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发光材料

仪器信息网发光材料专题为您整合发光材料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发光材料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发光材料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发光材料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发光材料话题讨论。

发光材料相关的论坛

  • 纳米材料诱发的化学发光(一)

    以下是我写的综述的部分内容,望得到大家的指教4 纳米体系化学发光4.1纳米材料参与的电致化学发光广义的化学发光也包括电致化学发光(ECL),电致化学发光是指对电极施加一定的电压进行电化学反应,电极反应的产物之间或与体系中的某种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激发态物质,激发态物质回到基态时产生的发光[42,43]。它不但具有化学发光分析的许多优点,还具有电化学方法的一些特点,如电发光反应过程控制性强,选择性好等优点[44,45]。近年来,将纳米材料引入分析化学研究中已成为分析化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取得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46,47]。4.1.1半导体纳米粒子电致化学发光机理4.1.1.1半导体纳米粒子直接接受电极提供的能量生成激发态传统ECL是利用电极原位(in situ)产生试剂,这些试剂在溶液中反应,完成较高能量的电子转移而生成激发态的分子,不稳定的激发态分子回到基态过程中以光辐射形式释放能量[48-50]。同理,当电极施加双阶跃正负脉冲(或电位循环)时,半导体纳米粒子(A)在正电位阶跃时被氧化为A+,接着在负电位阶跃时被还原为 A-,A+ 与 A- 反应生成激发态的 A*,激发态的 A* 回到基态过程中时产生了化学发光[24,51-55]。对应的反应过程可以用(4.1)—(4.3)式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该机理产生发光的必要条件是:产生的还原态 A- 或氧化态 A+ 在溶液中,要能够稳定存在一定时间,从而使得A+ 能够与 A- 相遇、碰撞并产生激发态的 A*[24]。 A → A+ + e- (4.1) A + e- → A- (4.2) A+ + A- → A* (4.3) A* → A + hv (4.4)较典型的例子是He气氛下,在含有0.1mol/L THAP乙腈溶液中,对Pt电极施加双阶跃正负脉冲电位,并在 +2.7 V 和 -2.1 V循环阶跃,在正电位阶跃时,粒径为2-4nm的Si纳米半导体被氧化成稳定的 Si(NCs)+,接着电位阶跃负方向产生Si(NCs)-,并与Si(NCs)+ 碰撞产生激发态的Si(NCs)*,Si(NCs)* 回到基态时产生640nm的光发射[24]。4.1.1.2 半导体纳米粒子电化学产物与共反应物(coreactant)发生ECL反应若体系中含有共反应物(还原性或氧化性物质)时,仅在工作电极上施加正或负电压,即可生成激发态的A*而发光[24,53,56-58]。其反应过程可以用(4.1)—(4.3)式表示。产生的还原态 A- 或氧化态 A+也要能够稳定存在于溶液中一定时间,才能发生发光[24]。 A → A+ + e- (4.1)A+ + Re → A* + Ox (4.5)A* → A + hv (4.4)或 A + e- → A- (4.2)A- + Ox → A* + Re (4.6) 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是Zou[56]等将纳米CdSe沉积在石墨充蜡电极表面上并成膜,纳米CdSe膜在循环伏安下产生两个ECL通道(ECL-1和ECL-2)。并用ECL-1,在事先通N2 25min 含有0.1mol/L KNO3 pH 9.3 磷酸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0.06V/S 下,对H2O2进行了测定,线性范围: 2.5×10-7 ~ 6×10-5 mol/L,检测限: 1.0×10-7 mol/L。他们也提出了ECL的机理(式4.7—4.11)。CdSe NCs + ne → nR• - (4.7)O2 + H2O2 + 2e → OOH- + OH- (4.8)2R• - + OOH- +H2O → 3OH- + 2R* (4.9)or2R• - + H2O2 → 2OH- + 2R* (4.10) nR* → CdSe NCs + hv (4.11) 4.1.2 纳米金粒子对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的催化作用 因纳米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的催化特性,近来人们对纳米金催化等特性的研究进展迅速[59]。崔华[60]研究小组,已将纳米金用于化学发光体系研究,报道了纳米金粒子的催化作用对液相电致化学发光的影响,发现纳米金的催化作用和电化学活性既可以增强两个阳极ECL发光通道,又导致了两个新的阴极ECL发光通道的产生。最近,Liu[61]等发现纳米金可以催化Ru(bpy)32+- pentoxyverine (喷托维林)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将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法与毛细电泳技术联用,在毛细电泳柱端成功测定了喷托维林,检测限为:6nmol/L;并将该方法用于喷托维林和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的测定,测定值为:1.8×103 L/mol。4.1.3 纳米材料作为化学发光试剂的固载。钱柯君[62]等用反胶束法水解正硅酸乙酯(TEOS)合成球形luminol/ SiO2复合纳米微粒;再用壳聚糖修饰已合成的纳米微粒并标记DNA作为DNA探针,构建的DNA探针与固定在聚吡咯修饰电极上的靶DNA杂交。用ECL法对DNA杂交情况进行评估,仅互补序列DNA才可以与DNA探针形成双链DNA(dsDNA)并产生强的ECL。发现3个碱基错配互补靶序列和非互补靶序列产生的ECL可以被忽略,ECL强度与互补序列DNA的浓度在5.0×10-12~1.0×10-9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对互补序列DNA的检测限为:2.0×10-12 mol/L。4.2 纳米材料参与的化学发光传统的化学发光研究一般仅限于分子和离子体系。最近,纳米粒子在化学发光中的行为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无论是半导体纳米粒子还是金属纳米粒子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和液相化学发光反应中都表现出特殊的活性。4.2.1纳米金参与的液相化学发光4.2.1.1 纳米金作为化学发光反应的微尺度平台Cui[26]等首次报道了,粒径为68-nm 的纳米金与KIO4—NaOH—Na2CO3之间的反应能够产生化学发光现象,该化学发光的光谱具有三个明显的发射带,分别位于380—390 nm, 430—450 nm和490—500 nm;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随着溶液中

  • 【原创】求自发光(夜光)材料的原理,生产工艺条件

    本人现在急需自发光材料,即夜光材料的原理及生产工艺条件,只是苦于找不到什么资料,各位有没有什么相关资料给我学习学习啊,感激涕零啊!要是可以的话发到我邮箱xiashicheng@yahoo.com.cn 如涉及相关资料需要购买的话,也可以给我的邮箱留言,感激不尽啊!!!

  • 纳米材料诱发的化学发光(二)

    望得到大家的指导纳米金粒子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加,并且当纳米金粒子表面柠檬酸根离子被SCN—离子取代时,体系化学发光的强度显著增加;实验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研究了CL反应前后纳米金的形貌、粒径和氧化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体系化学发光的机理可能是纳米金作为化学发光反应的微尺度反应平台,与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3• 一和O2• 一自由基相互作用,在纳米金表面生成了Au(Ⅰ)络合物、二氧化碳双分子对、单线态氧分子对的激发态而产生化学发光(图4-2(a,b))。 图 4-2a 二氧化碳双分子以及单线态氧分子对参与的化学发光机理Figure 4-2a Mechanism of the chemiluminescence involving carbon dioxide dimer and singlet oxygen molecular pair 图 4-2b 与纳米金表面原子氧化相关的化学发光机理Figure 4-2b Mechanism of the chemiluminescence involving the oxidation of surface gold atoms.4.2.1.2 纳米金催化液相化学发光随后,Zhang[63]等发现不同粒径的纳米金于鲁米诺—H2O2液相化学发光体系具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其中粒径为38 nm的纳米金对于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最大的增强作用;提出了纳米金对该体系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可能的机理是由于纳米金对于反应过程中自由基的生成以及后续电子转移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发现含有-OH、-NH2和-SH的有机化合物对于鲁米诺—H2O2—38 nm纳米金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鲁米诺—H2O2—38 nm纳米金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含有-OH、-NH2和-SH的有机化合物分析应用潜力,取得了很好的结果。4.2.1.3 纳米金作为能量接受体诱导液相化学发光 Cui[64]等报到了粒径为2.6~6.0nm 的纳米金可以接受双(2,4,6-三氯苯基)草酸酯(TCPO)与过氧化氢(H2O2)的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间接化学发光,其最大发射波长位于~415nm;发现化学发光的强度与纳米金粒子的浓度(在9.1×10-10—3.3×10-8 mol/L)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递增关系;提出该化学发光可能的机理: TCPO被H202氧化生成高能量的中间体过氧环乙烷双酮(1,2-dioxetanedione),该中间体将能量传递给体系中共存的纳米金粒子而使纳米金被激发,激发态纳米金粒子在弛豫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产生化学发光(图4-3)。 图 4-3 纳米金—TCPO—H2O2-体系的化学发光机理Figure 4-3. CL Mechanism for TCPO-H2O2-Gold Colloid System4.2.1.4 纳米金作为高效还原剂参与液相化学发光Zhang[65]等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FIA-CL)研究了纳米金微粒对酸性KMnO4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发现在2.0 mol/L H2SO4介质中纳米金可以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对于粒径为2.6和6.0 nm的纳米金,它们与酸性KmnO4的反应速度快,可以在640 nm左右产生化学发光,并且化学发光的强度与纳米金粒子浓度(在4.6×10-6~2.94×10-4 mol/L浓度范围内)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递增关系;对于粒径大于6.0 nm的纳米金,由于与KMnO4的反应速度较慢,反应过程中并不伴随化学发光现象;提出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可能是酸性条件下KmnO4被纳米金还原生成激发态Mn(Ⅱ)*而产生化学发光。4.2.2 纳米半导体(NCs)参与的液相化学发光Talapin[66]等首次在碱性H2O2水溶液中,观察到CdSe/CdS 核-壳结构纳米半导体晶体膜的化学发光现象,并认为该化学发光性质与量子约束轨道相关。随后, Wang[67]等发现碱性H2O2和碱性高锰酸钾,可以直接氧化CdTe NCs 产生强的化学发光,化学发光强度与粒度相关,随着粒度的增大而增强。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FIA-CL), 在 3.33-nm CdTe NCs浓度为:1×10-3 mol/L,0.1 mol/L NaOH 条件下,考察了发光系统对不同浓度H2O2的响应,CL强度对H2O2 在1×10-4~1 ×10-2 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增强;同时也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发光体系的影响。通过光致发光光谱法, CL光谱法和透射电镜法探究了可能的氧化化学发光机理(式4.12—4.16)。RSH + O2 + OH- → O2- + RS + H2O (4.12)O2- + CdTe → CdTe(e-1Se) + O2 (4.13)O2- + H2O2 → OH• + 1O2 (4.14)OH• + CdTe → OH- + CdTe(h+1Sh) (4.15)CdTe(h+1Sh) + CdTe(e-1Se) → (CdTe NCs)* → hv (4.16)5 结论与展望目前,半导体纳米粒子和金属纳米粒子的电致化学发光和化学发光行为己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Bard[24,50-54]、崔华[26,59,62-64]、张新荣[25,68-71]等研究组报道的工作表明,纳米粒子诱导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刚刚起步。从他们报道的研究工作可以看出,纳米粒子可以作为能量接受体、微尺度反应平台、还原剂、催化剂等参与化学发光反应。能量接受体:纳米粒子在量子效应的作用下可能使纳米粒子具有块体材料所没有的特殊能级结构而产生良好的荧光特性。这些具有荧光特性的纳米粒子可以被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所激发从而产生化学发光。发光体:通过电化学法和化学法可以向纳米粒子注入电子(electron)和空穴(hole),电子和空穴再结合(recombination)之后便形成激发子(exciton),形成的激发子能产生特定波长的光。微尺度反应平台:纳米粒子虽然可以均匀分散在液相,但是纳米粒子与液相本体之间仍然存在固/液界面,从而导致在纳米粒子表面进行的化学反应处于一个固/液界面微尺度反应平台,从而改变了化学发光反应的物理化学过程。还原剂:对纳米粒子液相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已经表明,在量子尺寸效应的诱导下产生了一定能级分裂的纳米粒子簇,可能作为一个整体接受电子或空穴的注入[72]。另外,组成纳米粒子的活性基本单元(如配位不足的表面原子)也可能独立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故这些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活性的纳米粒子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诱导化学发光。催化剂:纳米粒子可以作为催化剂充当氧化还原过程中电子转移的中介。液相化学发光反应涉及一系列活泼的中间产物如自由基和激发态产物,纳米粒子高的表面活性可能会与参加化学发光反应的初始物质、中间体和激发态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了化学发光反应历程以及化学发光反应的速率。总之,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化学发光响应单元对提高化学发光反应的效率以及开发新的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已报道的一系列基于纳米材料的新的化学发光体系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原创大赛】(二)简述红色硅酸盐发光材料的硅酸盐基质

    由于铝酸盐基磷光体在水中易水解,需在颗粒表面进行物理化学修饰,以提高其稳定性。Mitsuharu等人发现利用 CaO-Al2O3-SiO2作为基质材料体系,共掺杂稀土Eu2+和Nd3+合成的发射500-600 nm 波长光的长余辉蓄光材料,稳定性良好,发射波长取决于基质材料组成,并且都是由于Eu2+的4f-5d 跃迁引起的。据研究:用Eu激活的SrO-MgO-SiO2,可以合成发射波长为468-480 nm 的蓝色发光材料,但共掺杂稀土元素Dy的SrO-MgO-SiO2体系的硅酸盐长余辉磷光体尚无报道。本实验尝试采用以Sr2MgSi2O7作为基质,通过掺杂Eu离子,共掺杂稀土Dy离子,合成了一种稳定性良好的硅酸盐基蓝色长余辉蓄光材料。以硅酸盐为基质的发光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而且高纯二氧化硅原料价廉、易得,长期以来人们都重视对硅酸盐体系荧光粉的研究和开发。硅酸盐体系发光材料已经发展成为一类应用范围广的重要光致发光材料和阴极射线光材料。如Zn2Si04:Mn2+早在1938年就用于荧光灯,作为光色校正荧光粉,至今仍是彩色荧光灯用荧光粉,在阴极射线显示管上,它也是常用的主要荧光粉。近年来随着等离子平板显示器(PDP)的快速发展,Zn2Si04:Mn2+成为PDP三基色荧光粉的主要绿色组分。1992年,我国肖志国等人开展了硅酸盐体系发光材料的研究,成功地研制出硅酸盐发光材料,该体系材料在500nm以下短波光激发下,发出420~ 650nm 的发射光谱,峰值为450 ~ 580 nm,发射光谱峰值在470~ 540nm之间可连续变化,呈现蓝、蓝绿、绿、绿黄或黄颜色长余辉发光。2002年,罗昔贤等首次在硅酸盐体系中发现了余辉时间长达10h以上的高亮度长余辉现象,并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Eu2+、Ln 共激活的镁黄长石结构的焦硅酸盐化合物和镁硅钙石结构的硅酸盐化合物的余辉发光性能最好,发光颜色覆盖从469nm 的蓝色光区到536nm 的黄色光区,余辉时间长达10h 以上,且耐水性及温度特性好。并且研究了各发光材料的光谱特征、长余辉性能,测量了各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以及余辉衰减曲线。同时研究了其应用性能,测量了发光材料的热释光谱和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确定了发光材料的晶格类型。碱土氯硅酸盐是一类发光性能优良的基质材料,这是由于碱土卤化物和碱土硅酸盐都是支持Eu2 +发光的高效基质,由两者复合的碱土卤硅酸盐由于合成温度低、物理化学稳定性好而获得广泛研究。目前开发的硅酸盐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主要特点如下:(1)化学稳定性比较好、耐水性比较强。曾对铝酸盐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Sr2MgSi207:Eu2+,Dy3+进行了化学稳定性的对比试验。参SrAl204:Eu2+,Dy3+放入5%的NaOH溶液中浸泡2~3小时发光消失,而Sr2MgSi207:Eu2+,Dy3+浸泡20天后仍保持发光性能不变;(2)扩展了长余辉材料的发光颜色范围,发光颜色范围从469nm的蓝色光区536nm的黄色光区,余辉时间长达2000min以上。特别是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2MgSi207:Eu2+,Dy3+不仅应用特性优异,而且余辉亮度高、时间长,为长余辉发光材料增加了新的品种,填补了铝酸盐体系长余辉材料蓝色发光性能不佳的缺陷;(3)由于硅酸盐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应用特性优良,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如陶瓷行业),长余辉发光制品要优于铝酸盐体系。硅酸盐体系的发光性能尚未达到铝酸盐体系的水平,镁的正硅酸盐性能还未能得到应用,因此进一步提高硅酸盐体系的发光性能,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此篇与上一篇是我较早之前做研究时做的综述调研,关于这个课题,我还有一些其他方向的调研,有机会再与大家分享。上一篇:(一)简述红色硅酸盐发光材料的铝酸盐基质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5948561主要参考文献如下: 刘志平,胡社军,黄慧民,李昌明。发光材料特征及其制备方法当代化工,2008 , 37 (5)。Sakai R,Katsumata T.Komuro S et al J.Luminescence,1999,85.149 刘应亮,丁红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无机化学学报,2001,17(2)。 林 林,尹 民,施朝淑,等。红色长余辉材料Mg2 SiO4 : Dy3+,Mn2 +的制备及发光特性发光学报,2006,27(3) : 3312335。 石 涛,周箭,申乾宏,等。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晶γ2Al2O3 : T3+粉末及其发光性能硅酸盐通报,2009,28(2) : 2242228。 韩永飞,陈振强,李景照,等。Yb3 + : NaBi(WO4)(MoO4)的制备与性能表征硅酸盐通报,2009,28 (1) : 76279。 曲艳东,李晓杰,陈涛,等。铝酸盐系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新进展稀有金属,2006,30(1) : 1022105。 郭庆捷,徐明霞,曹佩玲。 Eu2 +激活的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稀土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33 (3) : 2252228。 Nag Abanti,Kutty T R N. Effectof interface states associated with transitional nanophaseprecitates in theenhancement of red emission from SrAl12O19 : Pr3 + by Ti4 + incorporation.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2005, 7: 1912199. 刘全生,章瑞铄,方潇功,黄原亮,张希艳,孟繁艳,董飞,孟庆贺。稀土掺杂Sr3Al2O6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硅酸盐通报,2010,29(3) БланкЮС,Завьяловаид.Журналприкладнойспектроскопий,1975 ,T22 (B2) :2632266. Song Qingmei, Huang Jinfei,Wu Maojun,et al . Study on synthesisand luminescence property of Eu2 + activated strontium aluminates . J.Fudan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1991, 12 (2) :1442150. 松尺隆嗣,等。日本第248回萤光体同学会讲演予稿,1993 ,1:1. Tang Mingdao,Li Changkuan,GaoZhiwu,et al . The study on longpersistence of SrAl2O4 ∶Eu2 + . Chin. J .Lumin., 1995 , 16 (1) :51256 (inChinese) . Song Qingmei,Chen Jiyao, Wu Yazhong. A study on luminescence of Mg doped SrAl2O4∶Eu phosphors . J.Fudan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1995, 34 (1) :1032106 (in Chinese) . Xiao Zhiguo. The new photoluminescence materialand dope ,The identify data for expert . Dalian ScienceCommittee . 1993 ,1 ,18.肖志国。蓄光型发光材料及制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Aizawa H,Katsumata T,Takahashi J,et a1.Fiber--optic thermometer using afterglow phosphorescencefrom long duration phosphor.Ele

  • 【分享】日本成功利用有机 EL材料发光识别癌细胞

    [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据日本共同社网站6月12日报道,日本群马大学副校长竹内利行(内分泌代谢专业)等人近日成功研发出了通过有机EL材料使体内的癌细胞发出红色可视光的新技术。极为细小的癌细胞若仅靠肉眼经常容易被忽视。据称,该技术在内视镜检查的配合下,有助于发现胃和肠等器官表面上细小的癌细胞。 据竹内等人介绍,有机EL材料“铱络化物”在特殊光线的照射下,在与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同的氧气浓度约20%的环境下不会发光,而在浓度低于10%时则会发光。癌细胞因扩散速度快而经常处于低氧状态,因此在“铱络化物”的作用下可以发光。 竹内等人将“铱络化物”注射到带有癌细胞的白鼠的静脉中,成功令发生癌变的部位发光。据称,实验中即使仅2毫米的癌细胞也可以识别,只要距离表面深度1厘米以内均可以发现。 该技术应用于人体时,通过从内视镜的前端喷射“铱络化物”,被消化道吸收后即可凭借发光与否识别癌细胞。与目前癌细胞检查所使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PET)和磁共振成像装置(MRI)相比,此项技术的费用相对较低。[/font]

  • 【原创大赛】(一)简述红色硅酸盐发光材料的铝酸盐基质

    BaAl204:Eu2+ 。碱土金属基质研究简介:1975年Бланк等首先报道了MeAl2O4∶Eu2+ (Me∶Ca,Sr,Ba)接近传统ZnS型长余辉材料的发光特征。1991年复旦大学的宋庆梅等详细报道了铝酸锶铕(SrEu) O·7Al2O3 ]磷光体的合成及发光特性,指出荧光衰减曲线由两部分组成———指数曲线拟合后的快速衰减和非指数曲线拟合的慢衰减过程。1992年肖志国率先发现了以SrAl2O4∶Eu ,Dy为代表的多种稀土离子共掺杂的碱土铝酸盐型发光材料,由于Dy的加入使得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比SrAl2O4∶Eu2+的大大提高,余辉时间可达ZnS∶Cu的十倍以上,并于同年创建了公司,使该材料得以商品化。1993年松尺隆嗣等较详细地研究了铝酸锶铕SrAl2O4∶Eu2+的长余辉特性,得到其衰减规律为I= ct- n[i] ([/i] n= 1110) ,不同衰减时间内的发光亮度比ZnS∶Cu的高5 ~10 倍,衰减时间在2000 min以上时仍可达到人的肉眼能辨认的水平( 0132mcd/ m2 ) 。1995年唐明道等又对SrAl2O4∶Eu2+长余辉发光特性进行研究,这一材料的发光衰减符合I= ct- n的规律。同年宋庆梅等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掺镁的SrAl2O4∶Eu2+磷光体呈双曲线式衰减( I= ct- n [i],[/i] n= 1110) 的余辉发光强度,并指出掺钙的SrAl2O4∶Eu2+无任何长余辉效应。1993年中期开始国内外出现与SrAl2O4∶Eu ,Dy相关的专利申请,到目前为止有数十项之多;1996年开始出现相关的研究文献。目前铝酸盐体系达到实用化程度的长余辉发光材料有人们较熟悉的发蓝光的CaAl2O4 ∶Eu ,Nd;发蓝绿光的Sr4Al14O25∶Eu,Dy (标记为PLB ,发射光谱峰值490nm) 及发黄绿光的SrAl2O4∶Eu,Dy (标记为PLO ,发射光谱峰值520nm) ,它们都有不错的长余辉发光性能。在现代,铝酸盐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基础研究领域,主要通过寻找新的铝酸盐长余辉发光体系和长余辉激活离子,在同一化合物及不同化合物中,研究基质组成、结构和余辉性能之间的关系,探讨长余辉发光的机理,总结影响长余辉发光性能的基本要素与规律。第二,应用开发研究,主要通过优化原料纯度、基质组份配比、激活离子浓度、助熔剂种类、热处理气氛及合成方法(高温固相法、化学沉淀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燃烧合成法、微波法)等,进一步提高商业长余辉发光材料CaAl204:Eu2+,Nd3+、SrAl204:Eu2+,Dy3+和 Sr4A114025:Eu2+,By3+的长余辉发光性能,研究它们的应用特性如光照稳定性、耐水性及温度特性等此外,长余辉材料已从多晶粉末扩展至单晶、薄膜、玻璃陶瓷和玻璃等形态。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应用也从暗环境下弱光照明和指示,如紧急出口标志、消防通道、器具的标志及工艺美术品如夜光玩具等传统领域,拓展到高能射线探测如c-,a-,b-,g射线、光纤温度计以及工程陶瓷的无损探测等高新领域。关于发光材料基质,最常见的是铝酸盐和硅酸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讨论。下一篇:(二)简述红色硅酸盐发光材料的硅酸盐基质[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5948579[/url]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刚刚发布了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光材料设计职位,坐标广东,速来围观!

    [b]职位名称:[/b]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光材料设计[b]职位描述/要求:[/b]合作导师:唐本忠(tangbenz@ust.hk)、吴水珠(shzhwu@scut.edu.cn) 、赵祖金(mszjzhao@scut.edu.cn)、秦安军(msqinaj@scut.edu.cn)、胡蓉蓉(msrrhu@scut.edu.cn)、王志明(wangzhiming@scut.edu.cn) 要求: 1) 熟悉有机光电功能材料、聚集诱导发光或光电器件等领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有较强有机合成功底或OLED器件制备研究背景者优先 2) 或者具有生物、医学、物理等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有较强的化学生物学背景者优先; 3) 具有光学(荧光、光声)性质的分子或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在生物检测、生物成像、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4) 中英文写作能力较好,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5) 遵守科研学术道德,身心健康,有团队精神和责任心,执行力强。[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9923]查看全部[/url]

  • 【技术@创新】中科院化学所成功制备多色发光和掺杂白色发光的新型纳米材料

    [font=黑体]据中国科学院网2007年12月13日报道:[/font]最近,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姚建年院士课题组用改进的物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沉积法制备了具有多色发光性质的有机小分子纳米带及其组装体。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的《先进材料》上(Adv. Mater. 2007, 19, 3554-3558)。研究中发现,在溶液以及非晶薄膜中发蓝光的有机小分子五苯基环戊二烯(PPCP)被制成结晶的一维纳米带组装体之后,出现了多重发光性。在用紫外、蓝光、绿光激发PPCP纳米带时,可以分别得到蓝光、绿光以及红光的发射。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材料中低能级的发光来自于晶体中的缺陷发光中心,同时材料的发光在一维结构的长度方向有自汇聚作用,从而使多色发光性质增强。

  • 【求助】求“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红色发光材料”相关论文或专利

    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制出一种新型红色发光材料介绍。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制出一种新型稀土钛酸钙体系红色长余辉荧光粉,其初始亮度达到国内商用红粉的200%以上,具有发光品质优良、余辉性能良好、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合成工艺简单等特点,是目前行业中难得的新型发光材料。依托这些研究,包头稀土研究院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希望相关知情大侠能帮助下载这两篇专利或相关论文,以考察这则新闻的真实性,若钛酸钙长余辉真有其好,愿竭诚合作,谢谢!

  • 【求助】谁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 》作者是黄春辉的电子版

    [color=#DC143C][size=3]一段时间没登录仪器网了现在发现很多资料都找不到了,以前找资料很方面的啊,特别是向书一类的资源好像没有了,不知道是为什么回到主题,谁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 》电子版比如PDF格式或者超星图书,能共享一下吗,或者好心发到我的邮箱sugar1989220@163.com,非常感谢了[/size][/color]

  • 特殊的化学发光现象之三:纳米化学发光和电致化学发光

    如前所述,对于化学发光的研究一般仅局限于分子和离子水平以及简单的分子聚集体如胶束和微乳液等。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微尺度的物质构成单元,其特殊的Kubo 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及量子隧道效应使其呈现许多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有关纳米材料参与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和液相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化学发光反应,张兴荣课题组从2002 年开始利用纳米材料优良的催化性能发展了一系列基于纳米材料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化学发光传感器,主要用于易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例如,乙醇和丙酮蒸气在7 种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催化氧化作用下具有化学发光现象,其中纳米TiO2 催化作用下的化学发光信号最强,其可能的发光中间体被认为是氧化生成的激发态乙醛分子,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其它易挥发的有机物如丁酮和乙醛也能够在纳米材料的催化氧化作用下产生[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化学发光。而挥发性氯代有机物在纳米TiO2 的作用下转化为Cl2;生成的Cl2 被富集在填充纳米TiO2 的管中,可以用柱后化学发光法检测。Bard 等于2002 年在Science 上发表第一篇有关纳米粒子的液相电致化学发光的报道以来,纳米粒子参与的液相电致化学发光和化学发光行为也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Bard 等报道半导体纳米粒子如Si,CdS,CdSe,CdSe/ZnSe,Ge 以及CdTe 等都可以产生电致化学发光。Poznyak 等报道了半导体CdSe/CdS 纳米粒子与H2O2 反应可以产生液相化学发光,其中CdSe/CdS半导体纳米粒子被鉴定为发光体。Corrales 等人报道了纳米TiO2 型着色剂,其化学发光特性可用于聚合物热稳定性的表征。在半导体纳米粒子参与的化学发光或电致化学发光反应中,半导体纳米粒子的表面缺陷以及量子尺寸效应是产生化学发光的基础。总之,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化学发光响应单元对于提高化学发光反应的效率以及开发新的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正在寻找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 职位,坐标广东,谈钱不伤感情!

    [b]职位名称:[/b]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 [b]职位描述/要求:[/b]导师:马於光(ygma@scut.edu.cn)、苏仕建(mssjsu@scut.edu.cn)、陈江山(msjschen@scut.edu.cn) 1) 已取得或将于近期取得博士学位,35周岁以下; 2) 具有新型高效有机发光材料(含钙钛矿)开发、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设计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中的光物理及器件物理机制研究、有机激发态研究(含自旋光电子器件)等研究背景; 3) 热爱科研、勤奋努力,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须全时工作,不得兼职; 4) 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及交流能力,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 5) 能独立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协助指导研究生,配合完成项目申报。 [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9920]查看全部[/url]

  • 有机电致发光研究进展

    在计算机图象图形学领域中常涉及到图象图形的显示问题,特别是超薄显示问题.这不仅涉及到超薄显示材料,也涉及到电致发光薄膜技术.本文就是这一领域研究现状的概要介绍:信息显示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而信息显示技术及显示器件多种多样,其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由于响应速度快,适合于全彩色的动态图象显示,同时驱动电压低,能与数字图象VLSI技术兼容,也便于实现动态图象的显示驱动,并且聚合物 材料可以通过低成本的工艺做成柔性的大面积平板显示,所以它是实现未来超薄型可卷壁挂式彩色电视的关键技术,现被公认为是继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BD后的新一代图形图象显示器件.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起步于60年代,Pope首次在蒽单晶上实现了电致发光,但由于当时需要在大于100V的驱动电压下才能观察到明显的发光现象,且量子效率也很低,还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未能很好地解决成膜质量差和电荷注入效率低等问题,所以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1987年,Tang和VanSlyke采用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Alq3)作为发光层,分别用ITO电极和Mg:Ag电极作为阳极和阴极,制成了高亮度(1000cd/m2),高效率(1.5lm/W)的绿光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其驱动电压降到了10V以下,从而取得了有机电致薄膜发光器件研究史上划时代的进展.由于他们的工作,又引起了人们对有机电致发光研究的再度关注.1990年,Burroughes等人用聚对苯乙烯(PPV)制备的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量子效率为0.05%的蓝绿光输出[3],其驱动电压小于14V.由于聚合物材料的制作工艺、稳定性以及化学修饰性都比有机小分子更为优越,所以聚合物PPV以及PPV衍生物材料的研究进一步地推动了有机电致发光薄膜的研究,使之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Braun等用PPV的衍生物制成了量子效率为1%的绿色和橙色光输出,其驱动电压约为3V.这些工作都极大推进了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从而使得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开展.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发光相比,有机薄膜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表面在下述3方面:第一,有机材料可以获得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全色发光,特别是无机材料难以获得的蓝光 第二,可以直接用十几伏甚至几伏的直流低压驱动,可以和集成电路直接相匹配 第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工艺简单,可以低成本制成超薄平板显示器件,因此易于产业化.可见,由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将有可能是制作下一代超薄平板显示的主要技术,引起了人们对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研究的极大兴趣,在1992年,有机电致发光薄膜技术被评为该年度化学领域的十大成果之一,1995年,日本通过的“科学技术基本法”已明确规定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列为研究重点项目之一,并提出将其应用到超薄大平板显示器件以及计算机领域,预计可实现数十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国内的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北京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将其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重点资助. 1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光材料.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核心的发光材料可分为以下3类: (1)小分子有机染料 这类材料具有高的荧光效率,并且可以通过真空沉积法成膜,但是成膜后容易结晶,有时甚至易于其它的有机材料形成激基复合物,因此这类材料的单独应用比较少. (2)金属络合物 其中典型的可以8-羟基喹啉络合物(Alq3)为代表,还有现在研究比较多的一些稀土元素Eu、Tb的络合物,这类材料的性质介于无机和有机之间.它们除可作为EL的发光材料外,还可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其中稀土金属络合物因具有窄带波长发射(一般只有10~20nm)、荧光寿命长(10-2~10-6s)、特征发射等特点而倍受关注,另外,金属络合物也和有机小分子一样,大都通过蒸镀法成膜,但由于有些因熔点过低,在热蒸发时易分解,故只能将它

  • 想测发光材料的CIE图,请教各位

    我是做发光的新人,很多不知道,向大家请教。不知道紫外分光光度计能不能测色坐标?如果能测怎么测?还有如果不能测应该用什么设备测呀?特别想知道这个CIE用什么设备测,怎么测,哪儿可以测这些,谢谢大家呀。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今日正在招聘,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材料设计、机制研究及光电和生物应用,坐标广东,高薪寻找不一样的你!

    [b]职位名称:[/b]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材料设计、机制研究及光电和生物应用[b]职位描述/要求:[/b]合作导师:唐本忠(tangbenz@ust.hk)、吴水珠(shzhwu@scut.edu.cn) 、赵祖金(mszjzhao@scut.edu.cn)、秦安军(msqinaj@scut.edu.cn)、胡蓉蓉(msrrhu@scut.edu.cn)、王志明(wangzhiming@scut.edu.cn) 要求: 1) 熟悉有机光电功能材料、聚集诱导发光或光电器件等领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有较强有机合成功底或OLED器件制备研究背景者优先 2) 或者具有生物、医学、物理等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有较强的化学生物学背景者优先; 3) 具有光学(荧光、光声)性质的分子或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在生物检测、生物成像、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4) 中英文写作能力较好,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5) 遵守科研学术道德,身心健康,有团队精神和责任心,执行力强。[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8799]查看全部[/url]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刚刚发布了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玻璃光纤与激光器职位,坐标广东,敢不敢来试试?

    [b]职位名称:[/b]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玻璃光纤与激光器[b]职位描述/要求:[/b]导师:杨中民(yangzm@scut.edu.cn)、周时凤(zhoushifeng@scut.edu.cn)、周博(zhoubo@scut.edu.cn) 1) 已取得或将于近期取得博士学位,35周岁以下; 2) 具有激光、光纤光学或微纳光子学、稀土发光、纳米合成、光学、光电子学或发光、光谱学、非晶态物理等相关背景; 3) 热爱科研、勤奋努力,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须全时工作,不得兼职; 4) 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及交流能力,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 5) 能独立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协助指导研究生,配合完成项目申报。[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9921]查看全部[/url]

  • 【资料】化学发光与荧光发光的区别

    [size=4]物质发光现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受热,产生热辐射而发光(化学发光),另一类是物体受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至激发态(非稳定态)在反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荧光发光)。简单的说化学发光是化学变化 荧光发光是激发态的结果也就是物理变化(现在市场上的荧光棒等是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发生反应,将反应后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再由染料发出荧光是先化学反映再导致物理变化) [/size]

  • 【分享】LED发光二极管的基础知识详解

    一、LED基础知识 LED 是取自 Light Emitting Diode 三个字的缩写,中文译为“发光二极管”,顾名思义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器件具有二极管的特性。目前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出从红外到蓝间不同波长的光线,目前发出紫色乃至紫外光的发光二极管也已经诞生。除此之外还有在蓝光LED上涂上荧光粉,将蓝光转化成白光的白光LED。  LED的色彩与工艺: 制造LED的材料不同,可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光子,借此可以控制LED所发出光的波长,也就是光谱或颜色。历史上第一个LED所使用的材料是砷(As) 化镓(Ga) ,其正向PN结压降(VF,可以理解为点亮或工作电压)为1.424V,发出的光线为红外光谱。另一种常用的LED材料为磷(P)化镓(Ga),其正向 PN结压降为2.261V,发出的光线为绿光。  基于这两种材料,早期 LED工业运用GaAs1-xPx材枓结构,理论上可以生产从红外光一直到绿光范围内任何波长的LED,下标X代表磷元素取代砷元素的百分比。一般通过 PN结压降可以确定LED的波长颜色。其中典型的有GaAs0.6P0.4 的红光 LED,GaAs0.35P0.65 的橙光LED,GaAs0.14P0.86 的黃光 LED等。由于制造采用了鎵、砷、磷三种元素,所以俗称这些LED为三元素发光管。而GaN(氮化镓)的蓝光 LED 、GaP 的绿光 LED和GaAs红外光LED,被称为二元素发光管。而目前最新的工艺是用混合铝(Al)、钙(Ca) 、铟(In)和氮(N)四种元素的AlGaInN 的四元素材料制造的四元素LED,可以涵盖所有可见光以及部份紫外光的光谱范围。  LED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的衡量单位有照度单位(勒克司Lux)、光通量单位(流明Lumen)、发光强度单位(烛光 Candle power).  1CD(烛光)指完全辐射的物体,在白金凝固点温度下,每六十分之一平方厘米面积的发光强度。(以前指直径为2.2厘米,质量为75.5克的鲸油烛,每小时燃烧7.78克,火焰高度为4.5厘米,沿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  1L(流明)指1 CD烛光照射在距离为1厘米,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平面上的光通量。  1Lux(勒克司)指1L的光通量均匀地分布在1平方米面积上的照度。  一般主动发光体采用发光强度单位烛光CD,如白炽灯、LED等;反射或穿透型的物体采用光通量单位流明L,如LCD投影机等;而照度单位勒克司Lux,一般用于摄影等领域。三种衡量单位在数值上是等效的,但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比如:如果说一部LCD投影机的亮度(光通量)为1600流明,其投影到全反射屏幕的尺寸为60英寸(1平方米),则其照度为1600勒克司,假设其出光口距光源1厘米,出光口面积为1平方厘米,则出光口的发光强度为 1600CD。而真正的LCD投影机由于光传播的损耗、反射或透光膜的损耗和光线分布不均匀,亮度将大打折扣,一般有50%的效率就很好了。  实际使用中,光强计算常常采用比较容易测绘的数据单位或变向使用。对于LED测试仪显示屏这种主动发光体一般采用CD/平方米作为发光强度单位,并配合观察角度为辅助参数,其等效于屏体表面的照度单位勒克司;将此数值与屏体有效显示面积相乘,得到整个屏体的在最佳视角上的发光强度,假设屏体中每个像素的发光强度在相应空间内恒定,则此数值可被认为也是整个屏体的光通量。一般室外LED显示屏须达到4000CD/平方米以上的亮度才可在日光下有比较理想的显示效果。普通室内LED,最大亮度在700~2000 CD/平方米左右。

  • 【分享】化学发光中的荧光与磷光

    当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后,即分子获得了能量,其价电子就会发生能级跃迁,从基态跃迁到激发单重态的各个不同振动能级,并很快以振动驰豫的方式放出小部分能量达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以辐射形式发射光子跃迁到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上,这时发射的光子称为荧光。   如果受激发分子的电子在激发态发生自旋反转,当它所处单重态的较低振动能级与激发三重态的较高能级重叠时,就会发生系间窜跃,到达激发激发三重态,经过振动驰豫达到最低振动能级,然后以辐射形式发射光子跃迁到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上,这时发射的光子称为磷光。   磷光是一种缓慢发光的光致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通常具有和基态不同的自旋多重度),然后缓慢地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与荧光过程不同,当入射光停止后,发光现象持续存在。发出磷光的退激发过程是被量子力学的跃迁选择规则禁戒的,因此这个过程很缓慢。所谓的"在黑暗中发光"的材料通常都是磷光性材料,如夜明珠。 荧光与磷光产生机理:电子依照泡利不相容排布在分子轨道上,当分子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后,其中的电子从基态S0(通常为自旋单重态)跃迁至具有相同自旋多重度的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释放其能量回到基态。比如电子可以从经由非常快的(短于10 秒)内转换过程无辐射跃迁至能量稍低并具有相同自旋多重度的激发态,然后从经由系间跨越过程无辐射跃迁至能量较低且具有不同自旋多重度的激发态(通常为自旋三重态),再经由内转换过程无辐射跃迁至激发态,然后以发光的方式释放出能量而回到基态S0。由于激发态和基态S0具有不同的自旋多重度,虽然这一跃迁过程在热力学上有利,可是它是被跃迁选择规则禁戒的,从而需要很长的时间(从10 秒到数分钟乃至数小时不等)来完成这个过程;当停止入射光后,物质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电子继续保持在亚稳态上并持续发光直到所有的电子回到基态。

  • 【分享】显微镜的新光源---阴极发光

    阴极发光仪可用于石英、方解石、白云石以及钻石等固体样品结构和组成的确定,同时,不会对样品造成任何破坏。阴极发光仪具有换样快速方便,设计简单紧凑,以及易于和岩相学专用显微镜联机的优点。此外,样品室对样品大小的要求范围宽,而且对于适合低温产生阴极光的样品控温能力强。从80年代开始,阴极发光技术不仅应用在传统的地球科学和行星学领域,而且开创了玻璃、陶瓷、半导体和合成材料等行业的研究和应用;此外,阴极发光技术在法医学、考古学、材料科学领域等新的方向具有发展前途,阴极发光仪与EDS检测器的联机可获得相关样品的X射线光谱特征描述和元素分析。阴极发光仪在岩石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如组份的分区,二次结晶、脱液、共生、断裂填合、辐射环、化石和有机残留物中的骨骼结构、胶结过程的描述、自生长石和自生石英的鉴定、砂岩和页岩的胶结、矿物在分离过程中的辨认等。目前,CAMBRIDGE IMAGE TECHNOLOGY LTD(CITL)的100多台产品已经广泛的分布在30多个国家的大学实验室里,在Elf、Gulf、Shell等15个著名石油天然气公司以及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荷兰、阿根廷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国家历史博物馆也得到应用。阴极发光仪也应用于宝石特性的识别(天然石或人造石),人造宝石完美程度鉴定。南非、泰国、荷兰及英国的珠宝鉴定机构及珠宝商使用了该类产品。CL8200 MK5型阴极发光仪是MK4型的升级产品,主要在电子微控制和仪表数字显示方面进行了改进。显示面板新增了控制信息,并且可以根据房间的照明条件进行自动亮度补偿。产品开发还考虑到更换样品时切断束流电压并保证真空泵同时运行,节省了换样时间。另外,还设计了与计算机连接的扩展卡,便于将来仪器的软件升级。在绝大多数应用领域,阴极发光仪只需要少量样品,无需对样品进行涂层等前处理,而且测定过程不会对样品造成任何破坏。阴极发光仪可以根据工作目的安装在各种显微镜上,如偏光显微镜、实体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等。[em17]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诚聘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坐标广东,你准备好了吗?

    [b]职位名称:[/b]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b]职位描述/要求:[/b]一、招聘条件 1.遵纪守法,无违纪违规行为。热爱高等教育事业,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2.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博士,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年龄在35周岁以下。 二、招聘方向 方向1: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5-10名): 导师:曹镛(yongcao@scut.edu.cn)、黄飞(msfhuang@scut.edu.cn)、何志才(zhicaihe@scut.edu.cn)、段春晖(duanchunhui@scut.edu.cn)、彭小彬(chxbpeng@scut.edu.cn)、朱旭辉(xuhuizhu@scut.edu.cn) 1) 已取得或将于近期取得博士学位,35周岁以下。 2) 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光电器件与物理、表界面科学与技术、等研究背景。 3) 热爱科研、勤奋努力,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须全时工作,不得兼职。 4) 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及交流能力,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 5) 能独立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协助指导研究生,配合完成项目申报。 [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8795]查看全部[/url]

  • 申请开设化学发光版,请相关用户跟贴支持

    化学发光分析是根据化学反应产生的辐射光的强度来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突出优点是灵敏度高,不需要外来光源,避免了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等噪音。线性范围宽,达六个数量级,背景噪声低,具有比荧光法更高的信噪比。此外还具有仪器设备简单、分析快速、容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它作为一种有效的痕量分析方法,在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我建议开设化学发光版面,请大家支持。谢谢

  • 【分享】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

    基于有机材料的发光二极管(被称为OLEDs),对于各种不同的照明及显示应用来说正在成为一项很有吸引力的技术。比如说,如果白光OLEDs的性能得到提高,那么它们就有可能用来生成大面积光源。这将要求可与荧光管等现有技术相媲美的发光效率——荧光管每瓦可产生约70流明的光。现在,这个标准(实际上为每瓦90流明)通过OLEDs已经达到。这些OLEDs采用了一个具有高内部量子效率的新型发光层结构,同时采用高指数玻璃基质来提高输出耦合效率。在有可能进行实际应用之前,还需要解决成本、制造方法和寿命等问题,但研究人员的目标是,研制出一种未来的光源,这种光源可以比今天的技术具有更小的碳足迹。

  • 重发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转载)

    化学发光是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一种光辐射现象,可以分为直接发光和间接发光。直接发光是最简单的化学发光反应,有两个关键步骤组成:即激发和辐射。如A、B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物质,反应释放的能量被C物质的分子吸收并跃迁至激发态C*,处于激发的C*在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产生光辐射。这里C*是发光体,此过程中由于C直接参与反应,故称直接化学发光。间接发光又称能量转移化学发光,它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首先反应物A和B反应生成激发态中间体C*(能量给予体);当C*分解时释放出能量转移给F(能量接受体),使F被激发而跃迁至激发态F*;最后,当F*跃迁回基态时,产生发光。 一个化学反应要产生化学发光现象,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是该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激发能, 并由某一步骤单独提供, 因为前一步反应释放的能量将因振动弛豫消失在溶液中而不能发光 第二是要有有利的反应过程, 使化学反应的能量至少能被一种物质所接受并生成激发态 第三是激发态分子必须具有一定的化学发光量子效率释放出光子, 或者能够转移它的能量给另一个分子使之进入激发态并释放出光子。 化学发光分析测定的物质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物质是化学发光反应中的反应物;第二类物质是化学发光反应中的催化剂、增敏剂或抑制剂;第三类物质是偶合反应中的反应物、催化剂、增敏剂等。这三类物质还可以通过标记方式用来测定其他物质,进一步扩大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范围。 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类型通常分为闪光型(flash type)和辉光型(glow type)两种。闪光型发光时间很短,只有零点几秒到几秒。辉光型又称持续型,发光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或几小时至更久。闪光型的样品必须立即测量,必须配以全自动化的加样及测量仪器。辉光型样品的测量可以使用通用型仪器,也可以配有全自动化仪器。本产品针对辉光型化学发光反应进行检测。 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是化学发光中的一类,特指在生物体内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主要由酶来催化产生的。如萤火虫产生的。现在我们实验中经常用到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这些皆为生物发光。 生物发光和化学发光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现象。至今人们已知能发光的生物,种类繁多,从低等的细菌到高等的发光鱼类,从植物幼苗、植物枝叶到人体表面经络穴位、脑、肝、血清等,其发光的主要物质几乎都是由莹光素酶、莹光素及其辅助回子所组成。随着对生物发光机制的深入研究,一些生物体的发光体系已经初步搞清并用这些体系去分析生物体和化学中的一写微量物质。生物发光分析法渐渐地被引入医学领域,诸如通过莹火虫莹光素酶发光体系测量细菌中的AT已用以确定尿路感染中的细菌数,以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为指标去定量抗菌素的效价,标定环境的污染状况等。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工业方面:发酵工业中测量主物量,控制发酵条件;油脂、食品工业中测量油脂、食品的氧化变质程度;橡胶、塑料工业,测量产品的老化程度,检测掺入抗氧化原料的效果,医药工业,检测抗菌的效价。 农业方面:根据植物幼苗的发光强度,判断植物的抗寒性、抗热性。抗盐性及农作物营养发育生长状况等,为农业育种和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药学方面:测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相伴随的化学发光强度和使用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查肌体的免疫功能,了解体内微量激素、微量元素、维生素及药物的含量。测量体液中的AT已判断肌体的能量代谢状况,尿路感染的程度,测量血清(血浆)的化学发光强度。间接地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程度,鉴别诊断某些病思。测量自由基的反应,为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筛选有效的自由基药物。 环保方面:用细菌、动物、植物及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指标监测环境污染。由于发光测量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反应速度快、使用方便等优点。发光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必将在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毒理学及医学、农业、工业。环保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促进发光分析技术的发展,我厂为社会提供高灵敏、高稳定度、线性范围宽、应用面广、有计算机控制及自动作图、自动数据处理、自动打印结果的8HO一C型全自动生物化学发光测量仪。为生物、化学发光及超微弱发光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对发光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作出一定的贡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