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储氢研究

仪器信息网储氢研究专题为您整合储氢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储氢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储氢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储氢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储氢研究话题讨论。

储氢研究相关的论坛

  • 【转帖】日本研究小组成功直接观察到氢原子

    【转帖】日本研究小组成功直接观察到氢原子

    一个由东京大学、日本精细陶瓷中心(JFCC)纳米构造研究所、日本产综研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在全球首次成功地直接观察到了氢(H)原子。氢原子是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直径约0.1nm,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该研究小组等表示,此次的成果将加快贮氢技术及硅器件等的研发。有关论文已刊登在《Applied Physics Express(APEX)》在线版上。电子显微镜是通过对2009年上述研究小组与日本电子共同开发出来的“角度控制环状明视野——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ARABF-STEM)”进行进一步改进而获得的产品。通过对显微镜的透镜进行球面像差补偿处理,并通过逻辑计算求出最佳观察角度等,实现了0.1nm(1埃)以下的分辨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102001_258581_1744209_3.jpg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102002_258583_1744209_3.jpghttp://www.powersystems.eet-china.com/ART_8800625442_2400004_NT_8ee8ba57.HTMPS.日本研究小组观察到了锂离子充电电池中的锂原子日本精细陶瓷中心(JFCC)纳米构造研究所、丰田、东京大学及东北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全球首次成功地直接观察到了对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特性具有决定性的锂原子。如果能够由此揭开在锂离子充电电池领域尚未明确的锂离子传导机制以及电池老化机理,便有望在电池材料的开发上实现较大的突破。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102005_258584_1744209_3.jpghttp://tech.weiphone.com/2010-06-03/Japanese_research_team_observed_that_the_lithium-ion_rechargeable_battery_in_the_lithium_atom_217555.shtml

  • 【讨论】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土壤蒸发规律研究中应用

    介绍了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土壤蒸发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对土壤蒸发中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盐类、温度梯度、土壤水迁移机制和土壤分层及植被等因素对各种土壤蒸发机理及其描述计算方法的影响,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土壤蒸发过程中的分馏特性揭示了土壤蒸发机理。最后,指出了选择合适土壤水提取技术的重要性和土壤蒸发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1297]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土壤蒸发规律研究中应用[/url]

  • 【讨论】请重视应用分析化学研究

    [size=4][b][center]请重视应用分析化学研究[/center][/b][/size][center]作者:周锦帆(《检验检疫科学》编辑部)[/center] [b]国内分析化学工作者按其工作性质是否可如下分类:1.分析化学前瞻性研究[/b]。汪尔康院士、俞汝勤院士、陈洪渊院士等在这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1月初,院士们在杨州的“2009分析化学报告会”上的报告,真正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从而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尊敬。[b]2.分析化学仪器研制[/b]。国内首创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专家以及金钦汉教授等在分析化学仪器研制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吉天仪器公司的原子荧光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应是民族分析仪器研制的典范。[b]3.分析化学教育[/b]。全国近百所高校的分析化学教师在勤勤恳恳地培养下一代分析化学工作者。清华大学邓勃教授是我国分析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其著作——仪器分析、数据处理、分析化学辞汇和英汉分析测试字典是难得精品。另外,分析化学类杂志编辑对我国分析化学的学术交流作出了较大的贡献。[b]4.分析化学应用研究[/b]。分析化学的俗名是“眼睛”。中国检科院庞国芳院士在食品安全、农残和兽残的检测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AOAC奖,制定了3项国际标准及141项食品检测国家标准,为实用分析化学树立了一面旗帜。[b]5.分析仪器性能解读者[/b]。外资仪器公司的技术支持及国内一些分析化学教授,及时地介绍国外最新推出的分析仪器,并将新仪器用于实际的样品分析。[b]6.分析化学常规分析人员[/b]。他们在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上,以标准分析方法为依据长年与酸、碱及仪器打交道,每天实实在在地报出样品分析结果,可谓分析化学界的老黄牛。 现在是2009年,明年是2010年。分析化学工作者的工作及研究思路是否该有变化?笔者谈一点看法。11月17日7时45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复旦大学负责人在谈到研究生的培养时强调,“要重视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笔者受此启发,分析化学工作者的研究是否应向“应用分析化学”倾斜甚至转移?自己1963-1990年在核工业部铀矿冶研究所、1990年至今在检验检疫系统工作,可谓都是当时应用分析化学研究最实际的部门。我的体会是:分析化学工作者最大的快乐是自己建立的(有一定创新性)方法正在为其他实验室所采用,即产生了生产力。同时,在解决诸多实际分析化学问题的同时是有可能在原创性方面作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贡献。例如,作为复杂物质的首选方法——离子交换分离,笔者在F.W.E.Strelow分配系数Kd测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约20多年的离子交换应用研究及所建立的40多个实用的分析方法,提出了“阳离子交换分离时淋洗剂浓度速查表”,引起国内外学者注目。 [b]对“应用分析化学”的研究,有如下建议:[/b]1.密切关注J.AOAC杂志的论文内容及世界食品安全研究者等的研究方向。如果我们能真正在食品安全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作出高水平的成果,这对社会、对人类是项实在的贡献。2.客观回顾并评估自己多年来曾作过的“前瞻性分析化学研究”的效果,谨防“先天不足的前瞻性”。10月25日晚,中央新闻台面对面节目,李开复先生接受董倩采访时说,“无用的创新是不可取的”。这对分析化学工作者来说,或许有参考价值。3.不了解国外同行的研究进展是不可能作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但是,有的分析化学工作者可能一年甚至数年不看外文文献。原因很多,但外文文献必须被高度重视以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为应用分析化学研究的方向及选题提供依据。4.外资分析仪器公司有不少分析化学精英,他们接触并掌握最先进的分析仪器,请他们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其应用分析化学研究更上一个台阶。5.请高校教师加强对学生、研究生重视应用性的教育。6.欢迎分析化学专家与检验检疫分析化学工作者密切合作,为应用分析化学的深入研究作实在的贡献。

  • 氢键表征研究

    [color=#444444]请问有人研究过羟基的氢键表征或者自由羟基的表征吗?从文献里面看到很多相关是用变温红外或者核磁,但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做以及怎么处理数据,求助大神们,最近很困扰啊[/color]

  • 【讨论】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三聚氰胺事件对整个食品行业产生了严重冲击。消费者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极为关注。学术界也积极寻求三聚氰胺的有效检测方法。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杂志Talanta报道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曹倩与其导师赵红、何裕建教授等人利用电化学方法快速灵敏检测三聚氰胺的工作。该工作对于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高效检测具有重要潜在意义。  现今有关电化学方法检测三聚氰胺的报道较少。电化学方法凭着简单、快速、灵敏以及成本低的优点在分析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该课题组以寡聚DNAd(T)20为探针分子,利用其与三聚氰胺之间存在的静电和氢键作用,以铁氰化钾为电化学识别元素实现了用电化学方法对三聚氰胺分子的灵敏与特异性检测。  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和原子力显微镜等证明了寡聚DNAd(T)20与三聚氰胺之间的强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三聚氰胺浓度在3.9×10&8722 8M到3.3×10&8722 6M范围内时,铁氰化钾的还原峰电流和三聚氰胺的浓度成线性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90,该方法对三聚氰胺的检测限低至9.6×10&8722 9M。该方法在实际奶制品的检测中,三聚氰胺回收率可达到95%。  在此基础上,该课题组正在进一步研究更加高效专一、灵敏实用的三聚氰胺分析方法,并已取得了很好的阶段性成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基金以及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基金的大力支持。

  • 【转帖】变更研究和补充申请---化药部分(2009)

    1、对于变更的I、II、III类,是不是I类和II类变更只要在省局备案或审评,III类变更才报国家局审批?【答】《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补充申请根据事项进行分层申报、审批管理,分为国家局审批事项、省局审批事项和省局备案事项;SFDA发布的《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一)》按照变更程度将这些事项又分为I、II、III类变更,按照各种变更对产品质量、安全性、有效性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分类,指导申报单位按照变更程度大小进行相应的研究验证。进行补充申请申报时是在分类的研究基础上按照事项确定执行哪种申报程序,目前不是按照I、II、III类变更程度确定申报程序。 2、确定可信度高的有效期应采取科学的统计方法,具体的指导原则是哪个?【【答】由于长期稳定性试验采用多批样品,需要考察多个项目,每一个考察项目都会有多个试验数据,一般地,制定有效期时需要对这些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SFDA发布的化学药品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规定:由于试验数据的分散性,一般应按95%可信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合理的有效期。如三批统计分析结果差别较小,则取其平均值为有效期,如差别较大则取其最短的为有效期。若数据表明测定结果变化很小,提示药品是很稳定的,则可以不做统计分析。在ICH Q1E中,对稳定性数据的评价方法和有效期(货架期)的确定进行了更为系统和详细的阐述,针对不同的贮藏条件、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是否明显变化、数据是否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数据能否进行统计分析等不同层面进行了详细讨论。3、变更工艺中都要求与原产品稳定性研究进行比较,但由于历史原因,工艺从大生产开始就做了变更,现在作补充申请,不作原产品比较是否可行?【答】在变更工艺、变更处方、变更规格等补充申请中,一般都需要对变更后的1-3批样品进行3-6个月的加速试验及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并与变更前产品的稳定性情况进行比较,以说明变更对药品稳定性是否产生影响。这里的稳定性研究比较一般是指与原稳定性研究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当然,采用变更前后的样品同时进行稳定性考察所取得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在本问题所指情况下,需要关注原稳定性研究所采用样品的生产规模、所用分析方法和考察指标等,如与变更后的情况无可比性,则建议按照《化学药品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对变更后的样品开展系统的稳定性考察,提交至少3批变更后大生产样品的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等稳定性研究结果,以支持变更后产品的包装、贮存条件及有效期。4、提交变更申请时,完成了3个月/6个月的加速及长期稳定性试验后,是否仍需继续进行稳定性研究?如果已有的3个月/6个月的数据显示变更前后无变化,能否根据对产品的性质的了解及对变更的充分验证,不再继续进行稳定性研究。【答】正如此次介绍的变更研究的技术要求中所述,在提交变更申请时需完成变更后产品3-6个月的加速和长期留样稳定性研究,并对变更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变更是否成立。考虑到变更研究的实际可操作性、参考国外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这样的技术要求,但是其中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研究者需继续进行变更后产品的稳定性研究。一则是因为实际的长期留样稳定性研究结果最具有说服力,二则是某些产品的降解过程并非一级动力学过程,根据产品短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预测长期结果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在提交申请后,仍应继续进行稳定性研究,直至拟定的有效期。如研究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管理当局申报。

  • 【转帖】三聚氰胺的毒性研究

    三鹿集团三聚氰胺中毒事件发生后,回顾文献发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动植物检疫研究所的专家近期专门研究了三聚氰胺的细胞毒性实验、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实验和肾衰竭的作用。提示实验动物存在肾衰竭的可能,动物饲喂三聚氰胺后肾脏肾小管中出现了晶体。发现其慢性毒性作用较强。   研究原因始于2007年3月中旬以来,美国发生4 000多起猫、狗等宠物中毒死亡事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从进口的部分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检出三聚氰胺等成分。三聚氰胺多用于生产塑料和肥料,还可制造药物胶囊。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可提高饲料的氮含量,让人误以为该饲料的蛋白质比较丰富,但是否有害人体健康,有关它和其他物质混合后对动物产生何种影响的资料报道甚少。研究人员通过对三聚氰胺的细胞毒性、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研究,客观评价动物长时间接触该化合物的危害性,以及为中毒动物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1 材料选用BHK细胞(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 昆明小鼠,清洁级 (购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成年健康猫(购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 三聚氰胺(北京化学试剂公司),DMEM培养液,胎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MTT溶液(美国Sigma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Dmil型,美国leica公司),酶标仪(Accent型,美国Thermo公司),CO2培养箱(3111型,美国Thermo公司),生化分析仪(saba18意大利),石蜡切片机(Leica美国)。2 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三聚氰胺对BHK细胞的毒性试验:将三聚氰胺测量细胞活力存活率%=((样品A值-空白组A值)/(阴性对照A值-空白组A值)×100%。发现高浓度可大量抑制细胞成活。三聚氰胺在高浓度时(≥1667 mg/ml)与细胞存活率显著相关(P5 000 mg/kg,可以初步认定为微毒或基本无毒。三聚氰胺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常规检测正常,实验组的血清BUN和CRE升高,且在第23天,这两项指标超过正常范围,而BUN和CRE两项指标的升高在临床上提示实验动物存在肾衰竭的可能。并且动物饲喂三聚氰胺后肾脏肾小管中出现了晶体。由此推断三聚氰胺长期饲喂可能引起肾衰竭,其损伤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转帖】变更研究和补充申请---中药部分(2009)

    1、蜜丸制剂如要进行辅料蜂蜜的变更,有何要求?【答】蜂蜜是一种含有多种成分,且具有药理活性的特殊辅料。中药蜜丸制剂,在使用蜂蜜时,无论是在制剂方面或是适应症、功能主治方面都有其具体的考虑。蜂蜜炼制后粘合力强,与药粉混合后,对药物的吸收、利用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中医传统认为,蜂蜜具有润肠、润肺、防腐、解毒、滋润脾肾,“和百药”等功能,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蜂蜜的功效应用,不能将其作为普通辅料简单对待,而应根据其适应症、治疗作用、用药人群等方面慎重考虑,并进行充分研究,以说明其变更对药物吸收、利用的影响,对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变化,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建议进一步参考中心网站相关论述。2、某中药材在现行药典中没有含量测定等内容,企业自行建立了标准。若新版中国药典增加的测定方法与企业的不一致,是否需要与药典一致?变更企业内控标准要做对比研究吗?【答】现行中药材标准及制剂标准中质量控制指标较少,应逐步完善,以进一步控制中药材及制剂的质量。企业所使用的中药材应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企业制定的内控标准是根据制剂要求,对药典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变更标准应有相关研究作为支持。3、变更工艺中,将分煎改为合煎,药材有效成分之间不发生反应或沉淀,是否需做临床验证?【答】分煎改为合煎,可能引起药用物质基础的明显改变,或对药物的吸收、利用可能产生明显影响,属于工艺的重大变更。此类变更一般需进行全面的研究和验证工作,研究工作可按照变更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变更前后产品进行比较研究。一般应进行以下研究验证工作或提供相关资料:变更的原因,说明变更的具体情况、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变更所涉及的生产工艺研究与验证资料,必要时,需包括变更前后的物质基础的研究资料及相关图谱等;变更前后质量标准及其相关研究资料;变更后连续3批样品的检验报告书;稳定性研究资料,包括与变更前产品稳定性情况的比较;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药理毒理试验研究,及Ⅱ、Ⅲ期临床试验或生物等效性研究。另外,对于变更申请(补充申请)中涉及需要进行临床研究的,其临床试验研究应经过批准后实施。即应该先提交申报资料(包括提交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取得临床试验研究批件后,开始临床试验研究;临床试验研究结束后,再提交临床试验研究资料;变更申请批准后,才能实施其变更。4、“阶段性临床试验完成后,可以按补充申请的方式申请下一阶段的临床试验”请问向省局还是药审中心申报?以补充申请哪一项进行申报?申报内容包括哪些?【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8年1月7日《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第十八条规定:新药的注册申请,申请人可根据具体情况申请阶段性(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并可分阶段提供支持相应临床试验疗程的非临床安全性试验资料。阶段性临床试验完成后,可以按补充申请的方式申请下一阶段的临床试验。批准其进行阶段性临床试验的为国家局,因此其补充申请应向国家局进行申请;补充申请事项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4中相关事项应归为-其他项。申报内容应结合批准内容提供相关研究资料。

  •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项“纳米科技平台上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若干基础研究”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项“纳米科技平台上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若干基础研究”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一、总体目标本专项的设立旨在充分利用国家纳米科技平台,实现数据和研究设备的共享;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会)“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整体布局的集成,推动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促进纳米科技的稳定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在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能力。本专项的依托单位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二、基本原则本专项将根据自然科学基金会“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申请指南以及其他与纳米科技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各协作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在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关键研究领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 三、研究领域 1、纳米尺度的相关检测和表征 (1)纳米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过程和自组装方法研究 (2)纳米尺度内物理、化学性质的检测和表征 (3)分子纳米结构和单分子检测 2、纳米结构、纳米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探索 (1) 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工艺技术研究 (2) 基于新原理的纳米电子器件和纳米光子器件 (3) 纳米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和数学建模 3、纳米生物和医学器件研究 (1) 用于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纳米材料及相关器件技术 (2) 探索靶向治疗的纳米药物及其载体的定向输送和缓释体系 (3) 单分子和单细胞的探测、表征和传感技术 四、申请本专项研究课题注意事项 1、申请人资格本专项各研究课题申请人必须符合自然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申请者资格,承担过或正承担着自然科学基金会“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以及基金会与纳米科技密切相关的项目。研究课题申请不受自然科学基金会基金申请限项规定的制约。 2、申请者可根据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自由确定项目名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每个课题资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10万元,执行期限为2年。 3、本专项经费原则上应使用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协作实验室的大型仪器上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测试等方面的工作,在课题申请书上应明确表示使用大型仪器所在的协作实验室名称。课题经费按照申请内容和使用设备的情况划拨至相关的协作实验室。 4、申请者请于2006年1月10日前提交课题申请。使用统一电子版面上基金项目申请书,申请者可自行在基金会网站上下载,然后安装在个人计算机中,按照帮助文档的说明操作即可。基本信息表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其他”,附注说明填写“纳米科技平台上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若干基础研究”,报告正文按照面上项目撰写提纲撰写。一式5份报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5、为避免重复资助,项目申请书应明确论述该项申请与其它相关研究项目的联系与不同。 6、自然科学基金会委托“纳米科技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专家指导组成员、协调工作组成员、本专项负责人和部分特邀专家组成本专项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评审等工作。评审中坚持择优和重点支持的原则,以到会评审专家投票的方式确定资助课题(赞成票须超过到会专家半数)。 7、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应保持稳定,确需变更的,课题负责人须及时提交变更申请及相应变更材料,经专项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管理领导小组审定。 8、本专项资助的课题研究所形成的论文、专利和数据库等须标注: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90406024”等相关字样。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汲志华 王荷蕾 联系电话: 010-82613928,62652123 传 真: 010-62652116Email: jizh@iccas.ac.cn wanghl@nanoctr.cn 通讯地址: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邮 编: 100080

  • 【原创大赛】影响制氢装置PSA产品氢气纯度因素研究

    影响制氢装置PSA产品氢气纯度因素研究 国内外蒸汽转化制氢装置的净化工艺主要可分为两种流程,即化学净化(常规净化法)和变压吸附净化法(PSA净化法)。两种流程在国内均已有成功的操作经验,两种净化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料和燃料价格及技术经济比较结果。由于造气单元采用价格较低而且产氢量高的焦化干气为原料,因此采用PSA净化法的氢气成本要比采用化学净化法的氢气成本低。而且采用PSA净化法制氢装置还具有流程简单,便于生产管理,产品氢纯度高(PSA净化法生产的工业氢纯度大于99.99%)等特点,有利于减少加氢装置的投资和消耗。因此,推荐采用PSA净化法。来自造气单元压力约2.1MPa(G)、温度40℃中变气进入界区后,自塔底进入吸附塔中正处于吸附工况的塔(始终同时有两台),在其中多种吸附剂的依次选择吸附下,一次性除去氢以外的几乎所有杂质,获得纯度大于99.9%的产品氢气,经压力调节系统稳压后送出装置。当吸附剂吸附饱和后,通过程控阀门切换至其它塔吸附,吸附饱和的塔则转入再生过程。在再生过程中,吸附塔首先经过连续四次均压降压过程尽量回收塔内死空间氢气,然后通过顺放步序将剩余的大部分氢气放入顺放气罐(用作以后冲洗步序的冲洗气源),再通过逆放和冲洗两个步序使被吸附杂质解吸出来。逆放解吸气进入解吸气缓冲罐,冲洗解吸气进入解吸气缓冲罐,然后经调节阀调节混合后稳定地送往造气单元的转化炉作为燃料气。因此产品氢的纯度就成了考量装置的重要标准,PSA影响产品氢纯度的因素就成了研究的重点对象。本文对PSA提纯氢气的工艺原理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PSA影响产品氢纯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装置操作进行了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合理提高产品氢纯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1基本原理1.1.1吸附 吸附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即:化学吸着、活性吸附、毛细管凝缩、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是指吸附剂与吸附质间发生有化学反应,并在吸附剂表面生成化合物的吸附过程。其吸附过程一般进行的很慢,且解吸过程非常困难。 活性吸附是指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生成有表面络合物的吸附过程。其解吸过程一般也较困难。 物理吸附是指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分子力(即范德华力)进行的吸附。其特点是:吸附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吸附过程进行的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物质间的平衡在瞬间即可完成,并且这种吸附是完全可逆的。PSA制氢装置中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1.1.2吸附剂及吸附力 工业PSA制氢装置所用的吸附剂都是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固体颗粒,主要有:活性氧化铝类、硅胶类、活性炭类和分子筛类。不同的吸附剂由于有不同的孔隙大小分布、不同的比表面积和不同的表面性质,因而对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1.1.3装置所用吸附剂的特性1).AS吸附剂 在大型PSA氢提纯中的应用结果表明:AS[fo

  • “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化工大学挂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和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联合共建的“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大连市发改委批准并报告国家发改委,完成了共建单位的迭代更新重新挂牌,北京化工大学作为在该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的新共建单位被引入,中心挂靠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4e7b1278-4bb9-4a95-9b1f-53e4e53d80d3.jpg[/img][/align]“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在国家发改委和大连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相关要求建立,旨在通过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构建氢能及燃料电池创新链、产业链,解决发达国家制约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与“卡脖子”问题,带动产业升级。中心重新挂牌后,将在国家发改委、大连市发改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下,实行主任负责制,副主任由共建单位各派1名领导专家担任,并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我国燃料电池与氢源技术领域著名专家组成。中心将坚持[b]“资源共享、模式创新、做大做强”[/b]方针,分设多个技术平台,包括[b]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平台、绿色制氢技术平台、化石能源高效制氢技术研究平台、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商业化应用科创平台、分布式氢源及低碳应用技术研发平台[/b]等,逐步打造为创新引领型技术攻关平台,高效赋能“双碳”战略。[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4c2956cd-815c-419a-ad47-8016ccff12e8.jpg[/img][/align]北京化工大学表示,作为中心共建单位之一,目前在燃料电池和氢能研究领域,已形成了一支由院士、国家杰青领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在未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中,将继续聚焦燃料电池和氢能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课题,进一步发挥在燃料电池、电解水、储氢等方面的专长,通过产学研用跨学科协同创新,加速提升成果转化和市场化能力,积极推动燃料电池和氢源技术产业化进程。[来源:北京化工大学][align=right][/align]

  • 【转帖】T唐敖庆——中国理论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转帖】T唐敖庆——中国理论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5/200705101708_51342_1634962_3.jpg[/img]唐敖庆,理论化学家、教育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他在组建理论化学队伍和研究机构中做出了业绩。他是中国理论化学研究的开拓者,在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图形理论、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杰出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理论化学学科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主任,创建了中国的科学基金制度。 唐敖庆,1915年11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早在初中学习期间,他就显示出是一名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少年,深得老师的赏识。但因家境困难,无力升入高中,遂考入无锡师范学校继续学习。这期间,唐敖庆在学业上取得很大长进的同时,在政治上也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曾参加赴南京请愿团,并经常阅读进步书刊。为了筹集上大学的费用,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到本县凌霞小学教书,一年半以后进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大学补习班学习。这时,《大公报》上连载曾昭抡教授有关访日观感的文章,曾昭抡的学识和文采赢得了唐敖庆的敬慕和产生了师从的愿望。1936年夏,唐敖庆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七七”事变爆发后,随校南迁,先在长沙临时大学学习,1938年随校到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继续学习,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此时,唐敖庆刚结婚不久,夫妻俩居住在一间公寓的窄小套间里,生活十分清苦,唐敖庆除了承担大学的助教工作外,还在一所中学兼课,经常奔波于西南联合大学和城郊中学之间。   抗日战争胜利后,唐敖庆和王瑞駪、李政道、朱光亚、孙本旺等,以助手身分随同我国知名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吴大猷于1946年赴美考察原子能技术。尔后,唐敖庆被推荐留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入学后,他同时选修了化学系与数学系的主要课程,顽强地进行学习,为他后来从事的理论化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入学一年后,唐敖庆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并获得荣誉奖学金。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期,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校内的三百多名中国留学生中发生明显的政治分歧,国民党控制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会”,扬言要以中国留学生的名义开展一系列“拥蒋崇美”活动。这时唐敖庆已读过《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他坚信书中指出的令人信服的真理:只有革命,中国人民才有出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他旗帜鲜明地与一部分志同道合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对此进行宣传活动,这时他的寓所,已成为议论国事的场所,曾被戏称为“唐氏茶馆”,在斗争中形成了进步的学生组织“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同学会”,唐敖庆当选为第一任主席。“中国同学会”与“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等进步组织一起,开展了许多活动,如于1949年10月在纽约河边教堂(Riversidechurch)附近的国际学生公寓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会,介绍国内情况,向联合国发出签名通电,要求驱逐国民党代表,接纳新中国的代表;发起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人一元劳军运动”等。1949年11月唐敖庆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报效新中国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冲破重重阻力,终于在1950年初回到了祖国。从此,唐敖庆开始了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光辉历程。   1950年2月,唐敖庆被聘为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半年后提升为教授。1952年调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任教授,1956年任吉林大学副校长,1978年任吉林大学校长,1986年初调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并兼任吉林大学名誉校长至今。195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唐敖庆还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加发展科学事业、国家政权和党的建设工作。他曾经是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共十大、十一大、十二大代表,第二十一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二十三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主编等职。   回国四十年来,唐敖庆以其在培养人才、学术研究方面的卓越业绩,成为蜚声国内外的教育家和科学家,是五六十年代回国工作的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 32.10二氢卟吩类新型光敏剂的制备与光敏性质研究

    32.10二氢卟吩类新型光敏剂的制备与光敏性质研究

    80%。通过正交实验法对二氢卟吩e4合成条件进行研究,初步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160℃、20min。同时成功地进行了二氢卟吩e4的增量化合成实验。以萃取时间为40min,萃取物与萃取剂用量比为1:40,萃取次数为3次对合成产物进行萃取,使二氢卟吩e4粗品纯度提高到82.62%。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针对国内外尚无明确报道的二氢卟吩e4及UF的光敏性及光漂白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了6个不同浓度条件下,二氢卟吩“的光谱特性和光漂白特性:二氢卟吩e4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二氢卟吩e4的光漂白特性为光学修饰型,二氢卟吩e4的漂白半衰期大于80min,在肿瘤治疗过程中, 有利于光进入更深层次,增加了治疗深度,有利于PDT治疗。分别对UF粉末及UF液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O ℃_4℃)、避光条件下UF粉末的贮存期限应在在210天内;在低温(0℃_4℃)、避光条件下UF液体的贮存期限应在30天内。研究了6个不同浓度条件下,UF的光谱特性和光漂白特性:UF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物质的形式没有改变;通过吸收光谱变化对UF的光漂白特性进行了评价,UF的光漂白属于光学修饰型,UF的漂白半衰期远大于90min,因而有利于PDT治疗。关键词:二氢卟吩e6;二氢卟吩e4;UF;HPLC; 光谱;光敏性;光漂白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1_382102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1_382103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1_382104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2_382105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2_382106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2_382107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2_382108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2_382109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3_382110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3_382111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3_382112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3_382113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013_382114_2352694_3.jpg

  • 【转帖】吴浩青——中国电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转帖】吴浩青——中国电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吴浩青——中国电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7/200707081302_57537_1634962_3.jpg[/img]吴浩青,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从事大学化学教学和电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已50余年,为我国培育了大批人才。他是中国电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50年代和60年代初,系统研究了锑的电化学性质,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为0.19士0.02伏,得到世界公认。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完成了多项国家急需的科研项目,已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得到应用。80年代,对锂固体电解质、高能电源锂电池及其放电机理作了深入研究。 吴浩青,1914年4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31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1935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35—1949年,他先后在浙江大学化学系、太仓师范、湖南蓝田师范学院理化系和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任助教、讲师和副教授,主讲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并进行科学研究。1944年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志》上发表论文《芳香氨基醛及酮的合成》,显露了他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才华。   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吴浩青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他目睹祖国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感到为国为民贡献自己才学的时机到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反复推敲物理化学中的每个概念,把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活泼,透彻易懂。他主张理科学生既要有雄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必须有扎实的科学实验能力。因此,他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1957年,他筹建了研究双电层结构、电极表面性质的实验室,建立了测量双电层电容、表面吸附、交流阻抗的方法和实验系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成为我国电化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1965年,建立起用方波测量电池内阻的方法;1977年,对桥臂在10KΩ的交流电桥提高测量低电导电解液的灵敏度又做了改进,为测量凝胶电解质电池的内阻、测量离子交换膜的电阻和有机溶剂和无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   1957年12月,吴浩青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推动了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发展。他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于1957年系统地研究了锑的电化学性质,1965年研究氟硅酸的电导率与百分浓度的关系等课题,都是当时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并都已做出成果。   1978年,吴浩青去英国参加国际光化学会议时,了解到英国的统计热力学教材已有较大更新,回国后遂为研究生开设了统计热力学课程。   吴浩青已从事教育工作5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过37名研究生,不少人现已担任教授、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系主任等职务,为我国教学、科研事业做出了贡献。   1981年,吴浩青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1981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9年任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第五届国际锂电池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还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同时是国际电化学会会员。

  • 【转帖】申泮文——中国金属氢化物研究的开拓者

    【转帖】申泮文——中国金属氢化物研究的开拓者

    申泮文——中国金属氢化物研究的开拓者[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7/200707081249_57535_1634962_3.jpg[/img]申泮文,无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他执教无机化学基础课逾40年,编写和翻译化学专著多种。他长期从事无机合成和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为创建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奠定了基础。他还倡导继承和发扬“南开精神”。 申泮文于1916年9月7日出身于广东省从化县古楼潭村的一个工人家庭,家境贫寒。父亲为谋生携家北上,备尝艰辛。他盼望自己的儿子入泮习文,成为有学问的人,勉强供他上了中学。1935年申泮文在天津南开中学毕业。这时中国正在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漩涡中挣扎,这位在南开中学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熏陶的19岁青年人立志要接受高等教育,以便更好报效祖国。他考入了南开大学化工系,由于成绩优异,免缴每年90元的学宿费,生活费靠帮南开中学老师批改作业解决。第一学期结束后,获得每年300银圆的奖学金,暂时解决了求学的经济困难。但是,好景不长,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天津沦陷,南开大学校园毁于日军的野蛮轰炸,学校奉命内迁,奖学金宣告终结,申泮文的大学生涯只得暂告中断。   身受国破、校毁、辍学之痛的申泮文,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毅然投笔从戎,南下参加了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准备接受防化训练。但由于日军进攻上海,淞沪告急,他仓促接受了紧急战斗训练后,就奉命开赴上海前线,在淞江一线参加战斗,不久即因日军杭州湾登陆,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他目睹了政府腐败导致生灵涂炭、国土沦丧的种种惨象,心中烙下了对日本侵略军的深仇大恨,同时又感到个人和国家前途都一片黯然,产生了沮丧情绪。在照料一批伤病员撤退到南京后,他便申请脱离部队。在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内,申泮文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变成了濒临精神崩溃的孤鸿,经历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意志消沉的时期。   他绕道去长沙找当时任临时大学化学系主任的杨石先老师。因南开大学化工系已西迁重庆,他转入化学系继续大学学业。由于中途插班和身心交瘁,他的多门选课都没有成绩,被学校宣告退学。这时临时大学奉命内迁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部分师生在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的率领下组成“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步行赴滇,黄钰生同意并资助申泮文跟随这个旅行团去昆明。在63天中他们步行1600余公里,使他有机会目睹山川之秀丽和三省人民之贫困落后,思想又一次受到了强烈震撼和启迪,一种使命感在心底被唤醒。到昆明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主任的杨石先特许申泮文恢复学籍。苦难深重的祖国和期望殷切的老师使这位年轻人挺直了腰杆,他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用两年时间以较好成绩完成了三年学业,于1940年夏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   大学毕业后,初在航空委员会油料研究室任助理员。这个研究室属新建军事部门,要求全部工作人员集体参加国民党。他对领导的指令断然拒绝,工作不足一年就弃职潜逃了。此后他在川甘滇等地漂泊,经历了一段动荡的生活,但始终未离开教育界。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经黄钰生和邱宗岳介绍,进入南开大学化学系,参加了从昆明至天津的复员建校工作,于1947年回到天津,开始了在南开大学的教学生涯。   不久,天津和全国相继解放,申泮文经历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个黄金年代。他筹建了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并任主任;组建了科研集体,开始从事无机合成科研工作,奠定了学业和事业的基础。1959年,他自告奋勇参加援建山西大学,满怀激情地要在白纸上画最美丽的图画。他完全没有料到,他的雄心壮志为当时正愈演愈烈的左倾路线所不容。他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努力,在1964年就被批判为“与党争夺青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升级为“申家村反党集团”。他多次被拉下讲台,研究室被拆散,学术和社会活动都受到限制。他能做的,就是关起门来搞译著,及在“开门办学”中走遍山西大地对风化煤腐植酸资源进行了普查并绘制了一张分布图。正是这一点不起眼的工作,表现了中国这一代知识分子特有的奉献精神和对事业执著的追求,也使1977年赴太原参观访问的杨石先为之叹息和动容,并于1978年把申泮文二度调回南开大学工作。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肇始。申泮文争取到了老年来临之前的又一个黄金年代。申泮文自己把他的经历总结成一个公式:事业成就=教育+勤奋+机遇+奉献。他认为事业成功的诸因素中,勤奋是最主要、最积极、最起作用的因素,因而他充分利用得来不易的条件和机会,日以继夜地努力工作,出版了一批著作和译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拥有技术专利多项,1979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1964年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至今蝉联被选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委员。他曾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等社会活动中去,以一名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的身份,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80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还在改革高等教育、发展成人教育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他兼任天津联合业余大学校长;曾任山西大学化学系、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重庆大学化学系、北京钢铁学院应用化学系兼职教授,及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名誉教授。他热心学术团体的工作,1978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理事,并蝉联至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 【资料】氢氧稳定同位素在SPAC水分循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氢氧稳定同位素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体中的环境同位素,其在不同水体中组成特征的差异可以指示水分循环过程及植物用水机制等,从而成为广泛应用于水分循环研究中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分循环中的应用原理及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SPAC水分循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以期为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在SPAC水分循环研究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为研究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分配机制等关键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1294]氢氧稳定同位素在SPAC水分循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url][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1295]稳定同位素在作物水分关系研究中的应用[/url]

  • 【求助】请前辈指给我研究纳米材料的经验

    各位前辈,高手,牛人,本人现在研究金红石型纳米材料的稀土掺杂,抑制光催化,感觉这个东西牵扯到物理化学以及材料检测多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能给我指出些好书,尤其是化学方面的,我的化学忘掉不少,而且对纳米材料的相关基础理论有些生疏。请帮忙啦

  • 【原创大赛】四氢大麻酚质谱裂解机理研究及其异构体的鉴别

    【原创大赛】四氢大麻酚质谱裂解机理研究及其异构体的鉴别

    四氢大麻酚质谱裂解机理研究及其异构体的鉴别摘 要:通过GC/MS对两类THC的质谱裂解方式进行研究,对比了顺反异构体的差异,以及烯键位置不同对裂解所产生的影响,并通过所存在的差异性对其异构体鉴定提供依据。关键词:Δ9-THC;Δ8-THC;EI(电子轰击);质谱裂解机理;异构体一、概述 在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的研究中,如何区分具有不同药理活性的立体异构体,一直是个困扰人们的难题。质谱虽然是有机比合物分离鉴定的一种有效分析手段,但在立体异构体的区分方面尚存在许多困难,仅在离子的丰度上有所差异,顺反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差别不大,双键带氢的顺反异构体也不例外,这类顺反异构体我们通过核磁共振谱可以快速、准确地加以测定和区别,而对于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通过核磁很难做以鉴别,或者采用X光单晶衍射法,而对于不能培养成单晶的样品,此手法不能使用。所以其鉴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色谱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而质谱具有很好的定性功能,通过色谱质谱仪器的联用对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已经成为一种有力的手段。大麻有镇静和兴奋功能,在医学上可用来做止痛剂,亦有研究用作医疗癌症和精神科疾病。吸食大麻有迷幻效果,一直有说可影响人的精神和生理。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简称THC,又称Δ9-四氢大麻酚(Δ9-THC),最早由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三名研究人员在1964年分离出来。从大麻中可以分离得到其异构体Δ8- THC。2013年,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四氢大麻酚或可抗艾滋感染,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而立体化学构型往往会影响其生理活性,Δ9-THC仅双键异构和立体异构就有30个,而对于其来讲有两个手性中心,4种对应异构体,分别是左旋体和右旋体以及其所对应的顺反异构体,在常规质谱中不能区分旋光对映体,然而在手性条件下对映体将会显示出差异,利用产生的不同特征离子可以区分旋光对映体。所以其立体构型的研究就显得重要尤为重要了,而运用质谱手段对其鉴定还尚未见报道。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211559_519327_2359621_3.pngTabel1. Δ9-THC及其异构体的结构式以及空间立体构型二、结果分析2.1Δ9-THC的质谱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211602_519329_2359621_3.png2. 2Δ9-THC的质谱裂解途径 分子被电离时,按照化学基本原理,分子优先失去电离能最低的电子而形成分子离子,所以我们往往直观的认为处于最高占据轨道(HOMO轨道)最容易失去电子而生成分子离子,而一般根据电离能的大小遵循σ[font=

  • 【原创】氩氢火焰低温自动点燃装置用于原子荧光分析中的研究

    以下是学习瑞利公司张锦茂老师于1998年3月发表的“氩氢火焰低温自动点燃装置用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的研究”所做的学习笔记,打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并欢迎大家来继续补充。我将其技术及理论优势归纳成几个要点,便于我们记忆。①火焰噪声降低改善信噪比。石英管预加热温度在室温至约300 ℃时, 火焰近于无色难以分辨,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石英管预加热温度的增加(300~900 ℃) , 由于加热石英管的影响, 火焰的色调由无色渐变为浅蓝色至桔红色, 火焰噪声显著增加。②灵敏度提高。所有被测元素在较低的预加热温度下(室温~400 ℃) 均有较高的分析灵敏度,且比高温石英管(900 ℃) 氩氢火焰自燃条件下灵敏度提高了2~8 倍。由于一般氢化物的分解温度较低, 当氢化物通过较高温度石英管时在形成氩氢火焰之前可能已被部分热分解, 分解产物进入氩氢火焰不再被原子化,基态原子相应减少,原子化效率相对降低。因此石英管预加热温度越高, 原子化效率就越低, 灵敏度也就降低了。③大大减小了记忆效应。高温石英管(900 ℃) 氩氢火焰自燃的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中,当测定较高浓度的标准或样品溶液后, 产生的记忆效应是比较严重的。一般均认为是氢化物发生系统受到污染造成。因此经常采用清洗水多次清洗发生器或由空白溶液连续多次测定所产生的气体冲洗发生器系统来消除记忆效应的影响。而采用氩氢火焰低温自动点燃装置后,研究结果表明, 石英管预加热温度是影响记忆效应的主要因素。记忆效应的主要来源可能是氢化物在预加热石英管内热分解, 分解产物在高温石英管中被吸附后再释放所致。试验证明, 当采用低温或不加热石英管条件下, 各元素在线性范围内的测定几乎不受记忆效应的影响。④侧面证明了氢化物原子化机理理解上存在的误区。氢化物原子化机理并不是象以前人们认为的氩气氛中热分解而原子化。因为如果氢化物是“热分解”而原子化, 那么, 石英管预加热温度对荧光信号(灵敏度) 就不应该有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热分解”加剧, 荧光信号反而降低, 原子化效率也减小, 说明这种“热分解”不利于氢化物的原子化。而“热分解”产物再被导入氩氢火焰时, 也不再进一步原子化, 只有还未分解的氢化物才能在氩氢火焰中原子化。通过改变原子化器的高度还表明,虽然氩氢火焰的温度是上部较高,下部较低, 但是几乎所有的氢化物元素在同一观测高度有最强的荧光信号,而与火焰的温度梯度无关。这说明在氩氢火焰中氢化物的原子化过程与“热分解”无直接关系。所以,氢化物在氩氢火焰中的原子化过程,主要与火焰中的氢自由基的存在和碰撞有关。已有文献报道了H2Se 在氩氢火焰中的原子化不是由于热分解,而是由于火焰反应区中产生的H和OH 自由基与H2Se 分子碰撞的结果。我们的试验结果及结论正好支持和证明了这种原子化机理。下面这点是尚未有明确论据的结论,只是对实验结果的其中一种解释。⑤低温预加热比高温石英管的线性下限明显下降, 但出现线性上限弯曲较早。不同的石英管预加热温度对氢化物元素线性动态范围有较大的影响。由于采用氩氢火焰自动点火装置在低温预加热条件下信噪比有较大改善, 原子化效率得到提高, 以及原子化器的优点是温度可控, 使每一个元素都能在最佳的石英管预加热温度下原子化, 因此所有被测元素的检出限显著降低,相应也降低了线性范围的下限, 一般来讲线性动态范围仍可达2~3 个数量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较低预加热温度时, 由于原子化效率较高使氩氢火焰中基态原子密度较大, 致使产生原子荧光再吸收过程。当然, 预加热温度对其它氢化物元素的线性范围上限是否有如此严重的影响, 有待进一步的试验验证。任何技术都会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就像马克思说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氩氢焰低温点燃技术解决的不仅仅是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应用,更是纠正了对氢化物原子化机理上认识的误区。再补充一点:火焰温度对原子化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最佳的观测高度与被测元素反应所生成的氢气量有关。因此KBH4的质量浓度及加入量需控制一致。(主要是由氢化物原子化理论决定的)

  • 【分享】氢气承载未来能源发展 新式有机储氢法简单环保

    氢气一直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发展能源经济的发展载体,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殚精竭虑地寻找实用且安全的储氢方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广泛应用并能满足工业需求的有效途径。  据报道,在最新一期德文版的《应用化学》杂志上,科学家们介绍了一种基于甲酸盐和碳酸盐的简单储氢方法,新方法不会排放出二氧化碳,非常环保。  实用的储氢材料要求能在常温常压下吸收和释放氢气,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容纳尽可能多的氢气,并能快速释放出满足人们用量的氢气。金属氢化物罐虽能存储大量氢气,但其昂贵又笨重,而且只能在高温或极低温度下操作。  在有机储氢材料中,除了对甲烷和甲醇,科学家们还一直对甲酸和甲酸盐制造氢气的能力深感兴趣。然而,使用这些储氢材料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当氢气释放出来时,如何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隔离开来。  现在,德国莱布尼兹研究所的研究员马提亚-贝勒领导的科研团队成功地使用一种特殊的、能加速氢气释放和吸收的催化剂钌,建立了一个可逆的没有二氧化碳的储氢循环。在该系统内部,无毒的甲酸盐会释放出氢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则以碳酸氢盐的形式被“捕捉”起来,形成一个密闭的碳循环。碳酸氢盐是很多天然石头的组成部分,也被广泛地用做泡打粉或果子露。  贝勒表示,新的储氢方法有很多优势。首先,同二氧化碳相比,无害的固态碳酸氢盐更容易处置,且很容易被存储和运送。其次,固态碳酸氢盐易溶于水,得到的碳酸氢盐溶液也能通过使用催化剂转变为甲酸盐溶液,而且,这种反应对环境的要求比形成甲烷或甲醇对环境的要求更低。(科技日报)

  • 【原创大赛】小儿氨酚黄那敏片溶出度研究

    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07.gif支持分坛团队和化学药分析版。小儿氨酚黄那敏片原质量标准控制崩解时限,按标准提高要求,需进行溶出度研究。因此我们对小儿氨酚黄那敏片的对乙酰氨基酚溶出度进行了研究。【处方】马来酸氯苯那敏 0.5g对乙酰氨基酚 125g人工牛黄 5g共制成 1000片供试品来源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47-200305)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18-200408)小儿氨酚黄那敏片(本公司,批号:20060201、20060801、20060802)小儿氨酚黄那敏片阴性样品(不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对乙酰氨基酚、本公司)小儿氨酚黄敏片(某公司上市产品,批号:0511141)对乙酰氨基酚溶出曲线的测定溶出曲线应与体内过程一致。初步研究为简便起见,取上市产品同法测定,对比溶出曲线,看是否有相关性。溶出介质的选择溶出介质首选水,对乙酰氨基酚在水中略溶,即1g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本品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0.125g,不考虑其它成分干扰的话,0.125g对乙酰氨基酚应该能在1000ml的水中完全溶解。溶出方法的选择一般认为,桨法50转相当于篮法100转。本研究先从缓和的条件篮法50转开始。溶出度曲线测定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项下的有关规定,拟定为“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 C第一法),以水1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经5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时,取溶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3ml,加0.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50ml,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IV A),在[

  • 重庆研究院小型拉曼光谱仪样机研制成功

    日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智能装备与仪器仪表研究中心成功研制出了光谱分辨率可达10cm-1的小型拉曼光谱仪样机,样机通过了可靠性测试,可应用在工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现场监测和样品快速检测。该研究得到了重庆市科技攻关(重大)计划项目的支持。拉曼光谱是基于光与物质互相作用发出的带有物质特征信息的散射光谱。它具有非接触性、非破坏性、实时原位和样品用量极少等特点,可快速、准确地分析和鉴别物质(或分子)种类。拉曼光谱应用广泛,具有“以光之名,把握万物之准”的美誉。而小型拉曼光谱仪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可为工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现场监测和快速检测,对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保障社会安全方面意义重大。针对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小型化、高分辨和高灵敏度探测等需求,研究人员在新型消彗差交叉c-t光栅光谱仪的光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消彗差条件,采用12度非对称c-t光路,在解决同心及非同心系统的像差问题的同时,保证了长波段的光通量,光谱仪的理论分辨率达到9cm-1;在电学设计中,针对所用ccd型号研制了一种高增益、低噪声的信号处理电路。最后,通过选用光学探头与光栅光谱仪的匹配设计,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实际光谱分辨率可达10cm-1。目前,重庆研究院已完成多种外形尺寸的便携式和手持式拉曼光谱仪原理样机的研制。这些样机对若干样品的测试结果与标准库数据一致,从原理和技术上证实了小型拉曼光谱仪设计的合理性和使用的可靠性,下一步,团队研究重点将放在体积更小、性能更优的微型拉曼光谱仪上,并开展小型拉曼光谱仪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

  • 【分享】近场声学显微镜成熟商品的“中国创造”——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

    【分享】近场声学显微镜成熟商品的“中国创造”——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

    扫描电声显微镜是一种多功能、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仪器,兼具电子显微术高分辨率和声学显微术非破坏性内部成像的特点,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2011年3月7-14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纳米热学-声学显微镜成像系统亮相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并引起了业内人士、专业媒体多方面关注。  据了解,该项目负责人殷庆瑞研究员以自行研制的材料和器件为核心技术,已成功研发出多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如扫描电声显微镜(SEAM)、扫描探针声学显微镜(SPAM)、扫描热学显微镜(SThM)、激光-光声测量仪、超声雾化器等。其中,扫描电声显微镜创新性地将电子显微术(SEM)与声学显微术(SAM)“合二为一”,现已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以及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殊荣。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但多数成果却陷入了“成果-证书-鸡肋”的尴尬状况。虽然目前科学成果商品化面临诸多问题,但也有不少成功范例,殷庆瑞研究员扫描电声显微镜的成功商品化便是其中之一。据悉,目前,该款仪器已成功更新至第IV代,分辨率达到200nm,已出口到美国、德国、日本、台湾、新加坡等地,成为“我国大型科学仪器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个成功范例”,被誉为“全球唯一成熟的商品化扫描电声显微镜”。  随着材料科学朝着纳米及精细复合方向发展,功能器件则越来越小型化、集成化,这就对材料及功能器件的评价表征方法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考验;为应对这一挑战,殷庆瑞研究员课题组目前已成功研制出扫描探针声学显微镜与扫描热学显微镜,现正在研发电-声-热显微镜“三合一”技术。  近日,仪器信息网就声学显微镜成像技术与仪器的研制、应用、产业化等问题,专门采访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近场声学显微镜成熟商品的“中国创造”—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210920_300691_1899109_3.jpg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16/2011620192355875.jpg扫描电声显微成像系统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16/2011620192516447.jpg扫描探针近场压电-声学-热学显微成像系统  其它相关新闻报道:  发展我国电子显微镜产业需循序渐进——访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张德添教授  风物长宜放眼量——访国家“十一五电镜项目”攻关单位之一、中科科仪张永明总裁

  • 专家称的“色谱研究重前沿轻应用现象”,你怎么看?

    近日,第19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在福建落幕。这次会议共吸引了包括院士、协会代表、色谱仪器生产厂商负责人等在内的900多人参加。多名与会专家向记者表示,色谱学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分离材料领域,但与生产相关的应用研究数量却非常少,这种现象亟须改变。在欣喜于中国近年来在色谱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多名专家也指出,我国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误区——重前沿而轻应用。  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桂斌看来,目前,我国科学家都热衷于前沿科学研究,而对于应用性研究关注太少。总是先建立分析方法,再去寻找其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针对问题去建立方法。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关亚风认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以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为主的评价体系造成了色谱科研领域的此种境况。“就应用技术而言,10年前,各大仪器公司开发应用方法的能力就超过了很多学术及研究机构。如果评价体制不变,这种状况很难改变。”  陈洪渊则表示,科研工作者要能坐“冷板凳”,将“井底”坐深,高影响力成果自然会水到渠成。“中国要成为色谱研究强国,需要加强原始创新,需要有世界级、有辨识度的研究成果,需要有更多的企业投入到色谱产业中来。”专家称的“色谱研究重前沿轻应用现象”,你怎么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