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淀粉添加

仪器信息网淀粉添加专题为您整合淀粉添加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淀粉添加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淀粉添加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淀粉添加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淀粉添加话题讨论。

淀粉添加相关的资讯

  • 台“卫生署”定调:毒淀粉属违“法”添加物
    华夏经纬网5月30日讯:据台湾媒体报道,淀粉违“法”添加工业用淀粉让人心不安,“毒淀粉”用语充斥更添民众恐慌 台“卫生署长”邱文达昨天定调,“属违法添加物”但未说明“毒不毒” “食管局长”康照洲也表示,迄今仍无一件被验出会造成人体立即伤害。   据报道,为安定人心,台“行政院副院长”毛治国昨天接连召开专案会议及食品安全会报,会后毛治国说,将加速推动修正“食管法”,加重罚则及业者责任、刑责 “法务部”则研议,严惩化工原料厂任意将化学原料卖给食品制造厂。   目前岛内化学物质管理分由“环保署”、“劳委会”等四部门负责,“行政院”表示,相关部门将整合建立登录、追溯系统,以加强管控 另外,“卫生署”应于两周内清除违规产品并严惩违规厂商,还给百姓干净安全的饮食环境。   在会后,记者询问究竟是否属“毒”淀粉事件?邱文达表示,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有三,但对猪、鼠都无伤,只有一研究指会伤狗的肾脏。   康照洲解释,毒有两种定义,一是剧毒、小量就会有让人立即致命危险、具急毒性 工业用淀粉则属“低急毒性物质” 因此才使用欧盟标准计算,岛内民众在此范围之下不会造成立即危害。   据悉,毒淀粉流窜,关键在暴利。据食品及化工业者指出,目前规定可添加在淀粉中增加口感的21种化学物质价格高,顺丁烯二酸的价格约只有三分之一,制成的毒淀粉售价比“合法”淀粉高。
  • 卫生部办公厅发布《食品添加剂 醋酸酯淀粉》等1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征求《食品添加剂 醋酸酯淀粉》等1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卫办监督函〔2012〕441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我部组织制定了《食品添加剂 醋酸酯淀粉》等1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征求你部门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2年7月16日前以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我部。   传  真:010-67711813   电子信箱:gb2760@gmail.com   二○一二年五月十六日 食品添加剂 醋酸酯淀粉》等1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号 标准名称 1 食品添加剂 醋酸酯淀粉 2 食品添加剂 磷酸酯双淀粉 3 食品添加剂 氧化淀粉 4 食品添加剂 酸处理淀粉 5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6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淀粉 7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8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 9 食品添加剂 氧化羟丙基淀粉 10 食品添加剂 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 11 食品添加剂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 12 食品添加剂 淀粉磷酸酯钠 13 食品添加剂 羧甲基淀粉钠 14 食品添加剂 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15 食品添加剂 天门冬氨酸钙 16 食品添加剂 凹凸棒粘土  附件:1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rar
  • CFDA:小麦粉中严禁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等非食品原料
    p   为规范生产行为,加强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p p   一、取得“小麦粉(通用)”生产许可的企业,不得在小麦粉中添加任何食品辅料。 /p p   二、取得“小麦粉(专用)”生产许可的企业,生产专用小麦粉时,应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GB 316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GB 20371)、《谷朊粉》(GB/T 21924)等相应的标准,添加食用淀粉、大豆蛋白、谷朊粉等食品辅料,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p p   三、小麦粉生产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如实标注,不得虚假标注产品成分,不得虚假标注执行标准,不得生产无标识、标识不全或标识信息不真实的小麦粉。 /p p   四、严禁生产企业在小麦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次磷酸钠、硫脲、间苯二酚、过硫酸盐、噻二唑、曲酸等非食品原料。 /p p   五、小麦粉生产企业要严格履行小麦原料进货查验、小麦粉出厂检验,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p p   六、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小麦粉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抽检与风险监测,严肃查处在小麦粉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严肃查处在小麦粉中添加非食品原料的行为,严肃查处标签不如实标注小麦粉成分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p p br/ /p
  • 未进检测项目 专家称“毒淀粉”大陆或滥用
    [ 记者在阿里巴巴、食品商务网等网站搜索,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经销商正在以食品添加剂的名义出售马来酸 ]   台湾地区“毒淀粉”风波愈演愈烈,奶茶店、鸡排店等台湾小吃均受到较大冲击。   不仅如此,“毒淀粉”罪魁祸首“顺丁烯二酸(俗称马来酸)”在大陆也发现大量出售信息,并且不少以食品添加剂的名义进行出售。上海质检部门表示,目前大陆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暂无马来酸的相关检测。食品专家董庆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马来酸”在大陆食品领域存在一定滥用现象,成本低廉是商家使用马来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动因。   “毒淀粉”不属食品添加剂   此次“毒淀粉”事件被台湾媒体称为继2011年“塑化剂”事件后台湾地区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最大危机。“毒淀粉”事件的曝光源自今年3月,台湾地区嘉义县调查站接获检举称,在食物中发现含顺丁烯二酸的有毒淀粉。随着全台展开彻查,“毒淀粉”事件雪球越滚越大。   顺丁烯二酸是工业原料,加入淀粉后可增加食物的弹性、黏性及外观光亮度。台湾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梁说,一片鸡排上通常会有将近200克的酥炸粉,如果酥炸粉里有“毒淀粉”,一名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一年只要吃下20片鸡排,就可能造成不孕或影响肾脏功能。   董庆利向记者表示,一般食品中添加有害物有两种情况,一种属于食品添加剂,过量或滥用 一种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添加就是错的。马来酸属于后者,在大陆,马来酸不在GB2760-2011标准中,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不过,董庆利强调:“台湾媒体报道的马来酸对人体的影响有些夸大,首先,所谓有害物累积效应还要看人体的耐受性和排出情况 其次,马来酸对肾脏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科研证实。目前来看,马来酸未被大陆准许使用是因为其毒性未明。马来酸化学式并不复杂,有动物实验表明对肾脏有损害,也有研究表明无损害。不过,就日常人的消费量来看,不会给人带来较大的健康危害,大可不必恐慌。”   无相关检测   此外,董庆利也向记者指出,大陆食品业中,马来酸存在一定滥用现象。记者在阿里巴巴、食品商务网等网站搜索,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经销商正在以食品添加剂的名义出售马来酸。   大陆食品行业中是否存在滥用马来酸现象?上海市质监局新闻发言人沈伟民表示,作为一种添加剂,原来的标准中,顺丁烯二酸并不在检测的范围之内。上海市质监局正在考虑是否根据台湾毒淀粉事件进一步扩大大陆的检测项目,目前质监部门正在跟踪这方面的信息,也在做上海方面相关的监督、研判。   也就是说,此前,马来酸并不在食品添加剂检测范围之内,因此,即便企业在食品生产中添加了也很难被发现。   目前,由于“毒淀粉”在台湾地区闹得人心惶惶,台北街头这几天珍珠奶茶销售量大受影响。而在大陆影响尚不明显。昨日,记者走访了上海部分台湾炸鸡排小吃店、奶茶铺等,大部分门店对“毒淀粉”事件并不知情,并表示生意未受到冲击,记者也看到一些炸鸡排店内仍有不少消费者正在排队购买。而鲜芋仙以及芋贵人等台湾风味小吃连锁餐饮企业均表示由于成本等原因,大部分材料均来自大陆,只有极少部分食材从台湾采购。   至于为何会有大量商家使用马来酸,董庆利告诉记者,利益驱使是主要动因。一些食品诸如关东煮、珍珠奶茶、炸鸡排等需要添加一定的添加剂以增加食品组织间的黏性和弹性,可增加食品口感。而目前能够达到这一效果的主要有植物胶、变性淀粉、马来酸等添加剂,前两者可用于食品添加剂,而马来酸则不能,但是由于马来酸价格低廉,一般只有植物胶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因此不少不法商家为节约成本,采用马来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 《食品添加剂标准》允许大米含3种添加剂遭质疑
    日前,有匿名的粮食系统内专家反映,新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简称"新标准")中,大米被允许添加包括防腐剂在内的三种添加剂。该专家认为,大米使用防腐剂在工艺上并无必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应该撤销。   三种物质包括防腐剂   上述专家所指的三种添加剂分别为淀粉磷酸酯钠,功能为增稠剂 双乙酸钠,功能为防腐剂 脱乙酰甲壳素(又名壳聚糖),功能为增稠剂、被膜剂。   根据新标准,淀粉磷酸酯钠使用的范围是粮食和粮食制品,包括大米、面粉、杂粮、块根植物、豆类和玉米提取的淀粉等(不包括原粮及07.0类焙烤制品),用量为"按生产适量使用".   双乙酸钠在大米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g/kg,但残留量要小于等于30mg/kg.壳聚糖在大米中使用量为0.1g/kg.   尚未发现有企业添加   该专家介绍说,双乙酸钠是防腐剂,在查找有关资料时,没看到国际标准或外国标准里可以用在大米里的情况。   之前有往大米里添加香精或食用油的情况,但都已被禁止或严厉打击。现在大米很干净,"没听说过有大米企业添加双乙酸钠等这三种添加剂的情况。"   长期从事大米研究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教授周显青也认为,新标准"无法理解".在他接触的大米生产厂家中,也没有用到这三种添加剂的。周显青说,一是没有使用必要,二是增加了厂家成本。   "你说的是什么?"北大荒米业八五九制米厂的李经理昨日听记者提到这三种添加剂时感到有些奇怪,"我们没用过。"   是不是真如专家所说,没有企业在使用这三种物质?记者前日就此向中国疾控中心发去了采访函,但截止到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允许使用将埋下隐患   "大米是我国主粮,也都是食品原料,其中允许使用添加剂,应十分慎重。"上述粮食系统内专家说:"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这无异埋下了隐患。"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之前,即因无技术必要而撤销了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   从保证健康的角度,大米一旦被列入允许添加防腐剂,就可能会有人去"钻研",可能有人想到不去控制水分进行保鲜。"粮食应该回到它的天然属性。对添加剂的使用,应该宁缺勿滥。"周显青表示。   ■ 专家释疑   大米加防腐剂是否多此一举?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教授周显青表示,"大米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和少量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相对稳定,在安全水分下,微生物变化非常小。大米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质,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   此外,周显青说,这三种物质在防虫上也没有作用。   北大荒米业八五九制米厂李经理也介绍说,按标准,生产时将大米内的水分控制在14.5%以内,就能保证大米在保质期内不生虫,也保证卫生,"所以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   那么,这三种物质是否应在国家粮食储备上使用?据了解,大米储备粮的保存是以原粮保存,即保存的是稻谷或糙米,因此不受标准影响。   周显青还认为,在实际生产中,大米使用添加剂比较困难,它是颗粒,不像淀粉,很难均匀分布。   ■ 新闻主角   三种添加剂大揭底   解读人:河南工大粮油食品学院教授周显青   双乙酸钠--本身是防腐剂,比较安全。但根据目前掌握的技术,用干燥的方式就可以让水分降到安全储藏水平,微生物很难滋长,正常情况下大米的保鲜在三个月到半年没有问题。   壳聚糖--本身是增稠剂、被膜剂,大米加工成本高,利润又低,所以实际生产中很少使用。粮企有可能将其用于大米表面的被膜或抛光,给大米表面覆一层膜,就像是水果包上了保鲜膜一样,但是这种物质成本高。目前大米的抛光技术,能使表面非常好,没必要使用添加剂。   淀粉磷酸酯钠---本身是一种淀粉的变性产品,有吸水的作用,成本较高。可能用在大米制品譬如汤圆、米粉等。   ■ 市场探访   看包装标志如读天书   "我们一般就看厂家和分量,后面的标签也看不懂。"日前,在北京市朝阳区双井附近的世纪联华超市里,马阿姨和老伴儿来买米。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消费者,他们都不知道大米还能使用防腐剂。   在散装大米周围,没有看到任何标志。而袋装大米的标志则过于专业,让消费者一头雾水。   袋装大米上除了会写明产地外,也会写出执行何种国家标准,比如"执行GB 1354-2009",但没有写大米中添加了什么物质。   记者通过上网查询才知道,"GB 1354-2009"即2009年开始实施的大米国标,规定"生产过程中,除符合GB 5749规定的水之外不得添加任何物质",并且这一规定为强制性条款。   ■ 商家举措   日前,海底捞16家门店正式"亮锅底儿",公示10种食品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成为北京首家公示食品添加剂的餐饮企业。   按照北京市卫生局的要求,本月底前,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的餐饮单位应向卫生监督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对于不公示者,将责令整改。同时,对故意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餐饮单位一律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不仅要行政处罚,还要交给公安部门进行刑事处理。
  • 《食用变性淀粉》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3月12日,经国家标准委批复,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诸城市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负责起草的《食用变性淀粉》国家标准在诸城通过审定。   变性淀粉是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处理,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来的物理或化学特性后的产品。由于变性淀粉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饲料等诸多领域,在食品中被广泛用于饮料、冷冻米面食品、调味品、糖果等。目前,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使用变性淀粉都制定了相关条款,规定了食品中使用变性淀粉的品种和使用量。这次《食用变性淀粉》国家标准的审定,为确保变性淀粉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 食品添加剂问题不等于标准问题
    近年来,老百姓对于食品添加剂是“谈虎色变”。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也一再去除其中非必要的添加剂种类,尽管反对人士认为,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有些被禁用的添加剂是有害的。不过,专家指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并不等同于标准问题,标准并不能确保食品安全。   2011年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大米被允许添加双乙酸钠(防腐剂)、淀粉磷酸酯钠(增稠剂)、和脱乙酸甲壳素(又名壳聚糖,增稠剂、被膜剂)。根据2011版标准,淀粉磷酸酯钠使用的范围是粮食和粮食制品,包括大米、面粉、杂粮、块根植物、豆类和玉米提取的淀粉等(不包括原粮及焙烤食品),用量为“按生产适量使用”。双乙酸钠在大米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g/kg,但残留量要小于等于30mg/kg。壳聚糖在大米中使用量为0.1g/kg。   这三种食品添加剂立刻引起了粮食领域专家的注意,有专家表示,大米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和少量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相对稳定,在安全水分下,微生物变化非常小。大米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质,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而且添加的这三种物质在防虫上也没有作用。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对2011年的这次大米添加剂的风波记忆犹新。他认为,媒体的连续关注,让这三种完全没有必要出现在大米中的食品添加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今年的3月15日,国家卫生部公开信息中公布的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这三种添加剂的使用范围都进行了调整,大米彻底从添加剂中解放出来。淀粉磷酸酯钠的使用范围去掉了粮食和粮食制品一类,在双乙酸钠和壳聚糖两种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中都没有了大米的身影。   而在两年前的3月,一场持续了几年的关于面粉增白剂的存废之争最终有了结果。卫生部等部门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这两种物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已无技术上的必要性,因此卫生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撤销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作为食品添加剂。   尽管如此,反对方始终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增白剂是有害于健康的,国际食品发展委员会的食品添加剂也是允许使用的,在60mg/kg这一限量标准下使用,不会引起安全问题。   同时指出,加拿大批准的最大添加量为150mg/kg,菲律宾批准的最大添加量为150mg/kg,日本批准的最大添加量为300mg/kg,而美国批准“按生产需要添加”,并未给出最大添加量限值。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对于食品添加剂而言,不是必需品,原则上不建议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但是,范志红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其实并非标准问题。   仍以面粉为例,绝大多数消费者每天吃的面制品,比如现做现卖的烙饼、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无论在超市、早市还是早点摊,都不属于预包装食品,也就是说,这类食品是不需要有食品标签对添加剂作任何说明的。事实上,包括各类餐馆提供的食物在内,理论上,消费者无法保证它们是绝对安全的。在李里特看来,再严苛的法律或是标准、条例,关键还在于监管部门的执行和企业的自律。   不过,范志红提到,食品安全是一项双向教育,买方市场同样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她认为,老百姓在理性层面选择安全,但在感性层面却选择享受。   “酸奶追求黏稠,面粉追求细白,面包追求筋道……如此一来,那些没有任何添加剂的产品是得不到市场的。”因此,她认为,老百姓如何选择食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非法添加或者食品造假的市场。
  • “毒淀粉”第三波 新加坡再下架3款台湾进口面条
    关庙面再度被新加坡指控含有顺丁烯二酸,业者喊冤,强调只用面粉与水、盐和日晒制成,根本不用淀粉。   新加坡再下架3款台湾进口面条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新加坡农粮兽医局再验出三种自台湾进口的面条,含未经批准添加的&ldquo 顺丁烯二酸&rdquo 。这是新加坡第三波公布含顺丁烯二酸的台湾食品,加上这次三种下架商品,台湾出口到新加坡却必须下架产品达18种。   新加坡农粮兽医局7日晚上在网站公布第三波检验后的台湾食品,这三种面条是由台湾&ldquo 上智(Sun Chi)&rdquo 制面厂生产的&ldquo 关庙面&rdquo 、&ldquo 刀削面&rdquo 及&ldquo 拉面&rdquo 。   &ldquo 上智&rdquo 另一款包装的关庙面,之前已被验出含&ldquo 顺丁烯二酸&rdquo 所有被新加坡当局公布下架回收的产品,都在农粮兽医局网站(http://www.ava.gov.sg/)。   农粮兽医局要求进口商立即回收,且回收完毕也应告知此地已购买这三种产品的消费者退回或丢弃这些食品。该局在声明稿表示,&ldquo 我们正在密切注意事件的发展,继续监督来自台湾的产品,确保它们不含顺丁烯二酸&rdquo 。   台湾&ldquo 卫生署&rdquo 已证实,在新加坡检验&ldquo 顺丁烯二酸&rdquo 的检出限量(detect limit)是1ppm,&ldquo 标准&rdquo 高于台湾的10ppm。   台湾制面业者:岛内检验都合格   台南市上智制面厂生产的关庙面、刀削面与拉面,又被新加坡验出顺丁烯二酸,必须下架,业者喊冤说在岛内检验都合格。台湾与新加坡对顺丁烯二酸检出限量不同的争议,再添一桩。   学者专家表示,包装材料中顺丁烯二酸可能溶入食品,台当局应尽速与新加坡讨论是否统一顺丁烯二酸检验标准,避免消费者和业者无所适从。   上智制面厂负责人吴金智昨天说,三样面条在台湾检验都没问题,实在不知道新加坡是如何检验出顺丁烯二酸,且迟未公布检验过程与详细数据,让他们毫无机会说明,&ldquo 先进国家(指新加坡)怎能如此不负责任,希望台当局帮忙讨公道&rdquo 。   台南市卫生局副局长林碧芬表示,新加坡上月将上智关庙面列为不合格淀粉产品,卫生局紧急抽验产品与六种制面原料,皆未发现顺丁烯二酸。关庙面也只用面粉与水、盐和日晒制成,根本不用淀粉,没有添加顺丁烯二酸的问题。   背景资料:顺丁烯二酸   顺丁烯二酸可应用在包装材料中。成功大学化工教授陈进成说,就算业者未恶意添加进食品,制造过程中仍可能产生,或从包材溶进食品,所以世界各地都会制定检出限量,未超过就算安全。
  • 火锅底料添加剂标准或今年起草
    火锅底料最近成为市民关注的新焦点,随着一些媒体报道“火锅底料大量添加化学添加剂”后,网络上掀起一片热议。虽然中国烹饪协会火锅专业委员会于上月底公布中国火锅企业食品安全状况,称占全国市场七成份额的100家知名火锅企业底料检查100%合格,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仍然对火锅底料持不信任态度。近日,广东省食品学会食品专家范瑞副教授指出,其实火锅底料内添加剂有没有超量使用,消费者很容易通过感官辨别。   现状 在标准内使用添加剂属合法   范瑞指出,火锅底料中会使用到添加剂和调味料。现在网络上都在热炒火锅底料滥用“添加剂”,这一说法是不规范的。   目前火锅底料中出现的有3类物质:调味料(包括复合调味料)、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   其中,调味料包括一些天然的香辛料,例如姜、蒜、胡椒,也包括从天然香辛料中提取的成分,例如辣椒油、姜油,也包括味精等。还有是一些专业生产的复合调味料,例如猪肉膏、牛肉膏、鸡粉之类。   而食品添加剂,包括香精、鲜味剂、防腐剂等,这部分食品添加剂是允许使用的,是受到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限制和要求的。因此,火锅底料中即使出现10种以上的食品添加剂是完全正常的,关键是其使用是否符合GB2760的要求。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主要问题是超量和超范围使用。   至于“非食用物质”,罂粟壳、苏丹红,均属于此类。   问题 火锅底料配方目前仍无标准可循   而辣椒素是目前火锅底料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提供辛辣感材料,主要是从印度种植的一种辣椒中提取而来,由于其性质过于强烈,其使用必须受到限制,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还没有相应的管理依据。   火锅底料配方目前仍无标准可循。记者了解到,2011年商务部和卫生部正在征询的食品安全标准征集课题,有关部门已报送拟计划起草《火锅底料和调味品标准》,正在等待批准。   专家 市民外出吃火锅应去正规餐馆   专家提醒市民,外出吃火锅时,应尽量选择卫生环境好,经营规范,有一定经营规模,有信誉保障的餐馆。用餐时可通过感官鉴定火锅底料:非常辣、颜色非常鲜艳、非常红、非常香的火锅,其中往往香精添加量较大,对于此类火锅和火锅底料,尽量不吃。据悉,火锅底料传统的做法是用鸡、肉、骨、油脂打底,配合一些香辛料,但是这种方法成本高,并且其鲜味、辣味等指标不突出。目前生产火锅底料主要是用一些油脂、肉粉、骨粉打底,配合香辛料、香精加工而成。因此消费者不要长期大量食用火锅底料。   若购买火锅底料用于家庭消费,建议去正规的超市、商店购买。购买时要看产品的外观、包装是否完整,包装上的制造和经营企业的名称、生产地址、生产日期、净含量、配料表、QS标志、产品标准号等7项内容必须标示完整。这其中,QS是“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的资格,QS后面有12位数字,一个QS号码就对应一个具体的生产企业,因此通过QS号码的查询就可以获得产品和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消费者可以登陆国家质量监督局的官方网站查询真伪。   相关报道   肉丸比肉便宜?小心添加剂过量!   肉丸是火锅配料里的重要角色,然而爽脆、香喷喷的肉丸里,也可能存在用添加剂来冒充肉丸口感和香味的行为。餐饮界资深人士伍先生向记者透露,目前市面普遍存在肉丸、腊肠比猪肉便宜的现状,要做到肉的深加工食品比原料还便宜,当然是添加各种替代品。   价格倒挂不正常   伍先生表示,以潮州牛肉丸为例,牛肉现在要二十几元一斤,如果以传统方法制造牛肉丸,应该卖到三十元以上才是正常的价格。而现在火锅店里的牛肉丸拿货价普遍在十元左右,价格倒挂的背后,就是用添加剂来节省成本。广东省食品学会食品专家范瑞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肉丸的传统做法,主要材料是肉(猪肉、牛肉、羊肉、鱼肉),肉的肥瘦比例依据不同风味有不同,一般来说“肥三瘦七”。肉丸的配料主要是鸡蛋、淀粉、葱、姜、香油、味精、盐及其他各种风味调料,鸡蛋的作用是调节控制肉丸的水分,尤其是在瘦肉较多的肉丸中可以提高肉丸的柔软度和口感,淀粉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肉丸的保水性,改善肉丸的口感,使肉丸不会太硬,并有合适的咬口感。其他配料的作用都是调味的作用。目前肉丸已有工业化生产的方法,一般是采用速冻食品的形式,主要的用途是火锅搭配的食品。   出于降低成本的要求,很多肉丸的生产厂家都大量使用替代材料来减少肉的含量。肉的减少会导致肉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组织上会比较松散,缺少肉的弹性,二是风味上缺少肉的风味和香气。目前替代肉的材料主要是大豆(4513,-24.00,-0.53%)蛋白和淀粉,淀粉使用过多在口感上很容易品尝出来,而使用大豆蛋白,在组织和口感上比较接近肉,但是没有肉所特有、完整的风味,同时其口感上也不能完全达到肉的要求。在潮式牛肉丸等特别要求爽脆度的产品中,传统做法的爽脆度是依靠新鲜的牛肉、减少水(基本不加水)、反复搅拌的特殊工艺来实现,而对于肉很少的肉丸,基本上是达不到这种爽脆的要求。   为爽脆添加违规添加剂   有一些生产者在产品中使用卡拉胶、魔芋胶等海藻胶,这些胶体属于食品添加剂,对于提高肉丸的脆度有一定帮助,但是不能完全替代肉的作用。于是一部分肉丸的生产者为了追求肉的口感和弹性,违规添加硼砂。硼砂可以使肉馅膨胀,产生好的弹性,并且使肉馅的颜色鲜亮。近年来有很多关于沙县小吃中云吞和饺肉中使用硼砂的报道。   范瑞指出,硼砂为硼酸钠的俗称,为白色或无色结晶性粉末,因为毒性较高,世界各国多禁用为食品添加物。硼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很大,连续摄取会在体内蓄积,妨害消化道的酶的作用,其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红斑、循环系统障碍、休克、昏迷等所谓硼酸症。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由于减少肉的使用,必然导致肉的香气和口感不足,部分生产者为了补足香气,就会添加一些增香味剂(鲜香膏),这些增香味剂的主要成分是各种肉味香精和味精等鲜味剂。肉味香精在使用上是合法的,但是出于假冒目的而使用香精则是不符合法规的。
  • “毒淀粉”在台已用40多年(组图)
    全台粉圆、黑轮、板条、芋圆、地瓜圆等越来越多食品被查出遭违法添加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对肾脏具有高毒性,台湾消费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还没确定安全问题前,这些食品暂时少吃。   82岁高中化学教师王东清,被指40多年前“发明毒淀粉”。   晨报讯 综合台媒报道,继2011年的“塑化剂”风波后,一个新名词“顺丁烯二酸”近日被台湾民众熟悉。这种会引起人体肾脏受损的物质被非法添加入淀粉,制成又Q(有弹性)又好吃的肉圆、粉圆、水晶饺等台湾美食,引起台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再次关注。   截至目前,全台粉圆、黑轮、板条、芋圆、地瓜圆等越来越多食品被查出遭违法添加顺丁烯二酸,各地卫生局封存问题淀粉超过200公吨。有台湾消费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毒淀粉事件越滚越大,在还没确定安全问题前,肉圆、黑轮等暂时少吃。   6月店家需张贴安全证明   台湾“卫生署”27日召开记者会介绍,将启动“0527食品安全项目计划”,即日起采取“坚壁清野”政策,将3天内清查全台所有淀粉厂,确定问题淀粉的来源、流向、回收情况。自6月1日起,台卫生部门将要求所有台湾淀粉类原料制造商或贩卖商需提供安全证明给下游厂商,并明显张贴在店家,供消费者检视确认。第一阶段以粄条、肉圆、粉圆、黑轮、粉粿、芋圆、地瓜圆等民众常吃的食品为主,若没有提供安全证明或伪造安全证明,或将受到新台币千万元重罚和刑责。   台湾行政主管部门27日召开跨部会会议,表示将以跨部会合作方式,包括法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劳工委员会和消费者保护处,加强化工原料源头管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   “毒淀粉”已经使用40多年   随着毒淀粉事件的延烧,被称为“毒淀粉发明人”的高中退休教师王东清最近也受到各界关注。接受媒体采访时,现年82岁的王东清澄清,早期在日本留学时,从淀粉科学技术中,学会顺丁烯二酸技术。他指出,该物质经过氧化后会去酸无毒。1972年,一位已成为某公司员工的学生曾找他学习该项技术,但最后厂商如何滥制该物质,他并不知情。如此算来,顺丁烯二酸加入台湾食品40多年了。   顺丁烯二酸又称“马来酸”,无色结晶体,无营养价值,会破坏人体器官黏膜组织,并损害肾脏。无良商人为增加食品弹性、黏性及外观光亮度,将其加入淀粉中。   据台湾媒体报道,新加坡农粮兽医局26日公布11种台湾地区出产的淀粉产品,发现有“顺丁烯二酸”,已将产品下架。
  • 多美滋被曝大量添加麦芽糊精压低成本
    今年年初陷入“结石门”的多美滋再次面临“压低成本”的质疑。   12月15日,多美滋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多美滋的内购价格仅为市场价格的一半。多美滋供应商则透露,“多美滋在一岁以上的奶粉中大量添加麦芽糊精,以此降低原料成本。没有营养的麦芽糊精过量添加,势必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对此,多美滋向《每日经济新闻》回应称,多美滋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甚至在某些部分高于国家标准,但并未对麦芽糊精的具体含量做出明确回复。   被曝麦芽糊精含量超30%   11月底,有多美滋的供应商对《每日经济新闻》曝料:多美滋奶粉的麦芽糊精含量严重超标。随后,多美滋的内部人士表示,多美滋在其一岁以上的婴幼儿奶粉中普遍添加麦芽糊精,最高的比例可达30%~35%。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年初,就有“神秘人”在论坛上发帖指出“多美滋奶粉掺用麦芽糊精的比例高得吓人:达到奶粉总量的20%~25%!原因是麦芽糊精的价格只有进口奶粉的十分之一。”该发帖人还称,多美滋公司的生产总监并没有否认这一点。   据《每日经济新闻》调查显示,多美滋麦芽糊精的主要供应商为华润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华润赛力事达的业务员表示,该公司麦芽糊精的价格在2800~3100元/吨左右。   据悉,麦芽糊精、喷雾干燥葡萄糖粉等喷干类产品是婴幼儿奶粉加工的主要原料之一。麦芽糊精添加于奶粉等乳制品中,可使产品体积膨胀,不易结块,速溶,冲调性好,延长产品货架期,同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乳业专家王丁棉12月1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岁以后的婴幼儿奶粉中添加麦芽糊精已经成为奶粉厂家的共识,一般麦芽糊精的含量占奶粉比例的10%~15%。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乳品机构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麦芽糊精的添加在一定程度内不会有大问题,但超过一定量,可能会造成某方面的失衡。”   无独有偶,近日,内蒙古家长赵女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孩子从一出生后就开始喝多美滋奶粉,“一滴母乳都没喝过”,后被检查出肾结石,“医生说孩子的结石是由奶粉造成的,多美滋奶粉的蛋白质和钙比例失调。”   赵女士向记者表示,孩子得肾结石是由于蛋白质和钙比例失调引起,“我们于2009年8月7号做了一次结石检查,孩子两个肾共有三个结石。”   多美滋:符合国家标准   对于奶粉中麦芽糊精含量问题,12月9日多美滋对外事务总监邹春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多美滋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甚至在某些部分高于国家标准。”但至于麦芽糊精的具体含量,多美滋方面并没有给予明确回复。   据了解,一般的配方奶粉都是按照国家标准来配置的,麦芽糊精是一种由淀粉经酶低度水解(或稀酸降解)、净化、喷雾干燥制成的不含游离淀粉的无色无味无营养的淀粉衍生物。   在国家标准中,对麦芽糊精的定义为——通过酶水解淀粉而得到葡萄糖值为20以下的产品,但国家标准并未对麦芽糊精的比例有明确限定。   根据“多美滋结石宝宝”家长蒋亚林给《每日经济新闻》提供的《多美滋无机物检测报告》显示,多美滋奶粉中,钠的含量为3.305%,铁0.018%,硒0.062%,镁1.025%,钙11.888%,锰0.004%,含油量0.79%,蛋白质17.62%。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从该份报告来看,多美滋的含油量偏少,这可能是添加了过量麦芽糊精所致。   员工:内购价可打五折   12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多美滋在宁桥路188号的工厂,但记者以家长的名义咨询工厂工作人员为何在奶粉里加麦芽糊精时,工作人员表示“可能要让奶粉看起来更加浓,更加稠密,降低奶粉的成本。如果是孩子拉肚子,不是由于麦芽糊精所致,因为麦芽糊精没有什么营养。”   此外,有多美滋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多美滋产品员工的内购价格仅为市场售价的一半,以多美滋普通配方奶粉1200克(袋装)为例,市场价为110元,而多美滋的内购价仅为50元 市场价189元的金装1阶段奶粉900克(听装),内购价则为72.5元。   “内购价格低,其实成本价比内购价格还低。由于营销成本越来越高,只能在生产成本上加以控制。”上述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奶粉中添加麦芽糊精是降低成本的有效办法,此外奶粉生产厂家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在生产环节降低成本。
  • 《食用变性淀粉》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举行第一次会议
    《食用变性淀粉》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2010年7月30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中国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协会、江南大学、内蒙古奈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罗盖特、杭州普罗星淀粉有限公司、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三明百事达淀粉有限公司、无锡金陵塔淀粉有限公司、佛山华昊华丰淀粉有限公司等单位的2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听取了国家标准《食用变性淀粉》的立项过程和“工作组讨论稿”的编写过程,并就《食用变性淀粉》“工作组讨论稿”进行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食用变性淀粉》“工作组讨论稿”整体框架基本合理,制定依据充分、技术资料齐全,编写体例符合GB/T 1.1-2000的要求,主要技术指标也能体现当今食用变性淀粉实际的生产情况。与会代表对《食用变性淀粉》“工作组讨论稿”的意见归纳起来有:   1.《食用变性淀粉》标准“工作组讨论稿”中术语的表述应与GB/T12104《淀粉术语》国家标准的描述保持一致   2.感官指标描述部分的用语尚需完善   3.在理化指标部分建议增加“白度”、“斑点”、“细度”、“灰分”四项指标,“二氧化硫”的限量应与相关安全标准中的限值保持一致。   4.应将标准“工作组讨论稿”4.4表中的“变性方法”和“品种名称”两项合并 将 “使用限量”项删除 “工艺过程要求”项应根据“卫生部公告2010年12号”进行调整 将“成品技术指标”改为“限定指标”,其中涉及安全的定量指标限定也应遵循“卫生部公告2010年12号”中的规定。   起草人将根据上述意见尽快将“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修改,再次返回给相关专家,予以确认后形成“征求意见稿”,正式书面公开征询意见和网上公示征求意见。
  • 低价雪糕滥用添加剂与食用胶 融化即变胶状
    这支冰棍在常温放置24小时后,变成了一摊胶状物。   今年是济南30多年来入夏最早的一年,冷食跟着提前热销。但一支冰糕常温放置24小时后,竟成了一摊胶状物,让市民吃着有些担心。生产厂家称,这是一种新型果冻冰糕,不完全融化属于正常。专家指出,这可能是增稠剂添加过量所致。   7日,记者调查发现,越便宜的冰糕添加剂越多,有的多达十几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找香料、增稠剂来“帮忙”调出好滋味。   市民质疑:冰糕化成胶状物,还能吃么?   “冰棍化成了一摊黏糊糊的胶状物,这是怎么回事?”家住省城闵子骞路附近的市民王先生说,6日天气很热,他就把刚买的冰棍放进啤酒里想给啤酒降温。令人意外的是,冰棍在啤酒中半小时后还没完全融化。王先生取出来一看,冰棍变成了一团软软的胶状物。   王先生看到包装纸上写着,这是一款水晶舌头果冻冰棍,上面添加剂有十余种:黄原胶、卡拉胶、魔芋胶、刺槐豆胶、柠檬酸、苹果酸、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钠、食用荔枝香精等。“一支冰棍十几种添加剂,会不会超标?”王先生有些担心,原以为买这种白色冰棍,香精和色素会比较少,现在才发现添加剂并不比五颜六色的雪糕少。   记者将一支没有拆包装的舌头果冻冰棍放在常温下24小时,冰棍仍未完全融化,而是缩成一块黏糊糊的胶状物。摸着比果冻稍软,不易捏碎,闻起来香气很浓。随后,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该冰糕的生产厂家。对方称,这是一种新型果冻冰糕,不能完全融化属于正常。冰糕虽采用老包装但符合新国标,应该不会有质量问题。至于那一摊胶状物,对方建议暂时不要食用。   市场调查:添加剂种类越多,冷食价格越低   7日,记者走访了省城大润发超市,不少市民正在购买冷食。记者随手查看了几盒雪糕,发现外包装上都标识了食品添加剂种类。   在一款水果口味的雪糕外包装上,标有柠檬酸、甜蜜素、卡拉胶等12种食品添加剂,而旁边一桶蒙牛巧克力口味的冰激凌,其乳化剂、色素、增稠剂等添加剂的数量有10种。记者发现,雪糕中食品添加剂数量的多少,和雪糕价格也有关系。售价三四元一盒的雪糕,食品添加剂数量大都在10种以上 二三十元一盒的雪糕,添加剂数量大都有五六种 而一盒售价27元的八喜雪糕,仅有5种添加剂。   对此,济南群康集团董事长、济南市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冷食分会会长于宏昌指出,在冷饮中,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不到30种。因为结晶体不同,冰糕、雪糕、冰激凌也有各自的标准。其中,冰糕也就是冰棍,它的成分一般只有水、糖和添加剂,水的含量应是95%,添加剂不能超过总重量的5%。雪糕和冰激凌则对总干物投放量有要求,雪糕总干物为15%到25%,这里的总干物指奶、玉米淀粉、饴糖、蔗糖 冰激凌总干物含量为25%到40%,这里的总干物指奶或还原奶。   对于价格低廉的雪糕添加剂较多的现状,于宏昌指出,这是企业降低成本的表现。雪糕中如果添加水果、牛奶等,成本压力大。一些企业节省成本又想提升口味,就需要一些香料、增稠剂来“帮忙”。“所以,市民购买冰棍雪糕时,尽量不要购买过于鲜亮的。”   专家说法:添加剂叠加用量,没有具体标准   “冰糕融成一摊胶状物,应该是配方不合理,可能是食用胶添加过量所致。”于宏昌表示,正常情况下,冰糕中添加剂含量很少,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雪糕、冰激凌更是只会化成水。   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国家标准,黄原胶、卡拉胶、刺槐豆胶这种添加剂的使用量没有最高量,属于相对较安全的添加剂,食品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   对此,山东省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赵教授表示,根据该款冰棍外包装上的标识来看,执行的是SB/T10016标准,这是一个商业推荐性标准,但冰棍中的食品添加含量多少,必须要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_2011)。目前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仍不够具体详细,尽管每种食品添加剂都在规定含量内,但仍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冰棍中同时添加了多种防腐剂、色素,“多种增稠剂的叠加含量就有可能超标了,但关于食品添加剂叠加含量应控制在多少,国家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标准。”   搜狐健康补充阅读:   问题:我国食品添加剂到底有哪些?   解答: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中有1960多种添加剂,共有22类。分别是(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阅读:详细解读日常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问题:食品增稠剂都有些什么?   解答:   由含有多糖类粘质物的植物和藻类制取,如淀粉、果胶、琼脂和海藻酸等,也有从蛋白质的动物原料制取,如明胶和酪蛋白等。少数是人工合成的,如聚丙烯酸钠。常用的增稠剂有淀粉、琼脂、明胶、藻蛋白酸钠、果胶、藻蛋白酸丙二酯、羧甲基纤维素及其盐类的各种变性淀粉(如酸处理淀粉、碱处理淀粉、漂白淀粉、氧化淀粉、乙酸酯化淀粉等)。植物胶类有阿拉伯树胶、瓜尔豆胶(guar gum)和黄原胶(xanthan gum)等。   问题:明胶是什么?   解答:   明胶其实是一种蛋白质,它是用动物的皮或骨头水解熬制而成。人们喜欢吃猪皮、凤爪,并传说吃胶原蛋白美容,明胶就是胶原蛋白煮后的产物,肉皮冻也是明胶的凝冻。只要是食用级明胶,就不用担心。被许多人当作"神奇保健品"的阿胶,只不过是选材和工艺上有所不同,跟明胶并无本质差异。   问题:哪些食物里可能会添加明胶?   解答:   一般而言,在食品加工中,明胶的使用量不大,主要作用有增稠、增加稳定性、成胶等。但是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在主食,如酸辣粉、米线里 肉制品,如火腿肠、肉馅里 饮料,如酸性饮料、啤酒里 零食,如龟苓膏、老酸奶、冰激凌、棉花糖、橡皮糖里,都可能有它的身影。   问题:食品明胶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解答:   食品中的明胶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人体对其的吸收利用率很低。而果冻和龟苓膏中的卡拉胶除了"白占"胃容量之外,更没有任何营养成分。因此,尤其儿童要少吃含食用胶的食品,它会影响其他营养食品的摄入,可能导致儿童营养不良。   问题:如果实在对食品中的明胶不放心,有没有远离明胶的办法呢?   解答:   四点能帮你远离明胶,1.不买皮冻、肉冻、水晶肠、灌汤包等食品。2.买酸奶不要追求浓稠或成冻,天然酸奶经过摇晃搅拌之后会变稀,比牛奶稠不了多少。3.少吃各种软糖、雪糕、冰激凌等产品。4.别买太便宜的产品。   问题:果冻中用的是卡拉胶和魔芋胶,我还听说有果胶,食物中常用的有哪些"胶"呢?   解答:   常用的水胶体,其实都是"天然产物"。它们有的来自海藻的提取物,比如琼脂和卡拉胶 有的来自橘子皮和苹果榨汁后的残渣,比如果胶 有的来自植物的种子,比如阿拉伯胶、瓜尔豆胶、槐豆胶 还有一些水胶体由微生物发酵得到,比如黄原胶。多数的水胶体是直接的提取物,只有很少数经过一定的加工,比如羧甲基纤维素(CMC)。广泛检验表明,它们对健康并没有危害。
  • 台“毒淀粉”波及上海 质监研究对策
    据新华社电 珍珠奶茶、甜不辣、粉圆、板条、鸡排……这些台湾经典美食,近日因台湾“毒淀粉”风波愈演愈烈而深陷“染毒”疑云,台湾食品安全也面临继2011年“塑化剂”事件后的最大危机。“毒淀粉”事件被踢爆源自今年3月间,台湾嘉义县调查站接获检举称,在食物中发现含顺丁烯二酸的有毒淀粉。随着全台展开彻查,“毒淀粉”事件雪球越滚越大。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顺丁烯二酸原料在大陆也有售,在网络上,多家企业都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来卖,每公斤20元左右,销量还不错。   上海质监部门表示,这种顺丁烯二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并不在现有监管范围内。上海市质监局副局长沈伟民表示,目前质监生产监管部门正在跟踪这方面的信息,也在做上海方面相关的监督、研判。
  • 卧底居香斋灌肠 原料是三无产品色素任意添加
    三无鸡肉品   搅拌机的顶盖随意放在地上   工人在往外舀肠汤   过年不吃点腊肉或者不买点灌肠就好像冬至没吃饺子一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灌肠和腊肉成了北方人眼里“年”的一种表达符号。然而,正如每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一样,灌肠、腊肉在承载了老百姓诸多美好新年期盼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商家牟利的印钞机。从2013年12月21日起,记者卧底青岛居香斋食品有限公司,你可能很难相信,花高价吃到嘴里的灌肠很有可能是用“三无”鸡肉、淀粉、十几种色素,在一间淌满污水臭气熏天的厂房里勾兑而成的。   1 进厂不需要任何证件   这里很缺工人   2013年12月21日中午,按照青岛居香斋食品有限公司网站上标注的地址,记者来到城阳区城阳街道古庙头社区。网站上标注的是一个模糊地址—— 城阳街道古庙头社区西500米,没有具体的路名。古庙头社区西500米是方圆几十亩的工业园,记者向周围的市民打听居香斋的具体位置,没有人知道。拨打网站上的联系电话也无人接听,无奈记者只能从工业园入口开始顺着祺阳路一家一家地找。   顺着祺阳路走到头是一个“丁”字路口,左拐走到头又是一个“丁”字路口,再左拐,走到了第一个十字路口,右手边就是青岛居香斋食品有限公司。记者到那里时正巧碰上三四个穿工作服的员工拖着那种一米多高的市政垃圾桶往路边的下水道里倒污水。记者上前问其中一个看起来像领头的人:“哥们,这儿招不招工人?”对方一听是来应聘的,显得挺热情,点着头说:“招招招。”   他转身对其他几个人说了句“你们先回去”,然后带记者走进院子来到北面的办公楼。记者被带进一楼的一间办公室,他跟里面的人说了句:“王姐,来了个面试的”,接着转身走了。王姐看上去二十六七岁的样子,短发。王姐问,想应聘什么工作岗位?记者说什么都行,但最好是车间工人。“有食品加工工作经验吗?”王姐问。记者说没有。   “没有也没关系,我们这边有两个厂,这儿这个是加工灌肠的,离这儿不远还有个加工酱肉的。见习期的工资是2300元,一个月见习期过后实行计件工资,每月休息两天。每天七点上班,晚上六点左右下班,当然如果当天的活没干完的话会稍微加点班。每天管中午和晚上两顿饭。有宿舍,但是得自己买被褥。特别强调一下,必须干满一个周才给工资,不满一周不给钱。觉得能干的话你就留下。”王姐一口气说了一大串,中间没有丝毫的停顿。看到她那一板一眼的神情,记者好几次差点没忍住笑出来。在得到肯定回答后,王姐让记者第二天七点来上班,找一个叫秦虎的人报到。   对方连名字都没问   就这样简单,记者应聘成功了。对方没有要记者提供健康证明,甚至都没有问名字和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就录用了,足见这个工厂现在是多么需要工人。进入车间后记者才知道,整个加工车间的工人都没有健康证。从办公室出来后,记者重新打量这三栋楼构成的厂区:北面是办公楼,南面是员工宿舍和餐厅,西面的楼是生产车间和仓库,正对着东面的大门,中间是由这三栋楼和大门围成的空地,不时会有卡车在此装货。平时大门都是关着的,由门卫老张在这里看守。下午一点左右,铝合金大门反射的阳光显得特别刺眼。走出这道门时,记者心想,在这道大门背后的生产车间里面,生产的食品到底有没有问题呢?一切等到明天就见分晓了。   2013年12月22日早上六点半左右,记者来到工厂。因为前一天见过面,门卫老张开门把记者放进了厂区。“今天来上班吗?车间还没开门,先进屋暖和暖和吧!”老张让记者进他门卫小屋里等一会。   工人干活直喊累   七点左右,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的妇女走进了小屋。“今天真冷……怎么,我今天来早了吗?秦虎还没来?”妇女说了两句前后不怎么搭调的话,河南口音。“没有,先等会吧”老张回答她。妇女姓毛,大家都管她叫毛姐或者老毛,今年48岁,河南汝州人。   毛姐说她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儿子和记者同岁,她在外打工十几年了。十几年的打工生涯使她更加世故圆滑,比同龄人多了几分狡黠。她跟人说话时嘴上总是带着笑,但那种笑是假笑,皮笑肉不笑,不真诚的。   “昨天可把我累死了,晚上八点下的班,今早上起来我还头疼。”毛姐说。“不是下午六点就下班了吗?”记者问。“怎么可能六点,”毛姐把眼睛向右上方一斜,做了个很不屑的表情,“我来了十多天了,刚开始的时候是六点下班,这几天都是七点多下班,到年底了活多。”   正说着,老李手里拿着半个煎饼果子进来了。老李是东北人,在这里干了半年了。“走吧,秦虎来了,开门了。”老李对毛姐说,又转过脸对记者说:“你去办公楼二楼最里面的屋找秦虎。”   记者在二楼见到了秦虎,他穿着一件红色羽绒服,二十三四岁的样子,个子不高,眼珠子转着,一看就是个机灵鬼。“先填个登记表吧。”秦虎说。填完登记表后秦虎快速看了一遍,说:“我们这儿是必须干满一周才给工资,干不满一周不给工资,这个我要跟你强调一下。”“昨天面试的时候王姐已经跟我说过了。”“嗯,说过了也再说一遍。”等干了一天之后记者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特别强调要干满一周才给工资,因为这个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尤其是对于大多数不愿吃苦的年轻人来说。相信在这之前肯定有不少工人没干满一周就走了。   干了两年习惯这里的工作   记者看到,推车里粉红色的肠汤像极了酒后呕吐的秽物,只是颜色有所不同,车间里令人作呕的气味正是肠汤散发出的,每次推车,记者都要屏住呼吸,免得被熏晕过去。小李一口气舀了三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你不感到恶心吗?”记者问他。“不觉得,我都在这里干了两年了还恶心什么。”小李今年22岁,济宁人,一年多以前来这里打工,到现在为止快两年了。记者问他为什么来这里打工,这儿的活又脏又累,工资也不怎么高,为什么在这里一干就两年。小李憨厚地笑着说:“这个不好说。”小李朴实善良,他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酒窝,使人感到很亲切。淳朴的他拥有几乎所有淳朴的人共有的特质或者说是缺点—— 喜欢不懂装懂。   他很健谈,为了让自己的话听起来有份量和更具可信度,他喜欢用“电视上说……”“我看新闻上说……”这样的句式,就是为了表明他所说的话并不是胡说的,而是有根据的,而这也越发凸显了他的可爱。   搅拌室对面是解冻区,五六个还没打开塑料包装袋的鸡肉坨子放在两个大筐子里解冻。记者看到,这几个包装袋上都没有任何标识,是地地道道的“三无”产品。老李抱着已经有点解冻的肉坨子塞到绞肉机里,伴着机器“轰隆隆”的声响,血红的肉丝像面条一样从底端流出来。老李将铁盆放在机器下面接着,搅拌完鸡肉后他会再搅拌淀粉,将两者混合添加各种色素和添加剂后,装到搅拌室里的大型搅拌机里搅拌成粉红色的肠汤。   2 看看这些灌肠是咋生产的   工人都不戴一次性手套   “走吧,我带你去车间。”秦虎带记者来到了西面的楼。穿过一米多长的走廊,正对面有左右两扇门,左边门框上贴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生食区”,右边门框牌子上写着“熟食区”。秦虎带记者走进了生食区。进门后有两个衣柜,这是工人们换衣服的地方。“你先在这儿等着,我去给你找身工作服。”过了一会秦虎拿来一套灰色的工作服给记者,上面沾满了黑色和红色的污垢。秦虎说:“你先穿这身吧!”穿好了工作服,秦虎又拿来一双白色的水鞋,让记者换上。“水鞋没有你穿的号了,这双小了点,你凑合穿吧。”   这是一间一百五十平米左右的车间,进门正对着的是大厅,厅里放着一台绞肉机、一台搅拌机、一台灌肠机、三四个两米多高的铁架子,一个长两米宽半米高一米左右的不锈钢案板,还有三四个高和直径都在半米左右的铁桶。车间左上角是搅拌室,里面有一台更大型的搅拌机。左下角是解冻区,冰冻的生产原料在这儿放在水里解冻。   记者进到车间里的时候,毛姐和老李已经开始忙活了。老李正抱着一块还没完全化冻的鸡肉往绞肉机里放,毛姐则端着一盆温水放到不锈钢案板上,又将一方便袋肠衣倒进了水里,赤手将肠衣一根根捋出来贴到盆沿上,没有戴一次性卫生手套。地面上到处是污水,水鞋踩在地面上会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鸡肉解冻后的血水流到地面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黑红。   进车间后过了四五分钟记者才缓过神来,想吐的感觉没那么浓了,能分辨得出来这股令人作呕的气味中有平时吃的灌肠的味道。但是记者还是感到恶心,很腻人的恶心,像是被人逼着一口气吃了五大碗肥肉片,那种肥腻的感觉浓得化不开。秦虎带记者来到搅拌室,指着一个正拿着铁盆从搅拌机里往外舀东西的工人说,你先帮小李干会儿。   这间搅拌室大约有十平米,房顶上有两盏灯,这两盏灯要比厅里的灯亮很多。在明亮的灯光下,墙面上的黑乎乎的东西就看得一清二楚。“这一车弄好了,你推出去吧。”小李对记者说。小李用铁盆从搅拌机里把搅拌好的肠汤舀出来倒进推车里,记者帮他把推车推到灌肠机上。灌肠机通过一根大拇指粗的铁管把肠汤直接灌到一根根肠衣里,肠衣事先套在铁管上。每根肠衣能灌十几根到二十几根不等的灌肠。   十几种色素任意添加   老李在绞肉的时候,厂长好几次嘱咐老李说,“老李,多加点蛋白”。厂长所说的蛋白就是淀粉,他想让老李在调配肠汤的时候少加点肉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老李答应着。绞完鸡肉后老李继续用厅里的小型搅拌机搅淀粉。“设定好时间,二十分钟就足够了,开关打到中档上。”厂长在一旁指挥着。   搅拌机启动了,声音忽而像防空警报,让人心慌,忽而又像是粉笔底端横划在黑板上,吱吱作响,让人有百爪挠心的纠结感。二十分钟后淀粉搅拌好了,厂长让秦虎抓紧打色素。打色素的活老李干不了,只有厂长的亲信秦虎才能干。秦虎拿了瓶瓶罐罐十几种色素—— 有固体粉末状的也有液态的—— 逐一倒进铁推车里,推车大约有一立方米的容积,事先在里面装满了三分之二的水。   秦虎任意将十几种色素和添加剂倒进推车,并没有用任何量器来测量要添加的色素和添加剂的容量和重量。液态的色素和添加剂使推车里的水瞬间变了颜色,花花绿绿的 固态的粉末则漂浮在水面上,盖了厚厚一层,像一幅油画。秦虎开动电钻,上面装有一根半米多长的钻头,电钻嗡嗡作响,带动钻头在推车里搅动。二十分钟后,色素打好了。推车里的液体成了粉红色,看上去黏糊糊的样子,像草莓奶昔,上面还飘着十几个气泡。秦虎拿着箅子伸进打好的色素里,把没有打碎的固体粉末捞上来扔到一边。   肉末、淀粉、色素都打好了,厂长很满意,督促老李和秦虎赶紧运到搅拌室里搅拌成肠汤,他也亲自搭手帮忙。这一堆在外人看来恶心至极的东西在厂长眼中可是宝贝,粉红色的肠汤可就是粉红色的钞票。   厂长笑得很开心,额头和嘴角都笑出了皱纹。   自家生产的灌肠自己不吃   每隔半个多小时厂长就去老李那边指导老李怎么勾兑肠汤,因为机器的轰鸣声太大,记者听不清他们说什么,只听到厂长大声向老李喊着:“这是经验老李,这是经验,你得听我的。”   厂长走时记者问小李:“过年时发不发自己灌的肠吃啊,你们平时吃不吃?”“不发也不吃,厂长这么抠抠怎么可能发,就算发了我也不吃,自己生的娃是什么德性自己不知道吗?发给你你敢吃?”小李反问记者。   把掉在地上的肠汤连同污水捧起来继续使用已经让记者见识了厂长的抠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让记者认识了厂长是怎么抠的?厂长指导完老李回来后继续灌肠。按照制作流程,厂长把加工好的灌肠交给工人后,工人需要把最后一根灌肠尾端处的肠衣打结以防止肠汤从尾端流出来。只有最后一根肠尾端是开口的,其他的都是封闭的。厂长将一串灌肠交给记者后,记者照例给最后一根打结,但是无奈这根肠尾端的肠衣太短不够打结用的,记者就把肠汤挤出来一些,以空出多点肠衣用来打结。厂长见状立马将机器关掉冲记者大声喊:“你干什么,你干什么?”   记者被厂长突如其来的吼声吓得打了个哆嗦。“你知不知道我每根肠重量都是一定的?你把这些肠汤挤出来重量就不够了你知不知道?”记者回答不知道。“不知道就别瞎弄,好好一根肠就这么废了。你把它全挤出来吧,这根肠不能要了,白白浪费我一根肠。”   后来记者又从小李口中知道了厂长发这么大火的真正原因。原来厂长为了偷工减料节省成本,把每根肠的重量都设定在标准重量以下。标准重量是每根肠100克,厂长把实际重量设定为95克,已经低于标准了。要是再从肠衣中挤出来点肠汤,哪怕是一点,也会使肠的重量降到90克以下。这个重量跟100克标准差得就有点大了。 文章转载自:半岛网-城市信报
  • 珍珠奶茶:无奶无茶无珍珠 多是添加剂
    珍珠奶茶夏季热销,从中小学的校门口到商业街的主要路口,都有奶茶的身影,但就是这样一个热销的产品,目前尚无产品标准可言。   珍珠奶茶,一个美丽的名字下,却隐藏着诸多的健康隐患。   没有奶,没有茶,没有珍珠,绝大多数有的只是添加剂,这就是从沈阳各大中小学门口到商业街摊点夏季热销的珍珠奶茶的真实身份。  珍珠奶茶的成分多是添加剂   记者以加盟商和购货商的身份咨询珍珠奶茶制作过程。从南二到大东,沈阳有多家珍珠奶茶的材料供货商,加盟商和材料批发商提供的制作材料大同小异。   珍珠奶茶的主要成分是:果粉+奶精+珍珠粉圆。而在沈阳市南二批发市场,这三样东西都要在专供添加剂的批发商那里才能买到,这意味着珍珠奶茶中几乎没有天然成分,绝大多数都是添加剂勾兑而成,以致有人戏称“珍珠奶茶”已成了“化工制品”。   果粉是色素加食用香精,喝过奶茶后马上查看舌苔的颜色就一目了然,业内人士都建议要少喝,即使使用果粉在饮料当中,也建议要用很少的比例。   奶精的主要成分氢化植物油是一种反式脂肪酸,一位业内人士说,每天一杯500毫升珍珠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已超出正常人体承受极限,饮者易患心血管疾病。   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弹性十足,公开的主材料是木薯淀粉。然而,单纯的木薯淀粉并不能让珍珠弹性十足,为了让珍珠更有“嚼头”,业内公开的做法是再添加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专家说这样的成分根本不可能被人体吸收,这就是所谓的珍珠粉圆。   奶茶成本:“珍珠”几千粒仅5元钱   市面上,珍珠奶茶售价在4元至6元不等。按照调制珍珠奶茶的三大“法宝”奶精、果粉和“珍珠”,相对于成品价格,珍珠奶茶的原料价格十分低廉。   记者从沈阳的各批发商了解到,950克装的“珍珠”零售价仅5元,批发价4.5元,约有几千颗珍珠,煮熟之后就成了人们经常吃的黑色珍珠,以320毫升的杯子计量,批发商估计,调配40杯奶茶没问题。   一袋一公斤装的果粉批发价12元到25元不等,一公斤装的奶精批发价约15元,同样以320毫升杯子为例,至少分别能冲50杯和70杯。批发商介绍,这只是小袋装的成本,如果换成25公斤大袋装的,奶精的成本将更低廉,达到每公斤近13元。   在沈阳中街的一家吸吸吧,记者询问奶茶中是否有奶,销售人员迟疑地说:“如果你想要,也可以加。”“加的是什么?”当记者再追问时,对方就不再回答了。   沈阳一加盟商针对加盟成本时回答,加上塑料杯的成本、人工费及店铺租金,按成本最高计算,一杯珍珠奶茶的毛利最少应在50%以上。   奶茶标准:缺少行业标准,属不明不白消费   记者从管理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国尚没有类似针对珍珠奶茶这样现制现售饮料的质量标准,因此很难实现规范管理。可以说珍珠奶茶这一行业还缺少国家、行业、企业标准。为此在目前的情况下,消费者王纯松建议,是否可以用相关管理条款将其对号入座,否则长期没有行业标准,消费者的消费太不明不白了。   珍珠奶茶夏季热销,从中小学的校门口到商业街的主要路口,都有奶茶的身影,但就是这样一个热销的产品,目前尚无产品标准可言。
  • 迪马“毒淀粉”中顺丁烯二酸(酐)检测解决方案
    近日,台湾“毒淀粉”事件愈演愈烈,广大民众陷入“毒食”恐慌。所谓“毒淀粉”,主要是指在淀粉中添加了顺丁烯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Maleic anhydride)简称马来酸酐或失水苹果酸酐,遇水即水解成顺丁烯二酸(又称马来酸)。加入淀粉后可增加食物的弹性、黏性及外观光亮度,但会对人体肾脏造成极大损伤。目前,我国国家标准GB 2760-2011未将顺丁烯二酸酐列为食品添加剂。方法优势 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GB/T 23296.21-200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内标法对食品模拟物中顺丁烯二酸及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分离与测定,但关于淀粉及淀粉制品中顺丁烯二酸酐的检测尚未见报道。2012年,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采用迪马科技Platisil ODS C18液相色谱柱开发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淀粉及其制品中顺丁烯二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前处理操作简单,适用于淀粉及其制品中顺丁烯二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含量的批量检测。样品前处理 称取2.50 g样品(精确至0.01 g)于50 mL比色管中(淀粉制品用粉粹机磨碎后称取),加入25 mL体积分数5%的乙醇水溶液,涡旋2 min,超声提取10 min后用提取液定容至50 mL,摇匀,12000 r/min离心5 min后,过膜上机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Platisil ODS C18,250 mm × 4.6 mm,5 μm (Cat.#:99503)流动相:甲醇-1‰磷酸溶液(2∶98)流速: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15 μL检测器:UV 214 nm 色谱柱的选择 参考标准GB 25544-2010及有关马来酸的文献报道,为减少目标物出峰时间附近物质的干扰,延长其色谱保留时间,本方法采用Platisil ODS C18色谱柱,与普通ODS C18柱相比,该色谱柱可以纯水为流动相。 顺丁烯二酸标准品色谱图含顺丁烯二酸阴性样品加标的谱图 添加回收结果 回收率 88%~89%(添加水平:10、50、100 mg/kg) 相对标准偏差(n=5) 定量下限 5.0 mg/kg * 以上数据来源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淀粉及淀粉制品中的顺丁烯二酸与顺丁烯二酸酐总含量,分析测试学报,2012,31(8),1013-1016 “毒淀粉”中顺丁烯二酸(酐)检测解决方案相关产品信息: 货号 名称 规格 样品前处理 37177 针头式过滤器 Nylon 13 mm,0.22 μm 100/pk 37180 针头式过滤器 Nylon 13 mm,0.45 μm 100/pk 色谱柱及保护柱 99503 耐100%纯水流动相反相液相色谱柱Platisil ODS C18 250 × 4.6 mm, 5 μm 标准品 46672 顺丁烯二酸酐[108-31-6] 1 g 46671 顺丁烯二酸[110-16-7] 1 g HPLC溶剂 缓冲盐 离子对试剂 50102 甲醇 HPLC级 4 L 50108 无水乙醇 HPLC级 4 L 50133 磷酸 HPLC级 50 mL 通用色谱产品 52401B 瓶架/蓝色 50 孔 52401A 瓶架/白色 50孔 5323 样品瓶(棕色/螺纹 2 mL, 100/pk 5325 样品瓶盖/含垫(已经组装) 100/pk H80465 HPLC 进样针 25 μL
  • 传赛百味添加偶氮二甲酰胺或为偶氮甲酰胺
    网上疯传的&ldquo 赛百味:食物中含鞋底成分&rdquo ,让正在赛百味啃三明治的张先生有点食不知味。   美国一个知名美食博客的博主曝光了赛百味的三明治面包中有Azodicarbonamide(国内媒体将其翻译为偶氮二甲酰胺)这一成分,在被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曝光后,赛百味承认在北美出售的食物中的确含有这种化学物质。CNN还称,市面上大部分连锁,包括麦当劳、星巴克出售的面包都含有此成分。   赛百味中国总部马上联系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就供应商提供的面包做了检测。赛百味中国官网发布信息显示,此次检测并未发现偶氮二甲酰胺。接着赛百味也在中国区官网上公布了供应商的名单。   昨天记者向多位食品工业专家咨询,他们纷纷表示头一次听说&ldquo 偶氮二甲酰胺&rdquo 这个化学式。   偶氮二甲酰胺,这个听起来有点拗口的化学名词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将它添加到面包中?   网传赛百味添加的偶氮二甲酰胺 原始报道实指偶氮甲酰胺   偶氮二甲酰胺,是一种工业泡沫塑料发泡剂,通常用作瑜伽垫、橡胶鞋底或者人工皮革等,以增加产品的弹性。它是一种黄色粉末,无毒,无嗅,不易燃烧,溶于碱,不溶于汽油、醇、苯、吡啶和水 受热分解后生成由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些氨气组成的气体。   偶氮二甲酰胺既然不溶于水,如何添加到面包中呢?   记者在查看了CNN的原始报道后发现,CNN报道中提到的Azodicarbonamide,缩写为ADA,实为偶氮甲酰胺。这是一种面粉增筋剂,具有漂白和氧化双重作用,其自身与面粉不起作用,当将其添加于面粉中加水搅拌成面团时,能快速释放出活性氧。在欧盟和澳大利亚,偶氮甲酰胺被禁止使用在食品工业,也有部分国家(包括中国)是允许将其作为添加剂用在食品工业中的。   面包配方对口感影响很大   张先生回忆这些年吃赛百味的经历,发现面包的确有在悄悄变化。&ldquo 前几年,面包坯很扎实,很有嚼劲,现在感觉越来越蓬松了,有时服务员在切面包,如果刀子不够锋利,面包还会被压成一团,是不是就是因为添加了东西啊?&rdquo 张先生好奇。   赛百味浙江地区总代理虞予说:&ldquo 我们的面包全部由总部委托国内一家基层供应商生产,面包的成分、配比也严格按照总部要求执行,之所以顾客会觉得面包口感变了,是因为我们的配方变了。&rdquo 在美国,由于肥胖的人群较多,面包中的小麦粉、植物性原料的比例时常在变,于是国内面包的大小、克数、口感也就跟着变了。有时吃起来偏甜,有时吃起来口感更蓬松。   添加剂是面包配方的一部分   CNN原始报道中,美国面包协会称,在过去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指出,少量且恰当地使用ADA作为面团的改良剂,可以使面包更好地成型,能改善面包的质量。   在我国,卫生部公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明文指出,偶氮甲酰胺可用于小麦粉,最大使用量为0.045g/kg。   在面粉熟化处理的过程中,添加偶氮甲酰胺能氧化小麦粉中的半胱氨酸,从而使面粉筋度增加,提高面包气体保留量,增加烘焙制品的弹性和韧性。   简单来说,被作为面粉改良剂添加的偶氮甲酰胺主要是让面粉的延展性、加工性能变得更好。&ldquo 加强面筋蛋白的组织结构,使其形成更好的网络结构,改良形态的同时,也能增加面包的嚼劲和延长面包的保质期。&rdquo 中国计量学院标准化学院食品安全标准化研究所的杨勇教授说。自己在家制作的面包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就容易变塌,也更容易掉渣,跟没有添加偶氮甲酰胺有一定的关系。   关于发泡剂的说法,杨教授表示,发泡并不是我们直接联想到的蓬松。&ldquo 一般在遇到蛋液的时候,才需要添加发泡剂。&rdquo 偶氮甲酰胺与面粉作用,主要是让面粉完成了快速氧化的过程。   食品工业少不了添加剂   本报曾对白吐司用到的添加剂做过调查,发现其中一个样本使用了12种食品添加剂。   面包粉中常见的添加剂有磷酸氢二钠、单硬脂酸甘油酯、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磷酸酯双淀粉等,以及食用香精。   面包改良剂中常见的添加剂有醋酸酯淀粉、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维生素C、谷朊粉等。   此外还有&alpha -淀粉酶、半纤维素酶等各种酶制剂。   它们中的有一些可以锁住吐司中的水分,有一些使面包变大变蓬变松软,有一些使吐司内部的质地更均匀,烤制后表皮的色泽更好看,还有一些能防止面包老化。它们中的许多都是被复合使用的,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为什么外面买的面包总比自家做的面包保鲜度更持久,口感更好,这都是添加剂在起作用。使用几种以及使用哪些种类,各厂家会有自己的做法。但不管来自哪种原料,前提条件是种类和用量都要符合国标规定。   杨教授说,如果把面包中添加的盐写成氯化钠,而恰巧你对氯化钠又不熟悉,是不是也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添加剂?&ldquo 只要没有超标,在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使用添加剂都是合法、正常的。&rdquo 食品企业有自律性,质检部门也会定期检查、抽查,完全没有必要对食品添加剂过度恐慌。   偶氮甲酰胺,英文简称ADA,是一种黄色至橘红色结晶性粉末。ADA具有漂白和氧化双重作用,是一种速效面粉增筋剂。本品自身与面粉不起作用,当将其添加于面粉中加水搅拌成面团时,能快速释放出活性氧,此时面粉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硫氢基被氧化成二硫键,使蛋白质链相互联结而构成立体网状结构,改善面团的弹性、韧性、均匀性,使生产出的面制品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较好的组织结构。   偶氮二甲酰胺,英文简称ADC,是一种黄色粉末,无毒,无嗅,不易燃烧,溶于碱,不溶于汽油、醇、苯、吡啶和水 受热分解后生成由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些氨气组成的气体。广泛用作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ABS树脂等的发孔剂。   偶氮甲酰胺是对面粉增白增筋和促进成熟作用以提高烘焙制品品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过去人们大量使用溴酸钾,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和FDA认定具有较强致癌性,欧美早已禁用。ADA是当今国际上风行和公认的可安全用于食品的面粉改良剂。是溴酸钾的理想替代品。   偶氮二甲酰胺,英文简称ADC,是一种黄色粉末,无毒,无嗅,不易燃烧,溶于碱,不溶于汽油、醇、苯、吡啶和水 受热分解后生成由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些氨气组成的气体。广泛用作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ABS树脂等的发孔剂。
  • 质检总局检验司:进口食品添加剂标准将放宽
    4月21日,质检总局正式发文,明确进口食品添加剂检验监管适用标准对暂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在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前,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仍然有效,可作为进口食品添加剂检验监管的适用标准。  依据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得继续使用其它标准作为进口食品检验的适用标准。  检验检疫部门在执行过程中,陆续接到进口企业反映,由于部分产品尚无对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严格执行新《食品安全法》要求无法进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进口贸易。  对此,检验检疫部门积极沟通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等单位,争取其同意放宽相关适用标准要求。  除上述进口食品添加剂适用标准放宽外,2016年1月还明确在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前,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仍然有效,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按照现行相关标准执行。  深圳口岸是我国进口食品的主要口岸之一。2015年10月以来,深圳检验检疫局严格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要求,截至2016年4月中旬,共监管深圳口岸进口食品30987批,151.23万吨,货值35.16亿美元,实验室检测83046项次,检出不合格187批次,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及食品添加剂。对检出不合格食品,均严格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一) 防腐剂  防腐剂就是能够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其繁殖作用,减轻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因微生物而引起腐败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不同。狭义的防腐剂主要指山梨酸、苯甲酸等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广义的防腐剂除包括狭义防腐剂所指的化合物质外,还包括那些通常认为是调味料而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如食盐、醋等,以及那些通常不直接加入食品,而在食品贮藏过程中应用的消毒剂和防腐剂等。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的防腐剂是指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繁殖的物质,但在食品中具有同样作用的调味品如食盐、糖、醋、香辛料等不包括在内。食品容器消毒灭菌的消毒剂亦不在此列。常见的几种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目前食品工业中最常见的防腐剂之一,主要用于饮料等液体的防腐。在偏酸性的环境中,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  (二) 抗氧化剂  能防止或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称为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按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与水溶性抗氧化剂两类。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的与人工合成的两类。抗氧化剂能够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反应的进行,但不能在食品发生氧化后使之复原。因此,抗氧化剂必须在氧化变质之前添加。抗氧化剂的用量一般很少(0.0025%-0.1%),但必须与食品充分混匀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另外,柠檬酸、酒石酸、磷酸及其衍生物均与抗氧化剂有协同作用,起到增效剂的效果。  (三) 酸味剂  酸味剂是以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还有调节食品pH的作用。酸味剂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食品中天然存在的主要有机酸包括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乳酸等。目前,实际应用的酸味剂主要是这些有机酸。酸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尽管单独使用酸来抑制防腐所需浓度太大,并且会影响食品感官特性,因而难以实际应用。但是,以足够浓度的酸味剂与其他保藏方法并用,可以有效的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上述各种酸味剂虽然都可以参加人体内正常代谢,但受消费者可接受性的限制,食品中加入酸味剂的量不可过大。  (四) 着色剂  着色剂是使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通常包括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两大类。食用合成色素主要是指化学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合成着色剂的着色能力强、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稳定性好、易溶解、易调色、成本低,但安全性较差。按化学结构又可分为偶氮类和非偶氮类两类。前者有苋菜红、柠檬黄等,后者有赤藓红和亮蓝等。油溶性偶氮类着色剂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内不易被排出体外,毒性较大,目前基本不在使用。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较容易排出体外,毒性较低,目前世界各地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几乎全是水溶性的色素。  (五) 漂白剂和护色剂  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变色的添加剂,分为氧化漂白剂及还原漂白剂两类。氧化漂白剂是通过其本身强烈的氧化作用使着色物质被氧化破坏,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还原漂白剂大都属于亚硫酸及其盐类,它们通过其所产生的SO2还原作用可使果蔬褪色。而氧化漂白剂主要指过氧化苯甲酰等面粉漂白剂,其他实际应用很少。漂白剂除可改善食品色泽外,还有抑制及抗氧化等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甚广,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的保藏,如果蔬干制和糖制都要熏硫处理使其获得很好的 保藏性。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是能与肉及肉制品中成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这主要是由亚硝酸盐所产生的NO与肉类中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一种具有鲜艳红色的亚硝酸基肌红蛋白所致。硝酸盐则需在食品加工中被细菌还原生成亚硝酸盐后再起作用。亚硝酸盐是具有一定毒性,尤其可与胺类物质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因而人们一直试图开发出某种适当的物质取而代之。亚硝酸盐除可护色外,还能抑制梭状芽孢杆菌为代表的腐败菌的繁殖,从而防止其产生毒素,阻止蛋白质的分解,特别是对于食物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抑制或延缓其产毒。此外,亚硝酸盐还具有增强肉制品风味的作用。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即能护色又能抑菌,又能增强肉制品的风味的替代品。为此,各国都在保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亚硝酸盐的使用量。  (六) 乳化剂  乳化剂就是指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和水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食品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其分子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分子两端不对称,一端是极性的亲水基,另一端是非极性的疏水剂。乳化剂从来源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的乳化体系的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  食品是含有水、蛋白质、糖、脂肪等成分的多相体系,食品中许多成分是互不相溶的,由于各组分混合不均匀,致使食品多相体系中各组分相互融合,形成稳定、均匀的形态,改善内部结构,简化和控制加工过程,提高食品质量的一类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常常使用食品乳化剂来达到乳化、分散、起酥、稳定、发泡或消泡等目的。此外,有的乳化剂还有改进食品风味、延长货架期等作用。  (七) 增稠剂  增稠剂是指改善食品的物理性质或组织状态,使食品黏滑适口的食品添加剂,也称增黏剂、胶凝剂、乳化稳定剂等。它们在加工食品中的作用是提供稠性、黏度、黏附力、凝胶形成能力、硬度、紧密度、稳定乳化及悬浊体等。由于增稠剂均属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可水化形成高黏度的均相液,故也称水溶胶、亲水胶体或食用胶。  使用增稠剂后可显著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其悬浮状态的作用。  增稠剂有60余种,品种很多,按来源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增稠剂两类。多数天然增稠剂来自植物,也有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来自植物的增稠剂有树胶、种子胶、海藻胶和其他植物胶,改性淀粉也被列为食品增稠剂。改性淀粉是一大类物质,由淀粉经不同工序处理后制得,如酸处理淀粉、碱处理淀粉和氧化淀粉等,它们在凝胶强度、流动性、颜色、透明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均不同。来自动物的有明胶、酪蛋白酸钠等,来自微生物的有黄原胶等。明胶、酪蛋白酸钠、改性面粉除有增稠作用外,还有一定营养价值、安全性高,应用较广。人工合成的增稠剂如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钠等应用较广,安全性也较高。  (八) 稳定剂和凝固剂  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黏性固形物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各种钙盐,如氯化钙、乳化钙等。它能使可溶性果胶成为宁胶状果胶酸钙,以保持果蔬加工制品的脆度和硬度,防止果蔬软化。用低酯果胶可制造低糖果冻等。在豆腐生产过程中,则用盐卤、硫酸钙等蛋白凝固剂,来达到固化的目的。另外,金属离子螯合剂能与金属离子在 其分子内形成内环,使金属离子成为此环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稳定而又能溶解的复合物,消除了金属离子的有害作用,从而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最典型的螯合物是EDTA。  (九) 水分保持剂  水分保持剂用于保持食品的水分,属于品质改良剂,品种较多。我国允许使用的磷酸盐是一类具有多功能的水分保持剂,广泛应用于各种肉、蛋、水产品、乳制品、谷物制品、饮料、果蔬、油脂以及改性淀粉中中具有明显品质的作用。例如,磷酸盐可增加制品的持水性,减少加工时的原汁的流失,从而改善风味,提高出品率,并可延长贮藏期 防止水产品冷藏时蛋白质变性,保持嫩度,减少解冻损失 也可增加方便面的复水性 还可用于生产改性淀粉。食品加工中常用的磷酸盐、焦磷酸盐、聚磷酸盐和偏磷酸盐等。  延伸阅读:  《进口食品添加剂检验监管适用标准问题通知》原文:各直属检验检疫局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质检总局的相关文件要求,以及与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沟通情况,现将进口食品添加剂检验监管适用标准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在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前,现行的国家标准,即相关标准号中带“GB”字样的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仍然有效,可作为进口食品添加剂检验监管的适用标准。  二、对于暂无国家标准的进口食品添加剂,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1﹞20号)以及《关于印发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11﹞241号)要求,有关企业或者行业组织可以依据有关规定向卫计委提出参照国际组织或相关国家标准指定产品标准的申请,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应严格按照卫计委指定标准进行检验。  质检总局检验司  2016年4月12日
  • 赛默飞的验“毒”术:教你测定“毒淀粉”中的顺丁烯二酸(酐)
    毒奶粉、瘦肉精、塑化剂&hellip 近年来食品&ldquo 染毒&rdquo 事件频发,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作为食品安全问题源头之一的食品添加剂也渐渐进入消费者视野。今年3月,台湾爆发&ldquo 毒淀粉&rdquo 事件,食物中惊现含有顺丁烯二酸(酐) 的有毒淀粉。作为检测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积极响应,针对顺丁烯二酸酐可水解成马来酸的特性,提出运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淀粉中的顺丁烯二酸(酐)的解决方案。 顺丁烯二酸(HO2CCH=CHCO2H),又称&ldquo 马来酸&rdquo ,是饱和二元羧酸,可以用于树脂化学黏合剂原料。在淀粉中加入一定量的顺丁烯二酸,可增加食物的弹性、黏性、外观光亮度、以及保质期。然而,长期超标食用含顺丁烯二酸的食品,将极大程度损伤人体肾脏功能,甚至引发不孕不育。令人担忧的是,食品专家指出,顺丁烯二酸(酐)在食品领域可能存在一定滥用现象,成本的低廉以及效果的显著促使不法商家使用顺丁烯二酸(酐)作为食品添加剂,以谋取暴利。 离子色谱法测定淀粉中的顺丁烯二酸(酐) 顺丁烯二酸与反丁烯二酸(又称&ldquo 富马酸&rdquo )互为几何异构体,其中反丁烯二酸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中,主要起酸度调节剂作用,是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2760-2011)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相反,顺丁烯二酸(酐)则并未收入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目录。对于顺丁烯二酸(酐)在食品领域可能存在的滥用现象,赛默飞推出一种测定淀粉中顺丁烯二酸(酐)的方法,以满足食品安全监测的迫切需求。 顺丁烯二酸酐遇水则水解成马来酸,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马来酸的含量,得到顺丁烯二酸(酐)的总量。赛默飞针对马来酸作为一种有机酸极易溶于水且呈阴离子状态的特性,运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淀粉中顺丁烯二酸(酐)的测定方法。 与我国目前已有毛细管电泳法以及现行国家标准GB/T 23296.21-2009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检测方法相比,赛默飞推出的离子色谱法测定淀粉中顺丁烯二酸(酐),不但样品前处理简单、便捷,而且方法稳定,线性范围内相关性好,准确度高,受其他因素干扰小,可以成为检测淀粉中的马来酸的有效手段。 赛默飞验&ldquo 毒&rdquo 术解决食品安全中的添加剂隐患 作为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始终积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于近年来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赛默飞采取快速应对方式,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组织分析专家开展检测工作,及时建立和发布相应解决方案。除了&ldquo 毒淀粉&rdquo ,赛默飞对于&ldquo 毒奶粉&rdquo 、塑化剂、瘦肉精等都有着独到的验&ldquo 毒&rdquo 术。 早在&ldquo 毒奶粉&rdquo 事件爆发之时,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发布过用赛默飞TSQ Quantum LC-MS/MS系统检测婴儿配方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残留的方法。2007年,美国国家食品安全与技术中心又借助赛默飞的TSQ Quantum Ultra TM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一个新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食品中的三聚氰胺。除了提供先进的检测技术,赛默飞还将独有的线样品前处理技术TurboFlow色谱净化和TSQ Quantum LC-MS/MS分析结合,使分析流程得到大大简化和操作自动化。赛默飞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因此获得了&ldquo 2009荣格食品饮料业技术创新奖&rdquo 。除此之外,赛默飞还针对塑化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乙基乙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瘦肉精中的&beta -受体激动剂,以及防霉保鲜剂中的富马酸二甲酯(DMF)等食品添加剂推出了简单易行,分析时间短,且适用于大规模筛选的处理办法。 不止如此,赛默飞立足于整个食品安全的产业链,涵盖仪器设备、试剂以及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无敌产品组合,为大家提供从农场到实验室到工厂&mdash &mdash 最全面的食品安全解决方案。 了解更多赛默飞食品安全完全解决方案信息,请点击http://www.thermo.com.cn/foodsafety。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130亿美元,员工约39,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trade Lab Services三个首要品牌,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 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超过24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5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北京和上海共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400 名经过培训认证的、具有专业资格的工程师提供售后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n
  • 卫生部公布14种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卫生部等9部门《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89号)规定,经审核,现公布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   特此公告。   附件: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doc 一、磷酸酯双淀粉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g/100g)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 铅/(mg/kg) ≤ 1.0 砷/(mg/kg) (以As计) ≤ 0.5 磷酸盐残留量(以P计)/(%) ≤ 马铃薯和小麦淀粉0.5;其他淀粉0.4 注:用三偏磷酸钠或三氯氧磷为酯化剂 二、醋酸酯淀粉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 铅/(mg/kg) ≤ 1.0 砷/(mg/kg) (以As计) ≤ 0.5 乙酰基含量/(%) ≤ 2.5 乙酸乙烯酯/ (mg/kg) ≤ (仅限用乙酸乙烯酯作为酯化剂) 0.1 注:用乙酸酐作酯化剂时,其用量不超过8.0%(w/w,占淀粉干基),用乙酸乙烯酯作酯化剂时,其用量不超过7.5%(w/w,占淀粉干基)。 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20 砷/(mg/kg) (以As计) ≤ 0.5 铅/(mg/kg) ≤ 1.0 辛烯基琥珀酸基团/(%) ≤ 3.0 辛烯基琥珀酸残留量/(%) ≤ 0.3 注:生产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时,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不超过3.0%(占淀粉干基,w/w);生产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时,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不超过2.0%,硫酸铝用量不超过2.0%(均为占淀粉干基,w/w)。 四、氧化羟丙基淀粉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 铅/(mg/kg) ≤ 1.0 砷/(mg/kg) (以As计) ≤ 0.5 氯丙醇/(mg/kg) ≤ 1.0 羧基含量/(%) ≤ 1.1 羟丙基含量/(%) ≤ 7.0 注:用次氯酸钠作氧化剂,使用量中的有效氯不超过5.5%(占淀粉干基,w/w),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使用量中的活性氧不超过0.45%(占淀粉干基,w/w);用环氧丙烷作醚化剂,使用量不超过25%(占淀粉干基,w/w)。 五、羧甲基淀粉钠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1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 铅/(mg/kg) ≤ 1.0 砷/(mg/kg) (以As计) ≤ 0.5 氯化物(以cl计)/(%) ≤ 0.43 硫酸盐(以SO4计)/(%) ≤ 0.96 注:一氯乙酸为醚化剂。 六、淀粉磷酸酯钠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 铅/(mg/kg) ≤ 1.0 砷/(mg/kg) (以As计) ≤ 0.5 磷酸盐残留量(以P计)/ (%) ≤ 马铃薯和小麦淀粉0.5;其他淀粉0.4 注:用正磷酸、磷酸钠、磷酸钾或三聚磷酸钠酯化。 七、氧化淀粉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 铅/(mg/kg) ≤ 1.0 砷/(mg/kg) (以As计) ≤ 0.5 羧基含量/(%) ≤ 1.1 注:用次氯酸钠作氧化剂,使用量中的有效氯不超过5.5%(占淀粉干基,w/w)。 八、酸处理淀粉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 铅/(mg/kg) ≤ 1.0 砷/(mg/kg) (以As计) ≤ 0.5 注:采用盐酸、正磷酸或硫酸处理。 九、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 铅/(mg/kg) ≤ 1.0 砷/(mg/kg) (以As计) ≤ 0.5 乙酰基含量/(%) ≤ 2.5 己二酸盐/(%) ≤ 0.135 注:用已二酸酐(用量占淀粉干基不超过0.12%,w/w)交联,乙酸酐(用量占淀粉干基不超过8.0%,w/w)酯化。 十、羟丙基淀粉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 mg/kg )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20 铅/(mg/kg) ≤ 1.0 砷/(mg/kg) (以As计) ≤ 0.5 氯丙醇/(mg/kg) ≤ 1.0 羟丙基含量/(%) ≤ 7.0 注:用环氧丙烷作醚化剂(用量占淀粉干基不超过25%,w/w)。 十一、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 铅/(mg/kg) ≤ 1.0 砷/(mg/kg) (以As计) ≤ 0.5 磷酸盐残留量(以P计)/ (%) ≤ 马铃薯和小麦淀粉0.5;其他淀粉0.4 注:采用三聚磷酸钠和三偏磷酸钠作酯化剂。 十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体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20 铅/(mg/kg) ≤ 1.0砷/(mg/kg) (以As计) ≤ 0.5 磷酸盐残留量(以P计)/ (%) ≤ 马铃薯和小麦淀粉0.14;其他淀粉0.04 乙酰基含量/(%) ≤ 2.5 乙酸乙烯酯残留量/(mg/kg) ≤ (仅限用乙酸乙烯酯作酯化剂) 0.1 注:用乙酸酐作酯化剂时,其用量不超过8.0%(w/w,占淀粉干基),用乙酸乙烯酯作酯化剂时,其用量不超过7.5%(w/w,占淀粉干基)。 十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项目 指标 干燥失重/(%) ≤ 谷类淀粉: 15.0;土豆淀粉: 21.0;其他单品淀粉: 18.0 SO2残留量/(mg/kg) ≤ 30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 铅/(mg/kg) ≤ 1.0 砷/(mg/kg) (以As计) ≤ 0.5 磷酸盐残留量(以P计)/(%) ≤ 马铃薯和小麦淀粉0.14;其他淀粉0.04 羟丙基含量/(%) ≤ 7.0 氯丙醇/(mg/kg) ≤ 1.0 注:采用三氯氧磷(用量占淀粉干基不超过0.1%,w/w)或三偏磷酸钠酯化交联,环氧丙烷醚化(用量占淀粉干基不超过10%,w/w)。 十四、聚丙烯酸钠 项 目 指 标 硫酸盐(以SO4计),w/ % ≤ 0.49 重金属(以Pb计)/(mg/kg) ≤ 20.0 砷(以As计)/(mg/kg) ≤ 2.0 残存单体,w/ % ≤ 1.0 低聚合物,w/ % ≤ 5.0 干燥失重,w/ % < 6.0 烧灼残渣,w/ % ≤ 76.0 pH(0.1%水溶液) 8~10 0.2%水溶液粘度 (60rpm.20℃) 250~430 cps 注:生产工艺,丙烯酸+NaOH→中和催化剂→聚合→精制→干燥→粉碎→成品。 分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各单位。 卫生部办公厅 2010年7月21日印发
  • 人造假豆腐流入湖北湖南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剂制成
    假冒品牌豆腐在制作中   使用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白色素等合成豆腐,并假冒外地注册品牌生产销售。日前,东西湖工商部门查处一问题豆腐工厂。   苏州公司举报产品被仿冒   日前,东西湖工商部门接到苏州某食品公司举报:5月份开始,该公司的产品“千页豆腐”在湖南、湖北的销量严重下降。经调查发现,在湖北黄石、荆州、宜昌以及湖南岳阳、常德等地,有多家经销商销售该公司“千页豆腐”,产品外包装一模一样,难以分辨。同时,常有武汉的保温货车往这些地方送货,而进货地点为武汉白沙洲大市场的“林海经营部”。   工商人员在调查中发现,汉口张公堤边一个院子内有家工厂专门生产“千页豆腐”,工厂从4月份就开始生产。工厂的3个防盗门每天都紧闭,白天没有运作,晚上所有的窗帘仍全部遮掩。仅能听见工厂机器运行的声音,偶尔看到身穿白色大褂的人员从侧门进入。   此后,报料人反映在汉口后湖乡三金潭村的一处房屋里也有一家类似作坊。而让工商人员惊讶的是,假冒产品上除了厂名、地址卫生许可证号等与该公司产品一致外,外包装袋上还有其正宗产品独有的激光防伪标志。“这套激光制版机价值在800万元左右,可见提供包装袋的印刷厂规模相当大。”苏州厂方人员杨帅锋表示。   工商暗访揭开造假窝点   接到举报后,东西湖工商部门趁夜对张公堤附近的豆腐生产工厂进行查处。当执法人员赶到时,现场4名工人正在加工“千页豆腐”。一名周姓工人交代,现场将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油、变性淀粉、盐、味精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用搅拌机搅拌,然后加入冰块和色素继续搅拌,盛入模具盒后放入蒸柜蒸熟,最后是封包装。   工商人员在现场发现用于生产豆腐的大豆分离蛋白47包,20千克重大豆油16桶,食品专用变性淀粉25千克共计9包,外包装标明“白色素”的500克重食品添加剂7桶,以及全自动真空包装机、封口机等。   据工商人员调查了解,该豆腐工厂老板邹某,住在汉口后湖乡三金潭村,所生产的假冒“千页豆腐”通过白沙洲大市场售往外地,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等。   邹某承认,自己与苏州某食品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卫生许可证没有办下来,所以就用别人的包装进行生产销售。“包装是按照报纸上的广告电话联系后,将钱打入对方账户,对方通过物流将包装发送过来。”   因涉嫌生产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工商人员对相关物品进行扣留。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剂制成   与通常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豆腐不同,工商部门此次查处的假冒他人品牌的豆腐可以说是合成的,那么,其所用的添加剂是否有害呢?   记者看到,这种用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的豆腐有点类似冰冻豆腐,含有丰富的气孔。据了解,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蛋白类补充品,常应用于饮料、营养食品、发酵食品等食品行业中。变性淀粉是一种改性过的可食用淀粉,而“白色素”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粉末,常用于食品增白。
  • 质检总局公布我国最新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
    国家质检总局7月26日消息,我国最新的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公布,详细见下表: 食品添加剂品种名称 标准名称 备注 1.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 GB 1987-2007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   2.食品添加剂 乳酸 GB 2023-2003 食品添加剂 乳酸   3.食品添加剂 dl-酒石酸 GB 15358-2008 食品添加剂 dl-酒石酸   4.食品添加剂 L(+)-酒石酸 GB 25545-2010 食品添加剂 L(+)-酒石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5.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 GB 13737-2008 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   6.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 GB 25544-2010 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7.食品添加剂 冰乙酸(冰醋酸) GB 1903-2008 食品添加剂 冰乙酸(冰醋酸)   8.食品添加剂 碳酸钾 GB 25588-2010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钾 GB 14889-1994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钾   10.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钠 GB 6782-2009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钠   11.食品添加剂 富马酸 GB 25546-2010 食品添加剂 富马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钾 GB 25563-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3.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 GB 25586-2010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4.食品添加剂 盐酸 GB 1897-2008 食品添加剂 盐酸   15.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钠 GB 5175-2008 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钠   16.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 GB 1886-2008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   17.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钙 GB 25572-2010 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钙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8.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钾 GB 25575-2010 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9.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钾 GB 25589-2010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0.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钾 GB 25560-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1.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钠 GB 25565-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2.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钙 GB 25559-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钙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3.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钙 GB 1889-2004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钙   24.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二氢二钠 GB 25567-2010 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二氢二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5.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钠 GB 25557-2010 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6.食品添加剂 乳酸钠(溶液) GB 25537-2010 食品添加剂 乳酸钠(溶液)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27.食品添加剂 磷酸 GB 3149-2004 食品添加剂 磷酸   28.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钠 GB 1890-2005 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钠   29.食品添加剂 硫酸钙 GB 1892-2007 食品添加剂 硫酸钙   30.食品添加剂 乳酸钙 GB 6226-2005 食品添加剂 乳酸钙   31.食品添加剂 L-乳酸钙 GB 25555-2010 食品添加剂 L-乳酸钙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2.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钙 GB 25558-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三钙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3.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一钠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一钠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34.食品添加剂 亚铁氰化钾(黄血盐钾) GB 25581-2010 食品添加剂 亚铁氰化钾(黄血盐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5.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硅 GB 25576-2010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硅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6.食品添加剂 硅铝酸钠 GB 25583-2010 食品添加剂 硅铝酸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7.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 GB 25578-2010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38.食品添加剂 微晶纤维素 食品添加剂 微晶纤维素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39.食品添加剂 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 GB1916-2008 食品添加剂 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   40.食品添加剂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GB 1900-2010 食品添加剂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41.食品添加剂 没食子酸丙酯 GB 3263-2008食品添加剂 没食子酸丙酯   42.食品添加剂 茶多酚 QB 2154-1995(2009)食品添加剂 茶多酚   43.食品添加剂 植酸(肌醇六磷酸) HG 2683—1995(2007)食品添加剂 植酸(肌醇六磷酸)   44.食品添加剂 特丁基对苯二酚 GB 26403-2011食品添加剂 特丁基对苯二酚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7号 45.食品添加剂 甘草抗氧物 QB 2078-1995(2009)食品添加剂 甘草抗氧物   46.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钙 GB 15809-1995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钙   47.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GB 16314-1996食品添加剂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48.食品添加剂 迷迭香提取物 QB/T 2817-2006食品添加剂 迷迭香提取物   49.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钠 GB 8273-2008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钠   50.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 GB 22558-2008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   51.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钠 GB 16313-1996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钠   52.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E(dl-a-醋酸生育酚) GB 14756-2010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E(dl-a-醋酸生育酚)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53.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 GB 1905-2000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   54.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钾 GB 13736-2008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钾   55.食品添加剂 羟基硬脂精(氧化硬脂精) 食品添加剂 羟基硬脂精(氧化硬脂精)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56.食品添加剂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食品添加剂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57.食品添加剂 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 GB 22215-2008食品添加剂 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   58.食品添加剂 焦亚硫酸钠 GB 1893-2008食品添加剂 焦亚硫酸钠   59.食品添加剂 无水亚硫酸钠 GB 1894-2005食品添加剂 无水亚硫酸钠   60.食品添加剂 焦亚硫酸钾 GB 25570-2010 食品添加剂 焦亚硫酸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1.食品添加剂 亚硫酸氢钠 GB 25590-2010 食品添加剂 亚硫酸氢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2.食品添加剂 硫磺 GB 3150—2010 食品添加剂 硫磺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3.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 GB 1888-2008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   64.食品添加剂 酒石酸氢钾 GB 25556-2010 食品添加剂 酒石酸氢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5.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 GB 25591-2010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6.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钾 GB 1895-2004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钾   67.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铵 GB 25592-2010 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铵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68.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淀粉醚 QB 1229-1991(2009)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淀粉醚   69.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液 GB 7658-2005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液   70.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GB 25541-2010 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71.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钠 GB 1887-2007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钠   72.食品添加剂 碳酸钙 GB 1898-2007食品添加剂 碳酸钙   73.食品添加剂 碳酸镁 GB 25587-2010 食品添加剂 碳酸镁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74.食品添加剂 偶氮甲酰胺 食品添加剂 偶氮甲酰胺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75.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 GB 4479.1—2010 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76.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铝色淀 GB 4479.2-2005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铝色淀   77.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 GB 4480.1-2001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   78.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铝色淀 GB 4480.2-2001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铝色淀   79.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 GB 4481.1—2010 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80.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铝色淀 GB 4481.2—2010 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铝色淀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81.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 GB 6227.1—2010 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82.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铝色淀 GB 6227.2-2005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铝色淀   83.食品添加剂 亮蓝 GB 7655.1-2005食品添加剂 亮蓝   84.食品添加剂 亮蓝铝色淀 GB 7655.2-2005食品添加剂 亮蓝铝色淀   85.食品添加剂 新红 GB 14888.1-2010 食品添加剂 新红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86.食品添加剂 新红铝色淀 GB 14888.2-2010 食品添加剂 新红铝色淀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87.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 GB 17511.1-2008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   88.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铝色淀 GB 17511.2-2008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铝色淀   89.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 GB 17512.1-2010 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0.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铝色淀 GB 17512.2-2010 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铝色淀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1.食品添加剂 β-胡萝卜素 GB 8821—2010 食品添加剂 β-胡萝卜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2.食品添加剂 天然β-胡萝卜素 QB 1414-1991(2009)食品添加剂 天然β-胡萝卜素   93.食品添加剂 甜菜红 QB/T 3791-1999(2009)食品添加剂 甜菜红   94.食品添加剂 紫胶红色素 GB 4571—1996食品添加剂 紫胶红色素   95.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 GB 10783-2008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   96.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 GB 8817-2001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   97.食品添加剂 红米红 GB 25534-2010 食品添加剂 红米红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8.食品添加剂 栀子黄 GB 7912-2010 食品添加剂 栀子黄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99.食品添加剂 菊花黄 QB 3792-1999(2009)食品添加剂 菊花黄   100.食品添加剂 黑豆红 QB 3793-1999(2009)食品添加剂 黑豆红   101.食品添加剂 高粱红 GB 9993-2005食品添加剂 高粱红   102.食品添加剂 可可壳色素 GB 8818-2008食品添加剂 可可壳色素   103.食品添加剂 红曲米(粉) GB 4926-2008食品添加剂 红曲米(粉)   104.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 GB 15961-2005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   105.食品添加剂 天然苋菜红 QB 1227-1991(2009)食品添加剂 天然苋菜红   106.食品添加剂 姜黄色素 QB 1415-1991(2009)食品添加剂 姜黄色素   107.食品添加剂 叶绿素铜钠盐 GB 26406-2011 食品添加剂 叶绿素铜钠盐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7号 108.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 GB 25536-2010 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09.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 GB 25577-2010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10.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 GB 8272-2009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 GB 10617-2005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无溶剂法) QB 2245-1996(2009)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无溶剂法)   111.食品添加剂 酪蛋白酸钠 QB/T 3800-1999(2009)食品添加剂 酪蛋白酸钠(原GB 10797-89)   112.食品添加剂 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 GB 15612-1995 食品添加剂 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   113.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 GB 13481-2010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14.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司盘80) GB 13482-2010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司盘8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15.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 GB 1986-2007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   116.食品添加剂 辛癸酸甘油酯 QB 2396-1998(2009)食品添加剂 辛癸酸甘油酯   117.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脂 QB/T 3790-1999(2009)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脂   118.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QB/T 3784-1999(2009)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119.食品添加剂 改性大豆磷脂LS/T 3225-1990食品添加剂 改性大豆磷脂(原GB 12486-90)   120.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20) GB 25551-2010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2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1.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司盘40) GB 25552-2010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司盘4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2.食品添加剂 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GB 25539-2010 食品添加剂 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3.食品添加剂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GB 13510-1992食品添加剂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124.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 GB 25553-2010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5.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 GB 25554-2010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6.食品添加剂 果胶 GB 25533-2010 食品添加剂 果胶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27.食品添加剂 卡拉胶 GB 15044-2009食品添加剂 卡拉胶   128.食品添加剂 藻酸丙二醇酯 GB 10616-2004食品添加剂 藻酸丙二醇酯   129.食品添加剂 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GB 10287-1988食品添加剂 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食品添加剂 氢化松香甘油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0.食品添加剂 乳酸脂肪酸甘油酯 食品添加剂 乳酸脂肪酸甘油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1.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2.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钙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钙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3.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镁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镁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4.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钙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钙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135.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钠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酸钠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6.食品添加剂 丙二醇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丙二醇脂肪酸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7.食品添加剂 聚甘油脂肪酸酯 食品添加剂 聚甘油脂肪酸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8.食品添加剂 乳糖醇 食品添加剂 乳糖醇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39.食品添加剂 α-淀粉酶制剂 GB 8275-2009食品添加剂 α-淀粉酶制剂   140.食品添加剂 糖化酶制剂 GB 8276-2006食品添加剂 糖化酶制剂   141.食品添加剂 果胶酶制剂 QB 1502-1992(2009)食品添加剂 果胶酶制剂   142.食品添加剂 真菌α-淀粉酶 QB 2526-2001(2009)食品添加剂 真菌α-淀粉酶   143.食品添加剂 α-葡萄糖转苷酶 QB 2525-2001(2009)食品添加剂 α-葡萄糖转苷酶   144.食品添加剂 a-乙酰乳酸脱羧酶制剂 GB 20713-2006食品添加剂 a-乙酰乳酸脱羧酶制剂   145.食品添加剂 纤维素酶制剂 QB 2583-2003 纤维素酶制剂   146.食品工业用酶制剂 GB 25594-2010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47.食品添加剂 5'-鸟苷酸二钠 QB/T 2846-2007食品添加剂 5'-鸟苷酸二钠   148.食品添加剂 呈味核苷酸二钠 QB/T 2845-2007食品添加剂 呈味核苷酸二钠   149.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氨基乙酸) GB 25542-2010 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氨基乙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50.食品添加剂 L-丙氨酸 GB 25543-2010 食品添加剂 L-丙氨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51.食品用石蜡 GB 7189-1994食品用石蜡   152.食品级白油 GB 4853-2008食品级白油   153.食品添加剂 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GB12489-2010 食品添加剂 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54.食品添加剂 紫胶(虫胶) LY 1193—1996 食品添加剂 紫胶(虫胶)   155.食品添加剂 松香季戊四醇酯 食品添加剂 松香季戊四醇酯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56.食品添加剂 巴西棕榈蜡 食品添加剂 巴西棕榈蜡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57.食品添加剂 蜂蜡 食品添加剂 蜂蜡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58.食品添加剂 三聚磷酸钠 GB 25566-2010 食品添加剂 三聚磷酸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59.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钾 GB 25561-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钾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0.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铵 GB 25569-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铵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1.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钠 GB 25568-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2.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钠 GB 25564-2010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3.食品添加剂 L-赖氨酸盐酸盐 GB 10794-2009 食品添加剂 L-赖氨酸盐酸盐   164.食品添加剂 牛磺酸 GB 14759-2010食品添加剂 牛磺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5.食品添加剂 左旋肉碱 GB 17787-1999 食品添加剂 左旋肉碱 食品添加剂 左旋肉碱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8号指定标准 166.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A GB 14750-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A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7.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GB 14751-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8.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2(核黄素) GB 14752-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2(核黄素)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69.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 GB 14753-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0.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C(抗坏血酸) GB 14754-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C(抗坏血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1.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GB 14755-2010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2.食品添加剂 烟酸 GB 14757-2010 食品添加剂 烟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3.食品添加剂 叶酸 GB 15570-2010 食品添加剂 叶酸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4.食品添加剂 乳酸亚铁 GB 6781-2007 食品添加剂 乳酸亚铁   175.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钙 GB 17203-1998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钙   176.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钙 GB 15571-2010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钙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77.食品添加剂 生物碳酸钙 QB 1413-1999(2009)食品添加剂 生物碳酸钙   178.食品营养强化剂 煅烧钙 GB 9990-2009 食品营养强化剂 煅烧钙   179.食品添加剂 L-苏糖酸钙 GB17779-2010 食品添加剂 L-苏糖酸钙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80.食品添加剂 乙酸钙 GB 15572-1995 食品添加剂 乙酸钙及第1号修改单   181.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锌 GB 8820-2010 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锌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9号 182.食品添加剂 天然维
  • 我们如何应对食品添加剂的挑战
    从12月10日起,卫生部、工商总局等9部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   据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透露,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的主要任务是吸取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教训,严厉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清理、规范食品添加剂市场,整顿食品中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据了解,监管部门将向社会公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以便于社会和群众监督以及追踪调查。如发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涉嫌犯罪的,监管部门将立即通报当地公安机关调查处理。那么,生活中食品添加剂的真实面目又是怎样的呢?  食品添加剂充斥百姓日常生活   在超市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松软得可以弹起来”;“柔滑得如丝绸一样”;“无与伦比的松脆”……   消费者为这些诱人的语言所征服,于是欣然购买。其实,食品的美妙口感毫无例外地来自食品添加剂。无论是酸甜的糖果、香浓的零食,还是酥脆的饼干和柔软的蛋糕,都是食品添加剂的杰作。   也有一些食品如此宣传:“本品不含防腐剂”;“本品不含人工色素”;“本品不含香精”……消费者心有所动,认为它们更健康,就高兴地把它们放入购物篮。其实,这些食品不含防腐剂,未必不含抗氧化剂;不含色素,不等于不含防腐剂;不含香精,也不等于不含增稠剂等其他添加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其实,大规模的现代食品工业,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的。因为消费者对食物的外观品质、口感品质、方便性、保存时间等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所以要想按照家庭方式来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只怕大部分食品都会难看、难吃、难以保存,或者价格高昂,消费者是无法接受的。  每人每天吃进百种食品添加剂   在北京新发地几千平方米的“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超市”里,简单的货架上摆放着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据这里的负责人张先生介绍,他们公司在全国的添加剂行业里也算是排得上号的。   “其实我们的生活,根本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张先生说,“每个人每天都得吃进去上百种食品添加剂。”   “一袋面里,就有20多种添加剂。到了面包房,配方更复杂,香精就得有几十种。如果是奶油面包,奶油的供货方已经加了抗氧化剂、色素等等,你再分析一下面包粉,增进剂肯定是少不了的。所以一个面包的制作,从头到尾,估计得用50到100种添加剂。”张先生拿着一块面包说,“比如一杯色泽鲜亮的果汁。基本配料是30%的果汁,剩下的都是水和香精、色素什么的,勾兑出来甜香爽口,颜色又好看,比苦涩的纯果汁更讨好。”   再比如一袋猪肉馅儿的速冻饺子,或者一块火腿肠。“猪肉饺子里的猪肉很可能是你的一种错觉,用大豆蛋白加上猪肉香粉等等若干添加剂,很容易就做成了‘猪肉馅’,成本比放猪肉低很多。而我们现在市面上的火腿肠,里边能有50%是肉就不错了,其余的可以填充大豆蛋白,再用香精把肉香补回来。”张先生透露,他研究肉制品很多年,这几乎是火腿肠行业的“潜规则”。   不吃方便食品,自己动手做菜,不过你总要放鸡精吧?“鸡精根本就是一种复合食品添加剂,不一定跟鸡有关系。日本人最先发明了增鲜的呈味核苷酸二钠,鸡精的框架性配方是40%的盐、35%味精、8%白糖、5%鸡的提取物,1.1%的呈味核苷酸二钠,剩余的都是淀粉。盐、味精和白糖都是很便宜的东西,鸡的提取物就是蛋白,甚至可以是大豆蛋白来替代。”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   据了解,1992年中国还没有专门的食品添加剂工厂,食品中也很少用食品添加剂。直到1996年国家出台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才开始大量使用。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添加剂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了。   张先生说,当年刚接触食品添加剂,真是有点“恐慌”,“觉得添加剂有点像毒药”。而现在,他相信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比如饮料行业,如果没有添加剂,我们就喝不到各种果汁、果味奶和优酸乳,更没有瓶装的冰红茶冰绿茶。添加剂为人类创造了很多新的食品和新的食品制作工艺。”   范志红曾让食品专业的学生进行过一次有关色素应用的调查,结果学生们惊诧地发现,添加色素的食品品种实在是太多。草莓夹心饼干中压根就没有草莓,而是用食用红色素染出来的;蓝莓蛋糕中当然也没有蓝莓,是亮蓝或靛蓝色素染成的。至于逼真的水果风味,则是糖、酸和香精调出来的。   正因为人们对食物的外观品质、口感品质、方便性、保存时间等方面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各个厂家拼命地改进食品,“提高技术含量”,想方设法地取悦人们的眼睛和舌头。结果食物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好吃。   “我们每天都‘泡’在食品添加剂里,该如何跟它们和平共处,恐怕是更现实的考虑。”张先生忧虑地说。
  • 关于“食品中毒淀粉检测”专题征稿的通知
    各仪器厂商:   据相关媒体报道,台湾近日发现含顺丁烯二酸的“毒淀粉”。顺丁烯二酸又称“马来酸”,无色结晶体,无营养价值,会破坏人体器官黏膜组织,并损害肾脏。截至目前,全台粉圆、黑轮、板条、芋圆、地瓜圆等越来越多食品被查出违法添加顺丁烯二酸。但据我国相关质监部门表示,这种顺丁烯二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并不在现有监管范围内。   鉴于目前情况与配合当前形势,仪器信息网特推出 “食品中毒淀粉检测”仪器应用专题,内容涉及与此相关的检测标准、检测方法和“厂商解决方案”。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将在该专题内予以充分显示。   专题开出后,除在仪器信息网和我要测首页、仪器信息网论坛等页面予以充分展示外,还将对本网相关领域用户展开群发工作,请各位厂商珍视宣传机会。   欢迎广大厂商申报与本专题相关的“解决方案”,请将相关资料从厂商后台发布至本网资料中心,并在“厂商后台资料中心”点击“申报热点应用”即可,本网编辑将及时对您申报的资料在专题中予以更新显示。   如又有其他疑问或建议,请与本专题栏目编辑联系,栏目编辑联系方式:   E-mail: john#instrument.com.cn(请将#换成@)   电话: 010-51654077-8025   如想刊登广告,请与本网客服联系,联系方式:   电话: 010-51654077-8022   仪器信息网编辑部   2013年5月30日
  • 台湾"毒淀粉"被曝含油漆原料
    台湾“毒淀粉”被曝含油漆原料,芋圆粉圆等多款甜品小吃被波及。记者走访广州多家超市,未发现问题产品。   5月27日,台“卫生署”宣布,从6月1日起,贩卖粄条、肉圆、黑轮、粉圆、豆花、粉粿、芋圆及地瓜圆等8大类产品的商家、小吃店、摊贩、超市等,须在醒目处张贴安全证明,让消费者安心购买,否则将处罚3到15万元(新台币) 如果证明不实,将追究业主刑事责任。   28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广州市内多家大型超市,均未发现涉事台湾食品。   台湾:至目前已封存206吨毒淀粉   今年三四月间,台湾嘉义县调查站接获检举称,在食物中发现“毒淀粉”顺丁烯二酸,全台各地卫生部门随即展开稽查追查“毒淀粉”,发现疑掺有顺丁烯二酸的淀粉产品即查扣封存。截至目前总共封存“毒淀粉”206吨。   5月27日,台“卫生署”公示,3天内将清查全台所有淀粉厂。据悉,在台公布的34家涉事的企业中,含顺丁烯二酸酐化所制淀粉的包装产品涉及6个厂家:莲发九份芋圆地瓜圆、莲发美浓粄条、日正波霸粉圆、日正小粉圆/珍珠粉圆、正宗冷冻黑轮、关东煮黑轮、名记豆花、鼎珍珍珠粉圆。   据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王全瑞介绍,顺丁烯二酸,俗称马来酸,是一种化合物,毒性中等。一般用于涂料中的绝缘物,或者作为原料生产农药。这种化合物没有任何的营养价值,有很好的溶水性,与人直接接触会破坏人体器官的黏膜组织,损害肾脏。   广州:暂未收到专项抽查的通知   毒淀粉事发,首先“中枪”的就是知名台湾甜品店鲜芋仙。羊城晚报记者获悉,“鲜芋仙”的声明稿和检测报告均显示,使用的芋圆在台北和上海的检测中,顺丁烯二酸均“未检出”。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内几家普通奶茶店,对于珍珠奶茶中“珍珠”(俗称“粉圆”)的来源,店员们纷纷表示“不清楚”。   另据台湾媒体报道,有毒商品中,“日正商品波霸粉圆”主要在顶好、松青、全联福利中心贩卖,“莲发的九份芋圆地瓜圆、美浓粄条”在家乐福贩卖,“黑轮”则是7-ELEVEN的关东煮商品。   记者走访了天河区一家7-ELEVEN便利店,该店负责人表示对台湾的“毒淀粉”事件有所了解,但目前还未收到公司有关黑轮产品的下架通知,店内黑轮产品仍在正常销售。   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市内家乐福、好又多、吉之岛等大型超市,都未发现上述台湾产品。   广州市质监局表示,目前未收到进行专项抽查的通知,也没有收到本地厂家违法添加“顺丁烯二酸”的举报。
  • 毒淀粉的思考:食品安全监管第三方是否可入住
    自“塑化剂”事件后,台湾食品安全再曝出毒淀粉,重创台湾知名小吃行业,与此同时,工业原料非法添加到食品中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的话题。   连带之前的三聚氰胺、塑化剂事件等,食品安全非法添加事件频繁发生,如何控制和减少此类状况的发生,监管模式是否需要改变,值得思考。。。。。。   1、非法添加惹祸,传统食品遭重创   自今年3月间,台湾嘉义县在食物中发现含顺丁烯二酸的有毒淀粉后,5月中旬,随着彻查结果的曝光,又曝出毒淀粉制成的粉圆(奶茶里的珍珠)、黑轮(关东煮)、鸡排等食品流窜全台,台政府部门、国台办、各大媒体等多方持续关注了该事件。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已查获的有毒淀粉及其制品已超过200多吨。   “毒淀粉”事件曝光后,马来酸(顺丁烯二酸)也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继三聚氰胺、塑化剂之后,工业原料与食品添加剂再次扯上关系,食品安全非法添加话题再次摆放在桌面上。据台相关部门人员介绍,“毒淀粉”的产量大,可能已经流向下游的夜市、小吃摊档。暂不论毒淀粉对人体的危害,单就经济方面,“毒淀粉”事件对年产值高达1000多亿新台币的珍珠奶茶产业的影响巨大,造成的后果暂无相关部门预计。   两岸政府对毒淀粉也积极响应。据悉,台政府部门将召开记者会说明毒淀粉处理情况,或许对那些将非食用原料卖给食品制造商的化工原料商给予严厉的惩罚。此次事件还加快了“食品卫生管理法”的修订步伐,并且有媒体报道称将加重罚则、业者责任。5月29日,国台办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杨毅表示,台湾的毒淀粉尚未被发现流向大陆。   2、内地质检部门回应确定食品安全待商榷   “毒淀粉”事件异常热闹,内地质检部门反应平平。据新华社报道,上海质检部门表示,顺丁烯二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并不在现有监管范围内,但目前生产监管部门已开始跟踪这方面的信息。国内其他地区对此事件是否响应的相关报道甚少,至于国内市场上流通的珍珠奶茶、关东煮、甜不辣、粉圆、板条、鸡排……等台湾经典美食是否为毒淀粉制造的不得而知。   有媒体报道称,在阿里巴巴、食品商务网上有以食品添加剂为名销售顺丁烯二酸的商铺,每公斤20元左右,也有多家企业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由此,大陆市场上也无法完全排除毒淀粉的存在。由此,我们没有看到质检部门的结果,不存在的定论下的有些早。   3、食品安全监管主要靠国家部门,信任缺失敲警钟   今年的大部制调整目的之一就是改变食品安全生产、流通等一些列环节上出现漏洞,“毒淀粉”事件属于明显的加工过程中出现非法添加的问题。对于非法添加,业内专家称其种类也不在少数,如苏丹红、孔雀石绿、瘦肉精等大众熟知的非法添加物质,此次事件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相似度极高,添加物都是工业原料、非法添加、且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检测范围,执法部门也只在抽检过程中偶然的发现,或者像此次因检举才得以曝光,又或者造成了严重后果之后才有针对性的开展全面检查。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公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必需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进而对监管部门的工作动向也给以关注。但近期发生的几起检测定论反复的事件,公众对官方检测机构的信任度降低,反而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定论深信不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信任出现了问题。   不能说业内有没有上述现象,但无可否认,官方质检部门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我们也要承认,官方质检部门的监督监管固然重要,但总避免不了出现漏洞,在中国的检测市场,第三方的力量在逐渐的增强,从个人送检的案例越来越多的现象我们就能看出,公众对第三方的检测信任度也呈上升趋势。如果实现以国家质检为主,第三方检测机构配合发挥检测和监督作用,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状况是不是能有所改善?   作为普通老百姓,关心的是市场上流通的食品是否安全 作为监管机构,关心的是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管,杜绝食品安全事件。中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蓬勃发展兴许能助力食品安全的监管,未来,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会不会改变,我们将拭目以待!
  •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有关食品添加剂的问答
    受访专家: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 王竹天研究员 问:食品中不使用添加剂会如何? 答:如果把防腐剂取消,还有多少东西能在货架上保存?酱油还没拿回家就已经长霉了。蒸馒头也要加添加剂,发酵会产生酸,然后加小苏打去中和酸味,小苏打也是添加剂。没有添加剂,货架上的饼干、方便面肯定没有了;如果不允许添加色素,那市场上销售的产品都是暗淡的,糖果肯定也不是现在的颜色。 必须指出的是,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添加剂。食品一出事,就说是添加剂的事,不少媒体又没有正面宣传添加剂的作用,添加剂一直在“背黑锅”。 问:国内添加剂评审和国外有无区别?我国食品添加剂研究的现状如何? 答:没有区别,大家都遵循同一个原则。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成立的专家委员会(JECFA),倡导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实验。实验方面国内外遵循的原则也是相同的。首先要验证这个物质对人体是不是有毒。但有毒的概念很模糊,什么叫有毒?所以把毒又分为很多级。然后是看毒性的靶器官在哪里。之后就是要做长期的动物实验,看这个物质在动物身上不产生毒性的最大剂量是多少。最后根据物质本身的结构、人和动物本身种属的差异,给予一些安全系数,原则是将毒性降得越低越好,给出阈值(ADI),即每日每公斤体重允许摄入量。这跟药学的毒理实验差不多,但又有区别。药学研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是允许有不良反应的,但食品最强调的是安全,因为我们要终身使用。 国际上做出阈值后,其他地方一般都遵循这个数据。这是花费量巨大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做,发展中国家很少做得起,起码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财力物力做。当然,我们也在做一些动物实验,但没有发达国家做得好。当国际上有国家研究出某一种可用的添加剂时,我国主要做的是根据中国人的膳食模式,制订出一个在我国可以使用的量,即暴露评估。我们会把一种添加剂在允许使用的食物里面所有的量累计在一起,看看你都吃进去多少,是否超过ADI值等。 我们现在做得最多的是暴露评估。并非我们不去做基础研究,而是即便我们做了,结果也不会超过JECFA,只会是人家工作的重复。JECFA已经有了大量数据,收集了全世界的研究结果,其法典里提到的添加剂都做过实验。 问:中国人膳食结构有自己的特点,沿用发达国家标准的做法科学吗? 答:一种物质要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对人体有毒;二是剂量反应关系,即要有一定剂量之后才会产生这样的作用;三是要有适当的途径,相应的靶器官,比如,口服有毒的物质,经皮肤可能就不会有毒性。欧美人主要吃的是动物性食品,中国人较多的吃植物性食品。吃得多肯定对某些物质限制就严。阈值是针对每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的,其获得依据是,让你终身食用这个东西,把所有的潜能都发挥好,发挥到最大,你也吃不到这个量,永远都达不到这个阈值。换句话说,它是安全的。现有的科学技术只能达到这个程度。也许几年后生物学评价技术达到更高水平,对以前的评估提出异议,我们就会不断调整。 问:我国的添加剂使用标准相对保守吗? 答:我国的标准的确很保守,而且通常使用的量都比国外的要低。在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上,我国是60个单位,加拿大是150,美国是不限量。我们遵循的原则是,添加剂虽然说是安全的,但它只是满足我们对食物需求的一种选择。同时,我国还规定,在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少地使用添加剂。 问:这么多种食品添加剂,有无手段检测其是否符合标准? 答:除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外,还有一个规格标准,即添加剂本身的质量标准。如防腐剂苯甲酸,本身就有用于食品的规格标准。检测方法也有标准。但很多添加剂不需要检测。比如淀粉,是食物成分之一,和食物混在一起,本身无毒。我们把主要力量放在“毒性较高”或者“安全性较低”的添加剂上。另外,有很多添加剂目前尚没有检测方法或检测难度很大。比如香料,使用量极其微小,全世界都没有针对香料制定检测方法,因为它是混合物,成分太多,加的量很小,加多了反而会破坏味道,所以不需要检测。
  • 北京华联被爆违规添加肉馅染色剂
    日前,北京市民胡先生在华联精品超市(BHG)三里屯店,购买了一盒瘦肉馅。回家做丸子汤时发现,整锅汤以及丸子都变成红色,他怀疑瘦肉馅里被添加了染色剂,使生肉看起来更鲜嫩。   10月22日,该超市相关负责人承认,员工违规在瘦肉馅里添加了“日落黄”,初步查明该瓶“日落黄”是10月18日被带进超市,19日开始被添加到鲜肉里。“日落黄”是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一种着色剂,但未被允许添加至生鲜肉中。   肉丸子做汤成一锅红汤   市民胡先生说,前日下午4时许,他在华联精品超市(BHG)三里屯店,选购了价格为39.8元/千克的瘦肉馅。一盒价格为10元左右,“瘦肉馅红红的,看起来很新鲜”。   胡先生回家后,用瘦肉馅做了丸子豆腐汤。“做好的汤变成了一锅红汤。”胡先生说,起初还以为酱油放多了,但吃了几口后发现,就连丸子也变成了红色,连锅里的豆腐都被染上红色。“肯定加什么东西了。”胡先生随后把部分丸子汤打包,带回超市询问。   顾客拒绝“假一罚十”赔偿   “超市经理承认说肉里加了添加剂。”胡先生说,在他要求下,超市经理出示了一瓶装有橙红色粉末的瓶子,称肉里添加的是这种粉末。该经理提出以“假一罚十”来赔偿胡先生,胡先生拒绝接受。“关键是要弄清楚,里面添加的是什么,对人体有没有危害,添加了多少量”。   前晚,胡先生又在该超市购买了一份瘦肉馅,“看起来还是红彤彤的”,胡先生把这份瘦肉馅留存在冰箱,以作证据。   同时,他把部分丸子汤也作为证据,保存在冰箱。昨日,胡先生留存的丸子汤,丸子通体已变成红色小圆球,豆腐也被部分染上红色。   超市称“刀手”添加染色剂   10月22日,华联精品超市(BHG)三里屯店猪肉档前,胡先生购买的鲜红的猪肉馅已经不见,正在出售的猪肉馅,颜色较胡先生购买的,要浅很多。   该超市朱经理以及食品部白经理均证实,出售给胡先生的瘦肉馅里,添加了一种名为“日落黄”的添加剂,并表示“日落黄”是在超市内被员工加入。“是我们超市违规了,这是不允许的。”朱经理说。   初步调查,“日落黄”是10月18日被员工带进超市,10月19日被添加进瘦肉馅里。“是(猪肉档)刀手做的”,该员工在店内工作了几个月。白经理说,他作为食品部经理,在管理以及员工培训上做得不到位。   至于超市以前是否就在鲜肉中添加“日落黄”,两名经理都表示“不会的,不然消费者早就发现了”。   但胡先生对此并不相信,他认为可能此次添加“日落黄”的员工是新手,“抖多了”。   ■ 专家说法   鲜肉添加“日落黄”属违规   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日落黄”的使用范围,限于调制乳、调制炼乳、冷冻饮品、西瓜酱罐头、可可和巧克力制品、糖果、面糊、虾味片、面糊、谷类和淀粉类甜品、糕点、水果调味糖浆、饮料、调制酒、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并且都有相应的最大使用量。比如,每公斤的调制乳内,日落黄的最大使用量为0.05克。在这份规定中,“日落黄”的添加使用范围,不包括生、鲜肉,熟肉制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表示,在添加剂使用范围之外,都是违规使用添加剂。
  • 卫生部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膨化食品拟禁铝
    卫生部拟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限制含铝添加剂使用   卫生部15日起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修订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新标准拟进一步限制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降低我国居民膳食铝摄入过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我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7岁至14岁儿童通过膨化食品摄入的铝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年龄降低,铝摄入量有增高的趋势,膨化食品是该类人群铝摄入量主要来源之一。   卫生部15日起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修订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新标准拟进一步限制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降低我国居民膳食铝摄入过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估结果显示,我国低年龄组和高食物消费量人群膳食铝摄入量均已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JECFA)确定的每周耐受摄入量(2mg/kg体重/周)。面粉及面制品是我国膳食铝的主要来源。   为降低我国居民膳食铝摄入量,新修订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拟修订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撤销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使用规定,其中包括删除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作为膨松剂用于发酵面制品的使用规定,以及撤销所有含铝食品添加剂(包括合成着色剂铝色淀)在膨化食品中的使用规定。   我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7岁至14岁儿童通过膨化食品摄入的铝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年龄降低,铝摄入量有增高的趋势,膨化食品是该类人群铝摄入量主要来源之一。   为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新标准拟撤销膨化食品中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其中涉及的合成着色剂品种有:赤藓红及其铝色淀、靛蓝及其铝色淀、亮蓝及其铝色淀、柠檬黄及其铝色淀、日落黄及其铝色淀、胭脂红及其铝色淀、诱惑红及其铝色淀。   此外,新标准还将撤销含铝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的品种,并删除其使用规定。   相关报道:卫生部拟撤销14种食品添加剂 膨化食品拟禁铝   15日,卫生部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含铝食品添加剂规定,以解决我国居民铝摄入量超量问题,其中儿童膨化食品拟禁含铝添加剂。从总体品种上看,卫生部共拟撤销14种食品添加剂。   北方60%居民铝摄入超量   据了解,标准修订在2011年立项,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牵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等机构参与。其间工作组召开了10多次标准修订会议,完成了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范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等内容修订工作。   据了解,2011年6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第74次大会上,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修订为每公斤体重2mg。参考这一评价结果,我国评估中心2011年组织的对食品中铝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全人群平均膳食铝摄入量低于2mg/kg体重/周 但低年龄组和高食物消费量人群膳食铝摄入量均已超量。   面粉及面制品是我国膳食铝的主要来源,北方地区居民由于面食消费量高,有60%居民的铝摄入量超量。相比之下,我国膳食铝摄入量高于其他国家。显示我国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居民膳食铝摄入量,以降低铝摄入过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据此,评估中心研究结果建议修订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撤销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使用规定。   儿童膨化食品拟禁含铝添加剂   我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7-14岁儿童通过膨化食品摄入的铝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年龄降低,铝摄入量有增高的趋势,膨化食品成为儿童铝摄入量主要来源之一。为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新标准拟撤销膨化食品中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其中涉及的合成着色剂品种有:赤藓红及其铝色淀、靛蓝及其铝色淀、亮蓝及其铝色淀、柠檬黄及其铝色淀、日落黄及其铝色淀、胭脂红及其铝色淀、诱惑红及其铝色淀。   此外,新标准还将撤销含铝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的品种。   明确油条等含铝添加剂规定   根据评估结果,面食含铝量最高,且面粉、馒头、油条对铝暴露量的贡献率最高,因此新标准中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两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由原来的“小麦粉及其制品”修改为“油炸面制品”和“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并规定了使用量和残留量。这意味着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大大缩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