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大蒜多糖

仪器信息网大蒜多糖专题为您整合大蒜多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大蒜多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大蒜多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大蒜多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大蒜多糖话题讨论。

大蒜多糖相关的论坛

  • 【分享】硫酸-苯酚法测多糖含量

    [size=5][b]简介[/b][/size]  苯酚-硫酸法是利用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再以比色法测定。[size=5][b]原理[/b][/size]  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再以比色法测定。[size=5][b]试剂[/b][/size]  1. 浓硫酸:分析纯,95.5%  2. 80%苯酚:80克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加20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长期储存。  3. 6%苯酚:临用前以80%苯酚配制。([b]每次测定均需现配[/b])  4. 标准葡聚糖(Dextran,瑞典Pharmacia),或分析纯葡萄糖。  5. 15%三氯乙酸(15%TCA):15克TCA加8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6. 5%三氯乙酸(5%TCA):25克TCA加47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7. 6mol/L 氢氧化钠:120克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500ml水。  8. 6mol/L 盐酸[size=5][b]操作[/b][/size]  1.制作标准曲线:准确称取标准葡聚糖(或葡萄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分别吸取0.4、0.6、0.8、1.0、1.2、1.4、1.6及1.8ml,各以蒸馏水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2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以2.0ml水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横坐标为多糖微克数,纵坐标为光密度值,得标准曲线。  2.样品含量测定:  ①取样品1克(湿样)加1ml 15%TCA溶液研磨,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于10毫升离心管中,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重复3次。最后一次将残渣一起到入离心管。[b]注意:总的溶液不要超出10毫升。[/b](既不要超出离心管的容量)。  ②离心,转速3000转/分钟,共三次。第一次15分钟,取上清液。后两次各5分钟取上清液到25毫升锥形比色管中。最后滤液保持18毫升左右。([b]测肝胰腺样品时,每次取上清液时应过滤。因为其脂肪含量大容易夹带残渣。[/b])  ③水浴,在向比色管中加入2毫升6mol/L 盐酸之后摇匀,在96℃水浴锅中水浴2小时。  ④定容取样。水浴后,用流水冷却后加入2毫升6mol/L氢氧化钠摇匀。定容至25毫升的容量瓶中。吸取0.2ml的样品液,以蒸馏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2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每次测定取双样对照。以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含量。[size=5][b]注意[/b][/size][b][b](1)此法简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对每种糖仅制作一条标准曲线,颜色持久。  (2)制作标准线宜用相应的标准多糖,如用葡萄糖,应以校正系数0.9校正μg数。  (3)对杂多糖,分析结果可根据各单糖的组成比及主要组分单糖的标准曲线的校正系数加以校正计算。 (4)测定时根据光密度值确定取样的量。光密度值最好在0.1——0.3之间。比如:小于0.1之下可以考虑取样品时取2克,仍取0.2ml样品液,如大于0.3可以减半取0.1ml的样品液测定。[/b]  [/b]

  • 关于多糖的水解

    多糖的酸水解和碱水解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应该酸水解或碱水解呢?

  • 【求助】与苯酚-硫酸法测多糖相关!

    用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在文献里发现不同的苯酚溶液配置方法,有的直接配制,有的要添加Al片、NaHCO3或氢氧化钠后蒸馏。请问苯酚溶液配法不同,对测定有影响么?

  • 多糖的HPLC分析

    多糖的分析是一个大问题啊!和大家讨论一下吧,经综合各种文献我认为多糖结构分析内容:要搞清1. 多糖的单糖组成(种类、比例)2. 每个单糖残基的D-、L-构型,吡喃环式或呋喃环式3. 羟基被取代情况(糖苷键的位置)4. 糖苷键及构型(α、β异头异构体)5. 重复单元方法:1、单糖组成:(对照品:葡萄糖、岩藻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a:水解: 纸层析薄层层析气相色谱(糖氰乙酸酯衍生物、糖醇乙酸酯)液相色谱(ZORBAX-NH2、HRC-NH2、RID)首选气相,灵敏度高,液相RSD、ELSD灵敏度低b:TFA酸解:气相色谱(乙酰化物)c:甲醇解:气相色谱(三甲基硅醚)2:高碘酸钠氧化和Smith降解a:每摩尔己糖基的高碘酸消耗量、甲酸释放量。(目的:判断可氧化糖基与不可氧化糖基之比例)b:Smith降解完全水解,气相分析,如有葡萄糖(表示有1-3键糖基)、甘油(有1-6或1-2糖基)、甲酸(有1-6糖基)Smith降解部分水解,说明主干糖苷键类型。3:甲基化分析(Hakrmor法)-支链分布多糖—甲基化—水解—还原得甲基化单糖醇—乙酰化得糖醇衍生物—GC-MS检测。 对照品 2,3,4,6-四甲基葡萄糖 糖苷键类型 1—2,4,6- 三甲基葡萄糖 1—32,3,4-三甲基葡萄糖 1—62,4-二甲基葡萄糖 1—3,6 4:IR图谱解析a:吡喃环式或呋喃环式α、β异头异构体5:1HNMR及13CNMR解析(构型)6:纯度检查:a: 紫外吸收光谱(280、260)b:电泳(琼脂糖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醋酸纤维素薄膜)c:薄层色谱(多糖不水解)7:X射线衍射,立体构型。好多啊!想和大家讨论讨论多糖的HPLC分析,我们试验室用的液相是C18柱,紫外检测器,做多糖含量及纯度检测,这样的装备够不够用呀?是不是做前必须衍生化或有其它方法,如用示差折射仪作检测器,是不是不需衍生化?多糖的HPLC分析,用得较多用HPGPC测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一般纯多糖紫外吸收较弱,多用RID或ELSD。至于含量测定多用硫酸蒽酮比色或苯酚硫酸法。http://img.dxycdn.com/images_new/smiles/smile_angry.gif

  • 蒽酮比色法测胞外多糖

    用蒽酮比色法测胞外多糖,显色该是绿色的。可是我做的生化水样测胞外多糖显色发黄发棕是怎么回事?水样显黄色不深但是加完硫酸之后一下子变得很深的棕色。

  • 硫酸苯酚-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

    硫酸苯酚-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

    问题来源:实验室用10版《中国药典》“玉竹”的多糖含量方法测苦荞麦中的多糖,由于前后两人测得结果差距比较大,A同学结果低、B同学结果高。然后对一系列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做了对照试验。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9/201509151229_566071_3028242_3.png分析原因:两人在实验过程中“测定法”下离心时间分别为A同学:5min和B同学:25min,所以怀疑是离心时间导致结果的不一致。查找资料: 多糖的单糖基越多 所带的羟基也就越多 多糖的极性也就增大 根据相似相溶 就是 极性的有机物易容于极性的溶剂,极性小的易溶于极性小或非极性溶剂 多糖极性较大 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好不过 在醇的溶解性 很低 所以 将 醇 加到含有多糖的水溶液中 可以改变的水溶液的极性 极性大的多糖最先溶出来 极性下的最后溶出来 做到了分级纯化 其实这也是浓缩多糖的好方法。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对照试验:分别对两人的样品做了5min和25min的离心处理,测试结果A同学的样品离心5min的显色很低,离心25min显色深。B同学离心5min和25min显色差距不大都很深。请问这 能说明问题么?

  • 【求助】云芝多糖的理化鉴别问题?

    公司新生产的药中含有一种叫云芝多糖的原料,在检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教一下论坛里的老师。云芝多糖是多孔菌科植物云芝的干燥子实体提取的多糖。其中一项理化检验标准:取本品(云脂多糖原料)适量,置锥形瓶中,加斐林试液甲、乙各10ml,煮沸3-4分钟,冷却,滤过,取滤液适量,用12%的盐酸调至酸性,取5ml加热10分钟,冷却中和,再加斐林试液甲乙各10ml,煮沸2分钟,溶液中应析出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但是我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加斐林试液甲乙各10ml煮沸后冷却,就有红色沉淀物析出,过滤后照标准做下去,得不到最后的结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想请教一下论坛里的老师帮忙给解答一下。谢谢!

  • 多糖的测定!!!!

    有那位大哥大姐做过多糖的测定,用苯酚硫酸法做的,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步骤吗?我用着种方法做,测量结果老是偏底。不知道为什么。尤其是空白的做法,具体的,详细的,有资料更好了,不胜感激~![em04] [em04]

  • 【原创大赛】保健品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原创大赛】保健品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align=center]保健品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align]本文研究了苯酚-硫酸法检测不同基质的保健品中粗多糖的含量,论述了不同基质的前处理方法和经验。1 前言市场上常见的保健品多种多样,胶囊、口服液、药片等等。多糖含量作为保健品中的有效成分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药理学上讲,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等。因为具有诸多功效,许多保健品生产公司也开发越来越多的含多糖保健品,通过在保健品中添加含有多糖的中药材或者海洋生物,从而使该保健品具有较高的多糖含量,增强其功效。不仅在胶囊、口服液等常规的保健品中添加含有多糖的成分,甚至在一些咖啡、饮料、食品中也添加含有多糖的组分,使其成为功能性的产品。多糖的含量对其功效的发挥至关重要,那么怎么准确、有效地检测出保健品中多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保健品由于种类繁多,基质复杂,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各种基质的保健品中多糖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中采用了常见的苯酚-硫酸法检测保健品中粗多糖含量,选用乙醇提取以除去单糖、低聚糖、甙类及生物碱等干扰成分,然后用去离子水提取其中所含的多糖类成分。多糖在硫酸作用下,水解成单糖,并迅速生成糖醛衍生物与苯酚综合成有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多糖含量。2 实验部分2.1 试剂95%乙醇 葡萄糖:优级纯;葡萄糖标准液:精确称取105℃干燥恒重的葡萄糖100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液解并稀释至刻度(可加几滴甲苯或几粒苯甲酸防腐)。此标准溶液1.00 ml含葡萄糖1.00 mg,储存于冰箱冷藏;苯酚;苯酚液:称取优级纯苯酚10.0 g,加水150 g ,置棕色瓶中备用,储存于冰箱;浓硫酸。2.2 仪器分光光度计。2.3 分析步骤2.3.1 样品预处理(1) 口服液等液体样品准确移取2.00~10.00 mL液体口服液试样,置于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9倍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1 h,回流提取1 h,趁热过滤,残渣用95%乙醇5 ml洗涤三次。将残渣连同滤纸置于烧瓶中,加蒸馏水50 mL,在60℃水浴中加热提取30 min,趁热过滤,残渣用5 mL热水洗涤三次,洗液并入滤液,放冷后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备用。(2)内容物为膏状的胶囊样品或者膏状类样品准确称取0.50~1.00 g膏状内容物或膏状样品,倘若其中含有油脂类辅料,加入乙醚或者石油醚脱脂,离心,弃去乙醚或者石油醚层。再用一定体积的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9倍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1 h,回流提取1 h,趁热过滤,残渣用95%乙醇5 ml洗涤三次。将残渣连同滤纸置于烧瓶中,加蒸馏水50 mL,在60℃水浴中加热提取30 min,趁热过滤,残渣用5 mL热水洗涤三次,洗液并入滤液,放冷后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备用。(3)内容物为粉状的胶囊样品或者粉状片剂、咖啡等准确称取0.10~0.50 g均质后的粉状样品,倘若其中含有脂肪类辅料,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溶解粉状样品,再加入乙醚或者石油醚脱脂,离心,弃去乙醚或者石油醚层。将水层转移至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9倍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1 h,回流提取1 h,趁热过滤,残渣用95%乙醇5 ml洗涤三次。将残渣连同滤纸置于烧瓶中,加蒸馏水50 mL,在60℃水浴中加热提取30 min,趁热过滤,残渣用5 mL热水洗涤三次,洗液并入滤液,放冷后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备用。2.3.2 标准曲线的制备吸取葡萄糖标准液0.25 mL、0.50 mL、1.00 mL、1.50 mL、2.00 mL、2.50 mL,分别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吸取上述溶液各2.00 mL,再加苯酚液1.00 mL,涡旋混合均匀,迅速沿管壁加入浓硫酸5.00 mL,摇晃后涡旋混合,放置5 min,置沸水浴中加热15 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于490 nm处以水代替样品作参比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2.3.3 样品中多糖含量测定吸取2.00 mL样品液,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吸取2.00 mL上述溶液,按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另以2.00 mL水,同上操作做空白。查标准曲线得样品液中葡萄糖含量。2.3.4 液体样品分析结果的计算计算液体样品中酸性多糖的含量按式(1)或者(2)计算,分别以mg/mL或者mg/g表示。[img=,503,11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3/202403181709449978_4859_3246897_3.png[/img][sub] [/sub] 式中: X—保健品中酸性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 mg/g或者mg/mL表示;A—从浓度-吸光度曲线上查得样品溶液的葡萄糖浓度,μg;B—从浓度-吸光度曲线上查得空白溶液的葡萄糖浓度,μg;V[sub]1[/sub]—多糖溶液总体积,mL,如按本方法为100 mL;V[sub]2[/sub]—移取多糖溶液的初始体积,mL,如按本方法为2 mL V[sub]3[/sub]—待测多糖浓度溶液的总体积,mL,如按本方法为10 mL;V[sub]4[/sub]—待测多糖溶液的移取体积,mL,如按本方法为2 mL m—保健品的称取质量,g;V[sub]0[/sub]—保健品的测试体积,mL;如两次测定符合允许差时,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报告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2.3.5 允许差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两次测定平均值的10%。2.3.6 结果与分析(1)含油脂类样品脱脂与否的影响含有油脂类的保健品,脱脂前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酸性多糖含量测定时,多糖含量有一定的差别,未脱脂的样品进行多糖含量测定时,过滤过程十分缓慢,耗时长,多糖含量数据经常不平行,而且数值偏高。[align=center][img=,300,30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230846_01_3246897_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 乙醚脱脂[/align]样品经过乙醚脱脂后有明显的油脂层。[align=center][img=,300,29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230846_02_3246897_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2 回流后的未脱脂样品[/align][align=center][img=,300,30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230847_01_3246897_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3 回流后的脱脂样品[/align]通过比较图2和图3,脱脂后的样品溶液更加澄清,无论是过滤还是洗涤,反应更快速,洗涤效果也更好。相反,未脱脂的样品,整个容器壁上都黏附着脂肪、油脂层,即使离心后过滤,过滤速率也很差,滤液也很浑浊,如下图4所示。[align=center][img=,300,26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230847_02_3246897_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4 脱脂前后滤液的比较[/align][align=left]没有脱脂的样品,油脂层包裹着含有单糖或者寡糖的乙醇溶液,不容易被乙醇洗涤干净,这部分残留的单糖或者寡糖导致结果偏高。因此,对相应的含油脂保健品提前进行脱脂后再检测多糖,不仅能减少操作的时间,还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 [/align][align=left](2)醇沉时间的影响[/align][align=left]对以含有大豆油辅料的胶囊内容物进行脱脂后沉淀粗多糖,对比了加入9倍95%乙醇后立即回流提取多糖和加入9倍95%乙醇后室温下静置1 h再回流提取多糖,结果显示,加入乙醇后立即回流提取多糖与静置1h后再回流检测出的多糖含量分别为41.69 mg/g、48.08mg/g。可以看出,室温下醇沉时间的增加可以使更多的粗多糖醇沉完全,检测含量增高。[/align][align=left](3) 苯酚硫酸法操作方法的影响[/align][align=left]苯酚硫酸法检测粗多糖含量最为常见,操作简单,适用于常规检测。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苯酚和浓硫酸的加入比例是1:5还是1:10,苯酚的体积分数是5%还是6%,在进行加入时最好是一个样品加完苯酚,混匀后,立即沿管壁加入浓硫酸,混匀后,再加另一个样品的苯酚和浓硫酸,这样显色更稳定。实验中发现,倘若对所有样品全加完苯酚混匀后,再统一加浓硫酸,显色及不稳定,标准曲线甚至不成线性。苯酚易挥发,长时间与空气接触也容易被氧化,造成结果不稳定。[/align][align=center][img=,300,28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230848_01_3246897_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 5 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align][align=left]图5为苯酚硫酸法侧多糖含量的标准曲线和样品,采用了单个样品加完苯酚和浓硫酸后再加另一个样品的苯酚好浓硫酸,显色稳定有规律,经过分光光度计检测,线性良好,样品数据平行,能够有效避免苯酚-硫酸法重现性差这一缺点。[/align]3. 结论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保健品中粗多糖含量时,针对各种基质进行相应的脱脂操作、增加回流前的醇沉时间、进行显色反应时加入苯酚后混匀立即加入浓硫酸,能够使检测的数据更可靠、稳定。

  • 【转帖】粗多糖含量测定中标准品的选择之二

    苯酚-硫酸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粗多糖含量的方法,其原理是苯酚-硫酸试剂可与游离的寡糖、多糖中的己糖、糖醛酸起显色反应,在480-490 nm处有最大吸收值,吸收值与糖含量呈线性关系。此法是先用标准品多糖制作标准曲线后,再通过多糖的显色反应测定吸光度,然后根据其在曲线上的位置推算出多糖的浓度从而推算其含量。此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对每种多糖仅需制作一条标准曲线[1]。目前大家研究较多的、生物活性较高的一些真菌多糖,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姬松茸多糖、猴头菇多糖、灰树花多糖等[2],在结构上大多是以β-(1→3)、β-(1→4)或β-(1→6)糖苷键连接的葡聚糖,另外,分子量也一般分布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之间。因此,由北京卫生防疫站建立,经中国预防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验证的《粗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建议使用50万分子量的葡聚糖作为标准品[3]。为行业内粗多糖含量的测定统一了标准,使各企业之间多糖类产品更具有可比性。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β-(1→3)-(1→4)键接的线性葡聚糖,在结构、粘度等其他物理性质上与常见的植物和真菌多糖很相似,适合作为植物、真菌来源多糖含量测定的标准品。但由于多糖纯化困难,市面上不少葡聚糖纯度较低,不适合作为标准品。下面,我们来比较两种不同纯度的燕麦β-葡聚糖产品作为多糖标准品的区别。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高纯度燕麦β-葡聚糖PS-Con-Ⅰ由武汉百特纯大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纯度大于97%(其中,另外3%主要是结合水),低纯度燕麦β-葡聚糖由某食品研究所提供,纯度约50%,苯酚、浓硫酸均为化学纯。1.2 实验方法样品溶解:高纯度燕麦β-葡聚糖经70℃水浴,15min后完全溶解。低纯度燕麦β-葡聚糖70℃水浴,30min后仍有不溶物,升高溶解温度至90℃后继续溶解30min,仍有少量不溶物,过滤。溶液配制:配制0.1mg/ml葡聚糖标准溶液,50mg/ml苯酚溶液备用。标准曲线的制作:精密吸取葡聚糖标准液0.10,0.40, 0.80,1.20,1.60,2.00ml(分别相当于葡聚糖0.01,0.04,0.08,0.12,0.16,0.20mg),补充水至2.0mL,加入苯酚溶液1.0ml,混匀,再加入浓硫酸5ml,混匀,沸水浴2分钟,混匀,冷却后用分光光度计在485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值(A),以A为横坐标,葡聚糖含量C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2 结果与分析2.1 样品溶解高纯度燕麦β-葡聚糖溶解速度较快,溶液澄清透明,说明此产品溶解性良好。低纯度燕麦β-葡聚糖难以溶解,且溶解1h后仍有不溶物存在,说明此产品溶解性差,杂质较多。 2.2 标准曲线下表为两种标准品分别配制不同葡聚糖浓度(含量)反应后得到的吸光值:葡聚糖含量(mg)0.010.040.080.120.162.00高纯度标样吸光值0.0530.0800.2000.2620.3530.450低纯度标样吸光值0.0010.0550.1130.1730.2400.320通过数据处理,得到标准曲线如下:高纯度燕麦β-葡聚糖 C=0.4657A-0.0068 (R=0.9955)低纯度燕麦β-葡聚糖 C=0.609A+0.0101(R=0.9985)比较这两个标准曲线发现,当待测样品吸光值一定,使用低纯度葡聚糖作为标准品得到的标准曲线计算葡聚糖含量值时,明显高于高纯度标准品。究其原因,低纯度葡聚糖所含杂质较多,在作为标准品时,部分杂质不能溶解,却计入了标准品葡聚糖总量,因此,使得结果偏高。另外,即使溶解的物质中,也有可能存在部分不能参加反应的蛋白等杂质,同样会造成结果偏高。由以上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测定粗多糖含量不能使用低纯度葡聚糖作为标准品,应尽量选用高纯度葡聚糖标准品,按照国家建议方法和行业标准进行检测,这样才能保证各企业多糖系列产品在含量和纯度上的可比性,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和保健品市场。参考文献[1] 胡居吾,范青生,肖小年. 粗多糖测定方法的研究. 江西食品工业. 2005, 1[2] 李明元. 真菌粗多糖测定方法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5[3] 粗多糖的测定方法. 北京卫生防疫站建立,经中国预防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验证. 食品伙伴网[em0805]

  • 【求助】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要注意哪些事项

    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要注意哪些事项?我是把无水葡糖配成0.1 mg/ml的标准溶液,取2ml到10ml加5%苯酚1ml,滴加5ml浓硫酸,放置5分钟,用沸水浴15分,放冷后定容,做了很多次,发现同一个对照品,同一个样品,同一种稀释方法,结果不一样,样品结果还是平行,是什么原因。需要控制哪些环节。

  • 【原创】粗多糖含量测定中标准品的选择之二

    苯酚-硫酸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粗多糖含量的方法,其原理是苯酚-硫酸试剂可与游离的寡糖、多糖中的己糖、糖醛酸起显色反应,在480-490 nm处有最大吸收值,吸收值与糖含量呈线性关系。此法是先用标准品多糖制作标准曲线后,再通过多糖的显色反应测定吸光度,然后根据其在曲线上的位置推算出多糖的浓度从而推算其含量。此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对每种多糖仅需制作一条标准曲线[1]。目前大家研究较多的、生物活性较高的一些真菌多糖,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姬松茸多糖、猴头菇多糖、灰树花多糖等[2],在结构上大多是以β-(1→3)、β-(1→4)或β-(1→6)糖苷键连接的葡聚糖,另外,分子量也一般分布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之间。因此,由北京卫生防疫站建立,经中国预防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验证的《粗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建议使用50万分子量的葡聚糖作为标准品[3]。为行业内粗多糖含量的测定统一了标准,使各企业之间多糖类产品更具有可比性。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β-(1→3)-(1→4)键接的线性葡聚糖,在结构、粘度等其他物理性质上与常见的植物和真菌多糖很相似,适合作为植物、真菌来源多糖含量测定的标准品。但由于多糖纯化困难,市面上不少葡聚糖纯度较低,不适合作为标准品。下面,我们来比较两种不同纯度的燕麦β-葡聚糖产品作为多糖标准品的区别。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高纯度燕麦β-葡聚糖PS-Con-Ⅰ由武汉百特纯大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纯度大于97%(其中,另外3%主要是结合水),低纯度燕麦β-葡聚糖由某食品研究所提供,纯度约50%,苯酚、浓硫酸均为化学纯。1.2 实验方法样品溶解:高纯度燕麦β-葡聚糖经70℃水浴,15min后完全溶解。低纯度燕麦β-葡聚糖70℃水浴,30min后仍有不溶物,升高溶解温度至90℃后继续溶解30min,仍有少量不溶物,过滤。溶液配制:配制0.1mg/ml葡聚糖标准溶液,50mg/ml苯酚溶液备用。标准曲线的制作:精密吸取葡聚糖标准液0.10,0.40, 0.80,1.20,1.60,2.00ml(分别相当于葡聚糖0.01,0.04,0.08,0.12,0.16,0.20mg),补充水至2.0mL,加入苯酚溶液1.0ml,混匀,再加入浓硫酸5ml,混匀,沸水浴2分钟,混匀,冷却后用分光光度计在485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值(A),以A为横坐标,葡聚糖含量C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2 结果与分析2.1 样品溶解高纯度燕麦β-葡聚糖溶解速度较快,溶液澄清透明,说明此产品溶解性良好。低纯度燕麦β-葡聚糖难以溶解,且溶解1h后仍有不溶物存在,说明此产品溶解性差,杂质较多。 2.2 标准曲线下表为两种标准品分别配制不同葡聚糖浓度(含量)反应后得到的吸光值:葡聚糖含量(mg)0.010.040.080.120.162.00高纯度标样吸光值0.0530.0800.2000.2620.3530.450低纯度标样吸光值0.0010.0550.1130.1730.2400.320通过数据处理,得到标准曲线如下:高纯度燕麦β-葡聚糖 C=0.4657A-0.0068 (R=0.9955)低纯度燕麦β-葡聚糖 C=0.609A+0.0101(R=0.9985)比较这两个标准曲线发现,当待测样品吸光值一定,使用低纯度葡聚糖作为标准品得到的标准曲线计算葡聚糖含量值时,明显高于高纯度标准品。究其原因,低纯度葡聚糖所含杂质较多,在作为标准品时,部分杂质不能溶解,却计入了标准品葡聚糖总量,因此,使得结果偏高。另外,即使溶解的物质中,也有可能存在部分不能参加反应的蛋白等杂质,同样会造成结果偏高。由以上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测定粗多糖含量不能使用低纯度葡聚糖作为标准品,应尽量选用高纯度葡聚糖标准品,按照国家建议方法和行业标准进行检测,这样才能保证各企业多糖系列产品在含量和纯度上的可比性,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和保健品市场。参考文献[1] 胡居吾,范青生,肖小年. 粗多糖测定方法的研究. 江西食品工业. 2005, 1[2] 李明元. 真菌粗多糖测定方法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5[3] 粗多糖的测定方法. 北京卫生防疫站建立,经中国预防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验证. 食品伙伴网

  • 多糖测定中遇到的问题

    拜托各位了!我在测定多糖含量时,用的是硫酸-蒽酮法,但是根据标准,在加了蒽酮试剂之后用蒸馏水稀释时,出现了絮状沉淀,并且溶液由蓝绿色变成了粉红色!所以这样就不可以再用分光光度计来测了!我已经琢磨了很久,也请教了不少人,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帮帮忙!谢谢![em61]

  • 黄精多糖含量出奇高 怎么回事

    大家好 我现在用药典方法 提取多糖 测黄精中多糖含量 即取60度干燥恒重的生黄精粉末0.25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80%乙醇150ml回流提取1h,趁热滤过,残渣用80%乙醇洗涤3次,每次10ml,将残渣及滤纸置烧瓶中,加水150ml,加热回流1h,趁热滤过,残渣及烧瓶用水洗涤4次,每次10ml,合并滤液与洗液,放冷,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精密吸取1ml至10ml具塞干燥试管中,加水至2ml,摇匀,在冰水浴中缓慢滴加0.2%蒽酮-硫酸溶液,至刻度,混匀,放冷后至水浴用保温10min,取出,立即置冰水浴中冷却10min,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8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我分别按上述方法提了6次样品,测得多糖含量 68% 左右。 实在搞不懂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使测出的多糖含量这么高。。。 在做含量测定时,分别吸取1ml多糖液、1ml水和8ml0.2%蒽酮硫酸溶液时 都是用吸量管吸取的 这样重复性比较好 但是就是含量出奇的高 求高人指点 是我哪个地方需要注意下么?

  • 【原创大赛】泽泻多糖的提取工艺的优化

    【原创大赛】泽泻多糖的提取工艺的优化

    [b]摘要:目的:[/b][color=#000000]探索提取温度、液固比和提取时间对泽泻多糖产率的影响,得到提取泽泻[/color][color=#000000]多糖最优工艺条件。[/color][b]方法:[/b][color=#000000]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泽泻[/color][color=#000000]多糖的提取工艺,用苯酚硫酸法测出每次实验所得多糖的纯度,再求得每次实验纯多糖的得率,然后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实验得出的数据,以纯多糖的得率为指标,对提取温度、液固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color][b]结果:[/b][color=#000000]实验得出茵陈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35 min、提取液固比40:1。[/color][b]结论:[/b][color=#000000]验证实[/color][color=#000000]验平均得率为8.83%,预测值是8.28%,二者很接近,说明我们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可靠的。[/color]1前言[color=#000000]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i]Alsima orientalis(sam.)Juzep.[/i]的干燥块茎,分布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性味甘、淡、寒,归肾、膀胱经[sup][/sup]。作为常用中药,是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丸、五苓散等临床常用重要方剂的主要组成[sup][/sup]。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等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等症[sup][/sup]。1.1泽泻的化学成分泽泻中的三萜类化合物主要有:泽泻醇A、泽泻醇A-24-乙酸酯、泽泻醇B-23-乙酸酯、表泽泻醇A、11-去氧泽泻醇A、泽泻醇C、泽泻醇C-23-乙酸酯、16,23-氧化泽泻醇E、泽泻醇F、阿里泽泻醇A和阿里泽泻醇B等原萜烷型四环三萜[sup][/sup]。从生物途径归纳,三萜类都是由 23- 泽泻醇 B 衍生而来[sup][/sup]。中药泽泻中获得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多数为愈创木烷型。现分离到的倍半萜化合物主要有:泽泻醇,环氧泽泻烯,Orientalol A,B,C,Sulfooriental A,B,C,D[sup][/sup]。Yamaguchi等首次从泽泻鲜品中分离出一个贝壳杉烷型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并最终确定了绝对构型为(-)-16R-ent-kauranre-2,12-doine[sup][/sup]。彭国平等从泽泻中分离出两个新的贝壳杉烷型四环二萜类化合物:泽泻二萜醇(Oriediterpenol)及泽泻二萜醇苷 (Oriediter-penoside)[sup] [/sup]。泽泻除了萜类成分外,此外,泽泻还含挥发油、多糖、蒽醌、磷脂、蛋白质及淀粉等成分[sup][/sup]。如胡萝卜素-6-硬酸脂、β-谷甾醇、三十烷、正二十烷、卫矛醇、挥发油(内含糖醛)、少量生物碱、天门冬素、脂肪酸、树脂、植物凝集素、大黄素、酸性多糖,胆碱,以及大量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和钾、钙、镁等金属元素[sup][/sup]。1.2 泽泻的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泽泻有明显的利尿,抑制肾结石形成,降血压,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抗肾炎活性和调节免疫等作用[sup][/sup]。1.3立题依据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具有提高免疫, 降血糖,抗肿瘤, 抗病毒等功能, 被认为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由于其独特功能和较低的毒性, 多糖类化合物在抗衰老、 抗病毒和肿瘤治疗、 糖尿病治疗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另外,多糖可以改善食品的食用品质、加工特性和外观特性, 可用于抑制脂质氧化, 稳定酸性饮料, 也可作为乳化剂等, 在食品中的用途十分广泛[sup][/sup]。目前已发现的天然多糖有几百种,其中植物多糖对肿瘤治疗及调节机体免疫力效果显著,同时还有治疗肝炎、抗衰老等药理作用,且毒副作用很小[sup][/sup]。由于泽泻的药理作用显著,而关于泽泻多糖研究的文献很少,因此对于泽泻多糖的研究也具有很大的意义。开发泽泻多糖产品,首先需要把多糖从泽泻中提取出来。笔者决定对泽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对其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从而为泽泻多糖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本课题我们就重点探讨泽泻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对泽泻多糖提取过程中影响泽泻多糖产率、纯度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进行均匀设计实验,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分析实验得出的数据,寻找泽泻多糖的最优化工艺条件。1.4提取方法的确定提取植物多糖的方法有多种,一般是采用水提醇沉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可防止引起糖苷键的断裂[sup][/sup]。李小凤等[sup][/sup]通过单纯的水提醇沉法对泽泻多糖进行了提取和含量测定。此外,很多研究对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做了优化,如朱秀灵等[sup][/sup]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银杏叶多糖;缪建等[sup][/sup]采用酶法结合水提醇沉法提取银杏叶多糖;金汝城等[sup][/sup]采用均匀设计优化超声波法提取黄芪多糖。由于实验设备有限,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对泽泻多糖进行提取。[/color][color=#000000]2  实验材料2.1实验仪器FA2104N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1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晶玻实验仪器厂)80-2离心机(上海荣泰生化工程有限公司)RE-52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GZX-907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DZF-6050真空干燥箱(巩义市予华仪器责任有限责任公司)SHD-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保定市新区阳光科教仪器厂)BCD-223MT冰箱(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722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24目,100目标准筛(浙江上虞市华丰五金仪器有限公司)2.2实验材料和试剂泽泻(河北省安国药材市场)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美琳工贸有限公司)蒸馏水(实验室自制)葡萄糖(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苯酚(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浓硫酸(分析纯,北京化工厂)[/color][color=#000000]3实验方法3.1泽泻粗多糖的提取流程将预备好的泽泻放入70℃真空烘箱中干燥2h,粉碎取过24目筛,不可过100目筛的粉末,装在密封袋中置于干燥器中备用。泽泻多糖提取的实验流程如下:精密称定已制备的泽泻粉末5.000g于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规定液固比的蒸馏水,用恒温水浴锅T℃水浴加热不同时间,先用脱脂棉过滤得粗滤液,然后用布氏漏斗抽滤粗滤液,通过旋蒸仪旋转蒸发将所得滤液浓缩至约10mL,加95%乙醇30mL,置具塞锥形瓶中,冰箱4℃放置约18h,然后用10mL试管离心(3000rpm,10min),弃去上清液,得沉淀,于50℃、0.099MPa真空干燥箱中放置3.5h后,关闭电源,真空放置过夜。然后,将所得沉淀与离心管一起称重,通过差量法计算多糖产率。其中,液固比、水浴温度T、提取时间t及提取次数根据实验过程中考察因素的改变,作相应更改。粗多糖产率=粗多糖质量/泽泻样品质量×100%3.2 泽泻纯多糖含量的测定本课题中,泽泻提取工艺最佳条件分析中所用的是纯多糖含量,粗多糖的数值只是作为参考数值。本实验中是通过苯酚-浓硫酸反应使多糖显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90nm处测得吸光度,然后通过将数据代入当天测得的标准曲线中,计算出相应多糖浓度,从而计算出不同提取条件下泽泻中纯多糖的含量。3.2.1 标准曲线的绘制标准液的配制:称取葡萄糖0.1259g于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得1.259g/L的储备液,分别精密量取储备液1.0mL、0.8mL、0.6mL、0.4mL、0.2mL,置于25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则得五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液。配制5%苯酚溶液:称取苯酚1.2508g于烧杯中,用加热至约50℃的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避光保存以备用。标准曲线的绘制:取2mL移液管,分别取2mL蒸馏水和五个标准溶液于六根具塞试管中,再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移取1mL5%的苯酚溶液,快速加入上述具塞试管中,充分混匀,用5mL移液管取5mL浓硫酸快速加入上述试管中,盖好试管塞,充分摇匀。从放入沸水浴中计时,沸水浴15min,冷水浴10min,室温放置5min(六个溶液之间间隔3min加硫酸)。将上述反应30min后的溶液分别在490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以葡萄糖标准溶液C(Co=50.36)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图1-1)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0072×10[sup]-4[/sup]g/mL ~0.50360×10[sup]-4[/sup]g/mL曲线方程:A=0.0165C-0.0216,相关系数:r=0.9998[/color][align=center][img=,619,34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8/201908261725042952_9256_3237657_3.png!w619x34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1 标准曲线[/align][align=center] [/align]3.2.2 苯酚-浓硫酸法测多糖含量分别取不同提取条件下所得粗多糖0.040g于小烧杯中,加少量温水搅拌使其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使用前用布氏漏斗抽滤,滤去不溶物,得澄清滤液。然后用2mL移液管分别移取2mL上述滤液于具塞试管中,再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移取1mL 5%的苯酚溶液,快速加入上述具塞试管中,充分混匀,用5mL移液管取5mL浓硫酸快速加入上述试管中,充分摇匀,盖好试管塞。沸水浴15min,冷水浴10min,室温放置5min,反应完全后在490nm处测定其吸光度,每次需配制空白对照用来校正可见分光光度计。将测得的吸光度带入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所配溶液的多糖浓度,进而可计算出纯多糖的产率。3.2.3 纯多糖产率的计算纯多糖产率=(纯多糖浓度×体积×粗多糖质量)/(粗多糖测样量×泽泻质量)×100%3.3 单因素实验3.3.1 液固比对泽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考察液固比,是为了能够在使用较少溶剂的情况下提取出最多的多糖,这不光能够减少工业生产中单位产量水的使用量,同样也为多糖提取液后期处理减少了时间和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在结合前人相关中药材多糖提取实验的基础上,确定考察液固比为10:1、20:1、30:1、40:1、50:1。纯多糖产率见表3-1。[align=center] 表3-1  液固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align] [table=582][tr][td]提取温度[/td][td] [align=center]80℃[/align] [/td][td=2,1] 提取时间[/td][td] [align=center]2.5h[/align] [/td][td=2,1] [align=center]提取次数[/align] [/td][td]1[/td][/tr][tr][td] [align=center]液固比(mL/g)[/align] [/td][td=2,1] 10:1[/td][td=2,1] 20:1[/td][td]30:1[/td][td]40:1[/td][td] [align=center]50:1[/align] [/td][/tr][tr][td]多糖产率(%)[/td][td=2,1] 3.38[/td][td=2,1] 3.46[/td][td]5.43[/td][td]7.87[/td][td]6.81[/td][/tr][/table]3.3.2 提取温度对泽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中药材提取过程中,温度是极其重要的条件。通过查阅文献及综合各方面考虑,确定提取温度为60℃、70℃、80℃、90℃、100℃。多糖产率见表3-2。[align=center]表3-2  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影响[/align] [table=640][tr][td]液固比[/td][td] [align=center]20:1[/align] [/td][td=2,1] [align=center]提取时间[/align] [/td][td] [align=center]2.5h[/align] [/td][td=2,1] [align=center]提取次数[/align] [/td][td=2,1] [align=center]1次[/align] [/td][/tr][tr][td]提取温度[/td][td=2,1] [align=center]60℃[/align] [/td][td=2,1] [align=center]70℃[/align] [/td][td] [align=center]80℃[/align] [/td][td=2,1] [align=center]90℃[/align] [/td][td] [align=center]100℃[/align] [/td][/tr][tr][td]多糖产率(%)[/td][td=2,1] [align=center]1.81[/align] [/td][td=2,1] [align=center]2.87[/align] [/td][td] [align=center]4.55[/align] [/td][td=2,1] [align=center]5.75[/align] [/td][td] [align=center]9.57[/align] [/td][/tr][/table][color=fuchsia] [/color]3.3.3 提取时间对泽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查阅文献,本实验确定考察时间为0.5h、1h、1.5h、2h、2.5h、3h、3.5h。多糖产率见表3-3。[align=center]表3-3 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align] [table=653][tr][td]液固比[/td][td] [align=center]20:1[/align] [/td][td=2,1] [align=center]提取温度[/align] [/td][td] [align=center]80℃[/align] [/td][td=3,1] [align=center]提取次数[/align] [/td][td=2,1] [align=center]1次[/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提取时间(h)[/align] [/td][td=2,1] 0.5[/td][td=2,1] 1[/td][td] [align=center]1.5[/align] [/td][td]2[/td][td] [align=center]2.5[/align] [/td][td]3[/td][td] [align=center]3.5[/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多糖产率(%)[/align] [/td][td=2,1] [align=center]3.57[/align] [/td][td=2,1] 3.38[/td][td] [align=center]4.75[/align] [/td][td] [align=center]5.04[/align] [/td][td] [align=center]5.00[/align] [/td][td] [align=center]4.55[/align] [/td][td] [align=center]5.15[/align] [/td][/tr][/table]3.3.4 提取次数对泽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众所周知,在最合适的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条件下,提取次数越多,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中药材中溶出的就会越多,提取率相应就会越高,但提取次数决定操作成本,提取次数越多,成本越高,且工艺用水量大。所以根据前人提取数据,将提取次数定为1次、2次、3次。多糖产率见表3-4。[align=center]表3-4 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align] [table=582][tr][td]提取温度[/td][td] [align=center]80℃[/align] [/td][td=2,1] [align=center]提取时间[/align] [/td][td] [align=center]2.5h[/align] [/td][td] [align=center]液固比[/align] [/td][td] [align=center]20:1[/align] [/td][/tr][tr][td]提取次数[/td][td=2,1] [align=center]1[/align] [/td][td=2,1] [align=center]2[/align] [/td][td=2,1] [align=center]3[/align] [/td][/tr][tr][td]多糖产率(%)[/td][td=2,1] [align=center]3.46[/align] [/td][td=2,1] [align=center]5.71[/align] [/td][td=2,1] [align=center]8.68[/align] [/td][/tr][/table]3.4 均匀设计实验3.4.1 均匀设计实验方案在泽泻(均为5g干粉)多糖提取工艺中,我们要考察的主要因素有:提取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时间三个因素。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各因素的取值范围:提取温度X[sub]1[/sub] :55℃~100℃;料液比X[sub]2[/sub]:1:15~1:60:提取时间X[sub]3[/sub]:1.5h~3.75h。再根据各种因素的取值范围、试验精度要求,按提取温度间隔5℃,液料比间隔5,提取时间间隔0.25h,设计出一个3因素10水平的均匀设计表。根据均匀设计表中所列的提取条件,按照泽泻粗多糖的提取流程,对泽泻粗多糖进行提取,并计算其产率。(见表4-1)提取得到粗多糖并测定多糖纯度,进而求得纯多糖产率。[align=center]表4-1  均匀设计实验数据[/align] [table=638][tr][td] [table][tr][td] [table=100%][tr][td] 条件 编号[/td][/tr][/table] [/td][/tr][/table][img=,98,65]https://bbs.instrument.com.cn/xheditor/xheditor_skin/blank.gif[/img][img=,84,52]https://bbs.instrument.com.cn/xheditor/xheditor_skin/blank.gif[/img][/td][td] [align=center]温度(℃)[/align] [/td][td] [align=center]料液比[/align] [align=center](g/mL)[/align] [/td][td] [align=center]时间(min)[/align] [/td][td] [align=center]粗多糖产率(%)[/align] [/td][td] [align=center]纯多糖产率(%)[/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1[/align] [/td][td] [align=center]55[/align] [/td][td] [align=center]1:35[/align] [/td][td] [align=center]180[/align] [/td][td] [align=center]14.24[/align] [/td][td] [align=center]1.22[/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2[/align] [/td][td] [align=center]60[/align] [/td][td] [align=center]1:60[/align] [/td][td] [align=center]120[/align] [/td][td] [align=center]15.44[/align] [/td][td] [align=center]1.67[/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3[/align] [/td][td] [align=center]65[/align] [/td][td] [align=center]1:30[/align] [/td][td] [align=center]225[/align] [/td][td] [align=center]12.72[/align] [/td][td] [align=center]1.27[/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4[/align] [/td][td] [align=center]70[/align] [/td][td] [align=center]1:55[/align] [/td][td] [align=center]165[/align] [/td][td] [align=center]14.94[/align] [/td][td] [align=center]2.50[/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5[/align] [/td][td] [align=center]75[/align] [/td][td] [align=center]1:25[/align] [/td][td] [align=center]105[/align] [/td][td] [align=center]13.62[/align] [/td][td] [align=center]3.74[/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6[/align] [/td][td] [align=center]80[/align] [/td][td] [align=center]1:50[/align] [/td][td] [align=center]210[/align] [/td][td] [align=center]23.82[/align] [/td][td] [align=center]6.55[/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7[/align] [/td][td] [align=center]85[/align] [/td][td] [align=center]1:20[/align] [/td][td] [align=center]150[/align] [/td][td] [align=center]23.19[/align] [/td][td] [align=center]5.98[/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8[/align] [/td][td] [align=center]90[/align] [/td][td] [align=center]1:45[/align] [/td][td] [align=center]90[/align] [/td][td] [align=center]23.05[/align] [/td][td] [align=center]5.71[/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9[/align] [/td][td] [align=center]95[/align] [/td][td] [align=center]1:15[/align] [/td][td] [align=center]195[/align] [/td][td] [align=center]16.52[/align] [/td][td] [align=center]4.92[/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10[/align] [/td][td] [align=center]100[/align] [/td][td] [align=center]1:40[/align] [/td][td] [align=center]135[/align] [/td][td] [align=center]39.93[/align] [/td][td] [align=center]8.74[/align] [/td][/tr][/table]3.4.2 最优提取条件的选择用SPSS 19.0统计软件,以纯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对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优度通过复相关系数和方差分析来判定。结果如表4-2。[align=center]表4-2  回归方程[/align] [table=638][tr][td] [align=center] [/align] [/td][td] [align=center]回归方程式[/align] [/td][td] [align=center]R[/align] [/td][td] [align=center]P[/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回归方程1[/align] [align=center]回归方程2[/align] [align=center]回归方程3[/align] [/td][td] [align=center]Y=-9.850+0.164X[sub]1[/sub]+0.033X[sub]2[/sub]+0.001X[sub]3[/sub][/align] [align=center]Y=-7.595+0.153X[sub]1[/sub][/align] [align=center]Y=3.780-0.002X[sub]2[/sub] X[sub]3[/sub]+3.004E-5 X[sub]1[/sub]X[sub]2[/sub] X[sub]3[/sub] [/align] [/td][td] [align=center]0.919[/align] [align=center]0.902[/align] [align=center]0.960[/align] [/td][td] [align=center]0.008[/align] [align=center]0.000[/align] [align=center]0.000[/align] [/td][/tr][/table]表4-2中,Y为纯多糖得率,X1为提取温度,X2为液固比,X3为提取时间。方程1,R[sup]2[/sup]= 0.844,P值为0.008,回归非常显著,常数项和X1项P值分别0.041和0.002小于0.05 ,回归显著,有统计意义,而X2,X3均回归不显著,方程1多糖产率预测值为7.98%;方程2为将各项及其交叉乘积项全部纳入进行逐步回归的结果,我们发现,最后的方程中只保留了X1项,方程2的 R[sup]2[/sup]= 0.813,常数项和X1项P值分别为0.006和0.000,均小于0.01,回归亦非常显著有效,其预测值为7.66%。方程3为全体向后回归分析结果,R[sup]2[/sup]= 0.922,P值为0.000,常数项乘积项P值分别为0.001,0.000和0.000,均小于0.01 。故回归非常显著,其预测值为8.28%。3.4.3 最优提取条件的验证综合上述三方程的回归结果,及均匀设计和单项实验的结果,我们采取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为135 min、提取料液比为40,即第10组的条件为最佳条件,并重复3次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见表4-3。[align=center]表4-3  最优提取条件测得的多糖含量[/align] [table][tr][td] [align=center]实验编号[/align] [/td][td] [align=center]提取条件[/align] [/td][td] [align=center]粗多糖得率(%)[/align] [/td][td] [align=center]纯多糖得率(%)[/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1[/align] [/td][td=1,4] [align=center]提取温度:100℃[/align] [align=center]料液比:1:40[/align] [align=center]提取时间:135 min[/align] [/td][td] [align=center]32.24[/align] [/td][td] [align=center]8.57[/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2[/align] [/td][td] [align=center]28.64[/align] [/td][td] [align=center]8.99[/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3[/align] [/td][td] [align=center]28.99[/align] [/td][td] [align=center]8.92[/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平均值[/align] [/td][td] [align=center]29.96[/align] [/td][td] [align=center]8.83[/align] [/td][/tr][/table]4  实验结果4.1 单因素实验结果4.1.1  液固比采用提取温度80 ℃,加热2.5h,提取1次,考察了液固比对提取收率的影响。图4-1表明,固液比从10:1增到20:1多糖产率并无太大变化,液固比从20:1增到30:1纯多糖产率提高了56.94 %,同样,从30:1到40:1纯多糖产率又提高了44.94%。而在40:1到50:1之间,反而下降。主要是由于开始增加提取液体积有利于细胞内容物的溶出,而液固比到达40:1之后,多糖成分已基本溶出,故多糖产率并没有提高,反倒降低。考虑到工业生产中水的用量和多糖产率的综合因素,可以得出40:1应为最佳提取液固比。[align=center][img=,542,27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8/201908261726359481_8405_3237657_3.png!w542x271.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4-1  液固比对泽泻粗多糖得率的影响[/align][align=center] [/align]4.1.2  提取温度采用液固比为20:1,提取时间2.5h,提取1次,考察了提取温度对多糖产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2。由图中可以看出,当温度从60 ℃上升到70 ℃时,粗多糖得率共提高了58.56%,从70℃到80℃,提高了58.54%,80℃到90℃,提高了26.37%,从90℃到100℃,提高了66.43%。随着温度的上升,多糖产率一直在增加,说明温度的提高对多糖的溶出有显著影响。显然,从60℃到90℃,多糖产率几乎呈线性上升,从90℃到100℃,较60℃到90℃上升更快,且产率最高。过低的温度会造成提取物溶出少甚至不溶出,而较高温度会显著提高多糖产率。所以,即使较高的温度会略微增加能源上的成本,但是却使多糖产率增加数倍,提高药材利用率,大大降低总生产成本。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考虑,得出多糖的最佳提取温度为100 ℃。[align=center][img=,556,28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8/201908261727189034_3165_3237657_3.png!w556x281.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4-2  提取温度对泽泻多糖得率的影响[/align][align=center] [/align]4.1.3  提取时间中药材有效药物成分溶出需要一定的时间,较短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无法最大限度地溶出,过长的提取时间则会导致有效成分分解。采用提取温度80 ℃,液固比20:1,提取1次,考察了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3。可以看出,提取时间超过2h后多糖得率并未继续增加,反而下降;而2h之前,多糖得率增加显著,从1h到2h增加了49.11%。虽然在3.5h处总产率较2h增加了0.11%,但是提取时间却较2h多出将近一倍,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故2h为最佳提取时间。[align=center][img=,560,26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8/201908261727397775_5830_3237657_3.png!w560x260.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4-3  提取时间对泽泻多糖得率的影响[/align]4.1.4  提取次数采用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2.5h,液固比20:1,考察了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4。结果发现:提取3次时多糖得率最高,比1次提取提高了1.5倍,差别显著。而提取两次较提取一次,也提高了65.03%,提高显著。提取三次的多糖产率是提取一次的2.5倍。因此,从约成本,提高药材利用率的角度考虑,确定最佳提取次数为3次。[align=center][img=,548,26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8/201908261727581933_5743_3237657_3.png!w548x269.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4-4  提取次数对泽泻多糖得率的影响[/align][align=center] [/align]4 . 2 均匀设计实验结果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泽泻多糖,通过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三个可控条件进行均匀设计实验,结合实验及生产实际,确定了泽泻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并利用该最优条件测定了泽泻多糖的含量,计算出了纯多糖的得率。结果见表4-4。[align=center]表4-4  泽泻多糖提取最优条件及多糖含量[/align] [table][tr][td=4,1] [align=center]最优提取条件[/align] [/td][td=1,2] [align=center]粗多糖得率[/align] [align=center](%)[/align] [/td][td=1,2] [align=center]纯多糖得率[/align] [align=center](%)[/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提取温度[/align] [/td][td] [align=center]提取料液比[/align] [/td][td] [align=center]提取时间[/align] [/td][td] [align=center]提取次数[/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100℃[/align] [/td][td] [align=center]1:40[/align] [/td][td] [align=center]135 min[/align] [/td][td] [align=center]1次[/align] [/td][td] [align=center]29.96[/align] [/td][td] [align=center]8.83[/align] [/td][/tr][/table]所得纯多糖实际产率8.83%与理论得率8.28%十分接近。[color=#000000]5  讨论5 . 1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过程(1)在多糖提取过程中,除待测因素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按要求改变外,其他条件均应保持一致,以减少系统误差,增加数据的准确性。(2)在转移多糖溶液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及其操作的一致,如粗过滤完抽滤时滤渣滤棉中残余多糖成分的转移,旋蒸浓缩提取液后的转移和离心过程中多糖的转移应最大程度减少多糖损失量,并保持操作的一致性。(3)在绘制标准曲线及用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时,加入苯酚后一定要混匀,以防止硫酸直接氧化苯酚,导致糖类反应不完全。此外,苯酚须现用现配,避光保存。(4)在硫酸与糖反应时,一般方法是加入苯酚和硫酸后摇匀,直接室温放置30min后测其吸光度,为了保证反应完全,本实验在加入硫酸并摇匀后,先沸水浴15min,再冷水浴10min,再室温放置5min后测量吸光度。并在测量时保证每组的反应时间一致。(5)纯多糖含量的测定过程,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单因素实验中同一组的最好同时测,均匀设计实验的十组最好同一天测完。(6)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对于泽泻多糖测定时,采用的是以往经验的可见光范围490nm进行测定,这是实验中不完善的地方,准确的操作应通过实验找到多糖吸光度最大的波长进行测定。5 . 2 单因素实验由于单因素只是考虑单个提取条件对产率的影响,不能考虑到多种因素共同的影响,所以只是作为参考结果,对于单因素对多糖提取的影响具有参考价值,但是从总的生产上来说,均匀设计具有更加实用的价值。本实验中,单因素最优条件为:液固比40:1,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单因素中提取次数的结果中提取两次较提取一次产率的增长值,还没有提取三次较提取两次的增长值大。可能是因为提取温度不够高,多糖溶出较慢所致。单从单因素的角度来看提取三次为最佳条件。但是从生产过程考虑,提取次数的增加会增加很大工作量,一般会选择一次就能提取完全的条件。而均匀设计实验中也证明,在100℃,40:1,135min条件下多糖的产率就可以达到8.74%,比单因素实验中提取三次的量还要高,故选择一次为最佳提取次数。5 . 3 均匀设计实验均匀设计实验结果8.83%同实验分析的理论结果8.28%较为接近,这也证明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并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提取条件。均匀设计是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结果,不难发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为135 min、提取料液比为40、提取一次。5 . 4 整体结果讨论单因素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于单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次数与多糖产率呈正相关,提取时间也是呈正相关。提取时间与多糖产率的关系是到一定时间就达到稳定,即超过这个时间显著性不过。液固比与多糖产率的关系是存在一个峰值,低于此值,产率随液固比增加而增加,超过此值则随液固比增加而产率降低。这也给我们一些启发,对于这些植物药中似多糖类水溶性物质的提取条件也应存在此种规律,可作为以后研究的参考。均匀设计实验是在单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提取时间、温度和液固比对多糖产率的影响,是较符合实际生产条件的一项实验,具有较高的应用参考价值。当然,除了本课题中考虑到的因素,可能还有其他未被考虑到的一些因素。均匀设计只是以线性回归的方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而现在有更为先进的如响应面分析法等。这都说明多糖的提取工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067Xie Min.Phmar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formulas.Beijing:The People’s Public Health Publish House,2007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一部).中国医药出版社,2010:213  黄珍,刘咏松.泽泻降血脂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进展.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5):55~56  陈曦.泽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9):50~51,53  臧萍.泽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7(6):180~182Yamaguchi K.Akauurane derivative isolated from Alisma orientale Acta Crystallogr SectC Cryst. Struct .医药导报,2003,22(5):295Peng GP,LouFC.Isolation and indentification of diterpenoids fromAlisma orientalis .Actapharmaceutica sinica,2002,37:950~954  丁霞,吴水生.泽泻的研究进展.中医药信息,2008,25(5):19~21  王建平,傅旭春,泽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  冯欣煜,姚志凌.泽泻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中国医药指南,2007,S1:37~38  尹艳,高文宏,于淑娟,等.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食品工业科技,2007,28(2):248~250  吴华振.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应用进展.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1803~1804  杨艳,徐应淑.川、黔地区金钗石斛多糖的含量测定.中国药房,2010,21(27):2552~2554  李小凤,韦庆宁,史柳芝,等.泽泻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山东化工,2012,41(7):26~28  朱秀灵,戴清源,冯宏波.超声波辅助提取银杏叶多糖工艺研究.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10,25(3):6~8  缪建,杨文革,周彬.银杏叶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12(2):153~156  金汝城,周术涛,张东博,等.均匀设计优化超声波法提取黄芪多糖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98~5499[/color][align=center] [/align]

  • 【讨论】多糖中的蛋白

    我现在正在做植物中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在测定多糖分子量时,若没有除蛋白会不会影响结果?还有多糖要多纯才能进行测定分子量呢?谢谢

  • 【求助】求助:枸杞多糖含量的测定

    本人最近测定枸杞多糖含量时,所用测定方法均为2005年版药典枸杞项下,结果出现如下问题:测定枸杞提取物(注:厂家未提供提取方法)枸杞多糖含量时,直接称样水溶解然后测定,结果所测提取物含量高达95%;按药典方法进行前处理,测出值也高达70%;而厂家提供的是50%。另外,我们公司有一种产品,45度白酒,其中添加了葛根黄酮提取物和这种枸杞提取物,结果所测枸杞多糖含量也与理论添加量有很大差别。请问:像我这种情况,在测定枸杞多糖时,需要像药典中那样前处理吗?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多糖测定时葛根黄酮会不会影响?测定提取物和测定白酒中多糖含量时方法是否可以一致?不行的话又分别该怎样测定? 恳请问各位专家朋友指点迷津!谢谢![/color][/color][/color]

  • 【求助】多糖的分子量分布

    我用的是waters_1525_717_2414测定多糖的分子量分布,色谱柱是三根串联的凝胶色谱柱,流动相是缓冲盐,请问色谱柱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能接触有机相吗?717自动进样器purge时用什么溶剂呢?色谱系统怎样才算平衡好了呢?恳请专家指教,谢谢!

  • 海参多糖的测定方法!

    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海参不同组织酸性黏多糖含量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YKX201103014.htm不知道有没有版友做过海参中的多糖呀?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不知道有没有版友手里有呀?是否能分享一下如果有做过的版友也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经验,谢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