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墨烯 > 方案详情

石墨烯中微观形貌表征检测方案(扫描电镜)

检测样品 石墨烯

检测项目 微观形貌表征

关联设备 共1种 下载方案

方案详情

2004年,Novoselov等人首次在实验中成功的制备了单层的石墨烯[1],打破了理论物理学家对二维材料在常温常压下易分解的预言,扩大了材料的应用范围。正是由于二维材料突破了三维块体在小尺寸的限制,其在量子尺寸效应上展示出了与块体材料不同的性质。因此引起了科学家对其广泛的研究。

智能文字提取功能测试中

图1.4金属陶瓷材料 SEM 图;放大倍数: A:500×;B:1000×;C:5000×; D:10000× 扫描电镜在石墨烯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2004年, Novoselov 等人首次在实验中成功的制备了单层的石墨烯[1],打破了理论物理学家对二维材料在常温常压下易分解的预言,扩大了材料的应用范围。正是由于二维材料突破了三维块体在小尺寸的限制,其在量子尺寸效应上展示出了与块体材料不同的性质。因此引起了科学家对其广泛的研究。 石墨烯,即单层石墨,是由碳原子间 sp2轨道杂化,形成的具有强共价键的六边形的晶格结构。如图1.1所示,炭原子有4个价电子,分布在 2s22p2轨道上,受到电子间 sp2 杂化的影响,位于2s,2px,2py三个轨道的电子会在不同的原子间形成具有三个夹角为120°的共价键o,从而构成平面三角形的结构,且键长为1.42A。石墨烯之所以可以具有如此稳定的结构,主要是o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o键的刚性为石墨烯带来了优异的机械性性,而剩余的一个未成键的 pz 轨道电子会与近邻的原子产生杂化,从而在垂直于石墨烯平面处形成n键。这些电子在石墨烯晶体中不受任何束缚且可自由移动,相当于一个大T键,因此石墨烯的导电性质也非常突出。 图1.1石墨烯晶格结构 石墨烯来源于A,B两个子晶格,每一个晶格中都包含等价的碳原子的位点,石墨烯的原胞中分别包含了两个位于A晶格和B晶格的原子。石墨烯的堆叠方式,如图1.2所示,最常见的有三类: AAA(AA)型堆叠、ABA(AB)型堆叠和 ABC 型堆叠[2]。在三种堆叠方式中,AB型堆叠方式最为常见。 图1.2石墨烯不同的堆叠方式 (a)六角堆叠(AAA),(b)伯纳尔堆叠(ABA),(c)斜六方体堆叠[2] 石墨烯的能带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电子结构的特征。如图1.3所示,单层石墨烯与AA型堆叠的双层石墨烯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特征,均表现出了零带隙半金属的特性,而双层AB型堆叠的石墨烯会在外加电场的调控下打开带隙,进而呈现出半导体的性质。 图1.3(a)单层石墨烯,(b)AA 堆叠的双层石墨烯,(c)AB 堆叠的双层石墨烯的电子结构示意图[3] 本文利用韩国 COXEM 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石墨烯材料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可以明显看出其具有片层结构且片层堆叠在一起,由上述文献可知,石墨烯堆叠方式的不同,其所展现的材料性质也不尽相同,可为后续石墨烯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 参考文献 ) ( [1 ] Novoselo v K S, Geim A K, M o r oz ov S V, et al. E le ct r ic field e ffect in a t omically thin c a r b o n fi l ms[J] . Sc i ence, 2004 , 306(5696): 666-669. ) ( [2] Bao C H , Yao W, W ang E Y , e t al. Stac k ing-depend e nt el e ctronic st r uc t ure of t ri layer gr ap h en e resolved by nanospot a n g le- r esol v ed photoemission spect r oscopy[].N an o Letters, 2017,17, 1 5 6 4-15 6 8. ) ( [3] Ohta T, Bostwick A, S e yller T , e t al. Controll i ng t he electronic s t ructure of bilayer gr a phene [J ]. Science, 2006,31 3 ,951- 9 53. ) 2004年,Novoselov等人首次在实验中成功的制备了单层的石墨烯[1],打破了理论物理学家对二维材料在常温常压下易分解的预言,扩大了材料的应用范围。正是由于二维材料突破了三维块体在小尺寸的限制,其在量子尺寸效应上展示出了与块体材料不同的性质。因此引起了科学家对其广泛的研究。 石墨烯,即单层石墨,是由碳原子间sp2轨道杂化,形成的具有强共价键的六边形的晶格结构。如图1.1所示,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分布在2s22p2轨道上,受到电子间sp2杂化的影响,位于2s,2px,2py三个轨道的电子会在不同的原子间形成具有三个夹角为120°的共价键σ,从而构成平面三角形的结构,且键长为1.42Å。石墨烯之所以可以具有如此稳定的结构,主要是σ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σ键的刚性为石墨烯带来了优异的机械性质,而剩余的一个未成键的pz轨道电子会与近邻的原子产生杂化,从而在垂直于石墨烯平面处形成π键。这些电子在石墨烯晶体中不受任何束缚且可自由移动,相当于一个大π键,因此石墨烯的导电性质也非常突出。图1.1 石墨烯晶格结构 石墨烯来源于A,B两个子晶格,每一个晶格中都包含等价的碳原子的位点,石墨烯的原胞中分别包含了两个位于A晶格和B晶格的原子。石墨烯的堆叠方式,如图1.2所示,最常见的有三类:AAA(AA)型堆叠、ABA(AB)型堆叠和ABC型堆叠[2]。在三种堆叠方式中,AB型堆叠方式最为常见。   图1.2 石墨烯不同的堆叠方式(a)六角堆叠(AAA),(b)伯纳尔堆叠(ABA),(c)斜六方体堆叠[2] 石墨烯的能带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电子结构的特征。如图1.3所示,单层石墨烯与AA型堆叠的双层石墨烯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特征,均表现出了零带隙半金属的特性,而双层AB型堆叠的石墨烯会在外加电场的调控下打开带隙,进而呈现出半导体的性质。   图 1.3(a)单层石墨烯,(b)AA堆叠的双层石墨烯,(c)AB堆叠的双层石墨烯的电子结构示意图[3]本文利用韩国COXEM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石墨烯材料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可以明显看出其具有片层结构且片层堆叠在一起,由上述文献可知,石墨烯堆叠方式的不同,其所展现的材料性质也不尽相同,可为后续石墨烯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图1.4金属陶瓷材料SEM图; 放大倍数:A:500×;B:1000×;C:5000×;D:10000×  参考文献 [1] Novoselov K S, Geim A K, Morozov S V, et al.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J]. Science, 2004, 306(5696): 666-669.[2] Bao C H, Yao W, Wang E Y, et al. Stacking-dependent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rilayer  graphene resolved by nanospot angle-resolved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J]. Nano Letters, 2017, 17, 1564-1568.[3] Ohta T, Bostwick A, Seyller T, et al. Controll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bilayer graphene[J]. Science, 2006, 313, 951-953.   

关闭
  • 1/6
  • 2/6

还剩4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产品配置单

北京天耀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石墨烯中微观形貌表征检测方案(扫描电镜)》,该方案主要用于石墨烯中微观形貌表征检测,参考标准《暂无》,《石墨烯中微观形貌表征检测方案(扫描电镜)》用到的仪器有韩国COXEM EM-30超高分辨率桌面电镜。

我要纠错

推荐专场

相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