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地层水

仪器信息网地层水专题为您整合地层水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地层水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地层水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地层水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地层水话题讨论。

地层水相关的资讯

  • 变废为宝:齐鲁石化捕集CO₂注入地层封存再驱油
    7月5日,中国石化启动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建设。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将把齐鲁石化捕集的二氧化碳输送至胜利油田注入地层封存并驱油,实现变废为宝,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CCUS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手段,CCUS通过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提纯,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再利用和封存。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CCUS作为减碳固碳技术,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制定政策鼓励CCUS发展。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大型CCUS示范项目有26个,每年可捕集封存二氧化碳约4000万吨。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预计年底投产。在碳捕集环节,齐鲁石化二氧化碳回收提纯装置包括压缩单元、制冷单元和液化精制单元,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回收煤制氢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提纯后纯度达到99%以上;在碳利用与封存环节,胜利油田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易与原油混相的原理,计划在正理庄油田建设10座无人值守注气站,向附近73口井注入二氧化碳,同时油气集输系统全部采用密闭管输,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封存率,预计未来15年,可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068万吨,可实现增油296.5万吨。目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启动。中国石化“十四五”将加大建设力度实现CCUS产业化发展。将研究建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中心,重点部署CCUS+新能源、CCUS+氢能、CCUS+生物质能等前沿和储备性技术攻关,加大二氧化碳制备高价值化学品、二氧化碳矿化利用等技术应用力度,突破碳捕集、输送、利用、封存等各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难题,建成“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产业化”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创新体系,延展清洁固碳产业链,打造碳减排技术创新策源地。据悉,2020年,中国石化捕集二氧化碳量已达到130万吨,CCUS应用效果良好。“十四五”,中国石化将依托南化公司等炼化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力争在所属华东油气田、江苏油田等再建设百万吨级CCUS示范基地,实现CCUS产业化发展,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 成都先导:构筑底层万亿分子库平台 加速新药研发(上篇)
    不久前的热播剧《功勋》中,再现了屠呦呦在筛选治疟新药青蒿素过程中历经的艰辛。新药研发是从底层巨量级的化合物筛选开始的,药物研发人员总是期望更快的筛选,这其中需要先进的方法和设备。成立于2012年的成都先导,在全球第一家实现了DNA编码小分子库万亿分子的实体规模,于去年4月成功登陆科创板,并与默克、白云山、国为医药等多家企业签约,通过发挥DEL/FBDD/SBDD核心技术平台的整合效应,加速新药研发。 今年5月,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先导”)携手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共建创新药物开发平台联合实验室,标志着成都先导和岛津的合作迈入新征程,共同推动和加速新药研发。近日,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了成都先导董事长兼CEO李进博士,他分享了成都先导的发展历程和核心研发平台,以及与岛津合作实现企业技术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前沿研究的深化与应用。 本期人物介绍李进 博士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以下文字根据对成都先导董事长兼CEO李进博士的个人专访整理而成。 上篇:DEL/FBDD/SBDD核心技术协同构建新药发现底层能力 两大领先平台支持同行 开发自主新药成立于2012 年的成都先导,2020 年 4 月成为 “科创板西南第一股”,从早期的CRO,到今日新药研发的全国前50强,这同成都先导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进博士密不可分。他曾在世界 500 强企业阿斯利康担任高管 11 年,具有分子设计、分子合成与分子筛选 20 余年的专长和工作经验,拥有海外近 30 年新药研发及管理经验。同时,他也是四川大学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协会会士、荣誉科学博士。1988 年取得英国阿斯顿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又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完成了博士后研究。 李进表示:经过8年多时间,成都先导打造了小分子药物核心技术平台——DNA编码化合物库(DEL),另外不仅有DNA编码库,还把DEL筛选结果进行优化产生新型临床前候选物以及IND申报的临床候选物。 自2020年4月登陆资本市场以来,成都先导进一步强化公司的核心技术平台,为新药的发现与优化领域提供更强劲的技术平台。比如去年10月在英国剑桥并购了Vernalis公司。Vernalis 是一家基于分子片段(FBDD)和三维信息结构(SBDD)技术的药物发现和新药项目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正基于分子片段、结构生物学、测定技术等方法针对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抗感染剂和炎症的靶点产生先导化合物和临床阶段候选物。 收购后,成都先导拥有两大技术平台:DNA编码化合物库(DEL)和FBDD/SBDD;除此之外还有优化的分子技术和研发能力。整体而言,成都先导打造了小分子药物、核酸药物的分子发现与分子优化技术平台。 李进表示:建立强劲的技术平台后,成都先导同广泛的伙伴合作,来推动和支持他们的新药研发。同时,成都先导也有一些自己的新药研发项目,包括临床前、进入临床阶段的20多个项目,其中有4个项目在临床阶段。 总体而言,成都先导是一个有底层新药发现技术平台的公司,通过不断完善技术平台来参与、支持合作伙伴的新药发现与研发,同时亦开发自己的新药项目。 深耕DNA编码化合物库 积累四大技术优势近几年,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DEL)逐渐获得高度重视,而成都先导自创立之初就致力于DNA编码化合物库(DEL)设计及技术筛选平台,其首席科学家Barry A. Morgan更是DEL工业化技术的主要发明人。2021年10月15日,成都先导登上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颁布的2020年度中国医药研发50强榜单。 图1:成都先导荣登2020年度中国医药研发50强榜单 李进表示:DNA编码化合物库(DEL)近几年得到工业领域的高度重视,相对其它公司,成都先导具有如下优势: 这些在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领域的深耕,都是成都先导不断积累的丰厚的经验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源于技术聚焦和巨大投资,成都先导是第一家实现DNA编码小分子实体库达到万亿级规模的业内领先公司。 第二,丰富DNA编码化合物库的内容,具有设计新颖、多样性、成药性高等优势。除了传统杂环小分子化合物之外,成都先导利用该技术建立蛋白降解库、共价键化合物库、大环化合物库,编码分子片段等应用在不同领域。 第三,大规模分子库涉及合成、试剂、流程等多方面,如何保证合成化合物库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成都先导通过高通量自动化的系统建设和应用确保分子库的整个流程的质量和效率的控制。 第四,成都先导建立了广泛的全球用户,将分子库用于诸多靶点的筛选,并获得了相当高的成功率,比如从靶点筛选到找到活性化合物的成功率达到70%-80%。成都先导在此过程中亦获得了大量反馈,这种实际应用反馈积累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使得成都先导的筛选技术,筛选结果数据分析等不断叠加,并在该领域中保持领先。 携手岛津优势互补 实现合作共赢2021年5月25日,成都先导携手岛津共建创新药物开发平台联合实验室,双方将按照研发需求、协同攻关、市场验证的理念,在新药技术开发、研究平台共建、人才培养交流和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打造技术协同、价值交互、合作共赢的创新性新药研发合作平台。图2:成都先导-岛津联合实验室揭牌 成都先导-岛津联合实验室致力于打造国内创新药物合作研发平台新典范,通过对精密分析仪器、前沿应用研发方案等系统化运用,提升创新药物研发能力与效率。 “岛津在高端仪器、精密分析仪器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行业里也有巨大的影响力,不论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新产品方面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成都先导早在创业初期就已经与岛津开展合作了,合作时间非常悠久,也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通过多年来同岛津在高精尖分析仪器方面的合作,我们了解到在整个公司的发展技术平台建设上,上述仪器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李进博士回顾双方的合作时讲到。 对于成都先导和岛津建立联合实验室,李进表示:“这是双方长久合作的结晶。我们将继续通过尖端的分析仪器、分析技能、专业知识,结合岛津和先导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的观察和经验,用新的技术解决前沿问题。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DNA编码化合物(DEL)库的质量以及核酸药物研发相关的分析工作,促使我们研发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 岛津中国副董事长井上统雄表示,“成都先导-岛津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成都先导、岛津双方合作多年的期盼,标志着岛津和成都先导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里程。岛津将用先进的技术能力、稳定的售后支持服务于联合实验室,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科研提供助力。 谈到对合作实验室未来的期望李进表示:分析团队、化学团队和岛津的相关团队将保持密切沟通,聚焦双方关心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比较清晰的研究计划。有效地结合双方的科学知识、实验观察,真正地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新方法的开发,产生新的结果,共助于双方的未来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 注重底层技术创新,增大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比例——访埃芯半导体营销及应用总监黄怡
    2024年3月20日至22日,备受瞩目的SEMICON China 2024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作为全球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展会,有1100家企业参展,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光伏、显示等产业链,是半导体行业的开年盛会。其中,埃芯半导体携先进的半导体晶圆制造前道工艺量测产品亮相E7展馆-7375展位,重点展示了薄膜量测、关键尺寸量测、材料量测等先进设备。展会期间,仪器信息网有幸采访到了深圳埃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营销及应用总监黄怡老师。在采访中,黄老师就埃芯在半导体量测或缺陷检测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埃芯在2023年取得的成绩以及2024年的发展规划、半导体设备行业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享。以下是现场采访视频:仪器信息网:本次是贵公司第几次参加Semicon China,参会感受如何?黄怡老师:这个是我们公司第二次参加Semicon China ,然后的话我们公司作为一个成立三年的初创企业,我们已经参加了第二届Semicon China。目前我们公司是处于一个比较高速发展的状态,我们已经至少有7~8款的成熟的设备现在是推向市场。仪器信息网:本次参会,贵公司带来了哪些半导体量测或缺陷检测等方面的解决方案或产品?其采用的主要原理或技术有哪些,有哪些创新?黄怡老师:我们公司主要有两大块的技术,然后其中一个技术是光学的产品技术,第二个技术是X射线,这次我们有带来了两个相关产品技术的一个模型作为一个展示。这两个技术的话对我们公司来说,我们的创新点在于我们都是从底层算法去做一些开发,包括一些核心零部件全都是我们底层的科研人员他自己去做开发的,包括跟国内的一些供应商一起合作,所以这块的话我们埃芯的半导体是立足于底层去做产品开发的,这个是我们公司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仪器信息网:相关产品主要有哪些具体的应用?解决了用户的哪些痛点?黄怡老师:我们公司主要是一个立足于前端半导体的先进测量设备,它的应用主要是在一些比较先进的节点,比方说一些膜厚的测量,或者是一些材料的一些分析检测,这些都是我们半导体先进工厂是必须要用到的一些测量技术。仪器信息网:相比于其他量检测技术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贵公司如何保持自己的差异化优势?黄怡老师:有关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刚才有提到了一部分,埃芯最大的特色,就是我们最大的竞争点,就是立足于我们自主开发,就是从底层开始一层层,甚至是我们从最底层的物理公式开始做一些研发,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埃芯可以立足于一个市场的根本,我们坚持自主研发,然后去创造更多的这些应用。仪器信息网:您认为当前半导体行业对量测和缺陷检测设备的最大需求是什么?黄怡老师:如果是量测的话,目前对国内半导体市场来说的话,对于一些尖端的测量技术,就是说我们是否能够支持更先进节点,比方说我们做到三维结构以后,这些最先进的节点怎么去给它测量的比较精准,这个是将来市场一个应用的非常重要的方向。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在2024年又有哪些战略或市场规划?黄怡老师:我们公司其实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去年一年我们其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自公司成立三年不到的时间,我们其实已经有3~4款设备已经在客户端就是通过验证了。所以这块这是我们去年得到了客户对我们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及肯定。2024年其实我们会有更多台的出货,也就是更多台的客户的装机,并且会正式进入产线去为客户服务。仪器信息网:近年来,中美科技战愈演愈烈,特别是美日荷出口半导体设备的管制越来越严。面对全球市场的变化,贵公司有哪些长远的战略规划?黄怡老师:长远的规划就说首先我们要力争国产化的比例要进一步增大,因为只有立足于所有的这些东西,包括算法,包括零件,包括甚至是一些比较尖端的这些服务方面,全都是立足于国产的本土化,这样的话我们才立足于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之下,就不会被别人卡脖子。 仪器信息网:根据您的观察和分析,您认为未来半导体量测和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市场将呈现哪些趋势?黄怡老师:目前中国半导体的量检测市场其实已经发展得非常蓬勃了,其实最早从2012年左右,其实已经开始有最先的国产设备已经是问世了,那就是发展其实已经10多年了。但是前10年的话就是说它发展速度并没有那么迅猛,但是近几年大家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就近几年的半导体国产设备都是纷纷抬头了。所以从未来来看的话,整个国产设备的市场的话其实前景是非常好的,整个国产设备正在崛起。
  • 低层次重复建设 应整合构建市县检测中心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ldquo 两会&rdquo 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ldquo 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lsquo 舌尖上的安全&rsquo 。&rdquo   全国人大代表周俊军即将递交的一份建议,恰与报告内容不谋而合。在这份《关于在市、县成立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议》中,周俊军提出,应在市、县两级整合多部门力量,成立单列式、综合性的检验检测中心,从源头上保障&ldquo 舌尖上的安全&rdquo 。   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终端打击&ldquo 打不胜打&rdquo   3月1日,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ldquo 我们到底还能吃什么?&rdquo 周俊军先抛出这个&ldquo 全民疑问&rdquo ,继而一口气罗列出一长串近年被曝光的相关案件:瘦肉精、塑化剂、毒生姜、毒奶粉、毒胶囊、镉大米、人造鱼翅&hellip &hellip   稍作停顿,周俊军给出他的答案:&ldquo 要想实现产品、食品质量的根本好转,必须有赖于政府部门的作为,用科学技术说话,用监管和服务说话。不能寄希望于市场主体的道德自控,而治标式的终端打击,也打不胜打。&rdquo   今年1月九江市&ldquo 两会&rdquo 召开期间,周俊军在一次分组讨论中,听到九江市农业局负责人对检验检测等相关问题的&ldquo 抱怨&rdquo 。   这个无意中听到的&ldquo 抱怨&rdquo ,让周俊军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从痛恨&ldquo 黑心商人&rdquo 、呼吁道德自律和加强打击的常态角度,转向更深层次的考量。   那次会后,周俊军找到祝先进,向他作了进一步的了解。   祝先进现任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7年前毕业于江西省粮食学校,在粮食部门工作时间长达25年。3月5日,他在接受新法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在实际工作中,对包括食品在内的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和监管滞后于发展已经成为一对矛盾,在基层尤其体现明显。   祝先进表示,技术、设备都欠缺,多部门的重复建设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尤其是在县区,甚至连金属和农药残留物都难以检测。对于负有监管职能的单位来说,缺乏检测能力去谈执法,和空谈有多大区别?   低层次重复建设致&ldquo 检不出检不准&rdquo   今年2月,周俊军走访了九江市与瑞昌市的食药监、质监、农业、检验检疫、工商等多家相关单位,实地了解市、县两级检验检测的现状。   周俊军发现,很多单位所谓的实验室,大多只是有一些快检箱和简单的设备 另一方面,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检验室或实验室,&ldquo 这不是低层次的重复建设么?&rdquo   同时,这些单位能检测的范围也十分有限,大多仅能做定性检测,无法做到定量检测。在产品检测项目日益增加和检测标准日趋严格的新形势下,产品质量&ldquo 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rdquo 的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周俊军还发现,由于检验检测职能分散在多个行政部门,原本就匮缺的质量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在&ldquo 行政化&rdquo 的影响下变得更少,并且缺少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技术储备弱。   此外,资金投入不足也是设备老化、落后和不齐全难以维持检验检测功能正常运转的重要原因。   种种弊端的结果,是基层监管部门在发现问题后,几乎只能从事取样的工作,之后送往省、设区市相关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仅成本高、手续繁琐,更重要的是检测周期长。   周俊军说:&ldquo 县级检验检测功能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如何去监管?&rdquo   问题食品售空凸显执法窘境   这种严峻局面的结果,在老百姓的舌尖上多有凸显。   2013年年底,瑞昌市相关部门在市场上检测出某食品存在不应出现的成分,但由于只能进行定性检测,无法确认是否超标,可疑食品也就无法扣押。等送检样本一个星期后结果出来时,虽然确定了超标的事实,但这批食品已销售一空。   此外,瑞昌市工商局去年年底还曾查获一批走私问题牛肉,定性检测出其中含有磷酸盐、亚硝酸盐成分,但同样无法进行定量检测,工作人员先后联系了南昌、武汉、黄冈等地十多家检测机构,对方回复都表示无法做类似检测,最后了解到湖南省一家社会检测机构才有这个能力。   因样本不能邮寄,今年1月24日,瑞昌市工商局派员开车将样本送去湖南,一直到2月8日,瑞昌工商在费尽周折后才拿到检测报告。而且,仅这个案检测的综合成本,便超过1万元。   周俊军说:&ldquo 检测周期和检测成本都会导致执法困境的产生,直接影响着舌尖上的安全。&rdquo 对此,瑞昌市质监局局长蔡茂江也颇感无力。   此外,周俊军从九江市相关检验检测机构还了解到,该市一年的检测量为3000余例。&ldquo 九江有10多个县(市、区),一年有365天,换句话说,平均每个县(市、区),一天的检测量还不到一例。&rdquo 周俊军说,&ldquo 这样一个检测量,如何实现有效监管?&rdquo   一位相关人员在外出考察后对周俊军说,九江市的检测量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还处于中上游水平。   质量安全问题屡屡重创产业 动态监测可助力经济发展   &ldquo 舌尖上的安全&rdquo ,只是其中的一个折射面,周俊军还以去年湖南&ldquo 镉大米事件&rdquo 为例,向新法制报记者详细讲述了检验检测对群众生产、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一事件给湖南大米加工企业带来巨大影响,部分水稻产区的农民甚至不愿意再种水稻。   更早前震惊全国的&ldquo 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rdquo 和&ldquo 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rdquo ,前者导致拥有80多年历史的知名品牌&ldquo 南京冠生园&rdquo 一度破产,后者导致拥有1200多年历史、被誉为&ldquo 活文物&rdquo 的金华火腿品牌几近灭顶。   周俊军说:&ldquo 质量安全事件如果一直延迟到被市场再发现,那不仅对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环境带来危害,对一个区域、一个产业的打击有时也是毁灭性的。同时,置身这个产业链中的老百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rdquo   记者关注到,相关报道还指出,大米中的镉污染主要跟农作物的种植地污染有关。   对此,周俊军表示,有效的监管,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还可以服务群众生产和经济发展,&ldquo 比如在生产前期和生产过程中,主动对水质、土壤等进行动态监测&rdquo 。   2月18日,周俊军等17位全国人大代表,实地调研了鄱阳、余干、万年三县建设的全国优质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周俊军说:&ldquo 检验检测的作用,对于江西这个农业大省、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rdquo   整合多部门资源 构建市县检验检测中心   对于市、县两级检验检测中心的构建,周俊军认为,在考虑当下现状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整合各相关部门的检验检测机构,成立单列式、综合性的检验检测中心,如此才能做到快速反应、定性快捷、定量准确、有效监管。   对于检验检测中心的有效运行,周俊军认为,在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之外,要建设和保障一支专门的技术人员队伍,减少行政管理人员数量。要避免场所、设备的重复建设和投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以需求为导向去购买和优化快检设备和先进设备。要统筹安排资金,整合各部门零散的经费投入,确保检验检测中心的正常运转。各相关单位取样后送往检验检测中心,由单列的、带有第三方色彩的检验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保证数据的公平公正。   在听闻周俊军向全国两会递交该《建议》的信息后,祝先进深表赞同:&ldquo 对这个问题进行顶层设计十分必要,现在也具备了顶层设计的条件。&rdquo   在周俊军的该项建议中,&ldquo 整合资源&rdquo 反复出现。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词语也出现在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这份将质量发展提升为&ldquo 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rdquo 的文件,明确要求,&ldquo 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优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平台&rdquo 。
  • 解决“卡脖子”问题,既要有“顶层设计”原创能力,也要掌握“底层核心技术”——纳谱分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东
    近两年贸易摩擦日益加重,由此引发的中美科技之争给世界分工带来了巨大冲击。宏观来看,“十四五”规划文件牵引、地方政策支持、国产采购倾斜,支持国产仪器发展似乎已经成为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的共识。巨浪之下,国产仪器企业的春天是否已经到来,进口品牌将如何更好地制定本地化策略?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纳谱分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东就“国产仪器发展正当时”话题谈谈他的看法。纳谱分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晓东仪器信息网:在贵公司所涉及的产品品类中,您认为目前国内被“卡脖子”的产品、关键核心部件、关键技术有哪些?刘晓东:液相色谱是一种重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应用领域包括制药、生物技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化工、临床质谱等行业和科研中的分析检测。液相色谱分离的核心元素是“色谱柱”,而色谱柱的核心部分是色谱填料,填料技术主要指色谱微球制造技术和微球表面改性技术。色谱柱-色谱填料-填料技术这三点长期以来均被美日欧等外国公司垄断。从市场来看,目前全球液相色谱柱每年约有300-400万根的需求量,合15-20亿美元的销售额,并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全球范围内,液相色谱柱主要被国外厂家垄断,其中Waters 、Agilent和Phenomenex三家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色谱柱市场需求占全球市场10%左右,然而,国产色谱柱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仅2%,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只有20%,国内市场主流是Agilent、Shimadzu、Waters和Thermo Fisher等国外厂家。同时,绝大部分国产液相色谱柱的色谱填料或微球原料也是依赖进口。在核心领域,如(生物)制药领域作为推进液相色谱柱发展的重要动力,其约占液相色谱柱总需求的三分之一。但国产液相色谱柱一般品种较为单一,在生物制药研发、生产、质检环节均不可或缺的生物色谱柱基本完全依赖进口。此外,国产液相色谱柱与进口产品相比在性能和质量方面尚有明显差距。国产液相色谱柱大都集中在质量要求不高而价格敏感的应用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发展受限。因此,液相色谱柱的国产化,特别是国际水平的国产化势在必行。仪器信息网:除了产品和技术之外,您认为国产仪器发展还面临哪些“卡脖子”的问题?刘晓东:除了产品和技术外,高效液相色谱柱国产化的“卡脖子”环节涵盖液相色谱柱的产业链。产业链是指包含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以液相色谱柱为例,目前国产色谱柱所用的填料或者生产填料的微球原料、硅烷化试剂以及空柱管大多数依赖进口。此外,液相色谱柱研发和生产所必需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绝大部份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当前的国产色谱仪大多无法满足高性能液相色谱柱(例如UHPLC或生物分离色谱柱)的检测要求。这些挑战使产业链不能成为闭环,严重地影响到色谱柱高端国产化的进程。仪器信息网:您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刘晓东:要解决上述“卡脖子”问题,首先企业需要建立核心竞争力:既要有“顶层设计”的原创能力,也要掌握“底层核心技术“。这些需要企业在研发和人才方面持续投入,不断积累。其次,需要完善产业链,包括色谱微球、表面改性所需试剂、高精度色谱柱管等,只有这些方面形成闭环,才能在生产原料方面完全独立。另外,与客户的密切合作至关重要,尤其是生物制药领域中的研发和生产质控对液相色谱柱性能的要求往往高于目前国内外厂家所能达到的水平。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就是色谱柱生产厂家与用户密切合作,精准了解用户的痛点并进行针对性的产品研发。最后,政策支持,包括国家各级政府的各项激励和扶持政策、国产科学仪器的采购倾斜政策以及对同类进口产品的关税政策。仪器信息网:在贵公司所涉及的产品品类中,有哪些产品、技术或应用很好地打破了垄断、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它们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方法或经验?其中,贵公司的产品、技术或应用是否有相关案例可以分享?刘晓东:纳谱分析是一家专注于液相色谱填料和色谱柱设计、研发、生产和推广的技术创新型企业,旨在破解生物医药分离分析环节的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高端液相色谱产品的垄断, 成为世界液相色谱柱技术的引领者。 纳谱拥有原创色谱填料顶层设计和创新能力。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包括:一、关键平台技术,包括硅胶表面键合、微球表面亲水层接枝、离子交换电荷密度控制、疏水作用表面改性和混合模式分离材料;二、全谱基质色谱填料(柱)制造技术(包括反相、正相、亲水作用、离子交换、体积排阻、疏水作用和亲和色谱等);三、液相色谱柱装填技术(包括硅胶和聚合物基质、分析柱和制备柱等)。对比国外知名色谱公司,纳谱分析的核心平台技术具有超强的独创性和普适性——既保持技术创新,又能最大限度适应当前市场主流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液相色谱柱的关键原料微球材料长期被外国公司垄断,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纳谱的母公司——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688690)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创新,破解了这项“卡脖子”技术并实现了国际水平的产业化。与传统方法制造的微球材料相比,纳微科技所生产的单分散无机硅胶微球和有机聚合物微球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粒径均匀等特性。纳谱分析的液相色谱柱产品正是基于纳微科技生产的单分散微球,结合先进的表面键合技术和装柱工艺制造而成。目前纳谱产品处于国内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在体积排阻、离子交换和混合模式等关键技术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液相色谱柱产品与对标国外引领品牌相比具有超强竞争力,已被国内多家知名生物制药公司使用并得到认可,并逐渐取代对标国际引领品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坚定信心、重点保障以下三点:持续创建核心平台技术、不断积累核心底层技术、规范质量管理体系。仪器信息网:最近几年,科学仪器已成为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国产科学仪器发展也受到了广泛重视。您认为当下以及未来对于国产仪器发展有哪些“利好”政策与机遇?还需要得到哪些支持?刘晓东: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对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而十四五计划精神中提倡的“创新驱动”更是一剂“强心针”,对国产科学仪器行业无疑是“利好”消息。在此背景下,地方政策支持和国产采购倾斜,支持国产仪器发展似乎已经成为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的共识。个人认为,在加强技术创新和积累、注重产品质量和完善产业链等“内因”的同时,政策支持是促进国产科学仪器发展的关键“外因”。过去十多年里,各级政府实施各项激励政策,大力引进人才、鼓励创新,液相色谱行业也受到惠及,使国产液相色谱柱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提升。以纳谱分析为例,自公司创立就得到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市及江苏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我们能够“快马加鞭“,实现”弯道超车“,目前公司在产品性能和技术已达到国内引领、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产品从微球原料、化学键合、色谱柱装填和产品研发质控全过程自主国产化,保障稳定供应,抗外界影响能力强。产品线涵盖小分子分离、生物大分子分离、手性分离以及样品前处理四大主打系列,近4000种品规推入市场。产品线覆盖面可与液相色谱耗材的引领者Waters、Agilent、Tosoh和Thermo媲美,产品已被国内多家知名公司使用并认可,并逐渐实现国际引领品牌的进口取代。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供应链完善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一些来自市场的挑战。众所周知,液相色谱用户通常具有做事严谨的特质,而以往的种种经历使他们对国产品牌持谨慎保留态度。此外,国内的制药企业、食品行业和第三方检测机构通常执行中国药典方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而这些标准方法大多在国外品牌的色谱柱上开发,导致国产品牌即使性能达到要求也往往不被采用。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促进国产色谱柱产业的快速提升,早日摆脱液相色谱柱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建议在政策层面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扶植:1、 涉及液相色谱的中国药典、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标准方法优先考虑采用国产品牌;2、 对积极使用国产液相色谱柱的企业实行激励政策;3、 对在液相色谱柱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国际水平产业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加大扶持力度,例如资金投入和减免税收等。仪器信息网:在当今的大环境下,贵公司未来产品技术发展规划是怎样的?您认为国产仪器企业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路径?刘晓东:纳谱分析对未来产品技术发展规划的策略可以归纳为:一、不断技术创新,开发核心技术平台;二、产品发展以生物制药行业为重点,在进口替代的基础上,集中解决重要的疑难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希望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不断深化进口液相色谱耗材的高端国产取代,让各个领域的广大色谱分析工作者有性能优良、价格合理、供应保证的产品可以选用;二、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研发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液相色谱柱业务,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线而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引领者;三、运用先进的色谱填料技术和设计理念,研发出针对性强的专用色谱柱,解决当前液相色谱分离中的“痛点”问题。目前纳谱分析已在设计、研发、生产和推广先进的色谱耗材产品和色谱技术理念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建立多个核心技术平台,申请近20项技术发明,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出了包括生物大分子分离(BioCore)、小分子分离(ChromCore)、手性分离(UniChiral)液相色谱柱以及样品前处理产品(SelectCore)等四大系列、近4000个品规的产品,并不断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特别是生物制药相关公司的认可。关于国产仪器企业的发展路径,我认为:首先,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核心竞争力,既具备顶层设计能力,也拥有底层核心技术。其次,拥有“大局观”,加强企业间横向与纵向合作,优化社会资源,避免浪费。此外,注重建立独立性和包容性并存的产业链,既能自给自足,也能与国际接轨。最后,把人才的招纳和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人才,无论是专业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人才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 成都先导:构筑底层万亿分子库平台 加速新药研发(下篇)
    进军核酸药领域今年7月16日,成都先导与成都国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国为医药”)共同签署新药研发合作协议,以期针对国为医药关注的靶点发现一种全新的干扰核酸疗法。成都先导将利用其核酸药物开发平台为国为医药开发靶向特定致病基因的mRNA的小核酸新药分子。成都先导与国为医药在核酸药物发现领域的合作,这一合作印证了成都先导核酸药物研发平台的不断完善和走向转化。图3:成都先导与国为医药在签署新药研发合作协议 对于成都先导进军核酸药物领域,李进博士表示:我们观察到,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核酸药和以核酸作为分子形态为基础的疫苗开发、新药开发甚至其它领域的应用,带来明显的治疗效果,核酸药物开发的效率非常高。因此对整个制药业来说,核酸药物不仅作为治疗手段,并且作为治疗靶点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作为在这个领域不断探索新分子空间、新治疗手段的生命技术公司,成都先导自然要关注如何将我们构建的平台和研究基础,更有效地在核酸药物领域里应用起来。 成都先导的技术基础来自于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已经实现一万亿的DNA编码化合物库,除了一万多亿的小分子库,我们在试剂合成、质控、表征方面也积累超一万亿的小核酸分子库,核酸分子库此前是为了做标志的,但亦可以转过来应用于核酸药物,成为分子的试剂合成、优化的能力。所以成都先导积累了很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在核酸药研发的其它领域,成都先导的技术基础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围绕我们的核心技术,不仅仅是在小分子应用方面,在得到快速发展的核酸药领域也能够做出新药研发的推进工作。这样不仅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也为我们自己未来的新药研发管线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 对中国创新药的几点认识“十四五”开局之年,结合目前国内创新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李进博士分享了对新药研发的认识以及未来趋势的看法:“最近几年中国医药行业经历着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国家的政策导向相关。以前我们是仿制药大国,很多药物公司主要做仿制药。近年来国家提出科技强国、科技创新以及企业转型升级,这一系列的政策变化对生物药行业的影响非常明显。” 第一,总的趋势是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在整个医药行业更强调创新,创造更有价值的创新药,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推进。 第二,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引起资本的大规模介入,使得早期生物医药的创新创业态势火热。另外,国家也建立了各种资本市场的通道,使生物医药公司能够在更大的资本平台上获得支持,支持自有产品和技术开发。最终,更多的创新平台、创新技术进入市场创造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下,主要是围绕如何快速地创造医疗领域需要的创新产品,给患者带来显著治疗效果、安全效果甚至治疗的可持续性等,这是结果导向。 第三,创新层次和范围是多元化的,那么药物的形态也越来越多。早期的重点是化学药,近几年除了小分子化学药物以外,各种各样的生物制药、单抗、双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疫苗等,药物创新的方向变得越来越多。尤其是健康中国2030等大的指导方针和原则下,整个领域创新团队的组建可能从疾病治疗转向疾病防御,这方面也需更多同仁的努力。 第四,走向国际化。中国早期好多年都主要做仿制药,随着近几年创新药的投入和积极参与,不仅仅是创业者,包括高校和学术机构也逐渐参与进来,将他们的基础研究产业化,形成了庞大的创新浪潮,这些创新不仅走向中国,还将走向全球。 紧抓机遇:围绕两大核心 发展横向技术在中国创新药发展的大背景下,成都先导未来的发展也将以上述四大方向发展:主要围绕国家政策导向、从患者的切实需求出发,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国际化能力。 李进博士强调:“对于成都先导而言,我们在未来的发展围绕以底层基础驱动来推动小分子核酸药物的创新,注重临床前发现或优化。” 第一,强化夯实提升两大主要核心技术平台,即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的设计和筛选和Vernalis公司的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FBDD/SBDD),通过不断强化两大领先技术平台,夯实成都先导的领先地位。 第二,扩大应用技术,将应用于更多的合作伙伴的新药研发项目,不断完善自有的新药项目,包括临床前项目和推动临床阶段的项目。 第三,继续扩大已经建立的全球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将上述几点结合不断发展。 李进博士总结道:“未来3-5年,除了围绕核心技术之外,不断注重横向技术的发展空间,例如开发蛋白降解技术,强化和优化小分子核酸药等,围绕这个平台提升竞争力。最近几年基于IT领域的AI、机器学习等也不断应用于药物发现与优化,我们也会不断吸收新的发展方向,结合我们的内部能力,把这些新技术融合在我们的分子发现、分子优化等整个技术平台上。” 最后,李进博士展望了成都先导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 第一,继续夯实、完善、提升、强化新药发现与优化平台,不断深化和提升两大基础平台;同时横向发展开发一些新的技术应用,比如强化蛋白质降解、小分子核酸药技术,围绕上述平台提升竞争力、有效率。 第二,建立越来越完善的质量价值观和自主研发药物的管线,包括临床前、临床后、临床阶段。 第三,不断扩大全球合作伙伴。成都先导现有200余家合作伙伴,希望未来3-5年能够翻翻甚至更多,构建覆盖面更宽、更深厚的业务合作伙伴基础。 第四,作为上市公司,成都先导要加强资本对接能力,把资本用好,来促进企业更快更高效的发展。 参考知识:DEL+ FBDD+ SBDD2013 年,葛兰素史克开启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 GSK2256294 首次临床试验研究,这也是首个由DNA编码化合物技术发现并进入临床试验的小分子化合物。随后,DNA 编码化合物技术逐渐成为新药筛选的焦点之一。 图4:DNA 编码化合物技术筛选原理 DNA 编码化合物技术筛选的原理和优势是什么?“很多疾病的靶点是蛋白,我们要做的是针对这个靶点找到一个新的分子来和它产生作用。假设一个化合物分子有 A、B、C 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形成一个三维结构。用 DNA 序列将不同的分子打上‘标签’,再把这些标记后的分子与靶点进行混合,能与靶点匹配的分子就是我们要筛选的分子,通过读取 DNA 序列信息就能找到它们,这就是DNA 编码化合物技术的筛选方式。DNA 编码化合物技术在分子的设计上是一般没有目的性的,所以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化合物筛选。相较于传统高通量筛选技术是从几百万种不同的分子形状和属性中进行筛选,DNA 编码化合物技术可以从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的分子中进行筛选。选择范围变宽,但筛选成本和时间并没有增加,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DEL筛选技术有两个优势:第一,把以前难成药的靶点变成可成药的靶点,这意味着一些以前没有办法治疗的疾病可能有新的治疗机会。 第二,对于传统成药的靶点,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更短的时间内更高效的找到新的分子,推动新药进入临床。我们 3-6 个月就能完成筛选,而传统筛选技术可能需要 9-18 个月。” 此外,DNA 编码化合物库技术还可以做一定程度的分子优化。 基于分子片段和结构的筛选方法(FBDD/SBDD)与 DNA 编码化合物技术 (DEL) 原理恰恰相反。DNA 编码化合物技术筛选的是一个完整的分子,但基于分子片段或结构的筛选方式利用的是分子的某一个片段或结构来进行筛选。靶点上有‘结合口袋’,空间上是一个凹凸的形状,像一个一个洞。利用 DNA 编码化合物技术筛选时,一整个分子与‘结合口袋’完全匹配才能结合在一起;而利用基于分子片段或结构的技术进行筛选时,只需要分子的一部分与‘结合口袋’能匹配就可以。当筛选出可以与靶点结合的分子片段时,可以在此片段基础上增加结构,一步一步延伸最终形成一个可以与靶点完全匹配的完整分子。” “DNA 编码化合物库是先把各种可以想象的形状都准备好,让这些不同形状一个个去匹配靶点,这样筛选出来的分子与靶点的亲和力会更高一些。但即使我们做到几千亿、上万亿的分子,它仍然代表不了所有可以穷尽的分子形状和空间形态。在这种情况下,从基础的小切块甚至是分子片段做起,再一步步累积成适合的分子,也是另一种方法。” “从药物发现角度来看,这三种技术都是互补的。针对一个靶点,如果通过 DNA 编码化合物技术筛选了整个库之后依旧没找到适合的分子,可以通过分子片段或结构再去寻找可以和这个靶点结合的片段或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并重建一个库,快速找到更好的分子。” “从分子优化的角度来看,这三种技术也是互补的。基于分子片段和结构的筛选方式必须要获得结构化信息,就是这个分子片段是如何与靶点结合在一起的。这个信息对于下游的优化起到了非常强的指导作用,能帮助更好地设计下一代分子。”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已与成都先导在核酸化学合成的质量及表征方面开展了系列合作,我们期待在此基础上,不断巩固和完善双方的合作成果,让此技术服务于更广阔的客户。核酸药物研发平台(部分)
  • 万米地层的“照相师”——超高温高压小井眼电成像测井仪
    3月4日,当得知深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大关时,马雪青激动不已。马雪青是中油测井制造公司一级工程师,也是深地塔科1井四开测井电成像仪器保障组组长。她主要负责200摄氏度、170兆帕超高温高压小井眼电成像测井仪的研发、试验和保障工作。为满足深地塔科1井的测井耐温耐压指标要求,该仪器提前一年就完成了研发。2023年底,两支样机经高温测试和标准井功能验证后,从西安奔波2800余公里,与马雪青同时抵达轮台基地。可万万没有想到,经过验证的仪器来到塔里木却“掉了链子”,出现主电流突增通信中断、极板电路供电电源微跳等问题。马雪青对自己说:“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所有整改工作。”她逐一分析原因、查找源头,很快就设计出工艺、算法、电路的改进方案,带领团队对仪器进行整改。不料,整改后的仪器在接受万米井验收井——满深11井的检验时,仪器极板图像依然欠佳,地质信息显示不全。满深11井与深地塔科1井的四开井况相似,只有过了这一关,仪器才能具备挺进万米深井的能力和实力。走路、吃饭、睡觉……马雪青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件事。一天中午吃饭时,她发现这里的饭菜比西安的咸一些,这激发了她的灵感:“与之前的试验井相比,塔里木的两口试验井泥浆矿化度高,仪器可能是‘水土不服’。”马雪青立刻返回厂房,用食用盐水模拟井下环境,将极板放置其中,终于发现了问题,找到了症结。随之,她带领团队改变了仪器下回路地线结构和极板内部地线安装方式,这一次,仪器终于在高对比度井眼环境中通过了验证。目前,中油测井自主研发的电成像、密度、能谱等6种12支测井仪器均已通过试验验证,准备就位、整装待发。
  • 采收率提高约10%,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海底注水树投用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底注水树6日在湛江海域投用,预计将为涠洲油田增产原油5万吨,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在助力老油田提质增效上迈出的新的一步。专家表示,随着时间推移,老油气田的采收率逐渐降低。特别是分布于浅海海域的在产油气田,因产层亏空,开采能量不足,需要依靠注水、注气等开采方式来提高采收率。随着油不断从海底地下开采出来,地下油层渗透性变差、地层压力不断降低,油往往无法自然流出,注水树就像是“注射器”,是连接地层深处的油层和平台水下注水管道装置,可以把能量注射到地层的“毛细血管”中,驱动油气向指定位置流动,增加油气采收率。注水树安装现场,作业人员做下入前设备调试(图片来源于科技日报)据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项目经理颜帮川介绍,此次投用的注水树创新设计了液压对接衬套,解决立式注水树与油管挂定向对接等难题,同时,配合研发大直径隔水高压立管,解决自升式平台安装水下井口“水土不服”的问题,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验证了该国产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比国外同类型产品,重量降低40%,成本降低60%,能够普遍适用于浅水海域。“以我国北部湾海域为例,目前北部湾原油采收率普遍在20%至30%,此次海底注水树的投用可以提高目标产油层约10%的采收率。”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副总工程师黄熠介绍说,在大面积推广后,可以促进海上老油田提质增效工作。
  • 科研界收入不平等加剧, 基层科研人路在何方?
    社会的贫富分化正在入侵科研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高校竞相砸钱争抢顶尖学者,而大多数底层科研人员却经费短缺、生活拮据。学术界巨大薪资差异,已经开始逼迫有才华的年轻人离开学术圈,另谋出路。  撰文 Corie Lok  编译 徐寒易 张士超  学术界也存在贫富分化的现象。  以加州大学为例,2015年,该校29个医学研究者一共收入1百万美金,也就是差不多平均每人收入3.4万美金。但在同样的机构里,至少有10个非医学工作者每人的收入是40万美金,是前者的13倍!而与此同时,加州大学数以千计的博士后年收入不到5万美金。年轻的教授收入情况要好些,但是也不及收入最高的研究者的1/4。  加州大学并不是特例。劳动经济学家发现,在全球7个国家,精英科学家和底层科学家之间的收入差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在扩大。这个趋势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情况——中产阶级的工资停滞不前,而资产阶级的收入则飞速增长,使得社会的顶层和底层之间的收入不平等不断加剧。  然而,关于科学家薪资的数据十分稀少,使人难于研究学术界收入不平等的情况。不过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 Richard Freeman 表示,学术界巨大薪资差异已经开始逼迫有才华的年轻人离开学术圈另谋出路。  《自然》(Nature)2016年的一项薪资调查的结论与此不谋而合。3600个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他们为科研放弃了更高的薪资 接近20%的受调查者称,他们不会建议学生从事科研的道路。  Freeman 评论道:“学术界竞争越来越大,而酬劳却越来越少,这让收入不平等问题变得更为尖锐。”  基尼系数与高薪科研阶层  基尼系数是劳动经济学家研究收入差异的指标之一。基尼系数为0表示每个人的收入相等,1表示不平等达到最大——除了一个人以外所有人的收入为0。  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经济学家 Paula Stephan 在出版于2012年的《经济学如何影响科学》(How Economics Shapes Science)一书中,计算了美国具备博士学位授予资质的机构里,科学及工程学教职员工的基尼系数。她发现,1973~2006年间,在几乎所有的学科和教职员工中,基尼系数翻了一番,而其中差异最大的当属生命科学。此后,《自然》联合 Freeman 及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助理 Zhuge Liqun 利用对近几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数据,对学术界的基尼系数在这几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学术圈的基尼系数高于企业和政府。科研界基尼系数自70年代以来一路上扬,近年稳定于较高水平  Stephan 表示,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在美国全国科研机构的不断涌现,这些机构需要能够带来经费的研究者才能生存。因此,这些机构不得不去争夺一小撮声名远播的获奖科学家,从而哄抬了他们的薪资。“科研有风险,而且成本很高,”堪萨斯大学劳动经济学家 Donna Ginther 表示,“大学降低风险的最佳策略就是聘用已经功成名就的科学家。”  在英国这种情况也存在。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统计,2013年,英国学术圈最高的薪资已经达到了最低薪资的7倍。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员 Ben Martin 认为,“大学所处的是全球性的市场”,因此大学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挖到最有价值的科学家,互相竞争,抬高了顶级科学家的价码。  其他国家也会用高薪来吸引或留住明星科学家。波士顿学院的 Qi Wang 发现,在中国,有许多政府资助的项目试图通过高薪来聘用顶级学者。德国卡塞尔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者 Ulrich Teichler 表示,在德国,教授的薪资管制较严,并没有像英国或美国那么夸张,但是最近10年这些管制也有放松的趋势,许多教授利用自己的工作绩效要求加大涨薪幅度。  基层“科研民工”  对于位于收入底层的科研人员来说,加薪可谓遥遥无期。前博士后、现任非营利性组织 Future of Research 执行总监的 Gary McDowell 表示,科研经费越来越难申请到,科研机构就不得不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以获得最大的科研产出。科研劳动力市场利用了自愿牺牲收入换取科研事业的博士后。然而,即使是那些有幸获得助理教授职称的年轻学者,也无法就起薪讨价还价。他们只能靠争取优渥的科研启动经费才能组建自己的实验室。  Nature 调查显示,经费和收入问题是科研人员对工作不满的主要原因。  McDowell 表示,研究人员之所以愿意忍受较低的薪资,是因为在学术界大发现比经济收入更重要。“人们不是为了赚钱才干科研的,”他说,“我们是为着科研热情才投身于此。但是这点却被人利用了。”  主要从事教学任务的兼职教授,薪资比助理教授乃至博士后还要低。McDowell 表示,这样的人在学术界越来越多,他们即使前途渺茫也不愿意离开学术界。  贫富分化是好是坏?  纽约大学经济学家 Julia Lane 认为,收入不平等是件好坏参半的事。顶部的高薪能够吸引更有效率的科研工作者,但是底部的低薪意味着这个行业并没有什么好前途。《自然》薪资调查中,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职业前景比老一辈人要惨淡的多,这一比例在北美和西欧高达70%。全世界只有略高于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里有加薪。  Nature 调查显示,近年来有1/3以上的科研人员未享受加薪,其中欧洲的情况更为严重。  但是薪资不平等似乎并不影响研究产出。De Fraja 对英国大学教授薪资的研究发现,教授薪资的差异和衡量科研质量的指标没有相关性,高薪精英聚集的院系也没有比其他院系高产多少。  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可能是科研生涯的长度。如果好处被少数人占有,那么其他人不论在事业还是在收入方面都无望了,最终这些失落的人会离开学术界,“潜在的科学发现就会因此被埋没”。  前路何方  Freeman 表示,到底要为科研人员加多少薪水才能提高科研产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危险是,学术界的激励曲线可能已经太陡了,陡到损害了效率。”   英美科研人员年收入分布  Lane 认为,最要紧的问题是,没人清楚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最后去了哪儿,得到了什么样的薪水。纽约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事务主管 Keith Micoli 认为,缺乏这块数据的话,年轻科学家对薪资的判断就会失误。许多博士后在得知自己追寻的职位的起薪后,往往大失所望。  因此,Micoli 建议博士后自己在这方面做一些调查,问问正在从事自己理想行业的人的收入是多少。哈佛大学博士后Rebeccah Lijek 就是这么做的。她在去年寻找教职的过程中咨询了自己的一些人脉,了解到了建设她自己的免疫学实验室所需的起薪和科研启动资金。Lijek 认为,不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的话,在谈薪资的时候就会处于下风。
  • 【和泰纯水知识集锦】第1期-什么是水?
    一、水是什么?1个水分子(H2O)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弯曲键结而成。由于正、负电荷的中心不一致,因此属于极性分子。当2个水分子同时存在时,二者会由静电交互作用与氢键结合,互相吸引并保持一定的距离。而1个水分子可以同时与4个水分子结合,形成晶体般的整齐结构。水分子聚合体中,由于氢键键结的网状结构会部分断裂,而形成逐次移动变化的状态,因此水在整体上呈现液态,而此结构变化每秒可达10的12次方。二、水中有哪些杂质?水对很多物质都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即使阴阳离子经由静电的交互作用,很强的结合在一起,在水中也很容易电解。这是因为,水分子可以和离子结合产生“水合离子”。离子的半径很小,电荷大的离子会与水分子强力的交互作用,由水分子在离子的周围紧密排列。这时候,阳离子会与带负极矩的氧原子相互作用,而阴离子则形成相反的结构。这就造成水中容易混入杂质的缺点。一般而言,水若含有适量的钠、钾离子及硅酸盐等矿物质,就会觉得好喝,若含有大量残留的盐类,如镁、钙等非酸碱中性盐类,就会觉得难喝。也就是说,所谓的水除了H2O外,还含有许多其它的成分,而这些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水的味道。从自然界得到的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这些杂质或者溶解或者悬浮在水中。悬浮在水中的无机物包括少量砂土和煤灰;有机悬浮物包括有机物的残渣及各种微生物。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包括来自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和工业排放的气体污染物如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硫化氢、氯气等;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类主要有碳酸钙、碳酸氢钙、硫酸钙、氯化钙以及相应的镁盐、钠盐、钾盐、铁盐、锰盐和其他金属离子的盐,溶解的有机物,主要是动植物分解的产物。具体分为以下8种:1、微粒物质(Particulate Matter)包括泥沙、铁锈、藻类、悬浮物、微纤维等微粒杂质,肉眼可见。这些微粒常常悬浮在水流之中,水产生的浑浊现象。这些微粒很不稳定,可以通过沉淀和过滤而除去。水在静置的时候,重的微粒(主要是砂子和粘土一类的无机物质)会沉下来。轻的微粒(主要是动植物及其残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会浮于水面上,用预沉,过滤等分离方法可以除去。微粒物质是造成浊度、色度、气味的主要来源。自来水、二次供应的自来水、江河湖泊水中均可能存在。2、胶体物质胶体物质是比离子物质大而比颗粒物质小、直径在10-4~10-6mm之间的微粒。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天然水中的无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铝和硅的化合物。水中的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植物或动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而成的腐殖物。其中以湖泊水中的腐殖质含量最多,因此常常使水呈黄绿色或褐色。胶体颗粒不能藉重力自行沉降而去除,一般是在水中加入药剂破坏其稳定,使胶体颗粒增大而沉降予以去除。地表水或地下水都可能存在胶体物质。3、离子物质(Ionic material)包括:阳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如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等;阴离子氯离子、硫酸盐离子、磷酸盐离子等。离子物质通常易溶于水中,溶解物质可以用离子交换或除盐等方法予以去除。4、不反应的溶解气体如空气中的氮气等。5、可反应的溶解气体天然水中常见的溶解气体有氧气(O2)、二氧化碳(CO2)、有时还有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氮气(N2)和氨(NH3)等。这些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大都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是引起水系统金属腐蚀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的CO2对纯水影响极大。CO2存在于空气中并很容易溶于水中,使水质呈酸性,即PH值低于7。水质越纯,越易受空气的影响,影响主要表现为PH值、电导(阻)率。6、微生物主要指水中的细菌含量。中国自来水的常规细菌允许含量<100cfu/ml;纯水的常规细菌允许含量<1cfu/ml。7、热源热源又称细菌内毒素,主要用于医药用水特别是注射用水时需考量热源的含量控制。实验室中有细胞培养等生物方面的应用时,对热源用含量控制要求。8、有机物质水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是指腐殖酸、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物。腐殖物质是水生生物一类的生命活动过程的产物。这些有机物污染着水体,并使水质恶化。水中的有机物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要进行生物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导致水中缺氧。同时会发生腐败发酵,使细菌滋长,恶化水质,破坏水体;工业用水的有机污染,还会降低产品的质量。有机物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地表水中有机物含量通常高于地下水中的含量。三、水的来源有哪些?由于天然水的来源不同,其中溶解的杂质也不尽相同。下面分别加以介绍:1. 雨水雨水是天空中水蒸气凝聚而成,总的来说雨水中含杂质较少,是含钙、镁离子较少的软水.但也溶解有一部分来自空气的少量氧气、二氧化碳和十定量的尘埃.还可能含有由雷电作用产生的含氮化合物.在城市上空受工业废气污染可能含有二氧化硫,这种雨水有酸性,俗称酸雨,有较强的腐蚀性。2. 江河水河流是降水经过地面流动汇集而成的.它在发源地可能受高山冰雪或冰川的补给,沿途可能与地下水相互交流.由于江河流域面积十分广阔,又是敞开流动的水体,所以江河水的水质成分与地区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i而且受生物活动寻口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很大。3. 湖泊水湖泊是由河流及地下水补给而在低洼地带形成的.湖泊的水质与它来源的水质有一定关系,但又不完全相同.日照及蒸发的强度也强烈影响湖泊的水质.如果蒸发强烈水中溶解物浓度就会逐渐增加,特别是水中含有的硝酸盐、磷酸盐的浓度增加时,会带来水质富营养化的倾向,造成水生植物过度生长,水中含氧量降低,会使水腐败变质。4. 地下水地下水是降水或地表水经过土壤地层渗流而形成的.十般地下水经过土壤地层的过滤,所含悬浮杂质较少,常为清澈透明;受地面污染蠖少因而含有机,物及细菌相对较少;但一般溶解的无机盐含量较高,硬度和含矿物质高;有的地区地下水含可溶性二价铁盐异常高,由于二价铁离子不稳定易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并生成不溶性三价铁盐或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在利用这种地下水之前,需要经过曝气处理以分离去除所含的铁离子。5. 自来水经过水厂处理得到的自来水,应该达到适合饮用水的标准,但其中仍有少量杂质.【本文由和泰仪器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抄袭!部分内容整理摘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改正!】
  • 铝表面超疏水涂层的疏冰性研究
    在低温条件下,室外设备的冻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电路线、道路、飞机机翼、风力涡轮机等基础设施部件结冰对经济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铝(Al)及其合金具有重量轻、稳定性好、韧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然而,酸雨会腐蚀金属基底,冰雨会对铝结构造成严重的冰积。疏冰性被认为是通过保持基底表面尽可能无水和降低冰晶与基底之间的粘附力来延缓或减少冰在表面的积累。超疏水(SHP)表面由于其拒水和自清洁特性而具有疏冰性。Tan等通过水热反应在Al表面形成机械坚固的微纳结构,然后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修饰形成SHP表面。其中水接触角(WCA)和滑动角(SA)采用光学接触角仪进行测量,水滴为10µ L。该SHP表面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都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疏水性,并表现出显著的自清洁和疏冰性能。图1. (a)裸铝、(b)铝表面微纳和(c)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SiO2微纳表面的WCA值。(d)不同酸碱溶液在SHP表面静置1min后的静态接触角。(e)在SHP表面静置30min后的水滴(红色1.0,透明7.0,黑色14.0,附有pH试纸)图片。(f)在不同溶液中浸泡30min后的耐酸碱性测试(左)和静态WCA(右):水(上),0.1 M HCl(中),0.1 M NaOH(下)涂层的润湿性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能,润湿性可以通过静态WCA可视化。裸铝(图1(a))、具有微纳米SiO2表面的氧化铝(图1(b))和SHP表面(图1(c))的WCA值分别为87°、134°和158°。WCA值的显著变化说明了微纳结构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SHP表面的重要性。同时,SHP表面的SA值小于5°。SHP表面也采用不锈钢和合金材料(Supplementary Movie 1)。根据Nakajima等人的报道,大的WCA和低的SA预计会导致液滴从表面滚落。图1(d)为pH 1.0 ~ 14.0溶液在SHP表面的静态WCA: WCA在148°~ 158°之间,当pH值接近7.0时,WCA值较大。图1(e)为SHP表面水滴形状(体积约60 μL, pH 1.0 ~ 14.0)。30分钟后形状没有变化。这显示出良好的耐酸性或碱性溶液。图1(f)进一步说明了SHP涂层的耐酸碱性能。左图为实验方法,右图为水(154°)、0.10 M HCl(142°)、0.10 M NaOH(143°)浸泡30 min后的WCA。这些结果表明,SHP涂层在各种酸性/碱性环境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图2. 裸铝和SHP Al的WCA和SA在结冰状态下,进一步测量5次重复实验的WCA和SA,结果如图2所示。SHP表面的WCA约为154°,SA小于8°,而裸露Al表面的WCA约为85°,SA大于10°。因此,在SHP铝表面获得了良好的疏冰性。参考文献:[1] Tan, X., Wang, M., Tu, Y., Xiao, T., Alzuabi, S., Xiang, P., Chen, X., Icephobicity studies of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on aluminium[J]. Surface Engineering, 2020, 37(10), 1239–1245.
  • 井水变色续:初步检测铁、锰离子含量较高
    3月10日、12日眉山日报 连续报道了东坡区秦家镇新星村村民家中的井水出现了变色的奇特现象,引起了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村民家的井水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调查517户   246户存在饮水困难   3月13、14日,市国土资源局东坡区分局和东坡区水务局、环保局、疾控中心、秦家镇工作人员和915地质队专家等组成的专家调查组对秦家镇农户反映的饮用水、井水水质变差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组在调查中发现该片区并无涉水企业,也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但有50%左右水井里的水刚抽起来很清亮,但隔一段时间就会变成铁锈红色,并附有沉淀物,特别是井水遇到像茶水、洗衣粉之类的就极易变成黑色。   调查组调查了该片区的农户517户,1809人,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水质有问题并影响生活用水的246户,涉及秦家镇新星村4、5、6、7、8五个组。调查组还发现,凡是水井深在15米以上的都可能有铁、锰超标的现象,而且都是近两年由于地下水位低、农户加深水井后才出现的。   铁、锰离子超标   暴气处理或沙缸过滤有一定效果   3月15日,记者在东坡区水务局看到一份名为《眉山市国土资源局东坡区分局关于东坡区秦家镇邓天文等农户水井水质情况调查》的函,在函上,相关部门得出的结论是:邓天文等农户小型机井取水的主要含水层是古岷江阶地下部沙砾卵石层中的地下水,该地层岩性中含有大量的铁、锰元素,故导致存在沙砾卵石层中地下水的铁、锰离子含量较高。当地下水抽至地表后,地下水中的铁离子由低价铁变成高价铁,导致地下水变成红色,这种含铁离子较高的地下水和茶水、洗衣粉等产生化学反应使水的颜色变得更深。   “村民水井以前没有加深前,尚未触及到这个层面,水井加深后,触及到含铁、锰离子较高的层面,水中铁、锰离子等必然增加,经过初步检测,铁、锰离子都超标,铁离子超标约为20倍,锰离子超标约为3倍。”东坡区水务局介绍,目前只是检测到铁、锰两项指标,其它指标要等疾控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测。“可能在16号会出来一些指标。”   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饮水铁、锰离子含量较高的地下水,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建议村民互相帮助,到没有水质的井水抽水喝,或是对抽出的地下水进行暴气处理或用沙缸等过滤,这样可有效降低铁、锰离子含量从而改善水质。   “现在是枯水期,等到汛期来时,这种状况将好转。”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向上积极争取项目,争取在万胜镇建一个大型水厂,到时将会覆盖到秦家片区,村民喝水难的问题将得到大幅度解决。
  • 利用短波红外光谱仪 祝融号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
    我国科学家发现火星水活动迹象。5月11日,《科学进展》发表一项关于火星水活动的重要研究成果。基于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地形相机数据,我国科研人员在火星表面发现了一种形貌上类似沉积岩的板状亮色岩石,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板状亮色岩石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这标志着祝融号国际首次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A)“祝融号”着陆点地貌图。(B)“祝融号”巡视路线图。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祝融号在地质年代较为年轻的着陆区发现水活动的迹象表明,亚马逊纪时期的火星水圈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加活跃。这一发现对理解火星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洋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于乌托邦平原南部区域。截至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北部低地的乌托邦平原区域行驶1年,累计行驶近2000米,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探测数据。已有的撞击坑定年工作显示,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位于经过了后期重塑事件的亚马逊纪地层。亚马逊纪时,火星的气候已经从暖湿变为以寒冷干旱为主。轨道遥感数据分析显示,着陆点周围分布的多种地貌特征指示乌托邦平原曾经可能存在大量的挥发分。然而,“受限于空间分辨率和覆盖率,轨道遥感数据并没有在着陆区附近发现含水矿物,这为此类地貌的形成机制和该地区水活动的性质带来了诸多疑问。”刘洋表示。研究团队认为,祝融号发现的板状亮色岩石是一层着陆区本地发育的硬壳。相比美国海盗一号火星着陆器原位观察到的破碎岩石,祝融号着陆区的硬壳似乎更耐侵蚀,同时该硬壳层相对较厚。“形成如此厚的硬壳层,需要大量的液态水,仅靠大气中的水蒸气是形成不了的。”刘洋解释说。同时,研究发现,着陆区不存在明显的地表径流或河道痕迹,而且巡视路线周围并未发现由水体蒸发形成的蓬松的地表和盐霜残留物,从而排除了着陆区表面有大规模水体活动的可能。对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形成机制。该机制认为,火星沉积期前的土壤风化层在富含盐类的地下水上升或渗透期间经历了胶结和岩化作用,形成了观察到的板状岩石。盐类胶结物在毛细孔隙或靠近潜水面的地下水中沉淀,并发生活跃的蒸发和聚集。地下水位的间歇性波动可能会使硬壳进一步增厚,并形成层状结构。随后,覆盖在硬壳上的表土受到侵蚀作用流失,从而使得抗侵蚀的硬壳层暴露了出来。刘洋表示,祝融号火星车的发现表明,火星在亚马逊纪时期的水活动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加活跃。祝融号着陆区以及火星北部平原的广泛区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矿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
  • 赛陆医疗:坚持深耕底层技术,推动测序和空间组学平台产业化发展
    基因测序仪是解码生命科学的利器,因其技术壁垒高、开发难度大,市场长期被少数几家跨国企业垄断。近些年,基因测序仪市场格局正在快速发生变化,涌现出许多新企业并纷纷推出自主研发的商品化测序仪。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基因测序仪新势力”(点击查看约稿详情)专题,并向测序技术研究专家、测序仪应用专家和基因测序仪企业广泛约稿(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充分了解基因测序新企业、新仪器、新技术及新应用进展。本文为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陆医疗”)供稿,赛陆医疗是一家年轻的基因测序仪公司,成立仅三年,不久前,刚刚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而在成立2年左右的时候就已推出了首款基因测序仪产品Salus Pro 测序仪。无论是融资还是研发,赛陆医疗的步伐都迈得足够快。点击图片了解详情仪器信息网: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赛陆医疗。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从事国际领先的基因测序仪和空间组学平台等尖端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公司立足自主创新,突破了以往测序产品在通量、成本、分辨率、自动化等方面的瓶颈,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的全方位国产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构建了全球首款超分辨空间组学平台,为临床和科研应用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公司建立了一支国际化、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研发和管理团队,十多名海内外名校博士和数十名IVD行业技术精英构成中坚力量。企业总部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华南医谷,现已建成仪器、芯片和试剂等覆盖全产业链的研发和生产体系,总面积近一万平方米。仪器信息网:请介绍贵司目前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同类企业相比,贵司产品的竞争优势是什么?未来还有哪些产品拓展计划?赛陆医疗主要产品分两大版块,一是国产化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配套试剂和芯片,二是空间转录组芯片和整体解决方案。与同类企业相比,赛陆医疗的产品竞争优势明显。测序仪版块,公司2022年推出的Salus Pro测序仪已实现量产和商用。经三十多家客户使用,得到一致好评,其主要优势在于数据质量高、灵活性强,实现一机多用,能满足客户多场景需求。现已通过欧盟CE-IVDR认证,远销海内外。空间组学版块,公司今年年初推出了空间转录组学整体解决方案,覆盖芯片、生化、测序和生信全流程,能提供全维度多视角组学信息。其优势在于具有亚细胞分辨率,能帮助研究人员在更深层次解释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通讯以及功能表达等,将带来肿瘤、胚胎组织发育、病理、免疫等基础研究领域工具变革。在产品拓展方面,公司很快将推出一款新产品——Salus Evo测序仪,这是一款更高通量的测序平台,能够满足更大通量的测序需求。另外,多组学平台也是赛陆的重要发展方向。仪器信息网:贵司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面向的应用领域有哪些?能够解决客户哪些问题和痛点?您更看好哪些应用领域的市场前景?目前,Salus Pro测序仪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取得注册证后将拓展到临床领域。该款产品实现了全国产化,并做到一机多用,主要解决了同类型产品国产化水平不高、灵活性不足、应用场景单一等弊端。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测序仪在医疗健康、基础研究和消费基因等领域将有更广泛的应用。赛陆空间转录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面向胚胎组织发育、神经生物学、病理、免疫等基础研究领域,目前已取得瞩目的科研成果,并进入商业转化阶段。随着技术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空间组学技术将在精准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价值。仪器信息网: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基因测序仪市场,随着新企业的不断涌现,您认为应该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近年来,国内基因测序行业不断涌现出新企业和新产品,这充分说明大家非常看好行业发展前景。同时,新企业的进入提高了行业竞争度,也扩大了整体影响力,对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是有利的。当然,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同质化竞争。因此,赢得竞争的关键在于首先确保产品数据的质量,整体性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其次是在国产化率、效率、成本和便捷性等方面占据优势。仪器信息网:请介绍一下贵司的融资情况以及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赛陆医疗已完成多轮融资。2020年12月,获得真格基金领投的天使轮投资。2021年11月,完成Pre-A1轮融资,由基因领域深度布局和洞见的锲镂投资独家投资。2022年10月,完成超亿元pre-A2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锲镂投资、国内分子育种龙头企业隆平生物等。2023年12月,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前海母基金和博远资本共同领投,邦勤资本、敦行资本、崖州湾创投跟投。公司当前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个,一是进一步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构建稳固的产业生态;二是基因测序和空间组学技术发展迅猛,赛陆必须保持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持续推出新产品,满足客户新需求。仪器信息网:请谈一谈贵司未来 3-5 年的发展规划和布局。第一,深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持续推出新的测序仪产品,推动空间组学产品迭代升级,确保领先优势;第二,携手中下游用户和相关机构等,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第三,进一步夯实国内市场,拓展临床应用,全力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市场占份额。
  • Science:火星冰川下液态水的雷达证据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极地冰盖底部存在液态水的假说于30多年前首次提出,之后的争论一直没有决定性的结果。无线电回声探测(radio echo sounding,RES)是很适合用来解决这一争论的技术,因为低频率雷达被广泛用于探测陆地极地冰盖底部的液态水,效果也很成功。冰与水之间,或冰与水饱和沉积物之间的界面,能够产生明亮的雷达发射。火星快车号(Mars Express)探测器上的火星亚表面和电离层探测高新雷达(Mars Advanced Radar for Subsurface and Ionosphere Sounding,MARSIS)正是用于进行RES实验的设备。MARSIS已经在火星亚表面进行了超过12年的调查,搜寻液态水的证据。有报道显示,在靠近南极层状沉积(South Polar Layered Deposits,SPLD),即火星南极冰盖最厚部分的区域具有强烈的基底回波。这些特征被解释为,由于雷达信号通过非常冷的纯水冰层传播,因而衰减可以忽略不计。在南极层状沉积的其他区域因此也探测到反常的明亮反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e5efc18-11dc-4cf6-9b1b-26bf19a199e2.jpg" title=" sinaa.png" / & nbsp MARSIS采集的雷达数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在地球上,对极地冰盖上收集的雷达数据的解释通常基于定性(基岩形态)和定量(反射雷达的峰值功率)分析的结合。MARSIS的设计,尤其是其非常大的足迹范围(约3到5千米),无法提供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极大限制了它通过基底地形识别冰下是否存在水体的能力。因此,对极地沉积底部液态水的精确探测要求定量估算基底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以下称为介电常数),该数值决定了雷达回波的强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在2012年5月29日至2015年12月27日间,MARSIS调查了火星南极高原一处宽200千米的区域,中心位于193° E, 81° S,与之前一项研究的区域基本对应。无论是从火星轨道激光测高仪(Mars Orbiter Laser Altimeter,MOLA)的地形数据,还是在现有的轨道图像中,这片区域都没有展现出任何异常的特征。这里地形平坦,由水冰和含量10%到20%的尘埃组成,并且季节性地覆盖一层厚度不超过1米的干冰。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上的浅地层雷达对该区域进行了更高频率的雷达观测,揭示了SPLD中几乎没有任何内部分层,并且未检测到任何基底回波,与北极层状沉积和SPLD其他区域的观测结果形成鲜明对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f3e2987-e9bc-448a-954b-b5b3fef73243.jpg" title=" sinab.png"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基底地形和反射回波功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通过发射以3和4MHz或4和5MHz为中心的紧密间隔无线电脉冲,利用机载未处理数据模式获得了总共29个雷达剖面图。观测是在探测器位于火星夜面时进行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号的电离层散射。图2A显示了在该区域收集的一张MARSIS雷达图,图中尖锐的表面反射之后,是由SPLD内层间界面产生的若干次反射。这些回波中最后一个代表了富含冰的SPLD与底层物质(以下称为基底物质)之间的反射。在大多数调查区域,基底反射微弱且分散,但在某些位置,基底反射却非常锐利,并且具有比周围区域和表面更大的强度(明亮的反射)(图2B)。在多个轨道的观测重叠的情况下,以相同频率采集的表面和亚表面回波功率具有一致的数值。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表面和基底回波之间的双向脉冲传播时间可用于估计亚表面反射体的深度,并绘制基底地形图。假设SPLD内的平均信号速度为170m/μs,接近在水冰中的传播速度,那基底反射体的深度就大约是表面以下1.5千米。MARSIS大范围的足迹和基底回波在明亮反射体外部扩散的属性阻止了基底地形的细节重建,但是可以识别出一条从西向东的区域斜坡(图3A)。明亮反射体集中的亚表面区域在地形上是平,而且被较高的地面包围,除了在其东侧存在一个凹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介电常数可以提供对基底物质组成的约束,原则上可以从SPLD底部反射信号的功率中获取。遗憾的是,我们并不知道MARSIS天线的辐射功率,因为它无法在地面上校准(这得归咎于仪器的大尺寸),因此反射回波的强度只能根据相对量来衡量。通常是将亚表面的回波强度归一化为表面值,也就是计算基底和表面回波功率的比率。这种方法的优点还在于补偿信号的电离层衰减。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将亚表面回波功率归一化为沿各个轨道计算的地面功率的中值;我们发现,在给定频率下,所有归一化剖面产生了一致的基底回波功率值(图S3)。图3B显示了归一化后基底回波功率的区域图;在所有交叉轨道上,明亮反射体都位于193° E, 81° S附近,勾画出了一个定义明确、宽20千米的亚表面异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c0feb22-cc22-4162-8613-2c33e2b82141.jpg" title=" sinac.png"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介电常数模拟和获取结果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为了计算基底的介电常数,我们还需要有关SPLD介电特性——取决于沉积物的组成和温度——的信息。由于水冰和尘埃的确切比例未知,又由于表面和SPLD底部之间的热梯度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我们探索了这些参数的可能取值范围,并计算了相应的介电常数范围。我们做出了以下通用假设:1)SPLD由水冰和尘埃(含量从2%到20%不等)混合组成;2)SPLD内部的温度剖面是线性的,从表面的固定温度(160K)开始,上升到SPLD底部的可变温度(170K到270K)。通过考虑平面波与一个三层结构的正常撞击来计算各种电磁场景,三层结构分别是:具有自由空间介电常数的半无限层;代表SPLD的均匀层;以及代表SPLD下方物质,具有可变介电常数值的另一个半无限层。该计算输出的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曲线的包络,这些曲线将归一化的基底回波功率与基底物质的介电常数联系起来(图4A)。这一包络通过对每个允许的介电常数值与归一化基底回波功率值的概率分布值进行加权,从而确定基底介电常数(包括明亮区域的内外)的分布(图4B)。该过程产生了两个基底介电常数的独特分布,估计位于明亮反射区域的内部和外部(图4C和图S4),其在3、4和5MHz的中值分别是30 ± 3、33 ± 1和22 ± 1,以及9.9 ± 0.5、7.5± 0.1和6.7 ± 0.1。明亮区域外部的基底介电常数在4到15之间,是典型的干燥陆地火山岩。这也与SPLD基底物质之前的预估值(7.5到8.5),以及火星中纬度表面致密干燥火成岩的雷达表面回波功率值一致。与此相反的是,此前在火星上并没有观察到像明亮区域内这么高的介电常数值。在地球上,大于15的介电常数值很少与干燥物质联系在一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采集于南极和格陵兰的RES数据显示,大于15的介电常数值可以用来指示极地沉积下方存在液态水。基于地球和火星在物理现象上的明显类比,我们可以推断,从SPLD下方明亮区域中获得的高介电常数值(部分)是水饱和物质和/或液态水层造成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我们分析了SPLD下方明亮区域的其他可能解释。例如位于SPLD顶部或底部的干冰层,或者整个SPLD中水冰的极低温度,与表面反射相比,这些都可能增强基底回波功率。我们否定了这些解释,有的因为需要非常具体且不大可能的物理条件,有的则是因为它们不足以导致强烈的基底反射(图S5和S6)。尽管SPLD底部的压力和温度与液态二氧化碳的存在可以相容,但它的相对介电常数(约为1.6)要比液态水(约为80)低很多,因此不能产生明亮的反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此前有研究利用凤凰号着陆器的湿化学实验室(Wet Chemistry Lab)发现,火星北部平原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镁、钙和高氯酸盐,支持了极地沉积底部液态水的存在。高氯酸盐可以通过不同的物理和/或化学机制形成,并且已经在火星的不同区域被发现。因此,可以合理地假设它们也存在于SPLD的底部。由于极地沉积底部的温度估计约为205K,又由于高氯酸盐能强烈抑制水的冰点(镁和钙的高氯酸盐能使水的冰点分别降至204K和198K),因此我们认为,在极地沉积底部有可能存在一层高氯酸盐水。这层盐水可以和基底土壤混合,形成污泥,或者位于基底物质上方,形成局部盐水池。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此前在火星冰川下方的雷达探测中,液态水证据的缺乏已经被用来支持这样的假说,即火星极地冰盖对基底融化而言太薄了,一些作者声称液态水可能位于比以往认为的更深的位置。MARSIS的数据显示,在相对较浅的深度(约1.5千米),液态水也可能稳定地存在于SPLD下方,从而约束了火星水圈的模型。SPLD的原始数据覆盖范围十分有限(只占南极高原面积的几个百分点),加上融水区域的面积需要足够大(直径数千米,厚度几十厘米)才能被MARSIS探测到,从而限制了识别小型液态水体及其之间是否存在液态连接的可能性。因此,没有理由认定火星亚表面水体的存在只局限于某一区域。 /p p br/ /p
  • 2023年“世界水日”,上海仪电科仪高层来访仪器信息网
    2023年3月22日是第31届“世界水日”,3月22日到3月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其设立的宗旨是为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需要政府环境监测部门、检验检测单位乃至科学仪器生产研发方等多方共同助力。在水环境监测领域,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浓度、悬浮物、TDS、COD、碱度、硬度等都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据专家分析,就水质检测监测领域热点来说,随着新《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发布,新型污染物,如全氟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烷基汞、烷基酚类及抗生素类等污染物与会引发人们更高的关注。同时,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电极法等电化学相关技术在检测水样本中pH值、电导率、TDS、COD、碱度、硬度、氟化物、氯化物等关键指标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值此特殊的日子,3月22日,我国pH计和玻璃电极的诞生地、国内分析仪器的重要发源地、电化学分析仪器的领军企业——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仪电科仪”)高层来访仪器信息网。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信立方”)董事长唐海霞、副总经理赵鑫、编辑部主任傅晔等热情地接待了上海仪电科仪汤志东董事长一行。双方合影随后,双方进行了全面的商务会谈,回顾、总结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历程,并就下一步更深层次的合作方向展开深入讨论。从水资源保护到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科学仪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方认为,新形势下,国家各级部门出台众多利好国产仪器政策,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将迎来新的腾飞;展望未来,聚焦市场需求,仪器企业和产业平台携手持续创新,充分运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最新技术,提高国产品牌产业竞争力,助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关于上海仪电科仪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专业从事科学仪器事业的股份制重点企业,也是中国分析仪器的重要发源地。自主品牌“雷磁”创建于1940年,先后荣获上海名牌、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品牌、上海标准等多项荣誉。上海仪电科仪八十多年来专注于科学仪器事业,集科学仪器研发、生产、销售、应用、集成、服务为一体,是国内最大的科学仪器企业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海仪电科仪市场地位不断稳固,经营业绩稳步提高,2022年获评“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仪电科仪聚焦电化学仪器和水质分析,主要产品:电化学分析仪器、滴定仪/水分仪、水质分析仪、电化学传感器、在线水质监测仪、化学试剂和系统集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教育科研、生物制药、食品安全、石油化工等领域。上海仪电科仪以“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高科技分析仪器和优质服务!”为使命,秉承“诚信、尚实、创新、求精、合作、致远”的核心价值观,致力打造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百年老店。
  • 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的“中国时刻”——访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高层
    前言:默克密理博(原密理博)自上世纪70年代涉足实验室纯水设备研发,如今已经成为实验室纯水领域的领导者,而Milli-Q系列实验室超纯水系统更是成为世界实验室纯水仪的金标准。   2012年2月27日,默克密理博中国首个实验室纯水工厂开幕 2012年3月15日,默克密理博针对中国市场的纯水仪产品“明澈”正式上市。一系列动作都表明2012年是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的“中国时刻”。   借参加默克密理博活动之机,仪器信息网编辑就首个实验室纯水工厂诞生始末、首款针对中国市场的“明澈”产品特点及优势等问题采访了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全球总裁Bernard Arend先生、实验室纯水业务欧洲/中国/印度销售总监Glenn Young先生、实验室纯水产品经理Stephane Dupont先生、实验室解决方案及生物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亮先生。 采访合影 (从左至右:Bernard Arend先生、仪器信息网编辑杨娟、Glenn Young先生、Stephane Dupont先生、陈亮先生)   历经8年运筹 中国首个实验室纯水工厂开幕   默克密理博中国首个实验室纯水工厂坐落在默克化工上海松江基地,该工厂是默克密理博全球第二个实验室纯水仪生产基地,另一个生产基地位于法国莫尔塞姆实验室纯水业务总部。据悉,该生产基地的诞生历经8年运筹,从密理博到默克密理博,为何一个生产基地的诞生会历经如此长的时间?而工厂诞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全球总裁Bernard Arend先生说,“其实早在2004年,我来到中国,当时制定了实验室纯水业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就涉及探索‘中国制造,服务于中国’的产品开发。这应该是我们计划中国本地化生产的开始。”   “2005年10月,我们启动打造国产化实验室纯水系统的‘龙之梦’计划,探索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的机会。随后,‘龙之梦’计划历经三期,四年时间,终于在2009年锁定了合作伙伴,成立专职负责中国中端市场开发的团队,并且推出了针对中国中端市场的过渡产品Aquelix。”   2010年3月,默克宣布收购密理博。Bernard Arend先生说,“2010年7月,在两家公司整合完成后,公司管理层做出最终决定——在实验室纯水仪国产化项目上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该项目被命名为St. Georage项目,生产基地选在了默克化工上海松江基地,并新成立默克密理博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在美、德、法、中四地密切合作下,工厂装修、组装及检测设备安装、人员培训等工作陆续展开,2012年2月27日,历经8年运筹的默克密理博中国首个实验室纯水工厂盛大开幕。据悉,该工厂目前只具有组装能力,所有的零配件均来自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总部生产基地法国。而产品也只有“明澈”产品一款,年产量在1500台左右。陈亮先生表示,“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可以在上海生产基地看到‘中国设计、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供应全球发展中国家的纯水仪设备。”   四地联手打造针对中国市场的“明澈”纯水仪   “明澈”中文意思澄明、清澈,它是默克密理博赋予其实验室纯水中国工厂首款产品的中文品牌名。“明澈”产品融合了美、德、法、中四地的“基因”,专为满足中国客户的特殊需求而量身定制。那什么是中国客户的特殊需求?“明澈”产品又有哪些创新之处?   “明澈”产品之父、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产品经理Stephane Dupont先生说,“中国客户的特殊需求主要有三方面:其一,高的出水量 其二,合理的价格 其三,参与投标项目需要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基于中国客户以上三点特殊需求,‘明澈’产品进行了部分革新。(1)在出水量方面,‘明澈’产品出水量是24L/h,而原产法国产品的出水量只有8L/h,并且独特的温度-压力反馈系统设计,能根据水温调节进水压力,从而保证无论水温如何变化,而产水流速稳定。(2)在循环水回收率方面,‘明澈’产品采用了默克密理博独特的反渗透弃水回收技术,将循环水回收率提高至66%,而目前市场上常规纯水仪的循环水回收率只有20%。(3)一机两水,‘明澈’产品除了可生产普通三级水即纯水外,还可以生产超纯水。超纯水是通过对已经产好的三级水提纯来生产的,我们原产品的提纯度一般是1-1.2L/min,而‘明澈’产品的提纯度上升到2L/min。这也是为中国客户特别定制的,满足中国实验室短时间需供应大量超纯水的需求。”   “此外,‘明澈’产品依然延续了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仪的优异创新技术,如专利的电去离子技术(EDI)、电阻率仪及TOC仪等在线监测技术、终端取水点革命技术等。”   默克密理博关注实验室纯水仪“一条龙”技术的创新   作为实验室纯水领域的领导者,默克密理博一直引领着实验室纯水技术的发展,如世界上首个实现EDI净水设备的商品化、独特在线监测技术及终端取水点革命等。默克密理博是如何看待实验室纯水技术的未来发展?   Bernard Arend先生表示,“我们知道实验室纯水制造并不仅仅是一项单一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集合,默克密理博关注实验室纯水制造所涉及的所有技术的创新。我们关注提高纯净水质量的技术,如膜过滤技术、EDI技术 关注水质在线监测技术 ,如在线电阻率仪、TOC仪技术 关注实验室纯水仪使用便利的技术,如终端取水点革命技术。此外,对于实验室纯水仪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技术,默克密理博也很关注。”   “整体来说,如今客户的需求呈现多样性,涉及纯净水质、水量,甚至是纯净水中的杂质或污染成分,所以默克密理博会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研发相关技术和产品。”   针对目前中国实验室使用瓶装水的现象,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欧洲/中国/印度销售总监Glenn Young先生说,“目前中国实验室使用的瓶装水是饮用水级纯净水,其生产的技术工艺与实验室级纯净水完全不同,并且该类型的瓶装水没有质量稳定的保障措施,从而影响到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陈亮先生补充到,“中国有这么大的瓶装水市场就证明该市场有巨大的潜力。目前,默克密理博针对这类市场推出实验室级的瓶装纯净水产品,如果实验室真要选用瓶装水,则应选用默克密理博的产品。”   采访编辑:杨娟   附录: 默克密理博公司网站   http://www.merck-millipore.com   http://millipore.instrument.com.cn/
  • Pμ SL 3D打印助力MEMS仿生矢量水听器的制备
    近日,受水母听石结构对超低频声信号响应灵敏的启发,中北大学王任鑫副教授、张文栋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压阻式仿生矢量水听器(OVH),其核心敏感结构为顶端集成空心球体的仿生纤毛(密闭中空球外径1mm,内径530μm,直杆粗350μm,高3.5mm),基于摩方精密PμSL 3D打印技术(nanoArch P130,光学精度2μm)制备而成。OVH接收灵敏度达-202.1 dB@100 Hz(0 dB@1 V/μPa),工作频带为20-200Hz,OVH的平均等效声压灵敏度达到-173.8 dB,能耐10 MPa静水压力,显示出OVH在低频水声探测的应用潜力。该成果以“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jellyfish otolith-inspired MEMS vector hydrophone for low-frequency detection”为题发表在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上。https://doi.org/10.1038/s41378-020-00227-w图1 工作示意图仿真分析OVH敏感微结构梁上的应力分布,OVH的最大应力高于之前研制的LVH、CuVH和WIVH。图2 敏感微结构梁上应力的仿真图3 OVH十字梁敏感微结构的MEMS工艺流程图MEMS工艺流程如下:1SOI上热氧化2第1次光刻,刻蚀氧化硅,剩余40nm3离子注入B,形成轻掺杂压阻区4第2次光刻,离子注入B,形成重掺杂区5去除表层氧化硅,退火,修复晶格,激活杂质6溅射金属,第3次光刻,腐蚀,合金退火,形成欧姆接触7第4次光刻,正面浅刻蚀,形成纤毛粘接槽8第5次光刻,正面刻蚀硅器件层,直至埋氧层,得到十字梁结构9第6次背面光刻,背面刻蚀氧化层、硅衬底层及埋氧层,释放十字梁结构图4 OVH的实验测试结果图4.a-4.c可以清楚看到十字梁微结构以及与听石状纤毛。3D打印的听石状纤毛形状完好,可以与十字梁微结构对准集成。图4.d-4.e为MEMS水听器的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曲线和OVH的100 Hz指向性图。图4.f-4.h为对OVH进行的耐静水压力测试,验证了OVH能在10MPa水压力环境下正常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基于摩方精密公司PμSL 3D打印技术制备的听石状纤毛形状和参数可调控,且制备的密闭中空球可承受10MPa静水压力,这一结果有望进一步将PμSL 3D打印技术拓展至其他水下传感器的应用。
  • HORIBA光栅技术助力NASA 成功探究太阳大气层
    2013年6月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一颗新的科学探测卫星,用于探究太阳底层大气,或称为“界面区”的数据。7月17日,界面区成像摄谱仪IRIS(InterfaceRegion Imaging Spectrograph)的望远镜门徐徐打开,开始观察并收集太阳大气层低层前所未见的细节信息。 据IRIS项目首席研究员Alan博士介绍:“IRIS获得的成像和光谱质量令我们惊叹,此次获得的数据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及研究太阳上能量的转化过程。”这两张图是由NASA SDO(左)、NASAIRIS(右)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区域 IRIS摄谱仪配置了由法国HORIBA Jobin Yvon S.A.S公司设计制造的衍射光栅。后者采用航天级光栅的生产工艺制造了NUV和FUV复制光栅,它们的刻线密度为3600gr/mm、尺寸达23mm×41mm,可同时实现高的衍射效率和低的杂散光,再借助复杂的模拟迭代计算,以及对光栅刻槽外形优化,使得光栅在二级衍射处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高分辨率和高衍射效率。尖端微加工技术和先进镀膜工艺保证IRIS摄谱仪中光栅具备无与伦比的性能指标。 该光栅是Charles Kankelborg教授带领的蒙大拿州立大学IRIS团队和HORIBA Jobin Yvon研发团队的合作成果。前者参与了光谱仪的设计,并执行IRIS的设备运行和数据分析,Charles Kankelborg教授主要负责光栅性能的测试,他对HORIBA Jobin Yvon团队的努力表示了谢意:“IRIS摄谱仪的分辨率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一些来自中性原子窄的谱线展现出逼近像素限的光谱分辨率,我们能从中看到不可思议的数据。和你们在IRIS项目中的合作非常愉快,我们非常期待在未来数年中观测到更有趣的太阳数据。” 这是继CASA哈勃望远镜宇宙起源摄谱仪Cosmic Origin Spectrograph (COS)、喷气推进实验室OCO2项目之后,又一采用HORIBA Jobin Yvon光栅成功运行的航天项目。 作为HORIBA Scientific的成员,HORIBA Jobin Yvon S.A.S.是全球研究级和工业级的衍射光栅、光谱仪和分析仪器设计制造的。HORIBA Jobin Yvon凭借航天光栅制造资质和能力,已经成功与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航天应用部门在诸多航天项目中合作,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 与此同时,HORIBA Jobin Yvon也为超高功率激光器、天文观测和同步辐射设计、生产和检验提供了大量的定制衍射光栅。关注我们邮箱:info-sci.cn@horiba.com新浪官方微博:HORIBA Scientific微信二维码:
  •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进入倒计时 排“核”入海贻害全球
    据悉,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7月1日在首尔市中心举行“谴责福岛核污染水海洋排放泛国民大会”,谴责日本政府计划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敦促韩国政府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一事明确表示反对。图为7月1日,民众手持“反对向海洋排放福岛核污染水”等字样的标语在韩国首尔参加集会。新华社发(李相浩 摄)7月5日晚,近百名日本民众在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下称东电公司)总部前举行集会,抗议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此前一天,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公布针对福岛核污染水的综合评估报告。日媒称,岸田文雄将在评估该报告内容的基础上,最终决定启动核污染水排海的时间。4日上午,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问题召开专题记者会指出,IAEA评估报告证明不了排海的正当性、合法性,免除不了日方应承担的道义责任和国际法义务。日本政府强行推进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切和担忧。大量的核污染水从何而来?日本为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单方面强行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此举将带来哪些危害?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每天产生约130吨核污染水,事故后积存的核污染水已有130多万吨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水灌入发生断电,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造成灾难性核泄漏。这场事故等级被定为核事故最高分级7级(特大事故)。为了控制核反应堆的温度,东京电力公司持续向1至3号机组安全壳内注入冷却水以防止堆芯进一步熔融损毁。“这些冷却水再加上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雨水等,便形成大量的核污染水。从公开信息看,冷却过程每天产生约130吨核污染水,事故后积存的核污染水已有130多万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常务理事陈志告诉记者。日本政府在2021年4月宣布核污染水排海计划,2022年7月正式推出排海方案。目前,这些核污染水被收集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中上千个金属储存罐中。根据测算,这些储存罐将在2024年初达到容量峰值。正如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亨利普纳所说,日本要“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日本国内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的声音从未中断。据日本《福岛民报》报道,福岛县渔业协会联合会日前召开全体会议,全票通过特别决议强调,反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立场“没有丝毫改变”。这是继日本全渔联前不久通过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特别决议后,再有日本渔业团体通过同样内容的特别决议。来自国际社会的反对声音更加强烈。韩国市民团体“阻止日本放射性污染水排海全国行动”近日在首尔市政府附近举行今年5月以来第三次大规模集会,数千人参加。人们高举“保护太平洋”“向国际海洋法法庭起诉日本”等标语,要求日方采取在陆地上保管福岛核污染水的替代方案。韩国水产业经营者联合会等渔业团体日前在全罗南道莞岛郡莞岛港的码头周边举行了抗议集会活动,谴责日本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势必严重损害韩国渔民和水产业从业者的生计,威胁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地理位置和洋流影响,太平洋岛国预计受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影响较大。6月26日,亨利普纳发表声明,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放射性废物计划不仅是核安全问题,更事关海洋环境、渔业、民众健康以及子孙后代利益。此举具有明显跨国界、跨代际影响,可能构成人为故意向海洋排放核废物的国际先例,应寻求其他处置方式。在菲律宾,多个团体表达了对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担忧。菲律宾全国性渔业非政府组织帕马拉卡亚发言人罗内尔表示:“与亚洲许多国家一样,我们强烈反对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这将污染我们丰富的海洋资源,给菲律宾渔业造成广泛灾难。”近日,韩国媒体等持续报道日本官员通过各种方式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综合评估报告结论施加不当影响。这加剧了国际社会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疑虑和担忧。“机构报告不能成为日方排海的‘护身符’和‘通行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IAEA发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答记者问时表示,这份报告未能充分反映所有参加评估工作各方专家的意见,有关结论未能获得各方专家一致认可。机构因授权所限,没有审查日方排海方案的正当合法性,没有评估日方净化装置的长期有效性,没有确证日核污染水数据的真实准确性,相关结论存在较大局限性和片面性。福岛核污染水总量之大、成分之复杂、处置周期之长史无前例面对各方疑虑和反对,日本始终未就排海方案正当性、核污染水数据真实性、技术可靠性、净化装置有效性、环境影响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作出科学、可信的说明,也没有同包括邻国在内的各利益攸关方进行充分和有意义的协商,反而不断纠缠“核污染水”这一称谓,声称要排放的是经过所谓“多核素去除系统”(ALPS)净化的“处理水”,甚至把福岛核污染水等同于全球核电站正常运行下的排放水,千方百计“洗白”排海行为。“福岛核污染水和压水堆核电站正常运行时排放的水有本质区别。”陈志说,正常运行的压水堆核电站通常有2套水循环系统,即一回路系统和二回路系统,正常运行时这两个回路的水均不向外排放。其中,用于二回路凝汽器冷却的海水以及设备冷却水系统的水均不具有放射性或具有极少量的放射性。而福岛核污染水来源于注入受损反应堆堆芯的冷却水和雨水、地下水等,这些水直接与受损的核燃料或核废料接触,带有大量高放射性核素。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ALPS处理后的核污染水将被注入一个游泳池大小的水槽中,每一秒钟约有6升处理水被一次性注入约4吨海水中,之后这些被稀释后的水将通过海底管道排入太平洋。经过ALPS系统净化和海水稀释,核污染水是否变得安全无害了呢?“福岛核污染水总量之大、成分之复杂、处置周期之长史无前例。”陈志认为,排海将持续30年甚至更久,未来还将新产生大量的核污染水,日本无法证明核污染水净化装置的长期可靠性以及净化能力的有效性,也没能拿出系统全面的环境监测方案,监测范围太小,点位太少,频率不足,难以及时发现核污染水超标排放等异常情况。福岛核污染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现阶段很多尚无有效处理技术。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肯布塞勒几乎每年都要前往福岛进行相关研究。“东电公司只检测了上千个储水罐中的少数几个罐子,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检测分析。”肯布塞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每个罐子的检测结果都不一样,有的罐子可能氚含量很高、铯含量较低,有的罐子铯含量较低、锶-90的浓度很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东电公司在核电站安全运行方面劣迹斑斑,曾多次隐瞒核电机组故障事故、篡改技术数据以及提交虚假报告等。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学者小豆川胜见对《东京新闻》表示,至今第三方仍无法确认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放射性数值等数据,只能拿东电公司单方面发布的数据来讨论。“每当看到东电公司的各类故障和问题时,就不由得怀疑该公司能否长期遵守规则处置核污染水。”6月5日,一份来自东电公司的报告被公开:5月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海鱼许氏平鲉体内放射性元素铯的含量达到每千克18000贝克勒尔,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所定标准180倍。同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理事张克俭在维也纳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6月理事会时,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发言,严厉抨击日本排放福岛核污染水。“ALPS处理后的核污染水中仍有多种放射性核素含量超标,成熟性和有效性有待验证;ALPS系统需要在长达30年周期内处置超过130万吨核污染水,长期高负荷运行的性能与效率令人存疑。”张克俭说,很多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部分长寿命核素可能随洋流扩散并形成生物富集效应,这将给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核污染水入海构成的环境威胁将影响几代人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短则十几年,最长的能有数千年。陈志提到,日本福岛事故产生核废水倾倒在海里,会造成局部海域放射性核素浓度偏高,并在该区域的海洋生物体内富集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体受到内照射的影响。“从食品安全角度看,若海产品中放射性核素量超出我国法律法规的限制要求,将被禁止销售。从辐射防护角度看,我们重点关注癌症等疾病发生的风险。这是一个具有随机性的概率问题,但发生概率与辐射剂量有直接关系。”陈志说。“铯-137和铯-134等物质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的时间才能排出,还有锶-90或钚会沉积在骨骼中,它们可能会在你摄入后数年才被排出体外,造成长时间的损害。”肯布塞勒说。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曾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到太平洋的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到全球海域,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难以估量。不少科学家与环保组织表示,由于核废水的巨大体量和现有技术的局限,无法完全预知排放的废水将给海洋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什么潜在伤害。就算日本所谓“经过大量海水稀释后实现污染物浓度达标”的说辞成立,也只意味着有关元素产生即时毒性的概率降低,而随着大量核废水持续流入太平洋,放射性物质总量并不会减少,核污染水入海构成的环境威胁将影响几代人。2021年、2022年,我国生态环境部先后组织开展了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摸清了目前相关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的本底情况。“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的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我部已经作出部署,如果发现异常将及时预警,切实维护我国家利益和人民健康。”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说。“核污染水的问题、辐射的健康危害问题,可能在100年后才会进一步显示出影响。核污染水问题必须考虑500年、1000年后的影响。”日中共同市场促进会代表理事五十岚义隆近日在日本明治学院大学演讲时呼吁日本政府在核污染水处置问题上加强同国际社会合作,汇集全球智慧以研究排海以外的更好的处置方案。“大海是世界的共同财产,不是日本单独就能决定的。”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既不道德,也不合法“我有一个不得不问的问题,如果经过ALPS处理过的核污染水如此安全,那日本为何不将其再利用或用在本国制造业和农业方面?”斐济副总理(时任斐济代总理)卡米卡米加曾发出“灵魂之问”。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太平洋岛国所处海域成为美西方国家的核试验场,遭受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核辐射污染和生态灾难。“根据我们在核污染方面的教训,日本在这个时候继续推进排海计划简直不可想象。我们不能用40年时间来‘弄清楚’日本的排海后果。”亨利普纳强调,任何核污染水处置决定不是、也不应该只是日本的国内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和跨国性问题,应该在国际法义务范围内受到审查。事实上,日本经济产业省最初提出过5种核污染水处置方案,包括地层注入、排入海洋、蒸汽释放、氢气释放和地下掩埋。2020年2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组织的专家委员会提交报告书,认为“最实际的解决方法”是将核污染水稀释排放入海或蒸发排入大气。排海绝不是最安全、最优化的处置手段,日本为什么还是决定要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答案显而易见:经济成本最低、对日本自身的污染风险最小。“日本政府在没有充分论证其他处置方案的情况下,单方面决定将核污染水向海洋一排了之,这种为了本国私利损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做法,说服不了国内外民众。”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既不道德,也不合法。陈志表示,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违背辐射防护正当性原则。此举还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定的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以及1972年《伦敦倾废公约》禁止通过海上人工构筑物向海洋倾倒放射性废物的规定等。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面对百万吨的核污染水,日本理应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本着对全人类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慎重妥善处理。
  • 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 曾参与新标制定
    [导读]生活饮用水“就是指平常所说的自来水,这是饮用水最基础的标准,企业生产瓶装水的标准最起码应该相当于或严于该标准。   农夫山泉最近有点烦,今年3月其被曝喝出黑色不明物、棕色漂浮物以及“水源地垃圾围城”等消息,近日,又有消息称农夫山泉生产产品标准倒退。昨天,有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夫山泉瓶装水的生产标准还不如自来水。   标准不及自来水   “关于饮用水,我国的各项标准中,国标GB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应该是门槛最低的”,一位饮用水领域的专家告诉记者,生活饮用水“就是指平常所说的自来水,这是饮用水最基础的标准,企业生产瓶装水的标准最起码应该相当于或严于该标准,尤其是在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指标上”。   然而记者昨天发现,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执行的是浙江“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对比两个标准发现,农夫山泉执行的标准中关于有害物质的限量甚至宽松于自来水。如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砷、硒含量需小于(或等于)0.01mg/L,而浙江瓶装饮用天然水标准则为小于(或等于)0.05mg/L即可。而镉的限量,前者要求小于(或等于)0.005mg/L,后者为小于(或等于)0.01mg/L,要求放宽了一倍。   浙江标准广东用   其实,农夫山泉生产标准问题近日已遭到媒体质疑。昨天有消息称,广东饮用天然水的地方标准为DB44/116-2000,而在原产地为广东省河源万绿湖的农夫山泉外包装上,显示的产品标准为DB33/383,仍为浙江地方标准。根据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生产企业所在地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因此,农夫山泉的这一做法当属违规行为。   若仔细对比粤、浙两省标准不难发现,在镉、砷、铬、菌落总数等多项重要水质标准上,浙江标准的容忍含量都比广东标准高出至少一倍。而霉菌、酵母菌等真菌类,浙江标准容忍其存在,而广东标准则是“不得检出”。   曾参与新标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农夫山泉执行的浙江“DB33/383-2005”标准的起草单位仅有农夫山泉一家饮用水生产企业参与。据该标准显示,起草单位为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公正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而在广东“DB44/116-2000”标准中,一共有3家饮用水和饮料企业参与制定。   事实上,这份现行的浙江地方标准,不仅远远不及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且即使与浙江过去的标准相比,也略显逊色。如2002年标准中,镉指标为≤0.005mg/L,现行标准比旧标准要放宽一倍。而在微生物检测方面,2002年标准中对成品水中的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要求为“不得检出”,而在2005年标准中,该要求被改为“霉菌≤10cfu/ml,酵母≤10cfu/ml”。   对于以上质疑,记者昨天联系到农夫山泉方面,但直至截稿,农夫山泉未对发过去的采访提纲做出回复。
  • 日本核污染水开始排海,今天排放量预计200吨到210吨;我国如何监测?官方回应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已于当地时间今天(8月24日)下午1时许(北京时间中午12时),正式开始福岛核污染水作业。▽今天排放量预计200吨到210吨当地时间今天上午10点左右(北京时间上午9点左右),东京电力公司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召开临时记者会。东电在临时记者会上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将在当地时间今天下午1点(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启动。今天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预计为200吨到210吨,每天的排放情况将在次日公布。首次排海每天将排放约460吨,持续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根据东京电力公司计算,用海水稀释过的核污染水将缓慢流过约1公里的隧道,约1000秒之后抵达大海。据日本共同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约有134万吨,2023年度将把约3.12万吨核污染水分4次排放,每次约排放7800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位置示意图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发表谈话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停止这一错误行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是重大的核安全问题,具有跨国界影响,绝不是日本一家的私事。自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人为向海洋排放核事故污染水没有先例,也没有公认的处置标准。12年前发生的福岛核事故已经造成严重灾难,向海洋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日方不应出于一己之私利,给当地民众乃至世界人民造成二次伤害。日本政府没有证明排海决定的正当合法性,没有证明核污染水净化装置的长期可靠性,没有证明核污染水数据的真实准确性,没有证明排海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无害,没有证明监测方案的完善性和有效性,也没有同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强行启动向海洋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属无视国际公共利益的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之举。日方所作所为是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将伤痛延续给人类的子孙后代,成为生态环境破坏者和全球海洋污染者,侵犯各国人民健康权、发展权和环境权,违背自身道义责任和国际法义务。日方将核污染水一排了之,同时也将自己置于国际被告席,必将长期受到国际社会谴责。中国政府一贯坚持人民至上,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食品安全和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就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答记者问问:今天,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您怎么看?我国在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方面有哪些针对性安排?答:日本政府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全人类长远福祉之上,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我们敦促日方倾听国际社会声音,切实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接受严格国际监督。我部高度重视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2021年、2022年先后组织开展了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摸清了目前相关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的本底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我国管辖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总体处于历年涨落范围内。当前,我部按照监控重点区域、覆盖管辖海域、掌握关键通道的思路,正在组织开展 2023年度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后续我部将持续加强有关监测工作,及时跟踪研判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我海洋辐射环境可能的影响,切实维护我国家利益和人民健康。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始末受2011年发生的大地震及海啸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图自美联社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持续向1至3号机组安全壳内注水以冷却堆芯并回收污水。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主要有三个来源:● 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 事故后为持续冷却堆芯而新注入的水● 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据2023年3月央视财经相关报道,核电站内的存储容量为137万吨,如今核污染水已增至132万吨,接近饱和。为何日方不顾反对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宣称核污染水储存罐容量即将达到上限东电公司宣称,福岛第一核电站面积有限,已无更多空地用于大量建设储水罐,现有储水罐的137万吨储存容量将于今年秋季全部用完。而且,一旦发生大地震,大量核污染水存在泄漏风险,因此不得不对核污染水进行过滤、净化、稀释处理后排放入海。● “排污入海”成本更低日本政府专家组发布的报告中,曾经提出过注入地层、排入海洋、蒸汽排放、电解释放、固化填埋等五种方案。成本造价显示,排入海洋花费最少。● 日方不愿承担废水罐维护成本有分析称,从卫星影像中可以看到,最早一批废水罐已经锈蚀斑斑,更换是早晚的事,而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日本政府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不是因为空间不够,而是不愿承担维护成本。● 或与日本能源战略密切相关为应对不断加剧的电力短缺问题,尽管曾经历过核电站事故的痛苦,日本政府仍在积极考虑重启核电站。有分析称,如何处理福岛的核污染水是今后类似核污染事故的风向标。如果按照科学环保的标准来处理核污染水,等于说阻遏了未来对核电的投资。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主要时间轴●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放入海。● 2022年7月22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2022年8月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含有氚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排海设施工程,已于今日正式开始施工。● 2023年6月26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用于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海底隧道建设工程已全部完工。● 2023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将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根据计划,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后患无穷!核污染水排海有何危害?● 放射性物质广泛扩散,造成放射性污染首先,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将受到影响,特别是福岛县周边局部水域。之后污水还会污染东海。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长期影响生物多样性核污染水经过处理,依然还有较高浓度的放射性氚,是无法消除的。排入海洋后,氚还会产生低强度的β射线,有可能长期影响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鸟类等生物多样性。● 对周边国家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如果福岛核电站含氚废水排入海洋,将对周边国家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现有经过处理的废水中仍含有其他放射性核素,需进一步净化处理。● 负面影响长期存在,或造成基因损害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指出,日本核污染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日本自私自利行为应受全人类谴责”多方强烈反对核污染水排海● 在日本政府正式宣布8月24日开始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同时,在东京的首相官邸前,日本民众自发举行集会,反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韩国正义党党首李贞味6月26日开始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举行抗议,要求日本撤回核污染水排海计划。韩国市民团体“阻止日本放射性污染水排海全国行动”在首尔市政府附近举行大规模集会,数千人参加。● 斐济南太平洋岛国亚洲研究院院长约瑟夫维拉姆对人民日报记者表示:“在未充分论证其他可行处置方案的前提下,直接选定了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日本自私自利行为应该受到全人类谴责。”● 8月2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表示,这一行径公然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转嫁核污染风险、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地区和世界各国民众长远福祉之上,极其自私自利,极不负责任。海鲜还能吃吗?核污染水排海对日常生活有何影响?● 长期看来,对食品、护肤品、衣服等有一定影响放射性同位素是挥发性的物质,不单单污染海洋,它可以存在于土壤、空气中,所以对农产品、日用品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无论是食品、还是护肤品、衣物等,长期看来,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如果进行有效监管,还是可以买到安全的产品的。针对大众,建议在国内正规渠道购买核辐射残留检测合格的进口产品。——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 吴巍● 海鲜可能会受不同程度影响无论深海还是近海的海鲜,可能会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和影响,具体能不能达到食品安全的要求,需要仔细检测。——上海政法学院教授 上海市法学会海洋法治研究会会长 杨华● 或将祸及餐桌安全相关危害最终将祸及我们每个人的餐桌安全,严重威胁全人类健康。——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食品与生物系统工程教授 孙大文● 人体局部癌变风险增大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后有各种破坏路径,比如锶会侵入骨骼,即使微量也会对局部器官产生很大破坏,发生局部癌变的风险增大。——日本工程技术专家 后藤政志高度警惕!及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中国海关:● 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 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强化监管,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 将保持高度警惕,视事态发展及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香港特区政府:● 自8月24日开始,禁止源自东京、福岛、千叶、栃木、茨城、群马、宫城、新潟、长野、埼玉10个都县的水产品进口,当中包括所有活生、冷冻、冷藏、干制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产品、海盐及未经加工或经加工的海藻。● 香港食安中心将加强检测日本食品,环境局每天将公布食品、水域等辐射检测结果。澳门特区政府:● 从2023年8月24日起禁止进口源自福岛县、千叶县、栃木县、茨城县、群马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埼玉县及东京都共10个都县区的鲜活食品、动物源性食品、海盐及海藻,包括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水产及水产制品、肉类及其制品、禽蛋等。● 对从日本乘搭航班入境澳门人士所携带物品,提升检查力度,防止有关食品流入澳门。● 在进口、零售等层面加强监测日本进口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每天公布日本进口食品辐射检测数据。
  • 广东陆丰自来水锰超标12倍 三年前曾遭曝光
    三级环保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 在陆丰8个取水点取水检测   汕尾市陆丰大安镇水厂自来水经检测发现锰超标12倍,自来水已经不适合饮用,当地万余居民饮水告急。这也引起了国家环保部、广东省环保厅的高度重视。   8月4日,国家、广东、汕尾三级环保部门联合组成的调查组抵达汕尾陆丰大安镇做相关调查,共在8个取水点进行了取水检测。当地政府称在邻近的另外一个水厂水质经检测合格,目前已接驳三个供水点保障大安镇居民饮水。   上次检验锰超标12倍的自来水水样取自7月中旬,那目前大安水质如何?这成了当地群众和调查组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8月4日检测仍然锰超标   陆丰市环保局、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8月3日将5处水源取样送检。8月4日,三级环保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再次取样,这次的取样点分布在陆丰和大安水厂、居民家中接收的自来水,共有8个取水点。   8月4日测得的8个数据显示,水厂的出厂水两个水样分别测得锰含量为0.386mg/L、0.434mg/L,大安居民用水取得水样测得锰含量为0.450mg/L。这都高于国家标准的0.1mg/L。   值得庆幸的是,距离大安镇不远处的南溪水厂的水质完全符合居民生活饮用标准。   三个供水点保障饮用水   “南溪水厂的水质报告出来了,锰没有超标,完全可以饮用”,8月4日陆丰市大安镇镇长黄震宇表示,当地政府在得知大安水厂水质锰超标后就开始对南溪水厂的水质进行抽样送检。   8月4日的检测数据也显示,在南溪水站的出水口和取水口测得的水样锰含量分别为0.041mg/L、0.035mg/L,这远低于国家标准。   从南溪接驳的三个供水点,将保障大安镇过万居民的饮用水供应问题。   而市民关心的问题,还包括漯河下游陆丰市等地的水质问题。8月4日三级调查部门抽取水样显示,在陆丰供水取水口水样锰含量为0.035mg/L,也就是说暂未对下游饮用水水质造成影响。   截至记者8月4日晚发稿,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暂时没有对外发布大安镇自来水锰超标问题原因调查结论及是否存在污染源等情况。   新闻链接   当地3年前已锰超标?   记者发现,汕尾日报在2006年9月的一则报道,显示早在2006年8月23日对陆丰市大安镇安博村水质检验就发现了锰含量超标。   这则报道称:陆丰市大安镇安博村村民都在饮用浅层的地表水,水质污浊,有异味,但从未对水质进行过检验。后来检验发现,7份水样水质“均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标准,主要问题是水质呈酸性和锰含量超标。”
  • 金属所在高层错能金属中构筑超细纳米孪晶结构
    金属材料的强化是长期以来材料领域的核心研究方向。细晶强化(即Hall-Petch强化,包括晶界强化/孪晶界强化)是目前最常用且有效的强化手段之一,其内在机制是源于晶界/孪晶界对位错运动的阻碍。然而,当晶粒尺寸(d)和孪晶片层厚度(λ)达到某个临界尺寸(10-15nm)时,材料的主导变形机制将转变为晶界运动或退孪生,从而使其表现出Hall-Petch关系失效或软化效应(即材料强度随着d/λ的降低而不再增加甚至降低),成为了材料强度提升的瓶颈问题。  近期,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材料动力学研究部段峰辉特别研究助理(第一作者)、李毅研究员、潘杰副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郭强教授合作,首次在高层错能金属Ni中实现了超细纳米孪晶结构的可控构筑,以及纳米孪晶Ni在10nm片层厚度以下持续强化。这一结果突破了人们对纳米晶金属材料在极小结构尺寸下发生软化的现有认知,为发展超高强度/硬度金属材料提供了可行途径。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30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纳米孪晶结构普遍存在于低层错能金属材料中,而在高层错能金属Ni(γsf=128mJ/m2)中引入高密度生长孪晶,特别是极小片层厚度的孪晶结构至今鲜有报道。研究人员采用直流电沉积技术,基于高沉积速率和镀层拉应力的协同作用,成功地在金属Ni中获得体积分数达100%的柱状纳米孪晶结构,实现了孪晶片层厚度从2.9 到81.0nm 的可控调节。我们的研究表明,λ图2 纳米孪晶Ni的持续强化行为。纳米孪晶Ni的强度随孪晶片层厚度的变化关系。作为对比,图中不仅包含了文献中不同晶粒尺寸或孪晶片层厚度纯Ni强度值,还包含了纳米孪晶铜的强度随孪晶片层厚度的变化关系。这些强度值都是通过单轴拉伸和压缩实验获得的。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片层厚度小于10-20nm时,纳米孪晶Ni表现出持续强化现象,而纳米孪晶铜表现出软化行为。
  • 专家开发量子点双层太阳电池 可吸收不可见光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教授Ted Sargent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研发出了一种胶体量子点(colloidal quantum dots,CQD)双层太阳电池,制备成分为吸光纳米粒子,称为量子点。其不但可以吸收可见光,也可以吸收不可见光,理论转化效率可高达42%,超过现有普通太阳电池31%的理论转化率。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上。   量子点已经被看作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制备低成本太阳电池,因为这些粒子可以喷涂到各种表面。但是,基于这种技术的电池效率太低,难以实用。而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研发的双层太阳电池中,一层量子点经调制可以捕捉可见光,而另一层捕捉红外光。研究人员还引入一个过渡层,构成成分包含四种薄膜状的不同金属氧化物,这一种方法可以减少层间电阻。他们选择透明的氧化物用于这一层,使光线可穿过它们,到达底层电池。   研究人员目前研制的这种太阳电池转化效率为4.2%。Sargent教授指出,这种方法可用于制造3层甚至4层太阳电池。该小组的目标是在5年内实现效率超过10%,之后不断提高。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化学教授John Asbury指出,因为能够制成多层量子点太阳电池,多伦多大学的团队将理论效率从30%提高到40%以上。但是,要研制接近这一效率的任何尺度太阳电池,都需要消除束缚态问题。
  • “十三五”期间煤层气勘探项目进口扫描电镜等83种仪器 免征进口税收(附清单)
    据财政部网站10日消息,为支持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和煤矿瓦斯治理,“十三五”期间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进口物资免征进口税收。  财政部10日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进口物资免征进口税收的通知》,自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国内外合作者,在我国境内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并直接用于勘探开发的设备、仪器、零附件、专用工具,列入《勘探开发煤层气免税进口物资清单》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据仪器信息网编辑统计,《勘探开发煤层气免税进口物资清单》中,物资货品分为开发作业类、钻井类、煤层气储运类等八大类,包含扫描电镜、应力测试仪、岩芯分析仪、含水率测井仪、成像测井仪等仪器设备及其他装置共计89种。  国内其他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单位,应在实际申报进口相关物资前按有关规定程序向财政部提出申请,经财政部商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认定后,比照中联煤层气公司享受上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符合通知规定的勘探开发项目项下暂时进口免税物资清单所列的物资,准予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时海关按暂时进口货物办理手续。超出海关规定暂时进口时限仍需继续使用的,经海关审查确认可予延期,在暂时进口(包括延期)期限内准予按本通知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符合通知规定的勘探开发项目项下租赁进口免税物资清单所列的物资准予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租赁进口《免税物资清单》以外的物资应按有关规定照章征税。 附表:勘探开发煤层气免税进口物资清单
  • 生物医药“航母”明年试水
    投资50亿元、占地500亩的西部最大规模生物医药科技园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一期工程已于上月正式开工。昨日,记者在位于高新区中和片区一期工程现场看到,基建前的场平已完成,正在进行临时道路建设,即将开始基坑挖掘工程。&ldquo 一期项目投资近6亿,今年底主体落成,部分具备交付使用能力,明年将迎来第一批全球招商的企业入园。&rdquo 项目投资运营方成都天河中西医科技保育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华君告诉记者。   项目规模   规划面积为500亩、计划投资50亿元、建筑面积100万余平方米   项目进展   一期项目投资近6亿,今年底主体落成,明年将迎来第一批全球招商的企业入园。   总体规划   5年后园区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10年内产业规模要达到500亿元   场平建设完成   下月开挖基坑   走进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远远就可以看到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机械声轰鸣,十几台施工车辆川流不息,&ldquo 一期占地约64亩,海拔513米的龙灯山也在规划面积内,前期场平目前已基本完成,下月就要开始地基挖掘工作。&rdquo 天河中西医科技保育有限公司经理许景刚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工地旁边已有道路建设完成,&ldquo 中和二线离一期工程最近,已经形成通车能力,另外一边还有一条中和E线正在规划中。&rdquo 许景刚指着不远处的成自泸高速告诉记者,这是一条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的边界道路,目前已经通车。底层道路成仁快速通道正在建设中,不久之后也将通车。   孵化800家企业   打造成都生物医药产业   黄华君告诉记者,预计主体在年底落成,一期项目明年就将部分具备交付使用能力。明年天河生物医药项目将迎来第一批全球招商的企业。5年后,科技园将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届时将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约800家,从业人员5万人,形成1&mdash 3个规模过5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特色集群,培育5&mdash 10个规模过10亿元的生物医药骨干企业或项目,培育20家以上产值过亿元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10家以上具备上市条件的生物医药潜力企业、孵化培育300个以上生物医药新项目(新产品)。   &ldquo 生物医药科技园建成之后将是一个集科技研发、中试生产、产业化服务、生产性综合服务、生活及综合配套为一体的专业科技园,也是西部最大的生物医药科技园。&rdquo 黄华君说。   联手美国药物信息协会   与近20家生物医药企业洽谈   去年6月,该项目与美国药物信息协会(DIA)确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美国药物信息协会是一个全球知名的,涉及药物发现、药物开发、药事法规、监管及药品或相关药物产品市场开拓等领域的专业协会,来自80多个国家的1万多个全球医药产业翘楚都是美国药物信息协会会员。&ldquo 目前美国药物信息协会已与天河生物医药敲定项目,美国药物信息协会将在该园区内建立培训基地,实现从大项目招引、创新企业落户、科技人才实训、全球医药产业翘楚入园等全方位的产业协同。&rdquo 黄华君说。   数据   生物医药&ldquo 航母&rdquo   生物医药企业约800家   从业人员5万人   形成1&mdash 3个规模过5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特色集群   培育5&mdash 10个规模过10亿元的生物医药骨干企业或项目   培育20家以上产值过亿元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   10家以上具备上市条件的生物医药潜力企业   孵化培育300个以上生物医药新项目(新产品)   一期工程   三栋创新研发楼、一栋配套服务楼   地上总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   专访   &ldquo 吸引全球生物医药巨头西进&rdquo   今年50岁的黄华君是广东客家人,毕业于广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曾在母校当过老师,谈到加盟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他表示&ldquo 看好生物医药行业的前景,希望打造一个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平台。&rdquo   &ldquo 综合服务平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化&rdquo   黄华君说,除了招商和园区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是软件建设的重要方向,&ldquo 包括新药研发、分析检测、信息服务、投资融资、成果转换、法律工商税务等综合服务体系,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建设,这些服务体系将帮助创业型企业快速实现成果转化,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化。&rdquo   &ldquo 5年形成产业特色集群&rdquo   &ldquo 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位于天府新区核心区域内,将实现集群化发展。&rdquo 黄华君告诉记者,在产业规模上,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设计了两步总体规划,第一步是5年后园区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第二步的时限为10年,产业规模要达到500亿元。&ldquo 这里将是天府新区吸引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西进的产业核心承载地。&rdquo   时间表   2011年10月20日 高新区管委会与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2012年3月 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正式立项   2012年11月 项目正式打围   2013年3月 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一期破土动工
  • 同是三层石墨烯结构 电学性质因何大相径庭?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日,日本科学家研制出两种新材料,它们都是三层石墨烯结构,但由于堆叠方式不同,却各具独特的电学性能,这项研究对于光传感器等新型电子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自从2004年,两位科学家首次利用清洁石墨晶体的透明胶带分离出了单层碳原子,石墨烯就因其迷人的特质吸引了无数研究者蜂拥而至。它的强度是钢的200倍,不仅非常柔韧,而且是一种极为优良的电导体。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石墨烯的碳原子呈六边形排列,构成了蜂窝状晶格。在单层石墨烯上再堆叠另一单层石墨烯,就可以形成双层石墨烯结构。有两种堆叠方法:让每层石墨烯结构的碳六边形中心彼此正对在一起,就构成了AA堆叠结构;而将其中一层向前移位,使得其碳原子六边形中心位于另一层石墨烯的碳原子之上,就构成了AB堆叠。AB堆叠的双层石墨烯材料在施加外部电场时,具有半导体的性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刻意堆叠三层石墨烯结构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样做却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三层材料的物理性质是怎样随层与层间堆叠方式的不同而变化的,并从而对新型电学仪器设备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现在,日本东京大学和名古屋大学的研究者已成功研制出两种具有不同电学性能的三层石墨烯结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加热碳化硅,一种是在加压氩气环境下将碳化硅加热到1510摄氏度,另一种是在高真空环境将碳化硅加热至1300摄氏度。随后用共价键已被破坏成单个氢原子的氢气喷涂两种材料,两种不同的三层石墨烯结构就大功告成了。在加压氩气下加热的碳化硅形成了ABA堆叠结构的三层石墨烯,其顶部和底层的碳原子六边形精确对齐,中间层稍有移位。高真空环境下加热的碳化硅则形成了ABC堆叠结构的三层石墨烯,每一层碳原子六边形都比其下面一层稍稍向前移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fda047f2-d0aa-4cca-894b-6475b2f605a5.jpg" title=" 同是三层石墨烯结构 电学性质因何大相径庭?.jpg" /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 ABA堆叠状三层石墨烯(图a)与ABC堆叠状三层石墨烯(图b)的晶体结构示意图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科学家们检测了这两种三层石墨烯结构的物理性质,发现他们电学性能差异显著。ABA型石墨烯与单层石墨烯类似,是十分优良的电导体,而ABC型石墨烯却更像AB型双层石墨烯结构,具有半导体的性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ABA型和ABC型两种不同三层石墨烯结构的成功制备,将从堆叠层数和堆叠序列的角度,拓宽石墨烯基纳米电子器件的研发可行性。” 相关研究人员在NPG Asia Materials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这样总结道。 /p
  • 清华发布PM2.5与楼层关系 17楼以上环境更清新?
    清华大学昨发布首个室内PM2.5污染调研报告,称楼层17层以上室内环境等级最优。昨天,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刘红年教授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报告基本上还是相对客观,而且不出意料的。PM2.5的浓度楼层越往上会略微越优点,但是这种差别很细微,并非大家所想的,有量级上的大的变化。   刘教授表示,南京PM2.5的混合高度白天一般在100-200米,晚上也在100米左右,这个高度已经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在这个范围内,城市就像被盖了一层&ldquo 厚厚的霾被子&rdquo ,南京很多高楼也难能幸免。也就是说,污染时段,南京几乎所有高楼都在污染气团中。   但是这种变化十分细微,楼层越往上PM2.5的浓度就会越好点,但是这个&ldquo 好一点&rdquo 的概念,仅仅是略微好一点点,不是大家所想象的&ldquo 悬殊很大&rdquo 。因为大气的扩散还会使得PM2.5逐步趋于均匀。刘教授表示,一直以来,对于楼层室内空气PM2.5浓度的研究学术上比较少,因为大家往往关心的是整个城市大环境,而室内空气的监测很少被涉及,是因为以往仪器太过简单而且标准不一,而导致监测结果出现偏差。   民间说法:9到11层是&ldquo 扬灰层&rdquo ?   应该是一到三层最脏   除了清华的报告,之前很多民间关于&ldquo 9至11层是PM2.5最爱,是扬灰层,不能买&rdquo 的说法在网上流传。对此,专家则予以辟谣,他们认为无论是更&ldquo 轻&rdquo 的PM2.5还是更大的PM10&ldquo 灰&rdquo 粒,在越接近地面的楼层,才浓度越高。   南京环保专家曾监测发现:一到三层为浓度最高的区域,即10米以下才是最脏的。数据显示,PM2.5浓度和PM10,浓度是1-3楼最高,后面就开始下降,并呈现分布均匀的状态。刘红年认为,即使扬尘颗粒在特定条件下短暂盘旋到9-11层的高度,那也是偶然现象,必须具备很多气象条件,&ldquo 这个说法,没有普遍意义。&rdquo   他强调PM2.5分布比PM10更均匀。此外,PM10相对PM2.5,虽然颗粒会大一些,但是其重力沉降作用依然非常小,只有一点点,所以只会在底层地面浓度相对高一些,其他更高层的分布,依然均匀。
  • 安杰科技应邀参加“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暨“中欧畜禽养殖粪水‘厌氧发酵’高层研讨会”
    2017年10月21日-22日,“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暨“中欧畜禽养殖粪水‘厌氧发酵’高层研讨会”在中国烟台成功举办,100余名国内外业界优秀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安杰科技作为科技型环保高新技术企业的杰出代表,受邀参展此次大会。  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农业工程专家傅泽田出席了大会开幕仪式并发表致辞。本次大会汇集众多权威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研发机构,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和技术研讨网络。本届研讨会内容涵盖了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展示了创新高效、适应性强、成本可控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模式,将对推动环境、能源领域的革新有着深远意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