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超富集植物

仪器信息网超富集植物专题为您整合超富集植物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超富集植物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超富集植物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超富集植物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超富集植物话题讨论。

超富集植物相关的资讯

  • 华南植物园发现新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
    由于工矿企业的发展,农业化肥的过量使用,污水灌溉等,中国乃至世界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它具有治理效果的永久性、治理过程的原位性、治理成本的低廉性、环境美学的兼容性、后期处理的简易性等优点。这个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超富集植物。虽然目前全世界已发现400多种超富集植物,但是大多数超富集植物都有生物量小,生长缓慢,弱抵抗力,种子少,缺乏与当地植物竞争的能力等缺点,所以能够真正应用于植物修复技术的超富集植物并不多。因此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来筛选更多超富集植物是非常必要的。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土壤生态与生态工程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张杏锋在导师夏汉平研究员的指导下,首次提出了用土壤种子库-重金属浓度梯度法来筛选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并成功找到一种Cd的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Solanum photeinocarpum)。该方法是指利用土壤种子库筛选对重金属具有超富集特性的植物,然后通过重金属浓度梯度实验对其超富集特性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当土壤Cd浓度为60mg/kg时,少花龙葵的生长未受影响,根部Cd含量高达473mg/kg,茎、叶和地上部Cd含量分别达215、251和230mg/kg。在两个浓度梯度实验中,少花龙葵地上部Cd含量均超过Cd超富集植物的临界含量标准(100mg/kg),具有Cd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是Cd的超富集植物。   这一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环境工程领域主流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1,189: 414–419)上。   土壤种子库—重金属富集植物初步筛选实验中的植物种类(重金属添加到土壤中65天后)。最高的植物为少花龙葵。盆中数字分别表示如下:1-CK, 2-Cd4, 3-Cd8, 4-Zn100, 5-Pb300, 6-Pb600, 7-Cu100, 8-Cu300。
  • 岛津质谱成像技术助力超富硒植物单粒种子原位研究
    近日,中科院高能所李玉锋研究员团队,以硒超富集植物-堇叶碎米荠(Cardamine violifolia)单粒种子为研究对象,借助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荧光微分析实验站硬件和软件功能升级契机,发展了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二维/三维成像技术(SRXRF)、X射线吸收谱技术、二维质谱成像技术(MALDI-MSI)及微区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等技术的空间金属组学(spatial metallomics)研究框架,实现了堇叶碎米荠单粒种子中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原位二维/三维研究,首次发现堇叶碎米荠种皮中存在甲基硒代化合物,加深了对堇叶碎米荠富硒机制的理解,并以Spatial metallomics reveals preferable accumulation of methylated selenium in a single seed of the hyperaccumulator Cardamine violifolia为题发表于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影响因子/JCR分区:5.895/Q1)。该研究工作得到岛津中国创新中心的实验支持。图1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原文背景介绍硒(Se)是动物和人类必需的元素。它是硒蛋白和硒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硒缺乏会增加各种神经、内分泌和癌症风险,更严重的是,会导致器官衰竭和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农业部建议成人每日膳食硒摄入量为55 ~ 200 μg。然而,在一些地区,人们的日摄入量明显低于推荐剂量(仅26 μg/天),因此,探索富硒膳食补充剂来改善人们日常硒的摄入是很有必要的。图2 堇叶碎米荠硒在植物生长周期内无法被消耗,一些百合科、十字花科和豆科植物可累积高达几千毫克/公斤的硒元素。原产于中国湖北省恩施市的堇叶碎米荠(Cardamine violifolia)已被证明是硒的超富集植物,已用作膳食补硒剂原料。&bull 单粒种子中硒的原位空间分布和形态分布堇叶碎米荠对于硒元素的耐受性和超积累的机制主要包括:(1)钙蛋白和富半胱氨酸激酶的表达下调和硒结合蛋白的表达上调 (2)体内解毒硒的泛素基因或蛋白的表达 (3) 堇叶碎米荠硒的特定代谢途径。研究发现堇叶碎米荠可以通过硫酸盐转运体和各种S/Se代谢酶来积累硒元素。而堇叶碎米荠中硒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为硒代半胱氨酸(SeCys),硒代蛋氨酸(SeMet),硒代羊毛硫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甲基硒代蛋氨酸(MeSeMet),二甲基硒醚(DMSe)和二甲基二硒醚(DMDSe)等。图3 通过SRXRF和MALDI-MSI研究硒在单粒种子中的原位空间分布和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SRXRF结果显示硒元素在整个种子中都有分布,子叶中硒含量相对高于外胚层/种皮;另一方面MALDI-MSI结果显示DMSe (m/z 107.970)、MeSeCys (m/z 184.019)和MeSeMet (m/z 212.983)主要存在于种子外胚层。硒植物毒性的一个突出原因被认为是硒氨基酸(如SeCys)错掺入蛋白质。已有研究表明,甲基化SeCys形成MeSeCys是Se超富集物的一个关键耐受机制之一, 这大大减少了非特异性取代蛋白质中的Cys的SeCys的数量。本研究中MeSeCys的发现证实了这也是堇叶碎米荠的Se耐受的重要机制之一。质谱成像MALDI-MSI方法本研究中的质谱成像部分使用岛津iMScope QT (Shimadzu, Kyoto, Japan)进行。MALDI-MSI在光学显微镜的帮助下确定所需的采集区域,用激光二极管激发的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355 nm)照射种子组织切片。激光直径为40 μm,扫描步长为80 μm。对每个像素进行100次激光照射(1000 Hz重复频率)。所有数据均在正负模式下分别采集,采集范围分别为m/z 100 ~ 500和m/z 500 ~ 1000。利用IMAGEREVEAL MS分析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图像分析,最终得到显示多种形态硒的具体分布。图4 岛津新一代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 QT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iCMS 2016特邀报告之超痕量植物激素的LC-MS测定
    iCMS 2016特邀报告之超痕量植物激素的LC-MS测定     报告时间:11月25日上午9:00-12:00  报告摘要:  植物激素大多含量低(下抵fmol/L),如何测定极少量(mg)植物中的植物激素,正是目前分子植物学研究中的一个瓶颈,并对分析化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报告将介绍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在此方面研究的一点进展,着重介绍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来提高LC-MS测定的灵敏度,以降低样品的消耗量,进而建立能够定量分析亚毫克新鲜植物中赤霉素的思路与方法。  报告人简介:  陈义博士  198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87年获中科院化学所理学硕士并转博,1990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至今。曾受德国洪堡基金会和马普协会资助,于1992-1994年和1996-1997年在德国马普发育生物所访问研究 且于2002-200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访。从1984年开始毛细管电泳研究,1997年开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与成像研究,2006年开始质量测定新方法探索研究。对活细胞、活昆虫、活植物等分析问题感兴趣。已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出书2部,副主编1部,申请专利20余件。  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及“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香港求实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等。现为“Analytical Methods” Associate Editor 及《分析化学》、《色谱》、《分析仪器》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B》、《化学进展》、J.Chromatogr. A、J.Chromatogr.B、Separation Science等15个杂志执行或顾问编委 兼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色谱专业委员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色谱协会、全国色谱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和IUPAC分析化学专业Associate Member等。
  • 岛津液质应对肥料中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性筛选
    民以食为天,粮安天下,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头等大事。食以土为生,粮食的“粮食”要够,化肥则是粮食的“粮食”,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在40%以上。 化肥的分析检测技术标准化对于化肥的科学、安全、高效的使用起到关键作用。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GB/T 40459-2021肥料中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性筛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标准将于2022年的3月1日正式实施。 岛津解决方案岛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2020 Seeing is Believing UFscanning高速扫描速度15,000Da/secUFswitching高速切换正负极性时间仅为15msecUFsensitivity高灵敏度对应超快速分析UFLC-MS测定超快速切换和超快速扫描的必要性。如在1分钟内洗脱6种组分的超快速分析中,需要超快速测定。 UF-switching和UF-scanning功能,使这样的超快速质谱测定变为可能。 UFsensitivity高灵敏度对应超快速分析采用了新开发的离子光学系统和新的Q阵列,实现了卓越的灵敏度、重现性和宽线性范围。 稳定性在血浆中添加样品,加入乙腈,离心除蛋白后,在10天中,连续进样1μL。其结果重现性为2.26%,证明了出色的长期稳定性。 维护简便从离子源向真空部导入样品的DL(Desolvation Line:除溶媒单元)的安装与拆卸,可以在不打破真空的状态下实施,因此,大幅提高了维护作业的效率。连续分析后的离子源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发现新型植物RNA低温感受器
    低温胁迫是限制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感知低温信号是植物适应寒冷环境的基础。植物在低温中呈现出生长减缓、开花延迟等表型以适应低温环境。鉴定植物的冷感受器是解析植物低温感知分子机制的关键。   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CAS-JIC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小飞研究组、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张铧坤研究组,以及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JIC) 研究员丁一倞研究组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RNA G-quadruplex structure contributes to cold adaptation in plants的论文。   温度依赖的大分子结构变化决定生物大分子发挥细胞温度计的功能,如蛋白质、核糖核酸等。为寻找与温度感知有关的RNA结构域特征,科研团队对1000种植物转录组项目(1KP)的RNA序列开展研究。该研究对其中的906种陆生植物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生长在低温地区的植物RNA中普遍富含鸟嘌呤(Guanine)。鸟嘌呤(G-rich)序列在体外可以折叠为特殊的鸟嘌呤四链体(RNA G-quadruplex,RG4)结构,耐寒植物中具有更多的RG4结构,暗示富含G-rich序列与植物的耐寒性有关。   为探究RG4折叠与冷响应间的关系,科研人员对模式植物拟南芥进行低温处理,并利用此前开发的RG4检测方法SHALiPE-seq对体内RG4折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显著诱导植物体内RG4结构的折叠,证明植物RG4具有感知低温的能力。研究系统分析了拟南芥的mRNA降解组数据,发现包含有冷诱导RG4的mRNA降解速率明显降低,暗示RG4或抑制了mRNA的降解。为验证RG4结构在mRNA降解中的作用,科研团队挑选了一个受低温显著诱导的RG4基因,命名为CORG1。通过碱基替换将G突变为A,可将包含RG4结构的野生型wtRG4-CORG1突变为不能形成RG4结构mutRG4-CORG1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mutRG4-CORG1在冷胁迫中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wtRG4-CORG1的降解速率,证明低温诱导的RG4结构形成抑制mRNA的降解。同时,低温对mutRG4-CORG1的转基因植物的生长抑制也明显弱于wtRG4-CORG1的拟南芥,表明RG4结构突变降低植物对低温响应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冷处理诱导植物mRNA的RG4折叠,进一步选择性抑制mRNA的降解从而减缓植物在低温环境下的生长速度。转录组中RG4结构的选择性富集帮助陆生植物感知低温信号,促进植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性进化。该研究迄今为止首次发现RG4结构抑制mRNA的降解,阐明了RG4结构的全新分子调节功能,且RG4结构是植物中发现的第一个RNA低温感受器。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对动物细胞的同期研究工作表明,多种胁迫因素(如低温、饥饿)促进3’UTR的RNA结构折叠,并提高mRNA的稳定性(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3.03.482884v1)。这些研究暗示环境依赖的RNA结构折叠作为胁迫感受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基金和欧洲研究委员会基金等的支持。耐寒植物中的RG4富集提高了植物对寒冷环境的感知能力
  • 萃取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试工业废水中铊含量
    铊及铊化物都具有剧毒,铊对动植物的毒性远大于铅、镉、汞等其他重金属。《GB 31573-2015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涉铊的无机化合物工业企业,其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的铊总量限值为0.005 mg/L。现行水质中铊含量测定标准《HJ 748-2015 水质铊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列出了两种测试方法:沉淀富集法和直接法。直接法对于基体复杂的废水样品而言,基体影响大,且灵敏度不足,准确性存疑;沉淀富集法则需要用到溴水(剧毒试剂)、离心机(额外的实验设备)等,对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较高,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珀金埃尔默开发了一种利用铁盐和溴化钾试剂对废水样品中的铊进行萃取富集处理的方法,有效去除碳酸锂生产企业排放废水中的复杂基质,并降低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度要求,大大简化了处理过程,节省企业的管理成本,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高性价比的企业内控检测方法。仪器和试剂本次实验使用的是PerkinElmer™ 900T型火焰-石墨炉一体式原子吸收光谱仪,配置铊元素无极放电灯(Tl-EDL)。样品处理用到的试剂有:硫酸、磷酸、盐酸、铁(III)盐(即硫酸铁或氯化铁)、溴化钾、甲基异丁基酮(MIBK),纯度要求在分析纯以上。前处理精确量取废水样品25mL于烧杯中,加入铁盐试剂,盐酸,混匀后置于150 ℃ 电热板上加热,待无气泡冒出后,提高加热温度使溶液近干。取下稍冷后,加入硫酸(1+4),加热数分钟,用水转移至50mL比色管中,加水定容至35mL,加入溴化钾试剂,摇匀。静置,加入磷酸,加水定容至50mL刻度,摇匀。向比色管中准确加入5 mL甲基异丁酮(MIBK),充分振摇数分钟,待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有机相测试。样品分析仪器测试参数石墨炉升温程序标准溶液与样品测试谱图如下图所示,峰型左右对称呈正态分布形状,出峰时间在1秒左右,表明石墨炉温度程序对样品合适。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Tl测试谱图标准曲线和样品测试结果见下图,萃取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试TI的结果与ICP-MS法一致,加标回收符合方法验证要求。通过萃取富集的处理方式,样品中低浓度Tl元素可以浓缩至有机相中,相应的限量指标也从原来0.005 mg /L转变为0.025 mg/L,同时原本干扰大的基体组分也去除干净,大大降低对仪器的灵敏度要求。萃取富集石墨炉法Tl标准曲线AAS和ICPMS测试结果想要了解更多测试细节,欢迎扫码下载应用报告。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下载资料
  • 蘑菇易富集重金属导致肾坏死?
    最近,一条关于“蘑菇富集重金属,吃多了会让重金属在肾小管聚集,导致肾坏死”的微博反复流传。这是真的吗?对此,食用菌专家和肾内科医生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至于对蘑菇形成恐慌。   昨天上午,记者在广埠屯菜市场看到,售卖的蘑菇品种多为平菇、香菇、金针菇,摊主孙女士介绍,销量最好的是平菇、香菇,一天大概可以卖十多斤。正在买平菇的夏女士说,此前在网上看到关于蘑菇富集重金属的报道,可并不担心,因为“没有长期大量吃”.   湖北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博导边银丙说,蘑菇是人们对食用菌的俗称,确实有少量食用菌对个别重金属有富集作用,尤其在野生环境中,很难监控,所以不建议食用野生蘑菇。   近两年,边银丙在我省进行了食用菌富集重金属的研究和抽样调查,发现有极少数食用菌样品中有部分重金属超标现象:有的农户养殖的黑木耳靠近马路,受汽车尾气影响,其样品中就发现铅超标 而香菇对镉有富集作用,有的香菇样品检测出镉超标。   这是不是意味着吃蘑菇不安全?边银丙说不能绝对化,重金属对蘑菇生长没有益处,不存在人为添加问题,多和培养料、生长环境有关。只要培养料、覆盖土壤重金属不超标,蘑菇就不会大量富集重金属。如金针菇、平菇、杏鲍菇的培养料主要是玉米芯,口蘑的培养料主要为稻草,这些培养料少有重金属污染。在他抽样调查中,平菇、口蘑、金针菇、杏鲍菇就没有发现重金属超标现象。   重金属对人体肯定有害,但其主要来源不能认定是蘑菇,武汉普爱医院肾内科医生徐艳梅说,长期少量或短期大量接触重金属,确实会聚集在肾小管,人体排出困难,会造成肾脏的病理性变化。但日常生活中,重金属的摄入难以避免,只要不过量,就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 中国科大实现对多种植物叶片代谢物空间成像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在植物叶片代谢物质谱成像取得新进展,实现对多种植物叶片中代谢物的空间成像。  这一成果由该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潘洋教授团队利用自行研发的质谱成像平台,实现对多种植物叶片中代谢物的“拍照”。  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分析化学领域著名期刊 Analytical Chemistry杂志。  在已知植物种群中,有约200,000个植物代谢物的化学结构被鉴定出来。植物代谢物的成分分析和空间成像对探讨植物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运输、生理机制、自我调节机制及植物与生态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质谱成像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分子成像技术,具有免荧光标记、不需要复杂样品前处理等优点。然而,由于植物角质层和表皮蜡的存在,常规软电离技术很难穿透角质层作用于叶肉组织,从而无法对植物叶片中的代谢物进行直接成像。  课题组通过印迹方法,将叶片中的植物代谢物转移至多孔聚四氟乙烯材料上,并对印迹后的材料进行成像,可实现对叶片植物代谢物的间接成像。由于使用DESI/PI技术,相比于传统DESI方法,正离子模式下可新检出多达百种萜类、黄酮类、氨基酸和苷类等次生代谢产物 负离子模式下整体代谢物信号强度可增强一个数量级。  课题组进一步利用该技术对茶叶进行研究,发现咖啡因在叶中脉富集、茶氨酸在叶柄富集并延伸至中脉和叶尾,为咖啡因主要在茶叶中脉合成和茶氨酸在茶叶根部合成并转运至叶片的生物合成位点及转运路径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实验还检测到茶叶中儿茶素生物合成网络中重要的黄酮类代谢物并以质谱成像的形式展示出空间分布,表明印迹DESI/PI成像技术在探索植物代谢转化位点和途径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 纳米技术检测植物病毒研究取得新成果
    2009年2月10日,记者在北京检验检疫局《应用纳米磁珠技术检测重要植物病毒的研究》项目鉴定会上了解到,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适用于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南芥菜花叶病毒等5种重要植物病毒的纳米磁珠富集病毒和提取RNA方法,并创新性地将纳米磁珠的病毒核酸提取技术与普通RT-PCR、实时荧光RT-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快速检测方法,并研制了相关检测试剂盒。   植物病毒种类繁多,并具有寄主范围广、危害重、难以防治的特点,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防治植物病毒病害发生最有效方法是预防传播,检疫和检测则是预防传播的关键。   由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王慧敏研究员、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李怀方研究员、中国检院动植物检疫研究所副所长朱水芳研究员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给予了积极肯定和较高评价。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组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简化了样品制备的流程,避免了有毒有害试剂的使用和反应抑制剂的干扰,同时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将为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污水中病毒富集很头疼?——美正智能水体微生物采集系统来搞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未经处理的污水或污泥已被检测出新冠病毒的RNA片段(相关信息见摘录的《科学通报》)。此外,污水中还被证实存在诺如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甲肝病毒、轮状病毒等以水为媒介的病毒,易引起传染病的发生。2022年4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推荐性行业标准《WS/T799-2022 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标准》,使监测部门对生活污水、医疗机构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更明确的指导(相关标准详见文尾附件)。污水、污泥、管道水。。。采样体积大、病毒含量较小,如何有效且快速对水中病毒进行高效检测,以实现对传染病暴发的有效防控,为监测预警提供有力支撑?本期核心话题:病毒浓缩的高效方法!现行病毒浓缩方法介绍美正生物智能水体微生物采集系统帮您解决复杂的水体富集操作!美正生物近期推出智能水体微生物采集系统新产品。该系统由智能水体微生物采集仪、水体指标(浊度、余氯、pH值、温度)快速检测试剂或设备组成,可从水体中快速富集微生物,在实验室室内使用,也可野外检测,为微生物监测及预警提供有力支撑,可用于食品安全监测、环境监测、水质监测等。优势体现1、工作原理符合欧盟标准(BS EN ISO 15216-1-2017)、美国环保局标准方法(EPA method1615)和我国国家标准《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标准》中的要求,采用吸附洗脱方法和超滤。2、适合不同水源的采集和富集,饮用水、环境水和污水等。3、携带方便,实现现场不同点位的水样的采集及富集。4、阳离子富集杯,实现现场大体积水样富集(1000L以上),流速可达到7-10L/min;无需对水样进行前期的预处理,包括除杂质和调节酸碱度等,直接富集微生物,该膜的病毒截留率达到99.999%。5、超率浓缩管既适用于二次浓缩(阳离子膜病毒洗脱液),又适用于小体积水(10mL-3L)的超滤富集,流速可达到2mL-20mL/min,病毒截留率达到90%以上。6、质量控制-过程对照MS2。
  • 超实用!植物源性食品标准汇总及常用仪器盘点
    近年来,动物流行疾病(如禽流感、猪流感)频发,与营养有关的疾病、胃肠炎、食物中毒、抗生素类药物滥用等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随着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升级、素食文化的兴起、对环境保护与动物福祉责任感的增强等,让植物源性食品自带光环,植物源性食品营养已成为饮食界讨论的焦点。从营养角度来看,植物性食品具有优良的营养健康效能,其中植物蛋白能够满足人对氨基酸、蛋白质的营养需求,尤其大豆蛋白是优质蛋白,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营养的需求,植物蛋白还具有低饱和脂肪酸、零胆固醇、无抗生素等特点。因此小编汇总整理出植物源性食品标准及常用仪器盘点,供大家参考。国家标准标准名称实施时间仪器方法(点击可查看仪器专场)GB 23200.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环己烯酮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7-06-18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3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食品中氯氟吡氧乙酸、氟硫草定、氟吡草腙和噻唑烟酸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7-06-18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取代脲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2017-06-18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21-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21-09-03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20-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甜菜安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21-09-03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19-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沙蚕毒素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2021-09-03气相色谱法GB 23200.118-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单氰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21-09-03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17-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喹啉铜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20-02-15高效液相色谱法GB 23200.116-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90种有机磷类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2020-02-15气相色谱法GB 23200.114-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灭瘟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 23200.113-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 23200.112-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2018-12-21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GB 23200.111-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唑嘧磺草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10-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氯吡脲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09-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二氯吡啶酸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08-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草铵膦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T 40348-2021 植物源产品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1-08-20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T 40267-2021 植物源产品中左旋多巴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21-12-01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76-2021 植物源性产品中木二糖的测定 亲水保留色谱法2021-12-01亲水保留色谱法GB/T 22288-2008 植物源产品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和三聚氰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2008-12-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标准标准名称实施时间仪器方法NY/T 2640-2014 植物源性食品中花青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15-01-01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2641-2014 植物源性食品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15-01-01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3300-2018 植物源性油料油脂中甘油三酯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8-12-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NY/T 3565-2020 植物源食品中有机锡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2020-07-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NY/T 3948-2021 植物源农产品中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2022-05-01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3950-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22-05-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NY/T 3945-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游离态甾醇、结合态甾醇及总甾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22-05-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NY/T 3949-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22-05-0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出口行业标准标准名称实施时间仪器方法SN/T 2233-2020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甲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2021-07-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气相色谱法SN/T 5171-2019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去甲乌药碱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0-05-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491-2019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苯氟磺胺残留量检测方法2020-05-0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5448-2022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三氯甲基吡啶及其代谢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2073-2022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7种烟碱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5-2022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特丁硫磷及其氧类似物(亚砜、砜)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3-2022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氟吡禾灵、氟吡禾灵酯(含氟吡甲禾灵)及共轭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365-2022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氟唑磺隆和氟吡磺隆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9-2022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消螨多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6-2022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喹啉铜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4-2022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2-2022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4260-2015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粗多糖的测定 苯酚-硫酸法2016-01-01紫外分光光度计SN/T 0293-2014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百草枯和敌草快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4-08-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217-2014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种菊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2014-08-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5221-2019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测定2020-07-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SN/T 1908-2007 泡菜等植物源性食品中寄生虫卵的分离及鉴定规程2007-12-01荧光PCR仪SN/T 3628-2013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残留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4-03-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0603-2013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四溴菊酯残留量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4-06-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3699-2013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4种噻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4-06-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151-2016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乙硫磷残留量的测定2017-03-0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0337-2019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0-07-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602-2016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苄草唑残留量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7-03-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693-2019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烯虫酯残留量的测定2020-07-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法SN/T 0217.2-2017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种拟除虫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8-06-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5072-2018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甲磺草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8-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695-2018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嗪氨灵残留量的测定2018-10-01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物源性食品检测标准主要集中在农药残留和活性物质检测中,GB 23200系类标准覆盖的农药种类多,数量大,涉及的基质范围广,为农药残留的风险监控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法规方法。在农业标准中更关注营养物质的检测,标准中对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黄酮类物质、花青素、游离态甾醇等活性物质都要相应的检测方法规定。在检测方法中多用到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等。今年下半年仍有许多植物源性食品标准即将实施:标准名称实施时间仪器方法SN/T 5522.10-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10部分:豌豆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1-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1部分:红薯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2-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2部分:木薯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3-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3部分:马铃薯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4-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4部分:藕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5-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5部分:葛根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6-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6部分:山药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7-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7部分:玉米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8-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8部分:小麦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9-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9部分:绿豆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NY/T 4356-2023 植物源性食品中甜菜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23-08-01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4358-2023 植物源性食品中抗性淀粉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2023-08-01分光光度法NY/T 4357-2023 植物源性食品中叶绿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23-08-01高效液相色谱法植物源性食品未实施标准.rar植物源性食品农业标准.rar
  • 岛津电子探针助力中南大学学者在华南地区发现铟富集矿区
    导读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稀有金属,分布稀散,一般矿产含铟量达1ppm(1克/吨,即0.0001%)即具有经济地选矿和开采价值。 湘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床,中南大学刘建平副教授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湖南省香花岭地区研究铟的赋存和成矿机制研究。 经过地球化学和岛津电子探针测试数据分析,于2017年发现了一处含铟富矿,极具经济和学术研究价值。结果显示,在铟最富集的闪锌矿中,核部含7-8%(质量百分含量,Wt%)的铟,边缘铟含量高达21.96Wt%,为中国南方铟富集最多的闪锌矿。 铟的战略价值? 铟是稀有金属,含量极低且分散,地壳中的储量只有黄金的1/6。铟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无线电和电子工业、医疗、国防、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其中ITO(铟锡氧化物)占铟消费的80%以上。 因此,铟产业也被称为“信息时代的朝阳产业”,是目前最具新型战略性资源意义的稀有金属之一。 铟的赋存特征? 含铟矿床与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床有关,黄铜矿和锡石中虽然也含有微量的铟,但闪锌矿是最重要的富铟矿物。闪锌矿,主要成分ZnS,通常含铁、铜、以及锰、镉、镓等稀有元素。 湖南省香花岭矿田位于湘南成矿带西南角,矿区分布着稀有金属矿床和锡铅锌矿床,其中产于断层中的脉型锡铅锌矿床和花岗斑岩脉中的斑岩型锡铅锌矿床含有丰富的硫化物,铟通常赋存于这些矿床的硫化物中。 岛津电子探针测试铟的优势 铟稀有且分散,地壳丰度为0.05ppm,微量甚至痕量元素的测试需要高灵敏度微区测试仪器。 岛津电子探针(钨灯丝和六硼化铈EPMA-1720系列、场发射 EPMA-8050G) 岛津电子探针EPMA通过配置统一四英寸罗兰圆半径的、兼具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全聚焦分光晶体,以及52.5°的特征X射线高取出角,使之具备非常优异的微量元素检测能力。 岛津电子探针测试结果 中南大学刘建平副教授团队对新风锡矿床中的富铟闪锌矿进行元素面分析,元素In、Zn、Cu和Fe的面分布特征见下图。 富铟闪锌矿中主要元素分布特征图 测试结果表明,闪锌矿在核部富集元素Zn,在边缘富集元素In和Cu。在闪锌矿内部,受黄铜矿的影响,铜和铁分布不均匀。 表1 部分闪锌矿定量测试结果(Wt%) 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新风锡矿中的闪锌矿含有高含量的铟。在铟最富集的闪锌矿中,核部含7-8%的铟(质量百分含量,Wt%),边缘铟含量高达21.96%(Wt%),为中国华南铟含量最高的闪锌矿。 岛津电子探针通过配置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全聚焦型分光晶体和52.5°的高特征X射线检出角,使之具备非常优异的元素检测限,能够对载铟矿物进行观察和有效分析。 专家声音 自岛津电子探针EPMA-1720H于2013年落户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以来,不断地为校内外地质地矿科研工作提供测试和分析服务,提升了学校学科影响力,也协助谷湘平教授完成多种新型矿物的确认工作。 中南大学 刘建平副教授 本次在湘南香花岭锡铅锌矿床中发现的铟最富集闪锌矿,极具经济和学术价值,不但为战略稀有金属铟的勘探和采集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也为铟的成矿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范例。 撰稿人:赵同新、崔会杰
  • 遗传发育所在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研发方面获进展
    蛋白质磷酸化是在激酶催化下将磷酸基团转移到底物蛋白质上的可逆过程,是能够调控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且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翻译后修饰,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适应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度解析磷酸化蛋白质组,是探讨磷酸化如何参与这些生物学过程以及筛选与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关键磷酸化靶点的有效手段。然而,与动物相比,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深度解析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这是由于植物细胞具有致密的细胞壁和大量的色素以及其他次生代谢物。前者增加了蛋白质提取的难度,而后者干扰了磷酸肽富集的效率和特异性。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汪迎春研究组通过探索一系列的实验条件,研发出高效的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新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利用脱氧胆酸钠高效抽提植物蛋白,同时消除常规方法中导致样品损失和灵敏度降低的两个步骤,即在蛋白酶消化前的样品净化和在磷酸肽富集前的脱盐处理,在色素与其他干扰分子共存的情况下进行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地磷酸肽富集。 科研人员应用这一方法,在拟南芥、水稻、番茄和衣藻等绿色生物的组织中高效纯化磷酸化蛋白质组(单针质谱可鉴定约11,000个磷酸位点)。由于该技术主要面向高等植物及其他绿色生物(如衣藻),且操作简便,降低了实验所需的人力和试剂费用,因此命名为GreenPhos。GreenPhos可定量分析不同植物的磷酸化蛋白组,分析深度深、定量重复性高,有望成为植物磷酸化蛋白组学的通用技术。研究人员应用该技术,深度解析了拟南芥响应不同时长盐胁迫的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组,发现了包括剪接体蛋白和一些激酶响应盐胁迫的磷酸化事件。 11月27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DOI:10.1016/j.molp.2023.11.010)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参与研究。GreenPhos工作流程及多种绿色生物磷酸化蛋白质组鉴定结果
  • 垃圾分拣站除臭机,垃圾分拣房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
    垃圾分拣站除臭机,垃圾分拣房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新闻导读】众所周知,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站散发出的恶臭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市民反映的热点问题,为了加强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垃圾中转站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关于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站环境治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高。  特别是在炎炎夏日,在垃圾投放站、中转站、压缩站、分拣区、堆放区等场所,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都会散发着难闻的恶臭气体,大量的臭气飘散对周边或附近的住宅小区、厂区等众多场所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垃圾除臭难题,采用智能垃圾站除臭设备有效改善站内环境空气质量是势在必行的。  如今,很多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站为了彻底解决垃圾恶臭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了新型的科技手段—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湿机,实现了垃圾站环境的科学治理。这项工程不仅造福于民,更是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身心以及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采用的是超声波雾化技术,将除臭剂(或植物液)均匀喷洒在整个除臭空间,只有1-10微米的雾化颗粒能够迅速扩散,在空气中快速有效去除硫化氢、氨、有机胺、硫醇、硫醚等恶臭分子 具有高效、节能、维护方便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与环卫部门的一致好评。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注入中性除味剂可自动为酒店、商场、写字楼、厕所等空间除味,注入中性消毒水可为室内自动消毒,注入自来水可为场所空气自动加湿。根据上海、广东、福建、湖北、湖南、北京等地垃圾站喷淋除臭装置试运营的情况来看,垃圾房使用该设备主要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高效除臭:将用于除异味浓缩液雾化成气态,使其能与异味分子充分混合,从而发挥高效除臭、除异味作用。  ◎杀菌灭蚊:可定时喷天然植物液不仅除臭、除异味,还能杀菌灭蚊,清新空气,大大降低使用成本维护费用。  ◎节约成本:雾气主要成分是水,成本低 添加少许除异味的浓缩液,超声波雾化技术将浓缩液的活性高效发挥。  ◎超细雾滴:经过超声后的雾滴极其细密,因此表面活性强、吸附力大,使植物液对臭味分子的包裹反应效果好。  ◎节省人工:添加一次用于除臭、除异味的浓缩液之后,半个月或一个月无需打理,自动完成喷雾除臭、除异味。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垃圾分拣站除臭机控制方式及技术参数: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垃圾分拣站除臭机,控制方式采用数字时序控制器自动循环控制,自动循环控制周期由一秒钟到九十九分钟五十九秒,可任意设置工作时间及停止时间,设定好后可连续工作,无需人员职守 配有5.5公斤水容量的自备水箱,水箱上端连接有注水口,下端配有放水开关 可根据实际需要连接⊙75mm的PVC管路,其传输距离可在5-8米左右 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欢迎您来咨询垃圾分拣站除湿机,垃圾分拣房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的详细信息!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产品,是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的原理,从而达到均匀喷雾除臭的目的 对于其他喷雾除臭方式的除臭机而言,具有【雾化颗粒细】 、【使用能耗低】 、【雾化能效高】,【加湿速度快】的显著优势,箱体采用全不锈钢材质,表面喷塑处理,此举既保证了外形美观大方又满足了设备防腐的要求。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型号:ZY-10/ZY-20/ZY-30/ZY-40/ZY-60/ZY-80/ZY-100)技术参数: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所产生的雾粒直径只有 小于10μm,颗粒均匀,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当中,具有空气加湿、除臭净化、消毒灭菌、以及预防静电和减少粉尘、降温降尘等多种用途 既可以较大空间进行均匀喷雾除臭,也可对特殊空间进行局部喷雾除臭,具有较高的使用灵活性,改善你我共同呼吸的空气。  杭州某个垃圾投放分拣站由于站内设备陈旧、设备设施不足等原因,造成该站运营效率不高,只能基本满足镇内各类垃圾收集和转运要求,而且密闭不严,容易产生和散发恶臭气体,苍蝇蚊子较多,尤其是夏季高温天气,臭气散发,影响环卫工人和周边街坊的工作、生活,引起群众的不满。 在使用了喷雾除臭装置--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后经检测显示,该站臭气浓度由原来的7244(单位:无量纲)下降至316(单位:无量纲) 氨浓度由原来的36.3(单位:PPM)下降至1.01(单位:PPM) 硫化氢浓度由原来的1.8(单位:PPM)下降至0.05(单位:PPM)。其效果比原来的掩盖除臭方法好的太多。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站等站内的恶臭问题都是广大市民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站的站点也会越来越多,对中转站的管理和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一项重大工程。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相比其他除臭方法来说,喷雾除臭更加简单有效,性价比也更高。相比用喷雾除臭使用掩盖臭味的方式,不但耗费人力物力财力,除臭效果也不是很好,而它不但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污染因子90%左右,而且耗能小,可采用自动化控制,也不耗费人工,经济实惠,是垃圾站、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站、垃圾分拣站以及垃圾处理厂等除臭、杀菌、消毒的理想选择!以上关于垃圾分拣站除臭机,垃圾分拣房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的全部新闻资讯报道是正岛电器为大家提供的,仅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 多重PCR建库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PCR(Multiplex PCR)多重PCR(Multiplex PCR)可在一个反应内加入两对及两对以上的引物,同时扩增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目标核酸片段。而多重PCR建库技术是一种整合多重PCR及二代测序的靶向测序技术。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检测效率高、应用灵活、适应性广等特点。应用方向多重PCR建库技术在植物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品种鉴定:国标GB/T38551-2020[1]已经明确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16个物种可通过MNP方式进行原始品种鉴定、实质性派生品种鉴定和品种真实性鉴定。判断依据则是根据测序后得到的标记位点数进行遗传相似度的计算,最后对比待测品种与对照品种的遗传相似度来定论。万人静等[2] 研究了MNP在第六大粮食作物木薯品种鉴定的应用,利用241份木薯的全基因组信息筛选到623个MNP标记位点。基于此,在28个木薯品种中两两比较时,99.47%(376/378)的品种对间的差异大于 46%,比例在 0.3%~81.0%之间,均值为 71.78%,MNP具很更高的品种区分能力。遗传多样性分析:多重 PCR 靶向捕获测序可用于对植物种群中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选择性引物捕获特定基因组区域, 并对多个样本进行测序比较, 可以研究不同品种或种群中的遗传差异和多态性, 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分子标记信息。比如, Zhang 等[3]利用多重 PCR 靶向捕获测序技术对来自中国海南省和广东省的 998份野生稻种质资源进行了基因分型和遗传多样性评估, 最终构建了 299 份野生稻核心种质资源, 为野生稻的分类、保护和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多重PCR建库技术原理多重建库技术工作原理[4]是依靠 PCR 对于靶向位点的定点扩增。对多个待测 SNP 位点设计特异扩增引物,在第一轮 PCR 中抑制引物干扰和非特异扩增,使数以千计的靶向引物能够在一管 PCR 反应中实现高度均一化的扩增,从而大量富集目标片段。随后,在 第二轮 PCR 中,加上测序接头和文库条形码,最终获得测序所需的文库。最后通过大规模并行测序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MPS)揭示目标位点的标记基因型。多重建库流程步骤多重PCR建库技术的优势1. 高效性:多重PCR建库技术可以同时扩增多个目标序列,从而提高样品处理的效率。相比于逐个扩增目标序列的方法,多重PCR可以大大减少实验的时间和工作量。2. 经济性:由于一次扩增可以处理多个目标序列,多重PCR建库技术可以节省试剂的使用量和实验成本。这对于大规模研究和高通量测序项目尤为重要。3. 信息丰富性:多重PCR建库技术可以同时扩增多个目标序列,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这对于研究复杂疾病、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或群体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4. 准确性和一致性:多重PCR建库技术可以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进行扩增,从而保证了不同目标序列在扩增效率和条件方面的一致性。这可以减少实验中的变异性,并提高测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5. 灵活性:多重PCR建库技术可以根据研究需要灵活设计引物组合,从而适应不同的实验设计和研究方向。这使得多重PCR建库技术在个性化分析和定制实验中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多重建库流程 相关设备推荐成都瀚辰光翼自主研发NovaLib 4800 Pro医疗级一体机,领跑核酸提取与文库构建领域~NovaLib 4800 Pro集核酸提取及文库构建于一体,整合了温控模块、加热震荡模块、磁力架模块、PCR模块、冷存模块等,可实现样本进,文库出。无需复杂、繁琐的手工操作,一键即启,可实现多种NGS流程一体化,无需人工干预。提取及文库制备全自动一体机NovaLib 4800 Pro 核心优势灵活性突出:兼顾高通量和灵活,24通道移液模块具备液位探测功能,可根据需要独立灵活使用单通道、8通道、24通道,配合可配置试剂载架,支持试剂原管、预分装多种上样独创先进设计:采用批间流水线设计理念提高并行效率;首创五腔室物理分区隔离设计,配备多腔室压差智能控制和HEPA系统,集成智能路径规划功能实现零污染实现无人值守:无人值守时间长,集成双堆栈耗材系统。一站式交付,从核酸提取到建库全流程自动化,中途无需补充耗材和试剂环保设计理念:固液分离,垃圾处理简单高效,集成大容量废料仓储系统开放式平台:流程可编辑,支持根据需要自定义流程及参数,用户可自由选择试剂NovaLib 4800 Pro 使用流程NovaLib 4800 Pro 应用流程NovaLib 4800 Pro 部分软件画面参考文献【1】GB/T 38551-2020, 植物品种鉴定 MNP 标记法[S]【2】万人静,李琼,周新成,李论,李甜甜,周俊飞,彭海,章伟雄,方治伟.木薯 MNP 标记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J/OL].热带作物学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46.1019.S.20230223.1705.004.html【3】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rice accessions (Oryza rufipogon Griff.) in Guangdong and Hainan Provinces, China, and construction of a wild rice core collection【4】徐云碧,杨泉女,郑洪建,许彦芬,桑志勤,郭子锋,彭海,张丛,蓝昊发,王蕴波,吴坤生,陶家军,张嘉楠.2020.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BTS)技术及其应用.中国农业科学,53(15):2983-3004.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新方案 样本富集净化新选择——AGs免疫亲和柱!
    氨基糖苷类化合物(AGs)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糖通过糖苷键与氨基环醇骨架连接而成的碱性低聚糖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壮观霉素等。他们共同特点是水溶性好、性质稳定、抗菌谱较广,又因其价格低廉,在兽药领域应用广泛。AGs存在一定程度的耳毒性、肾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和组织建立了AGs在动物源食品中的相关限量标准,我国GB 31650-2019规定AGs在动物源食品中的限量如下所示:AGs检测方法及制约因素AGs分子中因富含氨基和羟基而呈强极性,其分子中缺少发色团和荧光团,反相色谱保留较差,因此动物源食品中 AGs的检测比其他抗生素更为复杂。目前 AGs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HP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其中免疫分析法方便快速更适合定性筛查检测,HPLC-MS/MS、LC-MS-MS定量准确、灵敏度高更适合确证检测。在乳及乳制品中,GB/T 22969-2008《奶粉和牛奶中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和卡那霉素残留量》,虽然只规定了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和卡那霉素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的确证方法,但GB 31650-2019《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还规定了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包含大观霉素、安普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这些项目也是实验室对乳及乳制品安全检测过程的必检项目。目前HPLC-MS/MS、LC-MS-MS方法可对多种AGs进行同时检测,但是一次性不能对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富集净化是提高检测效率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动物组织中,GB/T 21323-2007《动物组织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规定了动物组织中大观霉素、潮霉素B、双氢链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安普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10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的确证方法。但此检测AGs的方法前处理过程使用C18富集净化,检测限仅为20-100μg/kg。美正氨基糖苷类免疫亲和柱美正通过多年的积累,开发出一种使用氨基糖苷类免疫亲和柱前处理的方法,解决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过程中前处理富集净化的难点。使用氨基糖苷类免疫亲和柱的前处理方法,可以将动物源食品中11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一次性特异性富集净化,能够更好地消除基质干扰,既提高了前处理富集净化效率又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药物种类壮观霉素潮霉素B双氢链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安普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巴龙霉素产品特点特异性强:免疫学原理,对样本中AGs选择性高、特异性结合能力强;操作简单:可穿透式柱塞,使用便捷;性能优异:AGs加标回收率80-120%,准确度高样本类型动物源性食品,包括乳制品、动物组织及水产品等。药物残留类免疫亲和柱免费试用!美正在药物残留检测领域有更多的前处理富集净化方法,值美正十五周年之际,意向用户可对我司药物残留类免疫亲和柱进行免费试用。
  • 病毒气溶胶采集富集仪
    仪器名称病毒气溶胶采集富集仪单位名称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联系人胡孔新联系邮箱kongxinhu@sina.com成果成熟度□正在研发 □已有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radic 可以量产合作方式&radic 技术转让 &radic 技术入股 &radic 合作开发 &radic 其他成果简介:&mdash &mdash &ldquo 国家重点新产品&rdquo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监测系统&mdash &mdash 专业针对空气病毒性微生物监测设计,现场实现目标浓缩富集,提升敏感性,超越现有空气微生物采样器&mdash &mdash 温湿度环境小气候数据同时采集&mdash &mdash 系统的收集、富集、样品处理、检测技术方案&mdash &mdash 轻巧、便于携带、友好软件智能控制符合国际ISO14698-1及GB/T:25916.1-2010: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生物污染控制通用标准,是大型集会、公共场所、禽畜养殖场、生物反恐、生物安全、食品、制药、化妆品、医药等领域里对空气有机污染监测的理想设备。通过①计算机3D辅助制作符合流体动力学的气液混合装置、②表面活性剂样本处理技术、③磁珠富集、核酸提取技术一体化以及④病毒检测配套方法四个关键方面创新设计,解决了生物气溶胶采集效率问题,整合了收集、富集、核酸提取和目标检测等技术环节,提高了气溶胶回收率和监测敏感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实验分析。收集、富集生物气溶胶同时监测环境温、湿度数据,彻底抛开传统Anderson法,且收集效果远远优于Anderson法,与后续检测技术对接程度及敏感性优于现有国内外采样器。智能控制、设计精美、外观紧凑,携带方便,高效、可靠收集、富集空气中的生物颗粒(病毒、细菌、真菌、花粉等&hellip )。主要特点:1. 大体积液体样品收集气溶胶,防止大体量空气采集导致气溶胶再流失;现场浓缩成小体积样品,提高监测敏感性,避免现场大体积收集管过多,减轻工作量。2. 配套广谱和特异监测目标富集试剂,样品后续处理高度灵活,可满足多种分析检测技术,如免疫测定、PCR、颗粒微生物计数、分离培养及显微镜观察等,提升检测敏感性和现场操作简便性。3. 便携供电长达2h以上,体积小、外观紧凑,设计精美,标准支架、手提箱方便携带,设备坚固耐用可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4. 自动进行温度、湿度监测,可连续提供小体积液体样品。5. 机器主要部件可拆分并进行灭菌或清洗、消毒。主要技术参数:型号BIO-Capturer-5病毒气溶胶采集富集仪应用传染病监测、动物疫病监测、卫生监督、生物反恐原理液体包裹收集,磁珠修饰富集温度监控有湿度监控有智能化控制触屏人机界面颗粒尺寸1um空气流速30-40L/min实时监控采集时间设定1-999min可调采样体积设定1-9999L可调采集液体积20ml+/-5回收样品体积100&mu L(配套广谱和特异微生物目标富集试剂)电池持续时间2h电压要求12VDC主机重量3kg噪声&le 70dB功耗<40W工作环境温度+5℃ to +50℃+0℃ to +50(可选冬季温度防护箱)储藏环境温度-20℃ to 70℃国际同领域生物气溶胶监测仪器类比分析:产品设备国别知识产权大体积采集外接电源自备电源智能控制气体定量精确定量温湿度监测目标富集小样品回收配套试剂敏感性提升10-100倍SKC BIO-SAMPLER美国&radic &radic &radic × × × × × × × × × Coriolis空气采样器法国&radic &radic &radic &radic &radic &radic × × × × × × BIO-Capturer病毒气溶胶采集富集仪中国&radic &radic &radic &radic &radic &radic &radic &radic &radic &radic &radic &radic 数据展示:气溶胶采集、富集效果评价实验以10倍系列稀释流感病毒H3N2气溶胶模拟采集、富集实验,分别以统一条件real-time PCR方法对直接收集液样品、广谱富集磁珠处理后样品、特异富集磁珠处理后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评价采集、富集效果。结果显示:特异富集处理后,灵敏度高出至少2个数量级;广谱富集处理灵敏度高出至少1个数量级。(如下图所示)。应用前景: 该仪器可应用于: 各级出入境口岸,包括口岸场所及国际航行交通工具等卫生监督、生物反恐、传染病监测; 禽畜养殖场、市场等动物疫病环境监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内部感染监控; 邮政处理场所、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重大集会场所等反生物恐怖监测; 科研院所生物安全实验室等感染性生物气溶胶泄漏的监控; 其他存在有机污染的生物气溶胶环境监测领域等。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四部委认定&ldquo 国家重点新产品&rdquo 证书相关知识产权列表: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名称状态实用新型专利生物气溶胶采集富集装置;授权专利号:ZL201220127837.9国家发明专利病毒性气溶胶采集富集仪,授权专利号:ZL201210089458.X国家发明专利用于固相膜免疫分析方法流动相的样本处理制剂,授权专利号:ZL200410091168.4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特异性检测流感病毒合成多肽授权专利号:ZL201010233015.4专利技术:液面包裹喷气口,高效气溶胶粒子采集、易清洗采样头设计专利技术:高效/简便富集操作、回收浓缩小样品、对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检测成熟方法专利技术:系统、完整的病毒生物气溶胶现场监测解决技术方案与配套试剂
  • 植物免疫抑制与广谱抗病机理研究取得重要发现
    9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团队与国内外研究者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水稻钙离子感受器ROD1精细调控水稻免疫反应,从而减低广谱抗病引起的生存代价,平衡生殖生长-产量性状。  作为世界近一半人口的主要粮食来源,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严重影响。发掘广谱持久的抗病品种是控制水稻病害的有效策略。然而,随着病原菌的不断进化,植物抗病基因所建立的免疫屏障易被不断变化的病原菌毒性效应蛋白所攻克,这类病原菌效应蛋白攻击并操纵植物的靶标,抑制抗病性。这类植物靶标往往是感病基因。近年来,人们发现可通过对植物感病基因的操控,也可以实现对病原菌的广谱抗性,成为植物抗病育种的新技术。  该研究组通过对水稻资源库和育种群体的大规模筛选,鉴定到一份对腐生真菌病害纹枯病具有高度抗病的隐性遗传稳定材料,定名为rod1 (resistance of rice to diseases 1)。rod1对水稻的三大病害纹枯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具有高抗的特性,说明该基因调控的免疫反应具有独特性。为此,他们前后用了15年的时间,解析有关分子和生化机制,探讨该基因的抗病育种应用潜力。他们的研究证明,ROD1基因编码一个新的钙离子感受器,通过识别钙离子信号与脂类结合,将过氧化氢酶CatB招募到细胞质膜,直接在膜区降解活性氧,从而在没有病原菌侵染时抑制免疫反应,促进穗原基发育,有利于水稻的产量性状。而两个E3泛素连接酶RIP1和APIP6靶定ROD1并介导其降解,保证了对病原菌的有效防卫反应。因此,RIP1/APIP6-ROD1以及ROD1-CatB组成了相互制约并高度有序的信号级联通路,对水稻免疫反应进行精细调控。更有意思的,该研究还发现稻瘟病菌分泌的效应蛋白AvrPiz-t具有与ROD1类似的β折叠结构,也可以与RIP1/APIP6以及CatB互作,与ROD1有功能上的替代性,也即病原菌模拟并操控了ROD1的免疫抑制系统,实现其成功的侵染。  进一步,他们通过对水稻不同栽培品种和农家种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ROD1编码序列存在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位点,导致功能氨基酸的改变。该变异将水稻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广泛存在于籼稻、具有较强田间抗性的A型,另一种是在粳稻中富集且较感病的C型。从地理分布来看,含有A型ROD1的品种主要种植于高温高湿、水稻病害易于流行的低纬度地区;而C型ROD1则主要存在与高纬度地区的水稻品种中,说明作物抗病性受地域起源的选择。  综上,该研究揭示了一条以ROD1为核心的植物免疫抑制信号通路和蛋白三维结构模拟(structural mimicry)所介导的植物-病原菌共进化模型。该研究同时说明植物能够选择与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免疫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抗病与生长发育适应性的平衡。他们还发现ROD1的功能在禾谷类作物中是保守的,并提出了可以通过操纵感病基因实现广谱抗病的新策略,对培育稳产高抗的作物品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科技部重点专项等的资助。
  • 药物分析进展和应用专栏|植物甾醇分析技术介绍
    植物甾醇是常见的植物活性成分,同时也是人类饮食中的主要脂类成分组成部分。其结构与胆固醇类似,均具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图1中的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为较为常见的植物甾醇。由于植物甾醇与胆固醇具有相似的结构,二者均需溶于胶束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植物甾醇能与膳食来源的胆固醇竞争进入混合胶束从而减少肠道对于胆固醇的吸收,因此有助于控制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图2)[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关注到含植物甾醇的食品及植物的分析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技术及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技术的植物甾醇分析方法。图1. 常见的三种植物甾醇结构图2. 植物甾醇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示意图[1]1. 植物甾醇的分析技术食物与植物中的甾醇类成分经过前处理并富集后,可采用不同的分析技术与手段开展分析与鉴定。目前最常用于植物甾醇定量分析的技术为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LC)、薄层扫描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Scanning,TLCS)等也可以进行植物甾醇组分的分离与定量分析。1.1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技术(GC-FID)技术原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有机化合物能够在火焰中发生自由基反应而被电离从而对待测物进行分析[2]。如图3所示,FID离子室中火焰分为A层预热层;B层点燃火焰;C层温度最高,为热裂解区,有机化合物CnHm在此发生裂解而产生含碳自由基CH:CnHm→CH含碳自由基进入反应层D层,与外面扩散进来的激发态原子或分子氧发生反应,生成CHO+及e-:CH+O→CHO++e-形成的CHO+与火焰中大量水蒸气碰撞发生分子-离子反应,产生H3O+离子:CHO++H2O→H3O++CO化学电离产生的正离子(CHO+,H3O+)和电子(e-)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向两极移动而产生微电流,收集极与基流补偿电路间的电流作为微电流放大器的输入,微电流放大器输出的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经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由计算机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获得色谱峰。图3.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示意图技术特点: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是气相色谱常用的检测器,它对几乎所有有机物均有响应,特别是对于烃类化合物灵敏度高且其响应与碳原子数成正比。与此同时,它对于气体流速、压力、温度变化的细微差异相对不敏感,不易受到外界环境改变影响。通过该法对植物甾醇进行分析时,需要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将游离的植物甾醇转化为适合GC分析的疏水性衍生物,如生成三甲基硅醚(TMS)衍生物。目前广泛使用于植物甾醇分析的衍生化试剂包括有:含N-甲基-N-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N-methyl-N-trimethylsilylfluoroacetamide,MSTFA)无水吡啶溶液、含1%的三甲基氯硅烷(Trimethylchlorosilane,TMCS)的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is-trimethylsilyltrifluoroacetamide,BSTFA)等。通过GC-FID对植物甾醇进行定量时,常使用的内标包括有白桦脂醇(Betuline)、5α-胆甾烷醇和5α-胆甾烷-3β-醇等。分析仪器:1957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ICIANZ)中央研究实验室的McWilliam和Dewar开发了第一台FID。目前FID检测器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气相色谱检测器之一,其获取、操作成本、维护要求均相对较低。市面上的气相色谱仪基本上均可配置FID检测器,包括安捷伦9000、8890、8860和7890气相色谱系列,赛默飞 TRACE 1300、1100系列,岛津Nexis GC-2030,珀金埃尔默 2400等进口气相色谱系统以及福立 GC9790、GC 9720,常州磐诺GC1949,上海仪电分析GC 128、北分瑞利 GC3500系列等国产气相色谱仪。1.2 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技术(LC-APCI-MS)技术原理:大气压化学电离化(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APCI)原理与化学离子化相同,但离子化在大气压下进行。流动相在热及氮气流的作用下雾化成气态,经由带有几千伏高压的放电电极时离子化,产生的试剂气离子与待测化合物分子发生离子-分子反应,形成单电荷离子,正离子通常是(M+H)+,负离子则是(M-H)-。大气压化学离子化能在流速高达2 ml/min下进行,常用于分析分子质量小于1500道尔顿的小分子或弱极性化合物,主要产生的是(M+H)+或(M-H)-离子,很少有碎片离子,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重要接口之一。图4.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的示意图技术特点:植物甾醇的发色团数量少,因此不适合通过紫外检测器检测;同时植物甾醇质子亲和力较小、酸性较弱、不宜在溶液中形成质子化的离子或去质子化生成阴离子,因此通过电喷雾电离(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ESI)的电离效率相对较差。由于植物甾醇亲脂性较强,分子量一般小于1000 Da,采用APCI离子源可以提供更高的植物甾醇检测灵敏度,且无需对样品进行衍生化,极大地缩短了分析所需的时间。研究人员还发现植物甾醇分析过程中,采用正离子模式能够提供了比负离子模式更高的灵敏度,且易于生成准分子离子峰[M+H]+、[M+H-H2O]+ [4]。分析仪器:目前国内外均有大量厂商生产搭配有APCI离子源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已运用于药物研究、食品安全检测、生命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Agilent 6470、6490系列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Bruker EVOQ LC-TQ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PerkinElmer QSight 400系列三重四极杆质谱仪,SHIMADZU LCMS-2020、LCMS-205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以及国产的江苏天瑞LC-MS 2000液质联用系统,杭州谱育科技EXPEC 5310LC-MS/MS、EXPEC 5250 气相/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EXPEC5510LC-MS/MS、禾信仪器LC-TQ5100等均配置有APCI离子源。国产的江苏天瑞LC-MS 2000液质联用系统,杭州谱育科技EXPEC 5310系列质谱仪等均配置有APCI离子源。2. 应用实例2.1 基于GC-FID快速分析橄榄油中的植物甾醇在对特级初榨橄榄油样本进行皂化处理后,国际橄榄理事会(International Olive Council,IOC)方法采用乙醚对皂化样本多次液液萃取以提取植物甾醇;研究人员优化后前处理方法采用反相聚合物基质固相萃取柱对皂化样品中的植物甾醇进行提取。同时研究人员基于GC-FID建立了同时快速定量17种脂质(含内标胆甾烷醇)的分析方法,其中包括16种植物甾醇,这17种脂质的GC-FID色谱图如图4所示[5]。通过分析比对不同前处理方法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优化后前处理方法简单、省时,并减少了溶剂的使用量,但是与IOC官方方法获得的结果较为一致。通过GC-FID快速定量17种脂质的分析方法也有助于评估高价值且容易掺假的特级初榨橄榄油的真实性。图5. 特级初榨橄榄油样品采用IOC方法(A)及优化前处理方法(B)处理后,分别经由GC-FID分析得到色谱图。(1)胆固醇;(2)菜籽甾醇;(3)24-亚甲基胆固醇;(4)菜油甾醇;(5)菜油烷甾醇;(6)豆甾醇;(7)Δ7-菜油甾醇;(8)赪桐甾醇; (9)β-谷甾醇;(10)谷甾烷醇;(11)Δ5-燕麦甾醇;(12)Δ5,24-豆甾二烯醇;(13)Δ7-豆甾醇;(14)Δ7-燕麦甾醇;(15)高根二醇;(16)熊果醇;(IS)胆甾烷醇。2.2 基于LC-APCI-MS/MS快速分析饲料中的植物甾醇相较于GC-FID或GC-MS,LC-APCI-MS/MS无需进行样品衍生化即可完成植物甾醇的定量分析,极大地缩短了样品前处理时间。研究人员建立了基于LC-APCI-MS/MS的植物甾醇分析方法,并可在8分钟内快速定量6种目标植物甾醇[6],图6为胆固醇与6种植物甾醇混合标准溶液(500 ng/mL)的MRM提取离子流色谱图。该方法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豆、向日葵、草料、犊牛成品饲料和上述饲料混合物在内的不同类型饲料中的植物甾醇定量的方法。同时将实验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以将其应用于其他饲料和食品中的植物甾醇分析。图6. 不同研究化合物混合标准溶液的MRM提取离子流色谱图。①麦角甾醇;②胆固醇;③岩藻甾醇;④Δ5-燕麦甾醇;⑤菜油甾醇;⑥豆甾醇;⑦β-谷甾醇3.小结与展望植物甾醇是植物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同时因其在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植物甾醇可作为保健食品中的功效成分用于调节人体机能。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建立适合于保健食品中植物甾醇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以评估保健食品质量。同时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快捷、灵敏的分析技术也将成为植物甾醇分析的有力工具,并为更多不同的植物甾醇类化合物在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领域的运用提供支持与保障。参考文献:[1] Zhang R, Han Y, McClements D J, et al. Production, characterization, delivery, and cholesterol-lowering mechanism of phytosterols: A review[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2, 70(8): 2483-2494.[2] 胡坪, 王氢. 仪器分析(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4] Mo S, Dong L, Hurst W J,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hytosterols in edible oils using APCI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 Lipids, 2013, 48: 949-956.[5] Gorassini A, Verardo G, Bortolomeazzi R. Polymeric reversed phase and small particle size silica gel solid phase extractions for rapid analysis of sterols and triterpene dialcohols in olive oils by GC-FID[J]. Food chemistry, 2019, 283: 177-182.[6] Simonetti G, Di Filippo P, Pomata D,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even sterols in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cattle feedstuffs[J]. Food Chemistry, 2021, 340: 127926.
  • 发布Diatom Trap 600硅藻富集仪新品
    Diatom Trap 600硅藻富集仪,是本公司专为法医硅藻检验研制的新一代真空抽滤设备。本公司创始人参与研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法医硅藻检验方法—微波消解-真空抽滤-显微镜法(GA/T 1662-2019)及真空抽滤仪因具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已在全国广泛使用,社会效益显著。然而,前代真空抽滤仪自2013年在全国推广应用以来,陆续出现真空度不稳定、抽滤速度慢、操作繁琐等问题。本公司一直致力于硅藻检验技术方法的创新和设备的研制,针对上述不足,集中力量进行研发,成功研制出新一代真空抽滤设备Diatom Trap 600,它采用了全新设计(已申请专利),克服了前代产品的缺陷,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一、技术特点1、直排式设计,无需抽滤瓶,滤液直接排入废液桶,解决真空度不稳定问题,简化操作,提高效率。2、采用新型滤膜,提高抽滤速度。3、放弃使用含有害成分-冰乙酸的透明化试剂,代之以对人体无害的新透明化试剂,透明化效果更佳,硅藻光镜检测更轻松。4、液晶触摸屏控制、按键控制两种方式可选,操作直观、方便。5、静音设计,噪音≤ 60dB(A)(负载),振动小。6、6滤头单排式设计,多个样品可同时抽滤或单独抽滤。7、具定时、报警功能,结合使用大容量一次性滤杯组件,实现抽滤时无需人员值守。8、一次性滤杯组件含有保护盖,防止污染。9、滤杯底座设有取膜凹槽,方便膜的放置与夹取。10、设备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二、主要技术参数1、电源:AC220V/50Hz2、功率:100W3、真空度:100kPa4、流量:≥600mL/min5、工作类型:连续工作6、控制方式:液晶触摸屏控制、按键控制两种方式可选,具定时、报警功能7、滤液排放方式:直排式8、滤头:数量6个,单排式设计9、一次性滤杯组件:配过滤速度快的新型滤膜,容量500mL10、噪音:≤60dB(A)(负载)11、重量:11kg12、尺寸:56.0cm(长)×20.5cm(宽)×20.0cm(高)Diatom Trap 600与前代产品的比较序号前代真空抽滤仪Diatom Trap 6001需抽滤瓶,易出现泄漏导致真空度不稳定,占用空间,需经常进行清空抽滤瓶的操作直排式设计,无需抽滤瓶,滤液直接排入废液桶,解决真空度不稳定问题,节省空间,提高效率2抽滤速度慢,效率低,用于滤膜透明的试剂含有害成分采用新型滤膜,提高抽滤效率,用于滤膜透明的试剂不含有害成分3采用按键控制方式液晶触摸屏控制、按键控制两种方式可选,操作更简单、直观4无定时、报警功能,抽滤时需人员值守具定时、报警功能,抽滤时无需人员值守5噪音、振动大静音设计,噪音≤ 60dB(A)(负载),且振动小,操作环境更舒适66滤头两排式设计,滤杯间位置互相干扰,造成加样不便,并易导致交叉污染发生6滤头单排式设计,加样便捷,防止污染7因一次性滤杯组件容量小(仅250mL),需反复进行加样、稀释操作,过程繁琐采用容量为500mL的一次性滤杯组件,一次加样即可8滤杯底座无取膜凹槽,抽滤后滤膜紧贴支撑座,用镊子夹取时,易损坏滤膜或导致滤膜皱折不平,影响显微镜观察滤杯底座设置取膜凹槽,方便膜的放置与夹取9滤杯无保护盖,长时间抽滤时,空气中的微粒易被抽吸至滤膜上,污染滤膜并干扰硅藻检测滤杯含保护盖,防止空气中的微粒进入样品创新点:采用新型滤膜,提高抽滤效率。直排式设计,无需抽滤瓶,滤液直接排入废液桶,解决上一代真空度不稳定问题。液晶触摸屏控制、按键控制两种方式可选,简化操作,提高效率。 Diatom Trap 600硅藻富集仪
  • "植物激素"安全性惹争议 专家称毒性比味精小
    ●农业专家:毒性比味精还小 ●食品专家:滥用会危害健康   最近催熟剂、膨大剂、催红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被推向风口浪尖,这些调节剂被媒体冠名为"植物激素"之后,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少担忧。   究竟"植物激素"危害大不大?应该禁止还是推广?针对这些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官员。记者了解到,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农业专家表示,植物生长剂属于农药范畴,基本都属于低毒和微毒农药,大部分毒性比味精和盐还小,是一种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并且是安全的。   不过一些食品专家也担忧,瓜农果农菜农为了高额利润,存在滥用植物激素,随意提高浓度,随意更改施用时间等现象,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风险。   植物生长剂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农作物   "我们认为,最近的一些报道对消费者有误导作用。"昨天,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研究员江腾辉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最近一些媒体把植物生长剂讲得太过恐怖。   "事实上,植物生长剂归属农药管理,并且属于低毒和微毒农药。"江腾辉说,前几天,省农业厅植保总站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部分专家,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包括催熟剂和膨大剂在内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农作物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在农业增产、增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加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的宣传普及,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引导社会公众科学看待,避免因一些不实信息或虚假消息误导消费者,切实维护公众的健康安全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作为一项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植物生长剂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农作物,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江腾辉说"广东每年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约220吨,大概占全国使用量的3%多一点。"江腾辉说。   "植物生长剂跟化肥以及其他的农药本质是一样的,而且它还是低毒、微毒的。"江腾辉说。   农业专家毒性比味精和盐还小   "绝大部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比味精和盐还小。"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徐汉虹教授说。   徐汉虹说,首先,作为一种农药,我国的农药管理制度还是比较严的。凡是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必须进行农药登记。在申办农药登记时,必须进行药效、毒理、残留和环境影响等多项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试验,经国家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才允许登记。   "如果植物生长剂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农药的话,国家为什么还要允许它的存在和使用?"徐汉虹说,与杀虫剂、除草剂等其他的农药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要小得多。   "另一方面,在一些农作物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是必须的。例如香蕉便是这样。"徐汉虹说,在香蕉等一些水果中,使用"乙烯利"几乎是惯例,如果不这样,就得等到香蕉自熟以后再采摘,那么香蕉往往会在运输的过程中便烂掉。   食品专家过量激素聚集人体会危害健康   "植物激素添加剂真的无害吗?"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一位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专家,昨天对记者表示,对这个问题的判定应该看看医学专家们的意见,毕竟那些用了膨大剂的西瓜最终还是要被人吃掉的。那些搞植物激素的专家们应该不会做人体健康试验的,因为这是医学专家们的领地。   "我接触的不少医学专家都认为: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大部分都是激素催成的,短期内影响不大,但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郑风田说,一份报告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生物系植物学教授因萨尔警告说,果菜中含有的过量激素,聚集在人体内对健康非常有害。   "瓜农果农菜农为了高额利润,存在滥用植物激素,随意提高浓度,随意更改施用时间等现象,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风险。"郑风田担忧地说。   "其实许多生长剂都不应该去使用,乙烯利等催熟剂必须要去禁止。"郑风田表示。他甚至"教大家一招":在瓜果市场,形状异常,外观色泽太美丽,味道差而平淡,一般都是被催熟剂、膨大剂搞出来的,要尽量少买少吃!   不过对于郑风田的观点,徐汉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以一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来分析它的危害是片面的,科学的态度是,要考虑它的含量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在作物上使用剂量极低,不会对农产品(16.80,0.05,0.30%)质量安全造成危害。"徐汉虹说,作为一种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很低的含量就可以发挥作用,一般都是几千分之一,甚至上万分之一。"而且植物生长调节剂超剂量使用或使用剂量不够,不但难以达到理想的调控作物生长效果,甚至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减产减收。"   关键是加强激素残留监测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种低毒或微毒的农药,已有38个经过国家批准登记,它们的安全性都是经过严格的试验的。"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研究员江腾辉呼吁,各界不要妖魔化植物生长调节剂。   "关键还是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制订了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我国今后应加快制订和完善相关标准,加强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监测,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 环糊精超交联聚合物纤维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植物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HS-TGA-101热重分析仪(TG、TGA)是在升温、恒温或降温过程中,观察样品的质量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目的是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组份。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药品、催化剂、无机材料、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等各领域的研究开发、工艺优化与质量监控.环糊精超交联聚合物纤维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植物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1、河南工业大学 2、宁夏计量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 张朋成 王媛 刘坤玲 孙亚明 何丽君】环糊精超交联聚合物纤维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植物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环糊精超交联聚合物纤维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植物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上海和晟 HS-TGA-101 热重分析仪
  • 天津富集参展JASIS 2012展示色谱耗材
    来自中国的天津市富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试验室仪器耗材,特别是色谱耗材的企业。富集参加了正于日本幕张举行的JASIS 2012分析展/科学仪器展,展出了旗下“希波氏”针式过滤器、SPE固体萃取柱、微孔滤膜等耗材。
  • 我国科学家团队成功开发超低浓度ctDNA富集检测平台
    ctDNA全称为circulating-tumor DNA,是指人血液中肿瘤细胞体细胞DNA经脱落或者当细胞凋亡后释放进入循环系统,故被称为循环肿瘤DNA,包含着癌症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等重要信息。然而,ctDNA的精准检测面临着三大问题:临床样本(如血液、尿液、粪便)等成分复杂;ctDNA的半衰期较短(传统ctDNA富集和纯化通常是基于磁珠和二氧化硅膜,然而,当处理大量样品时,这些技术难以实现快速、高效的富集,并且操作复杂,检测灵敏度有限。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创新的ctDNA富集与分析技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灵敏度。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杨、常凌乾、樊瑜波,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徐高连等在 ACS Nano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n ion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micro-platform for efficient enrichment and analysis of ctDNA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离子浓度极化的微平台,能够在30秒内从血清、尿液和粪便等各种临床样品中,快速、高效地富集和纯化ctDNA。并集成了等温扩增模块,将ctDNA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0倍,显著消除了因ctDNA丰度低而导致的样本假阴性结果。离子浓度极化(ICP)是一种新兴的原位分子富集和纯化方法,在阳离子选择性的Nafion膜上施加垂直电场,根据带电分子的电渗透力和电泳力进行分离和纯化。同时结合“自由流动”的概念,形成基于“自由流动ICP(FF-ICP)”的连续分离方法。对于带有负电荷的核酸分子,受到向下的电渗透力(EO)和不断增加的向上的电泳力(EP)的共同作用,被电动力学捕获,形成离子富集区。同时,施加连续的水平驱动力,使被富集到的核酸或蛋白分子水平推进并收集,从而进行后续的扩增分析(图1)。图1. “自由流动ICP”的原理图基于FF-ICP的DNA富集策略,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自供电、集成的微流控芯片,用于高灵敏度的核酸检测。微平台有两个功能区:核酸富集区、核酸等温扩增检测区(图2a)。两个区域由一个“y形”提取通道连接。富集区内固定了阳离子选择性的Nafion膜。在垂直电场和水平驱动力作用下,液体样品中的核酸被富集,形成“阴离子流”,然后在“y”形提取通道处收集(图2b)。随后,“阴离子流”进入检测区,经等温扩增后进行定量分析(图2c)。剩余的溶液收集在废液池中(图2d)。富集后的核酸进入到核酸扩增区之后,在含有100个微孔的检测区,用LAMP法进行等温扩增(65℃)。采用阳性微孔总数和每个微孔的荧光强度作为双参数指示,使分析更加准确和稳定。为了给FF-ICP提供稳定的水平驱动力,团队在生物芯片中集成了一个自供电真空电池系统,电池使用预脱气的PDMS,通过液体通道和真空通道之间的气体交换提供“电力”,从而推动液体样品流动(图2e)。使得整个平台能够在不需要外部泵的情况下,连续地向下游输送和富集核酸分子,并进行核酸扩增,具有用户友好的性能。图2. 基于FF-ICP的集成微平台用于连续的核酸富集和扩增利用微平台检测临床患者血清中的ctDNA。与未处理样品相比,该装置的富集效果和纯化能力明显高于试剂盒(图3a-3c)。同时,最终的扩增结果也显示,该微平台能够达到100拷贝/mL的灵敏度,比传统方法(基于二氧化硅/磁珠的DNA提取与PCR扩增)提高了100倍(图3d)。在临床应用中,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提供的3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的检测。结果表明,微平台的灵敏度显著高于传统PCR技术,达到了100%,能够大大避免了因ctDNA浓度不足而造成误诊的风险(图3e和3f)。此外,该装置检测到的早期患者血清中ctDNA的含量明显低于中晚期患者,证明该平台的定量判断能力可以预测患者的肿瘤发展(图3g和3h)。通过将分析物的提取和富集(FF-ICP)与进一步的生物分析技术进行无缝集成,为超低丰度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带来巨大的好处。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该平台的灵敏度显著提高了两个数量级,能够避免因浓度不足导致的误诊风险,尤其有利于临床感染筛查或者早期肿瘤诊断。图3. 用FF-ICP装置检测血清中ctDNA该研究第一单位为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通讯作者包括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常凌乾教授、樊瑜波教授、王杨副教授、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徐高连研究员。核心作者包括北航博士生王之莹(第一作者)、硕士生刘明(共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楠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林成浩主任(共一)等。
  • 化学所与索尼公司合作实现单壁碳纳米管选择性分离/富集
    自单壁碳纳米管被发现以来,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现有方法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都是金属性管和半导体性管的混合物,两种管的互相影响会降低彼此的器件性能。为使金属性管和半导体性管各尽其用,而不是互相影响进而降低彼此的器件性能,单壁碳纳米管的分离/富集就显得尤为重要,并成为本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与日本索尼公司先进材料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单壁碳纳米管分离/富集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有关研究成果申请了发明专利并发表在近期的《先进材料》(Adv. Mater., 2009, 21, 813-816)上。   他们采用实验室常用的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图1),在400摄氏度的高温下通入刻蚀性气体,从而实现了单壁管的选择性分离/富集。与当前广泛报导的溶液分离方法选择性反应(刻蚀)金属性碳管不同,这种气相刻蚀的方法选择性刻蚀半导体性单壁管(图2),被刻蚀的碳管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排出装置外,而金属性单壁管则被保留在了装置内。本方法对于不同直径范围的半导体管均有选择性刻蚀作用,尤其是对于直径小于1.18 nm半导体管,刻蚀效率高达90%。此外,本方法还具有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易于规模化及对金属性碳管破坏性小等优点,为大规模富集金属性单壁碳纳米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北京大学物理系相关教授还利用密度泛函法对选择性刻蚀进行了理论计算。     图1 用于气相刻蚀的电炉装置      图2 选择性分离前后碳管样品的Raman 光谱(a,b),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c,d)
  • 专家:蘑菇富集重金属能力确实高 别吃野生蘑菇
    最近一篇名为《蘑菇还是少吃一点吧》的文章指出,一名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真菌的博士说,蘑菇对铅、汞等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最多可达到100多倍。   专家指出,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确实高。但蘑菇是否重金属超标主要与其生长环境有关,一般说来,野生蘑菇的重金属含量要比人工栽培的高。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蘑菇大部分是人工养殖的,一般来说是没问题的。但千万不能吃野生的蘑菇。
  • 安捷伦指定华大基因为中国首家认证的靶向富集服务提供商
    2011年4月4日, 安捷伦公司宣布,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华大基因(BGI)已经正式成为安捷伦认证的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服务提供商(CSP)。安捷伦CSP计划是一项针对希望提供更高水平数据质量的服务供应商合作计划。   位于深圳的华大基因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研究机构,是中国第一家获得安捷伦认证的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服务提供商。该机构获得了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协议所涵盖的所有认证,包括人类所有外显子、SureSelect索引、DNA捕集、RNA捕集、kinome RNA和客户定制包。   安捷伦SureSelect XT 靶向序列捕获系统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成为安捷伦的CSP,”华大基因基因测序业务主管Li Jingxiang说。 “安捷伦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是一个很出色的,并且是国际上知名的产品,利用此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最好的目标测序服务。”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这个重要的测序中心可以通过更广泛的基因组学实验,从安捷伦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中获利。”安捷伦SureSelect平台及基因组学市场营销总监Fred P. Ernani博士说到。   该平台自2009年成立,目前安捷伦可以提供35 种SureSelect靶向富集包。它已被超过45个同行评审的出版物所引用,包括在遗传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和发现工作。   SureSelect XT使靶向富集流程简化,使研究人员可以仅对目标基因组区域(而非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结合先进的新一代测序系统不断提升的性能,SureSelect XT 平台的多样本检测能力使基因学家可以在一次实验中相比以前探索更多样品的基因组。直到现在,文库制备和靶向富集步骤一直是限制此类实验速度的瓶颈之一。为了实现高通量样品处理,安捷伦现已发布综合式工作站,用于SureSelect XT 文库制备和靶向富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SureSelect XT 还为客户提供高度灵活的定制化产品。用户使用安捷伦eArray xD桌面设计工具,可以轻松设计出在单管中捕获任意目标基因组的定制产品,从而提高研究效率。安捷伦还提供eArray在线设计工具,用户使用该工具可定制和安捷伦目录SureSelect试剂盒类似的产品,例如 SureSelect 人全外显子系列产品。   SureSelect XT靶向序列捕获系统已经被科学杂志12月17期的两项2010年10大突破所引用,这两项突破为:“Reading the Neandertal Genome”和“Homing In on Errant Genes”。
  • 我国科学家设计新探针可实现对蛋白质N-端组学深度富集检测
    2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河、柳红合作,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吡啶甲醛片段的可断裂分子探针2PCA-Probe,可实现对蛋白质N-端的深度富集检测。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蛋白质水解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翻译后修饰方式,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正常组织中,大多数蛋白酶的活性受到严格调控,而在肿瘤组织中则往往被异常激活,并通过介导免疫逃逸、肿瘤细胞侵袭等多个途径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通过对蛋白质N-端进行系统检测可获得蛋白水解断裂信息,但现有的N-端组学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检测深度不高等缺陷,限制了蛋白水解相关研究的进展。研究团队发现,吡啶甲醛片段与N-端氨基酸可以选择性发生环化反应形成咪唑烷酮结构,还可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并由此发现该类标记方法生成的新诊断片段。通过该诊断片段信息,可以规避以往此类探针标记时遇到的限制,即无法标记2位氨基酸为脯氨酸的多肽。利用该方法,研究团队对三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N-端组进行了深度富集检测,共鉴定到了4686种N端多肽。进一步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的蛋白水解过程较癌旁组织更活跃,且肿瘤组织中发生水解的蛋白主要富集在代谢通路和免疫通路,这可能与肿瘤组织的代谢重编程和免疫逃逸过程相关。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全新的N-端组深度检测方法,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蛋白质水解过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新工具。2PCA-Probe探针结构及标记检测流程 图片来源于《美国化学会志》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启用激光小角度副基准装置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启用由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分别研制建立的两项“激光小角度副基准装置”。 激光小角度副基准装置是国家平面角基准的重要组成之一,可复现和保存平面角单位,并作为激光小角度基准装置的备份,可为激光小角度测量仪、自准直仪、光学角规等小角度器件进行量值传递,满足航空航天用激光陀螺、精密机床用高精密导轨、芯片制造用光刻机等高精尖领域的小角度量值计量需求,对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精密光学器件、集成电路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建立的激光小角度基准装置突破了400mm超精密殷钢正弦臂、大口径空心角隅棱镜研制瓶颈,以及双频激光干涉差动测角等关键技术,实现了0.001"超高精度角度测量分辨力,相当于地球上的观察者能够看清400公里外空间站上宇航员手中的铅笔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建立的激光小角度副基准装置实现了超高分辨力小角度量值复现,具有微小角度的测量能力,其分辨力近似一个圆周的1亿3千万分之一对应的角度量值,准确度可以达到0.03″,相当于一根100公里长的圆棒,一端抬高15毫米对应的角度量值。 当前,我国测量仪器产业正在高速向国际领先水平发展,激光小角度副基准装置的建立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大量小角度精密测量和准确度评价问题,将为我国小角度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计量支撑,并推动高精度大范围自准直仪、激光小角度测量仪等高端测量仪器加速实现国产化。
  • 即将实施! GB/T 42954-2023《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示431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修改单。其中GB/T 42954-2023《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为首次制定,该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正式实施。本标准描述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所用仪器、样品制备及提取过程、色谱及质谱参考条件、测定及试验数据处理过程。 01 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GB/T 42954-2023《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02 标准制定背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经人工提取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一类小分子物质,具有作用面广、针对性强、见效速度快、效益高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农药,需要严格按照登记批准标签上规定的使用剂量、时期和方法进行使用。如果肥料中隐形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造成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重复使用,导致农产品的质量显著下降,同时造成对农作物种植环境的残留危害,给百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动员部署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查处叶面肥等肥料中非法添加农药,尤其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违法行为。针对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国内已陆续制定GB/T 36204-2018、GB/T 37500-2019、GB/T 40459-2021,GB/T 40460-2021等多个国家标准,已发布的标准中胺鲜酯、多效唑、烯效唑已有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定量方法,但检出限相对较高;氯苯胺灵、噻节因、仲丁灵、氟节胺尚无检测标准。检测技术的缺失,成为隐形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技术难题。制定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标准,可进一步完善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技术体系,为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03 标准主要内容(一)明确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原理。本标准明确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由气相色谱和配电子轰击离子源的质谱仪串联完成,通过气相色谱将待测样品分离后直接导入质谱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串联质谱选择离子扫描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学噪音,提高信噪比,用色谱保留时间结合化合物的指纹质谱图鉴定组分,极大提高了对混合物分离、定性、定量效率。(二)建立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高效净化技术。一是对液体和固体样品的制备过程分别进行了描述:液体样品混匀后直接称取,固体样品粉碎后全部过1.0 mm试验筛;二是明确了提取试剂类别和纯度:提取试剂为色谱纯丙酮;三是对样品提取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称取样品于离心管中氮吹至近干,加入提取剂丙酮10 mL,室温下超声10 min;四是规定了提取液的净化过程:提取液经5000 r/min条件下离心5 min,上清液过0.22 μm有机相微孔滤膜。 (三)建立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气相色谱分离技术。本标准明确了气相色谱参考条件:1.色谱柱类型为石英毛细管柱,长30 m,内径0.25 mm,膜厚0.25 µm,固定相为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2.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以 20℃/min升到280℃,保持5 min。3.载气(氦气)流速:1.0 mL/min;4.进样口温度:280℃;5.进样方式:不分流;6.进样量:1μL。(四)建立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质谱确证技术。本标准明确了质谱参考条件:1.离子源类型为电子轰击离子源;2.电子轰击源电离能量:70 eV;3.扫描模式:选择离子扫描;4.质量扫描范围:50 u至550 u;5.离子源温度:280℃;6.传输线温度:280℃;7.四级杆温度:180℃。本标准详细描述了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质谱分析参考参数,包括目标物定性离子、定量离子,另外还规定了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04 标准实施意义《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适用于肥料中胺鲜酯、氯苯胺灵、噻节因、仲丁灵、氟节胺、多效唑、烯效唑的测定。根据目前肥料中违禁添加或过量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现状,研究目标物的性质,筛选、优化肥料产品中各违禁组分的前处理方法,对肥料产品中的胺鲜酯、氯苯胺灵、噻节因、仲丁灵、氟节胺、多效唑、烯效唑进行测定,确定了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回收率高、易于操作的检测方法。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有如下意义:一方面,可以避免因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带来的“药害”损失,保证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完善了国内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技术标准体系,提升了肥料检测行业标准化工作的能力水平,为打击在肥料中违法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为及开展肥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提高了检测及监管信息反馈工作效率,对于规范肥料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5 相关标准下载GB_T 40460-2021 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GB_T 34764-2017 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pdfGB_T 40459-2021 肥料中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性筛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GB_T 42955-2023 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杜马斯燃烧法.pdfGB_T 40462-2021 有机肥料中19种兽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GB_T 42954-2023 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GBT42954-2023.pdfGB_T 42958-2023 肥料产品使用说明编写指南.pdf 质谱仪涉及所有的分析测试行业,国际竞争的技术壁垒较高、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也是高科技产业共性技术。随着关系人类健康的生命科学、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学科的发展,质谱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同时也推动了质谱技术与仪器的快速发展。2023年仪器信息网联合北美华人质谱学会(CASMS),于12月12-15日联合举办第十四届质谱网络会议(iCMS 2023),会议中设立了质谱在食品分析领域的技术应用进展专场,聚焦质谱技术在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点击图片,免费报名参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