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番茄制品

仪器信息网番茄制品专题为您整合番茄制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番茄制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番茄制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番茄制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番茄制品话题讨论。

番茄制品相关的资讯

  • 上海市食品学会发布《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相关单位代表及专家:《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制,根据《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要求,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现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请各相关单位代表及专家审阅标准文本,对本标准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于2023年10月27日前将《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附件二) 以E-mail形式反馈给上海市食品学会。逾期未复函,将按无异议处理。此致!附件一:《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征求意见稿)附件二:《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联系人:郭燕茹联系电话:18018674491电子邮箱:ssfs_office@163.com 上海市食品学会2023年9月28日关于《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函.pdf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征求意见稿).pdf《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征求意见反馈表.doc
  • 上海市食品学会发布《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相关单位代表及专家:《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制,根据《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要求,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现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请各相关单位代表及专家审阅标准文本,对本标准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于2023年11月11日前将《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附件二) 以E-mail形式反馈给上海市食品学会。逾期未复函,将按无异议处理。此致!附件一:《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附件二:《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联系人:郭燕茹联系电话:18018674491电子邮箱:ssfs_office@163.com 上海市食品学会2023年10月12日关于《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函.pdf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pdf《番茄及其制品中六氢番茄红素和八氢番茄红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反馈表.doc
  • 新疆制定番茄酱检测行业标准
    新疆番茄制品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但由于检测手段不统一,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番茄酱出口遭遇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日前,由新疆科技工作者研究出的《番茄酱中主要腐败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已成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的行业标准,将于明年3月16日正式实施,为企业建立番茄酱产品的微生物安全预警机制提供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新疆番茄酱产品的质量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 欧盟拟放宽番茄中8-羟基喹啉的最大残留限量
    近日,欧洲食品安全局就放宽番茄中8-羟基喹啉(8-hydroxyquinoline)的最大残留限量发布意见。   依据欧盟委员会(EC)No396/2005法规第6章的规定,西班牙收到一家公司要求修订番茄中8-羟基喹啉的最大残留限量的申请。为协调8-羟基喹啉的最大残留限量(MRL),西班牙建议对其残留限量进行修订。   依据欧盟委员会(EC)No396/2005法规第8章的规定,西班牙起草了一份评估报告,并提交至欧委会,之后转至欧洲食品安全局。   欧洲食品安全局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后,做出如下决定:建议将番茄(商品代码:0231010)中8-羟基喹啉的最大残留限量放宽至0.1mg/kg(现行标准是:0.01mg/kg)。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立项《植物源性食品中番茄源性成分的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团体标准
    各相关单位:根据《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程序》的有关规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检测研究院申请的《植物源性食品中番茄源性成分的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团体标准,经我会评审符合立项条件,现批准立项。请起草单位按照要求,严格把控标准质量关,切实提高标准制定的质量和水平,增加标准的适用性和实效性,按期完成标准编制的相关工作。联系人:张小飞电话: 13995098931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新田商务中心413室邮箱:1904691657@qq.com 2024团标立项公示9.5.pdf
  • 韵鼎公司推出国内首套专用番茄红素软件
    经过三年时间在中国新疆,内蒙等众多番茄酱厂的跟踪实验和数据采集,上海韵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国内首套也是唯一的一套番茄红素专用软件。与另外的美国HunterLab的测色软件结合以后,两套软件实现对番茄产品的所有颜色检测要求。本软件每年升级,以满足不同产地番茄的质量变化需要。该软件已经过新疆商检,内蒙商检,冠农股份和中粮集团等知名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的全面验证和认可,弥补国内乃至世界上该检测指标的空白。
  • HunterLab再次点燃番茄酱行业热火
    第三届中国番茄酱博览会于2011年4月27-29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 上海韵鼎公司携美国HunterLab公司参加了本次展会 我们展示了HunterLab的两款专用番茄酱色差仪--LabScan XE-Tomato及ColorFlex EZ-Tomato 同时展出的还有整个番茄酱实验室的打包产品,如Atago浓度仪、粘度仪等等 HunterLab中国区经理Eric Lau先生莅临了本次展会,并给予高度评价 韵鼎中国市场部021-61455229 销售部021-61455225 服务部021-61455221
  • 新疆诞生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番茄切分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农机化研究所日前透露,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切分机近日在新疆诞生。   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研究员梁勤安介绍,番茄切分机装有番茄自动定向装置,不仅可准确地将番茄一分为二,获得完整均匀的果瓣,满足制干番茄切分的工艺技术要求,且保证了番茄切割面平整,使果肉及汁液损失降至最低。   据测定,该机定向切分准确率可达90%以上,果肉损失率控制在2%以下,每小时可切分番茄2.5吨,节省劳力40人至50人。   据悉,制干番茄的加工生产是新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切分是制干番茄加工过程中一道最重要的工序,长期以来,新疆制干番茄的切分主要依靠人工,效率低、损失大、卫生条件差。
  • 你眼里的西红柿,在拉曼看来只不过是番茄红素罢了
    p    strong 你眼中的红色 /strong /p p   最近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和HPLC相比,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可以更好地研究食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 /p p   抗氧化剂对人类健康是否真的会有益处呢?这个争论到现在依然存在,尤其是人们认为遵循水果和蔬菜中高度着色色素膳食补充元素可以对人体有积极的作用。西红柿富含的番茄红素当中含有大量的红色素,人们认为这种化合物总体来说对人体有益处,尤其是食用大量的西红柿可以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 /p p   来自德国耶拿大学的科研人员在Analyst杂志上发表了一片文章帮我们弥补了关于番茄红素和其他类胡萝卜素的知识。尽管我们对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了解很多,但是对于植物相中的这些化合物却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借助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寻找这些植物当中类胡萝卜素的差别。 /p p strong   关于摄入量 /strong /p p   科研团队建造了一种模拟矩阵,简单的将两种特定比例的类胡萝卜素混合,之后使用电子束曝光SERS有源衬底和488纳米激励源进行样本的探索。他们从真实的番茄植株中提取类胡萝卜素并对其进行了测量,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将使用SERS方法得到的样本与HPLC测量得到的提取物进行比较。大多数番茄样本通过HPLC和SERS两种方式得到的结果之间找到了一致性。 /p p   之所以说这种技术及其重要,是因为尽管现在科学家已经掌握了600多种已知的类胡萝卜素,但是仅仅有50%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当中,而且在这50%当中仅有很少一部分类胡萝卜素可以从人体的血浆当中检测到,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α和β胡萝卜素、β隐黄素、番茄红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如果这些化合物真的对人体有益,那么我们好像真的缺少这些化合物的摄入。 /p p   通过代谢活动,一些类胡萝卜素是形成维他命A的维他命原,但一些类胡萝卜素有自己的氧和自由基清除性能。如果来自鱼油、动物肝脏和蛋类食物的维他命不能总是满足我们对此类维生素的需求的话,那么我们的发现就会显得非常重要。番茄红素本身,5或6类胡萝卜素通常在血浆中可检测到,他们是最有效的中和活性氧。在癌症扩散期间,中和活性氧可以有效的组织或减少癌症细胞的扩散。而吸烟和酗酒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据说是因为摄入过量的类胡萝卜素所引起。 /p p strong   让我们取悦SERS技术吧 /strong /p p   因此从健康饮食的角度,我们必须保持饮食规律的平衡,为了达到这种平衡我们必须拥有关于我们所食用食物的成分和质量的详细信息。研究团队指出,HPLC是衡量食物中所含物质的“黄金标准”分析技术。但是HPLC技术不仅复杂缓慢而且费用昂贵,而SERS技术却可以提供区分现实世界样本中类胡萝卜素的优势。使用HPLC技术和SERS技术对不同成熟程度的番茄进行的测试结果之间达成了很好的一致性,这也为SERS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奠基。 /p p br/ /p
  • 韵鼎集团参加2012第四届中国番茄酱.果酱产业博览会
    上海韵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美国HunterLab颜色管理公司的中国区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和代理将参加于2012年4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的2012年第四届中国番茄酱,果浆产业博览会。公司将展示番茄酱行业颜色检测的唯一符合国际标准的具备分光原理两款设备HunterLab LabScan XE和ColorFlex EZ以及专用的番茄红素检测软件,折光仪等。欢迎光大的番茄酱客户光临展台。
  • 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计划《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由 TC466(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司)。主要起草单位 中轻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轻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附件: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征求意见稿.pdf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编制说明.pdf
  • 日本ATAGO 爱拓全自动数显台式折光仪RX-5000α在上海番茄展上展出
    堪称番茄酱行业的一次贸易盛会-&ldquo 2012第四届中国番茄酱产业博览会&rdquo 于2012-4-13-15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届时欢迎各位到场参观. 日本ATAGO爱拓 专注着食品行业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同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ATAGO自动数显台式折光仪RX-5000&alpha 以及自动数显台式折光仪RX-5000&alpha -BEV已经在食品及饮料行业有了很好的口碑,也成为了食品及饮料行业生产提升优质产品的仪器好帮手。ATAGO仪器让食品检测部门检测提供解决方案,专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图为上海番茄展现场情况以及ATAGO 手持数显折射仪PAL-1测量番茄酱可溶性固体含量值 关于爱拓中国(ATAGO CHINA Ltd.) 2011年ATAGO(爱拓)中国分公司的成立和正式运行(全称广州市爱宕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将使广大国内用户能够快速地购买产品,获得使用指导和维修服务。 网址:http://www.atago-china.com
  • 爱拓发布ATAGO(爱拓)番茄无损糖度计PAL-HIKARi 3新品
    【产品介绍】无损非破坏(红外)糖度计 ——PAL-HIKARi 3(迷你番茄)无需采摘果实 无需破坏果皮 无需切取果肉 无需榨汁取样【产品简介】无损非破坏(红外)糖度计—— PAL-HIKARi 3(迷你番茄),又称为番茄无损糖度计。无需切取果肉!无需榨汁取样!通过探测器直接对果肉实现糖度检测!结果三秒即现!快速简易!【技术参数】【适用范围】科研机构:水果研究,栽培指导,果树改良,新品研发果园种植:成熟度检测,采摘期控制果品批发:快速分类,分级销售连锁超市:品质监控,快速抽检,销售定价创新点:ATAGO(爱拓)全新推出番茄无损糖度计,与传统型糖度计相比,无需取汁,无需破坏水果,通过红外原理检测果实内部糖度,快速高效! ATAGO(爱拓)番茄无损糖度计PAL-HIKARi 3
  • 甘肃检验检疫局专利技术巢式NEST-PCR试剂盒为番茄快速“体检”
    2010年6月12日,甘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外繁种子检疫重点实验室一项技术发明———检测番茄溃疡病菌的巢式NEST-PCR试剂盒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   这项凝聚着技术人员心血、耗时3年的实用新型专利,揭开了该局外繁种子检疫重点实验室解决种子检疫关键技术的序幕。   科研团队   科技攻关   ■检测灵敏度高 ■检测周期短 ■检测稳定性强 ■检测成本低   亚洲最大的制种基地:璀璨明星   河西走廊,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戈壁千里,人烟稀少。祁连山雪水,养育着这个横亘中国西北的狭长地带上的数百万农牧民。在一个个建立在沙漠上的绿洲里,20多年前,开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产业———制种业。年降雨不过200毫米,充足的光照、明显的昼夜温差、一望无际的荒漠隔离,这正是各种农作物制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外商纷至沓来,他们带着原种,在这块土地上扩大繁殖之后,又出口到世界各地,历时20余年。到2009年,河西三地区(武威、张掖、酒泉)已有46家种子公司承担了欧洲、美国等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30余个境外公司的制种业务,2009年底繁育蔬菜、瓜类、花卉5万亩,品种100多个2000余个组合,年产值约7000万美元,种苗进出口规模占全国种苗出口的50~60%以上,全球10大种子公司中,有四大种子公司在河西走廊均有大规模制种业务。这些耀眼的数字,奠定了甘肃河西走廊作为亚洲制种行业老大的地位。   如今,夏天的河西走廊,绿叶千里、鲜花遍地。来自世界各地的种子,在这里开花结果,而这里生产的种子,又进入了全世界各地的城市花园和百姓餐桌。制种业,成了继敦煌莫高窟、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之后又一张甘肃名片。   专利证书   现场采样   有害生物入侵:不容小觑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种子———这种各种危险性病害远距离传播的最重要媒介,在给河西走廊带来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特色产业的同时,也带来了“特色的”外来有害生物,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安全。   为了遏制有害生物随种子入境传播,20多年来,甘肃检验检疫局植检技术人员,时刻从实验室到田间跟踪着这些潜在的有害生物。自甘肃设立动植物检疫局以来,累计田间调查100余次,检测各种进口种子5000批次,检测各种植物病原细菌、病毒、真菌等有害生物60000余个,发现各种种子传播病害150余种,其中实验室截获的植物高风险病害如烟草环斑病毒、黄瓜绿斑驳病毒、番茄溃疡病菌、番茄疮痂病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等50余批次,普通种传病害100余批次。   以检测带动科研以科研带动平台   种传病害的最大特点,就是种子带菌(毒)率不足10%,也就是说100粒种子中,可能带菌(毒)的种子,不足10粒,事实上,大多数种传病害,种子带菌(毒)率仅有1~3%,要从100粒种子里,检测到1~3粒的带菌(毒)种子,其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   虽然病原检测技术突飞猛进,各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层出不穷,但是作为繁殖材料的种子,由于样本量、检测周期的限制等因素,种子检测的难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   既要保证种子不带病下地,严把国门,又要保证不违农时,促进种子国际贸易,甘肃的检验检疫部门,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研究快速、准确、灵敏的种子检测技术,成了甘肃局外繁种子重点实验室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验室制定了“横向联合科研院所,挖掘自身潜力,加强种子病害检测技术研发”的研发策略,以提高现有检测技术灵敏度为切入点,尽可能降低种子带病入田。   实验室主任刘箐博士和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兼职硕士生导师招收研究生,专业从事种子病害检测技术的研发。番茄溃疡病菌,这种全球植物检疫部门重点盯防的危险性病害,成了检测技术研发的首选。   2006年开始,由刘箐博士领衔的研究团队逐渐组建起来,开始了番茄溃疡病快速、超灵敏检测技术的研发。从此以后,这个研究小组成了整个技术中心最忙碌的团队。位于甘肃局10楼的种子实验室,晚上10点仍然灯火通明,盒饭成了团队的家常便饭。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种子实验室建立了8种快速检测方法,并从检测灵敏度、检测周期,检测稳定性及检测成本等角度,筛选出四种快速、超灵敏检测技术,其检测灵敏度,比常用的酶联免疫高出10~10000倍,且检测快速、成本低廉、结果稳定,目前已经全部运用到检测实践上。以前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到的病害,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近乎完美地解决了问题,大大提高了病害的检出率。   2009年,实验室截获各种有害生物58批次,不仅居于全系统种苗检疫截获率之首,也创下了实验室建立以来截获有害生物的最高纪录。   这种技术创新研发策略,不仅解决了番茄溃疡病的检测灵敏度问题,而且辐射到了其他种子病害检测技术的研发上。在不远的将来,将会研制出一种用一份检测样品,检测所有种子病害的生物芯片,逐渐建设“植物病原的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平台”。   此外,由于目前国内植物检疫所用抗体,全部依赖于国外进口,2009年开始,实验室又开始了“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研发,目前已经获得番茄溃疡病单克隆抗体三株,期望在未来的几年中,建立“植物病原单克隆抗体生产平台”,逐渐做到种子病害检测抗体国产化。   链接   一个人的实验室变成八人团队   1999年“三检合一”的时候,原植物检疫实验室仅有一人和数台显微镜,大量的种子检测业务无法开展。2003年,甘肃局党组深入调研后,当即拍板自筹资金,投建500平方米的种子检疫实验室,其中建设洁净实验室250平方米,从此以后,种子实验室的建设拉开了序幕。   2004年,购进基本设备50余万元 2005年改造普通实验室,同时投建全自动日光隔离温室一个,引进专业硕士两名 2007~2009年间,购买各种大型设备十余台,价值达400余万元。在硬件大刀阔斧投入的基础上,实验室人员也由以前的一人增加到目前的8人,其中博士1名,硕士3名,实验员(本科)5人。种子检疫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实验室设细菌组、病毒组、真菌组、害虫组、品质组、杂草组6个检测及科研小组,检测项目涉及植物病毒34种,细菌6种,真菌15种,进出口种苗检测检验业务量和检测水平均处于全系统前列。   “技术专利的申请,只是种子检疫技术创新的一个序幕,我们还有很多的种子检测技术正在申请专利或者授权”,对此次授权的技术专利,专利持有人、外繁种子检疫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箐博士轻描淡写地说。这位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从事检验检疫事业的年轻海归博士,这位兰州大学的兼职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和兰州大学两所大学的兼职硕士生导师提出,甘肃局外繁种子实验室在种子病害检测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要达到国外同类实验室的技术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单颗粒ICP-MS助力复合氧化物铁酸锰(MnFe₂O₄) 纳米材料诱导番茄提早开花的分子机制研究
    原创 飞飞 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中国关注我们,更多干货和惊喜好礼 刘莉ENMs 在农业生产中,开花时间直接控制着果实数量和质量,提早开花通常伴随着高授粉率,意味着营养周期更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生物迫害(例如气候变化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如何控制开花时间也被认为是“植物科学的100个重要问题”之一。人工纳米材料(ENMs)在提高农业生产方面显现出巨大潜力。ENMs的小尺寸效应能使它们跨越生物屏障(植物气孔大小约为10~100μm),通过叶面或根部扩散至植物脉管系统,从而提高作物水分利用、增加养分吸收、诱导抗氧化、增强光合作用和促进开花等代谢过程,最终显著提升农业生产力。目前已陆续有文章报道了ENMs对高等植物生殖生长,包括开花过程的影响,然而ENMs诱导作物生殖生长改变的机制,尤其是初始植物激素的信号传送和代谢机制仍不清楚。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Le Yue,Yan Feng等以复合铁酸锰(MnFe2O4)ENMs和番茄作为研究对象,围绕 ①MnFe2O4 ENMs进入番茄叶片并促进光合电子传递的潜力;② MnFe2O4 ENMs对赤霉素(GA)的调节作用和对开花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③ 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采后变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为揭示ENMs对作物生殖生长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认知。相关研究的成果发表在ACS NANO期刊。 (点击查看大图) 01单颗粒ICP-MS的应用单颗粒ICP-MS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纳米颗粒检测技术,可以用于ENMs在植物体内的富集转化和迁移研究。相对于TEM、SEM、DLS等ENMs的传统表征手段,单颗粒ICP-MS(SP-ICP-MS)可以快速、同时获得ENMs的成分、粒径分布、颗粒浓度及离子浓度等参数信息,目前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ENMs的表征研究。 (点击查看大图) 本研究使用了赛默飞iCAP TQ SP-ICP-MS分析技术,测定了叶片表面、角质层和内部叶片片段中的MnFe2O4ENMs的含量,明确了ENMs的有效接触和吸收规律;测定了番茄果实中的ENMs的含量,探究了铁(Fe)在果实中可能的存在形式。 (点击查看大图) 02番茄叶片ENMs的测定通过去离子水浸泡和涡流的方式回收叶片表面的ENMs。收集的溶液用“surface”表示,将经过水洗的叶片转移到35%(v/v)HNO3中,静置15min,以溶解角质层,收集的溶液用“cuticle”表示,剩余的叶片组织以“interior”表示。对于叶片内部,取 25 mg 的叶片组织,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然后在 3 mL 20mM 2-(N-吗啉代) 乙烷磺酸 (MES) 缓冲液 (pH=5.0) 中均质。随后在每份均匀混合物中加入 2 mL 5% 的离析酶 R-10,在 37 ℃ 下将混合物振荡 24 小时。沉淀 1 小时后,将上清液通过 0.45 μm 的滤膜,并用去离子水稀释。surface和cuticle溶液经0.45 μm滤膜过滤并用去离子水稀释。研究发现,经过ENMs处理的叶片中,Fe 和 Mn 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喷洒等量的去离子水)(下图a和c)。虽然在角质层的分离过程中使用 HNO3 会减少角质层溶液中的ENMs数量,但经过 MnFe2O4 ENMs处理后的叶片表面、角质层和内部的ENMs数量还是明显高于对照组(下图d),这表明 MnFe2O4 ENMs会在番茄叶片中累积。 (点击查看大图) 03番茄果实中ENMs的测定利用SP-ICP-MS 测定了番茄果实中的ENMs,发现MnFe2O4 ENMs很少能进入番茄果实,说明MnFe2O4 ENMs处理不会造成果实的健康风险。 (点击查看大图) 04结论 // 通过iCAP TQ SP-ICP-MS分析技术准确分析了番茄植株叶片和果实中的MnFe2O4ENMs含量,可为探究ENMs在植物体内的转化、迁移和富集规律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1] Yue L, Feng Y, Ma C,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early flowering in tomatoes induced by manganese ferrite (MnFe2O4) nanomaterials[J]. ACS nano, 2022, 16(4): 5636-5646.[2] Vidmar J.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based nanoparticles in environmental, biological and food samples by single particl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M]//Comprehensive analytical chemistry. Elsevier, 2021, 93: 345-380.如需合作转载本文,请文末留言。
  •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立项《番茄中7种真菌毒素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团体标准
    各相关单位:根据《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2023年8月2日-8月9日,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对《番茄中7种真菌毒素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团体标准进行了立项审查,经协会技术专家认真研究与审核,上述所申报的团体标准符合立项条件,现批准立项。请制标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抓紧组织实施,严把标准质量关,切实提高标准编制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同时欢迎与立项标准有关的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使用单位等加入该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有意参与标准起草工作的请与协会秘书处联系。特此公告。 联系人:钱波 电 话:020-85161829 电子邮箱:gdnybzh@163.com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2023年8月9日粤农标协字〔2023〕31号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关于《番茄中7种真菌毒素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pdf
  • 攀钢开发出钒制品仪器检测新方法填补国内空白
    近日,攀钢成功开发出三氧化二钒、尾钒渣、红钒等8项钒制品仪器检测新方法,其中,三氧化二钒和红钒荧光仪器检测法属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用仪器法检测三氧化二钒和红钒质量的空白。   该方法运用X荧光光谱仪、ICP等离子分析仪等设备,实现了对钒制品化学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与传统的化学测定法相比,仪器检测法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并能对分析数据及操作进行智能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钒制品检测速度和检验保障能力,对攀钢稳定钒制品质量、提高产量、推进钒制品精品战略将起到重要作用。
  • SFDA进一步规范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要求
    为切实保障生物制品质量安全,根据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的要求,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进一步规范生物制品生产、检验过程中的相关质量控制要求发布通告,对有机溶剂、抗生素、防腐剂的使用,批、亚批及批号确定的原则作出明确规定。   通告指出,凡在生物制品生产、检验过程中涉及添加有机溶剂、抗生素、防腐剂及产品分批的质量控制要求,按通告要求执行。 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  告2009年 第6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要求的通  告   为切实保障生物制品质量安全,根据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的要求,现就进一步规范生物制品生产、检验过程中的相关质量控制要求通告如下:   一、关于有机溶剂的使用  生产过程中如采用有机溶剂或其他物质进行提取、纯化或灭活处理等,产品的后续纯化工艺应保证可有效去除制品中的有机溶剂或其他物质,去除工艺应经验证。生产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及残留限值的规定应严格按照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残留溶剂测定法”(附录Ⅷ P)的相关要求执行。   二、关于抗生素的使用  生产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应符合以下原则和要求:  1.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抗生素,必须使用时,应选择安全性风险相对较低的抗生素品种,且产品的后续纯化工艺应保证可有效去除制品中的抗生素;如后续工艺不能有效去除,则不得添加。病毒性疫苗生产中仅允许在细胞制备、细胞增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  2.严禁使用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不得使用抗生素作为防腐剂。  4.使用抗生素时,成品检定中应检测抗生素残留量,并规定残留量限值。  5.使用抗生素的品种,必须在药品说明书中增订相关内容,并注明对该抗生素有过敏史者不得使用。增订内容的说明书应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并在本通告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产品说明书的更新工作。   三、关于防腐剂的使用  1.应尽可能避免在中间品和成品中添加防腐剂,尤其是含汞类的防腐剂。   2.注射用冻干制剂中不得添加任何防腐剂;单剂量注射液应尽可能避免添加防腐剂;静脉注射液不得添加任何防腐剂。  3.对于多人份制剂,根据使用时可能发生的污染与开盖后推荐的最长使用时间来判断是否使用防腐剂;如需使用,应证明防腐剂不会影响疫苗的安全性与效力。  4.成品中含防腐剂的制品,其防腐剂应在有效抑菌范围内采用最小加量,且应设定限量控制。   四、关于批、亚批及批号确定的原则  1.成品批号应在半成品配制后确定,配制日期即为生产日期。非同日或同次配制、混合、稀释、过滤的半成品不得作为一批。  2.亚批的分批应严格按照《中国药典》三部中“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进行界定。  3.制品的批及亚批编制应能清晰地反映整个工艺过程并易于追溯,以最大限度保证每批制品的加工处理过程是均一的。  4.申请批签发的产品,应在批记录摘要中描述亚批形成条件,并设立亚批检验项目,根据要求进行抽检,检验工作由原承担批签发工作的药检所进行。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在生物制品生产、检验过程中涉及添加有机溶剂、抗生素、防腐剂及产品分批的质量控制要求,按通告要求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九年四月三日
  • 茄科作物病毒检测技术获突破 新技术检测灵敏度是常规方法的100倍
    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有害生物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首席专家张永江团队研制出针对茄科作物易感的4种重大病毒的一步法高精准检测技术,填补4种病毒同步检测的国际空白,检测灵敏度是常规方法的100倍,检测时间也大大缩短,可为马铃薯、番茄等茄科农产品的田间疫情监测和口岸检疫等提供快速高精准检测手段。该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发表。植物病毒是制约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由于病毒个体极其微小,肉眼看不见、摸不着,在发生初期很容易被忽视。快速、准确、灵敏、实用的检测技术,是防止病毒入侵、生产无毒种子种苗、病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的前提和关键。茄科作物主要包括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枸杞等,是许多病毒的易感寄主。其中,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番茄花叶病毒和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等4种病毒较为常见,会造成植株花序减少,果实病变甚至坏死,减产甚至绝收。针对我国茄科作物病毒病害防控对病毒检测技术的需求,张永江团队研发了一种一体化反应技术,可快速筛选并准确检测出茄科作物易感的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番茄花叶病毒和番茄斑驳花叶病毒。该技术攻克了茄科作物易感病毒症状相似、种类多、基因差异小的检测难题,检测灵敏度可达1皮克/微升,而目前的常规检测方法是100皮克/微升。此外,单个样本中四种病毒的检测时间从大约5小时,缩短至约1小时,检测成本降低40%。
  •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关于对《即食调味拌饭干制品》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
    各有关单位、专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海洋食品专业委员会牵头制订了《即食调味拌饭干制品》团体标准。工作启动后,起草工作组按照标准制订工作程序,组织完成了《即食调味拌饭干制品》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及编制说明(见附件2),现面向行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9月28日–2021年10月27日。请按照附件3格式填写修改意见,于2021年10月27日前反馈至我会邮箱:cnfia@vip.163.com。附件:1. 《即食调味拌饭干制品》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ji-shi-tiao-wei-ban-fan-gan-zhi-pin-tuan-ti-biao-zhun-zheng下载2. 《即食调味拌饭干制品》团体标准编制说明ji-shi-tiao-wei-ban-fan-gan-zhi-pin-tuan-ti-biao-zhun-bian下载3. 《即食调味拌饭干制品》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ji-shi-tiao-wei-ban-fan-gan-zhi-pin-tuan-ti-biao-zhun-zheng下载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2021年9月27日
  • 新西兰称目前所产乳制品无二聚氰胺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称,二聚氰胺本身无毒害 乳品巨头恒天然集团称,残留物不到欧盟限值的1%   ■ “新西兰奶粉被检出二聚氰胺”追踪   新京报讯 (记者 李静)针对乳品被检出含有二聚氰胺(DCD,也称双氰胺)残留,昨日新西兰乳品巨头恒天然集团再次发布声明重申保证食品安全。恒天然表示,检测到的DCD残留水平是极其微量的,还不到欧盟食品安全限值的百分之一。   此外,昨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表示,自去年9月之后在新西兰就没有任何DCD的使用,新西兰目前所生产的任何乳制品都不可能有DCD的残留。   恒天然:残留不到安全限值的1%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官员25日证实,在新西兰出产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中检测出少量双氰胺化学残留物,但这些残留物不会影响食品安全或导致健康问题。新西兰政府已经下令禁售含DCD产品。   恒天然集团CEO史毕根思昨日再次就此发布声明向全球消费者保证,新西兰乳制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我们知道,部分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心存疑问。我们必须打消他们的疑问。目前,我们正在和他们保持密切沟通,提供相应解释。我们拥有强大的科学依据证明恒天然产品的安全性,并且一再就我们产品的食品安全做出保证。”   史毕根思昨日表示,“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在少数产品样本中检测出了DCD的微量残留。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我们检测到的DCD残留水平是极其微量的,还不到欧盟食品安全限值的百分之一。”   新西兰产业部:外界有误解   对于这一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新西兰政府方面昨日也对此做出表态。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局长Wayne McNee昨日表示,对于新西兰暂停在牧场施用DCD及其对新西兰乳制品的安全性意味着什么,外界有所误解。   据其介绍,DCD的残留只在少量的奶粉产品中被发现,并不存在于任何其他乳制品,如奶油与乳酪。   “这些少量的残留并不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DCD本身是无毒害的。”McNee表示。   McNee表示,DCD从未被加入或是被使用在新西兰的食品上,它是被用来使用在牧草上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减少硝酸盐进入水中。   对特定化合物残留无国际标准   据介绍,虽然目前对于特定的化合物的残留并无国际标准,新西兰两家化肥公司已经主动暂停出售和在牧场使用DCD,因为新西兰的国际乳制品消费者期待新西兰产品是零残留。目前对于DCD尚无国际标准。   McNee表示,欧盟委员会设定有每日可接受的DCD含量。根据目前在新西兰乳品所检测出的最高DCD残留,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必须饮用超过130公升的液态牛奶,或是摄取60公斤的奶粉才会达到欧盟委员会所设定的每日可接受含量的限额, 只有摄入比该上限高得多的数量,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在出口的乳制品中存在DCD残留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McNee昨日强调,“自2012年9月之后在新西兰就没有任何DCD的使用,并且目前也已被停止使用。新西兰目前所生产的任何乳制品都不可能有DCD的残留。”   新西兰国内并没有因为本次在牧场停用DCD而对乳制品的销售有任何限制。   1月26日,在新西兰部分奶粉被曝出含二聚氰胺残留物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已紧急要求新西兰相关部门尽快提供奶粉的二聚氰胺含量、批次等详细情况。但相关部门尚未表态是否会对奶粉启动二聚氰胺检测。   ■ 小知识   二聚氰胺(DCD,也称双氰胺)主要用途有:   (1)作为胍盐、三聚氰二胺类的原料。   (2)用作染料固色剂,双氰胺和甲醛反应制得的双氰胺树脂,可用作染料固色剂。   (3)双氰胺化肥,双氰胺复合肥料可控制硝化菌的活动,使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得到调节,减少氮的损失,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4)作为精细化工中间体。在医药上用于制取硝酸胍、磺胺类药物等。   ■ 相关   “二聚氰胺是否有毒”无明确说法   新西兰政府及恒天然公司一再强调检测到的二聚氰胺DCD残留水平是极其微量的,产品是安全的,并且DCD本身无毒无害。   然而也有国内专家指出检测出的DCD奶类产品可能会对脆弱婴幼儿产生副作用。   面对各方不同的声音,消费者该相信谁?   上周六,国家质检总局已紧急要求新西兰相关部门尽快提供奶粉的DCD含量、批次等详细情况。但相关部门尚未表态是否会对奶粉启动二聚氰胺检测。   而对于含有DCD的奶制品到底有没有毒?毒性多大?我国官方目前尚无明确说法。   新京报记者 李静   ■ 专家声音   “消费者不必太惊慌”   此事与三聚氰胺事件性质完全不同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昨日表示,根据目前掌握到的情况来看,被检测出的双氰胺并非人为恶意往奶制品中添加,这与此前三聚氰胺事件的性质完全不同,而且经过土地、草木、乳牛、牛奶的层层转化,含量极少,对成人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曹明昨日也指出,含有双氰胺的奶类产品可能会对婴幼儿产生副作用,婴幼儿器官的构造、发育和机能都不完善,对食品十分敏感,容易导致堵塞肾脏等情况发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已知情况分析判断,此次新西兰奶粉双氰胺残留事件并非是奶粉加工过程中蓄意添加,而是牧草使用了氮肥增效剂双氰胺,奶牛吃了这种牧草后,在奶中残留的。双氰胺毒性小于三聚氰胺,消费者不必太惊慌。   但他强调,中外奶粉企业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在技术允许范围内最大可能减少双氰胺残留值。同时他建议可以采取双氰胺婴儿奶粉每公斤1毫克的限量值标准来评估其安全风险。   新京报记者 李静   ■ 消费者   “不知该去哪儿买放心奶”   新西兰二聚氰胺事件让不少将对新西兰奶源很放心的妈妈们“崩溃”。尽管有些消费者对此事件了解得并不透彻,但面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奶粉安全事件,妈妈们脆弱的神经再次陷入恐慌之中。   马女士昨日表示,之前一直是委托朋友从新西兰代买奶粉,虽然很麻烦,但是为了孩子也一直坚持着,就是为了安心。但这两天看新闻发生这个事情,现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家里还有这么多新西兰的奶粉呢,无论事大事小,都不敢再给孩子喝了,可中途换奶粉对孩子也很不好。”马女士说,“连新西兰的奶粉都有问题,真不知道以后到底该去哪买放心奶了。”   担忧的不仅仅是马女士,昨日已经怀孕7个月的刘女士也郁闷起来,她表示:“自从怀孕后家里人就四处打听哪些奶粉品牌好,很多妈妈都推荐新西兰奶粉,为此家里已经囤了一些,现在突然传出这个消息,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改选一些欧洲奶粉品牌呢?”   新京报记者 李静   ■ 市场   相关产品均正常销售   记者了解到,新西兰是全球最大的奶制品出口国,我国进口原料奶粉的70%-80%来自新西兰。   由于恒天然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国内外众多奶粉品牌的原料粉都由恒天然集团供应,使得“双氰胺”事件的波及范围很大。   昨日有业内人士指出,雅培、美赞臣、惠氏等消费者日常熟悉的知名奶粉品牌大多是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进口原料。在中国市场上,安怡中国和安满品牌均是恒天然集团完全掌控下的品牌。除此之外,国内半数以上的烘焙连锁店都选用恒天然旗下的安佳乳品。   此外,昨日记者走访北京一些超市,在奶粉专柜看到有的奶粉品牌直接在包装上写明“新西兰奶源”,这些产品均在正常销售。   对此,昨日一家超市销售人员表示,已经听说新西兰奶粉的事情,但目前涉及新西兰奶源的奶粉究竟能不能销售,国家相关部门并未有相关说明。
  • 《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3版)》发布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3版)》(以下简称《细则》),进一步加强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保障肉制品质量安全,促进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细则》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是调整许可范围。将可食用动物肠衣纳入肉制品生产许可发证范围,修订后许可范围包括热加工熟肉制品、发酵肉制品、预制调理肉制品、腌腊肉制品和可食用动物肠衣。  二是加强生产场所管理。明确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合理设置相应的生产场所。提出生产车间整体布局要求,强调了与污水污物处理设施、易产生粉尘场所等生产辅助区域的位置关系,避免交叉污染。明确肉制品生产作业区划分要求以及人员通道、物料运输通道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三是加强设备设施管理。要求企业合理配备性能和精度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设备设施。明确供(排)水设施、排风设施、仓储设施以及生产车间或冷库的温/湿度监测等方面的管理要求。细化生产作业区内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以及手部清洗、消毒、干手设备的设置要求。  四是加强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管理。要求企业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生产设备,防止交叉污染。企业应通过危害分析方法明确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关键环节,制定产品配方、工艺规程等工艺文件,并设立相应的控制措施。采用分切方式生产肉制品的,要求企业在制度中明确待分切肉制品管理、标签标识、工艺控制和卫生控制等要求。明确生产过程中解冻、腌制、热加工、发酵、冷却、盐渍肠衣上盐以及内包装材料脱包后消毒等工序的控制要求。  五是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企业应明确产品在GB2760“食品分类系统”中的最小分类号。  六是加强人员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应符合《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七是加强食品安全防护。企业应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防护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因故意污染、蓄意破坏等人为因素造成食品受到生物、化学、物理方面的风险。  八是优化检验检测要求。明确企业可以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开展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定期与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开展比对或验证,保证检测结果准确。企业可以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工艺特点、生产过程控制等因素确定检验项目、检验频次、检验方法等,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设施。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3版).doc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3版)》的公告.pdf
  • 《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3版)》都有哪些调整?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3版)》(以下简称《细则》),进一步加强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保障肉制品质量安全,促进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细则》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了修订:一是调整许可范围。将可食用动物肠衣纳入肉制品生产许可发证范围,修订后许可范围包括热加工熟肉制品、发酵肉制品、预制调理肉制品、腌腊肉制品和可食用动物肠衣。在《细则》表述为:本《细则》所称肉制品,是指以畜、禽产品为主要原料,经腌、腊、卤、酱、蒸、煮、熏、烤、烘焙、干燥、油炸、发酵、调制等工艺加工制作的产品。包括热加工熟肉制品、发酵肉制品、预制调理肉制品、腌腊肉制品和可食用动物肠衣。并将食用动物肠衣生产许可类别编号定为0405,包括:天然肠衣和胶原蛋白肠衣。天然肠衣,是指以健康牲畜的小肠、大肠和膀胱等器官为原料,经过刮制、去油等特殊加工,对保留的部分进行盐渍或干制的动物组织,用于肉制品的衣膜。主要包括:盐渍肠衣和干制肠衣。胶原蛋白肠衣,是指以猪、牛真皮层的胶原蛋白纤维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处理,制成胶原“团状物”,再经挤压、充气成型、干燥、加热定型等工艺制成的可食用人造肠衣。主要包括:卷绕肠衣、套缩肠衣和分段肠衣等。在附件中将可食用动物肠衣生产设备设施和工艺流程、生产涉及的主要标准和所涉及的检验项目与方法都进行详细表述。附件1-5可食用动物肠衣生产设备设施和工艺流程天然肠衣胶原蛋白肠衣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原肠浸泡冲洗台案清洗台案刮制台案、刮制工具切割切皮机量码卡尺、台案、量码机酸碱处理酸碱处理池上盐台案胶原纤维提取高压挤压机缠把、装桶密封的桶、台案挤压成型螺旋式挤压机半成品原料验收台案一次干燥电热箱分路定级卡尺、台案二次干燥热风炉或电热箱量码卡尺、台案包装台案上盐台案、上盐机入库贮存成品仓库缠把、装桶密封用桶、台案/入库贮存成品仓库/注:以上为示例,仅供参考。附件2-5可食用动物肠衣生产涉及的主要标准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1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2GB 2079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3GB 149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胶原蛋白肠衣4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5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6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7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8GB 316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9GB/T 22637天然肠衣加工良好操作规范10GB/T 20572天然肠衣生产HACCP应用规范11GB/T 273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12GB/T 20940肉类制品企业良好操作规范13GB/T 29342肉制品生产管理规范14GB/T 19480肉与肉制品术语15GB/T 7740天然肠衣16SN/T 2905.3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第3部分:肠衣17SB/T 10373胶原蛋白肠衣18QB/T 2606肠衣盐注:本表为可食用动物肠衣生产涉及的主要标准,仅供参考。附件3-5可食用动物肠衣涉及的检验项目与方法检验项目标准号标准名称检验方法感官GB 149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胶原蛋白肠衣按照对应标准SB/T 10373胶原蛋白肠衣按照对应标准水分GB 149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胶原蛋白肠衣GB 5009.3灰分GB 5009.4蛋白质GB 5009.5铅GB 5009.12砷GB 5009.11大肠菌群GB 4789.3金黄色葡萄球菌GB 4789.10沙门氏菌GB 4789.4霉菌GB 4789.15脂肪SB/T 10373胶原蛋白肠衣GB 5009.6食品添加剂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按照对应标准注:本表按照可食用动物肠衣相关标准汇总,仅供参考。二是加强生产场所管理。明确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合理设置相应的生产场所。提出生产车间整体布局要求,强调了与污水污物处理设施、易产生粉尘场所等生产辅助区域的位置关系,避免交叉污染。明确肉制品生产作业区划分要求以及人员通道、物料运输通道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所有的厂区、厂房和车间、库房要求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中生产场所相关规定。生产车间应与厂区污水、污物处理设施分开并间隔适当距离。生产车间内应设置专门区域存放加工废弃物。生产车间应与易产生粉尘的场所(如锅炉房)间隔一定距离,并设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位置,难以避开时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生产车间应按生产工艺、卫生控制要求有序合理布局,根据生产流程、操作需要和清洁度要求进行分离或分隔,避免交叉污染。生产车间划分为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不同生产作业区之间应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各生产作业区应有显著的标识加以区分。肉制品生产作业区划分要求见表2。准清洁作业区、清洁作业区应分别设置工器具清洁消毒区域,防止交叉污染。不同清洁作业区之间的人员通道应分隔。如设有特殊情况时使用的通道,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应设置物料运输通道,不同清洁作业区之间的物料通道应分隔。热加工区、发酵间是生熟加工的分界,应设置生料入口和熟料出口,分别通往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畜、禽产品冷库与分割、处理车间应有相连的封闭通道,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三是加强设备设施管理。要求企业合理配备性能和精度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设备设施。明确供(排)水设施、排风设施、仓储设施以及生产车间或冷库的温/湿度监测等方面的管理要求。细化生产作业区内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以及手部清洗、消毒、干手设备的设置要求。细化生产作业区内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以及手部清洗、消毒、干手设备的设置要求。要求检验设备设施的数量应与企业生产能力相适应。肉制品常规检验项目及常用检验设备设施产品类别名称检验项目检验设备设施热加工熟肉制品菌落总数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天平(0.1 g)、恒温培养箱等。大肠菌群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天平(0.1 g)、恒温培养箱等。水分分析天平(0.1 mg)、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等。净含量电子秤或天平。发酵肉制品大肠菌群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天平(0.1 g)、恒温培养箱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灭菌锅、天平(0.1 g)、恒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等。水分活度天平(0.0001 g、0.1 g)、恒温培养箱、康卫氏皿、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等。或者:天平(0.1 g)、水分活度测定仪。预制调理肉制品过氧化值分析天平(1 mg)、旋转蒸发仪、滴定管、通风设施等。净含量电子秤或天平。腌腊肉制品过氧化值分析天平(1 mg)、旋转蒸发仪、滴定管、通风设施等。可食用动物肠衣盐渍肠衣口径检验刻有米尺的硬质塑料检验台、口径卡尺等。长度检验量尺台等。干制肠衣规格检验米尺、平面板等。大肠菌群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天平(0.1 g)、恒温培养箱等。霉菌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天平(0.1 g)、霉菌培养箱等。水分分析天平(0.1 mg)、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等。注:本表所列检验设备设施为常规检验项目所对应的设备设施,企业可根据产品类别及生产过程风险控制情况确定检验项目,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设施。所涉及的仪器可以点击进入详情页查看。  四是加强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管理。要求企业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生产设备,防止交叉污染。企业应通过危害分析方法明确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关键环节,制定产品配方、工艺规程等工艺文件,并设立相应的控制措施。采用分切方式生产肉制品的,要求企业在制度中明确待分切肉制品管理、标签标识、工艺控制和卫生控制等要求。明确生产过程中解冻、腌制、热加工、发酵、冷却、盐渍肠衣上盐以及内包装材料脱包后消毒等工序的控制要求。  五是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企业应明确产品在GB2760“食品分类系统”中的最小分类号。生产过程中应按照GB 2760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相关公告的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  六是加强人员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应符合《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应与岗位要求相适应,掌握肉制品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熟练操作生产设备设施,人员数量应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其中检验人员应具有食品检验相关专业知识,经培训合格。  七是加强食品安全防护。企业应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防护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因故意污染、蓄意破坏等人为因素造成食品受到生物、化学、物理方面的风险。  八是优化检验检测要求。明确企业可以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开展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定期与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开展比对或验证,保证检测结果准确。企业可以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工艺特点、生产过程控制等因素确定检验项目、检验频次、检验方法等,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设施。检验项目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企业明示的产品执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公告的要求。下载《细则》点击:《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3版)》发布
  • 转基因食品难见标注 专家称其长期安全性无定论
    最近,欧盟委员会公布了转基因农作物使用新规定,要求一旦人用食品或者动物饲料含有0.9%以上的转基因农作物,产品标签必须标注。人们的餐桌上有哪些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到底是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福祉的“月光宝盒”,还是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的“潘多拉魔盒”?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隐藏”的标注   7月20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家乐福、万客隆、京客隆等超市发现,消费者最常食用的大豆油和玉米油,虽普遍执行了转基因标注制度,但大多却“隐藏”在说明的不起眼角落。在一些品牌的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产品的包装上,记者看到,在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夹杂着: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加工原料为转基因油菜籽等字样,消费者要仔细留意才能发现。   记者注意到,像豆浆、豆粉、饼干、薯片、方便面等含有大豆磷脂等深度加工原料的产品都没有标注是否为转基因食品,木瓜、番茄、番茄酱等更没有标注,根本无法知晓是否“转基因”。   然而,非转基因食品反而标注显眼。记者看到,一些使用非转基因大豆的产品,本不需标注,但一些生产企业则将“非转基因”的标注打在最显眼的位置。如鲁花、福临门等品牌的大豆油和花生油都在显眼处标着“采用非转基因大豆或花生”,白玉豆腐也在显眼处标着“采用非转基因大豆”。   采访中,很多消费者对转基因并不知情。“转基因是何物,平常买油只注意到价格和品牌,没有看过配料。”一位正在买油的大爷说。市民王女士则表示,超市销售的食品都是经过检验的,质量应该有保证,购买时不大担心这个问题。   “一些豆制品和饲料没有标注并不意味着里面没有转基因成分。”绿色和平组织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罗媛楠介绍,由于目前我国对转基因标识的范围仅限于初级加工品,而一些豆奶、酱油、饲料等行业,使用转基因大豆或豆粕为原材料,已是铁定的事实。按国家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中,一部分已进入食品行业。   据了解,国务院2001年颁布《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就首次提到了转基因标识问题。2002年,农业部发布了与之配套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紧接着卫生部出台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按这几个法规,从2002年3月开始,我国市场出现的转基因作物都必须进行明确标注,将转基因标识的范围限制在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5类17种产品。转基因食品采用下列方式标注:定型包装的,在标签的明显位置上标注 散装的,在价签上或另行设置的告示牌上标注。   安全性有争议   转基因技术指的是将一个基因片断从一种生物体中分离出来,通过修饰后导入到另一种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限,比如研究人员可以将鱼体内的某个产生抗寒作用的基因植入番茄之内,人为地制造出新品种的耐寒番茄。因此,转基因生物是实验室中创造出来的生命。含有转基因生物成分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的长期安全性并没有定论。”罗媛楠介绍,转基因的过程可能对生物体产生非预期的影响。转基因食品对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如导致过敏反应、具有毒性、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等。不仅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有潜在的长期影响,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同样有威胁,如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或生态污染。“转基因食品并非更好吃、更有营养,并且还有健康风险,为什么要冒这个不必要的风险呢?”罗媛楠如是说。   但一些专家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介绍,农业生物技术育种是新兴战略性产业,只有加快转基因育种技术同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让中国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针对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黄大昉指出,事实上国内外数亿人口多年食用转基因食品,并未发现对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全球每年种植亿万公顷转基因作物,也没有发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也认为,同传统食品相比,有些转基因食品甚至比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对于已经批准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相关链接   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绿色和平组织日前发布了首份《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涵盖了近400个市面上常见的品牌,涉及婴幼儿食品、乳制品、酒类、果汁饮料等多个食品领域。   《指南》详细列明了我国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的50家公司、78个品牌,里面包括达能、亨氏、德芙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转基因食品的长期安全性尚未可知,不少消费者都倾向于购买非转基因食品。因此,发布该指南旨在帮助落实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消费者作出更放心清晰的选择。”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王伟康介绍说。   据介绍,今年2月,绿色和平组织委托华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对北京、上海和广州3地的消费者进行“转基因食品认知调查”。结果发现,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4成的消费者会选择非转基因的食品品牌,而只有24%愿意选择转基因食品品牌。9成的受访者要求转基因食品必须标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如果不表明身份,7成被访者表示会减弱对该品牌的信心。   “应当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市场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就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消费者。并通过广泛宣传,其实也有助于消除误解,有利于转基因产品的推广。”扬州兴海商贸公司有关负责人于先进表示。
  • 全国首台水泥制品快检仪投用
    记者11月17日从国网天津电力获悉,其研发的全国首台水泥制品快检仪已在国内十余家省级电网公司水泥制品检测现场投入使用。该仪器实现了钢纤维混凝土的无损检测,可有效服务电网物资质量管控。近年来,随着我国电网建设加快,使用钢纤维混凝土制作的电缆水泥保护盖板、水泥电线杆等使用量逐年增加,但其质量管控成为难题。常规检测方法通过破坏性抽样实验,不仅检测周期长、覆盖率低、成本高,还会产生大量废品废料,并且检测智能化程度低,数据共享性不高。为此,国网天津电力组建项目研发团队,开展钢纤维混凝土无损检测的可行性论证、检测技术开发、数据库完善等工作。历时两年,研发团队攻克了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掺量测量、内部钢筋直径测量等技术,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首台水泥制品快检仪。该仪器适用于钢筋、纤维、钢丝网等不同类型的钢纤维混凝土,以不破坏制品结构的方式检测钢纤维混凝土制品内部质量,解决了国内钢纤维混凝土制品检测和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缩短了检测时间,提升了检测可靠性。“目前,该仪器已成功应用在十余家省级电网公司电缆水泥保护盖板等检测工作中。”国网天津电科院电源中心副主任于金山介绍,该仪器还可应用在铁路交通、信息通信等大范围使用水泥杆塔等钢筋混凝土制品的工程建设中,快速检测隐患及质量问题。
  • 卫生部扩大部分食品中添加剂使用量
    2012年 第1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核,现批准苯甲酸及其钠盐等17种食品添加剂和酪蛋白磷酸肽等4种营养强化剂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批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珍珠岩可作为助滤剂用于淀粉糖工艺。   特此公告。   二○一二年一月十日   附件1:苯甲酸及其钠盐等17种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的食品添加剂 名称 类别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分类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1. 苯甲酸及其钠盐 防腐剂 14.04.02.01 特殊用途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等) 0.2 以苯甲酸计 2. 番茄红素(合成) 着色剂 01.01.03 调制乳 0.015 以纯番茄红素计。 01.02.01 发酵乳 0.01506.06 即食谷物 ,包括碾轧燕麦(片) 0.05 07.0 焙烤食品 0.05 16.01 果冻 0.05 以纯番茄红素计。 如用于果冻粉,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 3.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钙 甜味剂 07.01 面包 1.6 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 07.02 糕点 1.6 4. 焦磷酸钠 水份保持剂 01.06.04 再制干酪 14 可单独或与其他磷酸盐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PO43-)计 5. 焦糖色(苛性硫酸盐法) 着色剂 15.01.04 威士忌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6.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 着色剂 14.05.03 植物饮料类(包括可可饮料、谷物饮料等) 0.1 7. 可可壳色 着色剂 07.01 面包 0.5 8. 磷酸三钠 水份保持剂 01.06.04 再制干酪 14 可单独或与其他磷酸盐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PO43-)计 9. 六偏磷酸钠 水份保持剂 01.06.04 再制干酪 14 可单独或与其他磷酸盐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PO43-)计 10. 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 甜味剂 04.01.02 加工水果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6.10 粮食制品馅料 12.10.02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 11. 日落黄及其铝色淀 着色剂 14.04 水基调味饮料类 0.1 以日落黄计 12. 氢氧化钙 酸度调节剂 01.01.03 调制乳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3. 三氯蔗糖 甜味剂 04.05.02 加工坚果与籽类 1.0 14. 山梨酸及其钾盐 防腐剂 09.04 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 1.0 以山梨酸计 09.06 其他水产品及其制品 15. 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 甜味剂 04.01.02.05 果酱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7.04 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仅限焙烤食品馅料)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6. 甜菊糖苷 甜味剂 03.0 冷冻饮品 0.5 16.01 果冻 17.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其他 13.01.01 婴儿配方食品 1 作为DHA/ARA 载体,以即食食品计。 13.01.02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50   附件2:酪蛋白磷酸肽等4种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的营养强化剂 名 称 类别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分类 使用量 备注 1. 酪蛋白磷酸肽 营养强化剂 01.01.03 调制乳 ≤1.6 g/kg 01.02.02 风味发酵乳 2. 聚葡萄糖 营养强化剂 13.01 婴幼儿配方食品 15.6-31.25 g/kg 3. 维生素D 营养强化剂 14.02.03 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 2-10 μg/kg 4. 左旋肉碱(L-肉碱) 营养强化剂 14.06 固体饮料类 6-30 g/kg
  • 《絮用纤维制品异味的测定》填补异味检验领域的空白
    很多人在选购服装、床上用品的时候都有闻一闻气味的习惯,很多纺织品和絮用纤维制品的国家标准也对异味检验项目提出要求,但是均没有具体的检测方法标准对异味项目进行检测。日前通过审定的《絮用纤维制品异味的测定》国家标准将填补这个领域的空白。   据了解,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和《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等标准均要求检验异味,种类包括霉味、高沸程石油味(汽油味、煤油味、柴油味等)、鱼腥味、芳香烃味、未洗净动物纤维膻味、臊味等。对于异味这项反映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是以人工感官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的。在这类主观性检验中,检验人员对异味种类的正确理解、熟悉程度、对检验方法的掌握以及个体的因素,对检验结果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尽管标准中对检验人员提出了须经培训的要求,但由于异味检验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检验人员的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异味检验存在着一些问题。   标准的霉味、鱼腥味等都是什么味道?2009年2月发布的《纤维及纤维制品异味标准样品》就是标准的“异味”样品的国家标准。检验人员闻一闻标准样品,按相关要求,再去闻一闻检验的样品,就可以判定是否有异味。当然不是每次检验都需要闻一闻标准样品,但是需要按要求用标准样品对嗅觉进行校准。   据中国纤维检验局技术管理处处长冯平介绍,正常情况下,纺织纤维都会带有一些纤维自身固有的气味。絮用纤维制品在生产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化学物质的残留,这些残留物在纺织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挥发或氧化分解会产生特殊气味 絮用纤维制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微生物的繁殖以及微生物对纤维和其上残留有机物的分解也会产生气味。有些异味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国内外纺织产品标准中均对异味提出了检验要求。随着《纤维及纤维制品异味标准样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国纤维检验局又联合其他实验室完成了《絮用纤维制品异味的测定》国家标准,填补了检测领域的空白。   据介绍,这项标准由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重庆市纤维织品检验所共同完成。调查显示,异味检验的问题主要是同一个样品在同一个实验室检测,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不同 同一个样品在不同实验室检测,也会出现不同结果。其原因一是部分检验人员对异味了解不深、辨别不清 二是不同人员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对气味的强度的掌握上尺度不一 三是对于异味的检验方法尚无详尽的描述,对检测的环境条件也无严格限定,而异味是由纤维及其制品中的某些物质挥发到空气中产生的,不同温度下,物质挥发的程度不同,异味的严重程度也就不同。   据标准主要起草人、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周硕介绍,标准对实验室的设备和材料、检测环境、试样准备、检验程序等方面的要求都是感官检验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尤其对检测人员进行了详尽的要求,其中包括身体健康,嗅觉正常,不吸烟,不酗酒 检测当天不使用带气味化妆品或护肤品,检测前洗手并用清水漱口去除口腔气味。并且规定了进入检测环境内需要进行2~3次深呼吸,然后静待10秒以适应检测环境。并且对检测人员的嗅觉校准提出了要求,规定了长期从事该项目检测的试验人员一个月进行一次嗅觉校准,试验人员发生变化、疾病或长期未从事该项目检测时应缩短嗅觉校准时间为一周等要求。   这项标准结合《纤维及纤维制品异味标准样品》可提高检验人员对絮用纤维制品包括纺织品中规定的异味种类的辨别,统一把握异味的强度,提高异味检验的准确度。
  • 国家标准《絮用纤维制品异味的测定》通过审定
    很多人在选购服装、床上用品的时候都有闻一闻气味的习惯,很多纺织品和絮用纤维制品的国家标准也对异味检验项目提出要求,但是均没有具体的检测方法标准对异味项目进行检测。日前通过审定的《絮用纤维制品异味的测定》国家标准将填补这个领域的空白。   据了解,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和《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等标准均要求检验异味,种类包括霉味、高沸程石油味(汽油味、煤油味、柴油味等)、鱼腥味、芳香烃味、未洗净动物纤维膻味、臊味等。对于异味这项反映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是以人工感官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的。在这类主观性检验中,检验人员对异味种类的正确理解、熟悉程度、对检验方法的掌握以及个体的因素,对检验结果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尽管标准中对检验人员提出了须经培训的要求,但由于异味检验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检验人员的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异味检验存在着一些问题。   标准的霉味、鱼腥味等都是什么味道?2009年2月发布的《纤维及纤维制品异味标准样品》就是标准的“异味”样品的国家标准。检验人员闻一闻标准样品,按相关要求,再去闻一闻检验的样品,就可以判定是否有异味。当然不是每次检验都需要闻一闻标准样品,但是需要按要求用标准样品对嗅觉进行校准。   据中国纤维检验局技术管理处处长冯平介绍,正常情况下,纺织纤维都会带有一些纤维自身固有的气味。絮用纤维制品在生产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化学物质的残留,这些残留物在纺织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挥发或氧化分解会产生特殊气味 絮用纤维制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微生物的繁殖以及微生物对纤维和其上残留有机物的分解也会产生气味。有些异味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国内外纺织产品标准中均对异味提出了检验要求。随着《纤维及纤维制品异味标准样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国纤维检验局又联合其他实验室完成了《絮用纤维制品异味的测定》国家标准,填补了检测领域的空白。   据介绍,这项标准由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重庆市纤维织品检验所共同完成。调查显示,异味检验的问题主要是同一个样品在同一个实验室检测,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不同 同一个样品在不同实验室检测,也会出现不同结果。其原因一是部分检验人员对异味了解不深、辨别不清 二是不同人员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对气味的强度的掌握上尺度不一 三是对于异味的检验方法尚无详尽的描述,对检测的环境条件也无严格限定,而异味是由纤维及其制品中的某些物质挥发到空气中产生的,不同温度下,物质挥发的程度不同,异味的严重程度也就不同。   据标准主要起草人、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周硕介绍,标准对实验室的设备和材料、检测环境、试样准备、检验程序等方面的要求都是感官检验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尤其对检测人员进行了详尽的要求,其中包括身体健康,嗅觉正常,不吸烟,不酗酒 检测当天不使用带气味化妆品或护肤品,检测前洗手并用清水漱口去除口腔气味。并且规定了进入检测环境内需要进行2~3次深呼吸,然后静待10秒以适应检测环境。并且对检测人员的嗅觉校准提出了要求,规定了长期从事该项目检测的试验人员一个月进行一次嗅觉校准,试验人员发生变化、疾病或长期未从事该项目检测时应缩短嗅觉校准时间为一周等要求。   这项标准结合《纤维及纤维制品异味标准样品》可提高检验人员对絮用纤维制品包括纺织品中规定的异味种类的辨别,统一把握异味的强度,提高异味检验的准确度。
  • 解决方案 | 美正助力202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之生物毒素检测
    202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工作手册——划重点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等16种真菌毒素的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小麦、大米、玉米及其制品以及膨化食品、婴幼儿辅食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伏马毒素B1/B2/B3、T-2/HT-2毒素、杂色曲霉毒素等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规定了小麦粉及其制品(挂面、饼干、面包、馒头等)、番茄及其制品、樱桃、车厘子、葡萄酒和植物油(含橄榄油)中4种交链孢霉毒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4种交链孢霉毒素包括: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腾毒素(Tentoxin,TEN)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新增《辣椒酱、火锅底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赭曲霉毒素A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规定了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银耳及其制品、木耳及其制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规定了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植物蛋白饮料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含量的测定。美正多年来持续专注于生物毒素检测技术与产品服务,公司已通过 ISO9001:2015 质量体系认证,美正检测实验室是CNAS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实验室(注册号:CNAS RM0035),同时通过了CNAS检测实验室认可及CMA资质认定。针对202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美正为您提供完整的生物毒素检测解决方案,助您迅速建立方法,快速完成风险监测项目。2023风险监测计划对应毒素类基体质控样品2023风险监测计划对应毒素类免疫亲和柱2023风险监测计划对应毒素类混标2023风险监测计划对应毒素类单标
  • 出口肉及肉制品企业应重视李氏菌控制
    春天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比较活跃的季节,肉及肉制品最容易受其污染。日前,检验检疫部门从两批冻猪肉样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提请广大出口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引起高度重视。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以下简称李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性,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环境是李氏菌的一般孳生场所,李氏菌的存在反映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卫生问题,有关企业应对环境加以全面的分析,以识别污染的主要区域,采取比控制其他致病菌更严格的措施来控制李氏菌,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强对原料的控制,严把食品加工原料入厂关,严格控制加工原料的安全卫生,原料和成品操作严格分离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控制,提高其安全卫生意识,养成良好自觉的卫生习惯,确保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组织生产 加强环境卫生控制,确保厂区环境卫生达到要求,扩大需检测的区域,提高检测频率,密切关注车间内外环境控制,有效隔离不相容区域,避免交叉污染,保持区域干燥,以防细菌生长和减少微生物的扩散 提高自检自控能力,同时注重加大实验室投入,重视人员培训,有效激励检测人员,努力提高检测水平。   附: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致病菌快速筛选检验国标实施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