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臭氧层

仪器信息网臭氧层专题为您整合臭氧层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臭氧层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臭氧层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臭氧层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臭氧层话题讨论。

臭氧层相关的论坛

  •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南极臭氧洞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南极臭氧洞

    2000年9月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平方公里,超出中国面积两倍以上,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洞。图中覆盖在南极上空如同兰色水滴的就是就是卫星观测到的臭氧洞。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172044_305368_1978540_3.jpg北极臭氧洞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172044_305369_1978540_3.jpg

  • 【转帖】臭氧层保护

    一、什么是臭氧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热体,表面温度高达6000℃,是地球取之不尽的能量来源。我们都知道,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是可见光范围的太阳辐射,实际上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还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太阳辐射的紫外光中有一部分能量极高,如果到达地球表面,就可能破坏生物分子的蛋白质和基因物质,即我们所熟知的DNA,造成细胞破坏和死亡。然而,自然的力量改变了这一过程,地球的大气层就像一个过滤器,一把保护伞,将太阳辐射中的有害部分阻挡在大气层之外,使地球成为人类可爱的家园。而完成这一工作的,就是今天已经妇孺皆知的“臭氧层”。  臭氧与我们熟知的氧气是“亲兄弟”,只是臭氧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而氧气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由于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大气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臭氧层,这个臭氧层的高度大约在距离地面表面15~25千米处。生成的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的紫外线。因此,实际上可以说,臭氧层形成之后,才有了生命在地球上的生存、延续和发展,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系统的“保护伞”。  二、南极臭氧空洞  臭氧层在大气中是极其脆弱的一层气体,如果在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三、臭氧洞是怎样形成的  臭氧洞一经发现,立即引起科学界及整个国际社会的震动。最初对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是底层含臭氧少的空气被风吹到平流层的天然结果;第二种解释认为,南极臭氧洞是由宇宙射线在高空生成氮氧化物的自然过程;但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Monila和Rowland指出,正是人为的活动造成了今天的臭氧洞。元凶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氟利昂和哈龙。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否定了前两种假说,而证实氟利昂和哈龙产生的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空洞的主要原因。那么氟利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我们知道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氟利昂和哈龙的分子虽然都比空气重,但它们在低层几乎不与任何分子发生反应,因此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过程去除。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物质于全球范围内在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平流层,风又将它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混合均匀。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氟利昂和哈龙发生分子解离,释放出原子状态的高活性的氯和溴,生成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是以催化剂的方式进行的。据估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4----105个臭氧分子.而由哈龙释放的溴原子对它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而且,氯原子和溴原子还存在协同作用即二者同时存在时,破坏臭氧的能力要大于二者的简单加和。  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气化学、气象学的三维复杂过程,但根源是地球表面人为活动产生的氟利昂和哈龙,氟利昂和哈龙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一旦进入大气就较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臭氧层保护  氟利昂是美国杜邦公司30年代开发的一个引为骄傲的产品被广泛用于制冷剂、溶剂。塑料发泡剂、气溶胶喷雾剂及电子清洗剂等,哈龙在消防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科学家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臭氧层严重损耗的时候,“补天”行动非常迅速。实际上.现代社会很少有一个科学问题像“大气臭氧层”这样由激烈的反对、不理解,  迅速发展到全人类采取一致行动来加以保护。  1985年,也就是Monlina和Rowland提出氯原子臭氧层损耗机制后11年,同时也是南极臭氧洞发现的当年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通过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首次在全球建立了共同控制臭氧层破坏的一系列原则方针。  1987年,大气臭氧层保护的重要历史性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在该议定书中,规定了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种类和淘汰时间表.要求到2000年全球的氟利昂消减一半,并制定了针对氟利昂类物质生产、消耗、进口及出口等的控制措施。  由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显示大气臭氧层损耗的状况更加严峻,1990年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1992年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再次扩充.完全淘汰的日程也一次次提前。  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日益紧迫的步伐,而目也发现,即使如此努力地弥补我们上空的“臭氧洞”,但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从大气中除去十分困难.预计采用哥本哈根修正案.也要在2050年左右平流层氢原子浓度才能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到那时,我们上空的“臭氧洞”可望开始恢复。臭氧层保护是近代史上一个全球合作十分典型的范例。这种合作机制将成为人类的财富,并为解决其它重大问题提供借鉴和经验。

  • 大气科学之人与气候==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

    我们已经知道,在多种温室气体之中,有一种叫氯氟烃。它在大气中的浓度虽是温室气体中最小的,可它却是造成另一种世界环境灾难--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的元凶。  臭氧是我们日常呼吸的氧气的“同胞兄弟”。不过它不是由两个氧原子,而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在一般温度下,为气体状态,呈浅蓝色。它在大气中属微量气体,总量只占大气的百万分之0.4,而且90%以上集中在10-50公里的高层大气之中。全球大气中臭氧总量虽然约有30亿吨,可是如果把臭氧气体统统压缩到地面大气压力情况下,单位面积上的臭氧层厚度只有薄薄的3毫米。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千万可别小看了这“薄薄3毫米”的臭氧层,它可是地球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保护神啊!因为它可以吸收掉太阳辐射中对地球生命致命的紫外线。原来,在太阳光谱中,按波长从短到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紫外线、从紫到红的可见光和红外线。紫外线和红外线都是看不见的。紫外线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波长最长也就是长于320纳米的称为紫外线A,波长290-320纳米称为紫外线B,波长短于290纳米,也就是整个太阳光谱中波长最短的部分称为紫外线C。紫外线C可以杀死地面上一切生命,所幸这部分紫外线被高空臭氧层完完全全地吸收掉了。紫外线B只可以严重损伤地球生命,但其中波长最短的有害部分基本上也被臭氧层所吸收。紫外线A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可以杀菌以及使人体内转化合成维生素D,防止佝偻病等。瞧,有害的吸收掉了,有益的保存了下来,大自然为人类设计得多么巧妙。可是,恰恰是人类自己却制造出了氯氟烃等气体破坏臭氧层,自毁长城,闯下了又一个不可饶恕的弥天大祸。

  • 今日分享内容:臭氧层破坏及其危害

    [font=仿宋][size=21px]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臭氧(O3)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在大气圈的平流层中,距地面15~35公里的高度上有一个臭氧含量较高的臭氧层,它好像一个巨大的过滤网,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现。北极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大量的紫外线直接辐射地面,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高,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农作物受害减产,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供应;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破坏。[/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科学家认为,臭氧减少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入氯氟烃(如氟里昂)和含溴卤化烷烃(哈龙)等气体引起的。氟里昂在自然界不会自己产生,而是人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扩散出来的。它用于制冷装置的冷冻剂、气溶胶、有机溶剂和泡沫发泡。哈龙用于作灭火剂。目前,我国及世界各国正采取措施,逐步淘汰氟里昂和哈龙等破坏臭氧层的有害物质。[/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一位美国的环境科学家曾预测:人类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75年,全世界将有1.5亿人患皮肤癌,其中有300多万人死亡;将有1800多万人患白内障;农作物将减产7.5%;水产品将减产25%;材料损失将达47亿美元;光化学烟雾的发生率将增加30%。[/size][/font][font=仿宋][size=21px]高空臭氧层是保护层,但近地低空中的臭氧却是一种污染物。低层臭氧含量的增加可以引起光化学烟雾,危害森林、作物、建筑物等,臭氧还会直接引起人的机体失调和中毒。[/size][/font]

  •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危险边缘的青藏高原

    两极上空臭氧含量急剧减少,是全球大气中臭氧含量正在不断减少的明证。全球臭氧的地面观测常规仪器用陶伯逊分光光度计,测量当地上空的臭氧总量,严格地说,测量结果表明单位截面积上气柱内含有的臭氧总量。测量单位是D.U.(一个陶伯逊单位),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气温为0℃的条件下 ,相当于百分之一厘米,在定量讨论臭氧变化时,一般用D.U.作单位。  北纬45~65度之间的北美、西伯利亚等地,在1992~1993年冬春之交,臭氧含量均是历年来的最低值。1994年,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由此可見,北极和北半球上空的臭氧都己岌岌可危。

  •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2000年春季北极警报

    南极上空出现巨大的臭氧层空洞,然而这对于居住在北半球的人们来说,南极毕竟相距遥远,似乎关系不大。如今,科学家们在北极上空也发现巨大臭氧洞,人们不能再漠不关心了。  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近年来,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 20%。据“第三次欧洲臭氧平流层试验”发表的新闻公报说,2000年1-3月间,北极上空18公里处的平流层里,臭氧含量累计减少了60%以上。这是近10年间同一区域臭氧损失最严重一次。

  •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抓住罪魁祸首

    许多科学家和环保人士在70年代初期担心平流层超音速飞行器排放的氮氧化物(NOx)、硫化物和大量的水汽严重地破坏臭氧层。1972年美国宇航局发表声明,承认太空飞机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会将氯直接排入平流层威胁臭氧。发现平流层氯的真正来源是三位化学家,他们是德国的包罗·科鲁参、美国的马里奥·莫林纳和舍伍德·罗兰德。他们指出: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氟利昂」(CFCs),由于工业上应用范围广泛,所以在过去的50年间,排放在大气中的量已经相当可观,而且它非常稳定,生命期长达40-150年,因此会在大气中不断积累,最后将上升至平流层,在這里因受紫外线照射而分解产生氯原子,活泼的氯原子会与臭氧反应,使臭氧分解消失。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2024年消耗臭氧层物质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关于加强含氢氯氟烃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的通知》(环函〔2013〕179号)、《关于印发〈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销售、维修、回收等活动备案管理规范(修订稿)〉的通知》(粤环发〔2020〕4号)和《关于商情协助开展2023年氢氟碳化物数据统计调查的函》(大气函〔2024〕6号)有关要求,我省将开展2024年消耗臭氧层物质备案管理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备案范围(一)含氢氯氟烃(以下简称HCFCs)受控用途年使用量在100吨以下的使用企业办理年度使用备案,受控用途主要指制冷、泡沫、工业清洗行业。(二)HCFCs及其混合物年度经销量在1000吨以下的销售企业办理年度销售备案;涉及含HCFCs混合物的,按比例折算单种物质及其量进行申报。(三)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以下简称ODS)维修、回收、销毁等经营活动的企业。主要指从事含ODS制冷空调设备维修企业、机动车拆解企业、废弃电气电子产品拆解回收企业,以及专门从事ODS回收、再生利用或销毁企业。以上ODS指列入《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的化学品,经营单位涉及行政许可的需凭证经营。二、备案管理程序(一)在省生态环境厅备案管理的相关单位,应按《关于印发〈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销售、维修、回收等活动备案管理规范(修订稿)〉的通知》(粤环发〔2020〕4号)的要求,于2024年3月15日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消耗臭氧层物质信息管理系统”(http://new-ods.ozone.org.cn/#/index)办理备案,同步在“广东环保ODS企业申报管理系统”(http://www-app.gdeei.cn/ODS/#!/login)进行在线申报,填报企业相关资料。企业应按系统填报要求按时、据实填报,不得拒报、虚报、漏报和瞒报,也不得擅自变更统计范围和内容。(二)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在企业申报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消耗臭氧层物质信息管理系统”和“广东环保ODS企业信息申报管理系统”对省厅备案类企业资料进行初审,符合要求的,提交省厅备案。(三)对备案材料齐全、符合备案系统提交要求的企业,我厅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备案,并定期公布备案企业名单。(四)通过备案的企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消耗臭氧层物质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及时更新信息。三、管理要求(一)各相关企业应按照环函〔2013〕179号和粤环发〔2020〕4号要求,根据各自生产使用及经营情况,按照年度进行备案。备案企业应规范经营行为,完整保存有关生产、经营活动原始材料至少3年。主要包括:购销发票及台账、财务报表、主要原料及产品台账、生产操作记录,仓库出入库单据、台账、回收量及处置等情况。已备案单位产业结构调整、关闭或停产前需到原受理部门办理注销。(二)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部门要按照《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和我省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有关要求,加强本单位消耗臭氧层物质备案、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人员的沟通协调,加强对本辖区内从事HCFCs生产、使用、销售、维修和回收等活动企业的抽查和日常检查,对违反《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行为严格依法查处,重点对未按规定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未按规定完整保存有关生产经营活动原始资料,未按时申报或谎报、瞒报有关经营活动数据资料及未按照检查人员要求提供必要资料的企业依法查处。四、其他(一)HFCs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主要包括生产行业、房间空调器行业、工商制冷设备和空调行业、制冷设备维修行业、汽车空调行业、聚氨酯泡沫行业、挤出氯苯乙烯泡沫行业、清洗行业、半导体制造业等)应按照行业协会要求配合数据统计调查,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消耗臭氧层物质信息管理系统”(http://new-ods.ozone.org.cn/#/index)填报数据(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分别于2024年3月20日前和4月15日前完成填报)。(二)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部门应督促本辖区内HFCs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及时完成数据报送。附件: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403/07/154451551514921.pdf]1.关于印发《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销售、维修、回收等活动备案管理规范(修订稿)》的通知(粤环发〔2020〕4号).pdf[/url]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doc.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403/07/154500921514921.docx]2.需申请配额或备案ODS名单.docx[/url][align=right]广东省生态环境厅[/align][align=right]2024年3月6日[/align]省级备案联系人及电话:王晨莹 020-34326386崔金山 020-83629752省备案系统维护联系人及电话:徐志强 13570167030

  • 臭氧层薄了太阳光强了,专家告诫:夏日出门要防晒

    一入夏,人们就感受到了火辣辣阳光的厉害,而今年夏天的阳光也似乎较往年有更大的“穿透力”。而这都和太阳活动周期有关。据介绍,太阳活动每11年为一个周期,今年正是太阳活动周期的峰值年,因此其紫外线辐射、热辐射、亮度都高于平常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振球说,6月7日、8日、9日太阳出现了3次大耀斑,强度达到了3P(4P是最强的值)。因此这3天人们感到暴晒难当。  在日光强照下,各大医院出现了中暑人群,日光性皮炎病人也明显多于往年。友谊医院皮肤科的曹大夫介绍,日光性皮炎的特征是皮肤灼红,轻者出现皮疹,重者出现水疱。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的人群像民工容易患此类病。他告诫出行的人要注意打遮阳伞、擦防晒霜。  其实去年防紫外线的UV伞和防晒霜就初显商机,今年商家更是把太阳活动高峰期看成赚一票的机会,有的商场UV伞一天就能卖到1万多元。  对此一位专门搞太阳预测研究的女士不以为然:其实太阳的紫外线和X射线经过臭氧层,已经消耗掉99%,1%的那一点不足以引发人类的皮肤癌。这位不希望透露姓名的女士说,除非大气物理科学证实我们头顶上的天空臭氧层薄了多少。  在记者电话采访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时,有关人士指出,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消耗臭氧层的物质,臭氧层比以前是薄了,所以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和臭氧层薄厚不均的现象。  北京专业气象台台长丁德萍说,这些现象使足以影响人类健康的紫外线到达地球更顺利,峰值年又是平静年的0.5~1倍,因此,今年夏天阳光自然会格外耀眼。我们推出的紫外线预告,就是给人们的出行提供服务,让人们选择自我保护的方式。

  • 【分享】今年6月1日起将对整个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全面建立配额管理制度

    [size=4] 今年6月1日起将对整个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全面建立配额管理制度。 【记者张佩颖北京报道】2010年4月8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下称条例)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我国目前参加的所有国际条法中第一个将国际法转为国内的法规。我国将对整个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进出口全面建立配额管理制度,并将在2030年前完成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任务。  为了保护臭氧层,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际社会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下称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下称议定书)。议定书是全球第一个具有明确定量淘汰任务的国际环境条约。按照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提前十年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  我国分别于1989年、1991年加入了公约和议定书。迄今为止,全世界194个国家已经全部加入了公约和议定书。20年来,我国认真履行公约和议定书规定的义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工作成效显著。而从2010年开始,我国履行议定书最主要的任务是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即HCFCS)。  HCFCs是在我们国家广泛使用的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以及其他化工上的使用。据初步调查,我国涉及使用这种化学物质的行业产值达到了4500亿元,从业的产业工人达到100万人。现在按照工业的要求,这种物质将在2013年实现冻结,2015年要削减10%,到2030年全面淘汰。它将对我们国家的产业,包括对环境的影响都将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按照公约规定,发展中国家应于2030年前完成制造业中HCFCs的淘汰任务。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HCFCs生产国、使用国和出口国,承担的履约责任十分繁重。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通过立法加强对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达国家率先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后,纷纷禁止进口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产品。我国相关行业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就必须进行替代改造。从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实践情况看,这一过程有利地促进了我国相关产业机构的调整、优化,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国逐步削减和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切实履行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义务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并有利于调整优化相关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节约能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size]

  • 【转帖】哥伦比亚发布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设备和产品的法规

    新闻内容  2007年10月3日,哥伦比亚环境住宅区域发展部发布通报,关于2007年9月10日的“禁止制造和向哥伦比亚进口含有或其生产或操作需要蒙特利尔议定书附件A和B中列出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设备和产品,以及采取其它决定”的No. 1652决议。 草案包括产品定义;目的;消耗臭氧层的物质;范围;控制机构;批准;验证;处罚和有效期。涉及产品有制冷设备、空调设备、卤化物灭火设备和系统、聚氨酯泡沫塑料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及其制品,以及除定量吸入器之外的喷雾器。

  • 【分享】臭氧层破坏的影响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的危害,目前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有对人体健康、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等方面的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阳光紫外线UV-B的增加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对有些危险如皮肤癌已有定量的评价,但其他影响如传染病等目前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实验证明紫外线会损伤角膜和眼晶体,如引起白内障、眼球晶体变形等。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1%,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全世界由于白内障而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0,000 到15,000 人;如果不对紫外线的增加采取措施,从现在到2075年,UV-B辐射的增加将导致大约1800万例白内障病例的发生。  紫外线UV-B段的增加能明显地诱发人类常患的三种皮肤疾病。这三种皮肤疾病中,巴塞尔皮肤瘤和鳞状皮肤瘤是非恶性的。利用动物实验和人类流行病学的数据资料得到的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若臭氧浓度下降10%,非恶性皮肤瘤的发病率将会增加26%。另外的一种恶性黑瘤是非常危险的皮肤病,科学研究也揭示了UV-B段紫外线与恶性黑瘤发病率的内在联系,这种危害对浅肤色的人群特别是儿童期尤其严重;  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部分存在于皮肤内,使得免疫系统可直接接触紫外线照射。动物实验发现紫外线照射会减少人体对皮肤癌、传染病及其他抗原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对重复的外界刺激丧失免疫反应。人体研究结果也表明暴露于紫外线B中会抑制免疫反应,人体中这些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反应的重要性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在世界上一些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地区以及免疫功能不完善的人群中,增加的UV-B辐射对免疫反应的抑制影响相当大。  已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的辐射下,会导致细胞内的DNA 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减退,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这将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本来就不好的健康状况更加恶化,大量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尤其是包括麻疹、水痘、疱疹等病毒性疾病,疟疾等通过皮肤传染的寄生虫病,肺结核和麻疯病等细菌感染以及真菌感染疾病等;  2.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臭氧层损耗对植物的危害的机制目前尚不如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清楚,但研究表明,在已经研究过的植物品种中,超过50%的植物有来自UV-B的负影响,比如豆类、瓜类等作物,另外某些作物如土豆、番茄、甜菜等的质量将会下降;  植物的生理和进化过程都受到UV-B辐射的影响,甚至与当前阳光中UV-B辐射的量有关。植物也具有一些缓解和修补这些影响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适应UV-B辐射的变化。不管怎样,植物的生长直接受UV-B辐射的影响,不同种类的植物,甚至同一种类不同栽培品种的植物对UV-B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在农业生产中,就需要种植耐受UV-B辐射的品种,并同时培养新品种。对森林和草地,可能会改变物种的组成,进而影响不同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分布。  UV-B带来的间接影响,例如植物形态的改变,植物各部位生物质的分配,各发育阶段的时间及二级新陈代谢等可能跟UV-B造成的破坏作用同样大,甚至更为严重。这些对植物的竞争平衡、食草动物、植物致病菌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都有潜在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尚处起步阶段。  3.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世界上30%以上的动物蛋白质来自海洋,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百分比往往还要高。因此很有必要知道紫外辐射增加后对水生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此外,海洋在与全球变暖有关的问题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海洋浮游植物的吸收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去除途径,它们对未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趋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海洋对CO2气体的吸收能力降低,将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  海洋浮游植物并非均匀分布在世界各大洋中,通常高纬度地区的密度较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密度要低10到100倍。除可获取的营养物,温度,盐度和光外,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的阳光UV-B的含量过高的现象也在浮游植物的分布中起着重要作用。  浮游植物的生长局限在光照区,即水体表层有足够光照的区域,生物在光照区的分布地点受到风力和波浪等作用的影响。另外,许多浮游植物也能够自由运动以提高生产力以保证其生存。暴露于阳光UV-B下会影响浮游植物的定向分布和移动,因而减少这些生物的存活率。  研究人员已经测定了南极地区UV-B辐射及其穿透水体的量的增加,有足够证据证实天然浮游植物群落与臭氧的变化直接相关。对臭氧洞范围内和臭氧洞以外地区的浮游植物生产力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生产力下降与臭氧减少造成的UV-B辐射增加直接有关。一项研究表明在冰川边缘地区的生产力下降了6-12%。由于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还会影响鱼类和贝类生物的产量。据另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如果平流层臭氧减少25%,浮游生物的初级生产力将下降10%,这将导致水面附近的生物减少35%。  研究发现阳光中的UV-B辐射对鱼、虾、蟹、两栖动物和其它动物的早期发育阶段都有危害作用。最严重的影响是繁殖力下降和幼体发育不全。即使在现有的水平下,阳光紫外线B已是限制因子。紫外线B的照射量很少量的增加就会导致消费者生物的显著减少。  尽管已有确凿的证据证明UV-B辐射的增加对水生生态系统是有害的,但目前还只能对其潜在危害进行粗略的估计。

  •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臭氧的形成

    臭氧与氧分子是亲兄弟,臭氧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在高层大气中太阳的各种射线撞击氧分子,在紫外线撞击下氧分子分解成两个氧原子,一个氧原子和其余的氧分子化合成一个臭氧分子,这就是臭氧的光化学生成过程。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加热平流层大气,形成平流层环流特征。紫外线又击碎了臭氧分子,分解成氧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成为臭氧的光化学分解过程。

  •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答记者问

    近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6/t20230614_1033678.html]《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url](以下简称《名录》)。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名录》发布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b]问:请介绍一下《名录》发布的背景和意义。  答:[/b]我国自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以来,持续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淘汰和替代,并在2004年、2007年分别发布了《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目录(第一批)》(环函〔2004〕309号)及其修订稿(环函〔2007〕185号),推荐了全氯氟烃、哈龙、甲基溴和甲基氯仿的替代品,对推动这四类ODS的如期淘汰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最后一类ODS含氢氯氟烃(HCFCs)的淘汰和替代工作,并已实现2013年冻结、2015年削减10%和2020年削减35%的目标,正在向2025年削减67.5%的目标加速迈进。随着HCFCs淘汰进入攻坚阶段,各地方、各行业迫切需要替代品方面的指导意见,以引导行业企业顺利开展HCFCs的淘汰和替代。  在此情况下,制定《名录》是推进ODS淘汰进程、实现国家履约目标的重要保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展现了中国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负责任态度。  [b]问:《名录》发布的依据是什么?  答:[/b]《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和公布《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据此,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制定了《名录》。  [b]问:《名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b]一是明确被替代物质及替代品的用途类型和主要应用领域。目前在我国有生产和使用的HCFCs共5种,其中一氯二氟甲烷(HCFC-22)、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三种物质占全国HCFCs生产总量的99%。《名录》推荐了此三种HCFCs的23个替代品,其中制冷剂替代品7个,发泡剂替代品7个,清洗剂替代品9个(类),涉及房间空调器和家用热泵热水器、工商制冷、泡沫、清洗等行业。《名录》同时给出替代品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相关行业、企业研发和使用替代品提供指导。  二是突出替代品臭氧层友好和绿色低碳的双重属性。2021年9月15日,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正式对我国生效,作为HCFCs主要替代品的超级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被纳入管控范围,将逐步开始削减和替代。《名录》注重推广绿色低碳替代品,标明了替代品的消耗臭氧潜能值(ODP)和全球升温潜能值(GWP)。其中,所有替代品的ODP值均为0,近80%的替代品GWP值小于20,在保护臭氧层的基础上指导相关行业企业绿色低碳替代。  [b]问:《名录》发布后,后续有哪些工作安排?  答:[/b]一是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生态环境部将联合相关部门与行业组织,加强宣传、解读和推广等工作,同时强调选用推荐的替代品时应遵照相关环保和安全管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  二是鼓励创新研发替代品。生态环境部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推动绿色低碳替代品的研发,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促进替代品的推广应用。  三是持续更新完善《名录》。生态环境部将根据不同履约阶段及相关行业替代品和替代技术发展情况,联合相关部门评估、筛选新的替代品,及时更新和完善《名录》。

  • 关于核发2023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配额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现核发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单位2023年度含氢氯氟烃生产配额,核发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28家单位2023年度含氢氯氟烃使用配额,核发利安隆博华(天津)医药化学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2023年度四氯化碳使用配额(见附件)。  请各有关单位严格按照生产和使用配额规定的品种、用途和数量,组织相应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采购和使用等经营活动。  附件:[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212/W020221226753973424626.pdf]2023年度含氢氯氟烃生产和使用配额、四氯化碳试剂及助剂用途使用配额核发表[/url][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2年12月22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办公厅,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2年12月22日印发

  • 【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70号),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及氢氟碳化物进出口管理,我部组织修订《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完成了修订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可登录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电子版材料请同时发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7月12日。  联系人: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 柳朝霞、杨倩  电话:(010)65645915、65645591  邮箱:ods@mee.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邮政编码:100006  附件:  1.[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6/W020240612562652422324.pdf]征求意见单位名单[/url]  2.[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6/W020240612562652719046.pdf]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url]  3.[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6/W020240612562653319175.pdf]《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url][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4年6月8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南极臭氧洞的形成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南极臭氧洞的形成

    在平流层有四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形成臭氧洞,即臭氧光化学变化过程、气温变化过程、风输送物质过程和臭氧分解化学催化反应过程。   在平流层中一个氧分子受到太阳强紫外辐射变成两个氧原子:O2+hv→O+O,氧原子与邻近的氧分子反应生成臭氧:O+O2→O3,臭氧受强烈紫外辐射分解成氧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或与活泼的氧原子作用形成两个氧分子:O3+hv→O2+O或者O3+O→O2+O2。上述的生成与分解过程维持着微妙又脆弱的平衡。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172056_305372_1978540_3.jpg

  •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地球生命保护伞

    我们居住的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大气,这层大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约占99%以上。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汽和臭氧等等。虽然二氧化碳、水汽和臭氧的含量很小,但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  包围地球的大气其温度随高度变化,依照温度梯度划分大气垂直结构。接近地表面的是对流层,其上依次是平流层、中层大气和热层大气。热层大气是大气的最外圈,越向外越稀薄,没有明显界限。大气受地球引力环绕在地球周围,离地表越近,空气密度越高,大约90%的空气聚集在离地表30公里范围内;到了离地面100公里处,不到海平面的百万分之一。与地球半径6370公里相比,大气只是薄薄一层而已。

  • [论文解读]PNAS: 三种消耗臭氧层的HCFC在大气中意外排放

    杜千娜同学: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温室气体HFCs排放反演与清单。[img=640 (9).png,502,128]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312/uepic/435856c3-592c-46f3-b389-140be3586dbc.jpg[/img]第一作者:Martin K. Vollmer通讯作者:Martin K. Vollmer通讯单位:aLaboratory for Air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Empa, Swiss Federal Laboratories for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8600 D ?ubendorf,Switzerland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010914118论文发表时间:2020年12月[b][size=20px]01[/size][size=20px]研究亮点[/size][/b]1.跟踪监测和报告了大气中存在的意外物质和其来源。2.报告了三种没有确定最终用途的HCFC的排放量和可能的来源。3.认为东亚地区是HCFC-132b(新发现于大气中)和HCFC-133a全球排放的主要来源,量化了HCFC-31的全球排放量。4.认为这些化合物很可能是作为化学生产过程的中间副产品排放出来的。(注:以上为这位同学的论文解读,非论文原作者意思)[b][size=20px]02[/size][size=20px]研究不足(或未来研究)[/size][/b]1.对三类HCFC的使用场景和消费用途及排放来源仍然存在多种假设,无法实际确认。2.对三类HCFC的监测网络仍然没有完善布局,仅从Gosan站对东亚区域的反演可能存在排放敏感性不足,对较远的东亚区域(如中国西部,研究结果中被分配了较大的排放)估计不确定性较大等问题。3.对除HCFC-141b、HCFC-22、HCFC-142b和文章报告的三种HCFC之外的其他HCFC监测和追踪,及其对臭氧层可能造成的损害和潜在影响仍需报告。(注:以上为这位同学的论文解读,非论文原作者意思)[b][size=20px]全文概要[/size][size=20px]03[/size][/b]全球和区域大气测量和模拟对发现和量化环境重要物质的意外排放方面有关键作用。本研究关注受到《蒙特利尔议定书》限制的三种氯氟烃(HCFCs)。基于空气样本和AGAGE站点提供的原位测量,本研究报告了HCFC-132b(新发现于大气中)、HCFC-133a和HCFC-31的全球丰度、趋势和区域增长情况。但目前尚未了解到这些化合物的任何有目的的使用。本研究发现HCFC-132b在大约20年前出现在大气中,并且其全球排放量已增加到2019年的1.1 Gg/yr。基于2016-2019年的高频观测,本研究对东亚地区进行的自上而下排放估算,结果显示东亚HCFC-132b和HCFC-133a排放分别占全球排放量的95%和80%。HCFC-133a排放在该期间达到2.3 Gg/yr,同一时期HCFC-31的全球排放量为0.71 Gg/yr。法国东南部发现的HCFC-132b和HCFC-133a的欧洲排放在该地区的氟碳生产设施2017年初关闭时停止。尽管不能排除未报告的使用,但这三种化合物更有可能作为化学生产过程中的中间副产品而被排放。在早期阶段识别对指导全球和区域环境政策的有效发展至关重要。[b][size=20px]04[/size][size=20px]背景介绍[/size][/b]大气观测传输模拟量化的当地卤代烃排放已成为验证来自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的自下而上排放的重要工具。这也可用于检测新物质并得出其新趋势和排放量,从而作为早期预警。《蒙特利尔议定书》管控臭氧消耗物质,包括HCFCs。但是最近发现从大气观测推断出的几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量下降速度比预期要慢,甚至增加。本研究确定的三种消耗臭氧层物质均为HCFCs,其对臭氧层的危害潜力低于氟氯化碳,过去曾被用作CFCs的临时替代品。本研究报告了新检测到的HCFC-132b,并利用12盒子模型和观测对先前发现的HCFC-133a和HCFC-31的丰度和排放量提供了实质性的更新。并利用反演和Gosan站数据估算了东亚地区HCFC-132b和HCFC-133a的排放量。[b][size=20px]结果讨论[/size][size=20px]05[/size][/b]全球HCFCs的大气分布:HCFC-132b首次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在北半球大气中,随后迅速增长,到2013年时空气摩尔分数达到0.15 ppt,2016年之前经历短暂的下降,然后再次增加,到2019年底达到0.17 ppt的最高值。南半球的丰度低于北半球的丰度,并在整个记录期间保持较低水平,表明该化合物的排放主要发生在北半球。HCFC-133a在两个半球都呈现出普遍增加的趋势。NH丰度在2007/2008年出现明显逆转,与SH一致。2015-2019年的测量显示,HCFC-133a在NH的下降趋势已经逆转,浓度再次增加到0.5 ppt以上。HCFC-31同样在20世纪90年代末首次可检测到,随后保持十多年的增长。在2012-2015年的大气中出现了下降,随后又出现了强烈增长,并在过去3年中稳定。[img=640 (6).jpg,492,607]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312/uepic/16b68a48-b24c-4a84-9cf4-d1eb2ffbf303.jpg[/img]HCFCs的大气观测和模型重建结果,包括HCFC-132b(A)、HCFC-133a(B)和HCFC-31(C)[b][size=20px]全球排放量:[/size][/b]在过去三种HCFC的全球排放量普遍呈增长趋势,2016-2019年的平均值分别为HCFC-132b:0.97 Gg y?1,HCFC-133a:2.3 Gg y?1,HCFC-31:0.71 Gg y?1。然而,这些HCFC的排放存在较大的相对变化,尤其是对于HCFC-133a。与其他广泛使用的合成卤代碳化合物相比,这种较大的相对变化是不寻常的,并且说明这些排放的主要部分并不源自库存,进一步表明,这些排放并非来自商业用卤代碳化合物中的杂质(通常显示出时间上平滑的排放趋势)。[img=640 (7).jpg,514,52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312/uepic/a23a7d91-a84c-4699-a93d-c2a52f03ec60.jpg[/img]HCFC-132b (A)、HCFC-133a (B)和HCFC-31 (C)的全球和东亚区域排放量[b][size=20px]东亚区域排放:[/size][/b]韩国的Gosan站记录到了HCFC-132b和HCFC-133a的频繁且大量(高达4 ppt)的污染事件,表明存在大量的区域排放。利用观测数据结合反演方法,本研究发现东亚最集中的排放发生在中国东部。HCFC-132b,中国东部的排放量在2016-2019年为0.43至0.53 Gg y?1,平均占全球排放的50%。东亚的总排放量在不确定性范围内占全球排放的95%。反演将东亚的大部分排放归因于中国西部。然而,由于观测站对中国西部的敏感性降低,这些估计值的不确定性要比对中国东部的估计值大得多。对于HCFC-133a,中国东部的排放量平均占全球排放的43%,而东亚的排放量解释了全球排放量的80%。[img=640 (8).jpg,536,556]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312/uepic/05468bf7-29df-4690-aefc-83130a1c8aa5.jpg[/img]AGAGE站点对HCFC-132b(A)和HCFC-133a(B)进行的高分辨率测量记录中国东部的排放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HCFC-132b,最强的源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山东和河北南部)。HCFC-133a,最高的排放量出现在上海地区。HCFC-132b和HCFC-133a排放仅集中在这两个地区之一是不寻常的,这两个地区都有强大的氟碳行业,这可能支持三类HCFC的排放与原料/副产品排放有关的猜测。其他研究显示HCFC-31排放首先起源于上海地区,然后扩散到包括中国北方省份在内的地区。[img=640 (9).jpg,537,281]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312/uepic/90ee7d1a-5aa2-424c-9166-0a0d4495728a.jpg[/img]中国东部的HCFC-132b(A)和HCFC-133a(B)排放的后验分布[b][size=20px]西欧的排放源:[/size][/b]一些欧洲站点(主要是JFJ和CMN)的HCFC-132b(高达0.5 ppt)和HCFC-133a(高达3.5 ppt)的污染事件较小且高度零星(每年两到三次)。欧洲的HCFC-132b污染事件在2017年初停止,而HCFC-133a的污染事件变得更加少见,这表明区域排放大大减少。2017.4之前,法国东南部的里昂附近存在强烈的HCFC-133a排放,而附近的HCFC-132b排放较弱。之后排放已经停止,可能的解释是2017年第一季度在里昂停止了HFC-134a的生产。[img=640 (10).jpg,525,487]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312/uepic/34ecc329-069a-4a7a-9dd4-16944487047d.jpg[/img]HCFC-132b和HCFC-133a在欧洲排放的潜在来源区域A和C代表2014-2017.3,B和D代表2017.4-201906ReferenceVollmer, M. K. et al. Unexpected nascent atmospheric emissions of three ozone-depleting hydrochlorofluorocarb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 e2010914118 (2021).方雪坤大气环境和全球变化课题组方雪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014-201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博士后和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臭氧层保护、碳中和、全球环境变化等,特别是全球与区域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溯源及应对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30多篇论文,包括2篇Nature共同一作,IF5=60.9)、2篇Nature Geoscience(一作并通讯,IF5=19.6)、1篇PNAS(通讯,IF5=12.78),篇均影响因子14.0。研究成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平流层臭氧科学评估》报告(每四年一次)正面引用。担任中国生态环境部《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专家组成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2年WMO臭氧层评估报告共同作者等。获2021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来源:华纳创新(苏州)先进制造有限公司][align=right][/align]

  •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特定气候条件形成的催化反应

    「氯贮存物质」与 催化反应  氟里昂进入平流层后在强烈的紫外辐射作用下,释放出一个氯原子:CCl3F+hv→ CCl2F+Cl。这个释放出的氯原子,用数个月的时间通过催化反应,就可以使10万个臭氧分子消失。首先,氯与臭氧反应,生成氧化氯自由基:Cl+O3 →ClO+O2,自由基ClO非常活泼,与同样活泼的氧原子反应,生成氯和稳定的氧分子:ClO+O→Cl+O2。释放出的氯原子又和臭氧产生反应,因此,氯原子一方面不断消耗臭氧,另一方面却又能在反应中不断再生,形成催化反应。但是注意到,进入平流层还有其它微量气体,例如甲烷(CH4)和二氧化氮(NO2),氯原子和它们分别作用产生氢氯酸(HCl)和硝酸氯(ClONO2),这些物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释放出氯原子,称为「氯贮存物质」,阻断了氯原子再生功能,在臭氧分解反应方面氯原子不再具有催化功能。单纯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氟里昂对臭氧的破坏有限。  既然,氟里昂在平流层可以形成「氯贮存物质」,为什么还有臭氧洞?  氟里昂主要由北半球工业化国家排出,北半球大气中氟里昂浓度也高于南半球,那么至今最大的臭氧洞却出现在南极而不是其它地方?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的通知

    [font=微软雅黑][size=16px][b]关于印发《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的通知[/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为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加快推动含氢氯氟烃物质的淘汰,按照《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制定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推广应用。[/size][/font][align=right]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2023年6月12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工业清洗协会。[align=center]  [b]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b]  [/align][table=800][tr][td][align=center][font=黑体][b]序号[/b][/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黑体][b]用途类型[/b][/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黑体][b]替代品名称[sup]1[/sup][/b][/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黑体][b]消耗臭氧潜能值[/b][/font][/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b](ODP)[/b][/font][/align][/td][td][align=center][b][font=黑体]100 [/font][font=黑体]年全球[/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b]升温潜能值[/b][/font][/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b](GWP)[/b][/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黑体][b]主要应用领域(产品)[/b][/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黑体][b]被替代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名称[/b][/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align][/td][td][align=center]制冷剂[/align][/td][td][align=center]丙烷[/align][align=center](R290)[/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1 [sup]3[/sup][/align][/td][td][align=center]房间空调器、家用热泵热水器、商业用独立式制冷系统、工业用制冷系统[/align][/td][td][align=center]一氯二氟甲烷(HCFC-22)[/align][/td][/tr][tr][td][align=center]2[/align][/td][td][align=center]制冷剂[/align][/td][td][align=center]异丁烷[/align][align=center](R600a)[/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1 [sup]3[/sup][/align][/td][td][align=center]商业用独立式制冷系统[/align][/td][td][align=center]一氯二氟甲烷(HCFC-22)[/align][/td][/tr][tr][td][align=center]3[/align][/td][td][align=center]制冷剂[/align][/td][td][align=center]二氧化碳[/align][align=center](R744)[/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1 [sup]3[/sup][/align][/td][td][align=center]家用热泵热水器、工业或商业用热泵热水机、工业或商业用制冷系统、冷库[/align][/td][td][align=center]一氯二氟甲烷(HCFC-22)[/align][/td][/tr][tr][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制冷剂[/align][/td][td][align=center]氨[/align][align=center](R717)[/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0 [sup]5[/sup][/align][/td][td][align=center]工业用制冷系统、冷库、压缩冷凝机组[/align][/td][td][align=center]一氯二氟甲烷(HCFC-22)[/align][/td][/tr][tr][td][align=center]5[/align][/td][td][align=center]制冷剂[/align][/td][td][align=center]二氟甲烷[/align][align=center](HFC-32)[/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675 [sup]2[/sup][/align][/td][td][align=center]单元式空调机、冷水(热泵)机组、工业或商业用热泵热水机[/align][/td][td][align=center]一氯二氟甲烷(HCFC-22)[/align][/td][/tr][tr][td][align=center]6[/align][/td][td][align=center]制冷剂[/align][/td][td][align=center]氟乙烷[/align][align=center](HFC-161)[/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5 [sup]3[/sup][/align][/td][td][align=center]房间空调器[/align][/td][td][align=center]一氯二氟甲烷(HCFC-22)[/align][/td][/tr][tr][td][align=center]7[/align][/td][td][align=center]制冷剂[/align][/td][td][align=center]丙烷和异丁烷混合物[/align][align=center](R436C,R290/R600a,[/align][align=center]质量分数95/5)[/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1 [sup]4[/sup][/align][/td][td][align=center]房间空调器[/align][/td][td][align=center]一氯二氟甲烷(HCFC-22)[/align][/td][/tr][tr][td][align=center]8[/align][/td][td][align=center]发泡剂[/align][/td][td][align=center]二氧化碳[/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1 [sup]3[/sup][/align][/td][td][align=center]聚氨酯泡沫、挤出聚苯乙烯泡沫[/align][/td][td][align=center]一氯二氟甲烷(HCFC-22);[/align][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align=center]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9[/align][/td][td][align=center]发泡剂[/align][/td][td][align=center]环戊烷[/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11 [sup]5[/sup][/align][/td][td][align=center]聚氨酯泡沫(除喷涂泡沫)[/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0[/align][/td][td][align=center]发泡剂[/align][/td][td][align=center]正戊烷[/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11 [sup]5[/sup][/align][/td][td][align=center]聚氨酯泡沫(除喷涂泡沫)[/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1[/align][/td][td][align=center]发泡剂[/align][/td][td][align=center]异戊烷[/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11 [sup]5[/sup][/align][/td][td][align=center]聚氨酯泡沫(除喷涂泡沫)[/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2[/align][/td][td][align=center]发泡剂[/align][/td][td][align=center]水[/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0 [sup]5[/sup][/align][/td][td][align=center]聚氨酯泡沫[/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3[/align][/td][td][align=center]发泡剂[/align][/td][td][align=center]碳酸有机醇胺盐[/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0 [sup]5[/sup][/align][/td][td][align=center]聚氨酯泡沫[/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4[/align][/td][td][align=center]发泡剂[/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氟乙烷[/align][align=center](HFC-152a)[/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124 [sup]2[/sup][/align][/td][td][align=center]挤出聚苯乙烯泡沫[/align][/td][td][align=center]一氯二氟甲烷(HCFC-22);[/align][align=center]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5[/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align][/td][td][align=center]乙醇[/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0 [sup]5[/sup][/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硅油稀释剂[/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6[/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align][/td][td][align=center]异丙醇[/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0 [sup]5[/sup][/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硅油稀释剂[/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7[/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align][/td][td][align=center]反式-1,2-二氯乙烯[/align][align=center](HCC-1130(E))[/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1 [sup]5[/sup][/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硅油稀释剂[/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8[/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align][/td][td][align=center]1,1,2,2,3,3,4-七氟环戊烷[/align][align=center](HFC-C447)[/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231 [sup]3[/sup][/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硅油稀释剂[/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19[/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align][/td][td][align=center]C8-C12的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类溶剂[/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20 [sup]6[/sup][/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硅油稀释剂[/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20[/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align][/td][td][align=center]醇溶性硅油、免溶剂硅油[/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20 [sup]6[/sup][/align][/td][td][align=center]针尖和注射器硅化[/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21[/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align][/td][td][align=center]丙二醇醚、二乙二醇醚、二丙二醇醚等醇醚溶剂[/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20 [sup]6[/sup][/align][/td][td][align=center]金属、电子行业清洗剂[/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22[/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align][/td][td][align=center]氢氟醚[/align][align=center](HFE)[/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750 [sup]6[/sup][/align][/td][td][align=center]电子行业清洗剂[/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23[/align][/td][td][align=center]清洗剂[/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氟乙烷[/align][align=center](HFC-152a)[/align][/td][td][align=center]0[/align][/td][td][align=center]124 [sup]2[/sup][/align][/td][td][align=center]抛射剂[/align][/td][td][align=center]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align][/td][/tr][/table][align=center] [/align]  [b]说明:[/b]  1. 选用推荐的替代品时应遵照相关环保和安全管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  2. GWP数据来源于《〈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  3. GWP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  4. GWP数据来源于《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臭氧损耗科学评估报告(2018年)。  5. GWP数据来源2、3、4中没有明确数值,采用行业推荐值。  6. 清洗剂的替代较为复杂,一般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结合工艺技术的改变来选用替代品。序号19-22的清洗剂替代品为四类物质,相关行业和企业需按实际应用情况选择所属类别中GWP值小于20(氢氟醚小于750)的替代品。

  • 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回转窑无害化处置消耗臭氧层物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规范消耗臭氧层物质无害化处置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回转窑无害化处置消耗臭氧层物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请于2023年10月20日前将意见建议书面反馈我部,并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电子文档请同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 邢雪彬  电话:(010)65645595  传真:(010)65645555  邮箱:zsc@mee.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邮编:100006  附件:  1.[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9/W020230905355047953847.pdf]征求意见单位名单[/url]  2.[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9/W020230905355048119277.pdf]回转窑无害化处置消耗臭氧层物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url]  3.[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9/W020230905355048631050.pdf]《回转窑无害化处置消耗臭氧层物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url]  4.[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9/W020230905355049645764.pdf]意见反馈单[/url][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3年9月1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 【我们不一YOUNG】关于公开征求《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4-2030)(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为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贯彻落实《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我部组织编制了《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4-2030)(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并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电子文档请同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7月22日。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邢雪彬  电话:(010)65645595  邮箱:ods@mee.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邮编:100006  附件:1.[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7/W020240702593081266684.pdf]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4-2030)(征求意见稿)[/url]     2.[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407/W020240702593081904759.pdf]《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4-2030)(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url][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4年6月29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公开征求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意见

    为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基加利修正案》,实现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生产和使用总量控制目标,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我部组织编制了《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并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电子文档请同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23日。 联系人:大气环境司 邢雪彬 电话:(010)65645595 邮箱:ods@mee.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邮编:100006 附件: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409/18/111733331514921.pdf]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pdf[/url]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409/18/111749611514921.pdf]2.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pdf[/url]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409/18/111800961514921.pdf]3.《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url]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409/18/111808261514921.pdf]4.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pdf[/url] [img=,16,16,absmiddle]http://law.foodmate.net/member/editor/fckeditor/editor/images/ext/pdf.gif[/img] [url=http://file1.foodmate.net/file/upload/202409/18/111822791514921.pdf]5.《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url] [align=right]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2024年9月13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 【转帖】有关臭氧方面的术语

    1、 臭氧——O3,由三个氧原子组成,是天然大气的微量组分,平均含量为0.1—0.01ppm,大部分集中在10~30km的平流层,对流层臭氧仅占10%。如果在零摄氏度下,沿垂直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大气压,其厚度大约只有3毫米,相当于两个5分钱硬币叠在一起那么厚。臭氧在地球大气中的化学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吸收太阳辐射维护地球的能量平衡和生态平衡。  2、臭氧层——Ozone Layer,大气平流层中集中大气中大部分臭氧的这一大气层。  3、臭氧层损耗——Ozone Depletion,臭氧层里的臭氧浓度处于动态平衡,保持一定的浓度,由于其它原因的影响导致臭氧层臭氧浓度减少的现象,叫臭氧层损耗。  4、南极臭氧洞——Ozone Hole,80年代观测发现,自每年9月份下旬开始,南极洲上空的臭氧总量迅速减少一半左右,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0%臭氧被破坏,若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象是形成了一个直径上千公里的洞,称为“臭氧洞”。  5、D.U.——Dobson Unit,将0℃,标准海平面压力下,10-5m厚的臭氧定义为1个Dobson。测量Dobson单位用的Dobson分光光度计曾被世界气象组织采用作标准测量仪器。“总臭氧”指臭氧柱的总厚度,描述柱密度的积分高度,以厘米(STP)表示。  6、TOMS——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装备在卫星上测量全球臭氧浓度的仪器  7、ODS——Ozone Depletion Substances,臭氧层损耗物质  8、ODP——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臭氧损耗潜势),表征某种物质造成臭氧损耗的潜在能力。ODP定义为单位质量物种引起的O3的损耗除以单位质量CFC-11引起的O3损耗。  9、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全球变暖潜势  10、CFC——(Chlorofluorocarbon),含氯氟烃  11、UV-B——Ultraviolet-B,指波长在290~320nm之间的紫外线  12、UV-C——指波长在320-400nm之间的紫外线  13、UV-A——指波长小于290nm的紫外线  14、SOD——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平流层臭氧损耗  15、Freon——氟里昂,含氯氟烃的商品名  16、Halons——哈龙,含溴氟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