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动物群

仪器信息网动物群专题为您整合动物群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动物群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动物群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动物群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动物群话题讨论。

动物群相关的资讯

  • 利用UVP原位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估算全球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
    法国LOV(Laboratoire d'Océanographie de Villefranche-sur-Mer;索邦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联合研究单位)实验室的科学家Laetitia等人利用UVP的水下原位观测结果,结合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了19个浮游动物类群(ESD范围为1-50mm)的全球生物量分布,并探讨了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背景浮游动物存在于全球所有海洋中,它们在海洋食物网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物碳泵的主要驱动力,并为维持鱼类群落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浮游动物对环境条件很敏感,因此被认为是海洋变化的哨兵。它们的分布受到海洋中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及调控。为了更好地理解浮游动物的重要性,需要对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功能群进行全球定量评估。目前只有少数浮游动物群体的全球分布得到了很好的研究,这些群体通常使用浮游生物网采样。但还有很多浮游动物类群非常脆弱,非常容易受到浮游生物网的破坏,或者易在固定液中保存不良,导致它们的生物量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作用被低估。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非侵入式的原位成像方法对浮游动物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在众多水下原位成像系统中,只有水下颗粒物和浮游动物原位成像系统(UVP)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研究过程Laetitia等人通过对全球范围内2008年-2019年之间获得的超过3549个UVP剖面(0-500米,图1)上的466872个个体进行了分类,估计了它们的个体生物量,并使用分类特定的转换因子将其转换为生物量。然后将这些生物量与环境变量(温度、盐度、氧气等)的气候学联系起来,使用增强回归树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生物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以此预测全球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图1 本研究使用的UVP数据集地图。透明度用来说明地图上点的密度。水下颗粒物和浮游动物图像原位采集系统UVP(图2)主要用于同时研究水下的大型颗粒物(80μm)和浮游动物(700μm),并在已知水体体积下对水中颗粒物和浮游动物进行量化。UVP使用传统的照明设备和经电脑处理的光学技术,来获得浮游动物原位数字图像,图像后续可以通过EcoTaxa浮游动物数据库共享平台(图3)来进行浮游动物种类鉴定及分类。图2 水下颗粒物和浮游动物图像原位采集系统UVP。左图为本实验中使用的UVP5(目前已停产);右图为升级版本UVP6-HF,与UVP5功能相同,且重量更轻图3 EcoTaxa浮游动物数据库共享平台对浮游动物进行种类鉴定及分类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对环境很敏感,并会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全球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模式,生物量最高的区域位于大约60°N和55°S附近(图4),而在海洋环流附近最低。此外,预计赤道的浮游动物生物量也会增加。保守预估,全球综合浮游动物生物量最小值(0-500 m)为0.403PgC。在不同的浮游动物群体中,桡足类为最主要的群体(35.7%,主要分布在极地地区),其次为真软甲类(26.6%)和有孔虫类(16.4%,主要分布在热带辐合带)。图4 利用分类群预测的0 ~ 500m全球生物量分布图图5 在世界范围、高纬度和低纬度模式下,0-200 m(A)和200-500 m(B)深度下预测平均生物量(PgC)的条形图,从高到低排列。研究结论尽管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发现,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机器学习模型对浮游动物数据库的大小比较敏感,并且对于稀有类群的预测能力较弱。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改进模型以提高对这些类群的预测能力。总而言之,本研究提供了有关全球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重要预测结果,并揭示了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深入了解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网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UVP等数字成像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科学家们将能够更准确地估计全球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分布,并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参考文献1. Drago L, Panaï otis T, Irisson J O, et al. Global distribution of zooplankton biomass estimated by in situ imaging and machine learning[J].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2022, 9.
  • 野生动物身上检出新冠病毒,加政府强调检测重要性
    加拿大政府披露,近日首度在野生动物身上检测出新冠病毒。  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表示,国家外来动物疾病中心已于11月29日确认在三只野生白尾鹿身上检出新冠病毒。这些鹿于11月上旬在魁北克省境内接受采样。加方已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这一情况。 加政府表示,目前关于新冠病毒在野生鹿群中传播及造成影响的信息还很有限。此次发现显示了在野生动物中持续监测新冠病毒的重要性。  加官方提醒公众,在接触鹿的呼吸道组织和体液时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并尽量避免被鹿的体液喷溅到。  早在年初,科学家机已经发现鹿群有感染新冠病毒。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新冠的期刊,而内容则是美国鹿群中也发现了新冠病毒,并且有蔓延趋势。 这篇期刊中提到,美国东北部三分之一的白尾鹿都有抗SARS-CoV-2的抗体,这也意味着这些白尾鹿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  加拿大萨斯卡通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病毒学家Arinjay Banerjee说,这些发现是在对大流行开始后收集的样本进行分析后得出的,这也是首次发现野生动物群体广泛接触新冠病毒。  据悉这些血液样本是在今年年初采集的,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的美国农业部(USDA)的Susan Shriner和她的同事检测了这385份血液样本。  40%的样本含有SARS-CoV-2抗体,而这种抗体是在对感染做出反应时产生的,也就是说40%的鹿群都感染了新冠。  研究人员还对2020年初的存档样本进行了检测,也在其中的3个样本中发现了抗体,当时恰好是SARS-CoV-2开始在美国传播的时间段。  除此以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地区接触病毒的情况似乎有很大差异。  在提供检测样本的四个州中,密西根州的鹿群携带SARS-CoV-2抗体的比例最高,达到67%,紧随其后的是宾夕法尼亚州(44%)、纽约州(31%)和伊利诺伊州(7%)。  美国农业部表示,携带冠状病毒抗体的鹿也集中在特定的县。该研究称,“在抽样的32个县中,近一半的县没有显示出鹿接触冠状病毒的证据。”  然而所有被检测的鹿都没有生病的迹象,这意味着鹿很可能感染了病毒,但是它们依靠自身抵抗力击退了它。 所以这些动物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它们应该是无症状感染。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鹿在野外是群居的,也意味着病毒可以从受感染的动物自然传播。  一群受感染的动物可以为病毒提供一个避难所,在那里病毒可能会进化,甚至威胁疫苗的效力。  病毒库还会让病毒传播给其他物种,甚至在大流行消退后传播给人类。  俄亥俄州立大学伍斯特分校的病毒学家Linda Saif说,关键问题是“病毒如何传播到鹿身上,以及它是否会从受感染的鹿身上传播到其他野生动物或家畜上,如牛。”也有研究人员怀疑鹿是被人类感染的,但他们也不确定鹿究竟是如何接触到病毒的。  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写道:“多种活动可能会让鹿与人类接触,包括圈养鹿、实地研究、保护工作、野生动物旅游、野生动物康复、补充喂养和狩猎。”  其他可能性包括,他们是通过受污染的废水或接触其他被感染的物种,如水貂。  美国农业部表示:“这些结果强调了继续和扩大野生动物监测的必要性,以确定SARS-CoV-2对各种生物的影响。”  研究人员还说道,“在可能捕食鹿的捕食者和食腐动物中寻找病毒也很重要。”  就目前而言,很少有动物将病毒传回人类的记录病例。  但人们正在讨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SARS-CoV-2在动物中复制并发生突变,那会怎么样?是否会出现新的变种,重新感染人类并造成更大的破坏?  要知道,SARS-CoV-2在整个大流行期间一直在人类中进化,导致出现许多新的变异,而有两个因素似乎有助于变异的出现。  首先是全世界有大量的人感染,因为病毒在每次繁殖时都有变异的机会。  第二,在免疫系统没有完全发挥作用的人群中,慢性感染的数量要少得多。  当面对脆弱的免疫系统时,病毒不会很快被消灭,因此它有时间进化出逃避免疫的方法。  有没有可能这些进化场景也在动物身上发生,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发生?  除了野生鹿以外,实验室结果显示,在野生环境中感染病毒的物种还有水貂,在猫、狗、水獭、狮子、老虎、雪豹、大猩猩和美洲狮中也都检测到过新冠病毒。  在全球范围内而言,人们已发现若干种动物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案例,当中包括养殖的水貂,作为宠物的猫、狗、雪貂,以及动物园中的狮、虎、大猩猩、水獭等。
  • 2017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公布 含仪器配置要求
    为贯彻落实《遏制细菌耐药性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进一步加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我部制定了《2017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附件1,以下简称《监测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任务分工  农业部负责组织全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选定连续定点监测养殖场(猪场、肉鸡场、蛋鸡场或奶牛场各1个,共3个),保证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并协助监测任务承担单位做好屠宰场和养殖场采样工作。在完成国家监测计划的同时,有条件的省份,应制定并组织实施辖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和辽宁省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河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四川省兽药监察所、广东省兽药饲料质量检验所、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陕西省兽药监测所等10家监测机构承担《监测计划》的检测任务。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负责全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技术指导和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工作 负责罕见表型菌株的确认、收集和保存 负责各地耐药性监测实验室分离的人畜共患菌(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的菌种保存,并指导任务承担单位进行沙门氏菌血清分型。  二、技术要求  (一)各监测任务承担单位应按照《2017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采样和检测技术要点》(附件2)开展采样、细菌分离和鉴定、耐药性监测和结果上报等工作。  (二)样品应从养殖场(包括鸡场、猪场、奶牛场)或屠宰场抽取。其中,规模养殖场和小型养殖场应各占50%。  (三)采样的同时,应做好养殖场用药情况和饲料来源调查,认真填写《采样记录表》(附件3)。对同一养殖场用药情况不同的动物群,应分开填写采样表。  (四)大肠杆菌、肠球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弯曲杆菌的分离和鉴定按照《动物源细菌分离和鉴定方法》(附件4)或参照相关国际标准执行。  (五)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负责药敏试验板的质量控制,各监测任务承担单位进行药敏试验时应按照药敏板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测。药敏试验检测试剂盒(MIC测定)使用方法见附件5。  三、结果报送  (一)监测结果电子版和纸质材料并行上报。其中,电子版直接登录中国兽药信息网(www.ivdc.org.cn),在中国兽药数据库下选择“耐药性监测”数据库,输入本单位用户名和密码,打开后直接输入监测结果。纸质采样记录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统计表(附件6)应按统一格式填报。  (二)各监测任务承担单位的电子版总结于2017年11月25日前上报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2017年12月31日前,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完成汇总报我部兽医局。  联 系 人:农业部兽医局冯华兵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徐士新  联系电话:010-59192829,59191652(传真)  010-62103658,62103698(传真)  附件:1.2017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  2.2017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采样和检测技术要点  3.采样记录表  4.动物源细菌分离和鉴定方法  5.药敏试验检测试剂盒(MIC测定)使用方法  6.耐药性监测结果统计表  农业部  2017年2月9日  附件1-6:2017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doc
  • 农业部印发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及应急处置指南
    仪器信息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动物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全面强化疫情排查和病毒监测,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农业部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和《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试行)》。   《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中,确定检测方法为血凝抑制(HI)试验、RT-PCR或荧光RT-PCR检测法,确定监测范围为:已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和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确诊有动物H7N9禽流感阳性的省份为核心监测区,与核心监测区相邻的省份为重点监测区,上述两类监测区以外的省份为一般监测区,监测对象为鸡、水禽(鸭、鹅)和人工饲养的鸽子、鹌鹑等,以及野生禽类和生猪。方案中对活禽交易市场、家禽屠宰场和家禽养殖场(村)的监测数量也进行了明确规定。方案中还要求力争2013年4月底前完成。   《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试行)》中规定,经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诊断为H7亚型禽流感病毒疑似阳性的,限制感染群所在场(村)的所有动物移动。经农业部确认为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的,对感染群的所有动物进行扑杀,对扑杀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感染群所在场(村)的内外环境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对污染物或可疑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场所和设施进行彻底消毒。感染群在交易市场或屠宰场的,应立即关闭该交易市场或屠宰场。经省级兽医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分析评估合格后,方可开放交易市场或屠宰场。同场(村)中感染群以外的其他动物,在感染群处置后再次进行监测,直至监测无感染阳性后才允许移动。   《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和《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试行)》全文如下: 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掌握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在动物群体中的来源、宿主范围、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为及时清除动物群体中的H7N9禽流感病原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范围   (一)核心监测区   已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和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确诊有动物H7N9禽流感阳性的省份。   (二)重点监测区   与核心监测区相邻的省份。   (三)一般监测区   上述两类监测区以外的省份。   三、监测对象   鸡、水禽(鸭、鹅)和人工饲养的鸽子、鹌鹑等;野生禽类;生猪。   四、监测数量   (一)活禽交易市场   每个市场采集不少于30只家禽的对应血样、咽喉和泄殖腔拭子,尽可能覆盖多种家禽和多个摊位。   核心监测区每省采集所有活禽交易市场,重点监测区每个县(市、区)至少采集1个活禽交易市场,一般监测区每个地(市、州)至少采集1个活禽交易市场。   (二)家禽屠宰场   每个家禽屠宰场采集3个以上家禽群体,每个家禽群体采集30只家禽的对应血样、咽喉和泄殖腔拭子。   核心监测区每省采集所有家禽屠宰场,重点监测区每省至少采集10个家禽屠宰场,一般监测区每省至少采集5个家禽屠宰场。   (三)家禽养殖场(村)   每个家禽养殖场(村)采集不少于30只家禽的对应血样、咽喉和泄殖腔拭子,尽可能覆盖多个养禽舍(户)。   核心监测区每个县(市、区)至少采集30个家禽养殖场(村);重点监测区每省至少采集20个家禽养殖场(村);一般监测区每省至少采集10个家禽养殖场(村)。   一旦家禽养殖场(村)采集样品的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的,对该场(村)所在县域的所有家禽养殖场(村)进行监测。   (四)野生禽类栖息地   收集野生禽类新鲜粪便。对能捕获到的野生禽类采集咽喉和泄殖腔拭子。   (五)生猪屠宰场   每个屠宰场采集生猪鼻腔拭子不少于30份。核心监测区每省至少采集20个屠宰场,重点监测区每省至少采集10个屠宰场,一般监测区每省至少采集5个屠宰场。   (六)其他   各省自行确定上述场点的环境样品采样数量。   五、检测方法   (一)血清学检测   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血清中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抗体。具体操作参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 18936-2003)中HI试验进行,HI抗体水平≥24,结果判定为阳性。   (二)病原学检测   采用农业部推荐的RT-PCR或荧光RT-PCR检测方法,检测咽喉和泄殖腔拭子样品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片段。按照推荐试剂(盒)的使用说明进行。   六、监测时间   力争2013年4月底前完成。   七、任务分工   农业部兽医局负责组织实施,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工作协调和数据汇总分析,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诊断试剂供应。   省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的监测工作,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病原学检测工作,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血清学检测工作,也可委托相关单位进行检测。   八、有关要求   (一)对阳性结果实行快报制度。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血清学检测到阳性样品,送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2小时内报告同级兽医主管部门。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1小时内将阳性结果报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4小时内将阳性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小时内将情况报农业部兽医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后立即报农业部兽医局。   (二)对监测情况实行周报告制度。各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周一10点前通过全国动物疫病监测与疫情信息系统将监测结果汇总报告至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周一12点前将汇总结果报农业部兽医局,同时抄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三)开展回溯性监测。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和各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2012年1月以来保存的相关样品,开展H7亚型禽流感的回溯性监测。   (四)做好样品采集记录。规范填写采样记录单,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可追溯。所有样品要逐级履行登记、审核、签字、盖章制度。   (五)规范处置阳性情况。监测发现阳性的,严格按照《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试行)》进行处置。   联系方式:   农业部兽医局   联系人:吴威,电话:010-59191401,传真:010-5919286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联系人:付雯,电话:010-59194601,传真:010-59194711;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联系人:沈朝建,电话:0532-85648038,传真:0532-85653716;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   联系人:邓国华,电话:13946057836;传真:0451-51997166。 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 (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动物H7N9禽流感的阳性确认、处置、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人员防护。   二、阳性确认   H7亚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或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RT-PCR)检测结果阳性的,为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阳性。   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诊断为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疑似阳性的,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对结果进行复核。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开展复核和其他相关工作后,进行确诊。农业部根据最终确诊结果,确认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阳性。   三、阳性处置   感染群指阳性样品被采动物所在的动物群体,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养殖场的同栋动物,二是活禽交易市场的同场禽类,三是农村散养的同户禽类。   经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诊断为H7亚型禽流感病毒疑似阳性的,限制感染群所在场(村)的所有动物移动。   经农业部确认为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的,对感染群的所有动物进行扑杀,对扑杀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感染群所在场(村)的内外环境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对污染物或可疑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场所和设施进行彻底消毒。感染群在交易市场或屠宰场的,应立即关闭该交易市场或屠宰场。经省级兽医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分析评估合格后,方可开放交易市场或屠宰场。   同场(村)中感染群以外的其他动物,在感染群处置后再次进行监测,直至监测无感染阳性后才允许移动。   四、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对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的,参照《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规范》,进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研究。   五、人员防护   在应急处置中,人员防护严格按《高致病性禽流感人员防护技术规范》执行。 编辑:魏昕
  • ZooSCAN助力海洋二所专家深入研究东海渔场的生物承载力机制
    近期,海洋二所王春生研究员团队借助ZooSCAN浮游动物图像扫描分析系统对东海的浮游生物样品进行粒径多样性分析,获得的关键数据解释了东海西部浮游动植物生物量之间的时空不匹配现象,为进一步验证粒径多样性假说在实际生态系统或实验中的可靠性提供了方法。相关成果以“Seasonal variation in size diversity: Explaining the spatial mismatch between phytoplankton and mesozooplankton in fishing grounds of the East China Sea”为题发表于Ecological Indicators期刊(IF=4.96,中科院二区)。孙栋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刘镇盛研究员和王春生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背景东海(ECS)是中国最重要的渔场。在以往的实地研究中,一直发现东海中浮游植物的种群数量与浮游动物生物量之间没有正相关关系。这种现象称为“浮游植物和中型浮游动物之间的不匹配”或“Z/P的变异”。 在浮游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会受到群落粒径结构的强烈调节。标准化粒径谱(NBSS)的斜率和群落粒径多样性被认为是粒径结构框架中的两个关键参数。另外,有研究发现,水生群落中食肉动物的存在会阻碍初级生产者向植食性动物传递能量的效率,即当中型浮游动物处于较强的捕食压力下时,它们对浮游植物的控制较弱。此外,还有人认为大型的初级生产者是中型浮游动物的首选,初级生产者的粒径结构变化将影响沿海水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因此,浮游动物标准化粒径谱(NBSS)的斜率、浮游动物群落粒径多样性、浮游动物食性鱼类的捕食压力及较大型初级生产者的存在都可能会造成东海出现浮游植物和中型浮游动物之间不匹配的现象。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在东海西部的32个站点进行了采样(图1)。在2019年1月、4月、7月和10月进行的4个航次中,总共收集了122个中型浮游动物样本用于数据分析。 图1. 中国东海西部两个重要渔场的海流和采样站点图。在每个站点进行浮游生物采样和环境调查。箭头表示台湾暖流(TWC)和东海沿岸流(ECSCC)。 收集到的样品使用法国HYDROPTIC公司的ZooSCAN浮游动物图像扫描分析系统(图2)进行测量。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将处理好的浮游动物样品倒入ZooSCAN 11cm×24cm的扫描区域中进行扫描, 每次扫描通常测量500-4000个个体,扫描精度为4800dpi,以得到浮游动物样品的图片;之后使用仪器配套的ZooProcess软件对样品图片进行处理,得到浮游动物数量、不同浮游动物的等效球体直径(ESD)等关键生态学数据,由此计算浮游动物个体的粒径、生物量;此外,利用仪器携带的软件上的数据库,可以对被检测对象自动进行浮游动物种类分类,以便对不同类群的浮游动物进行生物学统计。图2. 浮游动物图像扫描分析系统ZooSCAN 此外,采用标准方法测得单位面积浮游动物食性鱼类的生物量(kg km-2),代表对中型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测得20 μm Chl a/总Chl a的比值作为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的代用指标,代表较大的初级生产者。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M)研究Z/P如何受到浮游动物群落粒径多样性、NBSS斜率、浮游动物食性鱼类的捕食压力以及较大的初级生产者比率的影响。以此来验证造成浮游植物和中型浮游动物之间不匹配的四个假设:(a)中型浮游动物标准化粒径谱(NBSS)更平坦的斜率提高了Z/P;(b)较高的中型浮游动物粒径多样性增强了Z/P;(c)来自浮游动物食性鱼类的更强的捕食压力降低了Z/P;(d)规模较大的初级生产者提高了Z/P。统计结果表明log2(Z/P)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变化。春季中,粒径多样性是唯一重要的解释变量(p = 0.004)。夏季中,粒径多样性、NBSS斜率和浮游动物食性鱼类的生物量都是重要的解释变量(p 在ZooSCAN浮游动物图像扫描分析系统的助力下,研究团队验证了东海西部浮游植物与中型浮游动物生物量之间空间不匹配(Z/P的变异)的假设,并得出结论:除冬季外,浮游动物的粒径多样性是东海中各季节Z/P空间变化的最佳解释。该研究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14063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6122, 41976091)的共同资助。
  • 一周的微塑料检测量?一小时搞定!
    在买奶茶可能都要排两个小时队的如今,1 小时似乎做不了什么正经事,但是如果说1小时就能完成一周的微塑料检测工作呢?对,说的就是微塑料检测。点击以下链接下载安捷伦微塑料检测解决方案:1、微塑料:利用可移动 FTIR 及红外成像光谱仪完成微塑料从现场到实验室研究的整体测量方案2、使用 FTIR 成像分析微塑料 — 鉴定与定量分析废水、沉积物和动物群中的微塑料“快”就一个字我们都知道,微塑料,也就是“水中的PM2.5”,可能给海洋生物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危害。海洋环境领域的科学家对微塑料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但其微小的尺寸、庞大的颗粒样本量、不同类型颗粒的快速区分等等,一直严重影响着实验进度,让科学家头痛不已。但是,安捷伦“焦平面”红外成像技术就是这么优秀,能将传统方法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检测量压缩至一小时,极大提升实验效率。微塑料颗粒的定性,通常需要将样品进行前处理后过滤到滤膜上,再用红外显微镜来检测。这个过程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力气活”,费时又费力。使用单点红外显微镜,分辨率为10um时,若逐点扫描1cm*1cm的区域,需要数百小时;使用线阵列红外显微镜,分辨率为10um时,若逐行扫描1cm*1cm的区域,需要数十小时;使用安捷伦焦平面红外成像系统,128*128焦平面,分辨率为5.5um时,若扫描1cm*1cm的区域,只需要数十分钟。一小时内便可完成传统检测手段一周的工作。 全自动分析进行到底以往的微塑料检测多集中于定性,定量相对困难。复杂繁杂的手工分类、统计常常令人崩溃。不要怕,安捷伦已经为您准备好了解决之策,微塑料全自动定量分析进行到底。安捷伦与丹麦奥尔堡大学Jes Vollertsen团队合作成果:微塑料统计分析“神器”——MPhunter软件,不仅能帮您区分微塑料和其它物质,并将它们以不同颜色进行分类,还能对所有颗粒计数统计,甚至告诉您每个颗粒的面积、质量、所占比例。更重要的是,所有工作全!部!自!动!完!成!图为:MPHunter软件采用不同颜色将微塑料颗粒分类显示图为:MPHunter软件计算得到每种塑料颗粒所占比例结果图为:MPHunter软件得到每个颗粒物尺度、体积,及重量等信息 想了解安捷伦焦平面检测微塑料的更多细节?那就请在7月26日,锁定仪器信息网,安捷伦焦平面红外成像技术微塑料解决方案及海洋污染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我们邀请了安捷伦资深红外成像专家,为您详细讲述安捷伦微塑料检测解决方案。安捷伦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推出的《安捷伦海洋环境保护解决方案》,届时也会向您进行介绍。除了焦平面红外成像,安捷伦还有哪些微塑料检测利器?关注安捷伦公众号“安捷伦视界”(agilentchem),阅读《一周的微塑料检测量,一小时搞定!》文章,获取更多微塑料检测相关资料,先睹为快。
  •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揭晓(二)
    今天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揭晓。离散型多相湍流和湍流燃烧的基础研究和数值模拟等项目入选。  具体名单如下: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   二等奖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离散型多相湍流和湍流燃烧的基础研究和数值模拟 周力行 专家推荐 关于对称与齐次空间的复几何 莫毅明 专家推荐 仿射Weyl群的双边胞腔的基环和仿射Hecke代数的表示 席南华 中国科学院 压电材料的断裂 张统一,高存法,赵明皞,董 平 香港特别行政区 功能准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与物理研究 俞大鹏,冯孙齐,徐 军,薛增泉,奚中和 教育部 中重缺中子区近滴线新核素合成及核结构实验研究 徐树威,张玉虎,周小红,李占奎,谢元祥 中国科学院 晶体生长机制与动力学若干问题的研究 王 牧,闵乃本 教育部 纳米硅-纳米氧化硅体系发光及其物理机制 秦国刚,冉广照,秦国毅,徐东升,张伯蕊 教育部 新型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相关器件 朱道本,刘云圻,于 贵,唐本忠,白凤莲 中国科学院 配合物控制合成与晶体工程方法基础研究 陈小明,童明良,张杰鹏,黄晓春,张献明 教育部 功能化电极界面的研究--从化学修饰到自组装 董绍俊 中国科学院 功能界面修饰与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陈洪渊,徐静娟 教育部 固液界面的分子组装与调控及电化学STM研究 万立骏,徐庆敏,潘革波,宫建茹 中国科学院 一些氨基酸衍生物的反应、合成及性质研究 马大为,邹 斌,朱 伟,俞寿云,蔡 倩 上海市 热河脊椎动物群的研究 周忠和,徐 星,王元青,张福成,汪筱林,胡耀明,王 原 中国科学院 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副热带高压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吴国雄,刘屹岷,李建平,宇如聪,周天军 中国科学院 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 陈发虎,李吉均,张虎才,方小敏,潘保田 教育部 地球空间数据与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原理 史文中,童小华,朱长青,王新洲 中国科协 华北及其邻区大陆地壳组成与壳幔交换动力学研究 高 山,金振民,章军峰,刘勇胜,张宏飞 湖北省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与其它细胞信号通路间的对话机制 裴 钢,马 兰,高 华,程智洁,荆 清 上海市 黏菌代表类群系统研究 李 玉,王 琦,陈双林,李惠中,刘淑艳 吉林省 新的snoRNA结构与功能研究 屈良鹄,周 惠,陈月琴 广东省 水稻第四号染色体测序及功能分析 韩 斌,冯 旗,张玉军,王升跃,薛勇彪 上海市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分子机理 薛勇彪,张燕生,赖 钊,乔 红,周君丽 中国科学院 蓝藻异型胞分化及环式光合电子传递研究 赵进东,史运明,赵卫星,赵饮虹 教育部 Y染色体多态性与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和遗传结构的研究 金 力,宿 兵,卢大儒,褚嘉祐,黄 薇 上海市 重要药理作用的靶标动力学行为与功能关系研究及其药物设计 蒋华良,沈建华,沈 旭,罗小民,柳 红 上海市 恶性肿瘤细胞抗原提呈和生物调变机理研究 郭亚军 专家推荐 纳米冷阴极及其器件研制 许宁生,陈 军,邓少芝,李志兵,佘峻聪 广东省 基于认知与非欧氏框架的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 徐宗本,梁 怡,张讲社,彭济根,马江洪 教育部 ZnO基材料生长、P型掺杂与室温电致发光研究 叶志镇,吴惠桢,吕建国,朱丽萍,黄靖云 浙江省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王飞跃 中国科学院 Ca-P生物材料的骨诱导性及其机理研究 张兴栋,袁惠品,范红松,张 聪,屈树新 四川省 有机荧光功能材料 田 禾,王巧纯,朱为宏 上海市 复杂约束条件气液两相与多相流及传热研究 郭烈锦,陈学俊,赵 亮,郝小红,何银年 教育部 破断岩体表面形貌与力学行为研究 谢和平,周宏伟,鞠 杨,王金安,高 峰 教育部 纳微尺度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基础研究 郑 平,吴慧英 上海市 复杂非线性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与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曹一家,叶旭东,韩祯祥,甘德强,江全元 教育部 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污染物输移过程及系统耦合模型研究 王 超,沈永明,李 凌,陆光华,王沛芳 教育部 更过
  •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公布
    2008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颁布了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 二等奖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1 Z-101-2-01 离散型多相湍流和湍流燃烧的基础研究和数值模拟 周力行 专家推荐 2 Z-101-2-02 关于对称与齐次空间的复几何 莫毅明 专家推荐 3 Z-101-2-03 仿射Weyl群的双边胞腔的基环和仿射Hecke代数的表示 席南华 中国科学院 4 Z-101-2-04 压电材料的断裂 张统一,高存法,赵明皞,董 平 香港特别行政区 5 Z-102-2-01 功能准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与物理研究 俞大鹏,冯孙齐,徐 军,薛增泉,奚中和 教育部 6 Z-102-2-02 中重缺中子区近滴线新核素合成及核结构实验研究 徐树威,张玉虎,周小红,李占奎,谢元祥 中国科学院 7 Z-102-2-03 晶体生长机制与动力学若干问题的研究 王 牧,闵乃本 教育部 8 Z-102-2-04 纳米硅-纳米氧化硅体系发光及其物理机制 秦国刚,冉广照,秦国毅,徐东升,张伯蕊 教育部 9 Z-103-2-01 新型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相关器件 朱道本,刘云圻,于 贵,唐本忠,白凤莲 中国科学院 10 Z-103-2-02 配合物控制合成与晶体工程方法基础研究 陈小明,童明良,张杰鹏,黄晓春,张献明 教育部 11 Z-103-2-03 功能化电极界面的研究--从化学修饰到自组装 董绍俊 中国科学院 12 Z-103-2-04 功能界面修饰与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陈洪渊,徐静娟 教育部 13 Z-103-2-05 固液界面的分子组装与调控及电化学STM研究 万立骏,徐庆敏,潘革波,宫建茹 中国科学院 14 Z-103-2-06 一些氨基酸衍生物的反应、合成及性质研究 马大为,邹 斌,朱 伟,俞寿云,蔡 倩 上海市 15 Z-104-2-01 热河脊椎动物群的研究 周忠和,徐 星,王元青,张福成,汪筱林,胡耀明,王 原 中国科学院 16 Z-104-2-02 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副热带高压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吴国雄,刘屹岷,李建平,宇如聪,周天军 中国科学院 17 Z-104-2-03 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 陈发虎,李吉均,张虎才,方小敏,潘保田 教育部 18 Z-104-2-04 地球空间数据与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原理 史文中,童小华,朱长青,王新洲 中国科协 19 Z-104-2-05 华北及其邻区大陆地壳组成与壳幔交换动力学研究 高 山,金振民,章军峰,刘勇胜,张宏飞 湖北省 20 Z-105-2-01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与其它细胞信号通路间的对话机制 裴 钢,马 兰,高 华,程智洁,荆 清 上海市 21 Z-105-2-02 黏菌代表类群系统研究 李 玉,王 琦,陈双林,李惠中,刘淑艳 吉林省 22 Z-105-2-03 新的snoRNA结构与功能研究 屈良鹄,周 惠,陈月琴 广东省 23 Z-105-2-04 水稻第四号染色体测序及功能分析 韩 斌,冯 旗,张玉军,王升跃,薛勇彪 上海市 24 Z-105-2-05 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分子机理 薛勇彪,张燕生,赖 钊,乔 红,周君丽 中国科学院 25 Z-105-2-06 蓝藻异型胞分化及环式光合电子传递研究 赵进东,史运明,赵卫星,赵饮虹 教育部 26 Z-106-2-01 Y染色体多态性与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和遗传结构的研究 金 力,宿 兵,卢大儒,褚嘉祐,黄 薇 上海市 27 Z-106-2-02 重要药理作用的靶标动力学行为与功能关系研究及其药物设计 蒋华良,沈建华,沈 旭,罗小民,柳 红 上海市 28 Z-106-2-03 恶性肿瘤细胞抗原提呈和生物调变机理研究 郭亚军 专家推荐 29 Z-107-2-01 纳米冷阴极及其器件研制 许宁生,陈 军,邓少芝,李志兵,佘峻聪 广东省 30 Z-107-2-02 基于认知与非欧氏框架的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 徐宗本,梁 怡,张讲社,彭济根,马江洪 教育部 31 Z-107-2-03 ZnO基材料生长、P型掺杂与室温电致发光研究 叶志镇,吴惠桢,吕建国,朱丽萍,黄靖云 浙江省 32 Z-107-2-04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王飞跃 中国科学院 33 Z-108-2-01 Ca-P生物材料的骨诱导性及其机理研究 张兴栋,袁惠品,范红松,张 聪,屈树新 四川省 34 Z-108-2-02 有机荧光功能材料 田 禾,王巧纯,朱为宏 上海市 35 Z-109-2-01 复杂约束条件气液两相与多相流及传热研究 郭烈锦,陈学俊,赵 亮,郝小红,何银年 教育部 36 Z-109-2-02 破断岩体表面形貌与力学行为研究 谢和平,周宏伟,鞠 杨,王金安,高 峰 教育部 37 Z-109-2-03 纳微尺度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基础研究郑 平,吴慧英 上海市 38 Z-109-2-04 复杂非线性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与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曹一家,叶旭东,韩祯祥,甘德强,江全元 教育部 39 Z-109-2-05 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污染物输移过程及系统耦合模型研究 王 超,沈永明,李 凌,陆光华,王沛芳 教育部
  • 当PCR“遭遇”微流控芯片技术 何去何从
    香港特别行政区 食品安全中心   PCR核酸诊断技术虽经典   但难以满足现今检验检疫需求   现今的流感病毒检测,主要还是依赖基于PCR原理的核酸检测方法,是目前为止使用最广泛的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也在突发传染病应急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目前广泛运用的PCR实时检测技术(real-time,RT-PCR)是基于PCR检测流程中引物和探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基因进行识别与扩增,对流感病毒进行检测及分析的诊断方法。   尽管RT-PCR检测已经是现今适用范围最广,速度最快的检测方法,但其仍然不能满足社会要求。这是因为RT-PCR的实验操作过程繁复,除了需要提取样品的RNA/DNA,还需要经过数小时的基因扩增才能满足结果的可靠性。   不得不承认的是,PCR实时检测技术已经比以往的检测方法快速很多,但是即使整个检测过程顺畅也需要一天的时间去预处理试验样品和分析检测结果,仍然很难满足现今检验检疫的需求。   为什么说RT-PCR检测很难满足现今检验需求?   对于流感病毒来说,检测时间越长,传播风险就越大,因为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呼吸渠道传播。打个比方,如果100只食用鸡要从深圳运往香港,在关口需要进行检疫,如果抽30个样,而由抽样到诊断结果与分析的过程至少要至下午甚至第二天早上,在这段接近一天的检疫过程中,已经足够让流感病毒在检疫动物群中散播。    基于PCR的检测需要花很多时间在扩增上   现今检测方法中,影响时间的最重要因素最主要是量,量不仅影响检测下限(detection limit/LOD),而且还会增加检测所需的时间。   随着外界对样品检测结果的精度要求及检测效率的提高,业界和科学家们渐渐的把检测方案的技术创新转向微流控设备上,旨在利用微流体的高效技术在缩短检测时间的同时,还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特点&mdash &mdash 微量、高效、节省   微流控技术在各方面都体现了其&ldquo 微&rdquo 的特性,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平台通常被设计成小型芯片,既含盖微流体操作系统又满足实验结果的分析功能。    微流控芯片 (MIT) 计算机芯片 (nipic)   50年前,微电子技术创造了信息科学的革命性发展,而芯片实验室将在不久的未来,对科学的技术与分析以及相关应用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或将成为人类社会里程碑性的革新。   我们知道,计算机芯片微化了计算程序,而芯片实验室将使实验室微型化。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它不仅可以使珍贵的生物样品和试剂消耗降低到皮升甚至纳升级,而且能够极速提高分析速度并同时降低成本 在合成化学领域,它可以使本需要在一个大实验室花大量样品、试剂和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分析和合成,可以在一块小至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花很少量样品和试剂并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大量实验 在分析化学领域,它可以使以前大的分析仪器变成平方厘米尺寸规模的分析仪,将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   总而言之,由于芯片实验室排污很少,所以被称作是一种&ldquo 绿色&rdquo 技术。   近年来,香港政府极力推动生物科学在香港本土的发展。作为中国大陆与国外的特殊枢纽,香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再加上香港本土的几所出色大学,尤其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文大学在生物科技上的优异成果与在内地交流上的不断推动,使得生物科技产业在香港不断壮大,所以香港科学院也专门地设立了生物技术中心保证生物科技在香港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本土研究性的生物科技企业SBT(Sanwa BioTech)是香港是香港生物科技创新发展的成功模范。自2012年建立以来,其与德国研究机构和香港本土纳米研究院亲密合作,自主研发出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快速检测平台,其吸引诊断市场的亮点在于&ldquo 能在15分钟内利用一滴血液样品检测多种流感病毒&rdquo 。   其芯片基于免疫分析(immunoassay)原理,利用抗原、抗体以及荧光标靶作为主要根据,既可保证准确性亦易于分析。美国早前已有类似设备生产,但基于仪器设备仍维持庞大阵型,难于携带,不能很好解决实验室流动性差等问题,而SBT不仅在技术上满足的检测要求,并且将其设备设计为可携带的小型检测仪,还配备云端数据储备与分析功能,既能在实验室工作,也能在流动检疫站及外郊农场工作。另外,这项来自SBT的独家检测平台已申请专利,并在香港科学院成果完成公众路演,并希望将来能设计得更轻便更精简。   SBT在微流控芯片技术上的愿景   SBT的2015年计划是在公共机构中试验更多不同种类的病毒检测,如检疫站的猪、禽病毒检测,动物协会的猫、狗等宠物的日常健康检测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并致力于为人类检测作准备。SBT目前的骄人成绩得到香港相关部门的赞许和支持,并希望可顺利投入使用,提高检疫效率。    抽血化验需要十几毫升甚至更多的血样 取血针化验只需一滴血样即可   在生物技术发展日益壮大的今天,我们希望利用此项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快速检测平台,在未来流感爆发时不用在机场再滞留数小时甚至数天的隔离。戳一下手指,在等待的15分钟间,喝上一杯咖啡,即可得出多项检测结果,高效率地排除非流感的高温乘客,减少交叉感染与人传人的风险。
  • 刘东生、王永志获2003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2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五位院士已荣膺这一奖项。这次获奖的刘东生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从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居于国际地球科学前沿。王永志从1992年起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至今,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也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其他获奖人选和项目也一并揭晓。其中,“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8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等19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项成果获二等奖。美国数学家丘成桐、德国农业经济学家伏格乐、日本医学家水岛裕、意大利马塔切纳博士等4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刘东生,男,中共党员,1917年11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东生1946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小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刘东生院士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王永志 男,中共党员,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Moscow Aviation Institute)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   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先后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曾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第二代液体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固体战略火箭和地地战术火箭总设计师和研制总指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型号总指挥,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火箭系列总设计师,1992年11月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中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科学技术上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他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参加了中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际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为增大射程,提高实用性能,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他是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为中国实现火箭技术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研制时间仅为18个月,首次发射取得成功,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实现了巨大突破。   1992年以来,他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呕心沥血,为2003年10月16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7年起,他作为“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蓝图。1992年1月,他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组长,主持拟制了该工程七大系统的技术途径和主要技术方案。1992年8、9月,他代表论证组先后向中央汇报了工程主要技术方案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均被肯定。工程立项后,他即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主持了工程方案设计、初样研制、试(正)样研制和无人飞行试验,以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技术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他是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既能充分发扬技术民主,又较好地把握了大局,将一大批热爱祖国、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团结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了一支优秀的航天科技群体。他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王永志院士热爱祖国,将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老一辈专家的悉心培养下,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航天技术专家。40多年来,始终奋斗在研制试验的第一线,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院士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中国黄土分布图和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学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   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上个世纪80年代,他基于对中国黄土解释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至今,他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的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他发表的文章被SCI论文引用2800多次,2002年获国际“泰勒环境成就奖”。同时,他的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东部沙地治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他热爱祖国,奉献于地球科学事业,在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努力进取,团结奋进,做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他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成为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的骨干。他领导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化科学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及国际第四纪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心之一。他的工作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立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
  • 菌群移植开辟医学“新航道”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随着利用菌群重建治疗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证据不断增加,菌群移植已经成为全球临床医学、微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的研究热点。菌群移植可以分为整体菌群移植和选择性菌群移植(SMT),前者即粪菌移植(FMT),已于2013年被列入美国临床医学指南用于治疗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DI)。不同于传统的手工FMT,洗涤菌群移植(WMT)是基于智能化粪菌分离系统(GenFMTer)及严格相关漂洗过程的FMT,是FMT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从粪菌移植到洗涤菌群移植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4年4月,“粪菌移植”从方法学上发展为WMT。WMT方法学共识已于2020年在《中国医学杂志》发表,具体概念是指在高级别实验室条件下,基于智能粪菌分离系统,对健康供体的粪便进行菌群分离、漂洗、定量、储存,并作相应的转运、选择合适的患者给入途径等过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相比于传统的手工FMT,WMT在不降低临床疗效的前提下,还可显著降低临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这是因为WMT的微滤系统结合多次离心洗涤的过程可去除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真菌、寄生虫卵和部分促炎代谢产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相关动物研究表明,与经手工方法制备去除的上清液相比,将离心洗涤后的上清液注射至小鼠腹腔,可显著降低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基于中国菌群移植平台提供的真实世界数据,对比“洗涤”和“手工”制备过程,WMT后总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包括发热、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从38.7%降低至 12.3%;在克罗恩病患者中从21.7%降低至4.26%。此外,WMT在解决伦理、美学因素导致的医患对FMT的排斥问题上也有重要作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最重要的前提是安全性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菌群移植的安全性一直备受重视。今年10月,《食物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发表系统性综述从全球角度回顾了过去20年FMT的安全性数据,明确菌群移植用于临床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事件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微生态相关不良反应事件, 另一类是移植途径相关不良反应事件。该研究报道了FMT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0.99%为微生态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并且严重不良事件均发生于肠黏膜屏障(MBI)受损患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与此概念一致,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道了两例源自供体的致病微生物(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大肠杆菌)所致的菌群移植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即微生态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其中出现了1例死亡病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1月《临床传染病》杂志也报道了一起因FMT传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微生态相关不良反应事件。通过对供体筛查、实验室制备流程等方面的严格质控减少微生态相关不良反应事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多名专家提出更加严格的供体筛查必要性,在原有疾病史、血液及粪便样本的检测基础上新增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调查,高危地区或国家辅以RT-PCR检测,严格监控冻存样品安全,避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成为供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鉴于此,2019年,WMT南京共识会议对移植途径的选择做了详细推荐,移植途径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经内镜肠道植管术因安全、高效、多用途等优势,成为WMT常用的移植途径,患者满意度高达95%以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适应证逐步拓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由于菌群失调导致的疾病发生、发展及合并状态,统称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除常规治疗指南制定的第三次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外,菌群移植在治疗指南之外的多种疾病中均显示出了重要价值。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截止到今年12月10日,在美国临床试验注册网站进行注册的关于菌群移植的临床试验已经超过350项,涉及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糖尿病、自闭症、肝性脑病、癫痫、肥胖症、营养与代谢异常、移植物抗宿主病、肿瘤并发症等疾病、疾病亚类或特定状态,适应证从最初的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扩展到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目前,已注册的临床试验以FMT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和炎症性肠病为主,但是FMT在肝胆疾病、脑肠轴疾病以及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仍须进一步探索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WMT南京共识的发表推动了粪菌移植方法学的标准化,有利于指导全球传统FMT向更加安全、可控的WMT发展,从而使得更多的患者受益于这项新技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但WMT安全性仍需更多研究加以验证,以期建立规范的质控标准。菌群移植目前已被证明可用于治疗多种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为菌群和宿主之间的因果作用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其适应证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菌群移植相关的临床研究发展非常迅速,但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丰富医生和研究者的知识结构,菌群移植的应用范围才能有效拓展,其重要价值才能更好、更快、更完整地体现。 /p p br/ /p
  • 肠道菌群的健康和平衡对于致病菌的感染进展至关重要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格拉斯格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健康和平衡对于细菌感染的进展至关重要。文章中,研究者表示,致病菌常常会利用来自宿主肠道菌群的信号来扩散并且加速感染进程。柠檬酸杆菌是一种感染小鼠和人类的致病菌,文章中研究者通过对柠檬酸杆菌进行研究发现,其能利用宿主肠道菌群所产生的信号分子来诱发疾病进程,并且引发长效感染。这项研究中,研究热人员首次在宿主机体内阐明了柠檬酸杆菌感染的过程(并非在实验条件下),这或许也能够帮助理解宿主肠道菌群在该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研究者发现,细菌能利用肠道菌群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来增强感染过程,并且诱发一些严重的疾病;研究者认为,本文研究阐明了健康的肠道营养和微生物菌群对诸如大肠菌群(柠檬酸杆菌)等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和疾病进展的重要性。研究者Andrew Roe说道,本文中我们重点理解了细菌诱发动物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准确分子机制,通过对柠檬酸杆菌进行研究,我们阐明了肠道菌群在细菌感染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诸如大肠杆菌等细菌如何利用宿主信号来扩散并增加感染风险。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来探讨肠道菌群在细菌感染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或许对于开发抵御致病菌感染的新型疗法至关重要。
  • PNAS:何群等人发现生物钟基因转录调控新机制
    跟动物一样,植物也有称之为昼夜节律的 24 小时“生物钟”。这一生物计时器赋予了植物即便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与生俱来测量时间的能力。例如,它们不仅仅是对日出产生反应,它们还知道日出就要到来,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分子水平上,生物钟的节律振荡由生物钟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转录和翻译形成的自主的反馈环路组成。在脉孢节律振荡器(Neurospora circadian oscillator)中,WHITE COLLAR 复合物负责节奏频率(frq)转录,而且被认为是唯一的 frq 转录激活因子。现在,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何群 研究组揭示出了一种之前未知的生物钟基因转录的调控新机制,这将对于了解 WC 非依赖性 frq 转录至关重要。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当转录共阻遏因子 rco-1 被删除的时候, WC 非依赖方式中 frq 能进行组成型转录。并且对于 rco-1 突变型来说,高水平组成型 WC 非依赖性 frq 转录还会导致 WC 复合物活性受损,失去昼夜节律功能。同时,这一结果还表明, rco-1 能与组蛋白修饰因子SET-2,染色质重塑因子CHD-1共同作用,调控 frq 正常染色质结构,这一位点确保了节律 frq 转录。
  • Illumina与NRGene合作,为支持全球食物生产加速推进牛群分子育种工具的开发
    双方共同与圣保罗州立大学完成了Nellore牛基因组的高质量组装圣地亚哥与以色列耐斯茨奥纳 — 2017年1月12日 —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全球领先公司Illumina(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与基因组装和分析的全球领先企业NRGene,宣布合作开发牛群分子育种工具。作为合作计划的第一步,双方也同时宣布已经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了Nellore牛基因组的高质量组装。双方将会共同对更多不同品种的牛群进行测序和组装,以便更快了解各个牛种群的遗传变异。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开发用于牛基因组选择和其他基因组技术的商业工具,从而加快开展育种项目,增进全球食物(肉类和乳制品)的产量。“我们期待与NRGene进行下一阶段的战略合作,通过更多的测序研究加速推进全球的牛群育种,最终将改良的基因组选择工具商业化。”Illumina应用基因组学副总裁兼总经理Rob Brainin说。“我们对牛基因组的认识正在不断增加,将会在全球持续支持大量的育种项目,在帮助提高产量、改善消费者行为的同时,满足全球对安全、营养、健康的蛋白质产品的需求。”Nellore(bos indicus)是热带地区作为食物生产的主要瘤牛品种。此次基因组测序和组装使用了Illumina的新一代测序数据和NRGene的云端DeNovoMAGIC™ 3.0组装软件组合。随着牛群基因组数据的不断增加,将会使用NRGene的PanMAGIC™ 来比较多个完整独立样本的基因组序列,从而分析这些基因组的多样性。这些信息将用于设计更高效的基因分析工具以支持牛群育种项目。“Illumina和NRGene的技术让我们在短短两个月内就精确组装了Nellore牛的一个杂合子基因组,”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Jose Fernando Garcia说。“我们相信这个参考基因组会帮助巴西牛群育种人员极大地提高本地牛的产量,更重要的是将会为Nellore牛的繁殖和肉质提供重要的信息,为全球的产量增值。”NRGene和Illumina的技术组合已经在其他农业计划中得到应用,来解码某些最重要的基因组,这些基因组包括六倍体小麦、四倍体杂合子芒果、八倍体杂合子草莓,以及十几种新型玉米、黄豆、棉花和加拿大低酸油菜籽的基因组。“通过我们不断开的发基因分型和育种工具,此类牛基因的组装将进一步揭示了牛群的多样性,”NRGene CEO Gil Ronen说。“我们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将来能够分析并加速作物、牲畜和水产等各个农业品种的育种。” 关于IlluminaIllumina公司通过解码基因组而改善人类健康。我们注重创新,这使我们成为DNA测序和芯片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并为科研、临床和应用市场的客户提供服务。我们的产品应用分布在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保健、农业及其他新兴市场领域。 关于NRGeneNRGene是一家基因组大数据公司,开发尖端的软件与算法,分析复杂与多样的作物、动物与水产,支持最高端的先进育种项目。NRGene的工具已经在世界一些领先的种子公司以及学术界最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中得到应用。
  • 大肠菌群MPN法检测结果怎么报告还不明白?看过来!
    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是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是否有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大肠菌群作为作为食品微生物的主要检测指标之一,食品企业最常检测的微生物项目,我们都知道目前大肠菌群检测的方法包括:GB 4789.3-2003 和GB4789.3-2016,那在日常检测中细心的小伙伴们可能会发现,报告单位有时是MPN/g(mL),有时又是MPN/100g(mL),这两个单位是什么意思呢?能够简简单单的认为两者相差100倍吗?答案当然是NO。针对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仔细地分析探讨一下,一次性解决大肠菌群MPN法报告的问题。一、检测方法大肠菌群检测的关键在于方法的选用,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有两种表示方法,其一是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大可能数(MPN)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其二以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二、报告单位溯源首先看看这两个单位的来源。2003年8月,国家卫生部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4789.3-200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来替代1994版国标。这版国标的检测只有一种MPN法,但是却是大肠菌群检测的经典国标。在2016年12月,国家卫生部发布了《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这次标准标准代替了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T 4789.32-200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和SN/T 0169-2010《进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大肠菌群计数部分。2016版国标相对2010版来讲内容更充实,不仅增加了检验原理,还对标准的适用范围、典型菌落的形态的描述以及第二法平板菌落数的选择、证实试验计数、平板计数的报告等进行了修改。但是2016版国标正式实施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并没有废除2003版国标,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2003版和2016版国标还将继续并存。三、两个国标报告单位区别下面我们先看看这两个版本的MPN法有什么区别: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2016版国标与2003版国标在MPN法检测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首先是培养基,2016版国标使用的是LST肉汤培养基,由于LST培养基中含有月桂基硫酸盐,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同时对大肠菌群会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同时相对于乳糖胆盐培养基,没有了胆盐沉淀的影响,更利于现象的观察,所以2016版国标里没有对阳性发酵管进行分离培养和革兰氏染色等验证试验。其次,阳性发酵管进行的验证试验也不相同,2003版国标明显比2016版国标要复杂的多,操作更为繁琐,验证步骤更多。最后,当然也是最令检测人员头疼的问题就是报告单位,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四、小结弄清楚两个版本的国标的区别,关于报告格式的问题也就不太纠结了。假如你使用的检测方法用是2003版国标,那么结果报告的单位就应该是MPN/100g(mL),假如你使用的是2016版国标,那你的结果报告单位就应该是MPN/g(mL)。举个例子说,如果MPN法的阳性管数为320,假如用的是2003版国标,则报告结果为930MPN/100g(mL);假如用的是2016版国标,则报告结果为93MPN/g(mL)。但是同一个样品若是同时使用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并不会特别一致,通常情况下,2016版国标检测样品的检测结果偏高。相反的,产品标准也会提示或者要求我们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假如某一产品大肠菌群的标准为30 MPN/100g(mL),那你肯定应该选择2003版国标的检测方法;若是产品标准为3 MPN/g(mL),那就只能选择2016版的国标了。总之,在确定了产品标准的情况下,不存在一个产品既可以选用2003,又可以选用2016版的情况。单位MPN/100g与单位MPN/g,之间是没有转换关系的!
  • Nature关注:野生动物中正在传播新冠病毒
    随着新冠病毒的大流行,美国和加拿大已有相当数量的人类感染了新冠病毒,2021年底,一篇发表在 Nature 的论文显示,北美地区许多野生白尾鹿已经感染了新冠病,甚至感染了多种新冠变异株。这表明新冠病毒可能在野生白尾鹿体内长期生存,为新冠病毒的进一步进化并重新传播人类带来了新的途径。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野生动物中的新冠病毒会传播给人类,但科学家们越来越担心这些白尾鹿会成为新冠病毒库,从而产生新的变异株并带来新的疫情暴发。还有一些研究认为,Omicron 在人类大规模暴发前曾在动物宿主中潜伏一段时间。到目前为止,这些感染新冠病毒的白尾鹿并没有显示出任何症状,但它们可能会将新冠病毒传播给其他牲畜或野生动物,一旦新冠病毒在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疫情将变得难以控制。自 COVID-19 大流行开始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关注野生动物感染情况。为了能有针对性的监测,研究人员首先研究了 ACE2,ACE2 是新冠病毒入侵人类细胞的受体蛋白。具有与人类相似的 ACE2 蛋白的动物具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全世界的科研团队开始对这些动物进行实验性感染测试,已确定它们能否感染并传播新冠病毒。研究显示,灵长类动物、猫科动物、鹿鼠、貉、水貂、白尾鹿等动物具有感染和传播新冠病毒的潜力。2021年1月,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发现,圈养的白尾鹿能够感染新冠病毒,并通过鼻粘液和粪便传播给相邻围栏中的其他白尾鹿。这些鹿感染新冠病毒后一周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且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这些发现令人惊讶,因为牛、羊等其他有蹄类动物并不会感染新冠病毒。而在2021年7月,美国国家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 bioRxiv 发表论文。他们对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从白尾鹿身上采集的385份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发现近40%的血液样本中可以检测到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这表明已经有相当比例的白尾鹿感染了新冠病毒,这也是首次发现野生动物广泛接触了新冠病毒。实际上,在新冠大流行刚开始的2020年,科学家们已经开始了对白尾鹿的检测,但整个2020年的检测并没有发现它们感染新冠病毒。而在2021年,情况完全改变了,2021年1月开始的各种检测样本,均发现野生白尾鹿种群中大量感染新冠病毒。而这恰恰紧随着人类,尤其是美国感染新冠的高峰期之后。白尾鹿群中检测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也证明了人类多次将最新的新冠变异株传播给了野生白尾鹿群。自2021年1月起,研究人员在美国的24个州检测到了感染新冠病毒的野生白尾鹿,加拿大的各个地区同样也检测到了。2021年12月底,纽约市史坦顿岛上的野生白尾鹿竟也检测 Omicron 变异株。2022年3月,犹他州的野生骡鹿体内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然而,野生鹿群中的新冠病毒传播似乎只局限在北美地区,到目前为止,欧洲的野生鹿群中还没有检测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生物学差异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从 ACE2 受体来看,欧洲鹿群和北美白尾鹿的新冠易感性是相似的。这说明北美地区的白尾鹿中的新冠病毒传播很可能是因为那里白尾鹿种群密度很高,并和人类频繁接触所致。在北美,野生鹿经常在野外随处走动,甚至会走进人们的后院,但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很少见,野生动物通常生活在保护区。到目前为止,仍不清楚这些野生白尾鹿是如何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是因为直接接触,例如人类直接抚摸白尾鹿或给它们投喂食物时的接触。在美国的一些州,有人专门饲养白尾鹿,还有一些针对受伤白尾鹿的救治,这都可能导致其与人类的密切接触,当它们感染新冠病毒后再回到野外,就可能将新冠病毒传播给其他白尾鹿。但这些接触难以解释如此野生鹿群中的如此大比例的传播。因此,也有观点认为这些野生白尾鹿可能是通过环境接触而感染新冠病毒,但这一点尚未得到严格证实。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废水流入野外水源,可能使白尾鹿感染新冠。许多研究已经在污水中发现了新冠病毒 RNA,但目前还没有在废水中分离出具有传染性的新冠病毒毒株。此外,还有报道称,野猫或野貂等动物可以能作为传播媒导致白尾鹿感染新冠病毒。上述观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也都不能完全解释野生白尾鹿中的大规模传播情况,很可能它们并不是通过单一原因造成的感染和传播,而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白尾鹿是一种群居动物,它们通常在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活动,然而,在每年十月到第二年二月的繁殖季,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在此期间,鹿群会相互接触并大大扩大行动范围。它们之间在接触时会有很多鼻子碰鼻子的接触,这就导致一旦一只鹿感染了新冠病毒,它们的行为方式很容易造成新冠病毒在种群内的广泛传播。之前在中东地区暴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也是一种冠状病毒所致的致命传染病。而这种病毒就是由骆驼传播给人类的。因此,科学家们担忧白尾鹿成为新冠病毒的宿主,从而向人类传播。一旦新冠病毒在白尾鹿体内建立长期感染,就可能在其体内发生变异、进化,并与其他冠状病毒重组,从而可能感染其他鹿或放牧动物如绵羊、山羊、奶牛等。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新冠病毒在白尾鹿体内显示出长期进化的迹象。今年2月份,加拿大食品检验局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 bioRxiv 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安大略省采样的白尾鹿感染的新冠病毒与新冠原始毒株相比,具有76个突变位点,这些突变导致新冠入侵宿主细胞的S蛋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高度可传播变异株成功的关键。而对这些病毒基因组的分析显示,与之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一年以前感染人类的新冠病毒,这表明该病毒已经在白尾鹿中传播了很长时间。2月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表在预印本 medRxiv 的论文显示,当地白尾鹿中发现了与人类基因组不同的新冠 Alpha 变异株,这表明 Alpha 变异株之前感染白尾鹿后一直在白尾鹿体内独立进化。更重要的是,有研究发现,安大略省一个人体内的新冠病毒与在白尾鹿中发现的新冠病毒基因组高度相似,尽管缺少关键证据,但科学家们怀疑此人可能从白尾鹿身上感染了新冠病毒。如果这一点得到证实,那么白尾鹿对人类的传播将令人担忧。此外,白尾鹿和人类一样,能够多次感染新冠病毒,例如有研究发现,感染了 Omicron 的白尾鹿体内同样存在着针对 Delta 的抗体,这表明白尾鹿可以多次感染新冠病毒,这也意味着新冠病毒将难以从白尾鹿体内消失,从而继续造成传播。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1112-4
  • 超声波首次成功控制哺乳动物脑细胞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在9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对培养皿中的人类细胞和活小鼠的脑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向其中添加通道蛋白TRPA1,首次用超声波激活了这些细胞。这种新方法为实现无创性脑深部刺激,开发体外起搏器和胰岛素泵铺平了道路,有望更好地治疗癫痫、心脏病等疾病。  该研究负责人斯雷坎特查拉萨尼说:“无线通信是未来。我们已经知道超声波可以安全地穿透骨骼、肌肉和其他组织,这使其成为操纵身体内部细胞的终极工具。”  约十年前,查拉萨尼开创了利用超声波刺激特定遗传标记细胞群的方法,即“声遗传学”。2015年,他的研究团队发现,将TRP-4添加到通常不拥有这种蛋白的秀丽隐杆线虫的神经元内以后,可以通过超声波激活这些细胞。但他们向哺乳动物细胞中添加TRP-4时,却无法获得相同的结果。  因此,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哺乳动物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使哺乳动物的细胞在7兆赫(被认为是一种最佳且安全的频率)的频率下对超声波高度敏感。在筛选了近300个候选蛋白后,他们终于找到了TRPA1。TRPA1是一种通道蛋白,已知可以让细胞对有毒化合物的存在做出反应,并激活人体内的一系列细胞,包括大脑和心脏细胞。  为测试超声波能否让TRPA1激活其他类型的细胞,团队将人类TRPA1的基因添加到活小鼠大脑中的一组特定神经元中,当他们对小鼠照射超声波时,只有包含TRPA1基因的神经元被激活。  临床医生现在使用的脑深部刺激是通过手术在患者大脑中植入电极来激活某些神经元亚群,从而治疗帕金森病和癫痫等疾病。查拉萨尼说,有朝一日,声遗传学可能会取代这种方法。声遗传学或许也可作为一种不需要植入的起搏器来激活心脏细胞。
  • ​北京大学郑乐民教授开发出质谱代谢诊断心衰方法,未来希望用菌群干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如今,心力衰竭(HF)的治疗依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据统计,全球范围有超 3800 万名患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心力衰竭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几乎包括心脏病在内的所有心血管疾病最终都可能会发展为心力衰竭。心脏肥大是心力衰竭进展过程中的早期病理症状,也是心力衰竭出现的重要临床提示和危险因素。先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代谢物能够影响多种疾病的进程,然而,菌群代谢物在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进程中的作用仍有待探究。因此,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究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病理学过程,对于预防心脏肥大,以及发现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和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及团队研究发现,一种名为三甲基 - 5 - 氨基戊酸(TMAVA)的肠道菌群代谢物,通过丁基甜菜碱羟化酶(BBOX)抑制内源性肉碱的合成,最终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心脏肥大,揭示出 TMAVA、BBOX 可能是肠道菌群干预治疗心脏肥大的潜在靶点。目前,相关研究以 “”(肠道微生物群产生三甲基 - 5 - 氨基戊酸减少脂肪酸氧化并加速心脏肥大)为题发表于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在心血管领域,心力衰竭目前仍难以治愈,这种病症可用的药物很少。另外,全球层面关于肠道菌群代谢和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较少,如果能通过肠道菌群来治疗心脏肥大及心力衰竭,对于广大患者而言是巨大的福音,其产业化前景也非常广阔。” 教授告诉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工作。2000 年,他赴美国克利夫兰医院(Cleveland Clinic)攻读临床生物分析化学博士,师从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教授。2007 年,他作为 “985” 引进人才进入北京大学心血管所,先后担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室主任等职务。目前,是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曾主持国自然血管重大专项培育基金等 7 项国自然基金,共发表 SCI 文章 114 篇,其中 81 篇 SCI 责任作者,SCI 引用 4030 次,拥有 3 项中国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郑乐民菌群代谢物 TMAVA 具有促进心脏肥大的作用菌群代谢物 TMAVA 具有促进心脏肥大的作用在这项研究中,团队通过对 7 年间随访的 1647 名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进行 TMAVA 靶向代谢组学检测,他们发现随着 TMAVA 水平的升高,心脏移植和患者死亡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小鼠模型探索 TMAVA 在心脏肥大中的作用与机制。他们在高脂喂食小鼠的基础上进行 TMAVA 干预,发现其心脏肥大和心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同时还伴随心脏脂质沉积,以及血浆甘油三脂、脂肪酸水平的增加。在高脂喂食小鼠 12 周后,通过脂质组学分析,他们发现小鼠心脏脂质代谢谱的改变,中链和长链脂肪酸在心脏中显着增加。机制层面,研究团队发现 TMAVA 不仅通过 BBOX 抑制内源性肉碱的合成,同时通过肉碱 /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抑制肉碱的摄取,导致血浆和心脏组织中肉碱缺乏,并抑制脂肪酸氧化,进而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心脏脂质堆积,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紊乱。随后,研究团队对 BBOX 敲除小鼠进行高脂饮食,发现小鼠血浆和心脏组织中肉碱水平下降,心脏存在异常的脂质堆积,同时表现出与 TMAVA 刺激相似的心脏肥大表型,这意味着 BBOX 通过抑制肉碱的合成加重心脏肥大,外源性肉碱补充剂可逆转 TMAVA 诱导的心脏肥大。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发现了菌群代谢物 TMAVA 通过抑制脂肪酸氧化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心脏肥大,揭示了肠道菌群来源的 TMAVA 通过抑制肉碱合成和脂肪酸氧化降低,是心脏肥大发展的关键决定因素,并且TMAVA、BBOX 可能是潜在治疗靶点。已联合创办公司进行技术转化对于将这项研究应用在临床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了两点:其一,质谱代谢诊断。“所谓诊断方法,就是确定何种人群适合采用这种治疗方式。现阶段,我们正在临床方面建立质谱代谢诊断方法,即把质谱技术作为一种诊断方法应用到心力衰竭领域。” 他解释说。其二,菌群干预治疗。“很多研究已经证实,菌群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有所帮助,但是菌群治疗还没能进入到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患者基数最为庞大的疾病领域。目前,我们正期待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对菌群通过基因编辑进行改造,以期能够治疗心力衰竭,这在心力衰竭治疗领域非常具有创新性,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他指出。“一方面是诊断,即质谱代谢诊断;一方面是治疗,即菌群干预治疗。这两个方面希望在将来都有机会对接临床应用。” 总结道。关于下一步的研究计划,表示,“针对刚刚提到的诊断和治疗两个层面,我们从 2016 年便开始寻求进行产业合作,就目前而言,诊断层面的产业化正在进行中,而治疗层面还没有开始。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融资来进一步加速进程,也期望有产业合作来共同推动对于心力衰竭的菌群干预治疗。此外,我们也计划将来成立专门的团队来更加深入地研究菌群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第一,诊断方面,现阶段心力衰竭现行的检测方法主要是蛋白诊断。“而这正是这篇研究论文创新性的关键所在,揭示出除了蛋白诊断之外还可以用代谢来诊断心力衰竭,这对产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指出。传统的蛋白诊断基本都采用免疫法,即通过抗体和抗原结合的方法。“而我们揭示的方法是通过质谱代谢,借助分子量以及分子结构进行诊断,所以这种方法的特异性在将来有可能超越免疫法,准确率也可能高出很多。” 他表示。“目前,我们在诊断层面已经初具规模,第一,有科研团队;第二,有合作公司。我们已经和联合开发了一些质谱代谢诊断的方法,同时也在申报相关技术专利。” 说道,在他看来,质谱代谢诊断产业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中至关重要。“所以,我们需要继续吸引新的融资,以期能够让质谱代谢诊断快速地实现标准化。” 他补充说。第二,治疗方面,目前针对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主要围绕细胞受体。据介绍,导致心力衰竭的机理有很多种,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线粒体障碍。“线粒体和能量代谢直接影响心力衰竭,而肠道菌群和线粒体之间是有关联的,所以,肠道菌群代谢物会影响到心脏的线粒体。”在他看来,菌群干预治疗将来会是小分子药物的一个有益补充。“我们接下来希望成立独立的团队来开展菌群干预治疗,这比诊断更为复杂,而且投资量也更大,所以我们想成立新的平台进行菌群的产业转化。” 指出。“综合来讲,诊断需要有治疗的配合,所以这两方面都必不可少,这也是我们想要更多投入的目的:一方面,把质谱代谢诊断推进到心力衰竭领域,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一些临床实验;另一方面,用于成立新的平台,通过菌群干预治疗包括心力衰竭与中风在内的各种心血管疾病。” 说道。据介绍,去年团队与联合成立了生物技术平台 —— ,专注于开发类器官平台,比如类心脏、类血管,以及癌症类器官等。对比细胞,类器官更能展示细胞所处的状态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更能模拟动物。“我们有一些需要在动物身上做的研究现在可以通过类器官实现了。” 他说道,“比如,在研究心力衰竭的时候,通过机器人来控制类心脏器官非常便捷,可以直接通过类器官来进行筛选药物对心脏的毒性。”除了心脑血管疾病,衰老以及代谢系统疾病都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对于三者之间的关联,在看来,“衰老会直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系统疾病最终的死亡原因也大多是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不论是衰老还是代谢最后都会归咎为心脑血管疾病。除此之外,衰老和器官衰老是两个概念,目前没办法来评估人体某个器官的寿命,我们希望未来能够通过蛋白组学、代谢组学技术来更客观地描述各个器官的寿命。”在看来,现阶段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实现产业化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依照目前的状态,蛋白组学五年之内实现产业化非常难,第一,蛋白组学的定量还存在障碍;第二,蛋白组学的成本还相当的高;第三,蛋白组学较为依赖国外进口设备。” 他表示,“相较之下,代谢组学更有可能实现产业化,从而造福于病人。首先,定量准;其次,成本低;再次,越来越多的仪器公司,包括很多国内仪器公司都在研发用于诊断的质谱代谢仪器,如此一来可以打破欧美的垄断局面,实现质谱仪的本土化。”
  • TESCAN泰国游丨生活不只有工作,还有一群人的幸福狂欢
    最好的旅行,就是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不是一个人旅行的落寞背影,而是一群人一起出发的幸福狂欢。 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齐心协作,共同努力,2017年,TESCAN CHINA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为了更好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于是乎,福利说来就来,出国游说走就走~~~ 在这个四月,终于大家都得已调整好工作,抽出时间向着梦寐已久的泰国出发。5天清迈豪气游,我们出发咯!抛开压力和包袱,告别一切喧嚣,去远方一起狂欢! 镇楼图:豪华团队,导游说这是她职业生涯中接过最大的泰国旅游团! (豪华旅游团,摄影:泰国导游) 经过4个小时的飞行旅程,我们浩浩荡荡的团队到达了泰国清迈机场,也许是人太多呢,抬眼都是我们的人,哈哈~ (泰国旅游大巴,摄影:冯骏) 两辆豪华大巴,载着“老麻麻”(泰语很帅的意思)和“水晶晶”(大概就像仙女那么美吧)们,便向着清迈古城出发啦~建于1296年的清迈古城,到处充斥着小城清新文艺又庙宇恢弘的气息~ (清迈古城,摄影:艾钰洁) (古城寺庙,摄影:马耀娇) 感受过清迈的古城气息,浩浩荡荡的20多辆突突车队带我们穿越大街小巷,品尝香甜的热带水果,参观了泰囧拍摄地,原来新鲜出炉的榴莲一点都不臭,味道超好呢~ (突突车,摄影:孟方礼) (泰囧拍摄地,摄影:孟方礼) (水果市场,摄影:冯骏)来到清迈,各种样式的庙宇皇宫和大象亲密接触必不可少,第二天,参观完金龙守护的“双龙寺”和泰国皇室的避暑行宫“蒲屏皇宫' 后,我们也体验了一场和大象的亲密之旅。和大象一起穿越丛林~ ( 丛林穿越,摄影:艾钰洁) 和大象来个亲密之吻吧~ (亲密之吻,摄影:某摄影师家属) 走在泰北,佛教的各种浓墨重彩大肆渲染着这个美丽国度。行程第三天,我们出发来到了清莱,参观了白庙、蓝庙、黑庙,绚烂多姿,各有特色。泰北清莱白庙,充满现代化风格的佛寺庙堂外部装饰着镜子的碎片,山形窗边则装饰着Nagas(多头蛇和幽冥世界之神祇) 以及大象和伞等形状,美丽璀璨~ (清莱白庙,摄影:孟方礼)泰北清莱黑庙,它其实不是庙,而是一座巨型的花园式博物馆,由多座原木结构的泰式庙宇大殿组成,布满各种动物遗骸和其他死亡元素。(清莱黑庙,摄影:马耀娇)通往极乐世界的路阴森恐怖,布满妖魔鬼怪,而极乐世界小桥流水,却是另一番意境。(白庙极乐世界,摄影:薛鲁) (奈何桥,摄于白庙)
  •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 培养条件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会经过组织提取,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等过程。传代培养会根据具体情况分为细胞株培养和细胞系培养。如下对各个过程进行简述:原代培养:从动物机体取出组织后切碎,经过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结合机械方法(吸液管反复吸吹)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于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一般把从动物有机体内取出细胞开始培养,到繁殖十代以内的细胞培养称为原代细胞培养。经过原代细胞培养,细胞分裂繁殖,培养物逐渐增多长满培养空间,继而相互之间接触,发生接触抑制现象,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甚至停止。需要重新接种到新的培养瓶内进行传(继)代培养。传(继)代培养: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传(继)代培养。细胞系:初代培养物开始第一次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即称之为细胞系。如果细胞系的生存期有限,则称为有限细胞系。已获得无限繁殖能力,能持续生存的细胞系称为连续细胞系或无限细胞系。细胞株: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增值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细胞株。再由原细胞株进一步分离培养出与原珠形状不同的细胞群,成为亚株。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条件不同哺乳动物细胞在各个阶段的培养,都需要有基础的培养条件,归纳如下:1、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无菌处理;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防止培养过程中污染;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产物,防止对培养细胞造成危害。2、营养:液体合成培养基包含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水、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还需加入血浆、血清等天然成分3、适宜的温度和pH:人和哺乳动物细胞最适宜温度大多为36±0.5℃。适宜的酸碱度为pH 7.2-7.4。4、气体环境:气体环境一般为“95% 空气+5% CO2”混合气体。氧气是细胞代谢必须气体,CO2维持培养液pH。德国WIGGENS CO2培养箱,为细胞生长提供最佳环境,为您的细胞培养保驾护航。
  • “动物实验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通知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每一个新药诞生或者新的实验研究成果的背后,都有大量默默牺牲的实验动物,它们的贡献功不可没。在医药研究领域之外,农业、食品等领域中实验动物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每年用于研究的实验动物,包括大鼠、小鼠、蜜蜂、蚕、比格犬、兔、斑马鱼、鸽子,以及大型动物恒河猴等有数以千万计。因此,动物福利组织提出了“3R”原则,即 strong “Replace替代”、“Reduce减少”、“Refine优化” /strong 。人们在思考如何利用实验动物更好的进行研究。合理是使用实验动物并加强实验动物技术意义重大。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为广大从事动物实验工作者提供学术、技术交流平台,传播知识,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仪器信息网 /strong /span 将于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2020年8月11日 /strong /span 举办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动物实验技术” /strong /span 主题网络研讨会。此次网络会议为参会者提供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免费学习、交流平台,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聆听到精彩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5px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imal-Res2020/"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8e59a298-d960-4c7b-837b-36fb013c5afd.jpg" title=" w1920h420dwsy.jpg" alt=" w1920h420dwsy.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imal-Res2020/"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27, 108, 9) " strong 点击图片报名参会 /strong /span /a span style=" color: rgb(227, 108, 9) " strong br/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2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一、会议信息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二、会议详情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1. 会议时间:2020年8月11日 下午2点 /p p 2. 会议形式:网络在线交流 /p p style=" margin-bottom: 15px " 3. 报告专家及报告题目: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21px height: 23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8002a8a7-6fe3-463e-9001-85408031f2b3.jpg" title=" 动物实验技术-日程.png" alt=" 动物实验技术-日程.png" width=" 621" height=" 235" / /p p style="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三、参会指南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一)报名方式: /p p 1、点击“动物实验技术”网络研讨会(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imal-Res2020/" target=" _blank"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imal-Res2020/ /a )官方页面进行报名。 /p p 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 strong 2020年8月11日 /strong 开会。 /p p 3、为使更多用户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与交流,报名参加“动物实验技术”网络研讨会 span style=" color: rgb(227, 108, 9) " strong 不收取注册及参会费用 /strong /span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二)参会条件: /p p 1、“动物实验技术”网络研讨会将在仪器信息网网络会议平台上举办,报告人PPT视频和讲解将实时传送给所有参会者,参会者可通过文字向报告人提问,报告结束后统一进行解答。 /p p 2、参与网络会议听众需要自备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或智能手机,网络带宽超过128K。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三)参会方式: /p p 1、报名参会并通过审核后,将会收到邮件通知,并在会前一天收到提醒参会的短信通知。 /p p 2、会议当天进入“动物实验技术”网络研讨会(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imal-Res2020/" target=" _blank"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imal-Res2020/ /a )官方页面,点击“进入会场”,填写报名时手机号,即可登录会场参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imal-Res2020/"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2d268e9f-df0f-4e1e-933f-3080585a425e.jpg" title=" w1920h420dwsy.jpg" alt=" w1920h420dwsy.jpg" / /a /p p style="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四、联系方式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会议联系人:赵青舟(编辑) 186-1131-3862 /p p 联系邮箱:zhaoqzh@instrument.com.cn /p table style=" border-collapse:collapse " tbody tr class=" firstRow"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55, 255, 255) word-break: break-all " valign=" to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497efcd4-a8f7-4a1c-9982-053b92d83a07.jpg" title=" 群二维码0812.png" alt=" 群二维码0812.png" / /p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55, 255, 255) " valign=" middle" align="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37px height: 23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af3dc6a8-f773-42c6-afe1-8a5700d4d99c.jpg" title=" 动物实验技术会议报名.png" alt=" 动物实验技术会议报名.png" width=" 237" height=" 238" / /p /td /tr tr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55, 255, 255) word-break: break-all " valign=" middle" 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6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扫码加入会议交流群 /span /strong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br/ /span /strong /span /td td style=" border: 1px solid rgb(255, 255, 255) word-break: break-all " valign=" middle" 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6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扫码报名参会 /span /strong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 br/ /span /strong /span /td /tr /tbody /table p style=" margin-top: 15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strong 五、会议赞助商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margin-top: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52px height: 7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2c4da075-a5c5-44db-bcdd-11697c489a67.jpg" title=" 哈佛LOGO.png" alt=" 哈佛LOGO.png" width=" 152" height=" 70" /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margin-top: 10px " 哈佛仪器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margin-top: 10px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仪器信息网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20年7月 /p
  • 揭露偷猎者“隐秘的角落”,FLIR为保护野生动物提供强力技术支持!
    Teledyne FLIR作为热成像技术的佼佼者,对于保护野生动物方面一直都尽力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自2016年以来一直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合作,提供诸如固定式安全热像仪、车载摄像头和手持式红外热像仪等设备,以及工程和技术支持。自2016年以来,这一合作关系已导致数百名偷猎者被捕,该项目的成功引导肯尼亚和赞比亚等其他非洲国家在公园和私人土地上广泛部署FLIR红外热像仪。最近,Teledyne FLIR捐赠了100台全新FLIR热像仪,以帮助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阻止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偷猎。这些热像仪不仅能让护林员在夜间看得更远,还能捕捉带有地理标记的照片,不仅提高了协作能力,还保护了自己免受潜在威胁。Colby LoucksLoucks从1996年开始加入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现在正在开展野生动物犯罪技术项目,该项目主要致力于利用技术保护野生动物和其生活区域免受环境威胁,包括偷猎。他还领导了北美、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不丹、中南半岛和中国等地区的保护规划项目。Becker于2015年开始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合作,专注于所有会影响WWF保护工作和保障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技术。这包括无人机、传感器开发、跟踪设备、通信、AI、应用程序开发、系统集成、电路板设计、机械设计等。作为一名环保工程师,他一直在寻找可持续的方法来扩大技术规模,保护濒危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安全。Eric Becker我们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副主席Colby Loucks和首席保护工程师Eric Becker就WWF的非洲保护项目进行了简短的问答。具体内容,请看以下详述:Q1你为什么选择FLIR红外热像仪?Becker:“除了无人机,我们还在寻找其他可以用于反偷猎的技术。通过Teledyne FLIR,我们发现热像仪可以为分析系统提供重要的对比度,及时清晰地告知我们拍摄到的物体。我们还发现,热像仪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夜视仪,包括图像增强,因此我们开始关注热成像技术。其实包括雷达或声学传感器在内的其他技术,很多仍然依赖于一些热成像系统。对于声学传感器来说,它们就像雷达一样,触发声音会发现运动的物体,并将摄像机对准物体,以了解发生了什么。由于大多数威胁发生在晚上,因此这些系统总是需要依赖红外热像仪才能告诉你发生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红外热像仪,我们能削减很多成本。由于FLIR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在各种条件下集成范围广泛的传感器,因此对于周边探测,我们可以部署最少的观测塔来达到良好的效果。”案例分享:2020濒危物种日:打击盗猎者,全方位保护失明犀牛的安全!Q2Teledyne FLIR如何为您提供技术支持?Becker :“一旦与FLIR开启正式合作,他们就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Teledyne FLIR专业团队填补了我与技术团队多次通话的空白。在处理我们的各种问题时,他们会提供纬度培训和分析培训,经常进行远程视频通话指导。我们所有的站点都是远程指导,我从美国远程访问,FLIR支持团队也远程介入,这样各地护林员即使在偏远的地方也能学会使用这些高科技工具。FLIR工程师的远程技术支持和知识指导使我们在非洲的努力更加可持续。”Q3在使用FLIR技术之前,发生过哪些有趣或令人惊讶的事?Becker :“在肯尼亚的纳库鲁湖国家公园,有一只被偷的驴子。护林员能够通过FLIR外围系统确定发生的地点,他们与社区接触时,让社区看到了这种安全系统的好处,看到了与公园护林员合作的巨大价值。还有一起肇事逃逸事故,国家公园周围社区的一栋房子被损坏。同样,他们能够利用该系统的录像来识别这辆车。最初,社区对这个系统持怀疑态度,并且在事情发生之前对与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KWS)的合作非常不关心。在驴事件之后,社区看到了与KWS互动的价值,看到了这个系统不仅仅是用来监视社区的。它竟然打开了之前并不存在的沟通渠道,这是我们从未预料到的结果。还有一次,肯尼亚北部有一群大象因野火而流离失所。当它们移动时,经常破坏社区的花园。人象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了几个月,KWS无法确定象群的位置,也就无法将它们迁回。在与Teledyne FLIR工程师进行远程培训时,这群“失踪”的大象意外走到了我们的热像仪前。FLIR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些奇怪,因为它们在围栏的社区一侧,而不在保护区内。于是他们用无线电联系了野生动物管理员。这只是Teledyne FLIR周边系统帮助社区的另一个例子,虽然是偶然,但却实实在在帮助了社区。”案例分享:FLIR热像仪提供实时监控,保障野生动植物的生命安全Q4在与Teledyne FLIR合作中,都发生过哪些大事?一家私人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安装该系统,这是我们与FLIR在周边安全系统上的下一个大型合作。TeledyneFLIR非常自豪能参与帮助保护世界各地野生动物我们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持我们的企业使命和FLIR的“英雄计划”
  • 2013年美国最炫最潮的十大大学实验室(图)
    当我们对大学的科研水平进行综合考量时,科学家们开启紧张冒险旅程的实验室绝对不容忽视。提起大学实验室,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什么呢?白大褂、小白鼠、培养皿、量杯&hellip &hellip 这些都是老黄历了。美国《大众科学》网站近日为我们遴选了2013年美国最炫最潮的十大大学实验室,看后会让我们将上述刻板印象直接扔到爪哇国。   这些实验室千奇百怪,各有千秋。有的实验室能让你监测暴风雨,刺激程度堪比美国&ldquo 现代文明之父&rdquo 本杰明· 富兰克林收集闪电 有的实验室让你有机会建造火星探测器,或许会成就你在人类航天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理想 也有实验室能让大胆人士研究尸体的腐烂过程,过过福尔摩斯的瘾。   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   学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每天,位于美国亚孟森-斯科特南极站冰面下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都会在朝霞中迎接破晓的到来,这里是科学家们处理冰下传感器数据的地方。冰立方天文台是同类天文台中最大的一座,它的使命是搜寻几乎可以穿透所有物质的神秘亚原子微粒&mdash &mdash 有&ldquo 宇宙信使&rdquo 美誉的中微子。通过追踪中微子的&ldquo 倩影&rdquo ,冰立方天文台将会揭示隐藏在极端天文事件背后的物理细节,同时发现暗物质和暗能量存在的证据。   中微子是一种质量几乎为零的粒子,很少同其他物质&ldquo 往来&rdquo 。每秒钟都有数万亿个中微子穿过地球,它们携带的信息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揭示超新星的物理学原理以及高能宇宙射线的源头。因为行踪飘忽不定的中微子发出的信号非常微弱而且罕见,所以,科学家们必须在南极冰层内埋藏数个垂直排列的探测器,以便阻止宇宙射线和太阳发出的中子。冰立方黑暗的地下装置内干净的冰使得探测器能够&ldquo 看到&rdquo 中微子接触冰内原子后出现的微弱蓝光。   每年,会有数十名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或者其40到50个国际合作机构之一)的本科生前往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进行科学研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工作就是监测欧洲和美国科考站内的探测器发出的信号。但是,对于少数幸运儿来说,这意味着一次前往南极的科学旅行。通过体能测试之后,学生们就展开了一场为期72个小时的旅程。他们首先会在新西兰短暂停歇一下,接着前往南极洲的麦克默多研究站,再飞往南极科考站。如果资金获得批转,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可以派遣4名学生,在南极度过长达3周的暑期科考时光。   一旦学生们适应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9000英尺的高海拔,他们就会开始潜心监测中微子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同时直面零下20零下30摄氏度左右的寒冷。这项研究或许并非那么舒适惬意,而且,要监控的目标对象也非常非常微小,但学生们获得的结果将有助于解决宇宙中最大的问题。   学生们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粒子物理学家、太阳物理学家、电子工程师等。   法医鉴定人类学研究中心   学校:田纳西大学   风靡一时的美国系列电视剧集《犯罪现场》(《CSI》)第14季即将强势开播,这部曾入选2002年美国&ldquo 十大最佳电视影集&rdquo 的电视剧可谓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剧中人物利用高科技进行尸检的破案手段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在《拉斯维加斯》篇前几季里,女人类学家根据尸体的腐烂程度调查、毛发鉴定、血液显形等让罪犯现形的情节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在《CSI》这部以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中,在《拉斯维加斯》篇里的人物和情节当然也并非全然虚构,活生生的现实原型就是田纳西法医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法医人类学家们。   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有一处3英亩的森林覆盖的悬崖峭壁,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田纳西河。每学期,大约75名大学生会协助田纳西大学的法医鉴定人类学教授达沃尼· 伍尔夫· 斯特德曼在这里处理尸体。斯特德曼主要钻研尸体腐烂的各种方式。   学生们会帮助斯特德曼教授监测100具捐赠的尸体在不同腐烂阶段的情况。他们或许也会研究包括绿头苍蝇等在内的食肉动物群的生命循环以指出尸体的死亡时间 他们也会从这些尸体中提取出DNA并测试死者是否有中毒迹象,侦查人员可以利用这些结果来确定谋杀案中死者的身份以及是否存在毒药。有时候,学生们甚至在执法机构的要求下,帮助斯特德曼教授重现犯罪现场。   一旦尸体上的大部分肉已经被昆虫蚕食,学生们就会将尸体剩下的部分运回实验室。随后,他们戴上手套和清洁设备,开始鉴定骨头、骨架和病理学以及尸体遭受了何种类型的损伤。最后,他们会将骨架移到该大学日益增多的尸体收藏室中。目前,该大学已经收集了1000具尸体。   学生们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法医病理学家、法医科学家、法医人类学家等。   纺织品研究中心   学校: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   罗杰· 巴克的纺织品实验室内最重要的老师是人体模型。巴克使用三类模型来再现真实世界的环境,从而研究纺织品对极端环境如何反应。第一种模型是燃烧假人。燃烧假人可以耐受模拟发生火灾的建筑物环境,它有122个热传感器,可以记录热流动,与此同时,巴克也会使用8个丙烷气体燃烧弹来测试这些燃烧假人的反应。第二种模型是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的高频电磁曝露报警仪RadMan,其拥有的传感器可以记录下模拟的森林大火产生的辐射热。另外一种还未命名的人体模型也拥有热传感器、关节以及100多个汗孔,巴克可以借用这一法宝来测试制服和户外服装的性能。   每年,大约有10名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本科生会参与到巴克的多个研究项目中来。例如,2012年,一群学生对混合有杀虫剂(以防止蚊虫)的军装进行了测试,以确保军装上的化学物质不超过环保部设定的限制指标。学生们也会假扮人体模型:一群学生全身上下涂满了治疗皮肤病的冬绿油,以确保安全的服装不会让化学武器的攻击得逞。研究助理教授布莱恩· 奥蒙德表示,学生们唯一不能做的工作是在爆破室充当燃烧假人。   学生们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材料工程师、运动服设计师等。   国立风力研究所   学校:得克萨斯理工大学   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的学生们正试图防御飓风、龙卷风以及其他危险风暴带来的破坏。通过研究极端风暴如何形成、如何演化以及它们会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工程师们能设计出更好的房屋结构来对抗它们。   在国立风力研究中心的碎片撞击实验室内,研究团队使用一种特制的高抗冲枪(最常见的风暴射弹)来朝着砖壁、避难所、保险柜射击以证明这些目标材质和设计的强度。其他研究团队则竞相在飓风有可能会登陆的各地布置传感器,以便收集与风速、湿度等有关的数据。   今年,2名研究生甚至参与了联邦紧急管理局资助的研究项目,对这些暴风雨避险处在今年5月份龙卷风袭击俄克拉何马州时的表现进行评估。   学生们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结构工程师、大气科学家等。   野生动物生态学与自然环境保护   学校:佛罗里达大学   每年暑假,当野生动物生态学教授罗伯特· 康纳利的学生前往非洲南部的内陆国斯威士兰进行科研考察时,他都会给他们列出一长串野外生存指南&ldquo 小贴士&rdquo ,其中包括:时刻提防狒狒、不要感染疟疾、不要在河边漂流等,因为这个国家盛产河马、鳄鱼以及血吸虫。经过这些知识洗脑后,佛罗里达大学的15名学生会前往该地进行为期1个月的生态学和自然环境保护领域的考察。在学生们进行田间试验期间,他们会使用无线电手机接收埃及夜凹脸蝙蝠发出的信号或收集长颈鹿的排泄物用于遗传分析。   当然,这些学生也可能在马洛洛特加自然保护区薄雾迷蒙的山脉里搜寻黑尾牛羚 或者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研究黑斑羚和斑马。作为课程的一部分,他们还会进行夜间驾驶比赛,搜寻非洲夜猴并前往南非附近的克鲁格国家公园进行实地考察。   康纳利也非常了解学生们的渴求,他会刻意有选择性地让部分希望在森林中度过更多时间的学生在他们位于斯威士兰的临时驻扎地待上几天。该驻扎地由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生和来自非政府组织非洲之外(All Out Africa)的成员管理。康纳利说:&ldquo 佛罗里达大学的所有学生都可以申请,除了需要选修一门生态学课程增加基础知识外,没有任何其他要求,我希望学生们对野生动物保护始终怀抱激情而且愿意孜孜不倦地学习。&rdquo   学生们未来的职业选择:野生动物生态学家、公园生物学家等。   能源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   学校:新墨西哥技术大学   范· 罗梅罗的学生并不想成为容易获得巨大财富和声望的医生或者律师,他们想把东西炸成碎片再进行研究来谋生。罗梅罗是新墨西哥技术大学负责研究和经济发展的副校长。当他的学生们引爆任何爆炸物,无论是C4 塑胶*药还是三硝基甲苯(TNT)时,他的同事都会在旁边监督学生的&ldquo 一举一动&rdquo 。   去年春天,大一新生们首先在学校新建的交互式实验室进行了实验,这个大小为1220平方英尺的实验室内配备了三星的平板电脑&mdash 用于学生们之间分享项目设计以及一台3D打印机。   学生们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核武器研究专家、施工爆破工、国土安全承包商等。   喷气推进实验室   学校:加州理工学院   今年夏天,加州理工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将迎接来自全国各地大约450名本科生,进行为期10周的实习。在这个实验室内,学生们能够进行行星科学、天体物理学、太空生物学以及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   此前,在此实习的学生们所做出的科学贡献包括:帮助研制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上的设备 分析开普勒宇宙飞船(其目前正在搜寻有潜力适合人类居住的系外行星)传回的数据 研究在地球极端环境下生活的生物以便了解生命如何在宇宙中生存等等。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高校主管艾德里安· 庞塞表示,这些实习生们&ldquo 徜徉在人类知识领域的前沿阵地&rdquo 。一旦他们毕业,大约100名曾经在喷气推进实验室实习过的学生会选择永远留在这个实验室工作。   学生们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天体生物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等。   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   学校: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科罗拉多学院   犹他州南部的&ldquo 罪恶之地&rdquo 以其崎岖不平而&ldquo 臭名昭著&rdquo ,沙岩峭壁和峡谷组成的迷宫将这里的夏天变成一座&ldquo 火炉&rdquo ,但情况也并非总是如此。   其实,早在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海岸绿林,类似于今天的墨西哥湾岸区,里面蛙声阵阵、蜥蜴和暴龙四处横行。当这些动物死亡之后,它们的尸体会变成沉渣,沉积在河底深处,这就使得犹他州南部一跃成为美国最丰富的化石层所在地。   每年,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者约瑟夫· 塞蒂奇都会带领学生们前往该地搜寻化石,与远足野营的旅程相比,这一旅程更加艰难但也更有趣味。学生们扛着锄头、手持斧头、拿着天然气动力的切石锯,挺进犹他州大阶梯艾斯可兰特国家纪念区的凯佩罗维兹(Kaiparowits)组地层的深处。   该处海拔800英尺,人迹罕至,到处都是沙子和泥岩。塞蒂奇表示:&ldquo 这地方就像小行星上的&lsquo 失乐园&rsquo 。在科考中,学生们会行进7英里挖大坑,接着,继续前行,到达穷乡僻壤处,找出那些新的、还未被开发的处女之地。有些挖掘点非常便宜,以至于工具都必须由直升飞机运送到。不过,正是在这些人迹罕至之处,学生们找到了豌豆大的蜥蜴骨架以及鸭嘴龙的骨架。   大多数本科生都会在这个地方停留几周,也有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情况扩展成一篇研究论文。持续时间长达1个月甚至2个月的实习计划正在研究拟订中。塞蒂奇表示:&ldquo 学生们已经成为这些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是主要的研究生力军。&rdquo   学生们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古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博物馆馆长   爆破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密苏里科学技术大学   参与保罗· 沃思尼爆破项目的学生们有一门新课程需要学习:制造烟花。他们将易燃烧的化学物质磨碎并将其同专业级的烟花混合在一起,最终制造出一款高达五英尺的烟花炮并点燃它。学生们也能修习商业烟花和烟火制造方面的课程,从而学会设计、制造烟花并在重大节假日进行烟花表演。   学生们未来的职业选择:烟花制造师、动画设计师、爆破专家等。   巴顿实验室   学校:阿克伦大学   只有那些最坚强最脚踏实地的本科生才能进入海兹· 巴顿的实验室进行研究,这是一项非常大的荣誉。巴顿研究洞穴微生物,学生们常常会在巴西的洞穴里进行科学研究。前往巴西的洞穴并非易事,他们必须穿上特制的防止蛇虫叮咬的靴子并且一路披靳斩棘穿越亚马逊丛林才能进入这些洞穴。通过对生活在洞穴中的岩石样本和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或许以岩石上的铁为生)进行分析,学生们会知道如何更好地预测污水池和洞穴的信息。巴顿和她的学生们也会研究不同的微生物物种之间的竞争,这样的研究有助于他们研制出新型抗体。   学生们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微生物学家、地球化学专家、太空生物学家等。
  • 全球首台浮游动物计数仪“Z100”发布
    (2011年4月26日,杭州)-- 迅数科技,中国领先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和仪器供应商,今天高兴地宣布:"迅数_Z100浮游动物计数仪"在中国市场隆重上市!据悉这是全球首台可“精确到种”的浮游动物计数仪;也是迅数科技继成功推出Algacount系列藻类辅助鉴定计数仪后,在浮游生物监测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与水质关系密切,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生物指标。浮游动物是水体(包括淡水水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生态类群,同时浮游动物也是经济水产动物,是中上层水域中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重要饵料,对渔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浮游动物计数的实际操作是采用显微镜下“人工镜检计数”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同时要求实验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水生生物学知识。而当前,我国具备相应经验的人才匮乏,而水生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又需要时间。因此,我国的浮游动物监测领域迫切需要专门的技术手段和仪器,来取代人工计数方法! 针对当前我国专业监测技术手段的匮乏现状和人工镜检的低效率,迅数科技集合国内外研发资源,历时两年,推出了创新的"迅数_Z100浮游动物计数仪"。"迅数_Z100浮游动物计数仪" 采用了真彩高解析度CCD,能自动连续获取生物显微镜的光学信号,并转化为显微数字图像,然后对每张图像的各种浮游动物进行分类计数标记,再通过对多个视野中分类标记的浮游动物自动累计,可实现浮游动物丰度的自动换算和优势种自动排序。 "迅数_Z100浮游动物计数仪" 还配备了强大的浮游动物分类专家图谱。该图谱包含6大类、460属、1500种浮游动物的文字描述、特征图、及精美显微照片。选择任意类、属、种,快速搜索浮游动物文字介绍、特征图及照片,并与实际拍摄的未知浮游动物进行特征对比,从而实现快速鉴别浮游动物种类。这项技术可替代常规的“人工查阅鉴定手册”鉴定方法,实现快速辅助鉴定到种,确定未知浮游动物的中文名称和拉丁文名称。操作者可 我国的“水环境监测规范”要求:浮游动物定量计数必须鉴定到属;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浮游动物除鱼卵和仔、稚鱼外,必须给出种名,按种计数。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中,也着重强调了浮游动物的监测指标。迅数科技率先开发出浮游动物计数仪产品,将帮助广大浮游动物监测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与监测水平,为环境监测、水质分析及渔业研究机构提供了最佳的操作平台!
  • 【视频回放】首届“动物实验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8月11日,仪器信息网成功举办了“动物实验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会议依托成熟的网络会议平台,为动物实验技术以及药理学相关研究、应用等人员提供了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免费学习、交流平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27px height: 13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ui/bimg/SH100000/special/w1920h420dwsy.jpg" width=" 627" height=" 137"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 每一个新药诞生或者新的实验研究成果的背后,都有大量默默牺牲的实验动物,它们的贡献功不可没。在医药研究领域之外,农业、食品等领域中实验动物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每年用于研究的实验动物,包括大鼠、小鼠、蜜蜂、蚕、比格犬、兔、斑马鱼、鸽子,以及大型动物恒河猴等有数以千万计。因此,动物福利组织提出了“3R”原则,即 strong “Replace替代”、“Reduce减少”、“Refine优化” /strong 。人们在思考如何利用实验动物更好的进行研究。合理是使用实验动物并加强实验动物技术意义重大。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本次会议,5位从事动物实验技术的专家学者及仪器厂商代表分别带来了精彩报告。据统计,近400人报名参会,实际出席率60%左右。会议得到了参会专家和网友的高度认可。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span /p p label=" 标题居中" style=" font-size: 32px font-weight: bold border-bottom: 2px solid rgb(204, 204, 204) padding: 0px 4px 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0px 2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color: rgb(49, 133, 155) " 专家报告回顾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5px " img style=" max-width: 90% max-height: 90% width: 150px height: 22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37f213c2-b998-4c8c-bd79-4331c9291521.jpg" title=" 杜小燕 个人照片.jpg" alt=" 杜小燕 个人照片.jpg" width=" 150" vspace=" 0" height=" 227" border="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89, 89, 89)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报告人:杜小燕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副教授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报告题目:“新星”实验动物资源长爪沙鼠的特性及应用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处理中)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5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80px height: 21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45247d51-a12f-45cc-a632-0daf1e2405d0.jpg" title=" 熊国林N.png" alt=" 熊国林N.png" width=" 180" vspace=" 0" height=" 210" border="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报告人:熊国林 军事医学科学院 高级实验师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报告题目:常见动物实验技术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303.html" target=" _blank" textvalue=" (点击回放?)"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点击回放) /strong /span /a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80px height: 26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c5bddff2-20ba-4e59-9a9a-0b10eb356c5c.jpg" title=" 王倩倩-harward.jpg" alt=" 王倩倩-harward.jpg" width=" 180" vspace=" 0" height=" 269" border=" 0"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br/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报告人:王倩倩 豪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亚太区渠道经理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报告题目:哈佛仪器动物实验技术解决方案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304.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点击回放) /strong /span /a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5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50px height: 18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cec7f754-2b93-4b73-acfa-9c2cfda007d8.jpg" title=" 杨慧鹏.jpg" alt=" 杨慧鹏.jpg" width=" 150" vspace=" 0" height=" 187" border="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报告人:杨慧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报告题目:向日葵蜜蜂访花行为监测及授粉效果评价方法 /span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314.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点击回放)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margin-top: 15px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13314.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192, 0) " /span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a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25px height: 1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e378459f-b70a-4251-8105-277c91014a1a.jpg" title=" mmexport1594870899184(1).jpg" alt=" mmexport1594870899184(1).jpg" width=" 225" vspace=" 0" height=" 150" border="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报告人:曹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br/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0, 0) " 报告题目:从毒药到神药——砒霜的前世今生 /span /p p label=" 标题居中" style=" font-size: 32px font-weight: bold border-bottom: 2px solid rgb(204, 204, 204) padding: 0px 4px 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0px 2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color: rgb(49, 133, 155) " 会后交流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5px " strong 会议同期,我们特别组建了“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动物实验技术交流群 /span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群!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4px height: 26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3b73fb07-7678-41fc-98bb-0d2a58397232.jpg" title=" 进群code.jpg" alt=" 进群code.jpg" width=" 204" height=" 268"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text-indent: 2em " 关于“动物实验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更多信息,请点击会议官网: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text-indent: 0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imal-Res2020/" target=" _blank"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imal-Res2020/ /a br/ /p p style="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bold border-bottom: 2px solid rgb(150, 150, 150) padding: 0px 4px 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margin: 15px 0px 20px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0, 0) " 让我们相约“第二届动物实验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 /span br/ /p
  • 朱敏院士团队eLife新成果:原始胴甲鱼揭秘有颌脊椎动物祖先的鳞列格局
    鱼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体表覆盖的鳞片,这些鳞片承担了防御、进攻、摄食、过滤、感觉、保护躯体免受磨损和防止寄生虫等功能,此外鳞片表面的纹饰和腹侧的结构可以接收并引导水流,减少阻力。鳞片按照一定的生长模式整齐地排成鳞列,此即为成语“鳞次栉比”的出处。鱼类的鳞片是骨质的,属于外骨骼或膜质骨的一部分。鳞片和鳞列形态是对化石鱼类进行分类、推测身体结构、生活方式和彼此亲缘关系的重要证据。 盾皮鱼类是最原始的有颌脊椎动物,因此,学者们很关注它们鳞片和鳞列的形态。完整的盾皮鱼鳞列比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的鳞列更为罕见。云南曲靖下泥盆统洛赫考夫阶西屯组(大约4.1亿年前)是著名的早期鱼类化石产地,其中保存有十分丰富的盾皮鱼类鳞片微体化石。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鳞列,导致这些大量零散保存的盾皮鱼鳞片难以得到分类鉴定,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 胴甲鱼类是盾皮鱼类最原始的分支,处于有颌脊椎动物演化的根部,是一类外形非常奇特的鱼类。它们两眼和鼻子挤在头顶的一个“天窗”内,躯体前半部分被箱形膜质骨甲所覆盖,特别是一对胸鳍也被坚硬的骨片包裹,比起鱼鳍,看上去更像节肢动物的附肢。 胴甲鱼类是最早为科学界所知的古生物类群之一,但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晚泥盆世较为特化的属种上。上世纪下半叶开始,我国发现的云南鱼类等原始胴甲鱼类掀起了胴甲鱼类研究新的热潮,但直到90年代才发现了保存完整的云南鱼类标本——西屯副云南鱼(Parayunnanolepis xitunensis),至今副云南鱼仍然是云南鱼类中保存最完好的属种。因其原始地位和完整性,副云南鱼成为揭示早期有颌脊椎动物性状演化序列的关键一环。研究团队使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对西屯副云南鱼正模保存的鳞列进行了详细重建,获得迄今最完整的胴甲鱼高清鳞列及鳞片三维形态。 副云南鱼化石扫描结果展示了最原始有颌脊椎动物的完整鳞列。它的背鳍和尾鳍都被厚重的膜质鳞片完全覆盖。扫描显示,副云南鱼鳞片形态具有相当大的分异度,以及复杂的区域分化。同一个体的鳞片在轮廓、膜质骨表面纹饰、冠部比例、覆压方式、大小等形态特征上展现出极大的多样性。此外,沿着身体纵轴向后,鳞片在不同区域展现出不同的梯度特征,特别是侧鳞沿着身体纵轴向后鳞片逐渐变大,这与绝大多数硬骨鱼相反,并且鳞片由彼此强烈覆压(硬骨鱼鳞片普遍特征)逐渐转变为不覆压(软骨鱼普遍特征)。有意思的是,上述鳞列的分化情况在胴甲鱼类进步类群化石中发生了简化,只有在胴甲鱼类的原始类群中才能观察到这些现象。已知鳞片分区的简化也分别独立地发生在软骨鱼支系、硬骨鱼中的肉鳍鱼和辐鳍鱼支系中。因此,副云南鱼就成为了解有颌脊椎动物祖先鳞列格局最重要的一扇“窗口”。 副云南鱼完整鳞列还为鳞片微体化石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研究团队以副云南鱼鳞列为参考,在副云南鱼同一采样点和层位处理、挑样并鉴定出了一批云南鱼类鳞片微体化石。组织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云南鱼类鳞片不具有发达的中间疏松层(由带血管的骨质构成),这可能代表了有颌脊椎动物鳞片的原始特征。 该研究成果以“Squamation and Scale Morphology at the Root of Jawed Vertebrates”(有颌脊椎动物根部的鳞列与鳞片形态学)为题于2022年6月8日在Nature-index刊物《eLife》上发表,并被遴选为“eLife digest”特别报道。南京大学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博士研究生王雅婧为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院士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7554/eLife.76661 图1 西屯副云南鱼生态复原图。(杨定华绘)图2 西屯副云南鱼化石照片。(王雅婧供图)A)背视图;B) 右侧视图;C) 左侧视图图3 西屯副云南鱼鳞列三维重建,基于高精度CT。(王雅婧供图)A) 右侧视图;B) 左侧视图;C) 前视图;D) 背视图;E) 分区模式 图4 早期有颌类鳞片演化。(王雅婧供图)
  • Nature子刊:结合三代测序和Illumina二代测序解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异和功能
    近十年来,肠道微生物组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但目前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使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物种和功能的解析,宏基因组的拼接质量不高并且很难实现菌株水平的功能差异分析。有鉴于此,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课题组和动物研究所宋默识课题组合作,建立了ONT三代测序和Illumina二代测序数据混合组装和后续分析流程。在mock community上的验证表明,三代和二代测序数据的混合组装从完整度、准确程度以及编码密度方面均比单纯二代或者三代测序组装更有优势。图1本研究的技术路线(a),利用三代测序进行SV的深度解析,以及横断面/时间序列中SV的组成、动态分析,最终进行SV对代谢功能的影响判定。(b)混合组装能够有效提高N50,并组装出大量的基因组(c),其中发现更多的insertion、deletion和inversion。图2肠道微生物中与SVs相关的功能研究结果。(a,b,c) SV影响基因富集结果 (d-i) SV影响单菌种内不同菌株与代谢产物以及血糖的关联。图3肠道菌群汇中与病毒和CRISPR相关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基于三代ONT序列,提高了宏基因组装的质量、SV的发现能力,发现了大量包括插入突变和基因倒位在内的结构变异对于菌株水平上基因功能的影响,以及噬菌体、CRISPR-spacer等系统的深度挖掘。这项研究是课题组利用三代Nanopore测序技术解析肠道病毒组(Cao et al., Medicine in Microecology, 2020,4:100012 Cao et al. Gut Microbes, 2021, 13),近期发表的真菌组分析方法(Lu et al, Molecular Ecology, doi:10.1111/mec.16534)和靶向RNA检测病原微生物(Zhao et al., Advanced Science, 2021, 8, 2102593)之后,在利用三代Nanopore测序技术探索肠道微生物研究领域的新进展。这一发现,对未来更精细的精准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启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研究员、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宋默识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亮、赵娜、博士生曹佳宝、硕士研究生刘小林、助理研究员徐嘉悦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资金的资助。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0857-9
  • 霉菌毒素对毛皮动物的危害表现和防治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适宜条件下在其污染的饲料中产生的可以引起动物中毒的代谢产物。毛皮动物食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可造成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多种实质器官的损害。目前,对毛皮动物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包括黄***素、T-2毒素、玉米赤酶烯酮毒素等。 一、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1.黄***素。黄**素中毒的毛皮动物体温正常,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有的出现间歇性抽搐。发病动物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白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凝固不良。发病死亡动物解剖可见全身多处肌肉出血,尤其是后腿皮下肌肉。肝脏肿大,呈黄褐色,脆弱,有出血点,胆囊扩张。肾脏苍白、肿大。淋巴结充血、水肿。 2.T-2毒素。T-2毒素是由多种真菌,尤其是镰刀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之一。产生T-2毒素的真菌在仓库中广泛存在,在寒冷和冻融交替时,该菌在含水量高的成熟玉米中容易大量繁殖。毛皮动物采食含有该毒素的饲料0.5小时后就开始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拒食、呕吐、腹泻的临床表现,发病严重者可见口腔黏膜坏死。该毒素可使生长期毛皮动物发育停滞、消瘦,凝血时间延长。发病动物口腔、食道、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黏膜出现出血、坏死等病理变化。肝脏、肾脏等实质器官变性、出血、坏死。 3.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又称F-2毒素,是由赤霉病谷物中镰刀菌产生的毒素,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大米、大麦、小米和燕麦等谷物。玉米赤霉烯酮的耐热性较强,110℃下处理1小时才被完全破坏。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作用,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能造成动物急慢性中毒,引起动物繁殖机能异常甚至死亡。妊娠期的动物食入含玉米赤霉烯酮的饲料可引起流产、死胎和畸胎。毛皮动物中毒后出现拒食、呕吐,配种期出现*唇红肿,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的黏液混有血液,拒配等临床表现。妊娠母兽早产、流产。哺乳期母兽无乳或者少乳。发病动物的病理变化也主要集中在*唇、阴道、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 二、防治措施1.加强饲料的保管,注意保持干燥,特别是在温暖多雨地区或季节,加强通风,防止饲料发霉。如若怀疑饲料品质,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有效的霉菌毒素脱霉剂进行预防。利用仪器对饲料原料进行筛查处理已发霉或霉变的饲料原料。 深芬仪器生产的CSY-YG701霉菌毒素快速检测仪能够快速定量检测粮食、饲料、谷物、食用油、调味品等食品中黄***素、T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适用于粮油监测中心、粮油饲料生产加工、食品加工贸易、畜禽养殖户自查、工商质监部门用于市场快速筛查等。 2.如果确诊或者怀疑为霉菌毒素中毒应立即停止饲喂疑饲料,更换新鲜、可靠、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饲料中添加有效的霉菌毒素脱霉剂,吸附毒素,减少毒素被机体吸收。全群添加葡萄糖、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发病严重的动物可以皮下分点注射25%葡萄糖,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
  • 奥思德超纯水机参展第八届昆虫发育与遗传前沿论坛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为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源,同时又对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2024年4月24日-27日,由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发育与遗传专业委员会、西南大学共同主办的“含弘昆虫学论坛”暨“第八届昆虫发育与遗传前沿论坛”在重庆市北碚区举行。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百余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昆虫的发育与遗传方面,进行了数十场气愤热烈、视角新颖的专题报告。本届论坛得到了理真科技、夏耘科技、拜谱生物等多家企业的赞助支持,并设展会进行了产品展示与交流。展会现场,奥思德超纯水机吸引了多位专家和研究生驻足参观,分别对超纯水机的价格和性能进行咨询,奥思德工作人员认真地介绍了超纯水机的技术参数和实验应用,通过零距离的交谈和体验,专家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奥思德超纯水机的产品优势,并当即产生购买意愿。此前,奥思德超纯水机在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已有多台应用实例,用户使用后对设备运行、产水水质和使用效果都非常满意。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奥思德超纯水机应用于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后,奥思德公司还将严格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超纯水机的产品品质和功能,助力生物学等科研领域,真正做到一站式解决实验室用水,让科研再无水质之忧!
  • 关于印发《202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   为切实做好2021年全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结合当前动物防疫实际,我部组织制定了《202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农业农村部   2021年1月6日   202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一、免疫病种及要求   (一)免疫病种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   (二)免疫要求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的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应常年保持在70%以上。   (三)免疫动物种类和区域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全国所有鸡、鸭、鹅、鹌鹑等人工饲养的禽类,进行 H5亚型和 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对供研究和疫苗生产用的家禽、进口国(地区)明确要求不得实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的出口家禽以及因其他特殊原因不免疫的,有关养殖场户逐级报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不实施免疫。   口蹄疫:对全国所有牛、羊、骆驼、鹿进行 O型和A型口蹄疫免疫(已制定强制免疫计划或完成疫苗招标采购的省份和计划单列市,可仍按照《202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有关要求实施)。对全国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各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对猪实施A型口蹄疫免疫,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实施。   小反刍兽疫:对全国所有羊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开展小反刍兽疫非免疫无疫区建设和已退出强制免疫的区域,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不实施免疫。   布鲁氏菌病:在布鲁氏菌病一类地区,种畜禁止免疫,对除种畜外的牛羊进行布鲁氏菌病免疫 各省根据评估结果,自行确定是否对奶畜免疫,确需免疫的,有关养殖场户可逐级报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以场群为单位采取免疫措施 各省根据评估情况,确定非免疫净化区域,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实施。在布鲁氏菌病二类地区,原则上禁止对牛羊实施免疫,确需免疫的,养殖场户可逐级报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以场群为单位进行免疫。   包虫病:在包虫病流行区,对种羊进行程序化免疫,对新生羔羊、补栏羊及时进行免疫 四川、西藏、甘肃、青海等省份的包虫病高发地区,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使用5倍剂量的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试点开展牦牛强制免疫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指导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免疫效果监测评价,为下一步全面实施牛包虫病强制免疫提供技术支撑。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按照国家防治指导意见的防控要求开展免疫。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病种和区域。   二、疫苗种类   国家批准使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疫苗和目录见附件。疫苗生产企业和具体产品信息,请查询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www.ivdc.gov.cn)。   三、免疫主体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养殖场户)是强制免疫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承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强制免疫义务,自主实施免疫接种,建立免疫档案,做好免疫记录,并接受监督检查。   四、职责分工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强制免疫计划。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强制免疫计划,负责组织强制免疫疫苗的调拨、保存和使用监管。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负责开展使用环节强制免疫效果评价。各级承担动物卫生监督职责的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养殖场户履行强制免疫义务情况。   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主管部门组织做好“先打后补”资金发放管理和强制免疫疫苗采购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确保强制免疫补助经费落实到位。其他有关部门依法配合做好强制免疫计划实施工作。   五、组织实施   (一)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应按照本计划要求,结合防控实际,及时制定本省份强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对散养动物,采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定期补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模养殖场及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程序化免疫。   (二)推进“先打后补”。各省份要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的通知》(农办牧〔2020〕53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先打后补”工作,按时报送进展情况。   (三)规范疫苗采购。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会同省级财政主管部门,加强疫苗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各地应建立健全本部门疫苗采购制度,完善内部管控体系,严格规范疫苗采购活动。疫苗采购应以质量、免疫效果、价格和售后服务等综合指标为评判标准。禁止疫苗企业恶意竞标、串标、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标和超出使用范围宣传等行为,一经发现,将相关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   (四)开展技术培训。在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开展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组织开展省级免疫技术师资培训。各级畜牧兽医机构要组织做好乡镇及村级防疫员免疫技术培训。疫苗及诊断试剂供应企业要做好培训、技术服务等工作。   (五)完善免疫记录。乡镇畜牧兽医机构、村级防疫员、养殖场户要做好免疫记录,确保免疫记录与畜禽标识相符。养殖场户要详细记录畜禽存栏、出栏、免疫等情况,特别是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信息。   (六)落实报告制度。省级畜牧兽医机构按月报告疫苗采购情况,各级畜牧兽医机构按月报告免疫情况。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展实行周报告制度。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对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各地要明确专人负责收集、统计免疫信息,按时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随时报告。   (七)评估免疫效果。各级畜牧兽医机构要加强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价工作,实行常规监测与随机抽检相结合,对畜禽群体抗体合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组织开展补免 对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的养殖场户,要组织开展免疫效果抽查,确保免疫效果 对辖区内的免疫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情况和免疫失败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开展定期检查,并视情况组织随机抽检,通报检查结果。   六、监督管理   对拒不履行强制免疫义务、因免疫不到位引发动物疫情的养殖单位和个人,要依法处理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强制免疫疫苗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全面实施兽药“二维码”管理制度,加强疫苗追踪和全程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疫苗行为。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要加强疫苗质量监管工作,开展监督抽检,对生产企业实行督导检查。   七、经费支持   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修订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0〕10号)要求,对国家确定的强制免疫病种,中央财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畜禽饲养量、单个畜禽补助标准、地区补助系数等因素,测算中央财政强制免疫补助规模,切块下达各省级财政,用于开展强制免疫、免疫效果监测评价、疫病监测和净化、人员防护,以及实施强制免疫计划、购买防疫服务等。   各省份根据疫苗实际招标价格、需求数量和动物防疫工作实际需要,结合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据实安排省级财政补助资金,重点保障牧区半牧区和偏远山区未实施“先打后补”的中小养殖场户强制免疫需要,确保构筑有效免疫屏障。   附件:国家批准使用的有关疫苗目录   附件   国家批准使用的有关疫苗目录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   二、口蹄疫   1.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2.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3.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   4.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   5.口蹄疫O型—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   三、小反刍兽疫   1.小反刍兽疫活疫苗   2.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疫苗。   四、布鲁氏菌病   布病活疫苗。   五、包虫病   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