询等多种竞赛环节,获得华东赛区一等奖及全国一等奖。杭州泽天春来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行业内领先的环境、过程和实验室解决方案提供商,将自主研发的溶解氧传感器提供给同济大学团队参加本次比赛。同时,该设备可搭配控制器组成水质多参数分析仪,系统主要以传感器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将水质监控技术、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等融合一体,实现对水体PH、温度、溶解氧、电导率、浊度等因子数据监测、读取和保存,并可按照定制的协议将数据上传到系统平台。关于溶解氧(DO)设备采用荧光法,无需更换电解液,极化时间短,响应时间快,测量几乎不受污垢和流速影响;电极漂移小,无需零点标定;内置温度补偿,精度可达0.1℃;RS485通讯接口,标准Modbus协议,便于集成;耐腐蚀性壳体,适用于各种恶劣工作环境。关于水质多参数分析仪设备实现一表监控多参数,方便查询各种历史数据;可扩展性强,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不同的监测参数;采用7寸触摸液晶屏显示,显示美观,操作简便,非专业人员也能快速使用;默认采用标准485数据传送,Modbus标准协议(可非标定制);优质的传感器器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网络快捷通讯,安全稳定,支持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尤其对于以坚持自主研发的泽天春来而言,意义非凡。自创立以来,泽天春来就将科技创新刻入企业发展的“基因”,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不断突破关键性技术创新,持续加强与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国产科学仪器发展贡献力量。
  • Proteus BOD-提供实时,低维护的BOD监测的突破性产品
    Proteus BOD-提供实时,低维护的BOD监测的突破性产品 Proteus Instruments已通过新的Proteus BOD发起了一场被誉为测量生化需氧量(BOD)的全新革命。最先进的监控平台采用了最新技术,可提供对BOD的准确,可靠和免维护的监控。 BOD的问题污水处理厂的有机物数量的浓度和组成会明显影响污水处理的流程和时间;并反映在不同的处理过程或阶段(原水–最终出水)和人口需求。 BOD是一种可追溯至1917年的实验室生物测定法,目前仍然是测量活性有机质的行业标准。目前,BOD用于评估污水处理厂(WWTW)的效率是为了确保:(1)针对成本和能耗优化流程,以及(2)最终废水指标低于规定的限值或规定,否则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布尔乔亚等人在2001年指出了该测试的众多问题(关键点摘要请参见方框1)。样品收集与结果之间的时间差是一个主要缺点,它禁止实时警报和控制,从而可能为行业节省大量成本。 解决方案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选择性和灵敏的光学技术,可以对溶解的有机物进行原位实时测量。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且轨道电子被激发到更高的能量状态。然后,电子发射特定波长的光以返回到基态。雷诺兹和艾哈迈德(Reynolds&Ahmad,1997)首次提出将荧光光谱技术用作快速评估废水中有机物的质量和数量的技术,最近该技术已被强调为监测处理过程和评估效率的有效工具(Bridgeman等人,2013年)。这两项研究都强调,色氨酸样荧光(TLF)是一种与氨基酸,蛋白质和酚有关的荧光信号,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与BOD浓度密切相关。 TLF峰通常与?280nm处的激发和?350nm处的发射相关,请参见激发发射矩阵上的红框(荧光光学空间图)。但是,直到最近,TLF的分析仍需要将样品收集并运输到实验室,以便在昂贵耗能的大型荧光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分析。 在过去三年中,Proteus Instrument开发并严格测试了Proteus BOD;基于荧光的实时BOD监控平台。通过结合基于LED的微型TLF传感器,热敏电阻和浊度传感器,Proteus BOD能够为用户提供高度准确和可靠的实时BOD指标。 Proteus BOD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科学基础,并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例如Khamis等,2015,2017)。此外,该传感器还嵌入了强大的校正算法,以解决与温度和浊度可变性相关的信号干扰,从而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Proteus BOD还配备了标准的工厂BOD校准,该校准源自各种应用场合的安装,可以针对特定的监视站点进行调整,以实现最佳精度。 Proteus Instrument为安装和校准的各个方面提供咨询,并努力为所有客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此外,Proteus BOD还具有集成的自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所有光学镜头以减少恶劣环境下的污染问题,从而减少了用户维护的需要,并确保了长期安装的稳定可靠性。 应用领域Proteus BOD已在废水排放问题(即CSO和交叉连接)存在的城市河流系统中长期安装使用。在这些系统中,Proteus BOD能够在基础流量和暴风雨条件下非常准确地测量BOD(见图2)。 在各种WWTW处扩展安装传感器也产生了出色的效果。一种应用涉及通过WWTW(?50,000 PE)在3个阶段(原始进水口,沉淀池和最终废水)安装的传感器。其他安装还涉及在大型污水处理厂( 150,000 PE)的最终出水管线上进行部署,并具有特别严格的排放许可。在所有地点收集平行获取样品,并在认可的实验室中对BOD5进行分析。在各种装置中(见图3),该传感器可在各种BOD浓度范围内提供准确而可靠的读数(见图4)。 除工业应用外,许多研究机构还购买了传感器套件,并正在使用它来增进对反应性有机物动力学的理解。伯明翰森林研究所(BIFOR)为长期监测项目购买了两套装置,并对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感到非常满意:Phillip Blaen博士BIFOR研究研究员要求使Proteus成为长期监测有机物的理想选择” Proteus BOD的其他优点实时数据-轻松连接到遥测和SCADA,以达到指定限值超出的警报/报警(SDI 12,RS232,MODBUS)易于安放–适用于各种环境(包括进水口,污水,水库或管井)多功能-模块化设计可同时记录广泛的其他参数(例如温度,浊度,pH,电导率,光学DO,叶绿素a,ORP,氨水)便携式-蓝牙选项可用灵敏-可以检测出非常低的浓度,可用于清洁水系统维护成本低-配备自清洁装置进行自我清洁,每6-12个月进行简单的校准维护。 众多应用:监测废水是否达标污水处理厂工艺的优化(即曝气–节能)开发过程的控制算法管理混流式下水道的交叉污染控制联合污水溢流监控 总结新型Proteus BOD是一种多功能的传感器平台,可以提供实时BOD数据以及传统参数(pH,电导率等);因此,将您的所有传感器需求集合到一个易于安装且维护成本低的监视平台中。与Proteus BOD相关的节省是全面的,包括:1.降低实验室成本; 2.减少排污罚款和社会责任风险的可能性; 3.通过流程优化节省能源; 4.与BOD采样相关的任何其他成本节省。 Proteus BOD可以改变活性有机物负荷的监测方式,从而提高可靠性,准确性和分辨率。参考文献Bourgeois W等,2001。在线监测废水的质量?综述。 J Chem Technol Biotechnol 76:337–348。 布里奇曼J等,2013。通过使用荧光光谱法的处理工作确定废水质量的变化。环境技术34:3069–77。 Khamis K等,2015。原位色氨酸类荧光计:评估淡水应用中的浊度和温度影响。环境科学。流程与影响17:740–52。 Khamis K等,2017。使用双波长荧光,浊度和温度对溶解有机碳浓度和生化需氧量进行连续现场估算。水文过程31:540-555。 雷诺DM,艾哈迈德SR,1997年。使用荧光技术快速直接测定废水中的BOD值。水研究31:2012-2018。
  • 高能量约束先进模式等离子体运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实现高性能等离子体稳态运行是未来聚变堆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的前沿物理基础研究成果。1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团队在高能量约束先进模式等离子体运行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托卡马克先进运行模式是当前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热点之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在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中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高能量约束和自组织模式,即超级I模(Super I-mode)。其特点是等离子体中心的电子内部输运垒和等离子体边界的I模共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能量约束。该先进模式具有芯部无杂质积累,便于聚变反应生成物排出,维持平稳温度台基等优点,并实现了芯部高约束与无边界密度台基及边界不稳定性的兼容,使得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同长时间尺度上的高性能等离子体运行方面的优势能够比较好地结合起来。这种无需通过外部控制来确保等离子体稳态运行的高能量约束模式,可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长脉冲运行,对于未来聚变堆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核聚变大科学团队还首次证明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存在湍流驱动的电流成份,是保持高电子温度稳定运行的关键物理机制。借助湍流回旋动理学模拟计算证实了实验中观察到的湍流是电子温度梯度模,其产生的剩余协强可驱动这一电流。湍流驱动的电流和压强梯度共同驱动内扭曲模,形成湍流-湍动电流-内扭曲模自我调节系统,从而维持芯部电子温度梯度稳定。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此外,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在托卡马克装置中外联合实验中利用封闭偏滤器下的杂质注入脱靶控制,以及高极向比压运行模式下双输运垒带来的约束增强,实现了高比压高参数芯部等离子体与偏滤器全脱靶状态的有效兼容集成。结合理论模拟揭示了偏滤器脱靶、边界输运垒和内部输运垒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脱靶引起的双输运垒的自组织协同作用,改善了芯部与边界的兼容性,带来了能量约束的净增益。相关研究成果之前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核聚变大科学团队通过发挥建制化、多学科、大平台的特点,结合开放共享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凝聚优势资源,组织开展体系化的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基础研究。在引领核聚变前沿技术发展的基础研究深耕探索,发现了系列新的物理现象,揭示和验证了其中的相关物理机制,特别是在高性能稳态长脉冲等离子体运行模式方面开展的研究,为聚变堆建设和运行奠定了基础。   等离子体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及国内外合作者在高能量约束先进模式、湍流驱动等离子体电流、偏滤器脱靶与高约束等离子体兼容集成等方面取得的系列重要成果,得益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橡树岭联合大学、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国内外核聚变研究机构开展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相关工作得到中科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资助,以及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大力支持。
  • 环保部通报金隅牛栏山燕京等企业超排偷排
    近日,环境保护部华北督查中心赴北京市周边石景山、门头沟、大兴、顺义、通州、朝阳、房山等区县,针对京郊大气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督查。2月19日,环境保护部向媒体通报了北京市郊区各区县大气污染治理督查行动相关情况。   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四点:一是面源污染仍旧严重。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烧荒、烧秸秆,甚至是工业废弃物仍然可见。在大兴区青云店镇北店村、北辛屯村、南大红门村、小铺头村(音)发现十几处焚烧垃圾现象,经了解,此情况常有发生,当地疏于管理。   二是燃煤散烧、自建小锅炉现象依旧存在。房山区房山矿区附近住户多数采用燃煤取暖,燃料大多是烟煤和粉煤。窦店镇多家洗浴、洗车店均有自建锅炉,燃料多为烟煤、木柴、胶合板等,烟尘排放严重。门头沟区新桥南大街九龙华隆锅炉安装公司使用烟煤取暖,锅炉烟气直排。北京铁路局石景山西工务段自建锅炉冒黑烟。怀柔区雷诺泵送培训基地锅炉冒黑烟。通州区张新庄村洗衣店锅炉、海纳百川物流公司锅炉、月亮湾晓镇采暖锅炉均烟气直排。   三是建筑工地、砂石堆放场、煤堆、料堆等地面覆盖率低。门头沟区金地集团西山艺境楼盘项目施工现场土方未覆盖 漫水河村周边煤堆、阎河路边煤场等均无抑尘措施和苫盖 门头沟少年宫旁新建体育场施工现场场地开挖后未覆盖。   四是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排放严重。房山区太行前景水泥有限公司(金隅集团下属公司)除尘设施不运行,在熟料转运过程,大量粉尘无组织排放,场地积灰严重 牛栏山酒业公司三台锅炉烟气均未实质脱硫,数据造假 燕京啤酒北厂锅炉烟气密封不严,存在漏气情况。
  • 羊肉中喹诺酮类,磺胺类兽药残留的测定
    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羊肉往往会作为聚餐的不二选择——羊汤、羊蝎子、涮羊肉,羊肉串,都能够带来季节专属的温补。但近两个月以来,多个省市关于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中,出现了羊肉被检出不合格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喹诺酮类(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类等项目。Tips: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都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曾被广泛用于畜禽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根据规定,我国自2016年12月31日起停止经营、使用用于食品动物的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原料药的各种盐、酯及其各种制剂;而磺胺类药物属于常用合成抑菌类兽药,除治疗敏感菌所致传染病外,通常情况下还可用于治疗传染性脑膜炎、痢疾、弓形体病等病症。《GB 31650-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所有食品动物的肌肉中磺胺类(总量)应不超过100μg/kg。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予以查处。近期市场监督总局也发布了《关于开展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提升肉制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中明确要求严格把控原辅材料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SGLC解决方案】SGLC针对禽畜水产品等动物源性基质中喹诺酮类、磺胺类的含量测定,在《农业部1077号公告-1-2008 水产品中17种磺胺类及15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采用SHIMSEN QVet NM+一步法快速前处理小柱(PN:380-00925-12),采用C18核壳柱上机分析,快速准确完成17种磺胺类和15种喹诺酮类的含量测定。详细实验条件及结果如下:1.实验仪器及耗材仪器:LC-MS/MS;色谱柱:液相柱(C18核壳柱,3.0×100mm, 2.7μm)前处理:SHIMSEN QVet NM+, 5g/5mL, 50pcs(PN:380-00925-12)2.分析条件UPLC条件流 速:0.4 mL/min; 进样量:5μL; 柱 温:30℃;流动相:A:甲醇 B:0.1%甲酸水。梯度洗脱程序如下:质谱条件离子化模式:ESI,正离子扫描;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MRM);仪器条件和各化合物MRM参数参考《农业部1077号公告-1-2008》3.样品前处理称取5g均质后的样品于50mL离心管,加入5g无水硫酸钠,加入10mL 1%的醋酸乙腈,振荡提取10min,9000 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待净化。取2mL上清液加入SHIMSEN QVet NM+净化柱中,净化柱下端接0.22μm滤器,收集过滤液于进样瓶,进 LC-MS/MS测定。4.实验结果4.1标准样品的MRM谱图▲32种标准品的MRM谱图(5μg/L)4.1鱼肉、猪肉、鸭肉中多种兽药的LC-MS/MS检测添加回收结果如下(含回收率和RSD, 加标浓度: 2 ng/mL)优化后的方法采用了一步法快速小柱,避免了传统SPE前处理的“活化-平衡-清洗-洗脱”的繁杂流程,前处理时间缩短50%以上;同时采用核壳柱上机分析,可以在6min以内完成32种兽药的分析,分析效率提升60%以上;选取典型的三种动物源性基质进行加标验证,超过80%兽药的回收率均处于60~120%的范围中,且RSD不大于10%,快速准确地完成17种磺胺类和15种喹诺酮类的同时测定。▲数据来源:岛津实验器材兽残前处理夺宝挑战赛【产品推荐】▲SHIMSEN QVet NM+, 5g/5mL, 50pcs(PN:380-00925-12)化繁为简,高效净化,采用通过式净化,节省前处理时间的同时,也可以保证有效的净化效率,尤其是针对鸡蛋等复杂的动物源性基质,拥有更顺畅的过柱体验。▲Shim-Pack Velox C18, 3.0×100mm, 2.7μm (PN: 227-32010-03)端基封尾的C18实心核壳柱,反相色谱分析通用,在缩短分析时间的同时,具有较强的保留能力;适用在制药,食品,环境和临床等多种领域样品分析需求;适用于从酸性到中性流动相条件 (pH 2-8)
  • 原安捷伦生命科学集团总裁加盟瑞士私募基金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获悉,原安捷伦副总裁、生命科学集团总裁Nick Roelofs已于今年7月加盟瑞士私募股权基金Nordic Capital,担任行业顾问。   据社交网站Linkedin上信息,Nick Roelofs于2007年加入安捷伦,一直负责安捷伦生命科学业务,直至2013年11月离职。   在加入安捷伦之前,Nick Roelofs是Stratagene的首席运营官。Nick Roelofs还曾任Bio-Rad公司集团运营官,负责蛋白质分离和分析、基因组学和食品科学等业务。   此外,Nick Roelofs还供职于Baxter International,担任技术业务发展经理,以及供职于Applied Biosystems(现赛默飞),任PCR产品高级总监。   Nick Roelofs拥有德国辛普森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本科学位,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及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雷诺分校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撰稿:杨娟)
  • 因出售旗下工厂时瞒报信息 赛默飞遭控告
    上周五,OpenGate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洛杉矶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赛默飞世尔科技去年在向其出售旗下一家墨西哥工厂时,并未透露当地存在着一个贩毒集团。   OpenGate声称,这家位于墨西哥雷诺萨的制造工厂,是其与赛默飞世尔一项较大交易中的一部分。根据路透社得到的投诉副本能够看出,至少从2011年开始,来自于贩毒集团“海湾卡特尔”(Gulf Cartel )帮派成员时常已定期渗入到这家工厂。指控中称,赛默飞世尔存在恶意扣缴相关文件,并指使员工隐瞒贩毒团伙存在的嫌疑。   OpenGate声称,歹徒向员工挥持武器,并在工厂内停放的汽车和货车中放进了未知的物品。其员工向赛默飞世尔提出帮助,请求解决这一问题。但在2012年1月和2月,赛默飞世尔并未对安全升级建议采取任何有意义的行动。   同时,诉讼中还声称,赛默飞世尔已赶去谈判,但却对尽职调查提供了误导性的答案。   OpenGate尚未提出具体的赔偿金额。   赛默飞世尔在非正常营业时间内并未立即对此事发表评论。(编译:刘玉兰)
  • 嘉定这家企业实验室获国际认证!
    近日,位于外冈镇的上海电驱动试验中心成功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证,标志着该中心具备相应国家及国际认可的检测能力,将帮助企业进一步增强行业影响力。“这项认证对我们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海电驱动总经理陈雷介绍,CNAS是国内进行实验室认可的权威组织机构,依托该资质,公司可在CNAS认可范围内使用该认证,并被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互认机构予以承认,将助力企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据介绍,上海电驱动试验中心由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总面积7300余平米,经过十多年的软硬件投入,目前已配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试验仪器与设备,具备功能、性能、环境、耐久、振动、防水、盐雾、噪声等试验能力。可为主机厂客户提供包括电机、电控和多合一电驱系统一站式新能源汽车测试服务,试验涵盖从样机、小批量到量产维护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上海电驱动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领先的自主品牌,一直坚持科技创新,不断迭代推出效率更高、NVH性能更好的电机及控制器。目前,上海电驱动产品广泛搭载长安、吉利、塔塔、雷诺等整车,远销欧洲、印度、南美等海外地区。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