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毒理指标

仪器信息网毒理指标专题为您整合毒理指标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毒理指标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毒理指标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毒理指标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毒理指标话题讨论。

毒理指标相关的资讯

  • 慧荣和携毒理实验仪器参加2023年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由中国毒理学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和珠海南医大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于2023年4月8日-11日在广东省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本次大会是中国毒理学会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线下全国大会,也是团结抗疫3年来全国毒理学科技工作者的一次现场面对面交流盛会。大会紧紧围绕毒理科学前沿热点和国家大健康战略的重大需求,邀请了多位毒理学界两院院士、杰出学者出席并作主题报告,众多一线青年科技踊跃报名参会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大会设置主旨报告主会场和7个专题分会场,20余个毒理学热点专题在大会期间作充分研讨。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大会的金牌赞助厂商、呼吸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参加本次大会。我司展示了数十款毒理实验仪器,其中有大动物口鼻吸入暴露系统、小动物口鼻吸入暴露系统、气液式细胞暴露系统、全自动AMES仪、微核染色体畸变图像自动分析系统、新一代药用圆盘撞击器与呼吸模拟器、全自动QuECHERS实验仪、各类气溶胶发生器等。大会期间,科技委员会主席马璟老师等人到我司展位参观了我司展示的多款仪器,并对我司多年来在毒理实验仪器领域取得的突破表达了高度认可。此次参展的仪器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老师前来参观了解。作为中国毒理学会理事单位和中国毒理学会呼吸毒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我们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气溶胶与健康领域内的学术交流,以研发、生产世界一流毒理实验仪器为目标。最后祝本次大会圆满召开,欢迎对我司实验仪器感兴趣的各位老师来电咨询!
  • 中外类器官在环境毒理的应用(中脑类器官为例)
    (一)产业化方面44岁的贝克罗莱那大学教授Wilson描述了体外生物再生的第一次尝试,他证明了分离的海绵细胞可以自我组织以再生整个生物体,从1907年至今,类器官的发展历程不断获得突破。类器官技术的产业化方面国外起步较早,多家知名的类器官技术公司相继诞生,如美国的HesperosInc. 英国的Kirkstall Ltd. 美国并陆续将人体器官芯片送往外太空进行实验,以观察地球重力对脑细胞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其中有企业也成功将类器官技术应用于新药研发、疾病诊断等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相较于国外,中国在类器官技术的产业化方面起步较晚。直到2019年前后,中国才相继出现以研发类器官试剂,类器官构建等工业企业。(二)科研方面-环境毒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关于《环境毒理学中疾病特异性体外模型重要性》的文章,发表于2023年12月。文章摘要与核心观点体外模型: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考虑已有疾病的人群对环境污染物的敏感性可能更高,传统的疾病特异性动物模型存在种间差异,可能无法准确模拟人类疾病。体外模型对于模拟疾病和评估毒理学至关重要,可以更接近地复制整个生物体的环境条件和复杂性。疾病特异性2D iPSC模型:iPSCs(诱导多能干细胞)能够分化为人体中的多种细胞类型。通过重编程成人细胞,避免使用人类胚胎的伦理问题。可用于疾病建模、潜在治疗开发和药物测试。疾病特异性类器官模型(Organoids):类器官是实验室中培养的3D器官或组织的微型版本。包含多种细胞类型,能够自我组织形成类似原始器官的结构。可用于研究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遗传疾病。疾病特异性器官芯片模型(Organ-on-a-Chip):微流控细胞培养装置,复制人类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与传统的单层细胞培养不同,器官芯片创建3D组织结构,更接近体内环境。可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毒理学研究和疾病建模。结论:尽管人类基础和动物模型的互补使用是理想的,但体外生物工程疾病模型有望加速药物开发、降低成本,并提高研究的临床转化。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使用《人类中脑类器官微生理系统来模拟产前全氟辛烷磺酸(PFOS)暴露影响》的研究文章,发表于2024年7月。文章摘要与核心观点PFOS是一种在多种环境中检测到的合成化学物质,与人类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功能障碍有关。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人类模型,PFOS暴露的神经毒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报道了生物工程化的人类中脑类器官微生理系统(hMO-MPSs),以模拟胎儿大脑对多种同时发生的PFOS暴露条件的反应。研究了PFOS暴露对神经活动、神经发育、神经炎症的影响,并使用神经功能、解剖和分子测试来评估PFOS的神经毒性。主要发现:PFOS暴露对hMOs的神经活动有初始的增加和随后的减少效应。PFOS暴露损害了神经发育,减少了神经前体细胞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PFOS诱导了神经炎症,增加了活性氧(ROS)的产生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PFOS暴露导致神经元凋亡和神经突密度降低。结论:研究提供了PFOS对人类大脑功能和发育影响的宝贵见解,并展示了hMO-MPSs在模拟污染物对功能性神经障碍影响和进行环境毒素发育毒性研究方面的潜力。(三)前景与展望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类器官技术的支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类器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南方财经7月31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加强本市临床研究体系和能力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推动人工智能、组学技术、类器官等前沿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中国类器官技术市场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持续支持,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类器官技术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中国丰富的临床样本资源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也将为类器官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附:常用的三大毒理学数据查询网站参考文献:1.Francesco Faiola,Nuoya Yin, and Renjun Yang.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The Importance of Disease-Specific In Vitro Models. Environment & Health2.C.Tian, H. Cai, Z. Ao, et al., Engineering human midbrain organoid microphysiological systems to model prenatal PFOS exposur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Kirkstall Quasi Vivo® 类器官芯片微生理系统:又称为微流体“芯片上器官”系统,具有相互连接的细胞培养单元,为类器官生长提供更具生理相关性的体内微环境。通过提供一种近生理的体外模型,模拟细胞微环境,具有更完整的结构和功能,解决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种属差异,且可在体外模拟多种器官特异性疾病状态,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和人体器官对药物刺激的真实响应,捕捉复杂的生理学反应,并满足高通量的要求。它是一个多室流动系统,为类器官培养提供了一个紧凑、易于使用的解决方案,包括2D、3D、屏障,或多器官。在疾病模型,药物筛选和毒性测试,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发育生物学研究,感染与免疫研究,个性化医学,癌症研究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 江苏设立首家毒理测试实验室
    针对当前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技术需求,我省首家“毒理测试联合实验室”近日在苏州设立。该实验室可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毒理安全评价检测服务,填补了江苏检验检疫系统毒理测试方面的空白。这家实验室由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可针对化妆品、一次性卫生用品等进行动物毒理实验。
  • 慧荣和科技参加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暨换届选举工作会议
    为进一步搭建遗传毒理学科研工作者的高水平交流平台,聚焦遗传毒理学学术研究前沿,展示遗传毒理学科学研究最新成果,促进多学科间的协作、沟通与交叉融合。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于2023年7月21-24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委会学术交流暨换届选举会议。本次会议紧密结合我国遗传毒理学学科发展、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以“聚焦遗传毒理前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主题,推动生命科学和毒理学其他领域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遗传毒理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大会邀请了遗传学、肿瘤防治、表观遗传毒理学、遗传毒理学及不同应用领域的知名专家对遗传毒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前沿理论和技术以及如何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方面做广泛交流。张天宝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遗传毒理学研究与发展趋势》栾洋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关于遗传毒物马兜铃酸—从毒性机理研究到活性探索》张正东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膀胱癌的环境表观遗传学毒性机制研究》农清清教授,广西医科大学,《微囊藻毒素暴露与基因遗传变异的交互作用在肝细胞癌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宫丽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CMTM6肿瘤免疫调控作用研究》千年播州,红色圣地,遗传毒理学学科专家,科研工作者以及企业相关人员积极参会,开展学术交流。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金牌赞助商对本次学术会议提供了大力支持。在会议期间,慧荣和公司展出了全自动AMES实验仪,该设备是一款依据AMES实验(细菌回复突变实验)标准流程开发的自动化实验仪器。可以将底层培养基分装、加样、移液、混匀、铺板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全自动化,实验过程中无需人工值守,可极大减少AMES实验初期繁复的人工操作,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实验效率和实验精度。引来了众多专家和老师前来参观与咨询,并就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取得了非常积极有效的成果。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气溶胶和吸入毒理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级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中国毒理学会呼吸毒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中国毒理学会理事单位,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单位和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理事单位。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04项,外观专利9项以及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7 项,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2019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荣获2020年度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2年获气溶胶科学仪器领域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2022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制造冠军企业”。作为行业龙头,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动力,着眼长远,踔厉奋发,聚焦气溶胶与生物安全领域,发挥“专精特新”优势,引领气溶胶与健康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 岛津助力兽医药理毒理学术研讨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暨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于2017年10月17日-21日在青岛黄岛成功举办。岛津作为独家仪器类厂商大力赞助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学分会主办,由青岛农业大学承办,参加此次会议的学会领导理事、国内外专家有30位,来自全国兽医药理毒理相关单位参会者700余人。 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理事长袁宗辉为大会致辞,介绍了分会的历史发展和各界前辈所创造的成果,他表示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是全国兽医药理毒理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发展我国该类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三十年来,在国家科技政策指引下,分会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在学术交流、科普咨询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值行业发展机遇,要不忘分会初衷,不辱历史使命,不断取得新成绩、做出新贡献把分会越办越好。 随后会议日程进行了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揭牌活动。大会开幕式现场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理事长袁宗辉 先生30周年揭幕仪式岛津展台会议设有四个分会场,分别对于临床药理、耐药性、毒理药代与残留、兽药联盟及新药创制展开讨论,涵盖报告近两百余份。岛津分析中心郝红元博士在分会报告中发表了题为《技术引领科技质谱保驾护航-岛津兽残检测全面解决方案》的报告。全面阐述了岛津三重四极杆产品对于在兽药检测中的优越性,LCMS-IT-TOF在对于研究检测中可以实现快速的前处理,同时能拥有非常满意指数的回收率,有效针对基质效应的消除,最终高效地得到精确有效的数据结果。另外仪器可搭载的Online SFE/SFC在线前处理分离联用系统,是一种可统一前处理操作与分离,统一多种分离模式和的分析技术。在对于兽残检测方面能够提供更为便捷的技术支持。岛津分析中心骆丹老师发表了题为《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尿液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报告,给出了针对在取样尿液中的兽药检测,岛津超高液相色谱和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器联用的方法能够对较低浓度的样品进行有效的检测。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该方法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7以上,检测限在0.002-0.222ng/ml,加标回收率在89.6~116.9%之间。这种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优势,可用于尿液中多种浓度的检测。岛津分析中心郝红元博士作报告分析中心骆丹老师做报告在此次大会的岛津之夜晚宴中,岛津公司分析测试市场部靳松经理为大会热情致辞,她提到岛津公司作为知名仪器厂商已成立140年,全国分公司14个,始终在以科学技术为各行各业做不懈的努力,能参与到畜牧兽医学会的团体当中深感荣幸,继而为畜牧兽医药理毒理研究提供一份科技力量。希望未来能够相互支持,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曲宝涵院长对和岛津的合作表示由衷欢迎,同时表达了对岛津品牌多年的信赖和认可。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靳松经理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迅数”红细胞微核智能分析系统助力遗传毒理研究
    2016年10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毒理学会与深圳市疾控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顺利召开。会议继承了前几届的传统,以发掘中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毒理学后备队伍为导向,全面促进了中青年科技学者在学术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迅数科技与北京慧荣和、北京科力怡达等展商参加了会议。会议现场  迅数作为此次会议的参展商,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展示了全自动菌落计数仪以及红细胞微核智能分析系统等产品,期间中国毒理学会孙祖越理事长亲临迅数展台,详细询问微核产品的功能。“迅数”红细胞微核智能分析系统专为遗传毒理大数据设计,适用于姬姆萨(Giemsa)染色的哺乳动物骨髓或外周血红细胞微核试验,可在极短时间内批量抓取2000个PCE细胞,自动识别计算微核细胞率并利用回检系统进行精度复核。孙理事长以及与会代表在看完产品演示之后表示高度赞赏。迅数产品以其精致大气的设计和优质可靠的性能给来访的参会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流露出一定的购买意向。迅数展位  为期两天的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圆满落幕,但迅数科技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将以更积极的姿态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优质可靠技术与完善售后服务而不断努力,继续创造新的精彩。
  • Thmorgan发布斑马鱼毒理实验仪新品
    一、产品特点: 1.可连续加药,加药时长可调;2.可进行8浓度梯度,2重复试验;3.可连续实验5-7天;4.双通道高精准度加药蠕动泵;5.RO逆渗透进水;6.加药用管为医疗级铁氟龙管;7.LED全光谱光照周期光源。二、产品用途:1.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价;2.生殖和发育毒性研究;3.胚胎发育、神经系统、心脏发育及心血管、骨骼发育等毒性研究;4.病理毒理学:感官毒理、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毒性研究;5.生态毒理学:水环境、生物诱导效应、纳米粒子毒性研究等。三、产品原理: 仪器共有8个通道,每通道包含一个混合缸、药品瓶、RO水、混合瓶、蠕动泵、磁力搅拌系统及2个养殖缸。药品先进行预混,调节浓度,加入到药品瓶中。将药品及RO水按一定比例通过高精度蠕动泵泵入混合瓶中,不停搅拌,制成测试液。将测试液连续泵入养殖缸中,保持养殖缸中液体浓度。观察养殖缸中斑马鱼生长状况。仪器可连续工作5-7天。四、技术参数1、系统机架1.1 材质:304L不锈钢;1.2外观尺寸:长126cm±3cm, 宽50cm±3cm,高173cm±3cm,具有水平调节脚;2、饲养槽2.1 材质:一次性成型硬质玻璃;2.2 容积:≥5L;2.3 外观尺寸:φ20cm×20cm,圆柱形;3、供水系统3.1 储水槽容积:不小于100L;3.2 储水槽外观尺寸:长100cm ,宽50cm ,高27cm;3.3 每个养殖槽单独供水,具有独立阀门,可自由调控;3.4 每层管路均可拆卸清洗,便于维护;3.5 自动补水设计:有;4、加药系统4.1 蠕动泵数量:≥16个; 4.2 精度:1~99ml 4.4 耐压管材质:铁氟龙管;4.5 耐压管数量:32;5、水处理系统5.1 空气泵:供气,可手动启动及停止,气流量≥75L/min;5.2 RO机日制水量:不少于400加仑;5.3 压力桶压力:20G;5.4 压力桶尺寸:φ41cm x 高81cm;5.4 光照:全光谱LED灯,周期照明,使用寿命长,照度达200lux以上;6、自动控制系统6.1 8英寸彩色工业级触控面板;6.2可自动/半自动设定每缸加水量;6.3 可控制加药蠕动泵,设定加药时间及加药量等参数,设定每组加药方法及参数; 6.4 照明周期控制、曝气控制、水位报警灯。五、配置1.不锈钢材质系统支架一套;2.养殖缸:5L,16个;3.蠕动泵:16套;4. 曝气泵一套;5.控制系统一套;6.RO制水机一套;7. 循环管路一套。创新点: 1.可连续加药,加药时长可调; 2.双通道高精准度加药蠕动泵; 3.病理毒理学:感官毒理、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毒性研究;
  • 沈阳生态所在新型污染物毒理研究中获进展
    纳米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尚无有效的检测和消除手段。纳米塑料易随饮食和呼吸途径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并影响生理功能。免疫细胞作为机体抵御外来抗原的重要防线,易受到纳米塑料的攻击,当前未有关于纳米塑料对哺乳动物免疫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生态组徐明恺团队在该领域展开了探索性研究,以小鼠免疫细胞为模型,探索不同粒径、不同表面电荷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动物免疫细胞的毒性效应及毒理学机制。  研究发现,不同粒径、不同电荷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均可进入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部,并在高浓度下造成免疫细胞活力的显著降低,诱导发生细胞凋亡。在免疫功能方面,纳米塑料可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下调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抑制CD8+毒性T淋巴细胞的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毒理机制方面,纳米塑料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的关键信号通路PKCθ-NFκB和IL-2R/STAT5,从而影响其免疫功能的发挥。研究进一步显示,纳米塑料的毒理效应与粒径、表面电荷、染毒浓度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带负电和不带电的纳米塑料可导致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累积从而影响线粒体功能,而带正电的纳米塑料直接导致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该成果可为纳米塑料污染的生态风险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以In vitro study on the toxicity of nanoplastics with different charges to murine splenic lymphocyte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沈阳市科技局“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支持。图1.小鼠脾淋巴细胞中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分布图2.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影响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毒理机制
  • 生态环境中心“成组毒理学分析仪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日前,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组织专家对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成组毒理学分析仪的研制”进行了项目验收。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文兴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江桂斌研究员的结题汇报和刘虎威教授代表现场测试组做的现场测试结果报告。与会专家对照审议了项目任务合同书、经费使用预决算报告、项目总结报告及相关技术文件,并就该设备的共享共用和功能拓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经验收专家组评议,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并对该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予较高评价,认为该项目按照任务合同书规定很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研制的成组毒理学分析仪各项技术指标均超过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学科交叉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成组毒理学分析仪”能够满足复杂环境样品中毒性因子鉴别和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的需要,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全自动的特点。该设备可快速排查新的环境污染物,还可拓展应用到其他领域如中药复合毒性的研究。
  • 环境毒理与环境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亚太区年会顺利召开
    2010年6月5日,第四十二个世界环境日之际,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环境毒理与环境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亚太地区2010年会(SETAC AP 2010)在广州中国大酒店隆重开幕。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南先,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范蔚茗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常务副主任柴育成,中科院广州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郭俊,国际环境毒理与环境化学学会本届主席Jane Staveley教授,上任主席Michael McLaughlin先生,国际环境毒理与环境化学学会亚太分会主席陶澍院士等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赵南先在开幕式上致辞,欢迎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开幕式由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曾永平博士主持。   赵南先在大会致辞中指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完好的绿色地球留给后代,这是我们现代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各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广州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也是面临各种环境问题较多的城市之一。广州市政府十分注重吸取国外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始终坚持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对环境科学研究十分重视与支持,对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尤为珍重。”并表示将会十分关注会议将要取得的最新成果,会将代表们的真知灼见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参考。 开幕式现场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南先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范蔚茗局长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院士 2010 SETAC 主席Jane Staveley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永平博士 此次会议主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科学保证下的可持续发展。会议旨在为来自世界各地开展环境化学和环境毒理效应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就人类活动及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和交流,共享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有相当数量的会议报告或论文是我国科学家直接研究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大会还就珠三角环境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会议主要专题包括:包括大气污染、生物有效性与生物可及性、新兴污染物、环境分析化学、环境归宿与过程、亚洲的电子垃圾问题、海洋与近海岸污染、吸附与解吸过程、水环境质量问题、水生与陆生毒理学、纳米材料的环境效应、人体暴露与风险评价、污染的治理修复、生物统计学、水产业大规模发展中的挑战、生态风险评估与管理、生态系统的混合污染效应、美国、欧盟与中国的环境法规的异同点和环境质量基准等。 本次大会为期四天,于6月7日结束。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有600多名,其中包括200多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加拿大和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们。本届年会是继2006年国际环境毒理与环境化学学会在北京举行之后第二次在中国召开,这表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水平日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 国际环境毒理与环境化学学会英文名称The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简称SETAC),是创立于1979年的一个非盈利、国际性的专业学会。目前已发展为拥有近5000名会员的环境科学专业学术团体,会员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领域包括化学、毒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等。SETAC学会在世界各大洲均设有分会,规模较大的包括北美分会、欧洲分会和亚太分会。SETAC学会为相关的研究人员和机构提供一个探讨环境研究、教育和发展的论坛,主要涉及各类环境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并兼顾生态风险评价、化学品生产和分布、自然资源管理和规章等。SETAC学会的主要任务是支持为保护、加强和管理持续良性的环境质量及全球生态系统完整性而开展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并大力普及和促进将环境科学成果向决策转化。它的所属成员和机构常年致力于环境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环境教育、研究和发展等,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普立泰科携带高频塞曼效应汞分析仪,自主研发的氮吹仪等产品参加展会,并以海报的方式向专家们展现了全自动有机样品前处理平台J2 Scientific PrepLinc,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分辨率全二维气相色谱,总有机碳分析仪TOC,RA-915AM在线大气汞分析仪以及iTOC-CRDS碳同位素分析仪等,广泛的引起了参会专家们的兴趣,纷纷在展台前驻足咨询。普立泰科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深入了解行业最新动态,致力于为学者提供最新最好的技术而努力。 (拍摄:徐世平,邵伟珂,朱文锋)
  •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揭牌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日前在甘肃中医学院揭牌。 该实验室2010年7月由省科技厅批准立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2年通过验收并列入我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中医方药现代药理研究与新药创制、中药药理毒理与新药开发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实验室凝聚了中医、中药、药理和毒理学等多学科的人才,在中医药现代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拥有“当归平喘滴丸”的研制、甘肃产藏药绿绒蒿有效成分抗肝损伤作用及机理研究等一批在研项目。实验室揭牌后,将在甘肃道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控制、中药传统方药的现代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
  • 药明康德苏州毒理中心获得优良实验室管理规范(GLP)证书
    在中美两国均有运营实体,全球领先的医药、生物制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外包服务企业药明康德,11月8日宣布其苏州毒理中心获得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制药行业的权威规范机构颁发的优良实验室管理规范(GLP)证书。优良实验室管理规范认证是一个涉及非临床研究机构的组织管理体系、人员、实验设施、仪器设备、试验项目的运行与管理的质量体系认证。   此证书涵盖啮齿类及非啮齿类单次及多次给药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微核、染色体畸变)及毒代动力学试验。 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组织管理、人员、实验设施、标准操作程序以及试验运行等方面的检查,药明康德完全符合 GLP 要求。获得此证书标志着苏州药明康德可以正式提供向 SFDA 递交新药申请的毒理研究服务。   “获得来自 SFDA 的证书是药明康德向客户提供符合国内外 GLP 标准的毒理研究服务的又一里程碑。”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评论道。“获此认可也证明药明康德在建立全方位、一体化的药物研发平台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 德祥圆满参加“环境毒理与环境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亚太区年会”
    德祥圆满参加&ldquo 环境毒理与环境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亚太区年会&rdquo 2010年6月5日,第四十二个世界环境日之际,环境毒理与环境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亚太地区2010年会(SETAC AP 2010)在广州中国大酒店隆重开幕。 此次会议为期4天,大会的主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科学保证下的可持续发展。会议旨在为来自世界各地开展环境化学和环境毒理效应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就人类活动及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和交流,共享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为响应大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德祥科技有限公司携带享誉盛名的国际品牌参加展会,其中有专业测试在线测TOC,COD的Biotector(拜耳迪特),液体重金属测定仪Cogent,固体重金属分析仪Innov-X,大气预浓缩系统Entech,测汞仪Cetac,手持式近红外材料分析仪Polychromix等等一系列专业环保监测仪器,以加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治理和维护,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都对我们的仪器产生了极大地兴趣,纷纷驻足询问,并希望能够将这些仪器运用到研发与生产的监测上。而德祥从建立起来,一直致力于为广大新老用户提供环境保护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希望能为珠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 更多产品,敬请登陆www.tegent.com.cn 客服热线:4008 822 822 info@tegent.com.cn
  • 海南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批准设立
    “海南省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日前通过了专家组验收,经省科技厅批准正式设立。   据悉,该实验室由海南医学院筹建二年多,以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为重点,集新药研发、科学研究为一体,开展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并着力于体制创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实验室成立后将成为我省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相关研究的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省创新药物的研发,降低新药在临床上的风险性,确保上市创新药在临床使用剂量下安全有效,保证病人安全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 赛默飞世尔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建立“紧急毒理实验室”
    此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和BP的应对措施备受质疑,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深海油井的泄漏方式不同于以往海面上的船舶泄漏,而且此次原油泄漏量之大远远超出了专家的经验范围。“往往第二天需要拿出解决方案的问题,常常耗费科学家数月时间去研究”,这些都导致应对措施不及时、不到位。这同时也暴露了“海洋原油污染”领域科学研究的匮乏、滞后。   原油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以及此次大量使用的化学分散剂都是食品安全的隐患。常规办法检测海产品中PAHs需要7天时间,即便是NOAA的毒理实验室也需要至少三天时间。目前,赛默飞世尔公司正在建立“紧急毒理实验室”,利用气相分析手段建立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以及分散剂的快速检测方法,用以预防原油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 迅数推出红细胞微核分析系统,提高药物毒理研究效率
    近日,杭州迅数在重庆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大会上推出新品——MCN系列红细胞微核智能分析系统。  迅数MCN系列红细胞微核智能分析系统专为遗传毒理大数据设计,适用Giemsa染色的哺乳动物骨髓或外周血红细胞微核试验。通过对嗜多染红细胞(PCE)的智能学习,采用随机共振技术,几十秒即可从上百张混有各类细胞的显微影像中抓取2000个PCE细胞并识别微核,自动计算含微核细胞率。  显微细胞图像获取  显微图像质量是微核识别精度的保证。高分辨率平场消色差油镜,大面阵高灵敏度CCD,细腻展现各类细胞色泽、轮廓、核质,确保每个视野获得较多的细胞。  自适应随机共振技术  微核试验染色玻片中细胞种类多,其中的“正染红细胞”、“嗜多染细胞”颜色浅,与背景色接近,传统的图像分割、颜色提取技术很难分辨。通过随机共振提高细胞弱色信号强度,再由互信息熵通过双稳态系统输出端处所获得的信息量,实现对弱色细胞的识别和特征提取。  “随机共振_弱细胞识别系统”构成  自动计算嗜多染红细胞在总红细胞中的比例  典型红细胞智能学习记忆,消除染色背景、杂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等)干扰  分离、提取正染红细胞(图1)、嗜多染红细胞(图2),自动计算两者比例  高效微核细胞识别  利用微核的典型特征:嗜色性与核质一致、圆形、光滑、直径为红细胞的1/20-1/5,对已提取的1000-2000个“嗜多染红细胞”快速扫描,找出含微核细胞,并自动计算含微核细胞率。  方便快捷的回检验证系统  系统自动识别、提取的PCE、NCE、含微核PCE列阵细胞,允许用户追溯其来源、图像坐标并放大观察,轻松修正。  显微测量、细胞计数  数字测微尺(直线、弧线、曲线、角度、面积)直观测出显微数据 多功能颗粒计数模块,可用于多孔板克隆计数、 显微细胞总数自动统计。  用于彗星参数的测量  模糊图像清晰化  自适应增强、边缘锐化、背景平整、滤波、边缘检测、形态学运算等27种图像处理功能,使得更清楚地展现染色体核形、更细微观察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  微核试验是检测染色体或有丝分裂器损伤的一种遗传毒性试验方法。无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或因纺锤体受损而丢失的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仍留在子细胞的胞质内成为微核。最常用的是啮齿类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以受试物处理啮齿类动物,然后处死,取骨髓,制片、固定、染色,于显微镜下计数PCE中的微核。如果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PCE微核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并有剂量-反应关系,则可认为该受试物是哺乳动物体细胞的致突变物。
  • 相约兰州-普立泰科参与第二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
    2018年8月9日-11日,在这个酷暑的季节,炎热的天气也没有挡住学术人交流学习的脚步。就在金城兰州,“第二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暨中国毒理学会第一届计算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盛大召开。此次会议中心议题为“计算/预测毒理学:现状与展望”,旨在邀请知名领域专家就计算毒理学自身理论与方法学的发展及其在毒物鉴定和效应评估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进行专场学术报告和展板交流,促进我国计算毒理学科的健康发展,为计算毒理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技术及其在污染与健康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提供交流平台。为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同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推进更先进的实验室技术,北京普立泰科仪器有限公司积极参加了这次技术交流会。 普立泰科总经理田莉娟女士与各位专家合影 在会上,普立泰科公司技术服务工程师郝开拓先生从全二维色谱技术的用途出发,详细的阐述了技术相关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解决方案。全二维气相技术作为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项新兴色谱分离技术,越来越受到实验室老师的关注。 普立泰科郝开拓先生在会议上介绍全二维色谱技术 “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被誉为最高灵敏度、最高峰容量以及最高分辨率的分离手段,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认可。全球生产出第一套全二维气相色谱产品的美国ZOEX公司,拥有着最顶尖的全二维技术支持。全二维色谱是传统色谱技术的一大突破,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对于复杂成份的分析大家经常感觉到一根色谱柱的峰容量不能满足需求,全二维色谱将两根不同极性,不同长度的色谱柱通过调制解调器串联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色谱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在石油化工、天然产物、环境化学等领域都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质谱联用仪 全二维三维谱图普立泰科工作人员展台合影关于普立泰科:北京普立泰科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研发、代理、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广州、安徽设有分支机构。早年取得美国J2Scientific公司样品前处理仪器中国地区总代理,将全自动前处理概念引入中国,并一直在样品前处理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此外,普立泰科自主研发的消解仪、全自动固相萃取、氮吹、二噁英处理系统、土壤干燥箱等产品,通过了ISO体系认证,目前有多条自主产品生产线。从2017年开始,普立泰科成为FLIR公司Griffin系列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总代理商。
  • 上海精测提出光谱匹配度新指标
    光学散射测量方法,也称为光学关键尺寸(OCD)测量方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微观形貌测量手段相比,光学散射测量技术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无接触、非破坏等优点,因而在先进工艺在线监测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光学散射测量技术获得的测量信号仅是一组关于入射波长或入射角度分布的光谱信号,如反射率、椭偏参数、穆勒矩阵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手段才能从测量信号中提取出样品待测参数。在完成待测参数提取之后,需要通过理论光谱和测量光谱的匹配程度来判断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两个:偏差指数和相关系数。第一个指标偏差指数(DI)反映了测量光谱和理论光谱的绝对偏差,绝对偏差越小,测量光谱和理论光谱匹配度越高;第二个指标相关系数用于反映表征测量光谱和理论光谱波峰和波谷的对齐程度,相关系数越大,二者波峰和波谷的对齐程度越高。然而,偏差指数和相关系数是两个独立的评价标准,传统的光学散射测量的分析方法只会单独使用偏差指数和相关系数二者之中的一个指标对测量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价。若只使用相关系数指标,在偏差指数不同时,测量光谱和理论光谱的波峰和波谷不匹配;若只使用偏差指数指标,当相关系数不同时,测量光谱和理论光谱会出现错峰的现象,由此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获得正确的评判结果,难以判断量测结果是否可靠,导致量测的鲁棒性较差,从而不能准确判断加工工艺是否达标。针对上述这些问题,上海精测半导体在2022年1月10日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光学测量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系统及电子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号:202210022621.4),申请人为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根据该方案目前公开的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项技术吧。如上图,为该专利中发明的光学测量数据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首先,系统会对多个检测样本进行光谱分析,获取每个检测样本的光谱偏差指数和光谱相关系数。其中,偏差指数为光谱偏差指数,相关系数也为光谱相关系数。其次,结合光谱偏差指数、光谱偏差指数参数、光谱相关系数和光谱相关系数参数创建光谱匹配度指标数学模型,基于数学模型计算并使得每个检测样本的光谱匹配度指标值均大于预设的光谱匹配度指标阈值。最后,对待测件进行光谱分析,以获取待测件的光谱偏差指数和光谱相关系数,并基于数学模型计算待测件的光谱匹配度指标值。如果待测件的光谱匹配度指标值大于预设光谱匹配度指标阈值,则判断该待测件为正常件;否则,待测件则为异常件。通过光谱分析,可以计算理论光谱与测量光谱的偏差指数和相关系数,并通过调整物理模型中的检测样本特征参数,使得基于物理模型计算所得仿真光谱与测量光谱匹配。此外,在上述过程中,还采用了全局优化算法和遍历法来更新相关系数参数的初值和偏差指数的初始值,通过遍历算法将相关系数参数和偏差指数参数进行采样,然后遍历选出其中结构最优的参数取值。如上图,为上述光学测量数据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中包括有样本分析模块、光谱匹配度指标数学模型创建模块和分析模块。样本分析模块用于对多个检测样本进行光谱分析,获取每个检测样本的光谱偏差指数和光谱相关系数。光谱匹配度指标数学模型创建模块用于获取光谱偏差指数参数和光谱相关系数参数,结合光谱偏差指数、光谱偏差指数参数、光谱相关系数和光谱相关系数参数创建光谱匹配度指标数学模型。并基于数学模型计算每个检测样本的光谱匹配度指标,使得每一个检测样本的光谱匹配度指标值均大于预设光谱匹配度指标阈值。分析模块用于对待测件进行光谱分析,获取待测件的光谱偏差指数和光谱相关系数,基于数学模型计算待测件的光谱匹配度指标值,并根据该指标值判断待测件是否正常。以上就是上海精测半导体发明的光学测量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案首创性的将偏差指数和相关系数都纳入光谱匹配度指标中,从而可同时从测量光谱与仿真光谱的绝对偏差和波峰及波谷对应情况两个方面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以此提高光谱匹配度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瑞沃德公司参加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毒理学术大会
    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于11月12日至15日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召开。中国毒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毒理学大会是中国毒理学领域最高层次的学术盛会,期间还举行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此次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毒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前沿理论与技术发展做大会报告。 瑞沃德公司为更好的展示公司产品,更直接的和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当面沟通交流,参加了此次会议。展出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及代理的相关产品,其中包括小动物麻醉机,麻醉气体回收装置,小动物呼吸机,脑立体定位仪及配套产品,微量给药系统等。同时我公司代理F.S.T手术器械也将在此次会议上展出。 我们公司最新产品以更具优势的性价比吸引了大批研究人员的咨询。在会议中,我们很高兴见到了很多合作过的老客户,他们对我公司的新产品表示了很大的兴趣,对我们产品的改进给实验带来的便捷性给予了肯定。
  •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靳洪涛、贺玖明团队成果:空间代谢组整合网络毒理学和质谱成像探究何首乌D组分肝毒性机制
    何首乌(PM)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且临床应用广泛,其肝毒性一直备受关注,但由于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其毒性物质和机制尚未阐明。前期研究发现PM 70%乙醇提取物中,D组分(95%EtOH洗脱,PM-D的肝毒性最高,然而PM-D的肝毒性机制尚不清楚。  2022年8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靳洪涛、贺玖明团队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spatially resolved metabolomics and network toxic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hepatotoxicity mechanisms of component D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提出系统整体的中药毒理研究策略,整合网络毒理学和空间质谱成像技术探究何首乌D组分肝毒性的潜在靶点及代谢机制,为何首乌肝毒性机制发现及中草药的相关组分药理毒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研究背景  前期基于斑马鱼胚胎模型对何首乌不同组分及单体成分进行肝毒性评估,发现何首乌D组分的急性毒性和肝毒性明显高于其他提取物,并分离鉴定了PM-D中27个化学成分,主要包含蒽醌类、多酚类、蒽酮类、二蒽酮类等,进一步以斑马鱼胚胎模型的表型终点(肝脏大小、肝脏灰度值和卵黄囊面积)评价何首乌D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毒性,发现蒽醌和二蒽酮类与其他成分相比具有显著的肝毒性。前期的毒性筛选确定潜在毒性物质基础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其肝毒性分子机制。  本研究首次整合了网络毒理学和质谱成像技术应用于中药毒理机制研究,网络毒理学基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衡量复杂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关系为中药毒性机制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质谱成像技术衍生的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技术可在保留空间位置信息的基础上揭示生物组织中代谢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有助于理解代谢活动时空变化与组织病理和生理功能之间的关联和作用机制。以何首乌D组分的肝毒性机制研究为例,两种方法的整合应用为中药药理毒理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技术流程    研究结果  1、病理及生化指标  急性毒性实验中,14 d内所有剂量均未观察到小鼠死亡或异常毒性症状且大体解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g/kg剂量反复给药7天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给药组肝细胞肿胀,肝窦轻度扩张,少量微肉芽肿,肝细胞轻度变性/坏死等改变,血清生化分析显示,血清AST活性和TBIL含量显著升高,ALT和ALP活性水平呈上升趋势(图1)。  图1 | PM-D给药后小鼠病理及生化指标变化  2、毒性物质的定量检测  PM-D中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和大黄素-8-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分别为3,989.820 μg/g和12,677.423 μg/g (图2)。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和顺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含量分别为1,847.708 μg/g和1,455.940 μg/g(图3)。    图2 | HPLC谱图  标准溶液(A)和样品溶液(B), 大黄素-8-β-D-葡萄糖苷(1)和大黄素(2)    图3 | MS谱图  标准溶液(A)和样品溶液(B), 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1)和顺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2)。  3、网络毒理学分析  3.1PM-D肝毒性靶点和网络构建  经药物靶点预测和疾病靶点收集共获得了30个目标靶点网络构建结果显示mTOR、PIK3CA、AKT1、EGFR、ERBB2、ESR1、RPS6KB1、CTNNB1是核心的相关靶点(图4)。    图4 | 网络构建及靶点分析  (A)共同靶标集合  (B)药物-靶点-疾病网络  (C)PPI网络。  3.2 GO和KEGG富集结果分析  GO富集结果主要集中在生物过程中,涉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的正调控、TOR信号、对外来生物刺激的响应、细胞对内源性刺激的反应、激酶活性的正向调节、MAPK级联调控、凋亡过程的调控、活性氧代谢过程的调控等(图5A)。KEGG的富集信号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肝细胞癌、HIF-1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等(图5B)。  图5 | GO富集分析(A)和KEGG富集分析(B)  3.3分子对接  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部分核心毒性成分都能与靶点紧密结合,二蒽酮类化合物顺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Cis-emodin-emodin dianthrones),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Trans-emodin-emodin dianthrones),Polygonumnolide C4相较于其他成分结合能更低。 图6 | PM-D中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分析  (A)结合能热图分析 (B-D)结合构象可视化:  (B)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 mTOR   (C)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 EGFR   (D)Polygonumnolide C4- mTOR。  4.质谱成像分析  4.1高分辨、高覆盖、高灵敏的代谢物成像  质谱成像在单个像素点提取的代谢物峰可达数万种,覆盖了丰富的代谢物。作者发现两种含量较高的药物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酸相关代谢产物仅在药物组的肝脏中高度富集。内源性代谢物精氨酸和牛磺胆酸等分布具有区域特异性(图7)。  图7 |AFADESI-MSI可视化PM-D给药后代谢物变化 (A)负离子模式下平均质谱  (B-E)内外源性化合物的空间可视化:大黄素(B), 大黄酚(C),精氨酸(D),牛磺胆酸及牛磺去氧胆酸(E)。  4.2代谢轮廓分析及差异代谢物鉴定  差异代谢物经过MS/MS鉴定,并采用MassImager软件可视化其空间分布特征,代表性差异代谢物的质谱图像如图8所示, 可观察到精氨酸、鸟氨酸、脯氨酸、牛磺酸类和肉碱类代谢物显著上调,部分脂质类代谢物显著下调。  图8 | 代表性差异代谢物质谱成像图  4.3通路富集分析  基于通路富集的结果,构建了包括已鉴定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在内的代谢网络,揭示了胆汁酸合成、嘌呤代谢、脂肪酸氧化、三羧酸(TCA)循环和脂质代谢等参与了PM-D致肝毒性过程的代谢变化(图9)。图9 | 代谢网络分析  研究讨论  本研究首次应用质谱成像技术可视化PM-D中关键代谢物在肝脏中的分布并首次对PM中毒性成分二蒽酮类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及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潜在毒性靶标为何首乌毒性物质基础研究及潜在肝毒性靶点发现奠定了新的基础。  空间分辨代谢组学进一步挖掘出何首乌D组分的肝毒性生物标志物,包括氨基酸、酰基肉碱、胆汁酸、脂类等。基因富集和代谢网络综合分析表明,何首乌D组分的毒性机制可能涉及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AMPK通路等导致的胆汁酸代谢、能量循环、嘌呤代谢和脂质代谢的紊乱相关,该研究有望为临床诊断和监测何首乌肝毒性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并作为代谢适应和重编程的资源,以指导未来临床预后研究,为探索中药毒性机制提供新思路。
  • 会议预告|新时代毒理科学前沿与创新转化
    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是世界和谐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改变,在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流行病学研究也证明,人类疾病70%~90%与环境相关。对污染物的生物安全性,包括遗传毒性、生殖毒性、代谢毒性、免疫原性及致癌性等,进行毒理及致病机理研究,是改善人类健康的前提基础。珀金埃尔默为您提供“毒理学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从毒物识别鉴定、细胞智能分析和毒理动物模型三个层次,递进高效解决毒理学各个环节难题,以优化实验流程,实现一体化智能管理。新时代生命、医学科学领域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新方法、新问题层出不穷,一方面给毒理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又使我们面临新的冲突和挑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健康需求和美好生活期望不断提高,给毒理学科学研究带来新的课题和挑战。为促进我国毒理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交流,助推健康中国建设,中国毒理学会定于2019年9月17日-20日,在美丽的古城太原召开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大会以“新时代毒理科学前沿与创新转化”为主题,将邀请国际、国内毒理学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就国际毒理学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新理念、新技术、方法及其应用作大会报告。会议详情点击以下链接:http://www.chntox.org/newsmes.aspx?t=4&pid=35&cid=65&id=233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最棘手的科学和医疗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见。在全球,我们拥有1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50多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18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8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2000万!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检测中心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号:CQS23A01598 采购执行编号:1708-BZ2300461099AHS项目名称: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检测中心仪器设备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9,999,400.00元最高限价:19,999,400.00元采购需求:包号:1包内容最高限价数量单位简要技术要求X射线活体细胞制备系统2,100,000.00元1台限束器:具备激光准直定位连续可调及照射野指示功能。包号:2包内容最高限价数量单位简要技术要求小鼠IVC笼具等仪器设备5,072,400.00元1批小鼠IVC笼具:适用于 SPF 级小鼠的饲养、繁殖,或者感染性小鼠的生物限制性饲养以有效保证操作人员、动物及环境的安全。包号:3包内容最高限价数量单位简要技术要求倒置荧光显微镜等仪器设备5,070,000.00元1批倒置荧光显微镜:聚光镜整体并可沿支架向后平移,满足大培养瓶的观察。包号:4包内容最高限价数量单位简要技术要求移液器等仪器设备2,835,000.00元1批超声细胞粉碎仪:存储数据≥20组。包号:5包内容最高限价数量单位简要技术要求小动物麻醉机等仪器设备4,922,000.00元1批小动物麻醉机:适用于大鼠、小鼠、仓鼠、豚鼠、兔子、猫等7公斤以内动物。最高限价总计:19,999,400.00元合同履行期限: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二、获取公开招标文件的地点、方式、期限及售价获取文件期限:2023年9月7日 至 2023年9月14日。每天上午09:00:00至12:00:00,下午14:00:00至17:3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文件购买费:0.00元/包获取文件地点:重庆市政府采购网方式或事项:(一)投标人应通过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登记加入“重庆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库”。(二)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请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网上下载本项目招标文件以及图纸、澄清等开标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投标人领取或下载与否,均视为已知晓所有招标内容。(三)招标文件公告期限:自采购公告发布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四)招标文件提供期限1.招标文件提供期限:同招标文件公告期限。2.报名方式:无需报名。三、联系方式1、采购人信息采购人: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救灾防病应急处理中心)采购经办人:周炳旭采购人电话:023-68807597采购人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8号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代理机构: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代理机构经办人:刘静 吴荐代理机构电话:023-67120648 67118096代理机构地址:重庆市江北区五简路2号重庆咨询大厦B座502室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刘静 吴荐项目联系人电话:023-67120648 67118096
  • 视频回放|“药物毒理学研究”会议精彩放送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7月22日下午,仪器信息网举办“药物毒理学研究”网络会议,会议邀请到6位药物毒理学研究专家及技术专家进行精彩内容分享,共吸引50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医院等单位的相关从业人员报名参会。为方便更多从事药物毒理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学习,现特将会议内容剪辑整理,点击 strong 报告题目 /strong 或 strong 报告图片 /strong 即可进入视频观看页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4.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41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1391a646-cac5-4f4f-9fd9-35650d91fa91.jpg" title=" 2.jpg" width=" 550" height=" 413" border=" 0" vspace=" 0" alt=" 2.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报告专家:张云[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报告题目: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4.html" target=" _blank"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化合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根据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要求,综述了毒理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讲述了不同研发阶段毒理学的要求。早期新药发现阶段,主要关注药物的心脏、肝脏、神经系统的毒性以及药物靶点相关的毒性问题,为候选药的筛选提供安全性评价。在IND以及后期临床研发阶段,需要根据临床研究的需要和给药方案设计适合支持临床研究以及上市的毒理学试验,包括不同给药时间的重复给药毒性、生殖发育毒性、致癌性评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6.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41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d07a6b38-13e5-47b5-9240-aaf264823173.jpg" title=" 3.jpg" width=" 550" height=" 413" border=" 0" vspace=" 0" alt=" 3.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报告专家:贺全仁(上海复宏汉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报告题目: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6.html" target=" _blank" 《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毒理学研究》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根据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要求,综述了毒理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讲述了不同研发阶段毒理学的要求。早期新药发现阶段,主要关注药物的心脏、肝脏、神经系统的毒性以及药物靶点相关的毒性问题,为候选药的筛选提供安全性评价。在IND以及后期临床研发阶段,需要根据临床研究的需要和给药方案设计适合支持临床研究以及上市的毒理学试验,包括不同给药时间的重复给药毒性、生殖发育毒性、致癌性评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2.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41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24401263-c861-4802-b455-443de02785bd.jpg" title=" 1-1.jpg" width=" 550" height=" 413" border=" 0" vspace=" 0" alt=" 1-1.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报告专家:张乐帅(苏州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报告题目: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2.html" target=" _blank" 《肝细胞的3D培养与药物肝毒性早期评价的应用》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试验失败和上市后药物撤市的主要原因。体外评价模型如人类肝细胞单层培养技术易,不适合长期重复给药的研究;而动物模型则与人类存在种属差异,不能充分预测药物对人体的慢性肝毒性。肝脏3D模型保留了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可用于长期肝毒性检测和相关机制的研究。本讲座将就肝脏3D模型的制备方法、制备用细胞、药物性肝损伤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就3D肝脏模型的商业化应用和市场发展做了深入的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3.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41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fe183a0c-73be-4d34-9fe3-c26d87e81418.jpg" title=" 4.jpg" width=" 550" height=" 413" border=" 0" vspace=" 0" alt=" 4.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报告专家:王园(德祥科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报告题目: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3.html" target=" _blank" 《样品前处理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5.html"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41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fff2599e-36c0-4790-9bf0-a2b3f784255f.jpg" title=" 5.jpg" width=" 550" height=" 413" border=" 0" vspace=" 0" alt=" 5.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报告专家:徐雍羽(珀金埃尔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 报告题目: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145.html" target=" _blank" 《LST制药前沿应用系列-高通量肝毒分析和研究》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作为上市药物撤回的首要因素,肝毒是药物研发过程中必要和重要的检测内容。除了传统的小分子药外,当下火热的大分子药物也面临着来自于肝毒的挑战。在今天的报告中,我们围绕生命科学产品线,结合当下肝毒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从体外到体内水平向大家介绍珀金埃尔默整体解决方案和应用关注点。 /p
  • 海光助力“第四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
    大数据、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为毒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计算毒理学科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为推动我国计算毒理学科发展,中国毒理学会计算毒理专业委员会于2021年7月21-23日在延安成功举办了题为“人工智能与人类健康”的“第四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海光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同与会人员展开交流讨论。  本次会议邀请到知名领域专家就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毒理学中的作用及其在环境与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通过专场学术报告和展板交流,讨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我国计算毒理学科和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为人工智能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在计算毒理学研究及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提供交流平台。报道现场大会现场江桂斌院士作报告全体合影  海光公司从事无机元素分析研究近30余年,对于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环境与生态学专业、饲料专业、食品专业以及工业专业中重金属痕量检测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海光公司推出的原子荧光系列仪器可应用于环境保护、食品、疾病控制、医药医疗、卫生防疫、农业、地矿、冶金、化妆品、土壤、城市给排水、教学研究等,为广大用户提供可靠检测方案。  HGF-V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是海光公司推出的AFS4.0时代高性能原子荧光光度计,该产品集40多项全新核心技术于一体,采用高可靠性、高度智能化、高度自动化、免维护的人机交互设计,解决了传统原子荧光的痛点问题,在食品、环境、疾控、地质等领域样品检测中具备良好的性能。  小贴士:  中国毒理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Toxicology, CST)是中国毒理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学会。  中国毒理学会始终坚持“大毒理”办会理念,吸纳了全国毒理学相关专业领域的机构和人员参加,已先后成立工业毒理、食品毒理、药物依赖性毒理、临床毒理、生化与分子毒理、饲料毒理、遗传毒理、免疫毒理、生殖毒理、环境与生态毒理、生物毒素毒理、分析毒理、兽医毒理、军事毒理、放射毒理、毒理学史、管理毒理、中毒与救治、毒理研究质量保证专业委员会等30个专业委员会,涵盖医学健康、食品毒理、工业毒理、生态毒理等众多专业领域,单位会员遍布毒理学相关科研院所、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创新企业等,是国内吸纳专业门类较多的学术团体之一。
  • 必看!环境毒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全网首发(视频无回放)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a2e5e5d-590c-40ad-a90b-a0e808d0f4e4.jpg" title=" 图片.png" alt=" 图片.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一系列日趋复杂环境污染问题,不仅污染物的数量和种类在不断增加,污染物的交互作用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已严重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解这些物质的毒性及作用机理,就需要运用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环境毒理学 /span /strong 相关知识。 strong 环境毒理学 /strong 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其机理的学科,致力于识别、评价和控制化合物对人类及其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在制订标准、法规和法律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年来,对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纳米材料(NMs)、持久性有机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EDCs) /span /strong 等的毒性毒理研究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环境污染物对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遗传效应、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兴奋效应现象 /span /strong 也成为环境毒理学研究热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为此, strong 仪器信息网 /strong 特携手 strong 环境毒理学领域专家 /strong 将于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2020年7月17日 /span /strong 召开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环境毒理学相关研究技术进展”主题网络研讨会 /span /strong ,共同探讨环境毒理学相关研究进展及应用。旨在为同行提供在线学习机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并搭建互动平台,增进学术交流,促成项目合作。欢迎您报名参加! strong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80, 77) " (本次会议专家报告将不提供视频回放)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会议日程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53f58e18-2606-49f7-8e66-24f205602418.jpg" title=" 微信截图_20200630151728.png" alt=" 微信截图_2020063015172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 演讲嘉宾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616dfc8-6e9e-42b3-9c1d-2ad71a9e30f4.jpg" title=" 微信截图_20200630151740.png" alt=" 微信截图_20200630151740.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80, 77) " 本次会议专家报告将不提供视频回放,只能现场听会,想了解环境毒理学领域内专家的最新研究进展,千万不要错过本次网络直播会议,就赶快报名吧~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dlx2020/"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dlx2020/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参会名额有限,先报先得!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10px height: 21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c65ef99e-d4e3-40b2-adac-1cf4eae56800.jpg" title=" 毒理.png" alt=" 毒理.png" width=" 210" height=" 210" /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环境毒理学”交流群,了解更多会议信息及环境毒理学最新研究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1px height: 5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c4d8b76a-777b-4e5e-b39e-cc4b7a026bed.jpg" title=" 毒理学群.png" alt=" 毒理学群.png" width=" 301" height=" 550" / /p p br/ /p
  • Science:HIV变异毒株已出现,毒力更强、更具传染性...
    众所周知,艾滋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逆转录病毒,它会大量攻击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 T淋巴细胞,使患者经过数年,甚至10年以上的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AIDS)患者,最终丧失免疫功能。艾滋病毒(HIV)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即HIV-1和HIV-2。前者的毒性更强,感染了全球绝大多数病例。数据显示,HIV-1影响了全球超过3800万人,并在40年来夺走了3300万人的生命。多年来,人们一直担心HIV-1会出现变异的情况,而一项新研究似乎证实了这种可能性。北京时间2月4日凌晨,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英国牛津大学领导的大型国际研究团队在荷兰发现了一种更具侵袭性的HIV变异毒株,与HIV-1原始毒株相比,它能使感染者以两倍的速度发展成艾滋病。研究人员强调,由于这种新的HIV变异毒株具有更高的毒性,如果不及早发现,有可能是致命的。这种毒力更强且传播速度更快的毒株被命名为HIV-1亚型病毒(VB)。研究人员表示,VB还可能会对新冠肺炎产生影响,因为持续的变异不断助长了仍在进行的新冠大流行。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连接HIV在欧洲的流行病学和演化项目”(BEEHIVE),该项目仍在进行中,旨在揭示HIV基因组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人员在欧洲和乌干达8个队列收集的样本中发现了17名HIV-1阳性者感染了VB变异毒株。由于这些病例中有15例来自荷兰,研究人员随后分析了来自6706名荷兰HIV感染者队列的数据,从而确定了荷兰另外92个病例,使总病例数达到109个。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感染VB患者的病毒载量比HIV-1原始毒株高出3.5到5.5倍。这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感染VB变异株的人免疫系统中CD4+ T细胞迅速减少,减少的速度是原始毒株的两倍。当患者被诊断出感染VB变异毒株时,他们在两到三年内就很容易全面发展成艾滋病。所有这些变异毒株都以相同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如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和共用针头。这表明,VB会比HIV-1毒株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更强。此外,感染VB的患者表现出荷兰其他HIV感染者的典型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和传播方式。这表明病毒传染性的增加是由于病毒本身的特性,而不是病毒携带者的不同行为。对遗传模式的分析表明,VB变异毒株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荷兰发展起来,到了2000年,它比其他变异毒株的传播速度更快,但自2010年以来,感染VB的病例一直在减少。这或许意味着,VB似乎不是一个公共卫生危机。该研究第一作者、牛津大学李嘉诚健康资讯与研发中心的Chris Wymant博士说:"在这项研究之前,人们知道艾滋病病毒的遗传学与毒力有关,这意味着进化出新的变异毒株可能会改变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VB变异毒株的出现证明了这一点,它为病毒毒力进化所带来的风险提供了一个罕见的例子。"该研究通讯作者、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医学系惠康人类遗传学中心Christophe Fraser教授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世界卫生组织指南的重要性,即有感染HIV风险的个体应该定期检测,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发现病毒后立即治疗,从而限制了HIV损害个体免疫系统和危害其健康的时间。这也确保了艾滋病毒尽快得到抑制,从而防止传染给其他个人。”作者们表示,尽管有广泛的治疗和有关艾滋病毒的科普宣传,VB变异毒株还是出现了,它可能会对此前有效抑制病毒传播的药物产生影响。令人欣慰的是,在开始治疗后,免疫系统恢复和病毒存活率与涉及其他HIV毒株的情况类似。然而,研究人员强调,VB会导致免疫系统强度更快速的减弱,这使得个体在感染后接受早期诊断和治疗变得至关重要。进一步研究了解这些机制可以为下一代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揭示新的靶点。研究人员还指出,VB在其整个基因组中显示出许多突变。单一的遗传原因在现阶段还不清楚。未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Joel Wertheim教授认为,不应该为此感到恐慌。他在同期的观点文章中写道:“观察到毒力和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出现,并不代表公共卫生危机。我们不要忘记2005年对‘超级艾滋病’的过度反应,当时在纽约发现了进展迅速、对多种药物具有耐药性的HIV感染,但最终证明那些只是个例。”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k1688
  • ISO 发布纳米制品的毒理学测试报告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近发布了一份技术报告,它可以帮助专业人士对纳米制品进行毒理学测试。纳米技术被认为是在21 世纪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它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都很广阔,包括医学上的诊断和治疗,高效能源的开发,更轻便、更强有力又便宜的材料的制造,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电子产品的生产以及更清洁、廉价的水的获取。该报告同时还特别提到了特殊纳米材料的作用,尤其是纳米粒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以及ISO 在这些领域标准制定的进展情况。   ISO 发布技术报告ISO/TR 13014:2012,纳米技术—工程纳米材料理化特性毒理学评估指南,目的是在对纳米制品进行毒理学检测前,为健康专家及其他专业人士理解、计划、确定和处理纳米制品的相关理化特性提供协助。   制定ISO/TC 13014 标准的ISO 工作小组负责人Richard Pleus 博士认为,通过对纳米制品化学和物理特性的不断了解,有利于减少纳米材料的毒性和开发更为安全的替代产品。这份报告中涉及的已经完成的工作中在毒理学方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它会告诉科学家正在被检测的物质该是什么样子,成分是什么,它与周围环境又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 朱永官院士实现环境中致病菌毒力基因高通量检测
    近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朱永官院士团队在环境中致病菌毒力基因高通量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VFG-Chip: A high-throughput qPCR microarray for profiling virulence factor genes from the environment”为题发表于环境领域主流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环境中的致病菌及其迁移扩散会导致一些人畜共患疾病,进而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致病菌所携带的毒力基因(Virulence factor genes, VFGs)是一种具有微生物性质的新型污染物,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与生态风险。然而,由于缺乏高效可靠的量化工具,目前关于环境中致病菌的毒力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团队基于高通量实时定量PCR技术开发了一种致病菌毒力基因芯片(VFG-Chip),可用于环境中致病菌的毒力组研究。VFG芯片针对环境中4种典型人畜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覆盖了其中参与编码毒素、粘附因子、分泌系统、免疫逃避/入侵和铁摄取等5种主要功能的96个毒力基因,基于SmartChip高通量实时定量PCR平台,可在2小时内一次性检测42个样品的毒力组,且大于91%的引物扩增效率为90%至110%,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等特点。目前,VFG芯片已成功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土壤等环境样品毒力组的检测(图1)。VFG芯片为量化环境中致病菌毒力组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高通量检测手段,未来有望在致病菌毒力组特征及其健康风险与生态风险评估等相关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团队已为VFG芯片及其应用申请了发明专利。图1 VFG芯片的设计、验证与应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谢舒婷和丁龙君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朱永官院士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 塑料工业少不了钛白粉 粒度分布影响关键指标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几年,塑料工业与钛白粉可谓焦不离孟。在世界范围内超过500家的钛白粉牌号中,专属于塑料用的就超过50个,而高达6%的年均增长率,也让塑料工业成为使用钛白粉增速最快的领域,并“荣膺”钛白粉的第二大用户。有材料应用的地方自然就有相配套的指标、参数考衡,粒径粒度分布和颗粒形状就显著影响着塑料用钛白粉的关键指标。而塑料用钛白粉的粒径恰好处于激光粒度仪大展身手的范围内,因此对于钛白粉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业内人士不妨给予更多的瞩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5a1cc424-4105-479d-975f-1e95fbaa5764.jpg" title=" 激光粒度仪 钛白粉.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众所周知,钛白粉的学名是二氧化钛,具备优良的白色性能,高遮盖力和高消色力,被广泛应用油墨、造纸、涂料、油漆等行业,享有“白色之王”的美誉,这正是钛白粉在塑料制品中得以应用的重要原因,即钛白粉可以决定浅色或白色塑料制品的外观。当然钛白粉于塑料还有很多其他好处,比如提高塑料制品的耐热、耐光、耐候性能,使塑料制品免受UV光的侵袭,改善塑料制品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等。几乎所有热固性和热塑性的塑料中都会使用钛白粉,它们既可以与树脂干粉混合,也可以与含增塑剂的液体相混合,用量一般在3-5%左右,聚烯烃类(主要是低密度的聚乙烯)、聚苯乙烯、ABS、聚氯乙烯等莫不如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塑料工业中衡量钛白粉的质量主要有四大指标——遮盖力、分散性、耐候性和白度。钛白的遮盖力越好,生产出的塑料制品就越轻薄;分散性则影响塑料制品生产成本,钛白粉的分散性越好,塑料制品的光滑度和光亮度就会越高;具备良好耐候性的钛白粉,则对室外使用的塑料制品以及塑料门窗是必不可少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最后一大指标就是白度了,所谓白度是指距离理想白色的程度。影响钛白粉白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杂质,在钛白粉工艺中,尤其是硫酸法钛白粉工艺,大部分的作业是为了除去产品中的杂质,因为杂质严重影响钛白粉的应用性能,特别是白度。显色金属氧化物杂质在极低的含量下就能影响白度,这些元素有铁、锰、铬、铜等,这些杂质本身就带有颜色,在白色的钛白粉中极易显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第二点就是粒径和粒度的分布了,他们主要是通过钛白粉颗粒对光的反射、散射等现象影响其白度的。钛白粉的粒径越小,白度值越高,这主要是由于钛白粉粒径越小,表面积增大,光的反射、漫反射增强。根据光波的特性,当颜料粒子的粒径小于光波的一半时可以获得对该波长的色光的最大散射,经分析,对波长蓝色光散射最好的粒径在0.2μm左右,波长较长的红色光散射最大的粒径在0.35μm左右,因此,小粒径的钛白粉的散射光呈蓝相,而透过光则为蓝色的补色红黄相,反之,大粒径的钛白粉散射光为红相,透过光为蓝相。通常涂料用钛白粉的粒径为0.2~0.4μm,而大多数塑料用钛白粉粒径都较细,粒径为0.15~0.3μm,因为这样可以获得兰色底相,对大多数带黄相的树脂或易泛黄的树脂有遮蔽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外,颗粒形状、钛含量、包膜剂对钛白粉的白度都有一定影响。其中,粒形对白度的影响比较小,一般来说,层状钛白粉的白度略低,球状和杆状的白度略高。而二氧化钛含量的升高,钛白粉白度值也升高,铝、硅、锆等包膜剂含量升高,钛白粉白度值下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值得一提的是,在塑料色母粒的生产工艺中,钛白粉的白度也是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塑料色母粒是一种高浓缩、高效能的颜色配置品,即颜料以超常浓度均匀分布在载体树脂中,并形成一定粒径的颗粒。它主要由核心层(颜料)、偶联层(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分散层(润滑剂或分散剂)、增混层(载体树脂)等组成,在塑料中作为染色剂使用,广泛用于吹膜、注塑、热压、注塑等塑料制品的生产,色母粒着色效果优越,使用方便,节约能源,使用时无粉尘和污水,因此备受用户的青睐。色母粒是作为工业原料,性能优劣通常是在后续产品应用中表现出来(如吹膜或注塑),因此,钛白在色目粒中的性能也主要体现在色母粒的应用过程中。钛白的着色能力、分散性、加工性能、白度都会对色母粒的应用产生重大影响,顺理成章地,也少不了对钛白粉粒度分布的检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结语: /strong 激光粒度仪作为目前最流行的粒度测量仪器,已在粉体工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米氏散射理论在各品牌激光粒度仪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对亚微米级的塑料用钛白粉有充足的适配性。随着钛白粉在塑料工业中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这一市场大蛋糕的进一步经营和开拓,或许值得激光粒度仪的厂商们好好思考。 /p
  • 建立独立检测机构,鼓励监督
    极端地说,如果全世界都限制买奶粉,那么国人反倒可以安心了,因为对安全奶粉的焦虑问题就不会被无限期搁置,这样可以倒逼全社会正视问题严重性,而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对政府而言,放开进口奶粉限制、加强监管责任和处罚力度,完善食品安全司法救济途径当然很有必要,但是需要明白,造成今天之耻辱局面,问题并不只在监管,缺乏独立的检测机构、独立的媒体监督和团体压力,更是问题的根源。要获得安全的奶粉,政府必须有魄力放开限制,让社会力量得以成长。否则,这个问题将永远无解。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