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中石油类检测方案(紫外分光光度计)

检测样品 环境水(除海水)

检测项目 有机污染物

关联设备 共1种 下载方案

方案详情

本方法参考国家标准HJ970-2018《水质石油类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中石油类的测定。当取样体积为 500 mL,萃取液体积为 25 mL,使用 2cm 石英比色皿时,方法检出限为0.01 mg/L,测定下限为 0.04 mg/L。

智能文字提取功能测试中

【仪电分析】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参考国家标准 HJ970-2018《水质石油类的测定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中石油类的测定。当取样体积为500mL,萃取液体积为 25 mL, 使用 2cm 石英比色皿时,方法检出限为 0.01 mg/L, 测定下限为 0.04 mg/L。 一、方法原理 在 pH≤2 的条件下,样品中的油类物质被正己烷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再经硅酸镁吸附除去动植物油类等极性物质后,于225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石油类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二、主要仪器及试剂 a. 分光光度计:L9; b. 电子天平; c. 分液漏斗:1000mL; d. 振荡器; e. 盐酸: p(HCl)=1.19 g/mL; f. 硫酸: p(H2SO4) =1.84 g/mL; g. 正己烷:分析纯; h.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 l, 石油类标准贮备液: p=1000 mg/L, 有证标准溶液; 石油类标准使用液: p=100 mg/L, 由i配制; 三、实验方法 3.1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移取 0.00 mL、0.25 mL、0.50mL、1.00mL、2.00mL 和 4.00 mL 石油类标准使用 液于6个25 mL 容量瓶中,用正己烷稀释至标线,摇匀。标准系列浓度分别为 0.0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8.00 mg/L 和 16.0mg/L。在波长225nm 处,以正己烷作参比,测定吸光度。以石油类浓度(mg/L)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 3.2样品处理 参照 GB 17378.3 和 HJ/T 91、HJ/T 164 的相关规定进行样品的采集。用棕色硬质玻璃瓶采集 500 mL样品。样品采集后,加入盐酸酸化至pH<2。 3.2.1萃取 将样品全部转移至1000 mL分液漏斗中,量取 25.0mL正己烷洗涤采样瓶后,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2 min, 期间经常开启旋塞排气,静置分层后,将下层水相全部转移至1000mL量筒中,测量样品体积并记录。 注1:乳化程度较重时,可向除去水相后的萃取液中加入1滴~4滴无水乙醇破乳或少量氯化钠,若效果仍不理想,可将其转移至玻璃离心管中,2000 r/min 离心3 min。 3.2.2脱水 将上层萃取液转移至已加入 3g无水硫酸钠的锥形瓶中,盖紧瓶塞,振摇数次,静置。若无水硫酸钠全部结块,需补加无水硫酸钠直至不再结块。 3.2.3吸附 继续向萃取液中加入3g硅酸镁,置于振荡器上,以180 r/min~220r/min 的速度振荡20 min,静置沉淀。在玻璃漏斗底部垫上少量玻璃棉,过滤,待测。 3.3空白试样的制备 以实验用水代替样品,加入盐酸酸化至 pH≤2,按照试样的制备步骤制备空白试样 四、实验结果 4.1标准溶液工作曲线建立 实验中采用 1cm 石英比色皿,标准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数值见表1,依此数据建立工作曲线见图1: 表1浓度与吸光度值 浓度 mg/L 0.00 1.00 2.00 4.00 8.00 16.00 吸光度 Abs 0.000 0.024 0.053 0.106 0.206 0.409 图1标准工作曲线 4.2结果计算 水中石油类的质量浓度(mg/L)按照公式计算: 式中: p-水中石油类的质量浓度, mg/L; A-试样的吸光度值; Ao一空白试样的吸光度值; a-标准曲线的截距; V1--萃取液体积, mL; b--标准曲线的斜率; V-水样体积, mL 4.3试样的测定 以实验室用水为空白水样,用石油标样加标(加标浓度0.1mg/L), 调节 pH 后放置一小时,再按照标准方法处理,扣除空白水样吸光度后,计算得到水样石油浓度为 0.088mg/L,相对误差为12%,符合标准规定(标准要求相对误差20%以内)。 仪电分析】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方法参考国家标准HJ970-2018《水质石油类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中石油类的测定。当取样体积为 500 mL,萃取液体积为 25 mL,使用 2cm 石英比色皿时,方法检出限为0.01 mg/L,测定下限为 0.04 mg/L。一、方法原理    在 pH≤2 的条件下,样品中的油类物质被正己烷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再经硅酸镁吸附除去动植物油类等极性物质后,于 225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石油类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二、主要仪器及试剂a. 分光光度计:L9;   b.     电子天平;c. 分液漏斗:1000 mL;d. 振荡器;e. 盐酸:ρ(HCl)= 1.19 g/mL;f. 硫酸:ρ(H2SO4)=1.84 g/mL;g. 正己烷:分析纯;h.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i. 石油类标准贮备液:ρ=1000 mg/L,有证标准溶液;j. 石油类标准使用液:ρ=100 mg/L,由i配制;三、实验方法3.1 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移取 0.00 mL、0.25 mL、0.50 mL、1.00 mL、2.00 mL和 4.00 mL石油类标准使用液于6个25 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稀释至标线,摇匀。标准系列浓度分别为 0.0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8.00 mg/L 和 16.0 mg/L。在波长 225 nm 处,以正己烷作参比,测定吸光度。以石油类浓度(mg/L)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3.2 样品处理参照 GB 17378.3 和 HJ/T 91、HJ/T 164 的相关规定进行样品的采集。用棕色硬质玻璃瓶采集 500 mL样品。样品采集后,加入盐酸酸化至 pH≤2。3.2.1 萃取将样品全部转移至 1000 mL分液漏斗中,量取 25.0 mL正己烷洗涤采样瓶后,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2 min,期间经常开启旋塞排气,静置分层后,将下层水相全部转移至1 000 mL量筒中,测量样品体积并记录。注 1:乳化程度较重时,可向除去水相后的萃取液中加入1滴~4滴无水乙醇破乳或少量氯化钠,若效果仍不理想,可将其转移至玻璃离心管中,2 000 r/min 离心3 min。3.2.2 脱水将上层萃取液转移至已加入 3 g 无水硫酸钠的锥形瓶中,盖紧瓶塞,振摇数次,静置。若无水硫酸钠全部结块,需补加无水硫酸钠直至不再结块。3.2.3 吸附继续向萃取液中加入 3 g 硅酸镁,置于振荡器上,以 180 r/min~220r/min 的速度振荡20 min,静置沉淀。在玻璃漏斗底部垫上少量玻璃棉,过滤,待测。 3.3 空白试样的制备以实验用水代替样品,加入盐酸酸化至 pH≤2,按照试样的制备步骤制备空白试样四、实验结果4.1标准溶液工作曲线建立实验中采用1cm石英比色皿,标准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数值见表1,依此数据建立工作曲线见图1:表1 浓度与吸光度值 浓度mg/L0.001.002.004.008.0016.00吸光度Abs0.0000.0240.0530.1060.2060.409 图1 标准工作曲线4.2 结果计算水中石油类的质量浓度(mg/L)按照公式计算:式中:ρ—水中石油类的质量浓度,mg/L;A—试样的吸光度值;A0—空白试样的吸光度值;a—标准曲线的截距;V1—萃取液体积,mL;b—标准曲线的斜率;V—水样体积,mL4.3 试样的测定以实验室用水为空白水样,用石油标样加标(加标浓度0.1mg/L),调节pH后放置一小时,再按照标准方法处理,扣除空白水样吸光度后,计算得到水样石油浓度为0.088mg/L,相对误差为12%,符合标准规定(标准要求相对误差20%以内)。     

关闭
  • 1/3
  • 2/3

还剩1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产品配置单

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为您提供《水质中石油类检测方案(紫外分光光度计)》,该方案主要用于环境水(除海水)中有机污染物检测,参考标准《暂无》,《水质中石油类检测方案(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到的仪器有上海仪电分析-L9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我要纠错

相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