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空气 > 颗粒物 > 方案详情

大气颗粒物中大气颗粒物恒温恒湿自动称重检测方案(颗粒物采样器)

检测样品 空气

检测项目 颗粒物

参考标准 HJ 836-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关联设备 共0种 下载方案

方案详情

1)样品编码、识别、称量全过程自动化。 2)样品全生命周期电子标识方案制定 3)高精度恒温恒湿稳定控制 4)天平传感器孤岛式支撑设计,有效防止震动干扰 5)远程终端操控与监控

智能文字提取功能测试中

DR德睿系列称重“机器人”智能实现现排新标(HJ 836-2017)称重需求 为更好地规范环境监测工作,2017年12月29日环保部正式发布 HJ 836-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并于2018年3月1日起实施。为宣贯超低排放相关国家政策,康姆德润达公司作为自动称重设备领航者,为您解读超排新标,并推出 DR 德睿系列称重设备,可智能实现超排新标 HJ 836-2017 称重需求。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836-2017)标准解读 01新标准制定背景 对颗粒物的监测是固定污染源监测的重要内容 环境监管力度加强,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排放标准限值更加严格。 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排放呈现浓度低、温度低、湿度高等“两低一高”状况。 以往标准不适用于低浓度颗粒物监测。 国外已有针对性标准,国内的相关监测仪器已规模化生产。 02新标准主要内容 03新标准的改进要点 针对以往 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带来的采样数据不准确性,超排新标 HJ 836-2017 通过提出整体称重和同步双样的测定概念,有效避免在颗粒物浓度低、烟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造成沉积在采样嘴及采样管前段的颗粒物无法回收,导致结果偏低,滤筒纤维损失或破损,产生的误差等问题。 整体称重 所谓整体称重,就是将滤膜封装在金属采样头内采样,并将采样头整体在采样前后进行称量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避免滤膜破损,并保证沉积在采样嘴及采样管前段的样品得到回收。 整体式采样头结构图 i同步双样 本标准提出了同步双样的概念,可作为衡量测定是否准确的一种质控措施。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测量过程中,使用同一测量系列(使用同一采样孔采样时)或在同一时间使用两个可相互匹配的测量系列(使用不同的采样孔时)得到的两个样品。当同步双样位于不同采样孔时,两个样品的各测量点应位于同一采样平面内,各对应测定点的流速应基本相同,如果其中一个样品停止采样,另一路也必须停止采样,直到查清停止采样原因。 04新标准市场需求 针对新标准的技术路线为“烟道内过滤-恒温恒湿平衡-整体称重",整个过程中,称重环节尤为重要。采样前后的样品称重,需进行恒温恒湿平衡后,在温度20±1℃、湿度50±5%RH 的状况下称量,和以往的冷却干燥称量方式相比,恒温恒湿平衡可以有效减少称量波动,提高称量的稳定性。 整个称重环节的具体要求如下: 采样前称量:选定已处理并在恒温恒湿设备平衡至少24h的采样头,在恒温恒湿设备内用天平称重,每个样品称量2次,每次称量间隔应大于一小时,2次称量结果间最大偏差应在0.20mg 以内。记录称量结果,以2次称量的平均值作为称量结果。 采样后称量:将采样后的采样头运回实验室后,用蘸有丙酮的石英棉对采样头外表面进行擦拭清洗,清洗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清洗后,在烘箱内烘烤采样头,烘烤温度为105-110℃,时间 1h。待采样头干燥冷却后放入恒温恒湿室平衡至少 24h。将后处理平衡 后的采样头,在恒温恒湿设备内用天平称重,称重步骤和要求同采样前称量。采样前后采样头重量之差,即为所取的颗粒物量。 DR 德睿系列称重"机器人"智能实现超排新标 (HJ 836-2017)称重需求 德国平台设计,国内产线制造!以更优性能、更低成本,实现低浓度颗粒物高效称重! 适用于: 低浓度采样头 DR德DRWS系列自动称重系统 一一样品编码、识别、称量全过程自动化 —一样品全生命周期电子化标识方案定制 ——高精度恒温恒湿稳定控制,相对湿度控制误差±1% ——天平传感器孤岛式支撑设计,有效防止震动干扰 ——远程终端操控与监控 ——超排新标(HJ836-2017)参考机型 MWS系列 恒温恒湿平衡设备 ―—低成本、占地面积小 ——高精度恒温恒湿稳定控制,相相湿度控制误差±1% ——配备样品电子标识智能管理软件 ——与实验室原有电子天平无缝衔接 ——可后期升级为自动称重系统        为更好地规范环境监测工作,2017年12月29日环保部正式发布HJ 836-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并于2018年3月1日起实施。为宣贯超低排放相关国家政策,康姆德润达公司作为自动称重设备领航者,为您解读超排新标,并推出DR德睿系列称重设备,可智能实现超排新标HJ 836-2017称重需求。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HJ836-2017)标准解读01 新标准制定背景n  对颗粒物的监测是固定污染源监测的重要内容n  环境监管力度加强,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排放标准限值更加严格。n  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排放呈现浓度低、温度低、湿度高等“两低一高”状况。n  以往标准不适用于低浓度颗粒物监测。n  国外已有针对性标准,国内的相关监测仪器已规模化生产。02 新标准主要内容03 新标准的改进要点      针对以往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带来的采样数据不准确性,超排新标HJ 836-2017通过提出整体称重和同步双样的测定概念,有效避免在颗粒物浓度低、烟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造成沉积在采样嘴及采样管前段的颗粒物无法回收,导致结果偏低,滤筒纤维损失或破损,产生的误差等问题。n  整体称重     所谓整体称重,就是将滤膜封装在金属采样头内采样,并将采样头整体在采样前后进行称量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避免滤膜破损,并保证沉积在采样嘴及采样管前段的样品得到回收。整体式采样头结构图同步双样       本标准提出了同步双样的概念,可作为衡量测定是否准确的一种质控措施。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测量过程中,使用同一测量系列(使用同一采样孔采样时)或在同一时间使用两个可相互匹配的测量系列(使用不同的采样孔时)得到的两个样品。当同步双样位于不同采样孔时,两个样品的各测量点应位于同一采样平面内,各对应测定点的流速应基本相同,如果其中一个样品停止采样,另一路也必须停止采样,直到查清停止采样原因。  04 新标准市场需求     针对新标准的技术路线为“烟道内过滤-恒温恒湿平衡-整体称重”,整个过程中,称重环节尤为重要。采样前后的样品称重,需进行恒温恒湿平衡后,在温度20±1℃、湿度50±5%RH的状况下称量,和以往的冷却干燥称量方式相比,恒温恒湿平衡可以有效减少称量波动,提高称量的稳定性。      整个称重环节的具体要求如下:     采样前称量:选定已处理并在恒温恒湿设备平衡至少24h的采样头,在恒温恒湿设备内用天平称重,每个样品称量2次,每次称量间隔应大于一小时,2次称量结果间最大偏差应在0.20mg以内。记录称量结果,以2次称量的平均值作为称量结果。      采样后称量:将采样后的采样头运回实验室后,用蘸有丙酮的石英棉对采样头外表面进行擦拭清洗,清洗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清洗后,在烘箱内烘烤采样头,烘烤温度为105-110℃,时间1h。待采样头干燥冷却后放入恒温恒湿室平衡至少24h。将后处理平衡后的采样头,在恒温恒湿设备内用天平称重,称重步骤和要求同采样前称量。采样前后采样头重量之差,即为所取的颗粒物量。 DR德睿系列称重"机器人"智能实现超排新标 (HJ 836-2017) 称重需求德国平台设计,国内产线制造!以更优性能、更低成本,实现低浓度颗粒物高效称重!

关闭
  • 1/4
  • 2/4

还剩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产品配置单

康姆德润达(无锡)测量技术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大气颗粒物中大气颗粒物恒温恒湿自动称重检测方案(颗粒物采样器)》,该方案主要用于空气中颗粒物检测,参考标准《HJ 836-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大气颗粒物中大气颗粒物恒温恒湿自动称重检测方案(颗粒物采样器)》用到的仪器有null。

我要纠错

相关方案