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储氢研究

仪器信息网储氢研究专题为您整合储氢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储氢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储氢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储氢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储氢研究话题讨论。

储氢研究相关的资讯

  • 基金委发布双碳目标下制氢储氢基础研究项目指南
    关于发布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双碳”专项项目(一)——“双碳目标下制氢储氢基础研究”项目指南的通知为推动面向国家“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拟设立“双碳”专项项目(一)——“双碳目标下制氢储氢基础研究”,针对低碳/零碳制氢和地下大容量储氢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发展制氢脱碳的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制氢途径、高效地下储氢技术奠定理论基础,推动“双碳”目标下制氢储氢技术发展。一、科学目标本专项项目围绕化石燃料低能耗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源荷波动自适应控制以及地下多孔储层高效储氢,从制氢与碳协同转化入手,探索化石燃料低能耗制氢的新原理和新方法,降低制氢脱碳能耗;探究可再生能源直流离网制氢系统可靠运行保护控制方法与高效变流机制,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效率;揭示氢气在地下多孔储层中传质与输运机理和特性,提高地下储层储氢性能。二、资助方向(一)制氢与碳的协同转化。阐明化石能源制氢中燃料化学能源头捕集CO2的机理,提出化石燃料制氢脱碳的协同转化理论与减少不可逆损失的调控方法,进行制氢与脱碳耦合的机理与方法验证,大幅降低制氢及碳捕获能耗。(二)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电能传输与变换。揭示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直流离网制氢系统能量传输分配规律与直流网络中源-氢接口暂态电磁耦合机理,提出可再生能源直流离网制氢系统拓扑构建方法与快速协同保护控制机制,攻克可再生能源直流离网大规模制氢系统高效变流与可靠经济运行关键技术。(三)地下多孔储层中氢气输运与调控。阐明氢气与地下多孔储层流体多相多组分传质与输运机理,揭示不同地层深度和压力下氢气-地层流体-岩石-微生物的化学反应与流动传质耦合机制及损耗规律,提出地下多孔储层中氢气演化运移的预测方法与减小损耗的调控方法。三、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平均资助强度约300万元/项,拟资助3~4项。四、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一)申请资格。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二)限项规定。1. 本专项项目从申请开始直到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获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2. 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1项本专项项目。3.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三)申请注意事项。1.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专项项目指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管理办法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2. 本专项的申请提交时间为2022年11月8日-11月11日16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提交时间为准,晚于截止时间提交的申请将不予受理。3. 申请人应登录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没有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4. 申请人在进入信息系统后中首先选择“在线申请”-“新增项目申请”-“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择“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E06或E07开头的申请代码),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进行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5. 本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依托单位在截止时间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并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信息系统中的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6. 本专项每个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数合计不超过2个。五 、咨询联系方式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2. 其他问题,可咨询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咨询电话:010-62327131,邮箱:guanyg@nsfc.gov.cn。
  • XPS科技校园行活动-储氢材料研究
    2020年8月起,岛津开启科技校园行活动,产品经理联合公司多部门共同走进高校用户,与高校学者共同探讨分析仪器应用技术,分享应用成果。 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改善MgH2储氢性能的研究 论文背景介绍 … 氢化镁(MgH2)由于其氢气储量(7.6 wt%)、可逆性好、成本低,而备受关注。但是,受热力学稳定性和缓慢的脱氢动力学影响,依然无法用于实际应用。 科学家已尝试过各种方法来试图改善MgH2的储氢的性能,包括添加催化剂、纳米结构化、和组分修饰等。特别是,许多实验已证实添加催化剂在降低操作温度,及改善MgH2脱氢动力学方面非常有效。涉及到各类型催化剂有,过渡金属、稀有金属、甚至到碳基材料。 本论文中, 通过引入少量TiO2 @C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以期改善MgH2的储氢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在205~375°C之间,MgH2-10wt%TiO2@C样品可以释放约6.6wt%的氢气;在140°C和50 bar氢气压力下,可以在10分钟内完成氢气存储。 为系统性的对MgH2-TiO2@C脱氢/储氢过程中结构和组成变化, 需要借助各类仪器分析手段。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可以对表面元素做定性、定量分析, 也可对元素的化学态进行分析。为了解脱氢过程,借助XPS手段来检测不同脱氢阶段时Ti元素的化学态,这非常有助于机理的研究。 以MgH2-10wt% TiO2@C为例:对于球磨制备后的样品,两个XPS峰(458.2和463.9 eV),对应于TiO2的2p 1/2 -2p 3/2自旋轨道双峰,说明Ti仍然以TiO2存在;此外,也检测到两个强度较弱的XPS峰(455.6 eV和460.4 eV),对应于TiO的2p 1/2 -2p 3/2自旋轨道双峰。根据以往文献报道,这意味着在球磨后,在MgH2作用下, 一部分Ti4+被还原为了Ti2+。 作者:张欣 浙江工业大学
  • 三聚氰胺检测研究各出奇招
    在三聚氰胺事件愈演愈烈最终波及整条食物链的时候,当前的检测手段显然已经难以满足检测需求。另外,政府对于国家食品安全质量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催化了更加快捷、准确、成本低廉的检测手段的开发过程。 检测手段大PK 目前国家标准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等检测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方法优点明显:检测极限低,测量结果准确。但缺点也相当突出:样品的前处理十分复杂,尤其对于难以挥发的三聚氰胺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中需要用衍生化试剂如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和三甲基氯硅烷(TM-CS)衍生化处理,使之变成沸点相对较低的物质,更是增加了检测的难度。 开发新的检测手段是在原有检测方法上加以改进还是另辟蹊径,各路高手纷纷出招。 据南开新闻网报道,南开大学科研人员研制出的色谱质谱新技术,可在10分钟内完成液态奶的三聚氰胺检测,灵敏度达到0.5ppm(毫克/公斤),小于国家科技部招标要求的2ppm。该项目负责人吕宪禹教授称本技术的关键在于迅速的预处理过程。与传统的预处理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需要萃取、离心等耗时步骤,因此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与吕宪禹的方法相比,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另一科研小组的检测方法显然属于另辟蹊径。该小组从三聚氰胺本身的化学结构出发,利用三聚氰胺中氮原子与其他荧光化合物的配位特性,用该荧光物质作为探针,对比配位前后化合物荧光强度及荧光波长的变化来检测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 该课题组不愿意透露更多细节,但是其中一位成员告诉本刊记者:“这种方法简单直接,既能定性又能定量,因此可能具有很大潜力。” 兰州大学刘伟生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也开发出一种检测三聚氰胺的快捷手段。据刘伟生介绍,这种检测方法的关键是如何使用选择性沉淀剂。检测中,第一种沉淀剂用来沉淀牛奶中非三聚氰胺类的组分,排除蛋白质等干扰,然后加入第二种沉淀剂后三聚氰胺的阳性反应便可观察。经过分离出的上层清液再加入另外一种选择性沉淀剂。这种沉淀剂对三聚氰胺具有高度选择性和专一性,不受溶液中其他组分干扰,检测结果直接:如果清液变浊则含有三聚氰胺,反之则无。 据刘伟生介绍,这种方法的检测限可以达到2ppm,符合科技部要求。这种方法检测时间在25分钟左右,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除此以外,根据三聚氰胺化合物的特征光谱,科学家们也开发出一系列检测手段。这些手段包括拉曼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根据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开发出抗体特异性识别试纸等 根据三聚氰胺在特异性电极上的吸附及反应引起电流信号的变化,也有可能开发出三聚氰胺传感器等。 检测手段众多,究竟哪种能够适应需求,还需要时间来决定。 三聚氰胺推倒多米诺骨牌 摆在人们面前的已经不仅仅是三聚氰胺牛奶、三聚氰胺馒头、三聚氰胺饲料,更可怕的是,人们吃进去的任何东西似乎都沾上了三聚氰胺这个“营养”了整个民族的幽灵。 现实中这个幽灵的邪恶远远超过了实验室用作检测的三聚氰胺,因为实验室里的三聚氰胺是分析纯净的,而现实中它可能还含有其他对人体更有害的物质。 分析检测领域科学家们所要做的,应该比检出三聚氰胺更多。化学家们提醒,那些混在三聚氰胺里假借三聚氰胺来害人的其他物质,不应该成为盲点。此外,不仅仅是对问题食品的“头痛医头”,那些最初混进食物链的三聚氰胺,那些环境中潜在的三聚氰胺污染源都不应该被遗忘。 科学家也在研究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危害。到记者发稿时已经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一个小组研究了在分子水平上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的聚集态,或许这对揭示三聚氰胺在体内形成结石的原因有一定的帮助。 一个三聚氰胺,引起科学界对食品安全技术的全面重新考量,或许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 资助1500万元!“重型车辆氨氢融合零碳动力系统基础研究”专项项目指南
    为推动面向国家碳中和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拟设立“重型车辆氨氢融合零碳动力系统基础研究”专项项目,针对重型车用氨氢融合燃料及其高效近零排放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我国实现重型运输装备的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  一、科学目标  本专项项目旨在围绕氨氢融合燃料和热、电复合动力系统,探索相关化学反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和系统动力学的协同机制,建立氨氢融合燃料复合动力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解决车用氨燃料点火难、燃烧慢及动态控制复杂等问题,为重型运载车辆氨氢融合燃料复合动力系统零碳排放技术创新与应用奠定基础。  二、拟资助方向  (一)氨氢燃料融合、发动机燃烧、排放物生成及后处理全过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阐明氨车载制氢、氨氢融合燃料燃烧及有害排放物(NOx、NH3等)生成与净化机理,形成新型发动机设计理论和方法。  (二)氨氢融合动力系统中的多相多组分非稳态流体动力学。揭示氨氢融合燃料喷雾、相变机理以及混合流动规律,建立跨临界、多相多组分流体动力学模型,实现非稳态条件下燃料与空气混合的精确控制。  (三)重型车辆氨氢融合热电复合高效动力系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及其动态控制方法。阐明多源能量在动态条件下的调配与控制机制,建立车用高效氨氢多源复合动力系统设计理论与协同控制方法。  三、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5年,项目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拟资助1项,直接费用为1500万元。  四、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资格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本专项项目从申请开始直到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获资助后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的范围。  2.申请人和参与者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1项本专项项目。  3.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书报送时间为2022年4月15日—4月21日。  2.本专项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专项项目指南”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本专项项目旨在紧密围绕指南公布的科学目标集中国内优势研究团队进行协同攻关,申请人应针对拟资助研究方向具体阐述拟开展的研究内容、方案及资金预算。同时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各研究方向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项目整体研究与各研究方向的科学目标实现路径,各研究方向间涉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应进行共享。  (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择“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申请代码选择“T01”。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5)本专项项目的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合计不得超过5个。主要参与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贡献者。  (6)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本专项项目总体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专项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7)专项项目资金管理采用预算制。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预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依托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审核。  3.本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在项目接收工作截止时间前(2022年4月21日16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  4.本专项项目咨询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联系电话:010-62328382。  (四)其他注意事项  1.为实现专项总体科学目标,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  2.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每年应举办一次项目年度学术交流会,并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2022年3月15日
  • 清华环境安全基础研究开放课题开始申请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开始申请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部于2009年1月批准立项,依托清华大学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拥有国内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有毒有害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控制领域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和条件,实验室用房面积3000多平方米。现有中试装置和实验系统近百项,研究内容涉及填埋场降解和产气模拟、填埋垃圾水流参数测定、有机废物高固体厌氧消化、污泥湿热法处理技术、焚烧飞灰烧结及熔融固化、渗滤液蒸发、二噁英超痕量检测、电子废弃物处理利用、污泥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及污染控制、焚烧灰渣处理利用、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有毒有害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控制、面源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主要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多万元,包括:色质联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分析仪、离子色谱仪、等离子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BOD5分析仪、溶解氧测定仪、Zeta 电位分析仪、热重及差热分析仪、生物研究显微镜、三用紫外线分析仪、红外气体测定仪、元素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土壤水稳团粒分析仪、红外水分分析、超低温冰箱、高压电泳仪、生物切片冰冻机、工作站服务器和网系统、电泳仪、PCR仪、温控培养箱、微波消化炉等 同时拥有配套的各种软件系统。为满足实验室研究需求,近期还将投入1945万元进行仪器设备的更新、升级和添置。   实验室主要进行应用基础研究,现有四个研究方向:(1) 环境友好型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处理处置 (2) 基于循环经济的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 (3) 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控制系统管理 (4) 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的环境安全。 备注:2009年度本研究基金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09年8月30日,具体详情请见附件文档。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开放课题研究基金申请指南.doc
  • 研究提出利用拉曼光谱区分不同手性虾青素分子的新方法
    来源: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青课题组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提供了一种利用拉曼光谱区分虾青素这种具有多晶型的手性生物大分子的简便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全反式虾青素光学异构体的DFT和拉曼研究》为题,发表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上。  有研究表明,不同手性的虾青素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功能。例如,左旋虾青素比右旋和内消旋虾青素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性和抗衰老活性,可见识别虾青素的手性十分重要。目前,区分手性的技术较少,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来识别,但其分析耗时长,所需样品量较多。因此,探索识别虾青素手性的新技术十分必要。不同手性虾青素分子的结构和拉曼光谱  科研人员利用拉曼光谱技术,提出一种区分左旋、右旋和内消旋的全反式虾青素的方法。研究发现,利用拉曼光谱观察到不同手性虾青素在1190cm-1和1215 cm-1谱带的相对强度有区别,对此强度分析可以快速鉴别三种手性同分异构体的虾青素。结合计算分析,研究推测这三种手性虾青素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同处于不同的晶型,由于三种分子的构象之间不再保持镜面对称,从而导致拉曼光谱有所区别。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国家标准《拉曼光谱仪》起草单位——奥谱天成提供最全的拉曼光谱仪系列,无论是从小到火柴盒的“掌上拉曼”到大至4激发波长的“共聚焦显微拉曼”,还是从应用于毒 品、药品检测的“手持拉曼”到实验室100个样品全自动检测的“高通量拉曼”,都能实现用国产拉曼技术满足您的应用定制需求!
  • 兰州化物所研究出三聚氰胺定量分析新方法
    最近,依托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成立的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在氧化锆中空纤维萃取棒联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员师彦平所率的课题组以聚丙烯中空纤维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与浸渍法将氧化物纳米微粒沉积在聚丙烯中空纤维载体上,煅烧后得到氧化物中空纤维萃取棒(如氧化锆、氧化钛和氧化硅等)。该方法能够满足复杂介质、痕量成分、特殊性质成分分析的要求,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成本低,可工业化生产,因此在食品、药物、环境、检验检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来的“三聚氰胺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课题组采用三维多孔结构的氧化锆(ZrO2)中空纤维,建立了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富集与萃取,联合GC-MS快速测定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新方法,最低检出限达到1ppb。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避免了繁琐的前处理步骤和有机溶剂的消耗,可作为常见样品中三聚氰胺含量测定的确证方法。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色谱A》上,并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项研究为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分析测定提供了快速、精确、定量的简便方法,避免了以往样品制备技术中的蛋白质沉淀和样品净化。将二氧化锆中空纤维棒置入乳制样品提取三聚氰胺,使用三氟乙酰胺通过GC-MS一步完成了样品的纤维解析、衍生与分析,及时地为食物残留物的分析提供了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还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除在《色谱A》和 《分析化学学报》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外,该项目还申请专利1项。
  • 2023年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拟立项项目公示 含10项杰青,20项优青
    3月6日,云南省科技厅发布2023年省基础研究计划拟立项项目通知,公示了85项重点项目、10项杰出青年项目、20项优秀青年项目、508项面上项目和227项青年项目。详情如下: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公示2023年省基础研究计划拟立项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云科规〔2022〕5号)、《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云科规〔2019〕7号)等文件规定,经2023年3月2日省科技厅厅务会议审议,现将2023年省基础研究计划拟立项重点项目、杰青项目、优青项目、面上项目(含直接支持和竞争申报)、青年项目进行公示,并对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公示期5个工作日,自2023年3月6日至2023年3月10日(不包含节假日)。公示期内,对拟立项项目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需以实名、书面形式向省科技厅反映,反映的问题需明确、具体,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省科技厅对所反映意见,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核查处理。二、如公示结束无异议,将根据年度省财政科技经费安排和后续审批程序等情况,拨付经费并下达计划项目。联系电话:0871-63168640、63140941、63133824。地址及邮编:昆明市北京路542号省科技厅大楼6楼603室,650051。附件:2023年省基础研究计划拟立项项目表(点击下载).xls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3年3月6日附件重点项目、杰出青年、优秀青年明细:2023年度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拟立项项目表序号受理编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参加单位推荐部门1202201AS070013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高效红光及近红光氟化物荧光粉构建及其在全光谱LED上的应用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2202201AS070016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无毒基因AVR-Pita基因家族在稻瘟病菌起源中心的适应性变异及进化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3202201AS070017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双生病毒分子变异及致病性变化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4202201AS070020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冷冻对精子脂质组的影响及干预研究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省农业农村厅5202201AS070022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禽腺病毒4型抗原表位定位和AS-ONs抑制感染分子机制研究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省农业农村厅6202201AS070028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基于单精子测序及基因编辑技术进行TCF4基因致病机制的研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7202201AS070040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高寒金属矿山边坡劣化机理与时空稳定性评判准则研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市科学技术局8202201AS070045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高效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电池的基础研究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9202201AS070051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四倍体马铃薯优良品种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解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10202201AS070052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光热耦合催化油脂制备生物航油的新型催化材料设计与催化机理研究云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11202201AS070055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贝莱斯细菌sd降解西维因的分子机理研究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12202201AS070065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LncRNA-DRSGN监控ERS相关SGNs自噬导致CHARGE综合征模型听力损失的作用机制研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3202201AS070067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靶向抑制胰脂肪酶/胆固醇酯酶的汉麻籽多肽调节脂质吸收与代谢的机制及构效关系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大理州科学技术局14202201AS070069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重组溶瘤痘病毒rVV-CCL5联合PD-L1/TDO2抑制剂治疗MSS型结直肠癌的作用和机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5202201AS070070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富含半胱氨酸61在老年肌少症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6202201AS070071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高龄男性自闭症基因新发突变模式及正向选择机制研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7202201AS070077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乳酸代谢重编程调控的TRIM21乳酸化修饰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8202201AS070081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智慧电子药经肾俞调控肠内神经治疗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9202201AS070083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探索MCU介导线粒体钙超载与乌头碱诱导心脏电风暴的分子机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2201AS070086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2-硅氧基呋喃化合物与氧杂二环烯烃的多样性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 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1202201AS070087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Wnt信号通路调控NKG2D配体表达促进结直肠肿瘤免疫逃逸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2202201AS070088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本地植物对紫茎泽兰的叶际微生物群落组装和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3202201AS070089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氮输入对高原湿地碳中和潜力的影响研究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4202201AS070092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高级视觉任务驱动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研究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5202201AS070098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在校儿童青少年自伤自杀风险个体合作式阶段化管理模式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6202201AS070105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PCM1介导巨噬细胞焦亡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粘膜炎症的机制研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7202201AS070112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新型电力系统电力主设备关键绝缘体状态感知评估应用技术研究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8202201AS070116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基于修改引力理论的黑洞时空特性与热力学修正研究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29202201AS070117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精品咖啡绿色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和复合种植协同机制及耦合模式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30202201AS070124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原位合成纳米SnO2@In2O3核壳结构增强银基电触头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31202201AS070126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澳洲坚果座果花粉限制与传粉网络构成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临沧市林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32202201AS070127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新型黏土锂矿浮选富集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33202201AS070128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基于摩擦伏特效应的微塑料非侵入检测机理及特性研究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34202201AS070131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集成智能驱动的癌症早期辅助诊断及进展期疗效预测研究云南大学云南大学35202201AS070135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云南产臭蛙来源的促皮肤创面组织再生活性肽资源库的建立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 36202201AS070141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兰茂牛肝菌致幻机制及中毒诊断体系应用基础研究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云南大学37202201AS070142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流域异质景观中生态水文驱动下磷素环境行为特征及其潜在的级联效应云南大学云南大学38202201AS070143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云南高原山地泥石流防治工程防灾效益研究云南大学云南大学39202201AS070144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醚键聚合物固态钠电池电解质可控构筑及界面性能研究云南大学云南大学40202201AS070146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超支化纤维素交联网络的构建与木材胶合实践及机理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41202201AS070150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富砷高原湿地底泥微生物群落对砷/磷生物有效性影响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42202201AS070152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胶黏剂的合成反应、胶接机理及结构调控机制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43202201AS070159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复杂数据的变量筛选方法研究云南大学云南大学44202201AS070164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基于蛋白组学及多模态核磁共振构建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模型的多中心队列研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45202201AS070174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PKGs-pTOP2A-PARP1轴在PDE6b-rd1的感光细胞DNA损伤修复中的作⽤机制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云南大学46202201AS070179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东南亚语言社交网络文本语义表示及事件检测方法研究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47202201AS070183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基于全新抗病毒靶标蛋白hnRNPA2B1结构的药物设计与合成研究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48202201AS070186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澄江动物群节肢动物发育生物学研究云南大学云南大学49202201AS070189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NIa-Pro"CLVG"基序在病毒致病性中的作用及机制云南大学云南大学50202201AS070190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钠基固体电解质设计及固态钠离子电池界面调控研究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51202201AS070193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热障涂层完整性太赫兹/涡流复合无损检测理论和方法研究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52202201AS070198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和NT-Trk信号通路研究苍艾挥发油的解郁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 53202201AS070201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砷化镓废料真空热分解回收镓、砷的研究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54202201AS070209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适应智慧城市背景的电动汽车电池供配体系优化调度研究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55202201AS070211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近两千年来高原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云南大学云南大学56202201AS070221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调控溶酶体生成功能的柯南因类型生物碱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57202201AS070223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奠基物种对滇西北高山冰缘带初级生产力与群落繁殖策略的调控及其生态功能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58202201AS070227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泛素连接酶RNF220在脑白质发育和相关疾病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59202201AS070236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基于内嗅皮层的阿尔兹海默症树鼩模型的构建与评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60202201AS070242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精神分裂症易感变异rs4420550影响神经发育的分子机制解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61202201AS070244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胚胎干细胞特异基因Dppa5通过可变剪接调控基因组稳态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62202201AS070246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对次生演替的响应及其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63202201AS070253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菟丝子粗提物诱导植物抗虫防御反应的分子机理及其化学本质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64202201AS070257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调控γ-分泌酶促进神经变性的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65202201AS070259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SARS-CoV-2干扰鼻粘膜巨噬细胞凋亡信号导致嗅觉损伤的机制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66202201AS070262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转录因子BACH2介导的CD40LG表达改变在白血病发生发展及耐药反应中的机制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67202201AS070264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云南省几种新发现汉坦病毒的分布、感染及其病原学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大理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68202201AS070266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作用于GPCR受体的新型二芳基庚烷的发现及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69202201AS070275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云茯苓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干预脂质代谢机制研究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 70202201AS070279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西南特色草莓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优异性状基因挖掘云南大学云南大学71202201AS070284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组织记忆与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研究: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的效应云南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72202201AS070286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脉冲星及其风云高能辐射研究云南大学云南大学73202201AS070287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妊娠期静脉血栓发病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74202201AS070289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小胶质细胞TREM2在nHIBD突触可塑性紊乱中的调控机制研究云南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大学75202201AS070290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温阳通络方介导ASIC1α调控NF-κB/NLRP3通路抑制细胞焦亡干预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机制研究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76202201AS070298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LIF+ CAF亚群通过调控FGL1表达介导膀胱癌免疫治疗抵抗的机制研究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市科学技术局77202201AS070309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类甜蛋白基因SlTLP5和SlTLP6调控番茄晚疫病抗病机理的比较研究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78202201AS070310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轨廓缺陷修复重构智能决策研究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79202201AS070313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抗生素溶杆菌对特色浆果重大细菌病害的防控机制研究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80202201AS070316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无乳链球菌关键毒力因子致奶牛乳房炎的机制研究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81202201AS070321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转座子INDITTO2调控根系构型在水稻适应不同海拔生境中的作用研究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82202201AS070325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基于数据融合的AI驱动云南大叶种茶树表型可塑性特征筛选机制研究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83202201AS070334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香芫开郁油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云南中医药大学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云南中医药大学 84202201AS070337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金沙江干热河谷关键乔木的自然更新及其对稀树草原生态恢复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85202201AS070339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Pt-Ir系合金的成分设计、组织结构与高温性能基础研究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计:85项2023年度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杰出青年项目拟立项项目表序号受理编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承担单位参加单位推荐部门1202201AV070014基础研究专项-杰出青年项目大湄公河次区域气候异常机理及预测杨若文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202201AV070024基础研究专项-杰出青年项目竹秆节间快速生长的生物学基础崔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3202201AV070026基础研究专项-杰出青年项目可信边缘人工智能沈韬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4202201AV070048基础研究专项-杰出青年项目面向图像融合与识别的特征表示李华锋昆明理工大学
  • 交叉科学部拟设立“重型车辆氨氢融合零碳动力系统基础研究”专项项目
    为推动面向国家碳中和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拟设立“重型车辆氨氢融合零碳动力系统基础研究”专项项目,针对重型车用氨氢融合燃料及其高效近零排放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我国实现重型运输装备的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5年,项目研究期限“2023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拟资助1项,直接费用为1500万元。  一、科学目标  本专项项目旨在围绕氨氢融合燃料和热、电复合动力系统,探索相关化学反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和系统动力学的协同机制,建立氨氢融合燃料复合动力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解决车用氨燃料点火难、燃烧慢及动态控制复杂等问题,为重型运载车辆氨氢融合燃料复合动力系统零碳排放技术创新与应用奠定基础。  二、拟资助方向  (一)氨氢燃料融合、发动机燃烧、排放物生成及后处理全过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阐明氨车载制氢、氨氢融合燃料燃烧及有害排放物(NOx、NH3等)生成与净化机理,形成新型发动机设计理论和方法。  (二)氨氢融合动力系统中的多相多组分非稳态流体动力学。揭示氨氢融合燃料喷雾、相变机理以及混合流动规律,建立跨临界、多相多组分流体动力学模型,实现非稳态条件下燃料与空气混合的精确控制。  (三)重型车辆氨氢融合热电复合高效动力系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及其动态控制方法。阐明多源能量在动态条件下的调配与控制机制,建立车用高效氨氢多源复合动力系统设计理论与协同控制方法。  三、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5年,项目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拟资助1项,直接费用为1500万元。  四、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资格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1.本专项项目从申请开始直到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获资助后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的范围。  2.申请人和参与者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1项本专项项目。  3.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中的研究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书报送时间为2022年4月15日—4月21日。  2.本专项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专项项目指南”和《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本专项项目旨在紧密围绕指南公布的科学目标集中国内优势研究团队进行协同攻关,申请人应针对拟资助研究方向具体阐述拟开展的研究内容、方案及资金预算。同时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各研究方向间要有紧密和有机联系,研究内容互补,充分体现项目整体研究与各研究方向的科学目标实现路径,各研究方向间涉及材料、数据和方法的应进行共享。  (3)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择“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研究项目”,申请代码选择“T01”。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5)本专项项目的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合计不得超过5个。主要参与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贡献者。  (6)申请书应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突破,明确对实现本专项项目总体目标和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专项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7)专项项目资金管理采用预算制。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预算表编制说明》的具体要求,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依托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审核。  3.本专项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须报送纸质申请书,但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在项目接收工作截止时间前(2022年4月21日16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一并提交。  4.本专项项目咨询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联系电话:010-62328382。  (四)其他注意事项  1.为实现专项总体科学目标,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  2.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每年应举办一次项目年度学术交流会,并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
  • 重庆进出口食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
    5月7日,“重庆市进出口食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启动会在重庆检验检疫局召开。该项目由重庆市科委、重庆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共同承担,历时三年,将重点立足重庆进出口食品安全,国外食品先进生产技术、标准和指南追踪,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生产加工关键技术规范研究,及为重庆企业提供人才、技术培训和检测服务.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重庆市科委等单位及中国检科院庞国芳院士出席启动会。
  • 李克强:‘卡脖子’根源在基础研究薄弱 或将大幅提高‘杰青’基金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基础研究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卡脖子’问题根子在基础研究薄弱。”李克强总理在9月2日主持召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1baa139f-5507-49dc-9028-6eef2f835264.jpg" title="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_副本.jpg" alt="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会前,在通往国务院第一会议室的走廊上,李克强和国务院其他几位领导参观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5周年巡礼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会上,8位基金资助获得者代表分别就提高基础研究地位、更大力度支持青年科学家、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建立宽容创新失败的救助机制等提出建议。李克强与科学家们深入交流,一一回应大家关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基础研究没有捷径可走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d6094b82-262f-4347-bd89-c2bc666d04bf.jpg" title="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_副本.jpg" alt="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刚才几位代表都在发言中都提到‘卡脖子’问题。‘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卡脖子’问题根子在基础研究薄弱,不是就事论事就能够解决的。 /span /strong ”李克强说,“基础研究站得稳不稳,站得牢不牢,直接关系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总理强调:“基础研究没有捷径可走。要有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潜下心来把冷板凳坐热。数学则是基础研究的基础,是其他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总理回忆道:“大家回想一下,当年恢复高考不久,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激励了整整一代人。那时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的十年夺回来’。全社会也认识到,我们落后了,首先是数学等基础研究落后了,要奋力追赶回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李克强表示,我们的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今天要立大志,面向未来,瞄准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制约,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做扎实。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杰青”基金在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上要发挥更大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大幅提高“杰青”基金间接费特别是“人头费”比例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92c41627-5aa2-42ad-9cd0-26565b2c00a2.jpg" title="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_副本.jpg" alt="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一位数学家会上直言,数学不像其他学科那样需要大量购买设备,而是全凭头脑思考,重在学术交流,有时仅仅需要坐在一起喝喝咖啡、探讨探讨,就可能出思路。但这种情况就没法报销,算不进去“人头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数学等一些基础研究关键靠个体大脑。在这些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人头费’占比很高。”李克强说,“而我们在这方面管得比较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总理要求,要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破除对科研人员的束缚,加快完善科研项目管理评价、收益分配等制度,年内推动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落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他说:“‘杰青’基金要打造改革‘试验田’,发挥示范作用,向青年科学家倾斜,让更多更年轻的科学家受益,大幅提高‘杰青’基金间接费特别是‘人头费’比例,探索建立青年科研人员自主合理使用经费承诺制,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要开辟绿色通道。”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李克强强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青年科学家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发挥自身榜样力量,引导更多青年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心无旁骛从事科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创新成果往往不是“计划”出来的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82ac7a55-1bec-4cbc-9579-302e9e342e14.jpg" title="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_副本.jpg" alt="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创新成果往往不是‘计划’出来的。比如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属于灵光一现的突发奇想。但这种突发奇想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李克强说,“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我们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尊重科学家,别总是想着用行政手段去‘规划’他们,而是要更多为他们营造心无旁骛、自由探索的良好氛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李克强指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尊重科研规律,遵守科学伦理,既鼓励奇思妙想,又力戒浮躁,坚持严谨求实。探索把“杰青”基金当作国家“风投基金”来使用,既促进创新,又宽容失败,激励更多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勇闯科研“无人区”,催生更多科技“奇果异香”,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p p br/ /p
  • “氢能革命”未到,“氢气标准”先行——访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潘义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当今世界,为了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等问题,对洁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首要任务。氢气作为一种清洁、安全、高效、可再生的能源,是人类摆脱对“三大能源”依赖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替代能源之一。 strong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氢能事业,2019年年初,氢能源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各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以扶持当地的氢能产业的发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氢能目前最具潜力的应用领域莫过于燃料电池,而 strong 氢气的质量对燃料电池的寿命、效率等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个国家已经制定了燃料电池氢气的相关标准,我国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正在主持制修订相关标准 /strong 。近日,在第六届岛津化工论坛上,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为“中测院”)与岛津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了合作实验室。仪式上, strong 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析分技术委员会氢能与燃料电池分析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的负责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潘义 /strong strong ,请他谈谈目前国内氢能的发展状况及国家氢气质量分析方法标准的一些进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33cefe88-aaf0-4838-ba11-a0efa0c93000.jpg" title=" panyi caifang.jpg" alt=" panyi caifang.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潘义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是一所集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第三方校准与检验检测机构、测试技术与标准研究机构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研究院。据潘义介绍:中测院始建于1965年,其前身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分院,1980年与西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四川省计量测试所合并,更名为国家计量局成都计量测试研究院,同年迁址成都。1986年经原国家计量局正式批准更名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00年由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实行属地管理,为省政府直属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作为秘书处单位,中测院组建了全国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检测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4)、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7)、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析分技术委员会氢能与燃料电池分析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SAC/TC206/SC1/WG1),一直致力于气体分析测试领域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主持和参与起草了多项国家标准、环境行业以及天然气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并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属的ISO/TC158 Analysis of gases技术对接及ISO国际标准起草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中测院拥有科研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紧密贴近产业急需的测试与标准技术问题,积极开展“国家化学标准物质”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广泛应用并满足环境监测、石油化工、公共安全、公平贸易、仪器研发等领域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0px " strong 国内起步较晚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9年是中国氢能飞速发展的一年,但目前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还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潘义介绍说, strong 氢燃料电池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向,许多国家也将该技术作为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strong 日本非常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想以此解决其部分能源问题;德国也在大力发展氢能,目标是确保德国赢得在氢技术领域的全球领袖地位,并将氢能作为整个国家的能源发展方向之一;而美国开始研究时间较早,但前期不是非常重视,现在也在加快速度发展氢能燃料电池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车载氢能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较有前景的应用领域,经过数十年研究已经逐渐发展起来。国内在此领域发展较晚, strong 近年来,多家汽车企业启动了相关研发,广东佛山地区在此领域发展较快,四川成都紧随其后,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大、中型客车和城市物流车,已经初步实现了商用 /strong ;氢能家庭汽车还处于实验阶段,国内目前没有正式上路的车型。国外一些汽车企业的氢能家庭汽车早已上路,如丰田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虽然目前氢能汽车发展如火如荼,但潘义也说道:氢能汽车也有其局限性, strong 如果未来氢能家庭汽车可以实现量产,也无法很快完全替代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极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呈“三分天下”的局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0px " strong 标准推动发展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氢能燃料电池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氢气的标准。氢气作为氢能燃料电池的能量来源,其纯度及杂质含量都极大的影响着电池的性能,需要对其中各项杂质的含量进行限定。 strong 我国工业氢气的产品标准《GB/T 3634.2-2011氢气 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中对总烃、总硫、甲醛、甲酸、氨、总卤化物、颗粒物浓度等参数都没有规定,如果其中某项参数过高,都会对燃料电池的整体性能造成影响 /stro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而目前国内燃料电池用氢气的质量标准依据的是《GB/T 37244-20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该标准是从ISO 14687-2转化而来。国际标准化组织氢能技术委员会(ISO/TC 197 Hydrogen technologies)在2019年底推出的最新标准ISO 14687中,对参数和限量值做了稍许调整,相信国内相应的标委会也会很快对GB/T 37244进行进一步修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GB/T 37244 中明确规定了氢气15个指标的具体要求, /strong 包含氢气纯度(摩尔分数)、非氢气体总量、水、总烃(按甲烷计)、氧、氦、总氮和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总硫(按H2S计)、甲醛、甲酸、氨、总卤化合物(按卤离子计)和最大颗粒物浓度。其中,总硫含量要求不超过4 ppb,标准非常严格。GB/T 37244标准中针对这些参数规定了明确的限量值, strong 但是并没有对各参数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目前所引用的分析方法标准并不全部适用于燃料电池用氢气的杂质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国际上,国际标准化组织气体分析技术委员会(ISO/TC 158 Analysis of gases)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氢能技术委员会(ISO/TC 197 Hydrogen technologies)专门成立了联合工作组“JWG 7 Hydrogen Fuel Analytical Methods”从事氢燃料分析方法研究。据潘义介绍,为顺应国家氢能产业战略布局,解决氢气品质分析技术瓶颈问题,健全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氢气品质分析方法标准体系,中测院化学所负责筹建了“氢能与燃料电池分析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该工作组由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析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6/SC 1)管理,工作组编号为SAC/TC 206/SC 1/WG 1,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58/JWG 7 Hydrogen Fuel Analytical Methods”,负责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气体分析方法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工作组于2019年3月7日批准成立之后,4月7日在成都顺利召开工作组启动会,并成立了“氢气品质分析与标准研究实验室”,积极开展相关分析方法标准研究工作,目前已在气体标准物质、稀释装置、高压氢气取样、氢中痕量总硫分析、无机多组分气体分析等方面取得初步进展,其他参数的分析方法研究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中。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目前的标准虽然对各项指标都有详细的规范,但却存在一个问题。潘义解释说,氢气的来源直接影响了氢气中杂质的含量, /strong 通过电解水制得的氢气纯净度就很高,而通过天然气制得的氢气烃类物质就会较多,各个地区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制氢的方式。 strong 对于加氢站来说,目前无论氢气来源如何,所有的氢气都需要进行全部项目的检测,这无形之中造成了检测资源的浪费,加氢站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氢气的检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潘义讲,氢能的产业规模很大,且非常有前景,眼下各地区加氢站对检测都有很大的需求,急需合适的检测方法。 strong “氢能与燃料电池分析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的工作任务首先是针对ISO 14687的要求,建立一套适用于燃料电池用氢气中各种杂质的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形成国家标准;本着经济适用和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原则,每个参数会争取形成几种不同原理的标准,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 /strong 这些成果都将服务于整个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争取在标准化方面与ISO相应的工作组接轨和推广,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0px " strong 合作推动产业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谈到此次与岛津成立合作实验室,潘义表示,与岛津公司成立“气体分析标准化及解决方案示范应用实验室”,是基于中测院和岛津公司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础。中测院在环境监测、工业气体、氢能源、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等领域具有多年的研究基础,技术沉淀深厚,研究并建立了许多产业急需的分析方法及解决方案。中测院将以合作实验室的组建为契机,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开展气体分析测试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的研发基地、成为气体分析测试成果孵化和转化示范应用基地,把实验室建设成为本领域技术集成和技术辐射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推动气体分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事业发展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49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0bbb03d5-721f-44c4-a229-fc8e70e29a85.jpg" title=" jiepai.jpg" alt=" jiepai.jpg" width=" 500" height=" 49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同时,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环境空气监测和化工生产,有助于提升我国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和气体化工的生产工艺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联合实验室将关注前沿产业的气体分析技术,如氢燃料品质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将有力支撑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协助提升我国氢能产品质量水平,占据产业链上游。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相关阅读: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1220/519287.shtml" target=" _blank"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第六届岛津化工论坛暨中测院合作实验室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span /strong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89dd12b5-a5fb-4930-b682-43e1597516ca.jpg" title=" 仪器经理人.jpg" alt=" 仪器经理人.jpg" / /p
  • 华东师大重庆研究院首次提出多维等离子体光栅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的科研团队与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合作,在超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团队首次提出多维等离子体光栅诱导击穿光谱(Multidimensional-plasma-grating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MIBS)技术,并实验证实新技术比常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具有更高的探测灵敏度和克服基体效应。相关成果以题为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by multidimensional plasma grating发表在光谱类一区期刊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杂志(胡梦云,施沈城,闫明,武愕,曾和平,JAAS,2022)。《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杂志刊登曾和平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分析测试工具,可以用于确定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元素成分。传统的纳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受基体效应与等离子体屏蔽等干扰,而飞秒光丝激发(Filament-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FIBS)受限于峰值功率钳制,灵敏度难以提高。团队前期发展飞秒等离子体光栅诱导光谱(Plasma-grating-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GIBS)技术,基于两束飞秒光丝非共线耦合形成等离子体光栅,突破峰值功率钳制效应,光功率及电子密度提高近2个量级,等离子光栅中多光子电离与电子碰撞激发协同,提高探测灵敏度(胡梦云,彭俊松,牛盛,曾和平,Advanced Photonics, 2020, 2(6), 065001);GIBS等离子体干涉激化可克服基体效应,首次实现成分探测自定标。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样品的激发效果,延长激发产生的等离子体寿命,增强光谱信号,团队提出基于等离子体光栅的多脉冲耦合激发诱导击穿光谱MIBS新技术。团队利用三束非共线、非共面的飞秒脉冲进行相互作用对样品进行激发,成功观察到等离子体光栅的衍射效应,等离子体光栅实现从一维突破到二维。二维等离子体光栅对样品进行激发时,二维等离子体通道中具有更为精细的周期性结构和更高阶的非线性效应,提升了等离子体密度和光功率密度,多光子激发以及电子碰撞双重激发更为明显,从而进一步提高探测灵敏度,克服基体效应。MIBS实验装置,二维等离子体光栅的周期性结构使得三次谐波发生衍射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所获得的谱线信号会随着激光能量的提升而增强,当单脉冲能量超过2 mJ时,MIBS技术将取得更明显的优势。此外,MIBS技术仅在激发源上进行了改进,并未引入复杂的样品处理步骤以及额外的装置,与大多数改进技术相比保留了LIBS技术原有的快速、简单、便捷的优点,这使得其能够满足特定场景中的原位实时检测需求。随着GIBS/MIBS技术的研究发展与应用拓展,为了适应野外恶劣环境下移动作业,实现非接触式在线实时探测,对激发光源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性能更加稳定的高能量飞秒光源进行激发。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发展高能量飞秒脉冲激光光源。基于掺Yb光纤种子脉冲产生与固体再生放大相结合的飞秒激光放大方案,通过搭建宽带可调谐的光纤脉冲种子源解决信号光和放大介质光谱窄化和增益失配的问题,实现激光高效率放大;结合啁啾脉冲放大和固体再生放大技术,抑制激光放大过程中的非线性累积,提升放大效率和功率,输出mJ级高能量飞秒脉冲激光。高集成化、高稳定性混合系统1030nm mJ级高能量飞秒激光光源满足实验室以外苛刻环境下应用,为GIBS/MIBS技术试验野外在线检测提供了技术和仪器的支撑。1030nm高能量飞秒激光器此外,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开发多个系列超快飞秒激光光源,形成多款超快飞秒激光器产品,其中包括:FemtoCK,FemtoLine和FemtoStream等。针对GIBS/MIBS技术、强场激光物理、微纳加工等应用研究,开发的1030nm mJ级高能量飞秒激光器YbFemto HP采用光纤固体混合放大技术方案,种子源采用全保偏光纤结构的振荡器FemtoCK产生稳定脉冲序列;该光源通过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结合掺镱增益介质的固体再生放大技术,输出中心波长1030nm、能量达毫焦(mJ)量级,脉冲宽度小于300fs的高能量飞秒激光脉冲。该光源重复频率调谐范围覆盖单脉冲~ 250 kHz,增加定制模块可进行倍频操作,实现515nm、343nm等飞秒脉冲激光输出,满足科研、工业等多场景应用需求。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将依托自研的毫焦级高能量飞秒激光器,输出高稳定的激化光源,与GIBS/MIBS技术相结合,集成实现轻量化高灵敏检测仪器,实现技术创新,仪器创新,装备创新,进而实现土壤、液体自标定痕量分析等应用创新,深入优化仪器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使更多野外极限环境下应用成为可能,进一步应用于环境监测、深海勘探、地质勘探、工业冶金、航天探测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应用毫焦级高能量飞秒激光器不仅仅在LIBS上产生重要应用,同时可用于设备集成,面向如半导体芯片制备、柔性OLED显示器件切割、玻璃切割、非金属/金属材料加工、打孔以及微纳加工等重要应用。另一方面,可用于光谱检测、非线性光学、高次谐波产生、医疗成像、双光子3D打印、相控阵等科研应用。
  • 日本艾狄克公司氢脆研究用测氢装置近期在一重天津验收完毕
    日本艾狄克公司氢脆研究用测氢装置近期在一重天津验收完毕 滨州创元设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全权代理的日本著名高科技研究设备生产厂家R-DEC公司的真实大样品钢中氢含量-温度曲线测定装置HTDS002近期在天津塘沽经济开发区安装调试完毕正式交付使用。日本工程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得到大家一致好评。产品质量达到合约要求,顺利验收。 该仪器主要用于测量钢中的氢含量,可通过氢分析质谱仪对升温过程中从钢试样中逸出的氢流量进行精确定量地测量,并转化成氢含量从而获得真实大样品钢中氢含量-温度曲线。为轧辊材料以及大型铸锻件焊接组织的氢脆敏感性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实验数据。 该装置是该公司花费12年时间左右时间,和世界公认的材料领域界著名权威研究机构日本NIMS合作研制成功。继首台设备进入中国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以来,一重作为企业是首次导入该装置。标志着一重在该领域研究装置方面已经迈入世界一流水准。它将成为世界上氢脆研究领域定量测氢标准机。预祝一重天津能源所充分运用好该装置取得更多自主创新研究成果。 该装置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世界上唯一可以测得钢铁材料中氢含量-温度曲线的装置。可以慢速也可以快速加温。日本最新研究表明和高强螺栓氢脆最相关的是结合能低的扩散性氢。也就是低温时候(室温~300℃)从金属中放出的氢. 使得大样品或实际零件定量测氢成为可能&phi 20mm× 50mm 即使在大样品或实际零件条件下也可以获得定量测氢,精度为0.01wt.ppm,且具有良好再现性 只要保证试样尺寸在&phi 20mm× 50mm以内,不论何种形状均可测定。所以实际工况的环境中取出试样,简单清洗后很快即可进行定量测定。
  •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奠基 设3研究所
    重庆两江新区长江上游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11月28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国务院三峡办、重庆市政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在两江新区奠基,标志着两江新区建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研创新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全面提速。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雷加富出席奠基仪式并讲话,市领导何事忠、陈存根、翁杰明、吴刚、谢小军出席奠基仪式。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在两江新区奠基。   三方共建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科院与市政府正式签约共建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11月国务院三峡办参与共建。   仪式上,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雷加富、市政府副市长吴刚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筹)协议》,三方将按照“共同投入、需求导向、应用牵引、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建设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该院将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为牵引,以智能化、绿色化、产品化为方向,重点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与前沿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创新、工程化研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与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紧密结合,提升重庆创新发展能力。   下设3个研究所   据了解,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由4个模块组成,包括科技研发模块、产品产业化与成套技术开发模块、技术支撑模块和管理服务模块,重点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环境工程等领域进行了布局,下设三个研究所,分别为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   其中,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主要面向重庆和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突破智能感知与控制等核心技术,实现产业源头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   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主要面向重庆和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及技术需求,以绿色、智能为目标,突破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助推产业升级,促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主要面向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重大需求,以及重庆高速工业化、快速城镇化发展所产生的污染和排放治理需求,集成研发环境防治技术、装备与管理体系。   确定7大重点发展方向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位于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占地300亩。目前已完成研发基地选址和规划建设方案,一期规划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括综合科研楼、学生公寓、孵化楼、产房等,预计明年基本完成土建工程,2013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从重庆市科委了解到,该院利用国家、院、市相关人才政策,抓紧对重点领域学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等人才的引进,已到位各类科研及管理人员百余人。   从今年7月开始,该院结合“五个重庆”建设、重庆重点行业急需解决的实际难题以及行业未来发展,广泛调研,目前确定了云计算、三峡环境监测及治理、页岩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基于北斗的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智能仪器仪表、智能一体化工业设计、智能动态图像识别等7个方面的重点发展方向。
  • 西南首个低碳研究中心在重庆成立
    如何让先进的低碳技术更快地实现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重庆发展? 昨日,西南地区首个研究低碳经济的专业机构———重庆低碳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意味着重庆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重庆低碳研究中心是英国威尔士低碳研究院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联手打造的。   在低碳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英国威尔士,其在环保节能、新能源开发、低碳社区建设等方面拥有雄厚实力。特别是威尔士低碳研究院,在零碳建成环境、太阳能光伏技术、氢能源研发、海洋能源、生物质能源、大型发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而重庆市政府明确提出,将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链、低碳示范园区、低碳社区、低碳交通,增加林业碳汇,助推低碳经济。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庆,提出的‘五个重庆’建设,与英国政府倡导的低碳高增长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威尔士低碳研究院有关人士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与重庆在低碳经济领域进行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方面展开合作。   重庆低碳研究中心是集低碳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技术和咨询服务及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低碳经济技术综合研发机构,其专家成员来自威尔士低碳研究院、世界著名绿色照明研发公司恩菲斯集团等。   该中心前期将围绕工业、建筑业、绿色照明业、交通运输业、新能源、生物质能等领域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和咨询服务及成果转化应用,包括为政府提供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和为企业、居民提供低碳技术等。   “我们力争用2-3年时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具有核心技术引领、支撑和辐射作用的国家级低碳技术研发平台。”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有关人士表示。   【生活污水、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都是可利用的生物质能】   专家为重庆发展低碳经济支招   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那么,对重庆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有哪些路径?昨日,在重庆—威尔士低碳技术研讨会上,国内外低碳专家为我市支招。   开发农村生物质能源   “在重庆农村地区,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西南大学钟耕教授建议。   所谓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能源。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都是可利用的生物质能,可转化为沼气、乙醇和生物柴油等。   “重庆生物质能源丰富,但开发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钟耕以沼气为例算了一笔账:全市仅农村人畜粪便和主要粮食作物秸秆,年产沼气量接近264.57亿立方米,但目前开发利用的仅9215.7万立方米。   我国已对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燃料消费量将占到全部交通燃料的15%左右,届时将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燃料产业。对重庆而言,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不仅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还可优化能源结构。   向传统工业挖潜力   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低碳经济专家王乔康认为,重庆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占全市总能源的70%。传统工业行业实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以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   来自英国的专家也认为,重庆可以在电力、煤炭、建筑、化工等行业,率先尝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如果工业企业通过最大限度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那重庆发展将会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交通   “向低碳经济转型,重庆交通领域大有可为。”来自英国的专家认为,交通领域通过使用新技术、新燃料,建立人性化智能交通,将成未来发展方向。   “交通领域已经成为碳排放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来自威尔士低碳研究院一专家称。数据显示,交通领域碳排放,已经占到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3% 在英国,碳排放已经占到国内总排放量的21% 在中国,交通领域碳排放也占有相当比例。“建立低碳交通是低碳经济发展转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位专家称,在建立低碳交通方面,公路运输、火车、航运和海运等领域都应倡导新技术和使用新能源。政府还应该通过建立智能交通,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低碳出行选择。如英国交通电子信息提示牌,可以随时为出行者通报前方道路情况 遇到交通拥堵时,还可显示离得最近的火车站和道路,方便驾驶员及时到达目的地 发生交通事故时,
  • 基因测序让新型冠状病毒现出原形!华大智造携多款超高通量测序仪助力疫情研究
    p style=" user-select: text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user-select: text "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前,速度就是生命。2020年1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通过4家企业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其中,华大智造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7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许可。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user-select: text " MGISEQ-2000助力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踪迹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user-select: text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3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541650b8-83b6-4cc9-b28d-220472d707fe.jpg" title=" mmexport1580214452357.jpg" alt=" mmexport1580214452357.jpg" width=" 600" height=" 43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user-select: text " 2018年6月,华大智造MGISEQ-2000测序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此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基因检测。MGISEQ-2000是一款全面灵活型的测序平台,能够灵活支持多种不同的测序模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完整的测序流程。2019年12月,武汉华大也成为最早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病例的机构之一,为后续病毒基因组序列组装以及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8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01df501a-6fe0-4ef0-ba47-96db81f367e1.jpg" title=" mmexport1580214447053.jpg" alt=" mmexport1580214447053.jpg" width=" 600" height=" 8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user-select: text " DNBSEQ-T7获批,超高通量支援疫情& nbsp /p p style=" user-select: text text-indent: 2em " 基因测序,是让病毒“现出原形”最为准确可靠的办法,也是能够动态追踪病毒变异的唯一方法。在疫情攻坚的特殊时期下,DNBSEQ- T7测序系统准确,快速,超高通量的特点,在特殊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正是依托DNBSEQ-T7高效、准确的测序能力,华大第一时间获得病毒的全基因组,这也为后续开发出敏感特异的RT-PCR试剂盒提供了有效依据。此前,DNBSEQ-T7已获得CE-IVD认证,在科研市场也已批量投入使用,此次DNBSEQ-T7通过应急审批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能够有利支持未来疫情防控。当下随着疫情发展,新型冠状病毒待确诊样本量骤增,DNBSEQ-T7测序仪作为目前全世界日通量最高的测序仪,能够快速检测并获得病毒基因组完整序列信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user-select: text " 从性能上看,DNBSEQ-T7可在20小时内完成PMseq-新型冠状病毒整个检测流程(从样本提取到结果报告),每次运行样本检测通量为50-200个,每个样本可获得平均100M以上数据产出,以此确保高准确度的新冠状病毒检测结果。此外,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检测能监测病毒可能发生的变异,为深入研究病毒致病机理和传播途径,更好指导后续防控和疫苗开发提供支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user-select: text " 基于DNBSEQ-T7平台,搭配生信分析系统实现多重感染或继发感染病原并行检测,提供更完整的感染的病原信息,能够更快速全面对患者致病原因进行检测;搭载华大智造相关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则可进一步提升送检样本检测效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user-select: text " 目前华大智造已紧急部署2台DNBSEQ-T7运达武汉,用于应急检测病原。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协调下,DNBSEQ-T7已在武汉完成数百例样本检测,协助武汉新冠肺炎防控以及病毒变异追踪。& nbsp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user-select: text " 多款测序仪有力出击,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提供检测利器 /p p style=" user-select: text text-indent: 2em " 为应对疫情防控,目前华大智造也积极和各地疾控中心紧密合作,通种地通量测序系统MGISEQ-2000和MGISEQ-200,快速对各地疑似患者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凭借数据质量准确稳定和通量灵活等特点,在多地为新冠状病毒疫情的科学临床防控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在疫情发生期间,物流运输和技术支持不间断提供服务,确保各地检测第一时间顺利开展,在最短时间产出高质量的测序数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user-select: text " 疫情攻坚,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作为国产生命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制造的新生力量,华大智造作将为疫病防控,包括科学研究和临床检测提供全力支持,尽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提供测序设备和试剂支援支持,战胜疫情,共克时艰。 /p
  • 基因研究“容易”了 专利申请却难了
    要拿着新发现的基因功能、基因诊断方法去美国申请专利,今后可能越来越难了。日前,一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想把他们最新发现的一段基因及其功能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专利申请,最终却被美国联邦上诉巡回法院以缺乏创新性为由,拒绝授予专利。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对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专利授权正有逐步收紧之势。对于中国而言,以基因研究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又恰恰是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可以与之“一争高下”的领域之一。当“基因专利”被授权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时,中国企业的创新空间是否会变得越来越窄?   方法公开,削弱“创造性附加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基因新功能、新测试方法的技术层出不穷。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专家估计,全世界的“基因专利”每年正以数千项的数量增长。“基因专利”井喷的背后,是仪器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基因克隆、分离、纯化和表达等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据了解,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一本名称为《分子克隆》的实验用手册会详细指导科研人员如何完成某项特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新发现往往和正确的实验方法密不可分,当后者逐步公开化和普及化时,新发现的速度自然会加快。   不过,这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因研究本身所含的“创造性附加值”。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30多年前,发表一篇基因测序的论文足可以拿到博士学位 而现在同样的研究恐怕连拿硕士学位都不行。   正是出于平衡公众利益和提高专利质量的目的,美国此次提高了“基因专利”的授权标准——如果A公司就某项新发现的基因功能申请专利,但其采用的技术和实验方法是公开已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能够想到应用现有技术获得这些新功能基因,那么该项发现很有可能无法授予专利权。   门窄了,还有更广阔的“窗”   美国专利审查的这一变化,肯定会给中国的生物医药界带来影响。最直观的是给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去美国申请“基因专利”带来不利影响,今后也不排除欧洲、日本等其他国家或地区专利局效仿的可能。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中国企业不必要为此悲观,“基因专利”之门看似变窄了,其实还有更广阔的“一扇窗”。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李蕾律师分析,从生物医药产业链角度看,“基因专利”距离最终的基因药物还有很长距离,其间同样充满着创新空间,尤其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基因药物仍几乎为零。因此,源头的“基因专利”受卡,并不影响在中间和下游的制药环节寻求突破,申请专利。   “针对同一个基因新功能开发药物,不同的给药方式或途径,都很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疗效。就算基因新功能本身无法申请专利,新的给药方式和途径仍能申请,同样可以达到保护创新成果的目的。”李蕾分析。   寻突破,多领域协同后端研发   新形势下中国医药企业想走国际高端路线,必须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提前部署后端研发,给药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给药,一般是指研究药物输送的方法和技术,是生物医药研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需要生物学界参与,更需要高分子材料、医疗仪器制造等多个领域协同作战。   专家举例,同样的有效成分,是否用其他分子材料修饰后更易于人体吸收,或能实现药物分子在体内的缓释,或降低分子的毒副作用等,这些体现新药附加值的重要环节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互相合作。但在国内,这样的跨领域合作并不多见。一方面,科研机构好不容易申请到的“基因专利”,因无法转化、维护费太高而在几年后无奈放弃 另一方面,很少有企业会针对已有的基因研究成果开发新的给药技术,大多停留于低端重复加工。   “十多年来媒体对基因研究的持续热衷报道,使基因基础研究始终显得非常‘高深’,事实上现在的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后端研发,如给药技术革新的重要性不比前端基础研究低。国内生物医药界非常需要这方面的突破,也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给予适当的政策导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产业界人士说。
  • 商用液氢储运关键装备实现突破
    日前,查特中国国内首批商用液氢储罐发运,我国商用液氢储运领域关键装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查特工业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克里弗兰,是全球深冷和低温设备行业的领导者,为广泛的深冷和低温设备用户提供标准化及客户定制的产品和系统方案。在美国的九个州设有工厂,并在澳大利亚、中国、捷克、德国、英国有分公司。查特中国应用美国查特公司总部的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按照国际相关标准及中国压力容器现行规范和标准进行深冷设备的生产制造,为国内及亚洲地区的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焊接绝热气瓶、真空绝热管道、大型深冷贮罐、低温液体槽车等各种深冷设备。查特中国拥有AR2,CR2,DR2等设计许可证及制造许可证,并已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产品U和U2钢印标志授权。“氢气的液化温度为-253℃,所以液氢储罐对真空绝热保温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极大挑战,此前国内在商用领域一直是空白。”查特中国技术总监杨坤表示,历经4年半,国内首批商用液氢储罐终于发运,这是查特中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据了解,2019年以来,查特中国针对氢气液化及液氢储存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2021年12月牵头并参与编写了团体标准《固定式真空绝热液氢压力容器专项技术条件》,2022年完成了国内首台60立方米固定式液氢容器样罐型式试验,并先后完成《固定式真空绝热液氢压力容器》《真空绝热液氢汽车罐车》《真空绝热液氢罐式集装箱》企业标准认定。杨坤介绍说:“我们在实现商用液氢储罐开发的同时,还对运输过程中需要的罐式集装箱、槽车、液态加氢站、车载燃料瓶等进行了研发。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我们正在研发一个全新的加氢站,预计今年3月样站将建成。”
  • 重庆研究院污水处理新型工艺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提出一种面向能量回收和物质回收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相关研究成果以Integrated anaerobic and algal bioreactors: a promising conceptual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conventional sewage treatment为题,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  现有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采用异养菌、硝化菌和聚磷菌为主要功能微生物。计量学表明,这些微生物对应的生物过程必然产生大量的危害性的剩余污泥和消耗大量的能耗。因此,这两个问题是现有活性污泥法的基本问题,不能通过采用精准曝气或化学解偶联等手段消除。  科研团队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回收污水中有机物携带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电力以满足反应器自身的能耗需求,同时产生CO2以供给后续藻反应器中的藻类使用。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后,在藻反应器中使用高附加值藻类同步吸收水中的氮磷。藻反应器的出水即可经过消毒后排入自然水体或使用进一步的技术处理以实现中水回用。藻类反应器中产生的大量藻类可在单独的反应器中经诱导产生高附加值的化合物后,再进行一定的加工程序即可成为具备商业价值的产品。  与现有高能耗、高剩余污泥产量、高资金投入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具备技术及经济优势:显著降低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并具备良好的水处理效果;回收有机物中的能量,具备从污水中进行物质回收的能力;显著降低剩余污泥的产量;经济效益为正。  该工艺由重庆研究院提出并完成论证工作。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并获得瑞士洛桑联邦综合技术大学、重庆大学、攀枝花学院的协助。  论文链接
  • ACS Nano出版 “北京大学的纳米科技研究” 北京大学百廿校庆虚拟专刊
    p & nbsp /p center img alt=" " src="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qfMmVoEgEk0OsftkduUlo0jyuM6aqjz7twklTic93sSgzLVPrDnic9D55ft9XR095Vic6hbibTt2RVcniae3DNBwrHg/640?wx_fmt=gif& tp=webp& wxfrom=5& wx_lazy=1" height=" 221" width=" 640" / /center p   为庆祝北京大学百廿校庆,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权威学术期刊ACS Nano出版了 a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target=" _self" href=" https://pubs.acs.org/page/ancac3/vi/pku120.html?ref=ancac3Feature"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北京大学的纳米科技研究”虚拟专刊 /span /a ,并于北京时间5月3日上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bc350080-e131-4487-bcd7-6dc2302abefa.jpg" title=" 00.jpg" / /p p   该虚拟专刊选编了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者们发表在 ACS Nano上的四十篇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我校在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方面的辉煌成就。此刊也是ACS Nano近期计划推出的一系列基于研究机构和地区的虚拟期刊的第一期。为配合虚拟专刊的出版,李彦(ACS Nano副主编、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朱星(我校物理学院教授)、Paul Weiss (ACS Nano主编)还联合撰写了一篇编者按,介绍我校纳米科技的发展。 /p p   纳米科学与技术一直是我校重点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在校本部、医学部、深圳研究生院等的多个院系和单位都有从事相关研究的团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大学就在国内率先成立了跨学科的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在国家和学校的支持下,我校纳米科技研究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从2007年创刊以来,ACS Nano共发表了北京大学的研究者独立或合作完成的文章二百余篇,这些工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普遍关注。北京大学已居于纳米科技领域最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之前列。 /p p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忠范教授(ACS Nano顾问编委)迄今已在ACS Nano上发表了27篇文章。他带领的团队在石墨烯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如发展了基于光化学的石墨烯氯化修饰方法(ACS Nano 2011, 5, 5957),成功制备了有多种重要应用前景的石墨烯玻璃(ACS Nano 2016, 10, 11136)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f76b31b7-625b-49ec-88c9-efaf8b50de6f.jpg" title=" 0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石墨烯触屏 (ACS Nano 2016, 10, 11136) /strong /p p   北京大学不同院系的多个研究组在ACS Nano发表的一系列有关碳纳米管 (制备、表征、物性、器件、应用等)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关注。早在2008年,李彦教授课题组提出了离子液体分散碳纳米管的新机制(ACS Nano 2008, 2, 2540),2017年该课题组又报道了高纯度 (14,4)碳纳米管的选择性制备(ACS Nano 2017, 11, 186),这类单一结构的半导体性碳纳米管样品对碳纳米管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p p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彭练矛教授(ACS Nano顾问编委)领导的碳纳米管器件研究团队在ACS Nano报道了他们一系列的重大研究进展。2009年,他们率先用远少于硅基技术的加工步骤制备出了n型和p型功能对称的碳纳米管集成电路(ACS Nano 2009, 3, 3781) 近期,他们又实现了目前国际上最复杂的基于纳米沟道材料的集成电路(ACS Nano 2017, 11, 4124)。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71f8c37c-bce5-4ade-9523-a8c41e891cfc.jpg" title=" 0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碳纳米管集成电路 (ACS Nano 2017, 11, 4124) /strong /p p   北京大学的稀土纳米材料研究独具特色,严纯华教授领导的团队在稀土纳米材料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首次利用钕离子敏化的双光子发射使荧光成像能在更长的激发波长下实现(ACS Nano 2013, 7, 7200),还成功地将荧光成像、光动力治疗、核磁成像有机地结合到了一个体系中(ACS Nano 2016, 10, 2766)。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de2ed9ca-d321-4591-9ba8-600eea2d954e.jpg" title=" 0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稀土纳米粒子成像、治疗多功能体系 (ACS Nano 2016, 10, 2766) /strong   /p p   我校的纳米科技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相信,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经过相关学科师生的共同努力,未来我校的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必将更上层楼,涌现出更多原创性研究,并产生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型成果,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并造福全人类。 /p
  •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研究取得进展
    style type=" 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A{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 /style style type=" 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A{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 /style p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与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员黄延强、副研究员杨小峰,与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王新葵合作,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em Nature Communications /em 上。 /p p   CO sub 2 /sub 加氢合成甲酸是一个原子经济性反应,生成的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并可作为理想的液态储氢材料。CO sub 2 /sub 分子中的碳原子处于最高价态且化学性质相对惰性,对其进行有效活化是实现CO sub 2 /sub 高效转化的关键。该团队设计了一种席夫碱修饰的纳米金催化剂,利用席夫碱基团中的氮中心与CO sub 2 /sub 发生弱相互作用生成氨基甲酸盐两性离子,并进一步在纳米金催化剂上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甲酸。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于传统多相催化剂的碳酸氢盐加氢路径,气相CO sub 2 /sub 能够直接在席夫碱修饰的金催化剂上加氢转化为甲酸,在90 sup o /sup C、8.0MPa反应条件下,生成甲酸的转化数可达14,470(12h)。席夫碱与CO sub 2 /sub 这种弱的相互作用模式为CO sub 2 /sub 的低温活化提供了新途径。 /p p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先导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img alt=" " oldsrc=" W02017111358913102756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uepic/27f7ca75-2c98-4012-86e7-cd4ab63123e4.jpg" uploadpic=" W02017111358913102756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研究取得新进展 /p
  • 氢能产业要发展,质量检测标准应先行!——访氢能与燃料电池分析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组长潘义研究员
    为推进气候变化治理和能源转型,促进能源行业供给改革,保障国民经济和民生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我国以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态度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氢能因其来源广、燃烧热值高、能量密度大、可储存、可再生的特点,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和能源变革过程中最理想的能源互联媒介。近几年,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方案,以中石化、中石油、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等为代表的相关央企纷纷布局氢能产业链。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汽车作为氢能利用的重要场景,我国早在2006年就将其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氢气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能量载体,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PEMFC的运行和寿命正常与否。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围绕氢气中杂质组分对燃料电池的损伤机理开展了大量的探索与验证工作,各种微痕量杂质对燃料电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水含量过高会使气体的扩散效率下降,阻止气体到燃料电池的催化层进行反应,影响燃料电池的效率、稳定性和耐久性;二氧化碳、甲烷、氮、氩、氦等杂质组分会降低氢气的分压,导致燃料电池局部氢气供应不足,可能造成电池反极并发生碳蚀现象;一氧化碳会占据 PEM 催化剂的活性位而阻碍氢气在催化剂上的吸附,降低氢气电离出质子的速率,严重时会导致催化剂完全失活;不同种类的硫化物如硫化氢、硫氧碳、二氧化硫、硫醇、硫醚等都会对PEMFC 阴极催化剂产生不可逆的毒化作用;甲酸和甲醛具有类似的毒化作用,两者均会在电池膜电极催化剂表面产生吸附,从而降低反应表面积;氨会降低电池电极电化学反应界面,对 PEMFC 性能产生不可逆的损坏;卤离子在电池阴极上与氧气的竞争吸附会影响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降低电池性能;颗粒物杂质会占据膜电极的活性位影响电池性能效率,并会影响氢气储存和反应系统的安全[1]。氢燃料质量相关标准的进化史目前ISO以及各个国家针对PEMFC所用燃料氢气中对电池性能以及关键零部件会会造成损害的杂质组分/种类和限值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ISO 14687:2019、ISO 21087:2019、ISO 19880-8:2020、BS EN 17124:2018、SAE J 2719:2015和GB/T 37244-2018等。我国PEMFC汽车用燃料氢气的现行产品标准为GB/T 37244-2018,最初是以团体标准T/CECA-G 0015-2017的形式于2017年12月发布实施,后在2018年12月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发布,2019年7月开始实施,该标准中对杂质组分种类和限值要求完全参照国际标准ISO 14687-2:2012和SAE J2719:2015。ISO 14687系列标准经历20多年的制定完善过程,最初以氢燃料质量标准ISO 14687:1999版本发布,后经2004年美国能源部召开的研讨会讨论将氢燃料的关注重点由纯度(Purity)转变为质量(Quality),并与2012年形成ISO 14687-2:2012,该标准系统规定了14类杂质组分的组成和限值要求。目前国际上现行有效的产品质量标准 ISO 14687:2019 由ISO/TC 197 Hydrogen technologies(国际标准化组织氢能技术委员会)于2019年发布,相较于国内现行版本 GB/T 37244-2018 有以下异同处(具体指标见表1)。BS EN 17124:2018规定的内容与ISO 14687:2019完全一致。在对氢气纯度、非氢气总量、水、氧、氦、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甲酸、总卤化物、最大颗粒物浓度等这11个指标的要求上,ISO 14687:2019与GB/T 37244-2018保持了一致。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ISO 14687:2019放宽了对甲烷、氮、氩和甲醛等4个杂质含量限值的要求,其中对甲烷的含量限值作了单独规定,为100 μmol/mol;氮和氩由原来的合计不超过100 μmol/mol,更改为各自不超过300 μmol/mol;总烃含量的计量方式由“按照甲烷计”更改为“按照C1计且不包含甲烷”;甲醛的含量限量值由原来的0.01 μmol/mol提高为0.2 μmol/mol;总硫含量的计量方式也由“按照硫化氢计”更改为“按照S1计”。此外,ISO 14687:2019还针对一氧化碳、甲醛、甲酸的总含量提出不可超过0.2 μmol/mol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ISO 14687:2019标准内“总硫”参数所推荐的检测方法ASTM D7652已经于2020年作废了,目前ISO/TC 197正在组织开展ISO 14687:2019下一个版本的修订工作。表1. 国内外现行标准对燃料电池用氢杂质组分的限量值要求项目名称GB/T 37244-2018ISO 14687:2019氢气纯度(摩尔分数)99.97%99.97%非氢气总量300 μmol/mol300 μmol/mol单种/类杂质的最大浓度水(H2O)5 μmol/mol5 μmol/mol总烃2 μmol/mol(按甲烷计)2 μmol/mol(按Cl计、不含甲烷)甲烷(CH4)/100 μmol/mol氧(O2)5 μmol/mol5 μmol/mol氦(He)300 μmol/mol300 μmol/mol氮(N2)100 μmol/mol(两者总量)300 μmol/mol氩(Ar)300 μmol/mol二氧化碳(CO2)2 μmol/mol2 μmol/mol一氧化碳(CO)0.2 μmol/mol0.2 μmol/mol总硫0.004 μmol/mol(按H2S计)0.004 μmol/mol(按S1计)甲醛(HCHO)0.01 μmol/mol0.2 μmol/mol甲酸(HCOOH)0.2 μmol/mol0.2 μmol/mol氨(NH3)0.1 μmol/mol0.1 μmol/mol总卤化物(按卤离子计)0.05 μmol/mol0.05 μmol/mol颗粒物1 mg/kg1 mg/kg我国现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GB/T 37244-2018中提出了需要关注的氢燃料质量有影响的系列杂质组分限量值要求,并针对每种杂质组分分别引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标准。考虑到氢气背景条件下的适用性,从经济适用性等角度考虑,笔者认为部分方法标准还存在可以优化和提升的空间。氢能工作组全力开展检测方法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产业要发展,标准需先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氢气作为产业“前端生产的产品”和“后端应用的原料”,建立准确可靠、具有溯源性的质量检测分析方法标准体系至关重要。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要注重标准的质量:既不能造成标准实施过程中技术门槛和成本过高,现场适用性差,变为“僵尸标准”;亦要注意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有利于技术的更新迭代,促进产业进步发展;既要响应国家提倡的分析仪器装备国产化要求,尽量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同时还要兼顾氢能产业对在线和离线测试需求的特点。为了健全我国氢燃料质量分析方法标准体系,2019年3月7日,经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依托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为秘书处,成立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析分技术委员会氢能与燃料电池分析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SAC/TC206/SC1/WG1,以下简称“氢能工作组”),氢能工作组负责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气体分析标准化的归口工作。工作组成立之后,在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秘书处承担单位组织科研人员,并联合工作组各成员单位,针对GB/T 37244和ISO 14687标准中规定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质量检测所涉及到的所有气态组分杂质和颗粒物组分杂质的取样和检测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和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各类组分分析方法标准,气体分析术语标准,气体标准样品/物质制备方法,气体采样、取样方法标准等方面。如何确保痕量甚至是超痕量水平的测量需求,准确的取样、高水平的分析方法以及量值稳定、准确、可靠的气体标准物质是非常重要的三个环节。基于以上原则,结合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气体分析方法标准领域的经验积累和氢能工作组的技术优势,我们从2019年开始组织开展了大量针对性的标准化研究工作,目前已经联合国内外的优势分析仪器厂家共同开发了多个整体解决方案。针对不同指标灵活搭配检测仪器针对8个无机和烃类杂质组分需要3台不同仪器检测的问题,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以岛津GC-2030气相色谱为应用测试平台,采用多阀多柱,热导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甲烷转化炉组合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实现一次进样完成8个参数的准确定性定量分析,分析谱图见图1,实验表明THC、CO、CH4、CO2、Ar、O2、He、N2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5,检出限分别为0.020 μmol/mol、0.033 μmol/mol、0.039 μmol/mol、0.14 μmol/mol、0.25 μmol/mol、0.32 μmol/mol、9.5 μmol/mol、1.7 μmol/mol。图1. 氢气中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氦、氮、氩等7个组分的连续7次进样典型谱图针对标准中限值最为严格和分析难度最大的总硫含量(4 nmol/mol),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不同来源的氢气中9种典型硫化合物的低温富集与GC-SCD相结合的在线分析解决方案。此方案主要包括高准确度微痕量氢气中多组分硫化物混合气体标准物质、集成了在线动态稀释功能的半导体低温富集系统和硫化学发光气相色谱仪。结果表明此系统的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高于0.999,仪器检出限不高于0.050 nmol/mol,方法检出限最低可达到0.01 nmol/mol,精密度和准确度令人满意(RSD5%,SD15%)。开发的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2]。在该方案中,将毛细管色谱柱更换为非保留色谱柱即可用于氢气样品中总硫的分析。图2. 低温富集-GC-SCD在线分析系统数据示意图(出峰顺序为:H2S、COS、CH3SH、C2H5SH、CH3SCH3、CS2、CH3SC2H5、C4H4S和C2H5SC2H5)(左图浓度为0.1、0.2、0.5、1、4、8、10、15、20、30和40 nmol/mol;右图为0.1、0.2,0.5和1 nmol/mol)图3. 燃料电池汽车用氢中痕量硫化物解决方案系统组成图标准的最大价值在于服务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其最大使命在于指导、规范和约束使用者得到合理、科学和准确的结论。分析方法在实验室离线使用以及现场在线应用中,要充分考虑方法的适用性、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氢能工作组在充分调研和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紧跟国际上最新的燃料电池用氢气质量标准ISO14687:2019中规定的杂质组分组成和限值要求,分别整理了一些分析方法解决方案供检测实验室和现场参考使用,具体见表2。表2. 针对ISO 14687要求的气体杂质组分分析方法解决方案杂质参数名称限量值要求分析方法解决方案总烃(按Cl计、不含甲烷)2 μmol/mol“三阀四柱+GC-(TCD+FID+MTN)”,在线/离线(注:可采用电化学氧气分析仪在线监控O2组分)甲烷(CH4)100 μmol/mol一氧化碳(CO)0.2 μmol/mol二氧化碳(CO2)2 μmol/mol氧(O2)5 μmol/mol氦(He)300 μmol/mol氮(N2)300 μmol/mol氩(Ar)300 μmol/mol总硫(按S1计)0.004 μmol/mol“低温富集+GC-SCD”,在线/离线甲酸(HCOOH)0.2 μmol/mol“FTIR”或“低温富集+GC-MS”,在线/离线甲醛(HCHO)0.2 μmol/mol“FTIR”或“低温富集+GC-MS”或“CRDS”,在线/离线氨(NH3)0.1 μmol/mol“FTIR”或“CRDS”或“在线吸收-离子色谱法”,在线/离线总卤化合物(按卤离子计)0.05 μmol/mol无机卤化物:“在线吸收-离子色谱法”,在线/离线;有机卤化物:“预浓缩+GC-MS”或“预浓缩+GC-ECD”,在线/离线水分5 μmol/mol露点法、电容法、石英晶体震荡;在线/离线颗粒物1 mg/kg在线滤膜取样+称重法目前,氢能工作组正在组织开展的与燃料氢气质量检测相关的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有:“气体分析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氢气质量分析方法 指南(制定)”、“气体分析 微型热导气相色谱法(制定)”、“GB/T 28726-2012 气体分析 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修订)”、“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系列标准修订,“气体中微量氧的测定”系列标准修订等;正在开展的团体标准制定项目:《气体分析 氢气中硫化物含量的测定 低温富集-硫化学发光气相色谱法》、《气体分析 氢气中氨含量的测定 光腔衰荡光谱法》、《气体分析 氢气中氩、氧、氦、甲烷、非甲烷总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同时,氢能工作组已组织团队完成了“氢气中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甲酸、氨和氯化氢的测定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氢气中卤化物的测定 在线吸收-离子色谱法”、“甲醛的测定 低温富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 电容法”、“高压气态氢气的取样方法”等系列方法标准的前期验证试验工作,下一步将在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下积极申报国家标准,完善涉及燃料氢气质量检测相关的取样和分析方法标准体系,满足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气体分析标准化的需求。参考文献[1] 潘义,邓凡锋,王维康,杨嘉伟,张婷,林俊杰,龙舟,姚伟民,方正.车用燃料氢气中杂质组分分析方法标准化现状与探讨——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为例[J].天然气工业,2021,41(04):115-123.[2] Yi P, Feng F D, Zheng F, et al. Integration of cryogenic trap to gas chromatography-sulfur chemiluminescent detection for online analysis of hydrogen gas for 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1(DOI:10.1016/j.cclet.2021.05.067)(作者: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潘义,邓凡锋)
  • 美制储氢容器 有望大规模制造便携发电设备
    美国萨瓦那河国家实验室(SRNL)的科学家利用含三氢化铝的轻型材料制成了小型储氢容器,并证明它的氢释放率适合为小型商用燃料电池提供动力,这为未来大规模制造便携式发电系统铺平了道路,在军用和商用领域都可能得到应用。   SRNL研究团队展示了如何用三氢化铝和类似高性能储氢材料来制造便携的发电系统。三氢化铝与其他金属氢化物类似,也能为氢提供一种固态的储存媒介。但三氢化铝具有一大优势:它具有极高的储氢能力,能够将两倍多的氢气储存为液态氢。此外,它还具有较低的质量和有利的放电状态。这些都使它成为理想的化学储氢材料之一。   但目前可商用的三氢化铝十分有限,且生产成本很高,妨碍了它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克服了三氢化铝传统生产方法中的多个障碍,新方法能最少程度地使用溶液,并制出纯净、不含卤化物的三氢化铝。同时,研究小组还能借助另一过程,使从三氢化铝中提取的氢翻一番。这些进展也为开发成本低廉的新型三氢化铝生产方式奠定了基础。研究团队已经研发出一个小型的系统,以生产试验及改进研究所需的三氢化铝。   而此次研究的另一重点就是评估三氢化铝系统和小型燃料电池应用的兼容性。基于约含有22克三氢化铝的测试容器的初步结果显示,这一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100瓦燃料电池系统所需的氢释放率。该系统能够在燃料电池接近全功率的状态下运转3个多小时,并能在降低功率后再运行若干小时。   便携式发电设备制造商正在寻找可提供超过1千瓦时/千克比能的系统,这比目前最好的锂电池的储能量还要多2至3倍。SRNL的泰德莫蒂卡博士表示,更高的比能意味着单位重量获取的能量更多。他们的目标是为军队提供轻便且储能能力出色的便携系统,以及应用于其他对重量要求较高的领域。
  •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烯烃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燃料和化学品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而烯烃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其中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是基本的化工原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剑、研究员葛庆杰和副研究员位健团队在二氧化碳(CO2)加氢合成烯烃研究中取得系列新进展。团队分别通过构建Co–Fe合金碳化物催化剂体系和NaFeZr–MOR分子筛催化剂体系,实现了CO2催化加氢过程中低碳烯烃产物的高效合成,并揭示了该过程中催化剂活性位的动态演变历程和动态限域效应。两篇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应用催化B:环境》上。传统的烯烃合成方法主要依赖于化石资源,而CO2催化加氢合成烯烃则是一条绿色环保的路线。铁基催化剂在CO2加氢反应中对烯烃合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其成本低廉,但活性较低且烯烃产物分布较宽,限制了其工业应用。因此,如何设计更有效的催化CO2加氢合成烯烃的催化剂已成为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系列工作中,团队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系统阐述了Co–Fe双金属催化剂在CO2加氢过程中的动态结构演变历程,揭示了反应过程中形成的χ-(CoxFe1-x)5C2合金碳化物相是该催化剂上烯烃生成的主要活性位。该物相的形成受到催化剂前驱体中Co/Fe组成和二者亲密度的影响,其含量以及合金化程度对于烯烃的高选择性合成至关重要,并且该催化剂可在高空速条件下实现较高的烯烃时空收率。同时,团队还通过设计NaFeZr–MOR复合催化剂,发现了CO2加氢反应过程中低碳烯烃产物选择性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其本质是由催化剂中ZrO2载体和MOR分子筛的孔道对产物分子的动态限域效应引起的。而反应过程中随着分子筛孔道内轻质碳物种向重质碳物种的演化,孔道会逐步缩小。这抑制了C5+等较大烃类分子的扩散,但对低碳烃的扩散影响较小,从而提升了低碳烯烃选择性。上述工作对于设计CO2加氢高效合成烯烃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加深了对催化活性位结构演变和限域效应的认识。
  • 3.754亿! 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公布(面上+杰青)
    p   昨日,广东省科技厅公示了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764项,拟拨付金额3.754亿。其中,面上项目2654项,拟拨付金额2.654亿 杰出青年项目110项,拟拨付金额1.1亿。 /p p   全部项目清单: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11/attachment/627d6e42-e43c-4162-96cd-c65cd00ef09c.pdf" title=" 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拟安排表.pdf" 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拟安排表.pdf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11/attachment/9558fdaf-95e6-4a38-a4df-6ba4757fc391.pdf" title=" 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拟安排表.pdf" 2021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拟安排表.pdf /a /p p br/ /p
  • 大连化物所傅强和慕仁涛团队在表面氢溢流原子可视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组研究员傅强和慕仁涛团队在表面氢溢流原子可视化研究中取得进展,发现氧化物表面结构对氢溢流的有效调控,利用表面晶格限域效应提升氢溢流速率。氢活化和氢溢流是诸多涉氢反应的重要基元过程,对其进行有效调控是提高涉氢催化反应性能的关键。该团队在前期研究中通过构筑氧化物表界面活性中心调控H2活化(ACS Catal. ),利用氢溢流形成的表面氢物种提升反应选择性和催化剂稳定性(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 、J. Phys. Chem. Lett. ),并通过氢溢流再生“Ni-O路易斯酸碱对”活性中心实现H2O的有效活化(J. Phys. Chem. Lett. )。本工作在Pt(111)衬底表面构建MnO(001)和Mn3O4(001)单层结构。近常压扫描隧道显微镜(NAP-STM)原位成像显示,在MnO(001)表面氢物种沿着晶格条纹一维扩散,而在Mn3O4(001)表面上呈现出二维扩散特征,且在MnO(001)上的扩散速率是Mn3O4(001)上的4倍。理论研究表明,氧化锰表面晶格中合适的O-O间距利于氢扩散,而存在低配位表面O原子则抑制氢扩散。该研究揭示了氧化物表面晶格限域效应对氢溢流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以Direct observation of accelerating hydrogen spillover via surface-lattice-confinement effect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碳中和光子科学中心等的支持。大连化物所表面氢溢流原子可视化研究获进展
  • “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化工大学挂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和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联合共建的“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大连市发改委批准并报告国家发改委,完成了共建单位的迭代更新重新挂牌,北京化工大学作为在该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的新共建单位被引入,中心挂靠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在国家发改委和大连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相关要求建立,旨在通过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构建氢能及燃料电池创新链、产业链,解决发达国家制约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与“卡脖子”问题,带动产业升级。中心重新挂牌后,将在国家发改委、大连市发改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下,实行主任负责制,副主任由共建单位各派1名领导专家担任,并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我国燃料电池与氢源技术领域著名专家组成。中心将坚持“资源共享、模式创新、做大做强”方针,分设多个技术平台,包括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平台、绿色制氢技术平台、化石能源高效制氢技术研究平台、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商业化应用科创平台、分布式氢源及低碳应用技术研发平台等,逐步打造为创新引领型技术攻关平台,高效赋能“双碳”战略。北京化工大学表示,作为中心共建单位之一,目前在燃料电池和氢能研究领域,已形成了一支由院士、国家杰青领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在未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中,将继续聚焦燃料电池和氢能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课题,进一步发挥在燃料电池、电解水、储氢等方面的专长,通过产学研用跨学科协同创新,加速提升成果转化和市场化能力,积极推动燃料电池和氢源技术产业化进程。
  • 大连化物所宽光谱捕光催化剂全分解水制氢研究取得新进展
    p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中科院院士李灿、研究员章福祥等在宽光谱捕光催化剂Z机制全分解水制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设计和调控BiVO4表面助催化剂Au的担载,以及双助催化剂(Au和CoOx)的选择性负载,可有效促进BiVO4的产氧性能及其与氧化还原电对离子间的电荷传输,并基于此构筑了高效的可见光Z机制全分解水体系,其表观量子效率超过10%(420nm激发)。相关结果在线发表在Cell旗下的Joule 期刊上。 /p p   基于光催化剂粉末悬浮体系实现太阳能全分解水产氢有望成为经济可行的太阳能转换方式之一。近年来,李灿和章福祥团队一直致力于利用宽光谱响应材料构筑Z机制全分解水体系,期间发展了“一锅氮化”构筑异质结促进电荷分离的新方法,解决了含氮化合物在空气或惰性气体下热稳定性差、不易构筑异质结的实验难题,进而构筑了多个Z机制全分解水制氢体系(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此外,该团队发展了氨气流保护负载放氧助催化剂的新方法,极大提升了宽光谱捕光催化剂的放氧性能 在此基础上又发现助催化剂的分散性对界面电荷分离有极大影响,其受界面的亲疏水属性影响明显,例如:通过Ta3N5表面氧化镁层修饰不仅可促进助催化剂分散和界面电荷分离效率,而且可有效抑制Z机制中的竞争反应,最终使Z机制全分解水制氢成为可能(相关结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J. Catal., Appl Catal B: Environ.等)。通过不断努力,该团队不仅成功拓展了Z机制全分解水制氢中产氢和产氧端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利用范围(产氢端由510nm拓展至650nm 产氧端由450nm拓展至590nm),而且将粉末体系Z机制可见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的表观量子效率记录不断刷新。 /p p   该研究利用具有单电子转移、适宜中性环境且具有较低氧化还原电位的[Fe(CN)6]3-/[Fe(CN)6]4-为氧化还原电对,基于其前期实验发现,BiVO4不同晶面间存在光生电子和空穴空间分离(Nature Commun.),采用双助催化剂(Au/CoOx)在BiVO4的{010}和{110}晶面上的选择性沉积策略使得产氧性能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耦合具有较宽可见光响应的产氢端,实现了高效的Z机制全分解水,取得了10.3%(420nm激发)的全分解水制氢量子效率,刷新了该团队以前保持的6.8%(420nm激发)的记录。此外,研究同时发现Au纳米粒子的担载有利于从BiVO4抽取电子向[Fe(CN)6]3-的转移。以上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发展高效可见光完全分解水体系奠定了基础。 /p p   该研究工作获得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以及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等资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4.jpg" alt=" 54.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78441239-c803-421d-92ba-a3a5ddc2a895.jpg" / /p p /p
  • 中国科大毛磊团队在氢燃料电池无损检测理论及方法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先进感知、数据融合及智能运维课题组毛磊特任研究员团队在氢燃料电池无损检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报道了一种基于磁场成像的氢燃料电池无损检测理论及方法,突破现有氢燃料电池性能表征依赖于材料分析、电流分布等侵入式检测手段的瓶颈,研究成果以题为“Imaging PEMFC performance heterogeneity by sensing external magnetic field”发表在Cell Press期刊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上。氢燃料电池技术(PEMFC)被广泛应用于氢能利用领域,然而影响商用氢燃料电池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在电池运行过程中难以进行电池性能表征并识别电池异常状态。目前,主要的状态识别方法仅可对PEMFC状态变化进行识别,但难以对电池内部状态变化的发展路径及对应机理进行检测及分析,从而无法根据识别结果对PEMFC系统进行对应调控,进而保障PEMFC系统的运行安全。在PEMFC运行过程中,电池性能状态与其内部水分布、电流分布息息相关。目前,相关技术主要通过材料分析、水传输分布、电流分布等手段来评估氢燃料电池性能状态。然而这些技术会干扰电池的运行状态,甚至破坏电池固有结构和性能,进而很难保证技术可靠性和实用性。PEMFC电流分布和相应磁场分布如图1所示,作者将PEMFC内部电流分解为平行膜方向膜电流(图1B)和垂直膜方向主电流(图1C),并揭示了氢燃料电池故障时性能下降的本质原因是参与化学反应的主电流减少,寄生损耗的膜电流增加,因此膜电流及其激发磁场可以反映电池性能变化。这是在该研究领域内首次系统性分析并提出了氢燃料电池的性能变化与其内部不同分量电流和激发磁场的关联机制。图1.PEMFC内部电流和磁场分布(a) PEMFC内部电流 (b)膜电流及其磁场分布 (c)主电流及其磁场分布.该研究的研究思路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建立多物理场PEMFC仿真建模,对PEMFC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膜电流及其磁场分布变化进行分析;进而搭建PEMFC外部磁场检测系统,通过检测PEMFC运行过程中的膜电流磁场分布,分析PEMFC系统内部状态变化路径及对应机制。据此,本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成像的PEMFC系统无损检测理论及方法,可在PEMFC运行过程中揭示状态变化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在商用PEMFC系统的状态检测及异常识别方面极具应用潜力。图2.技术路线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孙誉宁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毛磊特任研究员为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基金委、中科院、安徽省及合肥市等资助。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xcrp.2022.101083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