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分形格栅生成湍流

仪器信息网分形格栅生成湍流专题为您整合分形格栅生成湍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分形格栅生成湍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分形格栅生成湍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分形格栅生成湍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分形格栅生成湍流话题讨论。

分形格栅生成湍流相关的资讯

  • AVL Tippelmann 使用LaVision公司的滚流/湍流软件进行发动机缸内流场分析
    发动机研发中的流场微分研究视频演示的实验结果是北京欧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代理的德国LaVision公司和奥地利AVL Tippelmann公司合作完成的(AVL Tippelmann 和 LaVision) 在一个研究型光学发动机上进行了滚流和湍流(或扭转流)现象的观测研究。透明的光学气缸安装在一个真实发动机气缸顶上。空气被抽走。测量的目标对象是气缸顶(像一个流动的盒子)安装在透明光学气缸体的顶部。其直径和发动机的缸内径相同。流动的PIV测试系统由LaVision公司提供.LaVision提供了一个附加的软件模块通过累计扭矩,刚性体的旋转等来计算滚流和湍流数.同时软件还具有生成体积流和滚流角的功能。对于滚流/湍流数计算所需要的像发动机缸径和发动机冲程等参数可以从一个遥控计算机输入,也可以手动输入。LaVision的全套系统都可以通过一个遥控计算机来完成全部的控制和分析操作。执行从启动实验记录,到速度场矢量计算直至生成滚流和湍流数。
  • 在生物安全柜中工作的十个提示
    样品污染可能意味着珍贵材料和时间的损失。这就是为什么正确的技术在样品处理的所有步骤中都很重要,从“罩子”中花费的时间开始。这是因为在II级生物安全柜内工作时的良好技术将**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湍流并防止气溶胶飞溅或不必要的扩散。以下是一些技巧的提示,可以**大限度地保护人员,样本和环境。 提示1:了解你的气流 生物安全柜通过使用HEPA过滤空气提供人员,产品和环境保护。了解空气如何通过机柜是确保始终如一地使用良好技术的难题之一。 提示2:在适当的窗扇水平工作 认证机构**少每年测量一次空气速度,以测试适当的气流,并提供机柜完全可操作的批准印章,以提供人员,产品和环境保护。在使用过程中,**使用适当的窗扇水平以确保正确的气流。 提示3:切勿盖住空气烤架 覆盖机柜前部的空气格栅会影响气流的完整性。阻挡烤架会导致实验室空气进入工作区甚**工作区空气进入实验室环境。 提示4:尽量减少移动 工人的手臂在进出机柜的快速运动中的快速移动将扰乱空气幕,并可能损害生物安全柜提供的部分屏障遏制。 慢慢地移动和移出手臂,并使它们垂直于机柜的开口,将降低这种风险。房间内的其他人员活动,例如快速移动或打开和关闭房间门,也可能破坏机柜空气屏障。 提示5:减少飞溅 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的许多常见程序可能会产生飞溅物或气溶胶。在生物安全柜中工作时,应始终使用良好的微生物技术,以尽量减少这种潜力。 减少飞溅和气溶胶产生的技术将使人员暴露于机柜内操纵的传染性材料的可能性**小化。 II类机柜的设计使得水平雾化的孢子将被向下流动的机柜空气在14英寸的行程内捕获。作为一般经验法则,将清洁材料与气溶胶生成活动保持**少12英寸的距离,可以**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提示6:了解您的工作区域 工作台面的中间三分之一是理想的使用区域。所有操作应在距工作台面前格栅**少四英寸处进行。 放置在机柜内的材料或设备可能会导致气流中断,导致湍流,可能的交叉污染或泄漏。 提示7:从清洁到污染 积极的工作应该从工作表面的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材料和用品的放置方式应限制脏物在干净物品上的移动。 从左到右保持材料的适当平衡,以防止工作区内的气流不平衡。生物危害袋,丢弃的移液器托盘和抽吸收集瓶等大件物品应放置在内阁的一侧。所有材料应尽可能远地放置在机柜中,朝向工作表面的后边缘并远离机柜的前格栅。同样,气溶胶发生设备,如涡旋混合器和台式离心机应放在机柜后部,以利用空气分流。 提示8:使用管子 打开管或瓶应不处于垂直位置举行。不应将瓶盖或管帽放在毛巾上,并应尽快重新盖上或盖上物品。 提示9:使用培养皿 使用培养皿和组织培养板的研究人员应将盖子保持在开放的无菌表面上方,以**大限度地减少向下空气的直接冲击。 提示10:使用吸气瓶或吸盘 吸气瓶或吸气瓶应连接到含有适当消毒剂的溢流收集瓶,并连接到在线HEPA或等效过滤器。 这种组合将为中央建筑真空系统或真空泵以及维修该设备的人员提供保护。吸入物质的灭活可以通过将足够的化学去污溶液置于烧瓶中以在收集微生物时杀死微生物来实现。一旦发生灭活,液体材料可以作为非感染性废物适当处理。 记住这些提示可以减少污染的可能性,并保证您和您的样品安全
  •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
    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了解到,我国科研人员依托上海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神光Ⅱ”装置,首次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物理过程,并通过标度变换用于解释太阳耀斑爆发现象,实验证实湍流过程对耀斑快速触发以及加速高能带电粒子的重要性。相关论文于北京时间1月17日刊发在《自然物理》期刊上。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一次典型耀斑爆发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十亿枚氢弹的爆炸。耀斑能产生多波段辐射,剧烈的耀斑会严重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和人类生活。因此,认识和了解耀斑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的理论认为磁重联导致了耀斑触发。磁重联是等离子体中方向相反的磁力线因互相靠近而发生的重新联结的过程,重联会将磁能快速转化为等离子体热能和动能。在天体物理中,磁重联模型还被广泛应用于恒星形成、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的耦合、吸积盘物理以及伽马暴研究。湍流磁重联是等离子磁流体中磁场能量耗散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然而其尚未在实验室得到直接证实和系统研究。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仲佳勇教授领导的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团队,长期专注于利用强激光近距离、主动可控地模拟各类天体等离子体物理过程。早在2010年,仲佳勇与合作者就成功模拟了太阳耀斑中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仲佳勇介绍,利用高能量激光系统,科学家能在实验室中获得极端物理实验条件,模拟多种高能量密度天体物理现象。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来验证天文观测理论模型,还可为发现新物理过程提供新途径。团队此次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神光Ⅱ”四路激光多点烧蚀金属靶,设计具有微扰特征且磁性相反的等离子体磁环来增大磁场相互作用区,进而实现湍流磁重联的实验构想。仲佳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此次在实验上首次利用激光等离子体的方式驱动湍流磁重联,激光等离子体更加容易标度变换到太阳耀斑等离子体,从而可对太阳耀斑进行更加细致和系统的定量研究。该研究还发现,实验湍流磁重联中高能电子的加速主要来源于重联电场,而费米加速过程可以忽略,这对传统高能电子加速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 运用北京中显提供的Creaform MetraSCAN 3D三维激光扫描仪+逆向实现了吉普车进气格栅的“跨越”
    运用北京中显提供的Creaform MetraSCAN 3D三维激光扫描仪+逆向实现了吉普车进气格栅的“跨越”时间:2019-01-03分享到腾讯微博新浪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QQ空间某汽车公司,专注于为吉普车和其他车辆制造定制组件。他们的使命是帮助每个人看到他们的梦想汽车成为现实。在汽车行业的定制改造方面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他们以与客户合作使自己的梦想汽车成为现实而自豪。问题:最近,有一位客户希望将一辆Jeep的前进气格栅复制到另一辆具有不同风格和尺寸的Jeep前进气格栅上。对于团队而言,这似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他们需要将一个进气格栅的外观设计制作成另一个进气格栅的外观,使两者结合起来,而这个进气格栅没有任何相同的尺寸作为数据参考。传统方法:通常,需要手动测量才能获得所需的结果。 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通常非常昂贵。例如,这些方法之一是使用三坐标测量机(CMM)。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成本高、效率低下,更便宜的替代方案是使用诸如卷尺和尺子等工具进行手动测量,但是难以得到准确的数据。而北京中显公司提供的Creaform系列产品MetraSCAN 3D三维激光扫描仪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解决方案:第一步是使用 MetraSCAN 3D激光扫描仪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凭借其可扩展的测量体积,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扫描精度以及对不同材质的适应能力,MetraSCAN 3D光学CMM代表了市场上最完整的计量级3D扫描仪,因此我们中显的工程师选择将其用于此服务工作。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有助于在更远的距离上保持体积精度。无论测量环境如何,Creaform的TRUaccuracy™ 技术都可确保高度精确的测量。通过MetraSCAN,我们对两个进气格栅进行了3D扫描,这个过程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完成扫描后,我们在Geomagic的Design X逆向工程软件中打开了3D扫描数据。作为市场上唯一的3G(第三代)逆向工程软件,Design X是用于从3D扫描数据创建CAD模型的理想软件。使用Geomagic,您可以从任何3D软件打开数据,并快速创建可编辑的参数化实体模型。传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逆向工程方法需要一个完美的网格,有时需要数小时才能完善。使用Design X,您可以直接跳过制作CAD模型。Geomagic内部的第三代参数化逆向工程方法可以快速,轻松地创建高质量的CAD模型,比在CAD中重绘它所花费的时间更少。产品设计扫描数据CAD数据MetraSCAN 3D 激光扫描仪的三大特点1、TRUaccuracy实际操作条件下的精确测量 ? 实际操作条件下的高精确性:无论环境条件、部件设置和用户情况如何,都能实现高精确性。 ? 自定位:是一个数据采集系统,也是其自身的定位系统;无需配备外部跟踪或定位设备,使用三角测量法来实时确定自身与被扫描部件的相对位置。2、TRUportability随时随地享有 3D 扫描 ? 独立设备:无需外部定位系统,也无需使用测量臂、三角架或夹具。 ? 便携式扫描:适应各种场所,并且可以在内部或现场使用。 ? 轻巧:重量不到1.38kg。 ? 便携:可装入随身携带的手提箱。 ? 可在狭小空间内轻松使用。 ? 不需贴任何高反光的定位标记点。3、TRUsimplicity超级简单的 3D 扫描流程 ? 用户友好:无论用户的经验水平如何,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习掌握。 ? 快速安装:能在短时间内启动并运行。 ? 直接网格输出:无需执行复杂的对齐或点云处理。 ? 实时可视化: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自己正在执行的操作,以及还需要执行哪些操作。 ? 多功能:几乎无限制的 3D 扫描——不受部件尺寸大小、复杂程度、原料材质或颜色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北京中显恒业 运用北京中显提供的Creaform MetraSCAN 3D三维激光扫描仪+逆向实现了吉普车进气格栅的“跨越”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基于超高帧频激光诊断的高温高压湍流燃烧研究装置”进行现场考察
    2022年8月26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院士带队,化学科学部组织专家对拟资助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制项目(部门推荐)“基于超高帧频激光诊断的高温高压湍流燃烧研究装置”进行了现场考察,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齐飞教授牵头负责。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和计划与政策局相关工作人员,项目推荐部门教育部、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及合作单位相关领导和项目组成员出席。 谢心澄副主任指出,专家组要对项目全面考察、严格把关,推动项目按期完成,项目依托单位和合作单位要为项目实施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期待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切实提升我国先进发动机燃烧研究的综合水平和国际地位。 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杨俊林指出,原创仪器研制是产出创新科技成果的重要基础,科学仪器研制需要面向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以解决基础科学问题为目标,全面支撑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和工具。同时,他强调了项目实施质量、建设条件保障和科技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院士代表依托单位感谢自然科学基金委对该项目的支持,强调上海交通大学将落实好依托单位责任,在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和保障该项目的实施。 齐飞教授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的科学目标、研制方案、保障条件和研制基础,现场回复了专家组质询。随后,专家组实地考察了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燃烧诊断实验室和拟建设的装置场地,并根据项目申请材料、负责人汇报和现场考察情况,提出了考察意见和项目实施建议,形成了考察报告,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
  • 阿拉丁小分子抑制剂、激动剂、拮抗剂--血管生成信号通路(上)
    血管生成血管生成,即从已存在的血管中生成新血管。此通路是通过人体中存在的诸多互补和复杂的信号途径调节的。正常情况下,血管生成的相关诱导剂和抑制剂之间保持平衡状态。但对于创伤、缺氧或炎症继发等微环境破坏的条件下,此通路能做出迅速的应答。在各种慢性病理和肿瘤的情况下,血管生成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异常的血管生成或新生血管。血管生成信号通路转导过程血管生成的激活导致促血管生成生长因子(vegf、pdgf、fgf和tgf等)的释放,这些因子将其受体结合到已有血管内的内皮细胞上,从而诱导pi3k/akt、erk1/2、smad和notch等多种途径的信号转导,引起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内皮细胞利用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整合素来消化细胞外基质,迁移到新的区域,在那里它们延长并形成管子,产生新的血管。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癌细胞刺激新血管的形成,为肿瘤输送氧气和营养。随着肿瘤的生长,位于肿瘤中心的细胞缺氧,使得转录因子hif-1α(缺氧诱导因子-1)稳定表达。该转录因子与hif-1β结合上调几种促血管生成基因的表达。此外,生长因子信号还刺激hif-1活性,以维持生长细胞的氧稳态。血管生成信号通路图 产品列表 *flt项目号产品名称规格cas包装细胞靶点ic50kis129593sorafenib tosylate≥99%475207-59-150mg,100mg,250mg,1g,5g无细胞raf-16 nmb-raf22 nmvegfr-290 nmvegfr-320 nmpdgfr-β57 nmflt-359 nmc-kit68 nmt127762tozasertib≥98%639089-54-625mg,100mgflt330 nms125267sp600125≥98%129-56-625mg,100mg,500mg,1g,5g无细胞jnk140 nmjnk240 nmjnk390 nmf127011foretinib (gsk1363089)≥98%849217-64-75mg,25mg,100mg无细胞met0.4 nmkdr0.9 nmq127558quizartinib (ac220)≥99%950769-58-15mg,10mg,50mg,500mgmv4-11flt3(itd)1.1 nm/4.2 nm rs4 11flt3(wt)1.1 nm/4.2 nmd126778dovitinib (tki-258, chir-258)≥99%405169-16-610mg,50mg,250mg无细胞flt31 nmc-kit2 nmt126330fedratinib (sar302503, tg101348)≥98%936091-26-85mg,25mg,100mg无细胞jak23 nml126993linifanib (abt-869)≥99%796967-16-35mg,10mg,50mgkdr4 nmcsf-1r3 nmflt-1/33 nm/4 nmpdgfrβ66 nmc127776crenolanib (cp-868596)≥99%670220-88-95mg,10mg,50mgpdgfrα2.1 nmpdgfrβ3.2 nmr129910r406 (free base)≥99%841290-80-05mg,10mg,25mg,50mg,100mgsyk41 nmm127412amuvatinib (mp-470)≥98%850879-09-35mg,25mg,100mgc-kit10 nmpdgfα40 nmflt381 nmt125150tandutinib (mln518)≥98%387867-13-225mg,100mg,500mgflt30.22 μmt127523tg10120998%936091-14-45mg,25mg,100mg无细胞jak26 nmflt325 nmret17 nmk127169kw-2449≥98%1000669-72-65mg,25mg,100mgflt36.6 nme126318enmd-2076≥99%934353-76-15mg,10mg,50mgaurora a14 nmflt31.86 nml127618ldk378≥99%1032900-25-65mg,25mg,100mg,250mg无细胞alk0.2 nmigf-1r8 nminsr7 nmstk22d23 nmflt360 nmp129908prt062607 (p505-15, biib057) hcl≥98%1370261-97-45mg,25mg无细胞syk1 nms125098sorafenib≥99%284461-73-0250mg,1g无细胞raf-16 nmb-raf22 nmvegfr-290 nmvegfr-320 nmpdgfr-β57 nmflt-359 nmc-kit68 nmc129757cabozantinib malate (xl184)≥99%1140909-48-310mg,25mg,50mg,100mg,250mgvegfr20.035 nm无细胞c-met1.3 nmret4 nmkit4.6 nmflt-1/3/412 nm/11.3 nm/6 nmtie214.3 nmaxl7 nmt129806tcs 359≥99%301305-73-710mg,25mg,50mgflt343 nme129946enmd-2076 l-(+)-tartaric acid≥99%1291074-87-75mg,25mgaurora a14 nmvegfr(flt3)1.86 nml127298ly2801653-1206799-15-65mg,10mg,50mgmet2 nmc168062crotonoside95% (hplc)1818-71-95mg,10mg,25mgflt3hdac3/6g172979gilteritinib97%1254053-43-45mg,100mgflt30.29 nmaxl0.73 nmp171724pexidartinib97%1029044-16-35mg,100mgcsf-1r20 nmkit10 nmflt3160 nm *dna alkylator项目号产品名称规格cas包装细胞靶点ic50ec50kis129593sorafenib tosylate≥99%475207-59-110mg,50mg,250mg,1g,5g无细胞raf-16 nmb-raf22 nmvegfr-290 nmvegfr-320 nmpdgfr-β57 nmflt-359 nmc-kit68 nme129728sunitinib malate≥99%341031-54-7100mg,500mg,1g无细胞vegfr2 (flk-1)80 nmpdgfrβ2 nml125046lenalidomide≥99%191732-72-650mg,250mg,1g,5gpbmcstnf-α13 nmc126195cabozantinib (xl184, bms-907351)≥98%849217-68-15mg,10mg,50mg,100mg,250mg无细胞vegfr20.035 nmc-met1.3 nm ret4 nmkit4.6 nmflt-1/3/412 nm/11.3 nm/6 nmtie214.3 nmaxl7 nmp127550ponatinib (ap24534)≥99%943319-70-810mg,50mg,250mg无细胞abl0.37 nmpdgfrα1.1 nmvegfr21.5 nmfgfr12.2 nmsrc5.4 nmk125585ki20227≥98%623142-96-110mg,50mgkdr2 nmvegfr-212 nmc-kit451 nmpdgfrβ217 nma129732axitinib≥99%319460-85-010mg,50mg,250mg,1g猪主动脉内皮细胞vegfr10.1 nmvegfr20.2 nmvegfr30.1-0.3 nmpdgfrβ1.6 nmc-kit1.7 nmf127011foretinib (gsk1363089)≥98%849217-64-75mg,25mg,100mg无细胞met0.4 nmkdr0.9 nmn129725nintedanib (bibf 1120)≥98%656247-17-55mg,10mg,25mg,50mg,100mg,500mg无细胞vegfr134 nmvegfr213 nmvegfr313 nmfgfr169 nmfgfr237 nmfgfr3108 nmpdgfrα59 nmpdgfrβ65 nmv125180vandetanib (zd6474)≥99%443913-73-325mg,100mg,500mg无细胞vegfr240 nmvegfr3110 nmegfr500 nmr127804regorafenib (bay 73-4506)≥99%755037-03-75mg,10mg,25mg,100mg无细胞vegfr113 nmvegfr24.2 nmvegfr346nmpdgfr-β22 nmkit7 nmret1.5 nmraf-12.5 nmp129722pazopanib hcl (gw786034 hcl)≥98%635702-64-625mg,100mg,250mg,1g无细胞vegfr110 nmvegfr230 nmvegfr347 nmpdgfr84 nmfgfr74 nmc-kit140 nmc-fms146 nmc125911cediranib≥98%288383-20-010mg,50mgvegfr(kdr)5 nm/≤3 nmp125865pd173074≥99%219580-11-75mg,10mg,50mgfgfr125 nmvegfr2100-200 nmd126778dovitinib (tki-258, chir-258)≥99%405169-16-610mg,50mg,250mg无细胞flt31 nmc-kit2 nml126993linifanib (abt-869)≥99%796967-16-35mg,10mg,50mgkdr4 nmcsf-1r3 nmflt-1/33 nm/4 nmpdgfrβ66 nmv125857vatalanib (ptk787) 2hcl≥99%212141-51-010mg,50mg无细胞vegfr2/kdr37 nmr127906raf265 (chir-265)≥98%927880-90-81mg,5mg,10mg,50mgvegfr230 nmb-raf3-60 nmt126012tivozanib (av-951)≥98%475108-18-05mg,25mg,100mgvegfr10.21 nmvegfr20.16 nmvegfr30.24 nmm129736motesanib diphosphate (amg-706)≥98%857876-30-35mg,10mg,50mgvegfr12 nmvegfr23 nmvegfr36 nml125518lenvatinib (e7080)≥99%417716-92-85mg,10mg,50mg,100mgvegfr2(kdr)4 nmvegfr3(flt-4)5.2 nmb127317brivanib (bms-540215)≥98%649735-46-65mg,10mg,50mgvegfr225 nmm127064mgcd-265≥98%875337-44-31mg,5mg,10mg,50mgc-met1 nmvegfr1/2/33 nm/3 nm/4 nma126830aee788 (nvp-aee788)≥97%497839-62-05mg,25mg,100mgegfr2 nmher2/erbb26 nme126318enmd-2076≥99%934353-76-15mg,10mg,50mgaurora a14 nmflt31.86 nmo126155osi-930≥99%728033-96-31mg,5mg,25mg,50mgkit80 nmkdr9 nmcsf-1r15 nmc126929cyc116≥99%693228-63-61mg,10mg,50mgaurora a8.0 nmaurora b9.2 nmvegfr244 nmk125876ki8751≥98%228559-41-95mg,25mg,100mgvegfr20.9 nmt129747telatinib≥99%332012-40-51mg,5mg,10mg,50mgvegfr2/36 nm/4 nmc-kit1 nmpdgfrα15 nmp126419pp121≥98%1092788-83-410mg,50mgpdgfr2 nmhck8 nmmtor10 nmvegfr212 nmsrc14 nmabl18 nmdna-pk60 nmp125184pazopanib≥99%444731-52-625mg,100mg,500mggfr110 nmvegfr230 nmvegfr347 nmpdgfr84 nmfgfr74 nmc-kit140 nmc-fms/csf1r146 nmk125907krn-633≥97%286370-15-85mg,25mg,100mgvegfr1170 nmvegfr2160 nmvegfr3125 nm
  • 高端制造业的守护神 | 我们在洁净室里做什么?
    以前有个同学问我知不知道洁净室,一般都在洁净室干嘛。笔者愣了一下,具体做什么我也不知道,肯定不在里面玩游戏看电影了。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洁净室吧。什么是洁净室典型的洁净室,图片来自Avantor洁净室又可称作无尘室(Cleanroom),通常用作专业工业生产或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包括制造药品,集成电路,CRT,LCD,OLED和microLED显示器等。洁净室的设计是为了保持极低水平的微粒,如灰尘,空气中的生物体,或汽化的微粒。确切地说,洁净室有一个受控的污染水平,该水平由在指定的颗粒尺寸下每立方米的颗粒数来规定。洁净室也可指任何给定的容纳空间,在该空间中设置了减少微粒污染和控制其他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压力。在药学意义上,洁净室是指符合GMP无菌规范(即EU和PIC/S GMP指南附件1以及当地卫生当局要求的其他标准和指南)中定义的GMP规范要求的房间。在我看来,洁净室(Cleanroom)是将普通房间转换为洁净室所需的工程设计、制造、完成和操作控制(控制策略)的组合。很多行业会使用无尘室,只要是小颗粒会对生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地方都会有洁净室的身影。它们的尺寸和复杂度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制药,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和生命科学等行业,以及航空航天,光学,军事和能源部中常见的关键工艺制造。历史现代无尘室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威利斯惠特菲尔德发明的。惠特菲尔德作为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雇员,于1966年为无尘室设计了最初的设计方案。在惠特菲尔德发明之前,早期的无尘室经常遇到颗粒和不可预测的气流的问题。Whitfield设计的无尘室具有恒定的且经过严格过滤的气流来保持空间内的洁净。硅谷的大部分集成电路制造设施由三家公司制造:MicroAire,PureAire和Key Plastics。他们制造了层流装置,手套箱,洁净室和空气淋浴器,以及用于集成电路“湿法工艺”建造的化学罐和工作台。这三家公司也是将特氟龙用于气枪,化学泵,洗涤器,水枪和其他集成电路生产所需设备的先驱。William(Bill)C.McElroy Jr.曾担任三家公司的工程经理,制图室主管,QA/QC和设计师,他的设计为当时的技术增加了45项原始专利。洁净室气流原理洁净室通过使用HEPA或ULPA过滤器,采用层流(单向流)或湍流(乱流,非单向流)气流原理,来控制空气中的颗粒。层流或单向气流系统将过滤的空气以恒定的流向下或水平方向引导到位于洁净室地板附近墙壁上的过滤器,或通过凸起的穿孔地板板进行再循环。层流空气流动系统通常在洁净室天花板的80%上使用,以保持恒定的空气。不锈钢或其他非脱落材料用于构造层流空气流动过滤器和罩,以防止多余的颗粒进入空气。湍流,或非单向空气流动使用层流空气流动罩和非特定速度过滤器来保持洁净室中的空气在恒定的运动,尽管不是所有的方向相同。粗糙的空气试图捕获可能存在于空气中的颗粒,并将它们驱赶到地板上,在地板上它们进入过滤器并离开洁净室环境。有的地方也会增加矢量洁净室:在房间的侧上角送风,采用扇形高效过滤器,也可以用普通高效过滤器配扇形送风口,在另一侧的下部设回风口,房间的高长比一般在0.5~1之间为宜。这种洁净室也可以达到5级(100级)洁净度。“层流(也叫单向流)洁净室”的气流模式“湍流(乱流,非单向流)洁净室”的气流模式洁净的房间需要大量的空气,并且通常在一个可控的温度和湿度下。为了减少改变环境温度或湿度的费用,大约80%的空气会再循环(如果产品特性允许),循环的气体会先通过过滤系统去除微粒污染,同时保持合适温度和湿度,在通过洁净室。空气中的微粒(污染物)要么漂浮在周围。大多数空气中的微粒会慢慢沉降,沉降速率取决于它们的大小。一个设计良好的空气处理系统应该将新鲜的和再循环的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一起输送到洁净室中,在一起把颗粒从洁净室带走。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从室内取出的空气通常通过空气处理系统再循环,在空气处理系统中过滤器去除微粒。如果工艺、原料或产品的含有大量水分,有害蒸汽或气体就不能再循环回至室内了,这种空气通常被排出到大气中,然后100%的新鲜空气被吸到洁净室系统中,处理后到洁净室内。进入洁净室的空气量是严格控制的,被排出的空气量也是严格控制的。大多数洁净室是加压运行的,通过将比从洁净室排出的空气供应量更高的空气供应量进入洁净室来实现的。较高的压力会导致空气从门下或通过任何洁净室不可避免的微小裂缝或缝隙泄漏出去。良好的洁净室设计的关键是空气引入(供给)和排出(排气)的适当位置。在布置洁净室时,应优先考虑送风和排风(回风)格栅的位置。进口(天花板)和回风格栅(在较低的位置)应位于洁净室的相对侧。如果需要保护操作员不受产品的影响,则风流应远离操作员。美国FDA和欧盟为微生物污染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指导方针和限值,也可以使用空气处理器和风扇过滤单元之间的增压室以及粘性垫。对于需要A级空气的无菌室,气流是从上到下的,并且是单向的或层流的,保证空气在接触产品之前未受到污染。洁净室的污染洁净室污染的最大威胁来自使用者本身。在医疗和制药行业,微生物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可能从皮肤脱落而沉积到气流中的微生物。研究洁净室微生物区系对于微生物学家和质量控制人员评估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耐药菌株筛查、清洁消毒方法研究有现实意义。典型的洁净室菌群主要是与人类皮肤相关的菌群,也会有其他来源的微生物,例如来自环境和水,但数量较少。常见的细菌属包括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真菌属包括曲霉属和青霉属。保持洁净室清洁有三个大的方面要注意。1、洁净室的内表面及其内部设备原则是选材重要,日常清洁消毒更重要。为了符合GMP并达到洁净度规范,洁净室的所有表面都应光滑和不透气,并且不产生自身的污染,即不产生灰尘,或掉屑,耐腐蚀,易于清洁,否则会提供微生物繁殖的场所,表面应坚固耐用,不能开裂,破碎或凹陷。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可以选择,有昂贵的达加德镶板,玻璃等,最好的和最美观的选择是玻璃。按照各级洁净室的要求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频次可以是每次操作使用后,每天进行多次,每天,每几天,每周一次等进行清洁消毒。建议操作台面要每次操作后清洁消毒、地板每天消毒、墙面每周、空间每月,根据洁净室等级和设定的标准规范进行严格清洁和消毒操作,并做好记录。2、洁净室内空气的控制总的来说要选择合适的洁净室设计,定期维护保养,做好日常监测。特别要注意的是制药洁净室的浮游菌监测,空间内的浮游菌用浮游菌采样仪抽取空间内一定体积的空气,气流通过灌装特定培养基的接触皿,接触皿会捕获微生物,后将皿放入培养箱培养计数菌落数量,计算出空间内的微生物数量。层流层的微生物也需要检测,用对应的层流层浮游菌采样仪,工作原理跟空间采样类似,只是采样点要放到层流层中。如果无菌室中需要用到压缩气体,也需要对压缩空气进行微生物检测,用对应的压缩空气检测仪,需要先把压缩气体的气压调整到合适的范围,防止微生物和培养基被破坏。PBI浮游菌采样仪3、洁净室里人员的要求洁净室工作的人员要定期接受污染控制理论培训。他们通过气闸,空气淋浴器和/或更衣室进出洁净室,他们必须穿专门设计的衣服,包裹住皮肤和身体自然产生的污染物。根据洁净室的分类或功能,工作人员的着装可能只需实验服和头套简单防护,也可能完全包裹的不暴露任何皮肤的全身防护。洁净服是用来防止颗粒和或微生物从穿着者的身体释放和污染环境。洁净服本身不得释放颗粒或纤维,以防止污染环境。这种类型的人员污染可以降低半导体和制药工业中的产品性能,并且它可以导致例如医疗保健行业中的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洁净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靴子,鞋子,围裙,胡须套,圆帽,口罩,工装/实验服,长袍,手套和指套,袖套和鞋、靴套。所用洁净服的类型应反映洁净室和产品类别。低级别的洁净室可能需要特殊的鞋,鞋底完全光滑,不会站上灰尘或污垢。但是考虑到安全原因,鞋底又不能造成滑倒的危险。进入洁净室通常都需要穿洁净服。10,000级洁净室可以使用简单的实验服,头套和鞋套。对于100级洁净室,需要全身包裹,带拉链的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和靴套。此外还要控制洁净室内人员的数量,平均4~6m2/人,操作要轻缓,避免大幅度和快速移动。典型的AB级洁净室防护用品,图片来自Avantor洁净室常用的消毒方法A、紫外灯消毒灭菌B、臭氧消毒C、气体灭菌消毒液有甲醛、环氧已烷、过氧已酸、石碳酸和乳酸的混合液等D、消毒剂常见的消毒剂有异丙醇(75%)、乙醇(75%)、戍二醛、洁尔灭等。我国药厂传统的无菌室消毒方法是用甲醛熏蒸,国外药厂认为甲醛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现普扁采用戍二醛(glutaraldehyde)喷洒,无菌室用的消毒剂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0.22μm的滤膜除菌过滤。VAI洁净室消毒产品洁净室分类洁净室根据每体积空气中允许的颗粒数量和大小进行分类。“100级”或“1000级”等大数字指的是FED-STD-209E,表示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允许的0.5μm或更大颗粒的数量。该标准还允许插值;例如,SNOLAB保持为2000级洁净室。离散光散射空气颗粒计数器用于确定指定采样位置处等于或大于规定尺寸的空气颗粒浓度。小数值指的是ISO 14644-1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每立方米空气中允许的0.1μm或更大颗粒数的十进制对数。因此,例如,ISO 5级洁净室最多有105个颗粒/m3。FS 209E和ISO 14644-1均假定粒径和颗粒浓度之间存在对数关系。因此,零粒子浓度并不存在。有些类别不需要测试某些粒径,因为浓度太低或太高,无法实际测试,但此类空白不应被视为零。由于1m3约为35立方英尺,测量0.5μm颗粒时,两种标准基本相当。普通室内空气约为1,000,000级或ISO 9。ISO 14644-1和ISO 14698ISO 14644-1和ISO 14698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非政府标准。前者一般适用于洁净室(见下表);后者适用于可能存在生物污染问题的洁净室。ISO 14644-1用以下公式定义了每类和每粒径的最大颗粒浓度。CN表示1立方米内最大颗粒浓度,为等于或大于所考虑的粒径(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的空气颗粒,使用不超过三个有效数字。N是ISO分类号。D是以μm为单位的颗粒尺寸,0.1是以μm为单位的常数。标准粒径的结果如下表格所示。分级最大颗粒/m3a对应FEDSTD 209E≥0.1 μm≥0.2 μm≥0.3 μm≥0.5μm≥1 μm≥5 μmISO 110bddddeISO 210024b10bddeISO31,00023710235bde1级ISO 410,0002,3701,02035283be10级ISO 5100,00023,70010,2003,520832def100级ISO 61,000,000237,000102,00035,2008,3202931,000级ISO 7ccc352,00083,2002,93010,000级ISO 8ccc3,520,000832,00029,300100,000级ISO 9ccc35,200,0008,320,000293,000普通空气a表中的所有浓度都是累积的,例如,对于ISO 5级,在0.3μm处显示的10,200个颗粒包括所有等于或大于该尺寸的颗粒。b这些浓度将导致大量空气样本用于分类。可采用顺序取样程序c浓度限值不适用于该表区域,由于颗粒浓度非常高。d低浓度颗粒的取样和统计限制使得分类不合适。e由于取样系统中的潜在颗粒损失,低浓度和粒径大于1μm的两种颗粒的样品采集限制使得该粒径的分类不合适。f是指洁净室微粒清洁度的水平,以每立方米一定大小的空气粒子数为基础。US FED STD 209E分级最大颗粒/立方英尺对应ISO≥0.1 μm≥0.2 μm≥0.3 μm≥0.5μm≥5 μm1357.5310.007ISO 3103507530100.07ISO 41003,5007503001000.7ISO 51,00035,0007,5003,0001,0007ISO 610,000350,00075,00030,00010,00070ISO 7100,0003,500,000750,000300,000100,000830ISO 8目前的监管机构包括:ISO、USP 800、美国联邦标准209E(以前的标准,仍在使用)药品质量和安全法案(DQSA)于2013年11月制定,以应对药物复合死亡和严重不良事件。《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D&C法案)为人类配方制定了具体的指导方针和政策。503A由州或联邦授权机构由授权人员(药剂师/医生)监制503B与外包设施有关,需要由持牌药剂师直接监督,不需要是持牌药房。工厂通过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获得许可证。欧盟GMP分类欧盟GMP指南比其他指南更为严格,要求洁净室在运行时(生产过程中)和静止时(不进行生产过程,但房间AHU开启时)达到颗粒计数。分级最大颗粒/m3静态动态0.5 μm5 μm0.5 μm5 μmA级3,520203,52020B级3,52029352,0002,900C级352,0002,9003,520,00029,000D级3,520,00029,000没有定义没有定义BS 5295BS 5295是英国标准。分级最大颗粒/立方米≥0.5 μm≥1 μm≥5 μm≥10 μm≥25 μm13,0000002300,0002,0003031,000,00020,0004,00030004200,00040,0004,000BS 5295第1类还要求任何样品中存在的最大颗粒不得超过5μm。BS 5295已被取代,自2007年起撤销,替换为“BS EN ISO 14644-6:2007”。USPStandardsUSP 800是美国药典公约(USP)制定的美国标准,生效日期为2019年12月1日。关于洁净室的小白提问1、怎样进出洁净室?人员和货物通过不同出入口进出。工作人员通过气闸(有的设有空气淋浴台)或没有气闸进出,并穿戴防护装备,如头套,面罩,手套,靴子和防护服。这是为了尽量减少和阻隔进入洁净室的人携带的微粒。货物通过货物通道进出洁净室。2、洁净室设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洁净室建筑材料的选择不应产生任何颗粒,因此整体环氧或聚氨酯地板涂层是优选的。采用抛光不锈钢或涂粉软钢夹芯隔墙板和顶棚板。通过弯曲表面来避免直角形墙角,墙角到地板,墙角到天花板,所有接缝都需要用环氧密封胶密封,避免接缝处有任何颗粒沉积或产生。洁净室内的设备设计成能产生最小的空气污染。只使用特制的拖把和水桶。洁净室家具的设计也要产生最少的颗粒,并且易于清洁。3、怎样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通过环境监测确认污染的微生物类型。下一步需要确定哪种消毒剂可以杀灭已知数量的微生物,在进行接触时间致死率测试(试管稀释法或表面材质法),或AOAC测试之前,需要对已有的消毒剂进行评估并确认是否合适。要杀灭洁净室中的微生物,一般有两种类型的消毒剂轮换机制: ①一种消毒剂和一种杀孢子剂进行轮换,②两种消毒剂和一种杀孢子剂进行轮换。消毒系统确定好后,可以进行杀菌效力测试,为消毒剂的选择提供依据。完成杀菌效力测试后,需要进行对实地现场的研究测试,这是证明清洁消毒SOP 和消毒剂杀菌效力测试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之前未检测到的微生物,生产工艺,人员等也可能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定期对清洁和消毒SOP进行审核, 以确认是否还适用于当前环境。4、干净的走廊还是肮脏的走廊?片剂或胶囊等粉剂是干净走廊,无菌药品、液体药品等采用肮脏走廊涉及。通常,低水分的医药产品如片剂或胶囊干燥且多尘,因此更有可能存在显著的交叉污染风险。如果洁净区与走廊的压差为正,粉末将逸出房间进入走廊,然后很可能被转移到隔壁洁净室。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干燥制剂并不容易支持微生物生长,因此作为一般规则,片剂和粉剂是在干净的走廊设施中制造的,因为漂浮在走廊中的微生物找不到能够繁衍生息的环境。这意味着房间对走廊负压。而对于无菌(加工过的),无菌或低生物负荷和液体医药产品,微生物通常会找到支持性培养物,在其中繁衍,或者在无菌加工产品的情况下,单个微生物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这些设施通常都设计有肮脏的走廊,因为想把潜在的微生物排除在洁净室之外。回到最初的问题,答案是我们在洁净室里生产芯片及高端器件、制药、做手术等。文章来源:Avantor
  • Spectrum任意波形发生器在自动化和远程应用生成信号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2016年8月1日,德国汉斯多尔夫讯——全球领先的PC测试测量设备设计制造商德国Spectrum公司今日发布全新系列基于LXI标准的任意波形发生器。该系列产品为需要在自动化测试及远程应用程序中产生电子信号的工程师及科学家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为了满足用户对产品性能水平的多种需求,德国Spectrum公司在其generatorNETBOX系列中再添7款新产品。该组产品结合了目前最新的数模转换技术(DAC),生成的信号频率可从直流达到400MHz。此外,通过以太网与电脑或局域网(LAN)连接实现完全的远程控制,使其易于整合在任意测试系统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61" title=" 德国Spectrum公司DN2.662产品外观.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6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ed22a560-ad79-4d48-a2c1-f9724633f9ed.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德国Spectrum公司DN2.662产品外观 /p p   generatorNETBOX系列产品具有2、4、8条完全同步通道。该系列的高端产品为DN2.66x系列。此次发布的任意波形发生器速度快且具有高分辨率,结合16位垂直分辨率的数模转换技术,输出率可达1.25GS/s或625MS/s。此次的新系列产品还包括高达2 x 4GB的板上存储,在高阻抗下的输出电压高达& amp #177 4 V (625MS/s型号产品可达& amp #177 5V),50& amp #937 时的输出电压可达& amp #177 2 V ( 625 MS/s 型号产品可达& amp #177 2.5V)。针对低频率程序,德国Spectrum公司推出了DN2.60x系列产品。该产品使用14位数模转换技术,信号输出率可达125MS/s。同样,对于信号生成频率高达60MHz的应用程序,这无疑是一种节约成本的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24" title=" 德国Spectrum公司DN2.662产品侧面图.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2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05ba016f-2799-4f15-895c-bbb7e327199a.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德国Spectrum公司DN2.662产品侧面图 /p p   为了能够生成较长且复杂的波形,此次发布的任意波形发生器在使用大容量板上存储的同时,结合诸如单脉冲、回路、FIFO、门式以及序列回放等多种操作模式。在FIFO模式下,任意波形发生器能够通过GBit以太网口持续从电脑内存向任意波形发生器内存传输数据。任意波形发生器甚至可以在新波形数据向板上内存传输的过程中输出信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23" title=" 表1 generatorNETBOX产品目录.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2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5a7b5b6b-b364-4b5e-90dd-78f2eaaa3df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表1 generatorNETBOX产品目录 /p p   任意波形发生器的每条通道都是由精密的锁相回路(PLL)控制系统计时,由内部生成,或者由外时钟或外参考时钟生成。任意波形发生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其前面板的多功能I/O连接器进一步提高了其灵活性,使其能够访问异步数字输入、异步数字输出、触发器输出、运行和arm状态,锁相回路参考时钟以及标记输出。 /p p   小巧且紧凑的generatorNETBOX产品适用于台面型设备或机架式设备。移动程序可使用12V或24V的直流电源供电。 /p p   此次推出的任意波形发生器是完全独立的产品,其配置的工具能够满足生成任意波形的需求。用户仅需将该产品与电脑主机连接(如笔记本或工作站)或企业网络的任何地方,启动Spectrum公司的SBench6专业软件。SBench6专业版适用于任意一款任意波形发生器,它能够使用户控制全部操作模式,并轻松通过一个简单、便捷的图形用户界面完成硬件设置。此外,该软件还内置了波形生成、数据分析及存档功能。这其中包括了能够产生诸如正弦、矩形、三角形、锯齿形、SINC和DC等标准波形的EasyGenerator功能。这些波形可用方程产生,也可从其它设备(诸如数字化仪和示波器)或软件程序导入。SBench6能够完成诸如ASCII、二进制和WAV等主流数据格式的输入和输出。 /p p   该系列产品所包含的驱动程序能够满足用户使用任意常见的编程语言进行自由编程。这其中包括C++, Visual Basic, VB.NET, C#, J#, Delphi和Python代码。为了满足LabVIEW, LabWindows 和 MatLab的需求,Spectrum还提供了第三方软件支持。 /p p   对于需要通过generatorNETBOX进行远程操控的应用,德国Spectrum提供了嵌入式服务器选项—DN2.xxx-Emb。该选项包括一个强大的CPU,一个可自由访问的SSD,较大的内存和一个远程软件开发访问方法。这个开放式平台使用户在运行自有软件的同时,仍然可以通过连接LAN进行远程访问。这一选项可以有效地使generatorNETBOX进行独立操作,或作为大型系统的一部分通过与LAN连接进行操作。 /p p   generatorNETBOX产品可及时交付使用。全部产品附送SBench6专业版软件、适用于主流编程语言的驱动程序及两年质保。同时,德国Spectrum公司还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包括免费的软件及固件升级。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发送邮件至info@spec.com或访问我们的官网www.spectrum-instrumentation.com。 /p p    strong 关于德国Spectrum公司 /strong /p p   德国Spectru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PC测试测量设备的设计制造商,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信号采集、产生和分析。公司专注于高速数字化仪和发生器技术。迄今为止,Spectrum的产品包括400多种可用的模块化产品,并符合PCIe, LXI和PXI等主流行业技术标准。德国Spectrum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汉斯多尔夫,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其设计工程师能够直接服务客户,并提供快速、杰出的技术支持。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官网www.spectrum-instrumentation.com。 /p p & nbsp /p
  • 冷冻电镜助力,复旦大学麻锦彪团队合作解析果蝇Dicer-2结合双链RNA加工生成siRNA的分子机制,成果登上《自然》主刊
    RNA干扰(RNAi)是许多真核生物中一种保守的RNA沉默机制, 小干扰RNA是RNA干扰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果蝇中,siRNA的产生是由Dicer-2(Dcr-2)蛋白在其辅因子Loqs-PD的辅助下,从长的双链RNA(dsRNA)上切割产生21个碱基对的双链siRNA。Dicer-2是最早被发现的ATP依赖型的Dicer家族蛋白,在2000年即发现siRNA加工生成过程是ATP依赖的。近年来,虽然有多篇关于Dicer家族蛋白的生化与结构研究的文章发表,但是对于ATP依赖型的Dicer蛋白识别并切割RNA底物的整个过程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2022年6月29日,复旦大学麻锦彪团队与清华大学王宏伟团队在《自然》杂志主刊(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dsRNA processing by Drosophila Dicer-2–Loqs-PD(《果蝇Dicer-2和Loqs-PD复合物在双链RNA加工过程的结构深入解析》)的文章,该研究通过解析了包括Dicer-2-Loqs-PD单独蛋白,以及Dicer-2–Loqs-PD在有无ATP的情况下结合dsRNA的6套冷冻电镜结构(图1),结合生化实验分析,首次揭示了Dicer-2-Loqs-PD复合物结合并切割双链RNA产生siRNA的依赖ATP的加工循环分子机制(图2),解决了20多年困扰小干扰RNA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图1. Dicer-2–Loqs-PD结合双链RNA复合物在不同状态下的冷冻电镜结构。此前的研究报道了Dicer-2蛋白结合底物时就会有明显的构象变化,加之ATP依赖的Dicer-2蛋白在siRNA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水解ATP来在双链RNA上移动,并且连续的切割过程势必也会导致存在处于不同状态的复合物,三者叠加势必对复合物的均一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对此,研究团队从活性位点突变的单独蛋白复合物结构开始解析;之后加入了双链RNA,获得了无ATP时,处在初始结合状态的Dicer-2–Loqs-PD–dsRNA复合物高分辨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入ATP,通过数据收集与计算分类,得到了切割活性状态与两种明显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移位状态(早起移位与中期移位状态);然后使用正常活性的Dicer-2蛋白,获得了处于切割后状态的复合物,并通过分析发现它正向早起移位状态转变;从而将整个过程串起,阐明了Dicer-2–Loqs-PD复合物从结合双链RNA并在其上移动,到形成切割活性状态,直至切割完成产生siRNA的整个循环过程的分子机制和其中连续且递进的构象变化。图2. Dicer-2–Loqs-PD复合物结合双链RNA蛋白生成siRNA的加工循环过程机制模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苏世晨博士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家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麻锦彪教授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宏伟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黄旲研究员课题组也参与了研究工作。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清华基地和水木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冷冻电镜的数据收集与处理提供了支持;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提供了质谱分析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该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mRNA创新与翻译中心和科学探索奖的经费支持。
  • 雾霾中的硫酸盐如何生成?科学家们给出的答案是这个
    中德两国研究人员21日说,他们破解了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最主要组分硫酸盐的形成之谜,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是当前雾霾期间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这一发现凸显在继续实施减排措施的同时优先加大氮氧化物减排力度对缓解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近年来,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频发。已有研究表明,硫酸盐是重污染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在绝对贡献上,重污染期间硫酸盐在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质量占比可达20%,是占比最高的单体 在相对趋势上,随着PM2.5污染程度上升,硫酸盐是PM2.5中相对比重上升最快的成分。因此,硫酸盐的来源研究是解释雾霾形成的关键科学问题。  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张强教授、郑光洁博士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程雅芳教授、乌尔里希珀施尔教授、苏杭教授等人当天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运用外场观测、模型模拟及理论计算等手段发现,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硫酸盐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水”,在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下迅速反应生成。颗粒物结合水是指PM2.5在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下潮解所吸附的水分。  该结论与通常认为的硫酸盐形成机制有较大不同。现有基于欧美等地区的经典大气化学理论认为,硫酸盐主要是在云水环境中形成,由于云中的液态水含量远高于颗粒物结合水,通常高出1000到10万倍,所以与云水中的硫酸盐生成反应相比,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可以忽略 理论计算还显示,在云水反应路径中,二氧化氮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盐这一路径的贡献也可忽略不计。  而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一方面,由于颗粒物浓度大幅上升及静稳气象条件下相对湿度较高等原因,颗粒物结合水含量远高于经典情景,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总量大大提升 另一方面,重度雾霾期间二氧化氮浓度为经典云水情景下的50倍以上,这直接改变了二氧化氮氧化路径的相对重要性。此外,北京及华北地区大量存在的氨、矿物粉尘等碱性物质使得当地颗粒物结合水的pH值远高于美国等地,呈现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而二氧化氮氧化机制的反应速率会随pH值上升而大幅提高。  研究人员据此在论文中指出,优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有助大幅降低中国雾霾中的硫酸盐污染水平。  “该研究表明我国复合型污染的特殊性,”贺克斌院士对新华社记者说,“高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电厂,高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电厂和机动车等,而起到中和作用的碱性物质氨、矿物粉尘等则来自农业、工业污染、扬尘等其他来源。这些不同的污染源在我国同时以高强度排放,导致硫酸盐以特有的化学生成路径迅速生成,这也是重度雾霾期间颗粒物浓度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伦敦酸雾通常被认为是由燃煤排放的烟尘以及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所致。洛杉矶雾霾则是一种光化学污染,主要原因是机动车尾气在阳光作用下反应生成了二次污染物。而中国雾霾是一次与二次污染物混合造成。  贺克斌说,这种复合型污染的特殊性更加表明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重要性,尤其是现阶段应优先加大氮氧化物减排力度。“之前我们虽然知道需要减排,但是如果无法弄清重霾污染形成的关键化学机制,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模型定量模拟分析,也就无法准确评估如何减排最有效、最科学。不科学减排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可能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
  • 我国将起草臭氧生成器行业标准
    日前,记者从中国家电研究院了解到,《家用和类似用途臭氧生成器》行业标准起草工作组已经成立,预示着我国将对臭氧生长器制定行业标准。这项标准预计将于2011年开始相关内容的讨论,2011年年底将通过审定向工信部上报报批稿。   随着居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家电产品带有臭氧杀菌功能,消毒柜、空气净化器、带有消毒功能的洗衣机、有杀菌功能的冰箱和空调产品都应用了臭氧生成器装置。据了解,臭氧生成器对大肠杆菌、乙肝病毒等病菌的抑制有一定作用,但随着该部件在家电产品中应用日渐广泛,行业标准却一直缺失。   中国家电研究院鲁建国向中国家电网记者介绍,此次对臭氧生成器行业标准的制定一方面对产品技术和性能做出要求,规范产品的生产制造,同时也是完善我国家电标准体系、加强家电配件标准制定的一部分。据悉,臭氧生成器的行业标准将主要关注添加的臭氧浓度。
  • 生成式AI与模拟工具:正掀起科学仪器研发变革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仪器研发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研发过程耗费大量时间、人力和资源,而生成式AI和模拟工具的引入,正在改变这一局面。生成式AI通过学习大量设计数据,迅速生成多种创新设计选项,不仅节省设计时间,还能在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减少后期修改。无论是外观设计、功能布局还是材料选择,生成式AI都以超高速度和精度完成任务。确定设计方案后,模拟工具可以快速将其转化为可行产品。研发人员在虚拟环境中测试设计的可行性,从物理特性到操作性能,再到耐用性和安全性,模拟工具可以在制造前完成所有验证,降低研发成本,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当生成式AI与模拟工具结合,研发效率大幅提升。生成式AI提供多样设计选择,模拟工具帮助筛选最优方案。两者协同工作,使从创意到产品的全过程更加流畅,缩短研发周期,提升创新频率。生成式AI和模拟工具的结合,正改变仪器研发的规则,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仪器研发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峰。  在创新型仪器的研发过程中,涉及多个关键阶段,如设计与优化、原型制造以及设计验证测试(DVT)。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帮助研发团队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开发流程得以实现。分析维度内容 设计思路 以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前沿技术,提出创新型设计理念。 概念设计 通过头脑风暴、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确定仪器的功能、外观、材料等初步设计方案。 详细设计 使用CAD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组件选型和系统布局。 性能优化 通过仿真与模拟(如热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分析)优化设计,提高仪器性能和可靠性。 可制造性优化 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装配便捷性、可维护性,优化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在设计与优化阶段,研发人员基于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结合前沿技术,提出了创新型设计理念。首先,研发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确定仪器的功能、外观和材料的初步设计方案。接着,他们使用CAD软件(如SolidWorks和AutoCAD)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定义零部件的精确尺寸和位置,确保所有组件的装配和互操作性。通过有限元分析(FEA)进行结构强度与应力分析,确保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团队还使用仿真工具进行热管理与散热设计,模拟设备内部的热流和温度分布,优化散热结构,以确保设备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分析维度内容 原型开发 基于详细设计图纸,制造功能样机,通常使用3D打印、CNC加工或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材料选择 选择适合的材料(如塑料、金属、复合材料)以平衡成本、重量、耐用性和功能需求。 部件制造与装配 制造和装配各个部件,构建完整的原型仪器,测试各个组件的互操作性。 功能测试 对原型进行初步的功能测试,确保仪器的基本功能符合设计预期,如电气测试、机械测试等。  原型制造阶段开始时,研发团队基于详细的设计图纸制造功能样机,这通常采用3D打印、CNC加工或其他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仔细选择适合的材料,以平衡成本、重量、耐用性和功能需求。随后,团队制造和装配各个部件,构建完整的原型仪器,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功能测试,以确保仪器的基本功能符合设计预期,包括电气和机械测试。分析维度内容 测试规划 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标准、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的选择。 环境测试 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震动)测试仪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验证其是否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可靠运行。 性能测试测试仪器的关键性能指标(如精度、速度、灵敏度),确保其达到或超出设计要求。 安全测试 进行电气安全、机械安全、软件安全等方面的测试,确保仪器在操作中不会对用户和环境造成危害。 合规测试 确保仪器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如ISO、CE、FDA等),获取必要的认证和许可。 测试结果分析 收集和分析测试数据,评估仪器的性能和质量,识别并解决设计中的潜在问题。 设计迭代与优化 根据DVT测试结果进行设计优化,修正问题,进行设计迭代,并在必要时制造新的原型进行重新测试。  设计验证测试(DVT)阶段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首先,团队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的、标准、方法和工具选择。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震动),对仪器进行环境测试,以验证其稳定性和耐用性。此外,团队还会进行性能测试,确保仪器的关键性能指标(如精度、速度、灵敏度)达到或超出设计要求。为了保证安全,团队还进行电气、机械和软件安全测试,确保仪器在操作中不会对用户和环境造成危害。最后,合规测试确保仪器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获取必要的认证和许可。测试结果分析后,团队会根据DVT测试结果进行设计优化,修正问题,并在必要时制造新的原型进行重新测试。分析维度内容 定型设计 经过多次迭代和优化,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批量生产做准备。 生产工艺确定 确定量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流程,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生产验证 通过试生产验证生产线的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量产要求。 市场反馈收集 初期产品投放市场后,收集用户反馈,进行必要的产品改进和升级。  在最终定型与量产准备阶段,经过多次迭代和优化后,研发团队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批量生产做准备。这包括确定量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流程,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在试生产阶段,团队验证生产线的可靠性,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量产要求。最后,在产品投放市场后,团队还会收集用户反馈,进行必要的产品改进和升级。设计步骤关键任务详细内容1. 结构设计 概念建模 创建初步的3D模型 根据设计需求,建立设备的初步3D模型,定义整体外观和结构。 详细结构设计 完成详细的几何建模 设计内部结构,包含零部件的精确尺寸和位置,确保所有组件的装配和互操作性。 强度分析 结构强度与应力分析 通过有限元分析(FEA)评估结构的应力分布,确保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热管理设计 热管理与散热设计 模拟设备内部的热流和散热情况,优化散热孔布局和冷却系统。2. 组件选型 电子元件选型 电子元器件选择 选择符合设计需求的电源模块、处理器、传感器、连接器等电子元件,并在设计中标注其位置。 机械部件选型 标准机械件选型 选择标准机械部件,如螺钉、螺母、轴承、齿轮等,并集成到设计中。 材料选型 材料选择与应用 根据力学、热学及其他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铝合金、塑料、复合材料等)。 采购件选型 外购件选型 选择市场上可采购的标准件或外购件(如显示屏、接口模块等),并与制造商对接,确保供应链的可行性。3. 系统布局设计 内部布局设计 内部元件布局优化 根据功能需求和物理空间,优化内部元件的排列,确保结构紧凑、操作便捷及热管理合理。 电气系统布局 电路和布线设计 设计内部电路布局,包括信号线、供电线和地线的位置,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接口与连接设计 接口模块与外部连接设计 设计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布局,包括电源接口、数据接口、冷却系统接口等,并确保连接方便、牢固。 人机交互布局 控制面板与用户界面设计 设计用户界面布局,如控制按钮、显示屏的位置,确保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和界面的直观性。4. 装配与制造准备 装配设计 装配顺序与工艺流程设计 确定各组件的装配顺序,优化装配流程,减少制造时间和成本,确保装配的可靠性。 制造工艺设计 制造工艺与加工方案 制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如CNC加工、3D打印),并在设计中考虑制造公差和装配间隙。 设计验证 仿真验证与优化 通过仿真工具验证整个系统的设计,包括结构强度、热管理、振动和冲击测试等,确保设计满足所有技术要求。5. 技术文档与图纸输出 工程图纸生成 工程图纸与BOM表输出 输出详细的2D工程图纸,包括各零部件的尺寸标注、装配关系图、材料清单(BOM)等,供生产和采购使用。 技术文档编制 制造与装配说明文档 编制详细的制造与装配说明文档,包括每个工艺步骤的描述、注意事项、质量控制要求等。 版本管理与修订 设计版本管理与修订 通过PDM系统管理设计文件的版本,跟踪设计变更,确保所有团队成员使用最新的设计文件。  为了实现这些步骤,研发团队使用多种软件工具支持设计过程。首先,在结构设计中,SolidWorks和AutoCAD被用于初步的3D建模和详细的几何建模,确保设备的整体外观和内部结构合理。随后,通过SolidWorks Simulation进行结构强度与应力分析,确保设计的安全性。此外,团队使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进行热管理设计,模拟热流和散热情况,以优化散热系统。接下来,组件选型阶段涉及选择电子元件、机械部件和材料,这些选择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制造成本。团队还会利用AutoCAD Electrical进行电气系统布局设计,确保信号线、供电线和地线的布线合理且高效。在系统布局设计阶段,研发人员优化内部元件的排列,设计设备的接口模块与外部连接,并确保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便捷直观。最后,装配与制造准备阶段中,团队通过SolidWorks进行装配设计,确定组件的装配顺序和工艺流程,并通过仿真工具验证整个系统的设计,确保结构强度、热管理、振动和冲击测试结果达到所有技术要求。在工程图纸生成和技术文档编制方面,研发团队使用SolidWorks和AutoCAD输出详细的工程图纸和材料清单(BOM),并编制制造与装配说明文档,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整个设计与研发过程不仅依赖于软件工具的支持,还通过多学科优化工具(如ModeFrontier)进行综合性能优化,结合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的仿真结果,确保每次设计迭代都能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通过这些详细的步骤和方法,创新型仪器的研发得以高效进行,并最终实现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转化。在这一复杂的研发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设计概念的初步构思到最终的产品定型和量产准备。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精细的操作和严密的协同,以确保研发过程的顺利推进。在设计与优化阶段,概念建模是研发工作的开端。使用SolidWorks等CAD软件,团队根据设计需求建立初步的3D模型。这一步骤的目标是定义设备的整体外观和结构,以便在后续阶段进行更详细的设计工作。接着,详细结构设计进一步精细化设备内部结构,确保所有零部件的尺寸和位置精确无误,并且组件之间能够顺利装配和互操作。这些工作需要SolidWorks和AutoCAD等软件的支持,以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在这个阶段,强度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有限元分析(FEA),研发团队能够评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应力分布问题,确保设备的结构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保持安全和稳定。与此同时,热管理设计通过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进行,研发人员模拟设备内部的热流和温度分布,优化散热系统,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度。组件选型是研发中的另一关键步骤。团队需要根据设计需求选择适当的电子元件和机械部件,如电源模块、传感器、螺钉、轴承等。这些部件不仅影响到设备的性能,还对生产成本和制造难度产生重要影响。在材料选型过程中,团队必须权衡力学、热学等多方面性能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如铝合金、塑料或复合材料。这一过程还涉及外购件的选择,团队需要确保这些外购件与整体设计的兼容性,并与供应商对接,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作。系统布局设计阶段,研发团队进一步优化设备内部的元件布局,确保结构紧凑、操作便捷,尤其是在涉及热管理的情况下,布局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电气系统布局设计需要特别考虑信号线、供电线和地线的布线位置,以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接口与连接设计则专注于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布局,确保连接方便、牢固,并满足使用环境的需求。人机交互布局设计通过控制面板和用户界面的合理安排,提升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在装配与制造准备阶段,研发团队必须制定装配顺序和工艺流程,确保每个组件能够顺利装配,减少制造时间和成本。通过仿真工具验证整个系统的设计,确保设计满足所有技术要求,如结构强度、热管理、振动和冲击测试等。工程图纸生成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团队需要输出详细的2D工程图纸,包括零部件的尺寸标注和装配关系图,这些图纸是生产和采购的基础。技术文档编制也是装配与制造准备阶段的核心工作之一。团队需要编制详细的制造与装配说明文档,描述每个工艺步骤的具体操作、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求。通过版本管理与修订工具,如PDM系统(如SolidWorks PDM),团队可以管理设计文件的版本,跟踪设计变更,确保所有团队成员使用最新的设计文件。仿真与模拟类型关键任务详细内容热力学分析(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ANSYS) 热源识别与建模 识别并建模关键热源 确定设备内部发热元件(如处理器、激光器)的热源位置,建立热源模型,分析热量产生与传递路径。 散热设计与优化 散热系统设计与仿真 设计散热方案,如散热片、风扇、液冷系统,模拟热流和温度分布,优化散热结构,确保设备运行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热管理策略优化 热管理系统优化 通过仿真分析设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变化,优化热管理策略,如主动冷却、被动散热等,提升设备的可靠性。流体力学分析(ANSYS Fluent,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空气流动分析 内部空气流动模拟与优化 模拟设备内部空气流动情况,评估空气流动对散热效果的影响,优化风道设计,确保空气流动的均匀性和效率。 冷却液流动分析 液冷系统流动分析 模拟液冷系统中冷却液的流动情况,分析冷却液在热源处的流动速度和散热效率,优化管路布局和泵的选择。 密封与防护设计 防水防尘设计与验证 模拟设备在湿度、粉尘等恶劣环境下的密封性能,确保设备能够防水防尘,避免外界环境对内部元件的损害。结构力学分析(ANSYS Mechanical, SolidWorks Simulation) 应力应变分析 结构强度与应力分布分析 通过有限元分析(FEA),模拟设备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分布,优化结构设计,避免应力集中和结构失效。 振动与冲击分析 振动与冲击响应分析 模拟设备在运输和操作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优化支撑结构和缓冲材料,确保设备的抗振性和抗冲击性。 疲劳分析与寿命预测 结构疲劳寿命预测 通过疲劳分析,预测设备在长期使用中的疲劳寿命,优化关键部件的设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综合优化与迭代(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Tools (MDO)) 多学科优化 综合性能优化 结合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分析结果,通过多学科优化工具(MDO)进行综合性能优化,提升设备整体性能。 设计迭代与验证 基于仿真结果的设计迭代 根据仿真结果进行设计修改和迭代,重新验证修改后的设计性能,确保每次迭代都能够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仿真与模拟技术为设计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持。例如,热力学分析通过识别和建模设备内部的关键热源,帮助团队优化散热设计。流体力学分析则用于模拟设备内部空气和冷却液的流动情况,确保散热系统的高效性和设备的密封性能。结构力学分析通过应力应变分析、振动与冲击分析、疲劳分析等手段,评估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帮助研发团队在设计过程中避免潜在的结构失效。通过多学科优化工具(如ModeFrontier),团队能够将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的仿真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性能优化。这样的多学科优化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能,还减少了设计迭代的次数,加快了研发进程。设计迭代是研发过程中的常规步骤。基于仿真和测试结果,团队不断调整设计,修正问题,并通过制造新的原型进行重新测试。这一过程确保了最终产品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最终,在经过多轮设计迭代和验证后,团队最终确定产品设计,进入量产准备阶段。这包括确定生产工艺、设备和流程,以保证产品在批量生产中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在试生产阶段,团队会验证生产线的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量产标准。产品投入市场后,团队还会持续收集用户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产品改进和升级。  通过这些系统的步骤,创新型仪器的研发得以高效、精准地进行,从而实现从概念到产品的顺利转化。这一过程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竞争优势,帮助其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仪器研发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继续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的高峰。  拓展阅读:  三代测序技术相关仪器工艺创新概述  2024站在巨人肩上的仪器研发(附资料)  2024年基于人工智能的仪器研发思路  2024年科学仪器供应链及核心零部件分析
  • 微流控应用实例:使用微滴生成仪制备GelMA凝胶微球
    水凝胶作为一种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网络状聚合物,可以更贴切地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并通过控制细胞的机械和生物分子运输特性,为其提供合适的微环境[1]。因此,水凝胶基细胞培养支架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传统的水凝胶基细胞培养支架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如成型,微成型法)得到,这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制备直接等优点[2]。但有限的生产能力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且在脱模过程中结构易断裂或变形[3]。相比之下,采用液滴微流控技术可以高效可控的制备微尺度水凝胶。常规的液滴微流控结构主要包括co-flow,T-junction,flow-focusing[4]。这三种结构可制备出高度均一的含有水凝胶分子液滴。生成的液滴通过聚合反应以制备水凝胶微球。尽管液滴微流控技术给水凝胶微球制备带来很大便利,但大多数水凝胶仍受限于较差的机械性能和有限的细胞附着力,无法充分发挥其优越性。而通过甲基丙烯酸酐改性的明胶(即GelMA水凝胶)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强的细胞黏附性和可调控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在运行生成GelMA液滴的微滴生成仪显微镜下观察到的GelMA液滴显微镜下观察到固化后的GelMA微球
  • 华大智造单细胞赛道再发力!发布单细胞液滴生成仪及组学新品
    7月29日,在第十二届细胞产业大会的单细胞多组学与临床应用分论坛上,华大智造重磅发布其在单细胞领域的两款最新产品,单细胞液滴生成仪 DNBelab C-TaiM 4(泰山),以及单细胞表观组学产品scATAC建库试剂盒。单细胞液滴生成仪 DNBelab C-TaiM 4(左)及单细胞表观组学产品scATAC建库试剂盒(右)这是华大智造继DNBelab C系列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建库试剂盒产品后,单细胞组学全流程产品家族补充的重要产品,更为完善的产品组合也将更好地赋能全球生命科学实验室开启规模化、标准化的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两款新品加持单细胞测序全流程本次上新的单细胞液滴生成仪DNBelab C-TaiM 4 (以下简称TaiM4)的命名灵感来源自“泰山”,传递了华大智造不断攀登技术极限的理念。TaiM 4能为细胞或细胞核的分离和标签提供稳定的动力。该仪器配备4个独立控制的微流控通路,同时兼容单细胞ATAC文库和3’ RNA文库制备需求,支持1-4个样本的灵活上样。它延续了华大智造单细胞产品小巧轻便、即开即用的优点,适用于2500米以下的海拔实验环境。此外,该设备在单细胞ATAC文库制备过程中的细胞核分离、标记过程仅需6分钟;在单细胞3’RNA文库制备过程中的细胞核分离、标记过程仅需9分钟。华大智造单细胞液滴生成仪DNBelab C-TaiM 4另外一款上新产品是DNBelab C系列高通量单细胞ATAC文库制备试剂盒套装及配套的微流控载片。和DNBelab C-TaiM4 单细胞液滴生成仪配套使用,可以完成数万细胞核的ATAC文库制备。试剂盒套装包含液滴生成使用的百万级标签磁珠、自主开发的液滴生成油、以及适配华大智造测序仪的文库制备试剂等。该产品基于精密压力驱动微流控技术,污染率低,可完成高质量单细胞ATAC文库的制备和数据产出。可用于免疫组学、肿瘤、神经科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单细胞研究。两篇Nature 科研应用表现不俗值得一提的是,scATAC建库试剂盒已经在科研应用中牛刀小试,早期试用的结果已用于2篇Nature文章中,产品数据表现不俗。一站式平台 助力单细胞多组学标准化、规模化华大智造作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能够为单细胞测序全流程提供独一无二的一站式平台。其中,针对细胞/细胞核制备环节,华大智造提供小鼠多组织解离试剂盒和50+物种组织解离方案指南;此外,已经发布的DNBelab C系列3’ RNA建库产品,已经产出了 30000+例样本数据,覆盖了40多种物种类型和300多种组织类型,重磅预告了不同物种组织的3’ RNA数据表现白名单,并展示了部分数据;在数据分析环节,提供配套的单细胞高通量、高精度多模态分析平台,不仅能够对单细胞测序数据进行简单的质控,还支持更多功能的分析和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华大智造产品市场中心总监汪婧婧博士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华大智造在单细胞领域,除了为科研人员提供单细胞建库产品和基因测序产品MGISEQ-2000、DNBSEQ-T7、DNBSEQ-T20外,还能够提供自动化文库制备系统MGISP-100,将复杂的单细胞文库制备过程转移到自动化平台一键运行,为单细胞行业引入了全新的自动化概念,这将开启单细胞湿实验标准化时代的到来,我们也坚信单细胞多组学标准化、规模化时代终将来临。”汪婧婧博士华大智造产品市场中心总监单细胞产品家族图自动化建库流程图在单细胞产品领域,华大智造通过其率先发布的DNBelab C系列产品,已收获了众多企业及科研用户的好评。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国内已有9个企业认证成为华大智造单细胞产品服务商,终端使用客户数量100多家。在科研产出上,基于华大智造单细胞测序平台,已累计产出高质量文章50多篇,其中包括2篇Nature,1篇Cell,其中有21篇文章IF>10,充分证明了该单细胞平台性能的优越性。小结:单细胞技术是当前测序领域最火的技术之一,相关公司超过50家,其中不乏众多国产企业。作为国内基因测序上游龙头企业,华大智造并非在单细胞领域走的最快的,但其追赶之势十分迅猛,加上本身先天平台优势,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如其所言:“未来,华大智造将进一步深耕单细胞组学领域,发挥自身在基因测序设备领域、实验室自动化领域的优势,为规模化的科学研究、为单细胞组学全面进入临床及精准健康研究,提供更为优质、标准的系列产品组合,赋能单细胞多组学标准化、规模化时代”。
  • 高能量约束先进模式等离子体运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实现高性能等离子体稳态运行是未来聚变堆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的前沿物理基础研究成果。1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团队在高能量约束先进模式等离子体运行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托卡马克先进运行模式是当前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热点之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在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中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高能量约束和自组织模式,即超级I模(Super I-mode)。其特点是等离子体中心的电子内部输运垒和等离子体边界的I模共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能量约束。该先进模式具有芯部无杂质积累,便于聚变反应生成物排出,维持平稳温度台基等优点,并实现了芯部高约束与无边界密度台基及边界不稳定性的兼容,使得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同长时间尺度上的高性能等离子体运行方面的优势能够比较好地结合起来。这种无需通过外部控制来确保等离子体稳态运行的高能量约束模式,可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长脉冲运行,对于未来聚变堆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核聚变大科学团队还首次证明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存在湍流驱动的电流成份,是保持高电子温度稳定运行的关键物理机制。借助湍流回旋动理学模拟计算证实了实验中观察到的湍流是电子温度梯度模,其产生的剩余协强可驱动这一电流。湍流驱动的电流和压强梯度共同驱动内扭曲模,形成湍流-湍动电流-内扭曲模自我调节系统,从而维持芯部电子温度梯度稳定。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此外,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在托卡马克装置中外联合实验中利用封闭偏滤器下的杂质注入脱靶控制,以及高极向比压运行模式下双输运垒带来的约束增强,实现了高比压高参数芯部等离子体与偏滤器全脱靶状态的有效兼容集成。结合理论模拟揭示了偏滤器脱靶、边界输运垒和内部输运垒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脱靶引起的双输运垒的自组织协同作用,改善了芯部与边界的兼容性,带来了能量约束的净增益。相关研究成果之前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核聚变大科学团队通过发挥建制化、多学科、大平台的特点,结合开放共享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凝聚优势资源,组织开展体系化的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基础研究。在引领核聚变前沿技术发展的基础研究深耕探索,发现了系列新的物理现象,揭示和验证了其中的相关物理机制,特别是在高性能稳态长脉冲等离子体运行模式方面开展的研究,为聚变堆建设和运行奠定了基础。   等离子体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及国内外合作者在高能量约束先进模式、湍流驱动等离子体电流、偏滤器脱靶与高约束等离子体兼容集成等方面取得的系列重要成果,得益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橡树岭联合大学、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国内外核聚变研究机构开展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相关工作得到中科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资助,以及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大力支持。
  • 【顶置式搅拌器】小身材大力量,轻松应对严苛的搅拌任务
    顶置式搅拌器是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仪器之一,非常适合大量、高粘度介质的搅拌或在反应釜系统中的应用。例如:石油化工、饮料生产、乳制品生产、食品加工、糖和糖果生产、陶瓷应用、水处理、化妆品制备、着色剂及油漆生产、造纸业等等。多年来,海道尔夫的顶置式搅拌器在稳定性、可靠性和搅拌能力方面为用户提供了持之以恒的表现,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得力助手。Hei-TORQUE 顶置式搅拌器高扭矩输出,最高可处理100L搅拌任务,在确保理想搅拌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噪音(噪音低于50分贝)。其密封外壳符合IP 54的防护等级要求,耐腐蚀性强,可有效保护内部电子元件免受蒸汽和灰尘的影响。玻璃密封面板也增加了整个外壳的密封性,玻璃触摸屏布局简单明了,清晰传递各种设备控制及状态信息。图形/数字显示扭矩变化,可直观了解被搅拌介质的粘度变化,监控实验状态。安全设计的启动/停止滑动解锁功能可防止意外开启,通过滑动触摸屏安全启动和停止操作,以避免意外搅拌。无火花电机更具安全性,如因高负荷导致电机过热,设备将自动关闭以确保实验安全,尤其适用于无人值守的连续操作。还可选配搅拌桨轴护罩,避免因搅拌桨高速旋转而造成意外事故。即使在处理高粘度介质时,高扭矩输出也能实现快速和理想的混合效果,大大减少了处理时间,还可在变化的负载下保持稳定的转速。根据型号的不同可单独设置转速调节上限,速度缓慢上升直到达到设定的转速,有效防止介质在高速下的意外飞溅。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各项实验参数调整范围进行限定,充分确保操作安全,包括起始条件、最大转速、最大扭矩等。所有型号均允许24小时连续操作和长时间的运行,包括在聚合物研究中具有挑战性的高粘度应用。便捷的快速夹头可实现“单手”更换搅拌桨,无需任何工具,充分避免搅拌桨安装错位、锁紧钥匙丢失等问题。Quick-Chuck无钥匙夹头安全环还可防止更换搅拌桨过程中的意外启动。穿透式搅拌桨设计,便于将搅拌桨随时定位在所需高度,使高度调节更方便。小巧紧凑的设计有效节省实验空间,可轻松集成到通风橱、反应釜或其他生成系统中。海道尔夫提供螺旋式、径流式、叶片式和半月形等多种搅拌桨,针对大体积高粘度的搅拌任务,还有VISCO JET® 搅拌桨可选。用户可根据实验样品的特性、转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搅拌桨。VISCO JET® 混合技术是依据锥体原理,通过加速度、位移和阻滞在锥体端产生湍流,并搅拌介质使流体流动,产生新的动态混合运动。即使在低转速的情况下,也可产生湍流,达到良好的混匀效果。VISCO JET® 搅拌桨让搅拌大量凝胶成为可能,有效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果,适用于高粘度物料的搅拌混匀,适用范围广泛。Hei-TORQUE Ultimate型号带有RS 232和USB接口,可以精确记录实验数据。还可连接免费的Hei-Control软件,实现过程参数的程序设定,流程可视化以及数据结果的导出。END关于HeidolphHeidolph集团是创新型实验室前处理设备的制造厂商。磁力搅拌器、顶置式搅拌器、台式旋转蒸发仪、工业大型旋转蒸发仪、蠕动泵、混匀器、恒温摇床等相关产品构成了Heidolph实验室设备的产品线。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南部的纽伦堡附近的施瓦巴赫市。作为Heidolph集团全资子公司,海道尔夫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于2019年正式成立,旨在为中国用户提供更为直接、更快速的服务。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400-021-7800或邮件sales@heidolph-instruments.cn,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 科研人员提出一种生成“又宽又薄”光片的新方法
    3月2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电工程技术中心李剑平团队在知名光学期刊Optics Letter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生成薄而宽的准无衍射激光光片的光瞳掩模优化设计方法。博士后研究员唐城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正高级工程师李剑平博士为通讯作者。 光片荧光显微术(light sheet microscopy)是活体生物成像的一场革命。通过将激发激光限制于显微物镜景深范围附近的光片薄层,既可以减少显微成像的离焦模糊,又可以减少光漂白和光毒性,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延长了生物样品的观测时间。通过逐层扫描样品或光片可形成三维图像。使用面阵数字相机的上百万个像素对焦平面中的目标断层进行并行采样,具有极高的采样速度;结合流式进样方法还可以实现高通量流式显微成像。由于其高清、无损、三维、快速等特点,光片荧光显微术是表征活体细胞、组织、胚胎和器官的理想手段。 然而,光片显微术的成像性能受限于光片的光学属性,其成像分辨率受限于光片的厚度,成像视场受限于光片的宽度。而光片的厚度和宽度因光波固有的衍射属性相互制衡。薄光片支持高分辨率,但衍射发散快、有效宽度窄,限制了成像视场;厚光片衍射发散慢,支持大视场成像,但限制了分辨率。光的衍射属性导致成像分辨率和视场构成一对天然矛盾,限制了光片显微成像中生物个体的大小及表征通量。高分辨率大视场显微成像需要薄而宽的光片,这种光片具有无衍射性质。无衍射光片必然伴有旁瓣,旁瓣对成像构成离焦背景噪音。因而基于无衍射光片的显微荧光成像须控制旁瓣的影响。用于生成“更宽更薄”光片的光瞳掩膜及其使用方法示意图 科研团队供图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数值优化方法,可以用来设计一种叫做光瞳掩膜的衍射光学器件,以生成薄而宽的光片。该衍射光学器件通过调制振幅或相位,可以调控光片的厚度、宽度和旁瓣,从而突破高斯光束传播规律的限制,在仅使用廉价的柱透镜和掩模板的基础上就实现了薄而宽的光片。 该方法巧妙提出了一个光片质量的全局评价因子,用以表征光片厚度、无衍射范围和旁瓣之间的制衡关系。理论和实验表明,优化后的掩模可将静态光片无衍射范围扩大50%,同时使其旁瓣低于20%。据此生成的新型静态光片可以在不牺牲轴向分辨率的前提下,对样品实现更大视野成像。
  • 快讯!这家数字PCR公司生物芯片阅读仪和微滴生成仪双双获批
    p   2019年6月21日,由长春技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技特生物”)自主研发的生物芯片阅读仪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文(吉械注准20192220069)。该产品通过数字PCR微滴芯片进行扫描成像并处理分析,可实现精准、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检测。与此同时,该公司基于专利乳液微滴制备技术开发的微滴生成仪也同期获批,可实现连续多通道乳液微滴自动生成,且微滴数量、尺寸灵活可控。 /p p   技特生物表示,本次获批的生物芯片阅读仪和微滴生成仪将作为核心部件,与PCR仪一道构成国内领先的微滴式数字PCR系统,将进一步满足临床、科研等多方面需求,助力我国精准医疗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e7b94318-23ca-4de7-b003-31dddd7407c0.jpg" title=" 010.jpg" alt=" 010.jpg" width=" 600" height=" 45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技特生物微滴式数字PCR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助力精准医学检验 /strong /span /p p   数字PCR技术可实现对核酸分子的绝对定量。当前,市面上的数字PCR检测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微滴式与芯片式,两种检测系统均有广泛应用,不过由于微滴式数字PCR检测系统分液更均匀、数据分析时象限划分更清晰、综合试剂成本低,从而更受用户青睐。 /p p   在2016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 2016)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曾以“基于血液样本检测T790M的先进技术”为题进行了报告。报告中提到,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对血浆样本EGFR突变检测的敏感性高达91.7%,且具有基因突变检测特异性高的优势。无独有遇,来自美国Dana-Farber癌症中心的Oxnard等也指出,通过微滴式数字PCR动态监测敏感和耐药EGFR突变,能够得到高敏感性和精确的定量结果。 /p p   此外,来自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将微滴式数字PCR系统与芯片式数字PCR系统进行对比后还发现,微滴式数字PCR系统能够更加经济有效地扩展分区。而增加分区数量有若干优势:首先,按比例增加分区可以增加动态范围,无需稀释样本即可容纳更大范围的样本 其次,由于富集效应,它提高了在存在类似核苷酸序列或抑制剂的情况下检测罕见靶点的能力,有助于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其他罕见的等位基因(如ctDNA) 第三,它能更好地检测低浓度下拷贝数变化(CNVs)。 /p p   因此,随着我国精准医学的发展,微滴式数字PCR系统必将在未来的肿瘤液体活检、无创产前筛查、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等热门研究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技特生物微滴式数字PCR系统灵活之选 /strong /span /p p   目前国内各公司的微滴式数字PCR系统,特别是阅读仪(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能够完全自主研发并完成报证的凤毛麟角。技特生物本次推出并完成报证的微滴式数字PCR系统其核心部件完全自主研发,已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且其有如下优势: /p p   亮点一:快速灵活 /p p   专利连续生成多个通道微流体技术,微滴生成时间短(45秒)、数量(20000-40000)和尺寸(0.2-1nL)灵活可控。 /p p   亮点二:精确封闭 /p p   单孔最低检出限可达万分之一,微流控芯片全程封闭避免污染,确保检测精确性及安全性。 /p p   亮点三:高性价比 /p p   操作简单,灵活地兼容大部分既有PCR仪,单样本检测费用低,独具成本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扫码关注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3i生仪社】 /span ,解锁更多生命科学仪器资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70px height: 17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6/uepic/fe543890-93d6-409b-848a-8450a302d294.jpg" title=" 新 公号icon.jpg" alt=" 新 公号icon.jpg" width=" 170" height=" 170" / /p p br/ /p
  • “蛋白质的生成、修饰与质量控制”项目启动
    近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度项目“蛋白质的生成、修饰与质量控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项目首席科学家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英籍学者柯莎(Sarah Perrett)担任,该项目将主要开展细胞对蛋白质合成、折叠、修复、降解及修饰不同环节的质量控制,应激条件下蛋白质质量控制体系调控,蛋白质异常修饰对质量控制体系的影响及其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工作。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蛋白质质量控制失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对蛋白质的生成、修饰与质量控制开展系统研究,将加强对蛋白质在细胞内从生成到降解整个过程的全局性认识,更加系统地阐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蛋白质错误折叠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药物开发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可视化音速风洞气流变化,FLIR T1K高清热像仪监控飞机试验过程!
    如果让你想象未来的飞机长什么样?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肯定会有科幻电影中造型古怪的各种飞行器也许不久的将来这样的飞行器就会出现在天空中飞机的研发过程是一项严谨的工作今天小菲就来带大家瞧瞧FLIR热像仪是如何助力飞机研发过程!✦ 飞机研发中温控的重要性✦ 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飞机研究协会(ARA),致力于为世界主要商用飞机和国防制造商提供创新项目。它最近开始测试一种长期理论,随着各国迈向净零排放,该理论可能会使长途航班更有效率。ARA在测试过程中使用FLIR红外热像仪证明了其理论的正确性,这项研究将对提高未来飞机设计的飞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使用热像仪可视化气流✦ ARA希望测试其混合层流控制理论,该理论提出,在飞机机翼前部创建多孔部分将控制气流的过渡点,以减少湍流的影响并提高燃料消耗。ARA运营着一个大型跨音速风洞,本质上是一个高速风洞,速度高达1.4马赫(1000英里/小时),用于测试飞机模型。由于空气在如此高的速度下会产生湍流,气流的过渡点变化不到1℃,因此需要非常精确的热测量。此前,它使用的是热膜测量仪,然而这些测量仪只能测量到温度下降,却看不见温度状况,而且它们是通过粘合会干扰机翼表面。幸好,FLIR高清红外热像仪使ARA能够在不影响空气动力学的情况下清晰观察气流的变化,它确保了在测试和识别过渡点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为了实现这项技术并进行测试,ARA需要一个集成合作伙伴。它选择了Teledyne FLIR的英国集成商合作伙伴Thermal Vision Research,后者将FLIR T1K热像仪借给ARA进行研究。ARA已经在风洞中使用了两台FLIR A655C红外热像仪来测试温度变化,当有机会使用更先进的热像仪来开发测试,以查看结果有何不同时,这似乎是更完美的选择。ARA光学测量系统部的Neil Stokes说:“我们与Thermal Vision Research的Matthew Clavey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们一直在研究整个站点的热成像技术。我看过几家公司的演示,但很多都是基于经验和对特定分销商或供应商的信任。Matthew真的很乐于助人,所以他把热像仪借给我们尝试了一周。每当我们有问题时,他都会给出正确的技术答案”。✦ T1K热像仪:提升准确性✦ 在完成测试之前,ARA进行了试验,以确保将FLIR T1K热像仪安装在隧道中,可以远程控制。ARA团队需要在大约30米外控制热像仪,以便他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时检索图像,从而能够看到气流的变化。当隧道运行时,它会引起振动,可能导致热像仪失焦,因此能够实时查看图像意味着他们可以纠正任何类似的问题。使用FLIR T1K热像仪可在测试过程中提高精度,并提升识别过渡点的准确性。FLIR T1K高清红外热像仪FLIR T1K配有1024x768像素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其灵敏度是非制冷传感器行业标准的2倍,所生成的图像质量非常出众。搭配尖端技术——UltraMax高清图像增强技术和FLIR MSX® 多波段动态成像专利技术(专利号:201380073584.9),能生成最高达310万像素的明亮清晰的热图像。其配备的FLIR OSX红外镜头系统还具有连续自动对焦功能,即使从较远距离处也能获得良好的测量值,因此任何时候都能让您的检测更轻松、随心、便捷。FLIR T1K高清红外热像仪使ARA能够证明混合层流控制理论在安全和受控的环境中是正确的。它现在能够将安装在风洞中的T1K作为一个概念提供给客户,以改进机翼设计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FLIR T1K拥有专家为用户量身定制的创新功能与用户界面如此出色的高清红外热像仪在各行业的检修和研发过程中都能帮您精准看透其中的温度变化
  • GTI吉泰精密邀您参加GMP合规-验证技术创新实践大会
    一、会议邀约尊敬的客户:您好!GTI吉泰精密诚挚的邀请您参加2024年7月11-12日在武汉举办的“GMP合规-验证技术创新实践大会”。 展位序号 | NO.17会议时间 | 2024年7月11-12日会议地点 | 武汉光谷生物城 二、大会背景确认与验证作为药品安全的基础要素,无论是临床药品还是商业化生产,确认与验证一直是各国GMP要求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监管部门必查点,它也是制药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遭遇最多挑战、争议和技术难题的焦点。伴随着ISPE确认与验证系列指南及NMPA新版GMP指南的颁布,如何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下,采纳最新、最严谨的验证策略,遵循最新的法规要求,并结合风险评估与最佳制药实践经验,打造高效且优化的确认与验证流程,已成为制药企业确保持续合规生产、推动学术进步的关键所在。 三、展品预览 1.气溶胶光度计MODEL3991是一款颠覆了传统设计,以技术先进、设计科学的光散乱式线性数字气溶胶光度计,是检测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或泄漏试验必须采用的最佳测试仪器。结构紧凑、携带方便、操作设置均可以8.4inch的真彩色触摸显示屏各友好界面完成,因具有气溶胶噪声抑制功能,测试数据更加稳定。仪器内置三级权限管理,可设定角色及分配使用权限;生成日志报告,同时内置热敏打印机并配有长效热敏打印纸,测试现场即可完成测试数据的实时打印。 2.气溶胶光度计MODEL3990是一款技术先进、设计科学的光散乱式线性数字气溶胶光度计,是检测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或泄漏试验必须采用的最佳测试仪器。结构紧凑、携带方便、操作设置均可在5.6inch的真彩色触摸显示屏各友好界面完成,因具有气溶胶噪声抑制功能,测试数据更加稳定。内置热敏打印机并配有长效热敏打印纸,测试现场即可完成测试数据的实时打印。扫描探头通过一根4米长的管线与3990本体相连,不仅拥有与本体完全相同的操作功能并且同步显示,还具备一维码扫描功能,扫描受试高效过滤器的一维码后,测试数据自动识别归类,数据可追溯,方便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 3.气溶胶发生器MODEL3990-01是一款采用Laskin-Nozzle方式的气溶胶发生器,坚固耐用,便携可靠。注入气溶胶( PAO等)溶液、接入20Psi ( 0.14Mpa )洁净的压缩空气后,流量为810cfm ( 1370m3/h )时,通过调节1-6个Laskin-Nozzle,可发生浓度为100μg/L的多分散悬浮颗粒物。 4.气溶胶发生器MODEL3990-02是一款热式、大容量的气溶胶发生器。注入气溶胶溶液并开机后,内部加热元件将液态气溶胶快速转变为蒸汽状态,通过惰性气体(如N₂ 、CO₂ 等)助力,将蒸汽快速冷却生成多分散气溶胶烟雾输出。低至少于2分钟的加热时间,高浓度气溶胶输出,广泛应用于小型的空气净化单元至大型的洁净室空调净化系统的过滤器泄漏测试。 5.GTI620型风量罩是集风量测试、风速测试、微差压测试于一体的智能型测试仪器,其广泛适用于空调、管道等场所的风速风量测试,并且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微差压测试。 6.面风速仪GTI620-DP Grid是一款可以同时测量风速、风量、压差的便携式测试仪器,采用16个点位同时测试,能够实时计算出平均数值并显示,该仪器可实现多种测量模式切换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配有触摸液晶屏,方便操作,支持数据记录、存储和导出,可通过APP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和分析,也可以连接蓝牙打印机进行实时数据打印,方便数据记录与存储。 7.GTI 115 是一款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用于非腐蚀气体的手持式微差压测试仪。适用于测量气体的正压,负压及差压,是医院,洁净室,实验室,暖通空调,壁挂炉燃气压力测试或标定压力的理想仪器。连接皮托管可测风速、风量。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和导出功能,更加方便用户使用。 8.GTI 600是一款手持式叶轮风速仪,可更换大、中、小三种叶轮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精确测试散流器、格栅出风口和过滤器等不均匀分布的风速、温度并计算风量。 四、邀请函届时,GTI吉泰精密将携带高效过滤器检漏系统、风量罩、手持式微差压计等测试仪器亮相会议现场,并针对制药行业生产测试需求提供完备的洁净环境测试解决方案,敬请期待!
  • 利用微纳微尺度3D打印技术制备微流控液滴生成芯片
    许多食品(烘焙食品、乳剂、冷冻产品等)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分散体系,其中乳液是最常见的。传统的乳液制备通常需要高速均质、高压均质等方法。这些常用方法制备的乳液其大小、形状和分布是不可控的,存在多分散液滴。然而,微流控技术可精确控制多相流,以形成具有所需直径的单分散液滴。它在许多行业都有潜在的应用,包括食品、制药、化妆品和生物材料等行业。但其液滴生成效率低,不能满足工业化的要求。此外,传统方法不能很好的实现多重乳液的制备,而微流控技术可以较好的实现多重乳液的生成,但实验时需用有机试剂对微流控芯片(玻璃毛细管,PDMS)进行局部表面处理。近日,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蒋卓副教授课题组基于微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nanoArch® P140),利用光敏树脂材料实现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此工作利用一种新技术制造了单乳液和双乳液的微流控生成芯片。这些芯片采用微纳微尺度3D打印技术制作,实现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有机结合,可以同时满足不同乳液类型的制备和生成,清洗后可多次重复使用。同时实现了五个平行通道的单乳液生成,为高通量微流控技术的改进奠定了基础。基于此,该微流控芯片成功实现了W/O/W(水/油/水)和O/W/O(油/水/油)双重乳液的制备。此外,由于制备芯片所使用的树脂材料对油和水都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因此不需要使用有机试剂对芯片进行局部改性。该工作以“Microfluidicdroplet formation in co-flow devices fabricated by micro 3D printing”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FoodEngineering上,第一作者是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张佳。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及3D打印制得的装置基于Co-flow原理,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单乳液生成芯片(图1),五个平行流道的单乳液生成芯片以及双重乳液生成芯片(图2)。图1 单乳液生成装置图2 五个平行流道的单乳液生成装置和双重乳液生成装置微流控芯片的评价为了验证和评估该装置的可用性,我们选取不同的乳液配方进行试验。选取不同的油包水和水包油乳液,对乳液生成过程进行记录,并对收集后的乳液进行分析(图3)。收集到的油包水乳液单分散性较好,其CV为2.7%。同一装置上实现了水包油乳液的生成,所得液滴的CV仅为2.2%。图3 单乳液生成装置用于油包水(a、b)和水包油(c、d)乳液的生成及其分散性利用五个平行流道的单乳液生成装置进行试验,可以在同一装置上实现油包水和水包油两种不同类型乳液的生成(图4),所得油包水液滴的CV为2.6%,水包油液滴的CV为3.1%。本研究使用的微流控芯片制作简单,集成度高,可重复使用。但其生产效率和液滴直径仍需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们后续研究的重点。图4 五个平行流道的单乳液生成装置用于油包水(b、c)和水包油(d、e)乳液的生成及其液滴的分散性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双重乳液的生成。在实验中,通过改变内相、中间相和外相的速度可以调节液滴的尺寸和核壳比例。图5展示了不同流量下W/O/W双乳状液的形成过程和收集的液滴,可以看到明显的核-壳层。对于O/W/O双乳状液的形成(图6),实验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乳状液的形成过程,但收集后的乳液稳定性极差,不能观察到均匀分散的双乳状液滴,尝试了多种O/W/O乳液配方,暂未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图5 采用双乳液生成装置在不同流速下生成和收集W/O/W双重乳液图6 采用双乳液生成装置生成O/W/O双重乳液目前,对于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性能评价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所使用的乳液配方是在现有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为了进一步促进微流体在食品工业中商业化,需要进一步开发相关的乳液配方。此外,微流体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高通量,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参与该工作的合作者有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硕士生徐文华,工程学院的徐凤英教授,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的鲁旺旺、张晨,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周建林等。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foodeng.2020.110212(以上相关介绍内容由华南农业大学蒋卓副教授提供) 上述研究工作涉及的微尺度3D打印技术由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因此摩方公司就这一创新型成果对蒋卓副教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访谈,以下为部分内容:BMF:请问目前您与BMF的合作进展情况如何?蒋教授:2018年6月前后开始与BMF的合作,最开始了解摩方所做的微尺度3D打印技术之后,有通过3D技术打印微流控芯片的想法,画出设计图之后,与工程师沟通交流后,进行了装置打印,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发现其可以实现液滴的生成,且可以看到液滴的生成过程。通过设计图的不断修改以及实验验证,最终完成了单乳液生成装置,五个平行流道的单乳液生成装置,以及双乳液生成装置的设计制造。BMF:能否概括总结液滴反应器这个案例,以及BMF高精密3D打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蒋教授:目前进行微流控芯片的研发,大多是在PDMS上进行,基于T-连接和流动聚焦原理。本论文基于流动聚焦原理进行了微流控芯片的开发设计,具有流动阻力小的优点,前期了解到微尺度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微米级或亚微米级通道的制造,因而进行了相关芯片设计。实验发现3D打印过程中所使用的光敏树脂具有良好的特性,能较清晰的记录液滴生成过程,且材料具有两亲性,能够在同一装置上实现两种不同类型乳液的生成。在此基础上,无需对装置进行表面改性就能实现双重乳液的生成。此外,采用3D打印,可以制备具有复杂立体结构的芯片。这些为微流控在食品、化妆品及保健品乳液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行的选择。BMF高精密3D打印是我们这项实验的基础,正是由于BMF帮助我们把芯片设计图变成实物,才能开展后续的实验,并发现这么多有趣的实验现象,也为我们后续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7
  • Picarro | 华北平原开放式奶牛场氨排放研究
    雾霾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寻求解决方案,科学家们开始寻求各种可能的对策,其中之一就是从奶牛场中寻找突破口。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事实上,氨气是雾霾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奶牛场和氨气之间存在着奇妙的关联。NH3氨气(Ammonia)氨是大气中的主要碱性物质,是细颗粒物的重要前驱体。它可以与硫酸盐和硝酸盐或其他化合物反应生成细颗粒物,造成各种环境和健康问题。氨沉降对于土壤酸化及水体富营养化也具有重要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氨排放,以建立准确的排放清单并制定合理的减排措施。然而世界范围内许多氨排放清单的排放因子(EFs)和活动数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是氨排放的重要源,约占亚洲总排放的55%,约占全球总排放的20%。而农业是最重要的排放源,畜牧业氨排放占人为总排放的50%以上。因此,准确量化其排放特征显得尤为重要。科研团队为此开展研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蔡旭晖研究团队于2016.6.29-7.18(2016S,探索阶段)、2016.12.16-2017.1.10(2016W)、2018.6.1-7.2(2018S)三个试验阶段在北京西北郊区的一个开放式奶牛场(403±5头荷斯坦奶牛,自由走动,具有“华北平原农场规模和奶牛类型”的代表性)利用微气象方法估算了华北平原典型奶牛场的氨排放量。使用定制的9 m可伸缩塔作为每个观测点的观测平台,所有仪器均安装在塔上,距地面高度大致相同(8 m)。测量了NH3浓度、气象参数(风速和风向、气温、湿度)、湍流变量,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筛选后,利用Inverse dispersion method(IDM)和分析足迹模型确定氨排放率,并确定奶牛场的排放因子。奶牛场的卫星图像NH3排放测量:利用Picarro G2103氨气分析仪以2s的采样率测量NH3浓度。Teflon管与分析仪相连,另一端连接到防水杯上,固定在塔上,出口向下。未使用过滤器。管总长度约为9m,样品流速约为1.0 slpm。在2016W和2018S试验中,使用恒温加热带加热气路,以消除采样管内的水蒸气凝结,减少氨吸附。结论2018年(2018S-north)夏季氨气浓度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氨排放量日变化比较合理。中午排放率峰值约为40 μg m-2 s-1,夜间约为20 μg m-2 s-1。相对较低的排放率和较短的白天持续时间导致冬季日平均排放率低于夏季。整个奶牛场冬季和夏季的总排放量分别为0.38±0.13 g s-1和0.46±0.10 g s-1 ,相当于冬季20±7 μg m-2 s-1和夏季24±6 μg m-2 s-1的平均排放率。奶牛场排放因子为冬季82±27 g head-1 d-1和夏季99±23 g head-1 d-1。与中国及其他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当。源分布的复杂性、湍流的扰动、模型简化和数据筛选都会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作者建议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工作来减少这些不确定性。
  • 谱育科技 在线式臭氧生成速率监测系统,实现臭氧超标精准管控
    O3生成与其前体物VOCs和NOx呈非线性关系,管控具有复杂性。臭氧生成速率是O3控制策略制定的重要指标,若生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臭氧总量动态平衡会被打破,臭氧总量就会增加。对臭氧生成速率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目前此类研究主要使用模型模拟,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也无法进行有效、实时的监测,对臭氧污染的研究工作亟需一种可以对臭氧生成速率和臭氧生成敏感性进行有效定量的检测技术。从“看不见、摸不着”到“可看、可算、可知”谱育EXPEC 2620 臭氧生成速率监测系统➢ 直接测量臭氧净生成速率的连续监测系统 , 能够准确评估区域臭氧的变化趋势;➢ 可以结合大气标准站数据,比较臭氧生成速率变化,准确量化臭氧本地产生和区域传输贡献;➢ 通过前体物引入流动反应管技术,实现在线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分析,准确识别敏感性主控因子;➢ 采用高灵敏度CAPS-NO2直测技术,绘制本地臭氧生成特征网格,精准定位重点污染源头。测量原理基于两个置于室外的相同流动反应管,分别为接受太阳紫外辐射的反应管和隔绝太阳紫外辐射的参照管,通过自动切换不同测量通道,利用腔衰减相移光谱法测量NO2技术得到两个腔室的Ox(O3+NO2)的差值,计算得到大气中臭氧净生成速率(P(O3)net),代表了实际环境大气中的臭氧生成速率与臭氧分解速率之差,反映了臭氧总量积累快慢。优势亮点臭氧生成速率监测系统可以开展哪些工作?准确评估区域臭氧的潜在生成趋势,准确量化臭氧本地产生和区域传输贡献,准确识别敏感性主控因子,理清臭氧生成演化机制,为臭氧污染防治提供直接有效的措施指导。01 在线、快速、直接实时获取臭氧净生成速率02 量化本地生成和区域传输贡献占比03 在线式敏感性分析前体物引入流动反应管技术,可实现自动在线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分析,准确识别臭氧本地生成敏感性主控因子,无需复杂计算和专业人员投入。移动监测通过网格化移动监测,可绘制区域臭氧生成速率热力图,精准判断本地臭氧生成热点,实现精准管控。应用场景丰富,灵活可选站点监测、移动监测两种场景模式可灵活选择凭新而变,从更好到更全大气臭氧及光化学污染源解析解决方案搭载谱育科技自主研发的光化学组分、过程因子监测系统以及臭氧生成速率和大气氧化性监测分析系统,结合全面的数据分析能力,掌握详实的区域复合污染情况数据,实时获得区域内臭氧前体物的排放水平及变化规律,摸清生成臭氧的重点污染物种类和污染来源,为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多方面的技术和数据支持。
  • 光催化烷基叔胺C(SP3)-N键断裂生成烷基仲胺和相应烯烃
    1. 文章信息标题:Photocatalytic cleavage of C(sp3)-N bond in trialkylamines to dialkylamines and olefinsDOI: 10.1002/cssc.202201119文章链接https://chemistry-europe.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cssc.2022011193. 期刊信息期刊名:chemsuschemISSN:1864-56312020年影响因子:9.14分区信息:中科院1区Top;JCR分区(Q1)涉及研究方向:化学4. 作者信息:翟建新(第一作者),周宝文(第一通讯作者);吴海虹(第二通讯);何鸣元(第三通讯作者)韩布兴(第四通讯作者)5. 光源型号:北京中教金源CEL HXF300(300 W氙灯,300-800范围)文章简介:发展一种无毒绿色的C-N键断裂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制备了一种2D-Bi2WO6@1D-LaPO4异质结光催化剂,其可以对不同的三烷基胺进行光催化C(sp3)-N键断裂生成二级胺和对应烯烃。一系列结果表明,磷酸镧的引入能够与钨酸铋结合形成独特的“热”电子转移机制,从而改变载流子行为促进三烷基胺的C(sp3)-N键断裂;同时该现象也有别于常见以三级胺为牺牲试剂进行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工作,通过GC-MS等手段表明烯烃的来源是三烷基胺而非二氧化碳。我们一致认为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首次将2D-Bi2WO6@1D-LaPO4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C(sp3)-N键断裂2. 通过一系列表征表明磷酸镧的引入能够与钨酸铋结合形成独特的“热”电子转移机制,从而改变载流子行为3. 开发了一款新型的异质结催化剂4. 表明烯烃的来源是三烷基胺而非二氧化碳Possible mechanism of charg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under light irradiation.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兽药监察所预算459.5万元购买PCR质量检测仪等多台仪器
    4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兽药监察所实验室专用设备公开招标,购买PCR质量检测仪、便携式分子筛制氧机质量检测仪等多台/套仪器,总预算459.5万元。  项目编号:GXZC2021-G1-000721-YZLZ 政府采购计划编号:广西政采[2021]3934号、广西政采[2021]4035号  项目名称:实验室专用设备采购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459.5万元,其中:A分标:69.8万元,B分标:137.8万元,C分标:49.9万元,D分标:126.3万元,E分标:75.7万元  采购需求:  A分标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及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1便携式分子筛制氧机质量检测仪1台1. 便携式分子筛制氧机综合参数检测装置,多参数一体化结构设计,便携易操作,整机重量约3.5kg。2. 仪器含外箱整体尺寸:约381mm×267mm×152mm。… … 具体见采购需求。2PCR质量检测仪1台1. 温度范围:0~120℃。2. 分辨率:0.01℃。3. 精度:±0.05℃。4. 测量通道数:15通道,8通道;可以测试96孔、48孔PCR仪。… … 具体见采购需求。  B分标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及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1电荷放大器1套1. 放大器输入信号类型:电荷信号。2. 电荷测量量程:±2~2 200 000 pC。3. 输出信号:模拟量电压信号±10V/-8~10V4. 测量量程可任意调整,且±2pC至2 200 000pC任意满量程均可输出±10V模拟量电压。… … 具体见采购需求。2热式风速仪1台1.可风速、温度、压力同时测试;2.具备数字、模拟双视图显示、三级亮度背光;3.可设置上下限值、实现风速判定测试模式;4.探头互换兼容、拉抻自如;5.具备风速数据统计功能(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6.测试范围(分辨率)… … 具体见采购需求。3泰斯拉测量仪2台1. 检测对象:直流磁通密度:极性(N/S)、交流磁通密度40~500Hz。2. 计量单位:mT/G切换方式。▲3. 测量范围:0~3000.0mT。… … 具体见采购需求。  C分标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及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1齿科设备耐腐蚀性和抗灭菌性自动化试验仪1套一、技术要求:1、B级标准;2、产品适用于各类管道、实心和空腔类物品的快速灭菌;3、灭菌腔内部有效容积:约24L(ф250*510);… … 具体见第二章采购需求。2热敷贴(袋)温度特性测试仪1台一、性能要求1.仪器完全满足标准:YY 0060-2018热敷贴(袋)中附录A温度试验方法的要求。2.通过电脑中的测试软件,实时监控接触面温度、液体温度及四通道试验样品温度,计算出最高温度、升温时间、持续时间温度保证时间等数据,生成实验报告。… … 具体见第二章采购需求。3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扰度和强度测试仪1套一、性能要求1.仪器完全满足YY 0336-2020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抗变形能力测试和结构强度测试。2.可通过更换工装进行GB 15810-2019附录E滑动性能测试方法。3.可通过更换工装进行GB 15811-2016附录B注射针刺穿力试验和评价方法。… … 具体见第二章采购需求。  D分标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及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1核酸提取仪1台1、使用环境要求(1)温度:0℃~40℃。(2)相对湿度:≤80%。(3)电源:AC220-240V,50HZ/60HZ,500W。… … 具体见第二章采购需求。2生物安全柜1套1、技术指标1.1 气流模式:30%外排,70%循环。1.2 工作区尺寸(W×D×H):约1500×780×465mm(465mm为不包含进气格栅的深度,包含的宽度为630mm)。1.3 外部尺寸(W×D×H):约1600×1550×798mm。1.4 对0.3微米颗粒过滤效率为≥99.999%;对最容易穿透的微粒(MPPS)过滤效率为≥99.995%。… … 具体见第二章采购需求。3库仑法水分仪1台一、技术指标▲1、测试范围:10ug -99mg H2O(1ppm~100%)。2、分辨率:≤0.1ug H2O。3、具有背景自动补偿功能,补偿范围:0-50ug H2O/min。▲4、测量精度:≤±1ug H2O (10-1000ug H2O);≤±0.3% (1-30mg H2O)。… … 具体见第二章采购需求。  E分标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及单位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1避孕套针孔检测仪(电检)1台一、产品要求1.主要用途:用于避孕套针孔检测。2.技术参数要求2.1 ▲检测速度:按GB/T 2828.1进行计数抽样检验方案为(315;2 3)的测试时,总测试时间不超过25分钟。2.2 ▲工位数:4工位。2.3 ▲自动化程度:… … 具体见第二章采购需求。  合同履行期限:见采购需求。  开标时间:2021年 4 月 28 日上午 11 时 00 分00秒(北京时间)GXYLG20211011-Q[fujian]_606d7c2813801.docx
  • AI 单细胞应用!英伟达携手Deepcell开发单细胞分析的生成式AI技术应用
    Deepcell周一表示,已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用于单细胞研究应用的生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合作,公司将利用英伟达的计算专业知识和Clara一套专注于医疗保健的计算平台和软件,为基于细胞形态的分析应用程序构建新的算法,这些算法可以与Deepcell最近推出的REM-I高维细胞分析和分选平台等工具结合使用。Deepcell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技术官Mahyar Sale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看到了将多模式和生成性人工智能融入我们的平台的多种可能性,并利用我们拥有的数十亿细胞图像的专有数据库来训练更多的人工智能模型。我们与英伟达的关系将帮助我们加快此类增强,并将这些进步带给我们的客户。”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的Deepcell成立于2017年,是斯坦福大学的子公司,于2022年初筹集了7300万美元的B轮资金。Deepcell 是人工智能(AI)驱动的单细胞分析领域的先驱,旨在推动深度生物学发现,早在2023年2 月 6 日宣布,它已经发布了三个数据集,使研究人员能够探索新的高维形态数据。这些数据集是在 Deepcell 的高通量平台上生成的,该平台由成像和分选仪器、AI 模型和软件套件组成。Deepcell的首席技术官 Mahyar Salek曾经表示:“Deepcell的数据表明,深度学习可以实现较高的分类准确率,揭示了精确描述细胞特征和表型的新方法,并能够对感兴趣的细胞进行无标记分离,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分析。这项技术为生物医学界的科学家、转化研究机构和制药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以从细胞形态学数据中获得对细胞的深度认识。”关于 DeepcellDeepcell 是一家生命科学公司,它将 AI 引入细胞生物学,开启了称为形态组学的高维生物发现新领域。通过 Deepcell 的人工智能成像和微流体解决方案 REM-I 平台,该公司正在利用细胞形态学进行无限发现,从而实现新规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和单细胞分析。Deepcell 的平台利用其 AI 模型,即人类基础模型,根据形态差异来识别和分类细胞,有助于推动基础和转化研究,并提供诊断测试和治疗靶向方面的未来应用。该公司于 2017 年从斯坦福大学分拆出来,已筹集近 1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
  • 食品标准制定跟不上行业“潜规则”生成速度
    没有标准,检测无据可依 标准滞后,监管无据可查 标准“打架”,守法无所适从……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期间,一些地方及基层反映,食品安全监管亟须走出标准缺失和落后的困境。   标准制定跟不上行业“潜规则”的生成速度   本是用来衡量食品安全的“标准”,却成为掣肘我国食品安全的原因之一。   江苏省有关负责人在向检查组汇报情况时指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总体来说是健全的。但食品安全领域出现很多新情况,面对很多新物质,不知道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要禁止的。   南京的汇报材料指出:由于一些食品安全标准出台不及时、不统一,导致监管“无法可依、违法难究”,特别是因缺乏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影响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目前食品生产行业使用的标准,总体上滞后于科技发展和行业‘潜规则’的生成速度。”张家港市市长姚林荣也如此直言。   还有一些地方提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着产品标准、卫生标准、行业标准之间的互相交叉、矛盾、冲突。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建议:更新和健全地方食品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有关部门应尽快清理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切实改变标准老化、缺乏和不统一、不衔接问题,指导、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力争三年清理出统一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随队进行执法检查的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接受采访时说,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卫生部制定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正在对现行食品标准进行清理完善。一年以来,已经制定公布了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一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以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重要基础标准,并已经安排了今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 计划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清理整合任务,形成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他说,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2300多种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和食品用香料都规定了明确的使用范围、用量标准或者使用原则。其中,80%以上的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具有相应的产品标准 对1853种食品用香料,制定了相应的使用原则,有的还制定了产品标准。   “现在各地反映强烈的没标准,主要是指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苏志说,非食用物质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现就要依法严厉打击。   据了解,卫生部已公布了6批共64种非法添加物名单中,大部分公布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其余的还正在组织研究检测方法。   非法添加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往往滞后于问题的发生。“对于此类违法犯罪活动,一方面,很难预见新的食品犯罪活动,到底加了哪些不应加的物质,检测难度极大,如大海捞针 二是新的检测方法研究需要时间过程,有的非法添加物与食品本身并无明显区别,很难检测鉴定,如地沟油的检测,尤其是地沟油和正常食用油掺合在一起,检测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苏志说。   没有标准不等于不能监管   在执法检查过程中,一些检查组成员、生产经营者指出,没有标准不等于不能监管。   应该说,非法添加的检测方法是监督执法的重要手段,但通过各部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突击检查,也是及时发现和打击违法添加犯罪行为的有效措施。   苏志强调:“非法添加物的检测方法要加紧开发,但日常监督中不能仅靠检测,没有标准就不管这是一个监管误区,应该首先在原料、源头上监管,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比如对食品生产经营现场进行突击检查。一些地方就通过对餐饮企业的仓库检查,发现了非法添加物,并依法查处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   江苏梁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季万兰表示,保证食品安全应“预防重源头,保证在过程。”梁丰公司对所有供应商每年都要进厂审核,严格要求原辅料的质量。   来自澳门的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说,食品安全只靠政府监管不行,还要企业合作,企业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经营理念,没有食品安全就等于没有企业安全,企业要有自己的食品安全检查小组,自己管好自己。   检验检测力量资源要整合   检验检测机构力量薄弱且分散,标准不统一,这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一大困惑。   天津、山东等地人大常委会指出,食品检测检验体系不够完善,检测资源分散、缺乏统一规划,检验检测质量和效率不高,存在漏检与重复检测的现象。重复建设、设备落后等问题也较突出。   江苏省工商局则提出:工商是唯一没有专业检测机构、没有监管食品专业技术人员的食品监管队伍,基层单位严重缺乏具备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人才和法定的检测手段。   检验检测机构应如何加强建设?在回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宋法棠的提问时,江苏省卫生厅厅长郭兴华建议,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把检测机构建好建强。   宋法棠也表示,检测机构应整合,且整合后应有检测规范,不能“每个条线都有检测,每个条线都不强”。   还有一些人提出,检测技术机构作为第三方应进入市场、社会化,极少数强制性检测除外。第三方机构应先获得相关部门的资质认定,政府可花钱购买这些机构的检测服务。
  • 清华大学成功研制元成像芯片
    门捷列夫曾经说过:“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光学成像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边界,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受到不可避免的镜面加工误差、系统设计缺陷与环境扰动的限制,实际成像分辨率与信噪比往往显著低于完美成像系统。如何实现无像差的完美光学成像,一直是光学中最重要且悬而未决的难题之一。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近日,该校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提出了一种集成化的元成像芯片架构,为解决这一百年难题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区别于构建完美透镜,研究团队另辟蹊径,研制了一种超级传感器,记录成像过程而非图像本身,通过实现对非相干复杂光场的超精细感知与融合,即使经过不完美的光学透镜与复杂的成像环境,依然能够实现完美的三维光学成像。该成果近日以“集成化成像芯片实现像差矫正的三维摄影”为题以长文形式发表在《自然》期刊上。减小光学像差是百年光学难题光线经光学系统各表面传输会形成多种像差,使成像产生模糊、变形等缺陷。光学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校正这些像差,使成像质量达到技术要求。传统光学系统主要为人眼所设计,秉持“所见即所得”的设计理念,聚焦在光学端实现完美成像。近百年来,光学科学家与工程师不断提出新的光学设计方法,为不同成像系统定制复杂的多级镜面、非球面与自由曲面镜头,来减小像差、提升成像性能。但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与复杂环境的扰动,难以制造出完美的成像系统。“例如,由于大范围面形平整度的加工误差,难以制造超大口径的镜片实现超远距离高分辨率成像;地基天文望远镜,受到动态变化的大气湍流扰动,实际成像分辨率远低于光学衍射极限,限制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往往需要花费昂贵的代价发射太空望远镜绕过大气层。”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戴琼海介绍。为解决这一难题,自适应光学技术应运而生,人们通过波前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像差扰动,并反馈给一面可变形的反射镜阵列,动态矫正对应的光学像差,以此保持完美的成像过程。基于此,人们发现了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然而,由于像差在空间分布非均一的特性,该技术仅能实现极小视场的高分辨成像,难以实现大视场多区域的同时矫正,并且由于需要非常精细的复杂系统,往往成本十分高昂。将所有技术集成在单个成像芯片上近年来,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催生了计算光学这一交叉学科,为先进成像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早在2021年,该校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领导的成像与智能实验技术实验室研究团队发表于《细胞》期刊上的成果,就首次提出了数字自适应光学的概念,为解决空间非一致的光学像差提供了新思路。在此次最新的研究成果中,研究团队将所有技术集成在单个成像芯片上,使之能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成像场景,而不需要对现有成像系统做额外改造,并建立了波动光学范畴下的数字自适应光学架构,通过对复杂光场的高维超精细感知与融合,在具备极大的灵活性的同时,又能保持前所未有的成像精度。“这一优势使得在数字端对复杂光场的操控能够媲美物理世界的模拟调制,就好像人们真正能够在数字世界搬移每一条光线一样,将感知与矫正的过程完全解耦开来,从而同时实现不同区域的高性能像差矫正。”戴琼海说。有望带来成像系统的颠覆性改变研究人员进一步介绍,上述元芯片的数字自适应光学能力有望带来成像系统的根本性改变。传统相机镜头的成本和尺寸都会随着有效像素数的增加而迅速增长,这也是高分辨率手机成像镜头即使使用了非常复杂的工艺也很难变薄、高端单反镜头特别昂贵的原因。戴琼海介绍,元成像芯片从底层传感器端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可扩展的分布式解决方案,使得我们能够使用非常简易的光学系统实现高性能成像。除了成像系统存在的系统像差以外,成像环境中的扰动也会导致空间折射率的非均匀分布,从而引起复杂多变的环境像差。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大气湍流对地基天文望远镜的影响,从根本上限制了人类地基的光学观测分辨率。数字自适应光学技术仅仅需要将传统成像传感器替换为元成像芯片,就能为大口径地基天文望远镜提供全视场动态像差矫正的能力。此外,元成像芯片还可以同时获取深度信息,相比传统光场成像方法,其在横向和轴向都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为自动驾驶与工业检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戴琼海介绍,未来,课题组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元成像架构,建立新一代通用像感器架构,或可广泛用于天文观测、工业检测、移动终端、安防监控、医疗诊断等领域。
  • 欧盟批准部分食品健康声称
    据欧盟网站消息,9月4日欧盟发布(EU)No.851/2013法规,修订(EU)No.432/2012法规,批准新配方非酒精酸性饮料、慢消化淀粉、可可黄烷醇的相关健康声称。   对于新配方非酒精酸性饮料,申请人可以使用防止牙齿脱矿的声称 对于慢消化淀粉,可以声称降低血糖浓度 针对可可黄烷醇可以声称维持血管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   本次批准的健康声称在该法规生效之日起5年内使用,仅限于申请人。5年期满后,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也可使用。该法规自发布后第20天起生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