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细胞 > 方案详情

细胞中分析检测方案

检测样品 细胞

检测项目 分析

关联设备 共2种 下载方案

方案详情

了解iQue®高通量流式细胞仪如何加速并促进传染病和肿瘤免疫学的研究,下载中文版应用合辑《高通量流式细胞术在传染病和肿瘤免疫学中的应用》

智能文字提取功能测试中

SARTORIUS 肿瘤免疫学应用 文献综述 关键词或短语: 流式细胞术、传染病、体筛选、抗体表征、肿瘤免疫学、T细胞表征、细胞因子分析、表型筛选、新冠病毒、吞噬作用、抗体中和、NK细胞活化、细胞毒效应、抗体同型 高通量流式细胞术在传染病和肿瘤免疫学中的应用 引言 时间宝贵。无论是确定可诱导产生稳健中和抗体的候选疫苗,还是开发具有拯救生命潜力的癌症疗法,速度都至关重要。成功依赖于在生物相关的高通量、可重现且经济高效的工作流程中快速执行各种小样本量分析的能力。 对于传染病而言,与抗体功能相关的测定、中和研究及表位作图对于疫苗和疗法的开发都至关重要。在癌症中,筛选临床候选药物并测定细胞反应是选择小分子和单克隆抗体进行开发的基础,而阐明T细胞表型、效应器功能及分泌细胞因子是获得先进细胞疗法的先决条件。 流式细胞术是用于表征抗体、细胞表型及应答、以及功能性见解的其中一种技术。虽然流式细胞术是细胞分析及细胞水平测定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它也是一项需要有大量专业知识才能掌握的困难技术。由于这项技术非常复杂,许多研究人员选择将样本送到集中的流式细胞术核心实验室进行检测,显然,这会使工作流程进一步复杂化,并大幅延长得出结果的时间。 iQue@高通量流式细胞术平台旨在不降低先进分析能力的前提下简化这项强大技术,从而扩大其在更多实验室和用户中的应用。该系统可快速进行高通量的蛋白质分析、免疫表型、功能评估和分析,包括抗体筛选及免疫细胞激活。可以在单个多重分析中,使用每孔低至1-2 uL的体积同时测定表型变化、增殖率及分泌因子等细胞特异性参数,从而获得更加深入的生物学结果。iQue@平台采用获得专利的采样方法,可达到业内最快的样本采集速度。该平台还可以快速处理多个检测培养板的数据,兼容96、384或1536孔板配置,并可连接任何自动化系统,连续加载孔板。鉴于这种独特的取样方法只使用几微升的样品,所以,研究人员可以保存检测试剂和宝贵的患者来源样品,同时保留材料,以供进一步的下游表征研究使用。 iQue Forecyt@软件可以在数分钟内快速从采集转变到分析,平台与之相结合之后,无需进行数据外推和导出,即可轻松将数据可视化并快速进行解释,对于复杂的生物分析也是如此。 本白皮书汇总了 iQue@高通量流式细胞术平台在对开发治疗方法和疫苗以对抗传染病以及治疗癌症的传统和复杂疗法至关重要的各种检测分析中的使用。 传染性疾病应用 新病原体的出现在不断推动着抗击传染性疾病的新疫苗和新疗法研发速度出现显著的转变。发现和开发中获得结果的时间至关重要。可供任何专业水平的药物和疫苗开发人员使用的越来越强大的高通量分析技术,可用于加速病毒生物学和宿主免疫反应表征的工作流程。 以下研究证明,使用多功能 iQue@高通量流式细胞术平台可以提高通量,简化数据分析,应用于各种多重检测分析中,包括抗体同型、中和及功能研究,以及表位作图。 SARS-CoV-2研究 COVID-19 在世界各地传播速度非常之快,这也使得有效的SARS COV-2疫苗和治疗剂成为全球健康的迫切需要。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病原体,必须对该病毒的各方面都进行研究,包括了解其体液免疫应答以及快速出现的传染性增强的变种。 Mercado 等人使用 iQue@平台对中和研究的抗体滴度进行量化,并对编码全长稳定 SARS-CoV-2棘突蛋白复制能力不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免疫细胞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1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系列可编码 SARS-CoV-2棘突蛋白不同变体的载体,并对它们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做了评估。也对抗体依赖性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ADNP)、细胞吞噬作用 (ADCP)、补体沉积 (ADCD)以及自然杀伤激活(ADNKA)分析等效应子功能进行了研究。2021年2月,强生公司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监理局(FDA)对Ad26.COV2.S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本出版物对此有描述。 在开发疫苗的同时,研究人员基于 COVID-19 患者的不同临床轨迹,探索了构成这些轨迹的免疫机制和血清学特征。Atyeo 等人使用 iQue@平台评估患者血浆样本中的抗原特异性抗体亚类、同型、唾液酸、半乳糖及 Fcy 受体结合水平。2还使用该平台对血浆样本进行功能分析,以便对 ADCP、ADNP、ADCD 和 ADNKA 定量。作者在结果不同的个体中观察到了不同的抗体特征。 Dogan 等人开发的 SARS-CoV-2 特异性抗体和中和试验表明对病毒的有各种不同的体液免疫反应。3将 iQue@平台与赛多利斯的高灵敏度微球荧光免疫分析结合使用,以测定COVID-19 患者血浆和血清中的 SARS COV-2 特异性抗体水平和同型。这种高度特异和敏感的分析对于了解 SARS-CoV-2抗体的应答响应质量和持续时间、!以及评估潜在疫苗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COVID-19 大流行范围持续扩大,并出现了几个值得大家关注的变异毒株。了解导致遗传性增加及可能的免疫抵抗的机制对于指导干预策略至关重要。Cai 等人探索了 SARS-CoV-2变异毒株具传染性增强和免疫逃逸的结构基础。J04将iQue@平台用作其工作流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人员确定,重塑棘突蛋白上的主要中和位点的抗原表面的可导致其对某些有效中的和抗体产生抵抗,从而导致产生更强的病毒适应性和免疫逃逸。 除了疫苗,治疗药物对于控制 COVID-19 的大流行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保护人类完全不受 SARS COV-2感染,可能还需要抗体来阻断病毒颗粒附着到宿主细胞和其他细胞上,以帮助消除受感染的宿主细胞。 Atyeo 等人指出,虽然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来确定可阻止感染的抗体,但抗体通过 Fc相互作用靶向感染细胞的能力对于消除病毒也至关重要。5 为了探讨 Fc 活性在 SARS-CoV-2 免疫中发挥的作用,作者对从 SARS-CoV-2感染个体中提取的一种交叉 SARS 反应性抗体的功能潜力进行了研究。作者探索了原始抗体和改造抗体的Fc 功能特征,用以研究Fc 效应子功能在 SARS-CoV-2 感染应答中的作用。使用 iQue@平台了解 ADCP、ADNP、ADCD 及 ADNKA的功能(图1)。不同的Fc功能特征导致疾病增强,从而表明,抗体的作用机制在开发针对病毒的抗体疗法时可能是有害的。 ( 尽管获批的 SARS-CoV-2疫苗可提供稳定的病毒防护, 但其免疫保护机制及增强免疫改变免疫力的方式尚不清 楚。Alter 等人使用单剂量或双剂量 Novavax 疫苗(NVX- CoV2373)给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然后描述其体液免疫应答。研究人员使用 iQue @ 平台进行同型分析, 并从中获得包括ADCP、ADNP、ADCD 和 ADNKA 在内 的功能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单剂量可以预防疾病,但双剂量可能是阻止 SARS-CoV-2 及新出现变种进一步传播 的关键所在。 ) 埃博拉病毒研究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体内引发严重疾病,在之前暴发的疫情中,其平均死亡率为50%。这种病原体的毁灭性影响也在持续推动着疫苗和治疗性抗体的开发。在下文概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 iQue@平台来表征针对临床相关埃博拉病毒物种的中和抗体。 Gilchuck 等人从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幸存者中分离出一些单克隆抗体,并确定了一种有效的抗体,该抗体可结合病毒表面糖蛋白碱基区的某个表位,从而有效地中和三种不同的病毒株。6在随后的一项研究中, Gilchuk等人对人类埃博拉病毒幸存者的抗体库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一对可协同结合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碱基区和聚糖端基表位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7他们使用多功能iQue@ 平台进行了这些研究中描述的几项实验,包括评估抗体与 Jurkat 细胞表面表达的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的结合;抗体抑制感染期间糖蛋白裂解的能力;以及使用埃博拉病毒糖蛋白丙氨酸扫描突变库进行表位作图后抗体的结合。 Murin 等人进一步探索了广泛中和和糖帽抗体与糖蛋白碱基结合抗体协同作用的聚糖端基抗体的活性机制。8作者使用iQue@平台分析了体体与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协同结合,以及抗体与埃博拉病毒糖蛋白丙氨酸扫描突变库的结合。该研究结果为有效的聚糖端基定向抗体的协同作用、反应范围以及病毒中和提供了分子基础,并为治疗性抗体合成物的设计提出了策略。 图 使用 iQue@平台快速进行定量 ADCP 分析设计 A. 单核细胞 靶细胞 CD14+效应细胞 靶细胞 活死 细胞膜完整性 染料 1个孔 B 1.对靶细胞 2.在分析板 3.加入效应器 4.加入带有细胞膜完整 进行编码 中结合靶 性染料的组合 CD14 5.在iQue平台上进行分析 细胞和测 检测试剂 试抗体 Effector cells SARTORIUS → 培养30分钟, 洗涤 培养30分钟 E3 培养1小时 测试抗体 √终点 靶细胞ID 效应细胞 ID 细胞存活能力 +|- CD14+|- +|- 注:(A)本文展示了一种基于 iQue@平台的快速定量 ADCP分析设计及工作流,用以研究抗体开发领域的作用机制。可以测试候选抗体结合经过精心改造以显示病原体抗原的靶细胞的能力。然后,该分析以高通量和多参数的方式为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提供荧光读数,并报告细胞活性,并且可以对其他感兴趣的分泌蛋白(如细胞因子或效应蛋白)进行多重读数。(B)iQue@平台上的简化工作流程只需最少的清洗步骤,即可实现快速分析设置、采集和集成数据分析。 人们仍在不断探索使用两种多功能人类抗体的保护性联合疗法的效用。、9°该研究描述了一种含有两种广泛中和的人类抗体的治疗混合物的开发,其可识别埃博拉病毒糖蛋白,并提供临床前数据,以支持泛埃博拉病毒疗法的临床开发。他们使用 iQue@平台评估了抗体与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的结合能力,并测定了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 寨卡病毒研究 寨卡病毒的传播已在数十个国家得到证实,有数百万的感染病例。针对寨卡病毒的中和抗体是一类兼具预防和治疗功能的药物。 Long 等人在小鼠模型中证明一种高效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有抗寨卡病毒感染性的暴露后治疗活性。10该团队使用iQue@平台测定了抗体对丙氨酸扫描诱变产生的表位作图库的反应性。 Gilchuk 等人利用寨卡病毒作为模型病毒,开发并展示了一系列技术,包括可以对抗病毒抗体发现作出快速反应的iQue@平台。"1作为工作流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高通量流式细胞术平台也被用来进行高通量的单克隆抗体定量、竞争结合分析和表位作图。 HIV研究 ( 在充分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性质和进程方面,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关键的挑战。 Kwon 等人使用iQu e @ 平台作为工作流程的一部分,确定静息 CD4+T细胞的特定子集,这些细胞包含完整的、具有复制能力的 HIV-1原生病毒潜伏池。 12对这些亚群进行更明确的定义可能有助于特异性靶向池细胞,并获得病毒持久性洞察力。 ) ( 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抗体效应子功能在感染 HIV后如何发 展, 以及体液免疫应答如何自然调节以招募先天免疫系统的抗病毒活性。追踪急性 HIV感染后免疫应答的轨轨,即可解决这些问题。13研究人员也使用 iQue@平台进行了 ADCD分析, , 以便更好地定义抗体效应子的功能。 ) 广泛适用于其他传染病研究 除上述病原体外, iQue@平台也成了研究人员进行其他研究的窗口,例如研究流感病毒14和马亚罗病毒15中抗体效应子功能反应的诱导;在登革病毒研究中通过丙氨酸扫描突变形成16及报告病毒生成、表位作图和中和来识别丙型肝炎病毒中的新敏感位点。1 该平台还被用于诸如病毒特异性T细胞(VST)这样的新型应用, VST 可能是继干细胞移植后治疗病毒感染的一种方法。18为了优化 VST 的生产,作者设计了一种基于 iQue@平台的高通量分析方法,用以充分表征T细胞的活性、功能、生长及分化。研究人员用该系统测定了T细胞表型和功能,包括记忆标记物的表达及细胞毒性。 Hagen 等人将iQue@平台纳入探索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影响疫苗接种反应性的工作流程,这对提高疫苗效力并改善全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9作者证明了抗生素驱动微生物群扰动可能会影响健康成年人的疫苗接种免疫应答。 iQue@流式细胞仪系统的多功能性和处理速度也为先进癌症治疗方法(包括多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结合物(ADC) 和继细胞转移疗法以及小分子和单克隆抗体)的研发带来了通量优势。通过该平台的复用功能可进行候选药物筛选、表型分析、功能研究和细胞因子测定以及细胞疗法的细胞亚群表征。当源材料(如患者源细胞)有限时, iQue@平台的分析小型化能力对于肿瘤免疫学的应用尤为重要。 单克隆抗体和多特异性抗体的应用 Comacho-Sandoval 等人开发并验证了一项使用传统流式细胞术测试生物制药产品的功效和效力的 ADCC分析。20基于他们在GLP-cGMP 环境中开发和验证生物测定的经验,他们将该 ADCC 测定转移到高通量 iQue@平台上,这样,他们就能够在采样量小的同一个样品中评估细胞膜通透性、半胱天冬酶活化、以及磷脂酰丝氨酸暴露,以作为目标细胞死亡的特征。作者指出,这些结果表明,高通量技术适合用在质量受控的环境中,其自动化流程便于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数据采集和分析,并获得精确的结果。 靶向肿瘤细胞表面 CD20 的免疫疗法是非霍奇金林巴瘤和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遗憾的是,许多患者的疾病会复发。B细胞恶性肿瘤对CD20 靶向单克隆抗体的耐药性很少是由于 CD20 表达缺失或突变而造成的,因此,这种蛋白仍然是治疗干预的一个热门靶点。临床前研究表明, CD3x CD20 双特异性抗体可以高效诱导T细胞活化以及T细胞介导的对 CD20 表达性恶性B细胞的细胞毒性。21在本研究中,在与肿瘤细胞共同培养后,使用iQue@平台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活化及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通过系统性传输双特异性“桥接”蛋白来招募天然T细胞已成为抗击癌症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些分子通常包括肿瘤靶向基团,其可与抗 CD3识别区域融合,从而与T细胞结合。这种方法使T细胞能够接近肿瘤细胞,从而触发效应子驱动的靶细胞裂解。Fierle 等人研究了肿瘤内皮标记物(TEM-1)作为T细胞重定向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力。TEM-1是一种在肿瘤中频繁表达的细胞表面抗原,其与传统的双特异性抗体模式相比,能够提高靶标选择性。22研究人员使用 iQue@平台对这些新型三价T细胞接合子产生的效应子细胞因子进行了定量。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应用 ADC 可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选择性地靶向表达抗原的肿瘤组织,并将有效药物传递到该组织。通过这种结构,这些疗法就有可能将其细胞毒性的系统性副作用降至最低。ADC 的成功取决于是否在癌细胞上选择了合适的靶点,以便正确引导治疗药物,同时避免对健康组织产生附带损害。 Raman 等人证明,由于细胞表面位置、肿瘤特异性表达以及肿瘤依赖性等多种因素,磷脂酰肌醇聚糖2(GPC2)有可能成为多种癌症的免疫治疗靶点。23研究表明, GPC2ADC 可以结合核心 GPC2 域外域的肿瘤特异性构象依赖性表位,以治疗成神经母细胞瘤和小细胞肺癌。在这项研究中,iQue@平台被用在膜蛋白组系列工作流程中,以确定抗GPC2 抗体是否与6000多种人类质膜蛋白发生交叉反应。 过继性细胞疗法应用 细胞疗法代表着大家在治疗一系列挑战性疾病和条件方面出现质的飞跃。虽然这些先进疗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临床效果,但对这种治疗有反应的癌症患者的百分比仍然很低。这些疗法极具潜力,但其广泛应用仍面临着诸多障碍,因此,才有大量的研究聚焦于了解免疫响应的复杂性。 图2 使用 iQue@平台测定T细胞活化 A. B 注:(A)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测定T细胞活化状态、免疫表型、细胞活性、增殖以及分泌的细胞因子 IFNy 和 TNFa 浓度的多参数试验。这11个指标是使用iQue@平台从单孔中1-2pL的样品中收集到的。(B)从样品制备到采集的工作流程大约需要花费3小时的时间,此外还有用于简化和可视化数据分析孔板的预处理模板(图2B)。 Rizell 等人最近报告了 ilixadencel 的耐受性。 ilixadencel 由促炎因子组合刺激的单核细胞源异基因树突状细胞组成,瘤内注射以作为肝细胞癌免疫引物而发挥作用。24肿瘤内注射ilixadencel 的可能作用模式是招募同种异体反应性 CD3+T细胞,引发一种混合白细胞反应(MLR),并生成可诱导周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细胞因子。作者使用iQue@平台(图2)研究了潜在联合用药(包括抗PD1抗体)对CD3+T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 Leung 等人描述了一种新型的 CAR 设计,它的药物敏感性极好,抗肿瘤反应稳健,并可灵活实现多重抗原靶向或再靶向。25作者认为,这种方法可能进一步帮助开发安全、有效且持久的T细胞疗法。在这些研究中, iQue@平台被用于测定改良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1以便监测与许多 CAR-T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基因转移应用 常见的慢病毒载体是一种有效的基因传递载体,但几乎没有特异性。这种广泛的靶向性限制了它们在体内靶向基因传递中的使用。为了尽量减少与脱靶细胞和组织的结合,他们使用了一种被称为预靶向的策略。 该方法由 Parker 等人定义,其中包括预靶向分子的给药,如可与靶细胞及纳米载体上的选定表位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然后是载药纳米载体给药。26在他们的研究中,作者探索了不同的双特异性格式如何影响预靶向过程的效率。他们使用iQue@平台进行细胞摄取分析,以便确定双特异性抗体是停留在细胞表面还是被细胞摄取。研究证明,使用四价双特异性是预靶向分子的一个重要特征,并能为该方法作为有前景的纳米颗粒传递策略提供支持。在随后的一项研究中, Parker 等人试图利用双特异性抗体来提高慢病毒载体的特异性,该抗体可结合载体和细胞受体,同时消融载体与天然受体结合,从而使脱靶转导最小化。,27协同耦合双特异性与消融的天然载体靶向性,可增强靶向基因传递系统的选择性。作者认为,通过消除固有的广泛靶向性,这种重定向策略可以实现体内基于慢病毒的基因传递,从而扩展到目前的体外应用之外。作者还使用iQue@平台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了双特异性介导的病毒感染性及转导效率。 小分子应用 尽管制药行业已经扩展到细胞疗法、基因疗法、RNA干扰(RNAi)、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等新型模式,但小分子仍然是新药研发的一大支柱。已将iQue@平台集成到小分子筛选工作流程中,可显著提供速度、通量并进行多重分析。 虽然60%至70%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患者在接受标准诱导治疗方案后进入完全缓解期,但大多数患者会在三年内复发;五年的总生存率只有27%。鉴于这些统计数据,寻找新的 AML 治疗策略是一种亟待满足的医疗需求。 最近的三项研究将 iQue@平台纳入了筛选潜在 AML 治疗药物的工作流程中。Baccelli 等人确定,木利替尼是一种强大的体外和体内抗白血病化合物,其通过对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ETC1)的泛醌依赖性抑制来发挥作用。心o28Kuusanmak等人使用一种基于 iQue@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同时对34个原始AML样本中不同细胞群对7种药物及27种合理药物组合的体外敏感性进行了评估。?9数据表明, AML样本中的不同细胞群对靶向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也不一样。为了表征主要造血细胞类型中药物反应的多样性, Majumder 等人使用iQue@平台开发出了一种高通量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法,能够同时监测71种肿瘤化合物对表面抗原表达定义的多个造血细胞群的剂量反应。30对健康细胞和肿瘤细胞(来自AML、多发性骨髓瘤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药物反应对比后得出,通过健康细胞反应可以预测出相应恶性细胞的反应。 iQue@平台也被用在小分子化合物库的筛选工作流程中,以调节人类调节性T(Treg) 细胞中的FOXP3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FOXP3+ Treg细胞在控制癌症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目前也在积极探索它的临床潜力。作为 Treg 细胞的主要调节因子, FOXP3在诱导的 Treg 细胞中的表达并不稳定,调控FOXP3表达及 Treg 细胞功能的分子靶点也尚不明确。能够调节 FOXP3表达及其下游基因(如CTLA4)的药物靶点具有稳定 Treg 表型及功能的潜力。 Ding 等人开发了一种自动化384孔板iQue@流式细胞术表型试验,,可用于测定人类 Treg 细胞中 FOXP3和 CTLA4的蛋白表达。31 抑制癌细胞的抗凋亡机制也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法,它推动了小分子 BH3类似物的发展,这种类似物可通过对抗抗凋亡蛋白的促生存功能来模拟BH3蛋白,从而诱导癌细胞凋亡。要成为真正的BH3类似物,就必须满足几个标准,包括需要直接在已知抗凋亡依赖性细胞的线粒体上发挥作用,还需要直接且选择性抑制具有高亲和力结合的抗凋亡蛋白。 Villalobos-Ortiz 等人开发了一个综合生化工具包用以验证 BH3模拟候选物。该工具包包括 BH3分析及高通量活性测试。o32作为该工作流程的一部分, iQue@系统主要用于进行活性测试。 Blake 等人使用基于 iQue@流式细胞术的试验筛选出了一个包含800多种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库,并确定了可在KRAS 突变型胰腺导管腺癌(PDAC)细胞系中促进 MYC稳定或降解的化合物。33由于 KRAS 信号可稳定 MYC 癌蛋白,进而促进 PDAC的生长,因此深入了解这种稳定性的调节方式可能会有助于开发出治疗极具挑战性癌症的疗法。 最近的一项研究使用iQue@平台来帮助确定去铁酮(DFP)的抗增殖机制。去铁酮是一种由羟基吡啶酮衍生而来的铁螯合剂,目前在临床上用于除铁治疗。34作者发现, DFP的抗增殖活性主要来自其对铁依赖组蛋白赖氨酸脱甲基酶(KDM)亚群的抑制。他们还发现了基于 DFP的新型KDM抑制剂,该抑制剂对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更强;在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仅一种先导化合物就能有效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在该研究中,所有基于流式细胞术的试验均使用iQue@平台完成。 正如这一系列传染病和肿瘤学应用所展示的,iQue@平台代表的是一种颠覆性的新技术,其通量、多功能性及多重功能是同类产品无法比拟的。与 iQue Forecyt@软件一起使用是,就可以在几分钟内从采集转换到分析,无需进行数据外推和导出,即可以轻松可视化并快速解释,,l即使对于复杂的生物分析也是如此。无论是在疫苗或肿瘤学研发中进行功能研究,了解抗体中和,还是了解免疫细胞功能, iQue@平台都能加快并简化工作流程,从而在有限时间内得出可操作的结果,对于那些不懂流式细胞术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 1 . Mercado NB, Zahn R, Wegmann F, et al. S ingle-shot Ad26 vaccine protects against SARS-CoV2 in rhesus monkeys. Nature.2020;586(7830):583-588.doi:10.1038/s41586- 020-2607-z. ) ( 2. Atyeo C, Fischin g er S, Z o harT, e t al. Distinct e a rlyserological signatures track with SARS-CoV-2 survival. Immunity.2020;53(3):524-532.e4. doi:10.1016/j. immuni.2020.07.020. ) ( 3. Dogan M, K o zhaya L, Placek L, et al. SARS-CoV-2 specific antibody and neutralization assays reveal the wide range of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to virus. Commun Biol. 2021;4(1):129. doi:10.1038/s42003-021-01649-6. ) ( 4. Cai Y, Zhang J,Xiao T,et al. Structural basis for e nhancedinfectivity an d immune evasion of SARS-CoV-2 variants. Science.2021;373(6555):642-648.10.1126/science.abi9745. ) 5. Atyeo C, Slein MD, Fischinger S, et al. Dissectingstrategies to tune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SARS-CoV-2-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 CR3022.JCIInsight.2021;6(1)e143129.doi:/10.1172/jci. insight.143129. ( 6. Gilchuk P, Kuzmina N, Il i nykh PA, et al. Multifunctional pan-ebolavirus antibody recognizes a si t e of broadvulnerability on theebolavirus glycoprotein. Immunity. 2018;49(2):363-374.e10. doi:10.1016/j.immuni.2018.06.018. ) ( 7. Gilchuk P,Murin CD, Milligan JC, et al. Analysis of a therapeutic antibody cocktail reveals determinants for cooperative and broad e b olavirus neutralization. Immunity. 2020;52(2):388-403.e12. doi:10.1016/j.immuni.2020.01.001. ) ( 8. Murin CD, Gilchuk P,Il i nykh PA, et al. Convergence of a common solution for broad ebolavirus neutralization by glycan cap-directed human antibodies. Cell Rep. 2021;35(2): 1 08984. doi:10.1016/j.celrep.2021.108984. ) ( 9. Gilchuk P, Murin CD, Cross RW, et al. Protective pan- ebolavirus combination t herapy by two multifunctional human antibodies. BioRxiv. Published online May 2, 2021. doi.org/10.1101/2021.05.02.442324. ) ( 10. Long F , D oyle M, F e rnandez E, et al. Structural basis of a potent human monoclonal ant i body against Zika virustargeting a quaternary epitope. Proc Nat/ Acad Sci USA. 2019;116(5):1591-1596. doi: 10 . 1073/pnas.1815432116. ) ( 11. Gilchuk P, Bombardi RG,Erasmus JH, et al. Integratedpipeline for the accelerated discovery of antiviral antibody therapeutics. Nat Biomed Eng.2020.4( 1 1):1030-1043. doi:10.1038/s41551-020-0594-x. ) 12. Kwon KJ, Timmons AE, Sengupta S, et al. Differenthuman resting memory CD4+T cell subsets show similarlow inducibility of latent HIV-1 proviruses. Sci Trans/ Med.2020;12(528):eaax6795.doi:10.1126/scitranslmed.aax6795. 13. Jennewein MF,Mabuka J, Papia CL, et al. Tracking thetrajectory of functional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following acute HIVinfection. Front Immunol.2020;11:1744.doi: 10.3389/fimmu.2020.01744.eCollection 2020. 14. Boudreau C, Yu W-H, Suscovich TJ,et al. Selectiveinduction of antibody effector functional responses usingMF59-adjuvanted vaccination.J Clin Invest.2020;130(2):662-672.doi.org:10.1172/JCI129520. 15. Earnest JT, Basore K, Roy V, et al. Neutralizing antibodiesagainst Mayaro virus require Fc effector functions forprotective activity. J Exp Med. 2019;216(10):2282-2301. doi.org/10.1084/jem.20190736. ( 16.Colbert M D, Flyak Al,Ogega CO, et al. Broadlyneutralizing antibodies targeting new sites of vulnerability inhepatitis C virus E1E2. JVirol . 2019;93(14).e02070-18 . doi:10.1128/JVI.02070-18. ) ( 17. Durham ND,Agrawal A, Waltari E, et al. Broadly neutral- izing human antibodies against dengue virus i d entified by single B cell transcriptomics. Elife.2019;Dec 10;8:e52384.doi:10.7554/eLife.52384. ) ( 18. Lazari CA, Datar AA, Reynolds EA. I dentificat i on of newcytokine combinations for antigen-specific T- c ell therapyproducts via a high-throughput multi-parameter assay. Cytotherapy,2021:23(2021): 65-76. doi:10.1016/j.jcyt.2020.08.006. ) ( 19. Hagen T, C ortese M , Rouphael N, e t a l. Antibiotics-driven gut microbiome perturbation alters immunity to vaccines in humans. Cell.2019:178(6):1313-1328.e13. ) ( 20. Camacho-Sandoval R,Jimenez-Uribe A, Tenorio-Calvo AV, et al. Taking advantage of ah i gh-throughput fl o wcytometer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ADCC assay for regulatory compliance. Biotechno/ Rep.2020;26:e00456. doi:10.1016/j.btre.2020.e00456. ) ( 21. Engelberts PJ, Hiemstra lH, de Jong B, et al. DuoBody- CD3xxCD2 0 induces potent T-cell-mediated killing of malignant B cells in preclinical models and p 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ubcutaneous dosing.2020.EBioMedicine.2020;52:102625.doi:10.1016/j.ebiom.2019.102625. ) 22. FierleJK, Brioschi M, de Tiani M, et al. Soluble trivalentengagers redirect cytolytic T cell activity toward tumorendothelial marker1. Cell Rep Med. 2021;2(8):100362.doi:10.1016/j.xcrm.2021.100362. 23. Raman S, Buongervino SN, Lane MV, et al. AGPC2antibody-drug conjugate is efficacious againstneuroblastoma and small-cell lung cancer via binding aconformational epitope. Cell Rep Med. 2021;2(7):100344.doi:10.1016/j.xcrm.2021.100344. 24. Rizel M, Sternby Eilard M, Anderson M, et al. Phase 1 trialwith the cell-cased immune primer ilixadencel, alone, andcombined with sorafenib,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Front Oncol.2019;9:19. doi:10.3389/fonc.2019.00019. 25. Leung WH, Gay J, Martin U, et al. Sensitive andadaptable pharmacological control of CART cells throughextracellular receptor dimerization.J Clin Invest.2019;4(11):e124430.doi:10.1172/jci.insight.124430. ( 26. Parker CL, McSweeney MD,Lucas A T, et al. Pretargeted delivery of PEG-coated drug carriers to breast tumors using multivalent, bispecific antibody against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HER2. Nanomedicine.2019;21:102076. doi: 10.1016/j.nano.2019.102076. ) ( 27. Parker CL, Jacobs TM, HuckabyJT, et al. Ef f icient and highly specific gene transfer using mutated lentiviral vectors r edirected with bispecific antibodies.mBio. 2020;11(1):e02990-19.doi:10.1128/mBio.02990-19. ) ( 28.Baccellil, Gareau Y, L e hnertz B, et al. M ubritinib as a strong i n vitro and in vivo anti-leukemic compound, actingthrough u biquinone-dependent inhibition of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complex1 (ETC1).h t tp://dx.doi. org/10.1101/513887 ) ( 29.Kuusanmaki H,Leppa A-M, Polonen P, et al. Phenotype- based drug screening reveals association between venetoclax response and di f ferentiation stag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Haematologica.2020:105(3):708-720. doi:10.3324/haematol.2018.214882. ) 30.Muntasir MM, Leppa A-M, Hellesoy M, et al. Multi-parametric single cell evaluation defines distinct drugresponses in healthy hematological cells that are retained incorresponding malignant cell types. Haematologica.2020;105(6):1527-1538. doi:10.3324/haematol.2019.217414. 31. Ding M, BrengdahlJ, Lindqvist M, et al. A PhenotypicScreening Approach Using Human Treg Cells IdentifiedRegulators of Forkhead Boxp3 Expression. ACS Chem Biol.2019;14(3):543-553. doi: 10.1021/acschembio.9b00075.Epub 2019 Mar 4. PMID: 30807094 32.Villalobos-Ortiz M, Ryan J,Mashaka TN,et al. BH3profiling discriminates on-target small molecule BH3mimetics from putative mimetics. Cell Death Differ.2020;27(3):999-1007. doi:10.1038/s41418-019-0391-9. 33.Blake, DR, Vaseva AV, Hodge RG, et al. Application of aMYC degradation screen identifies sensitivity to CDK9inhibitors in KRAS-mutant pancreatic cancer. Sci Signal.2019;12(590):eaav7259.Doi:10.1126/scisignal.aav7259. 34. Khodaverdian V,Tapadar S,MacDonald IA, et al.Deferiprone: pan-selective histone lysine demethylaseinhibition activity and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Sci Rep. 2019;9(1):4802.doi:10.1038/s41598-019-39214-1. 销售与服务联系方式 更多联系信息,请访问 www.sartorius.com.cn 赛多利斯(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邮箱lab.cn@sartorius.com 服务热线 400 920 9889| 800 820 9889 上海 上海市浦东新区盛荣路388 弄百佳通产业园3号楼, 7-11 层,200120 电话+86 216066 6100 北京 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工业区B 区裕安路 33号, 101300 电话+86 10 8042 6300 广州 广州市越秀区水荫路 117号 1105单元, 510075 电话+86 20 37617284 ( 技木规格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 ( 赛多利斯保留最终解释权和修改权。 ) ( 版本04|2022 ) 了解更多: www.sartorius.com/ique 今天是小编居家的第66天,今天不聊疫情,聊聊病毒。本次疫情爆发的原点是奥密克戎突变株BA2,相比早期的病毒,本次突变体具有隐匿性高,传染性强等特点。新病原体及其突变株的出现对抗击传染性疾病的新疫苗和新疗法研发提出更严峻的考验。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高通量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可高效助力药物和疫苗研发人员,加速病毒生物学和宿主免疫反应表征等研究的工作流程。接下来,小编带您回顾两个典型研究案例,一起了解iQue®高通量流式细胞仪病毒学研究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吧!COVID-19席卷全球伊始在世界各地传播速度非常之快,这也使得有效的SARS COV-2疫苗和治疗剂成为全球健康的迫切需要。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病原体,必须对该病毒的各方面都进行研究,包括了解其体液免疫应答以及快速出现的传染性增强的变种。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Mercado等人[1]使用iQue®对中和抗体滴度进行定量,并对编码全长稳定SARS-CoV-2棘突蛋白复制能力不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免疫细胞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系列可编码SARS-CoV-2棘突蛋白不同变体的载体,并对它们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做了评估。也对抗体依赖性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ADNP)、细胞吞噬作用(ADCP)、补体沉积(ADCD)以及自然杀伤激活(ADNKA)分析等效应子功能进行了研究。2021年2月,强生公司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Ad26.COV2.S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A) 本文展示了一种基于iQue®高通量流式细胞仪的快速定量ADCP分析设计及工作流,用以研究抗体开发领域的作用机制。可以测试候选抗体结合经过精心改造以显示病原体抗原的靶细胞的能力。然后,该分析以高通量和多参数的方式为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提供荧光读数,并报告细胞活性,并且可以对其他感兴趣的分泌蛋白(如细胞因子或效应蛋白)进行多重读数。(B) iQue®的简化工作流程只需最少的清洗步骤,即可实现快速分析设置、采集和集成数据分析。在开发疫苗的同时,研究人员基于COVID-19患者的不同临床轨迹,探索了构成这些轨迹的免疫机制和血清学特征。来自哈佛大学的Atyeo等人[2]使用iQue®高通量流式细胞分析平台评估患者血浆样本中的抗原特异性抗体亚类、同型、唾液酸、半乳糖及Fcγ受体结合水平。还使用该平台对血浆样本进行功能分析,以便对ADCP、ADNP、ADCD和ADNKA定量。作者在结果不同的个体中观察到了不同的抗体特征。可以看出,庞大的数据量的背后,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筛选及分析工具辅助科学家很好地完成工作。iQue Forecyt®软件可以在数分钟内快速从采集转变到分析,平台与之相结合之后,无需进行数据外推和导出,即可轻松将数据可视化并快速进行解释,对于复杂的生物分析也是如此。Summary以上研究证明,使用多功能iQue®可以提高通量,简化数据分析,应用于各种多重检测分析中,包括抗体同型、中和及功能研究,以及数据分析与作图。iQue®高通量流式细胞术平台旨在不降低先进分析能力的前提下简化蛋白分析、免疫表型、功能评估和分析,包括抗体筛选及免疫细胞激活。可以在单个多重分析中,使用每孔低至1-2 μL的样品同时测定表型变化、增殖率及分泌因子等细胞特异性参数,从而获得更加深入的生物学结果。iQue®采用获得专利的采样方法,可达到业内最快的样本采集速度。该平台还可以快速处理多个检测培养板的数据,兼容96、384或1536孔板配置,并可连接任何自动化系统,连续加载孔板。鉴于这种独特的取样方法只使用几微升的样品,所以,研究人员可以保存检测试剂和宝贵的患者来源样品,同时保留材料,以供进一步的下游表征研究使用。怎么样?如此优秀的高通量流式细胞分析平台,你爱了吗?下面别错过文末彩蛋!Download了解iQue®高通量流式细胞仪如何加速并促进传染病和肿瘤免疫学的研究,下载中文版应用合辑《高通量流式细胞术在传染病和肿瘤免疫学中的应用》点击下载 获取全文应用亮点-参考文献-Mercado NB, Zahn R, Wegmann F, et al. Single-shot Ad26 vaccine protects against SARS-CoV2 in rhesus monkeys. Nature. 2020;586(7830):583-588. doi: 10.1038/s41586- 020-2607-z.Atyeo C, Fischinger S, Zohar T, et al. Distinct early serological signatures track with SARS-CoV-2 survival. Immunity. 2020; 53(3):524-532.e4. doi: 10.1016/j. immuni.2020.07.020.

关闭
  • 1/12
  • 2/12

还剩10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德国赛多利斯集团为您提供《细胞中分析检测方案 》,该方案主要用于细胞中分析检测,参考标准《暂无》,《细胞中分析检测方案 》用到的仪器有赛多利斯 iQue® 3 高通量流式细胞仪、赛多利斯 CellCelector 全自动无损细胞分离系统。

我要纠错

推荐专场

相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