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蛋白质沉淀

仪器信息网蛋白质沉淀专题为您整合蛋白质沉淀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蛋白质沉淀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蛋白质沉淀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蛋白质沉淀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蛋白质沉淀话题讨论。

蛋白质沉淀相关的论坛

  • 【求助】蛋白质沉淀和水解蛋白质结合物的应用规则

    在前处理中,内脏组织大多杂质很多,需要沉淀蛋白质,沉淀后离心,提上清夜再萃取,但内源性物质中的待检物同时也会和蛋白质成结合状态,需要水解,再萃取。所以请问如果我先沉淀了蛋白,那么会不会把成结合状态的待检物一同沉淀,损失待检物。在运用中如何处理蛋白质杂质和蛋白质结合物的前处理问题?

  • 沉淀蛋白质的方法

    在做液质时,沉淀奶粉中的蛋白质除使用乙腈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可不可以用无机的方法,比如使用乙酸铅、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等?

  • 甲酸会使蛋白质变性沉淀?

    甲酸会使蛋白质变性沉淀?[color=#444444]甲酸是否可以使蛋白变性 我想用甲酸沉淀蛋白然后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MS测定 可行吗[/color]

  • WPC的蛋白质沉淀问题

    各位大侠小的想请教一下辅料WPC蛋白质怎么沉淀?我用5ml乙睛1ml饱和乙酸铅。效果很不好。顺便问下沉淀不好有什么影响。

  • 急用--蛋白质沉淀的方法

    有大量面包虫粉碎后的浆体---含有大量蛋白质,先后用葡萄糖酸内脂,丙酮沉淀,但效果不甚理想:有沉淀,但不能过滤使之分离,现急用,问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前提是不能引入其他杂质离子,或引入后对人体没有危害!!!!!!!!!!!!!!![em53] [em53] [em63] [em63] [em19] [em22] [em19] [em22]

  • 南京大学解决蛋白质药物生产中“沉淀物”难题

    生物药物有望价廉物美南京大学解决蛋白质药物生产中“沉淀物”难题2013年01月28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张晔 通讯员张文江)在1月18日揭晓的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华子春课题组以《微生物基因工程可溶性表达及产物后加工新技术》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一成果较好解决了用细菌生产蛋白质药物时的包涵体难题,从而让生物药物的生产能够价廉物美。 华子春教授告诉记者,药物一般分三种:生物药物、化学药物和天然或传统药物。化学药物主要是靠人工合成,天然或传统药物靠自然生长和提取,而生物药物主要利用生物细胞、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基因工程技术就是用别的生物的细胞生产人的蛋白质药物,但蛋白质药物最大的特点就是严格依赖于空间结构,例如,一般应在冰箱储存的胰岛素如果被长时间在室温放置后,尽管其组成无改变,但是分子空间结构(即折叠状态)会发生改变,从而直接导致胰岛素失去活性、使药物失效。 用细菌生产蛋白质药物是生物技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在细菌生产蛋白质药物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沉淀物”,这在学术上被称作“包涵体”。包涵体的产生,严重影响了蛋白质药物的活性。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同行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将包涵体复性的技术路线,即在生产过程中让没有活性的蛋白质恢复活性,这种方法使得生产时间增加、工艺复杂、同时增加生产成本;另一种是选用高等生物细胞进行生产的替代 办法,绕开包涵体的难题,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药物的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华子春课题组历时19年,较好解决了细菌生产蛋白质药物时易形成“包涵体”难题,利用这一技术方法可以显著减少包涵体的产生,使得原先在细菌里不能溶解的蛋白质变成可溶解的蛋白质药物。这一方法不仅工艺简便,而且让蛋白质药物成本大幅下降。 在研究中,华子春课题组从理论着手,首先深入研究蛋白质在细菌中合成时折叠过程及规律。在此基础上,华子春课题组通过在多个环节、利用多种手段调控蛋白质折叠,有效解决了包涵体难题。在研究过程中,华子春课题组把握了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在生产环节,既要让药物产量高,又不形成包涵体,同时还兼顾后续的分离纯化工艺;二是在制备环节,优化了纯化工艺,研制出成本低、效率高的纯化工具。 立足基础研究、注重实际应用,这是华子春课题组一贯坚持的研究理念。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成果广受企业欢迎。例如,从2006年开始,常州千红药业通过与华子春团队合作,实现了两个创新药物的顺利转化,因此先后获得了3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常州千红国际生物医药创新药物孵化基地” 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该企业已从传统生化制药企业成功转型为现代生物制药企业,并于2011年上市。 《科技日报》(2013-01-28 七版)

  • 有机沉淀法总蛋白提取实用小教程

    从 植物 叶片提取的植物总蛋白不但是家养类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而且是具有潜力的新一代营养保健食品,因而掌握植物叶蛋白的提取方法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了解这整个实验原理和过程吧。一、实验目的熟悉植物叶蛋白的几种提取原理和方法,了解其意义及其应用价值。二、实验原理植物叶蛋白或称绿色蛋白浓缩物(leaf protein concentration,简称LPC),是从新鲜植物叶片中提取的高质量浓缩蛋白质,不仅是畜禽生长发育和生产畜产品的主要营养物质,而且目前也正成为人类的保健营养理想食品之一。天然蛋白存在于为数甚多的植物体内,对其分离应依据人们的利用目的及提取蛋白含量和品质加以考虑。天然蛋白质一般在溶液中呈稳定的亲水胶体状态,故LPC 亦称叶蛋白胶。其特点是:(1)水化作用 即蛋白质分子表面附有能有效防止蛋白质分子沉淀析出的水化膜;(2)电荷排斥作用 水化膜外还有电荷层(具阴、阳离子)能有效地防止蛋白质分子的凝集。故溶液蛋白质颗粒(溶质)呈溶解状态;(3)欲提取植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必须利用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纯化(如盐析、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法、疏水层析、结晶、加热、离心分离等法),利用分子大小和形状差异进行分离纯化(分子筛层析法);还可利用电荷性质的差异分离纯化(离子交换法)。只要创造上述影响因素,即可使蛋白质从植物叶片中分离并沉淀出来。植物叶蛋白提取一般遵循如下基本原则:尽可能提高样品蛋白的溶解度,抽提最大量的总蛋白,减少蛋白质的损失;减少对蛋白质的人为修饰;破坏蛋白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并使蛋白质处于完全变性状态。根据该原则,植物叶蛋白制备过程中一般需要有四种试剂①离液剂:尿素和硫脲等;②表面活性剂:又称去垢剂,早期常用NP-40、Tritonx-100等非离子型去垢剂,离子型去垢剂有SDS、胆酸钠、LiDS 等,还有象CHAPS(含它的蛋白溶液可以冻存)与Zwittergent 等双性离子去垢剂;③还原剂:DTT、DTE、TBP、Tris-base 等;④蛋白酶抑制剂及核酸酶:EDTA、PMSF、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Protease inhibitor cocktails)等,如为了去除缓冲液中存在的痕量重金属离子,可在其中加入0.1~5 mmol/LEDTA,同时使金属蛋白酶失活。三、仪器和试剂仪器离心机、移液器、研钵、离心管、冰箱。试剂1. 20 mL 样品提取缓冲液:2.5 mL 0.5 mol/LTris-HCl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3/10/A1381399946_small.jpg3. -20 ℃下预冷丙酮(含0.07% β-巯基乙醇)4. -20 ℃预冷的80%丙酮(含0.07% β-巯基乙醇)5. 饱和硫酸铵溶液 称取(NH4)2SO4 80 g,加蒸馏水100 mL,加热50~60 ℃,搅拌溶解,室温过夜,用浓氨水调pH 至7.06. 0.05 molpH7.0的磷酸缓冲液10%NaCl 0.1mol 醋酸95%乙醇7. 植物叶片(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叶片等都可)四、实验步骤植物叶蛋白的提取主要有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加热法(含逐步和快速加热)、 离心分离法、结晶和重结晶法等。依据今后的开发方向(以饲料为基础,以食品、饮品为开发方向)及简便易行和使用的原则,主要采用盐析法、加热法和有机溶剂法分离提取叶蛋白(冷提和热提)。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样品的处理方式、程度和要求不同,结果也有差异。1. (NH4)2SO4 沉淀法提取叶蛋白取0.3 g 植物叶蛋白,用液氮充分研磨转入离心管中,加入3 mL 提取缓冲液,摇匀并放在4 ℃条件下提取1 h,充分溶解蛋白后,4 ℃10000 r/min 离心20 min,弃沉淀,上清液中加入(NH4)2SO4,混匀1 h,按1:2(v/v)加入-20 ℃预冷的80%丙酮,混匀后4 ℃12000 r/min 离心10 min,沉淀在-20 ℃冰箱中放置20 min,使丙酮完全挥发后加适量上样缓冲液,待沉淀充分溶解后,4 ℃12000 r/min 离心5 min,取上清液即为所提取的叶蛋白溶液。2. 改良丙酮沉淀法提取叶蛋白取0.3 g 左右的植物叶片,用液氮研磨,色素多的可按材料鲜重的10%加入PVP,并将充分研磨过的样品转入离心管中,加入4 mL 的提取缓冲液,摇匀并放在4 ℃条件下提取1 h,充分溶解蛋白。放置后的样品充分摇匀,4 ℃10000 r/min 离心30min,弃沉淀,上清液中加入2.5~3倍体积的村-20 ℃条件下过夜,让蛋白充分沉淀。之后,4 ℃10000 r/min 离心30min,其上清,沉淀置于-20 ℃下,使丙酮完全挥发,如有必要加入上样缓冲液溶解沉淀。缓冲液用量300 ul,沉淀充分溶解后,转移至1.5 mL 离心管中,4 ℃12000 r/min 离心15min ,取上清液即为所提取的叶蛋白溶液。该方法提取的蛋白质,提取效率高,杂质干扰少,电泳结果蛋白条带清晰,数量多。 3. 植物叶片总蛋白的提取—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①在液氮中研磨适量的叶片;②悬浮于含10%的三氯醋酸和含0.07% β-巯基乙醇(可用DTT 代替)的丙酮溶液在-20 ℃条件下冰浴;③让蛋白质沉淀过夜后离心(4 ℃ 10000 r/min 离心30~60min),弃上清;④重悬沉淀浮于含0.07% β-巯基乙醇的预冷丙酮溶液中;⑤离心(同上)后真空干燥沉淀;⑥用上样缓冲液溶解沉淀,离心;⑦Brandford 法定量蛋白,然后分装至Eppendof 管中保存在-78 ℃备用。4. 分步提取可溶性叶蛋白(1)蛋白质浸出①水溶性蛋白质浸出:用0.05 molpH7.0的磷酸缓冲液(或蒸馏水)将样品制成匀浆液,然后离心15min(4000 r/min),收集上清液即蛋白质浸出液,再将沉淀物按上述操作重复两次。②盐溶性蛋白质浸出用10%NaCl 将前者剩余沉淀物分离提取两次,收集蛋白质浸出液。(2)蛋白质沉淀用0.1mol 醋酸将蛋白质浸出液pH 值调至蛋白质等电点(pH4.5左右),即8体积蛋白质浸出液加入1体积0.1 mol 醋酸,混匀,离心15min(3000 r/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物即为可溶性叶蛋白。(3)蛋白质收集于沉淀物中加入95%乙醇,混匀,用定量滤纸过滤或抽滤,待风干后收集。植物总蛋白的提取方法以有机盐沉淀法为主,本文中介绍到的(NH4)2SO4沉淀法、丙酮沉淀法、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和分步提取法,各个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各位如有更好的植物总蛋白提取方法,欢迎补充。

  • 有关牛乳蛋白质沉淀剂的疑问

    目前我接触到的沉淀剂有两组,乙酸铅、草酸钾-磷酸氢二钠,乙酸锌、亚铁氰化钾。疑问:1、它们沉淀蛋白的原理?2、加入顺序是否对沉淀是否有影响?3、沉淀后,沉淀物的质地有所不同,有的松散、有的紧实,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对接下来的操作有影响吗?哪位大神可以给解答一下,解开我的疑惑。或者说有相关内容的链接,也可以帮忙共享下,感谢!!!

  • 蛋白质的各种简易检测方法

    (一)蛋白质的盐析 取1.5mL蛋白质溶液,加入等体积饱和硫酸铵溶液(浓度为50%饱和),微微摇动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后,静置数分钟,球蛋白即析出呈絮状沉淀(如无沉淀可再加少许饱和硫酸铵),用滤纸滤取上清液,滤液中再加入固体硫酸铵粉末至不再溶解,析出的即为清蛋白,再加水稀释,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二)蛋白质的沉淀 1.用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 取三支试管,各加1mL蛋白质溶液,分别各加3滴6%醋酸铅溶液、3滴2%硫酸铜溶液和3滴1%硝酸银溶液,观察蛋白质沉淀的析出。 2.用有机酸沉淀蛋白质 取二支试管,各加1mL蛋白质溶液,并加5%醋酸溶液使之呈酸性(该沉淀反应最好在弱酸中进行)。然后分别滴加饱和苦味酸、饱鞣酸溶液,直至沉淀产生为止。 用10%三氯醋酸溶液、3%磺柳酸溶液进行类似实验(用量同前),观察现象。

  • 蛋白质提取分离方法

    硫酸铵沉淀法和一般的蛋白质盐提、碱提、水提法等有什么区别?硫酸铵沉淀法适用于哪类蛋白质?

  • 沉淀蛋白的方法

    在做液质时,沉淀奶粉中的蛋白质除使用乙腈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可不可以用无机的方法,比如使用乙酸铅、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等?

  • 【分享】常用有机溶剂沉淀法除蛋白

    常用蛋白质沉淀剂的蛋白质沉淀效率 上清液PH 沉淀0。5ml血浆95%以上蛋白时所需沉淀剂体积/ml 三氯醋酸(0.1g/ml) 1.4~2.0 0.2 高氯酸 (0.06g/ml) 1.5 0.4 钨酸 2.2~3.9 0.6 焦磷酸(0.05g/ml) 1.6~2.7 0.4 硫酸铜-钨酸钠 5.7~7.3 1.0 氢氧化锌 6.5~7.5 1.5 硫酸铵 7.0~7.7 2.0 乙腈 8.5~9.5 1.0 丙酮 9~10 1.0 乙醇 9~10 1.5 甲醇 8.5~9.5 1.5

  • 【求助】食品中的蛋白质的测定一点问题

    想问下,在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食品中如鱼类的蛋白质时,其中有一步是加入了氢氧化钠,应该和开始加入的硫酸铜反应出现沉淀。可是溶液却是没有出现沉淀,是怎么回事?谢谢!~

  • 【转帖】蛋白质纯化

    蛋白质纯化 蛋白质分离纯化是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从混合物之当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得目的蛋白质的方法。  是当代生物产业当中的核心技术。该技术难度、成本均高;例如一个生物药品的成本75%都花在下游蛋白质分离纯化当中。常用技术有:  1、沉淀,  2、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是带电的,在电场中能向电场的正极或负极移动。根据支撑物不同,有薄膜电泳、凝胶电泳等。  3、透析: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4、层析:  a.离子交换层析,利用蛋白质的两性游离性质,在某一特定PH时,各蛋白质的电荷量及性质不同,故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得以分离。如阴离子交换层析,含负电量小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   b.分子筛,又称凝胶过滤。小分子蛋白质进入孔内,滞留时间长,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时入孔内而径直流出。  5、超速离心:既可以用来分离纯化蛋白质也可以用作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蛋白质其密度与形态各不相同而分开。

  • 液相色谱如何分析蛋白质样品

    如题,我想用C8的色谱柱跑液相色谱看一下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变化,但是发酵液里面较复杂,如何前处理纯化蛋白质,来达到能够上机的要求? 如果用三氯乙酸或有机相使蛋白质变性沉淀,弃去上清,还能否将沉淀溶解?我看到这类方法多用在电泳上面,那液相色谱该用上面方法呢?期待高手指点~

  • 蛋白质纯化及复性

    蛋白质纯化及复性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E. coli)高效表达时,往往以不溶的、无活性的蛋白聚集体,即包涵体(inclusion body)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必须从细胞内分离出包涵体,采用高浓度变性剂(如7.0mol/L盐酸胍、8.0mol/L脲)溶解包涵体,然后除去变性剂或降低变性剂的浓度,使包涵体蛋白得以复性,最后再用色谱法使目标蛋白质得到纯化。其中包涵体蛋白的复性和纯化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 目前重组蛋白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复性效率低。传统的复性方法稀释法和透析法。稀释复性法对样品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稀释会使样品的体积急剧增大,给后续的分离纯化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复性过程中需要较大的复性容器。透析法耗时较长,而且要多次更换透析溶液。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缺点是蛋白质在复性过程中会发生聚集而产生大量沉淀,复性效率低,通常蛋白质的活性回收率只有5~20%,而且复性后的蛋白质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杂蛋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2)工艺路线烦琐,生产周期长。在传统的重组蛋白质分离纯化工艺中,大多采用经典的软凝胶分离介质,由于这种介质的颗粒较大,分离效率较差,因此常常需要采用多种不同模式的色谱操作联用对目标蛋白质进行纯化,才能得到纯度符合一定标准的目标蛋白质。另外,这种色谱介质的耐压性很差,只能在流速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分离纯化时间较长。分离纯化步骤多和分离时间长使得蛋白质的质量回收率和活性回收率很低。而且在传统的重组蛋白质生产工艺中,蛋白质的复性和纯化是生产过程中两个独立的单元操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生产效率。(3)生产成本高,设备投资大。由于复性和分离纯化分别单独进行,而且分离纯化步骤多,每一步都需要有与之配套的设备,致使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这种弊端会愈来愈严重。 1991年耿信笃教授首先将高效疏水相互作用色谱(HPHIC)用于变性蛋白的复性,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现已成功用于重组人干扰素-g(rhIFN-g)、重组人干扰素-a(rhIFN-a)、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重组人胰岛素原(proinsulin)、重组牛朊病毒(prion)等重组蛋白以及溶菌酶和核搪核酸酶等标准模型蛋白的复性与同时纯化中。目前,排阻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和亲合色谱法也已用于蛋白质的复性和同时纯化中。与传统的稀释法及透析法比较,用色谱法进行蛋白复性的优点是:①在进样后可很快除去变性剂;②由于色谱固定相对变性蛋白质的吸附,可明显地减少、甚至完全消除复性过程中蛋白质聚集体和沉淀的产生,从而提高蛋白质复性的质量和活性回收率;③在蛋白质复性的同时可使目标蛋白质与杂蛋白分离以达到纯化的目的,使复性和纯化同时进行;④便于回收变性剂,以降低废水处理成本。简言之,色谱法复性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活性和质量回收率,将蛋白复性和纯化集成在一步操作完成,缩短了操作步骤和生产时间,减少了设备投资,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已经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许多生化研究者和重组蛋白药物生产厂家的关注。由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效率高,往往在一步操作中便可得到纯度符合要求的蛋白质,而且分离速度快,在应用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 标签蛋白沉淀技术原理及步骤详解

    [font=宋体]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参与各种生物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操控这些过程,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技术来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其中,标签蛋白沉淀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通过将特定的标签连接到目标蛋白上,利用标签的特性将其与其他蛋白分离开来。这项技术的优点在于其高特异性和高纯度,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蛋白质样品,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在生物科学领域,[b]标签蛋白沉淀技术[/b]已成为一项关键技术,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基本过程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标签蛋白沉淀技术步骤:[/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①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对目标蛋白进行巧妙的改造。我们通过在蛋白编码序列中嵌入特定的标签或标记(例如[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gst-tag-protein-expression][b]谷胱甘肽[/b][/url][/font][font=Calibri][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gst-tag-protein-expression][b]S-[/b][/url][/font][font=宋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gst-tag-protein-expression][b]转移酶[/b][/url],[/font][font=Calibri][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oly-his-tag-protein-expression][b]His[/b][/url][/font][font=宋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oly-his-tag-protein-expression][b]标签[/b][/url],[/font][font=Calibri][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flag-tag-protein-expression][b]FLAG[/b][/url][/font][font=宋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flag-tag-protein-expression][b]标签[/b][/url]等),使目标蛋白在表达时能与标签紧密结合。[/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②我们将携带标签蛋白编码序列的表达载体导入适合的宿主细胞。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宿主细胞高效地表达出目标蛋白。随后,通过细胞破碎技术释放出蛋白质。[/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③核心环节——沉淀。利用标签与亲和配体间的特异性结合力,我们使用具有亲和性的树脂、磁珠或柱子将目标蛋白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不同标签有其独特的亲和性,确保了蛋白的高纯度分离。[/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④在成功沉淀目标蛋白后,我们通过洗涤步骤去除其他杂质和未结合的蛋白。最后,只需特定的洗脱条件,目标蛋白便能从亲和树脂上完全洗脱下来。[/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⑤经过这一系列步骤,我们获得的蛋白纯净度极高,可进行各种后续分析,如[/font][font=Calibri]SDS-PAGE[/font][font=宋体]、质谱等。而这些高纯度蛋白在科学实验、药物研发、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标签和亲和树脂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同时,标签的引入可能会对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设计时必须慎重考虑。[/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总的来说,[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tag][b]标签蛋白[/b][/url]沉淀技术以其精准、高效的特性,为蛋白质研究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技术将继续为生命科学领域带来更多突破性的发现。[/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详情可以关注义翘神州[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tag][b]蛋白标签[/b][/url]详情:[/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tag[/font][/font]

  • 蛋白质提取方法-------列举10种方法

    一、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summer)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3.5ml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 小时)。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40min4℃或11100rpm20min4℃4、提取上清夜,样品制备完成。蛋白质提取液:300ml1、1Mtris-HCl(PH8) 45ml2、甘油(Glycerol)75ml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rdone)6g这种方法针对SDS-PAGE,垂直板电泳!二、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summer)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3、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0.07%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以上1 小时),然后真空干燥沉淀,备用。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 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药品:提取液:含10%TCA 和0.07%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裂解液:2.7g 尿素0.2gCHAPS 溶于3ml 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 的DTT65ul/ml。这种方法针对双向电泳,杂质少,离子浓度小的特点!当然单向电泳也同样适用,只是电泳的条带会减少!三、组织:肠黏膜 (newinbio)目的: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TRIPURE 提取蛋白质步骤:含蛋白质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1.5ml每1mlTRIPURE用量)倒转混匀,置室温10min离心:12000 g,10min,4度,弃上清加入0.3M盐酸胍/95%乙醇:(2ml每1mlTRIPURE 用量)振荡,置室温20min离心: 7500g,5 min,4 度,弃上清重复0.3M盐酸胍/95%乙醇步2 次沉淀中加入100%乙醇 2ml充分振荡混匀,置室温20 min离心: 7500g,5min,4度,弃上清吹干沉淀1%SDS溶解沉淀离心:10000g,10min,4度取上清-20 度保存(或可直接用于WESTERN BLOT)存在的问题:加入1%SDS 后沉淀不溶解,还是很大的一块,4 度离心后又多了白色沉定,SDS 结晶?测浓度,含量才1mg/ml左右。解决:提蛋白试剂盒,另外组织大小适中,要碎,立即加2X BUFFER,然后煮5-10分钟,效果很好的。四、lysis solution:(yog)Protein extraction buffer (Camiolo buffer):100 ml= (0.075M Potassium Acetate) 0.736g(0.3M) NaCl 1.753g(0.1M) L-arginine basic salt 1.742g(0.01M) EDTA-HCl 0.292g(0.25%) Triton X-100 250. ulup to 100 ml with dH20. pH 7.4. Then 0.2 um filter.1. Freeze tissue in liquid nitrogen.2. Rinse in PBS then mince.3. Add 1 ml Camiolo extraction buffer per 100 mg of tissue.4. Homogenize for 1 minute at 4\'C.5. Spin at 3,000. rpm/15 minutes/4\'C.6. Remove supernatant and save in another tube.7. If necessary, dialize the supernatant against PBS with50mM/L Tris-HCl pH 7.4.五、植物材料:水稻苗,叶鞘,根(ynibcas)1、200 毫克样品置于冰上磨碎2、加lysis buffer,离心,10000rpm,4度,5min 取上清3、重复离心5minlysis buffer:urea np-40 ampholine 2-me pvp-40

  • 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及研究技术路线

    基因组(genome)包含的遗传信息经转录产生mRNA,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所有种类的mRNA称为转录子组(transcriptome)。很显然,不同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转录子组包含的mRNA的种类不尽相同。mRNA经翻译产生蛋白质,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所有种类的蛋白质称为蛋白质组(proteome)。同理,不同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所表达的蛋白质的种类也不尽相同。蛋白质是基因功能的实施者,因此对蛋白质结构,定位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将为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提供直接的基础。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因此生命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实验技术的发展。以DNA序列分析技术为核心的基因组研究技术推动了基因组研究的日新月异,而以基因芯片技术为代表的基因表达研究技术为科学家了解基因表达规律立下汗马功劳。在蛋白质组研究中,二维电泳和质谱技术的黄金组合又为科学家掌握蛋白质表达规律再铸辉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就是指研究蛋白质组的技术及这些研究得到的结果。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试图比较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蛋白质表达的异同,对相关蛋白质进行分类和鉴定。更重要的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要分析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和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蛋白质鉴定:可以利用一维电泳和二维电泳并结合Western等技术,利用蛋白质芯片和抗体芯片及免疫共沉淀等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研究。2.翻译后修饰:很多mRNA表达产生的蛋白质要经历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糖基化,酶原激活等。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调节功能的重要方式,因此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对阐明蛋白质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3.蛋白质功能确定:如分析酶活性和确定酶底物,细胞因子的生物分析/配基-受体结合分析。可以利用基因敲除和反义技术分析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功能。另外对蛋白质表达出来后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蛋白质功能的了解。Clontech的荧光蛋白表达系统就是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内定位的一个很好的工具。4.对人类而言,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最终要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主要指促进分子医学的发展。如寻找药物的靶分子。很多药物本身就是蛋白质,而很多药物的靶分子也是蛋白质。药物也可以干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基础医学和疾病机理研究中,了解人不同发育、生长期和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及不同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的特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些研究可能找到直接与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相关的分子,进一步为设计作用于特定靶分子的药物奠定基础。不同发育、生长期和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的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是不一致的,因此对蛋白质表达的研究应该精确到细胞甚至亚细胞水平。可以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达到这个目的,但该技术的致命缺点是通量低。LCM技术可以精确地从组织切片中取出研究者感兴趣的细胞类型,因此LCM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原位技术。取出的细胞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制备,结合抗体芯片或二维电泳-质谱的技术路线,可以对蛋白质的表达进行原位的高通量的研究。很多研究采用匀浆组织制备蛋白质样品的技术路线,其研究结论值得怀疑,因为组织匀浆后不同细胞类型的蛋白质混杂在一起,最后得到的研究数据根本无法解释蛋白质在每类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虽然培养细胞可以得到单一类型细胞,但体外培养的细胞很难模拟体内细胞的环境,因此这样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很难用于解释在体实际情况。因此在研究中首先应该将不同细胞类型分离,分离出来的不同类型细胞可以用于基因表达研究,包括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LCM技术获得的细胞可以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制备。可以根据需要制备总蛋白,或膜蛋白,或核蛋白等,也可以富集糖蛋白,或通过去除白蛋白来减少蛋白质类型的复杂程度。相关试剂盒均有厂商提供。蛋白质样品中的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可以通过二维电泳进行分离。二维电泳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按照等电点和分子量差异进行高分辨率的分离。成功的二维电泳可以将2000到3000种蛋白质进行分离。电泳后对胶进行高灵敏度的染色如银染和荧光染色。如果是比较两种样品之间蛋白质表达的异同,可以在同样条件下分别制备二者的蛋白质样品,然后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二维电泳,染色后比较两块胶。也可以将二者的蛋白质样品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然后两种蛋白质样品在一块胶上进行二维电泳的分离,最后通过荧光扫描技术分析结果。胶染色后可以利用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成像,然后通过分析软件对蛋白质点进行定量分析,并且对感兴趣的蛋白质点进行定位。通过专门的蛋白质点切割系统,可以将蛋白质点所在的胶区域进行精确切割。接着对胶中蛋白质进行酶切消化,酶切后的消化物经脱盐/浓缩处理后就可以通过点样系统将蛋白质点样到特定的材料的表面(MALDI-TOF)。最后这些蛋白质就可以在质谱系统中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蛋白质的定性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构建数据库或和已有的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实际上像人类的血浆,尿液,脑脊液,乳腺,心脏,膀胱癌和磷状细胞癌及多种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样品的二维电泳数据库已经建立起来,研究者可以登录www.expasy.ch/www/tools.html等网站进行查询,并和自己的同类研究进行对比分析。Genomic Solution可以为研究者提供除质谱外的所有蛋白质组学研究工具,包括二维电泳系统,成像系统及分析软件,胶切割系统,蛋白质消化浓缩工作站,点样工作站等;同时还可以提供相关试剂和消耗品。LCM-二维电泳-质谱的技术路线是典型的一条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路线,除此以外,LCM-抗体芯片也是一条重要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路线。即通过LCM技术获得感兴趣的细胞类型,制备细胞蛋白质样品,蛋白质经荧光染料标记后和抗体芯片杂交,从而可以比较两种样品蛋白质表达的异同。Clontech最近开发了一张抗体芯片,可以对378种膜蛋白和胞浆蛋白进行分析。该芯片同时配合了抗体芯片的全部操作过程的重要试剂,包括蛋白质制备试剂,蛋白质的荧光染料标记试剂,标记体系的纯化试剂,杂交试剂等。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酵母双杂交和噬菌体展示技术无疑是很好的研究方法。Clontech开发的酵母双杂交系统和NEB公司开发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供研究者选用。关于蛋白质组的研究,也可以将蛋白质组的部分或全部种类的蛋白质制作成蛋白质芯片,这样的蛋白质芯片可以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表达研究和小分子蛋白结合研究。Science,Vol.293,Issue 5537,2101-2105,September 14,2001发表了一篇关于酵母蛋白质组芯片的论文。该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将酵母的5800个ORF表达成蛋白质并进行纯化点样制作芯片,然后用该芯片筛选钙调素和磷脂分子的相互作用分子。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传统的蛋白质研究注重研究单一蛋白质,而蛋白质组学注重研究参与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的所有的蛋白质种类及其与周围环境(分子)的关系。因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通常是高通量的。适应这个要求,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工具通常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系统,通量高而速度快,配合相应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研究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最多的数据。

  • 【讨论】蛋白质折叠病

    蛋白质折叠病 ▲许多疾病,如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疯牛病(Mad Cow, BSE),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CJD),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还有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等正是由于一些细胞内的重要蛋白发生突变,导致蛋白质聚沉或错误折叠而造成的。因此,深入了解蛋白质折叠与错误折叠的关系对于这些疾病的致病机制的阐明以及治疗方法的寻找将大有帮助。 ▲基因组序列的发展使我们得到了大量的蛋白质序列,结构信息的获得对于揭示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依靠现有手段(X-ray晶体衍射、NMR及电镜)测定蛋白质的结构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结构解析的步伐已落后于发现新蛋白的步伐。而结构预测的方法虽然速度较快,但可靠性并不高,只有当我们对于维持蛋白质结构,驱动蛋白质折叠的理化因素更为了解,这一方法才可能有根本的改进。另外,我们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配体与蛋白质的作用等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也有赖于蛋白质折叠机制的阐明。【蛋白质折叠与“折叠病” 】 人们对由于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分子中仅仅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化就引起疾病的情况已有所了解,即所谓“分子病”,如地中海镰刀状红血球贫血症就是因为血红蛋白分子中第六位的谷氨酸突变成了颉氨酸。现在则发现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只是其结构或者说构象有所改变也能引起疾病,那就是所谓“构象病”,或称“折叠病”。 大家都知道的疯牛病,它是由一种称为Prion的蛋白质的感染引起的,这种蛋白质也可以感染人而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在正常机体中,Prion是正常神经活动所需要的蛋白质,而致病Prion与正常Prion的一级结构完全相同,只是空间结构不同。这一疾病的研究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的基本问题。一级结构完全相同的蛋白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空间结构,这与Anfinsen原理是否矛盾?显然这里有蛋白质的能量和稳定性问题。 从来认为蛋白结构的变化来自于序列的变化,而序列的变化来自于基因的变化,生命信息从核酸传递到蛋白。而致病Prion的信息已被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鲁辛纳证明不是来自基因的变化,致病蛋白Prion导致正常蛋白Prion转变为致病的折叠状态是通过蛋白分子间的作用而感染!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和机制是什么?仅仅改变了折叠状态的分子又如何导致严重的疾病?这些问题都不能用传统的概念给予满意的解释,因此在科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有关研究的强度和竞争性也随之大大增强。 由于蛋白质折叠异常而造成分子聚集甚至沉淀或不能正常转运到位所引起的疾病还有老年性痴呆症、囊性纤维病变、家族性高胆固醇症、家族性淀粉样蛋白症、某些肿瘤等等。由于分子伴侣在蛋白质折叠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子伴侣本身的突变显然会引起蛋白质折叠异常而引起折叠病。随着蛋白质折叠研究的深入,人们会发现更多疾病的真正病因和更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设计更有效的药物。现在发现有些小分子可以穿越细胞作为配体与突变蛋白结合,从而使原已失去作战能力的突变蛋白逃逸“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而“带伤作战”。这种小分子被称为“药物分子伴侣”,有希望成为治疗“折叠病”的新药。 新生肽的折叠问题或蛋白质折叠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除了上面提到的在医学上的应用价值外,在生物工程上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基因工程和蛋白工程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产值以数十亿美元计的大产业,进入21世纪后,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但是当前经常遇到的困难,是在简单的微生物细胞内引入异体DNA后所合成的多肽链往往不能正确折叠成为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而形成不溶解的包含体或被降解。这一“瓶颈”问题的彻底解决有待于对新生肽链折叠更多的认识。

  • 蛋白质单晶培养的15种方法

    cn,(n-2)个小试管进行养晶,可能结出单晶。此法之主要缺点在于蛋白质的消耗量大。(3)大量透析法(bulk dialysis):把蛋白质溶液包在半透膜(membrane)内,浸入盛有化学药品的器皿中,半透膜能让小分子进出,却不会让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则器皿中沉淀剂、盐类和有机溶液等化学药品会穿过半透膜,与蛋白质起作用,直到膜之内外的浓度梯度(concentration gradient)降到零为止。此法的好处在于,器皿中化学药品之浓度可作连续之调整,ph值的范围也可探讨。坏处是膜之内外浓度差异减少时,平衡速率也随之降低。(4)微量透析法(microdialysis):把半透膜的体积缩小,绑在比钮扣略大的衬架上,架体之凹槽内注入蛋白质溶液,包覆半透膜的体架放入盛有化学药品的器皿,其养晶原理与大量透析法相同,只是使用蛋白质和化学药品的量放得少。注意凹槽内不得留有气泡,否则膜外的化学药品为气泡所阻止而无法透过气泡,渗入膜内的蛋白质溶液。

  • 蛋白质纯化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font=宋体][font=宋体]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在生物化学研究应用中使用广泛,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技术。[/font] [font=宋体]一个典型的真核细胞可以包含数以千计的不同蛋白质,一些含量十分丰富,一些仅含有几个拷贝。为了研究某一个蛋白质,必须首先将该蛋白质从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分子中纯化出来。[/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urification][b]蛋白纯化[/b][/url]要利用不同蛋白间内在的相似性与差异,利用各种蛋白间的相似性来除去非蛋白物质的污染,而利用各蛋白质的差异将目的蛋白从其他蛋白中纯化出来。每种蛋白间的大小、形状、电荷、疏水性、溶解度和生物学活性都会有差异,利用这些差异可将蛋白从混合物如大肠杆菌裂解物中提取出来得到重组蛋白。[/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蛋白的纯化大致分为粗分离阶段和精细纯化阶段二个阶段。一般蛋白纯化采用的方法为树脂法。粗分离阶段主要将目的蛋白和其他细胞成分如[/font][font=Calibri]DNA[/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RNA[/font][font=宋体]等分开,由于此时样本体积大、成分杂,要求所用的树脂高容量、高流速、颗粒大、粒径分布宽.并可以迅速将蛋白与污染物分开,必要时可加入相应的保护剂(例如蛋白酶抑制剂),防止目的蛋白被降解。精细纯化阶段则需要更高的分辨率,此阶段是要把目的蛋白与那些分子量大小及理化性质接近的蛋白区分开来,要用更小的树脂颗粒以提高分辨率,常用离子交换柱和疏水柱,应用时要综合考虑树脂的选择性和柱效两个因素。选择性指树脂与目的蛋白结合的特异性,柱效则是指各蛋白成分逐个从树脂上集中洗脱的能力,洗脱峰越窄,柱效越好。仅有好的选择性,洗脱峰太宽,蛋白照样不能有效分离。[/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蛋白纯化主要的方法:[/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 根据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方法:透析和超过滤(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密度梯度离心(蛋白质在介质中离心时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颗粒沉降较快);凝胶过滤(一种柱层析)[/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 利用溶解度差别分离:等电点沉淀法(由于蛋白质分子在等电点时净电荷为零,减少了分子间静电斥力,因而容易聚集沉淀,此时溶解度最小);盐溶与盐析(利用一定浓度盐溶液增大或减小蛋白质的溶解度)[/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 根据电荷不同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电泳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4[/font][font=宋体]) 蛋白质的选择吸附分离(利用颗粒吸附力的强弱不同达到分离目的)[/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5[/font][font=宋体]) 根据配体特性的分离——亲和层析(利用蛋白质分子与另一种称为配体的分子能够特异而非共价地结合这一生物性质)[/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6)[/font][font=宋体] 低温有机溶剂沉淀法[/font][font=Calibri]: [/font][font=宋体]用与水可混溶的有机溶剂,甲醇,乙醇或丙酮,可使多数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析出,此法分辨力比盐析高,但蛋白质较易变性,应在低温下进行。[/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蛋白纯化注意事项:[/font][font=宋体]在进行任何一种蛋白质纯化的时候,都要时刻注意维护它的稳定性,保护它的活性,有一些通用的注意事项需要牢记,它们包括:[/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操作尽可能置于冰上或者在冷库内进行。[/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不要太稀,蛋白浓度维持在μ[/font][font=Calibri]g/mL[/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mg/mL[/font][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合适的[/font][font=Calibri]pH[/font][font=宋体],除非是进行聚焦层析,所使用的缓冲溶液[/font][font=Calibri]pH[/font][font=宋体]避免与[/font][font=Calibri]pI[/font][font=宋体]相同,防止蛋白质的沉淀。[/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4[/font][font=宋体]、使用蛋白酶抑制剂,防止蛋白酶对目标蛋白的降解;在纯化细胞中的蛋白质时,加入[/font][font=Calibri]DNA[/font][font=宋体]酶,降解[/font][font=Calibri]DNA[/font][font=宋体],防止[/font][font=Calibri]DNA[/font][font=宋体]对蛋白的污染。[/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5[/font][font=宋体]、避免样品反复冻融和剧烈搅动,以防蛋白质的变性。[/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6[/font][font=宋体]、缓冲溶液成分尽量模拟细胞内环境。[/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7[/font][font=宋体]、在缓冲溶液中加入[/font][font=Calibri]0.1~1mmol/LDTT[/font][font=宋体](二硫苏糖醇)[/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或β[/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巯基乙醇),防止蛋白质的氧化。[/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8[/font][font=宋体]、加[/font][font=Calibri]1~10mmol/LEDTA[/font][font=宋体]金属螯合剂,防止重金属对目标蛋白的破坏。[/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9[/font][font=宋体]、使用灭菌溶液,防止微生物生长。[/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更多详情可以关注义翘神州重组蛋白纯化详情:[/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purification[/font][/font]

  • 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分析技术

    为探究生物进程的分子机制,需要确定介导这个过程的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酵母双杂交系统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Angermayr等设计了一个SOS蛋白介导的双杂交系统。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功能。此外,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作用也已扩展至对蛋白质的鉴定。二、噬茵体展示技术在编码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上连接一单克隆抗体的DNA序列,当噬菌体生长时,表面就表达出相应的单抗,再将噬菌体过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会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这被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此技术也主要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高通量及简便的特点,还具有直接得到基因、高选择性的筛选复杂混合物、在筛选过程中通过适当改变条件可以直接评价相互结合的特异性等优点。目前,用优化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展示了人和鼠的两种特殊细胞系的cDNA文库,并分离出了人上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信号分子。三、等离子共振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已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纳米级的薄膜吸附上“诱饵蛋白”,当待测蛋白与诱饵蛋白结合后,薄膜的共振性质会发生改变,通过检测便可知这两种蛋白的结合情况。SPR技术的优点是不需标记物或染料,反应过程可实时监控。测定快速且安全,还可用于检测蛋白一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四、荧光能量转移技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广泛用于研究分子间的距离及其相互作用;与荧光显微镜结合,可定量获取有关生物活体内蛋白质、脂类、DNA和RNA的时空信息。随着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发展,FRET荧光显微镜有可能实时测量活体细胞内分子的动态性质。提出了一种定量测量FRET效率以及供体与受体间距离的简单方法,仅需使用一组滤光片和测量一个比值,利用供体和受体的发射谱消除光谱间的串扰。该方法简单快速,可实时定量测量FRET的效率和供体与受体间的距离,尤其适用于基于GFP的供体受体对。五、抗体与蛋白质阵列技术蛋白芯片技术的出现给蛋白质组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研究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蛋白水平的量变,微型化,集成化,高通量化的抗体芯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工具,他也是芯片中发展最快的芯片,而且在技术上已经日益成熟。这些抗体芯片有的已经在向临床应用上发展,比如肿瘤标志物抗体芯片等,还有很多已经应用再眼就的各个领域里。六、免疫共沉淀技术免疫共沉淀主要是用来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抗兴趣蛋白的抗体,孵育后再加入与抗体特异结合的结合于Pansobin珠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若细胞中有正与兴趣蛋白结合的目的蛋白,就可以形成这样一种复合物:“目的蛋白—兴趣蛋白—抗兴趣蛋白抗体—SPA\|Pansobin”,因为SPA\|Pansobin比较大,这样复合物在离心时就被分离出来。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复合物四组分又被分开。然后经Westernblotting法,用抗体检测目的蛋白是什么,是否为预测蛋白。这种方法得到的目的蛋白是在细胞内天然与兴趣蛋白结合的,符合体内实际情况,得到的蛋白可信度高。但这种方法有两个缺陷:一是两种蛋白质的结合可能不是直接结合,而可能有第三者在中间起桥梁作用;二是必须在实验前预测目的蛋白是什么,以选择最后检测的抗体,所以,若预测不正确,实验就得不到结果,方法本身具有冒险性。七、pull-down技术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类型有牢固型相互作用和暂时型相互作用两种。牢固型相互作用以多亚基蛋白复合体常见,最好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Pull-down技术或Far-western法研究。Pull-down技术用固相化的、已标记的饵蛋白或标签蛋白(生物素-、PolyHis-或GST-),从细胞裂解液中钓出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Pull-down技术可以确定已知的蛋白与钓出蛋白或已纯化的相关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体外传路或翻译体系中检测出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 【原创】EP6.0蛋白质翻译

    再传些上来[em09510][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83555]蛋白质.doc[/url]方法3这个方法(通常称为布拉德福德法)是基于当蛋白质与酸性蓝90燃料结合时在波长470nm-595nm之间有一个吸收峰。酸性蓝90燃料很容易与蛋白质中的精氨酸和赖氨酸的残基结合导致对于不同蛋白质试验具有特异的反应。因此作为参考物的蛋白质必须测定的蛋白质相同。有相对较少的干扰物,但是最好避免试验样品中的洗涤剂和两性电解质。强碱性样品可能会干扰酸性试剂。使用标准蒸馏水来配置此方法中用到的缓冲液和试剂。试验溶液.将待测蛋白质的参考物质溶解在描述的缓冲溶液中配制成浓度在标准曲线范围内的溶液。参考溶液.用描述的缓冲溶液溶解待测蛋白质的参考物质。用相同的缓冲溶液来稀释这个蛋白质溶液制的不少于5个参考溶液,溶液的蛋白质浓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均匀分布在0.1mg/ml和1mg/ml之间。空白.用使用的缓冲溶液来制备测试溶液和参考溶液。酸性蓝90试剂.溶解0.10g酸性蓝90标准试剂在50ml标准酒精溶液中。加入100ml磷酸标准溶液,用标准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混匀。过滤此溶液,室温条件下储存在棕色瓶中。储存期间,燃料发生缓慢的沉淀。使用前过滤试剂。步骤.每个测试溶液和空白的参比溶液取0.100ml,加5ml酸性蓝90试剂。倒转混匀。防止发泡,发泡会导致重复性较差。测定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595nm处的吸光度(2.5.25),把空白作为补偿液体。不要使用石英(二氧化硅)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因为石英会和这些染料结合。计算.吸光度与蛋白质浓度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然而,假如,制备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足够小,后者将接近线性。以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对蛋白质的浓度作图,再线性回归得到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来计算得到待测溶液的蛋白质浓度。方法4这个方法(通常被称为喹啉酸法或者BCA法)这个基于蛋白质与铜离子反应生成亚铜离子。喹啉酸试剂用于检测亚铜离子。很少物质会干扰这个反应。当存在干扰物质的影响时可以通过稀释来最小化干扰,但必须使得待测的蛋白质的浓度足够精确测量。或者,在方法2中给出的蛋白质凝结的的程序可能被用于去除干扰物质。因为不同的蛋白质种类可能给出不同的颜色反应强度,参考蛋白质和待测蛋白质必须相同。使用蒸馏水R来制备此法中用到的所有缓冲溶液和试剂。测试溶液.用描述的缓冲溶液溶解适宜数量的待测物质制得浓度在参考溶液浓度范围内的溶液。参考溶液.用描述的缓冲溶液溶解蛋白质的参考物质。用同一缓冲稀释部分该溶液制得不少于5个参考溶液,制的的溶液蛋白质浓度均匀分布在10μg/ml-1200μg/ml之间的合适的范围内。空白.使用缓冲溶液来制备测试溶液和参比溶液。BCA试剂.溶解10g的二钠试剂R,20g碳酸钠一水合物R,1.6g酒石酸钠R,4g氢氧化钠R,和9.5g碳酸氢钠R在蒸馏水(R)中。如果有必要,用氢氧化钠溶液R或者碳酸氢钠溶液R调节pH至11.25,用蒸馏水R稀释至1000ml,混匀。步骤.分别将0.1ml的参比溶液,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与铜-BCA试剂混合。在37℃条件下反应30min,注意时间,允许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在反应中点60min内,562nm处用石英比色杯测定参考物质和待测物质的吸光度(2.2.25),用空白溶液作为补偿溶液。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颜色强度逐渐加深。计算.吸光度对蛋白质的浓度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然而,假如,制备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足够小,后者将接近线性。以参比溶液的吸光度对蛋白质的浓度作图,再线性回归得到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来计算得到待测溶液的蛋白质浓度。方法5这个方法(通过常称为缩二脲法)基于铜离子与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的反应而引起的545nm处的吸光度的变化。这个试验在IgG与白蛋白之间差异不大。氢氧化钠和缩二脲试剂的加入作为一个联合试剂,在氢氧化钠加入后不充分的混合,或者在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和缩二脲试剂的加入之间额外的时间将会使得IgG样品比白蛋白样品较高的反应。三氯酸原理用于减小干扰物质,也可以用于测定待测溶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在浓度小于500μg/ml的情况下。使用蒸馏水R来制备所有此试验中用到的缓冲溶液和试剂。待测溶液.用9g/l的氯化钠溶液R溶解适宜数量的待测物质制的浓度在参比溶液浓度范围内的溶液。参比溶液. 用9g/l的氯化钠溶液R溶解待测蛋白质的参比物质。用9g/l的氯化钠溶液R稀释部分此溶液制的不少于3个参比溶液,这一列溶液的蛋白质浓度均匀分布在0.5mg/ml-10mg/ml之间的适宜范围内。空白.使用9g/l的氯化钠溶液R。缩二脲试剂.用10ml的蒸馏水溶解3.46g的硫酸铜,冷却(溶液A)。用80ml的热蒸馏水溶解34.6g的柠檬酸钠R20.0g的无水碳酸钠R。冷却(溶液B)。混合溶液A和溶液B,用蒸馏水R稀释至200ml假如试剂发生浑浊或者包含任何沉淀,不要使用此试剂。步骤.在一个待测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60g/l的氢氧化钠R,混合。立刻加入相当于0.4倍体积待测溶液的缩二脲试剂,迅速混匀。在15℃-25℃的条件下放置不少于15min。90min内加入缩二脲试剂,在最大吸收波长545nm处测定参比溶液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2.2.25),用空白溶液作为补偿液体。在蛋白质浓度计算中,任何产生混浊或者沉淀的溶液都是不被接受的。计算.吸光度对蛋白质浓度的关系接近线性在参比溶液指定的蛋白质浓度范围内。以参比溶液的吸光度对蛋白质浓度作图,利用线性回归做标准曲线。计算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一个好的系统产生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不少于0.99.从标准曲线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来测定待测溶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干扰物质.为了家少干扰物质的影响,蛋白质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沉淀:加入0.1倍体积的500g/l三氯酸溶液R到1倍体积待测样品溶液中,取走上清液,用较小体积的0.5M的氢氧化钠溶解沉淀。用制得的溶液来制备待测溶液。方法6荧光法是基于o-邻苯二醛对蛋白质的化学衍生反应。它与蛋白质的伯胺基发生反应(N-末端氨基酸和θ-氨基的赖氨酸残基)此法的灵敏度可以通过在加o-邻苯二醛之前按水解蛋白质来增加。水解可以使组成氨基酸的α-氨基可以和邻苯二醛试剂反应。此法需要非常少量的蛋白质。伯胺,例如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氨基酸缓冲溶液,与邻苯二醛反应的必须避免或者替换。高浓度的氨水与邻苯二醛反应。氨与邻苯二醛反应产生的荧光不稳定。自动化程序的使用来标准化这个程序可以增加测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待测溶液.用9g/l氯化钠溶液R溶解适宜数量待测物质制的浓度在参比溶液浓度范围内的溶液。在加邻苯二醛试剂之前调节8-10.5。参比溶液.溶解蛋白质的参比溶液杂9g/l的氯化钠溶液R中。用9g/l氯化钠溶液R稀释部分此溶液制的不少于5个参比溶液,参比溶液蛋白质浓度均匀分布在10μg/ml和200μg/ml之间的适宜范围内。在加邻苯二醛试剂之前调节8-10.5。空白溶液. 用9g/l氯化钠溶液R。硼酸盐缓冲液.用蒸馏水R溶解61.83g的硼酸R,用氢氧化钾R调节pH10.4,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混匀。邻苯二醛储备溶液.用1.5ml的甲醇溶解1.20g的邻苯二醛试剂R,加入100ml的硼酸缓冲溶液,混匀。加0.6ml300g/l 十二烷基醚聚乙二醇23溶液R,混匀。室温下储存,3星期内使用。邻苯二醛试剂.在5ml的邻苯二醛储存溶液中加入15μl的2-巯基乙醇R。至少在使用前30min内植被。24h内使用。步骤.将0.1ml的邻苯二醛试剂与10μl待测溶液和每个参比溶液混合,室温摁下放置15min。加入0.5M的氢氧化钠3ml混匀。在激发波长340nm和发射波长440和455nm处测得参比溶液和待测溶液的荧光强度(2.2.21)。因为照射荧光强度降低,对一个给定的样品的荧光强度只测定一次。计算.荧光强度与蛋白质浓度的关系是线性的。用参比溶液的荧光强度对蛋白质浓度作图,线性回归得到标准曲线,根据待测溶液的荧光强度得到待测溶液的浓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